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逻辑

2024-06-19

法律逻辑(通用8篇)

法律逻辑 篇1

我国法律逻辑的研究领域, 从以形式逻辑为主要内容的法律推理, 逐步扩展, 目前已进入法律推理与法律论证并重的阶段。

一、法律推理的涵义

20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中, 我国司法理论和司法实践界把亚里士多德的经典逻辑三段论作为司法审判中的重要推导工具。即大前提———案件事实;小前提———法律规定;结论———法律适用。这样的一种推导模式, 既符合“逻辑是必然得出”的基本属性, 又符合“法律适用的一致性和普遍性”的司法原则, 鉴于这样的优点, 我国逻辑学界和法学界开始把形式逻辑应用于法律领域中, 特别是司法裁判实践中应用更为广泛, 长此以往便产生了“法律逻辑”这一交叉学科。法律逻辑的内容, 亦被局限于法律推理的范畴。

对于“法律推理”一词定义, 由于国内外专家学者视角不同, 见解不同, 故而呈现多种观点, 总体来说, 主要有以下三种模式:

第一, 逻辑推理模式:即认为法律推理是形式逻辑推理在法律上的适用, 是抛开思维的内容而只关注思维的形式的推理模式。此种模式被雍绮等我国早期法律逻辑学者认可。

第二, 规范推理模式:即认为法律推理就是法律规范推理, 此种模式被欧洲大多数学者支持和认可。

第三, 法律适用模式:即认为法律推理是法律适用的技巧, 是法官、检察官和律师将一般法律规定适用于具体案件, 论证判决是否正当的一种工具, 是人们做出合理选择的一种理性行为。此种模式不仅被英美等国的学者广泛采用, 而且也被我国大多数法学和逻辑学者所接受。我国法学家沈宗灵教授在其主编的《法理学》一书中就写到:法律推理是法律适用过程中一个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没有法律推理, 就没有法律适用。

对于以上三种模式, 笔者认为, 前两种模式涵盖面较窄, 不够全面, 没有将法律推理的特点反映出来, 而且也没有反映英美法学家的原意。相比而言, 第三种模式更为适当。体现了法律推理就是法律适用者在法律适用过程中, 运用证据确认案件事实, 并在案件事实基础上寻找可资适用的法律规范, 进而得出判决结论的思维活动。从这一意义上说, 法律推理首先是一种法律适用的活动, 另外, 它也是从案件事实出发, 寻找可利用的法律规范的活动, 它是应用法律和创制法律的统一体。

无论哪一种模式, 都是以经典亚里士多德逻辑及现代数理等形式逻辑为基础, 以“必然得出”为要件。正是由于这些原因, 在很长一段时间, 国内不论是逻辑学者还是法学学者, 都把法律推理等同于法律逻辑。然而, 法律逻辑在推理之外, 还应当包括更加丰富的涵义。

二、法律推理的局限性

自中世纪以来, 西方学者仅仅把法律推理当作一个经典形式逻辑, 特别是经费三段论的推理过程。直到近代, 当一些社会问题不能简单地运用逻辑的思维方式去解决时, 人们开始对形式主义的推理观表示怀疑, 学者们开始积极研究形式逻辑推理方式的不足。“逻辑推理模式”中以形式逻辑为主要内容的法律推理的局限性亦日趋显现出来, 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 形式逻辑的人工语言与法律文本的自然语言之间无法准确对接

形式逻辑中, “思维的形式结构, 是由逻辑常项和逻辑变项结合而成的符号系统。”其所使用的人工语言准确、简练、语义单一, 而法律语言作为一种自然语言, 由于其模糊、抽象、多义, 使得法律条文本身很难直接转化成为符号语言并运用于形式逻辑。在丰富的自然语言中, 推理和论证会涉及到诸多的语境因素, 不易被简单宣示为逻辑上有效或者无效, 也不易用单一的标准去应对复杂的法律推理, 因此二者之间很难准确对接。

(二) 形式逻辑无法识别和反驳“非形式谬误”

所谓非形式谬误, 也称“实质谬误”或“歧义谬误”, 是指结论不是依据某种推理, 而是依据语言、心理等综合因素从前提论证出来的, 这种论证形式在逻辑上不成立。比如一民间借贷合同内容为:还欠款1000元。是还 (huan) 欠款?还是还 (hai) 欠款?这种情形就会产生歧义, 这一歧义谬误就属于非形式谬误, 这一谬误涉及到案件事实推理, 却无法用形式逻辑进行解决。司法实践中, 由于语词、语意、语境的差别以及诉讼当事人情感、思想、陈述事实不同等, 导致非形式谬误层出不穷。这些非形式谬误的识别需要运用法律思维解决, 这种法律思维既包含对法律的深刻理解, 也包含对司法经验和日常生活经验的切身感触。

(三) 形式逻辑将内容与形式隔离开来阻碍法律逻辑的发展空间

形式逻辑为了使形式特点表现更为清晰, 将其从抽象思维的内容中抽象出来, 这无疑对我们把握法律条文或者法律问题的形式和结构有着积极的意义, 但这种严格的形式化思维既不利于法律思维中的创新, 也不利于对法律本意和法律价值的保护。法律领域许多具有专业性、特殊性的问题, 属于非形式问题范畴, 需要实质推理予以解决。法律逻辑作为研究法律思维的重要工具, 要充分发挥其在法律实践中的作用, 就必须在法律问题特别是在法律实践问题中拓宽视角, 寻求发挥其实践功能的空间。

首先, 法律具有“有限的不确定性”。在对大前提运用形式逻辑推理时, 其对相关性、准确性的论证以及论证的评估问题无法解决, 这就需要形式逻辑突破视角。否则, 法律思维将会受到束缚而难以有所创新, 立法和司法将会陷入一种机械和僵硬状态。其次, 在具体的案件审理中, 形式逻辑的有效判定规则在很多场合无法使用。比如在民事审判领域, 证据优势原则是认定案件事实的法定规则。最后, 形式逻辑的形式化推理无法涵盖司法过程中的全部推理。比如实质推理, 形式逻辑就无法对其进行规范和制约。

三、法律推理向法律论证的演进

20世纪70年代, 西方逻辑学界兴起了一场由逻辑学家们发起的运动, 即“非形式逻辑运动”。它以批判性思维为特点, 致力于研究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普遍使用的非形式化推理和论证的方法、规则和模式。作为一支独立的哲学分支, 非形式逻辑在短短不到40年的时间里, 已成为一个十分活跃的研究领域。20世纪90年代末, 国内开始有学者将这一思维模式引入法律逻辑研究领域。

(一) 非形式逻辑与批判性思维的涵义

1. 非形式逻辑的涵义。

美国学者拉尔夫·约翰逊和安东尼·布莱尔提出:“非形式逻辑是逻辑的一个分支, 其任务是讲述日常生活中分析、解释、评价、批评和论证建构的非形式标准、尺度和程序。”他们认为, 非形式逻辑之所以称为“非形式”, 主要是因为它不依赖于形式逻辑的主要分析工具———逻辑形式, 也不依赖于形式逻辑的主要评价功能——有效性。

非形式逻辑所关心的领域是自然语言论证, 它分为两部分: (1) 日常讨论, 如报纸社论上对公共事务的讨论; (2) 风格化的讨论, 即一定学科的论证、推论和认识论的特定领域的风格, 如不同的科学。这种关键的区分不是日常谈论与风格谈论的问题, 而是人工语言与自然语言的问题。不管谈论是什么, 后者是非形式逻辑的关注焦点。

2. 批判性思维的涵义。

批判性思维的概念直接来源于美国哲学家杜威的“反省性思维”:能动、持续和细致地思考任何信念或被假定的知识形式, 洞悉支持它的理由及其进一步指向的结论。20世纪40年代批判性思维被用于标志美国教育改革的一个主题;20世纪70年代, 在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国教育领域兴起一场轰轰烈烈的“批判性思维运动”;20世纪80年代, 批判性思维成为教育改革的焦点;20世纪90年代开始, 美国教育各层次都将批判性思维作为教育和教学的基本目标。一个广为接受的、较易理解的批判性思维是“为决定相信什么或做什么而进行的合理的、反省的思维。”《德尔菲报告》中将批判性思维定义为“有目的的、自我调节的判断, 它导致的结果是诠释、分析、评估和推论, 以及对这种判断基于的证据、概念、方法、标准、语境等问题的说明”。《德尔菲报告》强调批判性思维的两个维度:批判性思维能力和倾向 (或气质) 。质疑、问为什么以及勇敢且公正地去寻找每个可能问题的最佳答案, 这种一贯的态度正是批判性思维的核心。报告揭示出批判性思维的六种基本能力和七种倾向, 六种基本功能指:解释、分析、评估、推论、说明、自校准;七种倾向是:求真、思想开放、分析性、系统性、自信、好奇性、明智。

批判性思维带来了“逻辑的革命”。批判性思维与以往各种逻辑理论一样是研究推理、研究论证的, 但它带来了逻辑观念上深刻的革命。第一, 从形式转向内容。批判性思维不是对推理、论证进行形式分析, 而是大胆地把关注点从推理、论证的形式转向了推理、论证的内容, 直接从对各种推理、论证的内容分析中来揭示人们运用推理、论证的规律。第二, 将有效降为合理。批判性思维从合理的角度来评价一个推理、论证, 比如认识和表达上是否清楚、明白, 所做出的判断、解释或说明是否一致、理由或依据是否可靠、可信, 理由或依据与结论是否相关, 理由或依据以及背景知识等是否充分、是否足以得出结论等。第三, 从确定走向不确定。批判性思维打破了形式逻辑“正解答案”的神话, 启发、引导人们提出问题, 并努力寻求问题的答案, 从而形成广阔的思考空间, 力求使人们在广泛、深入地思考问题的过程中达到最佳的思维效果。第四, 从书斋走向社会。批判性思维与其说是一种理论, 更不如说是一种技能。批判性思维分析、研究的对象就是日常推理、论证, 它直接面对的就是日常推理、论证丰富多样的思维内容。日常思维、论证是批判性思维生命的源泉, 是批判性思维扎根的沃土。

(二) 非形式逻辑与批判性思维都关注于论证

非形式逻辑和批判性思维的关注点都在于论证。这种论证不同于形式逻辑中形式化的推演系统, 而是依据经验、实际, 运用人类自然语言所表述的论证。它们的性质和功能简言之, 就是“尊重论证”。这并不意味着现代逻辑研究中的形式论证和实际思维中的非形式论证相互对立, 与其说非形式逻辑研究的兴起是对形式逻辑的突破与超越, 不如说非形式逻辑是研究如何把形式逻辑已把握到的逻辑法则更好地运用到实际论证中去。

逻辑方法对司法过程中法律论证的形式分析和评价颇为重要。因为法律论证合理性的一个必要条件是, 裁决需从论述中推导出来, 所以说形式逻辑是基础性的。逻辑方法对分析法律论证的重要性在于, 它从逻辑的视角, 促成了基于证立论述的重构。在重构中, 必须、也必然纳入评价的论证中的隐含要素被明晰化。逻辑方法在评价中的重要性还在于, 它有助于确定裁决是否从论述中导出。如果一个形式有效的论述是构成证立的基础, 那么该裁决即是从该论述中导出。但逻辑效力只是法律论证合理性的一个必要条件, 但它本身不构成充分条件。

法律论证的逻辑特征是一种“似真论证”, 法律意义上的真理、真相、或真实其实只是程序意义上和程序范围内的, 即程序中被信息与证据所确认的“真相”。如果说程序提供了一次重塑过去的机会, 那么经过程序加工和确认的“真”, 才是法律意义上的“真”。法庭上所出现的“事实”都不是那种作为物自体而存在的事实真相。法官只能根据他所听证和获得关于事实证据而判断决定。法官与其说是追求绝对的真实, 毋宁说是根据由符合程序条件的当事人的主张和举证, 而就重构的事实做出决断。因此法律论证的逻辑特征是似真的, 其法律论证的结论具有可废止性。总之, 法律论证正当性, 除了形式标准以外, 还要求一定的实质标准。形式逻辑并不提供那些用以评估法律论证实质方面和程序方面的规范。而这就是修辞方法、对话方法等其他方法的用武之地。

总之, 以非形式逻辑和批判性思维为核心的法律论证, 是对传统法律推理为唯一内容的法律逻辑的必要补充。目前作为一门学科的法律逻辑学, 笔者认为可以分为第一层次的法律推理和第二个层次的法律论证两部份。法律推理, 以“蕴涵”为特征, 强调“必然得出”;法律论证, 以“似真性”为特征, 强调“说服听众”。第二层次以第一层次为基础, 二者共同构成了法律逻辑的两个层次。

摘要:长期以来, 三段论式的司法裁判推理被作为法律逻辑最主要的、甚至是唯一的内容。随着非形式逻辑和批判性思维的兴起, 法律论证成为法律逻辑研究的重要内容。于是法律推理和法律论证, 共同构成了法律逻辑研究的两个层次。

关键词:法律推理,法律论证,法律逻辑

法律逻辑 篇2

行政法学院法律逻辑学教研室 金承光

Tel:023-65383237;*** E-mail:jinchengguang@swupl.edu.cn

第一讲 引 论

——关于逻辑学的若干问题

一、逻辑、思维及其他

1.“逻辑”(logic)一词的由来及语义诠释

汉语中的“逻辑”一词,系古希腊文λογοζ(逻各斯)经拉丁文 logos 转化而来的音译。严复在翻译英国逻辑学家J.S.Mill的“Logical System : Induction and Deduction”一书(严复译为《穆勒名学》)时,首次将英语的 logic 音译为“逻辑”。

此前,中国本土没有“逻辑”这一术语。而采用“名理探”、“论理学”、“理则学”、“名学”、“辩学”等名称来指称西方所说的“ logic ”。“逻辑”在现代汉语中具有不同含义:

(1)指客观事物发生、发展的规律,即客观规律。(2)指主观思维的规律性,即思维规律。

(3)指某种特殊的理论、观点、方法、立场等等。(贬义)

(4)指研究推理、论证以及思维方法、论辩技巧的科学,即关于思维的一门科学——逻辑学。

2.思维及其类型

2.1.思维(thinking)的界定

(1)狭义的思维:即逻辑思维,就是指人的思维活动的过程。

(2)广义的思维:即思维主体(人、灵长类动物、智能机器)运用符号系统、遵循相应的程序,对思维客体(物(有形物和无形物))的反映(动态的思维,即思考“眉头一皱,计上心来”)及其结果(静态的思维,即思想)。2.2.思维的类型概说(1)传统的思维二分法 抽象思维(逻辑思维):人们在认识过程中,借助于概念、判断和推理等思维形式反映客观现实的过程。

形象思维(直觉思维):人们在认识过程中,借助于形象、联想和想象等思维形式反映客观现实的过程。

(2)钱学森的思维三分法

(钱学森主编《关于思维科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思维:抽象思维(逻辑思维),形象思维(直觉思维),灵感思维(顿悟思维)(3)新的思维二分法 逻辑思维:即抽象思维。非逻辑思维:除逻辑思维之外各种思维方式的总称。如形象思维、灵感思维、前逻辑思维(原始思维)、反逻辑思维等等。3.思维与语言的关系

语言是思维的载体(物质外壳)

思维是语言的实质内容 4.逻辑学的来龙去脉

4.1.逻辑学的起源(三大发源地)

(1)古希腊Aristotle(亚里士多德,384-322BC)的古典演绎逻辑; “逻辑学之父”,《工具论》(2)古印度的因明学说;

在古梵文中,因:推理、论证;明:学说(3)古代中国战国先秦时期的名辩学说。名家、法家、儒家、墨家(《墨经》)等

如邓析子的“两可”之说;公孙龙子的“白马非马”论 4.2.逻辑学的发展

(1)F.Bacon(培根,1561-1626)及J.S.Mill(弥尔,1806-1873)的古典归纳逻辑学说; 培根的《新工具》,弥尔的《逻辑体系》

(2)G.Leibnitz(莱布尼茨,1646-1716)开辟了数理逻辑(现代逻辑)的道路;

莱布尼茨将数学的方法引入逻辑领域,提出创制数理逻辑,将形式逻辑符号化,从而能对人的思维进行运算和推理。

(3)I.Kant(康德,1724-1804)和G.Hegel(黑格尔, 1770-1831)等人的辩证逻辑研究。4.3.逻辑学的发展趋势

(1)向现代逻辑方向的高深度发展(2)向普及与应用方向发展 4.4.普通逻辑与法律逻辑 普通逻辑(common logic):自古希腊亚里士多德以降直至19世纪的西方传统逻辑,包括演绎逻辑与归纳逻辑。法律逻辑(legal logic):适用法律的逻辑,即法官将一般法律规定适用于个案,以论证裁决结论之所以合法、正当、合理的方法论和智力手段。

二、逻辑学的研究对象与学科性质 1.研究对象

逻辑学侧重研究思维形式的结构及其规律与规则(1)思维形式与思维形式的结构 思维形式(form of thinking):思维反映对象的方式。对抽象思维而言,就是指概念、判断和推理。

思维形式的结构(structure of thinking form):亦称思维的逻辑形式(logical form of thinking),是指思维形式本身各个部分之间的联结方式。(2)逻辑常项与逻辑变项 逻辑常项(logical constant):某一思维形式中固定不变的部分,它决定着该类思维形式的逻辑性质与逻辑特征。

逻辑变项(logical variable):某一思维形式中因具体内容的不同而可以互相替换的部分。例如:

①所有金属都是导电的

②所有偶数都是能被2整除的 ③所有盗窃罪都是故意犯罪 逻辑常项是:所有……是……

逻辑变项是:“金属”、“偶数”、“盗窃罪”、“导电的”、“能被2整除的”、“故意犯罪”。若 用 x 表示在前的变项,用 y 表示在后的变项,则 它们共同的逻辑形式就是: 所有 x 是 y 2.逻辑学的学科性质(1)工具性

人类的思维、认识和表达都要借助与逻辑。逻辑学既是表述和论证的工具,又是认识的工具。

(2)普效性(deductive validity)

任何科学都是应用逻辑。逻辑学提供的知识带有普效性。在学科分类中,逻辑学属于基础科学。(3)全人类性

逻辑学无民族性、本身没有阶级性,是全人类共同拥有的。

三、逻辑学的作用与意义

1.一般作用:对所有思维正常者而言的意义

(1)逻辑学从理论上揭示了正确思维的特性,有助于人们从自发的逻辑思维提升为自觉的逻辑思维

(2)逻辑学不仅具有理论指导作用,而且具有方法论意义

(3)逻辑学是论证思想和表达思想的有力工具(逻辑学提供一种批判工具)例一:马克·吐温的道歉启事:

原命题:美国国会中有的国会议员是臭婊子养的 新命题:美国国会中有的国会议员不是臭婊子养的

(4)逻辑学是预防逻辑错误以及揭露和驳斥诡辩的有力工具 例一:濠梁之辩 例二:登徒子好色赋 例三: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

2.特别作用:对法律工作者而言的特殊意义(1)立法工作离不开逻辑学的指导

例如:犯罪的时候不满18岁的人和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已满16岁不满18岁的,如果所犯罪行特别严重,可以判处死刑缓期2年执行。(1979年《刑法》第44条)(2)司法工作离不开逻辑学的运用

狭义的司法工作仅指审判工作,广义的则包括审判、侦查、法庭辩论、仲裁、公证、非讼事务以及行政执法工作等等。

(3)法律研究、法制宣传、法律教学等工作都需要运用逻辑学的原理、方法 “要约”≡“互相勾引”

四、学习逻辑学应有的态度和方法

1.需要一点悟性(即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适当加强作业训练,从典型习题的解答中掌握解题方法和解题技巧

第二讲 概念论

——关于概念分析的逻辑知识

一、概念及其特征 1.概念与法律概念 1.1.观念与概念

1.1.1.观念(conception; ideas)

通常认为观念有三种含义: ①思想意识;

②关于某方面的认识和觉悟;

③对象(事物)在人脑里留下的概括形象。

人们由感知对象而对信息加以提取、整合而形成观念。观念以符号(语词)表达出来并为公众所理解就成为概念。形成概念的过程,也就是命名或重命名的过程。对象、观念、概念之间的关系,可图示为: 思维对象

感知/反应

观念

符号/表达

概念 [英]洛克认为:观念是思维的对象。

[美]普特南认为:观念是指由一定对象或某种思想所引起的意识图像(“知识意象”)。

[德]马克思认为:观念的东西不过是移入人的头脑并在人的头脑中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

1.1.2.概念(concept)

所谓概念,就是通过反映对象的特有属性(或本质属性)来指称对象的思维形式。概念就是以符号(语词)表达出来的观念。观念属于感性认识,而概念则属于理性认识。(1)对象与属性 对象(object):各种有形物和无形物,即各种物质现象和意识现象。属性(attribute):对象所具有的各种性质和关系。(2)共有属性与特有属性 共有属性(common attribute):一对象与他对象共同具有的某种属性,亦称“非本质属性”。特有属性(distinctive attribute):一对象独有而他对象不具有的某种属性,亦称“本质属性”。例如:

黑、白、红、蓝等颜色,只是“笔”的共有属性;而“用来书写或画画的工具”,则是“笔”的特有属性。

严格的说,对象的特有属性 ≠(>)本质属性 1.2.概念的表达式(expression)——语词与词项 1.2.1.语词与词项

(1)语词(words):语言的基本单位之一,泛指词、词组一类的语言成分。(2)词项(term):在判断中出现的、作为判断组成成分的概念。1.2.2.概念与语词的关系(1)联系:

概念是语词的思想内容;语词是概念的表达式。(2)区别:

第一,凡概念都必须通过语词来表达,但并非所有语词都表达概念; 第二,概念和语词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①同一语词在不同语境(context)中可表达不同概念(语形相同而语义不同)②不同语词在不同语境中可表达相同概念(语形不同而语义相同)1.3.法律概念及其特征 1.3.1.法律概念与法学概念(1)法律概念(legal concept):法律规范中出现的、用以指称那些属于法律规范调整的事件或行为的概念,亦称“法律专门术语”。

(2)法学概念(concepts of the science of law):法学理论研究中所涉及的法律专门术语。(3)法律的概念(the concept of Law):关于“法是什么”的问题。

如新分析法学家哈特的成名作就叫“The concept of Law” 1.3.2.法律概念的特征

(1)法律概念是客观性与规定性的统一 例如:

①法律意义上的“动物” ≠生物学意义上的“动物”(《民法通则》第127条之规定)

蚊子、苍蝇、蚂蚁、蜜蜂、蝎子……

②各国法律关于“成年人”这一法律概念的不同规定

(如,我国台湾、大陆、法国等)(2)法律概念是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的统一 例如:情节恶劣、数额巨大、重大事由…… 2.概念的内涵及其类型 2.1.概念的内涵及其表达式

(1)概念的内涵(Connotation; intension):亦称概念的“所谓”,即凝聚于概念中的它所指称的那类对象的特有属性。

(2)内涵方面的构成性质(组):概念所反映的那些对象的特有属性。概念的内涵,法学上通称为“构成要件”。(3)概念内涵的表达式

A =(T + B)A:任一概念

T:A的“特有属性”,即其内涵方面的构成性质(或构成性质组)

B:A的“共有属性”,即A所隶属的那类对象(比A范围更大的属概念)例如:

①笔(A)=用来书写或画画的(T)+工具(B)例如:

②商业秘密(A)=不为公众知悉(T1),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T2),具有实用性(T3)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T4)+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B)(1997年《刑法》第219条第3款)。

③ 本条例所称医疗事故(A),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T1)在医疗活动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T2),过失(T3)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T4)事故(B)(《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2条)。2.2.概念内涵的分类

2.2.1.认识性内涵与规定性内涵

根据内涵的确立方式不同(即形成内涵的途径不同),内涵可分为两类:(1)认识性内涵

认识性内涵是通过对象间的比较而确立的内涵,它是人们认识的成果。认识性内涵的构成性质,是对象本身客观地区别于其他对象的性质。例如:

① 前述关于“笔”的内涵

②鸟(A)=具有角质的喙、无牙齿(T1)、体外被覆羽毛(T2)、前肢为两翼,能飞翔的(T3)+脊椎动物(B)。(2)规定性内涵

规定性内涵就是根据实践需要,通过人为规定方式所确立的内涵。规定性内涵的构成性质带有一定的“主观性”。例如:①前述关于“商业秘密”的内涵。

②私法(民商法)上的“善意” ≠

“善良心肠”,而是 = “不知情”。

[商业秘密(A)=不为公众所知悉(T1),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T2),具有实用性(T3)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T4)+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B)(《刑法》第219条第3款)]

2.2.2.合取式内涵与析取式内涵(根据内涵表达式的逻辑结构分)

(1)合取式内涵:亦称并且型内涵(或交集型内涵)T =(T1∧T2∧……∧Tn)

(“∧”,读作“合取”,相当于“且”、“∩”)如前述“鸟”、“商业秘密”的内涵。再如:

“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T1),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T2),因而构成犯罪的(T3),是故意犯罪。”(《刑法》第14条)A=(T1 ∧ T2 ∧ T3)+ B(2)析取式内涵,亦称或者型内涵(或并集型内涵)T =(T1∨T2∨……∨Tn)

(“∨”,读作“析取”,相当于“或”、“∪”)如前述“笔”的内涵。

再如:“重婚罪就是有配偶而又与他人结婚(T1),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T2)犯罪行为(B)。”(《刑法》第258条)3.概念的外延与归类活动 3.1.概念的外延

概念的外延(extension):亦称概念的“所指”(designation),也就是具有内涵所指称的各个对象。

概念的外延,法学上通称为“适用范围”。例如:

“笔”的外延,就是各式各样的笔,如毛笔、钢笔、铅笔、圆珠笔、粉笔、画笔…… 3.2.归类活动与概3.2.1.归类与司法归类(1)归类(subsumption):确定某一具体对象是否属于某一概念外延的思维活动。例如:

将“电笔”排除在“笔”的外延之外,而将“眉笔”归属于“笔”的外延之中,这就是归类。归类活动在司法中的应用,就是司法归类。念外延边缘的模糊性(2)司法归类

司法归类(judicial subsumption):将确认的案件事实归属于某一特定的法律规范构成要件,实则确定某一事件或行为是否属于某个法律概念的外延范围。司法归类,法学方法论中通称为“归摄”或“涵摄”。例如:

若对“某甲的行为致某乙死亡”这一事实进行司法归类,它可能属于意外事故(如车祸),也可能属于犯罪行为(如故意杀人罪、过失杀人罪、故意伤害罪、过失伤害罪)这些法律概念的外延,还有可能属于合法行为(如正当防卫、行刑人员执行枪决)这一概念的外延。3.2.2.概念外延边缘的模糊性

所谓概念外延边缘的模糊性,就是一概念外延与另一概念外延之间的“灰色区域”。

其实质在于:客观对象中存在有难以界定的是否属于某个概念外延的两可情形的对象。假设有A、B、C三个概念,在其外延的中心区域,某个对象x是否属于某一概念的外延,6

是相当清晰的。若x处于A、B、C外延的边缘地带,则有时难以确定该x究竟属于哪个概念的外延。由于存在着概念外延边缘的模糊性,因而就导致了归类时的复杂和困难。例如:

“某甲拾得某乙的遗忘物,数额巨大,拒不返还”这一行为,在司法归类时,就有可能归属于“不当得利”(《民法通则》第92条),也有可能归属于“侵占罪”(《刑法》第270条第2款)。

二、概念的分类

1.单独概念、普遍概念与空概念(根据概念外延对象的多少来分类)(1)单独概念(single concept):外延仅有一个独一无二对象的概念。表达单独概念的语词形式,有两种: 其一:专名(proper noun):即专有名称

例如:重庆、毛泽东、五四运动、“9·11”事件…… 其二:摹状词(description):描述特定对象的短语

例如:《工具论》的作者、亚洲最长的河流、中国最年轻的直辖市、这本书……(2)普遍概念(universal concept)

普遍概念就是外延至少有两个对象的概念。

普通概念的外延对象,可以是可数的,也可以是不可数的。表达普遍概念的语词形式是通名(general name)。例如:

河流、学生、法律、大于2小于5的正整数……(3)空概念(empty concept)空概念,亦称虚概念(false concept):就是在现实世界中外延没有任何对象的概念。它的外延是一个空类或空集(empty class),记为:{ } 或 υ。例如:

上帝

燃素

匀速直线运动

大于5小于2的正整数…… 再如:

“中国载人宇宙飞船”这一概念,在2003年10月16日神舟4号宇宙飞船升空之前是空概念(虚概念),神州4号宇宙飞船升空后是单独概念,2005年10月12日神州6号宇宙飞船升空后即成为普遍概念。课堂练习

指出下列概念是单独概念还是普遍概念: ①南沙群岛

澎湖列岛

②南海诸岛≠ 南海中的岛(屿)③三峡截流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⑥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 ⑦占我国人口80%的农民 ⑧SRAS(非典型性肺炎)2.集合概念与非集合概念

(根据外延对象是否为集合体来分类)2.1.集合体与类

(1)集合体(collective):由许许多多个体聚合而成的群体(整体)。集合体与个体之间的关系,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2)类(class):具有相同属性对象的汇集。

类与(组成类的)分子之间的关系,是一般与个别的关系。2.2.集合概念与非集合概念

(1)集合概念(collective concept):反映集合体的概念。例如:

人口

书籍审判委员会

南海诸岛

犯罪集团

占我国人口80%的农民 三峡库区

……

(2)非集合概念(non-collective concept):反映类(即非集合体)的概念。例如:

岛屿

犯罪分子

我国农民

……

2.3.概念的集合使用与非集合使用

任一概念,要么属于集合概念,要么属于非集合概念。

在不同语境中,同一语词有时表达集合概念,而有时又可能表达非集合概念,此乃概念的集合使用与非集合使用,实则概念的灵活运用。例如:

①西南政法大学的学生来自全国各地

②李明是西南政法大学的学生 课堂练习

指出下列划线的语词表达的是集合概念还是非集合概念:

①人固有一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非集合概念)②人定胜天(集合概念)

③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非集合概念)④人是从类人猿进化而来的(集合概念)⑤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集合概念)(非集合概念)⑥书不可不读(集合概念)

⑦书是装订成册的著作(非集合概念)⑧我们应当爱护图书馆的书(非集合概念)⑨书,犹药也,多读,可以医愚(集合概念)⑩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集合概念)

3.正概念与负概念(根据概念内涵中是否具有某种属性来分类)(1)正概念(positive concept):亦称肯定概念,就是内涵中具有某种属性的概念。(2)负概念(negative concept):亦称否定概念,就是内涵中不具有某种属性的概念。

正、负概念总是成对出现的。例如:

正概念 成年人

合法收入

有罪的大学生

负概念 未成年人 不合法收入 无罪的非大学生 正、负概念在形式结构上有如下关系: 负概念 = 否定词 + 正概念 例如:

①“男人”与“非男人”,是一对正、负概念

②“男人”与“女人”,二者都是正概念。(3)论域(universe of discourse)

负概念与正概念所共同相对的那个特定范围,就是论域(议论的范围)。例如:

①“机动车辆”与“非机动车辆”的论域:车辆

②“大学生”与“非大学生”的论域:学生(或 “人”)负概念的外延大小,取决于其论域的大小 4.实体概念与属性概念

(根据外延对象是否为可独立存在的实体来分类)

实体概念(entitative concept)与属性概念(attributive concept)的区分可列表如下:

概念=实体概念+属性概念(=性质概念+关系概念)

5.简单概念与复合概念

(根据概念表达式的结构形式不同来分类)(1)简单概念(simple concept):对其不能再加以分解的概念,其语言表达式是单字,或,意义不可再分的词组。

如:书、英雄、书记员、联合国……(2)复合概念(compound concept):由两个或多个概念按一定的逻辑关系组合而成的概念。复合概念按其逻辑关系不同,又可分为两类: 其一,合取式(并且型)复合概念 A=(A1∧A2∧……∧An)

例如:红旗、白马、外科医生、女法官…… 女法官(A)= 妇女(A1)∧ 法官(A2)其二,析取式(或者型)复合概念 A=(A1∨A2∨……∨An)

例如:男女老少、坑蒙拐骗、假冒伪劣……

假冒伪劣(A)=假(A1)∨冒(A2)∨伪(A3)∨劣(A4)

三、概念之间的外延关系 欧拉(L· Euler)与欧拉图(Euler‟s diagram)欧拉(L.Euler,1707-1783),瑞士数学家,最先采用圆圈图表示概念之间的外延关系,史称欧拉图或欧拉图解。

任意两个概念A与B之间的外延关系,有且只有五种欧拉图:

1.全同(identity)关系(1)界定

若A的全部外延与B的全部外延相同,则A与B全同,A、B互为全同概念。(2)欧拉图

(3)欧拉图的逻辑涵义

所有A是B,且,所有B是A(4)实例

① A:偶数

B:能被2整除的数

② A:法院

B:国家审判机关 2.交叉(crossing)关系(1)界定

若A的部分外延与B的部分外延相同,则A与B交叉,A、B互为交叉概念。(2)欧拉图

(3)欧拉图的逻辑涵义

有A是B,有B是A 且

有A不是B,有B不是A(4)实例

A:妇女

B:法官

A:能被2整除的数

B:能被3整除的数 3.种属关系与属种关系(1)界定

若A的全部外延与B的部分外延相同,则A真包含于B,或称,B真包含A。此时,A是B的种概念(species),B是A的属概念(genus)。种属关系与属种关系,合称从属关系。)欧拉图

(3)欧拉图的逻辑涵义

所有A是B,但有B不是A(4)实例

A:大学生

B:学生

A:能被6整除的数

B:能被3整除的数

全同关系、交叉关系、种属关系和属种关系,合称相容关系。

若至少有一个对象既属于A概念的外延又属于B概念的外延,则A、B两概念之间具有相容关系。

相容关系,用集合论的术语表示,即“若A交B非空,则A与B相容”。用公式表示,即为:

A∩B ≠

υ

4.全异(utterly different)关系(1)界定

若A的全部外延与B的全部外延都不相同,则A与B全异,A、B互为全异概念。全异关系,实即不相容关系。其实质是:A∩B=Φ(2)欧拉图

(3)欧拉图的逻辑涵义

所有A不是B 且

所有B不是A(4)实例

A:成年人

B:未成年人

A:黄种人

B:白种人 4.1.矛盾(contradictor)关系

(1)界定 CA、B全异,若A、B两概念外延之和等于其共同属概念C的外延,则

A与B矛盾,A、B互为矛盾概念。

A B(2)欧拉图

(3)欧拉图的逻辑涵义 A、B全异,且,A+B=C

(4)实例

A:成年人

B:未成年人

C:人

A:劳动收入

B:非劳动收入

C:收入 4.2.反对(contrary)关系

(1)界定 CA、B全异,若A、B两概念外延之和少于其共同属概念C的外延,则A与B反对,A、B互为反对概念。

A …B(2)欧拉图

(3)欧拉图的逻辑涵义 A、B全异,且,A+B<C(4)实例

A:青年人

B:老年人

C:人

A:合法的劳动收入

B:合法的非劳动收入

C:收入 5.矛盾关系与反对关系的异同点 相同点:都属于不相容(全异)关系 不同点:

矛盾关系:

A+B=C

反对关系:

A+B<C

关键是:A、B之间是否存在第三种可能性 例如:① A:偶数

B:奇数

② A:正数

B:负数 6.概念的限制与概括

6.1.限制与概括的逻辑基础

——内涵与外延之间的反变关系

概念内涵与外延之间的反变关系(law of inverse variation of intension and extension):具

有从属关系的概念之间,若其内涵越多,则外延越小;反之,若其内涵越少,则外延越大。概念内涵与外延间的反变关系,可图示如下: 内涵:x人(A)x+y成年人(B)成年男子(C)x+y+z外延:最大————→小———→最小

6.2.限制与概括

(1)限制(limitation):通过增加内涵减少外延从而由属概念过渡到种概念的逻辑方法。(2)概括(generalization):通过减少内涵扩大外延从而由种概念过渡到属概念的逻辑方法。限制与概括的思维过程是互逆的,如图所示:

限制实例C B AA:收入概括B:劳动收入C:合法的劳动收入

四、明确概念的逻辑方法 1.哪些概念需要明确?

就概念的运用看,概念的确定性有四种表现形式:(1)内涵清晰、外延封闭 内涵清晰、外延封闭的实例:

(1)法官是依法行使国家审判权的审判人员,包括最高人民法院、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和军事法院等专门人民法院的院长、副院长、审判委员会委员、庭长、副庭长、审判员和助理审判员。(《法官法》第2条)

(2)防护林:以防护为主要目的的森林、林木和灌木丛。包括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防风固沙林,农田、牧场防护林,护岸林,护路林。(《森林法》第4条第一项)

(2)内涵清晰、外延开放 内涵清晰、外延开放的实例:

(1)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刑法》第14条第1款)

(2)买卖合同是出卖人转移标的物的所有权于买受人,买受人支付价款的合同。(《合同法》第130条)

(3)内涵不清晰、外延封闭 内涵不清晰、外延封闭的实例:

(1)“近亲属”是指夫、妻、父、母、子、女、同胞兄弟姊妹。(《刑事诉讼法》第82条第1款第六项)

(2)行政诉讼法第24条规定的“近亲属”,包括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和其他具有扶养、赡养关系的亲属。(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 12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1条第1款)

(4)内涵不清晰、外延开放 内涵不清晰、外延开放的实例:

(1)民法中的“诚实信用”、“重大事由”等法律概念。(2)刑法中的“情节恶劣”、“数额巨大”等法律概念。

(3)禁止在中小学校附近开办营业性歌舞厅、营业性电子游戏场所以及其他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场所。(《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26条)

外延封闭 既外延对象已穷尽地列出

外延开放 其外延需要明确,即举例、列举、划分和分类 内涵不清晰 其内涵需要明确,即下定义 2.明确概念内涵的逻辑方法——下定义 2.1.“定义”之界定 下定义(definition):通称定义,亦称界定,就是对概念的内涵予以揭示或对语词的涵义给以简要的说明和解释。

按亚里士多德的说法,“定义乃是揭示事物本质的短语”(《工具论》102b39-40)、“定义就是一个公式”(《形而上学》1034b21)。

例如:

①动产就是可以移动的财产。② 乌托邦(Utopia):源自希腊语的“ουτοποσ”。在希腊语中,“ου”(乌)的意思是“没有”,“τοποσ”(托邦)的意思是“地方”。“乌托邦”就是指没有的地方,是种空想、虚构或童话。

2.2.定义的逻辑结构

任何定义都由三个要素组成: 被定义项(definiendum):记为 Ds 下定义项(definiens):

记为 Dp 定义联项(copula):

记为

≡df.或=df.其中:

Ds、Dp 均属逻辑变项

=df.(读作“定义为”)则属逻辑常项 例如:

动产(Ds)就是(=df.)可以移动的财产(Dp)2.3.定义的逻辑形式

定义的逻辑形式(定义模式)为:Ds = df.Dp 例如:动产(Ds)

=df.可以移动的财产(Dp)2.4.定义的类型

按不同标准,可对定义进行不同分类: 第一组:

a.名义定义(语词定义)

细分为:说明的名义定义和规定的名义定义两类 b.实质定义(真实定义)

细分为:性质定义、关系定义、发生定义和功用定义等 第二组:

a.普通定义(日常定义)b.专门定义(如法律定义)

按具体领域不同可细分为:法律定义、物理学定义、生物学定义…… 例如:

① 玉米:学名Zea mays L.(又称玉蜀黍),禾本科玉米属一年生草本植物,株形高大,叶片宽长,雌雄花同株异位,雄花序长在植株的顶部,雌花序(穗)着生在中上部叶腋间,为异花(株)授粉的一年生作物。有苞米、棒子、玉茭、苞谷、珍珠米等俗称。原产于南美洲,哥伦布带入西班牙,后传到世界各地,16世纪中叶传入中国,18世纪传入印度。迄今为止,世界各大洲均有玉米种植,现已成为最主要的饲料作物。实质定义/专门定义(生物学定义)② 玉米:玉蜀黍的俗称。名义定义(说明的名义定义)/普通定义

③ 玉米:2005年湖南电视台“超级女声”李宇春的歌迷(“玉”=“宇”,“米”谐音“迷”)。名义定义(规定的名义定义)/专门定 再如:

① 盒饭就是装在盒子里论份出售的饭。实质定义/普通定义

② 本办法所指的盒饭是指集中加工、分装、分送供应的盒装菜肴和主食。”(沪卫卫监[2003]14号《上海市盒饭卫生管理办法》第2条第2款)实质定义/专门定义(法律定义)③ 盒饭是指2005年湖南电视台“超级女声”何洁的fans(“盒”谐音“何”,“饭”谐音“fans”)。名义定义(规定的名义定义)/专门定义 2.4.1.名义定义与实质定义

(1)名义定义(nominal definition):对语词涵义给以说明或规定。它所定义的对象是Ds这个语词本身,亦称为语词定义(verbal definition)或字典定义。名义定义有两种具体形式:

其一,说明的名义定义:即语词诠释。例如:

①驹:从马,句声。本义:两岁以下的马。②笔(筆):从竹,从聿。“聿”是“笔”的本字,小篆象以手执笔。古时毛笔笔杆都是以竹制成,故从竹。简化字“笔”,“从竹从毛”会意,指旧时用的毛笔。此字最早见于北齐隽修罗碑,是六朝时的俗字。也见于《集韵》。本义:毛笔。

其二,规定的名义定义:对新出现的语词赋予涵义或对原有的语词赋予新的涵义,也称约定定义(stipulative definition)例如:

①“非典”就是指非典型性肺炎。

②本法所称的以上、以下、以内,包括本数。(《刑法》第95条)

③民法所称的“以上”、“以下”、“以内”、“届满”,包括本数;所称的“不满”、“以外”,不包括本数。(《民法通则》第155条)(2)实质定义:

实质定义(real definition),国内逻辑学界通称为真实定义,就是对概念内涵的揭示。它所定义的对象是Ds这个概念所指称的事物,也称作事物定义。例如:

①笔就是用来书写或者画画的工具。

②纺织品就是用各种纤维作原料经过纺织加工而成的产品。2.4.2.普通定义与专门定义(补充内容)

(1)普通定义:亦称日常定义,就是对日常生活中的普通概念的内涵或日常语词的涵义给予揭示或说明。

如:“王老五”就是指未婚男子。

(2)专门定义:对某一科学领域(或特定领域)中的专门术语的涵义(内涵)予以揭示或说明。如法律定义、生物学定义、化学定义等等。如关于“水”这一概念的各种不同定义:

①普通定义:水是以雨的形式从云端降下的液体。②物理学定义:水是无色、无味、无嗅、透明的液体。

③化学定义:水是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的化合物(分子式为H2O的化合物)。2.5.实质定义的定义方法

实质定义通常采用“属加种差定义”(definition per genus et differentiam)的方法。其模式为: 被定义项(Ds)=df.(种差+属概念)

属概念:即Ds的属概念,也就是Ds的共有属性,记为:B。种差(differentia):能把Ds与其同一属概念下其他种概念区别出来的属性或标志,亦即Ds的特有属性,记为:T。

2.6.实质定义的逻辑要求(规则)

Ds Dp规则一:Dp的外延与Ds的外延之间必须是全同关系

Ds与Dp之间也具有五种外延关系:可能正确的定义是右图 ①人就是两足、直立行走之动物。(定义过宽)②新闻就是关于新事的记录。(定义过宽)③笔就是用来书写的工具。(定义过窄)

④新闻就是关于离奇的、非同一般的、出乎意料的事件的报道。(定义过窄)⑤古迹就是历史上的建筑物。(定义交叉)

⑥新闻(News)就是关于北(north)东(east)西(west)南(south)所发生的事情的报道。(定义交叉)

⑦所谓法人,就是懂法律的人。(定义全异)

⑧所谓报复,就是狗咬了你之后你再去咬狗的行为(《魔鬼辞典》)。(以比喻代替定义)规则二:Dp中不能直接或间接地包含Ds 该规则亦常表述为:定义不得兜圈子。违反该规则,可能犯两种逻辑错误:(1)“同语反复”的错误

“同语反复”的实质就是用自身定义自己。其典型模式为:Ds = df.Ds 例如: 法人就是法人(2)“循环定义”的错误

“循环定义”的典型模式为:Ds = df.Dp,且,Dp = df.Ds 例如:

①所谓原因就是引起结果出现的现象,而结果就是由原因所引起的现象。②原物就是产生收益的物,孳息物就是由原物所产生的收益物。规则三:不能用负概念去定义正概念

这条规则也可表述为:如果Ds是正概念,则Dp不能是负概念。违反该规则,就要犯“否定定义”的错误。

这条规则仅仅针对给正概念下定义而言的,若Ds是负概念,则不受该规则的约束。例如:

①无机物就是不含碳的化合物。

②无理数就是不循环的无限小数。规则四:Dp必须清楚确切

该规则的实质在于:

Dp 不得比 Ds 更晦涩难懂

或者

Dp 应当比 Ds 更简单 2.7.法律定义的结构特点 法律定义有两种结构形式:(1)合取式定义结构:

Ds = df.(T1∧T2∧……∧Tn)+B 例如:

借款合同(Ds)是(=df.)借款人向贷款人借款(T1),到期返还借款(T2)并支付利息的(T3)合同(B)。(《合同法》第196条)(2)析取式定义结构:

Ds = df.(T1∨T2∨……∨Tn)+B 例如:

技术合同(Ds)是(=df.)当事人就技术开发(T1)、转让(T2)、咨询(T3)或者服务(T4)订立的确立相互之间权利和义务的合同(B)。(《合同法》第322条)3.明确概念外延的逻辑方法

——举例、列举、划分与分类 3.1.举例、列举、划分、分类与分解(1)举例(example ; citing)

举例:通过列出概念指称的一个具体实例来明确其外延的逻辑方法。亦称为实指定义(ostensive definition)。

(2)列举(enumerate;particularize)

列举:通过列出概念指称的对象来明确其外延的逻辑方法。列举有穷举和枚举之分。

a.穷举:通过逐一列出概念指称的全部对象来明确概念外延的逻辑方法。例如:

①近亲属是指夫、妻、父、母、子、女、同胞兄弟姐妹。(《刑诉法》第82条第1款第六项)②行政诉讼法第24条规定的“近亲属”,包括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和其他具有扶养、赡养关系的亲属。(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诉讼法的解释》第11条)上述均属于穷举的实例。

b.枚举:通过列出概念指称的已知对象或典型对象来明确概念外延的逻辑方法。枚举亦称为例示(instantiation)。例如:

①危害公共安全罪的方法有放火、决水、爆炸、投毒或者其他危险方法。(参见《刑法》第115条)

②民法通则第21条第2款中的“其他费用”,包括赡养费、扶养费、抚育费和因代管财产所需的管理费等必要的费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第32条)

上述均属于枚举的实例。(3)划分(division)

划分:根据某一标准(或某种属性)将一个属概念分为若干个种概念从而明确概念外延的逻辑方法。

例如:

①学生可分为大学生、中学生和小学生。

②学生可分全日制学生和非全日制学生。

(4)分类(classification)

分类:根据对象的本质属性将一个大类(属概念)分成若干个小类(种概念)的逻辑方法。分类是更严格的划分,划分是更随意的分类。(5)分解(partition):

分解:将一个整体分成若干个组成部分。分解不是明确概念外延的逻辑方法。例如: ①地球可分为东半球和西半球

②轮胎可分为内胎和外胎

③西南政法大学可分为沙坪坝校区和渝北校区 3.2.划分的逻辑结构与逻辑形式 任何划分都包含有三个组成部分:

(1)母项:被划分的属概念,记为:M(2)子项:划分后得到的种概念,记为:m1、m2……mn;或,a、d、c……n(3)划分标准:划分时依据的某种属性

m1其中:

母项和子项属于逻辑变项

m

2划分标准属于逻辑常项

M划分的逻辑形式,可表示为:右图

mn(n≣2)3.3.划分的方法

(1)一次划分与连续划分(下图左)

am1Mm2┇mn一次划分b┇n┇bn连续划分b2aM非a(b)二分法(dichotomy)两子项间必须是矛盾关系m1Mm2┇mn(n≣3)多分法(polytomy)任意两子项间必须是反对关系

(2)二分法与多分法(上图右)3.4.划分的逻辑要求(规则)

规则一:各子项外延之和必须等于母项外延(m1+ m2+……+ mn)= M 若违反该规则,则:

(m1+ m2+……+ mn)≠

M 具体分为两种情形:

(1)(m1+ m2+……+ mn)< M,是为“划分过窄”(“遗漏子项”)的错误。例如:

期刊可分为年鉴、半年刊、季刊、双月刊、月刊和半月刊。

(2)(m1+ m2+……+ mn)> M,是为“划分过宽”(“多出子项”)的错误。例如:

参加这次会议的工人有车工、钳工、翻砂工、企业经理和机关干部共70余人。规则二:每一次划分都只能按同一标准进行,否则犯“多标准划分”的错误。

规则三:各子项之间必须互不相容,否则犯“子项相容”的错误。这两条规则是紧密联系的,前者为因,后者为果。例如:

①历史可分为古代史、现代史、中国史与外国史。

②文学课本里有各种各样的文体篇章,包括了诗歌、小说、新诗、旧诗、散文、戏剧、古代散文、现代散文等,可以说是多姿多彩。法律逻辑学讲义(三、四)第三讲 命题论

——关于简单命题的逻辑知识

一、命题的一般特征

1.符号、语句、命题与判断 1.1.符号(sign,symbol)

符号,亦称指号或记号,是指同一定思想相联系的、可借以传达某种思想的人为安排的物质现象。

美国逻辑学家皮尔斯(C.S.Peirce)认为:指号是对于某人来说从某个方面(或性能)代表某个事物的东西。1.2.语句与陈述

(1)语言(language)

语言作为一种符号,也是人为安排的物质现象。它不仅是一种最常见、最普遍的符号,而且是一个符号系统。

语言有自然语言和人工语言之分。(2)语句(sentence)语句,是一组表示事物情况的声音或笔划,是某种语言中的一些语词按一定的语法规则形成的语言单位。(语言学的解释)

语句,是语言符号系统中能够直接、独立、明确地传达某种思想的语言形式。(逻辑学的解释)

语句的类型通常分为: a.直陈句

b.疑问句(一般疑问句和反诘句)c.祈使句 d.虚拟句 e.感叹句

……

语句的功能主要有: a.描述(叙事)功能: b.评价功能: c.示意功能: d.询问功能: e.规范功能:

……

(3)陈述(statement)

陈述:通过语句来描述客观事物情况,表达对某件事情或某种现象的情感和态度的表达式。陈述与语句,有时不作严格区分。

例如:

昨天两路镇发生一起车祸

那束玫瑰很好看 1.3.命题(proposition)

命题,就是具有真假值的语句,换言之,就是一些或真(true)或假(false)的句子。传统逻辑是二值逻辑,命题的真和假,称为命题的真值(truth value,简称为truth)。传统逻辑所说的经典命题,必须是具有真、假两种逻辑值的语句。1.4.判断(judgment)(1)判断的界定

a.判断,就是判断主体断定(肯定或否定)了的命题。换言之,判断就是对对象情况有所断定的思维形式。

b.判断具有两个特征:

一是有所断定(肯定或否定);

二是具有真值(真的或假的)。(2)判断与语句的关系 a.联系:

判断是语句的思想内容,语句是判断的表达式。

b.区别

第一,任何判断都必须借助于语句来表达,但并非所有语句都表达判断; 第二,判断和语句不是一一对应的。例如:

①只要你敢来,没什么大不了的②重庆人和良种猪配种场(3)判断与命题的关系

具有真假值的语句是命题,断定了的命题才是判断。判断总是同认识主体(断定者)相联系的(即“必问出处”),而命题则不涉及认识主体(即“不问来路”)。

(3)判断与命题的关系

具有真假值的语句是命题,断定了的命题才是判断。判断总是同认识主体(断定者)相联系的(即“必问出处”),而命题则不涉及认识主体(即“不问来路”)。

2.命题的不同分类

2.1.描述命题与评价命题

法国哲学家笛卡尔(R.Descartes)最先根据命题的内容及性质不同作这种区分; 后来,英国哲学家休谟(D.Hume)对此进行过深入的探讨。2.1.1.描述命题(descriptive statement)描述命题,亦称事实判断或实然命题:

就是陈述事物自身情况的命题。它传达的是事物情况就是命题所陈述的那样。描述命题所陈述的可以是已经发生、正在发生或将要发生的事物情况。例如:

① 外面正在下雨;

② 那个人已经死亡;

③ 这幢房子即将倒塌。2.1.2.评价命题(evaluative statement)

评价命题,亦称价值判断或应然命题:

就是陈述对事物情况的某种情感或态度的命题。它传达的是陈述者对事物情况的评价。例如:

① 下雨令人心烦;

② 那个人真该死(死得好);

③ 这幢房子值得留恋。

实际思维中,还有描述与评价的混合形式。例如:

被告作为国家高级干部,无视国家法律,多次收受贿赂,数额特别巨大,手段特别恶劣,情节特别严重。此外,要注意:

⑪对描述命题的评价,是评价命题而非描述命题; 例如:

被告说他先后收受了A公司的4次贿赂,这一供词是可信的。⑫对评价命题的描述,是描述命题而非评价命题。例如:

辩护律师说,原告一贯诚实正直、从不说谎。2.1.3.描述命题与评价命题的区别(1)性质不同

描述命题是严格逻辑意义上的命题,即具有真假值的语句;

而评价命题则不是严格逻辑意义上的命题,评价命题无所谓真假,只有有妥当与否、合理与否、有效与否的问题。

(2)产生的分歧及解决的方法不同 所谓分歧,就是不一致。

任何分歧都可归约为两种,即:

信念分歧(the disagreement in beliefs)态度分歧(the disagreement in attitudes)

a.信念分歧:由描述命题的不一致所产生的分歧,称为“信念分歧”,就是“包含着某种主要属于信念方面的对立”。

信念分歧,是人们关于事实究竟是怎样的分歧。司法实务中关于案件事实的分歧属之。信念分歧,有二个特点:

第一,相互对立的描述陈述不可能都正确;

第二,信念分歧,一般来说不是依赖于论证,而主要是靠对应于事物自身的情况来确定其真假,即这些陈述可以利用证据予以验证(证实或证伪)。从根本上说,描述命题可以被证伪。

b.态度分歧:由评价命题的不一致所产生的分歧,“包含着态度上的对立,称为态度上的分歧”。

态度上的分歧,就是人们关于“事物应当怎样”的态度上的分歧,亦即价值判断上的分歧。司法实务中对法条理解的分歧属之。态度分歧,也有二个特点:

第一,相互对立的评价陈述可以共存; 第二,态度不能用证据来验证(证伪)。它只能通过论证、探索或者提供能使对方改变评价标准的依据,以达成共识的评价标准。(3)作用不同

a.描述命题具有叙事功能和信息传达的作用。

b.评价命题可以起到一种暗示、建议和规范的作用。2.2.分析命题与综合命题

德国哲学家康德(Kant)最先区分分析命题和综合命题。2.2.1.分析命题(analytic proposition)

分析命题,亦称先验命题:不需要具有从感觉经验提供的证据就能够判定其真假的命题。例如:

①刘×是本案凶手,或者,刘×不是本案凶手;

②铁既是金属又不是金属;

③单身汉就是没有结婚的男子。2.2.2.综合命题(synthetic proposition)

综合命题,亦称经验命题:一个具有正常感觉官能的人,只要根据感觉经验的证据,就能知道其真假的命题。例如:

① 黄铜比黄金轻;

② 王×是本案嫌疑人;

③ 人高处走,水往低处流。2.3.实然命题、应然命题与模态命题

(1)实然命题:断定事物(过去、现在或将来时态)实际情况的命题,其系词为“是”或“不是”。

(2)应然命题:断定事物或事件应当如何的应然状态的命题,其系词为“应当”或“不应当”。(3)模态命题:断定事物必然或可能情况的命题,其系词为“必然”、“不必然”、“可能”、“不可能”等。

2.4.命题形式及其分类 2.4.1.命题形式:

命题的逻辑形式(命题形式),就是命题本身各部份(命题常项与命题变项)之间的联结方式。

2.4.2.命题形式的分类

(1)模态命题与非模态命题:

a.模态命题:包括有模态词的命题; b.非模态命题:不包含模态词的命题。2.4.3.简单命题与复合命题

(1)简单命题:以词项(概念)作为直接构成要件的命题。例如:张××是作案人

(2)复合命题:以命题(语句)作为直接构成要件的命题。例如:如果张×是作案人,那么张×去过作案现场 3.命题形式之间的逻辑关系(补充内容)3.1.何谓命题形式间的逻辑关系 命题形式间的逻辑关系,就是指任意两个命题形式之间的真假制约关系,逻辑史上通称为(命题形式之间的)“对当关系”(opposition)。3.2.各种对当关系的涵义及其逻辑特征

任意两个命题形式f(x)与f(y)之间可能存在的对当关系,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种,即:等值关系、矛盾关系、反对关系、下反对关系、蕴涵关系、逆蕴涵关系、独立关系。说明:符号的涵义约定如下:

“+”表示“真”

“-” 表示“假”

“±”表示“可真可假”(真假不定)

(1)等值关系(equivalent)(2)矛盾关系(contradictor)f(x)+-f(y)+-f(x)+-f(y)-+必然同真必然同假不能同真不能同假(3)反对关系(contrary)(4)下反对关系(sub-contrary)f(x)+--f(y)-+-f(x)-++f(y)+-+不能同真可以同假不能同假可以同真逆蕴涵关系,亦称反蕴涵关系。f逆蕴涵f也可表示如下:

(5)蕴涵关系(implication)与逆蕴涵关系(inverse implication)(右图)

(x)(y)若f(x)真f(y)必真,f(x)假f(y)可真可假,且,若f(y)真f(x)可真可假,++f(y)假f(x)必假,则f(x)蕴涵f(y),亦即f(y)逆蕴涵f(x)--蕴涵关系与逆蕴涵关系,传统逻辑通常合称为差等关系(sub-alternate)

-+

可以同真可以同假

(inconnected)

亦称不可比关系(x)(y)(x)(y)(x)(y)

ff(6)独立关系ffff-++-+-++--+-+-可以同真可以同假22

无规律的真假关系

二、关系命题 1.关系命题的定义

关系命题(relative proposition):就是断定对象之间是否具有某种关系的简单命题。其语言表达式是“主-谓式语句”。例如:

①张××认识李××;

②有的观众喜欢所有的歌星。2.关系命题的逻辑结构 2.1.逻辑变项:

关系者项:表示关系承受者的词项,常用符号a、b、c,或x、y、z表示。2.2.逻辑常项:(1)关系项(R):表示关系的词项。(2)量项(quantifier,量词):表示关系者项的外延范围的词项。全称量词(universal quantifier)“所有”(); 存在量词(existential quantifier)“有的”()。若不考虑量词,则关系命题的逻辑形式可表示为: R(a、b、……n)或者aRb 3.关系的对称性:

若R(a、b)真,R(b、a)是否为真的问题

(1)对称关系:当R(a、b)真时,若R(b、a)必然真,则R就是对称关系; 如:等于、是朋友、交叉关系……

(2)反对称关系:当R(a、b)真时,若R(b、a)必然假,则R就是反对称关系; 如:大于、轻于、真包含关系……(3)准对称关系(通称非对称关系):当R(a、b)真时,若R(b、a)可真可假,则R就是准对称关系。

如:认识、帮助、喜欢…… 4.关系的传递性:

若R(a、b)真,且R(b、c)也真,R(a、c)是否为真的问题

(1)传递关系:当R(a、b)真,且R(b、c)真时,若R(a、c)必然真,则R是传递关系;

如:等于、大于、真包含关系……

(2)反传递关系:

当R(a、b)真,且R(b、c)真时,若R(a、c)必然假,则R就是反传递关系;

如:高2米、矛盾关系……

(3)准传递关系(通称非传递关系):当R(a、b)真且R(b、c)真时,若R(a、c)可真可假,则R是准传递关系。

如:认识、是朋友、交叉关系……

三、直言命题(性质命题)1.直言命题的定义

直言命题(categorical proposition):通称性质命题,心理学著述中亦称范畴命题,港澳台地区惯称定言命题,就是断定对象是否具有某种性质的简单命题。直言命题的语句表达式,是“主-谓式语句”(直陈句)。例如:

①所有法官都是懂法律的

②有的被告人不是有罪的 ③那本书不是小王借的

④重庆市是长江上游最大的城市 2.直言命题的逻辑结构 2.1.逻辑变项

(1)主项(subject):亦称主词,记为 S,表示被断定对象的词项。(2)谓项(predicate):亦称谓词或宾词,记为 P,表示主项是否具有的某种性质的词项。2.2.逻辑常项

(1)联项(connective):表示主项与谓项之间联系的词项。有两种形式:

a.肯定联项“是”(有时可省略)

b.否定联项“不是”(不能省略)例如:

①这些人都(是)去过作案现场(的)②假冒伪劣产品都不是法律允许产生的(2)量项(quantifier):表示主项外延范围的词项。有三种形式: a.全称量项“所有”(可以省略)b.特称量项“有的”(不能省略)特称量项“有的”的逻辑涵义

特称量项“有的”与日常用语中“有的”之区别: 日常用语中的“有的” ≡ “仅仅有一些”

(通俗地说,就是“下要保底,上要封顶”)特称量项“有的” ≡df.至少(存在)有一个

(通俗地说,就是“下要保底,上不封顶”)

c.单称量项“这个”或“那个”(若主项为单独概念,则省略不用)例如:

①(所有)这些人都去过作案现场

这块黑板是电子白板

③(这条)亚马逊河是世界上第一大河流 3.直言命题的基本类型

3.1.按命题的质(联项)分,有肯定命题和否定命题两种:

(1)肯定命题:由肯定联项联结主项和谓项的直言命题。其形式为:(所有/有的/这个)S是P(2)否定命题:由否定联项联结主项和谓项的直言命题。其形式为:(所有/有的/这个)S不是P 3.2.按命题的量(量项)分,有全称命题、特称命题和单称命题三种:(1)全称命题:带有全称量项的的直言命题。其形式为: 所有S(是/不是)P(2)特称命题:带有特称量项的直言命题。其形式为: 有的S(是/不是)P(3)单称命题:主项为单独概念或者带有单称量项的直言命题。其形式为: 这个(那个)S(是/不是)P 3.3.六种不同类型的直言命题

类型逻辑形式所有S 是P所有S不是P有的S是P有的S不是P这个S是P这个S不是P符号表达式SAPSEPSIPSOPSFPSNP简符AEIOFN全称肯定命题全称否定命题特称肯定命题特称否定命题单称肯定命题单称否定命题

两点说明:

(1)A、E、I、O是古罗马时期的逻辑学家约定的,分别源自下述拉丁文词汇:

Affirmo(我肯定):A、I(第一、二个元音字母)

Nego

(我否定):E、O(第一、二个元音字母)(2)关于单称命题,逻辑史上极少研究,也没有符号表达式。

为方便起见,我们借用上述两个拉丁文词汇的第一个辅音字母F、N表示。课堂练习:

分析下列直言命题的逻辑结构,指出其主、谓、量、联项,并写出其逻辑形式: 1.无论什么样的困难都不是不可克服的 2.甲厂生产的许多产品都是优质产品 3.我们班有一位男同学是足球迷

4.教学楼下面那块黑板报是甲班的班报 5.我们班没有一个同学是追星族

6.参加今天讨论的不都是我们班的同学 3.4.A、E、I、O的常见非标准语句表达式(1)“没有(一个)S不是P”句式表达SAP: 例如: ①没有哪种犯罪行为不是违法行为;

②我们班没有一个男同学不是足球迷。(2)“没有(一个)S是P”句式表达SEP: 例如: ①这些死者没有一个是自然死亡的;

②没有什么难题是不可解的。

(3)“S中,有P”句式表达SIP: 例如: ①大学生中,有党员;

②在押犯中,有惯犯。

(4)特称量项“有的”不规范的情形:

(不少)(许多)(多数)(少数)(相当部分)(有一个)S是(不是)P≡SIP(SOP)┇(5)“S不都是P”句式表达SOP:

例如: ①去过作案现场的不都是作案人;

②懂法律的人不都是律师。4.直言命题的词项周延性 4.1.词项周延性的涵义

词项周延性(distribution):就是指一个直言命题的主(谓)项的外延是否被全部断定的问题。

周延的(distributed):若在一个直言命题中断定了某一词项的全部外延,它就是周延的; 不周延的(undistributed):如果在一个直言命题中没有断定某一词项的全部外延,或者,无法确知是否断定了某一词项的全部外延,那么,该词项就是不周延的。4.2.六种直言命题的主、谓项周延情况

(1)全称命题的主项周延,特称命题的主项不

+-++周延,单称命题的主项也周延;

(2)肯定命题的谓项不周延,否定命题的谓项

---+周延。

若以“ + ”表示“周延”,“38

联言命题的负命题、选言命题的负命题及其等值式,是英国逻辑学家De Morgan(1806-1871)最先提出的一双对偶关联定理,数学、逻辑学中通称“德·摩根律”。

~(p∧q)←→(~p∨~q)~(p∨q)←→(~p∧~q)

否定“合取”得“析取”,否定“析取”得“合取”; 否定“肯定”得“否定”,否定“否定”得“肯定”。7.关于不相容选言命题

根据选言肢反映的事物情况是否可以并存,选言命题也可分为相容(compatible)选言命题和不相容(exclusive)选言命题两类。

例如:①学习效果不好,可能是学生的原因,也可能是教师的原因(相容选言命题)

②这个作案人或者是本地人,或者是外地人(不相容选言命题)

③本案作案人或者是张三,或者是李四(难以确知其选言肢是否相容)8.关于“选言肢是否穷尽”的问题 选言肢是否穷尽的问题:就是指一个选言命题的选言肢是否考虑到了某一事物情况的各种可能情况的问题。若是,则选言肢已穷尽,反之,选言肢未穷尽。

例如:①该死者或者是自然死亡,或者是非自然死亡(选言肢已穷尽)

②该死者或者是自杀,或者是他杀(选言肢未穷尽)

③本案作案人或者是张三,或者是李四(无法确知选言肢是否穷尽)

④本案作案人只能或者是张三,或者是李四(假定选言肢已穷尽)9.关于析取引入律(附加律)

根据选言命题的逻辑性质(真值表),若已知p为真,则可知(p∨q)必然为真。因此,由 p 真可必然推出(p∨q)必真,亦即: ∵p真,∴(p∨q)必真 用符号公式表示,即为: p→(p∨q)

现代逻辑称为“析取引入律”或“附加律”,该公式只具有逻辑真值方面的必然性,通常不符合人们的直觉和常理。

五、假言命题(hypothetical proposition)1.定义

假言命题:就是断定两种事物情况之间存在某种条件制约关系的命题,亦称条件命题(conditional proposition)。

例如:① 如果张×是本案案犯,他就会使用引爆装置;

② 只有为着保卫祖国而战,才能打败侵略者。

③ 当且仅当王××是党员,他才要缴党费。2.逻辑结构

(1)逻辑变项:假言肢(前件和后件)前件(antecedent):表示某种条件(或原因)的假言肢,记为“p”; 后件(consequent):表示依赖于某种条件的推断(或结果)的假言肢,记为“q”。例如:欲写相思(q),除非天样纸(p)(2)逻辑常项:假言联结词

蕴涵词:

如果……那么……

逆蕴涵词:

只有……才……

等值词:

当且仅当……才…… 3.客观事物情况间的条件制约关系

3.1.充分条件(Sufficient condition)“有之必然”

两种事物情况p和q,有p就必有q,则p就是q的充分条件,二者之间具有充分条件关系。例如:

磨擦(p),生热(q)

天下雨(p),露天的地面湿(q)充分条件的实质在于:

仅仅有这一条件就足以出现某一结果,无须考虑别的条件 3.2.必要条件(necessary condition)“无之必不然”

两种事物情况p和q,若无p就必无q,则p就是q的必要条件,二者之间具有必要条件关系。

例如:

有空气(p),有生命(q)

有作案时间(p),作案(q)必要条件的实质在于:

没有这一条件就绝不会出现某一结果 3.3.充(分必)要条件

(sufficient and necessary condition)“有之必然,且,无之必不然”

两种事物情况p和q,若有p必有q,且,无p必无q,则p是q的充分又必要条件,p与q之间具有充分必要条件关系。例如:

x能被2整除(p),x是偶数(q)

② 张三是党员(p),张三要缴党费(q)3.4.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 “有之未必然,无之未必不然”

两种事物情况p和q,若有p未必有q,且,无p未必无q,则p既不是q的充分条件,也不是q的必要条件。

例如:

吸烟(p),患肺癌(q)

② 甲爱吃辣椒(p),甲是重庆人(q)4.假言命题的类型

由于事物情况间的条件关系有三种,相应地,假言命题也有三种,即:

(1)充分条件假言命题

(2)必要条件假言命题

(3)充要条件假言命题 主要介绍前两种类型。5.充分条件假言命题 5.1.定义

充分条件假言命题:断定前件是后件充分条件的假言命题。

例如: ① 如果没有毛泽东,中国人民还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长时间。

② 如果我有翅膀,我就能飞。

③ 如果给我一根杠杆,我就能把地球撬起来。5.2.典型模式

如果p,那么q;

p→q 现代逻辑称“蕴涵式”(implication),因而充分条件假言命题也被称为“蕴涵命题”。

5.3.常见非标准语句表达式

(1)“只要p,就q”句式表达(p→q);例如:只要举报人反映的情况属实,被告就有受贿行为。(2)“p,就(要)q”句式表达(p→q); 例如:(你)要想取得好成绩,你就要努力。……就……

再如:本案作案人(如果)不是张三,(那么)就是李四 若 令 p=本案作案人是张三,q=本案作案人是李四,则 其逻辑形式为:(~p→q)

(3)“假如p,则q” 等句式表达(p→q);

例如:假如语言能够创造物质财富,那么最夸夸其谈的人就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斯大林)(4)“若p,则q”句式表达(p→q)。

例如:①若固守不变,则是墨守成规。

②谁若不爱美酒、女人和歌,他就终身是个大傻瓜。(马丁·路德)5.4.充分条件假言命题的真值表及其逻辑性质

★有之必然①②③④p++--q+-+-p →q+-++p→q+--

由上表可知:一个蕴涵命题为假,当且仅当其前件真而后件假。(下图)

并联电路(p→q)p①②rq③④p++--q+-+-p→q+-++

课堂练习

◆若已知(A ∧B)→C为假,则可知:+++--①(A ∧B ∧~C)为(++-++-+-+±+);)。);②(~B ∨~C)为(③(~C →D)为(+-±

5.5.充分条件假言命题的负命题与蕴涵否定等值律

并非“如果p那么q”根据定义充分条件假言命题的负命题及其等值命题根据真值表(第2行)“如果p那么q”是假的~(p→q)P是真的,并且,q是假的(p∧~q)并非“只要你去请她就会来”←→虽然你去请,她也不会来

真值表为

p→qp①②③④q+-+-p→q+-+++--“如果p,那么q”是假的 ++--等值式“~(p→q)←→(p∧~q)”称为“蕴涵否定等值律”,简称为“蕴否律”。根据蕴否律,则有:

~(~A→B)←→(~A∧~B)

~(A→~B)←→(A∧B)

……

课堂练习:

某人涉嫌一刑事案件而受到指控。法庭辩论中,检察官与辩护律师有如下辩论:

控方:如果被告人作案,则他必有同伙

辩方:这不可能。5.6.蕴涵析取等值律

~(~(p→q))(p∧~q))~(据据双★等值式两边同时否定,等值式不变★德摩否根律律(p→q)本案作案人不是张三,就是李四等值于(~p∨q)本案作案人或者是张三,或者是李四←→

蕴析律,也可借助于真值表得到说明:

p①②③④q+-+-~p--++p→q+-++~p∨q++--+-++(p→q)≡(~p∨q)根据蕴析律,则有:(p→~q)←→(~p∨~q)(p∨q)←→(~p→q)

……

上面的等值式表明,蕴析律有如下规律: 假言前件互否,假言后件相同; 蕴涵变析取,析取变蕴涵。例如:

“或者赵×不是本案作案人,或者钱××不是本案作案人” 等值于

“如果赵×是本案作案人,那么钱××就不是本案作案人” 6.必要条件假言命题 6.1.定义

必要条件假言命题:断定前件是后件必要条件的假言命题。例如:

①只有绝大多数国家通力合作,才能阻止恐怖主义的蔓延;

②只有认真分析被告人口供,才能发现案件的疑点。6.2.典型模式

只有p,才q;

p ← q(p←q)称为“逆蕴涵式”(inverse implication)或者“反蕴涵式”(anti-implication),因而必要条件假言命题也称为“逆蕴涵命题”或者“反蕴涵命题”。6.3.常见非标准语句表达式

(1)“除非p,才q”句式表达(p ←q);例如:

① 除非你去请她,她才会来;

② 除非你去请她,否则,她不会来;

③ 她不会来,除非你去请她。若 令 p=你去请她,q=她会来,则上述①、②、③语句所表达命题的逻辑形式均为:(p ← q)(2)“必须p,才q”句式表达(p←q);43

例如:

① 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马克思)

② 中国的社会必须经过这个革命,才能进一步发展到社会主义的社会去。(毛泽东)(3)“p,才q”句式表达(p←q); 例如:

① 年龄未满23周岁,且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才能录用为本公司职员;

② 敢拼才会赢。

(4)某些“不p,不q”句式可表达(p←q)

“不p,不q”句式的逻辑涵义(4-1)某些“不p,不q”句式不表达命题,仅表达负概念,相当于“不pq”; 例如 :

① 不清不白

== 不清白

② 不干不净 == 不干净

(4-2)

某些“不p,不q”句式 表达联言命题,相当于(~p∧~q)例如:

① 不闻不问 =(不闻 ∧ 不问)

② 不吃不喝 =(不吃 ∧ 不喝)

③ 不读书,不看报 =(不读书 ∧ 不看报)(4-2)某些“不p,不q”句式表达假言命题 例如:

① 不破不立;

② 不入虎穴,焉(不)得虎子;

③ 没有共产党,没有新中国。

对例③而言,若令 p = 有共产党,q = 有新中国,则其逻辑形式为:

~p→~q

或者

p←q 值得注意的是:

③ 没有共产党,没有新中国;

④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是有区别的。类似地,还有:

⑤ 没有女人,就没有爱情,既没有母亲,也没有英雄(普希金)这是一个充分条件假言命题,不能分析为必要条件假言命题。6.4.必要条件假言命题的真值表及其逻辑性质

★无之必不然p①②③④++--q+-+-p←q++-+p←q--+、由上表可知:一个逆蕴涵命题为假,当且仅当其前件假而后件真。

串联电路(p←q)prqp①②③④++--q+-+-p←q++-+

6.5.必要条件假言命题的负命题与逆蕴涵否定等值律

并非“只有p,才q”根据定义★必要条件假言命题的负命题及其等值命题根据真值表(第3行)“只有p,才q”是假的~(p←q)P是假的,并且,q是真的(~p∧q)并非“只有你去她才去”←→虽然你不去,但她也要去6.6.逆蕴涵析取等值律

~(~(p←q))(~p∧q))~(据德摩根律 据双★等值式两边同时否定,等值式不变★否律(p←q)逆蕴析律,也可借助于真值表得到说明:

(p∨~q)q+-+-~q-+-+p←q++-+p∨~qp①②③④++--++-+(p←q)≡(p∨~q)

根据逆蕴析律,则有:(~p←~q)←→(~p∨q)

(p∨q)←→(p→ ~ q)

……

左侧的等值式表明,逆蕴析律的规律是: 假言前件相同,假言后件互否; 逆蕴涵变析取,析取变逆蕴涵。

例如:“或者赵×不是本案作案人,或者钱××不是本案作案人” 等值于

“只有赵×不是本案作案人,钱××才是本案作案人”

课堂练习■■■■■■■■■■■~(p∧q)←→(~p∨~q)◆若“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是事实,则下列一定是事实的有(③④⑦⑩)。①或可得熊掌,或可得鱼①(q∨p)②鱼和熊掌皆不可得②(~p∧~q)③如果熊掌可得,则鱼不可得③(q→~p)④只要鱼可得,则熊掌不可得④(p→~q)⑤如果熊掌不可得,则鱼可得⑤(~q→p)⑥如果鱼不可得,则熊掌可得⑥(~p→q)⑦只有鱼不可得,熊掌才可得⑦(~p←q)⑧只有熊掌可得,鱼才不可得⑧(q←~p)⑨只有鱼可得,熊掌才不可得⑨(p←~q)⑩只有熊掌不可得,鱼才可得⑩(~q←p)令p=鱼可得,q=熊掌可得

7.“蕴涵”与“逆蕴涵”之间的等值关系

7.1.前、后件易位,逻辑常项互换,二者等值:

①(p→q)←→(q←p)

②(p←q)←→(q→p)

7.2.前、后件同时否定,逻辑常项互换,二者等值:

③(p→q)←→(~p←~q)

④(p←q)←→(~p→~q)

7.3.前、后件同时否定再易位,逻辑常项不变,二者等值:

⑤(p→q)←→(~q→~p)

⑥(p←q)←→(~q←~p)

课堂练习■■■■■■■■■~(~p∧~q)◆“本案不可能既不是图财害命,也不是奸情杀害”等值于(②④⑤⑦⑧)。①本案既是图财害命,又是奸情杀害①(p∧q)②本案或者是图财害命,或者是奸情杀害②(p∨q)③如果本案是图财害命,就不是奸情杀害③(p→~q)④只要本案不是奸情杀害,就是图财害命④(~q→p)⑤只有本案是图财害命,才不是奸情杀害⑤(p←~q)⑥只有本案不是图财害命,才是奸情杀害⑥(~p←q)⑦如果本案不是图财害命,就是奸情杀害⑦(~p→q)⑧只有本案是奸情杀害,才不是图财害命⑧(q←~p)若令p=本案是图财害命,q=本案是奸情杀害则题干可用公式表示为:~(~p∧~q)

8.关于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命题 8.1.定义

(p←→q)≡df.((p→q)∧(p←q))

充分必要条件假言命题的实质,在于它是充分条件假言命题和必要条件假言命题的合取。8.2.常见语句表达式

(1)“如果p那么q;并且,只有p才q”句式可表达pqp←→q充要条件假言命题,例如:

+++①只要x能被2整除,x就是偶数;且,只有x能被

2+--②整除,x才是偶数

-+-③(2)“如果p那么q;并且,如果q那么p”句式可表达充要条件假言命题,例如:--+④寡欲则心清,心清则寡欲。(冯曦晴:《颐养诠要》)(3)“如果p那么q;并且,如果非p那么非q”句式

p可表达充要条件假言命题,例如: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q

六、多重复合命题 1.定义

多重复合命题:至少有一个肢命题为复合命题的复合命题。

例如:如果自己不督促自己、自己不严格要求自己,那么即便请一百位老师来管束你,他们也是无能为力的。

——([苏]A·苏霍姆林斯基)这就是一个多重复合命题。2.逻辑结构

(1)逻辑变项:肢命题(2)逻辑常项:联结词

主联结词:整个命题的逻辑联结词,它决定着整个命题的逻辑性质和逻辑特征。从联结词:肢命题中的逻辑联结词。例如:

(p∨q)→r →是主联结词

∨是从联结词

实例分析

(A→(B→C))∧((D∧E∧F)→(B→G))

如果民主党能够坚持反对派立场,那么一旦共和党的政策失败,民主党就有资本取而代之。反之,如果一味追赶政治潮流,跟着民意测验走,与布什划不清界限,那么即使布什的政策不得人心,民主党也最多不过是个同谋。

3.主要类型

(1)联言型多重复合命题(……)∧(……)

(2)选言型多重复合命题(……)∨(……)

(3)充分条件假言型多重复合命题(……)→(……)

(4)必要条件假言型多重复合命题(……)←(……)

■■■■■■■■■(A∧B)→C◆“若x、y都是奇数,则x+y是偶数”这一命题等值于④⑧()。①(A∧B)∧~C①x、y都是奇数,且,x+y不是偶数②~(A∧B)∧C②x、y不都是奇数,且,x+y是偶数③x+y不是偶数,或者,x、y都是奇数③~C∨(A∧B)④x、y不都是奇数,或者,x+y是偶数④~(A∧B)∨C⑤若x、y都不是奇数,则x+y不是偶数⑥若x、y不都是奇数,则x+y不是偶数⑦若x+y不是偶数,则x、y都不是奇数⑧若x+y不是偶数,则x、y不都是奇数⑤(~A∧~B)→~C⑥~(A∧B)→~C ⑦~C→(~A∧~B)⑧~C→~(A∧B)课堂练习若令A= x是奇数,B =y是奇数,C= x+y是偶数则题干可用公式表示为:(A∧B)→C4.关于法律命题的基本模式

法律规范,总是表现为不同语句形式或命题形式,其总体的也是最基本的模式为:假设句。如果p,那么q行为模式(行为的构成要件)后果模式(行为的法律效果)

法律逻辑学讲义

(五)第五讲 命题论 关于模态命题与规范命题的逻辑知识

一、模态命题概述 1.模态与模态命题 1.1.模态(modal)

“模态”一词是英语modal的音译,modal含有形态、样式以及形式等意思。模态有狭义和广

义之分:

(1)狭义的模态是指事物或认识的必然性和可能性这类性质。狭义模态总是涉及一个命题的真假,所以又称为真值模态(或真势模态)。

(2)广义的模态除“必然”与“可能”外,还包括“知道”、“相信”、“应该”、“允许”、“过去”、“现在”、“将来”等性质或状态。1.2.模态命题

模态命题(modal proposition):就是包含有“必然”(necessity)、“可能”(possibility)、“必须”(must)、“应当”(should)、“禁止”(forbidden)、“允许”(permission)等模态词(modality)的命题。

例如:

① 新事物必然取代旧事物;

② 明天可能要下雨;

③ 公民必须依法纳税;

④ 禁止种植毒品原植物;

⑤ 允许被告人上诉。2.模态命题的逻辑结构 逻辑变项:肢命题

逻辑常项:模态词(modality),现代逻辑称为模态算子(modal operators)。真值模态词(简称“模态词”):具有真假值意义的模态词,即“必然”、“可能”等。规范模态词(简称“规范词”):具有行为规范意义的模态词,有“必须”、“禁止”、“允许”等 3.模态命题的种类

(1)真值模态命题:包含有真值模态词的命题,常简称为模态命题。例如:

买彩票的人都可能中五百万

(2)规范模态命题:包含有规范词的命题,简称为规范命题。例如:

醉酒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二、真值模态命题

1.种类、典型模式、符号表达式及常见非标准句式 类型典型模式符号式必然p□p非标准句式①一定p;②p是必然的必然肯定命题必然否定命题或然肯定命题或然否定命题必然非p□~p①一定不p;②必然不p可能p◇p①p是可能的;②也许p①可能不p;②也许不p可能非p◇~p

2.模态方阵(真值模态命题间的对当关系)

□p差等关系反对关系□~p系差等关系关盾矛盾矛关系◇p 下反对关系◇~p

3.模态等值式(真值模态命题的负命题及其等值命题)(1)~(□p)

←→

◇~p

(不必然p,不一定p)

(可能不p)(2)~(□~p)

←→

◇p

(不必然不p,不一定不p)

(可能p)(3)~(◇p)

←→

□~ p

(不可能p)

(必然不p,一定不p)(4)~(◇~p)

←→

□ p

(不可能不p)

(必然p,一定p)

三、规范命题 1.定义

规范命题(deontic proposition),亦称道义命题或义务命题,就是包含有规范词,反映指导和约束人们行为准则的命题。例如:

①合议庭成员必须是单数;

②严禁以刑讯逼供方式获取证据;

③未成年人犯罪的可以从轻处罚。2.规范命题的逻辑结构

从逻辑结构上看,任何规范命题都包括两个部分: ①关于行为本身的描述,称为行为规定(逻辑变项)②关于行为规定的执行方式,即规范词(逻辑常项)例如:

现役军人的配偶要求离婚,须得军人同意 逻辑常项: “必须”

逻辑变项:“现役军人的配偶要求离婚获得军人同意” 若以

A 表示

逻辑变项(行为规定)

表示

逻辑常项(规范词)则 规范命题的逻辑形式为: △ A 其中:

逻辑变项 A,可以是简单命题,或者复合命题;

逻辑常项 △,可以是“必须/应当”、“禁止”或者“允许/可以”等。3.规范命题的真值

规范命题不同于经典的描述命题,不具有经典命题那样的真假值。

(1)从实证法学(分析法学)的观点看,行为规范只具有有效或无效的性质(“恶法亦法”);(2)从自然法学的观点看,行为规范具有妥当或不妥当、良法或恶法的性质(“恶法非法”)。在不太严格的意义上,逻辑学常把规范命题的有效与否、妥当与否视为其“真假”值,但须注意的是:二者终究有着本质上的差别。4.规范命题的分类

按照不同的标准,可对规范命题进行不同的分类:

如何上好法律逻辑学课 篇3

【关键词】法律;法律逻辑学;教学方法

当前,法学教育困惑于怎样提高学生的法律思维能力,法律逻辑学教学困惑于怎样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法律思维训练。对此,本文结合讲授法律逻辑学的体会,总结一些法律逻辑学的教学方法,就教于同仁。

1.强调逻辑自律意识,重视逻辑思维

人从2岁左右就开始逻辑思维,在成长的过程中,逻辑思维能力不断提高,但是逻辑自律意识淡薄却是大家的通病。有一些人,我们不能说他逻辑思维能力欠缺,但在写论文、教材、专著中,在讲话、演讲、辩论中,在处理一些重要问题时,却犯了一些不该犯的简单错误。老师要告诉学生:出现逻辑错误只是作者和编辑缺乏逻辑自律意识的结果,我们更应该培养和提高自己的逻辑自律意识,把自发的逻辑思维转变为自觉的逻辑思维。这是学习法律逻辑学的第一个目的。

2.用法律逻辑学理论思考,提高学生法律思维能力

法律思维由法律思维形式和法律思维内容组成,法律思维形式和法律思维内容相互依存,但又具有相对独立性。法学专业课讲授法律思维内容,法律逻辑学讲授法律思维形式,各有侧重,但在培养和提高法科大学生的法律思维能力,对学生进行法律思维训练时,法律思维形式和法律思维内容彼此相依,形式离不开内容,内容也离不开形式。法律逻辑学教学中融入法律思维内容,法学专业课讲授时注意法律思维形式、方法和规律,将会大大提高学生的法律思维能力,实现法学教育的目标。尽管法律逻辑学没有探讨法律的逻辑,但它告诉我们批判性地分析法律的逻辑。后一种逻辑理性地看待前一种逻辑的现有观点,思考其未来走向。

3.以法律逻辑学的角度分析案件,让学生产生学习期望

“案件分析是指对案件事实进行分解、条理剖析,并提出应如何适用实体和程序法律意见的活动。”案件分析是法学专业教育中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案件分析在于揭示案件中的法律理由,包括事实根据、法律依据和二者在法律上的逻辑结合。事实和法律都是由概念组成命题,由命题进一步组成推理,以此来论证法律理由。所以,案件分析也可以从概念、命题和推理入手。

4.提问式教学,使学生学会思考

提问式教学法,又称苏格拉底式教学方法,是老师不断向学生提出问题,务求达到学生被穷追猛问,难以招架的地步。其目的是促使学生思考,通常不会问问题的人,也就不会发现问题,不会提出问题。因此,要在不断的提出问题的过程中,促使学生不仅会回答问题,更主要的是会注意问题、发现问题、并以适当的方式提出问题。不断提问的方式可以启发学生的思路,鼓励学生们积极思索,互相反馈信息,并与教师沟通,在提问、反问、自问自答、互问互答中,探求解决问题、难题的路径与方法。

5.课堂辩论,引用事例,设计游戏,激发学生的兴趣

法律逻辑学是一门研究法律思维的形式、规律和方法的工具性学科,学好它对于我们的法律学习、司法实践大有裨益;同时,它又是一门交叉学科,高度抽象的逻辑学学科溶入具体的法学学科,概念多、规则多、符号多、公式多,法科学生学起来有一定难度。鉴于课程的抽象性和应用性,有必要设计一些课堂游戏,活跃课堂气氛,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例如,请学生们课后研读法律条文,寻找三个相关法律条文,编造“两个事实与一个谎言”,上课时,请其他同学判断那一个是谎言;讲法律概念时,请学生用三个词语编一段故事;讲推理时,做“谁是作案者”、“故事接龙”的推理游戏等。

6.辩证的讲解逻辑学的知识,寻找法律的生命

对思维形式和思维规律可以从不同的视角加以研究,因而逻辑学本身是一个庞大而又多层次的学科体系,如今人们通常把逻辑学分为普通逻辑、辩证逻辑。普通逻辑形成最早,它侧重于静态地研究思维形式的逻辑结构及逻辑规律,研究单向的思维;辩证逻辑研究动态的思维,研究多向的思维;恩格斯说“普通逻辑和辩证逻辑就象初等数学和高等数学的关系”。辩证逻辑思维时针对某一方面的论述同样要遵守普通逻辑思维的形式和规律。在通常情况下,对于简单案件,人们使用普通逻辑思维就可以了,但对于复杂案件,必须使用辩证逻辑思维才可以维护法律的正义。毕竟,人类已经进入辩证逻辑思维时期。

法律离不开逻辑,法律的长足发展要求每一个法律人思考逻辑、应用逻辑,寻找法律的逻辑。法律逻辑学还是一个不成熟的学科,它的成熟需要逻辑学者和法学学者的共同努力,这也是法律发展的要求。 [科]

【参考文献】

[1]陈颖.浅论法律思维与法学教育的关系[J].嘉兴学院学报,2003(S1).

[2]张君平,刘华平,张禹行.“活法”思维教学法在法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8(04).

法庭辩论中法律逻辑的运用 篇4

关键词:法庭辩论,法律逻辑,运用

一、独立证明法

独立证明法就是通过确立证据的真实性, 进而直接推导出论题的真实性的论证方法, 即所谓的三段论。在法庭论辩中, 我们可以用法律条文规定的罪状或者有关罪名的概念定义为大前提, 用证据确凿的犯罪事实为小前提, 并将两者加以对照, 从而得出被告人的行为构成该罪的结论。例如:在押犯王某故意伤害一案, 因被告人在劳动中不服管教, 看守人员打了被告臀部一下, 过后, 被告持锹将看守人员砍伤。庭审中, 被告人辩解自己的行为属正当防卫。公诉人当即引用刑法关于正当防卫的规定, 指出:正当防卫必须是对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才能实施, 对于对方不会造成伤害后果的行为及已经停止的侵害行为, 都不能采用正当防卫的合法进攻手段。该案中, 看守人员只是在管教被告人, 不存在正在进行不法侵害, 而且被告人是在“过后”出于泄愤报复的动机砍伤对方, 不是正当防卫行为, 实属故意伤害的犯罪行为。这一发言结构严谨, 掷地有声, 完全批驳了被告人的辩解。

二、反证法

反证法是用论据证明与论题相矛盾的判断假, 再根据排中律, 进而推出论题真。

反证法证明过程, 可用公式表述如下:

求证:P真

设:非P真

证明:如果非P真, 那么Q真;

并且:Q不真

所以:非P不真 (即非P假)

根据排中律:所以P真。

如一强奸案, 被告人某天晚上乘邻居某女丈夫不在家, 从窗户侵入某女室内, 利用某女熟睡之机将其强奸。经查证, 某女短裤及阴道内精液系被告所留, 因某女系在熟睡中被奸, 不能叙述被奸的具体情节, 而被告又拒不供认强奸事实, 辩称自己与某女是通奸, 并且与某女是事先约好的。法庭辩论中, 公诉人即运用了反证法, 先假设了被告与某女通奸, 据此设定了一个充分必要条件的假言判断:如果被告人与某女为通奸且事先有约, 那么某女必然为被告留门 (这是规律也是常理) 。然后, 公诉人根据现场勘查情况, 证明被告人系翻窗而入, 窗棱被扳断, 某女家中门锁着, 得出了某女根本没留门, 所以公诉人推出被告与某女不是通奸的结论。该案要么为通奸, 要么为强奸, 两者必有一真, 根据排中定律, 推出了被告人系强奸。

三、淘汰法

淘汰法, 又叫选言证法。这种方法是把论题断定的情况作为可能情况中的一种, 与其余可能情况并列构成选言判断, 然后用论据证明论题之外的其余那些选言均不能成立, 通过否定肯定式选言推理, 进而确定论题的真实性。

淘汰法的证明过程, 可用公式表述为:

求证:P真

证明:或者P真, 或者Q真, 或者Y真

已知:Q假, 并且Y假

所以P真。

例如某伤害案, 辩护人指出有多人对被害人进行殴打, 仅认定被告人致被害人重伤是毫无道理的。公诉人巧妙地运用了淘汰法, 指出:这起故意伤害案中, 确实有多人对被害人进行殴打。因此造成被害人重伤至少有三种情况:第一, 被害人自伤。第二, 其他造成。第三, 被告人故意用水果刀致被害人重伤。而根据证人证言和法医鉴定, 排除了被害人自伤的情况, 并且根据法医鉴定, 造成被害人重伤的直接原因是用锐器刺中肺部所致, 经调查, 除被告人使用锐器 (水果刀) 外, 其他参与殴打的人, 都是使用木棒之类钝器, 不可能造成锐器伤, 因此, 也排除了其他人造成的情况, 仅剩下被告人故意用水果刀致被害人重伤的情况, 从而有力地批驳了辩护人的观点。

四、直接反驳法

直接反驳法就是引用论据直接确定某个判断虚假或真实性可疑的论证方法。运用这一方法要认真分析对方观点错误的实质, 直接反驳的力量在于抓住实质, 攻其要害, 切忌无的放矢或乱扣帽子。例如李某抢劫案中, 辩护人提出李某没有实施暴力, 紧紧扬了一下拳头, 被害人就将物品留下了, 故李某不构成抢劫罪。显然, 辩护人的观点是错误的, 此案的实质即被告人李某是否使用了暴力。因而, 公诉人运用直接反驳法指出:抢劫罪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 以暴力威胁或者其他方法强行将公司财务抢走的行为。被告人对被害人扬了一下拳头, 就是一种暴力胁迫的一种行为表示, 完全符合抢劫罪的构成特征。因此, 被告人李某构成抢劫罪无疑, 辩护人哑口无言。

五、归谬法

归谬法是先假定被反驳的判断为真, 并且以这一被反驳的判断作为充分条件假言判断的前件, 由此引出推断, 而此推断又明显荒谬或推断与已知事实或科学原理相矛盾, 说明推断不能成立, 从而证明了被反驳的判断假。例如:李女与陈男通奸, 被李的婆婆发现, 陈为灭口, 当即将李的婆婆掐死。李协助陈伪造现场后将陈放走, 李被指控有包庇罪。在法庭辩论中, 辩护人提出李的行为不构成包庇罪。因为刑法未将伪造现场的行为明文规定为犯罪, 针对这一辩护意见, 公诉人指出:伪造现场只是一种具体的犯罪方式, 按照辩护人的逻辑, 某种具体行为只要法律无明文规定的就不能认定有罪, 那么, 用手掐死人是什么行为在法律中也没有规定, 难道陈就不构成杀人罪吗?这里公诉人用的就是“以退为进, 引人荒谬”的归谬法, 使辩护人的观点不攻自破。

法律逻辑教与学 篇5

法律逻辑教与学

目前的法律逻辑教学应配合法学素质教育和职业教育进行以下必要改革:应明确法律逻辑教学对象主要为法学院学生、法官、检察官和律师等法律职业人员;应紧紧围绕训练法律人的法律思维方式来选择教学内容,突出办案思维的逻辑和大陆法系法律推理模式;教学方法宜采用案例教学法或苏格拉底问答法,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作 者:缪四平MIAO Si-ping 作者单位:华东政法大学,人文学院,上海,200042刊 名:重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CHONGQ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年,卷(期):200721(7)分类号:B81 D90-051关键词:法律逻辑 反省性思考 批判性思维 案例教学法 苏格拉底问答法

法律逻辑 篇6

许云鹤案由:2009年10月21日上午,许云鹤驾车沿天津市红桥区红旗路由南向北行驶,在行驶到红星美凯龙家具装饰广场附近时,恰巧看见王老太由西向东跨越路中心的隔离栏,后王老太倒地受伤。王秀芝随即打电话给家人,声称其被车撞倒;而许云鹤则坚称自己并未撞到王秀芝。2010年12月15日,王秀芝将许云鹤告上法庭。2011年6月16日,天津市红桥区人民法院就此案作出一审判决,王秀芝跨越道路中心的隔离栏属于违法行为,对事故的发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许云鹤被判决承担40%的民事责任,赔偿王老太108606.34元,其中包括残疾赔偿金87454.8元。法院判决许云鹤须为王秀芝的伤残负责的主要理由是“假设被告在交通队的自诉和在法庭的陈述成立,即双方并未发生碰撞被告,系自己摔倒受伤,但被告在并道后发现原告时只有4、5米,在此短距离内作为行人的原告突然发现被告车辆向其驶来必然会发生惊慌错乱,其倒地定然会受到驶来车辆的影响”。

该判决引起全国舆论一片哗然,纷纷认为该份判决书再次宣告“好人不能做”,是南京彭宇案的翻版。在“许云鹤案”的判决书中,法官依据日常生活经验推理,认定原告是因发现向其驶来的被告车辆引起的惊慌错乱而倒地。此种“惊吓论”是引发舆论哗然的主要原因。本文依据法理精神,认真分析许云鹤案的判决书中的法律逻辑错误,以明辨是非。

一、不符合民事诉讼法谁主张谁举证的基本原则

在本案中,由于原告主张被告撞了原告,那么按照民事诉讼法“谁主张谁举证”的基本原则,应该由原告提供证据支持其主张。如果原告不能提供证据证明其主张,按照证明责任规则,就应当承担举证不能的不利结果。

一审判决说:“根据原告提交的相关证据以及本院自人民医院的调查笔录,天通司法鉴定中心出具的情况说明,本院无法确认被告车辆与原告发生接触,也无法排除被告车辆与原告发生接触。”

从逻辑上看,由于无法确认被告车辆与原告发生接触,也无法排除被告车辆与原告发生接触,那么就不能推定是“撞了”或是“没撞”;否则,就会犯“诉诸武断”的逻辑错误。正确的逻辑结论只能是“撞了”或“没撞”的案件事实真伪不明。也就是说现有证据就不能证明被告撞了原告,也不能证明被告没有撞原告。那么,按照证明责任规则,原告就应当承担对其不利的结果,即应当就此认定被告撞了原告这一原告主张不成立,因而其进一步主张的被车辆碰撞造成损害的事实也不能成立。所以,在此法律事实基础上,法院应当直接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

二、本案的交通事故定性不当

一审判决说:《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安全法》第一百一十九条规定:“交通事故是指车辆在道路因过错或者意外造成的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事件”,依法规定,车辆与行人是否发生物理接触并不影响交通事故的成立,假设被告在交通队的自诉及法庭的陈述成立,即双方并未发生碰撞,原告系自己摔倒受伤,但被告在并道后发现原告时距离原告只有4、5米,在此短距离内作为行人的原告突然发现被告车辆向其驶来必然会发生惊慌错乱,其倒地定然会受到驶来车辆的影响。综上、原、被告之间是否发生物理接触,本案纠纷都属于交通事故争议,受《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调整。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安全法》第一百一十九条第(五)款之规定,交通事故的发生原因包括“过错”和“意外”两种情况。过错,即主观过错,是主观故意和主观过失的合称,是指人对某事物的发生所持的心理状态。而意外,是出于不能抗拒或者不能预见的原因引起的客观情况。

在本案中,被告的车辆是在道路上正常行驶,并道也是正常驾驶行为,因此,被告的车辆在道路上是没有过错的。那么,从被告方面看,本案被认定为交通事故就只能是因被告的车辆在道路上发生意外了。那么,没有发生车辆失控,没有被其它车辆等外力突然撞击和自然灾害等意外,也就是说没有被告和第三者均未发生意外事件。发生的事件是原告违法翻越道路隔离栏,在翻越过程中发现了向其驶来的被告之车辆而“受到惊吓”,发生了“倒地”的结果。显然,原告违法翻越道路隔离栏是其自主行为,是其故意,而不是意外;作为心智健全的成年人,原告应该能够预见翻越隔离栏时有可能摔倒,即使是年轻人都有可能自己摔倒,作为年老体弱的原告就更可能自己摔倒了,因此,翻越道路隔离栏时因自己摔倒而倒地是可以原告可以预见的,而且,由于原告可以不翻越也不应该翻越,同时也没有外力强迫其翻越,所以原告的翻越行为是可以抗拒的,因此,不是意外;在翻越过程中发现了向其驶来的被告之车辆也不是意外,而是正常情况,不是这辆车驶来,就可能是另一辆车驶来,原告应该能够预见到在翻越过程中会发现向其驶来车辆。至于恰好发现被告的车辆则属于偶然,由于被告的车辆是普通车辆,其本身并无特别的令人惊骇之处。因此,如果说原告受到惊吓,也不能说发现被告的车辆就受惊吓,而发现别的车辆就不受惊吓。

至于说受到惊吓而倒地,则因惊吓而倒地是法官推测的原告的个人主观感觉,并无证据支持,而且下一节将指出其推理过程存在“遗漏选项”的逻辑错误。

综上所述,在本案中,被告车辆既没有发生过错也没有发生意外。因此,尽管发生了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事件,本案也不属于交通事故。所以,一审判决的交通事故定性不当。

三、原告倒地与被告的因果关系论证存在逻辑错误

一审判决说:被告在并道后发现原告时距离原告只有4、5米,在此短距离内作为行人的原告突然发现被告车辆向其驶来必然会发生惊慌错乱,其倒地定然会受到驶来车辆的影响。这就是说向原告驶来的车辆对原告造成的惊吓与原告倒地存在必然的因果关系。

我们知道,法律中的因果关系应是直接因果关系。这是因为一旦将因果关系扩大到间接因果关系,那就存在很大问题,从而导致不当判决。按照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上的事物都是有普遍联系的。于是,如果你不小心打了一个喷嚏,那么,法官就可以用蝴蝶效应来推定你打的喷嚏与汶川大地震存在间接因果关系,因而判决你对汶川大地震负责。这岂不是太荒唐吗?!所以,法律上的因果关系必须是直接的,而不能是间接的。

那么,惊吓与原告倒地之间是否存在直接因果关系呢?该案一审判决断定惊吓定然能吓倒原告,也就是说原告是因受到被告惊吓而倒地的。

但是,法官的这个直接因果关系推理在法律逻辑上是不周延的,原因如下:

(1)受到惊吓没有证据

在一审判决中,法官认定“惊吓”是原告倒地的原因,但是,没有证据支持这一认定,仅仅是法官的推测。所谓的“受到惊吓”有太强的主观性。我们很难有客观的标准来认定路上有行人摔倒时,什么范围内的对象应该对他的“受到惊吓”承担责任,因而,应该接受法院有关责任的判决。

(2)在某种特定环境中,是否“受倒惊吓”取决于个体心理素质的差异,一位心智正常的人应该能够判断自己是否适合到什么环境中去,如果不做这样的判断或判断错误,那么,即使“受到惊吓”,只要那个使自己“受到惊吓”的对方存在状态和方式合法合理也合情,就只能自己吸取教训,而不能要求对方赔偿自己这“受到惊吓”的损失。具体到本案中的原告,既然自主地违章横穿多车道的机动车道,翻越马路中间的隔离栏,我们就应该理解为她对行驶中的汽车并不像法官所认为的那样容易“受到惊吓”,而且原告也确实没有主张自己“受到惊吓”。

四、法官对原告倒地原因的推定不合逻辑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六十四条规定:审判人员应当依照法定程序,全面、客观地审核证据,依据法律的规定,遵循法官职业道德,运用逻辑推理和日常生活经验,对证据有无证明力和证明力大小独立进行判断,并公开判断的理由和结果。

因此,法官可以依据日常生活经验进行逻辑推理,但是,必须受逻辑规律和日常生活经验的约束。根据日常生活经验,原告倒地的原因既可能是“受到惊吓”,也可能是“绊倒”、“滑倒”等。

因此,认定“受到惊吓”是原告倒地的原因不能成立,从而原告倒地与被告之间不存在必然的因果关系。这样,因为缺乏直接因果关系将原告与被告受伤联系起来,所以就不能认定本案是一起交通事故。

五、认定原告承担交通事故次要责任不正确

前文已经充分论证本案不属于交通事故。在本节中,我们暂且假定本案属于交通事故,即使如此,本案一审判决柏高承担承担交通事故次要责任,从而承担40%的赔偿责任是不正确的。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规定: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不足的部分,按照下列规定承担赔偿责任:(一)机动车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由有过错的一方承担赔偿责任;双方都有过错的,按照各自过错的比例分担责任。(二)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没有过错的,由机动车一方承担赔偿责任;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有过错的,根据过错程度适当减轻机动车一方的赔偿责任;机动车一方没有过错的,承担不超过百分之十的赔偿责任。

第3节已经论证“受到惊吓”是原告倒地的原因不能成立,原告倒地与被告之间不存在必然的因果关系。从法理上的权利义务分配的角度,原告在实施违法翻越隔离杆的行为时,为了公共交通安全和自身的安全,应该负有谨慎行动以防止造成交通事故之义务。

因此,本案即使作为交通事故处理,应当在原告负全部责任的基础上,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第(二)款之规定,机动车一方没有过错,承担不超过百分之十的赔偿责任。

注意,一审判决是引用《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规定时遗漏了“机动车一方没有过错的,承担不超过百分之十的赔偿责任。”这在逻辑上犯下了“遗漏选项”的错误。

六、结论

综上所述,尽管原、被告之间是否发生物理接触不是交通事故的构成要件,但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安全法》第一百一十九条规定的交通事故构成要件的车辆在道路上的“过错”与“意外”均不存在,而且,法官在推定“原告倒地与被告之间存在必然的因果关系”的论证过程犯下“遗漏选项”的逻辑错误,其推定的“原告倒地与被告之间存在必然的因果关系”的事实不能成立。因此,本案不属于交通事故。

即使本案属于交通事故,由于在本次事故中,原告存在过错而被告没有过错,所以,不能以认定被告有责而承担次要责任,应该基于机动车一方没有过错,而承担不超过百分之十的赔偿责任。

所以,该一审判决结论无论如何都是错误的,不具有可接受性。

实际上,根据庭审掌握的基础事实是无法合乎逻辑地得出“原告与被告相撞”的推定事实;与此同时,也无法令人信服地推知“原告没有与被告相撞”。现代民事诉讼制度在分配证明责任方面的基本标准是“谁主张、谁举证”,由负责举证的那一方承担无法查清真相的不利后果。因此,在本案中,原告有义务证明被告存在侵权的客观过失。既然没有确凿的证据证明“原告与被告相撞”,法官又不能根据庭审掌握的基础事实是无法合乎逻辑地推定出“原告与被告相撞”,那么被告就不是案发事故的当事人,原告在违章横穿多车道的机动车道、翻越马路中间的隔离栏时至少存在“未尽谨慎注意义务”,原告就不得不承担对其不利的后果。

[1]国务院法制办公室.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安全法[M].法律出版社出版,2011.

法律逻辑 篇7

1 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下农地产权结构中出现的问题

1.1 农村土地产权制度与土地所有权不够明确

农村土地除了国家所有权外, 其他都归农村集体组织所有, 并由这一组织进行相应的经营及管理。在实际的发展运营过程中, 通常是由农村村委会进行统一的规划及管理, 按照人口进行土地的分配, 但是这一组织通常会忽略农民自身的经济来源, 从而导致土地产权及所有权不够明确[1]。

1.2 农村田地的分化趋于细碎化

随着经济建设进程的不断发展, 我国的农业土地产权制度制约了现代化新型农业经济发展进程, 使得农业用田逐渐呈现分散化。因为农业经济的发展形势较为单一, 所以农村无法对农田基础设施进行综合化的管理, 从而导致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出现“靠天吃饭”的问题。

1.3 农村土地逐渐呈现荒废化

近几年我国大力推行了城镇化的建设, 深化了农村经济发展的改革, 使得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逐渐的呈现工业化与城镇化。但是根据相关资料表明, 现如今, 我国很多农村地区的经济发挥仍然没有变化, 人口呈现老龄化, 缺乏劳动力, 土地呈现荒废化。随着国家劳动力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 农村经济水平得到提高, 因而导致了农村生产投入力度降低。

2 新型农村经营体系下农地产权结构的法律权益

新型的农业经营体制下农地产权管理制度的原则受到了农业用地产权制度的制约, 同时也是农地使用权及所有权的问题。主要问题就是农业用地财产与财产管理体系问题, 这也是农业用地管理制度中最重要的问题, 因为这一问题涉及到了土地产权的的规定与管理, 以及关于农村用地相关经济法规所属权的问题。采用合理的图例产权管理制度能够科学的分配农村土地资源, 这样既能改善农业生产要素的分配原则, 也能促使农村土地所有权趋于合理化。严格的规范农村土地的使用权与收益权, 能够有效的调整农地产权管理制度。根据我国《土地管理法》与《农村土地承包法》的相关规定, 只有完善农地的承包管理权以及住宅基地的使用权, 才能进一步的促进农村经济的综合发展。

深化农地产权制度改革, 可以确保农民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可以进一步的健全农村经营及管理制度, 明确农村用地的产权关系, 达到保护农民的目的。提升对农村土地的使用效率, 不仅能确保农村土地资源的合理化应用, 还能深化农业产业化改革。

3 新型农村经营体制下农地产权结构的法律逻辑

3.1 明确农地产权制度

农村用地产权指的就是农村土地的占有权、所有权、使用权以及处理权, 属于农民财产的主要权利。在贯彻落实土地集体所有权的同时, 应确保农民具有土地处理权以及使用权, 从而达到减少土地集体所有权的问题的目的, 加快农村土地流动要素的重组, 明确农村用地主体。

3.2 健全农村用地的法律法规

尽管我国制定了与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相关的法律法规, 但是在很多方面仍然存在着制约问。在征用农地时需要确保土地市场能够正常运行, 健全新型农村土地管理制度, 确保农民的合法权益, 面对相关问题应及时予以解决, 不能阻止农民进行土地交易, 不能减弱农民合法权益。

4 结论

当前我国的新型农村经营体系在土地产权制度方面存在着相关的问题, 因此需要了解产权结构, 明确土地所有权的主体, 确保土地等农业经济发展要素能够正常运行, 充分发挥农村经济市场中资源分配的合理化, 健全相关法律规定, 促使农村相关土地问题能够得到有效的解决。还需要创建完善的监督管理系统, 确保农民的合法权益, 并进一步的提升农村经济的发展进程。

参考文献

法律逻辑 篇8

一、法律规范中的伦理因素与实证因素

伦理因素是法律规范所追求善的社会理想, 但它并不表现于法律规范的外在形式, 而是法律规范的内在目标。因为法的本质是善的一种具体表达, 而这种善应来源于人的先天的理性和对现实经验的自我反思之中, 或者这两种观念结合的结果。善的概念属于伦理体系的范畴, 在亚里士多德的《尼各马可伦理学》:每一种技艺与研究, 同样地, 人的每种实践与选择, 都以某种善为目的。[1]在古罗马法中, 罗马法学家同样有类似法与善的关系的结论, 例如《法学汇编》, 第一章, 第一节, 第十一页 (保罗) :我们可以就不同的几个意义而谈法律:一个意义下的法律, 就是我们称之为永远公正与善的东西的那种法律, 那就是自然法。[2]在罗马法的理论中, 认为在善与自然法之间存在一种必然的对应联系。因此法的本质所体现的善的理念在某种意义上来说, 也属于伦理学的范畴, 而且这种伦理性与自然法的之间也存在密不可分的关系。

实证因素是法律为追求善的理想所采用的现实手段或方式。法的理想是善, 但理想的实现必须依靠现实的具体方式才能达到。凯尔森认为, 法律是社会组织所特有的一种技术[3]既然法律作为一种技术性的工具为社会所独有, 那么其产生必然是为了满足人类自身的需要。人类基于各种需要, 组成了社会;人类基于更高理想的追求, 创造了各种规则, 如法律, 习惯, 道德等。这些规则源于社会的需要, 并且是用来保证一种满意的生活方式。[4]法律作为规则的一种必定具有规则的基本的特点, 所以法律也是基于社会的需要产生, 也是基于人的需要。那么法律必然具有现实性的特点, 同时法律作为实现需要的方式, 也必然具有工具性的特点, 不然人类就无法实现需要。

二、法律规范中的两种因素在辩证逻辑下的理解

人类最常用的思维逻辑形式主要有两种, 一种是形式逻辑, 一种是辩证逻辑。形式逻辑主要是演绎逻辑, 其是亚里士多德在继承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演绎逻辑系统。[5]另一个是辩证逻辑, 辩证逻辑主要形成于黑格尔的辩证法, 辩证法为人类提供了深入研究世界的本质提供有力的思维工具。如果说形式逻辑主要是对事物的表面形式的分析的方法, 那么辩证逻辑就是对事物的实质内涵的深入研究的工具。

由于法律作为一种维护社会的秩序的工具, 并通过有序的社会实现一种善的理想。而人类主要是通过法律规范实现对有序社会的维持, 法律规范对人的各种类型行为作最基本的规定, 以保证社会的有序性。法律规范含有善的伦理性因素, 并以此作为其目标。但是对于目标的实现必须采用一种现实的手段方式, 而这种方式就是一种实证性的因素。伦理因素与实证因素作为理想与现实, 目标与手段并存在法律规范中。因此如果对法律规范的构成因素进行辩证逻辑的分析, 以现实与理想为标准, 把法律规范视作由伦理因素与实证因素的组成的, 而伦理因素与实证因素就成为法律规范中的一对矛盾体, 成为构成法律规范的辩证逻辑构成部分。

三、伦理因素和实证因素存在于具体法律规范举例

在我国《物权法》:第三十七条侵害物权, 造成权利人损害的, 权利人可以请求损害赔偿, 也可以请求承担其他民事责任。这本条文包含了一个法律规范, 这条法律规范明确了物权人的权利在收到侵害时可以采取哪些方式予以救济。首先, 这一法律规范是在《物权法》总则的原则下建立的规范符合第七条物权的取得和行使, 应当遵守法律, 尊重社会公德, 不得损害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权益。这条基本原则。其次, 这条规范体现了法律对个人和社会公共物权利益的保护的基本精神, 而这种精神则是社会的基本伦理理念。最后, 法律规范的这种保护是为了追求一种尊重他人, 不能侵害他人合法利益的理想。即便是在现实中, 这种侵害他人的物权的现象是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 但也无法否认法律规范的目标就是追求一种相互尊重的伦理理想。同样的在《合同法》中:第十条, 当事人订立合同, 有书面形式、口头形式和其他形式。这一法律规范体现的伦理因素是个人的意志的自由, 强调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的自由。不仅在民法中在其他法律规范中也同样存在伦理因素。在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中, 第三十六条:人民法院发现受理的案件不属于本院管辖的, 应当移送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 受移送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受移送的人民法院认为受移送的案件依照规定不属于本院管辖的, 应当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指定管辖, 不得再自行移送。本条是禁止第二次移送管辖的规定, 这几乎是一条存技术性的规定。通过这种仅能移送一次的强制性规定, 使得法院管辖机构不能相互推诿。采用的实证方式是, 采用禁止二次移送的具体方式限制法院移送案件的权限。这样具体手段是一种现实且看地见的方式予以表现的。自然这条技术性规范也包含着伦理因素——为了提高司法效率, 保证正义的最大实现。因此这种规范不仅体现了实证因素的基本特征, 而且背后也表明了技术性规范追求的法律理想——伦理因素, 一种追求司法正义, 保护当事人的利益的目的。

四、辩证逻辑下的法律规范逻辑结构解释的理论优势

辩证逻辑解释法律规范构成的优势也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1) 能够直接阐明法律规范的实质与内容。辩证逻辑在解释法律规范时主要从伦理因素与实证因素这两个方面予以解释。伦理方面可直接说明法律规范的立法目的, 它直接表明立法者制定法律规范时, 希望通过法律规范的社会作用实现法律调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达到法律的社会理想状态。社会的理想状态就是法律规范的本质对现实的抽象理性的期待。这些法律深层次的内容, 通过伦理因素展现出来。实证因素体现法律规范的技术, 直接说明法律规范的具体内容。这些具体的内容可能是法律规范的全部形式, 也可能是部分形式, 但是它却体现了法律如何通过现实的具体方式努力实现自己的理想目的。法律规范的具体方式则能够为人们理解掌握运用, 方便法律规范的实施。因此在辩证逻辑的视野下, 其对法律规范的解释能够通过伦理与实证因素全面的展现法律的全部本质内涵。 (2) 解释的灵活性。与形式逻辑的不同, 辩证逻辑没有固定的解释模式分析法律规范的逻辑结构, 而是运用一种辩证的思维方法根据实际情况的不同, 对其内容符合社会现实的合理性进行解释。因为辩证逻辑在分析法律规范时, 直接进行的是理性辩证分析, 通过法律规范的表现形式深入到规范的本质深处, 进而挖掘隐藏在法律规范背后的伦理因素的现实意义。通过这种分析发现法律规范的目的, 采用的灵活性实证性的方式手段。辩证逻辑解释方法还可以通过对伦理因素的开放式理解来实现对实证因素的灵活运用, 进而在运用法律规范时就可以依据其伦理因素的内涵的开阔性灵活执法。总之, 辩证逻辑的思维模式在理解法律的逻辑构成时, 不会拘泥于僵化的框架, 而是更加灵活地适应现实不断变化的社会生活。

五、结论

以辩证法的逻辑规则来分析法律规范, 能够分析法律本身的实质。这种分析的方式得出的结论与形式逻辑下的结论是不相同的, 形式逻辑基本上是采用纯形式的方式, 解释法律规范的逻辑构成。这种结论只能够体现法律的形式上的组成, 无法直接解读其内在的本质, 而辩证逻辑则可以直接解释。虽然两种逻辑规则解释法律规范各有不同, 但是如果采用辩证法来界定法律内涵, 认为法律规范是伦理与实证的有机结合, 进而得出法律本身也是伦理与实证的有机结合。那么法律就不会仅侧重伦理性或者实证性, 而是二者结合的结果。

摘要:辩证法作为认识世界的工具, 可以成为思考法律规范构成地思维工具。在法律规范中存在伦理因素, 那么与之对应的便是实证因素。实证因素时法律规范追求伦理理想的而采用的现实的方式或者手段。由伦理因素与实证因素结合构成的法律规范的解释不同于形式逻辑下的对法律规范构成解释的理论, 但是二者完全可以同时运用到对法律规范的解释中, 以寻求对法律规范的最深层次的理解。

关键词:伦理因素,实证因素,法律规范

参考文献

[1][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尼各马可伦理学[M].廖申白译, 北京:商务出版社, 2003, 1:3.

[2][意大利]登特列夫.自然法——法律哲学导论[M].李日章, 梁捷, 王利译.北京:新星出版社, 2008:24.

[3][美]埃德加.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哲学及其方法[M].邓正来, 姬敬武译.北京:华夏出版社, 1987:122.

[4][美]埃德加.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哲学及其方法[M].邓正来, 姬敬武译.北京:华夏出版社, 1987:124.

上一篇:软件项目式教学下一篇:高精度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