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记者的技能要求

2024-09-22

新媒体记者的技能要求(精选4篇)

新媒体记者的技能要求 篇1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受众群体的日益壮大,手机等终端的开发和完善,以快速、灵活、自由、亲民为特征的新媒体在信息接收市场中应运而生。而在实践的过程中证实,以高能耗、高成本为代表特征的传统媒介(电视、报纸、杂志等),在受众市场的快速竞争中处于下风,尤其以纸质为载体的报纸行业面临着生存的挑战。在这样的媒介环境中,传统新闻记者需要顺势而为,进行适合的改变。

1 新媒体记者的含义

新媒体记者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记者,其已经超越了传统记者。新媒体记者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只对事件进行采访、报道、传播的新闻工作人员”[1],其打破了传统媒介运营中工作时间的限制,突破了通过新闻热线,从受众、客体获取新闻源获取新闻线索的老式新闻发现方式,在空间上更为自由和灵活,记者足不出户,也可以采访、编辑、发布新闻。

错综复杂的新媒体环境,要求新闻记者拥有开阔的视野,善于与外界交流、具有辩证是非观点的思辨能力,在很大程度上打破陈旧传媒媒介对于传统新闻工作者思维的束缚,增加与受众的联系,更加接地气,拥有良好的服务意识。

2 新媒体环境对记者带来的影响

在当下中国较为开放的网络环境下,受众拥有信息筛选、编辑、发布的权利,“无需专业的新闻记者就可以完成信息的传播”[2]。新闻的发布权利下移,从媒介专有领域转变到任何人都可以发布新闻的受众领域。

在发生突发状况时,传统新闻记者没有办法立刻知晓发生了什么事情,并不一定能及时获得新闻线索。而在自媒体宽松、自由的舆论市场中,事件的参与者、目睹人可以通过微信、微博等自媒体平台无需审核地发布消息、传递信息。这种新型的传播模式在时间上高效于传统记者。新媒体的出现给传统记者带来了很大的冲击和挑战,传统记者不得不得思量自身的转型和改变。

3 新媒体记者需要具备的专业技能

不同的客观存在决定不同的意识和思维,在新媒体强大的影响下,记者需要转型成为新媒体记者,以方便将新闻更快捷、更有针对性地推送出去。在新媒体的传播方式下,新媒体记者需要具备以下专业技能。

3.1 获取新闻源并提炼新闻的能力

如果说新闻信息是一个鱼塘的话,一个新闻则是一条鱼,新媒体记者无疑是在池塘边捕鱼的渔夫。新媒体提供给新媒体记者以动态的鱼和水,新媒体记者在新媒体提供的“鱼塘”中筛选信息、提炼信息、编辑发布新闻。这需要新闻记者拥有灵敏的新闻获取嗅觉,通过新媒体平台提供的信息,快速发现可使用的正确的信息,对信息的发布者进行采访,发布新闻。

而在目前的中国媒介环境中,很多地市电视台、新闻频道、新闻栏目并不知道使用新媒体来寻找新闻线索,或并不熟练通过新媒体寻找新闻源,加之原有广电体系固有的形态和矛盾,很多自媒体呈现的成熟的、良好的新闻线索被传统媒介新闻工作者忽视。这对于新媒体平台事件的发布者是一种损失,对于没有及时抓住新闻线索的新闻工作者而言也是一种遗憾。

一个合格的新媒体记者不仅需要立足本身业务的需要,同时还需要及时关注自媒体平台的信息,力争不放弃优质的自媒体新闻线索,对自己的新闻操守负责,更为新闻事业负责。一些省会城市的知名博主、自媒体新闻记者,通过在微博、微信中对于信息的敏锐观察和快速判断,提炼并发布较之传统媒介更及时的新闻。而他们发布的新闻会被其他媒体快速转载和报道。

3.2 驾驭互联网语言用语方式的能力

活泼和接地气是新媒体的鲜活特征,摆脱传统媒介陈述事实客观死板、呆滞机械、程式化严重的语言表述,新媒体在发布消息新闻的时候语言活泼,使用现行的网络流行语和网络词汇、网络热词,在文本传播的过程中还可以自由地加入大量的表情包。这样的传播方法带给了受众更为生动活泼、有趣幽默的阅读享受,较传统呆滞、机械的传播方式而言,不但是一种质的改变,而且是一种新的模式体系的建立与对抗。

新媒体记者需要具备上述的互联网用语技巧,并能驾驭这种新型的、在客观实际中已被证实受受众喜爱的传播方式。记者可以在其单位、栏目或个人的自媒体平台使用恰当的网络词汇、加入热词标签、添加适当的表情包,逐步形成自身的表述风格,感染并影响受众,增加个人的影响力。

3.3 新媒体记者需具备服务受众的意识

在中国近四十年的改革开放成果的积累下,社会经济更加活泼,具备顽强的生命力。随着市场化程度的逐步加深,传媒行业也逐步加深市场化运作。在河南省的一些省级、地市级频道、栏目中,已有对外包出给制作公司的运营模式。而这种运营的体系更是推动了媒介竞争的激烈化发展。

同样,新媒体记者通过使用微信、微博、今日头条等自媒体平台,发布信息、设置活动,更加亲近受众人群,摆脱原始传播方式曲高和寡的传播劣势,从而更加自如地与受众交流,获得受众市场长期的信赖与支持。

3.4 坚定的政治立场和思想价值取向

介于互联网使用和发布信息的匿名性,自媒体舆论环境错综复杂。各种各样的思想和观点在新媒体的平台上呈现开来,其中有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渗透的媒体平台。在这样复杂的信息发布平台上,各种各样信息的传播带给新媒体记者以足够的考验。一些新媒体记者可能由于年龄、经历有限,对新闻事物的判断观点稍有偏颇,最后发布出一些不太正确的言论,不仅影响到个人形象,还给节目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新媒体记者应该有着坚定的政治立场和正确的思想价值取向,“要以国家利益、人民的利益为重,摈弃个人好恶,从大局着眼”[3]。新媒体记者一定要警惕行事,不应介于网络媒介监管复杂所产生了空白而随意发布新闻。新闻需要经证实和审计无误后,才能被准确地呈递出去。尤其是关系我国政治、宣传方针、敏感事件的相关新闻,一定要合理地遣词造句以表述正确的观点。

4 结语

以新媒体为代表的融合性的互联网舆论环境具备快速、方便、低成本的特点,具备比传统媒介更为方便的特征,是新媒介环境的发展趋势。在新媒体的冲击、带动、改变下,电视、报纸和杂志等传统媒介面对着转型和角色转变的过程。传统记者由原先角色逐步向新媒体记者所转变,亦应当努力学习新媒体的运营方法和技巧,提升自己和所在栏目、频道、电视台的竞争力和影响力。

第一,新媒体记者应当注意并密切关注新媒体的舆论平台,对可取、可编辑的新闻线索及时捕捉,凭借专业新闻编辑的业务能力及时发布新闻,抢占新媒体前沿信息发布的优势。第二,新媒体记者应当学习使用新媒体发布新闻的创新性技巧,了解新媒体环境下的新事物,通过使用受众喜闻乐见的口语化的网络词汇、网络热词、表情包添加的方式,提高新媒体平台发布信息的娱乐性、活泼性和互动性。将本身信息与受众欣赏水平联合起来,发布老少皆宜的内容。第三,介于越来越激烈的媒介竞争和市场化的深度全面展开趋势,新媒体记者要树立服务意识,以亲切友好的姿态与受众互动,从而达到最佳的宣传效果和市场效益。最后,对于新媒体记者而言,一定要坚定正确的政治立场和思想价值取向,发挥舆论引导作用。

参考文献

[1]莫静.新媒体记者的技能要求[J].新闻研究导刊,2015(16).

[2]杨梦帆.浅谈新媒体时代对新闻记者的要求[J].新闻世界,2014(4).

[3]冯俊锋.新媒体环境下传统媒体从业人员的素质探析[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2(1).

新媒体记者的技能要求 篇2

1 新媒体概述

1.1 新媒体定义

新媒体是继以前的四大媒体报纸、杂志、广播、电视后出现的第五媒体。是由当代科学技术支持下出现的信息传播途径。具体而言就如手机、网络及其衍生物如手机报、微博、微信、社区论坛等一系列的通讯设备和通讯途径。这种媒体的发展速度快得令人瞠目结舌。不论网络还是手机, 从刚开始的稀有昂贵品到现在普及大众必需品, 只是经历了一段很短暂的时间。中国人自1994年开始使用网络, 十五年之后, 网民数量已跃居美国之上, 成为世界第一[1]。

1.2 新媒体特点

1) 传播速度快。网络不像报纸、期刊、书籍那样受很多条件如印刷、运输、发行等客观因素的限制。网络具有“信息高速公路”的美称, 信息在网络这条“高速公路”上, 瞬间就可以穿越千山万水, 到达接收者手里。以前, 信息被记录后, 需要经过缓慢的人工处理, 以报纸、杂志、书籍形式传递, 传播的效率低, 传播过程时间长, 还会受一些自然因素限制。而在今天, 这些问题一去不复返了, 网络技术克服了这些困难。

2) 互动性强。网络优于其他媒介, 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不是静态的, 而是互动的。这一点也是网络不同于其他媒介的一大要点。过去, 观众只是单一且被动的接收者。而现在, 以网络为媒介, 在接收者与发布者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 使之可以进行交流。这个过程也给了人们诉说、反映的权利和自由。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也变得简单容易, 交流变得更加频繁。

3) 传播者多样化。过去, 发布的信息主要由记者和编辑决定。但在现在, 所有人都可以做“记者”和“编辑”, 都可以发布信息。因此, 新媒体的传播主体人员和种类不断增多, 呈现出多元化特征。

新媒体特点除了以上三个主要特点外, 还有传播途径多样化, 传播内容广泛, 便携性强, 针对性强等特点。

2 新媒体记者应具备的职业素养

2.1 对新媒体操作能力

对于一名记者, 首先要有较强发布信息的能力。那么, 首先, 要熟练掌握网络信息传播途径及其传播技术。一名记者, 不应仅仅只会打字、发邮件、浏览网页、看视频, 还应熟练运用“微信”、“陌陌”、“微博”等与时俱进的交流软件, 并了解网络热词和网络热门话题, 只有这样才能与时俱进。

2.2 鉴别还原事件能力

现在, 由于网络上传播者极多, 网络上各种新闻瞬息万变。这些新闻为提高点击率, 常常言过其实。那么, 作为一个记者, 需要具有对事件有明辨真伪, 还原真相的能力。这样才能从不确定性极强的众多新闻中筛选出有价值的新闻, 进而进行深度的加工和报道。

2.3 对新闻有敏感性

在无数个事件中, 快速的挑选出哪些事件会被关注, 会成为热门话题, 是一个新闻记者极为重要的天赋。对于一个新闻记者, 应学会从小处着眼, 进行深度解读, 于细微处独见洞天, 这样的新闻一旦曝光一定会引起社会极大的反响。但很多记者对身边的细微事件已经不感兴趣或视而不见了。而对于时间短, 见效快的新闻题材如战争、绯闻、犯罪等, 虽被很多人关注, 但在人们看了很多同种报道之后, 就会不再觉得新奇, 那么它的影响力就会越来越小。

2.4 掌握法律知识

各种新媒体的兴起和发展中, 记者都充当着曝光追踪新闻事件的传播者, 但如果为提高点击率, 扩大发行量, 增加关注度, 以谋取更大利益而使用非法手段, 如虚报, 谎报、夸大事实等, 使新闻失去了客观性、真实性、公正性时, 就会导致媒体在公众中可信度下降, 阻碍其发展。并且, 由于新闻记者是十大危险行业之一, 所以一定要学习与自身行业相关的法律法规。掌握法律知识不仅可以避免工作过程中触犯法律, 也可以保护自己的人身安全。总而言之, 记者的法律功底直接决定报道的客观公正性, 也是确保自身安全的必要常识, 所以说法律知识是记者的必修课。

2.5 具备人道主义精神

作为一名记者, 必须具备人道主义精神。只有具备人道主义精神, 才能弘扬正能量, 才能推动社会的良好发展, 才能肩负起作为记者的义务和使命。

2.6 引导正确舆论走向

舆论是极其善变, 极其不稳定的, 就像玩火, 一旦控制不好就会燃及自身。舆论常常会将人“炒”的很热, 并且人常常为了更“火”, 不断地引导舆论撩拨人们的耐心[3]。无数个这样做的记者最后都因卷入了舆论而身死名灭, 还有无数的记者在飞蛾扑火。由于网络中言论自由且发布者多元化, 常常会在交流中起争论, 争论不免偏激, 最后舆论失控。人们通常喜欢在新媒体的中放松自己, 发表不负责任的言论, 此时正确的引导舆论弥足珍贵, 可以把这些消极的、不健康的舆论引到健康的、积极的方向上来, 从而净化网络环境。

2.7 客观报道

作为记者, 必须以客观公正的态度去传播新闻。这样才能更完好的呈现出真实的事件或情况。如果记者将自己定位到某个角色或某个角度时, 会忽视其他方面或其他角度, 那样极容易把三维的事实写成片面的新闻。在传播新闻时, 允许在报道过程中陈述己见, 但必须是客观, 公平的。因为有倾向的评价会误导人们的思维方式。并且有时候记者的想法可能和社会有分歧, 那么用这种理念写出的信息不但限制读者的思维, 还会引发一系列的麻烦。

2.8 有正确的价值观

现今, 记者可通过新媒体的多种途径影响很多人。在影响的过程中, 记者会传递出自己的价值观。如果这种价值观是一种激进或丑恶的想法, 那么会毒害读者的价值观, 产生不良动机或做出不良行为。而如果这种价值观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有意义的价值观, 那么就会起到一定的教育意义, 可以提高读者的人文素养。

2.9 有大局意识

作为记者, 职责便是及时报道事实。但有些事实适合公众了解, 有些事实却不宜让公众知道, 很难确定他们的分界线在哪。例如, 之前以新闻形式出现的军事机密泄露事件, 民众有知情权, 政府更有控制权[4]。所以在这种情况下, 每个记者都应有大局意识, 以减少国家损失。

3 结束语

在这飞速发展新媒体时代, 记者要有正确的价值观、具备人道主义精神和大局意识, 需要不断的提升自己的职业素养, 以提高发布信息能力和对事件鉴别能力, 熟练掌握法律知识, 保持新闻的敏感性, 客观公允的报道事实。还要明确社会责任, 在浮躁中冷静, 在浮华中转身, 成为一个时代的检视者, 站在时代的前沿。

摘要:当前, 在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 我们进入了新媒体时代。信息的发布速度越来越快, 信息的敏感度也越来越高。那么, 对新闻记者职业素质的要求也变得更高。笔者主要根据新媒体时代的特点, 对新闻记者提出了相应要求, 并对媒体记者如何提升自身的职业素养和社会责任感做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新媒体发展,记者,职业素养

参考文献

[1]王叶华.新媒体时代背景下新闻记者的职业素养与社会责任[J].科技传播, 2014 (22) :75-76, 66.

[2]朱霍煊.新媒体时代背景下的新闻记者职业素养探析[J].大舞台, 2010 (6) :162-163.

[3]李婷.新媒体时代背景下的新闻记者职业素养探析[J].环球人文地理, 2014 (12) :276-276.

新媒体记者的技能要求 篇3

一、新媒体的界定及内涵

对于新媒体的界定, 学者们可谓众说纷纭, 至今没有定论。不过有一点可以确定的是, 新媒体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言的, 清华大学的熊澄宇教授认为:“新媒体是一个不断变化的概念。在今天网络基础上又有延伸, 无线移动的问题, 还有出现其他新的媒体形态, 跟计算机相关的。这都可以说是新媒体。”根据各方面的观点和意见, 可以尝试着对新媒体下个定义:

所谓新媒体 (New Media) 就是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 通过互联网、宽带局域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 以及电脑、手机、液晶电视、数字电视机等终端, 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 (《传媒变革力》喻国明南方日报出版社2009年版)

二、走转改活动综述

“走转改”是2011年由中宣部、中央外宣办等5部委在全国新闻战线组织开展的一项实践性很强的活动。旨在提升新闻媒介正确的舆论引导、回应社会的关切问题、提高服务百姓生活的能力。

“走基层”:要求广大新闻工作者把镜头话筒对准普通群众, 反映各地群众最关心的问题, 帮助解决基层实际困难。

“转作风”:广大新闻工作者要转变工作作风, 把“服务人民”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从思想上、工作上、行动上认识到只有深入到广大人民群众当中去发现群众的实际诉求, 才能创造出好的作品, 才能写出鲜活生动的报道, 引起广泛共鸣, 真正起到联系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纽带和桥梁作用。

“改文风”:新闻作品内容所体现的思想作风, 要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民族性, 要避免在新闻采访、创作中出现弄虚作假等不良之风, 拓宽自身视野, 切忌不做井底之蛙。

自新闻战线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实践教育活动以来, 媒体用“平民语态”贴近人心, 用“身边的故事”温暖人心, 用“走转改”的深入来强化广度, 清新之风扑面而来。

三、新媒体时代, 开展“走转改”活动的要求

(一) 按照“走转改”要求, 围绕群众的心声设计选题。

新媒体的特有属性使从业者可以轻松工作, 特别是博客、微博的流行, 大量名人发言和网民爆料都可以成为记者的新闻源, 许多媒体人守在互联网找新闻线索成了一条捷径, 但这种躲在网络中“做”新闻的作风, 势必会影响到从业人员的工作习惯和职业认知, 结果势必远离群众, 远离生活。

那么新闻如何才能做到三贴近?题材创新无疑成为首选的突破口。新闻来源于社会生活, 所以新闻的寻找和创造必将回到生活的原生状态中去。今年1月以来, 全国新闻战线广泛开展“新春走基层”活动。报道将镜头对准老百姓, 记录生活的酸甜苦辣。“用脚采访, 用笔还原, 把新闻写在大地上, 生动呈现了基层群众热爱生活、乐观向上的新貌, 充分展示了干部群众辛勤工作、开拓创新的风貌, 热情讴歌了各地青年助人为乐、志愿服务的精神。”一位读者对各媒体“新春走基层”的报道这样评价。

20世纪80年代, 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新闻节目主持人拉瑟提出一个“后院篱笆原则”, 他认为, 设想一天结束的时候, 两位家庭主妇倚在后院的篱笆上聊天, 一个问另一个, 今天的重要新闻是什么?主妇们谈论的, 就是CBS要报道的。我们的新闻当然不能完全依据这样的标准进行选题, 但它却可以给我们以启示, 那就是新闻的选题必须贴近民众, 并被绝大多数老百姓关心关注。除此之外, 新闻的选题还应当坚持以下原则:一是应符合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二是应具有新闻价值;三是应力求做到党和政府立场、媒介立场和百姓立场三者的统一。

(1) 围绕百姓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进行选题。大到国家大事, 小到百姓琐事, 在一定条件下都可能成为社会关注、百姓关心的热点焦点话题, 也是新闻的选题范围。

(2) 围绕社会现象进行选题。社会现象多姿多彩, 有真善美, 也有假丑恶, 新闻对这些现象都应当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予以关注。

(3) 围绕社区和家庭进行选题。社区是新型的社会组织,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 这两个地方也是新闻素材的富矿。

(4) 围绕安全问题进行选题。大到国家安全、生命安全, 小到食品安全、卫生安全, 可以说民生处处与安全有关。

(二) 从群众中来, 到群众中去, 通过“走转改”, 创新新闻宣传工作。

新媒体与群众生活的实际距离不断减小, 但是要想实现心理距离的缩小, 还需要从群众中来, 到群众中去, 通过“走转改”活动, 创新新闻宣传, 以达到舆论引导正功能的实现。

“走转改”是创新新闻宣传工作、落实“三贴近”原则的根本举措, 要求记者深入基层一线, 深入群众生活, 反映各地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的新举措、新思路, 倾听大家的所愿、所盼, 用身边人、身边事讲述“中国故事”。在这个过程中, 蕴藏在基层群众中的新人物、新事物、新风尚就会不断映入眼帘, “最美风景在基层, 最深感悟在基层”。实践一再证明, 来自基层的热点新闻、独家报道、深度调查, 就是这样产生的。■

全媒体记者的能力要求 篇4

在这样的传播体系中,原先为单一传播终端采写新闻、提供稿件的传统记者,就变成了为“云”媒资平台贡献内容的“云记者”,即全媒体记者。他们以全媒体思维和开放性视野,根据传播终端的不同定位和需求,策划采写不同的稿件,综合完成平面媒体、广播、电视及网络、手机客户端等传播终端的发稿,对同一新闻题材进行差异化层级开发。

显然,要完成这样的任务,记者除了具备采访、调查、编辑等传统技能,以及对相关行业必要的知识储备外,还必须具备基于全媒体平台的多种能力和意识,具体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适应全媒体传播的复合技能

媒体融合时代的新闻报道是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多种表现形式的综合体现。因此,在媒体融合背景下,记者不再为某个单一的传播载体和终端服务,而是为所在媒体集团旗下的报纸、广播、电视、网站、手机客户端等不同的传播平台提供稿件。记者必须掌握写稿、摄影、摄像、非线编辑,甚至出镜报道等复合技能,其提供的新闻素材必须符合不同传播终端的制作标准,具备各自的模块要素,使之能为不同媒介的编辑所用。BBC等实施媒体融合较早的大型传媒集团早已实现了新闻生产的集约化。即使很重大的事件,他们往往也只派一个两三人的全媒体报道小组,成员拥有全媒体记者的“十八般武艺”,一般首先以文字和图片的形式在网上发布简讯,随即与广播连线,介绍事件的大体情况,然后投入电视现场报道,并为网站撰写博客新闻,力求使新闻事件在自己的媒体平台上得到全景式立体展现。

媒体融合是在信息技术革命的浪潮中产生的,还会随着新技术的发展而不断演进,这导致全媒体时代新闻生产与新技术的“伴随性”——新技术在新闻生产的过程中无处不在、持续发展。记者只有紧跟技术进步、不断学习,学会使用功能不断完善的笔记本电脑、智能手机、多功能相机和摄像机等,掌握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信息的处理、传输技术,才能完成在不同载体和终端的新闻信息传播。例如,近年来手机客户端成为新闻传播新平台,记者应尽快学会如何快速地向这一平台推送信息,并弄清客户端信息在表述方式以及文字与图片、影像的配合上的新特点。

二、以全媒体思维处理信息的能力

全媒体记者必须具备全媒体思维,突破过去“我发布你接受”的传统思维模式和媒体界限意识,变单向传播为综合服务,变受众为用户,树立用户至上的理念。在这一理念下,一条信息绝非在不同的传播终端简单发布一遍就算完事,而必须根据各传播终端用户接收信息时的不同喜好和特点,为其提供个性化、差异化的服务。它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层面:

(一)同一信息以怎样的流程在不同终端发布必须通盘考虑

全媒体“一云多屏”的内容分发是按照一定规律有序推进的。西方传播界有个“水波纹”理论,认为在全媒体背景下,一个事件的发生犹如投石入潭,媒体报道应像潭中的水波纹一样,一圈一圈荡漾开去,形成一个完整的报道体系。因此,新闻事件发生后,以怎样的“水波纹”完成对信息的立体传播需要由记者作出判断,根据不同情况区别对待,但总体而言是按照由快到慢、由浅而深的顺序进行。在美国道琼斯公司,他们对重要财经消息,通常由道琼斯通讯社首发,提供第一次报道服务,随后,旗下的网站、CNBC电视台、道琼斯广播电台、《华尔街日报》等相继出场,进行符合不同传播终端特点的报道,以后,《财智月刊》进行深度解读,最后所有报道进入自己的商业数据库,提供有偿检索。这样,同一新闻事件就以不同的样式,在不同的媒体介质和终端反复使用,满足了用户不同层次的需求。[1]

(二)对某一信息以何种手段展示最能满足用户需求,须有准确判断

全媒体传播的主要特征是综合运用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手段对新闻事件进行立体化展示。但即使在同一传播载体,不同的新闻适于展示的方式和用户的接受偏好也是各不相同的。以网络传播平台为例,突发性事件,图片和视频的视觉冲击力更强;分析性报道则以文字的条分缕析配以影像资料为最佳;而财经类新闻往往需要借助图表等进行理性分析。因此,某个新闻事件发生后,是以文字报道为主,还是以图片影像取胜,是否需要图表或三维动画支持,如何与用户进行实时互动等等,都需要记者迅速作出判断。

(三)多渠道分发内容时必须考虑不同终端用户的接受习惯

全媒体时代,人们接受信息的渠道呈现多元化、伴随式的新特点,但即使同一受众,在不同的传播终端面前接受信息时的情绪、心理、状态也是不同的。以电视、电脑、手机这“三屏”为例,有学者曾将人们看电视与看网页、手机时不同的状态形象地称为“后仰体验”与“前倾体验”:人们在看电视时是放松、休闲的,后仰式倚在沙发上,而且往往是家庭群聚式的,可以接受时间较长的故事讲述、专题报道;浏览网页时则处于较为专注的状态,前倾式盯着屏幕,适于深度阅读,最好能有图片、视频等辅助信息,以及关联资料的链接;而在阅读手机客户端时,人们大多处在碎片化的时间段,同样是前倾观看,神情专注,但对某一事件停留时间较短,只希望了解概要。显然,记者就同一新闻向“三屏”推送稿件、发布内容时,必须针对用户面对不同屏幕时的接受习惯,采取不同的报道方式,并在内容选择上有所侧重。例如,同样的视频信息,电视上或许能播3分钟,手机客户端更适合选择最生动、最精彩的30秒,并辅以精当的文字介绍。

三、对信息的梳理、求证和深度解读能力

信息技术革命导致社会信息量爆炸式增长,人类进入信息冗余时代。但人们获取信息并没有因此变得更加轻松,因为他们需要花更多时间从信息的茫茫大海中搜寻自己需要的信息。这就要求媒体的服务功能发生变化,由原来单纯的信息提供者角色转变为“信息管家”,不仅要为用户及时精选出他们需要的、有价值的信息,还要对信息进行整合、解读和分析。这主要体现在:

(一)对信息的梳理与求证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媒体因其开放性,使得所有人都能成为信息的传播者和接受者,可由于把关人的缺失,导致充斥其间的各种信息鱼龙混杂。面对纷繁芜杂、真假难辨的信息资源,职业记者的首要责任就是从这些海量信息中选取对社会影响最大、公众关注度最高的信息进行专业的调查核实,并且有逻辑地加以整合和梳理,最后通过不同终端呈现给用户。梳理、选择信息的标准是新闻价值,核实、求证信息的依据是新闻事实。近年来,不少主流媒体有针对性地开辟了专栏,用于回应网络热点、澄清真相、缓解情绪、引导舆论,如《人民日报》的“求证”、央视的“这是真的吗”等等,“澎湃新闻”更是号称要打造“中国第一个新闻问答产品”,通过与读者的互动,分辨真相和谣言,并将核实结果实时更新。对芜杂信息的梳理、核实,要求记者具备更高的价值判断和调查能力。

(二)对信息的深度解读

微博等新媒体信息的真实性无法保证,还由于信息提供者的非职业化和所处地域的分散性,导致信息常常是浅层的、碎片化的、不可持续的。这时,对信息进行深度解读就成了专业传播机构在梳理核实之后的另一项重要责任。有传播学者提出了一个“净菜”理论,认为全媒体时代,新闻和信息已从过去的稀缺变为泛滥,受众迫切需要的不再是信息量的庞大和传播的快捷,而是一种信息的安全感一一对所关注信息深入透彻的了解,因此,新闻报道应该像菜场为家庭主妇提供“净菜”服务一样,由粗放的告知性向“精加工”式的解释性转变。[2]2007年起,《华尔街日报》大幅压缩了资讯而放大有“附加值”的深度新闻。他们认为,在全媒体时代,报纸继续报道昨天发生的新闻已没有意义,而分析、深度、见解才是自己的核心竞争力。这一现状要求记者不断提升对新闻事件进行纵深开掘的能力,学会在新闻诸要素中重点回答“WHY”和“HOW”,并根据全媒体传播规律进行必要的信息关联,向用户提供超越“点”事实之上的、具有系统性的报道与分析,满足用户对新闻背景、细节展示、意义分析、前景预测等方面的深度需求。

四、对信息的研判和评说能力

“众声喧哗”是全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一大特点。新媒体为公众发表观点提供了空前便利,但由于网民的认知水平差异、思考角度不同,发出的声音难免良莠不齐,很多包含了不理性的道德批判和极端的情绪宣泄,有时还会尖锐对立。这时,专业传播机构的权威观点就显出了极强的指导价值。从这个角度看,媒体和记者的“船头瞭望者”功能并没有过时。

(一)以记者的知识积累迅速对信息进行分析、评论

全媒体时代,信息传播速度之快、意见之多前所未有,尤其在一些突发事件后流言四起,公众迫切需要权威说法,这要求记者在第一时间揭示真相,同时兼任新闻评论员角色,在众声喧哗中亮明观点。当然,记者发表观点的基础是,其对社会和相关行业的深入了解,扎实的调查采访,深刻的思想和严谨的逻辑推理。随着传媒业竞争的加剧,这种能及时发声的评论员型记者将越来越受欢迎。

(二)在与相关人士及受众的互动中,进行归纳、总结,得出符合社会主流价值的结论

公众从过去被动的信息接收者到可以发表自己观点,并进行适时交流沟通,有利于碰撞出思想的火花,并最终形成社会共识。因此,媒体在与相关人士的互动中得出结论、发表观点成为全媒体时代的一大特色。如今,很多电子和网络传媒的评论类栏目,都采用了记者与嘉宾、新闻当事人、公众在线或现场互动交流的方式,构建开放式的舆论场。扬州电视台《关注》栏目中有个“有话说”板块,记者在报道新闻事实后,常常以电话或视频连线的方式邀请相关人士发表观点,并通过微博、微信、短信等平台听取观众意见,边“说”边“议”。这要求记者不仅具有一定的思想高度、准确的价值判断,更要有高超的话题驾驭能力,能在互动中敏锐地发现亮点,及时分析、归纳,最终得出令人信服的观点。

全媒体时代的到来,对记者的综合能力,包括技能、应用、意识、知识积累等多个层面都提出了前所未有的高要求。面面俱到、成为各方面都臻于完善的全能型记者,虽然是努力方向,但在现实生活中难度很大。可能的解决方案是,掌握全媒体传播所必须的各项基本技能,同时在一方面或多方面术业有专攻,成为一专多能型记者。传媒机构有必要了解每一位记者的业务特点,通过各人的长项相加,以实现报道团队的优势最大化。

注释

1[1]赵亚光.生成“水波纹”效应.视听界,2012(04).

上一篇:国家级贫困县下一篇:比赛场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