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视角

2024-06-23

反思视角(精选12篇)

反思视角 篇1

新学期开学不久的一天早晨, 我到新接班任教的八年级一、二班辅导学生英语早读。教室里书声琅琅, 大多数学生都在认真积极地准备着我上节课布置的表演对话任务。正在我对自己所看到的景象颇感满意时, 不经意地一扭头, 却惊讶地发现, 一个学生正躲在立起来的课本后面睡大觉。我强忍着直冲脑门的怒气把他推醒, 绷着脸问:“大清早怎么就睡觉?”我预料他一定会找出一大堆的理由来搪塞我, 以证明他睡觉并非是厌恶学习英语 (因为通过一段时间的上课感受来看, 我一直自认为自己适应新课改要求而采取的新颖灵活的教学方法应该是受学生欢迎的) 。谁知他却不耐烦地大声对我说:“我不喜欢上你的课, 也不愿意准备你布置的所谓对话练习。”此言一出, 教室里霎时变得鸦雀无声, 学生都静静地看着我们。为了避免干扰学生的晨读, 我把他请到了办公室。在办公室里他继续诉说着自己的不满:“‘我们’表演和编排对话有什么用?考试考‘我们’的口语吗?以前的老师只给‘我们’讲section A和B的课文部分 (人教版教材) , 让‘我们’只背他板书的重点知识点, 既省事, 又提高了‘我们’的考试成绩, 你为什么不用?”令我没想到是, 他对我竟有这么多的不满, 更使我感到尴尬的是, 自己原以为备受欢迎的新教法遭遇竟如此不堪。不甘之余, 我又叫来几名学生了解情况, 从他们欲言又止的神情中, 我体会出了他说的那几个“我们”的含义。我开始了自己的思考。

朱小蔓教授曾说过:“一个人在学校的成长, 只是生命早期的一个阶段, 但它要为持续一生的发展打下基础, 在这个阶段中, 能够把一个人内在的对学习的热爱、对事物的热情、对事物的积极参与的那种人格培养起来, 比什么都重要。”[1]的确, 一直以来, 我们都在强调教育是一种“见人”的活动, 这种“见人”, 既是对以往教育教学活动中把学生视为“知识容器”的一种彻底纠偏, 同时又是对人本教育这一合理价值取向的趋同。只有通过“见人”, 我们才能激发学生旺盛的学习动力, 培养他们对事物积极参与、勇于探索的可贵精神。但如何在现实教育教学过程中真正“见人”, 却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 它涉及教育工作者怎样在自己的教育理念中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以及如何合理实施这种学生观等多个方面。如果我们承认学生是课堂的主人, 是具有与教师平等人格、具有自主学习意识和具备一定理性分析和判断能力的 (虽然这种理性分析和判断能力在一定阶段还尚显幼稚和不足) 独立的个体, 那么可以说, 我们在思想上就已经基本上具备了平等的学生观意识。但事实上, 具有了这种意识却并不一定表明我们在实际的教育教学活动中会自觉地对之加以实施。因此,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 检验教育教学活动中是否“见人”, 是否真正实现平等学生观的标准, 不在于课堂教学表面形式上的热闹和活跃, 也不在于口号的动听与响亮, 而在于在实际的教育教学活动中对学生合理需求能否给予满足, 能否想方设法去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今天的教育, 最缺乏的是爱而不是设备和资源。”[2]教育工作者应在教育教学实践中, 真诚地倾听学生的心声, 爱字当头, 想学生之所想, 行学生之所需, 突破自身的惰性, 抛弃一些来自于成人世界的, 霸道的“自以为是”和“理所应当”, 以宽容、欣赏和爱的心态吸取学生的合理建议, 以批判的眼光时刻审视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 并把这种自我更新不断付诸实际, 在教育教学实践的点点滴滴中体现“生本教育”的实质。

当然, 教育教学现状变化不居, 人的惰性和经验惯性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革除和改变的, 教师要尽量在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 及时与学生进行坦诚的交流, 设身处地地考虑学生的内心感受, 从小处着手, 从平时做起, 循序渐进, 由量变而质变, 不断修正和改进自己的教育教学思想和行为。这其实就是教育爱的外化于行, 就是教育者对教育对象实施教育的言与行充满爱。教育爱的理念和教育爱的行为化为一体后的教育爱才是真正的教育爱。[3]

因此, 在以后的工作中, 我深入到学生中间, 进行了充分的学情了解, 摸清了他们不配合自己新教学方式的原因:在他们看来, 口语交际练习是“不切实际”的费力不讨好, 现在的考试体系还没有真正实现对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方面的考察, 书面考试成绩也不会因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强而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因而, 为了能在考试中取得好的成绩, 他们宁愿背诵枯燥的知识点, 也不愿进行费力不讨好的听说训练。针对这种情况, 我在几次班会上与学生进行了敞开心扉的谈心, 引导他们要以开阔长远的眼光来看待英语学习, 让他们知道取得良好的考试成绩只是我们学习英语所追求的目的之一, 学习英语的终极目的却是为了在以后的生活中与人交流思想, 表达感情。除了书面交流以外, 人们最常用、最普遍的交流方式就是口头交际, 同时, 口语交际练习不但不会妨碍书面考试的成绩, 而且还会因这种能力的提升而使我们对书面试题的语言场景有更好的把握, 从而更有效地提升我们的成绩。在消除了学生的疑虑之后, 另外, 我还积极与学生积极探讨他们喜欢的英语教学方式, 吸取他们的合理化建议, 使师生双方的智慧体现在每一堂课的教学设计之中。果真, 不久之后, 我们的英语课堂就呈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勃勃生机, 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了空前的激发, 他们的考试成绩和交际表达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升, 我们在欢愉中尽享英语课堂教与学的美妙意境。

夏丏尊先生说:“教育之没有情感, 没有爱, 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池塘,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愿所有的教师都去全身心地热爱自己的学生, 愿所有的学生都会由衷地喊出:“我喜欢听您的课!”

摘要:生本视角的反思既是教学反思的出发点, 又是教学反思的本真和最终归宿。从学生的角度反思教学的得失, 乐于关注学生, 善于和学生一起积极参与课堂学习, 并能在反思的基础上大胆改进, 摒弃一切不利于学生成长的习惯化了的教学方式, 这是教师对学生教育爱的根本体现, 同时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由之路。为了学生的一切, 应立足于生本的角度进行有效的教学反思, 让学生成为我们教学反思最丰富的资源, 使教学自然真实, 利索纯朴。

关键词:以生为本,教学反思,教育情感,教育爱

参考文献

[1]朱小蔓.教育与生本教育—在一次研讨会上的报告[J].现代教育论丛, 2007 (1) .

[2]蔡永, 钱藓萍.教育爱的异化与回归[J].教书育人, 2008 (26) .

[3]王毓珣.关于教育爱的理性思索[J].中国教育学刊, 2001 (4) .

反思视角 篇2

生态后现代主义视角下的生态道德教育反思与建构

生态后现代主义是后现代主义在运用生态原则去解释人类面临的问题时的反映,它认为现代性不应该成为人们生活的主流,现代性最核心的原则,即经济的假定,不应该成为时代精神,因为现代性原则仅仅把自然视作有待开发的资源,现代化的程度与对自然界的.改造程度“成正比”.从这种原则出发,现代性树立了“对立性”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即人与自然、肉体与精神、自我与他人等诸多的二元对立,使之相互分离和对立.生态后现代主义提倡世界的整体性、关联性、多元主体性、开放性、互生性,即整个世界均应该是生态性的存在.

作 者:王军强 作者单位:河南商丘师范学院刊 名: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TEACHING AND MANAGEMENT年,卷(期):“”(10)分类号:G41关键词:

浅谈数学解题反思的多重视角 篇3

一、对审题的反思

很多学生解题时,存在一个问题,即草读一遍题目以后就盲目动手,不能做到正确的读题,审题。具体表现为,审题不明确,概念不清,忽视条件,套用相近知识,考虑不周,从而导致学生解题出错。

【例1】若存在x∈[-■,■],使得|sinx|>a成立,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

在此题中,“存在”一词容易被忽略,学生往往当成“任意”来解决,也就是说,学生容易将“存在性问题”混淆为“恒成立问题”,所以,学生对审题的反思是必不可少的。学生在对审题的反思中,也可以试着站在命题者的角度,揣摩命题者的意图,并试着自己逐个对条件的缺失加以分析,看看每个条件在解题中所充当的角色,这样就可以在面对新的问题时能够迅速地知因求果。

二、对解题思维过程的反思

学生解题基本完成后,对思维过程应进行“查漏补缺”,以使解题思维完整、全面、严谨。这样可达到排除疏忽之处,特别针对某些公式、定理等的适用范围是很有效的。比如,对“分母为零无意义”而言,出现了很多问题,如斜率,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其实有时无意义也是一种意义。

【例2】若函数f(x)=■在定义域上为奇函数,则k的值为______。

若以特殊f(0)=0代入求解,其实思维是欠缺严谨的。奇函数只有在0处有定义时,才可以使用特殊的f(0)=0。而本题有可能在0处是无定义的,因而这样可能会漏解。臆造“定理”,判断无据,以日常概念代替科学概念是不严谨的。解题中受到题目中某些强势信息的主导和干扰,不能够周密地考虑问题,使解题过程偏离方向,造成误解。学生对解题思维过程进行反思,能及时修正错误,确保解题的合理性和正确性。

三、对解题方法的反思

高中数学知识纵横捭阖,题中可能存有代数、几何、三角的有机联系,每道题都可能有着灵活多变的解题思路,形态各异的解题方法,但最终却条条大路通罗马,殊途同归。学生所面对问题,条件反射出来的解题思路方法不一定就是最优的解法。教师应引领学生深入反思,回味寻求一题多解的发散思维,探究多题一解方法归一的问题,开拓思路,沟通知识,掌握规律,优选解法,使学生可以高屋建瓴地面对其他的问题。

还以例2来说明这个问题。选择f(0)=0,究其原因,比起利用定义f(-x)+f(x)=0去求解,确实简单,但是后者却为通法。那么我们是否可以反思,前一种方法是否可以拓展一番,将其不严谨之处变严谨呢?细想之下,就会找到出路,可分类讨论。其一:当0在定义域内时,可以使用f(0)=0;其二,当0不在定义域内时,那说明当x=0时,解析式无意义,那么不是同样可以建立等式吗?这样的反思令人豁然开朗。在解完题应注意进一步探讨,反思本题有无其他可行的解题方案方法,有无规律,在横向联系中归纳优化思维的经验和规律。由于在这个探索中体现了“创新”的精神,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解题的能力和水平。数学问题是形式多样的,有些题的形式虽然不一样,但也可归结到一种题型上去,教师通过一道题的教学,帮助学生做到会解同一类题。所以,学生解题后要反思题目实质,并进行归类,总结通解通法。在此基础上,如果有更方便的个性解法,就可优先使用该法。另外,学生对于解题方法反思的同时,还可以在思考解题过程中是否浪费了其他重要的信息,能否开辟新的解题通道?解题过程多走了哪些思维回路,思维、运算能否变得简捷?是否拘泥于思维定势,照搬了熟悉的解法?通过这样不断地质疑、不断改进,让学生解题过程更具有合理性、科学性、简捷性。但前提还是立足于通法通性的研究。有些数学问题具有一定的迷惑性,学生如果概念不清、见识不广,就容易混淆,错误地将不同问题混为一谈了。所以通过反思形相似,但质不同的题目,能够提高学生的辨别能力,避免错解的发生,这是一种总结性的反思。

四、对有联系问题的反思

教学中,教师要引领学生不断地去探究问题的知识结构和系统性,正如探究几何中“点、线、面”的关系一样,“点”是指每个问题所包含的一些知识点;“线”是指将这个问题中的知识点拉长拉深,加大思维的深度;“面”是指将这些知识点系统有机地整合。这样可以不断完善学生的数学知识结构。

【例3】已知过点P(9,■)的直线l与x轴正半轴,y轴正半轴分别交于A、B两点,求线段AB的最小值。

本题从方法的联系上可以反思良多:未知数可以选择线段的长、倾斜角、斜率、坐标等。这些不一样的设法会采用不同的函数去研究最值。而从问题的联系上,可以试着去探索求△ABC面积的最值,周长的最值。很多看似孤立不相关的问题间却恰恰蕴藏着内在的联系。透过现象看本质,寻求问题间的本质联系,在这个问题的启发下,整合数学思想方法,一脉相承地去思考新的问题,甚至创造性地设置问题,在丰富不断的知识联系与整合中,体会到“新”的诞生,“创造”的魅力。而反思问题的本质,在知识联系中使问题逐渐深化。反思问题的拓展延伸,直接可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与探究能力。

五、对所涉知识的反思

教学中,教师要帮助学生反思在解题中是否忽略了其他方面的知识,要反思对所涉及的知识是否有新的认识,要反思原有的认识有何缺陷,该怎样补救或“更新”。这样,学生才能更加深刻地理解知识,从而提高自我反馈、自我补救、自我总结的自主学习能力。

【例4】若点P是双曲线■-y2=1的右支上的动点,F是双曲线的右焦点,已知A(3,1),求PA+PF的最小值。

在试图利用双曲线的第二定义求解失败后,很多学生甚至怀疑题目的可行性,但其实是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出现了盲点。当学生看到双曲线上一点到焦点的距离,不仅要联想到准线的距离,也要联想到和另一焦点的距离,灵活地使用双曲线第一、第二定义。整个问题也可以从结论出发,返璞归真,联想到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及三点共线的特例,由此打开了解题的思路。点滴的发现,都能唤起学生的成就感,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索问题的兴趣。长期的积累,更有利于促进学生认知结构的个性特征的形成,并增加知识的存储量。在不断的反思后,学生才会在面对新的问题时做到“胸中有丘壑”。

波利亚曾指出,“数学问题的解决仅仅只是一半,更重要的是解题之后的回顾”。所以,反思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时刻都是必要的。

从教师发展的视角反思备课 篇4

一、被异化了的备课

教学本是丰富多彩的, 对整个教学过程的预设更应是教师智慧的结晶。然而由于受到一些外在力量的控制和影响以及教师个人职业素养的影响, 使教师备课成为机械劳作, 备课内容僵化, 过分关注形式, 使备课成为教师工作“流水线”上的一个机械步骤, 备课被当下工具性的需要所扭曲, 导致教师在备课中缺乏创新, 备课过程不是教师享受工作愉快的过程, 不是教师智慧与教材内容融合的过程;不是教师实践性知识的运用及创作过程;不是教师与学生心灵交汇的前奏, 而是为了迎合外在工具性的需要而进行的机械重复的劳作, 这样的劳作是枯燥无效的, 无法创生出美轮美奂的课堂, 无法使教师的个人魅力展现于学生, 长此以往更使教师专业成长停滞不前, 产生职业倦怠, 无法激起教师不断实践和探索的激情, 教师个人知识无法充分体现, 教师的个性得不到发挥。

1.形式固定, 关注结构而不关注建构

对教案数量的关注以及对教案格式的标准化和模式化的规范成为评价备课好坏的标准, 教师只能依照单一的模式来执行这样的标准化的套路, 更多给予关注的是教师能用书面形式表达的备课和备课的程序化过程, 教师的主观意识受到漠视, 教师丰富的内心世界被低估, 只是在教学“流水线”上机械地完成既定的任务, 教师的生命力和创造力被低估, 教学的建构性和生成性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教学本是丰富多彩的促进师生之间进行心与心交往的活动, “不同类型的交往方式与手段因为交往者的需要和条件的不同而不尽相同, ”[2] 在备课中对学生需要和具体课堂情境的模式, 以单一固化、标准化、格式化的方式来检验备课的好坏是有悖于教学活动的生成性和建构性的。

2.本末倒置, 关注客体而不关注主体

“徐州市教研室同志对345位教师备课情况的调查结果表明, 在整个备课过程中, 教师只有20%的精力用于钻研教材, 了解分析学情, 80%的精力用于抄写教案”。[3] 在技术理性驱动下, 备课只是对课本知识单一的解读, 缺乏延展性, 教师只是试图按照教参以及教材内容做重复无效的记录工作, 而缺乏源头活水, 那就是学生的真实需要以及教师自己丰富的生活背景知识。学生如同送入工厂的“原材料”, 能够被随意地“预设”和“加工”, 漠视了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的主体性。

在备课中, 教师处于教授者的位置, “独角戏”的位置, “用一个比喻来说, 在传统的备课方式下, 老师就是一个熟练的垒‘积木’者, 学生处于旁观者的角度, 观看教师是如何在课堂上把一块块‘积木’排列出来的;而备课的过程就是准备‘积木’和设计‘积木’排列顺序的过程, 在这种思维的指导下, 课堂成为一种没有变化的表演。”[4] 当教师的备课沦为准备积木和设计积木排列顺序的机械化程序时, 教师的内心世界很少受到关注, 丰富的生活经验得不到充分的利用, 想象力受到抑制。没有富有想象和创新的备课就没有千姿百态、生动活泼的课堂, 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需要与潜质, 就没有高效的课堂, 就没有实质的师生互动。

3.千人一面, 关注形式而不关注内质

反思当前的备课, 由于受种种功利目的的控制和影响, 不择手段地追求外观的整洁光鲜, 篇幅的长短一致, 备课结果等同于书面形式的教案而非教师内心的体验过程。格式的固化封闭, 模式化、剧本化的教案显然与教师丰富的内心世界有相当的差距, 备课过程低效化, 教案的价值也大打折扣。“有专家曾公布过调查统计结果, 中小学教师的无效劳动大约占50%, 而无效劳动中占比例最大的就与写教案有关。”[5] 备课被人们异化为书面形式的教案, 而教案又称为教学参考书的副本, 作为在教参书到备课本之间辛苦劳作的“搬运工”, 只是将大量的时间敷衍于徒有其表的教案本, 怎能将自己丰富的实践知识展现于学生?怎能去潜心绘制赋予创造性的教学蓝图?怎会去体验自身在备课过程中的发展呢?

二、反思与行动——以备课促进教师发展

教育是关涉人幸福的事情, 教育过程应该是一种春风化雨的过程, 一种润物细无声的过程,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使每个学生得到更好发展, 使每个人更好地生活, 它要求教师转变观念, 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 时刻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

1.改革备课管理评价制度, 使教师成为教学活动的设计者

教师备课往往被规范在一定的体制范围内, 评价教师备课好坏的标准往往是注重“量”上而非“质”上, 甚至把执行教案作为评价课堂好坏的标准之一。在备课要求的统一规范下, 教师备课的个性受到漠视, 注重形式的光鲜亮丽, 致使教师的教学活动被固定统一的范式扭曲。“如果把教师工作界定在这个边界内, 教师个人知识就会被某种权威知识所湮没, 教学活动就会被设想为依照某种事先预设好了的”脚本“展开的过程, 人的存在与发展过程就会被既定化、模式化。”[6] 教育过程的丰富性、广阔性在既定的制度、规范和外在的标准下大打折扣。物化的备课本的内涵远远比教师丰富的内心世界简单, 量化的备课步骤远远比学生活跃的心性僵化。单一的评价管理制度控制了教师和学生发展的方向, 限制了师生交往的方式, 长此以往教师缺乏了创新意识, 习惯于遵从制度和规范。

备课不再是某种外在力量赋予教师的外铄的行为, 备课不再是对刚性课程的机械执行。知识的存在状态是静止的、无生命的, 教师就应用丰富的个人知识让这种静止的、无感情的、生硬的知识活化为动态、鲜活、充满感情, 这是教师想象力充分释放、创造力充分展现的过程。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 以“新”的眼光看待每节课, 赋予每节课以生命力, 才能做到不是对知识的复印, 而是培养出富有生命活力的学生。

备课是每个教师的教学探索创作过程, 是教学资源的开发、整合和利用的过程。教师应不断开启自己的教育智慧, 设计多样的教学思路和灵活的学习方式, 将自己丰富的生活经验引入课堂。培养灵活的教学机智, 激发学生在课堂中积极参与的兴趣, 有效利用学生生活经历, 结合实际教学情境, 养成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习惯。将教师的个别化知识与教学活动中的生成相结合, 作用于教学及促进学生的成长。追求备课艺术, 努力成为课堂教学艺术的设计者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然。

2.转变教育观念,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促进师生共同成长

对于教师来说, 囿于当下的各种规范制度形成一种思维定式, 即按部就班的写好教案就算备课的结束。然而, 书面形式的教案只能极少地代表教师的内心世界以及个人实践知识, 教案的详尽和规范只能更大地束缚教师在课堂中的不可预设行为的发生, 久而久之教师的思想和行为变得“冷静”, 思维的实现形式也趋于程序化、格式化, 致使学生的发展空间变得有限。因此, 新课程下的备课需要教师对备课的内涵进行再概念, “在教师的再概念过程中, 既要关注教师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发展, 更要关注教师的缄默知识和实践智慧, 充分发掘作为文化实践活动者的教师的内在体验和感受, 使其在这个过程中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转变自己的教学观念, 由以往的知识传授者和管理者向有助于学生发展的合作者和促进者转换。”[7] 诚然, 教师的备课内涵是很丰富的, 它是教师缄默知识和实践智慧的充分体现, 蕴含着潜意识中的教师文化。

当前的备课内容不能一味地机械地传授知识, 将知识灌输作为唯一目的, 应从知识传递的桎梏中解放出来, 使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教学重心应是促进师生共同成长的过程。正如《学会生存》说:“教师和学生要建立一种新的关系, 从‘独奏者’的角色过渡到‘伴奏者’的角色, 教师不再主要是传授知识, 而是帮助学生发现、组织和管理知识, 引导他们而非塑造他们, 但在那些指引终身的基本价值方面, 则始终要有极大的坚定性。”[8] 对教学的预设也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经验和需求, 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 促进学生的能力得到最佳和最大程度发展。我们教育的对象是有独立个性的个体, 不是生硬的工具。因此在备课过程中, 要充分发挥教师的实践智慧, 注重考虑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因素;同时, 还必须注重开发学生的各种潜能, 有效提升学生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

3.建构多重备课模式, 引导教师走上研究者的道路

备课模式的固化往往使教师工作价值有限化, 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应体现的生命力被单一的、线性的模式所湮没, 致使教师对自己的职业生涯产生倦怠和疲惫感。而“人的发展是不断地展现其生命力、使生命价值不断拓展、增殖的过程。”[7] 缺乏动态生成和开放性的备课是有悖于教师自身发展并且无法充分体现教师生命价值的。教育是生活的诗意栖居, 是对生活本身的体验、解读和感悟。教师的专业发展不是由某种外在的力量促成的, 其专业能力也不是一蹴而就的, 而是在教师自身长期的探索和实践中形成的, 是一种潜移默化的结果。

备课教师与学生两个生命体心灵的碰撞与交流, 其中体现了教学生活的丰富多彩性, 这也就意味着教师工作充满了挑战性、复杂性, 每位教师的工作都是独一无二、不可替代的。教师的个别化理论具有动态生成性和情境性。“一般性的普遍化的理论貌似正确, 但远离教师具体的工作与生活情境, 难以予教师工作以切实的指导和使教师感受内在于教学的意义。”[8] 因此教师进行积极主动的行动研究是使教师走向研究者道路的必然选择。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一些乐趣, 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 那就应当引导每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的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

反思是教师进行行动研究的主要途径, 教学反思也是促进教师成为专家型教师的主要途径。“反思行动是一个过程, 目的是加强人们的沟通交流能力, 以他们最贴切、最合适的交流方式进行沟通。”[9] 当教师在备课中以反思的心态与学生沟通, 以反思的心态将自己置身于教学情境, 以研究者的眼光将教学理论个别化、情景化, 并在教学实践中积极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在此过程中培养自己的反思意识和能力, 生成具有独特价值的个人知识。

教师的幸福与学校生活息息相关, 学校是老师展示自己的大舞台。生活是教育的源泉, 备课只有寻求源头活水, 赋予自身以生活的气息, 才能创生出富有生命力的课堂, 才能体现教师生命价值。因此, 教师生活世界是备课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元素, 教师实践性知识应镶嵌在备课以及教学始终, 才有利于创设充满活力、富有情趣的课堂, 因此备课值得每位教师运用一生的实践智慧去完善, 教师的幸福也蕴于其中。

参考文献

[1]杨瑞芬.从生活的视角反思备课[J].当代教育论坛, 2009 (9) :29-30.

[2]刘旭东.论教育对生活世界的回归[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4 (6) :719-722.

[3]戴正兴.教案:共同面对的话题-近年来关于教案问题的讨论[J].教学与管理, 2005 (7) :26-29.

[4]张树伟.备课:教育无痕的艺术[N].中国教育报, 2005-05-26.

[5]张玉林.农村小学教师备课情况的调查与思考[J].教学与管理, 2004 (11) :38-39.

[6]刘旭东.教师知识的批判与重建[J].当代教师教育, 2008 (1) :14.

[7]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华东师大比较教育研究所, 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1979:136-137.

[8]刘旭东.论教师职业的“去理论化”现象[J].教师教育研究, 2006 (3) :47-51.

反思视角 篇5

--基于X高校某大学教师单向教学的反思

张盼盼

(广西师范大学,广西 桂林

541006)【投稿邮箱:103818702@qq.com联系人:马编辑】

【摘要】帕克﹒帕尔默在《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中,指出教师自身认同的重要性,从共同体的视角强调教师通过认知、教学、学习于教育共同体,来达到教师心灵的完整性,本文主要是基于教育中的单向教学实例对教师心灵、共同体进行理解与诠释,召唤一种具有生命力的教师心灵和希望教学。

【关键词】共同体;教师心灵;教育共同体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啊,别分离,亲密无间,与繁星相聚在天际,何为心,若非与繁星聚一起?与众鸟齐飞,乘风,驾云,奇归。

——里尔克,《别分离》

这句小诗引自帕克·帕尔默《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本文主要结合实例,在帕尔默此书的启示下,呼唤教师心灵的完整性。

一、X高校A大学教师的单向教学

X高校是焦作一所大所,笔者是X高校的一名大学生,切身体验到X高校A教师的教学方法,称为单向教学。A教师是一位年过五十的男性教师,他在文学院教授教育学课程,该课程在文学院课程里属于辅修课。教育学课程的教材是本校编排的,书不是很厚。A教师每周会上一次课,每次课将近一个半小时。A教师的单向教学,呈现的明显特点是“我在,你们不在”,他上课时只会站在一个地方,就是讲桌后,一个招牌动作是经常性的仰着头,望着天花板。A教师在课堂上传授知识时,就是在讲台后,仰着头,看着天花板,偶尔看看课本,继续按着书中的编排发出几乎一样的文字。他在读书给我们听,并且不看我们。期末考 核的时候是闭卷考试,但是可以轻易的抄袭到。A教师对学生的要求表现在课上不说话和课下点名,只要满足这两个要求,学生做什么他都不会在乎。在A教师的授课过程中,笔者心里十分的厌烦,A教师给人的感觉不是一个教师,更像是一个谋生的机器,在他的眼里,没有学生。笔者由平时上课坐在第一排的习惯改变为坐在后位甚至是逃课,在笔者看来,A教师的授课方式太浪费时间,不如自学。笔者也调查过班级民意,大部分学生都对A教师十分不满。这是一个“单向教学”的A教师。

反思:A教师的社会角色是大学教师,为什么呈现出对学生不负责任的单向教学模式? 如果以帕克·帕尔默的观点来看,这位A教师是典型的缺乏教学勇气,他的教师心灵已经与自己的社会角色、与学生、与教育事业分离。在A教师单向教学行为背后是一种分离状态下恐惧文化中教师自我的破碎。

那么对于这种教师心灵自我认同和完整的召唤的出口在哪呢?帕克·帕尔默认为共同体是教师重拾教学勇气和整合心灵的道路。

二、共同体作为教师心灵整合的依据 1.心灵与共同体的关系

“共同体”是社会学概念,由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提出的,他认为“共同体是一种持久的和真正的共同生活”,是“一种原始的或者天然状态的人的意志的完善的统一体。”从滕尼斯对共同体的解读中,可以看出共同体的一些特征,真正的生活、淳朴美善的统一,而我认为这是共同体作为教师所属价值的内在支撑,不是作为外在个人手段,侧面揭示出A教师失去了作为生活一部分职业的价值完整性。

而能更好说明共同体作为教师心灵整合依据的则是杜威对心灵的解读。

教师心灵,也是人的心灵。心灵在杜威哲学里,不仅是属于个人的,也是属于社会的。杜威强调心灵高于个人又为个人所拥有,“心灵其实就是在人与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意义系统,这个意义系统受制于文化传统、文化习俗,是一个流动着的、制约着个体视界的地平线。”[2]

[1]这表现出杜威把心灵的意义表述为过程化、历史化,而不是客观静止的绝对精神。杜威对心灵的解读,可以追溯到他的人性观:“人类由进化而来、人类实质上既是个体性的生物又是社会性的生物,人类是问题解决者。”其中,可以看出人性的重要特质——人是社会性的个体,这是理解共同体的重要窗口。由人性观引出人类社会性质“联系和结合意义上的关联,是任何事物存在的‘法则’”。这种人与人的交往并且最适合人类延续生存的关联模式就是共同体模式。从杜威对人性和社会性质的解读,可以推出:人性生长在共同体中,心

[4]

[3]灵在共同体中,共同体是心灵作为意义系统生长的原始沃土。即个人不可能存有先天的心灵,心灵是作为意义系统在共同体中生长。那么,作为大学教师的A先生是不是忽视了他作为教师与学生的联系?是不是脱离了最根本的教学共同体?没有学生的教师本身就不是一个教师。对于A教师来说,他自身切断了这种师生关系,也造成心灵意义的断裂和自我的分离、不完整。

那么,这个共同体,究竟具有什么性质呢?笔者采用杜威的共同体含义理解帕克·帕尔默提到的共同体含义。

2.共同体的含义

理解的逻辑点在于社会性质——共同体的性质和特征——道德共同体。

共同体存在的可能性。他认为,个体需要群体使自己成人,在共同体生活中发展人性和个性,杜威坚信共同体的参与对于实现个人和人类的存在来说,必不可少,通过交流、对话,使经验或价值共享成为可能。其次,就是个人生活与习惯密切相关,而习惯受社会习俗密切影响,这是共同体建立的另一个可能性。

杜威指出共同体的两点标准:共同体内在标准——我们有意识的共享的利益是多少数量和多么的不同?;共同体外在标准——和其他形式之联合的相互影响是多么充分和自由?这里体现出共同体的一个最大的特点是,共享利益、自由(隐含着平等)。

共同体不同于一般的群体、团体,杜威指出共同体的根本价值在于道德。这种道德价值表现在共同体内的成员“通过共同的探究活动而解决他们共同的苦难”,表现在“共享经验”,目的是“去保存、传递、修正、扩展我们收到的价值遗产,使得我们的后代可以获得更牢固、更可信、更广泛接近和普遍分享的价值”。这是杜威社会向善论的集中展现。

由此可知共同体——共同善密不可分。共同体是实现共同善的手段,杜威高度强调“局部共同体生活”要通过教育来进行过渡。这也是帕克·帕尔默“教学于共同体”的集中体现。对于共同体含义的理解能加深我们对教师心灵必须生长在共同体中的认识,并且意识到像A这样的大学教师心灵分离的必然性。

三、进入教师心灵蓝图:自我认同与完整

帕克•帕尔默对教师心灵的解读是深刻的,指出了教学除了学科和学生的复杂性之外,还有教师心灵的复杂性。而这往往被忽视掉。A教师作为教师心灵分离的代表,他外在的表现为与学科、学生分离,内在的表现为是心灵自身的分离。A教师从身心完整上这个角度来说已经不是一个健康的人。

帕克认为“自身认同是一种发展着的联系,是我成其我的内力和外力的运动着的交汇,[6]

[5]这一切不断聚合着我们成其为人的永恒奥秘。自身完整,强调的是我作为人的整体性,这种整体的特点在于朝着一定方向形成和再形成我的生活模式时的内在联系中发现”,自身完整要求我必须具有识别力,将适合我的东西整合到个性中去,而这种选择自身完整的整合能力要依据内部的各种力量,如你是欢迎还是害怕,是认同还是反对。二者关系:自身认同是构成生活中我的不同而多种力量的汇聚,而自身完整与这些力量的联合方式有关,有的联合方式生机勃勃,而有的则死气沉沉。正像X高校的A教师,他呈现给我们外在的单向教学让学生十分厌烦,觉得没有意义,浪费时间,而他自身的教态也暴露出了他在课堂上的教学是多么的无聊,他已经失去了与学生,学科,自己联合的内外力量,更是缺失了一种对自我反思整合的力量,剩下的只有教学和自我的分离与失败。

吉登斯的自我认同理论,同样指出“自我认同是个体依据个人经历反思性地理解到的自我”,并提出具有社会认同的他者评价对于自身认同有重要意义,表明回归到共同体的必要性,而A教师离自我反思和共同体生活还差的很远。

现代化背景、客观主义认识论,共同体力量的缺失,使得教师心灵分离、恐惧,价值与意义无法生长。而真正能够解救心灵分离的蓝图,就是完成教师心灵的自我认同和整合。

那么,具体该怎么做?

四、教育共同体作为教师心灵不可分离的路径

共同体,是帕尔默让教师心灵重新焕发教学勇气和希望的一个最佳路径。共同体是个人安全感、归属感、人性和个性成长联结的摇篮,源于我们是社会性的个体,离开群体人类,无法生存。

帕尔默指出三种类型的共同体,治疗性共同体、公民模式共同体、市场模式共同体。基于这三种共同体模式的功能,帕克提出了教育共同体,并指出共同体与现实互动的关系“现实是共同联系的关系网,我们只有存在于这种共同联系中才能认识现实;只有亲身处于共同体之中才能理解现实”。也就是说教育共同体的构建必须扎根在教育现实的土壤中。

帕克反复强调教育共同体的核心理念“教学就是要开创一个实践真正的共同体的空间。”指出教师心灵的整合需要三个教育共同体的参与:认知于伟大事物魅力的共同体,接纳认知的神圣性,而不是像A教师只是对着课本照读;教学于真理的共同体中,为伟大事物提供一种声音、能力,建立教师、学生、真理的心灵连接,而不是仰着头,眼中没有学生;学习于教师共同体,避免关门教学,进行优质教学对话,进行一种教师行业的开放、真实的对话,而不是认为你只是这门学科的教师,与其他的老师无关。也许A教师真正进入教育共同体时,才能改变他的枯燥无味,浪费时间,没有价值的单向教学。

[9][8]

[7]而我们要真正相信个体心灵苏醒的力量,相信个人的力量,相信假如A教师在某种压力下,能勇敢向潜在的共同体,比如学生或教师,发出信号,组建一个志同道合的共同体,或许能更进一步向不良的教育制度发出改革声音,走向公众,进行教育变革。

最后,召唤为每一位教育者应该发出内心声音,走向教育共同体,整合教师心灵,用满满的教学勇气,进行优质的希望教学。

参考文献

审美视角下的小学语文教学反思 篇6

一、 在审美视角下的小学语文教学进行反思的原因

1.人类本性的需求。拥有可以让人类感到身心舒畅的所有一切存在,都可以称作是美。对于人类本性的需求而言,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人们会不自觉地去好奇美丽的东西,追求令人身体各个器官都感到都酣畅淋漓的事物。人类在自己更喜爱的事物前,更容易集中注意力,全身心投入其中,这也同样适用于小学语文教学。对小学语文教学进行审美视角下的反思,有助于引导教师对语文教学中的优美之处进行发掘,为学生带来更美好的语文教学。学生在充满审美趣味的语文课堂上,在进行语文学习的同时,感受到艺术的魅力,很大程度上帮助学生对语文学习产生积极性和兴趣。因此,人类本性对审美的需求要求我们要在审美视角下对小学语文教学进行反思。

2.有助于学生对语文的学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审美的角度对语文进行深度剖析,对语文中的词语的美和句法产生的优美的效果进行有水平的展开,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加强学生对中华民族华夏文化之美的欣赏能力。

二、对审美视角下的小学语文教学进行反思后的经验

1.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文学素养。只有教师在自身专业素质和文学素养足够的情况下,才能对文章进行正确地理解以及准确无误地给予学生讲解。以朱自清的《背影》为例,教师只有在自身素养足够的情况下才能读懂《背影》中蕴藏的浓浓的父爱。教师应当在对这篇文章进行讲解之前,先对朱自清当时创作这篇文章的背景进行了解,知道文中从始至终弥漫的伤感来源,对文中的细枝末节进行仔细琢磨处理之后,才能开始对这篇文章为学生进行带有审美趣味的分析。教师可以先通过一段音频,带领学生们闭上眼睛之后通过听觉和想象对这篇散文进行了解,在听这篇文章的时候,每个学生会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对散文中表现出来的事件进行想象和理解。紧接着,再引导学生对自己与父亲之间发生过的令学生记忆深刻的事情进行讲述和分享,引导学生对父爱进行深刻理解同时也对散文中的父爱进行理解。教师这时再开始对散文中的充满审美趣味的词语和句子进行剖析,与同学一起研究为何作者要在这处用这个词语,这样用的好处在哪里。这样一步步的运用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文学素养进行引导,有助于学生更加轻松地对散文进行欣赏和理解,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因此,教师应当主动地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和文学素养,学习美学知识,运用优美的语言形态,努力运用审美对小学语文进行教学。

2.对小学语文教学方式进行创新和教材的扩充。小学语文是一门既熟悉又陌生的课程,对于小学生来说,汉语是他们的母语,即便不用这么学习也能自如的进行交流。然而,小学语文又是陌生的,若不对语文进行一定的学习,小学生的语文水平将会止步不前,难以得到提高,无法理解文章中作者的情感。传统的语文教学方式又比较枯燥,鲜少有学生愿意主动的对语文进行学习。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向户外,在室外优美的环境中,对文学作品进行赏析。在青青草地上,在淡淡微风里,学生在身心感到舒畅之时也会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刻的记忆。当前的课本教材中对审美的要求还并不太高,教师可以通过对教材进行扩充的方式,使学生对语文中的审美产生深刻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美学,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最终达到完整对文章内涵进行教授的目的,使学生从心底对语文学习产生喜爱之情,推动学生今后的语文水平的不断提高。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小学语文用审美视角进行反思,着重对学生进行审美的培养,提高学生的语文素质水平。教师对小学语文教学进行创新,从审美角度对语文课程进行革新,在使学生对语文学习消除畏惧感和厌学心理,逐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以及推动学生健康成长方面都有显著成果。由此可见,对审美视角下的小学语文教学的积极反思是极为有必要的。

反思视角 篇7

关键词:独立学院,日语教学,教师

独立学院发展至今已有十余年, 在初创阶段, 独立学院的师资主要依靠母体大学派出的教师。 随着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 独立学院加大了自有教师的招聘与引进力度, 逐步建立了一支自聘教师队伍, 以适应其发展的需要。 进入21世纪以来, 设置日语专业的独立学院如雨后春笋般不断增加, 相应地, 日语专业专有教师呈增长趋势。 在这种背景下, 反思独立学院日语教学的特点, 探索新时代网络环境下新的日语教学方式改革, 进一步提高独立学院的教学质量就成为迫在眉睫的课题。

一、独立学院日语师资的特点及困境

目前, 独立学院的教师队伍大致由三部分组成:一是母体大学派出的教师;二是独立学院自聘的教师;三是独立学院返聘的离退休教师。 办学初始, 独立学院的教师基本是由母体大学派出或是返聘的离退休教师。 近年来, 由于自聘教师的人数逐渐增多, 母体大学派出的教师和离退休教师所占的比例下降, 三部分的比例正在发生变化。 自聘教师从最初的多为应届本科毕业生, 到近几年几乎都是应届硕士毕业生。 这样的教师构成, 促使独立学院的教师呈现出年龄结构和职称结构的“两头大、中间小”的哑铃型特征, 而日语师资力量这方面存在的制约因素则更突出。 笔者认为, 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特点。

第一, 日语教师普遍年轻化, 几乎清一色是讲师或助教, 多为硕士研究生毕业, 少数为本科毕业。 职称和学历不高、科研成果少是独立学院日语教师的短板。 总体而言, 学术研讨氛围较为匮乏, 使得进行真正科研的教师非常少, 进而影响个人职称的进一步提升和工作质量的提高。 个人职称的提升与教师的个人职业发展密切相关, 在对日语教学法的认识方面, 有相当部分的日语教师缺乏对教学法的思考, 在实际教学活动中还停留在“如何教”的初级阶段, 而不是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语言的能力。 这样导致的严重后果就是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低下, 学习积极性不高。

第二, 日籍外教方面, 一是数量上不足, 一是质量上不高。独立学院日语专业往往缺乏外教或外教资源少, 有外教的, 也多为外聘。 除了日籍外语教师普遍人员不足之外, 还存在外教的专业水平参差不齐的特点。 以江苏省的独立院校为例, 受过系统的语言教学培训的日籍外教并不多, 来中国之前有过语言教学经验的外教偏少, 而学历水平、教学经验、个人素质会直接影响其日语课的教学水平。

第三, 缺乏专门的日语专业教材。 国内有专门面向普通本科高校和高职高专的教材, 而针对独立学院日语专业学生学习特点编写的日语课程相关教材, 市面上似乎尚未出现。 加之, 图书馆内日文原文资料、相关日语杂志匮乏, 这些大大制约了教师日语教学的有效开展。

日语教师多具有留日学习或研修的经历, 也是一大特色。这一方面是由于日语教师多为青年教师, 有时间、有精力留学或进修, 另一方面由于很多高校增加了合作培养或交流项目, 使得新毕业的这些教师有更多机会出国学习。 可以说, 有留日经历的日语教师为学生架起了认识日本现实社会的桥梁, 也为学生打开了一扇了解日本现代文化的窗口, 这是年轻教师较之老教师的优势所在。

二、网络环境下的日语教学方式改革

当今时代处于网络大环境下, 信息高速发展, 网络技术广泛开发, 并被引入教学中。 基于以上独立学院日语教师的特点, 笔者认为, 在当前网络大环境下, 年轻教师有充分的理由, 发挥自身长处, 利用网络日语教学环境, 改革旧有的教学方式。 通过以多媒体和网络通讯技术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 有效整合建构起一种理想的学习环境, 这种环境可以支持真实的情境创设, 不受时空限制的资源共享。

第一, 年轻化的教师力量, 他们熟悉网络, 可以探索在网络环境下实现个性化教学。 在网络环境中, 教育信息的显示呈多媒体化, 教学信息组织成超文本形式, 教学过程具有较强的交互性, 教育信息的传递呈网络化、智能化, 这使网络环境下的日语教学更具魅力。 各日语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专长建立属于自己的日语研讨室, 每周或每月一个专题。 而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感兴趣的专题, 进入网上研讨室进行在线提问、讨论、辩论等。 通过教师网上专题研讨室, 学生可以利用计算机网络阅读资料, 通过电子邮件、在线学习与讨论, 进行真实的日语交际活动, 真正实现学生自主学习。 同时, 虚拟的网络学习环境能够提高学生参与的自由度, 使学生放轻松地与教师运用日语进行交谈, 教师也能很好地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 实现了分层次教学, 真正达到了因材施教的目的。

第二, 教师之间可以利用网络平台, 如毕博平台等, 采用网上研讨的方式互相交流授课经验, 定期举办 “教学法研讨会”等。 同时, 日语教师可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与老教师共同讨论更适合当前学生的教学方法; 还可以制作教学微课上传至网上共享;也可以结合公开课等示范教学的途径, 进一步宣传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第三, 针对缺乏日籍外教的特点, 笔者认为可以充分利用网络技术, 建立网上授课机制, 邀请日本国内有教学经验的一线教师网上集中授课或以开讲座的形式授课, 双方建立长期合作关系。 这样可以既保证日籍外教的数量, 又保证日籍外教的质量。

第四, 针对教材方面的问题, 年轻教师可以试着摸索、编写出适合独立学院学生特点、 符合时代发展趋势的电子教材 (日本称e-learningt ext) , 上传至网上。 同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随时补充电子资料, 实现网上教学对传统课堂教学的补充。也许不久的将来, 网上教学会成为主流教学方式。

另外, 在教育发展过程中, 独立学院要平衡教师教学与科研工作量, 不可将年轻教师只当教书匠使用, 而应从教师长远发展的角度, 为教师创造较宽松、自由的学术环境, 促进教师科研能力的提高, 使之能“胜任大学中的教学与科研工作, 承担起教书育人与知识创新的双重使命”。此外, 还可以借鉴日本等国外高校的做法, 教师每隔几年享受一次研究年, 在这一年中可以不担任一学期或更长时间的教学工作, 专事研究。

总之, 网络教学能更好地体现“教师为主导, 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 在网络环境下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浏览相关内容, 进行网上练习, 也可以通过网页教案中挂接的相关网站上网自主浏览学习。 网络日语教学突出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教学中教师的中心地位, 学生成了课堂中的主角, 老师只是组织者和引导者。 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或有疑问时, 通过电子邮件或其他方式向教师提出, 教师就学生提出的相关问题予以回答。 教师通过交互界面向许多学生提出同一问题, 通过交流空间师生展开讨论与协商, 最后取得一致意见, 在这种互动活动中, 教师常常作为活动的引导者、帮助者, 学生是积极的参与者。 网络教学突出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学生由被动听讲的接受者转变为主动参与的学习主体。 网络环境下, 教师不再只是管理学生的师长, 更重要的是成为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指导者、引路人、帮助者。 学生是知识建构过程的积极参与者, 学习的许多目标和任务都可以由学生主动、有目的地获取材料实现。

三、结语

网络环境下的日语教学方式不但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实际语言运用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同时极大丰富教学内容, 拓宽传播渠道, 更新教育观念, 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 如何高效地利用先进的网络设备与丰富的网络资源, 构建网络环境下的新型日语课程教学模式, 是当前我国本科日语教学改革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反思独立学院的日语教学, 可以发现它有的特点及面临的困境。 从独立学院自身运行机制而言, 依然与母体高校、投资方的关系未真正厘清, 难以真正突破母体高校的传统教学模式。 信息化的发展和网络环境的推动, 给了独立学院的年轻教师新的机遇, 成为推动年轻教师推进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原动力。

参考文献

[1]吴宏, 等.网络教学系统在日语教学中的应用[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4 (3) :63-66.

[2]林祥瑜.低年级日语精读课教学方法探讨[J].南京师大学报 (教育与教学研究) , 2011:34-36.

[3]娄亚民.多媒体网络技术在日语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成人教育, 2007 (2) :185-186.

[4]胡建华, 王建华, 等.大学制度改革论[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6:293.

[5]林凤英.日语教学中几种常见的教学方法探究[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 2008:114-116.

[6]刘磐磐.基于TLFU理念的高级日语课程教学法研究[J].宁波工程学院学报, 2014 (6) :115-119.

[7]钟俊梅.谈日语教学法的变革趋势[J].浙江树人大学学报, 2008 (6) :64-67.

反思网络之弊——文化批判的视角 篇8

中国正步入网络时代, 人们对网络的依赖感也日益加深。甚至仅仅是一个网络游戏的暂停运营 (如“魔兽世界”) , 也会给人们带来无所适从。同时, 网络带来了诸多社会问题, 网瘾、网购、网络文学等文化现象也随之产生了。人们不禁要问:网络究竟带来了什么, 又带走了什么?无论答案为何, 网络作为人的异化物存在的事实已经确定了。

2 反思网络之弊

讨论诸多的网络文化现象以及虚拟的网络对于现实的冲击。为此, 选取了三个片段, 作为讨论的切入点。

2.1 网络与现实

2.1.1 网瘾。

网络能赋予人们太多现实中无法获取的东西。与鲜艳刺激、光怪陆离的网络世界相比, 现实世界成了荒漠。因此, 网络变成了追求刺激、精神空虚的年轻人的依赖物。在现实中找不到慰藉或“乐趣”的人们, 往往把怀抱投入网络--网络是不会拒绝任何人的, 它乐见人们在商业和无意义的漩涡中窒息 (窒息的快感令人并不自知) , 无法自拔。

2.1.2 对于现实世界的侵害。

互联网络是现实世界的高度仿真, 甚至是超越。虚拟世界是由大量可无限复制的代码构建起来的, 它是现实世界的重现;而且, 它可不依赖任何现实世界的蓝本, 从而创造出一个“超真实”的领域。

网络永远不是独立的, 然而, 它却总能给人带来独立的假象。且看我们对它的称呼吧, “虚拟世界”、“网络世界”;网络已俨然成为一个独立的小世界了。正如马尔库塞所言, 我们需要与现实世界的距离感, 这种距离感能够带来对于现实世界的超越, 带给我们反思能力和对现实的批判精神。然而, 网络世界企图把这种距离变成了无法逾越的鸿沟;这种距离并非是辩证的现实超越, 而是一种企图永远脱离现实的幻想。网络世界的美丽是令人迷醉的, 但是它的美丽像肥皂泡一样脆弱。网络是忘记现实的L.S.D.———如弗洛姆所说, “我们再一次选择了逃避”。

当然, 无法否认, 网络对现实发挥着愈加深刻的影响。例如, 网络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文化的公共领域”功能, 群众可鸣不平, 诉不公, 或检举揭发;而且, 网络上的讨论一旦形成规模, 变身为舆论, 往往也能得到主管部门的重视甚至解决。网络已俨然“社会公正”的化身了。

然而, 网民是“市民”、“公民”吗?网络的确创造了一个自由的新言路, 网民却远非“公民”;他们并非是康德所言的具备启蒙精神之人, 能够自主运用理性之人, 而是一群善于附和应声之人, 以伤害他人为喜乐之人, 甚至另有一群可与轮奸犯相媲美的“网络暴民”。我们在看到网络舆论的种种好处时, 也不要忘记, “人肉搜索”对公民隐私的践踏, 恶意诋毁对公民尊严的蹂躏。网络的“匿名性”令人们做出在现实中无法想象的恶行。“无责”铸成的是“无责任感”, 无他律也无自律使得人们肆无忌惮地显露人性的阴暗面, 其产物是一群暴民与看客。将社会良心寄托在一群暴民和看客身上, 无疑是荒谬的。

2.2 商业化与网络消费

2.2.1 广告。

假如说前网络时代的广告中还有一丝伪善的温情, 一丝无意识诱劝意味的话, 那么网络时代则丝毫不掩饰其欲望。植入式广告, 弹出窗口, 诱骗点击的链接, 搜索引擎的竞价排名, 病毒式营销……五花八门的广告无孔不入。鼠标指针在各种广告链接中游走, 犹如激流中的一叶扁舟。

商业化已经完全侵占了网络。在似乎已经达到广告饱和的页面中, 广告商和网站运营商依然能够绞尽脑汁, 见缝插针。不难理解网络运营商暴富的神话。点击量就是有能够聚流成海的力量。运营商不必恪守某种伦理道德, 主导他们行动的只是赤裸的商业价值。

2.2.2 消费。

网络消费是伴随网络而兴起的新消费形式, 恐怕它是鲍德里亚于1970年写成著作《消费社会》时无法想象的。由粮票油票到shopping mall, 发达的生产力展示着其带来的富足, 购买力之强势使人们对“物的形式礼拜”达到了狂热状态。假如说帕尔利二号 (1) 还是一个俗化神迹、一个城市坐标、一个身份区隔的话, 那么网上购物这种新兴的购物方式则彻底打碎了消费与世俗的距离感, 使消费之神走下神坛。

只需要动动鼠标——购买已经被简化到了极致。从眼球被商品吸引, 到发出网络订单, 其间不过几分钟甚至几秒钟, 传统的“货比三家”的购买决策过程已经被缩减到近乎为零。网络消费是一种冲动消费;假如说实体商店中的冲动消费还能用“钱袋渐瘪”给购物狂制造一丝心理上的愧疚的话, 那么网络消费就更具隐蔽性——电子货币将一叠叠人民币变成几个数字。动动鼠标损失了什么呢?几个数字而已。正因为此, 网络消费的侵蚀力也更加可怖。

2.3 文化, 话语及其它

2.3.1 快餐文化。

相较于深厚的传统文化, 网络文化丰盛的表象背后潜藏着深深的无力感和虚弱感, 它轻佻, 空洞, 成为趣文化、俗文化、享乐文化的代名词。

以文学为例。一目十行, 过目即忘是网络文学的特点。在玄幻文学、色情作品大行其道的网络中, 深刻和批判是与自讨无趣和愤世嫉俗相等同的。连最应具有批判精神的文学作品尚且如此, 更不用说其它一些本就是为了消遣休闲而存在的文化存在物了。

2.3.2 话语。

网络是符号与话语的狂欢地。控制了网络中信息的源头和内容的机构 (政治的、商业的) 无疑就拥有了巨大的话语权力。表面上, 获取信息的渠道多, 可获取的信息丰富;实质上, 每个人都有成为牵线木偶的危险。网络已经通过话语的作用, 在潜移默化之中对人们的思维进行了一次次的塑型。或许, 批判精神才是网络时代最需要的精神素质。

2.3.3 怠惰。

网络助长怠惰。在先进的搜索引擎和丰富的网络信息资源的助长下, 文献检索之难、成本之高已经不复存在了。没错, “百度一下, 你就知道!”在搜索引擎的帮助下, 独立的思考能力, 甚至记忆能力已经变成电脑和网络的附庸了。在浩如烟海的信息中, 网络用户追求的正是搜索引擎带来的方便快捷。但是, 信息检索过程往往是草率和浮躁的。我们容易地将检索词输入搜索框中, 经过某种复杂的算法得出的几万个搜索结果在几毫秒内就会展现在眼前;就这样, 我们又在搜索结果中的第一页的前十个结果中容易地找到我们想要的———没错, 我们就是这样易于满足。

在网线的另一端, 是不需要有丝毫责任感的服务商。他们在提供准确信息的同时, 也将大量同质的、过时的、虚假的信息不加修改地“推送”给用户。简便易操作的假象 (是真的简便吗?快速简便是以辨别力的丧失为代价的。) 阻挠思考, 损害创造力, 它带来的是思想的怠惰。不难理解, 为何现在学术抄袭成风———网络虽并非学术抄袭的直接原因, 它至少也助长了这种风气。

当我们被动接受甚至抄袭时, 无疑, 我们已经将自主权交给外物, 也将质疑与挑战话语权威的珍贵勇气推向毁灭。

3 结论

人们在享用网络好处的同时也不得不面对网络带来的文化冲击和思想困惑。在上文对于网络的一系列文化批判分析中, 种种弊端在网络与文化交集处显现出来了。

网络将人们从多彩的现实世界中抽离出来, 迷失于网络的符码幻境之中, 在丰足感中与思考能力、创造能力渐行渐远。或许, 面对网络, 人们永远保持思想上的自主性和独立性, 永不抛弃批判精神, 才是最为可贵的。

参考文献

[1]让·鲍德里亚.消费社会[M].刘成富, 全志钢, 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2008.

[2]赫伯特.马尔库塞.单向度的人[M].刘继, 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 2008.

[3]郑杭生, 等.社会学概论新修[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3.

[4]尤尔根·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M].曹卫东, 译.上海:学林出版社, 1999.

从模因论视角反思英语教学 篇9

目前, 许多现代外语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给语言教学带来了一场革命, 在语言教学实践中出现了多元化和个性化的教学模式, 如任务型教学模式、反思型教学模式、自主性学习模式及多媒体辅助教学模式等。与此同时, 在一片批判声中, 传统的外语教学模式渐渐地远离了人们的视野。近年来, 随着一种新的语言理论———模因论的引入, 国内许多学者和外语教师投入了模因论与外语教学相结合的研究, 引起了我们对外语教学模式的深刻反思。许多语言学家和外语教师也已注意到这种现象, 他们重新强调在我国外语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模式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如戴炜栋 (2001) 、何自然 (2005) 等。因此, 我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 从模因论的视角来关照一下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二、模因与模因论

1. 模因的概念由来。

模因 (meme) 这一术语, 最早是在英国牛津大学著名动物学家和行为生态学家Richard Dawkins所著的The Selfish Gene中首次出现, “模因” (meme) 源自希腊词“mimeme”, 意指“被模仿的东西”。[1]Dawkins认为“模因是一种文化传播单位或模仿单位的概念, 它通过广义上可称为模仿的过程从一个脑子跳到另一个脑子, 从而在模因库中繁殖”。[2]Brodie把模因看作“是个人记忆中的信息模式, 它能从一个人的记忆中复制到另外一个人的记忆中去, 它就像一种大脑的病毒”。[3]总之, 模因指文化基因, 是文化的基本单位, 通过模仿而传播, 其核心是模仿。所以, “任何事物, 只要它能通过模仿而得以复制和传播, 它就可以成为模因了”。[4]根据这一说法, 任何观念、服装、流行语、甚至字、词、句等都可能成为模因。

2. 模因的特征。

(1) 复制保真度 (copying-fidelity) :复制得越忠实, 保真度就越高。 (2) 多产性 (fecundity) :指模因复制速度越快, 散布越广。 (3) 长久性 (longevity) :复制模式存在越久, 复制的数量越大。

3. 模因传播的周期。

模因传播的周期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1) 同化 (assimilation) :意指一个有效的模因应该能够“感化”受体, 被受体注意、理解和接受。 (2) 记忆 (retention) :模因必须在记忆中保持一段时间, 否则就不是模仿。停留的时间越长, 感化受体的机会就越多。 (3) 表达 (expression) :指模因在与其他个体交流时必须从记忆模因中出来, 进入能被他人感知的物质外形这一过程。最突出的表达手段是话语, 常见的手段还有文本、图片行为等。 (4) 传播 (transmission) :模因传播需要有形载体或媒体, 这些载体或媒体应该有很强的稳定性, 防止信息流失或变形。模因载体可以是书本、照片、人工制品、光碟等。自从大众媒体特别是互联网出现后, 传输阶段显得更为重要。模因靠复制而生存。当某种思想或信息模式出现, 在它被复制或被复制传播之前, 它还不算是模因。只有当这种思想或信息模式得以传播、仿制才具有模因性。

4. 模因传播的方式。

对于模因的传播方式, “我们还不能详细地了解模因是如何被存贮和传递的, 但我们已掌握足够的线索, 知道如何着手这方面的研究”。[5]语言模因的复制不是原件与复印件从内容到形式都完全一致。正如上面所言, 语言模因在复制、传播的过程中往往与不同的语境相结合, 组成新的模因复合体。大体上来分, 语言模因复制和传播方式有“内容相同形式各异”的基因型和“形式相同内容各异”的表现型。

(1) 内容相同形式各异的模因基因型传播。对同一信息的表达, 其模因形式在复制和传播过程中可能一致也可能不一致, 但其内容始终同一。这类以传递信息内容为目的的模因存储于大脑, 可以比喻为模因基因型。相同的信息不改变形式直接传播。这种语言模因传播方式应用比较广泛, 往往用在科学、信息、新闻等要求精确的信息的领域。而相同的信息以异型传递这种形式, 却往往出现在不是太正式的载体中, 其运用也比较随便。如在网络中的“虾米” (什么) 、“恐龙” (丑女) 、“VIP” (有钱佬) 、“拍砖” (提议见) 、“晕” (看不懂) 等都被用作其它的意思。

(2) 形式相同内容各异的模因表现型传播。这种传播方式往往以原型异意传播。旧的内容形式换以新的内容。常见的形式有以下几种:同音异义横向嫁接、同形联想嫁接、同构异义横向嫁接等。如根据“走自己的路, 让别人去说吧”这句话派生出诸如“穿别人的鞋, 走自己的路, 让他们找去吧”;“走自己的路, 让别人打车去吧”此类的话。这就属于典型的同构异义横向嫁接。

三、模因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语言本身就是一种模因, 模因是文化的基本单元, 而文化需要通过语言为载体模因为媒介进行传播和复制。因此, 模因、语言、文化三者密不可分, 互相依赖, 互相作用。因此, 模因论对语言教学, 特别是外语教学很有启示。语言模因的复制和传播规律使得我们应重新审视我们现在的英语教学。从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起, 由于受到认知主义和建构主义的影响, 我们在外语教学模式和方法上进行了较大的改革。新的教育理念强调语言教学中应重视语言技能的培养, 强调语言的交际性, 而弱化甚至忽略了语言的背诵、记忆等基本技能, 以致于我们的英语教学陷入了一种类似于“空中楼阁”的虚无缥缈的境地。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 不明白到底学了什么, 到底为什么去学, 同时也由于缺乏必要的基本知识, 学起来费时费力, 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模因的复制和传播规律的研究, 使我们认识到对于过去的一些被丢弃的、认为不合理或不可取的传统教学模式和教学主张也许需要重新作出评价, 甚至要恢复和再次提倡。

1. 模因论的复制特点使我们应重视英语学习在初级阶段的背诵教学。

背诵是一种传统的教学手段, 背诵的过程实际上是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必要阶段。字、词、句甚至语篇的背诵可以积累实际运用所必需的材料。在少年时期, 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还不够发达, 但却有很强的记忆能力, 特别幼年时期所记忆的语言材料, 在成年后仍能在大脑中复制出来;同时这些积累都为运用能力的提高做好了准备。而在当今的教学中, 由于太过于热衷于分析性、启发性的语言教学方法, 而忽视甚至贬低背诵这种传统的学习方法是有失公正的。

2. 模因论复制的保真性使我们认识到英语学习中模仿的重要性。

模因论复制的保真性可以使我们看到模仿在英语学习中的积极意义。当然我们不是将语言的学习过程看成是百分之百的拷贝过程, 就如模因复制的过程也不是完全拷贝一样, 它是语言模因的重组。有一些模因保存着内容, 以相同或不同的形式传播;而另外一些模因则根据相同的形式放进不同的内容扩展。如对于英语语音的学习, 学生应该模仿美国人或英国人英语的发音习惯, 这样才能练就更加标准好听的英语, 但没必要去纯粹地模仿。不同的地域可以有不同的特色, 只要它能够被理解被接受。英语语法学习也是如此。学生在刚开始学英语的时候可以背诵一些简单的、含有特定语法形式的句子, 在熟练掌握各种句法结构后, 就可以综合熟练地运用各种语法结构, 同时融入新的信息。

3. 语言模因传播的变异性要求我们创造性地理解和运用语言, 以多种方式和手段学习英语。

语言模因传播的变异性要求我们不仅要积累语言模因知识, 更要传播运用语言模因。对于英语学习, 学生除了接受理解老师所传授的知识, 还要通过书报、媒体、影视等载体去获取知识。同时要学着在不同的语境中去运用这些知识。我们要教会学生学会以不同的语言形式表达同一信息, 也就是要说, 要教会学生根据不同的语言语境以不同的表达方法来表达相同的思想, 同时要教会他们依照英语的地道表达形式来与别人交流思想和感情。

4. 语言模因以语言和文化为媒介的传播方式使我们更加应重视文化教学在英语学习中的位置。

模因与文化的密切关系已引起了很多人的研究。桂诗春教授指出模因对大脑、语言和文化三方面都有密切联系, 值得我们深入探讨。这给我们的英语教学也提出了新的启示, 即文化教学的重要性。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学习语言的过程其实就是了解文化的过程。不同的语言代表着不尽相同的文化, 语言学习必然要遭遇文化与文化的碰撞。文化又是理念的代表, 因此学习语言也必须转变理念。对英语学习而言, 学生学英语就是在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 在解读他们的风俗、传统、制度、法律等。而这些与文化有很大的差别, 如果学生不能理解、包涵、接受这些文化, 就不可能真正地学好英语。

四、结语

模因作为人类语言的心理、社会及文化基础的问题值得我们去不断探索和研究。研究语言模因的复制与传播将有助于改进语言教学、外语教学和翻译教学。同时语言模因的复制与传播规律让我们重新反思我们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更进一步证实了背诵、模仿、语言运用及文化教学的重要性, 从而使我们能进一步不断发展和完善这些教学手段, 有助于外语学习者在社会文化的交际和交流中更好地学习语言。

摘要:本文从模因论的视角探索了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使我们重新反思英语教学有必要重新引入诸如背诵、模仿等传统的教学方法, 同时应重视运用创造性学习及语言文化输入等多种方式来有效地促进语言教学。

关键词:模因论,英语教学,启示

参考文献

[1]Dawkins, R.The Selfish Gene, 1976.

[2]Dawkins, R.The Selfish Gene.New Edition.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9.

[3]Brodie, R.Viruses of the Mind:The New Science of the Meme[M].Seattle:Integral Group, 1996.

[4]苏珊·布莱克摩尔.迷米机器 (The Meme Machine) [M].高申春等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 2001.

[5]Blackmore, S.The Meme Machine[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9.

[6]戴炜栋.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英语教学“一条龙”[J].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1, (5) :322.

[7]何自然.语用学概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8.

新课程视角下语文教学反思与总结 篇10

一、以“教学观”和“智能观”的转变带动自己教学思想的更新

从教学观念上来说, 新的教育形势要求我们积极调动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之中。对此有专家提出, 巧设教学情境, 妙提问题引导, 诱发学生的认知冲突, 使其产生“心求通而未得, 口欲言而弗能”的求知欲望。笔者以为, 应该将课堂教学的主体地位归还给学生, 让学生在积极想、自发做和主动说的过程中完成从质疑、探索到认知的学习过程, 从而不断地提高学生学习的兴奋度和积极性, 扩大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参与度。

从智能观的转变来说, 我们应该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 坚持知能并重、方法先行的教学策略, 以能力作为课堂教学的主线, 通过读精品、讲经典、论生活、练口语等形式激活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 以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挖掘学生的智力, 使学生逐渐掌握学习的方法, 最终学会学习。

基于上述讨论, 我们可以看到:在备课环节中, 新课程语文教学应该将教学过程归还学生, 突破教学思维的惯性, 以学生的认知曲线为依据, 构建张弛有度、波澜起伏的教学模式, 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智慧, 适时地调整教学的节奏与进度。在对教学过程进行评价和反思时, 应该以教学任务是否完成作为教学评价标准, 以学生是否主动参与学习为教学底线。

二、以新课程标准和高考说明为基准, 科学、准确地把握教学的深度与广度

作为一名优秀教师, 教学的最终目标已经不再只是授予学生知识, 与知识相比对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应该更为重要。因此, 我们应该用尽心智去打造一个有深度, 有厚度, 有温度的课堂。这就促使教师必须细读课程标准和高考说明, 以此为基准, 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心得, 科学、准确地制定教学预案, 有效把握教学的广度与深度。当我们面对不同版本的教材对同一问题的分歧时, 应该抓住其中共同的和最核心的内容, 避免或少涉及过难、过偏的知识以免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在高考复习阶段, 我们应该认真分析近几年高考试题的变化趋势, 适当讲解具有代表性的试题, 让学生真正能够做到“学一懂十”。

三、以学生已有的认知为基础, 精心准备、动态生成, 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

实行新课程以后, 课时少、任务重是我们面临的最大问题。所以说想完成教学任务, 就必须根据学科的自身特点和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 对教学内容进行筛选, 紧抓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 突出教学特色, 让学生在每一节课的学习中都获得实实在在的收获, 逐渐形成对高中语文核心知识的理解。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教学设计时, 深入研究教学内容, 以学生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事物来创设问题情境, 消除学生对知识的陌生感和畏惧感, 产生探究的欲望。对于新授课来说, 就要发挥师生双方的创造性, 设计一些具有探究性或开放性的问题, 组织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活动。对于习题课, 我们就应该注意学生对解题方法和规律的掌握, 注意对典型例题的共性分析, 引导学生自己归纳方法与对策。对于复习课, 我们应该精心设计问题, 引导学生从新的角度来审视所学知识, 结合已有的知识网络来对所学知识加以比较和分析, 并在针对训练中提升对该知识的掌握程度。

四、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研究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模式, 坚持正面引导

与传统教学评价相比, 新课程不再过分强调评价过程中的选拔与甄别, 而是更注重评价对学生的促进功能。所以我们必须转变传统观念, 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张扬为最终目标, 以多元化、发展性的理念为宗旨, 强调评价策略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显性结论进行评价。这就要求我们不仅仅将评价作为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诊断的手段, 更应该将其作为促进学生发展、了解学生需求、找出学生个性差异使其认识自我的途径。

反思视角 篇11

一、联系中反思

1.由“旧”到“新”。数学是一门系统性比较强的学科,前后知识之间都有着比较密切的联系,可以说,前面的知识是后面知识的基础,后面知识是前面知识的延续与发展。而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总是建立在已有经验基础之上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找准切入点,组织学生通过各种活动将新旧知识联系起来,发展他们对数学的理解,发展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例如,在教学体积和容积单位时,笔者先出示一个长方体和一个体积与之差不多的正方体,然后提问:这两个物体,哪个体积大?由于光凭眼睛不好直接比较,学生有的说是长方体体积大,有的说正方体体积大,也有的说一样大,一时,学生争论不休。于是笔者问:有什么方法可以证明吗?学生一时无语。于是,笔者启发他们回忆比较平面图形面积时的做法,先把它们分割成同样大小的正方体,再进行比较,由此引入学习。

“温故而知新”,在传授新的知识时,往往旧的知识就是切入点,这样就让我们的课堂娓娓道来。

2.举“一”反“三”。数学知识的整体性和相互联系性决定了对于同一类型的数学问题,我们都是有规律可循的。因此,我们要引导学生通过反思发现其中的联系,横向沟通,纵向发展,举一反三。

二、比较中反思

1.由“表”及“里”。由表及里,就是要通过比较引导学生能够透过数学知识的表面,挖掘其内在的、深层次的东西,也就是数学知识的本质。数学知识是按一定的内在联系组织在一起的,而学生辩别知识能力较弱,对知识易产生混淆,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针对情况进行归纳整理,揭示本质。

例如,在教学分数乘法的一步计算时,可设计如下练习:

(1)一根绳子长10米,用去2/5,用去多少米?

(2)一根绳子长10米,用去2/5,还剩下多少米?

(3)一根绳子长10米,用去2/5米,剩下多少米?

(4)一根绳子长10米,用去一部分,剩下2/5,用去多少米?

(5)一根绳子长10米,用去一部分后剩下2/5米,用去多少米?

(6)一根绳子工10米,用去2/5米,用去了百分之几?

对容易混淆的概念、规律,通过对比性练习,有利于学生透过表象抓住本质,从而促进其更好的理解,掌握这类知识,这也是学生终身学习不可缺少的一种技能。

2.让“多”化“优”。新课标鼓励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也就是鼓励和提倡个性化的学习,使学生形成高效的学习方法和熟练的技能,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然而,鼓励多样化并不是说越多越好,而是要在这众多策略中找到自己最容易理解的,最适合自己的,也是最利于自己发展的解题策略,也就是说要对这些策略进行优化。

三、纠错中反思

1.变“粗”为“细”。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学生,他们脑子聪明,知识也掌握得不错,但总是这样错,那样错,不是题目抄错,就是没看清题目要求,不是计算错误,就是答错。对于这样的问题,我们归之为粗心,其实这主要是学习习惯的问题,他们缺少的是反思。因此,我们要求学生在解题时仔细审题,对题目中的条件和结论进行全面的、慎密的思考分析,这是正确解决问题的前提;解题时要认真审题,对于各种情况要考虑周全,防止错漏。在得到某种答案后不要沾沾自喜,浅尝辄止,而要考虑多种可能性,防止造错解、漏解,而且要对得出的答案进行验证,把答案再次代入题中,想一想,答案是否合理。总之,要做到一步三回头。

2.变“废”为“宝”。将学生的错误变为一种宝贵的资源,变废为宝,让学生对自己的错误进行反思,想想自己为什么会犯错,错误的根源是什么,让学生“吃一堑,长一智”,在纠错、改错中感悟道理,领悟方法。

例如,在教学“方程”时,学生的作业出现了错误:

3x÷2=4 2x+16=52

解:3x=4÷2 解:2x=52-10

3x=22x=42

x=2÷3 x=42÷2

x=2/3 x=21

师:能说说这两道题目的错误原因吗?

生:第一道题没注意,应该是等式两边同时乘以2,2从左边移到右边后除号应改成乘号。

师:那以后在做题目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生:要仔细看清题目,从上面一行抄下来的时候要看清,字要写工整。做完后要验算。

反思视角 篇12

所谓“任务驱动”就是在学习信息技术的过程中,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紧紧围绕一个共同的任务活动中心,在强烈的问题动机的驱动下,通过对学习资源的积极主动应用,进行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的学习,并在完成既定任务的同时,引导学生学习实践活动。“任务驱动”是一种建立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法。它要求任务的目标性和教学情境的创建。使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在探索中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还会不断地获得成就感,可以更大地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从而培养出独立探索、勇于开拓进取的自学能力。

笔者根据近几年的教研活动,经过观察分析总结,大多数教师惯用的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模式为:设置情境———提出任务———讲解演示———模仿练习———反馈与小结。在教学中,教师使用多媒体网络系统控制学生使用的机器,以此掌握课堂局面和纪律,按照事先设计好的程序有板有眼地组织教学。笔者认为这个模式的最大优点在于课堂效率很高,目标很容易达到,非常适合操作能力还不是很理想的低年级学生,但是由于这种模式的本质还是以教师为主的讲授型教学,学生接受任务的策略来自教师,教学程序太过公式化,学生实质还是处于被动接受状态———把老师做过的操作重新再做一次。虽然一开始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动”起来,但是却很难使学生持久地“动”下去,久而久之学生会渐渐地失去学习兴趣,甚至会出现喜欢玩电脑却不喜欢上电脑课的现象,这跟任务驱动教学的本质是相违背的。而且把老师做过的操作重新再做一次,根本就没有达到培养创新能力的目标,感觉这种课仅仅是换汤不换药地教技术。

那么怎样的模式可以避免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状态,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适合低年级学生的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模式:设置情境———提出任务———学生自学与操作(讲解演示)———反馈与小结。这种模式对于教师的自身素质要求比较高,因为学生自学的材料或资源需要教师事先准备好,这些资源可以是教师自己做的课件、学习网站,或者是教师从网络上搜索过来的信息(有时为了课程目标的需要,也可以搜索一些无用的信息结合有用信息,让学生进行辨别)。在自学这个环节,还可以提倡同学之间相互帮助,以强帮弱,或者教师在设置任务的时候,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置不同等级的任务,让学生自行选择完成。在讲解演示环节,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具体情况或任务的难易程度决定是否需要自己再讲解演示一遍。这个模式关注的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着重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仅仅处于组织者和监督者的地位。而这个模式的缺点在于:自学能力弱的学生在自学时会带有很大的盲目性,一旦完成不了任务,会产生自信心和兴趣受挫的消极影响。

适合高年级学生的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模式:设置情境———提出任务———分析讨论———探究质疑与操作———反馈与小结。这种模式在教师提出任务后,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讨论,有的甚至连问题都是由教师引导学生在分析讨论中得到的。这个模式最大优点在于减少了教师讲解的过程,增加了学生分析讨论和质疑解惑的环节,这个环节的设计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合作能力,使学生有参与和表现的机会,初步实现了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合作与交流。能够实现“在问题解决中学习”。而这个模式需要注意的是:要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必须注重任务设计的合理和交流的高质量以及评价反馈是否到位。

世上没有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也没有万能的教学模式,上面的这三个任务驱动教学模式都有其优点和缺点,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针对不同的教学对象,在平时运用的过程中,不妨根据实际教学情况,灵活运用,交叉运用,效果可能会好得多。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上一篇:第三方支付企业下一篇:局部描述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