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还原

2024-06-19

生活中还原(精选5篇)

生活中还原 篇1

数学“生活化”, 就是要从学生丰富的生活背景中捕捉数学现象, 引导学生尽可能把生活中的数学上升为科学, 再用科学来解决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模式, 对学生更好地认识数学、学好数学、培养能力、发展智力, 促进综合素质的发展, 具有重要意义。因此, 作为教师要善于结合课堂教学内容, 捕捉生活中的数学现象, 挖掘数学知识的生活内涵。

“创设情境”是小学数学教学中常用的一种策略, 它有利于解决数学的高度抽象与小学生思维的具体形象性之间的矛盾。“问题情境——数学模型——解释与应用”的教学模式, 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模式。根据这个模式, 我们的首要任务就是创设情境, 提供给学生开放性、生活性、现实性的信息, 从而让学生根据教师所创设的情境提出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

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 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现有的知识背景出发, 它蕴含着两层含义:一是我们要努力挖掘现实生活中的“数学因子”, 将生活中的数学素材自然地、适时地引人数学课堂;二是创设的生活化情境, 应该符合儿童的认知水平和认知特点, 有效地实现“生活数学”与“学校数学”之间的沟通与融合。

还原生活的质感 篇2

彼时,两年一度“金陵百家全国中国画展”评选落下帷幕,十位青年艺术家获得了本届美展的大奖,其中谭逸作为山西省第一个获此殊荣的艺术家得到了业界的广泛关注。

山西太原是个历史名城,文物丰富,民风淳朴,可以说是中原文化积淀之集大成者。云冈石窟、平遥古城、永乐宫、五台山等等名胜古迹分布在太原周边,这里既有宗教给人带来的神秘感又有商业气息的繁华。在如此环境中成长起来的谭逸,用心灵感受着三晋文风,用画笔记录着历史变迁。朋友们说起谭逸,总有这样的感受:“谭逸给人的感觉是谦和但不谦卑,像是带有一种佛家的安宁在其中。” 谭逸相信安己、安神才能安身,所以在画画上,他尽可能的遵从自己内心的意愿,真诚真挚,不骄不躁,超然度外,画作反而有了禅意。

获奖作品《星来了》系列描绘了记者在捕捉新闻时候的一瞬间的情态,形神毕肖,妙趣横生。仔细看画面中年轻的记者们,不仅仅是衣着装备画出了职业生活,特别是人的表情或紧张忐忑或自信专注,给观众过目不忘的印象。艺术语言上,艺术家纯用黑白,单纯洗练地表现了一个复杂的现代场景,结构明晰又别出心裁。有生活的观察,有恰当的艺术表现,这就是能够征服挑剔评委的最直接原因吧。

谭逸在获奖感言中诚恳地给观众们介绍:“《星来了》是近期创作的作品,没有太多的观念参与其中,其实很简单,我尽量去还原他们本来的生命质感,色彩上回归到简约的黑白世界,从版画,汉代的画像石、画像砖汲取营养。虽然表现的是当代,但还是想追求视觉背后的历史感。只是想对这一本来光怪陆离的世界给予一点凝重,因为当代社会与当代社会中的人太需要这一点了。”

当“追星”成为触目可见的社会时尚,成为从一个侧面反映出身处盛世的民众无忧无虑的精神调味需求时,种种情状不期而然地不断映现在艺术家的脑子里,对草根生活的认同、感悟,激发了作者的创作欲望,最终化为富有魅力的艺术画面。南京艺术学院丁涛教授指出:“《星来了》的创作,是一组攫取当下生活场景加以集中表现的艺术剪影。无疑给观众提供了一碟有滋有味的精神菜肴。这是一幅依循现实主义创作精神,着眼于社会人生,在多姿多彩的生活万花筒里,点击到的充满谐趣的页面。”

谭逸喜欢写生,也善于写生。在中央美术学院的求学生涯中,他笔耕不辍,画出了100多张写生作品,慢慢找到了自己的风格语言。这一朴实无华的风格与其沉着的性格相关。在充斥着现代与后现代艺术驳杂与喧嚣的环境中,他没有为外在环境迷惑,而是专注于自己的内心需要,摒弃观念的干扰,在形式语言上着力无疑是一种智慧的选择。

生活中还原 篇3

学生是一个完整的生命体, 语文是一个完整的生命体, 课堂也是一个完整的生命体, 它不仅需要理性的启发和诱导, 也需要感性的点燃和熏陶。王崧舟老师说:语文是感性的, 所以, 语文教学和语文学习也必须以感性为主。语文来源于生活之中, 生命之中。要让学生走进语文, 一条行之有效的捷径便是“还原”。“还原”得越真切、越生动、越细致、越深入, 那么, 你的语文教学、学生的语文学习就越能进入积极的状态。

一、识字教学, 追根寻源

我们的祖先创造的汉字不仅形体美, 还意蕴丰富。她来自生活, 又拓展了我们的生活。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小学林佩菱老师在执教《“红领巾”真好》这一课的生字教学中, 就充分利用了这一特点, 成功地在汉字与生活之中搭建了一条相通之路, 孩子们学起来既轻松又有趣。首先她利用熟字“领”进入教学:

复习“领”字, 重温形声字构字规律, 并指导书写。

师:对于红领巾大家都很熟悉, 少先队员的标志就是红领巾, 请大家摸摸, 红领巾是不是绕过领子。“领”字之前已经认识过了, 是熟字老朋友。你能给大家讲讲怎么记住它的吗?

生 :“领”是个形声字。“令”是声旁, 表读音。“页”是形旁, 表示头。“领”就在头下面脖子的位置。

师:根据形声字的规律我们很容易就记牢它的样子, 读准它的音, 并理解它的意思。

又如“斩”和“牌”的教学:

学习“崭”字:

师:看这个“崭”字, 它也是形声字。下面的“斩”是声旁, 也念做zhǎn, “斩”上加了“山”成为“崭”, 猜一猜, 和山有什么关系? (生猜测)

师:“崭”原先指山很高很高、很陡很陡。“崭”现在有“很”的意思。“崭新”就是……生:很新很新。

师:你见过崭新的什么东西?

生:崭新的书包、崭新的鞋、崭新的衣服……

学习“牌”字:

师:“牌”字也是形声字, 我们看左边的“片”﹝图字结合形象演示“片”字的来由:

“片”字就像劈开的木片。你们猜猜, 带有片字旁的“牌”指的是什么?

生:扁扁薄薄的木牌。

师:是这样的。人们在牌子上写字做成各种牌。你知道的有哪些?

生:门牌、车牌、扑克牌……

相信经过这节课的学习, 孩子们将会在他们的心里深深地印入这些字, 同时也使孩子们初步觉得语文原来就在我们的生活当中, 它并不遥远, 并不是不可触摸的, 从而就在他们的心里种下了语文学习的兴趣种子。

二、词语教学, 感性再现

词语教学是我们低段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 通常我们的做法是多读多写, 只要多复习总会记住的, 而只要记住了也就任务完成了。但江苏的一位老师在教学《黄河的主人》这一课的词语时却给了我们一个感性教学的示范。就以“艄公”一词的教学来说吧:他先是让学生读准字音, 然后让学生说说自己的理解。第一个学生说:“艄公”就是撑船的人, 课文中指撑着羊皮筏子的人。王崧舟老师点评说如果教学到此为止, 只能说是应付考试有用, 表现生命没用, 因为这样的学习还是处于一种消极状态。可贵的是这位老师马上跟进了一步, 问道:“你能想象一下艄公会是什么样儿呢?”老师的这一问唤醒了“艄公”这个抽象的符号, 学生开始有意识地往这个符号里注入了灵魂, 从而“艄公”这个符号渐渐地就在孩子们的眼前丰满起来了。你听孩子们的答案吧, 一个说:“艄公会有一张饱经风霜的脸。”一个说:“艄公的皮肤一定是黝黑黝黑的, 因为他长期经受着黄河上的风吹浪打, 日晒雨淋。”一个说: “艄公应该有着强健的身体, 他们的胳臂一定特别粗壮有力。”接着, 老师打出一张照片, 一张黄河艄公的镜头, 说:“大家看, 这就是黄河艄公。”就这样, “艄公”这个符号就还原了, 一还原, 这个词语就有了生命的气息, 就活了 !

再如当一个学生站起来谈自己对“惊涛骇浪”的理解时说:“我先查了‘骇’的意思, 因为这个词的意思我不大明白。当我知道‘骇’就是‘惊惧’的意思时, 我也明白了整个词语的意思了。”这位老师马上接着问了一句:“读到‘惊涛骇浪’这个词时, 你们还会联想到书上的哪些词语呢?”一下子又激活了学生的感觉。一个学生说:“我想到了波浪滔滔。”一个学生说:“我想到了浊浪排空。”一个说:“我想到了汹涌激流。”一个说:“我想到了黄河滚滚。”还有一个说:“我想到了风浪险恶。”原本只是一个符号的词语, 原本只是四个字而已的一个词语, 现在却不再是一个干瘪的抽象符号了, 当你再次读到这个词语时, 你就会有一种脸发白、心发慌的感受了。这就是把语文教学和生命体验融为一体的感性教学。

王崧舟老师说:任何一个词, 一旦你把它看成一个独特的生命存在, 它就有呼吸, 就有心跳, 就有脉搏, 就有体温, 就有血液会缓缓流淌。

三、阅读教学, 读活文本

夏丏尊先生曾经说过, 语文学习最要紧的是引发一种对文字的敏感, 也就是所谓的“语感”。但是, 语感的培养需要的是感受者本身能沉入到语言文字当中, 与它们融合在一起感受着它们的体温, 它们的喜怒哀乐, 它们的一静一动。犹如学习游泳的人不能光在岸上看, 你得真真正正地与水进行亲密接触, 水才会包容你, 任你在其中自由翻滚, 任意嬉戏。作为引领者的我们, 首先得让自己充分浸润在文本当中。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 (最新修订版) 指出: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因而我们自己得要能在文本中活起来, 让文本在我们面前鲜活起来。如何读活文本, 让自己活在文本当中呢?

《两小儿辩日》是我在中学当中学习的, 现在留给我的印象只是两孩子在争辩太阳的大小, 最后让孔子来评判, 孔子也说不出所以然的事。这就如一条信息扫过一般。当时老师要求我们背诵的, 如今却一点儿都背不了。轮到自己教学生时, 我如法炮制, 也让孩子们背诵, 自认为超过老师的是我试图进行场景再现, 让他们模仿两小儿进行辩斗, 进而理解文章主旨。可实际效果只是达到了所谓的有感情朗读。当时怎么也不明白为何不能达到意想的效果。看了王崧舟老师的《两小儿辩日》教学实录后, 才如梦初醒, 原来作为教者的我都没有真正浸入文本之中, 又如何要求学生在文本之中活起来呢?以下是王崧舟老师执教的《两小儿辩日》片段:

师:怎么才是辩斗呢?同桌之间分好角色, 放开声音辩斗, 把这味读出来。

同桌辩斗。

师:好了, 哪两位小儿来辩斗辩斗? (请了两名学生) 这是小儿1, 这是小儿2, 咱们听一听两小儿是怎样辩斗的, 看看有没有辩斗的味。

两小儿辩斗。

师:辩是辩了, 只是没有斗的味。

又请两小儿辩斗。

师:一个是急性子, 一个是慢性子。下面, 我做一小儿, 你们推荐一位胆子大点儿, 做另一小儿。 (学生推荐一位男生上台去)

师:你身子稍微向着同学们, 但眼睛要看着我, 因为你跟我辩斗。 (学生按老师要求站好)

师: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而日中时远也。

生:我以日初出远, 而日中时近也。

师:日初出大如车盖, 及日中, 则如盘盂, 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生:日初出沧沧凉凉, 及其日中如探汤, 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师:日始出时近, 日中时远。 (语速加快)

生:日初出远, 日中时近。 (生的语速也相应加快)

师:非也, 日始出时近, 日中时远。

生:非然也, 日初出远, 日中时近。

师:非也, 非也!日始出时近, 日中时远!

生:非然也, 非然也!日初出远, 日中时近!

(王老师通过语速变化、增加词语等不断煽情, 学生的情绪高涨, 师生辩论达到忘我的境界, 博得阵阵掌声。)

师:这一辩辩出了什么?

生1:辩出了他们的观念和思想。

生2:辩出了他们都很细心。

生3:辩出了他们的童真。

生4:辩出了他们对科学实事求是的精神。

生5:辩出了连孔子也有不懂的地方。

生6:辩出了古代的科学不发达。

师:我们一起再来辩一辩, 左边三个小组当小儿1, 另外三个小组当小儿2。

全体学生辩斗, 老师在一边点火煽情。

……

你看孩子们学得多带劲, 学得多有趣。毋庸置疑, 这才是真正地带领学生走进文本, 用感性教学的方式让文本和孩子们融为一体, 一起复活。试想一下, 二千五百多年前的那一幕辩斗定会如王老师课堂上呈现的那般激烈, 岂是浓缩后的几句可替代?由此我们要明白读活文本不是一句空话, 它要求我们老师引领学生将平面的语言文字转化为立体的鲜活的人物形象, 穿越历史的时空、空间的阻隔登陆到物我一体、情景交融的对话之中。

我们的祖国语言文字之所以能绵亘五千年, 屹立世界语言之林而不倒, 并且永远魅力无穷, 是因为我们的语言文字有想之不尽的意境之美和品之不完的韵味。你瞧, 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一个“绿”字, 带给我们的可不止是江南一片春意, 还带出了诗人壮志得以凌云的盎然绿意呢!李白床前的月光不止是一个景, 更是一份思乡的情怀哪 ! 作为语文教师若能在一些特定的意象之中引导学生读出言外之意, 意外之情, 让学生去感受文字的意境, 去触摸、探寻文字心灵深处的那份情怀, 那将会是更高的一种境界了。

总之, 感性教学是一种形象化的教学, 它要求我们还语文以画面、还语文以旋律、还语文以意象。语文是最需要倾注情感的学科, 感性教学就是一种情感体验的教学。正是感性, 让语文回到了生命的源头, 回归生命的本真。

摘要:小学阶段的学生, 他们的心理发展正处于感性时期, 因而学生的语文学习也是以感性的方式进行的。而从语言的发展来看, 语言的不断丰富和不断精彩也是在生活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可就是这样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血肉相连的语文, 我们的孩子学起来却觉得是负着千斤之力般沉重。本文结合教学实践, 探讨了还原语言生活气息, 激活语文生命本真, 提高小学语文教学实效的问题。

关键词:语文学习,感性教学,生活还原

参考文献

[1]王崧舟.王崧舟讲语文[M].北京:语文出版社, 2008.

[2]杨伶俐.回归语文教育的本真[J].现代语文, 2013 (1) .

运用生活事例学习氧化还原反应 篇4

关键词:生活实例;氧化还原反应;教学的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章编号:1992-7711(2014)09-0160

氧化还原反应是中学化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在整个中学化学建构体系中处于重要的地位。新课程标准要求理科高考学生不仅要学好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内容、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规律、氧化还原反应的常用表示方法,而且还要掌握与氧化还原反应直接相关的元素化合物、电化学和有机化学等知识。在教学中,学生总是因为氧化还原反应知识迁移点过多,不容易理解,导致学过的知识容易忘记、容易搞错。而氧化还原反应从必修到选修,是层层递进、步步加深的。氧化还原反应的教学也成了高中化学教学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

笔者在氧化还原反应教学中尝试了部分通俗易懂的类比教学,虽然有些题材有点难登大雅之堂,但是它能将抽象化的知识变成“有形”的物化的东西,可以引发学生的直接思维,产生感性认知。在实际教学中,它不仅能很好地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而且能增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首先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是不可分割的,是相伴而生的。就像一对孪生姐妹,有氧化反应的,必然发生还原反应。仔细观察氧化还原反应中的物质,其元素化合价必然发生变化。因此,我们可以通过标示元素化合价的方法判断某个反应是否是氧化还原反应。也就是说,化合价有升高必然有降低,从微观角度说电子有得必有失,然而在遇到化合价比较复杂的物质时,不少学生就感到无从着手。

在氧化还原反应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笔者首先作了如下总体概括:事实上,一般的氧化还原反应基本上是氧化性相对较强的物质与还原性相对较强的物质反应生成还原性较弱的物质与氧化性较弱的物质。

如:Cl2+2Fe2+=2Fe3++2Cl-,反应物之间由于“性格”差异过大,不能和谐相处,导致在一起只能相互“打架”,最终变成互相和睦相处的物质,学生想想确实蛮有意思和道理的。在上面的方程式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发现Cl2有能力将Fe2+变成Fe3+,失电子能力Cl2> Fe3+,即氧化性Cl2> Fe3+。此时,笔者马上推出一般的氧化还原反应里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并且两者是充要关系。同时,提出氧化剂的氧化性越强,它就越有能力将还原性物质氧化到高价,如Fe分别与S、Cl2、O2反应,得到FeS、FeCl3、Fe3O4,我们可以生成物中铁的化合价分别为+2价、+3价和+8/3价,得到氧化性Cl2> O2>S,根据实际例子,学生发现确实是这么回事,自然很快就理解了,并且打开了广泛的思维空间。

然而有学生思考后发现方程Cl2+2NaOH=NaCl+ NaClO+H2O不是这么一回事。笔者在肯定了这名学生的想法后,强调指出这是一类特殊的氧化还原反应,它的氧化剂和还原剂相同,本来Cl2是稳定存在的,由于NaOH的到来而引发“内讧”,使Cl2中一个氯原子化合价升高,一个化合价降低,当然氧化剂的氧化性大于氧化产物的氧化性,在这样的方程式中就不成立了。这样,就能很好地解释化学中的特殊情况了,学生的内心疑惑也得到了解决。

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另一个难点是电子转移问题,有不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经常搞错。例如:说出反应KClO3+6HCl=KCl+3Cl2↑+3H2O的电子转移个数。

对于高一初学氧化还原反应的学生来说,很容易认为Cl2只是氧化产物,而把KCl看成还原产物,根据电子转移守恒定理,学生顺理成章地就得出了转移电子为6e-,然而标准答案却是5e-,这让我们的高一学生很困惑。此时,教师可能会及时抛出氧化还原反应化合价转化规律中的“只靠近,不相交”规律,学生只是很机械的记忆,并理解这个结果。

在做课后类似的练习中,还有不少学生出错,说明他们还是心存疑惑。若教师能够用“歪理”加以理解,如:由于KClO3 中Cl的化合价高,将其比为一杯热水,而HCl中Cl的化合价为最低价,将其比为一杯冷水。将两者混合,在能量守恒的前提下,如果Cl2只是氧化产物,而KCl是还原产物,相当于原来的冷水温度升高了,但热水部分变成了与原来冷水一样冷的冷水,这样可能吗?回答当然是否定的。因为学生们根据生活实际容易知道其结果:要么是由于混合不充分,热水部分还是比冷水热;要么是最终一样热,即相当于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都是Cl2。这样无形中“解释”了学生心中的疑惑,自然提高了教学的有效性。

同时,在判断转移电子多少的时候,有不少学生会犯这样的错误,如:2Na2O2+2H2O=4NaOH+O2↑ 许多学生知道Na2O2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但是算出的电子转移个数还是4e-,而不是2e-。这是为什么呢?笔者经过了解,原来是学生认为氧化剂得到2e-,还原剂失去2e-,最终两者就相差4e-了。针对这个问题,笔者给学生讲了小学一年级分苹果的数学题。在六一儿童节,小明分到8个苹果,小红分到4个苹果,小明给小红多少个两人一样多?学生们异口同声地回答:当然是2个。笔者适时提出:小明少了2个,小红多了2个,转移了多少个?学生们顿时如梦初醒,暗笑自己居然犯如此低级的错误,并且从根本上理解了电子转移守恒和电子转移的数目。一个容易犯的错误在轻松的氛围中解决了。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学生经常会碰到一个氧化剂氧化多个还原剂的情况。如:写出在含有nmolFeBr2溶液中,通入nmolCl2的离子方程式。不少学生拿到这道题时不知道从哪里入手,有的甚至直接写了2Br-+Cl2=Br2+ 2Cl-。究其原因是学生知道Fe2+和Br-都能与Cl2反应,但不清楚该如何反应。事实上在这里,首先要使学生清楚Cl2、Br2、Fe3+的氧化性是Cl2>Br2>Fe3+。根据强弱原理,还原性Fe2+> Br-。即反应体系中只有一个氧化剂,而还原剂有两个,显然这两个就得“竞争上岗”,谁有能力谁先上,只有当能力强的“没有了”,能力弱的才能接上。很显然,还原性强的Fe2+先反应,只有当Fe2+反应完,Br-才能有机会反应。

这样,学生从根本上理解了反应的进程,后面根据量的关系写离子方程式自然水到渠成了。同时,“竞争上岗”在电化学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如用惰性电极电解CuSO4和(下转第157页)(上接第160页)NaCl的混合溶液,很明显,溶液中阳离子有Cu2+、H+、Na+,阴离子有SO42-、Cl-、OH-。阳离子向阴极移动并在阴极放电,阴离子向阳极移动并在阳极放电,根据放电顺序必定是Cu2+和Cl-先分别在阴极和阳极放电,若其中某一种离子没有了,才考虑同一电性的其他离子。如Cl-没有了,才能考虑后面的OH-。Cu2+没有了,才能考虑后面的H+,最后考虑Na+。这样有“竞争上岗”的大前提在,学生分析如何电解就容易多了。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课程在不断地改革,学生的认知水平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但是有一样是不变的,那就是在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学得更有兴趣、学得更加轻松,只要学生学得有感觉了,学生对教师所教的内容就会更好地消化与吸收,教学的有效性也自然会得到提高。

从生活的切片到时代的还原 篇5

同样,他也是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导演,一部《神探亨特张》号称要@全中国,微博时代的@和对一线警察的真实故事还原结合在一起,既有生气又接地气。

作为影评人和本片主演之一的史航开聊高群书,让我们一起听听他们对这部影片创作的争论。

小偷:一群无力的人去害更无力的人

史航

今天我们要谈的是一部电影,《神探亨特张》,一个神探抓小偷的故事。这部片子没有多少专业演员介入,更多都是一些非职业演员,演一些牛鬼蛇神的角色,揭示小偷和神探背后的辛酸。

我们以往的艺术写群像的太少,电影多是写一个角色,找名演员来演。这部片子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它并非单独写一个神偷,而是写一群贼。这让我想起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社会档案里,有一个“贼代会”在这里比本事。

高群书

贼的特点是群体作案,组合犯罪。80年代在郑州和唐山都开过烟酒展销会,都是带着钱参加的,随便打一个车都是五六元。吸引了很多小偷,南北方的小偷都上郑州比艺去了,从火车站就开始偷。

目前中国犯罪最大特征就是谋生感。过去的江洋大盗,可以通过偷盗累积巨大的财富。但现在已经完全不是那个时代了。现代人特别关注各种高手,但是高手在我们的生活中太少了。我最初想拍一个小偷大全,但当我真正跟着影片原型神探张去体验生活时,却发现犯罪高手已经基本没有了。我去了各种地方,想看看现在小偷群的状态。当时带有几分猎奇心,但是后来不再猎奇了,因为发现他们非常不奇,都是一些生活很无力的人,用这些手段去害同样生活无力的别人,完成一条食物链的转换。这是很可怕的现象。

“小恶”对社会有巨大的腐蚀力

史航

我在片子里演了个骗子,守着北医三院门口,不用多少技术就能把人划拉干净。最后被抓的时候说:我这颗心和警察那颗心是一样的,都是帮人,我拿这点钱,说不定他运气就好了,所以我安心。在真实“贼群”中这种心态有普遍性吗?

高群书

我以前采访过很多罪犯,他们最大的特点就是都说自己很冤。他们会攀比:有很多人在贪污,你为什么不管?有很多人在偷,你为什么不管?他们只认为自己倒霉,而不认为自己真的犯罪了。

史航

其实这种社会角色对人的伤害应该是十分巨大的。

高群书

生活中比特技更冲击人心的,往往是平凡的暴力和各种影响个人的不测风云。他们所做的虽然不是杀人放火,谋财害命,但从医院门口出来的人都是奔药店、储蓄所的,心理本就脆弱,再被落井下石,就不会再信任人了,这对社会有着巨大的腐蚀力。你在街头扶起老太太,结果被讹诈,那你以后也不会再去扶助老人了。街头那些犯人,打碎了你对人生所有的梦想和激情,这是最可怕的。

高群书

导演介绍:国内一线导演,中国警匪剧领军人物。

成名于《命案十三宗》,大火于《征服》、《风声》。

《神探亨特张》剧情介绍

一个戒烟戒到哮喘的老神探,带着一群便衣手下不知疲倦地游走在京城街头。一群被生活欺负又去欺负生活的骗子小偷,他们失意于江湖,却又离不开江湖。当神探遭遇贼王公然挑衅,当一股正能量对抗多种负能量,一场场斗智斗勇、啼笑皆非的猫鼠好戏轮番上演。三十位微博知识分子空降北京大街小巷,上演坑蒙拐骗、嬉笑怒骂,为你揭开一幅绚烂混沌的街头犯罪浮世绘。

拍电影要重细节 细节传达出事物的本质

史航

你的第一部电影是《东京审判》,审判一帮日本战犯。我们平时看影视剧,往往前面几张脸还能看,后面的都在偷偷笑。演那些战犯的肯定不是名角,你也没钱请名演员,但是每一张脸都那么深刻,每一张脸都是一个战犯,其实那都是一些普通面孔。怎么做到的?

高群书

战犯坐在那儿被审判时,不会哭天抢地,他一定是有身份有气场的,这是他经过很多生死练就的淡定。

气场是通过各种方式练就的,可以通过战场杀人练就,也可以通过经常在舞台上被万人观瞻得到。我们找的演员都是各种剧团里的文武场琴师,他们没有经历生死,但是他们有气度,很淡定。在单位时间、单位画面里,这些是可以移植的。 我们也没有找普通群众演员。因为人往那儿一坐,气质看上去必须是对的,这样一群人才能让观众接受这是东京审判。若是找一批普通群众演员,气度不够。

史航

我以前曾就古董请教作家阿城老师,我说我没钱玩古董,怎么练习眼光?他说,你把眼睛养娇贵,就看故宫博物院的东西,看一年,你的眼睛再看假货就扎眼。这也是练习“看气质”?

高群书

是的,好东西,包括字、画、古董,一定有其不可复制的细节,有一股贯通的气。不是大师,练不出那细节;没有岁月、时代、传统的烙印,生不出相应的气质。

好比我们当初拍《千钧一发》,在哈尔滨的一条街,那是哈尔滨从清末到民国初年最繁华的一条街,到现代,虽然上面搭着塑料布、高压线,但是那种华贵感是抹不掉的。我们拍完戏以后,当地就翻新,但是一翻新那种感觉就没有了。

当然也有人说这些都是细枝末节,根本不重要。其实严格来说这是一种意识流,我以这种方式将我眼中的事物本质传达出来。

电影应记录对时代的观察 给未来留信史

史航

对现代城市的表现,大概很少有人在大银幕上看到不收拾的路面、肮脏的屋顶、半昏的灯。这部片子为何如此特殊?

高群书

很多人应当都有感觉,虽然眼前都是日常所见的琐碎事物,但是当你停下来,站在一个角度,全神贯注地看那些人、那些风物的时候,你会突然生出全然不同的感觉。而如果你现在特别想看看宋朝的一条街道究竟是什么样,那是无从得知的,只能从文字描述或一幅静止的绘画中去想象。

只有当时不加修饰地去记录,才能传达出完整的现场。以后美工做出来的东西怎么看都不会像,没有烟火气。

史航

你是用这种方式,把一方人的命运、时代的信息,封存在画面里,保存下来。

高群书

是的。任何一个年代,一个场所,要真实表现都必须有真实的人物、真实的环境、真实的事件。但是做起来不容易。比如上世纪80年代,我们还可以找到一些可以复原的东西,大家记忆里面都有,但是1930年的记忆就已经很少,几乎没有了。

我的努力,是希望当新一代成长起来的时候,再想看1930年、1980年中国人的生活,还能够看见一些相对真实丰满的场景,而非只是一幅画、一本书。

史航

你这部片子该叫现实主义还是批判现实主义?

高群书

它应该称作批判现实主义,它是把双榆树这块地方当作中国的切面,里面有纹路、有肌肉、有病菌,把这些展示给你看。这部片子描写了中国各种层次各种手法的小偷、骗子,还有警察、神探,你30年后可以从中看到2012年中国一个切片的样子。

史航

你对这部片子最终的命运,比如票房和口碑,有没有担忧?

高群书

上一篇:高职数学及应用下一篇:免疫学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