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原课堂教学的本色

2024-06-24

还原课堂教学的本色(共8篇)

还原课堂教学的本色 篇1

还原语文本色

追求本真课堂

阳邑中心小学

王旗慧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好!我叫王旗慧,是阳邑中心小学的一名教师,从教13年来,我一直从事语文教学工作。2008年被评为武安市骨干教师;连续多年年终考核优秀;2014年9月获得武安市第三届小学语文名教师称号,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领导的支持和同事的帮助。

今天能在这里和大家交流学习我很荣幸,感谢大家能在百忙之中为我搭建这样一个交流学习的平台,也给了我一次锻炼的机会。

我今天和大家交流的题目是:《还原语文本色,追求本真课堂》。新课程所倡导的语文生态课堂是根据语文学科特点和语文课堂的培养目标,还原语文课程的原点。用简单的方法来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随着多媒体的出现和在教学过程中的运用,语文教学出现了将信息技术的优势泛化、甚至滥用的现象,使得原本的语文课堂丧失了真实的面貌,让学生的说读能力减退。那么怎么样才能让学生更好的在网络环境下学习语文呢?让语文还原本真,让学生品味语言。必须重视语言教学,必须以读为本,必须加强听说读写的训练。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提高阅读教学的质量,提升学生语文素养。下面是我在语文教学中的点滴做法:

一、以文本为主

陈钟梁先生曾经说过:“语文课是美的,这种美潜伏在语言的深处,语文课首先要上出语文味儿,要上得朴素自然,要向学生传达出语言深处的美。”的确,学生面对的是一篇篇文质兼美的范文,教师应带领学生学习、揣摩、品味、吸收其语言精华,让学生受到语言所蕴含的丰富的人文信息、人文精神的熏陶。特级教师洪镇涛更是把培养和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作为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强调要回归到语文学习的本体——学习语言上来。

课文的教学目的就是通过文本语言的赏析,品味作者创设的意境,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这需要教师聚焦语言,引导学生品读文中关键词,揣摩感悟玩味,从而领略语言的魅力。如在教《圆明园的毁灭》一课时,我抓住“不可估量”一词让学生体会圆明园的价值;在教学2段中抓“拱”字,来了解圆明园的分布;在第3自然段中抓重点词“金碧辉煌、玲珑剔透”来体会圆明园的宏伟。语文教学不能脱离文本更不能冷落文字。

二、重视诵读,多读,反复品味

我们强调阅读教学的根本在于对语言的研习,那如何带领学生去“理会语言,体悟语言”?其中必不可少的一条是多读。“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朗读可以让学生认知文字、感受声律、体味词句、领会情感、品味意境、发展语感。一篇课文如果不读通读透,而忙着去操作电脑,带领学生看画面、听音乐,课堂上没有了琅琅书声,也便没有了语文味儿,学生对语言的敏感就没了,语文素养也无从谈起。

三、运用多种方法理解、感悟语言

运用多种方法理解、感悟语言,成功突破教学重难点。如教学《圆明园的毁灭》一课时,课文题目为“毁灭”,却用了大量的篇幅写圆明园辉煌的过去,为的是让读者在阅读中感受过去的美好,把美好的东西毁灭,更能激起人们的痛惜与仇恨。从而激发人们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责任和使命感。然而,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已不复存在,只能通过阅读课文感悟、想象等在脑海中再现昔日的景观,对此,我让学生认真读书,有重点、有层次地理解感悟圆明园昔日的辉煌:首先引导学生感受圆明园宏大的布局,然后重点感受圆明园宏伟的建筑。当学生抓住“金碧辉煌”“玲珑剔透”等词语来谈自己的学习体会时,适时引导学生或联系生活经验,或展开想像来理解金碧辉煌的殿堂大气之美和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秀气之美。

以上是我在语文课堂中的点滴探讨和做法,对于语文教学,我还会一边学习,一边摸索,努力打造适合我们学生学习的有语文味的本真语文课堂。

还原课堂教学的本色 篇2

王老师的备课不可谓不精心,材料的选取、PPT的制作必定花费了不少心思。但无论课前预设和备课如何周全,突发事件和学生的反应仍不能完全被预估。PPT课件的临场变动性较差,教师若全然依赖课前制作的PPT,会让课堂被技术绑架。但在这次事件中,我们惊喜地看到王老师的急中生智不仅化解了课堂尴尬,更让课堂摆脱了技术的干扰和束缚,还原以质朴本色。

一位不被PPT牵着走的教师,上了一堂没有花哨视频和眩目技术的课,用身为人师的智慧开启了学生的情感闸门。突如其来的技术故障反而帮助王老师从预设的教学流程中解脱出来,转向更自然自发的课堂教学,带来师生更真实的情感交流和思想碰撞,从而呈现课堂最本真的面目。

还原阅读教学的本色 篇3

从孩子迈入校园、坐在课堂上开始接受正规的学校教育的那天起,我们所要做的,就是不断地激发并维持孩子们的阅读兴趣,使阅读成为他们一生的精神需要。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帕夫雷什中学,就一直孜孜不倦地致力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谁也不能否认阅读对学生的重要性。当然阅读教学就成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自实施新课改以来,尽管广大的语文教师为追求新《课标》所描绘的美好境界而苦心孤诣,呕心沥血,却仍然未使语文阅读教学走出“费时多、效率低”的怪圈。这已是一个不争事实,也是新《课标》设计者们和全国广大语文教师所不愿意看到的结果。

既然阅读教学的目标就是教会学生阅读,如此简单而明了,我们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大可不必绞尽脑汁、花样迭出去煽情,也不必白白浪费过多时间一味地让学生去感悟、体验课文的思想感情和人文精神,而应返朴归真,做到简简单单教阅读,扎扎实实教技能,还原其阅读教学的本来面目。踏踏实实教给学生自能读书,独立阅读的本领。我认为本色教学就是要抓好两点:

(一)重视积累,培养语感

阅读离不开对文学语言的品味、它不是对词语、句子等作纯语法意义上的分析,而是看遣词造句在塑造形象、表达思想情感方面起了什么作用,即重在词句的艺术审美功能,而非语法功能。对语言的感受主要依靠语感能力,语感能力的培养非一朝一夕之功,而须要长期的阅读积累,经历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飞跃,是有意积累,无意得之。有了丰富的阅读积累,学生才能移情化性,激发思维,培养其语感能力。古往今来的有成就的名人和伟人都十分重视积累:如文豪巴金:“我背诵得较熟的几部书中间有一部《古文观》……里面有一部分我背得出却讲不清楚……读多了,读熟了,常常可以顺口背出来,也就慢慢体会到它们的好处,也就慢慢摸到文章的调子……”从名人和伟人成长之例,不由得想到我们今天的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的感悟能力,所要寻找的途径。

(二)重视诵读在阅读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品味语言、重视积累、培养语感、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但中国传统的语文教育有个很好的方法,就是强调诵读。诵读,就是熟读成诵,通过反复朗读达到熟练的程度,最终烂熟于心,不期而然的背诵出来。诵读必以朗读为基础,即要大声朗读,通过喉舌运动在身心两方面留下痕迹,使文章词句甚至意绪从口中自然流出。诵读不同于朗诵,朗诵是表演给人看(听),它有较多的对技巧的自觉追求,是为了感染别人;诵读是一种自我体验,是沉浸其中,达到设身处地、身临其境,技巧是次要的,而个人的感觉是第一位的。

诵读,并不是现在才提出来的概念。可以说是古已有之的。早在先秦时期,人们就有用“诵”来读诗的习惯。后来,这方法一直被传承下来。我国古代的语文教育,从蒙学教育到经学教育都特别重视背诵,要求学生反复诵读,整体地感受、品味文章。北宋教育家张载提出“书须成诵”,南宋教育家朱熹在《朱子读书法》中说到诵读的要领:“须得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多诵遍数,自然上口,久远不忘。”“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浪漫(随便)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明朝时期王守仁说到“口诵心惟,字字句句,……抑扬其音节,宽虚其心意,久则义理浃洽,聪明日开矣!”

我国古代许多文人、学者学习语文也都经历了熟读、熟记的历程。唐代白居易就是这样的一个例子,“二十已来,昼课赋、夜读书,间又课诗,不遑寝息矣。以至于口舌成疮,手肘成胝……。”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上世纪也有很多学贯中西的学者,如鲁迅、郭沫若等人都是因为在私塾里的大量诵读才打下了雄厚的文字根基。现代语文教育家,叶圣陶也曾说过,文章的奥秘要通过读才能去发掘。可见,诵读本就是我国古代语文教学的传统。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诵读教学是我國语文传统教学经久不衰的教学方法。

诵读过程,其实就是一个仔细倾听作者话语的过程,就是一个领悟每一篇课文所抒发的情感,表达的思想的过程。读的遍数越多,与作者进行感情思想交流越深入,越有利于领悟课文遣词造句、谋篇布局和风格韵味,越有利于深入领会课文所抒发的鲜明独特的思想感情,受到文章含蓄美和形象美的感染。诵读能在情感熏陶、体验品味、积累素材、培养语感等文学教育诸方面发挥它的综合效应,因此是当前特别应该提倡的一种阅读方法。

还原课堂教学的本色 篇4

1 场景再现

案例1 教师呈现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后, 直接进入主题.展示三线八角的图形, 标示出不同的角, 开门见山明确定义:……的角, 叫同位角, 像∠1 和∠5, ∠4 和∠8;……的角, 叫内错角, 像∠3 和∠5, ∠4和∠6.讲述概念后, 教师小结3种角的图形特点, 之后便是巩固练习、变式练习, 不断地进行习题轰炸, 以达熟能生巧的目的.若有学生不解, 便重复概念, 直至明辨为止.练习过程中, 尤其是图形改变后, 多数学生眉头紧锁, 少见师生互动交流.

案例2 教师首先布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出示问题:

(1) 什么叫同位角?什么叫内错角?什么叫同旁内角?

(2) 3种角的图形特点是怎样的?

教师要求学生带着问题阅读教材, 自我学习并尝试独立解决课后练习.10 分钟后, 分小组请学生上台扮演教师, 解答上述问题.几个学得较快的学生抢着上台讲解, 遗憾的是自己理解却无法准确表达, 或者只能按照课本说法一字不漏念出来, 讲了甚久依然未能抓住知识本质.下面的学生开始哄闹、出现嘘声.不得已, 教师只好叫停台上的学生, 重新讲解.

2 追因诊断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 教师要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 ”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主体教育观.因此, 教师要让学生自己思考问题, 参与知识的获得过程, 而不是向学生提供现成的知识.

案例1中, 教师直奔主题, 直接讲解概念、归纳3种角的异同之处, 确是讲解透彻.这种做法, 教师比较注重教法的设计, 能快速完成学习内容, 课堂教学能按照教师的预设有序进行.但学生未能真正经历对概念的探索和体验, 其观察、比较、猜想、概括、归纳的过程都让教师专制地取消了, 节省时间的同时, 连学生的积极思考也节省了.学生应有的“火热的思考”被教师所代替, 学生得到的只是“毫无温度的知识”.于是, 对于同位角等概念的形成缺乏体验, 虽然得到知识, 但是因为体验不深刻, 难以内化成自我的认知.所以, 教师讲过的, 学生不一定能理解;教师没讲的, 多数学生必定不理解.

很多老师只是对概念、定理进行简单的照本宣科, 而把更多的时间用在做题上, 一味套用概念解题应付各种考试.张奠宙教授早就批判这种现代教育的功利化, 将之称为“去两头, 烧中段”, 一针见血地指出数学教学中的症状.案例1表面上是高效课堂, 实是剥夺了学生的自主空间、思考能力.学生“听从老师的教诲”, 被教师牵着鼻子走, 而完全体验不到探索的乐趣, 从根本上是为考而学, 彻底成为了“知识的接收器”.长此以往, 学生可能获得暂时性的分数, 但牺牲的是他们对数学的兴趣, 得不偿失.

案例2中, 教师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 发挥学生的能动性, 值得肯定.但是, 对此课而言, 没有教师指导的一厢情愿的探究, 并不符合七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七年级学生形象思维能力比较突出, 处理抽象问题的能力还欠缺, 要从一两个直观图形中, 抽象出几何概念难度较大.少数数学悟性较高或训练有素的学生, 可能达到要求, 但对于大多数学生而言, 显然是不可行的.七年级学生还有一个特点是, 比较喜欢和善于模仿学习.教材呈现出来的都是知识的精华, 文字表述严谨、简洁.3种角均是仅举一例说明概念, 对于多数学生而言, 不知从何模仿, 实难举一反三.自学时, 除了出示的问题外, 没有其它材料辅助思考.而且出示的问题不够细化, 思维的途径缺乏方向, 加之没有具体的学习指导, 双基得不到落实, 最后还得教师重新组织、再次讲解.这是浮于表面的自主探究, 或者是“伪探究”.另一方面, 在对概念没有足够认识之前, 学生分析、讲解出错或者不到位, 又会招致同学的不信任甚至喝倒彩, 这样会严重挫伤上台学生的积极性.

案例2的教师没有直接把概念传递给学生, 有意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发现新知, 却过度放任学生, 忽视教师的引导作用, 有矫枉过正的嫌疑.学习过程中, 学生的观察、思考、推理等活动, 不全是他们能独自完成的, 关键时候还是需要教师给予必要的、适当的点拨.

3 改进策略

建构主义强调:学习不是由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 而是由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而这种建构是无法由他人来代替的.概念的建立必须有个形成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去揭示知识的内在联系, 强化知识体系, 才能形成牢固的知识结构.加强定义发生过程的教学才是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教学.学生学习的认识过程与人类获取知识的过程是基本相同的, 需要经历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的循序渐进的过程.

根据概念的形成规律, 改进策略如下:

3.1 精心设置问题, 驱动学习动机

通过设置情景, 提出有思考路径、指向明确的问题, 造成认知冲突, 激发探究新知的动力.

可创设问题情境, 让学生欣赏直线相交成角的实物图片.

再引导学生思考, 当更多的直线相交时, 会出现怎样的情况,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认识, 动手画图, 看3条直线的位置有哪几种.

展示学生所画图形, 大概有以下几种:

(4) , (5) , (6) 3 个图形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通过老师的点拨, 学生很容易发现图形 (5) , (6) 和图形 (4) 是一样的, 都是3条直线两两相交且不交于一点的情况, 引发思考:除了对顶角、邻补角之外, 还有一些角与角之间是什么关系.

通过图片展示导入新课, 使数学学习与学生的生活融合起来, 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 容易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让他们在生活中去发现数学、探究数学、认识并掌握数学, 同时为引入新课作了铺垫.

3.2 借鉴西蒙理论, 予以学法指导

教无定法, 但是任何一种教法、学法, 都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否则, 学生极易偏离方向, 浪费时间, 事倍功半.

人类的学习方式是多种多样的, 一般可分为示教学习 (lecture learning) 、操练学习 (drill learning) 和自适应学习 (adaptive learning) 3 种类型.美国认知科学家西蒙 (H.A.Simon) 与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的朱新明教授合作, 探讨出自适应学习的一种重要形式———“例中学和做中学”的示例演练学习, 并提出了一整套有效促进自适应学习的原则和方法.其教学思想是根据学生获取知识的心理机制, 以有指导的发现法、引导学生进行主动的学习, 使他们当堂消化知识并能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具体问题.

根据西蒙教学理论“例中学和做中学”的理念, 设计同位角导学案, 问题编排如下:

(1) 如图1, ∠1 和∠5, 分别在直线AB, CD的___, 在直线EF的___.∠1和∠5是同位角.

(2) ∠2和∠6, 分别在直线AB, CD的___, 在直线EF的___.∠2和∠6是同位角.

(3) ∠3和∠7, 分别在直线AB, CD的___, 在直线EF的___.∠3和∠7是___角.

(4) 图1中的同位角还有___和___.

小结:___的一对角叫同位角.

后面依此方法解决内错角、同旁内角的概念.

学生通过示例学习, 加上及时的反馈, 在题组演练中逐步发现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位置特点, 进而体会概念的形成.通过“例中学和做中学”, 学生可以不必经过陈述性知识阶段而是通过程序式获得感知.学生会逐步熟悉问题情境中的条件线索, 从而发展出基于条件再认识方法的问题解决技能.这是学生从演练到顿悟的发现式学习, 是一种人类自适应学习, 它是典型的现场认知行为.它既能让学生在发现学习中体验成功的快乐, 又能获得大量的隐性知识, 增强题感, 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 这种自主学习发现的知识印象深刻, 有利于知识的记忆、保持和提取, 它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的获取和认知技能的发展.导学案中的问题编排、设置, 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 按照“低起点、小步子”循序渐进的原则进行, 因此学生在演练中进行的有指导的发现法学习更容易见成效.

3.3 合作互助学习, 共享成功喜悦

解决概念后, 让学生观察、讨论交流、概括3种角的图形特点, 便于记忆, 也多一条路径让学生理解3种角的异同.再由学生提出困惑, 学生互相补充互解疑惑, 再由教师点评, 并举反例, 通过比较来强化理解, 深化概念.巩固练习时, 可让学得快的教慢的, 小组内互教互助, 以点带面帮助大部分学生落实知识点, 共同体验学习新知的成功感.概念的教学, 尤其是抽象概念的教学, 应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 在问题的启发下, 积极地参与观察、寻求概念的形成过程, 主动学习、积极思考, 变被动接受为主导探索, 既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又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死记硬背抽象的数学概念, 不但难收效果, 还会令到学生觉得数学枯燥乏味, 逐渐失去对数学的乐趣.反之, 让其多感官的参与活动, 动手动脑, 又有亲身体验, 定会使其乐在其中, 不知不觉中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参考文献

[1]李铁安.义务教育课程标准 (2011年版) 案例式解读:初中数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12.

[2]伊红, 钟旭天, 陈士军.初中数学教学案例专题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5.

[3]朱新明, 李亦菲, 朱丹.人类的自适应学习——示例学习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 1998.

[4]谢明初, 朱新明.认知心理学视角下的数学教育[J].数学教育学报, 2007, (2) .

咬文嚼字,还原阅读教学本色 篇5

一、咀嚼文字,体会用词的准确精妙

好文章总有一些灵动的字眼,用得非常精妙传神,耐人寻味。在教学中,我们要善于发现它们,并引导学生展开讨论、推敲、揣摩,以此感受语言运用的准确精妙,挖掘其蕴含的意义,从而有所感悟。

教学《槐乡五月》时,老师引导学生体会到了槐花的香之后,问学生:“这段文字中,还有个字,不带香字,却胜似带香。你能找到吗?”学生找到了“浸”字。换词理解后追问:“为什么不用‘泡’‘沉’,而用‘浸’呢?妙在哪里?”精准的语言,只有细细地推敲,才能品出个中情味儿。一个“浸”字,写出了槐花的香味很浓很浓,浓得不但能用鼻子闻到,好像还能摸到、看到,弥漫在槐乡的每一个角落。五月的槐乡,四处都是树,满树都是花,香气浸润到了每个人的心里。

在教学设计中,教者巧妙地把对词的理解辨析,渗透在学生对槐乡的喜爱之中。通过比较咀嚼,让学生既理解词的真实意义,体会到作者遣词造句的“神来之笔”与独具匠心,又不知不觉地在潜移默化中获得言语智慧的滋养。

二、品味文字,感受语言的形象生动

文学作品的语言以生动形象见长,往往极具表现力。课堂教学时,我们就要抓住这些关键词句,通过朗读、想象、比较等形式引领学生品味语言的美妙生动,感受语言美的熏陶,提高欣赏语言的能力。

在教学《天鹅的故事》时,孩子们都被老天鹅破冰的场面给深深地震撼了。教者抓住老天鹅破冰的动作“扑打”展开教学,紧扣“腾空而起、让自己的胸脯和翅膀、重重地、像石头似的”等词进行比较、体悟。在老师的引导下,学生感受到“扑打”这个动作背后传达出来的无限内涵——在生命危急关头,老天鹅用自己的生命作为代价,勇于献身,精神可贵。对“扑打”一词的品味过程,是个“细嚼慢咽”的过程,是个把“薄”书读“厚”的过程。一个本就平面静止的语言符号,在学生多元的、个性化的感悟中,一下子就“活”了起来,丰满了起来。

在这样的语言感悟过程中,学生感受着遣词造句的绝妙与生动,并且积极内化着,对掌握生动形象的个性化语言大有裨益。

三、领悟文字,激活丰富的语言积累

学生的语言发展有赖于文本典范性的语言的吸纳、积累、内化和运用。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借助文本语言,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去获得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美,从而填补文本中的空白来激活文本。让学生在不断的关注文本过程中,来提高语言质量。在教师的引导与点拨下,学生的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进一步提升了自己的语言品质。

四、揣摩文字,体悟文本的深刻内涵

汉语言的内涵是非常丰富的,有时看似简单的词语,却包含着深刻的含义,表达着作者丰富的情感。教学中,教师就要启发学生结合特定的语境来揣摩“言外之意”,要善于引导学生寻觅语言丰富的潜台词,要让学生深入文本,贯穿文本,透过表面文字,感受语言的深层含义。

在教学《沉香救母》一文时,教师可以用“他一点儿也不在乎”中的“不在乎”为切入口,层层深入,探究沉香救母时历尽千辛万苦的那片孝心。学生抓住“不知翻过了多少座高山,也不知跨过了多少道深涧;饿了就采几只野果充饥,渴了就捧几口泉水喝喝;脚上磨出了一个个血泡,身上划下了一道道血痕”这些关键句,品读感悟“沉香不在乎的是什么?在乎的又是什么?”在品读感悟中,“不在乎”一词包含的丰富含义如层层剥笋般在孩子的心中清晰起来:沉香不在乎累,不在乎饥渴,不在乎疼痛,……此处留白,教师引导学生反复揣摩,细细推敲,预设了想象说话的环节,使得一个救母心切、有孝心的孩子形象跃然纸上。

就这样,教师带领着孩子走进言语内部,获得对“不在乎”的原始解读,并利用教师的言语感悟和言语睿智,如春风化雨般感受语言内部的深层含义,获得丰富的体验。

还原语文本色美 篇6

语文教学名师王君老师,黄厚江老师,徐杰老师精彩的课堂与讲座,将“本色语文”的理念展示得淋漓尽致。精彩的课堂似乎是一根有魔力的线,将大家的视线牢牢牵引。两天的时间转瞬即逝,让人意犹未尽。我不禁感慨:让语文老师们都深深沉迷的课堂,孩子们怎能不喜欢?

这两日里,心情是不平静的,既有醍醐灌顶的喜悦,又有触及心灵的震撼,三位老师的课堂没有花哨的表演,只有那份平和文雅。教师深入到学生之中,用博学睿智的语言引领学生读文、品文、咬文嚼字;引领学生思考、感悟、表达、提升。让我在享受课堂的同时,收获颇多。

感悟之一:找准切入点,不以模式为纲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成功的教育也应该是在潜移默化中完成的。三位老师的课堂都如和风细雨一般,在自然而然中融会贯通。没有“几步几环”的格局和模式,每一位老师都有一个极大的共同点:找准一个切入点,以如话家常的形式,引领着孩子们由浅层到深层地分析品味。王君老师讲授《木兰诗》时,通过矛盾式赏析法,品味花木兰的形象,以对对联的形式,引领孩子们对文本内容进行深度挖掘,品味木兰的英雄气概和女儿情态,在对文本的品味挖掘中,木兰的形象逐渐丰满、鲜活、真实而又贴地气。而学生也通过木兰不同侧面的形象,体会到了作者的写作意图。水到渠成地学会了这种矛盾式对比刻画人物的方法,不可谓不精妙!黄厚江老师讲授《孔乙己》时,同样另辟蹊径,紧紧围绕“孔乙己的手”展开分析,抽丝剥茧一般,让孔乙己的形象渐渐清晰起来。徐杰老师讲授《小石潭记》更是切入巧妙:“自读课文,用一个带‘清的词语来解释文中某一部分内容。”一个问题就将人物、景物、事件、情感融合到一起,让学生在咬文嚼字的过程中,在品味语言的过程中,完成由浅层认识到深层理解的跨越与升华。

感悟之二:以慧心品文本,不以教参为纲

三位老师的课堂让人大开眼界,源于他们深厚的文学功底和语文素养,源于他们对于文本的深层解读和个性解读。而这种解读是超脱于教参之外的。平日里我们这些一线教师对于教参都有一种近乎膜拜似的心理,以教参为基准,以教参上的知识点为课堂讲授的主要内容,生怕有一点遗漏。久而久之,我们的思维完全被教参所束缚,反观三位老师的课堂,无论是王君老师对于花木兰的人物形象的分析,还是黄厚江老师对于孔乙己形象的品味都是融入了教者的个人主观感受在内的。

黄厚江老师说:“教师如果将教参完全搬下来就绝不是优秀教师。”仅仅局限于教参上的知识而没有自己的理解和感悟,只会让我们的教学之路越走越窄,三位老师不仅是在给学生上课,也给在场所有的老师上了一课,教师想让自己的课堂灵动、鲜活,必须有深厚的专业知识,必须有对文本的深刻解读,要敢于探索属于自己的教学个性。而这一切都需要教师不断地学习,提升自己。只有这样才可以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教学之路。

作为一名年轻教师,我也拥有自己的教育梦想,三位老师的风采在我心底留下了深深的印记,也成为我渴望自身成长的一种动力。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我愿怀揣一份对语文教学的热爱,循着名师的足迹,不断地探索、前行。

还原课堂教学的本色 篇7

不得不说,《英雄三国》作为国内制作的类DotA型MOBA游戏,值得称赞的重点就是英雄的设计,虽然延承了物理和魔法伤害的概念,但是更加明确了一个英雄的定位:物理、魔法、肉盾。在英雄的设计上,经过试玩也确实感受到了一些新意:英雄的技能有大量的原创概念,并且比较符合三国人物的原著定位。比如大开大阖间舞刀龙吟的关羽,技能中有大量龙气的元素,不仅有突击效果,还有关刀应有的范围伤害和拉动效果;另外再比如“白衣渡江”的吕蒙,被设计成白衣飘飘、影遁杀人的刺客英雄,两把双刃看起来非常干练帅气。

概念优化革新 还原三国情结

《英雄三国》在游戏性方面做出了不少的调整和创新,比如说在游戏模式上,不仅有5V5的传统对战方式,又加入了10V10的大战场,以及5V5V5的三国鼎立地图,如何在制衡和利益中取得胜利,成了三方最需要考虑的问题。

另外,《英雄三国》还有着不少创新的地方,比如河道的加速设计,可以加快Gank节奏和河道团战的效果。英雄的天命印记,将联携增强英雄某方面的能力,使得英雄的作战方式更加个性化。同时游戏中不仅加载了较为科学的实力匹配系统,将合理地分配善用各种位置英雄的玩家,避免重位的尴尬,另外还支持残局补人的设置,尽可能减少断线、秒退和恶意挂机对其他认真游戏的玩家造成的损失。

结 语

坚守语文课堂的本色 篇8

关键词:语文课堂 批判 坚守

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是语文教学的主要任务。这应该是课堂教学的原点:教师备课时要时刻提醒自己如何教,才能培养学生的这四种能力;也应该是课堂教学的终点:学生学得如何,这堂课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发展了多少。基于这种认识,我们的语文课堂本色应该是:书声朗朗、诗情画意、奋笔疾书。而现实的语文课堂在深深受到应试教育的痼疾影响的同时,又深深烙上了所谓的高效课堂的印痕。纵观现在的语文课堂教学,我认为在当前的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着三种较严重的错误形态,现简要叙述如下。

一、习题式课堂教学

当考试分数在学生、家长的脑海中根深蒂固时,当我们的语文教师屈从于这种压力,并不思革新,只为升学率服务时,本应声情并茂、异彩纷呈的语文课堂,也就异化为理科化的习题式课堂教学。拿到一篇文章,没有文本的赏析,没有情感的共鸣,更没有古人“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的佳境,剩下的就只是字词的识记、句子的分析、结构的概括、主题的归纳,一切都是程式化、模板化。还没上课,学生就知晓教师会如何讲授这篇文章。更有甚者,有的语文教师彻底抛开了文本,将课堂教学彻底异化成了习题训练,用高考的设题模式将文本变成了高考阅读题。此种授课模式的毒害,一是彻底否定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将本来温暖的、感性的、富含柔情的美妙文字,变成了面目可憎、冰冷似铁的试题;二是严重挫伤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和积极性;三是伤害了语文教师自身的热情和积极性。这种授课模式自恢复高考以来就大行其道,至今三十余年仍然继续顽强地存在着。我热切期盼着对应试制度进行改革,消除此种授课模式存在的土壤。我热烈希望着,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能彻底更新教育理念,从学生的人生发展出发,让语文教学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二、“搞笑式”课堂教学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各地的高效课堂模式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如杜郎口模式、昌乐二中的“271”模式、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等,可谓五花八门,种类多多。确实,课堂教学模式的变革,极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效提高了课堂效率。但我们也看到,有的语文教师为模式而模式,违背了语文教学固有的规律和特点,将高效课堂异化为了“搞笑课堂”。如导学案提前下发,课堂要讲授的内容、要讨论的问题在导学案上清楚罗列,学生对照参考书,将答案提前抄上,还美其名曰“课前预习”。课堂教学时,学生积极踊跃地到黑板上再将答案抄写一遍,这样做美其名曰“课堂展示”。殊不知这种展示没有针对性,学生的答案千篇一律,根本达不到撞击火花、启迪思维的作用。小组交流发言时,小组长成了发言的主体,全班只有七八个小组长轮流发言,其他学生甚至连担当绿叶的功能也消失殆尽。此种课堂教学的弊端有三:一是违背了教学“面向全体”的原则,让课堂变成了优秀生的一言堂。二是课堂缺少“生成”,由于导学案已提前安排好每一个教学细节,因此所谓的教学生成也就演变成了一种“搞笑”。 三是让语文课堂缺少了美。文字是最美的语言,当学生在课堂上只会用激烈的讨论来欣赏文本时,文字本身独有的内涵和韵致也就消失殆尽了。我衷心地希望,每一位语文教师能更理性地考虑高效课堂在语文教学上的运用,尊重语文学科自身的规律和特点,让语文课堂因高效课堂而更美丽。

三、“图片式”课堂教学

随着科技的进步与发展,多媒体技术被更多地引入课堂教学。毋庸置疑,多媒体以其图文并茂、信息丰富的特点极大地优化了课堂教学的过程,点燃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了学生的思维,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在现实的课堂教学中,部分教师却大有用多媒体播放替代课堂教学的发展趋势。如有的教师在课堂上一张接一张地播放图片,使学生感受到强烈的视觉冲击和听觉震撼,课堂的欢呼声此起彼伏。还有的教师只要是和文本有关的影视视频就在课堂上整集播放,彻底放弃了文本的解读。此种课堂教学的弊端有三:一是学生大脑得不到片刻思考,缺少了知识内化这一重要环节,使得学生能力的提升根本无从谈起。二是教师不能很好地因材施教,师生情感交流缺失。“水尝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发灵光。”缺少了情感共鸣,也就无法达到教学的目的了。三是多媒体教学扼杀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想象能力。文字之所以能传承文明,不仅在于记录,更在于能给读者丰富的想象空间。当多媒体突出的声色效果冲击学生时,必然会导致学生阅读能力和想象能力的缺失。

在应试教育仍然存在的今天,在各种课改纷繁复杂,“渐欲迷人眼”的时候,作为语文教师,更需要擦亮心灵的眼睛,坚守语文课堂的本色,从而使我们的语文教学更好地传承华夏文明,秀出语文教师真我的风采!

上一篇:帖子话题萃取下一篇:4团委推荐优秀青年作为党的发展对象和推荐优秀青年人才工作的实施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