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学

2024-08-03

大学生心理学(共12篇)

大学生心理学 篇1

一、积极心理学简介及研究领域

(一)积极心理学含义

积极心理学的创始人是美国当代心理学家塞里基曼,而积极心理的含义是由谢尔顿和劳拉·金提出的,他们提出了积极心理学的本职特征:“积极心理学是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能和美德的科学。”积极心理学是以人们积极的因素为研究重点,主张心理学用积极的、固有的、潜在的人们的积极向上的心理为出发点,提倡利用一种积极的心态对人们的心理问题进行解读,从而能够激发人们内心深处的积极的力量,最大可能挖掘出潜在的力量,由此获得更好的生活。

(二)积极心理学的研究领域

积极的内容包括:积极是对前期集中于心理问题研究的积极心理的反动,倡导要利用积极的态度解决心理问题,积极的方式给予适当的解释,获得更积极的观点。积极心理学的研究领域主要在三大方面:第一方面,意识在主观上对生活积极兴趣的研究。对过去生活幸福,美好的体验;对现在生活愉快的感觉;对未来生活有更好的憧憬和期待。第二方面,个人的积极心理研究。乐观的心理,具有闯天下的勇气以及善良的心理等。第三方面,群体层面上的积极组织的系统研究。为创造一个更良好的社会环境发挥个人的积极力量,如责任感。

二、积极心理学与大学生的心理教育

近年来,各大高校都开始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甚至一些高校有专门的心理教育组织,这些组织的设立为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现在的心理教育还存在着一些误区,他们认为没有心理问题就代表健康,但是心理教育的真正目标是:保持积极健康的良好心态。显然,没有心理问题与积极健康的良好心态是不对等的。然而,积极心理学在研究人们的积极心态,研究人们的善良品质和道德发挥了它特殊的优点。将积极心理学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结合在一起,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出心理健康教育的更大潜力。

(一)积极心理学与大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创新思维是积极心理学中一个重要的项目,同时也是大学生素质扩展的重要内容。大学生的创新心理素质培养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创新意识,即大学生要拥有不断地进行探索发现更深刻道理的欲望,要善于思考,能够发现不一样的东西;创新思维,要有一定的自我观点,不一味地追求书上的,善于突破自我;创新知识,在某一些问题上能够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为自己的观点做支撑;创新能力,即有一定的创新学习能力,较强的动手能力;创新人格,在精神方面,有比别人更大的勇气,更好的自我调解方式,应对不同的困境,能够克服不退缩。

(二)积极心理学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积极心理暗示与大学生思想教育。暗示就是指通过含蓄委婉的方式对学生的心理健康进行改变和教育,使人们接受这种教育方式从而改变自己的生活习惯和思维方式,使他们的思想能够与心理教育暗示相符。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不能够一味采取灌输的方法,要进行一定的情感交流。与被教育者在感情上建立起一定的关系,能够减少被教育者的抵触心理,对于促进被教育者心理健康的教育有着重要的作用。

暗示工作包括通过语言暗示、环境暗示、行为暗示等等,大学生的积极心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积极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够让学生用语言表达出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不再持续强调自己失败的经验,用积极的心态迎接每一次挑战。

(三)积极心理学与大学生积极道德人格的建设

积极道德人格是指人们表现出来的追求一定的道德所表现出的善良的一面。在现代大学生的积极道德人格建设中,要引导大学生建立积极的心态追求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下的各种善行。要增强道德知识理论教育的实效性,提高大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通过道德人格的建设,促成大学生形成正直积极的人生观。利用情感教育,培养学生自身所具有的爱的情感,善良与正直,促进大学生积极心理的养成。

大学生作为现代知识分子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问题在近些年来逐渐凸显出来,各大高校开始重视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积极心理学通过挖掘人们积极的心态,使人们在面对困难和挫折的时候能够采取更加积极的心态,并在日常生活中保持一个乐观、阳光的心理,对未来也将更加充满期待。

参考文献

[1]沈德立,马惠霞.论心理健康素质[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4(4).

[2]马甜语.积极心理学:理念、视野及动向[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15(1).

[3]崔景贵.积极型心理教育:21世纪心理教育的主导范式[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5).

[4]李林.积极心理学观对学生心理辅导的意义[J].教育评论,2014(3).

大学生心理学 篇2

大学阶段是一个人价值观和人格的重要塑造期,在这期间,你所遇到的老师、朋友和你周遭的环境对于你自身的成长来说非常重要几乎每一个大学生都会经历一个莫名的低迷期,可能因为对未来无望的沮丧,可能因为家庭或长辈给自己的压力,也有可能是因为个人感情或人际交往方面的困惑。如何面对和处理这种情绪上的低迷,对自身后来的成长也非常重要。

职业生涯规划对于一个大学生来说,也非常重要。几乎每一个大学都会安排这样一个讲座或是课程,旨在引导大学生对自己的人生做一个合理地规划。这种规划应该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上,及早地做出。以此来给自己的大学学习和生活定下一个目标。很多学生会抱怨大学生活空洞、无聊,大多缘于不知道自己来到大学是要干什么,在毕业时要收获什么。

在大学,学生学的绝不仅仅只有书本知识,很多有意义的东西其实是在书本、课堂之外。我们鼓励学生利用业余时间,通过正规的渠道去获得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通过这些实际锻炼去成长去感悟,包括人际交往的技巧、待人接物的方式,以期学生在毕业时能尽快地转换身份,由一个学生转变为社会人,更好地适应工作岗位,适应社会生活。大学学习环境改变了,生活环境改变了,社会交际圈子改变了!学习的要求也改变了!当然是丰富多彩的,但是不能抱着天堂的想法迈入大学的校园,因为希望越大,失望越大。

在你心中不能想得太美好和理想化了,不然一旦你的真实感受与你的想象的不一样,你就又会感到迷茫!大学很好,心态要端正,我就是这么认为的!大学生活不应该无聊: 大学生应该以学为主,全面发展.在大学里,有很多事要做。大学主要培养学生自学和自律的能力。用心学习的话,学习是很紧张的,主要靠自己。踏踏实实地学习,快快乐乐地去享受大学生活。

大学生活充满着丰富多彩也充满着新奇,但还是要以学本领为主哦,为就业做准备,为自己的前途做以下一些准备:

1、多交朋友。在班上,和同学们保持良好的关系,大学同学对你以后的事业很有帮助。还可以在学校里多交一些朋友,有了这些人你的大学生活会更有趣。

2、英语和计算机。记住学好这两门。不管你以后考什么都要用,比如考研、考公务员等等;平时玩电脑不要只顾玩游戏多学点计算机方面的知识。

3、参见学生组织,锻炼你自己。学校里有很多组织,广播台、学生会、社团等,去加入他们,这些组织很能锻炼人。我曾亲眼 看见一个极度对自己缺乏自信的同学,在社团锻炼了一年,能力突飞猛进的提升,后来成为社团负责人。

4、把大学当作社会。可以说大学是亚社会,自己去好好感受体会吧。

5、去干些兼职工作。可以锻炼你的能力,也可以赚点外快。

6、给自己定未来的目标,要有危机感。不要光顾玩,大一大二你没感觉,等你到大三大四你就会痛苦,因为没有目标,不知道以后干什么。我一直很有危机感,痛苦过一段时间找到了自己奋斗的目标,一直沿着这个方向努力,相信会过的很充实...不断修炼自己,完善自己,善待他人,努力学习,不仅知,还要信、行。生命中最宝贵的一课,是从经验中学来的,“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大学生心理学 篇3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大学生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教育

随着大学生的受教育程度越来越高,心理活动也越来越强烈,积极心理学对大学生的影响也会日趋加强,多个心理学研究者认为积极地心理学对大学生的心理状态有着直接关联[1]。积极心理学在广义上不只对全球科技、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有着重大影响,还给在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有着莫大的关系。我们应该加强积极心理学对大学生的健康心理建设的观念,促进校园精神文化的发展,塑造大学生的积极心理人格。

一、积极心理学的兴起

积极心理学最早出现在上世纪30年代,用积极心理学来研究高智商人才与婚姻幸福感、生活意义。马斯洛在《动机与人格》一书中认为将来社会的发展会对积极心理学进行深刻的研究,他的卓世之见得到了实践的认证,积极心理学成为心理学体系的最新发展方向,是研究人类心理的新的领域,它是心理学的一次重大改革。积极心理学的兴起直接促使了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上的广泛应用,所以积极心理学的迅速发展是必然趋势。

二、大学生的心理现状

一般大学生年龄都在十八至二十四岁之间,处于成长的特殊阶段,在此时期,他们自身的心理人格已经完全形成,已具备了成年人的体格及种种生理功能,但是心智却比较稚嫩。在这一时期心理成长阶段处于关键期,思虑不全面、情绪不稳定,很容易造成他们心理冲突,例如:现实与理想的冲突、主观情感与客观理性的冲突、独立与依赖的冲突等。这些冲突和矛盾在大学生的心理若不能适当的排遣,及时疏导,长此以往会形成心理障碍,造成心理创伤。特别是当代大学生在高中阶段的心理成长环境单纯,家长的溺爱和保护,让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变得较弱,缺乏挫折承受力[2]。进入大学后来到陌生的地方,外界各方面的压力的压制,使心理调节能力差的学生出现忧虑、抑郁、困惑、焦躁等不良情绪,摧毁了他们内心的城堡,以致出现心理疾病,甚至出现离校出走、打架斗殴、自杀等问题。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对大学陌生环境的不适应,进入大学,扩展了社交圈子,遇见的人多了,思想差异性大了,就与高中而言更加复杂了,来自大江南北的大学生,生长环境不同,生活习惯不同,竞争压力变大产生巨大的心理落差。第二,现实中的自我定位出现偏差。大学生刚从高中去到一个更广阔的天空,在大学期间,对人生已有初步的规划,在成长过程中,开始不断思考、反省、探索,经历着各种生活曲折,自我评价和认知上出现矛盾和困惑,这使得负面情绪滋生,没有得到有效的梳理和解决,产生心理障碍等。第三,感情与性心理的问题。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不断成熟,对异性和爱情充满了好奇,在追求爱情和异性交往中,出现与向往的美好不相符或造成的感情纠葛处理不当等问题。

三、大学生的积极心理建设

1.从积极心理学广度上

(一)自身个人方面

大学生的自主意识对身边事物的看法已经有所定性,要想改变重塑已不容易,只有在自主认知上用积极心理学加以正确引导,使内心的不良心理得到及时疏导,得到排遣,用积极的心理压制消极的负面情绪,自我消化、自我克服,用乐观积极的心理去看待解决问题,让学子们的心理状况得到健康发展。积极心理学对大学生的自主性人格心理特质有着重大影响,当代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等方面是积极心理形成的基础,他们的心理需要得到充分满足是其形成的前提,如果没有得到满足会造成消极情绪的影响,所以大学生的自身健康心理的塑造由心态、性格、行为、品行等影响,所以大学生要多阅读积极健康的书籍,培养乐观的处世态度,这样会使大学生的内心得到满足,充满幸福感。

(二)从外界环境方面

大学阶段是学子们步入社会的过渡期,生活环境扩大,对新事物的认知不断加强,新事物影响着大学生的心理成长,由于大学生心理日益趋近成熟,懂得思考人生,反省自我,探索知识、充实自我,且经历着不同的生活是非曲折。从校园环境上看,同学之间学习竞争力加剧、社会圈子扩大、突发状况变多,让学子们感到无形的压力和紧迫感,这些都需要积极心理学的辅助来克服这些困难;从社会环境看。大学生的生存环境扩大,对人生目标的追求提高,挑战难度增大,问题矛盾增多等状况加剧了大学生的心理矛盾[3]。大学校园可以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开办调整心态的课程,设置一些心理问题的咨询站点,开设积极心理学课堂,营造出大学欢乐时光的气氛,有一个积极的外在条件会潜移默化地优化大学生们的心理建设。

2.从积极心理学深度上

(一)现实的认知

据调研发现,虽然大学生活的每一个不同阶段,都存在着不快乐的人,但必须承认,同时也有着许多快乐的人。比较那些快乐的和不快乐的大学生,发现他们在认知、决定、选择和处理问题上有很大的不同,他们在这些问题处理上是潜移默化地,而并未被意识到的,主要表现在快乐的人对生活环境的各种信息的接收比那些不快乐的人稍显迟钝。表现快乐的大学生把一些不好的各种信息在心里梳理了一遍,更容易接收现实,不会对不遂心意的事物感到太大的失望,他们以乐观积极的心态来看待那些消极的信息,由此可见,那些对受消极事物影响较小的大学生的心理状况要比受外界影响的学生要好,正式因为他们对自身的认知定位很准,心理清楚各种事情发生的好坏状况概率大小,所以他们本身是用积极地心理学去认识自己、看待处理和事情的,因此,积极心理学的作用可以对现实的认知起到一定的调节。

(二)将来的展望

每位大学生拥有乐观精神是希望和快乐增长的关键,因为积极乐观可以让人更多地看到好的方面,目光长远,不会为了眼前的好坏而担忧。乐观的心态受到自我认知、各个事物选择、对未来的希冀等因素影响。积极的人更容易拥有好心情,更加不懈努力的行动并获得成功,且拥有更好的身体健康状况,对将来充满希望。有研究者对大量艾滋病患者研究表明,那些始终怀有希望,对生活充满信心的患者要比消极的患者活得更久。一个积极乐观的人更可能获得良好的工作机会,对将来的憧憬也更加积极美好的。

因此,在对大学生的健康心理的塑造上,必须树立积极的人格品行,积极的问题处理方法,积极的处世态度,积极的自主能动性,积极的创造力,并且对现在的生活能正确客观的自我定位,对将来有着积极的规划,树立独立的人格,培养乐观主义精神,发觉积极的心理潜在能力。

结语

人们的受教育情况不同,对现实的判断和对生活的质量要求就存在很大的不同,尤其是当代大学生,他们对事物和人的感官更加敏感,更容易出现偏差,因此应以积极心理学来培养建设他们的心理素质,塑造他们的积极性人格。在大学生这一高知人群的内心世界里,他们的心理动向影响着他们的前程发展,同时也影响着社会的发展,所以大学应以积极心理学角度培育高校人才。

【参考文献】

[1]童林,李霞.积极心理学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武汉工程大学学报,2010,32(10):54-57.

[2]吴建强.基于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04):62-64

[3]林晓桂.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构建[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1,32(1):129-131

大学生心理学 篇4

诱因是指引起人们需要的刺激。需要是人对其生活和发展条件的必要性的主观体验, 是人的内驱力在心理上的反映。即需要产生动机, 动机导致行为。因此, 需要是产生一个人的行为的原动力, 是个体积极性的源泉, 要实施有效的激励, 就必须认真分析学生的需要特点, 满足其合理需要, 转化他们的不合理需要。

在内容型激励理论中,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把人的需要从低到高分为五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和归属的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 高校学子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 其需要有着明显的特征, 主要表现在:

物质需要的基础性。由于我国物质水平极大提高, 人们对物质需求也越来越高。当代大学生群体更是如此。但是, 由于经济背景不同, 家庭条件各异, 使得部分学生基本的生活需要都得不到保证的, 往往容易形成自卑感。作为教育工作者要注意调整这部分学生的需求动机。

发展需要的稳定性。高校管理者要充分考虑到这学生发展的需要, 创造各种机会、条件, 营造必要的环境, 为学生的发展奠定基础。

成就需要的强烈性。作为青年学子, 往往都有较强的成就动机, 教育工作者要善于发现培养不同学生不同的成就动机, 并加以积极引导和培养。

二、运用社会心理动力机制以及公平理论促进班级管理

学生管理规定、班集体目标、班集体舆论和班集体规范构成了班集体的动力系统。在该系统的规范和压力下, 学生常常表现出从众、服从等社会心理现象, 如遵守作息制度, 从众和服从是在规范、群体的压力下发生的, 它只是个人不愿被集体排斥或制裁所做出的妥协, 并非自觉自愿的行为和态度的真正转变。因此, 班级管理要注重运用榜样的力量, 促进学生出现模仿从同榜样的社会心理现象。模仿是在社会认知的基础上出现的, 这种模仿是自觉自愿的;认同则比模仿更进一步, 包括认知、情感和行为的一致, 因此更具积极意义, 能推动学生自觉、主动地向榜样学习。同时教师对学生的积极行为应该给予及时的强化, 增加该行为出现的频率并内化为学生自身的人格品质特征。

三、应用激励理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学习是学生的主要任务之一, 但是高校教育的办学模式及特点导致学生出现学习怠慢的情绪, 因此, 高校教育管理的目的之一是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 采取科学合理的学习方法, 取得理想的学习效果, 从而实现教育的培养目标。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严格的行为规范和适时的行为修正是实现成人教育培养目标的重要保证。管理过程中, 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 要关心他们, 爱护他们, 用丰富的情感感染他们。切实做到把自己置于学生的心理地位, 才能够了解和洞悉学生思想、品行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从而有的放矢地进行引导、启发、帮助、激励。

目标是一种刺激, 适当的目标能够激发人的动机, 规定行为方向, 具有激励作用。按照国家教育方针而制定科学的教育培养目标, 明确对学生德、智、体、美诸方面的要求, 使之具体体现在学校的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上。让学生能在不断的成功中逐步树立自信心, 强化学习动机, 提高学习能力。

所以, 从激励理论出发, 高校管理工作应该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为核心, 从提高学生的需要层次、设置科学合理的学习目标、严格规范学生的学习行为三方面入手。

在新的形势下针对大学生面临的各种问题, 仅仅着重于他们的智力与能力的培养显然是不够的。高校还应真正关注大学生的心理素质的培养, 通过各种途径培养他们较高境界的道德修养、强烈的高成就动机、调整与控制个人情绪的能力以及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 从而达到心理学家公认的心理健康素质标准。即:一是要热爱生活, 接纳自我;二是情绪稳定, 心情愉快;三是有安全感, 能承受挫折和不幸;四是自我意识正确, 自我评价客观;五是有强烈的高成就动机, 学习兴趣广泛, 求知欲强;六是有坚强的意志力, 自信心强;七是适应能力强, 能正视现实;八是人际关系和谐, 乐于与人交往;九是心理和行为与年龄相符。面对大学生的心理问题, 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实现心理素质教育工作的两个转变。即由一次性的新生入学心理健康调查 (静态) 到经常性的心理关注 (动态) 的转变;由被动地等待大学生来咨询和治疗的单一性到主动对大学生进行心理素质培养的多样性转变。

2.由只关心大学生的学习质量到既关心大学生的学习质量又关心他们的生活质量, 强调对他们进行生活教育。因此, 对于大学而言, 提倡对大学生进行生活教育, 使他们学会生活, 提高大学生的生活质量, 应当成为大学教育的重要内容。

3.培养大学生的心理学素质,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 挖掘创新潜质。现代社会要求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而影响大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创新心理素质和方法。减轻大学生由于学习造成的心理压力、提高学习效率, 重要的一点就是指导他们掌握一些学习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 利用学习心理学的理论来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

21世纪将是知识经济占主导地位的世纪。作为知识经济中改革的前沿阵地——高校已经开始广泛运用心理学的成果。作为国家知识创新工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开展心理学基础和应用研究, 传播心理学知识, 应用心理学成果, 是时代赋予我国心理学家的艰巨任务。不仅心理学的知识创新可以提升我国的整体知识创新能力, 而且创新能力作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其研究成果也将推动其他学科的创新和整个民族创新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琦, 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7, 4.

[2]范咀华.现代管理基本理论和方法[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 1992.

[3]徐蕾.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管理观[J].科技创业月刊, 2004, 7.

[4]莫雷.教育心理学.北京:教育出版社, 2007, 8.

[5]卡肖, 阿格尼斯.心理学与人力资源管理.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5, 5.

[6]车文博.人本心理学.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3, 6.

大学生心理学论文 篇5

1、当前大学生习惯养成教育的现状

1.1、功利性驱动使大学生习惯养成难以持久

受升学指挥棒的影响,应试教育过多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考试成绩主要反映学生智力因素的发展变化情况,对非智力因素却较少涉及,这使得学生的全面素质发展成了能力素质“一枝独秀”的状况。诚实、善良、助人、守约、践诺等对学生成人影响很大的良好素质,因不能被数量化、标准化而没能纳入考试评价系统,处于社会、家庭、学校关注焦点的边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观体验和感受得不到应有的关注和关心,学生好的表现,被视为应该的正常行为,教师较少给予及时的褒奖。没有正面积极的强化,学生既缺少快乐的成就体验,也没有总结和巩固正确行为范式的积极性。

学生的尝试错误因为教师的急于求成而被放大,犯错招来的尖锐批评等消极刺激象一块重石压得学生失去自信甚至自尊,这些消极情绪憋在学生心里不能及时有效的排解,使得大多数学生体验不到学习的乐趣。特别是在高中阶段,学生的习惯养成主要是在高考强大压力下形成的。进入大学后原有的外在压力消失了,在强大压力下“养成”的习惯发生蜕变,自由散漫的现象大量出现,诸如迟到、逃课、上网游戏、吸烟喝酒。大学中,利益驱动的诱导方式仍然明显,考证、考级、考研和考公务员等应试性培训,多有急功近利性质;大学生习惯养成教育往往不在教学规划之列。有关调查显示,“90后”大学生对自己的发展目标有初步计划的占83.2%,但认为自己不能够坚持的则占50.3%,课余时间选择上网的学生占60.8%。这说明大学生习惯养成教育效果仍然不够理想。

1.2、教学过程“心育”不足使大学生习惯养成缺乏快乐

教学目标是通过师生有效的交往达成的。师生的有效交往建立在教师对学生的尊重、信任基础上,通过心灵相通、情感共鸣实现知识、技能的传承。受应试教育影响,教师习惯于纠正学生的错误、以学习成绩评价人。教师对学生的正确行为“视而不见”,以成绩评价人“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这样做使得学生心灵得到的“挫折”多,而自豪、骄傲少。有助于学生主动、自觉发展的积极体验被频繁的消极体验“淹没”,这种痛苦多快乐少的情感体验消解了学生发展自己的梦想和激情,教师灌输的正确理念成为无根之木,不能进入学生的心理世界内化为自律的指南。

1.3、片面约束使大学生习惯养成动力不足

教育的管理功能被认为是教师对学生行为的约束。

一是“惩罚式”教育。为了使学生“吃一堑长一智”,教师习惯以惩罚代替教育。

二是“看管式”教育。为了“不出事”,给学生规定了诸多“不许做的行为”,对学生的心理需要往往缺乏应有的关照。这样的限制并不能促进学生积极行为的产生。

1.4、不良氛围使大学生习惯养成缺乏支持

积极心理学重视社会组织系统对个人积极心理品质形成的作用,社会法律法规、道德风尚、家庭、学校、社区等局部环境都是社会组织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社会组织系统育人功能的弱化主要表现在:

一是社会负面宣传和不良现象以及不良的家庭环境导致大学生出现人际关系的淡漠、社会道德意识和责任心缺乏、大学生自我评价和自我定位出现偏差;

二是高校没有形成习惯养成教育的环境氛围。相关部门一般没有针对学生习惯养成教育的系统规划,教师没有发挥应有的育人作用。调查显示,75.6%的高校只是要求教师教好书,传授专业知识和培养学生科研能力,并不规定或者不强调老师的育人任务。

2、积极心理学对大学生习惯养成教育的作用

大学生习惯培养作为一种反复训练和长期坚持的活动,坚实的积极心理品质支撑尤为重要。英国教育家怀特海在其过程哲学中提出:教育是生活的艺术,教育的过程也是体验生活乐趣的过程,是充满活力和不断生成的过程,是唤醒学习者对生命价值意义认识的过程。可见积极心理学与大学生习惯养成教育都不应该离开人的希望、快乐和幸福,二者在实施主体、研究内容、教育理念、过程引导和目标追求等方面具有一致性和相容性。

2.1、增加正面情绪体验,提高大学生习惯养成的兴趣和效果

教是为了不教,教育的目的就是培养良好习惯。积极心理学能够激发大学生的自信、乐观、希望、韧性和情绪智力,强化自我意识中的正向力量和推进大学生的心理“自助”,这与大学生习惯养成的目标是高度契合的。在积极的心理环境下,习惯养成之于学生不是一种痛苦或折磨,而是“苦中有乐”;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有趣的生活;不是被动应付,而是主动创新和谋求希望。同时,积极的心理状态有利于实现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自由状态”和最高境界,实现教育主体和教育客体的合一,不断推动大学生习惯养成的正向发展。

2.2、挖掘积极人格品质,强化大学生习惯养成的内在驱动和心理基础

积极心理学注重开发人的心理资本,培养积极人格,涵养积极的自我认知、自我体验、积极的归因方式和良好的成就需要,使大学生的自我意识、情绪和动机处于健康水平,并有效提高自我调控的能力和习惯训练的效果。而传统的消极的教育方法,可导致大学生产生自卑、抵触的消极情感,做出放弃的决策,造成教育的中断或梗阻。目前,大学生“自育意识”和“自育行为”较为缺乏,而积极心理学注重人的自我生成、自我管理和自我导向能力,有利于形成大学生的习惯养成内在驱动,将“他律”转化为“自律”。

2.3、优化学习生活环境,打牢大学生习惯养成的.组织基础

积极心理学不单关注个体层面的研究,也注重群体和社会文化对人心理的影响,重视社会组织系统与大学生心理和行为的交互作用。因此,积极心理学把大学生所处的学习生活环境视为一种教育资源,通过社会组织系统的优化和创建,实现大学生个体与环境之间正能量的传递,使之成为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生成、自我发展的沃土,这与环境育人的理念是高度契合的。

3、运用积极心理学改进大学生习惯养成教育的策略

运用积极心理学改进大学生习惯养成教育,必须改变简单机械的教育管理模式,通过调动大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潜在的积极品质,形成以人为本、富有活力的习惯养成教育机制。

3.1、引导积极的认知,建立自信的习惯养成

积极的行为方式来自于积极的自我认知,一种被强制和缺乏自信的行为难以内化为受教者的理性认知和持久的行为习惯。因此,建立积极而自信的自我认知对健康的习惯养成有着重要作用。正确的认知包括对主体意志品质、思想动机和行为方式的评价以及目标选择。

因此,要善于引导学生认识自己的长处和优势,学会积极的自我肯定、自我更新和自我发展;善于采用目标激励、榜样激励和成功激励等方法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和调整自身行为;要有效组织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阶段性目标教育和职业生涯规划活动,在活动中使学生建立理性认知、产生积极愿望和激发前进动力,进而推动大学生积极的行为习惯养成。

3.2、创设积极的情绪体验,用快乐筑牢习惯养成的根基

体验是将道理、知识、理论内化为人格和习惯的重要方式。创设积极的情绪体验,

一是强化参与。要开展参与式的教育教学活动,完善和创新选修课方式,开放教室、实验室,鼓励学生开展多种自选性的习惯训练活动;

二是创造和谐。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人格,建立民主平等和相互信任的师生关系,通过表扬激励等方法唤起学生的良知和情感,激发和调动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习惯养成动机;

三是善于积累。要引导大学生进行积极的自我建构,从“现实自我”到“理想自我”的过程中积累信心、勇气等正向心理资本;组织挫折性的归因训练,引导积极的归因方法和情绪体验,养成把努力、方法、注意等不稳定和可控的内部因素进行归因的习惯,保持习惯养成过程前后一致的行为向度和心理归因。

四是自我提升。通过调动大学生主体认识、主体体验和主体调控,使之逐渐从“自发”变成“自为”的主体,实现自我完善和自我提升。这种提升反过来激发大学生的成就感,为新的情绪体验提供有利条件,进而促进人生价值观的提升和自觉而快乐的习惯养成。

3.3、优化组织环境,创建自觉的习惯养成

一是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网络环境建设和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同学关系,以熏陶的方式增进学生健康的心理感受;

二是教学、管理、服务等各部门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学生,服务学生,体现人文关照。要特别重视课堂的育人功能,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学习习惯、行为习惯以及对美的追求和享受。

三是通过实施积极的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更好地实现教育对人的尊重、信任和鼓励,为大学生习惯养成提供更多支持;高校要把积极心理学纳入教学体系,开展积极的心理干预、心理测量和学生自主评价,营造积极健康的素质养成氛围。

四是引导大学生的学习观念、生活观念和自立意识,树立有所追求的人生价值观;引导大学生朋辈群体健康发展,形成积极的“共生效应”。

3.4、注重个体的心理关照,形成特色的习惯养成

习惯养成教育应该考虑学生个性特征和心理倾向的差异。

一是增强德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在学生德育和习惯养成教育中采取因人而异的方法,使他们在一种“心理自由”和幸福快乐的状态下培养将来长期受用的做人做事的习惯。

二是改变千篇 一律的人才培养模式。深化“学分制”和“分层次教学”,根据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设置课程种类、教学内容和考核方式,鼓励特长发展、特色发展。

大学生心理学 篇6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 大学生 案例 心理健康教育

第一章 引言

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从总体上来说主要是以研究各类心理问题为中心,形成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防治性机制,解决少数大学生内在的可能的心理障碍,在一定程度上并未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心理教育功能的定位应当发生变化,从过去的预防、辅导和治疗渐渐转变为引导大学生的心理自主发展、自我完善。1这一定位越来越成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领域的主流观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和根本性功能应是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二十世纪末在美国心理学界兴起的积极心理学,其发起人是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学家塞罩格曼(Seligman)。“積极心理学是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力和美德的科学”。2积极心理学把研究的重心放在人的积极方面,提倡用积极的因素对人的行为和心理进行解释,这样做能够人的优秀品质,并利用这些优秀品质最大限度地挖掘潜力,提升生活质量。

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渗透积极心理学的相关理论,有利于开展此项工作。可以深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整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改变现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内容,拓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

第二章 大学生案例中反映出的心理问题

(一)案例

案例一:大一新生,表现为紧张,心事重重。大学之前一直有父母照顾,无住校经历,成绩优秀。上大学后感到自己不如其他同学优秀,尤其是室友有三个是来自大城市。她们能说会道,但却很少与她交流,她感到很孤独、很寂寞,非常难受。

案例二:刘某,自进入大学以后,感到学习压力很大,老师讲课速度快,听不懂。整天处于焦虑之中,并且感到非常自卑。长期造成不愿与人交往,感觉生活没有意思。

案例三:2013年9月至2014年6月一直和室友关系不好,主要的矛盾在于总是强调室友开电脑娱乐时音箱声音大,影响到自己休息,室友试图通过各种方法避免矛盾发生,效果不明显。李XX始终对室友作出要求,但是自己晚上11点半后玩手机时,却不允许室友关大灯休息。诸如此类的寝室矛盾时常发生,导致寝室一名室友申请调换寝室。寝室的两名室友很压抑,在寝室不能点击鼠标,不能对着视频笑出声,他们也提出过想搬离寝室。另外,李XX在寝室会自言自语,问一些诸如“你们怎么看待社会公正”之类的问题,表现出对社会、学校、周围人的各种不满。

(二)案例中存在的心理问题

1.适应问题

适应问题在新生中比较常见,也比较突出。大学新生在进入大学之前,一心为了高考,父母完全承担了孩子该做的很多事,造成很多学生脆弱,抗挫折能力差,一点小事就感觉受到打击,从而使身心遭到困扰。这样,如果孩子在进入大学之后,不能够及时地进行调整,学会独立地生活,就会出现种种不适应的状况。

2.学业问题

大学学习与以往有显著的区别,主要表现学习中精力投入不足;学习缺乏动力,学习松弛,满足于一知半解,成绩不理想;学习过度焦虑,学习中不擅长调节心理状态,信心不足;学习心理疲劳,注意力不集中,思想迟钝,学习效率下降,出现失眠;考试焦虑和怯场,担心自己考试失败而忧虑的一种负情绪反应,从而在考试中出现应激反应。有很多学生出现紧张恐惧,甚至引起生理上的不适,这些都是考试心理偏差的表现。

3.人际交往问题

与中学相比,大学阶段是个体成长社会化的重要阶段,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更具社会性。主要表现在与同学交往平淡,感到交往有困难,大学新生渴望交往,有的同学有社交恐惧症,此类大学生虽然不多,但也不乏其人,甚至在公共场合出现,对他们来说都非常痛苦,完全把自己封闭起来。

第三章 积极心理学理论

(一)积极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1.积极的情绪体验

积极心理学研究的第一个重要内容是积极的情绪体验。积极情绪体验是指个体满意地回忆过去、幸福地感受现在,并对未来充满希望的一种心理状态。3它包括感官愉悦和心理享受。目前研究最多的是主观幸福感。主观幸福感是积极心理学研究的立足点。

2.积极的人格特质

积极心理学研究的第二个重要内容是积极的人格特质。积极人格是指个体能在生活中持续主动地追求幸福,并体验到这种幸福,又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和潜力。4只有个体所固有的积极力量得到培育和增长,消极方面的力量才能被消除或抑制。

第四章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构想

(一)大学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1.增强大学生的积极情绪体验

积极情绪体验包括兴趣、爱、幸福感等能使人产生愉快感的情绪体验。大学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应增加大学生的积极情绪体验的内容,培养大学生的积极力量,塑造大学生的积极品质,提升大学生个体的幸福感,是大学生变得乐观积极向上,对于建设和谐校园具有重大意义。

2.塑造大学生的积极人格特质

积极心理学家赛里格曼等人研究发现,有六种美德和二十四种积极人格特质普遍存在于每一个个体身上。包括智慧、勇敢、创造力、热情、善于交际等。6这些积极人格特质对提高大学生对生活和学习的满意度大有益处。

3.创建积极的大学校园环境

积极心理学认为一个人的积极情绪体验和积极人格特质与积极的社会组织系统密不可分。人格特质与环境相互影响。能很好地适应环境是一种积极的人格特质。因此,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必须创建一个积极的大学校园环境,发掘并培养学生的各种积极心理品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拓展大学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1、开设《积极心理学》课程

开设《幸福心理学》课程,主要内容是引导大学生对幸福的感受和关注,主要形式则是以大学生参与讨论、游戏等活动形式为主,让大学生在主动参与下体会到自身生活中的幸福。培养大学生获得幸福的方法主要是在积极的思维习惯、健康的生活方式、正面的观察视角、果断的行动方法等方面对大学生进行引导和培养。通过该课程不仅能使大学生在当下的大学生活和学习中感受幸福,而且还能将自己的幸福进行到底,更好地面对未来的生活和工作。

2、开展积极联想

积极联想,就是通过某一事物激发起对另一事物的想象,进而引起事物之间

的联系和关系的反应,而这种反应在心理上可以产生正面积极的反应,避免消极

方面的反应。它主要通过四种形式去实现:相似联想、接近联想、对比联想、因

果联想。通过对一种事物或现象的感知和认识,联想到与之相似、接近、对比、

有因果关系的事物或现象。

3、快乐体验

积极心理学的快乐体验是人的一种积极情绪体验,它是为了满足某一种愿望

而受到外界刺激所产生的一种愉悦的情感体验。快乐体验的社会价值在于它能使人在这种良好的情绪体验的伴随下,建立自信心,从而获得成就感。通过快乐体验,是大学生变得积极进取,有利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结论

我国高等教育承担着重任——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输送高层次专门人才。本文运用积极心理学理论对我国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进行研究,尝试提出了我国高校大学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构想:明确大学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遵循大学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丰富大学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拓展大学生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以期为今后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提供些许理论指导。

[1]陈伟: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我国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

[2]苗元江、余嘉元,积极心理学:理念与行动,心理学(人人复印资料),2003年第6期

大学生作弊现象的心理学分析 篇7

一、大学生作弊的心理原因探析

心理学认为, 人的一切活动总是受到动机的调节与支配。所谓动机是指:发动、指引和维持个体活动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动机的产生条件有两个:一是内在条件, 即需要;二是外在条件, 即诱因。大学生考试作弊亦是在心里动机的驱使下进行的, 并且这种动机足够强大以至于可以让作弊的学生能够置道德约束和惩罚风险于不顾, 因此, 仔细分析大学生作弊动机的产生原因, 遏制其动机的产生, 是解决大学生作弊问题的可行办法。

首先、大学生在校学习有通过考试的需要, 这一需要的满足过程, 应该是大学生不断努力、汲取知识、提高能力的过程。大学生应当依靠能力的提高和知识的积累, 通过最终的考试。但在当今大学校园中, 往往有一些学生不能在平时扎实地完成学业, 因此, 当考试来临时, 其自身水平达不到应试要求, 为了满足通过考试的需要, 产生了作弊的动机。考试作弊是双方面的, 提供作弊的一方称为作弊客体, 接受作弊的一方称为作弊主体, 而只在作弊主客体之间存在知识差距, 这样作弊才会有效, 才会更多地被采用。这个知识差距就是比较学习劳动, 简称比较劳动。比较劳动为作弊者提供了有效的准备, 在作弊过程中, 那部分可以被复制及可以顺利地抄袭的试题答案所对应的学习劳动被称为相对比较劳动, 除去这部分劳动, 剩下的那部分比较劳动称为绝对比较劳动, 相对比较劳动是作弊主体真正的不劳而获, 是考试作弊的纯粹源泉。

其次, 当前各个大学一般都设有丰厚的奖学金, 得到奖学金对一个大学生而言不仅意味着精神上的荣誉和物质上的收益, 也意味着其在大学中入党、竞选等各方面拥有的资本。并且, 在各大高校中, 是否得过奖学金往往还是考量学生的一个重要指标, 甚至毕业应聘时, 用人单位也时常会关注大学生奖学金的获得情况。在这种情况下, 尽量得高分争取奖学金成为大学生注重考试的外部动力, 也往往成为大学生考试作弊的一个诱因。

最后, 同样的动机可能产生不同的行为, 这其中环境的影响因素也非常重要。就大学生作弊动机而言, 其最终能否转化为具体行动, 环境因素不可忽视。在这里, 影响作弊形成的环境可以分为两个方面:大环境和小环境。大环境是指学校整体的风气。校风良好、历史上鲜有作弊的学校, 其积极的校园文化氛围往往能够降低学生的作弊动机;反之, 校风不好或一般、历史上不断出现作弊现象, 甚至有作弊行为发生后并没有被监考老师发现的学校, 那些作弊成功的“案例”会在学生中广为流传, 增大学生的“机会”心里, 加速作弊动机向行动的转化。小环境是指考场的监考环境。对于英语四六级、国家计算机等级考试等较高级别的考试而言, 由于监考严格、程序规范, 进行作弊的可能性很低, 因而, 一般较少发生作弊现象, 但对于校内自行组织的课程考试, 由于监考的严格程度和考试流程的规范程度远远比不上国家级等高级别考试, 且监考老师自身也容易对校内的考试产生放松, 因此, 进行作弊且不被发现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从而间接怂恿了学生由作弊动机向作弊行动的转化。

二、应对大学生作弊行为产生的可行办法

1、注重日常对学生的关注

当前, 各高校往往非常重视考前对学生的诚信教育, 而在平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关注不够。对于一些读书不用功的学生而言, 考试临近时, 其已经落下了一个学期的功课, 因此, 作弊的动机往往已经萌生, 此时再进行诚信教育, 效果必然非常有限。因此, 要遏制学生作弊动机的产生, 必须重视日常对学生的关注, 尤其是一些特情学生, 如:厌学、对专业不感兴趣、情绪波动比较大的学生等等。辅导员或班主任要与任课老师保持联动, 时刻掌握班级学生学习情况, 同时要通过班委、班级党员等先进分子, 建立班级的预警、监察、帮扶体制, 及时发现班内特情学生的学习问题, 并能够通过监督、互助等措施, 把特情学生学习上的问题在平时解决, 形成班内良好的学习风气, 从而把学生的作弊动机从萌芽阶段抹杀掉。

2、完善学生评价体系

当前我国大学生的评价体系中, 学习成绩所占分量太重。学校中几乎所有的奖励都有一定的学习成绩条件。学习成绩成为了学生评优、学生在校表现评价等的必备条件。这在客观上导致学生们会对学习成绩过分重视, 并进而诱发作弊动机的产生。近年来, 成绩优秀学生、学生干部加入作弊大军的现实已经充分说明了这一问题。因此, 必须完善学生评价体系, 改变过于依赖考试评价学生的现状, 尝试将学生的日常表现、社会实践、参赛获奖等各方面因素, 纳入学生的评价考察体系, 从而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在大学中发挥自身的优势, 并从另一个方面遏制学生作弊动机的产生。评定方式综合化:学校不但要看学生的期末成绩, 而且要看学生的平时表现 (包括学生平时上课的表现, 学生的科研报告、产品制作、发明成果等) , 加大平时考查成绩的比例, 这样既考查了学生的实际水平, 又可以督促学生加强平时的学习, 从而减少作弊现象的发生。

3、加强学风建设、形成良好氛围

环境是影响学生的重要因素, 良好的学习风气会形成良好的软环境, 不仅能够对学生学习产生催进、鞭策作用, 也能够降低学生作弊动机的产生。反之、如果学风难以得到保证, 大量学生懈怠日常学习, 不能达到学校的教学要求, 则作弊现象就不可避免。同时, 由于大学生普遍存在从众心理和尝试心理, 在自身功课不能达标的情况下, 一旦有其他同学作弊的先例, 就会刺激其同样产生作弊的动机, 而一旦某一次作弊得手, 这种动机就会不断蔓延, 作弊的现象必然越演愈烈。因此, 必须注重校园软环境建设, 加强学风管理, 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4、严格考试纪律, 提倡人性化管理

作弊现象由动机转化为行动, 考场因素非常重要。规范的流程、严格的监考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压缩学生的作弊空间, 降低作弊动机向作弊行为转化的可能性。反之, 如果在考场环节有所松懈, 则很有可能使少数学生的作弊得逞, 一旦这一现象发生, 就会对该生及其他学生产生怂恿, 从而加剧作弊现象的发生。当然, 在现实情境中, 由于对作弊学生的处罚非常严厉, 也会有监考老师因为恻隐之心而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从而对学生形成一种反向的鼓励。有调查显示, 46.1%的学生认为对作弊的严厉处罚并不足以威慑作弊的大学生, 因为在惩罚严厉的情况下, 监考老师抓作弊时心情也是矛盾的, 不抓则违反监考纪律, 而抓学生就要受到严惩, 甚至可能毁掉一生[2]。大学毕竟是一个教书育人的场所, 而不是一个以处罚、惩戒为目的的场所。因此, 在严格考场纪律, 杜绝作弊产生的同时, 也要本着教育为本的原则, 以学生的长远发展为出发点, 合理制定惩戒方法, 实现人性化管理。学校要制定相关的制度, 督促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教师不但给学生以知识也要给学生以思想, 教师的授课水平提高了, 学生感觉能从中受益, 学生就会被教师的课堂所吸引, 就会降低学生逃课现象的发生。

摘要:针对当前大学生普遍存在的考试作弊现象, 本文从心理学角度分析了大学生作弊现象的产生原因, 提出以遏制作弊动机的产生和转化的方法, 消除大学生作弊行为的出现。

关键词:作弊,动机,环境

参考文献

[1]云长海、韩霜等:《高校学生考试作弊问题分析与对策》,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6, 27 (3) :352-353。

[2]万明钢、曹汉斌:《大学生考试作弊行为研究》, 《高等理科教育》, 2002, 43 (3) :79-84。

大学生心理学 篇8

1 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现状及问题分析

当前, 在本科院校中, “90”后大学生已经成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对象。他们出生在我国改革开放呈现明显成效时期, 成长于社会剧烈变迁、经济迅猛发展、信息高速发达的特殊年代, 具有非常显著的时代特征。

1.1 乐于交往, 但交际困难多多

当代大学生交际需求有了很大提升, 内心渴望着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但是在交往中, 由于生活背景、习惯、性格、兴趣等方面的差异, 加之“网络文化”的盛行, 自我保护意识过强, 使得大学生之间容易造成摩擦、冲突和情感损伤。另外, 交往范围狭小、交际技巧匮乏等也给正常交往带来障碍, 使部分学生陷入交往误区。这种高期望值与低成果之间的落差, 造成大学生心理上的苦闷, 行动上表现为等待观望, 甚至自卑自闭。

1.2 渴望就业, 但现实形势严峻

近年来, 国内众多大学纷纷扩招, 大学新生和毕业生的数量逐年攀升, 2013年中国普通高校毕业生数量更是创历年之最达到699万。与此同时, 据对近500家用人单位的统计, 计划招聘岗位数同比平均降幅15%, 2013年被称为“最难就业年”。就业市场不景气, 社会竞争更激烈, 使得大学生找工作或找比较理想的工作越来越困难, 大学生在毕业、就业的过程中被分配、被选择, 导致在校大学生受感染, 精神压力加大, 有的甚至因焦虑、自卑而失去安全感, 许多心理问题随之产生。

1.3 向往美好, 但学习生活压力大

部分大学生因所学专业并非所爱、课业负担重、学习方法没能及时转变、参加各类证书考试及考研等应试压力大, 使得他们长期处于冲突与痛苦中, 自信心下降, 精神高度紧张, 极可能导致强迫、焦虑甚至是精神分裂等心理疾病。当代大学生中有一大部分学生不善于独立生活, 或者因生活贫困而造成心理压力。据调查显示, 我国高校在校生中约有20%是贫困生, 这些学生中有些人虚荣心太强, 与同学相处敏感自卑, 采取逃避、自闭的做法, 有的甚至发展成自闭症、抑郁症。

1.4 情感丰富, 但困惑纠结增多

大学生正处于情感旺盛期, 心理迅速发展并走向成熟, 对爱情、友情有着强烈的期盼与好奇。但由于心理未完全成熟、不善于处理异性之间的关系, 加之网络、社会影响加大, 使得大学生思想富于变化, 感情上的“净土”也越来越少, 给大学生带来种种烦恼和不安, 不可避免因失恋等原因引发心理疾患, 甚至走向犯罪。

1.5 追求独立, 但容易以自我为中心

当代大学生有强烈的“成人意识”, 有较好的自我认知, 有主见, 自信心强, 清楚自己的优缺点, 但是社会意识、责任意识等相对淡漠, 自我评价能力不足, 缺乏社会经验, 关心自己比关心他人要多, 容易产生理想和现实的矛盾, 陷入自我中心, 自我调试、应对复杂问题能力明显不足。

1.6 积极学习, 但功利性太强

学习动机呈现功利化倾向, 执着追求学习目的, “不求精益求精, 但求顺利过关”。普遍对技能学习、社会求生方面的诉求增对, 实用性成了选择学习内容的主要参考因素, 许多大学生愿意用2/3的时间和精力, 去考驾照和各种职业资格证书, 由此引发了逃课、挂科、没学位等系列问题。

当下大学生身上存在的心理障碍问题, 迫切呼唤高校教育工作找到更加贴近时代特点、贴近大学生实际, 能够解决现实问题的心理健康教育引导方式。

2 积极心理学的现实作用研究

2.1 积极心理学的基本内涵

积极心理学产生于20世纪末的美国, 致力于研究人的发展潜能和美德, 它将心理学的视点转移到关注人性、社会和生活的积极面, 利用心理学当前较为完善和有效的实验方法与测量手段来研究人类积极力量和积极品质, 是一门促进人们幸福的科学。积极心理学研究领域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主观层面, 主要研究个体的主观体验, 包括幸福、满足、满意、希望、乐观等;二是个体层面, 主要研究个体的人格特质, 包括爱的能力、工作能力、勇气、勇敢、善良、感恩、宽容、人际交往能力、创造性、毅力等;三是群体层面, 主要研究积极的组织系统, 包括责任感、和谐的工作环境、文明、职业道德、自制力、容忍力等。

2.2 积极心理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积极作用

把积极心理学的全新理念引入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过程中, 必将有利于塑造大学生积极人格, 培养积极情绪, 发展积极心理品质, 提高心理素质, 进而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全面发展。

2.2.1 积极心理学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

培养积极心理品质是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内容。研究实践证明:培养积极的心理品质可以更好地预防心理疾病, 有助于进行心理调适, 有利于培养高素质的人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引入积极心理学的理念, 通过拓展学生的积极体验和积极情绪, 可以提高大学生的体力、智力、社会协调性等, 在实现积极力量的发掘与培养过程中达到防患于未然的效果, 这对维护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以及提高工作、学习效率有着重要作用。

2.2.2 积极心理学丰富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积极心理学提倡以人为本, 倡导积极人性, 探究人的优点和积极因素, 并以此挖掘人本身具有的潜在能力, 从而提高生活质量。它从新的视角丰富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必然对传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产生冲击和积极影响。

2.2.3 积极心理学创新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路

积极心理学教育使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途径实现了向多元化发展方向, 它能帮助大学生用积极观点解释消极事件, 帮助大学生以开放的、欣赏的眼光去看待自己和他人的潜能、动机、能力, 从而促使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拓展新的发展空间。

2.2.4 积极心理学激发了大学生关注心理健康的主观创造性

积极心理学把学生看成是有独立个性的个体, 主张采取措施促使学生主动关注自身心理健康状况, 塑造积极人格。努力使学生能够正确地认识自己、客观地评价别人, 能够正确地面对现实、接受现实, 保持乐观态度, 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挫折, 促使他们在今后激烈的竞争中以强者的姿态去迎接各种挑战。

3 积极心理学在应对大学生心理障碍中的积极干预研

3.1 加强大学生积极心理健康理念教育

积极心理学充分体现了人文关怀的人性化、科学化的和谐统一, 也是符合当前实际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在心理健康教育中, 高校必须运用积极的心理暗示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 自觉地向着积极的方向发展, 主动发展学生积极的认知品质、情感品质和意志品质。在积极心理咨询与治疗过程中, 注重实施积极心理干预, 更加关注来访者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 注重培养来访者的积极反应, 并鼓励其关注自己的积极品质, 帮助树立信心和希望。

3.2 增强大学生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自我感受

积极心理品质的形成是一个行为过程, 也是一个心理体验过程。高校在心理健康教育中, 可通过培训、辩论、演讲等形式, 让学生在团体学习讨论中发挥自主性, 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快乐和幸福, 有意识地尝试享受关注这些愉快的新体验。在实践中, 采用团体辅导的方式, 指导学生用积极的情感对所体验的心理现象甚至是心理困扰作出积极的解释, 帮助学生满意地对待过去, 幸福地感受现在和乐观地面对将来。日常生活的精神体验和快乐体验必须常变常新,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使其主动参与到快乐心理调适活动中来。

3.3 注重对大学生积极人格的培养

积极心理学认为, 积极人格特质主要是通过对个体的各种现实能力和潜在能力的激发和强化形成的, 当激发和强化使某种现实能力或潜在能力变成为一种习惯性的工作方式时, 积极人格特质也就形成了。因此,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要努力在积极人格理论的引导下, 结合实际情况, 转变工作方式, 扩大教育领域, 更新教育理念, 采用积极心理学倡导的教育方式去塑造和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 使大学生学会积极地自我调适, 从而提高承受和应对挫折的能力。

3.4 营造积极的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氛围

宣传是做好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环节。适合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良好宣传氛围, 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人性层面的积极力量和美德。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应更多地结合积极心理学的观念, 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营造积极和谐的氛围, 促进学生积极本性的发展, 促使更多的人参加到积极心理健康教育中来, 通过社会、家庭、校园、院系、班级、宿舍的氛围和组织来影响每一个学生。

3.5 实施大学新生导师陪伴制

用积极心理学视角看待成长中的学生, 将发掘学生的优势、潜能作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出发点。实施大学新生导师陪伴制, 不仅可以减少学生刚到新环境焦虑不安的情绪产生, 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 同时也可以让学生结识伙伴, 减少孤独感, 更快地适应大学生活, 避免因为种种不适应产生的不良情绪。

3.6 重视大学生职业规划培训

大多数学生进入大学之后, 往往对自己的专业缺乏客观认识, 在规划学习生活上很迷茫。因此, 要对学生进行系统的职业规划培训, 让学生懂得如何科学地规划自己的职业道路, 现在对于自己将来的想要从事的职业来说应该有些什么准备, 学些什么知识, 让自己的学习有目标, 有动力, 不为通过考试去学, 而是为自己的将来去学。

摘要:大学生教育一贯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和热点。当前, 受各种主客观因素影响, 大学生心理障碍问题越来越突出, 心理健康教育已经成为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当代大学生身上存在的心理问题入手, 结合积极心理学在培育人的健康心理上的研究与实践, 进行客观总结和深入剖析, 提出了积极心理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应用的合理性及有效途径。

关键词:心理障碍,大学生,积极心理学

参考文献

[1]孙雄辉.从“消极”走向“积极”.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J], 2010 (4)

[2]张枫逸.“最难就业年”尤需机会公平[N].中国青年报, 2013-5-21 (6)

[3]王贺, 陈建芷.对当代大学生实施积极心理教育简论[J].教育探索, 2011 (3)

[4]贾敏, 张珂.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J].决策探索, 2011 (8)

[5]刘燕, 谢钢.积极心理学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M].高校教育管理, 2011 (1)

大学生心理学 篇9

1.1 心理教育目标片面化

一些学校把心理教育的任务理解为关注和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 把学生存在的问题、心理成长中的弱点和缺陷当作了工作的出发点与落脚点。这种定位于心理老师解决部分学生的问题性心理的教育, 忽视了广大学生的发展性心理需求, 一方面是容易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各学科教育完全割裂开来, 似乎心理健康教育只是心理健康教育课和心理咨询者的工作, 与其他教师和教育者无关, 导致学校心理教育途径受到限制, 另一方面是容易使学生产生误解, 似乎心理健康教育就是治疗心理问题, 也就认为“我没有心理问题, 不需要接受心理辅导”, 致使一些学生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 心理教育的育人功能受到限制。

1.2 心理教育课程学科化

近年来, 心理教育课程陆续在一些高校开设, 心理教育课的学习模式大多是以心理问题为专题, 先摆出学生在生活、学习、工作中出现的心理问题, 然后探讨、阐述如何克服问题, 并提出克服问题的建议、方法和策略, 最后让学生联系自己的实际, 进行讨论。此外, 课程内容还过于强调心理疾病的普遍性和严重性, 让学生了解更多的诸如强迫症、恐惧症、人格障碍等心理疾病。课程内容的简单化操作, 严重偏离学生潜能的开发与心理素质的培养, 极易带来不利影响。

2 积极心理学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2.1 积极心理学升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

当前,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在引导学生积极心理意识的培养上未能紧跟时代步伐, 而积极心理学的出现从理论和实践层面升华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 提倡用一种开放和欣赏的眼光来看待每一个人, 强调心理学要着力研究每一个普通人具有的积极力量。因此, 站在积极心理学的立场上,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应更关注大学生的发展性目标, 用积极的理念和思想优化心理素质, 培养健全人格, 使大学生能积极适应社会, 积极应对问题, 具有积极的生活态度。

2.2 积极心理学丰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教育部《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中明确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积极心理学提倡的是以人为本的全新价值定位, 倡导积极人性, 要求关注研究人的优点和积极因素, 提倡用积极的心态对人的心理现象做出正面、积极的解读, 从而挖掘人本身具有的潜在能力, 并利用这些积极的品质来帮助人主动寻求良好的生活状态, 达到助人自助的教育目的。这种价值取向从新的视角丰富了高校心健康教育的内容, 引导学生更多关注生活中的积极事件, 培养其利用积极的思维去应对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

2.3 积极心理学拓展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在传统心理学背景下,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途径与方法过于单一, 常常把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区别于学校教育的其他工作, 采取的途径与方法也不外乎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进行各种咨询、开设讲座等。而积极心理学认为, 每个人都存在巨大的潜能, 都具有多种基本需要, 都重视自我发展, 这种人性观决定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与方法必将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如重视教师的发展和运用其积极心理, 重视心理健康教育与学校其他工作的融合, 努力烘托与营造一个宽松、愉快的氛围, 使生活于其中的师生感受到满足、乐观与充满希望, 充分重视学生积极的心理体验等。

积极心理学纠正了传统主流心理学过于偏重问题的片面性, 重视人性中积极方面, 研究人的优点和价值, 关注正常人的心理机能, 真正恢复了心理学本来应有的功能和使命。更为重要的是, 积极心理学让我们对心理学科有了更清楚的认识, 即心理学不应是静态的、封闭的研究体系, 它应当且必须肩负起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担。由此我们相信, 在积极心理学的引领下, 心理科学对人性的理解将更科学, 以及将会产生更有效的干预, 从而促进个人、家庭与社会的良性发展。

3 积极心理学视野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应对策略

3.1 以培养大学生的积极人格为首要目标

健全人格是一种极为理想的人格类型。我国学者陈旭、张大均认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健全的心理素质。积极心理学主张人格研究不仅要研究问题人格和影响人格形成的消极因素, 更要致力于研究人的良好人格特质形成和发展中的作用积极人格作为我们人格中的动力, 不仅可以预防消极人格的破坏作用, 还能够促进我们积极适应能力的发展, 维护我们的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 达到第一个基本目标。因此, 积极人格的塑造应是我国健全人格培养的前提和保障, 积极人格的塑造应该成为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首要目标。

3.2 应以塑造大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为重点内容

积极心理学认为人人都有积极的心理潜能, 都有自我向上的成长能力。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应着重于培养积极的心理品质上。如积极的思维活动、积极的情绪情感体验、积极的习惯养成、积极人格的培养、积极的认知方式、积极的意志品质、个人积极的心态、积极的组织与群体等, 具体来说, 包括培养自信心、自制力、心理承受能力、环境适应能力、情绪控制能力、情绪调节能力、认知自己、客观地评价自己、有效地管理自己的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人际吸引力、真诚、忠诚、坦诚、诚实、正直、仗义、率真、信用等积极心理品质。

3.3 以丰富和深化大学生的积极心理体

验为手段在实践中, 为了让学生具有积极的心理体验,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实施积极心理干预。在积极心理咨询与治疗过程中, 咨询师关注来访者的积极品质, 注重培养来访者的积极反应, 并鼓励其关注自己的积极品质, 给来访者树立起信心和希望, 调动起其潜能, 最终“问题”被解决了, 人也会变得更有力量。在以后的日常生活中更能积极地沟通、表达、自助、增进交往能力并保持心理健康。

开设积极心理教育课程。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工作方法之一。国外在开设积极心理教育课程方面已有成功先例。最受哈佛学子欢迎的课程就是积极心理学。课程涉及如何获得更多的幸福体验、如何获得健康身心、成就感和永恒的友谊。旨在引导大学生充分认识自身潜能, 塑造积极心理品质, 增进心理健康, 提升心理素质。

重视大学生自助式心理健康教育。所谓的“自助式心理健康教育”, 是指主体通过各种方式满足自己的心理需要, 促进心理发展, 维护心理健康的活动。例如让学生选择与自身心理发展相关的专题进行自助式心理探究, 在研究过程中满足学生的好奇心、获取心理知识、掌握心理方法、解决心理问题、促进心理发展, 探究的内容可以是如何集中注意力、培养自信心、培养意志力、培养积极心态、受人欢迎的心理品质、如何调控情绪、如何处理异性情感、积极应对压力等。

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大学生心理一方面是对传统心理健康观的继承与发展, 另一方面它又拓展了心理健康研究的领域, 有利于从更科学的角度去认识和把握心理健康的积极、健康的理念。从而秉承积极健康的理念, 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 更好地服务于成长中的大学生。

摘要:积极心理学是西方心理学近10年里出现的新的研究取向之一。通过分析传统心理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消极影响和积极心理学对它的意义, 提出了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参考文献

[1]SheldonM.KingL.Why Positive Psychology Is-Necessary[J].American Psychologist, 2001 (3) .

[2]马甜语.积极心理学:理念、视野及动向[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6 (1) .

[3]新华, 王极盛.青少年主观幸福感研究述评[J].心理科学进展, 2004 (1) :59-66.

[4]徐凤.积极心理学:对人本主义的继承与超越[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 2007 (15) .

积极心理学对在校大学生的作用 篇10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心理健康教育,积极组织环境

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不仅影响到他们自身的发展, 而且关系到全民族素质的提高, 更关系到跨世纪人才的培养。大量调查表明, 目前我国大学生发病率高的主要原因是存在心理障碍, 精神疾病已成为大学生的主要疾病。人的心理素质不是天赋的, 而是取决于后天的教育与训练, 教育对心理素质的提高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一、积极心理学的内涵

积极心理学是20世纪9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塞里格曼等人倡导的一个新的心理学研究领域, 它关注人类美德、力量等积极品质, 研究人的积极的情绪体验、积极的认知过程、积极的人格特征和创造力等, 更强调研究人性的优点与价值。这是一种全新的心理学理念, 其目的是研究人类的积极力量和积极品质, 关注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开发人的潜能, 促进人的能力与创造力的增强, 并以此获得美好的生活。

二、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积极组织环境的构建

积极心理学的理念致力于从积极的层面看待心理现象, 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积极组织环境的构建提供了新的视野和思路。

(一) 积极更新观念, 明确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包括培养全体学生健全的心理素质和帮助个别的学生消除心理问题两个方面。把培养学生健全的心理素质与个性品质这一预防和发展性的目标摆在一个更加突出的位置上, 尽快转变过去以为无病即是健康, 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即是为预防和治疗疾病的错误观念, 完成对心理健康的研究与评定从消极心理取向向积极心理取向转变。

(二) 采取多种渠道, 切实提供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

积极心理学认为人人都有积极的心理潜能, 都有自我向上的成长能力, 因此, 尊重大学生自我发展的主体性, 使他们成为自我心理健康的维护者和促进者是成功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

1.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心理健康教育在消极心理学取向背景下诚然强调关注学生的主体性, 但与此同时, 教师却把学生当做问题的来源, 常常带着有色眼镜看待学生, 这样就强化了学生的问题意识, 扼杀了学生的主动性与创造性, 把学生置于被动的位置。只有把学生当做充满潜力的个体, 把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与帮助学生实现人生的价值与享受幸福的生活当做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个体的主动性与创造性才能得以发挥, 问题意识才能得以增强, 才能真正营造以学生为本的教育氛围, 开发学生潜能。

2.融洽教育对象和教育者的关系。积极心理学帮助我们重新认识和改善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师生关系。以积极心理学的观点, 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 教师和学生一样都是成长、发展中的个体, 教师需要培养积极心理, 需要以积极的心理看待成长发展中的学生。重视学生个体自我成长的经验, 帮助学生培养和发展积极的心理。这就要求教师在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多使用平等、积极的词汇, 为学生的心理健康的发展营造积极和谐的氛围。

3.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理论课程的建设。积极心理学认为人人都有积极的心理潜能, 都有自我向上的成长能力。心理健康课堂教学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 它受众面广、影响大、效果显著。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是培养积极的心理品质, 如积极的思维活动、积极的情绪情感体验、积极习惯的形成、积极人格的培养和积极的组织与群体等。因此, 在心理健康教育中, 应尽量避免对学生负性心理品质的过分关注, 而要以培养积极、乐观等心理品质为重心, 提倡他们对生活中的事件和产生的心理状态做出积极的解释, 促其产生积极情绪。要注重积极情绪的培养和乐观精神的辅导, 让学生了解到自己有认识的能力和爱的能力, 充分相信自己, 并开发自己的潜能。

(三) 整合学校的教育资源, 建立起完善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系统。

积极心理学的价值取向是一个宽泛的视野, 积极的心理健康教育应充分挖掘和利用学校丰富的教育资源, 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学校工作的各个环节。摒弃以往心理健康教育以问题为靶子的模式, 强调学校的一切都是心理健康教育可供利用的资源。同时要注重积极校园文化的建设。良好的校园文化熏陶是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实效的重要条件。

高等院校的教育工作者必须改变“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只应当由专业人士来负责”的错误观念, 以促进学生形成积极心理品质为己任, 在进行学科教学和日常管理的同时适时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为大学生营造良好的组织氛围。我相信在积极心理学理念的引导下,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一定会获得既好又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剑.积极心理学在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中的作用[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08 (12) .

[2]李金珍, 王文忠, 施建农.积极心理学:一种新的研究方向[J].心理科学进展, 2003 (3) .

[3]陈晓英, 杨舜尧.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视角:积极心理学[J].教育与职业, 2009 (15) , 79-80.

[4]沈贵鹏.心理教育课程论.北京: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2001:172-375.

[5]付国秋.积极心理学介评[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7 (03) .

大学生心理学 篇11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高校教育;大学生心理培养;健康浅论

现代教育发展过程中,知识能力培养的基础上,心理素养培育的重视力度逐步增加,基于“人本思维入校园”理念,素质教育深化改革不再仅注重知识能力的素养贯彻,“一切为了学生发展”中同样囊括了心理能力的发展。基于此,当代高校建设与发展过程中,作为优质人才培养的前沿阵地,认清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融合积极心理理念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能行之有效的促进大学生心理成长,确保大学生技术能力提升的同时,心理意识得到充分优化,能以正确、积极、阳光的心态参与国家建设,支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构建。

一、积极心理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解读

在人类成长过程中,心理健康的培育对人格养成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中科院心理研究所调查报告显示,大学生心理健康指数与积极人格之间存在正相关性,即大学生个人人格越积极,其心理健康状态月良好,在积极的人格影响下,其投入社会公益活动的积极性越高,对社会的认识度、期望值与乐观型也越高,保持感恩心理的可能性也越大。因此,拥有积极人格的大学生群体,在社会中展现出的价值越多,其不仅有勇气挑战新鲜事物,并能在失败中总结经验教训。而且,从众多实际调查案例中可以发现,具备积极人格者更具领导才能,更有组织能力,并能鼓舞团队士气,不仅能构建自身的健康心理,同时能感染周围人积极面对未来。例如,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中的洪战辉,其带着捡来的妹妹艰苦求学,以积极正向的人格精神塑造了“十大杰出青年”的良好形象,其不仅严格敦促了自身发展,并感染了一代又一代的青少年群体,令众人以其为榜样,正确、积极、阳光而又勇敢的面对未来,感恩生命。

二、积极心理学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方案

积极心理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培养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应注重积极心理学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引入。对此,本文认为,构建基于积极心理学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应注重以下内容的践行:

1基于积极心理构建教育目标

培养大学生积极心理状态,保证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关键,应注重大学生积极心理教育目标的构建。对此,考虑积极心理对大学生身心成长的重要性,将“以人文本”思想与健康教育充分融合,建立有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教育目标,侧重培育学生强烈的责任感、积极的求学心、独立的思想观与勤奋的生存意识,才能确保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开展科学,行之有效的引导大学生心理构建,确保大学生积极心理的形成。

2基于积极心理丰富人格教育

构建良好心理教育培育目标的基础上,基于积极心理学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注重丰富人格教育优化,不仅是教育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与思想意识,同时应注重根本的人格品性培育,以构建丰富的人格心理为手段,实现大学生健康心理的构成。对此,本文认为,依据现有社会资源,形成良好的教育引导体系至关重要,不是教育者单方面的耳提面命,而是由学生亲自感受,亲自体会。因此,选择合适的教育方式,运用科学的教学手段,注重“榜样引导”、“意识培育”与“自我反省”等手段,确保学生在日常生活、政治学习及社会活动中均能得到潜移默化的引导,从而于无形中构建良好的人格秉性。例如,组织大型的公益志愿者活动,邀请志愿者组织或社会上杰出的优秀人物,让大学生与其一起参与公益活动,从其言行中领悟人格魅力,并受其影响,塑造自身的积极人格。

3基于积极心理推动自我肯定

积极健康心理目标拟定,丰富人格培养环境营造的基础上,确保大学生群體认知自我,了解自我,肯定自我,也是积极心理学注重的关键。对此,构建自我肯定空间,保证自我敦促环境,对大学生积极健康心理养成至关重要。目前,大学作为大学生接受教育的主场,同时亦能为大学生构建自我展示平台。因此,大学应注重构建积极心理展示平台,利用“心理健康周”、“心理素质拓展营”等活动,结合心理讲座、征文大赛、辩论活动等来构建学生心理展示空间,并激发学生自我认知,坚定学生的自我价值认同。

大学生心理学 篇12

1 积极心理学理论的核心理念解析

积极心理学将心理学研究的悲观人性观转为重视并培养人性的积极观, 它并不是以解决和去除人们心理或行为上的问题为主, 而是致力于帮助人们养成或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行为模式。[2]具体来讲, 积极心理学的核心理念可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1.1 提倡人的主观层面上的积极情绪体验

积极情绪主张个体主观上以满意的态度去回忆过去, 用快乐的心态面对现在并乐观的展望未来的一个积极的心理状态。个体主观上采取这种积极的情绪体验, 往往能舒畅心情, 排除焦郁, 从而易于获得生理和心理方面的健康, 使个体在现实生活中更有耐心和对未来充满希望, 同时也更容易获得良好的、融洽的人际关系交往, 从而促进个体在某一方面的成功。

1.2 通过对个体自我能力和潜力的挖掘来塑造积极的人格特质

积极人格特质是积极心理学理论得以形成和发展的基础, 它倡导通过对个体自我能力和潜力的挖掘来塑造积极人格特质。具体来说, 即在个体自我认识、管理和对生活目标的追求的过程中, 来提高个体自身的对外能力和充分挖掘自身潜力, 以此来形成积极向上的人格特质, 去面对来自生活中外界的各种压力和挑战。

1.3 以积极社会环境来培养个体的积极情感和行为

积极心理学还认为, 积极的、良好的社会环境有利于个体心理的健康发育, 例如, 当人们遭遇某方面的挫折时, 如果父母、教师、同学或朋友能对此提供支持, 营造出良好的社会 (相对个体的外界) 环境时, 将大大有利于个体的积极情感和行为的健康发展。

2 积极心理学理论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运用

从积极心理学的核心理念出发, 在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 应着重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处世心态和增加大学生对现实生活的积极体验以增强大学生的积极情绪, 充分挖掘大学生自我管理、导向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以及自身潜力, 以培育其形成积极的、优秀的心理品质, 特别对于心理健康素养较差的大学生, 要致力营造良好的成长氛围和优化发展环境。具体运用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2.1 深入学生生活, 鼓励学生采用积极心态体验生活

在进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时, 应深入大学生实际生活中, 感同身受, 合理运用积极心理学理论来引导和鼓励大学生采用积极的心态来体验生活、感受生活, 从而启发于生活, 以培植并养成其积极情绪心理和行为模式。

2.2 注重学生个体能力的提高和自身潜力的挖掘, 培养其积极人格特质

注重学生自身能力的提高, 包括自我管理能力、自我导向能力和适应能力等方面的提高, 在强化提高自身能力的同时, 会伴随的激发自身潜力。因此在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应注重学生个体能力的提高, 从而进一步挖掘大学生自身潜力, 而当强化大学生自身某种现实能力和激发潜力使之成为一种习惯性的生活、学习方式时, 就自然而然的形成了积极人格特质。

2.3 营造积极的教育氛围和社会环境, 帮助大学生形成积极情感和行为

根据马斯洛、罗杰斯的研究结果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启发:当大学生所处的社会环境能在其遭遇挫折或人生低谷时直接的或简介的给予同情并帮助或支持时, 学生就最有可能获得积极情感和产生积极行为, 从而易于健康成长和实现自我。[3]因此, 在进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 应注意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教育氛围, 打造积极的社会环境, 时刻关注大学生的生活满意度, 适时接受并及时处理大学生在日常生活、学习中所反馈的隐性的或显性的心理健康信息, 以帮助大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和行为。

3 结语

积极心理学理论作为一种新的研究理论, 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开阔了视野和提供了方向。然而由于其理论基础较为单薄, 理论体系尚不完整, 其应用也有很大局限性。因此, 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如何合理、科学地去运用, 需要实践的验证。

参考文献

[1][2]艾伦·卡尔.积极心理学 (第二版) [M].丁丹, 等, 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13:31, 47-48.

[3]任俊.积极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6 (1) :217-219.

[4]刘翠兰.积极心理学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7 (4) :51-52.

上一篇:政治课教学反思下一篇:网络视频教研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