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原语文课堂的本真论文

2024-06-11

还原语文课堂的本真论文(精选6篇)

还原语文课堂的本真论文 篇1

语文新课程改革实施已有六年, 期间可以说是理念层出不穷, 模式遍地开花, 方法日新月异。然而在实际教学中, 我们却常常困惑:为什么朝气蓬勃的孩子到了课堂就缺乏了灵性?为什么社会实践活动中, 成绩优秀的学生, 却缺乏必要的交际水平?细究之下, 或是把语文课异化成政治课、历史课, 或是单纯的审美教育课、思维训练课, 或是杂化成各科知识的拼盘, 并没有真正教给学生多少语文知识, 教会多少语文方法, 提高多少语文素养。这正应了李镇西的一句话:花时最多, 收效甚微。

笔者认为, 语文教学只有扎根于汉语言的深土沃壤, 方能开出万紫千红、争奇斗艳的花朵;也只有把汉语言及其承载的民族文化和精神发扬光大, 才算是凸显了语文课的特色, 具备了语文特有的味道。

先前程少堂老师提出了“语文味”这一概念。至今, 关于语文教学中的“语文味”问题一直是语文教师们讨论的热点。

那么, 何谓“语文味”呢?

首先, 语文教师要把学生培养成情感丰富的人, 教师引导学生体验教材、作者的情感。其次, 语文教师要教出语文课独特的美感, 让学生体会文本的语言美、意象美、意境美、思路美、文化美、氛围美、个性美、幽默美。第三, 语文课要教出语感, 即对文体、语体及字词句的敏感。另外, 语文课还要起到积淀民族文化、丰富生存智慧、提升人生境界的功能。我们又该如何在具体的教学中凸显“语文味”呢?那就是用语文特有的人性美和人情魅力, 去丰富语文课堂。今天就以《罗布泊, 消逝的仙湖》一课为例, 谈谈这个问题。

一、教师上课之前要有丰厚的知识储备、情感体验

教师先要用整个身心去体验文本的情感, 与文本对话, 与作者对话, 感受作者强烈的忧患意识和无限痛惜之情, 深入领会这篇报告文学所体现出来的现实意义。

当然, 如果只备课本、教参, 仅知道罗布泊的干涸是塔里木河断流造成的, 显然是远远不够的。要让学生从直观感性的角度理解文本, 还应备有一份新疆地图或塔里木河流域图, 了解罗布泊与塔里木河的依存关系, 了解罗布泊对阻止塔克拉玛干沙漠向东推进的重要意义。另外还应该了解一下罗布泊的历史变迁, “罗布”是“聚水”之意。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曾经以打渔为生, 那里姑娘们的嫁妆通常是一个小海子。1925年国民党政府下令塔里木河改道孔雀河, 造成下流生态恶化。1952年又改回原河道, 一度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70年代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在塔里木河上筑坝拦水, 修渠引水, 使下流河道迅速干涸, 也让罗布泊失去了水源, 生态恶化, 最终被沙漠吞噬。再有就是要准备罗布泊的昔日盛景和今日荒凉的图片资料。有了这些, 才算是夯实了语文教学的基石。

二、在朗读中要有寻胜探幽的鉴赏

应该通过朗读直接感受本文的情感。整体朗读之后可以让学生说说文中哪些语句给了自己强烈的震撼, 哪些语句表达了作者的无限痛惜之情, 并请找出来读一读。于是学生可找出:“那奇形怪状的枯枝、那死后不愿倒下的身躯, 似在表明胡杨在生命最后时刻的挣扎与痛苦, 又像是向谁伸出求救之手!”接下来我让学生比较阅读, 如果把此句改成“那些枯死的胡杨只剩下一些奇形怪状的枯枝和没有倒下的树干”, 感觉有何不同?学生的回答令我振奋:“前者用了拟人手法, 把已死的胡杨人格化了, 我们仿佛看到它痛苦的挣扎, 听到它绝望的求救声。而后者就无法感受到这种情感。”于是我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此句。还有学生找出:“站在罗布泊边缘, 会突然感到荒漠是大地裸露的胸膛, 大地在这里已脱尽了外衣, 露出自己的肌肤筋骨。站在罗布泊边缘, 你能看清那一道道肋骨的排列走向, 看到沧海桑田的痕迹, 你会感到这胸膛里面深藏的痛苦与无奈。”我先让学生解释“裸露”和“脱尽”两个词的含义, 再问学生“荒漠是大地裸露的胸膛, 大地在这里已脱尽了外衣”究竟是指什么?学生回答:指大地的植被被破坏了。我又问:“你能看清那一道道肋骨的排列走向”表示了什么?生答:指植被被全部破坏, 大地被严重伤害。我又追问:作者为什么不直接说大地的植被被破坏, 而要这样写呢?生答:这里作者运用拟人手法, 赋予大地以生命, 罗布泊像人体一样, 暴露在70℃的高温之下怎能不痛苦呢?我赞许后补充:“老师也仿佛听到了它痛苦的呻吟声, 谁能读出罗布泊的痛苦呢?”之后学生们读得声情并茂。

这样的鉴赏会让学生学会感动, 学会流泪。老师理解了作者的情感, 并把这种情感传递给学生。也就是教学中在教材的情感点、学生的情感点和教师的情感点之间架起了畅通无阻的桥梁, 引导和促成了三者之间的和谐共振, 从而达到了丰富学生情感的目的。

三、引导学生鞭辟入里地探究主题

教师提出主问题:“罗布泊的消亡让作者痛心不已, 那么是什么原因让罗布泊变得荒凉、痛苦, 甚至是恐怖呢?”学生齐答:“是因为人们盲目用水。”还有的答:“‘四盲’像个巨大的吸水鬼, 抽干了罗布泊的水。”我就先让学生解释“盲目”, 学生很快给出答案:“‘盲目’就是没有目的, 不考虑后果, 只注重眼前。”再问:“把‘四盲’比作‘吸水鬼’有什么好处?”竟有学生说:“吸水鬼是由吸血鬼化用来的, 是嗜水成性, 贪得无厌的意思。”另一学生说:“‘巨大’是说‘几十年间塔里木河流域修筑水库130多座, 任意掘堤修引水口138处, 建抽水泵站400多处, 有的泵站一天就要抽水1万多立方米’。”我在热情赞许这名学生的回答之后, 又引导他们品味另外几处数字说明的作用, 于是问题迎刃而解。

我又问:“除了数字还有哪些词也表现受破坏程度之大之快速?”学生很快找出“马上、全部、成片”。我接着问:“受破坏的只是罗布泊吗?”学生齐答:“还有青海湖、月牙泉。”我因势利导:“那我们该怎么办?”学生各抒己见, 有说节水的, 有说移民的。“水本无华, 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 相击而生灵光。”最后, 让学生激情朗读:“救救青海湖、救救月牙泉, 救救所有因人的介入而即将成为荒漠的地方!”像这样的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思维的碰撞、感情的交流、体验的分享, 才能使课堂呈现出缤纷的色彩, 真正地散发出“语文味”。本环节的交流目的是深入地探究文本, 鼓励学生用文中的语句来说话。不仅要让学生明白课文表达了什么内容, 更要去深入探究课文是怎么表达的, 为什么要用这样的形式来表现这个内容。这样的交流过程, 既品味欣赏了文章的遣词用句, 又阐释了文本的主题。

四、拓展语文教学的广度

如果我们将课堂教学局限于课文之内, 即使完成了课堂教学目标, 达到了训练的要求, 也不一定就能真正认知现实世界里的问题, 实现语文教育的目的。因此, 我们要超越文本, 以课文里的言语运用为出发点, 延伸到现实生活之中, 激发学生的联想与想象。所以我在“拓展延伸”这一环节中创设情境, 我让学生思考生态环境问题, 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假如自己是一位世纪老人, 经历了罗布泊的百年沧桑, 自己会向人们讲述些什么呢?

此环节设计的用意在于放飞学生想象的翅膀, 从文本延伸到现实生活中来。这样超越文本的教学使语文课堂教学在充满现实气息的同时, 又让学生掌握了更为实用的语文能力, 真正让语文课堂散发语文味。

走进新课程, 我终于明白:语文课堂教学是要全身心地投入, 与学生形成知识与情感的互动, 用兴趣激发兴趣, 用探求引导探求, 用激情点燃激情, 让学生实实在在享受语文的味道, 这样他们才会真正地喜欢语文。

还原语文课堂的本真论文 篇2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11a-0075-01

语文教学模式层出不穷,教学策略越来越细致繁杂,出现了将信息技术的优势泛化,甚至滥用的现象,使得语文课堂丧失了真实的面貌,让学生的说读能力逐步减弱。笔者认为,语文课堂不需要花哨的东西充斥其中,也不能囿于某种模式之内,而应真正落实语言文字教学,应根据教学实际随时调整课堂环节,实现教学的有效性,还原语文课堂教学的本真。

一、扎实基础,不滥用课堂表演

小学语文教学要注重引导学生扎实学习基础知识。不少教师通过组织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活动一个接着一个,气氛非常热闹,但是学生并没有明显的收获,学生记住的只是哪些活动更好玩,而不是从中掌握了知识。如学习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小苗与大树的对话》一课时,文章写的是一位小女孩与一个学者的对话,有的教师在上课时安排了对话表演,先是把全班学生分成两个大组进行对话朗读,之后各小组进行训练朗读,朗读占据了课堂大部分的时间。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读”是重要的一个方面,但是语言的积累不仅仅靠朗读,还有词语、句子的理解,文章主题的探究,写作手法的学习等。学生在热闹的课堂中没有静思的过程,所学习的内容就无法变成自己的东西。课堂教学应动静结合,让学生在活动之余获得静思提升。在上述课例中,学生自由朗读之后,教师可以让两名学生分角色对话表演,其他学生带着问题倾听、评价并思考问题答案,问题设计为:“通过阅读文章内容,你觉得季羡林先生告诉了我们哪些学习语文的好方法呢?”学生思考总结,从文章的细节处归纳问题答案,其思维灵动变化,学习更加真实,真正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二、追求简约,脱离固定模式

语文教学要有教案作依托,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随时作出调整,如果学生的表现和预设不同,教师则要根据课堂实际延长或缩短相应环节的时间,让简单的课堂收获不简单的效果,这就是真实语文课的魅力。一节课40分钟,具体环节有课堂导入、检查预习情况、整体感知、静读分析、合作探究、课堂反馈、总结反思、布置作业等。教师如果严格按照程序教学,整个课堂不仅太过紧凑,而且学生对问题的分析讨论往往浅尝辄止。教师应对语文课堂进行灵活把握,根据具体内容合理安排环节,留出充分的时间引导学生对课文进行深入挖掘。如在学习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落花生》一课时,由于学生都吃过花生,一部分学生也知道花生长在地下,教师可直接向学生讲解花生的播种和收获过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学生自读课文扫清文字障碍以后,整体感知了课文内容,教师可通过设问引导学生把重点放在理解父亲的话上:“父亲在说花生的好处时,为什么还提到了桃子、苹果、石榴?”学生结合对比手法的运用加深对主题句的理解:“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至此,教师对课堂教学进行总结,几个简单的环节使课堂教学更加丰富、有效。

三、探究细节,落实语言教学

课堂教学要注意关注大多数学生的学习动态,尤其是在对文本细节的探究上。如果一部分学生回答出问题,教师便一语带过,对语言知识的学习只作蜻蜓点水式的指导,往往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细节探究是学生对精要语段进行研读,近距离接触语文,对语言文字运用技巧的分析和学习,这也是最真实的语文课堂。教师应当抓好细节教学,让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技巧,真正领略语文学习的真实性。教师在备课时要突出教学重难点,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优化课堂结构,落实语言教学,以求取得高效的教学效果。如学习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地震中的父与子》一课时,教师可引导学生理解文中的细节处“他挖了8小时,12小时,24小时,36小时”,此处的时间叙述有什么作用?句中标点是逗号而不是顿号会有什么效果?学生分析出用逗号表示停顿的时间更长,在阅读时需延缓语气,表现出父亲的坚持。结合文中对父亲外貌的细节描写“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教师可以提问学生:“课文为什么给父亲这样一个‘特写镜头’?”教师引导学生探究文本细节,让学生感受语言的力量,从更深的层次理解文章的思想主题。

还原语文课堂的本真论文 篇3

【关键词】语文学习;感性教学;生活还原

【中图分类号】G622 语文是我们的母语,从我们咿咿呀呀学话开始,我们便在学习语文了,伴随着我们一生。与我们血肉相连、生活息息相关的语文,孩子们学起来却不那么轻松呢!在他们眼里觉得语文是那么的高高在上,那么的深奥难懂。这究竟是为什么呢?其实我们的汉语扎根在这一片土地之上,她与我们生活是最贴近的,从一个个的字到一个个的词再到一句句的话乃至一篇篇的文、一本本的书,无不是从我们的生活中创造出来的。天空中一丝云儿飘过,淡淡的、自由自在,你觉得真好,这就是语文;初升的朝阳光芒万丈,你觉得生机勃发,这就是语文;如血的残阳映红半边天,让人无限留恋,别忘了这也是语文。语文在春回大地的生机盎然里;语文在夏日小荷尖角的蜻蜓上;语文在秋天大雁的叮咛声里;语文还在冬天漫漫的飞雪中。母亲粗糙的手上写满浓浓的母爱语文;《秋天的怀念》里溢满深深地思念语文;《找骆驼》里装满智慧语文;《我不能失信》中藏着诚信语文……世上有哪一种文字会如我们的语文那般绚丽多彩、千姿百态、妙趣横生又富有哲理?世上又有哪一种文字会如我们的语文那般充满情味、趣味?从生活到语言、从生命到语言,这是一个“命名”的过程,一个创造诗性光辉、浪漫情怀、自由精神、高贵灵魂的过程,是一种书写生命、寄托生命、实现生命自身的尊严和价值的过程。这么充满情趣的语文,这么富有地气的语文,她也是感性的。我们不应给她盖上朦胧的面纱,隔开学生与她的距离,而应让学生明白她并不神秘,就在我们的生活当中。

学生是一个完整的生命体,语文是一个完整的生命体,课堂也是一个完整的生命体,它不仅需要理性的启发和诱导,也需要感性的点燃和熏陶。王崧舟老师说:语文是感性的,所以,语文教学和语文学习也必须以感性为主。语文来源于生活之中,生命之中。要让学生走进语文,一条行之有效的捷径便是“还原”。“还原”得越真切、越生动、越细致、越深入,那么,你的语文教学、学生的语文学习就越能进入积极的状态。

一、识字教学,追根寻源

我们的祖先创造的汉字不仅形体美,还意蕴丰富。她来自生活,又拓展了我们的生活。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小学林佩菱老师在执教《“红领巾”真好》这一课的生字教学中,就充分利用了这一特点,成功地在汉字与生活之中搭建了一条相通之路,孩子们学起来既轻松又有趣。首先她利用熟字“领”进入教学:

复习“领”字,重温形声字构字规律,并指导书写。

师:对于红领巾大家都很熟悉,少先队员的标志就是红领巾,请大家摸摸,红领巾是不是绕过领子。“领”字之前已经认识过了,是熟字老朋友。你能给大家讲讲怎么记住它的吗?

生:“领”是个形声字。“令”是声旁,表读音。“页”是形旁,表示头。“领”就在头下面脖子的位置。

师:根据形声字的规律我们很容易就记牢它的样子,读准它的音,并理解它的意思。

又如“斩”和“牌”的教学:

学习“崭” 字:

师:看这个“崭”字,它也是形声字。下面的“斩”是声旁,也念做zhǎn, “斩”上加了“山”成为“崭”,猜一猜,和山有什么关系?(生猜测)

师:“崭”原先指山很高很高、很陡很陡。“崭”现在有“很”的意思。“崭新”就是……生:很新很新。

师:你见过崭新的什么东西?

生:崭新的书包、崭新的鞋、崭新的衣服……

学习“牌” 字:

师:“牌”字也是形声字,我们看左边的“片”﹝图字结合形象演示“片”字的来由:

()→()→片﹞“片”字就像劈开的木片。你们猜猜,带有片字旁的“牌”指的是什么?

生:扁扁薄薄的木牌。

师:是这样的。人们在牌子上写字做成各种牌。你知道的有哪些?

生:门牌、车牌、扑克牌……

相信经过这节课的学习,孩子们将会在他们的心里深深地印入这些字,同时也使孩子们初步觉得语文原来就在我们的生活当中,它并不遥远,并不是不可触摸的,从而就在他们的心里种下了语文学习的兴趣种子。

二、词语教学,感性再现

词语教学是我们低段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通常我们的做法是多读多写,只要多复习总会记住的,而只要记住了也就任务完成了。但江苏的一位老师在教学《黄河的主人》这一课的词语时却给了我们一个感性教学的示范。就以“艄公”一词的教学来说吧:他先是让学生读准字音,然后让学生说说自己的理解。第一个学生说:“艄公”就是撑船的人,课文中指撑着羊皮筏子的人。王崧舟老师点评说如果教学到此为止,只能说是应付考试有用,表现生命没用,因为这样的学习还是处于一种消极状态。可贵的是这位老师马上跟进了一步,问道:“你能想象一下艄公会是什么样儿呢?”老师的这一问唤醒了“艄公”这个抽象的符号,学生开始有意识地往这个符号里注入了灵魂,从而“艄公”这个符号渐渐地就在孩子们的眼前丰满起来了。你听孩子们的答案吧,一个说:“艄公会有一张饱经风霜的脸。”一个说:“艄公的皮肤一定是黝黑黝黑的,因为他长期经受着黄河上的风吹浪打,日晒雨淋。”一个说:“艄公应该有着强健的身体,他们的胳臂一定特别粗壮有力。”接着,老师打出一张照片,一张黄河艄公的镜头,说:“大家看,这就是黄河艄公。”就这样,“艄公”这个符号就还原了,一还原,这个词语就有了生命的气息,就活了!

再如当一个学生站起来谈自己对“惊涛骇浪”的理解时说:“我先查了‘骇的意思,因为这个词的意思我不大明白。当我知道‘骇就是‘惊惧的意思时,我也明白了整个词语的意思了。”这位老师马上接着问了一句:“读到‘惊涛骇浪这个词时,你们还会联想到书上的哪些词语呢?”一下子又激活了学生的感觉。一个学生说:“我想到了波浪滔滔。”一个学生说:“我想到了浊浪排空。”一个说:“我想到了汹涌激流。”一个说:“我想到了黄河滚滚。”还有一个说:“我想到了风浪险恶。”原本只是一个符号的词语,原本只是四个字而已的一个词语,现在却不再是一个干瘪的抽象符号了,当你再次读到这个词语时,你就会有一种脸发白、心发慌的感受了。这就是把语文教学和生命体验融为一体的感性教学。endprint

王崧舟老师说:任何一个词,一旦你把它看成一个独特的生命存在,它就有呼吸,就有心跳,就有脉搏,就有体温,就有血液会缓缓流淌。

三、阅读教学,读活文本

夏丏尊先生曾经说过,语文学习最要紧的是引发一种对文字的敏感,也就是所谓的“语感”。但是,语感的培养需要的是感受者本身能沉入到语言文字当中,与它们融合在一起感受着它们的体温,它们的喜怒哀乐,它们的一静一动。犹如学习游泳的人不能光在岸上看,你得真真正正地与水进行亲密接触,水才会包容你,任你在其中自由翻滚,任意嬉戏。作为引领者的我们,首先得让自己充分浸润在文本当中。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最新修订版)指出: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因而我们自己得要能在文本中活起来,让文本在我们面前鲜活起来。如何读活文本,让自己活在文本当中呢?

《两小儿辩日》是我在中学当中学习的,现在留给我的印象只是两孩子在争辩太阳的大小,最后让孔子来评判,孔子也说不出所以然的事。这就如一条信息扫过一般。当时老师要求我们背诵的,如今却一点儿都背不了。轮到自己教学生时,我如法炮制,也让孩子们背诵,自认为超过老师的是我试图进行场景再现,让他们模仿两小儿进行辩斗,进而理解文章主旨。可实际效果只是达到了所谓的有感情朗读。当时怎么也不明白为何不能达到意想的效果。看了王崧舟老师的《两小儿辩日》教学实录后,才如梦初醒,原来作为教者的我都没有真正浸入文本之中,又如何要求学生在文本之中活起来呢?以下是王崧舟老师执教的《两小儿辩日》片段:

师:怎么才是辩斗呢?同桌之间分好角色,放开声音辩斗,把这味读出来。

同桌辩斗。

师:好了,哪两位小儿来辩斗辩斗?(请了两名学生)这是小儿1,这是小儿2,咱们听一听两小儿是怎样辩斗的,看看有没有辩斗的味。

两小儿辩斗。

师:辩是辩了,只是没有斗的味。

又请两小儿辩斗。

师:一个是急性子,一个是慢性子。下面,我做一小儿,你们推荐一位胆子大点儿,做另一小儿。(学生推荐一位男生上台去)

师:你身子稍微向着同学们,但眼睛要看着我,因为你跟我辩斗。(学生按老师要求站好)

师: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生: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师: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生: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师:日始出时近,日中时远。(语速加快)

生:日初出远,日中时近。(生的语速也相应加快)

师:非也,日始出时近,日中时远。

生:非然也,日初出远,日中时近。

师:非也,非也!日始出时近,日中时远!

生:非然也,非然也!日初出远,日中时近!

(王老师通过语速变化、增加词语等不断煽情,学生的情绪高涨,师生辩论达到忘我的境界,博得阵阵掌声。)

师:这一辩辩出了什么?

生1:辩出了他们的观念和思想。

生2:辩出了他们都很细心。

生3:辩出了他们的童真。

生4:辩出了他们对科学实事求是的精神。

生5:辩出了连孔子也有不懂的地方。

生6:辩出了古代的科学不发达。

师:我们一起再来辩一辩,左边三个小组当小儿1,另外三个小组当小儿2。

全体学生辩斗,老师在一边点火煽情。

……

你看孩子们学得多带劲,学得多有趣。毋庸置疑,这才是真正地带领学生走进文本,用感性教学的方式让文本和孩子们融为一体,一起复活。试想一下,二千五百多年前的那一幕辩斗定会如王老师课堂上呈现的那般激烈,岂是浓缩后的几句可替代?由此我们要明白读活文本不是一句空话,它要求我们老师引领学生将平面的语言文字转化为立体的鲜活的人物形象,穿越历史的时空、空间的阻隔登陆到物我一体、情景交融的对话之中。

我们的祖国语言文字之所以能绵亘五千年,屹立世界语言之林而不倒,并且永远魅力无穷,是因为我们的语言文字有想之不尽的意境之美和品之不完的韵味。你瞧,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一个“绿”字,带给我们的可不止是江南一片春意,还带出了诗人壮志得以凌云的盎然绿意呢!李白床前的月光不止是一个景,更是一份思乡的情怀哪!作为语文教师若能在一些特定的意象之中引导学生读出言外之意,意外之情,让学生去感受文字的意境,去触摸、探寻文字心灵深处的那份情怀,那将会是更高的一种境界了。

总之,感性教学是一种形象化的教学,它要求我们还语文以画面、还语文以旋律、还语文以意象。语文是最需要倾注情感的学科,感性教学就是一种情感体验的教学。正是感性,让语文回到了生命的源头,回归生命的本真。

参考文献

[1]王崧舟.王崧舟讲语文[M].北京:语文出版社,2008.

[2]杨伶俐.回归语文教育的本真[J].现代语文,2013(1).

[3]平先来.真语文,从做本真语文教师开始[J].语文建设,2013(19).

(编辑:龙贤东) 【文献标识码】Aendprint

王崧舟老师说:任何一个词,一旦你把它看成一个独特的生命存在,它就有呼吸,就有心跳,就有脉搏,就有体温,就有血液会缓缓流淌。

三、阅读教学,读活文本

夏丏尊先生曾经说过,语文学习最要紧的是引发一种对文字的敏感,也就是所谓的“语感”。但是,语感的培养需要的是感受者本身能沉入到语言文字当中,与它们融合在一起感受着它们的体温,它们的喜怒哀乐,它们的一静一动。犹如学习游泳的人不能光在岸上看,你得真真正正地与水进行亲密接触,水才会包容你,任你在其中自由翻滚,任意嬉戏。作为引领者的我们,首先得让自己充分浸润在文本当中。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最新修订版)指出: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因而我们自己得要能在文本中活起来,让文本在我们面前鲜活起来。如何读活文本,让自己活在文本当中呢?

《两小儿辩日》是我在中学当中学习的,现在留给我的印象只是两孩子在争辩太阳的大小,最后让孔子来评判,孔子也说不出所以然的事。这就如一条信息扫过一般。当时老师要求我们背诵的,如今却一点儿都背不了。轮到自己教学生时,我如法炮制,也让孩子们背诵,自认为超过老师的是我试图进行场景再现,让他们模仿两小儿进行辩斗,进而理解文章主旨。可实际效果只是达到了所谓的有感情朗读。当时怎么也不明白为何不能达到意想的效果。看了王崧舟老师的《两小儿辩日》教学实录后,才如梦初醒,原来作为教者的我都没有真正浸入文本之中,又如何要求学生在文本之中活起来呢?以下是王崧舟老师执教的《两小儿辩日》片段:

师:怎么才是辩斗呢?同桌之间分好角色,放开声音辩斗,把这味读出来。

同桌辩斗。

师:好了,哪两位小儿来辩斗辩斗?(请了两名学生)这是小儿1,这是小儿2,咱们听一听两小儿是怎样辩斗的,看看有没有辩斗的味。

两小儿辩斗。

师:辩是辩了,只是没有斗的味。

又请两小儿辩斗。

师:一个是急性子,一个是慢性子。下面,我做一小儿,你们推荐一位胆子大点儿,做另一小儿。(学生推荐一位男生上台去)

师:你身子稍微向着同学们,但眼睛要看着我,因为你跟我辩斗。(学生按老师要求站好)

师: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生: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师: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生: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师:日始出时近,日中时远。(语速加快)

生:日初出远,日中时近。(生的语速也相应加快)

师:非也,日始出时近,日中时远。

生:非然也,日初出远,日中时近。

师:非也,非也!日始出时近,日中时远!

生:非然也,非然也!日初出远,日中时近!

(王老师通过语速变化、增加词语等不断煽情,学生的情绪高涨,师生辩论达到忘我的境界,博得阵阵掌声。)

师:这一辩辩出了什么?

生1:辩出了他们的观念和思想。

生2:辩出了他们都很细心。

生3:辩出了他们的童真。

生4:辩出了他们对科学实事求是的精神。

生5:辩出了连孔子也有不懂的地方。

生6:辩出了古代的科学不发达。

师:我们一起再来辩一辩,左边三个小组当小儿1,另外三个小组当小儿2。

全体学生辩斗,老师在一边点火煽情。

……

你看孩子们学得多带劲,学得多有趣。毋庸置疑,这才是真正地带领学生走进文本,用感性教学的方式让文本和孩子们融为一体,一起复活。试想一下,二千五百多年前的那一幕辩斗定会如王老师课堂上呈现的那般激烈,岂是浓缩后的几句可替代?由此我们要明白读活文本不是一句空话,它要求我们老师引领学生将平面的语言文字转化为立体的鲜活的人物形象,穿越历史的时空、空间的阻隔登陆到物我一体、情景交融的对话之中。

我们的祖国语言文字之所以能绵亘五千年,屹立世界语言之林而不倒,并且永远魅力无穷,是因为我们的语言文字有想之不尽的意境之美和品之不完的韵味。你瞧,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一个“绿”字,带给我们的可不止是江南一片春意,还带出了诗人壮志得以凌云的盎然绿意呢!李白床前的月光不止是一个景,更是一份思乡的情怀哪!作为语文教师若能在一些特定的意象之中引导学生读出言外之意,意外之情,让学生去感受文字的意境,去触摸、探寻文字心灵深处的那份情怀,那将会是更高的一种境界了。

总之,感性教学是一种形象化的教学,它要求我们还语文以画面、还语文以旋律、还语文以意象。语文是最需要倾注情感的学科,感性教学就是一种情感体验的教学。正是感性,让语文回到了生命的源头,回归生命的本真。

参考文献

[1]王崧舟.王崧舟讲语文[M].北京:语文出版社,2008.

[2]杨伶俐.回归语文教育的本真[J].现代语文,2013(1).

[3]平先来.真语文,从做本真语文教师开始[J].语文建设,2013(19).

(编辑:龙贤东) 【文献标识码】Aendprint

王崧舟老师说:任何一个词,一旦你把它看成一个独特的生命存在,它就有呼吸,就有心跳,就有脉搏,就有体温,就有血液会缓缓流淌。

三、阅读教学,读活文本

夏丏尊先生曾经说过,语文学习最要紧的是引发一种对文字的敏感,也就是所谓的“语感”。但是,语感的培养需要的是感受者本身能沉入到语言文字当中,与它们融合在一起感受着它们的体温,它们的喜怒哀乐,它们的一静一动。犹如学习游泳的人不能光在岸上看,你得真真正正地与水进行亲密接触,水才会包容你,任你在其中自由翻滚,任意嬉戏。作为引领者的我们,首先得让自己充分浸润在文本当中。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最新修订版)指出: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因而我们自己得要能在文本中活起来,让文本在我们面前鲜活起来。如何读活文本,让自己活在文本当中呢?

《两小儿辩日》是我在中学当中学习的,现在留给我的印象只是两孩子在争辩太阳的大小,最后让孔子来评判,孔子也说不出所以然的事。这就如一条信息扫过一般。当时老师要求我们背诵的,如今却一点儿都背不了。轮到自己教学生时,我如法炮制,也让孩子们背诵,自认为超过老师的是我试图进行场景再现,让他们模仿两小儿进行辩斗,进而理解文章主旨。可实际效果只是达到了所谓的有感情朗读。当时怎么也不明白为何不能达到意想的效果。看了王崧舟老师的《两小儿辩日》教学实录后,才如梦初醒,原来作为教者的我都没有真正浸入文本之中,又如何要求学生在文本之中活起来呢?以下是王崧舟老师执教的《两小儿辩日》片段:

师:怎么才是辩斗呢?同桌之间分好角色,放开声音辩斗,把这味读出来。

同桌辩斗。

师:好了,哪两位小儿来辩斗辩斗?(请了两名学生)这是小儿1,这是小儿2,咱们听一听两小儿是怎样辩斗的,看看有没有辩斗的味。

两小儿辩斗。

师:辩是辩了,只是没有斗的味。

又请两小儿辩斗。

师:一个是急性子,一个是慢性子。下面,我做一小儿,你们推荐一位胆子大点儿,做另一小儿。(学生推荐一位男生上台去)

师:你身子稍微向着同学们,但眼睛要看着我,因为你跟我辩斗。(学生按老师要求站好)

师: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生: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师: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生: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师:日始出时近,日中时远。(语速加快)

生:日初出远,日中时近。(生的语速也相应加快)

师:非也,日始出时近,日中时远。

生:非然也,日初出远,日中时近。

师:非也,非也!日始出时近,日中时远!

生:非然也,非然也!日初出远,日中时近!

(王老师通过语速变化、增加词语等不断煽情,学生的情绪高涨,师生辩论达到忘我的境界,博得阵阵掌声。)

师:这一辩辩出了什么?

生1:辩出了他们的观念和思想。

生2:辩出了他们都很细心。

生3:辩出了他们的童真。

生4:辩出了他们对科学实事求是的精神。

生5:辩出了连孔子也有不懂的地方。

生6:辩出了古代的科学不发达。

师:我们一起再来辩一辩,左边三个小组当小儿1,另外三个小组当小儿2。

全体学生辩斗,老师在一边点火煽情。

……

你看孩子们学得多带劲,学得多有趣。毋庸置疑,这才是真正地带领学生走进文本,用感性教学的方式让文本和孩子们融为一体,一起复活。试想一下,二千五百多年前的那一幕辩斗定会如王老师课堂上呈现的那般激烈,岂是浓缩后的几句可替代?由此我们要明白读活文本不是一句空话,它要求我们老师引领学生将平面的语言文字转化为立体的鲜活的人物形象,穿越历史的时空、空间的阻隔登陆到物我一体、情景交融的对话之中。

我们的祖国语言文字之所以能绵亘五千年,屹立世界语言之林而不倒,并且永远魅力无穷,是因为我们的语言文字有想之不尽的意境之美和品之不完的韵味。你瞧,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一个“绿”字,带给我们的可不止是江南一片春意,还带出了诗人壮志得以凌云的盎然绿意呢!李白床前的月光不止是一个景,更是一份思乡的情怀哪!作为语文教师若能在一些特定的意象之中引导学生读出言外之意,意外之情,让学生去感受文字的意境,去触摸、探寻文字心灵深处的那份情怀,那将会是更高的一种境界了。

总之,感性教学是一种形象化的教学,它要求我们还语文以画面、还语文以旋律、还语文以意象。语文是最需要倾注情感的学科,感性教学就是一种情感体验的教学。正是感性,让语文回到了生命的源头,回归生命的本真。

参考文献

[1]王崧舟.王崧舟讲语文[M].北京:语文出版社,2008.

[2]杨伶俐.回归语文教育的本真[J].现代语文,2013(1).

[3]平先来.真语文,从做本真语文教师开始[J].语文建设,2013(19).

还原语文课堂的本真论文 篇4

学生是一个完整的生命体, 语文是一个完整的生命体, 课堂也是一个完整的生命体, 它不仅需要理性的启发和诱导, 也需要感性的点燃和熏陶。王崧舟老师说:语文是感性的, 所以, 语文教学和语文学习也必须以感性为主。语文来源于生活之中, 生命之中。要让学生走进语文, 一条行之有效的捷径便是“还原”。“还原”得越真切、越生动、越细致、越深入, 那么, 你的语文教学、学生的语文学习就越能进入积极的状态。

一、识字教学, 追根寻源

我们的祖先创造的汉字不仅形体美, 还意蕴丰富。她来自生活, 又拓展了我们的生活。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小学林佩菱老师在执教《“红领巾”真好》这一课的生字教学中, 就充分利用了这一特点, 成功地在汉字与生活之中搭建了一条相通之路, 孩子们学起来既轻松又有趣。首先她利用熟字“领”进入教学:

复习“领”字, 重温形声字构字规律, 并指导书写。

师:对于红领巾大家都很熟悉, 少先队员的标志就是红领巾, 请大家摸摸, 红领巾是不是绕过领子。“领”字之前已经认识过了, 是熟字老朋友。你能给大家讲讲怎么记住它的吗?

生 :“领”是个形声字。“令”是声旁, 表读音。“页”是形旁, 表示头。“领”就在头下面脖子的位置。

师:根据形声字的规律我们很容易就记牢它的样子, 读准它的音, 并理解它的意思。

又如“斩”和“牌”的教学:

学习“崭”字:

师:看这个“崭”字, 它也是形声字。下面的“斩”是声旁, 也念做zhǎn, “斩”上加了“山”成为“崭”, 猜一猜, 和山有什么关系? (生猜测)

师:“崭”原先指山很高很高、很陡很陡。“崭”现在有“很”的意思。“崭新”就是……生:很新很新。

师:你见过崭新的什么东西?

生:崭新的书包、崭新的鞋、崭新的衣服……

学习“牌”字:

师:“牌”字也是形声字, 我们看左边的“片”﹝图字结合形象演示“片”字的来由:

“片”字就像劈开的木片。你们猜猜, 带有片字旁的“牌”指的是什么?

生:扁扁薄薄的木牌。

师:是这样的。人们在牌子上写字做成各种牌。你知道的有哪些?

生:门牌、车牌、扑克牌……

相信经过这节课的学习, 孩子们将会在他们的心里深深地印入这些字, 同时也使孩子们初步觉得语文原来就在我们的生活当中, 它并不遥远, 并不是不可触摸的, 从而就在他们的心里种下了语文学习的兴趣种子。

二、词语教学, 感性再现

词语教学是我们低段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 通常我们的做法是多读多写, 只要多复习总会记住的, 而只要记住了也就任务完成了。但江苏的一位老师在教学《黄河的主人》这一课的词语时却给了我们一个感性教学的示范。就以“艄公”一词的教学来说吧:他先是让学生读准字音, 然后让学生说说自己的理解。第一个学生说:“艄公”就是撑船的人, 课文中指撑着羊皮筏子的人。王崧舟老师点评说如果教学到此为止, 只能说是应付考试有用, 表现生命没用, 因为这样的学习还是处于一种消极状态。可贵的是这位老师马上跟进了一步, 问道:“你能想象一下艄公会是什么样儿呢?”老师的这一问唤醒了“艄公”这个抽象的符号, 学生开始有意识地往这个符号里注入了灵魂, 从而“艄公”这个符号渐渐地就在孩子们的眼前丰满起来了。你听孩子们的答案吧, 一个说:“艄公会有一张饱经风霜的脸。”一个说:“艄公的皮肤一定是黝黑黝黑的, 因为他长期经受着黄河上的风吹浪打, 日晒雨淋。”一个说: “艄公应该有着强健的身体, 他们的胳臂一定特别粗壮有力。”接着, 老师打出一张照片, 一张黄河艄公的镜头, 说:“大家看, 这就是黄河艄公。”就这样, “艄公”这个符号就还原了, 一还原, 这个词语就有了生命的气息, 就活了 !

再如当一个学生站起来谈自己对“惊涛骇浪”的理解时说:“我先查了‘骇’的意思, 因为这个词的意思我不大明白。当我知道‘骇’就是‘惊惧’的意思时, 我也明白了整个词语的意思了。”这位老师马上接着问了一句:“读到‘惊涛骇浪’这个词时, 你们还会联想到书上的哪些词语呢?”一下子又激活了学生的感觉。一个学生说:“我想到了波浪滔滔。”一个学生说:“我想到了浊浪排空。”一个说:“我想到了汹涌激流。”一个说:“我想到了黄河滚滚。”还有一个说:“我想到了风浪险恶。”原本只是一个符号的词语, 原本只是四个字而已的一个词语, 现在却不再是一个干瘪的抽象符号了, 当你再次读到这个词语时, 你就会有一种脸发白、心发慌的感受了。这就是把语文教学和生命体验融为一体的感性教学。

王崧舟老师说:任何一个词, 一旦你把它看成一个独特的生命存在, 它就有呼吸, 就有心跳, 就有脉搏, 就有体温, 就有血液会缓缓流淌。

三、阅读教学, 读活文本

夏丏尊先生曾经说过, 语文学习最要紧的是引发一种对文字的敏感, 也就是所谓的“语感”。但是, 语感的培养需要的是感受者本身能沉入到语言文字当中, 与它们融合在一起感受着它们的体温, 它们的喜怒哀乐, 它们的一静一动。犹如学习游泳的人不能光在岸上看, 你得真真正正地与水进行亲密接触, 水才会包容你, 任你在其中自由翻滚, 任意嬉戏。作为引领者的我们, 首先得让自己充分浸润在文本当中。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 (最新修订版) 指出: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因而我们自己得要能在文本中活起来, 让文本在我们面前鲜活起来。如何读活文本, 让自己活在文本当中呢?

《两小儿辩日》是我在中学当中学习的, 现在留给我的印象只是两孩子在争辩太阳的大小, 最后让孔子来评判, 孔子也说不出所以然的事。这就如一条信息扫过一般。当时老师要求我们背诵的, 如今却一点儿都背不了。轮到自己教学生时, 我如法炮制, 也让孩子们背诵, 自认为超过老师的是我试图进行场景再现, 让他们模仿两小儿进行辩斗, 进而理解文章主旨。可实际效果只是达到了所谓的有感情朗读。当时怎么也不明白为何不能达到意想的效果。看了王崧舟老师的《两小儿辩日》教学实录后, 才如梦初醒, 原来作为教者的我都没有真正浸入文本之中, 又如何要求学生在文本之中活起来呢?以下是王崧舟老师执教的《两小儿辩日》片段:

师:怎么才是辩斗呢?同桌之间分好角色, 放开声音辩斗, 把这味读出来。

同桌辩斗。

师:好了, 哪两位小儿来辩斗辩斗? (请了两名学生) 这是小儿1, 这是小儿2, 咱们听一听两小儿是怎样辩斗的, 看看有没有辩斗的味。

两小儿辩斗。

师:辩是辩了, 只是没有斗的味。

又请两小儿辩斗。

师:一个是急性子, 一个是慢性子。下面, 我做一小儿, 你们推荐一位胆子大点儿, 做另一小儿。 (学生推荐一位男生上台去)

师:你身子稍微向着同学们, 但眼睛要看着我, 因为你跟我辩斗。 (学生按老师要求站好)

师: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而日中时远也。

生:我以日初出远, 而日中时近也。

师:日初出大如车盖, 及日中, 则如盘盂, 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生:日初出沧沧凉凉, 及其日中如探汤, 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

师:日始出时近, 日中时远。 (语速加快)

生:日初出远, 日中时近。 (生的语速也相应加快)

师:非也, 日始出时近, 日中时远。

生:非然也, 日初出远, 日中时近。

师:非也, 非也!日始出时近, 日中时远!

生:非然也, 非然也!日初出远, 日中时近!

(王老师通过语速变化、增加词语等不断煽情, 学生的情绪高涨, 师生辩论达到忘我的境界, 博得阵阵掌声。)

师:这一辩辩出了什么?

生1:辩出了他们的观念和思想。

生2:辩出了他们都很细心。

生3:辩出了他们的童真。

生4:辩出了他们对科学实事求是的精神。

生5:辩出了连孔子也有不懂的地方。

生6:辩出了古代的科学不发达。

师:我们一起再来辩一辩, 左边三个小组当小儿1, 另外三个小组当小儿2。

全体学生辩斗, 老师在一边点火煽情。

……

你看孩子们学得多带劲, 学得多有趣。毋庸置疑, 这才是真正地带领学生走进文本, 用感性教学的方式让文本和孩子们融为一体, 一起复活。试想一下, 二千五百多年前的那一幕辩斗定会如王老师课堂上呈现的那般激烈, 岂是浓缩后的几句可替代?由此我们要明白读活文本不是一句空话, 它要求我们老师引领学生将平面的语言文字转化为立体的鲜活的人物形象, 穿越历史的时空、空间的阻隔登陆到物我一体、情景交融的对话之中。

我们的祖国语言文字之所以能绵亘五千年, 屹立世界语言之林而不倒, 并且永远魅力无穷, 是因为我们的语言文字有想之不尽的意境之美和品之不完的韵味。你瞧, 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一个“绿”字, 带给我们的可不止是江南一片春意, 还带出了诗人壮志得以凌云的盎然绿意呢!李白床前的月光不止是一个景, 更是一份思乡的情怀哪 ! 作为语文教师若能在一些特定的意象之中引导学生读出言外之意, 意外之情, 让学生去感受文字的意境, 去触摸、探寻文字心灵深处的那份情怀, 那将会是更高的一种境界了。

总之, 感性教学是一种形象化的教学, 它要求我们还语文以画面、还语文以旋律、还语文以意象。语文是最需要倾注情感的学科, 感性教学就是一种情感体验的教学。正是感性, 让语文回到了生命的源头, 回归生命的本真。

摘要:小学阶段的学生, 他们的心理发展正处于感性时期, 因而学生的语文学习也是以感性的方式进行的。而从语言的发展来看, 语言的不断丰富和不断精彩也是在生活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可就是这样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血肉相连的语文, 我们的孩子学起来却觉得是负着千斤之力般沉重。本文结合教学实践, 探讨了还原语言生活气息, 激活语文生命本真, 提高小学语文教学实效的问题。

关键词:语文学习,感性教学,生活还原

参考文献

[1]王崧舟.王崧舟讲语文[M].北京:语文出版社, 2008.

[2]杨伶俐.回归语文教育的本真[J].现代语文, 2013 (1) .

还原历史 复归本真 篇5

这是初中语文教材中朱自清先生的著名散文《背影》的片段。对“父亲”背影的描写赏析是课堂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但对于背影描写中衣着的描写——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解读教学实践中往往存在偏颇。有的理解为穿布衣“俭朴”,有的理解为“家中光景很是惨淡”,有的理解为丧事的“孝服”,有的认为黑色、深青色给人压抑沉重的感觉,等等。教师因为缺少细致备课往往会对教学中的各种误读不置可否。根据山东师范大学魏建教授学术报告提示,笔者对相关资料进行了初步考证,现将拙见阐述如下:

一、本文所述为真人真事

《背影》为写实散文。在1947年,朱自清答《文艺知识》编者问时说:“我写《背影》,就因为文中所引的父亲的来信里的那句话。当时读了父亲的信,真的泪如泉涌。我父亲待我的许多好处,特别是《背影》里所叙的那一回,想起来跟在眼前一般无二。我这篇文只是写实,似乎说不到意境上去。”

二、朱自清的父亲朱鸿钧

朱鸿钧,字小坡,妻周氏,是个读书人。本姓余,因承继朱氏,遂改姓。光绪二十七年(1901),朱鸿钧由东海赴扬州府属邵伯镇上任。两年后,全家迁移扬州城,从此定居扬州。最后在徐州做到徐州榷运局长——俗称“烟酒公卖局长”,过着花天酒地的生活,又续娶了一房姨太太,老家宝应的潘姓姨太太得知此事后,跑到徐州大闹。这一闹,就把朱鸿钧的“差事”给闹得“交卸”了。1917年自徐州失业后,便仕途坎坷,生活日渐困窘,老境颓唐。1945年4月9日去世,终年76岁。

三、民国政府颁布《服制条例》

1912年,民国政府参议院仿照西方各国,颁布了男女礼服的形制。规定男子礼服分大礼服和常礼服两种。大礼服又分昼、晚两种,均采用西式礼服的形制。常礼服也分两种:一为西式形制,一为清朝的长袍马褂。女子礼服采用传统的上袄下裙样式。随后,又陆续颁布了地方行政官、外交官、警察、陆军、海军、检察官、监狱官等人员的服制。

1929年,民国政府又重新颁布《服制条例》,对男子礼服规定得更为具体明确:

一、褂式,齐领对襟,长至腹,袖长至手脉,左右及后下端开,质用丝麻棉毛织品,色黑,纽扣五。

二、袍式,齐领前襟右掩,长至踝上二寸,袖与褂袖齐,左右下端开,质用丝麻棉毛织品,色蓝,纽扣六。

三、帽冬式,凹顶软胎下沿略形椭圆,质用丝麻毛织品,色黑。夏式,顶平顶硬胎下沿略形椭圆,质用草帽绠,色白。

四、鞋质用丝麻棉毛织品或革,色黑。

四、故事还原

朱鸿钧一直在外地充任小官吏,1915年到徐州任榷运局长。他聪明能干,却有着旧式官僚的通病:喜欢讲排场,吃馆子、喝花酒,光姨太太就先后娶了好几个。

榷运局长是个专管盐、烟、酒的肥缺,朱鸿钧颇为自得。任了榷运局长的他积习难改,在徐州金屋藏娇,又讨了几个姨太太。流油肥缺令人眼红,红袖添香遭人嫉妒,堡垒最易从内部突破,扬州老家很快得知了原委。

他的妻妾中一潘姓姨太太怒火中烧,不顾鞍马劳顿从扬州赶往徐州,朱鸿钧的母亲因潘氏等的举措急火攻心,染疴卧床。被妒火冲昏了头脑的潘氏完全没有意识到此行对于朱鸿钧来说意味着什么,赶到徐州来了个泼妇骂街,搞得满城风雨,当日《醒徐日报》都见了头条,朱鸿钧颜面尽失。

焦头烂额的朱鸿钧不得不花大笔钱把一个个姨太太再打发出门。人财两空的朱鸿钧的噩运并没有到此结束,因此事影响太坏——朱鸿钧被上司革了职。人倒霉时喝凉水都硌牙,丢掉榷运局长职位没几天,朱鸿钧母亲在扬州去世!

徐州成了朱鸿钧人生道路上的滑铁卢,他为他荒唐的生活方式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狼狈至极。到扬州借钱办了丧事,把往日珍爱的巨大古钟、朱红胆瓶、碧玉如意、板桥手迹送进当铺还了亏空。冬天的庭院满院枯枝败叶、一派萧条的景象,让他真正感到了家境的凄凉。颓唐、潦倒、无助、失措、愧疚、尴尬的朱鸿钧脱去厚重的孝服,重新穿戴昔日公干时常穿的文职官服——深青布棉袍、黑布大马褂、黑布小帽,为自己收拾简单的行囊,到南京寻找故交挚友,期盼谋取一官半职,另图发达。儿子朱自清要回北大就读,需到南京乘坐火车,父子正好同行。到南京后便发生了《背影》中所描述的感人一幕。

其后,朱鸿钧因精力等诸多原因,虽尽力打拼,也没有挽回颓势,日趋见老的他,想儿子,想孙子,常写信相询。已为人父的朱自清“养儿才知父母恩”,心理上慢慢接纳了父亲,虽然父亲的荒唐曾给他的心灵带来难以湮灭的伤痛。他时常看着身边天真烂漫的闰儿,想到远方为生计奔波的老父,南京浦口送别的情景,时不时浮上心头。

于是,此事件以后的1925年10月某夜,父子之间的真挚感情在朱自清笔下如行云流水般汇聚,著名散文《背影》遂得以问世。

1928年,在扬州东关街仁丰里一所简陋的屋子,朱自清的三弟朱自华接到了开明书店寄赠的《背影》散文集,忙奔上二楼父亲卧室,送给父亲朱鸿钧先睹为快。

此时的朱鸿钧已行动不便,就挪到窗前,依靠在小椅上,戴上了老花眼镜,一字一句诵读着儿子朱自清的文章《背影》。诵读时,朱鸿钧的两眼老泪纵横,手不住地颤抖,但读完后,昏黄的眼珠却放射出光彩。他明白了儿子读懂了自己过去的关心。

1945年,朱鸿钧去世,终年76岁。

五、结论

“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是民国时期普通官吏的打扮。1917年冬天,朱鸿钧虽已卸任,他一贯的穿着应该是不变的,更何况是去南京谋职更应穿着体面,穿中式官员常服应是基本常识。作为平素特别注重仪表、讲究排场、养尊处优、年过半百且身体肥胖,再背负丧母之痛、失业谋职之焦灼的朱鸿钧,放下一切架子,不顾惜自己的身体身份年龄,为解儿子路途饥渴,攀爬月台去买橘子,怎能不令身为人子的朱自清泪如泉涌?

调适阅读焦虑,还原阅读本真 篇6

【关键词】阅读 焦虑 本真

一、引言

1.问题的提出。研究第二语言阅读的专家Clarke(1977)认为,“阅读是读者与文章(或作者)的交流过程,宛如两人面对面谈话,有问有答”。然而现阶段许多中学生在英语阅读中常常感到阅读焦虑,为做题而阅读,英语阅读只是他们提高分数的方式,对于文章只是在为找答案而阅读,往往忽视了阅读的本质——和作者和文章的交流。这是英语阅读的误区,失去阅读本身的意义,也是阅读焦虑产生的缘由。

2.阅读焦虑概念的界定。国外比较典型的外语阅读焦虑研究有两项:Saito(1999)和Sellers(2000),两项研究殊途同归:即外语阅读焦虑与阅读成绩成负相关关系。外语阅读焦虑是一个因母语与目标语的书写系统和文化而异的特定技能型焦虑。外语阅读焦虑是阻碍阅读的一种负面情绪,和外语学习焦虑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他会分散读者在阅读中的注意力。中学生认知水平较低,英语学习仍处在起步阶段,对跨文化的知识了解甚少,在英语阅读中常常受阻。阅读时会产生心慌,出汗等身体反应;认知反应体现出害怕,自尊心受挫等,从而影响了大脑对阅读信息的输入,降低阅读效率,进而影响英语的习得。

因此,研究以初中生英语阅读焦虑现况不仅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也是对中学英语阅读教学改革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根据外语阅读焦虑的的成因分别从课内外阅读,阅读方法和阅读情绪三方面来对我校的学生进行调查。本研究分别对不同性别学生分学习成绩的四种不同层次抽样调查,共95人参与了调查问卷的填写,问卷回收率100%。

三、阅读焦虑的成因分析

1.阅读缺少快乐体验,只有试题压力。如图所示,学生在进行英语阅读时,63.2%的学生表示焦虑,有压力。18.4 %的学生表示很痛苦。学生接触最多的就是教材和试题中的阅读。阅读对于他们来说,完形填空,阅读选择,任务型阅读和首字母填空。阅读于他们而言,无轻松快乐,有的只是测试的压力和无尽练习的痛苦。进而,学生看到大篇的英语语段,就产生焦虑情绪,无法静心品味内容,只是为了完成作业,考试拿分。

2.不良阅读习惯影响阅读速度和质量。在问卷调查中发现,67.4%的学生存在不同的不良阅读习惯。一些学生在阅读时存在音读、只读还有复读等不良习惯。一个高效率的阅读者不会注意单词的位置,也不会在每个单词上平均花费时间,而是把注意力集中在作者要阐明的思想内容上。

四、调试焦虑,真心阅读

1.培养习惯,静心阅读。要指导学生改掉不良阅读习惯。培养按意群阅读,用英语思维的视读习惯。这样可以更好,更准确,更全面的理解文章的意思。例如The colour blue was once believed/ to have the power to drive evil spirits away, /so people dressed baby boys in blue/ in the hope that boys would be protected.这个句子有32个单词,有些学生往往看一个词想一个词,逐词注视,阅读速度太慢而且弄不清整个句子的意思,如果阅读时按照意群如在上面斜线处停顿,则只需要看四次即可,阅读的速度提上去了,对句子意思的理解也完整很多。随着视幅的增大,阅读速度的加快,要求阅读者必须集中精力,眼睛不停的往下看。

2.拓展体验,本真阅读。《英语课程标准》对中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量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初中毕业生应“能读懂供7-9年级学生阅读的简单读物和报刊、杂志,克服生词障碍,理解大意;能根据阅读目的,运用适当的阅读策略;除教材外,课外阅读量应累计达到15万词以上”。

(1)以《课标》话题为主线,丰富课外阅读内容。如在9A unit2 colours and moods话题学习时,拓展介绍其他颜色的阅读,介绍不同国家颜色代表的不同含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进学生跨文化意识。

(2)多形式多题材阅读,真正体验西方文化。教师要精心选择补充阅读材料。篇幅适当,难度适当,生词较少。题材多样,叙事,描写,应用,说明,议论等文体皆可。文章的内容丰富有趣,多些时尚元素和学生感兴趣的内容,让学生为内容而读,体验内容的乐趣。阅读可采用课堂英语故事分享,阅读活动周让学生多接触原汁原味的英语阅读材料。

(3)阅读的输出形式多样。避免单一的试题模式,可以采用分享阅读感受,复述大意,故事续编,剧情表演等多种轻松活泼的形式来反馈学生的阅读。做真阅读,使孩子为内容而读,与作者实现心灵的沟通。

五、结语

总之,英语教师只有正视阅读焦虑这一问题,引导学生用积极的心态来面对英语学习过程中困难,克服因外语阅读焦虑造成的对学习的不利影响,唤醒学生消沉的意识,做真阅读。

参考文献:

[1]英语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王笃勤.英语阅读教学[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2,7-30.

上一篇:创新设计、办公用品下一篇:外贸企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