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社区的心理服务完善办法论文

2024-09-18

探讨社区的心理服务完善办法论文(共8篇)

探讨社区的心理服务完善办法论文 篇1

探讨社区的心理服务完善办法论文

一、社区心理健康服务需求与现状

刘影等的一项调查研究表明,约60%的居民认为需要,其中约12%的居民认为需定期或经常需要心理咨询;吴均林的一项调查也表明,需要心理健康服务的居民占被调查居民的86%。在所需求的社区心理健康服务项目中,居民认为个人情绪调控,如焦虑、抑郁最为重要,然后是人际关系,家庭问题和亲子教育,除此之外是个人成长性问题,如职业发展、人生规划等。在日常生活中,人际关系、夫妻关系、亲子关系处理不当,都可能会使个体产生一定的心理问题,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随着心理健康知识的逐渐普及,越来越多的民众开始意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人们开始有了心理咨询的意识,大部分居民认为需要接受心理健康服务。其中青年居民对于自身能力评估问题以及人际交往,职业选择等方面问题最为关注,中年居民较关注子女教育问题,而老年居民则更关注家庭矛盾以及个人焦虑和抑郁等问题。有研究者专门对已开展心理健康服务工作的社区所取得的成效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大多数居民在接受服务后心理健康程度有了较明显的提升。刘素珍等人对社区居民接受社区心理辅导前后的心理健康水平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与辅导前相比,居民心理健康水平在辅导后有了明显的进步;华杏珠的一项研究也表明,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站的增设,明显增高了居民心理健康相关知识的知晓率,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居民群众的心理卫生保健意识和能力。

二、从整体看

何华敏等人的研究表明,在所调查的社区中,58.20%的社区没有配置专门从事心理健康服务的工作人员。从整体来看,由于我国社区心理健康服务正处于起步阶段,服务模式还未真正建立起来。许多社区还未设立心理咨询室,心理服务工作大多是在日常工作中附带进行的,服务仅停留在心理健康宣传资料的发放和心理知识科普讲座上等,缺乏系统性、专业性的心理健康服务。潘玲娜等人的一项调查表明,46.2%的社区没有开展过心理健康相关服务活动,剩下的53.8%的社区虽然开展过相关主题活动,但次数非常有限,5年内仅开展过1~2次。且大多数提供服务的人员都没有心理学专业背景,也没有接受过心理健康知识的系统培训。由此可见,目前在提供了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的社区中,居民在接受了相应的心理健康服务后,心理健康水平确实得到了一定的提升。但从整体来看,我国社区心理健康服务工作仍处于摸索尝试阶段,服务模式还不成熟,能够真正提供系统、有效的心理健康服务的社区非常有限。

三、我国社区心理健康服务工作发展对策

我们可以在吸收外国成功经验的基础上,融入自己的理念,在社区设立社区心理诊所或社区心理咨询门诊,开展社区心理咨询服务,随时接受居民咨询;还可针对社区居民的实际需求,提供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心理健康服务,如举办心理健康各种专题讲座,建立社区心理健康网站,开设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宣传专栏,等等,为社区居民的心理健康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加大宣传教育,提高整个社会的客观评价,改变人们对心理问题的认识误区。虽然越来越多的社区居民开始意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但心理咨询在中国并没有形成氛围,很多居民仍然将心理问题与精神疾病混为一谈,导致很多居民对心理健康服务抱有偏见。害怕世俗的眼光、怕自己的隐私被泄露的心理总会影响咨询的动机,使得大部分需要心理咨询的居民往往仅停留在意识到问题的存在,而并没有进一步使问题得以及时解决。因此,应当加强积极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宣传力度,提高整个社会对心理健康的客观评价。可在社区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积极关注各种群体,如空巢老人、高考学生、孕妇与新生儿妈妈、单亲家庭子女等,主动为他们提供心理支持,帮助他们调整心态,解决面临的实际心理问题,从社区居民的实际需求出发,建立切合实际的社区心理健康服务模式。

四、提高素养

除了进一步加强服务人员的教育培训外,还可以与当地高校联系,在社区建立对口的实习基地,这样社区可为当地开设了心理学专业的高校学生提供实践甚至就业机会,学生也可为对口社区的心理健康服务工作提供相应的帮助。加大政府投入。要保证社区心理健康服务工作系统、持久地开展,势必需要一套统一的心理健康服务工作管理机制,这一机制需要相关政府部门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提高社区心理健康服务人员的专业素养,建设心理健康服务队伍。要保证社区心理健康服务工作的有效开展,必须规范和加强心理健康服务队伍的建设。另外,政府相关部门可以考虑将心理咨询服务列入医保范围,使心理健康服务能够可持续发展,同时设立专门机构,定期对社区心理健康服务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监督及评价,建立起能够长期提供服务的运行机制。

探讨社区的心理服务完善办法论文 篇2

社区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直接产生联系的一个区域,一旦社区人群发生心理问题和心理紊乱,仅依靠传统的非专业自助、互助等解决途径已不能满足我国居民对心理健康服务的需求。以三级医疗服务体系为基础,从传统的精神疾病防治延伸到心理健康保障、心理卫生知识的宣传普及,借鉴国内外经验和教训,探索心理健康服务模式,是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的努力方向[1]。

浙江省杭州市自2010年开始,将重性精神疾病(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纳入公共卫生管理项目,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全科医生上门随访与管理。卫生局自2009年开始鼓励社区全科医生参加心理咨询师培训,如果通过国家人社部组织的全国心理咨询师资格考试,获得国家心理咨询师资格,培训费由单位报销。因此,杭州市各大城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陆续培养了一批心理咨询师,至2014年底,杭州市西湖区下属1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有56名心理咨询师。笔者所在的杭州市西湖区西溪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目前有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15名。近年来,针对孕妇、社区老年人心理健康教育为主在社区心理健康服务工作上做了一定的探索性的工作。2015年6月与西湖区红十字会联合组建了心理救助志愿者服务队,开展心理救援服务;在社区开设了心理咨询室、空巢老人聊天室等,逐步开展社区心理健康服务。总体来说社区心理健康服务有了一定的成效但仍存在许多问题。

1 国内社区心理健康服务存在的问题

1.1 政府层面

虽然已经开始重视心理健康服务工作,并出台了相关的政策,但国家关于这方面的法律和制度建设尚不健全,地方政府的社区心理健康服务仍然受到宏观法律、政策、资金的限制,开展起来十分困难。政府对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的需求认识不到位,监管力度不够,服务体系缺乏专业的支持系统。

长期以来,我国有些部门缺乏对社区心理健康服务在整个社会公共卫生事业中重要地位作用的认识,无论政府、卫生相关部门还是社区服务机构,对心理健康重要性的认识还不到位,开展社区心理健康服务工作的积极性不高,即便有,也只是在社区中开展几场心理健康讲座,发放一些心理健康知识宣传单。

政府投入能够有效的开展心理健康服务工作所需要的资金还相差甚远。到目前为止,政府仅仅把重性精神疾病(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纳入公共卫生项目,给予一定的财政资金保障,开展针对个体或群体的社区心理健康服务,资金完全没有着落。而社区心理健康服务是一项需要较多经费投入的项目,如心理咨询场地建设、咨询中心软硬件建设、宣传教育投入、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专业人员培训督导经费及相应的工作报酬等。

1.2 专业技术层面

我国的社区心理健康服务起步较晚。近年虽有较快发展,但大多局限于理论上的研究,缺乏实际运用,因此也没有多少本土经验和教训可供总结和吸取,缺乏符合中国国情的系统科学分析。就理论研究而言,迄今为止,我国还没有出版针对社区心理健康服务工作的专门著作。

在专业技术人才问题上,社区缺乏精神科执业医生与心理专业的心理治疗师或咨询师。更没有像国外的社区,由精神病专家、临床心理学者、社会工作者及心理咨询师或心理治疗师组成的服务团队,为社区提供心理健康服务。其他如教育或医学背景的心理咨询师的数量也远远不够,在西方发达国家,社区从事心理咨询的专业咨询师和社区居民数量的比例为1∶3 000[2]。且社区已有的心理咨询师从事社区心理健康服务工作,大多为兼职,缺乏专职从事社区健康服务工作的专干,专业化水平偏低。在社区居民复杂、多样、心理需求较高的情况下,难以支撑。

1.3 社会认识层面

公众对心理健康工作的意识还不强,甚至对心理健康工作存在不必要的误解,社区居民对心理健康的接受度比较低,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意识有所偏颇,对社区心理健康服务存在回避态度,使得社区心理服务难以有效开展。

2 建立基于健康管理视角下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的构想

2.1 健康管理

健康管理是以人的健康为中心,长期连续、周而复始、螺旋上升的全人、全程、全方位的健康服务。即是对个体和群体健康进行全面监测、分析、评估、提供健康咨询和指导及对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干预的过程[3]。它还运用健康促进的理念,动员一切资源,为健康管理营造支持环境。运用健康教育手段普及健康知识,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干预不良的健康生活方式,防止健康危险因素对人体造成伤害,维护身心健康。

2.2 心理健康管理

心理健康管理工作包括针对个体的心理健康管理和针对群体的心理健康管理,内容包括心理卫生知识的普及,心理健康的评估、心理压力的缓减与释放、精神疾病的规范治疗等。

心理健康管理是将健康管理学的理念运用于心理健康领域,对特定的个体或人群进行适时动态地全面收集心理健康信息,及时有效地分类处理的过程[4]。

心理健康管理正是基于健康管理的理念之上提出的。保持健康的四大基石是戒烟限酒、合理饮食、适量运动、心理平衡。心理健康管理是健康管理工作中极其重要的一环。要做好社区心理健康服务首先要有健康管理学的理念,并始终贯穿心理健康管理的要求,才能系统、全面、连续、全程、有效地开展社区心理健康服务。

2.3 措施

2.3.1 针对政府层面,理清职责,建立组织网络体系

梁光霞在《社会转型期社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构建探究》中谈到,社区心理健康服务在组织机构建设上,应该以社区党组织为中心,居委会为主体,政法综治工作站为协助,社区群团组织为配套,搭建起“心理预警、宣传教育、帮团扶助、心理矫治”等职能于一体的社区心理健康服务平台[5]。认为杨凤池介绍了克拉玛依三级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服务网络体系,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该体系专门设置了政府心理工作中心,并以此为领导核心,以各街道心理工作站为平台,以街道相关工作人员为基础,在52个社区居委会建立心理健康工作室,在消防大队成立了3个心理辅导站。政府心理工作中心制定政策,筹规划心理服务工作,提供技术保障,落实人员培训,指导各街道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笔者认为,当前我国社区卫生服务应当首先明确管理权责,从多机构各行其是走向统筹整合。可按照“以卫生局为领导,以心理卫生协会或综合医院精神科为骨干,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落脚点”的服务模式创建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的组织体系[6]。利用已有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站点形成的15分钟步行就诊圈网络,很适合我国国情,具有较好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且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相对社区居委会有更多的人才方面的优势。

在健康管理视角下的社区心理健康服务,主张从健康促进的理念出发,强调健康政府之责任,通过政策、立法等手段,将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纳入公共卫生项目。具体工作中有政府部门给予全力的资金保障;在政府部门财力保障的基础上,卫生行政部门承担起实施监督考核评估工作与人才队伍建设的职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站点负责具体工作的开展,构建起职责分工明确的组织网络体系。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成立社区心理健康服务部,配备全职的精神心理专干。设置心理健康服务场所,如:心理健康服务活动室、心理测量室、心理咨询门诊室等,开展精神和心理咨询服务。人员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精神科医生(浙江省杭州市已启动社区全科医生通过精神卫生知识规范化培训,使部分社区全科医生具备精神科执业资格)和心理咨询师组成。社区卫生服务站设心理健康服务室,由具备心理咨询师资质的全科医生提供心理预约服务。

在社区建立心理健康服务联络人员,包括社区派出所的户籍警和社区居委会的卫生联络员。

社会的私人心理咨询机构,可以作为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的补充,为有需要的社区居民提供心理咨询特需服务。

辖区学校的青少年心理辅导工作,充分发挥学校的资源优势,由教师背景的心理咨询师及学校医务室的工作人员共同承担,并由卫生行政部门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心理健康服务部的人员定期进行评估监督管理。

2.3.2 在专业队伍层面,建立精神心理服务团队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综合医院的精神科或精神专科医院、地方心理卫生协会等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建立精神心理服务团队。特别是精神专科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双向转诊与业务指导关系。综合医院精神科或精神专科医院的精神心理专家定期下社区坐诊或义诊以及指导培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心理咨询师和全科医生,不断提高社区心理健康服务水平。社区护士、户籍警、社区居委会的干部等可以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精神科医生或心理咨询师定期组织他们学习精神卫生知识,必要时请心理专家对他们进行培训,鼓励全科医生,社区护士,户籍警,社区干部参加心理咨询师考试,壮大社区心理健康服务队伍。

2.3.3 在社会认识层面,提高大众心理健康知识的知晓率

充分利用健康教育手段,大力宣传和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扭转由于民众普遍缺乏心理健康知识,甚至误解心理健康问题,一谈到心理问题,就与精神病,神经病联系起来,有心理问题也不主动求助,羞于出口,压抑自己,不懂得心理自我调节,不懂的心理宣泄,以至于发生许多不应该出现的严重后果的局面。心理健康教育可以形式多样。充分利用现代媒体传播途径,政府部门要大力倡导广播、影视、报纸、书刊等大众媒介,向范围广泛、为数众多的社会人群传递心理健康知识。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可设立心理健康知识大讲堂,定期开展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并利用QQ群、微信等平台对辖区服务人群,定期发送心理健康知识。利用各种宣传日在社区大力开展心理健康服务义诊活动,发放心理健康教育处方,宣传小册、折页等,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努力提高大众心理健康知识的知晓率。

2.3.4 三级预防,规范开展社区心理健康服务运用健康管理理念,做好三级预防服务。

一级预防为旨在控制健康危险因素,将疾病控制在尚未发生之时。这一点对于心理健康服务十分有借鉴意义,因为许多心理疾病或精神心理造成的危机事件,都是在许多不良情绪或矛盾冲突积累的基础上发生的,怎么防范于未然,做好事先危险因素的控制,可以有效减少心理危机事件。特别是在社区,怎么营造好社区的和谐环境,减少各种矛盾冲突,使人们有一个良好的休憩的生活环境,从源头上减少心理问题的发生。

二级预防是通过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而防止或减缓疾病的发展。社区派出所户籍警和社区居委会干部作为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的网底联络员,目的是他们像社区的电子眼,可以随时关注到社区居民心理问题的动态情况,特别是如果他们具有一定的精神心理学知识,可以及早识别社区人员的家庭矛盾冲突、邻里之间的矛盾及其他突发危机事件的苗头,对于自己不能处理的问题,及时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心理健康服务部或站点的心理咨询师联系,使心理健康问题能够得到及时的疏解,防止严重精神心理问题的发生。

三级预防是防止伤残,促进功能恢复,提高生存质量,延长寿命,降低病死率。社区心理健康服务,其中很大部分要涉及精神卫生管理,由精神专科医院出院的精神病患者,绝大部分都回到社区在家庭进行康复。这些康复期的精神病患者大多需要长期服药,提高他们对服用药物的依从性,减少精神病复发,尤为重要,特别需要有专业的社区心理健康服务,一方面督促检查他们能坚持用药,不能随意停药,同时也可以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帮助他们康复,使他们尽可能重新走上社会,防止精神残疾。

2.3.5 形式多样,有针对性地开展社区心理健康服务

定期开展社区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在社区居民健康档案中,完善心理健康状况信息,为提供具有针对性的社区心理健康服务提供依据。根据社区不同人群的需要,开展心理健康服务。如针对孕妇和产后妇女的抑郁心理干预,针对新妈妈的亲子教育,针对辖区企事业白领的心理减压服务,针对更年期妇女的女性心理健康服务及社区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服务等等。服务形式除开展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心理咨询门诊外,还可以开展心理沙龙服务、自我成长小组、团体心理辅导等等。同时,尤需关注的是:社区全科医生门诊以慢性病为主,且绝大多数为身心疾病,如高血压病,冠心病、脑卒中、癌症康复期的患者等,在做好疾病康复诊疗的过程中,更需要全科医生关注患者的心理需求,必要时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心理咨询师介入给予心理疏导。社区一旦出现心理危机事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及时取得精神专科医院或综合医院精神科精神心理专家的支持,共同有效做好心理危机事件的处置。

摘要:文章从健康管理视角,利用已有的社区卫生服务网络资源探讨社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构建,以期起到整合资源,避免重复建设。

关键词:社区,心理健康服务,健康管理

参考文献

[1]王群.社区心理健康服务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12.

[2]李迪.社区心理健康服务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以淮安为例[J].新西部,2014(11):58.

[3]王陇德.健康管理师基础知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2-3,118.

[4]马辛.心理健康管理亟待加强[J].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2012(6):361-362.

[5]梁光霞.社会转型期社区心理健康服务体系构建探究[J].九江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4):18-21.

探讨社区的心理服务完善办法论文 篇3

[关键词]社区矫正;实施办法;完善途径

2012年3月1日实施的《社区矫正实施办法》是根据中央司法体制机制改革的任务要求,贯彻《刑法修正案(八)》,在总结各地社区矫正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经过总结提炼,而制定的规范统一全国社区矫正工作的规范性文件。

一、《实施办法》解决了我国社区矫正立法化的若干问题

(一)明确了社区矫正的执法主体

《刑法修正案(八)》将刑法中原来由公安机关执行管制刑、考察缓刑犯、监督假释犯的规定全部删除,而统一规定“依法实行社区矫正”。但《刑法修正案(八)》只是废除了由公安机关担任社区矫正执行主体的规定,而并没有指明由谁接替公安机关担任社区矫正的执行主体。而2012年修订的《刑事诉讼法》虽然提出了“社区矫正机构”为执法主体,但并没有提出社区矫正机构具体包括哪些机构。

《社区矫正实施办法》第2条规定:司法行政机关负责指导管理、组织实施社区矫正工作,人民法院对符合社区矫正适用条件的被告人、罪犯依法作出判决、裁定或者决定。人民检察院对社区矫正各执法环节依法实行法律监督公安机关对违反治安管理规定和重新犯罪的社区矫正人员及时依法处理。司法行政机关已经真正成为社区矫正的牵头机关。

社区矫正工作的开展必须以充足的物质、人员保障为基础。因此,《实施办法》对社区矫正机构和社会力量的参与也做出了规定。规定中提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社区矫正机构对社区矫正人员进行监督管理和教育帮助。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在社区矫正机构的组织指导下参与社区矫正工作。有关部门、村(居)民委员会、社区矫正人员所在单位、就读学校、家庭成员或者监护人、保证人等协助社区矫正机构进行社区矫正。即我国社区矫正人员包括三股力量,分别是司法行政人员、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

8年的实践表明,社区矫正工作不仅涉及法院、检察院、公安机关、司法行政机关等政法部门,民政、财政、人力资源和劳动保障等部门也承担一定的职责,更重要的是基层社区的组织在社区矫正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二)确定了社区矫正的适用对象

在社区矫正试点、试行阶段,其适用对象为“五种罪犯”,即被判处管制者、被剥夺政治权利者、被宣告缓刑者、获准假释者以及暂予监外执行者。2011年2月25日正式通过的《刑法修正案(八)》中,就出现了关于对判处管制、缓刑以及假释的罪犯不再规定由公安机关负责监管,而是规定依法实行“社区矫正”的规定。2012年修订的《刑事诉讼法》,也出现了关于判处管制、宣告缓刑、假释或者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依法实行“社区矫正”的规定。在《刑法修正案(八)》施行及2012年《刑事訴讼法》修订后,对于被剥夺政治权利并在社会上服刑的犯罪人是否适用社区矫正并没有做出规定。对此,《社区矫正实施办法》第32条规定“对于被判处剥夺政治权利在社会上服刑的罪犯,司法行政机关配合公安机关,监督其遵守《刑法》第五十四条的规定,并及时掌握有关信息。被剥夺政治权利的罪犯可以自愿参加司法行政机关组织的心理辅导、职业培训和就业指导活动。”笔者认为这一规定是合理的,因为我国《刑法》并没有要限制被剥夺政治权利的监外服刑人员的人身自由,也不是法定的社区矫正对象,在其自愿的情况下参加部分社区矫正活动也是可行的。

(三)确立了判决前的人格调查制度

所谓人格调查制度,是指在法院判刑前,由专门机构对犯罪人的犯罪背景、一贯表现等进行专门调查,并对其人身危险性和再犯可能性进行系统的评估,然后将调查与评估报告提交法院,为法庭定罪量刑和判后矫正、帮教工作提供基础资料的一种制度。

《实施办法》中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监狱对拟适用社区矫正的被告人、罪犯,需要调查其对所居住社区影响的,可以委托县级司法行政机关进行调查评估。社区矫正的本质就是要求刑罚社会化,所以在宣布缓刑、裁定假释的时候,要考虑对其宣告缓刑或裁定假释可能产生的社会影响。因为这些被判处刑罚的人回到社区以后,除了他自己能够不再去危害社会,还要顾及到社会接不接受、社区容不容纳的问题,他会不会给社区的稳定造成影响,这都需要做出评估。

(四)对社会适应性帮扶作出了规定

社区矫正的意义就是让矫正对象克服巨大的心理压力,重新走向社会,所以就需要矫正工作方式和矫正对象的管理方式不断人性化的创新。矫正工作的形式不外乎有三种:第一,对矫正人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公德教育和法制教育。第二,组织公益劳动,培养劳动情操;第三,加强职业培训,提供就业指导。从目前的试点工作情况来,仅仅依靠说服教育、公益劳动显然不够让矫正对象最大限度地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也就谈不上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了。

《实施办法》规定,司法行政机关还应当根据社区矫正人员的实际需要,协调有关部门和单位组织职业培训和就业指导,帮助符合条件的社区矫正人员落实社会保障措施等,促使其顺利地融入社会。

从目前社区矫正实践看,社会适应性帮扶主要包括落实承包田、落实社会保障、建立过渡性帮扶基地为社区服刑人员提供就业机会、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援助、帮助调解家庭矛盾,协调邻里关系、提供职业培训、就业指导、帮助就学等。

二、《实施办法》中存在的法律问题

(一)司法行政机关的法律地位不明确

根据《实施办法》的规定,司法行政机关作为社区矫正主管机关的地位事实上已经形成,但《实施办法》的效力层级较低,不符合《立法法》第8条关于涉及到“犯罪和刑罚”的事项只能制定法律的明确规定。所以仍有必要通过立法予以明确,以便各部门之间进一步明确职责权限、实现执法统一、保障执法公正。

而且《实施办法》第2条规定,司法行政机关负责指导管理、组织实施社区矫正工作。这就说明司法行政机关只有管理权,并没有对其赋予处罚权。

(二)判决前的人格调查程序存在问题

人格调查,即犯罪人人身危险性的调查,是法官决定对犯罪人适用社区矫正的依据。如前文所述,《实施办法》中的规定意味着人民法院既可以自行调查,也可以委托县级司法行政机关进行审前调查。笔者认为,考虑到社区矫正适用与执行的衔接以及人民法院的案件负担情况,审前调查评估的主体应当以司法行政机关为主,人民法院可以派员参与调查,仅在确有必要时才可自行调查。

(三)社区矫正工作的形式和手段较为单一

《实施办法》中规定:有劳动能力的社区矫正人员应当参加社区服务,修复社会关系,培养社会责任感、集体观念和纪律意识。社区矫正人员每月参加社区服务时间不少于八小时。社区服务本质是通过服务,让矫正对象增强劳动意识,服务社会,增强他们的责任感,让他们意识到自己还是社会中的一员。但从目前试行结果来看,社区服务仅仅流于形式,好多矫正对象总是以事假病假来规避劳动,拒绝劳动。有些矫正对象在劳动中也并不积极,经常敷衍了事,加之,服务的地点有时也难以确定,好多社区和单位一听是服刑犯的到来,纷纷表示予以拒绝。我国目前的《刑法》也没有社区服务刑的规定,这使社区服务的展开变得困难重重。

(四)社区矫正撤销制度不完善

《实施办法》第25条规定:缓刑、假释的社区矫正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居住地同级司法行政机关向原裁判人民法院提出撤销缓刑、假释建议书并附相关证明材料,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之日起一个月内依法作出裁定。《实施办法》已将矫正对象处遇方式的建议权由公安机关向法院提出转变成司法行政机关向法院提出。但第27条规定:人民法院裁定撤销缓刑、假释或者对暂予监外执行罪犯决定收监执行的,居住地县级司法行政机关应当及时将罪犯送交监狱或者看守所,公安机关予以协助。这一条款的规定出现了执行难的问题。

三、我国实施和完善社区矫正制度的法律对策

(一)明确司法行政机关的执法主体法律地位

《刑法修正案(八)》废除了由公安机关担任社区矫正执行主体的规定,所以,应该在法律中明确规定由司法行政机关接替公安机关担任社区矫正机构,使其获得进行社区矫正的合法身份。

2012年修订的《刑事诉讼法》中,虽然规定了社区矫正由“社区矫正机构”来执行,但笔者明显认为此规定过于笼统。社区矫正机构具体指我国哪些机关,在法律中并没有明确规定,这在司法实践中,还是难予操作的。因此,笔者建议应在《刑事诉讼法》中明确司法行政机关的执法主体地位,社区矫正应由司法行政机关指导管理的社区矫正机构执行。

具体实践中,我们可以借鉴国外的经验,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可考虑在我国司法部设置刑罚执行总局,下设监狱管理局和社区矫正执行局。前者负责监禁刑(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和死刑,后者在省、市、县设立相应机构负责非监禁刑的执行。这样设置既做到了非监禁性和监禁刑内在统一联系,又符合刑罚统一性的要求。

(二)完善判决前人格调查制度

判决前人格调查制度至少有三个问题应在法律中规定,即人格调查的主体、人格调查的程序、以及如何对其进行监督。

首先,人格调查的工作应由基层司法所来承担,因为他承担着对矫正对象的改造、帮教工作。被调查对象如果被判处社区刑罚,先前的调查工作则为随后矫正工作的开展打下了基础,便于矫正机构有的放矢地提出矫正方案。其次,人格调查应包含以下两方面内容:一是犯罪与违法行为的调查,主要是调查犯罪人以前是否存在犯罪与违法经历。二是对于犯罪人的社会调查,主要是犯罪人的社会关系及其周围的社会环境。调查时应做好相关记录,必要时可以进行录音录像。最后对人格调查的监督,主要靠接下来的社区矫正听证程序来实现,即调查报告要經过相关人员,包括检察机关工作人员、社区群众、被害人、被告人的监护人和被告人本人的质证、举证与辩论。

(三)增加社区矫正工作的形式和手段

在《实施办法》未实施之前,公益劳动却是社区矫正的一项基本矫正措施。司法部要求基层司法行政部门按照符合社会公共利益、社区服刑人员力所能及、可操作性强、易于监督检查的原则,组织有劳动能力的社区服刑人员参加必要的公益劳动。而《实施办法》中也第一次提出了“社区服务”这个概念。社区服务刑没有把罪犯与社区隔离,而是把罪犯置于社区内利用各种社会资源对其进行矫治,极大地降低了行刑成本。在我国的刑罚体系中,尚未有独立的社区服务刑,所以在我国当前的社区矫正试点工作中并没有对社区服务有具体的方案。

笔者认为,我国可以将社区服务设为一个附加刑,因为这样适用起来就非常灵活,既可以独立适用,也可以附加适用。

(四)完善社区矫正人员的结构

笔者认为社区矫正工作是国家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在维护社会安全稳定、有效缓解社会冲突、促进和谐社会建设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应当得到进一步的重视和加强。为更好地体现刑罚执行性质,应逐步建立一支专门化的非监禁刑罚执行队伍,即社区矫正司法警察队伍,从而保障社区矫正工作顺利开展。司法所应配备社区矫正司法警察队伍,其素质应具有高于公安警察和司法警察的文化素质,任职条件和考评体系可以参照公安警察进行。

[参考文献]

[1]金勇.社区矫正实施办法解读.中国检察官,2012,(2).

[2]田兴洪,吴占英.从〈刑法修正案(八)〉看我国社区矫正立法化及完善路径.甘肃社会科学,2011,(3).

[3]阿墨.真正的回归是融入社会.民主与法制,2011,(10).

社区卫生服务家庭病床管理办法 篇4

家庭病床是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方便老年人、残疾人等患者获得连续性医疗服务,缓解看病难、看病贵、降低医疗费用的有效方法。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的医护人员应走入社区,走进家庭,主动开展家庭病床服务,不断满足社区居民的医疗服务需求。为加强家庭病床的规范管理,特制订本管理办法(试行)。

一、工作原则

(一)根据社区居民对家庭病床的需求及建床标准,建立家庭病床。

(二)为社区居民提供以人为本、方便、快捷的家庭病床服务。

(三)严格执行卫生行政部门有关家庭病床的规章制度、诊疗护理常规,确保医疗安全。

(四)遵守劳动和社会保障、物价部门的有关规定。

二、主要任务

(一)对建床患者提供基本医疗服务;

(二)开展家庭条件下的康复训练和指导;

(三)对患者进行个体化的健康指导,宣传预防保健知识;

(四)对疾病晚期的患者提供舒缓性照顾。

三、建床类型及收治范围

(一)治疗型:诊断明确,需要在家庭进行治疗、护理的患者。

(二)康复型:出院后恢复期仍需继续康复的患者。

(三)舒缓照顾型:

1、自然衰老,主要脏器衰竭,生活不能自理者。

2、疾病晚期,需进行支持疗法的患者。

3、需要姑息治疗和减轻痛苦的晚期癌症患者。

四、管理要求

(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加强对家庭病床的管理,制定规章制度、服务流程、管理规范;使家庭病床服务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

(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要依法执业,提供家庭病床服务的医、护人员,应具备执业医师和注册护士资格,并通过社区岗位培训。

(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定期对家庭病床工作进行检查,了解、掌握家庭病床制度落实及医疗服务质量等情况,协调做好转、会诊工作。

(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要向社区居民公示家庭病床服务的联系电话。

五、工作要求

(一)建床

1、患者或家属提出建床申请,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全科医师应根据患者病情确定建床类型。

2、责任医师、护士指导患者或家属按规定办理建床手续,详细告知注意事项,签订家庭病床服务协议书(附件6)。

3、责任医师、护士要完整填写相关信息,认真书写家庭病床病历和护理病历。

(二)查床

1、首次访视应对建床患者进行生命体征的测量,详细询问病情,分析病人的心理状态、饮食情况、经济条件、家庭卫生环境等因素,对建床病人进行疾病的治疗及护理评估。

2、责任医师根据家庭病床的类型,制定查床计划,每周查床1--2次,病情变化随时查床,并及时书写查床记录。

3、对新建床患者,上级医师在7天内完成查床。责任医师、护士应参加上级医师查床,查床前准备好病历、x线片、有关检查报告及所需用的检查器材等,简要报告病历,上级医师对治疗方案及医疗文书书写质量提出的指导意见,责任医师要记入病程,并经上级医师签字确认。

4、责任护士根据患者病情及分型,制定巡视计划。

5、责任护士在执行医嘱时,应严格遵守各项护理常规和操作规范,执行查对制度,避免差错发生。

6、责任护士应指导家属进行生活护理,如:防压疮、翻身、口腔护理等,配合家属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

7、社区护士长应定期进行护理查床,检查护理质量和医源性感染控制情况,研究解决护理问题。

(三)会诊与转诊

1、建床患者出现病情变化,责任医师应及时出诊,必要时请上级医师会诊并详细记录。

2、由于技术和设备条件限制,需要进一步诊疗的建床患者应及时转诊。

3、治疗型建床患者病情加重,要及时通知家属转院,如拒绝转院,需在病历上记录并要求家属签字。

4、对转回社区的患者,根据病情需要可继续在家庭病床治疗。

(四)撤床

1、建床患者经治疗病情稳定,责任医师开具家庭病床撤床证,办理撤床手续。

2、责任医师、护士应书写撤床小结并向患者或家属交待注意事项、进行健康指导。

3、建床患者及家属要求提前撤床,经患者或家属签字后办理撤床手续,并记录在撤床小结中。

4、撤床后的家庭病床病历,归入健康档案一并保存。

(五)家庭病床病历书写规范和护理病历书写规范(见附件

3、附件4)。

六、收费标准:

建立家庭病床和提供医疗服务项目收费,执行北京市物价局、北京市卫生局联合下发的《北京市统一医疗服务收费标准》。

附件:

1、家庭病床服务流程

2、家庭病床建床与撤床标准

3、“家庭病床病历”格式及书写规范

4、“家庭病床护理病历”格式及书写要求

5、家庭病床建床同意知情书

6、家庭病床服务协议书

家庭病床建床与撤床标准

家庭病床建床与撤床标准

(一)建床标准:

1、出院后转回社区仍需治疗的病人: ⑴急性脑血管病病情平稳需继续康复的病人; ⑵肿瘤术后或放、化疗需支持治疗的病人; ⑶高血压、糖尿病合并慢性并发症的病人;

⑷骨折术后及外伤:换药、拆线、康复、功能锻炼等。

2、慢性疾病需长期治疗的病人:

(1)长期卧床病人:晚期肿瘤、植物状态、偏瘫患者合并褥疮感染、尿潴留、吞咽困难(需定期换药、定期更换尿管、胃管);

(2)临终关怀:晚期肿瘤、植物状态、老年期痴呆症等。

(二)撤床标准:

1、经药物治疗及康复后病情平稳;

2、肿瘤术后或放、化疗后暂不再需要支持疗法;

3、骨折术后及外伤已拆线,无需治疗;

4、长期卧床病人压疮已愈合,无需治疗。

家庭病床病历”格式及书写规范

(一)家庭病床病历 记录时间:

****年**月**日

健康档案号: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患者住址:

电话:

联系人姓名:

与患者关系:

联系电话:

建床时诊断:1.2.3.4.家庭病床分型:治疗型□

康复型□

舒缓照顾型□ 主观资料(S):

客观资料(O):

综合评价(A):

防治计划(P):

责任医师签名:

年 月 日

(二)家庭病床查床记录(SOAP记录)

****年**月**日

主观资料(S):(包括主诉、现病史、既往史、个人史、家族史)

客观资料(O):(包括体格检查、辅助检查)

综合评价(A):(包括初步诊断、鉴别诊断、疾病的程度及愈后)

防治计划(P):(包括进一步检查、药物与非药物治疗、健康教育、下次查床时间)

其他需要说明:

与联系人沟通情况: 三)家庭病床阶段小结

患者建床日期: 小结日期:

建床诊断:1.2.3.4.建床情况评估:

阶段治疗经过:

阶段治疗评估:好转□ 无变化□ 恶化□ 其他 护理干预: 相关疾病的健康教育 次

时间/次:20分钟□ 20-40分钟□ 小于20分钟□ 药物副作用及服药方法的讲解□ 运动的干预□

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度:清楚□ 不清楚□ 模糊□

目前患者情况: 目前诊断:1.2.3.4.责任医师签名: 责任护士签名: 年 月 日

(四)家庭病床撤床记录

建床日期: 撤床日期: 诊 断:1.2.3.4.治疗经过:

转归:痊愈□ 好转□平稳□ 撤床医嘱:

共 天 转院□ 死亡□

责任医师签名:

年 月 日

(五)家庭病床病历书写规范

一、基本要求:参照卫生部病历书写基本规范第一章。

二、家庭病床病历书写要求及内容:

1、家庭病床病历内容包括家庭病床病历、查床记录单、阶段小结、撤床记录、会诊单和家庭病床服务协议书。

2、责任医师应在建床24小时内完成病历书写。建床时间超过3个月者要有阶段小结。

3、病历记录内容:

主观资料(S): 包括主诉、现病史、既往史、个人史、家族史; 客观资料(O): 包括体格检查、辅助检查;

综合评价(A):包括初步诊断、鉴别诊断、疾病的程度及愈后;

处理计划(P):包括进一步检查、药物与非药物治疗、健康教育、下次查床时间。

4、查床记录是建床期间治疗过程的经常性、连续性纪录。包括病情变化情况、重要的辅助检查结果、医师分析讨论、上级医师查床记录、会诊意见、采取诊疗措施及效果、医嘱更改及理由、向患者及家属告知的重要事项、健康教育等。

5、各项检查、化验报告单要及时粘贴,如结果异常应用红笔在化验单上做标记。

6、会诊记录内容包括申请会诊记录和会诊意见记录。申请会诊记录应当简要载明患者病情及诊疗情况、申请会诊的理由和目的,申请会诊医师签名等。会诊意见记录应当有会诊意见、会诊医师所在的科别或者医疗机构名称、会诊时间及会诊医师签名等。

7、转诊病历摘要包括:患者基本信息、诊断、治疗经过、目前情况、转诊目的及注意事项,医生签名。

8、撤床记录包括诊断、治疗过程、转归及撤床医嘱。

附件4 家庭病床护理病历

(一)护理评估表 一般情况

姓名: 性别: 年龄: 健康档案号: 评估日期: 年 月 日

资料来源: 病人□ 家属□ 朋友□ 其他: 婚姻状况:未婚□ 已婚□ 离异□ 孤寡□

家庭成员:父母□ 独居□ 配偶□ 儿子□ 女儿□ 其他□ 教育程度:文盲□ 小学□ 中学□ 大专以上□ 健康知识水平:(无知□ 一般□ 较高□)

其他:职业 民族 籍贯 经济来源 嗜好:无□ 烟□ 酒□ 其他

饮食:偏咸□ 偏淡□ 偏甜□ 偏肥腻□ 无偏好□ 其他 家居环境:整洁□ 凌乱□ 电梯□ 非电梯□ 座厕□ 蹲厕□ 公厕□

空气流通:清新□ 混浊□ 欠佳□ 活动空间:宽敞□ 狭窄□

光线:充足□ 微弱□ 一般□ 面积 离医疗机构距离: 心理状态

一、情绪:

稳定□ 易激动□ 焦虑□ 恐惧□ 孤独无助□ 压抑□ 开朗□ 悲哀□

二、对病情态度:

积极□ 消极□ 可接受□ 不接受□

三、对疾病认识: 不理解□ 部分理解□ 完全理解□

四、解决问题能力: 与人商量□ 独立处理□ 听其自然□ 身体状况

一、生命体征:

T ℃ P 次/分 R 次/分 BP / mmHg 体重 kg

二、意识状态: 1.呼之 能应□ 不应□ 2.对答 切题□ 不切题□ 3.定向 正确□ 不正确□

三、皮肤: 完整□ 苍白□ 黄疸□ 潮红□ 发绀□ 水肿□ 脱水□ 皮疹□疮□:部位 范围 cm 伤口:部位 范围 cm 其他:

四、口腔: 正常□ 溃疡□ 假牙□

五、食欲: 正常□ 食欲不振□ 吞咽困难□ 恶心□ 呕吐□ 鼻饲□

压 出血点□ 半流□ 流质□ 软饭□

六、咳嗽: 无□ 有□ 痰:有□ 无□ 易咳出□ 不易咳出□ 稀□ 稠□ 颜色:

七、活动能力:正常□ 受限□ 水肿□ 疼痛 □ 偏瘫□ 活动后气促 有□ 无□

偏瘫□ 全瘫□(瘫痪部位)

八、表达能力:正常□ 欠佳□ 差□ 失语□

九、听觉:正常□ 欠佳□(左耳□ 右耳□)聋(左耳□ 右耳□)

十、视力:正常□ 欠佳□(左眼□ 右眼□)聋(左耳□ 右耳□)

十一、睡眠: 正常□ 入睡困难□ 易醒□ 多梦□ 失眠□ 睡眠时间 小时/日 辅助睡眠□ 药物□ 其他催眠方法

十二、排泄: 1.大便 正常□ 便秘□ 失禁□ 腹泻 次/日,其他 2.小便 正常□ 尿潴留□ 尿频□ 尿痛□ 尿急□

尿失禁□ 血尿□ 其他

十三、疼痛: 有□ 无□ 位置: 持续□ 间歇□

使用药物止痛:有□ 无□

十四、过敏史:有□ 无□(过敏源 症状 不明确□)

十五、评估内容及结论:

责任护士签名:

年 月 日

(二)治疗及护理记录

医嘱

日期 医嘱内容(剂量、方法)

停止

日期 治疗记录及护理记录

(包括非药物干预、健康教育)执行人 签字

附件5 家庭病床建床同意知情书

患者及家属:您好:欢迎您选择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为你提供家庭病床服务,现将有关事项告知如下:

一、收治范围:

1、诊断明确的老年病、常见病,出院后仍需康复的患者;

2、连续到医院就诊困难的患者;

3、晚期肿瘤需要姑息治疗的患者。

二、建床手续:

1、患者或家属提出建床申请,签订《家庭病床服务协议书》;

2、提供患者有效的通信联络方式,确定联系人,保证联系畅通。

3、与责任医师约定第一次上门服务时间。

三、服务内容:

1.医生查床服务:每周查床1~2次,病情较重者须增加查床次数,急重者随时查床。

2、会诊服务:疑难病症或病情危重病人,由责任医师负责联系会诊。

3、护理服务:护士按家庭病床医嘱进行护理服务与指导。

4、告知服务:发现病人病情变化时,负责与家属取得联系,交待病情,采取措施,及时转院。

5、收费标准执行物价部门的相关规定。

四、您或家人的义务:

1、提供的病人资料情况属实;

2、通信方式保证准确畅通;

3、病人病情有变化及时通知医生;

4、配合责任医师、护士对病人的治疗;

5、按收费标准支付费用;

6、按要求办理建床、撤床手续。附件6:

家庭病床服务协议书

患者(家属代)

同意接受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提供的(治疗型□、康复型□、舒缓照顾型□)家庭病床服务,患者(家属代)已了解

责任医师讲解的疾病情况。

患者(家属代)已了解日常注意事项,理解了病情变化时在家庭医疗、康复的局限性,尽力配合医务人员的医疗、护理和康复服务。

患者(家属代)已了解有关收费项目及费用标准,同意及时支付。患者(家属代)已得到以下资料,同意医务人员讲述的注意事项。1.

家庭病床建床同意知情书; 2.

(注:当患者本人不识字或失去行为能力或不具有行为能力时,由其亲属代签)病人签名:

(或)家属签名:

与病人关系: 本协议一式二份。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

****年**月**日

(三)护理病历书写基本要求

1、护理病历要求用蓝黑钢笔书写。记录无漏项、无涂改、无错别字,使用医学用语。做到及时、准确、连续、客观

2、,责任护士应在24小时内完成家庭护理病历的书写,以后按类型和护理访视计划进行家庭护理,每次访视要做护理记录。

3、家庭病床护理记录是指责任护士根据医嘱及病情对家庭病床病人护理过程的客观记录。包括:记录日期和时间、病情观察情况、护理措施和效果、护士签名等。

4、家庭病床护理病历签全名,字迹清晰。

5、评估内容及结论:

(1)根据患者的自觉症状、情绪、心理找出存在问题;(2)近期需协助解决的问题;(3)制定的护理干预计划;

(4)有助于病情观察的实验室阳性结果及特殊检查结果;

(5)健康指导及评价健康指导的效果(即观察到的、患者主诉、家属反映以及健康行为的建立)。

6、预约下次访视时间。

社区便民服务点工具使用管理办法 篇5

为加强工具的使用和管理,保证工具得到正确的使用、维护及保养,杜绝工具的人为损坏和流失,特制定本办法。

所有工具一律实行“借用制”,采取谁借用、谁保管、谁负责。领用或更换工具时,需对所领用的工具进行登记,经核准后发放。工具使用管理制度如下:

1、工具放在工具库,由仓库管理员统一管理。

2、工具的交接情况纳入交接班记录中。

3、工具由仓库保管员负责保管、发放,个人借用工具,由使用人填写登记,向仓库管理员申请借取,并在工具借用登记本上登记。在交还时,仓库管理员亦要在该表上写明交还时间并签收,签收时应检查工具及其附件是否完好无损,若发现问题立即记录。

4、因使用不当所造成的损坏、丢失等人为原因所造成的,由使用人承担,仓库保管员要负起监管责任,如果监管不到位则由仓库保管员承担责任。

5、工具的正常损坏须说明原因,并及时交旧领新,以免影响日常检修正常使用。

6、借用工具时,如发现存在质量问题的,应及时反馈。

探讨社区的心理服务完善办法论文 篇6

为推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内部运行机制改革,建立科学、客观感的考核评估机制,促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向公益性方向发展,提高公共卫生和医疗卫生服务工作质量和效率,根据卫生法律法规和规章等有关规定,以及《江苏省城市社区卫生服务运行机制改革试点工作方案》精神,不断探索完善相关管理措施,提高城市社区卫生工作水平,特制定本办法。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进一步完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绩效考核机制,注重医生行为的改变,包括用药行为、处方行为、提供卫生服务的方式等,探索有效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 问题,提高居民卫生服务的公平性,实现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与医院和预防保健机构分工合理、协作密切的新型城市卫生服务体系,促进社区卫生服务可持续发展,为“满意崇安”打下坚实的社会基础。

二、工作目标

(一)建立四个机制。逐步建立良好的政府投入补助机制,岗位竞争、能上能下的用人机制,奖优罚劣、多劳多得的分配机制和社会民主监督机制。

(二)实现五个转变。使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工作重点由基本医疗服务向公共卫生服务转变,由被动服务向主动服务转变,由卫生部门独自评价向卫生部门和群众共同评价转变,由追求经济效益向社会效益转变,补偿方式由注重源头向注重结果转变。

(三)达到一个目的。以维护社区居民健康权益为中心,为居民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

三、考核原则

(一)坚持社会效益和群众满意度的原则

(二)坚持采用平时考核与年终集中考核相结合的原则。

(三)坚持采取全面考核与重点抽查相结合的原则。

(四)坚持服务数量考核与服务质量考核相结合的原则。

(五)坚持客观、公正、合理、量化的原则。

(六)坚持业务考核与管理考核相结合的原则。

四、考核内容

(一)管理指标

1、依法执业。执行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和规章;按照卫生行政部门核准的诊疗科目执业;专业技术人员应具备相应岗位的任职资格。完成政府指令性任务。

2、规范管理。机构内部各项管理制度,包括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人、财、物管理及责任追究制度;中心内部管理制度化、组织化、科学化;财务和会计制度,院内感染管理制度,安全制度;中心内部考核分配制度及自主灵活的分配激励机制。

3、人才培养。具有全科医生高、中、初级职称阶梯人才队伍。建立全科医师、公卫医生、社区护士等卫生技术人员的社区卫生服务适宜技能的培训制度和继续教育制度。

(二)质量指标

1、计划免疫指标:规范化门诊;省、市、区工作指标,包括七苗全程接种率、各计划免疫单苗接种率、查漏补种率等;计划免疫相关疾病发病率。

2、传染病管理指标:执行传染病疫情报告制度,疫情报告卡、消毒单项目填写完整率,传染病流调率,疫点处理率等。

3、妇幼保健指标:包括孕产妇、儿童建卡率及系统管理率,体弱儿筛出率、转诊率、管理率,妇女病普查率。

4、慢病管理指标:居民健康档案计算机建档管理率,60岁以上老人建档率,家庭保健合同签订率、履约率;首诊测血压率,高血压、糖尿病规范管理率,高血压患者控制率。

5、基本医疗指标:门诊病历、处方合格率,门诊处方人均费用,甲级病案率;医疗器械消毒灭菌合格率,急救设备和药品完好率;医疗废弃物处置,医疗安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置能力。

6、药品进销指标:药品实行集中招标,统一配送,零差率销售。

7、社区康复指标:残疾人及精神障碍者建档率、管理率,免费服药及康复服务率。

8、健康教育指标:本社区主要健康问题,居民健康知晓率和卫生习惯形成率。

9、.计生技术指标:避孕节育妇女随访率、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建卡率。

10、其它指标:保障病人私密性和病区卫生方便性等及其他指令性指标。

(三)绩效指标

1、服务数量指标:预防接种、妇女保健、儿童保健、慢性病人服务、新建档案、健康体检等公共卫生服务的人次数;普通门诊、急诊、出诊、院前急救、住院及辅助化验检查等基本医疗的人次数、家庭病床床日数;计划免疫、妇幼保健、健康教育等入户工作人日数。

2、居民满意度指标: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医环境、服务态度以及诊疗效果等方面的评价。

五、考核方法

1、查阅文件资料。查阅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统计报表、工作记录、处方、病历、相关文件等。

2、现场检查。查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内部设置、服务过程等。

3、走访居民并发放调查表。调查50户居民,了解群众对社区卫生服务的满意度。

4、考核成绩作为核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职工可分配奖金额度的重要依据。

关于农村开展社区卫生服务的探讨 篇7

1 县、乡、村卫生机构转型社区卫生服务不能“一刀切”

城市很多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是由一些企业医院等基层医疗机构转型而来的, 主要做法是将这些医疗机构改造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站, 这种功能与结构的改造实践证明是非常成功的。农村搞社区卫生服务是不是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都得改造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呢?答案是否定的, 不能“一刀切”[1]。县级医院是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的“龙头”, 为全县医疗业务的中心, 承担着全县基本医疗、基层转诊、急救及基层卫生人员的业务指导及培训等任务。农村居民居住分散、交通不便, 县级医院的医务人员难以通过上门来向他们提供基本医疗等服务, 显而易见, 县级医院是不宜转型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则不同, 他们是农村居民家门口的医疗机构, 农村社区卫生服务应当由他们来承担。但笔者认为, 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为开展社区卫生服务所进行的功能与结构改造主要是在前者, 除经济发达地区外, 不宜将乡镇卫生院直接改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室改为社区卫生服务站[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的决定》明确规定, 政府在每个乡镇办好一所卫生院, 国家《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与发展规划》等对乡镇卫生院的基础设施建设有经费补助等一系列扶持政策, 如果乡镇卫生院的名称都没有了, 国家对乡镇卫生院各项扶持政策就落不到实处, 如何解决这一矛盾?按照国务院《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的规定, 医疗机构可以有第二名称, 乡镇卫生院是医疗机构中的一类, 可在乡镇卫生院的基础上增加某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牌子, 作为第二名称, 这样既保住了乡镇卫生院这块金字招牌, 又不影响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开展。同理, 村卫生室也可以也增挂一个社区卫生服务站的牌子。

2 重点在引进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服务方式

社区卫生服务实质是一种卫生服务模式与理念, 是医务人员走出医疗机构, 深入社区, 走进家庭, 针对社区人群常见病和多发病所提供一揽子的基本医疗和预防保健服务, 如果我们把卫生服务比作一条连续不断的河流, 社区卫生服务的重点是“上游”无病早防、有病早治的工作。农村居民交通、通信、居住条件和经济收入等总体上不如城里人, 但他们患病时也需要得到方便、经济、连续的治病防病指导, 如急重症患者需要医务人员现场初步救治和护送转院, 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人需要经常作血压、血糖等必要检查, 需要经常有医护人员上门去了解病情和指导用药治疗, 卧床不起的患者以及行动不便的小孩和老人需要医护人员在家里给予诊治等等, 所有这些, 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是能够承担的。众所周知, 乡镇卫生院是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的枢纽, 具有向农村居民提供预防保健、基本医疗、计划生育、健康教育等服务的职责;村卫生室主要负责常见伤、病和多发病的防治和预防保健工作。由于政府投入不足等原因, 不少乡镇卫生院为了生存, 重医轻防, 坐堂行医, 坐等病人, 这种服务模式难以满足农村居民的卫生需求, 这也是少数乡镇卫生院陷入困境的原因之一。

从乡村卫生机构的地理位置、能力、农民的就医习惯等来分析, 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主要是引进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理念与模式, 重点在转变服务方式。乡镇卫生院的服务方式要在村卫生室人员的配合下, 由疾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 由坐等病人向走村入户转变, 由专科服务向全科服务转变。服务方式的转变是卫生院发展的出路, 但也要实事求是, 要根据条件逐步转变, 可以是全面的转变, 也可以是某一方面的转变, 应以保护和提高农村居民的健康水平为目标, 探索适合本地区实际的卫生服务方式。必须克服搞农村社区卫生服务是为了揽病人、救活乡镇卫生院的活思想, 明确农村社区卫生服务是为了更好地为农村居民提供有效、经济、方便、综合、连续的综合卫生服务, 保护农村生产力, 促进农村社会经济稳定发展。实践证明, 乡镇卫生院通过向农村居民提供社区卫生服务, 农民居民更加相信卫生院, 从而服务量的增加, 实现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现在绝大多数农村搞社区卫生服务主要是乡镇卫生院在做, 这与乡村医生大多是个体行医有一定关系, 实际上, 有的山区乡镇人口只有万把人, 但纵横几十里, 又是山路, 乡镇卫生院的医务人员上门服务是一个难题, 至少服务难以覆盖。因此, 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两者能有机地结合起来, 是搞好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的关键之一。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开展比较好地方, 以及村卫生室是集体办的, 村卫生人员在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的指导下, 完全可以建立健康档案、进行慢性病的筛查与管理等。所以, 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一定要充分发挥村卫生室的作用, 否则难以做好。

3 “六位一体”的功能不能照搬

社区卫生服务是融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技术“六位一体”的综合性卫生服务, “六位一体”功能在经济欠发达的农村开展社区卫生服务不宜平推。首先从机构设置来看, 城市社区卫生机构是按十五分钟服务圈来设置的, 而农村初级卫生保健要求农村居民半小时能到达医疗机构, 包括各级政府、集体和个人在农村举办的各类医疗机构, 是半小时服务圈的要求, 因此, 农村的医疗机构设置不可能象城市这么密。其次从功能上讲, “六位一体”在乡镇卫生院理论上是可行的, 但实际工作中这项六项功能不宜平推, 农村地广、人少, 乡镇卫生院最重要的功能应当是提供基本医疗服务, 如果平推就弱化了基本医疗, 不能满足农村居民的基本医疗需求。三是从科室设置来分析, 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有全科医生、搞全科医疗, 临床科室设置不分科、一般不设病房, 而乡镇卫生院基本上没有全科医生, 临床科室设置不能与城市社区卫生机构一样, 就得分科、设病房等, 农村居民也有分科看病的需求。

4 政府要为农民健康体检提供经费支持

为城市居民建立健康档案是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一项基础性工作, 与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一致, 以健康体检为切入点, 为农村居民建立健康档案, 能较好地启动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的运作机制。但健康体检有三个问题必须明确。一是健康体检所需经费主要由当地政府提供。为农村居民建立健康档案能及时发现疾病, 有病早治, 无病预防, 其好处是肯定的。但体检经费主要由当地政府来承担, 乡镇卫生院可免费一部分。2007年3月, 江西省的崇义县委、县政府出台《关于加强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的决定》, 开展了农村社区卫生服务试点工作, 县财政为每个农民提供20元经费, 免费为农民健康体检, 因为20元的体检项目太少, 乡镇卫生院还免费了一部分。经济欠发达的崇义县财政能出这个钱, 这表明只要政府重视, 政府是有能力解决健康体检所需经费。二是健康体检经费不宜用新合基金。新农合筹资水平低, 2008年我国中西部地区每位农民的筹资水平只有80元至100元, 由于农民就诊规律难以掌握, 新农合制度还不够成熟等, 不少地方新农合的补偿方案比较保守, 以致基金结余过多, 为用掉这些钱, 有的地方用统筹基金来为农民体检, 某县[3]从大病统筹基金中统一按人均6元作为体检费预拨给各乡镇, 由于有的乡镇卫生院条件简陋, 导致一些乡镇体检任务未及时完成、体检项目不全、体检质量不高, 没有达到农民受益的目的, 受到卫生部通报批评, 这个教训各地要认真吸取。笔者认为, 新农合住院统筹基金只能用于参合农民住院医疗费用、门诊大病 (慢性病) 医疗费用和孕产妇住院分娩的补偿, 应由政府另行安排的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医疗救助不能使用新农合统筹基金。三是要提高健康档案的使用率。健康档案是一个人从出生到死亡整个过程, 其健康状况的发展变化情况以及所接受的各项卫生服务记录的总和, 通过健康体检, 这些宝贵的资料一定要很好地运用, 对慢性疾病的追踪、随访产生的有关信息一定要及时记入, 否则, 辛辛苦苦建立起来的健康档案如同保管文物一样保管, 就会成为一堆毫无价值的“死档”, 成为一件“劳命伤财”的事, 这是在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没有解决好的问题之一, 健康档案的动态管理和利用需要进一步研究, 有条件的要进行网络化管理, 让全县内所有的医疗机构都可以运用, 切实提高利用率。

5 要进一步提高乡村卫生机构的服务能力

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与农村卫生工作密切联系, 尤其是与农村卫生机构的服务能力密切相关。提高农村卫生机构的服务能力建设是搞好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的基础性工作, 各级财政要继续加大对农村卫生的投入, 改善乡镇卫生院的基础设施, 对医务人员进行全科知识的培训, 从业务用房、设备配置、人员培训、技术和管理等五个方面提高乡镇卫生院的服务能力。村卫生室是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的网底, 是落实农村卫生政策、为群众提供直接服务的重要窗口及关键环节。然而, 2004年江西省卫生厅对全省11个设区市的32个县 (市) 、95个乡镇的368个村卫生室的抽样调查显示[4], 368个村卫生室中业务用房产权国有的0.80%, 集体的13.00%, 私有的83.70%, 租赁的2.40%;32个县财政对村卫生室的投入总共78.34万元, 其中最多的南昌县也只有29.16万元, 有12个县投入为零。要通过各种形式使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认识到, 村卫生室的功能、性质等与村小货店显著不同, 村卫生室建设与九年义务教育一样是农村公共事业的重要内容, 关系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和谐社会建设的大局, 是切实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工作。只有认识到位, 才能重视村卫生室建设工作, 坚持村卫生室的非营利性和公益性质, 各级财政应当加大投入, 改善村卫生室的基础设施, 从而改变村卫生室建设市场化的现状, 建设好农民家门口的卫生机构, 保证每个行政村都有一所达到建设标准的村卫生室。农村社区卫生服务对乡村医生来讲就是公共卫生工作, 建议国家总结推广安徽等省的做法, 对乡村医生从事公共卫生服务津贴按人均每月200元的标准给予补助, 其中中央财政负担100元, 其余的由地方财政承担。还应总结上海、北京、江苏等地的做法, 参照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农民最低生活保障, 建立乡村医生养老保险制度, 让他们老有所养, 安心做好社区卫生服务工作。

参考文献

[1]周寿祺.农村卫生机构转型不宜“一刀切”[J].中国卫生, 2008 (6) :39-40.

[2]肖云昌, 黄名琛.关于农村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工作的思考[J].卫生政策, 2003 (7) :43-44.

[3]转发《贵州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对纳雍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工作管理不善、监管不力有问题的通报》的通知[S].卫生部办公厅:卫办农卫发[2006]42号.

探讨社区的心理服务完善办法论文 篇8

关键词:社区;弱势群体;心理援助;积极心理学

自2000年以来,对弱势群体的研究非常多,而对弱势群体心理与精神层面的研究却少之又少,尤其有关弱势群体心理帮扶与预防工作的研究可以说是一项空白,然而这方面的工作又是十分必要的,无论是从弱势群体自身的心理与精神的巨大需求角度,还是从和谐社区,稳定社会的角度对弱势群体的心理援助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社区弱势群体的内涵

弱势群体(socical vulnerable group)一词是在2002年“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是指:“由于自然经济、社会文化的低下状态而难以向正常人那样去化解社会问题造成的压力,导致其陷入困境,处于不利地位的人群或阶层。”以此定义,可以区分社区弱势群体主要有六大类,它们分别是:(1)老年人,据统计2005年我国60岁以上人口已经达到1.45亿,占人口总数的11%,而且还以每年3.3%的速度增加,到2020年达到3亿,是不折不扣的老年社会;(2)残疾人,目前已超过8000万,收入很低,过着困顿的生活;(3)失业者,2008年的统计数据是886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2%;(4)失学残疾儿童,截止到2012年底,全国有未入学适龄残疾儿童少年9.1万人;(5)家庭妇女,2006年我国留守妇女人数超过4700万。(6)低保户,2009年统计结果有2336万人。这六类人群数量庞大,因经济、政治与人权方面处于是弱势,有严重的被剥夺感。由于收入低、地位低、文化水平低,遭受多重压力,诸多压力沉积日久,成为心理问题高发的诱因,所以加强对社区弱势群体的援助,尤其精神与心理层面的援助是十分必要的。

二、对社区弱势群体心理援助的必要性

1.预防危机事件发生有赖于社区心理援助政策

社区心理援助的必要性之一是预防危机事件的发生。据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公安机关立案的侵财犯罪和暴力犯罪数在过去的30年里均大幅地增加,每万人总犯罪数由1978年的5.57起增加到了2009年的41.81起,增长了7.5倍,年均增长率高达6.7%。特别是在2000年以后,财产犯罪数和暴力犯罪数都有一个明显的跳跃式增长,这种增长的幅度以及犯罪率的绝对值已创1949年以来的最高记录,这其中包含的社会现象值得深思。据调查,犯罪率与收入差距拉大有关,社区失业者因无收入来源为犯罪埋下祸根;另外教育程度与刑事犯罪率呈显著相关,而弱势群体平均受教育年限为9,8年,近70%为初中以下文化。无业无文化的年轻人很容易结伙厮混在一起,仇富、仇官、仇社会,成为刑事案件激增的内因。如果不能有效管理,的确会给社会治安带来不稳定因素。

面对挑战,正如李斯特所倡导的,最好的政策就是最好的刑事政策。社区管理与教育呼唤更人性化的政策,没有行政执法权力的社区只能选择软手段的柔性管理方式,——从心理情感投入来进行感化教育,做好防患于未然的工作。

2.体现人文关怀有赖于社区心理援助建设

社區心理援助必要性之二是要体现人文关怀,及时给与弱势群体精神抚慰。这也是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所强调的:“坚持面向基层,服务群众,加快推进重点文化惠民工程。要多想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位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的生活。”

社区有必要设立心理咨询机构,为社区居民提供心里宣泄的平台,倾听弱势群体来自心灵深处的苦难、不幸与不平,无条件积极关注他们的一切倾诉。因为心理问题的预防与调节的前提是宣泄不良情绪,释放压力,尤其弱势群体内心抑郁孤僻、抱怨愤世,残疾失学儿童孤独难忍;老年人孤苦难抑;下岗职工怨气难消;底层妇女积怨难诉……如果长期得不到排遣,负性能量摧残人的精神,导致严重的心理障碍。

3.改变错误认知有赖于社区心理健康教育

社区心理援助必要性之三是提高弱势群体的认知能力,培养积极归因方式。

很多情绪问题始于个体的认知偏差,比如看问题的片面性,主观性,绝对化、导致糟糕至极的极端化错误。2000年美国心理学家塞林格曼发起了积极心理学运动,其成就在于着眼于人们积极解释风格与积极的社会态度建设,提出了积极的归因方式有助于个体正向的情感体验;反之消极的归因方式使个体情绪低落,期望值降低,强调了培养积极归因方式的重要意义。

预防心理问题发生的最佳举措就是培养个体的积极心态,积极归因方式,而教育与培养的重担理应由社区心理服务机构来承担。只有社区内对弱势群体开展良好的心理教育,才能引导他们的正确认知,提高多角度看问题的能力,提高其心理承受力,消除因贫富差距而导致的仇富,仇官、仇社会的消极心态,以积极的视角来看待挫折,对未来充满希望,对改革充满信心。

三、社区心理援助的途径

1.政府建立专门的心理管理与服务机构。

由政府发起,设立专门的机构,拨付专门的经费,打造社区心理管理服务体系。一设管理机构,社区心理卫生及精神问题防治工作中心,专门负责社区居民的心理健康管理工作。二设社区服务机构——心理服务站,可以按照社区居民10000:1的比例配备专业心理咨询师,深入社区开展常规的心理咨询服务。

2.社区抓好日常管理、监测重点人群

(1)普查。社区心理服务站负责对社区六类人群进行心理普查工作。视社区具体情况开展网上测评或者问卷测评的方式,对筛查出的问题人群建立心理档案。实行分片负责制,对所在社区弱势群体中的问题人群做到心中有数。

(2)疏导。负责对普查过程中存在问题人群进行归类、回访、监测及心理疏导工作。可以采用一对一咨询服务;也可以采用帮扶式疏导,即按照人群类型组织专门的互帮互助小组,例如创办“老年互助之家”,“孤儿爱心小屋”,“残疾人互爱团队”,“妇女之友”等互助组织,开展心灵互助工作,举办专题类的团体辅导等,为六类人群提供心灵之家,建立和谐关系的平台,满足其归属的需要,使其在娱乐中战胜心病,享受人生。

(3)治疗与干预。对重度心理问题人群及时进行转介就医,一旦出现严重精神问题,启动危机预案,及时进行干预,比如及时化解邻里纠纷,家庭矛盾,处理情绪突发事件,避免危机发生。

对社区弱势群体的心理援助,是一个社会问题,需要引起政府、社会及社区的高度重视,也有赖于全社会的共同参与。要在全社会形成一种关爱,帮助弱势群体的良好氛围,方能实现社区祥和久安,居民安居乐业的和谐美好之梦。

参考文献:

[1]张敏杰: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弱势群体及其社会支持[J].浙江学刊,2003,3:127-131.

[2]陈 刚:犯罪经济学视角下的中国经济转型期犯罪率[J].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1,21.

[3]陈成文:社会弱者论:体制转换时期社会弱者的生活状况与社会支持[M].北京:实事出版社.2000.

上一篇:我 的 口 头 禅作文750字下一篇:党员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