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园林景观

2024-09-22

乡村园林景观(通用12篇)

乡村园林景观 篇1

1 引言

中国的乡村建设, 21世纪初以来, 进入到了一个新的时期, 2005年10月,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 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具体要求。2008年, 浙江省安吉县正式提出美丽乡村建设这一策略, 并适时出台了《“中国美丽乡村”行动纲要》, 随着安吉县美丽乡村建设初见成效, 浙江省于“十二五”期间制定了《浙江省美丽乡村行动计划》, 至此全国各地都纷纷效仿, 美丽乡村建设行动在全国开展起来。

党的“十八大”进一步提出了建设“美丽中国”的理念, 进一步指出美丽乡村建设应本着“科学规划、目标引导、试点先行、注重实效”的总体原则, 打造“生态宜居、生产高效、生活美好、人文和谐”的乡村类型。在美丽乡村建设的过程中, 乡村环境的改善、环境内涵的提升, 以及乡村旅游的发展的过程, 无不贯穿了乡村园林景观设计, 因此乡村园林景观设计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2 乡村景观概述

伴随着农耕文明出现的乡村景观, 其发展至今, 经历着一系列的演变过程, 但是把乡村景观作为一种研究对象, 还是出现在近代。乡村景观的概念的界定在不同行业间的讨论从未间断过。从景观生态学的角度看, 乡村景观是指由村落、水体、植物、动物、农田等要素组成的社会复合生态系统;从旅游学角度看, 乡村景观是一个较为完整的空间结构体系, 包括乡村聚落空间、经济空间、社会空间和文化空间, 他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渗透, 又相互区别, 表现出不同的旅游价值[1]。从环境资源学的角度来看, 乡村景观具有效用、功能、美学、娱乐和生态五大价值属性的景观综合体[2]。这些都是通过不同学科对乡村景观进行归纳分析和总结, 阐述了乡村景观的各种形态, 笔者结合自身专业认知, 从景观规划设计角度总结了乡村景观的概念, 认为乡村景观是利用乡村景观各个组成要素进行整体设计, 达到保护和修缮乡村景观, 营造良好的乡村人居环境的特色, 最大程度地实现乡村的价值。

3 乡村景观规划设计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3.1 缺乏统一规划, 园林格局混乱

进入21世纪以来, 国家对农村的环境建设重视程度日益提高, 但是在建设过程中却出现了园林景观的“批量化”生产, 这些统一的规范带来个性、艺术性、乡土性的缺失。据统计, 全国有63.46%的村庄已经编制了村庄总体规划[3]。这些统一的规划形式具体到地方设计却没有做到因地制宜, 合理变通, 而是生搬硬套, 以至于出现了大量雷同的形式。

3.2 城市化景观成为标准, 乡土化意思单薄

目前在中国的乡村建设中, 城市化的倾向越来越严重, 中国的传统乡村形态在建设中正在不断地分解、丧失, 见证中国乡村发展历程的文化积淀也在渐渐出现了一种不断衰落的迹象, 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就是目前不断加快的城市化进程。目前, 我国的乡村在建设的过程中, 已经呈现出一种“城市包围农村, 农村走向城市”的总体态势。

3.3 缺乏与农村生产生活的联系性

中国的乡村除了部分发达地区的乡村建设处于领先地位, 打分处于较落后的状况, 同时, 他们也继承了中国传统农业的生产模式, 因此也就决定了乡村的环境景观特点有别于城市的环境景观, 在乡村景观设计营造上要充分考虑乡村景观构成的要素, 进行符合乡村特点的园林景观设计, 而非照搬照抄城市景观营造模式。片面追求城市景观营造模式, 只会使乡村景观脱离乡村环境, 背离乡村生产生活, 与乡村生活脱节。

3.4 园林景观的生态性遭到忽略

目前中国的乡村环境景观建设方兴未艾, 但是在乡村景观的环境营造上, 由于在规划和设计上存在一定的不理性, 使得乡村景观建设上, 乡村环境的结构不平衡, 破坏了原有的生态系统。同时, 资源的不合理开发, 布局的错乱, 都成为影响乡村生态环境的重要方面。笔者在课题研究过程中, 走访了部分乡村, 了解发现大多乡村在进行园林景观设计时, 由于缺乏合理的规划设计论证, 建设期间对原有的地形地貌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造, 改造的结果就是破坏了原有的稳定群落结构和生态结构, 一旦破坏, 基本都是无法恢复的。因此在进行村镇景观设计过程中, 要对其生态的稳定性做到科学合理的保护, 在尽量不影响原有生态环境的基础上进行乡村景观规划设计, 同时坚持“反规划”的设计原理。乡村景观设计都应该在这样统一的原则的指导下进行, 使乡村的生态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4]。

4 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的乡村地域性园林景观营建模式探讨

通过笔者在研究过程中的调查分析, 认为目前乡村的园林景观从设计到建设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和误区, 因此笔者结合对美丽乡村村镇景观设计的研究成果, 构想了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乡村地域性园林景观的设计模式。

4.1 注重乡土情怀, 体现区域特性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 西方园林景观设计一直深深影响着国内城市景观设计的不断发展, 而乡村的园林景观设计却像城市“取经”这就导致了乡村园林景观的过度“西化”、“城市化”。总所周知, 美丽乡村的乡村园林景观设计, 不仅要满足改善乡村环境的需要, 更要满足外来游客和村镇居民的审美需求。因此在乡村园林景观营造的过程中, 应当充分注意设计融合乡村环境, 结合乡村周边设施, 合理运用乡土植物, 才能反映美丽乡村建设模式下的地域性环境。也只有利用艺术的手法把地域环境、乡土特色、区域文化合理地融合在一起, 才能够真正体现园林景观的乡土情怀和地域特性, 这也是乡村园林景观存在的真正价值。

4.2 实现就地取材, 简化维护管理

园林景观材料的设计和选择在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目前乡村园林景观材料选择过程中, 使用的材料大多都是城市景观设计材料, 这些材料易施工、建成效果好、购买简单。这些材料在景观建成初期能够呈现出一定效果, 但是缺乏地域特性, 工业化材料的大量使用, 使得景观设计和乡村环境格格不入, 后期维护成本增加。因此, 笔者建议材料使用最好能以就地取材为主, 外来材料为辅, 这样既能体现园林景观的地域特色, 同时简化了后期维护成本。

4.3 重视环境保护, 突出生态理念

随着城市化环境污染问题的逐步加剧, 政府出台了许多措施, 引导高排放, 低产出的企业向城市郊区、乡村迁徙, 这就使得乡村的环境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加上乡村农业生产过程中大量的农药、化肥残留物, 这就使得乡村的环境也呈现了污染加剧的趋势。笔者结合对美丽乡村建设实践调查, 认为在现阶段的乡村园林景观设计也要注重利用景观设计各要素的环境净化、微生物的分解功能, 优化乡村生态环境。例如运用具有地域特色的乡村植物, 吸收和分解空气中的污染物, 最终改善乡村生态环境。

5 乡村地域性园林景观的发展趋势

目前对乡村地域性园林景观设计虽有一定的研究和实践, 但是却未形成具有可操作的、系统性的设计方法, 这就需要我们在乡村园林景观的建设理论、设计动态、乡村需求等方面进行深层次的研究, 实现地域性乡村园林景观的差异性、特色性, 为乡村地域性园林景观的发展提供更为有力的实践基础。

参考文献

[1]冯淑华, 乡村景观旅游开发[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05 (1) .

[2]刘滨谊, 王运才.论中国乡村景观评价的理论基础与指标体系[J].中国园林, 2002 (5) .

[3]建设部城乡规划司.2001年村镇建设统计公报[J].城乡建设, 2002 (8) .

[4]俞孔坚, 李迪华.论反规划与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建设[C]//绿色论坛组委会.杭州城市绿色论坛论文集.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2002.

乡村园林景观 篇2

摘要:指出了乡村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已成为当下建设美丽乡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任务。从生态景观的内涵、美丽乡村生态景观建设理论和实践出发,探究了农业景观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生态景观途径、乡村水系生态景观、植被生态景观及道路生态景观的建设原则和模式,总结归纳了美丽乡村生态建设的模式和方法,以期为当下美丽乡村建设提供借鉴和指导。

关键词:生态景观;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乡村生态景观的内涵

生态是指一切生物的生存状态,以及它们之间和它与环境之间综合相互作用的关系。在欧洲,“景观”一词最早出现在希伯来文的《圣经》(旧约全书)中,用来描绘具有所罗门王国教堂、城堡和宫殿的耶路撒冷城美丽的夜景。在15世纪中西欧艺术家们的风景油画中,景观成为透视中所见地球表面景色的代称。文艺复兴后,景观逐渐被引申为包含着“土地”的地理空间概念。尤其在18、19世纪,这个空间概念获得了一个更为广泛的含义,即景观是总体环境的空间整体或地面可见景象的综合。著名景观生态学家Forman和Godron(1986)在总结前人关于景观及景观生态学的论述之后,将景观定义为相互作用的生态系统先党构成,并以类似形式重复出现,具有高度空间一致性的区域。1995年Forman进一步定义为空间上镶嵌出现和紧密联系的生态系统的组合,在更大尺度的区域内,景观是互不重复且对比性强的基本结构单元,主要特征是可辨性、空间重复性和异质性,兼具经济功能、生态功能和美学功能。

生态景观建设是将生态环境学科融入空间规划等的综合学科,创造了一个可持续、自然的设计和建设实践的创新方法。每一块土地都是独特唯一的,并提供不同的微环境。生态景观建设的目标是设计出与土地和谐的方案,创造一个环境健康、可持续生产与生活的景观。生态景观建设致力于利用现有的设施和区域,加入生态元素和绿色基础设施,提高生态景观的服务功能。美丽乡村生态景观建设相关理论

2.1 绿色基础设施

绿色基础设施是一个区域的生命支撑体系,是自然环境和位于村镇内外,由绿色、蓝色空间所构成的网络。它提供了多种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绿色基础设施是由公园、河流、行道树、农田、森林、广场和湿地等构成的网络,能够调节空气、改善水土质量,为经济发展提供原材料和投资环境,促使人们身心舒畅。

2.2 生态系统服务

生态系统服务是指人类从生态系统获得的所有益处,包括生物多样性保护、调节气候和水、净化环境、有害生物的控制等许多方面。乡村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同时也赋予了乡村对城市的多功能性。其包括了景观的价值,但引入景观概念强调了不同生态系统的相互影响,在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总是会产生一些新的特性,提高乡村景观的多功能。很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是景观层次上的建设,如拆旧建新、农村土地整治,其需要研究林渠和农田项目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提高生态景观的服务功能。

在项目实践中,应从生产性土地尺度提升到乡村景观镶嵌体尺度,不仅要搞好生态系统的合理布局和优化,通过合理的物种循环和能量转换提高资源利用率及减少环境污染,还应重视农业景观层次上的山水林田路形成的景观格局以及水土与生物等生态过程的恢复及重建,提高农村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提升生态景观价值。

2.3 生物多样性保护

生物多样性是指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在基因、物种、生态系统和景观等不同组件层次上的变异性和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和景观多样性4个层次。生物多样性是评价生态系统健康、生态服务功能、景观观赏性的重要指标,也是评价生态环境、人居环境质量的重要指标,它应成为乡村生产和生活基础设施建设工程质量和长远效益的重要指标。乡村建设应重视生活生境的修复,建立富含生物的工程系统,也应该从加强农业景观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恢复和提升农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2.4 乡村生态景观的特征及实践

随着个体和社会健康发展,提高生活质量的关键要素是生态景观的特征和质量。景观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之中,是我们祖辈在这片土地上留下的生活印记。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自然特征流失、遭遇忽视,近年来乡村景观受到了严重破坏。乡村景观的特征是地域自然内在要素和当地人改造自然形成的外在特征的综合体,可以从土地类型、土壤和植物质量、土地利用的方式、人居类型以及给人的感知等方面识别。它创造了一种“记得住乡愁”的场所精神,如果失去这些特征,则会出现“千村一面”。关注景观的第一步就是理解并识别景观的特征,并进行分类,提出维系、保护、延续、恢复及重建和提升景观特征的原则和方法。

在实践中,基于景观特征评价和保护的美丽乡村建设的主要目标和要求就是:①美丽乡村建设规划设计应顺应自然山水格局,保持山体、水系和自然地形地貌空间格局特征,保护和恢复原生生物群落和生态系统,延续地域文化景观特征,实现绿脉、文脉和景观格局的持续传承和发展。②文化遗产是当地具有地域特色和场所精神的景观,美丽乡村建设应当挖掘当地历史文化和风俗习惯,保留重要文化路线和原有乡土、民俗和休闲用地,修复或再现文化遗产景观,形成具有地域特征的标志性文化景观。③深入挖掘乡村景观美学和文化价值,充分利用乡土植物、乡土材料和传统技术与工艺,修复地域景观,保护、延续并提升乡村景观风貌。④加强乡村景观的特征提升,运用丰富的乡土植物组成植物群落,营造季相变化丰富的植被景观,提升乡村风貌的景观多样性。农业景观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生态景观途径

3.1 构建多样性、空间异质性景观

研究表明,增加景观异质性有助于提升乡村景观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永续性。增添树林、自然灌木篱、河岸缓冲带、绿道和公园等景观有助于提升景观异质性,并改善景观基质的质量,维护生物多样性的水平。因此,在景观尺度上,应充分考虑自然、半自然及人工土地利用的分布格局,分析现有景观要素及相互之间的空间、实践联系或障碍,然后提出优化方案,充分利用现有的绿篱、湿地、林地、池塘等景观斑块,合理规划农田、林地、村落的分布,在现有景观格局的基础上,加宽景观元素间的连接廊道,引入新的景观斑块,增加景观的多样性和异质性,为多种生物创造适宜的生存条件,进而达到生态系统的持续发展。

3.2 保持和提高自然、半自然的生境

在高度集约化农业生产区乡村生态景观建设中,不仅要求生产效益,也要因地制宜,充分利用现有的农田林网、田中林地及农田边界带增加高自然价值的生态斑块的比例,追求生态效益。例如在田间地头通过种植豆科植物或设置缓冲带等,为害虫天敌提供良好的栖息地,对保护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3.3 提高农田生物多样性、防止集约化生产

乡村农田不能单一强调规模作业,应结合土壤质地、肥力、水利、光照等环境条件和农作物生长特性,因地制宜合理分配,开展轮作、间作混种等多种模式,一方面了解自然资源,另一方面增加景观的多样性。例如在传统果园中培植苜蓿等豆科植物,不仅抑制害虫,改善了果园小气候、增加了产量,同时也为土壤动物提供了良好的栖息环境。

3.4 保护生物廊道、提高景观功能的连接度

从景观生态学角度看,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讨论空间异质性管理和维护,辨识景观的结构连续性和功能连接性,保护防护林带、河流等生物廊道,提高景观功能的连接度。就农业景观生物多样性保护看,大多数据研究表明,通过田地尺度上降低化学药品的投放、采用轮作和保护性耕作,景观尺度上管理和建设农田边界、沟渠路缓冲带、植物绿廊、缓冲带和小片林地,增加自然和半自然景观要素面积,可以有效提高景观空间异质性,提高农业景观生物多样性。乡村水系生态景观建设

乡村的水系主要包括河道、沟渠池塘、水库和湿地等,具有重要的生态、生产、景观、美学及社会功能。水体生态景观建设要按照生态和人工防护工程相结合的原则,尽量建设生态景观化缓冲带。同时,要将生态网络、绿色廊道、休闲廊道建设相结合。

自然的河岸是健康的生态系统,对滨水区的管理要尽可能保持其自然状态,同时还应该创造一定的经济和生态效益。滨水缓冲带建设是乡村景观建设非常重要的部分,是最富有活力的生态与景观地区,可以丰富乡村景观和文化价值,为乡村提供良好的景观开放空间,成为乡村中最具魅力和特色的地区。河溪滨水区生态景观的基本原则应为以下几个方面。

4.1 保持原有河流形态和生态系统

依形就势,遵循自然。尊重原有自然河道,尽量减少人为改造,保护自然水道。以保持天然河岸蜿蜒柔顺的岸线特点,保持河道的形状和形态的自由性,保持水的循环性和自动调节功能。在满足河道、提防安全的前提下,研究分析河道特性、水温条件、河滩结构和绿化功能的需要,确定河流宽度、横面设计、缓冲带建设和绿化植物配置方式等。

4.2 生态优先设计

河溪护岸要尽量保持原有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特别是河岸带原有植被廊道的保护,并根据情况进行适当的修复和整治。规划设计应贯彻自然生态优先的原则,保护河溪及两侧生物多样性,尽量采用滨水区自然植物群落的生长结构,增加植物的多样性,建立多层次、多样复杂的植物群落,发挥植物的生态效益,提高自我维护、更新和发展的能力。

4.3 提高河岸抗洪能力

生态优先设计。在水流比较急、河岸侵蚀较强烈的地区可采用石头、混凝土护岸,将工程和生物技术相结合,综合提升河道生态景观服务功能。在植被选择上,尽量选择乡土植物,特别具有柔性茎、深根可固定河岸的植物,还可以加固土壤。

4.4 突显高滨水带文化特征

尊重地域历史和文化发展的过程,结合当地文化传统、风土人情,构建滨水区的特色地域景观,提高景观的历史与地方文化的内涵,使滨水地带成为自然与文化、历史与现代的和谐共生空间。乡村植被生态景观建设

不同类型地带的生态植被建设工程是实现景观尺度上规划与设计的基础。因此,应该充分利用草被植物、绿篱植物和乔、灌、木等乡土植物开展植被工程建设,针对不同的地域及地段条件、功能定位,结合景观整体规划与设计,应用具体生态植被营建模式满足特定功能。主要的生态植被工程有农田防护林、山地和丘陵水土保持林、田埂地带、村庄及其沿河地带、绿色开放空间等。乡土植物景观从安全性来看,具有体验性和亲和感;从景观美学来看,能够呈现独特的田园风光;从生态角度来看,多种生物与自然和谐共生;从社会文化角度看,与周边环境相协调;从精神角度看,使人们感受到乡土性,记得住乡愁。乡村道路生态景观建设

道路,尤其是硬质道路,对生态环境具有负面影响。道路廊道的增加是造成景观破碎化、生境损失的原因之一,也是形成干扰与隔离效应的动因和前提。为减小道路对生态的消极影响,乡村景观生态道路的建设主要考虑道路建设与周围环境的协调发展。美丽乡村道路生态景观设计应该符合地域特征、充分利用乡土植物;设计要充分体现出乡村的独特风情,营造生态环保型的景观道路;道路绿化建设工作应先保护后绿化,如保护地标树和乡土林;绿化应乔、灌、草结合,注意植物的合理搭配,维护物种多样性;有利于车辆安全通行,构建开阔化的多样特色空间;生态路面的设计重点在于路面结构层的透水和透气性,根据道路等级、车流量,合理确定道路硬化方法;避免田间道路没有硬化或是过多的硬化,走向两极化。结语

美丽乡村生态景观包括农业生态景观、水系生态景观、乡村植被生态景观及乡村道路生态景观。笔者在文中探讨了美丽乡村建设中生态景观建设的理论和方法。从当下城市化迅速的脚步看,景观生态建设还是需要根据实际需求,将生态景观融入到乡村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和美丽乡村的建设中,实现美丽乡村建设的可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消费时代的乡村伦理景观 篇3

《野猪》讲述的是一个名叫徐乃宝的村民与石作仁一家之间的矛盾纠葛。为了防止苞谷地被野猪践踏,徐乃宝找到曾经的战友现在的武装部部长借来一杆枪。当他扛着枪从石作仁家门口经过时,听到了石作仁身患绝症的父亲石老爹古怪的叫声,徐乃宝停下了脚步。正在打牌的石作仁让自己的老婆去一探究竟,原来石老爹是想吃苞谷浆粑粑。石作仁夫妇的对话让徐乃宝意识到,要想让他们做苞谷浆粑粑给石老爹吃,纯属是痴心妄想。于是,他在经过石作仁的弟弟石作孝家的菜园时萌发了去找石作孝的想法,然而,石作孝出于怕老婆拒绝了徐乃宝的请求。徐乃宝还不死心,又寻至石作仁的妹妹石作美家,自然,石作美和丈夫一下就把徐乃宝打发了。行文至此,有两处细节值得我们注意,石作仁给老婆五块钱打发她去看石老爹为何发出古怪的叫声、石作美丈夫葬母时收了小舅子一条烟,它们清楚地表明:传统的亲情伦理在石家内部已经彻底被金钱瓦解了,他们之间只存在着利益的关系。吊诡的是,三兄妹还顶着“仁”、“孝”、“美”的传统美德之名,这无疑是晓苏的反讽之笔。

徐乃宝与石家三兄妹的矛盾纠葛,来源于他误杀了前来偷苞谷的石老爹。饶有意味的是,石老爹的死令石作仁夫妇处于高度的兴奋之中,因为他们觉得这里有利可图。石作仁瞒着石作孝、石作美与徐乃宝私了,在村长和治安主任的“帮助”下,徐乃宝和石作仁夫妇达成了赔款二十万私了的意见。事实上,底层权力的执行者在不知不觉中已沦为石作仁敲诈徐乃宝的帮凶。然而,当石作孝和石作美得知父亲的死讯后,他们自然不会轻易放弃这个天赐的生财机会。误杀了石老爹像是一块磁铁一样紧紧地将徐乃宝吸住,令他无法动弹。石作孝鼓动徐乃宝去劝说石作仁分一部分钱给他,失败后,他和妻子赶走了徐乃宝家里唯一值钱的一头大猪。后来,石作美夫妇在父亲下葬的途中大加阻拦,因为她们没有捞到好处。终于,在墓地收费一事上,她和丈夫榨取了徐乃宝身上仅剩的二百多元现金,并要求徐乃宝送一亩苞谷地给她们抵掉欠款。至此,石老爹的死在油菜坡像是一件商品,被石家三兄妹任意消费着,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乡村伦理在金钱面前一触即塌,毫无免疫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在石作美打起徐乃宝苞谷地的主意时,她的两个哥哥也加入帮忙的行列,一向勾心斗角的三兄妹在利益面前暂时“团结”在了一起,只是这种“团结”还得建立在收苞谷时送几个梭子给他们作为回报的基础上,这是颇为深刻的一笔,它将人物内心的贪婪和自私写得淋淋尽致——短暂的亲情都没有,只有永恒的利益。当三兄妹兴致勃勃地前往苞谷地后,隐忍良久的徐乃宝终于反抗了,他举起了枪,朝着野猪出没的豁口连开六枪,那儿站着石家的六个人。徐乃宝的行为似乎带有一丝愤怒,又隐含着对乡村亲情伦理被瓦解后的绝望。我以为,晓苏的《野猪》写出了消费时代的乡村伦理景观:以血缘关系为主导的乡村亲情伦理逐渐被以金钱为中心的消费观念取代,就连死亡也可以被用来消费,只为满足心中日益膨胀的私欲和对金钱的膜拜。这无疑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和反省的。

乡村园林景观 篇4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以农为本”的农耕社会, 是世界农业的发源地之一。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 乡村承载了人类厚重的文化。乡村景观并非仅仅是农业和林业生产的伴生物[1], 还是一个区域在一定时期中的历史文化、生产生活方式、社会结构、家庭组织等多种要素的综合反映, 是珍贵的景观财富。近几年, 随着世界城镇化浪潮的推进, 中国的城镇化步伐也在加快。乡村景观被城市景观所吞噬和取代, 逐渐凋敝, 甚至面临死亡。欧洲的田园景观和日本的里山自然, 都是经过城市化进程的洗礼之后而定型并保留下来的[2]。如何在我国的城镇化过程中保留乡土气息、重现乡村景观的活力, 从而营建有地域特色的乡村景观, 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问题。

本文将四川成都三圣花乡、山西阳城县南安阳村和北京密云石城镇捧河岩村为作为近郊乡村、历史文化乡村和现代农业型乡村的代表, 对三个案例地的景观建设情况进行分析, 提出旅游导向型景观建设模式 (以下简称旅游导向模式) , 建议在具有良好的生态、文化基底和政府及企业外部推动力的乡村中, 景观建设应将旅游作为先行产业, 针对乡村自身的特点适度进行。通过发展旅游可以有效地挖掘当地特色文化和生活方式, 形成地域特征明显的景观, 从而避免“千城一面”、“万村一面”的现象发生。同时, 旅游的发展可以对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起到提升作用, 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和美化环境, 即使乡村未来有其他产业选择, 旅游所形成的基础都不失为良好积淀。

根据乡村景观的不同特点, 本文又将旅游导向模式细分为三种具体形式, 分别为近郊产业景观建设模式、历史文化乡村景观建设模式和现代农业景观建设模式。希望通过旅游传承地域文化并启动景观建设, 将景观作为地域文化和生活方式的载体, 并反哺产业, 推动经济的发展、提高当地人的收入水平, 形成文化、产业和景观的和谐综合体, 促进乡土景观的建设和乡土文化的传承, 最终完成乡村景观的城镇化改造和建设, 恢复其原有活力。

2. 案例地选择及概况

本文选择了三圣花乡、南安阳村和捧河岩村作为旅游导向模式的研究案例地。首先, 这三个乡村都具备良好的景观资源基底, 包括良好的自然资源禀赋和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这是确定发展旅游的前提和基础。其次, 它们所处的地理位置优越, 三圣花乡与南安阳村距离城市和县城较近, 近程出游市场为其提供了客源保障。捧河岩村毗邻北京市几处著名的风景旅游区, 依托景区推动其自身发展。第三, 成都市、山西省和北京市在城镇化规划建设过程中, 对上述三个乡村进行了政策上的扶持, 对旅游产业的定位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因此, 针对这三个案例地的景观研究对旅游导向模式的推导和提出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说服力。

2.1 近郊乡村 (代表地:三圣花乡)

2.1.1 社会环境、景观特征及面临问题

城市郊区是城市的外缘地区, 是城市环境向农村环境转换的过渡地带[3]。城市近郊为紧邻城市市区的城乡结合部、城乡交错带、城市的乡村 (城市周边的乡村地区) 。近郊区既有沿公路分布的带状建成区, 也有交错分布的农田、林地[4]。城乡两种景观相互渗透和影响, 各种土地利用类型相互混杂, 丰富了城市近郊区的景观类型, 却也表现出了巨大的景观异质性、紊乱度和破碎度[5]。同时, 城市近郊是城市功能向农村功能扩散的地带, 具有相邻两侧城乡单元的特征, 即双重属性[6]。二者相互结合、相互协调的程度还不够大, 彼此之间却又存在着频繁的能量与物质对流[7]。因此, 这里也是城市矛盾最突出、问题最多、最复杂的地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 近郊区是在动态过程中最先被城区蚕食和接触变质的区域[8]。城市对其在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的辐射为其提供了多种产业发展路径, 这既决定了景观建设的易操作性, 也容易造成景观的无序性以及对乡土特征的破坏。

2.1.2 三圣花乡概况

三圣花乡原叫三圣乡, 隶属于锦江区, 在成都市东南方向, 面积约为12平方公里。三圣花乡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 雨量充沛, 土壤肥沃[9]。三圣花乡的景观是川西传统农业景观——林盘景观。随着快速城市化的发展, 成都市区建成区面积不断扩大, 城市边缘迅速扩张, 周边的耕地渐渐变成规划的新城, 林盘景观逐渐衰落。此外, 传统林盘中的建筑大多为多年失修的老房、危房, 功能不全、使用不便;院内人畜混杂、缺乏污水处理设施, 环境污浊不堪;内部道路不成体系, 多为土路, 雨天易积水或泥泞不堪;基础设施不完善, 已经不能满足新的家庭结构和当代生活方式的物质功能要求[10]。传统林盘景观亟需改造。

2.2 历史文化乡村 (代表地:南安阳村)

2.2.1 社会环境、景观特征及面临问题

历史文化乡村, 一般被称为古村落, 是由历史遗留下来的古民居建筑群、艺术表现、自然环境、人类活动以及一种抽象的文化内涵、风格、古韵氛围等组成的综合景观体[11]。历史文化乡村形成时间较早, 具有独特的地域特征, 现状能基本呈现原始空间格局。城镇化进程和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导致历史文化乡村传统的建筑风貌和淳朴的人文环境等均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 有的甚至面临瓦解和消亡的危险[12]。再加上人们对于历史文化乡村的保护意识较弱, 同时也缺乏专业人员的指导和支持, 致使历史文化乡村没有形成统一的保护规划, 出现土地功能混乱、建筑风格不统一等现象。

2.2.2 南安阳村概况

南安阳村位于阳城县城东六公里处, 与阳济公路隔河相接, 土地肥沃, 雨量充沛, 适宜居住。坐落在村东的潘家十三院占地总面积6000余平方米, 共有房屋390余间, 其建筑是我国北方清代罕见的九间头四合院形式, 具有极高的古建筑研究价值。村中部分建筑墙体倒塌、木雕腐朽, 还有的被居民自行拆除并重建, 或是因改造而遭到破坏, 例如墙上贴瓷砖、院内盖楼房、铺院被翻修成幼儿园等。许多院落无人居住, 杂草丛生、暮气沉沉。大部分村民移居至新村, 空心化现象出现。

2.3 现代农业型乡村 (代表地:捧河岩村)

2.3.1 社会环境、景观特征及面临问题

此类型乡村具备良好的景观基底, 包括自然景观、农业景观和人文景观。自然景观主要由地形、水文、气候、土壤以及动植物等要素构成, 是景观建设的基础, 为农业景观和人文景观的营造提供自然条件。农业景观主要指的是大面积的农田, 农业是乡村的支柱产业, 农业景观具有生产功能。人文景观既包括聚落形态、民居建筑、农具、传统服饰、特色饮食等具象因素, 还包括农事活动、生活方式、历史沿革、民风民俗、宗教信仰等抽象因素。现代农业型乡村虽然景观基底良好, 但乡村景观建设缺少鲜明的特色, 人文景观被忽视, 乡土特征没有得到挖掘, 展现出的往往是千篇一律、平淡无奇的乡村风貌。

2.3.2 捧河岩村概况

捧河岩村位于石城镇中部, 距密云县城25公里, 属浅山区, 总面积8.16平方公里。村中公路与村西镇级公路相接, 交通便利。捧河岩村由五个行政村组成, 分别为捧河岩村、张家坟村、二平台村、贾峪村和四合堂村。村落分布于白河两岸, 基本保留了传统建设形态, 民居建设依山就势, 布局合理。然而近些年, 村内传统建筑逐步消失, 新建筑风格不一, 对村落的整体氛围冲击较大。白河两侧有带状农田, 主要种植玉米等常见农作物, 形成了一定的景观, 但是缺少季相变化。村落周边有北方典型的旱梯田, 主要种植板栗、核桃, 未充分利用空间, 缺少层次性。

3. 案例地城镇化景观建设研究

3.1 三圣花乡的景观建设

2009年, 成都市确立建设“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的全新定位, 明确中心城区的生态网络发展模式是“环状绿带+楔形绿地”[13]。三圣花乡恰处绿带之上, 是成都市的通风口, 不允许对其进行大规模的工业建设和开发。锦江区政府利用红砂村长年种花、售花的习俗, 借助区位优势和周末巨大的近程出游市民市场, 将以花卉、蔬菜的大田种植为主要形式的农业生产与农家餐饮、乡村酒店带动的休闲旅游结合起来, 并按照城镇标准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创造性地将原有的五个村子打造成“五朵金花”, 形成乡土气息浓厚的新林盘景观。

新林盘景观是对传统林盘景观的选择性继承, 具体设计手法包括:新林盘和传统林盘共享景观结构和景观元素;改造后的农家乐建筑的色彩、材质, 以及装饰细节与传统川西民居保持一致;保留并大量种植乡土树种和适应当地环境的外来种, 比如小叶女贞 (Ligustrum quihoui) 、桂花 (Osmanthus fragrans) 、黄葛树 (Ficus virens) 、红花檵木 (Loropetalum chinense) 、山茶 (Camel ia japonica) 、蜡梅 (Chimonanthus praecox) 、杜英 (Elaeocarpus decipiens) 、八角枫 (Alangium chinense) 、构树 (Broussonetia papyrifera) 、麦冬 (Ophiopogon japonicus) 、和八角金盘 (Fatsia japonica) ;不破坏农田, 在不减少原有耕地面积、不改变用地性质的前提下, 实行了经营权转让, 由投资公司统一管理和经营。除上述传承手法之外, 根据现代生活的需求, 新林盘设计时还采用了更新的手法, 修正原有林盘景观元素的不足之处, 包括丰富院落的空间层次和游线组织形式、考虑新旧建筑的组合形式、植物与景观构筑物和场地的结合和布局形式、增加农田的观赏性和道路的视线引导作用等。

3.2 南安阳村的景观建设

南安阳村于2006年11月23日被山西省政府公布为第二批历史文化名村。通过发展旅游产业, 将旅游产业的开展与景观的保护、恢复、再利用与景观整体氛围的营造相结合, 解决历史文化乡村活性丧失的问题, 使之得到重建与再生。

将潘家五十三院、祠堂、贞洁牌坊等物质文化景观进行建筑质量、历史风貌和建设年代方面的评价, 依据评价结果将其分为四个等级, 依次采取修缮、修复、恢复和拆除四种改造建设手段, 对保存完好的双层九间头四合院、文物古迹和院落结构等进行重点保护。街巷保持庄园原有的布局肌理, 保护传统街巷空间环境, 使用传统材料对院墙、台阶、匾额、木雕石刻、上马石等元素进行保护和修复。另外, 结合古井、石碾、石磨等物件营造休憩空间, 为村民和游客提供休息和游赏的场所。对村中的节事活动、饮食文化、民间故事和手工艺等进行发掘、抢救和整理, 建立专门的民俗文化传习馆或民俗博物馆, 加强乡土文化的传承。通过展示、解说教育和设置参与体验活动的方式来丰富景观内涵, 加深游客对传统文化的记忆和理解。展示包括静态展示和活态展示两种类型。静态展示的主要是潘家十三院等核心资源, 辅以科普教育;活态展示则是针对外围院落, 通过保护村民的生活环境, 向游客展示南安阳村丰厚的历史底蕴和淳朴的民俗民风。体验活动主要是通过规划具有本地特色的民宿和蕴含儒商文化内涵的商业街, 为游客提供住宿、儒商观光和旅游购物的体验。

3.3 捧河岩村的景观建设

2012年1月, 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委托北京乐活生态旅游景区规划设计事务所编制石城镇农田景观综合示范镇建设规划, 对规划区内的乡村景观资源进行调查和分析, 将其分为了农村生态景观、农民生活特色、农业生产资源三大类并作出评价。同时, 对游客感知的景观重要性和满意度也进行了调查。评价和调查结果显示, 捧河岩村的景观多样性指数和林木覆盖率较高, 水质良好。游客对生态环境质量的满意度最高, 对乡村风貌整洁度和乡村旅游服务设施的满意度较低。因此, 规划对捧河岩村的旅游设施加以完善, 结合村内的本土资源和实际情况, 挖掘特色的乡村景观, 从生态、生活和生产三个方面进行景观建设。

生态景观:采用挺水、沉水、浮水植物搭配, 打造白河两岸野趣、多样的湿地景观。白河是北京的重要水源, 水质优良, 捧河岩村为水源地的保护做了很多贡献。同时, 白河作为捧河岩村特色的水文景观, 颇具代表性, 在游客感知的特色景观中排序第一。生活景观:结合石城镇的传统民居形式和整体氛围, 提出“石头小镇”这一村落建设主题。从各村落历史文化、优势资源出发进行设计, 达到一村一景的景观效果, 开展不同的旅游活动。其中, 捧河岩村的旅游活动是情侣观光、婚纱摄影, 张家坟村是红色旅游、户外运动, 二平台村是果园采摘、民俗体验, 贾峪村是商务会议、休闲度假、文化交流, 四合堂村是养生度假、健康膳食、健身医疗。生产景观:在原有农田的基础上, 通过大地艺术的手法营造特色农田景观, 包括农田迷宫和五彩农田等形式。迷宫主体是“石城”二字, 由玉米和向日葵种植而成, 游客站在新大关桥上可以俯看迷宫, 具有良好的景观效果。五彩农田主要选用小麦、玉米、荞麦等农作物进行配置, 既有景观艺术效果, 又有经济产出。

4. 结论与讨论

通过对上述三个案例地景观特征和建设情况的研究和分析, 本文提出旅游导向模式, 这种模式形成于旅游先行的大背景之下, 旨在通过开展旅游带动景观建设和改造。实现乡村的综合发展, 其操作步骤如下:

第一步:分析场地特质, 确定旅游导向。在正确分析乡村自身条件和客源市场需求的基础上, 依托有经济实力的龙头企业和生产基地带动乡村旅游的适度化发展, 并将这种产业选择作为景观改造建设的切入点。

第二步:传承乡土文化, 塑造特色景观。以传承乡土文化为原则, 以景观为载体, 充分挖掘和提炼传统乡村文化内涵和乡土景观的主要特征, 并将其转变为景观符号, 用具体和形象的方式向人们传达地方文化的相关信息。

第三步:景观反哺产业, 增加经济收入。景观提升后具备了旅游服务功能, 美好而独特的景观可以吸引更多的游客, 形成人群聚集和消费聚集, 为乡村增加经济收入。旅游产业的发展促使农民完成就地市民化的转变, 从而引起工作性质改变、生存环境改善和生活质量提高, 不用离乡进城就享受到了城镇化的文明成果。

第四步:三者良性互动, 实现综合提升。景观建设、旅游发展和文化传承之间是相辅相成、交互前进的关系。旅游带动文化发掘和景观改造, 形成地域特征明显的景观风格。特色景观成为旅游吸引物, 推动旅游产业发展。景观改造过程中, 乡村环境和风貌得到改善, 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得到提升, 乡村整体建设水平提高, 城乡差距缩小。

但是, 由于近郊乡村、历史文化乡村和现代农业型乡村具有不同的场地特征, 在按照上述步骤进行操作时, 细节上会存在不同之处。针对这个情况, 本文又提出旅游导向模式的三种具体形式, 分别为近郊产业景观建设模式、历史文化乡村景观建设模式和现代农业景观建设模式。这三种模式具有相同的指导思想并指向同样的目标, 第三步和第四步是可以共用的。而在操作前两个步骤, 即进行旅游形式的选择和定位, 以及景观营建时, 需要根据乡村的实际情况作出调整。

在第一步中, 近郊旅游偏重于以乡村田园风光为依托, 以生态、度假、娱乐为主题的农家乐形式, 以及以成片花园或果园为依托、以农事体验、科普教育、亲子活动为主题的参与型旅游形式。历史文化乡村旅游则以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为特色, 以展示观光为主要功能, 以体验和科普解说为亮点。现代农业型乡村以农田景观为核心, 以休闲、观光为主要内容, 融合运动、体验等多种功能, 形成较高品质的乡村旅游休闲区。

在第二步中, 近郊产业景观注重将传统文化特征转化成景观符号, 在对破旧的建筑、院落、道路等进行整修和增设新景观元素时展现这些符号。同时, 保持乡土树种的数量和比例, 并通过售卖结合式、水景结合式、展览结合式、庭院结合式和农园结合式等方法增加农田的观赏性和参与性。历史文化乡村景观是从修缮、抢救建筑景观着手, 恢复传统村落空间格局, 重视对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进而实现产业发展、社区发展, 最终达到乡村的整体复活, 使乡村景观持续保存。现代农业景观在保留农田面积的基础上, 将大地艺术的设计手法融入农田景观, 形成开阔、淳朴且富于现代特色的乡村大地景观。

乡村园林景观 篇5

范例探讨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和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自然生态环境和山水资源管理受到持续破坏,传统聚落和历史文化遗产遗失退化,保护乡村风貌的完整性及特色性,挖掘民间乡村价值,成为维护生态环境和景观发展创新的重要任务。文章以位于泰山景区樱桃园管理区内杜家庄村落为例,以保护先行、因地制宜、有机更新为原则,探讨保护景区内村落景观的特色与完整性,挖掘其生态、经济和文化價值。

乡村景观是景观形态和长期积累的地缘政治背景下,是以自然景观生态学、地域文脉学、景观设计美学为支撑的景观空间形态。近年来,学者们的田园风光的原始形式,抽象的图案,内部秩序,在广泛调研的演化历史。同时,基于“乡土”理论研究开展景观环境保护社会实践,取得积极成效。

一、乡村景观概述及分析

农村景观农村的范围内,各种经济,文化,社会,自然等现象的综合性能,是一个由自然生态经济环境,农耕文明形态、人文主义生态保护环境共同促进作用下的生态共合体。美国地理学家索尔农业景观被认为是“连接到人类活动形式的自然景观。”以后,西欧国家地理教育学家把农业发展景观扩展到乡村旅游景观,包括企业文化、经济、社会、人口、自然等诸因素在乡村建设地区的反映。

城乡在劳动生产方式上的差异是第一位的,这种差异导致了农村和城市所呈现的景观的差异。对于纯粹的自然景观,乡村景观用一定的人工雕刻。相比城市景观,降低农村人工雕琢,更自然。乡村文化景观是介于城市景观和纯自然景观设计之间,是有自己的生产工作生活学习方式的田园风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句,陶渊明所描述的,淳厚的田园美景,满足人们的愿望返璞归真“回归自然,体验乡村”的旅游意向得到尊重。

乡村景观根据人的参与形式主要分为自然景观、聚落景观和文化景观。这几个重要部分学生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形成了多姿多彩的乡村文化景观。文化景观与人类的发展紧密相连,是历史研究的宝贵资源,也是乡村景观的精髓和灵魂。

(一)乡村自然景观

农村景观是标签的天然植物当地的地理特征。对于中国乡村文化景观设计而言,自然是环境的主体,人为的干扰影响因素较低,景观的自然属性较强。远离城市和经验自然宁静的喧嚣,每个人都为纯乡村景观的向往。自然景观包括农田、耕地、菜地、果木、篱笆、河流、水渠、池塘等。

(二)乡村聚落景观

乡村文化景观设计建筑企业体量相对较小,多以当地的建筑结构形式主义为主,且建筑工程材料多为当地石材、木材为主,房屋稀疏;其次,乡村传统建筑大多会设置房前屋后的庭院,这也就在根本上有别于其他城市公共建筑。同时,这也创造了乡村建筑密度低的主要原因。聚落景观包括民房、房前屋后林木、农用道路、田间小道等。

(三)乡村文化景观

它反映了该村庄在该地区的地理环境特征,以及在村庄整个社会发展研究历程中所没有形成的特有的地域传统文化,是人类活动的历史记录,是文化遗产的载体,包括祠堂、石佛、石碑、石墙、洗衣场、水井、水车、小木屋、稻谷烘干架等生活场景。

可以说,农村景观,是一个独特的旅游资源,自然和人类和存储特性。下面以位于泰山风景名胜区樱桃园管理区内的杜家庄村为例,表述乡村景观的自然文化价值。泰山位于山东省泰安市中部,是世界经济文化与自然双遗产,世界国家地质公园,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其气势雄伟磅礴,有“五岳之首”“天下第一山”之称。其历史文化底蕴丰厚,民风淳朴。杜家庄村落位于泰山风景名胜区西南部的樱桃园管理区内,属于景中村范畴。根据《泰山风景名胜区保护管理条例》规定,该区域属于二级保护区,纳入风景名胜区规划和管理范围,土地归集体所有,主要居民为农业户口,是保留村落风俗风貌的社区聚落,有着优越的自然与人文资源。

村落依山傍水,资源丰富,民风淳朴,历史文化悠久,属典型的北方乡村。村庄内一年四季景色变化不断,素有“泰山小江南”美誉。村落内水资源丰富,河流潺潺,群崖欲倾,百鸟鸣啾、花香沁脾,景色宜人;有板栗、山楂、茶叶、大樱桃、小樱桃、杏、核桃等特色发展农产品。每年3月至5月,樱桃花开及樱桃成熟季节,游人如织,景色如画。

景区村落人文气息厚重、质朴,主要为“泰山百景”之一的“樱桃精舍”。“樱桃精舍”又名“鲁氏山庄”,山庄东、西、北三面环山,横岭河穿山庄而过,堪称风水宝地。清代咸、同年间,山麓王庄鲁泮藻在此拓建,植樱桃成林,樱桃园由此得名。据清朝周彤桂《樱桃园记》、民国赵尔萃《樱桃园记》均对山庄景象做精彩描述,令人向往。山庄东偏门外有一池,题“鉴我泉”,意思是自我省察,以此来表示山庄主人洁身自好的修养。院内有油松、古柏都在百龄以上。门外的两株白玉兰,枝干有数十挺,倔强峥嵘,春季傲然怒放,繁花似锦。

因为近几年旧村改造,大部分年轻村民逐渐搬离村落,村庄已经成为空心村与老人村。在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的大背景下,许多景区内的村落面临着老村空废、整体混乱、文化丧失等问题,亟需提上保护日程。

二、乡村景观资源的利用原则及范例探讨

(一)坚持尊重自然景观

在乡村景观应使用的生态景观设计严格遵守,与原有的自然环境乡村充分尊重。

(二)经济性原则

乡村是重要的经济结构单元,受到中国农业信息技术、自然环境资源、耕作方式等的影响,农业的粗放性一直是困扰乡村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重要因素。建立高效的人工生态系统,其出发点是原则和乡村景观规划。

(三)地域性原则

保持自然景观的完整性和多样性,景观发展规划进行设计的生态原则是以企业创造恬静、适宜、自然的生产工作生活学习环境为目标,充分尊重地域文化景观特性对展现中国农村社会风貌的作用。对于当地的风土人情,民俗文化,名人故事,更多的,通过使用各种形式发展到提高农村人文的味道,为了实现景观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四)融入性原则

在进行一个村庄的规划发展布局时要吸纳当地传统村落布局管理方式,建筑的设计要体现当地的风格,同时企业还要充分尊重村庄中现有的池塘、山坡以及植被状况,因地制宜的设计提供一些研究人工景观,尽量保持原汁原味的乡村文化景观社会形态。

根据泰山景区樱桃园管理区杜家庄村落的实际,提出如下保护利用方式。结合近年来在风景区内盛兴的民宿旅游形式,考虑到村落为景中村,属于风景区的二级保护区,因交通不便、发展受景区规划制约、劳动力流失等限制,导致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原住民收益欠佳。提出利用民宿发展村落的保护利用思路,在保留乡村记忆、传承乡村文化的同时拉动景区旅游发展、提高村民经济收益,是景区中村落一种新的发展业态。在设计中采用借景田园风光,保存农业体验,是构建新景观,体现场所独特性的一种方式。

(1)空间组织

静态空间以天空和大地为背景,营造出一种轻松愉悦的开阔优美;以茂密的树林和农田构成一个空间,展现出浓荫之美和深邃的视野;以高山低谷包围着幽深安静的美。按照农村面貌展现空间序列,如传统的村庄建设,耕地种植面积,园林花卉,苗木,蔬菜和水果园划分动态空间,形成景观的完整序列。

(2)空间营造

“点”型空间不断提升工作要点:在院落内种植发展生产性的果树,突出四季中国特色。栽培樱桃等特色果木,景观绿化蔬菜如丝瓜藤、蔬菜、黄瓜;庭院设施,如水井等。“线”型空间不断提升工作要点:通过发展道路两旁的防护篱、植物,以其高矮、树姿、色彩的变化,从而可以达到企业不同的视觉设计效果。在道路两侧过渡地带种植蔬菜或果树,如茶树、樱桃、杏等当地树种,春天开花,秋天结果,使村落道路景观更加具有田园风光。“面”型空间提升要点:协调不同农作物的色彩变化和尺度搭配,在一个有序的节奏农田,果树春华秋实,苗圃郁郁葱葱,繁花似锦打造的景观氛围。

(3)景观细节

村标设计方法一般企业位于村庄主入口,也可以在村尾设置村标进行治疗前后相互呼应。需要注意的是整体的体量村庄,建设材料选择,色彩搭配等方面的主题。栽植樱桃与其他植物如美人蕉或牡丹、芍药,通过刻有村落名称的石组与植物的搭配形成入口标志。

(4)建筑外立面改造

建筑外立面改造是基于中国建筑企业原有知识结构的前提条件之下,增添极具地域特色和乡村社会文化的装饰艺术元素,从材料和元素着手,进行分析建筑外立面的“轻改造”。

(5)植物设计

乡村植物一般没有专业的人员进行长期维护,不宜选择长期护理,乡土树种自由成长,打造原创乡村田园植物景观。草花类选择一种多年生草本,一般我们不要进行选择一二年生的时令花。

(6)配套设施及其他小品设计

配套设施包括活动广场、休息廊、坐凳、宣传栏等等。雕塑小品可以是水井、农具、石磨、石磨、筒子等,也可以是展示地方文化特色的雕。.如在进村道路上设置隐约于樱桃园中的茶亭,增加辨识度,成为村落的一景。风格與地方特色统一,量应适中,材料的选择要体现地方文化与生态文化。

三、结语

乡村园林景观 篇6

【关键词】乡村景观;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意义

众所周知,乡村环境是人类在生存和发展过程中必须要经历的一种空间环境。人类在发展的过程中,为了满足自己在乡村地区生存时对于生产和生活等方面的需求,便开始逐渐的改造乡村的自然环境,从而形成了带有乡村特色和天然生态环境特点的乡村景观。随着现代城市中风景园林设计的不断成熟,为了保证乡村景观保持独 有的特点,提高风景园林的品质,设计师便开始运用自己的技术对其进行改造,使其可以带有乡村景观的特点,从而形成了一种现代化的风景园林设计风格。

一、乡村景观在风景园林设计与规划中的特色

乡村景观是对乡村地区人文环境、自然风光、经济发展的一种综合性表现。在地理学上,乡村景观能够直接反映出当地人在这片土地上的活动轨迹以及人类的聚集状态,具有明显的自然属性,不可人为制造。乡村景观作为一种具有代表性的民族文化,有其自身独特的特点。

(一)地域性

乡村景观都是在历史文化的沉淀中形成的。地域不同,在人文环境与自然风光上也有所不同,这样随着时间的推移,就会形成不同的乡村景观,这也就是地域差异。

(二)生态性

乡村景观能够长期保留,主要是靠人民对当地生态环境的保护,良好的乡村景观能够保持原始的生态环境,不受破坏。

(三)生产性

乡村景观在形成的过程中,多多少少受到人们生产改变。人们在生产的同时,因为对现实具有更高的追求,从而根据个人的生产需求进行改造和完善。

(四)审美性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从古诗中可以了解到秀丽的田园风光以及悠然自得的文化气息。总之,乡村景观在历史的演变中也具有更加独特的特点。

二、乡村景观在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中应遵循的原则

(一)开放性原则

在规划中遵循开放性的原则能够让设计更加符合人们的审美观。因此,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诂乡村景观的融人要对外开放,采取大众的意见。但这并意味着无限度的开放,要把握开放的度。比如说,在设计中能一味地开发土地,要限制性开发,尽可能地保留文化底

蕴深厚的景观,这样更有利于乡村景观更好地融入设计中,再加上乡村景观本身就具有的文化底蕴,使景观更加具有文化气息。

(二)协调性原则

乡村景观具有自身的特点,在将其融入风景园林规划时,要综合二者的特点,做出最优方案,协调两者之间异同。在设计中必须要突出两者的相同之处,要综合比较与融人不同之处,两者兼顾。另外,在融人的过程中,要统筹全局,根据乡村的地域特色以及园林的实际环境进行统一部署,协调合作。真正做到地域文化、生态环境、历史文化底蕴相结合,将协调发挥到极致。

(三)规划与保护相结合的原则

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中融入乡村景观,实际上就是在风景园林中再次展现乡村景观中一些具有意义与价值的资源。这样既能够有效地利用和保护乡村景观,也提高了风景园林的文化底蕴。而且,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的肆意开发,环境遭受到很大的破坏,从一定程度上说,将乡村景观融人在风景园林的设计中也是对乡村景观的另一种恢复。

三、乡村景观在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中的意义

(一)能够为现代化都市提供文化参考

乡村景观给人神清气爽、悠然自得的感觉,而城市作为一个经济高速发展的地域,必然很难形成乡村景观的悠然气息。在城市的园林规划中加入乡村景观的元素,可以使高速运转的城市具有悠然的气息,让人们获得休息,为都市文化提供参考。

(二)使园林设计更加美观

乡村景观是人们在历史的演变中对自然环境的改变而形成的,代表了人们一定的审美观。城市中到处可见钢筋与混凝土组合在一起的死板建筑,毫无美观可言。从乡村景观中汲取美观元素,加以改进与利用,从而使园林设计更加美观,符合大众的审美观。

(三)有效实现文脉的延续

在城市规划设计工作中,存在一种现象,就是有的规划设计师在开始设计时,就先画图,常常注重电脑软件的构图,而没有多多亲临项目现场,进行仔细勘察,这就是忽视了解读场地的重要性。在城市规划发展的方向中,应该有“运用场地特色,提升项目价值”。城市项目的规划设计方案不是腾空而起,而是植根于它的生长的土地和环境,解读场地应该成为规划设计师具备的基础功力。像看一本书一样去阅读场地,理解场地,将可用的资源挖掘出来,独辟蹊径,进行规划设计,使设计方案具有一定的品味,营造地方的诗意和人文感,就能够以少胜多,量不多而价值可贵。

(四)为城市园林设计与规划提供参考

乡村景观有其独特的朴素、纯质,它的田园风光总是带来自然清新的感觉。这种风格引入到城市中,不太刻意的雕琢规划,让“自然”自然一点。但要注意如果把这样的与自然的亲密感觉盲目引入高楼耸立、车流不息的城市,似乎是给

城市景观文化添入了其他元素,带来了生机,但这种“布景式”的东西,毫无生命力可言。城市景观也是居民根据他们所需的生产生活方式而构建的,与农村的生产生活方式毫不相同,所以强加的人工式自然反而给城市景观带来了不和谐。设计师要注意在适合的地方设计合适的景观,要注意设计地区本身的地貌、文化、生产方式等,不能为了所谓的突破而追求表面的形式,破坏了当地原有的特色景观。

(五)引导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对乡村景观的合理规划与设计是为了使人与自然能和谐相处,它涉及广泛,有社会、环境、经济、科技的诸多因素。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并且乡村景观在历史中受到生产因素的影响,与科技应用和经济发展息息相关,是适应时代进步发展下的产物。在风景园林中融入乡村景观不仅能够促进我们对城乡布局进行系统的规划调整、保护塑造乡村景观的生态环境、而且还有利于发展农村的旅游和特色品牌等各方面的发展,使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得以共存,更利于可持续发展。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同城市的生态环境相比,乡村拥有着一种特殊的自然和人文景观特点,将其乡村景观中的元素和灵魂融入到城市风景园林的规划和设计过程中,不仅可以为设计师提供更多的设计灵感、丰富的设计资源和元素,还能够推动园林规划设计的可持续发展,使其能够更好地满足现代化人的审美观以及对于园林景观设计提出的相关要求,使得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发展可以符合社会发展规律。

参考文献:

[1] 郭薇. 浅谈乡村景观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的原则和意义[J].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6(5).

[2] 呼苗. 分析乡村景观在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中的意义[J]. 北京农业, 2015(23).

海南乡村茶庄景观营造研究 篇7

1.1 历史文化特色分析

中国种茶、饮茶历史悠久, 茶文化博大精深。国人饮茶注重:品、人、佳境、美景, 因此对品茶环境的设计则更为看中, 如明代书画家、文学家徐渭提出:“茶宜精舍、云林、竹灶, 幽人雅士, 寒宵兀坐, 送月下, 花鸟间, 清白石, 绿鲜苍苔, 素手汲泉, 红妆扫雪, 船头吹火, 竹里飘烟。”可见, 当时对品茶环境、水、茶、器都有一定的要求, 而这些无不蕴含着雅致精纯的茶文化。具体而言, 品茶环境一般由建筑物、园林、摆设、茶具等因素组成。

明代正德六年《琼台志·土产》中就有海南早期茶事的记载。苏轼谪居海南时留下名诗《汲江煎茶》:“活水还须活火烹, 自临钓石汲深清。大瓢贮月归春瓮, 小杓分江入夜瓶。茶雨已翻煎处脚, 松风忽作泻时声。枯肠未易禁三碗, 坐听荒城长短更。”海口人有喝茶的习惯, “老爸茶”在居民生活中占重要地位。[1]海南民间把上年纪的人称作“老爸”, 故这种大众茶就称作老爸茶。海南民间常喝的茶种有海南绿茶、水满茶、苦丁茶、香兰茶、八宝泡茶、鹧鸪茶等。[2]

华中师范大学师生在海口红旗村考察发现, 该村人在平时农闲时分, 特别爱喝老爸茶, 逐渐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喝茶不在“渴”, 也不在“茶”, 而在于朋友相聚见面, 聊天谈事。甚至把村庄秩序的维持过程都放在了生活场所—老爸茶店, 主动约请双方喝茶, 以这种生活化的手段来处理问题。[3]

1.2 自然文化特色分析

海南以其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而生产的茶叶, 收获季节比内地茶园早1-3个月, 每年元旦前后就有早春茶陆续上市, 被誉为“华夏第一早春茶”。海南的茶叶还具有生长快、采摘期长、产出量高的特点, 是全国唯一可以四季采茶的地区。海南著名的五指山茶叶, 产区属典型的低纬度、高海拔热带海洋季风气候, 南麓的水满地区, 常年雨雾缭绕, 夜间多露水, 树木葱翠碧绿, 盛产优质的五指山水满茶, 当地黎族采集自然生长的茶叶和其根茎, 煮泡过后, 形成味道浓醇的茶水。保亭七仙岭周边地区雨量充沛, 气候适宜, 土地肥沃, 盛产苦丁茶, 经农民采摘加工, 可以制作味道醇香的饮用茶。[4]

2 海南乡村茶庄景观设计存在的问题

2.1 区域特色不明显

据考察, 茶庄景观设计大都趋同性, 存在着忽视乡村地域特征的情况。一部分茶庄以生产和加工为主, 没有关注到地方文化和茶文化的融入, 发展模式单一, 缺少人文气息;另一部分茶庄以服务业为主, 茶道、茶艺各展芳姿, 却没有茶的自然要素, 缺乏生命力。而乡村茶庄的定位规划设计需要保留好本地域、本场地的环境建筑文化, 整合好乡村空间环境的有机结合, 才能使该场地具有本来的活力和文化。

2.2 功能缺少开发

普遍存在整体设计不到位, 特别是体验功能缺少开发。传统的观光茶园景观认知主要体现在视觉层面, 只强调视觉方面的愉悦, 不能给游客全方位的体验。体验式茶园空间不仅具有观光环境, 还需要典型的服务设计, 让游客体验采摘茶叶, 观看茶叶加工工艺流程, 浸泡, 品尝, 自娱自乐, 使消费者参与程度越高, 其体验才会越丰富、越难忘、越愉快。

2.3 市场定位不够明确

考察发现, 乡村茶庄景观及市场现阶段正处于成长期, 目前很多经营者在海南本地“老爸茶”和生态与文化性茶庄消费定位上认识较为混乱。存在轻视“老爸茶”文化, 认为其不够高雅;同时, 生态茶庄还受到旅游季节性等因素影响。随着现代人们认知水平程度的差异化, 需求的不断变化、要求的不断提高, 明确乡村茶庄的消费层次、消费群体年龄结构以及消费群体来自的地域背景就显得十分必要。

3 海南乡村地域景观茶庄布局规划设计

3.1 重视遗产保护和文化传承

董卫教授在“新常态下的城乡遗产保护与城乡规划”学术座谈会上谈到:“遗产保护首先是价值判断的问题, 遗产的生成与发展本身就是社会、经济与文化过程中人们不断选择的结果。”海南白沙县白沙绿茶文化的地理位置在具有七十万年前形成的陨石冲击坑群和其周边特殊的环境构造, 基本具备申报国家农业文化遗产的条件。[5]农业文化遗产周边还有陨石坑即为地址遗迹, 印妹遗迹 (汉代聚落遗址, 发现大量印纹硬陶残片) 、新村 (新石器) 遗址、什才村遗址 (新石器时代聚落遗址, 发现了石斧等石器农具) 等。[6]在这些地方进行茶庄景观规划设计, 规划师要具备文化认同的意识和文化传承的观念, 遗产保护的目标才能更好地与城乡发展的目标融为一体。

3.2 新农村建设、乡村休闲游憩与茶文化景观相结合, 体现主题定位

以创建“美丽乡村”、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为契机, 整合乡村休闲游憩资源, 开发以乡村茶庄景观为代表的深度体验项目, 确定各类型生态与文化活动空间, 体现主题定位。乡村规划的核心思想是尊重村民意愿[7], 以参与式发展的路径保护乡村遗产[8], 让村民参与茶庄的规划、建设、经营和消费, 让村民参与茶文化景观的营造, 建立生态保护和文化消费意识, 促使恢复村庄自治的机制、让村民重拾发展的信心和动力, 增加文化认同感。最终实现新农村建设、乡村休闲游憩与茶文化景观相结合, 让村民积极投身乡村建设和乡村就业创业, 乡村茶庄也就有了永续发展的活力。

3.3 基于游憩市场分析的功能布局

扬·盖尔 (Jan Gehl) 著作的《交往与空间》一书中谈到, 户外活动类型划分为必要性活动、自发性活动和社会性活动。以此为根据可将乡村茶庄的户外活动类型划分为:必要性活动主要是本村或邻村村民经常性消费“老爸茶”, 以男性村民为主, 客源稳定, 行为单一, 消费水平低;自发性活动以散客为主, 不经常发生, 以家庭型客源为主, 重视亲子行为和深度体验, 消费水平中等;社会性活动以团队为主, 偶尔发生, 游憩类型多样, 以多家庭或旅游团队为主, 重视团队活动和观光行为, 消费产品多样, 呈群体行为, 往往消费量大。因此, 在进行规划设计时, 务必从现状分析, 在尊重场地人文精神的前提下, 结合游憩市场的特征, 明确主要客源市场, 策划主要旅游产品和项目, 以此为特色确定功能布局和用地布局。

3.4 提升景观环境, 保护乡土文化, 注重体验设计

在茶庄环境设计上充分利用原有茶山、茶叶加工房、茶艺馆等资源要素, 挖掘乡村特色自然和生产景观, 让游客与本地黎族人民一起采茶制茶, 体验劳作乐趣, 保持乡土景观的原真性、本土性;根据多感体验式景观要求对茶艺馆改造设计, 使其成为人文景观和民俗活动场地, 如根据东坡《汲江煎茶》诗中介绍的茶经, 进行茶艺表演, 提高景观环境的可参与性。改造后的体验式茶园从人的环境行为心理角度出发, 在设计理念、空间布局、造景形式和服务模式等方面进行设计, 既具有本地域特色, 又是可满足不同地域、不同消费群体的特色景观空间。

3.5 具体功能设置体现区域特色, 重视环境教育和文化传承

庄园的茶园入口功能区设置, 将其设计成小型广场或集散活动区域, 与园区内景观协调统一。注意将茶元素引入景观导识系统设计, 展示与众不同的生态特征与文化特色。设计与“茶”主题相关的雕塑、景石、花钵和茶类植物盆栽作为出入口的主景;植物造景设计选择本地易于栽培管理又接近茶文化主题的园林植物, 可增加“此茶非彼茶”的趣味性, 如乔木选择五月茶 (Antidesma bunius) , 绿篱选择福建茶 (Carmona microphylla) 。制作东坡煎茶、黎人摘茶和茶业兴村等景观雕塑小品, 营造茶文化氛围, 体现区域特色。

营建茶类植物科普园, 实现环境教育和文化传承。现在的青少年学生很少有在乡村生活的经验, 对自然和植物的知识仅停留在书本上。可适当开展热爱大自然的环境教育, 让其认知植物, 了解植物, 喜欢植物, 最终实现对大自然和生态环境的喜爱, 实现植物多样性认知的教育目的。[9]茶类植物科普园可选择苦丁茶冬青 (Illex kudmcha) 、大叶冬青 (Ilex latifolia) 、丽叶女贞 (Ligustrum henryi) 、粗壮女贞 (Ligustrum robustum) 、变紫女贞 (L.purpurascens) 、光萼小蜡 (Ligustrum sinense) 等几种本地域乡土植物, 造景时适当增加趣味和变化, 提高植物景观观赏性。

4 结束语

海南乡村茶庄景观营造首先需要明确主题、开发特色功能、正确定位市场。其次, 需平衡资源的保护与开发, 保留场地原有农业遗产资源为游客提供游憩体验, 生态游赏, 提供一个交往空间。最后, 需充分挖掘本地域的茶历史文化, 将乡村环境改善与旅游结合, 促进海南茶文化的推广, 以乡村人居环境改善与旅游发展为目的, 有效解决产业发展、农民生产就业、农业遗产文化保护与传承等问题, 以期为“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一些借鉴。

摘要:乡村旅游是海南悄然兴起的热门游, 结合海南地域文化、茶历史文化等优势资源, 营造乡村特色茶庄景观, 打造乡村旅游示范区, 具有重要实践意义。本研究从海南茶历史文化阐述, 分析乡村茶庄规划存在的问题, 并提出在主题定位、功能设置和景观环境提升三个方面规划策略及方法, 将茶文化、乡村环境改善与旅游结合, 促进海南茶文化的推广, 促进人居环境改善与旅游发展为目的。

关键词:地域特色,茶文化,景观设计

参考文献

[1]海口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海口市志 (上册) [M].北京:方志出版社, 2004年版:229

[2]海南省志第三卷 (民俗志) [M].南海出版社公司, 2012年版:224-225

[3]金丹.喝“老爸茶”:村庄日常生活中的协商治理[D].华中师范大学, 2014, 05

[4]王学萍.中国黎族[M].民族出版社, 2004:188

[5]胡盛红.海南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探索[J].经济研究导刊.2014, 08:41-44

[6]况昌勋.白沙绿茶文化系统:古老陨石坑见证千年茶史[J].海南日报.2015, 06:B05版1-2

[7]乔路, 李京生.论乡村规划中的村民意愿[J].城市规划学刊.2015, 02:72-76

[8]周俭, 钟晓华.发展视角下的乡村遗产保护路径探讨[J].城市规划学刊.2015, 01:54-60

乡村文化景观及其现状研究 篇8

乡村作为人类聚居地的一种最基础形态, 人类在这里进行各种生产生活活动, 从而适应最基本的生存条件。可是近一个世纪以来, 随着城市化、工业化的迅猛发展, 城市地区传统的文化以及风景遭到重创, 这导致乡村的地域文化景观受到同样的损害。如何保持国家原有景观的优越性和完整性, 如何探索农村生态经济和文化价值, 这是每个学者都需要关注的。而我国作为农业大国, 乡村景观可持续发展性研究任重而道远。

2 浅谈乡村文化景观

2.1 乡村文化景观的定义

乡村文化景观是乡村土地表面文化现象的综合体, 不仅反映了一个地区的人文地理特征, 同时也记录了乡村人类活动的历史, 体现了特定乡村地域独特的精神文化[1]。在漫长的农耕年代, 生产力、社会文化环境、自然地理条件、灾难等是驱动形成地域性乡村文化景观及变化的主要因素[2]。

2.2 乡村文化景观的特点

乡村文化景观的特征主要包括地域性、历史性与文化性、物质依附性和复合性。其中, 体现了乡村文化景观三维空间形态特点的有地域性、历史性与文化性、物质依附性, 在时间轴线上的变化轨迹则由它的复合型全然体现。

2.2.1 地域性

乡村文化景观以当地地域景观环境为载体, 保留了大量物质形态景观与非物质形态景观。其中, 物质形态景观包括建筑、聚落等, 非物质形态景观包括当地的风俗、传统等。例如, 江南水乡从明清时代一步步发展到今日, 临水而居、依水成街, 形成了整体的人文和景观格局, 体现了江南水乡“小桥流水人家”式的闲暇惬意的生活氛围[3]。而皖南古村落则有另一番风情, 主要体现在“以村落选址、徽派建筑”等为内容的环境氛围内, 其简而淡的特殊建筑风格, 恰好体现了明清时期徽州乡村文化景观那厚重深沉的文化底蕴和内涵[4]。

2.2.2 历史性与文化性

文化景观是一个阶段的历史与文化的见证者。在乡村文化景观中, 村民大都继承了祖先的生活习惯、环境、信仰、风俗等, 累积下来丰厚而悠长的历史与文化底蕴, 这也是文化发展积淀下来的丰硕成果。

例如, 陆林 (2004) 研究徽州古村落景观特征后提到, 它的景观特征是禅宗观念、文化氛围以及园林情调的景观体现, 徽州古村落的形成是自然与环境相适应和社会与文化相互影响的结果[5]。

2.2.3 物质依附性

我国的农民自古以来就生活在一种较低的物质水平中, 他们的思想与行为大多围绕着如何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平进行。因此, 乡村文化景观的诞生和发展与物质生产紧密相关, 如梯田、麦田等。

2.2.4 复合性

一定区域的文化景观特征处于不断变化之中, 原有居民长期活动而形成的现象特征, 都往往因为新的经济因素或者其他外来文化的介入而发生一定的变化。因此, 可以用一幅复合的画面来看待一个区域的文化景观, 这是一种连续层次组成的, 由新特征叠加在先前每代残留特征之上的画面。

2.3 乡村文化景观的演变

2.3.1 传统乡村地域文化景观的破碎化与孤岛现象

作为农村文化景观和人文生态系统完整性的体现, 传统乡村的地域包括文化景观的完整和连续性。然而现代化经济的飞速发展使得乡村地域文化景观呈现高度破碎的状况。

王云才 (2006) 指出, 类似沪宁杭地区, 因为城市化的发展, 城市景观有了巨大的进步, 从而传统乡村地方文化景观也发生了巨变。农业开发区、工业开发区、经济开发区等开发区的形成, 以及高速交通网络的联通, 改变了当地的地域环境, 从而使得江南水乡原有的文化景观扩大形成沪宁杭地区景观体系的微缩盆景和园林景观[3]。

地区环境景观发生变化的同时, 传统乡村文化景观内部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产生了不同景观交替出现的景观分割格局[3]。如现代城市景观、古村镇景观、现代新兴产业景观。这样的分割格局直接导致了区域景观丧失连续性和整体性, 形成孤立景观, 进而加速了地方景观的变化和消逝。

2.3.2 边缘化趋势与景观废弃

远离城市和现代交通的边缘化地区 (marginal area) 由于经济联系、地缘关系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农田低产、通达性差, 因此乡村人口大批量外迁, 导致农田最终荒废, 房屋闲置, 最终产生乡村废弃景观。25年来, Isabelle Poudevigne (1997) 针对法国诺曼底地区的研究指出, 农业生产会使部分土地的利用强度不断升高, 反之, 另一部分土地被迫废弃。由此, 土地的景观结构与功能都产生了相应的变化, 从而加速了地方性文化景观的消亡[6]。

2.3.3 城市化发展导致景观结构演变

日益加快的城市化发展导致地域文化及景观整体格局的变迁, 由此, 传统乡村地域土地利用属性被迅速改变。特别是在靠近城市的地区, 由于城市化的发展, 城市人口的增长, 导致农业生产的集约化和工业化。这将深刻影响到乡村景观环境及土地的利用和结构[7]。

2.3.4 旅游业发展带来的景观冲击

随着城市生活的日益繁重, 人们更向往风景优雅, 景观独特的乡村文化景观。但是在带来大量游客的同时, 迅速发展的旅游业也导致了景观变化的不规范性。

旅游业发展带来了不和谐的景观风貌:一是设计较差的旅游设施和当地建筑风格及自然环境不协调, 二是建筑外观使用了不协调的建筑材料, 三是不恰当的总图规划与景观设计, 四是大而丑陋的广告标示, 五是架空的电话电缆线等[8]。

旅游业的发展随之带动了乡村文化景观的城市化。王云才 (2007) 以江南水乡为例, 原本该属于古镇的青石板路, 沿街小店寥寥, 现已因旅游产业的迅速发展和当地人们生活的需求变为了现代城市商业街的模式, 原本沉于寂静的古镇被迫承受喧嚣与嘈杂。这种趋于恶势的城市化使古镇文化景观不得不面对十足的冲击与挑战[9]。

3 国内外现状及研究

3.1 国内现状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 世界正逐步收敛。每当我们观测我国的每个区域时, 不论是小城镇, 还是大都市, 在都市的建设中都在不断地旧貌换新颜, 呈现出一片蒸蒸日上的繁荣景象。然而, 在某些区域里, 不管你身在何处, 似曾相识都会有感而生。原本独特的文化特色的地区正在逐渐消失, 都遵循相同的模式。正如浙江大学教授河清而言:“我一直认为, 今天的中国建筑, 艺术, 甚至政治经济问题, 归根到底是文化问题, 一种对自己文化价值先验否定而导致的文化自卑症, 对于一个民族, 这是最致命的心理癌症[10]。”怎样防止乡村文化与景观在整体建设过程中走城市建设的旧步伐, 需要当代的设计师正确认识乡土文化的重要性, 树立正确的乡村文化景观价值观。

近年来, 我国在农村研究领域取得了许多成就, 但农村文化景观的研究较少。2001年我国相关部门对于部分村镇建设等情况进行了调查和研究, 研究数字显示, 截止到该年年底, 全国大约将近63.5%的乡村制定了建设规划方案, 然而通过一系列调查发现, 规划的整体水平相对较低、盲目追随心态较严重。

但也有一些传统文化保留较为成功的区域。如常熟市和甸村在进行乡村文化与景观规划设计时, 本着因地制宜的基本原则坚持新农村建设政策, 传承地域文化等特色。如今的和甸村白墙黑瓦错落有致地布满大街小巷, 体现出别样的乡土气息与氛围, 与城市现代化的景观建筑和生活氛围有着强烈的对比, 使得生活在和甸村的居民们真正意义上实现了乡村现代化[10]。在建设江南乡村文化景观的同时, 一些位于城市近郊的乡村还开始组建了“农家乐”的特色旅游项目, 即使没有独特的历史文化, 但是这种特色的形式同样可以传达对乡村文化的表述。

3.2 国外现状

3.2.1 德国乡村文化景观发展

德国在乡村建设过程中发现了很多问题, 比如城乡差距导致人员外流。1961年, 德国以交流、建设乡村景观为目的进行了一场“我的农村会更美”设计大赛。之后这项活动每年举行一次, 至今已经50多年了。这项比赛不仅让村民们自己动手建设自己的家乡, 增强了他们对于乡村文化的意识, 还为德国未来的农村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2.2 英国乡村文化景观发展

在英国, 乡村景观是一个历史悠久、各级政府部门都特别关注的景观建设项目。乡村文化景观建设已经是英国文化和历史的一部分, 强化了居民对家的向心力和地域归属感。

4 探讨与思考

4.1 当代乡村文化景观面临的挑战

尽管我国的农耕技术在社会文明的发展史上作出了一定的贡献、推动了社会进步。随着当今社会的不断发展, 乡村文化景观的城市化也在不断加剧。其他乡村景观要素也在对其进行不断干扰, 乡村景观文化正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首先, 乡村文化景观正面临着来自外部压力的最大挑战———城市化浪潮。由于我国长期处于城乡二元结构体系之中, 乡村发展相对滞后。为了顺应发展要求, 农村开始效仿城市里的高建设水准及高标准的生活方式。随着这股城市化浪潮的席卷而至, 原本各具特色的乡村文化景观已变得面目全非。加之文化产业化导致经济竞争加剧, 我国与周边国家对稀缺文化资源的抢夺和占领也愈演愈烈。如韩国“江陵端午祭”的申遗成功, 将本该属于我国的传统乡村文化景观被占为己有。这对我国独具特色的乡村文化景观无疑是一个严重的侵权。

其次, 就内部挑战而言, 现代乡村人口的大量流失、对自身传统乡村文化景观意识的淡漠无疑成了影响乡村文化景观继续延伸的最大阻碍。我国绝大多数的农业人口急切地渴望转换身份, 大批农业劳动力涌进城市。他们不再眷恋养育着自己的土地, 放弃了原本的农村生活。也正因为如此, 留守儿童、留守村的现象越来越严重。特别是在一部分经济较为发达的农村, 原本极富传统意义的乡村文化习俗和生活习惯正在逐渐被人们所淡忘, 人们对自身文化交流的缺乏使得独特的乡村文化景观无法继续传承下去。

4.2 对策与建议

4.2.1 用正确的方式保留及传承

乡村文化景观应保留其原始的基本形态、保护于原地。对于那些已经濒临灭绝的, 应采取相应的恢复措施, 应不惜一切代价地保留和延续传统乡村文化景观。

4.2.2 提高村民的保护观念和意识

村民是乡村文化景观的辛勤创造者、最初享受者和忠实守护者。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 留守乡村的村民越来越少, 乡村文化景观也在逐渐流失。只有在营造良好乡村环境的同时, 提高村民对乡村文化景观的保护意识以及他们自身的文化素养, 才可以更有效地维护独特的乡村文化景观。

5 结语

经过几千年的农耕活动, 人与自然共存下的不断改造, 才构成了今日多样性的乡村文化景观。然而大面积的农村人口转向城市, 留守村民对本地乡村文化景观保护意识的淡漠, 都严重影响了原本独特的乡村文化景观的妥善保留和传承。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来自城市的新元素不断地被注入到乡村文化景观里, 如何有效地融合原始乡村文化景观和现代社会景观, 是一个值得我们探讨的问题。笔者认为, 只有做到“保留”与“改革”同在, 才可以更好的传承属于我国自己的乡村文化景观, 才能在未来不断的延续中, 发挥出乡村文化景观的真正魅力。

参考文献

[1]孙艺惠, 陈田, 王云才.传统乡村地域文化景观研究进展[J].地理科学进展, 2008 (6) :90~96.

[2]刘之浩, 金其铭.试论乡村文化景观的类型及其演化[J].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9 (4) :120~123.

[3]王云才.江南水乡区域景观体系特征与整体保护机制[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6, 15 (6) :708~712.

[4]吴晓勤, 陈安生, 万国庆.世界文化遗产——皖南古村落特色探讨[J].建筑学报, 2001 (8) :59~61.

[5]陆林, 凌善金, 焦华富, 等.徽州古村落的景观特征及机理研究[J].地理科学, 2004, 24 (6) :660~665.

[6]Isabelle Poudevigne, Sabine van Rooij, Pierre Morin, Didier Alard.Dynamics of rural landscapes and their main driving factors:A case study in the SeineValley, Normandy, France[J].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1997 (38) :93~103.

[7]Sylvain Paquette, Gerald Domon.Trends in rural landscape development and socio-demographic recomposition in southern Quebec (Canada) [J].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2001 (55) :215~238.

[8]Inskeep E.Tourism Planning an Integrated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pproach[J].VanNostrand Reinhold.1991 (16) :342~345.

[9]王云才.江南水乡古镇城市化倾向及其可持续发展对策[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7, 16 (6) :700~703.

美丽乡村生态景观建设研究 篇9

生态是指一切生物的生存状态, 以及它们之间和它与环境之间综合相互作用的关系。在欧洲, “景观”一词最早出现在希伯来文的《圣经》 (旧约全书) 中, 用来描绘具有所罗门王国教堂、城堡和宫殿的耶路撒冷城美丽的夜景。在15世纪中西欧艺术家们的风景油画中, 景观成为透视中所见地球表面景色的代称。文艺复兴后, 景观逐渐被引申为包含着“土地”的地理空间概念。尤其在18、19世纪, 这个空间概念获得了一个更为广泛的含义, 即景观是总体环境的空间整体或地面可见景象的综合。著名景观生态学家Forman和Godron (1986) 在总结前人关于景观及景观生态学的论述之后, 将景观定义为相互作用的生态系统先党构成, 并以类似形式重复出现, 具有高度空间一致性的区域。1995年Forman进一步定义为空间上镶嵌出现和紧密联系的生态系统的组合, 在更大尺度的区域内, 景观是互不重复且对比性强的基本结构单元, 主要特征是可辨性、空间重复性和异质性, 兼具经济功能、生态功能和美学功能。

生态景观建设是将生态环境学科融入空间规划等的综合学科, 创造了一个可持续、自然的设计和建设实践的创新方法。每一块土地都是独特唯一的, 并提供不同的微环境。生态景观建设的目标是设计出与土地和谐的方案, 创造一个环境健康、可持续生产与生活的景观。生态景观建设致力于利用现有的设施和区域, 加入生态元素和绿色基础设施, 提高生态景观的服务功能。

2 美丽乡村生态景观建设相关理论

2.1 绿色基础设施

绿色基础设施是一个区域的生命支撑体系, 是自然环境和位于村镇内外, 由绿色、蓝色空间所构成的网络。它提供了多种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绿色基础设施是由公园、河流、行道树、农田、森林、广场和湿地等构成的网络, 能够调节空气、改善水土质量, 为经济发展提供原材料和投资环境, 促使人们身心舒畅。

2.2 生态系统服务

生态系统服务是指人类从生态系统获得的所有益处, 包括生物多样性保护、调节气候和水、净化环境、有害生物的控制等许多方面。乡村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同时也赋予了乡村对城市的多功能性。其包括了景观的价值, 但引入景观概念强调了不同生态系统的相互影响, 在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总是会产生一些新的特性, 提高乡村景观的多功能。很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是景观层次上的建设, 如拆旧建新、农村土地整治, 其需要研究林渠和农田项目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提高生态景观的服务功能。

在项目实践中, 应从生产性土地尺度提升到乡村景观镶嵌体尺度, 不仅要搞好生态系统的合理布局和优化, 通过合理的物种循环和能量转换提高资源利用率及减少环境污染, 还应重视农业景观层次上的山水林田路形成的景观格局以及水土与生物等生态过程的恢复及重建, 提高农村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提升生态景观价值。

2.3 生物多样性保护

生物多样性是指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在基因、物种、生态系统和景观等不同组件层次上的变异性和多样性, 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和景观多样性4个层次。生物多样性是评价生态系统健康、生态服务功能、景观观赏性的重要指标, 也是评价生态环境、人居环境质量的重要指标, 它应成为乡村生产和生活基础设施建设工程质量和长远效益的重要指标。乡村建设应重视生活生境的修复, 建立富含生物的工程系统, 也应该从加强农业景观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恢复和提升农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2.4 乡村生态景观的特征及实践

随着个体和社会健康发展, 提高生活质量的关键要素是生态景观的特征和质量。景观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之中, 是我们祖辈在这片土地上留下的生活印记。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自然特征流失、遭遇忽视, 近年来乡村景观受到了严重破坏。乡村景观的特征是地域自然内在要素和当地人改造自然形成的外在特征的综合体, 可以从土地类型、土壤和植物质量、土地利用的方式、人居类型以及给人的感知等方面识别。它创造了一种“记得住乡愁”的场所精神, 如果失去这些特征, 则会出现“千村一面”。关注景观的第一步就是理解并识别景观的特征, 并进行分类, 提出维系、保护、延续、恢复及重建和提升景观特征的原则和方法。

在实践中, 基于景观特征评价和保护的美丽乡村建设的主要目标和要求就是:①美丽乡村建设规划设计应顺应自然山水格局, 保持山体、水系和自然地形地貌空间格局特征, 保护和恢复原生生物群落和生态系统, 延续地域文化景观特征, 实现绿脉、文脉和景观格局的持续传承和发展。②文化遗产是当地具有地域特色和场所精神的景观, 美丽乡村建设应当挖掘当地历史文化和风俗习惯, 保留重要文化路线和原有乡土、民俗和休闲用地, 修复或再现文化遗产景观, 形成具有地域特征的标志性文化景观。③深入挖掘乡村景观美学和文化价值, 充分利用乡土植物、乡土材料和传统技术与工艺, 修复地域景观, 保护、延续并提升乡村景观风貌。④ 加强乡村景观的特征提升, 运用丰富的乡土植物组成植物群落, 营造季相变化丰富的植被景观, 提升乡村风貌的景观多样性。

3 农业景观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生态景观途径

3.1 构建多样性、空间异质性景观

研究表明, 增加景观异质性有助于提升乡村景观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永续性。增添树林、自然灌木篱、河岸缓冲带、绿道和公园等景观有助于提升景观异质性, 并改善景观基质的质量, 维护生物多样性的水平。因此, 在景观尺度上, 应充分考虑自然、半自然及人工土地利用的分布格局, 分析现有景观要素及相互之间的空间、实践联系或障碍, 然后提出优化方案, 充分利用现有的绿篱、湿地、林地、池塘等景观斑块, 合理规划农田、林地、村落的分布, 在现有景观格局的基础上, 加宽景观元素间的连接廊道, 引入新的景观斑块, 增加景观的多样性和异质性, 为多种生物创造适宜的生存条件, 进而达到生态系统的持续发展。

3.2 保持和提高自然、半自然的生境

在高度集约化农业生产区乡村生态景观建设中, 不仅要求生产效益, 也要因地制宜, 充分利用现有的农田林网、田中林地及农田边界带增加高自然价值的生态斑块的比例, 追求生态效益。例如在田间地头通过种植豆科植物或设置缓冲带等, 为害虫天敌提供良好的栖息地, 对保护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3.3 提高农田生物多样性、防止集约化生产

乡村农田不能单一强调规模作业, 应结合土壤质地、肥力、水利、光照等环境条件和农作物生长特性, 因地制宜合理分配, 开展轮作、间作混种等多种模式, 一方面了解自然资源, 另一方面增加景观的多样性。例如在传统果园中培植苜蓿等豆科植物, 不仅抑制害虫, 改善了果园小气候、增加了产量, 同时也为土壤动物提供了良好的栖息环境。

3.4 保护生物廊道、提高景观功能的连接度

从景观生态学角度看, 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讨论空间异质性管理和维护, 辨识景观的结构连续性和功能连接性, 保护防护林带、河流等生物廊道, 提高景观功能的连接度。就农业景观生物多样性保护看, 大多数据研究表明, 通过田地尺度上降低化学药品的投放、采用轮作和保护性耕作, 景观尺度上管理和建设农田边界、沟渠路缓冲带、植物绿廊、缓冲带和小片林地, 增加自然和半自然景观要素面积, 可以有效提高景观空间异质性, 提高农业景观生物多样性。

4 乡村水系生态景观建设

乡村的水系主要包括河道、沟渠池塘、水库和湿地等, 具有重要的生态、生产、景观、美学及社会功能。水体生态景观建设要按照生态和人工防护工程相结合的原则, 尽量建设生态景观化缓冲带。同时, 要将生态网络、绿色廊道、休闲廊道建设相结合。

自然的河岸是健康的生态系统, 对滨水区的管理要尽可能保持其自然状态, 同时还应该创造一定的经济和生态效益。滨水缓冲带建设是乡村景观建设非常重要的部分, 是最富有活力的生态与景观地区, 可以丰富乡村景观和文化价值, 为乡村提供良好的景观开放空间, 成为乡村中最具魅力和特色的地区。河溪滨水区生态景观的基本原则应为以下几个方面。

4.1 保持原有河流形态和生态系统

依形就势, 遵循自然。尊重原有自然河道, 尽量减少人为改造, 保护自然水道。以保持天然河岸蜿蜒柔顺的岸线特点, 保持河道的形状和形态的自由性, 保持水的循环性和自动调节功能。在满足河道、提防安全的前提下, 研究分析河道特性、水温条件、河滩结构和绿化功能的需要, 确定河流宽度、横面设计、缓冲带建设和绿化植物配置方式等。

4.2 生态优先设计

河溪护岸要尽量保持原有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特别是河岸带原有植被廊道的保护, 并根据情况进行适当的修复和整治。规划设计应贯彻自然生态优先的原则, 保护河溪及两侧生物多样性, 尽量采用滨水区自然植物群落的生长结构, 增加植物的多样性, 建立多层次、多样复杂的植物群落, 发挥植物的生态效益, 提高自我维护、更新和发展的能力。

4.3 提高河岸抗洪能力

生态优先设计。在水流比较急、河岸侵蚀较强烈的地区可采用石头、混凝土护岸, 将工程和生物技术相结合, 综合提升河道生态景观服务功能。在植被选择上, 尽量选择乡土植物, 特别具有柔性茎、深根可固定河岸的植物, 还可以加固土壤。

4.4 突显高滨水带文化特征

尊重地域历史和文化发展的过程, 结合当地文化传统、风土人情, 构建滨水区的特色地域景观, 提高景观的历史与地方文化的内涵, 使滨水地带成为自然与文化、历史与现代的和谐共生空间。

5 乡村植被生态景观建设

不同类型地带的生态植被建设工程是实现景观尺度上规划与设计的基础。因此, 应该充分利用草被植物、绿篱植物和乔、灌、木等乡土植物开展植被工程建设, 针对不同的地域及地段条件、功能定位, 结合景观整体规划与设计, 应用具体生态植被营建模式满足特定功能。主要的生态植被工程有农田防护林、山地和丘陵水土保持林、田埂地带、村庄及其沿河地带、绿色开放空间等。乡土植物景观从安全性来看, 具有体验性和亲和感;从景观美学来看, 能够呈现独特的田园风光;从生态角度来看, 多种生物与自然和谐共生;从社会文化角度看, 与周边环境相协调;从精神角度看, 使人们感受到乡土性, 记得住乡愁。

6 乡村道路生态景观建设

道路, 尤其是硬质道路, 对生态环境具有负面影响。道路廊道的增加是造成景观破碎化、生境损失的原因之一, 也是形成干扰与隔离效应的动因和前提。为减小道路对生态的消极影响, 乡村景观生态道路的建设主要考虑道路建设与周围环境的协调发展。美丽乡村道路生态景观设计应该符合地域特征、充分利用乡土植物;设计要充分体现出乡村的独特风情, 营造生态环保型的景观道路;道路绿化建设工作应先保护后绿化, 如保护地标树和乡土林;绿化应乔、灌、草结合, 注意植物的合理搭配, 维护物种多样性;有利于车辆安全通行, 构建开阔化的多样特色空间;生态路面的设计重点在于路面结构层的透水和透气性, 根据道路等级、车流量, 合理确定道路硬化方法;避免田间道路没有硬化或是过多的硬化, 走向两极化。

7 结语

美丽乡村生态景观包括农业生态景观、水系生态景观、乡村植被生态景观及乡村道路生态景观。笔者在文中探讨了美丽乡村建设中生态景观建设的理论和方法。从当下城市化迅速的脚步看, 景观生态建设还是需要根据实际需求, 将生态景观融入到乡村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和美丽乡村的建设中, 实现美丽乡村建设的可持续性发展。

参考文献

[1]傅伯杰, 陈利顶, 马克明, 等.景观生态学原理及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1.

[2]宇振荣, 张茜, 肖禾, 等.我国农业/农村生态景观管护对策探讨[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2 (7) .

[3]Chapin F SⅢ, Carpenter S R, Kofinas G P, et al.Ecosystem stewardship:Sustainability strategies for a rapidly changing planet[J].Trends in Ecology and Evolution, 2010, 25 (4) :241~249.

[4]宇振荣, 郑渝, 张晓彤, 等.乡村生态景观建设:理论和方法[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2011:91~97.

[5]郧文聚, 宇振荣.中国农村土地整治生态景观建设策略[J].农业工程学报, 2011, 27 (4) :1~6.

沈阳地区乡村景观评价分析 篇10

沈阳市位于中国东北地区南部, 辽宁省中部, 以平原为主, 山地、丘陵集中在东南部, 辽河、浑河、秀水河等途经境内;属温带半湿润大陆性气候, 全年气温在-29~36℃之间, 平均气温8.3℃, 全年降水量500毫米, 全年无霜期183天;受季风影响, 降水集中, 温差较大, 四季分明。沈阳乡村地区的文化深受山东、河北等关内式文化影响, 尤其是山东地带的儒家文化的熏陶, 造就了沈阳人民乃至整个东北地区的淳朴、豪爽的民风。同时, 由于东北地区特殊的生态环境, 使得东北人民具有更加独特的生活方式, 例如东北八大怪等反映了东北地区的生活特色。

目前, 国内外学者提出多种农村景观评价体系, 通过对以往农村景观评价的文献资料分析, 杨知洁建立了4层次, 18指标的评价体系[1];刘黎明等采用3个层次、31个指标构建评价体系[2];黄斌对闽南乡村景观规划研究, 建立了基于层次分析法和模糊数学为基础的评价分析方法, 构建了针对闽南地区的5个层次、30个指标的指标评价体系[3];刘滨谊等通过中国乡村景观特色的分析, 把中国的乡村景观评价体系分为5个层面、22个指标评价体系[4];张扬汉等建立了基于“目标层-指标层次”的乡村景观设计评价指标体系, 指标体系分为2层, 乡村景观评价分为3个方面[5]。但是, 依据地方特色, 尤其是东北地区的农村景观评价体系尚待进一步研究。沈阳地区乡土文化呈现传统型、惰性和约束性, 乡土观念强。这造成了乡村景观地区在发展过程中的改造困难, 升级也困难。盲目的景观设计是耗财费时费力, 不知道要达到哪种效果。无法确定哪种农村景观才是更好的。景观规划缺乏方向指引, 归其原因是缺乏一种客观、逻辑性的绩效评价体系。合理的绩效评价体系不但能够为景观规划指明方向, 同时能够发现景观规划中的问题, 优化景观设计, 甄别景观规划中的关键因素, 实现有的放矢。本文认为沈阳地区的农村景观特色可以从居住建筑用地景观、道路广场用地景观、绿化用地景观和其他用地景观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一、沈阳地区乡村景观分析

1. 居住建筑用地景观

沈阳地区的农村景观建筑大多坐北朝南, 便于采光, 房屋呈东西排列, 以独立的三间房最为多见。建筑一般依据主要道路或者水源展开, 考虑交通方便、经济便利以及环境优越。

房屋建筑结构一般为砖瓦房或者石头房, 有极少量的土坯房, 房屋墙体较厚。窗户是木质、扁宽型, 朝南窗较多且小, 朝北窗少且小, 考虑到冬季阳光取暖和避免冬季寒烈的北风的冲击。屋顶采用斜坡式建筑, 主要考虑冬季雪量较大, 便于清雪和减轻房屋雪冰堆积。在农村, 房顶结构以茅草苫为主。厕所设置在主卧大房外。房屋一般带有小院, 房屋外围采用篱笆、木材围合, 也有采用砖瓦式封闭墙的。公共建筑主要是村委会, 村委会建筑与普通民居建筑风格一样, 有些村委会直接设在村长民居家中。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兴起, 农村中建立了一些休闲广场、娱乐设施等。

2. 道路广场用地景观

道路主要是网格式的布局方式, 道路以大路和小路穿插使用, 道路的功能除了交通运输以外, 更兼有村里乡亲相互走动、拜访的功能。在山地地区, 道路分布一般按同一等高线走向, 并在缓坡垂直于等高线展开。广场用地多建于道路交叉口, 但是位置的选取没有经过详细论证, 一般主要考虑村中的闲置用地的使用。

3. 绿化用地景观

农村中不存在专门的绿化用地, 这里的绿化用地主要是指农民为了美化农园环境, 自觉种植的树木, 从而形成了独特的树木景观。林树之间经常有建筑物。农村中的闲置用地较多。目前, 东北地区绿化植物种类可以分为花灌木、乔木等, 树种主要为红松、樟松、落叶树、榆树、柞树、杨树、水曲柳、黄玻璃、桦树、椴树等。东北地区针叶树木长青, 在夏季形成了独特的风景, 在冬季经常出现雾凇, 形成独特的自然景观。

4. 其他用地景观

沈阳地区农村多喜欢傍水而建, 即使周围无水源, 也会引水入村, 创造亲水空间, 以美化环境、方便饮水和灌溉。闲置用地规划落后, 闲置用地的处理用地由于各个地区的特点不同而有所区别, 但是普遍存在规划不合理、浪费的现象。一般采用闲置用地布置绿化景观。

二、沈阳地区乡村景观评价分析

目前景观规划的设计评价缺乏广泛认可的景观评价体系, 中国东北地区的乡村景观评价体系更需进一步研究与论证。东北乡村文化在中国农村中独具特色。本文通过对以往乡村景观评价的分析研究, 对以前的依托文化、经济、社会、生态的模式划分进行了重新归类, 依据可居度、美景度、差异度、吸引度四个方面, 其中乡村景观吸引度主要描述所研究的区域的未来的竞争力大小, 是对以前的乡村景观评价中的可持续性和竞争性进行的细化。通过对以往乡村景观评价的分析与总结, 归纳新的评价体系。新的评价体系既注重了逻辑上的严密性, 又充分考虑了指标的全面性, 不仅原来指标体系重组, 更是改良。本文综合考虑沈阳地区乡村特点, 建立了以下沈阳地区乡村景观评价体系, 共包括5大类、23个二级指标的评价体系 (如表1所示) , 其中, 提出水系的美观性、绿化景观特色性、聚落的稀缺性3个指标为可选指标。

三、案例分析

本文选择沈阳地区某村落建立村落景观评价指标体系, 利用层次分析法对沈阳市某村落的农村景观评价研究。层次分析法法将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 能够有效分析目标准则体系层次间的非序列关系, 适用于综合测度决策者的判断和比较。采用上述的景观评价体系对该农村的景观评价体系进行评价, 其中把定性指标分为优秀、良好、一般、较差4个档次, 分别使用4、3、2、1表示。本研究体系中的各个评价指标均为效益型指标, 即指标的值越大越好, 最终形成景观评价指标一览表 (见表2) 。效益型指标归一化处理公式为:

准则层对目标层的成对比较矩阵 (参见层次分析法原理) :

计算得出最大特征根λ=5.073

权向量 (特征向量)

一致性指标

随机一致性指标RI=1.12, 一致性比率CR=0.018/1.12=0.016<0.1, 所构建的比较矩阵通过一致性检验。

依据公式A=aijwij, 计算得出最终的评价结果A=0.47558。可以看出, 此村落的景观评价结果较差, 尚需较大改善。具体改善的措施, 可以通过标杆法或者通过对原始数据的分析进行优化, 这也是接下来的研究工作。

结语

农村景观评价因为农村地域特色的不同而应当有所区别, 对于农村景观评价来说, 没有绝对标准的景观评价模式。结合沈阳地区地域特点的景观评价模式可对沈阳地区的农村景观进行评价, 并在某种程度上给予规划指导。探索适用于区域的农村景观评价是今后景观评价的趋势之一。通过评价结果的分析, 能够反向指导景观规划、设计的改进。这是下一步的研究方向之一。

摘要:合理的乡村景观设计创造了美观的形式和风景, 同时对社会发展起积极作用。合理的绩效评价体系不但能够为景观规划指明方向, 同时能够发现景观规划中的问题, 有利于优化景观设计, 甄别景观规划中的关键因素, 实现有的放矢。结合沈阳地区地域特点的景观评价模式, 应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 使得农村景观评价更有针对性、更加科学, 对于指导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沈阳地区,乡村景观,评价分析

参考文献

[1]杨知洁.上海乡村聚落景观的调查分析与评价研究[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 2009.

[2]刘黎明, 李振鹏, 张虹波.试论中国乡村景观的特点及乡村景观规划的目标和内容[J].生态环境, 2004, (3) .

[3]黄斌.闽南乡村景观规划研究[D].福州:福建农林大学, 2012.

[4]刘滨谊, 王云才.论中国乡村景观评价的理论基础与指标体系[J].中国园林, 2002, (5) .

乡村园林景观 篇11

对于乡村的建设,不仅仅关系到中国乡村未来的发展,同样也关系到国家与民族的未来,而“美丽乡村”理念的提出更是将乡村的发展放到了一个十分重要的位置上,乡村景观规划也成为业内热门话题。但是相应的在轰轰烈烈的农村改造整治提升的活动中,出现了很多问题,乡村面临“建设性破坏”、“千村一面”等问题。而作为中国基因库的乡村丢失了自身的文脉特征,也丢失了村民心中的“乡愁”。而本文通过可持续发展与保护的视角下对新时期背景下的乡村景观的问题及对应策略进行探讨分析。

在十八大报告中指出:“要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明确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的新要求。美丽乡村其内涵就是要确保乡村的可持续发展,不仅要保证乡村经济发展,同时要保证乡村的自身文化发展。众所周知,衰弱的文化无法凝聚人心,无法起到向心的建设作用,而这正是乡村景观存续的基本条件,所以让人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也正是我们景观工作者所需要思考的命题之一。

乡村景观的内涵

乡村景观是指以乡村自然景观为背景,由乡村地区的聚落为核心,包括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的景观环境综合体,反映着人对自然进行低烈度的改造后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而作为乡村景观的美丽则反映在村落内部空间布局以及村落整体同自然环境的和谐之上,同时乡村景观还体现在着村落自身的历史文化的传承、民俗传承。乡村景观的建设也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美丽乡村的建设对于乡村景观的要求就是创造一个生态适宜、经济合理、方便舒适的乡村生活体系。

在美丽乡村的建设中所存在的问题

在美丽乡村建设的大背景下,对于村落的改造已经变成了一个新的热潮,部分地区,对于乡村进行大拆大建,而乡村景观的建设也在其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改善了村容村貌,改善了村民居住环境,但是这其中也存在很多问题。

1.规划不合理,城郊乡村成为大城市附属。部分规划人员没有将城市中的规划与乡村规划区分开,在乡村中也按照这城市规划的方式来对乡村进行改造,使得乡村成为城市的附庸,而无法独立发展。殊不知乡村相对于城市是独立的个体,乡村自有其自己的经济文化特征,如果其经济文化都围绕城市进行,那么最终乡村将丧失其文化自信和自觉。美丽乡村背景下的乡村建设绝对不是城市化。

2.只重建设,忽视文化。乡村农业的发展无法使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提高,那么“外出务工”“村办工厂”大行其道,一切为了乡村经济的发展而进行。而乡村这样被动致富的结果就是造成“空心村”,即人口流失和老龄化,认识乡村建设的主体,而这对乡村景观的伤害则是其乡村民俗、手工艺、乡村曲艺传人的丢失,而这样的乡村发展只满足了物质条件的提升,反而会对乡村的发展造成严重的阻碍。

3.景观同质化。部分地区对于乡村的建设变得高度功利化,不尊重当地的景观元素特征,而只是简单地进行拿来主义,伪造民俗文化、媚俗城市游客等层出不穷,对于符合当地文脉特征的景观而没有进行仔细挖掘,这些对于社会形态、自然环境所造成的破坏最终将体现为乡村景观的特色丧失。

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可持续发展与保护措施

为了深入推进美丽乡村的良性发展,在总结了其出现的诸多问题之后,笔者认为应当在在美丽乡村的建设中,以下4点措施是必不可少:即合理规划理念,因地制;拓展乡村景观开发思路,在经济开发的同时,挖掘当地文化特征,开发乡村体验式文化,将村民文化传承人留驻乡村;发挥当地村民的主体意识,调动村民的主观能动性;风貌特征的保存与新技术融合。

1.合理规划。乡村景观的保护与可持续发展,首先应建立在合理的规划基础上,地域乡村景观的可持续发展,首先我们应当从生态功能入手,把景观作为一个生态系统,合理规划当地土地资源及水资源的的使用,确保乡村的饮水安全,污水处理方便,以生态适宜和环境承载力为基础,对能源、材料进行合理再利用,确保对村落环境不会造成不必要的破坏。

2.拓展乡村开发思路,在乡村景观的开发中,不仅仅只有农业生产景观以及简单的农家乐,应当挖掘当地文化传统,依据当地文化传统特色,打造个性乡土景观,开发体验式乡村旅游。将乡村的原生态生活展现给游客,并且能让游客不仅仅是游览过,更是将自身置于农业生活环境之中,这样不仅仅保存了当的文化生活习俗,并且还可带动了乡村经济的进步。

3.发挥村民主体意识。在乡村的建设中,农民是其主体,主体没有其能动性,而仅仅靠外部输血,对于乡村景观的层面来说,是远远不能达到可持续发展的,而村民对于传统文化的断裂和对物质生活的单向追求,导致其缺乏正确的景观观念,所以需要基层政府对村民进行宣传,努力提升村民的主人翁意识,将村民从城市的漂泊中引流回乡,而在今后的产业营造中,村民也会成为乡村建设的干细胞,不仅是当地传统建筑景观施工工艺的传承者,同样也是当地文化风俗的传承者。在实际的景观营造重也起着重要的主体作用。

结语

在乡村的建设中,乡村的发展不仅仅只是经济的发展,而乡村的保护,也不仅仅是停滞不前。乡村的保护与发展,并不矛盾,其乡村的本质问题是目关短浅的拜金与自身文化不自信所造成的。我们保护的目的,是为了人,而发展的目的,也是为了人,归结于一,都是为了培植出适合我国乡村发展的途径,发展和保护,对于乡村来讲是统一,本质是一体的,其目的都是为了乡村的独特价值。

(作者单位:河北工业大学 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

作者简介:魏广龙(1970-),男,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居住社区修建性详细规划、住宅户型设计;

许杨(1989-),男,硕士在读,研究方向:环境与艺术设计;

乡村园林景观 篇12

乡村聚落景观是乡村景观的核心, 也是乡村地理学的研究热点。目前国内关于乡村景观的研究多集中在乡村农田景观格局与变化上, 乡村自然景观高度破碎化、乡村城市化、乡村空心化等问题已成为较为热议的话题[1]。随着新农村建设强度的提高, 村域镇域风貌受到了影响;乡村人口的转移派生大量空心村, 导致乡村空间形态变化。文章以探求乡村空间形态演变与区域景观破碎化状况之间的相关性为出发点, 分析乡村空间形态的演化对景观格局的影响与影响方式。

1 研究方法

1.1 数据处理

在对黑龙江省乡村调研中, 收集了乡村的规划图, 乡村规模、人口、经济发展状况等相关资料。通过BIGEMAP软件获取了黑龙江省的五大连池、海林市与虎林市的市域与周边遥感图像, 从中提取出涵盖30个村域的卫星图, 以用于在Arc GIS 10.2中进行空间形态指标计算。

1.2 空间形态指标与含义

文章采用的空间形态指标是一系列对景观斑块形态特性进行描述的量化指标, 涵盖了乡村空间形态的密实度、向心度、复杂度、孔隙度与密度等五个维度[2]。

(1) 复杂度 (Complexity) 。复杂度是描述碎片形状的不规则性的指标, 这一指标来源于适合测量锯齿状不规则斑块的碎形维度。

(2) 向心度 (Centrality) 。向心度被定义为是衡量区域发展靠近中心的程度, 计算对象为整个村域范围, 向心度值越大。

(3) 密实度 (Compactness) 。密实度指标 (CI) 是衡量单一斑块形状与区域景观碎片的指标, 其密实度 (CILP) 可代表整个村域的密实度特征。

(4) 孔隙度 (Porosity) 。孔隙率指标用来衡量开放空间总面积占村域范围面积的比率, 这一指标可被定义为开放空间比率 (ROS) 。

(5) 密度 (Density) 。乡村密度 (亦可称为乡村人口密度) 是用来衡量村域密实程度与扩张程度的指标。

(6) 景观破碎度指标。景观破碎度指自然分割及人为切割的破碎化程度, 即景观生态格局由连续变化的结构向斑块变化过程的一种度量。

1.3 研究方法

文章部分空间形态指标 (面积加权平均形状指数、面积加权平均斑块分维) 通过景观分析工具Patch Analyst求得;其余空间形态指标 (复杂度、密实度、孔隙度、向心度与景观破碎度) 通过Arc GIS软件求得。

2 运算结果统计与村镇景观格局分析

2.1 空间形态指数计算与相关度分析

通过对黑龙江省的30个村庄进行空间形态指标计算, 得出其向心度、复杂度、密实度、孔隙度、乡村人口密度与村域景观破碎度指标值。将计算结果在SPSS19.0中进行相关性分析, 并对各指标平均值进行比较与T值检测。其中因此除向心度指标外, 其余指标所代表的乡村空间形态对村域的景观破碎度有着较强的相关性。在这六个指标中, 影响强弱程度排序依次为最大斑块密实度 (CILP) 孔隙度 (ROS) 面积加权平均形状指数 (AWMSI) 面积加权平均斑块分维 (AWMPFD) 人口密度 (Density) 斑块密实度 (CI) 。

2.2 乡村景观格局现状成因分析

2.2.1 自然地貌现状引导与制约

根据不同村庄呈现的不同特征以及地形地貌特征, 将调研的村庄地貌环境大致划分为三种类型加以分析, 分别为平原区、台地区、山地区。从图1-图3可以看出, 三个地区的村庄分布密度的区域分异具有以下特征: (1) 山地区聚落密度最低, 平原区次之, 在台地区形成一个聚落密集带; (2) 在山地区范围内, 聚落密度差异较大, 除了几个密度极高点, 其余密度均为极低值; (3) 在台地区范围内, 聚落密度差异较小, 除极高值之外, 其余多为较高密集度; (4) 在平原区, 除邻近县城的聚落密度较高外, 其余均为较低值。

2.2.2 村庄形态格局

乡村松散化布局, 村庄人口下降与村域蔓延, 呈现费集约用地式扩张, 冲击着村域景观整体格局, 使其景观破碎化现象越发明显与严重。村庄的松散布局直接反映在村庄向心度、密实度、孔隙率与密度等空间形态指标上, 直接影响这些指标主要为户均宅基地面积与人口变化幅度两方面原因。

目前村庄户数呈现下降趋势, 而村庄居民点规模却呈现出不同程度的扩大。这一现象引起村域空间的松散发展, 导致村庄空间密实度、密度与孔隙率的增加, 从而增大了村域景观的破碎程度与地区生态环境的脆弱性。

2.2.3 村庄间关联性

本研究分别选取三个地区的若干乡村为例, 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法, 通过对聚落间交通联系的强弱来制定聚落间的关系矩阵, 进而评判村庄间关联度的强弱。比较三个地区的村庄结构, 五大连池地区村庄之间的关联程度强于其他两个地区。主要由于该地区火山地质地貌保存完好, 乡村内保留要数个天然泉眼, 植被覆盖率高, 旅游业较为发达。当地乡村居民点之间联系较为紧密, 以满足承载旅游高峰区大量游客量的需求, 保证了当地景观格局的完整性。海林作为牡丹江市代管县级市, 素有“林海雪原”之名, 是黑龙江省冬季主要的旅游地之一。当地雪乡保留着较为原始的景观地貌, 对于地方景观的保护有着重要意义, 但是其他村庄发展较为独立与封闭, 与周边联系较弱, 缺少村庄景观格局统一维护的意识。

3 结束语

通过对黑龙江省村庄空间形态指标与景观破碎度指标的计算, 发现其复杂度、密实度、密度等指标对村域镇域景观格局有着较为显著的影响。在此基础上, 通过对村庄进行聚类分析, 可以明显发现村庄空间形态对区域景观有着较为相似的影响。此外, 村域镇域景观破碎度不仅与单一村庄的空间形态有关, 而且还取决于乡村之间的相互关联程度。

摘要:文章探寻乡村空间形态对区域景观破碎化的影响, 以黑龙江省乡村作为研究对象, 运用Arc GIS等软件工具计算各自的空间形态指标与景观破碎度指标, 并进行数据统计。结合乡村自身特征情况, 分析乡村空间形态对区域景观格局的影响原因。

关键词:黑龙江省,乡村空间形态,景观破碎度

参考文献

[1]闫艳平, 吴斌, 张宇清, 等.乡村景观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防护林科技, 2008, 3:105-108.

上一篇:波普设计下一篇:舌癌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