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与还原法论文(精选10篇)
探索与还原法论文 篇1
西方经济学是基于人类欲望的无限性和资源相对稀缺性前提下, 研究如何配置资源实现收益最优化的学科。该课程不仅是教育部核定的经济管理类专业必修的八大主干课程之一, 因其学科重要性, 其他非经管类专业也往往将西方经济学纳入学科培养方案。
1 影响西方经济学教学效果的普遍问题
目前广大普通高校中西方经济学的教学效果并不尽如人意, 学生经常反映经济学原理枯燥抽象、晦涩难懂, 既看不懂其中的推导分析, 也不理解原理的现实意义, 从而产生“学经济学无用”的质疑, 学习兴趣缺缺。笔者认为, 西方经济学的学习困难与其课程特点有很大关系。
1.1 多种逻辑语言产生的理解障碍
经济学原理十分注重形式上的严谨性, 运用数学公式、几何图形等逻辑语言演绎经济学理论, 不仅有复杂的前提假设, 广泛运用数学推导和数学模型来论证经济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学生在此前的学习中, 几乎没有接触过这样的表达形式, 不习惯实证的分析方法, 难免望而生畏。加之西方经济学家在研究逻辑、语境氛围、语言表述习惯上与我们的文化环境有些距离, 于是让学生觉得“数学不好懂, 文字看不懂”认为经济学“难学”而产生心理抗拒。
1.2 国内教材普遍重理论而轻案例
西方一些经典的经济学教材的案例主要是对于其本国经济现象的解释, “洋案例”多而中国案例少。目前各高校普遍选用国内学者编撰的教材, 理论多而缺乏紧密结合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实践最新进展的经典案例。理论最主要的生命力在于解释现实, 学生在结合中国经济发展状况来理解西方经济理论时又因国情有别往往会遇到困难, 妨碍了对于经济学理论重要性的充分认知。
1.3 循环强化的消极心里预期
该课程一般在大一下学期至大二上学期开设, 经济学繁杂的理论和步步紧扣的推理对于理论基础和逻辑辩证思维能力还较薄弱的大学新生有些应接不暇, 而缺乏对社会经济现象的了解和具体认知也阻碍了学生对于原理的理解吸收, 于是形成经济学“难学+无用”的思想认知。一些同学渐渐失去了对经济学理论学习的内在动力, 难以在考试中取得较为理想的成绩, 于是将其作为“难学难通过的课程”孜孜告诫新入学的师弟师妹们。刚入学的新生对经济学理论的重要性并无先天之见, 却在师哥师姐们热心的告诫中形成了消极的心理预期, 未接触经济学之前, 已先生畏惧。之后经由“传闻经济学难学—初识经济学抽象—感觉经济学无用”这样的认知过程渐失学习兴趣, 同时将经济学“难学+无用”的偏见沉淀在心底, 成为阻隔在经济学学习道路上的心理障碍, 在每届学生中代代相传, 不断强化。
2 利用学科的形式化特征简化归纳基本原理
经济学之所以成为一门严谨的科学, 数学在其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越是进入高级经济学的学习, 数学工具在其中的运用越广泛和深入。数学工具具有文字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有助于将深奥的经济学理论深入浅出简化归纳。
2.1 利用公式和图形简化原理
公式和图形简明、直观、准确, 具有高度概括性, 可以省却长篇大论的冗繁解释, 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需充分利用该逻辑语言简化概念、明晰原理, 帮助学生迅速准确建立概念、洞悉区别。比如“弹性”和“边际”是微观经济学中的两个重要概念, 并且都是表示自变量变化与因变量变化的相对关系, 初学者往往分辨不出二者的区别, 极易混淆。借助简明的数学语言, 二者差别则一目了然。我们用y=f (x) 来表示x与y之间存在的函数因果关系, 弹性的表示公式是边际则是前者表示相对变化率, 即自变量变化1%引起因变量变化百分之几;后者则表示绝对变化, 自变量变化1个单位引起因变量变化几个单位。学生只需要记住两个公式, 自然牢记了两个概念的涵义及其不同。
2.2 以反应链条概括经济变量间的变动关系
IS-LM模型是宏观经济学基本模型之一, 但是学生在学习中往往一头雾水, 分不清两条曲线的反应原理, 说不出为什么一会儿是利率决定收入, 一会儿又是收入决定了利率。借助下列两个反应链条则可以帮助学生较好理解其反应过程—产品市场的是:货币市场则是。这两个链条包含了两个市场均衡的实现过程和变量间的相互作用, 也有助于理解两条曲线的四象限推导法的思路。IS曲线反映了产品市场均衡情况下, 利率的变化引起收入的变化, 即r→y, 二者反向变动;而LM曲线反映了货币市场均衡下, 收入的变化引起利率的变动, 即y→r, 二者同向变化。最后提示学生这两个市场之间收入和利率的决定过程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彼此交互的, 即凯恩斯的循环决定论。事实上, 宏观经济学的大部分原理可以借助这种“反应链条”的方法总结。
2.3 巧用“对称性”, 对照归纳总结原理
要使学生头脑中建立逻辑清楚的学科理论体系, 不仅要“展开来”, 还要“收得拢”, 要总结梳理, 举一反三。经济学的理论体系较为严密, 许多内容在阐释模式上具有某种程度的对称性。这种对称性既体现在某些章节内部, 又体现在各章节之间。以微观经济学为例, 在效用论中采用了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两种殊途同归的分析逻辑;生产论、成本论都是分为短期和长期进行探讨, 这三章中研究方法互有呼应又存差异, 可以借助表格的形式进一步对照总结这三章, 从而产生一石三鸟之效。
3 由简入繁, 用经济学语言还原图或公式的经济思想
马克思早就说过“数学是经济学最好的奴仆, 但是却是最坏的主人。”数学的简明、严谨、准确便于更好地建构经济学理论的大厦, 但绝不能反客为主。作为一名经济学教师, 要教会学生熟练运用数学工具更好的掌握其理论体系、领略经济学思想精髓并加以应用, 而不能仅仅当成上数学课。如果说公式和图形担负着“化繁为简”的重任, 为了真正掌握经济学的原理还必须能够“由简入繁”, 向学生阐释概念时如果忽视了其经济学语言的表述和对现实生活的解释, 就会使学生陷入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的境地。用经济学的语言还原图或公式, 以案例增强理论的现实解释力应该是课堂上贯穿始终的事情。
“理论是灰色的, 实践之树常青。”经济学教育不仅要结合案例使理论具体化, 而且案例应注重本土化。中国作为日益崛起的全球主要经济体之一, 推进市场经济建设的不断深化以及社会经济生活各个领域所发生的显著变化, 以及我们正在进行的结构转型与升级, 都为西方经济学提供了丰富的案例素材。教师要做好案例甄选工作, 选择经典的、可以分别体现东西方市场经济发展中的典型问题、能够引起学生广泛深入的思考与争鸣的案例。教师应该围绕该理论“是什么—怎么来—怎么用”, 讲发生在中国的“故事”, 拉近原理与学生的距离, 让他们对陌生的原理不再感到“面目可憎”, 而是心生亲切, 在会心一笑中记住并理解。通过案例研讨等形式, 将几节课堂交给学生, 改变传统课堂教学中教师作为“灌输者”、学生作为被动“倾听者”的局面, 提高学生对理论的把握能力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利用经济学原理分析现实世界的能力, 引导学生开阔视野、形成规范而多元化的思维方式。
本科阶段学习最主要的功效应该是“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 正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置身于一个终身学习的时代, 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将使学生受益终身。《西方经济学》的课堂教学应该看得懂、学得会、能运用, 经济学学习的目的, 是教会学生“像经济学家那样思考”。当然, 在课时有限、学生众多、知识点繁杂、现实问题日新月异的局面下如何有效组织推进效果最佳的教学方案并充分调动每个同学的积极性参与其中, 令其有所收获, 是一门需要综合考虑宏观安排的艺术, 尚需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实施方案。
参考文献
[1]李雪苑.高校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思考与建议[J]财会月刊, 2013, 2.
[2]喻永红.基于学生易接受性的西方经济学教学方法浅析[J].教育教学论坛, 2014, 2.
[3]黄泽民.刍议改善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效果的基础性工作[J].福建江夏学院学报, 2013, 10.
[4]刘广明《.西方经济学》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探析[J].青海大学学报, 2014, 2.
[5]刘越.提高西方经济学本科课程教学效果的路径[J].高等财经教育研究, 2012, 15.
[6]杨国才, 张支南.西方经济学经典案例教学特点、问题与本土化路径[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3, 1.
还原法:与文本深度对话的智慧 篇2
[原文提要]许多文本分析之所以无效,是因为缺乏方法论的自觉。“还原法”是一种把可操作性的系统化视为最高目标,把具体分析落实于文本分析的系统工程。它包含七个层次,分别为:艺术感觉的“还原”:多种形式的比较;情感逻辑的“还原”;价值的“还原”:历史的“还原”和比较;流派的“还原”和比较:风格的“还原”和比较。
19世纪50年代以来,由于受前苏联文学教学分析方法的影响,我国的中小学语文教学在课文解读方面逐渐形成了一种以抽象和概括为特征的统一模式!分段概括段意+总结中心思想。几乎所有的课文都是这样解读的,几乎所有的课堂都是这样操作的。被分析课文的主题或人物经过抽象和概括后常常得出种种社会意义和价值,而这种种社会意义和价值背后总能看到一个共同的影子——我们所熟悉的阶级社会价值观。比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是反映大革命失败后小资产阶级的苦闷与彷徨的;《祝福》中的“鲁四老爷”,是“摧残与迫害劳动妇女”的地主阶级。人物若是农民,那就具有农民应有的优点:善良、勤劳,如祥林嫂、闰土等;也就具有农民应有的缺点:自私自利的小农经济思想,如“豆腐西施”杨二嫂等。
后来,这种阶级分析观念逐渐在淡化。但思想性分析仍占主导地位,几乎每一篇课文都可以用一个公式来套用:“本文通过什么什么。叙述了什么什么,表达了什么什么,反映了什么什么,揭示了什么什么,赞美了什么什么,抨击了什么什么。”从文学教育的角度来说,在文学之上,建立了一套“刻板、教条、贫乏、单一而且“顽固、强大”的阐释体系,“它把我们与文学的联系隔开了,它取代了文学,在我们这个精神已经极度匮乏的社会里发挥着使其更为匮乏的作用”。在课堂上。文学作品没有被当作文学作品来教。学生只把这些分析结论当作知识来记忆,却难以获得情感的积淀、道德思想的升华。
这种宏观解读模式的基本特点是:强调外在的社会视角,却忽视了内在的文本自身的视角;强调文学作品的共性,却常常忽视它的个性;强调文学作品的统一性,却总是忽视它的差异性。今天,虽然这套教学模式已经过时了,但它依然潜藏在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之中。当老师们面对课文,除了解释词句疑难却不能进入文本时,这种分析模式常常被派上用场,可以人为地制造难点,自我迷惑,愚弄学生,以求蒙混过关。
语文课堂教学长期的高耗低效与这种大而化之的宏观解读模式是脱不了干系的。教学要提高课堂效益,自然就要别寻他途,而呼唤文本的微观分析,呼唤这种微观分析的方法与技术自是情理之中的事。这种呼唤在19世纪80年代就已经得到回应。近年来这种回应力度有了明显提高,主要表现为这样两个方面:一是文艺理论学者为文艺理论与文学教育的结合作出了努力,如钱理群的《名作重读》、王先霈的《文本细读讲演录》、孙绍振的《名作细读》《孙绍振如是解读作品》以及这里提到的《文本分析的七个层次》等便是这方面的成果;二是语文教育研究者也做了一些主动“拿来”的工作以开拓课文分析的路径,如曹明海《文体鉴赏艺术论》《文学解读学导论》、蒋成瑀《解读学引论》《语文课解读学》等。
作为一位著名的文艺理论家,孙绍振先生对中学语文教学一开始是抱着一种强烈批判态度的,他炮轰全国统一高考制度,“直谏中学语文教学”:后来,这种批判的锋芒让位于建设的热忱。针对中学语文教学的现状,他努力结合自身的学科优势做些实实在在的工怍。在他看来,“中学语文教学最大量的时间花在作品分析上,但是,分析的有效性却令人悲观,原因在于,第一,流行的文学和语言学的观念。在根本上是落伍的,远远落在当代文学理论和文学史研究成就之后:第二,方法在根本上是错误的,实际上是从表面到表面的滑行,造成大量的庸人自扰。目前的任务的严峻性不仅仅是观念更新,而且在于把哲学的分析方法转化为可操作的具体方法。”他迫切想锻造一把金钥匙,以破解文本的奥秘,把鲁迅说的“极要紧,极精彩处”和“不应该那么写”之处,叶圣陶说的“好处和作法”及“精要”之点,朱自清说的“创新的”“独特的东西”揭示出来,为中学语文教学服务。不久,在深厚的理论积淀和大量解读实践基础上,一种文本解读和培养言语创造力的方法应运而生:不是凭借现成的资料,而是依靠抽象能力把构成艺术形象的原生状态想象出来,找出其间的差异,作为分析的起点,这种方法叫作“还原法”:“还原”往往须和“比较”相辅相成。在“比较”中“还原”,在“还原”中“比较”。故称比较还原法。
众所周知,要进行文本分析,关键是找到问题。也就是切入点。大凡名篇佳作,总是天衣无缝,要找到一个合适的切入点相当困难。对此,孙绍振先生根据长期在中文系一年级进行微观分析训练的经验,总结出一套提出问题的方法,大致可以分为两个方面:
第一,对于个别的作品,主要是从作品形象的角度还原,抓住还原出来的原生感性现象与经过艺术加工的文本之间的矛盾。提出问题。
第二,避免孤立地分析问题,尽可能把文本放在可比较的语境中,有比较才有鉴别,才能提出问题。孤立地面对文本,由于缺乏可比性,无从分析。
他认为,最初级的可比性来自现成的可比性,也就是文本之间的同类比较——不同时期同一主题往往存在大量经典文本,把这些经典文本与当代杰出的作品或经典结合起来,目的是同中求异。比如。同样写亲情,朱自清的《背影》与梁晓声的《慈母情深》、川端康成的《父母的心》、杨新雨的《养母》就有差别。对于没有现成可比性的文本,如鲁迅的《祝福》和巴金的《家》分属两种类型的作品,要获得其间的可比性,就要有比较高级的抽象思维能力,将没有现成可比性的文本提高层次,从不同类中发现相同的部分,这就是异中求同;在此基础上。然后再进一步同中求异。这种基于非现成可比性的分析,显然属于更高层次的分析。
落实到文本研究中,这两个方面可具体化为以下步骤:
1想象出作品省略的和淡化的内容:
2不同艺术形式的不同规范的比较:
3艺术感觉的还原和比较:
4情感逻辑的还原与理性价值比较:
5审美价值的还原与实用价值的比较:
6不同历史条件的还原和比较:
7不同流派的还原和比较:
8不同风格的还原和比较。
应该说,“比较还原法”是集各家之长,加以去粗取精、融会贯通而形成的一家之言。它有理论的成分,贯彻了与机械反映论相对立的审美价值论,与真善美统一相对立的真善美“错位”理论;有方法论成分,融会了黑格尔的辩证法、同异法,康德的审美判断和审美分析法,俄国形式主义追求文学性的陌生法,欧美新批评的细读法,胡塞尔的现象学美学的还原法、悬置法,解构批评的互文法,读者反应批评的“易美”与“难美”区分法,精神分析批评的动力法,等等。它还是可以操作的
分析行为,能进入到教学实践具体层面。面向语文课本中的任何课文,尤其是文学作品的文本。它的“可操作性”,不是机械的程序或步骤,而是一种可以活用的思维方式、对话方式,其目的既在于深刻地解读,更在于发现和创造,与以往那些不费脑子按部就班的“几步法”、“几遍法”、“几式法”有着本质的不同。
严格说来,还原和比较仅仅是发现矛盾,提出问题。对于问题怎么解决,还有一系列的任务,需要师生的共同努力。但是既然提出了发现问题的方法,依循这种方法能够在文本中找到切入点,就不难层层深入地、反复地提出问题,分析也就不难逐步深化,思维就不难作螺旋式的上升了。因此,从课程论角度看,孙绍振先生把“还原比较法”引入中学语文教学,善莫大焉。具体地说,至少有这样几点:
其一,教学方法上的有效性,这是最直接的价值。我们前面分析的宏观解读模式的缺点是:满足于作品与表现对象的统一性,欲作分析,却难以揭示矛盾:孤立地阐释单篇,不能深入文本内部进行微观分析。与之相比,“比较还原法”给教师分析课文提供了有效的“抓手”。一方面可以改变过去一篇一篇孤立分析作品的做法,把作品放在一系列作品的比较中来观察差异,以便找出矛盾的切入口,或同中求异,或异中求同:另一方面,万一只做单篇分析,没有现成作品可比。也能通过还原的方法。把未经作者艺术加工的原生态形象寻找或想象出来,同作者艺术加工过的作品比较,看看作品强化了什么,弱化了什么,省略了什么,以揭开作品中隐含的创作过程和作者意图。
其二,教学内容上的适切性,这是相关价值。教学方法的改革,必然要触及教学内容的改革。“教课文”教得对不对,阐释的结论有没有道理,来源于合理合法的阅读方法。反过来。“阅读方法有正误优劣之分,因而阐释结论就有对错好坏之别”。“比较还原法”,作为一种有效的文本分析方法。“像一面照妖镜。能够照出我们阅读教学中形形色色对课文胡乱阐释的妖魔,以及躲藏在教科书‘思考和练习题里、教参里的鬼鬼祟祟的违法乱纪者,并促使教学内容恢复到正确的轨道上来。
探索与还原法论文 篇3
今天, 在教育教学深度变革的中国, 有这样一所学校, 正是立足于“自然教育”原则, 展开了一场反响热烈的“自然课堂革命”。致力于在课堂教学领域践行“自然主义教育”的这场学习革命, 其意义不仅仅是实现了从“教的解放”到“学的解放”, 更主要的是还原出一幅最本真的小学课堂教学的靓丽图景。不少人, 正是透过这幅图景, 也展开了自己的教学革命。
这所学校叫河北沧州派尼学校。派尼, 取自英文单词PIONEER, 先锋。
小学课堂原本什么样
派尼学校的“掌舵人”名叫张润军, 年轻的“老教育人”。他的矢志教育的理想和情怀来的突然, 却十分坚定。大学期间, 他的成绩十分突出, 尤其英语一科更为擅长, 大学毕业就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 这为他后来投身基础教育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毕业后, 张润军从事过好几份工作, 三资企业的翻译、部门经理、合资公司的执行总经理等等。但在他内心深处, 一直有一种浓厚的教育情结。真正促使他投身教育事业缘于一件小事:一个教育界的朋友找他做“枪手”去参加一次英语考试, 他委婉地拒绝了。这件事让他意识到, 最适宜学习的时机恰恰是儿童时期, 尤其是语言学习, 一旦彼时耽误, 将延误一生。而在当时的小学, 还很少有开设英语课程的先例。张润军果断辞职, 张罗起了自己的第一所学校———小学英语培训班。
短短一年, 他培训班的少年儿童已达700余人, 依靠租赁公立学校的校舍已经不能满足上课的需要了, 张润军开始把目光放得更远———办一所以英语教学为特色的全日制高端小学!
派尼学校拔地而起, 应运而生。
“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发展人, 成就人, 幸福人”。张润军说, 真正好的教育仅仅追求“三个高”还不够, 还必须能让学生实现“快乐学习、幸福成长”。派尼学校正是在践行这样的目标中一步步成长。
张润军说, 在小学课堂教学中, 尽管我们可以简单地用课堂效率去评价一节课, 用它去衡量教学目的的实现、教学目标的达成、学生学习实现的程度。但课堂效率不仅仅是一个简单层面上的问题, 放到学生终生发展的层面, 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就显得尤为重要, 这些年派尼学校所要做的不仅仅是完成学习目标的高效率, 还要把课堂作为培养孩子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舞台, 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派尼人“教育为学生一生负责”的抱负。张润军说, 不是派尼推陈出新, 造新概念, 而是小学课堂就应该是这样做的, 派尼只是在还原课堂本来的状态。
“孩子快乐成长的家园”
从1998年创办希望之星 (PROMISING) 英语学校开始, 为了让低龄段、零基础的孩子们学会英语, 派尼学校引进了台湾阶梯美语和以母语教学法为主的一套完整教法, 这套教法到现在仍然是低龄儿童最佳的英语学习方法。2000年派尼英语小学提出“六个学会”, 到2003年派尼学校提出“教育为学生一生负责”, 把办学思想定位在“负责任的学校”上, 到现在把学校的发展方向确定为建设“孩子快乐成长的家园”, 学校的发展思路逐步清晰、明确。
张润军说, 学校就是学生们的“家园”。把学校建成“孩子快乐成长的家园”, 就是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 就是要求所有教职工都要树立学生即“‘我’的孩子”的观念, 这个孩子不是“人家的”也不是“大家的”, 在“我”负责期间就是“我”的, 这就是派尼人的学生观。
派尼学校的老师们有一个共识, 孩子的学校生活的常态应该是快乐, 而快乐的常态是建立在自我提升、感受成功的基础上的, 没有进步与成功, 孩子是不会有快乐的。故此, 学校要求每一名教职工要在本职工作中, 让每一名孩子体验到成功的快乐;要做到用孩子们的一个个成功, 砌筑起孩子的成长, 唯有这种成长才是教师追求和家庭渴望的;孩子们享受了在学校的成功与快乐, 学校才能给孩子以家的温馨和留恋, 校园、环境、领导、教师、同学才能给每一个孩子共同组成一个充满阳光与欢乐的家园。
这个理念的核心词是“家园”, “孩子快乐成长的家园”, 既是给每一名同学创设的美好愿景, 更是派尼办学的目标。
围绕着“高效学习”, 他们从建设高效课堂出发, 创设出“读写序列化”、“专题知识工程”、“9个1工程”等一系列的高效 (教学) 学习模式;围绕着自主管理, 他们要求孩子:每人坚持一种自己喜爱的运动、每人学会一种自己喜欢的乐器、每学期读一本名人传记或名著或其他美文、每学期读一本英语课外读物、每学期学会一首英文歌曲、每学期坚持做一件有益于班集体或小组的事、每学期改掉一个坏毛病、每月做一件让父母高兴的事、每月写一篇自己满意的习字;围绕着“健康成长”、“快乐发展”, 他们创建了以“快乐学习”、“绿色家园”、“艺术家园”为核心的“快乐家园工程”, 从构建学生“多元智能俱乐部”出发, 让学生在寻找知识中拥有广泛的知识来源, 学会学习、学会观察, 读知识、读环境、读社会、读文化。
快乐家园工程, 家园里快乐的不仅是学生, 还有老师。孩子快乐、教师幸福是快乐家园的特征, 更是派尼学校追求的教育之魂。
张润军说, 老师也是孩子。学校本身就是教师的家, 教师是“家”的成员, 教师是校长的合作者。这十年, 学校一直坚持在岗培训, 而不是像一些民办学校只重使用不重培养。“既然学校是一个家庭, 就有责任有义务促进每一个教师的健康成长。正如家长关心孩子的健康成长一样, 校长也要关心教师的职业锻造。”
“四课型”高效课堂模式
张润军说, 过去的课堂, 包含太多教师的设计和驾驭, 从孩子真正需要出发, “自然课堂”真的要成为一种共同的追求, 不然对儿童的愈演愈烈的控制和驾驭, 可能会对孩子产生不可预见的重要影响。
改革最终发生在课堂上。
派尼学校对课堂的理解不仅在教育理念上谙合了基础教育的内在本质, 其“先锋”色彩还更多地体现在派尼人先进的教学模式上。
经过多年不懈探索与尝试, 学校终于打造出了以“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培养正确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固化科学的学科思维”为内涵的“四课型”高效课堂学习、教学模式。其中, “固化科学的学科思维”是“四课型”的灵魂, 是打造学习力的课堂诉求, “固化”的意义在于形成阶段性的成果。
“四型”是单元教学的四个课型。即导学课、共享课、训练课、提升课。导学课注重夯实基础, 共享课注重体验、拓展。训练课注重技能熟练和知识巩固, 提升课注重总结、梳理、收获, 四课型层层递进, 环环相扣, 解决了小学课堂活与实的关系, 既达成积极的课堂常态, 又满足了学生个性化的追求。
“导学”的“导”是引导、指导, 是教师的作用。先把学生引入学习, 再进行学法指导;“学”是学习、学法, 学习的工具是教材、起点是学生的现状。“共享”是分享知识理解与知识拓展, 全体同学进行知识的迁移和应用。“训练”是教材单元的巩固性学习, “提升”是结果、是收获、是思维建构。四个课型使课堂立足实然目标, 使学生不断满足小目标达成, 并不断超越小目标, 满足学生自我实现的需求, 体验成功的快乐, 享受满足的幸福。体现了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和谐师生关系, 还学生主人地位。通过独学、对学、群学, 使学生人人参与、个个精彩、学有所成、学有所获, 学生在课堂上真正地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之路。
具体来看, “四课型”的操作流程可以分为以下五个环节:
(一) 导学课
1.教师导入, 认定目标。2.学生自学, 勾画疑难。3.小组研讨, 解决疑难。4.全班交流, 巩固基础。5.达标测评, 掌握学情。
(二) 共享课
1.前测, 了解学情。2.自学, 巩固知识。3.研讨, 产生问题。4.交流, 体验拓展。5.检测, 验收效果。
(三) 训练课
1.教师导入, 认定目标。2.学生解题, 巩固双基。3.学生互批, 找出错题。4.全班交流, 明晰错因。5.整理学案, 更正错题。
(四) 提升课
第一课时:1.认读目标。2.学生自学, 梳理构建知识体系。3.小组交流, 充实单元知识体系。4.全班交流, 完善单元知识体系。
第二课时:1.学生尝试出测试卷。2.学生独立完成测试卷。3.学生互批试卷。4.统计得分与纠错。5.公示所有试卷。
派尼的“四课型”课堂学习、教学模式的内在支撑是对各学科知识结构、学习方法、思维方式的思考和探索, 课堂学习的主线是学习能力的提升, 所以, 各学科的相同课型的流程大致相同, 但是, 课堂上教师和学生活动的方法却大不相同。
从引入高效课堂的理念到创造出适用、实用的派尼课堂模式, 派尼学校仅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 问道派尼模式构建的高效率时, 张润军说当认识到教育的功能就是发展学生、为学生的发展服务这个结论时, 教育就回到了提高学生学习力的起点上, 新课堂的构建突然变得非常简捷、简单, 简单而直接地回到了课堂和教育的本质, 一切都成了一种自然。
“自然课堂革命”
随着派尼学校课堂学习、教学模式的成熟, 对学生课堂生命力的关注, “派尼模式”受到了基础教育领域一线专家们的交口称赞。不经意间, 派尼人掀起了一场基础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的风暴, “四课型”高效课堂学习、教学模式和“快乐成长的家园”办学理念正走向全国各地。
尽管派尼学校已经声名在外, 然而张润军却没有停下探索的脚步, 他的思维已经超越了那一间小小的课堂, 他开始思考一种更深刻也更本质的教育形式———生态教育, 一项称之为“自然课堂革命”的探索正在把学校引向课堂教学的第三个阶段。
张润军认为, 生态教育是指按照生态学的观点系统思考教育问题, 在优化教育外部生态环境下实现教育内涵的科学、全面、协调发展和不断创新, 从而为学生的生存与合理发展寻找最合适的道路, 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个性发展、终身发展, 在学校范围内打造出教育的理想高地, 成就教育的理想王国。“生态教育符合教育规律, 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更符合国家和市教育工作会议以及教育改革和发展中长期规划纲要的要求”, 张润军强调, “教育也要跟搞环境一样, 注意生态效应, 要顺其自然, 不能违背自然规律, 否则的话, 孩子的天赋得不到开发利用, 反而会引起恶性循环”。
自然课堂是追求课堂生态的结果, 尊重生命是其最主要的特征。教育首先要尊重生命、尊重孩子, 尊重孩子内心的发展要求。“从孩子出发, 向孩子学习, 做孩子的朋友, 倾听孩子的心声, 尊重学生的智慧, 关注他们对生活的独特感受, 把孩子当成能够独立成长的生命个体。”这是派尼学校对每一个教师的基本要求。“你看, 森林里总有高大的乔木, 丛生的藤萝, 也有不起眼的小草, 更有见缝插针生长的苔藓等等, 每种生命都各得其所, 各安其身, 构成一幅和谐的生态画面。”同自然界一样, 每个人的存在都是“生命的一个永久的奇迹”,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 不同的生命特质构成了丰富多彩的人类社会。学校、教师要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宜的土壤、阳光和雨露, 然后, 顺其自然、因势利导。家长和教师都不应该一开始就设计好孩子的人生, 而应该在一种自然宽松的环境下让他自由成长, 逐渐发现他的天赋, 然后才有的放矢地施肥灌溉。在他的观念里, 世俗的成才观是一种扼杀孩子的创造力和生命力的成才观, 他极力倡导快乐的、符合自然天性的、充分展现自我的成才。自然的成才观应该是让孩子成为他应该成为的那个人, 而不是任何别的。张润军说:“自然课堂是回归教育本质、回到教育起点、落实课标要求、践行素质教育的课堂。”
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是自然课堂的另一个重要特征。不可否认, 人的天赋有高低, 个体智能也有差异, 教育的目的是在每个学生的能力范围内促进他们最大限度地发展。张润军认为, 正确的教育方式应该像自然界一样, 学校为每个学生创造适合的条件, 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优生和差生总是相对的, 素质教育强调了人的全面发展, 单纯以成绩评定优劣的标准本来就是片面的, 优生有不足之处, 差生身上也有潜在的优点。在派尼学校的课堂上, 没有优生、差生之分, 每个学生都有充足的展示自我的机会, 教师也会主动为那些接受有困难的学生设定梯度问题, 在实现学生阶段性发展的同时提高他们的自信心。而派尼学校异彩纷呈的校园大课堂成为孩子们的最爱, 各种活动课程的设置为孩子的特长发展创造了充分的条件:武术、音乐、绘画、剪纸、摄影……, 课内课外两种课堂都是学生快乐成长的天地。
师生共生是自然课堂追求的目标。生态教育思想不仅强调了学生的自然生长, 同时也重视了教师的和谐共生。张润军认为, “自然课堂应该是一个动态的、活生生的、教师和学生共同交流促进、共同成长发展的场所, 教师和学生的关系应该是民主、平等、和谐、相融共济的”。派尼学校的课堂真正做到了动态生成, 合作学习是课堂的主要学习模式, 学生的座位不拘一格, 有不懂的问题可以随时举手发言, 还可以通过表演、歌唱、绘画等各种表达途径强化对知识技能的掌握;教师没有预设的教案, 只有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导学案, 甚至连很多学校引以为豪的“师生互动”都不多见, 有的只是教师作为“掌舵人”的画龙点睛式的纠偏、引导和点评。在派尼学校充满生机活力的课堂上, 学生的潜能被发掘, 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被激发, 各种创造性思想和突如其来的巧妙问题层出不穷, 这既是对教师专业素养的考验, 同时也是教师不断提高自我的动力, 传统的“教师一桶水才能给学生一碗水”的思想在派尼学校的课堂上已无立锥之地。为了提高自然课堂的教学效果, 真正实现教学相长, 派尼学校强调了集体备课的重要性, 注重教师的共同提高, 同时学校还通过各种途径全面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国外考察、名校交流、教育培训机构进修研修, 参加各种全国性名师课堂观摩会、研讨会等等。在派尼学校, 我们看到了一支不一样的教师队伍, 一支不断进步、斗志昂扬的教师队伍。我想, 也只有这样的队伍, 才能打造如此先进的课堂教学模式。
近四年来, 已经有来自广东、江西、安徽、河南、河北、山东、山西、内蒙、辽宁等省份的几千名校长、教师到沧州派尼学校参观学习, 派尼学校也先后派出近百人次教师分赴广东、河南、安徽、江苏等诸多省市讲学, 传授课堂教学改革“真经”。派尼的课堂建设经历了积极课堂、理性课堂之后, 已经开始构建自然课堂。课堂的自然按照张润军的设想就是孩子们的知识学习和生命发展呈现一种生态的、自然的生长状态。
历史还原与再出发 篇4
美中不足的是,这些研究成果在早期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过程中未能取得较大突破,尤其忽视了“五四”前后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发展,处于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发韧期的早期中国共产党人文艺思想研究非常薄弱。这是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长期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
另外一个问题是,早期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横向研究中,人物个体的文艺思想研究非常不均衡。李大钊、邓中夏、恽代英、萧楚女等人的文艺思想研究较为薄弱,这和他们留存的文艺论作不够丰富有关,也和学术研究的偏向有关。例如,瞿秋白文艺思想的影响更大,其研究显得更为主流,成果相当丰富。例如,上官艾明《瞿秋白与文学》(江苏文艺出版社,1959年版)、王铁仙《瞿秋白论稿》(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4版)、刘小中《瞿秋白与中国现代文学运动》(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彭维锋《在文学与政治之间:瞿秋白左翼时期的文艺思想研究》(新华出版社,2008年版)、傅修海《时代觅渡的丰富与痛苦:瞿秋白文艺思想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版)、胡明《瞿秋白的文学世界:马克思主义文艺的理论与实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版)。在早期中国共产党人文艺思想研究成果中,李大钊、陈独秀等人的文艺思想的系统研究非常少,这种失重和不均衡事实上遮蔽了早期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多样性,也影响从历史的角度勾勒早期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发展脉络。
可以说,早期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存在诸多不足,极大影响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发生史的考察,制约我们对“五四”前后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直至“左翼”革命文艺理论内在联系的把握和整体勾连。在这种研究状况下,胡言会博士新著《李大钊文艺思想研究:兼论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启蒙现代性的关系》(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5年版,以下简称《李大钊文艺思想研究》)的出版无疑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夯实了早期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的基础,丰富和拓展了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史研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牢记历史经验、牢记历史教训、牢记历史警示。李大钊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建构积累了宝贵的历史经验,也存留了不少教训,尤其是融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西方现代性的文化资源,创新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经验对建构当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具有重要的启示价值。《李大钊文艺思想研究》一书从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发生的原点探求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发展的历史经验和教训,其现实价值不言而喻。
《李大钊文艺思想研究》遵循马克思主义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研究方法。细言之,即是陆贵山教授倡导的,将历史主义、人本主义、审美主义、文本主义的文论学理系统加以整合化,这种立体的综合研究既做到宏观勾勒,又可以采用不同方法呈现李大钊思想的不同风貌特征,这对于早期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史研究是新尝试。
论著围绕李大钊文艺思想这一中心论题,将人格伦理、社会心理、时代特征、文艺审美综合起来,同时将李大钊与梁启超、刘师培、孙中山、陈独秀、瞿秋白等人进行比较研究,进而融合历史与现实维度于一体。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启蒙现代性之纲既举,李大钊文艺思想的不同层面之目亦张,《李大钊文艺思想研究》的体系严密、系统性强,富有逻辑性。众所周知,李大钊文艺思想研究的一个巨大挑战在于,李大钊存留的文艺资料不够充足,难以系统深入研究下去,但著作采用综合创新的方法较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为邓中夏、恽代英、肖楚女等人的文艺思想研究提供了方法上的启示和借鉴。
值得强调的是,《李大钊文艺思想研究》的切入视角非常新颖独特。著者认为,早期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的一个关键任务是理清多元文化相互激荡的复杂情势,包括早期共产党人在内的中国先进知识分子选取文化资源的基点和维度,这离不开对中西文化融合、转换过程的考察。
陈独秀曾高呼“伦理的觉悟,为吾人最后觉悟之最后觉悟”[1];日本学者後藤延子考证,新文化运动这一名称当初本应为“伦理革命”[2]。可见,“伦理”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着力解决的重要对象。换言之,当“科学与民主”的现代性思潮涌进中国传统文化语境时,“民主”追求被弱化,凸显了“伦理”,保留了“科学”,“科学与民主”转化为“科学与伦理”的二元关系。事实上,科学与伦理的关系早在“五四”之前就开始影响中国知识分子观察社会的视角。从梁启超到孙中山,科学与伦理的对立关系造成了马克思主义被肢解。李大钊统一了科学与伦理的矛盾关系,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科学知识为起点、马克思主义对人的伦理关怀为落脚点,观察和思考社会问题,捍卫了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科学性。因此,将现代性作为一种知识与伦理的双重关系是本书对李大钊文艺思想研究的切入点,不仅新颖,而且符合“五四”现代性特征,因而这个视角得到了相关研究者的高度评价,被称为“另辟蹊径”[3]。
李大钊文艺思想研究的另一个巨大挑战在于如何尊重历史,还原历史,进而努力创新,提出自己的创新性见解,既做到在前人研究基础上拓展延伸,又能不拘泥于陈见。《李大钊文艺思想研究》从两个层面开展了这方面的工作。
一方面,将现代性作为一种知识与伦理,从知识与伦理的双重关系出发,努力突破政治意识形态对早期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的干扰,将政治意识形态作为其中一部分,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现代性、马克思主义与非马克思主义、知识层面与信仰层面,从而立体地、多面相地还原了早期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发生情境。
从中国传统文化出发,梳理中国知识分子接受现代性的理路。著者认为,中西方知识分子的共同之处在于都重视知识的作用,但差异在于“从知识出发,落脚于知识本身抑或伦理道德的不同,构成了中西方知识分子求知内容的本质差别。”[4]在现代性追求过程中,知识与伦理的双重关系成为论著阐述的一个红线:在知识层面探求中西现代性追求的相似性,在伦理层面上探求对待知识的差异性,从而在知识与伦理互构的基础上开辟出研究中西文化相互融合的途径,避开了政治意识形态对中西文化的狭隘影响,富有启示意义。
在两者关系的背景下,著者又将马克思主义与非马克思主义思潮进行比较考察。其中,李大钊与胡适等人的“问题与主义”之争的研究具有一定突破和创新性。作者提出,胡适对知识的可理解性的重视使得他发现马克思主义学说的某种“科学性”,这是胡适和李大钊对待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共识;同时,胡适否认马克思主义的伦理关怀,则成为李大钊与胡适的分歧之处。[5]李大钊将马克思主义的知识与伦理相统一,“科学”理解了马克思主义,建构了中国早期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从知识与伦理关系出发,更加接近历史真实,符合“五四”知识分子的现代性心态。
另一方面,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提出创新性见解。李大钊存留的文艺论著并不丰富,很多散见于其他论述之中。本书并没有因此而被束缚住,而是大胆提出李大钊的新文学观在知识学层面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指导的“科学性”这一观点,在伦理层面吸纳了博爱的启蒙现代性资源。作者在大胆假设的同时,小心求证,围绕李大钊的人格伦理、李大钊的调和论哲学、李大钊对马克思主义科学性的理解等方面进行深入细致的学理研究,并且纵向比较梁启超、刘师培、孙中山、陈独秀等人的马克思主义观。通过横向和纵向的立体研究,意在从外围理解和透视李大钊的马克思主义新文学观。充分的材料占有和细致的学术思辨,显示出著者较强的文艺理论研究能力,由此也产生了很多创新性见解。
例如,在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伦理建设问题上,论著从多方面分析和论证了李大钊立足于伦理关怀与人的解放,对早期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开创性建设。认为“只有知识性和伦理性统一起来,马克思主义才是科学的”“应在唯物史观的基础上肯定意识形态与文学之间存在的伦理关系的一面”[6]。这个论断对于当代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建设不失为颇具现实感的启示。
在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建设的方法论问题上,作者将李大钊的“调和论”上升到哲学方法论的高度。认为“调和”的涵义是多元文化的竞争与并存,因此构成了李大钊转向马克思主义的一种哲学方法,是吸纳启蒙现代性的哲学基础,论著能够理性分析传统形成现代性思想的因子以及予以积极继承的原因。因此李大钊开创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内含多种文化质素和文化超越性,优于同时代其他文学理论。这种开掘性分析与多元文化并存的语境下建构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学养共识相合,可谓是对当代文论建设特别是在方法论资源方面的有益开发。
在文学与意识形态关系上,论著提出,文学意识形态并不是仅仅停留于文学的阶级性,而是文学对人的伦理关怀。意识形态具有多元指向性,人的伦理关怀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如果因为文学的意识形态性而否认文学的伦理关怀,则不符合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应有内容;如果因为强调文学人道主义的伦理关怀而忽视发挥文学的意识形态功能,也意味着文学偏离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精神。这一论断对于当下文学意识形态的认识有着较大推动作用。
凡此种种创新性见解,显示了作者在历史研究中以史为鉴,回答当下问题,提出发展当代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需要培养包容多元文化、吸纳多元养分的品格,同时立足于人学的立场,勇担“道义”精神,实现人的全面解放目标。可以说,《李大钊文艺思想研究》的问题意识浓厚、现实指向明晰。
当然,本书还存在进一步研究的空间,有些论述还不够充分和集中,特别是“五四”前后中西文化对待知识与伦理的差异性和复杂性有待进一步挖掘和阐述。瑕不掩瑜,论著对于整个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有所裨益,对于深化早期中国共产党人文艺思想研究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时,蕴含无限广阔的学术延伸和拓展空间。正如作者在本书“后记”中所言:“李大钊对后来的早期中国共产党人文艺思想产生何种影响,恽代英、萧楚女、邓中夏、瞿秋白等作为李大钊影响下的革命群体,其文艺思想如何继承和突破李大钊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建构路径,为后来无产阶级文学理论的形成作了何种铺垫,其内在理路何在,这些又是值得研究的新问题。”[7]沿着这一学术方向,笔者在2015年申报了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李大钊影响下的早期中国共产党人文艺思想研究”,并得到立项,这说明本书开启的李大钊文艺思想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期盼作者沿着这一方向,在系统研究李大钊文艺思想之后,将恽代英、萧楚女、邓中夏等早期中国共产党人的文艺思想研究推向一个新台阶,推动早期中国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再出发。
注释:
[1]陈独秀:《陈独秀文章选编》(上册),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109页。
[2]王青等译,後藤延子:《李大钊思想研究》,中国社会出版社,1999年版,第64页。
[3]孙洪波,徐成芳:《当前“理论自信”问题研究状况述评》,理论与改革,2014年,第4期,第191页。
[4][6][7]胡言会:《李大钊文艺思想研究:兼论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启蒙现代性的关系》,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5年版,第36页,第136-166页,第272页。
[5]胡言会:《现代性作为一种知识与伦理:“问题与主义”之争探源》,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第6期,第19-20页。
探索与还原法论文 篇5
一关于道德性质、道德事实解释力的辩论
伦理自然主义还原论和非还原论都承认一个基本观点——“当且仅当P对经验现象具有不可排除的解释释时,P是现实存在的”。他们都承认自然性质和自然事实的真实性,因为自然性质、自然事实可以解释经验世界中的现象。例如“闪电击中房屋”可以解释为什么房屋里的电器被损坏。但是,关于道德性质和道德事实是否可以解释经验世界的现象这一点,还原论者和非还原论者观点不同,相应地,他们之间在其是否真实存在的问题上也有不同的看法,而这也导致双方在道德性质、道德事实同自然性质、自然事实之间的关系问题上也有不同的观点。
还原论认为,道德性质、道德事实对经验现象并不具有解释力,因此,这些看上去仿佛存在的道德性质和道德事实都不是现实存在的,实际上都可以归结为(或者说重新定义为)自然性质和自然事实。如同生物性质可以被还原为物理原子的运动一样,道德性质也可以被还原为与其处于不同层面的非道德性质。相反,非还原论认为道德性质、道德事实对经验现象具有不可排除的解释力,因而道德性质不必还原为自然性质,两种性质各自可以有自己独立而真实的存在,而且道德性质是由自然性质体现的。就像生物性质和物理性质的关系一般,尽管生命运动实质上是诸多的物理原子的有规律的运动,但是生物性质本身还是真实存在的,只是生物性质通过物理性质表现出来[2]。这样,为了维护各自的观点,双方在道德性质、道德事实是否对经验现象具有不可排除的解释力的问题上产生了争论。
还原论者哈曼(Gilbert Harman)举了两个例子来对比证明自己的观点。首先他举例表明,物理事实是如何能够解释经验世界中的某些现象的。一架飞机飞过云层,通常会在天空中留下一道白色的痕迹,物理学家作出判断说:“这些云层中有质子。”物理学家之所以会作出这一论断,可以通过“飞机越过云层留下痕迹”这一经验现象来解释。进一步前推,飞机穿过云层为什么会产生痕迹,可以通过假设“云层中有质子”这一自然事实来解释。因而就形成了这样一个解释链:云层中有质子——飞机穿越云层会产生一道痕迹——物理学家作出“这些云层中有质子”的论断。如果这个解释链正确,我们就可以说“云层中有质子”对“物理学家作出论断”这一经验现象具有解释力。上面的这个解释链对不对,原则上可以通过经验观察来进行检验。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得知云层中是否真的有质子,云层中的质子是否真的导致飞机穿过云层产生痕迹,如果经验观察得出了肯定的答案,那么前面的假设也是正确的,而该解释链也是有效的。其次,他认为在道德经验中,这样的解释链却是不存在的。假设人们看见一群小混混虐待猫,在猫身上泼汽油并放火,那么他们会产生这样的想法:“这样做是错误的。”现在问题是,如何解释人们产生“这样做是错误的”这一想法的事实?它可以同前一个例子有类似的解释链吗?事实上,人们能观察到的只有各种经验的行为和现象,完全不能找到所谓的道德性质和道德事实。可见,并不需要构造出所谓的道德性质来解释经验现象,道德性质并非真实存在。因此,哈曼主张应该把道德性质还原为自然性质。他举关于颜色的性质为例:我们完全没有必要假设物体本身具有颜色这种性质,能够看见某种物体具有颜色,只需要解释说该物体具有某种反射光线的物理性质,而被反射的光线刺激我们的视网膜,最后经过一系列的生理过程使得我们产生颜色的感觉。因此,只要把颜色还原为一些物理和生理性质,就完全可以解释为什么我们会看见物体的颜色[3]。哈曼认为,类似的方法可以用在道德性质上,只要把道德性质“错误”还原为“引起不必要的痛苦”,那么当小混混的行为确实引起了猫不必要的痛苦时,就可以解释为什么人们有“该行为是错误的”这个想法。因此,哈曼说:“你需要设想一些物理事实来解释出现的对科学现象的物理观察的结果,但是你不需要假设任何道德事实来解释我上面所说的(即虐猫的例子,引者注)道德观察结果。在道德事例中,似乎你只需要假设一些关于心理的或者是某人进行道德观察时的感性事实就可以了。”[3]6我们只要观察一系列关于小混混的非道德的经验事实,就自然能够作出“这些行为是错误的”的道德判断,影响人们最终决断的是映射在眼睛中的非道德的事实。
非还原论者斯德津(Nicholas Sturgeon)对哈曼的观点很不认同。他认为哈曼要坚持自己的观点就必须说明,道德事实、道德性质完全不能解释非道德的经验事实。现在假设一个人得知希特勒屠杀犹太人之后,产生了这样的道德评判——“希特勒是邪恶的”,还原论者肯定认为只要诉诸希特勒屠杀犹太人的经验行为,就足可以解释这个人产生这种想法的原因。但是斯德津指出,难道我们不能说希特勒的“邪恶”这个道德性质可以解释希特勒一系列屠杀犹太人人的行为吗?只要问问,为什么希特勒会屠杀犹太人呢?答案似乎只能诉诸一种道德性质[4]232。他认为,人们完全可以提出这样一个解释链:希特勒是邪恶的——希特勒屠杀犹太人——我们作出“希特勒是邪恶的”的论断。从这个解释链上来看,关于道德经验的解释和前面关于“质子”的经验解释的结构相同,具有同样效力,因而道德性质和物理性质一样,对经验现象具有不可排除的解释力。斯德津还运用“反事实论证”的方法(counterfactual test)进一步证明自己的观点[4]。在“质子”的例子中,我们可以说,如果云层中没有质子,飞机越过云层时就不会产生一道白色的痕迹,物理学家也不会认为云层中有质子。类似地,在“虐猫”事件中,我们也可以说,如果小混混的行为不是“错误的”,他们也不会表现出泼汽油、点火的行为以及兴奋的心态,我们也不会认为这些表现是错误的。斯德津由此认为,道德性质确实是必须要存在的,否则就解释不了有些经验现象为什么会发生,而且道德性质通过自然性质体现出来,它就存在于自然性质中,小混混的一系列行为不仅是一个自然经验的过程,本身也已经包含了价值属性。
二关于道德副现象论的争辩
哈曼认为,斯德津并没有解决他提出的问题。在他看来,一个性质或者事实要能够解释某种经验现象,这个过程必须是能够观察的。[5]在质子的例子中,云层中有没有质子以及质子如何导致飞机越过云层留下白色的痕迹,这整个过程原则上都能够通过观察来得到证明。但是就有关道德的情况而言,尽管斯德津提出的解释链只有能够通过观察来检验,才能证明是正确、真实的。也就是说,人们必须要能够观察到小混混的行为中有“错误”这种道德性质,它产生了小混混的各种虐猫行为,进一步导致人们作出“小混混的行为是错误的”的判断。而实际上,这是不可能被观察到的,所以道德性质就不能用来解释经验事实。站在还原论的立场上来说,既然道德性质解释经验行为的过程不能通过观察的方法获得确证,那么只能把道德性质还原为自然性质,通过自然性质来解释经验事实,而这一过程总是可以观察的。
但是,根据斯德津的“反事实论证”,道德性质或者道德事实必须存在,否则相应的自然性质或者自然事实就不可能存在。必须承认,如果小混混的行为没有包含“错误”这种性质,他们就不会泼汽油、点火、哈哈大笑等。因此,道德性质或者道德事实对经验现象有不可排除的解释力,不能就此把所有的道德性质还原为自然性质。哈曼认为,这不是一个有挑战性的问题,因为即使是道德副现象论者也会通过“反事实论证”的考验,但是它并不认为道德性质具有任何解释力,“反事实论证”并不表明道德性质和道德事实对经验现象有解释力。
哈曼提出的“道德副现象论”是这样一种理论:“它接受关于希特勒的反事实论证(如果希特勒在道德上不是邪恶的,我们就不会在道德上认为他是邪恶的),但是它将这个论证作如下理解:希特勒拥有一些非道德的性质,这些性质做了两件事情,它们显现另外一种性质——邪恶,并且这些非道德性质也促使希特勒以某种方式行为。但是和这些非道德性质不同,‘邪恶’这种附着于非道德性质上的道德性质不具备对任何行为的诱发作用,因此用它来解释希特勒的行为是错误的。当然,如果希特勒在道德上不是邪恶的,他当然也没有这些非道德性质;因此,除非他的行为是不受控的,如果希特勒不是邪恶的,他的行为肯定会有所不同。”[6]对于哈曼利用“道德副现象论”来反对他的做法,斯德津提出如下反对意见[6]:(1)“反事实论证”已经表明,如果道德性质有所不同,相应的可观察的经验事实也会发生变更,我们通常确实是通过引证道德事实或者道德性质来说明非道德的经验事实。如果道德副现象论对这种解释不满,认为道德性质或者道德事实没有解释力,那么它总是要说明一些反例,来告诉我们道德性质在上面这些例子中究竟怎样由自然性质确立,但是它们本身不能解释经验事实。而在这个问题的解释上,道德副现象论至今都是不成功的,因此它很难说得上是一种成熟的理论。(2)如果一定要坚持道德副现象论的话,那么这个问题不仅仅是道德性质的问题。在一个极端的物理主义者看来,所有的性质——化学性质、生物性质、社会性质、心理特性等都可以看做物理性质的附着性质,因此这些性质也就只是从物理性质中派生出来的副性质,它们本身对经验事实的解释也没有任何作用。道德性质在解释经验方面的无力性同样可能出现于自然性质上,我们也因此必须说,那些非道德性质同样也无法解释经验事实。但是这在哈曼那里不会被接受的,在《道德的性质》一书中,他本来就是打算要把道德性质还原为社会事实和心理特性来解释经验事实的,可见他也不会赞成道德副现象论,那么他就不能用“道德副现象论”来反驳“反事实论证”。
可见,斯德津的确对哈曼做出了有力反驳,尤其是第二点,指出道德副现象论的一个直接影响,就是导致所有非物理的其他性质都可能丧失对经验现象的解释力,这一点即使是哈曼也难以接受。但哈曼难以接受的观点未必是错误的观点,斯德津一方面始终没有从正面反驳道德副现象论,另一方面也没有回答哈曼的问题,甚至可以说是回避。斯德津的“反事实论证”对于一个充分条件命题而言是有效的。根据形式逻辑可知,通过假言命题“~p→~q”,就能得到“q→p”,这是“反事实论证”的逻辑基础。如通过“如果行为中没有‘错误’这种道德性质,小混混的行为中就不会表现出虐待猫的各种自然特征”,可推导出“如果小混混的行为中表现出虐待猫的各种自然特征,那么这是因为他们行为中有‘错误’这种道德性质”。通过这种论证,斯德津说明道德性质对于经验事实的解释具有不可排除的解释力。但是对于道德副现象论的逻辑论证过程如下:
S1:p→(q∧s)(如果行为具有自然特征p,那么就有道德性质q和自然性质s)
(S3的含义是:如果没有道德性质q或者没有自然性质s,就不会有行为的自然特征p)斯德津认为,通过反事实论证可以说明,只要“一个行为如果没有道德性质q,就不会产生相应的自然特征p”成立,那么道德特征对于自然特征的解释具有不可排除性。但是道德副现象论者同样也可以说如果没有道德性质q,那么就不会有行为的自然特征p:
因此,“反事实论证”面对道德副现象论是失效的。对于斯德津来说,要反对道德副现象论,其实应该从根本上反对道德副现象论的逻辑前提S1,即反对p→(q∧s),证明道德性质q不是自然性质p派生出来的性质,其本身就具有解释力。因此,哈曼要求斯德津告诉我们,道德性质在经验事实的解释中究竟起了什么作用,我们如何才能通过经验观察的办法知道原来道德性质确实通过如此这般的形式解释了经验事实。正是在这个问题上,斯德津从头到尾完全没有涉及到,仅仅是批评哈曼不应该用道德副现象论来反对他。因此,米勒也评论说:“斯德津需要的是增加一点其他的手段而不仅仅是反事实论证来证明道德性质具有重要的解释力。”[7]149那么,斯德津能采取什么方法来证实道德性质的解释作用呢?在《当代元伦理学导论》一书中,米勒介绍了多种方法来支持他,我们下面引介其中的一种。
三道德性质、道德事实的程序性解释
杰克逊(Frank Jackson)和佩蒂特(Philip Pettit)指出,要检验一个性质F是否对某个给定的经验效果e具有解释力,通常诉诸以下三个假设,笔者概括如下[8]:
1.一个事物的因果性解释必须引导我们去找到和事物最终效果的产生有因果关系的性质。
2.一种性质要和某个效果具有因果相关性的方式之一,是其本身必须对最终效果产生功效。
3.如果以下三个条件一起得到满足,那么一个性质F对某个效果e的产生就没有因果上的功效:
(1)存在一个不同的性质G使得只有在G对效果e的产生有功效的时候,F才在e的产生中有功效;
(2)G具有功效,不需要F来产生G,它们之间不是F先行G后继的因果关系;
(3)不需要F和G联合来直接或间接地产生效果e,它们不是联合性的原因要素。
举例来说,假设有一片区域产生放射性(e)。经过调查发现是因为一块含有铀元素的矿石具有放射性(F)。为了检验F是否对e的产生有解释力,要看F是否对e的产生有因果功效。同时我们也知道,对这片区域放射性的解释还可以是这些铀矿石中的铀原子的衰变性(G)。首先,对于效果e而言,只有性质G对它的产生具有功效(即铀原子的衰变性确实导致该区域产生放射性),性质F才会对e的产生具有效力(根据物理常识,铀原子只有衰变才会产生放射性),这满足3(1)。性质G可以产生效果e,但是F不能产生G(不是铀矿石的放射性产生铀原子的衰变),这满足3(2)。不需要同时有性质F和性质G一起来解释效果e,单纯的铀原子的衰变已经可以用来解释该区域产生放射性的现象,这满足3(3)。由于以上三个条件同时得到满足,性质F对效果e没有因果上的功效。杰克逊和佩蒂特认为,前面的假设2一旦换成假设4,会出现问题。
4.某个性质与某个效果的产生若要具有因果相关性,唯一的途径是在该效果的产生过程中具有因果功效性。
我们看见,在假设2中,性质在效果的产生过程中具有功效是一个性质与某个效果的产生具有因果相关性的途径之一,而不是唯一方式。而假设4却认为这是唯一能够确证性质F与效果e相关性的途径,所以性质F对效果e没有解释力。但这显然不合常理。尽管一块含有铀元素的矿石具有的放射性并不能对该地区的放射性现象产生最直接的因果功效,但是我们不会认为,含有铀元素的矿石的放射性同该地区的放射性没有因果关系。杰克逊和佩蒂特认为,要解决这个不合常理的问题,就必须否认假设4,说明一个性质F尽管对效果e没有最直接的因果功效,但是它可以通过别的方式证明其同e的因果相关性及对e的解释力。他们认为,虽然不能证明F在e的产生中具有因果功效,但是性质F的出现却表明,一定会存在着这样一个具有解释力的其他性质。尽管F不产出该性质,但是F一旦出现,就意味着在当下的环境中,某种具有解释力的性质G将会出现,因而F与e确实存在关系。他们说:“一种隐喻的说法可以用来形容这种关系,一种性质的出现,在某种描述性的情境下,规划了某种产出性性质的出现。这就好像电脑程序,它确保某些事情将要发生,这些事情满足某种描述性,尽管所有产出性工作都由较低的、机器层面的性质来完成。”[8]他们将这种解释经验的方式称为程序性解释。
以哈曼为代表的还原主义认为,道德性质对经验事实没有解释力,只有更基本的自然性质才能解释经验事实,因而有必要把道德性质还原为自然性质。这其实就是支持假设4得出的结论:我们认为虐待猫是不对的(e)能且只能通过小混混虐待猫的一系列自然行为(G)来解释,而“错误的”(F)对于解释e没有任何功效。那么,斯德津可否借鉴前面的程序性解释来解答哈曼的反驳呢?我们需要考察一下,道德性质的出现是否规划了某种自然性质的出现,而这种自然性质对经验效果的产生具有功效。当然不可否认,将汽油泼在猫身上并放火等一系列的自然行为确实可以有效地说明为什么该行为是错误的,就是说较低层面的非道德性质的解释力没有疑问。问题是,是否出现道德性质(“错误”)就一定如电脑程序般规划了将汽油泼在猫身上并点火这一自然行为的出现。这是不能确定的。“错误”所能预示的行为有很多,但为什么一定是将汽油泼在猫身上并点火这一自然行为?米勒认为,这种疑虑完全可以消解[7]154。我们说希特勒的“邪恶”规划了屠杀犹太人行为的出现,但是假设希特勒不是屠杀犹太人,而是将欧洲所有的猫杀光,仍然不妨碍我们认为他是邪恶的。同样,如果这些小混混不是在猫身上泼汽油并放火,而是给猫身上通电,我们一样会认为这种行为是错误的。也就是说,不管“错误”这一道德性质规划了什么样的自然行为,都不妨碍我们认为这种行为是错误的。只要“错误”出现了,它总是能够规划出某种能够对效果e具有解释效力的自然行为,而“错误”总是与该效果有关。
我们可以进一步站在还原论和非还原论的立场上来看这个问题,还原论支持假设4,认为道德性质在对某个经验效果的解释上没有作用,毕竟我们没有办法来把握道德性质究竟是什么,因而必须通过还原的方法,把较高层次的道德性质还原为较低层次的自然性质来说明一个经验事实,认为较高层面的性质其实和经验事实没有关系。非还原论通过程序解释的方式一方面能够证明,较高层次的性质和经验事实是有关系的,它可以用来间接地解释经验事实;另一方面,一种道德性质能够规划出哪一种自然性质或自然事实是不确定也是多样的,因此我们不能把道德性质还原为某一种自然性质(例如我们可能在各种性质中都可以发现“错误”这种道德性质),它总是存在于一系列的自然行为中,并通过自然性质来体现并发挥功效。我们要看到,不管是还原论还是非还原论,他们基本的立场都是自然主义的,即他们都认为道德性质的存在与自然性质有密切关系,道德性质只有诉诸自然性质才能解释经验现象。但是,诚如本文开篇所言,由于我们对自然主义的了解不够,常常误将自然主义等同于还原论,因而对自然主义的把握就难免有所疏漏。笔者也正是为了弥补这个遗憾,希望能够深化学界对自然主义元伦理学的认识,并期待更多的学者一起来推进自然主义元伦理学的研究。
参考文献
[1]冯契,徐孝通.外国哲学大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0.
[2]Darwall S,Gibbard A,Railton P.Toward Fin de siècle Eth-ics:Some Trends[J].The Philosophical Review,1992(1):169-174.
[3]Harman G.The Nature of Morality[M].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7.
[4]Sturgeon N.Moral explanations[C]//Sayre G-McCord.Essays on Moral Realism.Ithaca,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88.
[5]Harman G.Moral Explanations of Natural Facts-Can Moral Claims Be Tested Against Moral Reality?[J].Southern Journal of Philosophy,Supplement,1986(24):64.
[6]Sturgeon N.Harman on Moral Explanations of Natural Facts[J].Southern Journal of Philosophy,Supplement,1986(24):74-75.
[7]Miller A.An Introduction to Contemporary Metaethics[M].Polity Press in association with Blackwell Publishing Ltd,2003.
即时通信语音还原设计与实现 篇6
对网络语音数据进行还原,首先要能够准确识别不同即时通信软件的语音数据包。Toshiya Okabe等人提出利用数据包交互到达时间、流持续时间、包大小等统计信息来识别VoIP网络流量的方法[1,2],指出该方法具有稳定、统计持续时间长的优点。但监测时间较短的情况下得出的统计信息不稳定,从而影响识别准确率,监测时间过长又会浪费大量时间建立识别特征信息库,影响实时流控制作用。文章[3]提出的通用即时通信多媒体数据检测技术局限在只能识别基于SIP协议的网络流量。VoIP流量识别工具Oreka[4]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能够从网卡或声卡中直接捕获语音数据包,并且对支持的编解码格式进行语音数据还原。但扩展性较差。
1即时通信语音传输机制及识别特征分析
1.1即时通信语音传输机制分析
由于各种即时通信软件都采用私有协议,不能互通,也没有统一的体系结构,对不同即时通信语音流量的监测分析非常困难。对其中主流软件(MSN、QQ等)分析后发现,虽然即时通信软件语音通话采用的协议各不相同,但是它们在通信方式和协议结构上具有相同或相似的地方,用户在互相通信时一般会包含以下数据包的传递:用户之间会话建立前连接控制包的传递;包含语音信息的语音数据包的传递。比如,使用SIP[5]信令或者自己约定的私有协议协商RTP端口号和音频数据的压缩编码格式,音频数据都是用RTP[6]协议或者UDP协议来传输。表1是不同即时通信软件的语音聊天通信机制。
例如,利用腾讯QQ进行语音聊天时,连接建立过程采用SIP协议在通信双方进行端口号、语音编码格式等内容的协商,语音数据用UDP数据包传输,如图1所示。QQ呼叫方用INVITE sip命令发起连接建立请求,被呼叫方返回200 OK命令确认连接建立成功。而使用MSN进行语音聊天,连接过程则采用MSN私有协议进行协商,语音数据包采用RTP协议传输,如图2所示。分析RTP的payload type字段可以得到语音编码类型信息,payload部分为语音数据。
1.2即时通信语音识别特征分析
1.2.1 QQ
QQ的语音聊天通过服务器建立连接,并获得对方的IP地址和通信端口。QQ利用SIP协议的明文消息在语音会话开始前协商双方通信使用的端口号、传输数据的编码方式,在会话结束时关闭通话连接,如图3。
通过对大量QQ语音聊天流量Trace的分析,得到QQ语音聊天的会话连接控制数据包和语音数据包特征为:
(1)数据包载荷的第20个字节处出现“INVITE sip”字段,随后有“o=QQuser”字段,说明此数据流过程是由腾迅QQ建立的,“m=audio”字段,表明后续的聊天会话流中传输了语音数据。
(2)首字节为0X 03的UDP 数据包。在SIP命令完成连接、编码方式等信息交换之后,具有此载荷特征的数据包连续出现、长度相近,判断其为实际的语音内容数据包。
1.2.2 MSN
MSN采用TCP协议对控制命令进行传输,所有的控制命令都是在客户端与服务器之间传输的。即使是两个客户端之间的通信内容,也由服务器进行转发。MSN采用RTP协议传输语音数据包,因此MSN的语音聊天会话具有RTP流的所有特征,如表2:
所以,对MSN语音的识别实际上就是针对RTP流量进行的识别,将MSN语音与其他使用RTP传输的语音进行区别。具体的识别特征为:
(1) 数据包载荷的第3位出现“UUN”字段,表示MSN语音会话开始建立;
(2)判断数据包的载荷首字节是否是0x 80,且Payload type位置(载荷第二字节的低7位)数值为114的,认为是MSN语音聊天数据包。
1.2.3 Yahoo Messenger
Yahoo Messenger的语音会话连接建立过程采用SIP协议约定通信双方的RTP端口号、编码方式,用RTP协议传输语音数据包 。具体识别特征为:
(1) 数据包载荷的第20个字节出现“INVITE sip”字段,随后出现“User Agent: Yahoo Voice”字段,说明此SIP数据流是由Yahoo Messenger建立的,“m=audio”字段,表明后续的聊天会话流中传输了语音数据。
(2)RTP数据包长104,payload type=98,数据包开头以0x80 0x62或者0x80 0x 64开始;RTP数据包长84,payload type=97,数据包开头以0x80 0x61开始。
2即时通信语音还原系统设计
在上述分析即时通信软件语音处理机制的基础上,设计实现了一套可动态更新的通用即时通信语音还原系统,如图4。它的上层即时通信软件协议解析模块可动态增减,整体框架无需任何改动即可处理未来新的即时通信软件应用,因此有很高的可扩展性;能够处理不同的协议结构,独立于具体的即时通信协议,具有很好的通用性;它又可作为一个功能相对完善和独立的处理模块,和上层即时通信软件解析模块之间的耦合度很低,很容易集成到其它的应用系统中。
该系统分为两个部分:使用净荷深度检测(DPI-Deep Packet Inspection),特征关键字匹配和会话关联技术来精确识别语音数据包;根据协议特点提取数据包中的语音有效载荷,然后使用相应的编解码库还原语音。
(1)净荷深度检侧:通过特征关键字匹配(例如:invite、ACK等命令)建立对请求报文和应答报文的识别规则,识别语音会话中的连接控制数据包;
(2)会话关联技术:对已确定的与连接控制会话相关的数据包中的特征关键字进行分析,提取出后续语音会话流的判断信息,对语音会话过程中的数据包进行识别,实现对基于协议的语音流量的完整识别;
(3)语音有效载荷提取:根据承载语音数据所采用的UDP协议或者RTP协议,逐层去掉协议头部信息,准确提取出语音的payload type和payload值. payload type为即时通信软件采用的语音编解码格式。payload为语音数据,按照语音数据包顺序将提取出来的payload存储为待解码的连续二进制文件。
(4)语音还原:可动态更新式的语音编解码库,可以动态添加新的编解码类型,具有很好的灵活性和可扩展性。
2.1语音会话识别算法
基于DPI的即时通信语音会话识别算法如图5,其具体处理流程如下:
(1) 初始化Hash表。该Hash用于存储会话标识。该标识用即时通信软件用户 ID和登陆IP地址两元素来表示。Hash表中所有的元素初始化为0。Hash表为键值对,在进行二元数据查找是效率较高。
(2) 接收分组。
(3) 根据即时通信软件会话净荷特征进行DPI检测,以判断该分组是否为相应的即时通信软件会话中的连接控制数据包,再判断该数据包是否为即时通信软件的请求会话包,如是,则获取即时通信软件用户ID号,转4;如匹配失败,丢弃分组,转2。
(4) 判断该会话是否已经存在于哈希表中,如果是,则丢弃分组,转2;如果不是,转5。
(5) 保存该会话标识。Key为即时通信软件用户登录IP地址,element为该即时通信软件的用户ID
(6) 转2。
2.2会话关联识别、还原算法
即时通信语音识别和会话关联算法流程如图6。
(1) 接收分组。该接收过程同会话识别过程是同一过程,只是同一分组复制后用于不同地方。
(2) 根据即时通信软件语音数据包的特征进行特征匹配。如匹配成功,则转3;否则,丢弃分组,转1。
(3) 将语音数据包同语音会话识别结果进行关联识别。将识别出来的即时通信软件语音数据包同已有的即时通信软件会话进行关联检测,如果会话存在,则该即时通信软件语音数据包可以被确定为存在的可能性将大大提高。用该语音数据包中获取的即时通信软件登录IP作为Key,到即时通信软件会话哈希表中查询,如果能够查询到一个对应的用户ID,那么证明该语音数据包存在,转4;如果查询不到结果,则该会话不存在,转1。
(4) 保存和更新语音会话信息。将数据包地源IP、目的IP、源端口、目的端口、语音编码类型等信息保存起来,并且将语音数据包的语音有效载荷提取出来,按照会话归类,按顺序排列,存储为二进制文件,为后面的还原做好准备。
2.3即时通信语音还原
主流即时通信软件的语音会话内容在网络中传输时,基本上采用单连接完成,其还原过程将到达的语音数据包按照不同的连接分别进行缓存,去掉协议头,提取出语音编码信息并对Payload按照顺序进行组包、拼接。然后分析编解码协议,调用相应的编解码库最终完成语音还原。由于很多即时通信软件采用私有协议,语音编码方式不公开,导致目前语音还原的范围仍然具有局限性,但是本文在分析了主流即时通信软件语音会话的流程、特点后,针对语音内容还原提出了一套切实可行的通用流程。
即时通信软件的语音会话在建立连接过程中,使用私有协议或者公开协议在通信双方约定编解码方式,发送方对语音数据包进行编码、压缩,然后递交给传输层、网络层完成从发方的发送。在接收方逐层过滤协议栈头部信息,直到提
取出有效语音载荷,然后对前面分析出的语音编码方式使用对应的解码库,进行语音数据还原。以Yahoo Messenger为例。在会话关联识别、还原算法中分析出Yahoo Messenger的语音RTP包payload type值为114,在语音会话建立过程中,用SIP协议Invite命令中a= rtpmap:98 ILBC/ 8000约定通话双方采用iLBC[7]编解码格式对语音数据包进行压缩、编码、解压、解码,如图7。
iLBC 是为专为提供稳健的 IP 语音通信而开发的语音 codec,采用 iLBC 算法可以获得一个具有丢包响应控制的语音编码系统。iLBC 编解码的出现,解决了在包交换的IP 网络中,传输语音所遇到的网络丢包严重影响通话质量等实际问题,实现了语音质量的飞跃。iLBC 对每一个数据包的处理都能够独立于其它数据包来进行,是数据包通信的理想选择。即使 IP 丢包和/或延迟现象的恶化,这种 codec 的语音质量下降情况也不会太差。
在即时通信语音会话关联识别、还原算法的最后,我们得到了Yahoo Messenger语音数据包的二进制有效载荷,按照iLBC 的标准,调用iLBC解码器,将Yahoo Messenger 的语音流还原成了可播放的.wav文件。
3实验及结果分析
在局域网内的一个冲突域环境下,对实现的即时通信语音聊天流量识别原型系统进行详细实验,实验环境拓扑图如图8所示。测试环境中包括:服务器一台作为即时通信语音数据分析机、台式PC机3台作为语音通信测试机、10M HUB一台以及网线若干。PC机10.21.2.78 、10.21.2.75和10.21.2.48之间利用即时通信软件进行语音通话(如:QQ、MSN、Yahoo Messenger、AIM等)。服务器10.21.2.76的网卡设置为混杂模式,可以捕获到冲突域内PC间语音通信的所有数据包。识别还原系统对数据包进行语音数据的识别和有效载荷的提取。然后针对Yahoo Messenger,将提取出来的有效语音载荷进行语音还原得到可以播放的声音文件。
试验过程中,每次捕获的网络数据包长度在100K-5M之间,每种即时通信软件测试5次,共计20次。总体而言,识别和提取的准确率都较高。
根据Yahoo Messenger采用的语音codec为iLBC编解码格式,我们把经过识别还原系统提取出来的语音二进制文件还原成为可以播放的.wav声音文件。比较原始声音文件波形图和还原声音文件波形图,如图9,可以看出二者相差不大,还原结果较好。
4结束语
即时通信软件所提供的语音会话功能近年来已经成为发展的大势所趋,种类繁多,更新频繁。传统的网络流量识别方法虽然能够对不同的数据流进行区分,但是仍然是二进制数据无法直观的显示数据所表达的内容。在这种背景下,找到具备通用性、准确性、直观性和可扩展性的识别方法是具有重要意义的。本文提出的可扩展性即时通信语音还原系统,在准确识别现有主流即时通信语音的基础上,对已知编码类型的语音包进行还原,直观的显示出语音数据包所携带的信息,为网络信息监测提供了直观、便利的方法。由于即时通信软件协议的不公开以及版本升级较快,经过分析数据包特征,准确得到即时通信软件语音编码格式,是以后将要进一步进行的工作。
参考文献
[1]Gaogang XIE,Guangxing ZHANG,Jianhua YANG,et al.The Survey on Traffic of Metro Area Network with Measurement On-line.Proceedings of the20th International Teletraffic Congress,Ottawa,Canada,June,2007,17~21
[2]Toshiya Okabe,Tsutomu Kitamura,Takayuki Shizuno.Statistical Traffic Identification Method Based on Flow-Level Behavior for Fair VoIP service.VoIP Management and Security,2006.1stIEEE Workshop on,3April2006.
[3]周舜,刘杰,程学旗.通用的即时通讯多媒体数据检测技术.计算机应用研究,2007,26(7).
[4]The open source,cross-platform audio stream recording and retrieval system[EB/OL].(2007-01-26)[2007-09-11].http://oreka.sourceforge.net.
[5]ROSENBERG J,SCHULZRINNE H.SIP: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RFC3261,2002-06
[6]SCHULZRINNE H,CASNER S,Frederick R.RTP:A Transport Protocol for Real-Time Applications.RFC1889,1996-01
探索与还原法论文 篇7
关键词:云课堂,云终端,Android,系统备份,系统还原
0.背景介绍
传统的计算机教室, 通常采用教师和学生分别使用独立PC的模式。这种模式存在以下弊端:老师难以监控和管理学生的行为, 每台PC的系统和软件难以统一管理, 机房部署步骤多、时间长[1]。云课堂解决方案因其教学集中化、管理智能化、维护简单化的特点, 成为未来计算机教室的发展趋势。
云课堂解决方案一般包括云主机、云终端和教学管理软件[2,3], 如图1所示:
1 云主机:高性能服务器, 可以提供几十台并发虚拟教学桌面 (一般是windows操作系统) 。
2云终端:学生终端, 内嵌操作系统和学生端教学管理软件。云终端通过网络与云主机相连, 通过显示器输出云主机推送的教学桌面。云终端会自动从云主机获取操作系统和教学管理软件的最新版本。目前, ARM架构+Android操作系统的云终端, 凭借着体积小、能耗低、性价比高的优势逐渐成为主流。
3教学管理软件:包括教师端和学生端, 功能包括课程准备、课堂授课、课堂纪律、课堂互动、练习指导、复习测试等各个环节。
在云课堂解决方案中, 云终端的数量众多, 功能丰富, 使用场景复杂, 因此云终端的系统稳定性和可靠性成为了云课堂解决方案的难点和重点。为了使云终端可以快速从系统故障中恢复, 本文分析了造成Android系统云终端系统故障的可能原因, 通过对Android系统的改进, 设计了备份出厂系统和一键恢复出厂系统的方案。
1.方案设计
云终端的Android系统是只读的, 正常使用一般不会出现故障, 但仍然存在一些导致故障的因素:
*售后人员误操作:在升级云终端时使用了错误的系统, 云终端在升级后无法正常使用
*学生误操作:云终端的使用者多为中小学生, 缺乏计算机基础知识、好奇心强, 在使用过程中可能会无意地修改系统的默认配置, 例如系统语言、休眠时间、开机密码等
*外界攻击:云终端所在的局域网内如果存在流氓软件, 可能会静默安装未经授权的应用, 更改桌面启动项, 干扰教学秩序
*异常断电:如果云终端在工作中异常断电, 可能造成存储中的数据错误, 导致云终端无法开机
目前市场上Android系统的手机或平板, 一般只提供将应用程序和系统设置恢复到出厂状态的功能, 没有还原整个Android系统的功能。如果出现Android系统故障的情况, 只能通过刷机解决。但是刷机需要刷机软件、Android系统固件和USB线缆, 步骤复杂, 必须由专业的售后人员才能进行操作。部分学校位于较偏远的地区, 等待售后人员上门维修需要很长时间, 机房管理人员希望有简便的方法可以自己恢复云终端的系统。
云终端连上云主机会自动检查云终端系统是否有新版本, 如果有新的版本会自动进行下载升级, 这就意味着无需在云终端的使用过程中去手动创建系统的备份。只要在云终端生产时备份了出厂系统, 云终端出现系统故障后还原到备份的系统, 再连上云主机就可以自动更新到最新系统了。
基于以上考虑, 本文设计的云终端操作系统备份和还原的方案, 流程如图2所示。
2.备份出厂系统
Android系统包含以下分区[3]:
*boot:包含Linux内核与最小根文件系统, 用于启动设备
*system:包含Android的用户界面以及预装的应用程序, system分区是只读的
*userdata:存储用户安装的应用程序的数据
*cache:临时存储频繁访问的应用程序数据, 也用于存放下载好的系统升级包
*recovery:包含另一个完整的Linux系统, 可用于启动设备进入recovery模式, 进行高级的升级和恢复操作
*misc:当设备在升级重启时, 暂存一些系统设置信息
在云终端生产时, 需要在其存储中预留出一定大小的空间作为备份分区, 存放出厂时的系统。备份分区是只读的, 并且对于用户是不可见的, 因此是绝对可靠和安全的。在云课堂中, 云终端只提供显示远端桌面的功能, 并不存储用户数据, 并且云终端的系统对用户封闭, 不允许用户安装软件。因此, 备份分区中只需要存储Android系统的boot、system和recovery三个分区, 其余分区无需存储。以Android4.4系统为例, 备份分区一般小于512M, 不会造成存储不足的情况。此外, 备份分区中的一段起始空间需要预留出来作为头部, 存放一些必要的信息, 包括
*启用标志:表示备份分区已启用
*产品型号:在恢复系统时校验备份分区的产品型号是否与实际设备一致
*分区信息:记录备份分区实际占用空间的大小, 以及boot, system, recovery分区在备份分区中的偏移和大小
*校验信息:备份分区的CRC值
上述备份出厂系统的方法, 除了增加烧录出厂系统固件的时间之外, 不会增加其他生产成本。
3.一键还原系统
Android系统利用recovery模式完成系统的升级或恢复出厂设置, 本方案的一键还原系统的功能利用recovery模式来实现。recovery模式一般包含以下选项[4]:
*重启系统:退出recovery模式并且重启
*恢复出厂设置:擦除userdata和cache分区, 然后重启
*擦除cache分区:只擦除cache分区, 保留userdata分区, 然后重启
*升级系统包:校验OTA包, 然后进行安装
为了简化用户的操作, 本方案删除了Android系统的默认选项, 增加了一个一键还原系统的选项, 如图3所示。在一键还原系统的界面上, 用户根据提示进行操作, 按下电源键代表确认, 系统启动自动还原, 无需外接键盘或鼠标的额外步骤;直接断电可以退出recovery模式。
系统自动还原的步骤如下:
1) 擦除userdata和cache分区, 恢复云终端系统的默认配置。执行此步骤后, 非系统预置的应用程序将全部被删除。此步骤可以借鉴Android系统恢复出厂设置的流程来实现。
2) 读取备份分区的头部信息并校验以下信息:备份分区是否已启用, 备份分区的产品型号是否与实际设备一致, 备份分区中存放的数据是否正确。如果有一项校验不通过, 则提示错误信息, 返回一键还原系统的界面
3) 读取出备份分区中的boot分区数据, 写入boot分区 (/boot) 。写数据完成后, 对源地址和目的地址的数据进行比较, 如果不是完全一致则提示错误信息, 返回一键还原系统的界面
4) 读取出备份分区中的system分区数据, 写入system分区 (/system) 。写数据完成后, 对源地址和目的地址的数据进行比较, 如果不是完全一致则提示错误信息, 返回一键还原系统的界面
5) 读取出备份分区中的recovery分区数据, 写入recovery分区 (/recovery) 。写数据完成后, 对源地址和目的地址的数据进行比较, 如果不是完全一致则提示错误信息, 返回一键还原系统的界面
6) 成功执行步骤2-5后, 重启Android系统, 安装需要预装的非系统应用程序。
4.测试结果
本文模拟了云终端出现系统故障的各个场景进行了测试, 测试项目及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 测试通过的条件为云终端通过一键还原可以恢复到出厂系统, 系统中不存在未经授权的应用或服务, 系统的配置与默认配置一致;在正确配置云主机的IP后, 云终端连上云主机并自动升级到最新的系统版本。测试结果表明, 本方案可以解决云终端出现的各类系统故障。
5. 结束语
本文所介绍的Android云终端系统备份与还原的方案, 已经应用于锐捷网络的云课堂解决方案中, 机房管理人员或售后维修人员能够根据说明书或远程指导自行完成云终端系统还原的操作。方案在几乎不增加生产成本的前提下, 降低了云终端的返修率及售后维修成本, 增强了云课堂解决方案的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1]王蓓.探析云终端在高校机房建设中的应用[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5 (3)
[2]周素梅.中小学云课堂解决方案——以延庆县中小学云教室建设方案为例[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 (7)
[3]杨秀森.锐捷“云课堂2.0”焕发计算机教室青春活力[J].中国电化教育.2015 (7)
[4]Google Inc.Android device layout[EB/OL].https://source.android.com/devices/tech/ota/index.html
探索与还原法论文 篇8
关键词:网络实验室,交换机,RCMS,AutoItv3
0 引言
网络实训课中, 教师和机房管理员经常要清除网络设备中的使用“痕迹”, 使其还原到最初始状态, 以便为下一组同学或下一个实验提供“干净”的设备, 由于清除时命令繁琐且设备众多, 还容易泄露管理密码, 这势必增加任课教师和管理员的工作量, 对教学效率的提高和机房的管理都带来不便。为此, 锐捷公司针对网络实验室控制和管理开发了RCMS“一键清”软件, 可对实验组中网络设备进行统一管理, 但只能是通过输入一系列命令后才还原一组。虽然可以使用批处理文件, 在telnet窗口中自动输入配置管理命令执行“一键清”功能, 但存在telnet窗口输入控制麻烦的问题。在分析路由器原理和RCMS管理功能的基础上, 借助脚本工具AutoIt v3软件设计了一个还原程序, 操作时只需点击一下鼠标即可还原任一组或整个实验室设备, 大大地节约了时间, 提高了管理效率。
1 交换机还原原理
基于PC的“一键恢复”技术为普通电脑的管理与维护提供了便利, 其工作原理就是先备份再还原, 备份就是把主分区进行一个完整拷贝后打成一个备份包并保存在硬盘上, 还原就是先把主分区快速格式化再将备份包解压到相应的分区中。PC还原的工具和软件较多, 技术比较成熟。而对交换机的还原技术关注相对较少。在交换机的操作系统中有一个叫config.text的配置文件, 该文件用于保留所有对交换机操作过的命令。因此, 如果要实现一台交换机的还原, 只需在配置交换机之前先将该文件进行备份, 待实验结束后, 删除config.text文件, 并将备份文件还原, 重启交换机即可。下面以某网络实验室为例, 详细介绍“一键还原”的设计方法和实现步骤。
2 一键还原的设计与实现
2.1 实验室网络结构
网络实验室是由锐捷公司提供设备并建成, 拓扑结构如图1所示, 包括一个中心机柜 (由一个防火墙、一台S4909交换机和3台S2028交换机组成) 、一台教师机、6个实验机柜 (用RACK1-RACK6表示) 和60台学生电脑 (每10台为一组, 用DESK1-DESK6表示) 。每个实验机柜为一组, 包括两个三层交换机、一个二层交换机、两个路由器和一个RCMS。每组的RCMS通过Console口管理着该组的其余5个设备, 其IP地址分别为172.16.1.n/24 (n为1-6) , 并连接到中心机柜中的核心交换机S4909。每台学生机均有2个网卡, 一个是主网卡, IP地址为192.168.10.n/24 (n为电脑编号) , 连接到中心机柜的主交换机s2028, 另一个是实验网卡, 连接到RACK, 用于做实验。学生做实验时, 先在IE浏览器中输入自己所属组RCMS的IP地址 (如http://172.16.1.1:8080) , 然后在弹出的窗口中再选择相应的设备进行登录即可, 具体的实验方法在这里不再赘述。
2.2 一台交换机还原的设计
第一步是配置好权限分配工作, 其目的是既能让老师和管理员拥有所有权限并管理好实验设备, 又能让学生在一定权限内 (不能删除配置文件) 做好每一个实验。其方法是先配置好交换机的第15层特权密码和远程登录密码, 留给管理员和任课老师用, 命令是:enable secret level 15 0 hjhz123/enable secret level 1 0 hjhz123) , 同时开通交换机和RCMS远程登录功能 (enable services telnet-server) 。然后设置交换机的第14层密码为公共密码, 留给学生做实验用。第二步是备份好每一个交换机的config.text文件 (copy flash:config.text flash:config.bak) , 第三步是当需要清除某一台交换机时, 登录15层, 在特权模式下输入命令 (del config.text/copy flash:config.bak flash:config.text) 即可。
2.3 一组交换机还原的设计
R C M S是一款控制和管理网络实验室的服务器, 一个RCMS管理着一个组, 通过对RCMS进行相应的配置就能还原一组的交换机。以第一组为例, 先在记事本中编写一个clear1.txt文件, 详细命令如下:
disconnect 1!断开和实验设备的连接, 避免占用异步线路
clear line tty 1!恢复本地TTY的登录认证功能
然后通过TFTP方式将clear.txt文件导入到第一组的RCMS中, 其它组类推。这样, 我们就可以通过实验室中的任一台电脑远程登录到任一组的RCMS, 然后对该组的网络设备进行还原。具体方法是单击“开始”—>“运行”—>输入“c m d”—>确定, 进入D O S模式, 接着输入远程登录命令“telnet 172.16.1.1” (第一组) , 输入远程登录密码hjhz123, 再进入15层特权模式 (enable) , 再输入特权密码“hjhz123”, 最后输入命令execute flash:clear1.txt。通过这一系列的命令输入和操作, 就可还原第一组的所有设备, 这也是网络公司免费提供的最好清除方法。
2.4 整个网络实验室“一键还原”的设计
整个实验室“一键还原”基于AutoIt v3软件来实现。该软件可用以编写并生成具有BASIC语言风格的脚本程序, 被设计用来在Windows GUI中进行自动操作。通过它可以组合使用模拟键击、鼠标移动和窗口/控件操作等来实现自动化任务, 而这是其它语言所无法做到或尚无可靠方法实现的 (比如VBScript和SendKeys) 。AutoIt v3可使用telnet协议自动登录交换机, 可将预先保持好的交换机配置命令按照要求的时间间隔发送telnet窗口使其在交换机上执行。将AutoIt v3的图形界面管理功能和交换机通信控制功能相结合从而实现了整个实验室“一键还原”功能。具体实现代码如下:
编辑好后保存为“网络实验室一键还原.au3”, 然后在“工具”菜单中选择“编译”命令进行编译, 编译无误后, 再生成可执行程序“网络实验室一键还原.exe”。
3 运行结果和使用效果
配置界面由八个按钮组成, 操作非常简便, 如要还原第一组, 只需单击按钮“第一组”, 如需要还原整个网络实验室, 单击按钮“全部还原”即可。这样, 我们就把原来需要几分钟的命令输入缩减成鼠标直接单击, 真正实现了网络实验室管理的“一键还原”, 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和管理效率, 同时也因不需重复输入管理密码而提高了网络实验室管理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王政锋, 崔炳德, 冯涛.计算机网络实践教学中RCMS使用技巧[J].科技信息.2009.
[2]赵登科, 朱春灵, 景娜.基于锐捷网络实验室“一键清”功能的扩展研究[J].科技风.2009.
[3]王冠雄.用AutoIT自动化重复性管理工作[N].中国计算机报.2008.
[4]徐梵.一键恢复技术研究[J].计算机系统应用.2007.
[5]郭锁利, 刘延飞.一键恢复在EDA实验室微机软件维护中的应用[J].实验室科学.2007.
还原与填充:小说形象的感受策略 篇9
形象的还原就是从形象生动的描写语言出发,运用读者头脑中的知识和经验重构形象。语言并不完全是抽象的,语词之间的组合关系(动作描写、心理描写、肖像描写、环境描写)以及语词的声音和语调(语言描写)有一定的表象功能和感性特征,我们可以运用体验、表演、想象、类比的方法去还原文本中的形象,探究形象中蕴含的意义,品味形象中倾注的情感。
1语言描写的还原
语言描写的还原就是把“言”还原为“语”,把抽象的文字符号转变为具体可感的声音和语调。
例如教学《祝福》时,文中有一处并不完整的对话:祥林嫂向“我”询问灵魂的有无,“我”支支吾吾,最后只能以“说不清”而搪塞躲开。那么,对祥林嫂而言,她希望得到怎样的答案呢?我们不妨引导学生作如下几种设想:
设想一:希望有魂灵。根据有四:①从捐门槛的事实,说明她相信有鬼神,当然也相信有魂灵;②“这里的人照例相信鬼”——祥林嫂是这里的,所以她必定相信的;③“人何必增添末路人的苦恼,为她起见,不如说有罢。”——由“我”的推理证明;④“那么,死掉的一家的人,都能见面的?”——可以看到她的儿子。
设想二:希望没有魂灵。根据也有四:①“这正好,你是识字的,又是出门人,见识得多。我正要问你一件事,她那没有精采的眼睛忽然发光了。”(着重号为笔者所加)——从祥林嫂“没有精采的眼睛忽然发光了”的神情来看,说明她对“我”充满了希望,以为“我”能给她一个满意的答复。从“识字的,又是出门人,见识得多”这些交代来看,她希望得到的答复是没有魂灵,因为读书人少迷信思想。从“这正好”的语气来看,说明她急切想了解灵魂的有无问题(“这里的人照例相信鬼”,不会给她满意的答复的),希望“我”,并相信“我”能给她一个满意的答复。②“一个人死了之后究竟有没有魂灵的?”——说明了她对有魂灵的说法产生了怀疑。③在“我”回答她“也许有罢”之后,她紧接着两问:“那么,也就有了地狱了?”“那么死掉的一家的人,都能见面的?”——这连着两问流露了她怕死后被锯开来的恐怖心情,所以她是不希望死后有魂灵的。④“她脸上就显出恐怖的神色来。”——因为怕死后被锯开来。
设想三:希望有,也希望无。根据有二:①“那么,死掉的一家的人,都能见面的?”——反映了她既希望能见面又害怕见面的矛盾心理。②“然而她,却疑惑了——或者不如说希望:“希望其有,又希望其无。”——也反映了她的矛盾心理。
应该说,无论哪一种设想,可能都不是作者的本意,但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通过钻研课文,谈观点,找根据,说理由,反驳不同观点等步骤,学生的自学能力、说理能力、检索(找根据)能力、反驳能力等得到了锻炼,而且对祥林嫂这一悲剧形象和小说的主题有了更深的理解。
2动作描写的还原
所谓动作描写的还原就是把动作的文字描述还原为现实生活中的动作,以此为基础挖掘形象背后的意蕴。
例如《祝福》中写祥林嫂“她像是受了炮烙似的缩手,脸色同时变成灰黑,也不再去取烛台,只是失神的站着。直到四叔上香的时候,教她走开,她才走开。”文中“炮烙似的缩手”是什么样子?“失神的站着”又是什么样子?先让大家体会,再尝试着还原动作(每个人都做);在此基础上,再师生合作探究祥林嫂的内心到底发生了什么变化。
3肖像描写的还原
例如《祝福》中写祥林嫂“眼珠间或一轮”,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情形,可以让学生表演这种神态。祥林嫂这种落魄、呆滞、麻木的样子,可以让同学们做一个类比,“祥林嫂的样子,像你生活中见到的谁?试着去描述一下她的样子。”做了这样的形象还原后,再去探讨祥林嫂的生活到底发生了什么变故?我们强调言、象、意的统一,但并不是所有的象都一定要去挖掘象后面的意蕴,有时候可以把象与象重新组织和聚焦,探索这个象群后面的意蕴,再去发现作者对生活意义的思考和见解。
4环境描写的还原
例如教学鲁迅先生的另一篇小说《药》,写华老栓拿了人血馒头回家时,“太阳出来了,在他面前显出一条大道,直到他家中。后面也照见了丁字街头破匾上‘古□亭口’这四个黯淡的金字。”这“古□亭口”中的“□”是个什么字呢?显然不是作者不知道,而且稍有文史知识的人也都清楚,在浙江绍兴县城内的轩亭口有一牌楼,匾上就题有“古轩亭口”四个字,清末资产阶级民主主义革命家秋瑾于1907年在这里就义。那么,作者为什么不把这个“轩”字写出来呢?这儿的模糊,目的是引起读者的注意,让读者通过积极主动地联想、思索,体会作者对先驱者的追念和对刽子手的憎恨。教学时,教师可引导学生根据课文注释思考作者有意留下的这一空白的含义,从而加深对课文蕴含深刻的主题的理解。
二、填充
文本中存在着一定量的空白,比如含蓄的地方、含混的地方、跳跃的地方,读者对这些地方的理解需要结合语境、结合经验进行合理的填充。含蓄处,需要稀释;含混处,需要辨析;跳跃处,需要推测。
1对含蓄处进行稀释
“宝玉瞅了半天,方说道‘你放心’三个字。”这是《红楼梦》中32回宝玉向黛玉倾诉肺腑的话,虽然仅仅三个字却包含了千言万语,宝玉让黛玉放什么心?宝玉为什么要对黛玉说这样的话?我们可以结合上下文对这三个字进行一番探究。我们知道宝玉的这三个字是要告诉黛玉,他永远是黛玉的知己,永记两人之情。宝黛二人从“木石前盟”的情缘天定到一见面似曾相识的亲近感,从多次的口角到间接的试探,虽然宝玉生来“聪明灵慧”、黛玉“冰雪聪明”,却谁也不能领悟对方的深情真意,总把“求近之心,反弄成疏远之意”,二人终由多次的小牾积聚成一次大冲突,直吵得一个“脸红头胀”,一个“手心冰凉”;一个在“潇湘馆临风洒泪,一个在怡红院对月长吁”,如何解开二人心头的疙瘩,如何避免感情的淤塞而使彼此心灵相通呢?似乎很难,其实也实在容易,宝玉的一句话就解决了问题。当宝玉听到湘云劝他讲些“仕途经济的学问”时,甚觉逆耳,竟下起了逐客令,并说:“林姑娘从来说过这些混账话不曾?若她也说过这些混账话,我早和她生分了。”黛玉在无意中听到这话,不禁悲喜交加,本来想到宝玉获得一只金麒麟,湘云也有一只金麒麟,怕他们“做出那些风流佳事”来,悄悄来到怡红院,原本出于对宝玉的特别不放心,一听到宝玉的话,转而对宝玉特别放心,视为知己。
2对含混处进行辨析
《林黛玉进贾府》中写贾母因问黛玉念何书。黛玉道:“只刚念了《四书》。”黛玉问姊妹们读何书。贾母道:“读的是什么书,不过是认得两个字,不是睁眼的瞎子罢了!”贾母的话可以有两种理解方式:其一,三春读了许多书,这是贾母的谦词;其二,贾母认同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封建价值观,她并不知道孩子们读了什么书,读了多少书;也不关心这些事,所以这么一说。不妨让学生讨论一下,支持第二种理解的同学可能会多一些;那么,有没有贾母谦虚的成分呢?贾母虽然认为女孩有没有才气并不重要,但像我们贾家这样显赫的家族女孩读点书才和我们的贵族身份匹配。作为教师,不要轻易否定哪种见解,因为这种歧义现象恰恰是文学的魅力所在,在讨论和辨别的过程之中,就拓展了审美空间。
3对跳跃处进行推测
例如教学鲁迅《药》中分析华老栓的形象特征时,笔者注意到一处“可怕”的细节:作为小说主人公之一的华老栓在全篇小说中仅说了24个字,分别是:
⑴“唔”,老栓一面说,一面扣上衣服,伸手过去说,“你给我罢。”(5个)
⑵老栓待他平静下来,才低低地叫道,“小栓,……你不要起来,……店么?你娘会安排的。”(15个)
⑶“得了!”(2个)
⑷“没有。”(2个)
探索与还原法论文 篇10
一、开展交流讨论,赋予学 生的主体地位
在课堂交流讨论中, 作为教师,对课堂讨论中的话题预设,要准确、充分且具相当的质量。有效课堂讨论与交流必须实现课前与文本之间进行对话、教 师与学生进行对话、与课程资源进行对话。教师与文本进行对话,是要把握这节课的教学目标, 要认真地备教材,吃透教学内容。要明确这节课的教学目标, 准确地把握教学目标中的内涵,并把它解读成为课堂教学教程中可操作的教学行为,或把它预设成为有效的交流活动。所有这些,都促使我们在课前要认真的分析学情, 研究教材与教法, 并认真地准备实验器材与多媒体课件等。实践证明,只有在教师精心预设的基础上,并且通过教师的演示、启发、评价等多种形式的讨论与交流方式,才能帮助学生逐步地完成课堂教学中的观察、发现、分析、讨论、交流、练习与反馈等活动, 不断地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 从而突出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
二、针对问题交流,在讨论 中解决问题
课堂中“问题式”教学模式非常普遍, 通常把教学目标分解成几个问题, 通过师生共同对问题的解决来实现教学目标,这完全符合新课改倡导的教学理念。在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师生相互交流、讨论,并让学生思考后再叙述问题解决的设想及得到的结果,让其他学生进行质疑补充。这样的问题解决过程也就成了一个集体交流讨论的载体。 例如:在复习“受精作用”时,就把受精作用相关内容设计成这样几个问题:①精卵的特异性结合依赖细胞中的什么结构上的什么物质? ②请简述一下受精作用过程的几个阶段。③受精卵中的染色体与DNA是不是精、卵各提供一半? 我们把这几个问题分别给3个小组讨论, 然后请小组代表发言,其他的学生进行质疑、评价、补充。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的表现各不相同:有的学生能熟练地回答出选修内容中涉及的知识; 而有学生则认为染色体与DNA精卵各提供一半;有的学生提出了防止多精入卵机制的新问题。这样,从学生的讨论中,看出问题已经得到解决,从而圆满地完成了这节课的教学任务。
三、突出课题讨论,就疑难 概念进行释疑
高中生物教学内容中概念众多,而概念对生物规律与各种现象的理解起到关键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有很多一 时难以理解的概念,如果只用通常讲述的方法, 先对概念进行文字性的表述, 然后再逐字逐句地解释概念。那么,这样的教学效果就一定不会理想。实践证明,讲授法对学生大脑的刺激强度不起多大作用。因此,在概念的教学中适当地组织学生讨论,往往能取得理想的效果。例如:在学习“染色体组”这个概念时,就先在黑板上画一个雌雄果蝇体细胞的染色体图,然后提出问题:①这个图中果蝇体细胞内有多少对同源染色体? ②图中的减数分裂后的配子中有几条染色体? 然后要求学生把这几条染色体用不同的颜色给标出来。给学生明确这四条染色体可构成一个染色体组。 当学生感到理解有困难时,就组织学生开展讨论, 并试着给染色体组下一个定义,再与课本中的定义进行比较。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对直观的图解有了初步的印象,让学生获得了感性到理性的认识,并且获得了由图像抽象出一般概念的能力。这样,学生在交流与讨论中加深了对疑难概念的认识。
四、在讨论中探究,培养学 生的创新思维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中强调 : 要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面向全体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因此,我们要激发学生的探索知识的欲望,积极开展小组探究讨论,让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解决问题的过程。例如:在学习了“生态系统的功能”这个内容后,就设计这样的问题: 假如市场上玉米一元钱一斤,把它只用来养猪,请你推断一斤猪肉应该值多少钱? 学生通过讨论分析认为:这应该按10%的传递率计算。而有的学生则认为应该按20%的传递率计算。交流后结果认为每斤5元的比每斤10元更合理。学生继续讨论其中的原 因, 有的小组不仅考虑到能量传递按20%, 还考虑到了喂猪时所付出的劳动时间。因此,他们觉得应该比每斤5元的价钱更高些,并且大家都觉得这样有道理。在探究中,学生通过讨论、交流, 让不同的观点得以碰撞,从而加深了对所讨论问题的理解。
【探索与还原法论文】推荐阅读:
文化还原论文08-12
还原探究论文08-15
备份还原论文01-07
还原技术论文05-13
还原沉淀法论文10-29
Ghost备份与还原07-01
还原语文课堂的本真论文06-11
催化还原脱硝论文09-02
化合价与氧化还原反应05-13
操作系统的备份与还原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