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心理素质

2024-10-31

大学生心理素质(精选12篇)

大学生心理素质 篇1

1 大学生心理素质建构的理论依据

人的素质结构划分, 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以下几种: (1) 二分法, 认为人的素质包括生理 (身体) 素质和心理素质; (2) 三层次说, 认为人的素质从低到高依次为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 (3) 五成分说, 按照德、智、体、美、劳五育, 将人的素质相应地划分为品德素质、智能素质、身体素质、审美素质和劳动技能素质或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文化素质、道德素质和思想政治素质。

以上分类虽然繁简不同, 但本质上都是从不同角度揭示人的素质结构内涵, 认为心理素质是素质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居于社会文化素质和生理素质之间, 起中介作用。

人的素质结构划分应坚持实用性、可行性与逻辑准确性的结合。而大学生心理素质应与素质和素质教育研究相联系。大学生心理素质结构研究实际上反映了心理学与教育学的结合, 是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所提出问题的回应。至于大学生的素质, 笔者认为主要包括生理素质、心理素质、人文科学素质和专业素质。

心理发展规律, 特别是心理发展的敏感期 (关键期) 及心理品质发展的先后顺序和发展速度都是心理素质教育和心理素质建构的理论基础。人的心理品质始终处于发展变化之中。大学生年龄一般在17~23岁之间, 属于成年初期 (或称青年早期, 18~35岁) 。这一阶段, 其思维方式由形式逻辑思维向辩证逻辑思维发展, 元认知也有进一步发展。虽然大学生的个性已在高中阶段基本形成, 但在大学阶段, 其个性会进一步发展, 自我意识迅速发展, 自我同一性得到确立, 进而促使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趋于稳定。大学生心理发展特点为其心理素质建构奠定了理论基础。

心理学研究对心理素质建构具有参考价值。心理学将心理现象大致分为4个层次: (1) 第一层次, 在社会关系体系中研究人的发展, 这些主要是社会心理学内容, 与社会科学交叉; (2) 第二层次, 研究个性结构, 如需要与动机、能力与态度的动力过程、行为的结构和动力过程、调节机制等; (3) 第三层次, 研究从感知到思维、情绪等心理过程; (4) 第四层次, 研究心理过程的生理机制。大学生心理素质建构主要与第二层次研究有关。

2 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涵义及其解读

2.1 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涵义

关于心理素质的涵义, 代表性观点主要有以下几种。

许燕[1]认为, 心理素质是以先天禀赋为基础, 在后天环境和教育作用下形成并发展起来的稳定的心理品质。这一定义说明了心理素质的本质, 但没有说明心理素质与单个心理品质之间的关系, 也没有强调心理素质与各种实践的关系。刘华山[2,3]认为, 心理素质是个性心理品质在生活实际中的综合表现。这一定义抓住了心理素质的核心内容及特征, 但这个定义中所说的生活实际比较笼统, 针对性不强。张大均[4]认为, 心理素质以生理素质为基础, 将外在获得的东西内化成稳定的、基本的和衍生性的并与社会适应性行为和创造性行为密切联系的心理品质。该定义强调心理素质与社会适应性行为和创造性行为的密切联系, 清楚地说明了心理素质的形成及其特性。这种观点固然有其合理性, 但是大学生心理发展有其年龄阶段特征, 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和心理素质结构侧重点应有所不同, 社会适应性行为与创造性行为并非对所有年龄段学生都同等重要。

综合上述几种看法, 笔者认为, 大学生心理素质是在生理素质的基础上, 并通过后天环境的影响和教育形成并发展的, 是与大学生学习、学术研究和生活实践密切联系的心理品质的综合表现。

基于上述对大学生心理素质涵义的界定, 结合学界已有理论认知, 笔者认为大学生心理素质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 相对稳定性与可发展性。心理素质是个人心理特质, 不是个别心理或行为表现, 更不是一时一地的心理与行为表现。因此, 具有相对稳定性。但是心理素质又始终处于发展中, 具有自我延伸发展特征。

(2) 综合性。对心理素质, 不应从简单的心理过程或心理特性角度加以研究, 不是简单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情感、意志及其特性, 而是个性心理品质在学习、工作和生活实践中的综合表现。

(3) 可评价性。心理素质对活动成效有影响, 因而具有社会评价意义。但某些个性心理品质, 如内向与外向, 一般不会对行为成效产生直接影响, 因此, 不应将其纳入心理素质之列。

(4) 基础性。心理素质不是大学生在特定领域中获得的某一专门知识和技能, 而是对大学生学习、生活、社会适应性和创造性等活动效果产生重要影响的心理品质的综合。

2.2 大学生心理素质与相关概念的关系

大学生心理素质与能力、人格特质、心理健康及创造力有密切关系, 但也存在差别。心理素质是多种心理品质的综合表现, 而能力和人格特质是心理素质的核心内容, 心理健康是良好心理素质的表现,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心理健康的必要条件。至于创造力, 它应成为大学生心理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2.3 大学生心理素质建构的要求与研究策略

大学生心理素质建构时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1) 应体现心理素质是个性心理品质的综合表现; (2) 应反映大学生在学习、研究和生活实践中应具备的基本心理素质; (3) 既考虑到大学生成长与发展的需要, 也应考虑到国家、社会和时代对大学生的要求; (4) 既要立足当前, 又要着眼未来, 强调未来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 (5) 应以学生心理品质发展年龄阶段特征和“最近发展区”为理论基础, 重点研究大学生心理素质。研究大学生心理素质建构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 遵循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原则, 以理论研究为指导, 以实验研究为手段; (2) 遵循研究指标多元化建模原则, 通过专家 (理论取向) 、用人单位及高校教师 (职业取向) 和学生 (个人取向) 等多层面指标, 确立心理素质模型的指标体系。

3 大学生心理健康预警机制的界定

大学生心理健康预警机制是大学生心理素质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 建立班级心理委员和心理协会, 制定定期联系制度, 并通过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预防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发生, 保证大学生心理健康、良性发展。

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预警机制, 首先要建立心理预警信息网络, 将现有资源按照一定方式组织并构建系统、完善、高效的体系。通过这个体系, 可以及时获得大学生心理状况的信息, 并对信息进行迅速处理。心理预警网络大体分为基层网络系统、高层网络系统和信息网络系统3部分。基层网络系统以班级为单位, 由学生干部了解全部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情况, 及时发现异常状况;高层网络系统负责了解全校学生的心理和思想状况, 协调学校范围内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进行基础性的心理健康知识宣传, 进行全体大学生心理普查与咨询工作, 从事心理教育内容研究;信息网络系统负责各个网络间心理健康信息的传递与沟通, 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行科学、系统及规范的管理, 并将其纳入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范筹。

4 大学生心理健康预警机制的功能

大学生心理健康预警机制主要有以下功能: (1) 预防。以发展性教育为内容模式, 培养大学生良好心理素质, 预防和减少大学生心理问题和不良行为的发生。 (2) 预警。以心理测量、心理健康情况分析和心理危机评估的方式, 实施大学生心理危机行为预警。 (3) 干预。以心理咨询辅导、心理危机干预的手段, 应对、排除和干预大学生的心理危机和极端行为, 并在必要时实施医疗转介。干预主要有以下方式: (1) 积极对大学生进行心理问题排查, 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 根据大学生需求开展多种心理测查工作。定期总结带有群体性的问题, 及时向大学生工作系统和相关部门反馈, 为学校心理辅导、咨询和教育管理工作提供决策依据, 为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提供动态监测手段, 防范突出心理问题出现。 (2) 建立和健全学校、学院、班级、宿舍和学生5级大学生心理健康网, 确定各级负责人及其工作范围, 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解决, 防止重大突发事件发生。 (3) 对大学生心理危机进行追踪与反馈。大学生心理健康预警机制还应进一步发挥预防功能。教师和家长要密切配合, 给予大学生心理上的支持和各方面的关怀与帮助, 使其具备良好的生活态度, 同时宣传有助于保持心理健康的知识和方法, 提高其心理适应能力。在危机多发群体中, 要建立长期定时反馈机制, 对危机人群进行特殊照顾, 预防心理危机重发。

5 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预警机制的途径

5.1 健全制度, 优化管理, 构建心理健康预警机制

各高校应强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工作, 在高校逐渐构建课内与课外、教育与指导、咨询与自助相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加强心理健康预警机制的研究与总结, 借鉴有效经验, 总结并反思实践工作中的失误;积极推广有效工作模式, 建立科学、适用的心理健康预警机制。

5.2 加强心理健康预警机制队伍建设

建设一支以专职教师为骨干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队伍;加强教师培训, 不断提高其理论水平和服务技能;定期举办由辅导员、班主任参加的有关心理健康方面的培训, 帮助他们了解和掌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理论和操作技能, 增强其心理健康教育预警意识和对心理疾病、心理危机的预防能力;积极支持心理学教师参加校内外教研、科研活动, 调动他们从事心理健康研究与工作的积极性。

5.3 提供构建高校心理健康预警机制的必要条件

在人员、经费、场地和设施等方面加大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的支持力度, 建立专门的心理健康咨询与服务机构, 完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设施建设, 营造心理健康良性发展的文化氛围, 进一步确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保障机制。

5.4 营造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的文化氛围

预警机制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事前防御工作, 积极扩大心理健康教育宣传范围, 丰富心理健康教育宣传途径与形式, 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知识水平与心理承受能力。从大学生主体出发, 增强他们的心理素质和抗风险能力, 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根本所在。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素质,心理健康预警机制

参考文献

[1]许燕.大学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2]刘华山.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3]刘华山.心理健康及其标准的再认识[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 2007.

[4]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5.

大学生心理素质 篇2

关键词:心理素质; 评价; 难点; 对策;

近年来因心理素质水平较低引发的各类社会问题屡见不鲜, 心理素质正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心理素质是在先天遗传的基础上, 通过个体与社会环境的交互作用形成的, 在适应和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基本的、稳定的心理品质[1]。心理素质作为一种心理品质, 是一个逐渐养成的动态过程。心理素质养成的动态性就要求我们要对心理素质培养过程进行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比, 过程性评价较难。本文分析了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过程评价的难点并提出对策。

1 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过程评价的难点

1.1 心理素质特点导致评价难

1.1.1 内隐性

心理素质是素质的成分之一, 具有内隐性的特点[2]。作为一种内在属性, 心理素质主要是通过人的活动及其结果表现出来的, 不能直接地被观察到。由于其具有内隐性特点, 无法直接对心理素质进行测量, 只能通过对心理素质的外在表现进行间接测量来推测心理素质发展水平。对个体外在表现进行评估首先要考虑个体的外在表现是否由其心理素质水平决定, 个体的外在表现是否受到客观情境的影响。对个体外在表现和心理素质的相关性方面, 缺乏相关的评估体系。这些方面导致了心理素质评价难。

1.1.2 可塑性和养成性

心理素质的可塑性是个体通过自身努力、接受教育和外部环境作用可以提高其心理素质。由于心理素质具有可塑性特点, 个体心理素质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会发生改变。心理素质的发展受部环境的变化, 有提高和下降两个方向。

心理素质的养成性指心理素质的养成是一个日积月累的内化过程, 在个体的成长中不断变化[3]。心理素质发展的不稳定性和养成性要求我们对心理素质的评价要进行动态评价。动态评价也称过程性评价, 动态评价需要对过程中的不同阶段进行评价, 因而难度较大。

1.2 多样化的培养导致评价难

高校对心理素质培养方案在培养原则和培养目的上是一致的, 培养方式上灵活多样。从培养内容看, 既有专业知识的培养也有非专业知识的培养;从培养方式看, 既有理论培养, 也有实践培养;从培养主体看, 既有学校培养, 也有单位培养;从培养理念看, 既有意志力为核心的培养理念, 也有挫折承受力为核心的培养理念。培养方法的多样性要求心理素质评价模式多样化, 为心理素质评价带来了难度。

1.3 评价体系有待完善

心理素质评价体系已较为完善, 而心理素质培养过程评价体系尚不成熟。心理素质培养过程周期较长, 对对人力、物力和财力消耗较大。高校心理素质评价体系也是参差参差不齐, 心理素质的不完善性也给心理素质培养过程评价增加了难度。

1.4 心理素质各项要素所占权重模糊

心理素是由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人格特征和认知特征等构成的具有基整体性、层次性和交互性的综合心理品质[4,5]。心理素质各项要素所占权重较为模糊, 导致对心理素质的测评以综合评价为主。综合测评能够测到大学生心理素质发展水平的综合状况, 而对大学生心理素质各个要素的测评不够清晰。模糊的心理素质各项要素所占权重加大了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过程的评价难度。

2 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过程评价难点的对策

2.1 针对心理素质特点制定相应的评估方式

2.1.1 创造条件让个体暴露其心理素质水平

由于心理素质的潜隐性, 对心理素质的测量依赖于个体的外在表现。可以通过创造各种有利条件让个体充分暴露其外在表现, 通过外部表现评估其心理素质水平, 这样就降低了对心理素质进行评价的难度。

2.1.2 对心理素质进行动态评估

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发展水平受到环境和教育的交互影响, 在不同的阶段表现为不同的特点。这表明大学生心理素质发展是一个动态过程。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评估应是一个动态的形成性评估和静态终极性评估的结合。

2.2 界定心理素质各项要素所占比重

心理素质是由认知、个性和人际适应等维度构成的综合体, 心理素质各项要素的权重模糊就导致了难以对心理素质进行综合评价。因此, 界定心理素质各项权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清晰的心理素质各项要素所占的权重有利于对大学生心理素质进行更好的评价。

3 结语

大学生心理素质评价体系的完善有利于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建立完善的心理素质评价体系, 离不开对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过程评价难点及对策的研究。摸清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过程评价的难点有利于寻求解决对策。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过程评价难点和对策的相关研究为素质教育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 同时也应看到心理素质培养过程评价难点的存在。这些难点也推动着相关研究的深入。

参考文献

[1]王韬.大学生心理素质结构及其发展特点的研究[D].重庆:西南师范大学, 20xx:48.

[2]赵琳.当代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理工大学, 20xx:8-10.

[3]王淑敏, 张大均.关于心理素质训练评价标准的探讨[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 20xx, 5 (3) :54-55.

[4]高野.中西医结合专业学生心理素质的构成——关于中西医结合专业学生心理素质培养的研究[J].中华中医药学刊, 20xx, 24 (10) :1837.

[5]梁宁建, 殷芳.师范生心理素评价体系的研究[J].心理科学, 20xx, 23 (3) :315-317.

大学生心理素质 篇3

几年来,我校在市教委和市进修学校的关心指导下,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率先开设了心理健康教育深,逐渐形成了一种推进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初步思路。

一、加强“心育”环境创设

良好的育人环境,对学生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我校建校四年来,一直着力于美化校园环境,抓好学生常规教育,添置了各种现代的教学设备,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我校认真落实课程计划,重视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加强师生之间关系的改善,尊重学生,逐步建立起民主、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有效地改善了育人环境。去年三月,我校以高分通过了省“示范小学”的验收。为了进一步加强“心育”工作,学校成立了“心育”领导小组,以行政推动为手段,以科研为先导,组建“心育”课题组、建立心理咨询辅导室、设立“悄悄话信箱”、设置心理健康知识专栏。通过这一系列的措施,有效地优化了“心育”环境。

二、重视师资队伍培训

要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首先要有高素质的教师,教师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所以,对教师的理论指导和专业培训是十分必要的,正如马克思所说的:“教育者首先要受教育”。为了做好这项工作,保障心理健康教育正常、健康开展,学校多次派教师外出参加业务学习,组织教师进行系统培训,并把这项工作列入教师继续教育的项目,促进教师提高自身修养,淡化自己优越的身份感,摒弃“师道尊严”思想,把学生当作具有独立人格的人来对待。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组织骨干教师编写“心育”教材,认真制定教学计划,精心设计教案,认真总结经验并撰写心育论文,现已有数篇经验总结和论文在报刊上发表。

三、开设“心育”课程

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是实现这一目标的主要途径。今年初,我校在三年级以上的班级开设心理健康课,每两周上一节,从班队活动中安排。这一学科的教学,由班主任老师担任,以便有利于促进和加强这项工作的开展。实践表明,由班主任担任的心理健康课,对学生提高心理素质能够发生巨大的作用。在教学中主要以活动课为主,把要传授的心理知识寓于活动之中,在活动中注重指导学生解决成长中所遇到的较为普遍性的问题,增强学生适应生活的能力,做到心理认识与行为指导同步。

四、开展心理咨询与心理辅导活动

心理咨询与辅导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环节,它可以及时帮助学生解决成长过程中的心理问题。为了做好这项工作,学校在三至五年级的学生中进行了《心理和学习问卷调查》,同时在校门口挂起了“悄悄话信箱”。对学生反馈的问卷和来信,学校组织教师认真分类、整理,有些普遍性问题就在“心育专栏”给予解答。对个别存在心理问题或出现心理障碍的学生就及时进行心理辅导,帮助学生解除心理障碍,做到教育与咨询同步,有效地提高了心理健康教育的质量。

五、注重德育、“心育”结合

德育与“心育”工作相结合,可以使两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今年初,我校被市委宣传部确定为“思想政治工作试点单位”。为了更好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学校把思想品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运用学生身边的好人好事,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学会自我教育。这些教育既有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容,也有不少是属于心理健康教育的范畴,两者交叉结合,使学校的德育工作得到有力的补充和进一步完善。

六、抓各科教学的渗透

课堂是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各科教学的渗透,做到全员参与,多途径,多形式的进行。在这一方面,我校特别强调所有的科任老师在各自的教学中时时处处为学生创造条件,自觉渗透“心育”,让学生学得生动活泼,获得成功的喜悦。在抓好各科的课堂教学渗透时,既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要注重师生之间的感情交流,建立科学、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还要注重解除学生的心理障碍,完善人格,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

七、做好家庭教育指导

心理健康教育包括家庭心理教育,从“心育”的角度来说家庭的教育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只有学校与家庭紧密配合,同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可是在现实中,有些家庭关心的只是孩子的学习成绩,至于孩子的心理品质、困惑、烦恼却很少关心,或不知如何关心。心理专家对小学生心理测试结果表明,现实中,小学生的心理负担普遍较重。为了使家长重视子女心理健康教育,我校做了多方面的工作,得到家长们的大力支持,切实提高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

关注学生的心理素质 篇4

一、弄清问题原因, 对症下药

由于现在独生子女较多, 与父母、师长同学难以沟通, 相互间缺乏必要的理解是造成学生心理问题的一个重要因素。这种冲突随着他们年龄的增长, 使他们感到压抑、苦闷、无助和烦躁。在行为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一般是:过失行为、说谎行为、偷窃行为、攻击行为、破坏行为、逃学行为等等。笔者教过的一个班, 有一名叫小莹的学生趁学校放学教室无人时, 弄乱班里的桌椅, 把同学的书扔了一地, 还把垃圾丢了满教室, 笔者没有简单地指责她“破坏班集体”, 而是与之交流, 并通过调查了解情况, 结果发现她是因为不善于和别人交流, 觉得父母不爱她, 教师不理解他, 也没有同伴与之玩耍。了解到这个情况之后。笔者暗中对几名班级小干部做工作, 让他们带领班里的同学主动和这位同学交朋友。笔者也在学习生活中给他更多的关爱。日常生活中笔者常常和他谈起与人交流的艺术以及重要性。半年之后, 这位同学不但性格开朗了许多, 学会了与人交流, 有了要好的小伙伴, 学习成绩也有了显著地提高。

二、做到潜移默化, 润物细无声

在班级中创设和谐、民主、健康的心理氛围, 有利于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为了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 笔者时常注意不断完善自身人格, 发挥班主任的人格魅力。为了减轻、消除学生学习上的心理压力, 培养学生对学习的一种良好心态, 笔者注意做到师生真诚相对, 理解铸就成长。在人际交往中, 真诚是最重要的, 要做到能理解别人, 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作为班主任, 在学生面前必须表现一个真实的自我, 用真诚的爱去对待每位学生, 才能使学生感到真实、可信。成年人渴望理解, 小孩更渴望理解。许多成功的教育案例告诉我们:没有理解何来教育。我们只有通过各种途径, 深入地理解我们的学生, 才能达到成功教育的目的。放下架子, 努力创设宽松、和谐的氛围, 以朋友的身份与学生交流, 用真诚换真诚, 让学生切实感觉到你是他的朋友, 你才能深入他们的内心世界, 才能使他们从心里接受你善意的意见与建议。教育家诺乐特的一段话发人深省:“如果孩子生活在批评里, 他将学会谴责;如果孩子生活在嘲讽里, 他将学会含羞;如果孩子生活在赞美里, 他将学会欣赏;如果孩子生活在友谊里, 他将学会爱这个世界……”从中可以看出, 消极责备可以使人落后、消沉压抑、精神不振。因此, 笔者十分注意营造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的舆论氛围, 让班级的舆论氛围积极进取、文明向上。长此以往, 不仅陶冶了孩子的情操, 也培养了学生健全的人格。

三、抓住教育时机, 促进学生发展

抓住教育学生的“时机”, 就是要求班主任要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 选择和运用最适合的方法和手段, 在最有效、最易发生作用的时间段对学生进行教育。当问题行为发生时, 班主任要迅速作出反应, 遏制不良行为对其他学生的负面影响。而对于学生本人, 要根据其自身特点, 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例如, 当性格内向, 情感细腻的学生犯错误时, 教师最好不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批评他, 因为这样可能伤害他们的自尊心, 使他产生抵触情绪, 降低教育的效果, 而应该私下里指出他们的错误, 帮助其改进。这样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积极和家长配合, 共同促进孩子的发展

不同家庭环境成长的孩子, 性格差异很大, 也暴露出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 作为班主任, 应该通过多种渠道和家长沟通, 使他们认识到家庭环境对孩子产生的影响。让他们尽量为孩子创造民主、和谐、健康的家庭环境, 以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笔者所带的班级有一名女学生李铭。有一次笔者布置的作文让同学们写自己感到最美好的东西。她在作文中写道:我的生活中只有憎恨、恐惧, 常常被噩梦吓醒。这不应该是一个不到十岁的孩子说的话啊!于是我和她私下交谈, 了解到是因为父亲酗酒, 常常深夜喝地醉醺醺的回家, 回来后就打骂妻子和孩子。了解到这个情况后, 我告诉李铭:生活中有许多爱, 老师爱她, 同学爱她, 这也是生活中的最美好的东西。笔者还启发她想一想父亲清醒的时候是不是很爱她。那些伤害她和母亲的行为是失去理智时做的, 要学会忘却。笔者还在生活、学习上处处给这个女孩以关爱, 让她感受到老师的爱、同学的爱。笔者还单独找来李铭的爸爸, 把孩子的作文给他看。看得出, 他已经为自己的行为感到羞愧, 并且答应以后尽量不喝酒。同时笔者推荐给他一些家庭教育方面的书籍。笔者还和她妈妈经常联系, 共同关注孩子的心理历程。通过多方面长期的努力, 灿烂的笑容终于重新荡漾在了孩子可爱的脸上。李铭的妈妈还高兴地告诉笔者, 李铭的爸爸不再酗酒了, 他们一家现在很幸福。对一个班主任来说, 这可是对自己付出最好的回报啊!

大学生心理素质 篇5

课题组利用调查法和测验法,采用SCL-90和16PF两种问卷对不同年级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和心理素质及其相关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找出其中的`不同特点和规律,提出了更加有针对性、更加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及心理辅导的策略和措施,以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减少大学生心理疾病的发生,并使已有的心理问题或心理疾病能够得到及时控制.

作 者:胡秀润 徐黎玲 马云献 路小平汤有国  作者单位:河南财经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河南,郑州,450002 刊 名: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SHANGQIU TEACHERS COLLEGE 年,卷(期): 23(10) 分类号:B84 关键词:大学生   SCL-90   16PF   心理健康现状   心理素质  

大学生心理素质 篇6

关键词:健康教育;心理素质;责任感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对作为“教育第一人”的班主任提出了怎样的要求呢?

一、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学生观是教师对学生的权利、地位及其发展规律和年龄特点的认识和看法,它直接影响着班主任的行为表现。学生是一个发展中的人,是具有感情的个体,具有特殊的创造价值,促进学生的发展,是教育的根本目的,这也是对学生主体地位的确定。初中学生生理成熟提前,心理成熟滞后;人机交往能力强,人际交往能力弱;渴望独立又依赖性强。在这样多元化的社会里就注定他们会有更大的个体差异,所以我们应该允许学生犯错误,对犯错误的学生一定不能进行简单粗暴地处理,要考虑到他们的心理需求,保护他们的自尊,给予他们基本的同情心,同时我们也不能一味地偏袒文化课成绩好的学生。事实表明,成绩的好坏不代表能力的强弱,这就要求我们用全面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学生,并且要树立新的评价观念。

二、班主任要有精湛的专业知识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还必须要有健康的心理素质和专业丰富的心理辅导知识

作为班主任不但要对自己所教的专业知识爛熟于心,还要积极进取,不断用新知识丰富自己。因为学生对教师的尊重和年龄或外貌无关,只和教师的才华和品德有关。也只有在这两方面让学生信服的班主任,才容易和学生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从而对学生产生积极健康的心里影响。长期以来,很多人对身体健康比较重视,而对心理健康却较少注意。实际上只有体(身体)魄(心理)健康的人,才算是真正健康的人。只有班主任自身具有良好的素质,才能更好地去影响他人,教育学生。

三、爱的教育

爱,既是班主任职业高尚品质的表现,又是一种必须的教育手段。没有爱就没有教育。雅斯贝尔斯说:“教育本身就意味着,一棵树动摇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教育是心灵的艺术,抓住学生心理教育就成功了一半。”班主任的爱才是开启学生心灵的钥匙,点燃学生生命激情的火焰。所以,爱才是班主任对学生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那班主任又要怎样去爱呢?首先,理解和尊重。班主任工作的对象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他们在校园中渴望被爱,渴望得到尊重。作为班主任在处理问题时一定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考虑,千万不能拿成人的眼光去要求孩子。其次是激励,以外界事物的激发鼓励而使人产生指向一定目标的内部心理动力,他驱使人为实现一定目标而积极活动,表现出高效率的行为。人只有在受到激发鼓励的情况下,才能有巨大的动力,才能在生活中发挥出最大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四、协调关系

造成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的是学习压力、家庭环境和教师的教育方法等。它反映了学校教育及社会家庭等方面的许多矛盾,只有了解学生存在问题的成因,才能在教育教学中有意识地去避免它。有的家长对子女经常训斥,使孩子对父母见而生畏,缺乏感情交流。孩子遇到困难得不到帮助,遇到挫折得不到鼓励,使孩子有种“压抑感”“委屈感”。有的父母感情破裂,双亲离异,严重摧残了孩子的心灵。更重要的是这样的“问题家长”往往意识不到“问题家庭”的危害,这就要求班主任在遇到问题学生时,及时和家长沟通,让家长懂得青少年心理发展规律,懂得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了解青少年年龄特点,懂得教育学生的正确方法。同时了解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协调好孩子和家长之家的关系,甚至是其他家庭成员之家的关系,从而给学生创造和谐健康的成长环境,并力求和家长达到教育观点一致,并取得家长的配合。

五、责任感

班主任工作的责任心,直接关系到班主任工作的成败。班主任工作在很大程度上是围绕个别心理健康存在问题的学生开展的,所以班主任对学生的违规违纪行为,要明察秋毫,绝不放过,敢于管理,善于管理,敢于批评,但也要注意工作方式方法,因材施教,使学生明确认识到教育他是为他好,是对他负责,是帮助他改正缺点,纠正错误。这样学生才能接受,教育效果才好。但在教育过程中一定要切实做到严中有情、严中有理、严中有爱且不可简单粗暴、体罚或者变相体罚。另外作为班主任,一定要“心勤”“腿勤”“嘴勤”,从小处着眼,从细处着手,事事从心过,天天不放松,抓好班风,学风,为学生创建一个有利于身心健康的良好班集体。班主任只有有了强烈的责任心和认真负责的精神,才能做好班级管理工作,才能实现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心理素质。

参考文献:

大学生心理素质 篇7

诱因是指引起人们需要的刺激。需要是人对其生活和发展条件的必要性的主观体验, 是人的内驱力在心理上的反映。即需要产生动机, 动机导致行为。因此, 需要是产生一个人的行为的原动力, 是个体积极性的源泉, 要实施有效的激励, 就必须认真分析学生的需要特点, 满足其合理需要, 转化他们的不合理需要。

在内容型激励理论中, 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把人的需要从低到高分为五个层次: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和归属的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 高校学子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 其需要有着明显的特征, 主要表现在:

物质需要的基础性。由于我国物质水平极大提高, 人们对物质需求也越来越高。当代大学生群体更是如此。但是, 由于经济背景不同, 家庭条件各异, 使得部分学生基本的生活需要都得不到保证的, 往往容易形成自卑感。作为教育工作者要注意调整这部分学生的需求动机。

发展需要的稳定性。高校管理者要充分考虑到这学生发展的需要, 创造各种机会、条件, 营造必要的环境, 为学生的发展奠定基础。

成就需要的强烈性。作为青年学子, 往往都有较强的成就动机, 教育工作者要善于发现培养不同学生不同的成就动机, 并加以积极引导和培养。

二、运用社会心理动力机制以及公平理论促进班级管理

学生管理规定、班集体目标、班集体舆论和班集体规范构成了班集体的动力系统。在该系统的规范和压力下, 学生常常表现出从众、服从等社会心理现象, 如遵守作息制度, 从众和服从是在规范、群体的压力下发生的, 它只是个人不愿被集体排斥或制裁所做出的妥协, 并非自觉自愿的行为和态度的真正转变。因此, 班级管理要注重运用榜样的力量, 促进学生出现模仿从同榜样的社会心理现象。模仿是在社会认知的基础上出现的, 这种模仿是自觉自愿的;认同则比模仿更进一步, 包括认知、情感和行为的一致, 因此更具积极意义, 能推动学生自觉、主动地向榜样学习。同时教师对学生的积极行为应该给予及时的强化, 增加该行为出现的频率并内化为学生自身的人格品质特征。

三、应用激励理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学习是学生的主要任务之一, 但是高校教育的办学模式及特点导致学生出现学习怠慢的情绪, 因此, 高校教育管理的目的之一是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 采取科学合理的学习方法, 取得理想的学习效果, 从而实现教育的培养目标。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严格的行为规范和适时的行为修正是实现成人教育培养目标的重要保证。管理过程中, 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 要关心他们, 爱护他们, 用丰富的情感感染他们。切实做到把自己置于学生的心理地位, 才能够了解和洞悉学生思想、品行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从而有的放矢地进行引导、启发、帮助、激励。

目标是一种刺激, 适当的目标能够激发人的动机, 规定行为方向, 具有激励作用。按照国家教育方针而制定科学的教育培养目标, 明确对学生德、智、体、美诸方面的要求, 使之具体体现在学校的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上。让学生能在不断的成功中逐步树立自信心, 强化学习动机, 提高学习能力。

所以, 从激励理论出发, 高校管理工作应该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为核心, 从提高学生的需要层次、设置科学合理的学习目标、严格规范学生的学习行为三方面入手。

在新的形势下针对大学生面临的各种问题, 仅仅着重于他们的智力与能力的培养显然是不够的。高校还应真正关注大学生的心理素质的培养, 通过各种途径培养他们较高境界的道德修养、强烈的高成就动机、调整与控制个人情绪的能力以及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 从而达到心理学家公认的心理健康素质标准。即:一是要热爱生活, 接纳自我;二是情绪稳定, 心情愉快;三是有安全感, 能承受挫折和不幸;四是自我意识正确, 自我评价客观;五是有强烈的高成就动机, 学习兴趣广泛, 求知欲强;六是有坚强的意志力, 自信心强;七是适应能力强, 能正视现实;八是人际关系和谐, 乐于与人交往;九是心理和行为与年龄相符。面对大学生的心理问题, 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实现心理素质教育工作的两个转变。即由一次性的新生入学心理健康调查 (静态) 到经常性的心理关注 (动态) 的转变;由被动地等待大学生来咨询和治疗的单一性到主动对大学生进行心理素质培养的多样性转变。

2.由只关心大学生的学习质量到既关心大学生的学习质量又关心他们的生活质量, 强调对他们进行生活教育。因此, 对于大学而言, 提倡对大学生进行生活教育, 使他们学会生活, 提高大学生的生活质量, 应当成为大学教育的重要内容。

3.培养大学生的心理学素质,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 挖掘创新潜质。现代社会要求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 而影响大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创新心理素质和方法。减轻大学生由于学习造成的心理压力、提高学习效率, 重要的一点就是指导他们掌握一些学习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 利用学习心理学的理论来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

21世纪将是知识经济占主导地位的世纪。作为知识经济中改革的前沿阵地——高校已经开始广泛运用心理学的成果。作为国家知识创新工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开展心理学基础和应用研究, 传播心理学知识, 应用心理学成果, 是时代赋予我国心理学家的艰巨任务。不仅心理学的知识创新可以提升我国的整体知识创新能力, 而且创新能力作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其研究成果也将推动其他学科的创新和整个民族创新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琦, 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7, 4.

[2]范咀华.现代管理基本理论和方法[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 1992.

[3]徐蕾.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管理观[J].科技创业月刊, 2004, 7.

[4]莫雷.教育心理学.北京:教育出版社, 2007, 8.

[5]卡肖, 阿格尼斯.心理学与人力资源管理.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5, 5.

[6]车文博.人本心理学.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3, 6.

如何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 篇8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素质,校园文化

每年三月到五月,是大学生心理问题最严重的时期。在这期间,大学生应该特别注重自己的身心健康,不要让不良情绪干扰正常的学习活动。其实,造成心理不健康的原因有很多。首先是家庭原因,有的学生生活在偏远的山区,从小在艰苦的环境中长大,在最需要精神营养的时期就遇到人生的冰霜,幼小的心灵难以承受生命带来的打击,年纪轻轻便背上了沉重的心理包袱,有的学生家庭拮据,常年为经济愁眉不展,有的学生因父母丧失劳动力而无法供养家庭,全家举债维持生活。在这类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学生怎能有一颗健康的心灵呢?虽然有的农村学生家境相对宽裕一些,但由于常年生活在偏远的农村,思想落伍,思维单纯,当与城市纷繁复杂的思想相碰撞时,难免产生自卑孤独的心理。

其次是社会原因。现在的社会竞争非常激烈,学生从小开始就生活在激烈的竞争之中,从幼儿园、小学到中学,处处在竞争,时时在竞争。题海战术,彻夜复习准备考试,以分数竞争,以学习好坏论英雄,使学生背负巨大的心理压力,回到家后父母又无法理解他们的苦衷,久而久之,他们便背上沉重的心理压力。来到大学,一下子进入到新奇陌生的环境一时难以适应。那么大学校园究竟有哪些特点呢?

校园文化包括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两个部分。精神文化包括校风、教风、学风、校园活动等,而物质文化则包括教育设备设施及教学生活管理制度。校园文化指的是高尚的道德与精神塑造,利用校园活动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熏陶和感化。如我们在校园看到的活动,如围棋比赛、英语演讲比赛、英语角、乐队演奏、书法比赛、体育比赛、歌咏比赛等,为开展学校的第二课堂起到了很有效的烘托作用,让学生在上课之余,既学到了知识,又陶冶了情操,可谓好处多多,同时也让校园处在文明的氛围之中。有的同学通过这四年在学校的业余学习积累了丰富的课外知识,为将来走向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获得了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双丰收。

那么,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任务是什么呢?就是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深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深入公民道德教育,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素质教育,重视和加强校风建设,培养良好的教风和学风,与德育、智育、体育结合起来,培养社会主义的合格接班人。

根据以上这些校园文化的特点,大学生应该按照时代发展要求适时地调整自己,从而更好地融入大学生活,开发自己的潜能,更好地服务社会。那么大学生如何才能保持一个健康的心态呢?首先,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遇到任何问题都不要退缩而要从容面对,这样久而久之就会持迎着问题而上,遇事不退缩而勇敢面对的态度,无论什么都不能阻挡大学生前进的步伐。再者,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要广泛阅读。广泛阅读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和道德修养的有效手段,在广博的知识海洋中,有名人成长录,还有名人奋斗历史,这些都是同学们成长的动力和不竭的精神养料,促使并激励同学们茁壮成长。每天抽出一定的时间阅读,在提高文学修养的同时也提高了道德水平。同学们还可以记录下书中精彩部分,反复回味,收益无穷。如有可能记忆朗读名篇名段,这样坚持一段时间后一定会有收获。除此之外,还要参加社会活动。现代社会竞争激烈,节奏很快,如果不适应难免就会被淘汰,所以适当参加一些社会活动非常有必要。在业余时间可以做做家教,或到餐厅打工,清扫校园等,这些工作不仅仅能使同学们感到劳动的乐趣,还能帮其缓解学习压力和减轻家里负担。社会是一座大学堂,学生可以在其中锻炼并学会适应。

除了以上三点以外,还应该学会与同学之间的思想沟通,这是一条有效缓解心理压力的途径。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交往中,同学们之间难免产生摩擦或矛盾。如有一个班的两个同学因为占座位问题发生口角,长时间不说话,互相之间很仇视,影响了班集体的团结。班长为了缓和这两个同学的矛盾,把她们叫在一起谈心,其实她们之间没有什么解不开的疙瘩,最终消除了误会。还有两个同学因为打饭排队而闹起了矛盾,虽不在同一个宿舍,但见了面也是绕着走,如同陌生人。辅导员了解到这一情况后,担当起了桥梁,通过面对面的沟通化解她们心头的矛盾,最后双方互相道歉,握手言和,结在两人心中长时间的冰融化了,从此两个人渐渐接近,最后成了志趣相投的好朋友。想起当初这是多大的变化,老师看到这一切也喜在心里。可见沟通是非常重要的,在人与人的关系中起着重要的桥梁作用,人们通过相互之间的了解可以化解矛盾,其实这也是长久以来流传下来的一种有效的解决内心矛盾与冲突的手段,难怪国家与国家之间进行谈判来化解冲突,矛盾是通过协商可以解决的。

体育运动是缓解压力的有效手段。通过运动,身体可以处于最佳的状态,经常运动还可以使人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能够用一种宽容的姿态面对各种问题,时间久了还会产生一种良性的循环,心理保持在一种健康的水平。所以从大学时代起,要养成一个良好的运动习惯,在拥有健康体魄的同时拥有一颗健康的心灵。现在在年轻人中流行一种嚼口香糖运动,就是一种非常好的健康习惯,通过咀嚼,带动全身的运动,最重要的是它可以让人有一种幸福的感觉,一种美好的回忆,一种幸福的体验,它引起的兴奋能带来心理愉悦的享受,让心灵感受到美好的存在。

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定期咨询心理医生,现在各个高校都开设了心理选修课,有的还开设了心理门诊,可以帮助学生进行心理治疗,在学生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可以得到专业的帮助。

总之,无论采取哪种方法,只要坚持下去就能真正收到效果,而从年轻时代保持下来的习惯可以使人受益终身。大学生都应以一种健康的心态迎接未来的挑战。

参考文献

[1]高觉敷.西方近代心理学史.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2.

[2]许政援等.儿童发展心理学.吉林教育出版社, 1995.

大学生心理素质影响因素研究 篇9

随着大学生慢慢的接触大学、社会, 大学生会对大学、社会有一定感知能力, 并且会逐渐地去适应, 在这个适应的过程中, 就形成了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与大学生生活的外界环境、内部环境-个体因素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是各种因素的综合表现。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对其能否适应学校的生活, 能否适应社会的要求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如何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不仅是一个重要问题, 也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问题。然而, 影响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因素也有很多。

二、影响大学生心理素质状况的因素

(一) 外部因素

1、社会环境的影响

(1) 社会竞争的压力。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科技的进步, 社会行业的不断增加, 国家对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多。而且, 大学生入学率在逐渐增加, 社会培养出来的人才也越来越多。但是, 有很多高校盲目扩招, 使得招生人数的增长远远高于就业机会的增加, 所以使大学生面临越来越多的压力。比如, 很多单位在招聘人才时优先考虑社会有经验的人才, 而不愿意接纳刚刚就业的大学生, 就是有些单位愿意接纳应届毕业生, 但是都会选择一些名牌大学的学生进行培养。因此, 这对当前大学生来说无疑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国家刚刚恢复高考制度时, 对大学生培养实行的是“订单培养式”, 很多大学生在进入高校之前已经有就业单位接纳, 而现在实行的是“双向选择”方式, 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 很多时候是单位选择学生, 而不是学生选择单位, 这样, 使大学生的“天子骄子”的优越感备受冲击, 还有很多单位在招聘人才时的不正之风等都使大学生感到很迷茫和失落, 这失落感很容易导致大学生产生心理方面的问题。

(2) 信息矛盾引起的认知问题。信息矛盾引起的认知问题错误会导致大学生心理障碍的产生。随着网络时代的不断推进, 网络信息鱼龙混杂, 有对大学生有激励性的信息, 但是也有很多对大学生身心健康不利的信息。大学生正值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 现在大学生几乎有70%左右拥有电脑, 所以在接触有利信息的同时, 也会接触地很多不良信息, 而由于大学生自我约束力还比较薄弱, 老师又很少直接参与大学生业余生活的指导, 这使得大学生很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诱惑, 从而使很多大学生沉迷于网络, 而不思进取, 但是这又使得大学生感觉到很矛盾, 觉得自己整天无所事事, 不思进取, 感到自责, 但又不能自控, 这种自我心理的矛盾和冲突得不到及时解决, 就会产生心理障碍或问题。

2、家庭环境的影响

(1) 父母期望的压力。在当今社会, 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现象普遍存在。为了子女升学, 诸如考入大学、考取硕士研究生、能够出国深造、甚至考取博士研究生, 许多家长可谓是煞费苦心, 不惜一切代价。这种父母的殷切期望, 在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 也无形中给进入大学的学生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这种长期的、无形的压力, 很容易给大学生带来心理问题。

(2) 家庭条件的压力。虽然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 全民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都有所提高, 但是现在城乡差别还比较大。因此, 由于家庭条件不同, 在高校中, 学生家庭收入悬殊问题也比较严重。尽管高校学生都不愿意被别人认为是“贫困生”, 但是他们却无法逃避这样的事实:从吃穿和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与来自大城市的学生有很大差别, 他们为了使自己能够在学习、生活中能够尽量赶上大城市的同学, 他们除了努力学习以赶上、甚至超越大城市同学的之外, 为了能够负担起高额的学费和生活费, 因此很多学生还要在课余时间进行勤工俭学, 这样, 这些家庭贫困的学生承受的心理负担远远超过了别的大学生, 从而很容易导致大学生心理不平衡, 影响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

3、校园环境的影响

(1) 生活环境的压力。生活环境的压力也容易导致大学生心理素质发生问题。大学生从中学时代进入大学时代, 很多同学是有原来的在父母照顾下生活转为个人独立的、集体式的生活。大学生步入大学之后, 其面临的校园环境发生了质的变化, 大学生为了适应新的校园环境, 其心理也会慢慢地进行调整。和父母生活在一起时, 很多生活方面的问题都有父母帮忙解决, 甚至学习方面的问题父母也会帮上很多忙, 而进入大学以后, 这些学生开始和同学一块生活, 这就要求既要独自解决生活方面的问题, 又要求学生有无私奉献的精神。但是, 由于现在很多大学生都是独生子女, 所以很多孩子因为缺少父母的帮助而缺乏自理能力和过不惯集体生活, 特别是刚进入大学的学生, 很多事情感到无所适从, 又不知道和同学进行交流, 因此而感到孤独和寂寞, 长时间的压抑和焦虑很容易产生心理问题。

(2) 学习环境的压力。很多同学进入大学校门之后, 学习环境和方式都有很大变化。原来是在老师指导下一步一步进行学习, 老师让学习什么就学习什么, 并且大部分同学都很认真地学习;而考入大学后, 学习知识很多是靠自觉学习, 老师上完课之后, 很少再直接指导学生应该如何如何学习。由于学习环境的变化, 很多学生感到迷茫, 不知道该学习什么, 该如何学习, 慢慢的会失去自信, 觉得自己一无是处。此外, 在大学校园里面, 竞争的内容不仅仅是学习成绩, 还有独立能力、社交能力、组织能力、文体特长等各个方面。原来的学习能手, 进入大学之后在社交方面变成了一名“呆子”。这使得很多学生都会产生很大的心理落差, 从而导致大学生对自己的能力进行整体的否定。学习环境的压力导致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产生。

(二) 内在因素———个体因素

1、个人情感的压力。个人情感的压力在大学生中间比较常见, 是一个棘手的问题。从目前我国情况来看, 我国大学生正值青年时期, 对感情问题比较敏感, 他们渴望与异性交往, 渴望得到异性的友谊甚至爱情。很多大学生在恋爱问题上只是凭感觉, 很少考虑家庭条件、生活背景、生活习惯、地域问题的差异。在确定男女朋友之前, 很少征求父母的同意, 但时间长久了会感觉两者差异和分歧太多, 对恋爱对象过分依赖, 稍有波折就痛苦万分。由于家庭条件和生活习惯的不同, 大学生在恋爱过程中很可能出现很多问题, 当双方出现无法调和的矛盾时, 一方很可能会提出终结感情, 另一方由于没有心理准备和心理调节能力较弱, 很容易情绪波动较大, 很难从恋爱失败的阴影中走出来, 这将严重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有些大学生, 在最初恋爱时, 而不是因为爱本身才进行恋爱, 就是为了弥补内心的无聊和空虚, 很多大学生是看到同学都在恋爱, 自己也想找一个陪自己的“同伴”才进行恋爱, 没有把最终走入婚姻的殿堂作为恋爱的最终目的, 这种恋爱动机是不单纯的, 是没有责任感的表现。还有少部分大学生为了表现出自己的“与众不同”、显示出自己的所谓“魅力”, 同时会和很多异性“恋爱”, 这样最终会伤害到与之“恋爱”的很多异性, 也会伤害的自己。由此可见, 大学生感情问题也是影响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一个重要因素。

2、人际关系的压力。如果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处理不好, 会导致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累积, 从而影响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大学生生活环境属于人员密集型场所。因此, 在大学校园里大学生会面临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 特别是和同学之间的人际关系。由于很多同学来自于不同的地域、家庭, 同学之间的生活习惯、价值观念、人生观念很不相同, 这就会使同学之间的人际关系产生很大的摩擦和冲突, 这样导致同学之间交往受阻。也有很多同学觉得在同学中间找不到自己的知己而感到苦恼, 这样, 就会出现很多人际关系焦虑, 从而产生心理问题。人际关系压力普遍存在于大学生中间, 如若处理不好, 会产生一连串的问题。

三、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状况的对策

(一) 提升外界环境因素

1、开展职业生涯规划, 开设就业指导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就是为了让大学生明确自己来大学的目的。只有确立了学习的目标, 大学生才能有针对性地去获取知识。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不仅使大学生在大学期间积累丰富的职业知识, 而且为其毕业后的就业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增强大学生就业时的自信心, 提升大学生毕业就业时的心理素质, 为大学生就业做好准备工作。

开设《就业指导课》是解开大学生就业“迷雾”的重要手段。很多大学毕业生在毕业之际, 感到就业很迷茫、无助, 造成其心理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 可以从大一开始开设就业指导课。《就业指导课》主要是指导大学生的就业工作, 《就业指导课》不仅可以使学生及时了解国家的一些就业相关的指导文件, 而且可以使学生认识到现在的就业现状。国家每年的就业情况都在不停的发生变化, 使学生每年了解就业的相关情况, 可使大学生根据不断变化的就业形势, 补充自己的知识, 可以使大学生在毕业之前做好就业的准备, 增强大学生自身的竞争力, 减少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生, 提升大学生的心理素质。

2、树立良好的家庭氛围。家庭环境是大学生成长的第一摇篮, 树立良好的家庭氛围, 是提升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关键一环。虽然大学生上大学期间离开了家庭, 但是大学期间, 仍与家庭保持着密切的联系, 而且家庭是大学生强力的后备支持。现在的很多大学生都是独生子女, 娇惯的比较多, 而且这些大学生的心理素质都比较差。树立良好的家庭氛围, 可以有效的提升大学生的心理素质。首先, 家长要多鼓励自己的孩子, 不能溺爱他们。其次, 家长要多支持子女参加暑假、寒假的社会实践, 增强他们的独立能力。最后, 家长要多与自己的子女沟通, 及时了解他们的情况, 做得好的要表扬, 做错的一定要严厉批评。总之, 通过家长对子女的鼓励、支持与沟通, 树立良好的家庭氛围, 有助于大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

3、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的建设是提升大学生心理素质的重要环节。校园文化是大学生生活的精神世界, 校园文化的建设有利于培养高素质的大学生。大学生校园文化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的精神世界, 有助于提高其心理素质。一方面在大学校园里, 学校可以针对不同的学生群体 (比如:不同的专业、不同的生源地等) 开展校园艺术活动, 增强大学生不同群体之间的沟通, 增强校园文化的氛围, 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另一方面可以利用大学校园的校园网络来加强校园文化的建设, 从而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综上所述, 校园文化的建设可以有力地提升大学生心理素质。

(二) 加强大学生自身建设

1、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辅导。现在的大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 在家里几乎都受到父母的溺爱, 缺乏独立能力与外界交往的能力。他们踏入大学校园的大门, 面临着种种问题, 当处理不好这些问题时, 就容易产生心理问题, 影响其心理素质的提高。学校一方面可以通过开设大学生心理与健康课程来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可以从大一开始开设, 让大学生了解大学生活中可能会遇到的心理问题, 从而避免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发送, 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另一方面, 学校可以通过建立心理咨询室来引导大学生。建立大学生心理咨询室, 可以使学生及时咨询心理问题, 引导大学生从心理误区中“走出来”, 缓解大学生心理压力。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辅导, 在一定程度上能减少突发性的大学生心理问题, 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

2、开展校园活动, 增加学生的交流。校园活动是大学生的第二课堂, 是加强大学生自身建设的外在补充, 也是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有益补充。首先, 学校可以经常开展校园活动 (如组织各类知识竞赛、文体活动、班级集体活动等) , 能锻炼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其自信心的培养和大学生对大学生活的适应性, 对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有一定的帮助;第二, 学校经常开展校园活动, 可以增加学生交流的机会, 从而使大学生多交朋友, 开阔心胸, 有问题可以跟朋友及时交流, 减少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生, 有助于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

参考文献

[1]张璇.民办高校学生心理素质状况调查研究[A].2011年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年会暨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汇编, 2012.

[2]张春燕.苏中地区高职院校优化体育教师素质的研究[D].苏州大学, 2010.

[3]何会宁.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的大学生研究[D].西南大学, 2011.

大学生心理素质 篇10

一、团体心理辅导含义及特点

(一) 团体心理辅导的含义

团体心理辅导是指在团体心理环境下, 由专业心理导师针对有关成员进行心理辅导的方式。团体心理辅导强调团体成员之间的交互作用, 通过采取适当的辅导方法来增强个体的信任感和归属感, 帮助个体在人际交往中实现自我认知与自我探索, 并逐步改善人际关系及提高适应能力, 最终达到预防和解决各种心理问题的目标。

(二) 团体心理辅导的特点

1.影响范围广。团体心理辅导为成员提供了参与多项沟通的机会, 成员可以在团体情境下学习与模仿对方的适应行为, 在交流心理过程中对自身进行多角度地审视、认知。团体心理辅导不仅要求各成员之间互帮互助、共同进步, 还要将成员对团体的信任感与归属感拓展到学校、周围的人乃至整个社会。

2.辅导效率高。相对于个体心理辅导, 团体心理辅导往往表现出更高的辅导效率。当前我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与面临的心理问题存在很多相似之处, 因此, 就有必要对这些有着类似心理问题或心理困扰的学生展开统一的团体心理辅导, 使有限的人力、时间发挥最大程度的效能。

3.辅导效果显著。团体心理辅导将真实的社会生活情境显化, 营造出良好的社交氛围, 成员在此过程中也展示出其日常生活的真实言行并进行正常的人际交往。在这样的团体环境中, 成员能够顺利与周围人建立信任, 并且在此基础上, 构建起良好的人际关系。

4.十分适用于人际关系适应能力差的群体。由于一些主客观上的原因, 部分大学生不能对自己进行客观的认识和评价, 对他人难以形成足够的信任, 从而影响到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团体心理辅导对帮助这类不适应人际关系交往的人群提高心理素质有着很强的针对性。

二、团体心理辅导促进大学生心理素质提高的实践应用

(一) 通过团体心理辅导增强大学生对他人的信任感与集体适应能力

团体辅导的特点与氛围为成员改善情感体验创造了良好条件。成员在集体中能够认识到彼此的共性, 也感受到来自集体的接纳与温暖, 从而对提高自身心理素质充满希望、力量。此外, 成员受团体凝聚力影响, 集体意识与信任感增强, 并由此放下心理包袱, 能够以轻松、踏实的心态融入到集体生活与人际交往中。为了提高学生彼此间的信任与集体适应能力, 我们在进行团体辅导时可以组织“背心摔”的小游戏, 即:一名学生在同学们的围聚中, 以失重的状态朝任意方向摔倒, 由围在边上的学生负责支撑倒下来的同学。这样的活动, 不仅能够给学生带来无限的乐趣, 而且能够使得参与者, 真切的感受到集体带来的支持和保护, 以帮助摆脱恐惧、孤独等消极、悲观心理, 与此同时, 学生在充满乐趣的交流体验中, 也能够自然地建立起深厚的友谊及良好的人际关系。

(二) 通过团体心理辅导增强大学生自信心

缺乏客观的自我评价是很多大学生自信心不足的重要原因。团体心理辅导涵盖了许多不同性格与心理问题的成员, 通过彼此的交互作用逐渐影响到成员个体的自我认识及评价, 进而引起其他一些心理观念的连锁转变。成员在这样的集体氛围中形成了温暖、安全与依赖的感觉, 并重拾自我, 增强了自信心, 这对其心理问题治疗与自我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作用。在帮助大学生重塑自我评价、增强自信的团体心理辅导活动中, 可以先明确主题, 如“自我认知与发展”, 然后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读格言, 诉心声”、“做一幅成功的形象图”等心理情境表现活动, 帮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从不同角度去看待自己、评价自己, 使其能够明确自身定位、客观认识与评价自我, 对自己充满信心。此外, 团体成员之间的彼此赞赏, 也为成员自我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而此时成员的自信心也大大增强。

(三) 通过团体心理辅导提高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

人际交往是指人与人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动态过程。团体心理辅导是以团体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心理帮助和指导, 让学生在团体活动中交流分享彼此的经验和感受, 并逐渐掌握有效的人际沟通技巧, 这对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的提高有着很大帮助。通过团体心理辅导, 学生能够正确的表达自我、接纳自我, 也学会了去聆听、赞美他人, 从而更好的处理自己周围的人际关系, 解决心理困扰。为培养学生的交往主动性与正确交往技巧, 在开展团体心理辅导时可以有针对性的设计一些“心理短剧表演”、“头脑风暴”等内容, 鼓励学生畅所欲言、积极投入到人际关系处理表演中, 使学生在真诚的交流合作中领悟到人际交往的真谛, 并在今后的生活学习中养成新的交往习惯和行为。

三、团体心理辅导促进大学生心理素质提高的原则与策略

(一) 要以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特点为出发点

大学生团体心理辅导要以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特点为出发点, 提高服务针对性和专业化水准。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心理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 思想独立性强, 追求平等。大多数在交往中能够平等相处, 而那些傲慢、孤僻的学生很难融入团体;第二, 心思单纯, 内心理想化。大学生交朋友大多怀着真诚纯洁的理想, 但现实中常常受到挫败和心理打击。第三, 重感情、讲义气。大学生容易与同学建立深厚的友谊, 但也会因为不成熟理智而导致一些情感问题, 滋生消极情绪和负面心理;第四, 主动性强, 不愿受外力束缚。当前大学生交往观念开放, 没有年龄、性别、专业等因素的限制, 同时大学生有着多样化的交往方式和多层次的交际行为。综上述, 针对大学生不同的心理特点, 我们的团体心理辅导工作也应明确方向, 制定真正符合大学生特点和需求的辅导计划。

(二) 结合时代要求和人际交往原则

21世纪, 我国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引发了人际交往关系的革命。大学生团体心理辅导不能脱离要时代发展, 应与时俱进, 紧紧把握时代要求与人际交往原则。这些原则和要求主要有:第一, 诚信为本。大多数学生思想纯洁、保持着诚信的品质, 但也有部分学生受到不正之风误导, 需要增强诚信意识;第二, 平等互助。当代大学生独立性和自尊心强, 但不能固步自封, 要学会与他人互相理解、互相帮助。第三, 既讲原则, 又能包容别人。大学生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应坚持自己的立场, 始终坚持自己的追求, 同时也应宽容大度、理解与包容他人的错误, 避免不必要的争执和冲突。第四, 紧急情况下要有应变意识。大学生要不断提高自己的心理素质, 在突发情况来临时能够摆脱思维定势, 从容面对, 轻松应对繁杂的生活问题。

(三) 正确处理大学生人际交往中常见的心理问题

由于缺乏客观的自我认识和他人认知, 大学生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容易产生各样的心理问题或不良行为, 进而影响到其人际交往。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主要有:第一, 羞怯心理。大学生在人际交往重表现羞涩, 甚至胆怯, 由此产生社交恐惧心理, 交往存在很大障碍。第二, 猜忌心理。一些学生生性多疑, 对他人的言行过于敏感, 缺乏必要的信任, 他们往往存在很多负面情绪, 表现自卑或自傲, 很难与他人建立真正的友谊。第三, 自我封闭心理。部分学生在人际交往中表现较为封闭, 不愿与人交流分享自己的感情和思想, 戒备心理和抵触情绪很强, 他们往往是生活学习中的独行客, 朋友很少, 给人一种难以接近的感觉, 得不到身边的人的认可。对于上述一些大学生人际交往中常见的心理问题, 辅导老师应做好有针对性的备案计划, 结合学生具体情况采取灵活有效的心理治疗方法。

结束语

当前高校大学生团体心理辅导工作虽取得一些成就和突破, 但由于起步晚、重视与扶持力度不够等原因, 其水平和规模还难以满足时代发展和大学生心理问题激增的需求。为了提高当代大学生心理素质, 为祖国现代化建设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高校应对大学生团体心理辅导工作引起充分重视, 并加大资金、人力支持力度, 针对大学生团体心理健康状况, 实施科学有效的辅导方案, 切实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建设工程。

摘要:随着大学生心理问题需求的日益增长, 深入研究并切实开展科学有效的团体心理辅导已经成为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文章立足于大学生心理素质现状, 重点分析了团体心理辅导, 在促进大学生心理素质提高过程中的作用。以期通过笔者努力, 找到促进大学生心理素质得以提升的可靠途径。

关键词:团体心理辅导,大学生,心理素质,含义,特点,实践研究

参考文献

[1]陈礼翠, 陈捷.新生适应新环境团体心理辅导效果比较研究[J].卫生职业教育, 2011 (15) .

[2]王丽娟, 梁瑾, 乔小兰, 李万金, 张志钢.中职生团体心理辅导的实践与探索[J].卫生职业教育, 2012 (05) .

[3]王慧, 孟婷婷, 陈仙.团体心理辅导对大学生人际交往影响的效果评价[J].中国学校卫生, 2007 (11) .

大学生就业心理素质培养探讨 篇11

一、大学毕业生就业心理状况

随着时代的发展,当代大学生的就业观念有了很大的转变。如果就业问题解决不好,不仅会影响大学生个人的发展,同时也会给社会带来不稳定因素。大学生的就业心理是影响大学生顺利就业的重要因素之一。面对越来越严峻的就业形势,一些毕业生面对压力要能够及时地调整心态,积极面对就业中的问题。但是有一部分毕业生就业思想观念中存在着就业期望值过高、盲目性强等问题,对于就业的形势有着片面和不切实际的幻想。针对毕业生出现的就业心理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调适就业心理障碍的方法,对促进大学生人格健全发展和充分就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1.大学生期望过高

尽管就业压力大,但大学生们对待遇的期望却不低。有关调查结果显示,超过四成人对月薪的期望是8000~10000元,在超过半数的大学毕业生还没有找到工作的情况下,远超北广上渝等一线大城市的平均工资,很明显所定目标过高。如果职场人的平均工资如此,那么大学生过高的薪酬期望,对于他们的毕业选择则会有所限制,使自己的就业渠道被人为狭窄化。除此之外,大学生月薪目标定得过高,会形成多重负面效应。一是增加用人单位的用人成本,不利于对大学生价值的认同。二是不利于大学生成长空间的提升。由于大学毕业生还没有定型,其价值也需要通过实践得到体现,因而还有一个较长的过程,既给自己也给别人一个机会。三是不符合择业谨慎性原则。

2.大学生的心理素质

对于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来说,由于就业市场竞争激烈和自身缺乏就业经验,就业问题一直困扰着他们。还有许多大学生在择业的过程中产生了种种心理误区和心理障碍,这对于大学生就业的影响是十分不利的。一些优秀的毕业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而一些平时表现差或能力一般的大学生轻而易举地就获得了单位的青睐,挫伤了一部分学生就业的积极性,使一些承受能力差的大学生对找工作感到心灰意冷。对此,必须认真分析大学生的就业心理,然后加以引导,采取积极有效的策略,使他们越过心理障碍,顺利地就业。

二、就业中存在趋向功利性

有许多的毕业生对市场“残酷”的一面认识不到位,对就业市场的客观实际情况不是特别了解。在就业市场上,用人单位招不到自己需要的合适的人,许多毕业生又没有工作可做的“两难”现象,目前是普遍存在的。这主要是因为毕业生的就业期望值普遍较高。因此,大学生要想顺利地找到工作,就必须首先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目前的就业形势,调整好自己的就业期望。调整就业期望不是对单位没有任何想法与要求、不管单位是否适合自己就去工作,而是要在职业生涯的规划和职业发展的基础上,重新确定自己的择业目标。也就是说要树立长远有效的职业发展目标,放弃以前那种必须一次就找到自己期望的工作的想法。当获得一个与自己期望工作还有一定距离的岗位时,应采取“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的办法,来慢慢实现自我价值和自己的择业目标。

三、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随着大学生就业难的加剧,对大学生在就业环境中出现的一些心理状况进行分析,对其进行必要的心理健康辅导是促进大学生减轻就业心理压力、提高心理素质的重要措施,也是让大学生正确面对就业压力和认真对待就业的选择性和必要性的条件。 因此,心理素质教育在整个素质教育中具有关键性的作用,可以让毕业生在就业和角色互换中拥有良好的心理条件和承受能力。大学生虽然需要实现自我的价值,但更要尊重现实、遵守规律、遵循原则,既不能妄自菲薄,也不能盲目乐观,谨慎对待自己的第一份工作,职场之路才会越走越宽。

四、小结

大学生在求职就业中会遇到很多问题与困难,如大学生在求职面试如何才能够博得主考官的青睐,如何培养自己的面试技巧,在面试中遇到困难时自己如何克服困难等。职业指导可促使他们提前做好就业准备,做到有备无患,也使他们进一步认识就业的严峻性和迫切性,为就业打好基础。通过就业指导使他们了解如何解决就业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毕业生首先要有发现自我优点的意识,明确自己的就业动机才能保证有效地到达目标。要树立长远的职业目标,在确立自己今后的职业发展方向的基础上,还要从职业发展的角度分析哪种工作是最适合自己的,这样才能胜任工作。

大学生心理素质 篇12

一、高职学生的心理状态

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 包涵积极的自我意识、善于调节情绪、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和良好的意志品质。现在的高职学生, 大部分心理素质是健康的, 能够正确处理发生在自己身边的各种关系, 具有一定的抗挫折能力;但存在这样或那样问题的也比较多, 总体上呈现出心理亚健康的特点。

1. 个人定位不准。

高职培养的目标是为社会培养应用型、岗位型、技能型的高级专门人才, 一些高职学生自我定位出现偏差, 容易出现自卑心理。高职生看不到自身的优势, 用自身的短处比普专生的长处, 而产生自卑感。当他们在学习生活择业中遭受挫折并感到无能为力时, 往往表现为不思进取、情绪低落、情感淡漠、意志麻木等心态。

2. 就业压力增大。

高职生的“弱势文凭”导致就业难, 性别歧视又会使高职女生就业难上加难。这是高职生毕业时心理健康问题频发的主要原因, 也是女生心理健康状况亚于男生的重要原因。面对复杂多变、严峻激烈的市场竞争, 高职学生易出现神经紧张、失眠、胸闷、心跳加剧等焦虑并发症。

3. 应试教育影响。

由于学业成绩不算优秀, 高职生的心理亚健康在中学阶段就埋下了伏笔, 一旦从考试的“牢笼”出来, 进入大学的素质发展氛围, 各种不适便接踵而至。

4. 入学心态失衡。

高职学生以考场上的失败者居多, 多数学习成绩一般或较差, 自卑感较强, 出于无奈进入高职的校门。因此, 与普通大学的学生相比, 高职学生缺乏明确的奋斗目标, 学习上动力不足, 对自身的潜力和自我实现意识的认识相当缺乏。

5. 家庭教育缺失。

一部分高职学生由于父母亲在文化程度、生活态度和教养方式存在着缺陷, 而得不到正确的家庭教育, 自小就形成了不正常的心理状态。他们对社会产生了一些偏见, 在人际关系方面不能大度地与别人交往等。

二、高职学生出现心理偏差的原因

1. 目标不明, 定位不当。

高职的部分学生对于人生目标不够清晰, 对自己定位不清或不当, 没有认清自身学习的缺点, 没有确认自己的身份, 没有摆正自己的位置, 所以难以完成角色的转换, 这就决定了他们在学习上向本科大学生看齐, 或对专业缺乏了解, 导致了学习动力不足。不会制定长远的学习目标或具体的学习计划, 极少主动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 对自我期望低, 不能很好地进入学习情境, 缺乏后劲。

2. 调控因素的缺损是高职学生产生心理偏差的的重要原因。

有研究表明, 学生性格差异与心理状态和智力水平之间存在高度相关。好胜性因素和沉稳性因素是影响学生心理状态的主要因素。这些优良的性格特征对心理状态具有调节功能、控制功能和维持功能。有较多的高职学生缺乏良好的性格特征, 缺乏必要的自觉学习、自我管理和自我监控的能力。

3. 心理的矛盾与冲突。

高职学生迈入高职院校校园后首先遇到的是理想与现实的冲突。进入高校之前他们都富于幻想, 但到了学校之后, 往往又大失所望, 专业、课程设置、教学设备、教学质量等方面也与自己的想象相差很远。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 导致部分学生心理矛盾的产生。有的学生由于进入职业院校, 觉得低人一等, 出现自我认知失调、社交不适、情绪失衡等心理不稳定现象。

影响高职学生心理问题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复杂的综合体, 我们在研究高职学生心理发展的过程中, 必须给予全面考虑。

三、高职学生健康心理的要求

1. 能从心理上正确地认识自己、接纳自己。

一个心理健康的大学生, 应能体验到自己存在的价值, 既能了解自己又能接受自己, 对自己的能力、性格和优点能做出恰当、客观的评价, 对自己不会提出苛刻、非分的期望和要求;同时努力发展自己的潜能, 即使对自己无法补救的缺陷, 也能安然处之。

2. 能较好地适应现实环境。

心理健康的大学生能面对现实、接受事实, 并能主动地适应现实、改造现实;对周围事物和环境能做出客观公正的认识和评价, 并能与现实环境保持良好的接触;对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的各种困难和挑战都能妥善处理。

3. 能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

心理健康的大学生乐于与人交往, 能认可别人存在的重要性和作用。能融于集体中, 在与人相处时, 积极的态度总是多于消极的态度, 因而在社会生活中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较充分的安全感。

4. 具有较强的自我调节能力, 能较好地协调与控制情绪。

心理健康的大学生情绪稳定, 他们的愉快、乐观、开朗、满意等积极情绪状态总是占优势, 身心处于积极向上、充满希望的乐观状态;能适度地表达和控制自己的情绪, 合理地宣泄不良的情绪。

5. 具有合理的行为。

心理健康的大学生, 其行为方式与年龄特征和社会角色相一致, 他们具备独立的生活能力和独立的思考判断能力;其行为具有理智性和一贯性, 他们能合理地控制自己的情绪, 行为能始终受到意识的控制。

6. 具有完整统一的人格品质。

人格完整是指构成人格的要素如气质、能力、性格、理想、人生观等各方面平衡发展。

四、怎样对高职学生进行心理素质的培养

1. 强化理想和自信心的培养。

高职学生中自信心普遍表现不足, 呈两极状态, 一方面是自卑, 自觉自己高考考分过低, 羞于与考上本科甚至重点大学的同学相比, 因而或怨恨自己, 或意志消沉, 或转向攻击社会。另一方面是考分在同类学生中偏高, 由于某种原因未被本科大学或自己所理想的学校录取, 因而表现傲慢, 瞧不起同学甚至老师, 不听课, 也不阅读课外书籍, 只沉湎于网吧或其它游乐活动, 结果是可想而知的。

2. 把学习心理辅导融入学科课程教学之中。

对高职学生要加强学法指导, 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适应高职学生个性发展的学习策略和方法, 提高学习效率。高职学生不会学习的根本原因是中学学法的定势作用, 因而难以适应高校的综合性学习方法特别是自学方法。

3. 重视高职学生的学习主动积极性和自控能力的培养, 努力改善非智力因素水平, 提高学习自觉性和学习热情。

高职学生智力因素并不差, 导致学业成绩不佳的根本原因是非智力因素, 关键是学习的主动积极性和自控能力差。改善非智力因素, 着眼点应放在提高学习主动积极性和自控能力。

4. 调整高职院校教育目标, 构建以培养技能为主的教学体系。

针对学生的学习心理特点, 高职院校在学科教学上, 应侧重技能培养和训练。高职的教学要以提高职业技术水平为目的, 着重培养学生的职业知识和职业能力, 注重知识的横向拓展与结合, 体现知识的先进性和应用性, 培养学生掌握新设备、新技术的能力。

摘要:笔者多年从事高职学生的政教工作, 了解到学生心理状态中, 有很多不正常的情况, 而我们在教育工作中却往往忽视对于学生的心理素质的教育。本文从高职生心理状态的特点谈起, 探讨如何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对高职学生进行心理素质的培养。

关键词:高职学生,心理状态,心理素质

参考文献

[1]赵晓东.高等职业教育的跨世纪走势.职教论坛, 1998, 8.

[2]李铮, 张履祥.普通心理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1995.

上一篇:资料编制下一篇:连粳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