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的逻辑思维(精选12篇)
新媒体的逻辑思维 篇1
一、前言
新媒体的出现, 是媒体发展的必然。新媒体的出现, 给了传统电视媒体以新的发展契机, 只有正确理解新媒体内容及新媒体思维, 才能提高电视媒体的发展质量, 保证地方电视媒体快速有效发展。基于这一认识, 我们应加深对新媒体思维的理解, 并结合地方电视媒体的实际需要, 正确理解新媒体思维的特点并做到正确利用新媒体思维, 推动地方电视媒体创新, 保证地方电视媒体能够在发展过程中取得积极效果, 提升地方电视媒体的发展质量, 满足地方电视媒体的发展需求。
二、新媒体思维对地方电视媒体的重要影响
新媒体是一种利用电视、广播、电脑和手机为载体, 通过网络化手段, 集综合信息服务和技术应用为一体的区域性强势媒体, 能够实现多角度、多途径、跨平台的区域信息推广, 为当地对内对外宣传的重要窗口。内容涵盖新闻资讯、音视频、民生、房产、汽车、健康、教育、财经、法律、旅游、美食、互动社区、游戏娱乐、文化生活、信息服务、技术应用、电子商务等社会经济生活各个方面, 是当地具备互联网新闻发布资质, 最具权威、最全面的新闻资讯平台。基于这一认识, 新媒体与传统电视媒体有一定区别, 新媒体思维也比传统的电视媒体思维要先进, 其对地方电视媒体将会产生较大影响,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新媒体思维改变了地方电视媒体的发展理念。新媒体的出现, 使媒体的发展以一种全新的形式存在, 对传统媒体的冲击是显而易见的。其中新媒体思维的诞生, 是新媒体概念的总结, 对改变地方电视媒体的发展理念起到了重要作用。
(2) 新媒体思维加深了地方电视媒体对新媒体的认识。新媒体思维的出现, 使地方电视媒体认识到了一种新的媒体发展方式, 对地方电视媒体的影响是比较深远的, 也客观上影响了地方电视媒体的发展路径。
(3) 新媒体思维弥补了地方电视媒体思维上的不足。地方电视媒体在发展中由于发展理念问题必然受到一定的局限, 新媒体思维的出现, 有效弥补了地方电视媒体思维上的不足, 对地方电视媒体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三、地方电视媒体如何正确理解新媒体思维的特点
新媒体思维的出现, 对地方电视媒体影响很深, 地方电视媒体要想正确利用新媒体思维, 就要从正确理解新媒体思维的特点入手。结合目前对新媒体思维的了解, 新媒体思维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新媒体思维强调原创性。新媒体之所以称之为新, 就新在这里。应该具备基本的原创性。这里的原创性, 区别于一般意义上个人或个别团体单独得原创性, 应该一段特定的时间内时代所赋予的新的内容的创造, 一种区别于前面时代所具备的内容上形式上理念上的更革新的一种创新。
(2) 新媒体思维关注媒体的整体效应。效应是在一定环境下, 因素和结果而形成的一种因果现象。新媒体必须具备形成特定效应的特性。或者说新媒体必须具备形成一种更新的效应的特性。因此, 新媒体思维与传统媒体的区别在于更加关注媒体的整体效应, 对媒体的发展结果和发展过程更加关注。
(3) 新媒体思维注重媒体的长期发展。新媒体作为媒体而存在, 必须有一定生命力。或长或短必须有其存在期间的价值体现, 而这个价值体现的长短, 就是生命周期。对于新媒体思维而言, 新媒体思维注重媒体的长期发展, 并将长期发展效益作为衡量新媒体发展质量的关键。由此可见, 新媒体思维与传统媒体思维不同。
四、地方电视媒体如何利用新媒体思维
基于新媒体思维特点及优势, 新媒体思维对地方电视媒体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地方电视媒体要想取得快速发展并适应新媒体发展需要, 就要学会正确利用新媒体思维, 具体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地方电视媒体应积极转变发展观念。对于地方电视媒体而言, 新媒体思维的出现代表了一种全新的媒体发展思路, 对地方电视媒体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基于新媒体思维的优点, 地方电视媒体只有积极转变发展观念, 才能在未来的发展中取得积极效果, 进而满足地方电视媒体发展需要。
(2) 地方电视媒体应加深对新媒体思维的理解。地方电视媒体在利用新媒体思维的过程中, 只有加深对新媒体思维的理解, 并掌握新媒体思维的特征, 才能在具体的发展中更好地吸收新媒体思维的优点, 并做到活学活用, 提高地方电视媒体的发展质量。因此, 加深对新媒体思维的理解, 对地方电视媒体发展意义重大。
(3) 地方电视媒体应把握新媒体发展原则。地方电视媒体在发展过程中, 不但要重视新媒体思维的特点, 同时还要把握新媒体发展原则, 注重电视媒体的全面性、实效性和针对性, 使地方电视媒体在具体发展过程中能够在思维和观念上领先一步, 达到提升地方电视媒体发展质量的目的, 促进地方电视媒体健康发展。
五、结论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知, 新媒体的出现, 给了传统电视媒体以新的发展契机, 只有正确理解新媒体内容及新媒体思维, 才能提高电视媒体的发展质量, 保证地方电视媒体快速有效发展。基于这一认识, 我们应加深对新媒体思维的理解, 并结合地方电视媒体的实际需要, 正确理解新媒体思维的特点并做到正确利用新媒体思维, 推动地方电视媒体创新, 保证地方电视媒体能够在发展过程中取得积极效果, 提升地方电视媒体的发展质量, 满足地方电视媒体的发展需求。
摘要:随着新媒体的出现, 媒体发展道路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新媒体的出现不但给传统媒体提出了新的要求, 同时也使传统媒体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在这一形势面前, 地方电视媒体要想保证发展质量, 就要加深对新媒体的认识, 并积极转换发展思路和建立新媒体思维, 正确理解新媒体的特点及内容, 并分析新媒体对地方电视媒体的影响, 做到了解新媒体并掌握新媒体特点, 在实际发展中认真贯彻新媒体思维, 提高地方电视媒体的发展质量, 满足地方电视媒体的发展需要。
关键词:地方电视媒体,新媒体思维,机遇和挑战
参考文献
[1]陈凡.新媒体对电视传媒格局的影响[J].记者摇篮, 2014 (05) .
[2]崔斌.新趋势新变局新主流新媒体分化与移动电视发展趋势[J].广告人, 2014 (01) .
[3]于萍.新媒体冲击下传统媒体的转型[J].电视研究, 2013 (06) .
[4]曹丽娜.应对新媒体的挑战[J].广告大观 (综合版) , 2014 (11) .
[5]安英, 卢嘉群, 娄二鹏.南方电视:创新不止, 潜力无限[J].广告大观 (综合版) , 2014 (11) .
新媒体的逻辑思维 篇2
戴建华
2012-8-28 14:28:26 来源:《学习时报》2012年08月27日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的任务更加紧迫和艰巨,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收入分配不公平和差距扩大,社会结构和利益格局深刻调整,部分地区和一些领域社会矛盾有所增加,群体性事件时有发生,一些领域腐败现象仍然易发多发,执法不公、行政不作为乱作为等问题仍然比较突出。与此同时,公民参与意识和能力不断增强,新媒体高速发展,社会透明度越来越高。这些变化对党和政府的执政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特别是新媒体的发展,对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产生深刻影响。
新媒体作为在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支撑下的媒体形态,具有非线性(超媒体)、交互性、超时空、个性化、虚拟性、即时性等特征。伴随着新媒体无中心化和不确定的传播,社会问题可能变得更加敏感、胶着和复杂化,政府管理的社会环境空前复杂。作为社会公共权力执掌者,政府的管理思维亟需转变,应该坚持平等合作、对话共识和柔性阳光等新思维,以适应信息化时代社会转型的要求。
新媒体极大限度地解放了个体,个人不再被淹没在普遍性中,更多公民具有了自我实现和被尊重的强烈需要,法治和维权意识不断增强。因此,对于政府而言,需要树立平等合作的管理思维,通过新媒体搭建利益表达和沟通机制,实现公民的知情、参与和监督以及政府与社会组织之间的协同合作。一方面,切实保障公民之间的平等,使得不同公民享有平等的国民待遇和均等的公共服务,充分调动和尊重公民个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让国家权力更多向社会回归,充分发挥社会本身的力量进行合作善治。另一方面,祛除社会组织的等级制和行政化,依据社会组织的行业性质实行分类指导和管理,实现政府和社会组织之间的平等,尊重社会组织和非政府组织等的主体性。尽管政府仍是最大的信息资源的掌控者,但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在社会生活中的全面渗透,特别是新媒体所具有的无中心化、高度互动性的特点,使信息流通从单通道向混合型渠道转变,让每个人成为信息的发布者和传播者。个体与社会组织均有了信息发布、分享与传播权,信息权力不断扩散,信息中心不再是一元的,而是多元的,信息不再被个人或特定的机构垄断。随着信息互动和共享的民主化的趋势日益明显,信息管理权力与方式也必须随之改变,通过集中管理信息的方式和行政命令的方式来实施政府管理显得捉襟见肘。近年来一些地方的社会矛盾随着新媒体的传播酿成更大的群体事件,就是集中管理、命令管制让政府陷入被动和尴尬境遇的例证。
从根本上说,现代政府必须把不同阶层的民众意见和利益要求加以聚合、综合,变成政府的政治主张和政策。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政治体制改革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推进,民众拥有了更多自主表达利益诉求的渠道和途径。然而,受制于媒介体制和利益诉求渠道,民众利益表达依然障碍重重。进入新媒体时代,借助于互联网论坛、博客、微博等工具,自下而上的利益表达渠道开始畅通。民众开始便捷地发出自己的声音,表达自己真正的利益主张,利益诉求呈现出草根化和多元化的特点。民众借助于各种新媒体获得了更多的表达机会,也形成了自己的思维路径与话语方式,而一些官方的话语难以像过去一样获得民众的坚定信任和拥护,这尤其体现在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网络舆论中,舆论导向有时呈现出民众对政府的严重质疑和不信任。这昭示着新媒体时代政府作为社会公共利益代表者、维护者在方式方法上与民众利益诉求直接化、多元化的矛盾加剧。因此,对于政府而言,应该放弃主观专断思维和为民做主的旧式执政思维,树立对话共识思维,以新媒体为契机,站在他者立场上进行情感沟通、平等对话、理性讨论,达成共同的见解、判断或者结论,消弭民声与官声的断裂甚至对立。同时,高度互动化、个性化和及时性的新媒体也为官民沟通、消除分歧、误解,树立政府形象提供了良好的政治沟通环境。一方面,新媒体为多元意见表达提供了一个多元化、去中心化的开放公共空间。多元意见是共识的前提,没有多元意见谈不上共识。多元意见既包括主流意见,也应该包括非主流“异见”,还有弱势群体的诉求。另一方面,新媒体提供了公共商谈机制。以互联网论坛、微博互动为代表的对话沟通机制,提供了传统媒体所无法提供的即时对话、沟通与回复机制,在民众中间以及民众与政府之间架起了双向沟通桥梁。另外,新媒体具有强大的聚合功能,为凝聚多元意见,寻求“公约数”、“公意”提供了技术条件。尽管新媒体使得信息越来越分散化和碎片化,但是,通过搜索引擎、网络论坛、社交网络、微博等却为寻求社会共识提供了技术支持,政府要充分利用网络技术收集、甄别民情民意,对话沟通,凝聚共识。
社会稳定和谐是政府和民众的共同愿景,也是政府考核中的一项重要指标。社会稳定无疑是最为重要的问题之一,是经济建设和国力持续提升的前提和基础。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利益分配格局的深刻调整,我国进入矛盾多发时期,尤其是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借助于各种新媒体传播、发酵,社会问题和矛盾有不断被放大化的趋势。一方面,信息传播过程难以控制,线性传播模式呈现网格化传播、裂变式传播,原有的社会矛盾焦点借助于新媒体传播效应被强化和放大。另一方面,开放性的新媒体使信息传播暗箱化走向公开化,传统封闭路径信息传播走向开放多元,可能加剧信息控制失序。另外,由于表达内容审查的缺失,网络表达的随意性增加,感性化、情绪化、焦虑化的表达与传播,使得社会矛盾呈现“火上浇油”之势,极易产生极化效应,网络民意容易偏离正常的轨道而走向极端化和偏执化。因此,政府应从刚性压制转向柔性阳光治理思维,寻求社会的柔性稳定。
社交媒体时代品牌营销的新逻辑 篇3
关键词:社交媒体 品牌营销 消费者行为模式 新逻辑
从上世纪70年代世界上第一封以“@”区分用户名与地址的电子邮件发出开始,社交媒体就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并一步步渗透人们的生活。社交媒体以 Web2.0 技术为依托,以人际关系为基础,主要有博客(和微博客)、维基、播客、论坛、社交网络、内容社区等基本形式,是人们彼此之间用来分享观点、交换信息、维系情感的工具和平台,赋予了每个人创造并传播内容的能力。近年来,社交媒体依靠互联网蓬勃发展,不仅吸引传统媒体争相跟进,而且成为企业价值传播的重要手段。
一、社交媒体特征及发展
(一)社交媒体的特征
1、互动性
传统的媒体是信息单项传输到用户那里,用户只能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接受或者忽略传播的内容,没有过多的参与。而社交媒体的优势在于信息的传播是双向的,是一种互动交流。用户可以第一方的身份参与信息的传播,与社交媒体平台上的任何一方进行互动,这样增强了用户的自主权,激发了用户的参与积极性。
2、社交性
社交媒体有很强的社区性,可以方便的以地区、兴趣等共同点找到并形成各种社群,并就共同感兴趣的内容进行有效的沟通。用户参与社交平台的目的不仅为了自我传播,也为了维护和拓展关系网络,树立个体形象和强化社群地位。这种社交化特征虽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其大众的关注度和影响力,但是提高了用户归属感,增加了社交媒体使用的频率。
3、无界性
依据社交媒体的定义,用户生成内容(User Generated Content,UGC)是社交媒体的显著功能,这也是社交媒体“草根性”的特征体现。用户可以利用社交媒体产生、传播、接受和反馈各种信息内容,这种网络平台对用户没有任何身份门槛限制。社交媒体的无界性可以激发用户的广泛参与,它模糊了媒体和受众之间的界限。
(二)社交媒体的发展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5年1月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49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7.9%。互联网正在改变并主导着越来越多人的工作、学习、生活,在互联网环境中建立的各种社交媒体平台也应势而生,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依赖。到目前为止,社交媒体大致经历了四个时期:在萌芽时期,社交媒体主要表现为即时通信、交友网站和各种论坛等;2003年第一个真正的通用社会化网络Friendster成立,社交媒体进入发展阶段;随后出现了一些用作专门用途的利基网站,如Ning,接着公司主办的社会化网络、多媒体共享网络、社会化新闻与书签、实时更新网络等开始出现;2004年,web2.0的概念正式被提出,这成为社交媒体诞生的主要标志,此时产生了Facebook、Twitter等,标志着社会化媒体发展进入成熟期;2010年至今,随着智能终端的普及,大量社交媒体应用开始流行起来,出现了微博、微信、陌陌等应用社交平台[1]。
二、社交媒体转变了消费者行为模式
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普及,使全球经济发生深刻变化,不仅促使着传统经济自我革新,而且使整个世界经济的运行模式以及企业的市场营销活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2]。据麦肯锡2015年数据显示,在30个大类产品中,通过社交媒体“推荐购买”这样的营销行为,可平均诱导26%的品牌购买,其中有2/3的产品因社交媒体营销直接决定了消费者购买决策。社交媒体的大量出现,在不断影响和改变着消费者的认知和消费行为。传统消费者行为模式“AIDMA”提出,消费者从接触商品信息到最终达成购买会经历五个阶段:首先,通过媒体广告、终端促销、人员推销等方式了解商品信息,并引起对该商品的关注(Attention);然后消费者与商品的信息进行沟通后,对已关注的商品产生兴趣(Interest);接着消费者通过各种信息刺激,对该商品形成购买欲望(Desire);消费者对商品建立欲望后,通过外界媒体的反复作用加强记忆(Memory),形成对该商品的深度认知;最后在欲望与刺激中,消费者对商品产生极大的认同和需求,促成行动(Action):最终购买该商品。
然而,随着社会化媒体的快速崛起,消费者拥有了更广泛的话语权与自主权,其行为模式已经发生了巨大改变,形成了AISAS模式:品牌的创意引起了消费者的关注或注意(Attention),消费者通过社交媒体对品牌进行交流与互动,从而激发消费者在互动中产生参与的兴趣(Interest),然后受众开始利用社交媒体搜索(search)与诉求相关的品牌信息,在社交平台上经过比对、认识、了解品牌后,产生购买行动(Action),最后,在社交媒体中分享(Share)产品的消费体验,形成口碑传播。这样消费者就完成了一次,从“买者”变成“卖者”的进化过程,企业的品牌也在消费者的自我展示中完成了传播[3]。
三、社交媒体时代品牌营销从对立到融合
(一)品牌建立与传播
依据定位理论,品牌建立主要是通过填补消费者心智中的空缺(或需求)来完成,如果这空缺(或需求)已经被其他品牌占据,品牌就需要“重新定位竞争”。在社交媒体时代,品牌的建立仍然遵循以上“空缺原则”,但是传播品牌的渠道和媒介却发生了根本变化,品牌营销的核心不仅依靠语言文字取得消费者的品牌认同,如果品牌想要进入消费者的心中,最好的方式是在社交媒体上利用视觉(视频)影响消费者的品牌选择。
(二)传统品牌营销的模式——对立
在社交媒体大量出现之前,所有品牌几乎都按照消费者“认识—购买—忠诚”的方向运作,品牌和消费者之间处于单项的对立关系,品牌只有通过不断的单方向消费者进行宣传,力求最大限度的让消费者认识品牌,而后又不断地在品牌的各种塑造上下功夫,让消费者产生认同,再通过不断让利去维持消费者的忠诚度,消费者在传统的品牌营销中处于被动地位,品牌和消费者站在利益的两端,企业付出的成本和精力与收获的消费者不成正比,因此,传统品牌营销并没有最大化品牌营销的经济价值。
(三)社交媒体时代的品牌营销新模式——融合
随着社交媒体的产生到大规模应用,不断充斥和渗透着消费者的生活。在工业时代,要建立并维持一个品牌通常需要数十年的时间,社交媒体时代的到来加速了这个过程。社交媒体时代品牌营销新的逻辑是让消费者和企业之间从利益对立到利益融合,品牌传播按照“忠实消费者—扩散知名度—消费者体验分享—赢得更多消费者”的方向进行,让全民在分享中成为品牌的代言人。品牌信息通过社交媒体进行传播,创建粉丝团,营销者可以通过各种社交媒体平台和其他形式的网络形式来发布或更新信息,支持在线互动,并在互联网上建立自己的网站,例如戴尔公司在Twitter上的@Delloutlet账户订户数量已经超过了60万[4]。中国的互联网网民除了乐意与“网上伙伴”交流与分享外,他们也乐意通过社交媒体的品牌社区与“品牌”沟通与互动。品牌与忠实消费者之间的依赖,会成为最强大的营销武器。如星巴克所做的就是引导忠实消费者每天上网宣传自己的品牌体验,晒出星巴克的各种精美图片,获得无数“赞”。因此,人人都是自媒体、人人都是代言人,借助“全民代言”的欲望,让大众成为品牌营销的主流。
四、结语
正因社交媒体的互动性和无界性,品牌的建立被视为一个动态的和社会化的过程,社交媒体开放了品牌的互动、参与和共创边界,使不同利益相关者(如顾客和员工)的合作成为可能,他们可以共同创造品牌,而不是简单地接受它,这有助于品牌资产的增值[5]。
参考文献:
[1]根据MBA智库百科资料整理。http://wiki.mbalib.com/wiki/
[2]唐小鵬.社交媒体营销对拓展网络营销渠道的推动作用分析[J].现代商业,2015(24):38—39
[3]李红新,晁翠华.网络营销与策划[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
[4]王梅.web.0时代的营销变革解读[J].经济论坛,2014(8):135—138
[5]邓乔茜,王丞,周志民.社会化媒体营销研究述评[J].外国经济与管理,2015(1):32—42
〔本文系珠海市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珠海分院)项目“构建互联网+时代的‘双三元资源互助平台研究”(项目编号:20150401)阶段性成果〕
新媒体的逻辑思维 篇4
新媒体在20世纪60年代左右就已经出现了。1967年,美国的哥伦比亚广播电视网技术研究所所长P.戈尔德马克, 发表了一份关于开发EVR(电子录像, electronicvideorecording)商品的计划,在这个计划之中,他首次提出了新媒介这个词语。但是,直到21世纪的今天,我们仍然没有给新媒体一个确切的定义。
在中国,人们主要从两个面来对新媒体进行定义。第一,从时间方面, 人们认为认为新媒体是个相对而言的概念,新媒体这个词语在不同的时代人们对其有着不同的理解。同时,新媒体这个词语是不断发展的,随着时代不断的进步,新媒体的内涵和外延不断的扩大。第二,从技术层次上而言,人们认为认为新媒体是随着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而产生的,其中,新旧媒体的区别在于是否采用了数字技术。相对于传统媒体,新媒体是多种媒体的融合。
新媒体的特征
1.迅速
相对于旧 媒体而言 , 新媒体更 加的灵敏,它的传播速度也更加的快捷。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常常会出现突发性 的新闻 , 电视台称 这种新闻 为“breaknews',这种突发新闻由于受到编排的限制,无法一最快的速度进行播放,只有极少数的、重大的新闻才能马上播出,但是播放条件也很差。但是, 这种情况在新媒体之中受到的限制却比较小,无论出现什么样的新闻,人们都可以通过网络、手机等获取新闻。
2.直接
新媒体的表达方式十分直接,群众永远都可以在最短的时间里获取新闻的重点内容。这种方式十分的便捷,能够快速的吸引群众的关注。
3.互动性
新媒体具有互动性,新媒体在新闻发表过程中都会留下一定的评论空间, 人们可以通过各种渠道在评论空间里发表言论,这有助于新媒体与群众进行互动,加强联系。
4.具有个性
新媒体在面对相同的观点时会有不同的表达方式,一些信息发布者为了发出不同的声音,从语言文字到插图信息发布者都努力的实现个性化,从而提高关注度,扩大自己的影响力,这有助于建立稳固的群众基础。
新媒体的地位和作用
1.新媒体是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
在我国,要求深入的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就要求在思想基础方面人们群众要团结一致,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宣传,要凝聚国家民族的精神文化力量, 从而促进社会和谐,因此,必须要发挥以互联网为主的新媒体的作用。
2.新媒体是社会舆论的放大器
新媒体一般是以互联网为主的, 它首次实现了人们在信息面前的平等, 在新媒体面前,每个人都可以发布或者接收信息,也可以自由的发表自己的言论,因此互联网成为社会舆论的新阵地,新媒体是社会舆论的放大器。
新媒体在商业思维的创新
随着新媒体的发展,新媒体在各个行业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发挥的作用也越来越大。这尤其表现在商业方面, 商人利用新媒体在宣传方面越来越多样化。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强调时效,扩大了传播渠道
在商业方面,利用新媒体进行宣传,首要的是时效性,在新媒体方面应搭建起包括广播、网络、手机在内的多渠道播出平台。由于电视仍然是受群众关注的第一媒体,因此,我们必须要解决突发性新闻,是突发性新闻能够快速的发表,成为一种常态,要学会利用滚屏字幕等手段在第一时间将信息推送出去。
2.特点制胜
在现今社会,拥有自己特色的新媒体才会吸引群众的眼球,因此,我们必须在语言表达方面、信息整理方面和观点提炼方面都要拥有自己独特的风格。
3.找准自己的定位
我们要对群众进行一定的划分,在现实生活中,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是自己的忠实观众,因此,新媒体要对自己进行定位,要选择适合自己的群众只有这样,才能够根据群众的习惯对新闻进行划分、加工从而形成稳定的观众群体。
4.强调互动
吸引群众的有效手段是互动,新媒体应该充分的利用资源为群众提供评论空间,使群众能够成为信息的直接参与者,同时,官方媒体也要对群众提供相应的服务,让每一个群众能够感受到政府的关怀,从而形成持续的关注。
5.要按照一定的法律法规来维护官方的新媒体
最好就是要建立专门的维护团队, 让专门的工作人员调查群众的习惯,从而根据群众的习惯对信息进行加工和发布。同时,在不同的时间段要适当的调整信息发布情况,同时对于群众的意见加以反馈,对新媒体进行全面细致的调整。这将为增强新媒体的竞争力提供强大的支持。
结束语
新媒体的逻辑思维 篇5
一、应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提高教学效果。
由于多媒体教学系统提供的图形、声音、语言等交互界面及其交互操作,便于创造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能对学生产生多种感官的综合刺激,使学生通过各种灵活方便的交互界面来操纵控制学习,从而极大地提高学习效果。利用此特点,我在教学中是这样设计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可以理论联系实际,并且应用和掌握新知。我准备了多组图片(不同类型的发型、不同类型的脸型、不同类型的眼睛、眉毛、鼻子、耳朵、嘴)让学生去拖动拼摆。通过为“小模特”拼摆头像的过程,充分的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个个精神振奋、情绪饱满。学生在轻松、愉快、积极的氛围中去尝试、应用和学习新知,至此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也迎刃而解了。
二、应用多媒体技术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提倡主体性教育,是21世纪对人才素质的需要,主体性教育的过程,是教师引导下的学生独立学习和自主活动的过程。按认知学习理论的观点,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才能获得有效的认知。而多媒体技术把电视机所具有的视听合一功能与计算机的交互功能结合在一起,产生出一种新的图文并茂、丰富多彩的人机交互方式,而且可以立即反馈,在这交互式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学中,学生通过观察、分析选择适合“小模特”的脸型、发型和眉毛、眼睛、鼻子、耳朵、嘴这一环节,学生的自主性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也遵循了学生的主体这一规律。人机互动这一新型交往形式,在此应用也为本课提供了一个高潮和热点。在拼摆的过程中,学生由于亲自分析、研究所以把人的五官特征在画面中抓住了,而且很好的表现出来,同时也为人的五官位置这一难点作了一个铺垫环节,在潜意识里锻炼了学生。
三、应用媒体技术可以加强实践性教学。
传统教学模式中,因教学手段落后,实践教学往往是个弱项,计算机多媒体技术通过文字、图形、图像、动画、音频和交互网络等方式,可使教学过程图文并茂,生动活泼,学生在这些动感学习环境中对教学内容更容易理会和掌握,可以大大加快学习进度,提高学习质量。例如:在教学分析中,学生举例说:“生活中人有长脸、有圆脸、有方脸、有瓜子脸、又椭圆形脸等”在此同时,我相应的出示各种不同的脸型。这样即给学生一个具体画的表现方法,又让学生明白怎样表现去脸型。通过实践,学生一目了然、轻而易举的认识了脸型的表现方法。
运用多媒体技术还可以实现虚拟实验,用图形、图像等多媒体形式模拟各种实验的过程,例如:在教学中,我通过故意选择不合适的脸型、发型和五官(眉毛、眼睛、鼻子、耳朵、嘴),学生会马上发现所摆的“小模特”的外貌特征与真人的外貌特征有区别或是不一样,这样更加进一步锻炼了学生去观察和分析人物的外貌特征这一教学难点,对教学内容更易掌握和理解奠定了基础。
四、应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提高课堂效益。
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充分发挥其声、光、形、色的优势,可以增加课堂容量,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例如:通过课件的应用和学生的操作,学生总结得出拼摆的过程。而后教师加以引导得出这就是‘绘画过程’这一结论,至此本课的另一教学重点得以解决。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中度过了此课,即突破了以往的‘教师教,学生学’旧的教学模式和教学重点、难点难以在课堂中很好的解决等等这些问题,又开拓了学生的视野,扩宽了学生的思路,展示给学生一些好的参考资料和表现手法的例作。让学生主动参与到研究活动中来,学生在乐学、想学中不知不觉的学习此课的新知,提高了本课的课堂效益。
新媒体的逻辑思维 篇6
[关键词]新媒体;期刊编辑;互联网思维
新媒体时代,读者市场和广告份额的大幅缩水使传统时政类期刊的生存空间被严重挤压。时政类期刊进行新媒体转型需要引入互联网思维,作为“架构师”的编辑要对市场、读者、产品、品牌价值和传媒生态等进行重新审视。
一、以服务新闻学理念整合内容
互联网思维强调为用户提供免费和增值的服务。内容服务是提升期刊编辑力的入口。在社交媒体中,优质的内容最容易产生扩散效应和病毒式传播。编辑是期刊质量的“把关人”。编辑的话语方式体现了一种权力,直接影响到期刊传播内容的选择与呈现。
作为“架构师”和“美容师”的编辑不仅需要整合碎片化阅读,还需要创新内容编排形式。时政类期刊编辑在内容编排方式上可以引入“服务新闻学”的思路。“服务新闻学是从服务性报道扩展而来,其主要理念是:提供对受众有用的信息,节约受众的时间,把有用的信息以最实用的方式表现出来。它的基本要素是有用、可用、使用。在结构形式上,以列举、图表、图示、条目化、提要性导读等多种方式,使报道易得、易选和易读,提供可供受众使用的新闻。”①
作为时政杂志的编辑,在筛选内容文本时注重平衡社会热点与冰点,在呈现公共议题的同时更要生产意义,这样每期杂志至少会出现一两个“爆点”,为读者提供更多沉浸性阅读的内容和体验,也就是强调思考的深阅读方式。不回避矛盾,注重权威解读和多元声音的释放表达,是时政类期刊体现自身价值的基点。
《南风窗》的口号是“做中国最具影响力的新闻杂志”,在“资讯”的大板块中设置了“绘潭、记者在路上、评刊、声音、媒体、国是、图说、科技、报告”等栏目,以绘画、来信和图表多种形式为读者提供相关资讯,视觉冲击力强,能够有效抓住读者的注意力。
二、注重用户体验,提高读者黏性
互联网思维强调用户体验,注重人的价值。传播的过程是符号交换的过程。媒介深度融合的浪潮开启后,传统期刊沿用过去的封闭式编辑模式难以为继,必须转型为开放的编辑模式,把读者转变为用户,促进编读之间的话语流通,提高读者黏性。
彭兰认为,新媒体产品主要由接入产品、关系产品、内容产品和服务产品四大部分构成。其中,“关系产品是新媒体产品的一个特色,关系产品不仅仅可以满足人们的互动、社交愿望,维系人们的社会关系,还可以带来社群,也就是基于社区的同好者的群体。”②大数据时代,数据挖掘主要是通过对海量数据的仔细分析来揭示出有意义的关系和趋势等。传统时政类期刊需要做好数据挖掘,善用和解读搜集的数据,注重培养优质用户和其忠诚度,以用户驱动产品。
《新周刊》的自我定位是“中国最新锐的生活方式周刊”。“新锐”的体现不仅仅是编排几个“锐词”,更应该是把握“新锐”用户的需要,从而在编读往来、封面报道、语录、发榜、图志和专题等栏目都要体现出“新锐”的精神内核。
三、研发新媒体产品,渗透移动阅读方式
新媒体时代,公众的阅读方式发生重大改变,研发适应数字阅读和社交化阅读的APP应用等新媒体产品成为提升时政类期刊生命力的砝码。移动阅读方式的渗透在读者群中会形成“俱乐部”的聚合效应。
传统期刊的广告份额大幅流失到新媒体产品市场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 “数字媒介与社交网络为人类创造了时间可以压缩、空间可以放大的虚拟传播环境。所谓虚拟传播是指人类利用数字媒介技术创造的‘现实’沟通的经验世界。”③时政类期刊在研发新媒体产品过程中,要注重形成差异化,避免重复性的同质化竞争。
微信属于相对私密的社交化媒体,在当下人们生活中扮演着分享、记录、评论等多种作用。传统时政类期刊通过开设微信公众号,使话语风格和编排手段具有鲜明的互联网色彩,从而为提升期刊的影响力搭建立体化的传播渠道。
当代美国著名社会学家兰德尔·柯林斯提出过一个“互动仪式链”(interaction ritual chains)理论。“互动仪式链”理论的核心机制是高度的相互关注和高度的情感连带,这就要求互动者要具备一定的符号资本和情感能量。
微信作为社交媒体,通过文字、语音、图片、视频、表情等传播介质体现了多种情境和互动仪式的动因模型。人类各种社会关系形成的前提条件之一是人们的自我表露。互联网思维强调用户生产内容。用户通过在微信“朋友圈”中点赞、评论等指尖动作进行社交关系的维护。
时政类期刊的品牌价值链离不开编辑对战略、产品和媒介生态的重新审视。以APP应用和微信公众平台为代表的新媒体产品可以有效适应社交媒体时代的移动阅读方式。
四、构建开放的评价体系,提升编辑网络媒介素养
新媒体时代,网络媒介素养成为衡量编辑职业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时政类期刊由于独特的定位,本身为公众提供了一个言说和围观的舆论空间。时政类期刊的编辑活动以讨论时事政治为轴心,其精神活动具有特殊性。协作能力和问题意识是编辑应该具备的网络媒介素养。
在新媒体时代,圈子传播已经蔚然成风。如果时政类期刊编辑的网络媒介素养水平较高,那么很容易强化读者的忠诚度,从而形成粉丝经济。
时政类期刊编辑的协作力鲜明体现了编辑、读者、官方舆论场和民间舆论场的意见领袖和广告主等多重角色的融合与博弈。
构建开放的编辑评价体系,有助于提升时政类期刊编辑的网络媒介素养。开放的评价体系的具体指标需要借助数据挖掘来生成。期刊评价平台需要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互动特质,通过开辟论坛、虚拟社区和意见栏等网络开放平台收集对期刊的反馈信息。作为时政类期刊编辑,更应该具备问题意识,注重对社会问题的多角度分析,把反思和批判精神融入到自身工作之中。
注释
①詹绪武.媒介融合环境下服务新闻学的要素、结构及运用.新闻界,2011.7,3
②彭兰.“内容”转型为“产品”的三条线索.编辑之友,2015.4,5
③胡昭阳.虚拟组织概念及沟通问题探讨.新闻与传播研究,2015.4,110
新媒体的逻辑思维 篇7
“搭车式”的思维方式可以追溯到“搭车理论”中。“搭车理论”又称“搭便车理论”,最早由美国经济学家奥尔森提出,一直是现代西方产权经济学和制度经济学探讨的重要话题。奥尔森在其著作《集体行动的逻辑》中指出:“实际上,除了一个集团中人数很少,或者除非存在强制或其他某些特殊手段以使个人按照他们的共同利益行事,有理性的、寻求自我利益的个人不会采取行动以实现他们共同的或集团的利益。”[1]奥尔森认为,集体利益作为公共物品,意味着无论是否付出成本,任何集团成员共享收益,这就造成了集体成员坐享其成的倾向,这种集体行动的困境被称为“搭便车”。后来,搭车理论被引申使用于经济学之外的更多研究领域,但仍被赋予贬义的感情色彩,例如社会心理学概念中的“搭便车效应”,实质上也是个体利益与群体利益的冲突问题。该理论认为个体采取搭便车行为,会最终损害群体的利益,使得群体其他成员付出代价。[2]
“搭车”这一比喻进入新闻传播领域之后,开始有了中性乃至褒义的感情色彩。在发生于2015年的“庆安枪击事件”(又称“徐纯合事件”)之后出现了“新闻搭车”一词。枪击事件后续掀起了各地网民对于当地官场的举报狂潮,新闻报道及网络上的疯狂转发则是举报狂潮的助推器。喻国明教授认为,“此类现象为‘新闻搭车’,即当公众把注意力集中到枪击案主体新闻事件时,与此地域相关的、以往难以受关注的问题集中爆发出现在公众视野中,举报人会趁社会注意力和各方面力量聚集的时刻寻求解决自身问题”。[3]可见,引申进入新闻传播领域的“搭车”,是指利益诉求者借助新闻报道及其产生的影响,以期达到某种目的的行为。在该事件中,对地方官员不满的公众集中发起举报,这些拥有共同诉求的个体都搭乘了新闻影响力的便车,致使举报的队伍瞬间扩大,大大增加了举报的成功概率。在整个过程中,搭车行为不仅没有带来利益损害,还促使了问题的解决,给了那些凭一己之力不敢控诉官员的普通百姓维护权益的机会。
由此可见,搭车行为并非都是错误的、有害的,正当的行动目的和正确的运用手段会使搭车行为产生有益的效果。正如在新闻传播领域,“搭车”行为已经从原来的理论概念中跳脱出来,在新媒体环境中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值得一提的是,正当的“搭车”行为还为新闻传播活动提供了一种思维方式,即在一定环境下,借助某一事件发生的时机,借力融智、将计就计进行传播。
二、对外传播中“搭车思维”的实质和作用
(一)国际舆论新挑战呼唤外交新思维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得到了显著提升,但是我国硬实力的进步并没有撼动长期以来西强东弱的世界信息秩序。面对中国的崛起,一些西方国家制造各种论说,刻意抹黑、扭曲中国,试图将中国置于国际舆论的危险境地。值得一提的是,随着新媒体的兴起,世界范围内的信息交往更加便捷,对于国际政治而言,各国密室外交的可能性大为降低,外交决策越来越离不开公众的参与。[4]与此同时,由于信息传播能力不对等,新媒体时代中西方传播技术差距拉大,从内容到技术,数字鸿沟正逐步加深。以中美两国的舆论角力为例,国际问题专家王冲博士认为,中方由以前的互有攻守,在新媒体时代已转为全面防守,并且攻击乏力。[5]
近年来,我国的政府外交以及政府主导的公共外交一直在努力推进,国家软实力也在逐步提升,新闻媒体这一重要的大众传播平台也成为沟通中国与世界的桥梁,不断双向传递加强对彼此的认识。但是在目前新的舆论格局之下,以信息进出之间、中国真实面貌和西方主观印象之间、国家软实力和硬实力之间为代表的负差仍然存在,这说明我国的对外传播工作需要拓展思维、调整思路来应对新媒体时代的新的外交挑战。相较于单纯输出信息而言,运用“搭车思维”进行对外传播工作则是更加巧妙的招数。
(二)对外传播中“搭车思维”的实质
在我国对外传播工作中,政府外交部门或其他机构、团体、个人常通过新闻渠道发布外交政策、表达对国际事件的立场态度,这是国家软实力的一种体现。但如果用“搭车思维”思考问题,不直接通过新闻渠道发布信息,而是选择借力某新闻事件表达观点,不仅体现了国家软实力,而且是巧实力的体现。我国对外传播运用“搭车思维”有以下几个关键点:第一,思维运作的“大脑”是有对外传播诉求的机构、团体或个人。其中,政府部门是最重要的部分,此外其他组织或个人,凡是发布国际话题的,都可以算作有对外传播诉求。在我国的对外传播工作中,搭车者所搭乘的“便车”主要是新闻事件及其影响,但“便车”是有“主人”的,决定搭谁的车、搭什么样的车非常重要。第二,笼统意义上讲,在对外传播的实施过程中,凡是能够引发国际议题的,和国际议题相关的新闻报道、新闻事件都在适用范围内,具体要看实际的实施需求和目的。第三,搭车行为的目的即完成诉求、获取利益,那么我国对外传播的最终目的则是赢得国际话语主动权、构建良好的国家形象。
(三)“搭车思维”对我国对外传播的作用
新媒体时代下,“搭车思维”在我国对外传播中的作用在于:第一,政府部门借力媒体发布政策、言论,相对于当面直言更为温和婉转,更易于接受,传播的力度和效果也有所保障。第二,要搭乘的“便车”,很重要的“一辆”是西方对中国种种别有用心的言辞。这辆“车”是西方制造,带有明显的抹黑目的。以往,我国在外宣工作中常遇到“话说得出来却传不出去”的情况,主要原因在于我国与西方在意识形态、价值观、历史文化上有显著差别,两类话语体系之间缺乏共通点。而用搭车的方法恰可以弥补这一短板,把自己不便传播的信息,装载到西方话语体系构造的“便车”上。所以,“搭车”不仅仅是为了澄清和辩驳,也是为了借力双方传播互通的契合点。第三,“搭车式”对外传播,体现的是中国人的自信与自尊、智慧与力量,通过借力打力以赢得话语权,“搭车思维”能够让我国的外交更加自信从容。
三、“搭车思维”在我国对外传播中的应用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指出了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和使命。其中,“澄清谬误、明辨是非,联结中外、沟通世界”意指要全力抗击国内外谣言,维护于我国有利的舆论格局。“搭车思维”作为一种“巧实力”思维,可以为我国对外传播所用,助力维护我国的国家形象。在“搭车思维”的统领下,对外传播的内容和传播方式是实现目标的两翼,缺一不可。
(一)寻觅机会,巧妙解读
在对外传播中运用“搭车思维”,首先要具备识别信息真伪和言外深意的能力。近段时间有多起舆论反转事件引爆国内舆论,最终经过溯源却不乏掉入西方陷阱的案例。2016年3月,从互联网开始引爆舆论的“中国游客泰国疯狂盘铲大虾”事件,从起初对游客一边倒的指责声突然反转,最终成为对黑心旅游团的揭露。显然在一开始,公众跟随国内媒体一同掉进了外媒精心设计的圈套。纵观近年来类似于“盘铲大虾”的种种舆论反转事件,网民往往不假思索便铺天盖地转发,事件不大或会引发国内小范围舆论热议,但一旦涉及国家形象、激起国际舆论,后果难以想象。从传播方式看,新媒体时代信息传播中的意见领袖从精英垄断,变成了人人皆可参与,“把关人”角色被弱化。因而遇到此类消息时,政府部门要加强监管、国内媒体要注意把关,在转发和报道之前应当首先考虑后果、加强戒备、仔细甄别。这类新闻事件多是负面信息,借用“搭车思维”就是要寻觅时机,通过巧妙解读把大众的关注目光引到别处。如2014年发生的内地儿童在香港街头便溺事件,新华社等媒体及时求证香港警方,一步步将事实真相还原并呈现出来,相关恶意抹黑自然瓦解。因此只有先读懂新闻,才能借用新闻。读懂新闻之后,要因事而异把握反击的时、效、度,寻机澄清真相、表明立场,这是讲求传播内容的必然举措。
(二)研判形势,调整方向
与中国相关的国际议题往往含有深意,需要进一步研判,并随机调整“搭车”的方向。其共有两种方向:一是客观评价或夸赞的正面新闻,可正向搭车;二是面对以抹黑中国形象为目的的负面新闻事件(如“盘铲大虾”和“内地儿童便溺”事件)可逆向搭车。这两类“车”都能成为“便车”为我所用,关键在于如何充分利用主观能动性调整方向。其中包括维持正面新闻事件方向和调转负面新闻事件的方向,使其朝着有利于维护我国国家形象的方向发展,可以借赞美之词表达谦逊诚意,可以借中性评价阐述事实利弊,也可以借刻意歪曲坦然反击(见图1)。
2016年3月4日,傅莹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新闻发布会上答中外记者问。面对CBS记者对中国在南海实行军事化的质疑,傅莹表示,我国在南海的防御部署绝非所谓的军事化行为,在这个问题上,国内的看法、中国人的看法都是非常一致的。傅莹的回答不仅阐明了我方立场,还借西方之问表明了中国人民在此类国际议题上团结一致的决心。这就是研判形势之后即时调转方向、“搭车”反击的典型案例。“如果美国真的关心这个地区的和平稳定,那就应该支持中国与周边国家谈判解决争议,而不是往相反的方向使劲,好像还有什么别的打算似的。”傅莹的回应掷地有声,不仅揭露了西方媒体的别有用心,更向世界展示了中国人的尊严、维护了中国的大国形象。
(三)借力发力,直指目标
借力发力是“新闻搭车”进行对外传播的核心思想,懂得借力发力往往能够以小博大、以弱胜强、以柔克刚。古今中外不乏智者借力发力并最终巧妙取得胜利的案例,在近几年的国际往来中,我国逐渐展现出外交自信,面对部分西方强国的挑衅,表现得积极而机智。2014年8月8日,美国总统奥巴马曾在接受《纽约时报》的专访时说:“中国搭了30年的便车了,而且一直没有什么问题,没人指望他们做任何事情。”8月22日,习近平主席在乌兰巴托的演讲中则表示欢迎周边国家搭乘中国发展的列车。习近平找到恰当时机,借奥巴马带有攻击性的言辞,迂回婉转地推广了中国自己的外交方针和政策理念,尽显大国风范。
巧妙设计的内容还需搭配高超的传播技术。近几年,利用互联网技术和网络平台而开展的对外交往、对外传播和外交参与等活动越来越多,网民借助网络渠道进行“搭车式”对外传播的案例也越来越多,官方也积极运用互联网为突发事件、重大事件等及时巧妙发声。不论是传统政府外交还是新媒体时代下的新型公共外交,不论是通过传统发布渠道还是网络传播渠道,借力打力的目标都是明确的,那就是讲好中国故事、维护国家形象,所有的步骤和行动都要以此为着力点。
四、结语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增强国际话语权,集中讲好中国故事,同时优化战略布局,着力打造具有较强国际影响的外宣旗舰媒体。[6]在国际舆论格局中占据有利位置,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是当前国际大环境下的外宣目标,也是检验对外传播工作效果的标准。“搭车思维”经过跨学科的演变与升华进入新闻传播领域,作用已经初步显现,其打通中外话语隔阂的特点成为讲好中国故事的特殊手段,而借力打力对西方别有用心的言辞予以巧妙还击是赢得国际话语权、展现国际传播能力的保证。新媒体时代的信息外交,传播内容是核心,媒介技术是关键,而思维方法则是统领活动的“大脑”。现阶段,我国主流媒体的整体实力尚不能建立融入西方社会的世界性的传播体系,而数字鸿沟的加深又让我国处于互联网竞争的下风,这一被动现状增加了拓展与研究对外传播思维的紧迫性。因此,“搭车思维”作为我国对外传播的一种巧实力思维,还需进一步挖掘与利用。
摘要:新媒体时代,网络为民众参与外交提供了广阔的平台,我国与西方的数字鸿沟加深,传统的外交模式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我国对外传播工作需要拓展思维、调整思路来应对新的舆论格局。事实证明,“搭车思维”历经跨学科的概念演变,若能正当地运用于新闻传播领域可以化“贬”为“褒”,对我国对外传播工作有借鉴意义,且对助力我国构建国家形象、取得对外传播的积极效果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搭车思维,对外传播,国际舆论,国家形象
参考文献
[1]曼瑟尔·奥尔森.集体行动的逻辑[M].陈郁,郭宇峰,李崇新,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5:2.
[2]金盛华.社会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403-404.
[3]林斐然,程媛媛,等.庆安枪击案舆情“拔萝卜带泥”[N].新京报,2015-5-14(A16).
[4]王冲.第五次变革:第四权力的中美较量[M].北京:东方出版社,2015:52.
[5]王冲.第五次变革:第四权力的中美较量[M].北京:东方出版社,2015:3.
新媒体的逻辑思维 篇8
新媒体视域下, 英语文学也进入到了全新的时期, 尤其是英语文学的翻译在新媒体视域下更是要和传统的英语文学翻译有所不同。因为新媒体促进了文学的发展和文学的融合。英语文学的产生是结合了地域差别和民族差别的, 并且也有历史的烙印, 随着世界文化的融合和交流沟通, 英语文学翻译思维也开始多元化和相关联起来。在新媒体的视域下, 契合地方文学和市场需求, 通过这种翻译思维翻译出来的英语文学, 必然会受到大众的喜欢和接受。
一、新媒体视域下的英语文学翻译思维的相关联性
传统的英语文学翻译是根据自己文学的特色和民族的特色来进行翻译的, 也是根据英语文学作品本身的写作习惯和写作风格来进行翻译的。但是在实际情况中, 这些翻译好的文学作品在走向国际的时候, 有些说话方式和语气甚至民族特色和文化是很难被外地人接受和认知的, 这就很难得到世界各地的认同和理解。
新媒体是时代, 新媒体是快速传播的工具, 也是可以迅速地把文化和地域特色一目了然知晓的, 因此, 在新媒体视域下, 文化在融合发展, 跨文化差异的英语文学在翻译的过程中, 要掌握世界各地的相关联性的翻译思维。也就是说, 针对性的对英语文学进行翻译, 是有利于世界接受的。在翻译的过程中, 必须要掌握其关联性的原则, 在翻译的过程中, 借助新媒体的优势, 了解各地的风俗和文化特征, 尽量在翻译的过程中用关联性的思维来翻译文学作品, 尽最大能力让跨文化区域的读者能够了解英语文学的优势和魅力, 能够明白英语文学的民族特色和英语文学作品的精髓。这种相关联性的翻译思维有很大优势的, 首先, 关联性可以把英语文学自有的特色和跨文化区域的特色想融合起来, 可以让更多读者了解作品的表达情感;其次, 关联性的翻译思维采取的方法是替代性、同质性的方法, 力求把异质性的文学内容同质化, 目的是让人更加便于理解和认可。
新媒体视域下的英语文学翻译的思维相关联性立足是在不同的跨文化背景、跨地区特色的条件下产生的, 对于关联在于相同和相近, 也在于有一定联系, 因此翻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 一定要去分析这种相近和相同, 找准关联翻译的精髓, 才能更好地翻译出来好的作品, 才能把英语文学的精髓呈现给世界各地的观众和读者。
二、新媒体视域下的英语文学翻译思维的创造性适应
长期以来, 英语文学的翻译都是不容易的事情, 因为涉及到翻译, 必然就涉及到跨时间、空间和跨地域认同。一直以来, 世界上有很多优秀的作品, 都是世界文学的宝贵财富, 但是因为翻译思维带来的局限性, 不能全世界的共享和享有, 成为了文学发展的遗憾。英语文学作品, 有很多优秀的作品早已经在世界各地深入人心, 并且通过各种传播方式和表现方式进行了传播, 也为世界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在新媒体视域下, 会让更多的优秀的英语文学呈现在世界大众的面前, 并且被大家认知和认同。
对于跨区域和文化的英语翻译思维, 还有一个重要的表现就是需要创造性的适应, 创造性适应的翻译原则也是英语文学翻译思维的重点。首先, 英语文学反映的是英美地区的文学意义, 在翻译的过程中, 如果不能坚持创造性适应的思维, 必然不能够适应其他各地的思维;其次, 文学的东西, 是文化的体现, 只有创造性的去适应各地文化, 融合文化, 才能更好地表现自己的文化特色。因此, 新媒体正好给了英语文学翻译思维创造性适应翻译的空间, 以前的翻译, 因为翻译的局限性, 可能翻译者并不见得能了解文化和发展趋势, 也就不能进行创造性的适应当地的文化。但是, 新媒体便于翻译者查询翻译地的风俗特征, 从翻译地区去了解社会大众的需求, 紧紧的结合市场需求, 为世界各地的读者带来好的英语文学作品做出努力。
综上, 英语文学的翻译思维在新媒体时代, 有了很大的突破和变化, 也可以突破传统的翻译思维更好地让世界各地的读者认同和理解, 让英语文学作品的内涵和精髓成为世界各地读者精神食粮, 更好的奠定英语文学在世界文学史上的宝贵财富的位置, 便于世界各地的文学爱好者更好的学习和研究英语文学。
摘要:传统的英语文学的翻译是根据文学本身和民族特色以及社会发展而进行的, 在翻译的过程中并没有考虑到不同民族、不同区域的接受和认可度。新媒体时代, 英语文学的翻译思维可以充分运用新媒体的快速传播和便捷查询的功能, 在海量大数据的新媒体平台上做好英语文学的翻译思维。分析认为:新媒体视域下的英语文学翻译思维具有相关联性;新媒体视域下的英语文学翻译思维需要创造性适应。
关键词:新媒体视域,英语文学,翻译思维
参考文献
[1]鲍晓英, 中国文学“走出去”译介模式研究——以莫言英译作品美国译介为例,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4年4月.
[2]董海雅, 情景喜剧幽默翻译的多元视角,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07年5月.
[3]杨雪莲, 传播学视角下的外宣翻译——以《今日中国》的英译为个案,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0年5月.
[4]崔艳秋, 八十年代以来中国现当代小说在美国的译介与传播, 吉林大学, 2014年5月.
新媒体的逻辑思维 篇9
为应对新媒体的冲击, 众多传统媒体已在理论上、实践中不断探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的问题, 并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一些传统媒体, 特别是大众媒体更是实现了“华丽转身”, 成为业界的翘楚。而对于“小众”的科技期刊来说, 虽然已开展了大量的研究[2,3,4], 提出了若干理论上的发展思路, 但鲜见有与新媒体融合比较成功的“案例”, 一方面可能是科技期刊界未有更多、更深入的实践, 另一方面也可能与存在认识理解误区、动力不足有关。因此, 本文仅从媒体融合中科技期刊应确立的几种思维方式进行探讨。
1 媒体融合不是传统媒体对新媒体的简单复加
媒体融合不是“传统媒体+新媒体”式的伪融合[5]。有的科技期刊认为, 实现媒体融合就是在传统纸版的基础上建个网站、出个网络版、开通微信公众号, 或者是开发个APP客户端。这种对“融合”的理解, 实质上是没有看到基于网络的新媒体更加深刻的内涵。
融合不仅仅是传播手段、传播方式的多样化, 更应是传播理念、思维方式的改变, 这就要求科技期刊用一种全新思维方式, 即互联网思维去办刊。科技期刊要在网络环境下建立起全媒体时代新的科技期刊运营模式、传播模式、服务模式[6]。建立起一套基于网络, 特别是移动网络的新的科技期刊编辑、出版、发行的现代传播新体系。不是要“借船出海”, 而是要制造一艘可以远航的大船。
以科技期刊的编辑出版工作为例, 近几年, 科技期刊的数字化出版工作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无论是论文入库率、期刊网站建设、引进或开发编辑出版系统还是整个出版流程都在数字化的道路上迈出了可喜的一步。随着新媒体的出现与发展, 尤其是移动网络终端 (智能手机、平板电脑) 的出现与广泛应用, 带来了工作方式的改变, 科技期刊编辑出版工作可以充分利用这些移动终端的优势, 建立起新的编辑出版工作模式, 如通过智能手机实现远程审稿、校对、修改等, 可以不受空间、时间的限制, 实现即时互动, 从而大幅减少沟通时间, 缩短出版时滞。
2 内容整合不是对既有内容的简单复制
“内容为王”是出版界的共识, 优质的内容恰恰是科技期刊与新媒体融合的优势所在。但仅仅把科技期刊论文通过新媒体传播出去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融合, 最多也只是多了一种传播途径而已。对科技期刊论文进行深度的二次加工, 提供其他用户感兴趣的最新学科信息、编辑出版信息、学术活动信息等等才是内容整合的目标, 也是传统科技期刊实现与新媒体有效融合的根本。
2.1 用户及媒体决定内容整合的方向
科技期刊的读者主要是各学科领域的专家学者、学生, 用户数量较少, 订数达到2 000的科技期刊并不多见, 随着新媒体的出现, 下滑的趋势明显。科技期刊的产品是科技论文, 在融合新媒体的过程中要从用户和新媒体两个方面考虑对“产品”进行二次加工。
从用户角度看, 科技期刊要做好用户 (读者) 细分的工作, 有针对性地组织不同的内容向目标用户推送。专家学者、学生等希望了解的是专业性的内容, 通过新媒体推送论文摘要、专题系列文献可能更适合他们;而对于潜在的用户, 甚至是原本很少关注到的有户 (比如普遍的科技爱好者) , 科普类内容可以满足他们的需求。在这方面, 国外的《自然》、《科学》、《国家地理》等期刊都有意识地通过改变读者定位吸引普通读者, 国内的学者[7]也已关注到这一点, 并对通过新媒体扩大科技期刊受众范围进行了研究。因此, 科技期刊在利用新媒体推送时, 在内容整合上可以重新设计语言表达方式, 使原本专业性强的论文变得可被普通大众所接受, 以扩大用户范围。
从新媒体特征看, 用户阅读的是碎片化的信息, 对科技期刊内容进行整合必须适应信息碎片化的特点:可以对某一期某个栏目的内容进行重新组织, 形成一个论文包;也可打破“期”的限制, 将相互关联的系列论文的主要观点、结论有机地组织起来, 形成具有统一主题的内容;还可以将非期刊自身的内容吸收进来, 提供更加全面的信息, 使读者可以由此及彼地获得更多的信息。新媒体的另外一个重要特征是即时性和互动性, 基于此, 科技期刊提供的内容应具备及时性, 提供用户所关心的最新的信息, 并能够激发用户参与互动的兴趣, 比如学科最新消息、探讨性论题、业内动态等。
2.2 深度整合, 吸引读者, 提高用户粘性
从已经尝试与新媒体融合科技期刊的运行情况看, 效果并不理想, 普遍存在着用户关注度低、信息更新不及时、用户粘性较差的问题。深究其原因, 最主要的是内容不具备可以长期吸引用户的能力。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的科技期刊从业人员应用新媒体的意识不强[8]。以APP为例, 我国应用APP的大部分科技期刊只是提供纸质论文的“翻版”, 或扫描或转成PDF, 不仅在内容上毫无诚意可言, 而且很少关注用户的阅读体验, 许多科技期刊不太清楚读者需要的是什么, 久而久之使用户失去了兴趣。科技期刊新媒体的用户大部分是中青年人, 他们乐于接受新媒体, 常流连于新媒体, 科技期刊要充分考虑目标用户的特征, 做好期刊的科学定位[9], 以优质的内容、良好的使用体验吸引、留住用户。就内容讲, 探讨哪些内容能够提高粘性的是十分必要的。个人觉得:要强化论文内容的亲民性、整合学科信息, 可以尝试提供论文、学科信息以外的可能引起用户阅读兴趣, 可以持续吸引读者的大众信息、创作心得、学者科研经历、人生感悟等等。
3 媒体融合不是单打独斗, 要善借外力
目前, 我国的科技期刊普遍存在的小而散的问题, 与国外的一些集团化、规模化的科技期刊集团相比, 明显势单力孤。一些科技期刊研究者也曾提出过科技期刊集团化的构想, 部分科技期刊在近几年的期刊改革中也组建了若干科技期刊集团, 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但对于大部分仍在单打独斗的科技期刊来说, 要走集团化的发展之路, 在管理体制、运行机制方面都存在不少的困难。新媒体时代的到来, 为这些科技期刊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 提供了新的走集团化发展的合作思路。
当今社会讲究的是分工协作, 那种小而全的发展模式已不适合新媒体的发展环境, 仅凭一家或几家科技期刊的力量走与新媒体融合之路, 无论是可提供的内容还是专业人员数量、运行资金都存在不少困难。科技期刊与新媒体融合不应再去追求所有的工作都独自完成, 而应树立协同发展、借力用力的思想, 走合作、融合、集团化 (也并非是体制意义上的) 之路, 可以尝试建立基于不同范围科技期刊出版集团、合作平台。比如, 可以建立省域[10]、同行业 (如医学) 、相近类型 (如高校科技期刊) 的科技期刊集团。科技期刊走集团化的新媒体融合之路, 既可以实现出版资源的有效整合, 避免重复开发造成的浪费, 还可以有效解决人才、资金短缺的问题。同时, 还可以充分利用外部技术平台 (如专门提供科技期刊移动端出版的手机APP平台) , 实现联合出版。
参考文献
[1]《2014年新闻出版产业分析报告》摘登[R]. (2015-07-16) [2015-10-03].http://www.mediacircle.cn/?p=25399.
[2]刘星星, 赵鸥, 崔金贵.全媒体出版时代科技期刊手机出版流程解析[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15, 26 (4) :384-387.
[3]赵文彬.全媒体时代科技期刊的发展走向探讨[J].传媒, 2014 (1下) :19-21.
[4]陈唯真.在新媒体时代传统科技期刊如何实现跨越式发展[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13, 24 (3) :561-563.
[5]马雪芬, 蓝有林.2014~2015中国出版传媒业融合发展创新报告[R].中国出版传媒商报. (2015-02-08) [2015-10-03].http://www.mediacircle.cn/?p=19401.
[6]严飞.科技期刊全媒体出版的互联网思维[J].编辑学报, 2015, 27 (1) :13-15.
[7]欧阳菁.借助新媒体扩大科技学术期刊受众的范围[J].编辑学报, 2013, 25 (5) :474-477.
[8]陈佳沁, 马潇漪.科技期刊的新媒体应用与提升策略[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 2014, 25 (7) :909-913.
[9]宋启凡.全媒体出版实践形式在科技期刊领域的应用[J].科技与出版, 2015 (4) :77-82.
互联网思维与四川广播新媒体 篇10
关键词:互联网思维(Internet thinking),大数据技术(Big data),云计算(Cloud computing),全媒体信息汇聚平台(AllMedia Information Polymerization Platform简称AMIP2)
最早提出互联网思维的是百度公司创始人李彦宏。李彦宏与传统产业企业家探讨发展问题时,李彦宏首次提到“互联网思维”这个词。究竟什么是互联网思维?这种思维对广播新媒体的发展有什么意义?笔者认为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科技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对广播市场、受众、节目产品、对行业价值链乃至对整个产业生态的进行重新审视的思考方式,很现实也很必要。
万物皆可以互联,互联成大数据,广播产业也不例外。在大数据在线模式、伦理社会化的时代中,笔者认为互联网精神的精髓就是:开放、务实、平等、协作、分享。我们的广播新媒体规划和业务设计应体现这一思想精髓。
1互联网思维逻辑,更注重开放和平等
1.1互联网思维逻辑是怎么产生的?互联网技术特征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其在商业层面的逻辑。
工业社会的构成单元是有形的原子,而构成互联网世界的基本介质则是无形的比特。这意味着,工业文明时代的一种稀缺经济模式,而互联网时代则是丰饶经济模式。
根据摩尔定律等理论,互联网的三大基础要件——带宽、存储、服务器都将无限指向免费。在互联网中,垄断信息的生产、销售以及传播将不再可能。互联网的技术结构决定了它内在的精神,是去中心化、分布式、平等,平等是互联网的基本原则。
1.2在一个网状社会,一个“个人”跟一个“公众媒体”的价值,是由连接点的广度与厚度决定的。
听我们的节目不难发现,我们做广播一直处于一种“端着”的状态,新闻、财经乃至音乐节目,无论说了多少创新,都无法摆脱一种单向、传教式的“广播”方式,在传统广播与新兴媒体融合的时代是行不通的,你若继续“端着”,受众则“无感”。在互联网中只有连接越广、连接越厚,价值才能越大,这也是纯信息社会的基本特征,信息包容度与信息量决定你的价值。所以开放变成一种生存的必须手段,不开放就没有办法去获得更多的链接。
2广播生产与经营中的互联网思维
就四川广播新媒体的生产链技术建设而言,并非在“裸奔”,过去几年的辛勤努力使我们已经初步具备了一些关键的基础设施:
2.1传播渠道建设,覆盖全川的无线发射网点已达77个,分布密度已相对合理,通过对传统发射设备CDR技术升级完全可以承载包括数字伴随在内的新媒体广播型式。
2.2广播生产全流程数字化、网络化,新媒体广播新媒体化前端已初具规模。
2.3基于云技术的资源共享服务已开始为新闻、音乐、财经、交通
节目开通共享与交流的“高速公路”。
2.4全媒体跨平台内容采集、处理系统也已经从先导性实验阶段转入
实用验证阶段。
3互联网思维对于传统广播的影响,堪比“文艺复兴”
人类社会每次经历的大飞跃,最关键的并不是物质影响,而是思维工具的快速迭代和先进的技术创新催化。一种技术从工具属性到社会生活,再到群体价值观的变化,往往需要经历很长的过程。其跨度至少需要数年,互联网也同样如此。
3.1“产品经理”角色引入
这场由背后的互联网思维引起的互联网革命,由“产品经理”这类人的思辨引发。最典型的产品经理,就是Apple的创始人乔布斯。如今,这个思维已经不再局限于互联网,与当初人类史上的“文艺复兴”一样,这种思维在逐渐扩散,开始对整个大时代带来深远的影响。我们传统媒体也会被这场互联网思维浪潮所影响、重塑乃至颠覆,这笔宝贵的思想财富将会造福我们从事多年的这个行业。
3.2互联网时代的商业思维
互联网时代的商业思维是一种平等、互联的思维。消费者同时成为媒介信息和内容的生产者和传播者,由媒体单向广播、制造热点、从而诱导消费行为的模式不成立了,信息的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权力发生了转变,消费者主权时代真正到来。当你觉得它是概念的时候,它已经开始生根发芽,开始茁壮成长。
4互联网思维的5个关键词应成为广播新媒体设计的关键
4.1便捷
互联网的信息传递和获取比传统方式快了很多也更加丰富了。
1.2表达
互联网让人们表达、表现自己成为可能。每个人都有表达自己的愿望,都有参与到一件事情的创建过程中的愿望。
4.3免费
从没有哪个时代让我们享受如此之多的免费服务,所以广播新媒体应用之初应是免费的。
4.4数据思维
互联网让数据的搜集和获取更加便捷了,并且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数据分析预测对于提升用户体验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4.5用户体验
用户体验就是让用户感觉爽,精神物质方面,也就是说,任何商业模式的根本都是用户,用户驱动产品和生产流程且快速迭代,最终是让用户满意。
5四川广播的新媒体技术分析与规划
首先,新媒体建设要关注盈利模式对业务流程设计的影响,从为播出而制作,向为市场而制作转变;从单一节目播出,向多元化经营转变;从仅注重节目内容质量,向关注盈利模式+内容质量转变。
其次,要关注应用场景对平台功能设计的影响。传统节目生产是以节目制播为核心,而未来新媒体生产应转变为以用户服务为核心。技术平台建设时必须从分析用户的行为习惯出发,根据产品的应用场景来进行平台功能设计。用开放式的系统平台架构来海纳各种新媒体应用创新。
最后,要关注组织架构对平台运维设计的影响。新媒体的发展必然会推动组织架构和运营模式的深刻变革和生产流程进行了大幅度调整。广播技术架构也应做出适应性调整,这种调整宜采用渐进式优化的方式解决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深度融合的控制性技术节点,主要内容包括:桌面化、多维化的技术服务;云架构的技术平台;提高技术资源的共享能力和再分发能力。
5.1构建统一的覆盖所有频率的全媒体内容采集与数据挖掘平台。
广播板块从2012年底开始起搭建了轻量化全媒体信息汇聚平台(All Media Information Polymerization Platform简称AMIP2),AMIP2运用先进互联网技术,实现包括语音导航电话、短信、微信、订制特约直传信息、GIS专题信息等全媒体内容的采集。应进一步扩展平台的大数据处理能力,加强客户关系数据库(CRM)建设,满足新媒体发展对数据吞吐、交换与数据挖掘的迫切需要。
5.2构建基于类型的新媒体融合生产平台。
目前我台新闻、交通、音乐、财经、民族等不同类型节目生产规模较大、个性化较强,为其配套的生产流程与平台运维也有较大差异。应构建基于新闻、交通、音乐、财经、民族等不同类型的全媒体融合生产平台,打造以“读新闻,享图片,秀视频,品美文,报料王”等符合新媒体传播规律的个性化新媒体节目,并对后续新媒体生产流程与节目创新提供个性化技术支撑。
5.3实现了网际、台际间素材(多种格式视频、图像、音频、文稿)的及时智能化云共享平台。
完成全台统一文稿、音频、视频、图像一体化云处理桌面的研发。采用云计算技术、智能关联技术、集中转码技术实现全媒体内容的平滑使用,同时利用大数据分析拓展用户规模,增加用户黏性,为终端新媒体用户提供优质内容服务。
5.4构建面向新媒体服务的管理交易、结算平台。
以实现文本、视频、图片和音乐在线信息推送、共享及商业交易为目标。响应高速膨胀的新媒体内容管理、审核与交易需求,构建面向新媒体服务的交易管理平台,在满足台内内容共享需求的同时,也为自媒体及新媒体终端用户内容提供管理与交易支撑,形成盈利闭环技术支撑体系。
预留构建具有产业扩展能力的新媒体内容发布渠道发展基金。
通过合作,收购等方式将台内品牌节目第一时间通过与各类优势互联网媒体展开合作。完善接口技术研发体系,利用内容与本地化信息优势,补齐“短板”,实现与新兴媒体深度融合,共赢发展。
6四川广播新媒体建设展望
6.1运用互联网思维促进四川广播和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坚持以先进技术为支撑、内容建设为根本,顺应互联网传播移动化、社交化、视频化的趋势,把握当今技术发展潮流,重构内容采编生产流程,升级采编系统建立统一的全媒体采集平台,实现内容的“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传播”。
6.2加速建立新媒体渠道,推出在四川有一定影响力的移动互联网APP客户端,拓展四川广播在新兴媒体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6.3加速建立功能强大的多来源、多渠道的全媒体内容采集聚合平台。利用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推进内容生产,优化内容制作、存储、分发流程,提升数据处理能力,为内容生产和传播提供强大支撑。整合优势资源,建设和完善专业化、规模化、现代化的内容数据库、用户数据库,同时加强对各方面数据的收集整理,不断夯实融合发展的内容数据资源基础,建立功能强大的多来源、多渠道的全媒体内容采集聚合平台。
6.4重构内容生产流程,实现内容生产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传播的模式。坚持从实际出发,积极探索适合的融合发展模式,科学规划传播体系基本架构,平台具备跨媒介、媒体的快速制作的能力,节目可按不同分发媒介、媒体的特性定制,构建全媒体内容生产矩阵,具多媒介、媒体的分发能力,建立基于类型的全媒体融合生产制作平台。
6.5拓展新媒体渠道,通过积极探索与开发整合,建设有特色的移动互联网APP应用。通过加大对APP产品开发设计的力度及增加运营投入,通过积极探索与开发整合推出在四川有一定影响力的移动互联网APP客户端,拓展四川广播在新兴媒体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参考文献
[1]《什么是大数据时代的思维》蓝调2013-出自互联网
[2]《大数据时代》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出自互联网
[3]《大数据时代来临的思考-----机遇与挑战并存》涉惠杰-出自互联网
新媒体的逻辑思维 篇11
关键词:党报新媒体;舆论场;互联网思维;新媒体传播规律
“两个舆论场”的概念最早是由新华社原总编辑南振中提出的,他指出在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着两个舆论场,一个是老百姓的口头舆论场,一个是新闻媒体着力营造的舆论场。 人民网舆情监测室进一步指出,“主流媒体舆论场忠实地宣传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民间舆论场主要是在互联网上形成、呈现的,互联网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
伴随互联网时代的蓬勃发展,舆论引导新格局悄然发生变化。民间的舆论场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网络新技术的普遍应用,已经逐渐显示出其冲击主流媒体舆论场的趋向。民间舆论场的主要来源地商业网站由于其新闻制作形式与运作理念不同于传统新闻媒体,提供出丰富多样的新闻产品和形态,影响力与日俱增。网民通过各种应用平台自发贡献、提取、聚合新闻信息,迫使主流媒体舆论场的策源地传统媒体所拥有的各种信息专权被分解,也使受众远离传统媒体的趋势更加突显。与此同时,新技术、新应用、新终端的运用使网络媒体的讯息传播更加迅速广阔,民间舆论场场域大大强化。在当今的传播活动中,海量自媒体可以随时设置吸引眼球的议题,以微传播的方式,快速而广泛地进行覆盖,它甚至可以对主流媒体舆论场的议题设置、宣传报道、舆论引导轻松进行解构。
一、党报新媒体当前存在的一系列问题
党报作为各级党委主办的报纸,代表着党的声音和政治方向,体现的是主流意识形态。在互联网时代,党报紧跟时代潮流,纷纷推出新媒体应用。党报借力新媒体,打造数字化的信息平台和传播平台,建设覆盖广泛、传播快捷的现代传播体系,进一步巩固壮大主流舆论阵地,提高党报的传播力。当前党报新媒体在用户关注度、文体文风、推送内容上也存在一系列问题。
(一)订阅用户较少
新媒体已经成为话语权争夺的新战场。除了国家网信办推动设立的6万个政务微信公众账号,各党报党刊也正在跟数以百万计的“草根”公号抢麦克风。由于党报长期以来依靠行政手段发行,它面向的读者群体大多来自公费订阅,在受众自发阅读关注的新媒体时代,党报新媒体的受众主要是各个群体的意见领袖,受众面制约了党报新媒体的订阅量和阅读量,除了少数自带“超级大V”光环的知名公号外,相当一部分党报新媒体面临着造成传播力相对较差,订阅用户较少的困境,这为党报新媒体深度传播带来困扰。
(二)文风缺乏亲和力
新媒体时代,人们更喜欢轻松的“信息快餐”,“浅阅读”、“碎片化阅读”已成趋势。党报新媒体受党报长期以来形成的深刻厚重的文风影响,难以使读者产生清新贴切的感受。党报报道在语言上也有存在“不接地气”的现象,难吸引受众的眼球,文章观点往往是“灌输式”的,缺乏亲和力,板起面孔说话的方式,难以拉近与读者之间的情感距离。只有用亲切的文风吸引读者,才能进一步用鲜明、理性、核心的观点引导受众正确解读和辨析各类信息、观点,从而做出科学的判断,这既是党报新媒体引导舆论、引领思潮的职责所在,也是新媒体时代错位竞争、发挥党报独特优势的必然需要。
(三)内容克隆化
依托互联网而诞生的新媒体形态日新月异,媒体的内涵也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延伸而发生了极大的扩展,新媒体产品日益眼花缭乱,这使人们对新媒体认识也产生了分歧:新媒体是工具还是内容,是平台还是产品,是媒介还是媒体?“从当前新媒体发展的实践来看,一些新媒体仅仅被当做技术和渠道,或者仅仅是为了赶个时髦。罔顾自身实际,盲目跟风新的传播形态,而不是考虑打造符合新媒体传播规律的产品。结果是新瓶装旧酒,换汤不换药,导致新媒体内容同质化严重,出现了一批‘僵尸产品。既浪费了大量资源,又没有产生良好的传播和社会效果。”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副秘书长刘鹏飞指出。内容克隆化现象在一些传统媒体的新媒体产品上表现得尤为明显。一些报刊的微博微信仅仅是转载见报的内容,不仅浪费了资源,而且影响了自身形象。
二、运用互联网思维打通两个舆论场域
在两个舆论场的传播背景下,党报新媒体要正视存在的问题,真正成为引导舆论、反应民意的通道,就要运用互联网思维打通主流媒体舆论场和民间舆论场两个舆论场域。
党报新媒体运用互联网思维充分发挥党报新媒体的活力和张力,促进两个舆论场域间有效的互动,可以通过在网络上设置热点议题,组织讨论并调查民意,获得新闻素材,形成舆论热点和焦点。运用互联网思维加强与网络意见领袖之间的沟通,从意见领袖群体中把握社会问题和民众诉求,主动利用新兴媒体渠道与公众对话。当前,微信月活跃用户超6.5亿,微信公众号1100万,每日產生信息300亿条,每日总通话时长2.8亿分钟,一大批微信公众号开始取代微博大V在舆论场中起到重要作用。 通过及时对新媒体舆论热点进行反馈,引导网友对议题进行讨论,引导网络舆论向理性的方向发展,最终形成舆论合力。
党报新媒体在实现主流媒体舆论场和民间舆论场的良性互动上还体现在思维转换上。运用互联网思维自觉更新传播观念,学习新的传播技术,不断提炼与网络环境和网民认知特点相适应的传播艺术,让新闻专业精神成为互联网纷乱信息的过滤器、国民心态的压舱石,构建稳定、开放、包容、理性的多维公共舆论空间。思维转换还需要不断适应新兴媒体平等交流、互动传播的特点,树立用户观念,改变过去媒体单向传播、受众被动接受的方式,注重用户体验,满足多样化、个性化的信息需求。
三、适应新媒体传播规律改造新闻内容
在互联网思维下,党报新媒体要处理好两个舆论场的关系,既要发挥引领舆论的功能,又要积极建立以受众生活形态为中心的媒介模式。在技术层面上,我们可以通过调整文章的文风语态、写作视角、写作方式、语言特点、图文配比、标题特色、互动表现等方面,将传播内容更好的改造成适合新媒体传播的形式。
(一)在内容上注重对热点舆论的引导
在网络新闻一味追求点击率,给受众带来碎片化、低俗化的信息传播环境下,党报的新媒体传播应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注重对热点舆论的引导,形成团结统一的舆论场。民间舆论场中非理性的、消极的部分自然会被纠正,而官方舆论场中正面的、高尚的部分自然会被民间话语认可。
《人民日报》“@ 人民日报”官方微博,注重用自己的观点说话,针对热门事件发表一百字左右的“人民微评”。人民日报官方微博作为信息传播中最重要的意见领袖之一,深入挖掘受众真正关心的热点问题,及时作出评论,给读者传递完整有价值的信息,为读者了解社会提供正确的舆论引导。
(二)打造清新轻松的新媒体形象
党报虽然在线下形成了固有的严肃、官方的形象,然而在新媒体中却广泛使用趣味性和口语化语言模式,通过制作有吸引力的标题等形式打造清新轻松的新媒体形象,更好得被受众接受。
在微信公众号“学习时刻”中,不难发现“给力”、“亲”、“神吐槽”、“小伙伴”、“有木有”、“伤不起”等网络流行词,在“记者手记”栏目中,使用生动活泼的语言将专家形象具体化,配发的专家“表情包”让读者会心一笑,极具亲和力和可读性。
(三)以平民化视角的权威解读切入
媒体本质上是个服务业,读者需要什么媒体就要提供什么。党报新媒体应注意用公众喜欢的方式表达,提供平民化视角的权威解读,在重大选题上推出适合读者需求的解读。
微信公众号“习语”将大力传播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作为微平台的首要任务。1月23日起“习语”根据每天头条微信的内容,从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中摘录一句最精彩、最切中主题、最富有哲理性的话语,主要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并标明时间和出处,对宣传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起到了重要作用。
(四)强化对图片、图表、视频等新媒体技术的使用
新媒體技术的运用能够拉近与读者的距离,与文字稿起到互补作用。运用H5、大数据分析等技术进行全媒体报道,以可视化的形式让严肃的内容生动活泼起来,提高读者的参与性、互动性与趣味性。
微信公众号“学习进行时”“习语图解”栏目重点将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核心信息以数据新闻的形式进行提炼梳理,已推出《习近平对高级干部说了哪些“不”》等150余篇数据详实、画面精美,知识性和可读性强的原创图解。融媒体产品“学习秒答”用“视频+图解”的形式向广大网友解读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思想和实践,在推出当天浏览量达到740万,在共产党员微信公号阅读量超过33万。
(五)加强与受众的互动沟通
在新媒体时代,受众不仅仅是信息被动的接受者,更是思考者、参与者和创造者。新媒体在此过程中一改过去读者的单向聆听,加强与受众的互动沟通,取得了很好的传播效果。
微信公众号“学习小组”称呼它的粉丝为组员,注重与组员的沟通,提出 “这些年,与习近平一起进步,共同担当”的口号,强调每一个组员都对国家发展、对中国梦的实现负有责任。微信公众号“学习进行时”通过新媒体化创新强化了与受众的互动。在2016年农历新年前,专栏推出H5手机轻应用《从习近平的点赞中找春联》等一系列产品,在春节期间引起了广泛的转载和点赞,吸引大量网友热情参与到征集对联互动环节中,线上回复异彩纷呈,点击量达25万余次,收到应征春联2000余幅。
党报新媒体作为官方媒体,在弥合主流媒体舆论场和民间舆论场两个舆论场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党报新媒体在打通两个舆论场凝聚社会共识的过程中应注重运用互联网思维,在文风、视角、内容、语言、形式、标题、互动等一系列方面做出相应调整更好得适应新媒体传播规律,真正成为凝聚社会共识的助推器。
参考文献:
[1]陈芳:《再谈“两个舆论场”》,《中国记者》,2013(01).
[2]人民网舆情监测室:《人民网评:打通“两个舆论场”》,人民网,http://yuqing.people.com.cn/GB/209170/ 15147976.html.
[3]于洋,张音:《新媒体需治“七种病”》,《人民日报》2015年04月02日.
新媒体的逻辑思维 篇12
一、工具理性———高校新媒体传播的一个误区
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 谓之为“新”。在网络信息时代, 基于数字信息技术的新媒体淋漓尽致地展现了技术的魅力和力量, 进而为人们所推崇。在高校, 新媒体同样获得了极大的流行。当前, 为提高思政教育、红色文化教育乃至区情教育的有效性和师生参与度, 高校纷纷应用起微博、微信等新媒体, 对技术比较敏感的高校进而还在三网融合的背景下推进校园媒介的跨界融合, 借助移动传播、网络传播等数字化技术加快校园媒介融合的战略布局。
高校新媒体传播主要还是停留在工具层面的应用上。在应用化操作层面, 高校更多的是集合社交媒体、移动终端、网络终端的优势, 按照“整合资源、整体覆盖、整校推进”的路径开发社交平台, 网络客户端和手机客户端, 期望实现校园传播的无缝对接。其中, 客户端通常分为电脑客户端以及手机客户端, 电脑客户端主要基于windows、MAC、unix (linux) 三种主流电脑操作系统, 手机客户端基于android (安卓) 、ios (苹果) 、windows phone (微软手机) 、Symbian (塞班) 等系统。此类客户端以及微博、微信等媒介的推广应用是高校在新媒体浪潮中或被动或主动的一种行为。但随后人们发现高校新媒体并没有显示出无往而不利的局面, 技术高地并不意味着良好的结果产出。
事实上, 如果只注重技术, 没有师生的广泛参与, 没有用户的极速顺畅体验, 没有去中心化的思维, 校园新媒体则会流于形式, 只剩下空洞没有反馈的呆板宣传符号。只有开放、互动、快速迭代, 符合校园年轻人体验的媒体才能得到广泛响应, 凝聚了校园自媒体、校园拍客、播客、创意者的传播符号才能凝聚人气, 积累用户。
二、互联网思维在高校新媒体传播中的运用
(一) 用户思维:先圈住师生群体, 再谈内容传播
工业时代, 我们强调围绕产品进行流程再造或者销售推介, 这是一种以产品为导向的思维。这种思维反映在高校就是学校定制好所谓的“学习内容”进行思想教育或者红色文化的传播。即便高校在思政教育的过程中也强调依据学生反馈, 从而修正教育模式或者传播模式和技巧。但这里面潜在的逻辑还是有好的内容就会有好的结果, 还是以内容为王。这和工业化思维是一个版式———围绕产品而不是用户去进行整合传播。
新媒体的出现使得信息更加透明, 用户有更多的选择权和话语权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人人都有麦克风”。[1]新媒体具有互联网式的全景观和距离感, “全连接和零距离”的特征要求高校新媒体传播的思维模式要与之呼应。高校不仅要站在更高的战略层面上实现“以师生为中心”的观念转变, 更重要的是让师生参与到新媒体传播的每一个链条, 集师生之智, 从新媒体传播内容的选择、整合、推介到区情教育的线上线下互动尽可能地让师生卷入到新媒体传播当中。
积极卷入到高校新媒体传播体系中的师生, 已经模糊了传者与受体的界线, 同一个议题在新媒体的互动中不断深化和夯实, 使之有了立体感和即时性。这种传播模式让师生与新媒体之间的粘性不断增强, 媒体的社会性功能也进一步拓展。师生群体不仅参与, 而且不自觉地成为传播中的一分子, “粉丝经济”开始呈现。师生群体已经在新媒体的环境中内化为一个或者多个社群, 圈住了这些社群也就圈住了用户, 从而内容传播水到渠成。
校园思政工作者可以尝试把利用和培育大学生和高校教师用户粘性作为最核心的基础, 从一种全新的互联网思维出发, 巧妙融合社交媒体来整合高校传播链条, 完成理论宣讲、舆论引导阵地在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构建。如桂林电子科技大学的“桂电在线”、“微博协会”、“数字海棠杂志社”等8个新媒体社团十分注重校园热点的响应速度, 满足学生的需求和用户体验, 极大地颠覆了传统校园媒介反应迟缓的弊病, 每到学生就业招聘时期, 手机客户端向每个用户推送招人单位、要求等学生关注的内容, 当学生还在家过春节时, 学生的个人课表等教学安排以及开学提醒就发送到了学生的手机, 结合现代科技提高了学生的归属感和满意度。
(二) 平台思维:开放共享, 再造新的高校媒介传播生态系统
大多数高校拥有校报、校园广播、电视台、校园主题网站、橱窗板报宣传栏等传统媒体, 通常思政宣传、新闻播送的采编流程是采集素材、编辑校对、传播输送这三大步骤, 校园传统媒体包揽了内容生产和传播的两大环节。当APP、微博、微信等新媒体的出现后, 校园传统媒体和新媒体有了媒介融合, 在媒体内容、渠道、功能层面有了更多新的模式。作为受体的学生很多时候成为红色文化传播、区情教育、校内外热点新闻的内容生产者, 实现了媒介传播的流程再造, 其模式为师生生产内容———全媒体校园平台整合传播———更多的师生消费内容。在这个框架之下, 内容的生产重心出现了转移的倾向。
校园新媒介的平台思维, 即高校自身搭建的连接师生的媒介网络不强调该网络化平台本身的价值, 而是专注于提高该平台对师生的吸引力, 最终该平台的价值是通过满足师生对资讯的需求来体现。当平台成为“新的生态系统”的时候, 很多师生就聚集在该媒介平台上, 平台就拥有了前所未有的交流、教育等功能。新媒介只是该平台上的若干插件, 根据需要进行插件的取舍, 进而进行思政教育或者整合传播。
比如, 顺应新媒体而开发的中国高校校报展示平台目前有上千家高校在平台上注册发布, 极大地促进了高校文化、校报形象的展示与交流。该平台能够自动生成手机报, 让苹果、安卓手机能够随时随地、原汁原味地阅读校报。平台有电子邮局, 能够将高校报刊同步自动免费发送到世界各地的校友、领导、家长的邮箱里面。此外, 中国高校校报展示平台与新华通讯社官方网站教育频道、人民日报社官方网站教育频道显著位置进行了相互链接, 其中展示的报刊能够通过新华网和人民网进行浏览与阅读。这无疑是一种开放理念上的突破。
目前, 高校打造的新媒体平台多是以全媒体平台的格局展现, 全媒体平台不仅反映了新媒介的技术通道, 更多的是打通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通道, 以开放共享包容的态势, 投入到传播渠道上来, 主要表现为不断延伸媒介的触角, 优化访问速度和反应时间, 提供不断迭代的软件功能, 创造新的资讯共享方式等。在免费提供服务的基础上, 吸引庞大的用户基数。通过师生用户的群体性汇聚, 构建新的媒介生态系统, 从而在其中进行隐性或显性的思政教育。
(三) 跨界思维:协同创新, 新媒介传播的路径选择
新媒介之所以新, 不仅体现在技术的新, 更是给人们提供了多角度、多视野考量问题的一种思维方式。高校媒介的协同创新正是在跨界思维之下进行的交叉、跨越。新媒介在发送迅捷、数据驱动、热点扩散方面占尽天时地利, 但在深度研讨方面未必比传统校园媒体来得扎实。因此, 新媒介传播的路径选择上并不是要完全摒弃传统校园媒体, 而是要寻求两者融合之道。
高校管理者和媒介研究者也发现, 大量的师生在校园文化传播过程中经常是自发创造话题, 提取新闻热点, 然后发散状传播。这无疑是自组织的传播行为, 但当这种内容发酵到一定程度的时候, 必然影响传统媒介对内容的跟进。因而, 要取得稳定和宣传的效果, 高校媒介机构要在线上主动参与新媒体自组织, 线下利用传统校园媒体对事件进行宣讲, 消除信息不对称的传播局面。这是基于新技术支撑的结果, 这也是新旧媒体融合过程中的协同创新, 各种互动模式是师生潜在诉求的集体释放。
在某种层面上, 新媒介在高校的广泛应用不仅是技术的选择运用, 也是一种生活方式的嬗变。新媒介与新媒介之间、新媒介与传统媒介之间交相呼应, 互为补益渗透到高校理论宣讲以及师生的日常生活当中。
三、结语
可以预见, 随着高校新媒体在思政教育、文化传播方面的进一步实践, 互联网思维会得到更多的讨论和认同。
摘要:在新媒体浪潮影响下, 高校新媒体得到极大推广运用。但在高校新媒体传播实践当中, 新媒体运用呈现出工具理性的趋向。互联网思维所包含的用户思维、跨界思维、平台思维在高校新媒体传播中的运用有利于破解这种误区。
关键词:新媒体,互联网思维,高校传播
注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