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文化建设论文

2024-10-22

乡村文化建设论文(精选12篇)

乡村文化建设论文 篇1

1 引言

中国的乡村建设, 21世纪初以来, 进入到了一个新的时期, 2005年10月,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 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具体要求。2008年, 浙江省安吉县正式提出美丽乡村建设这一策略, 并适时出台了《“中国美丽乡村”行动纲要》, 随着安吉县美丽乡村建设初见成效, 浙江省于“十二五”期间制定了《浙江省美丽乡村行动计划》, 至此全国各地都纷纷效仿, 美丽乡村建设行动在全国开展起来。

党的“十八大”进一步提出了建设“美丽中国”的理念, 进一步指出美丽乡村建设应本着“科学规划、目标引导、试点先行、注重实效”的总体原则, 打造“生态宜居、生产高效、生活美好、人文和谐”的乡村类型。在美丽乡村建设的过程中, 乡村环境的改善、环境内涵的提升, 以及乡村旅游的发展的过程, 无不贯穿了乡村园林景观设计, 因此乡村园林景观设计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2 乡村景观概述

伴随着农耕文明出现的乡村景观, 其发展至今, 经历着一系列的演变过程, 但是把乡村景观作为一种研究对象, 还是出现在近代。乡村景观的概念的界定在不同行业间的讨论从未间断过。从景观生态学的角度看, 乡村景观是指由村落、水体、植物、动物、农田等要素组成的社会复合生态系统;从旅游学角度看, 乡村景观是一个较为完整的空间结构体系, 包括乡村聚落空间、经济空间、社会空间和文化空间, 他们之间相互联系、相互渗透, 又相互区别, 表现出不同的旅游价值[1]。从环境资源学的角度来看, 乡村景观具有效用、功能、美学、娱乐和生态五大价值属性的景观综合体[2]。这些都是通过不同学科对乡村景观进行归纳分析和总结, 阐述了乡村景观的各种形态, 笔者结合自身专业认知, 从景观规划设计角度总结了乡村景观的概念, 认为乡村景观是利用乡村景观各个组成要素进行整体设计, 达到保护和修缮乡村景观, 营造良好的乡村人居环境的特色, 最大程度地实现乡村的价值。

3 乡村景观规划设计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3.1 缺乏统一规划, 园林格局混乱

进入21世纪以来, 国家对农村的环境建设重视程度日益提高, 但是在建设过程中却出现了园林景观的“批量化”生产, 这些统一的规范带来个性、艺术性、乡土性的缺失。据统计, 全国有63.46%的村庄已经编制了村庄总体规划[3]。这些统一的规划形式具体到地方设计却没有做到因地制宜, 合理变通, 而是生搬硬套, 以至于出现了大量雷同的形式。

3.2 城市化景观成为标准, 乡土化意思单薄

目前在中国的乡村建设中, 城市化的倾向越来越严重, 中国的传统乡村形态在建设中正在不断地分解、丧失, 见证中国乡村发展历程的文化积淀也在渐渐出现了一种不断衰落的迹象, 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就是目前不断加快的城市化进程。目前, 我国的乡村在建设的过程中, 已经呈现出一种“城市包围农村, 农村走向城市”的总体态势。

3.3 缺乏与农村生产生活的联系性

中国的乡村除了部分发达地区的乡村建设处于领先地位, 打分处于较落后的状况, 同时, 他们也继承了中国传统农业的生产模式, 因此也就决定了乡村的环境景观特点有别于城市的环境景观, 在乡村景观设计营造上要充分考虑乡村景观构成的要素, 进行符合乡村特点的园林景观设计, 而非照搬照抄城市景观营造模式。片面追求城市景观营造模式, 只会使乡村景观脱离乡村环境, 背离乡村生产生活, 与乡村生活脱节。

3.4 园林景观的生态性遭到忽略

目前中国的乡村环境景观建设方兴未艾, 但是在乡村景观的环境营造上, 由于在规划和设计上存在一定的不理性, 使得乡村景观建设上, 乡村环境的结构不平衡, 破坏了原有的生态系统。同时, 资源的不合理开发, 布局的错乱, 都成为影响乡村生态环境的重要方面。笔者在课题研究过程中, 走访了部分乡村, 了解发现大多乡村在进行园林景观设计时, 由于缺乏合理的规划设计论证, 建设期间对原有的地形地貌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造, 改造的结果就是破坏了原有的稳定群落结构和生态结构, 一旦破坏, 基本都是无法恢复的。因此在进行村镇景观设计过程中, 要对其生态的稳定性做到科学合理的保护, 在尽量不影响原有生态环境的基础上进行乡村景观规划设计, 同时坚持“反规划”的设计原理。乡村景观设计都应该在这样统一的原则的指导下进行, 使乡村的生态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4]。

4 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的乡村地域性园林景观营建模式探讨

通过笔者在研究过程中的调查分析, 认为目前乡村的园林景观从设计到建设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和误区, 因此笔者结合对美丽乡村村镇景观设计的研究成果, 构想了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乡村地域性园林景观的设计模式。

4.1 注重乡土情怀, 体现区域特性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 西方园林景观设计一直深深影响着国内城市景观设计的不断发展, 而乡村的园林景观设计却像城市“取经”这就导致了乡村园林景观的过度“西化”、“城市化”。总所周知, 美丽乡村的乡村园林景观设计, 不仅要满足改善乡村环境的需要, 更要满足外来游客和村镇居民的审美需求。因此在乡村园林景观营造的过程中, 应当充分注意设计融合乡村环境, 结合乡村周边设施, 合理运用乡土植物, 才能反映美丽乡村建设模式下的地域性环境。也只有利用艺术的手法把地域环境、乡土特色、区域文化合理地融合在一起, 才能够真正体现园林景观的乡土情怀和地域特性, 这也是乡村园林景观存在的真正价值。

4.2 实现就地取材, 简化维护管理

园林景观材料的设计和选择在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目前乡村园林景观材料选择过程中, 使用的材料大多都是城市景观设计材料, 这些材料易施工、建成效果好、购买简单。这些材料在景观建成初期能够呈现出一定效果, 但是缺乏地域特性, 工业化材料的大量使用, 使得景观设计和乡村环境格格不入, 后期维护成本增加。因此, 笔者建议材料使用最好能以就地取材为主, 外来材料为辅, 这样既能体现园林景观的地域特色, 同时简化了后期维护成本。

4.3 重视环境保护, 突出生态理念

随着城市化环境污染问题的逐步加剧, 政府出台了许多措施, 引导高排放, 低产出的企业向城市郊区、乡村迁徙, 这就使得乡村的环境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加上乡村农业生产过程中大量的农药、化肥残留物, 这就使得乡村的环境也呈现了污染加剧的趋势。笔者结合对美丽乡村建设实践调查, 认为在现阶段的乡村园林景观设计也要注重利用景观设计各要素的环境净化、微生物的分解功能, 优化乡村生态环境。例如运用具有地域特色的乡村植物, 吸收和分解空气中的污染物, 最终改善乡村生态环境。

5 乡村地域性园林景观的发展趋势

目前对乡村地域性园林景观设计虽有一定的研究和实践, 但是却未形成具有可操作的、系统性的设计方法, 这就需要我们在乡村园林景观的建设理论、设计动态、乡村需求等方面进行深层次的研究, 实现地域性乡村园林景观的差异性、特色性, 为乡村地域性园林景观的发展提供更为有力的实践基础。

参考文献

[1]冯淑华, 乡村景观旅游开发[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05 (1) .

[2]刘滨谊, 王运才.论中国乡村景观评价的理论基础与指标体系[J].中国园林, 2002 (5) .

[3]建设部城乡规划司.2001年村镇建设统计公报[J].城乡建设, 2002 (8) .

[4]俞孔坚, 李迪华.论反规划与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建设[C]//绿色论坛组委会.杭州城市绿色论坛论文集.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2002.

乡村文化建设论文 篇2

来源:中国论文下载中心作者:高谋洲关键词:乡村旅游 乡村文化 关系 良性互动摘要:乡村特有的文化传统是乡村旅游的主要吸引物,是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基础;而在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旅游开发特别是游客进入无疑又会对乡村文化产生重大影响。这种影响既有积极方面,又有消极方面。只有大力宣传乡村特色文化的价值,充分利用利益机制,积极寻找旅游地农民和游客兴趣的结合点,强力保护乡村生态环境,充分发挥乡村社区和乡村旅游合作经济组织的作用,加强政府对乡村旅游经营的调控和监管,才能促成乡村旅游发展和乡村文化建设的良性互动关系。

乡村旅游是随着城镇化推进而兴起的一种旅游类型,源于欧洲。根据欧洲联盟(EU)和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定义,乡村旅游(Rural tourism)是发生在乡村的旅游活动,其中“乡村性(Rurality)是乡村旅游整体推销的核心和独特卖点”。从市场来看,乡村旅游的主要客源是大城市的居民。通过对游客的研究,国外学者发现游客参与乡村旅游的主要心理动机是喜欢乡村慢节奏和简单的生活方式、怀恋传统文化和田园风光,他们希望了解当地过去和现在的生活,不喜欢与其他游客伴行,急切地希望成为当地的临时一员。由此可见,乡村特有的文化传统是乡村旅游的主要吸引物,是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基础。当然,在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旅游开发特别是游客进入无疑会对乡村文化产生重大影响。理清这种影响的方面和性质,扬其利,弃其弊,对保障乡村旅游的健康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乡村旅游发展对乡村文化建设的积极影响

乡村旅游的发展有利于激励农民加强对乡村文化和历史遗产的保护。国外的很多案例研究表明,乡村旅游有助于增强乡村社区的自豪感,保护乡村文化和历史遗产。这些研究显示,在乡村旅游开发之前,乡村社区的一些独特文化和历史传承鲜为人所知,处于逐渐衰微的状态,乡村旅游发展通过发掘、包装和宣传当地的历史传承和独特文化,提高了乡村的知名度,增强了乡村社区的自豪感。在这一过程中,乡村旅游的经营者和当地政府总是会逐渐认识到乡村文化在旅游业中的核心作用而加以保护、开发。而对于某些乡村文化和历史遗产,其最好的保护方法是让它成为乡村旅游项目的组成部分。四川乡村旅游的发展过程就证明了这一点。在乡村旅游发展的过程中,四川农民的文化意识逐渐增强,并意识到继承和保护本地文化特色的重要性。藏族、羌族、彝族等少数民族更加注重保护自己的民族文化,并且在发展乡村旅游时注重突出民族文化特色。

乡村旅游的发展有利于增强农民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良好的生态环境、宜人的生态景观是乡村旅游的重要依托。在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生态价值会逐渐显现,人们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会随之逐渐增强。以云南省丽江玉龙县拉市海为例,该乡距离丽江市区8公里,同时又是丽江至香格里拉旅游路线的必经之地,有发展乡村旅游得天独厚的条件。正是乡村旅游的发展,使当地纳西族人民懂得了山水是资源、应共同使用保护的道理,进而增强了保护生态环境的自觉性。实际上,不独拉市海如此,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云南的束河镇等地方,人们珍惜资源、爱护环境的意识也在日益增强。在一些旅游村镇,涓涓清流环绕乡村,路边、庭院的花草树木都受到精心呵护,人与自然显得非常和谐。

乡村旅游的发展有助于农民形成健康、卫生的生活方式。客观地讲,原生态的乡村文化

固然具有无穷魅力,但传统的乡村生活方式和卫生习惯中也有不少不利于社会进步和人类自身健康的东西。而这些落后的东西可望在发展乡村旅游的过程中被取代。游客对乡村旅游地餐饮、住宿的卫生状况、接待服务水平和居民态度等方面十分关注,对卫生与安全的要求更高。这必然促使乡村旅游地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力度,搞好给排水建设、美化保洁、道路整治、住房改造、厕所建设、生活垃圾处理,从而使当地农民形成健康、卫生的生活方式。四川郫县农科村就是其中一例。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该村的交通、通信条件大大改善;村里还建设了专门的垃圾场和停车场;村民自觉修整庭院,更新、添置家庭设施。整个村庄环境优美,被誉为“没有围墙的农民公园”。应游客的要求,成都市青城镇“农家乐”接待户则大都订阅了报刊杂志,使业主们也开始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村民的卫生习惯发生了明显的变化,随意乱倒垃圾的现象大为减少。

乡村旅游的发展有助于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养。乡村旅游的客源为大中城市中知识层次较高的群体,他们参与乡村旅游主要是为了寻找宁静的乡村空间,感受淳朴的乡村文化,亲近自然,放松身心。在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农民耳濡目染,会潜移默化地受到游客高品位精神追求的影响。与此同时,乡村旅游在给农民带来物质利益的同时,也对他们从业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学文化、学技术成了一些农民的自觉行动;许多少数民族村民学起了普通话、外语和电脑。云南和顺古镇的百年图书馆重新焕发出青春活力,成为农民学习的场所;互联网也已进入一些农民家庭,成为他们收集和传递信息的重要手段。

乡村旅游的发展有助于提高农民的法制意识和规则意识。良好的治安环境和诚信的消费环境是乡村旅游地良好声誉的基石,而良好的声誉是乡村旅游地的生命所系。一方面,乡村旅游地农民学法守法的主动性会不断增强。在云南丽江拉市海乡村旅游发展的过程中,当地农民懂得了一些法律知识,明白了不索要小费、旅游投诉少、旅游形象才好的道理。另一方面,在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不少地方建立了合作经济组织,按照一种新型的生产形式把村民联系起来,既有公平竞争又有相互合作,传统道德的约束和行政、行业组织的管理交互作用,农民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家庭和睦、邻里互助的观念和习惯得到强化。云南丽江、束河镇等地方,每天游人如织,且多年没有发生重大刑事案件。

乡村旅游发展对乡村文化建设的消极影响

尽管乡村旅游的发展依托于乡村文化,也可能对乡村文化的发展产生一系列积极影响,但理论研究和实证材料均显示,乡村旅游的发展也可能冲击甚至破坏乡村文化,进而给乡村旅游带来伤害。乡村旅游发展对乡村文化建设的消极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加速文化趋同化

在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旅游地农民对城市文明的向往可能得到强化,文化趋同进程可能因此加速。现代城市文明是工业文化甚至后工业文化的代表,而乡村旅游地多数是传统文化的保留区,基本还以农耕文化为特征。在两种文化间,无论是物质生活还是精神生活都存在着极大的差距。作为现代城市文明载体的丰富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对于长期处于封闭、落后环境中的人们是不可抗拒的诱惑。而有过这种享受的人又无权阻止、限制这些刚刚打开眼界的农民对外界事物的追求。很多传统文化就是在这种自觉自愿的向往美好的心态下,由于无人继承而消亡的。旅游是文化交汇的窗口,乡村旅游又是现代城市文明与传统文化交汇的最前沿。所以旅游地文化向外来文化趋同的问题在乡村旅游地尤其突出。城市游客大量进入使乡村的弱势文化向城市的强势文化靠拢,乡村旅游赖以依托的文化资源必将逐渐消失,这样,乡村对都市旅游者的吸引力也就丧失了。俄克斯(Oakes)指出,游客对原始民风民

俗的渴望与当地村民对现代生活的期盼是一对复杂的矛盾。

(二)不利于特色文化的保存和传承

在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地方政府的扶持目标可能发生偏离,从而不利于乡村特色文化的保存和传承。反向性是乡村旅游的根本驱动力,它要求乡村与城市保持一定的差异。因此,保持与城市旅游供给的互补性和差异性是乡村旅游开发的基本原则。而现实中存在的城乡差距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障碍,尽快缩小城乡差距、消除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城乡一体化,成为各级政府的重要目标。不少地方政府支持乡村旅游发展也是着眼于此。如何在政府追求城乡一体化的过程中保持城乡的反向性从而使乡村具有足够的旅游吸引力,是乡村旅游发展中面临的又一个难题。

(三)标准化削弱特色旅游

乡村旅游发展中的标准化建设可能削弱乡村文化特色,进而削弱旅游地的“乡村性”。要推进乡村旅游发展就必须加强乡村旅游管理,而要加强乡村旅游管理就必须科学评价旅游设施配置情况和服务质量,保证评价的科学性就必须进行标准化建设。但标准化建设会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乡村文化特色。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要保存乡村性,但在现实中,乡村旅游的标准化建设可能导致乡村旅游地城镇化、商业化与飞地化,恰恰摧毁了乡村旅游的这个基础。因此,如何在开展标准化建设的过程中保持乡村旅游地的乡村性,是对乡村旅游发展提出的一个挑战。

(四)过度开发造成文化流失

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的利益冲动可能引发过度开发行为,造成乡村文化资源的“公地悲剧”。在开放型乡村旅游目的地中,“公权”与“私权”混杂,房产及家庭生活是私有产权,而乡村文化、当地整体自然环境及人文环境、乡村旅游品牌都是相关主体共同使用的公共产权,他们中的每个成员都可以用这些资源为自己服务,同时都无权排斥其他成员行使同样权利,具有产生“公地悲剧”的客观条件。因此,如果没有相应的制度设计,乡村文化资源开发中的“公地悲剧”的发生是难以避免的。一方面,在商业利益的诱惑下,许多居民家庭可能完全放弃农业生产,专心从事旅游接待活动,村民尤其是年轻人不会主动传承当地文化,导致当地传统文化逐渐流失,乡村性大大削弱;另一方面,村民很可能无节制地使用公共资源,并向公共空间排放污水、废弃物与废气等,破墙开店、乱搭乱建以扩大自己的经营面积,从而使当地人文资源受到损害。作为较小消费容量和较大消费规模的冲突,拥挤现象也在意料之中,它不仅是乡村旅游者施予乡村旅游者的外部不经济,也是旅游者施予乡村居民的外部不经济,这种过度开发也会造成对乡村文化遗产等公共资源的破坏。

(五)利益纷争破坏社区和谐

乡村旅游的发展可能导致激烈的利益纷争,从而在心理上撕裂乡村社区。在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利益分配可能引发了一些矛盾和冲突:一是一部分因经营乡村旅游得法而致富的农户与当地其他农户之间产生矛盾,二是旅游经营户之间因相互竞争而产生矛盾,三是外地旅游经营者与当地“农家乐”的矛盾,四是旅游经营者与管理者之间的矛盾。所有这些矛盾都有可能上升为冲突,从心理上撕裂乡村社区,损害乡村社区的和谐,不利于旅游地的持续发展。

建立乡村旅游发展和乡村文化建设的良性互动机制

乡村旅游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乡村性(Rurality),客源地的城市性(Urbanity)与目的地的乡村性级差或梯度是乡村旅游的动力源泉。而乡村文化是乡村性的核心内容。保护和发展乡村文化不仅是促进乡村旅游健康发展的要求,也是促进乡村社区全面发展的要求。可从

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建立乡村旅游发展和乡村文化建设的良性互动机制。

(一)在乡村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大力宣传乡村特色文化的价值

由于工业化和城镇化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所以在城乡文化对峙中,乡村文化处于明显劣势。不言而喻的事实是:城市文明与乡村文化处于人类文化不同的发展阶段;一种普遍的看法是:现代城市文明是人类文化发展的共同归宿。

在我国,由于城乡二元结构的存在,生活水平的落差更使乡土文化主体形成了自惭形秽的基本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通过农民对城市文化的模仿加快了城乡文化趋同的进程。在此过程中,乡土文化无声凋谢。随着城镇化的推进,越来越多的人注意到了乡土文化的独特价值,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了保护文化多元性的重要意义,但“流水落花春去也”的趋势似乎难以阻挡。正是在这个心理基础上乡村旅游蓬勃发展起来。因此,保护乡村文化就是促进乡村旅游。可以通过各种层次、各种类型物质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评定来推动乡村传统文化资源的调查、分类、研究和保护工作,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评定和鼓励来促进乡土特色文化的学习和继承,通过大张旗鼓的宣传提高特色乡土文化的知名度。外来人的重视、崇拜与追求可增强乡土文化主体乡下人的自信心和自豪感,这种心理的变化是乡村文化得以保护的心理基础。

(二)充分利用利益机制调动保护乡村特色文化的积极性

使农民通过保护乡村特色文化受益是在现代化进程中保护乡村文化、进而保持旅游地乡村性的有效途径。乡村旅游的本地化是旅游地农民受益的必备条件。实践证明,产业规模大并不一定等于农民收益高,所以发展乡村旅游既要满足产业化的需要,积极吸引外来资金、技术和人才,又要对外来要素进行科学引导和规范,在规划制定、项目设计、利益分配等方面充分照顾当地农民的福利,为农民创造更多的参与机会。只有将乡村文化的传承、乡村性的保持与旅游地农民自身的利益结合起来,使他们认识到保护乡村文化、保持旅游地乡村性与他们自身利益的密切关系,才能调动他们传承乡村文化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使乡村特色文化得以保护,乡村旅游的发展也才有可靠的基础。

(三)积极寻找旅游地农民和游客兴趣的结合点以实现“双赢”

实践证明,一般游客对乡村旅游景观及其原生态文化的要求具有两面性:一方面,游客希望体验真实的乡村文化和景观,另一方面,游客无法忍受基础设施、卫生状态、舒适程度等方面的落后。也就是说,游客追求的反向性是有限度的、相对的、甚至是表面的,是在居住环境、生活习俗、文明传承等方面的反向性,而不是维持落后面貌的反向性。这就为在满足城市游客反向性需要的同时顺应农民的现代化需要提供了契机。可通过科学规划和设计,在尽可能使乡村整体景观和氛围保持浓郁乡村性的同时,利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改善乡村基础设施和环境质量,加强标准化建设,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和文明程度,同时适应旅游业现代化的趋势。

(四)强力保护乡村生态环境

乡村生态环境是乡村文化的背景和依托,离开了特定的生态环境,乡村文化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必然失去生命力。目前,传统文化的保护主要采取两种方式:一种是将民族聚居地建成民族文化村;一种是异地集中保护,即在旅游地集中重建。从目前两种保护方式的发展趋势来看,前者的生命力要强于后者。其主要原因是人类文化从本质上看就是对自然环境的适应方式,和自然环境具有一定程度的依存关系。乡村文化往往会和当地的生态环境交相辉映,形成比较稳定的人文生态系统。只有保护好乡村文化所依托的生态环境,才能保存鲜活的乡村文化。

(五)充分发挥乡村社区和乡村旅游合作经济组织的作用以遏制外部不经济

为了防止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出现“公地悲剧”,遏制外部不经济,防止乡村文化资源的破坏,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将外部成本内部化。具体来讲,就是充分发挥乡村社区和乡村旅

游合作经济组织的作用。社区和乡村旅游合作经济组织不仅有可能克服乡村旅游的分散性弱点,开展品牌建设和营销,而且能从旅游地的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出发,在控制开发规模、保护旅游资源、协调利益关系、改变旅游地农民在外来企业面前的弱势地位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进而有助于保护乡村文化,促成乡村文化建设和乡村旅游发展的良性互动关系。

(六)加强政府的调控和监管保证乡村旅游持续、健康发展

乡村旅游发展的实践证明,政府在保护乡村文化和保障乡村旅游健康发展方面扮演着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首先,政府可以通过立法保护乡村文化资源和历史遗产;其次,政府可以通过制定和实施规划确定乡村旅游开发的范围、规模、形式、容量等,做到适度开发,尽量避免旅游开发对乡村文化造成破坏;第三,政府可以通过财税和金融手段激励旅游经营者保护乡村传统文化面貌和“乡村性”。如意大利要求乡村旅游是在农业基础上开发其旅游功能,规定旅游收入不得超过农业总收入的1/3,否则将提高税收比率。

参考文献:

1.何景明.国外乡村旅游研究综述[J].旅游学刊,2003,(1)

2.金茨萍,金一萍,黄郁成.国外乡村旅游市场与经营研究综述[J].企业经济,2006,(6)

3.王宏星.崔凤军.我国乡村旅游产品体系及其影响研究[J].西藏大学学报,2005,(1)

4.陈志学,金启宁.乡村旅游在新农村建设中谱写新篇章—访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省长张中伟[N].中国旅游报,2006-3-15

5.侯蕊玲.丽江拉市海乡村旅游脱贫调查案例分析[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6)

乡村文化建设论文 篇3

乡村文化指的是在乡村地域范围内,人们从事农业生产生活所积累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既包括可触知的具有物质实体的文化事物,例如民居建筑、交通工具、日常用品、服饰及手工艺品等等,也包括在此地域范围内被广泛传承和认可的生活方式、传统习俗、行为规范,甚至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等等。而旅游是人们向往自然的天性所致,挖掘整合乡村文化,将乡村文化与旅游文化相结合,打造乡村文化旅游品牌,领略风光世界,体验文化旅途,这不仅有利于乡村文化建设,也有利于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一、要突出当地乡村文化为特色

乡村旅游以乡村自然资源为载体,但是如果仅仅只是依靠自然风光和田园景色来设计开发旅游产品,容易被复制、代替,很难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我国幅员辽阔,各地自然资源也不尽相同。利用这些丰富的自然资源,再结合悠久的文化传承、挖掘整合各地的历史名人、历史事件,及因地域不同、民族不同形成的不同的风俗习惯等,打造开发各具特色的乡村旅游产品,必定更具有竞争力和吸引力。以湖南省的芷江县为例,芷江县总结了其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并挖掘了当地的和平文化和民俗文化,设计开发其旅游产品,有针对性地开发了民俗文化旅游线路等,使得芷江旅游有的看、有的听、有的吃、有的玩,也更有意义,从而更具竞争力和吸引力。

二、打造乡村文化旅游品牌

文化品牌是一种市场资源,它综合了历史、自然、人文、地域等因素,反映为一种文化心理的认同。文化产品的竞争力、文化产业的竞争力甚至文化竞争力,最终都体现在文化品牌的竞争力上。在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环境中,一个地区的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前景如何,固然与其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等因素密不可分,但制胜的关键在于能否根据本地实际塑造具有特色的文化品牌。以河北省承德市为例,长期以来,承德旅游没有打造文化旅游品牌,文化产业相当的部分尚处于粗放型开发阶段,景点零散,文化附加值低,缺少关联性和市场号召力,以致来承德游客人数虽多,但停留时间短,消费水平低,没有真正形成 "食、住、行、游、购、娱"有机结合的产业链条。目前,承德借鉴了云南等地打造民族文化品牌的先进经验,总结提炼河北民族文化品牌的具体内涵、具体内容、形象特征,设计开发了承德旅游业的三项精品工程,即以避暑山庄和外八庙为依托的皇家文化精品;以坝上森林草原为骨干的自然生态旅游精品;以佛教文化和满族风情为主题的民族风情精品,均以民族文化为主线串联,实现以文化为灵魂、以景观为核心,以商业为根本的集约型发展,打造承德旅游的文化品牌,承德旅游业也随之有了很大的改观。

三、抢救性保护和继承优秀的乡村传统文化,促进乡村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

优秀的乡村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在新时期创新和发展的重要源泉,是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抢救性保护和继承优秀的乡村传统文化,建设有历史记忆、文化脉络、地域特色、民族特点的美丽乡村,是促进乡村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也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近年来,在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推动下,对优秀的乡村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已成为共识。摸清需要保护与传承的物质和非物质传统文化遗产底数,遏制破坏现象蔓延的趋势,突出强调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充分吸纳具有当地和民族特色的传统文化元素,盘活地方特色传统文化资源,最大限度地抢救性保护和继承优秀的乡村传统文化,促进乡村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

四、利用乡村自然资源和文化土壤,发展以乡村优秀文化为核心的实景教育和体验教育式旅游

乡村文化建设论文 篇4

乡村道路景观作为人们感知乡村最为重要的一个方面,他的塑造不仅仅需要追求图案化的形式与功能的简单满足,更需要通过文化元素的发掘与提炼来增加设计内涵,成为展示和宣扬地域文化的良好载体,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

近年来,杭州市围绕浙江省建设“美丽乡村”的目标在全市农村开展新农村建设活动,临安市立足于当地的实际情况,作出了依托生态优势、依靠科技创新,打造“绿色家园、富丽山村”的战略部署,形成了一批特色鲜明的精品村、特色村,成为“美丽乡村”建设先行区。为了推进“绿色家园、富丽山村”串点成线,临安市着手打造美丽乡村精品线工程,提升乡村道路景观,挖掘乡村文化,以促进临安市乡村旅游发展,提高农村居民生活环境水平。

二、乡村景观与乡村道路景观

(一)乡村景观

乡村景观是乡村地区人类与自然环境连续不断相互作用的产物,包含了与之有关的生活、生产和生态三个层面,是乡村聚落景观、生产性景观和自然生态景观的综合体,并且与乡村的社会、经济、文化、习俗、精神、审美密不可分。其中,以农业为主的生产性景观是乡村景观的主体。

1. 乡村景观分类

乡村景观有两种分类方法:(1)依据生产相关景观、生活相关景观以及自然景观进行的乡村景观分类(见表1)。(2)依据点、线、面进行的乡村景观分类(见表2)。

2. 乡村景观构成要素

乡村景观的构成要素分为物质要素和非物质要素,物质要素又分为自然要素和人工要素。自然要素由地形地貌、气候、土壤、水文、动植物等组成;人工要素主要包括建筑物、道路、农业生产用地和公共设施等。乡村景观非物质要素是指乡村居民生活的行为和活动,以及与之相关的历史文化,表现为与他们精神世界息息相关的民俗、宗教、语言等。

3. 乡村景观形态构成

乡村景观的形态构成包含了物质景观形态和精神景观形态两大部分。其中,物质形态又由聚落景观形态、生产景观形态和自然景观形态三大部分组成,他们之间相互促进、相互影响、密不可分,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精神景观形态。反之,精神景观形态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物质景观形态。乡村景观正是在他们的共同作用下孕育、生产、演变和发展的。

(二)乡村道路景观

乡村道路景观是道路与其周围环境的一个综合景观体系,是由道路两侧的垂直景观(绿化、建筑、农田、山体等)和水平景观(路面、边坡等)所构成。乡村道路景观空间主要由景观廊道和景观节点组成。

景观廊道是道路景观空间的主体,他由三个部分组成:道路空间,主要包括行车道、路肩、隔离带、防护栏、路基边坡和行驶的车辆等;道路两侧的带状绿化空间,包括乔木、灌木等树木及花草等地被植物;道路两侧的视域空间,包括田野、村庄、山体、水体和劳作的人们及各种动植物。这三部分相互融合,共同营造景观廊道,构筑新的大地景观。

景观节点是道路景观空间的重点,在道路的划分中具有类似标点符号的效果,具备形成道路景观的重要作用,其景观形态为斑块。他们不仅是眼睛可以看得见的形态,而且也是作为道路空间节点被记忆的场所,可以很好地体现地域自然风光和人文资源。

三、文化在乡村道路景观设计中的重要性与可行性

(一)乡村是文化之根

“文化”一词的主要涵义之一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梁漱溟早在二十世纪上半叶就指出,“中国的文化之根在农村”。只有农村的文化建设好了,中国文化的根基才能牢固。对新农村建设来讲,只要采用恰当的方式方法,绝大多数的文化资源都可以很好呈现出来。但由于乡村受到原有风格的影响,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全面再现这一地区的各种风土人情、历史人物和其他文化资源。过度的堆积反而会破坏其原有风貌,而乡村道路两侧的广大地区无疑可避免这一问题。

(二)点线结合或整体性方面的要求

如果将乡村设为空间上的一个点,则与之相连的乡村道路就可设为一条线。一方面,线与点构成一了一个功能完整的整体;另一方面,线又与周围环境交融在一起。也就是说,乡村道路有双重职能。既要为乡村提供方便的交通服务,又要反映沿线地区的文化特色,并以此补充反映新农村建设未能反映的各种民间文化资源,丰富乡村景观的内涵。

(三)吸引游客,增加交流

虽然乡村道路的主要功能为交通,但在道路的适当位置展示当地的文化风采,必为当地居民和游客所欣赏。道路不同于铁路,他方便灵活。而只要方便,任何一位游客也不会放弃涉猎他乡文化的机会,尤其是伴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向往乡村生活的都市人也越来越多,乡村道路文化景观会增加对游客的吸引力,增加游客的游览兴趣,增加相互之间的交流,也会因此而增加游客的购买行为和劳务支出。可见,乡村道路景观的文化表达对新农村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且具有积极的作用。

四、塑造具有文化特色的乡村道路景观的有效途径

乡村道路景观文化塑造涉及到三个重要问题,一是文化的价值导向的定位;二是适合景观表达又与其他载体不发生高度重复的文化元素选择;三是文化如何成为村民创新的源泉和产业提升的发动机。文化的价值导向目标应是构建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关系的群体意识,实现三种关系的生态共衍,终极目标是符合人类的生存与发展。这种导向需要通过一定时间的潜移默化,逐步成为当地居民的群体意识,并且成为当地居民与外来游客的交流工具,否则只会流于一种形式或表面的符号。文化属于精神领域,虽然通常以物质作为载体,但用景观表达文化具有很大的局限性,关键要让当地居民和游客能读懂物质表达的文化符号内涵,否则文化景观就会成为一种空壳。

(一)临安市地域文化概述

临安市位于浙江省西北部,东临杭州,西接黄山,南连千岛湖,北靠安吉,是太湖和钱塘江两大水系的源头,也是首批全国生态建设示范市,拥有“国家级生态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竹子之乡”、“中国山核桃之乡”等称号。临安山清水秀、风光迷人,森林覆盖率达76.5%,境内有天目山和清凉峰两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还有青山湖国家级森林公园、大明山省级风景名胜区等数十处名胜景点。其地理位置造就了临安悠久的历史背景和独特的文化特征。

1. 临安市的文化主要可分吴越文化、天目文化、农耕文化和民俗文化四大类。传统农耕文化和民俗文化部分保留在乡村的生活、生产载体中,某些已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作为乡村旅游的吸引点和节庆活动。

2. 文化的核心价值或功能是以文化人,再以人化文。从这个角度看,经过多次的人口变迁和社会动荡,临安的文化核心功能已经严重弱化。

3. 吴越文化有三种含义,吴文化、越文化和钱王文化(吴越国)。东部临安受越文化浸润,西部昌化昌北受吴文化之徽州文化影响较深,中部於潜则是越文化与吴文化的交汇之地。

4. 吴越文化本质上是基于农耕社会的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关系形成的心理沉淀和群体意识,核心理念是三种关系的生态共衍,终极目标是符合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5. 天目文化的基本内涵包括劝人为善的宗教文化、崇尚自然的生态文化、名人文化、爱国爱乡的军事文化、儒家书院文化和亲近自然的休闲文化。

6. 农耕文化来源于种养殖的动植物、土地、气候水文、农事节气等关系形成的文化,包括对生命(人以外)的敬畏和尊重等。

7. 民俗文化主要来自对自然的敬畏崇拜、对历史有功人物或道德标杆人物的祭祀、人际关系的处理等,也包括部分爱情、亲情和神话演绎出来的仪式、口述等。

(二)乡村道路景观中文化的表达方式

文化内涵在乡村道路景观中的设计表达,不是原始符号的简单复古、堆砌和再现,而是将文化元素符号有效地融入到道路景观的各种构成元素中,如道路的名称主题、植物配置、景观小品等。

1. 名称主题

道路的名称主题是体现地域文化最直接的途径之一,因为他既具有实用功能同时也能暗喻出地方文化。临安市在美丽乡村道路景观设计中,根据“地理形象特征”+“人文物产形象特征”的规则来命名道路,如太湖源吴越幽韵精品线(205省道)、天目山盘古神韵精品线(藻天线)、天目溪耕织逸韵精品线(208省道)等,不仅可以展现临安地区独特的地域文化,也能吸引游客,促进乡村旅游业的发展(见图1—3)。

2. 植物配置

在构成乡村道路景观的所有元素中,植物是唯一有生命的物体,有着其他物体所无法替代的作用。植物不仅具有自然生长下的姿、型、叶、色、果、味的美,而且还具有一日之内、四季之中各种景色的变化。除此之外,植物还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如牡丹、桂花、玉兰等表示“富贵满堂”;重阳木寓意淳朴的孝道民风;香樟树代表长寿、辟邪、吉祥如意。因此各种植物的民俗寓意体现了植物选择、组景的文化内涵和意境美。如临安市天目山镇的道路绿化在设计上就采用银杏作为基调树种,不仅象征着古老文明,也与天目山上“五世同堂”银杏相呼应,体现天目山植物生态文化(见图4)。

道路景观中植物运用,一般都是以乡土树种为主,不仅能满足植物的适地适树的原则,又能体现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植物文化。如临安市指南村内保留着三百四十多株枫香、天目铁木和银杏等珍稀古树,深秋季节村里的景色格外缤纷,成为摄影师常爱光顾的世外桃源,因此道路景观在绿化上多采用色叶树种,以突显地域特色;临安市於潜镇百园村盛产油桃、黑李,乡村道路绿化就以碧桃、红叶李为主干树种,不仅生态美观,体现地方特色,还可以推动乡村产业的发展。

植物文化内涵往往通过隐喻的方法让人们得以理解,有时也可以在景观节点处通过植物造型直接地表达文化内涵。

3. 景观小品

景观小品是景观中的点睛之笔,一般体量较小、色彩单纯,对空间起点缀作用。道路景观中的小品主要包括雕塑艺术小品、照明设施、休息设施、各类标识以及其他市政服务设施,如坐椅、垃圾桶、路灯、防护栏、道路标志、花钵、景石、景墙、廊架等,景观小品设计对于活跃空间气氛、加强空间联系、视觉引导、心理疏导有着重要的作用。

乡村道路景观小品的设计要以“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中国传统美学思想为指导,加入地域文化的特色。文化的融入不但不会削弱它的作用,反而会因其独有的特色让人眼前为之一亮,印象深刻。临安市乡村道路景观设计中景观小品的主题、造型及风格都以临安的地域文化内涵为依据。如标识设计融入当地的田园特征、民俗灯笼(见图5、图6);树木、建筑通过提炼特色元素应用到景墙、候车亭设计中(见图7、图8);农耕农事以景观雕塑小品的形式来表达等等(见图9),既发扬与传播了文化,也增强居民与游人的认同感和亲切感。

在乡村道路景观设计中,景观小品一方面能满足其实用功能,为人们提供观赏、标识、休息等功能,同时本身的材料、造型也具有艺术和文化价值。另一方面增加了人们的生活情趣,拉近了人与人的距离,地域文化也得到了传承与体现。

五、结语

道路是展示和宣扬地域文化的良好载体,文化的渲染对丰富和提高道路景观的文化内涵也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乡村道路连接着不同的乡村,同时也连着不同的地域文化,为这些文化提供了一个融合交流的通道。为迎合这种文化属性的变化,乡村道路景观也从早期的单纯绿化发展到集安全、景观、文化为一体的综合体。乡村道路已不再只是一条枯燥乏味的运输通道,而是一条传承文明、传播文化的景观大道。在乡村道路景观设计中,我们需要更多地在景观设计中对文化进行思考,加强对个性的深度挖掘,把更多的精力放在文化和自然景观的关系上,使不同地域间景观因特定地域“和而不同”,将中国的乡村道路景观建设推向更高的层面。

摘要:乡村道路景观作为一种公共的艺术形态, 他所呈现给人们的文化底蕴是最直观的, 文化景观设计也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介绍了乡村道路景观的内容和特点, 分析了文化在乡村道路景观设计中的重要性与可行性, 并以浙江省临安市为例, 对文化资源进行提炼分析, 从名称主题、植物配置、景观小品等角度探讨了如何塑造乡村道路文化景观, 以期为同类乡村道路建设提供借鉴。

关键词:乡村道路景观,文化,景观设计

参考文献

[1]陈威.景观新农村:乡村景观规划理论与方法[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 2007:28.

[2][日]土木学会, 编.道路景观设计[M].章俊华, 陆伟, 雷芸, 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3:93.

[3]辞海.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 1999:678.

乡村振兴战略与乡村文化复兴 篇5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矛盾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标志着当代中国从农耕经济主导的乡村社会向工业经济主导的城市社会转型出现了拐点。说明经过40 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已经有了质的突破,距离国家实现现代化的百年目标越来越近,这是一件令人欢欣鼓舞的大好事。然而,农村的发展却仍然是中国现代化发展的短板,与城市相比,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最为突出。不仅表现在农村经济发展水平落后于城市,还表现在农村的治理水平不足以及农村落后的思想观念与传统精神文化、道德伦理的式微。本文所探讨的农村精神文化困境就属于这类问题。传统文化资源的流失与农民精神文化需求的极度短缺,以及全社会对乡村文化价值认识的偏差,导致了乡村文化的空心化、虚无感和缺少与现代文化的对接能力。农村思想文化精神和道德伦理的缺失让全社会感到不安和忧虑。

解读中央的乡村振兴战略,要深刻领会为什么要用“乡村”的概念替代“农村”概念。这就是把乡村看成独立的社会、文化单元,在一个更高更长远的层次上,实现当前乡村的品质发展、融合发展、全面发展,使乡村现代化融入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这个战略的提出和实施,应合了中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昭示了乡村新的文明时代的到来。乡村振兴战略提出的“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内涵中,“乡风文明”不是为经济振兴助力的次要方面,而是乡村建设的初心、旗帜和方向。我们应该认真梳理乡村的历程和文化的基本价值,反思乡村文化的基本规律。从乡村的历史、文化发展的基本规律来探索乡村的未来。

一、当代乡村文化建设面临的困境与机遇

当前乡村文化困境有目共睹。其根源就在于思想观念。不少人以现代化的理论想当然地解释中国五千年农耕文明,认为农耕文明所代表的是落后的生产方式、生活观念,中国要快速实现现代化,必须走城市化之路。城市建设抽走了乡村的劳动力和土地,所以乡村的衰落是必然的,甚至正是城市化、现代化的成果。建设农村、改造农村的目标也是把乡村建设成城市。这样畸形的观念忽略了当前乡村的客观现实,忽略了广大农民的根本诉求,也忽略了民族自身的历史文化。非但没有带动广大乡村,相反给农村带来了破坏,在造成经济社会发展不均衡不充分的同时,也造成了农村传统文化、道德伦理的衰落、农民在精神观念上进退失据。面对强势的“现代”,农民不再珍惜祖辈传下来的文化,失去了往日的自信和自尊,不再固守物质和文化家园,亦步亦趋地跟在城镇化列车后面踉跄前行。现实的乡村无法安顿农民的灵魂,进而也无法安放一个有五千年农耕文明传统的中华民族的灵魂。这就是我们今天面临的乡村文化困境。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实践上,我们都不能用理论说服人们,乡村必须为城市牺牲,传承了5000 多年的中华文明必须让位给“现代文明”。历史上没有哪一个国家在现代化的进程中消灭了乡村,更没有那一种理论说得清中国的乡村在未来的城市化过程中的命运。从情感上说,拥有6 亿多乡村原住人口、绵延5000 年的乡村文明都衰亡了,拿什么证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进入新世纪后,中央把三农问题始终作为党的工作的重中之重,对三农问题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化、全面,直至形成具有完整体系和长远意义的乡村振兴战略。总书记曾用一个很“文艺”的词表述了乡村文化建设的意义和价值—— “乡愁”。这个“乡愁”所指称的意义就是,无论怎样的发展,都不能抹杀乡村精神,不能抹杀传统文化和自然生态,既要留住青山绿水,又要传承传统文化。乡村文化复兴的任务,就是让“乡愁”切实落地,让传统文化延续下去、把绿水青山保护下来。

在实现农业现代化和城乡融合发展的历史背景下,乡村文化的复兴,就要是重新激活乡村的活力,让乡村文化在现代文明体系当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得以复兴和重建。不是简单地回到从前,更不是推倒重来,再造一个完全不同的乡村,而是在复兴传统的基础上,满足广大农民多样化的文化需求,保障农民的文化权益,重建新的乡村精神和乡村理想,唤起农民的文化自觉,培育新农村建设的合格人才。这才是乡村文化复兴的要义所在。

二、认识乡村文化的价值 作为一个以农耕开国的民族,中国的乡村文化创造并保存了世界上最有价值的农耕技术、农业遗产,还形成了一整套价值、情感、知识和趣味文化系统,除了领先世界的精细化、生态化的农耕方式,以及生产出高品质的食物外,更在从事农业生产的过程中,总结出一套“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道法自然”修身养性的生活方式,以及对生命本体的参悟智慧。也正是由于这种追求和谐稳定安详从容的农耕文明土壤,才孕育出“天人合一”“民胞物与”“海纳百川”等特质的中国文化。在与天、地、人的交流中,中国先民创造了敬天法祖、崇德向善、仁义忠孝、节俭循环的生活智慧,形成了丰富多彩的生产生活方式。对世界文明进程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不可否认,乡村文化是我们民族文化的根和脉。

这些乡村文化传统资源,因自然地理条件、生产劳动方式、民族习俗文化、历史发展机缘等形成了两大特点:一是个性化,二是多样化。样态丰富的乡村文化使我们民族拥有了活力无限、源远流长的强大基因库。

回顾近代历史我们知道,虽然中国屡遭强权侵略,但国家没有灭亡,民族没有灭亡。那是因为在根本上,强大的民族文化基因库在关键时刻发挥了作用,使中国在外来文化的刺激下,依然有先进分子以自身文化信念为支撑,在挫折和屈辱面前没有丧失自信,反而愈挫愈勇,奋发图强。我们学会用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来解决问题,同时也在用自古以来形成的中华民族文化底气和元气,获得自强不息的精神源泉。特别是进入21 世纪后,中国已经全面进入世界生产体系,也在全球范围内的文明冲突中逐步走向世界中心舞台。对比世界上发达国家的现代化道路,我们发现了一条共同的规律,就是无论哪一个发达国家,都没有完全消灭传统文化、乡村文化。现代化不是为了消灭乡村,更不是与自然界对立对抗,而是促进城乡融为一体、人与自然多元共生、全社会共同享有发展成果的共建共享。这个思想资源,原本就存在于中国传统文化当中。因此,中国人没有理由不建立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文化自信。当我们对自己的现代化道路达到这个认识程度以后,文化主流话语就发生了重大的转化:即从近代以来要建立一个和西方一模一样的“现代化”,到如今建立对自身文化敬畏和尊重的“文化自信”,意味着中华民族的民族文化、传统文化价值尤其是乡村文化价值必然回归。

三、从乡村自身着手推动文化复兴

乡村传统文化如何与现代文化融合?文化的各个层面是怎样的关系?建设怎样的乡村文化? 这些问题根源于对乡村归属与定位的认知。乡村文化建设,首先是乡村本位,让广大农民受益。只有农民受益,才能继续维系乡村的稳定,使乡村得以按照自身的规律向前发展。乡村文化是由农民创造的,又是为农民所用的文化。它的社会功能就是让全社会、特别是农民能分享更多的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成果,让每位农民都有足够的获得感,并作为一个社会共同体凝聚起来。只有农民成为乡村文化的主体,乡村文化才能发挥更广泛的作用,进而滋养全社会。这是乡村文化自信的根基。

(一)尊重乡村、农民的文化需求与文化创造

从现代社会的发展历史看,乡村才是社会发展的根源。如果仅仅以城市化的标准来衡量乡村,可能会得出乡村比城市落后的结论,但以文明观点而论,乡村则有另一套价值。因此,复兴乡村文化,最要紧的不是彻底否定,而是发现、维系和恢复原有的生活方式、情感方式、文化心理、价值观与世界观,使之与现代价值相嫁接、相融合,生长出新的价值。所以,以乡村为本,以农民为本,是发展建设乡村文化的根本依托。

只有依托乡村自身、依靠农民自觉行动,才能挽回乡村的衰败,激发农民的自尊和自信,也才能塑造适应现代社会、具有内在动力的乡村文化。当然,乡村文化不能为乡村所独有,但是,乡村文化一定要为生活在乡村的人提供精神滋养,树立为乡村人所认同、所遵从的价值观。进入乡村的任何人,应该对乡村怀有敬畏和尊重之心,在尊重乡村与农民的前提下,在理解农民的前提下进行建设。对于乡村而言,恰恰还要更加尊重乡村的文化,守住乡村的根基,塑造乡村文化的尊严。

(二)运用传统文化元素,创新乡村治理模式

乡村振兴战略中对乡村治理的设计是三治统一:法治、德治和自治。如何在治理中打通主流文化、本土本地、传统文化之间的通道,让文化发挥沟通、交流和凝聚作用,是当前基层干部、农民最关心的问题。从乡村的实际出发,必须找到村民无法自己解决、只能依靠政府和村庄共同体才能解决的问题根源,在价值观上进行切实的引导,提出符合实际、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解决措施,捍卫和滋养乡村的文化根基。通过激活乡村自有的文化内涵来动员人民,形成文化的向心力、感召力和无形的约束力。

我国古代经典《礼记? 王制》中曾有这样的论述:“修其教不易其俗,齐其政不异其宜”[1],这个意思就是政府治理不要轻易改变本地的风俗和生产生活方式。因为乡村本身是一个传统的熟人社会,在其生存规则中,国家法律是基本底线,日常的行为规范又是以世代相传的不成文的“老规矩”或非正式的“村规民约”为基本制约的。乡村的稳定与和谐,要把以这些非正式规则为基础的,把这些普通村民都乐意共享、与时代相适应的传统文化资源发掘出来,形成德治、法治与基层民主自治体系相辅相成、融为一体的现代治理体系。

(三)保护传统文化基因,传承民族文化

乡村由独特的自然环境、作物植被、生产方式、社会组织、风俗习惯、生活样相、村落格局、民居建筑、语言器具等构成了乡村的传统文化资源。灿烂的农耕文明支撑了古代中国的繁盛,至今也是中国人引以为傲的文化资源。如联合国国际粮农组织公布的31 项“全球重要农业遗产”名录中,中国有11 项,至今仍在农业生产中被传承和使用着。自2014 年起,住建部、国家文物局、文化部和财政部一共公布了四批4157 座传统村落保护名录,各地也相应公布了多批次地方性传统村落保护名录,这是中国对人类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最新贡献。除此之外,我国大量的物质文化遗产、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散落在乡村。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物化载体,也是保护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抓手。

保护乡村的传统文化,也是中国屹立当今世界民族之林的必需。中国的历史和现实国情都决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必须以民族文化为根基。民族文化是中华民族的血脉和精神家园。它体现一个文化大国深远的文化眼光和高度的文化自觉,以及致力坚守与传承中华文明传统的意志。世界的多极化、文化的多元化,恰恰是传统文化、民族文化复兴的契机。而民族文化的根脉就在广大的乡村。在长远来看,乡村文化是保证中国文化具有独立的文化价值并重获世界尊重认同的必需条件;传承保护传统文化,必须传承保护乡村文化。

四、从城乡优质元素互动促进文化复兴

从历史发展趋势看,现代的工业化、城镇化确实是社会进步的表现,是生产力的迅速发展,是社会文明程度的极大提高。但是,现代文明社会自有现代文明的弊病。据中国人民大学温铁军教授的研究,即便是社会主义新中国建立以后,也曾经遭遇经济发展的“八次危机”,这些危机都是通过向乡村释放产能、向乡村转移人口、帮助乡村发展来化解的。[2] 可以说,中国的乡村在很大程度上,承担了现代化的压力,也是推进现代化的动力。乡村一次又一次向城市输送土地、粮食、人才和劳动力。没有乡村的支持,就没有今天中国现代化的成就。在当前社会格局中,向农村投入物力、财力,不仅是经济建设的需要,更有超越经济价值之上的意义。不但是工业支持农业,城市反哺乡村,而是乡村的多重价值成为新的经济增长引擎。当然,这个引擎不是自然而然地显现的,也依靠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来激活乡村文化元素,与城市形成互动。

(一)给乡村温度,促进城乡文化互动融合

当前的乡村文化建设,是一种城乡互动视域下的文化,既区别于城市,也区别于传统乡村。虽然目前我国城镇化的大趋势仍然是农村人口转移市民化,但在实践中,我们越来越体会到,城乡一体化不是城乡一样化,城乡有差别,而不是有差距。不是城乡对立,而是融合发展、均衡发展和共同发展。城乡文化交融,应该是互相促进、互相学习、互相补充。因此,促进城乡进一步互动,实现城乡优质文化良性互动、相互融合、共建双赢才是正途。

在中国人的心中都有一块情感的出发地和归属地。这就是“乡愁”和“乡情”。但是,搞建设不是写抒情诗,城市或乡村都不是乌托邦、桃花源,不能过分浪漫化。到今天为止,乡村仍然需要城市文化激发活力,需要先进的经验和方法,以及大量活泼泼的人才。建设乡村新文化,必须动员社会参与。在顶层设计上,在政策制定上,要让更多农民工、大学生、复员退伍军人、退休人员在“乡愁”、“乡情”的感召下,满怀报效乡梓的志向,携带资金、技术和人力资源返乡、下乡创业发展或下乡居住。他们是新乡贤,是乡村建设的主力军。他们的到来,将激活乡村的新活力,把乡村文化带入新的发展阶段。

(二)保护自然生态,筑牢生态文明的最后屏障 国家生态文明发展方略,对于中国乃至世界的整体命运有不可估量的意义。对于中国的乡村尤其如此,因为中国乡村的传统生产、生活方式本身就是“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态型模式。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有许多重要经验和规律需要挖掘,需要在现代文明话语中进一步科学化、系统化。可惜的是,现代化进程中由于对现代化技术的盲目崇拜,使这一套传统几乎被丢光。今天要重新审视自身的生态传统,眼于可持续发展的未来,依靠原有的乡村生态优势,借助生态文明战略的东风,直接将它们带入生态文明的阶段。这个优势也被西方学者关注到。如美国生态学家小柯布所提醒的:“直接进入生态文明的发展抉择,带给中国一个千载难逢的伟大机会。这个机会是中国独有的领导世界的机会。”[3] 这个提醒可谓语重心长。

总书记所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观念是核心观念,具体落实在生态建设实践中,就是保护好生态环境,实现农业生产的生态化。这也是乡村文化建设的新课题。乡村生态建设不仅可以从中国传统农业文化资源汲取智慧,也将为解决世界性生态难题提供良方。这不仅是一种经济发展思路的转换,也是一次对自身传统文化的再次确认。“生态宜居”的前景就是在加快城市化步伐加快的同时,保持乡村的自然生态,让乡村所蕴涵的生态文明价值逐步显示出来。不仅是用乡村旅游的方式吸引都市人观光休闲,而且也将吸引城市人群参与到乡村生活的各个方面,即城乡的深度融合。

乡村文化建设论文 篇6

关键字:新乡村建设;欧洲国家;土地流转;乡村景观

随着中国经济发达,我国早已步入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时期,截止到2015年,我国的城市化率达到56.10%,在城市化进程中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拉大,土地集约化程度低,农业补助比例低。三农问题、城乡二次元等已不是热点问题。且乡村土地使用权是近年来上访率高的一项,农村人口流失严重、人口老龄化、土地的非农开发等问题大大削弱了农村地块原有价值体系。乡村也是传统文化产生的一个跟基地,农村“空心村”比例逐年增高,城市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不断扩散,乡村的生活方式日益接近城市,失去其本有的特色与传统。在发达国家如英国、德国、法国与荷兰国家在土地流转、生态维护、经济策划与经营、风貌特色保留等发面经过长期摸索过程并取得无法比拟的乡村魅力,其成功经验值得我国乡村建设问题上所借鉴。奥雅设计作为新型城镇化的综合服务商和文创产业的品牌运营商,为中国城镇化的发展提供一体化及专业化的解决方案完成了近千项具有影响力和较高声誉的作品。其研发中心在对于现代新型乡村建设工程设计规范与运营开发示范应用的成功经验与先进理念值得在新常态的乡村建设问题上有所借鉴。

一、欧洲乡村发展趋势

欧洲乡村大是欧洲独特的文化、社会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越来越多的城市人口向往居住在乡村,自然景观和独特的人文环境是吸引人口向乡村迁移的一方面原因,另一方面,其农村社区已经从以农业经济为主的社会经济角色成功转化为提供居住、养老、旅游休闲、生态环保等角色。退休人潮、富裕阶层等纷纷落户乡村。“逆城市化”迁移也推动乡村发展。随着非农经济在乡村经济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其典型代表国家分别有英国、法国、德国、荷兰等。

英国曾是欧洲最发达的农业国,其乡村发展是以传统农业为主导的封建社会向近代工业为主导的资本主义社会转变的过程。政府对于土地价格进行评估,确立了一套土地注册体制以便于土地出售。将保护乡村历史和景观写入法律条文,維护国家公园和地方自然风景区的风貌和特色。

法国是欧洲主要农业国之一,在环境保护、资源合理开发等背景下,顺利推进法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同时也保持了农业的快速发展和城乡稳定。其乡村政策在不同时期围绕着农业与生态设定从保证乡村发展稳定,生态景观良好。

德国国土面积相对广阔,乡村人口为总人口的百分之十二。农业发展水平位居世界前列且德国村庄以优美的 自然环境、完善的交通体系等闻名世界。其保护区域特性更新传统建筑,扩建完善村庄基础设施,在生态方面,将村庄与周边自然环境协调起来,因地制宜地发展乡村经济。此外更开始注重生态、文化、旅游、休闲与经济价值的结合。

荷兰国土面积42000km2,1/5土地属于围海造田。20世纪50年代荷兰的城镇化大幅度增长,其水平已超过80%。荷兰是世界上最早开展土地整理的国家之一,土地重构是一种综合性的乡村发展手段,达到了改善农业的土地利用,促进农业的发展,达到土地的规划集中化与整体化的目的。

二、欧洲国家乡村建设发展总结

2.1以农业发展为出发点的英国乡村建设

受上世纪末“重工轻农”的社会思潮影响,其农业发展水平停滞不前,农产品的生产能力大幅下降,贸易方面出现较大逆差。进入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本国农产品储备的不足,受到了国际农产品市场的严重配额限制。处于确保农业的稳定发展的目的,英国第一部关于农业发展的法案于1947年出台,促进英国农业的发展。

2.2以生态农业为目的的法国乡村政策

在顺利推进法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同时也保持了农业的快速发展和城乡稳定。法国农村发展政策的三个主要目标是从农林产量、农村环境和农民收入的角度而设定的。在法国“光荣30年”中,法国的乡村政策在不同时期围绕着以上目标进行政策上的适当调整保持了城乡稳定。

2.3以村庄更新为重点的德国乡村扶持

在20世纪50年代早期德国开始展开“村庄更新”,德国乡村更新的主要目标是重塑乡村土地的景观结构不至于过于分散,开发现代化基础设施,缩小乡村地区居民与城市居民贫富差距,破除非农业经济用途房屋重新调整剩余建筑物的体积规模开发状态,其中农地整理为重要手段之一。二战之后,在1954年颁布的《土地整理法》明确具体措施即保证农林经济并肩发展。20世纪70年至80年代,村庄更新开始意识到乡村原有风貌保留的重要性。村庄更新的原则是,为了保护区域特性更新传统建筑,扩建完善村庄基础设施。

2.4以农地整理为核心的荷兰乡村改革

乡村区域规划主要是以土地整理和土地开发开展。其中土地整理具体为交换农户间土地、削减碎片化农田、修建道路、复垦土壤和水质,土地开发审视自然的保护、原生态资源发展、休闲产业等。 “农地整理”一直是荷兰解决农村及农业发展问题的重要举措。在20世纪初,荷兰开始较大规模的土地整理,在不同历史时期土地整理政策做出不同的调整,农地整理对荷兰乡村景观发展有密不可分的联系。经过1924颁布的《土地整理法》(Land Consolidation Act)到1947年完善其效率颁布的《瓦赫伦岛土地整理法》(Walcheren Land Consolidation Act)达到了改善农业的土地利用,促进农业的发展,达到土地的规划集中化与整体化的目的。

nlc202309090241

三、我国乡村建设与启示

3.1管理制度构建

我国一直以来在乡村土地政策调整与变化顺序为:土地改革、农业集体合作化、人民公社化运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针对我国乡村发展情况,应为保证土地用地性质的严格规定,出台相关用地法律,建立保护补偿机制,保证基本农地的面积不减少,其用地性质不被改变。对土地承包经营加大力度的管理。保证流转市场公平公开透明化,例如允许更多农民以转包、出租、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 ,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3.2推动乡村经济

参考英国“乡村价值”理念的演变。集中化的生产模式,提升粮食的生产。同时重视农村休闲旅游,享受大自然需求的增长。过去的几人,在城市化审美疲劳与城市污染的影响下,乡村的自然景观、清新的空气为人们向往的生活休闲模式,针对不同的乡村特点,根据其固有资源与保留传统习俗,打造中国特色农村,提高乡村品牌效应,推动乡村经济发展多样化。

3.3完善基础设施

為改变公共资源的配给,政府及制度调控上应向农村偏斜,尤其是在教育与医疗服务设施上需增加其数量及质量。在农业角度,明确本地区的优势,有效的规划管理推动主导经济产业的发展。制定优惠政策,简化审批程序,引导主导产业发展,提高农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在此会影响到“返乡潮”,在乡村配套设施及产业机遇发展转型下,更多年轻人重返家乡将推动乡村再次发展壮大。

3.4文化传承与生态保护

在综合考虑乡村社会、文化、历史、经济和环境条件下,中国的乡村需要尽力保护其文化历史,并对其内涵进行挖掘,防范全球化和快速城镇化带来的同质性趋势。建设一个具有历史和文化认同的城市,形成当地的归属感。文化和历史的认同不仅仅是对历史建筑的保护,更重要的是对本地文化的认同和归宿感,应在建筑风格、历史文脉、文化特征上的保护不遗余力。乡村开发及重整需尊重土地性质,减少碎片化农田,修复其乡村交通体系及恢复生态体系,建立相应法律条文对乡村土地的保护及开采制度给予最大力度的调控,维护乡村景观。

参考文献

[1]闫琳. 英国乡村发展历程分析及启发[J]. 北京规划建设,2010,01:24-29.

[2]曲卫东,斯宾德勒. 德国村庄更新规划对中国的借鉴[J]. 中国土地科学,2012,03:91-96.

[3]杨澜. 美欧等发达国家乡村演变的历程与启示[J]. 中州大学学报,2015,01:28-31.

[4]张驰,张京祥,陈眉舞. 荷兰乡村地区规划演变历程与启示[J].国际城市规划,2016,01:81-86.

乡村文化建设论文 篇7

目前, 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 乡村旅游市场也愈发庞大。中国乡村旅游的发展由当初农家乐形式, 到多种形态的建设发展。其主要原因, 一是乡村经济的推动, 二是旅游者对乡村旅游的需求, 也使得乡村旅游在今后相当长时间内持续、快速发展。此外, 截至2013年, 中央一号文件已连续9年聚焦“三农”, 其中, “家庭农场”概念首次在中央一号文件中出现。乡村旅游的转型升级将有利于促进农业经济效益提升以及农村的建设[1]。20世纪90年代, 台湾提出了建设“富丽新农村”的目标。之后, 2006年台湾提出的“新农业”运动是富丽新农村运动的继续, 该政策重新定位台湾农业的重要性及其永续价值, 从而提升台湾农业的竞争力, 将传统农业转变成为高附加值的农业。为此, 本文通过对台湾“富丽农村”建设下, 乡村旅游发展给台湾乡村所带来的巨大变化, 分析其成功的经验, 以期为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及“美丽乡村”的建设带来启示。

1台湾乡村建设的背景

台湾乡村运动建设起源于上世纪50年代, 80年代末, 随着台湾工业化进程的加速, 以及经济国际化、自由化的升级, 农业生产效益低、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农村发展滞后, 严重制约了国民经济的发展。90年代台湾进入工业化中期之后, 为了解决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协调问题, 便提出以“富丽乡村”建设为宗旨, 把农村建设摆在更重要的位置上, 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 取得了农村建设的明显成效。

台湾在其制定的《农业综合调整方案》中, 首次提出农业、农民、农村“三位一体”和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农业”的概念, 追求“三农”协调、“三生”均衡发展, 从而达成“富丽农村”的目标。为落实这些政策, 从产业发展、科技研发、农村金融、农民组织建设等方面着手, 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 以推动“富丽农村”建设。

在此大背景下, 台湾地区的乡村发展步入了不同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另类发展道路, 并逐渐完成了自身的社会转型, 演变出众多集乡土风情、文化于一体的知名旅游观光休闲乡村小镇。1993年到2000年, 台湾共建设了377个“富丽农村”规划点, 其中“富丽农村”示范区16个。从2001到2003年, 台湾建设休闲农业园区80处, 农村新生活圈26处, 建设农村休闲景点555处[2]。到2004年, 根据台湾休闲农业学会的调查, 全台湾地共有正式批准的休闲农场1 102个[3]。

2台湾乡村旅游发展经验

“富丽乡村”政策是以乡 (镇、市、区) 为单位, 考量自然、人文等条件与发展潜力, 来规划乡村未来发展方向及重点, 其规划的内容涉及产业发展、公共及公用设施、生活环境改善、文物设施和环境保护等方面[4]。乡村整建工作需要有适宜各地区发展的项目、设施与规划, 并评估各地发展潜力以及农民的意愿。“富丽乡村”政策不仅需要保有原来农村建筑风貌及传统特色, 也相应增加了现代化的设施, 将农村产业、观光果园、农产品展售中心还有民宿等都纳入其整体规划之中, 进而较快地促进了台湾地区乡村旅游及休闲农业的发展。其发展经验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2.1 发展休闲农业, 转变农业增长方式

合理开发农业资源, 拓展延伸农村生态、文化、旅游和休闲等多功能效益。台湾“富丽乡村”建设重视发挥农业的多功能性 (经济、生态、社会和文化功能等) 。注重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的有效结合, 转变农业的增长方式, 发展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的发展可以创造农业产业、生态环境与游客消费三赢的效果, 使得原属于生产的第一产业扩展至农产品加工 (第二产业) 和乡村旅游 (第三产业) [5]。因而, 乡村建设与生活的改善要与新型乡村产业的发展相结合。在“富丽乡村”建设下, 发展休闲旅游业, 转变农业增长方式, 成为振兴乡村经济的重要措施。

2.2 合理开发农业资源, 凸显当地特色

通过深入挖掘当地的自然、人文、宗教、产品、工艺等各种资源, 使台湾乡村旅游独具风情, 魅力无穷。根据当地乡村特色发展不同类型的休闲农业, 分为“生产型”、“生活型”、“生态型”。同时, 注重乡村建设的“乡村性”, 保护和发展村落文化, 增强家园归属感, 重视人的需要, 强调经营者与游客之间的互动, 将村落的景观和环境的保护与发扬上升为对人类精神需求多样性的维护和生态环境的持续发展。

2.3 走精细化发展之路

精致农业是台湾现代农业发展的成熟模式, 同时, 台湾乡村旅游及休闲农业的发展也非常注重集生产、生活、生态于一身, 聚吃、住、行、游、购、娱于一体的立体开发, 从类型上可分为:休闲农场、休闲渔场、休闲林场、休闲牧场、农村文化活动园、观光果园、观光茶园、观光花园、观光菜园、市民农园、教育农园、度假农场等;从活动项目上可分为:体验活动、自然景观眺望、野味品尝活动、农庄民宿活动、民俗文化活动、儿童玩耍活动、森林游乐、产业文化活动等8大类。

3 “富丽乡村”对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的启示

台湾“富丽乡村”政策制定与实施对台湾农村发展、农民生活改善都起到了重大的推动作用, 同时, 也推动了乡村旅游及休闲农业的发展。经过富丽农村政策的引领与实施, 农村自然生态及景观得到维护, 公共设施得到改善, 并在休闲农业、创意农业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成功经验。“富丽乡村”带来的最重要启示包括。

3.1 提高农业效率, 促进乡村发展

台湾 “富丽乡村”政策在提高农业效率方面是全方位的, 休闲农业的发展, 不仅增加现代化的设施, 改善农村风貌, 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 农产品深加工等, 全面降低农业成本, 提高农民收入, 并结合农民力量, 运用社区总体营造的原则, 动员农村劳动力参与建设, 加快创造提供就业的机会, 活络乡村经济发展。大陆美丽乡村的建设也应借鉴台湾经验, 促进农业与旅游业的结合, 提高农业效率, 促进产业融合发展, 也为城乡统筹的有效落实提供可能。

3.2 注重规划的先行

台湾为了有效落实 “富丽”农村建设, 先后筹划了多个规划, 包括 “坡地农村综合发展规划暨建设计划”、“平地农渔村社区整体规划建设”等, 用以积极推动农村整治工作, 以综合性的规划发展, 针对各农村地区实际需要, 分年、分阶段地推动多项建设, 缩小城乡差距, 创造“富丽乡村”。

4结语

乡村旅游在旅游业中占有重要地位, 已成为当今世界旅游业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而我国“美丽乡村”建设正处在关键阶段, 乡村今后的发展以及城乡统筹都是全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乡村建设的根本在于立足于乡村自身内在的因素, 诸如清新的空气, 优美的自然环境, 绿色健康食品, 各类土特产, 独特的民俗, 朴实的民风, 深厚的文化底蕴, 建筑风貌等等。这样的乡村才是独一无二的, 也只有具备“乡村性”才能带动乡村的发展, 推进乡村建设。

参考文献

[1]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EB/OL].中央一号文件http://www.gov.cn/jrzg/2013-01/31/content-2324293.htm.

[2]单玉丽.台湾工业化过程中富丽农村建设之探析[J].现代台湾研究, 2008 (5) .

[3]吕明伟, 郭焕成, 孙艺惠, 等.生产.生态.生活———“三生”一体的台湾休闲农业园区规划与建设[J].中国园林, 2008 (8) :16-20.

[4]单玉丽.借鉴台湾经验, 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思考[J].福建论坛 (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06 (6) .

乡村文化建设论文 篇8

城镇化发展模式下乡村社会发展问题日益突出:传统经济逐渐衰落, 人口大量流失, 乡村空间逐渐失去特色并走向衰败, 乡村活力缺失。为了让乡村空间重现活力并且得到可持续性发展, 当代建筑师在乡村中开展了以物质空间建设与利用为核心的建设实践, 希望通过建筑手段能够解决一定的社会性问题, 从而达到促进乡村再次发展的目的。这些手段在取得了一定成果的同时其局限性也逐步显现:

一、中国的乡村普遍经济水平偏低, 缺乏人力物力等相关资源, 而政府持续性的公共税收资金支持有限, 公益组织与相关团体介入的不稳定性与不确定性, 造成在大部分中国乡村很难实施一个具有控制性的可持续性的建设发展方案。

二、城市中执业建筑师进行的乡村建设项目, 往往其诞生并不与村民发生直接的关系, 它的出资、建造独立于其所在村子, 只是建成后归村民使用[1], 此种乡村建设手段从某种意义上说, 由于其与当地居民真正的日常生活及需求缺乏必然的联系, 所以往往导致项目建成之后产生功能“异用”等问题。

而更多关注社会性的“策划性事件 (planned event) ”, 相对于资金投资的建设项目来说具有费用低、容易开展、形式灵活、风险小且具有潜在高回报率并且能够积极响应当地需要等特点, 成为 “城市复兴”策略中一个重要的手段, 并且在英国以及欧洲相关的城市及乡村复兴中取得了显著的成果[2]。此外, 国外城市及乡村复兴进程中经过多年的理论及实践研究表明, 一系列经过策划的“事件”, 脱离对于物质环境有限问题的思考, 转而关注特定场所中人群的心理及社会文化因素, 具有针对性的策划一系列改善社会网络、社会资本[3]的“事件”, 从而达到重建邻里关系、社会组织结构, 增加社区凝聚力最终促进社区积极发展。

上述策划性“事件”在日本、台湾及中国大陆地区典型成功的乡村建设案例中不乏代表: 它们通过对于策划目的、事件发生场所以及参与人员等要素的精心设计, 达到了不同的社会性目的, 最终促进了乡村重现了可持续性的繁荣。本文选取了其中具有代表性的四个乡村建设案例[4]——日本古川町[5]、中国台湾宜兰后埤村[6]、河南信阳郝堂村[7]及山西和顺许村[8]的乡村建设经验为主要研究对象, 总结四个乡村建设案例中不同类型“事件”所具有的社会性效应以及作用机制, 并根据其策划所需条件以及产生效果的不同探讨了不同事件在乡村建设过程中介入的时期以及它们的比例分配问题。

1.“事件”的定义与内涵以及案例选择

1.1 “事件 (Event) ”的定义

事件, 在不同学科 (例如计算机、生物学、哲学等) 中, 具有不同的定义。

本文对于事件的研究, 采用加拿大旅游学家盖茨·唐纳德 (Donald Getz) 对“事件” (Event) 的定义:“事件”是在特定的时间 (具有明确的起始点与终点) 及场所 (setting) 内, 经过事先策划 (planned) 安排并有效组织特定人群参与的“暂时性现象” (temporal) 。“社会性”是此种事件的主要特点, 目标人群是社会中的“公众” (people) , 而不是“个人” (personal lives) [9]。

这些事件根据其不同的功能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共识性事件;2品牌性事件;3大型节事;4经济事件;5宣传事件;6私人事件等等。而针对这些事件功能的划分, 也不并不是具有严格界限的, 因为往往一个事件具有几种功能。

而本文所研究的乡村建设案例探讨的事件种类, 主要集中于前五种。

1.2 构成“策划事件 (Planned Event) ”的要素

这些经过策划的“事件”都带有明确的目的 (也就是“事件”的功能性) , 并且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构成要素[10]:

(1) 时间 (Time) :

对于一个策划性的事件来说, 该事件发生的起止时间点具有重要的意义。在一个地区的复兴计划中, 某一个事件的策划开始时期对于该事件的影响效果有很重要的作用, 主要表现在该时期这个地区所具备的人员、人群文化心理及年龄阶段以及资金等因素作用的叠加。

(2) 场所[11] (Place) :

事件总是在特定的场所发生。经过具有目的性的事件策划, 通过重新建立参与者的经历与场所特性的关系, 达到引导参与者重新理解其自身与场所之间关系的目的, 从而重建场所认同感[12]。

(3) 参与主体 (Participants) :

对于一个策划性事件, 参与人的活动是核心要素, 同时人们的活动形式决定了事件的形式, 促使不同策划性事件产生特定效应需要使与之相关的参与者参与相关的活动。参与者自身心理文化因素[13]成为了需要考虑的内容。

综上所述, 针对一个策划性事件, 其所需要的发生场所、参与主体以及其介入地区建设的时间, 是其主要的构成要素, 影响着这些事件能否起到特定的功能。所以, 下文将针对所选取的四个乡村建设案例中的不同功能事件的上述策划要素特点进行简单分析, 具体内容如下。

2. 四个乡村建设案例中不同类型事件的策划要素

2.1 四个乡村建设中的主要事件

针对四个乡村建设过程中的主要策划性事件, 笔者选取了其乡村建设活动比较集中的一段时期, 对于每一个事件的起止日期以及先后顺序, 用图表作了简单的说明 (详见图1) 。其中, 古川町的乡村建设实践开始于1970 年, 并在1993 年获得了“日本故乡营造大奖”, 成为了日本社区营造成功的典范。因此对于日本古川町本文选取了其1970 年至1995 年这25 年间乡村建设实践中具有不同影响程度的代表事件。而对于台湾宜兰后埤村、河南信阳郝堂村以及山西和顺许村则选取了各自从乡村建设的起点开始直至2015 年1 月这期间在乡村建设中主要的策划事件为研究对象。

2.2 不同功能事件的策划要素

这些事件有些看上去似乎平常并且规模较小, 但却产生了一定的经济、文化及社会作用, 促进了这四个地区的发展。而这些事件所起的作用主要包括社会资本的重建, 具有地区标志性的象征符号, 宣传地区形象以及拉动地区的经济发展等功能。那么, 能够促使特定功能的事件产生特定效果的策划要素是什么呢?[14]具体内容如下:

(1) 共识性事件 (Hallmark Events)

对于重建地方共同回忆的事件, 可以称其为“共识性事件”, 如同唐纳德所说的“标志性事件” (Halmark Events) 。这种类型的事件往往与其所发生的社区主体具有紧密的联系, 其主要目的是增加社区邻里交流, 改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重建社区的认同感。此类型事件的策划具有几点重要的特征:

首先, 响应特定的文化、场所、记忆、依靠地方特色:例如台湾宜兰后埤村“做中学”计划组织村民顺着社区旅行, 并讲述过去的历史及悲惨经历, 唤醒了大家对于村庄历史的共同回忆;其次, 对社区的居住者有益, 比如郝堂村的垃圾分类改善了村庄的居住环境;再次, 其可以提升社区积极的形象, 为本地提供竞争优势, 如同古川町的街道特色风貌保护事件, 不仅促进了邻里交流并重塑了当地文化, 从而激活了与之相关的文化活动及产业。

这类型策划性事件的发生场所, 主要集中于村庄中具有历史文化特征的村庄空间。这些场所的共同特点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村庄的发展历史及独特色文化。例如, 日本古川町的濑户川整治活动, 是围绕该反映该村庄典型地理特征的濑户川展开的。

其所需的主要参与主体, 则是以在村庄中生活多年的群体为主, 一般为老年人和部分中年人, 且其参与规模涉及了整个村庄范围内的居民。他们较长时间在村庄中的生活经历给予了这部分群体对于村庄发展历史的共同回忆, 和对于特定空间环境的场所记忆[15]。基于以上的因素, 他们在参与共识性事件中可以重建情感共识, 增强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纽带, 从而改善社区关系。

(2) 品牌性事件 (Iconic Events)

这四个乡村建设案例中共同具有一类能够促进村庄在超出其范围内产生影响的事件, 并且形成了村庄的象征性 (symbolic) 符号的策划事件。

例如, 在古川町的乡村建设中, 濑户川鲤鱼池营造活动所捞鲤鱼之形象, 被观光海报、明信片加以引用, 成了古川著名的象征性风景。此点也如同荷花对于郝堂村的象征性。

这类型事件策划并不需要特别的场所以及参与主体, 并且有的也不一定围绕村庄空间展开。因为对于此类事件最重要是通过一定的事件, 将某一事物 (如濑户川的鲤鱼、郝堂村的荷花) 与村庄形象建立牢固的联系, 促使在村庄中的村民对其接受以及认同的同时对于宣传村庄形象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一旦象征性成为其重要作用之一, 那么其参与主体天然地就与本地居民有关。但是, 针对事物进行品牌性的策划, 或多或少需要一些设计人员参与其策划过程:例如古川町聘请了一定的设计人员将其濑户川中的鲤鱼形象与纪念性产品——明星片等相结合, 促使其具有一定的艺术性。

(3) 大型节事 (Mega Events)

所谓大型节事, 其主要是相对于村庄的规模而言。这类事件主要以节日庆典、文化活动、体育赛事等形式作为主要内容。这些形式的事件, 往往因为其参与主体范围的广泛性而具有更大范围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其潜在效应是吸引一定量的游客[16], 拉动经济并促使村庄声誉得到很好地宣传, 扩大村庄影响[17]。

村庄中大型节事的主题, 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与村庄特有的民俗文化活动紧密相关, 比如古川町的飞驒古川祭, 是古川町一直以来的民俗节庆。另一类则是与村庄的发展主题紧密相关, 如同许村的国际艺术节, 是紧紧围绕“艺术村”这个主题进行的。此外, 对于以上两种资源较为匮乏的地区, 也可以通过规律性地组织一些特色活动来形成村庄具有周期性的大型节事, 而体育活动则是该种事件较为有效且灵活的类型[18]:如同郝堂村的捷安特骑行活动, 很好地促进了年轻人的沟通与交流, 并且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该活动中来。

因此, 大型节事的特点主要两个: 一个是具有固定以及鲜明的主题性;另一个则是具有规律的周期性。前者能够促使特定的活动事件成为村庄的特色, 后者则使其影响更加广泛以及深远。

往往村庄中的外部空间成为此种策划事件的最佳选择:一是大型节事的重要作用之一则是通过特定主题活动, 让更多人关注承办大型节事所在的村庄从而重新认识村庄的发展潜力;二是除了村庄中的村民参与此类策划活动以外, 还有相当数量的游客以及与其主题相关的人群, 其人群规模导致了对于较大空间的需求。如同在古川町的飞驒古川祭、许村的国际艺术节以及郝堂村的捷安特比赛活动中一样, 人们的活动范围涵盖了整个村庄的外部空间。通过这样的活动策划, 让人们在参与过程中慢慢体味着村庄独具魅力的村庄空间以及人文特色。

所以, 此类型事件也是参与主体最为多样的一种:主要以村庄村民作为主体, 并且同时尽可能多地吸引不同人群的加入, 从而达到其推广村庄形象、增加关注度的目的, 同时也为村庄发展带来了多样性的可能。

(4) 经济事件 (Cause-related Events)

专门针对市场消费所策划的以拉动村庄经济为目的事件, 被定义为经济事件。需要特别说明的是, 其他几种类型事件同样具有拉动经济的作用。而这里所提的经济事件, 则主要指对于村庄现有资源进行改善或者重新诠释而让村庄形成具有固定收入的相关策划事件。

与村庄休闲旅游业相关的策划性事件, 在乡村建设中则成为了这类事件的典型代表之一, 古川町通过特色风貌建筑的修缮以及街巷空间的打造所带动的休闲旅游收入已经成为了村庄经济支柱。此外, 利用村庄现有资源为村庄形成新产业打下基础也是此类事件的另一种情况, 比如宜兰后埤村则通过“鱼池”修复促使村庄特定范围内的盐化地成为“社区净水”的实验地点。

由于更多地强调拉动经济的作用, 导致其策划场所围绕村庄现有可利用资源的所在地展开。由此可见, 经济事件对于场所的要求并不是很高, (比如郝堂村由老人成立的合作社所展开的内置金融, 并不需要特殊的场所, 只要是为供该事件的商讨以及处理提供一定的场所即可) , 而更多地是结合市场需求对于村庄现有的空间场所加以有效地利用。

同因其强调拉动经济的特点, 其所涵盖的参与主体主要为两部分:一部分是获得收入的村庄村民;另一部分则是目标消费人群。然而, 由于村庄不断地发展, 入驻人群的多样化 (许村中的艺术家、郝堂村中经营咖啡厅的周边城市青年等) 也会最终导致前者主体性的多样化。

(5) 宣传事件 (Media Events)

这类型事件总是能够吸引人群甚至是媒体的关注而带有一定程度的“作秀”成分。它们往往借助展览、展示等方式, 对于村庄特定事物进行宣传。宣传事件总是围绕着村庄的特色文化、特色产业展开, 以期通过其宣传作用, 让更多地人了解以上内容从而增加更多的关注度。而关注度的增加, 也意味着给村庄带来更多的发展机会以及经济收入。

在本文所探讨的乡村建设四个案例中, 都十分注重这类型事件的策划。

日本古川町飞驒工匠馆的建立, 作为特色文化的展览馆, 通过在馆内对于村中木匠所用工具和木工作品的展示, 以及传统工艺体验区的设立, 吸引了不同人群前来参观体验, 从而将古川町木材产业、传统技艺上升到文化产业的地位。许村对于每年国际艺术节参展艺术家展品的长期展览也同样起到了吸引游客、促进许村艺术产业宣传的作用。而宜兰后埤村老人们在长青学堂中利用代表村庄捕鱼历史的漂流木进行小工艺品的加工, 也同样成为一种吸引物。

由于在本文所研究案例中, 此类型事件主要以对特定工艺品、艺术品展览体验为主要形式, 因此其策划场所则是与特定展示内容具有相关性的场所。此外, 由于需要承载一定展览展示功能, 而村庄中原有民宅尺度规模又相对较小, 所以, 利用村庄具有文化特色的老房子加以改造利用, 或者通过新的空间营造来承载这类型事件活动的发生则是此类展示场所最为普遍的一种选择。

至于其参与主体, 由于所展示内容一般以村庄的特色手工艺或者入驻村庄的艺术家创作作品为主要形式, 所以促使村庄中的老艺人以及入驻村庄的艺术家显得尤为重要, 而艺术家以及工匠本身也是挖掘乡村休闲旅游潜力的重要吸引物。

3.“事件”介入乡村建设的路径

3.1 不同功能事件的介入时间

基于前文的策划要素分析, 加之五种类型的事件在乡村建设中不同的作用, 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特定功能事件能够在乡村建设过程中有效发挥其作用的介入时期及前提条件 (如图2 所示) :

其中, 共识性事件往往是村庄建设的起点。在活动中增加村民的相互接触及情感交流, 并通过能够改善村民对其所居住的乡村地区认知的改观, 重塑乡村认同感和自豪感。此类策划性事件作为村庄建设的启动项目, 一般持续于整个乡村建设过程, 为其他事件的策划提供了良好的社会基础。

品牌事件作为一个渠道展示了一个地区不断改善的新形象, 不仅是村庄全面复兴的促进因素, 而且是村庄群体自豪感和社会认同的焦点, 在提高村庄声誉的基础上激发地区的自信心。在村民对于村庄的建设与发展具有一定的认同度以及参与度之后, 可以进行品牌事件的策划, 用以进一步的唤醒人们对于村庄特色的重新认识。

然而, 在乡村建设进入到初中期阶段之后, 便应在原有村庄历史文化特色整合重塑基础上通过工匠手工艺展览、或者一系列体验策划等方式, 进行村庄宣传类事件的策划。通过唤醒不同人群的意识, 使其认识到在衰败落后的村庄中的发展潜力以及对村庄文化及产业等各个方面所具有的内在价值, 从而吸引不同人群到访, 为村庄带来发展契机。

同时, 以上相关手段为村庄产业的发展打开了市场, 从而适度促进策划与村庄产业发展相关的事件。

3.2 乡村建设中事件的介入路径

因此, 在一个乡村建设的过程中, 这些事件介入的结构性主线, 表述了以“事件”作为主导的乡村建设的综合方向, 其简要路径如图3 所示:

概括来说, 一个成功的乡村建设过程, 需要这五类事件分别从不同的功能角度, 在对于村庄现有的社会文化因素进行改善的同时, 唤醒人们对于村庄空间以及历史场所的场所记忆, 重建对于村庄的认同感以及自豪感。其中以共识性事件作为贯穿村庄建设整个过程的内在主线, 以经济事件作为主要的内在动力, 配合品牌事件、宣传事件, 以及大型节事在村庄形象、地区自豪感以及村庄邻里关系及社会影响力方面的促进作用, 共同推动村庄不断地发展, 重现村庄活力。

3.3 五种类型事件介入的数量比例

那么, 这些事件每一类型在乡村建设中应该策划多少件, 换句话说, 应该分别占有多少比重呢?在本文的四个乡村建设案例中, 各个事件的所占比重如图4 所示:

其中, 共识性事件与村庄在进行乡村建设之前的社会资本状况有关。宜兰后埤村在进行乡村建设之前, 村庄生活条件困苦, 老龄化严重, 村民关系较为疏远, 中青年人均背丼离乡外出打工。因此, 对于该村庄来说, 重建村民关系纽带以及村庄自信是极为重要一环, 所以此类事件占到了乡村建设中较大的比例。

然而, 品牌性事件以及大型节事与村庄发展状况并不存在很强的关联性:其在四个村庄建设均只有一件。此点主要由于这两类事件本身所具有的符号性以及地区象征性的特点所致。

而经济性事件以及宣传类事件的比例取决于村庄的发展目标与发展方式。郝堂村的乡村建设中经济事件所占比例较其他案例更多一些, 主要是由于其发展方式主要依靠经济提升带来的动力性。而其他三个乡村建设案例中, 经济事件的比例较为相似且并不占有很高比例, 其与它们更加注重文化历史在乡村建设中的促进作用有关。

以上五类事件的划分并不是具有严格的划分界限, 同时, 一些策划性事件所具备的功能也并不唯一。因此, 上文所阐述的它们在乡村建设中的介入路径及比例, 也更多地强调这些策划性事件的不同功能性而非实际的事件形式。

4. 结语

在新型城镇化发展背景下, 如何建设真正看得见山, 望得见水, 留得住乡愁的乡村是我们前需要不断反思的问题。基于中国乡村类型之广、现状问题的复杂多样以及资金人员等匮乏导致策略的推广, 以及可持续性等问题, 需要我们超越建造范畴去思考真正能够解决社会问题、起到真实效应的乡村建设的路径。笔者提出的由一系列具有特定目标功能的策划“事件”主导的乡村建设策略, 仅仅是一种初步的思考探索, 而并非是针对乡村建设提出指导, 而是通过对提出“事件”主导的乡村建设的优点的解读, 来提供一个我们乡村建设方式思考的新角度, 从而不断修正我们的乡村建设实践。

以策划“事件”主导的地区复兴, 一方面, 其策划手段与方式以及目标作用效果的达成具有一定的内在规律性, 是可以进行把握以及控制的。但另一方面, 此种策略由于是基于人的活动激发地区的活力, 在很大程度上与一个地区在人群的社会文化因素紧密相关。因此, 怎样让策划的“事件”更加贴近当前乡村地区中人们的文化心理结构以及不同“事件”展开的时期节奏, 从而促使我们在具有明确建设目标控制下同时达到小的投入而获得十分良好的收益, 是我们下一步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

摘要:文章从现象解读层次对日本古川町、台湾宜兰后埤村、河南信阳郝堂村以及山西和顺许村四个乡村社区建设实践中针对特定人群策划的具有社会价值及人文关怀的策划性“事件”进行了阐述。并结合加拿大旅游学家盖茨·唐纳德对“事件”的定义归纳总结了以上四个案例中的五种主要类型的策划性事件在乡村建设中达到其特定功能效果所需要的场所、特定人群。此外, 基于每一类型事件的策划特点、介入乡村建设的阶段等因素初步总结了由以上五类事件主导的乡村建设实践路径。

乡村文化建设论文 篇9

“十二五”期间全国各地的乡村旅游热潮为乡村地理学与美丽乡村建设的有效融合提供了政策辅助, 浙江所出台的《浙江省旅游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在提出浙江需要不断强化水、农、牧、林、渔等产业与旅游之间的融合性的同时, 要求本地各级政府立足本区域红色旅游优势, 因地制宜尝试推进多形态的乡村生态旅游建设, 并实施美丽乡村规划战略。此要求提出之后, 依托中心城市的浙江环城乡村旅游带建设项目逐步开展起来, 而乡村地理学理论在融入此项活动的过程中, 一些重要问题也日渐浮出水面。

1 乡村地理学运用基础上浙江美丽农村建设的定位

1) 乡村建设基本要求。

乡村治理和城乡规划是一个极为复杂的过程。浙江美丽乡村建设中所需要遵循的乡村地理学理论实际是需要以区域发展为切入点, 着力就乡村区域的景观、资源、人文、社会、经济所形成的条件、地域结构、基本特征、时空变化规律以及各个要素之间的相关性展开分析。乡村地理学作为研究地理环境和人文经济活动之间关系的学科, 自从20世纪30年代传入中国后, 随着我国乡村建设着眼点从单一的农业向旅游业、交通运输业、商业、工业等领域的多项、系统化发展后, 乡村地理学理论和视角在乡村现阶段建设中的应用也日渐深入, 其应用切入点主要表现在乡村聚落、乡村经济、乡村土地使用、乡村城市化、乡村文化、乡村景观、乡村空间、乡村规划的基础理论应用几个方面。

2) 浙江美丽农村建设基本原则。

现阶段乡村地理理论运用下, 浙江乡村的治理过程已经反映出浙江农村的治理和改革, 必须遵从立足当前发展现状, 实施逐步有序战略推进原则。民众的意愿和农民的支持与认同感, 需要融入到浙江农村建设整体规划中, 并以其实际变动性作为整体规划的基本数据。只有充分尊重本区域农民自主性, 并适时引导和发挥本区域民间的创造力, 才有可能做到农民、政府、规划局等各方力量的聚合, 实现浙江美丽农村的超前建设。

首先, 浙江美丽农村建设需要保护农民的基本利益, 而农田作为农业生产机械化、产业化、专业化、规模化运行的基本保障, 需要在美丽农村区域规划中, 以农业现阶段生产的高效益性和高效率性的融合要求为前提, 在保证现阶段土地承包权力的稳固性的基础上, 进行浙江农村土地使用权适度流转的规划和土地利用、开发等的筹划。

其次, 实施农村各项的综合改革, 并建立起县镇合作机制可作为浙江美丽农村建设的实践性操作保障。

政策协调机制的构建和强化、中心镇培育工程的建立和落实可作为政策资源优化整合, 强化政策协调配套指令运作的基础, 而依托浙江美丽农村区域规划要求, 来筹划强镇、强县对应体制的创新, 则可辅助理顺两级政府之间的行政运作关系, 规避浙江美丽农村区域规划中的行政拖延、工作重合、落实效率低等问题。这同样也是乡村地理学视角下, 浙江美丽农村建设所需要关注的乡村空间建设、乡村规划、乡村聚落等良好运作的预备工作。

第三, 农村公共产品的大力供应是浙江美丽农村区域规划及战略实施的必要条件。

以乡村地理学的区域性统筹要求为先导, 浙江美丽农村建设中所涉及到的环境保护、地理结构调查、社会公共服务事业的开展、基础设施的配套、乡村文化发展中的社会公共文化事业的城乡反射型运用等, 都需要充沛的农村公共产品及对应的便捷现代物流体系、快捷便利的交通体系等来给予推动。从浙江美丽农村建设的本质而言, 乡村建设同样需要立足在城乡交通一体化需要下, 因此对应的作为乡村财政收入提升所需硬件设施, 也应该同期、同步建立并按照浙江美丽农村建设战略推进时, 各个环节的动态变化加以调整。

2 乡村地理学视角要求下浙江美丽乡村建设的原则优化

针对浙江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类问题, 在乡村地理学视角要求下, 应该从战略设计者的思维优化方面入手, 坚持以下原则:

1) 坚持优化布局, 实施城乡统筹。

按照乡村地理学要求, 美丽乡村建设的统筹安排需要覆盖到公共设施、人口、城乡产业等多项领域, 深入调查和挖掘乡村现有的田园风光、自然资源、民族风情、传统文化、产业经济、乡土建筑等方面的优势和不足, 以可持续发展为基点, 将历史文化村落和农业社区统一建设成居民就业充分、环境优美整洁、社会文明和谐的节点。

2) 坚持生态绿色发展, 分类指导层层渐进。

绿色生态管理理念应该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全程理念。正如浙江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资源保护与资源开发所存在的矛盾, 大力发展经济不能以牺牲环境为前提, 美丽乡村建设应该以生态家园建设、生态经济建设为抓手, 立足各村特有的资源和文化优势, 建立生态良好、生活富裕、生产可持续发展的文明发展战略, 并坚持以宜游、宜业、宜居为建设目标。战略计划的层层推进可有效应对当前建设中过度开发、建设面子工程、急功近利等做法, 以基层组织和村民为主, 邀请村民共同进行战略筹划, 鼓励村民献计献策, 以精品村建设和具有本村特征的特色村居为目标, 科学定位节点村、精品村、景观带的规模和功能, 提升战略规划的品位和品质, 突出村建特色, 串点成线并连线成片, 分类指导、层层渐进、全面推广, 努力建设整体风貌协调、乡土气息浓郁、区域建设特色鲜明的美丽乡村。

3) 坚持分统结合, 发掘资源创新机制。

当前浙江美丽乡村建设所存在的最大问题即缺乏人本为思想, 政府投入过大, 社会资源被忽视。美丽乡村建设最终的执行在于民众, 引导村民自觉建设并充分发挥主体作用, 有助于辅助政府改善单一化资金筹划渠道的现状。将农业两区建设和美丽乡村建设、文化礼堂建设、“四边三化”、旅游开发、扶贫开发等工作密切结合起来, 整合企业社会团体、政府部门、企业的各界力量, 增强合力、创新机制、强化协调, 汇聚力量, 共同推动美丽乡村建设。

3 乡村地理学视角要求下浙江美丽乡村建设的策略优化

1) 重新筹划战略布局, 因地制宜发挥示范效应。

坚持“富设计、富规划、穷建设”的筹划理念, 从村庄整体风貌和建筑布局入手优化, 突破原有规划设计思维和模式, 提升村庄的规划水平。一方面需要调整现有规划设计思维, 以自然环境现状为基础, 以新农村特色建设为目标, 尊重村落特有的历史文化和空间生长机理, 努力营造新旧自然、和谐统一的农村风貌。

因地制宜的进行乡村设计并发挥其示范效应, 对美丽乡村建设的宣传工作也具有良好的辅助作用。此外, 在战略布局的重新规划时, 还需要考虑到美丽乡村建设的外延和内涵, 督促各村严格按照建设要求和标准执行, 建设团队方面则使用筛选和验收淘汰机制。

2) 挖掘农村特色文化, 深挖内涵拓展建设思路。

浙江美丽乡村建设要充分发挥人文底蕴深厚、农耕文化多样、山水风光秀奇的优势, 就需要从农村人居环境、农林特色产业处入手, 大力开展村乡整洁活动, 结合村民意愿和财政实际, 在彰显特色因地制宜的理念下, 有序推进重点项目。可尝试以美丽乡村建设为契机, 推动农村传统产业的转型和升级, 并实现旅游跨越发展策略, 这就需要在美丽乡村建设中, 不断挖掘和体现农村特色文化。重视农村传统孝德文化、耕读文化的重建和整理, 丰富乡村建设的传统文化之魂, 深谙乡村建设内涵, 使之成为市民和农民共同的精神宝库。

建设思路的拓展, 并不能单纯依靠政府规划, 由于村庄的整体规划直接关系到农民切身利益, 因此规划方案编制时, 需要以村庄发展规律和自然环境生态发展规律为基础, 协调各方面的矛盾和利益, 广泛听取相关利益者的意见和建议, 兼顾到村庄近期和远期利益, 突出地方传统特色, 借助环境整治和规划引导使得乡村建设与生态环境、生产等共同和谐统一发展。

3) 强化政策和财政支持力度, 建设管理和创新机制并举。

整合资源注重财政支持是美丽乡村建设得以稳步进行的动力。这就需要财政方面优先足额地进行专项建设资金的安排, 实施融资模式来积极争取各方面资金的注入。努力整合联合公路、农业两区、乡村旅游等与美丽乡村建设相关的资源和资金, 侧重向乡村建设项目方向倾斜, 并积极引导社会资本的注入。相关政策完善方面可按照美丽乡村建设的实际情况, 在基础建设设施方面, 需要考虑农村污水治理、农村住房改造、配套设施完善、垃圾处理等方面的基础建设和对应的政策性支持。

此外, 美丽乡村建设一方面需要注重村容村貌的规划和治理, 从根本上改善生态环境、生活和生产环境, 强化对环境的维护和管理, 另一方面要强化广大干部, 建设责任意识, 重视将当地重点工作与美丽乡村建设进行结合, 利用“三改一拆”“四边三化”“千百工程”等项目, 多方借力, 建立领导小组定期统筹协调, 已形成各方资源及力量的整合合力。为保障管理效果, 可实施村、街道、镇、市多级联动的考核制度, 使用月通报、月考核、月督查、年终考核的方式, 丰富奖惩措施, 以提升美丽乡村建设的工作效率。

摘要:根据乡村地理学理论, 介绍了浙江省美丽乡村建设的基本原则和要求, 针对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调整设计思维、挖掘特色文化、注重财政支持等策略, 以提升浙江省美丽乡村建设的工作效率。

关键词:乡村地理学,乡村建设,城乡规划

参考文献

[1]郭焕成, 郑健雄, 吕伟明.乡村旅游理论研究与案例实践[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0.

[2]汪彩琼.新时期浙江美丽乡村建设的探讨[J].浙江农业科学, 2012 (8) :77-79.

《美丽乡村建设指南》解读 篇10

生产、生活、生态协调发展, 民居、民生、民俗特点突出, 村庄秀美、环境优美、生活甜美、社会和美, 兼具现代生活质量及传统农村特质的可持续发展行政村。

◆美丽乡村建设指南包括什么?

标准由12个章节组成, 基本框架分为总则、村庄规划、村庄建设、生态环境、经济发展、公共服务、乡风文明、基层组织、长效管理等9个部分。

·村庄规划

规定了村庄建设、生态环境治理、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等方面的系统规划要求。

·村庄建设

规定了道路、桥梁、饮水、供电、通信等生活和农业生产设施的建设要求。

·生态环境

规定了水、土、气等环境质量要求, 对农业、工业、生活等污染防治, 森林、植被、河道等生态保护, 以及村容维护、环境绿化、厕所改造等环境整治进行指导。

·经济发展

规定了美丽乡村的农业、工业、服务业三大产业的发展要求。

·公共服务

规定了医疗卫生、公共教育、文化体育、社会保障、劳动就业、公共安全、便民服务等方面的要求。

·乡风文明

提出了弘扬文明风尚、开展文明建设、提升文明素养的要求。

·基层组织

提出健全基层党组织、村级组织, 服务美丽乡村建设。

·长效管理

规定了制定标准体系、拓宽村级财源、强化公众参与、建立管护机制等要求。

◆“美丽乡村”建设指南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坚持政府引导、村民自愿、因地制宜的原则, 依照一事一议民主议事程序, 开展美丽乡村建设。

应不大拆大建、不套用城市建设标准、不拘泥于统一模式。

近三年内无重大刑事犯罪和群体性事件;无重大食品安全事故;无较大 (Ⅲ级) 以上环境污染事件;无人为破坏性采挖、移植、买卖古树名木现象。

◆《美丽乡村建设指南》数据

《指南》在村庄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公共服务等方面制定了21项量化指标。从今以后, “美丽乡村”不再只是一个模糊的概念, 拥有了一套量化指标明确的国家标准。

路面硬化率达100%;

村域内工业污染源达标排放率100%;

农膜回收率达80%以上;

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70%以上;

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率100%;

畜禽粪便综合利用率80%以上;

使用清洁能源的农户数比例达70%以上;

平原林草覆盖率达20%以上;

山区林草覆盖率达80%以上;

丘陵林草覆盖率达50%以上;

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80%以上;

生活污水处理农户覆盖率达70%以上, 卫生公厕拥有率不低于1座/600户;

户用卫生厕所普及率达80%以上;

村卫生室建筑面积大于60平方米;

学前一年毛入园率达85%以上, 九年义务教育目标人群覆盖率100%, 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3%以上;

乡村小学校园文化建设之我见 篇11

一个学校,无论你是居于闹市还是偏远乡村,作为教化育人的场所,第一位的是要营造浓浓的文化氛围,不少学校似乎只注重物态文化的建设,高楼林立、灯光喷泉、花团锦簇、绿草如荫……而对于物态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三个层面则厚此薄彼,缺少教育人眼光。

当然,物态文化的建设也很重要,它能使人对一所学校产生第一印象,作出非理性的取舍性选择。至于制度文化的建设却并没有彰显出应有的地位。尽管有些学校为应对上面的达标检查,也制订了各项制度,但大多是一些刚性的东西,缺少人性的、理性的、科学性的东西,而这恰恰是校园文化的重要方面。如果我们的用人制度,教育教学管理的各项制度缺少厚重的人文色彩,那么这所学校很难说是一所具有发展后劲的学校。其实制度建设是很有文化内涵的,一切好的制度,它的作用在于能保护好绝大多数人的利益不受侵犯,又必然触碰一些人的利己私欲,使之视其为雷池,不敢逾越,进而促进学校健康、有序发展。

无论什么样的学校,制度建设只是其规范、高效运转的手段,要使之科学、健康、永续发展,一定要加强教师的精神文化建设。精神文化涵盖是多方面的,除了个人行为举止外在的表现,还有精神追求这个核心部分。首先,作为学校领导要有比较高的办学品位,要有先进的教学理念作支撑,还要有创建、提炼出富有特色团队精神的能力。其次,教师的一言一行,衣着打扮都应流泻出文人的气息,因为她能折射出一所学校的文化品位。试想如果从学校中走出的每一位教师都是西装革履,举止得体,谈吐高雅,你能说他们所在的学校文化品位不高吗?

作为教师,除了具有高雅不俗的气质外,更应具有敬业爱岗、富于创新、乐于奉献的职业素养。黄小人深深懂得“给人一杯水,自己必先拥有一桶水”的道理。每当上级教育部门组织教学比武、教研活动,他们把这看成是扩大视野、增长知识的好机会,总是抢先去找校长争取。参加活动归来,都会共同探讨,认真交流,资源共享,毫无保留。这两年学校先后选派两轮共六位教师到县职教中心学习,他们经过一年的专业理论学习和职业技能的培训,专业水平得以充实和提升。去年在全县开展的“课内比教学”展示活动中,我校中年教师范宏英就获得了美术教学一等奖,为“比访”活动的深入开展发挥了很好的引领作用,同时也为激活学校的校本教研氛围,释放出了强有力的磁场效能。县骨干教师陈汉阳则是青年中的典型代表,她从师范毕业分来黄山头小学15年,坚守在小学语文教学领域并开垦出了一方属于自己的乐园。她总是带着激情进课堂,激活学生的学习灵感,所带的语文学科成绩连续十余年居全镇前茅,今年在全县教育系统“庆三八我的家访故事”演讲活动中,她以不俗的风采赢得评委的高度赞赏和参赛代表的满堂喝彩。

这些年来,黄山头小学舍得在青年教师的磨砺上下工夫,始终不渝地强化“三风”——校风、学风、教风建设。一个学校如果校风不正,学风不浓,教风不严,很难说具有浓厚的文化氛围,社会也不会认可。仅有此还不够,还需要有一大批富有娴熟的教育教学艺术,富有创新精神和科研实力的默默耕耘在教学一线的骨干力量作支撑。有位学者曾这样说,你的学校里能有几个满头银发、精神矍铄的老头在转悠,这就是具有文化底蕴的象征。这种说法虽然幽默,但也能说明“教育却也是一门慢的艺术”的道理。黄山头小学就活跃着一支能干事,会干事,敢干事的老教师群体,他们干起事来雷厉风行、作风严谨,被青年教师称为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教育老兵。

由此,黄小人认识到,校园文化建设要全面的、立体的构建。物质的条件固然重要,但是,意识形态的东西更重要。这就像一个人,经过岁月的洗礼虽然华发染鬓,但其满腹经纶,言谈举止颇具儒雅风范,仍不失为一个文化人。因而,老当益壮的老教师在引领学校健康发展的方面,是一笔不可多得的精神财富,在他们身上凸显出的矢志不渝的教育情怀,必将为学校的教育改革注入强大的活力。

我们说校园文化建设既是灵动的,也是物化的。苏霍姆林斯基说:“一所好的学校墙壁也会说话。”当你走进黄山头小学,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飘散着墨香的“校园文化集萃”,还有那道路两边造型别致的花坛,以及错落有致的雪松、香樟、广玉兰、茶梅等常青树,把校园装点得春意盎然,让师生的心灵得到净化,志趣变得高尚,品行得到升华;教学楼走廊墙壁上的“榜样文化”,文化长廊里的《校歌》、《校报》时刻宣示着一种昂扬向上的气息,师生们在与励志形象无数次的视角碰撞中,心灵不断得到陶冶和塑造;阳光广场上的“安全歌谣”以通俗易懂、朗朗上口的儿童语言,让学生在不经意间就懂得了安全自救的知识。漫步校园你就会感到她是一个充满教育意义的生活世界,每个班量身制作的班训,以其不同年龄特点的语言张力润泽孩子的幼小心灵。

花香、书香、墨香满溢校园,构成了一曲具有黄小特色的校园文化之歌。而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则是链接这一特色的有效载体。如语文组开展的演讲、写作、手抄报、书法竞赛等;体育组开展的乒乓球、拔河比赛和冬季登山等,这些活动的开展极大地激活了同学们爱校、爱学习的积极性。同时,扩展了课堂教学有限的空间,为学生提供了活用书本知识、发展个性的舞台,还让学生挖掘潜能、积淀文化素养提供了平台。这不但能够延伸第一课堂的知识内容,补充和完善第一课堂的知识结构,使师生在愉悦的文化活动氛围中得到学习和锻炼,而且能够陶冶师生的情操,净化师生的心灵,使师生在富有诗情画意的文化氛围中得以感染和熏陶。

校园文化建设,既要有物态化的,更要有精神层面的,尤其要注重文化内涵,重视对师生的精神文化建设,着力营造宽松和谐、充满温馨的校园环境,让高雅不俗的校园文化形成一幅幅令人奋进的不朽画卷。

(湖北省公安县黄山头小学)

乡村文化建设论文 篇12

创意农业消费时代阔步走来

随着收入的增多, 生活水平的提高, 相比汽车、住房消费, 创意农业可以长期有效地拉动内需、刺激消费, 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大多数人对创意农业有着极大的渴望, 创意农业消费正在逐渐渗入中国百姓的生活。创意农业已成为拉动中国内需的重要力量, 拉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 一个创意农业消费时代正向中国人阔步走来。

把创意农业文化引入乡村, 大力发展中国的创意农业是决定中国能否经济快速发展的成败之举。成都市锦江区的三圣花乡, 其实就是中国创意农业乡镇的杰出典范。锦江区政府因地制宜地推进城乡一体化, 坚持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 采用市场化运作的手段, 通过举办梅花节、乡村旅游大会、旅发会、十届梅花年会等办节办会活动, 不断提升创意农业拉动经济快速发展的品牌效应, 形成了以春有红砂之百花、夏有万福之荷花、秋有东篱之菊花、冬有幸福之梅花、江家菜地体验休闲农事的乡村休闲观光旅游新亮点, 创造性地打造了三圣花乡幸福梅林、花乡农居、江家菜地、东篱菊园、荷塘月色“五朵金花”, 搭建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平台。锦江区政府充分运用社区金融小额贷款和家庭创业活动平台, 通过政府引导, 开发就业岗位, 多渠道促进失地、准失地农民就业。2006年, 全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2458人, 失地农民就业率达92%以上。锦江区政府引导农业生产经营规模化、产业化、工业化, 大力发展创意农业经济, 培植了税源经济, 增加了税种, 税收大幅增长, “五朵金花”景区农业产值、政府税收、村集体资产、地价等经济效益大幅增长, 加快了城市东部副中心的开发建设。景区周边地价由打造前的每亩50万元升至目前的350万元以上。仅2006年, “五朵金花”景区就实现三产税收532万元, 是2002年的13.27倍;实现旅游收入2.3亿元, 是2004年的2.3倍。

近年来, 我国高收入高消费人士正呈逐步上升的趋势, 并形成了一个以富裕阶层为主的规模可观的农产品高消费群体, 要求农产品味道更好、外观更美、安全更有保证, 体现地位身份象征。高端农产品消费市场受青睐, 应当按照优质农产品的标准, 组织生产加工以特取胜的创意农产品, 瞄准高消费群体, 打造出中国创意农产品高端品牌, 抢占高端特色农产品市场, 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将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法宝”。

农产品生产愉悦化、时尚化

农产品创意, 更时尚, 令人更愉悦:兰州的“黑美人”土豆夺人眼球, 它的外皮黑不溜秋, 而肉却是经过太空诱变育种变成鲜艳的紫红色。“黑美人”黑皮黑肉能增强人体血管弹性, 改善循环系统和增进皮肤光滑度等。芜湖烤出来的健康锅巴, 它不仅能带人回味大锅饭的原汁原味, 同时还具有健胃等功效。玉米皮扔在地里一文不值, 烧了又污染环境, 山东莱西农民用巧用资源, 巧妙设计使草鞋成了时尚, 自纺的棉线做成鞋帮面, 把草编工艺和中国结工艺巧妙结合, 使一双草鞋卖到几十元、甚至上百元, 使小草鞋以每双20美元的价格打入了国际市场, 出口到很多国家。把玉米皮做成草鞋, 实现了致富的梦想。2008年, 柑桔大实蝇事件和金融危机, 造成四川、湖南等主产区大批柑桔滞销, 价格暴跌, 柑桔树成了“赔钱树”。乐山市五通桥杨柳镇红军村黄成忠采用“冬衣保鲜”技术, 种植的柑桔却成了“摇钱树”。黄成忠在冬季用薄膜给整颗柑桔树“穿上冬衣”, 采用“树上保鲜”, 柑桔可以生长到次年4月不会掉果, 柑桔口感更甜, 口味更纯, 4亩地柑桔净赚2.5万元, 比别人多赚两倍。2008年秋季, 到近郊观赏农业风光、体验田园风情、亲手采摘新鲜果实, 成为哈尔滨市民秋季出游的新时尚。近两年相继举办的“2004黑龙江哈尔滨都市庄园秋实节”和“2005都市庄园赏花节”, 田园观光、葡萄采摘、葡萄酒品尝等旅游项目, 使农业观光游逐渐被广大游客所认知, 日益受到欢迎。葡萄采摘游得到了广大游客的一致认可和好评, 成为游客追求健康、休闲的生活方式的新内容。含有粗粮的有机杂粮米、适合孕妇吃的孕婴米、适合老年人的八宝米、适宜糖尿病人食用的功能性稻米、速食的馄饨、芋饺、米线、米饭、刀削面, 冷水也能冲泡的兰香子饮料, 开袋即食的禽肉蛋制品, 可以为忙碌工作的人节约时间的食品很受欢迎。电话直销、网上销售, 顾客只要拨个电话或者点点鼠标, 优质农产品就可以送到家。借助农民信箱网络销售, 绍兴苗木经销大户钱建刚的销售业绩几年功夫从数万元扩大到近百万元。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 农产品生产时尚化, 农村花园化, 民房别墅化、道路水泥化、通讯程控化、用水自来化、照明电灯化、厕所卫生化、村庄园林化、农业产业化, 把农村建设成为布局合理、交通便利、设施配套、环境优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 成为广大农民追求的新时尚。

作为一种新型的经济模式, 创意农业美学经济时代的消费呈现出情感和个性需求上升, 消费者的自主参与和文化环保等意识增强的特点。创意农产品生产拓展了农业发展的新空间, 为农业的审美研究提出了全新的课题, 表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系, 展现人工与自然相互融合的美, 其中蕴含了农业美学自身所具有的形式美、动态美、韵律美、艺术美, 体现了美的创造者─劳动者以及劳动本身的人工美、功能美、技术美。农业美学使人获得了审美享受和情感升华, 从而进入到欢快喜悦的状态。比如在观光农业园中, 清新的空气、泥土的气息、宁静的环境、优美的风光、纯朴的民风、有趣的民事活动;春季的繁花绿叶转而到秋季的层林尽染, 消费者在宁静和悠然自得的田园牧歌式的生活情趣中, 亲手制作新鲜干净的绿色蔬菜和味美的佳肴, 一切尘嚣、烦忧也都烟消云散。创意农业作为对人们具有吸引力的审美对象, 以农业美学为主题, 具有审美价值、体验功能和趣味性强的特点, 注重社会效应和经济效应, 使经济、生态和社会三者的效益在和谐的基础上达到最大化, 创意农业美学经济用生态学、美学和经济学理论来指导农业生产, 通过合理规划布局, 自然调节和人工调节相协调, 使农业生态系统进入良性循环, 具有生产、加工、销售、疗养、旅游娱乐、审美体验等综合功能, 在人类的生活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快乐山水”长出“快乐产业”

快乐消费作为一种消费新时尚、新潮流, 在我国蓬勃兴起。如诗如画的田园风光, 让都市人回归自然, 返朴归真, 陶冶情操, 享受亲近田野舒缓压力、享受种植与收获的乐趣, 新农村日趋成为农民的美丽家园、快乐田园,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创意农业令人向往。创意农业美学经济坚持以人为本, 以人身和心的双重幸福为目标, 意味着人的思想道德、审美情趣、情感意志、个性才能等多方面的充分发展, 人与大地自然、艺术相融合, 使人亲身感受和参与创意农业生产情趣, 顺应农民求知、求乐、求富、求美的愿望, 最终达到创意生产、创意生活、创意生态的有机结合, 让农民富裕起来、快乐起来。

根据《创意农业学》 (中国科学文化音像出版社2009年5月版) 研究表明, 我国高端农产品稀缺, 市场亟待开发。2007年10月13日, 在第五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上, 人们争相品尝现场烹制的大米饭, 参展的日本大米以90元1公斤的“天价”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日本发展自己的高端大米产品, 价格贵, 品质好, 农民种粮更有效益。山东鱼台县临近北方最大的淡水湖———微山湖, 鱼台种稻条件得天独厚, “鱼台大米”营养成分达到精米的三倍, 在大城市超市里卖到一公斤60元, 还出口到国外, 很受欢迎。山东胶州大白菜以其绿色、美味走俏市场, 一棵白菜最高卖到60元。四川省遂宁市安居区马家食用菌盆景种植基地的谢开国培植成功灵芝盆景, 由于它集观赏、食用为一体, 更环保、更卫生、更美观, 受到本地及成渝市民的追捧, 成了抢手的创意艺术品;灵芝盆景以其精美的造型在荷兰一炮打响, 单价达40欧元盆 (1欧元兑换人民币10元左右) 。近年来, 我国高收入高消费人士正呈逐步上升的趋势, 并形成了一个以富裕阶层为主的规模可观的农产品高消费群体, 要求农产品味道更好、外观更美、安全更有保证, 体现地位身份象征。高端农产品消费市场受青睐, 应当按照优质农产品的标准, 组织生产加工以特取胜的创意农产品, 瞄准高消费群体, 打造出中国创意农产品高端品牌, 抢占高端特色农产品市场, 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将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法宝”。

创意农业立足于优势资源的发展战略, 不断“做大、做优、做强”创意农业产业, 创意农产品生产成为农民脱贫致富的“摇钱树”。创意农业“点石成金”, 加快了创意农业产业化进程, 不断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能力, 成为新农村发展最快、拉动经济加快发展的富民产业。建议加快推进创意农产品生产, 实施中国创意农业富民计划, 打造创意农业万亿产业创造中国农民独特增收模式, 为新农村建设和产业优化升级奠定坚定的产业和经济基础, 收获环境和经济双重效益, 构建农村创意生活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努力推进城乡统筹发展。

创意农业成为拉动内需的新引擎

本世纪初的10年到20年间, 将是中国中产阶层形成的重要时期。预计到2010年, 中国将25%的城市家庭步入中产阶层, 中产阶层家庭2010年将有5700万户, 从人口规模增长速度来看, 相应的中产阶层人数将达到7300万人和1.7亿人, 他们是创意农产品的主要消费购买群体。

上一篇:通用数据采集下一篇:技术设备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