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文化资源(共12篇)
乡村文化资源 篇1
农村教育发展的关键在于乡村教师。以往关于乡村教师的研究偏重专业技能提升与生活条件改善等方面, 而乡村教师的文化生存状态一直没有成为焦点。教师的文化处境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对城乡文化的态度, 将直接影响乡村教师的教育实践活动, 影响乡村学生对城乡文化的态度。高小强的《乡村教师的文化困境与出路》一文 (以下简称《出路》) 将乡村教师的文化困境作为研究的落脚点, 其敏锐的洞察力和真切的人文关怀令人敬佩, 然而, 基于笔者以往调研的经验和长期的思考, 对于文中的部分观点并不赞同, 乃撰文与作者商榷。
一、乡村教师的文化生存现状:谁陷入了文化困境?
探讨乡村教师的文化生存现状, 需回答几个密切相关且十分重要的问题:何谓“乡村文化”?如何理解“乡村教师”?究竟哪些教师在乡村学校中处于文化不适应的状态?
1. 何谓“乡村文化”?
理解“乡村”是理解“乡村文化”的前提。“乡村”, 抑或称作“农村”, 是一个复杂概念。从地理意义上讲, “乡村”可能是城市周边的地区;从经济意义上讲, “乡村”可能是以农业为其主要生产方式的地区, 也可能是经济不发达地区;从文化意义上讲, “乡村”还可能是传统文化保存较好的地区……在一些城镇化已经基本实现、产业结构转型也基本完成的地区, 依然还保留了“村”的名称。这表明“乡村”未必意味着落后或传统。事实上, “在农村——城市连续统中, 两端的农村和都市是两个纯粹的理想类型……在现实生活中没有纯粹的农村或都市社区。”[1]
由于对“乡村”可有多种理解, 对“乡村文化”便有了“当地文化”、“传统文化”、“落后文化”、“乡土文化”等多种解读。在全球化势头迅猛的今天, 乡村的剧烈变迁势必带来乡村文化的急剧变迁。尤其在电视、网络等现代传媒手段的深入影响下, 乡村文化更难以摆脱城市文化的影响, 两者的边界也会日益模糊。因此, 乡村教师所面对的乡村文化, 并非完全与城市文化相对立而存在。
2. 如何理解“乡村教师”?
“乡村教师”所指为谁?在《出路》一文中, 作者并没有清晰界定。由于“乡村教师”所指人群在年龄、性别、职称、地缘等结构上具有多重性, 因此, “乡村教师”也是个复杂概念。《出路》一文作者仅从年龄结构入手, 将乡村教师分为年轻教师与中老年教师, 并分析了不同年龄结构的教师的文化态度与选择, 以及他们各自的文化生存状态。然而, 年龄结构并非影响乡村教师文化态度的唯一因素, 地缘结构、性别结构等都会对教师的文化态度产生影响。例如, 同为乡村年轻教师, 是否生长于斯 (地缘结构) 将直接影响其如何看待当地文化, 其文化生存状况也会有所不同。正是由于乡村教师所指人群的复杂性使得我们很难笼统地判定乡村教师面临着同样的文化困境。
3. 谁陷入了文化困境?
论及乡村教师的文化生存状况, 必须回答谁面对何样的文化, 陷入何种冲突之中。在《出路》一文中, 作者认为“年轻与中老年教师有着不同的文化生存状况”[2]。其中, 很多年轻教师奔走于乡村学校与城市之间, 在城市购房, 到城市购物……而与之相对, 中老年教师则朴实、勤劳, 从事农业生产, 言谈举止都表现出“浓郁的乡土气息”……这样两种不同文化的人群“因为没有共同话语、彼此间缺少沟通, 因此日渐疏远甚至相互指责”[3]。作者进而认为, 由于学校本身的城市导向, 以及年轻教师的增加, 学校的话语权逐渐为年轻教师所掌握, 年老教师则处于“被边缘化的境地”。这实际表明年轻乡村教师与中老年乡村教师分别代表了两种文化, 而由于学校的城市导向与城市文化相符, 所以那些代表乡村文化的中老年教师逐渐不适应学校的生活。
然而, 究竟哪些乡村教师不适应乡村学校生活?这一问题是否可以与“谁在乡村学校中掌握话语权”的问题等同起来?学校之中话语权的归属又是否由学校文化导向决定?在笔者看来, 将乡村学校话语权的归属看成学校文化导向的结果未免牵强。
首先, 在一个学校之中, 话语权掌握在哪些教师手中, 除了学校的文化导向之外, 权力掌握在谁的手中 (直接影响资源的配置) 、不同群体 (主要是不同的教师群体) 之间的力量对比、学校的各项制度 (如奖惩制度) 以及学校原有的文化 (如强调尊重老教师) 等都是影响学校话语权归属的重要因素。因此, 仅仅因为乡村学校的文化导向是城市导向就认定学校的话语权归属于年轻教师值得商榷。
其次, 对乡村教师陷入文化困境的判定也不可等同于乡村学校话语权归属的问题。乡村教师陷入文化困境是与其对城乡文化的态度有关, 但其态度受到复杂因素的影响, 学校话语权并非唯一因素。
简言之, 笔者并非否定《出路》一文提出的“乡村教师陷入文化困境”的判断, 而是认为不同的乡村教师群体面临文化困境的情况是复杂的, 需要就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深入分析。
二、乡村教师陷入文化困境的原因何在?
究竟什么原因导致乡村教师陷入文化困境?《出路》一文作者认为原因在于乡村教师“被动的文化选择”以及在此基础上所形成的“价值观混乱”。所谓“被动的文化选择”, 是指乡村教师“从一出生就得接受祖辈为其创造的传统文化, 而随后进入学校, 他们又不得不去学习并接受新的文化元素”, 无论哪种文化乡村教师只能“被动接受”。因此, “不论是对乡村文化的拒斥还是对城市文化的疏远, 乡村教师在文化选择过程中都表现出被动与消极的色彩。”[4]所谓“价值观混乱”是指, 无论乡村教师选择何种文化, 而学校教育都是城市倾向的, “因此, 乡村教师的文化选择从本质上说只是关系到他们教育之外的‘生活’, 而与学校自身或教育自身没有多大关系。在这样的环境中生活的乡村教师已经‘逐渐失去了文化的独立性’……”[5]这种观点将乡村教师陷入文化困境的原因归结为乡村教师的个人选择, 而实际上忽略了一些十分重要的问题:
1. 乡村教师陷入文化困境并非仅是个人文化选择之过
《出路》一文作者认为很多年轻的乡村教师“既是播撒城市文明的激情满怀的‘传教士’, 又是远离‘城市’的‘失落的天使’”, 而且“正是由于这种内心矛盾, 他们很少走出学校、走进农户, 而只是选择在学校与城市之间不知疲倦地奔走”[6]。可以说, 乡村教师的这种与乡村社区相脱离的行为和心态是其陷入文化困境的重要表现。然而, 将其归因于乡村教师在文化选择上内心的矛盾并未触及问题的深层。实际上, 乡村教师与乡村社区的隔阂绝非仅是他们个人的选择所致。探究这一问题需要从乡村教师与乡村社区的关系的历史演变入手。
乡村教师与乡村社区的脱离并非自古如此。在古代, 乡村教师 (例如私塾中的教师) 作为乡村中文化人的代表, 在教育、法律、政治等多个领域与乡村社区发生着关联。而近代以来, 乡村教师才逐渐与乡村社区脱离。有学者认为“乡村教师社会功能的演化与近代以来国家政权下沉、乡土社会文化结构现代转型相互切合”[7]。在国家教育推进的过程中, 乡土社区原有的教育发生了重要转变, “社区以外的文化和知识技能开始取代社区传统, 地方性知识被迫退居私领域内……”[8]。同时, 工业化和城市发展逐渐成为国家战略的重心, 导致学校文化导向由乡土文化转向工业化所需要的普释文化 (尽管对这种文化的普释价值存在争议) 。随着国家权力下沉到传统社会难以触及的乡村社区, 一个人能否教书、如何评定职称、如何调动工作等都有严格的制度安排, 而所有制度安排都与乡村社区是否同意无关。乡村教师成为“游离于乡村之外”的群体, 他们只需关注根据城市化与工业化要求设定的培养目标是什么, 并且考虑如何将学生按照这样的培养目标不断“打造”即可。至于乡村文化本身该如何评价、如何发展等问题并不是他们关注的核心。由此可知, 乡村教师个人的文化选择并非乡村教师脱离社区的实质原因。国家权力的下沉、随之而来的制度安排以及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所带来的国家发展重心的转移, 才是乡村教师陷入文化困境的深层原因。
2. 乡村教师的文化选择未必“非此即彼”
姑且不论能否划清城乡文化的边界, 当面临着城乡文化时, 乡村教师未必选择一方而全然拒绝另一方。
首先, 无论是年老还是年轻, 乡村教师身上可以同时存在多种文化的痕迹。我们可以看到一名乡村教师在农忙之时头戴草帽, 脚穿布鞋, 腰系毛巾, 劳作于田间地头;也可以看到同一名教师穿着休闲牛仔裤和时尚的运动鞋与朋友在商业街购物。因此, 我们不能简单按照城乡文化的二元划分理解乡村教师的文化选择, 城乡两种文化可以在乡村教师身上共存。
其次, 乡村教师的文化选择会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丰富而不断调整。通过与不同年龄的乡村教师的交流, 笔者发现一些教师自己也意识到随着年龄的增长, 他们对于乡村文化有了更多更深入地认识, 不会仅仅将乡村文化当作一种落后的、愚昧的文化, 而会对其进行更为客观的分析, 理解其中的积极因素。当然, 他们也会客观分析城市文化的不足。由此可见, 从时间维度上看, 乡村教师对于城乡文化的选择也不是“非此即彼”的状态。
3. 面对文化冲突时, 乡村教师绝非无能为力
《出路》一文作者认为乡村教师无论是拒斥乡村文化还是疏远城市文化都“反映出了乡村教师对单一文化的过度依赖, 也说明他们跨文化生存能力的不足”[9]。事实果真如此?笔者调研经验表明, 在面对文化冲突时, 乡村教师并非无能为力。试举一例。笔者在某县农村小学调研时发现, 几名刚参加工作的年轻教师最初并不适应当地打麻将的习俗。在他们的言谈之中依然透露出对城市文化生活 (如电影院、KTV、舞会等) 的怀念。然而, 尽管去电影院和KTV的打算一直未能如愿, 但年轻乡村教师并未整日抱怨。当他们意识到在当地打麻将可以化解矛盾, 增进感情, 改善人际关系时, 他们不但积极参与老教师们张罗的打麻将活动, 还积极联系老教师参与他们组织的各种活动。在麻将桌上, 年轻教师不仅与老教师拉近了感情, 也聆听了老教师多年的教学经验, 还通过老教师了解了很多学生家庭的情况。可以说, 通过打麻将的活动, 年轻的乡村教师迅速弥合了与老教师之间的文化鸿沟, 从而有机地融入了教师团队。可见, 在面对不同的文化时, 乡村教师完全有可能在不放弃自己文化选择的同时, 融入当地的文化之中, 将自己培养成一个跨文化的个体。
总之, 乡村教师陷入文化困境的深层原因在于国家的现代转型、国家发展重心的转移、教师管理制度的设置等多重原因。乡村教师并不是作为乡村文化或城市文化的“卫道士”而陷入困境之中, 陷入文化困境的乡村教师也绝非完全被动, 而会主动寻求破解之法。然而, 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乡村教师都能自如地应对文化困境。诚如《出路》文中所虑:部分乡村教师身陷文化困境之中, 这不仅影响了教师个人的生活, 更影响了学生对城乡文化的理解与认知。因此, 寻求对乡村教师文化困境的破解, 不仅是为了乡村教师个人, 更是为了千百万乡村学生良好文化态度的形成, 还是为了使乡村文化的发展能够得到更多支持。而破解困境必须从原因着手, 既关注宏观层面制度的调整, 也包括微观层面个体跨文化生存能力的提升。
三、乡村教师文化困境的出路何在?
既然乡村教师陷入文化困境的原因既包括宏观层面国家权力的下沉、随之而来的制度保障以及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所带来的国家发展重心的转移, 也包括微观层面文化的冲突与文化选择的矛盾, 那么乡村教师文化困境的出路也应从这两个方面进行探求。
1. 改变教师教育单一的专业技能导向, 培育乡村教师文化生存能力
法国学者西蒙娜·薇依 (Simone Weil) 曾指出“乡村教师的行业应具有独特性, 其培养过程不仅是特殊的, 而且全然不同于城市里的教师。”[10]薇依的观点尽管有些极端, 但却坚定地指出我们应当对乡村教师培养的特殊性给予充分的关注, 而文化便是其特殊性得以体现的重要方面。“教育的根本问题是文化培育的问题, 所以对乡村教育的关注必须上升到文化层面, 拓展乡村教育的乡村文化视野, 增进乡村教育与乡村生活之间的有机联系, 扩大学校教育内容与乡村生活经验之间的融合”。[11]不仅通常意义上的学校教育如此, 教师教育也应如此。然而, 尽管乡村教师的文化困境是乡村教师面对的重要问题, 但在现有的乡村教师教育中, 关注文化态度与文化生存能力的“文化教育”还未占据重要地位。将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等相关学科的知识作为教师教育的核心课程无可非议, 但一些乡村教师对乡村文化与城市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等的错误看法, 依然影响着乡村教育乃至整个乡村社区的发展。因此, 通过“文化教育”帮助乡村教师摆脱文化困境已刻不容缓。
对于乡村教师的“文化教育”主要包括文化价值观教育、文化情感培育和文化生存能力教育。它对于个体如何看待文化的内涵、差异与冲突、如何在文化差异与冲突的现实中更好的生存和抉择都具有重要意义。
其一, 文化价值观教育。文化价值观是对文化的功能、价值、意义等方面的认识与看法。一个人的文化价值观将直接影响其文化行为, 因此, 形成合理的文化价值观至关重要。对乡村教师进行文化价值观教育, 不仅要以文化基本概念的教育为基础, 更要以文化相对论 (cultural relativism) 作为重要理念。文化相对论的核心思想在于承认任何民族的文化都是一定时空下的产物, 不能用一种文化的价值标准来衡量其他文化的发展, 任何文化都有各自的发展历史, 需要从其发展历程中理解这种文化的价值。[12]长久以来, 受文化进化论的影响, 相当一部分人认为乡村文化是人类文化发展的初级阶段, 而工业文明与城市文明才是人类文化发展的高级阶段。这样的认识实际上忽略了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与其所处生态地理环境、历史传统等方面的联系。乡村文化与城市文化在某些方面的确有发展水平之差, 但更有发展类型之别。更何况, 城市文化的形成与发展也深受乡村文化的滋养。因此, 对于乡村教师的教育而言, 应当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 不能妄自菲薄, 一味地贬低乡村, 也应当认识到乡村文化也需要借鉴城市文化的发展经验, 面向现代化进程而不断推动自身的改造与发展。
其二, 文化情感培育。如果说文化价值观更多是从理性的角度对乡村教师进行教育, 那么文化情感培育则更具有一些感性色彩。“生命是需要整体滋养的, 现代性并不意味着截断我们与乡土社会的根本性联系。乡土社会不仅仅是作为现代社会的基础, 同样是作为个体精神滋养的根基。”[13]乡村教师尽管未必是生于乡村、长于乡村之人, 但他们同样也需要以乡土作为个体精神滋养之根。面对城市文化的喧嚣、浮躁、功利, 乡村文化的宁静、深沉、淡泊则显得弥足珍贵。叶落归根, 乡村教师也应当扎下他们的“文化之根”。而要乡村教师主动接受乡村文化的滋养, 则需培养他们对于乡村文化的感情。这种感情的建立, 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 需要日积月累, 需要走进家庭, 需要用心体验。尽管文化情感不易培育, 但却是乡村教师教育责无旁贷之事。
其三, 文化生存能力教育。无论是情感的培育, 还是价值观的形成, 最终都指向乡村教师的文化生存能力。毕竟只有观点与体验, 而没有能力在文化冲突与碰撞中生存, 乡村教师也难以摆脱文化困境。而要培养乡村教师的文化生存能力, 既需要通过培训课程给他们创设文化冲突的情境, 让他们在复杂难决的情境中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化生存能力, 更需要在日常生活中, 不断给予他们应对文化冲突的指导与帮助。只有当乡村教师能够清醒地分辨城乡文化之别, 明确乡村文化的发展之路, 冷静地处理由于城乡文化之间、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之间的冲突与断裂所带来的种种不适, 他们才能彻底摆脱文化困境, 才能帮助学生形成合理的文化价值观。
2. 纳入社区因素, 变革教师管理制度
作为乡村重要“文化人”的乡村教师与乡村的脱离, 不仅使自己陷入文化困境, 还使得乡村文化建设失去了必要的智力支持。乡村学校作为乡村社区中重要的文化机构, 却一直在为“离农”而努力。村民不再关注教师是否参与乡村的社区生活, 而只关注他能否让自己的孩子升学。要解决这一问题, 绝不仅仅是提升乡村教师的文化生存能力, 还在于变革现有的教师管理制度。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已经明确提出将“统筹城乡发展”作为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 “重城轻乡”的发展战略已经调整, 乡村教师与乡村隔离的根本障碍已经破除。在这个宏观背景下, 寻求在教师管理制度上打破学校与乡村的隔离, 才能真正破解乡村教师的文化困境。而制度变革的核心在于将社区因素纳入教师管理制度中来, 即一方面使乡村的民众有权对教师的工作提出要求与进行评价, 使教师的晋升与奖惩受到村民的监督;另一方面, 给教师足够的时空使乡村教师有可能走出学校, 走进乡村。应当允许教师将课堂搬到田间地头, 应当对引导学生关注乡村发展的教师给予奖励, 应当将教师周转房建在乡村社区之中而不是学校院墙之内, 使教师有充分的时间与社区成员交流, 进而为社区的发展出谋划策……总之, 乡村教师要对乡村负责, 乡村发展也需要乡村教师参与。
当然, 建立乡村教师与乡村社区相联系的教师管理制度的同时, 还要重新审视现行制度背后的乡村学校的文化导向。只有认清了盲目跟从工业化以及城市中心主义背景下的文化导向所带来的隐患, 只有建立了关照乡村文化建设、尤其是关照乡土文化发展的教师管理制度, 才能做到既帮助乡村教师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增进教育教学质量, 又使其为乡村社区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因此, 乡村教师教育的改革与乡村教师管理制度的完善是乡村教师走出文化困境的关键所在。
摘要:尽管文化困境是乡村教师面对的重要问题, 但由于“乡村教师”与“乡村文化”的复杂性, 对乡村教师文化生存现状的描述不能笼统地进行。乡村教师陷入文化困境的原因既包括宏观层面国家权力的下沉、相关制度的安排以及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国家发展重心的转移, 也包括微观层面个体的文化选择。破解乡村教师文化困境, 一方面在于对乡村教师进行“文化教育”, 另一方面在于国家发展战略调整基础上的乡村教师管理制度的变革。
关键词:乡村教师,文化困境,出路
参考文献
[1]何肇发等.社区概论[M].中山大学出版社, 1991.10.
[2][3][4][5][6][9]高小强.乡村教师的文化困境与出路[J].教育发展研究, 2009, (20) .
[7][8]张济洲.乡村教师的文化冲突与乡村教育改革[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 2008, (9) .
[10] (法) 西蒙娜·薇依著.徐卫翔译.扎根:人类责任宣言绪论[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03.70.
[11]刘铁芳.文化破碎中的乡村教育[J].青年教师, 2008, (9) .
[12]关于文化相对论的发展历程参看李安民.试论文化相对论[J].中山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1987, (3) .
[13]刘铁芳.乡土的逃离与回归——乡村教育的人文重建[M].福建教育出版社, 2008.5.
乡村文化资源 篇2
提高认识,制定规划,将乡村文化建设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一是制定文化建设和文化事业发展规划;二是加强乡村文化组织领导,形成文化建设有专人管、专人抓的工作格局;三是完善服务质量监测体系,建立公共文化服务第三方评价机制。
整合资源,培育特色,以乡村文化建设带动地方经济发展。一是立足X等文化资源优势,推进相关题材影视节目和文学艺术创作;二是积极传承民间表演艺术和民俗活动,把x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与乡村文化建设工作有机结合起来;三是通过举办国家新设立的“中国农民丰收节”和具有地方特色的农民艺术节等文化活动,形成集产品开发、果园观光、农家游于一体的农村文化产业。
创新管理,扩大投入,加快乡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一是确保文化事业经费的预算增长不低于当年同级财政收入的增长幅度;二是采取政府购买、项目补贴、定向资助、贷款贴息等政策措施;三是加强对公共文化服务资金管理使用情况的监督和审计;四是推广村民评议等做法,健全民意表达和监督机制。
丰富载体,扩大影响,不断满足农民多元文化需求。一是提高有线电视入户率,加快数字农家书屋、农村数字电影放映等项目建设;二是通过开展书画展、文艺汇演和体育比赛等活动,为乡村文化队伍提供展示交流平台;三是开展送文化下乡活动。
乡村文化资源 篇3
【关键词】酒席;乡村文化;文化价值;人际交往
一、乡村举办酒席的现状描述1.酒席“泛滥成灾”(一)酒席名目繁多
筹办酒席最初仅是亲人朋友团聚的一种形式,热烈庆祝或是隆重纪念某项重大事项,如今却演变成了利益交换的载体。在过去,粗茶淡饭招待来者是家常便饭,席地而坐也能加强亲情友情的交流。
(二)酒席时间集中
乡村邀客坐酒席对时间比较重视,多集中在酷暑七月或寒冬腊月,因为这段时间才能邀请更多的亲朋好友作为“客人”。酷暑七月,农活进入淡季,农村乡民生活进入闲适期,即使有少量农活他们也不愿顶着烈日去做,所以就会有大量的空余时间在家休闲娱乐,举办酒席就成了这些家庭的重要事件之一。
(三)酒席筹办人群猛增
除了酒席本身,更吸引我们眼球的是操办酒宴的人群。以前,只有遇上红白喜事的家庭才会大张旗鼓地操办酒席,音响、喇叭都是必不可少的设备。而在现在,农村酒席已经成为一片乱象。
2.礼金“步步高升”
办酒席最重要的特点之一就是来访客人赠予的礼金会有专人记录在簿,待对方办酒席的时候,要以高于他们所赠礼金的钱回赠于人。这就是农村人眼中的“高利贷”,他们必须“连本带利还回去”。
3.酒席操办“一条龙服务”
按照农村的传统,酒席都是由主人邀请亲朋好友搭手完成,现代农村却出现了另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一条龙服务酒席队伍”。这支队伍通常在10人左右,多是由经常主厨的人组成一个团队。正席材料准备完毕,厨子和伙计就可以各回各家,忙碌自己的事情,直到饭点再返回主人家准备餐菜。
二、我眼中的乡村文化1.酒席的文化功能
(一)厨艺文化的传承
婚丧嫁娶大事必须举办酒席,这是农村悠久的传统习俗,自然形成了乡村特有的酒席文化。随着经济的繁荣发展,城乡之间的交流越来越频繁,处于弱势地位的乡村文化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被卷入城镇文化的漩涡,并渐渐湮没。
(二)人际交往秩序的维持
乡村宴席作为农村村民聚集交流感情的场所,具有人际关系再生产的功能。请客吃饭是表达喜庆与谢意的重要方式,当这种场面壮大,就会发展成为作为人际交往载体的酒席。目前,酒席文化已经成为中国习俗的重要内容之一。随着时间的流逝,人们已经在这种礼尚往来的酒席文化中形成了一定的规则,亦即一种稳定的社会秩序。
2.酒席文化的理论分析
乡村婚丧大事操办酒席是中国的传统习俗,习俗文化本就是人类丰富文化内容的一部分。也许酒席形式与内容已被民众视为糟粕,但仍有深层的文化意义值得我们去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酒席文化?支撑它存在的依据何在?它对农村居民的生活有何影响?对酒席文化进行理论分析,可以深入了解乡村生活与乡土文化。
文化是一个由信仰、价值、行为以及制度构成的系统,“它的核心是由传统的观念,特别是附在其上的价值构成;外表是由通过符号获得并传播的行为模式构成。”(克拉克洪,1952)而酒宴之所以能称为一种文化,就在于具备了上述几个要素。因此,我们可以基于上述理论对酒席文化展开分析。
(一)酒席文化的信仰
所谓信仰,是指对生死意义的认识,对生命终极意义的回答,它是支撑人生维持与实现自己内心目标的精神支柱,是文化的内隐形式。乡村酒席的出现,酒席文化的形成,就在于乡村村民已经形成的信仰——对生命意义的共同认识。
(二)酒席文化的价值
人们逐渐认识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是生存的最佳法则,他们开始努力寻求良好人际关系的标准,为自己的社交找到合适的依据,这就是酒席文化的价值。酒席文化的产生源于人们对生命的共同信仰,表现为人们对人际交往的价值追求。在他们看来,人际交往是实现共同认识的重要形式之一。文化还有一个重要的价值在于“它赋予社会关于身份、尊严以及延续性的意义”(洛桑会议,1974)。
(三)酒席文化的行为模式
行为模式是文化的外在表现,是个体在信仰支持下表现在外的比较固定的行为,习俗是最基本的社会行为模式。追求良好的人际关系,人们需要通过一定的途径来实现。酒席是人们聚集的重要场所,操办酒席就成为人们交往的重要习俗。酒席操办的类型、餐桌菜肴的布置等也开始成为比较正式的习俗内容。
【参考文献】
[1]覃业坤,王振鹏,吴涛.“办酒席”风俗异化情况及相关问题概述[J].企业导报,2012(24).
[2]付江红.贵州土家族地区“邀客”吃酒席习俗探析[J].三峡论坛,2012(6).
乡村文化资源 篇4
关键词:乡村学校,本土,课程资源
读了临沂大学李同胜教授等撰写的《乡村学校本土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以沂蒙山区为例》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15.8) 一书, 感受很深。书中对乡村教育的剖析深入透彻, 针砭时弊;对乡村学校教育价值取向的探索深刻具体, 切中实际;对乡村本土资源类型的研究思路清晰, 科学全面;对乡村学校开发利用本土课程资源的策略探讨深入具体, 可学可用。我通过读书中的基础篇, 更新了教育观念, 从操作篇里学到了开发利用本土课程资源的具体方法, 从模式篇里我认识到了乡村本土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基本规律。
本书充分吸收了来自乡村学校一线的课程改革经验, 紧密结合现代教育理论的研究成果, 对实践经验进行理论上的概括与升华, 对相关理论进行面向实践的拓展与延伸, 致力于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我校作为乡村本土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项目的实践学校, 我作为一个探究实验的实践者, 更深切地感受到乡村学校本土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研究的巨大价值和重要作用。
一、乡村学校开发利用本土课程资源具有深厚的理论根基
正如书中所述:“挖掘利用乡村社区特有的课程资源, 促进乡村学校课程实施质量的提高, 不是权宜之计, 更不是突发奇想, 而是有坚实的哲学、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等理论基础, 有其深刻的思想渊源和深厚的理论根基, 符合教育规律, 特别是乡村儿童成长规律。厘清这些理论基础, 可以提高我们重视本土课程资源的主体自觉性, 明确利用本土课程资源的思路, 指导我们更好地探索乡村学校特色化课程资源的利用模式和利用规律。”[1]从美国教育家杜威 (Dewey) 主张的“教育即生活”, 到我国教育家陶行知的生活教育主张;从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的乡村教育实践, 到20世纪“中国最后的大儒”梁漱溟的乡村教育理论, 等等, 都是我们做好乡村学校本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的思想指导和理论根基。这些真知灼见, 是经过无数的教育家历经艰苦卓绝的教育改革探索与实践获得的, 在沂蒙山区乃至我校乡土课程资源开发实践中再次得到证实, 孩子们在自己的亲身实践的体验中, 收获了幸福, 得到了快乐, 也获得了成长。
其实, 早在上世纪20年代陶行知先生就深刻地指出了教育实践中“死读书、读死书”的问题, 那么什么是“活书”呢, 陶行知先生说:“活书是活的知识之宝库。花草是活书, 树木是活书, 飞禽、走兽、小虫、微生物是活书, 山川湖海、风云雨雪、天体运行都是活书。活的人、活的问题、活的文化、活的武功、活的世界、活的宇宙、活的变化, 都是活的知识之宝库, 便都是活的书。”[2]用今天的话说, 现实生活中丰富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和生产生活实践都是活书, 都是可以开发利用的课程资源。乡村孩子生活在庄稼、蔬菜、大树和野花、小草等丰富的植被世界里, 行走在山石、小河、树林和广阔的田野之间, 与山羊、水牛、小兔、小狗为伴, 这些丰富的自然资源都是他们走向科学世界的起点;他们在祖辈的神话传说中走进梦乡, 在浓郁的风土人情、乡村礼仪和人际交往中长大, 在土地庙、观音寺、家族祠堂中感受神秘与庄严, 这些丰富的人文资源都是他们走向社会、认识社会的开始;他们跟随父辈田间劳作, 帮助妈妈料理生活, 与同伴一起在游戏中模仿成人生活, 这些丰富的生产、生活经验是他们认识世界、探索未知的感性材料。只要我们善于发现、善于利用、善于挖掘, 就会发现乡村社会拥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课程资源, 它们都能进入学校、进入课程、进入课堂, 成为乡村孩子成长的丰富营养。
二、乡村学校开发利用本土课程资源具有深厚的实践基础
我校地处沂蒙山腹地孟良崮下, 乡村孩子尽管不乏自卑、自闭, 但他们从小在玩石子、和泥巴、弄树枝、捡树叶中长大, 当他们面对自己的兴趣和特长时, 他们的自信就会受到激发, 他们的特长就会得到彰显, 他们的个性也能得以张扬。我们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为载体, 把课堂搬到大山里, 引导孩子们把生活当作课堂, 把兴趣变成特长。我们领着学生们翻山越岭寻找奇石, 挖掘树根, 捡拾落叶;组织他们集体为奇石命名, 创作根艺, 制作树叶画;引导他们利用泥巴制作小泥塑, 进行美术创作, 等等。
孩子们在广阔的乡村田野里快乐的学习, 快乐的成长, 同时发现生活中的美, 欣赏生活中的美, 继而创造属于自己的美。如我们利用石头树叶做教具, 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从小进行党史、国史教育, 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如刘婷婷同学发现了一块像女人小脚的石头, 就给石头起了个名字———老奶奶的小脚, 我们借机让孩子们探究封建社会歧视、残害妇女的历史, 让他们感受到新社会的优越性。尹传奇同学发现了一块酷似中国版图的石头, 如获珍宝, 就给石头起了个名字———中华石, 我们抓住契机, 在各班召开了“祖国在我心中”主题班会, 激发了孩子们爱我中华、勤奋学习、报效祖国的热情。其“中华石”以及由这块石头引发的动人故事, 和学生的感悟体验文章, 都给学生留下了永不磨灭的印象。
三、乡村本土课程资源可以运用到乡村学校教书育人的方方面面
乡村本土课程资源以乡土文化为核心, 是乡村儿童耳熟能详的现实经验。从教育的实际出发, 从儿童的现实生活出发, 因地制宜地挖掘利用本土教育资源, 可以融入到乡村学校人才培养的每一个层面, 促进乡村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尤其是乡村学校的特色化、个性化发展。“通过激活儿童的感性经验和现实基础, 可以促进学科课程的本土化实施;通过学习方式的活动化和学习空间的开放化, 可以促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社区化建设;通过本土文化等课程, 可以促进乡村学校校本课程的个性化建设;通过本土文化的融入和凸显, 可以促进乡村学校校园文化的特色化建设。”[1]乡村学校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 与丰富的生产生活实践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尤其是沂蒙山区具有悠久的历史、璀璨的文明, 有着独特的文化传统优势、乡风民情特色、自然资源优势和红色资源优势。书中详尽地介绍了利用本土资源丰富学生的语文素养, 走进抽象的数学王国, 创设英语学习的现实情境, 打破科学与生活的层层壁垒, 实现滋养高尚的道德品质。乡村学校的课程实践只有与乡土文化相结合, 才会贴近乡村学生, 亲近乡村学生, 才能与乡村学生的生命融为一体, 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 获得生机与活力。
我们指导孩子们利用科学课上学到的制作方法, 采集形态万千的动植物标本, 按美术课上学到的知识, 根据自己的审美标准, 拼凑出精美的图案, 制作出数以千计栩栩如生的动植物标本卡, 孩子们不仅收获了成功和喜悦, 还可以将形态各异的标本卡当作礼物送给自己的朋友和客人。
我们还组织孩子们开展了“捏泥塑, 巧制作”活动, 制作了大量惟妙惟肖的泥塑作品。为充分展示孩子们的创新成果, 学校分别创建了“孟良崮奇石、根艺、标本、泥塑”展室。省、市、县有关部门的领导观看了作品后, 都给予了高度评价, 并纷纷为展室题字。
四、乡村本土课程资源的运用形式是灵活多样的
书中提出了“立足课程要素回归本土资源的实践模式”和“立足本土资源挖掘课程价值的实践模式”两个开发利用本土课程资源的基本模式, 具体阐明了乡村学校发挥本土课程资源育人价值的途径。针对本土资源的性质、特点和表现形式, 可以挖掘其帮助学生理解知识技能、拓展知识视野的科学价值;也可以挖掘其帮助学生经历知识的发生、形成过程, 掌握思考的规律与策略的方法论价值;还可以挖掘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促进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实现的情意性价值。
孩子们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来源于生活, 又根植于乡土文化的土壤, 如我校创办的“柳笛”文学社和《柳笛》手抄报, 利用废旧挂历的背面, 自己到皇上寺、孟良崮等实地采访, 于撰稿、编辑、排版、美工于一体, 创办出成千上万散发着浓郁的乡土气息的校报校刊, 激发了孩子们的阅读和写作兴趣, 先后登载学生习作5000余篇, 其中有200多篇被《中华少年》等十几家报刊发表, 有20多篇征文分别获全国、省、市一等奖, 并于2014年在全国校园媒体评选中获全国校报校刊一等奖。
这些来自于乡土, 来源于生活的鲜活实例, 成为乡土特色课程资源的宝贵素材, 在不经意间培养了孩子们的兴趣特长, 拓展了学生动脑动手动口的综合素质。寓能力培养于实践活动之中, 在创新体验中获得成功的喜悦, 在感悟升华中实现自我的健康成长和发展。
总之, 本书依托沂蒙山区的红色资源优势、文化传统优势、乡风民情特色和自然资源优势, 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 对乡土课程资源的内容构成、乡村教育内涵的挖掘、利用模式的探讨等方面做出了十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本书无论在理论的引领, 还是价值的追求, 无论是对学生健康的成长、乡村教师的专业发展, 还是乡村学校的特色化建设, 乃至乡土文化的传承与乡村文明建设, 都必将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掩卷沉思, 本书事例鲜活, 分析理性, 旁征博引, 道出了来自乡土的本真东西, 令人久久不能忘怀, 使人容易接受。乡村学校固然有其短板, 但也有得天独厚的本土资源, 只要带着发现的眼光, 创新性的开发和利用, 以创新体验教育为载体, 必将产生不可估量的教育能量, 塑造出更多的有用人才。
参考文献
[1]李同胜, 等.乡村学校本土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以沂蒙山区为例[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15:43.
寻根乡村文化 篇5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乡民离开乡村去城市寻求新的生活,有的甚至“扎根”城市,从乡民变成了市民,将他乡变成了故乡,有了新的“根基”。而更多的乡民还没能在城市扎根,而回到乡村,却发现乡村已不再是原来的乡村,没有了邻里之间的亲密接触,没有了传统习俗,没有了节日喜庆,乡民之间多了几分淡漠,少了许多融洽。乡民的内心世界缺少了归属感与安全感,不仅在城市他们没有扎“新根”,回到乡村却面临“失根”。这是他们所处的现状。
这是有多方面原因的。首先,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让乡民逐渐摆脱了土地的束缚去城市追求新的生活,他们只专注于物质生活的改善,将经济利益视作唯一的追求,而忽视了精神世界的丰富。其次,虽然乡村经济条件得到了很大改善,但乡村文化的保护却没有同步,乡村传统的文化却在逐渐消亡,而这些传统文化正是乡民的精神家园,乡民失根的危机在所难免。再加上传统的乡村生活形式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导致乡民离自己的精神家园越来越远。最后,乡村教育的文化缺失,加剧了传统的特色的乡村文化的消亡与崩溃。
为了避免乡民的“双重失根”,我们应及时采取措施应对乡村文化面临的消亡困境。繁荣乡村文化,让乡民有“根”可依,有“家”可归。
一、党和政府要重视乡村文化在民族文化中所处的地位。乡村文化是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乡村人民的精神家园,是乡村人民的根。经济发展了,文化建设也要同步发展。没有文化的同步发展,即使经济生活改善了,那乡民的幸福感也不会增强,因为没有了集体认同感和归宿感,精神世界将趋于贫乏。这样反而会影响经济的持续发展,对社会也将产生不利影响。
二、注重乡村教育中的文化教育。教育是乡村文化得以传承和发扬的根本途径,只有教育,才能让乡村人民不“失根”。乡村教育过程中,可以“就地取材”,将乡村文化的特色融入进去,从而形成乡民的强大共识,也让乡村文化的根基永远牢固。这样,即使远在异乡,乡村文化都会有强大的凝聚力,乡民的精神世界也会越丰富。这也会促使乡民更好的投入生产生活,对乡村的发展很有益处。
三、繁荣乡村文化。由于乡村文化有着自身的特殊性,因此要因地制宜,发展当地特色乡村文化。以发展乡村文化产业为动力,大力促进乡村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既发展了经济又繁荣了文化,起到一举两得的效果。培育乡村文化骨干,带动乡村文化的繁荣。同时要带动村民文化建设的积极性,发挥乡民文化建设的主力军作用。
认知乡村旅游资源 篇6
乡村旅游资源既是乡土的文化资源,也是民族文化的基础,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旅游源泉。因为村落的众多,类型的多样,所以乡村旅游资源可开发利用的空间也最大。保护和利用乡村旅游资源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首先,村落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根据地、大本营,保护好了乡村旅游资源,也就是保护好了民族的文化遗产。其次,村落是东方农耕文明的载体,数千年来的农耕文明积淀了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中华文明,保护好了乡村旅游资源,也就是保护好了中华民族文化,保护好了世界文明的一个重要类型。第三,乡村旅游资源还是村落记忆的载体,保护好了乡村旅游资源可以延续历史记忆,可以增强民族自豪感,竖立自信心,将民族的香火传承延续。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国情就是农村广大,农业人口众多,农业生产历史悠久,农民文化丰富多彩,农耕生活理念浓郁。在历史古迹越来越稀少、短缺的时刻,在数以千计的农村面临快速消失的时刻,从旅游的角度出发,抢救保护农村旅游资源对于旅游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同时合理利用乡村旅游资源,也可以使零散孤立的风景名胜区和文物景观有了依托,更有深度旅游的可能,也可以将点、线的旅游方式扩散成块、成面,遍地开花,形成地域旅游特色。还可以净化生活环境、文化环境,提升农民生活质量,提高农村文化水平,为新农村建设注入新的活力,建设和创造新的东方农耕生活方式。
乡村旅游资源是发展前景广阔的旅游财富,深入研究和合理利用乡村旅游资源,可以使旅游内涵更加深厚,旅游阵营更加壮大,旅游生活更加多姿多彩,旅游市场更加繁荣,旅游体系更加丰满完善,并可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乡村文化资源 篇7
旅游资源是旅游业赖以生存的基础,在旅游活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乡村旅游也不例外,它的兴起和兴盛与其所独享的资源密不可分。乡村旅游资源是在上千年的演化中自然形成的,并由于人类的开垦、种植和聚居,最终刻上了斧凿的印迹。从广义上讲,乡村旅游资源包括多方面,其中既有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最容易产生兴趣的事物和可资利用的特殊物质,又包括发展乡村旅游所必备的公共设施、社会环境和客源市场等情况,而狭义的乡村旅游资源即通常所指的乡村景观资源。当今对乡村景观资源的普遍概念是从景观生态学的角度定义的。它既受自然环境条件的制约,又受人类经营活动和经营策略的影响,嵌块体的大小、形状和配置上具有较大的异质性。
根据旅游景观资源的可利用性又分为乡村自然景观资源和乡村人文景观资源两大类:(1)乡村自然景观资源。严格来说,自然景观资源是指未经人类干扰和开发的景观。由于乡村的气候、地形地貌、土壤、水文、动植物等环境要素,成各具特色的乡村自然景观资源,是乡村景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乡村自然景观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征,如青云缭绕的山乡、水网密布的水乡、碧海蓝天的海乡、一望无际的牧乡,阡陌纵横的陆海之乡等,都反映出乡村地区范围内的自然地理景观和地域性特征。(2)乡村人文景观资源。乡村人文景观资源类长期与自然界相互作用的产物。在地理学中,人文景观的构成因素可分为物质因素和非物质因素两类。物质因素包括民居建筑聚落、寺院、祠堂、牌坊、街道、服饰、乡土交通工具、农作物栽培、家禽家畜繁殖、动物驯化等,是人文景观的最重要组成要素;而非物质因素主要包括思想意识、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民风民情等,对物质因素起修饰和形象化作用。物质因素作为乡村人文景观的载体,把非物质因素具体化地表达出来。
一般说来,乡村人文景观资源包括:(1)乡村生产性景观。由农业生产活动所形成的农业景观就是乡村生产性景观,也是乡村人文景观资源的主要表现。它以乡村田园的农耕风貌为特色,以农民生产劳作与生活场景为主内容,形成优美的乡村田园农耕景象,体现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以及乡村生活的四季节奏。乡村生产性景观不仅能反映出不同时代的农业运作特色,还能因地域的不同而表现出具有当地特色的农业景观特征。(2)乡村聚落景观。作为人们生产、生活及环境的综合体,乡村聚落景观是一种最直观的人文景观。它包括依附于乡村聚落原住民的生活方式。由于乡村聚落与原住民的生活、生产方式息息相关,有着浓郁的原乡本土色彩,成为乡村旅游景观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而言,乡村聚落景观主要包括当地原住民富有特色的建筑物、街坊、公共场所(如晒坝和环绕村舍的道路、桥梁等人们活动和休息场地),还包括供居民洗涤和饮用的池塘、溪流、井泉,以及聚落内部的空闲地、菜地、果园、林地等。由于它们与城市场景在空间形态和功能方面的巨大差异,无疑会对受众产生巨大的吸引力。(3)乡村文化景观。乡村文化景观主要指与当地的特色作物相关的各种节庆,也包括当在地著名的寺院、祠堂、牌楼场所举办的各类宗教祭祀活动。一般的情况下,各地由于民族、信仰、出产和地理环境要素的差异,乡村性节庆活动名目繁多,形式多样不胜枚举,为乡村文化风情旅游提供了最宝贵的素材。
2 乡村景观资源的旅游价值、意义与原则
乡村景观是一个完整的景观体系,包含了生态、生产和生活三个层面,即自然生态景观、生产性景观和乡村聚落景观。它们既相互区别,表现出不同的旅游价值,又相互联系、相互渗透,尤其在现实中通过相互间的嵌入、交融,体现出别具一格的旅游价值。乡村自然生态景观的旅游价值主要体现在:乡村广阔的空间尺度、清新的空气、山清水秀的田园风光等构成了令都市人心旷神怡的理想环境;乡村虽然没有都市的繁华和时尚,但这里的静谧与安宁、朴实无华的民风民情却对长期生活在“钢筋水泥丛林”中的都市人产生巨大的吸引力;乡村相对自由、随意的生活方式对长期匆匆穿梭于大街小巷和写字楼、会议室之间的都市人同样具有难以抵御的吸引力。乡村生产性景观的旅游价值主要体现在乡村的生产劳作参与性让游人乐在其中,感受农耕文化和可“观”的生产性景观。乡村聚落景观的旅游价值主要体现在乡村原住民院落庭院式的建筑聚落与目前大都市的城市建筑形成巨大的景观差异,同样对都市人产生旅游吸引力;此外还有乡村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魅力。
乡村旅游资源开发意义与原则主要体现在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提高当地村民收入;保护本土文化,激发村民环保意识。乡村旅游资源的价值和开发的意义决定了乡村地区旅游开发的方向,而在具体旅游产品的开发中则应结合当地的特点,按照产业发展规律和规范进行。乡村旅游资源开发应遵循乡土特色原则、自然美和人工美的协调发展原则、保护性开发原则、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结合的原则。
3 乡村旅游资源开发的基本程序
乡村旅游资源开发一般遵循以下几个步骤:(1)拟订开发项目。原则上以社区利益为出发点,既要立足于资源优势,又要考虑到市场的需求,同时结合地方特色和文化特征等具体实际。在资源优化配置的基础上,拟订具体的开发项目。(2)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组织专家小组,由当地政府相关部门牵头,在原住民的配合下对项目区域内的乡村旅游资源开展调查和科学评价。(3)可行性研究。根据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结果开展项目的可行性研究,从专业角度上确定项目区域的旅游主题、基本市场、主要功能、产品体系、开发条件、运作模式等。(4)乡村旅游项目创意设计。根据项目区域内的资源特色设计出具有创意又具备可落地运作的、富有乡土气息的游憩项目和文化产品。(5)开发项目实施。在以上三个步骤的基础上开始项目的具体实施,对乡村旅游资源进行有步骤的具体的开发。
4 案例实践
4.1 区位、交通
本项目点位于三郎镇南面约1.6km的山地—平原结合地带,海拔646m,背依龙门山浅山地带,面对成都平原。三郎至怀远的沿山公路从区域内经过,在与龙门山走向平行的东面平原区,有川西旅游环线、新川西旅游环线(S106)、重庆路、成灌铁路鸡冠山支线数条高等级道路组成,沿山旅游交通环线从本区域的景区门前经过,交通通达度较好。
4.2 旅游资源现状调查与分析评价
本项目区域地处成都平原西缘,龙门山东麓的崇州段中部,山地与平原分别占40%和60%左右,既有平原风光又有山林谷地。在整个规划区域中,客观存在的旅游资源有较大的丰度,如茂密的植被(乔灌花草)、青青的田园、绿树掩映的农家院落、千年森森古刹、悠悠诗韵缭绕的幽静山谷等,其中最重要的是原乡林盘和宝贵的历史文化资源。
原乡林盘村落:林盘就是川西平原传统“农耕生活”方式在居住环境方面的具体体现,林盘和农田共同组成了川西地区特有的原乡式林盘家园。从宏观审美的视角看,川西林盘很美。本项目区域地处成都平原西缘的山坝结合部,一些形态极美的原乡林盘被保留了下来,它坐落于阡陌纵横的锦绣田园之中,成为天府之国的乡村形态代表,极具乡村民宿度假旅游市场的开发价值,是宝贵的乡村文化旅游资源要素。
历史文化资源:(1)大明寺及陆游墨迹文史资源。本项目区域内最重要的人文类旅游资源———大明寺。该寺始建于隋代大业初年(605年),曾名万岁寺,隋炀帝杨广曾亲为赐敕曰“化成”,故此寺易名“化成院”(化成山、化成村均由此而得名)。全寺现有山地面积约20hm2,森林面积约占1/3,上抱珍稀树木约百棵,其他树木甚多,苍松亭亭,古柏森森;其余面积主要以花草、珍贵药材、桃柑、李果村、蔬菜等全面覆盖。南宋著名诗人陆游任蜀州通判时曾亲临造访,发现山中大明古刹院内有两株大楠木拔地而起,秀茂非常。诗人禁不住驻足良久,绕树而诗,为后人留下千古珍贵的墨宝———《化成院》。据考证,诗中所述的双楠至今已有1300年的历史,这两株楠木树于2004年4月在四川的“搜寻四川省树暨评选天府树王”活动中,被评为“天府十大树王”之一。诗为树咏,树为诗传,诗树蕴涵了天府之国的灵韵。由此可见,大明寺组团在本项目区域中具备极高的乡村文化旅游开发价值。(2)孤塔遗迹文脉探源。进入大明寺化成山入口峡谷不远处,曾有一座千年古塔,塔高18m,共有三层,呈六角形,每层檐角上都有风铃,塔内有旋转阶梯,游人可拾阶而上,观四方风景。多年来这里曾是见证年轻人纯真爱情的圣地,被当地人誉为“相思塔”。不幸的是,在“大跃进”运动中,这座千年孤塔被毁,仅存基座遗址,目前当地政府有意在原址附近依据原貌重建。由于孤塔遗迹是爱情的象征,建成后将成为本项目区域内的重要文化旅游资源。
4.3 自然条件分析
主要体现在:(1)地理地貌特征。本规划区域地处成都平原西部边缘的山—坝结合区域,背依巍峨的龙门山,面向阡陌纵横的成都平原,大明寺则位于区域内西北部的小尺度环形围合地势中的中心。天高云谈时,在大明寺山门观景台前,山下近处是凤鸣村的青翠田园,林盘村落,远方则是一望无际的成都平原风光,之间无数村舍若繁星点缀于锦绣大地,让人心旷神怡。(2)宜人的度假气候。本区域属于中国气候上的一个特别的区域———四川盆地,位于大陆性过渡气候和海洋性过渡气候之间,但它却和中国的南海之滨同属海洋性气候区域,不仅冬夏气温变化不大,昼夜变化也很小,一年四季均适宜户外活动,特别有利于度假旅游业的发展。(3)丰富的山林乡土植被和地表水系。区域内属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成都平原植被区域,植被主要分为竹林、阔叶林、针叶林、灌木。竹林多在农民宅旁形成林盘竹岛,其品种以慈竹为主,其次为白荧竹、硬头黄(金竹)、华西箭竹、冷箭竹、箬竹、刺竹、拐棍竹、紫竹、斑竹等;阔叶林木多植于路旁沟边呈带状分布,阔叶树种主要有楠木、香樟、杨树、麻柳等;针叶树种用做行道树并多植于学校、寺庙等处,主要树种有柳杉、水杉、棕树。此外,本地还有野山桂花、珍奇蔸兰、古老兰草、山桂等。
4.4 本项目旅游发展潜力评价与定位
结合目前成都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本项目将致力于打造成为立足国内和国际的乡村旅游目的地,以遗产文化、乡村田园为主题,以现代农业为基础,以丰富的休闲度假和商务旅游产品为内容,提供国际化的旅游设施和服务,打造体验内容丰富的高端乡村旅游产品,与成都现有乡村旅游产品共同构筑满足不同客源不同层次需求的乡村旅游目的地。
总体定位为川西山坝结合地貌特色景观的天府式乡村文化休闲度假地;主题为陆海之乡,蜀风禅韵。以大明寺、陆海盛世文明灯塔、陆游诗画意境园(含陆望海观景台)为核心,以良好的山乡田园为背景,打造川西山坝结合地貌特色景观的天府式乡村文化休闲度假地。功能为田园乡村民宿休闲、宗教文化游憩;产业为立体化产业,依托现有的基础实现农业产业升级,并围绕旅游与关联服务产业,构建产业集群,强化旅游产业作为区域经济中的主导地位。
4.5 本项目的乡村文化旅游项目
根据前面我们对本区域的乡村文化旅游资源的分析和评价,在结合本地旅游发展规划的大前提下,我们将整个区域其分为4个大功能区,里面分别植入可落地的乡村文化旅游项目(表1)。其中最具核心的五大独特吸引力元素为:(1)千年古刹大明寺,始建于隋代大业初年的古寺。(2)千年树王———双楠。双楠有1300年的历史,南宋著名诗人陆游来到四川蜀州化成山,山中大明古刹院内有两株大楠木拔地而起,非常秀茂。诗人禁不住驻足良久,绕树而诗成《化成院》。(3)南宋爱国诗人陆游墨迹。陆游所写的《化成院》。(4)化成孤塔。进入大明寺化成山之入口峡谷不远处,曾有一座千年古塔,塔高18m左右,共有三层,呈六角形,每层檐角上都有风铃,塔内有旋转阶梯,游人可拾阶而上,观四方风景。(5)陆海之乡。本规划区域的平坝区域占整个规划区域的60%左右,平均海拔约635m,基本为稻米良田、灌溉水渠、乡村道路和林盘村舍。本地属典型的山坝结合地带的乡村景观资源区,背依龙门山浅山地带,面对成都平原。(6)策划持续不断的旅游节庆活动。以“华夏天府乡村休闲度假”为核心理念,结合川西古蜀文化与天府农耕文化,与周边区域联动,策划一系列持续不断的文化旅游节庆活动,以年为单位,举办持续不断的节庆活动,聚集人气,提升吸引力。
5 结束语
旅游资源是旅游活动的客体,是为旅游者旅游提供不可缺少的物质资料和精神享受以满足其旅游愿望的客观存在物,也是旅游者选择旅游目的地的决定性因素。可以说,一个旅游项目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其资源的把握和利用。我国乡村幅员辽阔,旅游资源非常丰富,但也存在着极大的差异。因此,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一定要牢牢把握“乡村性”这一核心要素,因地制宜,扬长避短,突出自身的优势,使之具张扬的个性和鲜明的特色。同时,资源的开发还必须遵循产业发展规律,规范有序地进行。如此,宝贵的乡村旅游资源才能更好地发挥出自己的光和热,为乡村旅游的健康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和强有力的支撑。
摘要:从根本上讲,乡村旅游资源就是通常所指的乡村景观,分为乡村自然景观和乡村人文景观两大类,均是在社会历史长河的演化中逐步形成,并由人类的农事活动刻上了刀削斧凿的印迹。由于乡村幅员辽阔,各地旅游资源差异极大,因此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一定要牢牢把握“乡村性”这一核心要素,因地制宜,扬长避短,突出自身的优势,使其具有鲜明的个性和特色。同时,资源开发还必须遵循产业发展规律,规范有序地进行。
关键词:乡村,文化旅游,资源开发
参考文献
[1]阿尔伯斯.G.城市规划理论与实践概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
[2]刘滨谊,陈威.中国乡村景观园林初探[J].城市规划汇刊,2000,(6)∶66-68.
[3]匡丽红.山地型乡村景观功能评价探讨[D].西南大学,2007.
[4]胡建英.浅析我国乡村旅游的开发[J].经济师,2006,(2)∶128-130.
[5]郭跃,陈绍友.发展乡村旅游,促进城市带动农村发展[A].海峡两岸观光休闲农业与乡村民俗旅游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2.
[6]王曦.近年国内乡村旅游研究概述[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6,(1)∶118-120,126.
[7]缪芳.乡村旅游地游客满意度测量研究[D].福州:福建师范大学,2007.
[8]张迪.乡村旅游游客感知价值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06.
[9]查芳.对乡村旅游起源及概念的探讨[J].安康师专学报,2004,(6)∶29-32.
[10]吕连琴,刘爱荣.我国乡村旅游高级化的产品设计导向[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2,(4)∶69-72.
乡村文化资源 篇8
一、“撤点并校”后的乡村教育现状梳理
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后大量的村小从自然村中消失, “2000到2010年十年间中国农村发生的现象, 平均每一天, 就要消失63所小学、30个教学点、3所初中, 几乎每过1小时, 就要消失4所农村学校”。撤并后学校集中到城镇或县城中小学, 使学校走上“进城”之路, 大规模的学校“返城”之后, 遗留的乡村校舍倒闭、凋零、荒芜。
农村中小学“进城”迫使农村适龄儿童求学路径呈分层趋势:条件好的一部分走向县城较好的学校;一部分走进集中办校合并后实行的农村寄宿制学校, 成为寄宿生;还有一部分则辍学, 外出务工, 流向社会。大规模的“学校进城”后, 农村学校日益荒芜凋敝, 农村教育的基本状况是“城挤、乡弱、村空”的情景, 过度撤并使农村中小学生踏上上学“难”、“远”、“贵”的征途。对于多山、自然条件险恶的西部省市来说, 失学率不断攀升, “贵州晴隆县江心布依族村距中心学校实际距离10公里, 168名适龄儿童, 116名 (70%) 失学辍学。其中因家庭困难失学辍学的61名, 占53%, 因路远而失学辍学的55名, 占47%”。
二、“撤点并校”给乡村文化传承带来的 挑战
乡村生活的一道基本风景线和活动图景是在清晨雾霭之中, 一群群孩子背着书包蹦蹦跳跳从四面八方涌向村头某个简陋的建筑里, 悠扬的钟声偶尔还会加快后面某个孩童的脚步, 使他们蹦着跳着跌跌撞撞地冲向某个教室门口, 可能有时还会在门口站一会儿才允许进教室, 这所集聚着在田间劳作的父母们眼光的乡村小学往往是他们放飞希望的场地。这里, 是孩子们走向新的生活、通向未来的地点, 在这里, 他们的孩子起航了。同时, 这里也存有昭示未来的、具有很多学问的“先生”, 先生也是承载着敬仰的载体。晨钟、读书声、孩童的歌声、嬉戏声、打闹声直至暮霭之中孩子燕雀般归巢, 校园的活动牵扯着村民每一天活动的细节、指挥着他们生活的节奏、绕缠着他们的信仰和希冀。乡村学校就像一个个灯塔在时光流逝之际指引着乡村的文化 传承之路, 也像一盏烛灯在他们精神的视野中摇曳。乡村学校远不仅仅是一座简陋的建筑, 它构筑着乡村文化最核心的部分, 是乡村文化创造、传承、创新的最初的原动力和点睛之处。但大量学校的合并、教育场域的剥夺, 迫使孩童离家求学, 这种“文字上移”的举措较之于“文化下移”对乡村文化的传承影响更大。
1.文字上移, 乡村教育价值的隐退
针对乡村教育是“离农”还是“为农”之争一直没有统一的结论, 但乡村作为一个独特的社会存在, 它本身孕育着独特的文化属性, 乡村教育对于乡村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黄炎培曾经说过:“教育宜视社会生活以立方针, 有定论矣……吾国方盛倡普及教育, 苟诚欲普及也, 学校十之八九当属乡村; 即其所设施之八九, 当为适于乡村生活之教育。”乡村教育体系除了传承书本知识之外, 它本身也是乡村地域文化的一个重要辐射源, 它吸收着地域文化的丰富资源, 它丰富着教育的内容、方式、途径并使它们赋予了地域特色而成为乡村文化自我传承的重要支撑, 具有抵御纯粹以书本知识为载体的外来文化的张力。只有当横向的外来文化与本地的文化教育达到一种平衡的状态之中时, 才能使学生既有正规的知识习得又能蒙受野趣获得了知识也培育了乡村情感。以书本知识为核心的外来文化与具有地缘特色的民俗文化相结合, 地域的知识获得生机和发展, 乡村学校也能起到传播知识、传承和发扬本土文化的价值。而乡村学校的大量撤并、学校进城、文字上移, 学生大量走向“他乡”, 在精神上也走向“异乡”。无疑从根部打破了纵向的本地文化体系与横向的外周文化影响的平衡, 使本地文化受到觊觎、失去活力。而与社会其他因素累积一块, 最终导向如一些学者所言农村成为残山、恶水之地, 乡村教育价值不断边缘化而至消隐。
2.削弱乡村文化再造能力
当下的乡村在一些人眼里, 完全是破败不堪的一幅残山剩水的样子, 再也不是清新如画的田园式的存在。对于乡村的破败, 有学者认为是以下原因导致:乡村文化本身不值得存在, 其封闭、愚昧又落后, 从文化形态上予以否定;乡村文化的存在和发展离不开经济的支撑, 而从经济形态上抛弃农村、建设城市、向城市一片倒的政策和行为是导致乡村文化衰败的重要因素;教育是文化传承最重要的桥梁和纽带, 而学校则是文化的重要集散地, 通过撤并学校、“学校进城”等改变了文化传承路径, 其从乡村撤离无疑切断了乡村文化传承的通道, 实属拔根之举。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认为教育是文化再生产和社会再生产的工具。教育不仅有文化传递的功能还有文化创造、更新的功能, 作为教育的一个重要的载体———学校, 更是承担有这样的一种责任和能力。由于乡村文化机构的稀缺和单一, 乡村学校对乡村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无疑更具有特别的功能和意义, 这种独特性表现于文化精神的传递和实体性文化的创造。学校对于乡村而言是一种重要的文化符号, 它就像一堆火种燃烧着他们的希望之光, 驱除着生活中的黑暗, 使他们有信心栖息农村, 是他们星火相传的原动力。在乡村原朴的生活状态之中, 每逢村中出现婚嫁丧葬等大事, 其计算、编排、组织等则格外地凸显出知识的重要性, 而乡村一些重大的活动往往在村头的校园里举行, 这些既充实着村民的精神需求也加强着乡村文化场域的维持和建设。在乡村文化符号里还具有浓笔重彩的另一角色———教师, 他们作为乡村文化的传播者和守望者, 随着乡村学校的撤离迅速地从乡村文化中隐逸和退场, 这无疑更加削弱了文化传承和创新的能力, 使乡村文化生态链失去了应有的活力更加脆弱, 文化不断荒漠化, 诚如很多学者所言乡村成为知识凋零的荒野。
3.乡村文化的瓦解
男耕女织、日出而作、日落而栖是乡村典型的生活形态, 大自然的状态之下乡村的教育可以说从来都没“缺场”。古时代的私塾对于乡村文化的传承起着重要的作用, 劳动之余走进私塾学习知识, 使乡村孩子踏上文化的学习和熏陶之路。但这种学习的古朴目标更多地是为了识文断字、通达情理而少具功利色彩, 而现代的乡村学校一般沿袭的仍然是这样一种特色, 这是乡村学校传递的一种主要气息, 尽管有着新时代的因子融入但仍沿袭着乡村教育本质的惯性。乡村孩子的乐园为山川、河流、梯田、山坡、捕鱼、捉鸟、打草……这些总是乡村孩童日常教育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孕育着他们的生命成长, 沐浴着自然乡野之趣, 孕育着对乡村真挚、朴实的情感。这种氛围下成长的孩童既能接受外来文化又成为本土文化价值新一代的继承和弘扬者, 在情感上他们能找到自我, 有着乡村归属感, 不是精神上的“异乡人”。乡村中小学撤并之后, 大量的学生离开农村成为寄宿生, 封闭的寄宿生活, 亲情教育淡化、边缘化甚至缺失, 远离家庭, 使家庭作为乡村文化传递的载体之一对孩童影响力和熏陶也日渐淡化, 培养不出对乡村的朴素情感和归属感。同时, 在为数不多的合并后的乡村中小学中, 无论从教学内容还是教学的方式方法、教学的指导理念来看, 有着强烈的城市化取向, “城市文明以压倒性优势取得了阐释‘现代文明’的话语霸权, 传统乡村文明已然被排斥于‘现代文明’视野之外, 成为主流之外的‘他者’”。孩童们在田间埂头寻找蚂蚱、捉蛐蛐、骑在马背上吹柳笛、爬树掏鸟蛋、捕鸟、下河摸虾等乡村味道极浓的、极具特色的活动方式渐渐地 被游戏机、电视机、网络游戏所取代, 慢慢地远离了周围天赋的自然乐趣。
再有, 封闭的寄宿生活使乡村孩子原本单纯的乡村生活内容复杂化, 在某种程度上已经远离了真正意义上的乡村, 与原本具有乡村特色的文化疏离。老一辈真正意义上的乡村生活与其所携带、赏析的文化已经与现代的孩童渐行渐远。他们的情感已经“离土”, 并校后的生活、教育切断了乡村孩童与乡村的内外连接, 推动着乡村文化走向瓦解。“撤点并校不仅搬走了乡村学校, 也割断了传承乡村文明的纽带。孩子们没有了乡村的幸福感和归属感, 也失去了流传久远的‘乡愁’, 乡村文化渐趋衰落。”
三、“撤点并校”后乡村文化传承之路的 找寻
“撤点并校”已将近十多年, 其“叫停”呼声迭起, 2012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规范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的意见》, 坚决制止那种盲目撤并行为并明确要求:“已经撤并的学校或教学点, 确有必要的由当地人民政府进行规划、按程序予以恢复。”至此, 被称为进入“后撤点并校时代”, 但即使在农村中小学进入“后撤点并校时代”, 它依然隶属于“撤点并校”的框架设计之内, 乡村的文化传承与创新之路的回返显然并没有也不可能那样地顺畅。从历史上的“学在官府”到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开始的“文字下移”到上个世纪90年代实现的“一村一校”再到本世纪前十年的撤点并校的“文字上移”, 见证着乡村教育发展的悲喜之路。“撤点并校”仅为十年左右, 而乡村文化所遭遇的断裂和衰退局面, 十年之内能否复兴?“‘文字下乡’走过了一百多年, 其中也有多次反复, 当下的‘文字上移’大约只需几年的时间。农村学校布局调整力度之大、涉及面之广、行动之迅速, 历史上前所未有。”并且, 目前更为复杂的社会环境, 使乡村文化的传承之路尤为艰巨。但教育传承、创新文化, 是文化的一种生命机理, 文化构筑教育的内容, 从此关系来看乡村文化传承与创新还得寄望于乡村教育的主要载体———乡村学校。
1.寻求乡村教育与乡村文化的沟通
撤点并校之后, 大量的乡村小学消失这是不争的事实, 尽管后续政策一直在纠正, 但只是适当的调整, 完全恢复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所以在“后撤点并校时代”学校教育要做好乡村文化传承必须要做好乡村教育与乡村文化的沟通工作。在学校的教学内容、课程安排上适当地融入当地丰富的文化资 源, 适当采取放还孩子出校门与大自然亲密接触, 一些课程诸如生物、化学、物理、天文等的实验或样本采摘完全可以让孩童自己“回归”山林, 仔细观测, 从根本上完全理清事情的“来龙”与“去脉”。这种来自实践的知识是格外恒久的, 也正是城市教育无法实现的梦想。同时, 也可以打开校门, 使当地的一些民族文化活动走进校园, 使孩童接受生动的并参与其中的文化互动而受到感染和熏陶, 从而内化为一种稳定的文化心理, 使他们的生命过程成为一种有根之旅。同时, 也可以开设一些地方性的课程, 把乡村文化引入课堂、学校、课程体系, 这是乡村文化“登台入室”的最佳途径, 也是教育与乡村文化结合的有利通道, 这样可以打破学校教育与乡村文化的隔离, 也实现了诚如美国教育家杜威所说的“教育即生活”的理念。
2.突破城市教育的价值预设, 加强乡村学校的乡村文化底蕴
如前所述, 使乡村破败的力量之一是否定乡村文化的价值, 视其为野蛮、落后存在的样态, 在以城市化为标准的文化价值取向体系里, 乡村文化及其蕴含的教育价值受到质疑。所以重新审视乡村文化的价值是乡村教育更好传承、创新乡村文化的基本前提。在众多的文化样态里, 乡村文化偏居一隅, 游离在边缘之处。但每一种文化样态都有其存在的价值意义, 可能存有位置的差异但绝对没有贵贱、高低之别。乡村学校要更好地发挥传递乡村文化的功效, 首先乡村文化要具备一种文化自信, 成为一种文化实体, 具备自我生长、生存的能力。不保守, 胸襟开阔, 保持独立, 不依附、媚俗于城市化的文化价值, 能以开放的心态容纳“他者”而成为一种文化主体。有学者说“作为文化主体的标志就是具备自我生存与生长的能力, 成熟的文化主体意味着具备基本的自信, 能坦然接受自我存在的现实, 同时认清自己的不足, 找到自我发展的方向。与此同时, 能对不同文化保持开放的姿态, 包容他者, 在此基础上具备适当的整合外来文化资源的意识与能力, 在创造新我的同时实现对自己的不断超越, 实现自我文化内涵的充实与文化价值的提升”。这样突破城市教育的文化价值预设, 使乡村学校教育奠基在本有的浓厚乡村文化主体的氛围里, 发挥乡村文化天然具备的对孩童品德培养、性格塑造、文化关怀的功效。乡村文化自身主体性的发挥是学校文化传承的奠基石, 学校的要求是不断弘扬乡村的这种文化中的独特性, 贯穿在教育教学活动的各个细节之中, 强化乡村学校教育乡村文化底蕴。
参考文献
[1]21世纪教育研究院.农村教育布局调整十年评价报告, 社会科学报.2012 (12) .
[2]胡荣.“撤点并校”:十年历程是与非.生活教育, 2013 (1) .
[3]谯黎明, 蒋蓉蓉.乡村教育的文化困境.四川教育, 2002 (10) .
[4]李芳.乡村学校的衰落与乡村教育的发展.南京师范大学, 2012.
[5]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规范农村义务教育学校布局调整的意见, 国办发[2012]48号.
[6]万明钢.“文字上移”——渐行渐远的乡村教育.教育科学研究, 2010 (7) .
乡村文化资源 篇9
电视是现代文化传播的重要平台, 在全国文化事业大发展大繁荣的大背景下, 要全面发展繁荣电视文化事业。电视对农节目《乡村发现》将文化视野放逐广大农村, 在对我国电视文化事业和农村文化事业的建设过程中表现出了独特的文化价值和文化角色担当。是我国电视对农节目中的成功典型。然而要发展繁荣我国农村文化事业和扩大电视文化事业主体, 仅靠个别对农电视节目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新形势下, 面对我国对农电视节目目前的发展情况, 我国文化事业建设特别是新农村文化事业建设, 对涉农电视媒体或电视节目的文化传播内容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
一.我国电视对农节目的发展概况
我国电视对农节目的发展, 就目前总体形势上来说, 总量不多且发展态势缓慢。相对于发展较快的综艺类、经济类、都市新闻类电视节目而言, 电视对农节目的发展显得严重滞后与不足, 这都集中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 节目类型开办较晚, 发展历史不长
《金土地》是央视第一个也是惟一一个自办的农业节目, 1993年作为《经济半小时》的一个子栏目亮相, 1996年才成为独立栏目;1995年湖南电视台才创办第一档电视对农节目《乡村发现》。尽管中央电视台的《金土地》、湖南卫视的《乡村发现》拥有一定的文化影响力, 但这些影响也是时断时续的, 经常的改版、停播导致了文化传播影响力的下降。
(二) 节目数量有限, 满足不了广大受众收视需求
我国农村至少存在9亿电视受众, 为数不多的几个电视对农节目远远满足不了广大受众的收视需求。况且大部分节目并不是每天播出, 节目总量实在有限。国务院发展中心2000年《农民对于电视网络建设的需求——关于1047位农民问卷调查的简要分析之二》就曾指出, 电视媒体向农村供给的专业节目, 虽然基本内容上适应农民要求, 但是, 节目总量短缺严重, 时间配置需要调整。从广大农民对于电视信息服务的巨大需求来看, 有必要大幅度增加农村专题节目容量, 甚至可以考虑建立专门的农村或农民电视台。[2]
(三) 节目内容局限, 文化定位不准
由于电视对农节目在播出时间配置上往往被安排在非黄金时段, 每周或每月一期短短几十分钟的节目内容总是有限的, 甚至是局限的。播出的多是些乡村奇人怪事的报道, 这是对农村文化认识的严重曲解, 所表现的农村文化形态是非常态的并不能反映常态的、真实的农村状态。真正做到对农村乡土文化进行真实解读, 引导现代农村文化建设的内容是少之又少。
(四) 从事电视对农节目的专业人才不足、投入力度不够
由于电视行业本身是个辛苦的行业, 电视对农节目经常要深入到田间地头去调查采访, 期间的辛苦是可想而知的。这就要求电视对农节目从业人员具有长久吃苦耐劳精神和无私奉献的精神。这对很多电视从业人员来说都是难以胜任的, 目前我国这方面的专业人才很少, 对这方面人才建设的投入力度也十分有限。
从以上情况来看, 我国电视对农节目的发展远远落后于其他类型电视节目的发展, 远远未能满足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对电视文化发展的需求。
二、《乡村发现》独特的文化价值与文化担当
(一) 文化价值与文化担当
1. 文化价值的定义:
客观事物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一定文化需要的特殊性质或者能够反映一定文化形态的属性就是指文化价值。
2. 文化担当的定义:
文化担当应指客观事物在从事文化创造与文化传承过程中所表现的承当某类角色, 担负社会责任的特质。
文化价值与文化担当, 强调的是文化实体对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文化的传播与发展所做出的贡献和所扮演的角色。《乡村发现》这样一档对农电视节目的独特文化价值与文化担当就体现在其所做出的突出贡献和所扮演的独特角色上。
要弄清其价值所在, 我们先得从其发展历程来看其14年来对文化传播所做的事情。
(二) 《乡村发现》14年的发展历程
1995年, 湖南电视台《乡村发现》作为15分钟周期节目创办播出。短短15分钟的节目, 却是广大农民朋友最喜爱的电视节目之一。栏目当年获湖南广播电视一等奖。
1996年, 《乡村发现》被确定为湖南卫视上星栏目, 节目时长由15分钟改为20分钟。期间栏目制作的《在希望的田野上》等节目取得巨大成功, 获得全国农业电影电视“神农奖”。
1998年, 《乡村发现》获中国广播电视协会全国电视台农村专栏一等奖。
1999年, 栏目改版, 节目时长延长为30分钟。这一期间, 栏目特别加强了对沟通城乡文化交流的内容报道。
2000年, 栏目再度改版, 之后成为享誉全国的电视对农专题栏目。
2004年, 随着湖南卫视娱乐咨询综合频道的逐渐定位, 《乡村发现》进入波折期, 面临停播和再度改版的命运, 改版后的《乡村发现》成为日播节目, 节目内容向娱乐化靠拢, 品牌形象大损。两个月后, 栏目再度停播。
2005年5月, 《乡村发现》重新播出, 以“边走边发现”的形式再次与观众见面。
2006年《乡村发现》所做的事:
建设新农村——心随“乡”动、奔赴边远:招募大学生, 走遍湘边区各村, 实地调查了解乡风民情, 直接与县委书记对话, 透彻分析建立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丰富内涵。举办“慈善交流会”, 为需要帮助的乡村找到资源, 为乐于善举的企业、企业家或其它机构和个人找到出口。建设新农村——看谁做得好:寻找国内国外典型, 分析它、解读它、借鉴它。实地拍摄新农村建设运动源头——韩国;在国内, 对有一定基础的村进行经验分析、问题剖析, 三个月后, 设置“新农村先锋榜”, 大家来评选。
2006年年底, 栏目再度改版, 并于2007年1月申请停播。
2008年, 栏目再度开播, 不久栏目申请第四次停播。
2009年3月2日, 《乡村发现》复播, 新版的《乡村发现》将分为欣欣——新湘村、“喂喂”为老乡、“Go go”够乡村、耶耶——野运会4大板块。播出时间也调整到周一到周五每天中午12时30分播, 重获观众瞩目。
(三) 独特的文化价值与文化担当
以体验式的文化感受视角, 对优秀民间文化的发掘、整理、传承、创新进行广泛传播, 对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探索与实践提供全方位的资讯服务, 《乡村发现》对我国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建设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特色地域乡土文化和对优秀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发掘与传承
我国地域辽阔, 民族多样, 各地域、各民族之间的文化各有特色, 呈现出多种多样的文化形态, 对各地域、各民族独特文化形态的发掘、研究、传播, 既是发展我国文化事业的有效方式, 也是推动我国文化产业建设的重要力量。《乡村发现》栏目通过到广大农村各地摄制一期一期的特色节目, 发掘并传播了各地域、各民族的特色文化, 让广大受众对我国丰富的文化资源有了一个认识, 为广大受众了解各种文化信息、开阔眼界和提高自身文化素养提供了服务与保障。
对湖南隆回花瑶独特的树崇拜文化和打泥巴架等婚俗文化的发掘展示;对湘西奇特巫楚文化的追根溯源;对桃源县桃花节旅游文化的宣传报道;对云南现代马帮文化的解读、分析等等节目内容大大扩大了观众的文化视野, 满足了受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同时也实现了对特色地域乡土文化和对优秀民间传统文化的发掘与传承。
2.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广大受众对涉农电视文化诉求的空缺
在涉农电视节目远远不能满足农民收视需求的情况下, 《乡村发现》十几年来坚持不懈的努力, 赢得了不少业界与学界还有广大电视受众的赞誉与推崇。据不完全调查统计:2005年《乡村发现》栏目的全年平均收视份额排在台内所有栏目第三;2005年10月底在全国几十个同类节目评比中《乡村发现》囊括了两个金奖——栏目金奖和节目金奖, 参评专家和同行对《乡村发现》栏目给予了极高的评价;2009年5月25日, 湖南卫视午间档《乡村发现》收视率位居同时段排名第一, 这是该栏目自3月2日复播以来再次取得第一。
3. 为我国农村文化同其他文化的对话提供了交流的平台
在日益开放的当今时代, 文化的繁荣发展离不开各种文明之间的对话。[3]《乡村发现》的难能可贵之处就在于为农业文明同其他各种文明之间的对话建立起了沟通的桥梁。在沟通城乡文化对话方面, “探索打工节”系列节目向观众描述了当代中国服务在各大城市的农民工群体的生存状态;在借鉴外国先进农业发展模式方面, 对以色列、日本、韩国、德国等先进农业发展模式的解读分析报道为我国农业探寻先进发展模式提供了借鉴。
14年来, 《乡村发现》在积极努力探索、寻求着自己的文化传播方向与文化定位。从美丽村姑到农民运动会, 从农民科学家到乡村致富能手。一场场乡村典型文化活动, 一个个乡村致富典型。除了给观众带来感官享受的同时, 也向受众传播了乡土的民间的和现代农业文化, 这对文化的发掘与整理、传承与创新, 都是有所贡献的。14年来, 走过的道路是艰辛坎坷的, 取得的成就是辉煌的。14年里, 《乡村发现》栏目在全国全省获奖上百次, 其中获中国新闻奖三等奖1个;全国农业电影电视“神龙奖”7个;全国对农电视节目栏目奖9个;连续5年获全国名栏目奖;栏目组连续10年被评为湖南广电先进集体;节目主持人李兵也多次获“金话筒”奖和“范长江”奖;栏目制作的《美丽村姑》节目被评为“中国电视十大经典创意”之一。[4]
纵观《乡村发现》发展历程, 分析《乡村发现》成功的背后原因, 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 那就是独特的文化内涵和文化担当让《乡村发现》深受数亿观众瞩目, 敢为人先, 求实创新的栏目精神令其在众多电视节目中脱颖而出并走向成功。
结束语
正因为有所担当, 所以才受众人瞩目。《乡村发现》对文化传播事业的担当既是其独特文化价值的体现也是栏目成功的根本原因, 作为一个电视对农节目成功典型来说, 《乡村发现》的成功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全面发展繁荣我国电视对农节目文化事业, 给农村受众提供更多优秀的大众文化, 并以此来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事业的建设与发展。
参考文献
[1]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7.1
[2]国务院发展中心.农民对于电视网络建设的需求——关于1047位农民问卷调查的简要分析之二.2000.
[3]刘云山.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N].人民日报, 2007-10-29.
乡村文化资源 篇10
一、我国城市文化的特点
1、现代城市文化的特点
近代以来, 随着西方工业文明的不断发展, 工业化与城市化成为了现代化所包含的重要内容。许多现代性的城市成为了工业与工业文明的载体, 形成了具有现代意义的城市文化。这种文化具有复杂性、层次性、系统性、前沿性、多元性、易变性的特点。今天,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在给人类带来极大丰富的物质文明同时, 对人类的精神领域也产生着巨大的冲击, 其中一个重要的问题便是人类的文化认同。科技与经济的发展使得世界各国、各地区的联系越来越紧密, 全球一体化的趋势已经不可避免。从文化角度看, 这一趋势的发展结果势必造成各国文化间的共通性增强, 趋同化日益明显, 代表工业文明的城市文化在世界各地快速传播, 消解着原有的传统文化。
2、我国城市文化发展的特点
虽然在我国历史上曾屡次出现过盛极一时的大型城市, 但是这些城市的出现都是基于政治方面的目的, 而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自然结果。这些城市的产生基于农业生产方式之上, 是我国古代农耕文明的集中体现。因此, 这些城市并不具有现代城市的意义, 其文化也并不同于现代城市文化的特点, 恰恰相反这些城市的文化正是我国乡村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
(1) 被动城市化与中西文化之争
在近代,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凭借其经济、军事优势打开了中国的大门, 中国逐渐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 并逐渐被边缘化, 为确立中国在体系中的原材料产地和商品倾向地的边缘地位, 西方列强与中国签订了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通过这些条约, 中国的自然经济逐渐走向解体, 民族资本主义在夹缝中取得了一定的发展, 在沿海的一些地区出现了我国早期的民族工业。随着资本主义体系的正式形成, 自由贸易已经不能满足核心国家对边缘国家的剥削要求, 因此在这一时期, 帝国主义国家又通过各种不平等条约攫取在华利益, 尤其是在沿海地区划拨租界甚至割地, 并且在这些地方建立了相当规模与相当数量的工厂、企业。这时, 具有现代意义的城市开始在我国出现, 但是这些城市的出现是被动的, 他们并不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结果, 而是我国被融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有利证明。因此, 这些城市诞生之初, 其城市文化的特点便是全盘西化与固守传统之争。
(2) 二元经济格局造成了二元文化格局
在1949年新中国建立之后, 我国抛弃了过去的种种不平等条约, 走上了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在当时的计划经济体制之下, 我国的城市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但其代价则是乡村的发展滞后, 出现了乡村贴补城市的二元发展格局。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 是我国照搬了前苏联发展的模式, 因此, 那时的城市文化大都是前苏联城市文化在中国的变形, 而乡村文化则固守着千百年来的传统没有改变。
(3) 文化发展后劲不足
在改革开放以后, 我国的城市建设速度加快, 城市文化建设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我国的许多大城市都有了自身的文化特色, 并且具有了现代国际大都市的特点。但是, 这些城市文化繁荣的背后, 西方城市文化的负面影响也逐渐显现, 享乐主义、虚无主义、功利主义等消极文化开始出现, 这使得我国城市文化发展出现了后劲不足的现状, 究其根本原因在于我国城市的文化建设脱离了我国传统文化的土壤, 变成了无源之水, 无本之木。
二、我国的乡村文化特点
1、崇尚“和谐”的生活秩序
我国乡村文化不是帝王将相的精英文化, 而是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他诞生于我国传统农业生产方式基础之上, 从实践层面到哲学层面其探寻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 而并不是体现着人类征服自然的盲目自信。我国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逐渐认识到人应该根据自然的规律适度地向自然界索取, 不可“竭泽而渔, 焚林而猎”, 人与自然应和谐相处。这种来源于实践的认识经过升华之后, 便形成了中国古代的哲学, 它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核。在这种哲学观点影响下形成了“人法地, 地法天, 天法道, 道法自然”的“天人合一”的观点, 它构成了我国人民早期的世界观, 同时也是一种生态观, 它制约着人们的生产与生活。
2、重“礼”尚“义”的道德约束
“天人合一”的文化内核, 不仅形成了人与自然之间“和谐共生”的观念, 而且塑造了人与人之间的道德交往关系。既有“文之本, 礼之始”的“孝”的观念, 也有“出入相友, 守望相助, 疾病相扶”的交往原则, 这些朴素的观念构成了我国乡村文化延续千百年来的道德观, 它反映了人们以亲仁善邻为道德准则, 以相邻和睦为价值目标, 以相容相让为基本准则, 以相扶相助为伦理义务。通过道德准则的约束, 其最终目的是达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状态, 因此, “和谐”是中华民族的最高智慧, 是中华文化的菁华。
3、自发的社会秩序
传统习俗是人们在长时期的日常生活、劳作中形成的得到较为广泛认同的行为习惯, 它与民族心理和社会心理密切相联系, 久而久之成为了人与人之间自觉遵守的交往准则和行为规范。所谓血缘关系形成的自发秩序, 主要指的是宗族家规, 由于在我国人民的世界观、人生观中非常重视“孝”的观念, 并且在传统的农业社会里生产经验与生产技术往往要通过老一辈人的传授才能掌握, 因此“家”的涵义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占有相当的比重。“梁漱溟就认为, 在我国的传统社会中, 一切社会组织均以家为中心, 所有人际关系都从家的关系出发, 所谓宗法家规正是家族成员共同制定的用以约束、教化家人的一套行为规范, 这种规范与本地的传统习俗相结合, 使宗族中的每一位成员都具有较强的认同感”。
传统习俗、血缘关系、乡规民俗这些非正式的制度, 这种自发的社会秩序产生于我国人民的日常生活之中, 反过来又指导并约束着乡村的日常生活, 它通过家庭、宗族、村落、地区的空间次序散播开来, 通过世代传承的时间秩序得到巩固, 它以舆论监督和批评说教为手段, 最终成为一种文化状态制约着农民的道德标准、价值取向与处事原则。这种自发的生活秩序有着稳定性与持续性的特点, 它增强了农民对乡村的依赖感与归属感。农民在情感上自觉地把乡村当作了一个扩大化了的“家”, 所以中国人的情感中总有着抹不去的“乡愁”。
三、结语
综上所述, 我国城市文化发展之初的被动性, 以及后来的城乡文化二元结构造成了我国城市文化发展后劲不足的现状。而我国乡村文化则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核心, 但是其也存在着一定的文化弊端。因此, 在城镇化建设的进程中, 让我国乡村文化为城市文化提供宁静与和谐, 让城市文化为乡村文化注入理性与科学, 只有这样, 才能实现城乡文化的有机融合, 实现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大繁荣、大发展。
摘要:文章通过对我国城市文化与乡村文化特点的梳理, 指出了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实现城乡文化融合关系到我国整体文化的发展, 关系到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长远大计, 是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必然趋势。
关键词:城市文化,乡村文化,文化融合
参考文献
乡村旅游资源开发 篇11
乡村旅游最早始于1855 年的法国,为一群贵族到巴黎郊外农村度假、 学习和参与农村劳作, 并与当地农民同吃同住( 石强,钟林生,向宝惠, 2004) 。它是现代旅游文化中的一项新起事物,然而它却以惊人的速度,迅速在各国发展起来。 尤其是中国作为世界上第一农业大国,自然乡村旅游在中国旅游业中所占比例不容小觑。 乡村旅游在欧洲等发达国家农村地区迅速发展,并被证实对当地经济有较好的推动和贡献。乡村旅游作为一种新兴产业形式以其参与形式的多样性、 参与主体的广泛性、 旅游效益的可观性,尤其是能够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加速非农业化进程而备受各地政府的喜爱。乡村旅游不仅带动了自然生物等的第一产业,更带动了第三产业服务业的发展,从而很大方面加速了非农村的步伐,最终实现乡村经济可持续经济发展的目标,实现我们的乡村中国梦。
一、乡村旅游的概念和类型
马波认为乡村旅游是以乡村社区为活动场所,以乡村独特的生产形态、生活风情和田园风光为客体的类型。该概念没有把乡村建筑、乡村聚落等人文景观旅游资源包含进去。王兵认为乡村旅游是以农业文化景观、农业生态环境、农事活动及传统的民俗为资源,融观赏、考察、学习、参与、娱乐、购物、度假为一体的旅游活动 。其实通俗来理解,所谓乡村旅游,即以农业文化景观、 农业生态环境、 农事生产活动以及传统的民族习俗为资源, 融观赏、 考察、 学习、 参与、 娱乐、 购物、 度假于一体的旅游活动。大多数人喜欢和自己的亲人朋友去参与乡村旅游原因绝大多数是去体验乡村生活,并参观符合当地地域特色的地域风貌,就是那么简单而纯粹。.
从不同的人理解,可以看到概念和定义有多种,从而乡村旅游的类型也肯定有多种,其中按资源和市场的依赖程度来划分可划分以下三种类型:
资源型:对资源的依赖程度较高。这种旅游地资源品位一般较高,特色较浓 。典型的如云南丽江的沪沽湖 、安徽徽州的呈坎村等。
市场型 :对市场的依赖程度较高。一般来说,位于经济发达、人口众多、交通方便的地方特别是在大中城市的内部或附近分布较多,如城市内部的民俗村、城市附近的农家乐等。
中间型 :对资源和市场没有明显的偏 向。这种又可 以分为两种类型:资源很丰富、市场较广阔,如江苏昆山市的周庄;资源较丰富,市场较狭小,如井冈山的拿山乡、龙胜各族自治县的平安村、皖南黔县的西递村等。
按照这种类型划分,石龙湖属于资源型。因为湿地,人称沼泽,是由土地和水汇接而成的。有的湿地常年被水覆盖和浸泡,有的一年中有数星期或数月部分或全部干涸。湿地一般都生长着芦苇、香蒲、灯心草和红花槭等植物,它既不完全是土地,也不完全是水,这是湿地特有的双重属性。湿地公约定义的低潮时水深应浅于6米。同森林和海洋一样,湿地被认为是地球上重要的生态系统。称为“地球之肾”。湿地能够过滤大地有害物质,养蓄有益物质,供给河流以源泉,控制洪水和防止土壤沙化,以有机质的形式储存碳元素,减少温室效应,提供清洁方便的运输方式……湿地复杂多样的植物群落,为野生动物尤其是一些珍稀或濒危野生动物提供良好的栖息地,为各种鸟类提供丰富的食物来源和营巢、避敌的良好条件,是鸟儿们的“天堂”。所以说湿地是乡村旅游的资源型。石龙湖湿地生态旅游项目包括两个部分:湿地保护区和生态文化旅游湿地保护区。景区主要建设5000亩荷花(睡莲)观赏园、1000亩野生鱼类观赏池、3000亩芦苇荡百鸟园、休闲垂钓中心、三星级度假村、环湖道路以及绿化等;生态文化旅游包括邓愈故里恢复(邓愈纪念馆)、霸王城遗址保护与修复以及彭雪枫纪念馆等。
三、乡村旅游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普遍性作用
拓宽了农村经济发展的渠道,留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农村经济的发展一直是中国很头疼的问题。中国人口众多,务农的自然很多,但是农业一般有季节性的特点,忙碌期就集中在收获期,所以利用农业产业已经远远满足不了人们的经济需求,为了具有更好的经济基础,人们选择了很多不同的收益渠道,打工,做生意等等。这样不仅没法发展自己本土的经济,而且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发生了转移。这时候发展自己周边的旅游产业就不失为一个一举多得的好渠道。人们不用遭受背井离乡的痛楚和麻烦,在家门口就可以挣钱。
促进农村的开放发展。农村的居民一般比较闭塞,有的一生都守着自己的几亩良田,不曾见识外面的新世界。如果发展的乡村旅游,居民可以和城市里的人们进行交流和相处,了解他们的文化和环境,增加了他们改革创新和走出乡村的推动力。
保护农村文化和生态资源。由于在乡村旅游环境压力下,人们从中获得了利益,就更加意识到保护其资本的重要性。城市游客到这里的目的就是体验自然,返璞归真。所以农民们尝到了甜头,自然会越发积极主动的保护和整治旅游环境和文化。而石龙湖之于泗县的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不仅体现在上述方面,还包括优化农村产业比例,增强农村可持续发展能力;吸引城市居民消费, 减少城乡差异, 缓解城乡贫富两极分化;可延长农民的收益期, 消除社区的不良影响,有利于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农民整体素质;有利于促进乡村城市化建设, 加速乡村非农化,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更进一步实现乡村中国梦。
四、提高乡村旅游发展水平的对策建议
因地制宜,发挥特色。经过上述分析,泗县石龙湖湿地公园是典型的资源型乡村旅游。就应该根据其湿地特色重点宣传,充分利用传统旅游景点知名度高的优势, 设置特色专题项目,像睡莲和芦苇园的建设,水上游艇畅游等。同时利用湿地品牌效应打响乡村旅游的知名度, 带动乡村旅游朝品牌化方向发展。
文化旅游。一个景区,特别是自然景区,在保持其本土气息的同时,发展其文化底蕴通常是比较吸引人的,所以就应该抓住游客的消费心理,发扬生态文化旅游。像邓愈故里恢复(邓愈纪念馆)、霸王城遗址保护与修复以及彭雪枫纪念馆等。湖中有泉眼,周围水温常年稳定在23-24℃之间,当地人称之为龙眼,给人一种神秘文化的想象。
软硬环境的辅助建设。乡村旅游的建设都是在农村,设备条件相对薄弱,硬式条件较差,所以应利用政府这个软条件进行多方支持和帮助。乡村旅游发展的好坏, 与政府的重视以及在政策上的扶持力度密切相关。政府可以投入资金举办非物质文化遗产“泗州戏”,让游客更了解,更迷恋这个地方。从而营造更好的旅游环境, 使泗县乡村旅游的形象逐步树立。
加强培训,规范经营。我们乡村旅游是为别人服务的,顾客就是上帝,再加上农民是从农业转到了服务业,所以旅游公园内的服务人员应该接受专业的培训才能树立湿地公园的品牌形象。在调查中发现了从业人员的素质、 视野与经营水平密切相关,因此应大力加强对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 组织他们外出学习、考察, 扩大他们的视野, 提高欣赏水平。
乡村文化资源 篇12
乡村道路景观作为人们感知乡村最为重要的一个方面,他的塑造不仅仅需要追求图案化的形式与功能的简单满足,更需要通过文化元素的发掘与提炼来增加设计内涵,成为展示和宣扬地域文化的良好载体,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
近年来,杭州市围绕浙江省建设“美丽乡村”的目标在全市农村开展新农村建设活动,临安市立足于当地的实际情况,作出了依托生态优势、依靠科技创新,打造“绿色家园、富丽山村”的战略部署,形成了一批特色鲜明的精品村、特色村,成为“美丽乡村”建设先行区。为了推进“绿色家园、富丽山村”串点成线,临安市着手打造美丽乡村精品线工程,提升乡村道路景观,挖掘乡村文化,以促进临安市乡村旅游发展,提高农村居民生活环境水平。
二、乡村景观与乡村道路景观
(一)乡村景观
乡村景观是乡村地区人类与自然环境连续不断相互作用的产物,包含了与之有关的生活、生产和生态三个层面,是乡村聚落景观、生产性景观和自然生态景观的综合体,并且与乡村的社会、经济、文化、习俗、精神、审美密不可分。其中,以农业为主的生产性景观是乡村景观的主体。
1. 乡村景观分类
乡村景观有两种分类方法:(1)依据生产相关景观、生活相关景观以及自然景观进行的乡村景观分类(见表1)。(2)依据点、线、面进行的乡村景观分类(见表2)。
2. 乡村景观构成要素
乡村景观的构成要素分为物质要素和非物质要素,物质要素又分为自然要素和人工要素。自然要素由地形地貌、气候、土壤、水文、动植物等组成;人工要素主要包括建筑物、道路、农业生产用地和公共设施等。乡村景观非物质要素是指乡村居民生活的行为和活动,以及与之相关的历史文化,表现为与他们精神世界息息相关的民俗、宗教、语言等。
3. 乡村景观形态构成
乡村景观的形态构成包含了物质景观形态和精神景观形态两大部分。其中,物质形态又由聚落景观形态、生产景观形态和自然景观形态三大部分组成,他们之间相互促进、相互影响、密不可分,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精神景观形态。反之,精神景观形态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物质景观形态。乡村景观正是在他们的共同作用下孕育、生产、演变和发展的。
(二)乡村道路景观
乡村道路景观是道路与其周围环境的一个综合景观体系,是由道路两侧的垂直景观(绿化、建筑、农田、山体等)和水平景观(路面、边坡等)所构成。乡村道路景观空间主要由景观廊道和景观节点组成。
景观廊道是道路景观空间的主体,他由三个部分组成:道路空间,主要包括行车道、路肩、隔离带、防护栏、路基边坡和行驶的车辆等;道路两侧的带状绿化空间,包括乔木、灌木等树木及花草等地被植物;道路两侧的视域空间,包括田野、村庄、山体、水体和劳作的人们及各种动植物。这三部分相互融合,共同营造景观廊道,构筑新的大地景观。
景观节点是道路景观空间的重点,在道路的划分中具有类似标点符号的效果,具备形成道路景观的重要作用,其景观形态为斑块。他们不仅是眼睛可以看得见的形态,而且也是作为道路空间节点被记忆的场所,可以很好地体现地域自然风光和人文资源。
三、文化在乡村道路景观设计中的重要性与可行性
(一)乡村是文化之根
“文化”一词的主要涵义之一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梁漱溟早在二十世纪上半叶就指出,“中国的文化之根在农村”。只有农村的文化建设好了,中国文化的根基才能牢固。对新农村建设来讲,只要采用恰当的方式方法,绝大多数的文化资源都可以很好呈现出来。但由于乡村受到原有风格的影响,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全面再现这一地区的各种风土人情、历史人物和其他文化资源。过度的堆积反而会破坏其原有风貌,而乡村道路两侧的广大地区无疑可避免这一问题。
(二)点线结合或整体性方面的要求
如果将乡村设为空间上的一个点,则与之相连的乡村道路就可设为一条线。一方面,线与点构成一了一个功能完整的整体;另一方面,线又与周围环境交融在一起。也就是说,乡村道路有双重职能。既要为乡村提供方便的交通服务,又要反映沿线地区的文化特色,并以此补充反映新农村建设未能反映的各种民间文化资源,丰富乡村景观的内涵。
(三)吸引游客,增加交流
虽然乡村道路的主要功能为交通,但在道路的适当位置展示当地的文化风采,必为当地居民和游客所欣赏。道路不同于铁路,他方便灵活。而只要方便,任何一位游客也不会放弃涉猎他乡文化的机会,尤其是伴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向往乡村生活的都市人也越来越多,乡村道路文化景观会增加对游客的吸引力,增加游客的游览兴趣,增加相互之间的交流,也会因此而增加游客的购买行为和劳务支出。可见,乡村道路景观的文化表达对新农村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且具有积极的作用。
四、塑造具有文化特色的乡村道路景观的有效途径
乡村道路景观文化塑造涉及到三个重要问题,一是文化的价值导向的定位;二是适合景观表达又与其他载体不发生高度重复的文化元素选择;三是文化如何成为村民创新的源泉和产业提升的发动机。文化的价值导向目标应是构建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关系的群体意识,实现三种关系的生态共衍,终极目标是符合人类的生存与发展。这种导向需要通过一定时间的潜移默化,逐步成为当地居民的群体意识,并且成为当地居民与外来游客的交流工具,否则只会流于一种形式或表面的符号。文化属于精神领域,虽然通常以物质作为载体,但用景观表达文化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关键要让当地居民和游客能读懂物质表达的文化符号内涵,否则文化景观就会成为一种空壳。
(一)临安市地域文化概述
临安市位于浙江省西北部,东临杭州,西接黄山,南连千岛湖,北靠安吉,是太湖和钱塘江两大水系的源头,也是首批全国生态建设示范市,拥有“国家级生态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竹子之乡”、“中国山核桃之乡”等称号。临安山清水秀、风光迷人,森林覆盖率达76.5%,境内有天目山和清凉峰两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还有青山湖国家级森林公园、大明山省级风景名胜区等数十处名胜景点。其地理位置造就了临安悠久的历史背景和独特的文化特征。
1. 临安市的文化主要可分吴越文化、天目文化、农耕文化和民俗文化四大类。传统农耕文化和民俗文化部分保留在乡村的生活、生产载体中,某些已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作为乡村旅游的吸引点和节庆活动。
2. 文化的核心价值或功能是以文化人,再以人化文。从这个角度看,经过多次的人口变迁和社会动荡,临安的文化核心功能已经严重弱化。
3. 吴越文化有三种含义,吴文化、越文化和钱王文化(吴越国)。东部临安受越文化浸润,西部昌化昌北受吴文化之徽州文化影响较深,中部於潜则是越文化与吴文化的交汇之地。
4. 吴越文化本质上是基于农耕社会的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关系形成的心理沉淀和群体意识,核心理念是三种关系的生态共衍,终极目标是符合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5. 天目文化的基本内涵包括劝人为善的宗教文化、崇尚自然的生态文化、名人文化、爱国爱乡的军事文化、儒家书院文化和亲近自然的休闲文化。
6. 农耕文化来源于种养殖的动植物、土地、气候水文、农事节气等关系形成的文化,包括对生命(人以外)的敬畏和尊重等。
7. 民俗文化主要来自对自然的敬畏崇拜、对历史有功人物或道德标杆人物的祭祀、人际关系的处理等,也包括部分爱情、亲情和神话演绎出来的仪式、口述等。
(二)乡村道路景观中文化的表达方式
文化内涵在乡村道路景观中的设计表达,不是原始符号的简单复古、堆砌和再现,而是将文化元素符号有效地融入到道路景观的各种构成元素中,如道路的名称主题、植物配置、景观小品等。
1. 名称主题
道路的名称主题是体现地域文化最直接的途径之一,因为他既具有实用功能同时也能暗喻出地方文化。临安市在美丽乡村道路景观设计中,根据“地理形象特征”+“人文物产形象特征”的规则来命名道路,如太湖源吴越幽韵精品线(205省道)、天目山盘古神韵精品线(藻天线)、天目溪耕织逸韵精品线(208省道)等,不仅可以展现临安地区独特的地域文化,也能吸引游客,促进乡村旅游业的发展(见图1—3)。
2. 植物配置
在构成乡村道路景观的所有元素中,植物是唯一有生命的物体,有着其他物体所无法替代的作用。植物不仅具有自然生长下的姿、型、叶、色、果、味的美,而且还具有一日之内、四季之中各种景色的变化。除此之外,植物还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如牡丹、桂花、玉兰等表示“富贵满堂”;重阳木寓意淳朴的孝道民风;香樟树代表长寿、辟邪、吉祥如意。因此各种植物的民俗寓意体现了植物选择、组景的文化内涵和意境美。如临安市天目山镇的道路绿化在设计上就采用银杏作为基调树种,不仅象征着古老文明,也与天目山上“五世同堂”银杏相呼应,体现天目山植物生态文化(见图4)。
道路景观中植物运用,一般都是以乡土树种为主,不仅能满足植物的适地适树的原则,又能体现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植物文化。如临安市指南村内保留着三百四十多株枫香、天目铁木和银杏等珍稀古树,深秋季节村里的景色格外缤纷,成为摄影师常爱光顾的世外桃源,因此道路景观在绿化上多采用色叶树种,以突显地域特色;临安市於潜镇百园村盛产油桃、黑李,乡村道路绿化就以碧桃、红叶李为主干树种,不仅生态美观,体现地方特色,还可以推动乡村产业的发展。
植物文化内涵往往通过隐喻的方法让人们得以理解,有时也可以在景观节点处通过植物造型直接地表达文化内涵。
3. 景观小品
景观小品是景观中的点睛之笔,一般体量较小、色彩单纯,对空间起点缀作用。道路景观中的小品主要包括雕塑艺术小品、照明设施、休息设施、各类标识以及其他市政服务设施,如坐椅、垃圾桶、路灯、防护栏、道路标志、花钵、景石、景墙、廊架等,景观小品设计对于活跃空间气氛、加强空间联系、视觉引导、心理疏导有着重要的作用。
乡村道路景观小品的设计要以“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中国传统美学思想为指导,加入地域文化的特色。文化的融入不但不会削弱它的作用,反而会因其独有的特色让人眼前为之一亮,印象深刻。临安市乡村道路景观设计中景观小品的主题、造型及风格都以临安的地域文化内涵为依据。如标识设计融入当地的田园特征、民俗灯笼(见图5、图6);树木、建筑通过提炼特色元素应用到景墙、候车亭设计中(见图7、图8);农耕农事以景观雕塑小品的形式来表达等等(见图9),既发扬与传播了文化,也增强居民与游人的认同感和亲切感。
在乡村道路景观设计中,景观小品一方面能满足其实用功能,为人们提供观赏、标识、休息等功能,同时本身的材料、造型也具有艺术和文化价值。另一方面增加了人们的生活情趣,拉近了人与人的距离,地域文化也得到了传承与体现。
五、结语
道路是展示和宣扬地域文化的良好载体,文化的渲染对丰富和提高道路景观的文化内涵也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乡村道路连接着不同的乡村,同时也连着不同的地域文化,为这些文化提供了一个融合交流的通道。为迎合这种文化属性的变化,乡村道路景观也从早期的单纯绿化发展到集安全、景观、文化为一体的综合体。乡村道路已不再只是一条枯燥乏味的运输通道,而是一条传承文明、传播文化的景观大道。在乡村道路景观设计中,我们需要更多地在景观设计中对文化进行思考,加强对个性的深度挖掘,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文化和自然景观的关系上,使不同地域间景观因特定地域“和而不同”,将中国的乡村道路景观建设推向更高的层面。
摘要:乡村道路景观作为一种公共的艺术形态, 他所呈现给人们的文化底蕴是最直观的, 文化景观设计也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介绍了乡村道路景观的内容和特点, 分析了文化在乡村道路景观设计中的重要性与可行性, 并以浙江省临安市为例, 对文化资源进行提炼分析, 从名称主题、植物配置、景观小品等角度探讨了如何塑造乡村道路文化景观, 以期为同类乡村道路建设提供借鉴。
关键词:乡村道路景观,文化,景观设计
参考文献
[1]陈威.景观新农村:乡村景观规划理论与方法[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7:28.
[2][日]土木学会, 编.道路景观设计[M].章俊华, 陆伟, 雷芸, 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3:93.
[3]辞海.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1999: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