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逻辑

2024-07-11

经济逻辑(精选12篇)

经济逻辑 篇1

一、过去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两大支撑”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生产关系是社会形态的基础, 只有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高度出发才能解释清楚中国经济告诉增长的逻辑。从生产力角度出发, 过去支撑中国经济告诉增长的两大支撑一是“资源禀赋”, 一是人口红利。

1. 资源禀赋

中国地大物博, 蕴藏着十分丰富的矿产资源, 这使我们在经济增长过程当中底气很足, 同时, 中国在拥有很多自然资源的同时, 生态环境他的空间比较大, 但是我们在高速增长中对资源能源的消耗巨大, 为了追求GDP对污染采取了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 导致环境破坏严重, 借用201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描述:从现在来看, 能源以及环境的承受力已经达到或接近上限。可以看到, 中国目前生态环境的破坏程度以及资源消耗的程度, 北京乃至苏杭等地较为突出的雾霾问题, 就是对自然环境严重破坏的恶果, 通过短时效的终端治理如搬迁污染企业、错时生产关停等已经治标不治本, 必须提倡节能减排, 改变经济发展方式, 进行能源和生产革命。

2. 人口红利

过去我们经济增长劳动力人口数量很大, 劳动力成本低, 我们一直享受着人口红利, 改革开放一直以来, 老年人口数量较少而劳动人口较多, 抚养比率较低, 而随着时间的推移, 我们目前的劳动人口形势十分严峻, 有数据表明, 2012年劳动年龄人口持续减少, 2013年减少244万, 2014年减少371万, 2015年减少483万, 中国劳动力人口呈现双减, 预计2010年-2020年我们劳动力人口减少了3000万, 与劳动年龄人口减少直接相关的是流动人口减少, 而且随着人口政策的逐渐实施, 中国目前的老年人口逐渐增多, 导致抚养比率较高, 人口红利急转直下, 劳动密集型产业发展困难较大, 必须优化产业结构, 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

可见, 资源能源环境, 劳动力人口这两大生产力支柱支撑了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了30年, 现在这两个支柱必须调整, 转而依靠科技这个第一生产力。

二、当前中国经济新常态面临的主要问题

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增长速度从高速转变为中高速, 尽管我国的宏观经济形势总体稳定, 但是也面临着诸多问题:

1. 经济下行压力增大

从生产关系的制度环境来看, 过去对宏观经济管理的需求刺激主要依靠的“三驾马车”接续乏力, 受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 中国出口主导型的经济在外需疲软, 国外市场经济低迷的影响下, 出口受挫;投资方面, 过去地方政府的投资主要围绕房地产、制造业和基础设施建设, 特别是过渡偏重房地产开发有可能增加金融系统风险, 如2011年底开始温州房价出现暴跌, 2012年后鄂尔多斯鬼城风波又起, 烂尾楼被曝光, 虽然两个城市地产崩盘的方式不一样, 但是两者都有一个共同的原因, 民间资本过渡投资地产, 地产业杠杆高集聚风险, 库存严重, 投资效益低下;消费方面, 决定居民消费的居民收入占GDP的的增长速度赶不上GDP增长的速度, 消费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尚需时日。“三驾马车”构成的生产关系的制度环境均出现问题, 导致中国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增大。

2. 产能过剩

从生产关系的产业结构来看, 过去经济增长严重依赖煤钢铁、石油等资源, 以至于现在突出的产业结构, 是依赖一些产能过剩的像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 像这些行业, 而那些低能耗低成本那种运作起来可持续的产业如第三产业服务业还有很大差距。特别是产业结构的不平衡凸显在产能过剩问题上, 2012年我国钢铁、水泥、电解铝产能利用率分别仅为72%、73.7%、71.9%, 明显低于国际通常水平, 不仅传统产业、光伏、风电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同样存在着严重的产能过剩问题, 产能过剩项目对产业结构调整形成了很大的压力, 这些项目如果没有严格执行环保标准, 就很可能会造成环境污染的问题, 差能过剩很难消耗, 沉重地影响了我们经济的发展。

3. 杠杆率过高

从生产关系的金融制度方面看, 过去30多年间, 随着放权让利改革的推进, 财政收入的下降, 国家在投资面前面临的筹资困境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金融剩余①成为支撑我国9.6%的长期经济增长的稳定的资金来源, 金融剩余的存在必须要以国有部门和非国有部门的并存作为条件, 我国的渐进改革使得1984年以来, 我国的国有银行体系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扩展, 动员了分散在千家万户的金融剩余, 解决了国家的筹资困境。国有银行体系通过政策性贷款的途径, 保证了渐进式改革过程中国有企业的正常运转。但是, 这样的改革成功经验的背后却也包含着我们未来多少年经济增长可能要面临的风险, 直接的风险就是过去30多年间我们的政府部门、企业部门杠杆率过高, 2014年实体经济杠杆率已经达到211%, 实体经济偿债本息额已经达到新增GDP的138%, 系统性区域性的金融风险可能一触即发。因此, 我们要加快金融体制改革, 降低杠杆率。

三、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的着力点

1. 重点是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后, 特别是十二五时期, 为了保增长或稳增长、保就业、促民生, 中国主要是立足于总需求调控, 采取了一系列主要针对经济周期性波动的宏观调控政策, 如积极的财政政策、稳健的货币政策和政府投资政策。但是我们看到, 经过30多年的高速增长,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作为一个体量庞大的经济体, 已高速驰骋多年, 经济增长基数增大, 资源环境压力加大, 必须通过放慢经济增速, 获得发展空间, 调结构。中国现有的生产能力、生产技术水平、产品质量、产品数量, 完全可以满足中国的需要, 只是这个满足体现在总量上, 而在结构上还存在一定的缺失。当前, 供给与需求之间最大的难题就在于需求结构发生了一系列显著变化, 而在供给层面上却很难与之同步发生改变和转变。因此, 这一时期就要推进结构性改革, 使供给的产出、组织形态与需求的结构、发展形态匹配到一起。所以, 当前的工作重点就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从产能调整、产出结构、生产结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等的深入调整, 不断优化提升生产工艺, 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2. 也不可忽视需求端管理

从需求侧的投资、需求和出口来看, 未来中国经济增长潜力较大:

一是投资依然有较大强力, 我国在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城镇化建设等方面还有很大潜力可挖, 据美国中情局披露, 中国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与发达国家仍相差极大, 特别在机场数量和互联网领域, 铁路公路已基本达到发达国家水平, 但人均数量仍差距较大, 需更大投资。但必须明确的是, 为了降低地方政府和企业的杆杆率, 不能再依靠以前融资成本太高, 偿债压力太大的信贷支持型增长, 要转向依靠直接融资, 把基建投资从银行贷款中剥离出来, 发行相关的市政建设债券, 成立基础设施建设长期基金, 降低融资成本, 降低地方政府的杠杆率。

二是消费面临结构升级的大好机遇。随着我国居民的消费结构向旅游、娱乐等享受型需求以及教育创新等发展性需求阶段转变, 我国的消费结构升级面临大好调节机遇, 如针对出国旅游热, 要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建立一批五星级经典, 注重旅游文化内涵的提升, 把游客留在国内。针对现在的港代、俄代热, 内地的一些大中城市可以降低消费税, 在一些重要空港设立免税店, 引导居民国内消费等。只要敢于改革, 扩大内需能产生新的经济增长点, 带动经济再次增长。

三是外资尽管比较困难, 但也有不少有利因素。2012年开始, 美国经济复苏、出口外部环境有所好转, 有利于我国出口的长期增长。从进口来看, 大宗商品价格的长期走弱, 石油、铁矿石等价格的下降可以节约大量的外汇进口资金, 令中国成为大赢家, 中国经济由此获得实实在在大的好处, 这就为我们长期的供给侧改革赢得了时间, 提供了有效的支撑和缓冲。

摘要:对我们当前的中国经济形势怎么看, 未来中国经济增长潜力如何, 笔者将采取时间顺序对中国经济增长的逻辑加以梳理, 笔者认为, 过去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两大支撑”一是人口红利、二是资源禀赋;当前中国经济新常态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经济下行压力增大、产能过剩、杠杆率过高;未来中国经济增长的着力点重点是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也不可忽视需求端管理。

关键词:经济增长,经济新常态,供给侧改革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R].2015.11.

[2]高善文.经济运行的逻辑[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第1版) , 2013.

经济逻辑 篇2

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所博士

各位学员,大家好!今天我同大家分享的题目是“一带一路”的背景与经济逻辑。今天要给大家讲的主要内容包含两个方面:第一,为什么要提出“一带一路”战略;第二,“一带一路”的经济逻辑。

一、为什么要提出“一带一路”战略

(一)全球亟需增长新动力 中国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提出“一带一路”的战略?这里有五个原因,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首先,全球急需增长的新动力。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经济的增长格局包括中国的经贸环境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集中地表现为双重的重心转移,什么是双重的重心转移?第一个方面,发展中国家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实现了历史性的提升,全球经济增长的重心从原来的发达国家转向发展中国家,那另一方面,中国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联系也在不断地加强,中国对外经贸增长的重心正在从发达国家转移到发展中国家,所以表现出双重的重心转移的现象。我们通过这张图一同来了解一下全球经济总量的分布格局的变化,在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全球的经济地位发生逆转,我们来看这张图,上面蓝色的柱子代表了发达国家占全球gdp的比重,而红色的柱子代表了发展中国家占全球gdp的比重。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在本世纪初,发达经济体在全球经济当中的比重是大于发展中国家的,可是在2008年,这一格局发生了变化,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总量首次地超过了发达国家,一直到2014年,这一条红色的柱子越来越长,发展中国家在全球经济当中的比重也越来越大。现在的这一比例已经达到了57.1%,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总量超过了发达国家。

我们再从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角度来看,这张图显示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蓝色的柱子代表发达国家的贡献,红色的柱子代表的是发展中国家的贡献,在2000年,全球gdp增长的构成当中,发达国家贡献了80%,而发展中国家只贡献了20%,但到了2013年,我们再来看贡献,发生了一个逆转,表现为发达国家为19%,而发展中国家贡献了81%。这一贡献的构成比同样是2:8,但贡献的主体却发生了变化,所以,这一时期全球经济增长贡献的特点表现出“二八易位”的特点。

从上述的两个表中可以发现,整个世界经济都在进行重构,因此,以前世界经济的发展模式已难以持续下去。我们来看具体所发生的变化。

非常突出的一点是表现在中国的资本流动方面。过去的30年,中国通过引进外商投资,成为全球重要的制造业基地,那外商投资也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之一。我们利用优惠的税收政策、土地政策去吸引外资。在2008年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之前,外资企业甚至比内资企业享受更多的优惠政策,在那段时期,我们从这张图当中就可以看到,中国的引进外资一直是呈现着快速的增长趋势,所以,最终也是引进外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但在2008年之后,中国的资本结构出现了较大的调整,中国开始大规模地海外投资,从2008年到2014年,平均每年以14%的速度在增加。2014年,中国的对外投资达到了1230亿美元,首次超过了中国的引进外资,所以,2014年成为中国对外投资的元年,现在中国已经成为了世界第三大对外投资国,仅次于美国和日本。中国的对外开放经济已经从原来的“引进来”,发展到“走出去”,这是一个历史性的转变。

再从中国的贸易结构发展历程来看,中国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都处于世界产业链的低端,这是一条微笑曲线图,它反映了国际产品分工和价值的分配,来自不同的国家的不同企业,只需要完成某个环节的工作,而不需要从头到尾进行同一种产品的生产,那这些环节包括市场调研、技术研发、零部件的生产、加工组装以及销售和售后服务等环节。每个环节所得到的附加值的增加是不同的,这是全球的产业链,全球产业链一般由实力雄厚的跨国公司所主导,中国由于缺乏这种核心的生产技术,主要是从事组装加工环节,我们提供土地、厂房、劳动力,但由于我们不掌握核心的技术,所以我们的获益是很低的。而发达国家掌握研发和流通的环节,它们成为价值链最大的受益者。

这张图当中显示的是个人计算机的生产分工,通过这张图可以了解到现在的产品分工时代主要表现为中国承接发达国家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发达国家输出加工品,比如我们从日本进口100美元的零部件,组装后卖出去120美元,虽然贸易统计上出口增加了120美元,但真实在中国增加的价值只有20美元,所以,我们可以分配的利益也就只有这20美元。如果只计算中国在国际分工当中的真实收益,即增加值贸易的话,从下面的图中可以发现,实际增加的价值究竟有多少?以2012年为例,中国的出口总值是22000多亿美元,但如果以增加值来进行核算,出口的国内增加值部分只有14000多亿美元,只占到了出口额的64%,缩水了三成。这说明中国在全球价值链当中的获益,要比海关统计数字少一些。过去的30年,中国的开放战略是“引进来”战略,我们将国门打开,把资金和技术“引进来”,把产品卖出去,但这种开放模式对于我们而言并不是最好的模式。所以在现在的情况来看,中国已成功地转变为中等收入国家,未来经济发展与结构提升也对对外开放格局提出了新的要求。对外开放模式亟待转变,以前我们用几百亿件衬衫去换一架飞机,而现在想要用高铁去换大米,想要用核电去换牛肉,在“一带一路”沿线相当多的国家当中,他们的人均gdp才3000多美元,跟中国之间有一个发展差。而这里就存在着一个非常大的市场。未来中国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合作的重要性会显著地提升。

正如1984年11月1日,邓小平在中央军委座谈会上的讲话当中提到,我们对外开放是三个方面的开放,一个是对西方发达国家的开放,一个是对苏联东欧国家的开放,还有一个是对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的开放。这和毛泽东同志论三个世界的观点是一致的,30年前,中国开放的重点是对西方发达国家的开放,因为我们需要西方的技术和人才,这是30年前的一个不平衡的发展战略、不平衡的开放战略,但到现在,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形成全方位的开放新格局,“一带一路”建设沿线绝大部分都是发展中国家,加大对这些国家的开放是实现邓小平所提出的三个方面的全面开放。因此,从这一角度可以把“一带一路”定位成新时期下中国的对外开放战略。

(三)解决国内经济结构问题

第三个原因,提出“一带一路”战略也是为了解决国内的经济结构问题。当前中国的经济处于增长的换挡期,结构调整的阵痛期以及前期刺激性政策的消化期,三期叠加的效应对我国的经济形成了明显的下行压力,而其中产能过剩是经济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产生这样的原因有很多,包括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企业对于市场预计过于乐观,盲目投资,加剧了产能扩张。地方过分地倚重投资拉动以及资源要素市场的改革滞后等,都是造成目前中国经济结构性问题的原因。

目前产能过剩的行业主要集中在钢铁、水泥、电解铝、平板玻璃、船舶,我们在这张图当中可以看到,这些产业的产能利用里大概都处于70%—75%之间,但国际上比较合理的产能利用率,一般都是80%—85%之间,这些产业的产能利用率与达到合格标准还有一段距离。在这种情况下,很多人提出我们应淘汰这些产业,我们应该转移这些产业,但如果从全球的范围来看,这些产业,其实英雄大有用武之地,我们在开国际会议时,来自非洲的学者就会向我们提到,中国的产能过剩正好是非洲所需要的,你们的产能能够给我们提供很大的发展机遇,其实确实如此,像钢铁、水泥这样的产业都是非洲所严重短缺的,而我们去到“一带一路”的沿线国家进行调研的时候也会发现,中国的产能过剩的设备,对于他们而言都是先进的。而且投资具有乘数效应,一单位的投资“走出去”,它将会带动数倍的产能“走出去”,投资乘数的效应是十分可观的,比如我们为沿线国家修铁路,那我们有机会带动相关的上下游产业“走出去”,因为我们在修铁路、修公路时需要钢材、水泥和劳动力,这个路修好了以后,交通方便了,他们的生产能力提高了,销售能力提高了,他们又需要更多的投资和更多的产品,所以,这是一笔大生意,而且基础设施投资的乘数是比较大的,达到了3.5%—4.5%之间。如果我们投资了一个亿,那将会带来3到4个亿的gdp的增长。所以,从这个角度而言,“一带一路”也可以定位于一个大的结构调整战略。国内市场可以沿着“一带一路”进行资源的全球配置,在全球范围内进行产业、服务、资本和人才的布局,以全方位的国际合作模式来解决中国的问题,这既表现出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正在全球发展中国家当中扮演领头羊的角色,而且中国所获得的利益也将是全球性的。

(四)解决国内地区发展不平衡

第四个方面,提出“一带一路”战略也是为了解决国内地区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在1988年的时候,邓小平提出“两个大局”思想,先形成东部沿海地区率先发展的大局,然后再形成西部开放开发的大局。过去30多年来,我们主要是依托东部地区,通过海上贸易进行向东的开放,所以,这样就造成我国的中西部地区的发展差距比较大,西部地区占到了全国国土面积的71%,总人口的28%,但其经济总量还达不到全国的20%。西部地区虽然资源富集,但其经济并不发达。西南地区的进出口总额只占到全国进出口总额的4%,而外商投资只占到5%,西北地区的比例更低,进出口总额只占到1.5%,而外商投资只占到全国的1.3%。所以,西部地区的开放程度是非常低的,而“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是要向西开放,让开放的红利不仅仅惠及东部地区,更要惠及广大的西部地区。而且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西部地区也确实在发力。在这张图当中显示了西南地区、西北地区、东部地区以及全国的经济增长率。西部地区现在开始发力,经济增速已经显著地超过了全国的平均水平,也超过了东部发达省份的经济增长率。

实施“一带一路”战略是一个升级版的“西部大开发”战略,要将西部地区从过去开放的末梢转变为开放的前沿,实现向东开放和向西开放的均衡,同时也促进国内东西部地区经济的协调发展,从这个角度来看,“一带一路”战略可以定位为升级版的“西部大开发”战略。

经济复苏的中国逻辑 篇3

宏观经济走向和经济增长存在很大不确定性的主要原因是中国需要很长时间来完成“弯道”转折——从外贸主导型增长模式向内需主导型增长模式的转变。外贸主导型的经济增长模式导致世界经济格局的不平衡,其增长潜力也势必在某个时点走到尽头,从而发生大幅调整,金融危机只不过加速了这个调整期的到来。从这个意义上说,危机也是机会,让中国可以提早调整,从而避免一场“即将到来的崩溃”。

遗憾的是,在这个千载难逢的调整期内,我国不够细致而且操之过急的经济刺激计划和宏观经济政策使得这个调整变得仓促和短暂,公共资本的大量投放刺激了公共部门和企业的消费,但由于国民收入分配的不合理居民消费依然低迷不振,而宽松的信贷政策让本该调整的房地产和其他相关产业在短期内迅速反弹,且资产价格大幅飙升,对居民的持续性日常消费形成了严重的“挤出效应”。这种扭曲的消费结构最终无法形成有规模的、可持续性的需求,短期见到的强劲复苏很可能成为昙花一现,正如一位美国经济学家所担忧的那样,中国经济结构内部的失衡比外部需求的下降更为可怕,这种失衡将导致宏观政策效果的扭曲和长期失效。

为什么中国的经济刺激政策产生如此奇怪的效果?宏观经济问题的归根结底还是出在微观市场的效率低下和企业缺乏活力,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只是迫使中国经济又一次回到了高投资、高出口、高增长的套路中,并没有触发内生经济增长的机制。

从市场结构来看,在经历了三十年的改革开放之后,如通讯、电力等很多基础性行业的垄断程度不但没有下降,反而越来越高,民营资本和民营企业很难进入这些行业;服务行业的开放程度也不高,使得民营经济的生存空间无法得到根本改善。

从创新的动力和机制来看,如果没有民营资本的积极参与,国有企业很难担此重任。从企业生态来看,现阶段的企业改革只解决了政府和企业、企业和企业高管的关系问题,但没有解决企业和职工的关系问题。企业必须要依靠员工的忠诚度、责任心和创新能力,才能完成经营模式的转型和技术创新,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而员工与企业要形成休戚与共的关系,则一定要实现利益的平衡,除了最高决策机构的权力平衡之外,还要兼顾广大员工的利益。中国只有拥有了大量像中国平安、华为和联想等具有较好企业生态和治理文化的公司,中国经济才具备了持续增长的微观基础。

经济逻辑 篇4

迄今为止的主流观点将政府和市场视为对立的两个方面, 在此前提下来探讨政府与市场二者如何实现融合, 也即“有形之手”与“无形之手”的结合。提出“无形之手”的亚当·斯密自然成为自由主义的典型代表, 而凯恩斯则被视为是政府干预主义的化身, 对这两种观点之间的“对抗”进行探讨, 也成为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等学科在探讨政府与市场、国家干预与市场调节之间关系时“绕不过去的坎”。其他的经济学观点, 被视作是对这两种观点的“革命”或“再革命”, 而总是在这二者之间来回摆动。然而将政府与市场视为对立的两极并以此构建起的理论体系, 却往往无法对政府的种种经济行为作出合理解释。政府并不是外在于市场, 二者并不存在必然的对抗, 政府采取的种种经济行为, 正是其经济职能的必然要求。

经济法学界普遍认为经济法是国家介入社会经济生活而产生的, 经典的论述是市场存在缺陷, 经济自由必然产生垄断, 从而窒息了经济的发展;而市场自身无法消除这种缺陷, 从而需要一种外部力量, 即依靠政府的干预来解决, 而现有的民法、行政法等传统法律部门无法调整此种新型关系, 从而呼唤新的法律部门, 从而经济法得以诞生。不难看出这一理论与经济学上的自由主义与政府干预主义二者是紧密相关的, 可以看做是这二者在法学上的一种演绎。法学家们主要是从市场缺陷这一点而很少从国家经济职能本身来看待经济法的产生, 经济法的研究未触及到最深层次, 仅仅从法律的层面来展开研究经济法是不够的。不能正确认识经济法与经济学二者之间的关系, 经济法的研究就如同是无本之木, 在自我构建的空间内来研究, 其所做的建议也就只能是隔靴搔痒。由于经济法学是新兴的法律部门, 所以其与传统法律部门之间的关系就成为经济法学必须加以研究的内容, 然而仅仅从法学层面所做也只是一种浅尝辄止式的区分, 并未道明不同部门法之间的本质区别。事实上只要找到经济法产生的真正根源, 目前在经济法学界探讨的一些“争议”性问题也就不言自明了。

一、政府经济职能是经济法产生的源泉

政府在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世界银行报告曾指出:“政府对一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这种发展能否持续下去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追求集体目标上, 政府对变革的影响、推动和调节方面的潜力是无可比拟的。当这种能力得到良好发挥, 该国经济便蒸蒸日上。但是若情况相反, 则发展便会止步不前”[1]。为了维护国家政权, 政治统治必然会覆盖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不利于政治统治的理论不可能被奉行。“政治统治到处都是以执行某种社会职能为基础, 而且政治统治只有在它执行了它的这种社会职能时才能持续下去”[2]。纵观历史, 凡是国家职能得到很好发挥时, 总是国泰民安, 反之, 则社会动乱、民不聊生。

政府职能既包括公共职能、政治职能, 也包括经济职能, 然而18、19世纪的西方却只承认政府具有公共职能, 而否认政府所固有的经济职能。事实上, “尽管人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次考察国家职能, 但是无论怎样概括, 在国家的职能中, 最基本的职能是经济职能”[3]。亚当·斯密对政府的职能作了如下的限定:“第一, 保护社会, 使不受其他独立社会的侵犯。第二, 尽可能保护社会上各个人, 使不受社会上任何其他人的侵害或压迫, 这就是说, 要设立严正的司法机关。第三, 建设并维持某些公共事业及某些公共设施, 这种事业与设施, 在由大社会经营时, 其利润常能补偿所费而有余, 但若由个人或少数人经营, 就决不能补偿所费”[4]。在斯密及其追随者看来, 政府只能充当“守夜人”的角色, “干预得越少的政府是越好的政府”被奉为至理名言。然而这只是当时经济学家们在理论上进行的一种呼唤, 并不代表政府当时就是奉行的这种理念。恰恰是因为政府执行了在学者们看来过多的经济职能, 才引发了学者们对限制政府经济职能的理论呼唤。理论研究总是针对实践而提出来的。需要指出的是, 政府是否执行经济职能及所执行的经济职能范围的大小, 本身就是一个政治问题。经济学的观点只有被政府接受并实际运用时, 才能对社会生产生活产生实际作用。

经济学给人造成的印象是:似乎在凯恩斯主义以前, 国家都是外在于市场的, 奉行的是经济自由主义, 只有当经济危机发生以后, 国家干预才在人们的呼唤下走上历史的舞台。这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国家的经济职能自从国家产生以来就一直伴随而生。即便是倡导经济自由的斯密, “也从来没有忘记国家法律制度和政治制度对于自由经济的重要作用。例如, 如果没有私人财产权这样一种关键的国家法律制度, 整个国民财富的生产与创造就是不可能的”[5]。国家的经济职能是国家政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经济职能行使得不好, 往往会危及到国家的政权。如《管子》中就蕴含着丰富的国家通过执行经济职能来管制、干预, 借而巩固统治的思想。“凡将为国, 不通于轻重, 不可为笼以守民;不能调通民利, 不可以语制为大治”。也就是说, 如果国家能够很好地运用物价上下浮动的规律, 就可以通过垄断经济来控制人民;通过调控民间的物资, 就可以实现天下大治。“故善者委施于民之所不足, 操事于民之所有余。夫民有余则轻之, 故人君敛之以轻;民不足则重之, 故人君散之以重。敛积之以轻, 散行之以重, 故君必有十倍之利而财之櫎可得而平也”[6], 这其中体现了国家通过低买高卖来达到平抑物价目的的思想。“对经济的干预是国家领导和组织经济职能的一部分, 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必要干预, 是一个国家的掌握政权的阶级为巩固政权而必须采取的措施, 所以干预是任何国家、任何历史阶段都不可避免的”[7]。

国家行使经济职能的方式主要有经济手段、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所谓经济手段是指政府在遵循经济规律的前提下, 运用经济政策 (如财政政策、金融政策、货币政策等) 和经济杠杆 (如利率、存款准备金率等) 来调控国民经济。行政手段是指国家通过命令、指令等方式, 依靠行政力量直接对国民经济进行干预。法律手段是指国家通过制定颁布法律法规调整经济关系, 以确保宏观调控目标的实现。《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中指出:“政府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管理国民经济, 不直接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其中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是管理国民经济的主要手段, 而行政手段则受到限制。

在现实中, 政府更习惯于运用行政手段来调控经济。自改革开放至2004年, 我国共进行了六次宏观调控, 但前四次宏观调控基本上为行政手段和经济手段, 只是在1998-2002年和2003-2004年这两次宏观调控中, 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才占据了主导地位。事实上这三种手段并非处于平行的关系之中, 作为一种法治经济, 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最终都要纳入法治的轨道, 都需要通过法律手段来加以实现。“法治经济不允许存在超法律的经济手段和超法律的行政手段。根据依法治国的要求, 政府管理和干预国民经济的行为必须纳入法治化轨道, 上升为法律行为”[8]。国家在运用经济政策调控经济时, 通过不断地总结, 发现其中的规律, 以法律的形式将其固定下来。恩格斯在《论住宅问题》中说:“在社会发展某个很早的阶段, 产生了这样的一种需要:把每天重复着的生产、分配和交换产品的行为用一个共同规则概括起来, 设法使个人服从生产和交换的一般条件。这个规则首先表现为习惯, 后来便成了法律”[9]。国家的经济手段、行政手段上升为法律手段也同样是遵循这样一个过程, 只有将遵循经济规律而采取的经济政策、行政措施, 通过立法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 制定经济法律并以此作为调控国民经济的依据, 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才能在法治的框架内发挥其最大的功效。在这种意义上, 国家执行经济职能的过程即经济法生成的过程, 它是经济法产生、完善的推动力。

二、经济学为经济法提供了基本导向

马克思将唯物主义引入了对社会历史的研究, 认为人类历史就像自然界一样, 也是一个自然发展的过程。从此, 探寻人类社会自身所存在的规律的哲学更为科学。经济学的主要任务就是研究经济规律, 从而提高人类活动的可预见性。列宁认为, 政治经济学“决不是研究‘生产’, 而是研究人们在生产上的社会关系, 生产的社会制度”[10]。而经济规律, 也就存在于人与人之间的种种经济关系之中。虽然每个个人所作出 (做出) 的经济决定可能是偶然的、不理性的, 但社会的发展最终靠无数个个体所形成的一种合力的推动;从社会整体来看, 看似杂乱无章的个体经济行为, 其中蕴含着必然性, 这种必然性就是经济规律。然而, 经济规律并非自动地就呈现在我们面前, 而是需要我们去探寻, 而这一任务则主要落在了经济学家的肩上。对经济规律的认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我们可能都只认识到了经济规律的某一方面。所以, 就经济规律的整个认识过程而言, 每一个时期经济学研究的成果其科学性都是相对的。尽管如此, 经济法作为规范与调整社会经济活动的工具, 也需要不断吸纳经济学研究的成果。但经济学与经济法之间不是直接链接的, 需要借助于国家这一中介。

马克思在《哲学的贫困》中说:“其实, 只有毫无历史知识的人才不知道, 君主们在任何时候都不得不服从经济条件, 并且从来不能向经济条件发号施令。无论是政治的立法或市民的立法, 都只是表明和记载经济关系的要求而已”[11]。作为统治者, 只有遵循经济规律, 才能确保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邓小平曾说:“经济工作是当前最大的政治, 经济问题是压倒一切的政治问题。不只是当前, 恐怕今后长期的工作重点都要放在经济工作上面”[12]。只有经济上的发展, 才能确保政治上的稳定。而经济学的研究, 无疑对于政治决策者的经济决策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作用。在某一时期总是存在着不同的经济学观点, 采用何种经济学观点来解决现实中已存在或尚未出现的问题, 则取决于政治家的智慧。然而, 任何一种经济学观点, 只有借助于国家才能发挥出其对社会经济最大的影响力, 法治国家通过法律等形式将经济学观点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国家选择经济学观点用法律的方式表现出来, 就形成了经济法。当然, 由于法律这一形式本身所固有的特点, 法律只是某些最后的成熟的经济学观点的表现形式, 一般可能由国家以经济政策等形式来加以体现, 只有那些经长期实施被检验为正确的并符合国家管理意图的经济学观点才可能由政策上升为法律的形式, 这也就是经济法的政策性表现之一, 即政策的法律化。

三、经济法学的两大主要任务

(一) 将国家的经济政策披上“法律的外衣”

法治社会的要求决定国家必须尽可能地用法律的形式来行使国家的经济职能, 而国家执行经济职能必须遵循经济规律的要求。如果我们将政治家、经济学家、法学家作为三个独立主体的话, 那么他们三者之间应当呈现出这样一种关系:经济学界形成了诸多经济学观点;政治家根据政治权衡, 选取一种经济学观点作为自己处理某一时期、某一领域内经济问题的指导思想;而法学家则研究如何通过法律的语言将这种为政治家所选择的经济学思想转化为法律, 为其披上法律的外衣以规范具体领域内的经济活动。法学家的研究将为立法者所借鉴, 一旦成熟, 即颁布法律, 也即形成了经济法。而业已形成的经济法对于经济学家的研究又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他们只能在特定的法律环境中来研究具体的经济问题。如经济学家刘絜敖曾说:“经济现象是不能离社会制度与法律关系而独立的, 故吾人于研究经济现象时, 须时时留意于当时当地之各种制度与各种法律乃可”[13]。可见, 经济学家通过政治家的政治抉择对法学家产生影响, 而法学家也通过国家的立法活动对经济学家形成制度性的约束。

马克思说:“社会不是以法律为基础的, 那是法学家们的幻想。相反地, 法律应该以社会为基础。法律应该是社会共同的、由一定物质生产方式所产生的利益和需要的表现, 而不是单个的个人恣意横行。……这一法典 (指拿破仑法典) 一旦不再适应社会关系, 它就会变成一叠不值钱的废纸”[14]。经济法只是把经济制度、经济活动的内容和要求直接上升为法律[15]。国家则是通过法律的形式来对人们的行为进行规范, 使其符合经济规律的要求。可以说, 法律就是为了使经济规律得到更好地实现、在其被违背之后能够得到尽快地恢复, 在这个过程中法律也就实现了其自身的价值。“法律法规之所以能够公平地对经济活动进行调节, 首先是因为法律法规排除了不确定因素, 条理化地反映了客观规律的稳定的、必然的联系。法律法规是客观规律的总结, 但不是所有的客观规律都能总结上升为法律法规”[16]。法学家面临的第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对那些为经济学家所提出并由政府贯彻实施的、被实践检验为正确的经济政策从法学的角度展开研究, 找寻将其纳入法律框架的方式, 以便为立法者适时地将其制定成法律提供理论上的支持。当然, 其中也包括对已有现行法律的修订与调整。“政策过程不仅仅简单地包括追求共有的目标, 而是一项更加艰巨的任务, 为那些也许会对任务本质有着极为丰富观点的参与者之间的机体行动构建一个基础”[17]。而经济法则借助法律的形式, 使得这个“基础”更加坚固。

(二) 在现行的法律框架内为国家的经济决策寻找法律依据

任何法律的制定不可能一次性穷尽其需要调整的社会生活内容的所有细节, 因为社会生活是具体的、复杂的、动态的。正是基于这种情况, 经济法中的许多条文都较为原则, 或者设置了许多“兜底性”的条款, 这为政府的经济决策留下了空间。这既是经济政策生存的空间, 也是经济法政策化的要求。“经济法使法与经济能够实现全面、整体的结合, 使法对经济关系能够进行系统、综合的调整, 使法律能够更直接地体现国家的经济政策, 更切实地为经济基础服务”[18]。在我国制定《反垄断法》以前, 对于外资企业对内资企业的并购, 主要依据的是一些部门规章, 甚至是通知来进行规制。 1995年9月,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国务院证券委员会的《关于暂停将上市公司国家股和法人股转让给外商请示的通知》, 规定在相关管理办法颁布之前, 禁止任何单位向外商转让上市公司的国家股和法人股。之后又于1999年、2002年、2003年和2006年先后制定了相关的部门规章, 但由于立法层次较低, 且透明性不高, 受到了外国投资者的质疑, 也为某些外国政府指摘中国的“非市场经济”体制提供了口实。事实上每个国家都会基于国家安全及本国利益等来考量外资对本国企业的收购政策。如中国企业在并购美国企业时就常常因为美国以国家经济安全为由而被禁止。美国于2007年制定了《外国投资与国家安全法》, 2008年制定了《外国人合并、收购、接管条例》, 这是美国对外资并购进行审查的主要法律依据。由于美国是依法来对外资并购进行审查, 也就掩藏了其政治考量的因素, 反而塑造了法治国家的形象。我国在制定反垄断法时注意到了这样一种趋势和做法, 因此也在立法上进行了精妙的制度设计。如《反垄断法》第二十七条主要规定了审查经营者集中时所应当考虑的主要因素, 其中前五项需要考虑的因素总的来说都较为原则, 这本身就为审查机构贯彻国家经济政策留下了足够的空间, 而且第六项则将该空间进一步扩展, 该项规定:“国务院反垄断法执法机构认为应当考虑的影响市场竞争的其他因素”。这样, 《反垄断法》使得我国能够在应对外资并购时更加灵活自如。法律制定之后, 在理论上最重要的任务就是解释法律。法律作为上层建筑, 必须为经济基础服务, 经济法学应当在现行的经济法体系内, 为国家的经济政策寻找到法律的根据, 使其具有法律的表现形式, 这是法学家面临的另一个重要任务。当然, 这并不是在法治之外进行的, 因为现行的法律完全能够容纳国家经济政策的要求, 而需要做的就是将这种法律的内在要求表达出来。

四、总结

政府经济职能执行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其政治统治的稳定。作为法治国家, 政府执行经济职能的种种方式最终都可以而且应该通过法律的形式表现出来, 经济法主要的价值在于对市场主体及各级政府形成一种规范, 使其能够贯彻国家的政策。政府执行经济职能是经济法产生的源泉, 它是确保政府经济职能得以实现的一种手段;政府的经济政策需要经济学理论的强有力支撑, 经济学也成为经济法生成的重要理论来源。

经济逻辑 篇5

2018 考研经济类联考综合能力真题(逻辑、写作)

来源:文都教育

一、逻辑推理(本大题共 20 小题,每题 2 分,共 40 分;5 选 1,多选为错)

1.龙蒿是一种多年生的草本菊科植物,含挥发油,主要成分为醛类物质,还含少量生物碱。青海民间入药,治暑湿发热、虚劳等。龙蒿的根有辣味,新疆民间取根研末,代替辣椒作调味品。俄罗斯龙蒿和法国龙蒿,它们看起来非常相似,俄罗斯龙蒿开花而法国龙蒿不开花,但是俄罗斯龙蒿的叶子却没有那种使法国龙蒿成为理想的调味品的独特香味。若植物必须先开花,才能产生种子,从以上论述中一定能推出以下哪项结论?A.作为观赏植物,法国龙蒿比俄罗斯龙蒿更令人喜爱。B.俄罗斯龙蒿的花可能没有香味。

C.由龙蒿种子长出的植物不是法国龙蒿。

D.除了俄罗斯龙蒿和法国龙蒿外,没有其他种类的龙蒿。E.俄罗斯龙蒿与法国龙蒿不好区分。

2.去年 6 月,股市出现了强劲反弹,某证券部通过对该部股民持仓品种的调查发现,大多数经验丰富的股民都买了小盘绩优股,而所有年轻的股民都选择了大盘蓝筹股,而所有买了小盘绩优股的股民都没买大盘蓝筹股。

如果上述情况为真,则以下哪项关于该证券部股民的调查结果也必定为真? Ⅰ.有些年轻的股民是经验丰富的股民。Ⅱ.有些经验丰富的股民买了大盘蓝筹股。Ⅲ.年轻的股民都没买小盘绩优股。

Ⅳ.有些经验丰富的股民没买大盘蓝筹股。A.只有Ⅰ和Ⅱ。

B.只有Ⅰ和Ⅱ和Ⅲ。C.只有Ⅱ和Ⅲ。D.只有Ⅱ和Ⅳ E.Ⅲ和Ⅳ

3.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男子团体赛决赛前,H 国的教练在排兵布阵。他的想法是:如果 1 号队员的竞技状态好并且伤势已经痊愈,那么让 1 号队员出场。只有 1 号队员不能出场时派 2 号队员出场。

如果决定赛时 2 号队员出场,则以下哪一项一定为真? A.1 号队员伤势比较重。B.1 号队员竞技状态不好。C.2 号队员没有受伤。

D.如果 1 号队员伤已痊愈,那么他的竞技状态不好。E.1 号队员出场。

4.按照上帝创世说,上帝在第一天创造了地球,第二天创造了月亮,第三天创造了太阳,因此,地球存在的头三天没有太阳。

以下哪项最为确切地指出了上述断定的逻辑漏洞?

A.没有太阳,一片漆黑,上帝如何创造地球?

B.上帝创世说是一种宗教想象,完全没有科学依据。

C.上述断定带着地球中心说的痕迹,在科学史上,地球中心说早被证明是错误的。

世纪文都教育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D.“一天”的概念是由太阳对于地球的起落周期来定义的。

E.众所周知,没有太阳就没有万物。

5.违法必究,但几乎看不到违反道德的行为受到惩治,如果这成为一种常规,那么,民众就 会失去道德约束。道德失控对社会稳定的威胁并不亚于法律失控,因此,为了维护社会的稳

定,任何违反道德的行为都不能不受惩治。以下哪项对上述论证的评论最为恰当?

A.上述论证是成立的。

B.上述论证有漏洞,它忽略了:有些违法行为并未受到追究。C.上述论证有漏洞,它忽略了:由违法必究,推不出缺德必究。D.上述论证有漏洞,它夸大了违反道德行为的社会危害性。

E.上述论证有漏洞,它忽略了:由否定“违反道德的行为都不受惩治”,推不出“违反道德的行为都要受惩治”。

6.李强:在所有其他因素都相同的情况下,其父母拥有博士学位的儿童比那些其父母不曾获得博士学位的儿童,更可能获得博士学位。张丽:但是考虑这种情况:在博士学位一拥有者中,超过 70%的父母双方都不曾获得博士学位。以下哪项最准确地评价了张丽的回答?

A.它表明李刚的观点夸大了。

B.张丽所答倘若为真,则有力地表明李刚的观点不可能准确。C.它与李刚的观点并不矛盾,而是一致的。D.它为接受李刚的观点提供了另一种理由。

E.它错误地将决定事情发生的必要条件当作了充分条件。

7.贾女士:在英国,根据长子继承权的法律,男人的第一个妻子生的第一个儿子有首先继承家庭财产的权利。

陈先生:你说得不对。布朗公爵夫人就合法地继承了她父亲的全部财产。以下哪项对陈先生所作断定的评价最为恰当?

A.陈先生的断定是对贾女士的反驳,因为他举出一个反例。

B.陈先生的断定是对贾女士的反驳,因为他揭示了长子继承权性别歧视的实质。

C.陈先生的断定不能构成对贾女士的反驳,因为他对布朗夫人继承父产的合法性并未予论证。

D.陈先生的断定不能构成对贾女士的反驳,因为任何法律都不可能得到完全的实施。

E.陈先生的断定不能构成对贾女士的反驳,因为他把贾女士的话误解为只有儿子才有权继承财产。

8.某些种类的海豚利用回声定位来发现猎物:它们发射出滴答的声音,然后接收水域中远处物体反射的回音。海洋生物学家推测这些滴答声可能有另一个作用:海豚用异常高频的滴答声使猎物的感官超负荷,从而击晕近距离的猎物。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对上述推测构成质疑?

A.海豚用回声定位不能发现远距离的猎物,而且能发现中距离的猎物。

B.作为一种发现猎物的讯号,海豚发出的滴答声,是它的猎物的感官不能感知的,只有海豚 能够感知从而定位。

C.海豚发出的高频讯号既使能击晕它们的猎物,这种效果也是很短暂的。

D.蝙蝠发出的声波不仅能使它发现猎物,而且这种声波能对猎物形成特殊刺激,从而有助于 蝙蝠捕获它的猎物。

E.海豚想捕获的猎物离自己越远,它发出的滴答声就越高。

世纪文都教育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9.某湖泊在白天时,浮游生物 X 游到湖泊深处缺乏食物且水冷的地方,浮游生物 Y 则留在食物充足的水面,虽然浮游生物 Y 生长和繁殖较快,它的数目却常常不知浮游生物 X 多。下列哪项最能解释上述矛盾现象?

A.住在湖底的浮游生物数量是住在湖面的浮游生物的两倍。

B.浮游生物的掠食者如白鱼和鸟等,白天都在湖面生活和觅食。

C.为了使稀少的食物发生最大效用,浮游生物 X 成长得较浮游生物 Y 慢。D.在一天中最热的时候,浮游生物 Y 在植物底下群集,以躲避阳光的照射。E.浮游生物 Y 在任何时间段的繁殖速度都是浮游生物 X 的两倍。

10.图示方法是几何学课程的一种常用方法。这种方法使得这门课比较容易学,因为学生们得到几何概念的直观理解,这有助于培养他们处理抽象运算符号的能力。对代数概念进行图解相信会有同样的教学效果,虽然对数学的深刻理解从本质上说是抽象的而非想象的。上述议论最不能可能支持以下哪项判定?

A.通过图示获得直观,并不是数学理解的最后步骤。

B.具有很强的处理抽象运算符号能力的人,不一定具有抽象的数学理解能力。C.几何学课程中的图示方法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

D.培养处理抽象运算符号的能力是几何学课程的目标之一。E.存在着一种教学方法,可能有效地用于几何学,又用于代数。

11.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人们的购物方式有了新的选择,很多年轻人喜欢在网络上选择自己满意的商品,通过快递送上门,购物足不出户,非常便捷,刘教授据此认为,那些实体商城的竞争力会受到互联网的冲击,在不远的将来,会有更多的网络商店取代实体商店。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刘教授的观点?

A.网络购物虽然有某些便利,但容易导致个人信息被不法分子利用。B.有些高档品牌的专卖店,只愿意采取街面实体商店的销售方式。C.网络商店与快递公司在货物丢失或损坏的赔偿方面经常互相推诿。D.购买黄金珠宝等贵重物品,往往需要现场挑选,且不适宜网络支付。E.通常情况下,网络商店只有在其实体商店的支撑下才能生存。

12.有医学研究显示,行为痴呆症患者大脑组织中往往含有过量的铝,同时有化学研究表明,一种硅化合物可以吸收铝,陈医生据此认为,可以用这种硅化合物治疗行为痴呆症。以下哪项是陈医生最可能依赖的假设?

A.行为痴呆症患者大脑组织的含铝量通常过高,但具体数量不会变化。B.该硅化合物在吸引铝的过程中不会产生副作用。

C.用来吸收铝的硅化合物的具体数量与行为痴呆症患者的年龄有关。

D.过量的铝是导致行为痴呆症的原因,患者脑组织中的铝不是痴呆症引起的结果。E.行为痴呆症患者脑组织中铝含量与病情的严重程度有关。

13.科学研究中使用的形式语言和日常生活中使用的自然语言有很大的不同,形式语言看起来像天书,远离大众,只有一些专业人士才能理解和运用。但其实这是一种误解,自然语言和形式语言的关系就像肉眼与显微镜的关系。肉眼的视域广阔,可以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信息;显微镜可以帮助人们看到事物的细节和精微之处,尽管用它看到的范围小,所以,形式语言和自然语言都是人们交流和理解信息的重要工具,把它们结合起来使用,具有强大的力量。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上述结论?

A.通过显微镜看到的内容最可能成为新的“风景”,说明形式语言可以丰富自然语言的表达,我们应重视形式语言。

世纪文都教育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B.正如显微镜下显示的信息最终还是通过肉眼观察一样,形式语言表达的内容最终也要通过 自然语言来实现,说明自然语言更基础。

C.科学理论如果仅用形式语言表达,很难被普通民众理解;同样,如果仅用自然语言表达,有可能变得冗长且很难表达准确。

D.科学的发展很大程度上改善了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但人们并没有意识到科学表达的基 础.....形式语言的重要性。

E.采用哪种言其实不重要,关键在于是否表达了真正想表达的思想内容。

14.在西方经济发展的萧条期,消费需求的萎缩导致许多企业解雇职工甚至倒闭,在萧条期,被解雇的职工很难找到新的工作,这就增加了失业人数,萧条之后的复苏,是指消费需求的增加和社会投资能力的扩张,这种扩张要求增加劳动力。但是经历了萧条之后的企业主大都丧失了经商的自信,他们尽可能地推迟雇用新的职工。上述断定如果为真,最能支持以下哪项结论? A.经济复苏不一不定能迅速减少失业人数。B.萧条之后的复苏至少需要两三年。

C.萧条期的失业大军主要由倒闭企业的职工组成。D.萧条通常是由企业主丧失经商自信引起的。E.在西方经济发展中出现萧条是解雇职工造成的。

15.陈先生:未经许可侵入别人的电脑,就好像开偷来的汽车撞伤了人,这些都是犯罪行为。但后者性质更严重,因为它既侵占了有形财产,又造成了人身伤害;而前者只是在虚拟世界中捣乱。

林女士:我不同意,例如,非法侵入医院的电脑,有可能扰乱医疗数据,甚至危及病人的生命。因此,非法侵入电脑同样会造成人身伤害。以下哪些最为准确地概括了两人争论的焦点?

A.非法侵入别人的电脑和开偷来的汽车是否同样会危及人的生命? B.非法侵入别人电脑和开偷来的汽车伤人是否都构成犯罪?

C.非法侵入别人电脑的犯罪性质和开偷来的汽车伤人一样严重? D.是否只有侵占有形财产才构成犯罪? E:是否只有侵占有形财产才构成犯罪?

16.因为照片的影像是通过光线与胶片的形成的,所以每张照片都具有一定的真实性。但是,从不同角度拍摄的照片总是反映了物体某个侧而的真实而不是全部的真实,在这个意义上,照片又是不真实的。因此,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以照片作为证据是不恰当的,特别是在法庭上。

以下哪项是上述论证所假设的?

A.不完全反映全部真实的东西不能成为恰当的证据。B.全部的真实性是不可把握的。

C.目前的法庭审理都把照片作为重要物证。

D.如果从不同角度拍摄一个物体,就可以把握它的全部真实性。E.法庭具有判定任一证据真伪的能力。

17.临床试验显示,对偶尔食用一定量的牛肉干的人而言,大多数品牌牛肉干的添加剂并不会导致动脉感化。因此,人们可以放心食用牛肉干而无需担心对健康的影响。

世纪文都教育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上述论证?

A.食用大量牛肉干不利于动脉健康。B 动脉健康不等于身体健康。.C.肉类都含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

D.喜欢吃牛肉干的人往往也喜欢食用其他对动脉健康有损害的食品。E.题干所述临床试验大都是由医学院的实习生在医师指导下完成的。

18.委员会成员:作为一名长期的大学信托委员会的成员,我认为在过去的时间里该委员会运作得很好,因为它的每一个成员都有丰富的经历和兴趣,因此,如果将来有些成员被选举主要为了坚持要求某一政策,如减少学费,那么这个委员会就不再会起那么好的作用,该委员会成员在得出上述结论的时候,假设了下面哪一些? A.如果委员会减少学费,大学将在经济上受损失。B.如果委员会运行得不如现在好,大学将无法运作。

C.委员会之所以起了很好的作用,是因为它的成员主要兴趣在于某一学术政策而非经济政策,例如学费水平。

D.一个要被选为委员会的成员必须有广泛的经历和兴趣。

E.第一个被选入委员会并且主要坚持要求制定某一政策的人都缺乏丰富的经历和兴趣。19.学生:IQ 和 EQ 哪个更重要?您能否给我指点一下?

学长:你去书店问问工作人员关于 IQ 和 EQ 的书,哪类销的快,哪类就更重要。以下哪些与上述题干中的问答方式最为相似?

A.员工:我们正制定一个度假方案,你说是在本市好,还是去外地好?

经理:现在年终了,各公司都在安排出去旅游,你去问问其他公司的同行,他们计划去哪里,我们就不去哪里,不凑热闹。

B.平平:母亲节那天我准备给妈妈送一份礼物,你说是送花好还是巧克力好? 佳佳:你在母亲节前一天去花店看一下,看看买花的人,多不多就行了嘛。C.顾客:我准备买一件毛衣,你看颜色是鲜艳一点,还是素一点好?

店员:这个需要结合自己的性格与穿衣习惯,各人可以有自己的选择与喜好。D.游客:我们前面有两条山路,走哪一条更好?

导游:你仔细看看,哪一条山路上车马的痕迹深我们就走哪一条。

E.学生:我正在准备期末复习,是做教材上的练习重要,还是理解教材内容更重要?老师:你去问问高年级得分高的同学,他们是否经常背书做练习。

20.人们普遍认为适量的体育运动能够有效降低中风的发生率,但科学家还注意到有些化学物质也有降低中风风险的效用,番茄红素是一种让番茄、辣椒、西瓜和番木瓜等蔬果呈现红色的化学物质,研究人员选取一千余名年龄在 46 至 55 岁之间的人,进行了长达 12 年的跟踪调查,发现其中番茄红素水平最高的四分之一的人中有 11 人中风,番茄红素水平最低的四分之一的人中有 25 人中风,他们由此得出结论:番茄红素能降低中风的发生率。以下哪项如果为真,能对上述研究结论提出质疑?

A.番茄红素水平较低的中风者中有三分之一的人病情较轻。B.吸烟、高血压和糖尿病等会诱发中风。

C.如果调查 56 岁至 65 岁之间的人,情况也许不同。

D.番茄红素水平高的人约有四分之一喜爱进行适量的体育运动。E.被跟踪的另一半人 50 人中风。

世纪文都教育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四、写作(本大题共 2 小题,其中论证有效性分析 20 分,论说文 20 分,共 40 分。)41.论证有效性分析:分析下述论证中存在的缺陷和漏洞,选择若干要点,写一篇 600 字左右的文章,对该论证有效性进行分析和评述。(论证有效性分析的一般要点是概念及主要概念界定和使用的准确性及前后是否互相矛盾,有无各种明显的逻辑错误,论据是否支持结论,论据的成立条件是否充分。还要注意逻辑结构和语言运用。)

市场竞争有利于谁?有些人认为有利于消费者,在市场中不同的商家为了各自的利益相互斗争,从客观上为第三方——消费者带来好处。因为他们在争斗中互相压价,是消费者占得便宜。

非常肯定的说,这种在把生产者与消费者相互割裂基础上的观点是极其错误的。消费者是谁?在现代社会,消费者不是什么第三者,他们之所以有消费能力,是因为他们作为公司的员工获得报酬。市场的主导消费是谁?也是在单位默默工作,以获得收入的劳动雇佣人。消费者即生产者。在市场竞争中,还会是与消费者毫无切身利益关系吗?还会是消费者占得便宜吗?

两家电器公司价格大战,我作为 IT 公司的员工,感到占便宜,因为电器价格下降了,但是对于电器公司呢?价格战使利润率降低,使电器公司的员工丧失了提高工资的可能。利润是公司在投资的来源,也是工资的来源,这损害了相关竞争公司的员工利益。我在为电器公司竞争感到占便宜的同时,IT 公司之间也在竞争,我如同那个电器公司的员工一样恨自己的公司因许多竞争对手无法独占或大部分占领市场。所以谁也没有占便宜,因为市场竞争是普遍的。总的来说,市场竞争受益者是消费者是个伪命题。

那么市场竞争真正的受益者是谁?是那些能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的社会集团,而其中大部分是处于劣势的。总是大多数,他们只食较小的利润份额。那么,他们的员工就要承担竞争不利的威胁——降低薪水。他们的境遇越是恶化,那么他们的员工的购买力就越低。但是,处于竞争劣势中的总是大多数公司的员工,他们是消费者中的主力军。总之,市场竞争有利于占据竞争优势的行业的员工——当他们作为消费者的时候,购买力会加强;不利于竞争劣势中的行业的员工——他们同样作为消费者存在的时候,购买力就弱。市场竞争只是私有制条件下各市场主体利益相互对抗的产物,本身便是内耗,将一种混乱和内耗罩上有利于消费者的光环,根本是靠不住的。

42.论说文:阅读下面的材料,并据此写一篇不少于 600 字的论说文,题目自拟。

“信章鱼”的经济学逻辑 篇6

为什么我们会让一只章鱼来预测比赛结果?答案是:面对不确定性我们无所适从,于是只能把希望寄托于外在的“神”。这与我们因害怕黑暗而寄希望能有一盏灯能让我们看清屋子里的一切一样。

奥里与彼得斯认为,人类最经常遇到的问题是未来的不确定性,最需要处理的问题是面对不确定性时的决策。也正是为了能够正确处理不确定性,人类才需要有预测。但是,以目前人类的智慧与知识,还远没有解决准确预测未来的问题。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从远古到现代,“超自然的工具一直被人类使用着”,这也是至今从西方占星术到东方八卦周易之类仍然十分流行的原因。

足球输赢因其竞争性强与偶然性因素多,显然是人类活动中不确定性较强的一种。但因为“在黑暗中急于寻找秩序”又是人类面对不确定性时的本能,以至于我们对于提前预知比赛结果是如此之感兴趣。而我们又知道,人类对足球输赢的预测是如此之不靠谱,“章鱼帝”由此横空出世!

为什么章鱼的预测会比人类预测还要准确7答案是:人类被自己的聪明“关在黑暗里”,而章鱼没有。

正如彼得斯所言,没有哪个领域对不确定性的讨论会比经济领域更广泛,由此产生了两门完整的学科。一门是计量经济学,另一门是投资组合理论。在许多经济学家看来,“不确定性”只是一种“外生冲击”,可以通过评估所有可能结果发生的概率、相关风险以及收益来加以衡量,而我们的决策就是通过权衡与这些概率相关的风险和回报做出的。即使概率未知,我们也可以用到类似“贝叶斯修正”这样的工具。

但为什么多种经济学通过这套思路进行的经济预测,绝大多数因其不靠谱而变成人们的笑柄呢?

里奥的著作专门对此进行了解释。不确定性是自由市场的根本特征,也是自由市场的魅力,永远无法被消除。人类试图通过经济数学模型来预测与处理不确定性,本身就是“在并不存在秩序的地方强加秩序”,是理性的僭妄,或者说是自作聪明。但这种自作聪明尽管不能预测未来,却能够改变未来,即使得未来更加不确定。当下世界范围内经济周期与资本市场起伏越来越难以捉摸,越来越具备突发性,都是人类自以为能够预测未来造成的。

经济逻辑 篇7

经济学研究的是社会如何利用稀缺的资源以生产有价值的商品, 并将他们分配给不同的个人。在这一研究对象中隐含了经济学的两大核心思想, 那就是自然资源的客观稀缺性与人类主观的效率追求。所谓稀缺性, 即生产资源相对于人类的无限需求而言总是匮乏的。从现实看, 无论是贫穷的国家还是富裕的国家, 资源都是相对不足的, 稀缺性存在于人类社会的任何时期和一切社会。所以稀缺既是相对的, 但同时又是绝对的。

鉴于人们的欲望的无限性, 就一项经济活动而言, 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充分地利用其有限的资源, 这就使我们面临“效率”这一实际问题。效率即是最有效地使用社会资源以满足人类的愿望和需要的劳动成效。衡量效率的标准就是在不会使他人的境况变坏的前提条件下, 一项经济活动如果不再有可能增进任何人的经济福利, 那么, 该经济活动就是取得了最大的有效率。

资源稀缺的现实存在与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的物质所需, 也就成了一个社会如何进行有序的生产组织以便最有效地进行资源的配置与利用的现实问题, 也正是因为地球资源的稀缺性和社会追求效益最大化的愿望之间的矛盾, 才促使人们产生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可持续性发展的战略思维, 既要避免竭泽而渔的向自然资源失控的索取, 又要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的需求, 因此寻求“稀缺”与“效率”之间最合理的平衡这就是社会科学发展观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2 “看不见的手”与“看得见的手”的制约

市场经济是一部复杂而精良的机器, 它通过价格和市场体系对个人和企业的各种经济活动进行协调, 每个人在追求其个人的利益与所得时, 总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引导着他去帮助实现另一个目标, 去增进社会利益, 这一原理体现了完全竞争条件下的经济效益。在市场中, 价格协调着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决策。较高的价格趋于抑制消费者购买, 同时刺激生产;较低的价格鼓励消费者, 同时抑制生产。因此价格在市场机制中起着平衡器的作用。尽管如此, 我们发现仍存在着“市场调节不灵”的时候, 并且市场也并不总是产生最有效的结果。其原因在于: (1) 不完全竞争引起的效率损失; (2) 公共物品生产无法依靠市场机制解决; (3) 外部效应导致资源配置的扭曲。因此需要政府出面干预, 以弥补这只“看不见的手”之不足。

“看不见的手”存在于完全竞争的理想的市场经济。在目前市场经济尚不完善的情况下, 实际中需要另一只“看得见的手”的帮助, 即政府运用法律、行政和经济手段进行宏观调控干预市场运行。在包罗万象的政府职能中, 政府通过提高效率、增进平等以促进宏观经济的稳定与增长。也就是说, 一方面, 政府通过促进竞争、控制诸如污染这类外部性问题以及提供公共物品等来提高效率;另一方面, 政府通过税收和支出项目等手段, 向某些团体进行有倾斜的收入再分配, 从而增进平等;此外, 政府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调节在鼓励经济增长的同时减少失业, 降低通货膨胀。只有宏观调控和微观搞活两手为用, 达到管而不死、活而不乱, 社会经济方能健康发展和正轨运行。

3 “逻辑推理”与“当下存在”的悖反

由于经济关系通常十分复杂, 涉及许多不同的变量, 因此很容易混淆事件背后的准确原因而影响政府政策对经济的真实影响。因此我们必须注意经济推理中常出现的一些误区和误导。

(1) 因果推理的后此谬误导致无效作为。

后此谬误出自因果推理, 如果我们仅仅因为一件事发生在另一件事之前, 就想当然地认为前者是后者的原因, 后者是前者的结果, 那么, 就犯了所谓的后此谬误。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时期的美国, 一些人观察到商业扩张之前会发生价格上扬的现象, 由此他们得出结论说, 治疗大萧条的良方是提高工资和价格。这种思想导致了一系列以抬升工资和价格为目的的无效率的立法和规定。

(2) 假设推理的变量因素导致错误结论。

许多经济理论是建立在一定的假设条件上的, 假设条件不同, 如不能保持其他条件不变, 结论也就不一定成立。在考虑某一问题时要注意其假设条件, 人们往往没能保持其他相关的条件不变而得出错误的观点。一些人根据“减税”之后紧接着政府收入有所上升的现象, 推理出降低税率会在增加政府的收入的同时减少预算赤字。这一推理的错误就在于他忽视了经济增长。由于人们的收入增加, 尽管税率降低了, 政府收入依然有所增加。假如没有降低税率, 则政府收入会达到更高水平。可见, 这一分析没有满足“保持其他条件即总收入不变”的充分条件。因此, 当你分析一个变量对于经济体系的影响时, 一定要注意到保持其他条件不变。

(3) 以偏概全的合成谬误, 导致分总庭径。

有时我们会假定, 对局部来说是正确的结论, 对总体来说也正确。然而, 在经济活动中, 我们经常发现总体并不等于局部之和。如果你认为对局部来说成立的东西, 对总体也必然成立, 那么就犯了“合成谬误”。如果你忽略了对合成谬误的理性考量, 你就会对以下这些经济和生活中的正确的命题吃惊不已, 例如:

①如果某一农场主获得丰收, 他的收入会增加;但如果所有的农场主的收成都打破纪录的话, 他们的收入却会下降。

②如果一个人获得了更多的货币, 那么他的境况会变好;但如果每个人都获得了更多的货币, 那么整个社会反而可能变糟。

③如果对某一特殊行业的产品征收高额关税, 该行业的生产者可能会因此发财;但如果对所有的行业都征收高额关税, 则绝大多数的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境况都会变坏。

④老师按甲、乙、丙、丁评分时, 如果某一个学生考得很好, 他的得分等级会提高;但如果所有的学生都考得不错的话, 则平均的得分等级却不会发生变化。这种情况就是一种“零和游戏”。

这些例子没有任何诡异或神奇之处, 他们不过是某一体系中个体互动的结果。个体相互作用时, 整体行为的结果通常会与个体行为的结果大相径庭。因此, 经济领域中的主观逻辑理念有时往往不能简单地生硬地套用到经济活动的客观存在的现实本身, 这就需要我们多长出“一只眼”来看问题。

4 “沿着曲线的移动”与“曲线的移动”的辨证

经济学家在描述经济现象中常大量使用经济图。图在经济营运中是非常有用的, 它反映出变量之间的关系或变量的变化趋势, 借此我们得以分析经济概念, 有助于我们理解重要的经济规律, 并借以了解经济历史, 预测未来的经济趋势。

“沿着曲线的移动”反映出变量之间的变化关系。如:我们在分析商品本身价格变动引起需求量的变动时, 在下图中, ①当P0→P1↑ Q0→Q1↓ a→b;②当P0→P2↑ Q0→Q2↓ a→c。

我们看到了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商品本身价格的变动引起需求量的变动。从需求曲线上的点沿着曲线的移动, 反映出需求量的变动:①是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 商品本身价格的变动引起的;②是在同一条需求曲线上的移动, 即点沿着曲线的移动;③依据需求曲线向下倾斜规律, 在同一条需求曲线上, 向上方的移动是需求量的减少, 向下方的移动是需求量的增加。这就是需求定理, 商品需求量与价格之间成反方向变动。价格上扬抑制了购买量, 其原因有二:一是替代效应。当一种物品的价格上升时, 我们会用其他类似的物品来替代它。如:当猪肉价格上升时我们可以多吃鸡肉或鱼。二是收入效应。因为当价格上升时, 我们会发现自己比以前穷了些。如:我们用2元可买一斤的鸡蛋, 在价格上升后只能买半斤了, 购买力相对的削弱便以购买量的牺牲达到某种妥协。它反映出影响经济运转自变因素之间的彼此消长的变化关系。

“曲线的移动”则反映出变量的变化趋势。例如我们在分析商品本身价格不变的情况下, 其他因素如相关商品的价格、消费者的平均收入、消费者的偏好、消费者对未来的预期、市场的规模、政府的消费政策等的变动, 则引起需求的变动。在下图中, 当价格不变, ①收入↓, 需求Q0→Q1↓, 曲线D0→D1左移;②收入↑, 需求Q0→Q2↑, 曲线D0→D2右移。

我们看到了在商品本身价格不变的情况下, 其他因素变动引起需求的变动, 反映这种变动的情况为:①是在商品价格以外的其他影响需求量的因素变动时, 引起需求的变动;②需求的变动表现为需求曲线的平行移动, 即曲线的移动;③需求曲线向左移动是需求的减少, 需求曲线向右移动是需求的增加。它反映的是由于影响经济运转的他变因素造成的某种变化趋势。

总之, 市场经济是一门大学问, 它一方面要求人们遵循科学既定的经济规律办事, 另一方面它又时时提醒人们任何理论都是灰色的, 只有生活之树常青, 千变万化的经济市场才是辨正和完善经济理论的试金石, 也只有在普泛性理论和特定性的实践的对接中索求真谛, 人们才会可能走出和摆脱某些误区和误导, 从而取得最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摘要:经济学是研究市场经济及其运行规律的科学, 抽象的具有广普性的某些经济理论观点, 往往与具体的带有特定性的经济运营之间存在着或隐或显的反张力, 探讨这种经济活动中形而上与形而下的二律悖反和相互关系中的务实情况, 对我们了解并掌握市场经济的掣动器有着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经济理论,市场运行,务实辨证

参考文献

[1]高鸿业.西方经济学[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1998.

经济逻辑 篇8

一、研究经济新常态发展的逻辑与前景的意义

我国在“新常态”背景下对经济发展提出了新的规划, 这也对中国的政治和民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政治局面在很多方面也有所改善, 将政治中长久以来的弊病一一整治, 例如:把周老虎徐老虎拉下马, 将公款消费、公款吃喝, 给官员送礼等现象严格禁止, 这一些列措施的实施使我国的政治风气有所改善。民生方面也出现了新气象, 例如: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群众路线的教育实践活动, 加强创建和谐社会, 加强法制建设等。习近平主席对经济新常态的提出不仅为我国的经济建设提出了发展要求, 同时使我国的其他方面建设也随之开展起来。所以, 研究“新常态”背景下经济发展的逻辑与前景是我国目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也是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 这对中国综合实力的发展有着非凡的意义。

二、我国经济新常态发展的逻辑

1. 我国的经济在结构上出现了减速的现象

目前, 我国的经济在结构上出现了减速的现象, 这种现象产生的动因有许多。比如:我国的劳动供给率呈下降的趋势, 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 尽管我国现在放开了“二胎政策”, 但是这一政策毕竟具有一定的时滞效应。资源配置方面也有所改变,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 我国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大量的资源从经济效率较低的农业部门转移到经济效率较高的制造业部门, 随着制造业市场份额的饱和, 甚至一些生产部门出现产能过剩的情况, 我国的资源又转移到服务业, 加快了我国经济的减速。我国缺乏在国际市场上需要的创新产品, 这样的情况就导致了我国的净出口能力的下降, 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我国经济的发展步伐。

2. 经济新常态带来的矛盾与挑战

在“新常态”的背景下, 我国的经济形势呈现出放缓的趋势, 在这个过程中, 一定会遇到新的矛盾与挑战, 储蓄率、投资率、国际收支平衡状态、外汇储备等经济指标都会发生变动。当前我国的产能过剩现象严重, 如何调整这种局面, 使之配合经济发展的“新常态”是大问题。同时, 我国一直将城镇化看成是发展经济的动力, 经过几十年城镇化改革的实践, 本来就积累了大量的矛盾, 现在以城镇化转型来引领经济发展, 会使这些深层矛盾渐渐浮现出来。

三、经济新常态发展的前景

1. 利用市场来调节经济

亚当·斯密曾经说过:“市场是只看不见的手”。这句话的意思是市场对于经济有着自动的调节的作用, 我们应该充分发挥市场的这种决定性作用。首先, 不能只以GDP作为衡量经济发展的唯一指标, 而应该对公共服务、社会就业、市场监管等方面加以重视。其次, 引入合理有效的价格机制, 价格作为市场上的信号可以为市场资源配置提供指导, 如果不能办证市场上的价格合理, 那么必然会影响经济的发展。第三, 将财税制度进行优化, 财税制度是国家调节经济的重要法宝之一, 合理运用财税的功能也是经济发展的要求。

2. 加快打开全球化经济的进程

习近平主席提出经济新常态的概念后, 我国也加快了对外开放的进程:加强自贸区建设和提出一带一路的发展新战略。关于自贸区的建设, 从国内来看, 从建立上海自贸区试点到扩大范围, 我国明显加快了自贸区建设的脚步, 同时还在积极推动国内其他城市自贸区的建设。

3. 生态环境与经济增长并重

中国在过去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 生态问题与环境问题变得越来越严重, 我们相当于牺牲了环境作为代价来换取经济增长而这样的做法并不符合我国所提倡的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在“新常态”经济发展的背景下, 我国适度放缓了经济增长的速度, 也为生态环境的逐渐恢复提供了条件, 重视生态环境改善与经济增长两个方面同时抓是符合“新常态”的必然要求。

4. 解决经济包容性问题

经济的包容性是经济新常态的实现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而我国目前就存在这种问题, 如果经济包容性问题不能解决, 那么会阻碍我国实现经济新常态的目标。解决这种经济包容性问题有几个着手点。首先, 要加强我国的医疗保险制度, 尽量降低医疗支出在居民家庭收入中所占的比例。其次, 要赋予居民自由选择生活环境的权利, 不能用户籍制度、土地制度等来约束居民自由搬家、换地方学习生活的权利。

四、结束语

习近平主席在河南时说:“中国的发展仍然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时期, 我们要增强信心, 适应新常态。”目前我国已经在很多方面体现了经济新常态带来的新气象, 各个部门经济正在从传统的模式向“新常态”进行发展。通过研究经济新常态发展的逻辑与未来, 并以此对我国的经济进行分析, 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 在这种大环境的影响下, 我国经济一定会快速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摘要:“新常态”这一概念是在习主席2014年5月在河南考察时第一次提出的。经济新常态提出后, 引起了全国人民的关注。经济新常态不仅是我国对于目前经济运行的判断, 也是指导我国经济改革的重要指标, 所以, 本文就“新常态”背景下经济发展的逻辑与前景展开了一系列的思考。

关键词:新常态,经济发展,逻辑与前景

参考文献

[1]武鹏.中国经济改革的发展战略与路径选择研究——基于新常态背景下的分析[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2016, (01) :103~108.

建筑设计中的经济和逻辑思维 篇9

1. 重视建筑设计中的经济理念

从投资和回报的经济观念出发, 保证社会资源的充分合理地利用, 以求建筑作品的最大经济价值, 是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建筑设计又是一个复杂的综合系统工程, 在不同的工作阶段, 都始终贯穿着经济性这一理念。因此, 重视建筑设计中的经济理念, 实行对建筑作品的优化, 保障社会资源的充分合理利用, 以求建筑作品的最大经济价值, 不仅是评判建筑设计作品优劣的重要尺度, 也是能否促进国民经济合理发展的关键环节。所以, 优化建筑设计, 合理控制建筑投资和建设规模, 属于建筑设计中的经济理论问题, 也是我们在建筑设计中不可避免的重要课题。

深圳市龙华二线扩展区的圣·莫丽斯住宅小区是建筑设计中考虑投资和回报经济观念的绝佳范例。圣·莫丽斯住宅小区总面积约27.6万平方米, 总建筑面积约42.4万平方米, 是一个大型的居住小区。小区分三期开发, 规划设计前期已考虑好分期滚动开发的模式, 充分利用投资→回报→再投资→再回报的效应。A区为纯联排别墅产品, 园林规模不大, 资金回报后开发B区, 为联排别墅和多层大户型产品, 园林已和A区合建, 形成规模。A、B区售完后, 项目已有可观的利润, 可以支持后续的开发, 并可做出更好的产品。此时设计也相应提高了产品定位, C区全为高层大户型, 园林规模更大, 可以投资上亿元去加以营造。更好的设计也使产品的定位更好, 也使甲方的投资和回报相得益彰。

2. 建筑设计要求经济合理性

建筑是人类利用自然资源、运用人类智慧和所掌握的科学技术建造的满足人类各种活动的人工环境, 而建筑设计就是联系和综合上述各种要素, 通过对功能、技术、经济、社会等方面要求的综合考虑, 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类活动的需要。建筑设计的目标是一个多元的目标体系, 在各个目标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协调、平衡发展的基本关系。

建筑巨大的物质消耗在对建筑经济性提出要求的同时, 也对建筑设计提出了经济合理性的要求, 使建筑设计在经济条件的制约下进行。但是, 建筑可以通过有效的设计方法, 在建筑的总体布局、空间组合和技术选择等方面进行优化设计, 以有限的经济条件达到建筑的建设要求, 或在限定的经济条件下创造出较多的使用价值。

2.1 建筑设计的经济合理性要求在遵循“适用、经济、安

全、美观”要求的前提下, 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人民生活水平的现状以及建筑材料的供应情况、建筑施工技术水平, 用较少的资金投入获得尽可能多的使用效益;或在相同劳动消耗下获得最佳的使用效果, 使建筑设计达到艺术性与经济性的统一。

自从人类开始建筑活动以来, 经济条件就表现出强烈的制约作用。无论具体的表现形式如何, 无论建筑的等级高低不等, 都离不开人力资源与物质资源的支撑, 而这两项资源又离不开经济条件的制约。因此, 建筑也不得不受到经济条件的制约。不管业主有何宏图大志, 不管建筑师有何奇思妙想, 都不能脱离具体的经济条件去加以实行。

当然, 这并不意味着建筑师在经济条件的制约下就只能墨守成规, 不思进取。相反, 有许多建筑师也正是在这种苛刻的限制条件之下, 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在看似毫无用武之地的境地中, 创造出无数的经典作品。例如, 我国侗族村寨的“风雨桥”, 利用短小的木材解决大跨度问题, 不仅充分利用了材料资源, 更有效的减轻了劳动负担, 同时也简化了操作程序, 展现出古代工匠的高超才艺。同样, 生活在盛产竹材的东南亚山地的少数民族, 利用竹子建造的桥梁可以媲美于当今的斜拉桥。

2.2 技术与经济相结合是控制项目投资最有效的手段。

除了设计人员必须强化建筑经济意识之外, 如果财会、概预算人员不熟悉工程知识、不了解工程进展中的各种关系, 只是单纯从财务制度的角度审核开支, 同样难以有效的控制项目投资。因此, 在工程建设的过程中, 必须把技术与经济有机结合, 通过技术比较、经济分析和效果评价, 正确处理技术先进与技术合理两者之间的关系, 力求在技术先进条件下的经济合理, 在经济合理基础上的技术先进, 把控制项目投资观念渗透到各项设计和施工技术措施之中, 才能真正达到建筑设计的基本目标。

惠州旭日·城市花园沿江项目是2007年设计的, 总建筑面积约4.6万平方米, 是香港公司投资的项目, 前期的投资造价预算亦由香港公司进行, 对设计图纸要求非常细致, 测量师专业水平很高, 对各种材料, 各个环节都非常清楚, 最后的造价报告给甲方招投标起到了重要作用。随着项目推进, 方案进行过两次较大的修改。一是地下室受地下水位影响高度, 要改用空心楼板增加净高, 经过测量师的造价计算, 投资方同意增加此费用。二是裙房立面设计风格由纯古典欧式风格改为偏现代的风格, 增加了部分幕墙, 也是经过测量师的密切配合, 才最终得以实施。可以说在后期施工配合过程中, 每一步都要和经济密切相关。

3. 建筑设计的逻辑思维

一个建筑设计团队在设计生产中的逻辑思维和工作方法, 与单个建筑师的逻辑思维既有一定的相似之处, 但又不完全相同。主要表现在前者更关注生产和市场经营, 而后者较着重于设计条件和艺术手法等方面。为了更清晰地阐述逻辑在建筑设计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在此将通过介绍一些工程实例运作中的进行辅助说明。

3.1 建筑设计要进行关于市场的逻辑思维和判断。

我们应该对建筑设计产品中的市场类型、相关领域和区域内的潮流和竞争、产品的经济价值和社会综合效益, 客户群体的接受程度以及开发时序等方面进行收资、分析和判断。例如, 我们在接受某项目设计的前期工作中, 首先对市场、产品类型和定位、经济价值测算等进行了调查研究, 进而指导设计师有效利用弧形安排从叠联排、洋房到中段的合院雅居, 再到邻河大宅的三组产品。不同产品类型的组合, 既充分满足容积率的要求, 又明显丰富地规划布局了空间和景观;既避免了单一产品市场开发的压力, 又通过适当产品比例和价格组合实现较高的销售总价。这种逻辑和判断与策划公司对项目的结论是相符的, 受到了甲方和同行的充分肯定。

2004年投标设计了深圳市龙华的风和日丽D组团小区, 建筑面积有11万平方米, 由6栋30层塔楼组成, 共有709户。其中70~90平方米的有316套, 占44.6%, 110~140平方米的有271套, 占38.2%, 150~170平方米的有114套, 占16.1%, 250平方米左右的复式有8套, 占1.1%。这个比例经过了详细的市场调研。但项目开工后不久就因资金问题停了下来。直到2008年中, 项目重新获得资金支持, 重新启动。但四年后的市场已发生变化, 甲方及我们设计方对市场的逻辑判断也在变化。在再次详细的市场调研及判断的基础上, 我们对原有设计进行了重大调整, 增加了层数及复式户型, 将其中一栋塔楼全部改为复式户型。其中60~80平方米的有332套, 占46.8%, 110~130平方米的有174套, 占24.5%, 140~160平方米的有165套, 占23.3%, 210平方米左右的有38套, 占5.4%。在政府要求的总面积不变、总户数不变的基础上, 适当增加小户型所占的比例, 并将大户型的面积调整均衡, 避免超大户型的出现, 并增加复式户型至41户。在平面修改的基础上, 我们对立面造型、材料选择等全部进行了优化设计修改。在2008年10月的秋交会上, 本项目先推出了两栋小户型单位, 很快销售完毕。在2009年5月的春交会上, 其余大户型单位推出, 也受到市场的欢迎。证明建筑设计取得了重大的成效。

3.2 建筑设计要针对项目用地的环境条件进行综合分析与逻辑判断。

建筑基地环境条件包括地形、地质、地貌、水文和植物等多方面的因素。我们在收集资料、踏勘调查和综合分析的过程中, 要做出判断:究竟哪些方面的因素是我们可以利用、可以辅助确定项目定位和营造特色环境的。

关于建筑的创作手法, 因设计面广、流派多、层次深, 我们将选取其中的立面风格进行阐述。以居住建筑中的住宅为例, 其立面风格的确定往往与甲方领导的喜好、市场的流行趋势、产品的定位和性质、客户群体的认知、既有现状环境及规划管理部门的意见等多方面因素相关。建筑师要结合把握这些因素, 选取其中的关键因素进行判断。例如, 在某项目一至三期工程的立面设计中, 我们一直选取灰色作为主色调, 但辅色由黄色转为红色, 材质由涂料改为面砖, 同时在立面外窗、门头等细节设计方面不断创新, 反映出我们在尊重地区现状环境的基础上针对市场发展的变化, 追求不断提升产品的品质的创作思维。

3.3 建筑设计团队应该与甲方进行逻辑思维方面的沟通。

我们服务的客户群中, 既有传统老牌大型发展集团, 又有新兴的开发企业, 甲方或者有这等阵容强大的研究开发团队, 或者有一套精简的决策班底。如何与其保持充分的交流与沟通, 并达成共识, 是很重要的一项工作。建筑师应该保持清晰的逻辑思维, 将调研、分析和判断结论, 通过计算、绘图、三维等多种表现形式传达给甲方, 并经过讨论、交流取得共识, 明确建筑设计的目标。

4. 结语

我们通过对经济和逻辑思维的研究, 把建筑创作过程中的外部可能和选择进行高效的收缩, 再经过适合优选, 使我们所得出的设计成果具有相对的准确性和唯一性, 能够比较接近市场的需求。C H F

摘要:本文阐述了建筑设计与经济的关系, 并通过各种实例阐述了建筑设计中的逻辑思维。

经济逻辑 篇10

策划人语:本刊于2015年一、二两期, 在【本刊特别策划】中连续推出《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创新职教发展大逻辑》。令我们十分惊奇和兴奋的是, 新年伊始, 全国职业教育工作, 从中央到地方, 又有了许多突破性的成果。中共中央发布一号文件释放出的信号:积极发展、加快发展农业职业教育成为了“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的重要内容;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敲定普高和中职国家助学金标准按原标准提高三分之一以上;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发表讲话, 以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的决心、信心和勇气, 对教育特别是职成教育的全面深化综合改革, 全面加强依法治教, 加快推进现代化进程作出了明确具体的部署;在中央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推动下, 各省 (市、区) 党委、政府坚持与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保持高度一致, 闻风而动, 雷厉风行, 纷纷适应本地区经济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出台了一系列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提高职业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的政策法规;各级各类职业院校则在职教春天的阳光雨露滋润下, 生机勃勃地茁壮成长, 创造了许多充满时代气息的好做法和好经验……正是在这种令人振奋和鼓舞的气息感召下, 我们又编发了本刊特别策划 (三) , 用以向广大读者传递更多中国职教好声音, 讲述更多中国职教好故事。

中国股市——经济先行指标的逻辑 篇11

虽然成熟国家股市在各阶段常出现“非理性繁荣”,但传统上股市仍被看作是宏观经济有效的领先指标。

在中国,认识却正好相反,股市被视为非理性的,与经济之间的相关性很低。中国的股市投资者以个人为主,其投资行为遵循“羊群效应”,决定股市走向的更多是政策和流动性而非经济基本面。

但是,最近这轮经济周期的一些事实似乎预示着股市行情并非毫无规律可循,中国股市对宏观经济的先导性正在增强。

第一个事实是2008年股市先于出口骤降和经济衰退“跳水”,较之统计数据和经济学家,更准确地预测了之后发生的经济危机的严重性。第二个事实是在2009年的经济复苏过程中,股市明显领先于实体经济复苏。而当经济出现过热迫使政府采取一定紧缩措施时,股市已抢先展开向下调整。

进入2010年,中国的股市和宏观经济似乎又背道而驰,面对市场前景的一片迷茫,人们的普遍质疑依然存在,中国股市到底在多大程度上合乎理性?这一市场能否真正提前反映经济的实际状况?

回答这个问题的根本,在于判断作为市场主体的各类投资者决策是否理性。在目前中国居民投资渠道选择十分有限的前提下,问题又转化为居民潜在的资产转移是否顺应了宏观经济变化的趋势。

储蓄转移推动股市上涨

我们用居民活期储蓄存款余额占居民储蓄存款总余额表示居民流动性偏好,得到一些具有启发性的结果。与一般关注银行的巨额信贷不同,从存款流动性的角度能够更直接地反映出公众对通货膨胀预期的变化。

居民储蓄存款的下降主要反映了居民资产配置多元化的过程,即居民储蓄投向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的速度快于银行存款增长。据统计,2007年,股市投资金额占居民各类投资的40%;而中国人民银行的调查显示,房地产市场贷款与房屋价值的比率平均为60%,余下的40%均来自居民储蓄。

另外,居民储蓄由银行存款转向其他资产配置渠道时,都会经历一个活期存款占比上升以利于储蓄转移的资金活化过程,显示居民对资金的流动性偏好增强。因为居民储蓄存款的统计口径问题,这一转化过程并没有在M1中得到反映。图1显示了2004年以来,居民活期储蓄存款余额占居民储蓄存款总余额所表示的居民流动性偏好的一些特征。

显而易见,居民流动性偏好与A股市场有着明确的正向关联,即储蓄活期化倾向增加对应着上证指数节节上升,反之,指数连连下挫。并且这种关联要强于M1同比增速和股指之间的关系,也强于M1-M2增速的市场经验法则。

如果居民流动性偏好的变动代表了居民进行资产配置的行为,在经济理论上应该是不同资产收益率的变动影响了居民的资产配置行为。中国居民主要资产配置方式是银行储蓄存款,在名义存款利率存在粘性的情况下,只有通胀预期的变化引起的真实利率波动,才能导致居民储蓄的转移。

流动性偏好先于真实利率

理论上,真实利率应该是名义利率减去通货膨胀预期的前瞻性指标,表示对未来利率水平的预期。目前中国并没有如通胀指数化证券等精确衡量通胀预期的指标,一般用事后CPI通胀率计算真实利率只是适应性的。在趋势延续时这种适应性的测量方法足够,一旦趋势逆转出现拐点,真实利率的衡量就会出现较大偏差。

从2006年中开始,事后真实利率(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减CPI同比)保持下降趋势,同时股市资产重估的趋向越来越明显。而2008年后几个月正好相反,CPI同比连续下降,不断推高事后真实利率,储户资金回流到银行,股市接连下挫。

但是图3也显示了两次拐点的偏离,第一次是2007年末至2008年初股市急剧下挫时,事后真实利率却仍在下降。第二次在2009年初股市重拾升势,储蓄资金流入,事后真实利率仍在上升,似乎紧缩的流动性状况并没有改善。在两次拐点上事后真实利率与市场走势出现较大背离,表明事后真实利率具有一定滞后性。

居民流动性偏好的转向始于2007年下半年政府做出“从紧”货币政策姿态,调控政策改变了居民的通胀预期,因此即使在加息滞后,事后真实利率仍下降的情形之下,储蓄资金已经竞相回流。居民储蓄流动性趋势向下,通胀下降的预期为其自身实现创造了条件:资金从资产市场回归储蓄账户,货币供应趋紧,流动性过剩的局面得到改善,通胀也随之缓解。同样,2009年初虽然CPI同比还在下降,但人们对经济复苏充满乐观,相信大规模的政府刺激计划可以保证经济增长,并且逆转价格水平的下跌。虽然事后真实利率还在上升,但是流动性偏好已经转向,储蓄资金流出银行,进入股市和楼市。

在拐点上发生的通胀预期改变,无法用历史的CPI水平进行衡量,在趋势确立之前,中间出现了一个预期的时间差。居民流动性偏好似乎更能提前反应这种预期的变化,也表明了两个问题:

1.影响和改变预期的重要性。影响方式可能是数量工具的,也可能是利率工具,甚至行政调控。

2.作为持有股票约占总市值50%的个人投资者,虽然相对于机构在专业能力和信息上处于劣势,但从宏观来看,其决策行为仍然不失理性。

此外,储蓄存款还可能流向楼市,于是通过统一的居民资产配置行为,建立起股市与房地产投资进而与宏观经济之间的直接关联。

房地产与股市荣辱与共

中国房地产市场的特殊性在于,房地产投资和融资杠杆率都很低。中国的开发投资杠杆仅5.8倍,在国际上处于较低水平。但在房地产开发商的外部融资中,客户预付款和定金一般占到三分之一。另一方面,在现行制度规定和消费观念下,购房者的杠杆率仅为2.5倍左右,购房首付比例大部分都超过三成。房地产资金增长的动力和股市一样,都来自居民储蓄存款。因此,近几年楼市和股市走势非常类似。

因此A股市场作为直接融资场所,与银行贷款相比,其融资上的重要性要小很多,股市受规模限制,对经济的影响有限。受制于中国的低利率环境和大比例个人投资者的市场结构,股市无法提供合理的贴现机制。但通过房地产市场与居民资产配置行为的联系,关注股市可以获取关于房地产投资、固定资产投资乃至中国经济发展速度的信号。

经济逻辑 篇12

为了满足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近年来,许多大学在传统的文科专业,例如经济类的工商管理、外语的对外贸易等专业增加了数学的学习。这对改善经济类文科学生的思维结构与知识结构,了解当今社会的科学技术的发展,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通过十几年的发展,人们对这类学生的逻辑思维效果还不是很满意,这可能存在多方面的原因。通过调查研究,我们发现主要问题还是存在于认识不清数学在培养经济类人才的逻辑思维中的作用。如何提高这类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方式,并学会用科学的思维方式思考问题,解决问题,进而提高自身的科学修养,这是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应该关注的问题[1][2][3]。本文基于笔者与相关人员的交流讨论与调查研究,对逻辑思维在经济研究中的重要作用和学习方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加以分析,并且提出了相应地解决方案。

1 重视数理逻辑在大学经济类数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到目前为止,一些经济类文科数学的授课普遍为36课时或54课时,并且由如下几部分组成:微积分基础、线性代数、概率统计、数理逻辑以及数学史。在本文中,我们约定如果由前三部分组成,称为《大学文科高等数学》,如果是由微积分基础、数理逻辑,再加其它内容组成则被称为《大学文科数学》。这两种名称反映了当今大学文科数学的不同教学理念。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曾尝试对两个不同的班级分别采用以上两种授课内容实行教学。发现对初等数学基础比较差的文科学生来说,要在如此少的课时中比较好的理解《大学文科高等数学》的内容的确是比较困难的。以至于有些同学仅仅是死记公式,解题方法,应付考试。但是对学习由数理逻辑和微积分基础组成的《大学文科数学》的班级来说,我们得到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所谓数理逻辑就是研究推理的数学学科,它着重于推理过程以及推理是否正确的研究[4]。数理逻辑所需记忆和理解的知识点要少于微积分的要求。学生易于理解和灵活运用。实际上有些同学的数学成绩虽然不是很高,但是其逻辑思维还是有一定的基础。通过对其进行数理逻辑的训练,我们发现他们的逻辑思维有了进一步的提高,进而对数学课程的认识也有了明显的变化。另外在许多院校,与《大学文科数学》同时开设的还有《计算机文化基础》这一门课程。数理逻辑中的“或”、“且”、“与”、“非”等概念,又可以被毫无困难的应用在该门课程中的“计算机的运算基础”这一节中,这也加深了同学们对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的认识。数理逻辑,不仅仅是数学学科的基础,而且还与外语、汉语言学、音乐作曲、哲学理论等学科都有密切的联系。因此重视《大学文科数学》中的“数理逻辑”的教与学更加容易满足教育部高等学校“数学与统计教学指导委员会”关于“数学教育对一般非数学类专业大学生的作用”的总结中的第一、第二点:掌握必要的数学工具,用来处理和解决本学科中普遍存在的数量化问题;学会“数学方式的理性思维”,如抽象思维、逻辑思维等。

2 注重课堂授课过程的可视化方法

文科数学的学习不仅要求具有一定的逻辑性思维方式,还要具有抽象的想象能力。而这两样都是文科学生所欠缺的,如果前者可以通过数理逻辑进行训练提高;那么后者———抽象的想象能力,可以通过教学的可视化过程来实现。所谓的可视化方法,我们认为在大学数学里面就是几何化的过程。通过可视化过程,我们很容易能将一些比较复杂的问题进行恰当的简化。而这个可视化的过程既可以通过计算机辅助完成,也可以通过板书来实现。例如对于极限的定义。我们讲解之前,会先复习绝对值”|·|”的几何意义。绝对值的几何意义是一维坐标轴上两点的距离。如果把这个复习到了,对于函数极限的标准定义:”对于坌ε>0,埚δ>0,当0<x-x0<δ时,都有|f(x)-A|<ε,那么常数A,就称作函数f(x)当x→x0时的极限。”就可作如下的解释:当自变量x离固定值x0的距离越来越小的时候,相应地因变量f(x)离常数A的距离也就越来越小,自变量和因变量是相辅相成的。接下来的就是求解δ,ε之间的内在关系,而这就是纯粹的逻辑推导过程,可以通过|f(x)-A|求出来。另外,自变量x在一维坐标轴上靠近固定值x0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从左边靠近固定值x0,另外一种是从右边靠x0;而这又代表了左极限和右极限的概念。这样一来,就很容易说明极限的内在含义及其发现δ,ε之间的表达式。当然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还会辅以其它的具体实例加以说明。总体而言,只要后续课程遇到了极限的概念,学生还是很快的反映上来,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

3 带有问题启发式的教与学

在教经济类文科生大学文科数学之前,我们会做一个小型的调查问卷。最终的结果是很多学生都会问,大学数学有什么样的用处。我们发现,如果老生常谈式的对同学们解释,大学数学是伴随实际的应用而发展起来的,学习他可以提高学生的逻辑分析能力和处理问题的能力,但是如果没有理论联系实际,其效果并不是那么的显著.最终,同学们只是机械的跟着教师授课的内容跑,机械的背公式做题,应付“可能是这一辈子的最后一次数学考试。”为了克服这一现象,在授课过程中我们经常会辅以问题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对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并不需要都是新的,有些也可能是他们在中学里面就以见过,但是当时不知道如何处理。通过这样的方法我们发现同学们对相关知识的接受程度还是很高的。例如:绝大多数同学在中学就已见到“因为;所以”这个例题,当时有些同学对其很是迷惑,感觉到不可思议或是很神秘。但是如果应用极限的概念,我们很容易能理解上式的含义,即左边是右边的极限值;圆的面积是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在讲授定积分的几何意义之后,我们会让同学们去求其面积公式S=πr2,以致有的同学说他以前通过割圆术的方法认为求圆的面积公式很繁琐。没想到竟然这么简单;在数理逻辑中,我们会举一些经典的如“酋长被刺案”等经典的又和实际生活相联系的逻辑题和同学们讨论。

4 结束语

通过对经济类文科学生的授课和交流,我们深刻地认识到了数学在培养经济类文科生逻辑思维中的作用,对《大学文科数学》开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有了一个深入的思考。对如何在实践中进一步提高和完善文科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完善大学数学的教学内容,这将是我们今后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

摘要:本文以逻辑培训为线索,分析了经济类中的文科数学在培养学生逻辑思维中的作用,探讨了如何在理论实践中提高经济人才的逻辑思维。

关键词:数学,逻辑,可视化方法

参考文献

[1]顾沛.文科数学的教学改革[J].中国大学教学.2004,8:11-13.

[2]周明儒.关于文科高等数学课程建设的思考[J].大学数学.2008,6:13-17.

[3]黄兆霞.关于大学文科数学开设的思考[J].价值工程.2011,22:278.

上一篇:消费者购买心理下一篇:园林植物育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