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文化衰落

2024-06-01

乡村文化衰落(共9篇)

乡村文化衰落 篇1

四川茶文化的衰落

李苹霞

(文学与新闻传媒学院10级5班 100105019 指导教师 罗红昌)摘要:茶作为茶文化的载体,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可是茶文化却在一天天的衰落。我国茶文化历史悠久,四川作为茶的发源地更有着浓厚的茶文化底蕴,虽然如今在四川虽随处可见茶馆、茶铺的踪影,却再也找不到那种饮茶或品茶的风韵了,一种品茶赏茶的生活已经在逐渐淡出我们的生活,茶也逐渐在被各种饮料所代替。

关键词:茶文化

茶史 茶道 茶艺

俗话说,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由此可以看出茶在我们的生活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中国是一个文明古国,茶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四川作为茶的起源地,茶的文化底蕴和文化内涵在这里得到了充分展现,在这座休闲的城市里,茶馆,茶铺随处可见,毫不夸张的说,可能人人家里都存放着一份待客之茶,茶已经溶入了四川人的生活,可是为什么茶文化依然日渐衰落呢?就定义而言,茶文化包括茶叶品评技法、艺术操作手段的鉴赏、品茗美好环境的领略等整个品茶过程的美好意境,通俗一点的说法主要就是将就茶道,而茶道主要是茶艺与一种精神的结合,在下面主要从四川茶史、茶艺、茶道几个方面来论述成都茶文化的衰落状况及原因。

一、四川茶史

《茶经》是我国第一本关于茶文化的专著,据记载“茶者,发乎神农氏,起于鲁周公”,“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一尺二尺乃至数十尺,其巴山峡川有两人合抱者,伐而掇之'”,另外在《华阳国志》中友这样的描述“什邡县:山出好茶”这就道出了茶产自于巴蜀,即今天的四川。四川作为茶的发源地,有着悠久的饮茶历史,其茶文化也不可忽视。在当时,茶的孕育给四川带来了经济的发展,而经济是文化的一个基础,在此基础上,茶文化逐渐在四川蔓延开来。

“自秦人取蜀而后,始有茗饮之事”,也就是说从秦朝开始,巴蜀之地的茶逐渐向外传播,这也奠定了当时蜀茶的重要地位。在此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蜀茶在全国都占据着重要地位,茶的向外传播为蜀茶及茶文化的传播起了一定的作用。

魏晋南北朝时期,四川的茶叶经济与饮茶风尚也进一步发展。茶文化发展的一个方面就体现在文学上,如西晋时张载作了一首关于茶的诗作《登成都白菟楼诗》中“芳茶冠六清,溢味播九区”既反应了成都茶叶生产和饮茶风气之盛,也反映了成都在我国古代茶史中所占的重要地位。随着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的逐步发展,茶文化也随之传播。蜀茶也逐渐为人知晓。蜀茶逐渐从四川走向全国。到了唐朝时期,茶叶经济快速发展,同时茶叶产地也快速扩展。据当时资料统计,当时有76个州产茶,茶叶名品150多个。这76个州分布在今天的四川、陕西、浙江、江苏、安徽等十五个省市自治区,而茶产地的北限,一直伸展到今天的江苏连云港,唐代的茶叶产地达到了与近代茶区约略相同的局面。茶产地的扩大,推动了茶叶的生产和销售。“蜀茶南走百越,北临五湖,谷雨后岁取数万斤,散落南下。”说明蜀茶已经销售到长江中下游一带。而生产于赣浙皖一带的浮梁茶,产量则百倍于蜀茶。被杨华称为品居第一的蒙顶茶,更是岁出千万斤。在这时,可是说是川茶最兴盛的时期,当江南产区的逐渐发展起来的时候,川茶也开始走下了它的主角地位。在此时,四川也还是有比较出名的茶,“扬子江中水,蒙山顶上茶”,蒙顶茶从唐朝开始被列为“贡茶”,蒙顶茶产于四川蒙山,蒙山跨名山、雅安两县,古人说这里“仰则天风高畅,万象萧瑟;俯则羌水环流,众山罗绕,茶畦杉径,异石奇花,足称名胜”。蒙山有上清、菱角、毗罗、井泉、甘露等五顶,亦称五峰。蒙山五顶,中顶上清峰最高,吴理真在上清峰栽了七株茶树。这茶树“高不盈尺,不生不灭,迥异寻常”,“味甘而清,色黄而碧,酌杯中,香云罩覆,久凝不散”,久饮此茶,有益脾胃,能延年益寿,故有“仙茶”之誉。

及至宋代,就茶区而言则为东南、四川两大区域。东南地区的茶业在唐代已经得到很大发展,至宋代,这一发展趋势更为明显,东南地区的茶产量在北宋嘉佑四年已达到两千多万斤,东南茶业的突出表现还在于茶叶的质量已远远超过川茶跃居上品。据记载“蜀茶之细者,其品视南方已下,惟广汉之赵坡,台州之水南,峨眉之白芽,雅安之蒙顶,士人亦珍之。然所产甚微,非江、建比也。”也就是说,蜀茶虽然还有些珍品,但其产量少,比起东南地区的就相形见绌了,此时可以说是四川茶业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从这时开始,东南茶叶经济地位已经超过了四川,成了全国茶叶经济的中心,蜀茶作为茶叶中心称雄天下的局面已经成了历史的陈迹,一去不复返了。

从唐代开始,就有了茶马贸易,但主要建立是在北宋时期,宋代易马主要在陕甘地区,博马茶也就近取于川蜀。蜀茶最早用于陕西买马始于英宗治平元年,到神宗熙宁初年蜀茶直接买马开始,为保证易马茶源,实现榷禁蜀茶,川茶主要受到了国家控制,为川茶的发展再次提供了契机,但随着茶马贸易的衰落,川茶又开始走滑坡路,并且由于川茶主要是行销少数民族地区,忽视了加工制作技术的进步,品质大为下降,大大影响了其在全国的声誉,衰落的趋势在此时已不可阻挡。

明清时期,江南地区产茶兴盛,名品盛多,他处虽产茶很广,但名品有限。至此,江南地区已成了全国茶的主要出产区域,四川这个古老的产茶区已经无法赶超东南地区了。

在现今,中国十大名茶里早已看不见蜀茶的影子了,在这些茶里面,大多数为水土较好的江南地区所出产的,而四川这个茶的起源地却没有全国知名茶的出现了,这是令我们所惋惜的,同时也看出四川茶走向一步步的衰落。

二、茶艺

茶艺指泡茶和饮茶的技艺,可以说它是传播茶文化的一个途径,茶艺以茶为主体,将艺术溶入生活以丰富生活的一种人文主张,其目的在于生活而不在于茶。茶艺是茶文化哲学层面的、观念层面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但这种表现形式应该是外在与内在的一致、和谐。

茶艺最早的产生肯定是在茶起源的四川,王褒在《僮约》中就有“烹茶尽具”“武阳买茶”,透露出家僮须承担去集市买茶、煮茶和洗涤茶具,并且已有专门的饮茶器具。《苑赋》描写了煮茶用水、用器和技艺情况以及茶叶煎成之后的美妙情形和人们饮后的感受。在如今,人们早已不再讲究,除了那些对茶有深入研究的人士外,其余大多数对茶已没有多大好感。曾经有人做过一个问卷调查,主要是统计茶的消费群体的年龄阶段,根据调查问卷中的数据显示:30岁以下人群达到了12%,30~40岁之间为43%,40~60岁之间为35%,60岁以上为10%。由此可以看出,茶的主要消费群体是中年人,而现在的年轻人对茶的好感已所剩无几。

茶艺的品茗过程主要是献茗、受茗、闻香、观色、尝味、反盏,而我们现在却早已抛却了这些享受茶的过程,单单将其当做了解渴的饮料。虽然可能人人家里都有着茶叶,可是由于喝茶繁琐的步骤已在逐渐被人们简化,茶的艺术就未能体现到。我们对茶的感受也许就只有清香而已了,茶所包含的精神我们却无法体会。

以成都为例,大多数人已不再讲究泡茶与饮茶了,虽在成都茶馆很多,可是却缺失了很多应该有的文化,可能只有一些高档的茶楼还在进行茶艺的表演,大多数茶馆已演变成了大家娱乐消费的地方,而非平静身心的目的了。麻将一般就是这些茶馆的主营,而茶只是以一个配角出现在各位的身边。

成都还有一个喝茶的特色,就是“盖碗茶”,在成都宣传片里有一幕就是冲茶的场景,“盖碗茶”,成都最先发明并独具特色。所谓“盖碗茶”,包括茶盖、茶碗、茶船子三部分,故称盖碗或三炮台。茶船子,又叫茶舟,即承受茶碗的茶托子。相传是唐代德宗建中年间(780-783)由西川节度使崔宁之女在成都发明的。因为原来的茶杯没有衬底,常常烫着手指,于是崔宁之子就巧思发明了木盘子来承托茶杯。为了防止喝茶时杯易倾倒,她又设法用蜡将木盘中央环上一圈,使杯子便于固定。这便是最早的茶船。后来茶船改用漆环来代替蜡环,人人称便。一种独特的茶船文化,也叫盖碗茶文化,就在成都地区诞生了。这种特有的饮茶方式逐步由点巴蜀向四周地区浸润发展,后世就遍及于整个南方。这算是成都至今为止传承的比较好的一个茶文化了,可是对盖碗茶更加发扬的却是宁夏回民,他们的八宝盖碗茶是真正的溶入了他们自己的生活

茶艺以生活为重,当它脱离了生活,就仅仅是一种作秀表演而已了。

三、茶道

茶道指烹茶饮茶的艺术。是一种以茶为媒的生活礼仪,也被认为是修身养性的一种方式,它通过沏茶、赏茶、闻茶、饮茶、增进友谊,美心修德,学习礼法,是很有益的一种和美仪式。喝茶能静心、静神,有助于陶冶情操、去除杂念,这与提倡“清静、恬澹”的东方哲学思想很合拍,也符合佛道儒的“内省修行”思想。茶道精神是茶文化的核心,是茶文化的灵魂。

茶道通过品茶活动来表现一定的礼节、人品、意境、美学观点和精神思想的一种行为艺术。它是茶艺与精神的结合,并通过茶艺表现精神。兴于中国唐代,盛于宋、明代,衰于清代。中国茶道的主要内容讲究五境之美,即茶叶、茶水、火候、茶具、环境,同时配以情绪等条件,以求“味”和“心”的最高享受。

说到茶道,可能比较最多就是日本茶道了,中国的茶道精神主要是“精行俭德”,中国茶道精神体现在道与艺的相交、相融之中,而日本茶道主要是“和敬清寂”,一直以来争论也比较多。

茶道最早起源于中国,在唐宋年间人们对饮茶的环境、礼节、操作方式等饮茶仪程都已很讲究,有了一些约定俗称的规矩和仪式,南宋绍熙二年日本僧人荣西将茶种从中国带回日本,从此被日本吸入起源于日本本土且遍种的茶种和茶叶中。在南宋末期日本南浦昭明禅师来到我国浙江省余杭县的经山寺取经,交流了该寺院的茶宴仪程,首次将中国的茶道引进日本,成为中国茶道在日本的最早传播者。直到日本丰臣秀吉时代千利休成为日本茶道高僧后,才高高举起了“茶道”这面旗帜,并总结出茶道四规:“和、敬、清、寂”,显然这个基本理论是受到了中国茶道精髓的影响而形成的,其主要的仪程框架规范仍源于中国。

但是日本对于茶道却比我们做的好多了,日本的茶道有烦琐的规程,如茶叶要碾得精细,茶具要擦得干净,插花要根据季节和来宾的名望、地位、辈份、年龄和文化教养等来选择。主人的动作要规范敏捷,既要有舞蹈般的节奏感和飘逸感,又要准确到位。凡此种种都表示对来宾的尊重,体现“和、敬”的精神。对日本人来说,茶室是一个清静的地方,它是一个不受外界打扰的地方,不像四川的茶馆里人声鼎沸,喧闹不已,日本人一直把茶道视为修身养性、提高文化素养的一种重要手段,茶道已成为日本人最喜爱的文化形式,也是最常举行的文化活动,现在,茶道被认为是日本文化的代表之一。

在茶道中,那一套仪式又过于复杂或是过于讲究了,一般的老百姓肯定不会把日常的这件小事搞得如此复杂。因此我们省略了大多步骤,一般直接简化为泡茶及饮茶,忽略了茶所承载的精行俭德的精神

客来敬茶是礼,斟茶七分是礼,屈指言谢也是礼,茶论婚嫁更是礼,端茶送客还是礼,这些礼数是当初我们所严格遵守的,在今天,大多是用可乐、豆奶等饮料去将茶替换了。

四、总结 在如今这个拥有诸多文化的世界,茶文化仍然占有一席之地,衰落并不代表着它毁灭,它也渐渐变成一种艺术,精神,美的享受。一杯小小的茶凝聚着多少的精华。经过风雨的洗礼,经过人们的采摘和挑选,才成为你手中的一杯香茗。或许懂茶的人已渐渐少去,或许喝茶也仅仅成为止渴的工具,或许茶文化在普通老百姓的心中已成为手中的那杯茶,口中略带甘甜的水而已。但这一切已无关乎茶文化在世界,在历史中存在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关剑平.茶与中国文化.人民出版社,2001 [2]余悦.中国茶韵.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2 [3]姚国坤.中国茶文化遗迹.上海文化出版社.2004 [4]熊四智.巴蜀饮食文化纵横.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 [5]郭孟良.中国茶史.山西古籍出版社.2003 [6]张忠良.中国世界茶文化.时事出版社.2005

乡村文化衰落 篇2

一、乡村学校的现状

李村位于河北省南部, 地处太行山东麓, 以丘陵地形为主, 距离河北省省会石家庄150千米左右, 煤矿、铁矿等矿资源丰富, 是河北省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之一。李村有728户居民, 3 200多口人, 该村除了拥有煤矿、铁矿等厂矿, 还建有一家全国闻名的集体制药厂, 这些企业为该村居民提供了绝大部分的就业机会。同时该村在绿化、建设等方面都走在河北省前列, 是建设新农村的模范村。20世纪90年代, 李村的学校曾经一度十分繁荣, 教室里坐满了学生, 但最近几年却变得冷冷清清。

近几年来, 李村及其邻村的学校都存在生源与师资严重不足的问题, 伴随而来的还有学校建制的残缺。一般来说, 一个1000左右人口的村庄, 学校一般只筹建到三年级, 人口达到三四千的大村庄才有可能拥有完整的小学, 而这样的村庄又比较稀少, 通常是附近十几个村庄中才有一个, 比如李村就是附近八个村庄中唯一一个小学建制齐全的村庄。以李村3千米之外的陈村为例, 该村人口将近900人, 村小只有3个年级, 加上校长共3位教师, 一名教师管理一个年级, 也就是一个班, 各科课程全兼。除校长外的两名教师都是本村的代课教师, 初中尚未毕业。学生的人数也十分有限, 全校有将近40名学生, 每个班只有十几名学生。邻近的王村, 学校只有校长一个人, 而他的学生只有两名, 最后这两名学生也到镇上去读书了, 村小在王村已经成为了历史。即使李村人口较多, 学校建制比较健全, 但衰败之象已经显露无遗。20世纪90年代李村学校繁荣之时, 学生人数多达五六百人, 现在仅三百人左右, 更多的教室开始闲置, 乡村小学已经开始衰落了。

二、原因分析

该地区经济依靠矿产资源得到快速发展, 虽然称不上十分发达, 但是并不穷困, 在过去的十几年, 国家也加大了义务教育的力度, 为什么该地的学校与十几年前相比反而衰落了呢?通过考察该地区的发展以及日常生活, 一些乡村学校的衰落可能有以下几点原因。

1. 家庭:适龄学生人数的减少

人口出生率有所降低, 导致入学学生人数的下降。1998年, 李村小学毕业班共两个班, 90名学生, 兄弟姐妹数量为两个的32人, 3个的54人, 4个或4个以上的4人, 而近年来3个孩子的家庭已经鲜有, 一般而言, 两个孩子较普遍。李村的村小每年招收的学生人数已经从八九十人降低到了三四十人。学生人数的减少, 随之而来的是学校规模的减小、萎缩, 甚至是消亡。

2. 学校:师资的弱化

众所周知, 小学教师以女性为主, 在乡村尤甚。李村学校除了校长是年近60岁的老先生, 体育教师是年轻男性并且是外调来的, 其他均是年轻的女性。在乡村, 男性是不太倾向于做教师的, 而年轻的女教师往往会通过婚姻或是其他途径离开乡村, 留在乡村学校的往往是那种上了年纪的老教师。

另外, 现在毕业分配制度已经取消, 李村所在的县实行的是教师入编统一考试, 从师范院校毕业以后参加县里的统一考试, 成绩好的分配到县、镇等学校, 成绩较差的则分配到乡村学校任教。在乡村学校很少有来自升学、家长等方面的压力, 基本上靠教师的自觉, 在这种情况下, 很难保证教师像以前那样或是重点学校的教师那样尽心尽力。

3. 村落:对读书价值的怀疑

在乡村, 人们对于读书采取了一种并不热心的态度, 原因是有多种的。

首先, 计划经济时代的分配制对于农民来说是一条甚至是唯一的一条脱离土地离开乡村的道路, 通过读书成为工人或是国家干部那是人人羡慕的事情, 那时人们对于读书是热心的。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分配制的取消, 这条道路已经行不通了, 即使接受了较高的教育也必须经过更多的努力与奋斗才有可能真正地在城市中生存。

其次, 在于人们对于教育在乡村作用的认识。乡村不同于城市, 在现代城市中, 读书是必需的, 人们必须依靠知识来谋求一份工作, 来生存, 否则连吃饭都成问题, 但是在乡村, 由于土地的存在, 生存压力远远小于城里人。另外, 即使是乡镇企业, 技术含量也并不高, 更多的是依靠资源发展起来, 地下或是山上拥有丰富的资源, 人们所需要做的只是付出自己的体力劳动将它们开采出来而已, 知识在这里是没有多大用处的。依靠资源发展, 毕竟是一种短视行为, 资源总有消失殆尽的时候, 但人们似乎并不担忧, 在这种情况下, 人们常常对于自己孩子的学习问题持一种较为宽容的态度, 他们通常不会想办法来促进孩子的学习。

再次, 在乡村一些人对于生活似乎并没有太多的要求, 现代的人类经常会讲我们要挑战自我, 要实现自我价值, 要过一种不平凡的生活, 要追求更多的东西, 但这在乡村除了那种读书读得较多的人有这种想法, 人们追求的是一种稳定平静的生活。人们对于生活没有太多的期求, 挣钱、结婚、生儿育女, 然后为孩子攒钱, 这样度过一生。当然人们也会希望多挣点钱, 能够过更好的生活, 但他们通常不会把希望寄托在读书上。这并不是说, 人们对于上学不屑一顾, 对于一个热爱学习、成绩较好的孩子, 家长通常是愿意为他的教育花费较多的金钱的, 尤其是在一些村领导比较提倡读书的村庄, 但为数较少。

4. 政府:撤点并校

2001年起, 政府为了优化农村教育资源, 全面提高中小学教育投资效益和教育质量, 促进农村基础教育事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对农村教育资源进行整合, 摒弃“村村办学”的方式, 对邻近学校进行资源合并。

李村由于人口较多, 学校建设条件较好, 在最初的撤点并校大潮中并未受到冲击。但邻近的许多村庄由于人口较少, 不得不面临村庄学校消失的情景。

李村所属的S市, 2007年开始实施撤点并校, 撤并力度相当大。李村以西的大部分村庄处于山地之间, 人口较少, 是撤点并校的主要对象。以C镇为例, 下辖35个村委会, 人口仅1.49万, 人口较多的村也不过500多。为了整合教育资源, C镇仅留下两所中心小学和一所初中。全镇的小学生集中在这两所学校上学。实行之初, 遭到家长们的强烈反抗, 但最后不了了之, 家长们不得不接受这个事实。初中学校实行寄宿制, 中心小学既没有实行校车制也没有实行寄宿制, 为了孩子的安全, 家长不得不每天接送孩子。学校的撤并产生了大量的问题, 比如上学路途的遥远、教育成本的增加、安全隐患的增多, 等等, 最直接的表现则是学生辍学率的增多。

学校合并对于家长来说教育成本并没有增加太多, 为什么辍学率会再次上升?家长与教师的解释集中于两个方面:

一个原因是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孩子数量的减少, 家长对孩子也越溺爱。孩子年龄比较小, 第一次离家独自生活, 对于新生活并不适应。当他们将这种情况一再反馈给家里时, 父母常常会说:“我们受这个罪干吗?不喜欢就回家来!”这并非家长的空头支票, 而是时时发生的事情。当第一个辍学生出现时, 那么第二个、第三个……就会相继出现。

另一个原因则是一直都存在的, 而合并学校将本来就存在的问题激化了。学校并不是乡村生活的必需, 假如孩子与家长对于读书没有太多的期望, 学校在家门口时, 孩子去上学无所谓;当学校远离家门, 给家长与孩子造成困扰时, 选择辍学不失为一种好的策略。

也许以上所述只是村小衰落的一部分原因, 而这些原因又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加强中心小学的建设, 让孩子们有学可上已经是迫在眉睫的事情了, 而这关键在于政府的财政、人力、政策等方面的支持。当然伴随而来的还会有一系列的问题, 比如交通问题, 让年纪尚幼的儿童长途跋涉去上学, 仅仅是安全问题就十分令人担忧,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都是值得认真思考的。

摘要:在国家努力推进农村义务教育的同时, 一些乡村学校却一步步走向衰落。本文以华北南部一所农村学校为研究对象, 该所学校在现代化的发展之中, 作为乡村中传递知识的主要场所, 并没有日益繁荣, 反而日渐衰落。这种衰落是多种原因交织、慢慢衍变而成的, 比如学龄儿童的减少、师资力量的弱化、村民对于教育的失望、撤点并校的国家政策, 等等。乡村学校的衰落已经严重影响到了乡村地区的教育, 发展乡村教育迫在眉睫。

国美衰落源于病态文化 篇3

2012年上半年财报显示,苏宁、国美的差距正在进一步拉大。黄光裕入狱及随后发生的“陈黄之争”,是国美的转折点。为何国美给人留下的印象是内斗不止?症结在于国美企业文化及价值取向出了问题。国美企业文化有如下特点:

首先是“狼性”特征。国美有两个文化图腾,一是鹰,二是狼。在国美,开店、促销都叫“打仗”。因为陈晓作风“过于温和”,后来成为某些高管批评的罪状,国美高层普遍“喜欢当狼的感觉”。由此可见,国美人嘴里的“狼性文化”并非我们理解的“团队协作精神”,而是以不容置辩的方式解决问题,与市场经济倡导的契约精神格格不入。

其次是“帝王情结”。黄光裕办公室有400平方米之大,被称之为“太极殿”。办公室外面的会客厅,墙上挂着清朝历代皇帝的图章印玺集,这被解读为“帝王情结”。

再次就是“霸道作风”。这一点在2008年之前的国美与供应商关系上体现得最为明显,陈晓主政时代,与供应商关系缓和不少,但杜鹃“垂帘听政”之后,再度恢复黄光裕时代的霸道作风,声称与供应商的关系“不是谈出来的,是打出来的”。

黄光裕及杜鹃对国美管理层采取“萝卜加大棒”政策,一边敲打一边笼络。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对王俊洲的处理。“陈黄之争”初期,包括总裁王俊洲在内的一帮管理层选择站在陈晓一边,这让黄光裕大为不满。陈晓去职之后,杜鹃在国美内部进行了清算。反复权衡利弊之后,她对王俊洲在陈晓与黄光裕的争斗中“选择沉默”表示理解,但同时指出,“如果王俊洲积极争取,陈晓就不会有机会”。最后的结果是,王俊洲保住了国美电器总裁的位子,但丢掉了董事会中的席位。

这样的权术,黄氏家族在国美内部运用得炉火纯青。

在国美,所谓的企业文化及企业价值取向,很大程度上是由黄光裕的个性生发而来,基本上都是围绕黄氏的家族利益,与现代企业倡导社会责任、人文关怀的主流价值观格格不入。实际上,黄光裕被处以刑罚,很大程度上是其病态价值观导向的直接结果。这样的企业不可能赢得人们发自内心的尊重,也很难为其核心管理层所认可。

国美价值观与现代企业看起来那么遥远,这一切都与黄光裕这个人分不开。套用国家体育总局网管中心主任孙晋芳评价李娜情绪波动比较大,叫“崩溃源于教育缺失”,黄光裕的自以为是,目空一切,与其早早经商缺乏良好的教育背景有关。

因此,要想建设一个健康的、可持续发展的国美,必须对其文化及价值观进行彻底改造。遗憾的是,国美对自己的检讨是肤浅的,从黄光裕到杜鹃再到王俊洲,无一认识到问题的症结所在。最近有报道称,黄光裕铁杆部下、在国美开拓时期冲杀在开店最前线的李俊涛称,今天的国美,“狼性团队作战这种霸气,比以前更加突出了”。很显然,狼性文化依旧被今天的国美所推崇。

与国美相比,苏宁的企业个性表现得并不明显,但仍有其个性的一面。首先,苏宁的企业性格要温和得多,以大连锁和供应商冲突最为激烈的2002—2008年为例,媒体报道的苏宁和供应商发生直接冲突的次数远远少于国美。我曾经问一个家电企业分公司老总:“是不是对国美既爱又恨?”他说:“哪里有爱,只有恨。”当我问他对苏宁的态度时,他的语气缓和了很多。

也有人说,黄光裕霸道的个性,容易将炮火吸引到自己身上,从而掩护了张近东,而这得益于张近东的儒雅。“至少苏宁是可以讲道理的”,这是大多数家电企业对苏宁的看法。

同为大连锁,感觉却不同,供应商给国美和苏宁的印象分差别很大。在国美强于苏宁的时代,供应商慑于国美淫威,不敢过多地表达;当苏宁反超国美,他们对苏宁的亲近感就开始表现出来。比如,三星(中国)公司新任总裁朴载淳甫一上任即前往苏宁总部拜访,而公众并没有看到三星对国美类似的举动。

我们当然无法就此得出“苏宁比国美高尚”的结论,但至少苏宁的文化要健康得多,人际关系也远不如国美那么复杂。在2010年“陈黄之争”正酣的时候,曾经有人将苏宁、国美进行对比,“一个在一心一意谋发展,一个在处心积虑搞斗争”,结果当然不同。

同属私有企业,苏宁几乎没有家族企业的色彩,国美虽然早已在香港上市,但怎么看都更像一家家族企业。这才是二者的最大分野。

刘步尘

1965年生,河南郑州人,1988年毕业于中南财经大学。原TCL集团彩电新闻发言人,家电产业资深观察家。历任夸父企业管理咨询机构首席顾问,广州上兵伐谋企业管理顾问有限公司策略总监,现任依维文化传播管理机构首席顾问。

乡村文化衰落 篇4

申论热点话题之发展乡村文化,建设美丽乡村

【导读】

中公事业单位为各位考生提供2017申论热点《发展乡村文化,建设美丽乡村》,帮助考生丰富热点话题知识,剖析答题技巧。更多精彩内容尽在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网!【背景材料】

我国广大农村幅员辽阔,农民人口多达9亿,长期居住在农村的农民大概7.5亿左右,维护农村的和谐稳定是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重要面向。可以说,没有农村的和谐稳定,就没有整个国家的和谐稳定,建设美丽中国也离不开建设美丽乡村,乡村美不仅体现在生态上,也体现在文化上,古老的乡土文化是美的传递,在当下更显得弥足珍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决定着社会主义发展的方向、奋斗的目标,引领农村文化的发展,让农村在前进的征途上不会迷失方向,同时也对农村文化的发展和繁荣具有战略指导作用。我国大多数人口生活在农村,但农村却是思想文化建设的薄弱环节,人们信仰非主流化的倾向日益严重,而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有力地促进农村乡风文明。在农村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助于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一个具有较高素养的新农村,实现以人为本,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继承发展农村传统文化,摒弃农村落后的思想,增强农村文化场所和文化活力,满足广大农民多层次的文化需求,实现市场经济和文化建设良性互动,建设和谐的农村文化,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夯实基础。

一个地区的民风,反映着这个地区人的精神面貌和生存状态以及当地的环境、政治、经济、文化诸多方面。同时,也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影响着该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等发展。民风乱则民心散,民心散则社会乱。好的民风具有正气、奉献、开放、包容、超越等特征,是一个社会的稳定器。

近年来,会泽县积极征集、传播和实践优秀家训家风,充分发挥家训家风阐释教化社会天津事业单位考试网提供事业单位招聘和事业单位考试资讯、真题资料

http:///tianjin/

主流价值观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引导新时期会泽各族人民继承传统美德,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家和万事兴”,良好的家风、家训传承,有利于家族成员间的团结和睦,是每个文明家庭的“幸福密码”。今年4月以来,会泽县把村训、家训作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载体,作为深化农村“乡村文明行动”工作的重点,在农村广泛开展村训家训建设,通过征集、提炼、推广等方式征集村训家训,培育良好的家风,孕育淳朴的民风,在农村掀起了崇德向善的文明新风尚。

如今,会泽县组织的“育家风、化民风”主题活动在乌蒙大地上影响广泛而深远,人们欣喜地感受到,活动如春风化雨,滋润着文明之花盛开,人民崇德向善蔚然成风,精神文明建设氛围日渐浓厚,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

【参考范文】

发展农村文化 滋养美丽乡村

乡村文明是中华民族文明史的主体。新形势下,如何延续乡土文化的根脉,如何让农村不变成荒芜的农村、记忆中的故园?我们只有搞好乡村精神文明建设,更好夯实乡土中国的文化底蕴,才能让美丽乡村涵养更多文明的源头活水,以此实现美丽乡村建设。

那广袤的乡土,有无数赤子的乡愁。乡土中国正在经历新形势下的变局,近些年我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长足进步,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扎实推进。然而,农村还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农村文化发展滞后、农民文化生活贫乏问题较为突出。有的农村经济发展了、农民生活富裕了,但人文氛围淡化了,有的人“口袋富了、脑袋却空了”,有的地区还有“文化饥渴”“文化沙漠”。正因此,以建设美丽乡村为载体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契合农民群众的殷切期盼,我们需重塑乡土文明,建设美丽乡村。

以核心价值观助力农村文化建设。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要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就必须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天津事业单位考试网提供事业单位招聘和事业单位考试资讯、真题资料

http:///tianjin/

夫。既然“草根英雄”辈出,不妨让更多“身边最美”造福桑梓、守望邻里;面对居住分散、人口流动等情势,何妨多采用新媒体让核心价值无远弗届;针对留守儿童、空巢老人、新型农民等不同群体,尤须因材施教、有的放矢。“教化行则民风淳,教化废则民风败”,培育和践行核心价值观绝非一朝一夕之功,更应做到年年坚持、常抓常新、久久为功。

以民风改善推进农村文化建设。建设崇德向善的良好风气,坚持以人为本、重在建设,让农村文化生活越来越丰富,提升农民的道德素养;另一方面,坚持问题导向、以文化人,积极开展专项治理,坚决整治黄赌毒等歪风邪气,涵养崇德向善、守望相助、风醇物厚的乡风文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美丽乡村才能既体现发展之美,也释放文明之美。

“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通过美丽乡村建设,让农民群众得到美的享受、养成美的德行,让城乡之间、乡村之间各美其美、美美与共,以乡土文明滋养美丽乡村。

乡村文化的 篇5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文化发展总体上呈现两大特点:一是农村文化发展滞后于农村社会经济发展;二是农村公共文化滞后于农村私性文化的发展。对于农村文化发展落后于农村社会经济发展,人们并无异议,但是对于农村公共文化落后于农村私性文化发展却没有引起

足够的重视。

乡村伦理道德衰败

改革开放以后,农民取得了土地的自主经营权,原本依靠强制性集体生产和意识形态教育维持的农村集体主义逐渐消解;尤其是解除城乡之间的人口流动的樊篱以后,农民开始离开土地大规模进城务工,城市成为他们工作的主要场所。农民逐渐从原有的家庭、亲缘、社区的权力下解放了出来。恰如阎云翔所言,“集体化终结、国家从社会生活多个方面撤出之后,社会主义的道德观也随之崩溃,既没有传统又没有社会主义道德观,非集体化之后的农村出现了道德与意识形态的真空。与此同时,农民又被卷入了商品经济与市场中,他们便在这种情况下迅速地接受了以全球消费主义为特征的晚期资本主义道德观。这种道德观强调个人的权利,将个人欲望合理化”。农村社会不仅公德败坏,农民的私德也出现了危机。近些年,农民的离婚率急剧上升,打破了农民婚姻家庭一贯的稳定形态,农民的性观念、婚姻观念、家庭观念和养老观念也随之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原来农民对婚前性行为说三道四,如今外出打工农民婚外同居、农村女孩进城“做小姐”、城市妓女“下乡”、农民婚丧的脱衣舞表

演已屡见不鲜,农民对此也见怪不怪了。

农村公共事业无人关心

“无公德的个人”只想获取不想给予,农民难以在公共事业上形成有效合作。在农村税费改革之前,农民还因为税费的关系参与村庄的选举,如今农民连村庄选举这样的公共事务也不愿意去参与了。当人们在行动时,总是要问自己“我能从中得到什么好处?”于是,人际关系也因此变成待价而沽的交易关系。正是因为过分注重这种交易关系,以至于把社会关系也量化为金钱的形式。农村社区邻里之间曾盛行的互惠性换工、帮工、互助已逐渐消失,金钱成为维续人们之间关系的主要“砝码”,也是衡量一个人社会地位和社会意义的主要“准

绳”。

农民在日渐功利化的同时,也日益原子化、疏离化,使得传统社区公共生活走向瓦解;由于各种理性计算因子开始渗透到农民的生活逻辑中来,其行为充满着越来越多的变数而无法进行有效预期。“农民善分不善合”不再是一个争论不休的价值判断问题,而是当下农村

社会的现实写照。

村庄公共舆论消解

“舆论压死人”在传统的熟人社会发挥着规制人们行为的作用。一旦人们感受到了“人言”的“可畏”,舆论惩罚的威摄力就生效了,个体在公共领域做事情也就有了“分寸”。然而,在一个日益开放、认同日渐减弱的乡村社会里,村庄公共舆论对于人们行为的影响越发显得乏力无效。农村舆论形式上似乎在趋向尊重他人的个人权利和隐私而显得更加包容,实

质则是公共道德力量的式微或消解。诚如贺雪峰所言,没有了公共舆论,也没有了对村庄公共舆论的顾忌,村庄的公共性和伦理性不但日益衰竭,村庄本身也越来越缺乏自主价值生产能力。人们开始肆无忌惮地做任何事情,年轻人开始频繁地抛弃父母、虐待老人,村干部可以毫无顾忌地贪污,甚至与乡村混混势力联合在一起。农村社区丛林原则肆虐横行,成为当

下农村治理无可回避的问题。

公共精神瓦解与重建

虽然最近几年国家逐年加大了对农村公共事业的投资,但即便是这样,农民考虑是否参与这些公共事业建设也是看它能否从中获取即时性利益——政府是否给予金钱报酬以及所给的报酬是否高于外出打工的收入,而不是因为这项公共事业给他们带来长远的利益。农民

村庄生活中的公共精神瓦解,是农村治理必须破除的又一个关键性难题。

很显然,农村公共文化的消解完全悖离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的和方向。因此,在新农村建设中,重建农村公共文化显得格外重要和紧迫。

至于如何重建农村公共文化,可以有很多不同的途径和方法。但是有一点值得注意,农

村公共文化建设不是简单地从乡村社会之外输入所谓的先进文化或者城市文化。

过去进行农村文化建设的一个模式,就是把社会主义或集体主义价值观灌输给农民,虽然这在一定程度上建构了农民对社会主义国家和集体的认同,但也瓦解了农村传统婚姻家庭观、家族认同和道德伦理生活;这种靠外在国家力量植入的意识形态,随着农村传统集体性

生产的消逝和国家基层治理方式的转变,很快趋于衰落。

当前每个农村社区的道德准则都是受到他们的生活条件决定的。倘若我们把另一种道德反复灌输给他们,不管这种道德高尚到什么地步或先进到何种地步,这个社区都会土崩瓦解,所有个人也会痛苦地感受到这种混乱的状况!也就是说,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简单地靠输入先

进文化是行不通的,甚至是事与愿违。

农村文化是一套处境化的生产和生活经验体系,它由该社会的生产和生活条件所决定,无论如何“先进的”文化从外面输入到这样的社会也是脱离实际的。农村公共文化建设必须跟农民的日常生产、生活相联结、相融合,这样一种文化建设方式我们称之为生活化的文化建设模式。农村公共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是培育农民的公共理性或公共精神,只有这样才能

最终建成文明、富足、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努力提高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发展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既是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大任务,也是推动农村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持久动力。“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加强农村公共文化和体育设施建设,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我们一定要按照这一要求,努力提高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加快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

需求。

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实现较快发展

近年来,随着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的深入发展,我国农村文化建设主动适应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农民生活水平持续提高和新农村建设进程加快的要求,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显著发展,公共文化服务空前繁荣并呈现出可喜的发展势头。

一是文化投入力度进一步加大。“十一五”时期,各地区各部门对文化的投入力度不断加大,文化事业经费大幅度增加,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中央财政设立了专项扶持资金,加大对农村地区,特别是老、少、边、穷地区文化建设的扶持力度,村村通、农村电影放映等惠民工程持续推进,使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得到了明显改善。

二是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加快实施。“十一五”时期,通过实施重点文化惠民工程,服务农民群众的文化资源更加丰富。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已完成覆盖全部已通电行政村;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十一五”时期建成各级服务点83万个,覆盖90%的行政村;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基本实现乡乡有综合文化站;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十一五”时期实现了数字化,年放映达800万场,基本实现一村一月放映一场电影的公益服务目标;农家书屋工程“十一五”时期从无到有,建成近40万家,覆盖50%的行政村。在农村基层看书难、看电影难、收听收看广播电视难的问题明显改善。

三是文化服务方式方法日显多样。通过创新文化服务运行机制,实现了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资源共享、综合利用和社会化、多元化。2010年,我国电影故事片产量达到526部,影视动画产量、电视剧产量大幅增长,大大丰富了农村文化服务的影视资源。手机电视、网络电视、IP电视正在成为农民群众收看影视的新途径。“十一五”时期,通过实施送书下乡工程,改进报刊订阅发行工作,缩短发行时间,使农民群众及时看到报刊,为农民群众读书看报提供了方便;农民群众自办文化活动逐渐兴起,成为新时期农村文化生活的重要形式。

我们同时也要看到,虽然我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实现了较快发展,但总体发展仍然滞后,农村文化经费投入不足,文化基础设施落后,文化服务体制不健全,提供农民群众的公共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总量偏少,还不能较好地满足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农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仍属于我国文化建设的薄弱环节。

发展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意义重大

“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时期。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繁荣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对于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是发展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要求,都与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密切相关。发展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是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健康丰富的文化具有统一思想、凝聚人心的功能。只有加快发展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不断满足农民群众文化需求,才能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二是发展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有利于推动农村经济社会持续发展。从一定意义上讲,没有农村公共文化相配套的农村经济将是脆弱的。文化软实力是经济发展中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发展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既可以帮助农民群众掌握新知识、新经验、新技术,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思想观念,在人才培养、信息传递、科技普及、市场开拓等方面发挥作用,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也能为广大农民提供丰富多彩的文化产品,不断提高农民群众的思想道德修养、知识文化素质和精神文明素养,为深化农村改革发展提供精神动力。

三是发展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有利于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发展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是维护农村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基础。经验表明,优秀文化服务在调节社会关系、化解社会矛盾、构建和谐农村中能起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作用。广泛开展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把美好的精神食粮提供给亿万农民群众,有利于让农民群众在共享文化发展成果中陶冶情操、理顺情绪、化解矛盾、凝聚力量。

全面提高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十二五”时期,我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发展将迎来一个大好时期,我们要抓住机遇,应对挑战,把大力发展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提升到重要位置,将其作为农村文化建设的战略重点,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能力、提升服务质量,在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进程中,不断开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新局面。

第一,不断加强对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组织领导。文化既是凝聚人心的精神纽带,又是民生幸福的重要内容。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文化服务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有关部门应高度重视农村文化服务工作,把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纳入财政支出预算,确保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各项工作任务贯彻落实。要明确各有关部门职责,密切协作、各负其责、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共同做好农村公共文化服务,逐步推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工作法制化、规范化、制度化。

第二,大力加强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加快构建覆盖广泛的文化服务网络。农村公共文化设施既是农民群众文化活动的基本场所和载体,也是提高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基本条件。要因地制宜、科学谋划、合理布局,努力形成覆盖到位、便捷高效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要面向基层,把更多的资源向偏远农村倾斜、向贫困地区倾斜、向中西部地区倾斜,优先安排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项目,实现农村基层文化设施网点化,逐步缩小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发展不平衡问题。要进一步完善政策机制,加大文化设施投入,进一步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农村电影放映、农家书屋、乡镇文化站等重点文化惠民工程建设,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领域。要完善各种文化设施管理措施,保障正常运行,确保各类文化设施发挥更大作用。

第三,切实加强对文化产品创作生产的引导,不断丰富农村文化服务内容。优质的文化服务,需要有高质量的文化产品。因此,要努力创作出热情歌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伟大实践、深刻反映农民群众现实生活和时代要求、深受广大农民群众喜爱的优秀精神文化产品。要始终坚持贴近农村实际、贴近农民生活、贴近群众的要求,创作更多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

相结合的精神文化产品,增强对农民群众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要鼓励探索,扶持原创,宽容失败,着力营造积极健康、宽松和谐的环境氛围,最大限度地焕发广大文化工作者的创造活力。要加强规划、统筹协调,加大对“三农”题材文化产品的扶持力度,激励文化工作者深入到农村生产生活中挖掘创作素材,在农民群众的伟大创造中汲取创作营养,写百姓故事、抒百姓情怀。

第四,大力创新文化服务的方式方法,不断开拓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新渠道。提高文化服务水平,不仅需要丰富的文化产品,也要有完善的服务渠道。要积极适应社会生活的新变化和农民群众接受习惯的新特点,运用多种资源、多种手段,通过政府资助、市场调节、志愿服务等各种形式,促进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方式方法的多样化、社会化。要充分发挥各级政府在公共文化服务中的主导作用,推动公共博物馆、纪念馆、美术馆、文化馆、图书馆和青少年宫、科技馆、群艺馆以及基层文化活动中心免费开放,推动“三下乡”、“心连心”、“送欢乐下基层”等文化活动经常化、制度化。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积极培育大众性文化消费市场,加快建设文化产品物流中心,扶持农村文化产品连锁网点,形成贯通城乡的文化产品流通网络。要不断发挥现代高新技术在提升文化服务品质中的作用,积极探索建立全国联网的农村电影放映平台,发展新兴文化业态,推动优秀文化产品数字化、网络化传播,用新技术拓展文化服务空间、增强文化服务效果。

第五,积极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大力培养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人才队伍。发展文化服务,队伍是保证,人才是关键。实践证明,哪里的文化服务工作做得好,那里就有一支过硬的文化队伍;哪里的文化生活搞得好,那里就有一批热心服务群众的文化能人。要从农村实际出发,立足当前、着眼长远,采取有效措施,发展和稳定一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农村文化服务工作队伍,为提高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提供人才保证。要积极创造条件、完善政策措施,面向社会发现人才,敞开渠道吸纳人才,不拘一格使用人才,鼓励专业文艺院团文艺工作者、志愿者、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从事文化服务工作。要充分发挥民间艺人、文化能人在活跃农村文化生活、传承发展民族民间文化方面的积极作用,培育和发展农村业余演出队、放映队、文化中心户,巩固农村文化服务的群众基础。要加大教育培训力度,逐步提高农村文化服务工作者的思想业务素质,帮助解决实际困难,为他们开展工作营造良好氛围、提供有力保障。

青春激情舞动乡村文化 篇6

为帮助村民培养积极健康的休闲娱乐习惯,引导广大青年学生深入学习农村文化建设的内涵,大力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陕西科技大学2012暑期大学生赴渭南富平县“逐梦乡间,走进三农”社会实践团于2012年7月13日以大学生特有的风采,给荆原村的村民们送去精彩纷呈的文艺汇演。

晚上7:00整,我们的演出在实践队成员与当地儿童一起编排的啦啦操中揭开了帷幕,随后进行了男声独唱《知足》、儿童舞蹈《smile》、男声合唱《彩虹》和合唱《我是明星》等表演。队员们青春而富有朝气的表演博得了台下乡亲们一阵又一阵的掌声。演绎农民工与城管故事的小品《小城故事》更是将本场晚会表演推向了高潮,在乡亲们连连的叫好声中,当地小朋友给观众们献上了小合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随后年过六旬的奶奶为我们演唱了地地道道的陕西名粹——秦腔。最后,活动在全体实践队员和所有在场的小朋友共同演唱的《明天会更好》中圆满落幕。文艺汇演结束之后,很多村民久久不愿离去,问我们明年还会不会再来。晚上9:00,一位错过演出的小朋友在家长的带领下专门来到我们住的地方看我们表演节目。为了满足小朋友及家长的愿望,实践队的成员为他们又一次呈现了我们最精彩的节目。

此次的文艺汇演受到了广大村民们的一致好评,整个活动以文艺表演的形式,联系当地实际,在火热的七月,走进社会、服务社会、奉献社会。本次社会实践活动,帮助青年学生更近一步的了解了农村,树立“热爱农村、服务农村、建设农村”的观念,同时也将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紧密结合,理论联系实际,培养了同学们理论运用与实际的能力与团队合作的精神。真正的践行了我们此次“心系三农、共建和谐”的宗旨。

文化霸权与文明衰落(四) 篇7

西汉,是一个极其特殊的王朝。

西汉时代的特殊之处在于:它推翻了创建中国统一文明的秦帝国,处在中国统一文明开创之后的第一个十字路口,最具有发生种种变化的社会潜质,最具有重塑中国文明的种种可能。一言以蔽之,西汉王朝承担着“如何承前,如何启后”的最重大的历史课题。由于秦帝国过于短命,没有巩固统一新文明所必须的时间条件,使新创建的统一文明具有相对脆弱的历史缺陷。惟其如此,西汉王朝的历史抉择,便显得特别特别的重要。

就基本的历史事实说,推翻秦帝国的社会力量有三方:一是率先发难的陈胜、吴广的农民力量,一是以项羽集团为核心的六国旧贵族复辟力量,一是以刘邦集团为核心的布衣士人力量。三方力量的消长,最终取决于各自领袖阶层的政治视野及其所能代表的社会利益广度,而绝不是表面上轰轰烈烈又極富传奇色彩的秉性差别与权力阴谋。这种政治视野,这种社会利益广度,有一个具体核心:如何对待秦帝国所开创的统一文明框架?正是这个看似宏大宽泛,实际上却囊括了种种社会利益铺排的现实核心问题,最终决定了三方反秦力量不同的历史命运。

利益结构的合理性,决定着特定政治集团的历史命运。

布衣的立场

从三方反秦力量的社会利益构成看,西汉的开国阶层,显然是由各种社会职业的布衣之士组成的。刘邦集团中,除了一个韩国旧贵族后裔的张良,其文臣武将大多数由下层吏员、小商贩、小工匠、小地主、游学布衣,以及各色苦役犯,大体是六种人构成。广义地说,这些文臣武将所出身的阶层,都是游离出“布衣之士”的社会土壤。这一社会土壤生长出的佼佼者,无不具有战国布衣之士的特质。

具体地说,刘邦阵营的灵魂与核心是两种人:下层吏员,布衣士人。刘邦、萧何、曹参、陈平等,是下层小吏;吕后、樊哙、韩信、周勃、灌婴等,是小地主与下层职业布衣。也就是说,西汉集团的核心层中,绝大多数都是社会中下层人士,鲜见六国贵族后裔。

一个不容忽视的背景是:春秋战国秦帝国三代,是士人阶层发生、成长、壮大的时代;在那个时代,士人阶层是鼓动社会风云,并推动社会变革的直接力量。从社会阶层的意义上说,只有士人阶层对社会与时代有着相对全面、客观、清醒的认识。

正因为如此,刘邦阵营对待秦帝国统一文明的立场,与项羽旧贵族阵营有着巨大反差。项羽阵营作为既得利益的丧失者,对帝国统一文明恨之入骨,彻底地有形消灭,无形摧毁;其所要建立的社会制度,则是完全的封建诸侯制——回到诸侯时代去!刘邦阵营则不然,虽然反秦,却对帝国统一文明及其煌煌功业,始终有着一种实实在在的景仰;对于帝国统一制度,至少不是简单的彻底的否定,而是极其审慎地权衡取舍,抉择如何建立大动荡之后的国家体制。

历史的抉择

汉高祖刘邦,到汉武帝刘彻,历经百余年,西汉终于完成了历史的权衡抉择。

这种权衡抉择,并不全部都是难题。对于诸如中央集权、郡县制、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统一生产交通之标准、移风易俗、社会基本法度等等,西汉王朝都没有丝毫犹豫的全部继承了帝国体制。因为,这些实际制度既有利于国家,也有利于民众生计。事实上,秦帝国所创立的基本制度,被全社会迅速地接受了。

所谓权衡抉择,主要集中在两个核心领域:一则,如何对待拥有强大传统与既得利益基础的诸侯分封制?二则,如何对待同样拥有深厚根基的思想文化领域的自由竞争传统?

具体说,对待分封制的难点,是要不要仿效秦帝国废除实地分封制,实行虚封制?对待文化自由竞争传统的难点,是要不要仿效秦帝国的“以法为教,以吏为师”,遴选一种学说作为治国之道,作为官方意识形态?

这两个领域,一硬一软,都是直接影响整个社会核心结构的命脉所在。西汉王朝在这两个领域所做的试探摸索,可谓几经顿挫。对于分封制,西汉王朝几经诸侯王之乱,到汉武帝时期,已经基本确立了“有限实地分封制”,显然比秦帝国有所倒退。这是中国历史的一个基本问题,容当另论。

实用的学问

对于具有深厚根基的思想文化领域的自由竞争传统,西汉王朝在初期采取了审慎的摸索态度。所谓初期的审慎摸索,其政策表现是:对经过反秦战争大动荡之后,所存留下来的各有残缺的文化学派,不做官方评价,也不着意扶持任一学派,基本上是实用主义的一事一论。譬如,需要建立皇家礼仪,便起用了儒家;为论证与民休息之合理性,又一度尊奉了黄老无为之学;整肃吏治民治,则起用了一批法家之士等等。

与其说,西汉初期的这种实用主义,是一种审慎自觉的政策方针;毋宁说,它是一种摇摆不定的不自觉摸索。在西汉王朝的摸索过程中,大动荡之后几乎全都丧失了领袖大师的各个学派,也都在艰难的恢复元气,艰难的展开竞争。竞争的方式,与战国时代与秦帝国时代已经有了很大区别;最大的区别是,没有了百家争鸣的大论战形式,没有了庙堂讨论大政方针的大论战,没有了蓬蓬勃勃的官学私学并立,从而相得益彰的社会舞台。

乡村青年文化节总结 篇8

“乡村青年文化节”活动总结

根据团区委工作部署,按照团市委《关于开展“乡村青年文化节”活动的通知》的统一部署和要求,为进一步活跃我项目区区农村青年文化生活,展示我区农村青年精神风貌,营造文明健康向上、充满生机活力的农村文化氛围,将我区青年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改革发展和现代化建设上来,项目区团工委在项目区各村广泛开展“乡村青年文化节”活动,组织广大农村青年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在推动农村文化繁荣发展和促进农村青年增收成才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加强领导,精心部署,为深入开展乡村青年文化节活动提供保障。

对乡村青年文化节活动进行部署,结合本项目区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活动方案,突出特色,加强指导,充分发挥团员青年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确保文化节活动有计划、有步骤、见实效。

二、统分结合、重在基层,努力扩大乡村青年文化节的覆盖范围。

举办乡村青年文化节,目的是活跃农村青年文化生活,营造健康文明、欢乐祥和的节日氛围,加强农村青年思想道德建设。从青年的需求和愿望出发,组织开展了“***镇街

办庆元旦文艺汇演”、“***镇街办第一届群众艺术节暨十佳青年歌手大奖赛”“ 龙灯队迎新春表演”、“ ***镇街办庆新春文艺汇演”、“组织青年志愿者清扫社区、慰问孤寡老人”以及各村青年联欢晚会等活动,并注重调动团员青年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广泛开展符合本地区实际、便于更多青年参与的区域性活动。

三、突出特色、寓教于乐,乡村青年文化节活动蓬勃开展。

1.动员各团支部,结合各自实际,积极整合资源,发挥团员青年特长,编排一批反映我项目区农村现实生活、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特色的文艺节目,突出宣传了我项目区的发展思路和前景。

2.团工委紧紧围绕促进农村青年就业和增收的中心任务,以职业技能培训、创业事迹宣传为主要内容,大力提高农村青年科技致富、转移就业和自主创业能力。

3.组织本项目区团员青年以村街道、农贸市场、商业街区等群众经常聚集的活动场所为重点,集中开展以“健康文明迎新春,干干净净过大年”为主题的清理乱堆乱放易燃物品、拣拾白色垃圾、卫生扫除、绿化美化等环境整治活动。

乡村青年文化活动工作方案 篇9

为深入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大力宣传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全面活跃农村青年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充分发挥团组织在繁荣和发展农村先进文化中的生力军作用,激发广大青年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热情,充分展现当代青年积极投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面貌。根据省市县相关工作部署,我乡团委决定在全乡领域广泛开展“乡村青年文化节”活动。现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丰富青年文化生活、培养青年文化人才、建设青年文化队伍为主要目标,组织广大农村青年开展丰富多彩、扎实有效的文化等服务活动,推动农村经济和文化的繁荣和发展,促进农村青年创业增收成才。

二、活动主题

以我之力,建设魅力茶乡、打造秦巴水城。

三、活动时间

2010年3月1日——2010年6月31日

四、活动内容

1、政策宣讲促和谐。在全乡范围内组织青年主干力量成立宣讲团,通过报告会、专题会、座谈会、文艺演出、墙报板报等农村

青年、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深入各村宣讲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全会、深入学习时间科学发展观等政策精神,争取县宣传部、广电局的支持,在全乡巡回播放优秀电影作品感染青年、引导青年、团结青年。

2、文体活动送欢乐。围绕和谐文化建设,立足我乡实际,以4月24日——26日的陕西〃西乡茶叶节、樱桃节为契机,组织农村青年创作主题突出的相声、戏曲、快板等文艺作品,佐以剪纸、图片展览等形式,在全县“两节一会”上展示我乡青年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描绘社会主义新农村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农村幸福生活和美好未来。同时,以新建成的白勉峡新街为文化中心,组织群众自发展开纳凉晚会等,引导农村青年积极、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

3、学习培训强技能。结合我乡返乡创业青年逐年递增,主导产业以生猪、烤烟为主这一现状,乡团委通过各种渠道对返乡创业青年进行相关技术培训,广泛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技传播和文化技术普及活动。同时发动乡产业办、茶猪办为青年提供科技、技术、创业等信息咨询。广泛走访调研,积极协调解决返乡青年在创业过程中遇到的资金、技术难题。

4、真情助困暖人心。统筹全乡领域的社会资源,积极取得乡卫生院、信用社的支持,架起城乡文化、科技、卫生桥梁,为贫困家庭青年免费体检,为创业青年提供无息贷款等。乡产业办协同各村林果协会、茶猪协会要积极鼓励青年加入,为他们带来技术支持,解决青年的就业渠道。

5、弘扬新风倡文明。以乡文化站、青年活动中心为依托,以3月份“学雷锋志愿者服务月”为契机,积极开展环境整治,美化绿化周边环境,推广科学、文明、健康的生产生活方式,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全面加强农村青年思想道德建设,开展和谐农家、和睦家庭评选活动,形成人人讲文明、家家促和谐的新局面。

五、相关要求

1、高度重视。要切实将文化节活动作为农村团的工作的重点内容,抓紧抓好,抓出成效。要突出“贴近农村、服务青年”的鲜明主题、使文化节活动更好地服务大局、服务青年。

2、示范带动。要充分调动广大群众开展文化节活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广泛吸收各方面青年参与到活动中来。各团支部要重点抓好一至两个特色活动作为牵动项目,影响和带动面上活动开展。

3、加大宣传。要积极争取领导的关心与支持,充分利用“三下乡”活动资源,借助外力,形成合力,共同推动文化节活动蓬勃开展。要积极协调新闻宣传单位,充分运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传媒,对文化节活动大张旗鼓地进行宣传,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汉中市西乡县白勉峡乡团委

上一篇:听有效课堂评课材料下一篇:帮宝宝化痰祛痰的5个妙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