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理性

2024-06-24

企业理性(精选12篇)

企业理性 篇1

一段时间以来, 随着国内原材料、劳动力成本环境的改变, 以及一些企业对政策调整的短期不适应, 一些原来以廉价劳力和廉价资源为目标的外资企业选择移资劳动力成本更低的南亚和东南亚等地。如何看待这种现象?

移资是国际市场竞争的结果

近年来, 由于我国调整产业结构, 转变税收政策, 强调对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 加上原材料价格上涨和劳动合同用工制度的改变, 一些在华外资中小企业成本增加, 特别是少数依靠廉价劳动力成本获取利益的企业, 成本增幅达到50%以上。投资环境发生变化, 资金的转移就在所难免了。

外资印刷企业在一定程度上是依靠国内外的劳动力差价盈利, 所以移资到劳动力成本更低的东南亚地区是国际市场竞争的结果。早在2007年新劳动合同法出台前, 就有少数几家印刷企业撤资到越南了。部分外资企业以劳动密集型的手工“三来一补”为主, 不少是利用国内的优惠政策或获取银行贷款, 雇用大量的廉价劳动力进行原始资金积累, 然后再逐步扩张实现财富积累的。特别是珠三角地区的部分中小型企业主要就是赚取劳动力的差价。

劳动力成本, 直接影响印刷企业的利润。从经济形势上看, 越南正在学习我国改革开放初期的经济发展模式, 广泛吸引外资, 提供更多的优惠政策。因此, 很多国际企业选择进入越南投资建厂, 也是市场的选择。

引资的改革竞争的开放

步入2008年, 实施了新劳动合同法, 调整了企业税率, 国有企业与外资企业享受同等的25%税收政策等举措, 打破了以往外资企业在华的竞争优势。引进外资时我国更注重资产的优良性, 更具备选择性;在对待环保问题、影响地方可持续发展问题等产业问题时, 更加谨慎、严格。中国对外资的引进更具备选择性, 市场环境更加开放公平。

在改革开放初期, 外商首先在广州等南部城市建立了中小型印刷企业, 曾出现过个别不良商户钻政策的空子或依靠海外资本恶意降低工价、打击国内同行的情况。现在, 国内各地印刷协会、企业联合会等组织正在进行市场调查, 有望及时推出符合市场实际情况的印刷工价, 这将更好地保证国内印刷企业公平竞争的权利和合法利益。

外资企业赢得中国市场, 主要是赢在起跑线上。以前“三来一补”的外单中很多原料都来源于海外, 对于国内企业, 进口这些材料都是要征收关税的, 而外资企业却享受免税的优惠, 所以产品成本的起点就不同, 国内的企业对此类印务完全处于劣势。现在在华的投资环境与改革开放初期大不相同, 外资企业的优势不再明显, 更多的国有企业和国内大型印刷企业都有机会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 能够形成这样开放公平的市场环境, 与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密不可分, 是改革开放的成果, 令人鼓舞。

留住的是人才和技术

资金可以撤走, 设备可以转移, 但掌握技术的中国工程师队伍已经成型了, 国内印刷设备生产加工能力也与世界接轨了, 人才与技术才是产业的核心。

印刷行业对高精尖技术有很强的依赖性, 合理的管理、高级技工的“领头羊”作用可以提高一家印刷企业整体的工作效率。从印刷行业的发展趋势来看, 近年来印刷行业的新设备、新技术不断普及应用, 以前低速、单张、单色印刷机逐步被高速、连续纸、四色甚至更多色的印刷系统所取代。今后5年, 印刷行业自动化、智能化的程度越来越高, 手工劳动会越来越少, 对普通劳动力的数量依赖越来越弱, 相反, 随着人才和设备的升级换代会分阶段、分时期的结构变革, 对高级工程师、领机等技术人员的需求不断增加。当外资企业转移经营重点时, 他们看中的还是其他地区的普通劳动力成本低廉, 而对国内的高级劳动力很难大量转移。

总体上来看, 我国对印刷产业的投资比较大, 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对外资的完全依赖。我国正由印刷大国向印刷强国转变, 很多印刷基地也在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技术密集型转变, 这为我国印刷设备制造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很大的空间。目前国内印刷设备制造业的许多新技术已经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我国印刷设备也在不断升级换代, 印刷企业的员工能及时地接触新设备, 并做到熟练掌握, 没有比世界水平慢一步。FIC

文章来源:中国造纸化工网

企业理性 篇2

企业投资行为的非理性

在企业投资规模既定的前提下,企业投资内部结构成存在很大差别,有企业主动扩大生产规模的基本建设投资﹑技术改造开发投资;也有因企业销售困难而被动增加的存货资;还有企业通过合资经营﹑兼并收购等形式扩大生产规模的股权投资;等等。企业投资结构不仅决定着企业投资效益的好坏,而且对一

国经济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深化有有深远影响。

1.企业技术改造开发投资不足

传统经济增长模式决定我国企业投资结构的鲜明特点之一,就是基本建设投资占据主导地位。这种投资结构在20世纪初90年代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使得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远大于要素投入的贡献,技术进步成为决定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原有的企业投资结构中由于技术改造开发投资不足,迟滞了企业技术进步的步伐,从长远看,影响了企业竞争力和企业价值。

尽管技术改造开发投资对企业技术进步的作用已经得到充分认识,但是从实际的技术改造开发投资情况看,更新改造投资占整个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从“八五”以来逐年下降,从“七五”时期的35左右下降到30左右,同发达国家相比仍然是显得很低。美国20世纪80年代初这一比例高达77,日本制造业在同期该比例达到50,原材料行业达60,而其他工业化国家的技术改造投资比例也都在40以上。从企业技术开发的经费支出看,我国企业技术开发经费支出从1990年的133亿元增加到1994年的339亿元,增加近2倍。但是,企业技术开发经费支出占销售收入的比重却仍然只有1.37,而这一比例在发达国家一般为3到5左右。

造成我国企业投资结构中技术改造开发投资滞后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第一,技术进步的动力来源于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创造新产品所能带来的超额利润,技术进步的压力来自激烈的市场竞争。由于国有企业还不是真正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经济主体,缺乏自我改造﹑自我发展的动力和压力,缺乏应有的风险机制和责任机制。第二,我国目前的技术创新机制难以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在传统的技术创新机制下,首先由国家制定科技发展战略,科研单位﹑高等院校接受上级的技术研究和发展任务,完成任务后交给主管部门,由主管部门会同主管生产部门商量新技术的中试和生产安排。企业在接到任务后在实验﹑调试,直到生产出合格产品。在这种僵化的技术创新机制中,生产和科研脱节,企业没有成为技术进步的主体,承担起技术开发,中试和试生产的主要任务。第三,企业技术开发投资相对于企业的一般投资项目来说是高风险高收益项目,一项产品创新,从构思到设计,从开发到中试,最后成功地投入市场,成功的几率只有1-2。产品从开发﹑中试到投入生产的资金需求之比大致为1:10:100。长期以来,我国对创新企业的金融支持主要通过向其提供低息贷款的方式,而这种方式与创新企业的融资需求不相适应,影响了我国的创新企业的发展。由于我国对代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创新企业缺乏相应的金融支持制度,限制了这种具有高技术开发投资倾向的企业缺乏相应的金融支持制度,限制了这种具有高技术开发投资倾向的企业发展,这也是构成我国企业技术开发投资比重过低的原因之一。

2.企业购并投资不足

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企业面临着增长方式转变和重大结构调整的任务。党的“十五”大提出,需要以资本为纽带,建立一批跨地区﹑跨部门﹑跨所有制和跨国经营的大型企业集团,企业收购兼并被提到战略高度。然而,反观90年代以来我国的企业收购兼并所走过的历程,政府干预式的非市场化痕迹十分明显。政府干预过多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政府主管部门出于地方保护主义的需要,阻碍本部门或本地区企业被其他部门或地区企业兼并,分割企业购并市场;二是政府硬性牵线搭桥,进行“调整合并”。这种通过行政手段,为了消灭当地企业亏损需要而促使资产流动的“调整合并”,由于忽视了通过市场化的产权转让优化配置存量资源的问题,其结果往往是效率不高,没有真正实现企业购并的目的。

相对于我国目前面临的巨大的结构调整任务,企业购并投资显得微乎其微,难以胜任企业购并市场的主角位置。我国企业购并投资之所以没有在企业投资中占一席之地,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就企业投资选择来看,主要有以下两方面:首先,对于发起购并的企业来说,购并往往涉及一次性较大的现金支持,这对企业内部现金流量和融资能力是十分严峻的考验。我国企业大多数是以银行为融资来源,单一的企业融资渠道,使企业缺乏稳定的资本资金来源,极大地限制了企业内部现金流量水平和融资能力的扩张,进而使大批潜在的企业购并投资由于财务和融资方面的限制难以实现。此外,为了降低购并一次性支付的额度,发起购并企业可以采取多样化的策略,以低成本达到购并的目的,如以获得控制权方式或以争夺股东代理权方式等等。但是由于

我国资本市场不发达,目前企业购并基本上采取整体接受方式,通过资本市场的低成本购并策略难以实施,这无疑增加了企业并购并投资的难度。其次,企业购并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购并对象选取是否得当和发起购并企业的出价是否合理,这需要对购并对象的经营情况和资产质量有一个科学全面的评估。发达的资本市场通过持续的信息披露机制和市场价值指标为发起购

并企业提供了可靠的决策依据,从而大大地降低了企业购并市场的交易成本。由于我国企业产权证券化比例较低,企业购并更主要依靠非证券化的产权交易中心。这种非证券化的产权交易中心一般有沟通信息﹑咨询服务﹑资产评估和法律顾问的功能,其目的是通过专业化的服务降低企业购并市场的交易成本。然而,目前的产权交易中心一般有地方政府的体改委或国资局牵头,地方在政府批准,普遍带有明显的政府背景和行政色彩,交易主体职能﹑中介职能和监督职能容易混淆,仍旧是市场化程度很低的产权交易组织,这使得我国企业购并投资与新增投资相比交易成本过大,一般企业大都偏向于新增投资,抑制了企业购并投资动机。

3.企业投机偏好明显

在企业技术改造开发投资与购并投资不足的背景下,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则由于投资环境﹑治理结构和自身竞争的制约,不愿对实体经济领域进行长期投资,产业资本失去对实体经济领域投资的兴趣,为获得短期收益,将大量资金投入资本市场,使得市场价格水平不断升高,既形成了实体经济中的泡沫成分,也逐步加大了虚拟经济中的泡沫,并成为引发金融风险和经济危机的潜在因素。反映在上市公司的股利分配政策变化中,年终不分配红利的上市公司比例由1994年不足10上升到1997年的48,而1998年更高达55以上。市场对资金的引导作用也显现出来,当企业意识到市场这一特点后,纷纷将企业投入到高收益的短期投资中。2000年,深沪股票市场发行上市了133只新股,一级市场有效申购冻结资金共157560.8亿元,每只新股平均的申购资金为1184.66亿元。按每只新股3天的冻结期计算,2000年一级市场每只新股的申购资金总额为3553.98亿元。按开盘价和上市最高价平均计算,一级市场申购者从中获利834.48亿元。全年申购资金的收益率为23.48。1996年为7.40,1999年为8.07,2000年为7.55,基本处于下降趋势。而515家国家重点企业在2000年的净资产收益率仅为7.15,远低于同年投资深沪两市股票的收益率和一级市场申购新股的收益率。另外一种投机方式则是1998年以后,出于对开放创业板市场的预期,大量的投机性资本投入到创业企业中,以获取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间的投机性资本收益,是投机资本新的表现形式。

企业市场权力的理性决策 篇3

企业的市场权力来源于企业能力或者利益相关者彼此之间的某种既有依附关系。通常,拥有市场权力的企业,需要明晰权力的基本特性、类型与效应,据此理性地选择、运用有效的权力方式、工具,即通过权力的有效利用,改进、完善与维系企业和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和谐关系,进而为企业赢得消费者、供应商、渠道成员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的信任,最终保障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实现企业的经济效率预期。

什么是市场权力

按照韦伯等社会学者的观点,权力的本质是主体能够以某种方式影响、制约或控制其他相关成员的一种能力。从权力的一般解释出发,西方经济学者认为,市场权力泛指一个组织或企业对某一行业的价格和微观生产经营决策所具备的控制程度。进一步说,企业的市场权力具体表现为企业在市场系统中对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影响力和控制力。通常,影响力与控制力是企业市场权力的两个层次,即企业一般是以特定的影响力为基础,进一步寻求对于其他相关企业的控制力。

企业的市场权力不等同于传统的其他社会权力,具体说,企业市场权力的特性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市场权力与市场及其市场经济行为紧密相关,即市场权力限定于市场组织或系统范围,而区别于其他政治、社会与法律等范畴的权力。企业的市场权力相对于市场而存在,是一种纯粹的经济权力,同时它也是人类社会打破传统的世袭、宗教、政治与家庭等各种等级制度的一种社会进步象征。市场权力与企业的市场经济行为相关,概括地说,企业的市场经济行为分为投融资、采购、技术研发与创新、生产加工制造以及分销或销售,等等,企业任何一种经济行为均可能影响甚或控制其他外部相关主体的经济行为,市场权力由此而产生。

第二,市场权力与企业的经营决策能力紧密相关。市场经济背景下,企业作为一种自主经营、自主决策与自负盈亏的生产经营主体,其重要的生产经营决策一般是以内在的资源与能力为基础,参照外部市场的供需、价格与竞争信号等,自主地进行理性的决策选择,也就是决策选择企业的生产经营规模、结构与质量,以及相应的资源配置规模、结构、时间与空间等,企业决策目标在于能够实现资源最优化配置,并获得预期的经济效率。

第三,市场权力分为横向与纵向两种视角,但一般侧重于纵向的产业链系统或微观层次的渠道系统,即具有竞争能力的企业固然会影响行业内其他在位企业的经营决策行为,但这种影响是有限的,而且不存在利益分配权力的设计安排,因为行业内各个企业通常是凭借自身的竞争优势而获得各自的市场份额与效率。但纵向产业链系统或渠道系统成员则更加侧重价值链系统的分工合作与协同,彼此之间需要超越传统的竞争力逻辑,或企业之间不再完全选择竞争行为倾向,而是遵循或服从市场理性决策能力,由此可能分享合作网络剩余。

第四,市场权力是一种让渡产权,而且通常是一组权力,即从静态与动态角度,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会通过正式或非正式契约,让渡资源配置规模与结构、生产经营规模、结构以及质量等决策权,这种权力让渡行为类似于企业内部投资者实施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投资者或股东掌握剩余控制权,而让渡企业的经营权、管理权于其他管理者阶层,由此保障或提升企业的生产经营决策理性。在产业链或渠道系统成员彼此之间同样也存在类似的所有权与经营决策权的分离现象。从而,市场权力又是产业链系统各个成员之间关于市场资源配置以及利益分配等一组权力的让渡安排。

最后,市场权力不是一种法定的权力,而是一种非正式权力或制度安排,一般是通过签约或契约安排而具体体现彼此的权利、责任与义务,通常是遵循权利与责任对等的公平法则。其中,拥有主导地位的主导型企业掌控重要的生产经营决策或资源配置权,具体的流通主导权、定价权以及利益分配权力或剩余控制权,其他企业则拥有剩余索取权。

企业市场权力来源与基本类型

企业的市场权力不是一种自上而下的系统内或体制性授权,通常,企业的市场权力大致来源于企业的理性认知能力与规范的职业伦理或市场价值观,其中,French and Raven认为,市场权力来源于六种主要因素:奖赏、惩罚、感召力、专家力、法律与信息。

根据权力的来源与作用方式,企业市场权力的基本类型包括:第一,经济性权力与非经济性权力。通常,当企业运用经济性的奖赏、惩罚等方式施加企业的市场影响力与控制力时,企业一般采用的是经济性权力,反之则是非经济性权力。一般意义上,企业最为常用的是经济性权力,而较少运用非经济性权力。

第二,直接权力与间接权力。前者是指企业直接对其他产业链成员施加某种影响或控制、约束,如采取代理授权、提高或降低代理佣金等,进而激励或影响代理商的市场积极性。后者则是指企业并非直接采取某种措施影响、约束其他成员,而是运用感召力等因素,间接地影响甚至控制其他产业链或渠道系统成员。

第三,强制性权力与非强制性权力。前者指的是企业借助自身的市场势力或者法律工具,强制性或胁迫其他企业接受某种签约条件,如供应商为了消化库存,而向代理商或零售商“砸货”,或零售商强制性要求供应商接受铺货、账期以及支付通道费用等苛刻交易条件,即具备强势地位的企业可能会强制性要求其他企业缔约,限制、控制供应商或代理商行为:后者则是企业主要借助沟通、协调等方式,利用自身的知识能力与专家力,影响其他企业。

市场权力效应与企业的理性决策

市场经济体制背景下,企业的市场权力逐步替代传统的等级制度条件下的社会权力格局。从社会宏观层次来说,市场权力现象在总体上能够促进社会进步与发展。从微观层次来说,拥有市场权力的企业具有相对的效率保障,或市场权力与企业的经济效率预期正相关。然而,有经验数据显示:市场权力是一柄双刃剑,拥有显著市场权力的企业如果过于频繁甚至是滥用经济性权力、直接权力以及强制性权力工具时,通常会显著地降低其他企业的满意度、忠诚度,进而引发抱怨、冲突现象,最终影响彼此的专业化分工与合作效率,不仅降低整体系统效率,同时也会影响企业自身的效率。

nlc202309051422

鉴于以上市场权力效应,权力主体企业必须对于市场权力必须进行理性的决策选择。具体说,企业市场权力的理性选择应该重点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市场权力的孕育根源于市场经济行为及其效率预期,以企业的理性认知与决策能力为基础,以职业伦理或价值观规范为实施与应用保障,二者不可偏颇。拥有市场优势或支配地位不等同于企业具有市场权力,企业客观上必须努力提升自身的市场认知与理性决策能力,同时端正企业的市场价值观,塑造利益相关者协同发展的经营管理理念。为此,企业需要塑造、构建一种学习型组织,完善、提升企业的知识体系,尤其是专业与公共知识体系,以完善的知识体系保障企业不断提升理性决策能力,由此提升企业自身的市场影响力与控制力。

第二,企业的市场权力来源于能力基础,但归根结底来源于最终消费者或用户的满意度与忠诚度,或决定于企业是否能够为消费者或用户创造、创新并及时地提供满意价值。由此,企业市场权力的运用必须始终是以消费者或用户为核心,并且努力提升其为消费者和用户创造、创新满意价值的能力,否则,企业将会逐步丧失其既有的市场权力。

第三,市场权力的孕育除了受到行业市场结构、企业能力等因素影响之外,还会广泛地受到社会、历史、文化、政治与法律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既会影响着企业市场权力的生成、培育,同时会影响着企业如何运用市场权力。另外,在不同的社会、历史、文化、政治与法律等背景下,人们对于市场权力的态度及其行为同样存在显著区别,从而影响着企业权力效应。

最后,从我国特殊的体制、历史与文化背景看,企业尤其需要注意处理好企业权力与政府权力之间的关系,即政府作为市场上“看得见的手”,具有对市场系统进行监督或监管的权力,现阶段,政府会逐步简政放权,客观上会激励拥有市场权力的企业依法培育、运用市场权力,目标在于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决定性作用的同时,同样充分发挥企业的理性决策能力,最终能够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效率,弥补市场机制失灵等现象。

市场权力是一种软实力,现代企业竞争以及可持续发展越来越依托于软实力。一言以蔽之,权力的精髓在于维护社会公平与正义,而与一般社会权力所不同的是,市场权力首先是以市场经济效率为中心,但除了用于追逐利润之外,权力实施者必须始终秉持效率与公平的二元法则,否则,市场权力主体必然会逐步丧失既有的市场权力。也就是说,企业的市场权力来源于各种利益相关者的让渡,而让渡与否决定于企业能力与价值观,以及各种复杂的历史、文化、体制与法律等因素,市场权力主体既需要塑造提升自身的能力,端正价值观,同时又需要高度关注行业环境、政策环境与体制环境等变化,尊重市场竞争规则,切实地提升创造与创新顾客或用户满意价值的能力,以此保障自身能够拥有、维系市场权力,最终保障企业及其产业链系统的绩效。

中小企业,要理性运作广告 篇4

理智认识广告

做广告有没有作用?这是很多中小企业困惑的问题。一些中小企业认为, 广告是种“烧钱”行为, 因此广告更应该是大企业的行为, 至少自己企业, 只有赚足够钱后才去考虑;一些广告主觉得, 很多钱都投到广告上去了, 还无法保证效果, 是不能接受的。他们甚至还认为“打广告还不如直接和卖场、渠道人员沟通效果快”。中小企业的这些想法, 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企业缺乏广告知识, 而又曾经在过去的广告活动中有过挫折引起的。英国广告学专家S·布里特曾说:现在如果商品不做广告, 就像姑娘在暗处向小伙子递送秋波, 脉脉含情却只有她自己知道。如今我们早已不是“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时代, 广告是提高产品知名度, 提升产品形象, 提醒和劝说消费者购买的重要方法。企业要想生存, 就要尽可能多地让消费者了解自己的产品, 主动把自己的产品推销出去, 而广告是一个比较有效而快速的方法。企业无论如何都要努力宣传, 但做什么样的广告、在哪里做、做多少和怎么做, 却应该根据企业实际情况科学安排。

培养自己的人才

一个广告效果的好坏和广告素质有非常直接的关联。现代广告研究发现, 广告的投放是一种科学行为, 广告活动必须由专业人才操作才可能成功。企业广告人要熟悉公司的业务和产品, 要掌握广告策划、品牌知识、市场营销知识、广告媒介知识。但现在的情况是, 一些中小企业内部几乎没有懂广告的人才, 更不要说专业人才了。很多企业把广告看作是“花钱的活动”, “只要有钱谁不会花啊, 没有必要养一个帮助企业花钱的人”;还有一些企业的广告怎么投放, 完全按照老板的意思办, 认为钱是老板的, 怎么花当然是老板说了算。稍微理性的中小企业是将整个活动广告都交给公司内部的营销人员, 认为, 广告既然是营销的一个环节, 那么广告怎么投就是销售人员说了算。这种方法虽然比前面说的好些, 但也有很大局限性。因为不是所有销售人员都接受过良好的广告教育, 广告活动虽然被归类于营销活动, 但它有自己的规律和运作方法。如果对于广告策划和创意缺乏深刻理解, 对于广告运作和投放缺乏训练, 仅仅靠一点经验, 是很难成功推出广告的。也有的企业将整个广告活动交给广告公司操作, 但广告公司对企业产品、企业文化、市场和通路大都不会很清楚, 把广告全托付给广告公司看来也是不太理性的。

因此, 对于中小企业来说, 很有必要培养自己的“广告专家”, 因为自己的专家更知道钱往哪里花, 怎么花, 也熟悉广告活动, 知道广告公司设计的广告策划书、广告作品和投放表是不是符合公司要求, 还能帮企业制定全面长期的广告战略方案。

理性的广告目标

很多中小企业由于缺乏广告经验, 对于广告目标的设计缺乏理性, 进而将企业的广告活动带入歧途。好的广告目标应该具有以下特点:首先目标切合实际情况。过大过小的广告目标不容易实现, 都是对于广告费的浪费。一些企业错误地以为广告是万能的, 只要投放广告, 就可以达到自己的目标。其次, 目标要比较明确。尽管广告目标是难以用准确的数量描述的, 但是目标本身的含义应该力求“具体化、数量化”。如果没有明确的广告目标, 广告的制作和投放基本上是听天由命, 广告的效果当然不会好。

科学的广告计划

广告计划是广告活动取得成功的关键之一, 而科学的广告计划要求企业要有长期、稳定的广告活动安排, 而不同的阶段也要有不同的目标和计划。

一些中小企业缺少长期的广告计划, 只有在遇到问题的时候才想到用广告打开销路, 提高产品知名度。也有不少中小企业一旦广告达到了目的, 便停止广告投放, 觉得这样可以节约广告费, 孰不知长期停止广告, 会有产品逐渐被消费者忘记的可能, 如果真出现了这种情况企业再重新投放广告, 将比连续的广告计划花费更多。这如同一壶水烧到80度了以后, 如果晾凉了重新烧, 所用能量会超过连续烧水所耗费的能量。缺乏科学的广告计划, 还很容易改变广告制作和投放的风格。有的企业因为一次成功的广告提高了产品知名度, 但之后企业没有坚持成功的广告路线, 而是盲目抛弃或是随便转型, 结果使产品的市场优势逐渐消失。有一家小有名气的药品企业, 凭借着独特的广告赢得了消费者的目光, 并占据了不小的市场份额, 但这时那家企业认为原来的广告不能体现产品身价, 结果请了最具人气的明星助阵, 因为产品和明星没有丝毫的契合度, 无法得到大家认可, 产品随即出现了销售问题。

理性的广告计划还表现在广告安排要符合产品的生命周期。同样的产品不同阶段的广告目标应该是不同的, 比如, 新产品阶段, 广告应放在提高产品的知名度上, 最大限度地吸引消费者接触产品、使用产品;而产品被消费者接受后, 广告目标应该是尽量提高消费者的购买量, 充分占据市场;当产品为市场广泛接受以后, 广告也应该经常性地投放, 以提醒消费者购买该产品。针对处于不同生命周期的产品, 要应时而变, 灵活调适广告策略。

理性地制作和投放

所谓理性制作和投放, 是说中小企业在制作和投放广告时, 要有自己的主见, 而不能一味模仿别人的广告。中小企业资金不足, 不能在广告上投入大量费用, 所以, 广告一定要以创新打动人, 让消费者对广告有过目不忘, 并迅速对产品产生好感, 产生购买热情。如盲目模仿大企业或同类型产品的广告, 由于缺乏新意, 只会是花钱为别人打了广告。前几年, 淘宝网上有一家店铺销售年轻女性服装, 由于没钱打广告, 店主就在广告图片上开动脑筋。她发现当时别人的图片大多都只展示服装, 毫无生气, 就开始低成本雇佣一些没有名气的模特, 并购买一些鞋子、包和一些美观廉价的饰品, 对模特进行整体搭配, 在网上提供模特的全身搭配服装图片。这在当时的网店中很少见, 结果小店生意异常火爆, 买主不但买了大量的衣服, 还要求买配饰。

理性选择投放的方式和媒介也是中小企业广告成功的关键之一。电视广告是接触受众最多的, 但费用异常昂贵, 恰当地选择广告媒体和广告投放方式, 同样可以使企业广告受到大家的关注。很多中小企业从自己的产品特性出发, 不去挤电视广告独木桥, 而是制作一些精巧可爱的FLASH投放在网络上, 和目标受众产生积极的互动, 既可让消费者充分了解产品的性能, 也减少了广告费用的投入。商家根据自己的产品特性, 利用新媒体为自己的产品投放广告, 虽然不如大众媒体容易引起众人关注, 但是把广告直接送到目标消费者那里, 效果也很好。

真诚与广告公司合作

在和广告公司打交道的过程中, 中小企业要注意理性合作。第一, 选择好伙伴。找对广告公司, 比找有名的大公司效率更高。因为观念一致、门当户对会使双方的合作更为真诚。大

公司虽然人才相对多, 广告服务水平相对高, 但是选择他们也有不足。中小企业一般广告投入不会太多, 很难成为他们的重点客户, 大公司也不会将自己的全部精力放在盈利不多的中小公司身上。第二, 真诚合作。优秀的广告策划都是建立在对产品、对市场充分了解的基础上的, 中小企业一旦确定了广告公司就应该真诚合作, 使广告公司充分了解自己的情况, 对待广告公司的专业建议要认真思考, 充分合理运用广告公司的资源, 同时给予广告公司合理的广告费用。第三, 不能甩手不管。一些企业觉得, 反正有广告公司为我策划, 广告我就可以不管了, 只要价格满意, 其他是广告公司的事。其实不然, 一则好的广告是广告公司和广告主共同合作的结果, 广告公司在广告策划创意以及传播投放上可能是专家, 但对于产品和市场, 还是广告主最有发言权。因此, 什么样的广告能打动消费者, 广告主应该充分把握, 全面衡量, 在广告活动的每一个环节上, 广告主都要认真把关。

理性看待广告效果

对平安企业文化建设的理性思考 篇5

——企业文化建设专题讲座有感

重庆平安寿险杨学连

听完包政、陈惠湘、郭梓林三位专家有关企业文化的专题讲座,收获颇多,但更多的则是让我加深了对企业文化的再认识,特别是加深了对平安企业文化建设与推广的理性思考。强烈地感受到作为平安的一名高级管理干部、特别是作为“远离总部”的二级机构负责人,对平安文化的建设与推广理应承担的神圣责任和崇高使命!

不庸置疑,企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企业文化的竞争。事实证明:“世界500强企业中,绝大多数都拥有自己独特的企业文化。”因为企业只有拥有浓厚企业文化,才能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激发创造力、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增强企业的长期竞争优势。

然而对中国的企业来说,企业文化建设的薄弱正是中国企业急需解决的重大课题。部分管理学家认为:“中国的企业文化的建设还处在初级阶段,把企业文化的建设上升到管理的高度以及把企业文化转化为生产力都还有很长的一段路子要走;严格地说,目前中国的企业还没有能够建设一套适应今天现代文明要求和商业竞争要求的文化价值体系。”我不想去深究和证实管理学家们的说法是否准确、真实地反映着中国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但至少有两点我们可以肯定的说:一是企业文化的建设已经成为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内容;二是企业文化的建设是一项包括塑价值观、行为准则等在内的长期而艰巨的系统工程,绝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

正如马总所说:“平安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具有一定特色的平安文化,平安文化已经成为平安事业健康成长的肥活土壤,平安理念也在逐步地根植于每一位平安员工的脑海中,并影响着员工的言许。但是,由于各分支机构对平安企业文化的宣导乏力,平安文化已不断受到各种文化和思潮的衡释、冲击和分化,与平安企业文化的建设的初衷有些相背,已经严重地制约着平安企业文化发展和延伸。”事实上,这一方面表明平安企业文化的社会根基还欠牢固、对平安文化与社会文化的整合、再提炼的能力还较为薄弱;另一方面寓示我们着要把平安企业文化建设成为一流的企业文化的艰巨性和使命感。

从现实来看,平安企业文化的建设与管理的模式还存在许多不足。企业文化是一个系统工程,也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从属于社会体系中的亚文化。平安的整个文化运行系统应该是一个动态有序的开放系统。从平安内部建设来看,必须改变现行的自上而下的灌输、培训与濡化的单向文化运行方式,采取集团文化思想文化建设部门员工的双向整合运行方式,整合广大员工思想、吸取精华进而丰富平安文化的内涵;同时,平安企业文化为社会文化的一部分,也必须通过平安企业文化传媒或传播者社会文化的双向互动的文化运行管理模式,通过整合和交流、提高平安企业文化的层次。但恰恰相反好是我们对平安企业文化的运行管理模式方面存在的模糊和欠缺,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平安企业文化的发展和延伸。

当然,身为平安高级管理干部中的一员,在加强业务经营管理能力的同时,主动积极地承担起对平安企业文化的积极倡导和大力推动,加强员工、客户对平安企业文化的高度认同,这是建立、推广并确保平安企业文化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我们作为高级管理干部对平安企业文化的建设与推广理应承担的不可推御的责任和义务。

企业文化的建设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特别是要把平安企业文化建设成为一流的企业文化,那更须要我们全体平安人的共同努力和长期奋斗。特别是平安的高级管理干部,则更应该成为高扬平安文化大旗的呐喊者!做倡导平安企业文化宣导、推动的急先锋!在平安面临着与强大的国际、国内保险公司的竞争和抗衡、特别是在企业的竞争日趋激烈并最终转向企业文化的较量时,作为平安的高级管理干部,应该把加强对平安企业文化的高度认同、积极倡导、大力推动,为全力实现:“一个品牌、两个终身”的目标而奋斗。并通过对“竞争、激励、淘汰”三大机制的贯彻与执行,落实对员工终生规划、客户的终身保障的“两个终身”,信守平安的“四大承诺”,实现平安的“五个最好”,为全力塑造一流的“平安品牌”而努力。这是作为我们平安高级管理干部的最高准则,这应该作为贯穿平安高级管理干部经营管理的最高指导思想。

企业文化是建设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特别是要把平安文化建设成为独具平安特色的一流的企业文化,这一方面是需要我们平安高级管理干部要加强对平安文化的认同高度和履行深度,另一方面更是对我们高管理管理干部现实的能力提出的严峻挑战,为迎接二十一世纪的竞争和挑战,实现平安远大的目标,更需要大量具备迎战二址一世纪挑战的能力和素质高级管理干部。作为平安的高级管理干部,他必须具备以下素质或能力,否则在即将到来的新一轮竞争中,他将会在亲自贯彻“竞争、激励、淘汰”三大机构同时,淘汰掉自己。

一、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战略管理能力。平安作为全国性公司,二级机构大多为省级公司,其他哉的分散导致了管理辐度较宽;同时,平安的业务发展很快、机构的扩张能力很强,地域差异又较大,决定了平安的高级管理干部必须具有把握宏观大局、决胜千里管理能力。特别是作为各级机构的负责人,则更需要具备这种把握宏观大局的战略管理能力。同时,作为平安的高级管理干部,还应具有长远的战略眼光,既有立足现实、又有规划未来的战略管理能力。

二、对平安文化认同下的高度使命感和责任心。知识化、年青化是平安高级管理干部的特点。这些干部为平安的建设和发展立下了汉马功劳。如今,他们都身居管理层要职,掌控着一个单位或部门的发展和生存。如果缺乏对平安文化的认同,缺乏对平安的发展所赋予的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的正确理解与认同,工作中便会缺乏主动,缺乏创新,缺乏进取精神,敷衍塞责,得过且过。这种人在平安的高级管理干部队伍中虽然是极少数,但影响很晋劣,手中的权力会成为危险的工具,既损害了集体又毁坏着个人,潜在威胁和危险很大,而且会成为平安朝着伟大目标前进的绊脚石,这样的高级管理干部,平安有理由说“不”。

三、具备较强的管理能力,特别是团队建设、人力开发的能力。作为平安的高级管理干部,他应该是业务的“专家”、管理的“强者”。特别昌在推崇“人性管理”的今天,作为高有管理干部,必须掌握现代管理的精髓。我们常说:“企业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其内在含义不仅仅是企业员工整体素质的竞争,更重要是企业与企业员工队伍集合力水平的竞争,我们不仅要比较谁拥有的员工素质更高,同时更要较量谁的员工队伍人心更齐。”而要把发展员工培养成一个坚诚团结的学习型团队,这需要作为平安高有管理干部具备以培养团队精神、塑团队理念为终极目标的管理能力。特别二级机构的高级管理干部,更要修炼团队建设、人力开发的能力。干部与员工的一个重要区别就在于“员工管事、干部管人”,特别是高级管理干部,更重要的就是“管好人”,“活用古人、能用今人、借用他人”,充分调动下属员工的积极性,加强员工生涯规和技能培养,培养一支高效精干的团队。事实证明“大凡成功的管理者都是通过“管人”来实现的,而失败的管理者大都是“管事不管人或管人无方”造成的。因为优秀的管理者都知道怎样让团队保持高度一致,齐心协力。

四、极具影响的人格魅力。放眼全球,成功和优秀的管理者,其身上都流溢能让人感受到很强的人格的魅力。作为平安的高有管理干部也同样必须具备高尚的素质和修养。古人说: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一个平安高级管理干部必须具有心胸博大、严于律已、关心他人、清正廉洁、坚守信誉„„这些自古便被奉为国人追求的美德。有人说:“你的人格有多大,你的企业就有多大”。因为良好的人格魅力是吸引员工的重要前提。很驻华想象把权力当作淫威工具的管理干部能管理好其下属,能管理好一个公司、一个部门。因此,作为平安的高级管理干部,特别是各级机构的负责人,一定要具备高尚的人格,否则就会不可能培养出一支团结高效的组织。

五、自我超越、不断创新的能力。追求卓识、改革创新是平安永远的倡导,平安的业务也正是因为在不断地超越过去才取得了快速发展;平安的人才素质、管理水平也正是在不断地超越中取得很大地提高。如前所述,平安是一个成长较快的企业,扩张能力很强,企业规模不一,管理方式各异,因此任何一成不变、因守僵化的管理方法都是徒劳的。企业在变化,我们的管理内容及管理方法不得不变。而要把握住这种“变”,我们自身的能力就得不断地提高。企业的成长,其实就是管理者的成长;人成长一分,事业就长一分;管理者长一分,企业就成长一步。特别是面对未来的竞争,我们必须不断地吸收新东西,不断地抛开陈旧的观念,融通中外的先进知识和技术,兼手并蓄,不断超越自我,不断创新提高,否则,我们会被别人超越,会被时代超越。长江后浪推前浪,在竞争不激烈的社会里,你可以为一时的成果陶醉一生,但在竞争如战争的时代,也许你只要陶醉一时,就可能永远被淘汰。不断创新就是要不断地加强学习,不断地“洗脑”、“充电”。拒绝学习是管理者最大的危险,而拒绝学习又往往是成功管理者最可能犯下的错误,因此,作为平安的高级管理干部,也只有不断的学习,克服经验主义、不断地超越,做改革的创新的急先锋!·

理性看待 大企业群体的崛起 篇6

近日,中国企业联合会发布了“2013中国企业500强”排行榜。这个汇聚中国大企业发展情况的榜单已经连续发布了12次,成为反映中国经济的晴雨表。2013中国企业500强的整体规模继续扩大,首次跨上50万亿元台阶,入围门槛提高到了198.67亿元,有86家企业入围世界500强。在体量继续大幅扩张的同时,效益增速却放慢了脚步。2013中国企业500强营业收入总额比上年增加了11.6%,增速大幅回落12.22个百分点;归属母公司利润总额2.17万亿,比上一年增长了3.58%,其中亏损企业有43家,亏损面比上年大幅增加。中国企业500强的收入利润率与资产利润率也连续两年出现下滑。此外,经济增速趋缓的背景下,煤炭、钢铁、建材、航运等多个行业出现了行业性的绩效大幅下滑现象。经济升级的前提是企业升级,在当前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我们需要关注的不仅是大企业的财务绩效指标,还需要认真思考企业转型升级的努力方向。

传统发展模式难以持续

当前中国大企业的总体发展状况不佳,资产、收入和利润增长相背离,传统发展模式难以为继。从2002、2008、2013三个年度中国企业500强的数据来看,2008中国企业500强与2002中国企业500强相比,资产总额、营业收入总额和利润总额的比例分别为2.29倍、3.58倍和4.45倍,说明在这段时期,中国企业500强以较低的资产增长率收获了较高的收入增长率和更高的利润增长率,投资回报很高,大企业总体处于良性发展的状态。2013中国企业500强与2008中国企业500强相比,资产总额、营业收入总额和利润总额的比例分别为2.52倍、2.28倍和1.57倍,说明在这段时期,中国企业500强以较高的资产增长率收获了较低的收入增长率和更低的利润增长率,投资回报很低。这种资产、收入和利润增长的背离决定了我国大企业传统的发展模式已经难以持续,若想持续发展,要么让资产扩张速度降下来,要么让收入和利润的增长速度跟上去。

我国经济目前已经进入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经济将从过去年均10%左右的高速增长阶段,转入平均7%左右的中速增长阶段。这是一个打造升级版经济,走向新繁荣的重要时机。企业管理本质上是企业与变化着的背景或环境不断对话的过程。由于大企业的规模庞大,通常横跨多个产业领域和区域,内部关系复杂,从市场第一线到最上层的战略决策中心要经历许多程序,且不一定能做出有效、正确的决策,因而常常导致大企业在应对市场变化时缺乏灵活性。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2%、3%是常态,但企业是可以盈利的。而中国增长低于6%,大部分企业就不能盈利。因为我国的企业主要靠要素的投入,靠市场容量快速扩张;如果市场增长得快,流动性好,企业就能够赚钱,但很多企业还没有学会如何在市场需求增长放慢的环境中,依靠技术进步和提高生产率来盈利。

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阶段产生的惯性作用下,我国大企业已经跑的太快了。在没有重大创新突破的前提下,当前我国大企业的收入和利润是不可能跟上资产增长速度的,立足当前经济和企业发展的实际,降低资产负债率,控制好财务风险是今后一段时期的明智选择。在经济升级背景下,大企业要主动适应环境变化,练好内功,把握好发展节奏。

创新驱动和产业升级是主攻方向

经济下行阶段是倒逼市场主体从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的重要机遇期,也是我国大企业转型发展的关键时期。在经济升级背景下,我国大企业需要尽快明确经济中低速增长条件下的战略定位,建立创新驱动的发展模式。

2013中国企业500强有431家填报了研发数据,共投入研发资金5400多亿元,比上年增长了11.37%。2013中国企业500强专利数大幅提升,共拥有专利33.27万项,比上年增加了28.75%。在大量的创新投入和创新成果之上,我们必须关注中国大企业长期创新战略与研发投入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目前来看,许多大企业都是根据自身盈利和资金状况来安排研发支出;一些战略短视的大企业甚至把研发投入作为企业的利润调节器来使用,而不是把科技研发当成打造技术竞争优势与核心竞争力的长期战略。2013中国企业500强的研发资金增幅有明显回落,略低于营业收入增速;平均研发强度为1.27%,连续两年下滑;其中,有104家企业的研发投入出现了负增长,较上年增加了28家。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需要更多走创新驱动发展道路的大企业,今年500强企业中,只有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两家企业研发强度超过10%,研发强度超过5%的企业只有12家,还需要更多的企业加大创新投入。

与世界一流大企业将创新作为企业长期战略,尤其是作为应对危机和走出危机的重要手段相比,中国大企业对创新的重视度明显不够,尤其是缺乏长期创新战略。世界银行今年发表的一份报告则指出中国急需技术创新,长期依赖于粗放式增长模式的我国大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存在有明显的不足。许多重要产业对外技术依存度高,核心技术受制于人。虽然很多产品标注为中国制造,但研发设计、关键部件和市场营销都在国外,40%以上的产品销售额,要支付给国外专利持有者,只有加工、封装等劳动力密集型环节在国内,产品附加值低。从竞争优势看,中国大企业主要体现在低成本制造和低成本研发,企业大多是规模效益型、人力密集型和资源控制型,而世界级的大企业更集中于核心技术垄断、品牌营销和供应链管理,在全球产业分工格局中更具有主导权,像大唐电信那样能够主导国际产业竞争格局的企业更是凤毛麟角。当前最关键的是突破依靠成本和资源投入的传统发展路径,多在创新驱动上、多在产业升级上做文章。

产业结构调整应持续深化

中国企业500强产业结构正在发生积极变化。在2013中国企业500强中,制造业企业的数量和收入占比都有所减少,服务业地位有所加强。2013中国企业500强中,制造业企业有268家,减少4家;服务业企业148家,增加3家;金属加工类企业数量有所减少,接近消费端的企业数量有所增加。近年来,服务业与制造业大企业之间的增速差距不断缩小;2013中国服务业企业500强营业收入增速为15.13%,2013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营业收入增速为7.68%,服务业500强营业收入增速首次超过了制造业500强。这其中有制造业发展明显放缓的影响,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大企业产业结构的积极变化。

但总体上看,中国企业500强的重化工特征依然十分突出,现代服务业、高端制造业、信息产业的发展严重滞后。广义分类统计结果表明,在2013世界500强中,广义金融业的上榜企业为106家,仅比广义重化工业少2家,其营业收入占比为21.08%,比中国企业500强中广义金融业收入占比高出9.55个百分点。美国500强的服务化特征十分突出,在2013美国500强中,占据行业数量分布第一位的是广义商贸服务业,一共有78家企业上榜,其营业收入占美国500强的19.53%,在全部行业中同样占居第一位;其次是广义金融业,有72家企业上榜,营业收入占比为17.66%。

中国企业500强中,广义信息业发展明显落后,广义保健服务业的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在2013世界500强和2013美国500强中,分别有63家和62家广义信息业企业上榜,上榜企业数量均在广义行业大类中居于第3位;广义信息业营业收入占比在2013世界500强和2013美国500强中均位居广义行业第四位,分别达到了11.96%和13.22%。而在2013中国企业500强中,广义信息业只有11家企业上榜,除了4家通信企业外,其实真正的信息业企业只有7家;广义信息业对中国企业500强营业收入的贡献非常小,仅占营业收入的4.03%,居于行业大类第7位。2013美国500强中有28家广义保健服务业企业入围,贡献了2013美国500强营业收入的4.94%;2013世界500强中有7家广义保健服务业企业入围,贡献了2013世界500强营业收入的1.12%;而在2013中国企业500强中,仍然没有相关企业入围,中国广义保健服务业的发展总体上看尚处于起步阶段,企业规模还有待进一步做大。

我国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理性思考 篇7

1 会计政策选择企业中实施的必然性

1.1 必然于企业各方面关系

基于现代企业里相关的利益集团主要有投资者、经营者、国家、劳动者以及债权人等, 企业选择的会计立场可以站在不同的角度考虑。企业会计政策的选择从不同角度出发, 贯穿于企业从会计确认计量、记录、报告等诸多环节构成的整个会计过程。选择、制定企业的会计政策, 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一种必然结果。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会计信息使用者的范围从单一的国家扩展到股东、债权人以及社会公众。为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 企业对会计政策的选择就应该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包括所处的环境、所具有的经营规模和经营状况等, 恰当地反映其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1.2 必然于会计工作者

会计职业判断是在财务报告编制中的一个决策过程, 这个过程是建立在会计人员的逻辑分析能力、积累的经验、专业知识以及遵循客观、谨慎原则的基础上进行的, 反映了会计人员面对某些特定情况以及不确定环境下作出合理决策的能力。明智的财务信息使用者应当结合财务报表的附注来阅读财务数据, 从而把握企业管理当局选择会计政策的基本立场和具体影响, 以便由表及里、去伪存真, 正确理解财务报表的内涵。

2 我国企业会计政策选择面对的难题

2.1 企业追求利益的盲目性

利润指标是企业股东衡量管理当局经营业绩的重要指标之一, 同时也是计算管理者报酬的重要依据之一。大多数企业选择会计政策是偏向于激进的, 往往站在政府的对立面上, 他们最主要目的是尽可能多的为自己捞钱, 从会计准则中找漏洞、钻空子。

2.2 债务契约的逃避性

债权人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 降低风险, 通常在债务契约中规定一些限制性条款, 例如最低限度的流动比率、利息保障倍数、限制对资产的清理和转移、限制公司举借新债等。在各种契约的约束下, 管理者为了获得更多的报酬, 在进行会计政策选择的同时还会积极进行生产性寻利 (包括物资资本和人力资本的投资、技术和制度安排的创新、研究与开发活动、正常市场条件下的公平交易等) , 会把生产可能性曲线向外推移, 增加全社会商品和劳务的供给量。

2.3 对政府和市场规制机构的关注的躲避

中国证券市场起步比较晚, 发展不成熟, 资本市场是受政府高度管制的市场。企业的上市交易、配股、增发和收购都必须接受中国证券会的审批, 企业必须提高反映其经营业绩的各项财务指标, 避免因其业绩不好或指标不符合标准而被处罚、停牌和退市。许多企业为了股票发行及上市, 通过选择平滑利润的会计政策来确保企业连续三年赢利。

2.4 应对税收

向政府缴纳税金会增加企业的现金流出, 最终增加公司的运营成本。所得税的征收以利润为基础, 选择不同的会计政策, 会直接影响利润的计算。企业管理者在研究现行税收法规的基础上选择一些会计政策来尽可能地降低应缴税金。

3 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原则

企业会计政策的选择不是一个单纯的会计问题, 它是与企业相关的各利益集团处理经济关系, 协调经济矛盾, 分配经济利益的一项重要措施。企业在选择会计政策时, 不能只考虑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而必须兼顾方方面面。因此, 企业做出正确的政策选择需要有企业政策选择的原则作为标准。

3.1 保证合法性

企业会计政策的选择应当是在准则、制度规定的可供选择的会计原则、具体处理方法内的取舍, 这样才能保证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具有可比性和真实性可靠性。超越这个范围就是违法行为, 应当承担法律责任。

3.2 从宏观经济出发

由于企业会计政策的选择会直接引起一定时期各会计要素的变动, 因此企业选择会计政策要充分反映国家总体经济形势和现实, 考虑会计政策选择的宏观经济后果。

3.3 坚持一贯性

企业选用的会计政策前后各期应当保持一致和连贯, 不得随意变更。但也不能保证不出现特殊情况, 对于企业会计政策的重新选择, 应当按照会计准则、制度要求进行相应的账务处理, 并在财务报表附注中加以说明, 以使会计信息使用者能把握企业管理当局选择会计政策的出发点和具体影响, 以正确理解会计信息的内涵。

3.4 保证适用性

企业选择会计政策时, 理所当然地应与本企业的生产经营特点和理财环境相结合, 即企业在选择会计政策时应考虑行业特点、企业生产经营规模、内部管理、企业经营业绩、现金流量、偿债能力等多种因素。

3.5 遵守职业道德

遵守职业道德是会计人员上岗执业的必备条件。近年来, 一些企业由于利益驱动, 通过滥用会计政策进行会计操纵的现象十分严重。因此, 加强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对于企业各方面角度都是非常有必要的。

4 会计政策选择理性思考方向

目前我国企业会计政策的选择仍滞留在低层次上, 如为了获得纳税好处或为了有利于筹资。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今后我国企业会计政策选择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并朝规范化和高层次方向发展。

4.1 通过有效激励企业管理者的行为规范

激励问题是公司治理的核心问题, 是长期困扰我国企业的关键性问题。有效的激励手段能够使经营者的目标利益与所有者的目标利益趋于一致, 以增强公司经营者对股东的责任心与忠诚度, 减少经理人员的道德风险, 提高会计政策选择的合理性。

4.2 完善企业治理结构, 形成管理体系

在现代企业制度下, 科学的法人治理结构的核心是通过特定的治理结构和治理程序, 在利益相关者之间形成相互合作、相互制衡的机制。根据企业治理结构理论, 股东会拥有出资所有权, 董事会拥有法人财产权, 经理人员拥有法人代理权, 监事会有出资监督权。增加上市公司董事会的独立董事, 特别是保持一定数量的具有专业知识、经验丰富的、并具有独立判断能力的独立董事是完善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以及对经理层实行有效监督的重要措施。

4.3 形成企业会计制度, 保证满足会计制度选择原则

要制定出科学完善的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 首先, 应建立有多方利益关系人参加的会计准则、会计制度制定机构, 其中既有学术界又有企业界, 既有政府部门又有民间组织, 既有审计机关又有会计职业团体, 以便使会计准则、会计制度所确定的会计空间尽量与利益空间相吻合。其次, 适当调整企业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 缩小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空间, 限制企业随意变更会计政策。再次, 尽快制定会计政策披露规则, 对会计政策披露的内容、方式、时间、格式、范例等予以明确而具体的规定, 减少信息的不对称性。

4.4 完善和修改相关法律法规, 尽可能减少法律法规的漏洞

现时期的法律法规存在很多的缺陷和“真空地带”, 这就给企业利用会计政策选择达到自己非法目的机会, 因此, 有必要健全法制建设, 加大执法力度, 杜绝企业利用会计政策选择操纵利润、粉饰报表。

4.5 提高企业会计人员的职业素质

要采取多种形式对企业会计人员进行教育, 不断提高他们个人的素质, 让他们充分认识到会计政策选择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确保企业会计人员做到既具有扎实的会计知识, 又具有积极的创新意识;既具有敏锐的职业眼光, 又具有充分的主观判断能力。培养企业会计人员高水准的职业判断能力和合理的会计政策选择会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

5 结论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企业拥有会计政策选择权的初衷是让企业能真实客观地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但实际上却构成了管理当局牟取不当利益的手段, 加剧了会计信息失真, 产生了不良的经济后果。面对当前的企业状况, 有必要了解企业会计政策选择的必然性和重要性。明确会计政策选择的原则, 通过完善企业结构、企业会计管理结构, 明确会计政策, 完善法律法规, 提高企业会计人员素质对于企业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能为企业带来相应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企业社会责任目标的理性抉择 篇8

那么,企业的社会责任目标究竟如何选择与定位呢?本文通过研究企业财务目标与社会责任目标之间的关系,致力于能够对社会责任目标做出一个理性的抉择。

一、社会责任目标

20世纪30年代的世界经济危机让人们开始认识到,公司经营目标不能仅仅局限于追求利润,公司对企业投资者、股东以外,对其他社会群体及个人同样负有责任,这就是公司的社会责任。对于公司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目前主要存在四种学说,即股东利益最大化的社会责任、最低道德要求的社会责任理论、股东以外其他利益主体的利益得以保护的社会责任理论及良好公民的社会责任理论。上述四种理论在不同层面上对公司承担社会责任的范围和程度做出了要求。

最低层次的公司社会责任是法律责任,企业只要不做出损害他人合法利益的行为,或在对他人合法权益造成侵害时担负起赔偿责任,就算是承担了应有的社会责任,即最低道德要求理论。而最高层次的公司社会责任是达到道德标准,如一个良好公民般乐于助人,积极解决社会问题,即四种社会责任理论中范围最广、程度最深的良好公民理论。股东以外其他利益主体的利益得以保护的理论所涵盖的范围介于上述两种理论之间,要求企业维护与公司有利益关系者的相关权益。而最后一种——股东利益最大化的社会责任理论只强调企业责任就是使股东获得最大化的收益,除此之外,企业不承担其他社会责任。

二、社会责任目标与财务目标的关系

1、社会责任目标与财务目标的一致性

2007年对中国企业经营者4000多份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近七成(69.7%)的企业经营者同意“履行企业社会责任会增加企业成本”。不可否认,在短期内,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所产生的费用会造成企业盈利的减少。但长远来看,企业社会责任目标的实现是帮助企业实现利润目标、提高企业整体素质的有效手段和工具。

因为企业承担的这些社会责任并不只是增加了企业的成本,它同时也增加了企业的社会声誉、提高了企业形象、扩大了在消费者中的知名度。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消费者除了关心企业产品的质量跟服务水平之外,开始更多的关注企业的整体形象。反而那些不负责任的企业会因该指标不达标而付出高昂代价。

社会责任目标的制定与实现对外体现了一个企业的良好公德形象,对内也有利于企业凝聚力的提升,员工的利益得到维护能从根本上激发员工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有效的降低内部管理成本。企业内外因素都得到良好发展,自然会使企业价值大幅度提高。

2、社会责任目标对财务目标的消极影响

企业在承担社会责任时一定要量力而行,如果不考虑自身的财务状况,而盲目制定社会责任目标,很有可能会危及企业的生存发展。企业归根结底还是一个自收自支的经济组织,其主要责任还是经济责任,而非社会责任。在制定社会责任目标、或实际进行承担社会责任的行为时,应是有计划、有预算的,尤其是在慈善事业等方面,不应该冲动的倾囊相助为求社会公众的短期赞赏。

三、如何制定合理的社会责任目标

任何事物都有其正反两面的作用,从上文的讨论中,我们已经了解到,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有其积极地作用,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弊端。只有社会责任目标与财务目标并重,从企业实际状况出发,真正寻找到一种有助于企业长远发展的方式来确定社会责任的履行情况,才是对社会责任目标进行理性抉择的过程。

1、理性社会责任目标的原则是提升企业利润

企业所承担的社会责任不能超过企业现有资本水平和承受能力。找出影响企业经营发展状况的关键利益者,围绕这一关键群体实施社会责任活动,满足该群体需求的同时势必起到了提高企业绩效的作用。没有任何企业有能力满足整个社会群体的需求,如企业的一时冲动之举促使更多的社会群体对企业在社会责任履行方面提出更高的期望,则会使企业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持续负担过多的社会责任,将使企业不堪重负,但如若没有满足社会群体的期望,将带来这些公众的不满,反而损害了企业形象。所以,以提升企业利润为基本原则,承担关键利益相关者需求的社会责任,才能使社会责任目标与企业财务目标得到统一。

2、应以端正的态度履行社会责任

企业的社会责任目标应服务于财务目标的实现,但这并不意味着企业应过于苛求利润的回报,应以真诚的态度去面对所承担的社会责任。企业管理者应首先从主观上提高对社会责任认识,然后将其融入到企业文化中,通过制定相关政策、对员工进行培训教育等手段,使承担相应社会责任的观念深入人心,这样才能全面贯彻执行企业的社会责任目标。如若企业只是为了私利而做一些门面功夫,最终会遭到社会及关键利益群体的谴责。所以,端正态度,才能真正履行好企业的社会责任。

参考文献

[1]、周凯.《非常态下的企业社会责任》中国青年报.2008.7

[2]、王星韵.范明.《论公司的社会责任》.2006.11:82-83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理性思考 篇9

思考之一:关于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主体问题。创新主体一定是企业全体职工。这一论断是建立在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是企业现代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理论基础之上的。诚然, 企业专兼职政工人员, 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主力军, 是广大职工进行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核心力量, 他们在思想政治工作的实践与创新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是企业现代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全体职工是企业管理的主体, 所以, 全体职工必然是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主体。如果创新只局限于企业专兼职政工人员, 那就否定了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是企业现代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基本论断,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实践及其创新也就失去了群众基础, 就成了无源之水和无本之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的今天, 职工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原动力, 战略由职工执行, 流程由职工运作, 产品由职工实现, 也只有以广大职工为主体,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才能落实到企业的每一个环节和每一个角落, 不留空白点,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新才真正具有鲜活的生命力和永恒的创造力。同时, 广大职工是实现企业经营管理目标、执行企业经营管理制度、提升企业经济运行质量的主体, 他们围绕提高企业凝聚力、向心力和核心竞争力, 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既需要自我约束职业行为, 又需要监督和调整别人的职业行为;既需要在民主管理程序中向决策团队质疑决策行为, 又需要在与外部沟通工作的过程中转化他人的职业行为, 这种种行为都包含思想政治工作因素在内, 这就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现实性、广泛性和互动性, 也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全员化的具体体现。企业思想政治工作需要企业全体员工的认同并自觉自愿去实践, 只有这样,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才能真正与企业生产经营工作融为一体, 才能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思考之二:关于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内容与形式问题。内容与形式, 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问题。形式服从内容, 内容由形式表现出来。思想政治工作无论怎样创新, 内容与形式都必不可少。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 必须要有针对性和符合现实性, 应当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 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当然, 不是说过去的内容都要摈弃, 过去的许多内容, 在今天来说还是管用的, 比方立党为公, 爱国主义教育等方面的内容, 该继承的必须继承, 但要在增强时代感、加强针对性上下工夫, 使其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较强的思想政治工作效应。而创新是增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的关键, 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有所突破、有所前进的希望。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教育企业职工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建设创新型国家中发挥作用、提高广大职工的社会责任感、增强职工的竞争意识和风险意识、企业协调发展与维护职工权益、要求广大职工让自身价值观通过工作业绩与企业价值观实现根本回归、加强职工心理健康疏导等, 已成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内容。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有了创新, 也要有形式的创新与之相适应, 作为载体, 形式有时比内容更为重要。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决策及其运作要依照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企业经济运行的特点和本身工作的规律, 制定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任务、措施并努力实施, 这个过程, 就是一个需要创新的过程, 一个需要新方式方法解决问题的指导原则。创新的目的就是要增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 发挥更大的作用。如果形式不创新, 广大职工群众对思想政治工作丰富、新颖的内容就无法接受或者不易接受, 我们所创新的内容也会付之流水。所以, 只有内容与形式的同时创新, 互为作用, 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才真正出成果, 才能因此丰满壮大。近几年来利用网站宣传、光盘电教、竞聘演讲、传播企业管理文化、建立廉政教育活动室、设立公积救助基金等方式乃至红色旅游对职工进行教育, 就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形式。

思考之三:关于推行思想政治工作绩效管理的问题。推行思想政治工作绩效管理, 既是思想政治工作本身实现科学化的需要, 也是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管理现代化相适应的需要。这一论断是建立在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是企业现代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理论基础之上的。思想政治工作也要讲绩效。绩效管理是现代企业普遍采用的提高效率、增强活力的一种管理方法。生产经营工作有绩效, 思想政治工作同样有绩效。思想政治工作的绩效主要体现在教育群众、组织群众、服务群众, 提高职工队伍的凝聚力战斗力, 为企业发展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文化支撑等方面。思想政治工作不是虚无缥缈的, 而是企业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力量。思想政治工作也要讲科学管理。以往, 思想政治工作普遍存在重经验管理、轻科学管理, 重一般号召、轻量化考核, 重单项管理、轻系统管理的不足。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管理也容易存在“两张皮”问题, 与生产经营工作结合得不够紧密。解决这个问题, 需要在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引入先进管理理念和方法, 建立系统完善、科学高效的管理体系, 并纳入企业管理目标考核, 大力推进思想政治工作管理科学化。思想政治工作也要精细化。现代企业管理是精细化的管理。适应企业管理的要求,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也须实现精细化。思想政治工作精细化, 主要体现在把握发展形势的“精准”上、目标设定的“精确”上、过程控制的“精细”上, 通过建立精细化管理体系, 使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标设立、过程监控、考核激励符合科学管理的要求, 从而实现思想政治工作管理的科学化。

思考之四:关于思想政治工作创新与企业文化建设的问题。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和企业管理的发展趋势要求思想政治工作进入企业文化建设领域。综观数百年企业发展史的轨迹, 一条贯穿始终的线索就是管理模式被反复刷新:“经验管理”作为最先主宰企业实践的管理模式, 残存着农耕经济的烙印, 当社会大生产的工业革命浪潮扑面而来时, 便被更先进的“科学管理”所取代;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的到来, “科学管理”暴露出致命的弱点:再优秀的“科学管理”模式都能够被其他企业复制和效仿, 仅仅依靠“科学管理”已经无法造就企业持续发展所需要的核心竞争优势, 于是“文化管理”模式应运登场, 并迅速风靡全球。

“文化管理”是当今全球企业管理理论和实践的巅峰境界, 也是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和介入企业活动所能达到的最高层次。企业管理从“经验”到“科学”再到“文化”的三次跃迁在中国的企业实践中被压缩在短短数十年间完成也许是值得骄傲的成就, 但是, 思想政治工作却不是舶来品, 长期的经验形成了顽固的惯性, 要实现相应的跃迁需要更强的创新意识。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全面创新有着强烈的内在要求, 进入企业文化建设领域正是满足这一要求的最佳途径。由于企业文化脱离了物质、行为和制度的表象, 处于企业活动的思想保证、精神支柱和动力源泉的位置, 使得思想政治工作能够顺理成章地向企业文化建设领域转移。

企业文化包涵了企业活动物质和精神成果的全部内容, 不是思想政治工作所能完全替代的。思想政治工作只能选择有效的切入位置进入企业文化建设的局部过程, 才能发挥其独特的作用。

层次性揭示出企业文化建设的实践规律, 也是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和有效进入所必须研究的问题。“四层说”是当今企业文化研究比较一致的结论:即企业文化可以划分为四个不同的层次, 首先是表层的所谓“物质文化”, 这是最可变的部分;其次是浅层的“行为文化”;第三层是中层的“制度文化”;最后是深层的“精神文化”, 这是企业文化的精髓部分, 也是变化最小的部分。

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在“物质文化”层面的切入点是“塑造品牌”。“物质文化”是企业“产品和服务”的品质表现, 它要求企业在制造产品和提供服务的过程中强化“精品文化”意识、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和“顾客愉悦”原则。因此“质量”和“品牌”便成为企业“物质文化”建设中的两大任务。打造优秀的质量与品牌是企业物质文化建设的主要目标, 思想政治工作创新首先就要胜任这些工作, 要专注于消费心理、市场需求以及职工激励的研究, 在具体工作的内容方法方面寻求新的突破。

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在“行为文化”层面的切入点是“强化观念”。企业的行为文化主要包括企业与企业、企业与顾客、企业与政府、社会各方面关系处理中所遵循的规则, 这些规则通过具体的企业行为表现出来, 具有可识别的特性。企业行为的外在表现在于“服务”。企业的服务行为从关系学角度看可分为“内服务”和“外服务”两个方面。“内服务”强调企业内部机构组织相互协调、相互配合的要求;“外服务”关注企业与外部组织、个人之间的需求满足与效果。一般来说, 默契、满意和愉悦的服务是优质企业行为文化的共同追求。行为文化的主体是企业, 因此, 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就应该从观念水平角度切入, 运用有效手段来强化职工顾全大局、主动协作和以客户满意为目标的“服务观念”。

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在“制度文化”层面的切入点是“优化规则”。制度文化是企业从制造产品和提供服务的实践、企业行为文化的具体表现中提炼出来的相对固化的规则总和, 具有公认、权威和稳定等特点。比如目标结构、职责分工、现场管理、生产服务标准、业务流程等一系列制度规则, 对企业物质文化和行为文化起到了评判和制约的作用。毫无疑问, 制度文化的建立和完善是企业各方面工作长期总结的结果, 不是思想政治工作有能力包办的, 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切入点在于它可以站在政治、政策和企业利益的高度辨识现行制度文化体系中不足和问题, 从企业稳定、发展和社会、企业、职工三者利益关系的角度对制度体系提出优化建议, 或者通过思想政治工作为制度的贯彻落实创造更好的内部环境。

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在“精神文化”层面的切入点是“价值导向”。精神文化是用以指导企业开展生产经营活动的群体意识和价值观念, 是以企业精神为核心的价值体系。集中体现在一个企业独特的、鲜明的经营思想和个性风格, 反映着企业的信念和追求, 是企业群体意识的集中体现, 它包括企业哲学、企业精神、企业经营宗旨、企业价值观、企业经营理念、企业作风、企业伦理准则等内容, 是企业意识形态的总和。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在“精神文化”层面的切入在于通过价值导向, 可以引导企业广大职工工作财富最大化方面的共同追求, 可以达到调整职工工作动机和激发职工工作热情的作用, 不断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推动企业沿着正确的轨道不断前进, 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思考之五:关于思想政治工作创新与尊重客观规律的问题。创新的过程是追求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时效性、完美性的过程, 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发挥职工在精神文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社会文明建设中的作用, 以利于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始终保持可持续发展的态势, 不是赶时髦, 也不是在假大空的外壳上进行装饰和包装, 而是要在遵循事物发展客观规律的基础上, 找出新的适应形势发展、具有时代精神的内容、形式、方法、手段、机制, 这样的创新才货真价实, 才具有实际意义。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后, 企业经营管理的内涵和外延有了新的拓展, 如信息管理、协调管理、环境管理、风险管理等;经济运作模式有了新的演绎, 如多元化经营、双赢互利战略联盟、产业链延伸等;企业用人机制、分配机制、经营机制等管理机制进行了相应改革, 如竞聘上岗、管理要素参与分配、资本运作等, 企业的经营理念和经济运行手段都在按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确立。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物质决定意识, 上层建筑、意识又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这些理论和观点并不过时。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也必须在依据经济形势变化和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创新, 背离事物客观规律的创新只是一种毫无实际意义的祸害。创新不是唱高调、想当然, 创新是追求思想政治工作绩效的实实在在的理论与实践的探索, 这个探索只有符合客观规律, 才能真正推动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不断向前发展。

思考之六:关于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配套问题。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 思想政治工作本身的创新只是这个系统工程的一个部分, 要发挥更大的作用, 就必须有整个系统工程各部分的创新来配套, 做到枝繁叶茂, 这样才能淋漓尽致地发挥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系统的共控能力。发挥了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系统共控能力, 才能促进企业各执行部门和执行人员的协同增效能力, 做到办事程序与办事效率并重, 岗位行为与职业道德并重, 工作质量与工作效益并重, 企业才能和谐发展。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系统工程的创新是多方面的, 也是多元化的, 彼此相辅相成, 比如精神文明建设的创新, 宣传文化工作的创新, 党建工作的创新, 企业文化建设的创新, 生产经营管理工作的创新, 企业效能监察工作的创新, 工会、共青团、妇女工作的创新等等, 这一系列的创新既有鲜明的个性特征, 在归类上又有很多共性特征, 如制度创新、形式创新、方法创新等等。这个系统工程的方方面面都创新了, 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创新, 才能发挥出无限的能量。企业政工人员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主体的中坚力量, 应该树立创新意识, 凭着对本职工作的忠诚度, 满腔热情地投入到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当中去, 方方面面都有新的思路、新的点子和新的做法, 才能使整个系统工程科学化、规范化和标准化, 才能让思想政治工作发挥出巨大的、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 在改革开放日益深入, 科技发展日新月异, 知识经济迎面而来的新形势下, 思想政治工作需要不断开拓新途径、新方法、才会有生命力。思想政治工作作为一门学科, 作为新时期思想工作的有力武器, 必须要以科学的态度认真研究, 在不断总结和创新中, 形成自身特色, 不断向纵深发展, 取得新的突破, 从而引导职工投身企业的建设, 推动企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使思想政治工作与企业管理、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同步发展, 共同进步。

参考文献

[1]吴东莞.思想政治工作机制论[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 2008.

企业理性 篇10

一、我国煤炭型企业在成本管理中存在的普遍问题

1. 成本管理的意识较为淡薄。

作为劳动密集型企业的国内煤炭型企业, 由于井下工作环境差和繁重的产量任务, 迫使他们只是尽量完成规定的工作量, 无暇顾及成本的多少, 更不清楚哪些成本该控制和怎样控制。前几年由于煤炭形势较好, 产量成了考核的重点, 形成了粗放的管理, 尤其是基层的管理者大部分是从一线提拔的, 成本管理的意识不强。虽然也制定了一些措施, 但是工作开展得不够深入, 进展缓慢, 效果也差。一些企业的决策层在一定程度上也认识到成本管理的重要性, 但在基层队、组特别是一些农合工还缺乏主人翁责任感, 多数职工习惯上认为成本管理是少数管理人员的事, 更重要的是企业成本效益与当事人利益关系不大, 不能有效形成精细化、集约型的管理模式。

2. 成本综合管理方式滞后。

其一, 未能形成系统成本管理方式。集中缺失在成本预测、决策、计划、核算、控制、考核和成本分析所组成的成本管理方法体系, 煤炭企业多数只是进行事后成本分析控制, 相应的其他成本控制办法很少运用。其二, 动态成本信息反馈系统的缺失。当前多数煤炭企业的成本信息, 都是通过会计部门按每月会计期间的传统划分进行归集和整理, 不仅不利于进行事中控制, 更不利于事前控制, 也就起不到对成本发生进行动态监控、分析的作用, 这种被动局面致使成本控制作用较难有效发挥出来。其三, 管理人员素质低下导致管理组织不强。由于近年来煤炭企业扩展比较快, 大型老矿井高素质管理人员流失较为严重, 青年管理人员缺乏实践经验, 以致造成成本管理人员青黄不接的状况, 再加上缺乏先进的成本管理专业知识, 导致成本管理队伍整体素质不高的现状。其四, 成本控制的深度不够。之所以当前多数煤矿企业仍然不能把成本核算指标由区队分解到班组、岗位, 其主要原因是由于管理层不能创新, 仍然沿袭传统的煤炭型企业管理模式, 未能直接与利益机制有效衔接, 这种状况尤其容易造成材料浪费等现象。

3. 技术管理没有有效支撑成本管理。

先进的生产技术既能够提高煤炭型企业的效率, 又能够降低材料消耗和增加原煤产量。从目前我国煤炭企业的现状看, 先进的生产技术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首先在技术设计方面, 由于缺乏目标成本的限制与技术成本的对比分析, 不能凸显成本管理优势, 对先进技术带来的效益也没有引起足够重视, 往往是管理方法多, 技术措施跟进少, 普遍存在管理与技术脱节的问题, 致使技术优势不能得到有效发挥。

二、要创新先进成本管理方法的新路

1. 提高全员成本管理意识。

(1) 增强职工成本意识。思想观念是行为的先导和指南, 要真正实现现代化的管理模式, 就要改变过去少数单位、部分人员抓成本的做法, 创新为全过程、全方位、全要素的成本管理, 把成本管理与干部职工的利益紧密联系起来, 奖优罚劣, 真正做到成本管理指标细化到班组和每个职工身上, 造成全员重视成本管理的局面。 (2) 不断提高全员成本管理的素质。通过教育和培训, 造成职工自觉将生产经营活动与成本效益密切挂钩思考的思维习惯, 并能准确判断成本利用效率的高低多少, 多种形式发展具有成本意识的企业文化, 树立全员成本效益理念, 进一步提高自身的成本管理素质。

2. 提高管理层的创新能力。

(1) 把能否分解落实成本管理指标同各级管理层领导的政绩和利益结合起来。要把核算制度落实到班组及岗位的基层点, 尽量把企业的各项综合费用落实到基层的方法, 必须首先明确一定的责任主体、控制主体和利益主体, 才能真正落实成本分解到班组及个人的目的。 (2) 要构建纵向到底的系统管理网络。实行班组核算和定额管理, 分解指标要细, 严格考核, 严把产量、消耗等各项指标的节点, 确实与职工的收入利益结合起来, 真正做到投入产出账年年算、月月算、时时算, 使职工树立风险意识和责任感。班组核算人员要有一定的经营素养, 就必须在生产经营活动中, 自觉处理好生产技术与经营之间的辩证关系, 总结经验, 找出差距, 调动自觉探索降低产生成本新方法的积极性, 确保企业目标利润的实现。 (3) 强化成本分析, 促进成本综合管理水平提高。要把成本分析贯彻和体现到事前、事中和事后全过程。就必须在成本分析和资料核算上深入研究, 准确评估企业成本预算及其执行全过程, 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职工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动能。要深入研究成本超超额和降低的各种要素, 并有针对性地制定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规范化地制定出降低成本的措施。 (4) 严格预算控制机制。结合企业的利润和亏空目标, 分解所属各单位可行、科学、合理的成本控制计划和目标, 调动各方面节能降耗的动能, 根据产量变化实际有针对性实行目标控制成本。把消耗定额严格确定为煤炭型企业生产成本的预算, 根据各项成本测定的开支, 严格限制和监督节能降耗的目标成本, 使各项预算在目标成本控制的范围内运作。

3. 强化下述三方面的综合成本管理。

(1) 强化节支降耗工作。首先是严把新材料的审批关。各种新材料的投入要先算投入产出账, 对支护材料、大型材料的投入从严控制。其次是在加强对现场材料的管理和使用方面, 变全部的事后分析控制为生产过程中的事前、事中控制的方法。材料的采购是关键, 物质资料的购买力求避免一些非生产性因素的干扰, 凡是非当前生产急需的消耗性材料都要提前做出可行性预算, 提高各类材料的综合利用率, 树立降低储备资金就是增加效益的正确理念。再次是严格用电管理。要着力改变煤炭企业电力消耗大的弊端, 由于电力消耗在成本中占有较大比例, 因此在制度设计中就要强化用电管理, 做到责任到人, 避免相关设备空负荷运转等问题。在生产运输方式的改革中, 优化通风系统的布局, 逐步淘汰高耗能设备, 大力克服能源浪费问题。在电力消耗中着力优化用电高峰和低峰的不均衡状态, 有效降低综合电耗的成本。 (2) 实行人性化、精细化、集约化的全过程管理。在管理上要建立一个完善的奖惩制度, 实行人性化管理重点就是要真正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重点是突出做好与员工的沟通, 积极规范和采纳合理化建议, 鼓励全员职工开展岗位创新活动。要着力加大自制加工的规模。根据各自煤矿现有的技术能力和加工条件, 制定具有各自特点的优惠政策, 鼓励利用各自现有优势自给自足搞好自制加工, 结合各自实际提高其技术标准和使用性能。在大力搞好废旧物资的综合回收利用中, 凡是能够周转使用的各类材料都要分门别类、妥善保管, 逐步使用。要制定节支降耗奖励政策, 调动全体职工节能降耗积极性, 在当前煤炭企业资金较为紧张的情况下尤其应该如此。对安全生产中注入的资金和物资, 也应重视节约, 不能借口安全工作重要而产生不必要的浪费。从企业的长远看, 精细化集约化管理不仅与企业自身利益基本一致, 更是现代化企业提高企业效率与效益为目标管理的大趋势。 (3) 重视和鼓励技术创新用以支撑综合成本管理的有效方法。在当今世界技术创新日新月异、突飞猛进进程中, 煤炭企业的传统管理同样受到技术创新后的挑战。由于采煤工艺、巷道布置与支护方式、生产合理集中化水平等是影响成本支出的重要技术因素, 因此改进采煤工艺、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原煤产量、有效降低产品成本的整体链条中, 技术创新越来越显现出它的独特优势。根据各自矿井的实际情况, 坚持效益优先、科学布局原则从高起点、高标准、高目标出发, 更新观念, 锐意改革。充分发挥技术部门和工程技术人员的积极性, 鼓励技术人员制定出多种可行性方案, 在系统论证中优中选优, 从中筛选出既要保证安全, 还要在设备、人力、能耗等方面成本降到最低的设计方案。要全面加强技术管理, 依靠技术进步, 着力寻找新型材料和能源, 不断走出可替代传统的节能降耗新路子。

参考文献

[1].崔润花.煤炭企业成本管理分析.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7 (9)

企业资本布局的合理性探讨 篇11

企业作为以盈利为目的的经济实体,生产竞争中将各项生产要素组织起来,通过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获取高额的垄断利润。但竞争均衡理论认为,企业通常不可能在竞争的市场中长期获得超额的利润,投资资本回报率会逐渐恢复到正常水平。企业如果具有较高的投资资本回报率,会使企业更快的扩展投资,增加投资资本总量,使得较高的投资资本回报率降低恢复到社会平均水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需要快速发展,就必须建立起良性投资机制,不断将资本投入适当项目,以获得超越竞争对手的发展速度。

企业或企业集团发展壮大到一定程度,主营业务经济,根基稳固,占有一定优势,其内部闲置的财力或其他竞争能力使其产生涉足其他领域,以获取更大的成长机会、更大获利能力的要求。但是根据投资组合理论建立起来避免风险的多元化公司近年来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质疑,过去的多元化企业集团成为收购者的目标。专一和简单化在学者的眼中比范围和规模更重要,许多规模庞大的多业务公司被拆分,拆分削弱了企业的投资力量,使得企业难以保持竞争力。因此,合理的资本布局是公司生命周期的必然结果,更是获取竞争优势的战略之一。随着公司在控制市场和公司治理方面的进展,如何发展多元化公司,建立企业合理的投资机制,建立完善的资本布局再次成为学者关注和研究的焦点。企业资本布局是指企业资本总量在战略投资单元的分配比例和相互关系。建立完善的资本布局,即必须明确和完善资本布局的时间和空间战略。

二、企业资本的空间布局

在企业资本投资的空间布局方面应当注意以下问题:

1. 企业各投资单元局部利益与企业整体集成效益问题。通常,多元化投资集团存在“价值缺口”(value gap),即各战略投资单元价值之和大于集团整体价值,因此,各战略投资单元主张对企业进行拆分,以期获得最大收益,但由战略投资单元局部利益最大化动机导致的不同单元投资的雷同化,固然不符合整体的投资效益实现要求,而按照分工协作要求形成的理论上的投资专业化,也未必能保证多元化投资集成效益的最优化。建立相互沟通协调机制,解决相互封闭问题,可在一定程度上推进各投资单元比较优势发挥。同时,投资单元间相互沟通、协作关系强弱,也必须建立相对完善的沟通协调制度。在建立多元化战略投资布局,应当首先建立起沟通协作的硬件与软件基础。

2. 战略投资单元与管理体系完整性矛盾。根据战略投资单元进行的战略设计,必然带来人员和资源投资的相对集中。在企业开发和沟通程度较高的背景下,可以通过之间互补来解决。如:顶新集团在全国所建立的13个生产基地,其物流、仓储及工务均实现了三个事业部(方便面事业群、饮料事业群和焙烤事业群)共享。但在更多的企业产业布局中,管理体系的互补很难达到令人满意的程度。同时,由于各战略投资单元内部竞争和自身利益关系等方面的问题,某些投资单元角度上确立比较优势,如果投资实施后短期内未必能为本投资单元带来比较效益,则投资单元就有可能忽视,进而影响投资单元发展。因此,各投资单元体系在各有侧重基础上的相对健全同样是不可忽视的客观要求,而这与实现战略单元分工的战略无疑存在一定的矛盾。因此,强调投资布局合理分工的战略不能走极端,它并不意味着对管理体系化建设的忽视,应当围绕着优势或主导产业而逐步拓展形成合理的管理体系。

3. 战略投资单元合理的规模定位。在投资经营方向明确以后,需进行投资规模定位,企业投资额不可能无限大,目前我国企业规模普遍偏小,资本实力不强,因此避免盲目的没有限度的多元化,进行合理规模定位。在进行规模定位时也应着重考虑企业经营规模与市场容量之间的关系,企业的规模经济应建立在市场可以容纳的基础之上。传统意义上的规模经济源于单个企业规模扩大,源于其各种资源和能力的共享。市场容量应是企业投资经营规模的上限。企业在设定投资规模时需采用先进方法,考虑诸多影响因素,对总需求做出尽可能准确的预测;对已存在的和潜在竞争对手进行认真评价,并结合自身投资能力分析判断自己可能占有的份额,进而确定合适的投资规模。已有的战略投资单元应待其取得了一定优势,具备了在市场上与其他企业相抗衡的能力以后再把眼光投到别处。

同时企业在追求规模经济时除考虑财力外,还需要考虑企业的生产技术,管理能力,市场容量等,超过能力限制会使规模经济变规模不经济。

三、企业资本的时间布局

在企业投资时间布局上,企业应当关注以下两个问题:

1. 建立是否投资的衡量标准与基本目标。确定企业投资决策,应当投资的价值判断标准及在此基础上的产业投资优化目标的确定问题。面向企业的产业发展,企业通常具有以下目标:一是对目前的企业的产业体系形成有益的补充,实现相互间的发展均衡;二是追踪世界产业发展的新动态,适应企业未来发展要求,进行产业结构的全面调整与重组,在新的技术基础上推动高效益投资领域的快速发展;三是促进企业市场化,实现市场比例占有,获取更大的经济利益。

2. 是否有利于企业投资良性的系列发展。企业在不同时期的投资通常都是有所侧重的。由于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着普遍的协作关系,在所谓企业协作效应,饼干制造也与机械制造相互关联。所以新的产业投资是否能够为现有的产业提供间接或者直接的带动,实现产业投资战略综合连带效应的问题,在投资时间战略设计中显然也是必须着重研究的。因此以下幾点是应当关注的:一是作为倾斜投资对象的产业本身应有助于释放现有产业的潜能;二是作为倾斜投资对象的产业应能通过自身的投资扩张创造出新的技术与开发需求。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局限的理性探讨 篇12

一、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

当前企业内部财务舞弊案、违法违规事件频发, 如“三九事件”;2005年下半年, 奶业巨头伊利集团掌门人郑俊怀挪用公款案;上市企业创维集团董事局主席黄宏生等。最典型的“中航油事件”等都是现代企业高速发展过程中企业内控失调的典型案例。

本文借鉴朱荣恩等的调查 (2005年) 的数据, 从企业规模角度对内部控制的总体应用效果进行考察。

总体上看, 较大规模的企业, 其内部控制总体效果要好于规模较小的企业。调查的样本我国企业内部控制总体应用效果“很好”和“较好”的有88家, 只占57.9%。总体水平较低, 情景堪忧。

二、我国企业内部控制局限分析

1. 内部控制环境不理想

在现代企业制度中, 股东大会和董事会之间, 董事会与经理层之间, 经理层与一般员工之间都存在着代理关系。通俗地说, 公司治理就是指股东、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之间形成的权责分配、激励与约束、权力制衡关系, 其中股东大会是公司的最终控制主体, 董事会接受股东大会的委托, 决定公司的政策方针, 对经理层进行监督, 监事会则对董事会的行为进行监督, 他们各负其责, 协调运转。而内部控制是企业董事会及管理层为确保企业财产安全完整、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实现经营管理目标而建立和实施的一系列具有控制职能的措施和程序。

当前我国很多公司虽在形式上建立了董事会、监事会, 聘任了总经理等高级管理人员, 但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并未真正落实。在实际操作中存在董事会人员构成不合理, 下属机构设置不完备, 实际监控不到位、监控作用弱化, 并且在具体运作上也存在不少误区:董事会中高管人员等内部董事比例过大, 常有实施决策及监控的董事会与从事公司日常经营事务的总经理班子在企业管理中职责重复、“一套人马两块牌子”, “内部人控制”现象相当普遍, 使内部控制制度形式化, 从而大大降低了内部控制的效果。

Treaday委员会于2004年颁布全新的COSO报告《企业风险管理——总体框架》 (E nterpriseRisk Manag ement, 简称E RM) 中指出:董事会既是内部控制的重要因素, 也是企业风险管理重要手段, 董事会要在企业风险管理方面负总体责任。但目前我国企业内部控制仅仅限于公司总经理对中层管理人员和其他员工以及公司内部各项具体事务的控制, 而把董事会排除在内部控制的主体之外。虽然从内部控制日常运行的过程看, 企业管理层是内部控制的主体, 但现实中企业所面临的是一个不确定的环境, 管理者的工作就是对这些不确定性做出反映, 由于这种用头脑进行非程序化工作的特点, 管理者的行为变得比普通员工更加难以监督, 为了抑制高级管理人员在获取短期利益中的机会主义倾向, 及时辨认、防止经理们可能的逾越控制等弄虚作假的行为, 董事会应该对内部控制的建立、完善和有效运行负责, 通过“不丧失控制的授权”来保证企业有效运行, 实现企业的目标。

2. 内部控制意识薄弱

在企业中, 管理人员由于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或现实条件的制约, 往往容易对内部控制产生误解, 忽略企业管理内部控制的重要性。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对于企业中的每一个成员来说都是有效的, 必须遵守, 没有特例, 包括制定内部控制的高级管理人员在内。管理者是内部控制的设计者和执行者, 对内部控制负最终责任, 他们也必须遵守相关规定, 不能绕过有关控制制度。内部控制有效与否, 与企业领导有直接关系。一些企业之所以内部管理混乱, 很大原因是一些领导破坏现行制度, 导致职责分离、控制制度失控, 宽以待己, 严以律人, 认为内部控制只针对一般员工, 和自己没有关系。事实上, 建立内部控制制度, 保证内部控制系统有效运行是管理当局良好地履行对资产委托者的受托经济责任的有效方法。

3. 具体环节的设计实施不合理

完善的现代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应具有:

(1) 全面性, 即控制触角涉及企业经营的各个环节和各个方面, 没有控制死角。

(2) 可操作性, 即事权划分明确, 有很强的操作性。

(3) 规范性, 内部控制要形成科学规范的机制, 通过控制, 防患于未然。

(4) 有效性, 内部控制制度的功能可得到有效发挥, 有良好的实际效果, 而不仅是“贴在墙上, 挂在嘴上”。

为了确保制度被贯彻执行, 管理当局要制定相应措施和程序, 包括授权和批准、职责划分、设计和运用恰当的凭证、恰当的安全措施、独立的检查和评价等。为了保证控制目标的实现, 企业必须制定控制政策及程序, 并予以执行, 管理阶层必须确保其辨认并用以处理风险的行动已经有效落实。

4. 组织内部信息沟通不畅

要有效实施内部控制, 信息沟通渠道的畅通不可缺少。一个良好的信息系统能确保组织中每个人均清楚地知道其所承担的职责。每位员工都必须了解内部控制制度的相关方面, 以及如何生效, 在控制制度中所扮演的角色、所担负的责任以及所负责的活动, 怎样与他人的工作发生关联等;员工必须知道企业期望他们做出哪些行为, 在执行职责时, 一旦有非预期的事项发生, 除了要注意该事项本身之外, 查询、解决导致该事项发生的原因及处理流程。总之, 现有的内控制度是否合理, 实施的情况如何、存在哪些问题, 都要透过这个渠道向实施内控的上层管理机构如实畅通传递, 可以有效降低风险的发生。

5. 内部审计监督机构不健全

内部审计是内部控制的一种特殊形式, 它是一个企业内部经济活动和管理制度是否合规、合理和有效的独立评价机构, 在某种意义上是对其他内部控制的再控制。多年来, 我国内部审计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展, 多数企业及上市公司成立了内部审计机构, 但仍存在很多问题:不具有进行监控所必需的权力, 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 个别企业的内部审计监督人员甚至根本不具备最基本的财务会计常识, 企业的内部审计流于形式, 此外由于企业内审部门都是在总经理或分管财务副总经理的领导之下, 独立性不强, 其监督力度也大大受到限制, 尤其对高级管理人员的舞弊行为常常是无能为力。从“三九事件”等一系列例子可以看出, 内部审计监督的职责缺位, 导致未能有效防止违规和错弊的发生, 从而造成无端的损失。

参考文献

[1]杨有红主编:企业内部控制框架——构建与运行.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2001

[2]吴敬琏:现代公司与企业改革.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 1994

[3]潘秀丽:企业内部控制研究.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5

[4]马崇明贾成:论现代企业内部控制理论与实务的发展与完善.当代财经, 2000

[5]赵锋:国有企业内部人控制问题的博弈论分析.财会研究, 2004, 2

上一篇:国共合作、谈判下一篇:结构约束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