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诊质量

2024-05-15

会诊质量(精选9篇)

会诊质量 篇1

1 问题提出

院内会诊不仅是医院的一项基本医疗制度和常规的诊疗活动,也是卫生行政主管部门要求严格落实的核心制度[1]。院内会诊能够发挥大型综合性医院的整体优势,充分体现医院的医疗水平和管理水平。但目前院内会诊普遍存在会诊不及时、会诊质量不高等问题[2]。

解放军总医院将“会诊及时率”作为“标准深化年”主题建院活动的重要导向性指标之一,列入重点监控指标,纳入目标考评管理。本文通过对会诊现状的分析及科室调查,查找会诊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通过初步应用,取得较好的效果。

2 现状分析

作为一所年住院收治超过12万人次的大型综合性医院,每天有超过300个会诊申请,按照相关规定要求,普通会诊须由主治医师以上职称人员在48小时内完成,紧急会诊10分钟内到场。

以医院会诊系统记录的申请单为数据源,采集了2011年1月至2012年5月普通会诊的按时完成率,见图1。由图1可见,会诊按时完成率逐月稳步提高,已由67%提升到86%,特别是2012年将会诊按时完成率作为医院核心监控指标后,有了明显提升。

表1、表2分别列出了2011年完成会诊量和申请会诊量前10位的科室。由此可以发现,(1)会诊科室集中,完成会诊的前10个科室占完成总量的59.81%,申请会诊的前10个科室占申请总量的63.8%;(2)有6个科室同时出现在申请和完成的列表中,说明这些科室既为其它科室提供会诊服务,同时也需要兄弟科室的会诊支持;(3)按时完成率较低,按时完成他科申请的会诊及时率在80%以上的科室为耳鼻咽喉科、心血管内科、血液病科。

心内科完成全院会诊量的16.46%,平均每天完成近50例,会诊任务繁重。同时,该科申请量排名第4。经进一步分析发现,该科申请的主要科室为内分泌科、呼吸科、神经内科、消化科、肾病科,服务的主要科室为骨科、呼吸科、神经内科、普通外科、泌尿外科。

3 措施与讨论

由于会诊量大,会诊科室比较集中,普遍存在会诊不及时的问题,距98%的目标要求还有很大差距。通过数据分析、科室调查,提出了针对性改进措施。

3.1 集中会诊

由于病区散布在不同楼宇、不同楼层,会诊医生经常需要往返奔波,花费在路上的时间远大于会诊时间。

对申请会诊较集中的科室,可在适当位置设置会诊区和医生工作站,安排接受会诊科室的医生坐诊,行动方便的患者可由本科室申请会诊的医生陪同前往会诊。会诊区可安排该区域所需会诊的不同专科医生共同出诊,免去了申请多学科会诊时互相等待的时间。这样既节省了会诊医生的时间,又大大提高了会诊效率,使患者能够得到及时会诊,特别适合外科术前常规会诊和多学科联合会诊。

3.2 会诊质量互评

会诊除了时间响应方面的要求外,更应该对申请医生、会诊医生的资质有所约束。实际过程中,经常出现来会诊的医生不符合资质,或能力不够,不能解决问题,只好再请更高级的医生,浪费了时间。而作为申请方,也经常发生会诊标准把握不严,责任心不强,不需会诊时盲目申请会诊,或会诊医生来后没有符合资质的医生在场介绍病情,浪费会诊医生的时间等情况。对此,首先对申请、会诊的医生资质进行限定。其次,通过会诊后双方对申请和会诊的必要性、会诊质量进行背靠背互评。对频繁出现会诊质量差的科室和医生进行提醒,并逐步将会诊质量指标纳入监测和考评范围。

3.3 加强网络化管理

从表1和表2可见,存在大量未完成的会诊,占全院申请总量的8.6%。实际调查发现,导致这种情况的原因有3种。一是申请医生录入过程有误,不知道如何取消,形成了部分垃圾数据;二是会诊后会诊方没有会诊记录,且申请方没有进行确认,这部分占多数;三是确实没有实施会诊。

除了通过上述会诊质量互评,对申请方、会诊方进行约束外,更重要的是通过网络手段[3],跟踪未完成的会诊,48小时后每4小时对会诊方进行提示。对网络上未完成的会诊,不发放会诊费。

对紧急会诊,由于时间紧迫,来不及填写申请单,需要会诊申请系统支持补录紧急会诊申请及完成的相关信息。

对会诊的有效管理,能够体现综合医院的特色,对患者治疗和安全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4]。除了引导科室间互相支持、配合外,更需要有制度的约束。以会诊系统作为基础平台,通过信息化手段,对会诊情况进行跟踪与分析,为会诊质量管理提供决策支持。

摘要:目的:分析院内会诊管理现状,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应对策略,完善会诊管理制度,提高会诊质量。方法:提取医院会诊系统中的会诊记录,分析会诊按时完成率,对会诊申请及完成集中的科室进行重点分析与调查。结果:2011年1月-2012年5月会诊按时完成率逐月稳步提升,2012年5月已达到86%,但距98%的目标尚有较大距离;完成会诊的前10位科室完成量占全院的59.81%,申请会诊的前10位科室申请量占全院的63.8%,并且有6个科室重叠,说明申请与完成会诊的科室较为集中;会诊系统中有8.6%未完成的会诊。结论:应采取集中会诊、会诊质量互评、加大网络监控力度等措施,进一步提高会诊按时完成率。

关键词:院内会诊,会诊质量

参考文献

[1]田柯,耿仁文,林凯程.院内会诊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现代医院,2011,11(2):110-111.

[2]李大江,钟彦,文强,等.院内科间会诊管理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医院管理,2010,30(10):42-43.

[3]张建东,王标,吴渊文,等.加强医院会诊管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0,17(10):967-968.

[4]郑霞萍,李瑞波.加强临床会诊管理提高医疗诊治水平[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4,20(8):489-491.

会诊质量 篇2

会 诊 制 度

1、会诊是指患者在医院治疗期间申请并接受其他科室或者其他医疗机构的协助诊疗,包括急诊会诊、科内会诊、科间会诊、全院会诊、院外会诊等。

2、凡遇下列情况应申请会诊:疑难危重病人需要有关科室协助诊治;危急病人需要他科协助及时抢救;重大手术前因病情复杂,涉及其他专科需要提供咨询或协助;医疗纠纷需要分析判断;错收病人或有合并症需要转科、转院治疗。

3、会诊申请单由经治医生填写,上级医师签字后由本科室工作人员送会诊科室;急会诊应在会诊申请单注明“急”字,特别紧急或抢救性会诊可通过电话邀请,事后补填会诊申请单;休息时间会诊申请单可不经上级医师签字。

4、申请会诊时,必需具备必要的资料,如病历、请会诊记录、相应化验、放射及其它特殊检查结果,以供会诊时参考分析;会诊医生会诊时经治医生应陪同。

5、对会诊的目的和要求,会诊医生应给予比较明确的答复,并书写会诊记录,如一时难以确定,应提出恰当建议和处理意见,切忌华而不实的辞令和不着边际的建议;会诊医生对不能解决的疑难问题应及时请本科上级医师前去会诊。

6、全院大会诊,由科主任提出,医务科协助安排,必要时请有关院领导参加;会诊时由申请科室的科主任主持,主管医生做好会诊记录。

7、院外会诊由科主任提出,经医务科同意并联系;会诊时由申请科室负责接待,经治医生及上级医师应陪同。

8、我院医生外出会诊一律由医务科统一安排并备案,根据会诊要求安排相应科室承担(卫生部42号令《医师外出会诊管理暂行规定》)。

9、对无故延误或拒绝会诊的医务人员,将根据情节追究责任,并根据医院奖惩制度进行处罚。

会诊宠物生意创业经 篇3

社交类项 目

盈利模式参考母婴类

宠物的社交应用,不仅只是聊天,因为市面上绝大部分的社交应用都只是停留在相互聊天的层面。宠物社交的一个实用功能,是宠物主人之间的聊天是可以解决基于寄养、领养、包括配种之类的问题。比如寄养,很多人是放在宠物商店或者朋友家里,放宠物商店不是很放心,有时朋友不一定有空,很麻烦;宠物配种也很麻烦,尤其需要在同城,遇到一个品种合适,年龄相仿,主人还谈得来的,就很难找。所以,市场需求是有的。

当然,也有人说互联网上的宠物社区很多,也能解决社交或其他寄养、配种等实际问题。但是,网页端的弊病是发信息后,反馈时间很长。论坛用户发信息,不会被主动推送,需自己经常去看有没有人回帖,更别说论坛的用户日渐减少,即使微博用户活跃,要在上面发一条类似配种或寄养的信息,前提也要同城的用户看到。现有的渠道无法解决实际问题。

相对通用型A PP,宠物社交应用很小众,线上推广性价比比较高。线下的宠物店和宠物医院覆盖的人群和面积有限,在微博、豆瓣等上做推广相对容易。比如,一些养宠物的人,会集中关注一些宠物大号,在豆瓣也经常出现在小组里,可以做到精准推广。

至于盈利模式,我认为宠物市场和母婴市场比较相似,都需要持续购买消费品。比如,它可以和宠物医院、宠物商店合作,甚至开发出类似宠物电商的功能,使用户在应用上就能获得一站式的服务。(点评嘉宾:遛遛创始人张帆)

运营模式参考“蘑菇街”

国外的模式在中国就需考虑本土化问题。如果以图片形式建立社交,个人感觉在国内还是有机会,不过也需注意一些问题。可以参考蘑菇街、美丽说的模式来做。用户在上面以图片形式分享自己的购买经历、心得,最终的购买渠道指向了淘宝。毕竟,单纯图片的商业模式是有限的。

另外,我觉得这种应用在移动端的成功率相比PC端更高,PC端和图片离得比较远,手机上拍了图可以马上分享出去,P C端比较难。(点评嘉宾:易观国际分析师陈寿送)

设备类项 目

GPS定位接地气,市场更好

据我所知,国外在几年前就出现了针对宠物的可穿戴设备,像高通就推出过宠物用跟踪项圈,主要是GPS定位功能。国内我还没听说过哪家公司在做针对宠物的可穿戴设备,毕竟国内外的大环境不一样,国外的宠物更像家人,国内的可穿戴设备才刚起步,大众的产品都还是初步萌芽,更别谈宠物了。

其实,宠物和人的可穿戴设备技术上应该差不多,血压采集、心率监测、运动轨迹等,关键是市场需求还没达到。比如可穿戴设备的价格一般不便宜,有多少人愿意为之买单很难说。我觉得,做宠物的GPS跟踪产品,防止其走失的产品,在国内或更为实际,落点更接地气。(点评嘉宾:咕咚网CEO申波)

市场不成熟

首先,现在针对人体的可穿戴设备都还是起步的阶段,大背景如此,对宠物的更靠后了;其次,大部分养宠物的人并不具备科学喂养的经验,对宠物的健康重视程度,没有被启蒙;最后,即便是可为宠物使用的GPS定位,在国内也有市场空间小的问题,因为国内特别是大城市,宠物多生活在房内,出门被牵着,自然走丢的情况不算多。因此,宠物的定位系统需求也不是很强,即便有人有此需求,但要找到这个目标人群所花费的营销成本,可能会超过通过售卖产品赚取的利润。(点评嘉宾:乖乖宠营销总监刘欣)

寄养类项 目

需求大,但做不大

从生意的角度来说,这种模式在国内完全可行。宠物寄养的需求大,相对来说它还是个小众市场,可以赚钱,但不会是门大生意。

现在养宠物的人群越来越多,以我们自己的网站来看,每到过年过节,可看到很多用户发帖“求宠物寄养”,即“卖方”的需求是很强。而每当有这样的帖子出来,同样也能看到很多愿意为之寄养宠物的用户,即“买方”。当然,除了宠物的“口粮”,宠物主人都会额外支付给寄养人一些费用。

按照这种逻辑,市面上应该出现不少此种平台,但为什么不见踪影?我觉得关键的因素是市场不够规范,没有细化的规则,导致大家不敢轻举妄动。

比如,2013年春节时,我们网站上的用户,就发生了一起宠物主人与寄养人的纠纷。宠物主人是一位在广东工作的武汉女孩,她养了2条大约5岁的蜥蜴,通过在站内发帖,她在广东本地找到了一位寄养人。不过,当假期结束返回广东后,她发现放在寄养人家的2条蜥蜴已经死亡。这件事在我们站内一时引发了众多关注,最后以寄养人赔偿了2000多元结束。这件事其实就折射出了寄养规范的问题:其实,宠物蜥蜴正常寿命大约是四五年,蜥蜴究竟是因为寄养不当死亡还是寿终正寝?很难说。目前并没有细则标准可以供双方参考。这种思路推而广之,每种宠物的习性、寿命、寄养方法都不同,当意外发生,如何判断是否寄养导致等,都需要不同的标准。所以,没有规则标准,这个市场做不大。(点评嘉宾:爬行天下创始人王生)

在线业务风险不小

在线寄养服务模式里还有一个风险需注意,当寄养名贵的宠物时,网站应该怎么获得宠物主人的信任。曾有人建议我去专门开通在线寄养服务,充当第三方,网站购买保险吸引用户积极寄养,出问题后宠物主人可获得赔偿。但我的问题也很实际,有的宠物价格不菲,比如一些金头龟的价格达几十万,一个小网站很难购买如此高赔付的保险,有成本压力。(点评嘉宾:乖乖宠营销总监刘欣)

时间点不合莫模仿

在线宠物寄养模式上没什么问题,但从时间点来看现在并不合适。

目前,国内的宠物市场刚兴起,属初期阶段,创业者都在努力做的一件事是找用户、抓用户,至于在线宠物寄养等细分服务,一定是在用户量足够大之后,才会被需求点支撑起来的。这就像早期的电子商务,比如1999年时电子商务的概念就很火,当时易贝易趣等都趁势兴起,不过当时整体的大环境还没有起来,时间点不对。

护理会诊制度 篇4

一、目的1、加强科间协作。

2、协助解决疑难问题,提高护理质量。

二、会诊指征

1、高危褥疮易患者。

2、深度褥疮。

3、深静脉穿刺。

4、呼吸机应用护理。

5、疑难病例护理。

6、特殊专科护理。

三、会诊种类

1、病区科间会诊:由责任护士提出,护士长同意,填写会诊单。应邀科室人员一般要在24小时内完成;急诊在接到通知后5分钟内赶到邀请科室,做好会诊记录。申请会诊科室必须提供简要病史、体检、实施的护理措施及落实情况、效果、会诊目的与要求,并将上述情况认真填写在会诊单上,责任护士、护士长签字后,派人送往会诊科室。被邀请科室按申请科的要求,派主管护师或指定护士根据会诊性质、病人情况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会诊。会诊时责任护士或护士长应陪同进行,以便随时介绍病情、护理措施落实情况,听取会诊意见,共同研究护理对策,同时表示对被邀人员的尊重。会诊人员应以对病人高度负责的精神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认真会诊,并将处理意见详细记录于会诊单上。

2、院内会诊:由护士长提出,经护理部同意,并确定会诊时间,通知有关人员参加。一般应提前1-2天将病情摘要、护理措施实施及效果、会诊目的及邀请人员报护理部。护理部确定会诊时间,并通知有关科室及人员。一般由护理部主持,邀请科室护士长报告病情、护理措施落实情况,责任护士作会诊记录,并认真执行会诊确定的护理方案。

3、会诊时应注意的问题

(1)会诊科室应严格掌握会诊指征。

(2)保证会诊质量。做好会诊前的充分准备,责任护士要详细介绍病人有关情况,参加会诊人员要仔细检查、认真讨论,充分发扬技术民主,所有参加会诊人员不论职称、年资,讨论问题时一律平等,要畅所欲言,以提出明确的会诊意见。主持人要进行小结,遇有意见分歧,一面查阅资料,继续研究,一面独立思考,综合分析会诊意见。

(3)任何科室或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或借口拒绝按正常途径邀请的各种会诊要求。

(4)紧急会诊,须在申请单上注明“急”字。在特别情况下,可电话邀请。

(5)会诊单保存于科内,保存期为1年。

行政事务部

贵州远程会诊费用有标准 篇5

贵州省发改委、卫计委、人社厅日前联合发布通知, 规定该省远程医疗会诊服务价格收费标准, 按每小时或每次计费, 并实行最高限价。远程会诊指的是临床各专业会诊, 通过远程视频系统提供医学资料, 对患者病情进行多学科、多专家的会诊诊治。远程医疗服务项目包括五项, 远程会诊、远程中医辩证论治会诊、同步远程病理会诊、非同步远程病理会诊、远程影像会诊。通知规定, 公立医疗机构远程会诊收费实行政府指导价, 分为国家级、省级、市级、县级。国家级远程会诊价格最高, 为每小时收费1550元, 省级会诊每小时收费700元, 市级会诊每小时收费595元。市级远程影像会诊价格最低, 为每次170元。其中, 远程中医辩证论治会诊收费标准与远程会诊相同, 国家级每小时收费1550元。

互联网+,实现远程会诊 篇6

2015年11月19日, 由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及中国导医控股集团援建的远程医疗设备及相关系统, 在利川市团堡镇卫生院安装调试完毕, 并投入试运行。该远程医疗终端可以将相应的心电、影像等检测数据和图片实时传输到恩施州中心医院设立的远程医疗会诊中心, 州中心医院的专家, 通过接收的数据和影像对病人的检查进行分析判读, 给予相应的报告回复和诊疗意见, 指导乡镇卫生院的医生进行相关诊疗工作的开展。对于申请进行远程会诊的病人, 也可通过平台进行音视频的沟通, 与病人进行面对面的问诊交流, 给予相应诊断。

这一项目的开展给当地老百姓的就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现在老百姓不出家门, 就可以在镇卫生院或村卫生室接受上级专家的会诊并在其指导下进行治疗和护理, 既为医生和病人节约了大量时间, 又可以让老百姓少花来回的路费﹑吃住等“冤枉钱”, 缓解广大群众看病难, 看病贵的问题。同时基层的医生, 通过上级专家的远程指导及教育培训, 也可以相应地提高自身的诊断水平和医疗技能, 从而更好地为群众服务。

63例临床药师会诊病历分析 篇7

1 资料与方法

调阅临床药学室2011年1月~12月会诊记录, 包括由临床科室提出的会诊和由医院组织的全院大会诊。并根据会诊登记表中记录的住院号到病案室查阅已出院病历, 按设计好的调查表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会诊目的

临床药师会诊目的中涉及选择、调整和停止抗菌药物为39例 (61.9%) , 其次是选择专科替代品种12例 (19.0%) 。

2.2 会诊形式

其中, 临床科室邀请药师参加的常规会诊合计54例, 占85.71%;由医务科组织的全院会诊计6例, 占9.52%;科室要求的急会诊3例, 占4.76%。

2.3 会诊科室分布

参加会诊科室, 会诊次数较多的科室有小儿科 (23.81%) 、骨外科 (19.05%) 、ICU (14.29%) 。

2.4 会诊意见采纳情况

临床药师会诊过程中提出的会诊建议, 被临床科室完全采纳的为60例 (95.24%) , 因转院部分采纳的为3例 (4.76%) , 未采纳的为0例。

2.5 患者预后

会诊后再行治疗, 患者痊愈56例 (88.89%) ;好转6例 (9.52%) ;死亡1例 (1.59%) 。

3 讨论

3.1 自本院开展临床药学工作以来, 在每位临床药师的努力工作和积极开拓下, 使得药师参与临床工作已在医院内形成习惯。

因此, 当科室有危重或多重疑难患者时临床医师会邀请药师参加会诊、拟定治疗方案。临床会诊目的大多是与医师一道商定救治方案。从会诊目的来看, 医师邀请临床药师以制定抗感染治疗方案为多, 主要原因是抗菌药物耐药率高, 患者体温迟迟控制不下, 医师面对层出不穷的抗菌药物, 在治疗上有时显得一筹莫展, 这就要求临床药师能够掌握与熟练运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等抗菌药物使用的相关知识, 建立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的保障体系[2], 才能帮助临床药师有效的参与会诊工作, 才能在医院为临床更好的开展药学服务。

3.2 从会诊形式看, 医务科组织的全院大会诊不多, 多以科室要求为主。

在常规会诊或全院会诊中, 临床药师可以通过阅读病历、询问病史、与医师沟通等多个环节充分了解病情, 一般都能与临床医师一起共同制定一套理想的治疗方案。而急会诊需要解决的问题属于非常紧急, 大多为中毒、药物不良反应或病情危急等需立即救治的情况, 我院规定临床药师必须及时到位, 现场快速给出应急方案, 给临床药师熟练掌握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 临床药师平常必须加强对医学知识的学习, 把药学和医学结合起来, 熟悉中毒症状的判断和用药、药物的不良反应、药物的相互作用、抗菌药物的合理运用等知识, 快速为医师提供合理化建议, 更好的为临床提供药事应急服务。

3.3 由科室结构可以看出, 邀请临床药师会诊的科室以小儿科、骨外科、ICU较多。

主要原因是儿童生理及疾病的一些特殊性, 加之小儿科面对独生子女, 家长的期望值很高, 儿科医师压力很大。医师希望与临床药师合作, 保障患儿安全有效治疗。因此要求会诊的也多。骨外科医师注重手术, 面对层出不穷的抗感染药物, 在治疗上有时显得一筹莫展, 所以会诊的也较多。ICU疾病较重, 医师压力大。且本院培养了专科ICU临床药师, 在查房过程中建立了较为稳固的工作关系, 当科室用药无明显效果时就会要求临床药师会诊, 所以会诊也较多。

3.4 临床药师会诊提出的治疗方案除3例因转院被部分采纳外, 其他均

被采纳, 表明临床药师在综合运用药理学、药物动力学等专业知识与临床医学结合的基础上, 可以为临床医师提供合理的给药组合和给药途径, 协助临床解决药物方面的专业问题, 容易得到临床的认可。

3.5 本院经临床药师会诊后再行治疗的患者, 除肿瘤科1例癌症晚期死亡外。

其余都痊愈与好转。表明临床药师参与会诊有利于有利于临床药师运用专业知识协助临床为患者服务, 有利于合理用药和合理治疗。对于会诊过的患者, 为保证诊疗连续性, 我院要求药师跟踪患者病情发展情况, 分析用药效果, 根据病情发展及时调整诊疗方案, 确保会诊质量。临床药师通过不断的参与会诊, 加深与临床医师的交流, 不断地总结和分析会诊情况, 有利于临床药师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 提高临床药师会诊的技巧, 增强临床药师参与会诊的信心。

总之, 参加临床会诊, 使得药师的工作模式从传统的药品供应管理型向药学技术服务型转变, 使得药师成为临床治疗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3], 为更好地开展临床诊治工作提供有益的帮助。但是, 由于我国药师在培养过程中集中专注于药品的生产和开发, 缺少对医学知识的学习和临床实践, 这使得药师在参加临床会诊时面临着较大的专业障碍[4]。这就要求临床药师不断加强临床知识的学习, 在学习过程中要注重结合自身的药学专业知识, 加强在临床实践过程中的运用, 提高会诊质量, 更好地发挥临床药师在药物治疗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卫生部,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总后勤部卫生部.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S].卫医政发 (2011) 11号, 2011.

[2]张慧明, 黄仲义.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保障体系的建立与初步成效分析[J].中国药房, 2001, 12 (5) :284.

[3]李松, 周舍典, 陈毓强, 等.102例临床药师参与临床会诊的实践及体会[J].中国医药导报, 2009, 6 (8) :118-119.

浅谈远程会诊系统建设 篇8

远程医疗是指使用通信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提供医学信息和服务,它包含远程医疗会诊、远程医学学术讨论讲座、医学再教育等多项内容。其中远程医疗会诊是远程医疗服务中应用最为广泛的项目之一,它能跨时空地域的限制, 把大型的医疗中心、综合医院、基层医院等医疗机构联起来,利用通讯高速公路把病人的病历,各种检查结果,包括心电图、影像等医学图像资料传送给远距离会诊医生,会诊医生根据这些资料,作出诊断或提出治疗方案。也可以与对方会诊医生进行可视性地讨论,然后提出诊断意见和治疗计划并实时传输回来,从而缩短甚至消除地域环境限制造成疑难诊断的问题。

1 建设情况

参照卫生部远程会诊系统建设规范的要求,根据某院的实际业务状况以及医院信息化条件,从全局出发,统一设计,推动高端远程会诊系统建设。遵循医疗信息化相关标准:DICOM,XDS等医疗标准通信协议;ICD10,LOINC, HL7,CDA等医疗信息结构标准;建设基于标准的远程会诊系统,实现远程医疗业务。

某院建立远程会诊中心,部署先进的数字化远程会诊设备和应用系统软件,开展远程会诊活动。为省内的对口医院提供远程会诊服务和技术帮带。在省内的对口医院,建立远程会诊站点,部署相应的软硬件设备,开展远程会诊工作。实现远程会诊、远程教育、视频会议、双向转诊、远程预约及影像诊断功能。

1.1 硬件建设

中心采用DELLR710远疗服务器,DELL会诊中心工作站,巴克的专业医学影像显示器,锐取的录播服务器,高清编码器,VGA编码器,高清报像机,术野报像机,MCU服务器,客户端采用视频终端VP9030-1080P (4M速率IP,支持H.264 1080P,支持3G接入,Frog遥控器&界面),一体化PTZ高清摄像机-VPC500E,VPM210阵列麦克风,TCL 55寸LED液晶电视,DELL 790远程医疗工作站。

1.2 某院高端远程会诊系统架构

某院为省内对口医院提供高端远程会诊服务,实现远程会诊、远程教育、视频会议、双向转诊、远程预约及影像远程诊断功能。高端远程会诊系统架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

2 总体目标

建设以某院为核心的远程会诊系统,逐步实现远程会诊、远程专科诊断、远程教育、视频会议、双向转诊、远程预约等功能,促进优质医疗资源共享和医疗服务均等化,有效加强基层医院医疗服务能力,提高疑难重症救治水平,缓解群众看病难。

2.1 工作流程

某院的远程会诊申请过程:基层医院遇疑难病例需要远程医疗会诊时,由医师填写远程医疗会诊申请单,简要介绍病人情况,提出会诊目的, 并请病人或家属填写请求远程医疗会诊同意书,医务科审批备案后,信息科就会联系会诊专家,当会诊专家的坐诊时间确定,网段和上网时间确定后,双方就可以远程会诊了。当会诊结束后,会诊专家会在会诊意见上填写治疗计划,会诊意见用药、治疗。

2.2 与传统临床医疗的区别

运程会诊与传统临床医疗的比较如表1所示。

3 系统实施

3.1 平台能力

(1)支持多平台互联互通,实现多平台互联互通。系统支持在不同的会诊系统之间选择会诊提供方,并决定会诊文件的存储位置,基于Web的三层架构,可以支持移动登录系统,专家客户端无需安装。

(2)支持集中式/分布混合存储,提高多方会诊,以及跨平台会诊时的文件共享效率。在系统中设置文件存储指针,统一管理分布在不同系统中的不同文件。

(3)基于平台的机构、专家、流程、权限管理、安全、数据标准统一管理。用户角色定义,密码权限设置,流程配置。

(4)基于统一平台的多系统功能整合,一个平台实现会诊,转诊,视频会议。统一PORTAL,用户在统一的PORTAL中实现进入不同的业务模块,并统一用户管理。

(5)统一的通讯平台集成,根据流程的参与方,发送消息,提高系统的响应能力。

3.2 远程会诊关键技术项

远程会诊关键技术如表2所示。

3.3 实际应用

3.3.1 视频会议系统

系统内任意2台视频会议终端,可以通过网络直接以点对点的方式连通,从而实现两地的视音频及数据的交互。如果要实现多终端共同开会,则由MCU来统一管理和控制。实现多会场之间视音频及数据的实时交互,综合的处理音视频的码流适配及合成,并可以综合管理和控制多会场会议。

3.3.2 录播系统

某院录播系统采用分布式架构,分为服务器及编码器两部分,前端编码器布署在各个手术室及导管室内,负责采集前端DSA、显微镜、腔镜、全景摄像机及术野摄像机的图像,然后经过编码将这些图像传送到布署在信息中心机房的录播服务器内,录播服务器负责将所有的前端编码器信号进行存储,并且可以将手术的实时信号直播到示教室内,在示教室通过一台电脑登陆录播服务器就可以收看前端编码器采集到的信号,存储在录播服务器内的录像文件也可以通过内网下载到本地电脑内进行后期编辑,上传外网FTP服务器,或刻成光盘进行存储。录播系统结构如图2所示。

4 应用分析

4.1 存在问题

(1)标准化问题。目前政府部门对远程医疗尚未建立一个比较完善的标准化体系,远程系统建设缺乏统一的医疗规范和技术标准。

(2)医疗法规和责任认定问题。远程医疗双方进行信息传输和通讯运营商之间没有任何法律手段制约,一旦出现问题,如信息传输中的失误、资料不全或资料本身的失误、咨询诊断的失误导致误诊、漏诊,责任还没有具体的人来承担。因此远程医疗的深入开展急需要相应配套的法律和法规。

(3)医患双方认识不足。医务人员与患者对这项技术了解很少,对其意义感知不深,结果在寻找医生的过程中,耽误了最好的治疗时机,加重了病情,造成严重的后果。

(4)远程医疗会诊技术操作人员素质,操作技术人员的水平影响会诊结果。

4.2 解决对策

(1)统一标准,发挥政策导向。 在我国远程医疗发展中,政府及主管部门的有力支持和正确导向至关重要,卫生主管部门应加强指导和监督,应用国际通用卫生信息传输标准为医疗信息系统提供统一的信息接口标准,实现医院内部应用模块之间、医院与社区以及医院之间的信息交换,真正实现卫生资源共享和利用。

(2)完善法律法规,明确医疗责任。针对远程医疗发展中出现的法律和责任问题,主管部门应及时制定出相关法律和法规,严格加以落实。

(3)提高技术人员素质,培养与配备既懂医疗基础知识,又懂计算机多媒体知识和操作技术的专业人员,以保证远程医疗的顺利实施。

5 结束语

某院远程医疗会诊的建设与应用,有效地推动了医学技术的发展,提高了黑龙江省卫生系统的能力和整体医疗水平,促进了医学信息的快速传播和普及推广,取得了十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远程医疗会诊能更好地利用现有的医学资源为患者服务,提高就诊医院的社会知名度,加强医院之间的学术交流,提高医疗水平,减少医疗费用。远程医疗会诊的发展将会为未来“虚拟医院”的建立提供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徐大华,刘晶.基于工作流的临床诊治系统的开发[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07(6):200-201.

[2]蔡光东.构建基于标准化医疗信息共享平台的远程会诊系统[J].福建中医学院学报,2007(1):89-92.

[3]孙静.远程会诊系统原型设计与实现[J].天津理工大学学报,2008(2):77-79.

走过十年,三委员“会诊”新农合 篇9

刚见面,快人快语的高春芳委员一谈及“新农合”这个话题,就率先说道:“从2003年国家实施‘新农合’至今的10年间,我国政府经过2007年、2008年、2011年三次大的基金调整,到了2012年,我国‘新农合’基金在10年之内已提高了9倍,这充分证明了我国政府下大力气提高和改善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决心。但是,我在日常工作和下乡调研时却发现,仍有不少农民对此不满意;而且据我了解,有关单位曾对东中西部地区的5个县市进行了抽样调查,15.6%的农户回答参合后医药费有所减少,49.9%的参合农民回答说‘没变化’,34.5%的参合农民反映医药费反而有所增加。于是我就产生了一个疑问:为什么政府的好政策与现实相悖?2012年,我和其他一些政协委员、相关领域的专家曾就此问题深入6个县医院、27个乡镇卫生院做了一些调研工作,在调研中发现问题的症结之一就是一些相关部门没有设身处地地为参合农民合理设计‘新农合’的经费使用,导致参合农民的经费补偿不足……”

随后,高春芳委员就他调研中发现的问题做了进一步的剖析。他认为,目前“新农合”政策在实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之一,是部分乡镇、县医院不按等级医院标准履行职责,没有严格执行我国等级医院收治标准。在医院不具备相应的设备和技术能力条件下,却敢收相应的病人,如疑难杂症、恶性肿瘤以及较大的手术等。而这些疾病多数应由三级以上医院承担。当病人病情十分严重时,即使转到三级以上医院,不但会延误病情,也给病人带来较大的费用负担。问题之二是为了多收病人,有的乡镇、县医院盲目扩张病区、增加床位、添加设备,使原本技术水平不高、专业技术人员匮乏的县医院勉强“上阵”,造成表面“繁荣”,其结果,在技术水平、服务质量上得不到保障。问题之三是有的县医院80%以上的临床工作人员都是上世纪毕业的大、中专生,观念陈旧、知识面窄、辨别能力差、预见性不强,一直在低水平状态下徘徊,以致在工作中经常出现该转诊的偏要留观、该就地抢救的偏要转诊、该报告的不报告、该会诊的不会诊等违反医疗原则的事情,漏诊、漏治和误诊、误治现象时有发生。问题之四是,受市场经济的影响,部分乡镇、县医院的收益与药品差价、设备检查直接挂钩,这就使医生对患者有诱导需求的现象。由于信息不对称,使参保农民享受医疗服务质量上由医生决定,有的医生过分夸张医疗设备功能,见病就开CT检查;有的医生为患者推荐好药、高价药来谋取经济利益,致使医疗费用不断上涨,农民医疗负担加重。问题之五是滥用抗菌药物的现象较为严重。国家出台的《国家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就是为了缓解农民“看病贵”而建立。有的乡镇、县医院的医生不开《目录》内能报销的抗菌药物,专挑《目录》之外的高价抗菌药物,这样就很容易导致病人产生耐药性。例如我院一位医生因药占比超标,医院对其严厉处分,但医生感到委屈,因为有的病人在入院之前,分别在乡、县医院使用的抗菌药物均是《目录》之外的高档药,转到我院后,一般抗菌药物已不能快速有效地控制病情。问题之六是过度医疗现象较为严重。受经济利益驱使,各级医院都不同程度存在过度医疗现象,主要表现在不合理检查多、大处方多、提高治疗费多。在“新农合”政策实施之前,一台普通的阑尾炎手术在县医院只需1500元至1700元左右,而现在农民在报销前是2000元至2500元,报销后农民也要自己掏1200元至1600元。一位农民患者反映,连普通的感冒也要输液,用的抗生素要23元,人家私人诊所才8元。问题之七是转诊关卡多。不少县医院不愿意让到账的资金外流,明知在技术上达不到收治标准,宁可花大钱请大城市的专家,也不转到三级医院,而请专家的费用又全部落在病人身上。即使同意转诊,必须通过经治医生、科主任、乡镇(县)医院领导、新农合办的层层审批。所以,农民不但经济负担重,思想压力也大。问题之八是监督机制不到位。在农民如何合理使用医药费用上,无论是政府部门还是医疗机构,缺少监督机制,造成控制管理制度失效,即使墙上挂满了制度、措施,也是形同虚设,根本没有起到保护资金、降低风险、维护农民基本权利的作用。

对于自己调研到的“新农合”政策在目前实施中存在的“八大症结”,高春芳委员建议,首先,要完善制度,增强各级监督力度。其一,政府部门随时对农民医疗过程进行监督和控制,及时了解各级医院对“新农合”病人经费的使用情况,发现问题及时通报整改;其二,加强各级医院自身的监督;其三,加强农民的监督意识,鼓励农民对不合规现象进行举报、投诉,有效维护自身权益。其次,要注重教育,提高医生职业操守。注重经常性职业道德教育,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自我免疫能力。各级医院要明确没有农民参合,“新农合”便不会持续发展,乡镇(县)医院的生存将面临困境;各级医生要明确,不能图暂时的“蝇头小利”,要当会看病、会看疑难病的好医生,才会赢得农民患者的长期信任。第三,要规范标准,实行单病种治疗限价。根据地方常见病、多发病的特点,将部分病种列入“新农合单病种管理”范围,成立单病种办公室,通过临床成本核算,重新制定单病种最高限额费用、定额补助标准、疗效标准和服务水平等,并对单病种治疗的过程进行全程监督,减少“大处方”、长时间住院和重复检查,合理降低医疗费用,最终为患者减轻负担。第四,要加强基层医院医疗人才的培养,促进医生的“本土化”。一是提高乡镇(县)医院编制数量和待遇,确保他们老有所养。二是采取多途径、多层次的全科医生培训规划,增加其技能,形成“本土化”的医疗对位。三是鼓励医学院校毕业的学生到基层工作,并给予相应的政策优惠。第五,各级医院要各尽其职,严格遵守和执行等级医院转诊标准,履行职责。建议乡镇卫生院的主要职责定位于常见病处理、免疫接种、健康教育、健康宣传上,增加农民的疾病卫生常识,在预防疾病源头上做文章;县级医院严格转诊条件,避免盲目择医。但对于不能及时治疗的大病、疑难病,要积极主动地将病人转诊到三级医院,为病人的生命安全争取时间,避免农民在经费上的重复浪费。第六,政府机构还要加强立法,抑制过度医疗行为。要明确规定医生、农民以及管理机构的权利和义务,特别对药品、设备使用方面的规定一定要详细说明,并鼓励医生和患者相互监督,防止和抑制医疗资源的过度浪费,对于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一定要严惩不贷。最后,在城乡医疗机构对口帮扶中,县级医院要与乡镇医院结对帮扶,三级医院要与县医院结对帮扶;被帮扶的医院要抓住有利契机,学真经,练硬功,提高技术水平;帮扶医院根据被帮扶医院的特点和要求,选派医德、医技双馨的专家长期深入基层,确实为基层医院传经送宝,排忧解难。

高春芳委员最后说:“今年的‘两会’开幕前,我国又强调加大推行‘先住院后缴费’这一利民、惠民的试点工作,这对参合农民是‘锦上添花’的好消息。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我衷心希望基层医院多出有职业道德,爱岗敬业,会看病、会看疑难病的好医生,使身边出现更多的‘最美的医生’。”

现行“新农合”工作存在三大“隐患”

在接受采访时,林绍彬委员则从自己多年调研的角度出发,指出了“新农合”工作在机制、医疗资源以及顶层设计的保险制度方面存在的三方面问题。

林绍彬委员认为:“‘新农合’政策实施10年来,首先逐渐暴露出了管理机制不健全,保障水平有待提高的问题。这首先体现在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存在法律不健全方面。尽管2007年我国出台了《社会保险法》,但时过境迁,目前已不适应社会保障体系建设,难以保障国民基本福利。二是‘新农合’基金筹资难、成本高的问题也逐步显现。三是‘新农合’补偿比例和补偿范围全国不平衡、补助基金到位不及时,异地跨地区报销手续繁琐、门诊报销比例偏低,使流动人口不愿意参加‘新农合’。四是‘新农合’经办和管理人才紧缺。其任务重、人员少、工资待遇低,编制数量与业务规模不相匹配。例如,某市参合人数已超过总人口的60%,而经办人员配备严重不足,人均负责管理4.36万人,2011年平均每县(市)区审核、办理补偿业务约3万件,2012年同期增加2.7倍,而没有增加人员配备。五是监管不到位,还存在虚报冒领、开大处方、乱收费和过度检查等现象,严重挫伤了农民参合的积极性,影响了‘新农合’政策的认同度、公信力。”

林绍彬委员继续说:“此外,新农合定点医院医疗资源短缺的问题也逐渐显现。这体现在,一是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其医疗技术人才紧缺,设备简陋,不能满足参保农民的需求,更无法满足经济收入较高农民的医疗服务需求。二是达标的村卫生所不多,业务用房达不到有关要求,大部分村卫生所还缺乏一些基本的医疗设备,难以承担基本的诊疗卫生服务职能,对贫困的农民来说大小病都要出村,就医不方便。同时,尽管目前实施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三元制度’———即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农村新农合制度———是好的,但是存在机构重叠,效率低,造成人力、物力、资金的浪费。”

针对上述问题,林绍彬委员认为,要尽快出台《全国基本医疗保险法》或加快修订《社会保险法》,确保基本医疗保险工作健康有序、可持续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要建立健全新农合财政投入机制,确保新农合资金融资到位;完善合作医疗保险资金的投入机制,探索在确保保险基金安全基础上实现基金保值增值的途径,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新农合基金捐助、资助。同时还要加强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建设,提高农村医疗卫生服务能力。进一步加强基层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的人才队伍建设,出台有利于基层人才建设、能留住人才的切实可行的政策。继续加大向基层医疗机构财政投入的倾斜政策,提高定点医疗机构的设施建设。扩大村卫生室定点“新农合”数量,方便群众,减少费用,做到小病不出村,大病不出城。要健全、完善新农合人员激励、监管评估、信息共享等管理机制。对新农合机构实行定员定编,参照公务员管理,提高其工资、劳务、福利待遇,调动其积极性。加强对新农合资金使用的监督、规范管理、安全评估。完善新农合信息系统,实现全国新农合异地联网,建立新农合资金一卡通机制,加快实现异地就医即时结报。此外,还要继续提高“新农合”的保障水平。扩大大病救助范围,对困难的军烈属、退伍军人、低保户、孤寡老人、少数民族进行政策倾斜。最后,还应逐步建立城乡居民一体化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将城镇职工、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及城乡医疗救助等制度进行整合,按参保对象的经济水平和医疗需求,设定不同的保障层次,并确定与之相适应的筹资与待遇水平,以满足不同经济水平人群的医疗保障需求;并在城乡居民一体化医保制度的框架下,整合城镇职工、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乡医疗救助的经办机构,三者合一,做到人才、资源、信息、资金共享,提高效率和管理水平,降低行政管理成本,实行全国统一的基本药品目录。

全国政协委员、辽宁何氏医学院院长何伟

必须进一步健全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

谈及我国的“新农合”政策,何伟委员认为,“新农合”制度是基于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这一平台上运行的,而且,党的十八大报告中也再次强调了“健全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那么,如何提升区县级医疗机构卫生技术人员的专业能力,使县级医疗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能满足基层群众的需求,是医疗改革中完善基层医疗体系,解决患者“看病难、看病贵”的一个重点;同时也是能否更好地落实和实施“新农合”这一惠民政策的一项重点工作。

对于这一观点,何伟详细阐述说:“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坚持为人民健康服务的方向,坚持预防为主,以农村为重点、中西医并重,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要求,重点推进医疗保障、医疗服务、公共卫生、药品供应、监管体制综合改革,完善国民健康政策,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的总要求。作为县乡村三级医疗网的龙头,近年来,国家及各级政府加大了对县级医疗机构的建设力度,给予基础设施建设、医疗器械配备、包括‘新农合’政策在内的各项医保倾斜等的多项政策扶持,使县级医疗机构得以大踏步前行。但伴随而来的是,县级医疗服务机构对其医务人员的要求也更高,同时广大基层群众对医疗技术和服务质量的要求也逐步提高。县级医院作为县域内的医疗卫生中心,负责基本医疗服务及危重急症病人的抢救,并承担对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的业务技术指导和卫生人员的进修培训。而目前县级医疗机构卫生技术人员的医疗水平相对于居民需求的不足,造成患者去大医院看专家‘难’,突出表现为许多人看小伤小病也拥到大医院,使大医院人满为患。”

何伟委员认为:“目前县级医疗机构卫生技术人员存在三方面的问题:一是我国县级医院医师以专科医生为主,与大医院相比,专业技术水平较低,导致医疗纠纷和医疗事故较多,造成居民对县级医院的满意度和信任度不高,很多人不管小病大病都到大医院就诊,从而导致基层患者到大医院‘看病难、看病贵’的现象。二是在目前,我国针对县级医疗卫生人员的培训尚未建立科学规范的体系和制度。虽然国家和地方提供了很多的医疗知识技能培训,但针对基层需求的适宜性技术培训却相对较少。许多县级医生接受培训后,难以在实际工作中应用,造成政府投入的设备闲置,医疗服务质量无法保证,培训效果不佳。三是县级医院医疗人才队伍出现‘断层’现象;上级医生搞技术垄断,不愿意教年轻医生。年轻医生素质普遍下降,看病主要依靠仪器、设备检查,缺乏独立判断和处理疾病能力。此外,因受市场经济的影响,县级医院技术好的医生流失到经济效益好的上级医院的问题也比较普遍。这些问题的存在,无疑会极大地影响我国‘新农合’政策及其他医保政策在农村地区更好地落实和实施……”

针对这些视角更广的问题,何伟委员认为:“目前,我们必须加强县级医疗机构卫生技术人员队伍能力的建设,为县级医疗卫生机构培养适宜人才,提高现有人才,留住合格人才。我还认为,落实这些理念的具体措施可分四个步骤逐步实施:首先要进一步完善专科医师制度建设,对应届毕业生开展为期3年的专科医师培训,培养临床实用型人才,为县级医院培养适宜、合格的专科医师。其次是针对现有的在职卫生技术人员,开展继续医学教育,举办各类针对县级卫生技术人员的适宜技术培训班,适当减少与‘高精尖’技术相关的培训班,提高县级卫生技术人员的实际操作能力和服务水平。第三,还可以在有条件的县及县以上医院建立临床培训基地,重点培养县级医疗技术人员。对于培训所需经费,由中央及地方财政给予补助。最后还要制定优惠政策,鼓励优秀卫生技术人才到县级医疗机构服务,保证县级医疗机构合理的人才梯队和其医疗卫生服务能力。”

何伟委员最后归结说:“不管怎么说,要想使‘新农合’及其他医保政策更好地造福于农村居民,就要下大力气建设好以县级医院为龙头的基层服务体系,让更多的病人在基层医院解决普通疾病和一般疾病,最终达到解决基层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目的。”

上一篇:三主五步下一篇:绿化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