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开发

2024-10-21

理性开发(精选6篇)

理性开发 篇1

伴随学科课程实施过程的资源累积增长,学科课程资源的系统化开发体现出课程改革自身系统再生产与完善的机制性功能。学科课程资源的校本化开发包括校内资源的自主开发和二度开发,充分体现了学科课程资源开发与学生学习、教学实践、潜在资源、学校价值、课程管理、教学主体的紧密关联。学科课程资源的网络化开发重在课程资源应用平台的建设与利用,将教师、学生等最生动的课程资源进行跨时空的整合,促进学科教育的模式创新和课堂优化。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学科课程资源开发活动所处的市场经济、信息社会等的外部环境影响,警惕课程资源中的层级化与符号暴力现象,充分发掘学科课程资源校本化开发的独特价值。

摘自:《课程·教材·教法》2011年第6期作者:苏尚锋

理性开发 篇2

西部大开发经济可持续发展支撑条件表现为市场机制与政府宏观调控的有机配合,树立市场信用观念和建立权威的信用保证体系,提高资本形成能力.

作 者:杨永生 赵兴兰 作者单位:杨永生(云南师范大学金融财政学院,云南,昆明,650222)

赵兴兰(四川师范大学政法系,四川,成都,610068)

理性开发 篇3

关键词:小学数学;“错误”资源;理性认识;创造性开发

儿童的课堂生活是一种“未知的旅程”,而教学则是对“未知旅程”的探险。因此课堂教学绝不是机械地执行“教学预设”,而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在数学教学中,由于儿童“前数学经验”的客观存在,使得教学总会出现儿童的各种错误(包括“认知性错误”和“非认知性错误”等)。教学中,教师要理性认识儿童的“错误”,善待儿童的“错误”,对儿童的“错误”进行价值引导,让“错误”成为课堂教学中宝贵的课程资源。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江苏省教科所成尚荣先生说:“教室,出错的地方!”特级教师华应龙说:“课堂,因差错而精彩!”

一、理性认识:“错误”课程资源的价值判断

1. 错误可以成为一种课程资源

俗话说,“世界上没有垃圾,全是放错了地方的财富”,错误也是如此。在儿童数学教学中,如果我们换一个视角,或许儿童的“认知性错误”能诞生教学“无法预约的精彩”,生成教学“别样的美丽”!例如教学《可能性》(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第7册),笔者让孩子们摸球,由于一位孩子在“摸”的过程中没有“摇球”,没有让球分布均匀,结果出现了几乎都是“红球”的现象。于是笔者抓住这稍纵即逝的“错误”资源,向孩子“抛绣球”,让他们分析原因。于是孩子们纷纷发现:每次摸球前都要“摇一摇”,让球的分布均匀;摸球的次数要足够多等。融合儿童的“错误”资源,可以让数学课堂焕发出生命的熠彩!

2. 树立正确的“错误观”

在儿童数学学习中,教师要真实地了解儿童的思维过程就必须有意识地让儿童“暴露错误”,让孩子树立正确的“错误观”,不惧怕错误,敢于直面错误、纠正错误,让儿童思考怎样让“错误”不再重复发生。教学《轴对称图形》(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第5册),当部分孩子认为“长方形的对称轴有4条”时,笔者并没有断然否定儿童的错误,而是让孩子们展开辩论,努力让儿童自己认识错误,进而改正错误。

生1:我认为长方形的对称轴有4条(生1边说边用手比画),因为对称轴两边的图形完全相同;

生2:虽然两边的图形完全相同,但是当我们将图形沿着对称轴对折时,我发现两边的图形不能完全重合,所以我认为长方形的对称轴有两条;

于是孩子们纷纷拿起手中的长方形进行对折,然后一致认为“长方形的对称轴有两条”。正在这时,生3发表了独特的看法。

生3:老师,我发现一般的长方形有两条对称轴,而特殊的长方形(正方形)却有4条对称轴;

……

由此,笔者再次让孩子们展开讨论,他们深刻地认识到“由于正方形是一种特殊的长方形,所以一般的长方形有两条对称轴,而特殊的长方形有4条对称轴”。善待儿童的错误,让儿童对自我的错误进行反思、交流,能够提升儿童对“错误”的认识,让儿童感受到“错误”的价值。

二、实践跟进:“错误”课程资源的创造性开发

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曾说:“儿童的错误是有价值的。”在数学教学中,对于儿童的“认知性错误”教师要主动跟进,可以借题发挥,纠正错误;可以组织争论,化解错误;可以将错纠错,修改错误;可以灵活调控,质疑错误等。教学中,教师要让“错误”成为儿童成长的重要课程资源,对“错误课程资源”进行创造性开发,利用“错误课程资源”让儿童不断获得成长!

1.捕捉错误,展现教学的精彩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捕捉儿童的“错误”,利用错误引发儿童讨论,让儿童自己分析错误,进而达到“以错促教”的目的。教师要抓住稍纵即逝的错误资源,引领儿童投入到探究过程中去。例如教学《圆的认识》(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第10册),由于儿童“画圆”的技能型错误,笔者及时展示儿童的“错误作品”,组织儿童讨论:这一个圆可能是怎样画成的?

生1:可能是他在画圆的过程中针尖固定的位置移动了;

生2:可能是他在画圆的过程中,圆规两脚之间的距离发生了变化;

生3:可能是他画圆时圆规没有旋转,而是纸旋转的(生3边说边用手操作给大家看),我以前画圆就是这样画的,后来是爸爸纠正了我的画法;

……

多么精彩的发言!通过课堂上的“突发性错误”,孩子们自评、自纠,将画圆的注意点表达得“完美无缺”。有了这样的对“错误”的深刻认识,孩子们在画圆的过程中显得非常得心应手。教师善待“错误”,提升“错误”,才能让儿童的“错误”大放熠彩!

2.诱发错误,展现课堂的多姿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学经验,教师可以预设儿童的错误,甚至可以人为地设置“陷阱”,诱发儿童的错误,在儿童的“识错”“纠错”过程中,将教师自己的教学意图融入儿童的“错误”,让儿童“由错悟道”。通过儿童的“错误”,展现课堂的多彩多姿。例如教学《3的倍数的特征》(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第10册),由于孩子们刚刚学过2的倍数的特征和5的倍数的特征,于是笔者设置“陷阱”:“同学们,2的倍数的特征是什么?5的倍数的特征是什么?那么3的倍数的特征是什么?”孩子们异口同声地说:“个位上的数字是0、3、6、9的数是3的倍数。”笔者不置可否,而是让孩子们自己举例验证。

生1:老师,我发现13不是3的倍数;

生2:我也发现16、19不是3的倍数;

生3:老师,我发现3的倍数不能只看个位,个位上的数字是3的倍数,这个数有时却不一定是3的倍数;

……

此时,笔者再让孩子们在计数器上拨出3的倍数的数,观察3的倍数的特征。经过孩子们的小组交流,他们发现计数器上算珠的个数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由此,孩子们自主建构数学知识,很快得出结论:“各个数位上数字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才是3的倍数。”教学中,儿童的数学错误有时不容易暴露,教师要努力诱发儿童的错误,让儿童暴露错误,自我辨析错误,进而批判自我的错误,通过“出错”让教学“出彩”“出奇”!

3.反思错误,展现儿童的灵性

反思是儿童对自我学习的自我监控与调节,是儿童学习走向自觉的标识。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让儿童成为一个“反思性学习者”,让儿童对学习进行主动反思。要允许儿童犯错,善于寻找儿童错误中的“合理”成分,促进儿童自我反省,让儿童在反思中生成数学新知。例如教学《比例尺的运用》(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第12册),作业本上有这样的一道习题:一个长方形的教室,画在比例尺是1∶200的图纸上,量得长、宽的图上距离分别是4厘米和3厘米,这个教室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绝大部分孩子都是通过图上的长、宽和比例尺分别求出教室实际的长、宽,然后再求出教室的面积。一位孩子“另辟蹊径”,先求出长方形教室的图上面积,再用图上面积除以数值比例尺,结果是24平方米。这时,笔者借助这一独特的解题思路,引领全体学生反思“错误”、交流“错误”,将教学向纵深推进。

生1:我认为必须先求出教室的实际长和宽,再求出教室的面积,因为比例尺是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而不是“图上面积和实际面积的比”;

生2:我认为也可以先求出教室的图上面积,只是应该用图上面积除以比例尺的平方;

生3:图上距离除以长度比例尺等于实际距离,那么我想,图上面积除以面积比例尺等于实际面积,而面积比例尺应该是长度比例尺的平方;

……

经过全班学生的猜想、举例验证,生3的观点得到了认同。不仅如此,生3还猜想体积比例尺应该是长度比例尺的立方。为此,全班学生情不自禁地给出了热烈的掌声。因为生3不仅通过分析错误发现了又一“解题思路”,更为重要的是他发现了长度比例尺、面积比例尺、体积比例尺之间的关系。

理性开发 篇4

1 管理理性化与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的密切关系

所谓社会管理理性化, 就是对社会实践的运行进行有效的设计与规范, 根据社会实践性及自身情况的掌握出发, 对即将开展的社会实践进行设计、规范, 进而按照所设计的思路与标准展开社会实践管理模式。管理理性化的社会实践为档案信息资源提供了有效的社会平台, 使档案信息资源更充分有效的发挥其作用。与此同时, 管理理性化的内在逻辑在社会实践中占有重要地位, 其主要表现为:从社会实践的特性着手使社会实践的路径进一步设计和规范。在管理理性化的社会实践中, 必须要求过程的合理性。也就是说, 过程的合理是实现目标的首要条件。因此, 管理理性化与档案信息资源开发有着密切联系。

2 当前管理理性化档案信息资源存在的问题

2.1 现代社会管理缺乏对历史的反思

就目前现实的中国来说, 还是一个尚未实现理性化的社会, 管理理性化水平不高, 档案信息资源还存在一些问题。当下中国的社会管理, 在总体上缺乏对历史的反思与借鉴, 其主要原因就是受理性化缺失的影响。与此同时, 在档案管理过程中, 严重缺乏对实践结果的分析与借鉴, 最终, 不仅浪费了有限的资源, 使社会实践效益大幅度降低, 同时也阻碍了社会实践的发展。

由于社会实践本身具有特殊性, 管理理性化直接影响着管理的有效性, 同时对社会实践的发展也有着重要的影响。就现代社会而言, 离开科学有效的管理原则是行的, 因此, 对管理实践的构建和反思必须充分发挥理性原则。在一定程度上, 这一现象已成为我国现代理性化管理的普遍现象。即便如此, 社会实践及管理仍然缺乏对档案信息应有的利用, 主要原因就是社会上没有一种体系能够让人们从已有的意识出发规范自身工作, 也就是说社会管理还没有完全形成促使人们自觉利用档案信息来解决社会实践问题的氛围。

2.2 社会实践管理规范性不够

由于社会实践管理缺乏应有的程序性与规范性, 最终导致社会实践运行不规范, 效益低下。因此, 社会实践需要规范性, 只有规范的实践才能确保实践的合理性, 进而提高预期效益。众所周知, 管理是实现规范的必要手段, 要通过相应制度的执行, 进一步确保社会实践管理模式的有效性。就当前社会实践管理的情况来说, 仍存在明显的程序化缺失现象。例如:在城市工程建设中, 按照规范的法律法规来说, 建设工程从开始施工是一个完整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 既要保障合同中的项目建设符合城市规划的总体要求, 又要保障工程项目的建筑方案科学有效, 确保城市的基础设施不受到破坏。然而, 在现实的城市建设中, 城市工程建设管理往往忽视了施工方案的审查, 只注重项目的规划性, 最终导致项目施工过程中违法违规现象普遍存在, 甚至一些城市的基础设施都遭到严重的破坏。这一现象的发生, 为人们敲响了警钟, 让社会实践效益根本无法提高。

3 管理理性化角度档案信息资源开发的有效策略

3.1 档案开发结果必须适应时代要求

当今社会是一个开放型社会, 当政府发布新文件或新公告等时, 档案的开发也要根据这些进行开展并调整, 保持与社会所关注的热点问题同步。

3.2 档案开发要保障信息的易得与畅通

档案信息开发出来并不是让它束之高阁, 而是让档案的开发结果在社会流通, 被需要的人们广泛利用, 因此, 必须通过各种传播手段, 让使用者得到档案信息, 将开发成果非常便利地传递到每个利用者手中。

3.3 档案开发时要充分考虑利用者的需求

在开发的初期, 档案的开发人员必须根据利用者的需求来确定开发的范围及开发程度;在档案开发的过程中, 要时刻保持与使用者联系, 将开发的进度反映给使用者, 针对所开发内容存在的不足之处, 进行及时有效地改进, 以便使开发更贴近利用者的需求。

3.4 必须明确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目标

总的来说, 档案信息资源管理部门应该努力争取社会有关管理部门的合作, 来进行系统化的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实践, 提升该部门或系统的实践管理水平。此外, 在选择合作伙伴时, 尽可能选择有利于促进社会实践管理发展的行业。例如:市政建设管理部门或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这是因为, 一方面这些部门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对档案信息的依赖程度比较高, 另一方面, 这些部门具有较好的理性化管理基础。

参考文献

[1]周雪.浅析自媒体时代下档案信息资源传播[J].档案管理, 2014 (1) :13-15.

理性开发 篇5

一、高校体育校本课程理论和价值

1、什么是校本课程?

1973年, 菲马吕克和麦克米伦在一次国际课程学术研讨会上首次提出校本课程的概念, 此后也有不少学者对这一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目前国内外学术界对校本课程的概念并没有统一意见。菲马吕克认为:“校本课程开发意指参与学校教育工作的有关人员, 如教师、行政、学生和家长等, 为改善学校的教育品质, 所计划、指导的学校活动。”麦克米伦则强调:“校本课程开发是以学校为基地的课程开发工作, 主要依靠学校的教职员工和学校的现有资源”。国内学界对校本课程的概念也有不同看法, 例如华东师范大学的崔允漷认为:“校本课程开发是指学校根据本校的教育哲学, 通过外部力量的合作, 采用选择, 改编和新编教学材料或设计学习活动的方式, 并在校内活动实施并建立内部评价机制的各种专业活动。”尽管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看法, 但大体都认同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以学校为单位, 主要依靠学校的教学人员、行政人员、家长、学生、相关社会人士共同努力, 对学校的课程进行开发、实践和评价。需要指出的是校本课程开发与统一的国家课程并不矛盾, 两者只是处于不同的管理级别, 校本课程也可借用国家课程管理体系的内容, 实际上有不少学校的校本课程就是在国家课程的基础上对国家课程的选择改编。

2、高校体育教学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

(1) 有助于发挥学校的积极性, 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体育课程。

我国一直以来都是推行集权式的国家课程体系, 它由国家统一制定课程计划、编订教材, 由上而下的推行。虽然这种课程体系能够保证课程设置、教材的权威性, 但是我国毕竟是一个幅员辽阔, 人口众多的国家, 不同地方、不同学校都有自身的具体情况和办学特色。由于国家课程的强制性和统一性, 国家课程设置和各个学校的具体实施情况不可能完全相符。且由于国家课程的开发周期性较长, 许多课已经明显不符合当代大学生的身心发展需要, 推行此类课程既无法调动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也不利于大学体育课程的开展。而校本课程强调从各个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 在课程设置上给予学校极大的自主权。学校能够依据本校的教学思想, 从本校实际情况出发, 选择开发一些符合本校学生实际需要的课程, 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例如, 浙江海洋大学依托当地丰富的海洋资源, 开设了“海岛野外生存生活训练”课程, 不仅体现了该校海洋大学的特点, 也符合本校学生的专业发展需要, 形成该校独特的办学特色。

(2) 有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促进学生素质教育的发展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推行, 素质教育的理念已经逐渐深入人心。目前高校的体育教学改革也基本是沿着素质教育的方向发展, 它要求重视学生体质和健康, 引导学生树立“终生体育”的观念。但以前的国家课程规划单一、过时、缺乏生气, 很难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例如跳远、铅球等课程。这些课程学生从小学一直学到大学, 技术性不强, 有时甚至大学时的成绩还不如小学时, 对这些课程学生自然缺乏兴趣。结果出现了学生喜欢体育却不喜欢体育课的奇怪现象。校本课程要求从本校实际情况出发, 要充分考虑本校学生的实际需要, 允许学生参与本校校本课程的开发, 力求满足不同学生的个性需求, 从而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有助于学生离开学校后仍然能保持体育锻炼的良好习惯, 促进学生素质教育的发展。

(3) 有助于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促进教师教学水平、专业素质的提高

作为教学活动的引导者, 教师直接参与到一线教学活动, 对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也最为了解。过去由于强制推行国家体育课程, 教师在课程的选择和设置上并没有自主权, 教师也逐渐缺乏教书育人的积极性。有时尽管教师了解某一课程不适合自己的学生, 学生对体育课缺乏兴趣, 但受到规定限制, 只能强迫学生学习, 学生学得无趣, 教师教的也痛苦。校本课程强调学校相关人员均要参与课程开发, 而课程开发的主体就是一线教师。教师在课程选择设置上有了自主权, 他们能根据自身教学实际情况开发、设置不同的体育课程, 使之符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也有利于提高教师的积极性, 也对教师的课程意识和专业素质提出更高要求。为了满足校本课程开发的要求, 教师必须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质。因此, 校本课程的开发也有助于推动教师提高自身素质和教学水平, 进而推动高校体育教学整体水平的提高。

二、高校体育教学校本课程开发的现状

自2002年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以来, 大学体育课程改革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 高校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也有了不少的成就, 高校体育教师对校本课程的开发也基本予以认同, 前景可观。但校本课程开发毕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 影响其发展的因素有很多,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也会遇见很多难题。

1、高校体育教学校本课程开发资源不足

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以学校为中心, 主要依靠学校的行政人员、教师等来开展, 学校的教学资源直接影响到各个学校校本课程的开发。部分名校或者位于发达地区的高校由于国家投入较多, 或者当地地方资源、学校本身的教学资源比较丰富, 课程开发状况较好。例如北京地区、上海地区的高校基本都开设了校本课程。但大多数地方普通院校由于各种原因, 课程开发情况并不理想, 有些院校甚至至今都没有校本课程。尤其是近年来由于高校扩张, 学生人数增加, 原有的运动场馆、教师资源明显不足, 有些学校开展正常的教学都有困难, 更不要提校本课程的开发;且现在新兴的体育课程对学校教学资源有着较高要求, 例如攀岩, 壁球等, 一般院校基本无法满足这种需求。如何合理的利用和开发学校的教学资源是地方高校在校本课程开发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2、高校体育教师对校本课程的认识不足

高校体育改革已经开展了将近十年, 总体来讲, 高校体育教师对校本课程的态度基本上是积极的, 例如, 根据广西一份调查, 62%的教师支持校本课程的开发, 认为它有利于推动高校体育课程的发展, 仅有38%的教师带有消极情绪。尽管大部分高校体育教师已经意识到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性, 并且愿意积极参与高校体育教学校本课程的开发, 但对于什么是校本课程、如何进行高校体育教学校本课程开发, 绝大部分老师都并不了解。根据上述调查, 56%的高校体育教师根本不知道什么是校本课程, 至于如何开展校本课程的开发自然就无法下手。而且校本课程的开发本身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 开发过程中将遇到许多困难。大部分教师对其中会遇到的问题无法预见, 对困难估计不足, 一旦遇见各种问题很可能就会打退堂鼓, 甚至产生畏难情绪, 消极抵触。如何在改变高校体育教师认识态度的同时提高教师的认识, 让他们能真正了解接受继而推行校本课程的开发是我们当前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

3、高校体育教师的开发能力不足

教师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 教师的专业素质是校本课程开发的关键因素。校本课程开发不仅涉及到体育学、也涉及到教育学、心理学、生物等多门学科, 需要课程专家、学生、教师、行政等多方面参与, 它对体育教师的专业素质提出更高要求。而传统的高校体育教学仅仅重视体育技能的锻炼, 体育教师的理论知识比较薄弱, 很多老教师根本没有接受过教育学、心理学的训练, 让他们来主导校本课程的开发, 难度不能说不大。据调查显示, 在“影响校本课程开发的困难原因”中, 38%的教师选择了“相关知识的匮乏”, 60%的教师表示不了解所谓的三级课程管理体制, 仅有36%的教师了解新课程标准的内容。

4、校本课程合作开发意识不强

校本课程本身就是一门系统工程, 需要各方面通力合作。实际上, 体育教师开发校本课程基本带有个人主义倾向, 缺乏合作意识。校本课程开发被认为是个人的事情。仅仅4.9%的教师认为“人际间的合作能力”是校本课程开发所必需的。一旦遇到困难, 70.4%的教师是通过自己查阅资料来解决的。这种情况不仅存在于教师之间, 也存在于学校之间。在目前学校教学资源紧张的情况下, 校本课程的开发却需要大量的教学资源投入, 仅仅依靠一两所学校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是不够, 这个时候, 地域相近的兄弟院校的帮助是校本课程开发的重要支柱, 而目前这种合作在全国的地方高校都比较少见。学校之间、教师之间缺乏合作交流也影响了地方高校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

5、学生的参与程度不够

今年来我国教育改革从根本上来说就是改变过去以教材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提倡人本主义教育, 逐渐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新的教学模式。校本课程的开发实际上也是为了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从某种程度上说, 课程是为学生而存在的。因此校本课程的开发迫切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 为课程的开发提供参考意见。实际上, 在校本课程的开发中, 学生并没有真正参与。学校, 教师也往往忽视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以自己的眼光来推断学生的喜好。学生参与程度不够, 或者说学生根本没有主动参与课程的开发, 只是被动的接受。这种开发的课程无法真正反映学生的需求, 也失去了校本课程开发原本的意义。

三、结束语

高校体育校本课程的开发是我国高校体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它改变了过去集权式的单一课程模式, 给予学校、教师更大的自主权, 有助于调动学校、教师、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也对学校、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 高校体育教师已经遇到很多困难, 并且还会遇见更多困难, 这需要地方管理部门、学校相关部门、体育教师、学生、家长、社会加强合作, 深化改革, 建立能真正符合当代大学生身心发展需要, 具有学校办学特色的校本课程。

参考文献

[1]陈小蓉、顾渊彦:《大学体育课程改革》, 人民体育出版社, 2004年。

[2]陈淑奇:《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研究》, 《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3]王小垒:《江、浙、沪三地部分高校体育校本课程开发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 扬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4]马建云、佟春雨:《高校体育校本课程的价值取向》,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06年第5期。

理性开发 篇6

1 榆林沙区自然概况

榆林沙区位于陕西省榆林市北部,处于毛乌素沙地的南部,东经107°18′~110°38′,北纬37°22′~39°27′,总面积为24 406.7 km2,占全区面积的56.8%。榆林沙区在每年1 月温度最低,为-12.0~-9.5 ℃;每年7 月温度最高,为22~24 ℃;全年无霜期157 d;年降水量250~440 mm,降水时间主要集中在每年的7—9 月,降水量占总降水量的60%~75%,榆林沙区的降水年际变率相对较大,且常发生涝灾和旱灾,其中旱灾发生率大于涝灾。沙区大风天气高达173 d。沙区东部为黄土高原暖温带灰褐土,中部为淡栗钙土,向西过渡为棕钙土、灰钙土,其中间杂有草甸土、盐碱土等非地带性土壤。榆林沙区地形地势为西高东低,海拔多为1 100~1 300 m,个别地区海拔高达1 600 m。榆林沙区主要以黄土高原梁地为分水岭,地形起伏较大,沙区上的沙丘主要是由第四系沉积物经风力形成的流沙,形成了典型的风沙草滩地貌景观。在植被方面,东北部为黄土高原暖温带森林草原地带,中部为典型草原和干草原地带,向西南过渡为草原化荒漠和半荒漠地带。在沙区还广泛分布着沙生植被、草甸植被、湖沼植被、盐生植被等非地带性植被。

2 榆林沙区生态环境的历史变迁

在历史上,榆林的自然生态环境好。据史料记载,在秦汉时期榆林南部是“林木森森,山碧河清”的森林地带,北部是水草丰美的农牧区。从北魏至唐代中期,榆林成了屯军戌边垦荒的边防重镇,也成了胡汉争战的中心地带,由于当时大力发展农垦并经历多次战争,大量的森林被砍伐,草原被焚烧垦荒种植,使原生植被被严重破坏,生态环境恶化,且土地出现沙漠化。到明清时期长城以北出现“四望黄沙,不见五谷”。到清朝后期,由于人口数量不断增加,大量的农民开始开荒种植农作物,且放牧数量不断增加,导致榆林土地沙化越来越严重。有报道显示,从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期间,流沙已经越过长城,并向长城以南侵占了50 km,约有14 万hm2的农田被流沙吞没, 被沙化牧场面积高达26 万hm2,该地区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

3 榆林沙区生态环境恢复的条件和现状

3.1 榆林沙区生态环境的恢复潜力巨大

榆林地区具有较高的自然条件,为植被恢复创造了条件。首先榆林地区低下水位较高,年降水量在450 mm左右,且沙区内有红柳河、无定河等河流,而且这些河流具有河谷宽、水量多且稳等特点,方便进行引灌。有研究显示,榆林沙区内200 多个大小海子,蓄水量高达18 亿m3,沙区内水资源总面积高达22.41 亿m3,人均3 000 m3。地势平坦,光照充足,为植物生长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榆林沙区年平均气温在7.6~8.6 ℃,年均日照时间高达114~121 d,且该地是我国总辐射值最高的地区,全年无霜期高达150~170 d,具有较高的光能,昼夜温差较大,为植物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在历史上榆林沙区大多以草原、灌丛植被、沙生植被等为主,目前该地区生长着红柳、沙地柏、沙柳、花棒等优良治沙固沙植物资源,为榆林沙区生态环境的恢复提供了良好的植物基础。人力资源丰富,交通条件便利,为榆林地区生态环境的恢复提供了便利,榆林地区内有包茂高速、青银高速、榆神高速、神府高速以及西包公路等,且有神朔铁路、西包铁路、银太铁路等铁路干线,为其提供了便利的交通。治沙经验丰富,技术先进,榆林沙区具有50 年的治沙经验,并形成了一套有效的生物治沙措施,即以“因害设防、因地制宜”为基本原则,先近后远,先易后难,采用人工造林种草、封沙育林育草、飞播造林种草等生物措施,以及引水拉沙造田、兴修水利设施、搭设活障蔽等工程措施,对沙地进行逐步改造。

3.2 榆林沙区生态环境的恢复效果良好

建国以来,经过50 多年的不懈努力,榆林沙区生态环境步入正常恢复的轨道呈现出人进沙退的景象。由2005 年对榆林市二类资源调查资料和1960 年“榆林地区沙漠改造利用综合规划方案”可知,与1960 年相比,1985 年榆林地区流沙面积减少了39.6%,2005 年又比1960 年减少了79.6%,固沙面积高达76%,这些成绩都表明榆林地区造林种草效果明显,对沙漠化逆转和生态环境恢复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榆林地区还有188 万hm2的流沙亟需治理,应该继续努力。

3.3 榆林沙区生态环境面临的挑战

能源的开发,加剧了生态环境的退化,近年来随着西部开发的不断深入和能源重心向西转移,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由于自然资源特别是煤炭资源的大规模开发,环境负荷不断增加,生态退化问题日趋严重,其中植被退化和水资源污染是目前最主要的问题。有资料显示,自20 世纪90 年代以来,因煤炭开发而导致土地荒漠化的面积高达2 万hm2。由于煤炭主要在地下含水层,如果进行煤炭开采,必然破坏地下水,导致地下水水位下降,加上煤炭开采需要大量水资源,造成水资源污染和浪费,严重破坏了当地水资源。土地资源的开发加剧了沙漠化,能源大开发引发了土地资源的开发。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电厂等大型项目的上马,引发了大规模的圈地运动和土地开发。有些项目圈了地、也平整了土地,但迟迟不进行建设,导致大面积的荒沙裸露,造成了严重的风蚀和流沙,加剧了土地的沙漠化。地理位置和资源优势的存在,导致贫富差距加大。能源资源区由于开发占用了土地,当地农民一夜暴富,而一部分沙区农民的温饱问题还没有彻底解决,更加剧了对土地资源的过度利用,引起土地退化、沙漠化。

4 榆林沙区资源开发利用的合理性途径

4.1 生物与工程措施相结合是生态环境恢复的有效途径

对于榆林沙区生态环境的恢复应该以生物治理为主,工程措施为辅,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生物治疗是指通过栽培植物进行防沙治沙,其措施主要包括飞机播种造林种草、封沙育林育草以及人工造林种草。总体上通过建设大型组沙林带,实行网、片、带相结合的形式对流沙进行防治[1,2]。同时,应该根据沙丘的类型进行相应的防治,如距离村镇较远的地区,可采用飞机播种种草造林的方式进行防治;对于距离牧场较近的沙漠,应采用人工造林保护牧场。在种草造林时应根据沙区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树种,如在较为陡峭的荒山上应以刺槐和柠条为主,在立地条件好的退耕地上应以种植果树为主,在树种、草种的配置上坚持因地制宜、适地适树,草、灌、乔结合,大力发展灌木林。采用机械推沙或引水拉沙的工程措施,并辅助于草方格沙障、沙柳沙障、尼龙网沙障、化学药剂固沙等技术,按照“一改三化五配套”的标准,进行农田基建,把沙丘改造成农田、果园、牧场、庄园或修建工厂,变沙漠为良田和绿洲[3,4]。

4.2 农林牧复合生态系统的建立是沙区资源开发利用的合理途径

根据本地区自然条件和潜在的优势,以生态建设、环境改造为主,在提高生态环境质量的同时从事农牧业生产,这就要求运用生物学等新技术,逐步建立起地域性的、高效益的复合农牧业生态经济体系[5,6]。林农复合生态系统,这种模式是营造多树种、多林种、多用途、多效益的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使之形成体系,以此来改造低产农田,建立果园、鱼池等,从而组成林农复合生态系统,预计3~5 年后即可取得可观效益。林牧复合生态系统,这种模式是采用乔灌草、带片网、封育与造林相结合的办法,从营造综合防护林体系、改变生态环境入手,实现田、渠、林、路四配套,治沙造田,通过人工种草和种粮来保证牧业发展,彻底改变靠天养畜的局面。

摘要:土地沙漠化问题是人类在保护自己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中遇到的十分突出和艰巨的难题。介绍了榆林沙区的自然情况和生态历史变迁,从沙区生态环境的恢复潜力巨大、沙区生态环境的恢复效果良好和沙区生态环境面临的挑战等方面分析了榆林沙区生态环境的恢复条件和现状,并从生物与工程措施相结合和建立农林牧复合生态系统2个方面阐述了榆林沙区资源开发利用的合理性途径,以供参考。

关键词:沙区,生态环境恢复,开发利用,途径,陕西榆林

参考文献

[1]陈志清,朱震达.从沙尘暴看西部大开发中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J].地理科学进展,2000,19(3):259-265.

[2]董光荣,陈惠忠,王贵勇,等.150ka以来中国北方沙漠、沙地演化和气候变化[J].中国科学(B辑),1995,25(12):1303-1312.

[3]史培军,张宏,王平,等.我国沙区防沙治沙的区域模式[J].自然灾害学报,2000,9(3):1-7.

[4]廖太空,严子柱,常兆丰,等.荒漠绿洲防风固沙林体系的模糊综合评判[J].中国沙漠,2007,27(6):1027-1032.

[5]朱震达,赵兴梁,凌裕泉,等.治沙工程学[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8:1-2.

上一篇:基层碾压下一篇:哲学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