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垃圾综述

2024-07-25

乡村垃圾综述(共7篇)

乡村垃圾综述 篇1

栾城镇2012年市容管理考评工作

实施方案

环境容貌整治工作是改善人居环境,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可缺少的基础性工作,是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改善农村面貌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内容。为进一步提升我镇容貌水平,推动我县创卫工作步伐,特制定以下工作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我镇严格落实栾考评【2012】3号文件精神,认真研究《栾城县2012年乡村容貌整治考评实施细则》,以村庄环境整治为载体,以农村垃圾治理为突破口,以建立农村垃圾整治机制建设为核心,以农村人口密集区和重要流域垃圾治理为重点,进一步加大农村环境建设管理力度,着力解决农村环境脏、乱、差的问题,努力塑造清洁卫生、环境优美、文明向上的栾城镇新形象。

二、基本原则

(一)政府主导,全民参与的原则

各村要采取措施,广泛宣传,精心组织,充分调动广大农民参与农村垃圾整治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导,农民和集体投入为补充,社会力量多支持的多渠道、多层次、多元化的投资机制。

(二)分步实施,循序渐进,注重长效管理的原则

农村容貌整治工作先易后难,分步实施,关键在于长效管理机制的建立,各村在组织实施垃圾整治的同时,要认真研究整治的长效管理机制,切实做好后续的维护和管理,配齐配足专职的保洁员队伍,完善垃圾设施、设备,建立健全各项可操作性强的管理制度,制定和完善有关农村垃圾整治村规民约。

三、整治计划

(一)整治目标任务

2012年:全镇完成47个行政村的容貌整治工作,并验收合格,从而使全镇容貌卫生管理工作走上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二)整治标准

1、基本要求:村庄容貌整治要求有“五个一”:即有一个垃圾整治的计划,有一支专职的环卫队伍,有一个经过村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的村庄环境卫生管理公约,有一套环境卫生保洁运行管理制度,有满足需要的垃圾收集池、箱(桶)、运输车辆。垃圾集中定点堆放,及时清运处理,道路两侧、河道渠沟无随意倒垃圾,“白色污染”基本得到控制。

(1)主次街道路面整洁美观,无垃圾、积水,保持平整,无占道经营摊点、亭棚,无占道经营,店外摆放和建材占道,无不规范牌匾。

(2)路边20米内无成堆生活垃圾。绿化带、花坛、树下无塑料袋、碎石块等垃圾。

(3)街道及村居周围无建筑、生活垃圾死角。

(4)沿街房屋、墙壁、电线杆及其他建筑物无乱贴乱画。(5)穿境公路两旁有绿化、无垃圾、无粪堆。

2、具体要求:①每个村要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并制定垃圾整治计划。②每个村庄须配有专职清扫卫生保洁员,每个自然村应至少建2-3个垃圾池,垃圾池外观保持干净整洁,池内垃圾不外溢。每个村应至少配置一部满足要求的运输车辆,车辆必须保持干净整洁,并加盖明显标志。③垃圾集中定点堆放,及时清运处理,生活垃圾收集率达95%以上,群众门前实行三包制度。

四、整治措施

(一)大力宣传,营造良好氛围

通过召开村民代表大会等动员会议,在村部周围显眼位置刷写固定标语,努力营造全民动手,人人参与的良好风气,教育群众树立良好的卫生习惯和行为,自觉遵守卫生管理门前三包制度,自觉做好房前屋后的环境清洁和绿化美化建设,形成“人人讲卫生、爱清洁”的整治氛围。鼓励群众对垃圾中可利用的资源进行回收建沼气池。

(二)突出重点,实施分类指导

我镇把3月份确定为卫生整治攻坚月,在全镇各村同时开展了环境卫生集中整治行动。各村明确一名干部负责,每村派出10至20名环卫人员,组织铲车和拖拉机,对各村的房前屋后、亭台院落、道路两侧、河沟渠道、花池树下等积存垃圾利用两周

时间彻底清理,消灭卫生死角。重点对308国道两侧及沿线各村的各种生活垃圾、废弃物进行了彻底清理、清运。同时加强城区日常环境卫生管理,专门成立了15人的卫生保洁队伍,新建垃圾池7个,购置垃圾清运车1台。主要道路每日一次普扫,八小时巡回保洁。各村保洁员对清扫辖区范围内实行全天保洁,垃圾入池,及时清扫散落垃圾,清运车辆巡回流动,车走点净,垃圾日产日清。清运车辆加盖网罩,严防移洒,定点倾倒,池外关保持干净整洁,池内无积存,严格落实长效保洁机制。全镇实行“户收集、村集中、镇处理”垃圾无害化处理模式,集中清运垃圾至聂家庄填埋场进行处理;对住户分散的村庄,大力推行农家堆肥方式,就地处理垃圾,实现垃圾资源化利用。

(三)强化考评督查,确保整治实效

各村要派出1-2名卫生监督员,实行卫生监督记录。农村容貌整治实行目标责任制,镇与村建立目标责任制和督促、协调工作机制,强化领导责任制的落实,制定《栾城镇容貌考评打分标准细则》,每周对各村的整治情况进行考评,月底排出名次。对整治成效考评统一纳入年终考核内容,对考评好的给予表扬奖励,对整治不力的村予以通报批评。

五、此方案即日起开始实施

2012年3月7日

乡村垃圾综述 篇2

据悉, 中国农村每年生产90多亿吨生活污水, 2.8亿吨生活垃圾, 大部分未经处理随意排放, 不少村庄显得破败, 亟待开展环境治理的建制村数量庞大, 数据显示, 全国建制村共有60万个, 大多数缺乏必要的环保设施, 目前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建制村仅占全国总数的8%, 因此, 农村的环境治理的建制村建设任务很是艰巨。从2010年起, 环境保护部, 财政部先后组织三批共23个省 (市, 区) 开展农村环境逐片整治示范工作, 截至2013年底, 中央财政共安排农村环保专项资金195亿元, 带动地方各级政府财政收入260多亿元, 支持4.6万个村庄开展环境整治, 8700多万农村人口直接受益, 这就可见, 环保工作的开展, 垃圾整治的进行, 可以带来极大的经济效益。当然, 国家对农村环保工作的大力支持, 也从根本上解决了农村环境治理的资金不足这一大难题, 从而也为一些落后地区的垃圾处理工作提供了可能。

国家的相关政策为乡村的垃圾回收处理提供了条件, 但更多的工作还是需要各乡镇自己去完成, 毕竟各个乡镇的发展程度都不同, 需要因地制宜地摸索出一套切实可行的办法。那么要医乡村垃圾治理的“病”, 就得找出症结所在, 而要解决这一难题, 我们就应当认识到乡村垃圾与城市垃圾的不同之处。

2 当前农村垃圾大致分类及日常处理现状

通过调查研究发现, 农村的垃圾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五类: (1) 沤肥垃圾:包括剩余饭菜等厨余垃圾和其他食物类垃圾, 农业废弃物, 烂果蔬, 秸秆等农作物根茎; (2) 回收垃圾: (1) 金属类:废旧五金, 金属易拉罐, 铁皮罐头盒, 废旧农具厨具; (2) 纸类:报刊杂志, 黄纸板, 包装盒等其他废纸; (3) 玻璃陶器类:玻璃杯, 旧瓦罐等; (4) 塑料类:废旧塑料, 垃圾袋, 矿泉水瓶等; (5) 橡胶类:废旧橡胶, 旧轮胎等, 可回收利用的旧家电; (3) 土建垃圾:碎砖碎瓦, 乱石块, 混凝土, 石灰块, 泥土, 破损玻璃陶瓷块等; (4) 有害垃圾:包括废弃电池, 过期农药, 废油漆, 废灯管, 化学品和过期药品; (5) 焚烧垃圾:不适宜回收的废旧织物, 废木料, 枯枝落叶等。我们可以看出, 在各个分类中, 都有可以回收利用的空间, 但是实际上, 这些垃圾要么被胡乱丢弃, 要么被烧掉, 不但造成资源浪费, 而且对环境的影响也是比较大的。

既然垃圾确实存在回收利用的潜力, 我们就很有必要去了解一下当前农村的垃圾回收处理利用情况, 以对症下药。就拿我从小生活的村子来说吧, 垃圾的回收利用率相当低, 处理办法也相当简单, 多余垃圾倒在自家门前, 农业生产垃圾就地焚烧, 生活污水直接倒入河道, 而土建垃圾和有害垃圾更是随意丢弃, 毫不考虑后果, 唯一回收的只有那些矿泉水瓶, 废旧五金, 玻璃瓶, 废纸等可以直接看到经济回报的垃圾。随后我们又在学校周边的一些村落采取了实地调查, 问题也都比较具有普遍性, 村舍的房前屋后, 路边, 随处可见一些垃圾袋, 大煞风景。就拿离学校近一点的和平村来说吧, 我们几次经过都会看到那个大的垃圾放置箱里冒着烟, 散发着焚烧垃圾的刺鼻味道, 当我们问及一位老者时, 他说是保洁员点的, 而且通常也是这样做的 (事实上在我们调查的大多村子里, 都存在焚烧垃圾的现象) , 老人说起这事也是一脸的忧虑, 老人反映到, 这样的后果, 平日里不仅人受影响, 而且农作物生长到一定时期花粉也受影响, 这显然是保洁员为了方便行事。在大峪村的一个河沟旁, 我们看到旁边的牌子上清楚的写着“禁止倒垃圾, 违者罚款200元”的字样, 而且上面还有村委会的落款, 可是河沟里仍然是各种各样的垃圾。在崔家河村的一个采土处, 能明显看到周围田间地头的垃圾, 很明显, 这里被用来作为垃圾集中填埋场地很久了, 土坑的土层里也能看到垃圾, 而且气味特别大, 这样周围耕作的村民也不好受。附近的村镇情况也都大体相似, 据当地居民讲, 这里的垃圾处理办法基本上都是集中堆放和简单填埋, 垃圾大多采取直接倾倒的处理方式, 主要倾倒地点集中于“六边”, 即路边, 河边, 村边, 田边, 塘边, 屋边, 而且那些有回收价值, 可以直接看到经济利润的垃圾大多被农户自己收集, 少数与其他垃圾混于一起的也是被一些拾荒者所捡拾, 对于那些纸板, 农作物根茎, 土建垃圾, 有害垃圾则与其他垃圾混在一起倾倒。由此可见, 乡村垃圾治理的主要难题还是制度上的缺失和村民观念淡泊, 有关部门的监管不力。

3 目前国内外在垃圾回收处理方面的一些成功经验

在国内外一些在乡村垃圾回收处理方面做的比较优秀的村镇, 它们在长期的发展中有的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独特模式, 我们可以适当的借鉴一下他们的做法:例如, 江西鹰潭“2+5”的农村垃圾处理模式, 四川罗江的生态回收处理模式, 陕西千阳的“户分类, 村收集, 乡转运, 县填埋”模式等等, 这些模式既各有特点, 也更多共性, 值得学习和借鉴。以鹰潭的“2+5”模式为例, 该模式中的“2”指的是农户和保洁员两个责任和行为主体, “5”指的是对三类垃圾 (有机垃圾, 非有机垃圾和建筑垃圾) 的五种处理方法, 这种模式的建立和日常管理运行中, 政府部门也给予了引导和帮扶。因此, 乡村垃圾回收处理, 应当因地制宜的探索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模式, 这是可行的, 也是必要的。

在国外, 例如欧盟的一些村庄里, 张贴着“随意乱倒垃圾是犯罪, 此类行为将记录在案”的告示, 同样, 市政当局不能为村庄社区居民提供垃圾收集服务, 也将被农村社区居民起诉, 另外, 所有的农民家中一般有两个不同颜色的垃圾箱, 一个装有机垃圾, 一个装无机垃圾, 收取垃圾时, 工作人员如果发现农户没有按照规定对垃圾进行分类, 农户的垃圾将会被拒收或面临着罚款。在美国, 农村垃圾由农民组成的家庭公司专门承担, 他们开着垃圾车到每家每户收取垃圾, 同时收取一定费用, 美国的农民居住的比较分散, 但垃圾公司会深入到每个乡村的每个角落。在日本, 对于垃圾分类的规定更加细致具体, 值得称道的是, 日本运输垃圾的垃圾车也很讲究, 全部是自动封闭式, 自动加压式, 装车的垃圾可自动压实, 这就避免了垃圾在运输途中对环境的再次污染, 也更加节省了运输空间和运输成本。

4 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提出新构想

通过实地的调查研究, 借鉴学习国内一些示范性村落的优秀做法, 并了解到一些发达国家在乡村垃圾回收处理方面的先进做法, 我们可以以此为范例, 提出一套具有实践性和普遍适用性的大致构想。

4.1 在垃圾的生成阶段

应当使环保观念, 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 让村民意识到垃圾的回收价值和随意丢弃的危害, 在这方面, 我们可以做到:

(1) 定期发放有关垃圾处理办法的宣传资料;

(2) 做一些墙面宣传内容, 提高村民的环保意识;

(3) 制定明确的惩罚规定, 提高村民的垃圾投放的自觉性;

(4) 有关部门或村镇社区制定明确的垃圾分类处理行为规范, 规章制度, 并且希望有朝一日这些规章制度能够像国外一样形成明确的法律条文。

4.2 收集清运阶段

在垃圾的收集清运阶段, 应当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保洁员”, 或者“环卫工人”, 当前大多数农村都有赋闲在家的村民, 政府可以给予适当补贴让其担任保洁员, 保洁员的数量应当以各村各组的人口比例和村庄的面积配备, 而且每位保洁员都应配套有一辆三轮车, 方便其工作, 用小三轮将分散的垃圾收集起来由垃圾清运车集中运输。那么, 结合保洁员的工作, 我们可以对农村垃圾的大致种类做以下处理:

(1) 沤肥垃圾:由农户或保洁员收集倒入沤肥池或沼气池, 成为有机肥或清洁燃料;

(2) 回收垃圾:由农户—保洁员—供销部门进行回收, 循环利用;

(3) 土建垃圾:按村庄和集镇规划定点由农户自行或保洁员收集填坑铺路;

(4) 有害垃圾:由环保部门协同供销部门按照环保要求指导乡村, 收集后运送到制定地点进行无害处理;

(5) 没有回收价值的垃圾:如枯枝落叶等植物类垃圾可就地集中焚烧后灰土还田, 废旧织物等化纤类送至环保高温焚烧炉焚烧。

4.3 在垃圾的最终处理阶段

形成“组收集, 村转运, 区域处理”的处理模式, 各个村镇可以合资修建大型的高温焚烧炉, 对于一些难以处理又无法回收的垃圾进行高温焚烧。

5 总结

总之, 对于垃圾回收处理, 应当以分类处理, 回收优先为原则, 按照分类放置, 分类收集, 分类清运, 分类处理的要求, 对不同类别垃圾采取针对性和有效性的处理方法, 并把垃圾分类回收处理作为解决农村问题的优先手段。

本次调查研究, 对乡村垃圾回收处理的现状有了一个清晰的了解, 并借鉴国外的一些先进做法, 结合各村的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地提出以上构想, 虽挂一漏万, 但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 期待能有更多的人对乡村的环境治理给予重视, 并祝愿我国乡村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好。

摘要:近年来,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农村的城镇化进程也不断加快, 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矛盾也越来越突出。为了响应国家建设“绿色家园”的呼号, 建设资源节约型, 环境友好型社会, 倡导环保, 就必须提早对农村的环境整治, 垃圾处理工作重视起来, 尽快让农村真正和谐起来。通过研究我国当前农村垃圾处理的现状, 继而借鉴国内外一些乡村在垃圾回收处理方面的优秀做法, 并结合实际, 提出解决我国垃圾回收处理问题的新构想。

乡村的垃圾与建筑 篇3

我知道,他说的乡村是指中国的乡村,不是美国的,不是法国,意大利的,这些乡村我都去过,很美丽,比你能想象出的画面美,私以为比陈丹青本人画的画还要美。记得当年坐在大巴车上,那时我正在法国,看着大片原野上的草,那草上有蓝天,白云,阳光通透,还有牛在小溪边晃荡,在这些畜生背后是满眼的绿色,当时我身后一女孩儿说:下辈子变个牛,也要呆在法国。

乡村早就没有了,曾经不止一次地想念过晏阳初,他当时从国外回来,在离北京不远的河北进行乡村教育,那儿有水,有树,有纯净的天空,有穿着布衣的、贫穷的农民,没有垃圾的土地上,人们的念想简单,农民们相信这个从国外回来的博士说的话都是真的,他们看着这位先生,朴素的内心里没有恶意(我是说那些当年的农民们内心里没有恶意),他们还真的以为只要是自己扫了盲,有了那种叫作知识的玩艺儿,就会让世界更加干净。

晏阳初是幸运的,他至死也没有想到:那些早就扫了盲的农民们竟然把那个安静的小地方侍弄的尘土飞扬,污水横流,垃圾遍地,而且,有部分人充满愤怒,非常缺少理性。我是因为羡慕晏博士才去那儿的,当时想,为什么要让他们扫盲呢?他们永远不识字该多好?为什么要让他们富起来呢,他们永远贫穷该多好。穷人不会去买塑料包装食品,也不会乱扔,一张纸、一块木头都会捡拾回家。为什么要让他们有文化呢?那文化是让他们专门在网络上骂人的。是不公平产生愤怒,还是文化产生愤怒,我过去总认为是前者,现在我发现是后者。

母亲的家乡是在湖南湘潭,都知道出了伟人。两年前突然听她说,她的姥姥是曾国藩曾家某人的侄女,也姓曾,当时非常惊讶,过去她为什么从来都没有对我说过?然后喜出望外:原来也是名人之后。少年时代曾经随母亲去湘潭,已经有多年没有再去。我的思维,情绪都随母亲,既然有了曾家血液,当然要看看另一半祖宗,所以去年从长沙借朋友的车去湘潭。走在青山绿水之中,竟然也是四面垃圾,真是唯楚有才有垃圾,这些曾家的后人们呀,一点也不消停,在全民有文化,致富的过程中,他们把青山的树叶上沾满尘灰,路边五颜六色不是鲜花,是那些我们最熟悉的东西—垃圾。

最可怕的是建筑,我始终不明白,中国人的建筑传统真的就一钱不值?意大利人不光保留建筑,还保留废墟,甚至还保留墨索里尼时代那些最难看的房屋。我们的民房,全是厕所砖,那是富裕的标志,在民房的四周,是永远也不会有人收拾的建筑垃圾,乡村的建筑样式早就抛弃传统了。所以,母亲家乡的山水是无法看的,管你是曾家的后代,还是左家的后代,还是毛家的后代,人人有份,拆了盖,盖了拆,共同把个山水景致弄得颓废。只有一幢建筑与山水和谐:毛泽东故居。它掩映在山林中,面对池塘,背靠天空,跟意大利有一拼。没有人拆它,改它,没有任何人以自己的审美重新建设它,于是美丽留下来了,我已经完全不相信母亲家曾经有过那种几进的大院落,不相信有干净的池塘,我认为那是母亲的幻觉,我对母亲说:中国的人,你们湘潭人因为别的原因留下了一栋与山川相配的建筑—毛泽东故居。

中国的河流很多,想找着一条清澈的河流,很难很难,中国的道路很多,想找着一条没有垃圾的道路,很难很难,中国的人很多,想找着不愤怒的,很难很难,中国的建筑很多,想找着与当地山水相融的,很难很难。

没错,补充一下陈丹青,是建筑和垃圾让中国的乡村成为渣子。走过许多乡村,富裕的总是很脏,贫穷的总是干净。建筑样式也是一样,富裕的在屋外贴满厕所砖,人们通常叫它磁砖,穷困的总是保留老样式,青砖,泥巴,石头。

我们需要乡村吗?还有乡村吗?我们还有希望看到没有垃圾环绕,建筑与山水一体的乡村吗?

乡村垃圾综述 篇4

混合收集

在我国,城乡生活垃圾逐年增加,生活垃圾处理越来越困难,加上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质量的要求日益提高,我国很多大城市的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都面临着无地可选的困境,对生活垃圾的分类处理需求也将日益增加。

我国大多数城市的垃圾收集方式都是混合收集,由于这种收集方式简单易行,对垃圾收集设施及作业方式要求都比较低,收集费用也比较小,这也是目前世界各国应用最广泛、历史最悠久的收集方式。但是这种垃圾收集方式降低了生活垃圾中可用物质的纯度和其再利用的价值,同时增加了垃圾分拣、处理和处置的难度,提高垃圾处理的总费用,不能满足垃圾处理的“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原则,甚至会发生化学反应,增加垃圾的毒性和危害性,加剧环境污染问题。另一方面,生活垃圾混合收集处理液是造成我国生活垃圾焚烧能源耗资巨大、运营成本居高不下的一个重要原因。我国厨余垃圾占生活垃圾的比例在50%以上,生活垃圾由于含水率高,常会造成焚烧时燃烧热值不够,不仅降低焚烧炉的功效,而且添加煤、油的等辅助燃料的同时,造成能源巨大浪费,推高了焚烧处理的运营成本。垃圾分类

从分类收集的概念来看,可以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狭义”的分类收集指的是从源头居民家庭、企事业单位等开始,按照垃圾的不同成分和性质进行分类投放的过程;“广义”的分类收集指从垃圾产生的源头开始,按照垃圾的不同成分、属性、利用价值以及对环境的影响,并根据不同处置方式的要求,将垃圾分类后收集、储存及运输的收运的全过程。

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处理可以避免垃圾之间的相互污染,降低垃圾处理成本,为卫生填埋、堆肥、焚烧发电、资源综合利用等先进的垃圾处理方式的应用奠定基础。其中,实现厨余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和分类处理是垃圾分类减量工作的重点。

自2000年以来,北京、上海、广州、南京、深圳、杭州、厦门、桂林等8个城市根据各自情况,对生活垃圾分类收集进行了探索和尝试,基本上将垃圾分为可回收物、其他垃圾、有害垃圾,北京、杭州、厦门等城市明确了将厨余垃圾从生活垃圾中分离出来单独收运处理的思路。然而,10多年过去,生活垃圾分类在这些城市仍未得到有效推行。

为什么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如此之难?有调查显示,受访者眼中最重要的原因是“人们难以养成垃圾分类的习惯”(63.0%)。其他原因还有:政府不重视(62.1%);政府投入不够(61.4%);分类标准复杂,很难掌握(54.3%)。政策尚未健全

目前我国虽然在一些法律条文中对垃圾分类做出了规定,但其立法原则、思想相对滞后,框框多,实质性、可操作性的内容少,对于具体分类方式、如何分类没有明确规定,给管理部门的具体实施带来了一定难度。此外,缺乏全国性的实施细则和配套法规,仅有北京、上海、广州少数几个城市制定了地方法规,缺乏在全国层面上对垃圾分类进行法律规定,影响了垃圾分类立法的严肃性、稳定性和强制性。目前我国的生活垃圾管理相关办法中对生活垃圾分类尚不够明确;居民手头也没有生活垃圾分类指导手册;对于没有进行生活垃圾分类的行为如何处罚也未作出规定。

而我国的回收市场秩序较为混乱,目前又缺乏相应的行业和技术标准,因此该行业技术含量较低,回收行业成为农民来城市就业的首选。缺乏废弃物行业分类标准和技术标准,也是影响垃圾分类的一个重要原因。宣传教育缺失

在生活垃圾分类的问题上,人们的习惯与政府的作为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例如,台北和北京两地居民的生活习惯、生活垃圾的种类都非常相似,可是台北生活垃圾分类推行的情况却明显好于北京。原因在于,台北市政府已经制定出了细致、全面的法规政策,并将其向市民进行充分的宣传。生活垃圾分类在台北就成了一个上至市长下至老百姓都纷纷参与的全民行动。

市民实行垃圾分类的意识还有待加强。垃圾分类宣传教育尚未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政府的主导宣传力度不足,在垃圾分类的宣传上尚未形成共识,在进行垃圾分类宣传教育时,未能让公众真正理解垃圾分类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多数市民不了解垃圾分类的重要性,也不知道垃圾该如何分类。而且公共媒体的支持度也远远不够,垃圾分类宣传的范围、层面、途径、形式、持久性都有待加强。配套设施落后

生活垃圾分类能否得以持续推进,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和处理设施建设应当相衔接,当不具备配套设施时,无法做到分类收集后分类处置,就会挫伤大家的积极性。例如,日常生活中产生的有毒有害垃圾没有相应的收集处理办法,大量的废电池、废旧荧光灯管收集后集中堆放;居民在家里分类,倒出去又被混在一起,导致很多居民抱怨自己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没有意义,挫伤了居民的分类积极性。目前来看,全国性的垃圾分类的系统建设和运行体系尚未形成,垃圾分类回收执行情况不乐观,绝大部分居民小区设置的分类投放垃圾箱形同虚设,混装垃圾、混合收集、混合运输的问题尚未根本解决,垃圾运输体系与资源再生企业、末端处理处置设施尚未形成直接的供求关系,分类出来的垃圾缺乏合适的出路。

从去年起,北京开始在600多个小区进行垃圾分类试点,垃圾分类分三个层次:第一层是再生资源回收,第二层是厨余/餐厨垃圾分类收集,北京垃圾厨余/餐厨垃圾含量很高,已在大部分试点小区配上了厨余垃圾分类运输设施,具备了厨余垃圾分类收集的条件,全市厨余垃圾处理能力达到4000吨/以上;第三层是有害垃圾分类,还不具备处理设施,无法进行。协调机制不完善

垃圾分类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贯穿于从源头分类、正确投放到分类收集、运输和最后处理的整个过程中,具有很强的专业性、社会性和广泛性,涉及部门多,涉及人员杂,并且整个系统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末端环节。目前各个试点城市的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基本上想同:生活垃圾收集工作由街道、居委会、物业等有关部门负责,垃圾清运、处理工作由环卫部门负责,废旧物品回收、再生资源利用工作由商务局负责,有害垃圾由环保部门负责,电子垃圾由发改委负责,医疗垃圾由环保和卫生部门负责。在垃圾处理产业化的链条中,各部门职能尚未形成合力,环卫部门在推进垃圾分类工作过程中碰到相关单位、部门执行力不强的问题,市民也大多数都不了解,难以在垃圾分类工作上给予配合。资金投入不足

乡村旅游开发的社会文化影响综述 篇5

摘要:乡村旅游对乡村地区的社会文化影响是当地居民通过与游客的直接或间接的接触所受到的影响,本文通过整理分析乡村旅游的相关文献,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对乡村旅游的社会文化影响进行论述,并对一些学者提出的关于保护乡村地区社会文化的措施做了总结。关键词:乡村旅游,社会文化,影响

早在19世纪,乡村旅游因现代人逃避工业城市 污染和快节奏生活方式而在西方发达国家发展起 来。随着20世纪50年代以后旅游业的迅速扩展,乡村旅游更是蓬勃发展,引起了学者们的极大兴趣,并取得了许多有价值的研究成果。我国现代乡村旅游的发展较晚,始于20世纪 80年代后期。在旅游开发对乡村地区的经济影响及物质环境影响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的同时,乡村旅游对当地社会文化的影响也逐渐受 到学者们的重视。本文通过整理分析乡村旅游的相关文献,对其社会文化影响的研究进行了回顾,以期能把握现状,为今后乡村旅游的研究提供借鉴。

1、国内外有关乡村旅游对当地社会文化影响研究的概况

国外对乡村旅游的研究是从1950年代开始的,1970年代开始了乡村旅游对农民的经济效益分析,其间还出现了对乡村旅游带来的社会问题和心理影响的一系列问题的批评声音。进入1990年代,乡村旅游研究的内容更加广泛,在乡村旅游研究的过程中进行了对女性问题等问题的深入研究。发达国家非常重视社区居民对发展旅游态度的研究,认为当地人对发展旅游的态度影响旅游者的感受,从而影响乡村旅游的发展;在乡村旅游与乡村文化的关系研究方面,大多数国外学者认为由于根植于乡村文化的乡村性是发展乡村旅游的基础,但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非乡村文化逐渐渗透,乡村文化势必被异化、削弱,从而影响乡村旅游发展的可持续性。因此,认为发展乡村旅游与保护乡村文化传统在某种程度上是相互矛盾的;在对乡村旅游发展策略的研究中,学者们特别强调在发展的同时应保护乡村旅游的自然和文化传统,即保护乡村的“乡村性”特征,认为“乡村性”是乡村旅游的独特卖点,是最重要的旅游吸引物。[1]总的来说,国外学者在乡村旅游对乡村社区的社会文化影响的研究不但范围广,且具有一定的深度。

我国对乡村旅游的研究在1990年代的初期才开始。1990年代末期,涉及乡村旅游的研究开始明显的增多,研究领域也在不断扩展。目前国内关于乡村旅游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乡村旅游的开发,概念的阐释、乡村旅游的规划与设计、存在问题和发展策略的等方面,而有关

[2]乡村旅游对当地社会文化影响的研究则比较少。杜江,向萍分析了乡村旅游中的主客互动关系,提出就乡村旅游而言,特别应引起我们关注的是主客关系的不对称和不平衡问题,这一问题如果得不到妥善的解决,乡村旅游的生存和发展都会受到威胁。左晓斯[3]认为作为一种思潮的后现代性与作为一种行动的乡村旅游之间存在一种内在的密切关系、通达性或不谋而合,乡村旅游的命运取决于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的较量无论较量的结果如何,而它的最终结局都是悲剧性的;我国大多数学者赞同在乡村旅游发展中产生的文化“涵化”现象;宋章海等[4]引入“新殖民主义”的概念,旅游社区的文化涵化程度是影响社区居民心理承受力的社

[5]会文化方面的原因;此外,金方梅对乡村民族文化旅游保护开发模式进行了探讨,认为要实现旅游地社会文化环境优化、发展与保护的统一,主要是对各种旅游因素和旅游地居民思想意识的引导规范,在适当的时候还要采取强制管理的措施,否则会造成旅游地社会文化环境的破坏。

2、乡村旅游对当地社会文化的主要影响 多数学者在探讨旅游带来的社会文化影响时,都能辨证地看待这个问题,认为乡村旅游的发展为当地带来了正负两方面的社会文化影响。这些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1 乡村旅游开发对当地社会文化的积极影响:

(1)可以创造就业机会,增加农民收人,缩小城乡差距,加速贫困地区的脱贫。

在条件成熟的农村地区,积极开发农业旅游,不仅可以有效地解决农村富裕劳动人口的就业问题(旅游业每增加1个就业机会,就能带来相关行业5个就业机会),缓解社会压力,而且很多地方通过这一农旅结合的新模式,扩大了农产品销售市场,实现了农业的多项、多次增值,成功地开辟了一条由传统农业向“三高”农业与旅游完美结合的效益型农业发展道路,为农业经济乏寻找到了新的经济增长点,有利于缩小城乡收入差距[6]。过竹[7]等学者在南丹甘河白裤瑶新村旅游开发的研究中得到启示,认为旅游开发是解决广西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社会发展的有效途径。

(2)有利于传承和发扬乡村地区的文化传统。

乡村旅游的发展使得传统文化、农耕文化、民俗文化这些无形的资产又获得了新的价值体现,原本无法衡量的文化在经济杠杆的调节和作用下成为了财富,促进当地居民对当地文化和历史遗产的保护。[8] [9]

(3)增强乡村社区居民的自豪感。

与游客的接触会唤起当地乡村社区居民对自身的关注,强化对自身身份和自身表述的关注,尤其是具有历史价值的人文旅游景观的再现和重组,重新唤起了当地居民的历史记忆,增强了自信心和自豪感,在游客的认知和评价中获得新的肯定和认同[8]。此外,乡村旅游的发展可以促使乡村社区的多元化发展,促进社区进步,促进乡村人口素质的提高[9] [10]。(4)乡村旅游对乡村的社会结构的改变。

乡村旅游对乡村妇女具有特殊意义。在传统农业活动中,妇女由于身体等条件限制,在乡村社会经济中大多处于从属地位。随着乡村旅游的开发,在旅游行业,妇女与男子在体力上的差别变得不那么重要,相反,妇女与生俱有的善于与人沟通、细心周到的天性在旅游服务行业有了用武之地。在许多地方,妇女成为推动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力量。这不仅增加了妇女的就业机会,提高了她们的经济收入和社会地位,而且通过职业培训及与外界的交往机会的增加,提高了妇女受教育的程度,扩大了她们的视野。Evansh等认为,乡村旅游“潜在地改变了农户丈夫和妻子的能力分布范围”,在对英国斯塔福德郡、林肯郡和多塞特郡212个农户调查中,发现58%的权利由妻子掌握;Dernoi通过奥地利乡村旅游的调查显示,妇女在劳动中承担了多种角色,81%的妇女在从事旅游活动的同时也从事其他农业活动和家务劳动;Nilsson的研究也表明,妻子在乡村旅游发展中的中心地位,“在乡村旅游中,有一件事情是不变的:妻子控制着旅游业”;然而Gasson和Winter的调查结果有些不同,认为旅游是一种复杂的活动,“只有32%的农户妻子真正从事旅游业”。[1] 2.2 乡村旅游开发对当地社会文化的消极影响 2.2.1 乡村旅游对当地居民心理和行为的影响

旅游者以其自身的意识形态和生活方式介入旅游接待地社会中,引起接待地居民的思想变化,从而产生各种影响,这种作用称为示范效应。示范效应是旅游对接待地社会文化发生影响的主要途径。[1]

发展乡村旅游大大拉动农村经济,带动人员的交流。人的流动,必然带来信息、资金、人才、人际的流动。城镇居民把现代化城市的政治、经济、文化、意识等信息辐射到乡村,促进了当地农民的意识观念、价值认同、生活习俗的改变和演绎。这种互相渗透的交流,对几千年的小农意识和小生产者习俗,无疑是一个潜移默化的改造过程,使他们对外面的世界有了更多了解。由于时尚高消费的城市游客的进入,在游客财富和生活方式的诱导下将对部分村民产生消极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当地居民在日常言行中向旅游者的模仿。这种模仿既包括动态的如言语、表情、手势等,也包括静态的如衣着、仪表等。[2] [11]

(2)经济观念增强:随着旅游业的兴盛,当地居民长期、持续地接触这样一群来参观当地民居、风光,对当地生活方式充满好奇,并愿意因此而支付一定费用的人群,并从旅游的开发中获得了一定收益,突然发现很多传统上跟钱无关的活动原来也是可以获得经济利益的,[12]于是对传统活动重新以盈利为目的加以审视。

(3)民族自豪感降低: 和占琼通过对纳西族的调查,发现而当今许多年轻的纳西族父母,特别是跟外来人群接触最频繁的城区或城郊父母不教子女说纳西话,这是民族自豪感降低的一个典型表现。

(4)对教育的重视程度相对降低:旅游业的发展,增多了乡村地区的就业途径,然而旅游经济所创造的服务性就业岗位所提供的绝大部分是较低层次的就业机会,对文化程度要求不高,不受更高的教育也能很容易地找到打工的机会,致使当地家庭对教育的重视及支持程度

[12]降低,导致子女出现厌学后即弃学,或完成一阶段学习后不再升学,或干脆弃学打工。2.2.2 乡村旅游对当地居民社会生活的影响:

乡村旅游对乡村地区社会生活方面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乡村旅游的客源主要是中国的城市居民和部分国外游客,乡村居民会对游客产生羡慕心理,模仿游客的生活方式,导致自己的生活方式越来越接近于游客的生活方式,这种现象叫做文化的同化现象。这样就会降低

[7]文化差异,乡村旅游很快就会失去赖以生存的文化吸引。

[12]和占琼在纳西族的调查发现在丽江古城过分浓重的商业气息破坏了宁静的生活,在古城的商业繁荣下,居住在那里反而不方便,使得很多居民选择外迁,随着古城原有居民的外

[14]迁,本地人独特的婚丧嫁娶、柴米油盐的活动自然也就随之不在。而刘昌雪等在对皖南古村落可持续旅游发展的限制性因素作调查时发现旅游发展对古村落的文化环境造成一定损害,一些旅游业发展初具规模的古村落,过浓的商业气息冲淡了古村落浓厚的历史文化氛围。甚至有居民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破墙开店、拆除古民居改建餐馆、旅店等,破坏古村落原有的建筑和环境,使古村落的原真性和完整性遭到一定程度的损害。游客的不良行为对古村落的优良传统形成一定冲击,旅游发展也引发社会治安问题和社会道德标准下降。2.2.3 乡村旅游对当地文化的影响:

乡村文化意象是乡村的一种“氛围”。这种“氛围”,必须通过作为实物的景观触发而引起。乡村传统文化意象是乡村传统文化的缩影,由乡村一些地方性、传统性景观表现出来。乡土建筑、乡村劳作形式、乡风民俗这些乡村景观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它们共同烘托出[15]乡村传统文化意象。乡村旅游形式的出现实质是异质文化群的相互吸引,是从城市文化角度对乡村文化的考察和欣赏,是城里人对乡村又一价值的发现和承认,它为传统和现代的对比提供了平台,使之在共时条件下体会传统与现代的差异:现代化城市和典型传统农村社区串联起传统与现代的两个异质文化群。乡村旅游形式的出现,将建设、保护与经济发展结合起来,有力地促进传统文化的复兴,使人们意识到传统文化现实的经济价值和长远的发展[4][16]价值。旅游是文化交汇的窗口,乡村旅游又是现代文化与传统文化交汇的最前沿。因而

[12]在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出现的对当地文化的一些消极影响,将直接影响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乡村旅游对当地文化方面的影响一直是学者讨论的热点问题,其研究的重点主要集中在以下3个方面:

(1)道德水平的下降

一些学者认为,乡村旅游的发展致使乡村居民的道德水准下降,甚至在一些地区出现赌博、卖淫、投机诈骗、贪污受贿、走私贩私等犯罪和不良社会现象,进而影响乡村社区秩序

[2][17]的安定,这将断送乡村旅游的发展进程。(2)乡村文化被城市文化所同化

按照社会学的观点:旅游是一种“新殖民主义”活动、一种文化移人活动,游客到旅游目的地旅游,无疑会把自己国家或民族的文化带到东道社区,即“文化移人”。当旅游者渗透到当地人的日常生活中去的时候,文化在旅游时空中必须形成高差或势差,双方的文化和社会差异才会真正显露出来。而从文化的交流和影响来看,旅游又是旅游者和旅游目的地之间的文化互动过程,旅游地区自然而然成为多种文化交融、碰撞的交汇点,两种文化相互发

[4]生影响,发生变迁,必然产生文化涵化问题。由于参加乡村旅游的旅游者一般都来自经济相对发达的中心城市,城市发达的经济孕育产生的强势文化对经济欠发达的乡村旅游地的弱势文化具有很强的影响力,城市游客的大量进入使乡村的弱势文化向城市的强势文化靠拢,最后被同化。同化导致城乡差别的日趋缩小或最终消失,乡村也就因此失去对都市旅游者的[18]吸引力,乡村旅游也将会不复存在。

(3)民俗风情的失真

“文化是旅游者的出发点和归结点,是旅游景观吸引力的渊薮,是旅游业的灵魂。”旅游者的旅游行为是一种文化消费行为,其外出旅游的动机和目的在于获得精神上的享受和心理上的满足。吸引游客前来的最主要的还是乡村所蕴涵着的独特的民俗风情,而这点往往被忽略掉了。[19]一些开办农家旅馆的农户为了提高市场竞争力,盲目化大本钱改善硬件设施,如购置卡拉OK机、游戏机等,大规模建多层住宿楼房、房屋过分装修,向豪华宾馆的客房装修看齐,接待设施建设陷入了城市化的误区。可惜这些举措非但没有增强其市场竞争力,反而使旅游者失望,因为来自城市的旅游者恰恰是为了逃避其惯常的城市环境而选择生动野趣的乡村旅游的。[20]

3、保护乡村地区社会文化的措施:

乡村旅游离不开乡村民俗、民间文化;乡村民俗、民间文化同样需要借助乡村旅游而被外界所认识。自乡村旅游的开发之始,就与乡村文化存在着或多或少的矛盾。必须要有所创新的处理好这些矛盾,这样才能吸引旅游者,也才有助于乡村文化的保护和发扬。国外学者们在处理发展与保护的矛盾这组矛盾时,特别强调在发展的同时,保护乡村旅游的自然和文化传统,即保护乡村的“乡村性”特征。认为“乡村性”是乡村旅游的独特卖点,是最重要的旅游吸引物;但随着旅游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开发的深入,乡村的“乡村性”特征会受到削弱,从而使乡村旅游的发展面临挑战。因此,在发展策略上要变“给予游客们想要的(giving the customers what they want)”为“生产我们能出售的(producing what we can sell)”。[1]

农村社区居民面对乡村旅游带来的经济振兴和地区繁荣的同时,不得不忍受随之而来的各种不适与矛盾:他们是乡村旅游消极影响的主要承担者。我国多数学者认为为了协调社区居民与乡村旅游发展中的矛盾与不适,调动居民参与的积极性,必须倡导社区参与乡村旅游[4]发展。宋章海等提出在文化的整合中,吸收外来文化要以不导致社区原有历史文化传统的丧失和价值观念的异化为原则。可通过以下途径维护社区文化:(1)以社区经济发展推动社区社会进步进程,努力改变旅游地社区文化的弱势地位。(2)在青少年教育过程中,推动和加强社区传统文化的内容,确保传统文化的内容,确保传统文化的核心传承。(3)在正常生活中通过舆论、媒体等多种途径强化居民的文化评估同感,减少社会张力,促进社区文化的[13]整合。王兴水提出乡村旅游文化资源的开发,不仅是为了满足游客休闲的需要,还要以丰富当地居民文化生活为目标。只有让当地居民从乡村旅游文化资源开发中受益,才能培养居民热情友好的待客态度,避免旅游主体文化与旅游客体文化问的冲突,同时也能激发当地居民对文化的创造力,创造出更加多彩的文化,加深游客对乡村旅游的美好体验,提高重游率,从而才有可能实现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2]杜江等认为实现社会和文化的可持续单纯依靠乡村旅游的供需双方是不够的,它需要政府机构的参与。他们认为通过政府有关旅游环境意识的有效宣传和旅游者对接待地社会文化和风俗习惯的充分尊重,特别是通过提高接待地居民对所在社区和地方文化的自尊、自爱和自豪感,乡村旅游在社会和文化方面的可持续发展是有可能实现的。

4、小结

通过对有关乡村旅游的相关文献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目前我国国内大多数学者已经注意到乡村旅游开发对乡村地区的社会文化影响问题,但系统科学的研究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尚未完全形成,多是对已出现的问题进行定性分析,而定量分析尚缺。

乡村旅游开发所带来的社会文化影响,直接关系到乡村地区社会生活的正常运转和旅游事业健康持续的发展,为此,加强这方面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在今后的研究中,我们应重视乡村旅游对当地社会文化影响的理论体系建设,更多地借鉴并运用其他学科的方法,将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加强旅游对接待地社会文化影响的衡量指标和分析因子的研究。

参考文献:

乡村债务问题研究综述 篇6

1 乡村债务的概念

乡村债务概念的准确界定直接关系到乡村债务的主体与涵盖面,关系到乡村债务统计的范围、数量及其有效性与真实性,关系到如何寻求乡村债务的成因与化解措施,是研究乡村债务的前提条件。关于乡村债务的涵义,农业部农调司和潍坊市经管站曾有过界定,农业部农调司认为:乡村债务是指乡(镇)政府和乡(镇)集体经济组织、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各种债务,包括乡村两级企业开办时以集体经济组织名义的借款,不包括乡办和村办企业自身经营借款(农业部农调司调查报告,1999,未发表)。潍坊市农村经营管理处认为:乡村债务是指乡村合作经济组织及所属单位所承担的,能以货币计量、需要以资产或劳务支付的债务,是不能或很少能回避的义务,主要是乡村合作经济组织及其所属单位由于资金不足或因扩大再生产需要产生的(潍坊市农村经营处,1998,未发表)。福建省农村研究会课题组对乡村债务的界定是:乡村债务,就是乡镇政府和村委会作为债务人依法履行还债的义务。王祥军(2003)认为:乡村债务是指由某个特定事件引发的乡级债务和村级债务。乡级债务包括乡(镇)政府和乡(镇)集体经济组织(不含乡镇供销社和农村信用社)所欠的债务;村级债务包括村集体经济组织和代行集体经济组织职能的村民委员会、村民小组所负的债务。牛竹梅(2002)从会计学与法律学的角度科学界定了我国乡村债务的内涵:乡村债务,是指乡村中一方当事人负有在将来某个时间向另一方当事人支付现金(包括存款)或商品、劳务的义务。就本质而言,乡村债务是一种经济行为,其关系具有相对性、强制性和有偿性特征。关于乡村债务的外延,牛竹梅认为,乡村债务的涵盖面不能过于狭窄,而应包括乡村范围内(即介于城市之间由多层次的集镇、村庄及其所管辖的区域组合而成的空间系统内)所发生的一切债务,使乡村范围内的乡镇政府、乡村经济组织(包括集体经济、个体经济、私营经济、联合经济、股份制经济等各种经济类型的乡、村两级经济组织,家庭经济也包括在内)之间以及与国家、金融机构、国有企业等单位在发生经济关系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债务的总和。理论界普遍认为牛竹梅定义的乡村债务较为全面和科学。

2 乡村债务的特征

李伟(2008)、鲁锐(2006)等认为乡村两级债务的特点是负债金额大、增长速度快、偿债能力弱。乡村债务的特征从宏观方面看,大多数学者对其的认可是一致的。有一些学者从微观的角度,对我国和部分省份的乡村债务的特征进行了分析。冯海波、牛竹梅、文先明、宋洪远、王习明、贺雪峰、陈涛等通过对当前一些农村实地调查的资料和乡村债务现状的分析,从债权人结构、地理分布、债务用途、期限结构和利率水平等方面进行了剖析。

2.1 债权人结构复杂

冯海波(2006)、鞠海鹰(2007)、宋洪远(2004)等认为,乡村基层组织债权人几乎涉及社会各个方面,其中既包括政府工作人员、农民和个体工商户,还包括各级政府、企业、事业单位,同时又包括国外金融机构和各类外商。大体可以分为政府、单位(主要指行政事业单位)、金融机构(国内金融机构和国外金融机构)、建筑承包商、私人(个体工商户、农民和乡镇干部)等。其中,国内金融机构主要包括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农村合作基金会等;国外金融机构主要是指世界银行(我国中西部许多农村地区获得世行贷款项目的支持)。

2.2 地理分布不平衡

文先明(2003)认为,中西部农产区乡镇财政收入有限,负债面较大;东部发达地区的农村在新上项目、引进技术、公益事业建设等方面起点高,相应负债金额较高。在负债额度上,乡村债务在地区间的分布极不平衡,主要表现为东高西低、发达地区高于落后地区。

2.3 债务用途范围广

冯海波(2006)、宋洪远(2004)等认为,乡村债务资金一般用于如下几个方面: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税费改革前弥补税费欠款、兴办乡镇企业、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达标、农业综合开发、福利公益事业、维持乡村基层组织运转和其他用途等。就被调查的乡镇、乡村而言,基础设施建设、兴办乡镇企业和教育“普九”达标活动是债务资金的主要去向。

2.4 期限机构和利率水平单一

宋洪远(2004)等认为,金融机构的贷款绝大部分属于一年之内的短期贷款,利率比较确定;单位和私人的债务,基本属于短期借贷,利率较高。

3 乡村债务的成因

乡村债务形成的原因比较复杂,既有主观的,也有客观的;既有内因,也有外因;既有政策层面的,也有管理层面的;既有宏观政策的影响,也有微观指导的失调;既有思想认识上的偏差,也有平时工作力度的不够,主要划分为表象原因和深层次的原因。

冯海波(2006)认为现阶段乡村债务形成的表象原因就是财政收支矛盾,税费改革产生的直接后果是各乡镇财政收入将主要依赖工商税收,而工商税收在短期内很难得到快速增长;财政支出由于基层组织和机构膨胀,财政供养人员过多,工资刚性增长等原因直线增长,必然使得财政收支出现矛盾,乡村债务出现。认为现阶段乡村债务形成的深层次原因是政府行为缺乏有效的约束,主要包括:乡镇政府职能的“越位”;自上而下的行政决策体制;财政资金支出效率低。

4 化解乡村债务的措施

关于化解乡村债务的措施和方法,每位研究此问题的学者都有论述,基本上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层面:

4.1 妥善处理现有的债务债权

对现有的债权债务进行全面清理,大力消化乡村欠账收回的债权用于偿还债务;剥离企业债务;拍卖还债;调息减压。

4.2 坚决杜绝再借新债

精简乡村干部,降低非生产性支出;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的转移支付力度;发展集体经济,提高乡村自我发展能力和偿债能力;规范乡村财务管理;中央政府和省、市、县地方政府应加大对农村教育的转移支付;推进农村民主化进程。

4.3 建立偿债基金

陈池波等(2006)认为,有条件的地区,可在每年一般性转移支付资金和自由资金中划出一定比例建立偿债基金,逐年清偿乡村债务。

乡村债务问题是我国乡村的一个普遍问题,不是一朝一夕能够解决的,只要认清问题产生的原因,找出相应的对策,根据问题会逐步解决的。

摘要:本文从乡村债务的概念、紧迫性、特征及成因和对策等五个方面,对我国近期二十多位学者关于乡村债务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了分析和概括,以期对新时期化解乡村债务有所帮助。

关键词:乡村债务,债务成因,综述

参考文献

[1]牛竹梅.乡村债务现状、负面影响及消减对策[J].山东经济,2002,(1).

[2]陈池波,胡振虎.湖北省乡村债务问题的调查与思考[J].农业经济问题,2006,(6).

[3]王郅强,文宏.乡村债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现实障碍[J].经济问题,2006,(8).

[4]李伟.乡村债务的现状及其对策---以四川省达县为例[J].农村经济,2008,(2).

[5]冯海波.后农业税时代的乡村债务问题[J].财经科学,2006,(5).

[6]鞠海鹰,吴平,封明川.乡村债务化解的路径选择---基于四川省6县(市)的实地调研[J].乡镇经济,2007,(12).

[7]宋洪远,谢子平,张海阳.乡村债务的规模、结构、风险及效应分析[J].农村经济问题,2004,(6).

当前我国乡村文化建设研究综述 篇7

关键词:乡村 文化建设 问题 困难 对策

改革开放以来,乡村文化建设问题逐步得到我国政府和学界的高度重视。自2005年颁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和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大战略任务以来,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便成为学术界长盛不衰的研究热点。学者们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进行了多方面多学科交叉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本文从学术界关注的乡村文化建设历史进程和研究现状所取得的成果进行梳理,并提出了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

一、学术界对乡村文化建设研究的历史回顾

关于乡村文化建设历程,通过学术界对不同时期的研究大体可以划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一)起步阶段(1978—1995年)

这一时期是乡村文化建设的起步阶段。这一阶段乡村文化建设的重点在于改革。1978年中国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村经济的改革和发展带动了农村物质文明的建设。陈志强提出,要提高乡村精神文明建设,乡村文化的改革不容忽视。①

(二)繁荣阶段(1995—2005年)

这一时期是学术界关于乡村文化建设研究著作的多产时期。这一阶段乡村文化建设的重点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乡村文化。祝黄河认为,乡村文化建设现阶段开始了以提高农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根本目标的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②

(三)稳步阶段(2005年至今)

2005年颁布《关于进一步加强乡村文化建设的意见》,乡村文化建设被提到国家发展的战略高度。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提出,使得建设乡风文明的乡村文化成为学术界研究的重点。徐平认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应当以“乡风文明”为建设重点,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提高农村公共服务水平,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文化建设。③

二、学术界研究的主要问题及观点

学术界关于乡村文化建设内容繁多,据不完全统计,近两年发表的相关学术论文就有1000多篇,还出现了不少的专题学术著作。专家学者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研究:

(一)关于乡村文化基本内涵的研究

李向东从广义和狭义上对乡村文化进行界定。广义上是指与乡村区域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相联系,适应当地居民需要的思想观念、伦理道德、法律意识、科学文化、风俗信仰等方面的统称,主要包括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和环境文化;狭义上指乡村文化生活及其意识形态在内的乡村精神财富等。④

有的学者从村民主体的角度出發提出观点。刘翠认为,乡村文化一般是指在乡村社会中、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下形成的,以乡村村民为主体,建立在乡村社会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基础上的文化,是乡村社会的认知方式、思维模式、价值观念、社会心理、行为方式的集中表现。⑤

陈维荣和杨樱从乡村文化与城市文化的对比出发,认为乡村文化特指我国农村社会成员的精神生产和精神生活的总和,是农村社会成员本质力量的展现过程及其结果。①陈雯从乡村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理解的角度出发,认为现代乡村社会文化是以城市生活特点为模型,将城市文化内容、形式及运作方式等以复制、嫁接的方式运用于乡村文化建设中的移植文化。⑥

(二)关于乡村文化建设内容的研究

有的学者从精神文化层面阐述了乡村文化建设的内容。马汝华认为,乡村文化建设在精神层面是一项复杂系统工程。主要包括思想文化、道德文化、科学文化、艺术文化、体育文化的建设。⑦

有的学者从精神文化层面、物质文化层面、制度文化层面三个方面全面阐述了新农村文化建设努力的方向。马仙玉认为,乡村文化建设要从精神文化层面、物质文化层面、制度文化层面来具体地抓、具体地落实。⑧

有的学者认为乡村文化建设应以加强乡风文明为重点。徐平认为,乡风文明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联结点,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文化保障,是下一步乡村文化建设的重点内容。

有的学者认为乡村教育是乡村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于影丽和毛菊认为,乡村文化的建设和发展离不开乡村教育。面对社会转型与发展以及新农村建设的任务,乡村教育成了乡村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

(三)关于乡村文化建设存在问题的研究

有的学者主要从农村特有的文化特质入手开展研究。江泳辉认为,现在农村地区仍存在着一些与先进文化建设不相适应的问题,主要有四个:(1)观念转变缓慢,小农意识浓厚;(2)宗族势力扩张,法制观念淡薄;(3)封建迷信盛行,科学精神欠缺;(4)陈规陋习复活,现代文明难觅。

有的学者主要从政府村组织方面开展研究。朱学军认为,我国的乡村文化建设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也存在许多问题:(1)地方政府观念落后,对农村文化建设重视不够,政府文化建设严重缺位;(2)村级组织把经济上的脱贫致富当作头等大事而忽视了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农村基层组织功能弱化;(3)乡村文化建设的滞后性和多元文化的负面影响导致农民价值观产生混乱,重物质而轻精神。

有的学者侧重于从农村教育和农民素质方面展开研究。郑太亮提出了乡村文化建设存在的三个主要问题:(1)对乡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到位;(2)文化设施短缺,兼专职人员匮乏;(3)信仰体系的紊乱和价值观的失落。

有的学者主要从制约乡村文化发展的体制方面展开研究。李云和张顺畅认为,乡村文化建设中存在着许多体制性方面的问题:(1)文化体制改革的“城乡分治”;(2)乡村文化管理体制不顺;(3)乡村文化建设投融资机制不活;(4)城乡文化互动机制不灵。这些问题是制约乡村文化建设发展的根本所在。

(四)关于乡村文化建设路径及对策的研究

对于乡村文化建设的研究,学术界从多学科多角度地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意见或建议。

1、有学者从乡村文化建设要坚持的指导思想方面开展研究。江泳辉认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必须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特别是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统领乡村文化建设。⑨具体方向上,潘家德认为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把村民的需求作为出发点和最终归宿。⑩

2、有的学者主要从文化与教育的资金投入方面开展研究。李向东认为,资金和科技的投入是实现由传统农村向现代农村转变、培养新一代具有较高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科技素养和专业职业技能的新型农民的基础。豘田叶认为,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保障就是不断加大经费投入。通过建立健全乡村文化建设的物质投入保障机制,增加和保障乡村文化建设的物质投入,健全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促进乡村文化的发展。

3、有的学者主要从文化人才的培养和引进方面开展研究。有学者专门从乡村精英的角度进行研究,何兰萍等人提出要进行精英模式的调整、新生人力资源的培养和城市的文化反哺对策。王晓东认为,大学生村官能够成为社会主义乡村文化建设的主力军,确保农村文化建设长效化。有学者专门从学校教育方面进行研究,田叶认为,当务之急就是高校应开设新农村建设管理相关专业,引导高校毕业生到基层从事文化工作。

4、有的学者主要从农村文化体制的改革和创新方面展开研究。吴淼认为,要实现农村文化的发展与繁荣,需改变当下农村文化的行政供给模式,培养农村的文化自主供给机制。豙孙美璆介绍了通过文化产业发展来促进本地的乡村文化建设的内生机制。

5、有的学者主要从加强农村法制文化建设方面展开研究。吴访非等人在《关于培养农民法律意识的思考》中提出,开展普法教育、培养农民法律意识,确保广大农民群众依法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是新时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点工作之一。

(五)关于乡村文化建设重要性的研究

2005年颁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后,学术界充分肯定乡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并对其开展了系统持久研究,提出了许多具有重要价值的观点:

程璇和董河清认为,农村文化工作是农村工作中一项关乎全局的基础性的重要工作。农村文化工作的重要性具体体现在四个方面:(1)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是在农村形成良好社会风气的需要;(2)是提高农民素质的需要;(3)是滿足农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需要;(4)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豛

司芳琴认为,文化建设对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文化建设是新农村建设之魂,经济是关键,但文化是根本;(2)文化建设为新农村建设提供软实力;(3)文化建设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豜

此外,马汝华认为,新农村文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新农村文化建设是保持农村社会稳定、和谐,也是和谐农村和和谐社会的构建的关键;当今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愈突出,要充分深刻地认识文化建设的战略意义,它关系到新农村和整个国家未来的兴衰存亡的大业。

总之,学术界乡村文化建设理论工作做出了巨大贡献,取得了丰硕的成绩,但也存在着不足之处。如,学术界对乡村中特殊人群的教育的研究还存在不足。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叶敬忠教授指出,新农村文化建设应关注农村留守人口。这也需要学者们进一步搜集资料开展研究,从而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提供了坚实基础。

(作者单位:山东轻工业学院)

注释:

①陈志强.繁荣农村文化的根本出路在于改革[J].学习导报,1994年第4期.

②祝黄河,姚焕.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理论与实践[M].云南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13页.

③徐平.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文化建设[J].科学社会主义,2006年第1期.

豐豘李向东.精英离村对乡村文化建设的影响[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第3期.

⑤刘翠.论社会主义新农村视域下的乡村文化建设[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6期.

⑥陈维荣,杨樱.我国加强农村文化建设需要重点把握的几个方面[J].甘肃高师学报,2008年第3期.

⑦马汝华.乡村文化之我见[J].戏剧之家,2009年第9期.

⑧马仙玉.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文化建设探析[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2007年第10期.

⑨江泳辉.关于农村文化建设的理性思考[J].湖南行政学院学报(双月刊),2005年第4期.

⑩潘家德.论社会主义新农村视域下的乡村文化建设[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6期.

豙吴淼.论农村文化建设的模式选择[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6期.

豛程璇,董河清.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突出文化建设[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7年第11期.

上一篇:美国留学申请 艺术生申请四大要点下一篇:教学实践语文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