障碍跑单元教学计划

2024-07-19

障碍跑单元教学计划(精选11篇)

障碍跑单元教学计划 篇1

障碍跑教学反思

李玲

今天我参加了青年教师评优课,领导和各位老师看完课后给了我很大的鼓励与肯定。我内心也很激动啊。

首先师傅对我的课进行了评价,整节课的练习密度大,组织有序,充分体现了自主锻炼。两位主任给我提出了特别好的建议,比方说,障碍跑教学可以充分放手给学生,先让学生自主选择练习的器材、难度,分别就钻、爬、跨、平衡等进行练习,这样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更好的自主练习,针对薄弱项巩固提高,效果会更好;同时,教师积极的参与到比赛活动中,对学生也是一种激励,更加调动了学生练习的积极性。

针对大家对我的建议,我进行如下反思:

我设计本堂课,宗旨就是将课堂放手给学生,同时与学校的养成教育相结合,让学生自主锻炼,作为教师担任引导者的角色,让学生在不断尝试中学会过障碍的方法,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意识。课堂上,我充分考虑到安全要素,对过障碍的安全进行了着重强调。

课堂预设以球为接力的对象,在到达第一个障碍物前一段距离,最好设计一个圆圈,学生跑到圆圈再从胯下背向传球,这样就不会影响过障碍物了,效果会更好,这一点我师傅给了很好的建议,以后再有这样的设计,我一定会充分考虑到这一点,避免类似的问题再出现。

本次课以跑为主教材,脚是最容易扭伤的,学生徒手操准备活动充分,但缺少踝关节的练习,这样就给安全带来了一定的隐患,实在不应该,要时刻树立安全意识,不放过一丝细节,这样的课堂才是成功的。

辅助教材头胯下传球,师傅也给了我很好的建议,最后一名学生接到球以后跑到排头继续传球,采取循环传球的方式,这样练习的密度也会加大,学生学练的积极性也会提高,效果肯定会更好。

这堂课,学生的参与意识强,练习的情绪也很高涨,但组织纪律这些细节上还是不足的,学生遵守规则的意识不强,不该踩到起跑线的时候就应该站在线的后面,作为教师教学生技能的同时也是在教育孩子,让学生通过游戏认识到,只有在遵守规则前提下,才能公平的去竞争。

有不足也有感动,真没有想到我平时总批评的调皮小孩儿会主动凑到我身边给我瞧瞧背,即使身体再累,心里也是快乐的啊。

最后,洪校长给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升自我的同时,培养小榜样,更好的激励与评价,改进自身的不足,听了大家的一席评价,我觉得自己的压力大了,动力也大了,我会更加努力的工作,严格要求自己,上好课,不断提升教学水平,尽快成长起来。

2012.10

障碍跑单元教学计划 篇2

一、“灯”—进行绕、穿的练习

练习方法:练习前将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四组,成十字型站立,选出一名学生站在十字中心,担当“信号灯”,四组学生距离“信号灯”8~10米。练习时,成十字站立的四组学生做原地踏步或慢走,站在十字中心的学生,利用十字街头交警的手势指挥四组学生,依次通过十字路口。在指挥时,作“信号灯”的学生手臂前平举,掌心向前,代表红灯,手臂侧举,掌心向前代表绿灯。各个手势的时间定格在5~8秒钟,练习的学生按“信号灯”的提示进行有序地快速穿(直行)、绕(左右转弯)通过十字路口。在每次“信号灯”变换信号前,担当“信号灯”的学生手臂做上下摆动2~3秒的动作,代表黄灯闪烁,练习的学生看到此动作后,立即原地踏步,不得再继续穿越,等待“信号灯”的下一次指示,再继续穿越,学生依次轮流担任“信号灯”(见图1)。

练习目的:此练习对障碍跑穿、绕动作技术的改进和提高有积极的作用,也能提高学生的反应能力,同时也能培养学生养成遵守道路交通规则的习惯。

练习要求:1.“信号灯”每次的指示时间控制在5~8秒;2.练习过程中违规的学生,直接淘汰出局;3.在规定时间内,顺利通过人数多的队获胜。

练习建议:在练习过程中注意安全,教师应实时监控。此练习适合小学中、高及以上年级的学生,因为此阶段学生有良好的自控能力和识别能力,也具备一定的自我保护能力。

二、“墙”—进行跳、钻的练习

练习方法:两名学生相对蹲立,两手对拉,组成一面能左右沿顺时针或逆时针翻转的平面“墙”。组成“墙”的学生,可做顺时针或逆时针180°翻转,翻转时组成“墙”的两名学生要给练习的学生一个提示。进行练习的学生在“墙”回到平面时,抓住时机迅速跳过“墙”,或者在“墙”翻转180°时,抓住时机迅速钻过“墙”,完成练习的两名学生在前方1~2米处位置再次组建一面翻转“墙”,以次类推。可提前规定,如,组建翻转“墙”时,可将钻的“墙”与跳的“墙”相交叉,全班分成人数相等的组进行比赛。如果小学生对翻转时机把握不好,那么可只做跳“墙”或钻“墙”竞赛(见图2)。

练习目的:此练习对障碍跑跳、钻技术动作的改进和提高有积极的作用,同时对学生的协调性、柔韧性及反应能力的提高也非常有效。

练习要求:1.练习的学生在跳过“墙”或钻过“墙”的过程中,与组成“墙”的学生不得有身体接触,更不得冲撞组成“墙”的学生;2.组成“墙”的学生不能随意加快“墙”的翻转速度及随意升高或降低

“墙”的高度,“墙”回平面或翻转成180°时,要停留2~3秒,给练习学生一个提示后,然后再进行翻转或返回平面,跳“墙”的学生一定要等到“墙”回平面后再跳过,钻“墙”的学生一定要等到“墙”翻转成180°后再通过;3.下一组学生等前一组学生组建好“墙”后,方可进行练习;4.在比赛时,不能及时过“墙”的学生将被淘汰,最后看在规定时间内哪组剩余人多为胜利。

练习建议:钻“墙”时的垂直面积应尽量大些;跳“墙”时的高度和宽度应尽量缩小,以利于学生跳过,避免磕绊而引起伤害事故。

三、“门”—进行钻、爬的练习

练习方法1:练习前将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两组,纵队相隔1~2米站在一条直线上,每组选出一名学生站在两队的中间担当“门”,中间的“门”以立正姿势为“关门”,一手侧举或双手侧平举为“开门”。练习时,学生慢步行进,在中间的“门”一手侧举或双手侧平举“开门”时,快速从担当“门”的学生的手臂下钻过或爬过,当“门”成立正姿势时,通过“门”的学生立即成原地踏步,等待“门”的再次开启。每次“门”的打开时间约5~8秒,关闭的时间为2~3秒,“门”的高度不得随意增高或降低,做“门”的学生手臂不得上下摆动,以免伤害到同伴。学生轮流担当“门”的角色,随着学生的掌握程度,“门”的高度可逐渐降低,以增加练习难度(见图3)。

练习方法2:练习前将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四组,各组选出两名学生双脚相蹬仰躺在草坪上,组成一道“门”,四脚相

蹬为开“门”,四脚分开为关“门”。练习时,过“门”的学生在“门”的两边做慢跑,待“门”开启后,快速从“门”下钻或爬过,“门”关时继续做慢跑,做“门”的学生双脚不得随意降低高度,以免伤害到同伴。学生交替进行,熟练后,“门”的高度可逐渐降低,以增加难度。此练习不但能有效改进学生钻、爬的技术,对提高学生的反应能力、瞬时的判断能力也有积极作用(见图4)。

练习方法3:练习前将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四组,每两小组为一组,其中一个小组手拉手站成一排,形成多个“门”的组合。练习时,“门”组合开始沿逆时针或顺时针方向转动,另一小组的学生,找准时机迅速从转动的门下钻过或爬过,做“门”的学生手要始终拉紧,不得随意降低高度,不能用拉着的手去压、砸钻“门”的同伴,练习一段时间后,两个小组轮换。在学生熟练后,可加快“门”的旋转速度(见图5)。

练习目的:上述三种“门”的练习对提高学生的协调性、柔韧性、反应能力、灵敏性等有极大的帮助,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相互合作的良好品质。

练习要求:1.练习中,做“门”的学生要按规则进行“门”的开关,不得随意开关;2.过“门”的学生不得出现推拉等现象;3.在比赛中不能及时过“门”的学生将被淘汰,在规定时间内剩余人多的队为胜利。

练习建议:可在学生适应的基础上,增加难度,多设几道“门”,也可以设置高低难度不同的“门”,同时“门”还可以旋转及升降。

根据学生的身体条件,还可以用身体设置拱桥让学生钻爬。

四、“梯”—进行跳、跨的练习

练习方法:练习前将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四组,每两小组为一组,其中一组学生两人搭配,采用全蹲或半蹲、双手搭肩或平拉的方式组成一道人梯。练习时,另一组学生采用跳、跨的方法依次通过由同伴组成的“人梯”,两组交换进行。学生熟练掌握后可进行分组竞赛(见图6)。

练习目的:此练习可使学生熟练掌握障碍跑中跳、跨的技术,增强自身的协调性、柔韧性,同时也可有效培养学生相互合作的良好品质。

练习要求:1.练习者在跳、跨的过程中,不得踩踏、踢打组“梯”的学生;2.做“梯”的学生不得随意改变“梯”的高度,不得用手拉、拽通过的同学;3.在竞赛时,不能完全通过的学生将被淘汰,在规定时间内剩余人多的队为胜利。

练习建议:此练习一定要设置好“梯子”的高度和距离,高度和距离应因人而异,避免学生受伤。

五、“林”—进行绕的练习

练习方法:练习前安排8~10名学生为一组,间隔一定距离(距离依据学生的能力而定)排成纵队或横排、曲线、圆形、S形等,形成一片“树林”。练习时,各组的第一名学生快速的绕过本组的每一名学生,在到达队尾后,立即原地站立,第二名学生开始启动。以次类推,可进行小组间的竞赛练习、游戏(见图7)。

练习目的:此练习对障碍跑的绕有较好地促进作用,同时也能增强学生的协调、柔韧性。

练习要求:1.学生在绕“林”的过程中,作为“林”的学生不得出现拉、绊、推的动作;2.各组的第二名学生要等前面学生到达队尾站好后,方可继续;3.竞赛时,完成规定项目用时少的那组学生为胜利。

练习建议:为增加练习强度,可以采用慢跑,然后行进间喊停再绕的方式;还可以采用固定几名学生做障碍,其他学生集体绕的方式来增加练习密度。

六、“形”—进行组合练习

练习方法:练习时安排10~15名学生为一组,教师指定或学生自主创新设计各类障碍跑的图形,学生在图形上进行障碍跑的练习。如,树林+圆形+S形+桥+壕沟练习,可设置为:学生在练习时,可先集体绕过同伴组成的小树林,踏上同伴组成的圆,跑过同伴组成的S形线路,钻过、爬过同伴组成的搭桥,跳过不同宽度的壕沟等。练习中,要求学生利用障碍跑的钻、爬、越、绕等动作,依次通过所有障碍,然后小组轮流进行。在学生熟练掌握后,可进行小组间的设置图形、穿越比赛等活动(见图8)。

练习目的:此练习不但能有效改进、提高障碍跑的技术动作,同时对学生的团结合作、创新能力的发展及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等都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练习要求:1.学生在进行图形设计时,要包含障碍跑的各类内容;2.在练习过程中,各组学生要依次通过各个障碍图形,不得遗漏;3.竞赛结果以用时少者为胜利;4.同伴钻、跳、穿过各类“门”、“沟”、“桥”等障碍时,组成图形的学生不得随意加高或降低高度,也不得出现推、拉、绊同伴的现象。

体育障碍跑教学案例 篇3

关键词:体育;障碍跑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1)09-065-01

案例背景

指导思想:以 “健康第一”为宗旨;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

教学目标

认知:了解障碍跑的钻、跨、绕的基本知识。

技能:基本学会钻、跨、绕及躲闪技能。

情感:体现学生认真听讲、观察、分析、比较、归纳以及守纪的品质和互帮、互学、互练、互评价的能力。

运动:练习密度在32%—45%,平均心律120—140次/分。

教学内容

手铃操——钻圈——跨越障碍——绕过障碍——钻、跨、绕组合障碍练习——障碍跑比赛——打气排球游戏——小鸭子舞。

设计思路

主教材障碍跑是一项技术简单,实用性强并具有实用价值的综合技能运动,途中用合理的钻、跨、绕等方法越过障碍,以提高和综合运用体育课所学过有关运动技术的能力,改善动作的协调性。副教材选用打气排球游戏,可使学生身体得到全面锻炼,上肢与下肢,局部与全身,速度与力量等协调发展,还培养学生守纪的品质及讲求友爱的精神。

案例叙述

愉悦身心阶段

师:今天我们上课的内容有两个,一是学习障碍跑,二是游戏,打气排球。同学们对学好障碍跑有没有信心?

生:有。

师:我也相信你们一定行!

准备铺垫阶段

师;在学习之前,我们先做做热身活动,“手铃操”。

兴趣激发阶段

师:同学们,热身活动之后,我们开始学习障碍跑。这个圈就是老师设置的第一道障碍。大家想一想,在跑的过程中你打算怎样通过这个圈。请4个组每人试做一次。下面请小组长组织好组员讨论一下哪种钻圈方法好,请每组派出一名代表示范本组讨论的结果。

师:你们认为哪种方法最好。(学生指出)

师:老师跟你们的看法一样。请这两位同学再示范一次。

师:下面我们就用这两位同学的方法,进行练习1次。

师:刚才同学们练习得都很好!这张垫子是老师设置的第二道障碍。请每组前面两位同学帮老师把垫子给换上。

师:怎样通过这个障碍物,要求同学们能从垫子上跨过去。跨的动作有点难度,让老师示范一下跨的动作。

师:在行进过程必须是单脚跨,单脚着地,继续跑进。(老师再示范一次,左起右落。)下面请大家练一练。

师:不过在练习前我先提几点要求,1、注意安全;2、选择最佳方法通过障碍物,大家开始吧。(学生练习,老师巡视检查。)

应用拓展阶段

师:下面我们就来比一比,赛一赛,看看哪组能以最快迅速、安全通过障碍物,听老师说一说比赛的规则:(1)听到哨声比赛开始;(2)如果碰倒障碍物,必须放好后再继续前进;(3)下一个同学必须在线后与返回的同学相互击掌才能起跑;(4)以先完成的小组为获胜队;(5)三种障碍物都能顺利通过的同学可以在回来后,把手铃放进红桶内。(学生进行第一轮比赛,老师巡视。)

师:X组获冠军,Y组获亚军。我们掌声为他们表示祝贺。(老师为获胜队贴上奖杯。)在学习过程中同学们都表现得非常勇敢。那么,在今后的实际生活当中会遇到各种障碍物,希望同学们能用不同的方法通过障碍物。

师:紧张的学习和激烈比赛之后,下面我们进行第二个内容:

游戏打气排球。请同学们听老师说游戏的规则:

1、两人一组用一个球;2、在规定的场地内进行,不得跑出场外。老师给大家分一分。①、②组在1号场地;③、④组在2号场地。3、不许用脚踢,只许用手垫起或拍打。(老师让学生共同示范)请各组长把球领回,以最快速度有次序把球传下去,看哪组动作快。(组长领回发放,老师组织游戏。)

师:同学们都玩得很开心,现在请同学们跟着老师伴着“小鸭子”音乐,跳“小鸭子”舞,看准模仿得最像“小鸭子”。(老师带领做学生模仿。)

师:这节课我们进行了哪些内容?

生:障碍跑,打气排球……

师:同学们都说得不错。我们学习的主要内容是障碍跑,老师相信同学们在今后前进的道路上一定能够战胜种种障碍。好,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谢谢同学们的配合,同学们,再见!

《障碍跑》教学案例 篇4

案例背景:

1、水平阶段:水平四

2、指导思想:以 “健康第一、安全第一”为依据,以学生的发展为宗旨;通过多种教学手段由浅入深、循序渐 进,让学生感受到活动的乐趣,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提高学生穿越障碍的能力,帮助学生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通过小组讨论、合作学习、变换障碍内容、改变练习方法,使学生在通过障碍跑时能准确地判断,并能运用合理的方法通过障碍。教学目标:

运动参与:了解跑动中的跨过、钻过、绕过的基本知识。运动技能:学会跑动中的跨过、钻过、绕过的技术动作。身体健康:发展学生速度,灵敏等身体素质。

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培养学生征服障碍物的勇气和意志以及相互交流,公平竞赛的体育精神。教材重难点:

1、重点:判断合理,能用正确的方法安全通过障碍;

2、难点:在跑动中对各种障碍物做出正确判断并合理地通障碍物

教学内容:十六步——原地摆臂练习——后踢跑——高抬腿——钻、跨、绕组合障碍练习——障碍跑比赛——盲人过街游戏——兔子舞。

设计思路:主教材障碍跑是一项技术简单,实用性强并具有实用价值的综合技能运动,在一定距离内自然快跑,途中用合理的钻、跨、绕等方法越过障碍,以提高和综合运用体育课所学过有关运动技术的能力,改善动作的协调性,发展身体素质和基本活动能力。

副教材选用盲人过街游戏,可使学生身体在较高运动负荷后逐渐得到放松,有效锻炼学生的第六感觉,还能培养学生守纪的品质及相信别人的精神。案例叙述: 课前插曲(文体委员整队,报告人数,师生问题)

师:今天我们上课的内容是障碍跑,希望同学们积极配合老师,共同上好这节课好不好? 生:好。准备铺垫阶段

师:在学习之前,我们先做做准备活动,“十六步”。兴趣激发阶段

师:现在我们开始跑的专门性练习,第一项原地摆臂,两脚前后开立,屈臂前后摆动,贴近身体,前不露肘,后不露手。跟我做1、2、3、4,每人摆150次。(学生练习,老师巡视检查指导。)

师:第二项行进间高抬腿,要求两臂自然前后摆动,前脚掌发力,大腿尽量上抬,身体稍前倾,跟着我的节奏练习。

(学生练习后,对错误动作进行集中纠正。)

师:第三项后踢跑,支撑腿蹬地以后,后摆有意识脚跟触及臀部,手臂自然摆动(学生练习后,对错误动作进行集中纠正。)

师:专门性练习之后,我们开始学习障碍跑。这四组器材就是老师设置的障碍。大家可以在跑的过程中采用跨过,钻过,绕过的方法顺利通过障碍,安全返回,现在分小组依次体会一下,每位同学可以先选取一两个障碍进行练习。

师:其余的同学注意观察他们的动作,每组前四位同学请蹲下。师:你们认为哪个障碍最难通过。(学生指出是垫子。)

师:怎样通过这个障碍物,要求同学们能从垫子上跨过去。跨的动作有点难度,让老师示范一下跨的动作。大家看清楚了吗?

师:在行进过程必须是单脚跨,单脚着地,继续跑进。(老师再示范一次,左起右落。)师:同学们在练习中,表现得很勇敢,动作也非常灵活。运动参与体验阶段

师:下面老师要求全部通过四种障碍物练习。

师:我们请周龙龙同学和穆玉梅同学给大家做示范,大家欢迎!(学生出来示范,老师提示回来时必须是直线返回。)师:我们为二位同学的精彩示范鼓掌。(学生掌声鼓励。)师:大家是不是也想试一试? 生:是。

师:待会在练习时,1、注意安全;

2、选择最佳方法通过障碍物,大家开始吧。(学生练习,老师巡视检查。)应用拓展阶段

师:下面我们就以比赛的形式,看看哪组能以最快、安全通过障碍物,听老师说一说比赛的规则:(1)听到哨声比赛开始;(2)如果碰倒障碍物,必须放好后再继续前进;(3)下一个同学必须在线后与返回的同学相互击掌才能起跑;(4)以先完成的小组为获胜队;(学生进行第一轮比赛,老师巡视。)

师:男生X组胜,X组负,女生X组胜,X组负。

师:通过练习体会,有的组成绩好,有的组成绩稍差,唉,是不是跟障碍的排列次序有关呢?下面有各组小组长带领大家通过协商,在一分钟内把障碍重新排列。进行第二轮比赛,希望各组发挥胜不骄,败不妥的精神。各组准备。(学生进行第二轮比赛,老师巡视。)

师:X组获胜,X组憾负,X组虽落后,但是他们没有放弃坚持到最后,他们值得大家尊重。前面,我们学习了障碍跑的钻、跨、绕的方法,在学习过程中同学们都表现得非常勇敢机智,在今后的实际生活当中会遇一些意外和危险情况时,希望同学们能用今天学过的方法快速安全的通过障碍物。

师:请大家稍微平复一下激动的情绪,下面我们进行第二个内容: 盲人过街游戏。请同学们听老师说游戏的规则:

1、一小组为单位;

2、在规定的场地内进行,所有人都闭上眼睛,跟随小组长走 完规定的路线。

3、后面的同学抓前面同学的衣服后摆。

4、看那一组率先完成。师:同学们都玩的很嗨啊,下面有请同学们再闭上眼睛,跟随老师的哨声走。

师:现在请同学们睁开眼睛看一下我们走了一个什么图形。(学生回答是圆形)跟着老师伴着音乐,跳“兔子”舞,看准模仿得最像“小兔子”。(老师带领做学生模仿。)师:这节课我们进行了哪些内容? 生:障碍跑,钻、跨、绕、盲人过街…… 师:同学们都说得不错。我们学习的主要内容是障碍跑,老师相信同学们在今后人生道路上一定能够战胜各种障碍,勇往直前。好,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谢谢同学们的配合,同学们,再见!生:各位老师再见!教学反思:

我所上这节课的课型是目标教学课,因而全课紧紧围绕运动参与目标、运动技能目标、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目标、身体健康目标四个教学目标进行教学。

(一)通过语言引导、分组练习、让学生体验、归纳钻、跨、绕的方法和方式,使抽象的概念便于理解,从而达到第一教学目标。

(二)让学生在个人体验、分组练习、集体比赛实践中,充分体会掌握钻、跨、绕的动作要领及要求。从而实现第二个目标。

(三)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交流频繁,以语言鼓励、口头表扬、比赛激励等多种方法手段,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勇敢顽强、积极进取的集体主义精神,从而达到第三个目标。

(四)通过老师在课堂中的合理引导和有效调控,学生至始至终都在交流练习,从而达到运动量的积累,也就完成了第四个目标。

七年级障碍跑教学设计 篇5

1、同学们认真听讲穿越组合障碍的方法和规则;

2、挖掘自身潜能,通过反复尝试练习,掌握快速穿越的动作要领;

3、各组同学在反复练习后,进行比赛;

1、结合障碍跑中出现的问题,引导学生加强“力量”素质的练习;

2、结合提示板,示范讲解本课“力量”素质练习的要求与方法;

3、巡回指导学生采用正确方法进行练习。

4、比赛过程中,发挥团队优势,共同努力获取比赛胜利,体验成功喜悦,感悟“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的健康理念。

教学反思

1、认真听讲“力量”素质练习的要求与方法;

2、结合提示板,选择适合自我练习的方法;

3、态度积极,乐于尝试不同练习力量素质的方法。

4、练习中遇到难题,

及时请教老师和同学的帮助。

预计心率:120~125次/分

1、以创设人体障碍练习为导入,启发学生人体障碍形式的可变性和可移动性,从而为引导学生学练移动障碍时,奠定必要的本体感觉。

耐久跑单元教学计划 篇6

1、学会耐久跑的起跑姿势。

2、初步掌握快速有力的起动方法。

3、学生自主练习。

4、教师点拨指导。

5、总结起跑技术要领。

6、自主巩固提高练习。

重点:重心在前脚,两脚用力后蹬。

难点:后腿迅速前摆,两臂积极前后摆动。

二、复习耐久跑的起跑姿势;学习和掌握起跑后的加速跑

1、巩固起跑姿势。

2、学习加速跑,掌握正确的方法。

3、两人一组自主练习。

4、学习起跑后的加速跑。

5、站立式起跑30米加速跑

重点:重心前移。难点:起跑后上体不要过早抬起。

三、初步掌握途中跑的动作方法

1、初步掌握途中跑的动作方法。

2、掌握途中跑的节奏和呼吸方法。

3、学生试跑,总结要领。

4、提示动作要领。

5、练习体会。

重点:掌握耐久跑的呼吸方法。

难点:合理调节节奏和均匀分配体力。

四、复习途中跑的技术

1、进一步提高途中跑的能力,掌握合理的跑步节奏,学会正确的呼吸方法。

2、培养顽强的意志品质和团结协作的精神。

3、回忆途中跑的动作方法。

4、学生分组自主练习,体会“极点”。

重点:掌握耐久跑的呼吸方法,了解“极点”和“第二次呼吸”。

难点:克服极点现象。

五、学习弯道跑技术

1、掌握弯道跑的身体姿势,两臂摆动的幅度,以及两脚的着地部位。

2、掌握弯道跑接直道跑的动作。

3、学生课前预习。

4、让学生根据预习情况总结弯道跑的技术要领。

5、补充学生总结情况。

重点:弯道跑技术;难点:用意志完成耐久跑。

六、学习冲刺跑技术

1、巩固和提高耐久跑能力。

2、初步掌握耐久跑冲刺技术。

3、培养顽强的意志品质。

4、变速跑练习。

5、学习冲刺跑技术。

6、接力比赛。

重点:冲刺时身体重心前移。

难点:过终点时保持高速。

七、耐久跑练习及考查

1、提高耐久跑技术和能力。

2、了解什么是有氧运动?

3、考查学生耐久跑的能力

4、学练有氧健身操。

5、耐久跑情景练习,提高兴趣。

6、考查。

重点:了解有氧健身的锻炼手段。

障碍跑单元教学计划 篇7

女生800m是学校体育教学过程中必测运动项目,多数女生认为耐久跑项目,单调、枯燥、无意义,在形式上只是跑跑步而已,是女生最不喜欢的体育项目。这就要求我们在体育教学中如何将无趣的运动项目变为有趣活动,使我们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都能积极主动地参加耐久跑练习。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选择我校2007级高三年级223名女生,对照组为(1-4)班女生114人,实验组为(5-8)班女生109人。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2.2.2 实验研究法

2009年11月-2009年12月,对照组高三(1-4)班女生114人施行传统的耐久跑教学,实验组高三(5-8)班女生109人施行耐久跑单元教学。

2.2.3 统计分析法

对实验前后800m成绩测试数据应用SPSS15.0软件进行统计。

3 实验步骤

1.在实验前将两组学生在高二学年的800m考核成绩作统计处理,取得原始数据。

2.对照组的耐久跑教学内容按照体育教课书要求进行传统教学,耐久跑教学计划执行12课时。

3.实验组改变单纯的耐久跑教学内容,结合娱乐耐力游戏、韵律健美操等练习,加大耐久跑教学的娱乐成份,制定实施耐久跑单元教学计划12课时

(1)第一单元(第1-4课时):本阶段主要是“有氧健身操+跑的基本技术+游戏”的教法尝试,培养学生兴趣,使学生掌握中长跑的基本要领和练习方法;运用各种图形跑、交替跑、变换跑、障碍跑、竞赛性跑、游戏等距离的练习方法,培养学生兴趣养成自我锻炼的好习惯。并将韵律健美操、游戏等安排在准备活动或结束部分中进行,提高学生对中长跑学习的兴趣。

(2)第二单元(第5-8课时):本阶段主要是“耐久跑游戏+耐久跑+韵律健美操+力量耐久循环练习”,使用各种手段发展女生的一般耐力(以量为主),发展力量耐力素质,提高学习兴趣,掌握耐久跑健身方法。如各种游戏跑、自然地形跑、力量耐力循环练习、韵律健美操等。

(3)第三单元(第9-12课时):本阶段主要是“力量耐力+变速耐久跑+韵律健美操”,使用各种手段发展女生的速度耐力(以质为主),提高专项耐力和身体的适应能力,第12课时进行800m测验考核,按国家体质健康标准评定成绩。

4 结果与分析

4.1 耐久跑单元教学练习手段多样化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耐久跑单元教学改变了单纯的耐久跑,结合娱乐耐力游戏、韵律健美操等练习,加大耐久跑教学的娱乐成份,增加了女生健美操、游戏和竞赛因素,保证学生在每次课中感到新鲜感,不感到枯燥无味,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的大脑皮层处于较兴奋状态之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4.2 施行耐久跑单元教学明显提高了高三女生体育课的学习自主性

通过12次课教学出勤记录分析,对照班与实验班的总人数、总见习人次、总缺勤人数、平均每次课请假人次分别为114和109、32和11、9和2、3.42和1.08,数据表明实验班学生的出勤率明显高于对照班,说明实验班女生参与耐久跑练习的自主性好于对照班的女生。

4.3 施行耐久跑单元教学实验班学生耐久跑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班

1.对全体学生高二学年的800m考核成绩作统计处理,统计的数据作为体能实验对照的原始依据。对照组与实验组X(s)值分别为232.67和233.38,S(s)值分别为18.13和19.15。均值对照T检验t=1.736,p<0.1,高二年级时800m考核成绩对照组与实验组无差异。

2.实验组施行耐久跑单元教学方案,在2009年12月底实验组进行了800m的测试,把测得数据作统计处理,同对照组在同期测得数据作对照。对照组与实验组X(s)值分别为229.44和223.49,S(s)值分别为20.96和17.38,均值对照T检验t=3.785,p<0.01。可以看出实验组在施行耐久跑单元教学过程中,进行了各种形式的耐久跑锻炼方法,使学生跑的能力得到了加强和提高,实验组的成绩提高有明显的显著性。

4.4 施行耐久跑单元教学使得实验班学生的耐久跑体能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

把实验组的800m跑成绩均值作实验前后的对照,实验后的800m跑成绩均值223.49秒比实验前成绩均值233.38秒缩短了近10秒钟,经T检验,t=4.837,p<0.01),体能提高呈显著性。

5 结论与建议

1.耐久跑单元教学中运用韵律操、跳绳、游戏等练习手段,并与中长跑教学和训练相结合,对激发高中女生内在的“动”力,提高“跑”的兴趣,发展一般耐力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2.耐久跑单元教学在提高学生有氧代谢能力的同时发展了学生的速度耐力,逐步提高其无氧代谢的能力,这对提高高中女生800m速度具有显著的效果。

3.实施耐久跑单元教学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学实施的方法与手段要符合高中女生身心特征。

4.在高中阶段女生的耐力素质通过有效教学手段,能在短时间内取得较大幅度的提高。但耐力素质较容易退化,在停止练习后很快就会退化,如何能经常让学生参加耐力性练习,加强课余锻炼,明确目标,调动学生参加锻炼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使之坚持晨跑和课外锻炼,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达到“终身体育”的目的,是学校体育教学工作的一大课题。

参考文献

[1]马振东.刘玉兰.浅析提高学生耐力素质的有效途径[J].体育学刊,2000,(3).

[2]杨涛.培养学生对中长跑的教学兴趣[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0,(2).

[3]陈静.如何提高高中女生耐力素质[J].田径,1999,(12).

[4]李超红.对女生800m学习兴趣的研究与培养[J].体育函授通讯,1999,(3).

障碍跑单元教学计划 篇8

【关键词】初中生 体育教学 定向运动 耐力跑单元教学 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0-0239-02

一、研究目的

定向运动是以一个地方为起点,一个地方为终点,按规定的顺序路线,以徒步走向耐久跑为主要手段,以最短时间到达所有点标者为胜的一项体育运动。定向运动以其团队性、娱乐性、趣味性、惊险性而独具魅力,对激发学生练习耐久跑,发展耐力素质有很好作用,是一项非常有利于促进健康的智慧型体育项目。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开展校园定向运动有得天独厚的条件,本文通过XX学校2012级学生的教学实践,尝试以校园定向运动优化耐力跑课堂教学,更好地促进发展学生的耐力素质和尝试推动开展校园定向运动。

二、研究时象、时间与方法

1.研究时象

选取XX学校2012级八年级(1)-(6)班共312名学生(其中男生162人、女生150人)。以(1)-(3)班为实验班,共155名学生(其中男生77人、女生78人)。以(4)-(6)班为对照班,共157名学生(其中男生85人、女生72人)。

2.研究时间

2012学年第一学期(2012年9月至10月)。

3.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学习参阅定向运动有关资料,指导制定实验计划。

(2)问卷调查法:对实验班和对照班共312名学生进行实验前、后的问卷调查,了解实验前、后他们对耐力跑教学的意见。实验前、后发放调查问卷都是312份,实验前回收312份,实验后回收回收310份,问卷经核查全部为有效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9.4%至100%。

(3)访谈法:访谈部分学,了解他们的对教学反馈意见。对实验研究进行调整。

(4)对照实验法:同教师任教实验班与对照班教学,运用实验——观察——测试——数据整理——比较进行行动研究。

对照班:在完成课的主教材后,以定时跑、定量跑、变速跑等形式安排耐力跑教学。

实验班:在完成课的主教材后,引入徒步走向定向运动,以小组为单位,分别采用接力定向、专线定向、记分定向、校园定向等形式安排耐力跑教学。

为了避免实验班、对照班系统差异,实验前对实验班、对照班学生的耐力素质(男生1000米跑/女生800米跑)和对练习耐力跑学习态度进行调查,结果如下:(见表1)。

从(表1)的结果表明,在实验前实验班和对照班的学生无论在对耐力跑学习态度还是在耐力素质方面都没有显著差异,由此可以确定两组非教学实验因子齐同。

三、结果与分析

经过8课时的单元教学实验研究,对实验班与对照班的学生对耐力跑的学习态度和耐力素质方面再次进行调查和测试,结果如下表2,表3。

从(表2)(表3)的结果表明,在实验后,无论是在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还是在耐力素质方面,实验班的学生比对照班的学生都有可喜的进步。尤其在学习兴趣和女同学的耐力素质方面有较大的提高;在喜欢练习耐力跑和是否愿意参加耐力跑竞赛以及上课时能积极参与练习方面,实验班的学生,从实验前的7人(占4%)、10人(占6%)、7人(占4%),分别提高至实验后的93人(占60%)、62人(占40%)、102人(占65%);而对照班的学生,从实验前的9人(占5%)、14人(占9%)、7人(占4%),到实验后分别提高至19人(占12%)、18人(占11%)、7人(占4%)。在女同學的耐力素质方面,实验班的女同学耐力素质的合格率从实验前的48人(占62%)、提高至实验后62人(占79%);优良率从实验前的11人(占14%),提高至实验后42人(占54%),而对照班的女同学,合格率从实验前的47人(占65%)、至实验后的49人(占68%);优良人数从实验前的12人(占17%),至实验后18人(占25%),存在明显差距。由此可见,把校园定向运动导入耐力跑课堂教学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四、结论与建议

1.利用校园的地理条件,把定向运动导入耐力跑教学,改变了传统练习耐力跑枯燥乏味,学生练习紧张恐惧的局面,让学生在轻松快乐的学习中既锻炼身体、发展了体能,又增长知识,培养了积极思考、动手动脑、团结合作、不畏困难的精神品质,让学生在寓玩于练,体验体育运动乐趣的同时,学有所用,把一项征服大自然的生存运动,转变成为轻松活泼的发展耐力素质的练习,把定向运动导入耐力跑教学是一次成功的尝试,较好地调动了学生练习耐力跑的的积极性,锻炼学生的智力、体能和毅力,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2.定向运动是一项以自然环境或人工自然环境为活动背景的体育项目,不必具备其它体育器材和设备,很适合农村的学校开展。校园定向运动不但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教会了学生如何领略大自然,爱护自然,从而诱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增强了对学校归属感,唤起了学生爱护自然环境的环保意识,是一项健身性和教育性兼顾的体育运动,更有利于学校体育教学贯彻素质教育,值得提倡大力开展。

3.新的体育理念,新的教学方法,促进教师的教学技能发展。把定向运动导入学校体育教学,目前还没有较多对应的操作经验可借鉴,面临诸多发展中的问题,需要体育教师不断地学习、不断探索,有利于促进体育教师的自身发展。

参考文献:

[1]季浏.体育与健康课程与教学论[M].杭州:浙江出版社,2003,8.

[2]周华.体育课程标准与体育教育改革[J].体育科技,2004,(01):79-81.

障碍跑单元教学计划 篇9

挑战自我

——初三跨栏跑教学设计

执教人

张泽春

一、指导思想

坚持健康第一、以学生发展为本,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良好的锻炼习惯为主要目标;依据尊重差异,确保每个学生受益的课程理念。结合学生表现出来的不同能力,通过不同难度障碍物的设置,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找到练习的起点;结合分层递进的方式,使学生掌握连续跨过障碍物练习的同时,培养学生不断进取、克服困难、挑战自我的优良品质。

二、教材分析

跨栏跑是途中设有固定数量、固定距离、固定高度栏架的短跑项目,是田径运动中比较复杂、节奏性较强、锻炼价值比较高的项目,在青少年学生中开展跨栏运动,可培养勇敢、顽强、果断和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并能有效地发展速度、弹跳力、柔韧和灵敏等身体素质。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初中三年级学生在本阶段“能够在跨越障碍物的基础上,快速跨越3-5个低栏”。跨栏跑单元教学预计6~7次课,本次课为本单元的准备课,安排在前两次课中。本课的教学内容主要是让学生出初步学习跨栏步技术,这对以后过渡到跨栏跑的完整技术的学习能起到一个承前启后的作用。由于学生初次接触跨栏跑,教学中先以海绵垫、橡皮筋等较低的障碍物为主进行练习,以保证学生练习兴趣、自信心及安全。

三、学情分析

(1)在上届雅典奥运会上我国跨栏选手刘翔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而正在北京举行的奥运会上刘翔与罗伯斯的PK也充满了悬念,促使学生对跨栏跑表现出一定的兴趣。

(2)初中学生身心发展日趋成熟,已经具备了独立思考、判断、概括等能力,他们喜新、好奇、求趣。在身体锻炼中也具备了基本运动能力。

(3)由于受教材和学校场地器材的制约,开设这一课程具有一定的难度,部分学生有过栏心理障碍。

(4)在体育课中,我们经常碰到这种现象,如不敢跳山羊、横箱等畏惧心理。究其原因,一是由于学生在心理上产生恐惧而造成的;二是不会做专门的 动作。因此消除恐惧心理,更好地学会跨栏动作,是本课的突破点。

四、教学目标设计

1、运动参与目标:对本课表现出积极的态度,主动参与学习和练习。

2、运动技能目标:在跨栏跑时能做出跨栏步动作。初步掌握栏间跑节奏,并能在快速跑中跨过3—5个障碍物。

3、身体健康目标:在现有水平上发展跨栏跑的能力,增强灵敏性、协调性和柔韧性,提高速度和反应能力。

4、心理健康目标:自觉通过体育活动预防或消除心理障碍,接受挫折教育并体验成功的喜悦。

5、社会适应目标:通过练习促进学生相互间的交流与合作,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五、教学重点、难点

根据教材的要求和学生的身体素质、体育基础等实际情况,结合本课的学习任务,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跨栏步过障碍物的技术,难点是解决起跨腿提拉过栏动作技术。

六、教法与学法

(一)教法设计

1、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刘翔说起、奥运会说起、跨栏跑的起源说起。挖掘能引起兴趣的因素,激发学生的热情,让每个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学习,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灵活的运动学习方法,提高体育教学的智育因素,为终身体育服务。

2、初中阶段跨栏跑教学,在技术上有一定难度,在教学实践中不能过多的追求动作技术细节,要以多种教学、锻炼手段发展学生的速度、力量及灵敏性等身体素质和髋、膝关节的灵活性,提高跑的能力。

3、设置不同的教学情境,采取明星激励、自主探究、分层对待、降低难度用海绵垫、橡皮筋代替栏架,引发学生积极参与,逐渐消除畏惧心理,使他们在不断的进步中增强自信。

4、遵循教学规律和学生的认知规律,采取实践和理论相结合,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设计课件以直观感式、诱导式进行教学。同时注意安全,教育学生采用适合自己的身体情况的学练方法和手段自主学习。

(二)学法指导:

1、指导学生自行设计、障碍物的距离、高度等学练条件,使学生感受到学练跨栏跑不仅不害怕,而且很有乐趣;降低难度、灵活教学,增进教学的实际效果。

2、指导学生采用观察、模仿、讨论、尝试、互助等多种练习手段,改进提高运动技术水平。

3、引导和启发学生通过跨栏学练,体验成功,增强自信心,培养勇于拼搏、克服困难、不断挑战自我的优良品质。

七、教学流程

本教学过程中分为收心激趣、学技热身、挑战自我、总结延伸四个阶段。

(一)、收心激趣

1、课前准备: 让学生在课前把各小组收集的跨栏跑优秀运动员的图片、技术动作展示在同学面前,讲讲跨栏跑动作、比赛场面,优秀跨栏运动员的事迹等。

(从感性上认识什么是跨栏跑,从情感上获得我要学跨栏跑渴望。)

2、奥运竞猜:北京08奥运会,田径赛将在15日开赛,猜一猜110米栏王将花落谁家?

(让学生展开讨论,当今跨栏高手云聚北京,谁胜谁负一直是学生感兴趣和关心的话题,通过猜想说出个人的依据,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兴趣、丰富跨栏方面的知识。)

3、徒手模仿,自主热身:模仿一下跨栏动作,想一想跨栏中应注意活动身体的那些部位关节,自由活动2分钟。

(学生对跨栏有了兴趣,自然就有做的欲望。模仿既能满足学生动的欲望,又能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自主热身是参加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这是平时教学中必须强调和培养的侧重点之一,尤其是作为初三的学生教师更要有意识的给学生提供自主锻炼的机会,最终让学生做到:不管参加任何体育活动都要自觉的热身,并且能根据不同的锻炼项目采取不同的热身方法。这种习惯的养成是让学生终身受益的。)

4、教师热身提示。

(跨栏跑毕竟一项对技术要求很高的运动项目,放手给学生的同时,教师适当的深入学生中渗透基本的专门热身动作练习:踢腿摆臂、提拉腿、模仿跨栏步等练习,教师可简单示范。)

(二)、学技热身 本阶段将热身活动和学习技术相结合,设计安排了三个练习活动: 练习活动1 模仿跨栏比赛自主设计障碍跑

方法:将男女生各分成3――4个小组,每个小组利用小海绵垫自行设计各种不同的障碍跑练习,然后进行练习展示,看看哪个小组模仿的跨栏比赛比较成功。

要求:障碍跑的设计由简到难,小组成员争取人人通过。

设计意图:

1、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培养自主创新能力;

2、在障碍跑中初步形成跨越技能,达到学技的目的;

3、为下一步做难度大的动作起到热身的作用。

练习活动

2自主尝试“过关跑”

方法:教师利用小海绵垫子由简到难摆出3-4条障碍跑路线(如图),鼓励学生根据个人情况自由选择不同路线进行“过关”。

线路1:ⅹ ⅹ→

→ ∧

→ ∧ → ∧ →

线路1:ⅹ ⅹ→

→ ∧

→ ∧ → ∧ → 线路3:ⅹ ⅹ→

→ ∧ ■ ■ ■ → ∧ ■ ■ ■

→ ∧ ■ ■ ■ →

要求:“过关跑”中不得绕过、碰到或踩到垫子,否则失败,则从头再跑。本环节中设计了几种不同的障碍路线,具有多重目的:

1、线路设计体现跨栏跑的基本动作形成的过程,学生在不断的“过关跑”练习中逐步做出有节奏的跑跨动作。

2、学生自由选择难度不同的线路练习,体现了分层教学的原则。

3、培养学生不断挑战自我,克服畏惧心理障碍。练习活动3:尝试练习跨越一定高度的障碍物

方法:鼓励学生跨越一定高度的橡皮筋(男生80厘米、女生70厘米),自愿尝试,不做统一要求。不参加的同学认真观察然后相互交流,说说动作存在的问题。

本活动设计的主要意图:就是让学生发现问题。通过前面的练习,学生虽然能够熟练跨越海绵垫,但从动作技术来看,只能说是“跑过”或“跳过”还没有形成“规范”的动作技术,通过跨越难度较高的障碍物,技术中的不足就会充分暴露出来,学生在身临其境中能够深刻地体会到自己动作存在的问题,从而为下面的技术教学做好了准备。这种让学生在参与中发现问题,远比别人的直接纠正的效果好得多。

(三)、练技强身,挑战自我

本阶段的学习是在前面练习的基础上,对技术教学的重点、难点进行突破和解决,设计安排了三个环节。

1、示范观摩

(1)、首先教师提出问题:仔细观察教师跨栏动作技术,结合个人前面练习中存在的问题,思考讨论:跨好栏要做好那些动作技术?(2)、教师示范,学生观察。(3)、学生自由讨论。

设计意图:教师示范是最直接有效、也是必不可少的教学手段,虽然新课程提倡淡化技术教学,但是对于技术要求较高的跨栏项目,学生接受规范正确的技术指导是不可以缺少的。通过观察示范动作,学生对正确的动作技术有了初步认识,同时教师的示范也起到了榜样的作用,使下一步的技术教学有了很强的说服力。然后引导学生结合个人情况讨论交流,达成共识:要想跨得快、跨得漂亮,关键是把栏上动作――跨栏步做好,进而突出了学习的重点。

2、技术攻关――跨栏步技术分解动作练习(1)、栏侧摆动腿攻栏练习(3――5次)。(2)、栏侧起跨腿提拉过栏练习(3――5次)。(3)、跨栏坐练习(3――5次)。

本环节的教学是本课的重点、难点所在,教学中教师必须先进行正确示范,然后学生模仿、练习。其中学生因受髋关节的灵活性及柔韧性的限制,起跨腿提拉过栏是教学的难点,教学中向学生强调说明:跨栏坐练习是教学难点有效的解决方法之一,鼓励学生课下多进行柔韧性练习;同时要求学生之间相互交流、互相学习。

3、跨越障碍、超越自我

(1)、运用跨栏步技术过海绵垫练习

方法:分小组进行,自行设计海绵垫的高度和距离; 要求:人人参与,互相纠正不足之处。(2)、过橡皮筋练习

高度:男 80――85厘米

距离

7――8米

女 70――75厘米

6――7米

要求:大胆练习,敢于挑战自我。(3)、尝试练习过3――5个低栏 要求:能顺利过前两关者自愿尝试,不做统一要求。

本环节主要采用完整法进行教学,完成跨栏跑技术的过程,是一个连续反应的过程,对于初学跨栏的学生来说采用完整教学法的优点是:不破坏动作技术结构,易于形成完整的动作技能。本环节中的三个活动练习,由易到难,教师可通过学生的练习情况进行自我诊断,找出存在的技术问题,以便下节课的教学设定。

(四)总结延伸

1、放松练习(1)、50米放松跑

(2)、自由放松:捶打、按摩腰腿部位。

2、总结交流:自己在学习跨栏跑中存在的问题。

(这节课是学生首次学习跨栏跑,学生在学到东西的同时,定会发现许多存在的问题,例如:心理恐惧、跳栏、提拉腿踢栏、落地不稳等。通过交流总结可以让学生自己进一步明确下一步学习的重点是什么,有利于下步教学的顺利进行。)

3、拓展延伸:设计了两个内容

(1)利用内堂课及多媒体教学,向学生展示《跨栏跑》的课件进一步学习动作技术。

(为了使教学内容更加直观,易于接受我利用视频和flash动画相结合设计制作了跨栏跑教学课件,便于学生看清楚运动员的每一个动作要领。本课件在四月份获得了山东省优秀课件一等奖。受课堂条件限制,无法展示,特附《跨栏跑》课件操作说明)

(2)、观赏奥运,为刘翔加油,并搜集刘翔的相关材料,看看刘翔成功的原因在哪里?

(本环节意图:北京奥运盛会,本身就是一笔丰富的体育教学资源,适时提出要求,让学生通过电视媒体欣赏体育,增长体育知识,学习运动健儿的优秀品质)

4、回收器材、宣布下课。

七年级体育耐久跑单元教学设计 篇10

单元学习目标了解耐久跑与快速跑的区别,掌握站立式起跑、途中跑、弯道跑等基本技术,学会合理地分配体力、科学的呼吸方法,能够重心平稳,有节奏地进行耐久跑练习;通过自测心率初步为自己制定运动处方;在合作与探究的系列学习活动中,发展学生的有氧耐力水平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和人文教育。次教材内容教学重难点学习目标教学策略与方法一1站立式起跑与冲刺2计时跑分钟重点:呼吸方法难点:跑的节奏掌握起跑与冲刺方法,提高奔跑能力。1站立式起跑与冲刺专门练习。2多种起跑姿势练习3教师讲解示范站立式起跑技术并说明其使用时机与优点,组织学生集体练习二1复习站立式起跑2学习途中跑3游戏《突破封锁》重点:途中跑技术;难点:步频与步幅关系的处理了解途中跑的技术特点,知道与快速跑的区别;在情境游戏中合理运用途中跑技术,培养兴趣与能力1.复习站立式起跑,强调呼吸方法及跑的节奏2教师讲解示范途中跑技术要领3运用各种模拟情境,限制跑速并匀速跑三1弯道跑技术2游戏:“中速定时跑+图案展示”重点:重心的控制及摆臂与力量的配合。难点:脚着地点的自主体验与发现。学生了解弯道跑的技术要领并在实践中运用。采用探究式教学法,学生通过多种练习形式自主归纳、交流、总结弯道跑技术:1.在圆上用橡皮筋捆住双手弯道跑

只用左手弯道跑

只用右手弯道跑

双手配合弯道跑练习。

障碍跑单元教学计划 篇11

关键词:3 000 m障碍跑;生理生化指标;身体机能;训练监控

中图分类号:G80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612(2012)09-0070-04

Analysis on the Changing Characteristics on Physiological and Biochemical Index of Excellent Men Athletes of 3 000 m Steeplechase

GE Bing1,YANG Ming2

(1.College of P.E., Jilin Normal University, Siping 136000, Jilin China;2. Jilin Institute of Physical Education, Changchun 130022, Jilin China)

Abstract: By the methods of experimental test and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physiological and biochemical index of men athletes of 3 000 m steeplechase in national team, during basic stage and concentration training period. The results show that: morning pulse, blood pressure, hemoglobin(Hb), serum creatine kinase(CK), blood testosterone(T),blood urea(BUN) and other indexes reflect body function status, exercise amount, exercise intensity, nutrition and recovery state, and have guiding effect for training monitoring in concentration training period. The significance of variation of CK and T is higher, and presented as sensitive to intensity changes and great individual difference. Hemoglobin is closely related to exercise amount, nutrition and recovery.  BUN is related to exercise amount and physical adaptation.

Key words: 3 000 meters steeplechase; physiological and biochemical index;body function;training monitoring

随着现代竞技水平的不断提高,运动训练科学化日益受到重视,运动员在比赛和训练中,对运动员各种生理生化指标的监控已被广泛应用,但由于运动项目不同,生理生化指标也表现出不同特点。因此,探索3 000 m障碍跑运动员各项生理生化指标变化的特点和规律,为3 000 m障碍跑训练的监控、运动负荷结构调整、生理机能评定、营养及恢复提供参考。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11年1月26日~2011年3月16日期间,在云南楚雄体校训练基地,对7名国家队男子3 000 m障碍跑运动员集训期间进行跟踪测试,其中基础期为大奖赛结束后和集训前的恢复调整期,集训期的前7 d为集训前期,集训期的后7 d为集训后期。运动员的平均年龄、身高、体重、训练年限见表1。

1.2 训练安排 本次集训期为期8周,其中每7 d为一个小周期。第一周以适应高原训练为主,第二周开始逐渐增加运动量,第三、四周训练量达到最大,第五周开始逐渐减少量,开始增加强度,第六、七周训练量减到最小,强度增到最大,第八周为调整训练,为高原训练后的比赛做准备。

1.3 研究方法

1.3.1 实验测试法 生理生化指标由随国家队科研人员完成采集,测试设备主要有:Sysmex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Poch100i、POLAR-S810遥测心率表、日本便携式血乳酸分析仪(Lactate ProTMLT-1710)、血压计、Rayto雷杜半自动生化分析仪1904等,对运动员在集训期间的生理机能指标(晨脉、血压)、血液指标(血红蛋白Hb、血睾酮T、血清肌酸激酶CK、血尿素BUN)进行测试,采集时间在清晨安静、空腹状态下进行。

1.3.2 数理统计法 采用Excel2003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采用SPSS11.5对所采集的数 据进行平均数、标准差、变异系数和T检验,设定P<0.05为差异显著。

2 结果与分析

2.1 生理机能指标

2.1.1 晨脉的变化 一般来说,在身体机能正常时,晨脉相对稳定;晨脉升高5次/min以上,并持续3 d不恢复,可能训练强度过大或机体未完全恢复,身体机能好转时,晨脉会下降[1]。

对全队平均晨脉统计(图1),晨脉平均值 M= 49.34次/min,标准差 S =1.76次/min,变异系数 CV =3.6%,表明集训期晨脉相对稳定;集训前期晨脉普遍升高,说明全队运动员有一定疲劳产生,但总体晨脉增加小于5次/min,运动员可以适应训练的运动量和强度;在集训中期,晨脉逐渐下降并相对稳定,但在后期采用了大强度训练,晨脉有所增高但仍小于5次/min,通过对运动员LQB晨脉的平均数、标准差统计(表2),基础期晨脉 M =52.3次/min,标准差 S =0.82次/min,标准差较小,说明基础期晨脉稳定,身体机能状态良好;集训前期心率增高,标准差变大,显示出身体对大运动量刺激的结果,表明身体出现运动性疲劳;集训中期和后期晨脉回落,标准差变小,晨脉稳定,说明身体已经适应训练量。此外,在集训监控中,晨脉的变化也应与主观感觉、生理生化指标相结合,才能更为有效地判断疲劳和恢复。

2.1.2 血压的变化 运动员在训练期间,安静时收缩压升高20%左右,并连续2 d以上时,可能是机能下降或过度疲劳的表现[1]。从全队血压变化看(图2),收缩压和舒张压同步升高或下降,说明运动负荷对对心血管系统影响较大,收缩压基本保持在100~120 mmHg以内,舒张压保持在60~80 mmHg以内,整个集训期收缩压和舒张压有一定波动,但都在可控范围内,这是大强度训练导致的结果,说明在整个集训期运动员心血管系统机能状态良好。

运动员MZC集训期的收缩压 M =113.47mmHg, S =7.07mmHg, CV =6.2%;舒张压 M =68.72mmHg, S =5.68mmHg, CV =8.3%,变异系数较小,动脉血压相对稳定。图3是运动员MZC在集训期的血压变化曲线,在1月30日和2月10日出现收缩压和舒张压升高的现象,原因是强化训练对心血管系统影响较大,是加大运动量的结果,此后收缩压和舒张压回落,说明心血管系统疲劳有所恢复,是心血管系统增强的表现。因此,在3 000 m障碍跑训练中,血压可以反映运动员机体的恢复和对运动的适应情况。

2.2 血液指标

2.2.1 血红蛋白的变化 Hb是人体红细胞的主要成分,主要执行运输氧和二氧化碳、维持血液酸碱平衡等功能。Hb是决定运动员最大摄氧量的主要因素,其含量直接影响人体生理功能和运动能力,男运动员Hb的理想值是16~17 g/dL,此时氧的运输能力达到最佳。当Hb浓度增加,结合的氧量增加,如果由于脱水、营养等原因造成Hb进一步增加,会使血液粘滞度增大,血流速度减慢,心脏收缩阻力增加,反而对运动不利[2]。

通过对全队基础期和集训各期运动员的Hb数据进行统计,并进行配对数据 T 检验(表3),结果显示,基础期和集训各期之间不具有显著性差异( P >0.05),说明全队运动员Hb的含量相对稳定,但全队集训期血红蛋白含量保持较高水平,这主要是因为为了克服缺氧引起的不利影响,人体机能发生一系列的适应性调节的结果[3]。

可能的原因是由于运动量加大,造成运动员有不同程度脱水或营养干预的结果,导致血液浓度升高,但仍在正常范围内(图4)。因此,在集训期,定期测量Hb含量有助于了解运动员的氧运输系统功能、营养和恢复状况。

2.2.2 血清肌酸激酶的变化 血清肌酸激酶(CK)是骨骼肌细胞能量代谢的重要酶之一,正常情况下,肌细胞膜结构完整、功能正常,CK 极少透过细胞膜,血清中的CK浓度较低。研究证明,无论是大强度还是小强度的训练,都会使血清CK活性增加[4],主要原因是运动时骨骼肌局部缺氧,代谢产物堆积,自由基增多,细胞膜受损和通透性增加,使肌细胞内的CK透过细胞膜进入血液循环而增多。

从集训期CK变化特点看,全队平均值( M =375.125 u/L)处于较高水平,说明集训期的训练强度较大,且标准差 S =135.548 u/L,变异系数 CV =36.13%,表明CK个体差异较大的特点。

图5为集训期全队CK变化曲线,由于第3-5周进行加大强度训练,CK达到最大值614 u/L,结合运动员主观感觉和其他指标监控,仍在承受范围内。经过一周的训练调整,第6周加大运动强度,CK达到531u/L,增加幅度变小,说明运动员逐步适应了训练强度。血清肌酸激酶是反映运动强度的指标,表现出明显的波浪起伏变化特征,具有标准差大、变异系数高、离散程度大的特点[5] ,因此,CK数值对训练强度刺激较为敏感。

2.2.3 血睾酮的变化 睾酮刺激组织摄取氨基酸,促进核酸和蛋白质的合成,促进肌纤维和骨骼的生长,加强磷酸肌酸的合成,促进EPO分泌,增加肌糖原储备等[6]。

从全队的血睾酮平均水平看,集训期血睾酮( M =676.12 ng/dL)处于较高水平,反映出全队运动员身体机能良好,但标准差( S =118.16 ng/dL)和变异系数( CV =17.48%)较大,显示运动员的个体差异较大,因此在负荷安排时,应充分考虑个体差异,区别对待。通过对7名队员基础期与集训期血睾酮水平的差异比较,并进行配对数据 T 检验,差异显著( P <0.05),集训期血睾酮水平有所下降。

图6为运动员LQB集训期血睾酮变化曲线。集训前期血睾酮平均值为712 ng/dL,集训后期血睾酮平均值为476 ng/dL,血睾酮水平下降,但未出现疲劳症状,运动能力较好,并呈起伏变化趋势,这与负荷结构调整相关,意味着机体的合成代谢过程和恢复速率随之减慢,如果在此基础上仍继续增加训练负荷而不做调整, 将会导致训练后难以及时恢复,影响训练计划的完成[7]。当血睾酮水平下降,说明身体承受负荷能力降低,提示在赛前要调整血睾酮水平,使运动员生理机能处于最佳竞技状态。

2.2.4 血尿素的变化 血尿素是体内蛋白质和氨基酸分子内氨基的代谢产物,在正常生理状态下,尿素的生成和消除处于平衡状态,血尿素水平保持相对稳定。研究表明,训练使运动员体内蛋白质代谢保持较高的水平,我国优秀运动员晨起的血尿素正常参考范围在4~8 mmol/L之间[8]。运动量增大、运动时间延长或疲劳积累时,血尿素增加,恢复也较慢[9]。

表4为全队集训期各阶段血尿素值。集训前的基础期进行了训练调整,进行加大负荷的适应性训练,血尿素水平较高(5.37 mmol/L);在集训前期的大负荷训练,血尿素值(5.87 mmol/L)已经达到较高水平,集训前期与基础期进行差异性检验,差异不显著( P >0.05),说明基础期和集训前期运动量相当;集训中期血尿素(7.35 mmol/L)增加,接近最高值,与集训前期相比,差异显著( P <0.05),可能原因是大负荷训练使运动员身体没有完全恢复,是疲劳积累所导致的;集训后期血尿素值(5.70 mmol/L)与中期相比,差异显著( P <0.05),出现显著下降,原因可能是通过前一段训练机体产生适应性改变,是身体机能状况良好的表现。因此,血尿素对大运动量训练反应敏感,大运动量训练会使得血尿素显著上升,运动量越大血尿素增加越明显[10]。

图7为运动员 YT集训期血尿素变化曲线。从总体上看,在集训期血尿素( M =7.05 mmol/L)相对稳定,但在2月16日测试晨起血尿素达9.74 mmol/L,分析其原因是前一周的公路跑距离加大,运动量过大,导致疲劳积累,基于以上原因上午大运动量课取消,改为调整训练。可见,当训练量加大,血尿素增加敏感,且血尿素恢复到正常状态需1~2 d。

3 结论与建议

1)监测3 000 m障碍跑集训期晨脉和血压,可以反映机体恢复和对运动的适应情况,但应与其他生理生化指标、训练水平和个体差异相结合,综合评定运动

员的身体机能状态。

2)在3 000 m障碍跑集训期,血清肌酸激酶可以反映运动强度大小,且表现出变异系数和个体差异较大的特点;血睾酮变化敏感,起伏变化较大,在高强度、大运动量的强化训练期血睾酮水平下降,提示在赛前需对血睾酮水平进行调整,保证运动员最佳运动状态;血红蛋白变化幅度较小,血红蛋白会因运动员高原低氧和脱水等因素而发生改变;血尿素对运动量的变化较为敏感,运动量大和身体不适应,都使血尿素显著升高。

3)集训期,运用生理生化指标对运动训练监控时,应该以“横向比较为辅,纵向比较为主”的原则,关注运动员的个体差异,建立运动员个体的训练前和训练后、平原和高原生理生化指标评价标准,帮助教练员对训练的合理安排,为实施科学训练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  田野.运动生理学高级教程[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8.

[2] 邓树勋,王健,乔德才.运动生理学[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6.

[3] 李振江.男子自行车运动员高原训练生化指标监控[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32(2):83-84.

[4] 冯连世,李开刚.优秀运动员身体机能评定方法[M]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3.

[5] 崔玉环,刘丹,安楠,等.国家男子足球队运动员生化指标的特征与评价[J]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0,22(3)48-55.

[6] 杨明,田野,赵杰修.中国国家女子马拉松队备战柏林世界田径锦标赛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特征[J] .中国体育科技,2011,47(2):21-25.

[7] 马丽华,孟宪华,周军.北京市中长跑队运动员冬训阶段某些生理生化指标的监测分析[J]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7,19(4):50-52.

[8] 冯连世,冯美云,冯炜权.运动员机能评定常用的生理生化指标测试方法及应用[M] .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2.

[9] 张爱芳,唐玉成,姚国强,等.优秀女子投掷运动员冬训期间生化指标变化规律研究[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33(4):35-38.

上一篇:体育社会学复习下一篇:中国海军成立70周年阅兵式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