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文化旅游(共12篇)
乡村文化旅游 篇1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许多地区,特别是北京市郊、成都市郊、广东珠三角地区的乡村旅游取得了喜人的成绩。事实证明,乡村旅游在促进经济发展、文化传承、精神文明建设、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有鉴于此,人们开始呼吁,政府积极倡导将乡村旅游发展的成功经验推广至少数民族地区,希望以此来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就海南而言,从2002年开始,就有许多学者提出以乡村旅游来推动海南中部民族地区的发展,省政府也在“海南省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海南‘十一五’农业发展规划”、“关于加快我省中部地区发展的决定”等战略性文件中明确提出要着力发展中部少数民族地区的乡村旅游。
海南中部民族地区指的是黎族、苗族聚居的五指山市、保亭县、白沙县、琼中县四市县,这里相对封闭、经济落后。黎族、苗族是海南世居的少数民族,黎族在海南的历史已有3 000多年,苗族在海南也有400多年的历史。经过长期的繁衍生息,黎族、苗族已成为海南最主要的少数民族。根据2001年的统计数据,中部地区总人口97万,少数民族人口为64.1万(其中,黎族人口53.7万,苗族人口6万,黎苗人口占中部市县总人口的61.5%,占少数民族人口的93.1%)。在漫长的历史长河和相对封闭的生存环境中,黎族、苗族人民创造了独特、灿烂的民族文化,如饮食、服饰、建筑、宗教、制度、伦理、艺术、民俗等。随着时代的变迁,有一些黎族、苗族文化有汉化的现象,但绝大多数仍保持其原生性。在文化旅游盛行的今天,文化是旅游的灵魂,而原生性民族文化因其稀缺性、神秘性、神奇性更具强烈的吸引力。可以说,黎苗传统文化是中部民族地区核心的旅游吸引物,也是主要卖点。但传统民族文化犹如自然生态一样,显得十分脆弱,在过度开发和外来思想、观念与行为影响下,可能会发生变迁或受到破坏,甚至蒙受灭顶之灾。所以,在开发中部民族地区乡村旅游时,必须注重黎苗传统文化及其文化环境的保护,以确保这些人类共同文化瑰宝的传承和可持续发展。事实上,黎苗传统文化和文化环境的保护也是黎苗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由此,考虑到海南中部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发展的可能性、可靠性和发展性,笔者认为,海南中部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应定位为黎苗文化生态乡村旅游。
1 黎苗文化生态乡村旅游开发的意义分析
民族文化生态旅游指的是以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及其所依附的自然生态环境为旅游对象,以满足特定旅游需求和实现文化生态与自然生态为目的的旅游方式,它是文化旅游和生态旅游的复合体。由于绝大多数少数民族都聚居在乡村甚至山村,因此民族文化生态旅游与民族文化生态乡村旅游实际上是等同的概念。发展文化生态型乡村旅游对海南中部民族地区有深远的影响。云南、贵州、广西、湖南等省的少数民族地区的经验表明,以原生性民族文化为核心吸引力的乡村旅游都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本文着重从这三个方面来分析黎苗文化生态乡村旅游开发的必要性。
1.1 经济效益
民族文化生态旅游可以优化和调整民族地区农村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升级;能给民族地区居民带来直接的经济收益;能有效辅助性解决“三农”问题,促进新农村建设。此外,民族文化生态旅游的发展可以促进旅游地上下游产品的链条式销售,从而引发乘数效应。研究表明,乘数效应与产品的本土化程度成正相关系。民族地区长期以来的封闭状态导致其各种产品,如农产品、工艺品、生活用品等的本土化程度和民族化程度都很高,因此民族地区乡村旅游会产生良好的乘数效应。还有,民族文化生态旅游具有产业带动功能。旅游业是关联度强、开放度高的产业,除了其本身的发展以外,还可以带动建筑业、农业、房地产业、商业、轻工业等相关行业的发展。
1.2 社会效益
民族文化生态旅游的社会效益主要表现为:其一,可以满足旅游者的利益诉求。民族文化能以其浓厚的民族特质和原生性最大程度地满足旅游者求知、求新、求异、参与体验、放松精神的利益诉求。其二,可以促进民族团结与融合。旅游业的发展,可以帮助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经济,改变落后的面貌,实现共同繁荣,这有利于从心理上稳定民族关系。同时,民族文化生态旅游利用民族地区的优势资源来发展经济,突显了民族特色,这有利于增强少数民族兄弟的自豪感、优越感、民族自尊心和主人翁精神,使他们能以平常、平等、自信的心态与其他民族进行沟通、交流和交往,从而消除民族地区与外界的隔阂,促进各民族的团结与融合。
1.3 环境效益
民族文化生态旅游的环境效益在三个方面得以体现。其一,从居民角度来看,由于外来游客对民族传统文化及其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的浓厚兴趣,使民族地区居民意识到传统文化是其摆脱贫困、发展经济的根本所在,从而产生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形成“文化自觉” [1]。“文化自觉”是指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并对其发展历程和未来有充分的认识。“文化自觉”可以促使民族地区居民在开发、经营和发展乡村旅游过程中,保全和展示其文化精髓和文化特质,而设法阻止其本土文化的异化。其二,从游客角度来看,民族特质文化,例如黎族的“三月三”、“打柴舞”、“黎锦”、“船形屋”等,本身就是“孤本”或“绝唱”,这使得旅游者不忍心去破坏它。另外,民族地区“文化自觉”氛围也会影响旅游者,使其更加尊重这一地区的文化,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并研究、理解和宣传、传播这一特质文化,从而促进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2]。其三,从政府角度来看,在环境保护和文化传承受到严重挑战的情况下,科学规划、生态维护、文化保护、环境治理等成为政府的重要职能。这有利于民族传统文化在开发、经营乡村旅游的过程中得到实质性的保护。另外,政府有关环境与文化保护的宣传和倡导,将进一步促成民族地区居民、游客和其他社会公众的文化保护意识。
从某种意义上讲,民族文化生态旅游对有资源基础、市场基础和开发条件的地区涉及经济、社会、环境、文化等方面的积极影响具有一定的普适性。泰国、日本、澳大利亚、印尼等国和中国许多地区的案例研究对此予以证实。海南中部民族地区由于历史的原因,无论是经济、社会还是环境状况都需要得到进一步的改善,因此,发展以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文化保护为主旨的黎苗文化生态乡村旅游,对海南中部民族地区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2 黎苗文化生态乡村旅游开发的可行性研究
一般地,一个地区旅游业的开发是否可行,主要取决于市场前景、资源特色、公众支持度和基础条件等因素,它们所产生的市场驱动力、资源驱动力、公众驱动力、产业支撑力等是一个地区旅游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图1所示的是由资源、市场、基础条件、公众支持度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共同构成的旅游业发展的动力模型。在动力模型中,特色资源是吸引力之源,它能吸引旅游者前往,并由此刺激公众来推动基础条件的改善和旅游产品的开发,从而驱动旅游业的发展;市场需求是旅游地利益之源,它能激发公众的兴趣与热情,促使公众支持资源开发与创造及基础条件的建设,从而驱动旅游业的发展;良好的基础条件是旅游业发展强有力的支撑,其本身就可以促进商务、政务、会展等旅游的发展,它对旅游市场有吸引力,并为资源开发提供基础平台;公众支持是从观念层面、政策、法规、投资融资、设施建设、宣传等方面认可和支持旅游业,公众支持能有效促进市场开拓、资源开发和基础条件的完善,从而驱动旅游业的发展。在旅游业发展的初期,不同地区的驱动力结构往往不大一样,有些是以单一驱动力为主体逐渐引发其他驱动力的产生,从而促进旅游业的逐步发展,如先前学者所提及的“市场驱动型”和“资源驱动型”旅游发展模式则属此例;有些是几种驱动力同时发挥作用,共同促进旅游业的快速挺进,在这种情况下,此地旅游业的发展要顺利得多,也要容易得多。但无论是单一还是复合驱动力结构,在发展初期,一个地区旅游业都很难在短期内成熟,只有发展到一定阶段,当这四种驱动力共同构成一个相当稳定、相互协调的系统时,其旅游业才可达到相对成熟的状态。
海南中部民族地区已具备了乡村旅游发展的三种驱动力。其一是公众驱动力。黎苗生态文化乡村旅游将得到政府、社区、金融、顾客等公众的大力支持和积极推进。因为,政府要通过发展乡村旅游来辅助性解决“三农问题”,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少数民族地区居民要依赖乡村旅游来脱贫致富和保护、传承其民族文化。金融体系和投资公司则可以通过投资乡村旅游开发来促进资本增值。旅游者可以通过欣赏和体验具有鲜明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海南黎苗文化来满足其旅游需要。其二是市场驱动力。黎苗文化生态乡村旅游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乡村旅游是紧扣时代脉搏的旅游方式,它能满足人们回归自然、放松身心、分享乡村风情、体验异质文化、购买生态产品的时尚需求,从业态本身来看,发展乡村旅游受到市场的驱动且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海南中部民族地区原生性的黎苗文化和优美自然环境的水乳交融,则更能吸引广泛的市场。建省办旅游以来,海南已有基本稳定的国内外客源,平均每年为1 500万人次左右,这为中部民族地区提供了中远程客源支持。另外,海南本土城镇居民超过370万,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休闲时代的来临,这些人将是海南中部民族地区重要的近程客源市场。其三是资源驱动力。海南中部民族地区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都有其独特性,对市场有强烈的吸引力。一方面,海南中部民族地区有丰富的原生态型自然资源。这里属热带海洋季风性气候,年平均温度为23~25℃,阳光充足,雨量充沛,空气清新。这一地区热带植物种类繁多,森林覆盖率超过70%,有丰富的山野温泉资源和原始森林资源,还有独具特色的山野田园风光。另一方面,黎苗传统文化资源富有特色。首先是内容丰富,黎苗文化涵盖物质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和制度文化的方方面面;其次是原生性强,由于黎苗地区长期以来处在近乎隔绝的发展状态,因而其大多数文化仍保持其原汁原味的本色;还有就是海南中部的黎苗文化,特别是黎族文化具有不可替代性,黎族是海南最早的居民,有3 000多年的历史,可以说其文化是海南的标志性文化,从整个华夏民族的角度来看,海南中部是全国黎族聚居人口最多、文化最有特色且变迁最少的地区,因此其黎文化垄断地位不可动摇。
由于受到经济条件的制约,海南中部民族地区基础条件(包括基础设施条件、接待设施条件、融资投资环境、人力资源状况、经营管理能力、文化保护意识等),特别是基础设施、接待设施、人力资源状况等方面还有很多欠缺。但长远来说,在其他三种驱动力的推动下,又得益于政府对少数民族地区特殊的优惠政策和国家旨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的推进,这些问题都可以得到有效解决。
综上所述,黎苗文化生态乡村旅游的开发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坚实的资源基础和强有力的公众支持。这形成了一种有效的驱动力结构,这种结构有利于基础条件的尽快完善、资源的快速开发和市场的迅速开拓。由此可见,海南中部民族地区文化生态乡村旅游的发展是完全可行的。
3 黎苗文化生态乡村旅游开发的SWOT分析
管理学家史提勒将环境中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组合成模型,称之为SWOT模型。SWOT模型最初是一种战略分析工具。后来,国际旅游业运用这一模型对旅游发展规划、发展战略和项目开发等进行分析论证。本文运用SWOT模型来分析海南黎苗文化生态乡村旅游发展的环境因素及应采取的发展对策。海南黎苗文化生态乡村旅游发展的优势、劣势、机会、威胁如表1所示。
表1列举了影响海南黎苗文化生态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环境因素,并对其进行量化评分和影响性质确定。表中环境分值标准为(-2,-1,0,1,2),其中,“-2”表示很不利或威胁很大,“-1”表示较不利或威胁较大,“0”表示一般,“1” 表示较有利或机会较大,“2” 表示很有利或机会很大。由表可知,环境优势的合计分值为13分,环境劣势的为2分,环境机会的为13分,环境威胁的为2分,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四项累计积分为22分。由于表中所列举的环境因素为22项,因此总平均分值为1,由此可以判断海南发展黎苗文化生态乡村旅游的环境状况是较有利和机会较大。结合SWOT的象限分析法可知,海南黎苗文化生态乡村旅游发展的机会远大于威胁,优势明显强于劣势,则其环境状况的象限位置处于第一象限。针对这一种环境状况,海南中部民族地区应采取发展型战略,应发挥优势,利用机会,规避威胁,改进不足,积极推进黎苗文化生态旅游的发展。
4 结语
在乡村旅游、文化旅游、生态旅游纵深发展和整合发展的潮流下,海南中部民族地区针对其现实经济社会背景和依托其优势传统文化与生态资源发展黎苗文化生态乡村旅游显得必要而可行。由于优势大于劣势,机会大于威胁,因此海南应采取发展型战略,积极推进黎苗文化生态旅游的发展。需要指出的是,海南中部民族地区乡村旅游的开发是一个系统而复杂的工程,除了定位问题以外,还有许多课题需要探讨与研究,如发展战略、发展模式、资金筹措、设施建设、人力资源开发、市场营销、质量管理、市场规范、可持续发展、社区地位、利益分配等。这些问题将会对黎苗文化生态乡村旅游的实质性开发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应予以广泛关注。
摘要:乡村旅游的发展,在推动农村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以乡村旅游来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成为一种呼声。海南中部民族地区是黎族、苗族主要聚居的区域,长期封闭,经济落后,但黎苗文化及其原生环境却独具特色,在这一地区发展黎苗文化生态乡村旅游十分必要和可行。文章首先提出海南中部民族地区乡村旅游的定位——黎苗文化生态,然后进行发展黎苗文化生态乡村旅游的必要性、可行性和SWOT分析。
关键词:海南中部,民族地区,黎族苗族,文化生态,乡村旅游
参考文献
[1]费孝通.百年中国社会变迁与全球化过程中的“文化自觉”[J].厦门大学学报,2005[4]:10-11.
[2]邓小艳.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旅游发展的多维价值探析[N].中国旅游报,2008-05-16(011).
[3]尹正江.对海南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的探讨[J].中国市场,2006(44):34-36.
乡村文化旅游 篇2
娱乐营销模式
娱乐营销就是通过娱乐活动方式与消费者实现交流互动,将娱乐因素融入产品或服务中,从而使产品或服务获得良好的市场表现。人们花费一定的金钱、时间和精力去旅游,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在旅游的过程中获得快乐,这也是人们出游的最基本要求。
娱乐营销要求企业巧妙地把销售寓于娱乐这一无形载体中,通过为游客创造独一无二的娱乐体验,来收获他们的注意和青睐,达到刺激游客重复购买和消费的目的。在旅游过程中,人们购买的是建立在旅游产品的一系列组合基础之上的一次旅游经历,每个顾客都希望自己所购买的是一次愉悦的、难忘的、持久的旅游经历,没人会心甘情愿地为一次枯燥乏味的体验付费,所以对旅游业而言,娱乐营销策略显得至观重要。
乡村旅游企业应该将娱乐营销的思想贯穿于整个体验营销过程的始终,在顾客旅游的经历中适时适景地加入娱乐体验,使旅游经历变得趣味欢快,从而提升顾客的满意度。娱乐体验是所有旅游体验中最具有代表性、最普遍的一种体验形态,它以感官为基础,使游客产生愉悦、兴奋、满足、审美等享受。中国移动的细分品牌一一“动感地带”非常成功,就是因为它的目标顾客群非常明确。
把情感定位在“我的地盘听我的”,迎合目标顾客情感上的需要一一自立、自主,让周杰伦做品牌形象代言人来满足他们对成功的渴望一一酷、有个性、有才华,借助各种互动活动,以及相互关联的增值服务,使“动感地带”迅速开阔了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
《同一首歌》是央视最权威和最著名的音乐品牌,以制作特色鲜明、独一无二的系列大型演唱会和各类公益性演唱会为主深受观众的喜爱和一致好评。((同一首歌》每次在不同城市的举行时都人山人海,因为它为观众和演员提供了都想重复的体验一一回忆当年的情境,思索当年的情事,体验当年的情怀,获得了一次又一次的成功。对城市里先富起来的一部
御鑫造园http:///
分人和周末工薪阶层,可以通过提供有纪念意义和独特特征的旅游产品和服务,寓销售于娱乐中,融合销售娱乐于一体,使购买活能经常留恋忘返。
情感营销模式 情感营销,是指通过与消费者之间心理的沟通和情感的交流,激发和满足他们内在的情感,赢得消费者的信赖和偏爱,进而实现营销目标的一种营销方式。情感营销的核心是站在顾客的角度考虑问题,密切关注顾客的需求,牵住顾客的情感,扣住顾客的心,向顾客提供他们真正满意的产品和服务。
顾客对于符合自己心意,能满足其实际需求的产品和服务会产生积极主动的情绪和情感,它能提升顾客对企业的满意度和忠诚度。旅游产品特点是无形性、生产和消费的同步性,这一点决定了情感营销在旅游企业的整个营销过程中的地位举足轻重。旅游产品的生产和销售过程,实质上是旅游企业员工和顾客进行面对面交流和沟通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情感营销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到整个营销过程的成败。
正面的情感能促进旅游产品的销售、争取更多的目标顾客,提升顾客满意度,从而带来良好的口碑效应和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有利于培养顾客的忠诚度和树立企业的良好形象;而负面的情感,即使是在某个被忽略的细小环节出现一点细微差错,形成负面情感,都有可能使顾客对企业、对产品的满意度和忠诚度大打折扣,破坏企业和产品的形象,从而失去现有顾客和潜在顾客,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情感体验是通过触动游客内在的情感和情绪来达到吸引游客的目的的。雕牌洗涤系列产品正是凭借多年来持续感人的情感营销策略,抓住了顾客心理,赢得了稳固的市场份额。它那稍带稚气孩童孩子帮妈妈洗衣服,还有学妈妈的孝行也为妈妈端水洗脚的广告,感人肺腑,御鑫造园http:///
深深地触动了观众心中那最脆弱、最敏感、最神圣的情感,那就是家的温馨和人性的美好,给人强烈的震撼。
新西兰的牧场主在开办牧场之旅的过程中,为口本办公室女性推出“认养小羊羔”的活动,由她们出钱认养刚出生的羊羔并为小羊羔取的名字,主人回国后每月会收到关于小绵羊成长情况,小绵羊第一次剪下的羊毛会精工编织成一件羊毛衫回馈主人,这种情感营销将一次完整的旅游经历延伸为口后相当长时期的情感维系,并通过领养者在办公室里定期收信和最后收到毛衣的方式向其他人口传推广。
因此,该项目深受性格细敏、多愁善感的口本女性欢迎。新西兰牧场主给乡村旅游纪念品体验化开发的启发是,通过新奇构思和组织新颖有趣、互动沟通的多样化、特色化的购买活动,避免游客简单化地购买到纪念品,同样可以带给游客更丰富、更深刻、更难忘的旅游体验。
乡村文化旅游 篇3
关键词:乡村;文化危机;乡村教育
中图分类号:D693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09)21—0113—02
民国时期中国乡村社会呈现出全面颓废的态势,乡村经济破产,基层社会整合失序,乡村文化调节功能弱化,“无论从哪一方面看——社会方面、经济方面、政治方面、教育方面、都是一点生气也没有,简直可以说死了一半或一多半”[1],整个乡村陷入了全面的社会生态危机,其波及面之大、程度之深、持续时间之长,使整个乡村社会几至陷入了恶性循环。
一、乡村文化危机
清末以来的新教育运动无论是模仿日本,还是参照美国,均以模仿甚至抄袭西方工业社会的教育制度为其特征。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这种从异国他乡移植过来的新教育体制在中国实施后,出现了许多弊端。陶行知在当时就看出了这些弊端:“我国兴学以来,最初仿效泰西,继而学习日本,民国四年取法德国,近年特生美国热,都非健全的趋向。学来学去,总是三不像。”[2]欧美国家的现代教育血液输入到中国乡村社会肌体内,产生了排异反应,导致了当时乡村社会的文化危机,整个乡村社会的文化教育几尽瘫痪。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乡村社会的教育和城市相比相差甚远。中等以上的学校主要集中在城市,乡村的孩童小学毕业后很难进入中等学校学习,农村中的文盲半文盲人数庞大,女子受教育的机会更少。广大民众对学校教育仍持有怀疑的态度,新教育在乡村社会很难推行,私塾还有一定的市场。尽管国家在用强制手段把欧美的近代教育模式嵌入乡村社会,欲在与工业文明尚无多大瓜葛的乡土社会塑造一套与近代社会合拍的新文化系统。然而,外在的强制力量还无法把传统的教育与乡土社会分离开来,私塾等旧的教育模式在乡土社会中以其独有的隐性方式顽强地存活。
在乡土社会中,私塾在国家的强力下仍得以生存的动力源自草根社会民众的心理认同,这种认同感固与传统的习惯性不无关联,但更应归功于旧式教育与乡村文化经过长期的磨合而形成的和谐共融性。换言之,旧式教育模式所富涵的许多乡土文化认同的有价值的文化因子使其不失去存在的依据,与外来的新式教育模式相较,在乡土文化的土壤中极具适应性。新式教育虽然依靠国家的强制力量推行,但在具体的时空中难以在短时间内适应乡土文化的气候。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是新式教育的内容和模式与乡村实际不符。对此时人有深切的体会:“现在的农村小学课程,太觉深泛,不切实际生活,应教的不较,不教的反而去死教。”[3]遂有论者感叹道:“村民认为(学校教材)不若四书五经有用,非四书五经适合于学校教材,实为学校取材不适合于当地情形。”[4]
二是新式的乡村教育与乡村需求相背离。“小学毕业生,在社会上办事,每不能游刃有余,甚至家庭社会常用之便条帐簿不能做。”[5]此论述虽不能完全反应当时乡村教育的实际教学效果,但至少从某种程度折射出了当时乡村新式教育的实际效果与乡村需求的背离。关于当时受新式教育的知识分子与社会背离,费孝通也有所论及:“受新式教育的学生,一是他们并没有利用新的知识去改良传统社会,一是产生了一批寄生性的‘团阀’阶层,既不能从生产中去获取生活,只有用权势去获取财富了。从这方面说,现在这种教育不但没有做到实现中国现代化的任务,反而发生了一种副作用,成了吸收乡间人才外出的机构,有点像‘采矿’,损失了乡土社会。”[6]
三是乡村教师的都市化使其难以融入乡村。十年兴学,学堂是由诏书推广的,由诏书推广的学堂同时又按诏书分布:“着各省书院于省城改设大学堂,各府厅、直隶州均设中学堂,各州县均设小学堂。”[7]而后,县城、府城、省城便成为了新学堂的汇集之地。这个过程使教育的重心移到了城市之中,并顺着由高到低的等序向大城市归趋。接受新式教育的学生,习惯了城市的生活,不愿意回到乡土社会中去。知识分子与乡村社会的疏离,使得他们仅仅“见闻限于通都大邑”,仅仅“熟视过东洋的工业社会”,“而广大的中国社会对于他们却是谜样的模糊”[8]。
新式教育无法在乡村真正确立,旧式教育的功能亦处于失常状态,乡村文化调节机制失效,乡村社会的文化生态失衡,乡村的文化教育陷入了危机之中。正如有的学者研究表明:“自新政以后,农村社会生态就已经开始破坏了,这种破坏,并不止于旧教育的毁去,新教育的不来,而是农村社会礼俗、社会规则和行为方式的紊乱。农村丧失了原有的调节机制,无法完成固有的循环和运转。民国以来虽然乡村的风俗还在延续,但灵魂却已丧失,日见纷乱和无序,乡村的组织,从宗族到乡社,无不处于风雨飘摇之中,中国农村至少在文化层次上,已经陷入了现代化变革的深渊。”[9]
二、乡村文化危机下的教育思想
面对如此严重的乡村危机,当时不少忧国忧民、有社会责任感和历史责任感的知识分子都在思考中国乡村的出路,抱着“振兴农业”、“拯救农村”的强烈愿望,纷纷走出“象牙塔”,离开大城市,放弃城市优厚的待遇和舒适的生活,深入农村,进行乡村改革和乡村建设实验,以复兴日趋衰落的乡村社会,实现“民族再造”或“民族自救”,形成了声势浩大的乡村建设思潮。
乡村建设知识分子大体上都设想通过平民或民众教育入手,谋求乡村的全面改造与建设,试图最终解决他们各自所看到的乡村问题。因他们对乡村社会所引发的一系列问题见解不一,提出了不同的解决乡村危机的途径。梁漱溟本其多年对中国文化的研究,认为当时的乡村危机的问题所在是“文化失调”,试图通过儒学的复兴,来拯救当时的乡村危机。粱漱溟认为,中国的各种问题——政治的、经济的、道德的——都不过是根本的文化危机的具体表现,乡村建设必须是一个文化运动而不是政治运动。西方文化的输入引起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失落和崩溃造成了当时的乡村危机。他曾指出:“中国人既与西洋人见面之后,中国文化便发生了变化。自维新变法一直到现在,其中有好几次变化,有好些地方的变化;尤其是近几十年来,三年一变,二年一变,孙猴子有七十二变,中国人变得也和他差不多了。——旧的玩儿几乎通统变化得没有了!中国乡村就在这一变再变七十二变中被破坏了。”[10]
晏阳初认为当时中国乡村的基本问题是农民的“愚”、“穷”、“弱”、“私”四大病害。1933年他在《中华平民促进会定县工作大概》中写道:“在定县,我们研究的结果,认为农村问题是千头万绪。从这些问题中,我们认定了四种问题,是比较基本的。这四大基本问题可以用四个大字来代表它,所谓愚、贫、弱、私。”[11]陶行知认为当时乡村的主要问题是乡村教育的瘫痪,进而主张“乡村学校做改造农村生活的中心,乡村教师做改造乡村生活的灵魂”,试图通过乡村教育来解決当时的乡村危机,决心“募集一百万元基金,征集一百万同志,提倡一百万所学校,改造一百万个乡村”[12]。
三、乡村文化危机下的乡村教育实践
基于各自对乡村危机的不同认识,知识分子全面开始了自己的乡村建设实验,粱漱溟在广东、山东、河南进行了其乡村建设的实验,晏阳初在河北定县推广平民教育展开其乡村建设,陶行知则在南京郊外创办晓庄师范学校,黄炎培在江苏昆山实施职业教育的实验等。有学者指出:“二三十年代兴起的乡村建设运动是一场社会改良运动,即在维护现存社会制度和秩序的前提下,用和平的方法,通过兴办教育、改良农业、流通金融、提倡合作、公共卫生和移风易俗等措施,以复兴日趋衰落的农村经济,实现所谓的‘民族再造’或‘民族自救’。”[13]关于这次乡村建设,已超出了本文的论述范围,故在此不作具体叙述。笔者试图说明的是,陶行知创办的晓庄师范学校属于当时的乡村建设实践之一,作为当时年轻知识分子群体中的一员,陶行知意识到当时的乡村危机,并积极寻求解决危机的路径。当时的知识分子结合对社会现实反省自己的角色和应当承担的社会责任,意识到当时中国的问题在“乡村”,并积极投身到乡村中去,试图通过乡村的改造来改造整个中国。正如美国知名女作家赛珍珠在20世纪三十年代中期为林语堂的《中国人》英文版作序所言:“年轻的知识分子开始重新认识自己的人民。他们发现在农村小镇、小村庄里的生活才是真正的中国人的生活,所幸的是还保持着自己的特点,未曾被那个曾经使他们自己生活变得不健康起来的现代主义所侵蚀。他们开始为自己国家有这样一个宏伟而坚定的基础而感到高兴,并急切把它变为新的鼓舞力量。”[14]
参考文献:
[1]杨开道.我国农村生活衰落的原因和解救方法[J].东方杂志(第24卷60号):5-13.
[2]陶行知全集(卷1)[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33.
[3]江问渔.乡村教育[J].中华教育界,1930:4.
[4]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毛泽东选集(卷1)[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7:40.
[5]缪序宾.乡村小学之缺点及其病原之补救法[J].中华教育界,1924:4.
[6]费孝通.乡土重建.费孝通文集(卷4)[M].北京:群言出版社,1999:359.
[7]朱有瓛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第2辑上册)[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7:520.
[8]东方杂志[J].(第27卷第6号):70.
[9]张鸣.教育视野下的乡村世界——由“新政”谈起[J].浙江社会科学,2003:3.
[10]粱漱溟全集(卷1)[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9:607-608.
[11]晏阳初全集(卷1)[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9:247.
[12]陶行知全集(卷1)[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83.
[13]郑大华.关于民国乡村建设运动的几个问题[J].史学月刊,2006:2.
[14]林语堂.吾国吾民(英文版)(序言)[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16.
乡村文化旅游 篇4
面对我国日益严重的人口老龄化问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的农村摆脱贫困问题和亟待解决的生态环境保护问题, 旅游可发挥调和作用,将三者从相对独立的问题转换为彼此融合、互为补充的养老旅游、乡村旅游和生态旅游三种形态。
1相关概念界定
1.1养老旅游
养老旅游在本质上属于老年度假旅游[1],既是一种精致的旅游方式,又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具体指老年人离开其常住地跨越较大空间范围,在旅游地生活较长时间的特殊旅游形式[2]。由于旅游主体的特殊性,养老旅游具有季节性、怀旧性、 节奏慢、时间长等特征[3,4,5]。养老旅游不但能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改善其健康状况,也能减缓青壮年的养老压力,是老年人升华其兴趣爱好的大好时机,是养身养心的绿色通道,也是追求人生价值的新起点[6,7,8,9]。
1.2乡村旅游
乡村旅游是指在乡村地域范围内体验乡村的风土、风物、 风俗、风景的一种旅游形式[10]。乡村旅游具有乡土风情浓郁、 乡民淳朴热情、乡间风貌各异、旅游资源多样等特征,乡村旅游能让长期生活在城市里的游客回归乡土自然,领略大好自然风光和乡村民俗风情,增长见识,放松身心。
1.3生态旅游
生态旅游是以自然生态环境为依托,在旅游活动过程中强调关爱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吸引旅游者前往体验、观光、学习、思考的旅游活动。国际生态旅游协会认为: “维系当地人民生活”和“负责任”的旅游是生态旅游的两大内涵。生态旅游具有自然生态环境优良、天然旅游资源富足、景区可进入性较强、强调环境保护理念等特征。生态旅游能让游客在大自然里排忧解郁,怡然休闲,也能为游客( 尤其是青少年游客) 植入环保思想,间接宣传生态环保理念。
1.4养老型乡村旅游地
养老型乡村旅游地指的是具有较完善的旅游设施和养老设施,生态环境好、地方文化浓厚的乡村旅游目的地。养老型乡村旅游地是养老旅游、生态旅游、乡村旅游三者交集的旅游目的地。基于养老旅游的特征和庞大的主体基数,乡村是较理想的养老旅游地。养老型乡村旅游地具有生态环境佳、历史沉淀厚、生活节奏慢、人们性格淳朴等特征,能为老年人提供较理想的田园生活[11,12]。此外,当异地老年人成为乡野田间的生活主体时,能在很大程度上缓和因旅游业明显的季节性造成旅游基础设施的闲置问题,带动乡村养老服务与设施的完善,提升乡村自然与人文水平,总体促进乡村的社会进步[6,13,14,15]。
2三者融合发展的必要性
2.1乡村是养老旅游的最美适宜地
据统计,2013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2. 02亿人,占总人口的14. 9% 。据预测,到2053年,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4. 87亿人的峰值,占总人口的34. 9%[16]。我国养老旅游市场前景广阔,潜力巨大,但却困难重重[17]。由于老年人口基数庞大、老年人间经济水平差距甚远、异地医保报销受限,加之市场上养老旅游产品质量不高、相关服务缺乏标准规范、专业人才短缺等原因,养老旅游的发展受到较大限制。
以生态环境优良的乡村为根据地的养老旅游能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上述问题。总量巨大的乡村面积为老年人休闲度假提供了足够的空间,相对较低、弹性较大的生活成本能为绝大数老年群体所接受,在距居住城市较近的乡村进行养老旅游的老年群体医保报销较为方便。此外,乡野田间良好的生态环境有利于老年人的身体健康; 乡村丰富多彩的民俗风情、粗犷豪迈的文化底蕴、舒缓安逸的生活节奏皆有益老年人心情愉悦, 缓解郁结,弥补因子女或配偶不在身边的缺憾。
2.2老年人是乡村旅游的最佳参与者
据统计,2013年全国农家乐数量约170多万家,乡村旅游的重点村10. 6万个,全年接待游客约10亿人次,旅游收入达到2800多亿元,3000多万农民直接受惠[18],乡村旅游已成为我国乡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19]。然而,在乡村旅游迅速发展之际,其发展诟病正蚕食着我国的锦绣乡村。在旅游活动的影响下,乡村民俗逐渐变得功利世俗,乡野原真日渐淡薄,乡村生态遭到破坏,城乡界线变得模糊; 加之乡村旅游的相关法律法规与标准尚不健全,乡村公共基础设施尚不完善,村民的相关知识、能力尚待提高,产业集群意识尚未成熟,良性营销尚未形成,长此以往,现在遍地开花的乡村旅游就只能昙花一现。
老年人能带动的影响是巨大的,以生态意识较强的老年人为参与主体的乡村旅游能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上述问题。首先, 经历了世间浮华之后,老年人返璞的心态强烈,无论是村民还是民俗,唯有保持本真才有市场。其次,现阶段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基本都是中国生态环境从优至劣的目击者和环境污染的受害者,他们极有可能成为环境保护的教育者、生态理念的倡导者和环境污染的战斗者。第三,当乡村成为较稳定的养老旅游目的地后,家庭、社会及政府对老年人的关爱和牵挂都极有可能加速乡村基础公共设施的健全和完善。
2.3乡村养老是生态旅游的最强推动力
我国生态旅游方兴未艾,但也存在诸多问题。由于对生态旅游内涵、特征理解不到位以及简单追求短期经济效益最大化的经营理念,“生态旅游”的开发和旅游活动的进行往往对当地自然生态和原有周边社区带来伤害。在意识到“生态旅游”能带来较大的经济效益后,市场上出现了“处处生态游,人人负离子”的局面,泛化现象严重,原本的金字招牌也逐渐黯然[20]。 “生态旅游”不生态的行为既违背了人们亲近自然、返璞归真的初衷,也辜负了人类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的使命。
生态旅游的核心理念是欣赏自然、感受生态、天人合一、和谐共处。以乡村为根据地,以老年人为参与主体的生态旅游能在很大程度上缓解现存问题。乡村与城市的一大区别就是对自然的开发较少,乡村的生态环境和空间视野都是老年人的心之所向。当生态旅游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养老旅游成为乡村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原本贫穷落后的乡村可逐步转型成为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的桃花源,受旅游驱使而浮躁的乡村也将缓慢下来,重新沉淀,回归诗画田园。
3三者融合发展的可行性
3. 1三者的内在关联紧密
有“逃离”和“反哺”本质: 生态旅游是后工业时代驱动下恶劣生态环境的产物,其兴起的重要原因便是人类对“绿”和 “美”的向往,既是人类逃离环境问题的行为,也是反哺环境的行为。乡村旅游是城市污染驱动下的产物,其兴起的重要原因是人们对“干净”和“淳朴”的向往,既是人们逃离冰冷城市的行为,又是反哺自然的行为。养老旅游兴起的主要原因是老年人对“舒活、乐活”和“旧生活”的向往,既是老年人逃离“四角天空”的行为,又是反哺记忆的行为。
有“康体”和“教育”的功能: 三种旅游的目的地都应是生态环境良好、自然环境优美、气候条件怡人的地方,能舒缓人们紧张浮躁的情绪,洗涤身心。此外,生态旅游能引导人们爱护环境、守护生态、保护社区等。乡村旅游具有启蒙思想、让人忆苦思甜等功能。养老旅游让老年人有足够的时间和较多的灵感进行再创造,升华人生内涵。老年人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和生活态度也将对其子孙带来积极正面的影响。
3.2三者均为旅游发展大势
生态旅游是国际旅游的一大潮流: 生态旅游自诞生以来就以惊人的速度席卷全球,带着返璞复古的清香,很快便家喻户晓,成为趋势。1983年,环境保护作为我国一项基本国策被提出; 2012年,生态文明建设被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生态旅游成为旅游领域对国家战略的最好回应。 在日益恶劣的生态环境中,“返璞归真,怡然自得”、“走进绿色旅游,感受生态文明”的生态理念越来越为游客所推崇,国家旅游管理部门也突显了这一热点,将1999年和2009年的国家旅游主题分别定为“生态环境游”和“中国生态旅游年”。
乡村旅游是国内旅游的一大热点: 建国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城乡差距逐渐拉开。我国强调要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增强农村发展活力,要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我国乡村地域辽阔,许多乡村不仅拥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还拥有优质的生态环境资源。2006年和2007年,我国旅游主题分别为 “中国乡村游”和“和谐城乡游”。近年来,乡村旅游在国内成为旅游热点,极大地带动了乡村经济发展,成为乡村经济的新增长极。
养老旅游是未来旅游的一大趋势: 养老是中国传统文化之一,是孝、是善、是感恩,也是我们的义务和责任。与西方国家不同,我国父母与子女间的联接十分紧密,子女成家后与一方父母合居的现象普遍存在。然而,随着老年人的观念转变,旅游养老成为养老的一种新选择,且为大众所接受。此外,2013年出台的《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从国家层面为养老旅游创造了极好的机遇。养老旅游是新时代老年人安度晚年的选择之一,是现代青壮年向往的晚年生活模式之一,也是未来旅游发展的一大趋势。
3.3三者融合条件良好
生态旅游与乡村旅游: 生态旅游与乡村旅游的交集,主要体现在大部分乡村保持了较好的生态环境资源,适宜进行生态旅游活动。从时间概念来看,生态旅游与乡村旅游都属于“慢旅游”,体验自然复古的慢生活。从空间概念来看,乡村旅游与生态旅游都属于“大旅游”,游客的旅游体验多在视野开阔的地方。生态旅游与乡村旅游的融合,是天与人的融合。
乡村旅游与养老旅游: 老年人是乡村旅游的主要旅游群体之一,乡村也是养老旅游的主要目的地之一。我国乡村面积辽阔,老年人口基数庞大,两者在空间上恰好能匹配。老年游客与其他游客群体不同,旅游动机大多不是求新求异,而是怀旧和求美。国内现阶段的老人大多数生于乡村长于乡村,对乡村有“家乡”、“故乡”的亲切感和归属感。乡村旅游与养老旅游融合,是人与地的融合。
养老旅游与生态旅游: 养老旅游的活动主体大多处在生命历程后端及末端,对人生、生命有着诸多感悟,也易由此生悲。 然而,当老年人回到自然,看到自然界缤纷艳丽的生命,看到花落花开、蜉蝣生死、落叶归根的现象,对人生和生命便会有不一样的认识,或是感恩,或是豁然。另一方面,相较于青壮年游客,老年游客较为平和、惜物,对生态环境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较小。养老旅游与生态旅游的融合,是生命与自然的融合。
4养老型生态旅游地的发展对策
政府引导,构建医疗体系: 相对于城市而言,目前绝大多数乡村在医疗卫生方面的基础建设较薄弱,“看病难”是困扰乡村居民多年的问题。要建设养老型乡村旅游地,需要政府引导, 加大力度丰盈乡村医疗力量,以公共医疗单位为主体,鼓励有资质、有名望的民营企业或外企加入,形成较完善的乡村医疗体系,解决乡村“看病难”问题。此外,还应适当放宽政策,灵活处理异地医保报销,为在乡村旅游的大量老年游客提供就近疗养和医治的条件。
部门联动,加强区间合作: 许多旅游资源并不处在某一特定的行政区划内,当旅游资源跨乡跨县,甚至跨市跨省分布时, 常常引起利益相关者间的冲突,对景区带来负面影响,甚至灭顶之灾。广义看,旅游资源,尤其是自然旅游资源是属于全人类的,应共同分享和爱护。有关行政部门在处理此类纠纷时, 应着眼大局,以旅游资源的良性发展和追求长远效益为目标, 求同存异,共同商讨相关事宜,形成区间合力,创造多赢。
集思广益,优化顶层设计: 进行顶层设计时,要将“百姓富,生态美”与“田园风光好,养老趣味多”相结合,以打造一批以养老型乡村旅游地为目标,以专业力量为主体,集思广益,扎实做好顶层设计。设计单位的选择、设计成果的评审以及后续的指导等,都应由政府相关部门代表团体、利益相关者代表团体及其他自愿者代表团体共同商议,确保设计科学有效、操作性强。
吸引民资,培育产业体系: 建设养老型乡村旅游地要走产业化、市场化道路。在完善基础设施,做好顶层设计之后,相关部门应积极招商引资,吸引民资注入,增强活力,引导形成覆盖全国的养老旅游产业体系,打造具有中国山水人文特色的养老型乡村旅游地品牌。政府部门需扶持民间力量,减少行政阻碍,协助区域间交流发展,尊重市场机制,减少干预。
因地制宜,突出乡村特色: 养老型乡村旅游地以乡村为实体载体,养老旅游、生态旅游和乡村旅游都将在乡村的土地上进行。所以在规划设计和经营管理时,必须要以突出乡村特色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因地制宜,综合利用,挖掘乡村本土文化, 设计符合老年人养老需求、生态需求和乡村需求的旅游产品。 在单体层面,要做到各乡有特色,各村不雷同,减少彼此冲突; 在整体层面,要形成以乡村为单位的连续的文化带,系统整合资源,形成连贯,带动各地发展。
以人为本,提升服务品质: 养老型乡村旅游地的旅游主体是来自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老年游客,除游客口碑影响力较大外,游客本身的身体状况、心理状况的弹性较大,不当的服务极有可能带来严重的后果。在经营管理时,必须秉持着“游客为本,服务至诚”的旅游行业核心价值观,为老年游客们提供舒适周到的服务。
乡村文化旅游 篇5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其目的在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然而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的新时代,未来农村农业的发展不能停留在过去的传统模式上,必须要用等新理念新工具去创新适应新时代的发展模式。
一、金融创新在推动乡村振兴过程中,应以农村金融创新撬动农村经济发展,加快推动乡村振兴。首先要逐步扩大农村金融服务规模和覆盖面,加快创新农村金融服务模式,全面提升农村金融服务水平,加快建立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竞争适度、风险可控的现代农村金融体系。一方面,金融机构应着力提升金融服务供需契合度,量身打造适应现代农业内在规律的特色产品,加快建立符合新型经营主体生产经营特点的工作机制。另一方面,农村金融可持续发展离不开良好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因此要加快完善农村金融基础设施,加强金融支付网络建设,积极发展现代支付工具,提高乡镇网点覆盖率,着力打通普惠金融服务的“最后一公里”。同时,还应加快构建农村征信体系,优化农村信用环境,尽快建设统一的征信数据平台,建立信用评估指标体系,推进农村信用信息资源的部门整合和城乡联动,提高信贷的可获得性。并着力提升农村金融监管水平,加快农村信用社改革,带动各类农村金融机构建立现代金融企业制度,重点促进村镇银行、社区银行等小微金融机构和合作金融组织完善内部控制制度。
二、互联网工具互联网最重要的是让人和人的连接变得非常简单,让整个社会商业合作关系从传统上的竖状结构变成网状结构。所有人既是消费者又是生产者,所有的协作者又是被协作者,这样农村才能形成全新的生产关系的组合,形成互联网形式的生态,这样农村经济与县域经济的发展才会面貌一新。同时,要让农村的优质产品走向全国乃至全球市场,必须用好互联网工具,根据市场的需求与当地特点,有目的和有针对性地发展特定产业。
三、大数据大数据是“互联网工具库”的核心武器。大数据是一种新的细化下的市场和市场下的细化,提前预售数据分析,农民可以做到预见性地生产,农业可以做到有计划地配置资源,加上智慧物流业、互联网金融的支持,这才是农业现代化、农村产业化的真正实现。
乡村旅游是融合多种发展模式、创新发展思路的途径,通过乡村旅游可以有效的激发新型农业的产生与运作,从根本上改变农村人口的就业问题,有效推动农业供给侧改革。乡村旅游从旅游规划的角度考量乡村的发展潜力,结合国家宏观政策,高瞻远瞩定位发展性质,到最后达到可行性的落地运营计划。具体运营分为乡村产业、乡村文化、乡村生活方式三方面的运营,也正结合了农业、农村、农民的三农发展问题,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乡村旅游运营
一、乡村产业的运营
乡村产业无论是农业种植、养殖,在品种选择与经营方式上,都要营造生态、原始的农业产品品牌,依据市场导向,打造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
其次,对农产品进行深加工,通过文化包装或创意包装,运用互联网电商、中央厨房的思维,向城市输出产品,这是未来乡村产业运营的主力,这种具有经过包装的土特物产,才能真正走出去。但这里,我们不能仅仅运营一个单一村庄的产品或者物产,而应该以此为基地或平台,去经营一个地理标签的物产。再者,就是休闲农业消费。乡村自然景观和田园产业,是有潜力成为核心吸引物的,这也就为休闲农业的在地消费提供了可行条件。培育农业产业新业态,运用科技、文化、艺术等创意手段提升休闲观光农业,加快发展农业新产业新业态,培育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新动能。适应消费者多元需求,突出发展科技型、文化型、生态型、功能型、服务型等创意农业,培育创意农产品、创意农田景观、创意文化、创意节庆、创意饮食、创意民宿。同时强化节庆营销,组织参加全国区域性展会,支持举办丰富多彩的农事节庆。休闲农业消费,不仅仅是“采摘-支付”的简单模式,而是需要项目主体的营销包装推广。从采摘上升到劳动体验,从采摘上升到亲子社交,即从村民经营到公司化的定制化经营。
发展乡村旅游可以实现农民脱贫,从生态、环境、乡风、文化等多方面整合农村资源,激发农民创业热情,激活乡村内在活力。而乡村旅游的支柱是产业,乡村产业需要适应时代的变化,合理利用乡村土地资源,由传统农业转变为多样性农业。
二、乡村文化的运营乡村的历史文化、乡村的民俗活动、乡村的游戏,都是文化的范畴。乡村的文化,也是乡村景区化的核心,也是有望成为核心吸引物潜质的。首先,不是站在一个村庄的角度去寻找、激活与包装文化,而是要站在一个文化地域的高度,去看待乡村的文化。其次,乡村的文化需要载体,通过改造乡村文化建筑,或者保护原有传统建筑、景观,让乡村的肌理空间更具有地域特点,这些是乡村旅游运营的依托。再者,要打造思考文化运营的赢利点。乡村的文化空间,有其特有的公共属性,但这种公共属性不能成为一个乡村或者城镇的文化事业,而应该嫁接社会力量参与经营。因此经营方式可以分为文化演艺、休闲消费、乡村游学教育等。乡村文化运营最重要的是要有创意的活动,也是吸引乡村创客聚集的关键因素。
三、乡村生活方式的运营乡村对于游客市场的吸引力,最大的关键在于异于城市的生活环境与方式。未来的乡村景区,不是说让城里人去吃去喝,而是去过一天、两天的乡村生活。乡村生活方式的运营,其实就是乡村业态的选择与包装,是基于良性的产品运营进行架构的。单一的生活方式供给,可以交给当地居民、创客,但整体的生活方式及环境氛围的营造,需要顶层设计,需要平台化支撑。单一的生活业态是很难有生命力的,而侧重整体生活方式的打造,则需要平台精心包装、品质植入。如乡村饮食可以做特色餐厅、农家庄园,乡村住宿可以作民宿、农家小院,乡下休闲活动可以做朋友聚会、亲子游戏,乡村养老可以做康养、生态等。当这种乡村生活生态圈形成,乡村生活方式才会以一个整体成为产品并向游客输出;而这个时候,这种生活方式才会得到市场认知,或者成为一个IP。乡村旅游运营主体乡村旅游运营需要新型的经营主体参与,关于经营主体,有几种方式:1.村民经营企业化统一管理,如重渡沟模式,能够避免无序经营和恶性竞争,保障村民集体利益;2.村民经营政府服务,如梅家坞,能够实现村民主观能动性,但村集体应做好协调服务工作;3.村民经营与外来社会主体经营并行,某些创新型、文化型业态通过引进外来经营主体能够赋予乡村新的活力。
乡村旅游(景观)探讨 篇6
关键词:乡村旅游;乡村景观;景观设计
前言:当今社会,旅游行业迅猛发展,我国的经济在旅游作用下也有所提升。尤其是乡村旅游的蓬勃发展,改变了农村的现状,我国是个多民族国家,幅员辽阔,由于地域区别发展旅游项目也不尽相同,经营模式也各有千秋。但是,无论是哪种经营模式都是注重服务和经营方式,忽视对乡村旅游景观的建设。乡村发展旅游行业是好的目标,可是建设旅游景观是乡村旅游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一、乡村旅游的介绍
乡村旅游是在乡村地区开展的旅游活动,将村中的自然景色个人文作为吸引游客的对象,将乡村地区特色作为旅游的吸引物,随着乡村旅游规模不断扩大,旅游项目不仅仅是自然风景、建筑、文化,还包含休闲、娱乐、餐饮、等内容形式,在类型上乡村旅游可以分为以下几大类:绿色观光和田园风光型,科普教育型,休闲娱乐型,乡土文化型,民族风情型,养生型,健身型因此,乡村旅游形式具有多样性。乡村旅游产生于法国,这种旅游产业很快被一些工业化国家所采用,它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二、乡村旅游景观存在的问题
(一)少数民族乡村旅游景观存在的问题
1.建设规划不合理
少数民族乡村旅游景观建设要有一定的困难,是由于民族特点及地域等因素制约的,尤其是在建设过程中规划工作尚未完善,导致建设规划不合理[1]。在乡村旅游景观建设中,当地施工部门不能为居民提供有利保障,导致旅游者来到这里资源未能对资源进行充分使用,而是与当地居民发生冲突,出现当地政府只顾发展经济忽视群众利益的现象,引发当地居民对开发旅游景观热情不高,甚至是产生抵触心理,致使建设旅游景观后期工作难以开展[2]。
2.开发商对少数民族文化意识淡薄
少数民族由于在宗教信仰、民俗文化、风俗习惯上都与汉族有很大的区别,由于开发商在开发项目时只是追求短期内的利益,不会花更多的时间去了解少数民族文化。因此,对少数民族文化意识淡薄,因而对少数民族旅游景观开发兴趣不浓厚。因为民俗文化是对旅游景观建设的引导,而开发商却由于对此方面借鉴的内容过于生硬,没有把民俗文化充分的应用在旅游景观建设中,使得开发出来的景观缺乏民俗韵味,有些开发商滥用民俗文化,并且尚未尊重当地百姓的信仰,不但建设的出来的旅游景观缺乏民族韵味,而且引发当地居民的不满。
(二)非少数民族乡村旅游景观存在的问题
1.乡村旅游景观规划和实施不到位
在开展乡村旅游景观建设过程中,对景观规划和实施都不到位。开发商在规划景观时,未能将乡村地域、民俗文化等因素融合在一起,导致规划内容不够全面,或者在景观实施过程中只图眼前利益,未能将景观建设实施到位[3]。
2.乡村旅游景观不够形象
感受到乡村特有的气息和文化是开发乡村旅游景观的目的。然而由于受到工业文明影响,导致项目开发者对存在着对乡村乡村旅游景观建设不够重视,开发出来的结构不够生动形象,未能将乡村的独特之处展现出来。当地旅游经营农户往往从自己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判断游客有你哪些需求,常常花大量时间去考虑一些大众化的旅游项目建设,未能结合本乡村独有的特点,创造出形象的旅游景观,真正做到吸引游客。
3.生态景观遭到破坏
在开发乡村旅游景观过程中,会砍伐一些树木作为建筑材料,甚至拆除一些古屋。因而,由于树木建减少会导致山体滑坡、环境受到污染等现象[4]。当地生态旅游景观建成后,会有人在古建筑上到处涂鸦的状况,导致生态景观遭到严重破坏,以上不良行为的出现,都是过度的破坏生态景观。还有游客的不文明行为也会对生态景观造成破坏,当地政府随意地采石修路使得水土流失,对整个乡村环境有严重影响,一些垃圾、污水导致水质污染,生物多样性降低,乡村的旅游景观质量下降,旅游市场也会面临巨大挑战,保证乡村旅游景观质量不容忽视。
三、改善乡村旅游景观的对策
(一)坚持可持续性原则
在乡村旅游景观建设中,要坚持以可持续性发展原则,通过人工建立生态系统,将分散的土地采取集中管理措施,并对集中的农田加以保护。扩大绿色范围,因地制宜,恢复被破坏的生态景观,建立自然植被斑块,建立一个协调的自然系统,真正做到可持续发展。
(二)加大对乡村旅游景观规划
对乡村旅游景观的规划是发展旅游的前提。在对旅游景观规划过程中,一定要采取科学有序的方案,并及时解决在开发乡村旅游景观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乡村景观规划是围绕着人与自然展开工作,对村民予以尊重,而且人类要对破坏的生态环境进行及时改造,不要在建设景观项目中只顾利益忽视生态环境,只有保证二者和谐,才能打造出生态乡村旅游景观[5]。因此,规划一定以尊重自然、人和地方精神角度出发,进而依照景观规划方案开展建设工作。
(三)打造多种乡村旅游景观类型
乡村旅游能够不断发展,不仅是靠旅游项目吸引游客,还要具有独特的旅游景观。由于受到地域不同的影响,还有乡村旅游给游客带来不一样的感受,乡村旅游景观格局也有所不同。所以,乡村旅游景观具有多种类型。传统的旅游景观类型包含村域型、村落型、村貌型、院落型,全國大多数乡村旅游景观都以这四种为主,乡村旅游景观建设不仅仅局限在这几方面,要充分将资源利用起来,打造出多种乡村旅游景观类型。
(四)加大对乡村旅游景观的保护力度
乡村可以景观是靠当地领导干部和全村人共同努力完成的,大家应该加大对乡村旅游景观的保护力度。景观关乎着乡村旅游的发展,而且自身也具有一定的保护价值,如果旅游景观建设完后任由村民或者是自然因素的破坏,那么将失去建设景观的意义。当地政府应该建立监督检查部门,加大对景观保护力度,定期对旅游景观进行检查,并组织村民对景观的维护,也要降低对环境的破坏,对村民进行教育,并且加大对游客乱扔垃圾的监督力度,有些地域的景观是天然的,一旦当地自然环境遭到破坏,况且一个良好的环境才能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游玩。所以,一定要严格监督管理破坏旅游景观的行为,加大对乡村旅游景观的保护力度。
结论:乡村旅游是现代旅游也的一个新兴事物,它充分利用现有的自然资源,为城市居民提供休闲、娱乐的等服务。旅游景观是发展旅游的首要条件,乡村旅游景观的建设可以从不同层次去衡量。本文从旅游的发展角度出发对旅游景观展开探讨,结合全国不同区域乡村旅游特点,开发出适合乡村可持续发展的旅游景观,并且注重将自然环境与文化相结合,建设绿色、多功能的乡村旅游,开发不同的旅游景观。
参考文献:
[1]俞高双.乡村旅游景观探讨——以双龙风景区鹿田村为例[J].绿色科技,2012,11(56):235-238.
[2]刘振卿.浅析乡村旅游景观[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4,02(47):187-190.
[3]夏冬林,张述林,高宏鑫.乡村旅游景观规划设计——以重庆永川区五间镇为例[J].现代园艺,2014,24(87):111-112.
[4]李旭琴.关于内贾村乡村旅游景观规划的一些构想[J].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04(57):142-143.
[5]杨芳绒,杜佳,任娟,等.河南省乡村旅游景观规划设计初探——以漯河舞阳冯河村为例[J].陕西农业科学,2011,02(79):231-242.
邮寄地址,电话,邮编
台州路桥银安街天和壹号销售中心,
乡村文化旅游 篇7
关键词:微旅游,美丽乡村,建设路径
与各大旅游景区节假日游客爆满相比, 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更乐意去城市周边来一个免费的短途周末游。如今, 各地都在搞美丽乡村建设, 许多有特色的村镇别有一番风景;加上各种网络社交平台的软宣传, 都为乡村旅游提供了发展的土壤。既要让游客来, 又不能多;既要让游客消费, 还不能造成污染, 这种模式称之为乡村微旅游。
1 乡村微旅游的模式
目前的乡村旅游模式主要是乡村旅游景区、度假村、农家乐、民宿等。乡村微旅游规划也多为乡村旅游景区规划, 度假村、度假区规划, 农家乐、民宿聚集地规划等。这些模式的共同需要是建设。固然需要建设一批乡村旅游景区、度假村、农家乐、民宿等, 但不意味着乡村旅游的模式都需要建设, 乡村旅游要有序发展, 不能一窝蜂。要根据建设的规模分为强、中、弱、微, 而且要呈金字塔状。建设规模越大的地方, 绝大多数应是微建设。究其一地的游客数量则应是倒金字塔, 大多数乡村应提倡“微旅游”, 即仍以乡村生产、生活为主, 路仍然是村村通的窄路, 山只能远眺, 田只可远观, 游客不用多, 尤其是不能大拆大建, 甚至不要小拆小建。这对很多地区的自然生态保护和文化生态保护至关重要。
2 乡村微旅游的建设路径
2.1 树立品牌
让游客获取信息的方法很多, 结合乡村的特点, 最简单的方法是命名。由于很多地区, 甚至很多村落, 或有特色的物产, 或有特色民间手工艺, 或有特色景观, 或有特色建筑, 或有特色饮食等, 当地有关部门可以将其命名为××村。如葫芦种植的比较多, 授予葫芦村的称号;草莓种植面积比较大, 授予草莓村的称号;桃木制做比较多的, 授予桃木村的称号。通过一些简单的宣传让人们知道哪里有葫芦村、草莓村、桃木村, 吸引游客前去旅游。对于这种村, 游客往往不会抱有太高的期望值, 但总会吸引一些游客前往, 旅游在顺其自然中发展起来。
2.2 创新营销模式
乡村微旅游的地区经济发展需要结合游客数量少的特点, 利用农民时间成本低和当地作物成本低的优势, 避免大的研发、设计、生产、包装和宣传投入, 运作特色乡村旅游商品。作物类主要突出天然、绿色、无污染等, 手工艺类主要突出质朴的原真性[1]。销售中也可以有些乐趣, 如某村农民散养在山坡上的柴鸡, 采取游客上山自己抓的方式, 按照抓到的鸡的大小卖给游客。在现场看到的是游客全家上阵, 一时间鸡飞人跳, 村民、游客皆大欢喜。
2.3 形成独有的文化
喜爱乡村微旅游的游客一部分是注重田园类生活, 另一部分看中乡村独有的文化氛围, 这与美丽乡村的建设路径不谋而合。乡愁, 是一代人灵魂深处的记忆, 如何利用乡愁开发乡村文化, 是考量乡村微旅游开发建设成功与否的关键。为此, 各地可因地制宜, 从建筑形态、节事活动、农作体验等各方面突出乡村当地的民俗风情, 讲好乡俗故事, 如果村落有名人古迹的传说是最好不过。应合理挖掘民间文化, 取精去糟, 进行推广和发扬, 打好文化品牌吸引住游人的目光, 同时也要求在进行乡村旅游开发时, 要注意顺应时节, 合理利用资源, 让资源发挥出最佳作用。
2.4 注重公众参与
乡村旅游是一种复合型旅游活动, 能够让游客体验乡村民风民俗、农家生活和劳作形式, 在劳动的欢快之余, 购得满意的农副产品和民间工艺品, 使游客在主体行为上具有很大程度的参与性。通过做好体验性乡村旅游产品, 让游客融入乡村中, 讲好乡村的生活故事, 这些都能为乡村微旅游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契机。
3 结语
乡村旅游的发展不应破坏乡村的味道, 不应把乡村变为城市, 不应强迫村民改变原有的生活习俗。需要用微旅游的模式在保护生态环境, 不改变当地的农业生产、农民生活方式, 促进当地的农业生产, 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的同时, 让人们享受乡村的乐趣, 品味乡村的文化, 把乡村特产带回家。
参考文献
贵州乡村民俗文化旅游浅析 篇8
20世纪80年代开始, 贵州省内安顺布依石头寨、黔东南上朗德、南花、青曼、西江苗寨等8个民族村寨被选中成为旅游扶贫试点。目前, 贵州已有1600多个民族村寨开展了特色村寨游且以民族文化为主要体验项目。形成了农业观光、城郊“农家乐”、歌舞表演、民族节庆、民俗寻踪、古镇探秘等形式多样的旅游产品, 推动了乡村旅游的多元化发展。另外, 贵州精准扶贫的有效途径之一当属乡村旅游。据初步统计, 到目前为止, 贵州乡村旅游的年收入已逾550亿元, 解决就业人数多达230万人。按照计划目标, 至2017年, 贵州省将建成100个以上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示范村寨、1000个左右重点村寨, 突出示范和重点经营户建设, 实现农民旅游收入占20%以上的农民的人均纯收入[1]。
贵州乡村民俗文化是以乡村文化和自然环境为依托的, 是具有唯一性的特色旅游产品, 在国内和国际乡村民俗文化旅游产品体系中具有独特竞争优势, 无论是对境内游客还是境外游客都具有很大的吸引力。所以, 发展乡村民俗文化旅游对于贵州旅游产品的建设、旅游发展模式的创新、加强贵州旅游核心竞争力和调整贵州省旅游业结构都具有重大意义。
2 相关概念
2.1 乡村旅游的概念
乡村旅游, 是以乡村山野风光、农业生产活动、农民生活状态以及农村特有的生态环境和生态景观为吸引物, 把乡村文化作为内涵, 目标市场针对都市居民, 为了满足旅游者娱乐、学习和回归自然等方面需求从而开展的融观赏、考学、实践、体验、购物、娱乐、休闲、度假于一体的一种旅游活动[2]。
2.2 乡村民俗文化旅游的概念
我国多数地区的民族村寨的发展都离不开乡村民俗文化, 原因在于乡村民俗文化旅游具有使都市旅游者体验到淳朴乡情以及民俗文化的魅力, 带领旅游者了解不同地方民众特有的民风民俗和生活常态。因此可以定义乡村民俗文化旅游的概念为建立在一定的旅游设施和异域、异族独具个性的民俗文化的独特吸引力基础之上, 充分发挥民俗文化的内涵, 吸引都市居民并满足其购物观光、娱乐休闲、考学体验和回归自然等方面需求, 前往旅游地 (某个特定的地域或特定的民族区域) , 消费体验民俗文化的一种旅游活动[3]。乡村民俗文化旅游的核心内容是乡村民俗风情, 其独特的创造性与民族异域性是吸引旅游者的真正魅力所在。
3 乡村民俗文化旅游的基本特征
3.1 旅游目的地的乡村民俗文化性
乡村民俗文化旅游活动的发生地是在乡村地区, 乡村的山野风光、生活和生产活动、乡村文化习俗、民族节日等是乡村民俗文化旅游的吸引力所在[4]。
3.2 旅游资源的原生性
乡村地区无论是生态环境生活方式抑或文化模式都保持相对自然原始状态。
3.3 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丰富性
农村生态系统, 具有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双重属性, 景观资源丰富 (如农村的民俗文化、婚丧嫁娶习俗、种植文化、饮食文化、建筑文化、生产生活工具、乡村工艺品等) [5]。
4 贵州省发展乡村民俗文化的意义
4.1 促进居民脱贫致富
如表1所示, 贵州乡村旅游的接待游客数量从2011年4458.35万人次发展到2015年的9800万人次, 乡村旅游总收入从147亿元上升到430亿元, 乡村民俗文化旅游的发展也有助于创造就业机会, 扩宽纯收入渠道, 拉长和延伸产业链条。
4.2 调整贵州农村产业结构
贵州省传统农村产业主要以种植业为主, 相对单一, 而乡村民俗旅游的发展促进了当地服务业 (食宿等) 、物流业、特色制造业的发展壮大, 有效的扩展和延伸了产业链条[6]。
4.3 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
贵州原有经济条件的落后, 对于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缺乏物质支持, 而乡村民俗文化旅游的发展能够有效解决该问题。同时旅游资源的经济价值的实现也相应提高了保护和传承传统文化的意识, 使得许多濒危的传统文化在旅游大潮的冲击下得到复苏, 并整合融入到旅游市场中重构, 得以更新重生。
5 贵州发展乡村民俗文化旅游的优势
5.1 资源多样, 内涵丰富, 分布集中
贵州乡村民俗文化兼收并蓄、内涵丰富, 涵盖巴蜀文化、粤桂文化、楚文化、滇文化, 其核心是少数民族文化。贵州全省分布着49个少数民族, 其中苗族、侗族、彝族、水族、回族、白族、布依族、土家族、讫佬族等人口超过10万人, 故而素有“文化千岛”的美誉。省域内各式各样的民族节庆、民族艺术、民族风俗、饮食习惯、神话传说等文化景观“多元共存, 共生共荣”, 形成了“好歌村村有, 好酒家家有, 好节天天有”的多彩贵州民俗风情[7]。
贵州各少数民族分布相对集中于贵州省东南部和西部地区。形成乡村民俗文化生态旅游资源集中连片的特点, 尤以黔东南州、安顺地区和黔西南州最为集中。这有利于民俗文化生态旅游的重点布局和重点突破。
5.2 原始性和神秘性
“地无三里平, 天无三日晴”, 由于特殊的地貌背景, 贵州省在工业化开发上不具备其他省份的自然优势, 工业化程度的落后也使其传统的乡村民俗文化原始风貌保存较好, 神秘感强, 受到现代工业文明的渗透较轻。地理环境的相对闭塞导致的人群沟通困难反而促使形成了不同地区形成了形形色色的民俗文化, 造就了贵州少数民族地区乡村民俗文化的多样性、原生性、稀缺性、独特性和完整性。
5.3 区位优势突出, 旅游市场广, 开发潜力大
当前国际国内乡村旅游风生水起, 旅游业也从传统的观光阶段向体验休闲阶段过度, 独具魅力的乡村民俗更是受到青睐。
从文化的角度看贵州是个大省, 是一块高地, 是不可多得的瑰宝, 对旅游潜在市场的新引力极大。同时伴随着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尤其是交通运输行业的快速崛起, 入黔旅游的便利性大大提升, 总之, 今天的贵州乡村民俗文化旅游处在一个极佳的历史际遇上。
5.4 政府支持力度强
贵州省政府在支持乡村旅游扶贫项目建设和基础旅游设施的改造提升等方面不论资金投入还是心血的倾注力度都较大, 2016年起, 贵州省旅游局每年乡村旅游扶贫项目的专项资金多达5000万元, 同时为贫困户提供贷款贴息, 并探索建立旅游投融资平台、担保贷款平台。为了全方面的保护和开发乡村民俗文化, 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以促进各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繁荣发展[8]。
6 贵州乡村民俗文化旅游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6.1 可持续发展, 开发保护并举
固本培元, 坚持以保护和传承文化为第一要务, 涸泽而渔的旅游发展模式必不长远。开发与保护并举, 实现乡村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持续利用, 对于一些具有唯一性特点的民俗文化 (民族建筑工艺、悬棺丧葬文化等) 要重点研究保护。民俗文化的保护和开发中, 坚持完善政策管理和加强技术支撑二者并举, 实现乡村民俗文化生态旅游资源的持续利用。
6.2 提高认识, 摸清家底, 搞好乡村民俗旅游规划
制定科学的全省乡村民俗旅游开发规划, 在整体规划指导下, 对全省乡村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类别特征和地域分布进行调研考察、登记造册, 对重点文化资源做好完善的开发、发展与保护的旅游规划, 同时, 各乡村民俗景区景点根据自身特点制定针对性的具体的实施计划[9]。
6.3 整合资源, 挖掘内涵
系统整合资源, 积极开展区域联合, 把贵州乡村民俗旅游区与省内颇具特色的喀斯特自然风景区和邻省一些著名景区联合起来, 形成旅游网络。如贵阳-榕江-从江-黎平-锦屏-隆里-镇远-凯里-西江-广西桂林的黔东南旅游线;建设以喀斯特自然风貌、历史文化遗址与布依族、苗族、汉族等多民族风情相结合的贵阳 (花溪高坡苗寨、天河潭镇山布依文化村、红枫湖景区) -安顺 (龙宫、黄果树、屯堡文化) -安龙、兴义 (苗绣、腊染、贵州乡村龙、马岭河风景区) -云南昆明的黔西南旅游线等。同时, 对民俗旅游的文化内涵进行概括、发掘、升华以致凝聚区域特有的个性化精神, 将民族文化中别具特色的民间节日、生活风俗、饮食习惯、神话传说、民族信仰等文化挖掘出来, 设计和创造出多元化的产品, 形成特色品牌, 强化旅游吸引力。
6.4 改善设施, 提高档次, 创建品牌
多渠道融资集资引资, 加大对旅游基础设施的投入, 实施全方位综合开发, 确保乡村民俗旅游过程中的食、住、行、游、购、娱等六要素的服务完善、合理衔接, 特别是要加强乡村民俗旅游区的环卫设施、给排水设施、垃圾处理、旅游公共厕所、交通道路、医疗卫生等方面的建设, 完善乡村民俗旅游服务设施, 优化乡村民俗旅游区的大环境, 使游客能够进得来、留得住、游得好, 提高乡村民俗旅游业的层次和综合效益, 进而实现品牌效应[10]。
6.5 培养人才, 提升管理, 完善服务
宏观上引导旅游业人力资源的发展如与地方高校合作, 定向定点培养专业旅游人才, 提高接待能力、接待档次和接待质量, 管理体制实施全方位、多层次、多部门共同参与的协同管理制度。
6.6 加大宣传, 提高知名度
酒香也怕巷子深, 贵州由于受自然、社会、经济、历史等诸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知名度不够响亮, 故而应重点利用港澳及沿海发达地区的中心城市作为促销窗口, 充分利用各种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如电视、报刊、展览、互联网等进行宣传介绍, 提高乡村民俗景源在国内外的知名度, 增大吸引力[11]。
摘要:指出了贵州省乡村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丰富, 包括独特的喀斯特地貌、原生的自然环境、绚丽多姿的神秘民族文化, 为农村反贫困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为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开辟了一条现实可行的道路。通过分析贵州省发展乡村民俗文化旅游的优劣势, 提出了针对性的发展乡村民俗文化旅游的意见, 以期促使贵州省充分发挥比较优势, 推进农村经济活跃发展。
乡村文化旅游 篇9
关键词:文化,乡村,旅游,极端化
一、引言
喀什是一个历史悠久, 多民族聚居的地区, 许多古老民族曾在这里繁衍生息, 发展经济、文化。古代称疏勒、任汝、疏附, 包括古代的疏勒 ( 今喀什市、疏附县、疏勒县、伽师县一带) 、蒲犁 ( 今塔什库尔干) 、莎车、依耐 ( 今英吉沙和阿克陶境内) 、乌禾宅 ( 今塔什库尔干南部) 、西夜 ( 今叶城) 等诸国地。
喀什地区位于祖国西部边陲, 是贫困地区, 少数民族聚居区。喀什地区西部与塔吉克斯坦相连, 西南与阿富汗国、巴基斯坦国接壤, 边境线总长888 千米, 周边邻近国家还有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印度3 个国家, 是古丝绸之路的重要通道和商埠重地, 是我国西部对外开放的前沿。全区总面积16. 2 万平方千米, 2012 年末总人口 ( 不含图市14. 04 万) 415. 13 万人, 其中, 常住人口413. 81 万人, 市、建制镇人口146. 8 万人, 非农业人口94. 39 万人。载至2008 年底, 喀什地区下辖1 个市和11 个县, 即喀什市、疏附县、疏勒县、英吉沙县、岳普湖县、伽师县、莎车县、泽普县、叶城县、麦盖提县、巴楚县、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 167 个乡镇, 2045 个行政村[1]。
在当前, “以现代文化为引领”就是要紧密结合自治区发展形势和贯彻落实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的实际, 围绕实现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目标, 加快喀什的发展, 抓紧一带一路建设机遇, 首先需要重视农村的发展。充分利用、开发、保护、农村特色资源推动农村经济建设、文化建设是现阶段最重要工作之一。因为意识形态领域中, 近几年发生的一系列爆恐案件明确证明, 喀什这样历史悠久, 宗教文化底蕴浓厚, 经济不发达的区域需要做好经济建设, 文化建设, 引领现代文化“去极端化”很有必要。当然笔者认为引领现代文化, 发展乡村旅游, 去极端化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并且能够获得显著成效。
二、文化与旅游关系
旅游与文化是密不可分的,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 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旅游业的迅猛发展突出地体现了第三代生产力的特征。文化的经济化与经济的文化化, 文化与经济相互依存, 相互渗透。旅游不仅是一种经济生活, 而且也是一种文化生活, 旅游业不仅是一种经济事业, 也是一种文化事业。从旅游资源的角度看, 文化事业的发展也具有决定作用。旅游文化是旅游业的灵魂和支柱, 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源泉, 是旅游业发展的经济增长点。从一定意义上说, 缺乏文化内涵的旅游是没有灵魂的旅游, 缺乏文化品位的旅游产品是很难有吸引力和生命力的[2]。从另一个方面来说, 旅游是实现文化教化功能与娱乐功能的载体, 是挖掘文化、优化文化、丰富文化和保护文化的途径。旅游文化并不是旅游和文化的简单相加, 而是一种全新的文化形态, 它是环绕旅游活动有机形成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它以一般文化的内在价值为依据, 以行、吃、住、游、购、娱六大要素为依托, 以旅游主体、旅游客体、旅游中介间的相互关系为基础, 始终作用于旅游活动整个过程之中。
( 一) 文化是旅游资源的魅力所在
从文化与人文旅游资源的关系来看, 文化孕育着人文旅游资源, 人文旅游资源包涵着文化, 人文旅游资源的开发与鉴赏, 都需要进行文化的解读。人文旅游资源属于文化的范畴, 许多文化产物都是人文旅游资源, 不少文化资源只要略加开发就可以成为富有吸引力的旅游产品[3]。
( 二) 对文化的追寻, 是旅游主体的出发点与归宿
旅游主体出游的目的无非是出于乐生的需要、养生的需要、健身的需要、求知的需要和审美的需要。这些需要按照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都属于高层次的文化需求。
( 三) 文化是旅游业兴旺发达的源泉
一个没有文化的企业是没有活力的企业, 一个没有文化的企业是没有前途的企业, 一个没有文化的企业是没有灵魂的企业, 没有文化的企业是一个必定会被市场无情淘汰的企业。旅游企业也是如此。一个文化氛围浓郁、文化底蕴深厚的旅游企业对内可以团结员工、凝聚人心, 同时对外可以吸引顾客、获得效益。
三、喀什乡村旅游现状
不到喀什不算到新疆”, 诠释了喀什维吾尔族、西域风情旅游的全部特点。喀什旅游方兴未艾, 已成为喀什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乡村旅游是新时期快速发展贫困地区经济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因此, 在喀什开展乡村旅游, 对“三农”经济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截至2011 年, 全地区有农 ( 牧、渔) 家乐45 家, 星级农家乐12 家, 2011 年之后农 ( 牧、渔) 家乐已达到80 家, 民俗家访点324 户, 星级农家乐33 家, 围绕安居富民工程布局农家乐和家访点的格局已显现。喀什地区共有131 个旅游资源单位, 拥有国家规定标准的六类旅游资源和74 种基本类型中的38 种基本类型, 些资源品味极高, 差异化突出。目前131 个资源单位中开发成A级景区的只有25 处[4]。
喀什地区有非物质文化遗产63 项, 其中属于国家级14 项, 自治区级7 项。莎车十二木卡姆和麦盖提刀郎麦西莱甫已被列为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喀什地区旅游资源类型丰富, 有许多是世界级的极品, 开发潜力巨大, 2011 年被国际旅游投资协会评为中国最具投资潜力的地区。据统计喀什地区2014 年度接待国内外游客达358. 86万人, 其中国内旅游人数355. 5 万人, 海外旅游人数3. 36 万人; 旅游总收入达27. 5 亿元。目前全地区共有37 处国家A级旅游景区, 其中5A级景区1 处, 4A级景区4 处, 3A级景区14 处, 2A级景区18 处; 旅游星级饭店35 家, 旅行社26 家[5]。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 全面落实《旅游法》和《国务院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委员会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实施意见》, 加速推进喀什地区旅游产业的改革发展, 建设丝绸之路文化和民族风情国际旅游集散中心的旅游强区, 喀什地委、行署于2014 年12 月印发了《喀什地区关于建设旅游强区的实施意见》。
喀什地区建设旅游强区的目标和任务是: 到2020 年, 把喀什建设成为集历史文化、民俗风情、自然风光为一体的, 产业体系健全、特色突出、设施完备、环境优美、服务优良、交通便捷的丝绸之路文化和民族风情国际旅游集散中心的旅游强区。基本形成连接中亚、南亚便捷舒适的旅游交通网络; 基本形成城乡设施配套、信息咨询快捷、安全保障有力、口岸通关便利的公共服务体系; 基本形成景观丰富多样、环境优美舒适、承载能力强的旅游生态环境; 基本形成人人都是旅游宣传员, 处处都是旅游服务窗口的良好社会氛围; 基本形成管理规范、服务到位、协调有力的旅游行政管理服务格局。
四、喀什乡村旅游的功能
改革开放以来, 在中央和全国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 依托旅游业、农业等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 我国的乡村旅游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乡村旅游起源于19 世纪中期, 尽管起步较晚, 但是发展非常迅速, 研究成果显著。乡村旅游是被认为可以促进城乡文化交流、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阻止农业衰退和农村脱贫致富的重要手段。笔者认为对于喀什而言紧抓发展机遇着手开发乡村旅游资源, 以“丝路风情、醉美喀什”为主题, 实施旅游品牌带动战略, 形成了点、线、片、面结合的产品体系。结合文化与旅游的关系理论分析喀什需要讨论乡村旅游的功能为现阶段引领现代文化, 发展乡村旅游, 去极端化提供科学依据。通过上述综述把喀什乡村旅游的功能归纳为文化功能, 经济功能, 环境功能, 社会功能等四大功能。
( 一) 文化功能
当前, 新疆正处在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天山南北正在发生着令人振奋的新的历史性变化, 新疆呈现出经济大跨越、民生大改善、城乡大变样、民族大团结的全新气象, 当然喀什也不例外。乡村旅游是以乡村为依托, 以乡村独特的自然环境、田园风光、生产形态、民俗风情、农耕文化等为主要吸引物, 满足旅游者观光、休闲、度假、体验、健身、娱乐、餐饮和购物等目的的一种旅游方式。同时乡村旅游具有极强的文化功能。乡村旅游依托的是乡村, 自然与人文相结合的最美, 最灵活的旅游资源之一。旅游是作为一种文化活动, 能够加强双向文化交流, 旅游目的地以及旅游者双方都能面对面进行文化交流。通过发展乡村旅游, 首先喀什乡村文化传播到全世界, 使世界更好地认识喀什。其次参与乡村旅游的普通村民以及旅游者通过交流, 村民最终得到的新气息, 新气象, 新文化。通过乡村旅游可以乡村传统优秀的文化得到保护, 如刀郎文化, 麦西来甫, 达瓦孜, 相应节庆 ( 诺鲁孜节) 。能够使喀什乡村优秀的农耕文化, 生活习俗, 饮食文化, 服饰文化, 全面展现在游人面前, 更多提高乡村文化价值。现阶段意识形态领域中宗教极端思想对喀什乡村群众的影响很大, 通过开展乡村旅游使淡化极端思潮, 因为乡村旅游就是一项参与性强的旅游活动, 游客也参与, 乡村群众也参与。
( 二) 经济功能
村旅游是新时期快速发展贫困地区经济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因此, 在喀什市开展乡村旅游, “三农”对经济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利用维吾尔族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的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民风民俗、传统节日、农耕文化、牧养文化、民族歌舞、民族服饰、民族餐饮、民族工艺品等资源, 以城市居民和外来旅游者为主要对象, 开展具有西域情调、原生态的民族风情的体验认知活动, 以满足旅游者回归自然和娱乐休闲等为主要目的的一种旅游方式。可以从一定程度上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问题, 这既是当地老百姓的愿望, 也是当地政府积极倡导和培育的。
( 三) 环境功能
旅游的产生与环境具有密切关系。根据需求角度分析旅游者选择旅游就是要选择环境。环境优美, 舒适, 干净使能够激发游客旅游的动机。喀什发展乡村旅游, 一方面能够喀什的乡村环境提出更高的要求。乡村存在的是天生自然美丽景色, 当然永久性利用这一资源需要加强保护。投资商需要拿出更多资金来优化环境, 整合最美丽的环境资源展现特色。本区域民众也需要爱护乡村一草一木, 加强环境保护意识, 讲卫生, 为了迎接客人基本上天天做好准备, 展现自己家乡美丽的一面送给游客。
( 四) 社会道德功能
乡村旅游的发展能够吸引更多的国内外游客, 使乡村全面进入迎接状态。维吾尔族有讲文明, 讲信用的优秀传统。游客就是上帝, 这是旅游行业的服务宗旨。乡村旅游的开展会使乡村逐步走向文明化, 继承传统文明的同时, 能够与游客交流中吸纳现代文明, 逐渐意识到道德规范, 营造团结和谐社会环境, 建设文明靓丽的新农村提升乡村民众积极性。参与乡村旅游的民众创造一定经济收入的同时, 能够扔去懒惰, 无知愚昧的状态, 而为发挥维吾尔族传统的热爱劳动, 热爱科学的传统美德具有着推动作用。
五、发展乡村旅游“去极端化”对策
喀什作为维稳工作的前沿阵地, 引领现代文化, 去极端化是最重要的任务。因为喀什历史悠久, 千年以来的伊斯兰宗教文化浓郁与维吾尔族民俗文化并存, 已经形成世俗化。人口结构来看喀什三分之二人口都是农民, 受教育程度低, 封建迷信程度较大, 最近几年时间里在喀什发生的暴力恐怖案件分析来看, 大部分案犯都是收到极端思想的群众以及宗教人士。这对喀什未来发展带来很大的影响, 尤其是维吾尔族传统文化发展及走向现代阻碍的绊脚石。笔者认为喀什未来的发展离不开旅游业, 当然社会经济的发展, 喀什人民群众文化的发展, 使喀什人民走向世界, 让世界了解喀什, 很有必要。同时做好维稳工作, 严厉打击三股势力, 引领现代文化去极端化很重要。综上述乡村旅游功能分析的一结论, 喀什为社会经济的发展, 引领现代文化去极端化需要发展乡村旅游。当然需要两方面入手, 第一加快硬件建设包括乡村基础公共设施, 交通, 通讯, 安全设施。第二加强软件建设包括精神文化塑造, 引领现代文化, 大力做好去极端化宣传教育, 开展道德讲堂等等。下面提出发展乡村旅游“去极端化”对策
( 一) 结合传统民俗礼仪, 乡村开展旅游礼仪训练
喀什作为多民族居住区域, 存在不同民族文化共同并存, 体现了多元文化。为做好引领现代文化, 去极端化, 需要发展农村旅游发展。旅游就是文化的交流于是是民俗礼仪的展现平台, 所以做好结合传统民俗礼仪, 开展旅游礼仪训练全面推动道德意识宣传教育, 让村民学会现代待客之礼才能一箭双雕达到引领现代文化, 去极端化的目的。当然服务质量是景区建设中的最重要的指标之一。
( 二) 加快投资力度, 引进先进技术
以发政府主导通过招商引资平台, 吸引大中型企业, 以法律为前提鼓励他们在农村投资建设农家乐, 牧家乐。引进先进技术改善农村环境不断优化农村基础设施, 使农民不出远门也可以享受到科学进步的一幕。加快景区建设, 推动一村一景, 村村有景的模式, 围绕本区域特色全面开展旅游项目, 同时充分利用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如“中国色买提杏之乡”英吉沙县每年三月底在33万亩杏花盛开的时节举行赏花节, 吸引四方宾朋前来游览观光, 取得了良好效果。疏勒县巴仁乡的南疆百果生态园, 他们利用农户的果园, 把林果业和旅游业完美结合, 打造成了南疆旅游观光农业的一面旗帜[6]。相当喀什市内老城景区基本形成以民俗家访等都形式开展旅游项目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效。旅游业的带动作用是巨大的, 带动运输、餐饮、住宿、购物消费, 同时旅游业也是地方的宣传名片, 有利于加强外界对本地的了解, 这对于吸引人才, 吸引投资也是很有好处的。
( 三) 加强统筹规划与管理, 实现“政、企、民”合作, 实现三方共同获利
在乡村建设中需要注重统筹规划, 开发中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 以保护为前提, 充分利用资源特色, 科学合理开发资源。注重景点景区的建设项目的管理实现“政、企、民”合作。当然政府为主导提供良好的优惠政策使开发商获利并且积极推动村民参与从中得到该拿到的报酬。每一个景区内一定要建立景区管委会, “政、企、民”共同参与景点景区的建设和管理。政府多方面倾斜民众意愿, 依法办事, 简化审批手续, 为创业者提供良好的资金贷款等等有力政策支持。
( 四) 加强以法治村, 合理制定村规民约
发喀什地区打破以往政府主导、“家长制”的原有模式, 广泛征求群众意见, 集民智贴民意, 经过长达半年的起草、讨论、再修改、表决等程序, 让各村有了浅显、简便、易操作的共同遵循, 以及群众公认并在日常工作、生活中自觉遵守的条款———村规民约。当然《村规民约》, 是依法治疆在乡村治理的具体体现和生动实践。村规民约的制定, 立足本村、贴近群众, 按照“易记、易懂、易行”原则, 以解决问题为导向, 把村规民约与法律法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在抓细、抓实上下功夫。村规民约是村民自己制定的“法律”, 靠村民自觉来遵守。一是广泛动员村民参与村规民约的制定, 组织群众签订遵守村规民约承诺书, 强化村民“我制定、我执行, 我承诺、我执行”的自我约束意识;二是通过会议、宣传栏、广播站等形式进行宣传, 让村规民约内容入脑入心;三是大力宣传遵守村规民约的好人好事, 公开谴责违反村规民约的不良行为, 形成“遵守村规民约光荣、违反村规民约可耻”的舆论26导向[6]。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法与德”的双重作用, 保证乡村旅游健康发展, 也能推动建设小康社会, 建设民族团结, 和谐社会。消除乡村所存在极端思想, 极端理念, 能够引领现代文化使喀什能够实现稳定和谐社会发展的总目标。
总而言之在当前, “以现代文化为引领”就是要紧密结合自治区发展形势和贯彻落实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精神的这个实际, 围绕实现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目标, 深刻认识当前发展的新时期和新阶段, 引领现代文化, 发展乡村旅游“去极端化”, 用现代的思维来谋划, 用先进的理念来布局, 用创新的手段去推进, 达到全面提升发展水平, 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陈国强.喀什地区新农村建设模式与对策研究[D].喀什师范学院硕士论文.
[2]黄敏.试论旅游与文化的内在联系.人资社科, 2014.04.
[3]郑克兴.试谈旅游与文化的关系[J].福建论坛, 1987.12.27.
[4]喀什地区推进旅游产业快速发展制定旅游强区发展战略.新疆旅游官方网, 2015.01.20.
[5]喀什地区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喀什地区统计局, 2015.03.
[6]http://www.xjpeace.cn/zfzongzhi/dzzf/201501/t20150129_628362.htm.
乡村旅游的发展 篇10
一、乡村旅游的涵义:
乡村旅游是以乡村文化、乡村生活、乡村风光和地方习俗等为旅游吸引物,以当地农民为市场经营主体,以城市居民为主要目标市场利用城乡之间在自然景观、生活习俗和文化方面的差异为城市居民提供观光游览休闲度假等的旅游活动。乡村旅游为城市居民渴望回归自然、了解乡村风情民俗,对乡村进行考察、学习、研究体验提供了一个机会,它在促使时尚与原生态的结合的同时也使得农村财政收入有所增加,扩大了农村的就业机会,进而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二、我国乡村旅游发展趋势和发展状况
1.乡村旅游发展趋势
我的的乡村旅游起步较晚,但由于我国政府给予高度重视,在推进新农村建设中工业化与城镇化在农村深入发展进而推进了农村的现代化建设,农业多产化形成了乡村旅游的核心同时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农村景区化使乡村风貌成为乡村旅游的基础,用景区的观念构建乡村景观用旅游的理念经营乡村、农民多业化可以使农民在经营农业的同时经营旅游业,让主业与副业并存从而吸引农民大力发展观光农业、资源产品化把农村的生产生活资料转换成具有观光体验和休闲价值的旅游资源,总的来说,我国的乡村旅游在政府大力实施政府的主导型发展战略下为农村发展旅游经济提供了大力的支持下,旅游资源的开发力度不断加大,基础设施逐步完善,综合效益不断提高,从而大力带动了旅游地农民的积极性,乡村旅游的发展趋势呈现大好趋势。
2.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状况
随着乡村经济的发展以及游客需求的逐渐变化,我国的乡村旅游也正在从初级的观光、游览向观光、考察、学习、休闲、康体、参与、娱乐、度假的综合方向发展,使得奔波于喧嚣的城市中的居民在“住农家屋,吃农家饭,赏农家景,干农家活,享农家乐”的悠哉中流连忘返,进而选择成为乡村旅游的钟爱者。
根据中国目前旅游状及各大旅游学者的研究成果表明,中国目前乡村旅游类型可分为以下几点:(1)以乡村风情、民俗民风以及传统文化习俗为主题的乡村旅游。(2)以农业风光以及田园景观为主的乡村旅游(3)以农庄农场为主的包括体验教育为一体的乡村旅游。(4)以疗养、康乐为主题的乡村旅游。
三、我国乡村旅游存在的问题
1.基础设施不完善,在部分不发达地区,基础设施与服务设施欠缺,景区设施不够完善、景区内房屋及内部摆设简陋,食住卫生达不到游客的要求,特别是在一些贫困地区交通问题就是制约旅游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2.服务意识欠缺,旅游业是以食住行游购娱于一体的对服务标准要求很高的一个行业,而很多乡村旅游景点缺少正规的管理与规划,从业服务人员岗前缺少培训,服务水平不够端正,没有掌握基本的服务知识。
3.旅游产品单一,缺乏乡村旅游自身的内涵和特色,很多景区出现景观内容雷同,旅游产品粗制滥造等现象。旅游产品不能将资源充分的综合利用
4.环境意识差,许多景点只注重眼前利益,盲目开发对现有生态环境造成破坏。对乡村原有的风情景观进行改造,大兴土木,失去了乡村所独有的浓郁风情。
5.客源市场有限,乡村旅游大多为短期游、近郊游,因此乡村旅游的游客大多来自周边城市地区,受时间、经历、金钱等一系列因素的限制乡村旅游对于较远地区的旅游吸引力还不够。
6.对环境的破坏加大,旅游人数的增加对带来更多的废弃物会对农村的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危害,同样会带来交通工具的频繁使用,交通工具的汽车尾气是大气破坏的主要因素之一。
四、我国乡村旅游未来的发展策略
1.针对基础设计薄弱的问题,应当加强相关的基础设施与服务设施的建设,由于乡村旅游的主要客源地都是城市地区,因此在基本的生活条件与用品上要与城市接轨,例如厨房、厕所、用水、用饭、洗澡等设施及卫生的保障,其次要改善交通设施,可以在城市与旅游地之间建设旅游专线,交通改善了,游客通往旅游地的道路也就畅通了,在基础设施完善的条件下才能充分发挥乡村旅游的魅力,从而留住游客获取经济效益。
2.针对乡村旅游服务意识欠缺的情况,应当在政府的引导下对景区进行规划,对从业人员加强正面的引导和教育,加强对旅游地的人才引进,对在岗服务人员以及即将上岗人员进行专业培训。
3.针对旅游产品单一,旅游产品缺乏特色与文化内涵方面,首先应该发掘乡村气息,树立鲜明的乡村景象,真正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精,人精我新”在游客的脑海中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其次发现乡村的文化内涵与底蕴,开发具有文化特色的产品,乡村旅游的形式不能局限于表面层次的观光,也不能局限于资源的表面现象,要注重综合的发展与深层次的情感交流,才能开发出具有民间文化特色的,具有独特的乡村气息的旅游产品。
4.针对环境意识差的问题,应坚持科学发展观,对乡村旅游进行可持续发展,资源与环境是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问题,想要长期的进行发展获得效益就要在短期的发展过程中进行合理地安排与规划,科学的对环境的承载力进行评估;其次针对游客的空间移动中使用交通工具会对空气造成破坏方面,可以建立一条专门的旅游线路,并且使用节能减排的交通工具;第三,针对游客素质低的问题,可以在景区内进行宣传教育,加强游客对环境的保护意识。
5.政府导向,合理规划,树立品牌。乡村旅游的发展要在政府的合理领导下,遵守政府建立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在有法可依的情况下,以市场需求为向导,充分合理的利用资源条件,合理筹划,科学的评估,分析自己在区位条件、资源特色、社会环境以及客源市场中的优势,打造自己的旅游品牌,从而真正做到把资源优势到经济优势的合理转化。
乡村文化旅游 篇11
关键词 乡村 ;生态文明 ;乡村旅游 ;海口 ;发展路径
分类号 F590 Doi:10.12008/j.issn.1009-2196.2016.02.020
Harmonious Path of Rural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nd Rural Tourism Development——A case Study of Circumjacent Countryside of Haikou
CHEN Haiying1) ZENG Xiaohong2) HUANG Chongli3) KANG Youfa4)
(1 Tourism College, Hainan University, Haikou 570228, China;
2 Institute of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Information, CATAS, Haikou, Hainan 571101, China ;
3 Institute of Higher Education, Hainan University, Haikou, Hainan 570228, China;
4 Management Committee of Chengxi Campus, Hainan University, Haikou, Hainan 571101,China)
Abstract There is interactive relations between rural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nd rural tourism development. Based on the current circumstance of rural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nd rural tourism development and according to the development conditions of rural tourism in circumjacent countryside of Haikou, this paper aims at the harmonious and interactive development path between them. It proposes that the harmonious and interactive development between rural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nd rural tourism should be supported by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village, and multiple functions of rural tourism should be emphasized,such as economic development,culture promotion and service for people's livelihood. By the way of raising the local residents,consciousness of being main part, developing an overall plan of rural tourism, enhancing rural infrastructure,elevating the quality of tourism service and protecting cultural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carrying out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of rural tourism and propagating rural tourist products as well, the harmonious and interactive development between rural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nd rural tourism will come true.
Keywords country ;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 rural tourism ; Haikou ; development path
1 问题的提出
生态文明是以尊重和维护自然为前提,以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为宗旨,以建立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为内涵的人类文明的一种重要形态,其追求的是社会、经济、文化和生态和谐发展的一种理想状态。生态文明建设能解决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与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之间的矛盾,以及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生态服务需求,是科学发展观核心价值的集中体现和客观需要。建设生态文明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而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其建设的好坏关系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全局[1]。
生态文明村是乡村旅游发展的良好载体,也是生态文明建设一种具体表现形式。近年来,海口市区周边(以下简称“海口周边”)乡村地区立足自身生态环境的优势,在农村经济基础并不十分雄厚的情况下,从改善村容村貌村风入手,走出了一条独特的生态文明村建设与乡村旅游发展相互促进的道路;然而,由于多方面的原因,该区域的乡村旅游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也存在很多制约因素。有关调查发现,整体规划缺乏导致各村域乡村旅游发展处于“各自为战”的散乱状态,缺乏专业教育和培训导致社区参与服务水平较低,乡村旅游经济因缺乏配套产业支撑而难以形成系统化、规模化发展,开发经营户过于注重经济收益而忽视生态环境和公共资源保护,等等,是当前海口周边地区乡村旅游发展面临的一些突出问题。
nlc202309030830
本文拟从乡村生态文明建设与乡村旅游发展的关系入手,在分析海口周边地域生态文明村建设和乡村旅游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以乡村旅游促进该地域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以期为海南乡村生态文明建设与乡村旅游互动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提供一些有益启示。
2 海口周边乡村生态文明建设与乡村旅游发展状况
2.1 海口周边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现状
自2000年海南省政府有组织地开展生态文明村建设以来,海口周边乡村区域依靠实践中不断的摸索和总结,找到了一条既符合省情,又颇具特色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路。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强有力的领导、推动下,在社会各界大力支持和广大农民群众积极参与下,海口周边的生态文明村建设从无到有,从点到面,从数量积累到质量提升,到2013年底,全市已有1 577个自然村建成了生态文明村,占全省自然村总数的74%[2]。生态文明村已经成为海口周边区域的一道亮丽风景。走进生态文明村,人们可看到新鲜欲滴的热带瓜果、古老苍劲的大榕树、椰林掩映的湖泊,优雅洁净的林荫小道,还有农家小院里嬉戏的家禽,等等;同时也能深刻感受到村民的纯朴热情与乡村独特的民俗风情和热带乡土文化。
2.2 海口周边生态文明村与乡村旅游的互动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是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具体体现在为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价值观基础、精神动力、衡量尺度和创新手段等方面[3]。现实中,乡村生态文明建设还能为乡村旅游发展创造良好的物质和文化环境。近年来,海口周边乡村以生态文明村建设为契机,积极投入人力、物力、财力改善乡村道路、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条件,整顿了乡村环境卫生,提高了村民的环保意识和审美品位,这些都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和文化环境基础。截至2014年底,海口市范围内以生态文明村建设为基础而建立的具有接待能力的特色乡村旅游点已达38个,年接待市民游客近百万人次,年旅游收入超过5 000万元。从发展格局来看,已初步形成了以美兰滨海休闲游、琼山红色和绿色生态游、秀英火山古村落探秘游、龙华历史文化游为代表的乡村旅游精品线路,集中反映了海南乡村旅游的风貌[4]。
与此同时,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也可成为推动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具体体现为其开发的综合性与生态文明建设内容一致,其产品的“绿色性”可增强旅游者和开发经营者的生态意识,其消费的“自然性”利于促进产业经营与生态保护的协调发展等。除此外,旅游发展还能为乡村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对外展示和交流的“窗口”,积累必要的资金和人才,同时通过乡村休闲游憩环境的营造而促进村域生态环境质量的不断提升。例如,位于海口市三门坡镇的龙鳞村,自2008年以来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已初步建成以龙湖、特色民居、椰林、橡胶林、特色农家菜肴、地方土特产等自然和人文景观为载体,以田园观光、龙湖泛舟、湖边垂钓、棋牌娱乐、特色餐饮、闹公期等活动为内容的乡村生态休闲园地。2010年,该村游客接待量达1.2万人次,接待收入31.4万元;到了2014年,该村游客年接待量和旅游接待收入分别达到了3.8万人次和216万元,成为海南乡村旅游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功典范。乡村旅游的持续发展,不仅促进了该村产业结构加快向第三产业为主体转变的步伐,也极大地推动了其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水平。近几年来,经过政府、公司和村民的共同努力,以科学的乡村旅游发展理念为指导,以乡村旅游开发经营效益为重要依托,龙鳞村的交通、饮水、环卫等基础设施得到不断完善,乡村生态环境质量得以明显提升,村民的产业经营管理水平、生活质量及对外文化交流程度等也不断得到提高;而乡村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提升也进一步为该村乡村旅游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形象基础。
可以说,乡村生态文明建设与乡村旅游发展是紧密联系、相互依存的关系。海口周边乡村生态文明建设应该与乡村旅游发展相互依托、相互促进,充分利用多种有利条件,实现两者的协调互动发展。
3 海口周边乡村生态文明建设与乡村旅游协调发展路径
3.1 海口周边乡村旅游发展的条件
3.1.1 优越的自然环境
海南省是中国唯一的热带海岛型省份,有很强的生态和乡村旅游吸引力。海口市地处海南省北端,其周边乡村地域常年空气清新,有着美丽宜人的热带自然景观,包括阳光、沙滩、绿树、田园、奇峰、异岭、河流、湖泊等,使这里具备了乡村旅游发展的优越自然环境条件。
3.1.2 独特的人文环境
海南少数民族众多,风情各异,有独特的田园风光、民族风情、民俗文化和历史文化。海南岛因为长期孤悬海外,形成了独特的生态和人文环境,不仅风光优美,黎苗文化更是独特,多姿多彩的民族民俗风情、历史遗迹和丰富的地方性土特产品等,构成海南乡村旅游发展良好的人文环境。海口周边乡村区域有着独特的民俗风情和黎苗民族文化,船形屋、竹筒饭、山兰酒、黎锦、竹木器乐以及丰富多彩的黎苗工艺品等,也构成该区域旅游资源宝库中的一朵朵奇葩。
3.1.3 有利的政策条件
作为全国最大的经济特区,海南享有许多优惠的发展政策。作为全省国民经济的先导和支柱性产业,旅游业倍受海南各级政府的重视,在规划、投资、税收、用地、人才等诸多方面都对旅游业实行政策倾斜。海南省政府2008年4月正式提出了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的发展目标,为促进旅游业全面与国际接轨,正在努力建立符合国际惯例的旅游发展与管理的体制机制,同时对外实行以“免签证、零关税、放航权”为主要特点的、开放程度越来越高的旅游发展政策。
值得一提的是,《海南国际旅游岛规划发展纲要》已明确提出将热带乡村观光和休闲农业旅游作为推动海南旅游产业及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新增长点及重要内容。为实现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战略相关要求,海南省农业厅也已提出在海南各地创建100个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示范基地的目标,并将争取相关部门在政策、投资、用地、税收、配套设施建设等方面给予支持和配合。此外,自2009年12月31日国务院颁布《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以来,海南省各项旅游相关产业发展不断升温,这些都为海口周边地域乡村旅游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nlc202309030830
3.2 海口周边乡村生态文明建设与乡村旅游协调发展途径
作为乡村自然和人文生态资源构成和分布具有较强整体性和协调性的地域单元,海口周边乡村区域应本着促进乡村生态文明建设与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人与自然的和谐、旅游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相协调的理念,探索本区域乡村生态文明建设与乡村旅游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
3.2.1 海口周边乡村生态文明建设与乡村旅游协调发展思路
乡村旅游应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要求在时间尺度上既要满足当代人旅游的需要,又不能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旅游需要的能力,在空间尺度上,既要提高旅游者的旅游质量,又要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既要协调保护环境、维持乡村“独特性”与旅游开发之间的矛盾,又要注重乡村资源、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的协调发展[5]。
鉴于此,考虑到海口周边乡村区域生态文明建设与乡村旅游发展的紧密关系,本区域乡村旅游的发展应以现有的生态文明村建设内容和成果为基础,从发展意识、科学规划、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质量提升等方面入手,加大乡村旅游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力度,坚持走可持续旅游发展之路;在重视乡村旅游的经济功能发挥,促使乡村旅游产品、产业开发从粗放型向精致型发展的同时,倡导发挥乡村旅游的文化促进和民生服务功能,通过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项目开发、环境建设和宣传引导,将海口周边乡村区域建成生产、生活、生态和人文等多维景观和谐共生的环城休闲游憩地带,实现乡村旅游与村域生态文明建设的互动双赢发展。
3.2.2 海口周边乡村生态文明建设与乡村旅游协调发展策略
(1)提高社区居民的主体发展意识
“生态”村建设旨在促成人与自然、人与资源的和谐,“文明”村建设旨在促成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当这四种“和谐”浑然一体时,社会主义和谐农村则会水到渠成[6]。村民是乡村旅游发展的主体,提高村民对生态文明与乡村旅游发展相互关系的认识,是海口周边乡村地域生态文明建设与乡村旅游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同时也有研究表明,政府等管理主体在制订实施乡村旅游政策方案的同时,鼓励社区居民通过合理参与方式与外来旅游开发商进行合作的意识和水平,不仅可有效提高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不同利益主体矛盾冲突的管理效果,还能增加当地社区社会发展资本的积累[7]。因此,在努力提高海口周边乡村居民生态文明意识的同时,加强培育其乡村旅游参与和合作发展意识势在必行。在这方面,应当发挥村委会、乡村专业合作社及模范经营户等的组织和引领作用:一方面,通过组织开办专题讲座和学习班等活动,学习和贯彻科学发展观,使村民摈弃落后的开发思想和理念,充分认识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及其与乡村旅游发展的密切关系;另一方面,通过政府、乡村旅游协会、研究机构等组织的支持和配合,在积极引进外来企业和资金进行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和特色项目建设的同时,加强对社区居民进行旅游服务、经营管理、生态环保等方面的教育培训,解决社区居民参与乡村旅游发展方面的信息不完全或不对称问题,促使居民在提高旅游参与意识、更新发展理念的同时,获得文化、环境和经营等素养的综合提升。
(2)制定乡村旅游整体发展规划
乡村旅游开发是一项系统工程,其规划必须先行。在这方面,应坚持以现代生态文明理念为指导,科学制定乡村旅游发展规划。具体来说,应站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高度,积极探索符合所在地域特征的乡村旅游发展的新思路、新模式[8];以涵盖当地居民、开发经营者、行业专家等有关主体的对话协商机制建立为基础,制定体现实用性、预见性、保护性、协调性等特征的乡村旅游整体规划,在开发建设过程中,秉持“天人合一”、“人地和谐”的发展理念,以生态景观为基础、以特色文化为亮点、以绿色营销为手段,努力建构复合型乡村旅游产品体系,同时不断提升乡村旅游管理质量和服务水平,推进当地居民文化水平和文明素质的提升,从而有效发挥乡村旅游的经济、社会和文化促进功能,促进乡村社会、经济、文化、生态的协调持续发展。
笔者认为,海口周边乡村地域可在当前生态文明村落建设成果的基础上,进行科学合理的乡村旅游发展规划。规划中要坚持突出以下几点:一是要把乡村旅游纳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进行统一规划,结合本地区生态文明村建设规划、资源环境保护规划和现代农业发展规划等编制乡村旅游规划;二是乡村旅游开发必须因地制宜、贴近自然、突出地域和乡土文化特色,避免城镇化开发趋向,注重提升乡村生态文明的建设水平,在乡村旅游开发中注重人文景观与自然环境的和谐融合;三是注重加强配套设施的建设到位,避免乡村旅游开发过于低档化及重复建设,既使游客获得便利舒适的旅游体验,又能使社区居民在享受现代文明成果的同时,传承传统民族民俗文化。
(3)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是否配套完善,直接关系到乡村旅游开发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成败。在当前以政府为主导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中,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应以城乡一体化发展理念为指导,充分调动各方投资积极性,加大对乡村旅游道路、通讯、水电等基础设施建设。针对当前海口周边乡村区域基础设施不健全、配套服务设施建设不到位的问题,应当按照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思路,以乡村旅游项目开发为契机,在近年来本区域生态文明村建设的基础上,通过各项乡村旅游接待功能项目的建设,完善村域内外的基础和配套设施建设。具体来说,可采用政府补贴、企业投资建设、村企合作运营的方式,促进村内外道路、水电、污水垃圾处理、清洁能源、公共厕所、景点标识系统等设施的完善,同时建设农村宽带网、有线电视、卫生服务站等,不断优化乡村旅游发展的基础环境,同时为区域生态文明建设进一步提供良好的功能配套。
(4)提升旅游服务和管理质量
发展乡村旅游,首先要突出乡村特色,要注意与当地农民生产生活、民族风情、文化传承相结合,整合特色优势资源,打造丰富多彩的乡村旅游项目,从而提升乡村旅游的文化品位和服务质量。当前,海口周边地域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经营主体服务意识较弱、接待服务水平较低的问题较为突出。为此,政府和有关部门一方面应该制定统一标准,规定对乡村旅游接待点服务质量的基本要求,规范乡村旅游的经营管理,促使经营主体不断提升旅游接待服务质量。另一方面,应当以高水平的生态文明建设为目标,通过开设专门课程、举办专家讲座等多种方式,加强对村民的教育和培训,提高村民的旅游服务和经营管理意识,使村民充分认识到接待服务和管理水平是乡村旅游能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促使其改变过去那种散漫、自由、服务意识差等习惯,努力学习旅游接待服务的相关知识和技能,提高其整体的接待管理水平;并以此为基础,提升村落整体生态文明建设的管理水平。
nlc202309030830
(5)保护乡村民俗文化与生态环境
尽管不同乡村地域的自然和文化资源存在差异,但就本质属性而言,乡村旅游应具有乡村自然性与地区文化性的双重特性[9]。在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既要充分考虑到乡村旅游产品与形象的自然特性,尽可能减少人工行为对乡村原有生态环境的破坏;也应注重对乡村传统民俗文化的梳理、挖掘和展示,为游客提供丰富的乡土文化体验空间和内容。海口周边乡村地域在开发利用本地丰富乡村旅游资源的同时,应积极探索科学保护地域民族民俗文化以及进一步提升村域生态环境的有效途径。具体而言,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优美的热带田园风光、传统的农耕生活方式以及丰富多彩的建筑、饮食、节庆、祭祀等地方民俗文化,是本地域乡村旅游业所能吸引外地及附近城市游客的关键因素。因此在海口周边地域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应综合协调区域乡村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的关系,避免因盲目发展和低层次竞争造成的环境污染和资源破坏,坚持政府主导和农民主体相结合,坚持统一规划和因地制宜相结合,坚持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相结合,采取多种有效措施保护当地独特的自然环境与文化遗产,促进传统村落民俗文化的保护及乡村生态环境的改善。
(6)实施乡村旅游生态补偿
现实中,一些环境保护组织和个人往往会通过一些公益性的宣传、捐赠、劳动、培训等活动参与海口周边地域乡村生态文明建设和社区扶贫发展;同时,许多居民也常会通过自觉或非自觉的个体或集体行为进行当地乡村生态资源保护与环境建设(如护林防火、保护水源等)。尽管这些组织和个人开展上述活动不一定是以发展乡村旅游业为初衷,但其实施的乡村生态保护和建设活动过程往往会付出相关成本或损失相应利益,其行为既能促进海口周边地域乡村生态文明建设,也为该地域乡村旅游生态环境功能维护与提升做出了贡献,因此理应得到乡村旅游开发和经营者、游客等生态利益获得者和有关管理部门的合理补偿。
具体而言,对上述保护和建设者的补偿,一方面可依托当地政府或有关管理部门所设立的生态保护公共基金,结合其在乡村旅游资源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方面的要素投入情况,以资金或实物等形式对其生态环保行为进行对应经济价值的物质补偿。另一方面,可根据其对乡村旅游生态保护和建设的贡献情况,设置相应等级的荣誉称号等精神奖项并开展公开授奖活动;也可由乡村旅游经营者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其免费参加乡村旅游体验活动,等等。
(7)加强乡村旅游产品宣传
为增强海口周边地域乡村旅游产品的市场效应,除了应实施产品、价格、渠道和促销相结合的营销组合策略,通过媒体广告、人员促销、公共关系、互联网、节庆会展等多种方式进行乡村旅游产品推广之外,还应努力实现本地乡村旅游产品宣传营销模式的多样化,具体包括,①主题集中型:可针对专门的乡村旅游目标市场群体(观光型、度假型等),依托海南省及海口市的旅游目的地整体营销平台,推出本地域不同特色和体验内容的乡村旅游主题活动,分别采用专门的宣传主题来集中促销;②首脑推动型:借助2014年李克强总理来访本地并购买土特农产品而产生的“轰动效应”,与国家和地方主流媒体合作,加强本地生态文明村形象和乡村旅游特色商品的宣传促销;③部门协同型:本地乡村旅游开发管理部门除了应加强与其他政府部门的关系协调外,还要争取与不同部门合作,参与其在国内外的各种非旅游行业经贸交流活动,以形成多部门协同促销本地乡村旅游产品的格局;④区域联动型:要加强与邻近区域(如文昌、琼海、澄迈、定安等)的联系与合作,同周边若干个距离相近、线路相连、特色互补并具有共同客源市场的旅游目的地进行联合促销,以实现跨区域、互惠互利的旅游市场营销推广。
参考文献
[1] 徐玉明. 积极推进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J]. 中国农学通报,2009,25(2):287-290.
[2] 郑 峰,林志岩. 海口市统计年鉴[M]. 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4.
[3] 时嵩杰. 生态文明视角下我国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D]. 成都:成都理工大学,2014.
[4] 祝 勇.“后观光时代”:海口乡村旅游转型升级之路[N]. 海口晚报,2014-11-07(9A).
[5] 杨 朗. 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D]. 长沙:中南大学,2009.
[6] 尹正江,李 颜. 生态文明村建设与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研究[J]. 价值工程,2009(2):8-10.
[7] Park D B, Lee K W, Choi H S, et al. Factors influencing socialcapital in rural tourism communities in South Korea[J]. Tourism Management, 2012, 33(6): 1 511-1 520.
[8] 蔡永海,孙 垚. 基于生态文明视角的乡村生态旅游对策——以四川省达州市为例[J]. 农村经济,2014(3):70-73.
[9] 蒙丽琴. 建立乡村旅游与民俗文化的良性互动机制研究[J]. 农业经济,2014(3):105-106.
浅议乡村旅游 篇12
乡村旅游是指以城市居民为主体的旅游者在乡村自然环境或人文风情的吸引下所进行的一系列的游憩活动, 其中包含 (以景观和田园风光为主题的观光乡村旅游, 以及以民俗风俗及传统文化为主题的民俗文化旅游, 及以康体治疗为主题的康体旅游等多种类型) 的乡村旅游。
乡村旅游发展依赖于乡村旅游景观 (山、水、田、林、牧、渔以及旅游地民风民俗旅游项目) 的开发。在中国真正意义上的乡村旅游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首先是乡村自然农业生态景观为主的观光农业的发展。随着观光农业的发展, 中国乡村旅游的类型愈加丰富, 如农家乐、民俗风情游、特色产业乡村旅游、康体旅游等乡村旅游形式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
二、开展乡村旅游的意义
随着乡村旅游的日益发展, 在其发展的过程中我们能越发感受到它对中国发展所产生的积极影响。
1. 乡村旅游对社会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
乡村旅游能利用当地的资源优势, 将生态效益转化为经济效益, 促进当地的资源有效合理的配置, 成为促进旅游地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乡村旅游使一大批的贫困农民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 拓宽农民的就业渠道。据《全国乡村旅游发展纲要》指出到2015年中国乡村旅游业能实现创造直接就业989万人, 间接就业3 680万人, 旅游从业农民年村收入增长5%。乡村旅游业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 因此乡村旅游业的发展能创造出大量的工作岗位, 能大批量吸收剩余劳动力。农民可以有效利用自己的闲暇时间从事力所能及的工作增加家庭收入。乡村旅游围绕食、住、行、游、购、娱等多方面的需求, 随着乡村旅游景区的开发, 带动相关餐饮业、住宿业、交通业等行业的发展, 增加当地收入, 改善当地经济发展结构, 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 维持社会稳定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乡村旅游的发展能有效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为乡村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将城市的新的科技、文化理念带到乡村。新科技的运用以及观念的转变大大促进促进乡村的城市化步伐的加快。
2. 乡村旅游对社会文化的积极影响。
乡村旅游主要是城市居民被城市与乡村在自然景观、生活方式、文化特征等方面的差异性所吸引而离开城市到乡村旅游。乡村自然古朴的生活环境、简单朴素的生活、人们的淳朴善良的优良品质、乡村中的传统习俗文化, 使人们在融入乡村旅游活动中自觉接受传统事物及价值观念的影响, 从而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乡村旅游有利于保护乡村文化和历史遗产, 提高乡村知名度, 增强乡村人民的自豪感。据许多的国外的研究证明, 乡村旅游的开发有利于乡村文化传承与发展。在乡村旅游发展中, 有利于引起当地相关那个关部门重视从而对景区的文化遗产的保护采取有效的措施, 促进其传承下去。随着乡村旅游景区的开发, 其知名度也越来越高, 从而增强当地居民自豪感。
3. 乡村旅游对环境的积极意义。
随着乡村旅游的迅速发展, 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景区建设对景区所产生的重要影响, 从而促进景区建设的发展。旅游景区的建设与完善, 促进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以及居住环境的改善, 为景区的长期发展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在乡村旅游发展中, 促进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人们愈发认识到良好的环境对其景区发展的重要意义, 从而促使他们自觉爱护环境。
4. 乡村旅游对当地人及游客的积极影响。
乡村旅游, 对出生并成长在城市的居民来说, 是一种新的体验, 是对一种固有生活空间和生活方式的突破, 有助他们对乡村的了解与心灵的放松;对于从农村迁徙到城市里来的城市居民来说, 是对自己曾经十分熟悉的农村生活的一种温馨的回忆;而对于长期生活在农村的农民来说, 通过接触和观察到乡村旅游的游客, 可以感知城市文明以及它与农村文明的异同, 从而促进乡村生产生活方式的改变, 促进乡村的文明。
三、乡村旅游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任何事情都具有两面性, 乡村旅游也不例外。在乡村快速发展的同时, 我们又不得不面对其在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一些问题。具体问题如下:
1. 对乡村旅游概念理解不深导致旅游产品雷同缺乏特色。
中国各地的乡村旅游主体上以传统的观光和休闲为主体, 还未走上集观光、考察、学习、参与、休闲、娱乐、康体为一体的综合方向发展的轨道。在中国大多数地方的乡村旅游还单纯地停留在观光农业表层上, 并没有挖掘乡村旅游的内涵、民俗及传统文化精华, 将其转化为地方旅游发展的优势, 形成自己的特色及品牌, 旅游产品过于雷同而缺乏市场竞争力。
2. 将乡村旅游简单地理解为农业观光旅游, 严重掩盖其内容的丰富性, 导致乡村旅游类型过于单一。
中国大部分地区的乡村旅游发展仍处于以农业观光旅游为主题的发展阶阶段上, 尚未走上集食、住、行、游、购、娱于一体的综合性发展的轨道上, 导致乡村旅游的各个旅游要素未能组合成多种类型、多样丰富乡村旅游形式, 造成乡村旅游的类型单一, 缺乏吸引力。
3. 盲目开发缺乏规划, 导致开发和运营中出现多种问题。
很多乡村旅游景区在开发前由于资金的缺乏, 而不寻求相关专家的理论技术的支持, 在开发中缺乏规划, 盲目效仿开发只顾当前利益而不顾长远利益, 导致日后景区经济效益差, 并且出现了一些生态环境问题, 使原本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
4. 乡村人才匮乏, 经营管理混乱。
在中国乡村旅游的发展水平较低, 仍处于发展不成熟阶段。在乡村旅游发展中, 缺少乡村旅游经营管理人才, 以及相应的绩效培训系统, 因此在实际的运营操作过程会出现一些问题。如服务人员的职业技能水平差和素质较低, 在实际操作中常常出现问题导致客人的满意度和回头率差。促使中国乡村旅游处于粗放经营, 轻管理、低质量、低收入的恶性物循环中, 严重制约了中国乡村旅游业的长期可持续性发展。
四、促进乡村旅游发展的有效措施
1. 促进人们对乡村旅游概念的理解, 深化开发乡村旅游。
丰富乡村旅游的内涵, 将其发展成集观光、学习、参与、休闲、康体等多功能于一体全面发展的乡村旅游。挖掘乡村旅游传统及民俗的内涵, 加大对乡村旅游的宣传力度, 促进大家对于乡村旅游的理解, 将乡村旅游转变成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印刻在每个认的脑海中, 激发人们的旅游欲望, 从而促进乡村旅游的又好又快的健康发展。
2. 做好乡村旅游开发的整体规划。
在乡村旅游景区开发前, 应寻求相关专家人才, 在理论技术上的支持, 制定具体可行的景区开发规划, 然后尊重旅游规划的共性, 充分寻找、挖掘当地乡村旅游特色、放大其个性, 依托当地资源优势, 结合乡村旅游规划市场需求, 整合资源优势、合理配置各个要素, 将其梳理形成带有主题特色的乡村旅游胜地。通过主题特色来引领乡村旅游的发展方向, 形成特色卖点差异化的乡村旅游地, 有效避开与其他乡村旅游地同质化竞争, 有效促进乡村旅游产业发展, 支撑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注重将景区的生态、社会、环境、经济效益相协调, 走可持续性发展道路, 促进乡村旅游景区又好又快的发展, 打造出属于自己的乡村品牌。
3. 加大国家乡村旅游政策经济的支持。
国家要对乡村旅游的发展实施长期的经济政策支持, 研究证明在没有国家经济政策支持下的乡村旅游一般效益不太好, 因此旅游的长期可持续性的发展需要国家经济政策的支持, 乡村旅游开发除了需要长期的经济和技术上的支持外, 还要制定对乡村旅游开发倾向性的政策, 并将乡村旅游的开发纳入到各级旅游总体开发规划中。
4. 加强乡村旅游景区基础设施及配套设施的建设, 寻求有关部门的支持与帮助。
加强乡村旅游景区的公共设施及其相应的食宿、娱乐设施的建设。为游客营造良好的游乐环境, 激发旅游者的旅游兴趣, 从而使游客量增加, 促进乡村旅游景区发展。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合作, 如与交通部门的合作, 开辟属于本景区的旅游专线, 为游客打开通往景区大门的路。加强与规划建设部门的合作, 为其合理的开发规划, 促进景区合理健康发展。
5. 加强对从业人员专业技能及素质提升的培训。
乡村旅游发展要将农业、农民和乡村发展高度结合起来, 使旅游业成为乡村重要的产业。在乡村旅游开发中农民重要作用, 扮演关键角色, 要把乡村旅游做大、做好、做活就得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和引导, 安排农民定期接受培训, 听相关技能的讲座, 并在实际操作中加强对他们的监督, 以促进其服务技能的提升。还应激发农民办旅游的积极性和提高农民从事旅游业的能力, 努力开拓乡村旅游的本土特色, 增加旅游收益, 使广大农民更大的效益。对于管理层来说, 应高新聘请相关领域的人才获得精英, 制定相关的规章条例, 促进乡村景区的规范化经营。
摘要:乡村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形式是农业生产与旅游活动的有机结合。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进程的加快, 人们更加渴望在典型的乡村环境中放松紧绷的神经系统尽享优美的田园生活轻松与惬意。针对乡村旅游快速发展中出现的问题, 提出了乡村旅游的发展对策以促进其更好更快的发展。
关键词:乡村旅游,问题,有效措施,积极影响
参考文献
[1]高曾伟, 高晖.乡村旅游资源的特点、分类及开发利用[J].金陵职业大学学报, 2002, (3) .
[2]张玉改, 兰贵秋.开发乡村旅游资源刍议[J].商业时代, 2003, (24) .
[3]高曾伟, 王志民.论乡村旅游资源[J].镇江高专学报, 2001, (1) .
[4]金学良, 陈常优.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摘录) [J].人文地理, 1992, (3) .
[5]王新伟, 吴秉泽.美了农村, 富了农民[J].贵州旅游报 (社会科学版) , 2006, (5) .
[6]饶悌亮.乡村旅游发展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J].三元区旅游局, 2007, (3) .
[7]舒象连.中国乡村旅游资源及其开发散论[J].旅游研究与实践, 1997, (2) .
[8]王静, 方旭红.基于村民自治的乡村旅游经营模式研究[J].今日科苑, 2008, (1) .
[9]于洪贤, 宋红娟.三江自然保护区乡村旅游资源评价[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07,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