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美丽乡村建设(通用11篇)
山东美丽乡村建设 篇1
近年来,XX持续加大美丽乡村建设力度,着力打造和谐乡村、活力乡村、宜居乡村,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满意度,奏响了具有XX特色的美丽乡村“幸福曲”。
一、坚持党建引领,健全服务机制,助推和谐乡村更温情。
建立“新村党组织—网格党支部—责任区—党员(胡同长)—居民户”的服务架构,依托“1+X”党员联系群众服务模式,确立“一统双带五到位”服务机制,即:以新村党组织为统领;党员带头联系服务群众,发展扶贫项目、合作社带动群众致富;确保惠民政策宣讲到位、意见建议征求到位、弱势群体服务保障到位、防返贫动态监测到位、医疗健康服务到位。一是发挥党员力量,服务群众“零距离”。推行“1+X”党员联系居民户制度,普通党员、支部委员、支部书记依据个人能力、岗位职责至少联系1个居民户,每月至少一次入户走访,不定期进行电话谈心,重点做好传达政策决议、做好卫生防疫、引领村民共同治理等工作。目前,全镇10个行政新村47个自然村全部建成党员联系群众制度,建立起了779名党员联系服务8308户群众的网格化服务体系,收集上报并解决群众反映的问题2400余件。二是坚持组织统领,守好防返贫底线。发挥新村党组织在防返贫监测工作中的“探照灯”作用,创造性运用“红黄蓝预警”模式,即:根据农民人均收入水平对全村农户开展监测,人均纯收入在6000元以下的为红色预警监测对象,6000~7200元为黄色预警对象,7200~10000元为蓝色预警对象。对于红色和黄色预警对象,落实相关帮扶政策;对于蓝色预警对象,密切关注动态,优先提供就业机会,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目前累排查重点人群信息433条,帮助2户农户办理了农村低保,帮助5名儿童落实了困境儿童或事实无人扶养儿童等相关政策,纳入突发严重困难户1户5人。三是依托扶贫项目、合作社,加大产业发展力度。依托盛木园林苗木种植产业扶贫项目,打造苗木繁育产业区;以云朵庄园特色葡萄种植产业扶贫项目为圆心,带动“张庄蜜桃”“肖天核桃”等一批特色农产品绿色品牌,形成复合型葡萄产业带。每年扶贫项目收益稳定在35万元左右,切实提升了村民收入。依托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凝聚助推产业发展的强大合力。全镇新村党组织引领党员、村民创办企业45家、合作社74家,通过“支部+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带动劳动力就业600余人。二、坚持文化先行,挖掘地方特色,助推活力乡村有内涵。
以乡村文化振兴为切入点,持续加强基层文化阵地建设,不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深入挖掘地方文化特色,激发农村发展的内在动力和活力。一是不断完善公共文化服务。加强镇村两级文化阵地建设,依托镇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持续开展舞蹈、曲艺、书画等各种指导、培训,提高群众的艺术鉴赏力。发挥新村文化专管员的带动作用,形成“一村一特色”的文化阵营,如张南新村曲艺文化、惠民新村腰鼓文化等。二是深入打造特色综艺项目。打造“农民丰收节”“艺术节联欢晚会”两个本地文化品牌,将响扇舞、腰鼓舞、三句半等10余种本地传统文化搬上舞台,迄今已举办7次大型文艺汇演。深入挖掘辖区内各类人才,建立起以鼓乐队、秧歌队、舞蹈队、曲艺队为代表的13队236人文化活动队伍。三是持续培养文艺创作人员。一方面聘请舞蹈、曲艺等专业老师对各领队及文艺骨干进行专业艺能指导,培养本地文艺创作人员。目前全镇已经形成了一支集编剧、表演为一体的“三句半”小剧团,还涌现出了一批以张子周、许继田、张之伟等为代表的诗歌、散文类创作人才。另一方面,依托乡镇文化站,引入舞蹈、声乐等方面的优秀人才,形成了以旅意青年歌唱家张博、画家张思俭等为代表的“XX文艺圈”。三、坚持因地制宜,改善人居环境,打造宜居乡村高颜值。
围绕“生态宜居”这一目标,持续深入推进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将农村坑塘作为整治工作重中之重,因地制宜发展“坑塘经济”,实现生态保护、环境整治和乡村振兴多赢。一是建立长效机制,持续改善人居环境。建立人居环境奖惩制度,对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情况实行每周一检查、每月现场观摩“擂台赛”、每季度挂出“红黑榜”,引领村民参与美丽乡村建设,为村庄建设出谋划策,激发农民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自觉性、主动性。二是精心规划设计,坑塘治理见实效。按照“一坑一策”进行规划设计,以休闲观光型、收入增加型、生态改善型、为民服务型“四型化”持续推进坑塘综合整治。依托X派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队力量,利用废弃坑塘建设段庄村休闲养殖垂钓中心,大力发展水产养殖,每年为村集体增加收入6万元,不仅提升了村庄生态环境,还为村民增添了一处休闲娱乐好场所。三是发展“一塘一品”,坑塘经济促增收。按照“一塘一品”的思路,大力发展水产养殖、莲藕种植、文化旅游、休闲垂钓等生态经济项目,如后石槽等村坑塘深度不足、空地多,正在规划安装光伏发电;郭大村窑厂村坑塘四周水面160余亩,中间土地面积170余亩,绿化好,环境优美,计划建设中蓝文旅小镇,发展乡村旅游。目前各类坑塘收入达到80万元以上,成为村集体经济收入的“聚宝盆”,真正形成了“小坑塘培育大产业,小生态促进大振兴”的乡村振兴新气象。山东美丽乡村建设 篇2
2013年, 陕西在农村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的基础上, 启动美丽乡村建设试点工作, 在宝鸡眉县、铜川耀州、咸阳乾县、安康汉阴、渭南白水等5个县区先期开展美丽乡村建设试点, 同时选择蓝田、户县、渭滨、太白、岐山、秦都、彬县、永寿、临渭、大荔、西乡, 杨陵及韩城等13个市 (县、区) 作为市上试点县, 进行自主试点。全年共实施美丽乡村建设项目606个, 受益农民达68万人。
规划先行:美丽乡村土厚根深
什么样的村庄才是美丽乡村?陕西给出了初步答案:在新农村建设的基础上, 更加注重关注生态环境资源的有效利用, 更加关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更加关注农业发展方式转变, 更加关注农业功能多样性发展, 更加关注农村可持续发展, 更加关注保护和传承农业文明。
从2009年开展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试点以来, 三秦大地村容村貌大大改善, 解决了很多村内道路、小型水利、亮化照明等农民最迫切、最现实、最急需的公益事业, 赢得了广大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的衷心拥护。然而, 对美丽乡村这个系统工程来说, 这仅仅还是个开始。按照2013年出台的《陕西省美丽乡村建设试点方案》, 陕西将通过2-3年的努力, 在全省率先建设一批“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 实现农村“村新、景美、业盛、人和”的目标。
美丽乡村建设是陕西农村一次转型升级的重大机遇, 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入手, 一个个关于农村发展的中长远规划在试点县纷纷出炉。
在乾县, “环境提升”、“创业增收”、“文明培育”、“服务提升”四项工程成为美丽乡村建设的核心, 其中突出强调四项工程同时规划, 同时推进。尤其要确保“创业增收”的中期效果和“文明培育”的长期效果。
眉县把全县农村分为5个片区, 因地制宜制定发展规划, 其中, 段家庄片区突出创意田园及村庄园林化建设;豆家堡村片区突出美丽庭院建设;闫家堡村片区突出了生态旅游农家乐的发展;河底、田家寨村片区突出猕猴桃产业示范园发展及乡村旅游;槐西村片区突出草莓产业和生态旅游观光等。规划把美丽乡村建设和农村发展紧密结合在一起, 用产业做支撑, 为发展提供了动力。
耀州区充分挖掘照金镇作为陕甘边革命根据地所在地的历史文化价值, 美丽乡村建设突出红色主体, 集中打造红色美丽乡村。
在白水, 村庄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被有机结合, 培育建设重点村, 示范村, 中心村, 推进交通、旅游、文化、环保等建设项目向重点村、中心村倾斜, 分类打造美丽乡村。
量化标准:“五化”扮靓乡村
农村美不美, 农民最有发言权。为了让美丽乡村建设有据可依, 让老百姓有样可循, 陕西在开展一事一议财政奖补的基础上, 提出“道路硬化、巷道亮化、村庄绿化、院落美化、居住净化”的“五化”要求, 从巷道、小型水利、垃圾处理等农民最紧迫、最现实、最急需的公益事业入手, 把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列为首要工作。
针对农村废弃物、杂物乱堆、乱放的现象, 眉县、白水县、汉阴县以村口、路口、农户门口、村组街巷等农村公共场所为重点, 发动当地群众清理粪堆、土堆、柴堆、草堆、杂物堆, 整治村里的乱贴乱画、乱搭乱建、乱倒乱扔、乱堆乱放现象, 加快改水、改厕、改灶、改圈等农村基础设施的改造, 使试点村逐渐呈现村组道路净、农户庭院净、村容村貌净的整洁面貌。
如今, 大多数试点地区实施了农村保洁员制度, 建立了“户分类、村收集、乡转运、县处理”的生活垃圾处理模式。乾县、耀州区还在村容整洁的基础上, 大力开展村庄绿化、美化活动, 加强村旁、屋旁、路旁、坡耕地、抛荒地的植树植草种绿, 建设村庄公共绿地, 做到抬头见绿、四季有绿, 力争达到村庄美、庭院美、乡风美, 优化提升村庄环境。
美丽乡村不仅让村里人住着舒坦, 更吸引了城里人的目光。眉县以法汤路生态农业旅游观光区和关中旅游环线、西宝南线、姜眉路沿线为中心, 集中打造生态农业产业示范园、省级乡村旅游示范区、星级农家乐等, 形成美丽乡村建设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的新格局, 年接待生态农业观光游客过百万人, 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综合收入上亿元。
耀州区、白水县挖掘原有的农村历史文化积淀, 打造全新的旅游品牌。如今, 照金周边的民居改造正在稳步推进, “红色旅游重镇、绿色天然氧吧”的招牌效应已经显现出来。白水传统村落、古民居、古街道的保护也已提上日程, 村庄道路等基础配套设施的完善不断提升着古村落人居品味。目前已初步探索出聚集发展、旧村改造、古村保护、旅游带动等美丽乡村建设的不同模式。
整合资金:小杠杆撬动大建设
美丽乡村的示范效应不断激发农民群众的建设热情。然而, 修路、绿化、美化等村级公益事业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 人们对美好生活环境的向往与现有条件限制之间还有很大差距。
为了解决资金难题, 陕西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用规划整合资金, 用项目整合资金, 打破条块界限和部门分割, 统筹安排捆绑使用, 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作用, 强力推进项目到村, 把有限的资金集中向农村公益事业倾斜, 用小杠杆撬动大建设。
建立“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社会参与”的投入机制。白水县整合“农村危房改造”、“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三化一片林”、“农民体育健身”、“整村推进”、“生态村、镇创建”、“千户帮扶”、“以工代赈”、“扶贫搬迁”、“农村改厕”等十多个项目资源, 用于美丽乡村建设。2013年, 白水县美丽乡村建设已投入资金4 000余万元, 已初步建成林皋镇林皋村, 雷牙镇南纪庄村, 冯雷镇冯雷村, 云台镇郭畔村等7个花园式村庄。硬化村巷道路20多公里, 铺设路旁地面花砖6 000余平方米、草坪砖3 700余平方米, 修建村中花园2万余平方米, 特色民居改造70多户, 建设文化墙7 000余平方米, 绘制墙体字画300余幅, 安装健身器材60余套, 建设休闲绿道4 000余米, 安装路灯、景观灯300多盏。
据统计, 2013年陕西各级财政累计投入美丽乡村建设资金3.5亿元, 省财政在对省级5个试点县, 每县1 000万元补助的基础上, 对市级确定的13个试点县又按照每县300-700万元的标准给予补助, 共下达中省美丽乡村建设补助资金1.4亿元, 市县财政投入美丽乡村建设试点奖补资金7 500万元, 整合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农村污水治理等各项财政支农专项资金1.35亿元, 全省共实施了美丽乡村建设项目606个, 受益农民达68万人。
美丽乡村:农民说了算
2013年, 受益于一事一议, 乾县薛录镇的百姓再也不用为出门犯愁了。由于多年前工程设计层次不高, 加之车流量增加, 道路养护不到位, 市场管理不善, 薛录镇的镇区道路损毁严重, 坑洼难行, 许多车辆不得不绕道其他村子。屡修屡坏道路让老百姓怨声载道。如今, 通过一事一议财政奖补, 薛录镇镇区新修建的水泥路平坦宽阔, 行人车辆穿梭有序, 原来占道经营的农贸市场告别了脏乱差的环境, 生意更加兴隆。
2012年, 乾县把薛录镇的镇区道路建设纳入一事一议项目。在设计方案内不仅包含道路拓宽和地下排水管道工程, 安装路灯, 人行道地砖铺设, 还计划开辟3 000平方农贸市场以取代占道经营等。然而这一设计在方案说明议事会上没有取得群众代表的支持, 开辟农贸市场一项被否决, 代表们认为可以将农贸市场迁到别的地方, 多修建垃圾池、安放垃圾筒更能解决镇上环境差的问题。最终镇政府宣布按照群众意见修改设计方案, 决定将农贸市场迁往镇东街, 增加了修建垃圾池43个的环卫项目。此后的筹资投劳、建筑构筑物拆除等, 整个施工过程通行无阻, 涉及三百户群众利益的镇区建设工程成了民心工程、顺心工程、和谐工程。
经过5年的时间, 一事一议已经在陕西农村形成以民主议事为前提, 使农民群众成为村级公益事业建设的主人, 实行“村内事村民议村民定村民建村民管”, 打破政府主导项目建设和自上而下决策的传统模式。这种村级公益事业项目建不建、先建什么、后建什么以及何时建、怎么建等一系列问题, 在村民的协商中打成一致, 减少了项目实施过程中的阻力, 赢得百姓的真心欢迎。
山东美丽乡村建设 篇3
蓬莱在“美丽乡村”创建中,把政府引导与市场配置、财政投入与多方筹资、创造美丽与经营美丽结合起来,将风景变成产业,将美丽转化为生产力,真正使乡村由内而外美起来、富起来、强起来。
“美丽乡村”如何创建?
有限的政府财力不能“撒芝麻盐”,整合涉农资金,撬动村级、企业及社会多方投入。
“美丽乡村”创建前,蓬莱4年中先后投入4.2亿元“三农”资金,但平均到全市577个行政村,看不到明显变化。这让蓬莱决策者陷入了沉思。
“政府财力是有限的,‘撒芝麻盐’式的帮扶,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农村落后面貌。乡村要美丽,必须整合资源,重点突破,形成以点带面,财政资金带动社会资金,进而带动全域,这才符合农村实际。”市委书记张代令提出“分类指导、梯次推进、示范带动”的思路。
从点上突破,“点”如何确定?市长孙业宝介绍,蓬莱实行“村申请、镇认可、市评价”的重点创建村遴选机制,由村向镇提出申请后,镇里派出评价团评价认定并上报,由市专家评审团对申请村最终认定。
在此基础上,蓬莱创新涉农资金管理模式,建立财政投入、村级自筹和社会多方支持“三位一体”的资金保障体系,实现了“小资金撬动大投入”。
蓬莱市岳家圈村的做法很有代表性。岳家圈村总共投入400多万元创建资金。这么多钱从何而来?村党支部书记付景兵细算了一笔账:市里财政补贴80万元、奖励65万元,镇里和部门帮扶130多万元,企业援助60万元,村里自筹10万元,村民个人出资40万元……各方面资金汇拢,成就了一个“美丽乡村”。
坐等“输血”,不如主动“求变”,那些眼巴巴盯着财政投入的乡村变得积极起来。“八仙过海,各显其能”
木兰沟村投资1000多万元,依托葡萄酒庄搞起乡村游;山上宋家村投资587万元,建设滨湖休闲度假旅游区;马家沟村投入2000多万元,建成涵盖13个村,集采摘、垂钓、酒堡于一体的规模化、集约化大型社区。
你追我赶,四年来蓬莱市级财政投入4亿元,撬动村级、企业及社会多方投入近10亿元。
点上突破,带动面上创建,蓬莱启动“提质、扩面、连片”工程,规划并全力推进八大示范片建设,把示范村建设的“盆景”,变成全域创建的“风景”,进而把蓬莱建设成一个大景区。
“美丽乡村”靠啥支撑?
农民最盼增收致富。打造景观,更要打造产业
马家沟村获评3A级景区在当地是个大新闻。从一个脏乱得“插不进脚”的小山村,变成大景区,其翻天覆地的变化,得益于蓬莱旅游、葡萄酒两大优势产业向农村延伸。
今年“五一”小长假,村子里停满了私家车,游客吃住在农家,享受淳朴的乡村生活。“村里成立了生态旅游公司,注册了‘马家沟八大碗’特色餐饮商标,规划了餐饮、购物、文化娱乐、土特产四个功能区。”马家沟村党支部书记马继业说。
“创建‘美丽’,更要经营‘美丽’。”张代令表示,“农民盼这盼那,最盼的是增收致富。因此,我们不仅要打造景观,更要打造产业,让农村美起来、农民富起来。”
用产业发展助推美丽乡村建设,是蓬莱创建工作的独到之处。蓬莱依托葡萄酒和旅游两大优势产业,挖掘各村优美景观、民俗文化等资源,把休闲农业、乡村旅游作为发展重点,发展一批乡村旅游项目,推进传统农产品向休闲商品、农业园区向休闲景区转变。
目前,蓬莱乡村游涵盖观赏采摘、田园风光、特色村寨、葡萄酒庄等20余个类型,发展“农家乐”4200余户,培植赏花节、采摘节、民俗文化节等乡村游项目23个。仅今年“五一”小长假期间,接待游客20万人次,创造综合收入近亿元。
“美丽乡村”如何升级?
不能把农村变成城市,要让群众主动参与,保留乡土风情
“乡愁”是乡土文化和农耕文明的记忆。创建伊始,蓬莱本着一个遵循,就是全力保留乡土风情,一村一韵,把乡村打造成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和谐画卷。
“门前小河流水,石板路串村连户,青瓦白墙的老房子随处可见……这一切让我找回了小时候的感觉。”阔别家乡数十载的沙向明一回到潮水镇费东村,顿生感慨。
留住“乡愁”,“文化符号”成为“美丽乡村”创建的统领。蓬莱根据村庄自然禀赋、文化特色、民风民俗等特点编制规划,按修旧如旧的原则,对历史街区、传统民居进行原生态保护,共改造农房1.6万户、修缮村落200多处,保护传承民间艺术200多项。
“美丽乡村”创建既尊重农村历史文脉,又让农民尽享现代化便利。“房子还是那些房子,村路还是有那么些弯儿,可垃圾围村的现象消失了,村里的路灯也亮了起来,上学、看医、吃水、走路都方便多了。”炉上村退休老教师吴伯美说。
“美丽乡村”创建,让老百姓尝到了甜头,参与的积极性自然高了起来。“不让参与都不行”。刘家沟镇董家村召开美丽乡村创建动员会时,当场募集资金126万元。一名返乡老板个人捐资100万元,外嫁媳妇王晓华当天从100多公里外赶到现场捐款,在河北保定治病的齐化州,提前出院把妨碍村路硬化的宅基地让了出来。
“美丽乡村创建,农民是参与者,更是共享者”。这成为当地农民的共识。广大农民主动拆违修屋,500多名在外能人和200多家企业捐助资金和物资共计亿元。
有了群众的积极参与,蓬莱因势利导,市里筹措4.5亿元,启动实施城乡垃圾一体化处理等重点项目,镇村加快推动112个重点项目建设,形成了市镇村三级联动的创建热潮。
建设美丽乡村 篇4
自开展“学习先进找差距、解放思想促发展”主题教育以来,上下学习讨论的热情高涨。开展这场教育活动事关肥东经济的长远发展,事关人民的根本利益;认识到解放思想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源泉,认识到解放思想是统一思想,凝聚创业合力的必然要求,认识到解放思想是加强投资软环境建设,推动招商引资工作上水平的迫切需要。和大家一样,我将以饱满的热情投身到这场教育活动中,接受时代的洗礼。经过集中学习、讨论和个人自学,我对外地经验是什么,我们的差距在哪里,加快发展怎么办等重点问题有了深刻的认识。我们要学习的先进经验是什么?
一、建设美丽乡村 打造生态乡镇
“美丽乡村是我家,农村不比城里差”,要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乡村共筑幸福家园目标,美丽乡村建设热潮波开浪涌,以新农村建设统揽农村工作全局,在把山、水、林、田、路的综合整治作为“三农”工作的重点的同时,要实施美丽乡村项目、小农水项目,道路交通、农田水利、改路、改河、改田、改山、改房等改造扩建项目,全面实现村村通水泥路,建成万亩高标准农田塘坝清淤等工程,真正让群众得实惠。
美丽乡村建设,环境美只是其一,营造文明和谐的乡风民风同样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重中之重。做到按时保洁、及时清运。开展“三线三边”环境卫生综合治理工作,实行严格目标考核制度,坚持每月检查评比制度。坚持对保洁员开展岗位职责培训工作,全乡实行网格化管理,并按照要求开展了市场化运作招标工作,进一步科学厘定了管理模式。开展“三线三边”环境整治活动及文明创建志愿服务活动,落实了“门前三包”管理制度,实行创建常态化,治理了“脏、乱、差”现象,得到群众的支持和称赞。
辛勤耕耘结硕果,美丽乡村满园香。美丽乡村建设极大地改善了全乡人居环境,让广大农民过上了殷实富足有尊严、有品质的生活,使村庄秀美、环境优美、生活甜美、社会和美的幸福生活正在逐步成为现实。
二、完善新农村文化为载体。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乡村”为主线,全面建设和谐文化、促进乡风文明为抓手,落实村级一块广场、一个舞台、一个农家书屋、一个讲堂、一支宣传队伍、一群好人。着力打造文化品牌,构建文化载体,突出文化惠民、生态文化、传承历史文化、挖掘民俗文化,将包公文化、红色文化、村落文化等融入美丽乡村建设中,着力打造一批文化名村,为“打造美丽乡村、建设幸福新家园”提供强有力的思想文化支撑。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深入乡村宣传美好乡村建设,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积极健康、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大力鼓励文艺工作者到农村去,到群众中去,创作更多更好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特色鲜明,反映农民的所思、所想、所盼,更加接近地气的文艺作品,将道德风尚、家庭美德、孝老爱亲等农民身边的人和事儿融入作品中,打造精品,服务群众,以文化育人。同时,乡镇文化工作人员和文化志愿者对每个村的文化活动给予指导和帮助,充分利用农民文化广场等活动场所,按照当地的实际情况,指导农民自办文化,培养群众文艺骨干,将分散的文艺爱好者聚零为整,以被动文化宣传变自娱自乐为向农民服务。
美丽乡村建设材料 篇5
山村座落在风景名胜雨母山脚下,全村12个村民小组416户1564人,中共党员44人,村支两委5人,面积3.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1281亩,林地4130亩,水面300亩,园林100亩。
灵山村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二十字方针,累计投入资金1384.7万元,大力实施区委“产业发展领先、现代服务业领先、社会管理领先和生态环境领先”战略,紧紧围绕“生态环境领先”目标,积极推进“全域公园化”建设,争当美丽乡村建设排头兵。2013年农民年人均纯收入达到16559元,2014年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突破67.7万元,社会事业全面发展,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先后荣获湖南省第四届“三湘读书月”活动“书香村组 ”、“XX市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先进村”、“XX区文明单位”、“XX区先进基层党组织”、“XX区先进村社区”等多项殊荣。
一、科学规划
加大村庄整治力度,落实村庄建设规划。聘请市规划设计院,按照“科学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编制完成村庄布局规划,全村所有建设项目及村民建房严格按规划报批、建设。
二、产业发展
引进XX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荣联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打造面积达630亩的中心城区专业蔬菜基地,基地列入国家扶持“菜篮子”产品生产(蔬菜标准园)项目,获湖南省“设施蔬菜标准园建设优秀单位”。基地现有200多个高标准蔬菜大棚,年产蔬菜1800吨,产值达800多万元。产出的10种蔬菜已通过无公害产品认证检测,在国家工商总局成功注册“雨母鲜”品牌。农业专业合作社如雨后春笋般茁壮成长。衡阳金雨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200亩,建成了适宜居民阳台、屋顶盆栽蔬菜和珍稀水果示范园;衡阳泓雅生物科技专业合作社,流转土地100亩,在无土栽培及活体芽苗菜生产上,创立了“泓雅生态菜”品牌;衡阳菁晖林业技术开发中心,流转土地150亩,重点繁育枣、桃、梨、板栗四大良种果树苗木,年出圃苗木50万株;灵山村绿色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建成集休闲、旅游、观光、采摘于一体的休闲农业体验园。产业的转型升级,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为美丽乡村建设注入了新鲜活力。
三、设施完备
1.通畅工程。硬化通组入户公路8.2公里,全村所有村民小组都已通硬化公路,公路通户率达到100%。村道与国、省、县、乡道连通,形成环路,路标设置规范、布局合理,村民出行方便。
2.水利工程。硬化水渠4.2公里,整修、硬化骨干塘12口,完成雨母湖、过路塘水库、九塘冲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清淤、维修雨母湖、过路塘水库下游渠道1000米。河道、水渠、沟塘等水系布局合理,水体清洁无异味,水岸护坡生态自然,实现“水清、岸绿、景美”,农田水设施配套齐全,全村1281余亩耕地面积旱涝保收。
3.亮化工程。在杨家塘、徐家、谭家、大礼4个小区及灵山大道、灵山广场等公共场所安装太阳能路灯40盏。
4.电力、通讯工程。完成农村电网改造,与城市同网同价,电力供应能满足生产生活需要。与衡阳联通公司合作,开通移动光纤宽带网络。电力、有线电视、网络、通讯等设施齐全,入户率达100%。
5.饮水工程。筹资100万元,建设3000人饮用自来水厂。雨母湖、过路塘、九塘冲3座小ⅱ型以上水库纳入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建设,设立标志牌、警示牌,雨母湖禁止人工养鱼,过路塘、九塘冲2座小ⅱ型水库和骨干山塘禁止化肥及饲料养鱼。村民安全饮水普及率达100%,用水水质符合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规定。
四、环境宜居
1.环境保洁。制订了《灵山村生态环境保护办法》和《保洁员管理制度》,安排环境整治专项资金28万元,全面清除露天厕所,建成标准化公厕4个,每组都设有垃圾中转箱,每户配备垃圾桶,成立专门的保洁队伍,按照资源化、无害化,推行垃圾“户分类、村收集、乡转运、区处理”新模式。污水集中处理,达排标放,卫生户、卫生厕所比率达98%以上。实现了环境净化、公路硬化、通道绿化、小区亮化、村庄美化。
2.村容整洁。完成红旗组村民集中安置小区建设,危房改造6户,完成大礼、杨家、徐家、谭家等6个组及道路两旁 “三清五改”和“穿衣戴帽,建成杨家塘、大礼堂等6个高规格居民小区。村内无乱搭乱建、乱堆乱放、乱砍乱伐、乱挖乱采等现象,生产区与生活区分离,布局合理,村内管网、线路等铺设整齐有序,户外标识、广告等设置规范整齐,空心房处置率100%,危房改造率100%。全村太阳能、沼气池等可再生能源和液化气等清洁能源使用率达95%。
3.绿化美化。完成村组道路两旁绿化8.13公里、广场及荒山绿化11200 m2,柿江河通道硬化、油化、绿化1.5公里。村庄周边第一级山脊或平地500米以内的荒山荒地全部绿化。村旁、宅旁、路旁、水旁等空地绿化率达90%以上。严禁乱砍乱伐,保护古树名木。
五、公共服务
1.村级活动中心。建成村级活动中心800 m2,内设村民服务大厅、办公室、会议室、党员活动室、卫生室、计生服务室、图书室、信息服务站、老年人活动中心、农民技能教育培训学校和远程教育站等十余个办公、活动场所。
2.村级幼儿园。建成村级幼儿园600 m2,围墙及防护网等安全设施和办学及教学用品、活动场地、游乐设施等完备,今年8月份开始招生。
3.村级医疗服务站。建成标准化农村医疗服务站,设有门诊、治疗、输液等科室,基础医疗器械齐全,医护人员2人,能提供基础医疗服务,方便村民就近就医。
4.绿色长廊。建成休闲观光长廊220米:安装防锈钢架,修建步行桥,沿线种植观赏花木。
六、乡风文明
坚强的领导班子,良好的党员干部队伍,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促进灵山村的各项工作跃上了新的台阶。2013年4月,全省为民办实事新农村建设现场会与会领导和代表在灵山村视察时给予了高度评价。
2.农民培训。坚持理论与实践、“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开设“田间课堂”,免费举办各类技术培训,提高村民农业科技水平。2013年4月28日~30日组织党员、组长赴XX市望城区、XX市XX区、云龙示范区和XX市XX区等地学习种养技术和休闲农业经验。坚持提升劳动技能与提高就业创业能力相结合,依托专业合作社对在家务农人员,突出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带动村民从事养殖、种植、销售、运输、旅游餐饮等特色产业;依托劳动就业部门对外出务工人员,突出就业创业技能培训,经常参与各类形式的招聘会,及时联系用工单位来村招聘,为村民提供就业平台。全村中青年基本做到每人掌握1—2门农村实用技术和外出务工的专业技能,年人均收入超过35000元。
美丽乡村建设征文比赛 篇6
比赛征稿启事
为充分展现我镇“美丽乡村”建设成果,强化广大群众保护生态环境、促进文明进步的意识,努力改进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激发广大中小学生树立爱护环境的意识和热情,养成良好的文明生活习惯。镇宣传办、村镇办、团委和妇联拟联合举办镇中小学生“畅想美丽乡村,描绘幸福家园”征文比赛活动。现将相关事宜公告如下:
一、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镇宣传办、村镇办、团委、妇联
二、参赛范围
镇初级中学、镇各小学
三、比赛时间
1、作品征集: 月 日—— 月 日。
2、评审时间: 月 日—— 月 日。
四、征稿要求
1、参赛作品要紧扣活动主题,内容积极健康,围绕“美丽乡村、幸福家园”主题自行拟定,内容要求讴歌近年来我镇城乡环境卫生发生的新变化、新面貌;从一个侧面或多个角度反映建设美丽乡村、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用自
己的心声呼唤社会文明新风尚,呼唤全社会共同加入到建设美丽乡村行列中来,争当美丽乡村的传播者、建设者、守护者,为建设美丽乡村作出贡献。作品要内容充实,寓意深刻,事例典型,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视角独特,形式新颖。
2、征稿体裁不限,小学生低年级组(三、四年级)800字以内,小学生高年级组(五、六年级)800至1000字以内,中学生1000至1500字以内。
3、参赛作品题目自拟,统一以Word格式A4纸排版打印,在文章尾部注明参赛者姓名、所在学校、班级及辅导教师、联系电话等。所有作品必须原创,严禁抄袭,一经查实,将取消参赛资格。
4、各中小学要高度重视此项工作,积极组织学生参赛。所有推荐参赛作品要求同时报送纸质版和电子版。
五、奖项设置及待遇
本次大赛征文活动分三个组进行评比,每组设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优秀奖若干名,予以适当奖励。所有获奖作品一律颁发获奖证书。
山东美丽乡村建设 篇7
关键词:微旅游,美丽乡村,建设路径
与各大旅游景区节假日游客爆满相比, 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更乐意去城市周边来一个免费的短途周末游。如今, 各地都在搞美丽乡村建设, 许多有特色的村镇别有一番风景;加上各种网络社交平台的软宣传, 都为乡村旅游提供了发展的土壤。既要让游客来, 又不能多;既要让游客消费, 还不能造成污染, 这种模式称之为乡村微旅游。
1 乡村微旅游的模式
目前的乡村旅游模式主要是乡村旅游景区、度假村、农家乐、民宿等。乡村微旅游规划也多为乡村旅游景区规划, 度假村、度假区规划, 农家乐、民宿聚集地规划等。这些模式的共同需要是建设。固然需要建设一批乡村旅游景区、度假村、农家乐、民宿等, 但不意味着乡村旅游的模式都需要建设, 乡村旅游要有序发展, 不能一窝蜂。要根据建设的规模分为强、中、弱、微, 而且要呈金字塔状。建设规模越大的地方, 绝大多数应是微建设。究其一地的游客数量则应是倒金字塔, 大多数乡村应提倡“微旅游”, 即仍以乡村生产、生活为主, 路仍然是村村通的窄路, 山只能远眺, 田只可远观, 游客不用多, 尤其是不能大拆大建, 甚至不要小拆小建。这对很多地区的自然生态保护和文化生态保护至关重要。
2 乡村微旅游的建设路径
2.1 树立品牌
让游客获取信息的方法很多, 结合乡村的特点, 最简单的方法是命名。由于很多地区, 甚至很多村落, 或有特色的物产, 或有特色民间手工艺, 或有特色景观, 或有特色建筑, 或有特色饮食等, 当地有关部门可以将其命名为××村。如葫芦种植的比较多, 授予葫芦村的称号;草莓种植面积比较大, 授予草莓村的称号;桃木制做比较多的, 授予桃木村的称号。通过一些简单的宣传让人们知道哪里有葫芦村、草莓村、桃木村, 吸引游客前去旅游。对于这种村, 游客往往不会抱有太高的期望值, 但总会吸引一些游客前往, 旅游在顺其自然中发展起来。
2.2 创新营销模式
乡村微旅游的地区经济发展需要结合游客数量少的特点, 利用农民时间成本低和当地作物成本低的优势, 避免大的研发、设计、生产、包装和宣传投入, 运作特色乡村旅游商品。作物类主要突出天然、绿色、无污染等, 手工艺类主要突出质朴的原真性[1]。销售中也可以有些乐趣, 如某村农民散养在山坡上的柴鸡, 采取游客上山自己抓的方式, 按照抓到的鸡的大小卖给游客。在现场看到的是游客全家上阵, 一时间鸡飞人跳, 村民、游客皆大欢喜。
2.3 形成独有的文化
喜爱乡村微旅游的游客一部分是注重田园类生活, 另一部分看中乡村独有的文化氛围, 这与美丽乡村的建设路径不谋而合。乡愁, 是一代人灵魂深处的记忆, 如何利用乡愁开发乡村文化, 是考量乡村微旅游开发建设成功与否的关键。为此, 各地可因地制宜, 从建筑形态、节事活动、农作体验等各方面突出乡村当地的民俗风情, 讲好乡俗故事, 如果村落有名人古迹的传说是最好不过。应合理挖掘民间文化, 取精去糟, 进行推广和发扬, 打好文化品牌吸引住游人的目光, 同时也要求在进行乡村旅游开发时, 要注意顺应时节, 合理利用资源, 让资源发挥出最佳作用。
2.4 注重公众参与
乡村旅游是一种复合型旅游活动, 能够让游客体验乡村民风民俗、农家生活和劳作形式, 在劳动的欢快之余, 购得满意的农副产品和民间工艺品, 使游客在主体行为上具有很大程度的参与性。通过做好体验性乡村旅游产品, 让游客融入乡村中, 讲好乡村的生活故事, 这些都能为乡村微旅游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契机。
3 结语
乡村旅游的发展不应破坏乡村的味道, 不应把乡村变为城市, 不应强迫村民改变原有的生活习俗。需要用微旅游的模式在保护生态环境, 不改变当地的农业生产、农民生活方式, 促进当地的农业生产, 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的同时, 让人们享受乡村的乐趣, 品味乡村的文化, 把乡村特产带回家。
参考文献
中国美丽乡村建设的楷模 篇8
2015年5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舟山定海区干览镇新建社区调研时指出:美丽中国要靠美丽乡村打基础。一直站在习总书记身边的新建社区党支部书记余金红顿时热泪盈眶。这些年,她凭着一股锲而不舍的闯劲和干劲,与党支部一班人带领村民走上了致富之路,让昔日的贫穷小村庄,变成了粉墙黛瓦、处处风景如画的中国最美休闲乡村。
守住绿水青山
才有金山银山
美丽中国要靠美丽乡村打基础,美丽乡村建设需要基础设施支撑。
一年前,这里还没有像样的停车场,如今,从村口到村头,2座共2万平方米的生态停车场,可停车300辆;环保观光车穿梭于拓宽的路面,旅游标识规范有序。
在新建社区的旅游服务中心,导游夏丹燕告诉记者,自去年5月以来,客流量猛增,经常有上百人团队前来。慕名而来的不但有舟山本地人,外地客人也越来越多。
长250多米的“功勋号”列车,是新建社区主要观景点。引进前几年,社区一直想把列车车厢建成旅游休闲设施,但因为人气不旺,无人接手。去年下半年,8节车厢终于全部招标成功,国庆节期间热闹开业,游客在火车内可以喝咖啡、品酒、看电影、住宿等。
作为定海区新建生态村建设管理委员会的副主任,定海区旅游局副局长柏杨去年6月开始常驻这里上班。
“这一年来,区主要领导牵头,每月开会协调研究社区发展遇到的各类问题。出资千万元组建定海新建生态村开发建设有限公司,全面推进新建生态村建设,总投资达2000万元。”他介绍,本着全面提升社区综合环境的目标,基础设施提升工程快马加鞭。在道路建设方面,新铺、修整道路近10公里,另外四条道路进行硬化,长4公里多的长春水库连接公路已经开工。实施污水生态化集中处理,新设生态垃圾桶,增配保洁员;建成了村落制高点观景平台,实施道路安全边坡治理;建设火车广场地标工程,在广场周边种植四季花卉;修整火车广场游步道,对火车外部进行保养;在徽派建筑群周边种植草坪、灌木。
百姓支持,干事有底气。5年前如今“画春园”的掌勺大厨王娜回来了。随着新建社区的农家乐红火兴起原本在外务工的她决定返乡创业。酱爆辣螺、糖醋马鲛鱼、渔家烤蟹……王娜的厨艺征服了来自美国、俄罗斯等世界各地的游客。但王娜出嫁的2003年,这里连条像样的村道都没有。
由黄沙、里陈、南洞3个自然村合并而成的新建社区,位于山坳腹地,景色宜人却一直难以发展。社区党支部书记余金红反复思量,打造全国艺术院校大学生实习采风基地,同时发展乡村休闲旅游的设想渐成雏形。
来自上海、杭州等地艺术院校的30多名专家教授提出发展建议,社区干部远赴安徽西递、西安袁家村考察,村民代表大会最终通过决议。
新建社区由南洞、里陈、黄沙三个村组成,曾经是干览镇最偏僻落后的“犄角旮旯”。2004年,被群众公认为“孝顺媳妇”的余金红,当选为社区(村)党支部书记。上任后,余金红一直在思考:这么偏僻的村庄,怎么走出自己的路,让村庄换模样,让大伙腰杆直。走在村庄泥泞的小路上,余金红想到,要致富先修路。她带领村干部做规划、造预算、筹资金,终于村里第一条1000余米的硬化道路成功建成。
道路修通后,余金红带领社区干部走村入户,广泛听取党员群众的意见建议,着力摸索一条适合社区的特色化发展路子。在多次的支部讨论后,她萌生出开创“南洞艺谷”的大胆设想。即充分利用社区的绿水青山生态资源,将社区打造成全国艺术院校实习基地。基地建成后,一批又一批的大学生来社区实习采风,大量涌入的人流让余金红看到了社区发展的希望。她立即召开社区党员大会,提出发展农家乐经济的大胆设想,并发动党员带头创业。在余金红的发动下,党员袁海龙成为社区首个吃螃蟹的人,开起了“三岔口”农家餐馆,火红的生意让村民争相加入。社区迈出了乡村生态旅游的新路子,火车引进来了,壁画村搞起来了,明清古街建起来了……
如今,新建社区在全国火了,“南洞艺谷”成了定海乃至浙江休闲旅游的金名片。去年旅游人数突破30万人次,村民人均年收入从10年前的3460元增加到去年的28800元。
总书记调研时指出:“我在浙江工作时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话是大实话,现在越来越多的人理解了这个观点,这就是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我们就要奔着这个做。”
群众的急事难事,
都是书记的大事要事
总书记调研时指出:“干部好不好,老百姓说了算。”余金红和她的团队是这么想的,也是这么做的。
2008年,舟山“网格化管理、组团式服务”如火如荼开展。余金红借助这一平台,成立了“阿红书记工作室”,由她和社区干部轮流坐班,每月定期接访、走访群众,一对一为群众提供服务。成立至今,共联系群众1200余人次,解决实际问题180余件。为不耽误群众的正常工作生活,余金红还提出了党员夜访、田头随访、专题约访的“三访”工作方法,及时反馈和解决群众的困难和问题。
村民顾仁根的对虾养殖塘遭遇了特大台风,损失40多万元,每天有债主上门追债。屋漏偏逢连夜雨,没过多久他又被查出了胃癌。余金红得知情况后,当即发动干部群众募捐,她自己首先拿出了1000元,还“厚着脸”登门到镇里的一些企业筹钱,终于为顾仁根凑够了手术费。
村民袁其光因为一次交通事故,欠下20多万元债务。为了早日偿还,他搞起了长毛兔养殖,却又亏了好几万。就在他人生最低谷的时候,余金红带领其所在网格的党小组成员伸来了援手,帮忙联系种苗、想方设法借钱、给予信用担保……现在袁其光的生态养殖规模逐渐壮大,还清了债务、盖起了新房,去年还开起了农家乐。
一直以来,余金红很少呆在办公室,不是外出办事,就是走门串户,帮助群众解决燃眉之急。“有时候自己正有事要忙,但找上门来的村民就是说个不停,经常弄得饭也吃不上,家也顾不上。”余金红说,“但每当老百姓亲切地叫我一声‘阿红书记,我感觉这是对我最好的回报。”
先锋堡垒领发展
民主自治奔小康
2014年以来,定海区开展“堡垒先锋”工程建设,新建社区党支部在余金红的带领下,规范组织设置、划分党小组,实施党员票决、党务通报等一系列党内民主制度,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进一步增强。
余金红经常说:“社区发展起来,是全体党员群众共同努力的结果,我只是做了自己的本职工作而已。”
自新建社区“南洞艺谷”热度逐渐升温以来,慕名而来的游客导致社区停车难问题凸显,村民因道路被堵也怨声载道。这个问题经党小组讨论后,达成了修建停车场的统一意见。可如何建?建在哪里?党员们又分头向自己联系服务片区的村民征求意见,最后停车场建造方案经党员票决、村民代表表决后顺利实施,在短时间内完成了征地建设,目前社区已建成4个停车场,占地30余亩。
面对在社区建设过程中出现的不和谐言论,社区党组织又创设了“小店新闻发布会”,由在群众中威信高的老党员、老干部担当“新闻发言人”,定期进行村级事务解读、政策分析,消除群众对社区开发的顾虑和疑问。
为发挥社区无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社区还成立了党员志愿服务队,设立了卫生保洁、节水护绿、秩序维护等党员责任岗。党员们带头清理河道、拆除违章建筑、开展农房改造,村民们看在眼里,记在心上,自家门前也不好意思再弄得“灰头土脸”,全村掀起了一股“美丽乡村”建设的热潮。
梅花香自苦寒来。这些年余金红也获得了众多荣誉,2004年 评 浙江省为民好书记,2006年获得 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2006年 浙江省优秀共产党员,2009年浙江省劳动模范,2011年 她所在的党支部被评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余金红本人被推选为中共十七大代表。2013年获全国人民满意公务员,2015年 获浙江省“千名好支书”,2016年获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余金红说,这是党和人民给予的荣光与鲜花,但更多的是我之责任和担当!
干在实处永无止境,走在前列要谋新篇。余金紅说:我们将牢记总书记的嘱托,守护绿水青山谋发展,孕育“美丽经济”奔小康。让社区更和谐,让人民群众获得更多的幸福感!
美丽乡村建设整治方案 篇9
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做好“三农”重点工作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文件精神,根据枣园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工作安排,建委特制定本方案。
一、目标要求
通过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到2015年实现所有新型农村社区、城镇驻地村、特色村要达到美丽乡村建设标准,35%的其它保留存要达到美丽乡村建设标准。
二、乡村环境整治标准
为全面达到建设美丽乡村的目标要求,从2014年2月在枣园街道驻地及村庄开展城乡环境整治工作,全面达到以下标准。
(一)街道驻地村更加靓丽。街道驻地村达到相应的创卫标准,主要道路和河道两侧整体环境良好,无乱打乱建、乱挖乱排、乱占乱用、违章建筑、圈地经营等现象;重点绿化节点植被完整,管理精细,景观效果较好。
(二)村容村貌更加整洁。村内外无“三大堆”(垃圾堆、柴草堆、土石堆)和违章建筑堵道环村现象,无占道经营行为,主要街道平整、排水畅通,沿街建筑整洁,无影响观瞻的破旧建筑;垃圾收集设施齐全,室外活动场所干净,沿街物品摆放规整,各类杆线架设有序。
(三)生态环境更加宜居。村内外绿化体系完备;无生活和生产污水随意排放现象,河道、水库、池塘水体清澈;规模畜禽
1养殖场布局合理,畜禽粪便实现无害化处理或资源化利用;农作物秸秆有序放置,农业生产废弃物全面清理,农业面源污染有效控制。
(四)农家庭院更加洁净。庭院及房前屋后环境良好,家用物件摆放整齐,树木植被美观,无垃圾乱扔、污水乱排现象。使用太阳能、沼气等新型能源的农户比重增加,卫生厕所普及率提高。
三、乡村环境整治重点
(一)启动街道驻地创卫工作。重点是拆除建成区内的违法建筑物(构筑物)和私搭乱接建筑,清除垃圾废墟和白色污染,维护公用设施和绿化设施,整治各类管线及广告牌匾,清理墙角杆底、绿篱树坑、门前屋顶、建筑阳台及检查井、排污井内的废弃物、悬挂物、完善并及时清洗环卫设施,刷新大街小巷两侧污损陈旧建筑立面,取缔占道经营、店外经营、整治机动车、非机动车乱停乱放、取缔废品收购站(点),禁止畜禽养殖行为,为村(居)开展建设美丽乡村行动树立样板。
(二)整治重点区域。集中整治主要道路两侧乱搭设施、占道经营以及圈地建设沙场、废旧塑料生产经营行为,整治沿路广告牌匾,整理路面路肩,清理道路两侧绿化带、排水沟内的垃圾柴草及池塘和河道水面上的漂浮物,清理废弃建筑物和违规经营设施。搞好重点绿化节点的整理,清除节点周边的落叶杂草、垃圾杂物,取缔违规经营活动,提升绿化景观效果。
(三)改善村容村貌。集中清理村(居)内及周边区域的生
活垃圾、建筑渣土,彻底消除沿街、沿路、沿河、环村堆放现象。合理规划柴堆、粪堆、土石堆摆放区。集中整治侵占街道、文体广场等公共空间摆放农机具、摆摊经营行为;集中整治电信、电力、广播电视等各类管线,及时清除影响安全的废弃管线;整修文体广场、文化活动室等群众休闲娱乐设施,维修疏通供水、排水管网;集中清除房屋墙壁和电线杆上的违章小广告、陈旧过时的标语口号,具备条件的村庄要建设道德文化墙。
(四)净化农家庭院。集中清除农家庭院和房前屋后各类垃圾及弃之不用的物件,有序摆放农机具等生产生活用品,引导鼓励农户进行卫生厕所改造,搞好庭院绿化美化,推广沼气、太阳能等新型能源,有效减少生活垃圾的产生和排放。
(五)整理农田面貌。整理归并、定点堆垛农田内的柴草、秸秆,清除农田林网、田埂地点、沟渠路边的枯枝落叶、杂草杂物、作物秸秆。禁止焚烧秸秆杂草行为。组织捡拾农田内废弃的化肥袋、农药瓶等生产废弃物,对畜禽粪便、群众丢弃的农产品进行资源化、无害化处理,积极推行生态健康养殖。定点处理散落农田内的建筑渣土。对机井房、配电室、线杆等设施上的非法广告进行集中清理。
阳春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篇10
阳春市高度重视美丽乡村建设,将这项工作列为今年全市十件民生实事之一。目前,列入创建任务安排的48条美丽乡村已全面动工建设。阳春市四套班子领导定期召集市直相关单位到挂点的美丽乡村现场办公,召开建设现场汇报会,掌握美丽乡村建设进展情况,并就存在问题提出解决办法,确保美丽乡村建设扎实有效推进。
目前,该市48条美丽乡村已确定具体建设项目226个,主要是村道巷道硬底化、供水设施、垃圾处理、污水处理、美化绿化亮化等民生工程项目,总投资3438.2万元。
平远
9月9日,惠州市盛智阳光LP12团队一行10多人,来到平远县泗水镇泗水学校开展公益活动。并为优秀学生送上奖、助学金,为学校捐赠一批体育器材、学习用品、教学用品、厨房用品等,总价值5万多元。当天,该团队还看望慰问了泗水镇的抗战老兵龙献玉。(赖强 朱双玲)
阳春
9月12日,阳春市15个镇已全部召开人代会,顺利选举产生了新一届镇人大、政府领导班子,加上在8月12日至14日召开镇党代会选举产生新一届镇党委班子,在阳江市率先全面完成镇领导班子换届,换届全程平稳有序、风清气正。(伍志雄 李劲松)
广宁
日前,广宁县赤坑镇老禾坑村彩旗招展、锣鼓喧天、鞭炮齐鸣,村民们欢声笑语齐集村口,参加硬底化村道的开通仪式。据了解,老禾坑村道全长4.2公里,总投资125万元。在市、县老促会的共同努力下,得到了市县交运输部门、挂钩扶贫单位和热心人士的支持,解决了20万元资金缺口,使该工程全线完成。(高永森)
封开
9月3日,封开县人民医院派出医疗队,深入到该县革命老区平凤镇开展“服务百姓 健康行动”义诊活动。据统计,医疗队共接受免费健康咨询、义诊136人次,免费发放常用药品8100多元。该项活动受到当地老区群众的好评。(刘建伟 袁 献)
汕尾
9月8日,汕尾红海湾开发区白沙中学举行学校新校门启动仪式暨孔子石像揭幕仪式。该校师生及来自省、港、澳、各地校友代表、群众代表等共1800多人参加仪式。据了解,新学校大门和孔子石像是乡贤、校友彭洪先生伉俪牵头集资兴建的。(孙爱群)
仁化
日前,仁化县大力实施村村通自来水工程,有序建设各中心镇的水厂,并配套完善入村入户的输水管网。据统计,今年该县有9个中心镇(村)扩容或新建水厂、6个行政村更换和延伸管网,目前已完成总工程量60%以上。工程完成后,将惠及农村群众4.1万人。(祝向恩 谭玉玲 张冬明)
蕉岭
近日,为庆祝第32个“教师节”,蕉岭中学举行了“我参与,我快乐”的节日主题活动。活动包括篮球、足球、羽毛球表演赛和团队拓展活动,包括男、女混合拔河赛,南水北调接力赛,四人二足接力赛,篮球运球投篮接力赛等。活动形式丰富多样,参与活动的老师们热情高涨。(李思超)
郁南
日前,郁南县环境保护局组织20多名党员和干部到“郁南县博物馆展览厅”参观“重温党史、铭记党恩”图片展,回顾老区奋斗史、发展变化历程。通过参观图片展,使广党员和干部对党的艰辛历程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罗荣南)
陆丰
最近,国家住建部、发改委等7部委联合发布最新一批全国3675个重点镇名单。陆丰市碣石镇榜上有名。据悉,入选全国重点镇将获得“发展红利”,有望在政策、土地和项目等方面得到优先扶持。图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碣石玄武山一角(林保虔)
德庆
9月15日中秋之夜,德庆县唯一一支乡镇民间剧团—马圩骏兴民乐社为马圩镇人民献上了一场精彩的晚会表演。晚会上,乐器演奏、粤曲演唱、舞蹈、小品等许多节目都是剧团原创,融进了本土的元素,因而获得了观众的共鸣。(邵海明)
始兴
暑假期间,始兴县各乡镇积极开展亲子阅读活动,激发儿童阅读兴趣,营造积极向上的读书氛围。图为在城南镇杨公岭村的农家书屋里,小朋友们在书屋挑选着自己喜爱的书籍,与家长一起阅读、讨论。(吴婷 赖兵梅)
丰顺
日前,广东宏远篮球队与深圳新世纪篮球队一行40多人来到丰顺县,先后深入到丰顺县宝丰温泉酒店、广东深华药业、培英电声有限公司、龙归飞瀑景区等地参观,“零距离”感受丰顺秀美的山水风光和热情好客的淳朴民风。(卢胜文 胡金辉 曾 彪)
广州
今年,广州市黄埔区南岗街街道关工委、团委、家庭综合服务中心和各社区联合组织中小学生开展了“我心中的奥运”为主题的绘画活动、“豆豆作画比赛”、诗歌朗诵比赛、跳绳比赛和亲子活动等18场暑期教育活动,让参加活动的560多名中小学生在充满挑战和娱乐的气氛中共度暑假。(赖昌乔)
大埔
日前,在大埔县大东镇坪山梯田旅游区内水凹子至上方禾呈头段新增木质游步道。据了解,该工程是坪山梯田提质升档的建设项目之一,全长1000多米,目前正在抓紧施工中,预计在年底前可完工,届时,游客又多一个欣赏千亩梯田的好地方。(罗文燕 丘佳纳 范惕登)
梅州
近日,由梅州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市红十字会和市教育局联合主办的2016年世界急救日“儿童学急救、急救为儿童”主题宣传进校园活动在梅州叶剑英红军小学举行。活动现场,红十字会知识、应急救护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展架宣传以及志愿者老师的讲解演示,让全校师生在掌握急救知识、技能技巧上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温颂锋)
山东美丽乡村建设 篇11
“十二五”期间全国各地的乡村旅游热潮为乡村地理学与美丽乡村建设的有效融合提供了政策辅助, 浙江所出台的《浙江省旅游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在提出浙江需要不断强化水、农、牧、林、渔等产业与旅游之间的融合性的同时, 要求本地各级政府立足本区域红色旅游优势, 因地制宜尝试推进多形态的乡村生态旅游建设, 并实施美丽乡村规划战略。此要求提出之后, 依托中心城市的浙江环城乡村旅游带建设项目逐步开展起来, 而乡村地理学理论在融入此项活动的过程中, 一些重要问题也日渐浮出水面。
1 乡村地理学运用基础上浙江美丽农村建设的定位
1) 乡村建设基本要求。
乡村治理和城乡规划是一个极为复杂的过程。浙江美丽乡村建设中所需要遵循的乡村地理学理论实际是需要以区域发展为切入点, 着力就乡村区域的景观、资源、人文、社会、经济所形成的条件、地域结构、基本特征、时空变化规律以及各个要素之间的相关性展开分析。乡村地理学作为研究地理环境和人文经济活动之间关系的学科, 自从20世纪30年代传入中国后, 随着我国乡村建设着眼点从单一的农业向旅游业、交通运输业、商业、工业等领域的多项、系统化发展后, 乡村地理学理论和视角在乡村现阶段建设中的应用也日渐深入, 其应用切入点主要表现在乡村聚落、乡村经济、乡村土地使用、乡村城市化、乡村文化、乡村景观、乡村空间、乡村规划的基础理论应用几个方面。
2) 浙江美丽农村建设基本原则。
现阶段乡村地理理论运用下, 浙江乡村的治理过程已经反映出浙江农村的治理和改革, 必须遵从立足当前发展现状, 实施逐步有序战略推进原则。民众的意愿和农民的支持与认同感, 需要融入到浙江农村建设整体规划中, 并以其实际变动性作为整体规划的基本数据。只有充分尊重本区域农民自主性, 并适时引导和发挥本区域民间的创造力, 才有可能做到农民、政府、规划局等各方力量的聚合, 实现浙江美丽农村的超前建设。
首先, 浙江美丽农村建设需要保护农民的基本利益, 而农田作为农业生产机械化、产业化、专业化、规模化运行的基本保障, 需要在美丽农村区域规划中, 以农业现阶段生产的高效益性和高效率性的融合要求为前提, 在保证现阶段土地承包权力的稳固性的基础上, 进行浙江农村土地使用权适度流转的规划和土地利用、开发等的筹划。
其次, 实施农村各项的综合改革, 并建立起县镇合作机制可作为浙江美丽农村建设的实践性操作保障。
政策协调机制的构建和强化、中心镇培育工程的建立和落实可作为政策资源优化整合, 强化政策协调配套指令运作的基础, 而依托浙江美丽农村区域规划要求, 来筹划强镇、强县对应体制的创新, 则可辅助理顺两级政府之间的行政运作关系, 规避浙江美丽农村区域规划中的行政拖延、工作重合、落实效率低等问题。这同样也是乡村地理学视角下, 浙江美丽农村建设所需要关注的乡村空间建设、乡村规划、乡村聚落等良好运作的预备工作。
第三, 农村公共产品的大力供应是浙江美丽农村区域规划及战略实施的必要条件。
以乡村地理学的区域性统筹要求为先导, 浙江美丽农村建设中所涉及到的环境保护、地理结构调查、社会公共服务事业的开展、基础设施的配套、乡村文化发展中的社会公共文化事业的城乡反射型运用等, 都需要充沛的农村公共产品及对应的便捷现代物流体系、快捷便利的交通体系等来给予推动。从浙江美丽农村建设的本质而言, 乡村建设同样需要立足在城乡交通一体化需要下, 因此对应的作为乡村财政收入提升所需硬件设施, 也应该同期、同步建立并按照浙江美丽农村建设战略推进时, 各个环节的动态变化加以调整。
2 乡村地理学视角要求下浙江美丽乡村建设的原则优化
针对浙江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所出现的各类问题, 在乡村地理学视角要求下, 应该从战略设计者的思维优化方面入手, 坚持以下原则:
1) 坚持优化布局, 实施城乡统筹。
按照乡村地理学要求, 美丽乡村建设的统筹安排需要覆盖到公共设施、人口、城乡产业等多项领域, 深入调查和挖掘乡村现有的田园风光、自然资源、民族风情、传统文化、产业经济、乡土建筑等方面的优势和不足, 以可持续发展为基点, 将历史文化村落和农业社区统一建设成居民就业充分、环境优美整洁、社会文明和谐的节点。
2) 坚持生态绿色发展, 分类指导层层渐进。
绿色生态管理理念应该作为美丽乡村建设的全程理念。正如浙江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资源保护与资源开发所存在的矛盾, 大力发展经济不能以牺牲环境为前提, 美丽乡村建设应该以生态家园建设、生态经济建设为抓手, 立足各村特有的资源和文化优势, 建立生态良好、生活富裕、生产可持续发展的文明发展战略, 并坚持以宜游、宜业、宜居为建设目标。战略计划的层层推进可有效应对当前建设中过度开发、建设面子工程、急功近利等做法, 以基层组织和村民为主, 邀请村民共同进行战略筹划, 鼓励村民献计献策, 以精品村建设和具有本村特征的特色村居为目标, 科学定位节点村、精品村、景观带的规模和功能, 提升战略规划的品位和品质, 突出村建特色, 串点成线并连线成片, 分类指导、层层渐进、全面推广, 努力建设整体风貌协调、乡土气息浓郁、区域建设特色鲜明的美丽乡村。
3) 坚持分统结合, 发掘资源创新机制。
当前浙江美丽乡村建设所存在的最大问题即缺乏人本为思想, 政府投入过大, 社会资源被忽视。美丽乡村建设最终的执行在于民众, 引导村民自觉建设并充分发挥主体作用, 有助于辅助政府改善单一化资金筹划渠道的现状。将农业两区建设和美丽乡村建设、文化礼堂建设、“四边三化”、旅游开发、扶贫开发等工作密切结合起来, 整合企业社会团体、政府部门、企业的各界力量, 增强合力、创新机制、强化协调, 汇聚力量, 共同推动美丽乡村建设。
3 乡村地理学视角要求下浙江美丽乡村建设的策略优化
1) 重新筹划战略布局, 因地制宜发挥示范效应。
坚持“富设计、富规划、穷建设”的筹划理念, 从村庄整体风貌和建筑布局入手优化, 突破原有规划设计思维和模式, 提升村庄的规划水平。一方面需要调整现有规划设计思维, 以自然环境现状为基础, 以新农村特色建设为目标, 尊重村落特有的历史文化和空间生长机理, 努力营造新旧自然、和谐统一的农村风貌。
因地制宜的进行乡村设计并发挥其示范效应, 对美丽乡村建设的宣传工作也具有良好的辅助作用。此外, 在战略布局的重新规划时, 还需要考虑到美丽乡村建设的外延和内涵, 督促各村严格按照建设要求和标准执行, 建设团队方面则使用筛选和验收淘汰机制。
2) 挖掘农村特色文化, 深挖内涵拓展建设思路。
浙江美丽乡村建设要充分发挥人文底蕴深厚、农耕文化多样、山水风光秀奇的优势, 就需要从农村人居环境、农林特色产业处入手, 大力开展村乡整洁活动, 结合村民意愿和财政实际, 在彰显特色因地制宜的理念下, 有序推进重点项目。可尝试以美丽乡村建设为契机, 推动农村传统产业的转型和升级, 并实现旅游跨越发展策略, 这就需要在美丽乡村建设中, 不断挖掘和体现农村特色文化。重视农村传统孝德文化、耕读文化的重建和整理, 丰富乡村建设的传统文化之魂, 深谙乡村建设内涵, 使之成为市民和农民共同的精神宝库。
建设思路的拓展, 并不能单纯依靠政府规划, 由于村庄的整体规划直接关系到农民切身利益, 因此规划方案编制时, 需要以村庄发展规律和自然环境生态发展规律为基础, 协调各方面的矛盾和利益, 广泛听取相关利益者的意见和建议, 兼顾到村庄近期和远期利益, 突出地方传统特色, 借助环境整治和规划引导使得乡村建设与生态环境、生产等共同和谐统一发展。
3) 强化政策和财政支持力度, 建设管理和创新机制并举。
整合资源注重财政支持是美丽乡村建设得以稳步进行的动力。这就需要财政方面优先足额地进行专项建设资金的安排, 实施融资模式来积极争取各方面资金的注入。努力整合联合公路、农业两区、乡村旅游等与美丽乡村建设相关的资源和资金, 侧重向乡村建设项目方向倾斜, 并积极引导社会资本的注入。相关政策完善方面可按照美丽乡村建设的实际情况, 在基础建设设施方面, 需要考虑农村污水治理、农村住房改造、配套设施完善、垃圾处理等方面的基础建设和对应的政策性支持。
此外, 美丽乡村建设一方面需要注重村容村貌的规划和治理, 从根本上改善生态环境、生活和生产环境, 强化对环境的维护和管理, 另一方面要强化广大干部, 建设责任意识, 重视将当地重点工作与美丽乡村建设进行结合, 利用“三改一拆”“四边三化”“千百工程”等项目, 多方借力, 建立领导小组定期统筹协调, 已形成各方资源及力量的整合合力。为保障管理效果, 可实施村、街道、镇、市多级联动的考核制度, 使用月通报、月考核、月督查、年终考核的方式, 丰富奖惩措施, 以提升美丽乡村建设的工作效率。
摘要:根据乡村地理学理论, 介绍了浙江省美丽乡村建设的基本原则和要求, 针对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调整设计思维、挖掘特色文化、注重财政支持等策略, 以提升浙江省美丽乡村建设的工作效率。
关键词:乡村地理学,乡村建设,城乡规划
参考文献
[1]郭焕成, 郑健雄, 吕伟明.乡村旅游理论研究与案例实践[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10.
[2]汪彩琼.新时期浙江美丽乡村建设的探讨[J].浙江农业科学, 2012 (8) :77-79.
【山东美丽乡村建设】推荐阅读:
美丽山东作文10-25
美丽山东从我做起小学生征文12-13
建设美丽乡村口号10-24
美丽乡村建设汇报06-18
美丽乡村建设发言07-26
美丽乡村建设建议08-13
美丽乡村建设常态化06-05
县美丽乡村建设总结07-06
美丽乡村建设状况调查08-23
乡村美丽中国建设环保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