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原阅读教学的本色

2024-10-17

还原阅读教学的本色(精选9篇)

还原阅读教学的本色 篇1

简约高效的科学课堂,是指对科学“活动内容”“活动主线”“活动重点”“活动材料”“活动研讨”等探究教学要素的精确把握和巧妙融合,使课堂教学变得更为简洁、清晰、流畅、深刻、凝练,进而实现教学的最优化。

一、简洁科学活动的内容,给予学生自主的时空

案例:教科版六年级上册———《拱形的力量》

活动一:纸拱承重能力的测试及纸拱受压后形状变化观察。(发放探究任务单,思维导图的记录,内容:(1)测试纸拱的承重能力。(2)用箭头画出压上垫圈后拱形纸的形状变化。)

活动二:怎样使拱形承受更大的重量?(探究任务单发放,内容:(1)使纸拱承受更大的重力,我们有什么办法?(2)试一试,能够承受几个垫圈?(3)尝试解释我们这样做的理由。)

活动三:搭一个积木拱,分析不塌的原因。(材料呈现回收,给予活动问题卡,内容:用积木搭一个拱,小组讨论积木搭的拱不塌的原因是什么?)

[观点]教学中,将探究的问题以任务的形式出现,然后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探究时空。在完成了前一个观察、实验活动后,又以“探究任务单”的形式引导学生将探究活动持续下去,将探究活动引向深入;“给予活动问题卡”、“材料呈现回收”,要求用积木搭一个拱,并引导学生在小组中讨论积木搭的拱不塌的原因,有效推进探究活动的深入进行。教师的活动精简,加之整合科学活动的内容,才可能给予学生自主探究的时空。

二、简明科学活动的主线,促使学生思维的深度

案例:教科版四年级上册———《不一样的电路连接》

比较两种不同的电路连接,涉及的是电池的串联和并联、小灯泡的串联和并联,其中的活动主线就是“闭合回路”。有了活动的主线,学生才能真正进入到不同电路的探究当中,才可以深入地思考,从而解释电路连接的异同,有效补充对电路的概念。

[观点]学生在科学课中印象最深的、最感兴趣的是做实验。但是,不能把科学活动降低到仅仅是技术操作的层面,错误认为实验就是探究。科学学习要有一条主线串起多个探究活动,引导学生进行思维活动,在每个科学活动中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在做什么?为什么这样做?可以找到什么证据?证据能解释什么?

三、简显科学活动的重点,提升学生探究的感悟

案例: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电磁铁》

简约高效的教学改进:实验计划设计简化,预先给学生准备有“底色”的记录表,画好多个电磁铁的简图,学生只要在简图上做一些标识、关键词就完成方案的设计,这一课的实验计划设计不是重难点。学生探究活动实验时间可以达到10多分钟,重点活动突出。学生通过实践、思考,认知在头脑中实现了重组与建构,思维深入有延续性,活动向纵深处发展,给学生留下深刻体验。

[观点]教学重难点的突出往往会达成教学目标的明确而集中,教材中许多复杂的东西会因此明晰起来,我们大可不必担心因突出了重点而忽视其他方面的教学内容,重难点问题解决了,别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三维目标自然水到渠成。

四、简化科学活动的材料,推进学生概念的转化

案例: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热是怎样传递的》

教材探究活动中固定火柴用的是蜡,有一定经验的教师还会改用凡士林或猪油等黏合物,但是如果取用的量稍有不同,火柴掉下来的顺序就会与热传递的规律不一致,达不到教学目标。而有经验的老师只要在实验用的铜棒、铁片涂上一种叫变温油墨的物质,就可以解决这些问题。当金属上的变温油墨被加热到一定温度时,就会改变颜色,学生通过肉眼观察到颜色的明显变化和变化的顺序,就能观察到热传导的途径和热在不同金属中传递的快慢。

[观点]在教学中,有效使用“结构化”的活动材料,能够促使学生高效地进行探究活动,推进学生对热传递中“热传导”概念的有效理解。

五、简练科学活动的研讨,帮助核心概念的建构

“简约高效”的课堂教学策略需要充分、有效地展开科学活动后的交流与研讨,以帮助学生建构科学概念。

案例:教科版六年级上册———《拱形的力量》

交流研讨,形成概念:(1)为什么拱形纸的承重能力比较强呢?能做出解释吗?(2)使拱纸承受更大的重力,有什么办法?原因是什么?还有其他的方法吗?(3)积木搭的拱不塌的原因是什么?

[观点]在探究活动之后,让学生分析整理数据,从数据中找到证据;研讨交流中表达学生自己对观点、证据的看法,分析其形成原因,阐明自己的理由,用证据证明自己的观点,用形成的观点来解释。整个交流与研讨的过程,是学生科学思维积极参与的过程;是呈现可能的认知冲突,进而同化与顺应。

在《拱形的力量》一课的教学中,经过有效的交流与研讨,把信息转化为科学实证,对拱形能够承重的原因有了充分认识,建立新的概念,进而发展为科学核心概念。

小学科学课堂需要“理·趣·法三元相生”,适合学生、尊重学生、发展思维,使教学在尽量提供探究活动与适应学生之间保持动态的平衡。关注学生思维的发展,是科学课堂教学的本质追求,我们在“简约”科学课堂时,有效融合走向学生的思维深处,那必定会是“高效”的教学活动,以“思维导图”方式记录的科学探究成果,可以有效帮助外显学生学习的思维过程,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形成学科的核心概念,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科学探究教学活动的载体。

“简约高效”课堂是一种教学的要领,是一种教学的方式,是一种教学的理念,是一种教学的方向。“大道至简”,我们要以最小成本生成最大的教学效益,实现小学科学简约的高效课堂、高效的简约课堂,真正让学生在课堂上有所感悟与发展。

角色点评还原教学本色 篇2

关键词:角色点评教学本色合作学习还原嫁接思维主权 四维空间

新课程改革着力倡导小组合作学习。自2003年使用新教材以来,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实践着小组合作学习,不断反思总结。在一个偶然的机会发现“超女大赛”中,许多评委从不同角度点评演员的表演。于是产生灵感,把这种“角色点评”嫁接到了小组学习中,角色点评还原了教学生机,还原了教学本色。

角色点评还原了思维主权。实施新课程之前,学生思维总是由老师牵着“鼻子”走,没有自主权利。自提倡小组内角色点评以来,学生只有根据点评内容主动思考,巧妙组织点评语言,才能作出出色的点评。角色点评促使学生大胆思考,敢于发现,敢于总结,作出恰如其分的点评;并且赢得小组成员的认可。角色点评促使学生积极去参与小组学习,参与小组学习评价,促进了由求同思维向求异思维的发展。可以说,解放了学生的思维就是解放了学生的大脑,也就解放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现在,在课堂上学生的思维方式,已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角色点评还原了学习空间。还原了思维主权,解放了思维空间,也就等于还原了学习空间。经过不断培养,不断自我发展,“角色点评”已逐步生根,发芽,茁壮成长。在小组学习中,点评内容,由一元化“答题点评”向多元化发展;或点评朗读,或点评书写,或点评议论回答,或点评作业练习,或点评绘图填图,或点评学习反思等等。点评空间,由一维 “课堂点评” 空间,逐步向多维空间发展;或点评小组调查活动,或点评家庭小实验,或点评校园爱绿护绿活动,或点评主题班会,或点评家长会,或点评小组综合实践活动等等。角色点评促使学生完善了多种学习方法,使教学评价由单一的“终结性分数评价”,升级为多元化“动态化素质评价”。可以说,一个小小的角色点评,开放了学习空间,开发了新的教学资源、改革了学习方式,修正了教学评价模式,使教学活动逐步迈向更成熟、更规范、更健康的发展道路。

角色点评还原了教师专业化发展。在角色点评中,师生互动多了,学生互动频繁了,教学信息的传递效率提高了,真是实现了教学相长,促使教师自觉进行专业化发展学习,及时充电,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在小组点评学习中,教师也是其中的一员;小组点评激励着自己不断探讨研究学生的各种学习行为,分析学习心理,提高了透视学生内心世界的诊断水平。小组点评激励着自己参加网络学习,开阔视野,拓宽知识面,能够做到与时俱进,与信息时代同步发展。在小组点评学习中,真正体验到与学生一快学习的乐趣,体验到教师本身就是学生的合作者,就是与学生一起成长的“校园伙伴”。一句话,小组角色点评是教师自身专业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愿小组角色点评,在自己的教育教学中芬芳满园;

还原本色课堂 篇3

王老师的备课不可谓不精心,材料的选取、PPT的制作必定花费了不少心思。但无论课前预设和备课如何周全,突发事件和学生的反应仍不能完全被预估。PPT课件的临场变动性较差,教师若全然依赖课前制作的PPT,会让课堂被技术绑架。但在这次事件中,我们惊喜地看到王老师的急中生智不仅化解了课堂尴尬,更让课堂摆脱了技术的干扰和束缚,还原以质朴本色。

一位不被PPT牵着走的教师,上了一堂没有花哨视频和眩目技术的课,用身为人师的智慧开启了学生的情感闸门。突如其来的技术故障反而帮助王老师从预设的教学流程中解脱出来,转向更自然自发的课堂教学,带来师生更真实的情感交流和思想碰撞,从而呈现课堂最本真的面目。

野性呼唤 本色还原 篇4

旅行,习惯别人看作逃离自我的一种行为,事实上,没有任何东西比异国他乡的风景或文化更容易诱发想要忘记的记忆。时尚,在叛离与回归似乎更加顽固。鳄鱼皮纹,动感的视觉体验,前所未有。家不仅仅是一处住所、避风的港湾,更可以是时尚艺术生活体验馆。

二、象纹地板

丛林、深海、沙漠……我们的内心曾深藏一些情结,向往这些神秘的王国。

我们的脑海不止一次幻想那些经典的场面——雄壮的非洲群象,曼妙的水底族群,绚烂的落日驼铃……

丛林之王扬鼻出场,那浑厚的一声召唤,似萦绕千年的梦境。

古老的象牙,在煜煜的月光下发出白玉的光辉。纵横的象皮纹,诉说着岁月的沧桑。那些和蔼的褶皱,沉淀了时间的证忆,如同生活赋予我们的责任。

高档皮具、艺术浮雕、生活用品、时尚衣饰……人们发挥着自由的想象,用象皮纹寄托对丛林睛结的神往。

饱满的视觉感,游移到足下,有了我们的“象皮纹”地板。

匠人的手抚过它,用心爱的工具精心打造,远离了机械的重复和粗糙。

柔和的流线,是豪放式者的佩剑红缨,文人雅士的碧柳丝绦,刚柔并济、形色兼备。

它俘获的,又岂止是匠人的心?

据说,如果在家中或工作的地方放上有关大象的东西,便可带来宁静、和平和好运。

在印度,大象是忠诚、正直的朋友;

在泰国,大象是和平、吉祥的象征,被当成国家的祥瑞尊祟;

在缅甸,义勇忠诚的大象帮主人干活,被看作重要的家庭成员……

象皮纹地板,仿真象纹,给你的家带来温馨和幸运。忠诚相伴,真诚永远

皮纹地板特色

1、表面沿袭真实皮革纹路,具有沙发质感;

2、耐磨、耐压、防潮、容易去污,家居、公用两适宜;

3、纹路凹凸而细腻,让人脚感舒适。

1、产品风格

皮纹地板属于地板类的一种新品,在当今是一种时尚和潮流的象征,但这地板砖适合于装饰在时尚、个性的家居中,整体设计要与之和谐,因此消费者在选购时要结合自家的装修风格,合理搭配。

2、“皮质”手感

莱茵阳光的这款皮纹地板手感与皮革确实有几分相似,凹凸的纹理,柔和的质感,让地板不再冰冷、坚硬,使你很难分辨出其真实的质地。

3、耐磨性测试

用钥匙在地板表面上来回划动,在表面上会留有一些细小的痕迹,不过这些划痕是可以修复的,用湿布擦拭,便可将痕迹祛除。但建议不要用尖锐的金属物品划地板。

皮纹地板的保养:

1、每天清洁,用半湿拖布或清洁机均可。如遇污染污垢可用清洁剂清洗。

2、日常使用中,忌使用金属锐器、玻璃陶瓷、铁钉等硬质物品敲击或磨擦地面,体重物品勿在地上来回拖动,以免划伤表面,影响外观。

搭建朗读平台还原语文本色 篇5

关键词:激发兴趣,提高水平,培养能力

读书是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 阅读教学, 以读为本。小学语文课要牢牢抓住这条线, 尤其是朗读。因为对于初学阅读的学生来说, 朗读是理解书面语言的必要手段, 我想:“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也是说的同样道理吧。所以, 我们语文课还是应该在如何教学生读书上下功夫, 教学生爱读书, 会读书, 读好书。这里, 我就以课堂教学中的朗读训练为例, 浅谈一些粗略做法。

一、精心设计导语, 激发朗读兴趣

语文课上, 我们常发现这样一种现象, 学生朗读课文处于被动、消极应付状态, 或有气无力, 或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 朗读缺乏活力。兴趣是读书的动力源, 要想激活这个动力源, 我们还是从课伊始或过渡环节的导语入手, 充分调动学生的朗读兴趣, 使其全身心、全情感地投入到读书活动中。如教学《船长》这一课时, 先播放电影《泰坦尼克号》的精彩片断, 然后面对电影中的惊险镜头, 边引导学生看电影, 边深情地阐述导语:疾风知劲草, 烈火见真金。在生与死的严峻考验面前, 最能显示出一个人的灵魂。19世纪法国著名作家雨果的一篇短篇小说也为我们塑造了一个伟大的灵魂。他是谁呢?文中写了他的一件什么事?为什么说他的灵魂是伟大的?……请同学们通过朗读课文, 到课文中寻找答案。这时, 学生的阅读兴致达到了极点, 他们特别想了解故事情节, 更想体悟主人公灵魂的伟大, 教者话音刚落, 学生便迫不及待地放声朗读起来, 并且做到抑扬顿挫。爱读书, 就能会读书, 并能读懂书。

二、教给朗读方法, 提高朗读水平

读书, 每个学生必须做到正确、流利, 这是“保底工程”。要使朗读有特色、有水平, 还须在朗读方法的指导上下功夫, 让学生会读书、乐读书, 做真正的读书主人。朗读是活的, 朗读的方法更是灵活, 不同的课型, 同一课的不同部分, 读法也各不相同。

1. 图文结合法。

我们小学语文课本里, 绝大部分课文图文并茂, 图和文相得益彰。在实际教学中, 我们除了可以把图文结合起来, 为教者讲解课文、学生理解课文提供捷径, 还可以把图文结合起来, 为指导朗读进行渲染、升华。如教学《黄鹤楼送别》这篇文包诗的课文, 在指导学生朗读诗句时, 要求学生边读诗句边看插图, 想象诗中所描绘的画面, 然后教师深情描述, 把学生带入意境朗读:李白站在黄鹤楼上, 翘首凝望, 江水层层涌向天边, 想到今日一别, 不知何时才能相见……诗人借景抒情, 学生借图抒情, 动情的朗诵充溢整个课堂。学生真正做到了入情入境地读书。

2. 配乐朗读法。

音乐能启迪人的智慧, 音乐更能激发人的情感。音乐, 往往能使人在一定的气氛中得到感情的熏陶和哲理的神悟, 教师可以针对不同类型的课文, 选择与其朗读基调相宜的音乐进行配乐朗读, 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如教学《二泉映月》这篇课文时, 就配上二胡曲《二泉映月》指导朗读课文, 让学生体悟阿炳的凄苦人生以及对命运的抗争和光明的向往之情。学生便能根据音乐旋律的升腾跌宕, 处理朗读课文时的抑扬顿挫。再如指导朗读《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时, 配上乐曲《送别》, 学生自然能体会出朋友间依依惜别的深情厚谊。由此可见, 配乐朗读不仅调动了学生的朗读兴趣, 而且能使学生更正确地把握文本的感情基调, 并有效地调控朗读情感的发挥。

3. 角色体验法。

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内容丰富, 有的一篇课文就是一个故事或一个生活场景, 教者若能巧妙地把学生带入故事情境或生活中去朗读课文, 学生自然对朗读乐此不疲。还以《船长》这一课教学为例。文中船长和船员简短有力的对话描写部分, 指明几位同学分角色朗读, 特别指导学生读出船长话语的铿锵有力, 读出船长的坚定、沉着, 通过这样的朗读使主人公的形象跃出纸外, 深入人心。

三、重视示范朗读, 培养朗读能力

阅读教学其实就是一个引导学生读书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 有时需要教师的范读, 因为声情并茂的范读往往能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学生能通过教师范读的语调、节奏、韵律, 把握课文的脉搏, 进行感情朗读再加工, 读出自己的发现, 读出自己的精彩。如教学《负荆请罪》这一课, 这篇课文是剧本, 因此人物的性格表现也各具特色, 这就需要教者在引领学生朗读前, 充分把握人物形象, 通过有感情地范读向学生展示人物个性, 读出廉颇的责怪和生气, 读出请罪前, 蔺相如的沉稳和大度, 请罪时, 蔺相如的宽容和高兴, 而对廉颇请罪时, 则表现出他的真诚、羞愧、后悔。对描写这两个人物的场景语言, 我都逐一进行范读, 这样, 在学生已完全把握人物性格特点的基础上, 进行分角色朗读和排演小话剧便水到渠成了。

毋庸置疑, 教师的范读, 无非是为了给学生提供一个可听、可看、可学的读书例子, 现在看来, 有效的范读不仅是一个例子, 它还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学生的读书能力。当然, 有效的范读得建立于教师课前充分备“读”的基础之上。

还原阅读教学的本色 篇6

一、愉快的情境, 为精彩的生成提供动力源泉。

心理学研究表明, 学生的学习兴趣直接影响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和学习效果。如果教师善于利用课堂的生成, 培养学生课堂的学习兴趣, 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教学“倒数的认识”时, 我出示了以下各数:3/7、25、1、0、3/4, 提出问题:你最喜欢求哪个数的倒数?为什么?学生听到老师的问题很感兴趣, 争着回答:我最喜欢求3/4的倒数, 因为3/4的分子、分母调换位置就是4/3, 3/4×4/3=1, 所以3/4的倒数是4/3;我最喜欢求1的倒数, 因为1可写成分数1/1, 分子、分母换位后还是1/1, 1的倒数就是1, 所以我喜欢求1的倒数, 我认为还可以这样想, 因为1×1=1, 所以1的倒数是1。同学们热情高涨, 我又追问:那你最不喜欢求哪个数的倒数?为什么?有个学生脱口而出:我不喜欢求0的倒数。因为0写成分数后是0/1, 要是分子分母换位后就写成1/0了, 0不能做分母, 0好像没有倒数;再说0乘以任何数只能等于0, 不会等于1, 我想0肯定没有倒数。伴随着这些充满情感因素的提问, 学生很快对老师设计的题目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同时也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给学生留下了无限的自由探索及思考的余地。这种愉快的学习情境, 让学生在探索新知识的同时也分散了教学难点, 让学生享受到了思维的快乐、成功的喜悦。

二、高质量的预设, 为精彩的生成提供充足的准备。

“凡事预则立, 不预则废”。预设和生成是一对辩证的统一体, 两者是相互依存的。如果没有高质量的预设, 就不可能有十分精彩的生成。反之, 如果不重视生成, 那么预设必然是僵化的, 缺乏生命活力的。我们只有正确把握好预设和生成的关系, 才能在课堂教学中抓住稍纵即逝的机遇, 实现有效的动态生成。在课堂教学中, 无论老师课前预设得多么充分, 也难以预料课堂中出现的各种情况。因此, 教师应该灵活地根据情况的变化不断调整自己的行为, 在学生真实认知点上综合把握, 应学生而动, 应情境而变, 敏锐捕捉不期而至的生成点, 才能演绎不曾预约的精彩。倘若有了这样的意识与胸襟, 我们就能够重视学生的“不同声音”、“节外生枝”、“奇思怪想”, 当学生出现这样的情况时, 我们就能够勇敢面对、正确引导, 课堂教学才能丰富多彩。

三、多元化的思维, 为精彩的生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课堂是焕发师生生命活力的开放场, 它不应受教师事先的主观设计所框定”, 更不能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自己独特的思维和体验。在教学实践中, 经常会遇到老师这样或那样的“一厢情愿”的事例。殊不知, 由于年龄特点、性格差异, 乃至文化积淀的不同, 往往会造成思维方式、思维习惯、思维的广度与深度的不同。换句话说, 课堂是不确定的, 学生的思维是多元的, 只有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 课堂才能显得精彩纷呈。在教学中, 我努力设置悬念, 让学生时时产生神秘感、追求感、探索感、创造感。例如:在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这一节时, 由于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学生已顺利掌握, 能被3整除的数没有明显的规律性, 不易被发现, 而且很容易产生负迁移。因此, 在学习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 我先要求学生试除黑板上大小不等的数, 找出能被3整除的数。当学生试除感到困难时, 我对学生说:“老师不用计算就能知道哪些数能被3整除。”“真的吗?”学生好奇心马上来了。一个个争着起来说:“48”能、“78”能、“1934”不能、“2313”能……学生说的速度越来越快, 数也越来越大, 一边说一边在下面演算, 结果验证老师的答案完全正确。老师怎么能这么快做出判断呢?这就为学生设置了悬念, 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 使学生迫切想知道其中的奥秘。这时, 为了满足学生流露出来的探索欲望, 借助学生探索热情, 我把握这个有利时机, 揭示学习目标: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于是, 整节课, 便在学生的自学、观察、探讨中有声有色地进行着, 学生的思维潜能得到了进一步的开发。

四、大胆的质疑, 为精彩的生成提供了足够的空间。

真实而又开放的课堂里, “生疑”是学生获得新知的最根本的起点。有疑才有思, 有思才有悟, 有悟才有提高。教师的首要任务是如何巧妙地将学生的“疑”与课前的“预设”结合起来, 现场捕捉, 生发灵感, 让学生在与文本、与教师的思维碰撞中领悟知识, 抒发情感, 达到“传道、授业、解惑”的目的, 还原课堂学习的本来面目。

五、教学智慧, 为精彩生成提供方法与保障。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一定会遇到很多没有想到的“可能”, 同时, 以自己的教育智慧有效地推进课堂的生成。课堂中学生出现这样和那样的错误, 提出未曾想到的问题, 都是课堂教学动态生成很好的教学资源, 我们应当欢迎有价值的错误出现, 欢迎学生提出不同的问题, 说出不同的解题策略, 与学生一起讨论辨析, 在师生的互动中使课堂精彩生成。如发现学生出现错误, 就花时间让学生亲自参与找错、辨错、议错。通过这一动态的过程, 学生生成的知识、技能更牢固, 思辨能力也得到发展。由于这种学习是学生自发进行的, 因此经常会出现激情四射的场面, 成为课堂教学的亮点。

还原阅读教学的本色 篇7

一、还原阅读教学的定义和价值

(一 ) 还 原 阅读 是一 种 逆 向 写 作 过 程 的 阅读 教 学方 式

不论哪种阅读, 只要是真正意义上的阅读, 都是一种逆向还原写作过程的阅读。阅读心理学家根据信息加工认知心理学的观点和方法, 对整个阅读过程进行了许多研究和分析后认为:阅读理解的还原模式大致可以分三类:自上而下的、自下而上的和相互作用的, 这些模式反映了不同的阅读观和侧重点。自下而上的模式假设信息处理过程始于信息的最小单位, 即阅读从字词的解码开始一直到获取意义。自上而下的模式力主阅读是追求意义, 是读者已有知识配合篇章信息的过程, 读者运用已有的知识猜测文章继之而来的文字或意义。

(二 ) 还 原 阅读 是 着 重 过 程 引 导 的 阅读 教 学 策 略 。

从阅读过程的心理机制来看, 阅读教学的本质就是帮助学生还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 需要教师提供一些阅读“支架”, 通过“抛锚”进行课堂组织控制, 在学生凭借经验进行阅读“评注”的基础上, 教师“随机进入”。因此, 还原是阅读是阅读教学的本质, 是以不变应万变的阅读教学策略。

二、还原阅读教学的途径和方法

阅读是对写作的还原。读者阅读时要同时运用自上而下与自下 而上的策 略 , 用自上而 下过程先 激活“智略 ”去预测及推想 (阅读的目的与期望会影响对阅读材料的选择) , 当读者注视文字时, 就开展自下而上的过程, 这时就要激活合适的智能去配应输入的信息。为了方便叙述, 这里把两者分开来讲。

(一 ) 从语 境 到 语 义 — ——“自 上 而 下 ”的 还 原

语境, 顾名思义, 语言的环境, 既包括语言因素, 如书面语言的上下文, 又包括非语言因素, 如人物活动的时间、地点、场合、时代, 以及社会、文化背景、自然环境等。语境是人们进行活动的场所和舞台背景, 不同的语境规定了活动的不同类型和方式, 所以语境对话语的语义和形式的组合及语体风格等, 都有较大的影响和制约作用。因此, 阅读教学必须和它所依赖的语境联系起来, 即根据语境还原语句的意思。

1.感知社会文化语境

社会文化语境指一个民族在其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独特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 即文本言语所表达的一定的社会、时代、民族的文化传统和文化心理的体验。利用社会文化语境的解释功能, 能强化学生对课文的解读, 探究文本的深意。

笔者在教学《云南的歌会》时, 让学生先欣赏一段“刘三姐”视频, 顺势介绍云南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 在云南人民的生活中, 民歌占了重要的地位, 几乎渗透了他们生活的各个角落……在授课之中, 出示《湘西民族的艺术》里的一句话, 引导学生体会环境描写的重要作用。在分析语段中出示《云南的歌会》原标题《记忆中的云南跑马节》中的一段话 :“从马背上研究老问题, 不免近于卖呆, 远不如从活人中听听生命的颂歌为有意思了。”此时此刻, 我们读到的歌会就不只是一场视觉和听觉上的盛宴, 更是一曲生命的颂歌, 一个“活”字让我们读出的是作者在歌声覆盖下的对那原生态的生命的赞美。

有了这些社会文化语境知识的补充, 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把握才是充分而有效的。所以, 阅读时有时需要加深对类似社会文化语境等因素的体验, 以便准确理解和把握文章的言外之意。

2.理解上下文语境

上下文语境是指语言单位在组合结构中受制于前后成分的情境或地位, 包括上下文句及说话时的前言后语。脱离了特定的上下文语境, 就很难判断某个词、某句话的优劣得失。阅读教学需要从上下文出发, 从整体到部分, 将小的语言单位放在大的语言单位中, 结合大的语言单位来理解, 从而准确把握语句的含义。

笔者在教学朱自清的《背影》这篇课文时, 是这样设计问题的:

师:背影是一个很普通的形象, 于每个同学而言都很熟悉, 可多少类似的作品形象都成了我们视野中的匆匆过客, 雁过无痕了, 唯有朱自清的“背影”至今传唱不衰, 文中“背影”一词出现了四次, 其中哪一处写得最详细, 作者对此有何感受? (在学生整体感知文本内容的基础上 ) 。

生:这时候我看见父亲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走到铁道边, 努力攀爬月台时的背影。我的眼泪很快流下来了。

师:那么你认为这个背影的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 (此环节的设计意在让学生有意识地结合上下文语境感受这不同寻常的“背影”, 从而达到由字面逆向含义的目的)

生:那是感人至深的父爱。

生:那是令人潸然泪下的父爱。

生:那是浓浓的父子情。

师:这些用来概括父爱的形容词, 你是从文中哪些细节的描写知道的?

生:因为这个“背影”放置在一个特定的背景之下———惨淡的家境、祖母的过世、父子的离别之时……

学生学会根据特定的语义场解词释句, 做到“字不离词, 词不离句, 句不离文”, 便能更好地理解文本的含义。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提醒学生言必有据, 通过反复阅读提升, 就能够帮助学生逐步养成联系上下文、依托上下文分析文本的良好习惯, 从而准确把握文章内涵。

3.激 活认知语境

认知语境是指读者的原有知识结构和认知水平。“阅读认知理论”中提到, 利用作者的创作认知语境, 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者知人论世的态度, 激活学生的认知背景, 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阅读经验, 从而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文本言语的含义。

笔者在教学《爸爸的花儿落了》时, 有意识地在文题后面设了一处横线, 让学生读完全文后将横线填写完整。学生通过品读文字, 深刻感受到了爸爸对自己的深情和盼望自己长大、懂事的情感。尽管写得深沉, 含而不露, 但学生还是悟出了言外之意, 补出了类似与“我已经长大了”的句子。那是因为小英子一路走过的童年, 也是学生们一步步感受到的童年, 因为年纪相仿, 因为同样有一颗细腻的心, 所以在授课过程中引导学生用一颗心去碰撞一颗心, 用文中父亲对英子殷切的叮嘱去激活学生的内心, 好的文字, 流淌出来的, 是借别人的故事来低述自己的心声。

在阅读过程中, 我们只有深入体验到特定语境下的这些特定的形象特点, 才能深入体验人物形象及其意义。在授课的最后, 用父亲最后叮嘱的那段录音再次唤起学生的认知, 这便达到了意识上的强化, 让他们能更准确把握文本的含义和文中人物的情感。

(二) 从语义到用意———“自下而上”的还原

如果“自上而下”阅读的意义在于阅读的准确性把握, 那么“自下而上”的阅读则是帮助学生解决作品“为什么这样写”的问题, 从而完成文本由语义到用意的还原, 其意义在于阅读的深刻性挖掘。

1.还原作品的语义

文章是语言的艺术。作品所蕴涵的意义隐藏在文本的语言中, 作家善于利用一定的表现手法和写作技巧进行语言变形, 化腐朽为神奇。文学作品语言的模糊性、多义性和不确定性, 决定了语言的“言外之意”、“意外之象”, 这时候教师需要做的是引导学生通过品读语言文字, 透过现象看本质, 还原作品的语义, 分析人物的个性和深层的感情, 帮助学生打开思维的大门, 充分挖掘出文章的主旨, 感悟文章的无穷的意蕴。所以我们要善于动用相关知识, 引导学生分析作品中的字面, 还原作品的语义, 深刻体会作品内涵。

笔者在教学《孔乙己》时, 抓住文中的“半”字, 引导学生由字面还原它的语义。先引导学生找出课文中的“半”字, 发现课文中对孔乙己的刻画出现了七次“半”字, 姓名取之于“上大人孔乙己”这半懂不懂的话;说话满嘴“之乎者也”让人半懂不懂;“站着喝酒而穿长衫”, 两种主顾的身份各一半;苦读半辈子, 结果却连“半个秀才也没捞到”;替人抄书时, “连人和书籍纸张笔砚一齐失踪”, 好喝懒做, 半途而废;被丁举人打了大半夜, “打折了腿”, 本来“高大”的孔乙己“坐着用这手慢慢走”, 以至小伙计平看了去, 竟“全没有人”, 孔乙己成了“半个人”。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理解“半”字的语义:孔乙己肉体的一半已死了, 而灵魂的一半还继续留在人世间受人嘲弄, 受人侮蔑, 孔乙己的生活始终没有跳出一个“半”字。孔乙己就这样在“半”字人生中匆匆谢幕 , “半”字含义的背后正是孔乙己在夹缝中求生存的边缘化“半”字人生的写照。

鲁迅作品的深刻就在于此, 以一个人的“半”字人生, 写尽了一个社会的满目悲凉, 上世纪中国冷漠麻木的病态社会和炎凉世态令人寒彻心骨。

2.还原作品的文义

文章的寓意往往通过意象、隐喻、象征、描写等手法, 借助艺术形象表现出来, 所以在解读文本的过程中, 只有通过文字将寓意还原, 才能达到深刻挖掘文本主旨的目的。

《记承天寺夜游》是苏轼的一篇笔记体散文 , 全篇营造了月夜静谧的意境, 看不到一般人被贬官的挫折、苦痛和郁闷只看到夜晚游历时的快乐、闲适和豁达。此文看似单纯写景表现作者的“闲”, 实则是寓意深远。如何使学生把握文意? 就需要引导学生联系写作背景、作者心境去还原, 就会发现“闲人”, 在这里并非闲极无聊、无所事事的人, 而是饱含了复杂的意味。表面上作者自嘲说自己和张怀民是清闲的人, 闲来无事才来赏月的, 实际上, 月色处处都有, 却只有情趣高雅的人才能够欣赏它。作者在此表达的意思是微妙而复杂的, 那些追名逐利的小人, 趋炎附势, 奔走钻营, 陷入那茫茫宦海而难以自拔, 何曾得暇领略这清虚冷月的仙境? 一个“闲”字寓意的还原, 是作者那潜藏在暗处的安闲自适豁达乐观心境的体现。

3.还原写作的用意

原始意图是文本作者在作品中对现实生活所作的最初审美体现, 是文章的主旨, 是文学教育需要解读的“源头”和“根本”。了解作家创作过程, 引入作者后来的相关看法, 恰当地运用知人论世, 这些都有助于理解作者的原始意图。

《猫》是郑振铎发表于1925年的作品 , 是郑振铎作品集《家庭的故事》的首篇。文中叙写了作者三次养猫的经历, 第一只猫病死, 第二只猫被外人掠夺, 第三只猫被冤屈而死。与之对应的是“自此, 我家好久不养猫”, 而课文却还有“自此, 我家永不养猫”一句话, 这是为何?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对这个问题的探究还原作品的用意。究其内心, “自此, 我家好久不养猫”的含义是因为曾经拥有的“新鲜与快乐”无端失落而下定决心不想再品尝失去美好事物的痛楚;而“自此, 我家永不养猫”的含义则是因为全家人误解、冤苦、害死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 在心中留下负罪感, 觉得永远愧对这种生灵。如果说“好久”表达了“我”因为守护不住生命内心而十分痛心与惋惜的话, 那么后者的“永不”则抒发了决然毅然的情绪, 内心的痛悔之意完全被递进, 被深化了。

作品语义、作品本意及作者写作用意的还原, 由表及里由浅入深, 追本溯源, 探幽发微, 在学生综合把握文本的基础上, 有利于达到深入挖掘文章主旨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张金保.遵循阅读规律, 提升阅读效率.语文教学通讯, 2007 (3) .

[2]亓成功.关于阅读教学“起点”的思考.语文教学通讯, 2007 (3) .

[3]孙建平.有效阅读, 本色语文的价值追.语文教学通讯, 2007 (2) .

[4]王传霖.对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文本意义探索.中国校外教育, 2007 (2) .

还原阅读教学的本色 篇8

一、语文教学的异化

1. 语文课堂的无趣

纵观现在的语文课堂, 很多老师的教学、学生的学习, 目的明确———一切为了考试。在高考指挥棒的指引下, 考什么就教什么, 涌现出了一大批以研究考试出名的所谓专家。语文本应是最令人陶醉的学科, 现在变得索然无味, 语文的尊严竟然要靠提高高考分值来捍卫。

2. 语文课堂的热闹

在许多所谓的优质课、示范课上, 课文还没读懂, 就和文本进行对话, 文章还没有理解, 就和作者质疑, 以显示教师理解的深度和广度。语文课越来越热闹了, 看影视多了, 读课本少了; 听录音多少, 老师朗读少了; 体验多了, 积累少了。语文教师运用多媒体技术熟练了, 新的教学名词越来越多了, 可为什么语文课的味道却淡了呢?

高中阅读教学手段繁复, 但是未能切实提高课堂的实效性, 学生在多样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的过程之中不能真正抓到重点, 提高自身的语文基本能力及基本素养。所以及时让语文教学及高中阅读教学回归语文本色, 是目前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

二、本色语文观对于高中阅读教学的重要意义

语文作为最为基础性、奠基性的语言类学科, 对学生的发展有重要作用, 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基本阅读能力, 还有学生对于本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理解与感受, 从而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丰富学生们的精神世界。

到底什么才是真正的“本色语文观”呢? 其实本色语文观是一种本着“简简单单教语文, 本本分分为学生, 扎扎实实求发展”的教学态度, 更是用最原始本分的教学手段来以文本内容为核心进行教学的教学方式。黄厚江在他的《我的本色语文观》中对于现在的语文教学是这样评价的“语文在被拔高。所谓拔高, 就是放弃了语文学科的基本责任, 而去追求那些高位的目标。”以此可以看出现行的语文教学都往往对于语文阅读基础知识教学、语文阅读基础能力等方面有所缺失。所以降低对于语文学习及语文教学的姿态, 关注语文学习及语文阅读的本质, 真正一步一个脚印的提高学生的基本语文素养, 而不是对语文学习上升到高标准的文化启蒙及审美分析。语文课程的最基本目标是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我们需要明确本色语文观对于语文教学及阅读教学的重要意义。我们需要沉下心, 去思考何为本色语文观, 本色语文观的真正意义是什么。

三、如何基于本色语文观完成高中阅读教学任务

( 一) 注重培养学生独立阅读和思考的能力, 阅读教学应以引导代替指导

基于本色语文观的背景之下, 进行高中阅读任务教学时, 应当更注重学生的独立阅读和思考的能力, 教师要留给学生以独立思考的空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过于详细的导读会剥夺学生们的思考空间, 不利于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所以教师应该以引导式教学代替指导性教学。

1. 以文章的初读感受为引导线索

以沈从文的经典小说《边城》为例, 在学生进行对边城的阅读前, 教师可以介绍一下沈从文的生平, 对于《边城》可以简单描述。其实沈从文的《边城》描绘了一个湘西山城, 在这个小小的边城中有着船家少女翠翠, 文章借翠翠的故事描绘出了人性之美与风俗之美。风景之美我们况且还可以用语言所描绘出来, 但小说中的字里行间所透露出来的风俗美及人情美却是需要学生来进行自我感受的。所以在学生进行《边城》阅读的时候, 教师可以提出“看完本文后, 你最大的感受是什么”“哪些地方感觉到美, 说说你的理由。”这种问题将阅读的着力点集中在文本的重难点上, 直接指向阅读目标和要求。并且具有很强的针对性, 在阅读中起到很好的导向作用, 也有利于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

2. 用原有的知识经验激活问题

阅读中运用学过的知识、激发原有的生活体验理解文本, 会促进学生对新知识的深入理解, 形成崭新的阅读体验。如阅读李煜《虞美人》时, 为了让学生赏析“问君能有几多愁, 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妙处, 教师可以让学生课外搜集一些描写“愁”的诗句, 如抽刀断水水更流, 举杯消愁愁更愁。———李白《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 只恐双溪舴艋舟, 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武陵春·春晚》 离愁渐远渐无穷, 迢迢不断如春水。———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梅残》, 通过比较引导学生领会李煜汪洋恣肆, 奔放倾泻的愁思。在《春江花月夜》的教学中, 我让学生联想一些关于“月”意象的诗句, 探究古诗词中“月”意象丰富的文化内涵。

( 二) 以课文文本内容为核心进行辐散性教学, 加强基础训练环节

字词句段篇是最为基本的文章结构, 回归本色语文教学其中最重要一点就是要加强基础训练的环节, 注重对于字词句的分析及学习, 从而夯实学生的语文基础。我曾经看过著名的特级教师———肖培东《金岳霖先生》的教学实录, 在这节课上, 肖老师以“从_____中我读出了金岳霖的____”的问题作为课堂的主线, 引导学生对“很不幸”“深一脚浅一脚”“好好地”等看似普通的词语进行通过反复的朗读, 不断加强学生对作者情感的把握。这是一堂原滋原味的语文课, 它充分利用文本进行辐散性教学, 注重对于字词句的分析和品味, 同时在这节课上你能看到教师的指导下, 学生的朗读的积极性被极大地调动起来, 有些像“希望熟知金先生的人把金先生好好写一写”“我对金先生所知甚少”这样的语句, 学生反复朗读了四、五次, 一直读到满意为止, 教师的每一次朗读指导都非常准备有效, 让朗读成为语文课最美的风景。

( 三) 完善评价与反馈环节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教师要允许阅读教学中学生所表现出来的差异性, 延迟判断, 基于学生自主讨论的空间, 在评价与反馈环节要尽量淡化教育痕迹, 明确语文阅读教学主体, 突出学生们的教学主体地位, 对于教学过程之中所出现的问题及现象要进行及时的调整, 从而适应学生阅读教学的学习需要。

1. 教师要为课堂评价制造空间

多元化的课堂评价拒绝“唯一答案”, 期待思想的丰富,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 它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的个性化魅力, 也可以学生在多元化解读中, 张扬个性, 完善人格, 塑造人文精神。[5]如在设计《孔雀东南飞》一课的教学时, 可以设计三个框架: ①解读刘兰芝的人物形象②婆婆为何不喜欢刘兰芝③造成悲剧的罪魁祸首是谁。实施教学时既要珍视学生的多元化解读, 又要根据注意文本的价值取向, 巧妙引导, 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欣赏水平。

2. 教师要关于捕捉学生的生成信息

学生是拥有无限潜能和发展可能的鲜活生命体, 课堂上教师的重要任务是通过评价的形式将生命的内质呼唤出来, 并给予用心的呵护。学生在课堂上可能会随意发言, 但老师不能随便对待, 教师的智慧在应对突发的意外状况时显得尤其重要。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 要关于营造平等的交流氛围, 通过师生、生生间富有灵性的评价进行动态交流。在这个过程中生成的资源的丰富多彩的, 需要我们有一双慧眼洞察秋毫, 时刻关注并及时捕捉有价值的新问题, 重新调整教学结构, 从而促进教学评价的不断生成和发展。

本色语文观对于现在的语文教学及高中阅读教学具有很大的作用, 极大的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并且呼唤人们回到教育及语文教育的本质上来, 注重语文教育的本源, 有效的改进了目前语文教学的过于“假、大、空”的教学问题。让我们切实行走在本色语文的道路上!

参考文献

[1]陈建浩.新课程背景下的“本色语文”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 2014.

[2]张一山.略论黄厚江本色语文教学中的“读”[J].江苏教育研究, 2014, (07) :50-53.

[3]蒋祖霞.让课堂成为语文学习的实践平台——解读黄厚江本色语文的学生立场[J].语文教学通讯, 2013, (10) :12-14.

[4]王小毅, 陈世荣.在生命的激荡中飞扬语言的智慧——特级教师王小毅《詹天佑》教学实录与点评[J].教育科学论坛, 2015, (21) :39-45+4.

营造趣味课堂,还原音乐本色 篇9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学课堂

中图分类号:G62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1-0142-01

音乐是一门能陶冶人思想情操的心灵艺术,它能够促进学生的审美能力与思维能力的发展。因此,教师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如何营造一个充满童趣的音乐课堂,让小学生参与到音乐学习中去,从而营造充满童趣的音乐课堂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小学音乐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初步审美能力。因此,作为音乐教师必须营造童趣课堂,充分彰显出音乐学科的特色。

一、激发兴趣,深化对音乐作品的感受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通过制作多媒体课件、视频等直观手段,结合形象生动、通俗易懂、深入心灵的教学语言,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加深学生对音乐作品的感受,从而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引领学生共同欣赏《小青蛙》时,学生们都觉得这首歌非常好听。但这种欣赏仅是一种直觉的的反映。为使学生进一步体验这首作品的内涵,得到心灵的享受,就必须继续广泛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的思维追随着音乐的起伏展开想象的翅膀。在欣赏乐曲第一段时,可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小青蛙的活动环境——荷塘,要求学生边听边想:小青蛙到底在干什么?在音乐的渲染下,学生的思维就开始活跃起来,有的说小青蛙在唱歌,有的说小青蛙在跳舞,有的说小青蛙在游泳,有的说小青蛙在睡觉……随着学生的精彩描述,各种形态的小青蛙跃然台前,听觉形象转化为视觉形象,模糊变为清晰,学生欣赏得津津有味,有说有笑,充分感受到想象的欢乐。清新欢快的音乐结合活泼生动的画面,深深地打动了学生,使他们在通过听觉感受乐曲优美旋律的同时,又通过视觉感受到乐曲的动态之美。这样循序诱导,不仅广泛地激起学生的兴趣,而且加深了学生对乐曲的感受,清晰了脑海中对乐曲的印象。

二、提升美感,提高音乐审美品位

培养儿童审美情感需要通过具体因素,这样体验才能由简到繁、由浅入深、由表入心。小学生好奇心比较强,并且对美好事物充满了无限的憧憬。就拿我校的民族学生来讲,他们大多来自乡下,之前接触的事物少而单一,来到县城后接触的新奇的事物比以前多了很多,他们总是处处充满了好奇,清澈的眼睛满是对未来美好的憧憬。而音乐是一门表达情感艺术,课堂音乐教学理所当然成为培养和发展学生初步音乐审美情感的理想场所。但小学生知识面窄,见识少、体验缺,对是非美丑的分辨仅处于模糊萌芽状态,需要我们通过不同的音乐形象的比较和鉴别,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教师就是他们审美路上的领路人,我们应该用他们喜闻乐见的轻松愉悦的方式寓教于乐,让他们在音乐的天堂中自由翱翔。

三、改进评价,激发学生学好信心

传统的小学音乐课堂评价没有注重情感与态度的培养。新课改下评价机制得到改善,它充分的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地位,使学生对情感认知度有着不同的反应。尺有所短,寸有所长,首先,教师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身上的长处与亮点。小学音乐教学的初衷并不是不是要培养音乐大师与歌唱家,而是要让每一个学生在欣赏音乐过程中能够得到快乐,并把这快乐带到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就拿欣赏讨论乐曲的主题旋律可以分为几类来讲。教师可以通过引导的方式让学生探究音乐理论知识。让欣赏用手势表表达音乐中乐调的起伏和变化。如果学生能够正确或较为确切地描述出对音乐的理解,教师应该立刻给于肯定的评价。千万不要忽视了表扬的力量,教师的一个赞许的眼神都能够激起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高兴一堂课,一句激励性的语言可能让学生铭记在心一辈子。通过建立这样的评价机制,学生不但能系统有效地掌握了所学音乐知识,还激发了他们学好音乐的自信心。

四、陶冶情操,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

小学音乐课本的教学曲目是按照学生接受能力来选择的,除了适合小学生歌唱的中外优秀歌曲,结合新疆特殊的社会现状还应适当的增加一些维护名族团结、反对民族分裂的民族风格的歌曲作为基本教学内容。编排这些曲目不仅是陶冶学生的情操,还可以让名族团结的种子在儿童幼小的心里生根发芽,长大后自觉做民族团结的践行者,同反动势力做斗争,为新疆的民族大团结贡献力量。这样,学生就会在反复地歌唱歌词的过程中产生情感的共鸣。这种寓教于乐的教学手段,对于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具有潜移默化地作用。

五、多法并举,诱发欣赏作品兴趣

小学生的年龄比较小,他们的生活阅历很浅,经验积累的也少之又少,要让他们能真正理解音乐的深意还是比较困难的。但是,音乐教学的目的就是达到陶冶学生的情操的效果。因此,教师要用小学生自己的思维特征让他们真正理解音乐。我们不妨用一个有趣的故事,或者一些生动形象的画面,亦可以是启发性诱导等,来充分刺激学生的视觉与听觉,从而获得听觉与视觉的同步感知,这样才有利于学生深入理解音乐作品。这样,学生才能更加准确地把握音乐作品内容,从而更加深刻地理解了音乐作品的内涵。

六、给孩子一个微笑,带他们畅游音乐的天堂

一句不经意的批评,可能让学生莫名地郁闷一整天;一句简单的表扬,可能让学生欢喜雀跃一阵子;一个阳光的微笑,可能照亮学生小小的心灵。兴趣就是最好的老师,一旦产生往往可以事半功倍,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让小学音乐课堂成为学生畅游音乐世界的驿站,奔向梦想的起点,飞往天堂的起航,把音乐的快乐传递到世界的角角落落,因为音乐开启一扇门,叩开一扇窗。

优秀的音乐作品最能陶冶人的情操,最能提升学生的音乐品质。营造童趣般的小学音乐课堂,就要把握并践行新课改教学理念,不断除旧出新教学手段,采用灵活新颖的教学方式,还原音乐本色,让学生能真正享受到学习音乐的快乐。我們不仅是音乐老师,我们还是兴趣启蒙者;音乐不只是课堂,更是轻松快乐的灵魂驿站。走下教师神坛,走进学生心里,你离成功就不远。

参考文献:

[1]顾通达.听音乐课引出话题——对艺术教学的思考[J].音乐教育,2012(04).

[2]王润花.农村音乐课节奏教学的几点尝试[J].吉林教育,2011(18).

上一篇:以人为本小学教育管理下一篇:静脉输液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