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原历史情境

2024-07-13

还原历史情境(精选7篇)

还原历史情境 篇1

在历史教学中, 由于历史距离学生生活久远, 使学生对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等体验产生“隔阂”, 从而弱化了教学内容的感染力, 淡化了教学内容对学生积极、健康情感的熏陶, 影响了学生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形成。

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还原历史情境, 激活学生真实体验是一个重要途径。

教学“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 (人教版中国历史八上) , 学生对红军歌谣:“红米饭、南瓜汤, 秋茄子, 味好香, 餐餐吃得精光。干稻草, 软又黄, 金丝被儿盖身上, 不怕北风和大雪, 暖暖和和入梦乡。”往往不能准确体验, 感受到的是红军轻松、愉悦的生活情境, 难以产生角色换位, 展开联想和想象, 置身当年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的氛围中, 感受红军歌谣中蕴涵的红军的艰苦奋斗、乐观向上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气概。

教学中缺少些必要的铺垫和渲染, 需要增加些什么?

1.增加现实生活与历史生活的链接。在物质极其丰裕的今天, 红米、南瓜大多是在家庭中、在酒宴上作为保健食品进行品尝的, 是辅助食品, 与其他食品搭配品尝, 学生很难体验到物质极其匮乏的井冈山时期的生活场景。在20世纪20年代后期井冈山斗争时期, 红军吃的是红米饭、南瓜汤, 秋茄子, 还有红薯。那时的红米, 由于山区的稻谷加工条件差, 基本上靠杵舂米, 加上红米稻的稻皮坚韧, 加工出来的红米米质粗糙, 口感差, 那红米饭百嚼不烂, 很难吞咽, 不容易消化;南瓜, 吃了饿得快, 吃的时间长了, 还涨肚子;茄子, 一过立秋季节, 就有痧气, 吃多了积寒气。红米饭、南瓜汤这些粗粮作为主食, 长期食用是很不舒服的。

2.增加历史情境的再现。由歌谣把学生带到那个血与火的年代, 遥想当年井冈山斗争时期, 湘赣两省敌人在对根据地进行军事围剿的同时还实行了严密的经济封锁, 红军的武器大部分是梭镖、长矛, 枪支很少, 弹药更缺。要对付的却是数量和装备上都占绝对优势的敌人, 那时候, 红军物质生活极端艰苦, 战斗极其频繁残酷, 三天就要打一仗, 随时都有可能流血牺牲。这首在红军中流传的歌谣是当时红军生活的真实写照, 它唱出了红军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那种艰苦奋斗、乐观向上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气概。

3.增加历史意义的拓展。正因为有这种艰苦奋斗、乐观向上的革命精神和英雄气概, 井冈山军民才没有被艰难困苦所吓倒。在井冈山, 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在井冈山, 毛泽东同志提出了具有开创意义的“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在井冈山, 摸索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 武装夺取政权的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在这里, 提出了著名的“三大纪律, 八项注意”。也就是在这里, 诞生了伟大的井冈山精神。正是凭借这种由“红米饭、南瓜汤”酿造的井冈山精神, 中国革命才以星火燎原之势, 从井冈山一路播撒下去, 燃遍全中国, 不断走向胜利。

4.增加深层体验。教学中, 为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我们可以让学生闭上眼睛, 伴随着录音进入想象的情境, 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 进入“井冈山红军食宿图”的意境中:屋外, 北风呼啸, 大雪纷飞, 刚刚吃过了红米饭、南瓜汤、秋茄子, 红军战士睡在干稻草窝里, 带着胜利的喜悦进入梦乡。让学生换位思考, 站在红军的角度来体验他们的心理感受和情感, 从而在态度、情感上引发共鸣, 经过这样的移情体验, 学生的情绪受到感染, 把红军歌谣中的艰苦奋斗和乐观向上的革命精神、英雄气概移植到学生体验中, 使他们同红军战士同命运、共呼吸, 就会使这种情感体验在这一瞬间化为对红军生活的激情感悟, 进入情感投入的最佳状态, 学生内心无限的崇敬之情呼之欲出, 这样朗读所获得的体验不但情真, 情深, 而且情切。

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只有还原历史情境, 将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等放到当时的情境中去认知、去感知、去评价, 才能是客观的、公允的、科学的, 才能在对历史的认识、感知、分析、评价中提升认知水平和审美水平, 真正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提升。■

情境还原:突破诗歌鉴赏瓶颈 篇2

在教学过程中,我深入学习了孙绍振先生的相关理论,认真研究了孙绍振先生的《名作细读》《名作重读》等著作,吸收借鉴孙先生情境还原的理论,在教学过程中梳理总结了各类诗歌的典型情境,切实还原,引导学生入情入境,真正理解诗人,真正读懂诗歌,收到了不错的成效。现以羁旅诗鉴赏为例,和大家分享我的一点探索。

羁旅诗又称为记行诗、行旅诗。诗人或因谋求仕途、或被贬赴任途中、或游历名山大川、或探亲访友等各种原因,长期客居他乡,处境艰难,心情郁闷,遂将眼中所见、耳中所闻、心中所感,写成诗篇。这类诗,多反映客居异乡的艰难、漂泊无定的辛苦,并引发对亲人的思念,对故乡的思归,对自我人生如寄处境的感慨。羁旅诗的创作主要有七种经典手法需要赏析:借景抒情、托物抒情、对面落笔、虚实结合、时空渲染、音书难通、人物细节。

一、借景抒情

1.景物描写是诗歌抒情的重要依托,诗人借描写的景物营造意境,烘托渲染情感,或触景生情,或寄情于景,一切景语皆成情语。

宿建德江

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 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

这是一首著名绝句,也是一首典型的羁旅诗。这首诗,寓情于景,情在景中,写出了诗人旅途的寥落与孤寂。诗人夜宿建德江边,烟气笼罩,景色朦胧,于是触景生情,旧愁未消,又添新愁。既体现了诗人羁旅中的惆怅,对故乡的思念,也是他仕途的失意、理想的幻灭、人生的坎坷等复杂心绪的反映。

2.在情与景的关系中,以乐景衬哀情。

绝句

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前两句写景,第一小句写江水和水鸟,江水碧绿,衬托出鸟的羽毛之白,一个“逾”字,借衬托而显露其颜色。第二小句写山和花,一个“欲”字,由拟人更突出其姿态,把“江”“鸟”“山”“花”四种实物涂上一层碧绿、青翠、莹白、绯红的油彩,景色清新,沁人心脾,充满动感。后两句笔意一转,抒发感情,第三小句写春天景物虽好,但已匆匆飞逝,触景生情。并着力地勾出了第四句“何日是归年”。春归人未归,沉沉的伤感,缕缕哀愁,一笔涌出,发自心灵深处,言已尽而意无穷。

本诗以乐景写哀情,以客观景物与主观感受的鲜明对照,突显诗人浓厚的思乡之情。

二、托物抒情

1.诗人往往将自己的情感寄托在一些典型的意象上,或睹物思人,或触物生情。

采桑子·恨君不似江楼月

吕本中

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东西,南北东西,只有相随无别离。

恨君却似江楼月,暂满还亏,暂满还亏,待得团圆是几时?

此词从江楼月联想到人生的聚散离合。月的阴晴圆缺,却又不分南北东西,而与人相随。词人取喻新巧,正反成理,以“不似”与“却似”隐喻朋友的聚与散,反映出聚暂离长之恨,月成了诗人情感的寄托。全词明白易晓,流转自如,风格和婉,含蕴无限。曾季狸《艇斋诗话》曾评此诗:本中长短句,浑然天成,不减唐、《花间》之作。

2.此外,诗人常常将自己的情感移到某种事物身上,通过对事物进行拟人化的描写,含蓄地表达出自己的情感。

思 归

王勃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

况复高风晚,山山黄叶飞。

诗以羁旅为题材,表现了游子思乡的情感。结构上运用先情后景的手法。选取的意象有:“长江”“万里”“高风”“山山”“黄叶飞”,这样就营造了一个空旷、荒凉、寂寞的意境。诗前两句抒情,后两句以景衬情,再选择表现景况的词:“滞”“晚”“黄”,又衬以情感词“悲”“念”,把游子思归的悲情描写得十分沉郁凄婉。诗的首句将长江拟人化,把作者自己的悲情转移到长江身上,“长江悲已滞”,长江悲伤凝滞不流,直观形象地表达了自己的无限感伤。

三、对面落笔

不说自己想家,却说家人想自己,令人倍觉凄凉。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著远行人。

三、四两句,正面写“思家”。其感人之处是:他在思家之时想象出来的那幅情景,却是家里人如何想念诗人自己。这个冬至佳节,由于离家远行,所以家里人一定也过得很不愉快。当诗人抱膝灯前,想念家人,直想到深夜的时候,家里人应该同样还没有睡,坐在灯前,“说着远行人”。至于“说”了些什么,这就给读者留下了驰骋想象的广阔天地。

四、虚实结合

虚与实是相对的:有者为实,无者为虚;有据为实,假托为虚;客观为实,主观为虚;具体为实,抽象为虚;显者为实,隐者为虚;有行为实,徒言为虚;当前为实,未来为虚;已知为实,未知为虚;现实为实,梦幻为虚。

羁旅诗人在抒写自己的情感时,常常注意虚实结合,或以虚衬实,或虚实对比,或虚实相生。(其实,第三条的“对面着笔”也是“虚实结合”的手笔。)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此诗只有四句,却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既包含空间的往复对照,又体现时间的回环跳跃。本诗写了两次“巴山夜雨”,第一次是实写,第二次是虚写、想象与妻子团圆,“共剪西窗烛”时再回忆起巴山夜雨情景。如果说前两句是实写当前景的话,那么后两句则是虚写未来情。诗人在秋雨绵绵之夜,触景生情,展开想象的翅膀,用丰富而自然的联想来表现他们夫妻的恩爱之情。诗人在此选取了两种情态:一个是动态“共剪”,一个是语态“却话”。“共剪西窗烛”,具体细腻而又无限传神地描绘出了一幅良宵美景图,一个“共”字极写了亲昵之情态。而“何当”一词却又把诗人描绘的美景推向了远方,推向了虚处。这美景原来不过是诗人追念、向往的,至于何时重回温柔乡中,一切都在“未有期”中。这是多么残酷的事情,又是多么无奈的事情。这一句,字字含情,却又不着一个“情”字,表达非常含蓄。

五、时空渲染

羁旅诗中,诗人往往渲染出时光流逝,人生短暂,漂泊日久,归家不期,进而凸显羁旅情怀;同时,诗人也常常渲染归途遥遥,山水阻隔,用空间感来衬托出有家难归的感伤失落。

除夜宿石头驿

戴叔伦

旅馆谁相问,寒灯独可亲。

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

寥落悲前事,支离笑此身。

愁颜与衰鬓,明日又逢春。

第二联“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补充说明这个“夜”是“除夜”,这个“人”是离家很远的人。除夕夜,每逢佳节倍思亲,归途茫茫,万里相隔,倍增其感怀。“一年将尽夜,万里未归人”形成的对仗,把悠远的时间感和旷渺的空间感,对照并列,显示出一种百感苍茫的意境。

“明日又逢春”这一句,有两个意义:第一,它的作用是点明题目,结束全诗。今晚是除夕,明天是新年初一,春季的第一天。写的是明日,意义却在今夕。第二,作者用了一个“又”字,其思想基础是对于“逢春”并没有多大乐观的希望。年年逢春,年年仍然在漂泊中,而到了明天,又是一年的春天了。这一句底下,作者还有许多话没有说出来,给读者留下思考的空间。

六、音书难通

此类手法往往借助鸿雁、鱼龙、青鸟等意向表达,如“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此去蓬山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等诗句,都是描摹了音书难通,徒增牵念;也有的诗直接交代家书难通音信渺茫。

月夜忆舍弟

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对于漂泊之人,一封家书就是最大的慰藉,而音书难通也是最大的心理痛楚,羁旅诗往往着意描写这样的细节,来渲染自己的情感。尾联紧承颈联进一步抒发内心的忧虑之情。亲人们四处流散,平时寄书尚且常常不达,更何况战事频仍,生死茫茫当更难意料。

七、人物细节

羁旅诗往往通过一些有违于常规的行为细节,来刻画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将他们复杂的思想情感外化为典型的细节描写,颇值得我们玩味鉴赏。

渡汉江

宋之问

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作者贬居岭外,又长期接不到家人的任何音讯,一方面固然日夜在思念家人,另一方面又时刻担心家人的命运,怕他们由于自己的牵累或其他原因遭到不幸。这种担心在诗人越近家乡的时候,越加强烈,他忧惧自己长期以来梦寐以求的与家人团聚的愿望会被无情的现实所粉碎。因此,“情更切”变成了“情更怯”,“急欲问”变成了“不敢问”。通过这两句诗,读者可以强烈感受到诗人此际极力抑制的急切愿望和由此造成的精神痛苦。这种抒写,是真切、富于情致和耐人咀嚼的。

还原历史情境 篇3

关键词:古代文学教学,情境教学,自主学习

“情境教学”是将学习者的体验活动、认知活动、情感活动整合起来的教学模式,追求教育的整体性。在中国古代文学史教学中,教师可采纳“情境教学”模式,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美国著名教育家John D.Bransford等人认为,社会情境是指“熟悉的任务情境”和一个“有意义的目标情境”。也有学者认为,情境既是问题的物理结构与概念结构,又是活动的意识意向与问题嵌入其中的社会环境。[1]

将“情境”引入教学的优长有如下两点:其一,“情境教学”模式的运用充分顺应了人的生物特征。脑科学研究表明:人的大脑左右两半球相互协作、各有分工。大脑左半球掌管逻辑、理性,包括言语的活动;大脑右半球负责直觉、创造力和想象力,包括情感的活动。传统教学中,教师的分析讲解、学生的单项练习主要调动大脑左半球,引导学生的逻辑分析能力。“情境教学”着力调动右半脑,使之活跃起来,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想象力。在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之上,辅之以“情境教学”,大脑两半球交替兴奋,或同时兴奋,协同工作,大大挖掘了大脑的潜在能量,学生可以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因此,情境教学可以获得比传统教学明显良好的教学效果。其二,“情境教学”模式充分利用认识的直观原理。具体的形象、鲜活的细节等易于留存在人的记忆中。从教学实践上看,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情境教学”更强调直观性、情感性、师生的双向互动性,采用“情境教学”模式,可以更好地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在中国古代文学史课堂上,教师可吸纳“情境教学”的理论与方法,以学生固有的知识结构为基础,大量增补相关背景资料,帮助学生“回到”古代社会的历史情境,体会具体时代的文化氛围和创作环境,更形象、更真切也更深刻地学习、感知、接受中国古代文学史。这种再现过往时空,构建还原“历史语境”的方式,有助于提升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和逻辑分析能力。

中国古代文学课堂“情境教学”的总体思路如下。

(一)创设情境,完善学生原有的知识架构,建构全面的文学史景观。

“情境教学”通过有效地创设情境,将学生引入时空隧道,走进古代文学现象发生的现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利用原有认知结构中的有关知识、经验去同化当前学习到的新知识;如果原有知识与经验不能完全同化新知识,则指导学生对原有认知结构进行改造、重组,丰富、补充、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

如,在讲述元代戏曲《西厢记》时,常规的教学模式下,讲授的主要内容有三:关于作者王实甫、《西厢记》的主题、《西厢记》的艺术特点。在“情境教学”模式下,则补充讲授“关于《西厢记》的续作及其评价”一节。《西厢记》问世后,出现了大量续作,不少续作有意颠覆《西厢记》原有的风格。如盱江韵客的《续西厢升仙记》,将莺莺写成心胸狭隘的妒妇,将张生写成恶人;张生与莺莺结成夫妻,又要纳红娘为妾;红娘更被写成与莺莺争风吃醋的小人。在讲述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引领学生进入明清两代“满地皆话《西厢记》”的“历史情境”,并结合学生所熟知的当代文化界的“恶搞”之风,指导学生认识、分析古今相似的文学、文化现象,激发学生对古代文学的学习兴趣,也引导学生对当下“恶搞”等文化现象形成理性认识,提高他们的文化品位和思想水平。

(二)把握主体,强化学生的感受理解能力,实现不同课程之间的融会贯通。

“情境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学生在一定的情境下,经由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帮助,阅读必要的学习资料,激发、强化个人对古代文学作品的感受,并进一步形成对古代文学、文化的理性认识。因此,“情境教学”要求课堂内外充分互动。学生在课堂上了解、接纳、吸收教师讲授的内容,课后寻找、筛选信息要素,提取已有的知识,通过自我建构、自我发现的方式获得新知识。

如在明代小说教学中,要求学生阅读明代、清代小说的评点本。其目的是,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了解、掌握故事情节,同时直观地感受中国古代小说的存在形式、接受和传播方式,了解时人对这些小说的具体评价。之后,要求学生以评点的形式,写出回评、总批、侧批等,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并促使他们进一步深入地理解中国古代小说的存在状态。这样,学生能在具体的语境中了解古代文学、文化的发生、发展过程,而且有效地打通古代文学和古代文论两门课程。

(三)激发兴趣,关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帮助学生形成自主学习模式。

“情境教学”关注的不仅是学生“知什么”,而且要让学生“知怎样”,并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学习方式等,最终确定个性化的学习模式,掌握“学什么”、“如何学”、“如何用”。

学生是有独立意识的主体,要引导学生进入历史场景,学生的感情、信念、愿望、动机等非智力因素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情境教学”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进入历史语境的兴趣,并引导学生形成自觉的学习意识。在“情境教学”模式中,关于读什么、怎样读等,教师应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性。比如,阅读明清小说的评点本,学生可以在《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等小说中任选一部,在阅读并做大量读书笔记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兴趣点,分成学习小组,就某些问题展开讨论,不断强化场景意识,并最终建立个性化的、自觉的自主学习模式。

研究型教学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创新性,在展开研究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是退居幕后,而是进一步发挥能动作用,富于策略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因此,开展研究型教学并非削弱教师的作用,恰恰是对教师业务素质、教学功底、科研水平、协调能力的综合考验。在中国古代文学史课堂上,“情境教学”就是要整合学习者的情感活动、认知活动,以及系统思辨能力、逻辑表达能力,强调教师讲授、学生学习之间的互补、互动,引导学生形成进入“历史语境”的自觉意识,实现教学由静态化向动态化的转变。进入“历史情境”的最终目的是促使学生理解作品、把握作家、自主学习、用之于实践。

(一)开展“情境教学”在教学方案设计上的要点。

1. 立足学科性。

学科性是“情境教学”根本。中国古代文学、文化的基本特点是“文史哲不分家”,在讲授中国古代文学史时,采用“情境教学”模式,要给学生补充大量社会史、哲学史、政治史、文化史内容。在创设情境时,要注意体现古代文学的学科特点,紧扣教学内容,凸显学习重点,这是首要原则。

2. 关注鲜活性。

经过时间的沉淀,留存在文学史教材中的作家及其作品已经被经典化。经典化有其积极的意义,但也不可避免地具有消极性,这些作家、作品往往被抽离出具体的社会生活场景,成为某个时代的标签,失去了其鲜活性和生命力。在中国古代文学课堂上,教师要尽可能地还原作家的日常生活状态,在生活细节中把握作家、作品,重构古人的文本世界与生活世界的关系,使学生切实感受到古代作家、作品的生命力。

3. 渗透教育性。

高等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要训练学生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使学生由中小学阶段了解、习得知识点转向掌握学习方法,形成自主学习模式。“情境教学”的目的正是使学生从根本上把握学习、理解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基本方法。

4. 着眼发展性。

任何一种教学实践模式都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为根本目标。“情境教学”模式的着眼点之一,就是培养本科生在阅读中国古典文学作品、文献资料时的现场感。在古代文学学科治学与中学古文教学中,这种现场感是必不可少的基本素质。促使学生形成建构历史语境的意识,对学生将来从事科学研究及教学教育工作具有积极的作用,为学生将来的发展提供充分的准备和充足的动力。

(二)实施“情境教学”可采取的方法。

1. 描述法——建构基本的历史语境。

教师在充分掌握、理解文献资料的基础上,选择与作家、作品等有关的思想潮流、历史细节,以生动的语言尽可能地描述历史的全貌。当学生学习能力不足,或对场景的把握不够时,应结合他们熟悉的场景进行对比、比较,以激发他们还原历史情境的能力。如讲到《三国演义》,为了让学生更深切地理解《三国演义》半文半白的语言所具有的历史感,以学生熟悉的电视连续剧为例,探讨正说历史与戏说历史的区别,提醒学生注意《贞观长歌》与《还珠格格》在语言风格层面上的差异:《贞观长歌》的编导试图把观众引入历史场景之中,所以遵循“讲述历史”的严肃性。这样一来,学生就能充分理解语体对文学文本的巨大影响力。在“还原历史语境”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反省古代乃至现当代文学、文化现象。高等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令学习者将抽象的符号逻辑转化为实用知识。师范类院校的学生毕业后,大多进入文化教育部门,针对学生的择业方向,在教学中,时时引导他们对社会问题、文化现象进行反思。如,明清小说、戏曲领域有这样一种现象,那就是国家、特别地方文化官员禁止小说刊行、限制戏剧搬演,但结果却是屡禁不止。在谈到这一现象时,提醒学生思考古代为何禁止小说、戏剧,禁令下达后为何会产生相反的效果,这种屡禁不止的现象对当代有何启示。结合“百家讲坛”“超女”等文学事件、商业文化现象,让学生深入地思考,将来作为一名中学教师,应当如何引导中学生形成宽容的文化心态,同时保持高尚的文化品位。这样,通过课堂教师讲授、学生发言等互动,学生能全面把握文学作品、文化现象及其背后的本质规律。

2. 阅读法——全面感受历史情境。

把握历史场景,关键在于培养学生全面的感知能力。“情境教学”模式在课堂讲授之外,应注重学生课外的学习。学生除阅读作品选、背诵经典篇目,还需要阅读原著,写读书笔记,提交读书报告,通过大量的阅读、写作,不断强化对古代文学、文化的认知。展开中国古代文学课堂的“情境教学”,还可以进一步对学生阅读的版本提出要求。如明清文学教学中,针对学生喜爱小说、忽略诗文的现象,教师可以要求学生阅读明代、清代文学家诗文集,并要求学生阅读线装书或影印本。这样,通过阅读,学生对古人的写作方式会有直观的了解,理解古人创作的物质环境。通过阅读线装书,学生会充分领悟到,古代文学作品不仅是一种文化产品、精神产品,而且是有必要的、特定的物质承载体,这对学生进入具体语境也有极大的帮助。

3. 辅助法——不断强化情境意识。

在古代文学课堂上,利用网络资源、多媒体技术,采用图画再现情境、音乐渲染情境等方式,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迅速进入历史语境。如,在讲授元明清戏曲时,由于戏曲已经退出了学生的生活,因此,必须让学生观赏、了解戏剧,他们才会对戏曲有直观的感受。在讲授《牡丹亭》之前,课间,可反复播放经典片段,如《游园》等,使学生对昆曲有直观的印象;在讲授过程中,可让学生观看青春版的《牡丹亭》,使他们进一步从声音、画面等综合效果上理解中国古代戏曲。在讲授过程中,针对有关唱词,还要给学生补充古人生活的基本知识。如《牡丹亭》中有“遍青山啼红了杜鹃,荼蘼外烟丝醉软”一句,教师可放映看杜鹃花、荼蘼等的图片,提醒学生“荼蘼”这种花与玫瑰花同一科属,攀延性很好,颜色纷繁,古人常用来作蓠芭墙。通过这种方式接通古今时空,学生能全面感受古人生活与当下的融会之处。

常规的古代文学教学往往讲授知识点,分析人物形象,以及作品的艺术特色,并对文学现象、文艺思潮给予定性式的评价等,这样容易让学生对古代文学、文化形成刻板的印象,学生仅仅将古代文学作品、作家视为抽象的逻辑符号,无法对古代社会生活、古代文学作品作出“同情的了解”。

中国古代文学史课堂实施“情境教学”模式并不反对或否定传统的教学方法,“传统型教学扮演的是一个居高临下的‘传道授业解惑’者的角色”,[2]“情境教学”模式则鼓励教师将学界最新的科研动态、教研方法应用于实践,作为组织者、激发者、引导者、推动者,最终促使学生学习能力全面提高。

以“情境教学”为手段展开研究型教学时,教师通过有意识地穿插对作家活动场景、生活细节等的描述,可以推动学生自觉地进入文学发展的“过程”之中,感受到古代文学作品的切实存在,古人生活的多样性、丰富性。这样,通过还原情境激发学生对古代文学作品、文学事件、文化现象的理解与认知,最终,全面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品质与研究能力。

在古代文学课堂上展开“情境教学”,可以实现由知识向能力的转移,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开拓学习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如何将教师掌握的系统知识、学术方法、教学方法等尽可能全面、快速地传递给学生,是教学的重要目标。心理学研究显示,只要建立适合的语境,激发学习者的主动性,知识就可以成功转移。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情境教学”之中,也可以使形象再建能力与抽象思维能力均得到提高,丰富学习方法,提升思维品质。“情境教学”激发学生调动生活经验与逻辑思维能力,将教师讲授的内容与个人的体验、知识点融会合一,使学生在情境还原的基础上理解古代文学作品。

总体来看,“情境教学”可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学、古代思想乃至中国古代文化的理解与认识。对师范生来说,“情境教学”为学生未来的职业建构提供必需的知识储备。通过“情境教学”,师范生在接受高等教育的阶段,就能够了解和习得前沿的教学方法,关注教学方法论,为迅速融入职场进行必要的准备。对非师范生来说,“情境教学”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术品质,帮助学生了解学术界最新动态、最新观念和观点。

参考文献

[1]顾明远.教育学原理[M].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7.

历史的深度还原 篇4

著名作家曾纪鑫的文化历史散文《历史的刀锋》、《千古大变局》(九州出版社2015年2月最新修订版)不仅像特殊的镜子,映照出历史教科书的这些缺陷与不足,还以独特的对人的历史的深度书写弥补了这些不足:有更强的趣味性、故事性,哲理性,更能引起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同时,对于被遮蔽的历史去魅、去惑、去蛊,为我们还原了更真实、更立体、更接近其本相的历史人物,还原了复杂人性的历史。

悦读——让学生爱上历史

细节是故事的血肉,一个文本有了生动的细节,才会显出鲜活的魅力;如果失之于细节,历史就会失去鲜活和生动,变得枯燥与乏味。正因为如此,曾纪鑫努力从各文献中打捞那些被流逝的时间所湮没的细节,将这些细节按时间发生的先后捋顺与连缀,以文学笔法娓娓道来,往往对人物的语言、动作、外貌都有栩栩如生的描绘,活灵活现地勾勒出人物成长与发展的重要轨迹,从而还原了立体的、有血有肉的人。例如:“吕不韦自然心知肚明,也不跟他作过多计较,就开门见山地说道:‘我有能力光大你的门庭。’异人闻言嘲讽地笑了笑:‘你知道我是谁吗?就凭你这副商人的样子,还想光大我的门庭?我说先生啊,你还是先光大光大自己的门庭再说吧!’”

这段吕不韦和异人的对话描写用的是小说的笔法,可谓绘声绘色,把两人各自的心理活动和言语较量写得十分到位。

当一些极为重要的细节被时光掩埋,历史的本质因此而蒙尘时,如果历史书写的作者能够在发掘了这样的细节之后,又用一针见血的、锐利的理性分析揭破其本质,就常有令人豁然醒悟之效,例如,《中国近代史》常说清廷夜郎自大、闭关自守,那么证据呢?曾纪鑫写道:1843年7月31日,美国众议员顾盛带着总统泰勒的授权缔约证书及呈交清帝的国书乘舰离美,同时带来的,还有送给清朝皇帝的礼品:航海地图、地球仪、左轮手枪等等属于现代文明的礼物,而这些礼物,竟被清朝官员视为“奇技淫巧”给谢绝了。作者随后评论道:“五千年的文明历史既是一种辉煌与骄傲,也会形成包袱与惰性。黑格尔说东方文明是一种凝固而静止的文明,虽有以偏概全之嫌,但也道出了部分事实。凝固与静止最为突出的表现之一,就是‘祖宗之法不可变’——中国最难办的事情便是改革过去,改变现状。”

除了文学手法与理性分析法,曾纪鑫还善于采用激情抒写法,将感性书写、理性分析、激情抒发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往往能深深地感染和打动读者。例如:“作为中国近代史上最具影响的风云人物,中国本土最具勇敢坚毅的改革家,中国历史上最具完善人格的士大夫,中国传统文化最具理想的化身,曾国藩的逝世,象征着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尊精神偶像的消失。”

鉴读——让学生了解历史人物的本来面目

曾纪鑫的历史书写就是关于人的历史的书写,他自觉地把历史的主角由历史事件还原到人。《历史的刀锋》与《千古大变局》均以最大限度地还原历史人物的本来面目和与其相关的历史真相为旨归,不仅从表象的角度还原人物的生平真相,还从本质的角度还原人物的性格特征,其创作过程“很大程度上也是去魅、去惑、去蛊的过程,为近代人物正视正听、正名正身,去掉‘神化’或‘鬼化’的外衣,还原为七情六欲的真实的‘人’”。

什么是历史?历史是曾经发生过的客观存在的事实,真相只有一个。细节不仅是故事的细胞,也是真相,是事物本质的外在表征。像一位大师曾说过的,如果说“大节”是脊椎,细节就是脊椎的每一个骨节,少了那一节足以让躯体瘫痪,也就是说有的细节非常关键,能彰显事物的本质。所以,要还原人的历史,彰显人物的性格特征和历史事件的本质特征,还要从揭秘细节做起。细节对于展示本质,往往具有不言自明之效,还能制造一种现场感。品读这些细节,我们囿于教科书对历史人物的一孔之见往往会瞬时崩塌,被更深刻、更全面的理解所代替。读到曾著中有关李鸿章的细节,就会产生充满戏剧性的阅读效果。《辛丑条约》签订后的李鸿章是这样的:“自咯血开始,李鸿章七天不进饮食。咽气前几小时,俄国公使还站在床头逼迫他在条约上签字。临终前问及他对家事有何嘱咐,李鸿章无言;问及国事,顿时老泪纵横,眼睛慢慢闭合。”

曾纪鑫仅以这段细节的展现,便瞬间揭开了历史教科书无意间造成的对李鸿章另一个形象的遮蔽。

深读——让学生了解历史人物的复杂性与矛盾性

曾纪鑫尤其善于揭示人物成长中思想的不断变化与发展,揭示生活环境的变化对人物变化的影响。如,当叙写了曾国藩“与官场落落不合,几至到处荆榛”的几次经历之后,曾纪鑫写道:“再次出山后的曾国藩变得比过去圆融通达了,他深刻地认识到仅凭个人一己之力,根本无法扭转官场腐败弊端。为了达到自己所追求的目的,不得不收敛锋芒、委曲求全,变得日趋世故、左右逢源。”

人物性格特征的复杂性,人物的发展与变化尚可理解,但为什么有些人物会言行不一、自相矛盾甚至在不同场合判若两人呢?比如严复,他以《天演论》而闻名天下,人们印象中的他是一个思想进步的人物,但他的思想言行中却存在诸多自我矛盾。他主张改革中国家庭婚姻制度,如多妻、媒妁婚姻等,但他言行不一,在婚配妻子之外,娶过小妾,还包办子女的婚姻;他曾大声疾呼禁食鸦片,但又染上毒瘾,难以自拔,无法做到戒烟。那么,如何理解严复呢?曾纪鑫写道:“严复在理性上深刻地认识到西方之长,中方之短,似乎也找到了改造的良方;然而,在个人情感上,他怎么也摆脱不了传统文化的束缚与制约,特别是在具体操作与实践层面,有着一种深深的依恋与认同,难以割断与过去千丝万缕的联系与纽带。”

说到底,严复的自我矛盾是新与旧两个时代的矛盾的碰撞、撕扯在他心灵中的反映。

曾纪鑫的文化历史散文对学生来说还是作文的范本。用他评述梁启超文风的话语评述他的文风亦很恰当:“以其饱满的情感、流畅的行文、新颖的观点、丰富的知识、雄奇的辩论、严谨的逻辑、深刻的述评,令读者痴迷不已。”这样的文风,对于学生学习写作内容充实、感情真挚的作文无疑有春风化雨般的影响。

还原历史具象设计历史课堂 篇5

我在教学中, 从导入、感知、探究、小结四个途径入手, 对此进行了探索实践。

一、导入——身入历史

导入应具有一定的指向性、提示性和引领性, 能对学生起到收心、激趣、启思的作用。导入环节如果处理得巧妙, 可以促使学生的求知欲由无意识状态转入有意识状态, 这对他们学习新知非常重要。

例如, 教学《鸦片战争》一课时, 上课伊始, 我就提出了如下问题:“19 世纪上半叶, 要想从英国到达中国, 必须绕过非洲大陆南端的好望角, 这意味着要在大海中航行4 个月以上。那么, 这两个相距如此遥远的国家, 为什么会爆发战争呢?”问题抛出后, 学生展开了热烈的讨论。讨论结束后, 我给出了答案:英国曼彻斯特的商人要求和中国通商的愿望非常强烈, 他们迫切希望国会能迫使中国取消通商限制。接着, 我又抛出了第二个问题:“此时的清王朝又是怎样的情况呢?”学生给出了很多猜想。我出示了嘉庆皇帝与大臣孙玉庭的一段对话, 告诉学生, 当时的清王朝依然盲目自大, 没有认识到世界形势的变化。随后, 我提出了第三个问题:“为什么是英国最先打开了中国的大门?”这就顺理成章地引入到本节课的学习。

上述三个问题的指向与功能各不相同, 形成了一个层层递进、彼此呼应的整体, 具有切口小、跨度大、分析深等特点。它引导学生以《南京条约》的内容为载体, 展开学习与探究, 在“寓论于史”的过程中, 将本节课的学习引向深入。

二、感知——情读历史

通过材料认识过去是历史学科的特点, 而通过设置情境将历史问题生活化, 则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 复习“大国崛起——美国篇”这一内容时, 我给出了自由女神像、林肯纪念堂、通用汽车公司总部、金门大桥、亚利桑那战舰纪念馆、地堡国会这六个景点的相关材料, 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知识, 任选一个景点, 撰写一则简短的解说词。

这道题抓住了材料与教学内容的交汇点, 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学生在任务的驱动下, 通过合作交流去收获新的知识, 体验到了探索的乐趣, 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 体现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思想。

三、探究——神入历史

学习历史应注重对史料的整理与甄别, 以此确定证据、确立史实、形成结论。教学中, 教师必须注意扩大选材的来源, 多积累不同类型的材料, 并在课堂的探究阶段通过材料导入新知, 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意识和能力, 注重知识的获取过程。

例如, 教学《辛亥革命》一课时, 为探究“袁世凯能够成功篡夺革命成果的原因”这一问题, 我向学生出示了四则材料:一是袁世凯与北洋军阀部分将领的合影;二是1912 年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后与各国使节的合影;三是立宪派人物张謇给袁世凯的密电:“甲日满退, 乙日拥公, 东南诸方, 一切通过”;四是孙中山当选临时大总统后, 致电袁世凯, 表示“虚位以待”。学生合作交流后, 分析得出, 袁世凯之所以能够成功篡夺革命成果, 一是因为其政治手腕和掌控着军权, 二是有帝国主义的支持, 三是立宪派和旧官僚的帮衬, 四是资产阶级本身固有的妥协性和软弱性。

在此基础上, 我引导学生继续探究:“有人认为, 辛亥革命是中国‘从君主社会到民主社会’转型的开始, 是一次成功的革命;有人则认为, 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是一次失败的革命。 对此, 你是如何看待的呢?”为帮助学生思考, 我提供了一组材料。这样, 学生就有了理解的依托, 在分析、综合、概括后, 迁移了知识, 解决了新问题。

四、小结——思随历史

历史课堂的终极目标在于“鉴往知来”、增益智慧。因此, 小结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因为, 好的课堂小结如画龙点睛, 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 启迪学生的智慧。要想达到这样的效果, 历史课堂小结就不应只是单纯地罗列知识点, 而应揭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或者引导学生利用课堂上习得的方法、获得的知识去进行实践, 即让他们对现实问题进行历史思考。

例如, 教学《人民军队的建立》一课时, 我在一个班上运用歌谣进行了小结:“讲起‘八一’历史长, 南昌打响第一枪。朱德率领队伍走, 进军湘南改红军。秋收起义毛泽东, 闹得湘东遍地红。井冈山上朱毛合, 创建四军建奇功。”

而对于另一个班级, 针对他们的学情, 我则设计了如下实践活动:“有许多同学想在假期来一次‘红色之旅’:他们想去‘军旗升起的地方’看看朱德使用过的那把手枪, 想去秋收起义的地方瞧瞧革命军的第一面旗帜, 想去走走毛泽东进军农村的那条道路, 想去听听‘中国革命的摇篮’传唱的那些红军歌谣……聪明的你知道他们该去哪些地方吗?请为他们设计一条最佳旅游路线。”

历史是客观存在过的事实。虽然历史与我们隔着尘封而厚重的烟雾, 但只要我们重视史料在历史学习中的作用, 努力还原历史具象, 就能够引导学生穿越这层烟雾, 身入历史, 神入历史, 去感悟, 去体察, 去思索, 同历史进行对话, 感受历史发展的脉搏。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 (2011年版) [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

还原历史情境 篇6

中国近代著名学者胡适认为, 历史像一个十八岁的小姑娘, 你想怎么打扮, 就怎么打扮。这句话反映了一些历史现象, 例如, 历史图片包含着文字无可替代的信息, 比文字更具有震撼力和冲击力, 是记录历史的重要载体。然而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 以政治的名义对历史图片进行加工、修正, 借以达到现实的某种目的现象不胜枚举。我想这是与现代文明要求相悖的。作为历史教育工作者, 应该从历史唯物主义出发, 借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手段还原历史的真相, 让我们的青少年了解真实的历史, 这是我们应尽的责任。以下举几个典型的历史图片加以说明。

●由于“阶级斗争”的需要, 主人公退出历史舞台

图1中左图是上世纪七十年代, 家家户户都要张贴的年画, 在我们的六零后人们中记忆深刻。而右图是历史的真实, 两者相比, 左图中少了刘少奇, 因为刘少奇身为国家主席, 而在文革中被以“叛徒、内奸、工贼”的罪名打入冷宫, 1969年含冤去世。其实事实应该是1964年毛泽东、刘少奇、朱德到机场欢迎周恩来从苏联归来, 刘少奇当时是国家主席 (1959—1969) 。

图2中的左图, 曾经出现在人教版中学历史的课本上, 而右图才是历史的真实。就是在1959年第二届人大上, 刘少奇当选为国家主席, 而“消失”的原因同样是政治的需要。

●由于特定的历史背景, 对旧的历史进行修改

图3中的左图是公开发表的, 两图对比会发现细微的差别:朱德帽子上那颗刺眼的“青天白日”徽章变成了一粒纽扣了。事实是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 全面抗战开始了, 特别是在淞沪抗战后, 国共两党进行谈判, 进行第二次国共合作, 根据协议, 主力红军改编为八路军, 下辖一一五师、一二0师、一二九师, 朱德为总指挥, 后为第十八集团军, 南方八省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1937年9月国民党公布了中共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中共以民族利益为重, 服从国民政府的领导, 因此, 八路军帽子上由红军长征时的红五星换成了“青天白日”的徽章。而到了1945年, 在抗战胜利的前夜, 具有历史意义的中共七大在延安召开, 期间, 著名红色影视摄影师徐肖冰拍了上述照片。而后, 国共纷争又起, 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 再一味地宣传国共合作, 似乎有些“不合时宜”, 因此, 朱德帽子上的“青天白日”徽章便识趣地消失了, 真可谓“一叶知秋”啊!

●为突出主要人物的形象而进行加工

图4中的两幅照片左边为中方发表的照片, 右边为美方发表的照片, 两者相比较, 中方照片上周恩来身边少了一位体型高大者, 此人是谁?此人是周恩来的英文翻译冀朝铸。历史的真相是, 1972年2月21日, 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 冀朝铸作为周恩来的翻译参加了会见。在尼克松走下飞机舷梯的时候, 周恩来特意叮嘱冀朝铸:“近一点, 每一句话都得认真听清楚, 准确地翻译。”于是有了尼克松那句传世名言:“我是跨过太平洋与中国人民握手”, 通过冀朝铸的口中传向了世界。然而在中国官方宣传报道中, 为了突出主人公的形象, 冀朝铸却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为图面美观进行“再创作”

图5中的左边的照片为公开发表的雷锋的标准像, 与右图相比, 雷锋的面部处理有了变化, 雷锋背后的小树丛变为了黄山松, 青松苍翠、白云朵朵映衬下的雷锋更加光彩夺目, 而且更富有精神层面的隐喻和暗示。历史真相是, 原来右边这张照片是《民兵之友》记者周军在沈阳军区政治部大院拍的。1977年,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为了出版《雷锋画册》的需要, 采取了一种“印染法”的技术, 形成了左边这幅照片。

车模·按比例还原历史 篇7

今年31岁的母静是个不折不扣车模发烧友。2004年,和朋友合伙做生意失败的他并没有轻易放弃,想到当时昆明还没有一家专业的汽车模型店,收集汽车模型又正好是自己的爱好,于是在征得了家里人同意以后,这家门面不大的宝贝车模店在昆明一二一大街与建设路的交叉路口一开就是四年。在母静的用心经营下,他的车模店已从最初一间“名不见经传”的小店,一路发展成为今天拥有大批忠实顾客的业内名店,这其间的辛苦可想而知。据母静介绍,就连徐浪和麻俊昆也都曾慕名前来,到店里选购车模,其车模店在业内人士中的知名度可见一斑。“其实做这一行赚不到多少钱,因为资金流动缓慢,就是想为那些同样爱好收集车模的朋友们提供一个相互交流,分享乐趣的平台”,母静这样说。如今母静的店已不仅仅局限于这间不到30㎡的小店之内,他将自己的经营向网络扩展,网站、淘宝店铺,都可以找到宝贝车模的影子。

常光顾母静车模店的人任何年龄层都有:小孩子攒了许久的早点钱,来买便宜些的小型车模,别看他们年龄小,说起每辆车的型号来,一点儿也不含糊,对待车模更是爱护有加,知道车模不同普通玩具,它们只“可远观而不可亵玩”。赛车模型是大多数年轻人的最爱,赛车高不可攀的价位和自己略显羞涩的钱囊一中和,车模再好不过,既不会增加生活负担,又让自己在家中也能一睹赛车风貌,可谓“鱼与熊掌兼能得”。年纪较长的人买的最多的是“解放牌”卡车,那个年代出生的人,总是比较恋旧,加上“解放牌”无可替代的象征意义,往往会让老人们怀念起那个奋起、拼搏、激昂的年代,心中难免油然而生一股敬意。

静观这些汽车模型,我们仿佛可以看到一个汽车发展最初的缩影。

上一篇:退行性膝关节病下一篇:平等尊重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