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外出会诊管理制度

2024-10-07

医师外出会诊管理制度(共4篇)

医师外出会诊管理制度 篇1

医师外出会诊制度

疑难危重病人诊断、治疗上有困难时或涉及其他专业问题时,应及时组织会诊。会诊是集思广益,发扬学术民主共同解决病人诊治问题的重要措施,因此会诊时必须做到共同讨论,会诊者应以积极认真负责的态度参加会诊讨论。

一、科内会诊:

本病区或本科内会诊,由住院医师提出,经主治医师或主任医师同意,召集本病区或本科的医护人员参加(亦可结合疑难病例讨论会进行)。

二、科间会诊:

1.住院病人由住院医师提出,经主治医师或主任医师同意后填送会诊单,会诊单上应写明病情及会诊的目的和要求,由主治医师盖章后送应邀科室,一般会诊应邀科必须在2天内派住院总医师以上人员前往会诊,申请会诊科应有医师接待会诊医师,以便共同讨论。会诊医师应将会诊意见记录在会诊单上。

2.门诊病人需他科会诊者,门诊医师可直接将会诊要求、目的写在门诊会诊单上,由病人直接前往所请科室门诊会诊,会诊医师应将详细检查情况和处理意见记录在门诊会诊单上,以便申请医师参考。

3.住院病人提出与住院疾病无关的会诊要求,一般不予同意。但可发还门诊卡,由其到门诊部挂号就诊。

4.住院病人需作急诊会诊者,经第二值班医师同意后,可直接用电话联系。应邀科室应由第二值班医师在10分钟之内前去会诊。急诊室病人急会诊时,凡无单独急诊值班医师的科室,可用电话联系邀请病房值班医师。应邀医师应在10分钟之内赶到。

三、全院会诊:

由科主任提出和组织,必须要向院领导或医务处汇报。申请科要写出会诊单,除写明病情、会诊目的、要求外,并在会诊单右角上写明“全院会诊”字样,应邀科室应由主任或高年主治医师参加,必要时可请院领导或医务处同志参加。会诊由申请科主任主持,指定专人记录,会诊结束时主持人应进行总结。

四、院外会诊:

本院不能解决的疑难病例或由于本院缺科不能解决诊治问题时,可由科主任提出,由住院或主治医师填写会诊单,由副主任以上医师盖章后送医务处,由医务处联系解决。一般的院外会诊由申请科主治医师接待,院外大会诊时由科主任主持指定专人记录,必要时可请院领导或医务处同志参加。

院外急会诊由申请科主任提出,与医务处或行政值班联系,可不写会诊单,但应将病情、会诊目的、要求告诉联系人,以便与被邀单位联系。

院外会诊由医务处联系,决定日期、时间后,医务处应通知申请科室进行准备。

五、本市外院邀请我院会诊:

必须先与医务处联系并同意,再由医务处与有关科室联系安排。本院各级医师未经院、科领导同意,不得私自接受外院会诊(包括手术)。各科在安排外出会诊任务时,应考虑被派医师的业务水平,以保证会诊质量。

六、外地医院邀请会诊:

需经医院领导同意,再由医务处与有关科室协商,尽量在不影响本院医疗工作的前提下安排(夜间急会诊或节假日,由院行政值班联系安排,并报请分管院长批准)。

七、会诊时应注意的问题:

1.会诊科应严格掌握会诊指征。

2.切实提高会诊质量,做好会诊前的充分准备,专人参加。经治医师要详细介绍病历,与会人员要仔细检查。认真讨论,充分发扬技术民主,所有参加会诊的人员不论职称、年资,讨论问题时一律平等,要畅所欲言,以提出明确的会诊意见。主持人要进行小结,遇有意见分歧时,综合分析会诊意见,由上一级医师或科主任提出诊疗方案。

3.任何科室或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或借口拒绝按正常途径邀请的各种会诊要求。

医院外出会诊管理制度 篇2

一、医师外出会诊是指医师经医院医务处批准,为其他医疗机构特定的患者开展执业范围内的诊疗活动。医师未经医院医务处批准,不得擅自外出会诊。

二、其它医疗机构拟邀请我院医师会诊,需向我院发出书面会诊邀请函。内容应当包括拟会诊患者病历摘要、拟邀请医师或者邀请医师的专业及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会诊的目的、理由、时间和费用等情况,并加盖邀请医疗机构公章。紧急情况下用电话或者电子邮件等方式提出会诊邀请的,应当及时补办书面手续。

三、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我院不接受会诊邀请:

1、会诊邀请超出邀请单位诊疗科目或者邀请单位不具备相应资质的;

2、邀请单位的技术力量、设备、设施不能为会诊提供必要的医疗安全保障的;

3、会诊邀请超出被邀请医师执业范围的。

四、被邀请医师一般应具有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资格。

五、同一医师外出会诊,原则上每周不超过一次。特殊情况须经医院领导批准。

六、医院接到会诊邀请后,在不影响本院正常业务工作和医疗安全的前提下,医务处及时安排医师外出会诊。会诊影响本院正常业务工作但存在特殊需要的情况下,应当经院领导批准。

七、医师接受会诊任务后,应当详细了解患者的病情,亲自诊查患者,完成相应的会诊工作,并按照规定书写医疗文书。

八、医师在会诊过程中应当严格执行有关的卫生管理法律、法规、规章和诊疗规范、常规。

九、医师在会诊过程中发现难以胜任会诊工作,应当及时、如实告知邀请医疗机构,并终止会诊。医师在会诊过程中发现邀请医疗机构的技术力量、设备、设施条件不适宜收治该患者,或者难以保障会诊质量和安全的,应当建议将该患者转往其他具备收治条件的医疗机构诊治。

十、会诊施行手术治疗要严格执行江苏省医院手术分级管理规范,特殊诊疗技术项目应在获得批准后方可进行。

十一、会诊结束后,医师应当在返回本单位2个工作日内将外出会诊的有关情况报告所在科室负责人和医务处。

十二、医师在外出会诊过程中发生的医疗事故争议,由邀请医疗机构按照《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规定进行处理。

十三、会诊中涉及的会诊费用按照邀请医疗机构所在地的规定执行,差旅费按照实际发生额结算。邀请医疗机构支付会诊费用应当支付给医院财务部门,不得支付给会诊医师本人。由会诊医师代缴费用的,会诊医师应在返回本单位2个工作日内将会诊费用缴至医院财务部门,由财务部门出具相关票据给邀请会诊单位。会诊医师会诊收入由医院统一结算给付。

十四、医师外出会诊时不得违反规定接受邀请医疗机构报酬,不得收受或者索要患者及其家属的钱物,不得牟取其他不正当利益。

医师外出会诊管理制度 篇3

各区县卫生局、浦东新区社发局、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有关大学、有关医疗机构:

为加强和规范医师队伍管理,确保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同时兼顾医疗人才资源的共享,积极发挥卫生人才的作用,推进本市社区卫生服务和郊区卫生服务能力建设,现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就进一步加强本市医师外出行医管理提出以下指导意见:

一、各医疗机构要加强对本单位执业医师的管理,按有关规定配置临床第一线工作的医务人员,保证日常的医疗救治力量及双休日、节假日的值班力量和急救力量,确保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对于医师外出行医的,各医疗机构要结合实际情况,建立健全本单位医师外出行医的管理制度和配套管理措施,并严格执行。

二、医师外出行医应当经所注册执业的医疗机构(以下简称“注册医疗机构”)同意,并且须在聘用机构具有相应的诊疗科目或具备相应的资质条件下按所注册的执业范围开展执业活动。所有外出行医的医师与注册医疗机构、注册医疗机构与医师外出行医的聘用机构需分别签订协议,明确各自的责任、权利、义务和医疗纠纷处理办法,并确定工作性质、工作任务、工作时间、工作地点等具体事项。

三、医师外出行医原则上要符合以下要求:

(一)注册在本市公立医疗机构(包括企事业医疗机构)的在岗医师(不包括离退休医师)应将主要工作时间和精力放在注册医疗机构,确保本单位医疗业务的完成。外出行医的医师须具有副高以上医学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且在本单位以外的执业时间每周不超过1个工作日。

(二)注册在公立医疗机构的离退休医师及注册在非公立医疗机构的医师外出行医的须具有中级以上医学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并且外出执业的机构最多不超过2个。

四、有下列情形的不属本指导意见所指的“外出行医”,但有关医疗机构应按规定加强相关管理工作:

(一)经市卫生行政部门核准托管或协作冠名的医疗机构中的执业医师按合同或协议,接受本医疗机构指派到托管或协作管理的本市其他医疗机构从事执业活动的;

(二)经卫生行政部门核准的医疗机构及其分支机构中的医师在医疗机构及其分支机构中从事执业活动的;

(三)医师依据国家或本市有关规定,经注册医疗机构批准的卫生支农、会诊、进修、学术交流、义诊、对口支援及其他经卫生行政部门同意或调遣到其他医疗机构从事执业活动的。

五、各级卫生行政部门、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有关大学要加强对所辖医疗机构的管理,指导、督促并检查各医疗机构对本规定的执行落实情况。

六、承担市级及以上干部保健任务的医师外出行医,按照市干部保健局有关规定执行。

七、本市医师到外省市进行执业活动的,须按《医师执业注册暂行办法》及外省市有关规定办理相应手续。

八、《关于加强本市公立医疗机构医师外出执业管理的通知》(沪卫医政〔2005〕58号)自本文下发之日起废止。

上海市卫生局

医院会诊管理制度 篇4

(二)无特殊情况下,被邀会诊的医师在10分钟之内到达。

(三)会诊时,申请医师必须在场,配合会诊抢救工作。

(四)会诊后,被邀医师应将检查结果及诊断处理意见写在急诊病历和会诊单上,对危重疑难病员的诊疗建议应向原接诊医师交待清楚。

(五)如会诊后诊断仍不能确定,患者所在科(室)应暂时承担主要诊治责任,不得相互推诿,并及时请有关上级医师检查,确定诊治方案。

(六)如病情需要多个科室会诊,由患者所在科(室)向医务科汇报,由医务科召集有关科室会诊,并应按病情,明确由某科负主要责任。

上一篇:云南的神话传说下一篇:2018安康特岗教师招聘教师职业道德——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08年修订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