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思维的分手逻辑

2024-07-02

逻辑思维的分手逻辑(精选9篇)

逻辑思维的分手逻辑 篇1

人人都在絮絮叨叨地强调水泥产业界要理性, 可是喊得口干舌燥之后回头再放眼望去, 真能够理性思考和行事的又有多少哇!作为产业主体的企业, 老板们对于这类把耳朵磨出老茧的忠告, 早就有些听够了, 听腻了, 听烦了;背地里肯定会回敬一句:“别站着说话不嫌腰疼”, 价格断崖式下跌, 亏损如同自由落体, 产能过剩的阵痛难忍, 怎么能让人理性得起来呀!

难道新常态就是这样嘛?不知怎么了, 企业运营中令人苦恼的麻烦事接连不断, 为啥不像过去那些年顺风顺水了, 总觉得与市场节奏不合拍, 说啥也踩不上点, 心烦着哪!不知怎么了, 财运不佳, 喝凉水都塞牙, 为啥本来看准的市场走势却冷不丁来个大翻个, 竟冒出来一些出乎意料的麻烦, 郁闷着哪!不知怎么了, 过去一向有效的市场应对策略突然间不好使了, 为啥得心应手的商业模式开始空转了, 市场链条上的客户关系也不“铁”了, 头疼着哪!不知怎么了, 企业利润腰斩式下跌且跌跌不休, 本来煤炭价格持续低谷的大好机会却沾不上光了, 不论大集团还是小企业无不如此, 揪心着哪!这就是3000多家大中小型水泥企业老板们都有的同样感受与心态。

这不, 急切切跑来切磋的一位集团大老板, 人家可是业界的头面人物哇!一见面就惊呼这水泥市场烂透了, 邪了门了!利润一下子由沸点跌倒冰点, 过去用过的招数都抖落出来了, 还是不见起色呀!在他看来, 所有这些都是行业自律不强惹的祸, 都是市场集中度不高造成的。大集团痛骂中小企业瞎搅和, 中小企业指责大集团就是祸首。这不, 日前辽宁爆出某大集团在错峰期跨境倾销熟料, 嘴仗一直不断!

快言快语的大老板所表达的个人判断, 可以说代表了绝大多数水泥企业老板的普遍心态和看法。实话实说, 我却不敢苟同。罪魁的帽子给谁戴上最合适?我认为, 应该归咎于逻辑混乱。说开来, 则表现为企业家思维逻辑混乱, 市场运行逻辑混乱, 产业战略逻辑混乱。由于逻辑混乱才导致了非理性行为的产生, 自律就变成了猴皮筋, 进而才酿成了今天的局面。

加缪说过“荒谬的东西绝不会带来解放, 它只会带来禁锢。”且不言, 为什么会造成水泥产能如此严重过剩?去产能、去杠杆的速度为啥总是像蜗牛一样爬行呀?我只想反问一句:假设水泥产能不过剩了, 是不是就等于说现实的水泥产业就能担当起现代产业的大任了?再假设水泥企业不转型升级, 是不是等于说在变革的商业形态中运作就能够游刃有余了?我看未必, 连老板们也会觉得底气不足吧!

这位老板的市场理念逻辑, 明显存在着传统水泥市场格局的路径依赖, 逻辑的焦点仍然停留在传统水泥制造模式中心上, 沿袭着传统水泥市场商业形态的惯性。这能怪谁呐, 人家几十年一以贯之尝到了成功的甜头哇!可问题正出在这, 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双脚站在了一个全新的知识型商业形态的全新产业环境中, 这个宏大背景决定了水泥企业生存与发展的老路走不通了, 需要重新确立起新的运营逻辑, 构建一种新的产业发展形态。有言道:脚上的泡是自己走的。当今水泥产业困局的顽疾之根, 恰恰出在水泥企业管理团队对新常态下的市场逻辑误判上, 就是上面提到的逻辑混乱———企业家思维逻辑混乱, 市场运行逻辑混乱, 产业战略逻辑混乱。

新旧逻辑的激烈较量早就在明里暗里展开了, 这场看不见的暗里博弈———厮杀于老板们的头脑里及其习以为常的企业文化中。企业管理团队凭借陈旧的市场逻辑产生的误判, 继续沿用旧的市场形态下有效的经济逻辑去应对新市场形态, 或者说是一种曾经有效但当下却失效的旧逻辑, 已经与市场现实形势风马牛不相及了, 与市场扭着劲哪!自然会影响企业团队的决策和执行, 屡屡受挫在所难免;这场看得见的明里博弈———角力于沿用原来惯常的企业决策和运营行为, 肯定会遭遇到新逻辑的碰撞和冲突, 难怪企业微观的策略行为不灵了, 具体运作方式失效了, 客户交易关系散花了, 不知为何企业的脚步总是踏不准市场节律, 费九牛二虎之力却离目标相去甚远。

虽然, 新旧逻辑说不上水火不相容, 但在目标、方向、路径及模式上, 肯定很难达成无缝对接, 不合拍就会冲突, 不匹配就得顶牛, 所以出现今天令人闹心的局面也不足怪。

逻辑混乱导致非理性行为泛滥, 而理性原则的建立并非想象的那样容易, 它又是建立在缜密的逻辑基础之上的。企业在变化的市场中所表现出的行为理性与不理性, 都跳不出逻辑轨迹的圈圈, 这就不可回避地发生新逻辑与旧逻辑的博弈, 事实也正是如此。

任何产业新逻辑的孕育和出现, 都会看到某种异质思维的新面孔, 新陈代谢, 搅动原本固化的一潭死水。往往异质思维不甘心停留在思想层面上, 总是会积极主动地转化成产业运行的逻辑, 影响着产业组织及其行为方式的改变。

逻辑是什么?就是事情的因果规律。企业行为逻辑有三个维度:其一是基于理论, 主要是市场理论;产业界在某种市场理论指引下, 秉持的经济逻辑 (Economic logic) , 企业意欲寻找一种能够产生比竞争对手更高的回报率、比当下资本成本更高的利润的一种手段和方法。经济逻辑 (Economic logic) 一方面导引企业的市场经营行为, 形成了一系列经济活动现象;另一方面, 它又孕育出一种新的市场机制, 营造当下市场不同以往的新景观。其二是基于事实, 就是当下市场的现实状况, 新问题、新需求、新趋势倒逼人们必须有新思维、新判断和新行动。其三是基于经验, 即历史和国际经验, 对于水泥产业只能是国际上先进经验了, 可从中洞悉产业未来发展大趋势, 寻找到参照样板和路径。

新逻辑是什么样子呢?这场新旧逻辑的大PK又将怎样展开?

新逻辑PK旧逻辑的博弈较量, “颜值大战”的肉搏开始了———水泥产品质量的建筑性能固然重要, 但在与产品环境性能的博弈中, 水泥产品“绿色颜值度”的影响力迅速蹿升, 已成为了影响市场价格、客户需求及公共评价的重要元素。

市场理论创新的引领作用是不可估量的。可持续发展理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绿色生态发展理念、企业社会责任与商业伦理, 及其绿色供应链、绿色生产、绿色GDP评价体系齐头并进, 引领水泥企业告别野蛮生产的粗放式增长方式, 关注水泥产品环境性能, 提升产业“绿色颜值度”, 彻底洗刷水泥产业与生俱来的黝黑底色。

绿色发展在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体现为与生产相配套的体制机制、生产方式和商业模式的转变, 否则将无法实现市场有效传导, 无法改变绿色供给不足, 依然只能是“非绿色”的增长。

关照现实, 水泥产业的现状足以验证了上述市场理论是一付对症药方, 必然会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何时甩掉污染排放大户的头衔。水泥工业年排放CO2约12.5亿~14亿吨, 约占全国总排放量12%, 约占全国工业企业碳排放的25%左右。水泥工业颗粒物排放占全国排放量的20%, NOx、汞排放均位列第三大排放源。单位水泥碳及NOx、SO2、Hg排放比例远高于国外同行水平。

———何时不被称为矿石能源消耗的老虎。水泥耗煤约占国内耗煤总量6.5%, 可燃废弃物替代燃煤率还不到0.1%。

———何时不再是环境谤怨事件的多发区。目前, 我国1/3的城市人口呼吸着严重污染的空气, 雾霾对公众健康的危害引发社会的强烈不满, 水泥污染肯定是逃不掉的被声讨对象。

国际产业经验给我们明确的指向, 水泥窑协同处置可燃废弃物的燃煤替代率, 是当今工艺技术环境下最能反映水泥产业“绿色颜值度”的重要指标。它一是反映了矿石能源消耗量的多少, 二是自然矿石资源消耗量的多少, 三是废固物处理对生态环保贡献率的多少;前两点体现了产业内部“去黑”的力度, 后一点是跨产业外部“添绿”的程度。

发达国家水泥窑协同处置可燃废弃物与本国水泥工业耗煤总量的替代率, 已经达到较高水平, 荷兰95%, 法国42%, 日本31%, 美国26%。考虑水泥行业规模因素, 把全球水泥工业应用替代燃料比例最高国家的桂冠戴在德国头上, 乃名副其实。据VDZ最新数据显示, 2014年德国该比例达到63.4%。之所以如此, 这些国家除了拥有全球现代化程度最高、高效及环保意识最高的水泥工业、较早地重视研发推广应用替代燃料之外, 还有一个共同点, 都普遍采用了一种系统地评价企业环保水准的方法, 即从产品生命周期、绿色供应链、绿色生产等方面进行的环境绩效评价 (EPE) , 有效地管理和改善企业的污染管控和生态保护系统, 大力改善了产业观感及企业声誉, 不再是社会上利益相关者们死死盯着的靶向目标。

尽管从数字上看, 我国工业废渣废物利用的绝对数量逐年提高, 相对稳定在22%以上, 但与德国、日本等国相比尚有一定的差距, 尤其是鲜见企业进行环境信息披露, 环境绩效评价规范还是空白。

水泥产品环境性能正在成为市场价值的核心元素, 逼迫水泥产业秉持绿色增长、可持续发展的新逻辑, 不但要生产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 更要提高水泥产业“绿色颜值度”, 创造利润, 担当起社会责任。

国家行动里程碑立起来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拉动绿色消费、引导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到2018年, 绿色建材在行业主营业务收入中占比提高到20%;与2015年相比, 建材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8%, 氮氧化物和粉尘排放总量削减8%;绿色建材应用占比稳步提高。新建建筑中绿色建材应用比例达到30%, 绿色建筑应用比例达到50%, 试点示范工程应用比例达到70%, 既有建筑改造应用比例提高到80%。

产业集结号吹响了———中国建材联合会提出绿色建筑材料定义及特征;绿色建筑材料是指在原料的选用、开采加工、产品制造、产品应用过程中, 能够有效利用废弃物, 少用天然资源和能源, 资源可循环再利用, 不仅性能功能符合建筑物等配置的要求, 而且全生命期内与生态环境和谐, 对人类健康无害的建筑材料。绿色建筑材料具有五个特征:节能、环保、低碳、安全、可循环、长寿命的特征;生产工艺和生产使用过程中贯彻清洁文明、净化环境的特征;充分利用废弃物, 减少天然资源和能源消耗, 具有可循环再利用的特征;具有低排放、无污染、无毒害、与生态和谐的特征;满足绿色建筑和其它应用领域配置要求, 有利于改善和提升人类生产生活水平的发展进步特征。

为此, 全面推行水泥企业清洁生产, 二代窑烧技术攻关, 推广应用窑炉烟气脱硫脱硝除尘, 引导错峰生产, 利用城市周边现有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污泥、危险废物及尾矿、产业固体废弃物等。

企业行动脚步加快了———海螺、华新水泥等几大家领头羊企业率先发力, 众多中小企业在去产能的压力下, 转型环保产业的呼声越来越高, 拓展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的规模化、高值化的产业链, 为区域内生态环保作贡献。

新逻辑PK旧逻辑的博弈较量, “+互联网”的口号叫响了———水泥制造链环在产业中的地位固然重要, 但在与渐成气候的网络资讯的博弈中, 网络资讯对产品制造方式、运营模式及产业发展的影响力迅速蹿升, 已经成为了促进产业裂变、进化的催化剂。

传统规模化生产的市场理论长期占主导地位, 形成了“先生产后推销”的固有逻辑, 潜意识里“我生产什么就等于市场需要什么”, “销量规模经济”始终贯穿于整个商业模式之中。到头来又怎么样哪?一次又一次的产能过剩, 一次又一次的产业重创, 乃至成了割不掉又蔓延扩散的毒瘤, 把整个产业折磨得死去活来。

“最了解产品的人一定不是雇员, 而是用户”, 凯文·凯利 (KK) 曾经说过的这句话, 点中了传统型水泥商业模式的死穴, 别以为制造链环可以呼风唤雨主宰一切, 关键还有上下游市场, 以及国家建筑设计标准和施工规范的改变。

乍一看, 大规模生产, 提高产能, 增加产量, 没有错哇!

这样做可以减少单位生产成本, 多抢市场份额, 利润倍增。当走到一定阶段后, 它无法自我连接形成的一个又一个孤岛式市场死角, 穿不透那一层又一层固若金汤的信息屏障, 只能任其发展到供给侧衰老, 成了不折不扣的一块短板。

何路神仙能助企业走出传统商业模式的噩梦?“+互联网”为水泥企业转变制造方式和运营模式, 撞开阻隔在制造商与终端用户之间的篱笆, 开起了直通车, 提供了一个大机会和新手段。为此, “水泥产业+互联网”既是产业变革的催化剂, 又是创新制造方式、运营模式的引擎, 驱动水泥产业走出“红海”, 祛除供给侧老化的病灶, 提高市场快速反应的能力, 增强企业的效率、效能。

尤其处在去产能、去杠杆的阶段, 没有新制造方式、新运营模式有效运行, 彻底将原有旧模式取而代之, 去产能不但去不成还会添新病, 转型转不好还会就地转磨磨, 升级不上去也会跌个倒栽葱。然而, 制造方式、新运营模式不会凭空产生的, 需要大数据透析市场, 需要小批量灵活的生产方式, 满足市场的多样化、个性化、部件化、自动化的新需求, 企业除了“+互联网”还能指望得上谁哪?

循着国际同业先行一步留下的足迹信息, 互联网的本质是信息化, 已经成为当今市场的普惠工具。“+互联网”提高了水泥生产企业信息化、自动化水平, 广泛应用电子商务, 利用二维码、云计算等技术, 建立绿色水泥产品可追溯信息系统, 提高绿色水泥产品物流信息化和供应链协同水平, 其间是要完成两项任务:一是推进智能制造, 重新进行基因再造, 完成制造方式的变革;二是实现运营模式的创新, 重新定义渠道, 改造业务流程, 重塑产品价值链;用一句话挑明了, 就是以互联网为纽带的水泥产业融合新模式, 从制造环节前端向后端的服务延伸, 实现制造业服务化。

可以预知, “+互联网”创新企业智能制造与运营模式, 绝不会只局限于企业个体的变化, 呼啸而来的必将是, 推动了整个产业的大裂变、大融合和大进化。

对于水泥生产制造企业应用网络销售的电子商务, 视角各有不同, 有的主张自办, 有的倾向外包。依我看来, 应该依据企业的资源条件和战略选择而定。那些致力于实现智能制造的大集团, 完全可以依托已有条件直接“触网”, 一步到位也无妨;中小型企业基于资源条件所限, 可与优势专业企业“外包”, 构建价值链“生态圈”型企业。

新逻辑PK旧逻辑的博弈较量, “高附加值”的旗帜飘起来了———水泥原料产品的制造规模固然重要, 但在绿色装配式建筑方式及外部成本倒逼下的博弈中, 水泥产品使用减量化推进产业链高附加值已成大趋势, 正在改变企业靠低端产品规模获取利润的方式。

从市场理论的维度上看, 那种低端制胜、低成本优势制胜的逻辑过时了, “水泥消费量不该越用越多、更不是产能规模越多越好”, 套在头上那二十多年世界第一的光环, 一方面难以遮盖给产业造成的创伤, 另一方面也给社会带来了巨大代价。仅从微观而言, 2016年上半年, 水泥行业实现销售收入同比下降4.7%, 亏损面达40%, 利润同比下滑26.6%, 跌至近几年的最低点。这是在煤炭价格奇低的条件下出现的全行业大面积亏损, 老板们心里都清楚这说明了什么。

聊到此, 老板们咂咂嘴该琢磨一下, 之前《纽约时报》对中国水泥使用量的评价, 尤其是局外大伽比尔·盖茨说过的那一番发人深省的话语, 一定会悟出更多的道道来。

又是哪一条新逻辑正在摧毁旧逻辑呢?当然是高附加值。这个逻辑又从哪冒出来的呀?强大的绿色环保潮流与新型建筑方式的市场需求, 共同孕育诞生的“宝贝”———高附加值。然而, 高附加值不会自己从天上掉下来, 它依托两个重要条件:一是离不开科技等知识信息的支撑;二是离不开全产业链发展。试想, 水泥产品部件化没有科技支撑怎么成型, 没有产业链怎么装配呀?水泥产品绿色化, 失去了科技含量与产业链, 节能减排就步履维艰呀!当下水泥产业客观现实与国际产业经验, 已经明确回答了这个问题。

日前, 住建部从缩短建造工期、提升工程品质、提升供给侧效率、减少建筑垃圾和扬尘污染出发, 提出大力推广装配式建筑, 制定装配式建筑设计、施工和验收规范, 完善部品部件标准, 实现建筑部品部件工厂化。鼓励水泥及混凝土企业、建筑企业, 转变成装配式建筑生产企业。大力发展水泥制品和建筑部件, 力争用10年左右时间, 使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30%, 而目前的这个数字还不足2%。

如上述所言, 绿色装配式建筑方式推动了水泥产业链发展, 为水泥企业高附加值部件化产品规模化提供了条件。一是提高增值率。以发展混凝土、水泥基复合材料为例, 一吨水泥可生产3立方米商品混凝土, 而单位水泥与商品混凝土价格相差不多, 可使吨水泥产生三倍附加值。二是推进减量化与自用率。由于部件化产品的需要, 大量水泥原料被企业内部消化使用, 不再单纯依靠水泥原料销售规模大小定输赢;这必然刺激企业根据部件化产品市场需要, 生产建筑功能强、环保价值高的水泥原料, 提高产品部件化的科技含量, 强化高附加值优势, 目的是降低成本, 增加利润, 赢得客户, 而不是一味地追求低端产量规模。水泥产品部件化大趋势, 势必在一定意义上会抑制水泥原料消费总量, 直接销售水泥原料量会大幅降低, 客观上起到了水泥用量的减量化。欧美发达国家水泥企业实行产业链运营, 自用率高, 促进了供给侧结构优化, 也是市场运营有序之锚。

环境外部费用制造者, 一直是水泥产业心照不宣的硬伤。从水泥制造到终端项目现场的污染排放, 转嫁给消费者支付的一大块额外损失费用, 诸如居民健康的损失费、环境舒适价值的损失费、农作物减产损失费和建筑物“短命”而增加维护损失费等等。这块看不见的外部费用直接表现了水泥产业运行的外部不经济性, 一个不经济的产业怎么可能长久维持运营哪!怎么办?这自然又回到了本节开头点题的高附加值逻辑上来。

难道水泥原料产品就不能达成高附加值了吗?老板们一定会回敬这样一句话。我认为, 当然可以, 但很有限。这缘于现有水泥制造工艺技术的局限, 难以克服“两磨一烧”过程中的成本及污染短板;还有高附加值原料产品市场的规模的局限, 大多属于个别项目“格路”的小众化品种。

总之, 水泥产业以产品部件化的全产业链为依托, 以科技和知识信息作支撑, 高附加值凝结在产品应用功能上, 凝结在生态环保效应上, 凝结在后续服务的优化上, 凝结在产业跨界融合上, 凝结在外部费用的内部消化水平上。

新逻辑PK旧逻辑的博弈较量, “跨界突围”的战役打响了———水泥企业内部制造能力资源管理固然重要, 但在与产品多样化、个性化、高端化、再利用化需求的博弈中, 重塑跨界核心主业创新价值的战略地位迅速蹿升, 水泥产业链跨界发展是必由之路。

对照今日, 长久奉行大规模制造逻辑下的低端生产、产销分离, 导致市场供需结构错配, 终于使产业深陷红海中难以自拔, 粗放式产业增长模式走到了尽头, 遭遇到了顶不开、撞不破的天花板。有分析师坦言, 水泥行业产能严重过剩, 根源就是企业过于依赖扩大产能规模的发展路径。

触及这个问题, 时而会听到老板们这样的反驳, 美其名曰:“坚守建筑材料主业”。坚持主业发展, 从来没有错, 但要看是什么样的主业, 关键是否符合市场环境、有利产业发展的主业。

这种理由似乎理直气壮, 冠冕堂皇, 但需要提醒老板们要先厘清:现代水泥产业的主业是不是等同于旧体制下的原料生产?现代水泥产业主业的真实样貌到底是什么?与传统水泥产业死守原料规模化有哪些本质上的区别?跨界是不是就等于说放弃水泥产业的核心主业?产业现实状况与国际产业经验都表明, 主业的形态和内容从来不是一成不变的, 更不应成束缚产业跨界发展的羁绊。

死守水泥原料制造偏狭主业的结局就摆在眼皮子底下, 有目共睹;正犹如一股从山顶滚落下来的泥石流, 一下子把原本独具优势的长产业链触角, 砸了个稀巴烂, 产业呈现七零八落的低端碎片化, 企业自己把自己置于孤岛之上, 成了孤家寡人;更像一条割不断理还乱的绳索, 把产业捆绑在狭小逼仄的原料生产的圈圈内, 给自己画地为牢不说, 还以为是世外桃源。

复杂的历史及现实原因导致于此, 一是基于低端产品+销量规模的简单逻辑, 水泥企业主动自残手脚, 任性地把上下游都丢给别人, 一门心思扩大熟料规模, 以为龟缩威虎厅我就是占山为王的座山雕!二是基于现行商业模式难以突破的路径依赖, 迫于资金应收占款拖欠的无可奈何, 索性把这块业务拱手相让, 就连业界数一数二的海螺也不敢“破壳”, 唯恐现金流阻滞被“小蚂蚁”蚕食掉。三是基于现有理念、设备能力、营销方式、管理机制、人才团队等企业资源, 清一色按照水泥原料生产量身定做, 延伸产业链重新配置资源难上加难, 对跨界发展望而却步。

跨界不会冲击或削弱核心主业, 更不是左道旁门, 相反是依托水泥制造优势构建现代产业意义上的正牌主业, 围绕水泥产业链做好一篇大文章。跨界也不是好高骛远, 异想天开, 一个本是同族堂兄堂弟的终端建筑产业, 开辟水泥产品为施工项目服务的纵深市场;另一个本是邻家小妹的绿色环保产业, 围绕着水泥原料循环利用、燃料替代率的协同处理固体废物。可见, 我们双脚跨入的哪个界, 不过只有一步之遥或是一墙之隔, 且市场关联度极高, 一点也不陌生, 极易同企业的生产制造、市场营销、客户关系、节能减排相对接, 担忧可能发生一步踏空跌落悬崖的危机, 本在可控之中。做梦都想着跨界突围, 哎, 就怕成本吃不消!这是老板们普遍关心的问题, 在此稍作展开。

资料显示, 工业固废和城市垃圾蕴含丰富的水泥制造可利用资源。截止2014年底, 全国大宗工业固废累计堆存量已超240亿吨, 加上金属矿山废石, 累计堆存量近600亿吨。据估算, 2015年我国城市垃圾总产量已达到1.6亿吨, 且以每年8%~10%的速度增长。

陈洪章教授研究成果表明, 一条2500t/d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 日耗煤量为433.3吨, 若配套日处理300吨城市生活垃圾处置项目, 每天可替代60吨煤炭, 补充84吨水泥原料, 同时产出50吨建筑用木塑模板, 实现年处理生活垃圾总量10万吨。每吨垃圾处理成本在130元, 而每吨建筑用木塑模板可获利200元。

当下, 水泥产业正倍受供给老化的煎烤, 跨界发展为过剩产能找到了新市场, 产业开辟出了新分支板块。通过协同处理固废物再利用循环模式, 以及服务绿色建筑终端市场的需求, 能够以最小的市场出清带来的成本和代价, 把原本供给老化、供给过剩的资源要素, 最大限度地转移到新兴产业上来, 开启产业增长新周期。这才是跨界发展最具价值的重要性。

新逻辑PK旧逻辑的博弈较量, “优先市场创新”的旋律奏响了———水泥窑烧核心工艺技术突破固然重要, 但在与区域产品、物流制约、市场运营的市场特性的博弈中, 创新商业模式与组织变革的迫切性迅速蹿升, 这块尚未开垦的处女地可能成为新一轮产业成长的动力源。

侧身大市场, 谁都巴不得有那么一天水泥窑烧核心工艺技术实现绿色化大突破, 可产业现实状况和国际产业经验提醒我们, 尽管水泥制造过程中大量应用信息智能化技术, 流程再造技术, 水泥使用的减量化技术, 水泥深加工制造技术, 高效综合利用技术, 高效节能减排技术等, 但欲突破水泥行业共性的、关键性的“两磨一烧”技术难关, 打通横亘在绿色之路上的“瓶颈”, 还有待时日。

这并不等于说水泥产业发展山穷水尽、无所作为了, 更不能抱着“重制造轻市场、重硬件轻软件”的旧逻辑跑到黑!谁都知道, 永远不应停下“两磨一烧”技术攻关的脚步, 然而, 滞后的商业模式, 落后的企业组织形态, 仍然面目依旧, 原地踏步哪!我们新型干法技术水平不输给国际同行, 时不时还会成为骄傲一把的资本, 但在商业模式与组织变革创新上, “蚂蚁穿豆腐———提不起来了”, 还是一块撂荒待垦的处女地。

产业上下早该认这个账, 新法技术工艺的广泛普及与承袭旧体制遗留下来的商业模式之间的扭曲与脱节, 是造成当前水泥产业供给侧老化症———产能过剩、全行业陷落的重要原因, 也是水泥产业大而不强的“肥胖”症结所在。

事实上, 没有与之相适应的商业模式和企业组织形态, 任何先进的技术工艺可能成为单体企业、局部市场的竞争手段, 但却很难转化为整个产业发展的持续性优势。

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的水泥产业, 在坚持减排节能核心技术研发的基础上, 着眼于提升全产业链价值, 重视在创新商业模式、变革企业组织形式上有所作为。哪怕是某种单项技术的推广应用, 譬如水泥使用减量化技术, 替代燃、原料与协同处置技术, 低碳长寿命水泥产品技术, 碳捕获及储存技术的产业化, 统统作为市场运营中的一组结构件, 巧妙地嵌入新商业模式之中, 随之变革企业的组织模式。

举例来说, 在水泥窑协同处置城市垃圾方面, 欧美等发达国家建立起了贯穿于废物产生、分选、收集、运输、储存、预处理和处置、污染物排放、水泥和混凝土质量安全等规范化流程和标准, 融入水泥产业链运行中。水泥原料在产业链的最终用途上, 美国有大约75%的水泥被企业用来制作预拌混凝土, 近15%用来生产混凝土砌块和预制混凝土, 而德国在这两项的比例约为55%和30%。

国际同业的经验向我们诠释了商业模式和组织形态的变革创新, 对于产业发展的战略价值, 并不意味着产业空心化。不能简单地把商业模式同营销方式划等号, 企业组织形式也不等同于兼并重组。一个企业的最大竞争力是什么?不单单是拥有某项技术或产品, 还必须有与其相配套的新商业模式和组织形式, 才能在产业价值链中拥有统治力和话语权。

强调优先市场创新逻辑, 其含义是商业模式和组织形态创新, 能给水泥制造链环注入新动力, 首先是用高附加值摆脱成本定价依赖, “+互联网”打破旧有的渠道模式, 供应链激活业务结构效率, 在组织、营销、管理三大节点上寻找突破口, 优化现有业务布局和价值点, 从串联流程颠覆成并联生态圈, 最后通过产业联盟等组织形式打造共创共赢平台, 跨界提升全产业链价值。

依据波特竞争力理论, 产业价值链是企业用来进行设计、生产、营销、交货以及对产品的辅助作用的各项活动的集合, 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微笑曲线”的高端, 是影响企业成长和发展的基因。企业将依靠商业模式和组织形态创新所释放的结构效率, 完成对原有单一性发展渠道的转型升级。

新逻辑PK旧逻辑的博弈较量, “坑爹游戏”该快些收场了———水泥市场占有份额固然重要, 但在与现实的产能严重过剩、高负债、低效率的博弈中, 野蛮成长的后遗症带来的震荡和风险迅速蹿升, 谁能成为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的领先者。

沃伦·巴菲特曾发出惊世之语:“鼓胀的钱包就像鼓胀的膀胱, 你总是会有想尽快清空的冲动。”近些年来, 水泥产业江湖之上, 老板们揣着“我扩张, 我英雄, 有买单兜底的, 不捞白不捞”的逻辑, 过去曾经厌恶至极的高杠杆、高负债, 如今却成了家常便饭, 整个产业玩起了“坑爹游戏”, 其热度近乎疯狂。

问起是否考虑过如何收场, 反正有国家产业政策支持, 银行有钱, 先拿到手跑马占荒再说, 至于说怎么还, 那怕啥呀, 不是有连片土地的厂区、矗立的厂房和设备烂摊子在那儿吗!丝毫不掩饰“坑爹”的动机和企图!

社会上“坑爹”的爹, 人家是血缘意义上的亲爹, 有DNA作证, 可是水泥产业野蛮成长的这个“爹”是谁呀?如按照基因图谱追踪下去, 这个爹首先是银行, 产能过剩出清、资不抵债破产, “坑爹”等于坑银行, 恭恭敬敬地送上一堆坏账;再看银行又是谁的呀, 当然是国有的, “坑爹”那不是坑国家吗, 可国家又是全民所有的, 追来追去, “坑爹”就是坑咱老百姓。

不合理的规制不仅有违克服市场的某种局限性和不完善的初衷, 甚至进一步助长了粗放的生产方式, 也把供给侧老化推向了极端。面对此情此景, 企业老板们心里也一肚子不服气呀!谁让国家出台那么多鼓励“坑爹”的产业政策, 又有银行放贷做靠山, 鼓励产能扩张大发展, 如果没有这些好处在, 我想蛮干也干不起来, 即便有那个心, 兜里边没有几个铜板, 想“坑爹”还不知“爹”在哪儿, 不是吗?

反思这些年来不适当的产业激励政策, 确实鼓励了“坑爹”, 怂恿扩张, 这绝不只是水泥产业独有的现象, 从传统产业到高科技产业, 从房地产行业到光伏产品, 哪一项不是如此的结局。适者生存的市场机制, 造就了企业家们最为敏感的商业嗅觉, 又怎能舍掉“坑爹游戏”中碰到唇边的那碗羹哪?

其实, 精明的老板们比谁都清楚, “坑爹游戏”不过是一场规模扩张大旗下的套利把戏, 把疯狂扩张当增长, 肆无忌惮地套政府、套银行、套补贴、最终也套牢了自己。

终于, 去产能、去杠杆的大戏已经开唱了, “坑爹游戏”也到了鸣锣收场的时候了。这次会怎么样?人们仍然依据旧逻辑心生奢望, 最好是国家政策兜底, 那咱就赚了!次之是推给债权人买单, 要钱没有要命有一条, 最糟糕的是企业自己吞食苦果, 反正是天塌大家死、过河有矬子!

“坑爹游戏”还会复制上几次的路径吗?权威人士给出的答案倒有些刺耳, 当前的去产能、去杠杆, 绝不能是每个企业去掉10%, 而是一个破产淘汰出清的过程。只有这样, 泡沫破灭才能使探索新技术的成本更低, 新订单完成起来更有效率, 从而推动新一轮产业的繁荣。

需特别指出的是, 对于产业扶持政策不可一概而论, 比如水泥窑协同处理城市固体废物的产业项目, 当属于大力扶持之列。何出此言哪?与水泥产能相比, 首先是它的环保公益性;其次是它能消化利用原有过剩产能包袱;再次是可持续性绿色循环经济模式。到2014年底, 全国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投运的线仅有20条, 加上在建项目, 总消纳能力仅仅400多万吨。这种早已在国际上操作可行的循环经济模式, 为啥发展的速度不如水泥产能扩张那么迅猛, 根子在于产业政策补贴力度小, 单靠企业自身运营维持难以为继。

经济学家米塞斯说, 观念决定历史。旧逻辑定义之下的水泥企业的运营惯例、程序和规则, 仍在原有组织中如幽灵一般阴魂不散;新商业逻辑的萌芽也开始在大变革中拱破产业现实的冻土层, 渴望着阳光和雨露。此刻正走到一个歧路丛生的地段, 迫切需要有远见、有胆识的企业家们站出来, 领衔主演一个又一个新的传奇故事, 因为在你们的手上, 托着未来水泥产业的分量和质量。

逻辑思维的分手逻辑 篇2

——读《小逻辑》有感

内容摘要:逻辑学是哲学的基石,黑格尔的逻辑世界由三部分组成:存在论,本质论和概念论。但是这套逻辑体系并不是最完美的,他也有着自己的缺点及不足。关键字:存在本质概念反思

在拿到这本书后,看到封面上有这样一句话:“可能是世界上最深奥但也是我们最需要读的书”。起初有些不以为然,这本书有这么好吗?与此同时也有一些的好奇,这是一本怎样的书,能得到编译者如此高的评价?于是我翻开了它,在这些较为晦涩难懂的字眼里开始了我的哲学旅程。

在我的眼里,逻辑是一个很不平凡的字眼,记得高中时我的老师曾说过,“逻辑”源于希腊词“logos”,最早出现于赫拉克利特的著作中。指的是世界的普遍规律性,是“支配一切的原则”。而黑格尔的逻辑世界与我的认知相比又是完全不同的,可以说是更全面,更严密,更令人信服。

在这本书的开始,黑格尔首先谈到了哲学的性质。哲学可以定义为对于现实事物的思维者的考察,人之所以为人,全凭思维在起作用,哲学是一种特殊的思维方式。对于我而言。映像最为深刻的当属哲学是个圆圈的理论,这个理论与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的观点不谋而合。紧接着,黑格尔为我们解释了一些他眼中逻辑学的基本概念,如精神、思维、理念以及思想与客观性之间辩证统一的关系。在这之后,这位伟大的哲人开始向我们描述属于他的逻辑世界。

黑格尔的逻辑体系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存在论、本质论、概念论。存在的概念是直接的、抽象的,他认为包括质、量、度三个环节。质是指事物直接存在的规定性。量是指事物存在的外在规定性。质与量的统一便是度,度是有质的量。本质的概念是间接的矛盾的,包括本质自身、现象和现实三个环节。概念表现为成双成对、相互联系的反思关系,对立双方互相排斥、相互转化,表现为直接性和间接性的统一。包括主观性、客观性、理念三个环节,是主观性与客观性的对立统一。这就是黑格尔思考世界的逻辑体系大厦。

如何认识事物的本质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黑格尔哲学所共同面临的问题,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说时间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个观点与黑格尔的是基本一致的。什么叫本质?

本质,是存在背后的。是靠反思才能得到的。是事物的过去或曾经萌芽状态。同时也是事物内部所涵有的。一切事物都可以追问本质,如现象,物,社会,精神等。亦即追问其起源或内涵。那么怎么去认识本质,或本质的方法是什么呢?首先与别于存在,存在背后的,就是本质。但是存在背后的就跟存在就彻底决裂

了吗?显然还不是,所以本质就是在存在内,又与存在同一的。但是这样说能够满足我们的要求么?不能,因为我们要了解现象,现实,还有物,是怎么来的。物的来源,我认为是反思,看得见摸得着是物,可是物的背后靠思维来确定。就是实存的根据。我们触摸大理石,我们能够感到硬度和体积,那我们可以说,这是一物。形式本身或大或小,或多或少,或圆或方,都不影响质料,但是反过来形式可能摆脱质料么?不可能。对吧。所以形式包含质料,所以它要更高级。形式不是抽象的那形式,那种形式是几何。但物理学的形式就丰富化多元化了。由此形式扬弃自己,并形成另外的形式这一系列动作,都是形式范围。而且一个物的持存的实在性,即说我们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范畴,就必须依赖这个形式所及的范畴,那么我有理由给他新的独立的界说——现象。在看得见摸得着的感知世界里,我们发现,其自身无论怎么变化,都是现象的变化。因为他本身就不是纯形式,而是包含质料的形式界。本质作为反思,存在作为直观,是直观还是反思,是直接接受还是先怀疑一下等等,都是主观取舍的问题。

但在文中也有许多令人费解的东西,比如说黑格尔的这个观点:“凡是合乎理性之物都是现实的,凡是现实之物都是合乎理性的”。理性代表着秩序、法则、公理和规范,但是现实之物却存在着许多不合乎公理,不遵守法则之物,如何将其看成理性的产物?对于现下的各种社会现象,如几天前的小悦悦事件中所看到的世态炎凉,这是社会的现实没错,但如果这也是合理的,那我们所生存的这个社会还有什么继续呆下去的意义?再比如说之前一直比较火的网络流行语“我爸叫李刚”,他生生的告诉了我们这样一个道理:腐败无处不在!这样的现象如果也是合理的,那叫我们这些小老百姓情何以堪?

除此之外,上帝是黑格尔哲学中一直不变的一个存在,这体现了黑格尔坚定的宗教信仰,但与此同时也令我比较困惑。对于一个没有宗教教信仰的人来,这些有关上帝的观点都比较没有说服力。许多人都说中国人是没有信仰的民族,这种观点真的有失偏颇,没有宗教信仰并不代表着没有信仰,一种理念就是一种信仰。

逻辑思维的分手逻辑 篇3

使用中、小规模集成电路来设计组合电路是最常见的逻辑电路。设计组合电路的一般步骤如图1所示。根据设计任务的要求建立输入、输出变量, 并列出真值表。然后用逻辑代数或卡诺图化简法求出简化的逻辑表达式。并按实际选用逻辑门的类型修改逻辑表达式。根据简化后的逻辑表达式, 画出逻辑图, 用标准器件构成逻辑电路[1]。最后, 用实验来验证设计的正确性。同样的逻辑电路设计可以用不同的设计方案来完成, 本文以三人逻辑表决器为例来说明, TTL集成电路、中规模集成译码器和中规模集成数据选择器的逻辑功能和设计原理及其应用。

1三人逻辑表决器的设计

设计要求与逻辑描述:用“与非”门设计一个表决电路。当3个输入端中有2个或3个为“1”时, 输出端才为“1”。

1.1采用基本逻辑门电路进行设计

组合逻辑电路的基本设计步骤如下:

1) 定义输入输出变量:定义设有A、B、C三位裁判, 三人表决中至少要有两人同意, 才可以通过。同意为1, 不同意为0, 输出为Y, 达成以上条件Y输出为1, 反之为0。

2) 根据逻辑功能列出真值表:

3) 由真值表写出输出逻辑函数表达式:

4) 化简逻辑表达式:

5) 画出逻辑电路图 (如图2)

1.2用74LS138译码器进行设计

二进制译码器实际上也是负脉冲输出的脉冲分配器。若利用使能端中的一个输入端输入数据信息, 器件就成为一个数据分配器 (又称多路分配器) , 如图3所示。若在S1输入端输入数据信息, , 地址码所对应的输出是S1数据信息的反码;若从端输入数据信息, 令S1=1、, 地址码所对应的输出就是端数据信息的原码。若数据信息是时钟脉冲, 则数据分配器便成为时钟脉冲分配器。

根据输入地址的不同组合译出唯一地址, 故可用作地址译码器。接成多路分配器, 可将一个信号源的数据信息传输到不同的地点[2]。

二进制译码器还能方便地实现逻辑函数, 由于n个输入变量的二进制译码器的输出提供了2n个最小项, 而任何一个逻辑函数可以变换为最小项之和的标准与-或表达式。因此可利用译码器和门电路来实现组合逻辑电路。

根据上式, 只需在一片74LS138的输出端加一个与非门就可以实现该逻辑函数。

1.3用74LS151数据选择器进行设计

数据选择器又叫“多路开关”。数据选择器在地址码 (或叫选择控制) 电位的控制下, 从几个数据输入中选择一个并将其送到一个公共的输出端。

数据选择器为目前逻辑设计中应用十分广泛的逻辑部件, 它有2选1、4选1、8选1、16选1等类别[3]。

74LS151为互补输出的8选1数据选择器, 选择控制端 (地址端) 为A2~A0, 按二进制译码, 从8个输入数据D0~D7中, 选择一个需要的数据送到输出端Q, S珔为使能端, 低电平有效。用151数据选择器设计三人表决器步骤如下:

1) 使能端时, 不论A2~A0状态如何, 均无输出 (Q=0, ) , 多路开关被禁止。

2) 使能端时, 多路开关正常工作, 根据地址码A2、A1、A0的状态选择D0~D7中某一个通道的数据输送到输出端Q。

如:A2A1A0=000, 则选择D0数据到输出端, 即Q=D0。

如:A2A1A0=001, 则选择D1数据到输出端, 即Q=D1, 其余类推。

将逻辑函数转换成最小项表达式:

将不存在的最小项乘以0, 存在的最小项乘以1, 得到:

即:

由此可以画出逻辑电路图 (如图5)

函数F有三个输入变量A、B、C, 而数据选择器有两个地址端A1、A0少于函数输入变量个数, 在设计时可任选A接A1, B接A0。将函数功能表改画成表3的形式, 可见当将输入变量A、B、C中A、B接选择器的地址端A1、A0, 由表3可以得到:

则4选1数据选择器的输出, 便实现了函数F=珚ABC+A珔BC+AB珔C+ABC接线图如图6所示。

摘要:用数字信号完成对数字量进行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的电路称为数字电路, 可以分为组合逻辑电路和时序逻辑电路两大类。其中, 组合逻辑电路是由最基本的逻辑门电路组合而成。文章以三人表决器为例介绍了三种设计方案, 以便学生熟悉常见组合逻辑电路的特点及应用。

关键词:组合逻辑电路,逻辑表决器,设计

参考文献

[1]阎石.数字电子技术基础[M].第4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8.

[2]李世雄, 丁康源.数字集成电子技术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3.

道义逻辑、行动逻辑和规范逻辑 篇4

道义逻辑、行动逻辑和规范逻辑

20世纪50年代由冯赖特创建的道义逻辑,首先是作为行动名称的逻辑而建立的.这种逻辑在建立之后产生两个研究方向:一个是“应该做”的.逻辑,一个是“应该是”的逻辑.在“应该做”逻辑的研究方向上,行动名称的逻辑之后,产生以分析行动语句而生成的行动逻辑的探索.于是道义逻辑便是一种以行动逻辑为基础的动态逻辑.但是,在行动逻辑基础上构建的道义逻辑是一个有关规范命题的逻辑,而不是规范的逻辑,在相当程度上也可以看成是一个规范命题逻辑和规范逻辑的混成物.

作 者:周祯祥 ZHOU Zhen-xiang 作者单位:华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广东,广州,530631刊 名: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GUANGZHOU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年,卷(期):1(9)分类号:B815.4关键词:道义范畴 行动 规范

逻辑思维的分手逻辑 篇5

历史课果真是枯燥的吗?看似庞杂的历史知识究竟该如何记忆?对于知识面较窄的广大农村文科生而言, 这的确是一个令人头痛的大问题。那么, 历史知识的记忆是不是有章可循呢?笔者认为, 其中一个极为重要的方法就是努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运用逻辑化思维方法记忆。

什么是逻辑化思维方法记忆?逻辑化思维方法记忆是一种记忆方式, 它着重对所记内容进行逻辑化整理, 通过这种整理, 理清各部分内容之间的因果关联, 使它们构成一个密切联系的整体, 形成一个知识的经纬网。从而避免因记忆内容数量过大、细节过多、缺乏关联而导致杂乱无章, 达到对所记内容的长久牢固记忆的目的。

在此以人教版《世界近现代史》 (上册) 第三章第五节中的一段教材文字为例, 探讨如何利用逻辑化思维方法达到有效快速记忆历史知识的目的。

“随着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的进行, 欧美诸国和日本的资本主义得到进一步发展。同时, 英国等资本主义列强侵略扩张的过程中, 在世界各地建立了一系列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在此期间, 轮船等先进的交通运输工具使长途运输变得更加方便, 资本主义列强大量向殖民地和半殖民地输出工业品, 掠夺工业原料, 甚至直接输出资本, 在当地建立资本主义企业。这样, 在资本主义侵略下, 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原先落后、封闭落后的经济结构被打破, 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一个组成部分。19世纪中后期,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一、分析层次

通过分析, 我们不难看出这段文字的落脚点在最后一句话, 即“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之前的文字表述则清楚表明和世界市场初步形成有关的其他要素:时间——19世纪中后期;原因——资本主义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列强侵略扩张;中介力量——轮船等先进的交通运输工具

二、逻辑化整理

在层次内容明晰后, 对各部分内容进行逻辑化整理, 分析其中存在的内部逻辑关联。经过分析组合之后, 我们可以非常清晰地厘清他们之间的内部联系, 再结合以前的教学内容稍作补充与完善, 一个完整的知识框架就产生了, 如图表所示。

通过这副图表, 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包括相互紧密联系的两大组成部分, 即资本主义列强的国内市场与殖民地、半殖民地市场。前者的形成是资本主义国家内部经济运行的结果, 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是前提条件, 该制度的建立主要有革命与改革两种途径, 后者的形成是资本主义列强内部经济力量推动列强外部侵略扩张的经济结果, 两个市场密切联系, 但地位与作用是不同的。这种不同是由列强对商品、原料与资本的控制所决定的, 列强向殖民地、半殖民地输出商品与资本, 是整个市场的主导者, 而殖民地、半殖民地则成为资本输出地与商品销售地, 并为列强的工厂、机器提供市场与原料, 是整个市场的下游链条, 轮船、火车等先进的交通工具和发达的交通网则提供了两个市场的中介力量, 极大加速了整个资本主义市场的形成, 是整个市场得以形成的强大推动力量与物质基础。各部分之间再配以箭头的方向指示与简短的文字如中介、原因等的说明, 最后再结合以前的相关教学内容作以补充——在这里具体体现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的表现, 也就是1857年第一次资本主义世界性经济危机。这样, 一段完整的教材文字在箭头的指示和简短文字的注释配合下, 得到高度的关联性概括, 逻辑性整理也就完成了。

三、文字还原

以上图表只是明确了知识间的内部关联, 为我们的记忆提供了一个极好的知识框架, 但它本身不能作为最终的记忆形式, 因为在答题过程之中, 是不可能将这些简短的文字作为标准答案的, 否则必将导致不必要的失分, 所以第三步要做的就是在知识框架的指导下将原本的文字内容加以还原, 这才是记忆的主要内容。由于这一步主要靠机械性记忆与重复来完成, 这里就不再多讲了。

经过以上三大步骤, 一个完整的高中历史知识逻辑性记忆链条便完成了。由此, 推广到整个第五节的内容, 我们可以从宏观上看到以下的内部联系图景:

同理, 运用以上的方法可以建立起整本教材的完整逻辑框架。当教材内部的逻辑框架建立之后, 一方面可以看到教材编排的各个组成部分诸如政治的、经济的、制度的、思想文化等内容的纵向发展过程。另一方面可以看到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有机关联, 它是一个以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为核心, 以其联动性影响为内容的有机整体。笔者认为, 这种相互关联的逻辑框架的建立将对整个教材的理解产生积极的作用, 是对高中历史知识进行逻辑化思维方法记忆的有效途径。

对庞大的历史知识体系而言, 仅仅依靠逻辑化思维方法的记忆是远远不够的, 它毕竟只是诸多记忆方法中的一种。牢固、准确而持久的历史记忆尚需要各种方法的有效配合才能达到。

逻辑思维的分手逻辑 篇6

集美大学的施茂枝教授对学科逻辑和心理逻辑作了这样的阐释:学科逻辑包括语文课程性质、课文的功能定位、课程内容的特点、语文知识的内在联系等;学生的心理逻辑包括学生的身心特点、心理发展规律、学习的内在需要等。学科逻辑与学生心理逻辑的有效沟通是有效教学的主要标志, 也是教学艺术的核心价值取向。

语文教学关注学生想象力的培养, 要建立在学科逻辑与学生心理逻辑的有效沟通上, 要与学生知识背景、理解能力、接受能力、内在需求相适应, 也要符合语文学科的逻辑。目前, 在小学语文的课堂上, 想象的教学环节增多了, 培养想象力的意识增强了, 但想象力培养的学科特点、学段特点、时机、策略、评价等, 还有待于思考和研究。

一、语文教学中, 想象力的培养要符合学科逻辑

当前, 语文课上想象力的培养经常表现为美术化、科学化、碎片化, 有时甚至全无逻辑。很多教师以担心想象力受限为由, 任由学生的想象天马行空, 从而失去了语文的味道。2011年的新课标明确了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也就是说, 要在语言运用和实践中, 通过积累、理解、感悟等一切和语文相关的手段,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这种想象力要有浓浓的语文味道, 符合语文学科的逻辑。

1. 识字教学中想象力的培养要有语文味。

这里的语文味就是指在第一学段, 想象力的培养要有意识地关注小学生说完整话, 把想象的过程正确地表达出来。如在识字教学中, 教师会经常运用“以自己喜欢的方法识字”的策略, 学生想说什么就说什么, 一点依据和逻辑都没有的发言被视为发展学生想象, 语言的训练碎片化, 这显然缺少了语文意识。如课堂上“点”字的教学片断。

生:老师, 我喜欢“点”字。我可以编个小故事吗?

师:好啊, 我喜欢听故事。

生:唐僧师徒上西天取经, 到了一个地点, 这里山很高。字的上半部‘占’表示山很高, 山高就有妖怪。下半部第一点是表示妖怪在跑, 右边第二个点表示孙悟空在追, 第三个点表示沙和尚也在追, 第四点向右斜, 表示偷懒的猪八戒不愿去追。”

师:你发挥自己的想象力, 给这个字编了一个生动的故事, 在情节中还带有人物的性格。 (边板书生字, 边说最后一笔是偷懒的猪八戒。学生鼓掌, 一起书写了“点”字)

引导学生发挥想象, 把想象的过程语言化、故事化, 坚持下去, 学生们的想象力必然会提高。

2. 符合学科逻辑的想象力培养要创设情境。

想象力必须依附于情境, 小学生的情感世界从来都不能缺少情境。教师要根据阅读内容, 采用对比、联系生活实际、画面、音乐等手段创设恰当的情境, 引导学生进行角色转化, 走入情境, 引发合理的想象。比如下面的教学片断。

师:这17圈半可不是塑胶跑道上的17圈半哪, 那可是战场上的17圈半, 野外临时的多个战地医院与战地医院之间的七圈半……同学们理解词语的时候, 不仅要理解意思, 更重要的是看到词语背后的画面。你看, “月朗星稀”是夜晚, “清风习习”是夜晚, “狂风怒号”是夜晚。还有吗?

生:大雨倾盆是夜晚, 大雪飘飘也是夜晚……

师:是啊, 在这样的夜晚中, 这17圈半又是怎样的17圈半啊!

(屏幕上出示:月朗星稀凹凸不平狂风怒号 飞沙走石大雨滂沱泥泞不堪大雪纷飞 冰雪路滑)

师:请同学们小声地读这些词语。

(生小声地读)

师:轻轻闭上双眼, 你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

生:在一个月朗星稀、清风习习的夜晚, 南丁格尔手提着风灯, 在野外凹凸不平的道路上快步行走。疾行使她脸色发红, 轻微气喘。看到前方病房的灯光, 她走得更快了。战士的腿受伤了, 她轻轻揭开他的裤脚, 检查伤口愈合情况, 微笑着安慰:“别担心, 小伙子, 你马上就可以跳舞了。”

这就是南丁格尔一个普通的夜晚。同学们, 你的眼前还浮现了怎样的画面?迅速把它写下来, 读给大家听, 好吗?

语文教学关注学生想象力的培养, 要建立在学科逻辑与学生心理逻辑的有效沟通上, 要与学生知识背景、理解能力、接受能力、内在需求相适应, 也要符合语文学科的逻辑。

小学生的生活经验还不多, 没有合理情境的创设, 很容易进入随意想、甚至是脱离实际、不合理的想象中去。有了情境, 有了特定的氛围, 想象力才不会走偏, 也才会为深入理解文章内容服务。

3. 阅读教学想象力的培养要善于制造陌生化。

有的文章看似没有想象力的训练点, 教师“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这时想象力的培养就要借助于制造陌生化。

“陌生化”原本是文学理论中的一个概念, 由俄国形式主义评论家什克洛夫斯基提出。他说:“艺术的技巧就是使对象陌生, 使形式变得困难, 增加感觉的难度和时间的长度;因为感觉过程本身就是审美目的, 必须设法延长。”陌生化的基本构成原则是表面互不相关而内里存在联系的诸种因素的对立和冲突。正是这种对立和冲突造成了“陌生化”的表象, 给人以感官的刺激或情感的震动。

语文课本中有大量的文学作品, 其创作过程中陌生化技巧的运用无处不在, 给想象插上了翅膀。无论是文题、立意、构思, 还是语言表达, 皆可发现陌生化的身影。因此, “陌生化”应该是阅读教学重点把握的角度, 也是教法突破、学法创新的亮点, 更是想象力培养的创新点。如下面的教学片断。

师:现在屋子的主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总理。作为一国的总理, 你们想, 他的屋子里应该有些什么?

生:我觉得至少应该有一个大大的文件夹。

生:我觉得还应该有台留声机和几张古典音乐的碟片。

师:你是想让总理在工作之后能够休息一下?

生:总理的房间里应该有张大一点的沙发。总理累了, 可以在上面坐一坐, 歇一会儿。

生:我觉得总理屋子的地板上应铺有很软的地毯。

师:应该有沙发, 有吗?

生:没有。

师:应该有地毯, 有吗?

生:没有。

师:什么都没有。请你告诉人们, 我们只看见了——

生: (读课文) 一张不大的写字台, 两把小转椅, 一盏台灯, 如此而已。

这个教学片段, 教师就运用了陌生化的手段, 挖掘文本, 通过学生从没有想到的角度, 激发学生兴趣, 通过联想, 运用对比和感情朗读, 把生活朴素的周总理的形象刻在了学生心中。

总之, 语文教学中想象力的培养要符合语文的学科逻辑, 它应该是语文的想象, 是有语文味道的想象, 是有情景氛围的想象, 是陌生化与生活化相结合的想象。

二、语文教学中, 想象力的培养要符合心理逻辑

有这样一份调查, 能让我们知晓语文教学中了解学生心理逻辑的重要性。

有心理学家曾以理解《刻舟求剑》的寓意为例, 将小学生理解寓意的思维活动分为三级水平:第一级是只停留在故事的具体情节上, 复述所给的材料;第二级是企图揭示寓意, 摆脱不了直观的情节;第三级是开始摆脱具体的故事情节, 揭示寓意。研究表明, 小学阶段能够摆脱具体的故事情节揭示寓意的学生, 低年级为0, 中年级为15%, 高年级也仅为20%;而到初中阶段, 则一下子上升到70%。

由此说明, 思维活动要符合学生的心理逻辑, 而想象力是学生思维活动的一部分。想象力的培养也只有符合心理逻辑, 才能“接地气”“触天空”;否则只能是教学中的走过场, 甚至成为有效课堂的拦路虎和绊脚石。只有正视学生的心理逻辑, 正视学生所处学段所能达到的高度, 不人为地降低, 也不人为地虚高, 不做低效的、无意义的、学生无法企及的想象训练, 就是尊重学生的心理逻辑。

同是上《江雪》, 第一位教师重视了学生的心理逻辑, 这样设计了想象训练。

师:面对这样的画面, 你有什么疑问?

生:这么冷的天, 那个老翁为什么还在江上钓鱼?

生:难道他不怕冷吗?

师:真是一个好问题。请大家大胆地设想一下原因, 也可以与同桌讨论一下。

生:因为他家里穷, 以捕鱼为生。 (板书:1.捕鱼为生)

生:老翁想, 鸟都飞走了, 这下自己可以独享清静了。

(板书:2.独享清静)

生:老翁可能遇见了什么伤心事了。 (板书:3.排解忧伤)

生:我想他喜欢钓鱼, 所以也就顾不上天冷了。

师:他是一个真正的钓鱼爱好者! (板书:4.喜爱钓鱼)

生:可能是作者犯了错误, 被流放了。

师:他与老翁一样孤单了。 (板书:5.心中孤单)

师:看来大家的理解都不相同。那么, 究竟谁的理解与作者的心境更接近呢?让我们看看柳宗元的生平简历。 (课件出示)

师:现在你比较赞同哪一种理解?或者有什么新的看法?

生:现在, 我知道了这首诗是柳宗元被贬永州时写的。

生:我感受到诗人是在借这个“蓑笠翁”表达自己孤傲的心情。

师:作者孤傲的心境与此情此景一起, 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

(课件展示动画与音乐)

师:现在你就是孤傲的柳宗元, 你能把自己的心情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吗?

(生朗读)

而另外一位教师就忽视了学生的心理逻辑, 这样设计了想象训练:诗人在这样的天气中真的是在钓鱼吗?这个问题一出, 孩子们思维活跃, 有的说老翁在钓龟, 有的说老翁在钓豚……五花八门, 与诗意相距甚远。于是, 教师一边解释, 一边努力把“钓的是寂寞”生硬地塞给学生。

逻辑思维的分手逻辑 篇7

在没有进入正题前, 先举一个例子, 也算是主题的导入, 那就是大家都一直很困惑的问题:究竟先是鸡生蛋还是蛋生鸡。一直以来, 这个难题无法回答, 被问者总是会被逼进死胡同, 究其原因主要还是在这个问题的逻辑方面, 从时间逻辑层面来说它是个无限循环, 即死循环, 根本推算不出, 电脑也会因为死循环而死机。但就有人不信邪,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 英国的科学家经过研究, 他们是从生物学方面进行论证, 确立了结论:是先有鸡后有蛋。但是, 很多人只是为研究这个问题的结论而乐此不疲, 而没有注意到这个问题在逻辑方面还有一个问题。鸡生蛋, 蛋生鸡, 在字面上虽然只是两个字位置的互换, 其实, 在逻辑上这个问题已经分成为两个不同性质的问题:鸡生蛋是鸡的繁衍方式, 蛋生鸡是物种的演变方式, 即鸡是从哪个物种演变而来。因此, 搞清楚这个问题的逻辑关系后, 这个问题的答案是:先是鸡生蛋, 但是至于鸡这个物种是从哪里演变而来, 我们还不清楚。

困扰人们几百年的, 其实就是问题本身的逻辑。而在历史教材上有些问题逻辑的有意或无意的混乱也在困扰我们的日常教学。

一、典型题例

笔者就历史教科书上个别题目与编者和各位读者进行商榷。

首先来看一下北师大版九年级上册第3课《剥夺王权保留王位的革命》里的“议一议”, 题目是:“风能进, 雨能进, 国王不能进”, 怎样理解这个典故的含义?公民有权拒绝国王进入公民的房子, 但他们有权拒绝贫穷吗?

问题出在后一问上, 参考书是这样回答后一问的:公民有权拒绝国王进入自己的房子, 但他们无权拒绝贫穷, 因为资本主义制度是一个产生贫富不均的制度。

这个回答使我们深刻认识到, 原来资本主义制度也是一个罪恶的制度。编者在这个问题上用心良苦, 这个循循善诱的设问就是让学生认识到资本主义制度不是好制度。

我们的目的达到了, 但是这个题目的逻辑问题一直逍遥法外,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它的真面目:风能进, 雨能进, 国王不能进, 本身是个政治问题, 反映的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对人民权利的追求和保护。但是在编者的第二问就来了一个移花接木, 把这个纯粹的政治问题演变成了经济问题, 变成了消除贫富差距的问题。这个经济问题是一个带有普遍性的社会问题, 每个国家每个时代都会遇到, 为此而大伤脑筋, 难道单单是资本主义制度的责任?这个问题没有解决, 就能说明资本主义制度是一个罪恶的制度吗?

其实“风能进, 雨能进”只是一个形容, 这句话也可以改为“狗能进, 猫能进”等等, 那编者又该如何设问来体现我们社会主义制度的价值观和优越性呢?我称这种语言逻辑错误为“移花接木”型。

第二种逻辑问题是时间概念上的混乱, 我姑且称之为“关公战秦琼”。

如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一课《鸦片战争的烽烟》里有这样一道思考题:你认为“师夷长技”能够“制夷”吗?教参上是的答案比较长, 最后一段是这样的:……但是魏源对“师夷长技”的认识只停留在科技层面上, 在腐朽落后的旧中国, “师夷长技”是不能“制夷”的。

答案很简单, 但是作为老师如何与学生解释呢?根据八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 他们怎么能认识到先进的技术就不能“制夷”呢?说实话, 笔者每次上到这一课都没办法处理这个题目, 左右为难, 还是不讲的好。能不能制夷, 可以从理论层面来探讨, 但更主要的应从实践来证明, 有一个我们都认同的观点, 那就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学生只有学习过洋务运动后, 才能从中国人血的教训中得到这样的结论, 也只有学习过中国近代化艰难的历程后, 才能对这个问题有深刻的理解和感悟。人类的很多教训都是从实践而来, 而本题的设计意图则使人们普遍感到从实践上来总结经验是次要的, 只需要从理论上推论就可以证明了的。这也是中国为人所诟病的应试教育的一个明证吧。

这样的题目没有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 也没有尊重学习和知识的认知规律, 笔者教了近二十年的书, 如果不以书上后面的知识做依据的话, 笔者也只能老老实实回答:不知道, 不好说。如果笔者是学生的话, 肯定会在潜意识里有一个困惑, 或者想进一步问:那到底怎样才能“制夷”呢?笔者认为这才是编者的初衷, 但这个题目放在这里不合适宜, 如果放在洋务运动之后, 则立刻化腐朽为神奇, 这个题目在时间上的逻辑问题就自然解决了, 一下变成了好题目。

历史教科书上的题目都是专家们认真商讨论证的结果, 偶有瑕疵, 平时的考试或中考等试卷上, 出现这样问题的题目就多一些, 以某市一道中考题为例:

阅读下列材料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90年来, 中国共产党紧紧依靠和紧密团结全国各族人民, 干了三件大事。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 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三件大事, 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 决定了中国历史的发展方向, 在世界上产生了深刻而广泛的影响。

请回答:

(1)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是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胜利。这条革命道路的开始和胜利的标志分别是什么? (2分)

答案是: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或新中国的成立、开国大典) 。但是学生普遍答的都是五四运动和新中国成立, 得分率仅有46%。为什么学生错这么多, 笔者进行调查统计时, 学生普遍反映出现错误主要是受到问题的前一句话的影响, 很明显, 第一句话是一句可有可无的话, 起不到引导利用的作用, 如果说起到作用, 也只是起到误导作用。学生为什么错这么多?我们的考官要反思, 主要是这道题逻辑上出现了混乱, 笔者把这种逻辑错误称之为“偷梁换柱”, 提问的两句话里主语发生了变化, 把革命胜利偷偷换成了革命道路, 学生很老实, 哪知道有此陷阱, 也只有老老实实吃了亏。出题者在总结学生出现失误的原因时, 把责任都推到学生对历史概念分辨不清上, 但笔者认为以此考察学生学业水平, 似乎不太尊重学生了, 历史考试要考的是学生的历史思维、专业素养, 这样的文字游戏还是不用的好。

二、历史根源

究其原因, 还在于我们中国传统文化对逻辑不太重视, 西方有逻辑学, 我们也有, 但是, 他们的逻辑学是中学大学的必修课, 我们的逻辑学则多是国人翻译西方著作作为晋升职称之用, 没有扎实的基础。中国历史上有不少辩论家, 但是大多是诡辩, 诡辩从本质来说, 就是逻辑上有问题的, 而有很多典故我们还以此为荣, 学习模仿, 如南橘北枳的典故: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 橘生淮南则为橘, 生于淮北则为枳, 叶徒相似, 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 入楚则盗, 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选自《晏子春秋·内篇杂下》)

今天上一幕居然又重演。在2011年世界经济论坛新领军者年会上, 央视主持人芮成钢向美驻华大使骆家辉就坐经济舱问题发难说:“大使先生, 听说您是坐经济舱来的, 这是否在提醒大家, 美国欠中国钱?”事后有学者指出, 芮成钢可能没有学过国际礼仪课程, 否则不会出现这样无礼的质问, 虽然略带调侃的口气。这句话引发了网友们的造句热潮, 创作出不少精彩网语。如:你们贪官太少是不是因为太穷没有什么可贪?你们领导不喝茅台是不是因为酒量不行?你们不收过路、过桥费是不是人手不够?你们领导一点官架子都没有是不是因为你们领导没有群众威信?等等, 网上还专门起了一个名字, 叫“成刚体”, 成刚体被人调侃, 还在于他的提问有明显的逻辑问题, 那就是“以偏概全”, 甚至没有逻辑, 就是强词夺理。

看来逻辑问题不仅关系到我们的教学问题, 也关系到国家形象问题, 现在还不迟, 让我们一起重视起来。

摘要:对历史教学中有些思考题出现的逻辑问题深入地探讨。

逻辑思维的分手逻辑 篇8

一先验逻辑与现代逻辑的结构特征

与传统逻辑不同,康德的先验逻辑是一种探究人类认识条件和构成规则的特殊逻辑,是一种规定知识的来源、范围和客观有效性的科学。先验逻辑的构成以知识来源的两个要素———直观与概念———为基础。直观与概念是基于人类内心的两种能力,即感性和知性,前者是接受印象的能力,后者是对感性直观的对象进行思维的能力。知识来源的这两个属性非常必要,而且它们之间相互独立,任何一个都不能优先于另一个。“直观和概念构成我们一切知识的要素,以至于概念没有以某种方式与之相应的直观,或直观没有概念,都不产生知识。”[1]这样一来,康德通过阐明人类知识来源的两种能力———感性和知性,并在此基础上确立了“概念/直观”这一认识论的先验逻辑结构。

与康德相似,弗雷格明确提出了现代逻辑要遵循的三个基本原则,其一是:要时刻看到概念和对象的区别。那么弗雷格是怎样区分概念和对象的关系的?他首先阐明了一个基本主张:逻辑的基本关系是一个对象处于一个概念之下的关系,概念之间的所有关系都可以归结为这种关系。弗雷格采用数学语言来表达这一关系,他认为概念和对象的关系恰恰是数学中函数和自变元的关系。在驱除“概念”的心理主义解释之后,弗雷格在严格逻辑意义上把“概念”等同于“函数”,把“对象”等同于“自变元”。例如“哲学家”是一个概念词或函数,而函数本身没有确定的值,如果把“柏拉图”作为自变元或对象带入函数,那么就得到“柏拉图是哲学家”这一具有明确涵义和真值的命题。因此,“哲学家”作为一个概念词或函数式,它自身是不完整的,用符号表达为“F()”,如果以“柏拉图”(a)来补充,就得到F(a),即“柏拉图是哲学家”。函数由自变元来补充,概念由对象来补充,弗雷格就以这样的方式阐明了一个概念处于一个对象之下的基本意义。这种补充和被补充的关系,说明了对象和概念的根本区别。如此一来,通过赋予概念和对象新的涵义,并且重新界定二者的关系,弗雷格就破天荒地将数学中的“函数/自变元”作为现代逻辑的首要结构特征。

如果仅仅把康德的“概念/直观”与弗雷格的“概念/对象”或“函数/自变元”放在一起,二者虽然在外观结构方面有类似之处,但要说明先验逻辑与现代逻辑存在某种内在关系,这个论证还远远不够充分。要回答这一点,则必须解决如下三个难题:一、康德所谓的“概念”与弗雷格所谓的“概念”或“函数”,在两种互不相同的哲学背景下,究竟有何关系?二、康德的“直观”概念与弗雷格的“对象”或“自变元”又存在什么关联?三、关键在于,“概念/直观”作为一个整体性结构与同样作为整体性结构的“函数/自变元”,他们在哲学基础方面存在怎样的一致性?下面我们就来分析和解决这三个问题。

二先验逻辑与现代逻辑的要素分析

(一)概念:作为知性原则与函数

“概念”这个词,在康德的先验逻辑与弗雷格的现代逻辑中,承载着截然不同的涵义。康德认为“概念/直观”结构中的“概念”一词,从逻辑机能方面讲,体现为判断,从概念方面讲,体现为范畴。先验逻辑的概念具有以下特征:1.它们是一些纯粹概念,而非经验性概念;2.它们不属于直观和感性,而属于思维和知性;3.它们是一些源始性的要素概念,而不是派生出来的复合概念;4.这些概念恰好并且完全涵盖了纯粹知性的整个领域。

与康德的思路一致,弗雷格决定严格地在逻辑意义上界定“概念”这个词。首先,他排除了形式逻辑中对“概念”的心理学解释,认为形式逻辑实际上是把一个对象误认为一个概念;其次,他澄清了概念与对象、专名的区别。弗雷格认为,概念起着语法谓词的作用,而一个对象的名称、一个专名不能用作语法谓词。一个命题从语法来说是由主词和谓词构成,那么整个谓词的意谓就是概念,主词的意谓则是对象或专名。弗雷格用“函数/自变元”来代替“概念/对象”,主要出于两个考虑:首先,函数本身具有不完整性,需要变元来补充才能获得一个完整的涵义和真值。同样,作为语法谓词的概念也是不完整的,需要对象来补充,才能形成一个涵义明确的命题;其次,运用函数与自变元这一数学语言能更好地说明概念和对象的结合关系。

虽然康德和弗雷格对“概念”赋予了不同的涵义,然而我们会发现,“知性原则”与“函数”却在各自的逻辑构成要素和机能方面存在某种深刻关联。在先验逻辑中,概念体现为知性作判断的能力,就是用范畴来统摄直观对象。要形成知识,知性概念单独不能起作用,它必须与经验相结合。在弗雷格逻辑那里,函数单独不能起作用,自变元必须被代入进来,一个命题才能获得完整的涵义。康德关心知识的形成条件,弗雷格关心思想(命题)的结构,无论是知性还是函数,它们只是作为逻辑的构成要素之一,单独都无法获得知识或思想。

(二)作为单称词项的“直观”与“自变元”

康德与弗雷格所处的哲学背景虽不相同,但从构成知识的要素或形成命题涵义的条件来讲,这两个词的作用则是一致的。亦即,直观在先验逻辑中扮演的角色与自变元在现代逻辑中的角色几乎相同。在“先验感性论”中,直观被界定为感性接受外在对象刺激的过程和结果。直观对象在知性概念与之结合之前是盲目的,不存在任何语义特征。与康德的思路一致,弗雷格认为自变元是逻辑上简单的东西,对象和专名都可以充当自变元,作为命题结构要素的自变元,它的来源不能通过逻辑的方法被推导出来,而只能是感性的、既定的和单一的东西。既然函数承担着语法谓词作用,那么自变元就不能用作语法谓词。直观与自变元在逻辑功能上的一致性表现为:其一,二者皆具有单称性、基于感觉经验的特征;其二,作为各自逻辑结构的要素和必要条件,都是一种反思性存在;其三,它们都期待着与更高的原则相结合。直观需要知性原则来统摄,自变元需要被代入函数式,只有这样,经验知识和思想才能形成。

实际上,直观与自变元的单称性特征,是康德和弗雷格不约而同地继承了传统逻辑在处理单称词项时的精神遗产。亚里士多德在《后分析篇》中指出:“科学知识不能通过感觉获得,因为与感觉相关的是单称性的东西,所以知识依靠的是对普遍性的认知。”[2]与此相反,莱布尼兹却把普遍性词项分析到绝对的个体性概念———单子,认为单子是构成知识的最小单位。美国研究者保罗·雷丁说道:“如果我们认为直观作为单称性表象,那么康德在批判莱布尼兹时赋予直观的作用,就非常接近于弗雷格对逻辑和语义处理的方法。通过赋予直观以指称个体对象的功能,以及把直观从作为普遍性的述谓着个体的概念中分离出来。”[3]

(三)结合原则:“先验统觉”与“不饱和性”

先验逻辑的概念与直观根据什么原则相结合而形成经验知识,现代逻辑的函数与自变元又根据何种机制结合才能产生命题的涵义?此外,这两种结合原则有无内在关联?

康德把知性概念的运用称作判断,即概念统摄直观对象的过程呈现为主体作判断的过程。他又区分了两种表象,前一种表象是通过感性直接与对象发生关系,后一种表象是知性概念的作用过程,即纯粹直观,它与对象不直接发生关系。这个高阶表象与低阶表象结合的过程,就是判断,而“概念/直观”模式就成为判断的内在结构。与康德的思路一致,弗雷格首先对判断概念给予重新界定,他在总体上把对命题涵义的主体认知称之为判断。他把判断看作从涵义到指称对象的过渡,用他的话说,“判断可以看作是从思想到真值的一种运动”。如果康德所谓的判断是对知性概念的逻辑机能的一个称谓,它体现的是知性统摄对象的过程;那么弗雷格的“判断”一词则是对“函数/自变元”这一命题结构的完整性的称谓,它描述的是自变元被代入函数式,或者对象补充概念的过程。总而言之,无论是先验逻辑还是现代逻辑,判断过程都呈现为一种综合过程。

康德把判断的内在机理提升到更深的层次,他发明了“统觉”概念。他把统觉称之为“我思”,认为统觉不仅是先验的,而且是所有先天概念和判断的承载者,判断即“我思”。亦即,知性原则与直观对象相结合的内在机制源于先验统觉,它还是这种结合获得客观有效性的主体性保证。与康德思路一致,弗雷格发明了“落入”(fall under)和“不饱和性”(unsaturated)这两个概念,以此来说明概念和对象、函数和自变元的结合机制。在《论概念和对象》一文中,弗雷格详细说明了这种结合机制:

并非思想的任何部分都可以变得完整,至少有一个必须是“不饱和”或述谓的,要不然它们就无法联结在一起。例如,如果没有联结,“2这个数”这一短语的涵义就无法跟“素数这个概念”的表达联结在一起。我们在句子“2这个数落入素数这个概念之下”中运用了这一联结,那么这个联结就被包含在词“落入”之中,该词需要通过两条途径来得到补充:一个主词和一个谓词。仅仅因为它们的涵义是不饱和的,它们就必须以这两个方式得到补充,这样我们才可获得一个完整的涵义,即一个思想。[4]

弗雷格把句子结构中那个“不饱和的”或述谓性部分所要表达的东西称之为函数,“落入”和“不饱和性”这两个概念在“函数/自变元”结构里起到一种联结作用。如同先验逻辑中的知性概念,它自身只有在先验统觉的综合机能下,才需要直观杂多来补充。我们可以看出,弗雷格通过诉诸函数的“不饱和性”,实际上在命题涵义层面不自觉地借鉴了康德的“先天综合”思想。对此,他在《算术基础》中说道:“概念的聚集力远远胜过综合统觉的结合力。”[5]他虽然采用“不饱和性”、“落入”、“概念的聚集力”等这些形象性的词汇,然而一旦明确了函数与自变元之间的补充与被补充的关系,那么他曾说过“逻辑的基本关系就是一个对象处于一个概念之下”这句话也就不难理解了。

三先验逻辑对现代逻辑的奠基

康德的先验逻辑与弗雷格的现代逻辑,都是建立在对形式逻辑批判的基础上。实际上,康德采用了亚里士多德逻辑的外衣,来包裹先验逻辑的范畴概念,他表面上是从形式逻辑的判断机能中引出先验逻辑的诸范畴,实际上却是以先验逻辑的范畴为形式逻辑的诸判断形式奠基。[6]此外,康德在“先验辨证论”中说到,“存在”显然不是真正的谓词,他明显看到了传统逻辑的破绽,即把真实的谓词与逻辑谓词相混淆。对此,弗雷格同样主张,在语言中区别主词和谓词,只会给他以数学形式语言建立的逻辑造成歪曲和混乱。这样一来,弗雷格与康德就在如下问题上达成共识,即传统逻辑句子呈现的只是一种表层的语法结构,它恰恰掩盖了某种深层次的关于思想和认识的逻辑结构。这种深层的逻辑结构,对康德来说就是先验判断的“概念/直观”,对弗雷格来说是命题涵义的“函数/自变元”。虽然这两种结构分别隶属于不同的逻辑门类并基于相异的哲学背景,然而它们之间却隐藏着深刻的关联和一致性。

第一,判断成为逻辑分析的基本单位并具有优先性。传统逻辑起始于概念分析,两个概念的联结构成判断。汉斯·斯鲁格认为:“主谓逻辑的观点本质上是聚集性,它把判断看作是由先前给定的组成概念聚集而成的。这种看法混淆了构成判断的词项结合和仅仅构成复杂概念的结合。”[7]在康德看来,概念本质上具有谓词性,它们只能通过其在判断中的作用得到理解,判断具有统一性特征,因而蕴含着独立其内容的逻辑形式。弗雷格同样认为人类的认识起始于判断而非概念,他说道:“与布尔相反,我开始于判断及其内容,而不是概念。我使概念的构成取自于判断。”[8]此外,弗雷格在1882年的一封信中写道:“我认为,概念的构成不能先于判断,因为这就预设了概念的独立存在;而我想象的概念是出自对可判断内容的分析。”[9]判断在认识论上和逻辑上的优先性,还着重体现为弗雷格提出的语境原则:绝不孤立地询问一个词的意义,而只在一个命题的语境中询问词的意义。弗雷格的语境原则恰恰是对先验逻辑中的“直观没有概念则盲”这一原则的继承和推进。

第二,逻辑结构中的词项从“对称性”关系转变为“不对称性”关系。在传统逻辑中,主词和谓词在逻辑层次上是等价的,前者作为后者的某种属性而存在。然而,在康德的“概念/直观”与弗雷格的“函数/自变元”结构中,他们把传统的“主词”和“谓词”之间对称性的“主从关系”(subordination)转变为不对称性的“包含关系”(subsumption)。“主从”概念意味着两个词项处于同一逻辑层次,而“包含”概念体现了一个逻辑上的高阶概念对一个低阶概念的自发性的结合关系。康德采用“统摄”一词说明这个关系,即知性概念“统摄”直观对象。同样,弗雷格在多处明确地表达了概念与对象之间的这种关系。他说最好从逻辑中完全清除主词和谓词,因为它们总是一再诱使人们把一个对象处于一个概念之下和一个概念从属于另一个概念这两种根本不同的关系混淆起来。当然,弗雷格使用“落入”或“在……之下”(fall under)这个词来表达与康德近乎一致的思想。关于这个问题,西方当代一些研究者做了细致的研究,并得出几乎一致的结论。保罗·雷丁指出,康德通过把直观从具有述谓作用的概念中分离出来,就卓有成效地预见到弗雷格对‘函数’和‘自变元’的非对称性区分。法国哲学家B.隆格内斯同样说到,正是由于康德先验逻辑的这种特征,才使得他预见到或对弗雷格的逻辑提供了“设计蓝图”。[10]

第三,先验逻辑和现代逻辑的内在结构,更加凸显了逻辑的形式化特征。波兰逻辑学家J.M.波亨斯基认为,逻辑的形式和形式化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一种逻辑系统可以是形式的,如亚里士多德的三段论,但却不是形式化的;同时一个系统也可以是形式化的,然而没有一个形式系统,即形式逻辑的系统。[11]弗雷格的《概念文字》的副标题就是“一种模仿算术语言构造的纯思维的形式语言”,他不仅继承了莱布尼兹的“普遍语言”的理想,而且在实践中就是以数学化的形式语言构造自己的逻辑系统。由于形式化逻辑并不是自然规律,但它最终能对自然规律做出有效判断,因而弗雷格又把他的逻辑称为“自然规律的规律”。那么康德的先验逻辑有没有形式化特征呢?回答是肯定的。首先,康德的哲学目标是要建立“科学的形而上学”,他心目中最完美的科学是数学,因此他希冀仿照数学来建立自己的哲学。德国当代康德研究专家奥特弗里德·赫费说道:“康德一开始就沿着理想语言的方向将数学视为方法论的样板,并在《单子论》中提供了一种‘形而上学与几何学相结合加以运用的尝试’”。[12]因此,康德把数学称之为“先验的自然规律”。其次,康德的逻辑要探究认识的先验部分,即纯粹知性概念,他仿效亚里士多德,将这些概念称为范畴。范畴作为知性概念的逻辑涵义,它的作用在于把自身作为规则带给感性杂多,并起到相应的形式化的规定作用。于是,我们可以大胆地得出如下结论:从逻辑的形式化特征来看,康德把先验逻辑视为“形而上学的形而上学”就直接导致了弗雷格把逻辑称之为“自然规律的规律”。

第四,两种逻辑深化了对人类理性的理解。康德把知性概念与对象结合的判断机理归于具有“我思”性的统觉,但“我思”中的“我”并不是实体,它是构成判断关系的规定的主体,主体性体现为理性。此外,康德先验性的逻辑结构还体现着理性自身的构造,而对这种逻辑的阐明,实际是一场理性审判自身的理性批判。纯粹理性是独立于经验的,它的可能性又必须通过自身来加以探究。康德通过“主体性”原则来说明理性概念,弗雷格却通过“数”的客观性来理解理性。他认为“数”虽不是现实的,但却是客观的。客观的东西具有概念性、可判断性特征,是能够用语词来表达的东西。“数”的存在可以不依赖人们的感觉、直观和表象,但它不能不依赖理性。弗雷格认为,客观性的基础不在人们心灵作用的感觉印象中,而只能在理性之中。虽然弗雷格没有采用“主体”概念去说明客观性,因为他把康德的“先验主体”理解为笛卡尔式的主观性的“我思”,但这并不妨碍他对理性自身的承认。

四结语

美国逻辑学家、哲学家普特南对康德做出了这样的评价:几乎所有的哲学问题只有通过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才获得它们被实际关注的形式。弗雷格创立的现代逻辑就符合这个事实。康德的先验逻辑作为一种特殊的逻辑,它满足弗雷格对现代逻辑所构想的所有维度。现代逻辑主要有三重维度,即目标维度、有效性维度和本体论维度。在目标方面,先验逻辑关心的是真理;在有效性方面,它拥有规则,即“原理”;在本体论方面,这些规则就是作为实体性的“综合判断”。从这些共同的维度出发,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说:弗雷格是一位康德主义者,因为我们分明感受到现代逻辑身上深深地烙着先验逻辑的印记。

参考文献

[1]康德.纯粹理性批判[M].邓晓芒,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83.

[2]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全集:第1卷[M].余纪元,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243.

[3]REDDING P.Analytic philosophy and the return of Hegelian thought[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7:91.

[4]弗雷格.弗雷格哲学论著选辑[M].王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93.

[5]弗雷格.算术基础[M].王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67.

[6]邓晓芒.康德先验逻辑对形式逻辑的奠基[J].江苏社会科学,2004(6):1.

[7]斯鲁格.弗雷格[M].江怡,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200.

[8]HERMES H.Nachgelassene schriften[M].Hamburg:Hamburg University Press,1969:17.

[9]GABRIEL G.Wissenschaftlicher briefwechsel[M].Hamburg:Hamburg University Press,1976:164.

[10]LONGUENESSE B.Kant and the capacity to judgment[M].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8:86.

[11]波亨斯基.现代逻辑的一般观念和特征[J].章士嵘,译.哲学译丛,1982(3):61.

如何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 篇9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呢?笔者结合实际教学和儿童心理特点粗略的谈以下几点:

一、学会认识和掌握逻辑思维的特点

孩子在日常的数学学习活动中, 对数学客观世界认识逻辑思维具有多向性。

1. 顺向性

这种思维是以问题的条件推倒结果之间基础进行的, 解决问题的思路往往只有一种思路。也就是思维时直接利用已有的条件, 通过概括和推理得出正确结论的思维方法。

2. 逆向性

与顺向性思维方法相反, 逆向性思维是从问题出发, 寻求与问题相关联的条件, 将只从一个方面起作用的单向联想, 变为从两个方面起作用的双向联想的思维方法。

3. 横向性

横向思维发展以所给知识和条件出发, 孩子选择适合自己解决问题的思路, 进而发展、创新出与一般孩子不一样的思维方式, 沟通知识联系, 开阔解决问题的思路。

4. 散向性

散向性思维侧重孩子的创造能力的培养, 是认知客观世界的最高水准, 需要教师注重平时的教学积累和培养、引导。

二、依据思维能力的特点, 全方位多层次培养孩子逻辑思维能力

不仅要使学生认识思维的方向性, 更要指导学生寻求正确思维方向的科学方法。为使学生善于寻求正确的思维方向, 教学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 精心设计教学感性材料

思维的感性材料, 就是指用以实物直观或具体表象进行思维的材料。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既要求教师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 又要求教师对大量的感性材料进行精心设计和巧妙安排, 从而使学生顺利实现由感知向抽象的转化。

2. 从基础知识中“请”出思维活动

小学数学知识点比较集中, 注重概念、公式的推导和应用。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 淡化概念知识, 重点探索知识的内在联系和知识的由来, 即所谓的注重实践, “纸上得来终觉浅”。学生依据上述知识思考问题, 便可以寻求到正确的思维方向。

3. 有意识培养孩子联系旧知, 发挥想象能力

课堂教学中注重孩子已有知识的联系, 唤醒旧知与新知之间的需求联系。由旧知进行联想和类比, 也是寻求正确思维方向的有效途径。联想和类比, 就是把两种相近或相似的知识或问题进行比较, 找到彼此的联系和区别, 进而对所探索的问题找到正确的答案。

4. 重点训练, 培养思维的多向性

孩子思维能力的养成, 需要日积月累的训练, 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奏效的, 需要重点训练, 多次实践才能完成。教师有意识的锻炼孩子在学习习惯、和他人合作学习探究等方面进一步培养孩子的数学情怀。由于学生思维方向常是单一的, 存在某种思维定势, 所以不仅需要反复训练, 而且注意引导学生从不同的方向去思考问题, 培养思维的多向性。

上一篇:热点经济下一篇:粮油加工与质量监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