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现视角

2024-07-07

再现视角(精选5篇)

再现视角 篇1

一、体育的媒体再现

体育赛事主要是由广电媒体和印刷媒体进行报道。但是我们对体育的理解不应该停留在这些赛事本身。实际上, 体育已经成为了一种文化现象和媒体素材, 也是各类媒体新闻报道类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体育往往是通过个人对抗的方式得以再现的。体育也是通过地域或国家为标识的团体对抗得以再现的, 最典型的例子是奥林匹克运动会, 体育和体坛名人是创造“神话”的素材———国家成就的神话、个人奋斗的神话等。通过媒体再现, 国家和个人的神话在媒体文本和受众之间得以传播, 正如汤姆林森所说:“体育明星既反映了所代表的公众性格, 同时也超越了日常生活的局限, 他们也体现了其追随者的梦想。”

体育不仅是一种社会活动或文化实践, 其意义已经由媒体拓展开来, 并且是通过各种隐喻、话语 (如语言的运用) 和符码 (如体育明星) 来界定的。我们可以把媒体再现的“体育”或者“体育性”的定义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 体育是民族、国家身份的一种象征, 这一点主要体现在奥运会这类国际比赛中;

(2) 体育是一个充满了各种人物、明星和神话的世界, 这一点主要体现在与体育界名人的生活方式相关的八卦新闻中;

(3) 体育是一种时尚, 这一点体现在体坛明星的品牌代言, 由此带动全世界数以亿计的人进行的体育消费中;

(4) 体育是一种与阶层身份相关的文化活动, 这一点体现在给予不同运动员和运动项目的版面大小及对各种体育报道的重视程度上;

(5) 体育是一种健康的社会活动, 这一点体现在由健康杂志和医院题材的电视剧等媒体素材所引发的关于健身和健康的话语当中;

(6) 体育是一种战争, 这要体现在媒体的运用并使用与战争有关的隐喻, 如讨论比赛的“战术”、“攻防”, 来报道体育赛事;

(7) 体育是一种丑闻, 这主要体现在各种新闻报道和杂志特稿中极力渲染体育届名人“不光彩”的一面;

(8) 体育是一种商品, 体现在有关转会费、合同费、赛事转播权等主题的新闻报道中;

(9) 体育是一种精神产品, 主要体现在国内外重大赛事的各种仪式上的一些观众表现。

从历史上看, 体育从根植于民间文化的竞技活动逐渐转变为根植于商品化的全球性商业活动。体育也从遵循一定规则的竞技运动扩展为一种能够带来利润的产业。一直以来, 像板球、英式橄榄球联赛这样的运动一直根植于阶级和社会阶层的差异性。但是, 是媒体把这些运动都纳入到了通俗文化和市场的体系中。借助媒体, 尤其是借助于资金和技术手段, 体育的再现和定义得以延展, 甚至于被重新界定。以板球项目为例, 其赛程原来需要一天的时间, 现在它已经被改造成为一种更加刺激的、适合电视转播的比赛项目。媒体推广了甚至是创造了摔跤和格斗这类“准体育项目”, 这类“准体育项目”跨越了体育和娱乐的界限, 显然是把体育当成了一种娱乐的工具。体育向受众表示, 它所展示的比赛将会产生一个确定的结局。并且, 在电视上, 体育赛事可以进行重播和回放, 从而使得观众可以随时了解赛事进行的全过程, 这也是电视体育节目吸引观众并让他们感到满意的地方。 (图1)

媒体对体育的再现变得越来越戏剧化了, 关于体育的影响往往是胜利时刻的展现, 也是人们情感达到高潮的一刹那。许多体育题材的节目都强调了公平自由的竞赛原则和运动员坚强的意志和体魄, 这也是对体育的一种意识形态化的再现, 它宣扬了体育能够培养人们充满阳刚特质的美德和追求自由健康的理念。

二、体育与国家认同

媒体所再现的体育, 已经融入了人们对自身和他人的身份的认知当中。体育赛事和体坛人物代表了民族和国家身份的认同。我们可以通过某个特定的运动项目和某个特定的个人来理解这种身份的认同。例如, 棒球被视为体现了美国文化的精髓, 而板球则体现了英国风格。穆罕默德阿里是拳击运动的标志, 同时也是美国的象征。肯尼亚以拥有多位长跑名将而闻名。在体育比赛中, 国家队代表着这个国家。他们统一穿着的制服、运动员的行为和胜负情况都代表着某个民族、国家身份的认同。实际上, 从某种程度上说, 民族和国家身份的认同是通过体育及其相关的符号被创造出来的。所谓“民族、国家”的概念是围绕着其自身的体育项目和特定个人而构建起来的, 这一概念通过媒体广泛传播, 从而成为在人类情感世界深处连接媒体和体育的重要文化象征。

虽然体育包含了征服和屈从等各种方式, 但它仍然被视为一种具有美德的行为, 因而被广泛接受。尽管体育并不是战争, 人们还是使用有关战争的隐喻和话语来报道各种赛事。1996年世界杯足球赛期间, 英格拉队和德国队相遇, 英国的报纸运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语言来报道这场比赛, 例如“我们决定要好好教训一下这些德国鬼子”。这类报道的言外之意是, 体育比赛实际上就是真正意义上的冲突, 而身份认同的形成就需要对“他者”进行羞辱。

同时, 体育比赛中民族和国家身份的认同也可能成为一种商品。典型的例子是:美国的篮球、棒球和橄榄球在全球范围内的流通和推广实际上也是在“贩卖”美国的身份认同, 这便是“文化帝国主义”的观念。换言之, 体育已经不仅仅与身份认同的构建相关, 它已经成为营销民族和国家身份认同的一种手段。我们在推广某个体育形象的同时, 也是在推广民族和国家的形象和与之相关的某种意识形态。

国家的身份认同也包含了很多“刻板”的内容, 这也是媒体再现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 体育评论员往往会突出以下的“刻板形象”:德国队井井有条的组织, 拉美球队的激情等。上述国家和民族特征的符号往往是历史和文化的产物, 如代表英格兰的牛头犬。不过它们往往是出于某些利益集团的需要, 把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引入特定的方向。布鲁克斯指出, “霸权性的再现界定了国家和民族身份的认同, 从而复制了阶级、种族、地域、宗教或性别方面占主导地位的集团的利益。”

就这方面而言, 国家和民族身份的认同及时利用了, 同时也是补充其他身份认同的再现和意义。布鲁克斯还将体育视为一座“桥梁”, 连接了我们所经历的日常生活和更为抽象的事物, 例如身份的认同感。媒体所再现的体育形象有助于建立一种心理上的联系, 把个人的日常生活与“国家和民族”这一更为广泛和抽象的范畴连接起来。

三、体育与性别差异

体育把女性运动员再现为性感的、具有阴柔特质的“他者”, 从而削弱了甚至是抹杀了它们的体育成就。这类媒体再现所导致的结果是, 女性的体育精神远没有男性的体育精神构建来得重要。

在媒体再现体育时, 文本生产者和受众究竟是在何种程度上把性别意义强加给了媒体文本, 尤其是媒体影像?媒体是如何在体育再现时以各种方式扭曲了性别?布鲁克斯提及了以下一些事实: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上, 女性运动员占36%。美国的“全广播公司”总共派出51名记者报道此次运动会, 但仅有11名记者被派去报道女子项目的赛事, 这些记者又绝大多数都是男性。他还进一步指出:“总的来看, 对女子项目的赛事报道通常在报道总量的10%以下。”在高度名利化的体育世界当中, 媒体对女性的再现一直是远远不够的。

通常情况下, 在评论和访谈中, 女运动员会涉及她们的外貌、家庭、伴侣及孩子, 甚至是与男教练之间的关系等。但是这种情况很少出现在对男运动员的报道中。这类新闻报道通常包含了以下的预设:女性的身份与真正意义上的运动员身份之间是相互矛盾的, 而对于男运动员来说, 这种矛盾并不存在。以女子健美运动员为例, 一方面她们需要拥有肌肉发达的体格;另一方面她们又要保持“女人味儿”, 这两者之间似乎是相互矛盾的。又如, 获得成功的女运动员必须身着“女性化”的服饰出现在媒体上。典型代表是美国的田径女明星乔伊娜, 她获得了三枚奥运金牌。但是, 记者们更关注的是她的指甲、头发和性感的比赛服装。

当今的媒体虽然认可并且十分重视女运动员和女性受众所具有的价值, 对女运动员或者运动队的报道越来越多, 女体育记者和专栏作家的数量也超过了以往任何时候。即便如此, 从新闻资源的分量、新闻报道的数量和媒体影像的本质来说, 女性仍处于不利的地位。体育报道中多使用的是有关竞争、暴力和冲突的话语, 宣扬的是男性, 而不是女性和对体育运动的理解。体育运动往往被预设为“男子”运动, 女性的参与往往被打上“差异性”的印记。“差异的”的特征包括性感化、幼稚化、琐碎化和家庭化。性感化, 如围绕俄罗斯女子网球运动员安娜·库尔尼科娃开展的市场营销;幼稚化, 在体育评论或者相关讨论中使用“女孩”这一称谓来指涉女运动员;琐碎化, 贬低了女性所取得的体育成就的价值。如, 温布尔登网球公开赛的创设人蒂姆亨曼为女性优胜者设置的奖金远远低于男性;家庭化, 女运动员的私生活成为相关媒体再现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这反映出的预设是, 女性的感情世界往往是任人随意进入的, 而男性则不是这样。而且, 在体育报道中还存在以下趋势:对女运动员的报道往往是有选择性的, 突出了她们的优雅和性感。这种趋势体现了体育运动在意识形态上所起到的作用———维护男性和女性之间不平等的权力关系。

四、体育与种族包容

从表面上看, 媒体对体育和种族的再现基本上是正面的。美国田径明星卡尔·刘易斯, 篮球明星迈克尔·乔丹和高尔夫球明星“老虎”伍兹都是有色人种。但是, 他们是富人阶层, 他们的面孔都是出现在报纸的体育版上或者是各种产品的商标和广告上。西方媒体所再现的有色人种运动员的形象并没有认可他们在体育产业中应有的地位, 也没有在总体上帮助媒体确认社会平等的立场。媒体突出了黑人运动员具有吸引力的形象, 只是聚焦于他们在经济上的成功, 这实际上是把有色人种加以商品化, 从而逐渐消除他们的差异性和抵抗性。

当今, 西方社会采取了各种法律和文化手段来消除性别和种族歧视, 但其中仍有矛盾存在。媒体再现在更广阔的框架下可以将其称之为“公共关系”, 强调了对种族多样性和包容性的认可和接受。媒体再现证实了种族偏见的存在, 体育新闻中种族主义的再现与其他领域中存在的种族主义相互连接在一起, 通过媒体上各种具有“互文性”的形象, 共同强化某种特定的意义。体育报道以话语的形式证实了一些固定的看法和特征, 这种“话语储备”被存入电脑或报刊等媒体介质中, 以及读者和其他公众成员的记忆中, 并在每一次新的报道中, 得到相应的信息补充。

体育的媒体再现是在国家的、性别的、种族的等很多方面的相互碰撞和认同, 也是不同种类话语相互作用的领域。所以, 体育不仅仅是参赛者的“总和”, 也是通过这些参赛者以媒体为介质来构建“体育”这一概念传播给受众的, 从这个意义上说, 体育涉及到媒体的意识形态表达方式。体育的媒体再现不仅仅有经济上的重要意义, 同时也有政治上和意识形态上的重要意义。所谓的“意识形态”, 不仅仅是一种中立的世界观, 有时候也可能是对社会和文化现实生活的负面表达。体育报道中, 也会有这种“负面表达”, 在报纸、电视等媒体其他主题的报道中也许不会被允许, 但是体育报道中可能会被接受。这是由于体育活动本身通过媒体再现, 衍生出半意识或者无意识的副产品, 以体育为主题的文本, 可能会有意识或无意识地表达了对另一个民族或者种族的看法, 它可能只是一篇有关体育的报道而已, 但是它在提供大量体育信息的同时, 也制造了意识形态。这种意识形态往往来自于那些在社会上处于主导地位的群体, 而不是来自于那些权利被剥夺的群体。

媒体再现已经将体育变成一个全球性的超级产业。电视转播、报纸版面、体育明星、体育团队以及受众都具有一定的价值, 他们之间相互关联, 体育充分体现了全球性共同市场的成功扩张和渗透。在经过媒体再现的体育, 国家和民族身份的认同、性别差异的表达和种族包容的体现, 体育被赋予了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

摘要:媒体不仅使得体育能够为全球范围内数目惊人的受众所接触, 还能服务于这些受众。通过包括声音、画面等形式来再现体育情景, 改变和构建体育文化。简言之, 媒体是以多种多样的方式来再现体育的。本文从西方媒体视角出发, 探讨西方媒体是如何构建我们理解的“体育”这一概念的框架, 以及“国家”、“性别”、“种族”等因素是如何在有关体育的媒体素材中表现出来的。

关键词:体育,媒体再现,国家,性别,种族

参考文献

[1]Tomlinson, J.Cultural globalization:placing and displacing the west[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9.

[2]Ferguson, M.Representing Race[N].London:Arnold.2001.

[3]Brookes, R.Representing Sport[N].London:Arnold.2002.

[4]Kane, M, J.and Greenderfer, S, L.The media’s role in accommodating and resisting stereotyped images of women in sport[M].London:Sage.1994.

[5]Brookes, R.Representing Sport[N].London:Arnold.2002.

[6] (英) 格雷姆.伯顿.史安斌译.媒体与社会:批判的视角[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

素描≠模仿再现 篇2

从历史上许多艺术大师各具形式风格的素描作品中我们能深切感受到素描的无穷艺术魅力。如西方早期乔托的古典优美,米开朗琪罗的健壮有力,安格尔的优雅高贵,柯勒惠支的质朴善良,伦勃朗的奔放大方、杜米埃的辛辣诙谐,还有德加轻巧的舞女,梵高质朴的农民,高更原始的土著人……我国传统绘画对于素描也有其独到深刻的认识与表现,传统绘画中提倡以笔写神、以笔畅神的意象性表现理念。清代画家郑板桥画中之竹千姿百态,表现出画家的独特品性与情怀,是画家“不根而生从意生,不笋而成由笔成”的生动写照。现代国画大师齐白石的“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是对生活中自然物象的艺术感悟,更是中国画由意生发,由笔生成的素描意象意境的生动表现。我国传统绘画对素描的理解注重“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注重个人主体意识对生活的体验与表达。所以说无论是西方艺术还是东方艺术,都是把素描视为与现实生活最直接的情感交流,把素描视为艺术生命的重要节点。

素描是“用手的思考”,是体现用造型的眼光观察、认知、感受对象并把这种感受生动予于表达的能力。而长期以来国内一些美术院校的素描教学对素描本体语言的认识理解上出现偏差,一些院校仅仅是把素描局限于再现技能、技巧的基础训练,忽视了素描的主体性和表现性,制约了素描的表现空间,对艺术创作人才培养必然带来消极的影响。素描教学令人担忧的现状应该引起我们的密切关注与认真思考,因为素描是艺术创作的基本保证,学生的素描综合能力最终决定着他的艺术创作。

我们可以从素描教学体系及其模式的分析和素描表现材料的多元选择,从三个方面来探讨。

一、我国自建国以来长期采用契斯恰柯夫苏派素描教学体系的教学模式,五十多年来,这个体系仍然以它的惯性思维影响着许多美术院校的素描教学与招生素描考试。然而从契氏素描体系的整体框架来看,我们对这一体系的引进照搬是有片面性的,存在着把体系中某一阶段过分人为扩大强调的误区,造成思想观念上的僵化与教学实践中的教条化,严重影响着中学美术教学的健康发展。对素描认识的单一性与排他性,其结果必然是束缚学生素描学习的创造性思维,素描教学脱离了艺术创造性的本源,出现了为基础而基础,为技巧而技巧的认识障碍,把素描表现局限在注重明暗调子、光源变化、空间形体和透视结构的客观再现,至使许多学生满足于对客观物象不加思考的照搬抄袭,满足于对自然中形体与空间关系的客观性分析,从而形成对自然肤浅的理解,使思维徘徊在对自然形象的个体描绘上。其结果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客观对象的规范制约,造成学生思维的凝固僵化,限制了认识物象之外诸多构成表现形式的可能性。我国每年春季的艺术类院校素描统考形式就是这种模式的延伸,长期以来固定不变。

素描考试要倡导对素描认识的多元性、宽泛性与创造性,素描考核侧重考生对自己熟悉生活印象的图形表达。静物、石膏像、真人头像写生只是素描学习中的一个过程,不是素描的目的。这类素描写生内容的考生试卷,其分数的高低从素描的本意上讲是一样的,考分的差异只是再现技能的差异,而导致这种差异的只是所花费的时间长短而已。我们在素描教学、素描考试中倡导学生在初步掌握素描造型内在规律与观察思考方法的同时,更倾向于艺术创作能力的开发,因为艺术就是一种创造的活动,学生今后所从事的社会实践活动是需要创造性的,即创造一种“新的形态”,而不会再是停留在对客观事物的简单再现,所以在素描学习中首先要培养学生确立这种思想,有意识培养学生对生活艺术感知的能力。素描在当今社会文化背景下已完全超出再现对象的传统局限,素描已不仅仅是一种技能的训练,而是一种综合素质的教育,是感性与理性的有机结合,是对生活观察感受、记忆概括、形象思维与创新意识的综合培养。

二、素描首先是一门表现艺术,因此素描学习在工具材料选择应用及画面表现效果上有着更加宽泛多样的选择。我们强调素描的创造性,就是要打破传统观念框架下的认识局限,素描的艺术特性就在于它的思想性、原创性和表现性。而在我们平时素描教学中不难发现表现工具的单一类同,铅笔素描已是一种被习惯认定的素描代名词。我国传统绘画背景下的素描工具毛笔,其独特的观察,表现理念不同于西方素描教学体系,具有独特的传统文化背景,有着极其丰富深厚的文化内涵。铅笔是五十年代跟随着苏派素描教学体系在我国被广泛应用的,作为一种素描工具,铅笔有它存在的优势,但作为高校与中学素描练习的唯一工具,其惰性是十分明显的。铅笔的材质特性很容易使学生无限制地投入到铅笔铺设明暗调子的排线制作中去,加上用笔方法缺少变化、线条过于单调的弱点,结果往往使学生把素描作业中的大部分时间精力都花在明暗色调的渲染上,而素描更加重要的观察研究与思考都被遗忘了,把过多的时间精力陷入到盲目制作和局部的描绘抄袭,结果是画面主体意识的缺位和激情缺失,素描练习沦为注重铅笔应用的技能训练。素描工具材料选择的宽泛多样是改变目前铅笔素描局限的最有效方法,木炭笔、色粉笔、墨水笔、毛笔等素描工具,色卡纸、皮纸、宣纸、毛边纸等纸张都是素描练习中根据需要可以自由选择的材料。在素描学习中要充分利用各种材料工具来丰富画面视觉,尝试各种形式、肌理效果的表现可能性,通过各种工具材料的实践和应用,拓宽主体创造性思维,有利于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拿木炭为例,木炭的性能特点是出效果快,修改调整方便,铅笔要花很长时间才能表达的效果,木炭一笔就能轻松到位,因此用木炭可以比用铅笔留出更多的时间用于思考与调整修改。木炭的另一个特点是画面整体表现性强,木炭在画面上能留下很丰富生动的个性化痕迹,笔触原创性强,质朴而有力,西方和日本众多美术院校的素描教学一直沿用木炭作为常用保留工具是有道理的。

现代美术教育观念中对于素描的认识,引人关注的不仅是画面所表现的主题、内容,还更在于素描语言、形式本身。然而,当我们观察生活、进行思索并通过素描表现时,寻找表达工具与表现方式已不是唯一的选择,重要的是心灵与对象的沟通以及情感的抒发——留痕于素描本身。不管是铅笔还是木炭,不管是明暗素描还是线描,不管是具象还是抽象,能够在画面中表达自己的感悟即可。

对真实再现与情景再现的浅析 篇3

真实再现, 可以作为珍贵的历史影像资料来理解。也就是用历史上曾发生过的真实事件, 而记录保存下来的影视资料, 经过编导精心挑选、合理安排到纪实类节目中, 再次展现出来, 使观众真正能够了解到那一段真实的历史。这种再现绝非启用演员搬演历史事件的再现, 否则会失去真实的意义, 扰乱历史的真实性。《李大钊》中, 使用了在俄罗斯首次发现长度仅有十余秒的电影镜头, 它记录了革命先驱李大钊在参加共产国际第五次会议上演说的情景, 这在李大钊生前留下的为数不多的影像资料中是十分珍贵难得的。这种再现使观众能从真正意义上得到了真实历史的效果。《百年中国》中, 利用了保存在美国国会图书馆的影片资料, 画面中不仅有多艘外国军舰在海面上游动, 还有从各艘军舰上发射出来的猛烈炮火, 真实再现了当时八国联军进攻天津大沽口炮台的情景。该片还从中国电影资料馆收藏的一些影像资料中, 选用了一组旧中国世纪之交的镜头:上海租界乘人力车的洋人们、天津老城墙口川流不息的行人和马车、北京豪华的送葬队伍、广东旅途坐轿的游人、香港总督府门前停下的人力轿子等, 让我们从20世纪初留下的这些影像资料再现中, 能够了解到真实的旧中国清朝末年的状况。《档案》则将珍贵的历史影像资料运用得淋漓尽致, 在这种真实再现中, 使观众受益匪浅。

另外, 在以往的电视创作中, 属于真实再现这一类的镜头, 曾冠以“资料”注释角标。也曾出现过利用影视剧的镜头弥补画面的不足的现象。在这种现象中, 有的冠以“资料”字样, 有的冠以“影像资料”, 后者可以理解, 而前者则有篡改历史、创作不严谨之嫌, 其后果可想而知。无论是用“真实再现”, 还是用“资料”来加以注释, 其目的就是要把真实的东西从鱼目混珠中分离出来, 因为观众在欣赏纪实类节目时, 不仅仅为了娱乐, 重要的是还要从中了解和掌握真实的历史知识。

“情景再现”一词, 是由英国纪录电影运动倡导者约翰·格里尔逊提出的“对现实的创造性处理”的概念演变而来的。“情景再现”是纪实类节目中的一种创作手段或技法, 是指在客观事实的基础上, 以扮演、搬演的方式通过声音与画面的设计, 表现客观世界已经发生的事件或人物心理的一种制作技法。也可以理解为参照历史事实, 又不拘泥于事实本身, 用表演的方法, 在不改变事实总体印象和框架的前提下, 加以合理想象, 部分再现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 以达到创作人员艺术追求的一种制作手段。“情景再现”不是“真实再现”。情景再现的本质是模仿、相似, 它不等同于严格意义上的真实。这种再现是让观众从扮演或搬演的情境中, 间接理解曾经发生过的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 弥补历史资料不足、叙事单一、情节单调等缺点, 解决时光的流逝与记录历史之间的矛盾, 在有限的条件下尽可能完整地记录历史的“立体档案”, 以达到把已经逝去却被人们所掌握的历史片断记录下来, 而又不失“真实”的目的。被誉为“纪录片之父”的美国导演罗伯特·弗拉哈迪在1922年拍摄的第一部作品《北方的纳努克》中, 首先开创了现在被称为情景再现的先河。当时的爱斯基摩人已经不再居住冰屋了, 为了再现爱斯基摩人的风俗特点, 重演了搭建冰屋的情景, 又穿上早已脱去的兽皮, 仿照祖辈的样子到海边用钢叉去捕捉海象。格里尔逊后来曾这样评述:只要想一想爱斯基摩人的情况就可以了……他们穿的衣服, 用的毛毯几乎都是曼彻斯特的产品, 是在温尼伯百货商店买的……他们用收音机了解毛皮的行情, 为从纽约飞来的机敏的投机商们所操纵。弗拉哈迪的拍摄方法是把逝去的历史, 用扮演手段在现实中还原再现。荷兰纪录片大师伊文思称这种方法为“重拾现场”、“复原补拍”, 在中国也有“现场模拟”的提法。这种创作手法在历史题材纪录片中应用十分广泛, 赋予了时下历史题材纪录片崭新的内容和形象。在《阿炳1950》中, 由于编导手中的资料只有日伪统治无锡时期阿炳良民证上的一张照片和1950年留下的六首曲子, 仅靠访谈和那张照片凑成一部片子, 其视觉的感染力和传播效果是要打折扣的。在无锡长大的编导衡青, 凭借自己对阿炳生活环境的理解, 采用了“情景再现”的表现手法, 不仅很好地还原了无锡的历史街景, 而且把自己对音乐的敏感和理解转化成具体的镜头, 弥补了视觉画面不足的缺憾。历史的细节浩如烟海, 即使对历史考证的再严密, 镜头的设计再周到, 也永远不可能像现场记录那样真实、那样十全十美, 于是情景再现也就难免百密一疏。比如1995年的《南京的血证》就是在情景再现的过程中一些看似无关紧要的细节上犯了错误。再现中的日本军车的型号以及日本军官的服饰等等都与史实不符, 受到了历史学家的批评, 这就使得一个煞费苦心的段落设计变成了贻笑大方的话柄。观众在这些细枝末节上求真, 是因为情景再现是纪实类节目的一种表现手法。真实, 是纪实类节目的灵魂。观众选择看纪实类节目, 而不是看电视剧, 就是看中了它客观反映现实的真实性。如果情景再现在事实上出现了问题, 不仅误导了观众, 而且也破坏了纪实类节目的文献价值和观赏价值。

中央电视台《纪事》栏目的制片人周兵认为, 电视纪录片中最有含金量的东西是历史上真实存在和保存下来的历史影像, 作为创作者, 更有价值和能力开挖的是真实影像的资料。如果有100分钟、200分钟梅兰芳表演的原始资料, 或者当时记录活动的胶片资料, 他肯定在《梅兰芳》中不去使用“情景再现”。■

迷失再现的森林 篇4

关键词:挪威的森林 日本 村上春树 纠葛 三角恋 性冷淡

日本作家村上春树的小说挪威森林曾一度风靡全日本,越南导演陈英雄将其拍成电影献给喜欢春树并热爱这部书的读者们。挪威森林在尊重原著的基础之上,通过导演对电影本身的理解,深刻的揭露了电影的主题。春树在书中曾提到,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片属于自己的森林,迷失的人迷失了,相遇的人会再相遇。

影片的主题深刻,它通过男主人公与两个女孩之间的感情纠葛,揭露人性的欲望与束缚。两个女孩的生活分别代表了两个不同价值观的世界,并呈现了这个世界观中,人们对待爱情、友情、性的态度。

直子和男主人公渡边的感情是建立在一种非主流社会的价值观之上的。主流价值观中,两人接近病态的爱情让人无法理解,然而这种爱情却是真实而感人的。影片中同样在讨论一个问题,爱和性的关系和意义,女主人公因为无性而无法得到正常人的爱情。直子这个人物的生活状态代表着一种残缺不完整的社会价值形态,在一种残缺的状态下,直子的心理活动充分展现了人性、情欲、个人情感。她本身的不完整性注定与她所处的主体社会相背离,她的人生观和生活状态也注定和主流社会生活相互排斥。直子的人物形象反复探讨了影片的真实内涵,在这片森林当中,她是一个活生生的真实存在的人物。这片森林就是男主人公的真实写照,而直子这样的一个人,注定不能离开她所生活的环境。“迷失”是她唯一的宿命和选择。她始终代表着一种非主流的社会情感存在,也注定是影片中迷失的不能真正出现的伤痛一角。

整个森林被迷雾笼罩,影片中的所有人物都有特定形态,他们的出现固定了主题的方向。男主人公与周围人的交往互动也拉伸了主题的层次。影片中男主人公与绿子的纯洁感情则是影片的另一个思考点。绿子的生活状态是现阶段正常女孩的主流生活状态,她与男主人公的感情是一种主流价值观的正常的恋情,她代表着另一种世界的价值观。拥有健全身体,需要强烈感情的绿子,通过她在影片中的生动伶俐展现出了阳光而真实的富有希望的生活。男主人公介于这两种不同价值观的世界中,无法自拔。一往情深无法回头的迷失自我与活力永恒真实永存的再现永远成为影片不断探索的主题。如何面对过去真挚的感情,如何面向未来开始新的生活。两种形态的恋人和两种形态的感情冲突,是影片最核心的艺术价值。

影片中,最突出主题的地方是在男主人公与玲子分别的那一组场景。“迷失”与“再现”的交界点,抛掉过去重新开始的新节点。迷失的人真正消失,相遇的人重新生活。这个是影片回归的主题,由一段非主流的价值观过渡到主流价值观的历程。由男主人公与直子开始到结束的非主流爱情状态到与绿子彻底结合的主流爱情状态的成功过渡。每个人终将回归平淡,而影片能呈现的艺术价值就是让我们相信,世界上还有另一种不一样的美好爱情。玲子与男主人公在分别时,两人做爱,这一情节把影片的内涵又上升到一个不俗的层次。在以往的观念中,两个相爱的人结合是天经地义的事情。而玲子和男主人公是纯洁的友谊,他们的结合是当时事态的一种必然性。当肉体不再充当爱的代言,变成一种友好的彼此纪念怀念的感情时,做爱的意义也随之不同。玲子与男主人公始终保持着纯洁的友谊,又用这样的方式来彼此纪念,打破了人们固有观念对爱和性的理解,将影片的内涵又升华到一个更高的层次上去。这一组场景,切断了男主人公与过去的联系,又将男主人公无可厚非的与绿子联系到了一起。将影片最终的意义和目的完美的结合到了一起。

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片属于自己的森林,迷失的人迷失了,相遇的人會再相遇。生活永远不会停止不前,对于过往岁月,导演以一种珍惜怀念之情将它埋藏在每个人心里,并且告诉每个人要重新开始生活。这才是影片独到之处。

惠普,再现辉煌! 篇5

这是一家了不起的公司,1939年,由2个斯坦福大学的学生在自家的车库里创办,几十年来,尽管经历了风风雨雨,但一点也没有影响它成为全球最伟大的IT公司之一。其惠普之道,为全球企业提供了不可多得的管理精粹。我还记得,前年去美国的时候,朋友开着车带我在硅谷惠普总部外围参观,这个公司简直是太大了,成片成片的办公平房掩隐在葱茏树木中。到处都能看到惠普的门牌,但你一定摸不到你真要找的部门和你要找的人。美国朋友说,没有斯坦福大学就没有惠普,没有惠普就一定没有今天的硅谷。

正当我为之高兴的时候,中国惠普公司市场总监魏江雷先生约我见面。很长时间没有听到他的音信了,还是前年他刚回国的时候见了几面。我被他硅谷的前卫观点所吸引,曾送给他一套《IT时代周刊》合订本,他答应读后把意见告诉我,但至今也没有反馈。可能他太忙了。

魏江雷早年在中国加盟惠普,5年后去美国总部,一干5年,现在再次回到中国。在我的印象中,他是一个非常聪明,很能干也很儒雅的高级白领。

晚上,我们约在北京东三环的一家烤鸭店。

当他风尘仆仆地进来时,我明显感到他和过去有着很大的不同:人瘦了、脸黑了,但动作敏捷了。更重要的是,精神特别饱满。

我问他,惠普全球上个财年干得相当出色,中国情况好吗?

他说,你看看我的变化,就能知道个大概了。

他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告诉我,2006财年,中国惠普形势同样非常喜人,同比增长了20%,尤其是PSG部门同比增长了36%,与同行相比遥遥领先。

他说,他本人在过去的一年中跑了20多个省的39个城市,跑了无数个电脑卖场,获得了从来没有过的市场感觉。他回忆说,为了赶时间,经常吃不上饭,经常把身上的东西搞丢了,包括手机。他说,他手下的顾小曼女士,在东北出差,因为劳累,途中一直发着高烧。

他很自豪地告诉我,事实证明,惠普的战略没有错,包括收购康柏,包括现任总裁裁员等压缩成本的措施。他说,中国惠普从去年10月起在未来的18个月里,要把办事处从原来的28个撤并成19个,人员全部在自己家里办公,给每个员工配无线上网卡,配复印、打印、电话、传真与一切的办公设备,这样可以省下很大的一笔开支。他说,我们把省下的钱用于研发和返利给客户。

我感到惠普人更加务实了。

魏说,之所以在百忙中约见你这个总编辑,我认为,写好惠普故事的非《IT时代周刊》莫属,我是你们的忠实读者,尤其最近一段时间,几乎每期都认真看,出差途中,这本杂志一直伴随着我,你们的杂志是讲故事的高手。

几天后在惠普大厦,当我见到了惠普PSG集团副总裁兼市场总监丁慧时,我看她的脸上同样洋溢着胜利的喜悦。这是一个经常处于思考状态的白领丽人。她的同事告诉我,丁做起事来从不含糊,总想做到极致,是一个追求完美的人。这一年,在智慧和冲锋陷阵中,她的头衔多了一个副总裁。

在大家都交出了好的成绩时,而她所在的集团果实尤其艳丽。我在想,那是一个什么样的精神境界?应该用什么来庆祝一下?知情人士告诉我,他们集团全体员工在珠海刚刚通宵狂欢了一次,据说光葡萄干红酒就喝了好几百瓶。

魏江雷和丁慧有着同样的感受:当我们到了中小城市亲身感受到很多人把惠普理解成"惠而普",或者理解成热水器生产厂商时,觉得中国的新兴市场真是太大了,我们要做的工作实在太多了。

上一篇:改革强军下一篇:仔猪沙门氏菌病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