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自杀心理探讨

2024-09-19

大学生自杀心理探讨(精选7篇)

大学生自杀心理探讨 篇1

人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境, 往往需要很大勇气去面对, 容易形成挫折和压力。当这些挫折和压力不能被及时化解, 超出一个人的承受能力时, 有人就选择了自杀。

大学生有为感情自杀者, 有为贫困自杀者, 有为性格孤僻、人际交往障碍自杀者, 有为学业、就业自杀者, 有为家庭矛盾自杀者。大学生自杀还有多方面深层次原因, 包括社会环境、家庭教育和期望、个人认识、学校的教育理念和管理措施等等。这些原因相互影响, 容易形成恶性循环。其中很多引发大学生自杀的外部原因, 是社会发展过程中表现出的问题, 只能在进一步发展中依靠社会机制去解决。而面对各种困境, 积极改造主观世界, 正确认识和对待不利因素, 对于防范自杀至关重要。

选择自杀也是自杀者对人生思考和探索的结果。每个人天生都有获得人生真谛的渴望和可能, 都自觉或不自觉地为获得人生真谛而不断思考探索。有人在探索中获得智慧, 感悟到人生真谛;有人苦苦思索, 却找不到答案, 充满期望, 却经常陷于迷茫, 走不出困境, 不得不在挫折中选择自杀作为最后的抗争或了结。可是有勇气自杀, 却也正是没有勇气直面困境。自杀的结果就是, 问题永远成为过去的问题, 生命与感悟真谛失之交臂。

自杀者不能理智面对挫折, 人我差别心和攀比心太强, 太看重“别人怎么样, 我怎么样”, 有时会不切实际地把别人的成功和拥有当作要求自己的标准, 容易在与别人的比较中放大自己的弱势和困境, 放大挫折和失败感。每个人成功, 既受个人主观努力的影响, 同时也受遗传、成长环境、机遇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因而对别人的成功不必过分羡慕和攀比。同样, 一个人的失败和挫折有主观方面的原因, 也可能有客观方面的原因。对于主观原因, 要积极从自身入手去改进;对于客观原因, 要遵循客观规律, 努力去改善。而对于两方面原因, 都需要勇于接受现实, 而没有必要过分自责, 更不能把客观因素变成惩罚自己的鞭子, 把自己变成客观因素的牺牲品。

并非爱情就是人生真谛, 人生真谛在于超越爱情束缚。爱既为了满足自身需求, 更在于爱惜对方的人格、感受和前途, 而不在于以自我为主的狭隘占有和控制, 也并非只有结合在一起才能拥有爱。理想的爱情本应是两情相悦的事情, 同时也应是不断磨合的过程。对待感情轻率和不负责任的做法, 容易给对方造成伤害, 也必将使自己付出代价。感情出现问题, 说明尚未磨合成熟, 需要通过进一步沟通, 增进相互理解;或说明双方分歧较大, 甚至难以走到一起。对于两者, 都需要有勇气坦然接受, 因为这正是感悟人生的际遇, 正好去完善自己, 而不是走不出的绝地。只要有健康积极的心态, 寻找爱情、感受幸福生活的空间依然很广。人生应因为爱感悟真谛, 而不能沉迷于爱, 成为爱的奴隶。

并非拥有财富才能获得人生真谛, 人生真谛在于超越财富和贫穷束缚。财富既有利于改善人的生活, 也可能使人放纵弱点, 迷失本性。为了财富, 有人还会走上危害他人和社会的道路。因而必须合理创造财富, 理性使用财富, 在创造财富、使用财富中去实践对人生的感悟。面对贫穷, 自卑、逃避都无济于事, 而是既要学会在艰苦的环境中磨炼自己的意志, 立足实际安排自己的生活, 还要积极创造条件, 寻求机遇, 改善处境。而经历贫穷, 改变贫穷, 更会对人生有一种独特的感悟。

并非学业、就业不理想就会远离人生真谛, 人生真谛在于超越学业和就业束缚。每个人天赋不同, 兴趣爱好和特长不同, 对检验方式的适应程度不同, 作为检验学习结果的成绩不必都追求最好。学业不理想可能有多方面原因, 既要找准原因, 积极改进, 还要对既成结果能勇敢接受。天生我材必有用, 三百六十行, 行行出状元, 必有不同的生存方式适于不同知识、技能层次的人群。而且人本应在生活、工作中不断调整定位, 不断学习进步。每个人都应有自己的人生志向, 不必盲目攀比, 要做适合自己的事, 争取可能的结果, 更要能在平凡中感悟人生。

并非疾病就能断送人生真谛, 人生真谛在于超越疾病束缚。疾病不仅是对人身体更是对人精神的考验。面对疾病, 更需要以积极的心态配合治疗, 争取康复, 需要以积极的心态和行动化解疾病给自己以及家人和朋友带来的痛苦, 在疾病的磨砺中感悟人生, 即使已失去正常的生活, 即使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人生真谛在于精神的超脱和宁静, 即使在疾病中, 只要一念清净, 生命真谛就不会离去。

并非家庭矛盾就能阻碍人获得人生真谛, 人生真谛在于超越矛盾束缚。普遍存在的矛盾给人生带来障碍, 家庭矛盾只是其中之一, 而不断转化矛盾、寻求和谐却是个人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动力, 是人一生的实践。在这个过程中, 人积极创造条件, 改善环境, 或完善自我, 适应环境, 超越一个又一个矛盾, 就会对人生产生不断深入的感悟, 因而, 应该欢迎矛盾。

并非成功就能感悟到人生真谛, 不执著于成功的名利, 不沉迷于成功后的享受, 不被成就所束缚, 从而超越成功才能感悟到人生真谛。并非遇到挫折和失败就感悟不到人生真谛, 所有挫折和失败, 都是感悟人生的资源, 每一次挫折和失败超越了, 就能从中感悟到人生真谛。

人生真谛在于勤奋, 在于孜孜不倦地为自己和他人感悟人生而服务;人生真谛在于无所畏惧, 在于能坦然地把各种困难和挫折当作感悟人生的资源积极面对;人生真谛在于无所贪恋, 不贪恋享乐, 不贪恋感情, 不贪恋虚名, 不贪恋利益。

自古以来, 有为了正义事业杀身成仁、舍生取义者, 有为了人格尊严, 不畏强暴、以死抗争者, 这样的事情是不得已而为之。不敢直面困境、不能积极奋争的自杀实不可为。

有自杀之念的人, 你为了生命真谛步入险境, 只要你一念回旋, 生命真谛一定离你不远。

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陕西西安

心理自救 预防自杀 篇2

这天,父亲旧病复发,需要买药,家里已经没有钱了,母亲让章力设法弄钱。章力来到大哥家,大哥没在家,嫂子却说“听说二叔远走高飞发大财了,怎么还向我们要钱?”他又到几家借钱,也碰了钉子。回到家章力越想越窝囊,一眼看见窗台上放着一瓶农药,拿起来咕嘟咕嘟喝了下去。幸亏弟弟来看父亲,立即将哥哥送到县医院抢救。因为抢救及时,章力没有死。后来章力与弟弟合作,在自己家乡组织起建筑队,又兼跑运输,扎扎实实干了3年,章力和弟弟都盖起了小楼,家里日子大变样。如今,章力像变了一个人似的,他对人们说“人都有走麦城的时候,千万别想不开!当初我真浑,要不是老弟救了我,哪有今天的好日子?”

其实,每个人的一生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生活中的天灾人祸常常难以预料,所以,我们必须心胸宽阔,意志坚定,就可转危为安。

近年来,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城乡各人群的自杀率都有升高趋势:农村人群的自杀率大大高于城市;我国也是世界上惟一的女性自杀率高于男性的国家,青少年和老年人自杀率的升高,也是值得关注的问题。据卫生部门统计,全国每年自杀死亡率约为22/10万,即死于自杀的人数每年有25万左右。所以,预防自杀,是非常重要的大众心理卫生问题。

也许你听说过,现在人们患心理方面的疾病越来越多,实际上,心理疾病的病因叫做“病从脑八”,是由于自己胡思乱想造成的。因此,恢复心理健康必须靠自身。有轻生念头的人,多是因为意外的精神打击,而自己又不善于宣泄和求助,极易酿成消极抑郁的情绪,甚至罹息“抑郁性神经症”,该症状的典型表现就是悲观厌世,感到生活没有希望,总是想死,并尝试自杀。如果得不到亲人的关注,就可能自杀身亡。

心理自救法,是预防自杀的重要心理卫生知识。它没有什么秘密,就是要学会开朗、豁达,凡事能够想得开。我们每个人既然来到这个世界上,就要善待自己的生命。坚强地活着,比选择“死”需要更多的勇气和自信心,生活就永远有希望。

以下是心理自救法常识,供你参考。

(1)放松身体和精神。转移注意力,不去想令你不愉快的事,可做自己有兴趣的事,如参加文体活动,读一本你喜欢的书,或是听音乐、广播等。

(2)照旧做自己应该做的事。安心学习或工作,像什么也没有发生一样,做你自己应该做的一切事情。专心做事,会使自己情绪稳定,减少烦恼。

(3)让自己快乐起来。不要放纵自己的消极情绪,也不要把自己当做病人,因为任何不舒服的感觉也不能成为“避风港”和“防空洞”。你要想到,任何事情的发生,都有它的合理性,你就不会再以沮丧和烦恼来惩罚自己。

(4)冷静考虑自己的对策。要积极行动,把自己不痛快的、想不通的事,向自己喜欢和信任的人——爱人、朋友、伙伴、父母、老师等一一说出来,你会得到对方的同情和帮助,就是很好的心理治疗。也可以写在日记里,这是一种自我安慰的方法:必要时还可以求助于热线电话、心理咨询门诊等。

笔者在心理咨询工作中发现。约有60%的人,不愿向别人倾诉心里话。因为怕别人笑话,怕别人看不起,怕好朋友“出卖”自己,泄露秘密,怕挨父母的批评,或怕爱人误解自己等,而宁愿把自己不愉快的事闷在心里。其实,这样做是很危险的,对自己的身心健康很不利。小说《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就是一个不愿把自己心中的秘密告诉别人的人,结果最后她生了重病,年纪轻轻就死去了。现代医学、心理学的研究已证明,一个人如果长期积累着消极的情绪,过多的忧郁、焦虑、恐惧等不良的体验,会诱发各种慢性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精神病,甚至包括癌症。所以,学会心理自救法,就可以及早预防各种由心理、精神因素引起的疾病。

同时,我们也要关心自己周围的亲人和朋友。如果有人总是情绪消沉,孤僻自闭,有时呆坐流泪,有时喃喃自语,有时对别人说一些类似“遗嘱”的话,或是反复整理自己的东西,性格有异常的改变等,就应该引起警惕,及时陪伴他到心理门诊咨询和治疗。如果是较严重的抑郁症,还需要进行药物治疗,千万不要因为我们的疏忽,造成亲人的自杀。

心理自救,预防自杀,就是告诉我们应该做一个乐观的人。在陷入困境和逆境时,仍旧应该看到希望,应该把一切不幸、痛苦、挫折、失败等都看做精神财富,你可从中得到锻炼,增长社会生活经验。这样,你就会很快地重新振作起来,投入新的生活。

大学生自杀心理探讨 篇3

1 对象与方法

1. 1对象本研究以该名自杀身亡学生为中心, 按“该生所在班级—系院—高校”的扩展顺序在该高校学生中以班级为单位随机整群抽样进行问卷调查。共抽取21个班级, 其中1个为该生所在班级, 5个为该生所在系院的班级, 15个为该高校其他系院的班级 ( 有关文献[5,6,7]指出, 理工科学生与文科学生的自杀意念检出率有所差异, 为保证抽取班级与自杀事件所在班级的同质性, 抽取的21个班级全部为理工科班级) 。共涉及学生903名, 其中男生485名, 女生418名; 农村籍学生655名, 城镇籍学生248名。平均年龄为 ( 18. 7±0. 79) 岁。

1. 2 方法 调查所用的工具是心理健康状况自评量表 ( SCL - 90) [8]。SCL - 90 由 90 个评定项目组成, 共10个因子, 即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和其他附加项。每个评定项目按严重程度采取5级评分制: 1分 = 无症状, 2分 = 轻度, 3分 = 中度, 4分 = 偏重, 5分 = 严重。总分为90个单项得分相加之和, 因子分为某一因子的各项目总分除以该因子的项目数。SCL - 90总分越高, 说明心理健康总体水平越低; 某因子的因子分越高, 则说明此因子的心理卫生问题越严重。此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 是国内外应用十分广泛的心理健康自评量表之一。本研究用该量表评定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对于被试自杀意念情况的调查, 本研究参照有关文献[9,10], 根据被试SCL - 90第15项“最近1周想结束自己的生命”的得分情况进行判定, 若被试得分≥2分则判定为有自杀意念, 得分 < 2分则判定为无自杀意念。

1. 3调查过程调查时间是2013年5月, 整个调查在3 d内完成, 距该自杀事件31 ~ 33 d。调查是在获得班主任的帮助下, 由班主任以召开班会为由召集同学, 由经过统一培训的心理学专业大三学生在班会期间进行。调查所获得的数据作为被试的自杀事件后测数据。在该校心理咨询中心的帮助下, 查阅所调查学生的心理健康档案 ( 该校该年级学生于2012年11月进行了心理健康普查并建立了档案) , 获得学生SCL - 90的有关数据, 作为被试的自杀事件前测数据。1. 4统计分析所获数据和资料用SPSS 17. 0统计软件进行录入、整理和分析。主要的分析方法有t检验、χ2检验、方差分析, 检验水准α = 0. 05。

2 结果

2. 1 自杀事件前后大学生心理健康及自杀意念比较由表1可见, 自杀事件后大学生SCL - 90各因子分、总分均高于自杀事件前 ( P值均 < 0. 01) 。自杀意念检出率 ( 21. 15% , 191 /903 ) 均比自杀 事件前 ( 10.74% , 97 /903) 要高 ( χ2= 36. 51, P < 0. 01) 。

注: P 值均 < 0. 01。

2. 2 自杀事件前后不同班级大学生心理健康比较由表2可见, 自杀事件前, 自杀事件所在班级、所在系院其他班级与所在学校其他系院班级间的SCL - 90各因子分、总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 P值均 > 0.05) ; 自杀事件后, 自杀事件所在班级、所在系院其他班级与所在学校其他系院班级的SCL - 90各因子分、总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 P值均 < 0. 01) , 其中自杀事件所在班级的SCL - 90各因子分、总分最高, 自杀事件所在系院其他班级次之, 自杀事件所在学校其他系院班级最低。同一 ( 或同类) 班级在自杀事件前与自杀事件后SCL - 90各因子、总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具体表现为各班级自杀事件后SCL - 90各因子分、总分均高于自杀事件前 ( P值均 < 0. 01) 。

2. 3 自杀事件前后不同班级大学生自杀意念比较自杀事件前, 自杀事件所在班级, 所在院系其他班级与学校其他院系班级的自杀意念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10. 87% , 9. 87% , 11. 04% , χ2= 0. 24, P >0. 05) 。自杀事件后, 自杀事件所在班级自杀意念检出率最高, 自杀事件所在院系其他班级次之, 所在学校其他班级最低 ( 34. 78% , 25. 11% , 18. 77% , χ2=9. 38, P < 0. 01) 。同一 ( 或同类) 班级自杀事件后自杀意念检出率均高于自杀事件前 ( P值均 < 0. 05) 。

注: **P < 0. 01; 与同一 ( 或同类) 班级事件前比较, ##P < 0. 01。

3 讨论

有文献指出, 目前我国大学生自杀存在着“自杀传染”的特征[4]。本研究发现, 自杀事件后大学生SCL - 90各因子分、总分及自杀意念检出率均比自杀事件前高, 表明高校自杀事件发生后, 大学生总体心理健康水平有所下降, 同时产生自杀意念大学生的人数有所增多, 但这种变化也可能是由该校 ( 甚至是社会上) 其他事件所引起的。因此, 要探明高校自杀事件的“传染性”还需要有更为有力的证据。

本研究认为, 高校自杀事件的“传染性”应该有一个距离效应, 即以自杀事件为中心, 距自杀事件越近的学生被“传染”的可能性越大, 而距自杀事件越远的学生被“传染”的可能性越小。根据距离效应, 本研究假定自杀事件所在班级被“传染”可能性最大, 而自杀事件所在系院其他班级被“传染”次之, 自杀事件所在学校其他系院班级被“传染”则较小。由此, 本研究对自杀事件前后不同班级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比较发现, 自杀事件发生前, 自杀事件所在班级、所在系院其他班级与自杀事件所在学校其他系院班级的SCL - 90各因子分、总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自杀事件后, 所在班级、所在系院其他班级与自杀事件所在学校其他系院班级的SCL - 90各因子分、总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其中自杀事件所在班级的SCL - 90各因子分、总分最高, 自杀事件所在系院其他班级次之, 自杀事件所在学校其他系院班级最低。与本研究根据距离效应所作出的假定相符, 说明高校自杀事件确实具有“传染性”。高校是传授大学生学业知识的地方, 也是给大学生提供心理卫生服务的重要场所[12]。因此, 高校自杀事件“传染性”的存在, 提示在自杀事件发生后, 高校要及时采取适当的措施, 防范自杀的“传染性”, 以避免连环自杀现象的出现。

摘要:目的 了解江西省某高校自杀事件对大学生心理健康、自杀意念的影响, 为高校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提供理论参考。方法 在某高校发生1例自杀事件后, 以自杀事件为中心, 按“自杀事件所在班级—自杀事件所在系院—自杀事件所在高校”的扩展顺序, 以班级为单位, 随机整群抽样选取21个班级903名学生, 对其进行心理健康和自杀意念状况调查。结果 自杀事件发生后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有所下降 (P值均<0.01) , 同时自杀意念检出率干预前后有所增加 (21.15%, 10.74%, χ2=36.51, P<0.01) 。自杀事件所在班级、所在系院其他班级与所在学校其他系院班级的SCL-90各因子、总分及自杀意念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1) , 其中自杀事件所在班级的SCL-90各因子、总分及自杀意念检出率最高, 自杀事件所在系院其他班级次之, 自杀事件所在学校其他系院班级最低 (P值均<0.05) 。结论 高校自杀事件具有“传染性”, 高校在自杀事件发生后应及时采取适当措施予以防范。

关键词:自杀,精神卫生,学生

参考文献

[1]刘雁书, 肖水源.自杀事件的媒体报道对人群自杀行为的影响[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7, 21 (5) :310-313.

[2]STEVEN S.Media impacts on suicide:A quantitative review of 293findings[J].Soc Sci Quart, 2000, 81 (4) :957.

[3]PHILLIPS ML, ZHANG Y.Suicide rates in China, 1995-99[J].Lancet, 2002, 359 (9309) :835-840.

[4]余虹, 杨亮承, 鲁可荣.大学生自杀问题研究综述[J].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 2011, 27 (6) :56-61.

[5]李雪霓, 刘海骅, 刘肇瑞, 等.北京某综合大学一年级学生自杀意念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8, 22 (11) :806-810.

[6]巢传宣.江西省大学生自杀意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 2010, 31 (4) :478-479.

[7]李艳兰.大学生自我和谐、心理健康与自杀意念的关系[J].中国公共卫生, 2010, 26 (2) :139-140.

[8]汪向东, 王希林, 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M].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 1999:31-35.

[9]黄乔蓉, 刘博, 冯铁蕾.生活事件与大学生自杀意念的相关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7, 15 (3) :210-213.

[10]杨铖.有自杀意念大学生的内隐态度与心理特质研究[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 2008.

[11]成亚林.警惕大学校园中的自杀传染现象[J].教书育人, 2006 (8) :20-21.

大学生自杀与心理控制源的关系 篇4

临床心理学的研究己经发现,心理控制源与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密切相关[5],心理控制源也是躯体健康[6]和人的健康行为[7]的重要影响因素。本研究在调查大学生自杀意念、自杀计划和自杀尝试发生状况的基础上,探讨其与心理控制源的关系,为高校预防大学生自杀提供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将天津市在校大学生首先按照学校发展状况分层,随机抽取985院校(南开大学)、211院校(天津医科大学)及普通院校(天津工业大学、天津理工大学、天津城建大学),再在此基础上随机抽取大一到大五不同专业,以班级为单位整群抽样。其调查大学生1 302名,回收有效调查问卷1 162份,有效率为94.2%。其中男生586名(50.2%),女生576名(49.8%);低年级学生(大一、大二)609名(52.4%),高年级学生(大三、大四、大五)553名(47.6%)。

1.2 方法

(1)自编社会人口学调查表,内容包括性别、年级、家庭人均月收入、是否是单亲、是否独生子女、身体素质、学习成绩等。(2)Osman自杀行为问卷修订版(Suicidal Behaviors Questionnaire-Revised,SBQ-R)中文版[8]。该问卷共4个条目,分别评估既往自杀意念、自杀计划与尝试自杀行为流行状况,近1年内自杀意念流行情况,自杀威胁性和未来自杀可能性的流行状况。其中文版已在中国大学生中应用,具有可靠的信效度[8]。(3)Levenson's研制的多维度心理控制源量表—内控性、有势力他人、机遇量表(IPC量表)[9]。内控性、有势力他人、机遇得分越高,代表人们更大程度上相信该因素在驾驭自己的生活。每个维度包含8个条目,整个量表共24个条目,以7分制评定。评分从-3(极不赞成)到3(强烈赞成)分,计算总分时加24分以抵消负分,因此每个维度的分值范围为0~48分,分数越高,代表被测者越相信该维度在驾驭自己的生活。该问卷3个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655~0.837。(4)K10量表(Kessler Psychological Distress Scale)[10]。用于评估心理健康状况,包括10道题目,根据反向计分结果对调查对象的心理健康做出评价。总分10~50分,本研究将K10总分值分为4个等级[10]:10~15分(心理健康差),16~21分(心理健康偏差),22~29分(心理健康偏好),30~50分(心理健康好)。本次研究中该问卷的Cronbachα系数为0.924。

1.3 统计方法

采用Epi Data 3.2建立数据库,Fox Pro6.0进行数据的唯一性及双份核对,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大学生一般人口学特征、自杀流行状况采用频数描述及χ2检验。心理控制源得分符合正态性分布,采用均数±标准差描述,t检验或方差分析进行统计学检验。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方法探讨自杀与心理控制源的关系。对自杀意念进行分析时,发现有势力的他人、机遇2个因素间存在交互作用,将2个因素乘积作为一个变量引入多因素方程中。3个回归方程中有势力的他人、机遇间存在一定程度的共线性,采用前进法进行变量的筛选。α值取0.05,P值为双侧概率。

2 结果

2.1 大学生自杀行为状况及特点

大学生自杀意念、自杀计划和自杀尝试的发生率分别为29.5%,6.4%和2.1%。其中985院校学生自杀意念的发生率(36.5%)高于211院校(29.2%)和普通院校(26.8%)。自杀计划的发生状况:低年级学生(10.4%)高于高年级学生(6.6%);单亲家庭学生(16.4%)高于非单亲家庭(8.1%);身体素质差的学生(13.7%)高于身体素质中等(8.7%)或好(5.9%)的学生。自杀尝试的发生状况:父母学历低的学生(3.8%)高于父母学历中等(1.2%)或高(2.7%)的学生;单亲家庭的学生(6.6%)高于非单亲家庭的学生(1.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另外,心理状况以及学习成绩对于自杀意念、自杀计划的影响均有统计学意义。心理状况对自杀尝试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见表1。

注:()内数字为报告率/%。问卷存在部分数据缺失。

2.2 大学生心理控制源各维度得分

内控性、机遇、有势力的他人3个维度的平均分分别为(29.5±6.1)(20.3±7.2)(18.9±8.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95.61,P<0.01)。

2.3 大学生自杀行为影响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分别以是否有自杀意念、自杀计划和自杀尝试为因变量,以IPC量表中的内控性、有势力的他人、机遇3个因子、心理健康状况以及一般情况中所调查的因素为自变量,进行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心理健康状况差、学习成绩差是自杀意念和自杀计划的危险因素。在控制心理健康状况和学习成绩的基础上,心理控制源是自杀的重要影响因素,内控性是自杀意念和自杀计划的重要保护因素,有势力他人和机遇则是自杀意念的危险因素,有势力他人也是自杀计划的危险因素。见表2。

注:学习成绩:1=差,2=中,3=好;年级:1=低年级,2=高年级;心理健康、内控性、有势力他人、机遇均为连续变量。

3 讨论

本研究结果提示,大学生中自杀意念、自杀计划和自杀尝试的发生率较高。与应用相同测量工具在中国大陆新入学大学一年级学生中做的自杀流行状况的调查具有可比性(自杀意念发生率为45.1%,自杀计划发生率为6.8%,自杀尝试发生率为1.9%)[8],高于陈燕芬等[11]调查结果(自杀意念、自杀计划和自杀尝试的发生率分别5.3%,0.5%和0.4%)。考虑原因可能为人群特征和时间段不同等。既往研究显示,自杀意念是自杀行为敏感的预测因素,而自杀尝试与自杀死亡又密切相关[12]。因此,矫正大学生的自杀意念,预防自杀行为的发生是十分必要的。

本研究中大学生心理控制源量表中内控性得分高于机遇得分,机遇得分高于有势力的他人得分。与肖丽等[13]的研究结果一致。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内控性得分低于常模均值(35分)[9],提示大学生内控性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可以对其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和训练,加强自我意识,培养对外来事件可控的信念。

影响大学生自杀行为的重要影响因素包括心理健康水平、心理控制源和学习成绩。既往研究曾发现,因精神疾病而自杀死亡的流行率高达90%[12]。对心理控制源而言,本研究提示内控性得分高是自杀行为的保护性因素,而机遇和有势力的他人得分高则是危险因素。与之前的研究[14,15]结果类似。近来有研究表明,内控性有利于缓冲个体的心理应激,缓解或减少由此引发的抑郁情绪及自杀意念,降低自杀的风险[16]。大学生若有强烈的自我意识以及责任意识,自然对未来有较为明确的目标和规划,遇到困难也会努力想办法解决,不会轻易产生悲观的想法;相反,若大学生过于相信外界,如医生、教师、朋友或者命运、运气等,则产生自杀意念、自杀计划的可能性就越多[14,15]。另外,本调查发现,学习成绩差的学生,自杀意念和自杀计划的发生率显著高于成绩好的学生。学习成绩可通过影响抑郁状况而间接影响自杀意念[17]。

高校青年学生自杀的心理原因分析 篇5

一、青年学生自杀的心理原因分析

(一) 内在原因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 高校学生自杀的心理原因有:一严重的抑郁情绪。抑郁症是最常见, 与自杀关系最为密切的精神疾患。重性抑郁症患者中, 75%的有自杀行为, 15%最终死于自杀。从作家海明威、三毛到北川县的县长, 还有歌星、影星、诗人等, 都曾是抑郁症的受害者。抑郁症有明显的特征, 综合起来有三大主要症状, 即:情绪低落、思维迟缓和运动抑制。从心理学的角度, 抑郁症的诊断标准为:

以上九个症状至少存在四项, 且持续时间两周以上甚至数年, 没有缓解, 反复发作, 影响正常生活。抑郁又称为“心理感冒”, 也就是说, 它像感冒一样常见。成年人大约60%~70%, 一生中都会经历程度不同的抑郁症状或担忧情绪, 通常这些情绪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减弱、消失, 但也有一部分人的抑郁情绪则会变得格外严重, 影响到人的精神生活或躯体状态, 从而形成较为严重的抑郁症。

二是早期经验不良。心理学研究表明:过度的控制并不有利于青少年的成长。一些年轻人踏入社会后, 对自己的父母往往怀有极大的逆反。他们在走向独立的过程中, 总是试图摆脱家庭的束缚, 经常会与家庭的保护伞发生激烈的碰撞, 处理不好就有可能酿成悲剧。人的童年经历和青少年经历对人生的影响非常之大。这些早期经历不良、心灵伤痕累累的青年学员在进入到高校的同时, 也就隐蔽着自杀的危机。

三是特殊的人格特征。人格是指一个人的整体心理面貌。荣格曾经说过:人的内心越自卑, 人格特征往往表现得越坚强。这一点在自杀倾向者身上表现得尤为明显, 越是表面坚强的人, 内心其实越柔弱。

(二) 外界客观原因

一是环境刺激多, 系统支持少;所谓刺激多, 是指当前青年学员面临的压力事件增多, 心理容易失衡;所谓支持少, 一方面, 高校独生子女多, 个性张扬, 导致人际关系疏远, 缺乏内心交流, 友情支持少;另一方面, 高校教育者对青年学员的内心世界、内在需求, 了解和关心得还不够, 社会支持少;由于缺乏系统支持, 心理失衡的青年学员容易诱发心理危机。

二是关注思想多, 关注心理少;面对青年学员出现的问题, 我们往往习惯于从思想上去分析, 忽视了对心理原因的剖析;习惯于从思想教育上寻求对策, 忽视了心理知识的普及, 心理问题的疏导。

三是现实问题多, 解决途径少;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 心理问题已变得越来越普遍, 不少青年学员在心理上的问题已经相当严重, 但是很少想到要寻求支持。高校投入力量建立了心理咨询室, 但常常是有心理问题的人不去找心理医生, 心理咨询师找不到有问题的学生。这些问题也是导致青年学员自杀的客观原因。

二、高校青年学生自杀问题的心理预防

预防自杀, 可以从心理学的角度, 由三个层面去把握:防范隐匿的心理问题, 控制可能的自杀倾向, 捕捉明显的自杀征兆。

(一) 防范隐匿的心理问题

一是早发现及时建立心理档案, 有助于及早发现问题。二是早教育, 提醒青年学员珍爱生命。日常生活中, 三言两语的提醒劝诫, 一两个案例的警示, 都会起到当头棒喝的作用, 可以有效阻止自杀行为。三是早疏导, 做好相关人员的心灵抚慰。相关人员有:对亲情缺失、性格心理有缺陷、家庭实际困难突出、进步愿望落空、个人婚恋受挫、个人利益受损的青年学员, 对这些人要做好心理疏导工作。

(二) 控制可能的自杀倾向

高校有一些青年学员, 虽然没有自杀行为, 但是极可能产生自杀倾向, 需要高度关注。这一类人主要集中在“三高”人群上:

一是高危人员。近年来高校发生的自杀问题, 大多是因为个人遇到挫折、生活压力过大、婚恋陷入危机、家庭发生变故、身体患病不愈、违纪受到处理、环境难以适应以及严重抑郁症患者等, 这些都属于高危人群。

二是高危举动。生活中, 我们有时会发现一些青年学员有特殊的生活习惯, 如对肢体、手腕等一些部位刻意加以掩盖, 如果留心观察可以发现, 他们可能割过腕或者划伤过自己, 尽管这些痕迹不起眼, 但却是自杀可能的信号。

三是高危疾病。慢性躯体疾病会导致自杀风险增加。如中风后导致的残疾、脑损伤者, 有19%出现情绪低落且有自杀倾向;被诊断为恶性肿瘤或晚期肿瘤的头两年, 自杀风险最高。这是因为长期患病, 会使人失去生活动力和生存信心, 导致心理疲倦, 以自杀求得解脱。

针对可能产生自杀倾向的人, 我们应如何才能做好预防呢?既要了解青年学员个人的情况, 又掌握青年学员思想变化的活动向。在筛查出可能有自杀倾向的青年学员后, 对这类人员, 应及时请专业人员开展预防自杀针对性教育, 甚至危机干预, 必要时予以强制就医和生命监护。

(三) 发现明显的自杀征兆

自杀者事前都有明显异常言行, 要做到三个警惕:一是警惕自杀性语言。对口头或书面、直接或间接表示想死的语言线索, 必须保持高度的警觉。二是警惕行为反常。三是警惕情绪异常。情绪是人心理状态的晴雨表。

自杀者往往在近期情绪发生了重大变化, 如果我们发现身边人突然一反常态, 非常低落或者特别活跃, 好像变了一个人, 很可能就是自杀的一种情绪信号。情绪突然变好尤为要关注。

大学生自杀心理探讨 篇6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我国东南3所高校 ( 温州大学、温州医学院、温州职业技术学院) 和西南3所高校 ( 西南大学、四川音乐学院、绵阳师范学院) 大学生, 再从两地随机抽取不同性别、不同年级的共1 660名, 发放问卷1 660份, 回收有效问卷1 553份。其中男生666名, 女生887名; 一年级学生582名, 二年级学生437名, 三年级学生281名, 四年级学生253名。

1.2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工具包括: ( 1) Beck自杀意念量表 ( SIOSS) [7], 由26个条目组成, 包括绝望、乐观、睡眠、掩饰4个因子, 以绝望因子、乐观因子和睡眠因子3者总分≥12分, 作为筛选有自杀意念的临界点, 以掩饰因子≥4分为测量不可靠, 自杀意念的强度根据量表1 ~ 5项的均值所得, 计算公式为 ( 条目6~19得分之和-9) ×100/33。得分越高, 自杀的危险性越大。量表的Cronbachα系数为0.85, 斯皮尔曼分半信度为0.83, 重测信度为0.86。 ( 2) 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 由胡月琴等[8]编制, 共27题, 包含目标专注、情绪控制、积极认知、家庭支持、人际协助5个分量表, 每一题按“安全不符合”至“完全符合”分别计1 ~ 5分。总分越高者, 心理韧性越好。量表的Cron- bachα系数均>0.70, 内部一致性效度为0.85, 题目鉴别度均>0.30, 区分度良好; 适用于青少年大学生心理韧性的评定。 ( 3) 社会支持评定量表 ( SSRS) , 由肖水源[9]编制, 该量表有10个条目构成, 分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和对支持利用度3个维度, 其中第1~4, 8~10题为单选题, 有1, 2, 3, 4选项, 分别计1~4分; 5~7题按“从无”到“全力支持”, 分别计0~4分。总分越高, 提示支持度越大。得分越高说明得到的社会支持越多, 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客观支持为0.75, 主观支持为0.61, 对支持利用为0.44。

1.3 统计分析 采用 SPSS 17.0 和 AMOS 7.0 软件进 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大学生自杀意念、心理韧性、社会支持现状 西 南地区大学生自杀意念总均分高于东南地区, 男生高于女生, 大二年级得分最高, 大四年级最低; 西南地区大学生心理韧性得分高于东南地区, 女生高于男生, 大四年级得分最高, 大二年级最低; 在主、客观支持上, 西南地区学生得分高于东南地区学生, 女生社会支持度高于男生。见表1。自杀意念得分超过12分的报告率为7.4%, 其中西南地区大学生自杀报告率为7.2%, 东南地区为7.7%; 男生自杀报告率为8.9%, 女生为6.3%; 大一年级自杀报告率为7.4%, 大二年级为9.6%, 大三年级为8.0%, 大四年级为4.0%。

2.2大学生自杀意念、心理韧性、社会支持的相关分析大学生社会支持、心理韧性各维度均与自杀意念各维度呈负相关 ( P<0.05或P<0.01) , 社会支持与心理韧性各维度之间均呈正相关 ( P值均<0.01) 。见表2。

注: t1, t2值分别为地区、性别间比较, F 值为年级间比较, * P<0.05, **P<0.01。

注: * P<0.05, **P<0.01。

2.3大学生社会支持、心理韧性和自杀意念的回归分析为进一步探明大学生社会支持、心理韧性与自杀意念之间的关系, 根据温忠麟等[10]提出的中介效应检验程序对3种变量进行分析, 模型的各项拟合指数都达到了可接受水平, 模型拟合良好。见图1。大学生社会支持、心理韧性和自杀意念关系模型的评价指标分别为χ2/ df = 4.606, RMSEA = 0.048, GFI = 0.982, AGFI = 0. 962, NFI = 0. 949, IFI = 0.959, TLI = 0. 927, CFI =0.959, 社会支持对抑郁行为的总体效应、社会支持对自杀意念的总体效应 ( β=-0.49, P<0.01) 与间接效应 ( β=0.48, P<0.01) 均达到统计学水平, 但直接效应无统计学意义 ( β=-0.014, P>0.05) 。心理韧性在这2个变量之间的完全中介效应有统计学意义, 中介率为48%, 社会支持对自杀意念的影响完全是通过个体心理韧性发生作用的。

3 讨论

本研究发现, 大学生自杀报告率为7.4%, 低于刘向阳等[11]研究结果。东南地区大学生自杀报告率和自杀意念得分高于西南地区, 而心理韧性得分相对较低, 可能与生活的社会环境与文化有关: 东南地区经济较发达, 生活节奏较快, 大学生面临各方面的压力和紧张度相比西南地区学生较高。男生自杀报告率高于女生, 与已有研究有异[12]; 女生心理韧性总分高于男生, 与已有研究一致[13]。男生由于传统社会文化所赋予的历史责任在急剧竞争压力的现代社会中, 比女生更容易产生各种心理问题, 此外也可能与研究样本大小和调查工具有关。

大二年级学生的自杀报告率最高, 与已有研究不同[14]。通过一年的大学学习生活, 一些理想与现实的矛盾逐渐突显, 处于青春期的大学生较易产生否定自己价值的想法和冲动; 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阅历的丰富, 大四学生心理韧性得分最高, 心理成熟度明显高于其他年级。女生社会支持得分高于男生, 特别是在客观支持和支持利用度上, 与已有研究一致[5], 可能与个性、传统观念、社会期望的差异有关。大四年级学生社会支持得分高于其他年级, 特别是主观支持上, 表明大四学生在面临学业、就业、婚恋等多重冲突下, 更希望获得亲人、朋友等的支持和帮助, 使其顺利融入社会工作和生活之中。

本研究发现, 大学生社会支持、心理韧性各维度均与自杀意念各维度呈负相关, 社会支持与心理韧性各维度之间呈正相关。社会支持对大学生自杀意念的缓冲作用已是不争的事实[15]。回归分析显示, 大学生心理韧性在社会支持与自杀意念之间起到完全中介作用, 中介效应大小为48%, 社会支持完全是通过增强个体心理韧性来影响大学生对自杀的态度。

大学生自杀心理探讨 篇7

一、大学生自杀倾向的原因分析

为了对大学生自杀观念和行为进行有效的干预, 首先要分析大学生出现自杀想法和行为的原因。以下从生理、心理和生活事件探讨大学生自杀倾向的原因。

(一) 生理原因

有研究发现, 大脑某些部位的异常使一部分人成为自杀的易感人群。而且, 自杀呈现家族聚集性, 可能有遗传倾向。另外, 身体疾患也是自杀的生理原因, 特别是先天的生理疾患无法治愈和改变, 此类大学生虽然是极少数, 但更需要同学、老师和学校的支持和理解。如果得不到关爱和理解, 甚至一直面对异样的眼光和嘲笑, 会给他们带来持续伤害。这种压力逐渐增大, 会使其越来越觉得自卑, 觉得命运的不公平, 既而产生轻生的念头, 最终酿出悲剧。除此之外, 由于药物滥用 (如毒品) 而形成的某种瘾癖可能使机体产生幻觉, 而导致自杀意念和行为的发生。

(二) 心理原因

自杀行为始于自杀的观念, 而人格是自杀观念的基础性因素。容易出现自杀想法的人格特征主要有抑郁、悲观、绝望、焦虑、自卑等。这些消极的人格特征使大学生出现不稳定的情绪、幼稚的防御机制和消极的应激处理方式。

(三) 负性生活事件

研究发现, 多数自杀未遂和自杀死亡者在自杀行为前都经历过不良的生活事件, 涉及急性和慢性的应急事件。这些负性的事件可能源自家庭、同学关系、学习、失恋、就业等。其中情感挫折是大学生自杀的重要原因, 约有40%的大学生自杀与失恋有关。学习和就业压力大也是比较常见的引发自杀想法的因素。这种情况在重点大学出现较多。

二、大学生自杀倾向的心理筛查程序

(一) 心理量表的选用

1.症状自评量表 (scl-90)

症状自评量表 (Self-reporting Inventory) , 又名90项症状清单 (SCL-90) , 于1975年编制, 其作者是德若伽提斯 (L.R.Derogatis) 。该量表共有90个项目, 包含有较广泛的精神病症状学内容, 从感觉、情感、思维、意识、行为直至生活习惯、人际关系、饮食睡眠等, 均有涉及, 采用10个因子分别反映10个方面的心理症状情况。本测验对有心理症状 (即有可能处于心理障碍或心理障碍边缘) 的人有良好的区分能力。如果测量结果呈阳性, 则应进一步筛查。

2.大学生人格调查表 (UPI)

大学生人格调查表 (University Personality Inventory) 是为了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而编制的大学生精神卫生、人格健康调查表。该表1966年由日本大学心理咨询专家与精神科医生集体编制而成。1993年, 由樊富珉、王建中主持修订。目前, 国内已有几十所大学的心理健康中心在使用。UPI主要以大学新生为对象, 入学时为其建立心理档案。它有四个作用: (1) 了解新生入学时的心理健康状态, 为学校制定有关教育管理政策提供参考资料; (2) 及时发现有心理问题的学生, 为心理辅导和咨询提供依据; (3) 帮助学生了解心理问题的表现, 增强心理保健的意识; (4) 是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的工具。

3.自杀态度问卷 (QSA)

自杀态度问卷 (Suicide Attitude Questionnaire, QSA) 由肖水源等于1999年编制而成。QSA由四个分量表组成, 分别是对自杀行为性质的认识、对自杀者的态度 (包括自杀死亡者与自杀未遂者) 、对自杀者家属的态度和对安乐死的态度四个维度。QSA共有29个条目, 5级评分。QSA可以用于测查有自杀倾向者或家属的态度, 从而进行积极预防和救助;也可以作为公众的普遍性态度问卷, 了解人们对生命与自杀的认识, 及时发现高危人群。

4.抑郁自评量表 (SDS)

抑郁自评量表 (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 SDS) , 原型是Zung抑郁量表 (1965) 。量表使用简便, 能直观地反映抑郁患者的主观感受。主要适用于具有抑郁症状的成年人。但对严重迟缓症状的抑郁, 评定有困难。量表由20道题组成, 4级评分。反映出抑郁心情, 身体症状, 精神运动行为及心理方面的症状体验。

5.艾森克人格问卷 (EPQ)

艾森克人格问卷包括精神质 (P) 、内外向 (E) 、神经质 (N) 和说谎 (L) 四个分量表, 渴望刺激和冒险, 情感易于冲动。 (1) E (内向-外向) :分数低表示人格内向, 可能是好静, 富于内省, 分数高表示人格外向, 可能是好交际。 (2) N (神经质) :分数高者常常焦虑、担忧、郁郁不乐, 忧心忡忡, 遇到刺激有强烈的情绪反应, 以致出现不够理智的行为;分数低者情绪反应缓慢且轻缓, 很容易恢复平静, 善于自我控制。 (3) P (精神质) :高分者可能是孤独、不关心他人, 难以适应外部环境, 不近人情、感觉迟钝;低分者能与人相处, 能较好地适应环境, 态度温和、不粗暴、善从人意。 (4) L (掩饰性) :反应的人格中的社会朴实和幼稚水平。

6.社会支持评定量表 (SSRS)

《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由肖水源1986年编制。该量表有10个项目, 量表包括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对支持的利用度三个分量表, 分别计算总分和分量表得分, 分数越高说明社会支持状况越高, 支持利用度越好。

(二) 心理筛查程序简介

在新生入学心理普查中通过SCL-90和UPI为其建立心理档案, 筛查出有心理问题的学生。选用QSA筛查出有轻生倾向的学生。针对所筛查出的有心理问题和轻生倾向的学生, 选用SDS了解其抑郁状况, 选用EPQ了解其人格结构和特点, 选用SSPS了解其社会支持的状况。量表结果和面谈咨询相互印证, 更加及时和全面地了解学生自杀倾向状况, 更加深入研究自杀倾向的原因, 为干预大学生自杀倾向提供确凿的依据。

三、大学生自杀倾向的干预机制

首先通过心理普查、筛查及时发现有自杀观念的学生, 并深入全面分析形成其自杀观念的原因。然后, 对被筛查出的学生建立特殊的心理行为档案, 并进行专业系统的心理行为的干预、指导和咨询。在干预的过程中根据精神卫生法的规定对不在心理咨询范围内的精神障碍患者及时转介到医院精神科。同时, 重视校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全面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开展大学生生命教育, 促进大学生对生命的珍爱, 对人生的理解, 塑造积极健康的人生观。

参考文献

[1]王艾娟, 郑涌.自杀的神经生物因素研究进展.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07, 12 (3) :263-266.

[2]肖水源.自杀危险性临床评估[J].中国医师杂志, 2001, 3 (2) :89

[3]黄小音.大学生自杀问题研究进展[J].中国校医, 2005, 19 (4) :436-438.

上一篇:多元产业经营下一篇:准则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