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社区心理咨询室

2024-06-28

成立社区心理咨询室(共14篇)

成立社区心理咨询室 篇1

南湖社区成立社区残协选举材料 南湖社区成立社区残协活动如下:

一、基本情况

南湖社区残疾人协会成立于2009年7月,设有会长、副会长、专职委员及专干。现有持证残疾人士21人。其中:肢体残疾9人、听力残疾5人、视力残疾1人、精神残疾3人、智力残疾3人。现已建立社区残疾人档案八大项(残疾基本情况登记册、残疾人康复情况登记册、随访残疾人家庭情况登记册、残疾人就业情况登记册等)。

协会选举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根据文件每届任期三年,可以连选连任。

二、主要做法

一是选举方式进一步创新。在有条件的残协首次推行采用举手方式,实行等额选举更直接,更透明。二是选民意识进一步增强。社区将残协换届选举的政策法规、工作程序汇编成章,进行广泛宣传,做到每个参会代表的民主参与意识和权利保护意识进一步提高。三是选举过程进一步平稳有序。在这次换届选举中,我们在大的方面把握原则,抓住关键环节。在具体的操作中,因地制宜,重视细节,选举中的设总监票人、监票人、计票人,差错失误明显减少。从而使因换届选举而产生的误差大幅度下降。

三、选举办法

1.根据《中国残疾人联合会章程》和中残联关于《社区残疾人办会章程》的有关规定,结合社区实际制定本选举办法。

2.东胜区建设街道办事处南湖社区残疾人协会会长、副会长、委员由南湖社区残疾人代表大会选举产生。

3.本届残疾人协会由9人组成,其中7名委员中有2名专职残协人员、残疾人及亲属5人,占委员总数的71%。大会选举采用举手表决方式,实行等额选举。

4.选举时,参加选举的代表必须超过应到会残疾人数二分之一以上方可进行。

5.大会选举设总监票人1人、监票人1名。计票人2名。总监票人、监票人、计票人提交大会通过,已提名作为本届协会委中的候选人,不提任监票人,监票人对选举全过程进行监督。

6.被选举人得票情况,由总监票人向大会报告。有效票超过实投票人投票的半数时,选举有效,当选委员名单由会议主持人向大会宣布。

7.本选举办法,通过之日起生效。

四、大会议程

南湖社区残疾人协会会长、副会长、委员侯选人由居民推荐产生,并在选举通过与会人半数兴手表决生效。

1.宣布会议开始,简单介绍参加会议的领导并宣读监票员、计票员的建议名单。

举手表决是否通过监票员、计票员的建议名单。

2.计票人清点到会代表人数,并填写《清点到会代表人数报告单》。

3.宣读《南湖社区残协选举办法》并举手表决。

4.宣读《社区残疾人协会章程》并举手表决。

5.宣读侯选人名单并举手表决。

6.请计票员将表决情况在监票员的监督下计票,计算完毕后填写《南湖社区残协结果报告单》。

7.由计票员宣布计票结果。

8.会议结束。

加强领导,明确责任。为了搞好这次残协换届选举工作,社区领导专门召开会议,一方面要做好卸任落选人员的思想工作,希望他们积极支持新一届残疾人协会开展工作,同时也要从政治上生活上关心他们,让他们退的安心。另一方面,选举工作结束后,对来访的协会会员我们要耐心细致地接待来访工作,以全新的面貌给残障朋友一个满意的答复。

建设街道办事处南湖社区

2011年4月2日

成立社区心理咨询室 篇2

(一) 社区自治的理念

20世纪90年代, 中国开启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新时代, 由此也掀起住房商品化的浪潮。短短二十年的时间内, 市民住所实现了从“单位房”到“商品房”的转变, 市民的身份逐步从“单位人”到“社会人”进行转变, 社会的治理也从以“单位”为基础转为以“社区”为基础。由于社会转型和体制改革引起基层社会的巨变, 要求社会的治理模式实现革新。社区自治理念正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之下应运而生的。社区自治指的是“脱离强制性干预的外部力量, 社区内各利益主体通过民主协商的方式来处理社区公共事务, 并使社区呈现出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约束的发展状态”[1]。

(二) 业委会是实现社区自治的重要机制

社区自治的实现, 有赖于社区居民的自觉合作和对权威的自觉认同, 而社区居民进行合作和协商需要一个具体的机制来进行整合。目前广大城市社区主要是通过召开业主大会的方式, 选举成立业主委员会作为一个“准代议机构”来执行全体业主的决议。业主委员会简称业委会, 是广大社区的居民在探寻社区自治的道路上进行的机制创新。

大量的实证调查业已证明业委会对于社区自治的发展能够提供积极的作用。有研究者对上海一个居民区中所有业委会发展状况进行长达8年的深入跟踪调研, 调查结果显示, “业委会的建立和发展, 能够为社区居民参与社区治理提供一个正式的渠道, 构建常态的社会合作平台;能够有效地促进基层治理;能够促使社区的权力结构从一元集权向多元分散转变”[2]。当代治理研究权威帕特南认为市民组织是促进民主制度良性运转和基层善治的主要动力, 它们不但具有为个体成员提供参与“互动机会和灌输合作习惯”团结意识及公共精神的内部效应, 而且其形成的密集社会网络可以增强市民群体的利益表达和聚合能力, 从而对更大范围的政体具有外部影响, 因此能够促进基层治理。无论是从实践还是理论的层面来看, 业委会对于推动社区自治的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 因此, 多数城市社区都积极加入成立业委会的队伍当中。

(三) 成立业委会的现状

实际上, 在全国范围内成立业委会的现状并不乐观。据住房城乡建设部统计, 目前全国业委会成立的比例大约30%。目前业委会成立比例最高的城市是上海, 高达80%。而中国其他一线城市, 包括北京、广州、深圳、杭州, 成立业主委员会的比例都在10%~30%。

从社区自治的视角来看, 成立业委会有利于促进基层治理, 各个城市社区也热衷于筹备建立业委会的工作。然而实际的情况却是经历了二十多年的发展, 业委会仍然处于成立难的困境当中。目前学界关于业主委员会的研究重点主要是放在其运作机制的完善、与其他基层治理主体的关系研究、业委会功能异化及其监督机制创新等方面, 无论是哪一个研究方向, 都是建立在业委会已经成立的前提之下, 而对更为基础的问题——解决业主委员会成立的困境, 则缺乏深入的调查分析。

二、成立业委会面临的困境

目前, 社区召开业主大会难、成立业委会难的问题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通过实地调研和文献研究发现, 成立业委会面临的困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 现行法律制度的束缚

目前, 成立业委会的法律制度依据主要是2003年国务院颁布的《物业管理条例》和2007年开始实施的《物权法》, 以及各个不同的地区依据国家的法律制度所制定的地区性物业管理条例。这些现行的法律制度为业委会的建立和运转提供了法理依据和规则指导, 但是其中的一些要求与社区自治的现实相去甚远。

首先, 成立业委会“双过半”原则的门槛过高, 已经成为限制业委会成立的重要制度因素。《物业管理条例》的第十二条规定“业主大会会议应当有物业管理区域内专有部分占建筑物总面积过半数的业主且占总人数过半数的业主参加”[3]。这一规定简称“双过半”原则。而现实情况是多数社区很长时间入住率达不到50%, 导致很多社区在建成很长一段时间内处于没有业委会的状态。

其次, 业委会的法律地位不明确, 影响业委会的发展。2007年颁布的《物权法》虽然明确了业委会在特殊条件下有作为诉讼主体的资格, 但对其是否具有民事主体的资格问题仍无界定。因此, 一旦物业公司发生侵害业主合法权益的行为, 业委会能够发挥的作用就十分有限。2007年修订后的《物业管理条例》提出“业主委员会执行业主大会的决定事项”, 这一说法回避了关于业委会只是“执行机构”的界定, 但是对其法律地位仍未作出明确的规定。业委会法律地位不明确, 影响其在社区自治当中发挥维护业主合法权益的效能, 从而影响广大业主对于筹建业委会的热情。

(二) 其他社区治理主体的阻碍

当前, 社区治理的主体主要包括基层 (准) 政府组织、物业公司、业委会三个方面。在社区治理的大多数实践当中, 各个治理主体不但没有形成合力共同推进社区治理, 基层 (准) 政府组织和物业公司还给业委会的成立设置各种障碍。

在传统的社区治理体制当中, 强调的是政府对社区自上而下的管理, 这种政府对社区的管理主要是通过居委会、街道办事处这些准政府组织来实施。业主委员会的出现, 打破了政府自上而下对社区进行管理的传统方式, 要求在社区实现多元主体治理的新机制, 基层 (准) 政府组织感到自身的权威受到威胁。其次, 业委会的成立通常伴随着维权行为的发生, 而业主维权的过程当中有时会引发激烈的冲突, 大大增加基层政府的工作量, 影响其政绩考核和基层政府工作人员的仕途。再次, 房地产业和物业管理公司还牵涉个别政府工作人员的腐败问题, 推动社区自治和成立业主委员会直接触动部分人员的腐败利益。正是基于以上理由, 许多基层 (准) 政府组织对于社区成立业委会的态度冷淡甚至横加阻挠。一是基层 (准) 政府组织不作为。《物业管理条例》规定“同一个物业管理区域内的业主, 应当在物业所在地的区、县人民政府房地产行政主管部门的指导下成立业主大会, 并选举产生业主委员会”[3], 但现实中许多新建小区, 并没有政府相关部门的指导、牵头。二是基层 (准) 政府组织乱作为。部分地区居委会在审查居民代表资格的环节反复纠结, 或者是将简单的办事程序复杂化, 增加业委会成立的难度。

物业公司与开发商联合阻碍业委会的成立成为普遍现象。物业公司本来应当是业主通过市场选择, 订立契约聘请的社区“管家”, 是业主自愿将社区的“物业管理权”通过契约的形式让渡给物业公司。而实际上, 全国70%的社区物业公司都是由开发商指定其名下的物业子公司直接管理社区的物业, 业主选择物业公司的权利形同虚设。长期以来, 开发商与物业公司联合在一起, 不仅掌握了社区的“物业管理权”, 还将其势力不断扩张到社区事务的方方面面, 从社区的“管家”变成社区的“主人”, 随意侵害和剥夺业主的合法权益。由于业委会的出现会对开发商和物业公司的既得利益造成潜在的威胁, 多数开发商和物业公司对于业委会存在顾忌, 甚至直接使用各种手段阻碍其成立, 主要的方式表现为拒绝提供业主清册、社区建筑规划图等必要材料;联合居委会、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给业主委员会的成立设置各种门槛;散布谣言离间业主, 瓦解业主对于业主委员会筹备小组的信任, 使得选举投票无法进行;直接拆除业主委员会筹备小组张贴的横幅、设置的帐篷等设施, 威胁恐吓筹备小组人员等。

(三) 业主缺乏自治精神

发挥社区自治的效能离不开广大业主的积极参与, 而在社区自治的实践当中, 业主群体尚未培育成熟的自治精神, 对社区公共事务的参与程度不高。业主自治精神的缺乏, 首先是由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住房分配制度的影响。在进行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之前, 中国很长时间实行福利性住房分配制度, 住房的产权和公共事务的管理权归属于国家, 这就造成社区居民长期以来缺乏对社区公共事务的参与和管理, 造成自治精神的缺失。其次, 业主自治精神的缺失是由于对社区自治模式缺乏正确的了解。社区自治的基础在于社区居民对于社区公共事务的广泛参与, 并强调多中心的社区治理主体通过协商合作的途径共同参与社区事务的管理。因此, 居委会、街道办事处这些准政府组织和业委会、物业公司作为社区治理的主体, 其地位是平等的。但是广大业主仍然受到“官本位”观念的深刻影响, 凡事依赖政府进行管理, 缺乏对自身主体地位的认识。再次, 业主自治精神的缺失是由于对代表自己权益的自治组织产生了认知偏差。部分业主认为业委会与街道办事处、居民委员会这些准政府组织没什么差别, 都是政府进行行政管理的一种手段, 因此缺乏参与的热情和兴趣。

三、破解业委会成立难的对策研究

(一) 建立健全相关法律制度, 给成立业委会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

在一项针对广州业委会发展的研究当中显示, 抽样调查的69个商品房社区当中有71%的业委会是成立于2008之后。2008年之后广州业委会成立呈大幅度增长的态势, 和2007年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有重大的关系[4]。这在一定程度上证实了健全的法律制度体系是业委会建设的重要保障。推动业委会的建设, 需要进一步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制度。

首先, 从制度设计层面放宽对于成立业委会的条件限制。例如, 根据商品房社区的现实情况, 将召开业主大会的“双过半”要求改为“占已交付使用物业业主总数20%以上的业主联名就可以向街道办事处、居委会提出成立业主大会”。同时, 业主大会投票选举业主委员会的程序和规则可以适当简化, 降低筹建业委会的时间成本和物质成本, 并可以创新选举方式可考虑采用使用电子投票系统进行投票表决的方式来进行选举等。

其次, 通过完善立法赋予业委会法人资格。业委会的法律地位模糊, 影响其在社区自治当中发挥主体作用, 尤其是在业主维权的案例当中, 由于业委会没有法人资格, 没有资格参与诉讼, 从而导致业主维权举步维艰的情况时有发生。依法赋予业委会法人资格, 有利于发挥业委会在维护业主合法权益当中的积极作用, 从而提升广大业主对于筹建业委会的积极性。例如, 2013年温州市开辟了改革创新之路, 由民政局批准7个业委会具备法人资格。2015年10月, 温州嘉鸿花园业委会作为诉讼主体状告开发商侵权, 开启了业委会具备诉讼主体资格的新案例。在未来, 通过立法的形式确定业委会的法人资格也许会成为大趋势。

(二) 明确社区其他治理主体的责权, 减少成立业委会的外部阻力

参与社区治理的各个主体之间矛盾的根源是责权错位。政府 (准) 组织利用其在政治上的强势地位屡屡侵犯业主的私权, 物业公司利用其在经济上和专业信息上的强势地位损害业主的合法权益, 从而导致社区中的冲突加剧。化解这些冲突的途径在于明确社区治理各个主体的责权关系, 实现由业主、政府 (准) 组织、物业公司以平等的地位共同参与社区自治的和谐局面。

首先, 居委会、街道办事处等基层自治组织应当实现职能的转变, 将工作的重点从执行基层政府的各项政策转变为积极行使基层自治的管理权, 回归其组织本质。居委会、街道办事处等基层自治组织应当树立起自治与服务的理念, 把维护好社区居民的合法权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把居民的满意程度作为检验工作成效的首要标准。在居委会、街道办事处与业委会的关系方面, 法律规定居委会、街道办事处对于业委会的成立有指导的义务, 这里的“指导”是一种在社区自治当中的合作关系的体现, 而非上下级的关系。因此, 居委会、街道办事处应当正确理解法律的精神, 指导业主委员会的成立, 而非过度干预业委会的筹备工作。

其次, 物业公司管理的范围应当是社区物业管理区域的物业, 其物业管理权是来自于广大业主的授权, 而授权的方式应当是通过业主与物业公司签订契约的方式。实际上, 前期物业管理由开发商指定物业公司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 因此, 物业公司服从于开发商的要求而不是为业主服务就不足为奇。改变这种状况的途径在于打破开发商对于物业公司选择的垄断地位, 通过立法的方式推行开发商与物业管理相分离的制度。同时, 应当让物业公司的选择回归市场, 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来选择服务质量优良的物业公司。

(三) 解放思想, 培育广大业主的自治精神

增强业主之间的情感交流和相互信任, 是培育业主自治精神的前提。社会学家费孝通在《乡土中国》当中分析了传统的中国社会信任基础是来自于血缘关系, 人们的沟通和合作是在以血缘关系为延伸的村庄上开展的。而社会性质的转变导致人们的关系由血缘结合变为地缘结合, 传统社会当中的信任基础逐渐瓦解[5]。在地缘结合的新型社会关系当中, 业主之间要建立起新的信任机制, 才能让业主间的合作进行下去。增强业主之间的情感交流与相互信任, 可以通过开展一些富有人情味的社区活动。如由热心业主举办百家宴, 由家长组织儿童开展亲子活动等, 让社区的业主熟识起来, 进而培育业主参与社区公共事务的积极性。

引导业主关注和参与社区公共事务, 是培育业主自治精神的有效途径。广州市雅景苑小区的业主表示, 善于利用小区关乎民生的“大事件”来引导全体业主积极关注小区的公共事务, 能够让业主逐渐形成积极参与社区自治的理念。雅景苑小区曾经发生开发商经营烧烤店导致油烟污染的事件, 引起业主的共同反对, 业委会因此组织召开业主大会讨论小区的环保问题、公共收益问题、停车场问题等涉及业主切身利益的事情, 并引导业主积极关注参与更多的小区公共事务管理, 使得业主意识到参与社区公共事务也是维护自身权益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向德平, 申可君.社区自治与基层社会治理模式的重构[J].甘肃社会科学, 2013 (2) :53.

[2]石勇发.业主委员会、准派系政治与基层治理——以一个上海街区为例[J].社会学研究, 2010 (3) :136.

[3]刘安.业委会发展的困境及其突破[J].城市问题, 2012 (3) :99.

[4]何深静, 汪坤.广州商住小区业委会发展特征、治理效能及其影响因素[J].热带地理, 2015 (4) :474.

本报社太极社区代表队正式成立 篇3

11月,本报社举办了两次太极社区代表队队员选拔活动,经过两轮初赛、复赛,在本报社旗下三十余家社区太极队中选拔出了45名优秀太极队员,他们分别来自各站的教练、站长、各站骨干队员及积极分子等。

11月30至12月4日本报社太极社区代表队首次在通州区黑庄户北京青少年行知实践园里进行为期5天的太极拳培训。培训内容由本报社太极总教练宋剑教授王西安陈氏二十六式太极拳表演套路,并用中国传统书法抄写《王宗岳太极拳论》。在抄写过程中,总教练宋剑向大家仔细讲解了拳论里的奥秘,抄写太极拳论是为了培养大家的太极情操、舒缓心情、放松压力。

在此次培训过程中,队员们对报社举办和组织的这次活动表示了极大的支持与热爱。

顺义站段艳丽教练说道:报社给大家提供的场地非常好,对他们照顾有加、非常细心,从衣、食、住、行等方面都安排得非常周密。太极总教练宋剑老师教课也非常耐心、细致、无保留地把太极真功夫教给大家,他全天的教学非常辛苦。这么多人学习,有不懂的,不清楚的,老师都能做到一一解答,非常不容易。在此次活动中,对各队的教练在技术上的提高起到了关键性作用。教练们在各队里教拳,基本上还都是套路教学,没有攻防含义的教学理论,没有真正理解什么是太极拳,只是单纯地教成太极操了,这次培训让他们意识到太极是拳而不是操。

周庄子站安秋菊教练说:“报社组织的这次太极教学活动对我们个人有很大的提高和帮助,在太极基础上和拳理知识上都有所提高。我们站这次有幸选出5个人,水平都不一样,但大家都受益匪浅。水平好一点的把自己以前不足的功底做了一些巩固,水平一般的队员从拳理方面理解更加深入了。对我个人来说也打了几年太极拳了,通过宋剑老师的讲解,我又重新认识了太极拳。”

红旗大学站郭虹站长说:“这次报社组织的集中培训,老师每一招、每一式都认真讲解,报社人员也照顾得非常到位,做到了无微不至。此次活动我个人有很多心得,以前主要打的是杨式拳,这次接触到了陈氏拳,通过这次活动发现在太极领域里知识点很多,我们要从一点一滴开始学起。希望报社这样的活动多组织一些,多给我们学习的机会。通过我们的学习,以后能更广泛地运用到全民健身中去,让更多的喜欢健身的拳友们能够练出健康身体、推广太极拳的应有、带动自己站点的学员们好好学习,我们此次来也是带着任务来的。”

龙潭一站张万玉站长说:“我和队员们之前也交流过,大家都说这次活动机会太难得了。虽然每个人家里都有事,但都克服了困难,家里人也都很理解,很支持我们的工作。到这之后我们会努力学习,我们以前学的都是架子,太极拳的内容很少。现在学习之后知道了我们的一招一式打出来的内容是干什么的,不是瞎打了。我们有个队员打拳时间不长,这次来提高了不少,虽然有些吃力,但一招一式都非常刻苦去练,最后由衷感谢报社为太极爱好者举办的这次培训。”

关于成立西沟社区的请示 篇4

阜康市人民政府:

新疆阜康市西沟煤焦有限责任公司煤矿位于新疆阜康市境界内,距阜康市60km,行政区划属昌吉回族自治州阜康市上戽沟乡管辖。矿井建于1970年7月,设计生产能力6万吨/年,1993年对矿井进行改扩建工作,1997年投产使用。2005年我矿根据新疆煤炭工业“十五”结构调整规划,矿井规划生产能力为15万吨/年.西沟现有阜康市西沟煤焦有限责任公司煤矿(西沟一矿)和灵山焦化厂。家属区内现有住户300余户,近年来,由于阜康市西沟煤焦有限责任公司解体、收购,现灵山焦化厂及阜康市西沟煤焦有限责任公司煤矿家属区处于长期无人管理,西沟街面卫生差,商户管理混乱,治安较差,家属区内人员复杂。

为了进一步强化新疆维稳工作,扎实推进社会建设纵深发展,特向阜康市人民政府请示成立西沟社区。

妥否,请批示。

阜康市西沟煤焦有限责任公司煤矿

社区社会组织成立备案登记程序 篇5

一、社区社会组织成立材料:

1、发起人:申请成立社区社会组织的发起人(包括个人和单位)不少于3个;

2、规范名称:××区××社区+业务范围+组织形式(如:西塞山区澄月社区科普志愿者协会)或××县(市)××乡镇××村+业务范围+组织形式(如:阳新县茗山乡九龙村科普教育协会);

3、会员(成员)名单:会员(成员)本人签名的会员名册(不少于3人);

4、办公(活动)场所:有相对固定的办公或活动(服务)场所;

5、章程(制度):章程中应载明业务范围、活动地域、会员吸收和退出方式及权利义务、活动经费筹措方式、民主议事规则等;

二、社区社会组织备案登记程序:

1、社区社会组织发起人向居(村)委会提出备案申请;

2、填写《xx市社区社会组织备案登记申请表》和《xx市社区社会组织负责人备案登记表》;

3、居(村)委会收到申请材料后,经初审,材料齐备,符合法定形式,无异议的签署初审同意意见;

4、社区社会组织将有关材料报送区民政局审查、备案登记;

5、区民政局在收到提交的全部有效申请材料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办理完毕,并对核准备案登记的社区社会组织颁发《xx市社区社会组织备案登记证书》;

6、社区社会组织备案事项发生变更的,应自变更之日起15日内填写《xx市社区社会组织变更备案登记表》,到区民政局办理变更登记手续;

成立社区心理咨询室 篇6

一、会议主题

大会主题为“心理语言学研究:方法、理论与应用”。欢迎以下议题的原创性研究论文, 特别是研究团队的系列研究报告: (1) 心理语言学理论研究与实验报告, 包括语言习得、语言理解、语言产出、语言与认知的关系以及双语认知加工研究等; (2) 心理语言学研究方法; (3) 心理语言学与外语教学; (4) 心理语言学发展趋势。

大会开幕式主旨发言主要围绕心理语言学研究方法和理论两个主题, 报告学者有桂诗春教授、李平教授 (http://www.personal.psu.edu/pul8/personal/index.shtml) 、Virginia Yip教授 (http:/www.cuhk.edu.hk/lin/contents/vyip/publication_01.html) ;闭幕式主旨发言突出理论与应用, 由多个心理语言学国家课题的报告组成。

会议将免费培训ERP (相关事件脑电位) 的使用方法。

二、论文摘要提交时间及格式

请于2011年10月10日前用电子邮件方式寄交论文摘要 (800~1000字) , 并提供以下信息:

(1) 论文题目; (2) 所属单位和姓名; (3) 关键词 (5个以内) ; (4) 通讯地址及邮编; (5) 电子邮件地址; (6) 联系电话。

筹委会组织专家对摘要进行评审之后, 将发出正式的会议邀请, 并告知具体事宜。

三、联系方式

电子邮箱:gpphd@mail.gdufs.edu.cn联系电话: (010) 36207201

联系地址:510420广州市白云大道北2号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中心肖老师收

网站:http://www.clal.qrg.cn http://www.psycholingchina.com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中心

成立社区心理咨询室 篇7

冯晓春: 国家注册心理咨询师

咨询方向:婚姻家庭、亲子教育

《祝你幸福·最家长》高级编辑、齐鲁父母学堂讲师,济南电台“女人花”节目客座专家。长期从事家庭教育咨询与讲座,咨询理念:家庭是一个爱的系统,良好的夫妻关系是家庭稳固、孩子幸福的源泉。

牛淑娟:国家注册心理咨询师、婚姻家庭咨询师

咨询方向:优生优育与儿童心理 婚姻家庭

山东省家庭教育文化发展中心副主任、齐鲁父母学堂讲师、“最家长”亲子俱乐部推广人。多年来潜心研究儿童早期教育活动,对幼儿、儿童教育有着丰富的理论基础与实践能力。了解儿童成长规律,善于发现和改善儿童情绪和行为问题,帮助家长了解孩子、发现孩子,学会如何与儿童沟通,为孩子营造一个健康成长的家庭环境。

王俊升: 国家注册二级心理咨询师

咨询方向:青春期问题和青少年儿童心理

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医学心理咨询与治疗研修、山东师范大学应用心理学学士、山东省家庭教育文化发展中心心理咨询师,山东省心理卫生协会心理咨询治疗中心主治心理医生。在治疗过程中注重亲子关系的协调,让孩子在父母的主动参与中完成自我进步的关键提升。成功让一些迷失少年重返校园,并有多名学员取得了优异的中高考成绩;帮助无为青年重新踏上工作岗位,组织建立了幸福美满的家庭。

高丽娟:国家注册二级心理咨询师

咨询方向:婚恋心理

山东女子学院女性学教研室主任,副教授、心理学硕士研究生,多次担任省部级相关课题的研究。从心理学角度诠释男女在理解和交流上的不同,引导来访者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婚姻,进行“婚姻体检”破解婚姻危机,调试两性生活,促使夫妻由“失望型、维持型”向“建设型和一体型”发展。

王玉梅:国家心理咨询师

咨询方向:中老年心理

济南市最早从事个案心理咨询的开拓者,积极引导来访者自我调整,挽救了很多濒临破裂家庭。近年来关注中老年心理援助,咨询理念是“陪伴是最好的治疗”。结合中老年人因退休、疾病、丧偶等重大人生阶段的转折而带来的心理困扰,耐性的倾听,细致入微的引导,促使广大中老年朋友不仅仅从广场舞上解决身体疾患,更是从心理上悦纳自我,达到身心健康,寻找生活的幸福感。

在社区成立大会上的讲话 篇8

解放舟山x周年的盛大庆典刚刚过去,我们又迎来了**沙头社区的隆重成立。这是全乡人民政治生活中的大事,新型社区的成立必将对**的社会经济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建立渔农村新型社区,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是市委、区委在新的形势下贯彻省委“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一项重要内容的深化,是一项让发展有好环境、让群众得新实惠,以实际行动真正体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思想的重要工程。

建立渔农村新型社区,就是在渔农村数个村为单位建立新型社区管理、服务机构,引进城区有效服务模式,统筹城乡基础设施规划建设,发挥村级集体资产在提高群众生产、生活水平等方面的作用,开展文明家庭创建活动,逐步建立社会保障体系,把改革发展成果与渔农民得实惠相结合,把渔民得实惠与遵纪守法和建文明城市相结合,从而建设“社区繁荣、环境优美、生活富裕、民主文明、社会平安”的渔农村新型社区。

我乡渔农村新型社区的成立,标志着我乡向城乡一体化进程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也得到了全乡广大群众的大力拥护和支持,全乡5000多群众对我们寄予厚望。面对建立新型社区的新形势和新机遇,我们要找准方向,勇于实践,把握机遇,努力把渔农村新型社区建设好。

一要坚持与时俱进,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新型社区建立后如何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我们要进行认真的分析和研究。当前,新型社区建设刚刚起步,我们要从实际出发,勇于创新,大胆探索,确定新的工作目标,采取新的工作措施,形成加快发展的整体合力和动力。要以人为本,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不断满足渔农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努力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真正让改革发展的成果惠及渔农民群众。

二要以服务为主,做好当前各项工作。做好社区党员的管理教育和发展工作,使社区群众有好的带头人,有可以信任的主心骨。抓好社区管委会的自身建设,充分发挥社区管理、服务职能。这是建立渔农村新型社区、推进城乡一体化的一个首要目标,也是关健问题。社区管理委员会是体现城乡一体化的基层组织细胞,主要从事公共服务、民间调解、治安维护、帮贫扶困、民意表达、监督协调等方面工作,要集中精力,更好地为社区居民提供生活、居住、社区发展的服务、指导和帮助。

三要提高新型社区居民文明程度,大力开展创建文明家庭竞赛活动。新型社区建立后,要配合全市创建文明城市活动,大力开展创建文明家庭竞赛活动。要切实改变原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活动热闹有余、流于形势的弊病,做到扎实有效,持之以恒,吸引群众主动参与。按照“以奖励代保障、以奖励代福利”的指导思想,经社区管委会审定,凡拥护党和政府、爱国爱乡,遵纪守法的家庭,经乡政府批准,均可获奖,按月发给家中60周岁上老年人一定数额的奖金。奖金随当地经济社会展状况逐年递增。

三要坚持顾全大局,保证创建工作顺利进行。新型社区的建立涉及到职能和利益的调整划分,是一项事关全局的大事。广大党员干部要树立党性观念、全局观念,进一步理顺新型社区与行政村的关系,真正把思想统一到创建工作上来,抓紧、抓实、抓细各项工作任务,确保工作的顺利推进。同时,渔农村新型社区是一个新生的事物,需要广大社民的理解、支持、共同呵护,与社区干部同心同力,共同创造我乡新型社区建设新局面。

四要做好社区干部管理工作。社区干部的素质是新型社区管理服务机制能不能顺利运转的关健,要切实加强社区干部建设。各位新任的社区干部要认真学习理论业务知识,在短时间内达到工作所需的各项知识水平。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执政为民、以人为本。坚持热爱社区、服务社区、奉献社区的宗旨,切实维护社区居民的根据利益。要服务大局、统筹兼顾,合力推进社区建设。

五要妥善处理村级集体资产,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这是建立渔农村新型社区、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的一个重点、难点,也是避不开的问题。村级集体资产是由全体村民共同创造的。建立新型社区后,村帐由社区托管,原则上村集体资产在清产核资的基础上,妥善处理,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处理方案必须经过多数群众同意,方可实施。

同志们,建立新型社区任重而道远。成立仅仅是个开局,今后我们将面临更多新问题的考验。为此,我们要树立必胜的信念,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大胆探索,奋发努力。

最后祝同志们身体健康、生活愉快!

成立社区心理咨询室 篇9

今天在这里隆重举行办事处城管中队分队挂牌仪式,标志着推进和谐社区建设拉开了序幕,城市建设管理工作重心下移正式启动。这是社区“两委”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新区管委会、省级昭阳工业园区管委会和办事处党委、行政重要决策部署的具体体现。

推进和谐社区建设,就是要将城

市建设管理的职能职责下划到社区,充分发挥社区在城市管理中的主体作用,整合和优化城市管理资源,努力形成高效快捷的工作机制,优质便利的服务机制,民主管理的自治机制,统一顺畅的协调机制,建立以社区为基础,多方配合、上下联动的城市管理模式,努力创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治安良好、生活便利、人际关系和谐的现代新型社区。

城管分队的挂牌成立,为推进和谐社区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为其他社区工作开展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头作用。但,由于城市建设管理重心下移代表了新的生产力,工作的开展具有较强的创新性和全局性,因此社区“两委”必须站在全区的高度,按照“个人形象一面旗,工作热情一团火,谋事布局一盘棋”的要求,紧密结合创先争优活动的开展,按照“育亮点,抓重点、破难点”的工作思路,精心组织,周密部署,切实开展好工作。下面我讲三点要求。

一、明确重点。社区要按照自主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原则,在管理内容上以区直六个部门签订的执法委托协议书为重点,在管理主体上以今天挂牌成立分队为核心,在组织形式上以党委统揽全局的高度,加强对社区管理人员的聘用、管理、监督、培训和指导,强化市容市貌、税费征收、交通秩序、社会治安综合整治、物业管理等五大工作重点,全面推进和谐社区建设。

二、强化措施。社区要按照区委、区政府和办事处党委、行政下发的推进社区和谐建设实施意见、方案的要求,将辖区内村庄、企业、单位、街道、巷道、市场等全面纳入管理范围,利用即将组建的物业管理公司为自治平台,通过劳务、信息、管理等经济实体,整合人力资源;根据人员素质结构将失地农民配置到各行业之中;通过小区的商业发展规划,盘活安置小区,整合辖区地理资源;通过对管理人员的综合业务素质培训,整合管理资源,使社区由单一的经济发展模式向多元化方向顺利转变。

三、广泛宣传、深入推进。各部门和社区要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多角度,全方位地进行宣传报导,使推进和谐社区建设工作家喻户晓,为城市建设管理重心下移工作营造良好的氛围。在具体工作中,社区、居民小组要通过培训、教育、完善村规民约等方式,使广大居民有效参与到城市建设管理中,真正实现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人民管的“和谐社区”目标。

我相信在社区“两委”的坚强领导下,在新区管委会、省级昭阳工业园区管委会和区直各部门的指导下,在社区居民和辖区内单位的广泛配合、参与下,社区城市建设管理工作一定会再上一个新的台阶,成为全区工作的一个亮点,成为全民拥护的民心工程。

成立社区心理咨询室 篇10

2. 挖掘孩子的潜质、多鼓励,增强孩子的自信心。2010年,我们幼儿园举行毕业典礼,需要挑选一名幼儿和老师一起主持典礼仪式。在向日葵班有一名叫琳琳的女孩子,平时胆子比较小,但语言词汇丰富,记忆力相当好,且脑子也转得快。我们当时没有过多考虑就选定了这个孩子,让她一周内把台词背熟,然后再让她在班上预习了几次。在这个过程中,别的我们不太担心,只是担心她胆量不够。在预演中,我们对她的每一次主持都进行鼓励,她的胆子变得越来越大。毕业典礼上,果真不出所料,孩子表现得非常出色,连园长都在一旁不停地夸奖他。当时她兴奋的脸上流露出自信的表情,找到了“我很棒”的感觉。在日常工作中,我们也注意幼儿自信心的培养,有目的地组织一些活动,让幼儿担任天气播报员、新闻播报员等等,让孩子能大方、自信的在同伴面前展示自己。同时,我们还经常组织一些合唱比赛、折纸比赛等竞赛活动,让幼儿在展示自己才艺的同时,能以平和的心态对待比赛结果。

3. 引导孩子积极对待失败,塑造阳光心态。无论是老师还是家长,在孩子成长的路上要经常给予孩子鼓励、表扬与喝彩。因为我们知道“鼓励可使白痴变天才,批评和谩骂可使天才变白痴”。为了使幼儿拥有健康的体魄,我們幼儿园每天都要组织体能活动,在活动中我们发现,有一些孩子不能正确面对失败,玩游戏时如果没有拿第一,就会哇哇大哭。这时,我就会鼓励她(他):“没关系,这次你输了,是因为你的体力不如他,如果你能坚持锻炼,老师相信你一定会赢的”。久而久之,孩子对输赢看得淡了,能以一种参与的态度参加体能活动,享受游戏的乐趣。

4. 分享、合作,克服自私心理,培养阳光心态。现在的孩子大多是家中的小公主、小王子,祖父母、父母两代人的溺爱,使孩子养成了唯我独尊、自私的心理。根据幼儿园主题活动,我们开展了“玩具分享周”活动。活动前我们向每一位家长下发了通知书,说明这次活动的意义,并要求家长为幼儿带一件他最喜欢的玩具。这项活动得到了家长的大力支持。活动过程中,我们通过三个阶段:自己玩——轮流玩——大家一起玩,让孩子通过互相介绍玩具的功能,引起其他人的关注,激发孩子想去尝试不同玩具的愿望,从而达到学习分享、学会合作的目的。活动结束后,我们发现大部分孩子有所转变,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谦让、互助,组织教育教学活动和玩游戏时,孩子们能自发的合作去完成某一个作品或游戏,班级里也会不时传出因为成功而发自内心的欢呼。

5. 享受成长的权利,塑造自信心理。在每天接送幼儿时,我们发现有些家长怕麻烦,对孩子应该做的许多事都进行了包办代替,导致一些孩子连最简单的穿衣戴帽都不会,动手能力和自理能力极差。为了使幼儿能够健康的成长,我们幼儿园在孩子成长的路上充分让孩子享受成长的权力,放手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自己吃饭、自己穿衣、自己收拾玩具;并且召开家长会,要求家长配合,在家里也放手让幼儿自己完成该做的事, 尽情给孩子施展能力的机会。还举行了“自理能力竞赛”、“我是小小值日生”等活动,幼儿通过自理能力的锻炼、为他人服务,不仅提高了幼儿的自理能力,也使孩子的自信不断成长。

社区独居老人的心理护理要点 篇11

关键词:社区独居老人,心理护理

随着我国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 人口老龄化逐步增加, 一些丧偶老人, 无儿无女老人也越老越多, 社区独居老人现象也越来越普遍。由于老人年龄的不断增长, 各项生理功能逐步减退, 一般都伴有多种慢性疾病。此类独居老人一旦发病, 不仅在住院期间无人照顾, 而且担心自身的健康问题, 害怕自己无法痊愈, 严重影响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水平[1], 造成老人孤单、抑郁、郁闷等心理问题。健康主要包括躯体健康和身心健康两个方面, 健康的一半是身心健康, 身心健康是躯体健康的重要基础。有关资料显示近年来独居老人的心理问题明显增多[2]。通过2011年在常教社区内随机选取132名独居老人和132例与配偶或与子女共同居住的老人进行心理健康情况调查, 根据调查结果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 重点是关注独居老人的心理护理问题, 充分发挥护理人员的重要作用, 改善老人的不良心理, 构建老人的健康生活模式, 对独居老人恢复躯体健康和身心健康都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1年从常教社区中随机抽取132名独居老人作为观察组, 抽取132例与配偶或与子女共同居住的老人为对照组。老人均是自愿参加调查, 观察组132例老人中, 男60例, 女72例;年龄在60~72岁之间, 平均年龄为63岁;文化程度方面:文盲65例, 小学40例, 初中22例, 高中5例。对照组132例老人中, 男65例, 女67例;年龄在61~70岁之间, 平均年龄为64岁;文化程度方面:文盲60例, 小学56例, 初中10例, 高中6例。

1.2 方法

对两组老人进行生活质量综合问卷和心理问题调查表评定, 让老人在填表之前消除顾虑, 充分理解老人的身体情况和心理状况。填表前向老人表明调查的目的和意义, 征得老人的同意。对于文化程度低, 理解能力欠佳, 具有读写障碍的老人, 应该多加指导和解释。问卷方面主要有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等方面, 让老人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出正确评定, 独立完成问卷调查。

2 结果

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定结果较对照组差, 见表1。观察组的心理状态较对照组差, 见表2。P<0.0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本次研究显示, 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心理状态有显著性差异, 独居老人的生活质量水平明显低于与配偶或与子女共同居住的老人, 特别是在住房条件、经济条件方面。社区独居老人是一群比较特殊的人群, 由于平时长期独居, 身体状况每况愈下, 得到的关怀比较少。有些老人由于没有亲人, 身体出现问题后会导致住院期间的心理负担更重, 没有归属感;有些老人由于过度担心经济问题, 忧心忡忡, 对睡眠情况、身体恢复、心理状况造成严重影响。这些情况都是影响临床治疗效果的诱因。独居老人由于长期独居带来的心理问题, 如果老人无法适应便会引起多种身心疾病, 不仅给家庭带来各种各样困难, 还会带来多种社会问题。可通过社会方面援助、财政支持等方面积极配合, 建立一套完善的医疗护理服务体系, 提升老人的生活质量水平和心理健康水平。医务人员应尽量做好独居老人的心理护理, 保持一个愉快的精神状态, 提高生活质量。

健康主要包括躯体健康和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作为躯体健康的基础, 能帮助老年人抵抗年老后器官功能衰退所导致的慢性疾病。现代社会, 经济发展迅速, 人们的生活压力和工作压力越来越大, 对老人的关心照顾慢慢疏忽, 往往会导致老人不良情绪的滋生, 出现不愉快情绪。在不能够及时宽慰处理的情况下, 会对老人造成很大的身心健康威胁。因而, 护理人员应对社区独居老人采取必要的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 减轻老人的情绪障碍, 树立老人乐观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在社区为老人增设社区学校, 为老人提供一个晚年的学习环境, 利用类似于老年大学的机构充实老人枯燥的生活。成立社区日常服务站, 大家互帮互助, 这样可以使老人的生活变得充实而积极。经常在社区举办休闲的群体活动, 鼓励老人参加, 在娱乐休闲的同时能够带动老人的良好情绪, 活跃思维, 对老人的积极心态有很大的帮助。

研究表明[3]:和睦的家庭情况、良好的心理状况为老年人带来满意的生活, 在过程中, 应针对不同老人的不同心理问题, 对老人采取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 尤其是心理护理辅导, 护理人员应积极的与老人沟通交流, 找到老人的心理需求所在, 了解老人的家庭背景和工作生活环境, 沟通同时为老人提供一些健康教育知识, 获取老人的信任, 帮助老人建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4]。有慢性疾病的老人应该及时了解老人的病情和治疗情况, 适当的安排有助于老人身心健康的一些活动, 关注老人的用药情况和生活情况使老人的心理状况保持在最佳状态, 让老人有个稳定的心理状态来接受治疗, 增加战胜疾病的信心, 促进身体健康早日恢复[4]。

参考文献

[1]贺新艳, 栾霞, 刘丽杰.丧偶独居老年人抑郁状况及相关因素的调查.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0, 16 (2) :142-144.

[2]陶红, 姚中华, 叶盛, 等.上海市南汇区老年人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0, 30 (10) :1412-1414.

[3]須俊滟, 国内空巢老人护理困境与研究进展.上海护理, 2009, 9 (5) :72-74.

庆祝老达社区成立8周年讲话 篇12

首先,我代表老达社区的全体居民,向在座的各位领导和嘉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感谢。

今天,我们隆重集会,一是为了纪念我们党的生日,畅叙中国共产党九十年来的丰功伟绩。同时,表彰和嘉奖在社区建设中表现突出的优秀共产党员。另一个内容是,庆祝我们老达社区成立十周年,并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搞好社区建设,促进社区各项工作的开展和进行。

今天,无论对于我还是老达居民来说,这都是个值得回顾和纪念的日子。

十年前的今天,在全体居民的信任和拥戴下,我当上了老达社区主任,接管了社区这艘千疮百孔的大船。

十年来,我们坚持以党的基本路线为指针,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原则,在各级党组织的正确指引下,我们从零开始,从无做起,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抓好各项工作,诚心诚意和居民交朋友,立足本职、全面服务,在群众中树立了很高的威信。不但理顺了各方面关系,维护了广大居民权益,也使社区环境和居民的精神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十年来,我们坚持把着眼点放在为人民服务这个基本准则上来,先后为广大居民解决了吃水难、用电难问题,对所有下岗职工进行了培训,确保每人掌握一门工作技能,顺利

实现再就业。保证了人人有活干人人有饭吃的基本生活需要。

十年来,我们始终把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认真抓好社会治安、严厉打击黄、赌、毒的同时,坚持用高尚的文体娱乐活动取代封建迷信和不健康的思想行为,先后成立了老年秧歌队和青年合唱队;建立了图书阅览室和文化娱乐广场。同时,还利用每年的暑假组织学生开展夏令营活动,使老达社区充满了欢声笑语,彻底告别了消沉低迷的局面。

十年来,我们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一切从方便群众生产生活出发,组织成立了便民服务队、设立了小学生通勤车和综合性办公大厅,为群众代办户口、身份证等一些列繁杂的工作。受到了群众广泛的赞誉和信任。

十年来,我们从一个贫穷落后、人心涣散的社区,逐渐演变成为社区工作的排头兵。受到了党和政府多次的表彰和嘉奖。这些成绩的取得,既是我们辛勤努力的结果,也是在座各位领导和嘉宾大力支持和帮助的结果,是你们的精心的呵护和浇灌,才使老达社区这棵幼苗破土发芽、不断成长,最终成为社区的典范和楷模。

我们相信,有你们的支持和帮助,老达社区这艘航船,一定会劈波斩浪、勇往直前,驶向理想的彼岸。

社区居民委员会成立大会上的致词 篇13

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举行××社区居民委员会成立大会。值此,我代表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对××社区居委会的成立表示热烈的祝贺,向长期以来为全街道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的广大干部群众致以崇高的敬意!

近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团结带领广大干部群众按照“围绕两化任务,强化三个到位,培植三大亮点,实现六大突破,办好十件实事,跨入全市前十强”的工作思路和任务目标,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聚精会神抓经济,团结拼搏干事业,一心一意谋发展,全街道上下政治稳定,社会安定,人心思上,各项工作开创了新的局面。

“村改居”是我区加快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发展、推进城市化进程的必然选择,对于新形势下政府社会管理职能和服务职能向城市基层延伸,大力推进城市基层政权的民主化、规范化进程,全面推动社区三大文明建设,不断提高居民文明素质和生活质量,实现社区居民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必将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今天的××社区居委会,是昨日××村的传承和发展,更是明日××社区居委会腾飞的新起点。回顾过去,××村广大干部群众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与时惧进,开拓进取,集体经济不断发展壮大,群众生活水平明显提高。村改居后,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对今后××社区的发展寄予厚望,希望××社区两委一班人一定要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党工委、办事处的总体部署,以村改居为新的契机、新的起点,积极借鉴学习外地先进经验,以培育居民社区意识、提高居民参与程度为重点,按照“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治安良好、生活便利、关系和谐”的要求,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探索新的基层工作运行机制,加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改善生活环境,发展社区服务,完善社区功能,不断提高社区居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切实担负起致富群众、服务居民的历史责任,努力开创各项工作的新局面。我们相信,社区两委一班人一定能够站在新起点,抓住新机遇,创造新业绩,作出新贡献。

最后,祝愿××的明天更加美好,人民的生活更加幸福安康!

社区残疾人抑郁心理的干预研究 篇14

关键词:残疾人,心理康复,干预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残疾人约占世界总人口的10%,全世界残疾人数约为6亿,他们因残疾而普遍存在与健全人不同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强烈的自卑感、孤独感、焦虑与抑郁情绪,并在认知和行为上有异常表现[1,2]。在我国,根据相关资料表明,15~60岁的残疾人中可能有抑郁症状者为29.91%,有较严重抑郁症状者为11.68%,高于对正常人群的调查结果[3]。我国正处于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时期,现代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起步晚,残疾人康复服务的历史短,特别是心理健康的干预,尚处于起步阶段。近年来,残疾人社区康复服务事业的发展速度加快,康复服务内容也不断丰富。本研究旨在了解残疾人心理特征,探索社区相关机构人员为残疾人身心康复服务的方法,为他们回归社会创造积极、健康的社会环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依据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3)[4],对2007年6月~2009年1月在上海市杨浦区定海社区管辖区域的1 314名残疾人进行抑郁量表SDS评分(SDS标准分50~59分者为轻度抑郁,60~69分者为中度抑郁,70分以上者为重度抑郁),入选为轻、中度抑郁(SDS评分50~69分)的残疾人168例。其中,男87例,女81例;年龄30~91岁,平均66.5岁;均为肢体残疾患者,无合并恶性肿瘤、认知力差,不能配合完成研究过程及合并其他急性脑血管并发症者。将168例轻、中度抑郁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88例中,男46例,女42例,平均年龄65.6岁;对照组80例中,男41例,女性39例,平均年龄67.2岁。两组间年龄、性别的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研究人员的配备

在上海市心理咨询行业协会卢湾分会专业人员指导下,定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团队全体全科医生(两名持有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证书)参与,经过一定培训后加入治疗人员团队。

1.3 方法

采取随机分组方法,干预组按课题组制订的心理干预方案开展干预工作。对照组不施行干预,仅在基线调查6个月、12个月测定SDS、情绪、ADL评定、生命质量评估。分别比较两组患者的抑郁自评量表SDS改善情况。

1.4 干预方案

1.4.1 抑郁自评量表SDS的测评

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残疾人,建立健康档案,记录文化程度、残疾后职业、经济来源、家庭人均月收入、家人是否关心、健康自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是否患慢性病等。初次随访时测定抑郁自评量表SDS、情绪、ADL评定、生命质量评估。采用定式问卷,工作人员以规定的指导术语解释,以便残疾人能理解并合作。SDS有20题,按抑郁症状程度分为很少有~绝大多数时间有4个等级,分别记为1~4分,由受试者自评。分析指标为总分,但必须经过转换。20个项目评分之和为粗分,粗分×1.25取整数部分为标准分。

1.4.2 记录康复周记

所有对象研究过程中记录康复周记,内容包括:每周心理评分,生命质量评估,有关医疗费用,护工情况。

1.4.3 健康教育计划

针对每个残疾人的症状、体征及心理状况而拟定相应的健康教育计划。开展心理援助与疏导:支持、团体、认知辅导,每个残疾人人手一册康复宣教手册,定期组织健康讲课,进行康复训练等。

1.4.4 指导方式

采取集体授课、个别交谈的方式让残疾人自我介绍如何摆脱焦虑与抑郁的困扰,指导进行放松训练,以达到最佳的效果。

1.4.5 心理辅导

在心理辅导方面,干预者通过表现自己的真诚、关切、尊重等,建立良好的关系,让残疾人畅所欲言。在认知辅导方面,对干预对象给予同情,准确了解和分析其内心感受和需求,共同分担情感反应;对于生活不能自理、情绪低落、悲观的给予宣泄情绪的机会,并用疾病恢复的成功案例鼓励残疾人,让其对康复治疗前景充满信心,并积极参与康复训练,提高康复疗效。

1.4.6 发挥亲属的作用

注意发挥残疾人亲友的作用,积极争取亲属配合,让亲属理解残疾人的心理,配合康复治疗,从而为残疾人康复创造一种良好的心理氛围。

分别在3、6、12个月后再次测定SDS、情绪、ADL评定、生命质量评估评分,并根据患者干预后的情况进行评分。抑郁标准分﹤40分为干预有效。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Excel 2000软件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数据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残疾人管理状况

干预组88例中,完成跟踪管理87例,失访1例,管理率为98.86%。对照组80例中,完成跟踪管理73例,失访7例,管理率为91.25%。

2.2 两组心理干预效果比较

干预组87例通过1年干预,有效(抑郁标准分<40分)人数为18例,有效率为20.69%;对照组73例中,有效人数6例,有效率为8.22%。干预组和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4,P<0.05)。见表1。

2.3 干预组自评抑郁量表SDS结果比较

干预组87例通过1年干预,自评抑郁量表20个项目评分均有一定的下降。其中,干预前:生活空虚感34例(39.08%)、无用感34例(39.08%)、能力减退感30例(34.48%)、睡眠障碍30例(34.48%)、易倦25例(28.74%)。通过1年干预后,与干预前相比下降比较明显的分别为25例(28.74%)、26例(29.89%)、24例(27.59%)、17例(19.54%)、17例(19.54%)。见表2。

2.4 与抑郁症相关的因素

同时,抑郁症状与文化程度、残疾后职业、经济来源、家庭人均月收入、家人是否关心、健康自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是否患慢性病和与朋友关系等因素有关。家庭人均月收入2 000元以上、家人关心和无患慢性病的抑郁症状较轻,而缺少家人与朋友关心、患慢性病和康复水平低可加重其抑郁症状。

3 讨论

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抑郁症的发病率约为11%,全球约有1.2亿名抑郁症患者,抑郁症目前已经成为世界第四大疾病。我国抑郁症发病率为3%~5%,有超过2 600万人患有抑郁症。在上海这座2 000万人口的大都市中,每年到上海市各心理门诊接受咨询和治疗的患者有120多万,抑郁症占了大约20%,在残疾人等特殊的人群中抑郁症的发生率更高。了解和掌握残疾人心理变化规律,有助于医疗工作者理解和帮助他们,采取有效方法,促进康复[5]。

随着我国社区康复工作的不断深入,残疾患者在社区康复过程中的一些心理问题也随之出现。国家《康复训练与服务“十五”实施方案》明确将残疾人心理康复作为康复服务的一项重要内容,心理康复服务逐步从机构走向社区和家庭[6]。心理康复对于帮助残疾人恢复身体功能、克服障碍,以健康的心理状态充分平等地参与社会生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组残疾人的有效率为20.69%,与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4,P<0.05)。根据残疾人特殊的心理状况,拟定有侧重的康复计划,在做好医疗保健服务的同时,开展心理援助与疏导,进行康复训练,为他们回归社会创造积极、健康的社会环境,有助于缓解抑郁症状,社区心理干预对残疾人的心理康复有重要的意义。

在实际工作中,笔者发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相关医务人员康复、心理援助等专业知识还有待提高,可以通过举办各类培训班提高医务人员的社区康复知识,普及心理咨询,加强心理护理,促进残疾人身心的全面康复。

根据卫生部、上海市残疾人联合会“康复进社区,服务到家庭”工作的要求,在拓展康复工作领域过程中,医务工作者要掌握残疾人心理变化规律,积极依托社区,开展心理康复干预。

本研究结果显示,社区工作者开展的心理康复服务在解决残疾人的心理问题中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社区开展残疾人心理援助与疏导,有助于改善残疾者躯体、心理和精神状态,实现回归社会大家庭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M].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194-196.

[2]马洪路.残疾者的心理问题探讨[J].中国临床康复,2002,6(17):2508-2509.

[3]汤晓丽.肢体残疾例抑郁症状的调查分析[J].健康心理学杂志,1996,4(4):243-247.

[4]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M].3版.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25.

[5]胡永善.新编康复医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152.

上一篇:山东美丽乡村建设下一篇:会计财务管理专业实习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