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文化影响调查报告

2024-09-23

乡村文化影响调查报告(共9篇)

乡村文化影响调查报告 篇1

推荐阅读:加大文化设施的建设投入力度。为满足群众日趋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可通过政府资助、对口单位帮扶、企业结对反哺等形式,加大对村级文化设施建设的投入。对于有条件的村,可采取村自筹的方式,建设文体活动室,添置

按照市委宣传部关于开展农村文化建设调研工作的通知要求,镇高度重视,迅速行动,组织镇委宣传办、文化服务中心从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文化资源的整合利用、文化建设的体制机制问题、文化从业人员队伍、文化经费的投入等方面开展调研,现形成调研报告如下。

一、农村文化建设基本情况

镇位于市东北部,地处江汉平原西部边缘,距城区17公里。全镇国土面积162平方公里,辖23个行政村、1个居民委员会,总人口4.6万人。文化底蕴深厚,是三国文化名镇,大溪文化核心镇,历来有“北有半坡,南有关庙”的美誉。目前,镇里设有文化服务中心1个,从业人员9名,配套建设有图书室、电子阅览室、影剧院、多功能排练厅、新农村广播站、有线电视机房、文化中心广场等。全镇共有5家文物保护单位,文化科技中心户23名,文化信息员100名,拥有有线电视用户1000户,无线数字用户300户,宽带用户200户。从总体来看,我镇农村文化建设工作在上级部门和镇委、镇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文化设施逐步完善、文化活动日益丰富,为群众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服务。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1、文化资源开发利用不足。文化底蕴深厚,拥有距今6000多年历史关庙山遗址在内的5家文物保护单位,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楠管的发源地,有以杨和春为代表的一批民间传统艺人,有6支较大规模的民间艺术团体。但由于文化活动形式的单

一、陈旧,文化阵地的宣传、教育、娱乐功能没有充分发挥,农民文化欣赏品味整体上没有得到提高。

2、文化从业人员参差不齐。目前,我镇文化服务中心的9名从业人员,均为2005年乡镇综合配套改革时取消编制人员,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整体素质不高。并且,人员结构严重老化,平均年龄为45岁,文化服务中心的发展缺乏活力。

3、文化建设体制机制不尽合理。目前,文化服务中心的性质属于民办非企业中介组织,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文化服务中心业务的发展,影响了从业人员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同时,文化服务中心采用“中心主任负责制”,工资标准由镇政府核定,人员工资不大,没有充分体现“多劳多得”的效益机制。

4、文化活动经费占文化工作经费的比例较小。从镇政府2008—2010年投入到文化服务中心的工作经费来看,工作经费逐年攀升,增长比例在10%左右。但在工作经费的分配上,主要用于文化服务中心人员工资和各项日常办公经费,用于开展群众性文化娱乐活动的经费较少,严重制约了文化娱乐活动的开展。

三、对策及建议

加强农村文化建设,要紧紧围绕提高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为目标,以发展科技为基础,以丰富文化活动为内容,以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为条件,重点在农村文化阵地、文化队伍、文化活动等方面加大投入力度,切实推动文化事业健康有序发展。

一是加强文化服务中心的建设、管理与利用。文化服务中心是农村文化活动的载体和组织者,直接影响农村文化建设。镇政府应切实抓好文化服务中心的管理和利用,逐年增加对文化工作经费的投入,逐步巩固和添置文化娱乐设施和设备。

二是加大文化设施的建设投入力度。为满足群众日趋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可通过政府资助、对口单位帮扶、企业结对反哺等形式,加大对村级文化设施建设的投入。对于有条件的村,可采取村自筹的方式,建设文体活动室,添置健身器材、棋牌等文体设施,开展经常性文化活动,使广大农民共享公共文化服务。

三是提高素质,优化农村文化工作的基本队伍。镇政府要加强对文化专干的教育和培训,通过举办培训班等形式,努力提高他们的和业务素质,使他们成为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上的行家能手。同时,文化服务中心应凭借自身所拥有的人才、地域、文化经济政策等优势,积极开发文化产业,达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最佳结合,弥补文化经费不足,壮大自身实力。政治

四是充分发挥民间艺术团体的积极作用。目前,我镇共有吹打乐队40余个,180多人次,共有不同类型的歌舞表演队16支,拥有6支较大规模的民间艺术团体。镇政府应充分发挥这些民间艺术团队在政策宣传、示范带动等方面的积极作用,通过开展政策宣讲、文艺巡演等活动,逐步使他们成为农村先进文化传播的生力军。鼓励举办形式多样的文化娱乐活动,激发农民参与农村文化建设的热情,既可锻炼培养群众文艺骨干,又能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

五是以活动为载体,提高农村群众文化活动质量。一方面积极推进农村文化创作,对贴近农民群众、贴近农村生活、贴近实际的农村题材文艺作品,给予重点扶持。在此次全镇开展的垃圾分类、环境整治文艺巡演过程中,由本土艺人创作的收垃圾、甩包袱等小品作品受到了广大农民的热烈欢迎。另一方面全面开展学校文化、企业文化、家庭文化建设,积极开展送书、送戏、送电影等文化下乡活动,在全镇范围内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

农村文化建设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通过全镇上下的不断努力,我镇文化建设成果日益显著,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文化氛围日益浓厚。同时,我们也清醒的看到,我镇农村文化建设还存在很多薄弱环节与不足之处。在今后的工作中,我镇将不断发挥优势,突出特色,推动我镇文化事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乡村文化影响调查报告 篇2

近年来, 学校体育发展思路的不断拓展, 使得学校体育从只注重体育技术教学转变为体质健康培养与体育文化熏陶并重。校园体育文化建设与学校体育发展有机的融合在一起, 成为促进学校体育发展的有效动力。农村学校体育作为学校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发展成为当前体育研究的热点之一。不过, 从既有的研究成果看, 对农村中小学体育的发展研究主要集中在对农村中小学体育发展的外在影响因子的分析, 关于乡村文化观念、农民思想文化与农村学校体育发展的关系问题的研究非常少, 对学校体育发展中乡村文化影响作用的研究还不够深入。而根据行为科学家的研究发现:一个人的观念, 往往影响到他的行为表现, 久而久之, 这种行为经时间的养成就成为了习惯, 即是观念影响行为。乡村文化观念对我国农村学校体育发展的影响至关重要, 通过深入认识学校体育发展中的乡村文化影响, 对于探索如何利用和改变乡村文化观念来有效促进农村学校体育的发展是一项有重大现实意义的工作。

二、乡村文化及其对农村学校体育发展的影响

不同的历史条件和环境造就不同的文化, 有了乡村的发展史便有了乡村文化, 进而就有了乡村文化观念。乡村文化是指以特殊的自然环境和生产力水平低下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以农耕文明为基础, 家族文化为核心, 乡土本色为主要特征的, 具有积淀和传承机制的相对稳定的文化综合体。涵盖了历史上沿袭下来的知识、风俗、思想、道德、制度、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等一切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在内的多层次复合体之总和。在新农村建设中, 乡村文化观念厚重的农村地区, 农民并不重视学习较多的科学文化知识、科学锻炼的方法, 他们只注重现实的物质实体的生产, 追求短期效益, 只要能马上解决目前疾病的方法。这种思想观念不但深刻的影响着农村孩子, 而且已经严重的影响到了农村学校的体育教育。

在我国几千年的发展历史中, 由于农耕文化的影响已经非常深厚, 我国14亿人口, 其中就有9亿人口在农村, 农民生活在农村就有农村的乡村文化。尽管随着社会的变革, 农民的思想观念有了很大的变化, 但是由于我国农村地域广阔, 农村之间存在着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地理位置、风俗习惯等诸多差异, 所以乡村文化有很多差异, 进而乡村文化观念有很多差异。农村地域广阔, 人口居住分散, 过着一种封闭的生活方式以及一种小农意识的心态。他们不重视学习较多的科学文化知识、科学锻炼的方法, 他们只注重现实的物质实体的生产, 追求短期效益, 并且在农村农民知识文化层次普遍较低。乡村文化观念通过影响精神文化影响农村学校教育观念, 进而影响健身观念和体育面貌, 从而影响农村学校体育的发展。在体育锻炼上, 学生的体育观念在很大程度上与其父母的文化观念、体育观念有关, 乡村文化观念深刻地影响着其体育价值取向。

三、应对乡村文化影响作用的学校体育发展策略

乡村文化观念对农村学校体育发展的影响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要改变农村学校体育发展的面貌, 就要让农民从一个封闭保守的传统文化观念中走出来, 既要肯定传统乡村文化观念中的积极因素, 又要推陈出新。通过调查发现, 农民乡村观念与农村学校教育是相互影响的关系, 虽然乡村文化观念影响着农村学校体育的发展, 但农村学校体育的不断推进又通过改变孩子们的思想行为影响着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以及健身观念和体育参与意识, 并随着下一代农民文化程度的提高进一步反作用于乡村文化观念。所以, 我们一方面要完善了乡村文化观念, 使其对农村学校体育发展有着积极的影响;另一方面, 促进农村学校体育真正的发展和新农村和谐的发展还需要农村体育教育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第一, 加强教育投入, 提高农民文化思想素质。从数据我们知道农民文化素质普遍较低, 这是造成乡村文化观念陈旧、落后的主要原因。不但不利于农民整体精神文化水平的提高, 也不利于农村体育的发展。从长远利益来看, 就是不利于新农村发展, 中国的发展。所以必须加大农村教育的投入, 如:把“普九”与农村职业教育结合起来, 在义务教育阶段开设初级农业职业教育课, 对回乡民工进行一些专业技能教育, 使他们科学文化素质和生产生活的科学化、知识化提高, 才能提高乡村文化观念, 从而营造良好的乡村文化氛围, 对农村的孩子们产生积极的影响, 有利于农村学校体育发展。

第二, 提高农民素质, 促进乡村文化观念和传统体育文化观念嬗变。纵观我国农村体育思想的演化史, 农民的思想文化的匮乏是制约我国农村体育发展的根源, 而农村体育又会直接影响农村学校体育。所以必须提高农民思想文化素质, 促进乡村文化观念和传统体育文化观念嬗变。传统体育端午节的赛龙舟、重阳节登高等, 能带给人们无穷的快乐, 老人、中年、青年、女性、男性、小孩可以同时参加, 这些具有乡村文化特色的体育活动, 可以使乡村文化不断获得新质。

第三, 加强大众媒介对乡村文化观念的影响。加强大众媒体进入农村社会, 填补因文化娱乐设施的缺乏而导致农民精神世界的空虚, 同时在大众媒体的影响下, 农村居民逐步接受了新的社会交往方式和新的娱乐方式及行为规范, 改变了原有的价值观念, 对传统观念改变的同时也开阔了农民的思想和视野, 从而逐步建立新的乡村文化氛围, 在农民尤其是农村学校的孩子们中形成新的乡村文化观念, 由此提高对体育健身的认识, 让大家意识到体育健身是改善人们自身生活的需要, 也是一种健康时尚的生活方式。

四、结论与建议

乡村文化观念影响了精神文化观念、健身观念、体育面貌和农村学校体育的其他方面。落后、保守、封闭的乡村文化观念深深耕职在农民的头脑中, 出生于农村家庭的孩子长期生活在由农业生产和土地所界定的社会环境中, 文化传承和社会经验认识等往往凝聚为特定的农业社会的文化观念和信念体系, 所以决定选择的体育锻炼因素是多重的, 进而影响到学校体育, 文化认同具有重要因素之一。因此, 只有完善了乡村文化观念, 才能促进农村学校体育真正的发展和新农村和谐。

参考文献

[1]虞重干.体育—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纽带[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2006, (1) [1]虞重干.体育—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纽带[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2006, (1)

乡村文化影响调查报告 篇3

关键词:经济发展;乡村文化;复兴

1 案例分析

Z大哥种植三四亩苹果树,主要是秦冠(贱卖)、花冠和少量红富士,前两种主要卖到果汁厂,后一种卖到市场,Z大哥说自己对果园基本上不进行管理,大部分时间外出务工,月工资在2000元到3000元,年收入5万左右,家里有两个小孩在上学,父母也在农村,那他为什么还外出呢?①时间宽裕。Z大哥1月至8月外出务工,8月中旬回来采摘苹果,10月至年底外出务工,外出地点多为外省,如北京、广州等地,在8月中旬到10月初的空闲时间在当地务工,以照顾家庭。②收入。最好的苹果种植管理每亩收入可达一万多元,如不太过关心苹果林,三四亩地可收入三万,夫妻月工资的总和在5000元左右,年收入可达五万,而管理好苹果林,年收入也可达五万,那就丧失了外出务工的收入,即苹果林成了外出务工者的“额外收入”。③家庭。Z大哥的两个孩子还在上小学,而且留宿在学校,每周放假回家一次,家里也有老人可以照顾好小孩,每人都有医保,即解决了Z大哥外出务工的后顾之忧。老人有医保,小孩上学留宿,农业种植空余时间多,貌似外出务工为孩子们挣钱就变成一件理所当然的事情,然而,在市场经济刺激下让人变得对伦理道德的“秩序”不太在意,这种现象放在任何地方都令人堪忧。

2 思维方式决定行为方式

自然习俗。砍柴就像割韭菜,你不砍它就长不好甚至死掉。砍不砍是一种思维方法,怎么砍却是一门技术。在村庄生活的习俗里我们用现代的煤、石油、天然气等不可再生资源代替草、木柴等可再生资源,农村人口要远超于城市人口,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理念下为农村输送的不可再生资源继续制造了更多的废弃物,这就有违自然习俗。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已不是单一的,可再生的原村庄生产、投资和消费的生活方式,而是多元的,不可再生的,去毁灭、去开山挖石、去冶炼,从而山变得更荒芜,水变得更腐臭。在人与自然的习俗中,人没有贪念,大自然也怀有仁慈之心

社会习俗。以此展开两种习俗的讨论,一种是农耕文化下的自然村庄习俗,另一种是现在市场经济下的自然商业习俗。在农村,人们按照时令来安排生产、生活,农闲时早上六七点吃饭,农忙时六点出发干活,九点回来煮饭吃,下午四点多再回来吃饭,这在接受了现代教育的大学生以及市民来说是理解不了的,在乡村里普遍都有这种习惯,他们做到了“朝九晚五”,并且每天都延续着前一天的工作,从不重复,无论是心情还是果实,每天他们都能满载而归。而对处在城市的人来说,这个结构已经规定了人们每天工作的时间要去做什么,大脑里充斥着短时利益。山的另一头被商业气息笼罩着,任何能被开发的、吸引人眼球的、借自然之物撰写故事的都能被利用殆尽。所以大家都有一种感受,只具其表,而缺乏文化内涵,那么在文化的面具下,旅游开发商意欲何为?无非与金钱有关,有生意时就敲锣打鼓忙一阵,没生意时就偃旗息鼓、凄凄凉凉,所以巴不得次次讲排场,造声势,努力赚腰包。推而广之,旅游业广泛兴起,其他小吃店、专卖店、零售店、大型超市等群体也不断扩大,与打着不是文化的“文化旗帜”的商业一样,这些商业群体在市场准入门槛低的“机遇”下到处滥竽充数,如此,食品安全问题频繁发生,让国人震惊。

3 村庄的转型发展

那么,为什么在商业繁荣之下问题如此繁多呢?这不仅仅是市场调解,政府监管的问题,而更重要的是这些企业家商人在想些什么,是什么样的“三观”来促使他们这么做?要想弄清楚这些问题我们就得归纳出农村与城市存在的个性与共性问题。个性:在农村,生活节奏快慢有序,而城市就一个快节奏;农村中国传统文化节日多,而且逢年过节家人团聚,在城市洋节日多,传统节日少,而且还不一定过或者与亲人团聚;在农村,物质少,但精神充足,大必为生活而担忧,在城市,人们时刻为生活而奔走于命,精神文化很少与自己有关;村庄邻里关系比较融洽,村民互帮互助安全感和幸福指数高,城市居民彼此陌生,充满利益关系,安全感和幸福指数,现在留在村里的人多在45岁以上,而从事农业生产的主要集中在45岁至65岁之间,在L村尤为明显,就不怎么见到年轻人。我们可以推断出中国农村普遍存在的三种现象:①青壮年外出务工,农村劳动力不足;②土地抛荒现象严重;③农民的“双重”身份不断强化。第三种现象可分为两个群体,一是,受不了外面世界的苦在家乡承包大量的土地进行农业规模生产;二是,在家务农的同时经营小商业,农闲、农忙两不误。一年三个月种田,三个月过年,还有半年农闲,他们都可以充分利用自己的时间。

4 农村经济的未来

然而,我们不得解决的一个疑问是:未来的农田谁来种?现代的农村正处于一个社会转型期,我们在此不谈医保、水利、交通、农机、补贴等,我们只谈一个方面即文化。中国的村庄是一个集生产、生活、人情三位一体的共同体。老人农业在思想上更容易接受政府的政策并且和政府打好交道,他们大多经历了相同的“文革”和改革开放的两个大潮流时期,具有共同的致富心理。所以能够很好的团结到一块搞好集体经济,而合作社是目前较好的一种选择,然而做好老人农业转型需要达到三个标准才能吸引外出的人和留住在村的人更好地建设和谐乡村即①必须建立乡村内部调节机制和对外谈判机制;②让老人生活幸福快乐;③土地在集体中自由流转,充分利用。而要达到这三个标准就一定要做好乡村伦理道德建设,而这一建设必须通过传统文化来完成,如此来说,农村的生活环境好而外出务工的、没有稳定着落的青年就会逐渐返回乡村,继而充实农村劳动力,为农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注入生机。

乡村文化站建设的自查报告 篇4

一规划实施情况

1.资金情况

镇综合文化站共使用资金28.46万元,系中央预算内的资金。

2.建设情况

文化站建在镇政府的对面,与政务服务中心、计生办、农业服务中心、司法所等打困修建。由承包商县建筑建材公司修建,于7月开始修建,6月完工,经有关部门验收合格后于9月投入使用。

3.使用情况

综合大楼位于路镇政府对面(无门牌号),其中的5间房共300平方米用于文化站的使用。其中包括:图书阅览室40平方米、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室40平方米、娱乐活动室60平方米、辅导培训室40平方米、多功能厅120平方米。

我站充分利用文化站的场地和设备,已组织开展各类室内外活动十余次。并且组织有序,活动成果显著。深受群众喜爱和认可。

4.保障措施

自我站成立以来,经党委会研究决定:“1、财政上每年拿出4万元用于全镇文化活动的开展。2、文化活动由分管的副镇长、文化站长和文化干事具体实施。3、将县文体广电局发放的8万元设备全部用于文化建设。(附1:文化站服务制度,激励与约束机制)

二取得的成效和经验

1、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地开展活动,有自己的特色和优势。

2、要加强资金的统筹使用,落到实处,不能挪作他用。

3、要加强设备的监管,使其发挥最大的作用。

4、要加强人员的管理和培训,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

5、文化活动的`开展,丰富人民群众文化娱乐生活,提升全镇人民的整体素养和精神面貌,提高了党委、政府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三存在的问题与原因

1、因制度原因,对于资金的监管还不力,造成有挪作他用的情况发生。

2、政府的事较多,有时显得人员不够。

四政策建议

1、加强监管、专款专用,使经费得到有力的保障。

乡村文化影响调查报告 篇5

问卷编号问卷调查员审核人调查时间尊敬的先生/女士,您好!

我们是江西农业大学的学生,为了了解我国乡村文化建设及其运行模式的现状,我们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本次调查。我们随机抽取了部分人,作为代表,您是其中一位。本调查问卷为匿名填写,调查结果只用于研究目的,以不记名方式进行,答案也没有对错之分。本着道德和法律的原则,我们将对您的回答保密,在研究论文中也不涉及任何个人资料。请您根据实际情况放心填写问卷。

衷心感谢您的支持与合作!

一、基本情况

1.您的性别:A.男B.女

2.民族:A.汉B.少数民族

3.您的年龄是:A.30岁以下B.31- 45岁C.46-65岁D.66岁以上

4.您的文化程度: A.小学及以下B.初中C.高中D.大学及以上

二、经济投入现状

5.贵村有没有文化服务站或类似介绍本村文化的建筑

A有B没有

6.贵村有没有政府投资建设的腰鼓队、舞蹈队等

A有,政府投资了B有,但是村民自发组织的C没有

7.贵村有没有垃圾场和其它一些农村环境保护措施

A有,政府投资了B有,村民自发搞的C没有

8.贵村村委会会搞一些文化活动吗

A会,种类较多B会,较少C没搞过

9.村里对本地山歌戏曲有没有鼓励措施

A有,政府很重视B有措施,但缺乏重视C没有

10.村里学校条件怎么样

A好,政府很重视B一般C较差或没有学校

11.贵村有哪些政府建设的文化公共设施(可多项选择)

A体育场或体育器材 B阅报栏C文化活动室或图书室D电影放映室或电影院E戏台或戏楼F公共电子阅览室G老年活动室H寺庙I广播J其他

三、参与主体现状

12.您经常去看文化宣传栏吗

A经常B较少C基本不看

13.您或您爱人参加了本村舞蹈队或类似队伍吗

A参加了B没参加C没有这种队伍

14.您经常参加本村的文化活动吗

A经常B较少C从不参加

15.您接受文化信息的渠道和途径主要是(可多项选择)

A电视B广播C书报(报纸、杂志)D与亲友邻居聊天

E村里的公告F网络G其他

16.您更喜欢哪种文化体育娱乐活动?(可多项选择)

A农民自编自演文艺演出B政府送戏(文艺演出)下乡C亲身参与的文体活动D政府送图书科普知识下乡E政府送电影下乡F营利性文艺演出活动(电影、演戏等)G其他

17您经常使用的是以下哪些公共文化设施(可多项选择)

A体育场或体育器材B阅报栏C文化活动室或图书室D电影放映室或电影院 E戏台或戏楼F公共电子阅览室G老年活动室H寺庙

I广播J其他

四、管理运作现状

18.贵村建设的公共文化设施有专门的人管理或服务吗

A有,他们爱岗敬业B有,但很少提供服务C建成之后就没有人管

19.贵村建设的公共文化设施有人维修检查或会更新吗

A会,经常维修检查或更新B会,但维修检查或更新周期较长C建成之后就没有人管

20.村里文艺演出经常举办吗

A一年三次以上B一年一两次C一年少于一次

21.村里经常有送戏下乡活动吗

A一年三次以上B一年一两次C一年少于一次

22.对于本村文化,村里经常宣传吗

A有新的文化活动就会宣传B宣传次数较少C没宣传过

23.对村里举办的活动,您积极响应吗

A当然,村里投入了精力

B有时去有时不去,看什么活动

C不参加,他们没花心思或活动太乏味

24村里干部会来家里了解情况吗

A经常来

B偶尔来

C没来过

五、社会认同现状

25、您对村里文化体育设施满意吗

A满意B一般C不满意

26、您对村里的文化活动满意吗

A满意B一般C不满意

27.您觉得村里对文化建设的宣传怎么样

A很好,宣传的有趣B一般,可以做的更好C较差,宣传少或很死板

28.您认为自己所在农村和全国其它农村相比,乡村文化建设怎么样

A在全国农村前列B和其它村差不多C没其它村做得好

29.您觉得乡村有腐败问题吗

A没有B有,但问题会得到解决C问题很严重,对解决这一问题没有信心

30.在文化建设方面,您迫切期待政府解决的问题有哪些(可多项选择)

A加大文化基础设施建设B指导开展各类文体活动C发展农村特色文化

D增添村级文化活动器材E增加文化建设经费投入F制定、完善相关文化政策31.在文化建设方面,您觉得本村还存在哪些问题

-----------END--------

乡村文化影响调查报告 篇6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推广,网络已经成为继印刷、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介之后的第四大媒介。网络凭借其信息量大、快捷方便等特点迅速占据了人们生活的各个角落。网络在给大学生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也不可避免的造成了一些负面效应,并且严重地冲击着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

关键词:网络文化;大学生;影响;对策

现今网络文化已经成为大学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并且仍然在以其自身特有的方式融入学校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其影响和熏陶对于当代青年大学生的成长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为了更深入的了解其影响方式和深度,我们进行了关于网络文化影响的调查,通过对数据的分析,了解了原因,并提出了一些改进的方法。

一、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的正面影响

1.网络文化方便快捷、平等开放的特性非常适合当代大学生张扬个性、崇尚自由的本性,极大地丰富了大学生的学习生活。通过调查有19.72%的大学生能够通过浏览网页新闻拓展视野,增长知识;1.24%的同学通过登录论坛、上网聊天交流经验、广交朋友;通过各种远程教育网站行网上学习;0.62%的同学还可以通过设立网店、网站等方式拓展自己的实践能力。.网络文化能够培养当代大学生的民主观念和独立精神。网络传输的异步性、对等性使得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没有主次高低,没有强迫说教,在网络中学生们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探索和尝试。平等的交流和自主的选择可以大大提高大学生们的民主意识和独立观念。.网络文化的广泛传播可以帮助大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网络文化中开放平等的氛围,使得每个人都可以畅所欲言。对于公众事件,众多网友的评说可以形成强有力的舆论导向,大众舆论对真、善、美的向往与肯定会无形中影响当代大学生的价值取向。

二、网络文化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

1.大学生自控能力较差,容易长时间沉迷于网络聊天、游戏、网络社区等虚拟环境不能自拔,造成逃学、厌学情绪等,无法进行正常学习,在被调查的同学中每天上网时间超过八个小时的就有1.18%,严重影响了正常的作息时间和学习安排。有24.29%的同学选择用手机上网,基本上是在课堂上,严重影响学习。

2.大学阶段正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与巩固阶段,个体性格可塑性强,极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干扰。大学生长期留恋网络很容易受到网络“黑色文化”、“色情文化”、“暴力文化”以及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影响,转向盲目追求享乐、奢侈、刺激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网络的虚拟性极易导致大学生的各种心理障碍。在虚拟的网络时空中,大学生缺乏实际的社会沟通和人际交流,容易误将网络世界当做现实生活,脱离现实。他们会变得敏感,喜欢独处,抽象思维丰富,不服从现实空间中的社会规范,甚至会出现自卑、抑郁、人格异化等情感和精神问题。.隐匿性与诚信品质的失落。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可以随便用不同的名字、性别、年龄,许多人在相互交往时,不知道对话者在现实社会的真实身份。网络的隐匿性易诱发说谎欺骗行为,从而导致诚信品质的失落。诚信是人类道德品质的根基,是中国

传统道德的核心,也是社会主义道德的重要内容,而当代网络文化的隐匿性却构成了对诚信品质的最大威胁。据调查发现,大学生中有11.5%的人曾经获取他人的邮件,28.6%的人曾经获取机密和他人的私人信件。不少大学生就是从网上学会了说谎,并以说谎为乐事。大学生在网络上的这些不道德行为会导致他们在现实生活中道德水平的下降和诚信品质的丧失。

网络文化是一把“双刃剑”,不能因其消极影响而排斥网络的使用。因此,我们要趋利避害,让网络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三、应对网络文化负面影响的措施

1. 加强校园网络的投入与维护

在软件和硬件层次上提高学校网络的质量,加强对不良信息的过滤。学校应充分利用硬件和软件手段,在校园网上营造校园主流文化氛围,把校园网建设成为有利于大学生身心健康的,集知识性、趣味性、思想性于一体的精品网站。并积极开发使用各类过滤黄色和暴力内容的软件和防火墙,阻止不良信息进入网络终端,限制不良信息的蔓延,减轻不良信息造成的后果

2. 开展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活动

利用网络开展积极向上的文化活动,使学生在网络学习与娱乐中形成健康向上的学习态度与行为模式。高校教育工作者应利用现有的网络教育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网络文化活动,营造一种健康向上、和谐美好的文化氛围。如组织网页设计大赛,课件制作评比,艺术设计大赛,网络歌曲制作,网络素质拓展等有意义的文娱活动,既能使大学生形成健康向上的学习态度,又能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繁荣校园网文化知识阵地。建立知识精品库,介绍经典及前缘知识,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与知识结构;建立网络课程,将课堂从教室延伸到网络;建立网上文化课堂,开辟“名人演讲厅”、网上学术沙龙等栏目,营造学术文化氛围。

3. 广开网上咨询服务活动。服务学生需求,针对学生的学习、生活、社会交往、就业、心理咨询等需求,建立心理咨询中心、学生事务中心,就业发展与指导中心等专门的网站,让校园网与学生实际的成长和成才紧密结合,充分利用网络的优点为学生服务。

4. 加强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

乡村文化影响调查报告 篇7

乡村旅游 (rural tourism) , 是指把农业与旅游业相结合, 变传统农业为休闲农业的一种新兴旅游方式。近年来乡村旅游在全国各地逐步盛行, 当然, 经济快速发展, 城市化率快速增高的成都市也不例外。而地处成都东部的龙泉驿区, 凭借其便捷的交通、优美的环境成为了成都人民的优质选择。为深入了解龙泉驿区乡村旅游的发展情况和游客的心理结构, 小组成员多次前往部分农家乐进行了调查, 并比较了经营户提升自身“基础服务能力”前后, 游客的心理变化。

二、发展现状

文献显示, 近几年随着经济发展和工业化进程加快, 长期生活在城市的居民回归自然的愿望强烈, 加之交通条件日益改善, 我国乡村旅游发展迅速, 但在发展过程中仍存在许多问题, 例如有无专门的游客接待场所、生活环境较差、基础设施建设不健全、经营户文化素质和教育水平不高、经营产品单一等。

作为西部中心城市的成都市也不例外。龙泉驿区, 成都市9个市辖区之一, 位于成都市的东部, 为成都市东部副中心, 是国务院批准的成都市城市向东发展主体区域、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所在地。龙泉驿区距成都市区38公里, 距成都双流国际机场28公里, 成渝铁路穿境而过, 交通便利。龙泉驿区东西长12公里, 南北宽4公里, 水面达8273亩, 山清水秀, 景色宜人。地铁二号线开通以来, 龙泉驿区到成都市中心的交通十分便捷, 进一步促进了龙泉驿区乡村旅游的发展。

三、调查设计

1.调查背景及目的

在向龙泉驿区农家乐推广“基础服务能力”的概念之前, 小组成员曾两两一组到了一些龙泉著名景点进行实地调查并发放调查问卷, 共60份, 结果显示部分游客认为龙泉驿区景点的服务环境较差, 希望能有所改进。对此, 小组成员决定, 直接联系当地农家乐负责人, 推广“基础服务能力”概念, 其中有四家农家乐表示“基础服务能力”的概念很有用, 有助于他们在服务上取胜于其他的农家乐, 同意配合我们的调查。对此, 农家乐采取了改善餐厅、洗手间的环境, 对员工进行服务技能及礼仪培训等措施。

此次调查的目的, 在于比较农家乐提升自身“基础服务能力”的前后, 游客的心理的变化。

2.问卷设计

第二次的调查, 即小组成员推广了“基础服务能力”之后, 对此四家农家乐的游客进行随机采访, 采访问题包括游客的对于农家乐工作人员服务技能的评价、对农家乐软硬件设施的评价等。

四、数据结果及分析

本次共发放问卷60份, 收回有效问卷58份。随机采访30人。

1.游客人口结构特征结果及分析

人口结构特征结果显示如下: (1) 男女比例约为4:6。 (2) 年龄18岁-28岁的游客约占20%, 29岁-39岁的游客约占33%, 40岁-55岁的游客约占25%, 其余的便是18岁以下的未成年游客和56岁以上的中老年游客。 (3) 学历大专以上, 包括本科和研究生及以上的游客占81%, 其中本科游客占45%。 (4) 职业大部分为公务员和国企、事业单位人员, 私企工作人员和个体户占比率较小。

根据调查结果可以看出, 选择乡村旅游的游客大多为中年人, 且有着良好的教育和体面的工作, 其中闲暇时间较多的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人员较多, 经常加班的私企人员较少。这些人在社会摸爬滚打多年, 来到郊区欣赏美景、放松心情是一种享受, 自然希望能处在一个良好的环境中, 让身心都感到舒适。

2.游客心理结构特征

心理结构特征结果显示如下:选择了欣赏田园美景、感受大自然、放松身心的游客比率相差甚小, 其余小部分游客选择了聚会和其他;88%的游客的不满之处选择了农家乐的服务环境不好, 另外小部分游客选择了农家乐服务人员的服务技能不佳。大部分的游客认为农家乐作为供人休闲娱乐的地方, 应该提升其软硬件设施的质量, 而另一小部分的游客则认为农家乐地处农村, 要求不应过高, 即使环境差点也是可以理解的。

时隔数月, 小组成员重新返回此四家农家乐。在这几个月的时间里, 次四家农家乐对其卫生间进行了简单的翻修, 也对其工作人员进行了服务礼仪的培训。对于游客的随机采访结果显示, 97%的游客对于农家乐此次改革表示满意与支持, 也感受到了与自己以往前往的农家乐有所不同;另外有小部分游客表示没有感觉。

五、结论分析

根据调查结果可以看出, 现如今, 前往郊区旅游的游客年轻人和中年人占大多数, 且这当中许多都是拥有良好教育的游客, 他们往往对生活有品质上的要求, 这就意味着他们对于农家乐的基础设施及休闲娱乐条件也有所期待。根据调查数据, 绝对大部分游客对于农家乐的服务环境有所不满, 也有一小部分的游客认为经营户的服务技能有待提高, 所以对于经营户而言, 改善服务环境和提升自身服务技能这两方面乃重中之重。在农家乐经营户了解了“基础服务能力”概念之后作出的改变, 游客的满意态度也证明了这一点。

六、对策建议

1.与附近高等院校合作

与高等院校合作有两点优势。第一, 现多数农家乐的经营户为当地农户, 若与附近的高等院校合作, 可以请在校大学生前来为其服务人员进行服务技能和服务礼仪的分享和指导, 以提高农家乐服务人员的专业技能, 在服务上略胜一筹;第二, 现大学生们有许多聚餐和联谊等活动, 若与高校合作, 大学生可将聚餐和联谊活动地点设在此农家乐, 大学生可以得到合理的折扣和优惠, 经营户也可获得更多的客源, 提高农家乐的人气, 互惠互利。

2.利用新媒体手段进行宣传

现如今是信息化社会, 新媒体发展迅速, 其地位日益提升。若农家乐能利用新媒体手段, 比如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对自身进行宣传。能利用新媒体手段的农家乐少之又少, 能对之加以利用便是一项优势。经营户可上传一些农家乐附近的景色照片和休闲娱乐设施设备的照片, 告知人们地址、交通方式和联系方式, 撰写一些宣传词, 吸引更多客源。

3.开发更多服务项目

龙泉驿区许多农家乐都存在服务产品单一趋同, 缺乏吸引力的问题。先大多农家乐服务项目主要集中在餐饮、住宿和棋牌。据统计, 经营户中能够依托旅游资源能提供游客风景观光服务的仅占27.3%, 能提供体育健身娱乐服务的仅占6.1%, 因此, 经营户可开发更多的服务项目, 除餐饮、棋牌外, 可以开发电影、KTV等娱乐项目, 吸引更多游客。

4.改善服务环境

农家乐地处城市郊区, 生活环境虽不如城市, 但却吸引了很多城市人前来旅游, 其目的是放松身心、欣赏美景、回归自然, 人们来到郊区之前不会对其生活环境有太大的期待, 但经营户若能改善其环境, 例如改善餐厅的清洁卫生、翻修洗手间、适当装修室内等, 同样的郊区环境, 却有更好的环境, 给客人以惊喜, 便能树立口碑, 增加回头客。

摘要:随着成都市经济发展和工业进程加快, 越来越多的人产生了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强烈愿望, 于是山清水秀、景色怡人、交通便捷的龙泉驿区成为了人们的优质选择。为深入了解龙泉驿区乡村旅游的发展情况和游客的心理结构, 小组成员前往龙泉驿区的部分农家乐进行了调查, 并根据调查结果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龙泉驿区,乡村旅游,服务能力

参考文献

[1]秦秀红.郑州市乡村旅游市场消费行为调查报告——对346位游客的调查.中国统计, 2011 (9) :60~61.

[2]张龙.三峡库区乡村旅游大有潜力——来自巫山县的调查报告.中国统计, 2013 (4) :35~36.

[3]彭艳霞.河北省迁安市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促进农民增收和新农村建设的调查报告.三农论坛, 2013 (5) :20~21.

[4]陶长江, 付开菊, 王颖梅.乡村旅游对农村家庭关系的影响研究[J].2014 (10) :203~204.

乡村文化影响调查报告 篇8

关键词:养马岛;近代民居;传统样式

一、烟台概况

烟台是胶东半岛中的一个重点城市,也成为了清中后叶兴起民国达到兴盛顶峰的一个全国重要商帮-胶东帮的祖籍地之一。该地区遗留下的众多胶东帮商人的故居和大宅,建造精美,充分反映了胶东的传统民俗文化和建筑文化内涵,并与胶东人民闯关东、下南洋的历史密切相关,特别是由于受到近代烟台开埠文化的影响,其民居建筑不仅具有重要的文化圈层交流融合意义,而且反映了近代以来中国传统民居自发演变的可能和历史轨迹,具有重要的建筑史研究价值和地方史意义,由于烟台城市化的进程非常快,这些村镇民居往往尚无研究即已消亡。

二、烟台滨海近代民居建筑的现状调查

(一)公共建筑

1、祠堂建筑。孙家祠堂:于清宣统二年(1909)建成,坐落于养马岛最东端的孙家疃村,保存较好。房屋由北屋(正房)、西厢房和大门组成,东厢房的位置为空地,北屋后有夹道小院。院内铺地为传统的立石砌边,中间用方石菱形铺就。

方正大气的大门两侧是一对长方形的抱鼓石,雕刻着精致的祥云、梅兰竹菊等图案,朱漆大门下面是嵌在两块方形的大门枕上的门槛,门枕和抱鼓石的下半部连在一起。大门里两侧设有拱形的二门,二门暂时作为大门,大门推开里面为屏风,对正厅起到一定的的阻挡作用。正厅为三开间,硬山坡顶,梁架有举有折,柱体有升有落,前檐出廊,明柱圆础,廊下设有花琦门、隔扇窗,次间墙上两侧开有圆形镂空圆,木格为灯笼格。廊前五级踏垛下院。内部架梁金柱外露,梁间雀替尚存,空间开敞,光线明亮。

张家祠堂:民国十六年(1927年)建成,院落的布局和北方传统的四合院相似,房屋由北屋(正房)、南屋(倒座)、东西厢房组成。

南屋的两侧各有一间门房,每间门房的外墙上都有一个六边形的大窗,中间建由垂花门式样的大门。建筑为石砖木结构,台基和墙体錾墙石用齐整的花岗岩块石砌成,向上则是青灰砖砌筑,木作梁栋枋柱别致精巧,石刻、砖雕、木作恰当,相得益彰。屋面为传统的筒板瓦,瓦当和滴水位置都有精美的图案,正脊和垂脊上下层用灰砖和小青瓦砌成两层,中间则采用花砖叠砌,形成卷草样式,吻端起翘,并有花砖装饰。正屋为五开间结构,厢房小窗和门洞为青砖围合成弧形拱券,木过梁门窗楣,朱漆细木窗格。

傅氏宗祠:傅家庄傅氏宗祠,始建于明末,光绪中期开始重建,光绪三十三年建成(1907)。从外观上看,房屋垂脊侧面线条不像其他的那样平直,而是弯曲高耸,看上去曲而不折,流畅自然。

这座院落是典型的三进院结构,房屋由北屋(正房)、南屋(倒座)和东西厢房组成,南屋中间设大门过道,两侧是门房。正屋屋面为传统的筒板瓦,瓦当和滴水上面都有模印的吉祥图案,正脊是在一层灰砖上用三层两两相扣小青瓦做成镂空的卷草图案,上面青砖铺成平直的脊线,两端稍稍翘起,垂脊则是用平板砖和大块方砖砌成曲线形的脊线。

2、教育建筑。傅家学堂:位于傅家庄,重建于民国年间,同其他建筑一样也是砖石木混结构。小学的大门造型是中西结合的形制。厚重的墙壁,弧形砖券的门洞和窗洞,上方四个塔柱造型和中间三个弧形组成的花瓣样式。这是烟台近代开埠文化影响下,民居自发演变和发展轨迹的典型代表。

(二)居住建筑

驼子村居民大院:建于清末民初(1895-1923),正房和东西厢房布局整齐,虽然门窗已经换成了现代样式的,但是建筑主体却保存的很完整。正房是一个二层的建筑,正房后部留有后夹道,采用石砌院墙围起,这也是岛上民居特色之一。正房基础与墙体下半部分是大块的石头筑成,上半部分则是清水砖,原木梁柱。门窗顶部均有弧形砖券。楼上是阁楼,地板是用长木条铺设在木梁格栅上的,木制的楼梯和扶手,雕刻精美。

孙氏小楼:民国1920年代建成,属于一座中式建筑,但是受西洋建筑的影响较大。整体的布局是一个简化版的四合院,正南方向是倒座,在东南隅入户大门,右侧是一间门房,左侧是两家客房。进门正对的是照壁,绕过照壁就进入到院中,北屋是一座两层的小楼,两侧是东西厢房,在西厢房和倒座之间还有一座耳房。厢房、倒座、耳房的屋顶还是中国的传统形制,但门窗由简洁的造型和玻璃构成的。北屋为两层的小楼,建筑材料以水泥为主,后院筑有一部水泥楼梯,楼梯扶手和二楼的栏杆都是西式水泥栏杆。

黄氏民居:位于黄家庄,民国初年建成,由四套民居通过随墙小门相连,设计布局是一个典型的院套院的结构。每个大院由北群房、东西群厢、倒座组成,形成大四合院。大四合院内,东西厢房分立楼厅两侧,屏门位于厅后楼前,左右以垣墙相贯,前后呼应,封闭森严,构成了小四合院。

三、烟台滨海近代民居建筑的保护和利用

如何保护历史建筑的同时又能很好的利用是当下古村落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对历史建筑的历史价值深入的研究和挖掘后,不仅要强化保护,还要加以开发利用,赋予它新的活力。

1、合理评价其价值和地位。烟台的滨海民居是一部反映村落面貌、民俗特色、传统文化及近代发展演变的无声又鲜活的史籍,不能因为位置偏远,建筑规模不大,原使用阶层不高而忽视其历史价值和建筑史地位。这种具有文化价值和积淀的历史文化村落,它是整个历史发展链条上的一个环节,对于它的保护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2、合理制定完善的保护措施。合理制定发展策略。因地制宜,依托优越的地理位置、自然风貌和良好的古村落风貌进行旅游开发利用的话,不但满足了现代人精神上的需要同时也能推动了该区经济上的增长并能起到很好的宣传效果。开发和利用的过程中要彻底摒弃过去那种“拆旧建新”、“再造老城”之类的错误做法,合理的开发和利用。

经济文化现状对消防影响调研报告 篇9

[关

健词]:黔东南苗族侗族地区 经济文化现状 消防工作 对策

黔东南州地处**省东南部,是我国三十个自治州中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自治州,在3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和谐生活着33个少数民族和两个待识别民族,少数民族人口347.68万,其中:苗族人口178.4万人,占全国苗族总人口的19.96%,侗族135.9万人,占全国侗族总人口的45.91%,是全国苗族侗族原生文化的中心。长期以来,由于经济文化和历史原因,黔东南州农村地区一直是全国出名的火灾高发区。

黔东南州的苗族侗族人口居住在山区、半山区,因此,没有苗族侗族聚居地区火灾的稳定,就没有农村火灾的稳定;没有农村火灾的稳定,就没有全州火灾形势的基本稳定。做好苗族侗族聚居区的消防安全工作,直接关系到黔东南州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是每一名消防工作者应认真思考的问题。面对黔东南州苗族侗族聚居区交通闭塞、经济发展缓慢,人口素质偏低,消防工作长期滞后的问题,笔者结合十多年来在黔东南州工作的实际,在调查黔东南州苗族侗族聚居地区经济文化特点的基础上,对改进和加强农村消防工作提出一点浅见。

一、黔东南苗族侗族聚居地区社会经济文化现状对消防工作影响

苗族侗族作为山地民族,在长期发展过程中,经济、文化上形成了自己独有的特点,因此黔东南苗族侗族聚居地区火灾多发有其民族、历史、文化、经济的根源。正确认识黔东南苗族侗族聚居区的特点和现状,对于制定和实施符合民族地区特点的消防工作方针和政策是十分必要的,也是推动苗族侗族聚居地区消防工作的根本途径。

(一)苗族侗族用火习俗对消防工作的影响

众所周知,苗族侗族是一个火的民族,黔东南州的苗族侗族老百姓对火的认识和态度应当说是矛盾的。他们认为火给他们带来光明温暖并驱赶黑暗猛兽,赋予他们更强的生存能力,但火又能烧毁一切甚至他们自己,这种敬畏与恐惧导致对火强烈的依赖感。用柴草生火取暖、做饭、烘烤东西,一直从古至今没有任何的变化。在黔东南部分苗族侗族地区至今还有经常有烧荒、烧地埂等耕作习俗。总之,黔东南地区苗族侗族对火的态度可以概括爱与恨的博弈之中,对火灾的防范处于消极,一些不文明的用火风俗也是导致火灾多发的原因之一。

(二)苗族侗族聚居地区建筑特点与建筑防火

黔东南地区苗族侗族一般分布于半山腰或高岭地区,在与自然环境的适应发展过程中创造了自己一整套富于特色的建筑文化系统的建筑观念,创造了具有特色的建筑文化。在**的黔东南农村,木结构民房占91.9%,少数民族聚集居住,木结构民房鳞次栉比,几十户、几百户、上千户的大村寨不少。据调查统计,全州50户以上的村寨3922个,占全省的66.85%。这些村寨85% 以上为木质结构房屋,耐火等级低,不但失火频率高,且发生火灾后,蔓延迅速,一烧就是几十户、上百户。黔东南州农村村寨像一处处大“火堆”,加强消防建设刻不容缓。在黔东南苗族侗族建筑中,火坑(火塘)是整个建筑的中心,在建筑中占据重要的空间位置,它是家庭中心与生活空间秩序的组织者。苗族侗族火塘于木质结构吊角楼一楼的正屋楼板中心修建一圆形或方形坑而成,坑边砌以石块,坑内立三块锅桩石或三角铁架,塘内火种一般终年不熄。火坑是日常生活、起居、议事、饮食、待客中心。出于对火的恐惧感与不同的利用,黔东南苗族侗族村落大都呈集中式布局。几乎所有的村落建筑多呈集中式成片布置,形成集中式村落。近年来,虽然经济在不断的发展,但居住习惯的原因,苗族侗族建筑主要还是以年代久远、耐火等级低的木板建筑为主,容易引发大面积火灾。

(三)苗族侗族聚居地区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对消防工作影响

黔东南地区苗族侗族有90%居住在山区和半山区,由于自然条件恶劣,经济发展一直滞后于坝区。第一,由于苗族侗族聚居地区多数不通公路,经济发展受到了严重制约,产业单一,经济收入主要靠农产品出售,人均纯收入不到坝区的三分之一;第二,苗族侗族聚地区由于人口增长速度高于经济发展速度,造成目前人多耕地少,苗族侗族人口生产、生活条件无法得到有效改善;第三,由于山区自然条件恶劣,多属于干旱地区,水利设施基础差,加之长期过度垦殖,水土流失严重。由于以上几个原因,黔东南苗族侗族聚居地区对火灾的自防自救能力十分弱,许多村寨根本不具备基本的消防水源条件,村民对消防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十分有限。加之住宅用地紧张,村民住房连片,不能满足建筑防火间距的要求,导致火灾发生后小火酿成大火,村民无法自救;公安消防队由于路途遥远、交通不畅不能及时施救,出现望火兴叹的无奈局面。因此,黔东南苗族侗族聚居地区自然条件恶劣和经济发展水平低,成为该地区消防工作开展的主要障碍,在短时期内无法得到有效解决。

(四)苗族侗族人口素质对消防工作的影响

建国以来,黔东南州苗族侗族人口教育工作得到了长足的发展,苗族侗族人口文盲率大幅下降,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98%以上。但应当看到的是,黔东南地区苗族侗族人口各阶段受教育比例较汉族仍然是显得较低,受教育程度低,文盲比例大,影响了苗族侗族地区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一些苗族侗族群众缺乏基本的用火、用电知识,不文明的封建迷信活动还十分严重,笔者在对苗族侗族地区的火灾事故中接触到,因用火不慎而引发的火灾所占比例为38.17%。另外,由于苗族侗族人口文化素质不高,相应的消防法制观念和消防安全意识十分淡薄,用火随意、违章建筑、违章操作等现象比较突出,火灾隐患严重,纵火案件屡见不鲜(部分苗族侗族群众在道德上认为烧自己家或家族内的住房不是犯罪)。因此,苗族侗族中根深蒂固的用火陋习,固然有历史和文化的根源,但人口素质不高有很大关系,只有通过提高苗族侗族人口受教育程度,因势利导做好消防工作,苗族侗族聚居地区“引火烧身”的现象才会逐渐减少。

二、苗族侗族聚居地区消防工作开展的思考

消防工作是一项社会性、综合性和科学性很强的工作,推进消防工作必须具备一定的社会经济环境。黔东南苗族侗族地区消防工作的发展也不可能脱离当地经济文化条件,在正视黔东南苗族侗族聚居地区社会经济落后现状的同时,我们也应当看到:改革开放以来,黔东南苗族侗族聚居地区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特别是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边疆民族工作,在解决“三农”问题和西部大开发的带动下,黔东南苗族侗族聚居地区政治、经济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消防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基础。因此,当前消防工作必须抓住有利契机,始终围绕苗族侗族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目标,坚持把消防工作贯穿于苗族侗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坚持党委和政府组织领导、人民群众广泛参与的群众路线,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根本方向,因地制宜推进苗族侗族聚居地区消防工作,实现全州消防工作的协调发展。

(一)以尊重苗族侗族文化特点为基础开展消防工作

具有浓郁苗族侗族特色的用火习俗,不仅丰富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同时又在为黔东南州的经济建设“搭台唱戏”。苗族侗族独特的民族风情,吸引了众多的国内外游客,为宣传黔东南州,加强文化交流和推动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因此,不能片面的强调苗族侗族火文化对消防工作带来的不利因素,要克服以消防工作统揽其他工作的主观认识,树立消防工作服务苗族侗族地区社会经济发发展的思想,杜绝“堵”,做好“疏”和“导”。对苗族侗族群众一些不文明的用火习惯,要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牢固树立做好民族地区消防工作既是保护物质文明建设,也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体现,按照“尊重民族习惯,贴近苗族侗族群众;通俗易懂,潜移默化”的工作原则,通过苗族侗族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重点抓好消防知识进村寨、入农户、得人心的宣传效果,切实把消防工作融入少数民族的民俗文化中,引导苗族侗族群众移风易俗、革除陋习,传播科学思想、倡导文明用火习惯,增强黔东南苗族侗族群众抵御火灾和自防自救的能力。

(二)以教育带动苗族侗族聚居地区消防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人口素质低是苗族侗族人口发展的“瓶颈”,也是消防工作在苗族侗族聚居地区难以开展的重要原因。因此,加强苗族侗族聚居地区的消防工作,要特别重视人力资源的开发、人口素质的提高,从消防资金扶贫转移到消防教育“扶贫”上来,实现民族地区消防工作从帮扶式发展到自我发展的过程。通过对苗族侗族聚居地区的农村普法教育、文化下乡和文化扶贫等活动,以送消防书籍、消防挂历进村、进寨、进校,编演有消防教育内容的苗族侗族歌舞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普及消防知识,达到贴近苗族侗族群众、深入人心的效果。同时,抓好苗族侗族聚居地区中、小学 “二进”(即消防知识进校门、进家门)教育,将消防知识纳入中、小学校教学内容,起到教育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的连带效应。通过各方面的努力,全面提高苗族侗族聚居地区人口素质,带动消防工作的可持续发展。

三解决当前苗族侗族聚居地区消防工作问题的几个突破重点

黔东南苗族侗族聚居地区消防工作的开展,有其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因此既要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循序渐进,又要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开拓创新。当前黔东南苗族侗族聚居地区消防工作应抓好以下几个问题的解决。

(一)全面推进农村消防试点建设工作

2007年年3月全国人大代表、黔东南州委书记廖少华提出了从消防安全方面保护黔东南民族文化旅游村寨的建议。公安部、国家发改委、建设部、国家民委四部委就黔东南农村消防工作于去年7月专题进行调研。**省政府于2007年4月在凯里召开了农村消防工作研讨会,协助黔东南州政府和省公安厅编制了《黔东南州农村消防建设试点方案》。《方案》决定从去年起,省财政用5年时间,投入6000万元资金支持黔东南州50户以上的150个无间距的连片木质结构房屋的自然村寨消防建设。同时,采取省、州、县按比例匹配资金,捆绑各相关部门项目资金,争取国家新农村消防建设立项等措施,全力抓好消防建设试点工作。试点方案主要实施的内容和项目是:编制消防规划。由黔东南州政府组织编制试点村寨消防规划,将农村消防安全布局、消防力量等纳入规划,明确农村消防安全改造、消防基础设施建设的目标任务、工作进度、经费保障和政策措施,确保公共消防基础设施与城镇和乡村建设同步实施。实施“厨改”。“厨改”是将厨房建筑材料改为不燃或难燃材料,形成相对独立安全的用火区域,将“老虎灶”改为节柴灶、沼气灶。改楼上用火为楼下用火。实施“水改”。“水改”是引水进寨,按照标准修建消防水池,铺设消防管网,安装消火栓,保证消防用水,提高村寨自防自救能力。实施“电改”。“电改” 是对试点村寨户内老化、裸露和安装不符合安全要求的电气线路进行改造。实施“路改”。“路改” 是按照国家通村公路建设计划,修建进村入寨道路,满足消防车辆通行需要;配备消防设施、装备及聘请专(兼)职消防管理人员。2008年3月起,黔东南州的20个民族旅游文化村以“厨改”等五改专项工作为主体的农村消防建设试点工作开始全面启动,今后参与消防建设试点的村寨比例将会逐年增多。全面推进农村消防试点建设工作,将会从根本上解决苗族侗族群众村落建筑耐火等级低的问题。

(二)加强苗族侗族聚居地区消防水源和消防供水设施建设

黔东南苗族侗族聚居地区大部分属于干旱地区,因此要以全州人畜饮水工程建设为契机,配套做好消防水源和消防供水设施建设。条件好的地区在做好农村规划的基础上,要做好消防基础设施的配套规划,在村寨设立消防水池及消火栓系统。条件差的苗族侗族聚居地区充分利用沟渠、河道、水湾、鱼塘、自来水管、农业灌溉机井等条件,建立消防水源地,平时可用于农田灌溉,遇有火灾发生时又可作为消防水源,做到既能应急自救,又能及时与消防车对接,提高灭火效率。在消防供水设施的建设中,要本着“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原则,采取各级政府项目支持、村民自筹、动员群众投工投劳等办法,逐年、逐项解决村寨消防设施的问题。

(三)充分发挥苗族侗族聚居地区义务消防队等基层村民组织的消防工作职能

目前黔东南州在全州50户以上的大村寨基本建立了群众义务消防队,但从工作实践来看,由于火灾对某一村寨来说是一小概率事故,长期无火发生导致群众义务消防队组织松散,一些地区义务消防队名存实亡。在实践中,黔东南州结合在农村中长期存在、群众基础好的各种团体、组织开展消防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并且更富于生命力。因此在抓苗族侗族聚居地区消防工作中,要进一步充分发挥农村义务消防队在消防工作中的主导作用,利用他们开展消防法律、法规教育;开展防火巡查、火灾隐患排查。另外,还可以利用他们和村“两委”一起开展家庭、邻里纠纷调解,防止因纠纷引发纵火案件;开展移风易俗活动,做好老弱病残的帮困工作;做好村民住宅区山林的防火工作,防止引发山林火灾殃及村民住宅;做好消防宣传教育,筹集公益消防基金;推动村民提高建筑耐火等级,改善居住条件,规范用火、用电行为。进而,依靠义务消防队等基层村民组织,构筑起多层次、全方位、立体化、动静结合的苗族侗族聚居地区火灾“防、控、灭”一体化格局。

(四)切实运用消防法制推进黔东南地区的消防工作

目前消防法制正处于转型时期,社会经济发展对消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加快黔东南农村地区消防工作的进程,使农村消防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经常化,就必须从立法上加以解决。2002年**省出台了《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农村消防条例》,2005年7月,黔东南州召开了苗族侗族自治州消防条例起草论证会,其中对加强农村消防工作作了有益的探索。这充分说明,利用黔东南民族自治州的优势,将民族地区消防工作步入法制化轨道是十分可行的。在对农村消防法制建设的探索中,其它省份也有一些突破,如,2005年江苏省出台了《江苏省农村消防管理办法》。因此,有法可依、有法必依、依法行政、依法治火将对农村消防工作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五)做好苗族侗族消防干部的培养工作

笔者认为,要做好民族地区的消防工作,首先就必须了解这个民族的风俗习惯,真正融入到民族群众中。在黔东南州公安消防部队中,目前苗族侗族干部的比例较少,能通晓苗族或侗族语言和文字的人则更少,在消防宣传教育、火灾事故调查、防火检查中受到很多限制,很难得到不懂汉化苗族侗族群众的认同。同时,由于消防部队干部来自全国各地,口音各异,出现当地群众不愿意与语言难以沟通的消防干部打交道的情况。因此,在政策上鼓励和培养土生土长的苗族侗族消防干部、特别是大队消防监督干部,对丰富消防宣传教育形式,使消防工作贴近苗族侗族群众将起到促进作用。

(六)完善苗族侗族聚居地区火灾社会保障机制

农村地区的火灾灾害社会保障制度是消防工作探索的重要内容之一。由于黔东南苗族侗族聚居地区多数属于贫困山区,苗族侗族群众因火灾致贫、返贫的现象十分普遍,而乡镇一级民政救灾能力又十分有限,只能给受灾户提供部分粮食和衣物,一些农户受灾后几年内都不能恢复正常的生产生活,因火灾引发各种社会矛盾的问题比较突出。在黔东南州近年来的实践中,部分县市已经开展了以政府为主的农村居民住房火灾保险制度,取得了非常好的社会效果,使火灾灾害救济实现了制度化、大众化。例如云南省楚雄州禄丰县实施的县、乡、个人三级投保农村住房火灾保险的实践中,每户每年保险费用5元,县政府、乡政府、个人按1.5:1.5:2投保,每个火灾受灾户可得到5000元的赔保金,2004年全县共有55722户村民投保,投保金额为27.86万元,共有31户火灾受灾户得到15.5万元的赔保金。通过农村村民住房火灾保险制度,提高了农村群众对消防工作的认识,减少了因火灾引发的社会矛盾。因此,在苗族侗族聚居地区应推动建立以政府为主的农村居民住房火灾保险制度,使消防工作在苗族侗族聚居地区的开展赢得群众支持,从而进一步带动苗族侗族群众自愿、自发的做好各项消防工作。

(七)想方设法解决资金缺位的问题

上一篇:酒店个人月份工作总结下一篇:2022年“晨光工作室”工作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