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法律素质

2024-09-07

大学生法律素质(精选12篇)

大学生法律素质 篇1

一、法律援助概述

1、法律援助的涵义

法律援助是指:“对收入不足一定数额的人发生诉讼案件后给予的法律上的帮助。”国务院《法律援助条例》规定:“法律援助是政府的责任,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采取积极措施推动法律援助工作,为法律援助提供财政支持,保障法律援助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可以看出法律援助(legal aid),是一种司法救济制度,对于社会中的特定群体,由于其权利遭受非法侵害或可能面临法律上的不利后果,又因其无力支付相关法律服务费用时所实施的一种减、免费的援助行为。

2、法律援助在我国的现状

(1)成绩和发展

法律援助制度在我国虽然起步比较晚,但其发展是较为迅速的根据中国法律援助网的数据显示,从1999年到2011年,法律援助机构由1235个增加到3672个,工作人员人数由3920人增加到14150人,从这一数据我们可以看到,我国法律援助在机构设置和工作人员数量上,都有相当大的增加;而在具体解决法律问题方面,我国法律援助更是有着突出的成绩。同样从中国法律援助网的数据可以知晓,法律援助案件批准总数从1999年的117545件已增至2011年的844624件,受援人数也从1999年的190545人增至2011年的946690人。这一数据表明,我国的法律援助在具体解决法律问题和解决需援人员方面,起着切实有效的作用。

伴随着社会法律援助的蓬勃发展,以高校大学生为主体的法律援助中心也迅速发展起来,这一组织的建立,为我国法律援助提供了高知识层次服务平台,同时也为我国的法律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实践基地,拓宽了大学生法律素质的培养渠道,大学生已逐渐成为法律援助中的一支重要力量。

(2)不足与缺陷

第一,立法滞后。目前我国所涉及法律援助的法律法规,主要为2003年9月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援助条例》,以及司法部、民政部、国土资源部等《关于贯彻落实<条例>切实解决困难群众打官司难的问题的意见》,这些仅有的条例和意见,对于建立起完善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法律援助体系是远远不够的。立法上的欠缺,对于弱势群体保护是很不利的。

第二,人力不足。据统计.“我国城市贫困人口有2000万.农村贫困人口有6500万,共8500万。如果按照贫困人口中1%的人需要法律援助计算,则每年有85万件法律援助案件,加上涉及未满14周岁的未成年案件,残疾人案件和65岁以上老年人案件,每年大约有387万件法律援助案件等待办理。而我国的律师和法律工作者的人数总和难以负荷如此庞大的受援群体,往往造成无力和无奈的援救窘境。

第三,经费拮据。我国目前法律援助经费主源来源于财政拨款,每个案件平均给法援人员500元,相当于差旅基本费用,但是这是根本无法满足复杂案件办理成本的,这将容易造成法援人员的积极性降低,同时单纯依靠政府负担法援经费,确实杯水车薪,应当推动全社会力量成立由社会捐赠的法援专项经费,以解决法律援助的生存和质量问题。

二、大学生法律援助的特征

武汉大学自1992年成立全国第一个大学生法律援助机构以来,累计接待法律咨询3万余人次,电话咨询3万余次,回复函件2万余件,代理诉论案件已经达到1500多起,绝大部分以胜诉而告终,此外,其还经常性的组织法律宣传和普法教育等活动,均收到了显著的成效。而在其后,全国很多高校纷纷也建立起法律援助组织,均取得了不同层面的积极效果。可见,高校法律援助中心相对于其他的非政府组织而言,是具有得天独厚优势的,其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资金使用自律性强

高校法律援助的资金主要依靠学校拨款及社会捐助,拥有较强的独立性。这与依靠政府财政投入占主要方面的制度相比,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势:第一,资金运转更加透明。高校法律援助中心的账目都由专门老师负责管理,做到每一笔出资都明晰化,这样做一方面净化了校园的物质风气,另一方面,端正了学生使用资金的目的和态度,为社会权抗起一种标杆作用。第二,资金使用更加节约。.由大学生来负责法援案件,可以省掉多余的社会代理成本,使法援所彰显的扶危济贫,社会公益的精神落到实处,为社会点亮一盏希望之灯。第三,法律援助资金主要由大学生向社会宣传和实际工作成绩取得,这样一方面锻炼了大学生积极处事的态度,另一方面也历练了大学生艰苦创业的精神。

2、专业突出

大学生法律援助中心的成员主要来自法律院系的教授、专家和学生,因而较之其他援助机构拥有更多智力支持。在面对具体的受援案件时,可以组织形式多样的会诊、研讨、模拟、磋商等活动,提高了受援案件胜诉的机率,同时也为大学生学以致用提供了专业的场所。

3、积极主动性大

大学生有着较高的热情与责任心,可以全身心的投入法律援助工作。虽然律师是法律援助的主力军,但是面临着市场化有偿服务的趋势,许多律师在面对法律援助案件的时候消极了事,不负责任的事件更是屡见不鲜,相比之下,在校大学生会以一种更加积极的态度,对待其面对的法律案件。在专职教师或律师的适当引导下,尽管在司法经验上尚存不足,但大学生有着较高的热情与责任心,是仍能较为出色的完成案件的。

三、法律援助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1、崇高理念的塑造

走入社会参与到纠纷中去,就可以了解社会最真实的一面,知晓民间疾苦,从而不断培养和弘扬人道主义精神,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进入寻找自我存在价值和奋斗目标的状态,让自己能更加迅速的进入社会承担者的角色。这一社会历练对大学生而言,无疑是极为需要且意义深远的。

2、法学技能的应用

通过法律援助中心的实践活动,提供法律咨询服务,代写法律文书等,把所学的抽象知识转化为对现实案件的解决方法。这一过程,不仅可以提高大学生的承压能力,而且可以提高实践运用知识和随机应变的能力。法律援助充当着大学生法学专业知识的实践基地,将有利于大学生把课堂知识提高到实践运用的高度。

3、社会正义的体现

法律援助体现对社会弱势群体的照顾和帮助,通过调节社会资源的不均衡使用,使处于资源利用不利的一方能够通过法律援助,实现维护自己权利的目的,最终得以实现社会的公平和正义。大学生参与法律援助,不仅肩负了栋梁之才的压力和国家复兴的希望,更承载了华夏五千年文明的灿烂辉煌文化和道德良知。

四、结语

大学生法律援助中心的建立,不仅是我国法律援助事业的有力补充和生力军,而且为高校大提供了运用知识、检验所学的平台,更是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法律素质的最佳途径。

摘要:民间法律援助在我国法律援助事业中起着巨大的作用,而高校大学生正是其中一个高质量、具有可持续发展的民间团体,它为我国的法律援助事业提供了可靠的保障。本文提议建立高校法律援助中心,它的成立不仅为法学专业大学生提供一个法律实践的平台,而且也为大学生的法律素质培养提供一条有力的渠道。

关键词:法律援助,法律素质,社会正义

参考文献

[1]孙宇飞.和谐发展背景下的法律援助体系建设[J].法苑,2011(4).

[2]陈捷,肖伟.高校法律援助机构之现实困境与对策[J].宜宾学院学报, 2008(3).

[3]宋士春,孙凤英,费弘霞.论构建和谐社会下的法律援助[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8(31).

[4]樊崇义.弱势群体的法律救助:法律援助服务及其质量问题研究[M].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8

[5]李琼.论大学生法律援助在高校法律素质教育中的作用[J].教育与职??业.2008(35)

大学生法律素质 篇2

公民法律素养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准之一。我国高校大学生法律素养如何,将直接影响当前和未来一个阶段我们的法制建设,影响整个社会的协调发展。

所谓素养,是指人们在经常修习和日常生活中所获得知识的内化和融合,它对一个人的思维方式、处事方式、行为习惯等方面都起着重要作用。具备一定的知识并不等于具有相应的素养。只有通过内化和融合,并真正对思想意识、思维方式、处事原则、行为习惯等产生影响,才能上升为某种素养。重视大学生的法律素养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要“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推进法制建设”。通过大学法律教育,使大学生拥有较高的法律素养和较强的法治文明意识,这对于提高全体国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对于贯彻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推动我国法制进程、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又必须看到法律教育内化为法律素养的诸多制约因素一是功利性极强的就业至上评价体系。高校扩招后,随着大学生就业压力增加,一些高校为给非法律专业学生挤出更多时间应付各种有利于就业的资格证考试,主动降低包括法律在内的其他软素质课程的教学与考查标准,这极大地影响了学生法律素养的提高;对于法律专业学生的法律教育,由于将主要精力放在法律条文的解读和案例分析上,忽视对个人法律素养起综合性、潜质性作用的哲学、史学、文学和自然科学等课程和知识的学习,相当一部分法律专业的学生虽然十分熟悉各种法律条文和案例,但法律素养不高。二是泡沫化明显的法律专业重复建设。近年来,受高校扩招、合并和人才市场需求拉动等多方面影响,法学教育泡沫化倾向相当明显,不少院校匆忙建立的法律系,师资力量薄弱。一些所谓的法学专家从未参加过法律实践,对现实法制缺乏感性认识。这些学校本来法学渊源不深,加上法学教师素质不全面,无法引导学生将所学法学知识内化为深厚的法学素养。三是现实社会尚不健全的法制环境。由于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民主法制建设尚待进一步健全,法律在现实社会生活中的严肃性较差,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等现象和特权观念还在一定程度和范围内存在。大学生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成型成熟期,对外界信息吸收能力强、反应周期短,严肃性较差的现实社会法制环境对他们还相当薄弱的法律素养的消解作用也十分明显。

基于此,提高大学生法律素养的主要途径是:

首先,高校法律教育要回归重在素养的本位。即教育和人事部门必须努力破除就业至上的评价体制,要科学定位就业与学业、知识与素养的关系,重建就业与学业并重、学业优先,知识与素养并举、素养优先的评价体系。高校不可随波逐流,应坚持独立的学术精神和办学理念,消除学术泡沫,始终将素质教育摆在首位,高度重视包括法律在内的各种素养的培养和提高。在法律教育内容的安排上,要更加注重与哲学、史学及其他人文和自然学科知识的融合,更加注重从人类社会文明发展规律的层面来解读法治文明和法的精神,将法律至上等法的原则融化在大学生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之中,内化为一种素养。

其次,法律文明要对行为习惯起到培育作用。知识内化为素养要经历一个不断积累、逐渐形成行为习惯,由自在转变为自觉的过程。因此,提高法律素养要重视法律文明建设,大力加强法制宣传,注意借鉴世界先进的法治文明成果和优良的法的传统,努力营造有益的法治文明氛围,促进法律知识与法治文明的相互渗透与融合,促使当代大学生养成包含法律素养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

再次,法律环境要形成无所不在的外部约束。法律素养的形成并不是封闭的、单向的,而是开放的、交互式的。大学生法律素养的形成与整个社会的法律环境有着十分重要的关联。为此,一要努力优化法律环境,有法必依,切实维护法律尊严;二要十分注重法律在现实生活中的运行,真正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不屈服于特权,努力消除司法腐败。以此,让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真切感受到法律权限内自由自在、超越法律必受制裁的外部约束。

贯彻依法治国方针,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关键在于广大人民群众法律素养的普遍提高。党的各级领导干部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的具体执行者,是依法行政的主体。因此,要真正地贯彻依法治国、依法行政方略,就必须使各级领导干部确立法律意识,掌握必要的法律知识,通晓用法途径,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法律素养,切实做到依法决策、依法行政、依法管理。

不断提高法律素养是党中央在新形势下为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而对各级领导干部提出的新要求。新时期,领导干部在领导对象、领导内容、领导原则、领导手段、领导目标、领导方法等方面面临着诸多变化,但归根结底是民主法制建设方面由人治向法治的转变。适应形势要求,实现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的转变,是各级领导干部面临的新课题。把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变成地方的法律规章,使其成为人民群众的行为规范;以依法治国为龙头,协调

立法,依法行政,做好司法、普法、监督和法律服务等各项工作;党组织自觉地在宪法及法律规定的范围内活动;领导工作中的决策方式、议事规则、工作方法等逐步制度化、规范化,等等。这些都体现了党要善于运用法律手段来管理国家事务的要求,相应地对各级领导干部的法律素养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不断提高法律素养是新时期的经济发展任务对领导干部提出的必然要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无论是价值规律的自发调节,还是政府的宏观调控,都需要法律法规的规范、引导、制约和保障。因此,各级领导干部要更多地学习和掌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方面的法律法规,转变不适应市场经济的领导方式和管理方式,依法履行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的领导职责,学会运用法律手段管理社会、管理经济事务,自觉地运用法律武器与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的违法行为作斗争,依法维护市场主体的合法权益。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扩大对外贸易,引进国外资金和技术,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与交流,处理涉外关系,无一能离开国际法律、法规、原则和惯例。不具备一定法律素养的领导干部,是难以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的,是难以适应促进经济发展任务的要求。

不断提高法律素养是健全人民民主制度的本质要求。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是使“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基层民主更加健全”。民主的本质就是人民当家作主。要更好地体现人民是国家的主人,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善于发挥工、青、妇等组织的民主参与和民主监督作用,扩大基层民主,推进居(村)民自治等。做好这些工作需要领导干部具备较高的法律素养。同时,随着法制建设进程的加快,领导对象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一是越来越多的非公有经济实体的出现,使得靠行政命令对其进行管理已难以奏效,必须靠法律引导和规范。二是群众对权力的崇尚已转变为对法律的遵守。三是社会生产关系的表述已在相当程度上显示为法律关系,法律在人际关系中的协调规范作用越来越大。如果领导干部不能提高自身的法律素养,就难以适应“三个代表”中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的要求。

浅谈大学生法律素质的培养 篇3

关键词:大学生;法律素质;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12-0091-02

“一个国家的法制现代化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国家公民的法律意识是否发达。”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大学生的法律意识的高低,直接关系着我国依法治国的建设,大学生的法律意识的程度,直接影响到整个社会知法守法的氛围。

一、大学生法律素质的现状分析

大学生不仅要具备良好的科学文化素养、思想道德品质,同时还必须具备良好的法律素质,这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然要求,而现实中的大学生的法律意识不容乐观,存在许多问题,有很多学生对相关的法律知识不了解或只是略知一二。

1.大学生法律知识欠缺。法律素质养成的基础是法律知识。对法律知识的掌握,是大学法律基础课的重要任务,但现实中大多大学生对应用实践性法律知识的兴趣颇大,对法的理论知识了无兴趣,他们对刑法、民法等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知识知之甚少。体现法律意识的一个重要指标是维权,而法律知识的欠缺,造成了大学生维权意识淡薄,不会正确使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导致误用法律或者任由别人侵害自己的合法权利。海师大“偷拍事件”给我们敲响了警钟,短短几天时间,就有上百家网站转载海师大小耀所上传的“艳照”,相关网页超过50万页,甚至多家境外的网站、也刊登了相关信息和评论,对我国大学生法律素质提出质疑。记者采访拍摄者小耀时,小耀显得有些“委屈”地辩解:“我拍到的其实是大家都能看到的场景,男生们天天在阳台上看着,我只是想在网上和更多的人分享而已。”小耀的这一想法恰恰反映出大学生法律意识的缺失。法律知识的缺乏,年少贪玩,对偷拍这些现象充满好奇,却不知是违反了民法中所规定的当事人隐私权、肖像权,小耀最终被判处10天行政拘留。此前在上海某大学也发生了此类事件,几位学生偷拍了对面楼里一对情侣的亲热录像并上传到网上,结果被偷拍的女生不堪压力跳楼自杀,偷拍者也被学校开除。由此可见,大学生法律知识的缺失,导致了严重的社会后果,害人害己,毁了自己美好的前程。

2.大学生对法律缺少信仰。随着法律基础课的普及,现在的大学生对法律知识的认识和理解,总的来说有很大进步,普遍能掌握最基本的法律常识。但是,由于缺少正确适用法律的引导,他们对法律知识的适用还不全面,对某些法律知识与领域,甚至还一无所知,适用法律不规范,甚至出现知法违法的现象。这些现象的发生主要是因为大学生对法律信仰的缺失,由于媒体的过分炒作,对社会现象刻意进行消极的引导,导致民众包括大学生在内对法律的威信产生了怀疑,导致大学生对法律还有排斥的心理,使其觉得法律是虚设,学了没用,或者只关注法律中规定的权利,忽视了法律所规定的义务,没有正确的权利义务观。

3.大学生的维权能力不足。当前,有很多大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遇到需要通过法律途径解决的问题时难以运用所学的法律知识解决现实中存在的法律问题,主要原因除了学生自身的因素以外,学校也应对此负上一定的责任。有些学校的“思政课”大多强调大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对法律基础知识有所忽视,只是在课堂中穿插一些知识,这些知识基本上是概念化、抽象化的原理,缺乏实践性内容。再加上有些“思政课”教师由于受其专业背景的制约,缺乏对法律知识的掌握,对相关的法律知识的了解有限,在法学理论上没有深入的探究,从而不同程度地制约了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和维权能力的提高,一旦在实际生活中遇到需要通过法律途径解决的问题,学生难以运用所学的法律知识解决现实中存在的法律问题,从而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二、提高大学生法律意识的途径

1.加强当代大学生的法律基础课堂教学。法律知识的强弱是大学生法律素质高低的重要尺标,非法律专业的大学生的法律知识来源主要是法律基础课,对于非法律专业大学生这个庞大群体来说,加强法律基础课教学对提高整个大学生的法律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第一,要增强师资力量。师资薄弱是影响法律基础课教学效果的重要原因。为此,一要促使教师专业化,配置法律专业教师,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把专业的法律知识传授给他们。第二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积极引进律师、法官、检察官进校园为学生授课或者讲专题,利用他们丰富的法律工作经验,提高学生适用法律能力。最后,把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修养一起抓,在课堂上不能偏向任何一方的教学,只有这两者共同发展的大学生,才称得上高素质的大学生。

2.理论联系实际,增强法律知识的实效性。在教学中以案说法、以案解法、法案结合来组织教学,通过组织学生进行案例分析和讨论,适当时可以组织课堂辩论赛,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法律知识兴趣,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达到掌握法律知识的目的。除此之外,可以鼓励学生组建法律社团鼓励学生组建青年法学社和法律援助社等法律社团,由学生自发的组织到一起,通过对热点法律问题讨论以及各种维权活动的开展,充分调动广大学生对法律的热情,在法律实践过程中,既达到帮助其他人的目的,又丰富了自身的法律知识,锻炼了自己的法律应用能力,达到了一个多赢的效果。还可以开展具有法律特色的校园活动如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模拟审判”、“法律征文”、“校园普法宣传”等活动,在营造良好的法律文化氛围的同时,使学生有更多机会接触到法律,在亲身参与实践过程中,锻炼学生遵法、用法、护法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法律素质。通过这一系列的紧密结合大学生的生活实际的教育,使学生感知法律制度就在自己身边,从而产生学法、守法、用法的自觉积极性。

3.促使大学生树立对法律的敬仰,树立学法、知法、守法的意识。充分利用社会资源,积极引进律师、法官、检察官进校园,为学生授课,开讲座,利用他们法律工作中的案例,来个现场断案,在学生中树立法律的威严,剔除社会上的各种妨碍法律公平公正的干扰,促使他们树立对法律的敬仰,从而促使大学生树立学法、知法、守法的自觉性。培养具有良好法律素养的大学生,是高校法制教育神圣而不可推卸的责任。高校除了切实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外,同时也要加强对大学生的法制教育,增强大学生法律意识,把法律基础课与思想道德修养相结合对大学生进行全面的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引导他们了解我国各项法律法规的基本精神和规定,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把他们培育成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优秀大学生。

参考文献:

[1]公丕祥.法制现代化的理论逻辑[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1999,1.

[2]彭鸿雁.浅论高校法律基础课的改革——对大学生法律素质的调查和思考[J].宿州师专学报,2001,(03).

[3]柳卉,蔡红辉.提高大学生法律素质的思考[J].武汉公安干部学院学报,2005,(02).

[4]刘桂占.大学生法律素质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南京:河海大学,2006.

[5]陈大文,刘一睿.从普及法律常识到提升法律素质的教育——改革开放30年高校法制教育发展回眸[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4).

大学生法律素质培养方法浅析 篇4

1. 大学生法律素质教育及构成要素

“法律素质”这一概念应从以下三个前提明晰:第一, 法律素质是个体通过后天学习相关法律知识而获得的一种特质和品性, 因此法律素质不是个体先天具备的禀性;第二, 法律素质的培育与提升与社会因素尤其是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等因素密切联系;第三, 法律素质的高低最终通过个体在现实生活中运用法律解决特定法律问题而得以展现[1]。综上所述, 法律素质是一个兼具了法律知识、法律情感和法律运用的综合体。主要具备三个构成要素。

法律知识:是指法理学以及各部门法的主要原则、基本内容等方面, 是一国公民所必须具备的法律知识。

法律意识:主要包含三个层面, 即法律心理、法律观念及法律信仰, 三者之间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 从而形成法律意识的有机整体。

法律能力:大学生法律能力是法律素质中最高层次的构成要素, 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学习、掌握法律知识的能力, 指大学生能够形成依法依规办事、遵纪守法的良好行为习惯。二是主动运用法律的能力。尤其是运用法律救济权利的能力, 使其能够主动、积极通过行政复议、民事诉讼、行政诉讼等法律救济途径来保护大学生自己的权益[2]。

2. 大学生法律素质培养的基本原则

大学生的法律素质是在高校中开展法律教育来获得的,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原则。

(1) 法制教育与德育教育相结合。法律和道德都是规范人们行为和调整社会关系的准则。我国高校在开展“思想道德教育”及“两课”工作的同时, 应当将法制教育融入其中。一方面, 仅仅强调道德是难以维护我国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道德离不了法律强有力的保障。另一方面, 法律也不是万能的, 对大学生行为的调节仍然有其局限性, 体现在对大学生意识形态范畴的影响与控制。因此, 加强大学生法律素质培养应当将法制教育与道德教育两者有机结合起来, 从而贯彻“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两者的结合。

(2) 法制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大学生法制教育应结合专业教育同步进行。一是专业课外法制教育, 主要是通过法律基础等公共课普及基本的法律知识, 使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法学的基本观点及我国宪法和基本法律的主要内容等。二是专业课内法制教育, 即高校可以依照各专业的实际情况和就业情况, 加强与本专业相关的法律法规知识教学工作。

(3) 法制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在贯彻法制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的过程中, 应当突出针对性。首次, 密切联系我国的具体国情和国家方针, 如当前中国正在进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就应加强与公平正义相关法律法规的教育。其次, 密切联系高校自身的实际, 如当前高校都在加强依法治校、反腐倡廉, 就应加强与依法治校、反腐倡廉等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最后, 密切联系大学生自身实际问题, 有针对性地增强其法治观念, 提高其法律素质与法学修养。

3. 大学生法律素质培养途径

(1) 重塑大学生法律素质教育理念。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第一, 树立大学生法治教育新理念, 既向大学生灌输社会主义依法治国理念、培养大学生宪法法律至上信仰。第二, 将大学生只注重学习本专业知识的学习观念转向专业知识学习与法律素质强化并重的学习观念。大学生除了本专业学习外, 还要加强通识法制教育在内的基础学科文化知识, 从而提高大学生的法律修养。

(2) 加强法制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强化教学手段。第一, 发挥高校辅导员的积极作用, 对高校辅导员进行法学教育培训, 有利于辅导员将法制教育更好地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 从而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法律素质。第二, 拓宽法学教学思路, 积极引进一批具有丰富法律实践经验的法律工作者走进校园。同时, 加强法治教育的教学手段。第一, 多种教学方式并存, 由“填鸭式”教育模式向启发式教育模式转变。如, 图文并茂的多媒体教学、庄严肃穆的模拟法庭教学等多种教学形式来补充课堂授课教学的缺陷, 增强法律教学的实效性。第二, 重视课堂之外的教学效果, 强调课堂外多交流、探讨。

(3) 加强校园互联网管理。面对互联网时代给大学生法律素质教育工作所带来的机遇与负面影响, 高校以及老师应当主动迎战, 努力占领互联网法律素质教育的新阵地。如, 高校可通过本校网站主动开展网上法律素质教育活动, 也可利用互联网展开法律知识的教学, 优化教学方法, 强化案例教学等多种教育方法以提高大学生法律素质。

摘要:大学生法律素质培养应遵循法制教育与道德教育、专业教育、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原则。通过重塑教育理念、强化教师素质及教学手段、加强校园互联网管理等途径培养大学生法律素质。

关键词:大学生,法律素质,法制教育

参考文献

[1]曹毅.论新形势下加强大学生法律素质的培养[D].成都:电子科技大学, 2013.

关于大学生法律素质的调查报告 篇5

法律素质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水平、法制信仰程度和社会法律实践能力三个层面。当代大学生的法律素质高低,将直接影响中国特色法治国家建设的历史进程和方向,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大学生法制教育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

所谓素质,是指人们在经常修习和日常生活中所获得知识的内化和融合,它对一个人的思维方式、处事方式、行为习惯等方面都起着重要作用。具备一定的知识并不等于具有相应的素养。只有通过内化和融合,并真正对思想意识、思维方式、处事原则、行为习惯等产生影响,才能上升为某种素养。重视大学生的法律素养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要“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推进法制建设”。通过大学法律教育,使大学生拥有较高的法律素养和较强的法治文明意识,这对于提高全体国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对于贯彻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推动我国法制进程、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又必须看到法律教育内化为法律素养的诸多制约因素:一是功利性极强的就业至上评价体系。高校扩招后,随着大学生就业压力增加,一些高校为给非法律专业学生挤出更多时间应付各种有利于就业的资格证考试,主动降低包括法律在内的其他软素质课程的教学与考查标准,这极大地影响了学生法律素养的提高;对于法律专业学生的法律教育,由于将主要精力放在法律条文的解读和案例分析上,忽视对个人法律素养起综合性、潜质性作用的哲学、史学、文学和自然科学等课程和知识的学习,相当一部分法律专业的学生虽然十分熟悉各种法律条文和案例,但法律素养不高。二是泡沫化明显的法律专业重复建设。近年来,受高校扩招、合并和人才市场需求拉动等多方面影响,法学教育泡沫化倾向相当明显,不少院校匆忙建立的法律系,师资力量薄弱。一些所谓的法学专家从未参加过法律实践,对现实法制缺乏感性认识。这些学校本来法学渊源不深,加上法学教师素质不全面,无法引导学生将所学法学知识内化为深厚的法学素养。三是现实社会尚不健全的法制环境。由于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民主法制建设尚待进一步健全,法律在现实社会生活中的严肃性较差,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等现象和特权观念还在一定程度和范围内存在。大学生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成型成熟期,对外界信息吸收能力强、反应周期短,严肃性较差的现实社会法制环境对他们还相当薄弱的法律素养的消解作用也十分明显。

但我国高校大学生法律素养如何,将直接影响当前和未来一个阶段我们的法制建设,影响整个社会的协调发展。

因此,我对大学生法律素养做了如下调查:

(一)、大学生对法律的作用有较清楚的认识,对于违法行为的处理也较为理智,但利用法律武器来维护自身权益的 意识方面还比较欠缺。

1、在问到“你认为法律的主要作用?”时,认为是 “保护公民的权利”的占 1

67%,认为是“巩固国家的统治”的占44%,认为是“规定公民的义务”的占20.2%,认为是“处罚违法犯罪”的占 35.8%,回答“不清楚”的占1.8%。

2、在问到“制止违法行为用哪种方法合 适?”时,回答“打110报警”的占45%,回答“看情况而定”的占55%,选择“挺身而出”、叫别人去制止”的都是少数,“ 分别占1.8%和0.9%。

3、在问到“如果你的权利受到不法侵害,首先考虑的解决方法是”问题 时,回答“尽量争取调解”的占61.5%,选择“通过打官司,用法律的武 器来解决”的占26.6%,选择“武力摆平”的占9.2%,“向学校反映,等待学校处理”的占19.3%,“其他”的10.1%。

(二)、对大学生犯罪问题的认识方面。当前大学生对身边个别同学的犯罪问题态度方面与社会期望值有一定差距,但对个别大学生犯罪的原因方面有较为清醒的认识。

1、在问及“你对大学生犯罪问题怎么认识”时,回答“很正常,大学生也是社会成员的一分子”的占46.8%,认为“不可理解,毕竟大学生都受过 较高教育”的占26.6%,“不好说,反正自己不会犯罪”的占24.8%。

2、在问到“你认为导致大学生犯罪的主要原因时,同学们对原因的分析认为主要集中在这些方面:82.6%的人认为“个别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出现了问题”,68.8%的人认为“法治意识淡薄,抱侥幸心理”,64% 的人认为“家庭畸形教育”,62.4%的人认为“社会大环境的影响”,39.4%的人认为“客观现实所迫”,33%的人认为“学校法制教育的力度不够”,回答“其他”的则占7.3%。

(三)、对社会法制环境的展望方面。大学生对我国当前的法制环境不太满意,但对法律的前景还是持乐观的态度。

1、在问到“我国社会中存在的违法犯罪现象将如何?”时,回答“越 来越多”的占45%,“逐渐减少”的占22%,“保持现状”的占11%,回答 “不知道”的占20.2%。

在问到“你认为对于当前社会存在的许多丑恶现象,是否通过加强法制或完善法制而解决?”时,回答“完全同意”、“ 基本同意”的占72.5%,认为“难说或不一定”的占24.8%。

近几年我国大学生的法律素质整体情况来看已有明显提高。但整体法律认知水平不高,法制观念淡薄,主要原因有,大学生学习法律 知识与现实生活中的守法相脱节,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守法的自觉性不够。一方面,大学生缺乏权利观念,不能积极主动地利用法律武器维 护自己的正当利益;另一方面,一些学生损人利己,不懂得对他人权利的尊重,缺乏应有的社会责任感。

基于此,提高大学生法律素养的主要途径是:

首先,高校法律教育要回归重在素养的本位。即教育和人事部门必须努力破除就业至上的评价体制,要科学定位就业与学业、知识与素养的关系,重建就业与学业并重、学业优先,知识与素养并举、素养优先的评价体系。高校不可随波逐流,应坚持独立的学术精神和办学理念,消除学术泡沫,始终将素质教育摆在首位,高度重视包括法律在内的各种素养的培养和提高。在法律教育内容的安排上,要更加注重与哲学、史学及其他人文和自然学科知识的融合,更加注重从人类社会

文明发展规律的层面来解读法治文明和法的精神,将法律至上等法的原则融化在大学生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之中,内化为一种素养。

其次,法律文明要对行为习惯起到培育作用。知识内化为素养要经历一个不断积累、逐渐形成行为习惯,由自在转变为自觉的过程。因此,提高法律素养要重视法律文明建设,大力加强法制宣传,注意借鉴世界先进的法治文明成果和优良的法的传统,努力营造有益的法治文明氛围,促进法律知识与法治文明的相互渗透与融合,促使当代大学生养成包含法律素养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

再次,法律环境要形成无所不在的外部约束。法律素养的形成并不是封闭的、单向的,而是开放的、交互式的。大学生法律素养的形成与整个社会的法律环境有着十分重要的关联。为此,一要努力优化法律环境,有法必依,切实维护法律尊严;二要十分注重法律在现实生活中的运行,真正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不屈服于特权,努力消除司法腐败。以此,让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真切感受到法律权限内自由自在、超越法律必受制裁的外部约束。

总之,在教育方面,大学生的法律素养教育是一个综合性的系统教育工程,作为高校应该将其作为首要工程来抓,不仅要从思想上,更要从行动上把大学生法律素质培养作为首要问题去抓,使这下时代的青年有一个完善的人格,让他们成为真正对社会有用的人

大学生法律素质 篇6

摘 要:我国已经进入一个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新时代。大学生的法治观念和法律信仰状况直接关系到我国法治建设的成败。高校“法律基础”课是当下对大学生进行法治教育的主渠道。因此,在“法律基础”教学中,应以更高的标准和要求进行教学改革和创新,提高法治教育的实效性。这就要求教师吃透教材,准确把握法律部分的最新修订内容,领会其“知、信、行”的逻辑思路新变化;吃透课程性质与课程目标,精准把握培养大学生法治素质的教育方向;吃透学生,寻找适应学情的有效教学方法,以教育之力助推法治中国建设。

关键词:法律基础;教学;大学生;法治素质;培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09-0250-03

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当下对大学生进行法治教育的主渠道。如何切实提高“法律基础”部分的教学效果,培育大学生良好法治素质是教育者面临的一项重大任务。本文拟围绕大学生法治素质的培育,结合2015年修订版教材的新变化,谈谈“法律基础”部分的教学完善。

一、吃透教材,准确把握法律部分的修订内容,领会其逻辑思路新变化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把法治中国提升到前所未有的新高度并做了顶层设计。为及时帮助大学生深刻领会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思想,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培育大学生的法治观念,2015年修订版对原版教材“法律基础”部分的内容结构进行了调整[1]。2015年版教材将“法律基础”扩展为三章,即第六、七、八章。各章具体修订内容主要表现在:

一是修订原教材第五章“领会法律精神 理解法律体系”内容,设置为新教材第六章“学习宪法精神 建设法治体系”。该章修订最大的亮点在于充分吸收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的精神,突出法制与法治的区别,将“法律体系”转变成“法治体系”。具体变化为:简化关于“法律的历史发展”的论述,完善关于法律的本质、特征的论述,整合“法律的规范作用”和“社会主义法律的社会作用”的内容,简化关于“我国宪法确立的基本原则和制度”的论述,吸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相关内容,形成“我国的宪法和法律部门”一节,增设“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一节,重点讲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重要意义、主要内容和基本格局。该章通过介绍宪法法律、法律体系、法治体系的内容和特点,旨在解决学生“知晓法律”的基本认知问题。

二是修订原教材第六章“树立法治理念 维护法律权威”的内容,设置为新教材第七章“树立法治观念尊重法治权威”。本章最大的亮点在于更加凸显法治观念和法治思维的重要性。具体修订点有:将第一节“法治理念”的内容更为“法治观念”的内容,讲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与西方宪政的不同,揭示我国法治建设的“中国特色”;将第二节“法律思维”的内容转变为“法治思维”的内容,揭示法治思维的内涵和特征以及树立法治思维的重大意义和基本路径;修订原教材第三节“法律权威”的相关内容,增加尊重法律权威的基本要求的内容。本章通过介绍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理论,旨在对大学生形成良好法治观念产生积极乃至重大影响,解决大学生“崇尚法律”的法律情感和法律意识问题。

三是独立设置第八章“行使法律权利 履行法律义务”。本章最大亮点在于突出权利行使与义务履行的法治实践性规定。具体修订点主要有:删除了原教材第七章公共生活、职业生活、婚姻生活等领域的具体法律规范的阐述;增加“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一节,阐述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的基本内涵及其两者相互关系,让学生对权利与义务有准确的认知与判断;吸纳原教材宪法的相关内容,增补“我国宪法规定的权利和义务”一节,具体介绍我国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与义务内容;增加“依法行使权利与履行义务”一节,指明了大学生行使权利与履行义务应遵循的原则和方法。该设置通过介绍与大学生学习、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的相关内容,旨在帮助大学生掌握正确“运用法律”的实践能力问题。

通过对上述修订内容的梳理和分析,发现新版教材对于“法律基础”部分的论述较之前更为系统和科学。一个最明显的特点是增补了很多法治建设思想的内容,增加了提升法律能力的内容,删除了原教材一些具体的硬性的法律规范知识的内容,从而使“法律”部分的教材内容更具有思想性和针对性。一个突出的逻辑思路的改变是对“法律基础”的内容安排体现了“知、信、行”的逻辑思路,符合大学生品德形成的内在发展规律。新教材的变化要求教师在设计和实施教学任务时不仅应包括学生的认知发展,更应包括对学生情感、意志、能力、行为等方面的培养和训练[2]。在实践教学中,教师要正确把握2015年版教材体系的逻辑思路、内容结构、重点难点,明确各章教学内容在培育大学生法治素质中的功能与作用,及时将教材体系的变化积极有效地转化成自己的教学话语体系。

二、吃透课程性质,把握“法律基础”课的人才培养目标

随着依法治国的全面推进,中共中央指出要坚持把全民普法和守法作为依法治国的长期基础性工作,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引导全民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3],这为“法律基础”课教学再次确认了教育方向。大学生应当具备的基本法治素质至少包含法律知识、法治观念和法治思维和法治践行能力四个方面,“法律基础”教学也应该围绕着以下四个方面展开。

(一)宪法法律的基本认知

培育大学生的法治素质,必须首先让大学生充分认识宪法法律对于自身行为选择的指引、预测、评价、教育和强制作用和法律对于社会秩序和推进改革发展的重要社会价值;要让大学生知晓宪法法律的基本规定,让大学生了解可以做些什么、不得做些什么,事先对自己的行为理性判断;要让大学生了解我国法律运行的大体过程,感知法治状态。在“法律基础”课教学中,教育者应当从法治教育的性质和大学生的现实需要出发,建立科学、实用的大学法治教育内容体系,既把法的本质、价值、功能等方面的法理作为法律基础知识的重点,又要注重传授大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基本性的法律规定,为大学生在校生活以及今后走入社会做好必要的知识储备。

(二)法治观念的基本培育

“法律基础”课涉及的法律知识点多,面宽,在10多个学时里能根本无法完成法律知识的全面讲授。教育者应该把握有限的教学时间用于培育大学生法治观念上,一是帮助学生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信念。“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只有坚持依法治国,才能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法治道路的自信。二是引导学生树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没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大学生应当摒弃特权观念,树立现代平等观念。三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义务的履行是为了权利的更好地行使。大学生在行使个人合法权益的同时应当依法履行自己的法律义务。

(三)法治思维的基本形成

法治思维是大学生法治素质生成的基本路径。真正的法治思维至少包括以下四大要素:第一是法律至上的法治思维。法律至上是法治的必然要求。第二是权力制约的法治思维。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绝对的权力导致绝对的腐败,权力需要制约。第三是人权保障的法治思维。法律的重要使命便是保障人权。丧失了人权,人便无法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第四是程序正当的法治思维。程序正当是实体公正的前提,程序正当还具有自己独立的价值和意义,可以有效防止权力滥用,保障人权。在“法律基础”教学中,教育者应突出对大学生法治思维的训练,帮助大学生逐渐形成分析、思考、解决问题的法律思维方式,建立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生活习惯。

(四)法治践行能力的进一步提升

生活在法治社会中,大学生应当具有的法治能力主要有:第一,预见能力。大学生能够依据宪法法律的规定初步判断自己的行为可能产生的法律后果,从而保证行为的合法性。第二,评价能力。大学生在生活中可以对自己或他人的行为做出合法与否的初步判断,及时地纠正自己行为使之回归法治的轨道上。第三,行使权利的能力。行使权利严格依据法律规定的程序和方式进行,不侵害国家、集体和他人的合法权益。第四,救济权利的能力。当自己或他人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能够通过合法渠道来依法维护自己和他人的正当权益,而不是简单地“以恶制恶”、“以眼还眼以牙还牙”的原始自力救济。第五,履行义务的能力。学会严格依照法律的要求及时地妥善地履行自己的行为,有效避免因义务履行不能而导致承担相应的不利法律后果。第六,尊重他人权利的能力。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中要学会尊重他人权利、不侵犯他人的权利的基本能力。

三、吃透学生,寻找适应学情的教学方法

(一)理论分析法的恰当运用

理论分析法是“法律基础”课教学中不可或缺的基本教学方法。在“法律基础”教学中,深入浅出的理论分析是必需的。在讲授第七章“培养社会主义法治思维”时,需要从理论的角度澄清法治思维与道德思维的不同。法治思维是以法律法规为基准,以客观事实为依据来思考和处理问题的一种理性思维,它具有逻辑性、规范性。道德思维是从道德的视角以善恶为评价标准的一种思维方式。“父债子偿”、“欠债还钱,天经地义”是中国百姓典型的道德思维方式,但是它在现实生活中不会得到法律的支持。这时学生可能会迷惑,法律为何不保护倡导诚信的道德思维。教育者需进一步阐释法律背后的法理。随着社会的变迁与发展,这种道德思维在追求诚信的路上却不自觉地丧失了公平与正义。因此在法治社会里,权利人应当依据现行法治要求,及时有效地行使自己的权利。道德思维本身虽然无所谓好坏,但是面对法律问题,个体仅用道德思维去分析处理问题往往会陷入“不合法”的行为尴尬。要有效进行理论分析,首先教师自己要搞清楚教材的基本理论、观点,只有这样才能讲出理论自信。

(二)案例教学法的适当选用

案例教学是以具体的典型案例为出发点和主线索,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对案件进行讨论分析的一种教学方式[4]。“法律基础”课选用的教学案例与法学专业教学案例的选用要有所不同。

“法律基础”课案例教学在坚持真实性、典型性、针对性、新颖性等原则的基础上,应当更加注重思想教育性,以提高大学生思想观念水平、规范学生行为为主要目标。比如在讲授第六章“司法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问题时,我们选用2014年度引起社会高度关注和广泛热议的“福建念斌投毒案”和“内蒙古呼格吉勒图奸杀案”。教育者通过对这两起较为熟知的冤假案件平反过程的描述和结果介绍,让学生真实感受公平正义的可贵和我国法治的艰难,理解深刻司法公正对于法治的生命线意义,反思自己生活中影响法治实现的违法或不妥行为,同时借助案件激发大学生的正义情感,激励他们以行动厉行法治。

(三)实践教学法的充分使用

实践教学是本课程教学的题中之义,是重要组成部分。它不只是简单的一个教学环节、一种教学手段,更是一种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是实现教学效果的关键所在[5]。实践教学就其形式来说,主要有:课内的辩论、讨论、主题演讲、审判录像观摩等;课外的庭审旁听、模拟法庭、参观考察、社会调研、法律志愿者活动等等。

旁听庭审是教师事先与法院取得联系,在确定庭审案件、旁听人数、具体庭审时间的情况下,组织学生们到法庭旁听的一种实践教学形式。旁听庭审实现了学生与法律“零距离对话”,有助于让学生深刻理解法律知识,切实感受法律的严肃和权威,往往起到“庭审一案、教育一片”的法治教育效果。模拟法庭指学生根据老师的指导通过扮演案件检察官、法官、以及其他诉讼参与人等,比照法庭审判的程序要求,进行的一种教学实践活动。模拟法庭可以在本科高校实践教学中推广,因为现在很多本科院校都设有法学专业,各高校负责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院完全可以与所在学校的法学院协同合作,拓宽学生的法律实践教学的该种渠道和形式。社会调研是指教师通过组织学生对社会法律纠纷事实的调查与分析来深化获得法治认识、法治情感、法治意识与能力的一种实践教学形式。教师可以组织学校深入城市社区进行专题调查,可以选择一些特殊的社群,如劳教人员、服刑人员、吸毒人员等进行调查研究,并撰写调研报告。该种实践活动方式一方面可以较好地警示广大学生知法、守法的法治意识,另一方面可以极大树立社会主义法律的权威。

在实际教学中,选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要具体地依情而定。不管采取什么样的教学方法,高校“法律基础”课的任课教师应当充分认识到自己在建设法治中国的历史进程中担负的巨大责任和历史使命,持之以恒地进行教学改革和创新,提高法治教育的实效性,以教育之力助推法治中国建设。

参考文献:

〔1〕吴潜涛.握好教材修订内容 有效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5(10):16.

〔2〕祖嘉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三题[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7(1):47.

〔3〕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26.

〔4〕周静.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创新的四个维度[J].江苏高教,2012(11):34.

试论大学生刑法法律素质教育 篇7

1 刑法法律素质教育的概念

法律素质教育在很多文献中出现并有很多学者研究它, 也有学者研究青少年犯罪和大学生犯罪, 但并无学者单独提出刑法法律素质教育的概念。根据十八大精神, 党提出“依法防范和惩治违法犯罪活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但是, 当代大学生犯罪现象日益严重, 性质逐步恶化, 类型有所增加, 手段在不断升级, 人数急剧上升, 其发展趋势令人甚忧。 (1) 国家既要求大学生成为建设国家的后备军, 但部分大学生又通过违法犯罪活动来破坏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这样的矛盾下, 笔者提出刑法法律素质教育的概念, 希望通过大学课堂教学, 从思想上加强大学生刑法素质, 从而达到预防大学生犯罪的目的。

所以, 刑法法律素质教育就是高校通过长时间的课堂教学, 运用作业和考试等方式, 对学生灌输中国刑法法理、刑法条文等知识, 从而使刑法精神内化为学生的素质, 从而达到预防大学生犯罪。

2 刑法法律素质教育与法律素质教育的差异

众所周知, 刑法学是法学专业众多课程中的一门。所以很多学者以此为前提, 他们认为在课堂上实施法律素质教育, 就是有详有略地对大学生讲授法理、宪法、刑法、民法、经济法和知识产权法等法学专业规定的十四门主干课程, 并重点讲授法理、宪法、刑法和民法知识。简单地说, 他们认为刑法教学是法律素质教育的一个子系统。

笔者认为, 刑法法律素质教育不应成为法律素质教育的一个子系统, 它应独立出来成为一门大学生必修的主干课程, 如同英语课、体育课一样。

2.1 刑法与非刑法法律之间的差异性

刑法与非刑法法律是有差异的。

从法律规定内容看, 刑法是规定犯罪和惩罚后果的法律规范, 而其他部门法律规定的只是一般违法行为和后果责任。

从保护社会关系的范围看, 刑法是规定国家秩序、社会秩序、人身安全和经济财产安全的。而其他部门法律规定的只是某一方面的社会秩序。

从惩罚手段看, 触犯刑法则会受刑罚的惩罚, 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和死刑。而其它部门法中也有一些法律规定对一般违法行为可适用强制, 但远远没有刑罚强烈, 他们更多的是规定财产罚。

2.2 刑法法律素质教育单独成为一门公共课程的必要性

首先, 从法与社会关系的角度分析。大学生触犯刑法, 不仅祸国殃民, 也自毁前程。大学生犯罪的特点是“一怒生成犯意, 一该拨出凶器, 一瞬犯暴行凶, 当即致人死亡”。 (2) 如果要阻止这种情况发生, 只能靠长期的刑法法律素质教育。然而, 如果大学生对民法、宪法、经济法和知识产权法感到陌生, 虽然也不利于大学生成为综合人才, 但其破坏性明显比较轻。而且, 大学生有自学能力, 当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遇到这些问题, 他们完全可以通过自学来解决。

第二, 从教学课时的客观限制出发。大学一般是四年制, 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程一般只有一个学期, 能分配到学法律的课时就更少, 如果教师还重点讲授法理、民法等内容, 学生学习刑法的时间就更少。刑法的内容如此之多, 缺少充足的课时保证是行不通的。法学专业的刑法教学计划分为刑法总论、刑法分论和刑法案例教学三个部分, 一般用两个学期来完成。当然, 非法学专业的刑法教学计划可以比法学专业的要求低一些, 但应当详细讲述刑法总论, 刑法分则中的财产性犯罪、人身伤害性犯罪和危害公共安全犯罪。只有对这些内容有深刻的理解, 大学生的刑法法律素质才会逐渐形成。

第三, 从教学效果出发。法学是比较难学而且难精通的, 法学专业的学生经过四年系统的法律教育, 能通过司法考试的学生也只占百分之十左右。如果, 对非法学专业的学生在一个学期内都讲授法学专业的十四门主干课程, 学生就能形成所谓的“法律心理”、“法律观念”、“法律信仰”和“法律能力”, 这是不切实际的。既然如此, 集中精力讲授刑法学是更明智的选择。如果刑法法律素质教育成为一门公共课程, 高校就会配备一支专业的刑法教师队伍, 他们有法学本硕博学历, 对刑法有深刻的理解, 让他们来传授刑法知识, 会大大促进刑法教学质量。

笔者也肯定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程, 会使学生具备一定法律素质, 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醒大学生不要实施违法犯罪的活动。但把刑法法律素质教育附属于法律素质教育, 是无法从根本上提高大学生刑法法律素质的。

2.3 法律素质教育应当从属于刑法法律素质教育

笔者认为, 法律素质教育应从属于刑法法律素质教育。这观点符合社会实践需用, 因为预防大学生犯罪才是法律教育的最重要目标。高校应明确在大学生法律教育过程中, 刑法应是教学重点。而其它部门法, 应实行精简教学, 鼓励学生自学, 在学生学有余力的前提下, 可以以听讲座、参加法律演讲比赛等方式进行学习。

在素质教育的要求下, 他们两者的从属关系应取决于国家的需要、社会的需要和学生个人的需要。从种属逻辑上分析, 刑法应是法律的子项, 但是, 我们实际教学工作不能因此思维定势, 过分重视法律而轻视刑法, 花费相同的精力和时间讲授刑法、法理学、宪法学、民法学等课程。

我们应从实际需要出发, 使刑法法律素质教育应成为主项, 而法律素质教育处于从属地位, 在学懂刑法的前提下, 再学其它部门法。

3 学生没有接受刑法法律素质教育的原因

第一, 国家无此项政策。高校一直强调综合素质教育。在教学实践中, 综合素质可分为身体素质、思想政治素质、外语素质和专业素质。高校通过体育课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通过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论及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课程增强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通过英语教学来增强学生的外语素质;通过专业课增强学生的专业素质, 并且, 在所有高校中这四方面的素质教育都有专业的学院 (系) 来负责实施的。但是, 高校并无专门的刑法法律素质课程和教师队伍, 而且在2005年, 中共中央宣传部和教育部把原来的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两门课程合并为一门思想道德修养成与法律基础课程, 从而在政策上阻断了单独开设刑法法律素质教育课程的可能性。

第二, “两课”的教师不精通刑法。法律素质教育依附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程, 它的主讲教师大都来自马克思主义学院 (或马列教研室) , 这些教师的本硕博学历主要是哲学类或马克思主义原理类专业, 他们大都没有受过系统的法律教育, 而且能精通刑法的教师更是稀少。

第三, 法学院刑法学教师不对非法学专业的学生授课。在高校的法学院 (系) 中, 刑法教研室的教师只对法学专业的学生授课, 他们基本上不对非法学的学生教授刑法专业知识。而通过大学讲座形式来普及刑法知识, 这样的讲座也是极少的。

4 提高大学生刑法法律素质的对策

响应十八大报告“深化平安建设”号召, 全面提高大学生刑法法律素质, 预防大学生犯罪。笔者认为, 要使大学生形成刑法法律素质, 必须使学生在被动状态下和主自状态下系统地学习刑法并且要长时间接触刑法知识, 所以提出以下对策。

第一, 单独开设刑法法律素质课程。这门课程的授课教师主要来自法学院 (系) , 而且他们的本硕博学历主要是法学专业, 并且精通刑法。这门课程的教学大纲可参照法学专业的《刑法学》教学大纲, 系统讲授刑法法理、刑法总论、刑法分论, 详细解释刑法条文、刑事司法解释条文并结合案例进行教学。

第二, 实行全国统一的刑法法律素质等级考试。这项考试制度可以参照英语四六级等级考试。现在, 很多高校把四六英语证书作为奖学金评选、优秀学生评选和保送研究生等的必备条件之一。因而, 学生自主学习英语的热情很高, 而且即使受到挫折, 也会迅速从考试失败中恢复过来重新准备下次考试。国家也可以设立刑法法律素质等级考试, 让高校自主制定学校政策, 把它也作为奖学金评选、优秀学生评选和保送研究生的条件之一。

第三, 刑法法律素质教育与英语基础课相结合。大学期间, 英语基础课是占时间最多的, 共用四个学期来完成。现在, 全国主流的英语教科书分别是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的《新视野大学英语》和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大学英语综合教程》, 但这两套教程的约五十个单元课程的内容主要包括外国社会风俗、外国文学作品、历史文化地理和人际友谊等话题, 都不涉及中国法律, 更不用说涉及中国刑法了。笔者认为, 在英语教科书中可以用一些篇幅介招中国刑法, 并对刑法条文、刑事司法解释条文进行英译汉和汉译英练习。在四六级等级考试中, 在一些考题反映中国刑法的精神和内容。

5 结语

高校并没有大学生刑法法律素质教育这门课程, 但笔者认为完全有必要开设这门课程。当代, 大学生违法犯罪呈上升趋势, 高校应制定有计划、有目的的刑法教学计划对大学生实施刑法法律素质教育, 这既有利于国家社会的发展, 也有利于大学生的成长。

摘要:本文阐述了大学生刑法法律素质教育概念、刑法法律素质教育与法律素质教育的差异, 学生没有接受刑法法律素质教育的原因, 并根据十八大精神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大学生,刑法法律素质教育,对策

注释

1颜小冬.当代大学生犯罪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检察出版社, 2004:1.

试论大学生法律素质的提升对策 篇8

一、当代大学生应具备的法律素质

法律素质是个内涵丰富的综合性概念, 主要包括法律意识、法律知识、法律行为等诸多方面。法律意识是指公民对现行法律和相关法律现象的认知、观点以及心理态度的总称。法律知识是指现行法律、法规、规章及其他规范性文件规定的具体内容。法律行为是以当事人意思表示为要素, 依其表示内容而发生的产生法律效果为目的的行为。法律意识的养成、法律知识的丰富、法律行为的规范直接反映着公民守法、用法、护法的能力。当代大学生是社会群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具有自身的特点, 对他们具备法律素质的要求应当不同于一般公民, 法律意识、法律知识、法律行为三方面因素同时具备, 对于成长成材期的大学生来说尤为重要, 这关系到大学生自身合法权益的维护, 也影响到千家万户的利益和社会的稳定和谐。

二、当代大学生法律素质现状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逐步走向“大众化”, 就业问题日益突出, 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在高质量就业方面显得尤为迫切。当前, 由于教育手段和方法的原因, 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水平仍存在差距, 当然, 大学生法律素质也有待提高。近几年频发的大学生违法犯罪行为、权益受侵事件就是很好的实证。当代大学生法律素质现状主要表现为以下方面:

(一) 法律意识不强

根据大学生日常行为案例分析可知, 当代大学生群体法律意识普遍不强。表现为:一方面发生在大学生中的违法犯罪现象时有发生, 而且暴力性案件超乎想象, 诸如:2004年2月云南大学马加爵锤杀本宿舍四名同学案;2008年10月中国政法大学学生付成因感情纠葛杀师案;2009年4月陕西某高校学生陈某连续盗窃自行车、电脑案;2012年12月安徽医科大学图书馆学生砍死同学案等。另一方面, 大学生人身财产及其他合法权益受侵事件经常发生, 当事学生无所适从, 不知维权, 忍气吞声。诸如大学生兼职、就业应聘被骗, 受教育权、人身名誉权、知识产权等合法权益遭受侵害案件的发生, 很少有象1996年的田永状告北京科技大学、1999年的刘燕文状告北京大学进行维权案例。这些都是大学生法律意识不强的表现。另外, 大学生的“护法”意识普遍缺失, 面对违法犯罪现象, 不敢与之做斗争, 往往采取“事不关己, 高高挂起”的态度, 是非观念差, 更谈不上法律意识了。

(二) 法律知识匮乏

法律知识是法律素质的基础, 近年来高校对大学生法制教育不断加强, 学生法律知识有所丰富, 但是仅仅停留在感性认识上, 而且“知”和“行”存在很大差距。大学生学习法律知识功利性强, 遇到法律问题会积极的去了解, 日常对法律知识不感兴趣, 因此, 他们对法律的认知只是一知半解。近几年, 高校扩招导致高等教育生源质量不断下降, 大学生群体对理论性基础知识学习的能力相对降低, 法学专业学生外, 大多数学生学习法律知识都是为了应付考试, 而不是真正想掌握和运用法律的知识。尤其突出的是, 非法学类高校以就业为计, 重专业技能、轻实践能力培养的人才培养导向, 使大学生法律知识的普及教育变得微不足道。高校遇国家普法教育, 在教师方面也是搞形式、走过场, 就更顾及不到学生了。在这种情况下, 学校教育不重视, 学生个体无兴趣, 学生的法律知识不到补充和消化, 造成了他们知识缺乏, 当然, 就更谈不上法律素质提高了。

(三) 法律实践能力普遍较低

大学生法律实践能力主要是指其在自身法律意识的指引下, 运用其掌握的法律知识来指导和约束自己行为、解决法律问题、维护自身权益的能力。当前大学生法律实践能力普遍较低, 受法律知识积累、知识结构缺失的影响, 在常见的法律问题理解上, 绝大多数大学生仅能正确理解一些简单的法律问题, 而不能深入分析较为复杂的法律问题。在日常生活中, 遇有合法权益受侵, 面对违法犯罪现象, 不知如何面对和处理, 不懂得也没有能力运用法律手段来维权或打击违法犯罪。

三、提升大学生法律素质的对策建议

(一) 加强大学生的法律素质教育

目前, 高等院校为自身发展需要, 在招生就业、教育教学内涵建设方面逐年加大投入力度, 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每年调整修改人才培养方案。在人才培养方案中, 素质教育, 特别是法律素质教育方面少有涉及, 不能有针对性地安排相应的教育教学环节。虽然职业指导课和“两课”教学涉及法律知识, 但针对性强且不够系统, 达不到法律素质提升的目的。事实上, 多数大学生法律知识多来自于学校学生管理部门组织的法制讲座或是凭兴趣自学。高校应当把大学生法律素质的提升纳入人才培养目标中, 转变教育教学思想, 深刻认识提升大学生法律素质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在加强专业理论和实践教育的同时, 兼顾大学生法律素质的提升。改进教育方法、拓展教育渠道, 不断提升大学生的法律意识, 使之自觉地学法、守法和护法。同时, 要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危机干预机制, 有效预防学生因冲动心理产生极端思想, 使其摆脱精神困境, 避免违法犯罪事件的发生, 促使他们身心的健康协调发展。

(二) 构建良好的校园法治环境

环境影响人、教育人、造就人。良好的校园法治环境将对大学生法律素质的培养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高校要始终坚持依法治校原则, 在体制机制上努力构建和谐的校园法制环境。在国家法律法规的贯彻层面, 要严守《高等教育法》、《职业教育法》及《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在教育教学管理中, 要完善校规校纪及相关制度, 并且严格依制度办事, 形成依制度管人、按制度办事机制, 进而构建良好的校园法治环境。良好的校园法治环境, 使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法律、制度的公平, 促其养成守法守纪的良好习惯, 触动其内心不断升华, 同时提升其法律素质。

(三) 突出法律基础课教学的实效性

加强教学方法、手段改的革, 利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法律基础》课程平台普及法律基础知识。根据学生接受理论能力差的特点, 不断改进教学方法。一是针对理论教学兴趣不浓现状, 加强案例教学比重, 把枯燥的法律概念和规定融入案例之中, 用形象生动的案例解释理论问题, 促进其内化吸收。二是培养学生法律学习兴趣和自觉学习能力。围绕大学生身边事件, 引导他们做自己的法官, 指定阅读法典法规, 运用媒体网络等手段, 寻找解决实际案例的依据, 同时, 随后教师做好讲评, 使相关法律知识在大学生心中生根发芽。三是在老师指导下组建模拟法庭, 选取校园经常发生的典型案例, 指定学生担任当事人、代理人、听众等不同角色, 按照相应的诉讼程序审理案件, 最后由老师进行总结讲评。通过反复开展模拟法庭判案活动, 培养学生运用法律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强化法律知识学习的效果。

(四) 拓展法律素质培养新途径

在以“两课”教学作为大学生法律素质教育主渠道的同时, 还应该立足高校教育实际, 围绕当代大学生特点, 不断拓展法律素质培养的新途径。组织形式多样的校园法制教育活动, 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不断提升法律素质。诸如:组织全校性模拟法庭活动;组织全校性法律知识竞赛活动;组织校园案例研讨活动;组织违法犯罪改造人员现身说法活动;组织法律从业人员或司法人员开展案例分析讲座活动等。同时也可以把法律素质提升项目纳入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 委派法律专业教师带队, 指导大学生利用寒暑假、课程实习机会开展社会治安、经济合同、婚姻家庭纠纷、就业维权等为主题的社会调查与实践活动, 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进行学习和思考, 进一步积累法律知识, 培养解决法律问题的能力。另外, 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以组织学生到当地法院旁听案件审理, 使其现实感受法庭庄严的气氛, 感受法律的神圣和威严。通过上述各种途径不断鞭策和熏陶大学生, 最终达到切实提升法律素质的目标。

摘要:大学生法律素质是其综合素质的组成部分, 是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目前, 大学生法律素质普遍偏低, 不能适应社会秩序及自身维权需求, 影响了大学生自身发展, 也影响着社会法制建设进程。如何应对大学生法律素质现状, 积极探索学生法律素质提升的对策, 是高校教育工作者应当认真探讨的课题。

关键词:大学生,法律素质,提升对策

参考文献

[1]朱涛, 席从文.浅论对高职大学生法律意识教育[J].学理论, 2013 (29) .

[2]黄仲贵.略论高职学生法律素质的提升[J].教育与职业, 2010 (27) .

[3]张斌.我国大学生法律素质提升的研究与探讨[J].咸宁学院学报, 2011 (03) .

大学生法律素质 篇9

一、什么是大学生的法律素质

大学生的法律素质指的是大学生对于相关的法律知识的掌握、法律意识是否增强以及运用法律的能力等的综合体现以及高度的统一。大学生的法律素质是一个具有丰富内涵的集合性的概念, 可以将它所包括的主要内容概括成以下三个方面:

(一) 法律知识

这里提到的法律知识指的是高校学生在自己的学习以及社会实践的过程中所得到的对于法律知识的认识以及经验的一个总称, 它包括一部分基本的法律知识以及一部分较专业的法律知识。较基本的法律知识指的是高校学生作为一般的社会公民应该掌握的法律常识, 主要有简单的基本法律的理论知识与我国一部分主要的部门法的相关知识。较专业的法律知识指的是与高校学生所学的专业关系较为密切的一部分法律知识[1]。

(二) 法律意识

这里的法律意识指的是高校学生这一特殊群体对于各种法律现象的观念、心理、思想以及知识的总结与概括。法律意识是一个具有多个要素以及多层面的“网络系统”, 可以将它的结构分成两个层次, 即法律心理以及法律思想体系。这里的法律心理指的是大学生在面对法律现象时所表现出来的较直观的、表面的感性情绪以及认识, 可以说是法律意识的初级阶段以及初级形式。法律思想体系可以说是法律意识发展的一个高级的阶段, 它包括体系化、理性化以及理论化等特征, 也是大学生对各种法律现象进行了一定的理性认识后的产物, 它也是大学生在做到对于法律的认识、评价以及理解之后的基础上, 对于法律所形成的尊重与信任, 并将其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的反应。

(三) 法律能力

这种法律能力指的是高校学生在经过了一定时间的法律知识的学习以及法治实践后形成的, 使用法律来对自身的行为进行指导以及规范, 运用法律知识来解决一定的矛盾冲突, 对自己的合法权益进行维护并对违法行为进行追究的能力。一般来讲, 法律能力主要由用法能力、护法能力以及守法能力三方面, 对于高校学生来说, 重点是要对他们的守法能力进行培养, 让他们能够养成遵纪守法、依法办事的良好习惯[2]。

二、现阶段大学生在法律素质上所存在的问题

(一) 缺乏法律理论知识

法律理论知识是高校学生在现代的社会环境中对法律以及法律现象在一定的反应过程中形成的系统化以及整体化的一种理性思维体系, 也是现代法律观念在理论上的表现。具体来说, 它具有形态系统化以及指导性地位等特性, 它是高校学生能够树立起科学的法律意识并形成出色的法律能力的基础与前提、如果没有对于法律知识的全方位的了解与科学的认识, 就无法形成较高的法律能力以及科学的法律意识。相关调查结果显示, 目前大部分高校学生整体上缺乏对于法律知识的全面了解, 并且他们对于与本专业相关的法律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对部门法律的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都不容乐观。

(二) 淡薄的法律意识

随着在我国公民中深入进行, 大部分高校学生的法律意识已经比以前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 通过思修课的学习和其他的相关途径, 他们了解并已经掌握了一部分的基础法律知识, 能够了解到依法治国方针的必要性以及重要性。然而, 在思修课程的实际教学过程中, 由于学时较少以及课程的安排不多等情况,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仍旧偏重于对于基础法律知识的讲授。所以大部分的高校学生仍然缺乏对于法学中的理论知识的深层次的了解[3]。在发生日常纠纷的情况下无法用法律理论知识将其解决。同时, 大部分的大学生不仅缺乏对于法律本质的认识, 还缺乏应有的权利意识。一部分的高校学生错误的认为学生只有义务, 没有权利。也就是这部分学生只有被动的法律意识, 并没有主动的法律意识。

(三) 欠缺法律能力

这里所说的法律能力指的是能够体现出大学生的具体的法律素质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 它主要包括了护法能力、守法能力以及用法能力三个要素。在当下, 大部分的高校学生在这三个能力上都有所欠缺。第一, 大部分的大学生缺乏守法的自觉性, 近一段时间内, 大学生中出现的违法犯罪行为层出不穷, 在我们身边的大学校园里, 人身伤害、诈骗、盗窃以及性犯罪等案件出现的频率并不低, 状况不容乐观。第二, 大学生使用法律的能力比较低, 在自己的日常生活中不善于应用法律。第三, 在高校学生中能够积极主动地去维护法律尊严的行为仍然不够普遍, 大部分的学生缺乏能够与违法犯罪的行为斗争到底的决心与勇气, 护法能力比较弱[4]。

三、如何使大学生的法律素质得到提高

(一) 应在大学生中加强对于法治理论知识的相关教育

要想使学生的法律素质得到提高, 就离不开大量法律知识的积累。学生只有做到知法、懂法后, 才有可能在日常生活中主动做到用法、守法以及护法。才能够把法律法规变成自己的内在行为准则, 对于大部分非法学专业的高校学生来说, 他们的大部分法学知识都是通过思修课程获得的, 由于大学课程中的思修课程安排有限, 无法让大部分的学生在短暂的课堂上理解并掌握大量的法律知识, 这就要求各大高校要尽可能在有限的课时中尽可能向广大学生传播法律知识。同时还要对大学生的法律意识进行培养, 让大学生即使在课外也可以更好地加强自身对于法律知识的相关学习。如果学生自身所掌握的法律知识越多, 他们所具备的法律素质也就越高。这样他们就可以对自身的法律意识进行更好地培养, 也可以使自身运用法律的能力得到提高。

(二) 高校应建立起比较合理的法律教育体系

在各大高校中的法制教育里, 应努力促进学校、家庭以及社会的全方位的教育体系的确立, 并且与高校中的普法教育相配合, 不断对社会中的法制环境进行改善。在现阶段这三个方面里, 学校的法制教育应起到首要的所用, 但由于高校中关于法制课程的课时较少, 内容较多, 为解决这一问题, 大多数学校会采取上大课的方式来解决, 这样一来就十分容易造成学生关于法律知识的认知层次出现不同等情况, 无法使教学收到满意的效果[5]。面对这样的情况, 各大高校可以除了开设法律基础的公共必修课以外, 还可以有计划、有选择地开设一部分的法律课程, 以便哟与不同层次法律知识的学生来进行选择。同时, 学生也可以通过系里向教务处申请希望增设的法律课程, 经过汇总以及整理工作后, 教务处可以制定出相应的教学计划以及教学大纲, 再根据本学校内教师的具体情况来安排教学任务, 从而减少在课程设置上可能出现的杂乱情况。

(三)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还要注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各大高校在实施法制教育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 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其中既要对法律的基本理论进行阐述, 还要将其与典型案例以及社会热点结合起来进行综合的分析, 同时还要充分利用社会实践活动以及第二课堂, 从而实现对课堂教学内容的补充、延伸以及深化, 让学生能够体会到直观的、生动的法律教育。

(四) 还要注意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所起到的作用

生动有趣的讲解往往比枯燥乏味的照本宣科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所以, 教师在备课时应对教学内容进行精心的设计,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要多使用反问与设问等提问方式, 对学生的思维进行一定的启发, 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性的作用能够得到发挥。让学生能够参与到教师的教学活动中[6]。另外, 还要注重实践环节, 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行为能力以及表达能力进行培养。教师可以通过布置篇幅不长的专题论文来对学生的文字表达能力进性培养;通过在课堂上的提问以及对辨析题的解答, 对学生的逻辑思维、直觉思维以及形象思维等能力进行必要的培养以及锻炼;对于一部分学生中存在的赌博、抽烟、打架、作弊以及喝酒等不良行为, 要使学生学会自我管理以及自我约束, 也对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进行培养。

四、结语

青年是国家的未来, 他们的身上系着国家的希望, 为了使整个社会得到更好的发展, 普及法律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思修课程根据在校大学生所特有的心理状况以及知识结构, 针对在校大学生存在的问题对大学生进行必要的普法教育, 使在校大学生在遇到问题时可以使用法律武器对自己进行保护, 也可以使大学生明确什么是正确的选择, 还能让大学生积极主动地来维护法律的尊严。

摘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程所承担的任务不仅仅是向广大的高校学生传授一定的法律基础知识, 它还针对了现阶段大学生在法律素质上所存在的一部分问题, 针对这部分问题发挥出这门课程所独有的思想与品德的教育功能, 还对相应的法学理论知识进行综合运用, 对高校学生进行必要的法制教育, 本文从什么是大学生的法律素质、现阶段大学生在法律素质上所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使大学生的法律素质得到提高三个问题出发, 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程在教学中关于培养大学生法律素质的实践进行探讨。

关键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培养,大学生法律素质

参考文献

[1]吴英旗, 曹渤海, 张瑞祺, 蔡久志.“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与大学生法律素质的培养[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 (高教版) , 2007, 03:104-107.

[2]曾咏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中大学生法律素质培养探析[J].黑龙江史志, 2009, 12:132+146.

[3]赵春森, 王振喜.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的实效性[J].教书育人, 2013, 15:96-97.

[4]贾敏.&lt;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gt;课程与大学生法律素质的培养[J].知识经济, 2011, 05:178.

[5]田志熙.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探析[J].太原大学教育学院学报, 2007, 02:57-59.

大学生法律素质 篇10

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无法满足大学生法律素质教育的要求

2006年9月, 全国各高校为贯彻中共中央和中宣部、教育部关于加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有关精神、落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方案的要求, 将原有的两门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合二为一, 全国统编教材《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同时启用。然而, 作为法律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 高等教育体系中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根本无法满足大学生法律素质教育的要求。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 课程设置方面

长期以来, 高等院校对大学生法律教育缺乏系统性和长远性的规划, 只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作为一门课程来对待, 而非将其作为学生法律素质的培养纳入学校素质教育的整体规划中。《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合二为一不仅使得法律基础课失去了独立的课程地位, 而且容易形成将法律教育视同为道德教育的认识误区。况且,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时有限, 从各高校的课时设置来看, 该课程从32课时到54课时不等, 还是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主, 法律部分的课时数一般不足1/3。教学时数少, 教师为完成教学任务, 不可能系统地讲解法律知识, 只能蜻蜓点水式地向学生灌输一些抽象的法律概念及枯燥的法律条文, 根本达不到提高其法律素质的目的, 从而也使高等院校的法律素质教育流于形式。

(二) 师资方面

目前, 各高等院校中讲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大多是科学社会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政治学等非法学专业的教师, 在授课过程中, 大多偏重于思想道德修养部分的讲解, 对法律基础内容则简单带过, 并且受其专业限制, 很多教师本身对法的内容及精神的理解就不是很透彻, 其讲解只能局限于法律知识的表面, 难以深入到法律理念的层面。

(三) 教学内容方面

法律基础教育长期徘徊在法律常识或法律基础知识教育的层面上, 而且囿于学时所限, 教师授课普遍只注重法律知识传授, 把重点放在法学知识的讲解、法律条文的释义上, 一味地罗列、堆积知识点, 缺乏深度分析, 而忽视对法律的基本精神及实质的传授, 忽视法律意识培养的问题, 从而造成大多数学生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进而从根本上形成了大学生法律意识较为淡薄的现状。

(四) 教学方法方面

从教学过程来看, 一些教师局限于传统的教学模式, 忽略法律知识学习的实践性, 未能把理论与实践很好地结合起来。教育方式多是些枯燥的理论说教, 缺少感性事例, 课外实践环节乏力, 学生参与程度低, 从而呈现出法律教育形式过于单一、内容僵化、针对性不强等特点, 导致法律教育的效果并不理想。

二、大学生法律素质教育模式的构建与创新

(一) 变革法律素质教育的认识定位

法律教育不是德育教育的从属, 应该有自己独立的课程地位, 应将法律课程与德育课程分开设置。高等院校要把法律素质的培养作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加以规划, 转变对法律素质教育的认识定位, 从根本上改变法律基础课仅仅是法律知识教育的看法, 树立培养大学生法律意识的核心目标, 将法律素质教育贯穿于整个高等教育阶段, 建立多层次、多阶段的法律素质教育模式。可在不同的年级安排不同的任务和重点, 如低年级开设理论课, 并开展法律知识竞赛、法庭旁听等活动;高年级选择适量的实践课, 组织模拟法庭、聘请有实践经验的司法工作人员等开设法律知识讲座等。

(二) 优化《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

1. 完善法律素质教育的内容

法律素质教育是为了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 (法律信仰) 和法律知识 (法律技能) , 理论部分应注重法律理念的传播, 实体部分则应注重法律条文的介绍。然而, 在有限的课堂教学中, 让学生全面掌握各种法律制度是不现实的。比较合适的做法是结合不同类别学校的自身特点, 开设不同层次的法律素质教育课程, 除进行宪法、民法、刑法等一般性普法外, 还可以开设一些与各校专业 (行业) 相关、与各类学生学习、生活、就业等密切联系的法律课程, 使法律素质教育贴近大学生的生活, 融入大学生的内在性需要。不仅如此, 法律基础课程应当把培养大学生的法律意识作为教学的首要和最终目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教学绝不是法律知识的简单传播, 而是以法律知识为载体来确立法律信仰, 是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传授法律知识是手段, 树立法律意识是目的。因此, 教师不仅要注重法律知识的传授, 更应要注重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

2. 改进法律素质教育的方式

法律素质教育是“认同”规范、“接受”规范和“消化”规范的教育, 是培养自觉、自愿的守法精神和塑造现代法治理念的教育, 因此, 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 应该采取丰富的课堂教学形式。一方面, 教师在教学中应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积极运用案例讨论的教学方式和手段, 选取社会热点案例和典型案例, 结合社会舆论和媒体观点, 从中提炼出值得思考的法律焦点问题, 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与讨论, 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另一方面, 要积极开展实践性教学, 如模拟法庭、法律咨询和援助等, 有条件的学校要充分利用校外的法律实践基地, 组织学生参观监狱、旁听法庭审理, 组织学生进入农村和社区进行法制调查和宣传等。要使学生“内在性”地消化与专业知识密切关联的、在学生的学习及今后的工作中真正用得上的法律知识, 增加学生学法的实效性。

(三) 拓宽法律素质教育的实施渠道

法律教育不能只利用课堂教学, 还应积极利用第二课堂的灵活性和趣味性激发学生兴趣, 引领他们对法律进行深入思考, 在实践中培养法律理念, 全方位、全过程地对大学生进行学法、守法、用法的法律意识教育。首先, 高校应当积极拓展法学选修课程的开设门类和开设范围, 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求。其次, 要尽可能组织和开展不同层次、不同程度的校园法律文化活动, 在校园中形成浓厚的法制教育氛围。如组织模拟法庭、法学讲座、法律知识竞赛、法律研讨会等。再次, 优化大学校园法律环境, 实现环境育人。一个良好的制度氛围对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概念是至关重要的。在学生管理上要做到“以法育人”, 推行“依法治校”的核心理念, 加强对学生的教育管理, 形成良好的法治环境, 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大学生的法律意识。最后, 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亲身接触法律的机会, 如组织学生开展法律诊所、大学生法律援助中心、社区矫正工作志愿者等法律咨询与法律援助活动, 从而增加学生接触法律知识的机会, 促进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形成。

摘要:构建有效的大学生法律素质教育模式, 是控制和预防大学生违法犯罪以及维护大学生合法权益的关键性因素, 也是高等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然而, 作为法律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 高等教育体系中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根本无法满足大学生法律素质教育的要求。因此, 应该积极构建与创新大学生法律素质教育模式, 变革法律素质教育的认识定位, 优化《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以及拓宽法律素质教育的实施渠道。

关键词:法律素质,教育模式,法律教育

参考文献

[1]徐莉.大学生法律理念培养途径探析[J].教育评论, 2010, (4) :26-28.

[2]刘文永, 施依柠.论当代大学生思想教育中法律信仰的培养[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科版, 2011, (5) :108-110.

[3]李孝华, 姚艳红.传统法律意识视角下大学生法律意识范式转换[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1, (5) :31-35.

[4]基国林.关于加强大学生法律意识培养的几点思考[J].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10) :22-25.

法律谈判者的综合素质分析 篇11

[关键词]法律谈判;综合素质;能力

法律谈判通常是由律师代理当事人参加,运用法律知识和诉讼经验对各种可能后果进行全面评估后,借助律师技能和谈判技巧实施的庭外利益博弈与衡平。可见,谈判者作为谈判主体是法律谈判是否成功的决定性因素。

法律谈判是律师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律师要达到自定的谈判目标,需要具备一定的综合素质,以增加谈判成功的几率。谈判者的综合素质主要包括知识素质和能力素质两个部分。

一、知识素质

律师进行法律谈判实际上是运用谈判技巧达到谈判目的,而要把所谓的谈判技巧都充分发挥出来,就需要以丰富的理论修养为基础,一个谈判者的理论知识越丰富,就越能熟练地运用谈判技巧。谈判者的知识素质包括:

(一)相关的专业知识

专业知识应包括法律知识,也就是律师从事具体一次法律谈判所需要具备的相关法律专业知识。可以根据具体案例来区分,比如说侵权案件的法律谈判知识、合同纠纷的法律谈判知识、企业并购的法律谈判知识等等。还包括具体法律谈判相关的风土人情和风俗习惯;可能涉及的各种业务知识、金融知识、市场营销知识等。律师应在谈判前事先了解到客户所需要解决的问题和委托事务的内容,并就这些内容准备相关资料包括法律、判例、专业术语、行业标准等,对双方的优势和劣势进行评估,拟出谈判目标及方案。

(二)公共关系学知识

公共关系是一种创造美好形象的艺术,它强调的是成功的人和环境、和谐的人事气氛、最佳的社会舆论,以赢得社会各界的了解、信任、好感与合作。在法律谈判中,律师与其谈判对手间就形成了一个公共关系,谈判双方需要相互交流,以已达成双方都能接受的谈判结果。律师在法律谈判中,需要运用到一定的公共关系学知识:比如知名度,一般来说,律师的知名度越高,对谈判对手的压力也就也越大,在谈判中占据主动的机会就越多。又如美誉度,律师的美誉度越高,其得到社会公众的支持、认可和赞同程度也就越高,在法律谈判中也更容易占得先机。

(三)心理学知识

在法律谈判中,了解对手是十分重要的,这关系到谈判的成败,如果能够洞察谈判对手的心理,然后有针对性地采取谈判策略,就会在谈判中牢牢地把握主动权。我们可以通过察言观色、投石问路、观察对手体态语言等方式来洞察对手的心理。比如说,在谈判开始时,最好不动声色,先看看对方的姿态,或者故意拒绝对方的某些建议,或者对建议不冷不热,看看对方有什么反应,通过体察对方的反应来清楚地了解对手的心理。又比如说,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对方上肢的动作或者自己与对方手与手的接触,据此判断、分析出对方的心理活动或心理状态,也可以借此把自己的意思传达给对手。

(四)法律谈判的礼仪

律师行业是专业性非常强的行业,在各种业务场合必须保持的专业形象和专业风度。法律谈判的礼仪可以分四阶段:1.谈判准备阶段。律师在谈判前应整理好的仪容仪表,穿着要整洁正式、庄重。2.谈判初始阶段。为创造一个友好、和谐的谈判氛围,法律谈判双方最先要有一个互相问候、介绍的程序。3.谈判进行阶段。在谈判过程中,律师应注意语言平和友好,态度要开诚布公,谈话时言辞不可过激或追问不休,以免引起对方反感甚至恼怒;注意聆听对方观点,在听的过程中掌握对方的动机,对方回答查问时不宜随意打断;对原则性问题应当力争不让,又要做到心平气和,避免谈判破裂。4、谈判协议阶段。在权衡双方利益的情况下,可在一定范围内做出让步,以使谈判双方最终达成共识,使谈判结果合法化。

二、能力素质

(一)语言表达能力

法律谈判重在于“谈”,这就要求谈判者必须具备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包括口头语言、肢体语言、文字语言。对于律师而言,需具备比一般人更好的口才,良好的口才是自身良好心态的反应,是自信的表现,律师在法律谈判中要敢于开口、谈得清楚、语言流利、富有逻辑性。律师还应具备得体的肢体语言,肢体语言能够代表、传递和表达语言信息,又能加重语言信息的分量,优秀的辩护律师应是气度不凡、落落大方、不卑不亢、不趾高气扬,若律师在谈判时举止猥琐,畏首畏尾,则让人一看就对其失去信心。律师还应具备较强的文字能力,包括起草协议、合同的能力以及对谈判对手书面文件的理解能力。

(二)判断和决策能力

法律谈判是一项现场实务工作,很多问题的决断需要在谈判现场做出,这就需要谈判者具备理性的判断和决策能力。判断和决策能力主要表现在谈判者的观察分析能力,即可以通过对事物现象的观察分析,能够排除各种假象的干扰,了解事物的本质,做出正确的判断;逻辑判断能力,即能及早地洞察和把握事物因果关系问题,准确地预见事物发展的方向和结果;评价能力,即从不同角度对事物进行分析判断的能力;直觉能力,即基于人的职业,阅历,知识和本能存在的一种思维形式,能基于少量信息迅速得出结论的能力;决策能力,即采用一定的科学方法和手段,通过分析比较,在若干种方案中选定一项最优方案并予以实施的能力。

(三)应变和创新能力

在法律谈判过程中,会经常出现意想不到的情况,可能会影响谈判结果。这时就需要谈判者具备敏锐的应变和创新能力,能对异常情况及时适应并做出应对,抓住突如其来的机会,善于将意外因素作为谈判使用,变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促使谈判目标的达成。具体来说,应变能力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能在变化中产生应对的创意和策略;能审时度势,随机应变;在变动中辨明方向,持之以恒。而应变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创新能力的支持,在具体的法律谈判中,如遇到突发事件需要应付,就需要有创新能力为支撑,根据谈判的情势变化创造性地提出应对的新方法修订原本的策略,以解决突发问题。

(四)人际交往能力

人际交往能力是指在与他人交往中所具备的妥善处理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能力。谈判者应当具有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善于结交朋友,善于在谈判双方之间建立互信互助的友好关系。在法律谈判中应不宜讲过多的恭维话,若尽说肉麻的恭维话,则会令人心生轻蔑、厌恶,不利于人际交往。适当地赞美对方,可以创造一种热情友好、积极热烈的谈判气氛。笑声是很好的交往方式,当与陌生人谈判时,对方可能显得拘束,此时如能说句笑话,引起双方的笑声,使对方感到轻松而且亲切,拘束感就会顿消。人际交往的技巧多种多样,若能巧妙地运用,则可以在法律谈判中达到更好的谈判效果。

(五)耐心和毅力

一般来说,法律谈判是一个非常耗时耗力的活动,谈判者必须具有抗挫折和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没有耐心和毅力的人是不可能胜任法律谈判工作的。特别是有些法律谈判所涉内容过于复杂,或者法律谈判各方处于敌对状态,这样的谈判就更加困难。可以说,耐心和毅力是法律谈判最有利的策略。在一场旷日持久的谈判较量中,谁更有耐心和毅力,谁就将控制法律谈判取胜的主动权。此外,在谈判僵局出现时,由于当双方对所谈问题的利益要求差距较大,各方又都不肯做出让步,导致双方对峙。这时,谈判者也一定要有充分的耐心和毅力,以等待转机、打破僵局,切忌浮躁鲁莽,造成谈判破裂的不当结果。

综上所述,优秀的法律谈判者必须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才能充分地展示个人魅力、熟练地运用法律谈判技巧,达到最满意的谈判结果。

[参考文献]

[1]潘国栋.论法律谈判的现实性优势与实践把握[J].商品与质量·理论研究2011,(2).

[2]刘超.超越与限制:环境侵权纠纷解决的谈判机制[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6).

[3]朱佳瑞,谢国如.法律谈判:纠纷解决的和谐之道[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9(13).

[4]刘同君.论法律谈判的理念及其实践把握[J].江苏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 9(3).

[作者简介]王劲玲,贵州大学法学院2009级法律硕士。

大学生法律素质 篇12

关键词:非法学,大学生法律素质,困境对策

一大学生法律素质的基本内涵

法律素质有广义与狭义之分,狭义的法律素质仅指法律人应当具备的职业素质(专业素质),其要素包括:法律思维能力、法律表达能力和对法律事实的探索能力。在这三个方面的能力中,法律思维能力是法律素质的核心。而广义的法律素质是指作为社会主体的自然人在接受一定法制教育和环境影响的基础上,通过自身实践,从而达到的识法、守法、用法、护法等相对稳定的心理认知和行为状态。与狭义的法律素质相比,广义的法律素质包含的要素显然是不同的,广义的法律素质要素包含:法律知识、法律观念、法律信仰和法律实践能力。在此,我们主要讨论的是社会主体中特殊的一类群体———非法学大学生法律素质教育的问题。

(一)法律知识是大学生法律素质的基础

法律知识是大学生法律素质的基本要素,也是衡量我国法制教育建设成效的重要指标之一。法律知识的核心是,掌握基本的法定权利和义务、了解基本的救济途径。它是社会主体依法行使权利、履行义务的前提,离开法律知识谈大学生法律素质的培养,则如同是“无源之水、无根之木”,难以有成效。对于非法学专业的大学生,我们不可能要求其像法律人一样具有系统的专业素质,但是他们可以根据自身的专业和就业需要掌握一些相关的法律知识。必备的法律知识是大学生尤其是非法学大学生法律素质的基础。

(二)法律观念是大学生良好法律素质的核心要素

法律观念是指社会主体在进行一定的法律教育的基础上,形成的具有一定稳定性和理性的思维定势。法律观念是大学生法律素质的核心要素,法律观念属于思维意识范畴,法律观念的最终目的是指导社会主体进行法律实践。树立健康的法制观念,不仅是大学生法律素质的核心要素,更是实行依法治国的重要条件。只有树立了健康的法律观念,大学生守法、用法才会成为社会常态。只有树立了健康的法律观念,才能引导大学生遵守法律,有问题依靠法律来解决。

(三)坚定的法律信仰是大学生法律素质的灵魂

信仰是社会主体对某种主张、主义、宗教或某人极度相信和尊敬,并把它奉为自己的行为准则,信仰是个人的意识行为。它是一个主、客观的结合体。而法律信同信仰一致,也是融合了主观与客观的概念。它一方面是指社会主体在坚定的法律信仰的指导下,将法律规则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另一方面,在严格的法律规则的支配下进行社会活动。坚定的法律信仰是大学生法律素质的灵魂,一旦形成很难被打破。但是由于大学生法律知识欠缺,法律观念意识薄弱,导致法律信仰不坚定,常常会因社会上出现的“罪而不罚”等现象而摇摆不定。这类问题在任何国家的发展过程中总会遇到,但是我们要坚信任何人不能凌驾于法律之上。卢梭说,法律要发挥作用,需要全社会信仰法律。一切法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的内心里。

(四)法律实践能力是大学生法律素质的归宿

法律实践能力是社会主体在具有法律知识的前提下,将法律运用到自己的活动中,以确保自己的行为符合法律行为准则和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非法侵害。近年来校园暴力事件层出不穷,马加爵故意杀人案、复旦大学投毒案、云南大学学生碎尸案等让人震惊,有调查显示,近几年,青少年犯罪占了社会刑事犯罪中的70%~80%,其中大学生犯罪约占17%,大学生犯罪案件数量及犯罪人数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一直程上升趋势。由此可见,大学生法律实践能力的重要性。

二我国大学生素质教育面临的困境

(一)教育方式单一

从当前我国高校的实际情况来看,非法律专业的大学生了解法律知识的途径比较单一,在课堂上往往是通过以下形势进行法律基础知识学习的:在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知识基础课上;高校设置的公共选修课;法学双学位教育。在前两项中,非法学大学生接触的法律知识是有限的,一方面是基于课时及教学内容的限制,大学生只知其一而不知其二,加上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无,可想而知根本达不到预想的效果;另一方面,法学专业双学位具有一定的限制性,因为要缴纳一定的学习费用,故选择此教育方式的非法学大学生数量有限。

前文中提到,法律实践能力是大学生法律素质的归宿,但是我国非法学大学生的法律素质提升仅仅停留在课堂上,缺少法律实践经历,即使掌握了丰富的法律专业基础知识,如果实践能力欠缺,也达不到我国提倡提高公民尤其是大学生法律素质的应有之义。

(二)课程设置不合理

在课堂设置上,法律基础知识并没有单独设置,而是和思想道德修养一块作为教学的“基础课”,一方面,课程本身设置的课时较少,导致教学任务很难完成,而且法律基础知识往往是设置在思想道德修养内容之后,加之课时较少,教师经常做到了前面详细讲解,后面一带而过的现象;另一方面,“基础课”设置后,师资专业比例并没有多大改变,这导致“基础课”教师大多是思想道德修养的专业教师,对法律知识的研究并不深入,在教学时难免“顾此失彼”,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三)大学生自身重视不够

我国大学生法律素质教育问题并不是现今社会出现的问题,而是由来已久,在古代,学生的学习完全取自“四书五经”,学习的是“六艺”,这和当时的社会形态有着根本的关系,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彻底的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资本主义的三座大山,而依法治国也是在建设社会主义经济和民主政治的大背景下提出的。大学生法律素质的提高是依法治国的重要条件,但现阶段,我国大学生素质教育还存在以下问题。

1对法律素质的培养和教育重视不够,不少大学生对法律素质教育存在片面性,他们认为只要具备了必备的专业素质、政治素质、文化素质、道德素质、心里素质就完全符合了社会需求的人才标准。法律虽然不同于专业知识、道德和文化,但是法律对大学生健康成长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2现今,我国相继出台政策文件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大学生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这使得大学生在课程学习上会偏向自己本专业学科或者能辅助其就业的学科,从而忽视自身法律素质的提升,即使学校开设了相关的法律知识基础课程,上课的学生也是寥寥无几,形同虚设。

三对非法学专业大学生素质教育当前困境的政策探讨

(一)改变传统教育理念,充分认识法律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大学生是我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生力军,大学生法律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法治社会建设的进程。要切实改变我国当前非法学大学生法律素质教育的现状,首先应从教育理念上入手,高校在教育管理过程中,要高度重视非法学大学生的法律素质教育,要将大学生法律素质教育尤其是非法学大学生的素质教育纳入到教学总体目标上来,区别思想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另一方面,在师资投入上,从事思想道德教育和法律知识基础教育的教师应同时提高自己的法律知识水平,授课要规范,内容要系统,教学方法多样化。

(二)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使其对法律有正确的认识

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使其对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有一个较为深入的认识,正确认识我国现阶段立法与执法的“脱节”,法治与人治的矛盾冲突等消极现象,树立正确的法律意识,做到学法、知法、懂法、守法、护法。要特别注意大学生对法律态度的转变,增强其学习法律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教育其在生活或学习中要运用法律的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三)提高大学生法律素质教育的时效性

认识指导实践,对大学生进行法制教育的目的是,大学生尤其是非法律大学生在实践中遇到法与人的欲望发生矛盾或冲突时,应以积极的态度来对待,并且能恪守法律行为准则。因此,如何提高大学生尤其是非法学大学生法律素质教育的时效性我们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

1增加法律实践课程,课堂上可以组织学生观看真实事例或者组织学生进行各种各样的法律情形模拟,例如模拟法庭、案情再现等,这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认知能力,而且能充分的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课堂之外,学校可以组织大学生进行社会实习,例如法庭旁听,可以切身的让大学生感受到法律的庄严和神圣,树立法律的权威,提高法律信仰,另一方面还可以起到警醒作用,使大学生尤其是非法学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规范自己的言行。

2法学双学位是学生了解法律基础知识及拓展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但是往往由于需缴纳的费用过高且并没有强制性,导致大学生选择这一途径增强自身法律修养的只是很少的一部分,所以,高校可以尽可能的减少法学双学位的花费,以吸引更多的非法学大学生。

参考文献

[1]徐祖才.试论大学生法律素质存在的问题及教育对策[J].铜陵学院学报,2001,1(01).

[2]李喜,范利国,姬翠梅.医学专业学生法律素质培养研究[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5(01).

上一篇:国密算法下一篇:肝炎患儿的家庭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