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乡村旅游的乡村性

2024-07-30

解读乡村旅游的乡村性(共7篇)

解读乡村旅游的乡村性 篇1

目前,国内外对乡村性的涵义还存在诸多分歧,对其解释也有许多差异,但学者们均从多个层面指出乡村性即乡村人所创造的有别于城市区域的性质和特征。乡村性主要体现在有形的外部特征和无形的内在文化等方面。有形的外部特征集中表现为乡村的聚落结构、建筑造型、生态植物群落、农业或半农业的景观等方面;无形的乡村文化则表现为乡村的民风、民俗、民事、民情等精神方面[1]。本文所探讨的乡村聚落景观乡村性更新与设计的主要内容,是围绕乡村聚落景观外部特征而展开的论述。

乡村旅游的不断发展,带来了乡村创收渠道的拓宽、产业结构的优化、城乡差距的减少,但与此同时,蜂拥而入的人潮对乡村提出了新的要求,诸如与之配套的餐饮、住宿、交通等旅游设施,这些新的功能元素对多年积淀的乡村聚落景观带来了强烈的冲击,并对乡村聚落的乡村性保护更新和设计提出了新的课题[2]。如何既发展旅游,又有效地延续乡村聚落景观深刻根植的乡村性、生态性,将使得乡村旅游朝着有序、平稳、健康的方向发展。

1 乡村聚落的旅游标识设计

当人们面临旅游目的地选择时,往往根据旅游地的旅游形象、宣传口号、视频资料等来进行判断,从而做出最终的决定。然而,汪洋大海中各种传媒造就的诸多旅游形象怎样才能异军突起并被识别和认同,仅靠单纯的文字已经无法顺应现代人挑剔的眼光,而旅游标识这种视觉形象符号最终能够成为吸引游客前来的重要策略。乡村聚落的旅游标识设计应努力提炼乡村地方文脉,选择墙垣、石碓、马厩、农具等具有乡村生活气息的生活素材,塑造乡土气息浓厚、新颖独特、公众认同并富有视觉冲击力的景观元素。选择村口、晒谷场、溪畔等乡村聚落的核心点进行布置,并将标识符号贯穿在指示牌、照明灯、休息设施等游客逗留的位置,从而提升乡村聚落的整体形象。当确定乡村聚落的景观标识之后,就应提炼适合乡村的旅游口号,朗朗上口、简洁凝练的语句将最终打动游客的心。

2 聚落建筑的乡村性更新和改造

乡村以其独特的景观魅力和资源优势吸引城市人寻找记忆中宁静美丽的家园,然而当这种探寻上升到旅游高度时,必然需要满足旅游的基本要求,即吃、住、行、游、购、娱等方面。在传统乡村聚落的基础上,首先应合理更新改造聚落建筑和院落空间,才能满足民居式旅店、街巷型商铺、农家乐菜馆等不同的功能要求。

充分了解和认识乡村聚落建筑承载的人文历史,就地取材,因地制宜地结合建筑原有的结构形态进行有机的更新和改造。乡村建筑的造型、结构、材料等均应延续自然、社会、人文适应性的美学特征,避免采用模式化、城市化的彩色瓷砖、大面积花岗岩等冰冷的外衣来进行包装。对乡村聚落建筑进行分级划分,具有观赏价值的历史遗迹建筑应秉承保护和修缮的原则修旧如旧、原汁原味地保留。那些不属于文物的老旧建筑应确保乡村建筑色彩、造型与原有风格一致;保留乡村建筑天井、风巷、廊道、厅堂等乡村性浓厚的布局;选择木材、青砖、石块、茅草等成本低、耗能小的当地材料;结合旅游项目的要求装修建筑内部的厨房、餐厅、厕所、卧室等部分,从而赋予其新的功能。

3 乡村空间的有机拓展

基于乡村旅游发展的需求不能仅仅停留在乡村聚落建筑景观的更新和改造上,乡村聚落景观的规划设计应结合旅游的现状和未来的趋势,遵从前瞻性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以原有聚落为原型,对乡村聚落环境及各部分空间进行新的创造,从而满足乡村旅游各方面的需求[3]。一是对街巷及其周边环境进行改造。街巷是最能体现聚落乡村性的场所,街巷空间往往由水平和垂直2种界面组成,水平界面包括道路、水系等要素,垂直界面则包括建筑外墙、篱笆、墙垣、绿化等部分。在不打破街巷空间的尺度感、连续性、归属感的同时,在水平界面中适当增加类似洗衣埠、亲水石矶、古朴的木船等景观元素,为游客创造体验乡村生活片段的机会,勾起童年抓鱼抓虾的快乐记忆。增加垂直界面的蔬果类爬藤植物,不仅能够柔化建筑界面和外墙,同时能够使游客在乡村聚落内部感受瓜果飘香的乡村田园氛围。二是对中心公共空间的功能进行拓展。在传统的乡村聚落中,往往有一些结合集市、宗教、戏曲等综合功能的中心公共空间,这些空间所处的位置一般都在村落的核心位置,为村民们节假集日提供活动,同时也是村民日常生活的重要场所[4]。它的性质与城市中的广场类似,但却有着区别于城市广场的构架和氛围,反映乡村厚重的历史文脉和乡村质朴的生活气息。对于旅游者来说,这里是最能体会乡村文化的场所。提升该场所的复合功能,将同时满足游客和常年居住的村民的需求。在中心公共空间布置一些可移动的景观坐凳、花坛、棚架,不仅可以满足游客休憩活动、室外餐饮的需求,并为大型集会和民俗表演提供观赏驻足的位置。而在旅游淡季或使用率低的情况下,这些设施也可以移走,恢复其乡村日常生活的状态。三是增加乡村性停车空间。当前,自驾游的旅行方式越来越普及,周末、假期一家人或几个朋友驱车前往乡村、感受田园风光已然成为一种时尚。为防止破坏乡村聚落宁静的整体结构,应选择乡村与外界连接距离较近的位置,安排停车场所。停车场的平面形状可以参考乡村农田的形状自然布局,并灵活布置,避免大面积停车空间的出现。停车场的地面应选择当地的块石、卵石等乡土材料,并适当留出透水的缝隙,撒播当地适应性强的草种。车位之间点植柿树、柚子、核桃、枣树等冠幅较大并体现乡土气息的果树,打造乡村气息浓厚的生态果园式停车空间。

4 乡土植物的保护利用

亚历山大在《建筑模式语言》———“基地修复”模式中曾提到,应该主动避让那些植被茂盛的肥沃地区,文中还说道“我们每一次破坏这些东西,都要花20年,甚至是一辈子,才能用我们日常点滴劳动创造出同类的景物。”由此可见,乡村植物景观和田园风光的形成必然也经历了漫长的岁月。然而一些地区由于受到经济利益的驱使和领导片面的功绩要求,追赶错误的设计潮流,引种外来植物,造成物种入侵并破坏了原有的乡村植物风貌。乡村植物景观的更新和改造应保护风水林和乡村经济林木,尽量选用土生土长的植物,局部林下空间选择合适的蔬菜品种作为地被植物。乡土植物不仅适应性强,而且利于养护管理,并确保当地植物生态系统的稳定,最重要的一点是能够充分反映乡村原有的特色景观和精神内涵。

5 结语

乡村聚落是农村居民世世代代繁衍居住之所,其独特的建筑造型、节点空间、植物群落等景观要素组成了乡村性的原始基因[5]。然而,当前乡村旅游迅猛发展,使得一些乡村自发性、无组织、仿城市的开发蔓延,传统的乡村聚落景观遭受前所未有的不良影响。乡村聚落如何顺应潮流做出相应的回应与变化?乡村管理者、规划设计者及村民们应忠于基原始因的呼唤,合理拓展乡村聚落的空间结构、增加适度的功能性乡土景观元素、保留乡村性的原汁原味,才能不断唤起城市人渴望回归的愿望,并确保乡村环境的有机发展[6]。

参考文献

[1]王小会.浅析乡村旅游的乡村性[J].现代经济:现代物业下旬刊,2009(2):123-124.

[2]暴向平,张学波,庄立会,等.乡村旅游的本质思考[J].昆明大学学报,2007,18(2):21-22.

[3]金颖若.旅游地形象定位及形象口号设计的要求[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1):45-47.

[4]黄炜.乡村旅游开发中的村落更新改造研究[D].北京:北京建筑工程学院,2006.

[5]张建武.乡村旅游影响下的乡村聚落外部空间设计初探[D].重庆:重庆大学,2008.

[6]雍蓓蕾.乡村聚落的旅游性更新改造设计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08.

解读乡村旅游的乡村性 篇2

长期以来,由于受到城乡二元结构的影响,我国呈现出城市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不均衡的现象,城市的社会保障制度、经济基础、公共基础设施等均优于农村地区,这也导致了农村地区的大批剩余劳动力流入城市,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城市的经济繁荣,但随着大批劳动力从农村地区的流出,农村地区出现了萧条、衰败的景象,大片农田无人耕种,只留下一些妇女、儿童以及老人留守在农村地区。这对于我国政府提出的统筹城乡一体化,促进城乡在政策、经济、社会与环境等方面的一体化发展是相悖的。解决城乡经济二元格局下的一体化问题的核心是繁荣农村经济。基于所具有的地域性、季节性、周期性、对自然条件与土地的依赖性强等特点,使得农业的这些自然与社会属性制约了农业的发展,明显落后于工业发展。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胡锦涛总书记提出工业在发展到相当程度后,以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协调统一发展。本文从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出发,以统筹城乡作为一个契合点,对繁荣农村经济,缓解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中的问题提供可行的解决路径。

二、乡村旅游对城乡一体化的影响

我国乡村旅游始于20世纪80年代,蓬勃发展于20世纪90年代。2010年,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年营业收入已超过1200亿元,带动1500万农民受益。据统计,目前乡村旅游已成为国内旅游主战场和居民消费的重要领域,2012年接待游客7.2亿人次。古镇、城市主题公园、乡村旅游景区等近程旅游景区(点)已成为出游热点,自驾、乘坐公交等成为主要出行方式。乡村旅游成为城市居民的新宠,从需求角度来看,源于城市居民为摆脱城市快节奏的生活方式所带来的压力,追寻传统文化意象中的田园意境以释放自我、还原自我的内在驱动力。城乡统筹是将城乡看作一个系统,通过协调系统内各方利益、优化配置资源,达到城乡经济、社会、文化和产业等方面的融合。

乡村旅游对农村发展的主要作用有 :(1)提高农民经济收入,促进当地农村地区经济发展 ;(2)改善农村地区基础设施 ;(3)促进城乡文化融合 ;(4)促进农村地区劳动力就业,转移城镇劳动力到乡村。城乡一体化发展就是将城镇和乡村、城镇居民和农民、农业和工业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规划、优势互补、互相促进、共同发展。而乡村旅游因具有良好的经济带动作用和社会效益而成为新时期城乡统筹发展的有效手段,能够为提升城乡一体化水平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三、从社区参与角度提出促进城乡一体化的路径选择

社区参与是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它要求旅游规划、开发和管理过程中,充分考虑社区居民的意见和需要,并将其当作旅游开发主体和参与主体。社区居民作为乡村旅游的参与主体,不仅是作为参与保护当地生态环境、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承载者,还是作为传承当地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因此,乡村旅游发展的根本是由当地社区居民的参与来实现的,提高当地社区居民的参与度,积极调动居民的参与热情,亦对发展本地区旅游产业,带动当地农村中的剩余劳动力就业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直接提供旅游服务,繁荣当地旅游经济

1. 企业 + 农户模式。各村可根据当地的旅游资源情况,政府部门通过招商引资的方式,吸引外来资本注入成立旅游有限责任公司,政府部门提供一定的政策支持与扶植,公司与当地农户签订合同,规定合同双方的责任、权利、利益,遵循市场的经济规律原则。这种模式减轻了单个农户独自面对市场的风险,同时公司通过一定的资金支持,并肩负着对外拓宽客户市场,提供一定的基础设施设备,为农户提供可靠的经济基础保证。在公司的引领下,农户为游客提供一系列诸如餐饮、住宿等相关旅游项目服务,公司收取一定的农户加盟费用。这种模式下公司与农户达成了一个经济利益共同体,共同承担风险,降低市场的变化对单户农户的影响。公司通过先进的经营理念与模式,整合当地旅游资源,同时对农户进行一定的培训,对于提高当地居民素质与当地旅游服务水平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 企业 + 村集体 + 农户。在这种模式下,投资主体属于企业,村集体以当地的旅游资源如土地、住房、劳动力、技术等折合统一入股,同时村集体可吸收当地参与旅游经营的社区农户,每户一人,成立旅游管理小组,相当于行使董事会的管理职能,制定统一的管理规范,统一对经营旅游的农户进行管理,企业作为最大的股东,负责经营统一的旅游事务。其余的经营旅游的农户经营各自的餐饮、住宿、旅游纪念品等旅游服务。企业作为大股东为当地旅游社区统一打开了市场,村集体作为管理者,统一规范农户的旅游服务,在企业与村集体的双重管理下,农户不仅获得了相应的旅游收益,还提高了旅游服务水平。三方各自履行其职责,将矛盾降到最低。

以上两种社区参与模式无论是企业还是企业与村集体共同作为引领者,社区居民都是一个关键因素,作为提供旅游服务的直接参与者,社区居民作为利益相关体直接关系到当地旅游产业的发展。只有将当地社区居民作为利益参与主体方,才能把乡村旅游的主体利益留在当地。通过吸引外来资本成立企业,解决当地社区力量薄弱难以完成的繁荣当地经济的重任,发展当地旅游业,客观上为促进当地基础设施建设,创造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改善乡村地区的卫生状况,通过企业先进的管理理念,对提高社区农户的素质与服务水平,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二)展现真实乡村风貌,传承当地文化

宋朝诗人范成大对乡村生活的描述是“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旅游者则希望通过乡村旅游,获得回归自然和原始梦幻家园的体验,获得传统文化的洗礼和优质的服务,他们也希望与当地居民有较好的交流 ;城市居民来到乡村地区旅游,更多地希望感受当地居民传统的一种文化、习俗与习惯,只有社区农户参与到其中,作为传统生活的真实再现,才能更好地吸引城市居民驻足。当城市居民远离城市喧嚣,来到乡村当中,与当地农户进行一种深层次、心灵的交流,去真实地感受乡村生活,城市文化与乡村文化才能达到一种心灵上的融合。只有停留在心灵上的感受才是最真实难忘的,城市居民在获得这些精神上的洗礼,并伴随着感官上的享受后,必然会吸引他们多次前来感受。在与城市居民互动的过程中,乡村居民亦开阔了眼界,拓宽了视野的同时摒弃了乡村文化中的糟粕部分,吸收城市文化中精华的部分,以达到城市文化与乡村文化的融合。

(三)带动当地农户就业,促进乡村可持续发展

城乡经济二元结构的长期存在,导致农村中大量的青壮年劳动力流入到城市中,进入到工业、服务业中,而乡村地区则出现了大面积的荒芜现象,只留下老人、妇女和儿童在村中。发展乡村旅游,提高当地社区农户参与,不仅可以繁荣当地农村经济,还可以就地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据统计,在从事乡村旅游的农户中,妇女占其中的比例逐年提高。同时,旅游属于第三产业,也可以吸引流入城市的农民回到自己的家乡从事旅游服务业,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城市用工剩余的状况,也带动了农村中第三产业的发展。当地社区农户参与到乡村旅游的开发中,使得农户更加关注当地的自然、人文、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加之其他利益相关主体,政府在政策上的支持,外来企业或是当地成立的企业的资本注入,村集体的统一管理,为确保城乡公共服务提供了可行性途径。

四、结论

解读乡村旅游的乡村性 篇3

梯级水利工程打破了汉江流域原有的系统平衡, 地表景观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汉江水系面积增大, 形成4个较大的湖区, 湖水碧波万顷, 烟波浩荡清澈平静。汉江沿岸郁郁葱葱的青山和沙洲及沿岸的果园, 周边纵横的农田, 千里沃野, 跨江的桥梁、水工建筑物构成新的旅游景观。这些相对集中分布的, 特色各异的旅游资源沿轴线地域组合形成一个结构合理、相互协调的跨区域、大尺度的线性风光带, 使支离破碎的自然和文化遗产成为区域性的整体。

由汉江、岸基、绿道以及乡村等构成的汉江遗产廊道旅游系统, 承载了沿线居民生活、生产、繁衍的历史变迁和文化发展历程。廊道体系中的自然生态文化属性较强, 借助乡村旅游为主题的遗产廊道开发实现对历史的重构具有先天优势。

1 遗产廊道概述

“遗产廊道” (Heritage Corridor) 概念是美国上世纪60年代提出的一项跨区域、范围较大的保护措施, 通过对地方历史文化、自然和游憩资源的综合保护与利用, 实现遗产保护、经济发展、提供游憩机会等多重目标。“遗产廊道”属于绿道的一个类型, 是一种大尺度线型旅游空间的文化景观保护的新方法。

廊道主要是通过生态廊道和文化区域两种结构要素与人类互动所形成的一种对线形遗产传承利用的新途径, 具体是指“拥有特殊文化资源集合的线性景观。通常带有明显的经济中心、蓬勃发展的旅游、老建筑的适应性再利用、娱乐及环境改善。遗产廊道是“人与自然共同的作品” (Eugster, 2003) , 反映了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特殊文化景观。

上世纪70年代, 美国国家公园局发布“国家城市游憩研究”研究报告, 提出了由地方、州、联邦政府合作建立国家景观保护区系统, 划定特定区域保护历史遗产遗迹, 并组建城市游憩基金。国会研究局的丘克·里特在他的《绿线公园:一种保护城市地区游憩景观的方法》中提出了保护区系统的具体措施。虽然当时国会未对这种方法进行立法, 但许多私有组织开始将这种方法应用到具体的社区中。正是在上述背景下, 连接美国伊利诺斯州 (Illinois) 和密歇根 (Michigan) 州的芝加哥环境卫生和航行运河 (Chicago Sanitary and Ship Canal) , 在1984年被指定为世界第一条遗产廊道。此后连接马萨诸塞州和罗德岛的黑石河峡谷、特拉华州的切萨皮克-特拉华运河和莱通航运河相继被列为遗产廊道。

2003年由白宫发布了“保护美国”计划, 指导联各州通过适宜性再利用或区域协作将遗产廊道以适度旅游开发的方式作为遗产廊道功能的扩展。该计划第一次把遗产廊道与旅游结合起来, 推动了美国遗产廊道的发展, 形成了一套完善的遗产廊道保护利用体系, 功能也从最开始的休闲功能逐渐转向旅游、生态和历史文化保护等多功能的大型综合旅游带。

2 汉江遗产廊道乡村旅游适宜性评价体系的构建

2.1 研究区域概况

汉江在襄阳市境内流长195km, 流域面积17313k㎡。汉江自丹江水库以下10km处进入市境, 流经老河口市、谷城县、襄阳市区、宜城市, 然后进入钟祥市。

汉江自古以来就是“生物资源宝库”、“天然物种基因库”, 是“地球同一纬度生态环境最好区域”。汉江梯级水利工程实施以后, 汉江的地貌和地表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随着水面面积扩大, 形成了四个面积较大的人工湖面, 湖面与两岸的青山、沙洲、田园和农田构成了汉江流域所独有的乡村风光。同时由于水面面积扩大, 丰沛的水量促进了各类植物的生长, 增大了汉江沿岸植被的覆盖率和生物多样性, 较之梯级工程以前, 自然属性显著增强。

汉江流域历来就是个南北杂居之地, 当地的传统民俗与外来的移民民俗在磨合交融中, 形成了汉江特有的民俗礼仪、风俗习惯、剧种民歌、生活饮食、文物遗址等文化遗产。受巴蜀文化、秦陇文化和荆楚文化的交叉辐射呈现复合型文化特征, 如, 《诗经·周南·汉广》中所描绘的“汉有游女, 不可求思。汉之广矣, 不可泳思。”和《楚辞·九章·思美人》所描绘的“指嶓冢之西隈兮, 与曛黄以为期。”等。这些不同的传统习俗和文化源流既有个性上的独特性和种类的多样性, 在中国区域文化中形成了一个独具特色的风俗文化圈, 也使汉江流域成为一个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廊道。

汉江流域的自然和人文景观为沿岸的农村景区化、农业多产化提供了优质的资源基础, 也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了可能。

2.2 汉江遗产廊道乡村旅游适宜性评价体系的构建

关于遗产廊道的旅游价值, 我国学者吕龙和黄震方从廊道资源条件、区域社会条件、廊道生境条件和旅游保障条件及发展潜力等四个方面, 九大要素, 35项评价指标等方面对廊道遗产的旅游价值做了评价分析。俞孔坚对台州遗产廊道适宜性做了分析。关于遗产廊道我国学者进行了探讨, 形成了较为成熟的理论体系和分析框架。基于此, 本文探讨在汉江遗产廊道环境下乡村旅游的适应性进行分析。

理论界关于廊道遗产旅游的分析是一种普适性的方法, 套用评估维度指导汉江旅游理论过于宏观, 实践缺乏操作性和针对性, 还需要将理论置于汉江这个个案对各项指标进行借鉴分析, 进而对指标体系进行修正。根据现有的理论基础和专家访谈初步确定汉江遗产廊道乡村旅游适宜性评价体系如下:

适宜性评估指标体系分为3个层次。廊道资源条件、区域社会条件、廊道生境条件和旅游保障条件及发展潜力四个变量为一级指标。结合乡村旅游的特点, 将这四个变量展开为具体的二级测量维度和三级测量指标。

3 汉江遗产廊道乡村旅游适宜性研究

设计《汉江遗产廊道乡村旅游开发的适宜性调查表》, 调查地点襄阳, 调查对象是襄阳市民、旅游者和旅游企业员工及管理者、医生、教师与个体工商户。

问卷的设计从“廊道资源条件”、“区域社会条件”、“廊道生境条件”、“旅游保障条件及发展潜力”, 设置了46个问题。问卷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被调查者人口统计特征信息, 包括年龄、职业、受教育程度、收入、婚姻状况等人口统计特征, 共有7个选项, 要求被调查者根据实际作出选择。第二部分是对汉江遗产廊道乡村旅游适宜性的影响因素的测量计算。该部分采用李科特五点量表进行测度:1=很不重要 (很不满意) , 2=不重要 (不满意) , 3=一般, 4=重要 (满意) , 5=很重要 (很满意) 。

3.1 调查取样

3.1.1 样本选择。

本研究正式调研的开始时间是2012年的7月1日, 9月1日结束, 样本取样对象是在襄阳的具有代表性的公务员、市民、散客成团旅游者、公司职员、企业中高层管理者以及襄阳学院外籍教师, 年龄18岁以上, 身体健康游客。

3.1.2 问卷发放。

问卷初稿完成之后, 为提高问卷的有效性, 笔者再次针对问卷的结构、语言表达、题项设置等方面进行了若干次小范围访谈。通过小规模访谈, 发现问卷总体结构的设计比较合理, 基本覆盖了问题的所有方面。只是在语言表达的准确性方面稍有欠缺, 需要进一步完善。在吸取建设性意见后, 对问卷做了修改和补充形成正式的调查问卷, 进入正式问卷的发放阶段。在2012年的9月至10月间, 主要通过两种渠道进行问卷调查:一种方式采用面对面采访形式, 向襄阳学院、襄阳市民、散客成团旅游者、公司职员、企业中高层管理者等较大规模发放问卷;另一种采取网络问卷星问卷的形式, 在网上面向全国广泛征集问卷调查。

3.1.3 数据处理。

KMO值在0.5和0.6之间, 很勉强做因子分析;0.5以下就不适合做因子分析 (马庆国, 2002, P.320) 。所以在进行因子分析之前首先对汉江遗产廊道乡村旅游适宜性的影响因素体系进行KMO和Barlett球形检验, 检验结果见表4。

从表4我们可以看出, KMO样本测度值为0.734, 大于0.7, 这验证了样本数据适合做因子分析。Bartlett球形检验的近似卡方值为3846.474, 自由度562, 显著性概率为0.000 (小于1%) , 样本数据是相关阵而非单位阵, 也验证了该统计数据是适合做因子分析的。

表4是汉江遗产廊道乡村旅游适宜性影响因子的共同度检验结果, 从表中的共同度检验数据可以看出, 问卷设置影响因子的共同度的值均大于0.4, 说明问卷中拟定的影响因子对汉江遗产廊道乡村旅游适宜性影响是显著的, 可以作为汉江遗产廊道乡村旅游适宜性的影响因子。

3.1.4 汉江遗产廊道乡村旅游适宜性主成因子分析。

通过因子分析得到的特征根值及总方差分解表如表5所示, 由此看出四大因子解释了大部分信息。

3.1.5 适宜性因子命名。

由表6所示, 来自游客方面的28项影响因素经过主成因子分析后, 剔除掉11个因素之后重新提取了4个主成份因子。而且Fl、Fl、F3、F4的信度系数ɑ均大于0.7, 具有良好的一致性, 因此可以接受这4个因子的信度系数值。

通过主成因子分析后发现, 适宜性影响因素的三级维度除了数量上减少外, 二级属性特征基本不变, 由此可以认为, 汉江遗产廊道乡村旅游适宜性主要由廊道资源条件、区域社会条件、廊道生境条件和旅游保障条件及发展潜力四个影响因素。

4 结论

通过主成因子分析法部分论证了本文提出适宜性影响因素模型, 部分修正了汉江遗产廊道乡村旅游适宜性的测量维度, 原来设定的模型影响因素体系未发生变化, 部分测量维度的影响因子进行了重新组合, 二级维度萃取成了17个。

汉江遗产廊道乡村旅游产品属性不强。在对游客的问卷调查中发现, 部分游客不知道什么是汉江遗产廊道。很显然, 目前汉江遗产廊道乡村旅游不具有大量吸引来自全国乃至全球游客的旅游产品的属性。说明旅游者在“主观要件”与“自然事实”之间, 汉江遗产廊道乡村旅游逊色于其他形式的旅游。

调查主体结构良好, 汉江遗产廊道乡村旅游发展潜力大。本次问卷统计资料显示受访者的年龄、教育背景、职业和收入等四项, 无论从旅游者出游必须具备的身体素质、收入和闲暇时间的要求, 还是旅游行为需要具备一定的知识而言, 受访对象对汉江遗产廊道乡村旅游的期望将对汉江乡村旅游产生积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Eugster J G.Evolution of the Heritage AreasMovement[J].The GeorgeWright Forum, 2003, 20 (2) :50-59.

[2]吕龙, 黄震方.遗产廊道旅游价值评价体系构建及其应用研究—以古运河江苏段为例[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7 (6) :18-27.

[3]俞孔坚.快速城市化地区遗产廊道适宜性分析方法探讨—以台州市为例[J].地理研究, 2005 (24) .

解读乡村旅游的乡村性 篇4

面对我国日益严重的人口老龄化问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的农村摆脱贫困问题和亟待解决的生态环境保护问题, 旅游可发挥调和作用,将三者从相对独立的问题转换为彼此融合、互为补充的养老旅游、乡村旅游和生态旅游三种形态。

1相关概念界定

1.1养老旅游

养老旅游在本质上属于老年度假旅游[1],既是一种精致的旅游方式,又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具体指老年人离开其常住地跨越较大空间范围,在旅游地生活较长时间的特殊旅游形式[2]。由于旅游主体的特殊性,养老旅游具有季节性、怀旧性、 节奏慢、时间长等特征[3,4,5]。养老旅游不但能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改善其健康状况,也能减缓青壮年的养老压力,是老年人升华其兴趣爱好的大好时机,是养身养心的绿色通道,也是追求人生价值的新起点[6,7,8,9]。

1.2乡村旅游

乡村旅游是指在乡村地域范围内体验乡村的风土、风物、 风俗、风景的一种旅游形式[10]。乡村旅游具有乡土风情浓郁、 乡民淳朴热情、乡间风貌各异、旅游资源多样等特征,乡村旅游能让长期生活在城市里的游客回归乡土自然,领略大好自然风光和乡村民俗风情,增长见识,放松身心。

1.3生态旅游

生态旅游是以自然生态环境为依托,在旅游活动过程中强调关爱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吸引旅游者前往体验、观光、学习、思考的旅游活动。国际生态旅游协会认为: “维系当地人民生活”和“负责任”的旅游是生态旅游的两大内涵。生态旅游具有自然生态环境优良、天然旅游资源富足、景区可进入性较强、强调环境保护理念等特征。生态旅游能让游客在大自然里排忧解郁,怡然休闲,也能为游客( 尤其是青少年游客) 植入环保思想,间接宣传生态环保理念。

1.4养老型乡村旅游地

养老型乡村旅游地指的是具有较完善的旅游设施和养老设施,生态环境好、地方文化浓厚的乡村旅游目的地。养老型乡村旅游地是养老旅游、生态旅游、乡村旅游三者交集的旅游目的地。基于养老旅游的特征和庞大的主体基数,乡村是较理想的养老旅游地。养老型乡村旅游地具有生态环境佳、历史沉淀厚、生活节奏慢、人们性格淳朴等特征,能为老年人提供较理想的田园生活[11,12]。此外,当异地老年人成为乡野田间的生活主体时,能在很大程度上缓和因旅游业明显的季节性造成旅游基础设施的闲置问题,带动乡村养老服务与设施的完善,提升乡村自然与人文水平,总体促进乡村的社会进步[6,13,14,15]。

2三者融合发展的必要性

2.1乡村是养老旅游的最美适宜地

据统计,2013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2. 02亿人,占总人口的14. 9% 。据预测,到2053年,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4. 87亿人的峰值,占总人口的34. 9%[16]。我国养老旅游市场前景广阔,潜力巨大,但却困难重重[17]。由于老年人口基数庞大、老年人间经济水平差距甚远、异地医保报销受限,加之市场上养老旅游产品质量不高、相关服务缺乏标准规范、专业人才短缺等原因,养老旅游的发展受到较大限制。

以生态环境优良的乡村为根据地的养老旅游能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上述问题。总量巨大的乡村面积为老年人休闲度假提供了足够的空间,相对较低、弹性较大的生活成本能为绝大数老年群体所接受,在距居住城市较近的乡村进行养老旅游的老年群体医保报销较为方便。此外,乡野田间良好的生态环境有利于老年人的身体健康; 乡村丰富多彩的民俗风情、粗犷豪迈的文化底蕴、舒缓安逸的生活节奏皆有益老年人心情愉悦, 缓解郁结,弥补因子女或配偶不在身边的缺憾。

2.2老年人是乡村旅游的最佳参与者

据统计,2013年全国农家乐数量约170多万家,乡村旅游的重点村10. 6万个,全年接待游客约10亿人次,旅游收入达到2800多亿元,3000多万农民直接受惠[18],乡村旅游已成为我国乡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19]。然而,在乡村旅游迅速发展之际,其发展诟病正蚕食着我国的锦绣乡村。在旅游活动的影响下,乡村民俗逐渐变得功利世俗,乡野原真日渐淡薄,乡村生态遭到破坏,城乡界线变得模糊; 加之乡村旅游的相关法律法规与标准尚不健全,乡村公共基础设施尚不完善,村民的相关知识、能力尚待提高,产业集群意识尚未成熟,良性营销尚未形成,长此以往,现在遍地开花的乡村旅游就只能昙花一现。

老年人能带动的影响是巨大的,以生态意识较强的老年人为参与主体的乡村旅游能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上述问题。首先, 经历了世间浮华之后,老年人返璞的心态强烈,无论是村民还是民俗,唯有保持本真才有市场。其次,现阶段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基本都是中国生态环境从优至劣的目击者和环境污染的受害者,他们极有可能成为环境保护的教育者、生态理念的倡导者和环境污染的战斗者。第三,当乡村成为较稳定的养老旅游目的地后,家庭、社会及政府对老年人的关爱和牵挂都极有可能加速乡村基础公共设施的健全和完善。

2.3乡村养老是生态旅游的最强推动力

我国生态旅游方兴未艾,但也存在诸多问题。由于对生态旅游内涵、特征理解不到位以及简单追求短期经济效益最大化的经营理念,“生态旅游”的开发和旅游活动的进行往往对当地自然生态和原有周边社区带来伤害。在意识到“生态旅游”能带来较大的经济效益后,市场上出现了“处处生态游,人人负离子”的局面,泛化现象严重,原本的金字招牌也逐渐黯然[20]。 “生态旅游”不生态的行为既违背了人们亲近自然、返璞归真的初衷,也辜负了人类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使命。

生态旅游的核心理念是欣赏自然、感受生态、天人合一、和谐共处。以乡村为根据地,以老年人为参与主体的生态旅游能在很大程度上缓解现存问题。乡村与城市的一大区别就是对自然的开发较少,乡村的生态环境和空间视野都是老年人的心之所向。当生态旅游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养老旅游成为乡村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原本贫穷落后的乡村可逐步转型成为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的桃花源,受旅游驱使而浮躁的乡村也将缓慢下来,重新沉淀,回归诗画田园。

3三者融合发展的可行性

3. 1三者的内在关联紧密

有“逃离”和“反哺”本质: 生态旅游是后工业时代驱动下恶劣生态环境的产物,其兴起的重要原因便是人类对“绿”和 “美”的向往,既是人类逃离环境问题的行为,也是反哺环境的行为。乡村旅游是城市污染驱动下的产物,其兴起的重要原因是人们对“干净”和“淳朴”的向往,既是人们逃离冰冷城市的行为,又是反哺自然的行为。养老旅游兴起的主要原因是老年人对“舒活、乐活”和“旧生活”的向往,既是老年人逃离“四角天空”的行为,又是反哺记忆的行为。

有“康体”和“教育”的功能: 三种旅游的目的地都应是生态环境良好、自然环境优美、气候条件怡人的地方,能舒缓人们紧张浮躁的情绪,洗涤身心。此外,生态旅游能引导人们爱护环境、守护生态、保护社区等。乡村旅游具有启蒙思想、让人忆苦思甜等功能。养老旅游让老年人有足够的时间和较多的灵感进行再创造,升华人生内涵。老年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和生活态度也将对其子孙带来积极正面的影响。

3.2三者均为旅游发展大势

生态旅游是国际旅游的一大潮流: 生态旅游自诞生以来就以惊人的速度席卷全球,带着返璞复古的清香,很快便家喻户晓,成为趋势。1983年,环境保护作为我国一项基本国策被提出; 2012年,生态文明建设被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生态旅游成为旅游领域对国家战略的最好回应。 在日益恶劣的生态环境中,“返璞归真,怡然自得”、“走进绿色旅游,感受生态文明”的生态理念越来越为游客所推崇,国家旅游管理部门也突显了这一热点,将1999年和2009年的国家旅游主题分别定为“生态环境游”和“中国生态旅游年”。

乡村旅游是国内旅游的一大热点: 建国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乡差距逐渐拉开。我国强调要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增强农村发展活力,要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我国乡村地域辽阔,许多乡村不仅拥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还拥有优质的生态环境资源。2006年和2007年,我国旅游主题分别为 “中国乡村游”和“和谐城乡游”。近年来,乡村旅游在国内成为旅游热点,极大地带动了乡村经济发展,成为乡村经济的新增长极。

养老旅游是未来旅游的一大趋势: 养老是中国传统文化之一,是孝、是善、是感恩,也是我们的义务和责任。与西方国家不同,我国父母与子女间的联接十分紧密,子女成家后与一方父母合居的现象普遍存在。然而,随着老年人的观念转变,旅游养老成为养老的一种新选择,且为大众所接受。此外,2013年出台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从国家层面为养老旅游创造了极好的机遇。养老旅游是新时代老年人安度晚年的选择之一,是现代青壮年向往的晚年生活模式之一,也是未来旅游发展的一大趋势。

3.3三者融合条件良好

生态旅游与乡村旅游: 生态旅游与乡村旅游的交集,主要体现在大部分乡村保持了较好的生态环境资源,适宜进行生态旅游活动。从时间概念来看,生态旅游与乡村旅游都属于“慢旅游”,体验自然复古的慢生活。从空间概念来看,乡村旅游与生态旅游都属于“大旅游”,游客的旅游体验多在视野开阔的地方。生态旅游与乡村旅游的融合,是天与人的融合。

乡村旅游与养老旅游: 老年人是乡村旅游的主要旅游群体之一,乡村也是养老旅游的主要目的地之一。我国乡村面积辽阔,老年人口基数庞大,两者在空间上恰好能匹配。老年游客与其他游客群体不同,旅游动机大多不是求新求异,而是怀旧和求美。国内现阶段的老人大多数生于乡村长于乡村,对乡村有“家乡”、“故乡”的亲切感和归属感。乡村旅游与养老旅游融合,是人与地的融合。

养老旅游与生态旅游: 养老旅游的活动主体大多处在生命历程后端及末端,对人生、生命有着诸多感悟,也易由此生悲。 然而,当老年人回到自然,看到自然界缤纷艳丽的生命,看到花落花开、蜉蝣生死、落叶归根的现象,对人生和生命便会有不一样的认识,或是感恩,或是豁然。另一方面,相较于青壮年游客,老年游客较为平和、惜物,对生态环境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较小。养老旅游与生态旅游的融合,是生命与自然的融合。

4养老型生态旅游地的发展对策

政府引导,构建医疗体系: 相对于城市而言,目前绝大多数乡村在医疗卫生方面的基础建设较薄弱,“看病难”是困扰乡村居民多年的问题。要建设养老型乡村旅游地,需要政府引导, 加大力度丰盈乡村医疗力量,以公共医疗单位为主体,鼓励有资质、有名望的民营企业或外企加入,形成较完善的乡村医疗体系,解决乡村“看病难”问题。此外,还应适当放宽政策,灵活处理异地医保报销,为在乡村旅游的大量老年游客提供就近疗养和医治的条件。

部门联动,加强区间合作: 许多旅游资源并不处在某一特定的行政区划内,当旅游资源跨乡跨县,甚至跨市跨省分布时, 常常引起利益相关者间的冲突,对景区带来负面影响,甚至灭顶之灾。广义看,旅游资源,尤其是自然旅游资源是属于全人类的,应共同分享和爱护。有关行政部门在处理此类纠纷时, 应着眼大局,以旅游资源的良性发展和追求长远效益为目标, 求同存异,共同商讨相关事宜,形成区间合力,创造多赢。

集思广益,优化顶层设计: 进行顶层设计时,要将“百姓富,生态美”与“田园风光好,养老趣味多”相结合,以打造一批以养老型乡村旅游地为目标,以专业力量为主体,集思广益,扎实做好顶层设计。设计单位的选择、设计成果的评审以及后续的指导等,都应由政府相关部门代表团体、利益相关者代表团体及其他自愿者代表团体共同商议,确保设计科学有效、操作性强。

吸引民资,培育产业体系: 建设养老型乡村旅游地要走产业化、市场化道路。在完善基础设施,做好顶层设计之后,相关部门应积极招商引资,吸引民资注入,增强活力,引导形成覆盖全国的养老旅游产业体系,打造具有中国山水人文特色的养老型乡村旅游地品牌。政府部门需扶持民间力量,减少行政阻碍,协助区域间交流发展,尊重市场机制,减少干预。

因地制宜,突出乡村特色: 养老型乡村旅游地以乡村为实体载体,养老旅游、生态旅游和乡村旅游都将在乡村的土地上进行。所以在规划设计和经营管理时,必须要以突出乡村特色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因地制宜,综合利用,挖掘乡村本土文化, 设计符合老年人养老需求、生态需求和乡村需求的旅游产品。 在单体层面,要做到各乡有特色,各村不雷同,减少彼此冲突; 在整体层面,要形成以乡村为单位的连续的文化带,系统整合资源,形成连贯,带动各地发展。

以人为本,提升服务品质: 养老型乡村旅游地的旅游主体是来自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老年游客,除游客口碑影响力较大外,游客本身的身体状况、心理状况的弹性较大,不当的服务极有可能带来严重的后果。在经营管理时,必须秉持着“游客为本,服务至诚”的旅游行业核心价值观,为老年游客们提供舒适周到的服务。

《美丽乡村建设指南》解读 篇5

生产、生活、生态协调发展, 民居、民生、民俗特点突出, 村庄秀美、环境优美、生活甜美、社会和美, 兼具现代生活质量及传统农村特质的可持续发展行政村。

◆美丽乡村建设指南包括什么?

标准由12个章节组成, 基本框架分为总则、村庄规划、村庄建设、生态环境、经济发展、公共服务、乡风文明、基层组织、长效管理等9个部分。

·村庄规划

规定了村庄建设、生态环境治理、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等方面的系统规划要求。

·村庄建设

规定了道路、桥梁、饮水、供电、通信等生活和农业生产设施的建设要求。

·生态环境

规定了水、土、气等环境质量要求, 对农业、工业、生活等污染防治, 森林、植被、河道等生态保护, 以及村容维护、环境绿化、厕所改造等环境整治进行指导。

·经济发展

规定了美丽乡村的农业、工业、服务业三大产业的发展要求。

·公共服务

规定了医疗卫生、公共教育、文化体育、社会保障、劳动就业、公共安全、便民服务等方面的要求。

·乡风文明

提出了弘扬文明风尚、开展文明建设、提升文明素养的要求。

·基层组织

提出健全基层党组织、村级组织, 服务美丽乡村建设。

·长效管理

规定了制定标准体系、拓宽村级财源、强化公众参与、建立管护机制等要求。

◆“美丽乡村”建设指南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坚持政府引导、村民自愿、因地制宜的原则, 依照一事一议民主议事程序, 开展美丽乡村建设。

应不大拆大建、不套用城市建设标准、不拘泥于统一模式。

近三年内无重大刑事犯罪和群体性事件;无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无较大 (Ⅲ级) 以上环境污染事件;无人为破坏性采挖、移植、买卖古树名木现象。

◆《美丽乡村建设指南》数据

《指南》在村庄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公共服务等方面制定了21项量化指标。从今以后, “美丽乡村”不再只是一个模糊的概念, 拥有了一套量化指标明确的国家标准。

路面硬化率达100%;

村域内工业污染源达标排放率100%;

农膜回收率达80%以上;

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70%以上;

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率100%;

畜禽粪便综合利用率80%以上;

使用清洁能源的农户数比例达70%以上;

平原林草覆盖率达20%以上;

山区林草覆盖率达80%以上;

丘陵林草覆盖率达50%以上;

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80%以上;

生活污水处理农户覆盖率达70%以上, 卫生公厕拥有率不低于1座/600户;

户用卫生厕所普及率达80%以上;

村卫生室建筑面积大于60平方米;

学前一年毛入园率达85%以上, 九年义务教育目标人群覆盖率100%, 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3%以上;

乡村旅游的发展 篇6

一、乡村旅游的涵义:

乡村旅游是以乡村文化、乡村生活、乡村风光和地方习俗等为旅游吸引物,以当地农民为市场经营主体,以城市居民为主要目标市场利用城乡之间在自然景观、生活习俗和文化方面的差异为城市居民提供观光游览休闲度假等的旅游活动。乡村旅游为城市居民渴望回归自然、了解乡村风情民俗,对乡村进行考察、学习、研究体验提供了一个机会,它在促使时尚与原生态的结合的同时也使得农村财政收入有所增加,扩大了农村的就业机会,进而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二、我国乡村旅游发展趋势和发展状况

1.乡村旅游发展趋势

我的的乡村旅游起步较晚,但由于我国政府给予高度重视,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中工业化与城镇化在农村深入发展进而推进了农村的现代化建设,农业多产化形成了乡村旅游的核心同时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农村景区化使乡村风貌成为乡村旅游的基础,用景区的观念构建乡村景观用旅游的理念经营乡村、农民多业化可以使农民在经营农业的同时经营旅游业,让主业与副业并存从而吸引农民大力发展观光农业、资源产品化把农村的生产生活资料转换成具有观光体验和休闲价值的旅游资源,总的来说,我国的乡村旅游在政府大力实施政府的主导型发展战略下为农村发展旅游经济提供了大力的支持下,旅游资源的开发力度不断加大,基础设施逐步完善,综合效益不断提高,从而大力带动了旅游地农民的积极性,乡村旅游的发展趋势呈现大好趋势。

2.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状况

随着乡村经济的发展以及游客需求的逐渐变化,我国的乡村旅游也正在从初级的观光、游览向观光、考察、学习、休闲、康体、参与、娱乐、度假的综合方向发展,使得奔波于喧嚣的城市中的居民在“住农家屋,吃农家饭,赏农家景,干农家活,享农家乐”的悠哉中流连忘返,进而选择成为乡村旅游的钟爱者。

根据中国目前旅游状及各大旅游学者的研究成果表明,中国目前乡村旅游类型可分为以下几点:(1)以乡村风情、民俗民风以及传统文化习俗为主题的乡村旅游。(2)以农业风光以及田园景观为主的乡村旅游(3)以农庄农场为主的包括体验教育为一体的乡村旅游。(4)以疗养、康乐为主题的乡村旅游。

三、我国乡村旅游存在的问题

1.基础设施不完善,在部分不发达地区,基础设施与服务设施欠缺,景区设施不够完善、景区内房屋及内部摆设简陋,食住卫生达不到游客的要求,特别是在一些贫困地区交通问题就是制约旅游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2.服务意识欠缺,旅游业是以食住行游购娱于一体的对服务标准要求很高的一个行业,而很多乡村旅游景点缺少正规的管理与规划,从业服务人员岗前缺少培训,服务水平不够端正,没有掌握基本的服务知识。

3.旅游产品单一,缺乏乡村旅游自身的内涵和特色,很多景区出现景观内容雷同,旅游产品粗制滥造等现象。旅游产品不能将资源充分的综合利用

4.环境意识差,许多景点只注重眼前利益,盲目开发对现有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对乡村原有的风情景观进行改造,大兴土木,失去了乡村所独有的浓郁风情。

5.客源市场有限,乡村旅游大多为短期游、近郊游,因此乡村旅游的游客大多来自周边城市地区,受时间、经历、金钱等一系列因素的限制乡村旅游对于较远地区的旅游吸引力还不够。

6.对环境的破坏加大,旅游人数的增加对带来更多的废弃物会对农村的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危害,同样会带来交通工具的频繁使用,交通工具的汽车尾气是大气破坏的主要因素之一。

四、我国乡村旅游未来的发展策略

1.针对基础设计薄弱的问题,应当加强相关的基础设施与服务设施的建设,由于乡村旅游的主要客源地都是城市地区,因此在基本的生活条件与用品上要与城市接轨,例如厨房、厕所、用水、用饭、洗澡等设施及卫生的保障,其次要改善交通设施,可以在城市与旅游地之间建设旅游专线,交通改善了,游客通往旅游地的道路也就畅通了,在基础设施完善的条件下才能充分发挥乡村旅游的魅力,从而留住游客获取经济效益。

2.针对乡村旅游服务意识欠缺的情况,应当在政府的引导下对景区进行规划,对从业人员加强正面的引导和教育,加强对旅游地的人才引进,对在岗服务人员以及即将上岗人员进行专业培训。

3.针对旅游产品单一,旅游产品缺乏特色与文化内涵方面,首先应该发掘乡村气息,树立鲜明的乡村景象,真正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精,人精我新”在游客的脑海中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其次发现乡村的文化内涵与底蕴,开发具有文化特色的产品,乡村旅游的形式不能局限于表面层次的观光,也不能局限于资源的表面现象,要注重综合的发展与深层次的情感交流,才能开发出具有民间文化特色的,具有独特的乡村气息的旅游产品。

4.针对环境意识差的问题,应坚持科学发展观,对乡村旅游进行可持续发展,资源与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问题,想要长期的进行发展获得效益就要在短期的发展过程中进行合理地安排与规划,科学的对环境的承载力进行评估;其次针对游客的空间移动中使用交通工具会对空气造成破坏方面,可以建立一条专门的旅游线路,并且使用节能减排的交通工具;第三,针对游客素质低的问题,可以在景区内进行宣传教育,加强游客对环境的保护意识。

5.政府导向,合理规划,树立品牌。乡村旅游的发展要在政府的合理领导下,遵守政府建立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在有法可依的情况下,以市场需求为向导,充分合理的利用资源条件,合理筹划,科学的评估,分析自己在区位条件、资源特色、社会环境以及客源市场中的优势,打造自己的旅游品牌,从而真正做到把资源优势到经济优势的合理转化。

乡村旅游的体验设计 篇7

乡村旅游的体验设计, 要抓住人们参与乡村旅游的动机。根据旅客的参与程度和与环境的相关性的不同, 乡村旅游中的游客体验可以分为四种类型:一是教育体验。对于城市居民来说, 农村是一个充满未知的新奇世界, 传统的农事活动、建筑风格及空间布局, 淳朴的人际关系、民风民俗等都使城市居民充满好奇, 对其有着强烈的认知意愿, 游客通过积极的参与, 可以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实现求知的欲望。二是娱乐体验。娱乐体验是游客通过观看各种演出和参与各种娱乐活动, 利用各种器官所获得的精神愉悦。三是逃避体验。游客在城市深受工作及生活压力之苦, 希望通过逃离城市, 在乡村纯朴自然的环境中放松自我, 与自然融为一体, 从而达到自由、超越和解脱的精神状态, 这种体验成为游客寻找精神家园和实现梦想的一种方式。四是审美体验。游客在乡村旅游中的审美对象包括农村自然生态环境、农民的生产生活、农村特有的民俗文化等。为满足乡村旅游者体验, 在旅游项目设计中, 要做好以下几点:

第一, 要将旅游地各种体验元素加以组合更新, 提炼出合适的体验主题, 并构造出具备特殊意象的体验场景和活动项目, 从而实现各项体验因素的载体化和物质化, 设计出体验型旅游产品系列。构思一个良好定义的体验主题, 意味着为一个参与性的故事撰写剧本, 为剧情的发展提供线索, 并由此展开体验的剧情。好的主题还能加强旅游者在活动中的综合体验感, 并容易留下深刻的印象, 提高旅游产品的活动品位和体验价值。主题来源于旅游地的各种特殊文化形态, 要富有独有性和本土化特点, 并且要具有感召力和实践性, 使产品感知化和稀缺化, 利于体验活动的开展。成功体验的关键在于, 发现真正可以打动旅游者的创意好的主题, 由于我国乡村旅游发展所依托的资源的差异性很大, 所以体验主题应该因地制宜, 即必须符合乡村本身的特色, 与乡村的自然、人文、历史背景相吻合, 主题设计要素要与体验的事件相一致。比如说借助于紧邻城市的区位优势开发的城市居民旅游, 其资源优势主要是自然环境, 其产品要素是兼有观光的休闲, 以“农家乐”、“渔家乐”、“山里人家”等产品为代表。湖北宜昌杨家溪景区的体验主题就是按照其自身的特点来提炼的:山上人家、水上人家、溪边人家和今日人家, 将当地乡村旅游风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在确定体验主题后, 就应该进行主题加强, 形成鲜明的主题印象。在此过程中, 要尽量让旅游者在旅游产品的情境中感觉到原汁原味。例如, 湖北的洪湖生态园为了营造并强化渔家气氛, 在长满荷花的湖心和湖岸设计了许多外土内洋的“情人小草屋”, 外面是由茅草搭建的, 里面是依照三星级标准设计的情侣宾馆, “情人小草屋”附近有许多原汁原味的钓鱼台, 湖中荷花中间的小路都是采用竹子的原料搭建而成。

第二, 要制造体验氛围和载体。体验式乡村旅游离不开一定的场景和氛围。要营造一个真实的体验氛围需要一定的载体, 也就是利用现有的乡村旅游体验资源构建体验场景和舞台, 给游客一个真实的体验环境, 包括乡村饮食、乡村民居、乡村娱乐与日常的乡村生活方式等。古朴自然的民居、农家日常的生活、休闲娱乐方式、自然的农耕活动场所、浓郁乡土气息的民俗都可以构成体验的载体。例如日本长野县饭山市开发的民俗体验旅游农业, 充分利用当地的区域特色, 兴建了30多个具有当地民俗民风特点的和屋宾馆。在古典风格的建筑里, 摆放着古色古香的小木几, 席地而坐的榻榻米, 经过一天游玩的旅游者, 穿着舒适的和服, 享受古老的坑火烤鱼和当地自产的各种菜肴、糕点, 品尝清淡的传统米酒、浓香的茶水, 观赏雄浑豪放的民间大鼓, 还有水温高达40多度的温泉浴。由此使得乡村旅游开发兼具民族特色、文化特色和体验特色。在体验场景设计中, 要挖掘乡村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 进行特色营销。乡村旅游是一种文化含量很高的旅游形式。我国乡村除了美丽的自然旅游资源以外, 最能吸引旅游者的则是淳朴、神秘的人文旅游资源。我国广大乡村出产的各种艺术品如年画、刺绣、泥人、面人等, 总是因为它们浓郁的乡土气息深受大家喜爱。民间自古流传的各种神话故事、传说逸闻、笑话趣事总能令游客在品尝各地美食大快朵颐之时为之动情, 如痴如醉。当然, 千姿百态、布局精巧的乡间传统民居建筑同样令人流连忘返。贵州苗寨的吊脚楼、黄土高原的窑洞、内蒙古草原的蒙古包等都是令人神往的憩息场所。富有特色的乡村传统劳作也是吸引游客的方式。像驴拉磨、牛碾谷、木机织布、水车灌溉、摘茶叶、采莲藕等, 无一不充满田园生活情趣。

第三, 体验设计要营造旅客参与互动的氛围。乡村旅游为了吸引更多的消费者, 就必须把特色体验产品以某种活动或某种展示的方式表现出来, 鼓励消费者参与其中。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 主要考虑当地的地理条件、风土人情、消费者的需求以及活动产生的效果的好坏等问题, 而且要特别强调消费者在活动中会得到什么样的体验、消费者的需求是否被满足等。为了强化参与的体验性, 可以让游客亲自参与乡村生活、生产的某一过程, 比如游客可以住农家院、吃农家饭, 感受浓浓的乡情和纯朴的民风;还可以下地采摘瓜果、上山挖野菜, 甚至自己动手制作豆腐、采蘑菇等, 切实体验劳动的艰辛和创造的喜悦。通过观察、模仿、习作, 既显示了游客的某种能力, 其想象力也可通过辛勤的劳动变为现实。这种参与型旅游产品会使游客一直沉浸在一种愉快的心情当中, 获得极大的满足与放松, 并能牢牢地吸引游客, 增强体验营销的持久性。如湖南常熟虞山林场举办的杨梅节, 它把对林场的观光和杨梅的采摘、品尝结合到一块, 让消费者在观光的同时体验到采摘的乐趣, 在体验中消费, 在购买中得到乐趣。通过这样的活动, 消费者得到的不仅是采摘到的杨梅, 更多的是采摘、品尝时的体验, 杨梅就是消费者可资回忆的典型物品, 一旦消费者看到杨梅, 很可能就会想到林场, 会考虑到林场去旅游, 这样消费者的需求就被有效的引导起来。通过筹划、举办特色体验活动, 使乡村旅游产品在体验中被消费, 在消费中使消费者得到乐趣。利用民俗, 如乡村特色食物、乡村歌舞、婚俗、地方民乐, 或者发生在当地的特定历史事件, 让旅游者亲身参与到相关的旅游项目中进行体验, 会获得比观赏更好的效果。例如, 湖北省洪湖市瞿家湾的湘鄂西革命根据地的洪湖赤卫队名扬天下, 许多游客因为洪湖赤卫队的故事而来到瞿家湾, 洪湖蓝田生态园在浩瀚的洪湖之上, 在茂密的芦苇之间, 游客可以参与演绎洪湖赤卫队的故事。

第四, 迎合审美情趣, 开发审美型的体验旅游产品。乡村旅游必须走体验式的发展之路, 但由于许多乡村地处山区, 缺少发展第一、二产业的自然条件, 又不具备交通的优势, 旅游业开展容易受到各种外因的限制。但正是这种封闭使当地保留着原始而优美的自然环境、传统的农耕文化和淳厚的民族习俗, 适合开展较长时间的深入欣赏、体会人文生态景观和原始的乡村习俗的旅游活动。旅游者通过感觉和知觉捕捉美好景物的声、色、形而获得愉悦, 继而通过理性思维和丰富想象体会乡村景物的精粹, 由外及内体验美好的感觉。乡村旅游资源的人文景观的魅力在于其强烈的艺术和独特性, 蕴藏着很多体验的元素和内涵。例如, “两水夹明镜, 双桥落彩虹”, 因袭唐诗而得名的宋代古桥彩虹桥, 是婺源廊桥的代表作。旅游者到达彩虹桥时, 就会联想到诗中的意境。江湾村中至今还较完好地保存着三省堂、敦崇堂、培心堂等古老的徽派建筑, 看到建筑物的设计形式和特征, 会令人想起当年徽商的经营理念和生活方式。这些无一不是美的享受。

上一篇:办公OA系统下一篇:七种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