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乡村文化建设的思考(通用8篇)
关于乡村文化建设的思考 篇1
关于乡村文化建设的思考
根据县乡党委督查工作的目标要求,为深入了解茶店乡的乡村文化建设现状,探索乡村文化建设的对策与举措,我们先后深入文化服务中心、机关、学校、村组进行了调研。在各有关单位和村的大力支持配合下,通过实地考察、召开座谈会、发放问卷、走访等方式,与文化工作者和农民群众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对茶店乡的乡村文化建设情况进行认真详实的调查研究。现将有关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近年来,茶店乡的乡村文化建设事业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在上级文化部门的直接指导下,采取一系列政策措施,着力推进文化工程建设,组织开展文体活动,使农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进一步得到改善,文化建设取得长足进步,文化事业取得较大发展、文化产业后劲逐步增强。
一、茶店乡乡村文化建设的基本现状
茶店布依族苗族彝族乡位于织金县城北面,地处织金、大方、黔西三县交界,距县城36公里,织毕公路从南到北横贯乡境,离贵毕高等级公路黄泥塘入口仅20余公里,也是纳雍至洪家渡至黔西的必经之路,全乡境内村村已通公路。全乡共辖21个村146个村民组8089户29996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52%。总面积106.2平方公里,有耕地21274亩,2008年粮食总产量10420吨,人均粮食347公斤,人均纯收入2168元。2008年乡财政年收入817.32余万元。境内吱嘎阿鲁湖湖面广阔,发展旅游业和农牧渔业的条件得天独厚,烟草业基础扎实,科技农业在全县名列前茅,是一个具有特色的生态农业大乡,也是一片急待开发的热土。的西部大开发拉开序幕的标志性工程---国家投资49亿元的洪家渡水电站,就建在乡境内。
(一)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加强
为了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动文化发展成果惠及全乡人民、满足全乡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乡党委政府高起点着力规划建设了6000余平方米的乡级民族文化广场,配套规划留置了上级已经落实、即将动工的20余万元的乡文化站办公楼项目用地;正在规划实施安乐、红艳两个生态文明家园示范村的文化小广场和文化书屋;全乡21个村均实现了广播电视村村通;乡政府和21个村均建了一室多用的文化活动室22个,文化活动宣传专栏22个;有9个村能够独立进行远程文化教育;全乡11所中小学校除了开展常规教育外,在周末、晚上等课余时间对全民开放,开展知识文化体育活动。
(二)文化系统人员素质不断提高
乡文化系统和学校、村在职文化工作人员24人。其中分管领导1人、业务干部23人,大专以上学历人员13人,初级以上职称3人;建立了一支由20个民族青年人组成的红艳村民族歌舞表演队。
(三)公益性文化活动有序开展
乡文化系统开展活动的内容主要是配合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和县的安排,举
办科技推广、宣传教育和计划生育、禁毒等各类知识培训,利用重大节日,开展和积极参加文艺表演活动。积极组织参加县和兄弟乡镇开展的各类文娱文体赛事活动我乡近年来连续获得县的两次歌咏文艺表演赛一等奖和三等奖的奖项。充分发挥多彩的民族文化优势,举办了一年一度的“红艳布依族六月六对歌节”和“海马苗族花坡节”。进一步宣传茶店的民族文化风情和旅游资源。积极组织群众观看“一村每月一场电影”,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从财力上积极支持学校、工、青、妇、老龄开展各类文娱文体活动,繁荣发展农村文化艺术,丰富广大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四)文化市场管理正在强化
为进一步推动全乡文化市场安全、规范学校周边环境文化、娱乐等场所的经营秩序,努力为学校营造良好的教学和生活秩序,乡党委政府领导组织参加了两次文化市场安全和校园周边环境安全专项检查工作。通过检查,严格要求经营户禁止未成年人入内,不准进行色情,淫秽表演、赌博、吸毒、贩毒等违法活动,一旦发现坚决取缔,并追究刑事责任。对不合法的网吧、游戏室做了停业整顿,在手续证件未办齐之前,一律不准营业,一旦发现坚决没收设备并加以处罚,进一步地规范净化了乡文化市场,确保社会和学校校园的正常秩序,切实维护了师生的安全,增强了社会各界对校园安全的参与意识,促进了青少年的教育健康发展。
(五)广播电视工作全面发展
1、为乡村召开各种大小会议服务48场次。
2、为全乡农户调整修复广播电视接收机4000余台次。
3、2008年安装了28套广播电视“村村通”,覆盖三个村148户。2009年县计划安装1000余套。
(六)文化宣传大力加强
1、创建乡党委机关刊物《当代茶店》,加大茶店乡文化传播力度,推出艺术精品,推动文化形式创新。
2、筹建“茶店乡文联”,繁荣茶店乡文艺宣传事业;面向基层、面向群众、面向社会促进艺术活动蓬勃开展。
3、办好茶店乡政府网,创意文化产业,定期更新信息,及时发布工作动态。把网络宣传作为对外宣传的重要手段,积极对全乡重大活动和重要工作进行宣传报道。对外发布有偿广告和信息,创新文化服务方式,扩大服务范围,提高服务质量,增强服务效益。充分利用各级网站报刊媒体和,宣传茶店,在《织金党建论坛》上茶店乡发布了177个主题,是全县发布最多的一个乡镇。在《织金报》、《毕节日报》、《贵州民族报》、《西部开发报》、《织金工作》等省地县级刊物均有关于茶店乡的典型报道,进一步提升了茶店的知名度。
4、优化文化产业结构,实施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大力挖掘和发展民族文化、旅游文化、饮食文化、乡土文化,突出市场前景和社会效益。在校园、单位、乡村搭建公益性文化活动平台,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化活动,支持开展民间民族民俗文化活动,自演自娱,多培育更具吸引力和感染力的文化产品。
5、正在建设安装全乡21个村的“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均配备了电脑、电视、显示屏、播放机等整套设备。
二、茶店乡乡村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茶店乡的文化建设事业尽管取得了可观的成绩,但与人民群众求知求乐求美的强烈愿望相比、与人民群众对文化工作的新期待相比还很不适应。特别是对于茶店这些边远落后的乡村,文化发展相对滞后,文化产品和服务还不能满足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文化生活非常贫乏。加强乡村文化建设,丰富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已成为我们宣传文化战线的一项迫切的工作任务。
(一)乡文化工作管理体制不顺,缺乏活力。农村文化建设发展过程中存在着体制性障碍。乡文化站由乡政府负责管理,县文化主管部门仅对其行使业务指导职能,这种体制,一是乡镇干部少,文化站干部常年承担行政工作任务,难有精力组织文化活动。二是其他部门干部职工难以调配使用,造成文化站人员不能流动,缺乏活力。三是文化建设管理不是十分到位。
(二)乡文化设施落后,阵地萎缩。文化场地建设滞后,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辐射功能差,缺乏设施器材和图书资料,加之管理不善,沦为“空壳文化站”。
(三)乡文化队伍素质偏低,人才匮乏。文化站工作人员专业知识趋于老化,知识面偏窄,思想观念较为陈旧。近年来,调进或分配的新增人员大多不是专业人员,文化站工作人员难以评上专业技术职称。没有一支专业的文艺演出队伍,每开展一次活动非常艰难。
(四)文化设施少、资金投入不足。国务院有关文件明确要求,“各级政府每年对文化事业拨款的增长幅度要高于当年财政预算增长幅度的1-2个百分点”。政府对文化事业的投入还未达到要求。
(五)文化活动形式单调,内容陈旧,群众参与的热情和积极性不高。文化活动方式过于简单,内容缺乏创新,往往仅限于逢年过节办几次歌咏比赛演出或举办一些广场文化活动,而群众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形式没有被充分挖掘和利用。一些封建落后的观念在广大农村时有抬头,“占卦算命”、“看风水”等封建迷信活动仍有市场。多数老百姓还处于从温饱向小康的过渡阶段,所以群众自发参与的积极性和热情不够,文化活动开展难度大。
(六)文化站人员工资由于受职称不能正常评定的影响、待遇偏低,因而工作积极性不高
三、对茶店进一步加强乡村文化建设的建议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的精神需要,要求我们要把乡村文化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更深刻的认识、更得力的措施、更具体的办法促进乡村文化大发展。
(一)要制订乡村文化事业发展规划
作为一个乡镇,要依托自己的文化资源特色优势,结合实际定好位,做好文化事业中长期发展规划。规划应重点考虑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工作措施;应重点考虑文化活动场馆、文化长廊的布局、图书阅览场馆的阵地建设;重点考虑文化人才队伍的培养;重点考虑人民对文化体育健身等的迫切需求来全面规划。
(二)要高度重视乡村文化建设
乡村文化建设,是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乡村文化建设只能加强,不能削弱。要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采取切实措施,大力推进乡村文化工程建设进程。要切实把文化投入纳入财政预算,在工作活动经费上给予有力保障。只有认识到位了,工作才能到位。
(三)要调整理顺乡村文化管理体制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文化建设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指出:“加强基层文化建设的主要责任在县(市)区人民政府。”县(市)区文化局是政府的文化行政主管部门,文化站是基层全民事业单位。建议县文化行政管理部门对乡镇文化站实行定向管理,定编、定岗、定员。建议核定编制数3人,即站长1名,业务人员2名。只有组织上给予了人员的保障,才能保证文化事业有人干。
(四)要加强文化服务网络和阵地建设
我们要增进同农民群众的感情,把目光更多地投向农村,投向农民、聚焦农村的火热生活,关注农村的巨大变化,多提供农民群众看得懂、买得起、用得上的文化产品。多开展农民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文化活动,做到为民服务、为民歌唱、为民送欢乐,为民共享文化成果。要积极按照中央要求,加大投入、整合资源,大力实施惠民工程,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村村通”,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利用农村电影放映、电视进万家、农家书屋等,形成融宣传教育、文化娱乐、信息服务、科学普及、体育健身等于一体的乡村文化活动中心,使有限资源发挥更大的效应。
(五)要挖掘整理深厚的民族文化底蕴
茶店乡是一个以布依族、苗族、彝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乡,文化资源十分丰富,民族民间文化多姿多彩。要着力提升民族文化创新能力、加强民族文化的挖掘整理能力,把原生态民族文化、乡土文化打造好、包装好,发挥优势、突出特色。要跟上时代步伐,深入学习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投身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的和谐民族文化建设,实现民族文化氛围更加融洽和谐,民族文化创新更加积极活跃,民族文化产品日益丰富,服务质量不断提高、文化建设与政治建设、经济建设、社会建设协调发展,形成文化领域团结繁荣发展的良好局面,促进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六)要建设培养一支稳定的乡村文化工作队伍
要根据农村文化发展的特点,注意发现和重用一些音乐、舞蹈、体育健身、美术等方面的专业人才,着力培养一支热心农村文化事业、对农民有深厚感情、专兼结合、相对稳定的文化工作队伍,使农村文化事业有人管、有人做。充分发挥农民在文化工作中的主体作用,培养农村文化积极分子和文化能人,推动农村文化繁荣发展。
(杨兴远)
关于乡村文化建设的思考 篇2
1 农村法治现状和困境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全面推进, 为加快农村法治建设进程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然而考察当前农村社会现状, 新农村法治建设正面临诸多的困境。
1.1 物质生活和文化水平相对落后, 导致乡村群众法治意识普遍匮乏。
古人云:“仓廪实而知礼节”, 只有具备了一定的经济基础才能产生相对完善的上层建筑。法律作为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 始终不能脱离经济基础而独立发展。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农村经济虽然有了长足发展, 但相对而言, 乡村物质生活和文化水平整体偏低的情况还没得到根本性的改变, 乡村信息相对闭塞, 法律在乡村传播艰难, 农民群众法治观念离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存在不小的差距。
1.2 传统礼俗意识的深刻影响, 导致乡村缺少法律适用的文化土壤。
传统礼俗意识深刻地影响着乡村群众的意识形态, 甚至成为乡村群众判断是非善恶的重要标准。不可否认, 礼俗社会的伦理精神, 例如“大公无私”, “讲信修睦”等等, 对维系乡村和谐有一定积极意义。但是, 信守传统礼俗的他们更愿意接受传统道德、风俗习惯的约束, 而不习惯于接受法律的规制。这一点, 也充分体现在他们对人和事的评价和判断上, 他们当中大部分人相信, 公道自在人心, 善恶终会有报。
1.3 基层政府倾向于彰显法律的打击功能, 导致法律作为维护群众权益价值的相对缺失。
在很长的一段时期内, 法律都是基层政府实现乡村治理的手段, 法律的维护乡村群众合法权益的功能往往容易被忽视。很多情况下, 法律就是在群众违反计划生育政策、欠缴乡村提留及农业税费 (现已取消) 、不同意征地拆迁补偿方案的时候, 公安或法院干警在家门口的出现。司法实践中, 乡村法庭又自觉不自觉地注重对公权的保护, 导致部分乡村群众认为法院和政府机关没什么不一样, 更多的功能是作为政府管制他们的工具。
1.4 司法诉讼制度的先天不足, 导致乡村社会缺少生成现代司法理念的环境。
翻开中国的法制史, 司法历来就不曾与行政分开过, 不伦是执法者还是普通群众, 他们当中大多数人认为, 司法原本就是行政的附庸。实践中, 司法听命于行政, 行政命令可以抵制、更改甚至替代司法判决, 乡村群众对法律产生厌倦和失望, 转而对权力充满追逐与崇拜, 致使多数乡村群众在纠纷发生时、在权利被侵犯时, 首先想到的是向领导喊冤, 向党委、政府信访, 而非寻找法律救济。
2 充分发挥乡村法庭服务新农村建设的职能作用
2.1 全面落实司法便民措施
现阶段, 大多数乡村群众因文化层次、法律素养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对诉讼程序、规则相对陌生, 不懂得利用法律的手段及时有效地保护自身权益。这就要求乡村法庭积极推行便民诉讼措施, 更好的服务新农村建设。
2.1.1 加大诉讼指导力度。
乡村法庭应当建立健全诉讼引导及风险告知制度, 通过设立值班法官, 公布热线电话, 诉讼须知及诉讼风险上墙等方式, 及时告知当事人诉讼权利和诉讼风险, 引导乡村群众正确行使诉讼权利;同时, 畅通乡村群众的诉讼途径, 方便群众参与诉讼, 如对行动不便、交通不便的当事人进行上门立案, 对书写能力较差的进行口头立案。
2.1.2 完善案件流程管理。
全面推行案件繁简分流制度和小额诉讼速裁制度等, 加快案件在各个环节的流转速度, 实行快速排期、快速审理、快速执行的工作模式。依法扩大简易程序的适用范围, 对一些简单的民商事案件即收、即审、即结, 对涉及农民工合法权益的案件优先立案、优先审理、优先执行。
2.1.3 注重保护弱势群体。
拓宽司法救助渠道, 积极运用减缓免诉讼费等方式, 切实解决群众“告状难”问题。尤其对于要求赡养的老人、请求抚育的孩子和追索报酬的农民, 及时给予有效的法律援助, 让有理无钱的农民打得起官司、打得赢官司。积极争取党委和政府的支持, 对存在生活困难的涉诉群众特别是刑事被害人实施生活困难救助。
2.1.4 开展巡回办案活动。
在办案时兼顾农民当事人交通条件、农田季节等诸多因素, 大力开展“法庭到村组、法官进农家”巡回办案活动, 在农忙季节实行弹性工作制, 利用早中晚或节假日时间到农村开庭、调查, 减少当事人讼累, 拉近法庭与农民当事人的距离。
2.2 紧紧围绕“涉农”重点履行司法职责
2.2.1 严厉打击违法犯罪活动, 净化农村社会治安环境。
乡村法庭全力维护农村良好的社会治安秩序, 重点打击“村痞乡霸”等黑恶势力犯罪, 抢劫、盗窃农民牲畜、生产工具、生活资料犯罪, 制售假农药、假种子、假化肥等坑农害农的犯罪, 破坏农田水利、电力等生产生活设施的犯罪, 贪污、侵占、挪用集体财产和农业建设资金、财物的案件, 影响农村稳定和社会风气的“黄赌毒”等违法犯罪, 破坏选举等危害农村集体民主管理的犯罪等, 以确保农村社会稳定, 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营造长治久安的社会环境。
2.2.2 依法调节农村经济关系, 促进农村经济健康发展。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 乡村法庭要结合农村的实际情况, 依法调节农村经济关系, 维护乡村群众合法权益。对各类侵犯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案件, 农民请求赔偿损失的, 依法予以受理;对因非法截留、扣缴农民承包收益发生的纠纷, 农民请求返还农民承包收益的, 依法予以支持;对因伪劣农用物资造成损失的损害赔偿纠纷, 农民要求赔偿损失的, 依法判处;对涉及扩大生产、生产资料利用和诉讼标的物有很强时令性和季节性的案件, 依法快审快结。同时, 积极协助工商、农业等有关部门整顿规范农村市场经济秩序, 不断加大对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农药、兽药、化肥、种子等农业资料, 严重损害农民利益、危害农业生产等违法经营活动的打击力度, 确保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 促进农村经济健康发展。
2.2.3 妥善调处群众纠纷, 依法维护乡村和谐氛围。
乡村长期以来形成了邻里、亲朋、伙伴等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 维系着农村所特有的和平与宁静。自古以来“以和为贵”的传统思想更是在广大群众的观念里根深蒂固, 成为他们为人处事、衡量是非的重要准则。因此, 乡村法庭在处理群众纠纷案件时, 要根据农民的社会关系特点和思想特点, 以和为贵, 重视诉讼调解, 坚持“能调则调, 当判则判, 调判结合, 案结事了”, 决不能不计后果的简单一判了之, 要做到能够调解解决的决不轻易下判, 最大限度地维持农村社会关系的和谐。在处理案件中, 要遵循公序良俗的原则, 不能任意践踏和破坏乡村良好道德, 要充分发挥道德作为法律辅助手段的作用, 使道德与法律在乡土社会中共生共存, 相得益彰, 更好地维护和促进农村社会的和平、安宁、团结与和睦。
3 乡村法庭在服务新农村建设中的困境
乡村法庭的本职是通过公正的审判和执行工作来化解社会矛盾, 促进乡村社会的和谐稳定;但从当前乡村法庭的现状来看, 还存在许多问题需要解决。
一是专业法律人才严重不足。乡村法庭专业法律人才严重不足, 法律科班的人所占比例不高, 通过国家司法考试获得法官从业资格的人更少, 个别基层法院除了院长、庭长具有审判资格外, 其他工作人员几乎就没有担任审判员的资格。解决这个问题存在很大的困难, 一方面是引不进, 由于基层法院工资待遇水平普遍偏低, 工作压力很大, 通过司法考试的人员更愿意到大中城市从事律师工作或到大中型公司企业任职以获得相对高的经济收入;另一方面是留不住, 很多基层法院工作人员, 一旦获得法律职业资格证书后就开始辞职做律师或到公司担任法律顾问, 这些人因为有在政法部门工作的经验, 更容易受到某些律师事务所和公司企业的欢迎。
二是工作经费保障缺口较大。近年来, 由于国家法治建设步伐加快, 对乡村法庭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乡村法庭现代化建设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进行, 设备、车辆投入较大, 相应费用不断提高, 而财政未能以相同比例增加拨款, 乡村法庭经费不足问题比较普遍。为了保证法院的运行资金, 乡村法庭对弱势群体诉讼费的减、缓、免法律援助也难以依法实施, 有时这也是社会不稳定的诱导因素。
三是纠纷调解对接机制不完善。指导人民调解工作, 加强诉讼调解与人民调解的对接, 是新时期乡村法庭推进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随着改革的深入, 各种社会矛盾日趋突出。基层政府成为社会矛盾冲突、利益冲突、体制冲突、观念冲突的焦点, 传统的人民调解机制已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乡村法庭在对人民调解工作不缺位、不错位、不越位的同时, 应积极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积极参与乡村矛盾纠纷的排查调处工作, 主动将诉讼调解与人民调解对接起来, 提高调解效率。
4 全面提高乡村法庭服务新农村建设的能力
4.1 进一步加大经费保障力度。
目前, 由于体制上的原因, 影响司法机关严格执法的因素很多。管人的, 管物的, 管事的, 一个电话, 一张条子, 司法机关和审判人员不能不有所顾虑。如何从体制上既保证司法机关能够受到严格有效的监督, 同时又具备有抗干扰能力。笔者认为至少应当做到乡村法庭在人、财、物方面完全独立于当地政府, 避免法庭沦落为基层政权的治理工具。从法院内部来说, 保证法官独立审理案件, 做到有职有责有权, 从而抵制来自各方面的干预, 当然其中也包括来自法院内部领导的干预。
4.2 进一步规范乡村法庭建设。
各级党委政府应高度重视乡村法庭的建设, 一方面完善乡村法庭硬件配备, 切实改善乡村法庭办公条件差、办案经费不足、交通通讯工具落后、审判人员稀缺的问题;另一方面加强对乡村法庭审判人员业务培训, 进一步提高审判人员业务素质和思想素质, 培养审判人员亲民爱民的自觉思想, 更好地服务于新农村建设。
4.3 司法裁判文书化繁为简。
进一步强化乡村法庭及其工作人员便民利民意识, 充分考虑部分农民的文化水平, 克服司法裁判文书篇幅冗长、表述繁琐、说理深奥的问题, 提倡文书制作简洁, 说理明了, 让农民当事人一目了然, 从个案中学法, 懂得应如何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4.4 积极探索涉农案件审判方法。
针对涉农案件审判中出现的新问题和新情况, 在妥善处理的同时, 及时深入调查研究, 分析成因, 找出解决渠道, 通过调研总结审判经验, 以理论探索带动审判实践发展, 从而更有针对性地开展涉农案件审理。
关于乡村经济建设问题的思考 篇3
关键词:乡村;经济建设;思考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指出,当前,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初步具备了加大力度扶持“三农”的能力,这为乡村经济的发展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机会和条件。我们要积极响应政府的号召,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乡村经济发展之路。
一、乡镇政府推进乡村经济建设的路径选择
为了建成社会主义新农村,中央要求在全面深化农村改革中,特别是要稳定并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有条件的地方可根据自愿、有偿的原则依法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全面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基本完成乡镇机构、农村义务教育和县乡财政管理体制等改革任务。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规范发展适合农村特点的金融组织,探索和发展农业保险,改善农村金融服务。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加快征地制度改革,健全对被征地农民的合理补偿机制。深化农村流通体制改革,积极开拓农村市场。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就业制度,依法保障进城务工人员的权益。增强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的服务功能。鼓励和引导农民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业的组织化程度。加强农村党组织和基层政权建设,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在此基础之上,还要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并千方百计地增加农民收入。
二、优化乡村经济建设的环境资源
建设总是在一定的环境中进行的,建设乡村经济必须建设一个适合乡村经济大发展的环境。建设的环境主要包括自然环境、社会文化氛围、法律制度、教育体系以及社会保障等维持性系统。建设资源主要包括三类,一是自然资源,要求进一步保护乡村土地与矿山资源,做好水土保持工作,为乡村发展提供初级资源;二是人才资源,要大力提升乡村人力资源水平,优化人才结构,防止人才流失等;三是信息资源,要充分构建乡村与外界的信息交流平台。优化乡村经济环境主要包括这样几个方面,一是要塑造注重通过精神文明推动经济建设、崇尚文明富裕的社会风气;二是要建立良好的经济发展保障环境,包括相关立法、救济等措施;三是要建立健全乡村经济建设的激励机制;四是塑造乡村崇尚建设投资与教育再投资的风气,特别是对于当地的部分人文资源,应当推行计划发展,而不应该纳入市场机制。特别是对于人力资源培训开发,应当根据市场及社会发展的需要强行纳入计划体制,培养初级产品,锻造中高级成品,然后再让其进入市场自由配置。
三、突出乡村经济建设的本土化优势发展策略
乡村经济建设普遍存在结构重复、对周边地方的模仿跟风问题等,只有少量地方具有自己的发展特色。这些导致的结果,一是缺乏竞争力,难以促进农业内部分工和现有技术深化发展;二是过多地供应导致产能过剩、市场供求失衡。这两者进一步增加了农业发展的机会成本,延缓了农村社会的发展步伐。今后农村发展必须突出发展优势策略,总体上,必须调整现有资金与人力配置,区分并合理处置农村社会维持体系与发展体系间关系,鉴别现状,实现维持、救助与促进“三结合”。必须调整县域教育资源布局、提高当地人力资源水平并力争消化所培养人力资源之一部,解决当地脑力流失与技术不足之弊。必须筹措资金、谋好短、中、长三期企业生命周期与经营行业结构,集中实施适宜的“开放搞活,集中突破”战略;必须完善农村服务性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信息、技术、货物、资金的“小四通”,加速农村信息与知识的生发、传播与创新进程;严格控制资源使用标准、着实推行乡村居民区规划建设、废墟绿化与水土等自然资源保护等政策。
第一,要突出人才专长优势,为当地发展自造人力资本。可以根据本地情况从各个高中、本地的职中、农技部门抽调或聘请部分老师及科研骨干,针对本地经济发展的需要,开展初级农业专业技术教育,为农村当地培养实用人才。由于这些人才的技术适用于当地农业发展,所以,暂时的人才流失问题可以克服,而且由于这些技术是针对当地发展量身订作,因此,被别的地方模仿跟进的可能性较小。
第二,要开设乡村发明创新奖,建立当地农业技术生发激励机制。应当从农业发展经费中抽调部分资金,奖励当地农村居民在农业原材料生产、农产品加工等各个方面的任何创新,形成向农业深化、新化要效益的理念,塑造万民崇尚创新的技术农业经济风气。
第三,要考察市场、周边地域和当地条件,发展特色产业。特色产业的发展存在比较高的进入壁垒,可以防止新进竞争者,同时,可以增强顾客忠诚度。两外,在一个县市发展某一个农业特色环节,可以增加集群优势,整合各方资源,增加创新能力和力度,可以进一步深化产业。
四、结语
建设乡村经济要在坚持中央精神和国家有关法律的前提下,“分区布局,因地制宜,有序推进”。在这个过程中,要重视政府的指导作用,同时积极鼓励乡村经济的各自建设,在发挥各自优势经济的基础上,不断把整个乡村经济推向繁荣。
参考文献:
[1]郭永昌:乡村工业化与乡村经济勃兴[J].西北人口,2008,(1).
[2]胡锦涛:全力保持农业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J].中国集体经济,2008,(Z1).
关于乡村文化建设的思考 篇4
关于我国乡村道路交通建设工作的几点思考 作者:张琛
来源:《新农村》2012年第20期
在近几年的新农村建设过程,道路交通建设是很重要的一项内容,它将彻底解决农村群众出行难题。这也必将在全国掀起新一轮乡村公路建设热潮。我就新农村建设中,关于道路交通建设中的现状、规划、实施三个方面谈谈个人的浅见。
一、深入分析,找准存在问题
近年来,我国地方乡村通过实施“村通”工程、扶贫开发工程、土地综合整治等建设项目,我国的农村公路现状得到了较大改善。但一些地方受山丘地形限制、经济欠发达等因素影响,一些地方农村公路仍存在以下主要问题:
一是乡镇对外主通道等级低。受特殊地理和地形条件制约,一些地方的部分乡镇对外主通道还存在储如弯多、路窄、安全性和畅通性差的低等级公路,这种现象在地处偏远的乡镇尤为突出,交通整体服务水平低,制约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二是村道布局不合理。在我国一些地方行政区划调整后,由几个村合并为一个村,原有行政村之间未连接的道路成为了新区划行政村内的断头路。交安设施也不齐全,无法达到开通农村客运的条件,导致非法营运因此乘虚而入。既不方便群众出行,又存在极大安全隐患,交通事故时有发生。
三是管理养护机制不健全。一些地方的乡镇因受经济条件制约,管理养护的实际效果参差不齐,破损路面得不到及时维修,加之我国农村公路点多、线长、面广,安全隐患很难全面排查整治,急需建立健全管理养护的长效机制。
二、科学规划,做到七个结合针对我国目前一些地方的乡村公路现状,在规划过程中,要结合建设城乡统筹示范的总体要求,力求做到七个结合:
一是把当前需求与长远需求相结合。面对群众对交通日益增长的强烈要求,乡村公路建设一定要坚持适度超前的原则,不仅要满足当前发展需要,更要注重未来5~10年乃至更长时期的发展需要,有效避免重复建设所导致的浪费。
二是把乡村公路建设与主骨架道路相结合。随着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步伐的加快,在现有国道等主骨架道路的基础上,在进行乡村公路建设规划时,要充分发挥上述主骨架道路的作用,把各乡镇的对外主通道与之充分对接,真正形成干支相连、布局合理、城乡一体的公路网络。
三是把乡村公路建设与场镇规划改造相结合。乡村公路规划建设要同各乡镇的场镇规划改造相对接,要把场镇进出口和过境交通分流及场镇到各行政村(社区)的道路建设进行长远综合考虑。
四是把乡村公路建设与产业布局规划相结合。现代农业发展需要交通作为强力支撑,在进行乡村公路规划建设时,要与产业园区的发展规划充分对接,以充分发挥产业园区的示范带动作用,达到双赢。
五是把乡村公路建设与土地综合整治相结合。土地综合整治项目是农村改革发展的重点工作,每个土地综合整治项目中都有公路建设项目,这些公路建设项目与农村群众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在进行乡村公路建设规划时,要与土地综合整治相结合,使路网更加合理。
六是把乡村公路建设与农民集中居住区相结合。要充分考虑农民集中居住区的对外通道建设,既有利于引导农民自愿进入集中居住区,又有利于方便群众生产生活。
七是把乡村公路建设与各乡镇的地形相结合。要结合实际,按照轻重缓急,编制切实可行的计划,根据山区、丘陵、平坝、经济发达程度等不同情况,因地制宜制定建设标准,确保建设项目有序推进。
通过上述七个结合,可以更好地实现乡村公路从里程增长向以路网优化、等级提高为主的转变,构建干支相连、布局合理、城乡一体的全域交通体系,达到乡镇与县域中心城镇、乡镇与乡镇、乡镇与行政村、村与村之间“半小时”经济圈的目标。
三、精心组织,处理好五个关系
在项目推进过程中,要采取多种方法,形成乡村公路建设的合力,保障项目顺利实施。在组织实施过程中,要正确处理好五个关系:
一是处理好“要我修路”与“我要修路”的关系。修桥铺路是为民造福的社会公益事业,人民群众打心眼里十分拥护。但是如果在建设中触及群众自身利益,有的群众难免就会打起个人小算盘。当个人愿望难以满足时,就会抵触,甚至阻工、上访。因此,必须创造性做好群众的宣传发动工作,充分调动群众参与修路,自愿修路的积极性,把政府“要我修路”转化为“我要修路”,形成全民修路的合力。
二是处理好建设中的主体地位关系。要进一步明确,在乡村道路建设中,乡镇是建设业主和主体。大力推行“群众铺底子,政府盖面子”的乡村公路建设模式。鼓励采取群众投工投劳和利用部分村级公共服务资金参与道路基础部分建设。
三是处理好行业管理关系。一些地方的县交通局等部门作为行业主管部门,要加强乡村公路建设的规划、质量、安全、验收等工作的指导。同时,指导乡镇人民政府建立乡村公路建设
管理工作机构,各政村(社区)建立村民代表监督小组,对辖区内的乡村公路建设项目实施监督。
四是处理好建设“主次”关系。对各乡镇申报的项目,要结合实际,按照轻重缓急,把对制约老百姓生产生活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公路先行计划实施。交通主管部门对各乡镇申报的项目计划要实地调查核实,并根据调查核实的情况分期分批下达实施计划,确保确需修建且老百姓又想修建的公路得以顺利实施。
关于泉州发展乡村休闲产业的思考 篇5
------------------
发布日期:2008-5-26共阅[350]次
游孙权1陈德利
2(1.泉州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2.泉州市农业区划委员会办公室)
乡村休闲产业是指通过对环境优美的乡村自然景观、田园风光、农林牧渔业生产活动、农耕文化、民俗文化、历史人文、古村风貌、农家生活等综合资源要素,进行科学规划设计、开发包装推广,充分利用城乡差异特点,吸引城市人群前来开展旅游、观光、健身、度假、娱乐、体验、考察、野趣、餐饮、农宿、农事教育等商业型休闲活动,从而衍生形成的一种具有鲜明乡村特色的休闲产业经济。乡村休闲产业作为休闲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机融合了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不仅产业关联度高、带动能力强,蕴涵了巨大的发展潜力,而且对于实施以城带乡、以工补农,推进新农村建设,缩小城乡差距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
一、泉州发展乡村休闲产业的有利条件和重要意义
(一)有利条件。乡村休闲被认为是一种较高层次、较高品位的休闲形式。乡村休闲产业不完全等同于传统旅游业态,其经营主体更趋分散化、多元化,时空跨度注重郊区化、近程化,消费模式具有滞留性、反复性。综合各方面因素分析,泉州大力发展乡村休闲产业的条件、时机日渐成熟。一是发展乡村休闲的资源丰富。泉州地域广阔,山海兼备,乡村地区生态环境优美,景观资源丰富,人文积淀深厚,民俗风情浓郁,如2006年市旅游局联合泉州晚报社评选出的“十大魅力乡村”、“十大古大厝”堪为代表。全市拥有5个自然保护区,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个;森林公园34个,其中国家级1个,省级16个。全市现有水库364座,其中大型水库2座,中型水库16座,小型水库346座,其中著名的如石壁水库、山美水库、惠女水库等;此外,还有山围塘1229座。全市优势农产品呈区域布局特征,德化梨、永春芦柑、安溪茶叶、南安花卉等各具特色、优势互补,全市开发形成了各类果林场、种养基地2000多处。这一切都为泉州发展乡村休闲旅游提供了极佳条件。二是城市化进程引发乡村休闲消费需求。改革开放以来,泉州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城市居民消费群体急剧扩大。据测算,2006年,泉州城市规划区内城市人口达80万人,城市化程度达51%;环泉州湾4250平方公里范围内,总人口475万,其中城镇人口达300万人;环泉州湾核心部分,建成区面积合计达170平方公里,城镇人口达180万人。全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24847元(折合3116美元),分别相当于全省、全国水平的1.17倍、1.56倍;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972元,分别比全省、全国平均水平高出16.3%、35.8%。随着经济发展和城镇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本地区城镇居民为释放工作和生活压力,必然蕴藏着对更健康、更科学、更个性化的休闲方式的巨大消费需求。三是经济活力助推乡村休闲投资和消费。泉州素以创业型城市闻名,经济充满活力。一方面,充裕、活跃的工商资本可望为乡村休闲产业投资提供充足的资金来源;另一方面,为数众多的工商企业是发展乡村休闲产业潜在的团体消费客户来源。截止2007年6月,泉州各级工商部门共登记市场主体134210家,其中各类企业51595家。为增强在激烈市场竞争中的生存发展能力,泉州各类企业越来越重视引进先进管理理念和方法,以举办管理团队野外拓展训练、开展员工集体活动等方式,增强企业凝聚力、战斗力,从中孕育对乡村休闲的消费需求。此外,近年来,泉州交通条件大为改善、私人轿车保有量持续上升(至2006年末突破9.2万辆)以及作为首批24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
一、著名侨乡城市旅游业长足进步,也为泉州发展乡村休闲产业创造了综合的有利条件。
(二)重要意义。乡村休闲产业集观光、休闲、养生于一体,融合了种养加工、观光休闲、文化创意等多个产业领域的内容,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复合性和关联性。大力发展乡村休闲产业对扩大内需、促进消费具有积极的拉动作用,符合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和具体决策部署的要求。特别对于泉州而言,大力发展乡村休闲产业具有以下方面的重要意义:一是有利于加强城乡互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民不进城不行,都进城也不行。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我国还会有相当数量的劳动力在农村务农,由于农业生产的特性,全世界的农民,包括美国的农民,都住在自己的农场上,不会住在城镇里。一方面,要引导一部分农业人口和农村劳动力向城镇有序转移,另一方面,要加强传统农村的改造,加快新农村建设,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居住环境,从而使一部分农民愿意留在农村。让新农村成为广大农民安居乐业的新家园,让城镇成为务工经商农民创业就业的新平台,这样,既可以避免农村人口大量集中到大城市造成过度城市化倾向,又能有效地推动城镇化进程和城乡共同繁荣。第三,“乡村游,农家乐”等乡村休闲方式既为城市居民提供了了解农业、贴近农民、认识农村和教育子女的机会,体验农家生活、农业生产、田园风情和村风民俗的情趣,也为增进农村居民对现代文明的了解提供了平台,促进了城乡交流。大量涌入的城市游客在为农村消费市场注入活力的同时,将先进理念、城市文明、市场意识和生活新风带到了农村,在潜移默化中更新了农民的思想观念,推动了农村的开放和进步。从根本上意义而言,发展乡村休闲产业的过程,就是以现代休闲文化理念推动农村综合资源要素纳入市场经济循环体系的过程,也就是以市场化机制提升农村综合资源要素经济价值的过程;该产业的大发展,必将对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和村容村貌提出迫切的要求,进而有效促进农村生产发展和农民收入增加。二是有利于促进山海融合,优化提升市域经济发展格局。目前,国家正加紧编制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强调加强政策引导,促使全国逐步形成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空间开发格局。这给泉州优化提升市域经济发展格局提供了有益启示。泉州依山面海,地形地貌具有典型的“八山一水一分田”特征。根据区位条件、要素资源禀赋等方面的差异,泉州市域经济初步形成了沿海与山区两个层面的空间发展格局,特别是各个县域经济发展呈现鲜明特色和优势。由此,大力扶持发展乡村休闲产业,推动资源要素在山区与沿海之间的充分流动,不仅有利于促进各个县域尤其是山区经济发展特色、优势和潜力的充分发挥,而且对于进一步形成市域经济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的空间发展格局具有重要意义。三是有利于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乡村休闲产业是依托生态、环境、文化和绿色农产品等资源基础,注入概念创意设计等智力成果,发展形成的一种典型的可持续发展产业形态。一方面,农产品是可再生资源,增加对农产品的消费,不增加可持续发展压力。概念创意设计作为人类思维智力的成果,具有拓展性、无限性,其可持续发展的意义不言而喻;另一方面,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乡村旅游能够吸引大量旅游者的重要原因,也是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第三,由于“乡村游,农家乐”乡村休闲产业的发展将农户的经济利益与农村的环境保护联系起来,农民的资源节约意识、食品安全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都会有所增强,有力地促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因而,大力发展乡村休闲产业不仅有利于扩大经济总量、满足消费需求、增加农民收入,而且有利于增强人们的生态意识、环保意识,促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
二、泉州乡村休闲发展现状及制约因素
(一)发展现状。近年来,泉州有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或团体组织、或自发性地到乡村休闲观光逗留,一些传统景区(景点)、村落、种养基地、农场及库区零星也开始想方设法吸引城市人群前去消费。特别是利用国家旅游局将2006年确定“中国乡村游”主题年之机,泉州市旅游部门联合泉州晚报社开展“十大魅力乡村”、“十大古大厝”的评选活动,引起了较大的社会反响,一些乡村休闲景点如泉港惠屿岛、德化岱仙瀑布和一些乡村休闲活动载体如永春北溪农家乐、蓬壶农业观光等引起人们关注。但总体来说,乡村休闲在泉州尚未形成规模和影响力,远未进入产业化发展阶段。从供给看,提供休闲服务产品的主体偏少,主要局限于仅有的几个传统景区(景点)、村落、古民居、种养农场及库区,且普遍缺乏必要的接待能力、完备的配套设施和丰富的活动载体、活动内容。迄今,泉州尚没有一家集体验、休闲、观光为一体的综合型都市农庄。从需求看,本地区城市居民工作节奏较紧张,休闲行为还较多地依赖传统方式,消费习惯还较多地停留在物质层面,对于乡村休闲消费的潜在需求尚未普遍地转化为有效的现实需求。从氛围看,自2006年开始,市农业资源区划办从发挥职能出发,着手开展引导和推动全市乡村休闲发展的工作,如结合推动农业结构转型升级、发展观光休闲农业,组织种养基地大户到厦门、漳州等地参观考察,收到一定成效,激发了有条件的种养基地大户投资发展乡村休闲的积极性。但从全市情况看,目前各级政府对于发展乡村休闲缺乏统一部署、有效引导和具体扶持,社会各方面对于发展乡村休闲的重要意义和作用尚未充分认识,推动乡村休闲发展的合力尚未形成。
(二)制约因素。泉州不缺乏发展乡村休闲的资源与环境,也不缺乏潜在的充足消费能力,迄今,乡村休闲发展远未形成气候,固然可以从泉州城市化现状水平、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等诸多方面找出深层次的原因,但从产业发展的内在规律出发,制约泉州乡村休闲发展最直接、最直观的因素在于资金投入不足,导致产业发育进程偏慢,滞缓了产业化良性循环发展格局的形成。一方面,目前,泉州从事乡村休闲发展经营活动的主体主要是一些传统景区(景点)、村落、古民居、种养农场及库区的业主,由于普遍缺乏较强的经济实力,在基础设施投入都难以为继的情况下,就更谈不上通过加大对乡村休闲产品持续推广与营销的投入,吸引本地区城市居民对乡村休闲的兴趣和消费,促进乡村休闲产业的发展繁荣。另一方面,由于乡村休闲产业是一个需要较长周期的投入、积累,才能实现有效产出和逐步赢利的产业,在本地区缺乏商业性乡村休闲活动成功案例作为借鉴的情况下,投资乡村休闲产业发展难以获得习惯于传统产业经营赢利模式的本地工商业资本的青睐。
三、大力发展泉州乡村休闲产业的对策建议
发展休闲经济是全球性趋势,甚至有未来学家认为,到2015年人类将走过信息时代的高峰期而进入休闲时代。乡村休闲作为休闲经济和休闲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蕴涵的经济价值与社会效益,为发达国家和地区所重视,并展示出越来越强劲的发展趋势。当前,泉州经济社会发展已进入工业化中后期和城市化加速期,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和城市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特别是在国务院即将出台职工带薪年休假规定、实施国家法定节假日调整的推动下,泉州发展乡村休闲产业的优势和潜力日趋凸显,必将迎来巨大的发展前景。为此,根据党的十七大报告关于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论述,泉州有必要把发展乡村休闲产业纳入建设海峡西岸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部署,加以扎实引导和推动。
(一)加强协调部署,发挥规划引导作用。抓紧开展泉州乡村休闲发展专项规划,与全市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现代农业发展规划、乡镇城镇化规划等相衔接,合理选点,科学布局,使之成为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内容。在统一规划,落实保护生态环境措施的前提下,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山、林、江、湖(水库)、溪、海岛等自然景观和古大厝、特色乡村等人文景观资源,发挥我市17个国家级和省级森林公园、2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优势,积极开发乡村休闲资源,使之转化为产业优势和市场优势。着重对泉州周边农村的山山水水、乡野田园、人文古迹以及农村特有的民风习俗进行摸底普查,经过一定的规划、开发、整合,使之逐渐形成一处处特色鲜明的乡村休闲胜地。加强乡村休闲发展具体项目的服务与指导,充分利用农业科研院所的力量,对乡村休闲项目的区域布局、作物搭配作科学合理的规划,帮助投资经营业主避免由于欠缺发展规划能力、市场理论及相关专门知识,造成开发建设的随意性。加大乡村休闲发展的招商引资力度,以市场为导向,吸引多元投入开发,创新市场经营机制,持续增强乡村休闲发展后劲与活力。优先将具有发展乡村休闲经济条件的村庄列入新农村建设试点对象。
(二)实行以点带面,发挥品牌引领作用。按照典型引路、以点带面的思路,从各地不同条件出发,重点确定一批符合条件的库区、特色村落和种养基地等作为发展乡村休闲的重点扶持对象。引导乡村休闲发展经营业主依托区位和资源优势,根据消费需求以创新求发展、突出个性、形成特色。重视乡村休闲项目的形象策划与包装,打造乡村休闲服务品牌,通过各种促销手段和品牌效应吸引消费者,开辟广阔的市场前景。重点打造和推介永春北溪、牛姆林、德化陶瓷岱仙瀑布、石牛山、安
溪茶叶大观园、南安蔡氏古民居、泉港绿笛山庄、惠屿岛等乡村休闲品牌,促进泉州乡村休闲产业做大、做精、做强。
(三)创建优良环境,发挥政策扶持作用。采取灵活土地政策,加快建立健全土地流转机制,对于观光农业等乡村休闲项目涉及的农用地,鼓励以承包、租赁、转包等方式,加快向投资经营项目业主集中,为乡村休闲发展提供基本条件。实行税费优惠,有关规费收取能减则减、能免则免,如对乡村休闲项目涉及的餐饮及住宿,税费收取标准尽量就低不就高。改善政府服务,对乡村休闲发展项目落地,尽量减少前置条件,减化审批程序。设立安排专项持资金扶,对经营特色明显、带动力强、可持续发展能力足、运作规范的农业休闲观光项目等采取以奖代补形式予以支持。对具有一定规模的休闲观光农业点,经有关部门审核后,给予享受农业龙头企业有关扶持政策,对其延伸拓展的三产服务业,本着扶持发展的原则,实施优惠措施。
(四)营造浓厚氛围,发挥舆论导向作用。由政府部门加大有序引导、分步组织工作力度,根据不同的发展基础,大力发展从最初级的生态观光,到品农家茶、吃农家饭,再到住农家旅馆、参与农家劳作、感受农家习俗,不同层次、不同内涵,从单一化到集观光、娱乐、运动、教育为一体的多元化休闲产品,尽可能满足不同群体的消费需求。选择城市郊区,试办“都市休闲农庄”,组建专门的机构,负责农园的经营管理,向农民承租土地,再转租给市民。也可由农民自行管理,市民可直接与农庄主人联络、签订租地契约,以此为市民提供一个亲近自然、身心放松、人际交流、获得知识、增强环保意识的机会。通过新闻媒体等多种渠道和形式加大乡村休闲发展的宣传力度,扩大其影响力和知名度,促使更多的社会力量来关心、支持、发展乡村休闲项目,创造乡村休闲发展的良好外部环境,吸引更多的投资者来开发建设。
(五)注重整合运作,发挥协会助力作用。目前,泉州市乡村休闲发展协会已在加紧筹设中,有望于年底前正式成立。该行业协会可作为泉州市行业协会改革和发展的试点,实行协会秘书长职业化,从成立伊始就走专业化、规范化、制度化的发展道路。该行业协会成立后,可积极创新运行机制,着重从为会员提供信息服务和咨询服务;订立行规行约,规范市场行为,倡导诚信经营,引导行业自律;维护会员的合法权益,反映会员的愿望和要求,为会员创造良好的经营环境;开展市场调研,组织业内交流和对外交流,为会员搭建一个联系政府、交流信息、相互学习、共同发展的平台等方面发挥职能作用。
关于乡村文化建设的思考 篇6
一、当前乡村公路养护管理面临的问题和困难
由于乡村公路建设主要采取以村为主、国家补贴、社会捐助的方式进行,工程建设筹资主体的多元化和村级支付能力的弱化,造成乡村公路养护管理存在诸多问题和困难。
1、经费无着落,养护资金难筹措。乡村公路建起后,经有关部门验收合格,直接交付村级投入使用。由于乡村公路养护政策尚未到位,村级资金筹措难度加大,在建设中已经倾其所有,难于筹到常年用于乡村养护的专项资金。对乡村公路养护目前没有硬性规定,受政策和资金制约,大部分乡村公路采取季节养护和群养群护的方式,有的甚至无人管护,给行人行车带来安全隐患。
2、养护无标准,养护工作难考核。乡村公路建设时为了节约资金、土地,采取因路制宜,设计技术标准低,上山下岭,爬坡过河,与列养等级公路比,养护线路长,难度大,完全靠人工作业。对乡村公路养护按照什么样的养护标准,目前没有统一模式,专人养护里程定多远,资金定多少,是只负责路面保洁,还是涵盖路面病害,尚无规定内容,如何检评、考核、兑现,也只在摸索之中。
3、管理无主体,有效管理难到位。乡村公路建设的主体是所在乡镇和村民委员会,其管理划给谁,目前尚无定论。如果说划给路政,点多线广,无法进行有效管理。就是管了,对路产路权维护的罚没收入,应缴给谁,发生的费用如何处理,均无章可循。如果村级负责管理,将依照乡规民约进行,但各村情况不一样,民风不一样,人员素质不一样,势必造成乡规民约的内容不同,对路产路权的维护条款不同,处罚标准不同,有可能造成在同一个县市、同一个乡镇处罚不一样,而且能否做到依法文明维护路产路权尚难说清。
4、人员无要求,养护质量难保证。对乡村公路列养,由于受地理、条件、人居等因素限制,大部分采取以村为单位养护,聘请的多数是本村村民,受人员的年龄、文化程度、家庭状况、责任心等限制,乡村公路养护质量很难得到有效保证。
二、谷城乡村公路养护管理的做法和体会
谷城是较早实施“村村通”工程的县市,近几年来,在乡村公路养护工作特别是专人列养工作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
1、主动争取,创造良好工作环境。在税费改革后,为了加强对乡村公路建设养护管理,让广大农村干部从繁忙的事务中脱离开来,根据乡镇政府的建议,我们依法注册成立了乡村公路建设养护管理协会(以下简称“路协”),属政府指导下的民办公益性团体组织,具有独立的法人地位。路协由个人会员、集体会员和名誉会员组成,三者共同选举产生会长、副会长、理事,路协全面履行乡村公路建设养护管理职能。在各方大力扶持下,使协会成为乡村公路融资的主体,乡村公路建养管工作逐步走上了规范化的轨道,实现了政府退位、协会进位,把政府从繁忙的事务中解脱出来,让干部从复杂的事务中脱离出来,专谋发展大局,协会的透明度打消了群众对政府的顾虑,对资金使用的疑虑,增强了群众对养建管的公信力。
2、结合实际,制定出台养护标准。为了切实加强乡村道路的养护工作,我们在与乡镇、实施了“村村通”公路的村委会和部分村民座谈、协商、讨论,达成一致后,决定通过共同筹资,协会组织实施,逐步实现由群管群养向专人列养过渡。为了确定乡村公路日常养护内容,我们结合列养公路的《养护规范》,起草了《谷城县乡村道路养护管理办法》,经人大和县长办公会审核后以县政府名义下发,使乡村公路建管养有了地方性规章。《办法》明确规定乡村公路要采用专人养护,专人养护只包括全面养护,并界定了养护管理内容,对路面病害和大中修工程以村为投资主体负责组织实施。
3、多轮驱动,积极筹措养护资金。落实专人养护后,为了筹措养护资金,经过多方协商,采取年·每公里按5:3:2的筹资模式进行,即每公里每年县局从征收的拖养费中投入500元、乡镇从转移支付的交通费中支付300元、村从集体经济收入中解决200元养护经费的筹措模式,每公里年养护经费为1000元。全县已有80个村150公里通村水泥路(油路)实现了列养,共聘请了农民养路工40名。为了避免资金不到位或挤占挪用现象,养护资金统一由“协会”管理,按季度考核发放,从运行情况上看,效果良好。
4、定向招标,配强配顺养路工人。对养护工的选择,一般采取以村为单位,随湾就块、方便公路养护管理的原则,按每人列养3—5公里的要求,对外发布公告,由愿意从事公路养护工作、有行为能力的村民报名,报名后召开党员大会,对报名人员的责任心、道德品质及一贯表现进行讨论发言,然后实行无记名投票,选举产生7—9人的竞标委员会和每标段3—5名养路工候选人,并进行公示。公示结束后,召开竞标大会,由全体村民代表参加,通过候选人演讲答辩,招标委员会评比打分,得分高者签定养护合同,发放必要的养护工具和劳保服装。同时,围绕《办法》制定了详细的《日常养护百分考评细则》,平时检查由村负责,季度检查由镇公路“路协”组织,半年和检查公路养护部门参与,考核总分在95分以上的,自动获得下年养护资格,60分以下的五年内取消参与养护的资格。
5、确定主体,依法加强养护管理。对乡村公路的管理,考虑到点多线广的实际,以及投资主体的地位,为了充分调动和发挥村级爱路护路的自觉性,商定以村为单位开展自治,聘请养路工和部分老党员、老干部担任义务护路员,对损害路产路权、堆物占道的事件有及时制止的权利和上报村民委员会的义务。所有村民都有对危害路产路权进行举报的义务,但无自行处理的权利。为了规范管理,还以路协名义出台了《乡村公路路政管理办法》,对村规民约中的路政管理进行了规范,避免出现乱喊乱罚、漫天要价的现象,实现依法管理。同时加大了对路政工作的宣传,目前尚未发生一起损坏路产路权的事件,堆物占道等影响路容路貌、造成安全隐患的现象也明显改观。
三、对加强乡村公路养护管理的意见和建议
针对乡村公路建设情况和国家相关养护政策的出台,为了进一步加强乡村公路养护工作,实现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交通,结合谷城乡村公路养护管理情况,笔者建议应从以下四个方面抓起:
1、加强质量管理,打造和谐公路。随着国家对新农村建设的力度加大,国家奖补资金已由原来的5万元提高到10万元(不含地方补贴),资金扶持力度的加大,大大提高了工程建设的速度。虽然谷城已向每个乡镇派驻了监理,对施工单位资质进行了审验,驱逐了部分施工不合格单位,但是由于点多面广,加之缺乏必要的交通工具,一个乡镇几个村甚至十几个村同时施工,监理无法实现真正“驻地”。受利益驱动,少数施工队仍然存在着趁监理不在偷工减料的现象,容易造成质量隐患,也给日后养护管理带来困难。加强养护管理工作,必须严把建设关,建议上级加大对监管经费投入,改善交通工具,确保按施工组织设计作业,强化质量管理,为延长乡村公路使用寿命,降低养护成本打好基础。
2、科学建立基金,实现持久发展。今年,国家已经提出了乡村公路养护的意见,但从谷城专人养护的效果看,应当考虑把日常养护与公路大中修分开,日常养护由乡村负责管理,交通部门负责业务指导和培训,经费支出为每公里/年1500—2000元,养护人员仍采用竞标和合理低价中标两种形式,便于乡村管理,增强村级爱路护路意识。路面病害处治应组建专业施工队进行。公路大中修工程由交通部门负责,乡村进行监督,采取招投标的方式进行。按国家有关政策划拨的养护经费,在扣除小修保养经费后,其剩余资金建立公路大中修基金。其公路大中修费用具体分担比例可采取倒“三七”的办法,即从验收合格后的第6年开始,第一年维修,大中修基金出30%,乡村负担70%,第二年大中修基金出40%,乡村负担60%,依次类推,直到第五年也就是公路验收后的第十一年以后均采用大中修基金出70%,乡村负担30%的办法进行。
3、认真开展培训,提高人员水平。要加大对农村养路工的政治业务培训,政治、政策培训以乡镇为主,业务、安全培训由交通部门负责实施,不断提高农村养路工人素质。
4、建立考评机制,激发养护合力。要结合实际逐步建立一整套乡村公路养护考核机制,做到养护效果与养护经费挂钩,与安排下建设项目挂钩,奖罚分明,树立公路养护标杆和旗帜,通过优胜劣汰,努力打造一支责任心强的乡村公路养护管理队伍。
5、试行全程监督,保障资金安全。建立乡村公路养护资金专项审计制度,纳入交通效能监察,坚持每年对养护资金进行一次专项审计,每年交通监察部门进行一次专项检查,保障国家资金使用安全,确保不被挪作他用。
关于乡村文化建设的思考 篇7
中国的乡村建设, 21世纪初以来, 进入到了一个新的时期, 2005年10月,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 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具体要求。2008年, 浙江省安吉县正式提出美丽乡村建设这一策略, 并适时出台了《“中国美丽乡村”行动纲要》, 随着安吉县美丽乡村建设初见成效, 浙江省于“十二五”期间制定了《浙江省美丽乡村行动计划》, 至此全国各地都纷纷效仿, 美丽乡村建设行动在全国开展起来。
党的“十八大”进一步提出了建设“美丽中国”的理念, 进一步指出美丽乡村建设应本着“科学规划、目标引导、试点先行、注重实效”的总体原则, 打造“生态宜居、生产高效、生活美好、人文和谐”的乡村类型。在美丽乡村建设的过程中, 乡村环境的改善、环境内涵的提升, 以及乡村旅游的发展的过程, 无不贯穿了乡村园林景观设计, 因此乡村园林景观设计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2 乡村景观概述
伴随着农耕文明出现的乡村景观, 其发展至今, 经历着一系列的演变过程, 但是把乡村景观作为一种研究对象, 还是出现在近代。乡村景观的概念的界定在不同行业间的讨论从未间断过。从景观生态学的角度看, 乡村景观是指由村落、水体、植物、动物、农田等要素组成的社会复合生态系统;从旅游学角度看, 乡村景观是一个较为完整的空间结构体系, 包括乡村聚落空间、经济空间、社会空间和文化空间, 他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渗透, 又相互区别, 表现出不同的旅游价值[1]。从环境资源学的角度来看, 乡村景观具有效用、功能、美学、娱乐和生态五大价值属性的景观综合体[2]。这些都是通过不同学科对乡村景观进行归纳分析和总结, 阐述了乡村景观的各种形态, 笔者结合自身专业认知, 从景观规划设计角度总结了乡村景观的概念, 认为乡村景观是利用乡村景观各个组成要素进行整体设计, 达到保护和修缮乡村景观, 营造良好的乡村人居环境的特色, 最大程度地实现乡村的价值。
3 乡村景观规划设计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3.1 缺乏统一规划, 园林格局混乱
进入21世纪以来, 国家对农村的环境建设重视程度日益提高, 但是在建设过程中却出现了园林景观的“批量化”生产, 这些统一的规范带来个性、艺术性、乡土性的缺失。据统计, 全国有63.46%的村庄已经编制了村庄总体规划[3]。这些统一的规划形式具体到地方设计却没有做到因地制宜, 合理变通, 而是生搬硬套, 以至于出现了大量雷同的形式。
3.2 城市化景观成为标准, 乡土化意思单薄
目前在中国的乡村建设中, 城市化的倾向越来越严重, 中国的传统乡村形态在建设中正在不断地分解、丧失, 见证中国乡村发展历程的文化积淀也在渐渐出现了一种不断衰落的迹象, 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就是目前不断加快的城市化进程。目前, 我国的乡村在建设的过程中, 已经呈现出一种“城市包围农村, 农村走向城市”的总体态势。
3.3 缺乏与农村生产生活的联系性
中国的乡村除了部分发达地区的乡村建设处于领先地位, 打分处于较落后的状况, 同时, 他们也继承了中国传统农业的生产模式, 因此也就决定了乡村的环境景观特点有别于城市的环境景观, 在乡村景观设计营造上要充分考虑乡村景观构成的要素, 进行符合乡村特点的园林景观设计, 而非照搬照抄城市景观营造模式。片面追求城市景观营造模式, 只会使乡村景观脱离乡村环境, 背离乡村生产生活, 与乡村生活脱节。
3.4 园林景观的生态性遭到忽略
目前中国的乡村环境景观建设方兴未艾, 但是在乡村景观的环境营造上, 由于在规划和设计上存在一定的不理性, 使得乡村景观建设上, 乡村环境的结构不平衡, 破坏了原有的生态系统。同时, 资源的不合理开发, 布局的错乱, 都成为影响乡村生态环境的重要方面。笔者在课题研究过程中, 走访了部分乡村, 了解发现大多乡村在进行园林景观设计时, 由于缺乏合理的规划设计论证, 建设期间对原有的地形地貌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造, 改造的结果就是破坏了原有的稳定群落结构和生态结构, 一旦破坏, 基本都是无法恢复的。因此在进行村镇景观设计过程中, 要对其生态的稳定性做到科学合理的保护, 在尽量不影响原有生态环境的基础上进行乡村景观规划设计, 同时坚持“反规划”的设计原理。乡村景观设计都应该在这样统一的原则的指导下进行, 使乡村的生态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4]。
4 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的乡村地域性园林景观营建模式探讨
通过笔者在研究过程中的调查分析, 认为目前乡村的园林景观从设计到建设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和误区, 因此笔者结合对美丽乡村村镇景观设计的研究成果, 构想了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乡村地域性园林景观的设计模式。
4.1 注重乡土情怀, 体现区域特性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 西方园林景观设计一直深深影响着国内城市景观设计的不断发展, 而乡村的园林景观设计却像城市“取经”这就导致了乡村园林景观的过度“西化”、“城市化”。总所周知, 美丽乡村的乡村园林景观设计, 不仅要满足改善乡村环境的需要, 更要满足外来游客和村镇居民的审美需求。因此在乡村园林景观营造的过程中, 应当充分注意设计融合乡村环境, 结合乡村周边设施, 合理运用乡土植物, 才能反映美丽乡村建设模式下的地域性环境。也只有利用艺术的手法把地域环境、乡土特色、区域文化合理地融合在一起, 才能够真正体现园林景观的乡土情怀和地域特性, 这也是乡村园林景观存在的真正价值。
4.2 实现就地取材, 简化维护管理
园林景观材料的设计和选择在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目前乡村园林景观材料选择过程中, 使用的材料大多都是城市景观设计材料, 这些材料易施工、建成效果好、购买简单。这些材料在景观建成初期能够呈现出一定效果, 但是缺乏地域特性, 工业化材料的大量使用, 使得景观设计和乡村环境格格不入, 后期维护成本增加。因此, 笔者建议材料使用最好能以就地取材为主, 外来材料为辅, 这样既能体现园林景观的地域特色, 同时简化了后期维护成本。
4.3 重视环境保护, 突出生态理念
随着城市化环境污染问题的逐步加剧, 政府出台了许多措施, 引导高排放, 低产出的企业向城市郊区、乡村迁徙, 这就使得乡村的环境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加上乡村农业生产过程中大量的农药、化肥残留物, 这就使得乡村的环境也呈现了污染加剧的趋势。笔者结合对美丽乡村建设实践调查, 认为在现阶段的乡村园林景观设计也要注重利用景观设计各要素的环境净化、微生物的分解功能, 优化乡村生态环境。例如运用具有地域特色的乡村植物, 吸收和分解空气中的污染物, 最终改善乡村生态环境。
5 乡村地域性园林景观的发展趋势
目前对乡村地域性园林景观设计虽有一定的研究和实践, 但是却未形成具有可操作的、系统性的设计方法, 这就需要我们在乡村园林景观的建设理论、设计动态、乡村需求等方面进行深层次的研究, 实现地域性乡村园林景观的差异性、特色性, 为乡村地域性园林景观的发展提供更为有力的实践基础。
参考文献
[1]冯淑华, 乡村景观旅游开发[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05 (1) .
[2]刘滨谊, 王运才.论中国乡村景观评价的理论基础与指标体系[J].中国园林, 2002 (5) .
[3]建设部城乡规划司.2001年村镇建设统计公报[J].城乡建设, 2002 (8) .
关于乡村初中地理教学的几点思考 篇8
本人一直从事乡村地理教学,在地理教学过程中,我发现目前有很大部分学生对学习地理不感兴趣、不愿意学,究其原因,从事地理教学的教师其教育教学方法和理念不当起着很大的影响,而从农村学生自身的角度看他们普遍认为:
第一,学校对地理课不重视,相对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而言,地理课显得不重要,对升学没有多大意义;
第二,地理知识学起来太麻烦,天文气象、人地关系等知识对于地理知识相对贫乏的农村学生来说不好懂,地名多,不好记;
第三,教师讲课不生动,教师不能采用必要的直观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不讲究教学方法,不注意联系实际,这样更增加了学生学习地理的难度,学生感到枯燥无味,也就严重挫伤了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
第四,地理教学在初中阶段授课时间少,往往不被学生所重视,加之目前中考取消地理考试,必然使部分学生产生偏科的现象,有的甚至干脆放弃,给教师正常的授课带来很大困难。
那么,怎样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呢?结合本人多年的教学经验,课堂是主站场,教师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因此从事地理教学的教师个人的基本功至关重要,不仅要求教师要具备广博的知识,教学理念也要与时俱进,教学方法也要适应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运用直观的视觉、听觉艺术手段,激励学生自觉动手动脑,以浓厚的兴趣投入到地理学习中去。
一、趣味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法宝,它是学习的内驱力,有了它,学生再不会昏昏欲睡,再不会被迫去学。要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挖掘教材,努力使课堂形成活跃而愉快的氛围。
1.注重新课导入
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好的导语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领学生进入地理知识的海洋。导入新课的具体方法有很多种,其中最能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可归纳为如下几类:(1)用歌曲导入新课。如,教师歌唱《阿里山的姑娘》导入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的学习。(2)以“之最”来导入新课。例如,在学习亚洲地形特征时,先提问:世界最高大的高原是什么?平均海拔为多少米?世界最高峰是什么?它们分布在亚洲的什么位置?之后顺利地让学生得出亚洲的地形特征是中高周低。(3)以著名景观来导入新课。例如,多媒体展示印度尼西亚的婆罗浮屠、柬埔寨的吴哥窟、花园城市新加坡等著名风光,然后开始东南亚的学习。(4)用诗歌导入。如,用“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復回”导入黄河的学习。(5)用时事新闻导入。在讲述国家地理或区域地理可用此法导入,如,用“奥巴马竞选总统”导入美国的学习。
2.创设轻松和谐的课堂环境
首先要提高教师的文化知识素养,包括一般的科学文化素养和专业知识水平;掌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和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独具生动、风趣的教学语言,提高控制课堂的组织能力和应变能力;与学生平等相待,使课堂具有师生共同探讨的浓烈气氛
二、丰富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1、充分利用直观教学手段。
地理研究的对象,其时空界限广阔而遥远,内容涉及多学科知识,单纯依赖学生的视野和见闻是难以掌握的,必须借助地球仪、各种地理教学挂图和地理景观图等直观教具,或者借助电视录像、幻灯片等手段,把教学内容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对一些地理事象有直观性的认识,有利与学生掌握。
充分利用课本插图、地图册和地理挂图进行教学。地图是地理教学中最常用的教具,地图又是一种特殊的地理教科书,学生可以从地图上直接获取许多地理知识,是地理的“第二语言”。例如:学习非洲的萨瓦纳气候时,学生对热带草原缺乏感性认识,难以区分干、湿两季的特点。可以用“热带草原景观图”指导学生观察干、湿两季的自然景色:湿季时,草高茂盛,稀树青翠(典型树木:金合欢和波巴布树),成群结队的动物中,长颈鹿昂首挺胸,遥望葱绿辽阔的大草原;干季时,草类凋零,树木落叶,动物迁徙,草原一片枯黄荒凉的景色。通过观察挂图,再联系气压带、风带随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让学生认识到那里处在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控制下,湿季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降水丰沛;干季受信风带控制,降水较少,进而理解了干、湿季节交替的原因,掌握了萨瓦纳气候的分布规律及特点。
认真设计地理略图,提高地理教学效果。在地理教学中,有针对性地设计地理略图进行教学,有利于学生掌握地理基础知识,既能起到抓住特征突出重点,又能培养学生直接学会画地图的基本技能。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边讲边画,学生边听边记,学生的注意力随着老师的笔触和语言自然转移,做到了视听结合,头脑并用,思维集中,印象深刻便于记忆。在讲长江的内容时,老师在黑板上绘制长江干流略图,从长江的发源地绘起,一直画到入海口处,先画干流,给学生讲干流象一个不规则的英文字母W,然后讲到哪里就画到哪里。首先讲上、中、下游的划分,把宜昌和湖口两地名称用色笔标在干流上;接着讲长江的支流,用蓝色粉笔从西向东画出主要支流,边画边讲哪些支流在上游,哪些支流在中游;然后讲长江上、中、下游的特征,并标注在适当的位置上,上游“水流湍急,水力丰富”,中游“河道弯曲,容易泛滥”,下游“江阔水深,便于航运”。这样有形有意,展现在学生面前的地理略图不是静而是动的感觉,可以特别体现事物的特征,发展学生的观察力、注意力和思维力,也能有效地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增强了学习地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要提高教师的教学艺术
教师的教学艺术是吸引学生的重要方面。俗话说“亲其师而信其道”教师只有用自己的教学艺术和风格吸引住学生,才能让学生真正去学。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富有创造性,同时利用语言、动作、线条等表达教学内容并传递教师的思想情感。教师的语言应该清晰、严密、流畅,具有科学性、启发性、趣味性,还要口语化,让学生听得懂,理解透,乐于其中。同时教师要充分利用自己的肢体语言(如手势、眼神等)牵引学生朝既定的方向思考,从而有效地调控课堂气氛和秩序,使课堂有张有弛,意趣盎然。地理人文社会内容较多,贴近学生生活,易于生动化。教师较好地运用教学艺术,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于乡村文化建设的思考】推荐阅读:
关于乡村道路交通安全的调查与思考06-02
关于美丽乡村建设中民俗文化保护的几点建议09-04
中龙乡关于加强农村文化建设 开展乡村特色文化活动的实施方案07-17
关于乡村的作文600字10-09
关于乡村道路的法律法规07-17
关于中国乡村旅游的演讲稿08-19
关于开展洁净乡村活动月的通知08-22
关于雪的最优美散文:乡村的雪05-28
关于乡村医生述职报告总结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