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逻辑

2024-07-15

生活逻辑(共12篇)

生活逻辑 篇1

综观十多年课改实践, 从改革之初关注行动、关注新理念、关注专家的“定位”, 到改革之后关注思想、关注文化土壤与现实条件、关注自己的感觉, 这些都将成为永不回头的观念革命。从这场革命中我们寻找到教学转向的力量, 那就是“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 这是无法撼动的哲学命题, 即人的发展。落实到德育教学中, 就是“品德培养应回归儿童生活”, 践行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精髓即生活教育。

“品德培养回归儿童生活”这种表述清楚地揭示了中国以往德育课程脱离生活现实, 正是因为以往的德育课程以德目为体系, 无法全部涵盖学生思想道德的成长过程, 无法穷尽德育过程中的全部细节, 忽视了儿童的真实生活, 才需要回归生活。回归生活实际上是要求德育课程从德目和知识体系中走出来, 关注儿童及其生活, 帮助儿童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怎样才能让德育真正回归儿童的生活呢?

一、从道德知识走向道德情感

一直以来, 品德课的教学不断深入改革, 但总是“革”不掉教师传授、学生背诵的传统方式。这种背诵式的学习方式对儿童来说是一种痛苦的折磨, 本身就有悖于道德。尽管学生懂得了不少道德知识, 却缺乏相应的道德情感, 更不知如何在生活中去实践。这样的德育完全失去了生活的味道, 失去了道德的光泽, 让人也跟着麻木。笔者最近触摸到一位小学五年级学生回乡下过节的日记:

奶奶屋子前, 挂着一根长长的红带子, 随风飘荡, 让我产生一种恐惧感, 因为它沾满了血腥, 我连看都不能看, 脑海里总浮现出那残忍的情景。

小叔前天晚上去田里捉野鸡, 顺手抓到一只大狸猫。第二天, 他把它拍晕了, 用那根红带子拴住狸猫的脖子, 拿了一把尖利无比的刀, 开始从头往下扒皮, 头里的肉一点点露了出来, 狸猫眼睛还是睁着的, 牙齿向前突出, 像一把把锋利的匕首。开始往下割皮, 血一滴一滴往下流, 有时还会溅出来, 犹如一朵朵血花冲向那条红带子。渐渐的, 我看到了它那赤裸裸、血糊糊的身子。我闭上双眼, 再也不敢多看, 心中产生了怜悯之情……

那还在风中飘荡的红带子, 给我的童年留下了血的阴影!

对异类生命的摧残, 是人类的“看家本领”, 见怪不怪了, 很少有人对其产生怀疑。但一个五年级的小女孩将怜悯之情潜藏在字里行间, 这是敬畏生命的表现, 这样的情感价值观不是靠口口相传就能得到认同的。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 冷漠是最可怕的心理状态。教育家、哲学家吴俊生曾经指出, 现在的学校教育仅偏顾理智与意志两端, 而情感生活往往不能顾及, 不能满足其需要, 使学生生活畸形发展, 而流为机械枯寂、索然无味。回归生活课程理念的提出体现了德育课程改革的进步:不仅使课程价值取向转为培养有道德的人, 也使课程教学从知识的授受转向对生活的关注。生活德育反对道德教育脱离生活, 反对将道德从生活中抽取出来组成抽象的、没有生命活力的德目体系, 主张儿童在学会生活的同时, 学习生活中内含的道德, 让学生把道德知识实现最大的内化。

改革十多年, 引发了教育界对中国几十年来的课程教学从观念到行为的彻底反思。以知识为中心的教学, 变成“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这是一个巨大的转折, 意味着教育中的人是“完整的人”, 这一点得以确认, 得到尊重。

二、从道德认识走向道德行为

知识化德育完全抹杀了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的差异, 尽管学生懂得了不少道德知识, 却缺乏相应的道德情感, 更不知如何在生活中去实践。这样的德育完全失去了生活的味道, 失去了道德的魅力。

道德是一种约束人们行为的伦理规范, 一个人道德品质的高下关键在其行为是否合乎伦理规范。可学校培养学生品质的切入点及着眼点都不在行为, 而在认识。于是“事不关己, 高高挂起”的认识“深得人心”, 社会道德底线一再被突破。

人性是什么?是善还是恶?这一古老而常新的话题, 是每一位思想家在构建哲学体系时都无法回避的基础性问题。从教育的角度看, 古今中外无数教育家在建构其教育理论大厦时, 也无不把对人性的思考和看法作为其建立教育体系的逻辑起点。对人性的不同看法, 往往导致不同的教育主张和教育行动。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 任何一种道德品质都包含有一定的道德认识、道德感和道德行动方式三种基本成分。一个人由道德认识产生道德感, 当道德认识和道德感成为推动个体产生道德行动的内在动力时便成为道德动机, 进而为实现动机而形成道德行动方式。

诚然, 我们需要教育的感动!我们一直坚信, 人心向善!

三、从道德实践走向儿童生活

如何培养道德行为呢?亚里士多德认为, 只有在道德实践中才能修养德行:“我们做公正的事情才能成为公正的人;进行节制, 才能成为节制的人;有勇敢的表现, 才能成为勇敢的人。”德育应该更多地走出课堂, 在生活实践中进行。

卢梭主张, 道德教育要注重道德实践, 主张让儿童通过自己的活动去养成美德, 强调“要以行动而不以言辞去教育青年”。道德存在于现实生活之中, 没有脱离生活的纯道德活动。我们可以从关注学生个体生存与发展的角度, 进一步突出德育的生活特征。很长一段时间, 学校德育带有很浓的政治色彩, 老师通过说教把形而上学的东西带给学生, 结果弄出了很多让人啼笑皆非的故事。

一位领导在党的生日这天去幼儿园看望孩子, 老师叮嘱孩子们:给党过生日要特别守纪律。孩子们可兴奋了, 稳稳地坐在小凳子上等着, 等领导把整个活动按章进行完。散会后, 一个小朋友这样问他的老师:“老师, 党怎么还没来呀?什么时候开始吃蛋糕呀?”

是的, 党怎么还没来呀?老师哑然了, 没人能用三言两语回答这个问题, 师生之间难以达到一种精神的契合。用政治教育遮蔽、代替道德教育, 将政治教育与道德教育混为一谈, 无论如何都是一种错误。

学校德育就要启发学生的生命自觉, 去追问生命的意义与价值。道德教育的目的, 并不是为了道德本身, 而是为了生活, 为了儿童的幸福生活。生活是本原性的, 道德是构成性的;生活是目的, 而道德只是手段。这才是对道德与生活之间关系的准确理解与把握。这种全新的道德教育哲学, 即生活德育论, 重新确证了道德与生活的关系。

道德教育关注的是学生的生活世界, 不能局限于德育课程设置中所言及的某一生活场域, 而是学生当下生活所关系的生活世界。

21世纪强调把人作为发展的中心, 教育就是发现人的价值、发挥人的潜能、发展人的个性, 德育回归“人的教育”是时代的呼唤, 是学生的期待, 是学生发展的理想诉求。学校德育的内容应该是有价值的, 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 丰富学生的道德情感, 改善学生的道德行为, 增进学生的人生幸福。

因此, 道德教育逻辑建构的不是德目, 而是“儿童深度”。它是站在儿童的立场, 以儿童的思维进行学习时所能达到的程度, 其特质和核心是“儿童立场”。只有真正发现儿童和认识儿童, 才能坚守儿童的立场。当德育走进儿童生活时, “生活即教育, 教育即生活”, 才能构成他们美善的德行。

生活逻辑 篇2

摘要:美国逻辑学家斯穆里安的逻辑谜题系列著作是普及现代数理逻辑知识的著名作品,本文首先介绍了斯穆里安本人提出的一套“亚瑟与伯纳德谜题”的解答方法,然后从模态命题逻辑角度提出了一种一般解答方案并举例说明了该方案。 关键词:斯穆里安;逻辑谜题;命题逻辑;模态逻辑 中图分类号:B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著名的逻辑学家雷蒙德?斯穆里安(Raymond?Smullyan)出版了一系列关于逻辑谜题的书。《女人和老虎》是继《这本书叫什么?》之后斯穆里安第二本被翻译到中国的逻辑谜题著作,出版后,于又改名为《趣味小逻辑》重新出版。《这本书叫什么?》则由著名逻辑学专家康宏逵先生(1935-)在1987年翻译出版,重版。雷蒙德?斯穆里安生于19,至今年届九旬,是世界著名的数学家、逻辑学家和哲学家,还是一个钢琴演奏师和舞台魔术师。1957-1959年,他在普林斯顿大学师从国际符号逻辑学会(1936年建立)第一任主席阿伦佐?丘齐(Alonzo?Church,1903-1995),获得博士学位。他先后在芝加哥大学的罗斯福学院教授钢琴,在达特茅斯大学教授数学,在普林斯顿大学、印第安纳大学、纽约城市大学的雷曼学院和研究生中心教授哲学和逻辑,后来又回到印第安纳大学,应聘为奥斯卡?尤因哲学教授,最后在那里荣誉退休。他撰写了23本书,其中6本是学术专著,17本是通俗著作。 一、问题缘起 《这本书叫什么?》书名全称为《这本书叫什么?DD奇谲的逻辑谜题》,《女人和老虎》的全名则为《女人和老虎:以及其他逻辑谜题》。它们(和斯穆里安其他所有逻辑谜题著作一样)都包含了一系列赏心悦目的问题,有悖论,有元谜题,有数字练习,有组合型的脑筋急转弯,以及许多其他东西,它们都和当代逻辑和数学理论的重要概念相关。这些谜题的范围广阔,既有最简单的“老掉牙的故事”,又有最为挑逗智慧的复杂故事。无论是对于聪明灵巧的中学生来说,还是经验老到的数学家、逻辑学家或者理论科学家来说,还是任何其他类型的谜题爱好者,这些书都会为读者带来理智的愉悦。 斯穆里安教授和他的两本汉译著作书影 在引进这些“带来理智的愉悦”的著作时,我并不知道有没有人曾经深究过它们那些“赏心悦目的问题”的解答方法。康宏逵先生在译本《这本书叫什么?》的“译者的话”中说过,“谜题总共二百来道。难易相间,但全部是不需要任何逻辑预备知识就能求解的;甚至不需要什么大不了的能力,会用命题逻辑里最初等的推理方法,足矣。不外乎直接证法、间接证法或归谬法、分情况证法或穷举法,学过初中几何的都会。偶尔用上量词逻辑,也是浅显的常识,诸如‘至多有一个’的反面是‘至少有两个’之类。”[2]1但是,为这些谜题提出一些具有普遍性的解答方法应该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我们要做的就是这个工作,以引起读者对这些谜题、甚至对于逻辑这门学科有进一步的兴趣。 所有这些谜题大致可以划分为两大类:第一类与真、信念、撒谎等概念有关,第二类处理的是自指、循环和哥德尔不完全性定理。我们以《女人和老虎》一书为主研究第一类谜题,但是所提出的方法应该可以推广到其他谜题当中。 二、命题逻辑方案 本节介绍斯穆里安本人以经典命题逻辑为基础提出的一个解答方案。 在斯穆里安的这些逻辑谜题书中,他喜欢用消遣式的逻辑谜题把重要的数学思想介绍给读者。近年来在私人交往中,斯穆里安教授认为他最钟爱的逻辑谜题类型是那些称之为“元谜题”的一类。这类谜题中最简单的一种是,给读者一个谜题,但不给足解答它的信息。然后,读者被告知,某个头脑可靠的人得到一些额外的信息之后就会解答。得知这个头脑可靠的人能解答,读者现在也就可以解答出来了。 比方说,在有个岛上,居民可以分成两种类型,T和F。类型T中,每一个人说的话都是真的,而类型F中每个人说的话都是假的。一个头脑可靠的人拜访这个岛时,遇到两个叫亚瑟和伯纳德的本地人。访客问亚瑟,他俩是否都属于类型T,亚瑟也回答了(当然他只回答“是”或者“不”)。这个时候,读者还无法知道他俩究竟属于哪种类型,因为读者并不知道亚瑟回答的是什么。但是,现在书中告诉读者,那个头脑可靠的人在听了亚瑟的回答之后就能确定这两个居民究竟属于哪种类型!得知这一点之后,读者现在就有了足够的信息来解答这个究竟谁属哪个类型的谜题,而且无需读到随后的答案就知道了亚瑟的回答是什么。 一种稍微难一点的元谜题走得更远一点。谜题还是那种信息不足以解答的谜题,而且读者也知道了有个头脑可靠的人知道了这一信息,但是读者现在并未告知这个头脑可靠的人是不是可以解答出这个谜题。不过,所有这些情况都被第二个头脑可靠的人得知,而且这个人被告知是否第一个头脑可靠的人可以解答它。根据这一点,第二个头脑可靠者可以解答出来。得知所有这些之后,读者现在也可以解答出来! 的确,斯穆里安的一些元谜题并没有走这么远,它们散布于《幻境中的爱丽丝》或《女人和老虎》这些书中。斯穆里安本人提出了一套“亚瑟与伯纳德谜题”的解答方法,征得他的同意,我们简单述介如下。 需要考虑四种可能的情况: ①亚瑟和伯纳德都属于类型T; ②亚瑟属于T而伯纳德属于F; ③亚瑟属于F而伯纳德属于T; ④两人都属于F。 在每一种情形之中,亚瑟给出的回答分别是什么呢? ①在这种情形中,因为两人都属于T,作为T中的成员,亚瑟诚实地回答“是”; ②在这种情形中,因为两人并非都属于T,亚瑟诚实地回答“不”; ③由于两人并非都属于T,作为F中的成员,亚瑟虚伪地回答“是”; ④类似地,亚瑟回答“是”。 这样一来,亚瑟在第二种情形中回答“不”,而在其他三种情形中都回答“是”。如果亚瑟回答的是“是”,那么访客无从知道选三种情形中的哪一种,而由于我们被告知访客真的知道结果,那么他一定是听到了回答“不”,由此知道情形2成立。所以,亚瑟属于类型T而伯纳德属于类型F。 三、模态逻辑方案 本节提出一套模态逻辑的方案以就教于读者。给定一个谜题,选定某个恰当的逻辑语言,以基于分离规则的经典命题演算CnCPC的后承算子为基础,我们设计一个后承算子Cn作为它的保守扩张,然后观察Cn的定理集合,看看它是否包含某些公式(通常是命题常项)。一般情形下,Cn的扩张都是通过定义的扩张,增加的是我们所考虑的情境的公理,例如某个对话的翻译。 我们的语言记为L,这个语言由通常的命题演算语言添加两类符号而得: ①?无穷多个命题常项Tx(解释为:X是说真话者)、Fx(解释为:X是说假话者)、Sx(解释为:X是正常人),等等; ②无穷多个模态联结词XX(解释为:X说……)、X(?)(解释为:X确信……),等等。这里的X?=?A,B,……,等等。 此外,我们假定L包含模态联结词B(…),意思是说“对……的正确回答是Bal”,以及无穷多的模态联结词X?XB(…),意思是说“X对问题……的回答说Bal”。B(truth)直接简写为B;因此B的意思是说“Bal指的是‘是’”。如果需要,L还可以包含其他符号。Bal指的是“呗”,与“嗒(Da)”相反,都是指“是”或者“不”,但究竟哪个指的是哪个则并不知道。[2]语言L中所有公式的集合记为Form(L)。 下面定义语言L中的一些公式集合,这些公式作为公理把CnCPC扩张到所需要的后承算子。令Cnl(X)?=?CnCPC(X???Xl),l?{vampire,normals,KK,zombie},其中:

Xvampire?=?{Tx????FX}???{XX?a ? (TX???X(a))}???{X(a)???(SX???a)}

Xnormals?=?{?Tx????FX}???{XX?a ? (TX???a)???(FX????a)

XKK?=?{Tx????FX}???{XX?a ? (TX???a)}

Xzombie?=?{Tx????FX}???{X?XB(a)???(TA???X(B(a)))}

??{X(a)???(TA???a)}???{B(a)???(B???a)} 以上出现的X?=?A,B,C,…,a???Form(L)。 现在,解答一个谜题就归约为考虑什么属于Cnl(Xpuzzle),其中Xpuzzle???Form(L) 以下内容是对第四章第2个例子“卢格西兄弟的案子”的一个分析。我们先了解这个例子的背景。 特兰西瓦尼亚居住着吸血鬼和人,吸血鬼总是撒谎而人总是讲真话。但是包括人和吸血鬼在内的一半居民都是神智错乱的.,而且就像塔尔博士和费舍尔教授的疯人院里面的疯狂居民一样,完全沉溺于他们的信念之中DD所有他们信以为假的都是真命题而所有他们信以为真的都是假命题。另一半居民则是完全神智健全的,并且正如第三章的疯人院当中神智健全的居民那样,他们的判断完全正确DD所有他们知其为真的都是真命题而他们所有知其为假的都是假命题。当然,特兰西瓦尼亚的逻辑远比那些疯人院的逻辑复杂得多,因为在那些疯人院里面,居民至少都是诚实的,他们作出虚假陈述仅仅出于错觉而从来不会出于恶意。但是当一个特兰西瓦尼亚居民作出一个虚假陈述的时候,要么出于错觉要么出于恶意。神智健全的人和神智错乱的吸血鬼所作的陈述都是真实的,而神智错乱的人和神智健全的吸血鬼所作的陈述都是虚假的。例如,如果你问一个特兰西瓦尼亚居民地球是不是圆的(而不是扁的),一个神智健全的人知道地球是圆的并且会如实地回答。一个神智错乱的人相信地球不是圆的,并且会如实地表达他的信念而说它不是圆的。一个神智健全的吸血鬼知道地球是圆的,但是他却会撒谎而说它不是圆的。但是一个神智错乱的吸血鬼相信地球不是圆的,就会撒谎说它是圆的。因而一个神智错乱的吸血鬼和一个神智健全的人在回答说任何问题的方式上都是相同的,而一个神智错乱的人和一个神智健全的吸血鬼相同。 “卢格西兄弟的案子”的具体内容如下。卢格西兄弟的名字都叫贝拉,一个是吸血鬼而另外一个则不是。他们做出了以下陈述: 大贝拉:我是人。 小贝拉:我是人。 大贝拉:我的弟弟是神智健全的。 我们想要知道,哪一个是吸血鬼呢? 作为说真话者就意味着做出一个自己相信的陈述DD并不一定为真,因此,X说a就等值于TX???X(a),其中X(a)???(SX???a)。我们的任务就是检验集合

{#X}???{?#X} 中的哪些元素在Cnvampire(Xpuzzle)中,其中

X?=?A,B

#?=?S,T

Xpuzzle?=?{A?X TA,B?X TB,A?X SB,TA????TB} 我们有

TA???A(TA)

TB???B(TB)

TA???A(SA)

TA????TB???Cnvampire(Xpuzzle) 因此,

TA???SA???TA

TB???SB???TB

杨娟 率性生活X逻辑人生 篇3

杨娟从小就有点男孩子气,不乐于做太过小女人的事情。于是在读书的时候为自己选择了一个自认为很酷的专业——新闻。“想想,你是那个第一时间到现场,通过你的眼睛,去了解发生的事情,去告诉观众,多酷啊。”这就是最开始的杨娟,对新闻工作者的定义。

最开始出现在观众眼前的杨娟,在凤凰卫视做出镜记者,留着一头短发的她,还稍显青涩。刚刚从北京广播学院毕业,表情上还略带一些孩子气。不过让人印象深刻的不是她的孩子气质,而是她不需要笑容就能给人温馨的感觉,作为信息的传播者,这种表情对于观众来说是很重要的,因为这样能让受众感受到亲近的感觉,新闻的可信度自然而然地就提高了。

新闻主播是个很特别的职业,你可能常常看到某主播在播新闻,某记者在跑新闻第一线。但你并不一定能像记住一个演员一样,能看一套电视剧就记住了她。作为一个信息传递者,需要时间,去慢慢磨出风格。这个积累的时间,可能是十年,二十年,甚至更加长。而对杨娟来说,这些日子其实过得很快,因为每天都充满着挑战,每天都是鲜活的。“做主播,几乎每天都是挑战,特别在凤凰卫视,给了我们很大的发挥空间,于是我们每天都要去进步,去学习,这里就像一所大学,但你永远都不会有能毕业的一天。”

早上5点,夏天的清晨,天空微亮,太阳在地平线上缓缓上升。这时,新闻直播室里已经开始了一天的忙碌了。做早新闻的时候,杨娟5点多就得到台里。如果安排做晚间新闻,那可能回到家里已经是凌晨了。杨娟笑言自己是三班倒的工作时间表,不过也有个好处,就是无论飞到美国,还是欧洲,基本都无需倒时差,可以立马按照当地的时间生活。

在采访过程中,杨娟不时地提到直播二字,总让半个同行的编辑手心冒汗。新闻是直播的,连新节目也是直播的,每一次做节目好比上一次战场,没有NG。而且新节目《全媒体全时空》中,需要主持人自己准备一份关于当天两个热点事件,大概10分钟,1000到2000字左右的稿件。“你只有很短的时间去完成这个文章。因为节目开始前你都需要不停地UPDATE,看事件的逻辑关系,各方面的反应。希望带给观众不同于别的节目的事件剖析角度。做主播,需要你以最快的速度去了解一个事情,把逻辑理顺的能力。”

如果说临场应变能力是做主播必备条件的话,那信息的积累,梳理,应该说是沉淀。“你需要每天去跟踪这些新闻事件,通过各种渠道去了解这个事情发生的来龙去脉,背后的原因等等。大量信息可能不一定都是马上能用得上的。但没准哪天就派上用场了。做一个主播需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去了解一个事情前后的逻辑关系,再去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的能力。作为一个新闻主播,新闻记者,你会发现,每一天,都有新的东西, 你永远都有提升的空间。”

我们的角度 我们的解读

曾经别人眼中的新闻主播,只是播新闻的。往往穿得非常端庄、严肃,给我们播报当天发生的大事。看似极少涉及个人见解,但杨娟并不认同主播只是单纯的信息传播者的角色,“新闻是没有办法做到100%的客观的。我在做记者,去采访的时候,就会发现,我选择报道什么,不报道什么,都已经带有了个人的立场在里面了。”此刻恍然大悟,我们都在被引导着,那么这个引导者,便显得更加的重要。“新闻的事实摆在眼前时,每个人关注到的点都不可能是一样的,记者,主播都会有个人色彩,个人角度的解读。我们需要做的事,就是去告诉观众,关于这个事情的至少两个以上的不同看法,让观众得到更加全面的信息。”

身处香港的凤凰卫视,常给人不一样的感觉。它有着自成一体的腔调,以至于当你打开电视机,按着手中的遥控器,看着众多越来越趋同的电视节目里,你不必去看台标,一听就能认出凤凰卫视来。“在这个娱乐至死的时代里,我们确实有必要每天花上半个小时,去关心有一下自己生存的地方。发生着什么样的变化。来点深刻的思考。”

努力,只为活出自我

杨娟去年拿了凤凰卫视的最佳新闻主播,对她来说这个事情过去了七个月,似乎就已经有点旧了。杨娟更乐意聊的会是,你觉得她现在节目做得还有哪里可以改善的地方,或者是说怎么找到一种新的形式,来做一个完全由自己主导的节目,从来都不否定未来可能性的她,在不断挖掘自己的可能性。也许跟她喜欢纽约的城市氛围一样,她期待着一个更加包容的环境,一个不以贫富衡量,每个人能活得更加自我一些。不再背负那些别人眼光的包袱。“我可以是大街上一个变魔术的,因为我变魔术变得非常的棒,所以大家都由衷地喜欢我。而不再是先看我身上有几个钱,有什么背景。每一个人都可以有不同的信仰,不同的梦想,别人都会欣赏你,你也会为自己感到骄傲。”

青春,可以是一辈子的事

走出直播室,杨娟依然活脱像个邻家女孩一般,有点肆无忌惮。问起主播杨娟和平时的杨娟有什么不一样,她想了下,说道,大概是我平时不怎么穿西装吧。假日里的杨娟会穿着各种膝盖以上的小Dress,或者去参加朋友的聚会,或者找一家安静的咖啡馆,就这样瞎呆着也可能会去逛逛菜市场,买上食材回家做几道小菜。朋友眼里的杨娟活得很自在,因为不会太在乎别人的想法。要是问她,年轻的时候做过什么疯狂的事情吗,她的回答是,好像想干就去干了,不会考虑别人看来是否疯狂。大学时期杨娟敢做的事情,现在的杨娟一样敢做。“青春这两个字对我来说并没有特别大的局限性。青春是可以一辈子都拥有的,关键是你的心态。”与十年前的那个杨娟不同的是,现在的杨娟更加清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并且一步一步地向着自己的梦想前进。“我很幸运,从一开始就一直坚持自己喜欢的事情,我更喜欢现在的我。喜欢知道自己要做什么的感觉。并不会去特别的怀念过去。活在当下很重要。”

对话杨娟 P=Phoenix Lifestyle

我的主播梦

P:做记者和主播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杨娟:做记者在第一线的时候特别会有一种责任感。会想要第一时间告诉电视机前面的观众,这里发生了什么。而且每一个记者的工作方法和风格都是不一样的。会希望通过我的眼睛,来告诉观众这里发生了什么,通过我的角度来告诉观众。

做主播的时候,你会发现,这里是一桌子的菜。每个记者炒上来是其中一盘菜。你要来荤素搭配。针对某个事情,可能有三个记者,都在跟你连线。你就不希望她们讲的是重复的东西。你会尝试让每个记者都能以不同的角度来分析这一件事情。会更有全局感,信息更丰富一些。主播会比较像一个主厨,考虑的是比较全盘的东西。前线记者会很有激情的感觉。你会想把这件事情背后最深刻的原因,背后因素都挖掘出来。不太一样的身份,两者是挺互补的。

P:做新闻主播是你一直以来想做的事情吗?

杨娟:做新闻这一行,可以看到很多平常看不到的事情。比如说你要去采访一个人,这个人的人生就会浓缩在你的眼前。会有种自己活过了很多辈子的感觉。每一个受访者的故事都是很有意思的。对我来说,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从他们身上学习到了很多。可能是某种精神,可能是人生的苦难,对我说是很多堂课。新闻工作者是一个能对当下社会的方方面面都浓缩起来的职业,非常有意义,你也能从中得到很多的启发。

P:我们看到港、台、大陆的新闻主播给观众的感觉挺不一样的。你自己怎么看三地主播的异同?

杨娟:是挺不一样的,香港是比较理性一些,台湾相对来说会比较的绘声绘色,会将一些非常细节的东西讲出来。大陆的新闻,就比较官方了。我们会发现,香港本地的媒体和台湾本地的媒体,都会非常重视本地的新闻。就凤凰卫视来说,视野是比较的国际化的,会用大华人圈的意识来做。不会把自己定位成一个纯香港电视台。对本地的新闻可能就没有跟踪到那么的细致。会用一个不一样的角度,并不只是一个香港人怎么看待这件事情,而是作为一个中国人,一个华人,大家的主流意见会是什么。对于一个香港一个非常本土的事情,我们可能会包括香港的看法,大陆的看法,台湾的看法,国外的看法。可能会展现出更加多元,更加国际化的。这也是凤凰卫视和其他的媒体不太一样的地方,你会感觉到,凤凰卫视会有一个自己特别的腔调,像你看电视的时侯,你转台会发现,其他的电视台可能都会是差不多的一个调,转到凤凰卫视的时候,会感觉他有自己独有的腔调,你一听都知道这个凤凰台。不用去看LOGO。这也是凤凰卫视与众不同的地方。

一辈子的美丽

P:你是湖南人,你觉得自己性格上像吗?

杨娟:挺像的,我个性可能比较直,不喜欢拐弯抹角的,也有点倔。朋友们可能会觉得杨娟不怎么在乎别人的看法,想做什么,就去做了的那种。

P:工作之余,最大的爱好会是什么?

杨娟:旅游吧,我可能休息的时间都是在往外跑的。但是我不太喜欢那种看景点的旅游。到哪里了,什么地方是一定要去的,给自己安排很多行程。我的状态更多的会是,先到了一个地方休息够了。起来去满大街找吃的,吃好了,就随意地在街上遛达,然后找个地方来喝杯咖啡。会喜欢漫无目地地瞎呆着。不喜欢说去一些著名的景点。

P:去过这么多地方最喜欢的是哪儿?

杨娟:我觉得我是挺喜欢纽约的。我记得第一次去纽约的时候。那种感觉好像回家了一样。像北京和上海两个城市的区别,外地人在北京可能会有家的感觉,但是在上海,上海人是有自己的圈子的,外地人可能没那么容易融入这个当地的圈子里。这点纽约和北京是非常相似的,你到了纽约,就马上在当地人的圈子里面。而且在那里,没有人会在乎别人说什么。可能你是个没钱,不怎么样的人,但你在纽约还是可以活得非常的潇洒。不会觉得自己是低人一等的,每个人都会为自己而骄傲。我觉得这样的氛围是非常好的。现在在国内上来会先比说,权力,财力。这种感觉让我觉得非常不对劲。我觉得在纽约最大的好处就是,你可以是一个街上变魔术的。因为你的魔术变得特别好。大家都会由衷的喜欢你。不会说你有钱有权我就喜欢你,你没钱没权我就不喜欢你了。这里你可以找到一个比较真实的自己。在这里每个人都可以有不同的信仰,不同的梦想,别人都会欣赏你。

P:你会希望自己以后找一个什么样的人做你的伴侣?

杨娟:可能我喜欢非常孩子气的那种男人,不太喜欢很闷的男人。我觉得两个人在一起最重要的就是沟通,说话说到一起去,毫不费劲地呆在一起。不合适的两个人在一起是很可怕的,我并不太相信性格互补的说法。你喜欢的东西,你的伴侣不喜欢。他喜欢的,你又不喜欢。这样你们生活中发生的每一件小事,两个人想的永远都是不同的点,意味着你们生活在一起的每天都会有矛盾,每天都会因为各种事情来吵,来打架,多累。最起码的价值观要基本一致吧。什么东西对你们来说是最重要的,如果对于这个女人来说,钱最重要,对于那个男人来说,梦想最重要,那显然是不能在一起的。

P:你觉得一个女人最好的时光是哪一段?

生活逻辑 篇4

难道新常态就是这样嘛?不知怎么了, 企业运营中令人苦恼的麻烦事接连不断, 为啥不像过去那些年顺风顺水了, 总觉得与市场节奏不合拍, 说啥也踩不上点, 心烦着哪!不知怎么了, 财运不佳, 喝凉水都塞牙, 为啥本来看准的市场走势却冷不丁来个大翻个, 竟冒出来一些出乎意料的麻烦, 郁闷着哪!不知怎么了, 过去一向有效的市场应对策略突然间不好使了, 为啥得心应手的商业模式开始空转了, 市场链条上的客户关系也不“铁”了, 头疼着哪!不知怎么了, 企业利润腰斩式下跌且跌跌不休, 本来煤炭价格持续低谷的大好机会却沾不上光了, 不论大集团还是小企业无不如此, 揪心着哪!这就是3000多家大中小型水泥企业老板们都有的同样感受与心态。

这不, 急切切跑来切磋的一位集团大老板, 人家可是业界的头面人物哇!一见面就惊呼这水泥市场烂透了, 邪了门了!利润一下子由沸点跌倒冰点, 过去用过的招数都抖落出来了, 还是不见起色呀!在他看来, 所有这些都是行业自律不强惹的祸, 都是市场集中度不高造成的。大集团痛骂中小企业瞎搅和, 中小企业指责大集团就是祸首。这不, 日前辽宁爆出某大集团在错峰期跨境倾销熟料, 嘴仗一直不断!

快言快语的大老板所表达的个人判断, 可以说代表了绝大多数水泥企业老板的普遍心态和看法。实话实说, 我却不敢苟同。罪魁的帽子给谁戴上最合适?我认为, 应该归咎于逻辑混乱。说开来, 则表现为企业家思维逻辑混乱, 市场运行逻辑混乱, 产业战略逻辑混乱。由于逻辑混乱才导致了非理性行为的产生, 自律就变成了猴皮筋, 进而才酿成了今天的局面。

加缪说过“荒谬的东西绝不会带来解放, 它只会带来禁锢。”且不言, 为什么会造成水泥产能如此严重过剩?去产能、去杠杆的速度为啥总是像蜗牛一样爬行呀?我只想反问一句:假设水泥产能不过剩了, 是不是就等于说现实的水泥产业就能担当起现代产业的大任了?再假设水泥企业不转型升级, 是不是等于说在变革的商业形态中运作就能够游刃有余了?我看未必, 连老板们也会觉得底气不足吧!

这位老板的市场理念逻辑, 明显存在着传统水泥市场格局的路径依赖, 逻辑的焦点仍然停留在传统水泥制造模式中心上, 沿袭着传统水泥市场商业形态的惯性。这能怪谁呐, 人家几十年一以贯之尝到了成功的甜头哇!可问题正出在这, 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双脚站在了一个全新的知识型商业形态的全新产业环境中, 这个宏大背景决定了水泥企业生存与发展的老路走不通了, 需要重新确立起新的运营逻辑, 构建一种新的产业发展形态。有言道:脚上的泡是自己走的。当今水泥产业困局的顽疾之根, 恰恰出在水泥企业管理团队对新常态下的市场逻辑误判上, 就是上面提到的逻辑混乱———企业家思维逻辑混乱, 市场运行逻辑混乱, 产业战略逻辑混乱。

新旧逻辑的激烈较量早就在明里暗里展开了, 这场看不见的暗里博弈———厮杀于老板们的头脑里及其习以为常的企业文化中。企业管理团队凭借陈旧的市场逻辑产生的误判, 继续沿用旧的市场形态下有效的经济逻辑去应对新市场形态, 或者说是一种曾经有效但当下却失效的旧逻辑, 已经与市场现实形势风马牛不相及了, 与市场扭着劲哪!自然会影响企业团队的决策和执行, 屡屡受挫在所难免;这场看得见的明里博弈———角力于沿用原来惯常的企业决策和运营行为, 肯定会遭遇到新逻辑的碰撞和冲突, 难怪企业微观的策略行为不灵了, 具体运作方式失效了, 客户交易关系散花了, 不知为何企业的脚步总是踏不准市场节律, 费九牛二虎之力却离目标相去甚远。

虽然, 新旧逻辑说不上水火不相容, 但在目标、方向、路径及模式上, 肯定很难达成无缝对接, 不合拍就会冲突, 不匹配就得顶牛, 所以出现今天令人闹心的局面也不足怪。

逻辑混乱导致非理性行为泛滥, 而理性原则的建立并非想象的那样容易, 它又是建立在缜密的逻辑基础之上的。企业在变化的市场中所表现出的行为理性与不理性, 都跳不出逻辑轨迹的圈圈, 这就不可回避地发生新逻辑与旧逻辑的博弈, 事实也正是如此。

任何产业新逻辑的孕育和出现, 都会看到某种异质思维的新面孔, 新陈代谢, 搅动原本固化的一潭死水。往往异质思维不甘心停留在思想层面上, 总是会积极主动地转化成产业运行的逻辑, 影响着产业组织及其行为方式的改变。

逻辑是什么?就是事情的因果规律。企业行为逻辑有三个维度:其一是基于理论, 主要是市场理论;产业界在某种市场理论指引下, 秉持的经济逻辑 (Economic logic) , 企业意欲寻找一种能够产生比竞争对手更高的回报率、比当下资本成本更高的利润的一种手段和方法。经济逻辑 (Economic logic) 一方面导引企业的市场经营行为, 形成了一系列经济活动现象;另一方面, 它又孕育出一种新的市场机制, 营造当下市场不同以往的新景观。其二是基于事实, 就是当下市场的现实状况, 新问题、新需求、新趋势倒逼人们必须有新思维、新判断和新行动。其三是基于经验, 即历史和国际经验, 对于水泥产业只能是国际上先进经验了, 可从中洞悉产业未来发展大趋势, 寻找到参照样板和路径。

新逻辑是什么样子呢?这场新旧逻辑的大PK又将怎样展开?

新逻辑PK旧逻辑的博弈较量, “颜值大战”的肉搏开始了———水泥产品质量的建筑性能固然重要, 但在与产品环境性能的博弈中, 水泥产品“绿色颜值度”的影响力迅速蹿升, 已成为了影响市场价格、客户需求及公共评价的重要元素。

市场理论创新的引领作用是不可估量的。可持续发展理论、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绿色生态发展理念、企业社会责任与商业伦理, 及其绿色供应链、绿色生产、绿色GDP评价体系齐头并进, 引领水泥企业告别野蛮生产的粗放式增长方式, 关注水泥产品环境性能, 提升产业“绿色颜值度”, 彻底洗刷水泥产业与生俱来的黝黑底色。

绿色发展在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体现为与生产相配套的体制机制、生产方式和商业模式的转变, 否则将无法实现市场有效传导, 无法改变绿色供给不足, 依然只能是“非绿色”的增长。

关照现实, 水泥产业的现状足以验证了上述市场理论是一付对症药方, 必然会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何时甩掉污染排放大户的头衔。水泥工业年排放CO2约12.5亿~14亿吨, 约占全国总排放量12%, 约占全国工业企业碳排放的25%左右。水泥工业颗粒物排放占全国排放量的20%, NOx、汞排放均位列第三大排放源。单位水泥碳及NOx、SO2、Hg排放比例远高于国外同行水平。

———何时不被称为矿石能源消耗的老虎。水泥耗煤约占国内耗煤总量6.5%, 可燃废弃物替代燃煤率还不到0.1%。

———何时不再是环境谤怨事件的多发区。目前, 我国1/3的城市人口呼吸着严重污染的空气, 雾霾对公众健康的危害引发社会的强烈不满, 水泥污染肯定是逃不掉的被声讨对象。

国际产业经验给我们明确的指向, 水泥窑协同处置可燃废弃物的燃煤替代率, 是当今工艺技术环境下最能反映水泥产业“绿色颜值度”的重要指标。它一是反映了矿石能源消耗量的多少, 二是自然矿石资源消耗量的多少, 三是废固物处理对生态环保贡献率的多少;前两点体现了产业内部“去黑”的力度, 后一点是跨产业外部“添绿”的程度。

发达国家水泥窑协同处置可燃废弃物与本国水泥工业耗煤总量的替代率, 已经达到较高水平, 荷兰95%, 法国42%, 日本31%, 美国26%。考虑水泥行业规模因素, 把全球水泥工业应用替代燃料比例最高国家的桂冠戴在德国头上, 乃名副其实。据VDZ最新数据显示, 2014年德国该比例达到63.4%。之所以如此, 这些国家除了拥有全球现代化程度最高、高效及环保意识最高的水泥工业、较早地重视研发推广应用替代燃料之外, 还有一个共同点, 都普遍采用了一种系统地评价企业环保水准的方法, 即从产品生命周期、绿色供应链、绿色生产等方面进行的环境绩效评价 (EPE) , 有效地管理和改善企业的污染管控和生态保护系统, 大力改善了产业观感及企业声誉, 不再是社会上利益相关者们死死盯着的靶向目标。

尽管从数字上看, 我国工业废渣废物利用的绝对数量逐年提高, 相对稳定在22%以上, 但与德国、日本等国相比尚有一定的差距, 尤其是鲜见企业进行环境信息披露, 环境绩效评价规范还是空白。

水泥产品环境性能正在成为市场价值的核心元素, 逼迫水泥产业秉持绿色增长、可持续发展的新逻辑, 不但要生产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 更要提高水泥产业“绿色颜值度”, 创造利润, 担当起社会责任。

国家行动里程碑立起来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拉动绿色消费、引导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到2018年, 绿色建材在行业主营业务收入中占比提高到20%;与2015年相比, 建材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8%, 氮氧化物和粉尘排放总量削减8%;绿色建材应用占比稳步提高。新建建筑中绿色建材应用比例达到30%, 绿色建筑应用比例达到50%, 试点示范工程应用比例达到70%, 既有建筑改造应用比例提高到80%。

产业集结号吹响了———中国建材联合会提出绿色建筑材料定义及特征;绿色建筑材料是指在原料的选用、开采加工、产品制造、产品应用过程中, 能够有效利用废弃物, 少用天然资源和能源, 资源可循环再利用, 不仅性能功能符合建筑物等配置的要求, 而且全生命期内与生态环境和谐, 对人类健康无害的建筑材料。绿色建筑材料具有五个特征:节能、环保、低碳、安全、可循环、长寿命的特征;生产工艺和生产使用过程中贯彻清洁文明、净化环境的特征;充分利用废弃物, 减少天然资源和能源消耗, 具有可循环再利用的特征;具有低排放、无污染、无毒害、与生态和谐的特征;满足绿色建筑和其它应用领域配置要求, 有利于改善和提升人类生产生活水平的发展进步特征。

为此, 全面推行水泥企业清洁生产, 二代窑烧技术攻关, 推广应用窑炉烟气脱硫脱硝除尘, 引导错峰生产, 利用城市周边现有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污泥、危险废物及尾矿、产业固体废弃物等。

企业行动脚步加快了———海螺、华新水泥等几大家领头羊企业率先发力, 众多中小企业在去产能的压力下, 转型环保产业的呼声越来越高, 拓展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的规模化、高值化的产业链, 为区域内生态环保作贡献。

新逻辑PK旧逻辑的博弈较量, “+互联网”的口号叫响了———水泥制造链环在产业中的地位固然重要, 但在与渐成气候的网络资讯的博弈中, 网络资讯对产品制造方式、运营模式及产业发展的影响力迅速蹿升, 已经成为了促进产业裂变、进化的催化剂。

传统规模化生产的市场理论长期占主导地位, 形成了“先生产后推销”的固有逻辑, 潜意识里“我生产什么就等于市场需要什么”, “销量规模经济”始终贯穿于整个商业模式之中。到头来又怎么样哪?一次又一次的产能过剩, 一次又一次的产业重创, 乃至成了割不掉又蔓延扩散的毒瘤, 把整个产业折磨得死去活来。

“最了解产品的人一定不是雇员, 而是用户”, 凯文·凯利 (KK) 曾经说过的这句话, 点中了传统型水泥商业模式的死穴, 别以为制造链环可以呼风唤雨主宰一切, 关键还有上下游市场, 以及国家建筑设计标准和施工规范的改变。

乍一看, 大规模生产, 提高产能, 增加产量, 没有错哇!

这样做可以减少单位生产成本, 多抢市场份额, 利润倍增。当走到一定阶段后, 它无法自我连接形成的一个又一个孤岛式市场死角, 穿不透那一层又一层固若金汤的信息屏障, 只能任其发展到供给侧衰老, 成了不折不扣的一块短板。

何路神仙能助企业走出传统商业模式的噩梦?“+互联网”为水泥企业转变制造方式和运营模式, 撞开阻隔在制造商与终端用户之间的篱笆, 开起了直通车, 提供了一个大机会和新手段。为此, “水泥产业+互联网”既是产业变革的催化剂, 又是创新制造方式、运营模式的引擎, 驱动水泥产业走出“红海”, 祛除供给侧老化的病灶, 提高市场快速反应的能力, 增强企业的效率、效能。

尤其处在去产能、去杠杆的阶段, 没有新制造方式、新运营模式有效运行, 彻底将原有旧模式取而代之, 去产能不但去不成还会添新病, 转型转不好还会就地转磨磨, 升级不上去也会跌个倒栽葱。然而, 制造方式、新运营模式不会凭空产生的, 需要大数据透析市场, 需要小批量灵活的生产方式, 满足市场的多样化、个性化、部件化、自动化的新需求, 企业除了“+互联网”还能指望得上谁哪?

循着国际同业先行一步留下的足迹信息, 互联网的本质是信息化, 已经成为当今市场的普惠工具。“+互联网”提高了水泥生产企业信息化、自动化水平, 广泛应用电子商务, 利用二维码、云计算等技术, 建立绿色水泥产品可追溯信息系统, 提高绿色水泥产品物流信息化和供应链协同水平, 其间是要完成两项任务:一是推进智能制造, 重新进行基因再造, 完成制造方式的变革;二是实现运营模式的创新, 重新定义渠道, 改造业务流程, 重塑产品价值链;用一句话挑明了, 就是以互联网为纽带的水泥产业融合新模式, 从制造环节前端向后端的服务延伸, 实现制造业服务化。

可以预知, “+互联网”创新企业智能制造与运营模式, 绝不会只局限于企业个体的变化, 呼啸而来的必将是, 推动了整个产业的大裂变、大融合和大进化。

对于水泥生产制造企业应用网络销售的电子商务, 视角各有不同, 有的主张自办, 有的倾向外包。依我看来, 应该依据企业的资源条件和战略选择而定。那些致力于实现智能制造的大集团, 完全可以依托已有条件直接“触网”, 一步到位也无妨;中小型企业基于资源条件所限, 可与优势专业企业“外包”, 构建价值链“生态圈”型企业。

新逻辑PK旧逻辑的博弈较量, “高附加值”的旗帜飘起来了———水泥原料产品的制造规模固然重要, 但在绿色装配式建筑方式及外部成本倒逼下的博弈中, 水泥产品使用减量化推进产业链高附加值已成大趋势, 正在改变企业靠低端产品规模获取利润的方式。

从市场理论的维度上看, 那种低端制胜、低成本优势制胜的逻辑过时了, “水泥消费量不该越用越多、更不是产能规模越多越好”, 套在头上那二十多年世界第一的光环, 一方面难以遮盖给产业造成的创伤, 另一方面也给社会带来了巨大代价。仅从微观而言, 2016年上半年, 水泥行业实现销售收入同比下降4.7%, 亏损面达40%, 利润同比下滑26.6%, 跌至近几年的最低点。这是在煤炭价格奇低的条件下出现的全行业大面积亏损, 老板们心里都清楚这说明了什么。

聊到此, 老板们咂咂嘴该琢磨一下, 之前《纽约时报》对中国水泥使用量的评价, 尤其是局外大伽比尔·盖茨说过的那一番发人深省的话语, 一定会悟出更多的道道来。

又是哪一条新逻辑正在摧毁旧逻辑呢?当然是高附加值。这个逻辑又从哪冒出来的呀?强大的绿色环保潮流与新型建筑方式的市场需求, 共同孕育诞生的“宝贝”———高附加值。然而, 高附加值不会自己从天上掉下来, 它依托两个重要条件:一是离不开科技等知识信息的支撑;二是离不开全产业链发展。试想, 水泥产品部件化没有科技支撑怎么成型, 没有产业链怎么装配呀?水泥产品绿色化, 失去了科技含量与产业链, 节能减排就步履维艰呀!当下水泥产业客观现实与国际产业经验, 已经明确回答了这个问题。

日前, 住建部从缩短建造工期、提升工程品质、提升供给侧效率、减少建筑垃圾和扬尘污染出发, 提出大力推广装配式建筑, 制定装配式建筑设计、施工和验收规范, 完善部品部件标准, 实现建筑部品部件工厂化。鼓励水泥及混凝土企业、建筑企业, 转变成装配式建筑生产企业。大力发展水泥制品和建筑部件, 力争用10年左右时间, 使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达到30%, 而目前的这个数字还不足2%。

如上述所言, 绿色装配式建筑方式推动了水泥产业链发展, 为水泥企业高附加值部件化产品规模化提供了条件。一是提高增值率。以发展混凝土、水泥基复合材料为例, 一吨水泥可生产3立方米商品混凝土, 而单位水泥与商品混凝土价格相差不多, 可使吨水泥产生三倍附加值。二是推进减量化与自用率。由于部件化产品的需要, 大量水泥原料被企业内部消化使用, 不再单纯依靠水泥原料销售规模大小定输赢;这必然刺激企业根据部件化产品市场需要, 生产建筑功能强、环保价值高的水泥原料, 提高产品部件化的科技含量, 强化高附加值优势, 目的是降低成本, 增加利润, 赢得客户, 而不是一味地追求低端产量规模。水泥产品部件化大趋势, 势必在一定意义上会抑制水泥原料消费总量, 直接销售水泥原料量会大幅降低, 客观上起到了水泥用量的减量化。欧美发达国家水泥企业实行产业链运营, 自用率高, 促进了供给侧结构优化, 也是市场运营有序之锚。

环境外部费用制造者, 一直是水泥产业心照不宣的硬伤。从水泥制造到终端项目现场的污染排放, 转嫁给消费者支付的一大块额外损失费用, 诸如居民健康的损失费、环境舒适价值的损失费、农作物减产损失费和建筑物“短命”而增加维护损失费等等。这块看不见的外部费用直接表现了水泥产业运行的外部不经济性, 一个不经济的产业怎么可能长久维持运营哪!怎么办?这自然又回到了本节开头点题的高附加值逻辑上来。

难道水泥原料产品就不能达成高附加值了吗?老板们一定会回敬这样一句话。我认为, 当然可以, 但很有限。这缘于现有水泥制造工艺技术的局限, 难以克服“两磨一烧”过程中的成本及污染短板;还有高附加值原料产品市场的规模的局限, 大多属于个别项目“格路”的小众化品种。

总之, 水泥产业以产品部件化的全产业链为依托, 以科技和知识信息作支撑, 高附加值凝结在产品应用功能上, 凝结在生态环保效应上, 凝结在后续服务的优化上, 凝结在产业跨界融合上, 凝结在外部费用的内部消化水平上。

新逻辑PK旧逻辑的博弈较量, “跨界突围”的战役打响了———水泥企业内部制造能力资源管理固然重要, 但在与产品多样化、个性化、高端化、再利用化需求的博弈中, 重塑跨界核心主业创新价值的战略地位迅速蹿升, 水泥产业链跨界发展是必由之路。

对照今日, 长久奉行大规模制造逻辑下的低端生产、产销分离, 导致市场供需结构错配, 终于使产业深陷红海中难以自拔, 粗放式产业增长模式走到了尽头, 遭遇到了顶不开、撞不破的天花板。有分析师坦言, 水泥行业产能严重过剩, 根源就是企业过于依赖扩大产能规模的发展路径。

触及这个问题, 时而会听到老板们这样的反驳, 美其名曰:“坚守建筑材料主业”。坚持主业发展, 从来没有错, 但要看是什么样的主业, 关键是否符合市场环境、有利产业发展的主业。

这种理由似乎理直气壮, 冠冕堂皇, 但需要提醒老板们要先厘清:现代水泥产业的主业是不是等同于旧体制下的原料生产?现代水泥产业主业的真实样貌到底是什么?与传统水泥产业死守原料规模化有哪些本质上的区别?跨界是不是就等于说放弃水泥产业的核心主业?产业现实状况与国际产业经验都表明, 主业的形态和内容从来不是一成不变的, 更不应成束缚产业跨界发展的羁绊。

死守水泥原料制造偏狭主业的结局就摆在眼皮子底下, 有目共睹;正犹如一股从山顶滚落下来的泥石流, 一下子把原本独具优势的长产业链触角, 砸了个稀巴烂, 产业呈现七零八落的低端碎片化, 企业自己把自己置于孤岛之上, 成了孤家寡人;更像一条割不断理还乱的绳索, 把产业捆绑在狭小逼仄的原料生产的圈圈内, 给自己画地为牢不说, 还以为是世外桃源。

复杂的历史及现实原因导致于此, 一是基于低端产品+销量规模的简单逻辑, 水泥企业主动自残手脚, 任性地把上下游都丢给别人, 一门心思扩大熟料规模, 以为龟缩威虎厅我就是占山为王的座山雕!二是基于现行商业模式难以突破的路径依赖, 迫于资金应收占款拖欠的无可奈何, 索性把这块业务拱手相让, 就连业界数一数二的海螺也不敢“破壳”, 唯恐现金流阻滞被“小蚂蚁”蚕食掉。三是基于现有理念、设备能力、营销方式、管理机制、人才团队等企业资源, 清一色按照水泥原料生产量身定做, 延伸产业链重新配置资源难上加难, 对跨界发展望而却步。

跨界不会冲击或削弱核心主业, 更不是左道旁门, 相反是依托水泥制造优势构建现代产业意义上的正牌主业, 围绕水泥产业链做好一篇大文章。跨界也不是好高骛远, 异想天开, 一个本是同族堂兄堂弟的终端建筑产业, 开辟水泥产品为施工项目服务的纵深市场;另一个本是邻家小妹的绿色环保产业, 围绕着水泥原料循环利用、燃料替代率的协同处理固体废物。可见, 我们双脚跨入的哪个界, 不过只有一步之遥或是一墙之隔, 且市场关联度极高, 一点也不陌生, 极易同企业的生产制造、市场营销、客户关系、节能减排相对接, 担忧可能发生一步踏空跌落悬崖的危机, 本在可控之中。做梦都想着跨界突围, 哎, 就怕成本吃不消!这是老板们普遍关心的问题, 在此稍作展开。

资料显示, 工业固废和城市垃圾蕴含丰富的水泥制造可利用资源。截止2014年底, 全国大宗工业固废累计堆存量已超240亿吨, 加上金属矿山废石, 累计堆存量近600亿吨。据估算, 2015年我国城市垃圾总产量已达到1.6亿吨, 且以每年8%~10%的速度增长。

陈洪章教授研究成果表明, 一条2500t/d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 日耗煤量为433.3吨, 若配套日处理300吨城市生活垃圾处置项目, 每天可替代60吨煤炭, 补充84吨水泥原料, 同时产出50吨建筑用木塑模板, 实现年处理生活垃圾总量10万吨。每吨垃圾处理成本在130元, 而每吨建筑用木塑模板可获利200元。

当下, 水泥产业正倍受供给老化的煎烤, 跨界发展为过剩产能找到了新市场, 产业开辟出了新分支板块。通过协同处理固废物再利用循环模式, 以及服务绿色建筑终端市场的需求, 能够以最小的市场出清带来的成本和代价, 把原本供给老化、供给过剩的资源要素, 最大限度地转移到新兴产业上来, 开启产业增长新周期。这才是跨界发展最具价值的重要性。

新逻辑PK旧逻辑的博弈较量, “优先市场创新”的旋律奏响了———水泥窑烧核心工艺技术突破固然重要, 但在与区域产品、物流制约、市场运营的市场特性的博弈中, 创新商业模式与组织变革的迫切性迅速蹿升, 这块尚未开垦的处女地可能成为新一轮产业成长的动力源。

侧身大市场, 谁都巴不得有那么一天水泥窑烧核心工艺技术实现绿色化大突破, 可产业现实状况和国际产业经验提醒我们, 尽管水泥制造过程中大量应用信息智能化技术, 流程再造技术, 水泥使用的减量化技术, 水泥深加工制造技术, 高效综合利用技术, 高效节能减排技术等, 但欲突破水泥行业共性的、关键性的“两磨一烧”技术难关, 打通横亘在绿色之路上的“瓶颈”, 还有待时日。

这并不等于说水泥产业发展山穷水尽、无所作为了, 更不能抱着“重制造轻市场、重硬件轻软件”的旧逻辑跑到黑!谁都知道, 永远不应停下“两磨一烧”技术攻关的脚步, 然而, 滞后的商业模式, 落后的企业组织形态, 仍然面目依旧, 原地踏步哪!我们新型干法技术水平不输给国际同行, 时不时还会成为骄傲一把的资本, 但在商业模式与组织变革创新上, “蚂蚁穿豆腐———提不起来了”, 还是一块撂荒待垦的处女地。

产业上下早该认这个账, 新法技术工艺的广泛普及与承袭旧体制遗留下来的商业模式之间的扭曲与脱节, 是造成当前水泥产业供给侧老化症———产能过剩、全行业陷落的重要原因, 也是水泥产业大而不强的“肥胖”症结所在。

事实上, 没有与之相适应的商业模式和企业组织形态, 任何先进的技术工艺可能成为单体企业、局部市场的竞争手段, 但却很难转化为整个产业发展的持续性优势。

欧美日等发达国家的水泥产业, 在坚持减排节能核心技术研发的基础上, 着眼于提升全产业链价值, 重视在创新商业模式、变革企业组织形式上有所作为。哪怕是某种单项技术的推广应用, 譬如水泥使用减量化技术, 替代燃、原料与协同处置技术, 低碳长寿命水泥产品技术, 碳捕获及储存技术的产业化, 统统作为市场运营中的一组结构件, 巧妙地嵌入新商业模式之中, 随之变革企业的组织模式。

举例来说, 在水泥窑协同处置城市垃圾方面, 欧美等发达国家建立起了贯穿于废物产生、分选、收集、运输、储存、预处理和处置、污染物排放、水泥和混凝土质量安全等规范化流程和标准, 融入水泥产业链运行中。水泥原料在产业链的最终用途上, 美国有大约75%的水泥被企业用来制作预拌混凝土, 近15%用来生产混凝土砌块和预制混凝土, 而德国在这两项的比例约为55%和30%。

国际同业的经验向我们诠释了商业模式和组织形态的变革创新, 对于产业发展的战略价值, 并不意味着产业空心化。不能简单地把商业模式同营销方式划等号, 企业组织形式也不等同于兼并重组。一个企业的最大竞争力是什么?不单单是拥有某项技术或产品, 还必须有与其相配套的新商业模式和组织形式, 才能在产业价值链中拥有统治力和话语权。

强调优先市场创新逻辑, 其含义是商业模式和组织形态创新, 能给水泥制造链环注入新动力, 首先是用高附加值摆脱成本定价依赖, “+互联网”打破旧有的渠道模式, 供应链激活业务结构效率, 在组织、营销、管理三大节点上寻找突破口, 优化现有业务布局和价值点, 从串联流程颠覆成并联生态圈, 最后通过产业联盟等组织形式打造共创共赢平台, 跨界提升全产业链价值。

依据波特竞争力理论, 产业价值链是企业用来进行设计、生产、营销、交货以及对产品的辅助作用的各项活动的集合, 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微笑曲线”的高端, 是影响企业成长和发展的基因。企业将依靠商业模式和组织形态创新所释放的结构效率, 完成对原有单一性发展渠道的转型升级。

新逻辑PK旧逻辑的博弈较量, “坑爹游戏”该快些收场了———水泥市场占有份额固然重要, 但在与现实的产能严重过剩、高负债、低效率的博弈中, 野蛮成长的后遗症带来的震荡和风险迅速蹿升, 谁能成为提升全要素生产率的领先者。

沃伦·巴菲特曾发出惊世之语:“鼓胀的钱包就像鼓胀的膀胱, 你总是会有想尽快清空的冲动。”近些年来, 水泥产业江湖之上, 老板们揣着“我扩张, 我英雄, 有买单兜底的, 不捞白不捞”的逻辑, 过去曾经厌恶至极的高杠杆、高负债, 如今却成了家常便饭, 整个产业玩起了“坑爹游戏”, 其热度近乎疯狂。

问起是否考虑过如何收场, 反正有国家产业政策支持, 银行有钱, 先拿到手跑马占荒再说, 至于说怎么还, 那怕啥呀, 不是有连片土地的厂区、矗立的厂房和设备烂摊子在那儿吗!丝毫不掩饰“坑爹”的动机和企图!

社会上“坑爹”的爹, 人家是血缘意义上的亲爹, 有DNA作证, 可是水泥产业野蛮成长的这个“爹”是谁呀?如按照基因图谱追踪下去, 这个爹首先是银行, 产能过剩出清、资不抵债破产, “坑爹”等于坑银行, 恭恭敬敬地送上一堆坏账;再看银行又是谁的呀, 当然是国有的, “坑爹”那不是坑国家吗, 可国家又是全民所有的, 追来追去, “坑爹”就是坑咱老百姓。

不合理的规制不仅有违克服市场的某种局限性和不完善的初衷, 甚至进一步助长了粗放的生产方式, 也把供给侧老化推向了极端。面对此情此景, 企业老板们心里也一肚子不服气呀!谁让国家出台那么多鼓励“坑爹”的产业政策, 又有银行放贷做靠山, 鼓励产能扩张大发展, 如果没有这些好处在, 我想蛮干也干不起来, 即便有那个心, 兜里边没有几个铜板, 想“坑爹”还不知“爹”在哪儿, 不是吗?

反思这些年来不适当的产业激励政策, 确实鼓励了“坑爹”, 怂恿扩张, 这绝不只是水泥产业独有的现象, 从传统产业到高科技产业, 从房地产行业到光伏产品, 哪一项不是如此的结局。适者生存的市场机制, 造就了企业家们最为敏感的商业嗅觉, 又怎能舍掉“坑爹游戏”中碰到唇边的那碗羹哪?

其实, 精明的老板们比谁都清楚, “坑爹游戏”不过是一场规模扩张大旗下的套利把戏, 把疯狂扩张当增长, 肆无忌惮地套政府、套银行、套补贴、最终也套牢了自己。

终于, 去产能、去杠杆的大戏已经开唱了, “坑爹游戏”也到了鸣锣收场的时候了。这次会怎么样?人们仍然依据旧逻辑心生奢望, 最好是国家政策兜底, 那咱就赚了!次之是推给债权人买单, 要钱没有要命有一条, 最糟糕的是企业自己吞食苦果, 反正是天塌大家死、过河有矬子!

“坑爹游戏”还会复制上几次的路径吗?权威人士给出的答案倒有些刺耳, 当前的去产能、去杠杆, 绝不能是每个企业去掉10%, 而是一个破产淘汰出清的过程。只有这样, 泡沫破灭才能使探索新技术的成本更低, 新订单完成起来更有效率, 从而推动新一轮产业的繁荣。

需特别指出的是, 对于产业扶持政策不可一概而论, 比如水泥窑协同处理城市固体废物的产业项目, 当属于大力扶持之列。何出此言哪?与水泥产能相比, 首先是它的环保公益性;其次是它能消化利用原有过剩产能包袱;再次是可持续性绿色循环经济模式。到2014年底, 全国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投运的线仅有20条, 加上在建项目, 总消纳能力仅仅400多万吨。这种早已在国际上操作可行的循环经济模式, 为啥发展的速度不如水泥产能扩张那么迅猛, 根子在于产业政策补贴力度小, 单靠企业自身运营维持难以为继。

生活逻辑 篇5

从命题逻辑看现代符号逻辑对传统形式逻辑的改造和发展

命题逻辑是现代符号逻辑的基础,属于现代符号逻辑中的经典逻辑部分.命题逻辑对传统形式逻辑的改造和发展充分反映出现代符号逻辑对传统形式逻辑的改造和发展.这种改造和发展是逻辑表达符号形式化的`结果;是逻辑领域广泛运用数学方法的结果;更是对传统逻辑思维方式革命变革的结果.

作 者:和军 作者单位:中共云南省委党校科研处,云南,昆明,650111刊 名:学术探索 PKU英文刊名:ACADEMIC RESEARCH年,卷(期):“”(2)分类号:B81-06关键词:命题 逻辑 形式 主项 谓项

生活逻辑 篇6

【摘 要】当前,建立高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体系的根本问题是逻辑性问题。为此,可以用融入“工作过程导向”课程体系的方法,以学生为逻辑起点,以生活场景为逻辑支点,以“把握人生方向”、“争做优秀大学生”、“争做优秀员工”、“建设幸福家庭”、“ 做个好公民”为主题建立项目教学体系。

【关键词】高职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教学体系 逻辑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1C-0065-03

从2006级新生开始,全国高校统一使用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教师以教材作为教学的基本依据,但学历层次不同、培养目标不一、学生基础知识不同的本科、高职高专使用这本教材,都面临着如何创造性地运用教材的问题。由此也暴露了高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简称“基础”课)教学体系的随意性、科学性等诸多问题,而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建立这些教学体系的逻辑性思考问题。本文对高职“基础”课教学体系的逻辑性进行思考,希望能为建立具有高职特色的“基础”课教学体系提供参考。

一、高职“基础”课教学体系的逻辑性思考应以高职教育教学的整体性统一为基础

(一)当代高职教育奉行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体系,在高职教育体系中的“基础”课教学应该适应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需要。多年来,德国的“工作过程导向”课程体系被引入了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倡导“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高等职业教育作为一个类型,任务是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技能型人才,其课程设置的根据是工作岗位或完成项目任务的需要(不是根据学科需要),体现综合运用多学科的知识(打破学科体系)的优化整合,理论教学以岗位工作的“必需、够用”为原则,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实践证明,在高职教学环境中的“基础”课教学完全按照教材体系来设计,对于高职生的接受来说有较大的难度,也没有这个必要。从多年的教学实践来看,要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高职“基础”课的教学内容选择既要以生活工作的“必需、够用”为原则,也要体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并重,以提高“基础”课教学的针对性、实用性和有效性,实现与专业教育的融合,适应新时期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需要。

(二)德国职业教育的项目教学理论也可以成为我国高职“基础”课的教学理念,而项目教学的前提是对教材体系进行项目化调整。2003年德国联邦职教所制定了以行动为导向的项目教学法。项目教学法是以实践为导向,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项目教学法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包括学习接纳新知识、解决问题、与人协作等多方面的能力。从2009年秋季学期开始,广西职业技术学院探索了“基础”课以项目教学为主体的多元化教学模式,对教材体系进行项目化调整,建立了两个项目教学体系。多年的教学实践证明,这是一种可以达到知识目标、多方面能力目标的更有效的教学模式。经过反复思考和总结,本文提倡以学生为逻辑起点、以生活场景为逻辑支点建立第三个项目教学体系。

(三)弄清“基础”课教学体系的逻辑关系,找准逻辑支点,就可以建立融入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课教学体系。经过同行多年的教学研究与实践总结,高职“基础”课领域已经形成了具有一定水平的高职“基础”课教学体系,其典型的代表是各种级别的精品课程和教学软件应用大赛作品。但从这些作品(包括本人先后建立的两个项目教学体系)来看,仍然存在如何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等诸多问题。经过反复思考,发现诸多问题的根源在于逻辑性问题。找准“基础”课教学体系的逻辑起点和逻辑支点,就可以更好地把“基础”课教材体系转化为教学体系,在不丢失教材基本内容和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增强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增强吸引力,同时可以解决教材多处教学内容重复的问题。

二、学生是“基础”课教学体系的逻辑起点和归宿,“基础”课教材也以学生个人活动中所体现的思想、道德、法律修养为主体内容和教学目标

(一)学生是“基础”课服务的对象,“基础”课教材也以学生的成长成才为出发点和归宿。“高等教育要以学生为本”,“教学内容及方式要以学生为本”已经是各级教育管理部门、高校教育管理者、教师耳熟能详的教育教学理念,高职“基础”课教学也不例外。践行“以学生为本”就要把学生的学习和成长(综合素质的提高)作为根本,从教学内容到教学方法各方面都要优先考虑学生的学习和成长。2005年3月,中宣部、教育部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实施方案》指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主要进行社会主义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帮助学生增强社会主义法制观念,提高思想道德素质,解决成长成才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那么,高职教育中的“基础”课是根据高职教育的特点和人才培养目标,以科学的人生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道德、法律基础知识为主线,综合运用相关学科知识,帮助大学生加强思想道德修养、增强法律意识的一门课程。

“基础”课作为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程,为学生服务,更为国家、为社会服务。学生个人的和谐发展是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础,中国梦的实现依赖学生个人梦的实现。所以,学生是“基础”课教学体系的逻辑起点,是“基础”课教学体系的出发点,也是“基础”课教学体系的目标和归宿。

(二)学生个人活动中所体现的思想、道德、法律修养最终引导了人生的方向,“基础”课教材也以帮助大学生解决人生方向问题为目标。每个人的活动都以一定的思想认识为指导,也都涉及一定的行为规范。“基础”课教材的绪论指出:“做什么样的人,怎样做人,怎样的人生才有意义,怎样的人生才有价值……这一系列的人生课题,都需要同学们去观察、思索、选择、实践”,“‘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帮助同学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律观,打下扎实的思想道德和法律基础,提高自我修养的课程,对于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意义,一是帮助“大学生认识立志、树德和做人的道理,选择正确的成才之路”;二是帮助“大学生掌握丰富的思想道德和法律知识,为提高思想道德和法律素养打下基础”;三是帮助“大学生摆正‘德与‘才的位置,做到德才兼备、全面发展”。这就是“基础”课的任务。教材的结束语主题是“立志做社会主义‘四有新人”,表明“基础”课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人为目标,最终解决了做什么人、如何做人的问题,也是解决了学生的人生总方向的大问题。“基础”课教材的基本知识、基本要求的应用与否最终体现在人生方向的把握上。所以,在绪论部分,我们应以“把握人生方向”为主题统领“基础”课关于思想、道德、法律修养的相关内容,并做必要的补充。

三、学生的主要活动场景是“基础”课教学体系的逻辑支点,“基础”课教材也是根据学生活动的需要设置必需的教学内容

学生的言行总是发生在特定的活动场景。“活动场景”是生活场所与背景的统一,是指个人在一定生活场所面临的对人物事件起作用的历史情况或现实环境。“基础”课的逻辑支点,就是“基础”课的根基,是支撑“基础”课教学的现实基础和客观条件,是决定“基础”课教学内容的根本因素。作为逻辑支点,可以撑起一定逻辑体系的教学内容。个人的活动场景有很多,但家庭、学校、企业、国家是个人活动的基本和重要的场景,所以,家庭、学校、企业、国家是“基础”课教学体系的逻辑支点。

(一)家庭是学生成长的第一环境和课堂,家庭是否和谐直接影响学生的成长,也间接影响社会的和谐,“基础”课教材也设置了有关家庭的思想认识、家庭美德和婚姻家庭法律规范等重要内容。人们常把家庭比喻为社会的“细胞”,可见家庭与社会关系之密切。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环境和课堂,所以,家长的素质、家风如何,对学生的影响很大。当然,学生在长大成人的过程中,也有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尤其是大学生,经过良好的教育,也能反过来影响家长和家风。

弘扬中国精神需要从弘扬良好家风开始,学生学会处理与家人的关系,就能学会处理好与同事的关系、与集体与社会的关系,才有好的心情参加学习或工作;学生作为未来的家长,自身的素质和修养状况对孩子的影响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百善孝为先”。家人是学生“报恩”的首要对象和承担义务的重要内容;“基础”课教材把有关婚姻家庭的思想认识、家庭美德和婚姻家庭法律规范作为的重要内容,这些教学内容的落实,主要在于学生是否有能力建设幸福的家庭,取决于学生对幸福婚姻家庭的认识和家庭美德、婚姻家庭法律规范遵守与否。因此,我们必须把家庭作为逻辑支点,把建设幸福家庭作为主题统领“基础”课教材的相关内容,并做必要的补充。

(二)学校是解决大学生人生课题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基础”课教材也设置了关于适应大学生活、明确成才目标、树立理想信念等方面的内容。高职院校是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掌握一技之长、打下就业基础的地方。帮助学生适应高职教育的学习和生活,帮助“大学生摆正‘德与‘才的位置,做到德才兼备、全面发展”是“基础”课教材的重要内容和要求。通过“基础”课教学,学生明确了奋斗目标,明白了人人能进步。因此,我们必须把学校生活场景作为逻辑支点,把争做优秀大学生作为主题统领“基础”课教材的相关内容,并做必要的补充。

(三)企业是学生未来生存和发展的依靠,“基础”课教材也设置了职业道德、职业法律、就业创业等相关知识。企业是高职学生就业的主体。形成一定的职业素养是学生成才的主要标志。“基础”课教材也把职业道德、职业法律、就业创业等与职业有关的知识作为重要的内容,融入企业文化。认真工作是实现自我价值的根本途径,也是为企业、为国家、为社会做出贡献的主要途径。所以,我们应该把企业作为逻辑支点,把争做优秀员工作为主题统领“基础”课教材的相关内容,并做必要的补充。

(四)国家是养育个人和小家的大家,“基础”课教材也把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国家的关系作为非常重要的内容。国家是小家和个人的寄托,而弘扬中国精神又是大学生融入社会的必由之路。让学生深入认识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为国家和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也是“基础”课教材的重要内容。“疆域、公民、主权是现代爱国主义的逻辑支点”,以国家为“基础”课教学体系的逻辑支点,涵盖了教材中关于个人与他人、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国家为逻辑支点重组教材的相关内容,要以避免教学内容的重复问题。所以,我们应该把国家作为一个逻辑支点,以做个好公民作为主题统领“基础”课教材的相关内容,并做必要的补充。

综上所述,我们树立以高职学生为本的理念,以高职学生为逻辑起点,以主要生活场景为逻辑支点,就建立起了由“把握人生方向”、“争做优秀大学生”、“ 争做优秀员工”、“ 建设幸福家庭”、“ 做个好公民”为主题的项目教学体系。这个教学体系既符合全国统一教材的基本要求,又可解决教材中多处内容重复的问题,还比教材体系更具有操作指导性。辅之以项目教学为主体的多元化教学模式,以能力培养为导向,以学生“做”为路径,以任务为驱动,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相结合、课堂教学与课外教学相结合,就能更好地达到“基础”课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姜大源.论高职教育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J].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

[2]姜大源.学科体系的解构与行动体系的重构——职业教育课程内容序化的教育学解读[J].教育研究,2005(8)

[3]姜大源.当代世界职业教育发展趋势研究[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2

生活逻辑 篇7

使用中、小规模集成电路来设计组合电路是最常见的逻辑电路。设计组合电路的一般步骤如图1所示。根据设计任务的要求建立输入、输出变量, 并列出真值表。然后用逻辑代数或卡诺图化简法求出简化的逻辑表达式。并按实际选用逻辑门的类型修改逻辑表达式。根据简化后的逻辑表达式, 画出逻辑图, 用标准器件构成逻辑电路[1]。最后, 用实验来验证设计的正确性。同样的逻辑电路设计可以用不同的设计方案来完成, 本文以三人逻辑表决器为例来说明, TTL集成电路、中规模集成译码器和中规模集成数据选择器的逻辑功能和设计原理及其应用。

1三人逻辑表决器的设计

设计要求与逻辑描述:用“与非”门设计一个表决电路。当3个输入端中有2个或3个为“1”时, 输出端才为“1”。

1.1采用基本逻辑门电路进行设计

组合逻辑电路的基本设计步骤如下:

1) 定义输入输出变量:定义设有A、B、C三位裁判, 三人表决中至少要有两人同意, 才可以通过。同意为1, 不同意为0, 输出为Y, 达成以上条件Y输出为1, 反之为0。

2) 根据逻辑功能列出真值表:

3) 由真值表写出输出逻辑函数表达式:

4) 化简逻辑表达式:

5) 画出逻辑电路图 (如图2)

1.2用74LS138译码器进行设计

二进制译码器实际上也是负脉冲输出的脉冲分配器。若利用使能端中的一个输入端输入数据信息, 器件就成为一个数据分配器 (又称多路分配器) , 如图3所示。若在S1输入端输入数据信息, , 地址码所对应的输出是S1数据信息的反码;若从端输入数据信息, 令S1=1、, 地址码所对应的输出就是端数据信息的原码。若数据信息是时钟脉冲, 则数据分配器便成为时钟脉冲分配器。

根据输入地址的不同组合译出唯一地址, 故可用作地址译码器。接成多路分配器, 可将一个信号源的数据信息传输到不同的地点[2]。

二进制译码器还能方便地实现逻辑函数, 由于n个输入变量的二进制译码器的输出提供了2n个最小项, 而任何一个逻辑函数可以变换为最小项之和的标准与-或表达式。因此可利用译码器和门电路来实现组合逻辑电路。

根据上式, 只需在一片74LS138的输出端加一个与非门就可以实现该逻辑函数。

1.3用74LS151数据选择器进行设计

数据选择器又叫“多路开关”。数据选择器在地址码 (或叫选择控制) 电位的控制下, 从几个数据输入中选择一个并将其送到一个公共的输出端。

数据选择器为目前逻辑设计中应用十分广泛的逻辑部件, 它有2选1、4选1、8选1、16选1等类别[3]。

74LS151为互补输出的8选1数据选择器, 选择控制端 (地址端) 为A2~A0, 按二进制译码, 从8个输入数据D0~D7中, 选择一个需要的数据送到输出端Q, S珔为使能端, 低电平有效。用151数据选择器设计三人表决器步骤如下:

1) 使能端时, 不论A2~A0状态如何, 均无输出 (Q=0, ) , 多路开关被禁止。

2) 使能端时, 多路开关正常工作, 根据地址码A2、A1、A0的状态选择D0~D7中某一个通道的数据输送到输出端Q。

如:A2A1A0=000, 则选择D0数据到输出端, 即Q=D0。

如:A2A1A0=001, 则选择D1数据到输出端, 即Q=D1, 其余类推。

将逻辑函数转换成最小项表达式:

将不存在的最小项乘以0, 存在的最小项乘以1, 得到:

即:

由此可以画出逻辑电路图 (如图5)

函数F有三个输入变量A、B、C, 而数据选择器有两个地址端A1、A0少于函数输入变量个数, 在设计时可任选A接A1, B接A0。将函数功能表改画成表3的形式, 可见当将输入变量A、B、C中A、B接选择器的地址端A1、A0, 由表3可以得到:

则4选1数据选择器的输出, 便实现了函数F=珚ABC+A珔BC+AB珔C+ABC接线图如图6所示。

摘要:用数字信号完成对数字量进行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的电路称为数字电路, 可以分为组合逻辑电路和时序逻辑电路两大类。其中, 组合逻辑电路是由最基本的逻辑门电路组合而成。文章以三人表决器为例介绍了三种设计方案, 以便学生熟悉常见组合逻辑电路的特点及应用。

关键词:组合逻辑电路,逻辑表决器,设计

参考文献

[1]阎石.数字电子技术基础[M].第4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8.

[2]李世雄, 丁康源.数字集成电子技术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3.

生活逻辑 篇8

但是, 从相反的角度而言, 移动互联网也为电视媒体的转型和创新提供了新的机会和舞台。电视与移动互联网的融合发展, 并不仅仅是简单的内容与渠道的融合, 想象空间远远超越互联网时代传统媒体的网络化发展模式。电视对于移动互联网而言, 不仅意味着一个屏幕、一种终端, 更是一种典型的应用场景;而移动互联网对于电视而言, 则带来了新的信息传播渠道、交互方式、用户市场和信息传播模式。本文基于用户视角, 把脉“移动互联网+电视”的未来走向。

一、用户逻辑:移动互联网对视频用户的影响与改变

手机等移动终端作为互联网的移动化延伸, 其用户媒介接触行为一方面继承了电脑端互联网用户的行为特点, 如用户整体低龄化、用户使用目的娱乐化等;另一方面, 移动终端的用户行为也表现出其独具的特点。用户媒介接触习惯特征的改变, 根源于移动智能终端作为信息传播的物理介质与生俱来的媒介特性。

首先, 从用户对于移动视频的接入方式来看, 更多的用户选择使用手机应用程序 (APP) 客户端观看视频, 而较少使用手机浏览器工具;其次, 就使用方式而言, 用户既通过移动终端观看各类直播或网络节目, 也越来越多地通过移动终端参与节目内容的传播过程;第三, 就视频观看时间和地点而言, 移动视频的用户行为在空间层面表现出分散化、碎片化的特征, 而在时间方面则表现出相对的集中性特征, 即突出地集中在夜晚接触移动视频。

(一) 终端使用行为特征的改变——从三屏分立到多屏联动

随着电脑终端的用户市场渐趋饱和, 目前手机终端的使用率超越了传统台式电脑, 移动智能终端成为用户上网行为比例最高的途径和方式。IPTV、数字电视等新兴广播电视业务形态也开始将电脑、手机等终端纳入其传输体系中, 如北京有线电视的“歌华飞视”业务, 用户可以通过Wi-Fi网络, 将移动设备终端、个人电脑终端和家庭电视终端联系起来, 实现在移动设备和电脑上观看各类电视节目内容, 形成电视、电脑、手机/平板设备三屏的联动。

随着终端设备的不断发展和形态演化, 用户的信息来源变得多元, 而不再只依赖单一的媒体, 用户的媒体使用时间既被多种设备分散, 又通过多种设备的联动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从宏观上来看, 用户对于媒介终端使用行为的迁移总的来说是从三屏分立向多屏联动的迁移, 多屏联动已开始成为用户信息生活的重要表现。

(二) 媒介使用时间长度的变化——从电视、PC到移动端

当前用户对电视媒介的使用时间越来越少, 网络视频、移动互联网视频作为重要的网络应用之一, 无可避免地分流了一部分用户对电视媒体的收视。In Mobi发布的《2014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行为洞察报告》显示, 2014年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平均每天的有效媒体接触时间为5.8小时。其中, 利用手机和平板上网时间总计达到146分钟, 占42%, 远远超越PC互联网 (100分钟, 29%) 和电视 (60分钟, 17%) , 并且已经接近PC互联网与电视媒体的总和。手机更是凭借其104分钟的媒体使用时间 (不包括用户打电话、收发短信等非媒体使用时间) 成为最受欢迎的移动媒体。

近年来移动视频业务的流量激增, 更加催化了网络视频观看行为向移动端的转移。优酷土豆2014年3月的视频营销指数显示, 在视频观看上, 移动端流量已经超过PC端;特别是19-35岁人群更喜欢用移动端观看视频。就日均VV流量指标而言, 2014年3月优酷土豆的移动端流量已经占整体的62%, 且人均观看次数也远远高于PC端。[1]

(三) 媒介接触时段的迁移——从相对互补到趋于一致

首先, 从传统电视媒体收视时段的变化来看, 受众在传统意义上的电视黄金时段的收视行为开始减弱。虽然在过去四年中, 观众使用电视的时段特征并没有明显的变化, 依然以晚间19:00-22:00为观众到达的集中时段。但是不可否认的是, 近年来, 晚间黄金时段电视的受众到达有一定程度的下降, 全天电视观众到达的时段峰值由65.4%下降至63.1%。[2]

与此相对应的是, 近年来移动互联网用户上网时段则从最初的与电视媒体收视时段互补向趋于一致发展。根据百度2012年第一季度发布的《移动互联网发展趋势报告》相关数据可以看出, 2012年移动互联网用户上网时间高峰突出地分布在晚间21:00-23:00;而Talking Data移动数据研究中心2014年发布的《2014移动互联网数据报告》数据则表明, 移动终端用户每日上网时段突出地表现为两个高峰, 即上午10:00—12:00和晚间19:00—21:00 (见图1) 。从2012年和2014年的数据对比可以看出, 当前移动互联网用户上网时段发生了转移, 愈发趋近于传统电视媒体的高峰时段特征。从收视时段的角度来看, 不可避免的, 移动互联网分流了用户对于电视媒体的注意力分配。

(四) 媒体使用地点的转移——从家庭情境到无所不在

用户对传统电视媒体的使用地点多是在家中 (客厅) , 电视从出现伊始就扮演着家庭信息中心的角色, 与电视相比, 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智能终端的使用地点更加灵活。2012年CNNIC发布的相关数据发现, 48.3%的用户在公交、地铁、出租车等交通工具上使用手机上网;40.9%的用户在咖啡厅、图书馆等场所通过手机上网;此外, 其他公共场所, 甚至卫生间、床上也都是用户较常使用移动终端的情境和地点。[4]

从DCCI互联网数据中心发布的《2011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手机媒介广告接触调查报告》中可以看出, 移动互联网上网行为充斥在无所不在的空间环境中, 涉及交通工具、办公场所、娱乐场所、购物场所等多元空间环境;并且, 用户在家庭以外的环境下的移动上网行为占比远远超过了在家中移动上网的比例。

(五) 媒体广告市场的迁移——从电视广告到移动端展现

全球范围内, 移动互联网的广告花费规模及其在广告市场总体中所占的比例都在迅速增长, 特别是我国移动互联网广告市场的增长更是迅猛。e Marketer近期的报告表明, 2014年亚太地区的移动网络广告总花费超过83.6亿美元, 亚太地区移动网络广告花费占所有数字广告花费的20.2%, 并占该地区所有广告投入的5.5%。2013年以来, 亚太地区移动网络广告花费增长210%, 其中中国占了三分之一多, 首次超过日本。[5]

在各类移动互联网媒体业务中, 移动视频由于其较高的用户黏性、所能带动的流量规模及其增长水平, 成为移动互联网广告市场的后起之秀, 发展势头迅猛。2014年全球第一大移动广告网络Opera Media works发布的《2014年移动广告状态报告》显示, 2014年全球移动视频广告展示份额增长超3倍。就我国移动互联网视频广告市场发展而言, 优酷土豆2014年第二季度移动端的营收占比超过30%;爱奇艺2014年第一季度移动端广告收入已占其总收入的30%;搜狐视频移动端广告增长势头强劲, 投放视频移动端广告的广告主数量不断增加, 移动端收入已高于PC端。[6]市场反应表明, 当前随着用户媒介接触行为不断向移动端迁移, 视频观看行为愈发朝着移动互联网转化, 被视为电视媒体经营之本的广告投放花费也在随之向移动互联网和移动视频流动。

二、竞争逻辑:“移动互联网+电视”的新一轮用户争夺

无论是流媒体手机视频还是移动多媒体广播, 抑或移动端视频APP, 这个阶段的“移动互联网+电视”市场竞争是围绕内容本身, 是对移动端视频内容受众注意力的一种争夺。当前, 新的一轮“移动互联网+电视”市场竞争正在拉开序幕。这一阶段的竞争逻辑, 不再仅以内容本身为核心, 而发展为对用户的争夺, 是围绕着电视使用情境, 对用户入口的抢占。

从用户视角去考察电视媒体与移动互联网的融合, 主要是将电视作为一种移动互联网下的应用场景, 分析该场景中电视观众收视行为背后的用户需求。例如参与节目互动的需求或者获取消费优惠的需求, 并以此为切入点, 借助移动互联网的技术入口和互动手段, 让电视观众从观看电视转变为参与电视, 从而将电视观众转换为电视的用户。主要分为两种模式, 一种是电视媒体自建平台入口的模式, 例如湖南卫视的移动互动社交应用“呼啦”;另一种是移动互联网平台主导的模式, 例如“微信摇电视”平台。

(一) 电视媒体自建平台模式, 具有不可复制性

作为一款由电视媒体推出的移动互联网社交应用, “呼啦”服务于湖南卫视的在播内容, 产品有着很强的内容驱动性, 是一个强内容关联性的产品, 而不是一个单纯的节目营销宣传工具。[7]通过“呼啦”, 湖南卫视实现了各类节目、剧集、大型活动与观众之间的互动以及其客户端用户之间的互动, 进而实现了从吸引电视观众向运营电视用户的转换。

“呼啦”自2012年12月31日上线以来, 也经历了几次重要的版本更新。在早期版本中, 观众只能参与节目投票、活动抢票和简单的评论互动;而在后期发展中, 除了让观众通过全屏识别功能获得节目互动引导信息之外, “呼啦”还引入了用户成长体系、内置手机游戏、设置栏目公会和直播聊天室, 并开放第三方登录和社会化分享。“呼啦”通过与湖南卫视节目内容的深度整合, 通过每个用户完成每天伴随节目而设计的各类热门任务, 参与各个热播节目的公会系统, 从而使手机用户与电视观众紧密黏连。[8]

借助“呼啦”, 湖南卫视的多档节目和相关活动均取得了良好的互动效果。曾有400名观众通过“呼啦”报名参与湖南卫视暑期粉丝握手会;[9]《我是歌手》节目的万达院线直播活动中, 用户通过“呼啦”抢票进而到万达院线线下观影的转换率高达99%。[10]此外, “呼啦”也帮助湖南卫视的广告客户实现了消费者、广告、节目内容三者之间的深度关联。《中国最强音》联手蒙牛酸酸乳“呼啦”互动近2亿次, 与蒙牛包装袋进行AR互动人次也高达10万人次/天。[11]

在“呼啦”模式中, 卫视媒体主导着产品的运营和平台的搭建, 从多方面入手完善其社交产品功能, 不断增强用户黏性, 进而发展成为湖南卫视用户的主要移动端入口。“呼啦”的成功源于湖南卫视的独特优势和成功运营。首先, 湖南卫视生产的优质内容是其核心资源, 能够持续吸引观众进而形成稳定而忠诚的收视群;其次, 湖南卫视的观众群与移动互联网用户群具有高度一致性, 其在15-34岁年轻人群中, 全天、晚间、黄金档、后晚间、白天等时段的收视均排第一。[12]“呼啦”的成功, 离不开湖南卫视这一强势平台的优质内容, 也离不开湖南卫视精准的观众定位, 这一模式难以被其他电视媒体复制。

(二) 移动互联网平台主导模式, 带来“双刃剑”效应

微信是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移动社交应用, 目前拥有超过8亿用户, 被认为是我国移动互联网的第一入口。2015年央视春晚与微信的“摇一摇”合作, 创造了互动总量110亿次、互动峰值高达8.1亿次/分。2015年春节过后不久的3月31日, “微信摇电视”平台随即开放注册, 电视台和节目方可以向微信运营团队提交接入申请。

“微信摇电视”平台是微信这一巨无霸级的国民应用在电视场景下的行业解决方案。用户在电视节目直播过程中, 通过微信上的“摇一摇”功能, 即可进入电视台预先设置好的互动界面, 直接参与节目互动, 从而打破了内容和观众分离的问题, 打通了电视端与手机端之间的物理屏障, 实现了跨屏互动, 也创造了电视节目与观众的沟通平台。

微信与春节晚会的合作模式, 对于电视台、微信以及广告主来说, 三者在其中都能获得相应的市场价值或社会影响。但是, 对于电视媒体而言, “微信摇电视”可谓一把双刃剑。

首先, 就积极的影响方面而言, 对于电视台来说这种即时互动的方式可以吸引年轻用户群体把注意力更多地投向电视屏;并且, “微信摇一摇”这种互动形式比扫描二维码的形式更为直接、更好参与, 提高了电视的用户体验;电视媒体更可以利用微信作为社交媒体的特点, 实现了电视媒体和社交媒体的结合, 拓展了电视媒体的传播模式;第四, 电视媒体还可以通过与微信的合作, 从用户“摇电视”行为中提取地理位置、观看时长、节目喜爱度等高价值数据, 这些数据可服务于商业营销模式的创新, 也可为电视节目的营销模式提供选择依据, 精准地为不同的人群准备不同的互动方式, 提升营销效果。[13]超级APP微信和主流电视媒体央视的结合, 优势互补、影响加倍, 拓展了电视媒体的广告资源, 也让广告主更加认可了春晚这个平台的广告传播价值。

▲“微信摇电视”、“呼啦”是将电视观众转换为电视用户的两种主要模式。

然而, 微信通过摇电视平台直抵传统电视媒体最后的根据地——家庭和客厅, 与传统电视媒体展开了正面竞争, 即对于家庭用户入口的争夺。通过“摇电视”, 微信利用自己的平台属性绕过了电视机硬件以及电视台, 直接碰触到那些向电视产业输血的广告主们。[14]用户通过“摇电视”可以直接接触广告商, 而基于微信的大数据分析, 广告主又可以将营销费用精准地投递到目标用户身上, 实现广告价值的最大化, 甚至通过微信的在线支付功能将节目流量转化为用户真实的消费行为。

当越来越多的电视媒体接入“微信摇电视”平台, 当所有的电视节目都在通过“微信摇电视”与观众互动, 当所有的用户也都熟悉并习惯一边看电视一边摇手机, 微信对电视生态的影响也将越来越深入, 进而掌握更多的主导权和话语权。对于电视媒体而言, 原本属于电视节目的观众并没有成功地转化为电视媒体的用户, 却更多地转化成“微信摇电视”平台的用户。在移动互联网平台主导模式下, 移动互联网与电视的联姻, 电视媒体难以建立属于自己的用户入口。

在当前的“移动互联网+电视”的竞争格局下, 传统电视媒体亟需重新建立起一整套思维逻辑, 既要顺应移动互联网发展规律, 又要尊重电视媒体的移动化发展历史;既要深刻理解移动互联网的用户运营逻辑, 又要建立正确的“移动互联网+电视”竞争逻辑, 方能科学布局, 创造电视的移动互联网市场领地。

摘要:电视与移动互联网的融合发展, 并不仅仅是简单的内容与渠道的融合, 想象空间远远超越互联网时代传统媒体的网络化发展模式。电视对于移动互联网而言, 不仅意味着一个屏幕、一种终端, 更是一种典型的应用场景;而移动互联网对于电视而言, 则带来了新的信息传播渠道、交互方式、用户市场和信息传播模式。本文基于用户视角把脉“移动互联网+电视”的未来走向。

生活逻辑 篇9

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 企业的核心任务和永恒主题就是创造顾客价值, 顾客价值已经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源泉。在关于顾客价值的广泛讨论中, 主要存在两种研究范式:商品主导逻辑和服务主导逻辑。从而, 关于顾客价值存在两种主要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顾客价值是企业所创造的交换价值, 它源于产品并在产品的生产过程中所产生 (商品主导逻辑) ;第二种观点认为顾客价值是企业和顾客共同创造的使用价值, 它源于服务并在顾客的自我服务消费过程中所产生 (服务主导逻辑) 。尽管商品主导逻辑和服务主导逻辑具有不同的属性和特征, 但是这两种逻辑对于现代经济的发展都非常重要。

在新古典经济学中, 商品主导逻辑是商业相关学科的主导理论。在那个时期, 经济活动聚焦于有形产品、经济交换以及交换价值。但是, 随着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发展, 越来越多的企业都把对产品的注意力转移到了服务上面, 很多制造企业中, 服务的比重甚至超过了制造, 这种现象在经济界被称为“制造业的服务化”。根据价值链和“微笑曲线”理论, 制造企业的竞争力不再仅仅依靠产品设计、开发和制造的能力, 更多的是依靠服务水平和服务能力。一些企业, 例如苹果和IBM等, 已经开始由制造企业转向服务企业。此外, 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 商业活动从产品转向服务的趋势也越来越明显, 服务业所占各国经济总量的比例也越来越大。尽管商品主导逻辑与工业革命的大背景相适应, 但是在服务经济时代中, 服务所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 为了满足新经济环境的要求, 很多学者和企业重新将焦点转回到服务和使用价值上, 从而商品主导逻辑逐渐被服务主导逻辑所代替。

二、商品主导逻辑

(一) 商品主导逻辑的主要内容

工业时代已经为人类创造了大量财富, 福特主义和生产线等工业概念被认为是20世纪管理的基石。进而植根于新古典经济学, 并与工业革命相适应的商品主导逻辑便应运而生了。商品主导逻辑正是通过向顾客提供对象性资源, 例如产品、技术等, 满足顾客需求来创造顾客价值的逻辑。它的核心内容是经济交换和交换价值, 并且价值是被嵌入进商品中的。在那个时期, 商品主导逻辑成为了所有商业相关学科的主导理论, 包括管理、营销、生产, 以及技术等。

在商品主导逻辑中, 企业的中心任务是产品的设计、开发、生产和营销。企业通常只关心他们的产品, 以及用产品来满足顾客的需求。如果顾客有新的要求, 他们就会生产新的产品, 或开发产品新的属性。因而, 顾客价值是由企业所创造并通过购买活动传递给顾客。此外, 产品和服务在工业时代非常容易区分, 产品既被视为有形的商品, 也被视为顾客价值的载体。而服务则被看作具有无形性, 异质性, 不可分离性和非持久性四项特征的剩余产出, 或次优产品。因此, 在商品主导逻辑中, 企业和产品占据着主导地位而顾客和服务占据着次要 (辅助) 地位。

(二) 商品主导逻辑中的顾客价值创造

在新古典经济学和工业时代, 顾客价值通常被视为交换价值。此外, 只有劳动才能创造价值, 而企业正是劳动的集合。所以, 企业很自然地成为了经济生活中的主导角色。企业增加或拓展产品的属性, 使劳动转变为顾客的效用, 并嵌入到产品中去, 并主要通过对能够给顾客带来效用的产品进行生产、传递和交换创造顾客价值。然后通过把生产出来的产品拿到市场上交换, 价值才能从企业传递给顾客。因此, 在商品主导逻辑中, 企业独自地整合各种资源来决定价值创造, 进而企业成为唯一的价值创造者, 而顾客仅仅是价值的消费者或毁灭者 (刘林青、雷昊、谭力文, 2010) 。在价值创造过程中, 企业提供的产品成为顾客价值创造的载体, 而企业最看重的核心利益则是交换价值的实现。

从企业的角度出发, 生产和消费是两个明显的独立过程。顾客代表着市场需求和企业的目标群体, 顾客能通过市场交换来获得产品或服务, 在消费的过程中消耗和毁灭价值, 并被排除在价值创造过程之外。因此在顾客价值链中, 顾客不仅是产品的接收者, 而且还是顾客价值的被动接受者。事实上, 在企业独自创造价值的背景下, 价值在产品交换之前就已经由企业创造, 并被嵌入产品中, 从而市场交换是实现顾客价值的唯一途径, 两者之间的互动也只存在市场交换当中。

三、服务主导逻辑

(一) 服务主导逻辑的主要内容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 美国和其它西方国家的营销思想虽然转变为市场导向型, 但是仍然没有摆脱商品主导逻辑的束缚。然而, 随着服务经济的快速兴起, 企业的战略和营销思想在新的经济环境下不断发展和变化。在此背景下, 服务主导逻辑 (10项假设) 便应运而生了 (Vargo and Lusch, 2008) (如表1) , 这成为现代服务研究的重要转折点。

随着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发展, 服务主导逻辑的内容也得到了不断地充实和拓展。在服务主导逻辑中, 顾客仅仅是价值的合作创造者 (H6) , 而企业也只能提供价值主张 (H7) 。但是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发现, 顾客才是真正的价值创造者, 而企业只是价值的合作创造者。顾客不仅能通过自我服务消费, 决定顾客价值的创造过程, 以及顾客价值的属性, 而且还能参与企业的生产过程, 成为合作生产者, 从而顾客在价值创造中扮演主导作用的角色。同时, 企业除了提供价值主张外还能通过互动影响顾客的感知和体验, 参与顾客价值创造过程, 成为价值的合作创造者。因此, 在服务主导逻辑中, 顾客和服务占据着主导地位而企业和产品占据着次要 (辅助) 地位。

(二) 服务主导逻辑中的顾客价值创造

1. 服务主导逻辑中的使用价值

在商品主导逻辑中, 顾客价值被视为交换价值。但是在服务主导逻辑中, 顾客价值则被视为使用价值。实质上, 交换价值源于使用价值或者只是使用价值的一项功能或属性。当价值创造成为企业的营销目标时, 顾客价值就是使用价值 (Sheth and Uslay, 2007) 。企业和顾客能够共同合作来为顾客创造使用价值 (Gr觟nroos, 2011) 。而事实上, 顾客价值是以交换价值为基础, 在顾客使用所购买服务 (或产品) 的时候产生。例如苹果公司产品 (如:i Phone) 的价值并不在于产品本身, 而是来源于顾客使用过程中向他人炫耀和紧跟时尚潮流的满足感。

2. 服务主导逻辑中的互动

互动其实就是一种思想上的、虚拟的以及自然的接触。在商品主导逻辑中, 企业和顾客的互动只存在市场交换之中。交换虽然能够促成交易, 但只有互动才真正关注顾客价值创造。进而在服务主导逻辑下, 因为顾客价值是在消费过程中创造的, 以及由于存在着互动平台, 企业便获得了进入顾客价值创造过程中的机会。如果机会能够得到充分利用, 企业就能积极地影响顾客的感知和体验, 进而以价值合作创造者的身份与顾客共同创造使用价值。因此, 企业和顾客可以通过相互之间的互动来共同创造顾客价值。

3. 价值共创中的角色分析

目前, 尽管仍然有一些研究认为, 顾客仅仅是价值合作创造者, 企业才是顾客价值创造者。但实质上, 顾客最关心的是在他们自己独特的社会和情景环境下, 通过使用所购买的资源, 再添加知识、技能和经验, 来为自己创造使用价值。此外, 正是顾客掌控顾客价值的属性和创造过程, 并且价值最终是在顾客的自我服务消费过程中所产生。因此, 顾客在价值创造过程中的作用极其重要, 进而顾客是价值的真正创造者 (郭朝阳、许杭军、郭惠玲, 2012) 。同时, 顾客还能利用企业提供的互动平台和企业进行资源共同生产。因此, 顾客既是价值创造者又是合作生产者。

另外一方面, 企业不仅负责资源的设计、开发、生产、传输, 以及前后台活动, 这些资源将被输入进顾客价值的创造过程, 为价值共创提供前提性条件;而且还帮助顾客整合这些资源, 并提供与顾客互动的平台。此外, 企业还能充分利用顾客消费过程和价值创造中的互动, 直接而有效的影响顾客的感知和体验, 进而以价值合作创造者的身份与顾客共同创造顾客价值。因此, 企业既是价值促进者又是价值合作创造者。

(三) 商品主导逻辑与服务主导逻辑的对比

综上所述, 商品主导逻辑关注的是产品、交换功能, 以及交换价值。由企业所创造的价值, 通过产品和货币的交换, 而在市场中被分配。价值创造的关键性资源, 是类似于产品、技术之类的对象性资源, 企业和顾客在价值创造过程中都是孤立的、隔绝的。与此同时, 服务主导逻辑关注的是服务、使用功能, 以及使用价值。顾客价值是由企业和顾客通过合作共同创造的。价值创造的关键性资源, 是类似于顾客知识、技能、经验之类的操作性资源, 企业和顾客能通过互动来追求共同的目标:顾客价值。因此, 对这两种逻辑的属性进行对比总结, 如表2所示。

四、结语

综上所述, 为了适应我国“十二五”规划和中共“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的迫切需要, 商品主导逻辑与服务主导逻辑对比研究对我国企业具有以下几方面的新启示。

首先, 现代服务业的快速发展, 使得服务主导逻辑代替商品主导逻辑来培育战略新兴产业成为大势所趋, 服务主导逻辑理论不仅能为我国新兴服务企业, 而且能为我国传统制造企业在战略制定、营销管理等方面提供一些新的方法和思路。因此我国企业要以服务主导逻辑思想为指导, 逐渐摆脱传统产品生产的束缚, 为企业在服务经济时代的快速发展抢得先机。

其次, 随着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快速融合, 制造业服务化的趋势也越来越明显。因而, 我国的制造企业应重视无形服务的价值, 加强服务创新, 积极探索和开发与本公司相关的服务业务, 并逐渐提升服务在公司整体运营中的比重。在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关键时期, 使制造企业加速向服务企业进行战略性转型, 以期达到持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以及获利能力的目的。

最后, 因为顾客价值是企业和顾客通过互动而共同创造的, 所以企业和顾客之间的关系, 不再是简单的交易或买卖关系, 而是紧密的共创和协作关系。进而企业应该积极主动地建立和顾客进行互动的多样化平台, 影响顾客的实践和体验, 利用好顾客资产 (顾客知识、技能、经验等) 并积极引导顾客将他们的资产投入到顾客价值的创造过程中去, 然后帮助顾客共同创造顾客价值。从而, 企业可以通过积极的互动建立持续的竞争优势, 以及获取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总之, 这两种营销范式对企业的经营和管理都非常重要。在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的今天, 希望这两种营销范式, 尤其是服务主导逻辑, 能够得到更广泛运用, 进而对缩小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现代服务业的差距产生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刘林青, 雷昊, 谭力文.从商品主导逻辑到服务主导逻辑-以苹果公司为例[J].中国工业经济, 2010, 09.

[2]Vargo, Lusch.Service-dominant logic:Continuing the evolution[J].Journal of Academy of Marketing Science, 2008, 36 (1) :1-10.

[3]Sheth, Uslay.Implications of the revised definition of marketing:From exchange to value creation[J].Public Policy and Marketing, 2007, 26 (2) :302-307.

[4]Gr觟nroos.Value co-creation in service logic:A critical analysis[J].Marketing Theory, 2011, 11 (3) :279-301.

生活逻辑 篇10

一先验逻辑与现代逻辑的结构特征

与传统逻辑不同,康德的先验逻辑是一种探究人类认识条件和构成规则的特殊逻辑,是一种规定知识的来源、范围和客观有效性的科学。先验逻辑的构成以知识来源的两个要素———直观与概念———为基础。直观与概念是基于人类内心的两种能力,即感性和知性,前者是接受印象的能力,后者是对感性直观的对象进行思维的能力。知识来源的这两个属性非常必要,而且它们之间相互独立,任何一个都不能优先于另一个。“直观和概念构成我们一切知识的要素,以至于概念没有以某种方式与之相应的直观,或直观没有概念,都不产生知识。”[1]这样一来,康德通过阐明人类知识来源的两种能力———感性和知性,并在此基础上确立了“概念/直观”这一认识论的先验逻辑结构。

与康德相似,弗雷格明确提出了现代逻辑要遵循的三个基本原则,其一是:要时刻看到概念和对象的区别。那么弗雷格是怎样区分概念和对象的关系的?他首先阐明了一个基本主张:逻辑的基本关系是一个对象处于一个概念之下的关系,概念之间的所有关系都可以归结为这种关系。弗雷格采用数学语言来表达这一关系,他认为概念和对象的关系恰恰是数学中函数和自变元的关系。在驱除“概念”的心理主义解释之后,弗雷格在严格逻辑意义上把“概念”等同于“函数”,把“对象”等同于“自变元”。例如“哲学家”是一个概念词或函数,而函数本身没有确定的值,如果把“柏拉图”作为自变元或对象带入函数,那么就得到“柏拉图是哲学家”这一具有明确涵义和真值的命题。因此,“哲学家”作为一个概念词或函数式,它自身是不完整的,用符号表达为“F()”,如果以“柏拉图”(a)来补充,就得到F(a),即“柏拉图是哲学家”。函数由自变元来补充,概念由对象来补充,弗雷格就以这样的方式阐明了一个概念处于一个对象之下的基本意义。这种补充和被补充的关系,说明了对象和概念的根本区别。如此一来,通过赋予概念和对象新的涵义,并且重新界定二者的关系,弗雷格就破天荒地将数学中的“函数/自变元”作为现代逻辑的首要结构特征。

如果仅仅把康德的“概念/直观”与弗雷格的“概念/对象”或“函数/自变元”放在一起,二者虽然在外观结构方面有类似之处,但要说明先验逻辑与现代逻辑存在某种内在关系,这个论证还远远不够充分。要回答这一点,则必须解决如下三个难题:一、康德所谓的“概念”与弗雷格所谓的“概念”或“函数”,在两种互不相同的哲学背景下,究竟有何关系?二、康德的“直观”概念与弗雷格的“对象”或“自变元”又存在什么关联?三、关键在于,“概念/直观”作为一个整体性结构与同样作为整体性结构的“函数/自变元”,他们在哲学基础方面存在怎样的一致性?下面我们就来分析和解决这三个问题。

二先验逻辑与现代逻辑的要素分析

(一)概念:作为知性原则与函数

“概念”这个词,在康德的先验逻辑与弗雷格的现代逻辑中,承载着截然不同的涵义。康德认为“概念/直观”结构中的“概念”一词,从逻辑机能方面讲,体现为判断,从概念方面讲,体现为范畴。先验逻辑的概念具有以下特征:1.它们是一些纯粹概念,而非经验性概念;2.它们不属于直观和感性,而属于思维和知性;3.它们是一些源始性的要素概念,而不是派生出来的复合概念;4.这些概念恰好并且完全涵盖了纯粹知性的整个领域。

与康德的思路一致,弗雷格决定严格地在逻辑意义上界定“概念”这个词。首先,他排除了形式逻辑中对“概念”的心理学解释,认为形式逻辑实际上是把一个对象误认为一个概念;其次,他澄清了概念与对象、专名的区别。弗雷格认为,概念起着语法谓词的作用,而一个对象的名称、一个专名不能用作语法谓词。一个命题从语法来说是由主词和谓词构成,那么整个谓词的意谓就是概念,主词的意谓则是对象或专名。弗雷格用“函数/自变元”来代替“概念/对象”,主要出于两个考虑:首先,函数本身具有不完整性,需要变元来补充才能获得一个完整的涵义和真值。同样,作为语法谓词的概念也是不完整的,需要对象来补充,才能形成一个涵义明确的命题;其次,运用函数与自变元这一数学语言能更好地说明概念和对象的结合关系。

虽然康德和弗雷格对“概念”赋予了不同的涵义,然而我们会发现,“知性原则”与“函数”却在各自的逻辑构成要素和机能方面存在某种深刻关联。在先验逻辑中,概念体现为知性作判断的能力,就是用范畴来统摄直观对象。要形成知识,知性概念单独不能起作用,它必须与经验相结合。在弗雷格逻辑那里,函数单独不能起作用,自变元必须被代入进来,一个命题才能获得完整的涵义。康德关心知识的形成条件,弗雷格关心思想(命题)的结构,无论是知性还是函数,它们只是作为逻辑的构成要素之一,单独都无法获得知识或思想。

(二)作为单称词项的“直观”与“自变元”

康德与弗雷格所处的哲学背景虽不相同,但从构成知识的要素或形成命题涵义的条件来讲,这两个词的作用则是一致的。亦即,直观在先验逻辑中扮演的角色与自变元在现代逻辑中的角色几乎相同。在“先验感性论”中,直观被界定为感性接受外在对象刺激的过程和结果。直观对象在知性概念与之结合之前是盲目的,不存在任何语义特征。与康德的思路一致,弗雷格认为自变元是逻辑上简单的东西,对象和专名都可以充当自变元,作为命题结构要素的自变元,它的来源不能通过逻辑的方法被推导出来,而只能是感性的、既定的和单一的东西。既然函数承担着语法谓词作用,那么自变元就不能用作语法谓词。直观与自变元在逻辑功能上的一致性表现为:其一,二者皆具有单称性、基于感觉经验的特征;其二,作为各自逻辑结构的要素和必要条件,都是一种反思性存在;其三,它们都期待着与更高的原则相结合。直观需要知性原则来统摄,自变元需要被代入函数式,只有这样,经验知识和思想才能形成。

实际上,直观与自变元的单称性特征,是康德和弗雷格不约而同地继承了传统逻辑在处理单称词项时的精神遗产。亚里士多德在《后分析篇》中指出:“科学知识不能通过感觉获得,因为与感觉相关的是单称性的东西,所以知识依靠的是对普遍性的认知。”[2]与此相反,莱布尼兹却把普遍性词项分析到绝对的个体性概念———单子,认为单子是构成知识的最小单位。美国研究者保罗·雷丁说道:“如果我们认为直观作为单称性表象,那么康德在批判莱布尼兹时赋予直观的作用,就非常接近于弗雷格对逻辑和语义处理的方法。通过赋予直观以指称个体对象的功能,以及把直观从作为普遍性的述谓着个体的概念中分离出来。”[3]

(三)结合原则:“先验统觉”与“不饱和性”

先验逻辑的概念与直观根据什么原则相结合而形成经验知识,现代逻辑的函数与自变元又根据何种机制结合才能产生命题的涵义?此外,这两种结合原则有无内在关联?

康德把知性概念的运用称作判断,即概念统摄直观对象的过程呈现为主体作判断的过程。他又区分了两种表象,前一种表象是通过感性直接与对象发生关系,后一种表象是知性概念的作用过程,即纯粹直观,它与对象不直接发生关系。这个高阶表象与低阶表象结合的过程,就是判断,而“概念/直观”模式就成为判断的内在结构。与康德的思路一致,弗雷格首先对判断概念给予重新界定,他在总体上把对命题涵义的主体认知称之为判断。他把判断看作从涵义到指称对象的过渡,用他的话说,“判断可以看作是从思想到真值的一种运动”。如果康德所谓的判断是对知性概念的逻辑机能的一个称谓,它体现的是知性统摄对象的过程;那么弗雷格的“判断”一词则是对“函数/自变元”这一命题结构的完整性的称谓,它描述的是自变元被代入函数式,或者对象补充概念的过程。总而言之,无论是先验逻辑还是现代逻辑,判断过程都呈现为一种综合过程。

康德把判断的内在机理提升到更深的层次,他发明了“统觉”概念。他把统觉称之为“我思”,认为统觉不仅是先验的,而且是所有先天概念和判断的承载者,判断即“我思”。亦即,知性原则与直观对象相结合的内在机制源于先验统觉,它还是这种结合获得客观有效性的主体性保证。与康德思路一致,弗雷格发明了“落入”(fall under)和“不饱和性”(unsaturated)这两个概念,以此来说明概念和对象、函数和自变元的结合机制。在《论概念和对象》一文中,弗雷格详细说明了这种结合机制:

并非思想的任何部分都可以变得完整,至少有一个必须是“不饱和”或述谓的,要不然它们就无法联结在一起。例如,如果没有联结,“2这个数”这一短语的涵义就无法跟“素数这个概念”的表达联结在一起。我们在句子“2这个数落入素数这个概念之下”中运用了这一联结,那么这个联结就被包含在词“落入”之中,该词需要通过两条途径来得到补充:一个主词和一个谓词。仅仅因为它们的涵义是不饱和的,它们就必须以这两个方式得到补充,这样我们才可获得一个完整的涵义,即一个思想。[4]

弗雷格把句子结构中那个“不饱和的”或述谓性部分所要表达的东西称之为函数,“落入”和“不饱和性”这两个概念在“函数/自变元”结构里起到一种联结作用。如同先验逻辑中的知性概念,它自身只有在先验统觉的综合机能下,才需要直观杂多来补充。我们可以看出,弗雷格通过诉诸函数的“不饱和性”,实际上在命题涵义层面不自觉地借鉴了康德的“先天综合”思想。对此,他在《算术基础》中说道:“概念的聚集力远远胜过综合统觉的结合力。”[5]他虽然采用“不饱和性”、“落入”、“概念的聚集力”等这些形象性的词汇,然而一旦明确了函数与自变元之间的补充与被补充的关系,那么他曾说过“逻辑的基本关系就是一个对象处于一个概念之下”这句话也就不难理解了。

三先验逻辑对现代逻辑的奠基

康德的先验逻辑与弗雷格的现代逻辑,都是建立在对形式逻辑批判的基础上。实际上,康德采用了亚里士多德逻辑的外衣,来包裹先验逻辑的范畴概念,他表面上是从形式逻辑的判断机能中引出先验逻辑的诸范畴,实际上却是以先验逻辑的范畴为形式逻辑的诸判断形式奠基。[6]此外,康德在“先验辨证论”中说到,“存在”显然不是真正的谓词,他明显看到了传统逻辑的破绽,即把真实的谓词与逻辑谓词相混淆。对此,弗雷格同样主张,在语言中区别主词和谓词,只会给他以数学形式语言建立的逻辑造成歪曲和混乱。这样一来,弗雷格与康德就在如下问题上达成共识,即传统逻辑句子呈现的只是一种表层的语法结构,它恰恰掩盖了某种深层次的关于思想和认识的逻辑结构。这种深层的逻辑结构,对康德来说就是先验判断的“概念/直观”,对弗雷格来说是命题涵义的“函数/自变元”。虽然这两种结构分别隶属于不同的逻辑门类并基于相异的哲学背景,然而它们之间却隐藏着深刻的关联和一致性。

第一,判断成为逻辑分析的基本单位并具有优先性。传统逻辑起始于概念分析,两个概念的联结构成判断。汉斯·斯鲁格认为:“主谓逻辑的观点本质上是聚集性,它把判断看作是由先前给定的组成概念聚集而成的。这种看法混淆了构成判断的词项结合和仅仅构成复杂概念的结合。”[7]在康德看来,概念本质上具有谓词性,它们只能通过其在判断中的作用得到理解,判断具有统一性特征,因而蕴含着独立其内容的逻辑形式。弗雷格同样认为人类的认识起始于判断而非概念,他说道:“与布尔相反,我开始于判断及其内容,而不是概念。我使概念的构成取自于判断。”[8]此外,弗雷格在1882年的一封信中写道:“我认为,概念的构成不能先于判断,因为这就预设了概念的独立存在;而我想象的概念是出自对可判断内容的分析。”[9]判断在认识论上和逻辑上的优先性,还着重体现为弗雷格提出的语境原则:绝不孤立地询问一个词的意义,而只在一个命题的语境中询问词的意义。弗雷格的语境原则恰恰是对先验逻辑中的“直观没有概念则盲”这一原则的继承和推进。

第二,逻辑结构中的词项从“对称性”关系转变为“不对称性”关系。在传统逻辑中,主词和谓词在逻辑层次上是等价的,前者作为后者的某种属性而存在。然而,在康德的“概念/直观”与弗雷格的“函数/自变元”结构中,他们把传统的“主词”和“谓词”之间对称性的“主从关系”(subordination)转变为不对称性的“包含关系”(subsumption)。“主从”概念意味着两个词项处于同一逻辑层次,而“包含”概念体现了一个逻辑上的高阶概念对一个低阶概念的自发性的结合关系。康德采用“统摄”一词说明这个关系,即知性概念“统摄”直观对象。同样,弗雷格在多处明确地表达了概念与对象之间的这种关系。他说最好从逻辑中完全清除主词和谓词,因为它们总是一再诱使人们把一个对象处于一个概念之下和一个概念从属于另一个概念这两种根本不同的关系混淆起来。当然,弗雷格使用“落入”或“在……之下”(fall under)这个词来表达与康德近乎一致的思想。关于这个问题,西方当代一些研究者做了细致的研究,并得出几乎一致的结论。保罗·雷丁指出,康德通过把直观从具有述谓作用的概念中分离出来,就卓有成效地预见到弗雷格对‘函数’和‘自变元’的非对称性区分。法国哲学家B.隆格内斯同样说到,正是由于康德先验逻辑的这种特征,才使得他预见到或对弗雷格的逻辑提供了“设计蓝图”。[10]

第三,先验逻辑和现代逻辑的内在结构,更加凸显了逻辑的形式化特征。波兰逻辑学家J.M.波亨斯基认为,逻辑的形式和形式化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一种逻辑系统可以是形式的,如亚里士多德的三段论,但却不是形式化的;同时一个系统也可以是形式化的,然而没有一个形式系统,即形式逻辑的系统。[11]弗雷格的《概念文字》的副标题就是“一种模仿算术语言构造的纯思维的形式语言”,他不仅继承了莱布尼兹的“普遍语言”的理想,而且在实践中就是以数学化的形式语言构造自己的逻辑系统。由于形式化逻辑并不是自然规律,但它最终能对自然规律做出有效判断,因而弗雷格又把他的逻辑称为“自然规律的规律”。那么康德的先验逻辑有没有形式化特征呢?回答是肯定的。首先,康德的哲学目标是要建立“科学的形而上学”,他心目中最完美的科学是数学,因此他希冀仿照数学来建立自己的哲学。德国当代康德研究专家奥特弗里德·赫费说道:“康德一开始就沿着理想语言的方向将数学视为方法论的样板,并在《单子论》中提供了一种‘形而上学与几何学相结合加以运用的尝试’”。[12]因此,康德把数学称之为“先验的自然规律”。其次,康德的逻辑要探究认识的先验部分,即纯粹知性概念,他仿效亚里士多德,将这些概念称为范畴。范畴作为知性概念的逻辑涵义,它的作用在于把自身作为规则带给感性杂多,并起到相应的形式化的规定作用。于是,我们可以大胆地得出如下结论:从逻辑的形式化特征来看,康德把先验逻辑视为“形而上学的形而上学”就直接导致了弗雷格把逻辑称之为“自然规律的规律”。

第四,两种逻辑深化了对人类理性的理解。康德把知性概念与对象结合的判断机理归于具有“我思”性的统觉,但“我思”中的“我”并不是实体,它是构成判断关系的规定的主体,主体性体现为理性。此外,康德先验性的逻辑结构还体现着理性自身的构造,而对这种逻辑的阐明,实际是一场理性审判自身的理性批判。纯粹理性是独立于经验的,它的可能性又必须通过自身来加以探究。康德通过“主体性”原则来说明理性概念,弗雷格却通过“数”的客观性来理解理性。他认为“数”虽不是现实的,但却是客观的。客观的东西具有概念性、可判断性特征,是能够用语词来表达的东西。“数”的存在可以不依赖人们的感觉、直观和表象,但它不能不依赖理性。弗雷格认为,客观性的基础不在人们心灵作用的感觉印象中,而只能在理性之中。虽然弗雷格没有采用“主体”概念去说明客观性,因为他把康德的“先验主体”理解为笛卡尔式的主观性的“我思”,但这并不妨碍他对理性自身的承认。

四结语

美国逻辑学家、哲学家普特南对康德做出了这样的评价:几乎所有的哲学问题只有通过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才获得它们被实际关注的形式。弗雷格创立的现代逻辑就符合这个事实。康德的先验逻辑作为一种特殊的逻辑,它满足弗雷格对现代逻辑所构想的所有维度。现代逻辑主要有三重维度,即目标维度、有效性维度和本体论维度。在目标方面,先验逻辑关心的是真理;在有效性方面,它拥有规则,即“原理”;在本体论方面,这些规则就是作为实体性的“综合判断”。从这些共同的维度出发,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说:弗雷格是一位康德主义者,因为我们分明感受到现代逻辑身上深深地烙着先验逻辑的印记。

参考文献

[1]康德.纯粹理性批判[M].邓晓芒,译.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83.

[2]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全集:第1卷[M].余纪元,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243.

[3]REDDING P.Analytic philosophy and the return of Hegelian thought[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7:91.

[4]弗雷格.弗雷格哲学论著选辑[M].王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93.

[5]弗雷格.算术基础[M].王路,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67.

[6]邓晓芒.康德先验逻辑对形式逻辑的奠基[J].江苏社会科学,2004(6):1.

[7]斯鲁格.弗雷格[M].江怡,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200.

[8]HERMES H.Nachgelassene schriften[M].Hamburg:Hamburg University Press,1969:17.

[9]GABRIEL G.Wissenschaftlicher briefwechsel[M].Hamburg:Hamburg University Press,1976:164.

[10]LONGUENESSE B.Kant and the capacity to judgment[M].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8:86.

[11]波亨斯基.现代逻辑的一般观念和特征[J].章士嵘,译.哲学译丛,1982(3):61.

要市场逻辑,不要强盗逻辑 篇11

在过去的3年中,世界经济一波三折,在这一历程中,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政府亦对经济进行了强力的干预,从极度宽松货币、扩内需到眼下的限购、限价、限贷等一系列政策,让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这也引发了社会上关于计划和市场如何进退的广泛争议。

这些政策出台的逻辑何在?存在哪些矛盾?经济改革的方向指向何方?经济学家张维迎一一作答。

吃了猛药,就会有猛药的后果

记者:您如何评价目前政府密集出台的一系列限购、限价的政策?

张维迎:很多时候,部分政策的出台往往是基于政治的考量。在目前中国的情况下,某些政策一般是一个政治问题,而不完全是一个科学问题。现在出台的部分政策很多是属于应急式的,目的不只是为了建立一个好的经济体制,还是在某种程度上平息民众的一些短期不满。

商品价格的普遍上涨,没有大的天灾,一定是个货币问题。现在市场上物价、房价上涨,最根本的原因是2009年之后我们采取了过度的刺激政策,太多的货币、太多的信贷注入经济体,其必然的后果就是通货膨胀。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吃了猛药,就会有猛药的后果。但是,现在是宏观政策出了问题,用微观控制的方式去解决。

从政策制定的角度,或者说从政治学的角度,一些政府部门采取限购、限价的办法,不让企业自主定价,会起到一个“注意力转移效果”:好像市场上的提价、涨价现象是由于企业家贪婪,而不是货币政策出闯题了。这样,老百姓的注意力就转移了。

记者:从经济的角度来衡量呢?

张维迎:从经济角度上讲,这样做的负面效果会是非常大的。在自由定价的情况下,决定价格的根本是供求关系,不同质量、不同品牌的产品当然有不同的价格,好东西当然可以卖个好价钱。而所有的政府限价,导致的一个可能结果就是市场的逆向选择:劣质产品驱逐优质产品。企业越生产高质量的东西就越吃亏,而生产低质量的东西相对更划算,这样企业会更多转向制造低质量产品,最后是损害了消费者。宏观经济过热,原材料、工资上涨,企业会有一个调整价格的选择,这是企业家的判断。有些东西不让它涨,它最后就从市场上消失了。

另一个可能的后果是有些企业由于政府的限价,而不是市场竞争的因素,出现经营艰难,甚至破产,对就业不利。

哪个企业好,哪个产品好,该付什么价格,应该是消费者说了算,而不应该由政府说了算。在一个自由的经济环境下,企业、企业家根据对未来市场的判断去经营,但现在大家妻花很多精力来处理跟政府的关系,来怎么说服政府涨价是合理的,这对企业的整体运行是不利的。

这又回到一个基本问题,市场经济是一个消费者主权经济,消费者是真正的老板。如果是政府说了算,资源配置就会扭曲,导致企业家精神的不正当使用。由此甚至对产业升级也会有负面影响。

再进一步从整个中国经济体制转轨的角度来看,这是一种倒退。30多年的改革好不容易大部分产品的价格由市场调节,企业拥有了自主定价权,现在可以说又部分地回到了计划经济。我们不是本着改革的精神来处理我们面临的问题,而是走回头路,用传统的行政手段来处理。企业的定价要按政策意图来做,这个东西整体是反市场的。

折腾出不来好政策

记者:如果说当初的宽松货币政策过度,有错,那不应该去纠正它吗?

张维迎:现在的情况是一个政策的失败,导致另一个新政策的出台,每一次政策的失败都为新的政府干预提供了理由。一个错误的政策制造了一个更进一步错误的需求,然后大家又喊着要政府进一步干预去纠正它。

2009年,我曾对极度宽松货币政策提出过警告,政策出问题了,调整的过程应该更多通过市场去消化,而不应该错上加错。比如房地产的问题,2009年初比较冷,房价往下跌,那时候该跌就让它跌,应该顺其自然,但我们不是,一看房价下跌,着急上火,马上出台了刺激政策,结果价格上涨,没过几个月,又出台打压政策。这表明我们的宏观政策非常不成熟,一个经济体最忌讳的是政策的朝令夕改。

好的政策是帮助大家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预期,只有在相对稳定预期下,企业家才能正确地计算并进行决策,否则,政策不稳定,大家都去揣摸政策,或者通过游说的方式来影响政策,这都是不太健康的表现。

政策是不能折腾的,有时候要以不变应万变,不是简单地说,刺激过火了,马上紧缩,错误就可以弥补了。错误已经酿成,无法弥补。用管制、微观控制的办法,扭曲了调整过程。如果政府把价格限制住了,某种产品就供不应求了,政府就想着怎么进行分配,供过于求了,政府就想着怎么补贴、收购,这些稀奇古怪的东西就会出来,还会形成腐败和寻租。

现在的好多宏观调控,就像一个新手开车,猛踩油门猛刹车,结果就是坐在车上的人疯疯颠颠,不停摇晃,恶心、呕吐的现象就会出现。经济决策怎么转向更科学,非常重要。

记者:于是最后总是会陷入所谓的扩也不是,缩也不是的“两难”局面?

张维迎:经济问题本来就是两难。宏观的刺激政策,货币过多之后,应该回到正常,但这又带来另一个负面影响。增加货币,刺激经济的时候,谁得到的好处最先、最多?是国有企业。在紧缩的时候,提高利率、限制信贷,谁受的影响最快、最大?是民营企业。一个扩张,一个收缩,给整体经济的影响是巨大的。先扩张后收缩,导致的是资源、财富从个人、民营企业转向国有企业。

别人为什么要替你埋单

记者:为什么一些不太合适的政策,会频繁地推出来?

张维迎:一个是无知,对经济规律、市场运作缺乏正确的认识,有些政策看似为了消费者,最后是坑害了消费者;另一个是基于利益的考虑,任何一种价格的调整都存在利益的分配,还有第三方,利用调控的机会在强化干预经济的权力,从而寻租。即使决策者认为这样做不行,但出于利益的考量,他也仍然去做,这是屁股决定脑袋。我们人类犯错误,有些是因为我们不明白,有些是因为我们太明白。像食品安全事故,有些是出于无知,有些是因为无耻。

记者:很多政策看起来是对老百姓有利的,也得到了老百姓的拥护。

张维迎:所有政策的出发点,至少表述的方式,目的都很善良,都很美。但多数人拥护的政策不一定就是对多数人好的政策。大部分人在生活当中,对事关自己切身利益的事,有一些判断,但涉及整体政策的判断,容易从直观角度,只看直接后果,不看实质性的间接后果。

好多政策满足了人的一种私欲。人有一种爱占别人便宜的本性,总希望政府能给我们更多的补贴,买东西的时候,希望政府把卖东西的管一管,不让它涨价。最后的结果不是那样的,最后谁也占不了谁的便宜。

记者:对自己有利的就赞成,不利的就反对,一会信奉市场,一会信奉计划?

张维迎:普通人信仰什么不重要,而在于从利益去判断它。但就是利益,也要分长期和短期。比如扩大信贷政策,企业一看,钱多了,东西好卖了,挣钱容易了,就说好。但有想过能持续吗?现在要收缩了,又开始叫了。当初就不应该拥护扩张政策嘛。

经济学的一个基本道理是,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麻烦的是我们都喜欢吃“免费”的午餐,都喜欢别人埋单。我们以为政府埋单就是免费的,实际上是抽自己的血给自己输,用你的财富,用你的税收给你埋单,中间浪费就很严重。比如家电下乡、新能源财政补贴出现的问题。

打个比方,100个人一起吃饭,政府说你们自己爱吃啥吃啥,我们统一埋单,于是每个人就算自己吃不完,也都会拼命点很贵的菜。因为你不点,别人点,最后埋单的费用你也得掏。你花的钱少,但你付的钱还是一样的,干嘛不花呢?竞争花钱,争贷款、争项目、争补贴,于是最后税收越来越高。所以说,只有产权保护,不乱加税,不能任意地让别人埋单,这样才能降低成本。

企业家也是要在一个稳定健全的制度环境下,才真正创造价值。他们也总爱用最省事的办法去赚钱,如果靠政府能赚钱,当然就没有积极性生产消费者需要的东西;如果亏了政府给补贴,那谁会去生产高质量的东西?

人的本性,每一个人都想用最简便的方式牟利,这里不存在谁高尚谁不高尚的问题。

问题是要有一个好的体制。要牟利可以,但要先为别人创造价值,先使别人幸福,自己才能幸福,这就是市场的逻辑。现在一些政策反而是强盗的逻辑,即把财富从别人手中转移到自己手中,一些体制和政策使得这种强盗行为能够得逞。强盗逻辑不一定是指明目张胆地抢,有合法的强盗逻辑。比如用征税的办法补贴某些产业、某些企业,用扩大货币供给、通胀的办法转移财富,本质上都是强盗的逻辑。

某些问题,要用整体系统的思路去看,看前因后果,这些政策进一步导致的问题。单项政策去看,好坏很难分清楚。现在一些政策的长远后果是非常负面的,这不符合中国改革的长远方向。

点背不能只怪社会

记者:有官员也谈到,“市场机制的核心,通过市场价格的变动,引导资源优化配置,提高效率。但是,市场机制发挥作用,是以充分竞争、信息对称为条件的。”很多人可能也这样认为,条件不成熟,市场逻辑不能解决所有问题。

张维迎:这是为限价辩护,看起来符合现在有些经济理论。但是错了。什么叫充分竞争?真正的竞争是自由竞争,只要自由竞争,没有所谓充分不充分。自由竞争就是自由准入、自由选择。如果有无穷多的企业,那不叫市场,那样的市场不会有真正的竞争。信息不对称也不构成政府干预的理由,相反,我们需要市场,正因为信息是不对称、不完全的,如果信息对称完全,那计划经济就行了。

对市场最大的伤害,是来自政府的干预。如果要用充分竞争这个概念,那么多权力掌握在你手里,怎么充分竞争?那么多政府干预,哪来充分竞争?

现在我们对政府干预的迷信还没有破除,人们没有认识到,好多所谓的市场失灵,本身是因为政府干预造成的,然后倒过来就说是市场的失败。打个比方,我从来不让你说话,然后大家说不行啊怎么不让你说话,于是让你说话,结果你一说话就结结巴巴的,于是我就找到理由了,不让你说话的原因确实是因为你不会说话。所以我的决策是对的。

我们认为市场不能做的事情,其实是因为政府从来就不让市场做。包括教育和医疗的改革问题。

记者:很多时候可能是考虑到改革的成本和承受力的问题?

张维迎:这是两个层面的问题,任何改革都需要循序渐进,原因是改革总要引起不确定性,成本、承受能力很重要。但另一方面,想象的承受力和实际的承受力是两码事,有好多情况下,是我们“以为”不能承受就是不能承受。这跟心态有关。90年代国有企业改制,大量国有企业职工下岗,承受得了。现在发展到这样,反而什么也承受不了。心态变了。

90年代初,年轻人喜欢穿一个T恤,上面印着“点背不能怪社会”,那时候的心态是如果混得不好,怪自己,所以我要努力。现在呢,点背都怪社会。心态不一样了。能不能承受,依赖于我们认为它能不能承受。改革不能遇上问题就回头

记者:总体上看,改革带来了好处,但我们仍然听到很多的抱怨,矛盾越来越尖锐,为什么?

张维迎:一方面说明人的权利意识增加了,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好现象。中国整体还是越来越多元,有了互联网,表达的渠道也更充分了,所以看起来矛盾更放大了。

抱怨的主要原因是因为财富的分配问题,经济搞上去了,但过程不公平。你说蛋糕大,但我没有拿到我应得的那一份,当然不舒服。这也是为什么需要市场经济的原因。在市场环境下,自由交易意味着总价值会增加,市场经济一定是双赢的,一定总价值要增加。但如果采取强制和计划的办法,财富就不一定增加,即使总价值增加,分配也不可能合理。

农民的征地纠纷问题,就是没有产权保护制度下,被强制交易的结果。如果农民有了土地所有权,按市场交易,自然就公平了。政府还可以通过征收土地出让税的办法让更多的人享受地价上升带来的好处

市场竞争的过程,本身就是决定公平公正的过程。但如果由政府来分配,那每个人都会有意见。我们遇到问题更多不是用改革去解决它,而是用倒退的方式去解决它,不是使大家更积极努力地创造财富,而是把人的注意力慢慢吸引到如何瓜分财富。

市场的逻辑和强盗的逻辑总在现实中起作用。我们的政策应该更多地体现尊重市场,保护产权制度、自由竞争、自由准入,让市场的逻辑发挥更好的作用。唯其如此,这个国家才能不断地发展,绝大部分人的生活水准才能不断提高。如果我们用限制竞争、行政垄断、产业补贴、限价、限购、扩大货币、通胀的方法,即使一部分人得到好处,另一部分人必然受到损害,而且经常是受损害的人受到的损害大于得到的人得到的好处。

记者:改革这么多年后,为什么现在有些政府部门的权力反倒越来越大?

张维迎:现在跟八九十年代不一样,有些部门的权力变大了,约束太少,缺少抗衡。一些政府部门可以随便制定政策,而且就像法律案件中只有原告,没有被告,或者被告不能说话,结果是部门利益和个人利益导致了不好的决策。

另一方面是政府财政增加很快,自然扩大了政府的权力,财政可支配自由度越大,就有越大的操作空间。投资越多,可以得到的利益越多,这是出于掠夺资源,分享租金的利益驱动。政府投资和私人投资最大的区别,是政府投资失败,决策人没有受损失,只要投资,就有好处,这是一个寻租的过程。在这种情况下,市场的力量就显得很微弱,像现在浙江的企业家都想着怎么傍政府,傍央企。

记者:您对改革的下一步悲观吗?

张维迎:我是谨慎乐观!我曾说过,现在整个国家的气质在发生变化,改革的动力和冲动不足。如果气质往不好的方向变化,改革就越来越难,就会倒退,矛盾会越来越突出,甚至带来很大的社会问题。矛盾大了就需要决策,包括政治决策。我想,未来的路径依赖于我们需要具有改革精神的领导力,就像当年的邓小平。

90年代我就开始讲,做改革要有耐心,不能看到一点问题就走回头路。小孩子摔了一跤,你就抱着,不让他摔,那他永远学不会走路。你要抱到什么时候?等哪一天你死了,孩子也就饿死了。

生活逻辑 篇12

20世纪80年代以来,企业的外部环境发生了急剧的变化,其主要表现在下三个方面:其一,顾客需求的多样化;其二,产品寿命周期的短缩化;其三,竞争的国际化。在这样的竞争环境下,毫无疑问,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也必须随之变化。但是,作为生产决策信息主要来源的管理会计,在近几十年来虽说也有一些新的主张,但其中心内容并没有多大的改变。这就导致了20世纪中期所形成的会计理论正在指导着21世纪的企业管理;其直接后果是造成企业管理的落后和竞争的乏力。

一、上世纪80年代以来生产的逻辑

大部分研究者认为上世纪80年代,是我国制造业管理模式转变的一个分水岭。上世纪80年代以前,企业的外部环境主要表现为顾客需求的单一化,产品寿命周期长,由于市场主要表现为卖方市场,企业的竞争主要是围绕以产品为中心的竞争。在这样的竞争环境下,企业主要根据预测,按计划大量生产的模式进行运营;产品单一、生产量大、大量库存是其主要的表现形式;企业把生产效率,成本,利润作为其管理的中心。但是,这种状态在上世纪80年代出现了很大的转变。

上世纪80年代后,我国出现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在国际化竞争加剧的同时,顾客需求的多样化使得产品寿命周期不断的短缩,企业原有的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企业外部环境的变化。价值链的分析、适时生产、过程管理、顾客价值管理等被认为是企业管理和研究应有的主流思想。然而,为什么这些主流思想在大部分企业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呢。其主要原因就是管理会计的理论没有跟上外部经济环境的变化,仍然将原有的管理会计理论作为其核心内容在指导管理者,从而导致管理模式跳不出原来的框框。如果将上世纪80年代前的生产管理模式和其后应有的管理模式进行比较,其主要的区别表现如下(见下表)。

上世纪80年代以前,以泰罗的科学管理原理为基础,运用福特和通用汽车的预测方法,安排大批量生产为主流的管理模式,在当时的时代看来有其合理性的一面,完全成本计算等管理会计思想也有其存在的理论价值。

但是其后由于企业外部的竞争环境的急剧变化,在欧美等发达国家,随着对企业决策信息来源的管理会计进行深入地研究,一致认为完全成本计算等管理会计的思想,局限于成本和利润,只注重结果的理论已丧失了其适应性。其后出现的重视过程管理和企业价值的产出会计观、目标成本计算、平衡记分卡等新的管理会计思想,似乎对原有的管理模式有所突破;然而,一方面由于上世纪来原有的管理会计思想的根深蒂固,另一方面由于这种理论在某些方面还不够完善,而导致了80年代后期很多研究者所主张的如表1的应有的管理模式并没有占据上风,企业的管理和生产方式等还停留在原有的水平上并没有什么突破。

作为发展中国家的我国,今天的管理会计的诸多内容还停留上世纪80年代以前的水平,比方说还局限在变动成本计算,库存管理,短期经营决策等,这些西方国家已很少提及的理论仍在指导着我们的管理。这样导致的是企业管理水平的停滞不前。

那么,上世纪80年代后,应有的生产模式,也就是说其应有生产的逻辑理应是什么样的呢?从上表中我们可以构筑出我们应用的生产模式,如下图。

以图1这种生产模式进行生产经营的代表就是丰田汽车集团。这种生产模式的优点就是:它以顾客多样化的需求为出发点,以最小的资源投入达到最大的产出;同时,从降低企业风险的角度出发,企业时刻坚持现金流的经营理念,企业所追求的是最小库存,小批量·一个流的生产模式。但是,即算是对图1的生产模式理解非常深刻的丰田汽车集团,由于会计的逻辑与它的生产逻辑无法整合,也只能是在其系统内部将二者进行分开,形成会计是会计,生产是生产的局面,管理会计的理论在其系统内不能起到其应有的作用。

二、现有的管理会计逻辑

完全成本计算其适合性的丧失,几乎是一个不可争辩的事实。但作为我们现有教科书的变动成本计算、库存管理、短期经营决策等这些理论,在实际的企业管理工作中,在从追求企业价值最大化这一目标原点出发,已起不到任何有价值的参考。

我们用这些理论来灌输管理者和我们的学生———企业未来的管理者,他们最后的感受也只能是“学非所用,用非所学”。从长远的角度看现有的管理会计的逻辑与生产的逻辑已完全丧失了其应有的整合性。现有的生产逻辑对管理会计理论的要求是:其理论的基础应完全建立在企业价值增长的基础上,要突破利润·成本的模式,把顾客价值和企业价值进行有机的统合。那么,如何才能让企业的管理者有效地理解企业的价值以及竞争力与利润和成本的联系与区别呢?为了能更好地说明问题,现举例说明。

案例一:现企业有一订单,对方每月需要甲零件1100件,按月实际生产时间22天计,每天需企业交货50件。企业在采购材料时如果按月生产量的1100件一次性采购,价格为每件10元;但如果按每天生产量50件分22次采购(但它采用实时生产方式),价格为每件12元。那么,按照现有的生产理念和管理会计理论,大批量采购比较合理;但从构筑企业价值的角度出发,我们应采用什么手段?

案例二:假设甲,乙两企业同时接到客户相同的订单,在一个月内生产某机器66台,月生产时间按22天计。甲乙两企业采用不同的生产方式。现在,甲企业采用大批量采购大批量生产方式,月初采购66台机器的材料和零部件,进行生产,在月底将66台机器交到客户手中;乙企业每天采购3台机器的材料和零部件,每天完成3台在当天交到客户手中。按我们现有的管理理念来理解,其成本是相等的,或者说甲企业成本更低,因为一次性采购原材料的价格更低,那我们实际应采用什么手段进行生产?

以上这两个案例,如果按照变动成本计算,库存管理,短期经营决策等的理论,都只能是采用大批量一次性采购的办法,这就是现有的管理会计的逻辑。但如果从企业价值最大化的角度出发,从企业竞争能力的角度出发,我们的思维就必须来一个180度的转变。

也就是说,如果从企业的价值和竞争力出发,我们就必须采用小批量采购,小批量生产的方法。这样我们才能实现以最小的资源投入(这种模式以追求以最小的资金,最小的场地以及最少的人力)来实现最大的产出,从而实现企业风险的最小化。从以上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现有的管理会计逻辑与生产逻辑理论的偏离。

三、把企业价值最大化作为管理的重心

以企业价值最大化作为管理的核心,企业的管理者必须具有高瞻远瞩的目光。在企业系统的内部,不仅仅是企业的高层管理者,企业生产一线的管理者都必须具有从高处对系统进行俯瞰,对企业的流程进行全盘的了解的能力,从价值考量的角度把生产观和会计观进行整合。

(一)以价值链的管理会计观指导生产

在上世纪,首先提出价值链管理这个概念曼克尔·波特,他在《竞争的优势》中把这个概念进行了具现化,但在上世纪80年代,最先,在生产实践中进行实际应用的是丰田,其后,格雷高德的“制约理论”事实上也就是价值链管理,遗憾的是他没有把这个概念进行明确。

价值链管理一反传统的管理会计观,把原有成本会计观不注重的过程管理提到了生产管理的桌面。比方说:价值链管理把生产计划,质量管理,搬运,不良返工,过多制造,库存等这些原有管理会计认为必须的过程,都定义为在企业系统内部不能创造价值的过程。企业应对这些过程进行管理,来降低成本,以提高企业应对顾客多样化需求的能力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以价值链管理来提升企业的价值和竞争力,是今天企业管理者的首要任务。从所举案例中,就能很好地说明问题本质。从成本管理的角度出发,大批量采购当然成本更低,更划算,但是,从企业竞争的角度出发,大批量采购所带来的结果是:不必要的场地—仓库,不必要的管理人员—仓库管理员,不必要的资金耗费———维持仓库运转资金。从表面上看大量采购的成本要低,但大量采购所隐藏的成本远远不止这些。另外,由于小批量采购、小批量生产所需流动资金少,资金周转快,故其所承担的风险也要比大批量采购、大批量生产的风险要小得多,更主要的是小批量生产的体制更能对应顾客需求的多样化,这与当今企业外部竞争的环境是相符的。

(二)顾客价值最大化的管理会计观

把顾客价值最大化作为企业管理的核心的倡导者是D.诺顿和R.S.卡普兰。

2005年《哈佛商业评论》80华诞之际,把D.诺顿和R.S.卡普兰的研究成果《平衡记分卡———驱动企业绩效的指标体系》(The Balanced Scorecard—Measures That Drive Performance)评选为“过去80年来具影响力的十大管理理念”的第二位。目前世界500强企业中的80%都在应用平衡记分卡。

平衡记分卡的最大特点是从企业的战略和愿景出发,将企业的战略和愿景以四个维度———财物、顾客、内部业务流程、学习和成长进行分解,使企业的战略和愿景得以可视化

D.诺顿和R.S.卡普兰认为:平衡记分卡的四个维度之间存在着紧密的逻辑关系。他们认为如果企业要实现和保持财务竞争优势这一目标,其关键性的驱动因素在于提高顾客的忠诚度,通过提高顾客的忠诚度,提高现有顾客的销售额,同时吸引新顾客来不断扩大销售额。另一方面,顾客忠诚度的高低由顾客自身价值的大小来决定。他们认为顾客价值的公式为:顾客价值=产品质量/(产品或服务价格+速度),依据此公式,提高顾客价值的关键所在是企业如何为顾客提供高质量,低价格,高速度的服务或产品。那么,企业如果要不断提高顾客价值,就必须不断地改进自身的业务流程,亦即不断地改进自身的流程速度和流程质量。企业能否不断的改进流程速度和质量取决于企业是否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员工队伍,那么,高素质的员工队伍来自于企业是否建立了学习和成长的企业文化。

《平衡记分卡》和价值链管理有很大的相似之处,它们所表现的同样是以企业的过程管理作为其核心。它和当今的生产管理逻辑也具有非常大整合性。

结论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我们现有的管理会计体系与现在竞争环境所决定的应有生产管理模式是相背离的。上世纪中期把管理和会计进行整合所形成的管理会计思想,已不能有效地指导今天企业生产运营体系,反而,有阻碍和影响企业价值和竞争能力构筑的可能。那么,在这样的情况下,笔者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来解决这一矛盾:

(1)构建与实践相符的管理会计逻辑。现有的管理会计理论体系,已不能适应现有的竞争环境,不能有效的指导企业生产决策和企业的经营;目前理论界的主要任务是研究和当前竞争环境相适应的管理会计理论,以适应形势的需要。

(2)注重生产的管理。在当前管理会计的逻辑与生产的逻辑无法有效整合的情况下,企业在必要的时候可以放弃管理会计中的会计功能,而注重生产管理。管理者要一切从企业价值最大化为出发点,来整合企业的流程,亦即从过程管理着手来实现降低成本,对应顾客需求的多样化,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提高企业抗风险能力。

(3)洋为中用。价值链管理、平衡记分卡、产出会计观等现在欧美国家所提倡的管理会计观,事实证明对企业的生产运营有很好的指导作用,但由于其无法从会计的角度对其效果进行量化,也就是说其作为管理会计的理论,还存在其一定的局限性。如何把这些洋理论与管理会计进行整合,实现其可“量化”的理论体系,形成一套与目前应有的生产逻辑相整合的管理会计理论,不失为今后管理会计理论的发展方向。

要解决当今管理会计逻辑与生产逻辑不相整合的矛盾,可以说方法多种多样,如前面所说的丰田汽车集团把生产和会计进行分置,事实上也就是主动放弃了管理会计中会计的职能。但这样的做法笔者认为也有其不妥之处。就目前的现状而言,构筑出与生产逻辑相整合的管理会计的理论体系才是研究者的首要任务。

摘要:企业的生产决策信息主要依赖于管理会计提供,但作为现今的管理会计与生产实践的脱节是难以向决策者提供正确信息的。这主要是过去的管理会计的逻辑与生产的逻辑不整合性造成的,或者说是管理会计的目标与生产的目标不一致造成的。为此我们一定要把如何构筑企业价值和竞争能力作为核心去建立新的管理会计理论体系,要依据生产的逻辑来构建管理会计的逻辑。

关键词:管理会计的逻辑,生产的逻辑,不整合性

参考文献

[1]迈克尔.波特.竞争的优势[M].华夏出版社,2003

[2]河田信.丰田管理方式[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8

[3]中国におけるトヨタ生産方式導入の可能性について[D].日本名古屋:名城大学,2009

[4]毛付根.管理会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版),2009

[5]刘凯旋.对管理会计的质疑[J].经济问题,2008(1)

[6]宋丽.我国管理会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20)

[7]刘发明.价值链会计在我国的应用分析[J].企业论坛,2010

[8]冯曰欣.论企业价值的本质[J].理论探讨,2004(3)

上一篇:零售商业商品采购管理下一篇:无痛术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