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视角

2024-06-13

功能视角(精选12篇)

功能视角 篇1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 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日渐兴盛, 传统文化逐步复兴, 承载我国优秀文化的载体逐渐被人们发掘并传承, 太极拳运动的养生文化植根于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土壤中, 在我国几千年文化的濡养中, 逐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理论体系和技术体系, 并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步形成了一种新的社会风尚。太极拳运动具有重要的养生保健功效, 并具有庞大的习练群体, 因此, 在社会群体中太极拳还具有重要的社会功能。帕森斯的“AGIL”模型理论是通过对影响社会系统及子系统协调发展的因素进行深入分析。如今, 太极拳逐渐风靡, 成为了一种社会现象, 具有广泛和深刻的社会功能。本文试图从结构功能主义的视角透视太极拳, 并运用帕森斯的AGIL结构功能模型理论对太极拳运动的社会功能进行系统的分析和阐述, 探讨其在社会系统中的作用。

1、结构—功能主义理论阐述

1.1、帕森斯的社会系统理论

帕森斯在《社会系统》这本著作以及《价值、动机与行动系统》一书中, 将“社会系统”定义为:社会系统由彼此之间相互联系的众多个体行动者组成, 它存在于至少一个自然环境或社会环境之中。社会系统中的行动者以实现“快乐的最大化”为行为取向, 他们与所处的环境 (包括其他行动者) 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该理论通过从“系统”的角度出发, 其研究的基本单位是社会结构和社会整体, 该理论认为社会是具有一定结构或组织化手段的有机的系统, 社会系统中的各要素彼此以有序、 平稳的方式相互联系、 相互作用, 并对社会整体发挥着必要的功能。社会整体是以平衡的状态存在着, 任何内部组成部分的变化都会逐渐趋于新的平衡。帕森斯非常强调秩序、行动和共同价值体系在社会结构中的作用。他始终认为, 研究社会结构就是研究秩序问题, 并且必然涉及秩序中的人的行为, 而研究社会秩序和人的行为显然离不开规范行动者思想情感的价值问题, 价值是构成社会秩序的条件。

社会系统理论还认为, 如果一个社会存在广泛公认的价值和文化认同, 就会大大推进角色扮演者 (个体行动者) 角色形成过程和需求意向的协调。反之, 如果一个社会缺少共享文化必将会导致冲突, 因为这意味着角色扮演者主观意图与客观需求不相吻合。另外, 帕森斯强调, 社会系统之能保证自身的维持和延存, 是由于能够满足四个功能性条件, 这就是他著名的“AGIL模型”。

1.2、帕森斯的AGIL结构功能模型

1953 年帕森斯与贝尔斯等人合著《行动理论文稿》, 建立了系统的宏观结构功能主义, 提出与社会行动系统的四个子系统:行为有机系统、人格系统、社会系统、文化系统相对应的四个基本功能 ( 或称 “AGIL” 模型) , 即适应 (adaptation) 、 目标达成 (goal attainment) 、整合 (integration) 和模式维持 (latency pattern maintenance) , 以此分析社会变化。

“适应” (adaptation—A) 功能, 适应功能有助于开放性的行动系统适应外部环境, 并与外部环境发生相互联系。保证社会行动系统从外部环境中获取资源并加以分配, 以满足行动系统发展的需求;同时又与外部潜在的有效资源进行互动, 为其提供资源, 以确保将来从外部环境中获得资源。

“ 目标达成” (goal attainment—G) 功能, 指行动系统通过某种路径手段并利用调动资源去实现整个大系统的目标。 人格系统承担目标达成的功能。

“ 整合” (integration—I) 功能, 通过协调系统内部各构成要素的关系, 使各个子系统协调一致并开展有效的合作, 即使系统各部分协调成为一个具有功能的整体。社会系统承担整合的功能, 它在四个子系统中处于核心地位。

“模式维持”功能, 即维持社会共同价值观的基本模式, 并使其在系统内保持制度化, 在社会系统中此项功能由文化系统执行。

2、基于AGIL模型太极拳运动的社会功能取向

帕森斯认为:“任何社会系统过程都服从于四个功能的必要条件。如果要取得均衡和维持这个系统继续存在, 它们必须得到充分满足。”太极拳运动经过了几百年的社会发展, 已经成为了稳定的社会子系统, 子系统的均衡与维持离不开四项基本功能即适应 (A) 、目标达成 (G) 、整合 (I) 和模式维持 (L) 功能的满足。 笔者借助帕森斯AGIL结构功能模型建构太极拳运动的个体适应、 情感目标、社会整合和文化维模功能, 从系统的角度解读太极拳运动的社会功能, 其社会基本功能取向可细分为以下四点:

2.1、丰富广大民众的闲暇生活, 满足大众的健身养生需求

从社会适应的角度分析,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长足的进步, 社会成员对闲暇时间、健康等提出了新的要求。另外, 我国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 老龄人口不断增多, 老人们的晚年生活也是社会关注的问题, 以及赋闲在家的部分人群迫切希望能在闲暇时间找到归属。 而太极拳作为社会系统的一个子系统, 逐渐成为时尚拳的太极拳恰恰迎合了他们的文化休闲娱乐需求, 逐渐成为我国休闲体育和大众健身的重要组成部分, 促进了我国社会的稳定、健康发展。从健身养生的角度来说, 太极拳的诞生于我国优秀的传统养生文化沃土中, 是我国悠久的传统体育运动项目, 吸纳了儒、释、道养生哲学理念、传统中医学原理及养生理论, 通过调心、调气、调身等运动, 不仅能够活动人体肌肉筋骨, 还能达到运行气血、通畅经络、协调脏腑、恢复人体的自然治愈能力, 提升人体的自然感知和调适能力等。尤其是节奏加快的现代生活, 太极拳更显示出了它独有的魅力和价值, 其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健身、养生价值被世界所接受。

2.2、满足习练大众的情感需求, 构建习练大众的精神生活

“ 目标达成” 功能是人格系统对应的功能, 从社会成员个体高层次需求的角度来分析, 它能够满足习练者的情感需求, 建构其生活的精神取向。太极拳被称为“哲拳”, 它蕴含了中国传统哲学的伦理观念和养生理念, 强调内外兼修。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进步、人们物质生活的满足以及社会生活压力下, 人们对精神文化的渴望日渐突出。太极拳不仅具有休闲、健身养生价值, 在公园、广场、各大健身馆有广大的受众群体, 而且, 太极拳还可以为人们提供可以增加彼此交流、增进友谊的机会, 加强人与人之间认知、认同与理解, 帮助个体排遣自身的孤独感和无助感, 体会一个融洽的群体所给予个人的安全感和归属感, 特别是老年群体, 使他们的心灵和精神得到愉悦, 满足大众的情感需求。另外, 太极拳还可以陶冶人的情操, 丰富人的内涵。太极拳以虚、静为原则, 它是自我和身心进行交流的一项运动, 要求锻炼者要身心放松, 精神内守, 练习过程中, 呼吸细长慢匀, 动作缓慢柔和, 可以舒缓练习者的紧张情绪, 从而使练习者逐渐获得恬淡虚无、无为、不争的美好情感, 从而使人们在精神上得到满足。

2.3、促进社区人际关系的整合, 维持社会秩序的和谐稳定

从社会生活的角度来看, 各个社区太极拳运动爱好小组, 通过集体的健身文化娱乐活动使社会成员整合起来, 为人们创造了相互交流的机会, 人们聚在一起共同交流太极拳心得, 进而增进情感交流, 为个人生活增添色彩, 并在长期的交流互动过程中形成共同的基本价值观和道德标准, 在一定程度上协调了人们之间的和谐社会关系。 更重要的一点是太极拳蕴含了我国儒家中庸、 修己思想, 在处理人际关系上, 重视和谐, 强调宽容忍让, 把修己养身看作立身处世的根本。太极拳的蕴含的武德理念、伦理哲学思想逐渐内化为使人们的品质, 这样, 人与人之间融洽相处, 形成一种和谐的人际氛围, 维持社会秩序的稳定。

2.4、增强我国社会的文化认同, 传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从“模式维持”功能的角度分析, 文化具有维持社会共同价值观的基本功能。文化认同是个人相信并且信服某种特定文化, 并将这种文化内化为自己特定的价值观。如今, 我国提倡走文化复兴、文化强国之路, 增强我国的社会的文化认同, 是增强我国软实力的重要方式。文化的传承离不开有效的载体, 太极拳是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 它作为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蕴含着具有千年历史底蕴的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佛学文化、阴阳五行学说和中医药理论等, 有着中国传统体育的特性和文化内涵。 练习太极拳的实践过程也潜在的影响着文化价值观的产生、发展。广大太极拳习练者在学习太极拳的过程中, 练习的不单单是一项健身养生运动, 随着学习的逐步深入, 无疑会了解、学习、领悟到太极拳所蕴含的传统文化, 只有深刻领悟到太极拳所包含的各种传统文化才能对太极拳运动有更进一步的理解, 上升到更高层次的练习中去。

3、结论

通过对结构功能主义创始人塔尔科特?帕森斯的“结构功能主义”学说中AGIL模式构建太极拳运动社会功能的AGIL模型, 分析得出基于AGIL模式太极拳运动的四点社会功能:丰富广大民众的闲暇生活, 满足大众的健身养生需求;满足习练大众的情感需求, 构建习练大众的精神生活;促进社区人际关系的整合, 维持社会秩序的和谐稳定;增强我国社会的文化认同, 传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分析得出, 太极拳作为我国的瑰宝, 具有重要的社会功能, 因此, 传承与发扬太极文化是我们每代人都需努力的事情。

参考文献

[1]T·帕森斯.社会系统[M].转引自:当代社会学理论[M].斯·华莱士[美], 艾莉森·沃尔夫[英], 刘少杰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8.

[2]杨璐瑶.试述功能主义学派的主要理论[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 2011 (1) .

[3][美]塔尔科特·帕森斯, 尼尔·斯梅尔瑟著.刘进, 林午, 李新等译.经济与社会[M].北京:华夏出版社, 1989.

[4]李永娜, 袁校卫.全球化背景下民族体育文化的认同危机与重构[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2010 (4) .

功能视角 篇2

谈日常用品广告英译汉的特色 国际商务谈判技巧与策略初探 论旅游指南的翻译

《雾都孤儿》中南希双重性格分析

澳大利亚传记文学中的土著文化:以《我的位置》为例 On Carl’s Personality in Titanic 论《纯真年代》的女性意识

Translation Strategies about Vacant Words in Dreams of the Red Mansion 功能对等理论指导下的外贸函电翻译 《紫色》的妇女主义浅析

文档所公布均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原创Q 799 75 79 38 从“三美”原则看《荷塘月色》的翻译 从“啃老”现象看后啃老族的生活态度 《汤姆叔叔的小屋》中汤姆叔叔的性格分析 论《呼啸山庄》中希思克利夫的性格

论马克•吐温的种族观--以《哈克贝利•芬历险记》为例 肢体语言在商务谈判中的应用分析 中西婚姻文化差异 公示语汉英翻译探讨

论《白鲸》象征手法的运用

对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调查

从“绯闻女孩”与“我的青春谁做主”中浅析中美青年婚姻爱情观的异同 词块法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 国际商务谈判及其谈判风格

救赎之旅—浅析《麦田里的守望者》中霍尔顿•考菲尔德的成长经历 战争对美国文学的影响 商务谈判中的礼貌策略研究

孤独的灵魂—简评《月亮和六便士》中的思特克兰德 文化视角下的品牌名翻译研究

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中的隐喻分析

影响英语阅读速度提高的主要障碍及其解决方法

报刊杂志词频分析与大学英语教学中词频分析的比较 简爱——平凡而非凡的女人

论《宠儿》中的美国黑人女性的悲剧成长

An Analysis of Barack Hussein Obama’s Ethical Appeal and it Impact on Audiences 从中西文化差异角度谈品牌翻译

《新成长的烦恼》影视字幕中文化负载词的英汉翻译策略 英汉”黑色”的隐喻的对比研究 从目的论角度剖析电影片名翻译

导入艺术在培养初中生英语学习兴趣中的运用

比较分析《野草在歌唱》与《倾城之恋》中女性的爱情婚姻观 艾米丽狄金森的诗歌《我不能与你一起生活》的多重主题研究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探析《玛莎•奎斯特》中玛莎性格的根源 主位推进模式在语篇翻译中的应用

书面语言输入与输出对英语词汇习得的影响 浅析英语专业学生在听力理解中的策略运用 英语词汇的文化内涵及词汇教学

The Similarities and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Gu Hongming and Lin Yutang 论功能对等理论在中式菜名中的运用 中国人和美国人特征的比较 海明威《雨中猫》的文体分析

陶渊明和威廉•华兹华斯两者不同的比较研究 英汉语言中红色联想意义的比较

美国电影与文化霸权—以好莱坞大片《阿凡达》为例 论狄更斯《雾都孤儿》中南希的人物性格 杰克•伦敦《野性的呼唤》中的自然主义分析 英语课堂中的非传统学习策略 英语商务合同的文体特点及其汉译 译者主体性观照下的中文菜名英译

论“迷惘的一代”告别“美国梦”——浅谈《永别了,武器》和《了不起的盖茨比》 On the Conflicts Reflected in the Character of Rebecca Sharp in Vanity Fair 美国个人主义与中国集体主义的比较

技术性贸易壁垒对中国外贸行业的影响—以CR法案为例 《最蓝的眼睛》中佩科拉的悲剧 英汉委婉语的对比及翻译 英语广告的语言特点

西游记神话人物称谓翻译策略:归化与异化 浅析理发师陶德一剧中歌词的妙用 旅游景点名翻译的异化与归化

A Study o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of American TV Series 汉语文化负载词的英译 浅析导游词的翻译策略

华兹华斯与阮籍诗作思想对比研究 浅析《最蓝的眼睛》中的创伤和治愈 浅析中国企业的国际化模式和策略

剖析《麦田里的守望者》主人公霍尔顿的复杂个性 像鲁滨逊一样在逆境中创造精彩

话语中的性别与身份:以《绝望主妇》为例

A Comparative Study on Lin Daiyu and Xue Baochai 外贸英文函电中委婉语的特点及应用研究 《黄鹤楼》五个英译本的语义等值研究

论莎士比亚《仲夏夜之梦》中的人文主义思想 目的论在英语儿歌翻译中的应用

分析《悲惨世界》中冉•阿让的人物形象 英语委婉语浅析

Cultural Differences and Translation Strategies 87 跨文化视角下动物寓意的对比及其习语的翻译策略 88 广告语篇的语用分析

反思《夜访吸血鬼》中的同性恋现象 90 论非言语交际行为与外语教师素质的关系 91 关于王尔德童话的研究 92 中西方文化面子观差异分析

从文化视角看汉英翻译中的语篇连贯性 94 从电影《阿甘正传》看二战后美国价值观 95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96 A Comparison of the English Color Terms 97 论《茶花女》中女主人公玛格丽特的女性魅力在男权主义下的体现 98 从精神分析学的角度论劳伦斯小说《查泰莱夫人的情人》 99 英语教育产业化对英语教育的影响

解析《麦田里的守望者》中霍尔顿的性格特征及其成因

大众文化视角下的另类古典小说-斯蒂芬妮•梅尔《暮光之城》之畅销解读 102 基于《生活大爆炸》研究合作原则的违反 103 跨文化商务谈判中的语用原则分析 104 从目的论看《红楼梦》中灯谜翻译 105 《乞力马扎罗山上的雪》中的生与死 106 《宠儿》中塞丝的性格特征分析 107 流行歌曲歌词中的英汉语码转换研究

从鹿鼎记和唐吉诃德的主要人物的较对比来比中西方侠文化 109 跨文化交际背景下英语禁忌语探析

On the Application of Polysystem Theory In the Two Versions of Hamlet 111 霍尔顿形象解读

关于英语谚语翻译的一些意见

Angel’s Face, Devil’s Heart—The Degeneration of Dorian Gray in The Picture of Dorian Gray 114 海明威的“冰山原则”与其短篇小说的人物对话 115 阿瑟·米勒《推销员之死》中小人物的悲剧之源 116 英语委婉语的认知分析

浅谈奥巴马演讲中的语用策略

英汉翻译中词汇空缺现象及翻译策略 119 论英语演讲开场的决定性因素和相关策略 120 公益广告中双关语的应用及其翻译 121

在英语口语教学中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 123 《愤怒的葡萄》中的圣经原型

社会变化对马克•吐温文学风格的贡献

The Influence of Westward Movement on American National Character 126 《绯闻少女》中的话语标记词研究

Jude the Obscure and Hardy’s World View

A Study of the Personality of Emily from A Rose for Emily 129 《傲慢与偏见》中女性意识的体现 130 华兹华斯自然观浅析

少儿英语学习中的情感因素分析

浅析简•奥斯丁在《傲慢与偏见》中的女性主义 133 全身反应教学法在儿童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134 清教思想在《失乐园》中的体现

Domestication and Foreignization in Idioms Translation 136 从礼貌原则看中英委婉语的差异 137 《呼啸山庄》的悲剧分析

八十年代以来汉语中英语外来语及翻译

女性主义翻译视角下《紫色》汉译本对比研究

从《篡夺》中看辛西娅奥兹克作品中的反偶像崇拜精神 141 小组合作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142 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角色扮演

从女性主义视角分析《纯真年代》中两位女主人公的不同爱情观 144 英文征婚广告和中文征婚广告所体现的文化差异 145 盖茨比的人物形象分析

语法翻译法视角下的中学生英语家教辅导 147 中西方婚姻观的差异

浅析英语广播新闻的语言特色

浅析《喜福会》中母女冲突的存在与消融 150 成人第二语言习得中的石化现象

151 On“Faithfulness, Expressiveness, Elegance” in Translation of Business Contract 152 跨文化视角下的中美社交礼仪的对比研究 153 高中英语任务型语法教学初探

154 从语用等效角度透析旅游景点名称英译 155 情感因素对英语教学的影响

156 浅析《了不起的盖茨比》中的主要人物性格

157 王尔德唯美主义对现代消费文化的启示--以《道林格雷的画像》为例 158 英汉亲昵称谓语的语用及认知对比研究 159 汉英谚语的语意对比

160 论托尼•莫里森《宠儿》的哥特式元素 161 Teleology, Religion and Contexts 162 论标示语汉英翻译中的等效问题 163 黑色幽默在《第条军规》中的运用 164 商务英语的词汇特征及翻译策略 165 浅谈美国职场上的性别歧视及其原因 166 英汉习语中隐喻的民族性及其翻译策略 167 从女性主义分析《红字》与《傲慢与偏见》 168 英汉亲属称呼语与中西家庭教育模式差异 169 《祝福》两种英译本对比研究

170 拒绝话语跨空间映射的认知解读—以商务洽商为例 171 《布罗迪小姐的青春》中的人物冲突分析 172 从冗余理论浅谈翻译技巧之增译法与减译法 173 浅析《飘》中的女性意识 174 Translation of English News 175 A Study of Angel Clare’s Multiple Personalities in Tess of the D’Urbervilles 176 公示语英译错误分析

177 《老人与海》中的系列意象探究 178 浅析隐喻在口译中的可译度 179 论《杀死一只知更鸟》中的象征

180 英汉语篇衔接手段对比研究——以《荷塘月色》英译本为例 181 《警察与赞美诗》与《二十年后》中的警察形象比较分析 182 浅析《远大前程》中皮普的个人抱负与自我完善 183 跨文化交际中文化负迁移的原因及其对策研究 184 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汉语新词的翻译

185 The Features of Classic-literature-based Movies Showed in Pride and Prejudice 186 Comparison of Color Words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 Culture 187 《喜福会》中母女关系浅析 188 中西谚语的文化比较研究 189 浅议英语广告的翻译

190 追求自由与理想的珍妮—从女性主义视角解读电影《阿甘正传》女主角 191 论英语谚语的翻译

192 从中英语言中的幽默表达看中西方思维差异

193 Pragmatic Empathy and Chinese-English Translation 194 从合作原则看卡尔登的性格特点

195 中英文姓名的文化内涵及其翻译的对比研究 196 《呼啸山庄》主人公希斯克利夫人物形象分析

197 高中英语听、说、读教学活动中写作融入模式的初探 198 爱伦坡《泄密的心》的恐怖效果 199 从文化角度看老友记的字幕翻译

以功能翻译理论视角看商贸翻译 篇3

关键词:商贸翻译 功能翻译 翻译标准

1.引言

纵观目前翻译界提出的商贸翻译标准,大多过于单一和笼统。比如,刘法公在《商贸汉英翻译专论》中提出商务翻译的标准是“忠实、通顺、统一”。彭萍在《商务文本翻译尺度的探讨》一文中提出的商务文本翻译必须做到(1)意思准确;(2)术语规范;(3)语气贴切。综上所述,商贸翻译不可能有一个统一的,指导一切商贸翻译实践的标准。这是由商贸翻译文本多样性和复杂性所决定的。因此,商贸翻译的标准也应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即不同文体的商贸翻译的功能和目的不尽相同,采用具体翻译标准和策略也不一样。

2.商贸翻译的标准多元化发展的理据

商贸翻译的现状,迫使我们从西方译论和我国大量的翻译实践中汲取精华和经验,形成指导商贸翻译的理论基础。功能翻译理论主要包括德国翻译学派的目的论、英国学者纽马克的文本功能分类说和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功能翻译理论要求译者应根据委托人的翻译要求和翻译活动的目的,结合文本的交际功能和译文读者的期盼,来决定源语文本信息的选择、翻译策略的运用以及译文的表现形式。

商贸翻译是一种以传递信息为主要目的、又注重信息传递的效果的实用型翻译。在商贸翻译的各类体裁中,绝大部分都可纳入功能翻译理论的“信息型”和“诱导型”文本范畴,译者更多地要考虑如何使译文传递的信息便于读者理解和接受,如何最大限度地实现译文的预期功能和目的。

由此可见,商贸翻译与功能翻译理论十分贴合,二者之间的确存在着某种内在联系和必然规律。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功能翻译理论不仅是商贸翻译在宏观策略上的指南针,还可为译者顺利采用不同文本的翻译策略进行实践提供可行性方法。

3.不同的商贸文体要求和功能采用不同的翻译标准和策略

根据商贸文体的特征和交际功能不同,对翻译标准的要求亦不同。以下从商贸翻译中 “信息型文本”和“呼唤型文本”这两种主要文本形式,结合实例探讨各自的具体翻译标准,来进一步说明商贸文本的翻译需要多元化。

3.1“信息型文本”-商贸公文翻译

对于“信息型”文本的翻译,信息的准确与真实是这类文本的功能核心。商贸翻译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内容精确”、“信息明确”和“语言通俗”(Reiss,2004:30)。

例如:本协议由双方各自全权代表在上述首签之日起亲自签订,一式两份,双方各执一份,各自具有同等效力。立此为证。

IN WITNESSWHEREBY, the parties hereto have caused their representatives, duly authorized for the purpose, to set their hands and seals to two copies of the agreement, both of which shall be authentic, on the day and year first above written, each party retaining a copy there of.

汉、英相比,会发现二者行文格式大不相同,译文完全以英语习惯行文用字,采用了“归化”的手法,多了不少原文没有的尺牍用语,却都是英语合同文本不可或缺的、带有鲜明“语域”特征的固定表达,与“信息型”文本的翻译要求刚好切合。

3.2“呼唤型文本”-企事业广告翻译

如何突出译文“呼唤”功能,常常需要译者对原文信息的内容的取舍做出合理的选择,具体表现在:1. 文化知识的差异要求对原文明示的信息和暗含的信息进行调整;2. 特有文化类型对文本的不同期待要求译文形式按的语文化语境和文体规范进行改写(Nord, 2001:63),使译文做到既有效传递信息,又让译文语言和文本形式符合译文的通用文体规范。

例如:新的世纪,总部将xxx定位于发展百年企业,争做“中国汽车美容养护第一品牌”写入公司的发展计划之中,计划三年内发展直营店300家、中心店300家、加盟店突破2000家,六年内冲进中国连锁百强行列,实现“有车就有施耐普”。

[ZZ(Z]让我们紧紧连锁起来,共同打造这一响亮的品牌。[ZZ)]

In the new century, based on the scheme laid down by the headquarters, xxx aims to develop into an enterprise to be well-established for century with a name-brand at the top of Chinese auto beauty and maintenance trade, planning to develop further 100 selling stores, 300 center stores and more than 2000 franchises within 3 years and determined to strive in 6 years into the 100 tops of China franchise. (口号略去)

(尾段省去)

汉语总是喜欢用大段的评述性话语或响亮的口号作为结尾(原文加底线句),语篇组合离不开“起、承、转、合”的汉语思维模式,译成英语时,大多可省去不译。例句译文打破原文结构,将原文5个平行并列的动词句合并为两个SV主干结构,逻辑主次分明,更合译文行文习惯。

4.结束语

无论是纽马克还是诺德,他们都将翻译和语言功能结合起来,注重文本功能在翻译中的作用,进一步说他们都将文本功能和翻译策略及方法结合起来,为商贸翻译在宏观策略和微观技巧上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充分的理据和具体可行途径,也为商贸翻译标准的多元化起到了“抛砖引玉”作用,有效地指导商贸翻译的具体实践操作。

参考文献:

[1]方梦之.我国的应用翻译:定位与学术研究[J].中国翻译,2003,(6).

[2]贾文波.文本类型的翻译策略导向[J].上海科技翻译,2004,(3).

[3] Newmark, Peter.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4] Reiss, Katharina.Translation Criticism: The Potentials & Limitations[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

功能视角 篇4

大量的语料库语言学研究表明, 自然语言输出的意义单位不是单词, 而是由若干个单词组成的组合 (下称为短语) , 短语是词项通过互选 (co-selection) 形成的搭配模式。语篇中短语的反复出现, 对塑造语篇的意义与实现语篇连贯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Hyland 2008) 。目前学界主要在语料库语言学的视角下研究大批量语篇中反复出现的短语, 何安平 (2014) 论述了语料库语言学视角下多种短语的形态、意义与功能, 然而, 在其他理论视角下研究短语的文献并不多见。本文试图在系统功能语言学的词汇衔接理论视角下研究短语的表意功能。本文首先阐述该理论视角下研究短语的理论支撑:衔接链的形成与互动, 然后分析由80篇新闻由过程与载体衔接链互动产生的短语的概念意义有多大的概率出现在读者撰写的摘要中, 旨在衡量它们的互动对塑造语篇大意的重要程度及探索句法与语义的互动关系。

2.词汇衔接理论视角下支撑短语研究的核心理念:衔接链的形成与互动

我们先了解词汇衔接理论 (见Halliday&Hasan 1976, 1985;Hasan 1984;Halliday&Matthiessen 1999, 2004, 2013;Hoey 1991) 视角下支撑短语研究的两个核心理念:衔接链的形成与互动。语篇的两个词项的意义存在以下任意一种关系时:同指 (co-reference, 如:a little girl-she) ;同一词项的语法变体 (如:leave-left) :同义 (如:leave-depart) :反义 (如:leave-arrive) ;上下义 (如:animal-dog) ;部分-整体 (如:branch-tree) , 它们就构成一条衔接链 (cohesive chain) , 衔接链纵向分析语篇的两个或以上词项意义的相同或相似性。另一核心理念为衔接链的互动横向分析不同衔接链的词项在句法层面上的语法关系, 两条衔接链互动的条件是至少有两对以上词项的及物性关系相同 (Halliday&Hasan 1985:91) 。例如:Halliday和Ha san (1985) 分析了例1文本的衔接链互动, 结果见图1。

例1: (见Halliday&Hasan 1985:72) :

1.Once upon a time there was a little girl.

2.and she went out for a walk,

3.and she saw a lovely little teddybear,

4.and so she took it home,

5.and when she got home she washed it,

6.and when she took it to bed with her she cuddled it,

7.and she fell straight to sleep,

8.and when she got up and combed it with a little wire brush the teddybear opened his eyes,

9.and started to speak to her,

10.and she had the teddybear for many many weeks and years,

11.and so when the teddybear got dirty she used to wash it,

12.and every time she brushed it it used to say some new words from a different country,

13.and that’s how she used to know how to speak English, Scottish, and all the rest.

图1:连接两条衔接链上的罗马数字代表它们的及物性关系, 字母i代表施动者-过程关系 (e.g.girl went) ;ii代表过程-受动者关系 (e.g.took teddybear) ;iii代表过程-地点关系 (e.g.got home) ;iv代表言语过程-说话内容关系 (e.g.said words) ;v代表修饰语-被修饰物关系 (e.g.lovely teddybear) 。

衔接链的形成与互动是两个互补的维度, 前者关注语篇的词汇衔接, 后者关注两条衔接链的词汇搭配关系。它们分别对应语料库语言学视角下短语的两个重要的属性:持续复现和词汇互选。根据何安平 (2014) , 语料库语言学视角下短语的持续复现属性指的是某个词项与若干个别的词项反复共现形成短语。该属性涉及分析组成短语的词项的形态或意义在语篇的复现, 这与衔接链的形成呼应。词汇互选的属性涉及分析共同组成短语的词项间的语法关系, 这与衔接链的互动呼应。

衔接链的互动产生意义相同或相似的短语集合。例如:图1 (a) 链的四个girl与 (g) 链的combed, brushed和两个washed之间都是施动者-过程的关系。它们构成的短语girl combed, girl brushed, girl washed组成女孩装扮玩具熊系列动作的集合。由衔接链互动产生的短语集合类似Hunston (2008) 论述的语义序列 (semantic sequence) , 即指两个或以上短语的型式可能不同但意义在某方面相似。

3.新闻语篇的过程与载体衔接链的互动对塑造语篇大意的重要程度研究

3.1研究问题

上面提到例1短文的衔接链互动对塑造它的意义与使其连贯都起着重要的作用。目前鲜有文献试图衡量或量化衔接链互动对塑造语篇大意的重要程度, 下面探讨新闻语篇由过程与载体衔接链互动产生的短语的概念意义有多大的概率出现在读者撰写的摘要中。本文关注过程与载体衔接链的互动, 是因为根据系统功能语言学的句法理论, 过程与载体共同组成小句的核心 (nucleus) (见Halliday 1994:163) 。小句的其他成分都与核心以某种方式关联, 如施动者 (agent) 是动作的发起者, 情形 (circumstance) 描述动作的时间、地点等。也就是说, 过程与载体的组合简略地表征小句表述的命题 (proposition) (见Li&Hoey 2014) 。

3.2分析的文本

本文分析了从Document Understanding Conferences中获取的80篇新闻和从事信息提取研究的专家们为它们撰写的摘要。Document Understanding Conferences是由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所 (National Institute of Standards and Technology) 组织的旨在促进文本摘要自动化 (automatic text summarization) 技术发展的年会。每年该会议都邀请全球从事文本摘要自动化研究的科研机构或团队参加其举办的大型文本摘要比赛, 要求与会者用他们开发的系统为组委会统一发放的文本自动生成摘要, 然后组委会用从事信息提取研究的专家们为这些文本撰写的摘要来评估与会者摘要的质量。该会议的介绍见http://duc.nist.gov/。每篇新闻有3个摘要, 分别由3位专家撰写, 每个摘要包含大约10个字。

3.3研究方法

第一步采用Hoey (1991) 的词汇衔接框架, 分析语篇的任意两个过程的意义是否重复。

第二步分析它们载体的意义是否重复。

Halliday (1994:165) 把各种类型过程的载体定义为:

物质过程:动作者 (中动语态) , 目标 (非中动语态)

行为过程: 行为者

心理过程: 感知者

言语过程: 讲话者 (中动语态) , 对象 (非中动语态)

归属类关系过程: 载体

识别类关系过程: 被识别者

存在过程: 存在物

载体的意义重复的条件是它们在语篇的语境中指代相同事物 (co-referentiality) 或同类事物 (co-classification, 见Halliday&Hasan 1985:74) 。

由于过程与载体的组合简略地表征小句表述的命题, 上述两个步骤主要分析语篇的两个命题的意义是否重复。

第三步把新闻的重复命题分在同一组, 并统计所有命题的频率。完成这一步后, 表述相同或同类概念意义的命题被分在同一组, 而表述不同类概念意义的命题被分在不同组。

第四步分析新闻中哪些复现命题的意义也出现在读者撰写的摘要中。新闻命题的意义出现在摘要中的条件是它的过程和载体分别与摘要某命题的过程和载体的意义重复。Li和Hoey (2014:93) 给出分析新闻命题的过程是否与摘要命题的过程重复的方法, 它们的载体的意义重复的条件是在新闻的语境指代相同或同类事物。

第五步区分新闻的重要和次要命题。由于每篇新闻有3个摘要, 因此如果新闻某命题的意义出现在两个或以上摘要中, 那么它是重要命题。相反, 如果它的意义只出现在其中一个或没有出现在任何摘要中, 那么它是次要命题。

第六步 (最后一步) 把新闻按照下面的方法归类:

第一类 (category1) :新闻中只有频率 (并列) 最高的命题是重要命题。

第二类 (category 2) :新闻中除了频率 (并列) 最高的命题外, 还有其他命题也是重要命题。

第三类 (category 3) :新闻中频率 (并列) 最高的命题不是而其他命题是重要命题。

第四类 (category 4) :新闻中没有一个重复出现的命题是重要命题。也就是说, 表述新闻主旨大意的重要命题在新闻只出现一次。

3.4结果与讨论

图2给出各类别包含新闻的数量及占总数的比例 (C代表Category) 。

下面讨论新闻由过程与载体衔接链频繁互动产生的短语的意义出现在摘要中的概率。图2显示C1和C2的新闻 (占总数的54%) 的最高频过程与载体组合的意义都是它们的重要命题, 这表明新闻的最高频过程与载体组合的意义大约有54%的概率是它们的重要命题。C2和C3中20%的新闻的第二高频过程与载体组合的意义是它们的重要命题, 也就是说, 新闻的第二高频过程与载体组合的意义大约有20%的概率是它们的重要命题。因此, 新闻的过程与载体衔接链互动频数位居前二的短语的意义大约有74%的概率是它们的重要命题, 凸显它们的频繁互动对塑造语篇大意的重要性。

本研究有两个重要的结论, 首先, 语篇的词汇衔接与语篇的大意有关联。大量的语料库语言学研究 (如Scott&Tribble 2006;Stubbs 2010) 表明, 对比参照语料库后语篇中频数显著的实词是语篇内容的标记 (aboutness indicators) , 它们在语篇的复现形成词汇衔接。Hoey (1991) 的理论是支撑上述观点的又一有力论据。他分析语篇的任意两个句子的词汇衔接, 并定义如果它们有三对或以上词汇存在某种重复关系, 那么这对句子就相互粘结 (bond) 。Hoey指出某一句子与其他句子粘结的数量与它对语篇大意的重要性相关。与众多其他句子粘结的句子通常是表达语篇大意的重要句子, 相反, 与少数其他句子粘结的句子是边缘句子, 它们通常不包含语篇大意的重要信息, 而类似连接词起着连接上下文的作用。此外, 与众多其他句子粘结的句子通常组成连贯、通顺的短文, 而且短文能够概括语篇的主旨大意 (Hoey 1991) 。

此外, 由过程与载体衔接链频繁互动产生的短语的意义对塑造语篇大意起着重要的作用, 这与语料库语言学相关研究的结论吻合。Sinclair (2005) , Warren (2010) 和Milizia (2010) 等人在语料库语言学视角下研究短语的表意功能, 他们发现对比参照语料库频数显著的由实词组成的短语凸显语篇的大意。此外, Marco (2000) , Nelson (2006) 和吕桂、何安平 (2014) 等指出关键词与它们周边搭配词的语义关联揭示语篇的本质属性。本文与这些研究的结果都表明语篇中频数显著的实词与它们周边词的搭配模式与语篇的大意密切相关。

4.结语

功能视角 篇5

关键词:质量信息;农产品;包装策略;

“民以食为天”, 农业的基本功能就是为人类提供赖以生存的食物。随着人口增长、特别是由于收入增长、消费层次提升, 人们对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的要求将会更高更严, 从过去满足于吃饱, 到现在追求安全、健康、营养、美味。农业生产经营者、农业管理部门需顺应消费需求的转变, 提供种类多、数量足、质量好、安全可靠的农产品。

农产品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农产品只包括初级农产品, 是指以动植物为生产对象所产出的产品, 如动物类中的畜、奶、肉蛋产品及其副产品;植物类中的农田作物、蔬菜、水果、林木产品、花卉、中药等。广义农产品包括初级农产品与农业初加工品, 如食用油、消毒奶、醋、酒等。本研究述及的农产品是指广义的农产品。

由于农业生产的特殊性, 农产品品质的形成与鉴别也有其特殊性, 如何将优良农产品品质信息传达给消费者并能获得消费者的信任, 是目前农产品营销中值得关注的问题之一。农产品质量的特殊性

农业生产需要适当的土、水、肥、气等自然条件与环境因素, 相应地, 不同的自然条件与环境因素, 加上人类的劳动, 孕育出不同的农产品及不同的品质特性, 所谓“橘生淮南则为橘, 橘生淮北则为枳”, 就是对此特性所作的直观、生动的描述。也正基于此, 在我国广袤的土地上, 孕育出丰富的地方特产, 如杭州龙井茶、阳澄湖大闸蟹、库尔勒香梨, 皆因其独特的自然地理、气候条件等因素, 在同类产品中品质优异、名扬四方, 获“地理标志产品”及证明商标。但总体而言, 农产品质量的差异性却不是显性的, 人们往往很难根据农产品的外在特征以准确判断其质量水平。如果将正宗龙井茶与普通的同品种绿茶摆在一起, 或许只有茶叶专家能慧眼识真品, 非专业人士是很难加以区分的。而且, 仅从外观而论还可能出现误判, 有些品相好的农产品, 其质量、安全性可能会低于品相差的, 比如施用膨大剂的猕猴桃, 果实饱满, 品相远胜于未施用膨大剂的猕猴桃, 但其味道则远不如后者, 且安全性也令人担忧。

作为普通消费者在购买农产品的过程中, 对于农产品质量与安全方面的信息是不足的, 与农产品供应者形成信息不对称状态, 处于信息弱势方, 即使有丰富购买经验的消费者, 对于农产品的真实质量情况大多也是“只知其一, 未知其二”。农产品供应者更清楚农产品的质量水平和安全状况, 处于信息的强势方。另一方面, 某些不良企业会针对消费者的所谓经验或消费偏好, 在产品生产过程中掺杂使假、以次充好, 蒙骗消费者, 比如“苏丹红”事件。红彤彤的咸鸭蛋黄, 是在饲料中违规添加“苏丹红”色素人为造成的。这给食品安全敲响警钟, 也给农产品质量评判提出了难题。农产品包装的现状与问题

一般地, 包装可分为3个层次, 一是内包装, 即直接接触产品的包装, 如酒瓶;二是中包装, 内包装之外的一层包装物, 用以保护内包装, 当产品被消费时中包装会被丢弃;三是外包装, 也称运输包装, 用以产品的储运和辨认, 保护产品在储运销过程中免受自然或人为的损坏。此外, 标签也是包装的一部分。内包装与中包装是购买者接触最多的包装, 通过包装的色彩、造型、图片与文字等信息对购买者产生影响。合适的包装将有助于产品的销售, 所以, 这2个层次的包装也可称为销售包装。以购买者的视角, 我国农产品销售渠道主要包括三大类, 农贸市场、超市、网络。在现阶段, 农贸市场、超市是农产品销售的主要渠道。但无论是农贸市场还是超市, 农产品包装仍处于低水平、不规范的状态, 特别在农产品质量信息传达方面都存在有待改进之处。

2.1 农产品包装程度低

从运输包装看, 大多数的农产品是易腐烂变质的生鲜产品, 如果包装不当, 极易造成质量下降而遭受损失甚至完全失去经济价值。例如, 广西出口新加坡的价值2万多美元的水果从乐平启运, 经广东黄埔港直接装入集装箱冷冻。因急于完成第一批出口东盟的水果贸易, 只对鲜果作了简易包装, 未作冷藏运输之前所需的真空包装、打蜡处理, 致使鲜果冻伤、表皮变色变形。不仅未获得预期经济效益, 新加坡还暂缓从广西进口农产品, 导致出口市场收缩[1]。从销售包装看, 农贸市场销售的初级农产品绝大多数没有包装, 也没有标志。购买者需与销售者口头交流得知产品价格、产地等信息, 也只能通过眼观、手触以感知农产品的质量。超市售卖的农产品, 其包装程度明显高于农贸市场, 但也存在信息传达不充分、标志不规范的问题。

2.2 农产品质量信息的传达不充分

在一些规模较大的农产品批发市场, 农产品的信息标示也不完整, 一般只有品名、价格等内容, 缺少农产品质量方面的信息。超市销售的散货初级农产品都有标签, 表明品名、产地、单价。有的农产品则经过简易包装, 其标签的内容更为丰富, 包括品名、产地、生产日期(包装日期)、保质期、单价、质量、总价等, 但仍然不完整, 比如生产者信息是模糊的。以扬州某大型超市某一阶段散货初级农产品销售区为例, 花椰菜的产地是云南昆明、黄秋葵的产地是浙江嘉兴、黄瓜的产地是山东寿光。这些仅是产地信息, 具体的生产经营者的名称、地址、联系电话则无从得知, 农产品的质量等级等信息则大多未予标注。

2.3 农产品包装设计缺乏吸引力

目前我国市场上有包装的农产品多数是初加工品, 但包装设计水平比较低, 对消费者的吸引力不足, 影响农产品的销售[2]。比如, 外在包装与内在产品相脱节, 包装形象不能体现内在产品质量与档次, 好产品卖不出高价格;包装设计缺少环保理念, 大量使用难以降解的合成化学材料, 过度包装, 有违绿色、生态的消费理念;一些地域特色浓郁的农产品, 包装设计缺乏文化元素, 仍停留在对产品的功能、使用与保存方法等的介绍, 没有新奇、独特之处。基于质量传达功能的农产品包装策略

总体而言, 我国农产品包装中质量信息的标示存在不全面、不完整、不规范的问题, 从而加剧了消费者的信息弱势者的地位, 不利于产品质量的提升, 阻碍了农产品市场的健康发展。因为消费者缺乏农产品质量信息, 难以判断农产品质量的高低, 花高价未必能购买到优质农产品。为了规避这种风险, 消费者倾向于以平均质量水平作为付费的标准, 这对于优质农产品是极为不利的, 其高出平均质量水平的那部分投入将得不到补偿。于是优质农产品的提供者迫于市场价格的压力, 会减少要素投入, 提供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水平下的低质农产品, 从而导致整个农产品市场平均质量下降。这又会强化消费者关于农产品质量低下的认识, 进一步降低农产品的购买支付意愿。市场逆淘汰的结果将导致农产品质量的普遍下降, 出现“柠檬市场”。这种因信息不对称而产生的后果, 对消费者、农产品的生产经营者都是不利的。

要解决农产品交易中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必须借助一定的载体, 充分传达农产品的质量信息。农产品包装从最初保护产品的基本功能, 演变到现在的产品价值提升、信息传播载体等多种功能。农业生产经营者应全面认识包装的多重功能, 并将其作为质量信息传达的重要载体。

3.1 以优良包装体现农产品质量与价值

农产品包装最基本的功能是保护产品实体免受运输、贮存、销售等环节带来的损害。长距离运输、长时间保鲜对于易腐、易碎的农产品而言无疑有很多难题。正是科技进步以及现代包装、物流技术的发展, 农产品的流通距离越来越远, 保鲜、储存时间也越来越长。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 农产品的销售距离从产区扩散至全国乃至走出国门。良好的包装不仅保护了农产品, 还能使农产品保值增值, 使优质农产品体现其应有的价值。相反, 因包装不良导致产品变质、损坏, 则严重影响产品形象, 给人以质量低劣、价值低下的印象, 阻碍农产品的销售与价值的实现。所以“货卖一张皮”成为商界的俗语流传至今, 但也要避免“金玉其外, 败絮其中”的做法。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内外兼顾, 优质的货品加上优良的包装, 犹如红花配绿叶, 相得益彰。包装体现了产品的质量与价值, 产品的质量与价值则为包装提供了充足的底蕴。

3.2 充分发挥农产品包装的信息传达功能

包装也是商品信息的重要载体, 是产品自我推销的有力工具, 被称为“沉默的推销员”。面对琳琅满目的商品, 消费者对商品的第一印象大多来自于包装, 再进一步根据包装所载示的信息作出是否购买的决策。

作为信息的重要载体, 农产品包装可从消费者的视角出发, 将必须公布的信息、消费者希望知道的信息在包装载体上得以发布。目前, 我国瓜果的消费量逐渐攀升, 但很少有关于瓜果的食用方法介绍, 特别是一些新品种, 人们初次看到时大多不知其为何物, 甚至不知其如何食用。不同的瓜果有其适宜食用的人群, 以及最佳食用的的时段, 也可能存在不适宜食用的人群。另外, 产地环境、生产过程、联系地址与电话、企业网站, 这些消费者关注的信息都可以在包装上标示。由于贸易范围的扩展、物流技术的提高, 人们可以接触到很多来自外地、外国的新品种瓜果, 人们虽能品尝到果实, 但可能不知道它是长在树上还是长在地面上(是木本还是草本植物)。如果能将瓜果的生长过程、花叶果的形态、功效、食用方法等以科普的方式作出介绍, 既能增进消费者对产品的认识, 也能拉近消费者与产品的距离, 无疑会扩大产品的销路。即使是散装农产品也可以作适当的包装处理, 以更佳的品相吸引购买者。以美国的“新奇士”橙为例, 其口感、味道与国产脐橙相比也不过如此, 但因为果体匀称, 个头均匀, 打蜡处理后色泽光亮, 加贴小标志, 卖相上胜人一筹, 因而在我国市场占有一席之地。借助现代网络技术与智能终端, 农产品包装已开始引入二维码技术, 通过扫描二维码, 农产品从田间到餐桌的一系列信息都可呈现于消费者眼前, 让消费者放心购买、安心消费。

3.3 将农产品质量认证标志作为包装设计的亮点

我国农产品质量认证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农业部实施的绿色食品认证。绿色食品是为了应对“石油农业”的弊端, 限制化学品在农业中的投入, 保护生态环境, 开发的无污染、安全、有营养的食品。2001年, 农业部提出了无公害农产品的概念, 并组织实施“无公害食品行动计划”, 2003年实现全国统一的无公害农产品认证。20世纪90年代后期, 国内一些机构引入国外有机食品标准, 实施了有机食品认证。

地理标志也称地理标记, 是一种特殊的商业标志。根据我国商标法的规定, 地理标志“是指标示某商品来源于某地区, 该商品的特定质量、信誉或者其他特征, 主要由该地区的自然因素或者人文因素所决定的标志”[3]。农业部2007年颁布的《农产品地理标志管理办法》规定, 农产品地理标志是指标示农产品来源于特定地域, 产品品质和相关特征主要取决于自然生态环境和历史人文因素, 并以地域名称冠名的特有农产品标志。

“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及地理标志产品”统称为“三品一标”, 是我国农产品质量认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上述有关认证的农产品, 则标志着其质量达到相应的标准, 并且依靠质量监控体系能长期、稳定地保持其质量水平。“三品一标”认证在很大程度上是以政府的信用为背书的, 具有很高的公信力。生产经营者要获得相关标志的使用权, 必须经过严格的审查、认证程序, 并接受常规的质量监督、标志管理, 以确保这些标志的信誉度和消费者权益。农业部关于《农产品包装和标志管理办法》明确规定, “销售获得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等质量标志使用权的农产品, 应当标注相应标志和发证机构”。由于多种原因, 农产品包装使用质量认证标志的效果并未完全显现。例如, 有关标志的位置不显眼、面积较小、印刷不够清晰与精美, 给消费者的视觉感染力较弱, 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质量认证标志对产品质量的表达能力及对消费者购买决策的影响力。因此, 拥有相关质量认证标志使用权的生产经营单位, 在农产品包装上需精心设计, 通过质量认证标志充分传达农产品质量信息。

3.4 农产品包装应与品牌产生协同效果

品牌由名称与标志组成, 用以指示产品或服务的提供者, 便于消费者认牌购买。消费者根据对某一品牌的消费体验, 对产品以及产品提供者形成自己的认识与评判, 并影响到以后的购买选择。体验良好, 会导致重复购买并将此良好体验传播出去, 有利于提升这一品牌的知名度、美誉度。因此, 良好的品牌形象就是对产品质量的保证。

品牌与包装是产品整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们之间具有共生共荣的依存关系。包装是进行品牌推广的重要手段, 品牌标志又是包装设计的点睛之笔。农业生产经营者应实施品牌营销策略, 以品牌为着力点进行宣传、推广, 方便消费者认牌购买, 逐步积累品牌知名度、美誉度, 提高产品竞争力。产品包装则是品牌宣传与推广的媒介之一, 品牌标志在包装设计中应予以重点考虑。由于消费者对品牌标志的注意时间很短, 且大多为无意识注意, 所以品牌标志在包装中的位置布局、面积大小、色彩等方面都是值得关注的。品牌名称要易读、易记, 品牌标志要简洁明快, 若与产品之间能产生良好的联想则更容易记忆, 也更容易被消费者接受。

3.5 农产品包装结合文化元素以提升产品形象

农业是文化之源, 中国人热衷的餐饮文化、休闲文化、养生文化, 都与农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以茶文化为例, 有学者将其分为四大类。一是历史遗迹类:历史上与茶叶生产与消费有关的遗存;二是技术工具类:生产茶叶的技艺与工具;三是文学艺术类:与茶叶有关的诗词书画等文学艺术作品;四是民俗宗教类:有关茶叶的风俗习惯、宗教礼仪与传统等[4]。我国幅员辽阔, 地域文化丰富多彩, 民间传说、历史遗迹、生产工具与工艺、文学艺术、民俗习惯、宗教传统等, 从中可以挖掘出农产品包装的文化设计元素, 并与现代风尚相融合, 让传统文化焕发新的活力。对健康、养生的追求是消费文化的主题之一, 因此, 农产品包装可围绕健康与养生因素加以设计[5]。旅游也是方兴未艾的消费热点, 农业既是旅游的一大领域, 同时又是旅游产品的主要提供方, 当农产品与旅游相结合时, 尤其需要注入当地的文化因素。地理标志本身就已具备一定的地域文化因素, 即地理标志中的人文因素, 因此, 地理标志产品包装应有更深厚的文化印记。

农产品所蕴含的文化内涵通过包装加以传达, 赋予实体产品以无形的、文化的气韵, 强化了农产品的品质内涵, 于无形中提升农产品的形象与档次。例如, “安吉白茶”是我国的名茶之一, 也是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其中一款注册商标为“极白”的安吉白茶让消费者印象更为深刻, “极白”两字似乎暗示这是白茶之极品, 包装以白色为底色, 配以古朴的黑色字体和一位禅师图案, 尽现中国茶文化的悠远历史与文化气息, 在众多的茶叶品牌中脱颖而出, 受到消费者的喜爱。

3.6 体现生态、绿色、环保的消费理念

农产品包装要体现生态、绿色、环保的理念, 这是农业的自然属性所决定的, 与农产品有着天然的联系。农业具有自然再生产的特点, 其生产过程离不开自然环境与条件, 同时, 农业生产过程也会对自然产生影响。如果人们遵循自然规律、以维护生态环境为原则, 农业生产过程则是有益于自然的, 反之则是有害的。农产品既是劳动的成果, 也是自然的结晶。健康、生态、绿色、环保的消费理念已普遍为人们所接受与实践, 消费者希望购买有益健康的、生长于良好自然环境条件下的绿色生态农产品。因此, 农产品包装必须传达生态、绿色、环保理念。为了强化这些理念, 包装也要做到生态、绿色、环保, 比如尽量采用天然的、可降解的包装材料, 包装要简约, 不要过度包装, 包装设计要清新、淡雅。由内而外传达出农产品与生俱来的自然之韵, 契合人们回归自然、返璞归真的消费意愿。

参考文献

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的字幕翻译 篇6

【关键词】字幕翻译 字幕特点 功能对等理论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也不断增多。影视作品作为文化交流中的重要环节。除了美国电视剧,韩国电视剧之外,越来越多的西班牙语影视作品进入中国,逐渐成为中国与西班牙语国家文化交流的桥梁。而目前,国内引入西班牙语影视作品数量相对较少,影片译制体系尚不成熟。大多数影视作品是通过字幕翻译的形式译制的。字幕翻译成为主要的译制方法。但能够指导字幕翻译的理论却很少,可供参考的资料屈指可数。因此,本文以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为指导,以人人字幕组译制的西班牙电视剧《伊莎贝尔》为例,探讨功能对等理论在字幕翻译中的应用。

一、字幕翻译的定义及特点

字幕翻译的定义有很多种,但本文中仅限于讨论语际字幕也叫作译入语字幕的翻译。李运星教授认为“在保留影视原声的情况下,将源语译为目的语叠印在屏幕下方的文字,即通常所说的字幕翻译”。由此可见,影视作品是集视觉听觉于一体的大众艺术形式。字幕并不是观众在观看影视作品过程中需要欣赏的全部内容。因此,与其它翻译形式相比,字幕翻译也有自己的独特之处。

首先,字幕翻译中需包含文化元素。每种语言都有自己的特点。一种语言不可能和另一种语言完全对等,包含在语言中的文化元素也不尽相同。而影视作品最突出的特点之一就是其中包含文化元素。影视字幕在帮助观众理解外文作品的同时,也为观众呈现了色彩斑斓的外国文化。

其次,字幕翻译中应采用通俗词语。影视作品作为一种大众艺术,所涉及的受众范围广,社会阶层多。而因此语言要通俗易懂,要符合大众的语言习惯。

第三,字幕翻译在时间和空间上受到限制。从李运星教授对字幕翻译的定义可以字幕必然受到屏幕大小的限制。字幕翻译需要简洁凝练且与观众的阅读速度同步。如果字幕过长或意思晦涩,那么将影响观众对于影片的欣赏。

二、功能对等理论及其在电视剧《伊莎贝尔》中应用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语言学家,翻译学家尤金·A·奈达提出了功能对等理论。奈达认为翻译是指,“从语义到语体在译语中用最切近而又最自然的对等语再现原文信息”。功能对等理论将译文读者对译文的反应作为评价翻译质量的标准,并强调翻译应不仅仅是字词的翻译,也应在语义、语体、文化等方面实现对等。

1.语义对等。简单来说,语义就是语言所表达的内容。但人们说话的目的不仅仅是要传递信息,往往还需要表达其它的情感。这些感情往往会通过手势,动作,面部表情等途径传递出来。因此,在字幕翻译过程中,译者在语义的选择上要谨慎。

① Ordenad a vuestro lacayo que salga.

让你的小跟班出去。

Lacayo 一词有两重意思一是随身侍从,二是含有贬义的走卒、走狗的意思。该句子出自关系剑拔弩张的帕切科和西班牙国王恩里克的对话。显然,在这个句子中使用“侍卫”不符合对话的情景,使用“走狗”一词又不符合帕切科侯爵的身份。而“小跟班”一词既体现了帕切科不恭敬的态度又维护了他侯爵身份从而达到了语义层面的对等。

2.语体对等。奈达认为在翻译中内容居于第一位而语体则居于第二位。在翻译中,我们不能错把说明文当成应用文对待,也不能把散文当做诗歌对待。由此可见,在字幕翻译中,把握人物性格,身份,从而实现语体对等也是非常重要的。

②-Tengo ordénes de no dejar a pasar a nadie Alteza.

卑职奉命不得让任何人入内, 公主殿下

这句话选自伊莎贝尔和侍卫的对话。伊莎贝尔作为西班牙的公主,身份地位要比普通侍卫高出许多。但在原文中并没有出现可以表示地位高低的词语,所以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加入了 “卑职”、“奉命”等词语,用来表明两者身份地位的不同,让观众一目了然。从而达到了译文与原文语体上的对等。

3.文化对等。前文中我们已经提到过,一种语言的背后是一种文化。如果源语同译入语的文化背景相差较小,则翻译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就少,反之,则困难较多。而西班牙语和汉语正属于后一种情况。在西班牙电视剧《伊莎贝尔》的翻译中,应用了大量的成语、俗语、或是谚语。这不仅使得译文通俗易懂,也在文化层面上与源语达到了对等。

③Cuatro ojos ven más que dos.

人多力量大

“Cuatro ojos ven más que dos”是西班牙语中的一句谚语,直译为“四只眼睛看到的比两只眼睛要多”。如采用忠于原文的直译,就会显得过于笨拙,且不易懂。译者使用中国谚语“人多力量大”完整表达了原文的意思,且达到了文化层面的对等。

综上所述,功能对等理论以译文读者的反应为标准,强调要在语义,语体文化等方面的对等。这使得译者在字幕翻译过程中能够综合考虑等多方面的内容使译文更加顺畅易懂。功能对等理论为字幕翻译提供了很好的指导。

参考文献:

[1]李运兴.字幕翻译的策略[J].中国翻译,2001(04).

[2]钱绍昌.影视翻译一翻译园地中愈来愈重要的领域[J].中国翻译,2000.(1):61-63.

功能视角 篇7

关键词:智慧社区,市场主体,行政主体,应用主体

结构与功能, 最初是生物学研究的概念。一些社会学家逐渐将其纳入社会科学研究中, 形成了结构功能主义这样一个西方社会学中的重要的思想派别和结构功能主义的研究方法, 这一研究方法在社会科学领域的奠基人是包括英国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德国社会学家韦伯、美国社会学家帕森斯和以色列社会学家艾森施塔特等人, 帕森斯是结构功能主义者中的代表人物, 认为现代社会组织产生功能分化, 由经济、政治、社会共同体和文化意义上的模式托管系统分别执行适应 (adaptation) 、目标达成 (goal attainment) 、整合 (integration) 和模式维持 (latent pattern maintenance) 四大功能, 形成了“AGIL分析模式”。这样社会就是由不同的结构—功能层面组成并发挥各自功能的系统并实现协调发展。结构功能主义的研究方法对于人们理解社会事实和解说社会事实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论和研究视角。本文通过借助结构功能主义的方法论来深入研究智慧社区问题。截至2015年9月, 全国95%的副省级以上城市、76%的地级以上城市, 总计约500多个城市提出或在建智慧城市 (占世界智慧城市创建总数的一半以上) , [1]覆盖东、中、西部地区, 发达地区的县、乡镇甚至都参与其中。智慧社区建设和智慧城市建设一样越发引起人们的关注。智慧社区就是充分借助现代网络通信技术, 以社区为载体, 以社区居民为服务对象, 以提高居民幸福感为目的, 通过建立智能服务平台, 以实现社区智慧管理、智慧服务的一种新型社区服务模式。[2]

一、智慧社区的结构

按照阿尔蒙德的观点, 结构是由相互作用的角色组成, 一个角色就是一种规则化的行为模式。角色和结构是可观察的行为, 行为者的作为深受他们自己所担当的角色的影响。描述一种结构就就是说明各种角色之间的联系, 每种角色都在其自己的位置上, 按照一定的方式行事。从智慧社区的概念可以看出, 智慧社区的任务主要是智慧管理和智慧服务两个部分, 目的是要更大限度的满足社区居民对生产和生活的需求, 使人们生活环境更优化, 在整个建设过程中, 需要社会的各方面力量的参与。智慧社区建设的角色主要包括以下几类:行政主体, 承担顶层设计及规划功能。智慧社区建设是在智慧城市建设逐步推进的过程中从概念走向实践的, 自然是智慧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智慧社区的服务功能, 需要利用有线、无线及云计算等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和手段, 需要有较强的硬件设施和智慧居民。具体讲, 行政主体承担以下角色功能:首先是智慧社区建设的发起者及推动者。提升城市总体经济实力并改善硬件条件、整合社区各类服务资源, 需要行政主体合理设计和统一规划, 承担着改善公共基础设施、购买市场主体智慧服务类产品及服务并推广的职责。其次是智慧社区服务的购买者。行政主体负责设计既要通过智慧社区为居民提供何种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 还要和市场主体进行协调、谈判, 形成合作伙伴关系并购买市场主体提供的市场化的技术产品和公共服务。复次是智慧社区实践的支持者。行政主体需要为应用主体 (尤其是社区和社区非营利组织) 提供政策支持, 其中包括法律、财政上支持, 并搭建社区智能服务平台, 综合协调并实现社区公共服务、社区综合管理、社区应用服务和社区商务服务。市场主体。智慧社区建设离不开新一代信息技术如物联网、云计算等等, 将其运用于智慧社区运行管理与服务平台是市场主体需要完成的任务, 因此市场主体在智慧社区建设过程中主要扮演技术研发、产品设计的关键角色, 为智慧社区建设提供技术支持。社区中的信息管理平台、社区公共服务平台及社区商务服务平台的开发和设计将由市场中带有“理性经济人”角色的软件开发公司及通讯企业完成。应用主体。应用主体是智慧社区建设中的受益者, 是基础设施和各类服务平台的使用者, 主要涵盖着社区、社会组织和家庭。智慧社区建设需要有各类应用主体的使用配合才能真正付诸实践, 智慧家庭需要配备终端系统、智慧社区及社区社会组织需要搭建各类信息服务与管理平台。以居委会为代表的社区自治机构负责寻求行政主体的政策支持与市场主体的技术支持, 实现社区有限自治, 实现智慧社区政务、智慧治安的目的, 并与社区非营利组织一起为居民提供智慧民生服务, 还要负责维护虚拟服务平台及为居民提供实体服务。

可以说, 智慧社区建设是实现社会治理的重要环节, 智慧社区结构是通过整个社会中的各类主体及社区中的各个主体相互配合、相互作用实现的, 主要目的是为了改善民生、实现可持续发展。智慧社区结构图如下:

二、智慧社区结构的功能分析

在结构功能分析模式中, 社会结构和社会整体是结构功能主义者的基本分析单位, 维持社会系统存在并运行的各种机制、组成系统的各个要素间的关系和功能是重点的关注对象。从这个分析模式出发, 本文重点对智慧社区的体系和过程功能两面着手:

(一) 智慧社区的体系功能

智慧社区的体系功能层次涉及的是有效维持智慧社区的运行。智慧社区的主要功能图2所示, 主要涉及到两个方面的功能, 一是智慧社区服务, 二是智慧社区管理。其中包括培育智慧社区人群、实现智慧社区设施应用、形成智慧社区社会资本。智慧人群是智慧社区建设的核心, 是保证智慧社区有效运行的前提, 具体可以从形成全社会对智慧社区的广泛认同, 提高专业技术人员的智力支撑力度及社区管理人员和居民良好的信息技术和设备的使用技能着手。

(二) 智慧社区的过程功能

过程层次是输入通过转换变成输出的过程, 包括利益表达、利益综合、政策制定和政策实施几个功能。智慧社区的过程功能主要体现以下三个方面:首先, 汇集民意。在智慧社区建设过程中, 了解居民需求类似戴维·伊斯顿所讲的要求的输入, 汇集民意是把居民的各种要求转变成政策选择的前提, 这是智慧社区建设的根本目的和基础。其次, 动员社区居民。在智慧社区建设实践过程中着重强调的是政府的行政和服务功能, 忽视了居民的意见、需求及主观能动性。最后, 信息反馈。智慧社区对搜集民意、采集信息等方面将发挥更大的功能。不仅还可以通过智慧社区对行政主体在政策制定方面提供建议, 在政策实施方面提供有力地配合并及时提供反馈意见。

三、智慧社区结构功能主义分析的启示

首先, 建设智慧社区要将社区结构与数字化有机结合。社区作为承载人们日常生活的聚集区并不具备独立的构建数字化社区的能力, 而智慧社区以“云”的概念作为建设理念, 以搭建提供服务的云平台作为运行模式, 要求智慧社区的结构应由行政主体、市场主体和应用主体三类角色的相互作用形成。其次, 为保证智慧社区更好的发挥其功能, 需要构建智慧社区建设的保障体系。主要从强化组织保障——确保智慧社区建设的顶层设计和政策指导以及重新设计社区的管理机构和组织构架两个方面入手;强化智慧社区建设的法律保障——制定规范智慧社区建设的法规及创建良好的法制环境;加强智慧人才保障——注意开发人才、管理人才和应用人才队伍建设;确保资金保障, 可以探索建立国家专项智慧社区建设资金, 可以从共赢的角度出发吸引企业投资智慧社区建设。

参考文献

[1]“十三五”智慧城市建设应着眼服务城市管理与社会治理创新[EB/OL].http://news.xinhuanet.com/info/2016-05/03/c_135330891.htm.

认知视角下诗歌隐喻的功能研究 篇8

随着当代认知语言学的发展, 隐喻不再仅仅被视为蛋糕上的奶油, 文学的“美化剂”, 更主要是一种认知思维方式, 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话语方式和技巧。隐喻的表现形式是语言, 对不同文本中隐喻的特点和功能进行讨论既有助于我们加深对隐喻本质特征的认识, 同时也为文本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本文主要研究隐喻在诗歌文体中的特点及功能, 以加深对隐喻的认知, 拓宽对诗歌的研究视角, 从而提高诗歌创作、阅读与鉴赏能力。

1、隐喻与诗歌

奥尔特加.卡塞特 (Ortega Y Gasset) 说:“诗歌就是隐喻。”诗人的任务是从读者习惯的语境中取出某些熟悉的事物或事件, 以一种似乎它们第一次被人看到的方式表现出来, 从而使人们对世界有高度的认识。诗人笔下的意象把我们熟知的事物从一个新的角度揭示出来, 使我们在获得美感享受的同时, 也充实了我们对事物的认识。隐喻所具有的认知功能正好满足了“诗言志”的要求 (转引自束定芳, 2000:120) 。诗歌中充满了隐喻, 因而诗歌被称为“隐喻式语言”。隐喻是构成诗歌的核心要素, 诗歌都是隐喻性的, 而单个的隐喻则是一首微型诗篇 (严世清, 1999:vii) 。隐喻可以使诗歌的符号表征从清晰到模糊, 由具体到抽象, 或由抽象到具体, 化单调为灵活, 化简单为复杂, 或化复杂为简单。成功的诗歌隐喻能使人赏心悦目, 回味无穷。因此, 从认知的角度看, 一个隐喻就是一首小诗, 而一首长诗就是一个巨大的、连续的、扩展的隐喻网络。有诗的地方就有隐喻, 没有隐喻就没有诗歌, 隐喻是诗歌的家园, 是诗歌的实质和内涵。

2、诗歌隐喻的特点

2.1 创造性

创造性是诗歌隐喻的核心和基础。从哲学的角度来说, 宇宙万物彼此联系, 这是隐喻得以存在的理据。诗人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联想能力, 能直觉到这些关系, 通过个体思维的努力, 将其隐喻化并作隐喻表述。

2.2 模糊性

诗歌隐喻的模糊性主要指的是隐喻意义的理解对语境的依赖性。诗歌话语贵在含蓄, 诗歌话语表达的是一件事, 而揭示的却是另一件事。诗人在运用隐喻时,

其能指和所指之间产生巨大的张力。不同读者对同一隐喻会有不同的解释, 对诗歌隐喻的理解只有合理的, 而没有绝对的。例如, 莎士比亚的Juliet is the sun (朱丽叶是太阳) , 文学研究者们争论了几百年也未能对它的准确理解达成一致意见。

2.3 连贯性

现代话语分析理论认为, 构成话语的两个基本条件是衔接性和连贯性。连贯性指话语组成成分在内容上的前后一致。一首诗应为“一个有机整体”, 即作品中的各个部分和谐有序地组合在一起, 作品自身完整统一 (张沛:2004:183) 。诗歌的统一性主要通过隐喻来实现, 诗人在选择了某一隐喻主题后, 随后整个篇章就必须围绕这一中心隐喻展开, 否则便成了“伪连贯”现象。

3. 诗歌隐喻的功能

3.1 认知功能

隐喻是人类的一种基本认知方式。诗人具有比常人更敏锐的观察力和联想能力, 更擅长于发现事物和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诗歌隐喻提供给我们一种看待事物的新角度, 认知世界的新方法, 特别是对新事物的认识或对熟悉事物的新认识。莱考夫和特纳分析了Dickinson、Keats、Shakespeare、Yeats、Milton等人的诗歌, 归纳了英语诗歌的三大主题—生命、死亡和时间。诗歌通过各种隐喻, 将“生命、死亡、时间”这些抽象概念, 通过具体的图像的东西表达了出来。如莎翁借助stage让我们更好地理解world。诗人彭斯写的《一朵红红的玫瑰》, 让我们看到了爱人的娇艳和爱情的美好。而弗罗斯特通过《未选择的路》一诗, 把抽象概念“人生”喻作“旅途”, 让读者深刻地理解人生, 明白我们一旦选择了某种生活, 同时也就排除了其他的生活方式。

3.2 构建功能

诗歌隐喻的连贯性赋予其构建功能。诗歌的结构不允许有多余的衔接词和解释语。如何使松散的表层结构下面有连贯的深层结构, 从而构成诗歌的意义整体?主题隐喻及其扩展隐喻的运用是避免“伪连贯”的最有效手段。扩展隐喻指的是一个本体引出多个喻体, 在诗歌中可以理解为和一个事物相关的多个意象。如, Robert Burns在My Love is a Red, Red Rose一诗中写到:

O my love's like a red, red rose

That's newly sprung in June

O my love's like the melodies

That's sweetly played in tune

这节诗中只有一个本体love, 却出现了两个喻体rose和melody, 这种对应关系便是扩展隐喻。这两个隐喻紧密地围绕主题展开, 相互关联, 使诗歌有效地衔接在一起来构成语篇。从认知角度看, 扩展隐喻是概念隐喻的延伸, 包括隐喻概念和隐喻式表达。这样看来, 上面提到弗罗斯特《未选择的路》一诗也是通过LIFE IS JOURNEY这一概念隐喻来构建其文本。

3.3 审美功能

构建诗美是诗人创作的首要任务;诗也是因为诗美而存在 (王珂, 2001:65) 。隐喻是一种认知活动, 也是一种审美创造活动。隐喻的目的不仅在于认识新的事物, 还在于使旧事物焕发出新的情趣, 给人新的审美体验。隐喻作为诗歌语言之丰富表现力的手段, 创造了诗歌的模糊美和朦胧意境, 是诗歌审美价值的重要体现。诗歌隐喻的审美功能主要体现在措辞凝练、意境优美和联想丰富。一生醉心于中国诗歌之美的美国诗人伊兹拉·庞德 (Ezra Pound) 的代表作《地铁站内》:

In a Station of the Metro

The apparition of these faces in the crowd,

Petals on a wet, black bough.

这首诗中5个名词就像含有表意和象形功能的汉字一般, 给读者展示出一副生动、形象的画面。诗中语法隐喻和概念隐喻的运用使诗歌语言简洁、精确。诗中隐喻的陌生化加大了读者理解此诗的难度, 从而增强了读者对此诗的审美感受。和创造诗歌隐喻一样, 欣赏诗歌隐喻的过程也是对诗美信息进行处理, 再造诗美的过程。

3.4 社会功能

从社会学的角度看, 诗歌隐喻还具有社会功能。诗歌隐喻的社会功能主要表现在出于委婉和礼貌的考虑方面。委婉语是一种语言的普遍现象, 许多委婉语是通过隐喻构成的。使用委婉语的目的是为了礼貌、为了自尊或为了某种特别的暗示效果。当诗人觉得用本体难以表达某种行为时, 就运用隐喻来婉转地描述这种行为引发的情感流露, 这在表达性爱的诗歌中最为常见。如叶芝在《丽达与天鹅》中把天鹅比作宇宙, 用一系列的隐喻描写了性爱的过程。再如John Donne在Flea中写到Me it sucked first./And now sucks thee, /And in this flea our two bloods mingled be.跳蚤一诗中, 诗人把两人的结合比喻成跳蚤将两人的血液融合。从而委婉地表达了男主人试图诱劝情人放弃贞操观, 与他及时行乐的想法。诗歌隐喻还能起到某种特别的暗示效果。如我们熟悉的曹植的《七步诗》:

煮豆持作羹, 漉鼓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 豆在釜中泣。

本是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诗中将“豆秸在锅下燃烧, 豆子在锅里哭泣”比作“兄弟手足互相猜忌与怨恨”, 以浅显生动的隐喻婉转地表达了诗人不便明说的意图, 起到了暗示效果。

结语

隐喻与诗歌都是人类智与美的凝练, 两者都是人类文明的瑰宝, 源远流长。而诗歌隐喻则是二者的完美统一, 要求更高的境界、更细腻的刻画、更吸引人的突然性, 是语言艺术的精华。诗人之伟大在于用诗句展示新世界, 体验新知。本文通过对诗歌隐喻功能的分析, 希望能给诗歌爱好者提供更广阔的欣赏视角, 最大程度实现与诗人真正意义上的对话。

摘要:诗歌被称为“隐喻式语言”, 隐喻是诗歌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隐喻与诗歌同质。在分析隐喻与诗歌之间的关系以及诗歌隐喻特点的基础上, 通过举例, 全面探讨了诗歌隐喻的功能。

关键词:认知,诗歌隐喻,功能

参考文献

[1]Lakoff G.&Johnson M., Metaphors We Live By[M].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Chicago, 1980.

[2]曹丽英.诗歌的生命原则[J].湖南工程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4 (1) .

[3]路翩翩.论诗歌隐喻的认知意义[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08 (4) .

新闻报道的翻译:功能对等视角 篇9

关键词:新闻报道,功能对等,方法,策略

新闻报道的文体特征

标题 (headline) 是新闻的眼睛。在英文的新闻报道中新闻作者往往采用非常简短的用词 (Midget Words) 来抢人眼球, 经常见到的有aid-assist (大力协助) 、blastcriticize (广泛批评) 、talk-negotiation (口头谈判) 、back-support (鼎力支持) 等, 而且为了言简意赅, 还经常使用缩略语如WTO (世界贸易组织) 、SARS (severe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 、IMF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grad (graduation毕业) 、fiu (influenza流感) , 同时作者还喜欢用一些随意创造的合成词, 一是为了节省篇幅和时间, 二是有一定的新意, 从而能够更大限度地引起对方的注意, 这样的词汇有guestspeaker (嘉宾致辞) 、chinavisit (中国之行) 、investmentmoney (投资资金) 、the divideand-rulepolicy (分而治之政策) 、round-theclockpolicy (无间歇服务政策) 、difficult-tooperate machine (不好操作的机器) 等, 在语法结构上往往以NP或SP的形式出现, 经常省略虚词并多用现在时态, 例如political effortsvital to reform (对于改革的关键的政治措施) 等, 在新闻标题方面作者还经常引经据典或采用仿拟手段, 如A Tale of Two Hearts (双人记) , 并经常采用一些修辞手法, 例如押韵、对比等。

导语 (1ead) 是一个新闻报道前面的一段话, 导语中作者往往用最简单的笔触把故事的前因后果说清楚, 以让读者有个大概的了解, 其目的是为了开门见山, 突出主题, 例如在标题India and Pakistan:To Fight or Not to Fight (印度与巴基斯坦:战还是不战?) 新闻报道下面的导语只有寥寥数语:

On December 13, 2001, suicide militantsattackedtheIndianParliament Building in New Delhi, resulting in the deaths of 13 people, including five attackers themselves.

(2001年12月13日, 位于新德里的印度国会大厦遭到自杀式军事袭击, 造成13人死亡, 其中包括5名袭击者。)

正文是新闻报道的主要部分, 主要是事件的整个过程以及背景分析, 同时必要的话还可以加上作者自己的评价以及援引权威人士的评价, 是新闻报道中最重要的部分, 因而也是最能够突出报刊定位和作者观点的地方。

除了以上新闻报道在形式上的特点之外, 新闻报道还有以下特点:

在词汇方面多采用新闻报道的专用术语 (journalistic words) , 其中大多为套话, 例如Not So, not yet、quoted as say、in response to the allegation……等, 除此之外, 作者为了凸显, 还经常使用一些抢眼词如eyeball to eyeball (眼球对眼球) 、op art (视觉艺术) 、show biz (娱乐界) 、piX (新闻图片) 等。类似的术语还有carrythe ball (负起责任) 、hit and run (撞人逃逸) 、mornand-pop store (夫妻店、小零售铺) 、streakin (裸奔) 等。

在词类方面, 新闻报道多使用复杂的名词词组, 例如:

The queen closed the boycott-hit.rain-affected Common wealth Games in Edinburgh yesterday after Steve Gram had cruised to his second gold medal……女王宣布了联邦运动会的闭幕, 此次运动会遭到了各联邦国家的抵制, 还受到了大雨的影响。

此外, 句子的信息会高度概括, 因此句子显得冗长, 以压缩进更多的信息, 例如:

Andrew P.O, Rourke.the Republican candidate for governor, said yesterdaythat he would withdraw from a televised debate with Governor Cuomo if the candidate of the New Alliance Party, which he accused of extremist views, participates.参加州长竞选的共和党候选人安得鲁·P·奥鲁克昨日申明, 如果新联盟党的候选人也要参加与州长库莫的电视辩论, 他本人就宣布退出辩论。安得鲁指责新联盟党的候选人持有极端主义的观点。

所以, 在了解新闻报道的翻译之前, 应该对新闻报道的文体特征有个总的了解, 新闻报道的情节一般认为包含常见的新闻六要素, 即何人、何事、何时、何处、缘由、经过等, 且往往按最重要、最精彩、最生动、最吸引人的顺序排列 (参考下图) :

功能对等理论

对等原则一直被认为是翻译过程中应该遵循的最关键的原则之一, 因此也很受翻译理论家们的追捧, A.F.Tytler于1790年出版了一本名为Excellent Translation的书, 其中就强调在翻译过程中应该首先体会原著在本族语读者那里的感受, 然后再植入目标语的文化和语境等, 从而让目标语读者可以拥有和源语读者一样的体验。德国翻译理论家Paul Cauer也提出了翻译的最高原则是效果相等 (comparable effect) , 这个原则后来被很多人所推崇, 最后被称作“相同效果原则” (the principle of equivalent effect) 。

当然, 在对等原则方面著述最多的还是美国的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其主要学术兴趣在语言学、语义学或人类学等, 曾在美国圣经学会的翻译处工作过相当长的时间, 从而积累了大量的经验, 其间他研究了100多种语言, 从而对很多语言的共性有了自己独特的观点和理解, 也为他的翻译研究提供了丰富的材料和思辨的源泉。迄今已出版了20多部翻译著作, 其中主要以功能对等为主线, 是功能对等理论的奠基。1969年他推出了其最负盛名的作品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 Translation《翻译理论与实践》, 在这本书中, 他详细阐述了对等原则的理念, 提出了动态对等的观点, 即所谓动态对等是目标语读者阅读译品的感受和源语读者阅读原著时的感受程度相同。这种观点在翻译理论方面是一次重要的转向。奈达的功能对等包括形式、意义和文体上的对等。因此, 翻译对等首先应该是信息上的对等, 即目标语应该能够全面反映源语作品的信息, 在信息传达中同时应该关注信息传递的过程, 奈达将之分为最低传达和最高传达, 前者指目标语读者能够完全懂得源语读者的感受, 后者则指目标语读者不仅能够理解而且可以欣赏译品, 其欣赏水平同源语读者一样。对等翻译还强调对等的自然性, 也就是说翻译的结果是应该适应目的语的语境和表达及欣赏习惯等。最后, 奈达强调这里所谓的对等并不是机械意义上的对等, 因为一个语言和一个文化不可能完全和其他语言和文化完全相同, 因此这里所谓的对等其实是相近的意思。在以上这几个对等层面中, 奈达认为最关键的对等也就是意义层面上的对等, 这和严复的信达雅的排序具有异曲同工之效果。从语言层面之外的角度来考虑, 奈达更关注问题层面的对等, 尤其是在文学方面, 文体的差异直接决定了作者的风格和读者对该作品文学性能的欣赏。

以上是对功能理论的一个梳理和总结, 结合新闻报道的特点, 首先我们应该承认不同语言之间在新闻报道方面的共性, 即它们都具有相同的特征以及形式要求, 并同时被人们赋予了相同的社会功能, 因此在对新闻报道的翻译过程中首先应该采用的翻译原则就应该是功能对等, 这样就可以摒弃语言文化方面的不同, 并能够不断地超越它们, 从而把一些因为语言和文化的差异而在他人看来是不可译的东西变成了完全可译并能够让人们充分欣赏和了解的东西。

下面就本人的认识并基于对功能对等理论的理解以及新闻报道特征的理解, 就其翻译特点简单说一些自己粗浅的看法。

新闻报道的翻译标准

综上所述, 在新闻报道的翻译中应该重点强调其功能对等, 而功能对等的最终结果则是要突出新闻报道的作者所要强调的东西, 即要达到他想要达到的目的, 按照Hans Vermeer目的论的说法, 目的决定方式, 因而笔者认为新闻报道的翻译标准应该以目的论的标准为参照, 目的论的连贯原则要求翻译的东西一定要符合目标语的读者, 否则就失去了翻译的意义。目的论的另外一个原则就是忠实原则, 即翻译的最终目的是传递信息, 此处的信息即是纯语义层面的, 也是功能层面的。假如我们把这些原则有机地合并起来用一句话来表示的话, 那就是在新闻报道的翻译中应达到完全的可读性的标准, 即complete intelligibility, 由此可见, 奈达的“动态对等”论与Vermeer的目的论如出一辙, 有异曲同工之效果。因此, 奈达的翻译四原则也可作为新闻报道翻译的原则:

1.忠实于原文的内容;2.译文与原文的文字体裁的作用一致;3.读者对译文的接受程度 (不管是专家或者普通人, 是受过教育的成人或儿童) ;4.译文将用于什么样的环境。

在实际的翻译过程中就应该贯彻以上的思路, 做到准确用词, 同时应该注意到新闻报道中的超语言信息是否和目标语的文化相一致, 当然了, 因为新闻报道的文体差异, 在目标语中一定要考虑专业术语的应用, 所有这些都是大家容易把握到的, 现在重点说一下英汉语之间的差别问题, 由此大家在实际翻译的过程中才可能准确地把握翻译的标准。在英汉语新闻报道中有以下相似或差异应该引起译者的注意:

1.语义相似, 例如:

between the sea and the devil进退维谷

bum ones’boats破釜沉舟

as stubborn as ass驴脾气

the touch of Midas (爱财国王) 点石成金 (法术)

2.语义相异, 例如:

Propaganda政治性的宣传

知识分子intellectual (聪明人, 文学艺术, 空洞理论研究的人)

busy work忙而无价值

3.文化差异, 例如:

老狐狸cunning fox

Daffodil (欢乐的象征)

猫头鹰aswise as an owl

as blind as a bat蝙蝠 (福禄)

4.语用差异

请慢用help yourself

结语

了解了以上文化差异和翻译标准之后, 具体的翻译方法就不言自明了, 例如我们常见的翻译方法有直译、意译、音译、转译、仿拟、注释等等, 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本文就新闻报道的一些常见特点, 包括形式上和内容上的特点进行了总结, 并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认为, 新闻报道的翻译理念应该以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为指导, 结合Vermeer的目的论理论, 从而可以找到一个较为合理的翻译标准, 并简单地对比了新闻报道中英汉语之间常见的相似和差异, 并提出了一些常见的翻译方法, 以期对译者在实际的翻译过程中可以起到借鉴的作用。

参考文献

[1].Nida, Eugene A.Language and Culture.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uagesEducation Press, 2001.

[2].Nida, Eugene A.Toward a Science of Translating.Shanghai:Shanghai Foreign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4.

[3].Newmark, P.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uageEducation Press, 2001.

[4].Nord, Christiane.Translation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Functionalist Approachesex-plained.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I阿奴阿哥Education Press, 2001.

[5].Snell-Homby, Mary.Translation Studies:An Intergrated Approach.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1995.

[6].Steiner, George.Babel:aspects of language and translation.Shanghai:Shanghai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1.

[7].孙致礼:《新编英汉翻译教程》,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6年版。

[8].王春燕:《英汉翻译中的增词技巧》,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 (2) 。

功能对等理论视角下探析成语翻译 篇10

一、功能对等理论及其对成语翻译的指导作用

1.功能对等理论。谭载喜在其《西方翻译简史》中这样评价美国著名的翻译学家奈达:“他是迄今美国翻译理论最著名的代表,也是当代整个西方翻译理论界最具影响的人物之一”。由奈达所提出的功能对等理论在一定程度上是翻译理论的一大突破。传统的翻译理论强调的是从语言转换的角度研究翻译,注重的是原文和译文在语法和结构之间的对等。功能对等理论的出现则打破了这一束缚,该理论把重点放在了目标语读者的身上,它强调的是使目标语读者能够产生和原文读者相同的阅读感受。奈达认为“要判断一部译作是否译的正确,必须以读者的反应为衡量标准。译文读者做出的反应如果基本等同于原文读者对原文的反应,那就可以认为这部译作是成功的”。

2.功能对等理论对成语翻译的指导作用。成语一般以四字为主,具有言简意赅、整齐匀称的特点。由于成语具有特殊的词汇结构,如果在翻译中只追求结构和字面意义上的对等,就很难生动形象的进行翻译。直译出来的成语有些会显得生硬难懂,译文读者很可能会觉得不知所云甚至产生误解。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强调从读者的感受出发,重点在于能够使译文读者完全理解并且产生和原文读者相同的感受。成语翻译正是需要这样的衡量标准来判断是否是达到了生动形象的翻译。

二、功能对等理论在成语翻译中的体现

1.意义对等。成语和一般的词汇不同,它的意义不是单纯的词素的组合。由于中英文结构的不同,汉语当中很多言简意赅,结构紧凑的词句在英语当中很难找出完全对应的部分。成语的翻译要达到意义和功能上的完全对等,既要考虑其所携带信息的对等程度,也要考虑译文读者和原文读者对其反应的对等程度。例如成语“非驴非马”,意思是不是驴也不是马,比喻不伦不类,什么也不像。驴和马本身是比较相似的动物,除此之外,汉语中的“驴”和“马”又是词形非常相像的字。在翻译为英语时,如果简单的换成“donkey”和“horse”,则缺少了这一部分的对应。所以用“Neither fish,nor flesh,nor fowl.”来表示非驴非马则更为合适。

还有像“生龙活虎”和“开门见山”这样的成语。前者是用来形容活泼矫健,富有生气。如果在翻译中把龙和虎直译为“dragon”和“tiger”,相信会使很多译文读者感到迷惑,也不能准确地表达该成语的含义。在这种情况下,不如就从其内涵出发,直接意译为“bursting with energy”更为合适。相同的还有“开门见山”,用来比喻直截了当,不拐弯抹角。如果直译为“You can see the mountain after open thedoor.”就完全丧失了该成语的含义。同样的,也应该从其内涵入手,译为“come straight to the point”。

2 . 文化对等。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也是文化的表现形式。作为记录人类思想和历史的工具,不同的语言有其特有的文化特色及内涵。中英文两种语言不仅在形式和结构上有很大的区别,其各自所蕴含的文化内涵更是大不相同。特别是在成语的翻译过程当中,其本身就涵盖了大量的文化信息。所以在翻译成语时,尤其要注意到文化方面的对等。成语因其所蕴含的传统文化寓意,使其的翻译也显得尤为复杂。在翻译过程中,译者不应该只是追求简单的字面意义上的对等,而要结合其背后的文化内涵,从读者的感受出发,尽自己所能去追求功能上的对等。

由于文化和民族差异,有时候采用直译法会使译文读者难以理解甚至产生误解。这个时候就需要根据原文本的语境及原词语真正的内涵来进行意译。有很多成语不是简单的一个词语,而是来源于一个典故或寓言。像是“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比喻一时虽然受到损失,反而因此能得到好处。形容人的心态,一定要乐观向上,任何事情都有二面性,不好的一面,有可能向好的一面转化。在翻译这类成语的时候,如果译者只是给出字面意思的话,不了解该典故的译文读者根本无法理解这个成语所蕴含的深层文化内涵。较好的翻译是直接译出它的内涵意义,例如译为“misfortunes may be anactual blessing”或“a loss,no bad thing”。另外,也可以在译文后面加上其所蕴含典故的注解翻译。

类似的例子还有“杀鸡儆猴”,这是来源于春秋时期的一个典故,说的是杀掉鸡来吓唬猴子,比喻惩戒一个以警戒其余,有威胁恫吓之意,是一种驭众手段。如果译者只是翻译为“kill the chicken to frighten the monkey”就会使译文读者迷惑不解。这种情况下,可以在后面加上关于这个成语的注释说明。例如可以在后面加上“punish somebody as a warning to others”。

功能视角 篇11

关键词:功能翻译理论;电影片名;文化;信息;审美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6)-06--01

电影这门艺术融合了很多种艺术手段,其将信息传播出去,更是反映了多姿多彩的社会生活。

一、功能翻译理论的概述

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功能翻译理论问世于德国。功能翻译理论将翻译定位成一种交际活动与跨文化活动,在此活动中涉及到委托人、译者、接受者等人。功能翻译理论的形成、发展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第一阶段,赖斯在《翻译批评的可能性与局限性》这一书中提出了功能派理论思想的雏形;第二阶段,汉斯·弗米尔所提出的翻译“目的论”为功能翻译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第三阶段,贾斯特·赫尔兹·曼塔里在翻译“目的论”的基础上,发展了功能翻译理论的内涵,正式提出了翻译行为理论;第四阶段,德国学者诺德提出了“功能+忠诚”这一原则,这就组成了功能翻译理论体系。

二、功能翻译理论对电影片名翻译的启示

功能翻译理论突破了传统翻译理论的束缚,其不再将翻译定位于一种静态的语言现象,而是将翻译正式划入到跨文化交际的研究领域中,重视译文的交际功能。它从崭新的角度诠释了翻译,为电影片名翻译提供了新颖的意见。我们知道,在宣传影片时,片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片名是决定影片能否取得良好的上映效果,能否取得高票房的关键因素。所以,电影片名翻译这项活动应该具有强烈的目的性。在功能翻译理论的引导下,翻译者要参考翻译目的、译文可能带来的预期功能来对翻译策略进行调整,确保片名翻译摆脱了源语文本中心论的束缚,将片名翻译功能定位成提供与影片相关的信息。

三、功能翻译理论视角下电影片名翻译的原则

1.目标语文化导向原则

功能翻译理论中曾明确指出:所谓翻译是在特定的文化语境中开展的跨文化交际活动。只有在目标语文化中,译文才具有特定的意义,并且也能被越来越多的接受者理解、认同这一翻译手段。电影作为一种艺术,片名是折射影片内容的窗户,同时也将某一国家的语言文化特色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所以,在翻译电影片名的时候,要充分考虑到电影片名原本所承载的文化信息。从文化背景这一方面来讲,各个民族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如果直接来翻译影片中的内容,这会发生文化冲突,让很多译语观众无法接受最终的译文。

我们以《龙年警官》这部影片为例子,翻译者将这部影片的片名翻译为“Dragon Year Cops”,但是由于西方国家一直以来都不使用动物作年号,这种翻译方法既不能让西方国家的观众了解到片名所蕴藏的文化信息,还会影响到他们对影片题材的判断。所以,电影片名翻译要尽可能地与目标语国家文化相适应,将原电影片名所蕴藏的文化信息传递出去。

在众多心理惊悚片中,Seven最具代表性。Seven这部影片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个疯狂的凶手自认为自己就是上帝,他将天主教七大死罪惩戒作为杀人的依据。然而影片的英文名字只用“Seven”这个单词来表述。从宗教的立场上来讲,Seven这个数字具有神秘性。从整部影片来看,Seven无处不在,其也暗示着宿命的罪与罚。当外国观众看到“Seven”这部影片时,他们能够迅速想到“Seven”背后所隐藏的宗教内涵,但是如果将这部影片片名翻译为《七》,由于中国观众对外国的宗教文化了解较少,因此中国观众无法感受到“七”这个数字背后的秘密。现Seven这部影片片名被译名为《七宗罪》,这个译名阐明了故事内容,完成了传达文化信息的任务。

2.信息功能导向原则

电影片名一个最基本的功能就是信息功能。通过电影片名,观众可以了解整部影片的主题、题材、类型、基调等。功能翻译理论视角下特别注重译名的预期交际功能,影片译名既要概括出整部影片的内容,还要凸显整部影片的风格。所以,在翻译电影片名的时候,信息功能导向原则是基本原则。为了能够让影片片名翻译达到信息功能这一目的,翻译者要深入了解影片的内容、影片的背景,站在全局的立场上来分析这部影片,真正实现内容与译名的统一。

我们以Waterloo Bridge这部影片为例子,这部影片讲述了在二战期间一对英国青年男女之间的爱情悲剧故事。该部影片以男女主人公在滑铁卢桥上葬身于车轮下而结尾。如果将这部影片片名翻译为《滑铁卢桥》,会让很多观众误以为是与滑铁卢战役相关的纪录片。为了能够准确地将影片中的内容传达出去,翻译者借助了中文“蓝桥”的典故将其翻译为《蓝桥》。

3.审美心理导向原则

电影片名本身具备独特的审美特点,从本质上来讲,电影片名翻译是一种审美再创造的活动。在翻译电影片名的时候,翻译者要挣脱掉原文词语的枷锁,将译入语的优势发挥出来,从音、形、意这三个方面来满足观众对电影片名的需求,真正给观众一种美的享受。在翻译电影片名的时候,要尽可能保证译名的音美,通过节奏、音调等来翻译出让人读起来朗朗上口的片名。

当然,影片片名的翻译还要重视体形美,保证译名结构严谨,整齐匀称,容易被观众记住。我们以The Sting这部影片为例子,这部影片片名被翻译为《骗中骗》,从结构上来讲,译名严谨、整齐,体现了形式美,并取得良好的语言表达效果。

四、总结

总而言之,在翻译电影片名的时候,要站在全局的立场上来考虑,巧妙结合每位观众的需求,处理好归化与异化,确保译语观众能够接受翻译策略,也保证原影片片名的文化特色依然存在。

参考文献:

[1]黄婵英.英语影视中电影片名的翻译技巧窥视[J].科教导刊(中旬刊). 2010(09).

[2]李治.纽马克的文本分类及其翻译方法探讨[J].疯狂英语(教师版). 2010(03).

合法性视角下听证制度的功能 篇12

一、听证制度的起源及其内涵

听证制度源于西方法治比较健全的国家,听证一词出现于司法领域。20世纪开始,为避免经济危机、适应生产高度社会化的需要,国家开始强有力地干预社会经济生活,行政权急剧膨胀,导致侵害个人、组织合法权益的现象日益突出和严重。于是在法官的努力下司法领域的听证程序被应用于行政领域,又逐渐扩展到了立法领域。1946年美国颁布了《联邦行政程序法》是首次以成文法的形式明确规定了行政听证程序。随后,欧洲各国以及亚洲的日本、韩国等国纷纷效仿。

听证的法理基础来源于三个原则:一是自然公正原则。任何权力必须公正行使,对当事人不利的决定必须听取他的意见,这是英美普通法的一个重要原则。二是正当法律程序原则。美国于联邦宪法第5条规定:“未经正当的法律程序不得剥夺任何人的生命、自由或财产。”宪法修正案第14条又规定:“任何州不得未经正当法律程序而剥夺任何人的生命、自由和财产。”三是法治原则。最初行政权发动对相对人造成利益损害,除了行政机关自身纠正以外,只要允许行政相对人提起诉讼即可达到法治主义的目的。”随着社会的发展,不仅需要司法救济型的事后手段,而更需要事前或事中的救济保障人们的权利。

听证是指政府组织在做出直接涉及公众或公民利益的公共决策时,应当听取利害关系人、社会各方及有关专家的意见以实现良好治理的一种必要的规范性程序设计。在我国听证制度主要包括行政听证、立法听证和价格听证。其目的主要是为了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就是把科学引入决策过程中,运用民主和科学的方法,把决策变成集思广益的、有科学根据的、有制度保证的过程。实质是通过程序正义以期达到结果的正义。不存在任何正当结果的独立标准,而是存在一种公平或者公正的程序,只要这种程序被人们恰当的遵守,其结果就被确认为公平或公正的。这一论述认为结果正义的价值完全取决于程序正义,虽过分夸大程序的作用,但对程序价值的理解还是值得肯定。

二、听证制度的公共决策功能

公共政策体现的是公共利益,制订公共政策的官员必须放弃个人和部门的利益诉求,没有相关制度约束是难以实现的。由此产生了公共政策目标偏离。听证制度可以有效的解决了这一问题,将当事人、利益相关方及专家等集中起来表达各自的意见,政府则作为裁判综合考虑各方意见,依据听证报告做出最后决策。听证制度的公共决策功能有以下6点:

1、公平公正

政府和个人在公共决策中处于不平等的地位。政府作为一个利益主体,其利益时常与公众利益发生偏离。虽然人们可以通过司法救济来改变政府的不当行为,但是司法程序较为复杂,耗时费力。因此通过听证制度实现信息公开,确保各方表达利益表达等可以保证人们和政府处于平等的地位。这是一种事前或事中手段,各国的实践表明其成本由政府来承担,对公民来说更多的是一种权利而非义务。

2、公众参与

公众参与是让普通公众通过听证会的形式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关系他们切身利益的公共决策。听证制度真正让普通百姓影响甚至决定公共决策,改变过去公共决策仅由有关官员说了算的局面。通过扩大公众参与,也可以实现政府与公众的直接沟通和互动, 增进相互的合作。公众参与是民主政治的客观要求,随着人们民主意识的不断加强客观上也要求政府改变传统的决策模式。

3、公开透明

以往公共决策给人们的感觉就是神秘的,更多的是以暗箱方式操作。政府和普通公民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的现象。而公共决策事实上关系到广大人群的切身利益,人们有权利了解相关信息。听证制度则要求除了涉及国家机密或者是不便公共公开的事项通过听证会的形式向大众公开。加上媒体的关注报道,使公共事务处在一种阳光的状态下,接受公民和社会的监督。

4、理性选择

这是听证的工具性价值。通过听取当事人、专家及其他人的意见达到理性决策。理性决策的前提是信息的充分获得。政府的信息是有限的,面对日益复杂的公共问题难免应接不暇,通过听证这一形式可以获得信息。国外的听证会注重发挥专家的作用,目的在于能获得更多专业的信息达到理性决策的目的,非常值得我国借鉴。

5、合法规范

听证制度的建立本身就是法律规范不断完善的表现,通过对程序的规范达到实体的规范。其意义在于将实体法中所赋予公民的权利具体化,是公民权利得以实现的保障。同时听证制度也符合国家的根本大法——宪法。这一制度有助于将决策纳入规范的程序中,提高公共决策的合法性。

6、提高效率

初看之下增加一个决策环节会导致成本增加,实际上听证制度却有效的降低了决策成本,提高了决策效率。听证的成本是召开听证会所需的一切资源,而它的收益则是多方面的。有利于决策的科学化、降低决策执行成本、减少了原本政府决策收集、处理信息的成本。同时听证会相互辩论的过程调节社会矛盾,以一种非暴力的方式达成一致。

三、听证制度提升了政治体制的合法性

中国政府在过去20年的改革开放中取得了全球瞩目的成就,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以及由此对中国社会产生的深远影响是中国政权政治合法性的源泉。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变迁产生了贫富差距拉大、官员腐败等问题,加上人们对政府不断增长的期望无不使政府合法性受到挑战。如何获得更深层次的合法性成为政府要认真面对的问题。听证制度是政府合法性的一个重要来源。

1、法律层面

我国宪法第2条规定:“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合法性字面的意思就是合乎法律,这也是合法性最基本的要求。听证制度是实现宪法赋予人民监督权、参政权、知情权的有效途径,符合宪法一切权利属于人民的精神。同时听证制度的建立促使我国出台了多部相关的法律。1996年通过的《行政处罚法》、2000年通过的《立法法》完善了我国了法律体系,有利于社会主义法治的实现。

2、价值层面

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正像真理是思想体系的首要价值一样。正义是政治世界的根本性问题,任何制度探讨到根本都不能回避是否正义这一问题。对正义重要性的认识自主就有,亚里士多德认为城邦的首要政治原则就是正义由正义衍生礼法,可凭以判断人间的是非曲折,正义是树立社会秩序的基础。听证制度的本质就是一种程序正义,在现实世界中要达到结果正义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程序正义的价值就显得越来越重要。通过一个正义程序所达成的结果即使不是正义的,也是可以接受的。听证制度体现了人们对于正义的追求,人们具有理性的精神,这种理性引导人们去追求善,而这种善可以被理解为正义。

3、心理层面

韦伯认为合法性就是一种最低限度的服从愿望。而听证制度无疑会提升被统治的服从愿望。听证制度保障了公民的参政权和知情权,参政权使公民能够参与公共事务的决策,由于听证制度规定听证会后的报告将作为决策的重要依据,这事实上就给予了公民间接决策的权利。从实践来看,最后的方案也基本与听证会所提出的建议相符。那么对公民来说,决定是自己做出,就没有不服从自己决定的理由。同时,在完全知情的条件下人们也更容易理解政府政策的意图,这种理解就是产生认同的基础。

4、政治层面

政治学家杰克曼把合法性看成是一个民族国家政治能力的核心和生命。所谓政治能力,是指不借助物质暴力解决竞争性的利益团体之间冲突的能力。听证制度无疑是政治能力的体现,它给不同的利益群体一个辩论的舞台,使不同的利益群体都有平等的机会来表达自己的观点,最后综合考虑各方的意见,达成一个另各方都比较满意的方案。这无疑是一个协商的过程,通过非暴力的手段达成一致,可以将矛盾消除在协商的过程中。从实践效果来看,该制度比较有效,虽然在听证过程中会有激烈的争辩,但是最后的结果总是另人满意的。

四、听证制度有利于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和培养具有公共意识的公民

无限权力向有限权力的过渡是政治历史的必然规律之一。对权力的自发限制向对权力的自觉控制的发展是政治历史发展的另一条必然规律。听证制度在司法、行政、立法多个领域对政府的权力进行限制,保障了公民的正当权利。这正是法治核心精神的体现,也是法治的逻辑起点和终点。它对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政府权利的限制。听证制度要求政府在进行公共决策时广泛听取当事人、利益相关人员、专家等的意见,并且将最后的听证报告作为决策的重要依据。媒体的介入使政府处于监督之下,有利于防止腐败和权力滥用。二是保障公民的人权。听证制度直接保障了公民的参政权、知情权和平等权,使公民能了解公共事务和政府的相关信息,并在此基础上表达自身的观点借以影响公共政策的制订。通过这一程序间接地又使公民的其它权利得以不受侵犯。

听证制度有利于培养具有公共意识的公民。要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最重要的因素是人。现阶段我国民众参政能力还有待提高,因此培养公民的公共意识成为实现民主的要务。听证制度要求公民参与公共决策,通过这一过程培养人们理性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从实践的情况来看,公众对与自己切身相关的公共决策较感兴趣,愿意积极参于并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经过一定时间的积累人们的公共意识和参政水平必然会有较大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彭宗超, 薛澜, 阚珂.听证制度:透明决策与公共治理[M].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4

[2]、周建裕.听证制度的价值和基本原则[J].社科纵横, 2004 (1)

[3]、王名扬.英国行政法[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87

[4]、宋雅芳.行政程序法专题研究[M].法律出版社, 2006

[5]、丁煌.听证制度: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的重要保证[J].政治学研究, 1999 (1) :57

[6]、马克.夸克, 合法性与政治[M].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2:第7页

[7]、何怀宏, 何包钢, 廖申白译, 罗尔斯著.正义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8:第1页

[8]、王彩波.西方政治思想史——从柏拉图到约翰.密尔[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4:第48页

[9]、杰克曼.不需暴力的权力:民族国家的政治能力[M].天津人民出版社, 2005:第206页

上一篇:心灵的哺育下一篇:含水煤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