单元教学中的比较阅读

2024-08-17

单元教学中的比较阅读(精选12篇)

单元教学中的比较阅读 篇1

自从2007年, 台湾地区的陈易志老师上了一节“群文阅读”课, 群文阅读教学便在我国悄然兴起。这是一种具有突破性的阅读教学实践, 简单地讲, 群文阅读, 就是把一组文章, 以一定的方式组合在一起, 指导学生阅读, 并在阅读中发展出自己的观点, 进而提升阅读力和思考力。而单元整体阅读教学, 就是让我们以整体性思维来思考教学问题, 并整体设计, 以整体渐进的方式推进教学, 来整体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但是, 一学期仅进行教材近30篇文章的阅读教学, 对于学生阅读的需求及有效阅读方法的学习是远远不够的。如何既能运用单元整体阅读教学来教好教材, 又能开展群文阅读, 提高阅读教学效率, 达到教师、学生和文本的三情共振?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做些尝试———

一、精读课文, 指导群文阅读

我们现在使用的小学语文教材是以主题组单元的, 一般情况下, 每个单元围绕一个主题选编四篇课文, 两篇精读课文, 两篇略读课文。它们主题统一, 有的选材相同, 有的写法类似, 这为开展群文阅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教师要好好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 充分发挥教材的功能, 通过精读指导, 让学生掌握有效的阅读方法, 可以更好地指导学生依法进行群文阅读。如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五组主题是“热爱生命”, 课文有《触摸春天》、《永生的眼睛》、《生命生命》、《花的勇气》。其中《触摸春天》和《生命生命》为精读课文, 我们可以先指导学生精读这两篇课文, 体会生命的可贵及作者对生命的热爱, 让学生掌握抓住含义深刻的句子细细品味;通过有感情的朗读, 联系作者经历、写作背景, 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等方法来体会人物情感的这种阅读方法;再运用这种方法, 以群文阅读的方式进行其他两篇略读课文的教学;最后借助语文园地中的“我的发现”上好本单元的总结课, 让学生掌握理解含义深刻句子的方法, 把学习过程中获得的散乱的知识系统化, 从而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 对其后续的阅读起到潜移默化的效果。

二、略读课文, 拓展群文阅读

在《教师教学用书》中再三强调略读课文“理解内容的要求要低于精读课文, 一般是粗知大意”;“主要靠学生运用在精读课文中获得的知识与方法, 自己把课文读懂”。从三年级开始,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每个单元选编了一篇略读课文, 到了四年级每个单元选编了两篇略读课文。略读课文的编写, 就是为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 扩大阅读面, 增加阅读量, 提高阅读品味。但是仅仅两篇是远远不能达到这一目的的, 此时, 我们就可以采用群文阅读的方式, 使略读课文变得简略而丰厚。如教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略读课文《秦兵马俑》, 我们可以先让学生运用已经掌握的阅读方法, 采用默读的方式, 想象兵马俑的神态和气势, 再交流读后的感受, 然后泛读《迷人的张家界》、《敦煌莫高窟游记》、《庐山云雾》等多篇文章, 在大量的阅读中让学生充分想象文中描写的情境, 感受作者笔下世界遗产的魅力, 体会文章表达的方法。这样一篇带多篇, 既提高了读写能力, 又增加了阅读量。

三、综合性学习, 探究群文阅读

“综合性学习”开始是出现在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教材中的一项学习能力的综合要求, 它是为了加强语文课程内部诸多方面的联系, 加强与其他课程及生活的联系, 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全面协调地发展的综合训练。四年级上下册各两次;从五年级开始, 每册教材安排了一个单元的“综合性学习”, 并提供了多篇阅读材料。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综合性学习”, 开展群文阅读, 使其成为探究学习的资源, 使阅读成为探索和发现的过程。如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组课文是以童话为主题的一组课文, 其中就安排了一次“综合性学习”, 要求学生“开展一次读童话、讲童话、编童话、演童话的综合性学习”。首先, 我选取了《给你一个惊喜》、《风娃娃做客》、《喜欢你, 狐狸》、《红红的大苹果》这一组童话故事, 在课堂上进行群文阅读教学, 让学生在多篇童话故事的阅读中, 比较发现童话故事的内容、表达方式、表达风格的不同, 使其充分感受童话的魅力, 为接下来的综合性学习打下基础;然后, 再让学生各自收集喜欢的中外童话, 认真阅读, 互相推荐, 交换阅读;最后结合本单元的“口语交际·习作”, 进行写童话、讲童话、演童话的综合性学习, 让学生真正走进童话王国, 受到真善美的熏陶。

四、课外阅读, 延伸群文阅读

在信息高速发展的今天, 学生每天都会通过不同的渠道获得各种各样的知识。随着儿童阅读的推广, 为学生提供的课外阅读的内容非常丰富。读什么?怎样读?是摆在学生、家长、教师面前的两大问题。教师首先要选好文章, 要围绕某一主题选择一些相关的文章, 在课堂中开展群文阅读来指导学生的课外阅读, 使学生的课外阅读更有效。群文阅读的主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确定———

1. 以教材单元主题来确定。

如根据人教版小学语文四下第六组“田园生活”主题, 我们可以选择:索伊拉的《细雨来访》、季薇的《柳色如梦》、贾平凹的《池塘》、萧红的《祖父, 后园》这样一组文章来开展群文阅读, 进一步感受田园风情, 体味优美语言。

2. 以文章作者来确定。

如根据人教版小学语文四上第四组中老舍的《猫》、《母鸡》, 我们可以选择老舍的《草原》、《养花》、《济南的冬天》、《趵突泉》这样一组文章来开展群文阅读, 初步感受老舍先生的语言风格。

3. 以文章题材来确定。

如根据人教版小学语文四下第八组神话故事, 我们可以选择《精卫填海》、《女娲补天》、《潘多拉的匣子》、《降伏红孩儿》这样一组文章来开展群文阅读, 再次走进神话世界, 感受中外神话故事的魅力。

单元教学中的比较阅读 篇2

高中语文必修教材共收入6篇小说课文,而五册书中的《名著导读》中也只有《红楼梦》《高老头》《三国演义》《唐吉诃德》《家》《巴黎圣母院》《大卫?科波菲尔》等六部小说。就总的数量来说并不多,要完全达到新课标对学生阅读能力的要求,或许有一定的难度。而从长期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比较法不仅可以使教师根据语文知识点的分布,能动地驾驭教材,从而避免简单乏味地走过场式的教学模式,给学生带来新鲜的心理刺激;而且还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发展思维,提高学生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我们在比较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很有现实意义的。

一、小说内容的比较

一篇小说中可比较的知识点很多,可以是字词的比较,可以是句子的比较,还可以是塑造人物不同方法的比较。下面选择几种比较法来谈谈同篇小说中内容的比较。

1.联系比较法

?系比较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对相近或相对的内容的比较。通过联系,可扩充教材中某个知识点的内容,扩大知识视野,激发学生兴趣。如讲授《边城》一文时,教师可采用联系比较法,让学生找出文中描写虎耳草的句子,比较它们出现的场合,学生会发现虎耳草总是出现在翠翠的梦中,再让学生联想一下虎耳草叶子的形状、花色,想想作者为什么让它多次出现在翠翠的梦中?学生通过分析后明白,作者是用“虎耳草”心形的叶子、洁白的花象征纯洁的爱情,它多次出现在翠翠的梦中,是翠翠日思夜想的寄情物,翠翠爱着傩送,但又羞于出口,因此“虎耳草”便多次出现在翠翠纯真的爱情梦里,这种含蓄的写法真切地描摹出一位情窦初开的少女形象。

2.假设比较法

假设比较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针对课文内容假设一种情况与原文进行比较的方法。这种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为什么会如此遣词造句,谋篇布局。讲授《祝福》一文时,就可采用此法。原文的情节是这样的,祥林嫂被迫嫁给贺老六之后相继丧夫失子,被大伯驱赶,无家可归。我们可假设一种情况:祥林嫂的丈夫没死,儿子也没有死,他们就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让学生把这个假设和原文比较一下,哪一个情节更好。通过讨论学生明白,祥林嫂被迫嫁人、丧夫失子,被族人驱赶的情节更能突出封建家族的对普通妇女的迫害。

3.择优比较法

择优比较法是指对某一教学内容提供多种答案,通过比较,让学生从中选出最佳答案的一种方法。例如鲁迅的《祝福》,“旧历的年底毕竟最像年底”这个句子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在教学中,可以让学生比较一下这几种说法:(1)旧历的年底到了。(2)旧历的年底是热闹的。(3)旧历的年底终于又到了。(4)旧历的年底毕竟是热闹的。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联系小说中的内外语境就能揣摩到其言外之意。“旧历的年底”,不是辛亥革命后确定使用的公历的年底,从语义表层看,“旧历”指的是传统的、历史的;“毕竟最像”作为逻辑联系语,在这里具有强调的意味。“家家如此,年年如此。”千百年来,传统的文化习俗少有变化。因此“旧历的年底毕竟最像年底”这句话强调鲁镇年终大典深深地浸渍着中国传统文化的习俗,指向中国深邃复杂的历史背景。这句话给喜庆的世界蒙上了一层冷峻深沉的灰色。教师把这一句话作为教学的切入点,引导学生联系具体语境去品味这一句的言外之意,从而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

4.朗读比较法

朗读比较法是指在教学时比较朗读方式来体会思想内容的方法。小说是用语言来塑造人物形象的,教学时可以通过朗读,模仿人物说话的语气、语调、语速,揣摩人物说话时的神态、心绪,从而把握人物的个性。如在引导学生分析《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人物语言时采用朗读比较法,老师不妨先示范,用不同的语气、语调朗读人物语言,让学生在比较中领会人物因身份、性格的不同而具有的不同的个性。之后又让学生自己朗读,比较不同的语气、语调,在朗读中进一步品味人物的语言,理解人物为何会这样说话的原因。

二、不同小说相同要素的比较

不同小说之间的比较主要采用求同、求异的比较方法。求同比较就是在比较中找出几篇课文中存在的共同点。这是培养学生综合归纳能力、学会认识事物规律性的一种手段。求异比较就是在比较中找出几篇文章的不同点。运用求异比较,有利于学生准确深刻地把握课文的类型,同时还能帮助学生克服阅读中的简单化、模式化。因此,运用求同、求异比较教学,对语文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

1.同一作家不同时期作品的比较

高中语文课本中选入同一作家的作品不多,因此教师必须引导学生阅读课外的相关小说,并及时进行指导。对同一作家的小说采用求同比较或求异比较的方法可以更好地理解作品。如鲁迅的小说《药》《祝福》《阿Q正传》,通过比较就可以发现它们很多的共同点:三篇小说都塑造了被侮辱、被愚弄的下层民众形象,《药》里的华老栓,《祝福》里的祥林嫂,《阿Q正传》中的阿Q,他们都是悲剧人物,都让人同情;三篇作品都反映了当时中国的社会现实;从塑造人物手法上看,三篇小说都采用了语言描写、动作描写、肖像描写等手法。

2.不同小说的多方位比较

不同小说的多方位的比较类型多样,包括人物形象、情节、主题、手法、环境描写等。例如,人物形象的对比,鲁迅小说《祝福》中的祥林嫂和沈从文小说《边城》里的翠翠,都是女性,都生活在农村,中国的传统对她们都有深深的影响,她们勤劳、善良,但时代和环境使她们形成了不同的性格特点。两部作品体现着作家不同的创作动机和写作风格。

总之,在教学实践中,教师根据教学的需要和学生的学情,创造性地运用比较阅读法,引导学生把有比较点的不同文段,按照多种不同的方式加以比较,以达到教学目的。而学生在比较这些作品在内容或形式上的相同点或相异点时,也就在培养他们思维、想象和知识迁移的能力,因而也提高了他们阅读分析作品的能力和文学鉴赏水平。

单元教学中的比较阅读 篇3

[关键词]单元主题 阅读 教学 文本 主题 探究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6)21-010

现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语文S版)的教科书,每个单元围绕一个主题或者中心思想编排。“单元主题教学”不仅顺应了“按单元编排,而单元则是以明确的主题统帅四五篇课文”的编辑初衷,以单元主题确定学习的重点,对课文教学进行整合,也符合全国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所倡导的“单元主题教学”。下面,笔者以小学语文S版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为例,谈谈自己对单元主题教学的一些做法。

此单元围绕“科学与环保”这个主题编排了四篇课文,即《卫星比武》《巴斯德征服狂犬病》《小树死因调查报告》《绿色记事本》,前两篇课文是对科技知识的介绍和科学精神的弘扬,后两篇是关于环境保护的教学内容。在教学时,为了突出本单元的主题,我进行以下的组织教学。

一、激趣导学,切入主题

“孩子们,今天我们一起走进以‘科学与环保为主题的第三单元语文乐园,请你们想一想,为何将这些课文整合在一个单元呢?”

二、探究文本,整体感知

在教学本单元时,我首先让学生阅读单元导读内容,使学生懂得本单元需要学习的知识,把握学习的方向。接着,让学生自由预习整个单元的每一篇课文,想一想每一篇课文的特点、有什么相同之处。然后组织学生预习课文,可以采取个人自学、小组合作交流解疑等方式,这样,不仅落实了学生相互检查生字词的学习情况,还对本单元课文有了整体上的感知。

三、比较拓展,突破重点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单元主题,我在教学本单元时,抓住课文的核心内容,实施课中导学。我将本单元的四篇课文分成两组,一组是以科学为主题的《卫星比武》和《巴斯德征服狂犬病》,另一组是以环保为主题的《小树死因调查报告》和《绿色记事本》,每组课文分别用一课时进行教学。如在教学《卫星比武》和《巴斯德征服狂犬病》时,我引导学生抓住课题中的关键词提出问题:“卫星是怎样进行‘比武的?在比武中,到底是谁胜了?巴斯德为什么要‘征服狂犬病?他怎样‘征服 狂犬病的?两篇课文在写作和表达方式上一样吗?”在课堂教学中,从问题的提出到问题的解决,从课文内容到文章的写作方法、表达方式,再到欣赏课文中的精彩语句及片段,都由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交流、讨论、辩论等方式各抒己见。这种以“兵教兵”“兵带兵”学习方式,既能把课堂的自主权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活力,又能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学到知识,理解单元主题。

同时,课堂之余,我引导学生阅读类似的文章,如《宇宙生命之谜》《火星探险记》《祖冲之探索天地的奥秘》等紧扣本单元主题的课外书籍。阅读中,我引导学生对比这些文章的异同,使他们更深刻地理解课文。通过这样引导学生进行课堂内外阅读,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走进广阔的科学阅读天地,不仅扩大了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积累,还能使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理解“科学”的深广含义,感受科学的魅力。

四、链接生活,升华自我

在学习以“科学与环保”为主题的单元之后,我组织学生进行链接生活的活动:一是寻找身边运用科学的实际实例;二是你做了哪些保护环境的事?

学生通过观察,在活动课上分小组汇报,说说在我们生活中运用科学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实例。如“我尝试了《绿色记事本》里的‘当娜煮蛋法,发现真的是省电的好方法。”“我和妈妈一起实践‘环保收支簿,发现真的可以节省开支呢!”“我明白了船在能大海中航行,是因为船在水中受到的浮力足以与船自身的重力平衡,所以船就能漂浮在水面上。”……这样的训练,极大地激发了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学生也会着手构思科技节的科技作品,想要为班级出新作品,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想出新点子。

在之后的生活中,学生懂得保护环境节约用电和用水、用纸,不再随便扔果皮纸屑了,每天离开教室,值日生能自觉管好电源、空气开关;自己的小衣服自己用手洗;稿纸的使用开始写得密密麻麻了……

“单元主题教学”将以往以教师分析课文内容为主的、学生被动听的课堂转化为学生感兴趣的自由阅读和语文实践操作活动,从而优化语课堂教学,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效率,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让语文成为学生喜欢的学科。

因此,我坚信,只要坚持不懈采用“单元主题教学”,尽最大可能地拓展学生的阅读量,让学生品尝和体验古今中外名篇的魅力,感受母语的生动、形象和神奇,语文必将成为学生喜欢的学科。

比较法在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篇4

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比较法”在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一、立足于同一篇课文内部的比较

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是相比较而存在的,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一篇课文,作者为了某种需要,也常常使用比对的手法。这在鲁迅的文章中就大量存在: 有景物环境的比对,如《故乡》; 有人物形象的比对,如《祝福》;有态度情感的比对,如《阿长与 < 山海经 > 》……如果把课文中的前后内容集聚在一起进行“碰撞”比较,往往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如教学《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可将“百草园”和“三味书屋”进行比较阅读。

1.“百草园”: 1生机勃勃的景物; 2 乐趣无穷的活动; 3 十分依恋的心情。

2.“三味书屋”: 1单调沉郁的景物; 2枯燥无味的活动; 3单调无聊的心态。两相比较,不难发现: 两辐画面不同,两类活动不同,两种情态不同。这样,就更容易明确文章的写法特点与文章主旨了。

除了前后文内容的比较外,有时在某一局部也有可比之处。如《阿长与 < 山海经 > 》一文,写到阿长买《山海经》一处,当时“我”对《山海经》念念不忘,“很愿意看看这样的图画”,而他人对“我”的态度与阿长对“我”的态度就截然不同。教学时就可以进行比较: 远房叔祖———疏懒得很; 别人———“谁也不肯真实地回答我”; 而那个我“向来没有向她说过”,根本不抱任何希望的阿长———却对此那么地铭记在心里,在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就给我买来了“最心爱的宝书”。通过比较,我们看到,其他人根本不把“我”这个小孩子的事当作一回事,或者根本不把“我”放在眼里,无论“我”怎样问别人,别人都不肯讲真实的话,都在敷衍了事罢了,更不必说帮“我”这样的小孩子了。而阿长不一样,她是如此的热心,以致我从此彻底改变了对她的态度,并由衷感激甚至于心有愧怍了。如果我们在教学中不加以悉心比较,作者的写作用心可能就一“视”而过了。

二、立足于同一单元前后课文的比较

同一单元的几篇课文,往往有一个共同的主题。人教版教材就是采取主题单元建构的方式,把内容相类似的古今中外几篇文章合成一组。但几篇课文在文章体裁、写作手法、表现视角、语言风格等方面往往各具特色,因而我们在教学中也可在这些方面加以比较。当然,每次比较的侧重点根据需要,是可以不尽相同的。

如朱自清的《春》与老舍的《济南的冬天》同属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两篇作品,两者都是写景名篇。在教学中可以进行比较阅读,存同求异:

1. 在描写手法上,二者都善于运用修辞,如比喻、拟人等,但前者运用更多更广,几乎随处可得,而后者的对比手法的使用,更值得一提。

2. 在结构上,两者都使用了画面组合法。前文描绘了五幅图画: 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后文描绘了三幅图画: 小山摇篮图、雪后小山图、空灵水晶图。但又有所区别: 前文的五幅图从自然到人,前四幅是共同为最后一幅铺垫、烘托,揭示主题的。后文三幅图是并列的,共同表现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表达作者的喜爱之情。如此比较,不仅促进学生对课文有更深入的理解,而且也调动了学生的思维,提高写作技艺。

通过比较,学生就懂得文章结构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文章的结构和文章要表现的主题往往是相辅相成,互相作用的,这样学生对文章的结构意义的理解也就更深入了。

三、立足于不同单元课文的比较

不同单元课文之间,有的也会在内容思想、表现手法、语言风格上等方面存在共同的特性,阅读时加以比较,往往会温故知新,激发学生的思维,发现一些规律,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范进中举》是人教版九年级上册中的一篇小说,《孔乙己》是人教版九年级下册中的一篇小说。在教学后文时,可以将两篇文章进行比较阅读。我们会发现它们的异同。共同点: ( 1) 小说主题都反映了封建教育对知识分子的毒害,封建科举的罪恶,社会世态的炎凉; ( 2) 都有社会环境的描写,设置了一个特殊的时代,也为主人公的命运做了铺垫。不同点: ( 1) 人物形象与遭遇不同。范进懦弱却又圆滑,最终中举,而孔乙己清高却又善良,结局悲惨,不得所终。( 2) 表现手法不同。前文重对比讽刺,后文多白描写实。这样的比较阅读,学生的兴趣特别浓厚,主体因素很好地调动参与,学生的思维异常活泼,从而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实效。

又如,在教学杜甫的《登高》时,要引导学生理解杜甫笔下的“飞鸟”,有的老师引入毛泽东笔下的“鹰击长空”和王维笔下的“鸟鸣山更幽”,让学生比较,从而让学生认识到,“鸟”其实就是作者精神状态的折射和反映。关于“飞鸟”的隐喻象征意义,和诗人的生活处境,通过比较,学生就了然于胸了。

四、立足于课堂内外的比较

与前面的比较阅读相比,课堂内外的比较阅读可选择的范围更广,方法更灵活,课内外结合、相互促进,对拓宽拓深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大有裨益。

如《守财奴》中写到葛朗台临死前对金钱的执着追求,文章有一个细节描写———葛朗台对镀金法器作出了“一个骇人的姿势”,结果“送了他的命”,为了让学生对葛朗台的形象与作者的夸张笔法有更深刻的理解,教师就可以引入《儒林外史》写到守财奴严监生的类似情节———严监生临死时对两根灯芯浪费了油硬是不瞑目,当拿下一根灯芯时才闭眼。通过比较阅读,学生不仅形象地感受到吝啬鬼的特性,也懂得了夸张手法的特点及使用方法,进而知道表现手法的得当,对塑造人物形象,增强文章的感染力是有相当大的作用的。

又如,在教学鲁迅的《飞筝》时,为了拓宽拓深对课文的理解,可以引入鲁迅的早期作品《我的兄弟》进行比较,两篇文章题材一样,人物相同。通过比较,再结合鲁迅与周作人两兄弟的前后关系剧变的情况,学生对《飞筝》的主题也许会有一个全新的认识,而这也正是我们要教给学生学会解读作品的一个切入口。

在语文教学中运用比较阅读,把内容或形式上有一定联系的文本放在一起加以比较,容易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由此及彼、求同求异,拓展延伸、组合积累,从而在比较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与综合素养。

摘要:比较是人们进行区分、鉴别时一种不可缺少的方法。在阅读教学中进行比较教学,可以立足于同一篇课文内、同单元课文间、不同单元课文间、课堂内外,从内容思想、表现手法、语言风格等方面着手,“异中求同”,“同中求异”。通过比较,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与综合素养。

单元教学中的比较阅读 篇5

班级

座号

姓名

一、比较《小石潭记》和《右溪记》

【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乙】道州城西百余步,有小溪。南流数十步,合营溪。水抵两岸,悉皆怪石,欹(qī)嵌盘屈,不可名状。清流触石,洄悬激注。佳木异竹,垂阴相荫。此溪若在山野,则宜逸民退士之所游处;在人间,则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而置州以来,无人赏爱;徘徊溪上,为之怅然!

——元结《右溪记》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2分)

(1)以其境过清()

(2)不可名状()..2.翻译下列句子。(4分)(1)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4.两文在写法上有什么共同点?试举一例说明。(2分)

二、比较《记承天寺夜游》和《记游松风亭》

【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东坡志林•记承天寺夜游》)

【乙】余尝寓居惠州嘉祐寺,纵步松风亭下,足力疲乏,思欲就亭止息。望亭宇尚在木末,意谓是如何得到?良久忽曰:“此间有甚么歇不得处!”由是如挂钩之鱼,忽得解脱。若人悟此,虽兵阵相接,鼓声如雷霆,进则死敌,退则死法,当恁么时也不妨熟歇。

(《东坡志林•记游松风亭》)

【注】①木末:树梢。②死敌:死于敌手。③死法:死于军法。④恁么:如此,这样。

5.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1)怀民亦未寝()

(2)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3)余尝寓居惠州嘉祐寺()

(4)思欲就亭止息()..6.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4分)

(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2)由是如挂钩之鱼,忽得解脱。

7.甲乙两文分别为苏轼被贬黄州、惠州期间所作,虽然时间不同,地点不同,但

(3分)

所展露的胸怀却有共同之处,请写出来。

(2)佳木异竹,垂阴相荫。

三、《游恒山记》(选段)3.两文各写出了水怎样的特点,分别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4分)

甲文:

十一日,风翳净尽,澄碧如洗。策杖登岳,面东而上,土冈浅阜,无攀跻劳。

乙文:

一里,转北,山皆煤炭,不深凿即可得。又一里,则土石皆赤。有虬松离立道旁,亭曰望仙。又三里,则崖石渐起,松影筛阴,是名虎风口。于是石路萦回,始循崖乘峭而上。三里,有杰坊曰“朔方第一山”,内则官廨厨井俱备。坊右东向拾级上,崖半为寝宫,宫北为飞石窟,再上则北岳殿也。上负绝壁,下临官廨,殿下云级插天,庑门上下,穹碑森立。从殿右上,有石窟,倚而室之,曰会仙台。台中像群仙,环列无隙。余时欲跻危崖、登绝顶。还过岳殿东,望两崖断处,中垂草莽者千尺,为登顶间道,遂解衣攀蹑而登。二里,出危崖上,仰眺绝顶,犹杰然天半,而满山短树蒙密,槎枒枯竹,但能钩衣刺领,攀践辄断折,用力虽勤,若堕洪涛,汩汩不能出。余益鼓勇上,久之棘尽,始登其顶。

8.解释下列文中加点的词语。

(1)无攀跻劳()(2)还过岳殿东()..9.找出文中点明游恒山的时间和天气情况的句子。

10.用自己的话表述下面句子的意思。仰眺绝顶,犹杰然天半。

11.细读文章第二段,找出最能表现作者精神风貌的句子。

12.从作者身上,你得到了哪些启示?

四、比较《满井游记》与《虎丘记》

【甲】廿二日天稍和,偕数友出东直,至满井。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凡曝沙之鸟,呷浪之

(节选自袁宏道《满井游记》)

【乙】虎丘①去城可七八里。其山无高岩邃壑,独以近城故,箫鼓楼船,无日无

之。凡月之夜、花之晨、雪之夕,游人往来,纷错如织。而中秋为尤胜。每至是日,倾城阖户,连臂而至。衣冠士女,下迨蔀屋②,莫不靓妆丽服,重茵累席,置酒交衢间③。从千人石上至山门,栉比如鳞,檀板丘积,樽罍云泻,远而望之,如雁落平沙,霞铺江上,雷辊电霍④,无得而状。布席⑤之初,唱者千百,声若聚蚊,不可辨识;分曹部置⑥,竟以歌喉相斗,雅俗既陈,妍媸⑦自别。未几,而摇头顿足者,得数十人而已。已而明月浮空,石光如练,一切瓦釜⑧,寂然停声,属而和者,才三四辈⑨;一箫、一寸管,一人缓拍而歌,竹肉相发⑩,清声亮彻,听者魂销。

(节选自袁宏道《虎丘记》)

【注】①虎丘:山名,位于苏州市西北,有虎丘塔、千人石等名胜古迹。②下迨(dài)蔀(pǒu)屋:下至小户人家。③交衢间:指路边。④雷辊(gǔn)电霍:雷鸣电闪。⑤布席:安设筵席。⑥分曹部置:分批安排。曹,成对。⑦妍媸(chī):美和丑。⑧瓦釜:比喻粗俗的歌子。⑨属(zhǔ)而和(hè)者,才三四辈:随着唱和的就只有三四群人。⑩竹肉相发:箫管声伴着歌唱声。竹肉,管乐器和歌喉。

13.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C.得数十人而已(得到)D.虎丘去城可七八里(大约)..1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于时冰皮始解 告之于帝 B.罍而歌者 一人缓拍而歌 ....C.竟以歌喉相斗 属予作文以记之 D.郊田之外 齐国之美丽者也 ....1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16.文段理解。

(1)【甲】文写_____景,以______景观为主,重点描绘了水光山色、柳条麦田等优美景色;【乙】文绘秋景,以人文景观为主,重点描述了 的热闹场面。

(2)【甲】、【乙】两文都采用了点面结合的取景方式,由面到点,极富层次感。A.髻鬟之始掠也(梳掠)B.风力虽尚劲(猛,强有力)..

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请以【乙】文为例具体说明(可借用原文语句回答)。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文言文比较阅读参考答案

1.(1)因为(2)说出

2.(1)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2)美好的树木与奇异的山竹投下的阴影,互相遮映。

3.清澈透明,侧面(间接)描写 水流湍急,正面(直接)描写(2)示例:① 面:“箫鼓楼船,无日无之。凡月之夜、花之晨、雪之夕,游人往来,纷错如织。” 点:“而中秋为尤胜。每至是日,倾城阖户,连臂而至。”

② 面:“中秋为尤胜。每至是日,倾城阖户,连臂而至。” 点:“从千人石上至山门,栉比如鳞,„„无得而状。”

③ 面:“布席之初,唱者千百,声若聚蚊,不可辨识。” 点一:“分曹部置,„„才三四辈。” 点二:“一箫、一寸管,一人缓拍而歌,„„听者魂销。”

4.借景抒情 例如甲文借描写小石潭的幽美、凄寒,表达了作者孤寂悲凉的心境。

5.(1)睡觉(2)只,只是(3)曾经(4)到,靠近

6.(1)月色洒满庭院,如同积水充满院落,清澈透明,水中水草交叉错杂,原来是竹子、柏树的影子。

(2)(2分)于是(或“因此”,“由于这”等)(我)如同上钩的鱼儿,忽然得到解脱。7.乐观、旷达(或“豁达、洒脱”等);随缘自适(或“随遇而安”“善于自我排遣”等)。

8.升、登 现在作“环”,转,绕 9.“十一日,风翳净尽,澄碧如洗。” 10.抬头远看山顶,还突出地悬在半空里。11.“余益鼓勇上,久之棘尽,始登其顶。”

比较阅读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篇6

一、比较文章内容

由于作者生活背景、思想观念、情感体验的不同,即使写同一内容的文章也会在选材、立意、情感方面有很大的不同。例如,同样是描写“秋天”的诗词,在杜甫的笔下是“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那是一种于苍凉中大气雄浑的秋色;而何其芳的《秋天》是“芦蓬上满载着白霜,轻轻摇着归泊的小桨,秋天游戏在渔船上。草野在蟋蟀声中更寥阔了,溪水因枯涸见石更清洌了。”充满了生活的小情趣。相同的秋色,不同的作者,不同的情感。

二、比较文章作者

1.同一作者的不同文章

由于作者个人经历是不断变化的,反映到作品上是不同时期的作品会有不同的风格。这就需要学生通过比较阅读来更为全面、深刻地了解作者。

比如,鲁迅先生同样描写家乡的文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中我们可以读出对自由生活、对大自然的无比热爱。而《故乡》与《藤野先生》两篇文章,则感受到了忧国、爱国的思想。

2.不同作者的同一题材文章

即使题材相同、不同作者在写作风格等方面也不相同,我们可以拿来进行比较阅读,并告诉学生这是因为作者价值观念与所处时代不同所造成的。作者可以挖掘和整理材料的不同方面,并对作品进行艺术加工,写出题材相同但不同风格的文章。比较阅读可以是教材课文之间的,也可以是课文同课外读物之间的作品。例如,在教授《三峡》一文时,笔者就将刘白羽的《长江三日》、李白的《早发白帝城》,拿到课堂上让学生进行比较,比较后,学生深刻体会每个作品的不同风格。再如,关于“日出”的话题,许多作家都有相关作品,像巴金的《海上的日出》,刘白羽的《日出》,姚鼐的《登泰山记》等,我们会发现,同样是描写日出,每个作家的角度、描写手法都大有不同。

三、比较文章体裁

1.同一题材的不同体裁

描写春季景色的文章中,可以把唐朝诗人张志和的《渔歌子》、白居易的《忆江南》同朱自清的现代散文《春》进行比较。通过比较阅读,让学生认识到,同一题材的文章可以用不同体裁来完成。但是不同体裁的文章给学生带来的阅读感受也不相同,这是因为它们受到各自的要求制约。总之,学生通过比较阅读获得了更多的知识积累。

2.同一体裁的不同文章

在文章题材、体裁都相同的情况下,文章也有细节结构方面的区别。例如,学习老舍《济南的冬天》时,就可以拿出以前学过的《海滨仲夏夜》进行比较。这两篇文章的标题都以绘景抒情的表现手法为主,都对时间和空间进行了限制。不同作家的具体描述方法又有很大不同,这就为比较阅读提供了很好的应用平台。

四、比较阅读法的应用策略

1.精心选择可供比较的文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比较阅读本质上知识性、趣味性较强,教师应当创造一种使学生积极参加的、有利于进行比较阅读的学习氛围,充分挖掘比较阅读的趣味性。另外,教师在上课前,要挑选出可供比较阅读的文章,确立比较的对应点,使得学生在对比学习的过程目标更明确,从而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2.过程中注重知识迁移

在学习文章过程中,教师应充分挖掘学生的迁移能力。比较阅读的迁移指导可分为三个过程:比较求同促理解、扩散求异举创新、积极思辨达优化。只有在反复的比较、归纳、总结中,学生才能更好地将新旧知识联系到一起,最终达到使学生获得文章知识板块比较学习的目标。此外,课堂教学中,教师还要注重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在举一反三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充分发挥思维创造力并有效实现知识的迁移与优化。

3.比较阅读时需要教师的有效引导

比较阅读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品读、讲解、引导点拨的过程。如果没有教师有效引导,学生在比较学习中就很容易陷入盲目之中。笔者在进行比较阅读教学时,非常注重问题的设置和启发,以引导学生横向和纵向比较,这样既能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又可以收到触类旁通的效果。例如,在对《金色花》和《纸船》进行比较时,我提出了以下问题——这两首诗中的母亲分别具备怎样的特点?同学们更喜欢哪位母亲?通过这样的问题启发学生认真研读,体会两首诗歌的区别,课堂收获了非常理想的效果。可见,比较阅读法是建筑在“学导式”的基础之上的。

比较是思维与理解的基础,通过比较阅读可以把新旧经验、新旧知识、横向纵向关系清楚地梳理出来,或是同中求异,或是异中求同。让学生的思维在深度与广度上得到扩展,使学生从全方位、多角度看问题,进而提高学生文学素养,最终提高语文教学质量。

浅谈古诗词教学中的比较阅读 篇7

一、同一思想内容,不同写法的比较鉴赏

古诗词在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主旨情感,比如恬淡隐逸情怀的田园诗,雄浑壮阔的边塞诗,低沉哀婉的离别诗等等。每一类诗歌都有相通的主旨,答题的时候可以套用一些答题术语,如田园诗的主旨可以用 “热爱自然,厌弃官场,回归山水, 闲适恬淡”等语言来概括,边塞诗的主旨可以用“保家卫国,思念故乡, 报国无门”来概括,但是相同情感的表达却在不同的诗歌中呈现出不同的表现手法,不同的语言风格。

如同样是田园诗 ,在选修教材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 中孟浩然的 《夜归鹿门歌》 和王维的 《积雨辋川庄作》 呈现出不同的风格。孟浩然的 《夜归鹿门歌》 用了白描的手法, 写了渔梁渡头和鹿门山中两个场景, 写了一条从尘杂世俗到寂寥自然的隐逸道路,用景的寂寥幽静衬托诗人恬淡超脱的隐士形象。语言朴素、平淡中蕴含情味,“孟浩然不是将诗紧紧地驻在一联或一句里,而是将它冲淡了,平均地分散在全篇中……,淡到看不见诗了,才是真正孟浩然的诗。 不,说是孟浩然的诗,倒不如说是诗的孟浩然,更为准确。”相比之下, 《积雨辋川庄作》 则呈现出王维诗歌的典型特点:远近的结合、视听的结合、高低的结合、动静的结合、色彩的对比,碧空中白鹭高飞,绿树与黄鹂相称,极富层次感,充分体现了王维诗歌“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特点,而“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又体现了“诗佛”王维诗歌中的禅意,“蒸藜炊黍饷东菑”一句则在静谧的山中之景中加入了人的活动,使诗歌中呈现出一种生机与活力。

这种比较鉴赏的考查方式体现在高考题中,如2014年浙江卷的诗歌鉴赏题:

《溪行逢雨与柳中庸》 (唐) 李端

日落众山昏,萧萧暮雨繁。那堪两处宿,共听一声猿。

《三峡吟》 (宋) 徐照

山水七百里,上有青枫林。啼猿不自愁,愁落行人心。

问题:简要分析这两首诗抒情手法的差异。 (5分)

两首诗歌的主旨有相似之处,都写了由思乡和离别而触发的愁绪。但明显这种“愁”的呈现方式是不一样的。这就要求学生找准比较的角度, 读得更细致一些。

参考答案 : 第一首寓 情于景 “昏”“繁”二字点明了愁;第二首景不显 愁 , 借典故写 愁 ? 第一首以 “那堪”唱叹抒情,第二首以理写愁, 辨析猿声“不自然”,愁在人心。

二、同一作者,不同作品的比较鉴赏

古诗词阅读中讲究“知人论世”, 我们在欣赏、吟咏古人的诗歌作品时,应该深入探究他们的生平和为人,全面了解他所生活的环境和时代,比如我们在读杜甫的 《蜀相》 的时候,除了要对作品中所写的诸葛亮的生平和功绩有所了解,还要对杜甫一生遭际、政治理想,以及杜甫写这首诗时的心境做全面的理解,才能充分理解杜甫作此诗的用意。但是,诗人一生的思想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写于不同时期、地点的作品,也会呈现出不同的感情基调和旨趣。

比如,杜甫一生分为四个时期: 30岁以前的作品 《望岳》 体现了一位有志青年的伟大抱负;三十至四十四岁为困居长安时期:他的作品中开始有了对统治阶级的揭露;四十四至四十八岁是为官和陷贼时期 : 《月夜》 《春望》 “三吏”“三别”感情更加深沉;四十八至五十八岁为西南漂泊时期。可以说,随着安史之乱的发生,随着杜甫阅历的增加,杜甫的诗歌变得愈来愈厚重,杜甫在诗歌中把自身的经历和国家的苦难联系在了一起,“国家不幸诗家幸”,人生愈老大、愈不幸、愈苦寒,诗歌就愈高尚、愈纯粹,形成了“诗圣”的写作境界。在指导学生进行诗词阅读的时候,如果我们能提醒学生做到“知人论世”,并且注意到诗人不同阶段诗作的不同特点,会对学生的阅读有很大的帮助。

另外,词人的写作风格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婉约派”和“豪放派” 只是就某一位词人的普遍风格而言的,并不是绝对的。

三、相同意象,不同情感的比较鉴赏

谈比较阅读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篇8

一、人物的比较阅读

鲁迅先生的小说《药》中的资产阶级革命者夏瑜的母亲夏四奶奶与初中教材中的《高山下的花环》中的革命烈士梁三喜的母亲梁大娘, 这两个人物的相同点都是革命烈士的母亲, 但由于他们所处的社会时代不同, 所以对革命的看法和对儿子为革命事业英勇牺牲的理解也迥然不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者夏瑜的母亲夏四奶奶, 由于生活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受封建统治阶级思想的愚弄和毒害相当严重, 所以, 她对儿子的革命行动毫不理解, 对儿子革命行为的看法与茶客的观点并无二致。她给儿子上坟的时候, 脸上“现出羞愧的颜色”“硬着头皮”, 她之所以有这种想法显然有一种儿子死得不光彩的隐痛, 这一细节描写反映了辛亥革命是一场没有充分发动群众的革命, 没有得到人民支持、理解的革命, 所以它的失败也是必然的。《高山下的花环》里的梁大娘在给为国捐躯的梁三喜上坟时, 她不无感慨地说:“孩子这样死值得!”她认为儿子为保卫祖国牺牲是光荣的。通过这两位时代不同的革命烈士母亲的分析比较, 反映出要想革命事业取得成功, 必须对人民群众进行广泛宣传, 获得他们的理解和支持, 革命事业才能取得胜利。同时通过比较这两位烈士母亲对参加革命儿子的牺牲的不同观点, 使我们加深了对小说主题思想的理解。

二、情节的比较

马克·吐温的小说《竞选州长》与欧·亨利的小说《警察和赞美诗》在情节安排上有很多相似点。《竞选州长》通过“我”在竞选州长中被诬蔑为“伪证犯、小偷、盗尸犯、酒疯子、舞弊分子”和“讹诈专家”等一系列事件, 构成了小说的主要情节。《警察和赞美诗》主人公苏比为实现他的冬居计划, 三番五次故意为非作歹等一系列情节, 两篇小说在情节结构上有相似处。而结尾也有相似之处, 两位主人公的结局都是与主观愿望相反, 《竞选州长》中的“我”无可奈何地发布声明退出竞选。《警察和赞美诗》中的苏比在“幡然醒悟”准备自新的时候以“莫须有”的罪名被逮捕入狱。通过比较阅读, 不但对小说的情节结构的设置安排有了清晰的了解, 而且对作品所反映的时代社会及作者的写作意图都有比较深入的体会。

三、环境的比较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风雪这一自然环境的描写, 历来被人们认为是十分重要的, 正是这一环境的变化, 才推动了一系列故事情节的发展。因为风大雪紧草厅简陋, 林冲才去喝酒, 才被迫去山神庙安身, 正因在庙里过夜, 暗中听到陆谦等人的谈话, 促使林冲杀敌复仇, 完成了林冲性格上的重大转折, 倘若不是雪, 上面出现的一个个情节就失去了基础。鲁迅先生的小说《一件小事》中写到“风”这一环境同样起到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 文中五次写到“风”。在一个“大北风刮得正猛”的冬天, “我”因为生计关系, 不得不一早上在路上走, 正是“微风吹着”, 所以老女人的棉背心没有系扣, 向外展开, 兜着车把, 因为北风小了, 车夫跑得更快, 让车把将女人带倒了。这一连串的故事, 如果不是在一个风天, 是决然不会发生的。所以没有环境描写, 故事情节的发展就不合逻辑, 人物性格的发展也就失去了基础。

比较阅读不但适用于文学作品, 也适用于其他文体, 作为语文老师要善于从不同体裁的作品中发现它们在内容或形式上的相似点或相异点, 做到心中有数, 这样比较阅读才能使学生透彻了解文章的深刻内涵, 以求达到提高语文能力的目的。

比较阅读法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篇9

《岳阳楼记》是一篇千古传颂的古文名篇, 不仅文采裴然, 而且立意高远。

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 交代了洞庭湖“北通巫峡, 南极潇湘”的地理特点后, 便有“迁客骚人, 多会于此, 览物之情, 得无异乎”之句, 在教学中我会引导学生思考:历史上有哪些迁客骚人于此览物生异情?

唐代的山水田园诗人孟浩然一生不得志, 主要在隐居和漫游中度过, 长江南北都曾留下过他的足迹。他在《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一诗中叹道:“气蒸云梦泽, 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 端居耻圣明。”可见孟浩然面对洞庭湖, 抒发的是自己在政治上无人引荐的感慨和牢骚之情。

陈与义的《登岳阳楼》:“洞庭之东江水西, 帘旌不动夕阳迟。登临吴蜀横分地, 徏倚湖山欲幕时。万里来游还望远, 三年多难更凭危。白头吊古风霜里, 老木沧波无限悲。”面对洞庭湖, 感叹的则是孤舟漂泊之悲和伤时感世之苦。

与诸如此类的迁客骚人相比, 唯范仲淹面对“朝晖夕阴, 气象万千”的洞庭湖时心胸开阔, 超俗越格, “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下之乐而乐”的抱负是何等远大, 思想境界是何等的高尚!

通过以上比较, 不但可以使学生对文章的整体形象有深入的了解, 而且可以使他们更深入地感受作者不同的政治抱负和人格魅力。

“自古逢秋悲寂寥”, 中国诗人的悲秋情结自古有之。悲秋是中国古典文学的主题之一, 自古以来, 无数骚人墨客的作品中, 都郁积着浓浓的悲秋情结。历来就有悲秋的说法:“一叶落而知秋”、“悲哉秋之为气也”。在教唐代诗人刘禹锡的《秋词》时, 同杜甫的《登高》、马致远的《秋思》比较。《秋词》颂秋, 《登高》悲秋。让学生在比较阅读中掌握知识, 提高阅读能力, 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积极思考, 提高学习效率, 促进语文水平的提高, 起到事半功倍之效果。

《苏州园林》是一篇传统的教学篇目。以往我在教学中, 以教参为依据, 按说明文文体分析, 学生记笔记。虽然教学任务完成了, 但教学效果一般。因为, 苏州园林不仅是历史文化的产物, 同时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叶圣陶老先生在文中写到“要鉴赏中国园林, 苏州园林是标本”。如何引导学生鉴赏, 才能让学生真正体会到苏州园林设计, 蕴含着中国古代哲理、文化意识和审美情趣呢?在教学中, 我向学生介绍了十七世纪欧洲园林的特点 (以法国为代表的规则式园林称为西方古典园林) , 把它们与苏州园林 (以中国为代表的自然式园林称为东方古典园林) 比较, 让学生真正理解文本中所表达的内容:

“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 好像故意避免似的。东边有了一个亭子或者一道回廊, 西边决不会来一个同样的亭子或者一道同样的回廊。这是为什么?我想, 用图画来比方, 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 不是美术画, 而园林是美术画, 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 是不讲究对称的。”所以“没有修剪得像宝塔那样的松柏, 没有阅兵式似的道旁树”, 因为依据中国画的审美观点, 这是不足取的。

由此可见, 中国园林建筑与西方园林建筑相比, 由于各自所处的自然环境、社会形态、文化氛围等方面的差异, 造园时使用不同的建筑材料和布局形式, 表达各自不同的审美情调和观念意识, 产生了东西方园林建筑风格上的差异。学完文章后, 我让学生发表观点, 更喜欢哪种设计风格, 为什么?学生们学习热情极高涨, 兴趣特浓厚, 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 比较阅读教学法, 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扩大他们的知识领域, 开启学生的比较学习思维, 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单元教学中的比较阅读 篇10

一、比较阅读的内涵

比较阅读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指导学生对照着阅读两篇或两篇以上的文章, 进而对比分析出他们的共性特征和个性特征, 达到加深认识和理解目的的阅读教学方式。我们通过阅读可以获取丰富的知识, 可以更好的进行沟通交流。通过阅读教学, 学生、老师以文本为依托, 经过认读、提取、概括等进行沟通交流。

比较阅读在我国晋代就已经被运用, 国外也早已经采用了比较阅读, 所以说比较阅读是一种既传统又现代的阅读方法。随着比较阅读的发展, 如今教学中的比较阅读更强调学生的感受和体验、层次和个体。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对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 在语文教学中合理运用比较阅读, 是提高学生语文水平的一种有效方法。

把比较阅读应用在小学古诗词教学中, 改变了传统的单篇古诗词教学方法, 在古诗词教学中, 由一篇增加到了多篇, 使古诗词有了“量的增加”。比较阅读在扩展阅读量的同时也是学生的阅读水平有了“质的提高”, 使学生能更好的把握古诗词的特点, 学会古诗词的迁移运用等。

二、《语文课程标准》对古诗词教学的要求

文章体裁不同, 采用的阅读方法也不同。古诗词语言凝练、以抒发感情为主, 所以应该根据它的这些特点来选择比较阅读的方法。

《语文课程标准》对教师的古诗词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教师, 自己首先要认真研究分析教材, 从不同的角度对古诗词进行深入的理解, 在剖析理解的过程中要避免出现分析过度或者脱离课本内容的状况。要培养学生可以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进行独立阅读的能力, 在阅读的过程中对古诗词有初步的鉴赏能力。教师在教学中, 要善于利用多样化的古诗词教学策略, 使学生拥有自主学习古诗词的良好氛围。教师要带领学生一起去探寻古诗词的乐趣, 并引导学生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古诗词学习方法。除此之外, 教师要善于鼓励学生, 培养学生对古诗词形象和古诗词情感的认知, 便于学生更好的积累和运用古诗词。

三、比较阅读在古诗词中的应用

1. 比较点的确立

比较点选择的准确到位更能激发学生探索的热情和求知的欲望, 可以使学生更有效的阅读古诗词、感受古诗词。所以比较点的确立是比较阅读中很重要的环节。教师提供同一类型的古诗词让学生去比较, 让学生发现他们的共同主题思想和表达方式。同时也引导学生发现这些古诗词在语言风格等方面的不同。在实际的教学中, 教师要引导学生从题材、结构、写法等方面进行比较。例如, 在学习五年级下册《古诗词三首》时, 教师可以让学生对《牧童》《舟过安仁》以及《清平乐·村居》进行连读, 初步感受它们的异同, 然后逐步深入, 引导学生从感情基调、写法这两个比较点出发, 体会每首古诗词的不同感情基调, 了解它们在写法上的不同。

2. 比较阅读的方法

阅读是小学课程中最基本的领域, 需要花费老师较多的心思和时间, 而且有时候当老师花费了很多心思时, 收到的实际效果却很小。但是作为老师不能为了学习阅读而阅读, 更不能为了应付考试而学习阅读。具体形象思维是小学生主要的思维方式, 缺乏深层次阅读的能力。教师要根据小学生的特点而选择合适的方法。在古诗词教学中, 学生通过比较认识事物的异同点, 更能帮助小学生对古诗词思想主题和情感表达的理解。在小学古诗词教学中, 求同比较和求异比较是最常用的两种方法。

(1) 求同比较

在求同比较中, 我们通过比较得出不同事物的共同点。学生通过比较可以找到他们的规律, 从而开阔了思路, 能更深入的理解事物。教师在故事教学时, 可以提供不同意象、不同题材、不同作者的古诗词让学生去比较阅读, 从而找出他们的共同点。例如在《古诗两首》的教学中, 可以让学生比较阅读《古诗两首》和《古诗词三首》。教师要从“他们作者不同, 题材相同的”角度出发, 引导学生从题材的角度去寻找他们的共同点。学生通过比较更能理解古诗词, 更能加深印象, 有助于学生举一反三能力的提高和总结归纳能力的培养。

(2) 求异比较

在求异比较中, 我们通过比较得出两个事物的不同点, 发现事物存在的特殊性。在古诗词教学中, 老师通过提供同一诗人不同风格的作品、同一事物不同题材的作品、同一题材不同流派的作品等, 指导学生分析比较, 从而发现每篇古诗词的特殊性, 求异比较阅读使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得到提升。在古诗词教学中, 求异比较较为常见。例如在《题乌江亭》的教学中, 可以让学生比较阅读《乌江亭》和《题乌江亭》这两篇同一事物不同作者的作品。从而让学生感受到晚唐杜牧和北宋王安石的立场不一样, 表达的观点也有所差异。古诗词教学中求异比较阅读的运用让学生在积累到丰富的古诗词知识的同时, 分析判断的能力也得到提升, 有助于学生将来的发展。

单元教学中的比较阅读 篇11

一、运用比较阅读击破疑难问题

小学高段共收单篇课文105篇,其中49篇课文在入选时有改动,改动率近50%。改动一般有三种情形:①对原文个别词句进行改动;②在原文基础上增加内容;③删减原文的部分内容。如《窃读记》原文有近三千字,删改后只剩八百多字。删改幅度这么大,难免有删改得不十分恰当的地方,这对教学此文和学生理解文本会有一定影响。但两者对比阅读,即可解疑。

学习课文后,学生有两个疑问:①“我踮起脚尖,从大人的腋下挤过去。”“我”为什么要“踮起脚尖挤呢”,这样不正好顶着大人的胳膊了吗?②“我很快乐,也很惧怕——这种窃读的滋味!”“我”为什么要惧怕呢?

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后进行课堂交流。

师:为什么“我”要踮着脚尖挤呢?从原文中寻找到答案了吗?

生:我从这些句子中找到了答案:“我踮起脚尖,使矮小的身体挨蹭过别的顾客和书柜的夹缝,从大人的腋下钻过去。”作者是要钻过顾客和书柜之间的夹缝。

师:一个踮,一个钻,多么准确生动的描写,原来是为过夹缝。“我”又为什么惧怕呢?

生:“我”看书的时候,店老板过来问:“你到底买不买?”并且冷笑着说:“不是一回了!”“我”用几乎要哭出来的声音,悲愤地反抗了一句:“看看都不行吗?”因为店老板的这种态度,使“我”在看书时,害怕店老板责怪“我”只看不买书。

师:众目睽睽之下,“我”被老板如此指责,当然十分难堪。这一段描写,生动地刻画了“我”惧怕的缘由。有了这样的遭遇,使得“我”感觉自己仿佛是一个不可以再原谅的惯贼。如此,才会有作者读书时快乐又惧怕的心情。课文删去这一段,使得文中的“惧怕”显得苍白无力!另一个原因,找找看。

生:从一个外国女诗人的小诗可以看出,“我”因为穷,只能无奈地去免费窃读。

师:但“我”偷窃了什么呢?“我”不过是一个无力购买而又渴望读到那本书的穷学生!你以为这一段删得合理吗?

生:我觉得可以删。因为作者在老板指责后,“我的因贫苦而引起的自卑感再次地犯发,而且产生了对人类的仇恨”。这个仇恨情感有点夸张了。

师:你认为可以删掉这个情节,因为以老板的态度才能突出“我”惧怕的原因。

生:对。

师:更何况,不易宣扬——

生:“产生了对人类的仇恨”——

师:这种情感。课文删去此段,难免显得有些生硬,但这样处理对文章没有太大影响,使文章更为简洁。

未见原文,学生“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认为课文毫无瑕疵。比照原文后,他们会豁然开朗,会有新的发现:或理解更深入,或体悟更真切,或感觉更丰厚。这样,对文本的理解就不会只浮于表层。

二、运用比较阅读打破阅读深度

标点符号因为不是文字,常被看得无足轻重。在比较阅读教学中,应重视课文与原文标点符号比较的教学与训练,把它看得与字词句篇同等重要,留心发现值得潜心比照揣摩的标点。然后适时呈现原文标点,在字里行间品读体会标点的准确性与情感差异,提高学生利用标点表情达意的能力。

以比较阅读《顶碗少年》课文与原文为例。

课文:在以后的岁月里,不知怎的,我常常会想起这位顶碗少年,想起他那一次的演出;而且每每想起,总会有一阵微微的激动……

原文:是的,人的一生是搏斗的一生。只有敢于拼搏的人,才可能取得成功。在山穷水尽的绝境里,再搏一下,也许就能看到柳暗花明;在冰天雪地的严寒中,再搏一下,一定会迎来温暖的春风——这就是那位顶碗少年给我的启迪。

师:读读比较,你喜欢哪个结尾?说说你的想法。

生:我喜欢课文的结尾,这句话与课文的第一句相照应,突出这次杂技表演给作者留下难以忘怀的印象。

师:你喜欢的是与开头相呼应的结尾。

生:我喜欢课文的结尾,因为它让人遐想。

师:哪个地方令你遐想?

生:最后的标点符号,省略号。

师:一个省略号,可以说内容丰富,含义无穷,有许多情景留待我们想象,你们遐想到了什么?

生:它让我面对挫折,要勇于拼搏,不要轻易放弃。

生:我仿佛又看到了那“一摞金边红花白瓷碗”,少年尽一切努力顶起它,也顶起他受到的挫折。少年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让我明白了只要坚持努力就能成功。要是不努力,一切都是徒劳!

生:我喜欢原文的结尾。文章的结尾直接点明中心,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它用山穷水尽和柳暗花明,冰天雪地和温暖的春风作对比,形象地说明,即使在最困难、最黑暗的时候,也不要丧失信心,不要退缩,成功往往就在再坚持一下的努力之中。

师:这样的结尾震撼读者,引发思考,启迪人生。

丰厚课文内涵,拓宽课文视界,教师一般是把与课文相关联、相类似的作品搜集整合到一起进行比较阅读。但通过比较阅读同一文本不同标点符号的运用,同样可以丰满学生对文本的感受。

三、运用比较阅读点破潜藏深意

叶圣陶说:“了解一个字、一个词的意义和情味,单靠查字典是不够的,必须引导学生推敲、揣摩、细细品味。”教学时,单纯地让学生品味句子的意义和情味,会显得枯燥。而搭建比较阅读平台,抓住教材中看似平常的词句,引导学生比较揣摩,可深入体会词句运用的独具匠心。

如学习《草船借箭》,诸葛亮和周瑜的对话暗藏玄机。

周瑜的语言暗藏玄机诸葛亮的语言暗藏玄机

“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设下圈套“用弓箭最好。”老实回答

“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却。”逼迫答应“都督委托,当然照办。”貌似中计

“先生预计几天可以造好?”步步为营“只要3天。”成竹在胸

“军营里可不能开玩笑。”施加压力“我愿意立下军令状,3天造不好,甘受惩罚。”逼上绝路

这些对话单独存在,看不出奥妙。如果引导学生进行对比、评析,就会发现其中蕴藏的无限玄机:周瑜笑里藏刀,可见他心胸狭窄;诸葛亮貌似中计,实则成竹在胸,人物的不同特点清晰地得到展示。比较阅读剖析课文中蕴藏着深刻内涵的句子,能捕捉到文本潜在的信息,培养学生深刻的思维。

四、运用比较阅读突破习作“千篇一律”

比较阅读,不能仅仅停留在阅读的层面,不能仅仅比较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还要更多地关注语言的表达和写作的技法,并采用迁移同一写作方法的策略,深化比较阅读。如,同一事件如何写出不同的味道,与其苦口婆心分析,不如比较阅读来得通俗明白。

学习《景阳冈》后教师抛出两个问题,水浒传中有许多相同题材,如写武松打虎后,又写李逵杀虎;写江州劫法场后,又写大名府劫法场……同写一个主题,却互不雷同,人物形象个个鲜活。施耐庵是怎样做到的呢?再如,武松打死一只老虎名扬天下,而李逵杀了四只老虎却不出名,这是什么原因?欲知详情,请比较阅读《景阳冈武松打虎》《黑旋风沂岭杀四虎》。学生课后进行比较阅读。

师:作者同写打虎,却同中有异,两段相似情节在细节描写上有许多不同。请同学们从打虎起因、打虎过程、老虎的凶猛程度等方面细细比较。

生:我从打虎起因上比较同中有异。武松是碍于面子,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是被迫的;李逵是为母亲报仇才杀死老虎,是主动进攻的。

师:两位好汉打虎动机不同。

生:同是打虎过程,武松打虎写得很详细,写了武松“三闪”和老虎的一扑、一掀、一剪,写得十分惊险;李逵打虎写得比较简单,是速战速决,差不多都是一刀就解决了老虎。

生:我要补充。武松打虎中用了“三闪”写出了武松的威猛,还写出了他的机智;写李逵就只能体会到他的猛,没有智的味道。

生:我再补充。写武松打虎,从他打虎的动作可以看出武松能见机行事,很精明;而李逵杀虎,感觉是凭借仇恨在拼命,是在报仇,他也就称不上是真正的英雄了。

师:同是打虎,因为动机目标不同,一个是为民除害,一个是报仇雪恨,结果虽同是杀死老虎,结局却大相径庭。一个名扬天下,一个只能算是了却心愿。

生:老虎的凶猛程度也不一样。武松遇到的虎比较凶猛,进行了反抗,它一扑、一掀、一剪;而李逵遇到的虎除了第四只有一扑,其他都像温和的猫,被李逵三下五除二就解决了。

师:从虎的猛与弱来看,两位英雄的形象也就有了明显差别。

师:再次浏览两文,还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两文同中有异,这“异”让武松打虎名扬天下?

(学生再次比较阅读后交流)

生:打虎时,他们的兵器不同,武松先是拿棒在手,后来棒断成两截,又丢在了一边,最后是赤手空拳打死老虎。而李逵是有两把刀在手,才杀死老虎,可见武松比李逵威猛多了。

生:武松杀虎前连喝十八碗酒,衬托出了他的豪爽,与一般人是不一样的。写李逵杀虎前的情节写得比较简单。

师: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打虎前的文字刻画在一定程度上也增长了武松的名气。不同的烘托产生了不同的艺术效果。

……

师:作者通过不同细节描写,使许多相似情节同中有异,所以写出人物的性格鲜明,读来耐人寻味。

比较阅读后,可以让学生写一些比斗的习作,如三局两胜制的拔河比赛等,模仿不同打虎描写方式,从而在比较阅读中,掌握经典的笔法。

叶圣陶说:“阅读方法不仅是机械地解释字义,记诵文句,研究文法修辞的法则,最要紧的还是多比较、多归纳。”他把“比较”作为一种重要的阅读方法,可见比较阅读的有效。运用比较进行阅读教学,可以让枯燥的阅读教学妙趣横生,事半功倍。

单元教学中的比较阅读 篇12

语文教学内容大致相同, 教法千差万别。 课程改革强调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 情感、 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 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如果能合理恰当地运用好比较法基本能实现前两个目标, 而从具体实施情况来看也能起到举一反三、 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语文教材篇目编排是有规律可循的。 旧人教版以体裁为纲, 即所谓的记叙文、 说明文、 议论文, 后来文体意识逐渐淡化, 语文课的人文功能有所增强, 新人教版与苏教版一样都以题材或主题来分门别类编排课文。 随着课改的进行, 语文教材的重新编排无疑为教学中采用比较法提供了良好的可行性条件。

一、 比较阅读在考试命题中被广为运用

从历年中考看, 命题人也希望通过比较阅读题来考查学生语文阅读能力和语文知识的掌握情况。 此类题型在各地试题中并不少见, 先看苏州近几年的中考语文试题。

2005 年, 拿 《与朱元思书》 与 《岳阳楼记》 两篇古文作比较, 要求考生说出两个作者的写作目的有什么不同。 紧随其后是比较毛泽东与陆游的 《卜算子·咏梅》, 在课外阅读 《被女性化的苏州人》 中又出现了将文章与 《桃花源记》 与 《苏州园林》进行相关比较。

2008 年, 比较分析巴金的 《繁星》 与贾平凹的 《月迹》 两篇美文写法上的相同点。

2009 年, 谢大光的 《鼎湖山听泉》 与普利什文的 《林中小溪》, 就泉水、 溪水声音的特点及写作手法作比较。

2010 年, 第10 题是对愚公之妻与智叟对愚公移山提出的看法的比较, 说说有什么不同之处, 该题3 分。 第13 题, 对 《我的叔叔于勒》 菲利普的“终于” 与 《故乡》 中闰土的“终于”进行比较, 分析它们在语境中的不同表达作用, 该题4 分。

综观其他省市中考出比较阅读题的也比比皆是, 把 《岳阳楼记》 《醉翁亭记》 放一起比较的很多。 而把 《送东阳马生序》与其他课内外文言名段作比较的也有不少, 例如, 2007 年福建宁德市 (与“张溥七录斋” 故事比较) 、 2007 年湖北鄂州 (与“匡衡凿壁偷光” 故事比较) 、 2007 年山东临沂 (与“杨时程门立雪” 故事比较) 、 2007 年内蒙古赤峰与2008 年湖南怀化 (与“范仲淹二岁而孤……” 比较) 、 2008 年湖南常德 (与“黄生借书说” 作比较) ……

以上考题中选择的比较角度不尽相同, 语文教师可受此启示, 通过归类总结在教学过程中予以合理运用, 既增加语文课趣味性, 又减轻了课堂负担。

二、 相近题材的文章人物形象之间作比较

在小说要素中人物形象是核心, 任何一部优秀的小说, 总有使人难忘的典型人物。 《孔乙己》 和 《范进中举》 已是传统篇目了, 每一位教师都愿意在人物分析上多下点功夫。

同为封建科举制度牺牲品的读书人孔乙己与范进, 都鄙视劳动、 迷恋科举, 希望通过此途径来改变自己的人生, 结果范进成了老爷, 表面上随之而来的是享受不尽的荣华富贵, 孔乙己则连半个秀才也没捞到, 在旁人的耻笑声中艰难度日, 在丁举人的酷刑摧残中很快死去。 在小说中两位作者立意并不相同, 显然孔乙己不是鲁迅的主要讽刺批评对象, 吴敬梓在 《儒林外史》 中却把范进、 老丈人、 报录人、 左邻右舍、 张乡绅每人都重拍了一板砖。 因为比较能超越时空, 有的教师就让学生创作, 写想象作文 《范进巧遇孔乙己》, 让两个不是同时代的人对上话, 也有教师让学生拟一副对联来概括这两位读书人, 有学生是这么写的: 落魄童生潦倒偷书, 中举老爷发疯挨打。 对这类作业学生一般会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恰巧, 2010 年6 月苏州某区语文期末试卷有这么一道题:“同样是深受封建思想毒害的知识分子, 说说鲁迅和吴敬梓对各自塑造的孔乙己与范进人物形象寄予了怎样的情感态度。” 参考答案比题干还少, “对孔乙己批判、 同情, 对范进嘲讽”, 答到三个关键词就能得全3 分, 翻看一遍考生答题情况, 用近义词也算的话, 大多能答到两点, 有少数考生则认为范进也应该予以同情, 因为本质上他与孔乙己都是悲剧性人物。

同为鲁迅笔下的女性形象, 杨二嫂、 祥林嫂与长妈妈 (阿长) , 都连自己的姓名都没有, 生活在旧社会低层, 属于劳苦大众, 都一样满脑子的封建思想。 但三人又有明显差别, 作为城镇小市民的杨二嫂, 其言行有点可笑更有点可恶, 祥林嫂是最值得同情的悲剧人物, 勤劳善良, 偏偏先后失去丈夫、 儿子这些精神支柱, 最终失去了做一个普通人的基本权利, 她得不到别人的尊重, 遭人歧视侮辱, 只能在别人的祝福声中离开这个世界。 长妈妈的形象真实可信, 也不是属于那种大喜大悲的, 虽然一样迷信有鬼有神, 并喜欢叽叽喳喳, 却不妨碍她持有一颗仁爱慈母心, 也因此换得了鲁迅的敬爱和怀念。

入选苏教初中教材的鲁迅作品很多, 其中有很多孩子形象:“我”、 双喜、 阿发、 迅哥儿、 少年闰土、 水生, 都有得一比, 共性很明显———天真无邪。 但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中闰土与 《故乡》 中闰土是否同一人? 前者是散文, 似乎全是真人实事, 后者是小说, 或有虚构, 鲁迅的作品可以推敲琢磨的地方很多。

三、 相近题材的文章作者的写法不尽相同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11 年版) 》 阶段性目标中关于阅读有明确的指导性意见。 第三学段 (5 ~ 6 年级) : “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 在交流和讨论中, 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 做出自己的判断。 ”“阅读说明性文章, 能抓住要点, 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 第四学段 (7 ~ 9 年级) :“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 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 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 共同探讨疑难问题。 ”“在阅读中了解叙述、 描写、 说明、议论、 抒情等表达方式。” 运用恰当合适的写法有助于表现主题, 从而达到对读者的感染和激励。

苏教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属“咏物抒怀”, 前三篇文章都用到象征手法 (托物抒情、 托物言志) , 海燕→革命先驱, 白杨树→“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 石榴→民族气节和高尚情操。 前两篇又都用到对比, 高尔基把海燕的高傲飞翔与海鸥、 海鸭、 企鹅的呻吟、 飞窜、 恐惧进行了鲜明的对比, 衬托海燕的勇敢、 乐观。 茅盾在 《白杨礼赞》 结尾通过与贵族化的楠木对比, 进一步强调白杨树的不平凡。 如果说象征义是揭示内在精神美的话, 三位作者又都注重把形美和神美结合起来, 海燕矫健的身姿“像黑色的闪电” “箭一般”; 白杨有“笔直的干、 笔直的枝”, 所有的枝“一律向上、 紧紧靠拢”; 再看写作背景, 《海燕》 写于1905 年俄国革命前, 《白杨礼赞》 和《石榴》 分别是1941 年和1942 年, 中国面临抗战极其困难的关头。 在惊人的相似背后, 仍可以比较出一些差别来, 《海燕》是散文诗, 对革命风暴的期盼, 对广大人民的战斗召唤, 充满激情, 令人振奋; 茅盾写 《白杨礼赞》 使用了典型的欲扬先抑, “倦怠”“单调”“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 都在抑; 《石榴》 的突出之处就是作者的新奇想象, 比喻拟人修辞使语言更形象生动, 也有助于表现石榴的可爱和生机, 文章的战斗性反而不那么明显了。

再看朱自清的 《背影》, 父爱子子念父, 邹韬奋的 《我的母亲》, 母疼子子孝母, 都表现了一种简单爱, 但表现手法上有相当差异。 在 《背影》 中, 朱自清似一位国画大师, 寥寥几笔, 素净清淡, 又像一个小学生在叙述一个故事, 不懂堆砌华美的辞藻, 只是一味用朴实语言形容朴素父亲的一言一行, 效果却是“平淡处显出神奇”, 处处令人动容, 背影则是其中最鲜明感人的一个瞬间。 只比朱自清长3 岁的邹韬奋是邹家华的父亲, 有人说一个好妈妈胜过一个好老师, 母亲的角色负担着儿子幼时的启蒙教育, 作者通过回忆四个片段刻画母亲“可爱的性格、努力的精神、 能干的才具”, 既表达对母亲早逝的痛惜、 追思, 又谴责旧社会压抑埋没妇女命运的行为。 在表达方式的运用上, 前文在记叙描写中进行抒情, 后文中记叙描写中穿插一定的议论, 议论有助于提炼人物精神品质。

以上都是儿女看待父母, 在 《给我的孩子们》 中, 丰子恺却从成人的高度和视角看孩子, 文风虽也朴质, 但一点没 《背影》 那么沉重, 与看丰子恺漫画一样, 读者往往能在轻松幽默笑声之余发觉社会弊病或人间悲情, 如本文中成人世界不再具备孩子们的天真纯洁活泼的本性和异想天开的创造力。

朱父、 邹母、 老舍与丰子恺本人的慈父母形象, 也从反面印证了“慈母多败儿” “棒头出孝子” 的不可靠性。

四、 横看成岭侧成峰———同一作者的多种风格

我们都熟知陶渊明因东晋王朝的黑暗, 对仕宦生活失望透顶, 才萌生辞官归故里的决心。 才有 《饮酒》 的“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 《归园田居》 的“种豆南山下, 草盛豆苗稀”。 不管是吟 《归去来兮辞》 还是诵 《桃花源记》, 感受诗人追求宁静自然消极避世之时, 都莫忘了陶渊明少年时期曾有过“猛志逸四海, 骞翮思远翥” “大济苍生” 的宏伟的个人理想。

李白那种“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 的思想, 和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 的精神, 其实是一脉相承的。

唐宋文学家中, 其风格一般有豪放婉约之分, 前者有李白、苏轼、 辛弃疾等, 后者有李商隐、 李清照等。 历史上值得一书的有名有姓的女性屈指可数, 李清照毫无争议应该榜上有名, 她的诗词风格因为丈夫去世加上亡国之痛, 由清丽明快变为凄凉悲痛。 前期有两首 《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 》与 《如梦令 (常记溪亭日暮) 》作代表, 站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爱生命爱生活的女性。 后期从 《声声慢 (寻寻觅觅) 》、 《武陵春 (风住尘香花已尽) 》 足以窥探这个才女的凄苦, 国破家亡之际的李清照不全是伤感, 一曲 《夏日绝句 (生当作人杰) 》表现出不让须眉的了不起的豪情壮志。

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的艺术风格一般被归于豪放派。 《破阵子 (醉里挑灯看剑) 》与 《永遇乐 (千古江山) 》 最具代表性, 面对外族来犯, 向往战斗生活, 却报国无门, 词人只能用文字吐一吐沉郁悲壮的情怀。 《清平乐 (茅檐低小) 》反映村居生活, 《西江月 (明月别枝惊鹊) 》表现田园风光, 其风格却都是清丽的, 由此可见如果不当心, 我们会把辛弃疾看作打打杀杀的梁山好汉, 其实用“刚柔相济” 来形容才比较得当。

鲁迅, 看他各时期照的相, 刚毅、 严峻、 铁骨铮铮、 不苟一笑、 “横眉冷对千夫指”, 再拜读先生的作品, 除了 《朝花夕拾》, 回忆年少乐事让人倍感亲切, 所写小说杂文确实大多锋芒毕露, 针针见血地揭露着社会之阴暗, 一名正冲锋陷阵的战士凛然站立在我们眼前。 然而, 我们怎么能就此忽视先生的“俯首甘为孺子牛”, 他用温度计测儿子的洗澡水, 他关爱学生甚于自己, 他在北京砖塔胡同请邻居孩子吃桂花元宵……无情未必真豪杰, 怜子如何不丈夫! 侠骨柔情, 才是真鲁迅。

可以得出一个结论: 只有多阅读, 我们才能全方位看清一个文人。

五、用画表格来比较一目了然

比如同一作品中人物形象比较:

同一作者不同时期作品比较:

苏教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后的“综合学习与探究” 中, 编者在第二题中列了一张表, 要求学生填写。

在第二单元 (小说) 后的“综合学习与探究” 中, 编者要求比较不同语境表达的不同意思和感情, 以“鄙夷” 一词说出《故乡》 中杨二嫂、 《多收了三五斗》 中米行账房先生表现出的不同心态。

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戏剧) 后的“综合学习与探究” 中, 要求学生列表比较本单元的四个剧本在主题思想、 矛盾冲突和情节安排方面的不同。 从九年级两册教材的目录能看出编者的用心, 共十二个单元安排了十二次“综合学习与探究”, 而这又充分响应了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11 年版) 》 前言第二部分 “课程的基本理念” 中“积极倡导自主、 合作、 探究的学习方式” 的内容。

开展课内外广泛的语文阅读, 一定不能只停留在获取信息积累知识的层次, 阅读也是一个体验情感形成良好的语感必不可少的过程, 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 能熏陶情操, 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阅读还是写作的前期准备和自我指导, 名人大家的文章写法, 对于提高作文能力, 是很有帮助的, 而比较阅读其实是一种联想与选择判断并举的高效精读。

摘要:阅读是语文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阅读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前提之一, 能被普遍重视, 但其形式和方法单一, 效果欠缺, 致使部分学生怕阅读而不去读。笔者希望达到学生主动的学, 教师灵活的教的效果。

关键词:初中语文,运用,比较点,方法

参考文献

上一篇:“互联网+”国际贸易下一篇:企业生产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