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富国强军的关系

2024-07-18

论述富国强军的关系(共5篇)

论述富国强军的关系 篇1

论富国与强军的统一

班级:13级建筑学3班

姓名:陈倩

【摘要】:进入新世纪新阶段,复杂化世界政治格局和军事态势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国家之间的竞争日益。而我深信:国富是国家明主、富强,是强军的有力保障;同时强军常常意味着国家相对安定,也给予富国坚实的基础。

【关键字】:富国、强军、统一

不论何时何地,把国家建设成一个明主富强的国家,始终是任何具有民主主权国家不断追求的。在中国,从古而今亦无一例外。在如今“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口号的倡导下,我国正逐步加强军事力量建设,这其中缘由,不可否认的有党对于强军有利于富国的深刻认识与体会。

富国是发展军事力量的保障,是强军的基本依靠。

立足自身,就中国如今而言,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没有富国,不可能强军的经济基础;没有强军,国家就会失去基本的安全保障,也不可能做到真正的强国。由此看来,党的十八大以来,军事建设逐步加强也是有迹可循的。因而,就如今中国经济稳步提高,而军事建设相对进步缓慢的情况而言,富国与强军必定是得同时抓,两手抓的建设任务。

在不同时代不同国情下,富国与强军之间相互统一、互为支撑的学号;1310641305 局面并未因此而改变。富国与强军相统一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内涵,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要求。富国与强军的统一,揭示了国防和军队建设与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内在联系,必须准确把握其精神实质和时代内涵,才能使国家在如今复杂的国际形势下永不落伍。

回想新中国建立之初,毛泽东同志曾根据当时我国百废待举、百业待兴的国情,提出了一手抓国防建设,一手抓经济建设的“两手抓”的思想。这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现如今,习近平在会见某领导干部时也特别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实现富国和强军的统一是党关于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关系思想的新发展。正确处理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是世界各主要国家在发展崛起的过程中非常重要而又难于解决的大问题,前苏联因为处理不当,不顾自己的经济基础而盲目与美国搞军备竞赛,导致了国家的跨台解体。这一惨痛的代价值得其他任何国家吸取教训的。在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半个多世纪中,中国共产党人为了把握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之间协调发展的客观规律,进行了长期探索,根据发展阶段的不同与社会要求的差异提出了一系列处理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关系的原则和方针,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不断丰富和发展了党关于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关系的思想。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实现富国和强军的统一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一个重要战略思想,是对中外各国发展经验的学习与总结,是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客观规律的深刻揭示,是我国正确处理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关系的指导。这些都要求我们:我们必须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实现富国和强军的统一。

党的十八大尤其指出了,强军作为国家发展建设的基础,对于富国的基垫作用。值得一提的是:党的十七大报告就首次提出:“国防和军队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占有重要地位,必须站在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的高度,统筹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实现富国和强军的统一。”[1]这一重要论断,进一步明确了国防和军队建设在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战略定位,进一步揭示了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辩证关系,是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客观规律认识的升华,是对科学发展观的进一步发展。

我国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富国强军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基石。国防和军队建设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兴衰成败,关系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发展,关系党、国家和人民的前途命运。军强国弱不是社会主义,国富军弱也不是社会主义。历史昭示,只有经济获得空前发展,强军才有可靠基础;只有国防建设不断加强,经济社会发展才有坚强安全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才能不断前进。

顺应我们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崛起的历史潮流,富国强军是实现和平崛起的必然选择。中国将始终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这是中国政府和人民根据时代发展潮流和自身根本利益做出的战略抉择。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就必须坚持富国和强军的统一,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大力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为和平提供可靠支撑,为发展创造稳定环境。

实现富国和强军的统一是抓住和用好战略机遇的客观要求。进入21世纪,中国的发展进入一个千载难逢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同时,这一重要战略机遇期面临诸多挑战,影响我国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因素仍不少。一是我国的外部安全环境受到挑战。“冷战”虽已结束,但世界仍然很不安宁。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西方敌对势力和反华势力一时也不会消失。我国周边地区还存在一些不安全的因素,中国与少数国家历史遗留的陆地边境问题仍未解决,我国海洋国土的主权问题仍同周边多个国家存在争端,朝核问题能否成功解决成为影响我国周边安全的重要因素。二是我国的国内安全环境受到挑战。台湾大选后政权更迭,但“台独”的危险依然存在,仍对我国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构成严重威胁;国内暴力恐怖主义、民族分裂主义、宗教极端主义“三股势力”活动频繁,“藏独”、“东突独”等势力仍不断制造事端。三是我国对国家安全有了新的要求。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和国家建设的需求,我国国家安全的内涵和外延不断拓展,逐步从“国家主权安全”向“国家利益安全”拓展,从“三维空间安全”向“多维空间安全”拓展,从传统安全领域向政治安全、制度安全、经济安全、科技安全、社会安全、文化安全、信息安全、意识形态安全、军事安全等诸多领域拓展,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国家安全问题的综合性、复杂性、多变性进一步增强。上述因素都可能影响我们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影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在这种情况下,军队保障国家安全和发展的作用进一步凸现,它要求我们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不但要又好又快地发展经济,还要进一步加强国防和军队建设,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安全保障,实现富国与强军的统一。

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重大战略思想,在此基础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布局又 进行了新的拓展,在强调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大建设的同时,进一步明确了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战略地位。党的十七大报告在党的政治报告中第一次明确指出:“国防和军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占有重要地位。”[2]这一论述把国防和军队建设纳入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中,强调了国防和军队建设是这一总体布局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现如今,党的十八大又进一步强调了国防建设的重要性。时下不少改革措施也不断加大着军事力量建设。党的一次次重大决议中,无不强调了富国与强军的统一关系,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任务,是维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内在要求,是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的重要保障。

富国强军是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任务。富国和强军,是一个国家发展腾飞不可或缺的两翼。坚持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协调发展方针,既要把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和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结合起来,充分利用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又要注意积极发挥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拉动作用,以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协调统一发展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又好又快发展。

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军民融合式发展路子,实现富国和强军的统一。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实现富国和强军的统一面临诸多问题,而带根本性和全局性的问题是,如何充分认识和正确解决富国与强军“双重攻坚”的战略性课题。在新世纪新阶段,一方面,我国社会变革逐步进入攻坚期。改革开放30年来积累的深层次问题凸显,资源环境问题、发展不平衡问题、“三农”问题、贫富差距问题、劳动就业问题、社会保障问题、教育卫生问题等,都需要通过进一步投入资金、投入资源,加快经济发展解决。另一方面,我国军事变革逐步进入攻坚期。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方兴未艾,军事斗争准备任务繁重,我军的发展面临一系列错综复杂的矛盾与问题,作战理论、武器装备、人才结构、体制编制、教育训练等都处于重大的转型期,新旧矛盾相互交织,深层次问题逐渐浮出水面,这些问题也需要通过投入大大量经济。

[1]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41.[2]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41.

论述富国强军的关系 篇2

一、实现富国和强军的统一, 必须全面审视建国以来党的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思想的发展历程

回顾我军建设的历程, 在社会发展的每一个关键阶段, 我们党都依据国际局势和国家安全环境的变化, 围绕面临的突出问题, 进行理论和实践的创造性探索, 从而形成指导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

新中国建国后, 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内并没有真正做到这两方面的协调统一。20世纪80年代中期, 我们一直认为战争不可避免, 在立足于“早打、大打、打核战争”的基础上, 国家的建设重心一直倾斜在强军上, 忽视了改善和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敏锐地认识到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做出了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重大决策, 国防和军队建设由临战准备状态转到和平时期建设轨道上来。无可否认, 自此中国的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 2006年经济总量按汇率法计算已经超过2.6万亿美元, 居世界第4位, 2009年则极有可能逼近甚至超过德国, 跃居世界第3位, 而按美国CIA的购买力平价计算, 中国已是世界第2大经济实体。但是, 这个时期由于要求军队要忍耐, 要服从和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这个大局, 军费所占GDP比重持续下降, 很多军事科研工程纷纷下马, 为了弥补经费不足, 军队开始经商, 导致该时期军队的战斗力有所下降。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 江泽民同志指出, 把经济建设搞上去和建立强大国防, 是我们现代化建设的两大战略任务, 集中力量进行经济建设的同时, 努力加强国防建设, 形成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机制。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 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 但世界并没有太平, 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 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 中国周边环境存在着诸多不确定的复杂因素。同时, 军事与经济、政治、文化、外交的战略相关性、互动性越来越强, 军事力量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作用增大。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 立足于在新世纪新阶段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形势新任务, 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 针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所遇到的挑战和问题, 创造性地提出了“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实现富国和强军的统一”, 赋予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关系问题以新的内涵。这一重要战略思想, 既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国防建设与军队建设关系的继承, 也是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变化的创新与发展, 为统筹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为实现富国和强军提供了根本条件。

二、实现富国和强军的统一, 必须正确认识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内在联系

在当代历史条件下, 正确处理富国与强军的关系, 实现二者的统一, 这是对国防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新要求。安全与发展, 是一个国家最基本的需求;富国和强军, 则是一个国家发展腾飞不可或缺的两翼。实现富国与强军的统一, 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任务, 对于推进中华民族复兴伟业必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历史经验告诉我们, 一个国家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必须既有雄厚的经济实力, 又以强大的国防力量作为后盾。经济建设是国防建设的基本条件, 国防实力则是综合国力的重要体现。没有雄厚的经济实力, 国防现代化无从谈起;没有强大的国防力量, 经济建设的安全环境就无法保障。因此, 富国与强军存在着内在的、必然的联系, 两者的发展互为条件, 即经济建设为国防建设提供物质基础, 国防建设为经济建设提供安全保障。

一方面, 国家整体经济实力的强弱决定着国防建设的规模和质量。同时, 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着国防力量的形态。经济的发展往往伴随着技术的进步。正是由于技术水平的不同, 人类社会才有了农业经济时代、工业经济时代和信息经济时代之分, 与之相适应, 国防力量的形态也有了体能型军队、技术能型军队、智能型军队之别。当前, 我军正处在机械化和信息化复合发展的阶段, 从根本上讲, 这是由中国现阶段的经济发展水平所决定的。

另一方面, 国防建设的强弱决定着经济建设的安全和稳定。一个国家要自立、自强于世界民族之林, 既要有雄厚的经济实力, 又必须具备强大的国防现代化作为后盾。没有雄厚的经济实力, 国防现代化就无从谈起;而没有强大的国防, 经济建设的安全环境就无法保障。安全之于国家, 如同健康之于个人, 失去健康, 人就无法劳作;失去安全, 国家建设也就无法进行。如泱泱大清, 虎门一声炮响, 山河破碎、王朝衰败、任人宰割。宋朝国富民丰, 一幅清明上河图尽显经济繁荣美景, 怎奈战备松弛, 兵力虚弱, 落得先被辽、金所侵, 后为元所灭的惨淡结局。富甲全球的科威特, 因国防虚弱, 以至于被并不强大的伊拉克在几个小时内占领, 导致主权沦丧, 生灵涂炭, 财富东流。前车之鉴、后事之师, 历史的教训, 永远值得汲取。

三、实现富国与强军的统一, 必须按科学发展观要求同步抓好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

新世纪新阶段, 同步抓好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 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努力探索国防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客观规律, 解决两者之间同步发展的突出矛盾, 努力形成国防和军队建设与经济社会建设在结构、布局、技术、人才、信息等方面全方位、多层次的内在结合和相互兼容、相互促进的机制, 促进共同发展。

实现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同步发展, 其中很重要的一个问题, 就是要使国防和军队发展规划与国家经济发展规划相适应。战略目标上, 两者相互促进、相互交融。国防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防建设必须制定与经济建设相一致的发展规划, 这既是全面推进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 也是国防现代化自身发展的需要。在发展进程上要协调进行, 防止脱节。胡主席明确指出:“通过科学的发展规划和计划把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融入国家现代化建设的战略全局之中, 使国防和军队现代化进程与国家现代化进程相一致。”一方面在经济不断发展的基础上加大国防投入, 使国防建设随着经济的发展而发展, 以适应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需要。另一方面国防建设的投入也不能过度, 不能给经济建设造成过重的负担, 否则会迟滞经济建设的发展, 延缓国防和现代化进程, 最终影响富国与强军相统一的实现。

实现中华民族富国强军的百年梦想, 其任务艰巨又复杂, 意义深远而重大。十七大报告是提出的富国与强军相统一的思想, 符合国情、适应军情, 军心为之振奋, 民心为之期待,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 我们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 按科学发展观要求, 适应新形势、肩负新使命, 一面抓经济, 一面抓国防, 不断开创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新局面, 为全面做好军事斗争准备、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国家统一做出应有贡献。

摘要:在新的历史时期, 科学发展观对协调中国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重大关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从建国以来党的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思想的发展历程出发, 分析了两者的内在联系, 论证了二者在新的形势下实现高度统一是促进国家整体实力提升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国防,经济建设,同步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国防和军队建设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笔会文集[M].军事科学出版社, 2006.

[2]、姜鲁鸣.中国国防预算制度的创新[M].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4.

实现富国和强军统一的现实路径 篇3

【关 键 词】富国和强军 统一

胡主席在十七大报告中强调:“国防和军队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中占有重要地位。必须站在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高度,统筹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实现富国和强军的统一。”

一、富国强军的含义

富国强军不是新名词,胡主席所讲的“富国强军”有两层含义。

第一层含义,富国强军是个名词,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目标。它也是古今中外各国都在追求的战略目标。我国以此为目标,是很久以前的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目标,包括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其中,富强就是富国和强军。富国和强军是战略目标,从这层意义上说,“实现富国和强军的统一”,就是要兼顾富国和强军的双重目标,不可偏废,它是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中追求的一种状态。

第二层含义,富国强军是动词,是过程,富国就是使国富的过程,强军就是使军强的过程。在这层意义上,富国就是经济建设,强军就是国防建设。“实现富国和强军的统一”,就是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各个历史阶段,随时都要处理好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

二、富国和强军的一般关系

(一)富国是强军的基础

在当今世界,国防实力是一个国家硬实力的标志之一。但强大的国防要靠强大的经济力量作支撑,经济发展上不去,强军就只能是黄粱一梦。因为国富才能养军。

号称“春秋第一相”的管仲说,“凡治国之道,必先富民;国富者兵强,兵强者战胜。”多少年来,建设一支强大的军队一直是国人的梦想,但由于国家积贫积弱,这个梦想直到新中国成立以后才得以实现。好比“大河流水小河满,大河无水小河干”,国家富了,才有可能拿出更多的资金发展国防。目前,我国的经济总量比解放初期增加了100多倍,已跃升为世界第三大经济强国。我国的国防费也从1950年的28亿元增长到2008年的4177亿元。

(二)强军是富国的支撑

孙子早就认识到了强军的重要性:“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国富不一定军强,国富并不自然军强。强军需要国家的重视继而有投入。正如马克思曾经提出的,生产保卫才能保卫生产。这是我们总结历史教训得出的科学结论。

北宋时期,尽管科技上引领世界前沿,经济上遥遥领先于其他国家,但宋朝采取“重文轻武”政策,国虽富,兵不强,疆域只有唐朝的一半。当外敌入侵时,先败于辽、再败于金、后败于元。两个皇帝(宋徽宗、宋钦宗)被金人俘虏,南宋最后一个皇帝被新崛起的蒙古铁骑逼得跳海。宋朝被人戏称为“史上最不争气”的朝代。清朝也是国富军不强。鸦片战争前,清朝的经济占当时世界经济的28%左右,是世界头号经济大国,高于欧洲各国的总和,但在鸦片战争中,在区区几千名英兵的进攻下,一败涂地。这些教训证明了一个道理:富而不强,照样挨打。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强军,把国防和军队建设放在戰略高度去认识。

我们再从理论上具体分析强军如何支撑富国。

第一,国防为经济建设提供稳定安全的社会环境,保障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一旦国家主权受到侵害,安全受到威胁,不要说正常的经济建设无法进行,就连已经取得的建设成就也会毁于一旦。科威特是个油气资源十分丰富的国家,已探明的石油储量高达968亿桶,占世界储量的10.8%,居世界第四位。海湾战争之前,石油天然气的出口给这个国家带来了滚滚财富。1982年,该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就已达12673美元,是全球高收入国家之一。但由于没有防务,终于在1990年招致灭顶之灾,伊拉克军队长驱直入,科威特的主权在一夜之间沦丧,多年积累起来的庞大资产付诸东流,石油生产几乎陷入停顿,并有2.2万人被关押。直到2003年,科威特的平均石油日产量才恢复到战前的一半。

第二,国防保卫经济建设成果。安全保卫既包括平时也包括战时。现代战争是一种“非接触战争”,军事打击的主要目标,已经不仅仅是军事目标,而是包括经济目标在内的多重目标,经济目标甚至成了二次打击的重点。科索沃战争中,南联盟50%以上的经济潜力遭到破坏,其中包括100%的炼油厂、40%的储油罐、70%的机械厂、80%的桥梁以及70%的公路和铁路,美军甚至还轰炸了南联盟的大水坝。而南联盟军队只损失了500人,装备也只损失了1%。可见,在信息化战争中,必须十分重视对经济目标的保卫。

第三,国防建设还能推动经济的发展。

国防科技的发展促进整个国民经济技术水平的提高。历史证明,一个时代、一个社会最先进的科技成果往往首先产生于军事领域,而后再向民用领域转移,推动民用产业的升级换代。美国最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和最关键的技术系统,几乎都是在军事需求带动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它的核工业是在当年发展原子弹的“曼哈顿计划”下启动的,航天技术是在当年的“阿波罗登月计划”推动下发展起来的,计算机产业、信息产业是当年需要计算导弹轨迹而发展起来的,遍布世界的因特网也是借助美国国防部1993年耗资6亿美元的“国家信息高速公路”建设计划搞起来的。在我国,从“两弹一星”到“神舟七号”,高科技产业发展的每一步都离不开国防科技工业的牵引。

国防需求也是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当代国防经济学创始人之一的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盖文·肯尼迪的一项研究表明,美国每增加10亿美元的军费投入,以其乘数效应会带动新增1.5--2.5万个就业岗位。美国经济评论家乔治·弗里德曼也指出,国防开支会刺激经济发展,是二战而不是新政结束了大萧条。越战期间盛行的观点也认为,美国的繁荣依赖于国防开支。军费支出能够形成一定的购买力,从而刺激需求、扩大就业、缓和社会经济危机。

综上所述,富国和强军是相辅相成的,处理好二者的关系,可实现相互促进、良性互动。

三、两手抓,统筹兼顾

基于富国和强军二者之间的一般关系,回到我国目前,如何处理好两者关系,进而“实现富国和强军的统一”?

论述富国强军的关系 篇4

当我们漫步繁华的街市而流连往返时,当我们享用丰盛的美味佳肴而尽享天伦时,当我们依托现代化工具而便捷生活时,蓦然回首,是否记得:1937年的中国,正在上演着怎样一幕悲壮的史诗。

那曾是一段灾难深重的历史,“北平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魔爪,疯狂地伸向华夏大地,中华民族遭遇着前所未有的亡国灭种危机;那曾是一段荡气回肠的历史,六年的局部抗战加上八年的全面抗战,中国人民以血肉之躯筑起了捍卫国家挽救民族危亡的钢铁长城,以巨大的民族牺牲谱写了一曲同仇敌忾、共赴国难的英雄赞歌;那曾是一刻令人屏息的历史,65年前,当日本代表在东京湾的美国战舰“密苏里”号上签下投降书的一刻,一段屈辱的历史就此终结,一个伟大的民族浴火重生。

现在,黑夜已经逝去,中国已重新屹立在世界的东方,曾经在日本人眼中“沉睡的雄狮”渐渐地睁开了双眼,朝着新时代的方向大步走去。我们记起,1949年10月1日,天安门城楼上毛主席那响彻云霄的湘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从此,我们抹去了黑暗的阴影,迎来了辉煌的荣耀!香港、澳门的回归让世界见证了中国的崛起;2003年我国成功地加入世贸组织;2005年神州“六”号载着人类的梦想探索宇宙;奥运盛会和世博会让世界更加了解中国。如今我们国家已经成为举世瞩目的体育强国,彻底洗刷了“东亚病夫”的耻辱,令世界刮目相看„„

如今抗战的硝烟虽然早已散尽,那段血与火的历史也早已尘埃落定,和平与发展,这是人类生活永恒的主题。对于饱经战争创伤的中华民族来说,没有什么比和平更珍贵的了,然而一个优秀的民族,必定是一个尊重历史的民族,必定是一个懂得反省的民族,十四年抗战,对于中华民族来说,是永远的国殇,永远的国耻,永远的警钟,永远的反省。它告诉我们一个亘古不变的道理:国力落后就要挨打,放松警惕就要挨打,武备松弛就要挨打!发生战争的危险时刻存在,它警示人们,对和平必须要有清醒的认识。我们珍爱和平,希望化剑为犁。但是,为了和平,必须铸剑;为了和平,必须做好战争的准备。“天下虽安,忘战必危”、“居安思危,思则有备”,这是一条永恒的真理。不珍爱和平是可悲的,但认识不到为了和平必须做好战争的准备更是不可原谅。在这个世界上,和平是强者的和平,是实力、力量的均衡。一个国家要对战争说不,必须要以强大的实力作后盾,必须要有一个强大的国防,必须要有一支强大的军队。任何期望通过祈求来实现和平的想法,都是迂阔之见,都是天真的幻想。能战方能言和。在战争没有彻底消亡之前,只要战争的根源还在,战争的策源地还在,对军队来说,只有善于辨析战争与和平之间的内在联系,时刻准备战争,才是对和平的真正保护,也才是对和平的真正珍爱。这也是抗日战争给我们的最深刻的启示。

回顾中国历史的兴衰演变,其规律告诉我们,国防观念的强弱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衰的“晴雨表”。重视国防教育是执政兴国的战略之举,是固国安邦的长久之策。特别是国家处于和平时期,搞好国防教育,强化居安思危思想尤为重要。在当今新的时代,我们要面对新的形势,迎接新的挑战,要实现国家繁荣、民族振兴,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再创历史辉煌,就必须借鉴中国历史上开创盛世的经验,吸取朝代衰败的教训,把国防教育作为增强综合国力的战略任务来抓,作为建设和巩固国防的基础工程来完成,作为增强民族凝聚力、向心力的重要措施来实施,从而不断增强全民的国防观念和忧患意识,凝聚军心民心,为实现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谱写出新的历史篇章。

在我们伟大的党的带领下,在全国人民的真心拥护下,在成千上万革命先烈流血牺牲下,经过27年的浴血奋战,我们的民族从此站了起来,但富国和强军之梦我们确还远远未能实现。建国后,我们在摸索中艰难前行,为了祖国的富强为了军队的强大,一代又一代的有志之士奉献了青春和热血,但道路的曲折确使我们错失了一个个宝贵的机会丧失了成长壮大的时间;特别是文化大革命的巨大冲击更是给我们国家和军队带来了无可估量的损失。我们不得不又一次慎重思考富国之道是什么,强军之路在何方。

1978年,改革春风给我们带来了春的气息,在邓小平同志的领导下,我们这个古老的大国开始了改革开放,从此,我们走上了快速发展的道路,人民军队也走上了崭新的强军之路。

改革首先从质量建军开始,面对当时超过500万军人的庞大兵员体系,中央军委作出了大裁军的重大举措,从1985年的百万大裁军开始,到2006年底,我军已经精简到了近250万人,人数整整少了一大半,大军区由10个缩编为7个,这为我军的快速发展,对战斗力的快速提高起到了及其重要的作用,实现了从数量取胜到质量取胜的伟大转变。我们军队的正规化,专业化,科学化程度得到了极大提升,人才队伍朝着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发展,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新型军事人才。

同时,随着我国的经济状况的明显改善,工业基础的不断提高,制造能力的不断跃升,我军后勤、装备建设也取得了巨大成就,一大批新型高科技装备列装部队,新型班用武器枪族、新型主战坦克、新型火炮、新型武装直升机、新型装甲输送车、新型驱逐舰、新型潜艇、新型雷达、新型战机„„。新型武器装备的列装,使军队战斗力的成长擦上了腾飞的翅膀,让我们有了与世界军事强国一拼的底气与勇气,我们可以自豪地说,我们是一支拥有先进装备和无敌勇气的无敌之师。在老山前线的猫耳洞,军人肩负和平的使命;在抗洪前线,军人用生命之躯筑起一道水中长城;在抗震救灾中,军人日夜不息抢救那微弱的生命。今天,我们也可以自豪地说:“威武之师”、“文明之师”将继续谱写壮丽的篇章!

在人员素质的提高,武器装备的更新同时,我军军事理论的创新发展也在各个层次展开,特别是在海湾战争和科所沃战争结束后,高科技战争对我军在军事理念上的冲击是及其巨大的,观念的落后是最大的落后,为了迅速跟上世界军事理论的发展,我们充分发挥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精神,结合我军实际,创造性的建立和发展了符合我军的新型军事理论,为军队的进一步腾飞指明了方向。

富国强兵,每一个中华民族儿女的共同希望,30年改革开放的实践证明,只有坚持改革开放,只有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只有党的领导,我们才能实现这一个伟大光荣的梦想。作为当代青年,历史的使命已经落在我们肩上,我们必须以百倍的勇气和干劲投入其中,建设国家,保卫祖国,不辜负时代的重托。

当新世纪来临,当振兴中华的接力棒传递到我们新一代人的手中,历史的书卷仍在不倦地翻动,复兴中华民族的历史呼吁在古老版图上回荡不息,那雄浑的声音使每颗灼热的心为之震撼。我们古老的中国像一艘搁浅的大船,尽管沉重,尽管缓慢,但依然还坚挺着前进的风帆。

同学们,为国而生、为国而战、甚至为国而死,才是一个人最大的骄傲;谁如果在心里没有自己的祖国,谁就不属于人类。当我们伫足于雄伟蜿蜒的万里长城之上,当我们止步于滚滚东去的黄河之边,当我们静立在烟波浩渺的渤海之滨,当我们注视着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之时,我们的心中是否感慨难平,是否热情奔涌?

同学们,切莫以为只有生在乱世才好为国分忧。欲报国何须生于乱世,又何止在沙场上拼杀?

同学们,我们是初开的鲜花,我们是初升的太阳,我们的战场便是这足下的土地,用我们百倍的努力,学得知识、学得能力,然后用自己强健的双手开创一片辉煌的事业,共筑起新的华夏长城。

习近平强军论述 篇5

1、习近平强调,实现强军目标,必须勇敢承担起我们这一代革命军人的历史责任。面对新的形势任务,必须以只争朝夕的精神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

2、我们希望和平,但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决不放弃维护国家正当权益、决不牺牲国家核心利益。现在,强军的责任历史地落在了我们肩上,要挑起这副担子,必须敢于担当,这既是党和人民的期望,也是当代革命军人应有的政治品格。

3、广大官兵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坚定信念,忠诚使命,努力在强军兴军征程中书写出彩的军旅人生。

4、能打仗、打胜仗是有效履行我军职能使命的根本保证,战斗力是检验部队一切建设和工作的试金石。军队建设必须把提高战斗力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一切工作都要向能打仗、打胜仗的要求聚焦。

5、作风优良才能塑造英雄部队,作风松散可以搞垮常胜之师。

6、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人民的伟大梦想,国防和军队建设必须服从服务于这个最高利益。强国梦,对军队来说也是强军梦。强国梦的实现,既依赖经济实力增强,又依赖国防实力提升。当前,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国际战略形势和国家安全环境更趋复杂,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任务更加艰巨。

7、习近平指出,要坚决完成担负的各项军事斗争任务,以国家核心安全需求为导向,按照“能打仗、打胜仗”的要求,真抓实备、常备不懈,扎实推进军事斗争准备各项工作。要大力培养联合作战指挥人才、信息化建设管理人才和导弹专业技术人才,为完成军事斗争任务提供坚强人才保证。

上一篇:家庭教育励志小故事下一篇:以祝福为话题的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