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强军

2024-07-07

改革强军(精选12篇)

改革强军 篇1

党的十八大召开以来, 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共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多次发表讲话, 号召全军要深入贯彻国防和军队建设主题主线, 实现强军目标, 建设一支“能打仗、打胜仗”的现代化队伍, 而其关键在于人才, 基础在于教育。

新型军事人才的培养和教育主要依托军队院校。面对新时代、新形势对人才队伍建设的要求, 各个军队院校逐步开展教育转型和教学改革。

一、背景

经历了近三十年的发展建设, “大学英语”已经成为全国高等院校包括军队院校教育中一门有机的、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础课程。在进入新世纪后, “大学英语”课程又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新机遇, 对外语人才的培养目标转变为“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际, 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 提高综合文化素养, 以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

与此同时, 军队院校也充分意识到, 院校的教学工作应该时刻紧贴部队需求。根据课程要求, 结合《军队院校本科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我校制定了“大学英语”课程标准和教学组织实施方案, 从大学英语的性质、地位、教学要求、教学模式等方面对我校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进行描述和规定。

二、我校“大学英语”课程改革的现状

作为全国180 所大学英语教学改革试点院校之一, 经过多年努力, 我校于2006 年被教育部批准为第一批“全国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示范点院校”, 这也是当时全军唯一一所获得该项荣誉的高校。经过国家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批准, 2008 年6 月, 我校的“大学英语”课程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为响应军队院校教育转型的号召, 目前我校已经开启了新一轮更加贴近军队人才培养要求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1. 教学观念的转变

中国教育语言学研究会会长俞理明教授将传统教学模式中以“听、说、读、写、译”为核心的教学定义为“以语言为驱动的教学”, 这种教学模式的核心是教师, 教学的目的是向学生传授单纯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 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

根据教育部颁发的课程要求, 大学英语的教学理念必然要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 将重心逐步转向培养学生语言实际应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以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学习和工作的能力。而这种教学被俞理明教授定义为“以内容为驱动”的教学。

2. 教学模式的改革

为了贯彻分类指导、因材施教的原则, 我校“大学英语”课程实行分级教学, 即以学员“高考成绩、入学笔试成绩 (听读写测试) 、入学口试成绩”为参照, 将新生分为高级班和普通班。其中普通班约占新生总人数的70%, 主要是英语语言基础水平一般的学员, 授课内容以《新视野大学英语》 (第1~4册) 为主, 目标是强化这类学员英语的听、说、读、写、译各项技能 (尤其是听、说技能) , 为他们顺利参加后续个性化较高课程模块的学习打下坚实的语言基础。高级班约占新生总人数的30%, 主要是英语基础扎实、综合能力突出的学员, 授课内容以《新视野大学英语》 (第2~4 册) 为主, 该教材兼顾《新视野大学英语》 (第1 册) 词汇, 着重提高这类学员的英语各项技能 (尤其是听、说技能) , 继而可以在后续较高课程模块的学习中, 结合自身兴趣和专业, 选择个性化的英语学习方式。

3. 评估体系的完善

为了更客观、科学地考察学员的学习效果和能力, 我校“大学英语”课程采用多维度的形成性评估与终结性评估相结合的方式, 实行学员自评、互评与教员评价相结合的评价体系。期末总成绩包括形成性评估 (40%) 和终结性评估 (60%) 。

形成性评估 (40%) 包括网络学习 (10%) 、第一课堂 (10%) 、第二课堂 (10%) 和综合测试 (10%) , 有利于学员从被动接受评估转变成为评估的主体和积极参与者。

终结性评估 (60%) 包括期末笔试 (50%) 和期末口试 (10%) , 是检测学员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程度的重要途径, 也是反映教学效果、学校办学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4. 英语语言与军事元素的有机融合

我校的“ 大学英语” 课程教学立足部队需要, 着眼于学员的长远发展, 使学员具备一定的军事英语语言基础, 能在对外军事交流与合作中发挥自身优势, 成为复合型、高素质的军事人才。因此, 我校的外语教学更要突出“军”味, 体现军队特色。

在日常的教学中, 教员将军事元素普遍地应用到“大学英语”教学中。在读写译和视听说课堂教学中, 教员根据授课内容恰当地融入军事成分, 培养学员学习军事英语的兴趣, 精心挑选和本单元话题相关的军事英语材料作为对课内知识的补充, 并定期组织活动军事英语相关活动, 给学员创造自我展示的平台。同时, 依托校园网建设军事英语教学网络平台, 使学员可以自主学习真实、丰富、前沿的军事知识, 提高军事素养。

在进入第四学期后, 我校将开设“实用英语写作”和“军事英语视听说”这两门课程。“实用英语写作”这门课程主要瞄准军事英语实际应用能力, 培养学员使用专业英语完成各类公文尤其是军事公文的书面交流能力。而“军事英语视听说”课程要使学员熟悉课程所涉及的军事知识, 掌握课程所要求的军事英语词汇, 且能听懂相关军事题材的英语知识讲座、电视节目、新闻广播等, 能参与相关军事题材的讨论, 并培养其国际军事交流能力、获取军事信息和情报的能力。

5. 第二课堂的有益补充

在完成第一课堂的教学外, 为使学员有机会发展个性特长, 培养其创造和应变能力, 学校积极组织开办英语第二课堂, 作为第一课堂的拓展和补充。

第二课堂的活动可以分为英语知识竞赛、英语才艺比赛和英语知识讲座等。英语知识竞赛包括英语词汇竞赛、听力竞赛、阅读竞赛和写作竞赛, 也包括每年举行的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及相关的指导培训。英语才艺比赛主要包括电影配音比赛、英文短剧表演、英语演讲比赛、英语辩论赛等。

三、结语

作为部队信息化人才的培养基地, 军队院校必然要进行教育转型。我校“大学英语”课程教学在已取得成绩的基础上, 要继续深入贯彻课程要求的精神, 紧贴人才培养的方向, 遵循“先基础, 后专业化”的基本教学规律, 努力实现“大学英语”教学四年不断线, 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学思结合、知行统一。

笔者认为, 我们正处于一个全球性的信息技术和社会教育大发展时期, 二者的碰撞必然导致新一轮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而在这场大变革中, 教师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了迎接新一轮教学改革, 学校要进一步加强教员队伍的建设和转型, 英语教员要全面提高自身的教学素质, 这样才能培养出部队需要的“能打仗, 打胜仗”的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 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强国梦和强军梦。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7.

[2]王传经.军队院校英语教学与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0.

改革强军 篇2

改革强军目标是习主席着眼军队建设发展全局和新的时代条件提出的重要思想,体现了我们党新形势下建军治军的总方略,是党的军事指导理论的继承发展,是我军坚持正确前进方向的重要保证。作为一名部队医院工作人员,必须要把学习强军目标作为当前最重要的政治任务来学习,认真贯彻医院下达学习精神经科室组织学习并总结以下心得体会:

首先要认识改革强军的重要意义;强军目标体现了我们党对新形势下军队建设特点规律的深刻把握,军队建设发展离不开改革,离不开强军目标。军队首先是一个战斗队,是为打仗而存在的。军队强不强,主要看打仗;战场打不赢,一切等于零,新形势下,我军职能使命不断拓展,但作为战斗队的根本职能始终没有变,一切活动都要围绕提高打赢能力来展开我们要坚定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的自觉自信,坚定不移地朝着实现强军目标奋勇前进。

其次要坚定实现改革强军的信念;强军梦是国家的梦、军队的梦,也是每个官兵的梦,作为一名部队医院医务工作者我们必须把个人理想抱负融入强军梦的实践,融入医院融入部队集体,把个人成长与实现强军梦紧密结合起来,自觉为实现强军梦努力奋斗,坚决拥戴改革强军这伟大浪潮,并在在这改革浪潮中始终加强纪律性,保持强大的战斗力。

航空报国 强军富民 篇3

现年55岁的林左鸣,2012年初被任命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董事长,掌舵共有22家上市公司的庞大航空产业集团。在此之前,林左鸣在中航工业总经理的任上已经3年。在他及其领导班子的带领下,中国航空工业集团秉承“航空报国、强军富民”的宗旨,践行“敬业诚信、创新超越”的理念,提出了“两融、三新、五化、万亿”的发展战略。“两融”就是改变过去封闭保守的思维,树立开放合作的观念,融入世界航空产业链,融入区域发展经济圈;“三新”就是集团的核心竞争力,由传统的“资产、管理、技术”三位一体,逐步转型升级为“品牌价值、商业模式、集成网络”新的三位一体;“五化”就是推进市场化改革、专业化整合、资本化运作、国际化开拓、产业化发展,最终实现经济规模挑战一万亿的目标。4年中,他大力推动中航工业的重组,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积极开展国内外并购,已初步形成了航空产业在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湾等经济发展重点区域的战略布局,中航工业由此初步实现了从传统国企向现代国际化公司的跨越转变。

有记者问,中航工业并购了美国西锐和美国大陆两家公司,中航工业的海外发展战略如何布局?

林左鸣说,中航工业收购了两家美国的发动机和飞机制造商,一家是美国大陆航空活塞发动机公司,另一家是全球第二大通用航空企业美国西锐飞机工业公司。这两家公司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运营困难,我们在收购时也做了很多权衡,知道短期内它们不可能恢复得那么好。所以,我们尽可能扩大中国的需求,采购了一部分飞机,推进中国低空空域开放改革,希望开放后通过美国公司的产品占领市场。

我们还在奥地利并购FACC公司,这是奥地利最大的一家做复合材料飞机的航空企业,并购后给对方带来了非常好的订单,亏损企业很快就变成了盈利的企业,1 000多人的公司增加了50%的员工,这是中国市场提供的。

林左鸣表示,中国的市场增量非常大,中航工业只有合作伙伴,没有竞争对手,希望与国际航空工业企业形成一种健康的互补和合作的关系,融入世界航空产业链,为世界航空工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中国将来通用飞机市场发展以后,它会跟美国一样有很多小企业,包括中国的很多民营企业都可能发展通用飞机,我们很愿意给予技术上的支持。现在问题是,我们的空域开放了,环境没有做到位,如果做到位会出现井喷式的市场。

中国航空走到今天,更希望和国外的航空企业共同研究还在探索过程中的新技术。最近已经跟欧洲的很多大学、企业共同在做这件事情。当然民航飞机有一个特点,就是它还要符合市场评审的要求。但就技术本身来说,现有的技术我们都能掌握。

有记者问,十八大提出要加快中国企业的国际化进程,建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公司,中航工业有什么打算?

林左鸣说,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公司非常重要,跨国公司强调的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中航工业近年来致力于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希望借助十八大的东风,把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公司的步子迈得更大些。

中航工业的国际化有两个含义,一个是投资的国际化;一个是市场的国际化。投资的国际化必然涉及资源的国际化,过去我们说的资源国际化大部分是指零部件的进口,现在我们更倾向于智力合作,这是真正走向世界前列的关键。

针对关于绿色制造和低碳制造提问,林左鸣说航空制造本身就很低碳了,以后会在燃料和新材料方面探讨,更重要的是提高效率和降低能耗,中航工业最近几年通过提升管理水平,在这些方面取得的成效很大。

针对有关航空发动机制造的提问,林左鸣认为,航空发动机指的是涡轮喷气发动机和涡轮风扇发动机。涡轮风扇发动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才广泛使用,不到100年,发动机本身还在探索和实践过程中。过去中国的航空发动机大部分靠引进技术,很少去做基础性工程研究工作,导致发展水平滞后,成为制约整个航空技术发展的瓶颈,影响飞机设计。通过“十二五”规划的实现能够有根本的改变,希望发动机的科研、制造,包括商业化能力,能够达到世界先进水平。首先要投入大量资金进行基础性研究,研究探索后逐步形成工程化,航空发动机的性能不断提高,它的设计指标也在不断变化。其次,发动机的特点是设计出来经过试验以后,只能获得推理性能,可靠性要靠多次试验校核。涡扇发动机在国际上还处在不断研制和积累的阶段,需要大量的资金和时间投入。筹集资金涉及企业的整个经营状况,我们的很多企业已经上市了,希望资本市场能够追捧这个项目进行投资,我们将根据资金状况量入为出。除此以外,我们也希望将来国家能够给予政策支持,比如,税收方面。

林左鸣希望“十二五”期间能打一个“翻身仗”,再过十年时间,在科研、制造、使用等方面得到较好解决。这个过程叫迭代,航空发动机迭代过程比飞机的迭代工程长很多,需要大家有更多耐心。

有记者问,中航工业旗下有22家上市公司,为什么不进行资产整合,让大集团上市呢?

林左鸣表示,中航工业的价值链跟波音不一样,跟EADS(欧洲宇航防务集团)也不一样,波音不做发动机,不做机载,也不做机电系统,EADS也一样,而我们是全部都做。我们是产业控股集团,把各个不同产业板块单独上市,比如,通用飞机、直升机、发动机、航空机电等。如果整合成一个,从整个产业链来说有点太大了,概念不清晰,上市就变成投资公司一样,但实际上我们希望在母公司基础上得到资本市场认可的一个筹资能力。

中航工业是一个没有上市的独资控股母公司,旁边生出中航科工,中航科工持有一部分我们上市公司的A股股票,实际上我们做了一个权衡和变通,利用中航科工作为投资平台在发挥作用,下一步中航科工会持有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股权,增强它的地位作用。

有记者问,我们什么时候能看到大飞机的首飞?

林左鸣说,目前大飛机进展还是比较顺利的,主要是在进行最后的取证和试飞。应该承认的是,我们是第一次做,经验不是很丰富,所以时间会长一些,但我们提供的所有零部件配套都合格,稍有推迟主要是不太适应国际认证的做法,有一个边学习边做的过程。实际上我们在给波音、空客做大量的零部件,他们整个飞机都是我们在做,所以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

有国外媒体说,中国第四代战机歼—20和歼—31是抄袭美国的战机技术,您怎么看待这种质疑?

林左鸣:我们到哪儿去抄袭呢?不可能的事!说实在的,航空技术就是拿来给你抄也不见得抄得会。我们曾经从苏联引进过技术,那都很困难,何况是信息完全屏蔽的情况下,那是不可能的事。讲这个话的一定不是航空专家,内行人都知道那是不可能的事。

有记者问,由于国际经济形势紧张,因此外界对中国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走出去有很多质疑,您怎么看?

林左鸣:我们在美国收购企业,一不想裁员,不想给当地民生带来问题,希望能为美国经济复苏和发展作出力所能及的贡献。我们在美国航空领域新的投资或者是新的扩张没有更多打算,因为航空是很敏感的,美国政府的管制也很严格,而且会有很多别的想法,所以这个神经我们不会去触动它。

一个小时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但中外记者们仍然意犹未尽。

在11月14日十八大胜利闭幕的当天下午,已经当选为中央委员的中航工业董事长林左鸣在央企十八大代表驻地——中国职工之家一楼大厅茶歇处再次接受了《企业文明》记者的采访。

(责任编辑:罗志荣)

改革强军 篇4

关键词:改革强军,军校网络政工

军队改革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 在全媒体、大数据时代里, 要把我军政治工作的特有优势转化为统一改革共识、凝聚改革合力的现实成效, 亟须发展网络政治工作, 为“生命线”加载“数据链”。推进网络由“最大变量”转变为改革“最大正能量”, 需要在以下几方面下功夫:

一、加强思想引领, 树立网络政治工作积极作为的主动意识

意识是行动的先导, 发展军校网络政工, 一是要树立“网络时代顺势而为”的意识。强化“拒绝信息化, 就是拒绝现代化”的认识, 强化时不我待、争分夺秒的意识, 主动适应信息化条件下部队建设特点规律, 借助网络载体做好政治工作。二是要树立“网络战争不可不为”的意识。网络的思想田野里, 我军要第一时间大胆发声, 通过教育解答学员思想疑惑和情感困惑, 保证党始终主导舆论战中的话语权。三是要树立“网络政工大有作为”的意识。改革强军主题教育如火如荼, 要求军校把此次军队改革的战略部署和长远谋划搬上网络平台, 让学员真正透彻认识军改的现实意义和丰富内涵, 从思想上、行动上支持此次军校改革。

二、推动理论创新, 提供网络政治工作科学发展的理论支撑

习主席指出:“科学的军事理论就是战斗力。”网络政工作为政治工作在网络空间延续开展的一种形式, 也要遵循政治工作的原则、规律、特点, 加强网络政治工作基础理论研究、应用理论研究和技术平台理论研究。强化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度, 尤其要抓好应用理论研究, 突出重点研究课题, 分层级确定研究内容, 明确责任分工和完成时限, 采取问题倒逼、突出重点、分层研究、集中研讨、成果汇编的方式, 聚焦改革中军校网络政治工作发展的重难点问题。比如如何利用网络有效全面把握改革进程中学员的思想动态并及时跟进服务疏导;如何解答学员关于改革的思想困惑, 强化学员“四个”意识等, 都亟须强化问题意识, 针对发展现状, 加强理论研讨, 为网络政治工作发展提供强大的理论支撑。

三、打造人才队伍, 强化政工人才开展网络教育的现实成效

加强政工人才队伍建设, 要把利用网络开展政治工作的能力作为选人用人的一大标准, 为军校网络政工发展提供人才支撑。一是针对教育对象的特点、要求发挥网络语言幽默性强、吸引力大、共鸣度高的特点, 借鉴网络流行语的模式丰富教育吸引力, 使学员改革强军的信心和决心更易塑造。二是针对网络对教育模式形成的挑战, 要求具备较强的信息素养和用网能力, 推进网络空间中的政治工作由单向灌输向双向互动转变、由单一教育向多元化引导转变。三是针对改革阶段的风云突变, 要求能够借助网络阐述和宣传改革决定, 能够分析解决网络空间各类负面舆论、虚假事实、意识攻击, 灵活主动发出党的“最强音”。

四、统筹两个“舆论场”, 营造蕴育改革强军正能量的舆论环境

现实生活中存在着两个“舆论场”:一个是老百姓的“口头舆论场”;一个是主流新闻媒体着力营造的“主流舆论场”。党报、国家电视台、国家通讯社等形成的“主流媒体舆论场”, 宣传马克思主义、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等主旋律文化。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民间舆论场”, 利用微博、BBS、QQ、微信、博客等讨论时事, 针砭社会、评论政府, 议论热点, 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我军网络政治工作的发展, 较好地把“主流媒体舆论场”对推进改革强军主题教育的作用发挥出来, 但对“民间舆论场”的管理还是不太理想的。加强军校网络政治工作发展, 必须统筹好这两个舆论战场, 为促进改革思想教育营造良好积极的舆论环境。要健全完善网上舆情和信息监管机制, 加强网络舆情动态监控, 规范学员上网秩序、严肃网络纪律和行为, 实时侦测网络生活, 有效防控负面信息, 正确引导改革的舆论走向和学员的思想变化。

五、坚持群众路线, 把握学员思想动态增强教育感召力

习主席在今年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上提出“各级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要学会通过网络走群众路线。”坚持走群众路线, 在军校网络政治工作的领域里, 就要准确把握学员在军队改革中的思想困惑和认知缺陷, 使教育更好紧贴官兵实际、紧跟时代脉搏。一是可以通过设置“首长信箱”“网络问政”等, 为学员反映想法和建言献策提供便捷通道。二是可以引进网络心理测试, 加强思想调查, 更加全面、更具针对性地掌握学员思想动态。三是可以关注学员网络博客, 借助网络的隐蔽性把握学员关于改革的真实想法和感受。四是拓展网络政工服务官兵的功能, 在丰富网络政工内容、创新网络政工手段形式上下功夫, 寓教于乐、寓教于情地激发学员在网络学习中发展自我、矢志强军的信心和决心。

参考文献

改革强军心得体会文章 篇5

一、改革对于国家和人民来说是一场红利,大势所趋、人心所向。当前,随着党和国家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国防和军队调整改革也全面启动,我们一定充分认清深入开展改革强军主题教育,是深入贯彻落实强军兴军战略思想、动员全军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的重大举措;是用党中央、中央军委和决策部署统一部队思想和行动,强化官兵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的实际步骤;是把握新机遇迎接新挑战,推动改革强军实践的有力抓手;是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激发改革强军动力的重要保证。各级要引导广大官兵深刻认清党中央、中央军委和的决心意图,不断深化认知认同,形成思想共识,形成讲政治、顾大局、守纪律、促改革、尽职责的自觉行动,充分调动广大官兵拥护改革强军、支持改革强军、参与改革强军的积极性,为建设首都维稳精锐之师和全面过硬使馆警卫支队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和强大的精神动力。

二、站在时代发展和战略全局的高度,把握教育重点。今年的主题教育伴随改革进程展开深入,指向鲜明,重点突出,各级要在系统把握的基础上突出三个重点。一要理解教育主旨。开展主题教育要始终突出“改革强军”这个主题,引导官兵主动适应上级机关编制体制调整,主动适应机关部队职能调整转型,主动适应改革调整中不断出台的新政策、新规定、新举措,主动适应改革发展的新趋势和走向。在开展教育活动中要着力在坚定政治信念、激发强军精神、提高打赢能力、树立良好形象上下功夫见成效,真正使党中央、中央军委和指示要求深入人心。二要牢牢把握学习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关于国防和军队建设重要论述这项首要任务,全程抓实理论学习,贯穿全年、覆盖全员。三要牢牢把握专题集中授课这个大头,分步开展专题授课,搞活形式、有序推进。要牢牢把握配合活动这个载体,巩固深化教育效果,主动跟进、力求搞活,做到改革推进到哪里教育就跟进到哪里。

中国梦强军梦 篇6

多样、新颖扑面而至

本次展览共展出中国画、油画、版画、雕塑、装置、水彩画、宣传画、连环画、实验艺术等作品358件,全部是近两年新创作的军事历史题材作品,是军队美术工作者和业余骨干向建军87周年献上的一份厚礼。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宣传部部长周涛表示,此次展览主题鲜明突出,以军事题材、现实军事题材为主,军味、兵味、战味浓郁,笔墨丹青浸透着当代中国军人的铁血丹心、强军壮志和战斗豪情。内容涵盖了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方方面面,既有反映部队实战化训练、联合军事演习和执行多样化军事任务的火热场景,又有紧跟航母入列出征等武器装备建设新成就的写实力作;既有回望我党我军战斗历程的史诗画卷,又有展现我军向大国军队、世界一流军队挺进的壮阔蓝图;既有塑造练兵备战、矢志打赢的新时代军人风貌的人物特写,又有描绘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改作风、正风气的军营新风写照。这些作者之中既有名师大家,也有基层官兵,有着广泛的群众性。可以说,这次展览是近年来军队美术创作最新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具有重要的艺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赵力忠表示,在本次展览中宣传画、版画和连环画,这三种艺术表现方式普及的范围更大,效果更明显,也更直接地体现了军队艺术家服务于军队的实际性。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副所长郑工说:“展览让我新奇的是综合材料的运用,这在扩大或扩充现实主义艺术表现的路线上指出了新的可能性,从而拓展了军事题材艺术发展的道路。”作品《互动讲堂在边关》中,还运用了影像,加深了观者对作品的认知,展现出一种国际性的视野。

贴近生活 更具人情味

艺术创作不是闭门造车,必须扎扎实实地深入实际、贴近现实、体验生活,才能汲取更多鲜活的养分,才能真正有所发现、有所感悟,才能真正在艺术创作中融入真情实感,军事题材也不例外。多年来,深入生活、感受生活已经成为军队美术创作的源头活水,军队组织的走进南沙、西藏、新疆等一系列写生采风活动已然成为追寻生活感动和创新创作方式的有效途径,同时也使得作品更具生活气息,人情味更浓。

“全军美展让我看到了军队画家的积极和活跃,他们从对军队生活的感受出发去真切地描绘和表达,真挚感人。”中国美术馆研究员徐虹说。天津财经大学美术学院教授李振认为,此次展览和以前有相似的地方,但又有极大的不同和提高。“首先,很朴实,很真诚——就是战士的画,战士的生活。其次,作品更多的体现艺术家对生活的感悟、对军人的感受、对军队的理解。”例如,作品《南海?南海》在表现手法上非常含蓄,没有太多的人物、语言,却以其十分的张力吼出当代军人“卫国守疆、舍我必勇”的决心和气概;作品《脊梁》,表现的是在军训的过程中被晒脱皮的战士、那一个个露着肩背的军人形象,画面的氛围看似轻松愉快,大家有说有笑,却从侧面体现了艰苦环境下军人那种不抱怨、不气馁、敢打必胜的气质;作品《海洋深处的早餐》,仅仅通过一个简单的早餐,表现了当代海军鲜为人知的另一面,读来耐人寻味。

侠骨柔情 刚柔并济

党的十八大开启了实现中国梦的新征程,习主席提出了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是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中国梦对军队来说,就是强军梦。提到“军事”二字,给人的第一印象会是宏大、庄重、严肃,是刚毅、是硬汉式的英雄气概。人们会想到英雄、想到铁血、想到战争,特别是当前国际国内各种思想文化交融交锋日趋激烈,人们在喧嚣浮躁的尘世中,企盼英雄的出现,渴望英雄的担当。而军事题材美术作品中阳刚英雄形象的呈现正好满足了广大观众的心理和精神需求,人们需要借助这样的正面形象来激荡自己心中的正气,为自己在精神层面充实正能量。本次展览通过美术这一艺术语言,鲜活地把全军将士牢记强军目标、坚定强军信念、献身强军实践的昂扬精神面貌展现出来。

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王镛认为,军事题材美术作品具有强烈的国家意志,对英雄、阳刚、威武的表达非常重要。时代需要英雄、国家需要英雄、人民需要英雄,军事题材的作品能够发挥其振奋人心的作用,离不开对英雄的颂扬和描绘。中国艺术报社副社长朱虹子亦表示,英雄精神的表现也出现了不易觉察的变化,已经不再是通过过去常见的激烈、霸悍,抑或非常慘烈的场面去表达英雄主义,很多作品通过战争的理性意识来体现威武之师的当代新貌。如油画《惊梦》《于无声处》等作品,从对知识型阳刚士兵的刻画,到对战舰、导弹以及飞机等武器的描绘,表达了在现代军事斗争中英雄气概与科技理性融合的精神内涵,折射出“以战止战”和“不战而屈人之兵”的当代中国军事发展理念。

富国强军的历史提升 篇7

一、富国强军之路的历史梳理

新中国建立初期, 中国面临中国并未全部解放、国际安全环境严峻、财政经济严重困难、国防建设亟待加强等艰巨形势, 在如何处理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关系的问题上, 毛泽东进行了系统阐述:“中国必须建立强大的国防军, 必须建立强大的经济力量, 这是两件大事。”[1]毛泽东同志提出了必须坚持一手抓国防建设, 巩固国防;一手抓经济建设, 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好转, 为经济发展奠定基础的“两手抓”方针。

1960年以来, 以美苏为首的两极世界冷战对抗进入高风险期, 中苏关系恶化、中印边境战争爆发、美国侵越战争等严峻的国防安全形势, 中央在处理国防与经济建设关系的指导思想上作了重大调整, 制定并实施了国防建设重于经济建设的方针政策, 国防投入加大, 工业布局重新调整, 并以国防项目为主体在“三线地区”进行了大规模的战略后方建设。以“两弹一星”为标志, 这些措施的实施明显增强了国家抵御侵略战争的能力, 极大地提升了中国的军事威慑力和国际地位。虽然这一时期国防科技工业的发展产生了惠及今日的经济效应。然而国防建设的过高投入, 挤占了经济建设和文教事业的费用, 因此国民经济等其他基础工业的有限发展反而制约了国防建设的成效, 不仅影响了与经济建设的协调发展, 而且最终也制约了军队的国防现代化建设。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邓小平同志明确指出和平与发展已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 这为中国的和平建设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针对长达十几年之久的国防建设挤压经济建设的情况, 邓小平明确指出:“四化总得有先有后, 军队装备真正现代化, 只有国民经济建立了比较好的基础才有可能。所以, 我们要忍耐几年。”[2]“军队有自己的责任, 不能妨碍这个大局, 要紧密地配合这个大局, 而且要在这个大局下面行动。”[3]经济建设是国防建设的基础和保证, 军队各项建设都与国家建设休戚相关, 同时, 国防建设要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 要为国家的经济建设提供支援和保障。基于这一科学判断, 我们党做出了一项伟大的决策, 即军队和国防建设从原先的临战状态转为和平时期积极投身于正规化和现代化建设的状态, 军队的各项建设和发展紧密配合一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发展大局, 积极主动地为经济建设让路, 保障国家经济建设的较快发展。第一, 三年时间裁军100万, 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第二, 中国国防费投入水平的偏低, 制约了军队的建设和发展。1980—1999年间, 中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但在国防建设上却远远落后于经济建设。据有关专家统计, 在1986—1999年期间, 军费投入的缺口大约达到4 232亿元人民币。第三, 将国防工业纳入整个国民经济体系, 建立军民结合的管理模式。改革开放后, 为促进国防工业快速发展, 理顺中央与地方的管理权限, 实现国防工业与民用经济均衡协调发展, 国务院调整国防工业管理体制, 将核工业部、航空工业部、航天工业部、兵器工业部由过去的国务院、中央军委双重领导, 改为国务院直接领导。这是国防工业管理体制的一项重大改革, 为国防工业发展民品纳入国家的统筹规划创造了有利条件, 解决了国防工业长期存在的军民分离的弊端。

进入20世纪90年代, 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快, 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 世界新军事变革兴起, 中国的国防和军队建设开始面临新情况、新问题。随着国内外环境出现了新的变化, 江泽民深刻认识到要认真妥善处理好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之间的关系, “必须在集中力量进行经济建设的同时努力加强国防建设, 使国防建设在国家财力增加的基础上不断有所发展。”[3]“一方面, 军队要服从经济建设大局, 继续贯彻忍耐的方针, 发扬艰苦奋斗精神, 体谅国家的困难。另一方面, 国防费也要在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上逐年有所增加, 使部队武器装备和生活条件逐步得到改善。”[4]党中央和中央军委在继续贯彻“军队要忍耐”方针的同时, 进一步采取措施推动国防建设的发展, 国防费投入明显上升。由于党中央在新的形势下, 果断增加了军费开支, 军队的武器装备系统以及广大官兵的生活条件都明显得到了提高和改善。确立有所为、有所不为, 有所赶、有所不赶的重点突出的新时期武器装备发展战略。中国国防费增长速度日益加快, 规模也日益加大, 已经由原来的忍耐期转入到了补偿期。虽然国防建设取得了较大发展, 然而从总体来讲, 我军仍然处在机械化半机械化的发展阶段, 尽管军费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 然而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 中国的国防费投入水平仍然偏低, 显然与中国显著提升的国际地位不相符合。

二、富国强军:世界各国不变的主题

富国与强军是一对矛盾统一体, 如何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 不仅是中国面临的问题, 同时也是世界性难题, 在这方面, 不乏前车之鉴。同为社会主义阵营的苏联和朝鲜, 由于没有认清局势, 在二战硝烟的负面影响下, 为了应对未来可能发生的战争, 竞相扩充军备, 增强军事实力, 大搞军备竞赛, 导致国民经济严重滞后, 顾此失彼。苏联在勃列日涅夫执政后期, 国民经济因为军费开支巨大和福利政策等一系列因素而滑坡, 尤其是农业生产连年下降, 苏联对东欧国家的控制力也迅速削弱, 苏联变得外强中干, 国库空虚, 国力下降, 人民生活水平停滞不前, 最终导致了苏联的解体。

朝鲜政府大力发展重工业以及国防工业,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中国有工业占绝对控制地位。20世纪70年代以后, 民众生活水平逐渐与韩国产生落差。20世纪80年代又由于社会主义阵营在冷战失利, 身为社会主义阵营一环的朝鲜处境日益艰难。20世纪90年代, 连年天灾, 朝鲜经济陷入衰退, 进入“苦难行军时期”。在此情况下, 朝鲜政府仍然大力发展核武器, 先后进行了三次地下核试验。联合国安理会对朝鲜核试验问题实施了四轮严厉制裁, 为本不发达的国民经济更添阻碍。

伊朗和伊拉克两国相邻, 长期以来两国就因边界争端经常发生武装冲突。从1980年开始两国爆发了长达八年的“两伊战争”。被战争拖得精疲力竭的两国在联合国的要求下终于在1988年停火。八年的战争使两国人民的生命财产和国民经济遭受了巨大损失, 死亡几十万人, 导致经济损失至少9 000亿美元, 两国的经济发展计划至少推迟二十至三十年。这些事例再次告诫我们, 协调好国防和经济发展是关系到国家存亡、兴衰的重要命题。

三、新时期的中国特色富国强军之路

进入21世纪, 中国的发展迎来了重要战略机遇期。针对新阶段新情况, 我党适时地总结了建国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经验。十七大报告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 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5]改革开放几十年来人民生活水平和全社会面貌的巨大变化, 中国综合国力极大提升的事实雄辩地证明,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所以, 我们今天所要做的和所能做的, 不是去动摇和否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而是要坚持和完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正如胡锦涛总书记所指出的“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 不断增强经济实力, 是解决包括国防和军队建设在内的所有问题的重要前提和物质基础。”[5]“经济建设是国防建设的基本依托, 经济建设搞不上去, 国防建设就无从谈起。国防实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防建设搞不上去, 经济建设的安全环境就难以保障。”[6]因此, 党中央提出了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协调发展的重要思想, 要求通过不断加强经济建设为国防建设打下坚实的物质基础, 军队和国防建设依然要坚决服务服从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大局。

十八大报告提出“走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 坚持富国和强军相统一”, 明确了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是建设巩固国防和强大军队, 突出了国防和军队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的地位, 国防和军队建设步入着力提升国家战略能力、与国家经济社会建设同步发展的时代。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解放军代表团全体会议时强调指出, 要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 努力实现富国和强军的统一。按照需求牵引、国家主导, 努力形成基础设施和重要领域军民深度融合的发展格局。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关心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 加强国防教育, 增强全民国防观念, 使关心国防、热爱国防、建设国防、保卫国防成为全社会的思想共识和自觉行动。

中国共产党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 不断探索、总结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特点与规律, 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必须要统筹协调共同发展, 唯有此才能实现复兴中华的强国梦。

参考文献

[1]毛泽东文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9:95.

[2]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3:99-128.

[3]江泽民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6:274.

[4]江泽民文选: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6:77.

[5]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9:261-382.

行进西南东芝的强军之路 篇8

乘着光,向西走,城市和文化盘绕着江河慢慢生长。东芝从上海第一家旗舰店开始,逐渐把目光移向中国的西南,开辟了它的强军之路。如今,路上的旅人众多,他们本身自带一种强大的精神,只要行过的地方,必然有迹,倘若有一处不极致,那都不能结束,只有走到、做到、得到,才能完结。行走,是一个开始了就没办法停下来的生活方式。一个独立的人姑且这样,而一个拥有近百年历程的企业也必将有着辉煌的行迹。

东芝的西南行进之路可称得上是极致人生里最绚烂的一章。东芝在山即是城,城即是山的重庆北部开设了旗舰展示中心,这是东芝空调在中国西部开设的首家展示中心。重庆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是中国西部唯一的直辖市,更是西南区域的门户,有着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重要意义。城市内各项建设都取得了飞速发展,尤以房产、经济、金融的发展最为迅速,这为中央空调的发展提供了基础。随着购买力的提高,重庆市场对于中央空调产品的需求也在不断提升。而此时,东芝空调在千万城市中毅然决然地选择重庆作为西部首家旗舰展示中心所在地,必有战略性意义。

重庆旗舰展示中心总面积达500 m2,展区不仅以时间轴的方式陈列了东芝空调的全系列产品,而且还设立了家电一体化体验区,无不显示着东芝的智能化和人性化。整体展示中心也秉持着简洁明朗、高端大气的装修风格。

到目前为止,东芝空调在全国开设了共11家旗舰展示中心,上海、深圳、南京、武汉、福州、太原、南通、南昌等城市均已设立,重庆正是第11家旗舰展示中心。该旗舰展示中心的开业不仅标志着东芝中央空调在西部家装零售渠道布局的完善,更彰显了东芝中央空调发力重庆乃至整个西部零售市场的决心。

每个城市都有自己不同于其他城市的特点,这些都是由经济、文化、建筑与发展决定的。正如,北京有政治、上海有经济,他们各有各的标榜方式。在开业典礼上,杨燚华总经理在致辞中表示,开设东芝中央空调旗舰展示中心是东芝“3+1”战略的重要内容,也是东芝空调2016年工作的重中之重。此次在缔之元的协助之下,东芝中央空调旗舰展示中心顺利落户了重庆,这对东芝空调、对重庆地区的经销商的发展都是一件利好的事,希望重庆地区的经销商能够充分理解东芝空调的“3+1”战略的优势,也充分利用好旗舰展示中心的资源,在合作中共赢共发展。

据悉,东芝空调重庆旗舰展示中心是由东芝与重庆缔之元机电设备有限公司共同建立。缔之元公司总经理刘彦是东芝空调在重庆地区总代理,他深耕空调市场多年,在重庆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从2008年开始,刘彦便与东芝空调合作。不经过一番寒彻骨,又怎得梅花扑鼻香?在合作伊始,缔之元团队仅有三四个人,销售业绩更是击打人心,当年1月—10月的销售额为零,就是说一台空调都没有卖出去。纵然有魄力的企业家都不会让事情以失败为结尾,刘彦不仅没有灰心,并且坚信艰苦已尽,甘来不远。他不拘前人之绳墨,笃信祸兮福所倚,终在举国欢庆的国庆节期间,第一台东芝空调被销售出去,自此以后,便迎来了东芝空调在重庆市场的桃李年。此去经年,无不奠定了重庆缔之元公司在中央空调行业的翘楚地位。

东芝空调参加过多场展会,且在每场展会上,东芝空调的销量多次达到第一,这不仅证明了东芝空调在质量上得到了消费者的信服,而且在服务和售后上也被人们广泛认可。另外,东芝空调还倾心于产品的研发和技术的革新,不断推陈出新,多款适合不同户型的产品系列相继面世,以此满足广大用户的消费需求。

2015年整个暖通大行业都是欠收之年,有人怨怼过于低糜凉薄的市场,亦有人着眼于市场固存的运机。事物的发展总有两面性,有时候要用一分为二的眼光来透析世界。现如今,2016年俨然已过半,暖通行业也慢慢回温。东芝空调在这半年里整体出货高速增长,其中TCS增长近70%,整体项目中标量增长18%。此外,国产机在2016年上半年东芝空调的销售体系中,比重也有所增加。据东芝方面透露,东芝杭州产国产机销售增长75%,其中中标增长43%。据了解,东芝空调在3年内的目标是在重庆家装市场零售额达到1亿元,东芝空调发力市场的雄心可见一斑。

夯实渠道,创建未来,百年东芝,依旧坚持以对人的尊重为基础的初衷,迈着稳健的步伐快速发展。行进西南,落户重庆,必将是东芝中央空调的强军之路。

改革强军 篇9

1 军民融合是思想观念的重大转变, 为实现富国强军明确了指导方针

富国强军是中国共产党人长期以来坚持不懈的奋斗目标, 更是全体中华民族长久以来内心渴求。在追求富国强军的进程中, 由于国内外政治经济局势的不同, 其指导方针也处于不断调整变化的过程。军民融合思想也并不是起初就有的, 而是党中央、中央军委根据国内外环境与时俱进不断转变思想观念的产物。

新中国建立初期, 由于安全环境十分严峻且经济社会处于百废待举的局势, 我国采取的是“国防优先”的军民结合发展模式。1952年, 以周恩来为主任的中央兵工委员会就做出了“兵工企业发贯彻军需与民用相结合原则”的决定。1956年, 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提出了“国防工业建设应和民用工业结合”的思想, 要求在生产上要注意学会军用和民用两套生产技术, 平时为民用生产, 一旦有事, 就可以转为军用生产。在些基础上, 1957年二机部召开的第三次企业领导干部会议上制定了“平战结合、军民结合、以军为主、寓军于民”的方针。上世纪80年代以后, 国际形势趋于缓和, 国家安全环境相对好转, 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主题。

在这一背景下,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作出以发展经济为中心, 国防建设要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大局的决策, 强调发挥军工领域科技优势, 实施“军转民”战略。1978年8月1日, 邓小平同志在听取七机部工作汇报后指出:“军工部门要以民养军, 军民结合。”, 并在1982年明确提出要“军民结合、平战结合、军品优先、以民养军”。冷战结束后, 国民经济快速发展, 民用科技能力明显提高,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适时调整军民结合战略, 制定了与国家三步走战略相一致的国防和军队建设的三步走发展战略, 提出要“军民结合、寓军于民”。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 以胡锦涛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国内外新形势新变化, 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高度, 进一步提出“要走出一条走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 实现更广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上的军民融合。

从上述指导方针变化的过程可以看出, 军民融合思想的内容在不断深化发展, 既是对我党追求富国强军思想的继承, 又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与时俱进不断发展的结果, 是党中央集体智慧的结晶, 是思想观念的进一步转变。

2 军民融合是政策法规的重新设计, 为实现富国强军提供了制度保障

富国强军为中华民族的未来描绘了一张美好蓝图, 这一蓝图要变为现实还需要全体中华民族, 特别是中国共产党人持之以恒的努力, 道路仍将是漫长的。因此, 在这一过程中必须加强制度建设, 为实现富国强军提供长期有效的制度保障。

长期以来, 军民融合式发展之所以面临诸多矛盾和问题, 制度缺乏是重要原因之一。打破军民自成体系格局是军民融合式发展要面对和突破的首要关键问题, 其核心是对现有利益格局进行重新调整。在国防建设领域, 军队各部门有着自身的利益诉求, 而经济社会中的企事业单位也有着强烈的自身利益诉求, 这些利益诉求不仅会左右军民融合式发展的进程, 而且可能直接阻碍军民融合式发展。因此, 军民融合的过程不能仅依靠各行为主体自身进行, 必须由国家主导, 依靠政策法规来自上而下推动。这一推动过程主要表现为制度建设的不断健全和完善。从这个角度看, 军民融合的过程就是制度建设的过程, 是制度化的过程。

推动军民融合式发展, 涉及到政治、经济、社会、军事等各个方面, 涉及到产业、行业、企业等各个层面、涉及到科技、能源、生产、服务等各个领域, 其中的关系十分复杂, 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为协调约束各方利益关系, 规范各利益主体行为, 从而统筹调动社会各方力量, 就必须对现有的政策法规进行重新设计, 形成合理配套的制度体系。

为此,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加强军民融合式发展战略规划、体制机制建设、法规建设。”首先, 必须站在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的高度, 科学制定军民融合式发展的战略规划。《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不仅从国家战略层面明确了推进军民融合式发展的目标和任务, 而且提出了发展的重点领域和实现的基本途径, 并且将国家和军队《统筹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规划 (2011~2015) 》列为其中的专项规划。这一做法有力促进了军民融合发展, 取得了明显成效, 也从实践有力证明军民融合式发展必须以战略规划为统领。其次, 要不断建立健全军民融合式发展的的体制机制建设。必须进一步在国家层面加强统筹协调, 建立健全军民融合的领导决策机制、军地协调机制、需求对接机制和资源共享机制, 将军民融合工作落到实处。三是要完善军民融合式发展的相关法律法规体系。法律法规是法治社会协调约束各种关系的基本依据, 对于规范处理军民融合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矛盾问题具有重要作用。

3 军民融合是资源配置的重新整合, 为实现富国强军奠定了物质基础

富国与强军是既统一又对立的矛盾关系:统一表现在没有强大的军队做保障, “富国”难以取得相应的国际政治地位, 难以摆脱成为被瓜分掠夺对象的下场;没有经济实力做基础的强大国防, 就是穷兵黩武, 会加剧国力的损耗影响国家持久发展。对立表现为富国与强军都必须以占用一定的物质基础为条件, 在资源总量一定的前提下, 二者必然会相互挤占有限资源, 也就是资源的竞用性矛盾。因此, 实现富国与强军相统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就是减少二者之间资源使用的矛盾关系。然而, 在资源稀缺的前提下, 富国和强军各自所需资源之间竞用性的矛盾如何解决?采取什么样的资源配置方式能同时满足经济和国防的双重需要?军民融合式发展是回答上述问题的必然选择。 (下转第114页) (上接第112页)

富国和强军所依赖的物质条件是相同的 (如技术、资源、生产资料等) , 但这些物质条件由于各自使用目的的不同而在运行环节上不断的累积专用性, 这种专用性的产生既有专业分工的原因也有人为设置的阻碍, 但无论原因如何其结果使得富国和强军逐渐从物质基础上分隔开来。因此, 要想实现富国和强军相统一, 就必须尽可能的减少二者所依赖物质条件本身的区别性和对立性, 将二者有机融合起来, 实现一份投入两份产出。资源的配置使用是这种物质条件的重要表现, 军民融合式发展是否实现的物质条件也必将最终体现在资源的配置使用上。就资源本身而言, 它是一元的, 是非此即彼的;而资源的使用却是多元的, 可以有多种用途。自成体系, 相互隔裂的军民发展思路就是只观察到资源本身的一元性造成的, 用于国防建设就不能用于经济建设, 反之亦然, 这就造成了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二元对立的局面。但是, 从资源使用的多元性来看, 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在某种程度上又是互通的, 国防资源可以服务经济建设, 经济资源可以纳入国防功能。实现资源使用上的多元性, 其主要方式是提高资源配置使用效率, 这也是军民融合式发展的核心任务。

当前, 军民融合式发展的资源整合需要重点关注两个方面。一是要以军事需求为牵引, 首先整合重点领域的资源。社会经济资源种类众多, 哪些需要整合, 哪些不需要整合, 是资源整合要明确的基本任务。国防是维护国家安全和发展利益的最基本手段, 军民融合式发展不是以牺牲国防实力为代价的, 而是要利用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的发展成果来促进国防和现代化建设。因此, 军民融合式发展的资源整合必然要以军事需求为牵引, 依据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的现实需要来确定资源整合的对象。当前主要体现在“七个领域”上, 即国防科技工业领域、军队人才培养领域、军队社会化保障领域、国防动员领域, 以及空天、海洋、信息等领域。二是对于军民共有的资源, 要以优势资源为内核, 整合非优势资源。对军队而言主要方面是充分利用地方优势资源, 表现为“六个纳入”, 即:将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发展纳入国家科技创新体系, 将国防和军队信息化建设纳入国家信息化建设体系, 将军事人才基础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 将军队后勤保障纳入社会服务保障体系, 将国防设施和战场建设纳入国家基础设施建设体系, 将国防动员应急能力建设纳入国家应急管理体系。

摘要: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报告中再次强调:“坚持走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 坚持富国和强军相统一。”这是我党根据国内外政治经济局势, 站在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全局做出的科学论断, 这一论述科学阐明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实现富国强军的重要途径就是要坚持走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笔者认为, 军民融合首先是思想观念的转变, 是富国强军的重要指导方针;其次是政策法规的重新设计, 为富国强军提供制度保障;最后是资源配置的重新融合, 为富国强军提供物质保障。

关键词:军民融合,富国强军,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梁光烈.坚持走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之路[J].国防, 2011.

[2]姜鲁鸣.积极探索推进我国军民融合式发展的战略途径[J].中国人民防空, 2012.

[3]黄薇.论政府在军民融合式发展中的主导作用[J].军事经济研究, 2012.

[4]阮志柏.在制度继承与发展中推进军民融合[J].国防, 2012.

具有中国特色的强军文化发展道路 篇10

关键词:军事文化,发展道路,战斗力

习主席在古田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 明确提出“打造强军文化”的战略思想, 强军文化成为习主席治军方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先进军事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打造强军文化, 必须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全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一般规律, 科学借鉴学习中外文化建设的优秀成果与经验。在遵循文化建设的一般性规律的同时, 要结合我军性质宗旨、职能使命、历史传统等特点深刻把握军事文化建设的特殊规律, 感悟我军文化特质。与此同时, 强军兴军的历史使命赋予了我军先进军事文化新的内涵, 必须以习主席文化战略、治军战略思想为指导, 深刻把握强军文化的时代内涵, 才能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强军文化发展之路。

1 遵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客观规律

文化的建设与发展有着自身发展规律。遵循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 是推动文化发展的本质要求。

1.1 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规律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全面总结了我国文化改革发展实践成果, 明确了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规律。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先进文化的建设之路。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最本质特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彰显了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引领的先进文化的实践成果, 从根本上就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当前, 我国社会急需通过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增强中华民族的精气神。因此,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一方面要贯彻党对文化建设的领导, 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另一方面要紧紧抓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以人民为中心的文化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是全国人民共同奋进的文化道路。在推动社会文化发展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 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要求, 体现着我国社会文化建设最核心的价值追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就要坚持以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以促进人民全面发展为落脚点, 充分调动全国人民推进社会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之路。中华文化独具特色、博大精深、历久不衰且与时俱进, 靠的就是生生不息的文化传承。没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脉相承, 就不可能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当代文化。可以说, 传承对于创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具有特殊重要的意义。因此, 必须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重拾传统文化自信, 才能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改革创新的发展之路。改革创新是社会文化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的重要基础, 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强大力量,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发展的内在要求。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不断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 关键就在要不断推进文化改革创新, 真正使改革创新成为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第一动力。

1.2 学习借鉴中外文化建设的先进经验与优秀成果

中外先进文化建设中蕴含着先进经验与优秀成果, 值得我们科学地学习与借鉴, 有助于夯实我军文化根基、拓展国际视野。

(1) 学习地方文化建设的有益经验。社会文化的发展繁荣通过各种途径、方式影响和推动军事文化发展。建设先进军事文化, 要积极借鉴企业文化、校园文化、社区文化等建设经验, 充分发挥地方文化建设成果, 增强先进军事文化的时代感、感召力。另外, 军事文化作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一部分, 要自觉融入, 形成合力, 有效利用资源, 做到拓展领域、创新形式、资源共享、共建共用。

(2) 吸收我国传统军事文化的精华。在我国长期的军事实践中, 创造出崇尚和平、谋求统一、追求发展、注重谋略、侧重防御的优秀传统军事文化。中国传统军事文化精华, 是推进军事文化创新发展的文化根基, 直至现代, 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新时期, 推进先进军事文化建设, 必须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强烈的文化自信, 进一步挖掘中国传统军事文化的深刻意蕴和精华, 推陈出新, 古为今用, 为大力发展中国特色先进军事文化提供重要历史根基和文化底蕴。

(3) 借鉴外军文化建设的有益成就。自建军以来, 我军始终以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胸怀学习和借鉴外军军事文化建设经验。不断扩大与外军军事文化交流、拓展先进军事文化的外部资源。但由于文化底蕴、社会制度、宗旨使命的不同, 军事文化之间必然存在价值冲突, 军事文化交流中也存在虚伪性和欺骗性。因此, 在借鉴外军先进军事文化的过程中, 必须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辩证判断、择善而从的原则, 既促进自身军事文化发展, 也要保持正确的政治立场。

1.3 全面把握中国特色先进军事文化建设的特殊规律

自建军以来, 我军始终重视先进军事文化建设, 80多年不断的摸索与实践, 逐渐走出了一条成功的中国特色先进军事文化发展道路。这条道路集中体现了我军先进军事文化建设的特殊规律。

(1) 中国特色先进军事文化发展道路是由我军性质宗旨决定的。我军是党缔造和领导的人民军队, 紧紧地和人民站在一起,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这是我军的唯一宗旨。一切为了人民、仅仅依靠人民, 不仅是我军战无不胜的保证和力量源泉, 也是我军军事文化建设的根本要求, 决定我军先进军事文化的性质和方向。在我军建设的各个时期, 我军始终以服务人民为宗旨, 形成了特色鲜明的先进军事文化, 对永葆人民军队的政治本色、坚持人民军队的性质宗旨发挥了巨大作用。

(2) 中国特色先进军事文化发展道路是由我军使命任务决定的。我军的使命任务是指, 在一定历史时期党赋予我军的基本任务, 明确规定了我军中心工作、建设方向、奋斗目标和指导原则。我军的使命任务如同一根红线贯穿军队建设的始终。军事文化的发展建设始终是为军队建设服务的。推动先进军事文化发展必须与履行军队使命任务相适应, 才能保证我军先进军事文化创新发展, 才能产生更多更好的文化成果, 才能通过激励官兵忠于使命、献身使命、不辱使命。

(3) 中国特色先进军事文化发展道路是由我军优良传统决定的。在我军80多年的建设过程中, 形成了许多优良传统, 这些优良传统集中体现了我军的根本宗旨和基本原则, 反映了我军成长壮大的客观规律。我军优良传统核心就是听党指挥、服务人民、英勇善战。在新时期, 要把握军队正确的政治方向, 保持旺盛的战斗精神和强大的战斗力, 就必须坚持将继承和发扬我军优良传统作为发展先进军事文化重要内容, 才能切实为部队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 为军队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2 深刻把握强军文化的时代意蕴

大国崛起需要文化准备, 强军兴军同样需要文化准备。以强军文化支撑强军梦, 就是打造强军文化的应有之意。深刻理解把握强军文化的时代意蕴, 是新时期新形势下把握实现强军目标文化准备的必行之举。

2.1 坚守我军特色

强军文化, 是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的先进文化, 有着与其他国家军事文化不同的鲜明特色。

一是军魂特色。忠诚于党是我军的最高政治要求, 是我军先进军事文化鲜明的政治本色。习主席指出, “我军之所以能够战胜各种艰难困苦、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 最根本的就是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这是我军的军魂和命根子, 永远不能变, 永远不能丢。”听党指挥既是强军之魂, 也是强军文化之核。建设发展我军特色强军文化, 必须以听党指挥为核心, 以铸牢军魂为方向, 着力构建以听党指挥为主题的军魂文化。

二是宗旨特色。我军是人民的军队,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军的永恒不变的根本宗旨, 是我军最核心的价值追求, 也是我军与其他军队在价值取向上的根本区别。先进军事文化的形成, 离不开人民群众的支持。所以, 坚持一切为了人民的价值标准, 以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始终体现人民军队的宗旨本色, 正是强军文化之强的具体体现。

三是基因特色。十八大以来, 习主席反复强调, “要把红色传统的基因一代代传下去, 让革命事业薪火相传、血脉永续”。因此, 打造强军文化必须要传承好我军优良传统和红色文化, 要用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抗美援朝精神, 雷锋精神、航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等经典红色文化, 教育引导官兵时刻不忘革命前辈和先烈们的奉献牺牲, 为广大官兵坚守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牢记肩负的强军兴军的历史使命, 汇聚强大精神动力。

2.2 彰显时代精神

任何一种文化都必须与时代的脉搏一起跳动。打造强军文化, 同样也要彰显时代精神。

一是立足大文化视野。文化无处不在, 文化的内涵非常丰富。打造强军文化首先要破除“文化就是知识文化”、“文化就是文学艺术”等简单认识, 要将文化放置在国家、民族、军队的整体上, 形成文化大视野, 清晰地认识到强军文化包含的多层面内容, 它既包含历史积淀的文化资源, 也包含着时代发展的文化意识。

二是倡导文化自信。习主席在“七一”重要讲话中, 将“文化自信”提到与“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同样的高度, 指出:“文化自信, 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回顾我军80多年的伟大征程, 孕育出许多优秀的革命文化和先进军事文化。这种优秀传统文化奠定了我军文化自信的强大底气, 夯实了我军强军文化建设的根基。积极倡导文化自信不仅是加强官兵思想政治建设的首要任务, 更是推动强军文化建设的重要举措。

三是培育法治精神。一支现代化军队必然是法治军队。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后, 依法治军、从严治军不仅是我军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需要, 更是成为依法治国总体布局的重要部分, 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在落实依法治军从严治军战略的过程中, 强军文化的力量必不可少。有效运用好文化的力量筑牢法治信仰、弘扬法治精神、坚定法治意志, 是打造强军文化的重要使命。

2.3 支撑打赢制胜

强军文化是军队建设服务的, 宗旨是提升部队战斗力, 为实现新形势下强军目标, 必须把战斗力标准牢固立起来。

一是确立战斗力标准。战斗力不仅是衡量军队建设发展唯一的根本的标准, 也是检验军事文化发展水平的根本标准。坚持贯彻战斗力标准的指导思想, 是在军事领域坚持马克思主义实践标准的边然要求和自然延伸。当前, 要把战斗力标准在全军牢固立起来, 就要求一切文化建设和文化工作必须符合战斗力标准, 形成有利于提高战斗力的浓厚文化氛围。

二是发挥先进军事文化的战斗功能。战斗功能是先进军事文化的基本特征和主要功能。在我军长期的军事实践与奋斗中, 创造出了具有我军特色的先进军事文化, 这些宝贵精神财富是提高我军战斗力的重要因素和滋养官兵的精神沃土。实现强军目标, 就要充分发挥强军文化的战斗功能, 不断培育官兵的战斗精神、战斗意志、战斗作风。以凝聚军心, 切实打牢听党指挥思想政治基础;以砥砺斗志, 激发奋勇争先、战斗到底的战斗热情;以聚焦使命, 催生献身使命、勇于奉献的革命意志。

三是聚焦培养“四有”新一代革命军人。培养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一代革命军人, 是习主席着眼实现强军梦作出的战略思考与伟大号召, 是党和人民的期望所在, 是我军永葆底色根本所在, 也是推进强军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因此, 要推进强军文化建设, 必须要坚持加强对广大官兵共同理想的建构和强化, 深入挖掘强军梦和个人梦之间的内在联系, 有效形成官兵共同愿望与强军实践的有机统一。

参考文献

[1]先进军事文化论[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 2012.

[2]强军文化论[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 2015.

[3]习近平.国防和军队建设重要论述[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 2015.

[4]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 2016.

[5]以先进军事文化助推强军目标实现李吟[N].解放军报, 2014.

弹丸小国的强军之路 篇11

新加坡作为一个主权国家继续生存到可见的未来大概没有疑问。但是当她于1965年8月9日宣布独立时,生死存亡都是未知数。新生的新加坡面临着一系列棘手的地缘政治实际问题,例如国土缺乏天然资源,移民人口缺少共同身份认同,等等。所有这一切都预示着这个年轻的国家前途难测。脆弱的城市国家

新加坡自独立以来,其主权没有受到武装冲突的严重威胁,而且在过去45年里,新加坡作为一个主权国家的生存前景事实上在稳步改善。由此而言,新加坡国防政策从表面上看无疑是成功的。然而,尽管国防政策的实施与安全环境的持续改善之间的关联性不容否认,但是国防政策究竟是否成功必须基于客观判断,最终取决于两者之间是否存在明确的因果关系。这里要做两方面的辨析:第一要证明,新加坡的安全环境最初确实脆弱,这是国防政策的制订依据;第二要证明,新加坡的国防政策确实有效地减轻了国家安全的脆弱性。

新加坡领导人经常提及国家狭小和缺乏战略纵深,认为这是国家安全中关键的脆弱点。这种地理脆弱观的背后,是对区域背景环境的极度敏感;如果没有这种强烈意识,即使国家狭小,充其量也只是不方便,而不是地缘战略的重负。

新加坡在东南亚的政治空间往往被政治家、分析家和学者描述为:一个以华裔为主的国家,生存在以马来穆斯林裔为主的地域环境之中。的确,人们完全可以认为,在新加坡独立前后的无常环境下,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都似乎把新加坡视为在自己的政治空间之内;言外之意,这两个国家中的任一个都有欲望通过武力胁迫来控制这个城市小国。

如今,认为新加坡的这两个最近邻国还在觊觎新加坡领土主权的任何提法,已属牵强附会,一直存在到上世纪70年代初的公开紧张局势,已经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各自的经济发展而明显减弱。不过这并不能改变这样一个事实:新加坡长期秉持的国家安全脆弱观是基于理性的分析,而且,由于新加坡不可改变的现实地理因素,这种脆弱观将继续发挥影响。

极度重视军事威慑能力

新加坡的自卫能力这些年来随着经济成就而提高,国防理念也已成熟,但新加坡的国防政策始终是立足威慑。这一点反映在新加坡国防部和新加坡武装部队的使命宣言之中:“通过威慑和外交加强新加坡的和平与安全,若这些措施不能奏效,确保迅速打败侵略者,取得决定性胜利。”使命宣言中的用词非常关键,亦即:拥有制胜能力对新加坡降低国家安全脆弱性虽必不可少,但以威慑和外交为优先的原则不容动摇,且最终界定新加坡军队的作用。

虽然强大的军队和坚实的国防政策肯定具有威慑效果,但是增加军费也会引发反作用力,有可能削弱一个国家的整体安全。在这方面,新加坡领导人长期以来一直敏锐地认识到,其军事能力相对于该地区的邻国如“过度发展”,有可能对良陛的区域战略环境产生副作用。因此,新加坡历任国防部长坚持把国防预算的上限设在不超过国内生产总值(GDP)的6%。此外,新加坡坚决控制自己不直接评论其它国家的武器购置或者军事现代化,宁愿保持尊严的沉默,是以防止军备竞赛升级。

现实地说,新加坡之所以有能力抑制地区安全困境的风险不增加,应得益于其军事力量已被广泛认为是该地区最先进的事实。从这个意义上讲,其国土狭小和没有扩张野心,或许反而有助于新加坡缓解地区邻国的担忧。即便如此,只要它继续奉行现行的国防政策,就越来越难让近邻放心。特别是当新加坡把可信威慑定义为对潜在对手具备军事优势时,情况就更加如此。虽然马来西亚从来没有把新加坡视为严重的安全威胁,但是马来西亚最近的许多军事采购,几乎可以肯定的说是意图纠正所认为的两国之间的军事不平衡。归根结底,最直接的结果,可以说是国家间冲突的幽灵不再徘徊于东南亚上空,其中部分原因可归于新加坡坚实的军事威慑。

但是,在比较这项国防政策在目前与未来之间的利弊得失时,就难以做到泾渭分明。人们可以说,新加坡作为一个新独立国家,其国防政策的决定是合理的,甚至是对抵御生存威胁的精明投资;人们也可以说,随着安全环境逐渐缓和,奉行连贯的国防政策似有过度之嫌,例如,新加坡与全球经济体系的交织,就可能为新加坡提供一道阻止外国发动攻击的屏障。

这些观点,连同推行现行国防政策需要支付高昂成本的现实,实际上指向另一个疑问:削减国防预算是否反而改善新加坡的安全环境。答案是:只要新加坡的国家安全脆弱性和不可更改的地理因素有着关联,那么新加坡领导人就不可对国家安全问题掉以轻心,并且维持可信的威慑能力就会继续在本地区发挥重要的稳定作用。至此,需要辨明的就剩下程度问题——在什么程度点上“可信”就会变成“过度”,国防资金的机会成本就会超出其边际效用?为了把这个问题放到正确的角度下考虑,以下内容将在国家实力这个更广泛范围内审视新加坡的国防政策,并同时关注新加坡确定的第二国家目标:提高新加坡的国际影响力。

国防政策对经济的影响

新加坡经济的显著增长多年来一直是获得喝彩的主要理由。新加坡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之一,特别是在刚独立后的几年,是新加坡吸引到大量的海外资本。这对新加坡提供就业、专门知识和技能,以及进入国际市场至关重要。李光耀在他的吲-乙录中称:如果能用一个词来解释为什么新加坡早期能够成功吸引许多外国投资者到这个新兴国家的话,那就是“信心”,即相信政府是可靠的合作伙伴,相信新加坡的投资环境,相信这个国家的生存力。李光耀的观点凸显出新加坡军事工具和经济工具的关键重叠,在这种重叠中,军事工具所保障的安全与稳定有助于创造出吸引海外直接投资的条件。

延伸到当前,新加坡的军事工具——做到不仅应对国家之间的威胁,也需应对正在演变的其他威胁——对保持经济增长来说仍然至关重要。的确,有感于普通新加坡人对威胁的意识可能伴随着国家的连年繁荣而日益淡漠,当前这一代领导人已经将国防投资看作是向保险公司投保一样。这实际上是在强调,新加坡必须准备好灾难事件的发生,无论这种灾难的可能性在今天看来是如何缥缈。把国防投资比作保险投资无疑有益于维持对新加坡国防开支的政治支持,因为这意味着谨慎小心,意味着规避风险;也许最重要的是,这还意味着随着投保的内容价值增加,保险的覆盖面就要增大。

新加坡的国防政策不仅支持了国家取得经济成就,还在加强国家经济工具的力量上发挥了切实作用。仅举一例,国防工业的旗舰企业集团新科工程集团自1967年蹒跚起步,该公司42年后的财务报告表明,其民用与国防相关业务年度收益已

达55.5亿新元(约合39.9亿美元),其产品和服务覆盖陆地、海洋和航空航天领域,为新加坡2009年的国内总产值(共2580亿新元,约合1850亿美元)做出了巨大贡献。

新加坡对军事力量工具的投资既有积极的作用,其对经济发展的消极作用也不可忽视。大量经验证据表明,国防开支与经济表现之间的关系成反比。德杰和史密斯及费弗将此归咎于相对低效的国家指令性开支排挤了对私营领域的投资。新加坡国防开支达到这样的规模,意味着国家经济可能承受了一定程度的牺牲。

但总体而言,新加坡国防政策没有伤害国家经济。事实上,新加坡对国防工业的投资给国家经济带来了强大的协同效应,特别是在日益全球化的世界中越来越多的技术具备军民双重用途的情况下。这种趋势的一个重要结果是扭转了先进军队对全球供应商的依赖(虽然还需继续依赖拥有大量先进军工企业的美国),这反过来又推动像新科工程这样的公司扩大其军队和民企客户群,同时减少对其中任何一方的依赖。更重要的是,本土国防工业得到发展机会,能够从各方面支持新加坡政府的全局努力,建立本国的研发能力,从而促进技术和技能在军用和民用之间转换。

起初,新加坡在早期国防工业化方面采用了扶植本国工业的做法,因为当时实现国防自立优先于严格的经济效率。然而自1990年代以来,新加坡国防工业迅速走向多元化,减少了对国防部合同的依赖,与政府推动新加坡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独立竞争的精神相一致。我们看到,新加坡国防工业凭借创新和专业技术,在产品价值链上稳步攀升,在欧美等军工强国和低成本的发展中国家之间占下独特的一席之地。从这个意义上讲,它也映照出新加坡整体经济成长的道路,虽然国防工业一直没有占据经济的主导地位,但是它一直是就业、人力资本发展与科技创新的重要来源,在许多方面体现了新加坡的经济发展观念。

国际生存的重要支柱

作为一个自然资源缺乏的小国,新加坡的发展严重依赖于外部环境。从新加坡的角度来看,这种外部环境需包括若干有利因素,例如能维护行动自由,具备一个能保护新加坡这样小国利益的持久国际体系,能认可新加坡的伙伴价值并与之发展平等合作关系。

新加坡军队不仅首先要为维护国家行动自由发挥响应作用,而且可在国家外交中发挥积极作用,很明显,新加坡领导人预见到军队的这个更广泛的作用。诚如新加坡国防部长张志贤所言:“‘国防部’对地区安全架构做出贡献……这是因为新加坡武装部队有能力与我们的东盟朋友和伙伴国家进行有意义的接触,能够为我们的区域合作活动提供有用的能力。如果没有这一点,新加坡所能发挥的作用就会明显减弱,我们也不会在谈判桌上拥有同样的发言权。”

这种对“谈判桌上发言权”的追求可以说和新加坡扩大国际影响力的国家目标基本同义,张志贤对军队保障发言权的作用的描述显示了一种清醒的认识,这就是:新加坡若要与身材高大的“大哥哥”们玩,务必知道如何弥补自己身材纤小的不足。从这个意义上讲,新加坡的国防政策对加强其外交力量做出了重要贡献,新加坡军队已经成为国家外交中一种行之有效的外交政策工具。

作为一个小而勃发的国家,新加坡显然在现行国际体系中找到了自己的生存空间。因此,这使得新加坡更加坚决致力于维护现行体系,或者至少维护现行体系中允许像新加坡这样的小国蓬勃发展的那些元素。这其中包括增强全球贸易机制的那些机构和规范,而全球贸易长期以来构成了新加坡的经济命脉。在这方面,新加坡领导人已确定,恐怖主义和不安全的海上交通线是新加坡的生存所面临的两种现代威胁。为了减少这些威胁,新加坡军方自2001年和2003年以来一直分别定期向阿富汗和伊拉克多国部队的稳定与重建努力提供帮助。与此同时,新加坡海军与马来西亚、印尼和泰国海军进行联合巡逻,以确保新加坡和马六甲海峡国际航运的安全,并且协调与区域外用户的信息共享。这些军事部署表明了新加坡决心维护现行国际体系的广泛运作,愿意作为国际社会成员更多地承担与其国力资源相称的责任。

除了在军事上支持有利于更广泛国际利益的事业之外,新加坡也将军队作为工具与关键伙伴接触与合作。的确,鉴于新加坡所处的区域态势首先表现为被大国所包围,新加坡因此不得不培养和发展与区域外大国的关系,意在使新加坡持续地独立存在于它们的利益相关。对新加坡来说,所幸的是,该地区的战略重要性,特别是穿过此地区的马六甲海峡的存在,确保了世界大国始终与该地区保持某种程度的接触与合作,同时也关注着自己的经济和安全利益。

新加坡在这方面已经获益不菲。它通过国防政策的产品构建起与区域和区域外国家间的密集双边防务关系网,补充了与这些国家之间已有的经济和政治联系。例如,新加坡与美国、中国和印度的关系,尽管是立足于非军事(主要是经济)合作,但是已通过不断发展的防务合作而得以扩大和深化。新加坡与印度的双边防务合作在过去十年里也迅速扩大,不仅有政策和技术交流,而且包括两国的陆海空演习,这些演习目前已经成为国防关系中的例行活动。新加坡维持这些防务关系的能力,在相当大程度上是与其军事能力相称的。如果军事弱小,新加坡就难以对多边接触与合作做出有意义的贡献,大国也就不会积极与这个蕞尔小国进行国防领域的合作。

新加坡早期寻求强大国防政策的决定似乎迅速获得回报,它帮助了新加坡在追求经济成功的道路上没有受阻于国家安全天生脆弱的障碍,它还为新加坡追求独立的外交政策铺平了道路,而不必因自身安全的需要而依赖区域内外的任何国家。

新加坡国防政策的作用随着安全环境的变化而不断演变。随着国家间冲突威胁消退,新加坡国防政策的重要意义越来越多地与其对新加坡非军事国家实力的贡献相关,特别是与国家经济和外交工具的运用相关。在新加坡国家目标的框架下,本文分析认为,新加坡国防政策的主要动机已从为国家提供安全转向帮助国家增强国际影响力。这一趋势如图所示。

这种趋势也可以说是反映了“脆弱性”在新加坡环境下的演变,从诞生之初弱不禁风和威胁弥漫,到担忧被边缘化和承受不断的压力,到为日益富裕的人民创造新机会,坚实的国防政策在每一个方向都减少了新加坡的安全脆弱性。这一切大概足以说明,这个城市国家为什么没有减少对国防的投入,而只是转向服务国家的最新需要。

上述图表中有一点需要澄清。尽管箭头代表新加坡国防建设的总体投资在稳步上升并广泛反映了实际情况,图中的模式看上去像是随着国家把重心向扩大国际影响力方向转移,总体国防开支也相应增加,但是它实际上不是一个确定的模式。本文认为有两个原因可以解释新加坡的情况为什么会如此。首先,新加坡能否作为军事合作伙伴而保持相关,取决于这个国家是否有能力保持在军事理念

和技术的最前沿。从实用角度上来看,这可被视为与邻国攀比争锋,目的是在有难得发言机会时说话有说服力。

其次,新加坡不可改变的地理脆弱性意味着:保持可靠的威慑力量将永远是新加坡国防政策存在的理由,即使这一政策的当代作用更多地表现为推动扩大新加坡的国际影响力。此外,由于成功的威慑首先体现在认知领域,这意味着新加坡的国防政策必须保持连贯,没有悬念,这一点至少和国防的实际支出同等重要。新加坡从早期就开始实施坚实国防政策,这可能在一定程度上迫使它保持连贯,以保持威慑效力。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对国防开支的任何缩减即使再谨慎都可能被新加坡的潜在对手解读为软弱,或者决心动摇。

当前的国防发展政策能否持久?

提出这个问题,理由之一是新加坡为保持目前国防开支必须承担庞大的费用。晦暗的经济气候近期以来一直笼罩着全球市场,人们明显担忧这可能引发长期的严重衰退,国家经济可能会停滞多年。

经济危机的风险不言而喻,但本文认为,这种危机实际上不是可能冲击新加坡国防政策的主要风险。新加坡经济已和全球高度关联,只有真正的全球性危机才可能把新加坡的经济拖弱到不得不重新评估国家的财政优先。鉴于这种灾难很可能也会对其他国家产生同等程度的冲击,因此新加坡若削减任何国防开支,从理论上讲,大致应与其他国家的态势相称。此外,新加坡曾多次度过经济危机,在危机期间国家领导人经常以区域不稳定风险增加为由,反驳那些削减国防开支的反应性提议。这种做法,加上国家对国防规划一贯的长期考虑,还有将国防开支定在不超过GDP之6%的传统,应能保证新加坡国防发展政策的连贯性不被反应性波动所影响。

其实,新加坡国防政策可持久性面临的最大风险很有可能来自内部,有可能表现为广泛的不满情绪,从而触发对新加坡的政策优先重新评估。国家财政对国防开支占GDP的比例已白设上限,作为对公众的重要信心保证。但是我们不能保证市民对上限的默许将一直保持不变,毕竟6%的国防开支大大高于全球的平均水平。在经济保持两位数增长的时期,这笔开支相对无痛;但是当年均GDP随着经济的成熟而持续并显著放缓增长速度时,这笔开支就可能越来越不顺眼。

尽管如此,我们不太可能看到新加坡现行国防政策在中短期内会有重大偏离,其关键原因是新加坡现任政府继续保持稳定,继续坚定支持建设强大国防。同样重要的是,新加坡领导人似乎巧妙地消除了从经济成本效益角度来辩论新加坡国防政策的需要,而强调目前政策的必要性在于保持“威慑”这个无法量化的概念,在于为外国投资和经济活动提供必要的稳定环境。这种解释显然难以反驳,使保持现状的看法成为主流——至少目前如此。

狮城国防政策走向何方?

前面的分析已经表明,国防紧缩政策不利于国家实现降低新加坡国家安全脆弱性这个目标,因为潜在的对手可能将此目标的偏离理解为软弱。在本文中,让我们假设新加坡采纳了谨慎削减国防开支的政策,并且国家领导人能够巧妙地管理外部看法,使之不会对整体威慑力产生明显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国防开支的紧缩虽能产生长期节约成本,我们却必须探究国防紧缩政策对新加坡非军事力量的可能影响,确定两者间的利弊得失。

对于新加坡经济工具的力量,国防紧缩政策不大会产生破坏性影响。也许最重要的是,只要威慑作用基本保持不变,即使削减国防开支,也能继续维持为国家经济增长保驾护航的能力,而且从长远来看,国防成本的节约可能被合理加强到其它领域。

但是,国防紧缩政策对新加坡外交工具力量的不利影响,很可能大干其对国家经济工具的影响。尤其是,削减国防开支将阻碍新加坡军队为多国努力做贡献的能力,或者减少其被作为军事伙伴的实用价值,若如此,则可能无意中挫钝了国家外交政策的一个重要工具。此外,国防未必是新加坡众多双边关系中的重点,但是国防肯定增加了这些关系的宽度和维度。在任何一个特定地区偶尔出现紧张的时候,这个增加的维度就会发生作用,使这些关系更具有弹性。对于一个安全与繁荣高度依赖良好外部环境的国家,这些都是坚实的国防政策的重要贡献。

最后一点,切勿忽视军方在新加坡社会扮演的独特角色,它的作用已经超越了为新加坡作为一个国家而生存提供保证。的确,自从新加坡未及准备就独立后45年来,国防政策已经完美地编织到新加坡的成功故事之中,两者分离几乎已不可能。新加坡所有男性,无论其社会地位或种族背景,为国当兵已是必然的人生经历且演变成一种重要的国家建设机制。这种经历不仅让普通新加坡人认识到强大国防的必要性,还使他们感到与国防休戚相关,其他任何机制都无法培养民众对这个年轻的移民国家产生如此的责任感。这无疑是这个国家必须保持基于强制兵役制的坚实国防政策的最令人信服的原因。

那么,新加坡的国防政策是必要还是过度?鉴于与国家刚刚独立时相比,国家在现阶段的国防状态相对比较先进,这意味着新加坡必须花费远远更多的资金才能维护和逐步改善其国防。与此同时,鉴于新加坡的国防政策及其成就已经盛名在外,公众和国际社会对其军队的关注和期待也越来越高,对错误的容忍则随之降低。换言之,对新加坡而言,花费每一元钱军费的边际收益在减少,而维持可信威慑力的边际成本在大幅度增加。

改革强军 篇12

放眼世界, 最重要的资源是智力, 最可靠的财富是智慧, 而集中到一点, 就是人才。武警部队实现强军目标所需要的各类人才, 都离不开武警合训院校的大力培养。武警合训院校要充分认清自己所担负的重任, 不断强化人才培养的使命和责任意识, 大力培养造就一批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 复合的知识结构, 能指挥会管理的高素质现代警官, 为武警部队实现强军目标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持。

由于武警合训院校有的是由过去工程技术院校转型过来, 有的是由过去指挥院校转型组建的, 由于形势任务和培训对象、培训目标的新变化, 新组建的合训院校还存在着诸多制约院校建设发展和人才培养的结构性矛盾和深层次问题。主要表现在专业设置不科学, 部分领导办学治校水平不够高, 不会指导学科专业建设的问题比较突出。教育内容体系还不科学, 教材体系统不配套, 教员队伍结构不合理, 有些专业和课程教员教学任务少, 而有些专业和课程教员非常紧缺。在军内外有影响学科带头人更是欠缺, 院校整体教学水平还比较低, 针对这些影响人才培养质量的主要问题, 武警合训院校必须迎难而上, 以科学发展观和习主席关于军事人才培养一系列指示为指导, 按照习主席提出的强军目标和教育训练向实战化靠拢的要求, 不断更新教学理念, 努力培养具有现代化素质能力的新型军事人才;要不断深化教学改革, 紧紧围绕军事教育训练实战化要求, 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 及时吸纳学科前沿的新知识、理论创新的新成果、执勤处突的新战法, 实现教学内容的整体优化;要创新方法手段, 突出实践性教学, 强化实战化军事训练, 实施开放办学, 努力提高学员的综合能力素质;加强教员队伍建设, 打破常规, 广纳各类拔尖人才, 积极引进学科带头人和高学历人才;加强军地融合, 充分利用地方高校雄厚的师资力量和科研实力为军校服务;要多渠道培养现有教员, 通过岗位培养、部队代职、送地方高校深造, 大力提高现有教员的教学和科研能力;要建立适应高素质人才培养需要的教学和管理环境, 加强合训院校的基础训练设施建设, 建设特色的校园文化, 切实提高合训院校正规化管理水平, 加速推进合训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提升。

二、充分发挥合训院校科研功能, 为武警部队实现强军目标提供智力和技术支持

随着军队科技强军重大战略思想的实施和推进, 我国军事科技得到了快速发展, 军队武器装备的现代化信息化水平得到了极大改进。虽然武警部队的技术装备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但与军队和世界先进水平还有很大的差距。已经成为制约武警部队实现强军目标的“瓶颈”之一。主要表现在主战装备落后老化, 战斗装备与保障装备不配套, 常规装备科技含量特别是信息化水平低, 非致命性武器品种少, 遂行多样化任务装备缺乏等问题上。从装备科研上看, 科技创新能力还很弱。从装备管理上看, 装备管理维修水平普遍低下, 特别是对一些新装备不敢用, 不会管的问题比较突出。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部队战斗力的生成。因此, 武警合训院校要大力加强学术科研能力建设, 确立科技强装的意识, 克服执勤处突用不着高科技装备的陈旧观念;确立自主创新理念, 克服靠采购买先进装备实现装备现代化的思想;建立起教学科研协调发展的机制, 克服合训院校中心工作是教学, 科研工作是附加的片面观念。要针对合训院校的文、理、工、军兼融的特点, 着力加强装备技术的基础研究和作战处突装备的作战需求研究, 加强关键技术攻关, 为武警部队装备技术建设提供有力的人才和技术支持。

三、充分发挥合训院校服务功能, 为武警部队实现强军目标提供有力保障

武警合训院校不仅承担着培养人才、学术科研的重任, 还担负着直接为部队服务的职责和义务。合训院校应为部队建设和作战提供理论研究、决策资询、技术支持和服务保障。当前, 部队由于日常执勤处突和军事训练任务非常繁重, 在军事理论研究、指挥自动化系统建设、训练模拟系统建设等方面都存在着不少问题和困难。部队基于信息系统的执勤处突能力还比较低, 因此, 武警合训院校应该主动加强与部队联系, 经常深入部队调研, 多方面了解部队需求, 搞清部队建设发展中存在的主要矛盾问题和技术难题, 特别是了解部队在作战训练中遇到的作战理论、指挥系统、武器装备使用等方面的问题, 充分发挥合训院校具有文、理、工、军事人才的综合优势, 及时地为部队提供有力军事理论和技术支持。帮助部队解决影响和制约战斗力发挥的实际问题。比如, 合训院校可以为部队军事理论研究提供培训服务, 可以为武警部队首长机关决策提供咨询服务, 可以为部队信息化建设提供技术支持, 可以为部队信息化装备提供维修服务等等。合训院校也可以根据部队需求, 帮助部队开发研制模拟训练系统, 帮助部队研制简易训练器材, 帮助部队研制开发网络训练平台等器材和系统。

四、确保合训院校建设优先发展, 为武警部队实现强军目标提供有力支撑

合训院校对武警部队实现强军目标具有基础性、全局性和先导性三个方面的作用。武警院校发展纲要指出, 未来十年, 是武警部队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 是加快转变战斗力生成模式的攻坚阶段, 部队职能任务不断拓展, 信息化建设深入推进, 装备技术日益更新, 新型力量体系建设加快, 生成和提高基于信息系统的执勤处突体系能力, 对武警院校的人才培养和学术科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认为, 要把武警合训院校优先发展落到实处, 应从思想认识和政策制度两个方面加以保证。第一, 在思想认识上, 要树立“三个走在前面”的观念。一是合训院校人才培养应走在部队装备和物资建设的前面。二是合训院校教育应走在部队建设的前面。三是合训院校学历教育应走在任职实践的前面。第二, 在政策制度上要确立合训院校教育发展的优先地位, 一是靠上级的高度重视, 部队的大力支持和院校自身的努力。二是靠系统、配套的政策法规给予切实保障。三是靠不断增加的教育投入, 才能始终保持合训院校教育和办学条件的适当发展速度。谈到教育投入, 我认为要重点加大对合训院校的教育投入, 因为合训院校是高素质军事人才的起点和基础。美军就十分重视对三军军官学校的投入, 每年陆海空三所初级军官学校的教育投入达十亿美元, 每所平均三亿多美元, 而其他任职院校包括美国高级指挥院校, 每所院校每年只有几千万美元的教育经费。可见, 美军对基础军事教育是何等的重视。因此, 武警合训院校在教育经费给予重点投入, 是符合世界军事教育的一般规律的。

参考文献

[1]夏鹤, 白茹青.武警部队战略问题研究[M].北京:人民武警出版社, 2011:381.

[2]人民武警报合订本[Z].2012.

上一篇:城市居住区环境设计下一篇:再现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