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化垃圾

2024-05-15

绿化垃圾(精选4篇)

绿化垃圾 篇1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然而, 让落花和枯枝败叶快速变为肥料并实现循环利用并非易事。近日, 新疆科研人员研制出一种能够将绿化垃圾“变废为宝”的技术, 可让落花和枯枝败叶快速变为肥料。

“绿化垃圾无公害循环利用”项目由乌鲁木齐市红山公园与新疆农科院微生物应用研究所联合研发。该技术已经在乌鲁木齐市红山公园、市水上乐园、昌吉市人民公园等园林单位推广应用, 累计处理绿化垃圾8000立方米。该技术有望在全疆推广, 从而解决绿化垃圾的处理难题。

城市绿化管理中产生的有机类废弃物就是绿化垃圾, 包括公园、林带产生的残枝落叶及风雪天气造成的树木断枝。随着城市绿化需求的提高和绿化面积的增加, 产生的绿化垃圾也在逐年增加。据统计, 仅乌鲁木齐红山公园一家, 每年的绿化垃圾就达到40吨。传统的处理绿化垃圾的方法主要采用焚烧和填埋。而绿化垃圾即使经过粉碎, 在自然条件下腐化过程也长达两三年, 处理周期长且污染环境, 难以实现无公害循环利用。

针对此种情况, 科研人员筛选出8种能够高效分解木质纤维素的微生物菌株, 大力研发绿化垃圾粉碎物堆制腐化的微生物发酵技术, 使腐化周期缩短到3个月至6个月。同时, 科研人员研发出生物有机基质及有机肥料产品的标准化制备工艺, 将绿色垃圾制成有机肥料, 实现了无公害循环。

“这种由绿色垃圾转化成的‘绿色’肥料能起到疏松土壤、保水等良好效果, 而且由于是使用高效分解菌种对落叶等进行腐化, 还控制了原本利用鸡粪、羊粪等混合腐化造成的恶臭排放。”红山公园该项目负责人说。

据测算, 利用绿色垃圾制备的生物有机基质产值为每立方米100元, 这使得残枝败叶产生了可观的经济价值。

绿化垃圾 篇2

关于校园垃圾处理、卫生健康、校园绿化美化

情况报告

我们学校树立了“观念超前,追求领先,提高品位,可持续发展”的办学理念,高标准、高起点、高品位、规范化建设校园,努力建设集教学、科研、人文为一体,富有时代精神的品牌学校。开始创建绿色学校以来,我校一直十分重视校园环境建设,重视以环境陶冶人,抓环境教育人。现在,进入校园之中,布局合理、形状各异、相映成趣,整个校园宛若美丽的儿童乐园和漂亮的花园。校园内无噪音、无烟尘、无污染,达到了高标准的绿化、美化、净化、无土化的要求。我校加大环境的投入力度和管理强度,在学校发展和环境效益两方面共同前进,学校进入了可持续发展的良好轨道中。

一、垃圾处理制度

为加强校容建设,抓好校园的净化、绿化和美化工作,用爱环境、惜资源的高尚情操净化师生的心灵,持久开展环保教育,不断增强师生的环保意识,我们制定了垃圾处理制度,使全体师生有法可依。为保证垃圾处理制度的切实落实,我们首先在学校国旗下的讲话和学校广播中向全校师生进行了传达,要求各班专门抽取一定的时间学习,将垃圾处理情况纳入学校日常管理工作之中,做到人人知晓,人人行动。垃圾处理制度如下:

1、加强环保教育。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培养学生正确对待生态环境的态度,让学生参与保护环境、改善环境的活动,努力创建绿色文明,通过学生良好的行为促进校园环境的改善与学生素质的提高。

2、学校内要求做到“一日一清理”,配备专职垃圾处理协调员,全面负责垃圾处理事宜。

3、由值日老师和各班卫生委员组成卫生监督和检查组,由学生各卫生小组负责各班课室清洁及保洁工作。

4、垃圾处理:

(1)垃圾减量化:禁止学生吃零食。

(2)垃圾袋装化:垃圾桶定点放置,定时清理。

(3)垃圾资源化:分出纸材料垃圾,塑料材料垃圾,金属材料垃圾,进行分类包装,回收利用,变废为宝。

5、定期开展“身边无垃圾”活动,及时清除卫生死角,做到身边三无:无纸屑、无果皮、无包装物。

6、持之以恒做好废电池回收工作,减少污染。

7、师生消费观念科学合理,学校教育学生注意食品卫生安全,到校园附近小买部买食品时要注意食品包装、用具、用品均要有明确的环保要求,学校实行严格的门岗制度,严禁师生将严重污染环境、不易降解和能耗高的商品带入学校。

二、校园绿化、美化

学校领导班子就按照创办绿色学校的要求,认真做好学校的校园环境整治,对校园的美化绿化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使学校达到绿、静、美的总体要求。徜徉于校园之中,花坛、草坪错落有致、和谐统一,一年四季绿树成荫、花香四溢,令人心旷神怡,匠心独具的人文景观与色彩缤纷的自然景色浑然一体,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美丽、安定、舒适的生活环境。

三、绿化工程及绿化百分比

我们注重强化绿色人文理念,从建立生态型、学习型校园的高度,关注绿化工作和校园文化,加强校园环境的建设和美化。在生态环境建设和绿色教育硬件建设方面,学校确定了“三优先”原则:经费优先投入,活动优先安排,设备优先保证。可绿地面积绿化率达100%.四、环境美化和环境文化,创建绿色学校的效果

1、加强各学科教材中环保内容的教育研究,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使学生切实掌握各教材所规定的内容。

根据创绿工作的要求,各学科均能渗透环境教育,并能定期开展环境教育专题研究,举办全校性的环保知识竞赛,把教师参与环境教育活动与其职称晋升、评先评优挂钩。

2、组织开展主题班会等多种形式的环境教育活动。

3、鼓励学生在校内成立环保社团,组织环保科技活动小组,利用活动课教育时间,开展日常活动;结合学校和师生的实际情况,开展各种形式和内容的课外活动,使学生受到丰富多彩的环境教育。

4、师生有良好的环境意识,积极、主动参与力所能及的社会环境教育宣传活动,为环境保护做好事、做实事,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

5、校园规划布局合理,绿化覆盖率、节水、节电、垃圾减量、废物回收利用等完成指标情况良好。

校园规划布局合理,能绿化处尽可能绿化;在全校师生中进行全方位的节水、节电宣传;教育学生废纸再利用,减少垃圾产生;实行垃圾分类回收,各种活动效果极为明显。

绿化垃圾 篇3

1 文献综述

园林绿化废弃物在各国的称谓不尽相同, 如“Yard Waste、Yard Trimming、Garden Waste、Pruning Waste、Green waste、园林垃圾或绿色垃圾”等[4,5,6]。其概念的表述呈现出趋同, 是指在城市绿化中产生的一系列有机材料, 主要包括枯枝、花瓣、落叶、草屑等[7]。石帅根据园林绿化废弃物的分布与存在方式将其分为三部分: 城区园林绿化修剪废弃物与枯枝落叶、林区抚育与相应采伐任务产生的废弃物、林业相关产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木质废弃物[8]。

近年来, 国内学者在借鉴国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 在园林绿化废弃物利用的技术工艺方面做了大量研究。早在2001 年王景和就以枯枝落叶这一丰富的生物资源进行了栽培平菇等食用菌试验, 为枯枝落叶的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9]; 2005 年孔德政通过分析城市落叶流向, 提出了落叶的经济经营理念[10];同年, 张庆费探讨了适当的人工干预在促进绿地自我维持机制中的作用[11]; 2008 年李兴艳对可由林木废弃物制成的木塑复合材料 ( Wood Plastic Composites, WPC) 的环保性优点与典型生产工艺进行了介绍[3];文科军在2009 年从多元化利用角度阐述了绿化垃圾的生物质利用潜力[12]; 张婷婷通过2011 年在香山公园进行的堆肥试验, 研究了园林绿化废弃物堆肥体系中外源添加物对产品品质的影响[13]。除了技术层面之外, 2010 年米锋运用PEST模型、AHP层次分析、鱼骨图等方法确定了园林绿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产业发展主导因素[14]; 同年, 吴卫红根据产业生命周期理论, 提出了该产业“导入期—成长期—成熟期”的三阶段发展模式[15], 针对其产业链的不同环节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建议[16]; 石帅在2012 年针对以园林绿化废弃物为原料的生物质燃料产品市场的推广进行了探究[8]。综上所述, 目前学者们对园林绿化废弃物利用的研究主要围绕在利用方式、工艺技术、产业化发展等层面, 而基于减轻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压力视角的相关研究较为匮乏。此外, 已有文献对园林绿化废弃物利用的重要意义多停留在理论层面, 少有实证分析。基于此, 为了进一步优化当前园林绿化废弃物的处理方式, 引起相关部门与社会公众的重视, 本文从资源、经济、环境三个维度构建系统性的实证研究框架, 对园林绿化废弃物利用在缓解北京城市生活垃圾处理中的资源消耗、成本投资、环境污染三方面压力的贡献度进行定量分析, 为今后对相关问题的研究提供理论借鉴, 同时为减轻政府在环境治理方面的投资压力提供决策参考。

2方法介绍与数据来源

2.1方法介绍

资源再利用是一个涉及资源、经济与环境[6]多维度的综合性系统工程。因此, 基于减轻北京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压力的视角, 从节约稀缺资源、降低处理成本和减少环境污染三个层面共选取七个指标做加权综合处理, 以表征园林绿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贡献度。具体地, 节约稀缺资源由土地和能源两个指标构成; 降低垃圾处理成本这一指标则用于表征经济方面的贡献; 减少环境污染包括酸化、全球变暖、光化学污染和富营养化四个指标。为了减少主观因素的影响, 选择不同角度的不同统计方法进行综合统计来确定最终权重, 在此以方差倒数、复相关系数和变异系数三者的综合权确定最终权重, 公式为:

式中, wi代表土地、能源、处理成本等七个指标各自相应的综合权 ( i = 1, 2, …, 7) ; wi ( k) 代表用某种统计方法直接所得的权重 ( k = 1, 2, 3) , 即某一指标的方差倒数权、复相关系数权和变异系数权。据此, 构建出园林绿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贡献度指数计算公式:

式中, CD为园林绿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贡献度指数; △Ni为园林绿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在节约土地资源、能源资源, 降低处理成本, 减少酸化、全球变暖、光化学污染和富营养化方面对减轻城市生活处理压力的贡献量 ( i = 1, 2, …, 7) 。

对节约稀缺资源的贡献度: 填埋是城市生活垃圾最常用的处理方法, 而土地对北京而言是极度稀缺的资源, 因此研究园林绿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对减少土地资源占用的贡献十分必要。同理, 研究相较于传统处理方式, 资源化利用在处理过程中对减少能源消耗的贡献也是必要的。鉴于此, 充分利用园林绿化废弃物对节约稀缺资源的贡献度包括节约填埋占用土地资源和废弃物处理所消耗的能源两方面。具体地, 利用朱思诚的垃圾填埋体积计算方式估算节约填埋所占用的土地资源, 作为△N1; 借助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对比资源化利用与传统处理的能源耗竭情况, 依据GB / T2589 - 2008 年《综合能耗计算通则》, 将包括电力和热能在内的能源回收与消耗统一转化为耗煤量, 计算两种方式的耗煤量差值, 以表征资源化利用在节约能源资源方面的贡献, 作为△N2。

对降低处理成本的贡献度: 此处的垃圾处理成本是指为维护和保持环境质量付出的费用, 即未消纳的园林绿化废弃物产生的处理成本, 包括收集和运输过程中耗费的人力和机械成本等。美国的实践证明, 园林绿化废弃物堆肥处理能节省40—55 美元/t[17]。若是将北京市园林绿化废弃物充分利用, 能最大程度地缓解环卫投资压力, 在此以充分利用园林绿化废弃物时减少的环卫投资表征在降低垃圾处理成本方面的贡献, 即为△N3。

对减少环境污染的贡献度: 艾伦的研究发现, 即使是卫生填埋技术也会由于衬垫层的破损造成渗滤液污染地下水[18]。此外, 在大量垃圾露天堆放的场区, 仅有机挥发性气体就多达上百种, 其中含有许多致癌致畸物。全世界每年排放的甲烷中大约有4%—6% 来自垃圾填埋场[19]。可见, 园林绿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对减少垃圾填埋或焚烧量, 降低环境污染具有重要贡献。采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 以1t垃圾为研究功能单位, 分析从垃圾进入企业生产车间或垃圾处理站后的一系列过程 ( 不包括此前的运输阶段) 中所排放的污染物对环境的影响。在此基础上, 计算资源化利用与传统处理在酸化、全球变暖、光化学污染和富营养化方面的环境影响潜值差值△N4、△N5、△N6和△N7, 用以表征园林绿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在减少环境污染方面的贡献。

2. 2 数据来源

本研究对象园林绿化废弃物的范围界定与石帅相同[8], 鉴于现有园林绿化废弃物资源量测算并无统一的标准, 但其资源量与城市绿化覆盖率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 故以2010 年已有测算结果为参考[8], 利用2005—2014 年《北京市统计年鉴》中城市绿化覆盖率推算2004—2013 年北京市园林绿化废弃物的可利用资源量; 对土地资源使用价值和垃圾处理成本贡献度估算中涉及到的消纳比[20]、垃圾填埋率[21]、填埋容重[22]、土地成本市场估价[17]、垃圾处理基准费用[23]的数据来源于相关文献。

由于园林绿化废弃物在实际操作中一般没有单独分离, 且园林绿化废弃物与其他生活垃圾在填埋、焚烧或堆肥的过程中所排放的污染物类型基本相同, 因此参考纪丹凤[24]实验获取到的城市生活垃圾相关数据近似为园林绿化废弃物填埋、焚烧和堆肥的相关数据, 另选取生物质燃料中最常见的成型燃料作为对园林绿化废弃物进行生物质燃料利用的代表 ( 相关数据来源于昆明电研新能源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3 结果分析

借助生命周期评价方法的清单分析, 梳理出园林绿化废弃物填埋、焚烧、堆肥和成型燃料制取四种处理方式以煤炭、SO2、CO2、CH4和NO2-作为特征化因子的能源耗竭潜值与环境影响潜值, 将堆肥和成型燃料两种方式的平均值作为资源化利用方式的潜值。同理, 传统处理方式的潜值作为填埋和焚烧方式的平均值, 然后以两者之差表征资源化利用在能源耗竭和环境污染方面的贡献, 见表1 和表2。

由表1 可知, 填埋、焚烧和成型燃料三种处理方式的能源耗竭为负, 说明三种方式可回收的能源比消耗的能源多 ( 成型燃料回收能源最多) ; 堆肥处理由于需要满足其工艺流程中环境温度较高的要求, 导致消耗的能源比回收的多, 能源耗竭潜值为正。传统处理方式与资源化利用方式的差值为-0. 625, 即表示每1t园林绿化废弃物的资源量若进行资源化利用, 可比传统处理方式多回收相当于0.625kg煤炭的能源。

在环境污染方面, 从表2 了解到成型燃料的环境影响潜值为0, 这是因为成型燃料生产只涉及粉碎、烘干、压缩的物理过程, 除粉尘外无其他排放物, 且在调研过程中获悉企业可在粉碎阶段添置除尘口袋收集粉尘, 并在压缩阶段加入到产品中, 以此做到系统外零排放、零污染。通过对比资源化利用与传统处理两种不同方式, 得知每1t园林绿化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在酸化方面可减排0. 147kg SO2e、气候变暖方面可减排120kg的CO2e、光化学污染方面可减排0.0943kg的CH4e、富营养化方面减排0. 0964kg的NO3-e, 在减少环境污染方面与传统处理方式相比具有明显的优越性。基于此, 园林绿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在节约稀缺资源、降低经济成本和减少环境污染三方面的贡献量与各指标具体的综合权见表3。

由表3 可知, 2004—2013 年北京市园林绿化废弃物的充分利用可节约土地填埋空间4857. 10 万m3; 若城市绿化覆盖率每年增加0. 6% , 预计2011—2020 年将节约土地填埋空间5354. 55 万m3, 能有效放缓“垃圾围城”的步伐, 各指标对减轻城市生活处理压力的贡献量与园林绿化废弃物资源量呈正相关。随着市民对城市绿化要求的提高, 各指标的贡献量会持续增加。通过综合加权后得出2004—2013 年北京市园林绿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贡献度指数, 以及资源、经济和环境三方面在贡献度指数中的比重见图1。

图1 显示, 贡献度指数在2004—2013 年呈稳步递增, 从454. 16 增长到507. 16, 说明园林绿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对减轻北京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压力的贡献能力愈来愈强; 其中, 2008—2009 年的变化最大, 增长了10 个单位, 这与2008 年北京市承办奥运会时采取的一系列改善市容容貌的举措有关, 说明市政方针导向对提高贡献度有极大的作用; 在贡献度指数的构成比重方面无明显的年际变化; 资源方面的贡献占比约为27. 44% ; 经济方面的贡献占比最小, 仅为0. 17% ; 环境方面的贡献占比最高, 达到72. 39% , 超过2 /3。相比较而言, 资源化利用的意义更多地体现在节约稀缺资源和改善环境方面。

4 结论

北京地区园林绿化废弃物资源量丰富, 可利用潜力巨大。2004—2013 年估测可利用量鲜重4341. 06万t, 且其资源量还会随着城市绿化而继续增加。对废弃物进行资源化利用除了可为相关企业带来可观的利润外[17], 对城市建设的资源、经济、环境三个维度均有重要贡献。通过定量分析得知, 北京市2004—2013 年的园林绿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对减轻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压力的贡献度指数持续增长, 意味着在减轻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压力方面的贡献能力加强, 说明政府对园林绿化废弃物这一宝贵资源已开始重视并逐渐开展一系列资源化利用的尝试。在园林绿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贡献度指数的构成中, 环境贡献最高, 资源贡献次之, 经济贡献最小。具体而言, 2004—2013 年相对于传统填埋和焚烧处理, 资源化利用在环境方面可分别减排6370. 5t SO2e、5209272t CO2e、4094. 26t CH4e、4184. 78t NO3-e, 对改善城市大气和水体污染方面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在资源方面, 土地和能源对作为首善之都的北京属于稀缺资源, 资源化利用可节约被垃圾填埋而占用的土地空间4857. 1 万m3, 且除去处理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后可回收相当于27123. 37t煤炭的能源, 对缓解“垃圾围城”和能源危机具有积极作用; 在经济方面的贡献虽然占比最小但也不容忽视, 经测算, 在此期间可为市政投资节省65. 95 亿元的垃圾处理成本。

由于当前园林绿化废弃物资源量、消纳量、分类处理等方面的统计工作尚不完善, 本文所得出的结论并不是一个非常精确的结果, 但在一定程度上能说明园林绿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贡献力。北京市因其城市职能的特殊性集聚了超过城市承载能力的人口, 必须考虑资源约束下循环利用的迫切性[25], 今后需要积极挖掘园林绿化废弃物等可利用资源的再利用潜能。值得注意的是, 再利用途径中制取成型燃料这一方式不仅能做到零污染, 还是回收能源最有效的方式, 可有效获取园林绿化废弃物中蕴含的大量生物质能源, 在今后的循环经济和生态文明建设中极具推广价值。

5 建议

绿化垃圾 篇4

康、校园绿化美化情况报告

我们学校树立了“观念超前,追求领先,提高品位,可持续发展”的办学理念,高标准、高起点、高品位、规范化建设校园,努力建设集教学、科研、人文为一体,富有时代精神的品牌学校。2008年开始创建绿色学校以来,我校一直十分重视校园环境建设,重视以环境陶冶人,抓环境教育人。现在,进入校园之中,绿树成荫、繁花似锦、草地成片,花坛、草坪、水池布局合理、形状各异、相映成趣,整个校园宛若美丽的儿童乐园和漂亮的花园。校园内无噪音、无烟尘、无污染,达到了高标准的绿化、美化、净化、无土化的要求。我校加大环境的投入力度和管理强度,在学校发展和环境效益两方面共同前进,学校进入了可持续发展的良好轨道中。

一、垃圾处理制度

为加强校容建设,抓好校园的净化、绿化和美化工作,用爱环境、惜资源的高尚情操净化师生的心灵,持久开展环保教育,不断增强师生的环保意识,我们制定了垃圾处理制度,使全体师生有法可依。为保证垃圾处理制度的切实落实,我们首先在学校国旗下的讲话和学校广播中向全校师生进行了传达,要求各班专门抽取一定的时间学习,将垃圾处理情况纳入学校日常管理工作之中,做到人人知晓,人人行动。垃圾处理制度如下:

1、加强环保教育。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培养学生正确对待生态环境的态度,让学生参与保护环境、改善环境的活动,努力创建绿色文明,通过学生良好的行为促进校园环境的改善与学生素质的提高。

2、学校内要求做到“一日一清理”,配备专职垃圾处理协调员,全面负责垃圾处理事宜。在学校的各个部位、各层楼都设立不锈钢垃圾筒,设立一个垃圾总收集点。

3、由值日老师和各班卫生委员组成卫生监督和检查组,由学生各卫生小组负责各班课室清洁及保洁工作。

4、各班成立垃圾回收点。建立废品收购制度,用废品回收所得作为班费及奖励基金。

5、垃圾处理:

(1)垃圾减量化:禁止学生吃零食。

(2)垃圾袋装化:垃圾桶定点放置,定时清理。

(3)垃圾资源化:分出纸材料垃圾,塑料材料垃圾,金属材料垃圾,进行分类包装,回收利用,变废为宝。

6、定期开展“身边无垃圾”活动,及时清除卫生死角,做到身边三无:无纸屑、无果皮、无包装物。

7、持之以恒做好废电池回收工作,减少污染。

8、师生消费观念科学合理,学校教育学生注意食品卫生安全,到校园附近小买部买食品时要注意食品包装、用具、用品均要有明确的环保要求,学校实行严格的门岗制度,严禁师生将严重污染环境、不易降解和能耗高的商品带入学校。

二、垃圾减量和资源回收

本着构建“美丽花园、书香学园、成长乐园”的和谐型学校目标,学校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出发,花大力气抓好垃圾减量和资源分类回收工作,取得显著效果。

1、关停了学校的小卖部,虽然在经济上学校一年减少收入,但从学生养成教育和美化环境的角度出发,学校增加了综合效益,垃圾(包装纸、盒、易拉罐等)减少可观,仅上两项措施就减少了将近学校一半的垃圾生产量。

2、我校是一所蓬勃发展的新校,建筑施工较多而频繁,学校与施工单位商量、协调,把垃圾产生量和建筑废料的及时处理。

3、学校不允许学生带入除水果和牛奶以外的零食,规定两样零食定时、定点、定量进行消费,确保生活垃圾减量和有序存放,便于处理。学生垃圾制造量也纳入班级日常考核之中。

4、洗手间用水是学校废水产生的主要基地,确保水资源的节约使用和废水产生量的减少。

5、成立班级垃圾回收点。将每天教学、生活产生的垃圾进行收集,在教室的角落摆放水桶当作班级回收点,请学生把可回收的废纸、牛奶盒、饮料罐等自觉放到回收点,然后按星期把回收的垃圾送到学校附近的回收站。回收得来的经费由班级自由支配。垃圾收集活动使学生真正认识到资源的再利用,既使学生养成了不随手乱扔的坏习惯,自觉参与环卫的监督工作,又提高了学生环保技能。

三、校园绿化、美化

学校领导班子就按照创办绿色学校的要求,认真做好学校的校园环境整治,对校园的美化绿化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使学校达到绿、静、美的总体要求。徜徉于校园之中,花坛、草坪、场室错落有致、和谐统一,一年四季绿树成荫、花香四溢,令人心旷神怡,匠心独具的人文景观与色彩缤纷的自然景色浑然一体,为学生提供了一个美丽、安定、舒适的生活环境。

四、绿化工程及绿化百分比

我们注重强化绿色人文理念,从建立生态型、学习型校园的高度,关注绿化工作和校园文化,加强校园环境的建设和美化。在生态环境建设和绿色教育硬件建设方面,学校确定了“三优先”原则:经费优先投入,活动优先安排,设备优先保证。可绿地面积绿化率达100%.五、环境美化和环境文化

创建绿色学校的效果

1、加强各学科教材中环保内容的教育研究,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使学生切实掌握各教材所规定的内容。

根据创绿工作的要求,各学科均能渗透环境教育,并能定期开展环境教育专题研究,举办全校性的环保知识竞赛,把教师参与环境教育活动与其职称晋升、评先评优挂钩。

2、组织开展培训、讲座、主题班会等多种形式的环境教育活动。

(1)初一段开设环境教育课,由年级组长负责,以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出版的《环境保护》为教材开展环境教育。

(2)开设“绿色学校”,学员是初

二、初三段的环境小卫士,他们学习后,回到班级再组织同学宣传讨论,较好地起到以点带面的教育作用。

(3)举行环保知识讲座活动,有和占伟老师主讲的《浅谈绿色学校》、李迎春老师主讲的《生活中的节约用水》。

(4)充分利用主题班会课这一载体,并通过主题班会观摩评比活动,强化了环保的重要意义。如125班的“水是生命之源”、126班的“让我们共同保护环境”、129班的“告别坏习惯”等主题班会观摩评比,都取得很好的效果。

3、鼓励学生在校内成立环保社团,组织环保科技活动小组,利用活动课教育时间,开展日常活动;结合学校和师生的实际情况,开展各种形式和内容的课外活动,使学生受到丰富多彩的环境教育。

(1)以团委会为龙头,设立环保小卫士、成立环保兴趣小组、卫生监督小组、气象兴趣小组等,并开展了相应的活动。

(2)组织青年志愿者每月最后一个周周末轮流参加护绿活动。

(3)响应石鼓镇团委的号召,组织青年志愿者到石鼓进行护绿活动。

(4)经常组织学生到社区、街道清除违法张贴的小广告,清理“牛皮癣”。

(5)组织环保兴趣小组进行水污染情况调查,到家具厂进行环境保

护考察,并指导学生撰写调查报告:如《2011年石鼓镇水样调查报告》、《关于石鼓家具厂对环境污染的调查报告》。

(6)开展全校性的环境征文比赛和环保知识竞赛。

(7)组织学生在重大节日时开展环保知识宣传教育活动。

(8)组织学生开展“植树节”植树护绿活动。

4、师生有良好的环境意识,积极、主动参与力所能及的社会环境教育宣传活动,为环境保护做好事、做实事,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

(1)各班每学期出好1-2期有关环境教育的黑板报,并进行评比。

(2)设立环保宣传窗,张贴环保宣传画。

(3)学生会、团委会组织全校师生开展垃圾分类、回收活动。

(4)每学期每班刊出一期“环保周刊”,至今已出刊30多期。

(5)开展“告别塑料袋、一次性筷子、一次性塑料杯”活动。

(6)利用校园广播定期播放环保知识和“环保周刊”内容。

(7)每学期开展班际拟撰并设计制作绿化带标语警示牌比赛。

5、校园规划布局合理,绿化覆盖率、节水、节电、垃圾减量、废物回收利用等完成指标情况良好。

校园规划布局合理,能绿化处尽可能绿化;在全校师生中进行全方位的节水、节电宣传;教育学生废纸再利用,减少垃圾产生;实行垃圾分类回收,各种活动效果极为明显。

6、学校自身产生的污染(如:生活污水、锅炉房产生的污染等)能得到有效的控制、环境基础设施良好;校园净化、课堂整洁、厕所干

净,厨房、餐厅符合卫生标准。

学校食堂实行配餐制,由学校食堂工作人员统一清洗就餐用具,减少生活污水产生;锅炉房严格按照丽江县卫生局的要求设置,把污染降到最低程度。学校制订《班主任评估方案》、《关于开展创建文明示范教室的活动》、《玉龙四中文明寝室建设考核细则》、《玉龙四中文明寝室标准》、《关于开展讲卫生的要求》、《玉龙四中学生就餐条例》等一系列制度,使校园净化、课堂整洁、厕所干净,厨房、餐厅符合卫生标准。

玉龙县第四中学

上一篇:会诊质量下一篇:注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