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乡村景观旅游规划研究的文献综述

2024-09-14

基于乡村景观旅游规划研究的文献综述(精选8篇)

基于乡村景观旅游规划研究的文献综述 篇1

山东黄河沿岸景观规划研究文献综述

本文对滨水景观的研究进行了文献综述,总结了滨水景观的.概念和滨水区建设的类型,以国内外滨水区开发建设的发展研究为切入点,概括其发展阶段以及所取得的成果,指出滨水区景观规划设计及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结合山东黄河两岸景观规划研究状况,对滨水区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作 者:张娟 张晓鸿 作者单位:张娟(莱芜职业技术学院,山东,莱芜,271100)

张晓鸿(山东水利职业学院,山东,日照,276826)

刊 名:科技信息英文刊名: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年,卷(期):“”(29)分类号:关键词:滨水区 景观 黄河险工 综述

基于乡村景观旅游规划研究的文献综述 篇2

1 乡村旅游的内涵

我国乡村旅游兴起于二十世纪70年代初, 相对国外而言起步较晚, 但在近几年国内旅游与新农村建设快速发展的环境下, 乡村旅游已在制度、技术等层面广受关注, 同时有关乡村旅游的研究成果不断增多。乡村旅游起步阶段, 学者们的研究视角主要集中在乡村旅游的概念、特征等基础研究方面。随后, 在实践的基础上不断拓展、延伸。

有关乡村旅游概念的研究较多, 但目前尚未有一致观点。杜江、向萍认为乡村旅游是以乡野农村的风光和活动为吸引物、以都市居民为目标市场、以满足旅游者娱乐、求知和回归自然等方面需求为目的的一种旅游方式。何景明、李立华指出狭义的乡村旅游是指在乡村地区, 以具有乡村性的自然和人文客体为旅游吸引物的旅游活动, 其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发生在乡村地区和以乡村性作为旅游吸引物。周玲强, 黄祖辉更为详细地指出乡村旅游项目由娱乐、美食、购物、疗养等构成。虽然乡村旅游的概念较多, 但进行对比、总结后发现, 乡村旅游是以乡土、乡风、乡情等乡村特色资源为依托, 通过在乡村观光游览、度假休闲、娱乐体验等活动使旅游者体验“乡村性”。此外, 旅游目的地为乡村地区、客源主要为城镇居民、乡村特色为资源基础是乡村旅游区别于其他旅游方式的典型特征。

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发展, 乡村旅游已形成一些较固定的发展模式, 并为农村经济、文化等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同时也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因此, 本文在研究既有成果的基础上, 主要从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影响及对策三方面着手进行文献述评, 以期提出相关研究结论与展望。

2 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研究

早在1995年, 许春晓以欠发达但资源丰富地区为例, 指出根据乡村旅游地的资源禀赋情况乡村旅游发展具有先导模式、半生模式和后继模式三种。随后, 不断有学者采用实证研究方法从不同视角出发对乡村旅游发展模式进行归纳总结。乡村旅游的发展与其所处区位密切相关, 舒伯阳在分析乡村旅游不同区域表现的基础上提出乡村旅游具有依托自然型和城市型两种类型, 依托自然型发展的乡村旅游地需具有优美的自然风光、独特的民族传统文化, 而城市型乡村旅游最大的特点在于其所具有的区位优势, 即近郊型乡村旅游。此外, 还有学者基于乡村旅游产品的不同类型总结出多种乡村旅游发展模式, 例如特色农业产业模式、民俗文化参与模式、休闲度假娱乐模式等。

旅游业作为综合性很强的产业, 其在发展过程中会受到众多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 因此逐渐有学者从共生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可持续发展观等视角对乡村旅游的发展模式进行研究。总体而言, 乡村旅游的健康发展离不开政府、社区、村民、旅游者四大利益相关者, 尤其是随着乡村旅游逐渐进入深度旅游, 旅游者对乡村旅游的真实性、参与性和体验性要求更高, 村民也越发关注和渴望参与乡村旅游活动, 并从中受益, 因此村民参与、社区参与的发展模式也逐渐受到学者们的关注, 成为当前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亟须解决的问题之一。当前, 不少学者在权衡各方利益的基础上提出多种各方参与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 如政府引导模式、社区参与模式、公司整合经营模式、城乡互动模式等。随后, 乔磊通过文献整理提出“政府+股份公司+社区农民+乡村旅游协会”四位一体的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模式, 并分别分析、明确了各利益相关者的职能和作用, 其中政府对整个市场起宏观调控作用、股份公司规范管理日常经营活动、乡村旅游协会协调各利益方关系、社区农民积极参与服务、管理和利益分配。

从不同角度出发乡村旅游发展模式有不同的分类结果, 近年来多利益主体明确责权、多方参与、多方受益的和谐共生型可持续发展模式受到学者们的普遍认可, 这一模式也在乡村旅游发展实践中逐渐得到运用。但是, 此模式在不同区域、不同类型乡村旅游地的实践过程中是否存在差异, 如何与当地实际情况有效结合等问题尚未得到深入探讨。

3 乡村旅游发展影响研究

乡村旅游发展所带来的影响问题是乡村旅游发展研究的热点, 这对乡村旅游发展具有现实指导意义。乡村旅游对农村的综合发展具有显著的推动作用, 尤其是对于农村经济的振兴和“三农问题”的解决。乡村旅游可通过有效拉动农作物的供需关系推动农业经济结构优化升级, 并给村民带来直接的经济收益, 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因此村民和当地政府部门对乡村旅游的发展持有正面积极的预期。乡村旅游的有序发展需要完善的基础设施和服务, 当地政府部门会逐渐重视道路交通、水电气、网络通信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及乡村环境的美化, 这不仅有利于乡村自然环境和人居环境的改善, 还能通过村民服务技能培训等手段提高村民素质, 促进新农村建设。同时, 乡村旅游产品的核心在于“乡村性”, 因此无论作为政府部门, 还是当地村民, 都会重新审视自身所拥有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 重视并重新整合农耕文化旅游产品, 尤其是对于少数民族地区和文化底蕴深厚的乡村旅游地, 更有利于其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此外, 不少政府部门通过出台一系列乡村旅游发展优惠政策来加强招商引资力度, 这会在一定程度上推动农村产业结构优化调整, 并且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 无论作为政府部门还是个别商户, 都会不断推出新产品、举办新活动, 在公关宣传的过程中同时也会提高乡村旅游地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乡村旅游的发展能够推动乡村旅游地社会、经济的发展, 并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 打破城乡二元结构, 缩小城乡差距, 但其也会带来环境污染、物价上涨、交通拥挤等问题, 尤其是在少数民族地区, 乡村旅游的发展不仅会压缩乡村传统文化生存空间, 还会使旅游地的传统文化受到异质性影响和流失, 这并不有利于乡村文化的发展。此外, 乡村旅游的发展离不开土地, 其与土地整理之间具有内在关系, 但不少乡村旅游地为加快旅游业发展, 在缺乏乡村旅游统筹规划与设计的前提下将土地以较为低廉的价格对外进行租赁, 从而造成土地资源的不合理配置甚至浪费。

随着乡村旅游研究的不断深入, 为有效衡量乡村旅游发展成果, 基于影响研究的乡村旅游评价体系构建研究不断增多。学者们多采用定量研究方法选取相应的评价指标, 然后在此基础上不断对指标进行归类并构建出乡村旅游发展评价体系, 其中, 多目标加权平均法、层次分析法、因子分析法等运用较为频繁, 而对于各指标, 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视角出发所选取的指标各有差异, 周继霞、苏维词指出重庆环城游憩带乡村旅游的发展应从地理区位、市场区位、旅游资源价值三方面着手进行综合评价, 曹雪、武玉艳以溱潼古镇为例, 构建了溱潼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体系, 其中包括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四层共20个评价因子。相对而言, 有关乡村旅游发展评价体系的构建研究中定量研究多于定性研究, 而且目前尚未有统一且具有权威性的发展评价体系。学者们大多是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选取评价指标, 然后将其运用于某一乡村旅游地。但是这些评价体系在不同区域、不同类型的乡村旅游地, 其适用性及适用范围尚且未知, 因此乡村旅游发展为旅游地带来的经济、文化、环境等影响程度问题仍然难以准确衡量。

4 乡村旅游发展对策研究

目前, 我国乡村旅游在发展过程中主要出现当地文化过度商业化、旅游地特色不突出与产品个性化不强、品牌未形成与营销缺乏整合、配套设施不完善与服务水平有待提高、利益主体权利不对等与利益分配机制不合理等问题。这些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乡村旅游的吸引力逐渐削弱和“乡村性”的缺失。

基于以上问题, 学者们主要从相关者利益均衡、可持续发展、产品与服务提升等方面提出了乡村旅游发展对策。在发展模式方面, 应确立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社区参与的发展方式, 并进行科学规划、完善管理体制, 在合理利用和保护生态环境、历史文化的同时, 鼓励多方相关者积极参与, 平衡利益矛盾, 解决好“公共利益”与“个体利益”之间的矛盾, 避免公地悲剧。在产品创新和服务提升方面, 作为旅游产品的提供者应深入挖掘文化内涵, 在餐饮、住宿等方面突出乡土文化和民族特色, 增强活动项目的参与性、体验性与趣味性, 并且作为政府部门应建立统一的乡村旅游行业标准, 加强规范化管理和监督, 提高乡村旅游从业者的服务水平和素质修养。在品牌建设与市场营销方面, 作为乡村旅游地需建立一致的、特色鲜明的乡村旅游品牌, 从而提高自身在市场中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形成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此外, 还需引进先进的营销手段, 将传统营销与物联网营销相结合, 实现线上线下互动, 加快营销网络的构建。在社区参与方面, 乡村旅游是贫困地区农民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之一, 是地方经济新的增长点, 但不少乡村旅游地在发展过程中的经营者并非是本地农民, 本地农民由于知识与服务技能有限、参与意识不强、资金能力有限等原因, 并未参与和分享乡村旅游发展所带来的经济效益, 而作为旅游者也难以从农民的生活、劳作中深入感受到当地的风土人情。在土地管理和利用方面, 土地用途不转变与土地流转新政策是乡村旅游发展中应坚持和采用的两大原则, 土地的规模化与集约化应用是最有效的土地利用手段, 但这会忽视村民的利益、影响乡村景观保护。在资金筹措方面, 应拓宽资金渠道, 在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的同时, 鼓励村民发挥主人翁作用进行合股出资和引进外资, 从而实现资金来源的多元化。由此可见, 乡村旅游发展的研究中, 基于现实问题的对策提出比较多, 涵盖范围也较为广泛, 为乡村旅游发展实践提供了一定借鉴和参考。

5 结论与展望

虽然乡村旅游的发展会对旅游地带来负面影响, 但若在可持续发展观的指导下进行统筹规划、运营与管理便会对旅游地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性意义。乡村旅游的客源市场主要为城镇居民, 在旅游市场需求日渐增涨的背景下, 乡村旅游发展拥有巨大的市场推动力, 而且我国本身是农业大国, 乡村景观类型丰富多样、文化各具特色, 具有旅游业发展的良好基础, 因此我国乡村旅游在自身优势与市场需求双重推力下具有广阔的发展潜力。但是, 目前在实践和理论研究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例如土地管理与利用缺乏统筹规划、产品创新不足、缺乏市场分析等。所以, 今后乡村旅游发展研究可从以下四方面着手。

一是在土地政策的指导下, 从规划和管理的角度出发研究乡村旅游的用地问题。土地是农村生产、农民生活, 以及乡村旅游发展的基础, 因此如何从科学规划、有效管理的角度出发研究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土地流转、乡村景观保护、农民利益保障等命题是未来的研究热点。

二是从产业链角度出发分析乡村旅游发展中各要素的优化配置。乡村旅游的发展不仅涉及食、住、行、游、购、娱六要素, 还牵涉农民、旅游者、政府、企业等利益相关者, 因此要实现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从产业链视角出发, 对乡村旅游发展中的项目与活动开发、产品提升与创新、文化保护与传承、市场定位与营销、基础设施配套与完善、人才培养与培训等相关产业要素及其优化配置进行分析和研究, 把握乡村旅游一体化发展的内在规律, 实现各环节的完善推动乡村旅游发展的综合价值的提高。

三是农户参与方式与利益分配机制的研究。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离不开农户的参与和支持, 因此农户在乡村旅游中所扮演的角色、参与方式与程度是未来乡村旅游发展中不可回避的问题。同时, 将公平与效率的分析引入众多参与者利益分配的方式和结构中, 研究利益分配机制和经营策略及盈利模式也是乡村旅游持续性发展研究的焦点。

基于乡村景观旅游规划研究的文献综述 篇3

城市化在给中国带来经济腾飞的同时,也加剧了城乡之间的发展失衡。大量乡村房屋空置、土地弃耕,造成了资源的浪费。本研究希望寻求自下而上的方式,整合农村现有资源和城乡需求,在基于乡村生态旅游的基础上研究创意农业景观的可能性。本文以祟明县仙桥村为基地,并针对该村基于乡村生态旅游的创意农业景观作了一个设计模型。

关键词:

仙桥村 乡村生态旅游 创意农业景观设计

中图分类号:TU98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 (2015) 01-0130-03

1 研究背景

1.1 相关概念

1.1.1 生态旅游

“生态旅游”一词,由学者赫克特提出,成为目前最普遍使用的语汇。联合国环境署(UNEP)和世界旅游组织(World TourismOrganization)定义基于自然的生态旅游的一般特征如下:

(1)不仅欣赏自然风景,对当地盛行文化的欣赏也纳为游客体验的一部分。

(2)旅游提供教育和解释部分;

(3)尽量减少对自然和社会文化环境的负面影响;

(4)通过给予自然区管理者积极效益来支持自然区的保护;

(5)给当地提供替代收入和增加就业机会,增加当地群众和游客的保护意识。

1.1.2 创意农业景观

定义创意农业景观的概念,需要先对创意农业的概念进行理解。用创意产业的思维方式和发展模式整合农村生产、生活、生态资源、创新农副产品、完善农村多层次产业链,创新农业发展模式,就是所谓的创意农业(厉无畏,2009);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秦向阳等认为创意农业的定义是:“对农业生产经营的过程、形式、工具、方法、产品经行创意和设计,从而创造财富和增加就业机会的活动的总称。”创意农业就是要以创意产业的思维整合各类社会文化资源为农业生产服务,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通过创意设计将资源转化为推动农村发展的资本,并建造一系列相关的农业产业链。

关于创意农业景观:除了常规的农耕手法外,创意农业景观采用的艺术手法更能够引起游客的共鸣,形成眼球效应。创意农业景观除了在视觉上有强烈的创意之外,更注重与游客的互动性和体验性。创意农业景观,不仅是生长在土地上的东西以及提供城市游客游玩的农田,它还可以包括一系列服务,例如社区菜园、有机种植教室、养生空间、自行车骑游、定期的城乡盛会等等,这一系列的服务都是发生在创意农业景观之上的活动。创意农业景观的核心是以特色农产品、社区菜园为载体的农业生产和文化创意活动,同时会联系创意农业研发、生产、产品的加工以及后续的推广和销售,形成一条与基于乡村生态旅游的创意农业景观产业链。

1.2 创意农业景观研究现状

从乡村生态旅游景观规划的角度,国内众多学者和设计师的研究思想为展开基于乡村生态旅游的创意农业景观提供广阔视野,比如“乡村生态旅游是文化旅游、观光农业、农家乐、民俗体验、农业旅游、生态旅游等不同层次旅游产品在乡村这一特定地域的有机整合”(王嘉学,明庆忠,杨世瑜,2007),俞孔坚在自己主持的沈阳建筑大学科技园稻田景观设计中,大量使用水稻和当地农作物以及乡土野生植物(如蓼,杨树)为景观的基低,形成独特的、经济而高产的校园田园景观,该案例使人对庄稼、野草和校园有了一个重新的认识。然而,国内学界对本课题相关领域的研究整体呈现的倾向是重视城市景观设计,轻视乡村景观设计,对城市景观的研究集中,对农村及农业景观的研究就相对薄弱;重视专业的研究,而轻视综合各种学科的研究;重视景观的产品设计,而忽视服务设计,和国内建设型的发展模式相类似,对于服务型社会下的新策略研究尚很缺乏。

2 研究意义

其一、把基于乡村生态旅游的创意农业景观设计作为研究对象,并以此为作为顺应国家三农问题战略,促进乡村可持续发展的系统层面的解决策略,为农业景观设计提供一种灵活的、面向服务性的、可持续社会转变的新思维模式和方法;

其二、整合城乡资源,发掘市场机会,吸引人才和资本,从而推进农村新经济模式、新生活方式和新生活环境的建设,进而为中国城乡可持续发展做贡献。(娄永琪,2010)

其三、从学科发展而言:相较于城市景观体系的研究和实践,乡村农业景观规划和设计一直以来被学界和实践工作所忽视,研究乡村农业景观的设计将切实有利于景观学科的全面发展。

3 项目背景

3.1 基地介绍

仙桥村位于上海市崇明县竖新镇,全村现有11个村民小组,745户农户,总人口1683人,村区域面积2010亩,可耕地面积1565亩。仙桥村民风纯朴、生态环境较好,主要种植作物为水稻、油菜、小麦等;仙桥村村容整齐,农房规划合理,崇明县一个典型的自然村庄,2007年崇明政府已将其列为“自然村庄改造计划”的五个示范村之一,该村有很大的发展乡村生态旅游的自然条件。仙桥村作为崇明县的普通村庄既有其典型性,又有其特殊性。

3.2 存在问题

仙桥村60岁以上的人员大多退休在家务农,30至60岁的男性村民大多在上海工作,竖新镇有1500人在上海开出租车,女性村民在工厂工作或在家务农。20至29岁的男性村民在镇上工作打工,女性村民在家务农。19岁以下的年轻人大都不想留在村里,希望去上海工作锻炼。

整个村子大多数的楼房平时处于空置状态,与城市寸土寸金一房难求的局面形成巨大反差。与此对应的是,由于青壮年劳力的缺乏,耕地出现废耕的现象。因此,乡村失去年轻的活力、公共生活单调、与外界交流匮乏。

3.3 村民需求

作者自2008年8月加入“设计丰收”[1]项目团队,曾无数次在仙桥村做乡野调查,连带仙桥村所在的竖新镇、以及仙桥周围的5个自然村落,崇明岛知名的前卫生态村、东滩湿地等地做了实地考察研究。乡野调查的形式有观察、深度访谈、居住体验及问卷调查等形式,获得了大量一手研究资料。总结对不同年龄、性别农民的调查,仙桥村的村民需求大致可以归纳为:

nlc202309012256

(1)更多的经济收入,愿意寻求更多的新型产业领域。

(2)希望有投资低、风险少或有保障的项目

(3)倾向以集体的方式参与经营,集体承担风险

(4)需要更多的交流机会和休闲生活

3.4 城市用户需求

对城市用户需求的研究建立在关于对仙桥村田野调查、联合工作坊、以及头脑风暴2等研究结果相结合的基础上,得出的以创意农业、乡村生态旅游和健康生活这三个情境趋势。根据人、商业、技术和可持续这四种因素的交集,寻找到5个机会领域。分别是:慢生活,健康锻炼,集体耕种,特色崇明,知识交流。

对上海城市居民的需求结果可归纳为:

(1)上海的城市居民希望远离城市生活的负面影响,十分关注食品的安全问题,需要真正健康安全的食物。

(2)上海的城市居民希望通过日常的健康锻炼来获得身心的安康。

(3)上海的城市居民需要在有相同兴趣的人群中寻找归属感,需要被联系和关注。

3.5 仙桥村发民基于生态旅游的创意农业景观的资源分析

3.5.1 农作物、经济作物和景观植物研究

仙桥村的农作物种植的是适合当地气候土壤的国家规定的农作物,如稻米、小麦、油菜等等,小部分农田种植的是蔬菜、水果、红薯、芋头、豆类、棉花等等作物。另外,崇明还以崇明水仙、白扁豆、甜芦粟、金花菜、黄金瓜、甜玉米等农产品为特产。仙桥村在自家庭院中种植蔬菜、橘树、甜芦粟等比较普遍,供自家食用。在每年的种植和收获季,村里的农民协会会为当地村民种植、收割水稻,每年在五月至六月,收割小麦,种植水稻,在十月底至十一月初,收获水稻,种植小麦或油菜,如此轮播。除了对土地施肥外,所有的耕作都是通过机械化完成。

图1是作者自绘的仙桥农作物、经济作物一年四季的生长周期。共分为粮食、蔬菜和水果类,分别有他们的高度,以及按照一年四季的生长情况中呈现出来的颜色。其中,浅黄色代表幼苗期,从生长到成熟、开花、落叶,休眠,分别以绿色、深绿色、彩色和浅棕色、棕色表示。

图2是作者自绘的仙桥村景观植物类型及四季色彩,分别为花卉、草本、灌木、乔木四种分类。表中的数字为各植物的大致高度。其中,浅黄色代表幼苗期或发芽期,从生长到成熟、开花、落叶,休眠,分别以绿色、深绿色、彩色和浅棕色、棕色表示。

3.5.2 生态系统研究

仙桥村的土地PH值大于7,偏碱性。但依然适合蔬菜和农作物的生长。农耕地呈南北走势带状分布,河道及灌溉水网也呈南北走向分布在田地和村落间,水系与周围村落贯通。仙桥村常见的生物有白狗、山羊、鹅、鸭子等家禽家畜以及在春夏之交会见到一些白鹭鸶等鸟类。仙桥村与邻村是以河水为界,农田灌溉水系发达。主要树种以香樟、水杉、橘子树等为主。

仙桥村作为一个典型的崇明县村落,没有特殊的文化遗产、历史遗迹等等旅游资源,农业是仙桥村的一个主要经济来源。

3.6 创意农业景观可能使用的关键技术分析

3.6.1 有机种植

通过对城市用户的调查得知,人们迫切需要健康、安全的食品,有机食品也越来越为大众接受、喜爱。有机蔬菜在整个的生产过程中都必须按照有机农业的生产方式进行,也就是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循有机食品的生产技术标准,即生产过程中完全不使用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等化学物质,不使用基因工程技术,同时还必须经过独立的有机食品认证机构全过程的质量控制和审查。在仙桥村种植有机蔬菜是适应市场的明智选择,也是有效增加农民收入的途径之一。

3.6.2 社区支持农业(CSA)

社区支持农业(Community Supported Agriculture)是许多国家都在大力推广的新时代饮食文化运动。此运动为了人类健康与环境保护,鼓励消费者在饮食上多多选择当地生产、当季的高品质农产品(通常是指有机产品)。CSA运作过程,通常由认同相同理念的社区支持者(个人或单位)采用共同购买的模式,预先支付一笔费用给当地的小农户预约一季或一年的收成,农民收成后,再根据实际产出的多寡分配给会员,如此达到结合社区力量支持当地农民采用有机农耕的积极意义。

3.6.3 社交网络的使用

在微博、微信等网络社交平台风靡的今天,创意农业景观可以拥有自己的互联网社交账号,随时发布农业或景观的信息、蔬菜的播种、除虫、施有机肥等农田操作情况的跟踪,使城市用户可以对自己所食用的蔬菜有全面的了解,吃到安全、放心蔬菜。4

4 设计成果

4.1 平面规划

创意农业景观的选址农田为“设计丰收”项目的一部分,总面积约为6000多平方米。该农田景观完全依照作者之前对设计可行性研究的设计概念,遵循服务性、参与性、可持续性、可推广性的设计理念。整个农田规划以“细胞”为单位,每个单位的细胞具有一定的功能,例如社区农园、有机桶园等。细胞之外的田地统一种植为一种农作物,如油菜,到茂盛的季节可形成强烈的图案,首先给人与众不同的视觉体验。之所以把农田设计成“细胞”状的元素,是因为人们有探索农田的心理需求,沿“细胞”周围设具有乡土气息的休闲步道,可满足人们的这种需求,返璞归真。整个创意农业景观的总体功能区大致可分为:社区农园、有机菜园、农产品市集、有机橘园、儿童游乐区、自行车租赁区、瑜伽、太极、休闲步道、特色蔬菜种植区。在建筑前的广场上,可满足人们不同的集会需求,如农产品市集、展览展示、有机农业课堂等等。建筑北部的大块绿色草坪上,城市来的游客可在此举行聚会、野餐、露营等等活动。图3

4.2 功能分析图 图4

4.3 交通流线分析图 图5

5 总结

在基于乡村生态旅游的创意农业景观研究方面,以仙桥村为着眼点的农业景观设计具有它的典型性,包括农业的种植、基于仙桥村生态旅游的创意农业景观的各项商业模式、服务,都有它的普遍性。创意农业景观以种植有机作物为基本,在开设带动城乡互动的“社区农园”的同时,不仅有效利用了农村耕地,增加农民收入,增长了农村就业机会,更有可能使农村人口回流,甚至吸引城市人到乡村工作,这是一种对乡村资源的有力整合。希望本设计概念能进一步在仙桥村建立起成功的原型,并可以为中国其他具有相似背景的乡土做参考。.

注释

l.“设计丰收”:崇明可持续社区项目,一个通过设计链接城乡的开放创新平台,由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娄永琪教授主持。网址:http://designharvests com

2.2009年至2011年,作者参加了由同济大学、鹿特丹大学共同举办的“农村公共空间:新的类型学定义”工作坊、及由同济大学、瑞士伯尔尼大学等举办的“ELOPE崇明厨房项目工作坊”,IDEO工作室与TEKTAO举办的商业服务设计头脑风暴等。

参考文献

[1]娄永琪一个针灸式的可持续设计方略:崇明仙桥可持续社区设计,《创意设计> 2010.9,ISSN1674-4187

[2]厉无畏创意改变中国新华出版社2009

[3]王嘉学.明庆忠.杨世瑜,云南乡村生态旅游发展地域模式和步研究,2007,ISSN:1671-4407

试论现代乡村生态旅游的景观规划 篇4

摘要:“乡村生态旅游景观”从构成要素看是一个由农业生产景观、乡村聚落景观、乡村生态景观、乡村文化景观和可供游人观赏的旅游景观共同构成的景观环境综合体。在价值取向上,“乡村生态旅游景观”必须要具备旅游价值,既要展示独具乡村特色的审美价值,更要注重生态平衡、注重自然资源的保护和永续利用。

关键词:乡村;生态旅游;景观规划设计

1.乡村生态旅游景观的定义

有关“乡村生态旅游景观”的含义,在理论界一直没有明确的阐述,但是这种新型的旅游景观一定是要具有相关的价值的,而这种价值最终体现出来的就是经济价值;“乡村生态旅游景观”主要强调乡村的特征,这种特征把乡村和城市的景色截然分开,具有自身独特的景观价值;“乡村生态旅游景观”不但要演绎出一种乡村风情,表现出一种乡村的特色,更要准确的把握其中的关键点,这个关键点就是人和自然该如何相处的问题,也就是保护生态平衡,让自然资源可以持续的被利用。所以,这种景观带有综合的性质,主要包含生产景观、乡村聚落、乡村生态、乡村文化以及那些可以进行观赏的景观。

2.乡村生态旅游景观规划设计的若干原则

对乡村生态旅游的各种景观进行规划,需要了解很多学科的知识,主要是规划整体的景观要素,要想取得成功的效果,必须要关注到景观的生命力和吸引力,综合考虑乡村的经济、社会以及环境等条件,同时还要结合中国的实践,只有这样才可以合理恰当的对乡村旅游景观进行规划。

2.1生态性原则

旅游业在在发展的同时,会造成一定范围一定程度的污染,而乡村景观自身的运转也要符合生态要求,做到环保、低碳、绿色,尽量达到循环利用各种资源,构建一个正常的生态环境。要有保护环境的意识,降低污染,不能给自身以及周边带来负面作用。以生态的原则对景观进行规划,所要达到的效果是尽量打造恬静的旅游景观区域,形成适合旅游的环境,这样可以提高景观的质量。

2.2经济性原则

发展乡村旅游业以及改造乡村旅游景观都是为了推动经济的发展,所以在进行规划时要考虑到经济的因素。例如,在乡村生态景观中开展采摘园这个项目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在规划时不但要对采摘点进行合理的设计,还要想出在淡季也可以吸引游人的方法,不断的增加收益。对景观进行设计要注重经济性,也就是保证旅游经济以及生产经济都可以发展起来。

2.3特色性原则

乡村旅游业想要顺利发展下去,必须要有特色,旅游景观必须具有自己的特色,才能增强自身的竞争实力,如何规划以及设计出有特色的景观呢?就需要综合考虑园区不同方面的特征,例如经济、历史、自然、社会、文化等,然后结合这个特征,找好自身的特色所在,让园区的设计可以与众不同,和大众化的景观规划区别开来,这样才能够将更多的`游客吸引过来。

2.4参与性原则

如今比较流行的旅游方式是让游客可以亲自的参与进来。农业园区比较适合观光游览,因此占地空间很大,内容也丰富多彩,可以让游客参与进来。从城市过来的游客必须亲身体验园区的生活方式,才可以真正的感受到在农村生活的乐趣,也只有这样,游客才可以真正的走近乡村,体会更外一种生活方式。

2.5多样性原则

不管是什么类型的旅游项目,也不管什么规模的旅游形式,都需要留给旅游者很大的空间进行选择。对乡村生态景观进行设计时,要以多样性为基础,也就是在开发产品、设计路线、选择时间、确定游览形式以及消费水平时,尽量设计出不同的方案,可以让游客有选择的空间;而且对于在园区内各种品种的组合、景区内各个小区域如何分布以及资源配置方面要注重多样性以及丰富性。

3.乡村生态旅游景观规划的实施重点

3.1景观生态规划建立在产业适宜基础上

对产业比较适宜的地带进行规划,也就是分析乡村景观的各种要素以及整个景观情况,以相容性为基础进行生态规划。对这种相容性进行分级,构建起判断相容性的矩阵,以此为依据,规划产业比较适宜的地带,以便于确立一种科学的行为体系。

3.2景观生态规划要充分规划乡村土地

根据乡村生态旅游景观规划的几项原则,如何充分的利用乡村土地进行良好的旅游景点规划非常重要。在此我们可以将将乡村景观划分为四个区域,分别是乡村景观保护区、乡村景观整治区、乡村景观恢复区和乡村景观建设区。在这几个区域合理的规划好之后,可以充分的解决生产土地和景观规划用地之间的各项矛盾,不仅仅给乡村土地带来了更多的生态价值,还创造了新的产值,可谓是一举两得。

3.3景观生态规划要以乡村聚落为中心

对景观生态进行规划主要建立在乡村聚落的基础上,主要内容是规划景观意象、功能以及性质,规划土地利用方面的景观生态以及景观平衡,规划聚落形态以及空间景观,规划聚落规模以及功能区,塑造聚落的风貌以及体系,规划道路交通体系,规划基础设施,规划环境建设以及绿地系统,规划景观控制以及景观区划,规划灾害的控制等等。

3.4景观生态规划中融入田园公园式风格

伴随着乡村旅游业的不断发展,田园公园成为具有很多功能的主题园,它建立在乡村景观的基础上,具有自然、休闲、生产以及康乐的特点。乡村生态旅游更多的关注趣味性、参与性、趣味性。对田园公园进行规划,让生态旅游带动旅游业向前发展。

4.小结

基于乡村景观旅游规划研究的文献综述 篇5

一、我国旅游景区营销模式研究背景

我国旅游业在近年来得到迅猛发展,成功推动了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甚至成为某些地方经济中的支柱性产业。旅游景区是旅游产业发展的核心要素,在整体旅游产品中处于核心地位,是诱发人们旅游动机的直接原因,是人们外出旅游根本性的需求。目前全国范围内的景区已有2万余家,新的景区不断涌现,导致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要想在竞争中脱颖而出,科学的景区营销是关键。

景区营销是指景区以旅游消费者的需求为导向,经过规划、执行、监控来实现和管理景区整个创造游客满意和价值过程。看似简单的营销工作,却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我国大多数旅游景区的营销工作才刚刚开始,还不能算是真正的市场营销,这其中既有管理体制落后,市场化程度不高,职业化经营管理人才缺乏等客观原因,更有经营管理人员认识不足,重视不够,不学习、不跟踪、不运用最新的营销理念、营销技术和营销手段等主观原因。因此,分析景区营销存在的问题,探讨景区成功营销的实践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二、中原经济区旅游资源整合意义

一个旅游景区的生命周期要经历资源发现-开发启动-快速增长-平稳发展-衰落或者复苏这样五个阶段,在不同的阶段,景区营销将发挥不同作用。

在景区开发启动期之后要制定景区的营销计划。这时,强大的对外营销力度会提高景区在旅游市场上的知名度,增加潜在游客对景区的了解,有效起到宣传促销、吸引游客前来的作用。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景区走过了辉煌时期,开始走下坡路。这时,及时有效的调整营销方式又能在很大程度上调整客源市场对景区的认知度,人为的延长旅游景区的生命周期,使景区的经济复苏,出现新的增长。互联网营销和传统营销只有紧密结合,扬长避短,才能更好,更快,更有效率地满足顾客需要;旅游景区要想在旅游市场中取得优势, 就必须将自己的突出特色告知广大消费者, 并通过各种有效的营销手段牢牢抓住消费者, 让自己的产品占据一定的市场地位;在旅游景区的发展中, 营销人员是景区和旅游者关系的纽带。建立一支强有力的景区营销团队将大大提升景区的市场价值,增强景区的竞争力,提高知名度,延长景区的寿命。为保证景区在不同时期都能健康发展, 就应该注重营销团队的建设, 确定一个核心的营销管理层, 特别应该注重核心职业经理人的培养和选拔。要明确工作岗位

职能, 制订工作流程, 实行绩效考核, 建设一支善战的营销团队; 好的旅游营销策划可以化腐朽为神奇、点石成金。通过对旅游景区的营销方向、渠道、方法等进行全面的衡量, 实施快捷、实用、高效的营销战术, 可以帮助旅游景区快速影响市场受众群体。

三、中原经济区旅游资源整合现状的研究

中国旅游业正处于蓬勃兴旺时期,近年来取得了辉煌成就,中国旅游业已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大发展。各地的旅游开发也蔚为壮观,旅游景区纷纷展示自己的优势,加大宣传力度,极力吸引游客,形成了激烈的旅游市场营销竞争,面临这种现象,做好旅游景区营销十分必要。传统旅游时代对旅游业的投入是以资源、资金、设备为主,有形资产起决定性作用;而新时代的旅游业,营销、知识、智力、管理、创新等无形资产的投入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尤其是景区的营销,甚至决定着市场竞争的胜负。因而旅游业也被形象地称为“点子”产业、“注意力”产业和“创新”产业,旅游资源深层次的开发、旅游市场的有效推广和旅游景区高效率的运营都离不开市场营销。显然,旅游景区营销,在未来的旅游事业发展进程当中,将会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旅游景区营销存在忽视售后服务问题,导致游客流失。现代旅游景区营销中,旅游产品是一个包含核心产品、有形产品和附加产品的整体概念。它不仅要求要给予旅游者生理上、物质上的满足,而且要给予旅游者心理上、精神上的满足。这就要求旅游景区把游客视作“上帝”并为之服务,否则必将被市场所淘汰。现在绝大部分旅游景区没有一个较好的旅游产品售后服务体系,许多旅游景区认为这根本没有必要。

另外,旅游景区市场营销中存在的法制意识淡薄。有的旅游景区提供虚假的旅游服务信息进行营销宣传,以贿赂手段拉拢顾客等等。这种做法严重扰乱了旅游市场秩序,加强法制观念,用规范旅游市场营销中的行为,是我国旅游企业应注意的问题之一。从长远来看,依法办事是保护旅游景区和旅游消费者双方合法权益的必然选择。不要为了眼前利益而置国家的法律法规于不顾,最终只会使双方受损,并且会破坏旅游景区的对外形象,严重阻碍我国旅游业的健康。

控制性详细规划文献综述 篇6

文综

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文献综述

控规的发展与挑战

城乡规划法的施行使控制性详细规划(以下简称控规)的作用和地位得到进一步提升,控规作为一项突击性任务摆在规划管理部门面前。但是由于控规本身所承担的重要作用,如果一哄而上追求数量势必造成其严肃性下降,留下诸多遗憾。20多年的发展,控规逐步走向成熟,较好地适应了市场经济体制下城市规划管理的需要,面对城市的快速发展,实现了规划编制的速成和规划管理的最简化操作,缩短了决策、规划、土地批租和项目建设的周期,提高了城市建设和房地产开发的效率。控规内容体系

基于更大的空间层次——规划管理单元来确定控规强制性内容,对于单个地块的—般内容指标应确定为指导性内容。属于强制性内容的是:管理单元层面的总容量,非经营性公共设施与开敞空间的用地规模、数量和位置,经营性公共设施的用地规模、数量,贯穿于控规各空间层次的六线规划内容,单个地块的非兼容性用地性质、超出上限与下限的容积率、道路交通的组织控制等。其他则宜作为指导性内容就本质而言,强制性内容的刚性与指导性内容的弹性都只具有相对性,实质的区别在于对应程序的设置和安排,其刚性与弹性应根据特定的发展条件、因地制宜地确定,随着社会经济条件的变也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

目前,控规编制基本上是以土地使用与建筑规划管理通则为基础,结合各地块控制性详细规划图的控制方法,实现规划原则的普遍性与具体、局部建设差异性的统一为目的,事实上这也是各地控规编制中的共同做法。在城市新区建设的控规编制中引入片区平衡方法,以具体的特定地区为一个片区,通过分析论证,在某一区域内划分出若干不同类型的片区,依据市、区总体规划,结合相关专项规划,对照相关标准,确定规划片区的人口规模、城镇建设用地规模和人均建设用地指标。重点对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绿地与公共安全三大类设施进行深化完善补充。控规实施中遇到的问题

控规作为我国城市规划管理中的中观层面,是我国城市规划体系建立以来最重要的贡献之一,是政府控制和引导城市土地开发最直接的工具,为推进我国城市管理的规范化起到了一定作用。它来源于美国的区划英国的发展规划和香港的法定图则,又结合国情有了很大发展国内比较成熟的是深圳、广州等城市建设前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文献综述

沿地区,总结了很多宝贵经验,《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对控规的内容也有明确要求 但从目前实施情况看,至少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2.1 技术合理性及空间美观性

设计单位在总结摸索出管理部门的“口味”以后 把精力放在编制符合要求的指标上。至于编出的规划能不能实施,是不是符合土地产权单位的意愿则不在考虑范围之内。众所周知一个很简单的道理,如果没有对现状情况的深入了解,科学细致的分析、比较,就不会编制出切实可行的规划。因此,国外有些编制机构会派人员入驻在拟规划地块内住上几个月甚至几年,切身感受地块与自然的关系,倾听住户的建议,分析地块与所处城市的关系,这样编出的规划不可能是拍脑袋的结果。目前我国正处在快速发展时期,不可能要求设计周期这么长,城乡规划法的施行又进一步促使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更加紧迫.这就对规划编制单位和管理单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2 刚性与弹性之间存在着巨大的矛盾

控规的指标体系就其属性来说分为两部分,一是刚性指标,如土地使用性质、容积率、建筑高度、建筑密度 停车泊位 配套公共设施要求等.是必须执行的指标;二是弹性指标,属于指导性而非强制执行的指标,如建筑的体量、色彩风格等。从理论上来讲,控规 经审批通过,即具有法律效力,应经过相应的程序才能进行修改。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我们却经常面对这样的现实:在编制规划时,设计单位和管理部门是感性的,十艮不得把全世界的先进理念和优秀建筑都融入到规划方案中,但是真正在实施过程中又不得不经常面对产权单位之间的利益纠纷、土地所有者的投资能力与管理单位期望值之间的巨大差异公共设施放置在已出让土地上的尴尬等等现实。对此,管理部门的理由是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必须服从城市规划作出的决定”,建设单位的理论是“为什么我的地盘我做不了主?” 加之物权法的实施使土地权益得到更大保护,造成感性的规划经常遇到挑战使规划管理部门面对这些现实时不得不进行理性的思考。因此,每当政府领导或者规划管理人员调整时自我否定规划的现象尤为频繁而每一次修改规划理由都是充足的,都是更加符合现实的。

2.3控规实施的困难重重

这一点从我们目前的规划成果上就可以反映出来。很少有设计单位把控规方案放置在经过土管部门认可或提供的土地权属图纸上,一般的控规成果外观都很漂亮 由诸多彩图组成,加上适当的城市设计控规成果给人的印象是严肃、直观、实用。但是如果把规划方案放在一张清晰的土地权属图纸上后,会发现有很多建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文献综述

筑是横跨几处地块的,绿地放在了某个单位的院子里,幼儿园放在了现状楼顶上,路网的设计合理但无法实施等等问题这些问题在旧城改造控制性详细规划中尤为突出。

2.4城市建设的不确定性、不可预见性

尤其是对于众多二、三线城市来说城市建设根本是很难预期的城市建设的速度取决于招商引资的力度。前些年是引工业项目,现在很多城市房地产开发项目也要靠引资,因为目前的考核体制是招商引资额要纳入考核指标。可想而知,当政府好不容易引进一个项目后,希望马上开工的心情是多么迫切,这时候必然要以投资商的需求为主,而投资商的心态更是千姿百态,往往对事先政府编制的规划并不认可 因为政府角度的规划和投资角度的规划出发点往往是不一致的。如何求得两者利益的兼顾,取得双赢结果?这已经不仅仅是一个技术问题,而是一个事关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值得规划部门好好研究。

3对新形势下编制控规的思考

3.1加强对现状的研究

对现状的研究深度决定一个规划方案的科学程度。在目前这个控规热的形势下,设计单位的设计任务应接不暇,很可能是在完全不了解现状的基础上在设计室里由几个刚毕业的大学生拍拍脑袋就出来成果 这就要求管理部门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要把控规编制当成政治任务来对待,不要搞成运动。要加强对设计成果的审查,看设计单位是否对规划地块做了全面的调查研究。控规中涉及的重要指标如用地性质、容积率是如何得出的,公共配套设施是如何配置的道路网是如何连接的规划方案是否体现了公平公正对土地权属单位的利益是否进行了考虑,是否考虑了可实施性是否考虑了城市整体景观的构成等等问题,这些都需要对现状有准确的把握才有可能找到答案。

3.2树立紧凑城市的观念

在2006年广州城市规划年会上,仇保兴副部长明确提出了“集约性、多样化”城市的理念,这是符合我国现实的。我们必须分析城市发展规律,规避城市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早应对并借助规划的力量付诸实施。必须研究未来城市的社会行为和居住模式,合理控制各项用地占地规模,引导城市土地的集约化利用,引导居民的生活方式和居住形态向着集约化 多样性的方向发展。通过对淄博市这种组群式城市的研究发现 建设紧凑城市可以在城市外围拉开空间。为城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文献综述

市留出更多的生态区(也称生态缝隙)。高密度住区与大量生态空间互相穿插,既可发挥住区的规模效益(比如公共交通的布局、教育卫生设施的合理利用等),又可以为居民创造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机会,不一定非要追求由大量人造景观构成的由中心绿地与组团绿地组成的标准生活区模式。

3.3增强规划的弹性

面对瞬息万变的市场,规划师即使再高明也无法预测未来的发展。因此增强规划的弹性在现今形势下显得尤为重要。除了增强用地性质的兼容性以外,还要研究不同地块对控规内容的不同需求,不一样的地块对控规的深度 内容要求是不一样的,这需要设计单位,管理部门做大量的工作。有些地块宜粗不宜细 但是有些地块可能 就要加强其刚性要求 比如旧城改造地块就要有严格的土地强度控制。但是对于新区开发地块尤其是开发单位不明确的地块,就需要增强其弹性做一个类似于策划规划的控规可能更实用一些。

3.4增强规划的可操作性

前文提及的土地权属等问题在规划中必须认真严肃对待.同时对于规划中涉及到的路网、公共服务设施等在规划中必须考虑其可实施性,路网要尽量结合现状,现状中看似不合理的路网但实际使用起来可能更加人性化。公共服务设施尽量不要安排在已经出让的土地上或者已经有明确产权单位的土地上(比如正在生产的工厂等)而应选择政府已收储的土地或者尚未收储的集体土地上 急需配置的公共设施不要选在需拆迂建筑物的位置等等,这些问题都需要设计单位和管理部门多次对接 协商才能找出符合实际的办法。

控制性详细规划是严肃刚性的,但是作为规划编制者和规划管理者应该是灵活的,只有灵活面对新形势下的新情况新问题,找出合适的解决方法,才能使规划真正发挥作用。本文结合管理工作中的一些体会,试图找出些更切合实际的办法以避免新一轮控规热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毕业设计(论文)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1] 汤海孺.面向操作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实施评价研究[C].浙江省城市规划学会.2010城乡规划优秀论文集.2011:16-22.

[2] 唐历敏.走向有效的规划控制和引导之路[J].城市规划,2006,(1):28-33. [3] 廖桂贤.遇见好城市[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1.

[4] 汪坚强.迈向有效的整体性控制——转型期控制性详细规划制度改革探索[J] .城市规划,2009,(10):60-68.

[5] 刘慧军等著.控规“控制单元”视角下得规划设计条件编制探讨[J].《规划师》杂志社,2012,28(11):71-74.

[6] 任致远.略论城市文化发展与城市规划[J].《上海城市规划》编辑部,2012(3):1-6. [7] 周岚,何流.中国城市规划体系的挑战和改革——探索国家规划体系下的地方特色之路[J] .城市规划,2005,(2):9-14.

[8] 罗宾·汤普森.管理中国城市的增长[R] .北京城市规划国际研讨会,2004-10. [9] 熊国平.我国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立法研究[J] .城市规划,2002,(3):27-31. [10] 阳建强.城市规划控制体系研究初探[J] .城市规划,1993,(4):5-11.

[11] 颜丽杰.《城乡规划法》之后的控制性详细规划——从科学技术与公共政策的分化谈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困惑与出路[J] .城市规划,2008,(11):46-50.

[12]卡莫纳等编著.公共场所—城市空间.冯江等译.[M] .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13] Timothy Carter.Developing conservation subdivisions: Ecological constraints, regulatory barriers,and market incentives[J].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2009,(92):117—124. [14] Jerzy Solon.Spatial context of urbanization: Landscape pattern and changes between 1950 and 1990 in the Warsaw metropolitan area, Poland[J].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2009 ,(93): 250–261.

基于乡村景观旅游规划研究的文献综述 篇7

乡村旅游的不断发展,带来了乡村创收渠道的拓宽、产业结构的优化、城乡差距的减少,但与此同时,蜂拥而入的人潮对乡村提出了新的要求,诸如与之配套的餐饮、住宿、交通等旅游设施,这些新的功能元素对多年积淀的乡村聚落景观带来了强烈的冲击,并对乡村聚落的乡村性保护更新和设计提出了新的课题[2]。如何既发展旅游,又有效地延续乡村聚落景观深刻根植的乡村性、生态性,将使得乡村旅游朝着有序、平稳、健康的方向发展。

1 乡村聚落的旅游标识设计

当人们面临旅游目的地选择时,往往根据旅游地的旅游形象、宣传口号、视频资料等来进行判断,从而做出最终的决定。然而,汪洋大海中各种传媒造就的诸多旅游形象怎样才能异军突起并被识别和认同,仅靠单纯的文字已经无法顺应现代人挑剔的眼光,而旅游标识这种视觉形象符号最终能够成为吸引游客前来的重要策略。乡村聚落的旅游标识设计应努力提炼乡村地方文脉,选择墙垣、石碓、马厩、农具等具有乡村生活气息的生活素材,塑造乡土气息浓厚、新颖独特、公众认同并富有视觉冲击力的景观元素。选择村口、晒谷场、溪畔等乡村聚落的核心点进行布置,并将标识符号贯穿在指示牌、照明灯、休息设施等游客逗留的位置,从而提升乡村聚落的整体形象。当确定乡村聚落的景观标识之后,就应提炼适合乡村的旅游口号,朗朗上口、简洁凝练的语句将最终打动游客的心。

2 聚落建筑的乡村性更新和改造

乡村以其独特的景观魅力和资源优势吸引城市人寻找记忆中宁静美丽的家园,然而当这种探寻上升到旅游高度时,必然需要满足旅游的基本要求,即吃、住、行、游、购、娱等方面。在传统乡村聚落的基础上,首先应合理更新改造聚落建筑和院落空间,才能满足民居式旅店、街巷型商铺、农家乐菜馆等不同的功能要求。

充分了解和认识乡村聚落建筑承载的人文历史,就地取材,因地制宜地结合建筑原有的结构形态进行有机的更新和改造。乡村建筑的造型、结构、材料等均应延续自然、社会、人文适应性的美学特征,避免采用模式化、城市化的彩色瓷砖、大面积花岗岩等冰冷的外衣来进行包装。对乡村聚落建筑进行分级划分,具有观赏价值的历史遗迹建筑应秉承保护和修缮的原则修旧如旧、原汁原味地保留。那些不属于文物的老旧建筑应确保乡村建筑色彩、造型与原有风格一致;保留乡村建筑天井、风巷、廊道、厅堂等乡村性浓厚的布局;选择木材、青砖、石块、茅草等成本低、耗能小的当地材料;结合旅游项目的要求装修建筑内部的厨房、餐厅、厕所、卧室等部分,从而赋予其新的功能。

3 乡村空间的有机拓展

基于乡村旅游发展的需求不能仅仅停留在乡村聚落建筑景观的更新和改造上,乡村聚落景观的规划设计应结合旅游的现状和未来的趋势,遵从前瞻性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以原有聚落为原型,对乡村聚落环境及各部分空间进行新的创造,从而满足乡村旅游各方面的需求[3]。一是对街巷及其周边环境进行改造。街巷是最能体现聚落乡村性的场所,街巷空间往往由水平和垂直2种界面组成,水平界面包括道路、水系等要素,垂直界面则包括建筑外墙、篱笆、墙垣、绿化等部分。在不打破街巷空间的尺度感、连续性、归属感的同时,在水平界面中适当增加类似洗衣埠、亲水石矶、古朴的木船等景观元素,为游客创造体验乡村生活片段的机会,勾起童年抓鱼抓虾的快乐记忆。增加垂直界面的蔬果类爬藤植物,不仅能够柔化建筑界面和外墙,同时能够使游客在乡村聚落内部感受瓜果飘香的乡村田园氛围。二是对中心公共空间的功能进行拓展。在传统的乡村聚落中,往往有一些结合集市、宗教、戏曲等综合功能的中心公共空间,这些空间所处的位置一般都在村落的核心位置,为村民们节假集日提供活动,同时也是村民日常生活的重要场所[4]。它的性质与城市中的广场类似,但却有着区别于城市广场的构架和氛围,反映乡村厚重的历史文脉和乡村质朴的生活气息。对于旅游者来说,这里是最能体会乡村文化的场所。提升该场所的复合功能,将同时满足游客和常年居住的村民的需求。在中心公共空间布置一些可移动的景观坐凳、花坛、棚架,不仅可以满足游客休憩活动、室外餐饮的需求,并为大型集会和民俗表演提供观赏驻足的位置。而在旅游淡季或使用率低的情况下,这些设施也可以移走,恢复其乡村日常生活的状态。三是增加乡村性停车空间。当前,自驾游的旅行方式越来越普及,周末、假期一家人或几个朋友驱车前往乡村、感受田园风光已然成为一种时尚。为防止破坏乡村聚落宁静的整体结构,应选择乡村与外界连接距离较近的位置,安排停车场所。停车场的平面形状可以参考乡村农田的形状自然布局,并灵活布置,避免大面积停车空间的出现。停车场的地面应选择当地的块石、卵石等乡土材料,并适当留出透水的缝隙,撒播当地适应性强的草种。车位之间点植柿树、柚子、核桃、枣树等冠幅较大并体现乡土气息的果树,打造乡村气息浓厚的生态果园式停车空间。

4 乡土植物的保护利用

亚历山大在《建筑模式语言》———“基地修复”模式中曾提到,应该主动避让那些植被茂盛的肥沃地区,文中还说道“我们每一次破坏这些东西,都要花20年,甚至是一辈子,才能用我们日常点滴劳动创造出同类的景物。”由此可见,乡村植物景观和田园风光的形成必然也经历了漫长的岁月。然而一些地区由于受到经济利益的驱使和领导片面的功绩要求,追赶错误的设计潮流,引种外来植物,造成物种入侵并破坏了原有的乡村植物风貌。乡村植物景观的更新和改造应保护风水林和乡村经济林木,尽量选用土生土长的植物,局部林下空间选择合适的蔬菜品种作为地被植物。乡土植物不仅适应性强,而且利于养护管理,并确保当地植物生态系统的稳定,最重要的一点是能够充分反映乡村原有的特色景观和精神内涵。

5 结语

乡村聚落是农村居民世世代代繁衍居住之所,其独特的建筑造型、节点空间、植物群落等景观要素组成了乡村性的原始基因[5]。然而,当前乡村旅游迅猛发展,使得一些乡村自发性、无组织、仿城市的开发蔓延,传统的乡村聚落景观遭受前所未有的不良影响。乡村聚落如何顺应潮流做出相应的回应与变化?乡村管理者、规划设计者及村民们应忠于基原始因的呼唤,合理拓展乡村聚落的空间结构、增加适度的功能性乡土景观元素、保留乡村性的原汁原味,才能不断唤起城市人渴望回归的愿望,并确保乡村环境的有机发展[6]。

参考文献

[1]王小会.浅析乡村旅游的乡村性[J].现代经济:现代物业下旬刊,2009(2):123-124.

[2]暴向平,张学波,庄立会,等.乡村旅游的本质思考[J].昆明大学学报,2007,18(2):21-22.

[3]金颖若.旅游地形象定位及形象口号设计的要求[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1):45-47.

[4]黄炜.乡村旅游开发中的村落更新改造研究[D].北京:北京建筑工程学院,2006.

[5]张建武.乡村旅游影响下的乡村聚落外部空间设计初探[D].重庆:重庆大学,2008.

乡村旅游中的景观重构 篇8

关键词 景观 ;乡村旅游 ;体验 ;琼海

Abstract Landscape is the one of the most essential resources of the development of countryside tourism, the major benefiters in which includes project operators, tourists and local farmers. The article, through the research on the countryside tourism of Qionghai, Hainan, detects that comprehension and cognition, from every benefit-related parties, concentrates on the value expression and demand, the experience, and the judgment of the development forecast of the landscape. Meanwhile, relocating the cognitional demand of the landscape, the article concludes discussion of the landscape reconstruction in countryside tourism, with the transformation from traditional "monotonous demonstration" to "diverse perception" , and take Qionghai, Hainan as the example.

Keywords landscape ; countryside tourism ; experience ; Qionghai

农村改革是当前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涵盖了经济转型、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产业结构优化等方面。此间,农业资源的基础地位正在发生重大转变,人们关注更多是其景观资源的多样性及其消费功效,进而引发了对 “自然地”类型的乡村田园环境消费的关注。

在经济新常态下,海南琼海市的农业与旅游业二者既有共同的新型市场开发需求,同时也面临着各方利益的挑战。从农业方面看,其面临的压力是空前的。琼海市是传统的农业区。2011年前,琼海三产的比重为42.5∶16.0∶41.5,三产比例失调,地方财政超过70%依靠房地产业,农业发展受阻,农民增收不快,农村环境脏、乱、差等问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可持续发展面临着巨大挑战。从旅游方面来讲,它与发展新市场的需求紧密相连,追求的是那些被看作是资源的景观质量的提升,如文化景观,分散的聚落形态,农村的居住社区等等。琼海通过反思传统的发展模式,深刻认识到,用割裂的方法,就单纯农业发展来解决农村问题,不能达到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理想状态,要想取得地方经济社会的长足进步,就必须找准创新发展的切入点,这就是农业与旅游业有机的结合。

琼海的旅游与农业发展都需要接受乡村景观作为新型资源并被转化利用这一事实。乡村旅游作为多样化发展乡村的有效途径,能够为乡村产业发展提供必要的支撑,具体做法就是通过农业农村环境这一载体来实现各种元素的融合,实现乡村景观有效的资产转化,为其资本化运作奠定良好的基础,进而达到景观环境保护的目的。

目前,琼海潭门、博鳌等区域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街面风格焕然一新;嘉积、塔洋、万泉等镇域的农业与旅游经济开始趋向融合。2014年全年接待游客716.8万人次,同比增长39.3%,过夜人数243.5万人次,同比增长17%,团队与散客的比例由2011年的67∶33,转变为29∶71,实现旅游收入33.2亿元,同比增长62%。2014年散客的周末家庭游、乡村自驾游等形态成为旅游市场新亮点,博鳌、潭门等6个特色小镇及博鳌乡村公园、七星伴月、龙寿洋等景区已成为散客热点旅游目的地。

然而,梳理发现,在琼海发展乡村旅游的过程中,三大利益相关者(农户、经营者、旅游者)均对“景观”持有自己的观点立场。例如,农民主要依靠农业经济及其结构变化来维持或提升其生存能力,对景观的态度更多地关注于其经济性或功利性。另一方面,旅游者对景观的态度没有多大的改变,其文化传统长期表现为对浪漫和怀旧的景观类型情有独钟,强调通过距离产生高质量的视觉效果。不难看出,农民与旅游者对景观的理解以及所持的观点立场至今还缺乏一个协调的交合点。至于经营者,目前采取的是一种折中的态度,既要利用景观的多种价值获取利润,同时也希望尽可能地满足农户们的经济利益诉求。面对分歧,目前所采取的主要解决办法,要么是相互适应,要么是一方妥协,再有就是保持分歧。但不管采用哪种方式,景观的物质效益和其审美等价值都会大打折扣。那么,在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如何才能充分体现农户、经营者和旅游者对乡村景观的利益诉求?换句话说,能否寻求到一种乡村景观有效利用的机制,既能够代表农户、经营者和旅游者的利益诉求,也可以更大地发挥乡村景观的审美等特征,以利于乡村旅游的运营?这一问题是琼海,乃至全国许多乡村所面临的问题

1 “景观”概述

“景观(landscape)”含义广泛,主要指土地及土地上的空间和物体所构成的综合体,是复杂的自然过程和人类活动在地球上的烙印。作为一个研究领域,景观研究最早来源于地理学科。随着时间的推移,景观研究中出现了多种概念解释。从某种意义上讲,这种概念理解的多样化对于乡村旅游发展是有帮助的,主要表现在对景观“外部”的观察和对景观“内部”的洞察,以及景观对开展可视性活动的作用等。景观“外部”的可视性解读可追溯到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地图绘制和风景绘画。在当时,地图是一种权力的象征。君主们统辖的疆域是一个抽象的、几何学的、遥远的空间概念,借助地图,人们可以将其形象化、可视化,理解上便利了许多。绘画是从线性的角度解释景观,人们可以通过绘画很好地观察、理解和解读景观的形状、远近、色彩等。

对景观的“内化”解读源自20世纪80年代出现的“新文化地理学”[4]。该理论对景观单纯形态化理论进行了批判,并提出“景观是一种文化转移现象”。传统意义上的景观研究强调物质变化造就了景观存在的形式,而忽视了其中介因素引发的变化。新的“景观”概念除体现其物质形态外,还应包含有思想意识、价值判断或权力象征等内涵,它强调的是景观作为媒介如何体现社会与精神建构[5-7]。但此种观点也遭到了一些非议,认为它并未脱离广为接受的“眼见为实”景观本体论,尤其是在旅游研究领域中,“游客凝视”和“环境消费”一直是旅游研究的专业术语,也是“眼见为实”的最终体现[8-9]。

对文化转移论的批判直接导致了另一种观点的出现。Duncan认为,景观的物质性是与土地紧密相关的,它应是乡村传统的一部分。在许多绘画中可以发现,除了抽象的色调与笔法外,很多农民日常劳作的形象都成为景观描绘的核心[7]。农民劳作在绘画中的表现不仅与特定区域的景观有关,而且也与这一区域的文化和社会传统有密切联系[10],这也反映出人们对其所属的土地领域有强烈的依附感。景观中规定性的民风习俗是典型的社会与文化现象,同样影响着该地区人们的“环境性”活动,而这种活动又可以被看作是一个地域里景观物质性、代表性、视觉性与活动性的融合。

景观构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首先,以内-外部视角重新审视景观的内涵后就会发现,内部视角下农户所从事的各种生产活动与生活习俗会对景观的改变产生影响,因此,景观构成不能忽略当地居民对景观的态度;从外部视角看,旅游者对景观所持有的态度主要受视觉因素的影响,但文化因素同样不容忽视。其次,根据上述三种理论以及“相互凝视[11]”的旅游范式,外部因素(局外人,即游客)和内部因素(局内人,即农户)对景观所持有的态度应该是一种辩证的关系。虽然旅游者掌握着凝视主动权,但本地居民同样会影响游客的景观感知。第三,乡村旅游中“眼见为实”现象在景观研究中地位与作用是不容置疑的,但并非是唯一的。高质量的景观感知应该是一个宽泛的概念,不仅包括视觉,还包括嗅觉、听觉、味觉、触觉和体觉(bodyscape)。

2 景观价值

在对景观价值的探讨,两类人值得关注,分别是景观的提供者(局内人)和消费者/旁观者(局外人)。此两类人,不仅是景观价值实现的媒介,更是深化景观价值的推动者。因此,景观设计和呈现方式需要获得两者的认可,其价值才能得以体现。

从近几年的发展情况来看,琼海的美丽乡村建设、农家乐等建设都很有特色,并推动了琼海乡村旅游的快速发展,成为海南旅游的一大亮点。琼海的幸福之屋,漂亮、整洁、舒适、有意境、有文化,吸引了不少客人过来。另外,琼海田园般的景色富有韵味,当地居民和游客相融相生,共同享受琼海田园牧歌式的和谐生活。琼海的自然景观与文化景观具有较高的体验质量,受到游客的追捧。旅游者对乡村旅游景观的需求,已不仅仅满足于一些娱乐活动,关键在于乡村的空间,而农村的生产活动更是退居于陪衬的地位。

乡村的景观价值的实现需要通过将自然与人文景观的有机结合,共同体现。以琼海博鳌镇为例,除了风格别致的南洋骑楼外,优美的自然风光也是不可或缺的。当地人已从以往单纯的农民变为亦农、亦工、亦商,成功的角色转变,也为旅游者提供更丰富的乡村体验活动形式,使得乡村景观的内涵与外延得到了更好地扩展。

3 景观体验

理论上讲,人们利用景观主要是为了刺激游客的各种感官,在追求审美的同时,获取各自的收益。为此,许多地区都将以建设宏大的旅游景区作为首要目标。目前,这种旅游景观的“单体化的展示”模式仍然是一些地区的主打产品。而在琼海,乡村旅游的主要参与者已逐渐远离景观的“单体化的展示”模式,而转变为景观的“多样化的感知”利用。统计显示[12],2014年琼海旅游服务业总收入33.2亿元,增长62%;其中,乡村旅游接待游客245万人次,同比增长113%,乡村旅游收入19.2亿元,同比增长195%。尤为重要的是,琼海旅游团队与散客的比重从2013年的42∶58提升到29∶71。这种非景区化的旅游方式集中体现了景观“多样化的感知”利用方式,单纯的视觉感受正逐步让位于“多样化的感知”享受,“眼见为实”不再是旅游业的主要卖点。

虽然许多乡村旅游目的地都是以景观“眼见为实”的理念来设计景区产品,希望以此来吸引更多的游客。但在实际中,这是一种典型的“局外人”环境的消费行为,游客们在接触大自然的同时,还是有其他感官享受的需求,如林涛海浪、美味佳肴等。人有人的语言,大自然也有她那奇妙的声音。春天,有春雨的声音。跟春雨交谈过的树叶,焕然一新,像是被染上了一层绿颜料,一尘不染。这对于游人来讲,更像是一首诗歌,洗涤人的心灵,启发人的智慧。游客沐浴在乡村环境中,精神面貌可焕然一新。

4 辩证关系

目前的乡村旅游参与主体基本上是当地农民,且经营规模普遍较小。以内-外部视角审视,还属于较为传统的发展类型,即“局内人”(农户)向“局外人”(游客)提供体验类产品以获取收益。此间,游客关注更多的是景观“单体化展示”的内部质量,而旅游目的地也因此更加强调其吸引元素的传统性与真实性。虽然农户具备了参与乡村旅游发展的主体地位,但与之有关的元素仍然是农耕文化、农村景观和房屋遗产,资源利用基本上是被动的,且效益低下。

可以说,宜居环境向景观的转变可以彻底改变农民的传统作用。虽然许多农民对转向乡村旅游经营者或景观提供者的实际效用持怀疑态度,但进入旅游业发展会给其带来额外收却是不容置疑的。农户们一般比较看重那些容易不需要较多投入,并可以获得额外收入的旅游经营活动,如观光农业,而对于他们熟悉的、需要一定专业技能的“常规”农业生产(如养殖等)也不愿意放弃,因为这些已经内化为他们自身所有的“资本”。如果将来国家政策更加优惠,支持力度更大,相信有更多的农户会彻底地转变为旅游经营者。

此外,农村土地与旅游结合的程度越高,其景观化水平也就越高,而其单位面积的文化附加值也就越高。琼海的农业景观一般呈斑块状,不仅规模较小,耕作的机械化影响也少,明智的做法是保持现状,一旦进行旅游开发,就会产生较高的边际效益,这一点与我国其他一些地区的农业景观形成较为鲜明的对照。例如,黑龙江省的农业耕地不仅单体面积大,而且农业机械化水平也很高,农田景观都是千篇一律,无法形成“游客友善”型的多样化田园景观,发展乡村旅游的效益显然不如大规模的农业生产。

5 结论

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的利益相关者都有各自的利益诉求,对于景观的态度自然不同,但并不要求各方都要持有一个观点立场。农户希望通过在景观提高经济收益的同时,最大限度的保持景观原貌,经营者则希望最大限度的开发景观以获得丰厚的利润,而旅游者则希望景观的真实性与自然性结合的同时,又能为旅游提供便利条件。在乡村景观的开发和建设过程中,既存在对三方互惠互利的共同点,也存在着矛盾重重的利益冲突点。因此在乡村旅游的景观重构过程中,有几点问题不容忽视:首先,农户的利益和选择必须尊重和保护。农户是整个乡村旅游发展的基础,也是乡村旅游构建的重要基础和主体。农户是否愿意参加、参加的程度及参加的方式,需要旅游经营者与其共同商讨,达到共识。其次,旅游经营者需要考虑将经济利益与社会效益相结合,在为自己谋求更大经济利益空间的同时,更好地激发农户参与到乡村旅游发展的过程中,更好地配合乡村旅游景观重构,互惠互利。同时,在连接乡村景观和旅游者间构建桥梁和沟通交流的渠道,为旅游者营造体验式和参与式的旅游环境。再次,对于旅客而言, 作为乡村旅游的消费终端,以及乡村景观重构的审核者,其对乡村旅游的认知会随着景观重构的效果而发生转变,而对乡村旅游的认知也会发生转变。对乡村旅游的真实性和自然性的诉求会进一步加深。

在完善上述观点的思考后的乡村旅游景观重构的实施方案,才能更好地符合乡村旅游发展中的三方主体的利益,才能更好地谋求长远且高效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Ronningen K. Kulturlandskap utenbonder Nyhetsbrev Markedog Samfunn[J]. Oslo: The Research Council of Norway, 2005(6): 1-2.

[2] Daugstad K, Ronningen K, Skar B. Agriculture as an Upholder of Cultural Heritage? Conceptualizations and Value Judgments: A Norwegian perspective in international context[J]. Journal of Rural Studies, 2006, 22: 67-81.

[3] Soliva R, Ronningen K, Bella I,et al. Envisioning upland futures: Stakeholder responses to scenarios for Europe’s mountain landscapes[J]. Journal of Rural Studies, 2008, 24: 56-71.

[4] Mitchell D. Cultural Geography: A Critical Introduction[M]. Oxford: Blackwell. 2000.

[5] Cosgrove D. Social Formation and Symbolic Landscape[M]. London: Croom Helm. 1984.

[6] Cosgrove D. Daniels S. The Iconography of Landscape. Essays on the Symbolic Representation, Design and Use of Past Environments[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8.

[7] Duncan J. Landscape Geography, 1993-1994[J]. Progress in Human Geography, 1995, 19: 414-422.

[8] Urry J. Consuming Places[M]. London: Routledge. 1995.

[9] Urry J. The Tourist Gaze[M]. Thousand Oaks: Sage. 2001.

[10] Olwig K. The place ecology of landscape[J]. Planering for Landskap, 2000, 166: 37-55.

[11] Maoz D. The Mutual gaze[J].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2005, 33: 221-239.

[12] 琼海引领国民休闲旅游新常态[N]. 海南特区报,2015-03-24(5).

上一篇:安全生产责任书部门与个人下一篇:行政法与行政诉讼法小抄已排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