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原保护

2024-09-13

还原保护(精选7篇)

还原保护 篇1

0 引言

高校的计算机实验室承担了大量的教学任务,其计算机设备运行状态的好坏,直接决定着这些任务的完成进度。由于实验室上机人员更替频繁,常出现因操作不当而引发的病毒感染、系统崩溃等软件系统运行故障,管理人员身负巨量维护工作而疲于奔命、精疲力竭。计算机还原保护技术的出现及应用,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教学活动与维护工作之间的矛盾,已成为技术人员倚靠的重要手段之一。

本文将通过对它们工作原理及特点的介绍,结合实验室的具体应用展开保护技术的最优性选择研究。

1 还原保护技术的分类

1.1 无盘网络技术

无盘网络技术基于C/S结构,客户机不保存任何数据。系统启动后,客户机网络适配器上的启动芯片向服务器发出请求启动指令,服务器根据不同的机制返回启动数据,客户机收到启动数据后引导操作系统开始工作。无盘网络技术的重点和主要维护对象是服务器,客户机通过与服务器的网络通信才能启动工作,因此对服务器的性能和网络的稳定性要求较高。

1.2 硬盘备份克隆技术

硬盘备份是指使用Ghost软件对硬盘数据进行快照生成镜像文件的操作,数据恢复则是该操作的逆过程;该软件也支持以网络为传输介质的硬盘数据克隆功能。在执行克隆操作以前,必须提前在服务器端作好相应设置工作,同时保证所有计算机均具备相同的硬件配置。

1.3 影子系统、虚拟还原和硬盘保护卡技术

此类技术的实现原理大致相同———在系统启动时自己首先接管对硬盘进行读写操作的INT13中断地址,将读写操作等信息都保存到临时存储单元中,以应对用户对硬盘数据的修改。这三种技术都将保护层建立在系统内核层上,优先于操作系统。它们的不同之处体现于:影子系统的开启,需要用户的参与选择,而虚拟还原技术和硬盘保护卡技术则将人工干预的可能完全排除;硬盘保护卡技术是虚拟还原技术的升级,它将保护程序烧录在BIOS芯片中,具有还原速度快、占用系统资源小等优点。

2 计算机实验室工作环境对还原保护技术的功能性、需求性要求

以上列出的还原保护技术各具优势和特点,但并非任意一种均适用于实验室环境。这就需要充分考虑实验室的所有要素特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取舍,或搭配运用。应用于实验室的还原保护技术应具备几种功能特点。

2.1 数据恢复的主动性和快速性

一般单个实验室配备的平均工作人员数量有限(≤1),而教学课时数和上机人次数众多,因此该技术必须具备能在极短时间内实现系统数据自动恢复的特性。否则,将无法缓解有限的个人维护效率与大量的维护工作之间的矛盾。

2.2 技术本身的稳固性及部署简易性

技术自身必须足够稳固,能够阻止各类不稳定因素对软件系统及自身的破坏作用,持续发挥防御作用;该技术的部署实施,也不宜过于复杂烦琐,否则其稳定性将不堪一击。技术的选用要体现稳定、长效、简易、可靠的特点。

2.3 与软件系统的良好兼容性及较低的系统资源开销

还原保护技术的底层驱动是以软件形态存在的,它对软件系统的兼容性直接决定了其运行状态。还原保护软件的运行也会消耗掉部分系统资源,不能因此而影响到其它教学软件的高效运行,这也是权衡各类技术方案利弊时应重点考虑的因素之一。

2.4 保护还原软件的运行要避免上机人员的干预可能

人为操作是对软件系统稳定性造成影响的决定性原因,必须保证保护软件不会因上机人员有意干预而失效。这就要求软件的设计理念、启用方法和自我防护,要能够应对人为活动所带来的一切严峻考验。

2.5 实验室内计算机的无差异性要求及其它要求

由于实验室的计算机都是成批量采购的,所以在硬件配置上具有先天的同一性特征。因此对计算机的无差异性要求,则主要体现在软件系统上。

还原保护系统功能的设计,必须为能够实现这一目标而尝试。当然,如果它还能提供更多符合实验室管理工作特点的功能,那就具备了更大的使用优势。

3 通过比较各类技术的优缺点,确定最适合实验室特性的还原保护技术

表1罗列了各类技术所支持的实验室需求条件对比结果。

从表中可以看出,绝大多数还原保护技术都只能满足实验室环境的部分需求,它们在实验室内的实施和应用多少都存在一些不足———要么部署条件过于依赖网络通信环境,要么数据恢复效率不能达到实验教学的要求,要么对软件系统的开销较大等。这些缺点,限制了技术在实验室内的应用,不但达不到我们的预期目的,反而可能成为阻碍软件系统平稳运行的新的不稳定因素。

综合以上结果,仅仅只有硬盘保护卡技术比较全面,也更适合在实验室环境中部署和实施。因此,硬盘保护卡技术应成为计算机实验室数据保护工作的首选技术手段;同时,考虑到硬盘备份克隆技术的数据备份功能,该技术也可被采用作为系统数据存储的补充手段。两种方法结合搭配使用,各司其职,将对计算机设备的高效运行产生积极作用。

4 计算机实验室采用两种技术应注意的事项

(1)计算机的扩展卡在使用较长时间后,容易出现金手指氧化而与主板接触不良,从而不能正常工作的情况。因此,应注意所采购计算机的保护卡必须集成于主板上,这样才能保证保护卡功能的长效稳定运行。

备注:实验室环境对各类还原保护技术的功能性要求A.数据恢复的主动性和快速性;B.技术本身的稳固性及部署简易性;C.较好的软件系统兼容性及较低的系统开销;D.软件运行的自主性和独立性E.计算机系统同一性要求及其他附带功能。

(2)两类技术的组合运用,要体现取长补短、优势互补的特点。例如可利用备份软件以正常运行状态的软件系统为母本制作镜像文件,并将其放置于由硬盘保护卡划分好的隐藏分区内[4],这样就避免了备份文件被人为破坏的可能。

(3)减缓计算机病毒的破坏作用要从阻断病毒传播途径和快速清除病毒两个方面入手。硬盘保护卡的应用能够快速恢复病毒破坏后的软件系统,对于病毒的主动传播却无能为力。因此,该保护技术的应用并不能使我们的病毒防御工作一劳永逸,我们仍需寻找其它的辅助措施进行完善补充。

(4)最终保护方案的实施,要充分考虑到实验室内其它因素的影响,要充分利用硬盘保护卡的附加功能(网络克隆、时间同步、IP地址自动分配等),优化资源,合理配置,使其对计算机实验室的智能化、科学化、规模化发展起到了重要帮助作用。

5 结束语

本文从宏观角度对最优技术的采用进行了比较研究,如果能够综合实验室内网络拓扑结构、软件系统优化、教师授课习惯等多方面因素进行灵活设置,一定能够建立起强大的数据保护防线。

摘要:在介绍各类还原保护技术实现原理和特点的基础上,针对保障实验室计算机软件系统平稳高效运行的要素需求,综合分析对比,找到最适合实验室环境采用的还原保护技术组合,并对该技术组合的应用实施提出补充和指导性意见。

关键词:还原保护,实验室,比较

参考文献

[1]吴强,连晨辉.浅析软件系统的虚拟保护与还原[J].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27(4).

[2]简洪权,林亚忠,胡小兰等.基于PXE无盘工作站的成功应用[J].福建电脑,2009(4).

[3]刘义良,曲蕴慧.基于硬盘保护卡技术的分析与研究[J].现代电子技术,2010(4).

[4]宋京红,陈晓东,王军涛.计算机公共机房硬盘保护卡的应用[J].北华航天工业学院学报,2010.20.

还原保护 篇2

关键词:数据恢复,计算机维护,磁盘分区

一、概念简介

(一) 还原技术。

还原技术就是对计算机中的应用软件在数据完整的基础上进行备份, 在计算机出现状况时, 还原技术能够从备份的数据中通过操作, 把数据还原, 使系统回到原来状态。还原技术实际上就是由于某种因素使得原有的数据信息丢失或者被破坏后, 恢复原数据的过程。通常见到的就是硬盘的故障或者是数据误删。数据想要完全恢复还要保证介质没有严重被损坏。硬盘的数据恢复做不到最大限度的还原, 它的还原程度依据故障的损害程度区分。随着社会的发展, 专业的分区磁盘越来越多被使用。

(二) 硬盘的分区方式。

一般的磁盘可以分为三种分区, 即主分区、扩展分区以及非DOS分区。磁盘中的非DOS分区是一种特殊的区域, 该区域主要是为系统提供基础操作的, 属于划分到主区域外的系统存储空间。该区域只能运用非DOS操作系统进行操作, 非DOS分区以外系统不能访问区域内数据信息, 这是独立模块的体现。一个磁盘能否安全为使用者带来便利, 主要看能否对磁盘进行合理的分区。通常情况下, 磁盘信息错误是由于分区信息错误, 分区错误对磁盘会有不同程度的损坏。如果有部分数据的丢失, 可以利用一定的修补方式进行解决修复。

二、计算机还原技术的方式

计算机的还原主要有两种形式, 即软件还原方式和硬件还原方式。

(一) 软件还原方式。

软件的还原方式主要是利用计算机的还原类软件, 用到较多的是GHOST, 该软件在使用时对计算机的操作系统有一定的依赖性, 所以在实际的操作中也会有很多的不便。随后又出现了大量在GHOST基础上出现的新的还原软件, 这些软件还原原理基本相似。其中最为方便实用的就是“还原精灵”, 该软件主要是一款硬盘的还原工具, 它操作起来相当便捷, 计算机不需要添加其它硬件设备, 在其内核技术下完成整个过程。在还原的基础上还能对计算机起到防病毒的保护功能。

(二) 硬件还原方式。

我国现在市面上的硬件还原技术形式很多。主要有两种:一是芯片式的还原;二是直接插卡式的还原。芯片式还原是将具有还原功能的芯片集成在主板上。独立网卡型是将还原功能的芯片集成在独立的网卡上。芯片式使用起来比较方便, 只要在使用时直接将芯片插到主机板的PCI槽里即可, 与硬盘的MBR一起工作。以上两种硬盘的还原方式只是形式不同, 实际的工作原理是相同的。

三、还原技术在计算机操作系统维护中的应用

不同的领域选择的计算机的还原效果也不同, 这主要取决于计算机的型号、用户的工作环境等。如果计算机的用户是在网线接入, 并且经常使用外接U盘等的情况下, 计算机出故障的几率就会很大, 这种情况下就需要计算机的管理人员定期对计算机的硬盘数据进行维护。用户使用时, 如果对计算机软件进行了变更或者修改, 这时计算机的数据也可能遭到破坏, 这也可能造成后期的操作需要进行还原。经过多年的改革, 现在很多产品都将还原。发射传输以及接收集中到一起, 将多种功能的芯片汇集到计算机的主板上, 这样使用起来非常方便。在计算机启动的过程中就能完成基本的还原工作。一般用户通常将工作软件安装在计算机的C盘上, 用户可以设定, 将C盘设置成接受保护的还原盘, 这样可以对计算机操作系统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也方便了计算机管理人员的后期维护。但是这样也会有一个弊端就是电脑对病毒的防御能力减弱了, 不能很好地完成对系统病毒的防御。下面以GHOST软件还原技术的应用为例来作具体介绍。

(一) GHOST软件还原技术具体分析。

GHOST软件是一款实用性较强的还原软件, 可以实现以下三个功能:还原功能、分区备份和硬盘的克隆, 还能对不同格式的硬盘进行区分和备份还原。GHOST软件可以在Windows与DOS两种环境中运行, 两种环境相互独立运行, 但是在GHOST软件进行备份的时候可以脱离Windows操作系统, 说明该软件在使用时稳定性较好。

(二) 还原技术实现的前期准备。

第一, 进行分区建立, 在分区建立时要进行合理的大小区域安排, 太小了会使软件与系统文件的存储空间不足, 也会使计算机的运行速度减在排除以上故障后, 要考虑质量问题, 并及时对硬件进行更换。慢。如果太大了, 又会造成区间的浪费。第二, 要选择克隆的形式, 就是选择克隆的区域。第三, 建立文件系统要用NT-FS格式来建立, 这样计算机在运行时稳定性会较好。第四, 系统中不要装载太多不常用的软件, 太多的软件会减慢恢复的速度。第五, 在建立系统前一定要对计算机系统进行检查, 保证系统没有遭到病毒的侵害, 这样可以确保计算机系统中参数的完整和正确性。对于注册表中的插件和一些多余的信息要进行删除, 这样就为还原系统提供了一个整洁、规范的氛围。

(三) 还原技术的实现过程。

首先将局域网中的一台计算机设定为服务的终端机器, 然后在这台计算机上进行具体的GHOST克隆程序的操作完成, 整个过程实际就是将母计算机的文件通过网络恢复到子计算机上, 这样就能使多台计算机同时完成还原的过程。这种方式适用于计算机设备较多的环境中。

(四) 还原技术的算法分析。

启动硬盘前要进行分区操作, 还要建立磁盘的信息, 对于信息数据一定要做好记录, 如果数据受到攻击或者损失, 用户的损失将会很大, 所以在启动硬盘前, 要将计算机的逻辑关系和数值关系把握好, 保护好分区的数据信息是十分重要的。对还原备份进行计算的具体过程如下:一是要将系统安装好, 接下来需要将计算机系统格式化, 分区主要包括的内容有按类型分、按大小分、按个数分三个类别;二是将分好区的磁盘备份保存;三是检查备份的信息是否完整, 如果有数据丢失的, 则要再重新输入预先备份好的分区信息。

四、结语

计算机是人们生活、工作、学习必不可缺少的工具。还原技术在计算机的应用中是非常重要的。在计算机的使用中, 因为用户的操作不当或者是外界病毒的入侵, 计算机的数据丢失或者软件不能正常工作, 还原技术就实现了系统数据的还原以及系统瘫痪的修复, 这种还原技术使得计算机的应用更加完善。社会在不断进步和发展, 还原技术的运用会更多, 所以为了满足使用者, 还原技术还要更多研发, 不断进步, 在未来一定会研发出更加实用、更加有效、更加便捷的还原技术, 为广大用户提供更多的方便。

参考文献

[1]黄山.磁盘分区保护还原技术在船舶计算机维护中的应用[J].天津航海, 2015, 1

[2]蓝朝祥, 沈长达, 钱镜洁.FileV ault2加密分区离线解密技术及其取证应用[J].信息网络安全, 2014, 9

[3]陈君臣.基于隐藏保护区的系统备份和恢复技术研究[D].重庆大学, 2010

[4]黎科.磁盘数据安全保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 2010

[5]武利辰.Windows下文件保护功能的设计与实现[D].内蒙古大学, 2014

还原保护 篇3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我院2008年5月至2010年4月住院患者30例, 烧伤总面积≥30%, 年龄18~65岁, 男女不限, 烧伤后6 h内未进行液体复苏, 结合病史、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确诊为烧伤并发肝功能异常。所有患者入院前均无慢性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病史, 近期未服用致肝功能损害的药物、毒物, 考虑肝功能指标异常系烧伤所致。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液体复苏方法和其他规范治疗方法均相同, 根据血压、心率、尿量等临床症状和体征调整补液速度。维持收缩压>90 mm Hg、心率<120次/min、尿量80~100 ml/h。还原型谷胱甘肽 (GSH) 治疗组:采用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 剂量20 mg/ (kg·d) , 静脉滴注。维生素C对照组:采用维生素C针剂, 剂量170 mg/ (kg·d) , 静脉滴注。

1.3 观察指标

分别于用药前、用药后24 h、用药后48 h取静脉血测定肝功能指标, 包括谷丙转氨酶 (ALT) 谷草转氨酶 (AST) 。

1.4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以均值±标准差表示 (x¯±s) , 用SPSS11.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和分析,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结果见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肝功能检测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组及维生素C对照组患者血浆ALT、AST水平治疗24 h比治疗前明显改善, 差异有显著性 (P<0.01) , 用药后48 h, 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组患者血浆ALT、AST水平与维生素C对照组相比有明显下降, 差异有显著性 (P<0.05) 。

注:与用药前比较*P<0.01, 与Vit C对照组比较△P<0.05

3讨论

严重烧伤后血流的重新分布和体液大量渗出使有效循环血量骤减, 各脏器处于低灌流状态, 延迟复苏后虽能部分改善组织供氧状态, 但事实上也形成了一种非典型的缺血再灌注模型, 为氧自由基 (OFR) 的产生创造了有利条件。严重热力损伤后体内炎性介质生成增多, 可刺激中性粒细胞向血管外游走并释放氧自由基, 而延迟复苏所致的脏器缺血再灌注导致黄嘌呤氧化酶来源的氧自由基大量产生, 从而进一步增加脏器中的氧自由基含量, 延迟复苏削弱脏器抗氧化机能, 导致脂质过氧化反应加重, 损伤细胞膜性结构, 氧自由基及过氧化脂质还能与蛋白质甚至核酸起反应, 使之遭受氧化损伤, 造成细胞变性坏死, 器官功能障碍。OFR反应在烧伤后内脏器官损伤中起重要作用, 被认为是多器官系统功能衰竭 (MSOF) 的重要发病基理之一[1]。

肝脏是人体清除氧自由基的“门户”, 肝脏内产生大量的GSH起到抗氧化作用是其作为“门户”的重要原因, 器官烧伤后肝脏 (肝巨噬细胞激活) 内有大量中性粒细胞聚集, 活化的吞噬细胞产生并释放大量的活性氧产物 (ROS) , 引发肝细胞内外的氧化应激, 肝细胞内的氧化应激是线粒体和微粒体酶系统功能障碍和 (或) 维生素铁代谢紊乱的结果。肝细胞外的氧化应激是由于枯否细胞和中性粒细胞作用于肝实质细胞, 激活的枯否细胞产生和释放大量的超氧阴离子、H2O2、NO等至肝周围组织所致。同时, 内皮细胞激活, 增加了抗氧化物的生成, 缓冲氧化物的损伤作用, 保护肝实质细胞。肝细胞内氧化应激的结果取决于这两条途径氧化物的生成和去除之间的平衡向哪一方面调节。许多研究都证实烧伤后肝脏内GSH大量减少, 说明有ROS大量产生消耗了GSH, 也说明氧化应激损伤是造成肝功能障碍的主要原因。

谷胱甘肽是由谷氨酸、半胱氨酸、和甘氨酸组成的三肽, 有还原型 (GSH) 和氧化型 (GSSG) 两种形式。GSH分子中半胱氨酸疏基是其发挥生物学功能所必须。作为一种主要的还原物质和抗氧化剂, GSH与其相关酶共同保护细胞膜中的含疏基蛋白和含疏基的酶使之不被氧化, 并保持VitC和VitE的还原状态。GSH清除自由基, 抑制脂质过氧化作用及其制已有许多研究报道[2]。

维生素C是存在于正常细胞内的主要非酶类抗氧化剂, 是活性氧族的还原剂和脂质过氧化反应的阻断剂, 可以单独清除氧自由基, 还可以与维生素E联合应用在细胞膜内外对抗氧自由基反应, 不仅可以保护血管内皮细胞, 还可以保护循环细胞。Matsuda[3,4]等通过动物实验及临床观察证实严重烧伤应用维生素C后可以对抗氧自由基损失, 从而减轻血管通透性及组织水肿, 减轻组织及脏器损伤。

还原型谷胱甘肽抗氧化损伤作用比维生素C更显著, 效果更明显。我们的临床观察中未发现还原型谷胱甘肽有明显的不良反应。还原型谷胱甘肽临床应用方便, 无明显毒副作用, 应用其治疗严重烧伤患者, 保护内脏器官, 预防多器官系统功能衰竭 (MSOF) 的发生和发展, 为严重烧伤早期治疗提供了一个新方法。

摘要:目的 观察还原型谷胱甘肽对治疗严重烧伤延迟复苏患者肝功能异常的临床结果。方法 选择严重烧伤后6h内未进行液体复苏、肝功能异常患者30例, 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静脉滴注还原型谷胱甘肽, 对照组静脉滴注维生素C, 分别于用药前、用药后24h, 用药后48h采取静脉血检测肝功能指标。结果 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治疗组变化明显 (P<0.05) 。结论 还原型谷胱甘肽对烧伤所致肝功能异常的降酚作用迅速, 近期疗效显著, 应用安全。

关键词:还原型谷胱甘肽,烧伤,肝功能,延迟复苏

参考文献

[1]杨红明, 盛志勇, 郭振荣, 等.严重烧伤大鼠延迟复苏后多器官损伤机制中的氧自由基作用.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1995, 11 (2) :106-111.

[2]胡少谨, 谭军.还原型谷肽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中国老年医学杂志, 2007, 19:46-49.

[3]Matsuda T, Tanaka H, Williams S, et al.Rrduced fluid volume re-quirement for resuscitation third degree burns with high dose vita-min C.J Burn Care Rehabil, 1991, 12:525-532.

还原保护 篇4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病例来源为石家庄市第一医院2013年1~12月收治住院的患者60例,均为女性,经病理学检查确诊为乳腺癌,所有患者均行乳腺癌根治术或改良根治术, 并需要辅助化疗。 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即EPI组和GSH+EPI组,每组各30例。 两组患者在平均年龄、病程及卡氏行为状态评分(KPS)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可比性。 见表1。

注:EPI:表阿霉素;GSH:还原型谷胱甘肽

1.2纳入标准

所有患者经病理检查确诊为乳腺癌,TNM分期为Ⅱ期,患者同意进行联合化疗,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实验前心电图、肌钙蛋白、肝肾功能均正常。

1.3排除标准

心、肝、肾系统疾病患者;存在化疗禁忌证;有胸部放射治疗史;实验前接受过蒽环类药物者;近期有重大外伤、手术者;过敏体质者;不愿参加实验及不合作者;精神病患者等。

1.4治疗方法

根据临床用药指南[10],EPI组采用环磷酰胺+EPI的化疗方案,其中环磷酰胺0.8 g,第1天静脉推注;EPI 90 mg/m2,分别于第1、8天等分静脉滴注。 GSH+EPI组在上述化疗方案的基础上给予GSH(重庆药友制药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19991067)1500 mg/m2+5%葡萄糖250 m L,静脉滴注15 min,从化疗第1天起, 1次/d,连用8 d。 全部患者化疗21 d为1个周期,连续化疗6个周期。 用药期间定期检查血象,维持中性粒细胞的绝对值大于1.5×109/L, 低于该值则延期治疗,并注意戒烟酒,合理饮食。

1.5观察指标及检测方法

1.5.1心电图、 超声心动图检测所有患者于化疗前、 化疗3个周期及6个周期后接受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检查。 对于化疗后出现的心律失常、传导阻滞和ST-T段改变记为心电图异常, 计算患者的心电图异常率;超声心动图检查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

1.5.2心肌酶谱检测所有患者于化疗前、化疗3个周期及6个周期空腹采集静脉血, 置于干燥的试管中, 离心后, 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心肌酶谱检测, 包括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和乳酸脱氢酶(LDH)。

1.6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 χ2检验。 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心电图异常率比较

两组患者化疗后心电图异常率均较化疗前显著上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 EPI组化疗3、6个周期心电图异常率均明显高于GSH+EPI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 见表2。

注:与本组化疗前比较,*P < 0.05;EPI:表阿霉素;GSH:还原型谷胱甘肽

2.2两组LVEF及c Tn T水平比较

两组患者化疗后超声心动图所测LVEF均较化疗前明显降低,c Tn T均较化疗前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 与EPI组比较,GSH+EPI组化疗3、6个周期LVEF较高,c Tn T水平较低,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见表3。

2.3两组心肌酶谱水平比较

两组患者化疗后心肌酶谱水平均较化疗前显著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 与EPI组比较,GSH+EPI组化疗3、6个周期心肌酶谱水平均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 0.05)。 见表4。

3讨论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和环境因素的影响,心血管疾病和恶性肿瘤已经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两大杀手,蒽环类药物是一类对肿瘤具有确切疗效的抗癌药物,其代表药物为EPI,在治疗多种恶性肿瘤方面占有突出的地位。 但因为EPI在体内的累积性心脏毒性使EPI在临床应用上受到了限制,并且危害着广大患者的生存质量。 EPI诱发心脏毒性的机制至今尚不明确。 目前的研究所提出的假说包括自由基损伤学说[11]、铁代谢失衡学说[12]、钙超载学说[13]、前列腺素假说[14]等。这些因素相互影响,最终导致心脏毒性的发生。本实验结果表明:GSH能够改善化疗患者的心电图异常率、LVEF及c Tn T水平, 减缓其心肌酶谱水平的下降,抑制化疗患者心脏损坏的发生和发展。

注:与本组化疗前比较,*P < 0.05;LVEF:左心室射血分数;c Tn T:心肌肌钙蛋白;EPI:表阿霉素;GSH:还原型谷胱甘肽

注: 与本组化疗前比较,#P < 0.05; 与 EPI 组 ,*P < 0.05,**P < 0.01;CK:肌 ;CK-MB:肌 ;LDH:乳 ;EPI: 表阿霉素;GSH:还原型谷胱甘肽

蒽环类药物是治疗乳腺癌最常用的化疗药物之一。 自20世纪中叶,人们开始关注蒽环类药物的心脏毒性,特别是剂量的累积性心脏毒性[15]。 其机制是蒽环类药物可以通过与相关的DNA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由自由基介导的相关DNA损伤, 进而抑制拓扑酶杀伤肿瘤细胞[16]。 但这一过程也能够通过氧化和破坏内源性的铁代谢,产生心肌损害作用,促使心肌细胞产生凋亡,严重的会出现心力衰竭甚至死亡[17]。 尤其女性患者对这一过程更为敏感,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化疗效果,严重者还会出现扩张型心肌病甚至心力衰竭[18], 直接威胁患者生命。 心脏毒性早期会出现心悸、胸闷、 气短等症状,心电图表现为心律及ST-T段的异常等[19], 结合超声心动图和肌钙蛋白水平的检测也能够对患者的心脏损害程度进行评估。 在超声心动图的各项参数中,LVEF能最好地代表心肌的功能[20]。 肌钙蛋白中c Tn T也具有较好的代表性。 本实验结果表明,EPI组和GSH+EPI组患者经化疗后超声心动图所测LVEF均有所降低,c Tn T水平升高,与化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EPI组LVEF降低幅度及c Tn T水平升高幅度明显大于GSH+EPI组患者,表明经GSH的干预后能够明显改善上述指标,表明对于心肌具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同时心电图的检测结果也显示,EPI组心电图异常率升高幅度明显高于GSH+EPI组, 提示了GSH对于心脏毒性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综上所述,GSH能够改善化疗患者的心电图异常率、LVEF及c Tn T水平,减缓其心肌酶谱水平的下降, 对临床有指导意义,值得推广。

摘要:目的 探究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对表阿霉素(EPI)所致的心脏毒性的临床保护作用。方法 选取石家庄市第一医院2013年1~12月收治的乳腺癌患者60例,均为女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EPI组30例,采用环磷酰胺+EPI的化疗方案,其中环磷酰胺0.8 g,第1天静脉推注;EPI 90 mg/m2,分别于第1、8天等分静脉滴注。GSH+EPI组30例,在上述化疗方案的基础上给予GSH 1500 mg/m2+5%葡萄糖250 m L,静脉滴注15 min,从化疗第1天起,1次/d,连用8 d。21 d为1个化疗周期,连续化疗6个周期。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进行心电图、超声心动图、心肌肌钙蛋白T(c Tn T)、心肌酶谱水平的检测。结果 1EPI组心电图异常率明显高于GSH+EP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与EPI组比较,GSH+EPI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较高,c Tn T水平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患者化疗后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水平均较化疗前显著下降(P<0.05);与GSH+EPI组比较,EPI组CK、CK-MB、LDH水平降低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SH能够改善化疗患者的心电图异常率、LVEF及c Tn T水平,减缓其心肌酶谱水平的下降。

还原保护 篇5

1 还原率的概念与种类

所谓还原率是将纯收益还原成为价格对比率, 实质是资本投资的收益率。不同用途、不同性质、不同地区、不同时间的房地产, 由于其投资的风险性不同, 还原率也不相同。

在运用收益还原法评估不动产的价格时, 按照评估对象的不同 (单纯的土地价格、建筑物价格或房地产的价格) , 可以将还原率分为以下土地还原率、建筑物还原率和综合还原率。综合还原率、建筑物还原率、土地还原率三者既有严格区分, 又有相互联系。若知道其中2个还原率及其价格, 便可求出另一个资本化率。

计算公式:R= (R1L+R2B) / (L+B)

式中:R为综合还原率;R1为土地还原率;R2为建筑物还原率;L为地价;B为建筑物价格。

2 还原率对于估价结果的重要性

在利用收益还原法评估土地或房地产价格时, 还原率是影响评估结果的一个最大的因素。还原率随房地产种类的不同而不同, 对投资风险大的房地产, 其还原率高;反之, 风险越小, 还原率越低。如何确定资本化率属于不动产评估的前沿问题, 还原率取值的极小差异就会对评估结果产生很大影响, 科学、准确、合理地计算和选取资本化率, 对评估结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有重要影响。

3 现行求取还原率的常用方法及不足

3.1 市场提取法

市场求取法通常采用市场上相同或相似不动产的纯收益与价格的比率确定还原率。一般选择至少3个以上最近发生的, 且在类型、性质上都与待估不动产具有相似特点的交易实例, 以实例的纯收益与其价格的比率的平均值作为还原率, 也可直接收集多宗相似地产的平均还原利率作为还原率。

该方法要求市场发育比较充分, 可比实例众多, 估价人员必须拥有充裕的资料, 并且还需要估价人员对某些特殊交易情况等做出修正后才能应用, 计算比较繁琐。我国经济正处于转轨时期, 市场发育并不如西方发达国家那样成熟, 要收集到丰富可靠的收益资料存在较大的难度。

3.2 安全利率加风险调整值法

利用该方法求取还原率, 首先要确定安全利率, 即无风险的资本利率, 可以选用同一时期的一年期国债年利率或一年期的银行定期存款利率。在此基础上, 根据影响待估房地产价格的社会经济环境等因素, 确定相应的风险调整值。公式为:还原利率=安全利率+风险调整值。

此方法的缺陷是:安全利率的选择缺乏一定的准则;我国的银行利率是不断调整的, 如果根据此法确定还原率, 同一宗房地产在几年内的价格将会相差极大;影响投资因素的加数大小的确定带有一定的主观成分, 并且房地产市场的实际风险水平大小通常是很难确定的, 加上不同地区、不同类型、同一个房地产的不同权益, 实际得到的风险利率是有所不同的, 而还原率只要有细微的差别, 评估出来的不动产价格差别却是很大, 因此主观性较强, 不容易把握。

3.3 投资风险与投资收益率综合排序插入法

该方法是将社会上各种相关类型的投资 (如银行、贷款、国债、债券股票等) , 按它们的收益率与风险大小从低到高排序, 然后根据经验判断所要求评估的不动产的投资收益率与风险应该落在哪个范围, 从而确定所要求取的还原率的具体数值。

该方法倚重于估价人员的经验, 要求估价人员对各种投资都要有比较深的了解, 并且对其取值难以作出科学的解释, 因此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3.4 投资复合收益率法

也称为加权平均成本法。该方法根据投资所用的各项资金成本在总投资金额中的比例加权平均值, 来计算资本化率的估计值。一般情况下, 是根据投资房地产的抵押贷款利息率与自有资本的收益率的加权平均来计算资本化率。这里所指的自有资金收益率, 实际上是以自有资金的机会成本来衡量的。

该方法中涉及到的资本回报率或者增值率与经营者的能力有关系, 而且对自有资金和抵押贷款资金的收益率从主观意愿上对其进行高低不同的分别测算也不科学, 所以这种方法用于土地还原率的求取也欠妥当。

4 还原率确定方法的复合运用与创新

从上述4种还原利率的确定方法来看, 目前较为通行的方法或多或少都存在自身缺陷, 有些不能完全充分地反映还原利率的实质, 有些则过分依赖于估价人员的经验。笔者总结还原率在实践的确定过程、依据对于还原利率实质的分析, 将几种对还原利率有较大影响的因素综合起来, 彼此进行必要的复合与完善得出所需要的还原率。

计算资本化率首先要确定好安全利率, 然后再依照当地房地产市场行情确定一般性的平均风险值 (即风险调整值) 。但是风险值也是一个根据市场的变化态而不断变化的, 各种不同类型的房地产风险值也应当是不同的。仅商业性房地产就有很多种类, 不同的区域、不同的等级下的风险值都不应该是同一标准, 因此为更准确地计算资本化率, 还应当对某一类型房地产做进一步细分, 根据其个别因素, 进行个别风险调整。计算资本化率的公式可进一步发展为:

资本化率=安全利率+行业平均风险值×个别风险附加系数-投资带来的优惠率

上式中, 安全利率是指无风险的资本投资利润率, 是资金的机会成本, 可以选定近一年的定期存款为安全利率。行业平均风险系数在此可以等同于行业平均投资风险补偿率和平均管理负担补偿率之和。在一定的时期和一定的经济大环境下, 这个系数在某个区域的房地产行业应该有一个统计上的平均值或者说是基准值, 而且具有较长期的稳定性。个别风险附加值是指当投资者投资于个别收益不确定的、具有个别特殊风险特性的房地产时所要求的对其额外风险进行的补偿。其确定可以从不同的方面考虑, 并考虑不同的权数。个别风险附加值确定的主要内容有:一是物业对经营项目依赖性程度。如果物业对经营项目的依赖性强, 那么个别风险附加值就应该相应调高。二是商业化程度发展趋势。商业化程度越发达, 个别风险附加值就越小。三是经营项目的垄断性程度。垄断性程度越大, 获利的可能性越大, 因而风险也越小。同类市场的竞争力度。同类市场的竞争力度越小, 风险则越小;反之则越大。五是经营项目的消费群体和消费档次。个别风险附加值与消费群体的多寡和消费档次的高低成反比。六是时空影响力, 不同的估价时点有不同的价格。由于投资房地产可能获得某些额外的好处, 如易于获得融资, 投资者因此会降低所要求的报酬率, 针对个别投资估价对象可以获得的好处, 要对风险值做相应的扣减。

从上述步骤中可以看出, 采用复合调整的方法, 既考虑到了还原率确定的科学性, 也体现了还原率确定的艺术性, 无形中降低了估价人员在实际工作中确定还原率的难度系数。

由此可见, 运用收益法评估不动产价格时, 科学、准确、合理地计算和选取资本化率, 对评估结果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有着重要的影响。不动产估价=科学+艺术。估价人员必须具备丰富的经验, 才能做出准确合理的判断。无论采用何种方法来确定还原率, 都必须结合估价经验对还原率进行验证, 才能更加精准地进行不动产价格评估。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25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1.

[2]建设部.房地产估价规范GB/T 50291—1999[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9.

[3]中国房地产估价师学会.房地产估价理论与方法[M].北京:中国物价出版社, 2001.

[4]柴强.房地产估价理论与方法[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4.

[5]舒海红.收益法中资本化率的确定方法研究[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7, 17 (6) :154-155.

[6]卓坚红.房地产估价还原率求取方法比较及其优化[J].商业时代, 2007 (16) :96, 109.

[7]张洪力.论“安全利率——市场抽取”综合法确定资本化率[J].平顶山工学院学报, 2006 (3) :10-12.

还原保护 篇6

1实验方法

1.1实验原料

实验所用的红土镍矿化学成分见表1, 还原剂选用无烟煤, 添加剂为氧化钙 (分析纯) 。

w/%

1.2原料预处理

首先将红土镍矿置恒温干燥箱内干燥脱去游离水。干燥后的红土镍矿和无烟煤、氧化钙按理论计算值称量配料, 混料放棒磨盘干磨至80%以上粒度-200目。然后将干磨好的混料配定量水分混匀, 湿料装入制样机压团, 在一定压力下压成直径20mm, 高20 mm的球团, 使球团具有一定的抗压强度、抗摔强度和抗爆温度。

1.3还原实验方法

将红土镍矿球团装入刚玉坩埚, 置于HZL-01A回转窑内进行还原熔炼实验。固定还原条件球团配碳比2、还原时间3 h、球团氧化钙配比7%, 考查还原温度在1 300℃~1 400℃时对镍铁颗粒长大特性的影响。实验结束后, 待坩埚随炉冷却至室温, 对坩埚内炉料进行筛分便可得到镍铁合金颗粒。对镍铁合金颗粒的粒径大小、镍铁回收率以及镍铁品位进行分析。

2实验结果及分析

还原温度为1 300℃时, 反应结束后红土镍矿球团外形基本没有发生改变, 球团表面微熔, 有的球团粘结在一起, 球团表面无镍铁颗粒形成。

分析认为, 还原温度为1 300℃时, 还原程度足够, 没有铁酸盐相或浮士体相出现, 铁、镍基本上都还原为合金相;合金相粒度多在20μm以下, 有的甚至小于5μm;渣相液化程度不够, 只是局部出现渣相结晶的地方金属相才相对较粗, 细粒者少。由以上分析可知, 1 300℃的温度下, 渣的粘度很大, 被还原的镍铁不能顺利扩散迁移、进行团聚, 无镍铁颗粒生成, 渣铁分离困难。

当还原温度为1 320℃时, 虽有镍铁颗粒形成, 但镍铁颗粒粒径较小, 大于1 mm的粒径小于20%。此时, 还原产品中仍有反应不完全、未熔融的球团。当还原温度在1 340℃及以上时, 反应球团全部熔融, 镍铁颗粒粒径大于1 mm的约占60%。当还原温度达到1 360℃及以上时, 大于1 mm的镍铁颗粒粒径达到80%以上。还原温度由1 320℃增加到1 400℃的过程中, 还原产品镍铁颗粒粒径逐渐增大。还原温度对镍铁颗粒中镍、铁品位及镍、铁回收率的影响分别见图1和图2。

3结论

回转窑直接还原镍铁颗粒团聚长大试验结果表明: (1) 温度小于1 340℃时, 反应体系渣相粘度过大, 传质传热进行困难, 不利于镍铁金属相迁移团聚, 镍铁颗粒长大受阻, 镍铁颗粒中的镍铁品位、镍铁回收率偏低。 (2) 温度大于1 400℃时, 镍铁颗粒粒径相对更大, 但镍铁品位和镍铁回收率有小幅下降趋势。此外, 还原体系中还原气氛相对更弱, 导致镍铁颗粒中镍铁品位以及镍铁的回收率有下降的趋势。 (3) 综合镍铁颗粒的品位、镍铁回收率及节能降耗、设备要求等, 选择最佳熔炼温度为1 360℃。

参考文献

[1] Tetsuya, Watanabe.日本大江山厂用直接还原硅镁镍矿法生产镍铁[J].有色冶炼, 1989, (6) :32-35.

[2] R.R.Moskalyk, A.M.Alfantazi.Niekel laterite processing and Electrowinning practice[J].Minerals Engineering, 2002, 15 (20) :593-605.

[3] 梅贤恭.难选贫铁矿煤基直接还原过程中固相反应特征[J].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1995, (6) :42-46.

[4] 薛正良, 胡会军, 张友平, 等.含碳铬矿团矿高温还原过程中金属相的凝聚[J].铁合金, 2004, (5) :1-5.

[5] 李建华, 程威, 肖志海.红土矿处理工艺综述[J].湿法冶金, 2004, (4) :191-194.

还原保护 篇7

关键词:自动滴定仪,高温氧化还原电极,还原糖

糖是人体三大主要营养素之一,是人体热能的主要来源。糖供给人体的热能约占人体所需总热能的60%~70%,除纤维素以外,一切糖类物质都是热能的来源。但是,糖的过多食用又会引起肥胖、动脉硬化、高血压、糖尿病以及龋齿等疾病。所以,糖含量的测定和蛋白质、脂肪一样,一直是食品检验的重点项目。目前食品中糖含量的测定,几乎都是国标方法中引用的氧化还原滴定,利用颜色变化判断滴定终点。由于该实验影响因素较多,加热速度、滴定速度等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比较大,所以实验的平行性比其他实验要差的多,要想做好这个实验就需要更多的经验做支撑。结合日渐成熟的自动滴定技术和电位滴定技术的优点,本次试验采用了氧化还原电极通过自动滴定仪来测定黄酒中的还原糖。

1 实验部分

1.1 仪器和试剂

METTLER-TOLEDOT70自动滴定仪,SCHOTTCERAN红外线加热板,METTLER-TOLEDOXS204电子天平。

硫酸铜(CuSO4·5H2O)(Alfa Aesar),亚甲蓝(C16H18ClN3S·3H2O)(Alfa Aesar),酒石酸钾钠(C4H4O6KNa·4H2O)(Alfa Aesar),氢氧化钠(NaOH)(Alfa Aesar),亚铁氰化钾(K4Fe(CN)6·3H2O)(Alfa Aesar),葡萄糖(C6H12O6)(Alfa Aesar)。

1.2 溶液配制

碱性酒石酸铜甲液:称取15g硫酸铜(CuSO4·5H2O)及0.05g亚甲蓝,溶于水并稀释至1000mL;碱性酒石酸铜乙液:称取50g酒石酸钾钠、75g氢氧化钠,溶于水中,再加入4g亚铁氰化钾,完全溶解后,稀释至1000mL;葡萄糖标准溶液:称取1g(精确值0.0001g)经过98℃~100℃干燥2h的葡萄糖,加水溶解后加入5mL盐酸,并以水稀释至1000mL。此溶液每毫升相当于1.0mg葡萄糖。

1.3 样品处理

取适量样品,加热除去酒精后用水稀释(至还原糖含量在1mg/mL左右)。

1.4 实验步骤

1.4.1 标定碱性酒石酸铜溶液

吸取5.0mL碱性酒石酸铜甲液及5.0mL酒石酸铜乙液,置于100mL高脚烧杯中,加水10mL,软件控制加入9mL葡萄糖标准溶液用红外线加热板调好功率,快速加热至沸腾,保持沸腾并以2秒一滴的速度用葡萄糖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电位发生突变),得到滴定体积V0。

1.4.2 试样溶液预滴定

吸取5.0mL碱性酒石酸铜甲液及5.0mL酒石酸铜乙液,置于100mL高脚烧杯中,加水10mL,加5mL试样溶液,用红外线加热板调好功率,快速加热至沸腾,保持沸腾,软件控制以1秒一滴的速度用葡萄糖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得到预滴体积。

1.4.3 试样溶液滴定

吸取5.0mL碱性酒石酸铜甲液及5.0mL酒石酸铜乙液,置于100mL高脚烧杯中,加水10mL,加5mL试样溶液,软件控制比预滴体积少1mL的葡萄糖标准溶液,用红外线加热板调好功率,快速加热至沸腾,保持沸腾,并以2秒一滴的速度用葡萄糖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得到滴定体积V1。

1.4.4 结果计算

试样中还原糖含量(以葡萄糖计)按式(1)进行计算:

X为试样中还原糖的含量(以还原糖计)(g/L);

f为样品稀释倍数。

2 结果与讨论

2.1 精密度实验

本实验取样为某品牌黄酒的三个不同产品,每个产品各6瓶同批号样品。取其中一种产品做平行性实验,每瓶样品做A、B两个样,取10.0mL样品,处理后定容至250稀释倍数为25,经过5次平行滴定得V0为10.82mL,实验数据如表1。

结果说明,用自动滴定仪滴定黄酒中还原糖具有很好的平行性,实验结果的精密度远远高于国标要求的“两次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小于算术平均值的10%”。

2.2 与国标方法对比

三种黄酒分别以自动滴定仪、国标方法手工滴定测定还原糖含量,两者结果对比如表2。

自动滴定仪的滴定结果和手工滴定相比都要偏低一点,但是从数据的精密度来说,RSD值比手工滴定小的多,相对来说整个滴定更稳定,结果也基本和手工滴定相吻合,最大相差不超过1.5%。

2.3 讨论

费林试剂是一种氧化剂,由甲、乙液组成。测定时一定量的甲乙液混合,首先形成氢氧化铜,然后形成酒石酸钾铜络合物。次甲基蓝作为滴定终点指示剂,在氧化溶液中呈蓝色,被还原后呈无色。用标准还原糖滴定时,还原糖首先使铜还原,至铜被还原完毕,才使次甲基蓝还原成无色,即为滴定终点。

但在实际测定过程中易受很多因素的干扰,如加样量,加水体积,试剂浓度,特别是滴定速度、加热时间,严重影响测定的准确性。而不同的操作人员控制这些条件的技术水平不同,往往会造成较大的测定误差。例如,实验中发现,甲乙液混合后,如果没有没有迅速加热至沸腾,由于反应不均匀,硫酸铜与氢氧化钠先生成氢氧化铜浅是蓝的,与过量氢氧化钠生成绛篮色的铜酸钠,铜酸钠不稳定见光分解成氧化铜,直接生成黑色沉淀,导致实验失败。所以本实验采用了红外线加热板进行加热,保证了溶液在短时间内能达到沸腾状态。另外自动滴定仪可以精确控制滴定的速度,消除由此带来的影响。

由于自动滴定仪自身的特点,我们采用的滴定方式和国标方法有些区别,国标是直接那样液滴定碱性酒石酸铜溶液,而我们是加了5mL样液后,再用葡萄糖标准溶液滴定碱性酒石酸铜溶液,这样带来的另一个优点是,每次开始时加入的溶液量相差不大,加热时间就比较一致,可以减小加热时间对实验的影响。

另外,实验中应用的高温氧化还原电极,是通过电位变化来确定滴定的终点,相对其他的感光电极,更不容易产生干扰,与传统手工滴定结果的对比也说明,两者的结果应该是一致的,而且用高温氧化还原电极来判断终点更能消除人为的终点判断误差。

3 结语

由于更好的克服了滴定速度以及加热时间对实验结果的影响,自动滴定仪测定糖含量比传统的手工滴定具有更高的精密度,更符合生产过程控制和产品质量检验的要求,必将还原糖滴定新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上一篇:财务报表重述下一篇:城乡资源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