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素质养成教育

2024-10-15

大学生素质养成教育(共12篇)

大学生素质养成教育 篇1

1993年, 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在北京召开了“面向21世纪的教育”国际研讨会, 在分析21世纪人类面临的挑战时, 被列为第一位的是人的道德、伦理和价值观的挑战。专家指出, 高境界的理想、信念、责任感、强烈的自立精神、坚强的意志和良好的环境适应能力、心理承受能力是21世纪人才规格的突出特征, 这也为中国教育指明了发展方向。当前, 中国正处于大变革和社会转型时期, 教育应从可持续发展出发, 确立可持续发展教育理念。学校要从为学生的升学与就业做准备, 转向为学生的人生各个方面做准备, 即全面的素质教育包括智能、品德、价值观、态度、情感和社会参与能力等方面, 而这种合格人才所具有的文明素质, 正是养成教育的历史使命。

大学生文明素质的养成教育是指以高校为主体, 在家庭、社会的配合下, 根据大学生的身心形成和发展规律, 运用各种途径和手段, 对大学生施加系统影响, 促使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活动。[1]重视养成教育是目前国内外高校教育工作的基本共识, 是大学生文明素质教育的重要教育理念, 对于提高大学生的道德品德和素养, 促进大学生全面成长成才, 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都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尝试从高校教育管理角度出发, 谈谈对高校大学生文明素质养成教育理念的几点意见。

一、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 加强制度文化建设, 提高制度执行力。

养成教育离不开规范的制约, 它以制定科学完备的规章制度为起点, 并以组织纪律、行为训练、严格管理等行政措施来约束、规范学生的行为, 以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为此, 首先, 要建立健全符合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 符合教育规律和培养目标要求的管理制度, 使得养合的学习计划, 然后根据这些条件正确选择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在策略运用的过程中, 学生要进行自我监控, 及时反馈和总结学习效果, 从中找出更有效的学习策略, 为自主学习提供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陈琦, 刘儒德.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2]刘电芝, 黄希庭.学习策略研究概述[J].教育研成教育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其次, 要杜绝学生的侥幸心理和社会中人情关系在学生制度规范中的泛化, 使学生对制度产生敬畏心理, 从而对校园和社会上不成文习惯的敬畏甚至过渡到对校园和社会上复杂现象背后的基础性秩序的敬畏, 形成制度文化的威慑力量。最后, 制度执行与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相联系, 动之以情, 使学生发自内心地对制度认同。在具体执行中, 教育者要注意动态方法和静态方法的结合, 随机应变地采用动态方法, 增进执行主客体在相互理解基础上的协调, 使得制度更加人性化。

二、扎实开展学生行为训练, 重视良好习惯意识培养。

开展行为训练, 促成习惯意识培养是大学生文明素质养成教育的重要手段。英国教育思想家洛克在研究孩子教育时曾说:“应该利用一切实际甚至在可能的时候创造时机给孩子一种不可缺少的练习, 这就是可以使他们养成一种习惯, 这种习惯一旦养成后, 便不用借助记忆很容易地, 很自然地发生作用。”[2]在大学生养成教育中也要重视行为习惯的训练。高校在教育中需更多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一) 爱国意识、集体意识培养。

重视引导青年学生正确表达爱国情怀, 利用时事政策课、主题班会课, 客观分析国情、政策和敏感问题, 不断提高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 引导大学生把爱国热情转化为刻苦学习的实际行动。和谐团结的集体有利于培养学生对人、对社会的责任感。高校努力培养大学生的集体意识, 努力营造良好班风, 关注学生的个别性, 使学生主动融入集体中, 在集体中学习为人处世。

(二) 责任意识培养。

高校要运用多种途径把大学生的公民责任意识渗透到大学生日常生活中, 并以“人人参与和谐校园文化创建”为抓手, 开展责任感教育。一要通过高校课堂讲道理, 明确责任重于泰山;二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培养担当;三要进行活动总结和心得体会反馈, 深化体验, 强化责任感。

(三) 独立学习意识培养。

学生始终是高校工作的中心, 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需要努力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要继续推究, 2002, (2) :78-82.

[3]程燕, 张大均.浅论学习策略的课堂教学[J].浙江教育科学, 2005, (2) :11-14.

[4]顾唯琳.外语学习策略研究及其启示[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2, (3) :50-52.

[5]刘旭.我国大学课程的知识化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 2002, (3) :71-75.

[6]施英超.中学生学习策略及其优化[J].聊城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8, (2) :177-178.

如何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

邓广福

(德州学院, 山东德州

摘要: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对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重要影响, 通过建立完善的科技创新制度、建立良好的科技创新平台、建立优秀的校企合作关系等几种措施, 将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贯穿大学生培养的整个过程, 形成持久有效的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体系, 对培养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大学生科技创新型能力培养途径

近几年,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 国际上出现了一股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浪潮, 我国也紧抓机遇, 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步伐。大学生作为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中坚力量, 其科技创新能力不仅关系到其个人的发展, 而且对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深远影响。因此, 转变高等教育模式, 培养具

动课堂教学, 教学内容的深入和可理解性、教学方法的创新等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和需要;二要坚持学院、系部、班级三级管理制度, 有效开展学生评教、教师评学, 以此作为了解学生学风动态的直观依据;三要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 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 增强自主学习的能力。

(四) 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意识培养。

大学生自我教育是指大学生为了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而自觉进行的思想转化和行为控制活动, 是大学生实现发展目标而进行的自我培养活动。[3]要按照大学生的身心发展阶段予以适当的引导, 充分发挥他们提高思想品德的自觉性、积极性, 进行成就感和挫折感的激励教育, 帮助学生树立高尚、理性的目标, 引导他们把教育者的要求和道德教育的影响转化为学生个体的思想意识和道德规范。

(五) 应用型高校大学生职业意识培养。

要使学生能够与行业、企业实现无缝对接, 就须进行职业养成教育, 这是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一环。高校在理论教学中可结合本专业特色灌输职业教育理念, 也需塑造职业意识养成教育的环境和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

高校可以利用网站传递行业的前沿信息, 引导学生了解最近动态;利用宣传栏、展板展示与行业相关的活动和知识;利用办公室和教室悬挂名人照片、语录, 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利用课外活动期间邀请行业专家进行专题讲座;也可以利用社会资源, 通过校企合作建立就业实习基地让学生参与社会实践, 在实习岗位上将所学知识与工作紧密结合。

三、养成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 需调动各方因素, 形成养成教育全程化、全员化。

养成教育需要依靠社会、学校、家庭各方面的合力。

有科技创新能力和人文素养的优秀大学生, 是当今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主要任务。

1.建立完善的科技创新制度

由于传统高等教育模式的影响, 部分高校科技创新制度不完善, 没有专门负责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的管理机构, 直接导致了大学生科技创新教育缺乏持久性, 培养机制与时代要求不符。近年来, 各大高校积极探索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模式, 大力推进实践教学改革, 鼓励大学生科技创新, 使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

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不是靠某个部门独立完成的, 各部门对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措施需要相互配合、相互促进, 需要有专门的机构组织协调各部门的行动, 齐抓共管, 大学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由此诞生。大学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一般由教务处、团委、学生处、科

首先, 养成教育须与家庭教育相结合, 凝聚家庭教育力量。想方设法让更多的家长及时了解学校相关政策及学生在校表现, 长期有效地与家长保持沟通, 有问题要第一时间告知家长。

学校教育在整个大学生养成教育中居于核心地位和中心环节, 是养成教育的重中之重。在高校, 对大学生成长影响最大的外界因素, 莫过于他们最值得信赖的老师。教师必须自觉遵守职业道德, 爱岗敬业, 教书育人, 为人师表, 努力做到用崇高的政治信仰和道观念去点燃学生的理想之火, 用高超的教学艺术去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 用良好的修养去做学生行为的楷模, 通过言传身教给学生以文明的熏陶。同时, 高校也要注意网络环境和社会大环境对学生的影响, 引导学生浏览健康网站, 获取健康信息。

大学生生活在家庭、高校、现实社会和网络世界构成的四重社会中, 其养成教育需要各方面密切配合, 以形成教育合力, 坚持反复抓, 抓反复, 方能达到教育的最高境界。

大学生文明素质养成教育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 高校可从制度、教育、管理层面努力形成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教育环境, 形成大学生文明素质养成教育的长效机制。诚然, 大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养成非一朝一夕, 需要持之以恒, 更需要文化理念的支撑, 这将是社会、学校和家庭共同努力的方向。

摘要:养成教育是促进大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尝试从高校制度、教育、管理层面分析大学生文明素质教育的践行, 期望形成大学生文明素质养成教育的长效机制。

关键词:大学生文明素质,养成教育,高校教育管理

参考文献

[1]徐柏才, 李从浩.关于对大学生进行养成教育的思考[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人文社科版) , 2003, (12) .

[2][英]约翰.洛克著.傅任敢译.教育漫话[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9:146-148.

[3]简福平, 陈旭.试论大学生养成教育的主要途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2009, (5) .

大学生素质养成教育 篇2

信息已经成为当今人类社会政治、经济、军事和社会发展与进步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美国著名的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指出:“谁掌握了知识和信息,谁就掌握了支配它的权力”。事实也证明了在当今社会谁驾驭了信息谁就掌握了主动。信息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近年来,世界各国的高等院校对此更给予了高度重视,纷纷采取措施加大信息能力培养力度:美国大学和研究型图书馆协会(ACRL)于2000年1月批准并公布了《高等教育信息素质能力标准(InformationLiteracyCompetencyStandardsforHigherEdu—cation)》。目前,已在美国、墨西哥、西班牙、澳大利亚、南非等国家和地区得到广泛应用;2001年11月,国际医学教育研究所核心委员会颁布的《医学教育全球最低基本要求》中,从信息意识、信息获取能力、信息处理能力和信息表达能力等方面,也提出了对医学毕业生信息素质教育的具体要求。尽管目前我国还没有类似的标准,但中共中央、国务院于1999年6月13日颁发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已明确指出:“智育工作要转变教育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要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重视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此可见,世界各国都已充分认识到了信息素质及其养成教育的重要性,并通过各种形式纷纷将其纳人到本国的人才培养体系中。

那么究竟什么是信息素质?高校培养的人才究竟要达到怎样的信息水准或应该具备怎样的信息素质呢?又怎样来达到这种水准或素质呢?

1信息素质的内涵

信息素质(InformationLiteracy)的概念是1974年由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泽考斯基(PaulZurkowski)最早提出的,主要描述为:“所有经过训练的在工作中善于运用信息资源的人称为具有信息素质的人,他们具有利用多种信息工具及主要信息资源使问题得到解答的技术和技能”。

从那时起到现在的30多年时间里,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社会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信息素质这一概念的内涵不断丰富,对其所下的定义也逐渐趋于一致。目前较有影响、人们引述较多的是美国图书馆协会(AIA)信息素质委员会所下的定义。该委员会1989年1月10日在一份关于信息素质的最终报告中,对信息素质作了这样的描述:“作为有信息素质的人,必须能够知道何时需要信息,并具有确定、评价和有效利用信息的能力”。

而美国的《高等教育信息素质能力标准》对什么是信息素质作了如下定义:即“信息素质是一种能力,这种能力要求人们能够认识到何时需要信息,并且有确定、评价和有效利用信息的能力”。该定义明确了信息素质是一种能力。这种能力可以从以下三个层面进行理解:即信息意识、信息技能和信息伦理。信息意识反映一个人的信息敏感性,这种敏感性使人能够确定所需信息的性质和范围,知道何时需要信息及信息的价值,使人能够定义并明确地表达信息需求,能够识别各种潜在的信息资源的类型和形式;信息技能反映一个人能够有效地检索所需信息,组织和实施有效的检索策略,批判性地评估信息及其来源,把所选择的信息融人自身的知识基础和价值系统中,并有效地利用信息完成一个具体任务的能力;信息伦理反映了一个人对与信息利用相关的政治、法律和社会经济问题的了解程度,以及在法律和道德的框架下合理合法检索、利用、发布信息的道德品质。

可见美国《高等教育信息素质能力标准》对信息素质的定义与ALA的定义有着高度的一致性。这一定义虽然很简短,却把握住了信息素质这一概念的本质,因此也得到了大多数人和组织的认同与广泛采用。

2大学生信息素质的构成要素

既然信息素质是一种能力,那么一个具有良好信息素质的大学生应该具备什么样的信息能力呢,基于以上的分析,可以归纳出一个具有良好信息素质的大学生应该同时具备以下几种信息能力:

明确需求信息的能力。明确信息需求能力是指能明确信息需求的内容与范围。具体包括:能够明确了解信息需求;能够识别各种类型和格式的信息源;能够评价获得信息的成本与效益;能够重新评价所需信息与范围等内容。

高效获取信息的能力。高效信息获取能力是指能高效获取所需信息。具体包括:能够选择适当的调查方法或信息检索系统获取所需信息;能够构建与实施有效的检索策略;能够利用联机检索终端或采用不同的方法检索所需信息;能够在必要时调整检索策略、能够提取、记录和管理信息以及信息源等内容。

客观评价信息的能力。信息评价能力是指能客观、审慎地评价信息与信息源,利用知识基础和价值系统选择适当的信息。具体包括:能够从获取的信息中提炼信息主题;能够采用有关标准评价信息及信息源;能够综合信息要点形成新的概念;能够通过新旧知识的比较而确定信息的增加值;能够确定新的知识对个人价值体系的影响,并使其融合于个人的价值体系中;能够通过与他人的交流了解自己是否能表达所获取的信息;能够决定是否修订初始的查询方式等内容。

有效利用信息的能力。有效利用信息能力是指作为个人或作为群体一员,能有效利用信息实现特定的目标。具体包括:能够运用新的和以前的信息开发新的产品或项目;能够调整开发产品或项目过程;能够有效地将开发的产品或项目情况与他人沟通等内容。

信息道德的约束能力。信息道德约束能力是指能够理解有关信息使用的经济、法律以及社会因素,获得和使用信息时能自觉遵守道德规范和有关法律。具体包括:能够了解信息与信息技术使用的相关道德、法律、经济和社会问题;能够在存取使用信息资源时遵守法律法规和信息资源提供的规定以及约定俗成的一些规则;能够对引用的成果表示致谢等内容。

信息安全的防护能力。信息安全的防护能力是指保障信息有效性的能力。具体是指能够保证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可控性、和不可否认性的能力。所谓保密性是指信息不泄漏给未经授权的人;完整性是指防止信息被未经授权的人篡改;可用性是指信息及信息系统确实为授权使用者所用;可控性是指对信息及信息系统实施安全监控。要具备上述信息安全防护能力,首先要具有信息安全的防护意识,其次是要具备信息安全防护的技术,并在信息道德的约束下,做好自身、他人及公用信息的安全防护工作。

以上就是信息素质的构成要素,或者说一个具备良好信息素质的大学生应该具备的信息能力标准。信息素质是信息社会人们必备的一种素质,面向信息时代的高等教育必须重视大学生信息素质的培养和提高,这也是新世纪高等教育不可忽视的教育内容。

3对大学生开展信息素质教育的意义

信息素质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成为国内外人才评价的重要指标。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的建设者、创造者和未来的人才。信息素质是信息时代大学生素质结构的基本构成之一,是其掌握适应信息化社会生活的必备技能,对于提高他们在信息社会的生存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对大学生进行信息素质教育,培养大学生的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也是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趋势。

3.1是培养大学生创新思维的需要

创新思维是思维的最高形式,是一切创新活动的源泉。创新思维能力首先表现在敢于突破原有的旧框框,重新思考、重新探索,大胆提出新的观念、新的问题,并结合实际情况提出解决问题的新方案。大学生只有具备较高的创新思维能力,才能够解放思想、大胆探索,突破旧的思维方式的束缚,另辟路径,有所发明、有所创造。创新思维的形成和发展需要信息的不断刺激。信息的日积月累、触类旁通、产生灵感,就可以进发出智慧的火花,点燃创新的火种。这既是创新活动的开始,也是创新思维的形成过程。只有具备了良好的信息素质,才能够在学习和实践中按照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总结经验的辩证思维过程对各种创新思维方法加以综合运用,从而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使自身的创新思维能力不断得到增强。

3.2是提高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需要

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基于其自主学习能力的。大学生要学会生存的本领,无疑应具有自我学习的能力。从信息的角度来看也就是说要具备能够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下敏锐地捕捉所需信息,主动、有效地检索和吸收信息的能力。而高校对大学生进行信息素质教育,就是赋予他们自我学习的能力,为其终身学习打下基础。大学生具备了良好的信息素质,就能成为学习的主体,能主动获取知识,并能以灵活的方法突破学科界限,随时按照自己的兴趣或研究方向,进行相应信息的获取、分析、研究、利用,及时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或有所突破,为进行新的创造活动作知识储备。

3.3是大学生树立正确创新观念的需要

良好的信息素质不仅是具有敏锐的信息意识和高超的信息能力,而且还要求具备高尚的信息道德。一般来说,信息道德是对人们的信息活动进行规范的伦理准则,是信息活动中调节信息创造者与使用者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大学生对新知识、新技术充满渴望,也富于创新精神,但却往往忽视了应遵守的一些基本原则和应承担的责任。有的学生苦攻技术,并以身份攻击他人网站、破坏系统,造成极大的经济损失;有的学生在网上发表不负责任的言论和传播别有用心的谣言,造成人心不安、社会混乱;有的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制毒、贩毒和传播不健康的影视作品等。诸多现象表明:在大学生中加强信息道德教育,培养他们树立正确的创新观念刻不容缓。因此我们不仅要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技能,更要培养他们遵守社会规范,利用创新能力为社会服务,为人类谋福利的道德观念。

3.4是大学生创新实践和终身学习的需要,也是提高我国国民信息素质的需要

信息素质的核心在于消化、吸收和综合处理信息的能力。大学生只有具备了良好的信息素质,才可以根据自己的专业、兴趣爱好选择科研方向与项目进行创新实践:通过主动地寻找、发现和捕捉最新、最具价值的信息,将各方面的信息进行分析、评价、研究,在充分吸收他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寻求新的突破。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新知识呈几何级数增长。据有关研究,人们从学校教育中所获得的知识只是人生所获得知识的5%一10%,其余90%一95%的知识要在工作中不断学习才能获得。学习将成为个人生存、竞争和发展的终生要求,而信息素质是人们终身学习的必备条件。因此,开展信息素质教育有助于大学生打下终身学习的基础。

目前,我国公民的信息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据有关文献中报道:美国国民的信息水平总指数为71.76,日本为69.97,中国仅为6.17。而我国当前大学生淡薄的信息意识、较差的信息能力、较低的信息安全防护技能以及不容乐观的信息道德等现状更是不争的事实。因此,在各级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中开展信息素质教育是十分必要而迫切的。

4大学生信息素质的养成教育途径

信息素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是一个循序渐进的终身教育过程,是一种以利用学习资源为导向、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手段、以实现终身学习为目的的教育。因此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也是一个系统工程,不可能通过个人、教育机构或是社会单方面来完成,而是需要通过大学生自身、院校和社会等多种途径的共同努力才能达成最终目标。

4.1院校途径

随着社会信息化程度的提高,目前我国中小学已经把有关信息素质教育内容纳入到了课程体系,这对于从小培养学生的信息素质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但中小学阶段的信息素质教育限于其理解能力、认知能力及接受能力,还只能是一些最基本的以操作应用为目的“信息扫盲”式教育。因此,系统的信息素质教育还是要在高等教育阶段完成。高等院校是人才培养基地,是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是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的养成阶段。在校教育也是大学生汲取知识的主要手段,因此高校也是培养大学生良好信息素养的主阵地,在校教育也是大学生信息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

1984年2月,当时的国家教委颁发了“教高(84)004号”《关于在高等学校开设“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的意见》文件,文件明确指出文献检索与利用课不仅有助于当前教学质量的提高,而且是教育面向未来的一个组成部分,它对学生吸取新知识、改善知识结构、提高自学和研究能力、发挥创造才能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文件下发后文献检索与利用课成为各高校普遍开设的课程,并随着信息社会的发展,课程也在不断的深化,内容也在不断的拓展,已成为培养学生信息素质与能力的基础性课程。

但就目前情况而言,国内高等院校的信息素质教育还存在许多需进一步加强与提高的地方:一是必须尽快出台相应的评估标准。尽管我国高校开展信息素质教育近几年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也积累了许多成功的经验,但目前我国仍然没有制定一个成熟的信息素质能力评估标准和方法,理论研究也尚处于初级阶段,这对我国高校信息素质教育的健康发展是不利的。而美国于2001年公布了《高等教育信息素质能力标准》,已在许多国家推广实施,并取得了良好效果。因此,国内高校必须加快大学生的信息素质能力评估体系的制定,将学生的信息素质能力评价与学业成绩结合起来,这样才能检验我们的教学水平,才能在真正意义上提高学生的信息素质能力;二是必须加快课程标准建设。目前,我国高校的信息素质教育主要还是通过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程来实现,但其内容大多偏重于诸如文献类型、检索语言、检索工具、检索方法、各类工具书的使用方法等知识的传授,而缺乏对信息知识、信息法律、信息经济、信息伦理、信息文化等多方面的系统介绍。显然,继续将它作为提高大学生信息素质,提高其自学研究能力的一门课程已不能适应信息时代发展的需要。因此,应该尽早启动信息素质教育的课程标准建设,并纳入到高校各专业、各层次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从顶层设计给予重视;三是必须大力加强教学条件建设。许多学者一致认为,大学生信息素质在校教育应该主要依托院校图书馆来实施,但就目前国内高等院校图书馆而言,其完成教学的软硬件基本条件距达到信息素质在校教育的目标尚有不小差距。主要表现为:师资匮乏、教材陈旧、资源局限、实验条件简陋等等。因此,要培养大学生的信息素质还必须大力加强教学条件建设,要加大信息素质教育的师资培养力度,要编写具有学科专业特点的信息素质教育专用教材,同时还要加大信息资源建设力度,并创建优越的信息素质实验教学条件。唯有如此才能达成大学生信息素质在校教育的目标。

4.2社会途径

个体处于一个复杂的社会网络中,信息流始终贯穿整个网络。对大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离不开社会信息环境的影响,大学生教育的实践性的特点也要求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来提高大学生信息素质。社会信息环境的影响主要有:一是社会信息化水平。社会信息化是指包括信息的生产、传播和利用等信息活动的规模相对扩大及其在整个社会系统中的作用相对增大的过程。社会信息化水平直接关系到大学生的信息素质养成,一个信息化水平比较高的国家,大学生在信息的选择范围、信息环境、硬件设施上都会有优越的条件,自然容易形成较高的信息素质。所以为了提高大学生信息素质,就要求全社会共同努力,创造良好的信息环境,不断地提高社会信息化水平。所以要培养大学生信息素质就必须提升社会信息化水平;二是社会公众的信息意识。信息素质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它更强调人们精神意识层面上文化底蕴、内涵与现代信息技术的密切结合。因此一个良好的信息氛围能促进大学生信息素质的培养。也就是说,单纯提高大学生的信息素质往往收效并不显著,要从全社会考虑,从社会共同发展的角度,提高全体公民的信息素质,为大学生信息素质的提升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所以要培养大学生信息素质就必须强化社会公众的信息意识;也是公共信息网络。

互联网不仅仅是大学生获取网络信息的平台,同时也是接受信息教育的平台。网络文化、网络技术、网络普及程度和发达程度对大学生信息素质的培养也会起到重要的作用。为了提高大学生信息素质,需要建立完善、健康的公共信息网络,使大学生能够产生良好的感性认识。所以要培养大学生信息素质就必须健全公共信息网络;四是要建立就业的信息能力标准。目前国内企事业等用人单位选拔人才时,已经比较重视专业素质、外语能力以及计算机应用等能力的评价,但对于人才的信息素质评价尚缺乏足够的意识。而从企事业长远发展角度讲,应该把人才的信息素质评价纳入到选拔过程,这样不仅可以选拔到综合素质较高的人才,同时也可以促进人才自身的信息素质自我培养的意识,是一个双赢的举措。所以要培养大学生信息素质还必须建立健全人才就业的信息能力评价标准。

4.3自身途径

从大学生教育的特征看,除了培养大学生前沿性、实践性的知识外,还需要培养大学生复合型的知识。而这些复合型的知识需要大学生具有整合知识的能力。所以在学校教育和社会环境影响之外,还必须倡导大学生要具有自主学习、自我思考和自我管理的能力,通过自我学习、自我提高的方式获得信息素质的提升。因此,要培养大学生信息素质,从其自身角度而言,首先要培养对信息的敏感程度:对信息能够有特殊的、敏锐的捕捉力,能够从大量的甚至平常的社会事物和社会现象中发现自己感兴趣的信息,并实现这些信息的价值;其次是要对信息保持长久的注意力:对有价值的信息能够保持足够的专注度,对信息的积极态度形成一种习惯性倾向;第三是要增强对信息的判断能力:能够准确判定信息的价值,剔除不良信息;第四是要培养对信息的批判能力:能够做到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学会扬弃,把握信息的内核,对信息进行创新。

大学生素质养成教育 篇3

当前大学生的养成教育还存在很多不容乐观的情况,这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课堂教学效果,所以对大学生加强日常行为的养成教育就显得非常重要。而养成教育是一个系统的工程,需要学院各部门协调起来,共同肩负起对当代青年的教育责任。

关键词:大学生;养成教育;促进;教学

收稿日期:2011-12-11

作者简介:张丽华(1971-),女,江苏徐州人,大连艺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理论。

一、加强大学生日常行为养成教育的必要性

所谓养成教育,就是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本应该在小学及中学时代就基本上形成。但是由于“90后”这一代大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再加上现行教育制度弊端的影响,在上大学之前几乎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升学上,学习之外的事都由家长和老师代办了,没能养成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大学阶段,随着学习压力的减轻,又远离父母的管教,需要独立应对生活中的诸多事务的时候,很多大学生就出现了不适应现象,不良的行为习惯也逐渐暴露出来。大学校园内打架斗殴、上网成瘾、乱扔垃圾、铺张浪费、厌学逃学等不良现象层出不穷,这都说明大学生在经过中小学的教育之后,并未完全形成“不需任何外力监督和内部动机就能自然表现出来的健康的思想素质、道德品质、行为习惯和生活能力”。[1]几年来在高校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我发现大学生日常行为失范现象还比较严重,可谓比比皆是:上下课在教室门口拥挤,不懂先出后进原则,结果是屋里的学生出不去,外面的学生进不来,几乎没有学生能够想到自己先退一步;等待上课时在走廊大声喧哗,旁若无人,严重干扰教室内的教学,没有同学能想到去制止;出入楼门时,不懂遵守靠右走原则,两边的门都是既有出也有进,狭路相逢造成严重拥堵,包括我们的部分老师也是如此;师生狭路相逢时,不懂尊敬师长,每每是老师站在旁边要等他们都走完了才能通过,而没有多少同学想到应该让老师先过去;还有同学关系紧张;心理问题严重;缺乏俭省节约精神;缺乏诚信意识等等。这些不良的行为习惯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高校的课堂教学效果,所以对大学生加强日常行为的养成教育就显得非常重要。

二、新时期大学新生养成教育面临的困难和挑战

大学校园就如同是社会的缩影,它时时刻刻都会受到社会上大气候的影响。如果没有正确的引导和教育,大学生们还未定型的思想心理素质、道德品质、行为习惯以及人际交往能力等基本素质,就可能会在强烈的外来冲击下扭曲变形,甚至偏离正确的轨道。所以,养成教育在高校是势在必行的。然而新时期加强大学生行为养成教育却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

(一)时代给教育带来的某些负面影响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和市场经济形成时期,同时网络、信息技术又在飞速发展。在这样的社会大背景下,一方面在这样一个社会转型时期,原有的道德体系已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而新的道德体系又尚未完全建立起来,作为社会生活中的一个特殊群体——大学生就不可避免地会受到一些负面影响,从而削弱了学校养成教育工作的效果。另一方面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就如同是一把双刃剑,在为同学们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和娱乐手段的同时也对大学生的养成教育提出新的挑战。大学生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很强,又正处在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形成时期,辨别是非、抵制诱惑的能力不强。而新技术所带来的网络游戏、电影、论坛、聊天工具等新事物对大学生又有很强的诱惑性。因此对于部分自制力较差的学生来说,很容易沉迷其中而不能自拔,或者被众多的新鲜事物、新的休闲娱乐方式占用大量学习时间,不能长时间集中精力学习专业知识。

(二)学校和家长重智轻德的教育理念及其误导对养成教育造成严重冲击

目前在校的大学生在上大学以前,无论是学校还是家长都把培养孩子的知识能力放在了压倒一切的地位,而忽視了对孩子进行思想品德的养成教育。升学率是社会评判学校教育的成败、教师教学得失、学生本人优劣的标准。在人们眼里学生的自身价值和人格尊严之所在就是能否挤进名牌大学,而非品德高低。为了能够使他们考入理想的大学,学校、家庭联手为他们构建了一个几乎封闭的理想环境,他们成了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升学考试书的学校“尖子”,在这种全方位的保护下成长起来的当代大学生,依赖性强,忍耐力差,缺乏独立处理矛盾的能力。再加上中小学教师日常教学中的误导——“大学就是天堂”、“考上大学就可以放松了”,结果许多学生考上大学后还真就放松了,这一放松使得高校校园里种种不文明行为层出不穷,直接间接地影响到课堂教学。

(三)新时期艺术类大学生自身因素

在时代大变革背景下成长起来的“90后”们,家庭环境相对优越,社会环境相对复杂。他们大多生活在“6+1”的家庭结构里,从小在“唯我独尊”的环境里长大,衣食无忧,社会阅历缺乏。进入大学后虽然他们热情开放、敢于创新、思维活跃、智力发展达到高峰等,但同时他们又往往自我意识过于强烈,心理承受能力比较脆弱;分析问题不全面,易走极端;价值观上具有明显的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色彩等等。尤其是自我要求不严、易于满足。调查中发现几乎所有的学生众口一词地谴责在别人休息时大吵大闹的行为,然而大学生宿舍中制造大吵大闹行为影响他人休息的又恰恰是我们的这些同学。这都增加了大学生养成教育的难度。

三、加强大学生日常行为养成教育的策略

解决大学生日常行为养成问题,单靠开设思想道德修养课程是远远不够的,也是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养成教育是一个系统的工程,不仅需要开设思想道德修养课,更需要把养成教育融入日常教学活动中,融入教育工作者的言传身教、典型示范中,融入校园文化活动及实践活动中,使大学生既着眼于道德认识、情感、意志等内在观念形态的形成和发展,更着眼于外显的道德实践之中。只有这样才能让我们的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成为真正的高素质人才。

(一)积极转变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发挥“思政课堂”主渠道优势

大学时代是大学生个性塑造与形成时期,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针对“90后”大学生思想行为上存在的信仰迷茫,理想模糊,功利心强,缺乏良好的行为习惯,缺乏正确的“三观”指导而容易产生空虚感等问题,[2]对他们进行思想政治理论的灌输,发挥“思政课堂”的主渠道优势还是必要的。对“90后”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和完善他们的观念体系和品格体系的建设,必须注意教育方法和内容的创新。应多联系当今大学生的实际,创新教育方法,使课堂成为与大学生沟通、交流、讨论的重要平台。同时要不断改革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讲解理论的同时,把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有关养成问题拿到课堂中来,和同学们一起讨论,让同学们自己来判断好与坏,这样才能使学生加深印象,进而指导自己的日常行为。

(二)加强师德修养,发挥教师言传身教的作用,引导学生文明养成

教师的任务不仅是教书还有育人。古人语“己身正,不令而行;己身不正,虽令不从”,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教师只有用良好的自身修养和文化素质做学生的行为楷模,学生才能“亲其师,信其道,学其理,信其行”。“言传身教”是教师应该面对学生的最佳姿态。

在日常教学和生活中教师首先应做语言的表率,要求学生要讲文明讲礼貌,遇到师长要主动打招呼,那么教师也必须做到。比如当学生向老师问候“老师好”时,作为老师也应该道一声“同学们好”,不能只随意点下头,更不能置之不理或满不在乎,否则不仅会伤学生的心,长此以往他们也会用这种态度去对待别人。教师常对学生说礼貌语言,这实际上已在向学生做文明礼貌的示范,学生会从中受到启迪。

学生的养成教育是一个长期的、潜移默化的过程,无声的“身教”要比有声的“言教”影响力更大。如果认为老师的任务只是教育学生,而忽视“律己”和“垂范”的话,说得再多,教育效果也不会很好。在日常生活中老师应尽最大的努力做到对学生的“身教”。比如我们要求学生上下课进出楼门或教室时遵循靠右走和先出后进原则,以保证畅通,那么我们老师首先应该遵守。而事实上很多时候我们的老师就混杂在那些逆行拥挤的人群中,而且并没有感觉到自己的行为有何不妥。这就使更多的同学加入到逆行的队伍中,而自己还觉得理所当然,同时还抱怨学院不给他们提供更好的条件。因此加强师德教育,注重行为世范,对引导学生文明养成具有重要意义。

(三)努力构建和谐的班级文化和宿舍文化,在和谐友好的氛围中加强大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

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形成和完善的过程,是在大量的实践活动和交往中产生相应的情感体验和不断提高的过程。英国教育家洛克曾说:“儿童不是用规则教育就可以教育好的,规则总是被他们忘掉,你觉得他们有什么必须做的事,你便应该利用一切时机甚至在可能的时候创造时机给他们一种不可缺少的练习,使其在他们身上固定起来,这就可以使他们养成一种习惯,这种习惯一旦养成后,便不用借助记忆很容易地、很自然地发挥作用。”[3]大学生的养成教育要同他们的实际生活紧密结合起来,使学生在体验、参与和实践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真正做到知行统一。对大学生来说班级和宿舍不仅是他们学习和居住的地方,更多是进行自我教育、发展自我、实现社会化的环境。因此加强大学里的班级和宿舍文化建设,制定一套人性化的管理制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大学生主动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这对大学生养成教育非常重要。同时按照本班的具体情况制定公平合理的评定制度,对于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是十分必要的。这样不但能规范学生的行为,而且可以此为标准在学生当中评选出“班级日常行为规范标兵”、“星级文明寝室”等,使学生学有榜样,由同学们自己为自己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学习氛围。通过优化环境,使大学新生产生环境认同,提高行为自律度,逐渐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参考文献

[1]胡金枚.新时期大学生养成教育的缺失现状及加强途径[J].价值工程,2011,(15).

[2]段保才.用科學发展观指导大学生思想教育的方法创新[J].山西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1).

[3]席玲玲.浅论大学生道德养成教育[J].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1).

大学生素质养成教育 篇4

在学校中,人文之风盛行,德育之风尤劲。我校自2010年开始探索实施养成教育,学校围绕宣传、贯彻、落实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强化小学生的养成教育,优化了学校德育环境,培养了学生的文明行为习惯,促进了学校德育工作的全面发展,初步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从大处着眼,重视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工程,我校在抓小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时,注重从心理学、教育学的理论深度探索学生养成教育的本质。我们认为抓学生的养成教育,要始于“养”,终于“成”;要首先通过学生的认知,由认知到促进学生的内省,最终由学生的内省来实现学生的自律。因此我校在实施养成教育的过程中,注重引导教师以“养”为手段,以“成”为目的,针对学生不同的年龄特征、心理成熟度,从行为训练入手,综合各种教育方法,对六个年级分层次进行求知和做人的基本行为规范教育。将养成教育列为学生社会性行为学习、获得、形成和发展的教育活动,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基础。

学校以“让班旗飘起来”系列活动为激励手段强化养成教育,日日检查,周周小结,每两周为获得先进的班级升一次班旗,坚持宣传教育与实践活动相结合,突出重点,逐步推进。活动的开展有效促使学校形成全员重视,从上到下积极行动起来的良好活动势头,使学生在语言文明、环境保持、礼仪规范等方面有明显进步。同时,学校还设置了“文明监督岗”规范学生日常行为,让学生自己教育自己。

二、从小处着手,注重对学生行为规范的养成

学校针对学生的实际,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抓好“小、近、实”,是我校养成教育的重要途径。

古人云“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充分说明养成教育要从小事做起,从身边的事做起。“小”不是平凡的琐事,而是指典型的小的行为表现。追溯我国教育的渊源,早在古代就有“蒙以养正”的思想。“蒙以养正”是指德育工作要从小抓起,从早抓起,把“训养”作为儿童道德习惯形成的主要措施。为什么不少学生对守则、规范倒背如流,却随地吐痰、随手乱扔纸屑;为什么许多学生在校内及社区学雷锋做好事,回到家里却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因此,养成教育要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境界,需要从学生点滴的养成教育抓起。见到垃圾随手捡起来,在校园内轻声慢步地行走,见到老师主动行礼问好,上学衣帽整齐,佩戴好红领巾,放学站路队……这些看似平平常常的小事,其实“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百尺高台起于垒土”,良好的道德素质是建立在种种良好的道德习惯之上的。

“近”是指设计活动主题、班级目标时来源于学生的实际,贴近少年儿童的心理和生理特点,贴近他们的思想、学习和生活实际,使他们能更好地参与到整个教育活动中来。在学生中开展多种评比活动,引导学生学习“身边人,身边事”,增强感性认识,使学生提高辨别美丑、分清是非的能力,使他们学有榜样,行有标准。要求学生经常对照规范和先进人物反省自己,找出差距,唤起学生的自尊心和自觉意识。

所谓“实”,就是养成教育活动的针对性强,脚踏实地、具体,不抽象,不搞花架子,不作虚功。学校开展形式多样的养成教育系列活动:如“卫生样板班”、“放学队样板班”活动等等,让老师、学生们相互参观、学习、取长补短,旨在通过各项活动,将学生的养成教育落到实处。

三、以活动为载体,让学生在生活体验中促进养成教育

学校始终坚持养成教育“月月有主题,周周有活动”,形成了养成教育活动的主题化、系列化和生活化,让其在活动中体验生活,促进养成教育。

为进一步增强全校学生从小对生命健康意义的深刻理解,对文明生活方式的迫切追求,对不良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危害性的认识。学校大队部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了向陋习“说再见”系列活动。利用班队会时间进行“摆陋习、谈陋习、改陋习”大讨论,将“寻找你身边的生活陋习、学习陋习”作为督查的重点,通过向学生发放“崇尚文明、告别陋习”倡议书,组织“崇尚文明、告别陋习”演讲比赛,开展向陋习“说再见”有奖征文比赛等活动,让学生从小更加珍惜生命,更加关注赖以生存和学习的生活及校园环境,教育学生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与家长、朋友、同学一同携起手来,革除长期形成的生活及学习陋习和不文明行为,为营造健康、整洁、有序的学习、生活环境而做出自己的努力。

把每年十一月份定为“诚信教育活动月”,围绕“创诚信校园,做诚信学子”的主题,“说诚信故事、学诚信美德、做诚信学子、评诚信标兵”等一系列诚信活动融入学生的生活,汇入学生的学习,使得德育活动有血有肉,绘声绘色。在活动的基础上,结合学科学习,进行了多项行之有效的活动内容———如“诚信在我身边”征文、做“诚信”格言警句卡片等。同学们在活动中既学到了知识,又美化了心灵。“在整个系列活动中,让学生成为活动的主人,接触的是活生生的生活实际,“创诚信校园,做诚信学子”已成为充实学子的信条和行动。

把每年的五月份为“感恩教育活动月”,通过丰富多彩、切实有效的活动形式,突出人文教育的特色,引导学生人人关注,人人参与,使“感恩教育活动”成为每位学生的自觉行动,在学校掀起“爱心献给老师,关心献给同学,孝心献给父母”感恩活动的热潮,并将其内化为自己的修养和素质,转化为自己生活学习实际行动中。系列活动的开展,让孩子从小感知生活在好的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学校环境之中,从小培养和造就他们成为具有感恩意识的人。

学生养成教育是一项艰难的养练工作,我们要以宽容的心,允许学生有反复,我们通过反复讲道理,反复训练、适时评价的方法,达到学生有进步,家长有盼头,在社会上有影响的目标。只要我们抓住养成教育不放松,只要不断地总结经验教训,完善教育方法,只要我们努力做到“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就一定能形成办学特色,打造办学品牌,提高学校竞争力。我们会一如既往地在这条路上走下去,为培养符合未来祖国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作出不懈的努力!

摘要:在小学阶段狠抓养成教育,加强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是促进学生知、情、意、行和谐统一与发展的有效教育手段,是促进学生素质提高的重要途径。

大学生素质养成教育 篇5

人类文明在进化的过程中,从来没有停止过对美的研究与探索,人类不停地追求物质文明的同时,也渴望着对美的享受,并在享受的过程中探索出美的规律与要求,并且按此规律与要求来塑造自己。作为培养莘莘学子的高职院校来说,更应注重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而在审美教育的培养过程中,美术教育则是进行基本素质养成最好最直接最乐于被学生接受的途径。

审美修养素质是高职院校学生基本素质中一个重要方面,它包括正确的审美观念和健康的审美情趣,以及敏锐的审美感知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和审美创造能力。良好的审美修养素质是高职院校学生树立高尚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前提,因而审美修养素质是高职院校学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高职院校开设的所有的基本课程和艺术课程对学生的审美素质都有所促进与提高,但通过美术教育来实现,应该说是最直接最有效果的路径。

一、美术教育在高职院校学生素质教育的养成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1.美术教育具备其他教育形式所不具备的得天独厚的优势

美术是把物质材料作为媒介,塑造可以看见的、恒久静止的、在一定平面的或立体的空间里完成特定的艺术形象的艺术。它是通过塑造艺术形象反映人的精神和社会生活,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美术与其他艺术的根本区别是,美术这一物质存在方式是空间性,它主要表现出静态性和可视性这两大特点。

(1)静态性。美术以其物质媒介静态地呈现于空间之中,也就是美术作品的艺术形象、内容、、情绪表达等,都是以物质媒介静态性地实现的。无论是风和日丽的景象还是狂风暴雨等自然现象,无论是静坐沉思的少女还是激烈运动的人物等,一切对象的动态和心理活动的表现都如同摄影抓拍式地将其瞬间凝固于静止状态。作品本身是静止的,作品中的形象是凝固不动的。龙门、云冈石窟中的大佛在洞窟中静坐了千年.画中的菩萨、仙女对我们微笑了千年,他们在美术家的手下诞生之后,就静止地亮相于那里,人不搬动,他们就不会主动地离开。建筑艺术,即使经历多年风化雨蚀,依然植根于原地.观者在欣赏之中会产生联想,于是作品从物理世界转移为心理世界。

(2)可视性。人对美术作品的感知方式是用眼观看,即美术作品的可视性。可视性有两层意思:其一,区别于戏剧、电影的可视性,是它的一目了然的直观性,无需借助于听觉。其二,美术作品有引起视觉审美注意的性质,或是悦目的,给人以美的享受,如《蒙娜丽莎》、《虾》等,更有千古夺目、屹立不倒的,如埃及金字塔和中国的万里长城等艺术作品。美术以其独特的美感和厚重而深刻的内涵,时刻在影响着周围的人。美术教育则为学生提供了美的陶冶环境与平台,它以美术形态为载体,以审美为特征,以创造美味目的,以美术精品的欣赏为教学活动,把学生带人一个真善美的艺术殿堂,使学生直接地、有意识地接受美的熏陶,进一步了解美的真谛,从而去一个美的人格,达到人格的完善和整体素质的提高。

2.现代美术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

美术教育从根本上讲是一种人文教育,只是在精神上去塑造人、改变人,从而达到教育人的目的,进而提高人文素质,优化人性,树立高尚的人格思想和道德标准,使学生在高校里完成自己的人格教育。良好的艺术修养在人的基本素质养成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美术教育有着强烈的社会德育功能,在人全方面的成长过程中是不可缺少的,因为美术家们倾注心血完成的作品,本身就是一个人格塑造的过程,他们的作品对于欣赏者来说就是一次素质的养成教育。因此高职院校美术教师必须注重学生美术学习中技能学习与基本素质和个性品质及思想情操的同步发展,担当起塑造其人格的责任,培养出符合国家需要的人才,这也是高职院校美术教育的最终目的。

二、运用美术教育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途径

1.注重发挥美术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

美术课堂不仅是美术知识与美术技能的传授,更是学生人品教育的殿堂。美术教学,主要以完美的艺术形象和高超的艺术技巧打动观者的心弦,使人产生思想上的共鸣,从而产生强烈的教育效果。高职院校的学生生源主要是处于学习成绩偏低,思想领域还没有被开发,所以高校教师应该抓住美术课堂教学中的点滴事宜来启发学生。如在欣赏课中,罗中立的作品《父亲》这一画面中对父亲饱经风霜的脸孔和手的刻画,就深深打动了许多学生,他们低下头想起了自己的老父亲,想起了自己从没有对辛苦培养自己的父亲说过一句温暖的话,更是让自己的父母亲为自己操碎了心。这时拨动学生心弦的并不是教师的说教,而是艺术作品无声的语言。马蒂斯曾说,美术创造是人对人的精神所把握的世界观增加了一种新形式。高职院校的美术课堂是对进行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和主要阵地。

目前由于小学和中学的教育中过于强调学生分数和成绩,忽视了对学生的基本素质培养,特别是品德修养教育,一些学生在功利主义思潮的影响下,形成了只注重经济利益,而忽略了思想道德上的进步。这样的`学生即使美术技巧再高,也不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在美术课堂上通过审美教育,使得学生获得树立正确的审美情趣和高尚的道德观念,懂得人生的意义价值,培养学生具有坚强、自信、善良、有爱心、有责任心、追求真善美的好品质。

2.高职院校开办的美术第二课堂活动

通过开展科技文化活动的艺术实践,可以使大学生们充分发挥特长,提高美术素质,进而培养了大学生的创造力和社会服务意识,以及团结协作的互助精神。正如著名教育家罗恩菲德所说:"在艺术教育里,艺术只是一种达到目标的方法,而不是一个目标,艺术教育的目的是使人在创造的过程中变得更富于创造力,而不管这种创造力将施用于何处。”这就要求美术的教学内容要具有灵活性和生动性。而美术第二活动的内容因为不用受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的限制与约束,实施时无论是在内容上,还是在形式上都是可以根据天时地利,甚至是成员的不同而进行调整变化的。美术第二课堂的这一特点,给了大学生们充分发挥想象的空间,更给了他们创造美的自由,使学生突破了传统思维习惯和模式,开始有意识进行多方位、多角度的思维,培养和发展了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由于参加美术第二课堂活动的同学多样化,比如学生的年龄、性格、修养、阅历、专业、生活环境、作画能力等方面的不同,造成了学生思维方式和作业面貌的复杂性和丰富性。在共同的活动中,学生在相互的学习与艺术作业中,互相取长补短,学会了团结合作,走出了狭小的个人圈子,这也促进了学生的素质养成。

3.高等职院里的人文环境对学生的素质培养也有一定的作用

高职院校的人文环境通常包括以下几个层面的内容:一是指校园物化环境,也是通常所说的硬环境,包括校园建筑群落、景观、设施等等。二是通过学生行为所形成的行为环境,即精神文化环境。而美术教育对学生所能起的教育作用在学校的硬环境也是有所体现的,这也是美术教育的隐性作用。在校园建设中设置较高艺术水准的学生喜闻乐见的人文景观、作品,会使学生感受到艺术的无穷魅力,从而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强化学生的美感,充分发挥隐性美术教育的作用,隐性教育是针对于显性教育而言的“环境育人”。高职院校所营造的文化氛围中最为重要的内容之一,就是通过不同场合悬挂、装饰、设置一些高雅、励志、哲理的视觉艺术作品,提高学生的审美品位,激发其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热爱自然的意识。

大学生素质养成教育 篇6

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提出已有时日,人们对其讨论的热情依然不减当年。曾经,这个概念一度冲击着我们的价值观,也让我们兴奋地看到高校教育发展的另一个方向。如今,时间已逝,我们要如何界定文化素质教育?这样的教育发展目的是什么?我们又要如何为未来的发展找准前进的方向?此时以一种更加客观和冷静的态度回头审视文化素质教育走过的10年艰辛路显得更加必要。

一、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内涵

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是指通过一定的方式,在大学生学好专业课的同时,对他们进行文史哲基本知识、艺术基本修养、国内外优秀文化成果的教育,目标是提高全体大学生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提高大学生的整体素质,并通过知识内化,使他们形成相对稳定的文化心理品质。[1]这一概念的提出本身有独特的时代背景,它是在我国高等教育以专业划分的知识传授格局和人文教育的失衡问题越来越突出,并日益影响到人才培养的大背景下提出来的。它企图通过这种方式改变以往大学教育存在的专业口径狭窄、教学内容陈旧、教育模式单一、评价体系偏颇、文化陶冶淡化等问题。它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标;以尊重学生个体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它着眼于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提高大学教师的文化素养,提高大学的文化品位与格调。同时强调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紧密结合,促进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共同提高。

通过实施素质教育,将对教育思想观念、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管理等方面进行全面改革,从而重组、整合、优化教育资源与育人过程,在提高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提高教师的文化素养和提升学校的文化品位等三个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有效地加强大学生的人文修养和文化素质。实施文化素质教育的过程也是高等学校从更新的角度、更高的层面上注重自身完善与发展的过程,是高校不断凸显办学特色、提高办学水平的过程,是一个从整体上提高学校的精神层次与办学格调的过程。

二、进一步加强文化素质教育的必要性

1. 加强文化素质教育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随着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物质财富的高速增长,社会对科学技术的极大重视和对物质利益的强烈追求结合在一起,科学教育备受青睐,人文教育开始受到冷落,并随之带来一系列世界性的社会问题。综合分析这些问题,我们不难得出这样一个结论:经济社会发展客观上要求建立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要求整合科学教育和人文教育,以促进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社会文明的同步协调发展。

2. 文化素质教育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切实需要

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存在着单科性院校较多、文理工分家、专业设置过窄、单一的专业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突出、功利导向过重、忽视文化素质教育等问题。研究解决这些问题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

大学文化素质教育是探索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目的是使我国高等教育适应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以文化素质教育作为切入点,是高校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形式和有效方式。因此,我们必须进一步转变教育观念,以素质教育的思想观念推进高等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将有助于我们从根本上解决这一系列问题,促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3. 文化素质教育是提高大学生整体素质的前提

加强文化素质教育为培养、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打下了坚实的文化基础。可以说,没有较高的文化素质是不可能有较高的道德修养的。文化素质有助于大学生打好文化基础,理解专业知识、掌握专业技能,从深层次上推动专业教育,提高专业教育的质量。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构成了文化素质教育的基本内涵。加强文化素质教育有利于使大学生通过文化知识的学习、文化环境的熏陶、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的锻炼以及人文精神的感染,让学生正确认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的关系,懂得生命的价值,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做人,提高精神境界。同时,文化素质教育与其他素质教育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从而实现对大学生进行全面素质教育的目的。

4. 文化素质教育有利于进一步弘扬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是一种隐形的文化现象。素质教育的核心是人文精神的培养和国民素质的提高。文化素质教育解决人的精神世界问题,促使人与自然、社会和谐协调发展,营造、重建人文精神的氛围。智慧是知识与判断的综合。科学的对象是客观世界,它的任务是求真。人文的对象是人类社会,它的任务是求善、求美。求善、求美也必须以科学为基础没有这样一种高尚道德情操和人文素养的养成就难以塑造一个健全的人。

三、我国当前人文素质教育的缺失与不足

1. 人文素质教育主体性、人文性的缺失

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中的规定和各学校的经验,目前的文化素质教育方式主要有:开设文化素质教育课程,规定学生“应知应会”;鼓励学生自学名著名篇;组织第二课堂的讲座、导读、社团等活动,将文化素质教育渗透到专业课程中;建设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开展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加强校园文化环境建设,改善学校文化氛围等。

许多高校文化素质教育政策的制定和实施由教育行政部门统一指导、统一部署、统一组织,这虽然能在短时间内形成全国高校文化素质教育的热潮,但是这种热潮的背后却隐藏着各学校领导完成任务式的应付心理。有的学校好大喜功,大作“表面文章”,而不顾学生的自身现状、需求、偏好等实际情况。结果使得老师学生都疲惫不堪,产生厌倦心理。只关注文化素质的外在表现形式,却没有深入考虑文化素质教育如何通过活动形式对学生的精神产生影响的问题。文化素质教育的人本性、主体性变成了一句口号,文化品位和艺术品性的渐进性、人文性和科学精神的沉淀性也根本无从谈起。

2. 学生对素养的渴求与教师能够提供的素养水平之间存在矛盾

目前的大学文化素质教育存在着教师的“源”与学生的“流”衔接不畅的问题,一味地强调“流”有活水,却并没有将“源”的建设放在重要的位置,其结果必然导致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间歇性断奶”。教师的文化素质教育理念、知识能力水平跟不上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进一步发展的需要,就不能保证整个循环系统的良性运转;其次是教育开展的外部不连续性,在某些学校文化素质教育变成了“搞形式”的代名词,领导兴致来了或者上级派任务了就大张旗鼓地组织一下,其他时候则形同虚设,缺乏制度保障其开展的连续性,对其实效性也产生了不良影响。

四、改进当前我国文化素质教育发展的对策

1. 贯彻以生为本的原则,充分调动主体参与的积极性

(1)要给学生以充分的选择权,让学生学会选择,让学生有选择自己接受文化素质教育的权利

在旧的教学体制中学生是没有多少选择自由的。学生一入学,专业、课程、教师、学时、顺序、期限等等都被统一规定好,好像生产线上按一个模子批量生产出来的产品一样,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根本没有主动选择的权利。批量生产的标准是严格一致的,而人却是千变万化、各不相同的。因此,因材施教、因人而异是教育的根本原则,但却长期受到忽视。

文化素质教育当然不能重走老路,应该让学生有更多的权利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课程内容。允许学生根据个性特长进行选择是充分保证发挥个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扬人的潜在能力和优势的最重要的途径。当然,这种选择也是有限度的,这是因为学校的办学还受到客观条件的限制。但学校应尽可能创造条件,保证学生有多次多种选择的权利和条件。一个人在人生关键时刻的选择得当与否,对他的事业成败和终身发展起着重要作用。除了要了解备选专业的各个方面,包括专业领域的各种学习要求、优缺点和发展趋势,还需要对自己个体的优势和不足有透彻的理解,做到“知己知彼”。年轻学生做到这点很不容易。因此学校的教师还要进行必要的帮助和指导。学生在学校有充足的选择和锻炼机会,到社会上就能比较得心应手地面对各种机遇,最大限度地发挥自己的才能。

(2)逐步使学生树立主动学习的态度和能力,不断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学习是人与生俱来的本能,是保证人的生存、成长和发展的基本能力。小孩子的学习要求和欲望是非常强烈的,好奇和模仿都是这种本能的表现。可惜由于教育(包括家庭、社会和学校)的种种缺陷,随着年龄的增长,多数孩子的求知欲下降了,学习的积极性衰减了,有的甚至视学习为畏途,不愿学习,害怕学习。即使上了大学,也依然难以改变传统的被动受教的习惯。因此,如何培养一个大学生善于思考、勇于思考,并对问题有自己的解决思路,是我们贯彻和提倡文化素质教育的一个切实目标。如果一个大学生对基本的社会问题也无法回答,更缺少对问题的思考,可见这样的教育发展模式是何等畸形的。我们要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允许学生提问题、想问题,只有在这样一种气氛下,才能把人的主体性、积极性大胆地发挥出来。这样的环境才能有利于文化素质教育环境的养成。

2. 在专业学习中弘扬人文精神

人文不是一个空泛的字眼,它在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养成中具有相当的重要作用和意义,也是我们大力发展文化素质教育必须重视的关键一环。

首先,要把人文精神渗透于专业教学当中。人文精神表现在人与自我、与他人、与社会和自然的关系上,反映在人的认识、感情和行为上。科学技术的任务是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是处理人和物之间的关系,如果少了人文精神的渗透,文化素质教育也就犹如空中楼阁。人文精神应该渗透到各种专业课中,包括理工科、农林牧医、甚至社会政治、经济等等。

其次,必须加强文化素质教育精品课程建设,以文、史、哲、艺等学科的教师为主要力量,造就一支高素质的文化素质教育师资队伍,提高文化素质教育课程的教学质量和水平。同时,不断丰富专业教学内容,改革专业教学方式方法,提高专业教师的人文精神和人文素养,引导专业教师自觉地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培养贯穿于专业教育始终,将历史的深刻、艺术的审美、伦理的体验融入日常教学活动之中,激发学生的文化兴趣,引导学生的价值取向,开启学生的智慧心灵,实现专业素质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的有机结合,从源头上解决专业教师文化素质缺乏的困境。

3. 进一步优化校园文化环境

校园文化应当体现出一种精神、风尚、氛围,总体上说,它是校园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2]具体说来,整个学校的管理水平、校风、学风、教风、校史、传统、仪式等等都是校园文化不可或缺的部分。这些力量构成一个整体,共同作用于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校园文化不仅仅指单纯的课外活动,它基本的内容可概括为“三育人”,即“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

校园文化活动是学生最直接、最容易接触到的文化内容,具有多样性的特征,能满足学生日益增长的求知欲和为适应复杂的社会生活做准备的心理需要。它以很强的渗透性和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给学生补充了在专业教育中无法得到的营养,促进其获得合理的知识结构,并为他们提供实践的机会,使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真正把知识内化为素质,从而能够真正实现文化素质教育的目的。因此,校园文化丰富的内容和多样的形式为文化素质教育提供了实施的平台,是保障文化素质教育开展的丰富载体和有效途径。

大学校园文化不是文娱活动的代名词,它应该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大学之为大学,有其不同于其他社会组织的独特气质,主要在于它是一种精神的存在。为此,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重点在于弘扬大学精神,重塑大学理想。正如德国社会学家克尼斯指出:“理想的本质就在于时刻召唤人们脱离盲目、平淡的日常现实,上升到圆满的观念世界。”[3]大学必然是和理想相联系的,因此就应在内容和形式上提升校园文化的水准,体现出高、雅、活的特点,目的在于求知、求美、求乐。因此,我们在设计校园文化活动时,必须针对大学生存在的问题,针对大学生的内在需要,在充分考虑大学生文化素质的现状及成因的前提下,突出校园文化的人文内涵及综合性和多元性,真正实现文化素质教育的目的。只有将丰富的内容和多样的形式结合起来,再通过科学的方法才能使校园文化起到切实有效的作用。

总而言之,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只要我们认真研究、积极探索、大胆实践、不断总结经验,就能逐步把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落到实处,为我们的在校大学生创造优良的文化环境。

参考文献:

[1]徐剑波. 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J]. 中国高等教育,1999(23):25.

[2]侯长林. 校园文化略论[M]. 贵阳:贵州教育出版社,1991:112.

[3]陈秋燕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理性思考. [J]教育评论,2004(4):25.

联合国启动全球图书馆计划

于今年四月正式成立的全球数字图书馆(www.wdl.org)位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巴黎总部。尽管初始规模尚小,仅包括约1200份档案和专家学者用阿拉伯语、中文、英语、法语、葡萄牙语、西班牙语和俄语等六种语言所作的注释,然而它将规划容纳不计其数的文本、图表和解说,任何国家和图书馆只要愿意都可以尽一份力。

美国国会图书馆馆员詹姆士·比灵顿四年前参与启动了这一项目。他在采访中说,该项目旨在建立一个收集来自全球顶尖图书馆的第一手资料和权威解读、易于导航的网站,并对读者免费。该网站由国会图书馆的一个工作组开发,埃及亚历山大图书馆提供技术支持。这座数字图书馆的主服务器设在华盛顿,但是官员们表示正计划在全世界架设区域服务器。

这个计划目前投入的总额超过1000万美元的开发经费来自民间的捐赠,其中包括谷歌、微软、卡塔尔基金会、沙特的阿卜杜拉国王大学和纽约的卡内基公司。如果要扩容的话,还需要筹措更多的资金。

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外,还有来自19个国家的26个图书馆和研究机构向该项目提供了档案。这些档案资料包括来自中国国家图书馆的甲骨文跖片、来自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的皇室浮世绘以及来自瑞典国家图书馆的13世纪的“魔鬼圣经”。所有这些档案都附有其内容和意义的简要说明,保留为原文,但注释用的是网站的七种官方语言。

“这其中包括大量仅存的唯一资料。而且所有解说都是可信赖的权威评述。”比灵顿对此表示。用户还可通过多种途径查寻信息。交叉引用可以让用户了解在任何时段某地与其他地方的对比。

高职学生职业素质养成教育的探索 篇7

关键词:高职院校,职业素质,养成教育

近年来,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为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培养了一大批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然而, 与高等职业院校普遍重视职业能力培养相比, 学生的职业素质培养则略显薄弱。为此, 探索行之有效的措施,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 是当前高职院校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江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以下简称学院) 地处红色文化之都和八一军旗升起的地方———南昌。学院自建校以来一贯秉承这座英雄城市的优良传统, 结合高职教育的自身特点, 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 为交通建设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输送了数以万计的技能型人才。特别是批准为国家骨干高职院校以来, 学院在人才培养过程中, 注重学生职业素质的养成教育, 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学生的职业素质得到明显的提高。具体来说, 我们着重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引领, 培养学生职业道德

职业道德是高职学生职业素质的核心, 也是反映高职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一个窗口。从我们对用人单位的调查来看, 90%以上的企业对学生的第一要求并非知识和技能, 而是职业道德方面的要求。企业对高职学生素质要求排序依次是:诚信、敬业、责任感、合作精神等, 这表明企业用人时把学生的人格修养和行为品质放在首位。为此, 学院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抓手, 整合教学内容, 突出理想信念教育、思想道德教育、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择业观、就业观、创业观教育以及职业心理素质教育, 使其适应高职教育的特点和要求。同时, 构建了职业道德教育课程体系, 将职业道德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学院完善了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为核心的职业道德课程体系建设, 按国家精品课程的要求完成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就业与创业指导》、《职业生涯规划》等三门精品课程的建设。同时, 将以上三门精品课程纳入教学计划中。

二.以职业生涯规划为主线, 提高职业认知

职业素质养成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 它贯穿于学生的整个大学生涯中。近年来, 学院着眼于“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和高职学生的特点, 紧紧围绕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这一主线, 紧扣培养目标, 结合专业特色, 构建由认识层、制度层、实践层三个层面组成的“三位一体”的职业生涯规划模式, 充分发挥职业生涯规划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载体作用。认识层的对象是大一学生, 主要是强化理想信念教育, 帮助其分析发展条件和确立发展目标, 经过一年的探索和分析, 确立了职业目标;制度层的主要对象是大二学生, 主要是强化专业学习和专业技能, 在逐步完善职业目标的基础上, 进行构建发展台阶和制定发展措施, 使之与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学习、职业道德的培养、职业素质的提升有机结合;实践层的对象是大三学生, 重在落实, 通过不断的反馈与修订, 完成了职业生涯设计的全过程, 并运用于就业、创业过程中。

三.以精品课程建设为抓手, 加强职业素质养成教育

以精品课程建设为抓手, 以职业道德课程改革为突破口, 以职业道德养成教育融入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为手段, 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最终目标, 学院开展了学生职业素质养成的教育教学改革, 实施了核心专业课程与素质养成教育相互融合的改革工程, 总结建设省级示范高职院校和国家骨干高职院校过程中建设精品课程的经验, 制定和完善了将素质养成教育融入专业教学过程的管理规定和指导文件, 形成了专业教育与职业素质教育相互融通的长效机制。通过改革实践, 在国家精品课程《汽车行驶转向制动系统检修》和交通职业教育精品课程《高速公路监控系统集成》的每个教学情境的设计中, 都按专业的特点, 设计了职业素质养成环节, 将职业素质养成教育融入到专业教学的全过程;省级精品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通过将课堂教学与学生平时的思想道德养成实践结合起来, 形成了将思想道德灌输与平时良好综合素质养成相结合的教学体系。通过课程网站建设, 将“职业道德、诚信教育、敬业精神、团结协作、终身学习和就业创业”等素质养成专题教育融入专业教学之中, 使得精品课程的网站不仅成为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平台, 同时也是良好职业素质养成的园地。

四.以校园文化建设为载体, 优化文化育人环境

为了实施文化兴校战略, 营造优良的文化育人环境, 学院充分挖掘江西传统红色文化资源, 将“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的井冈山精神融入学院德育教育体系化建设的全过程;大力弘扬许振超、熊文清等交通行业模范先进人物的务实、创新、敬业的交通人精神, 将“责任、和谐、务实、创新”的交通文化与校园文化对接。通过拓展井冈山、瑞金及八一起义纪念馆等德育实践基地功能, 建立具有交通文化特质的路桥园、交通素质拓展中心、交通礼仪训练中心等, 创新校园技能文化节、创业大赛、社会实践等活动的形式与内容, 构建了“融井冈山红色文化和交通文化”为一体的文化育人环境;建成了集专业教育功能和人文环境景观为一体的路桥园、交通素质拓展中心和交通礼仪训练中心。同时, 创新性地开展校园文化技能节等活动, 创出了一批品牌文化项目、特色技能竞赛项目和具有一定社会影响力的社会实践活动

五.以心理素质教育为依托, 培养学生健康职业心理

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之一。当前, 高职学生群体面临着各种压力, 由此导致学生的心理状况出现了种种问题, 学生的心理问题已经逐渐凸现为新时期高职思想政治工作的难点和重点。因此, 学院通过开展心理健康测试, 建立心理档案;完善心理咨询网络, 开展心理热线咨询;健全心理危机干预机制;开展心理安全健康宣传教育, 邀请心理学专家开展团体辅导、心理讲座等活动, 使学生进一步认识了自身、了解心理健康对成才的重要意义, 树立了心理健康意识, 提高了心理承受能力和应对挫折的能力。同时, 在现有心理咨询室和咨询网站的基础上, 依托学院心理咨询室、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教研室、就业与创业教研室和就业指导处, 建立了一对一咨询室、手机信息平台、网络聊天室三位一体的心理辅导体系, 培养了一支集职业指导课教学、思想道德课教学和心理咨询课教学和辅导三个职能为一体的职业心理辅导教师队伍, 建立了具有“一对一咨询室、手机信息平台、网络聊天室”的三位一体心理辅导体系, 为学生提供全方位、全天候的职业心理咨询辅导。切实地将学生的心理问题解决在问题出现之初、专业学习之中、进入就业岗位之前。

高职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加强高职学生职业素质的培养已成为共识。在实施职业素质养成教育过程中, 一定要防止顾此失彼、不“左”即“右”的现象发生。只有这样, 才能培养出大批具有人文情怀、高尚追求、专业技能、创新精神、德业兼修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王民权, 梅晓妍.职业素质养成教育中课堂教学策略的探索[J].职业技术教育, 2010 (2) .

[2]竺兴妹.谈职业学校职业素质养成教育[J].职业教育研究, 2012 (3) .

大学生素质养成教育 篇8

高校美术教育能促进学生基本素质的形成,其基本素质当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即审美修养素质,包括树立崇高的审美理想、正确的审美观念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培养和提高敏锐的审美感知能力,明晰的审美鉴赏能力,丰富的审美创造能力。也就是说,审美修养素质应当作为高校学生必备的基本素质之一,而学生审美修养素质的培养和提高,主要通过高校美术教育来实现。

一、美术教育对于学生基本素质养成的作用

1. 美术教育在学生基本素质的培养上具有优势。

美术教育对于提高学生的审美和拓展视野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对于完善学生的人格修养,提高其他素质有着相当的优势和重要性。

美术以其独特的形式,优美的造型,厚重而深刻的内涵,无时无刻不在感染着周围的人。美术教育更为学生提供了美的熏陶、丰富的审美感受和高雅的生活情趣。

美术教育培养学生基本素质的主要途径是以美术形态为载体,以审美为特征,通过对美术形态的了解、美术语言的思考、具体形象的描绘、美术精品的欣赏等教学活动,把学生带入一个真、善、美的艺术天地,使学生有意识地接受美的熏陶,有意识地了解美的真谛,从具体的美术作品入手,从创作、欣赏中去构建一个具备美术修养的人格的台阶,达到人格的完善和整体素质的提高。

2. 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是现代美术教育的根本目的。

美术教育是一种人文素质教育,其根本目的是从精神上塑造人、教育人,提高人文素养,优化人性,树立高尚的人格理想和道德追求,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良好的艺术素养对于人基本素质的养成过程中有着重要的意义,美术教育具有强烈的情感和德育功能,对造就全面发展的人是不可缺少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美术学者倾注心血的作品,实质上正是自身人格的体现,美术教育实质上就是一种人格教育,是一种素质的养成教育。

而长期以来,我们的美术教育侧重于对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忽视了美术教育所具有的陶冶人的情操、塑造人的人格等方面的功能,制约了美术教育对于培养、完善学生人格素质所具有功能的发挥,因此高校美术教师必须注重学生美术学习中技能学习与基本素质、个性品质与思想情操的同步发展,担当塑造其人格的责任,培养符合社会发展的德才兼备的人才,这也是现代美术教育的最终和根本目的。

二、运用美术教育培养学生基本素质的途径

1. 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提高审美情趣,培养学生高尚的人品。

美术教学,主要以完美的形象、卓越的艺术技巧拨动人的心弦,使人奋发,与之共鸣,从而产生强烈的教育效果。

美术教育不仅是美术知识和技巧的传授,而且是学生人品的教育。目前由于学校过于强调学生专业技能的训练,忽视了对学生基本素质的培养,特别是品德修养教育,一些学生在功利主义思潮的影响下,形成了只注重经济利益的短期行为,在学习上忽视了美术理论和素养,在实践中缺乏集体主义合作精神。这样的学生即使美术技巧再高,也不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在美术教育中通过审美教育,应使得学生获得树立正确的审美情趣和高尚的道德观念,懂得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培养学生具有坚强的毅力,自信、谦虚、敬业,有责任感,追求真善美。

2. 加强学生的艺术修养,提高其审美素质,培养其正确的审美认知能力和审美情感。

艺术修养是衡量一个人审美素质的重要因素,它将直接影响个体人格素质与生存质量。一个有较高艺术修养的人,能够主动地、充分地使其感性、情感和理智协调共处,使其心理结构的各个方面得到较好的发展和完善。只有艺术修养在社会上升值,才能全方位地提高人们的精神素质,协调人际关系,重塑健全、自由的人格形象,从而在根本上培养一个社会的内在品格。

所以在美术课程的教学中,教师要遵循审美规律,拓展学生的视野,使学生了解人类丰富的文化遗产和文化发展,了解艺术与社会、历史、文化、生产、生活之间的关系,学会分析、综合和评价的思维技能;多给学生提供感悟艺术作品的机会,引导学生展开想象,通过比较、讨论、体验、思考、鉴别、判断等方法,以及各种形象的教学手段,强化直观形象感受,提高其审美能力,使学生受到良好的艺术熏陶,使学生具有积极向上的精神追求,摆脱物质利益的束缚。

审美认知能力是对美好事物的认知判断能力,具有创造性的个体精神,是对事物深刻、正确的认识。一件好的美术作品具有那个时代的审美思想,它以直观的形式和特有的复杂性激发人的审美认知能力。美术教育中的情感活动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情感与想象的互动中,使得艺术成为一种超脱普通情感、摆脱功利性的审美情趣,这种带有价值定向的审美情趣是人们普通情感的综合、选择及创新。由此可见,美术教育中审美情趣培养,是以审美活动为媒介,使得人们的情感不断丰富和完善,从而达到个体心理成熟的完美人格的塑造的目的。

3.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发散思维。

要选择有利于培养学生知识迁移和发散思维的学习内容。正如著名教育家罗恩菲德所说:“在艺术教育里,艺术只是一种达到目标的方法,而不是一个目标,艺术教育的目的是使人在创造的过程中变得更富于创造力,而不管这种创造力将施用于何处。”这就要求教师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教学内容要具有灵活性,给学生以充分发挥想象的空间。每个学生画出一样的画,或呈现同样的风格,是创作的大忌,教师应引导学生沿着不同的途径,突破传统思维习惯和模式,产生大量的变异见解,还应有意识地促使学生从多方位、多角度思维操作,以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如在课业训练中,就不能仅限于单一地模仿的训练。模仿作为基翻训练固然重要,但如果不顾自己的内心感受,不积极认真地思考总结,只是一味模仿,则很容易陷于僵死的思维状态,使训练阶段的习作变得呆板、乏味,缺少生机,甚至会阻碍学生创造意识的发展。

学生的年龄、性格、修养、阅历、生活环境、作画能力等方面的不同特点,造成了学生思维方式和作业面貌的复杂性和丰富性。因此,教学内容的设计,就要针对这些实际情况和特点,避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形式等方面的“一刀切”。

4. 鼓励艺术表现,激发学生进行艺术创造。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德国著名哲学家莱布尼茨的这句至理名言带给人们太多的思考与想象空间。美术不同于某道数学题只能有一个答案,美术作品的美具有多样性,需要从不同的视觉角度去欣赏和评判,不论学生的作品显得夸张还是平淡,细腻还是粗犷,热情还是宁静,奔放还是含蓄,它都有其内在的含义,是学生思维创造性的结晶,是学生心灵的反映。在教学中教师不能扼杀学生作品里所体现的与众不同的东西,使学生的作品千篇一律,缺乏个性与活力。

在专业训练中教师更要激发学生创造美、表现美的欲望。因此,教师不仅要“传道、授业、解惑”,更要把学生的艺术表现热情激发出来,尽力营造一种气氛或空间,让学生的艺术个性得以自由释放。

现代美术教育家伊顿说:“教育是一种勇敢者的探险,尤其是艺术教育,因为它涉及人类的精神创造。”可见,艺术创造力的培养是艺术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因此,我们应注意给学生提供展现艺术才华的机会,逐步提高学生的艺术创造力。

三、结语

大学生素质养成教育 篇9

关键词:赞美教育,挫折教育,情感体验教育

黑龙江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编号:11552325

声乐是一种独具魅力的艺术形式, 作为一名演唱者, 除了应该具有高超的演唱技巧和和对声乐作品的诠释能力, 还应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而良好的心理素质及正确的心理调控是提高演唱水平的重要条件, 更是较好表现声乐作品的有力保障。

一、在教学逐中逐步建立和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自信是成功的法宝, 莎士比亚说过, 自信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 缺少自信乃是失败的原因。在许多成功者身上, 都可以看到超凡自信心所起到的作用, 自信心的建立是正向强化的结果, 自信能给人以满足感, 产生满意快乐积极的情绪, 可以化渺小为伟大, 化腐朽为神奇, 反之, 自卑、自弃会被削弱和摧毁。

1. 赞美教育需要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师不仅要有高超业务水平, 而且要懂得教学的艺术, 要有亲和力。没有和谐的师生关系学生会对教师产生惧怕心理害怕上课, 甚至会失去学习兴趣。中央音乐学院嗓音研究中心嗓音医生冯葆富在他出版的《嗓音保健》论文集中对嗓音疾病患者进行调查, 有一部分嗓音疾病患者是由于对教师的不喜欢或不信任造成的。因此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保证教学质量, 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基本条件。

每个学生在演唱中都会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 教师不要夸大学生的缺点和不足。特别是对于性格内向的学生, 更要多鼓励, 要先指出学生的优点, 然后再指出不足和错误之处。另外, 有的学生演唱中可能存在很多问题, 教师做到心中有数, 要先解决重要的问题, 注意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学, 如果一下子指出学生存在的很多毛病, 会使学生对学习失去信心。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教育家杜威说过, “人类天性中最深切的驱策力是希望做个重要人物的欲望”。老师在学生的心目中往往占有非常崇高和神圣的地位, 因此老师的评判对学生心理影响的重要性十分深远。当学生还没有建立起应有的自信心时, 老师的每一点肯定和鼓励都能成为对他最有利的支撑和信心来源, 而且对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具有重要的作用。

应该鼓励学生用激情来做事, 让学生懂得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热爱学习, 保持一颗充满热爱的心和不灭的激情。鼓励学生发掘自身的优点, 敢于表现自己。

同时要确保语言和身体语言表达一致, 抬头挺胸走路心情自然开朗。在演唱时要专注, 把精力集中到要作品所要表达的内容上而不是胡乱担心上, 专注可以忘却紧张和担心, 会取得好的效果。

2. 挫折教育是培养意志力的重要基石

美国成人教育家卡耐基在《语言的突破》中说过:“当众演讲的训练是通往自信的大道……克服当众说话的恐惧, 并能接受挑战的人会发现战胜当众说话的恐惧以使他们脱胎换骨, 进入更丰富更圆满的人生。”做事重要的是有决心和恒心, 而决心和恒心来源于坚强的意志。坚强的意志行动是排除恐惧心理最有利的法宝。意志坚强、勇敢泼辣的人登台演唱往往比平时发挥的更好, 相反, 意志薄弱的人则会因为紧张使演唱大打折扣。教师要帮助学生确定目标, 包括远期、中期和短期的目标。长期的目标是指对自己未来的定位;中期目标是阶段性目标, 如参加声乐比赛、参加音乐会演出等;短期的目标, 可以指一首声乐作品的完成或者每节课布置作业的完成。远大目标的完成是由一个个小的目标的完成达到的, 而在小目标实现的过程中就会逐步树立学生的自信心。人达到某个目标就会感到身心舒畅同时对未来充满信心, 所以, 在确定目标时要让学生参与进来, 自己确立目标而努力实现目标的过程是快乐的, 这个过程是学生自觉学习和主动探究的过程, 不同于别人施加的压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要善于鼓励学生独立创作精神和自由探索精神, 从而更好的激发学生的意志因素, 培养学生坚定的目的性、顽强性和克服困难的兴趣。

二、艺术实践中要遵循渐进的情感体验教育

声乐演唱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除了常规的声乐教学活动以外, 学生还要通过舞台的艺术实践来检验教学、积累舞台经验从而提高演唱水平和艺术表现力。在学生进行艺术实践活动时, 教师要进行指导和严格的把关。

1. 演出前要充分准备, 量力而行

德裔美籍女高音歌唱家伊莉莎白·舒曼说:“一个尚在为技巧挣扎的在观众面前是通不过的。就好像一个刚成年的小姑娘, 在第一次参加舞会时还要担心自己的衣服是否合身, 长袜是否有皱褶, 这样是不会获得成功的。技巧还不得心应手的歌唱家是不可能如愿的表演好一首歌曲的。”所以在选择演唱曲目时要注意, 要选择自己能力范围以内的作品。这样就不至于站在舞台上还要想着会不会破音、应该用什么样的状态演唱高音等。如果歌唱者的演唱技巧如说话一样自如, 再发自内心的去讲述歌曲中的故事的时候, 就不会紧张了;要根据自己的嗓音条件选歌, 不能喜欢什么唱什么。一个花腔女高音最好不要唱《黄河怨》《沁园春.雪》, 因为即使感情上再投入也很难唱出那种撕心裂肺、气势磅礴的效果。反之, 一个戏剧女高音也不要去唱花腔女高音的作品。德裔美籍女高音歌唱家伊莉莎白.舒曼是一位花腔女高音歌唱家, 有人这样评价她:“她的嗓音绝不是失望的悲哀, 也不是戏剧性的爆发, 她的声音无比美好而且色彩鲜艳纯净, 她的音乐会是代表美的一堂课。”曾经有人请她饰演歌剧中莎乐美这个角色, 莎乐美很聪明的拒绝了, 她说:“如果演莎乐美, 一个月后我一定会失声了”。因为莎乐美是一个富有戏剧性的人物。没有万能的嗓音, 在平时可以尽可能多的积累曲目, 可以演唱不同风格的歌曲, 但是在演出的时候一定要选择适合自己嗓音的曲目演唱, 这样就不会因为驾驭不了和表现不完美而紧张了。

2. 指导学生重视舞台形象

当声乐艺术呈现在舞台上以后, 就变成了视觉与听觉的综合性艺术。因此, 到舞台上以后, 歌唱演员的服装、化妆、台风等等都属于歌唱演员不可忽视的范畴, 都是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我国著名民族声乐教育家金铁霖认为在选择培养学生以及音乐院校招生考试的评分标准可用七个字概括, 即声、情、字、味、表、养、象。这里的象, 就是指声乐演员的舞台形象。而观众在欣赏演员的演唱的时候也往往在心里从这些方面去给演员一个评价。自信心是在生活、学习和艺术实践演出的过程中逐渐培养出来的, 如果演员对自己的形象不负责任, 得不到观众的认可, 这种苦恼会影响学生自信心的形成, 不利于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3. 指导学生明确演出目的, 不要计较得失

声乐艺术是表达情感的艺术, 声乐舞台表演的过程是歌者唱心、听者感心的过程, 而作为一名从事声乐学习的学生的艺术实

信息技术与《曲式分析》课程整合的实践性探索

王飞 (宝鸡文理学院音乐系陕西宝鸡721000)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技术的快速发展, 以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重视和应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己经成为了当前教育研究中的一个热点问题。高师音乐理论课程在音乐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对于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音乐修养以及音乐能力有着巨大的作用。如何将信息技术引入高师音乐理论课程的教学中来, 促进学生的专业知识学习效果和信息技术能力的提高,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程整合;曲式与作品分析;网络教学平台

曲式与作品分析作为作曲技术理论“四大件”之一, 是高等师范院校音乐教育专业学生必修的课程。它是在传统曲式学——专门讲述音乐结构形成的原则、规律和类型, 以及结构分析 (其中包含作品和声和调性布局分析) 的基础上演化的结果。它与传统曲式学不同, 它将音乐分析的范围扩展到包括结构分析在内的音乐语言的各个方面, 是对音乐作品进行全方位、系统性的分析。而且, 这门学科的教学内容涵盖广泛, 从作曲技术理论其它“三大件” (和声、复调和配器) 至音乐史的内容都与之紧密关联。因此, 这门课程可以说是高等师范院校音乐教育专业的学生必修的所有音乐理论课程中的重点之一。

在我国, 关于曲式与作品分析教学方面的论文为数不多。其中比较有影响的有夏中汤先生的《关于<曲式与作品分析>课的教学内容与教材建设的探讨》1, 彭志敏先生的《无形的变化, 有限的更新——关于<曲式学>或<曲式与作品分析>课程内容的扩展与选择》2, 这两篇论文主要从内容的扩充与选择以及与之相关的教学方面的变化来论述。2005年11月, “全国曲式与作品分析理论及教学会议”由天津音乐学院主办召开, 汇聚了全国30多所音乐及艺术院校的百余名专家学者进行了热烈的交流与讨论, 其中有一部分就是针对曲式与作品分析课程教学方法的。而以上这些或论文、或教学会议, 有关信息技术与《曲式与作品分析》课程整合的内容却很少。而本人的信息技术与《曲式与作品分析》课程整合案例, 如果按照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地位, 是一种“主导一主体”的教学模式, 如果按照多媒体在教学中的作用, 属于课堂演播教学模式, 当然该案例用于个别化学习和远程教学也完全可以。本案例有良好的交互性, 学生在教师的诱导下, 进行自主的学习、协作学习, 并通过网络教学平台, 能实现师生交互、生生交互和人机交互。

践活动的另一个目的就是通过实践验证学习成果, 发现不足, 以便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明确努力方向, 取得更大的进步。如果演出之前顾虑太多, 怕得不到观众的掌声、怕唱不好丢面子, 这样就会造成沉重的心理负担, 影响正常的发挥。“忘掉自我, 别把自己看得太重, 是克服紧张情绪、战胜自卑心理的法宝”, 对于心理素质不好的学生, 教师要在学生参加艺术实践演出之前, 帮助其放下心理包袱, 帮助学生明确演出的目的, “轻装上阵”, 压力就会小了, 紧张的情绪就会得到缓解。

自信是人们在实践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美好的性格特征, 是一种可贵的品质, 是一种不言败的决心一个人的自信心来源于对自己能力的认识, 产生自信心, 是不断超越自己产生一种来源于内心深处的最强大力量的过程。“师者, 传道、授业、解惑也”, 教师不仅担负传授声乐演唱技巧的任务, 而且肩负着塑造学生心灵的任务, 由于声乐技巧课教学一对一的特殊授课形式, 使师生关系更加亲密, 因此老师对学生的影响也就更加深刻。声

一、教学分析

1.教材分析

该课程所使用的教材是高为杰、陈丹布编著的《曲式分析基础教程》, 这本教材本身就是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典范教材。在将近二十年的教学实践中, 已广泛应用于全国数十所艺术院校、音乐师范院校或综合大学的音乐专业, 在师生们中间树立了良好的口碑, 深受广大读者的青睐。3而与信息技术整合来看, 2006年修订之后的教科书, 增加了书中大部分谱例的音响, 为教师备课和学生学习提供了便利条件。同时, 考虑到曲式是一门分析技能课, 学生需要经过大量的练习才能熟练掌握, , 该教材还专门提供了HEP学习卡, 通过学习卡提供的账号和密码, 学习者还可以上网获得更丰富的相关参考资料, 比如配合本教材内容制作的《参考曲目300例》网络版等。4借助互联网的优势, 扩大了本书内含的信息资源, 为读者提供了隐性的增值服务, 通过一本书便可以满足教师备课和学生学习的基本需求。

2.学生分析

从知识水平来看, 现今由于绝大多数高师院校音乐专业大量扩大招生, 学生的音乐专业基础普遍较差, 有的刚进校的学生钢琴不会弹, 甚至连五线谱都不会认。虽然曲式分析课程一般开在第三学年, 学生经过两年的学习, 会具备一定的音乐基础, 但对于这种音乐分析课程来说, 仍显不足。因为音乐分析理论是抽象的, 概括的, 而实践中的每一首音乐作品又都是独特的, 因此, 这些学生在学习这门课程的过程中都会遇到理论如何联系实际、如何处理灵活多变的音乐实践与相对程式化的曲式模式之间的辩证关系, 而由于课程时间的限制, 又不可能做到对每一个学生、每一个习题详加辅导与解释。不过这些学生对于信息技术所涉及到的诸如网络互动以及交流平台、各种媒体技术一般都能运用自如。通过这些技术手段, 学生不仅能够自主学习, 还能依靠网络, 向老师提问, 与同学探讨。

二、曲式与作品分析的课件介绍

本课件适用于高师院校音乐专业《曲式与作品分析》的课堂教学, 适当变化删减内容也可供中师或成人曲式的课堂教学。

1.课件的设计特点

本课件收集并制作了大量的谱例、音乐以及视频, 每一类曲式结构辅之以相适应的作品欣赏及分析讲解, 帮助学生理解并构建知识。课件与高师音乐专业的《曲式与作品分析》教材紧密结合, 具有丰富的素材, 知识内容全面、具体, 知识结构准确、清晰。以知识结构为主线, 配以必要的相应课堂教学环节 (音乐欣乐教师在课堂教学、实践教学以及生活中注重对学生自信心和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 不仅会促进声乐教学质量的提高, 而且会对学生日后事业的成功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凯.音乐心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4月

[2]根纳季.齐平.音乐活动心理学理论与实践.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8年2月

[3]邹长海.声乐艺术心理学.人民音乐出版社.2000年8月

[4]罗小平.黄虹.音乐心理学.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08年11月

大学生素质养成教育 篇10

一、我国中小学生体育教育和心理素质的现状

1. 我国中小学生体育教育的现状。

体育教学模式不能完全适应新课程标准实施的需要。新课程标准中提出了许多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思想, 当前许多体育教师对新课程标准理解不透彻, 缺乏应有的教育观念和教学理念。大多数教师已习惯于传统的教学方式, 面对全新的课程标准难以适应, 因循守旧, 致使新课程标准难以落到实处。同时, 由于中小学体育教师的教育理论研究相对薄弱, 对体育教学模式改革的研究往往由教育工作者提出, 而教育理论工作者由于缺乏中小学教学实践经验, 有时难以充分考虑到教学实情, 导致新的教学模式难以实现。目前我国中小学生身体素质一直在下降, 其中爆发力、力量、耐力等体质指标, 都呈现出明显的不良趋势.

2. 我国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近年来, 国内的心理学和教育工作者对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做了大量调查研究, 发现当前我国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小学生有心理和行为问题的占总数的10%左右;初中生占15%左右;高中生约为19%。他们普遍存在着嫉妒、自卑、任性、孤僻、焦虑、逆反心理、情绪反常、神经衰弱、社交困难、学习不良、学校恐怖、吸烟酗酒, 乃至自杀、犯罪等心理行为问题。根据相关的研究和调查发现, 这些心理行为问题主要包括学习、自我、人际关系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 尤其是对小学生来说, 随着年级的升高, 学习方面体脑不协调、不适应的学生逐渐增多, 5年级小学生问题最多。学习习惯方面的问题, 2年级小学生最多, 3年级最少。从整体发展趋势看, 3~6年级小学生学习方面的心理行为逐渐增多。在人际关系的信任感方面, 2~5年级小学生问题逐渐增多, 5年级最多, 6年级小学生明显减少。另一方面, 小学生的人际建设性不断增强, 在对社会自我、家庭自我、学业自我和自我认同上, 小学2~5年级学生的评价渐趋消极, 而6年级则有所回升。如果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 后果将不堪设想。要预防、减少和解决青少年学生的这些心理健康问题, 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 就离不开扎实而有效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二、加强体育教育对学生心理素质养成的重大意义

1. 体育教育为心理发展打下良好的物质基础。

体育运动能促进身心发展, 通过体育运动, 促使身体正常、健康地发展, 为心理发展打下良好的物质基础。这是心理发展的重要条件, 并且体育运动也是推动心理发展的发动机:体育运动与日常自然的身体运动相比, 内容和形式都不同。学生为了不断提高自己的运动水平或战胜对手而进行的运动活动中, 原有的心理水平便慢慢获得提高。

2. 体育教育是释放心理压力的重要途径。

体育活动可以使人的注意力转移, 情感发泄, 兴趣改变, 紧张程度得到松弛, 情绪趋向稳定。体育运动不同的项目, 不同的运动强度、速度、幅度和节奏对人的心理施以不同的影响, 破坏心理障碍患者的消极心理导向, 消耗他们长期集聚的大量不利的心理能量, 为郁积的各种消极情绪提供一个公开的, 合理化的发泄口, 尤其是可以使遭受挫折产生的冲动通过运动得到升华或转移, 从而可以消除障碍, 达到心理平衡。

3. 长期的体育教育能对消极情绪进行长期有效地控制。

关于体育锻炼对心理状态和个性特征的作用, 大多数研究集中在对长期体育锻炼和一次性运动活动效果的比较上。长期体育锻炼是指每天都进行的锻炼活动, 且这种锻炼活动持续很长时期。研究的长期体育锻炼安排一般都持续10天到2个月, 一次性体育锻炼是指持续时间为30min左右的活动。有研究报告, 仅一次自行车功率机的练习就使健康和不太健康的大学生焦虑程度下降。但是, 这种一次性运动没有对消极情绪的长期控制作用。因此, 必须定期坚持体育锻炼, 才能维持对消极情绪的长期控制.

4. 体育活动对消除疲劳具有特别显著地作用。

疲劳是一种综合性症状, 与人的生理和心理因素有关。当一个人的情绪消极时, 或当任务的要求超出个人的能力时, 生理、心理都会很快疲劳。然而, 如果在从事体育活动时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和信心十足, 定能延缓和减少疲劳。体育活动能提高诸如最大吸氧量和最大肌肉力量等生理功能, 这就能够减少疲劳的产生。因此, 体育活动对治疗神经衰弱具有特别显著的作用。

综上所述, 身体素质是心理素质的基础, 身体素质的发展可以促进良好的心理素质。毛泽东同志就有过类似的评价:“文明其精神, 野蛮其体魄。此言是也。欲文明其精神, 先自野蛮其体魄;苛野蛮其体魄矣, 则文明之精神随之。”通过体育锻炼和运动提高身体素质, 在体育实践中, 平时的练习、竞赛等活动其实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的心理素质养成。

参考文献

[1]李平.浅谈体育教学与健康教育[J].新西部 (下旬.理论版) , 2011, (06) .

[2]李菁菁, 李翠珍.体育教育对促进心理健康的特殊作用[J].中国市场, 2011, (27) .

[3]钱良.基于心理学理论的体育教学问题探讨[J].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 (05) .

在养成教育中提升素质 篇11

一、在民主讨论中养成

在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过程中,有的教师往往自作主张地制定教育规范,然后强迫学生去执行。其实,这是我们教育管理上的一个重大失误。因为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学生是主人,教师就是要发挥他们主人翁的作用。习惯养成的最高机制,是形成学生的自身需求,而不是外在的强制,所以要养成一种好的习惯,就要让学生觉得:这是我所盼望的,我特别希望有这个好习惯,这对我帮助很大。这才是积极的而不是强迫的结果。

我所任教的和平县实验初级中学从建校伊始,就实行全校每日收看“新闻联播”的制度。然而许多初一学生刚来到的时候,对此很不理解,部分学生认为“新闻联播”太枯燥太乏味,更有甚者认为看“新闻联播”会浪费宝贵的学习时间,耽误学业。了解到学生中种种不良情绪,我在班中召开了名为“事事关心”的主题班会。首先,我用著名对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导入班会的主题;然后,要求学生分组讨论“收看‘新闻联播’的意义”,争取小组获得较为一致的看法;最后,组织各小组学生代表上讲台进行交流。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和交流,最终全班在思想上达成共识:其一,学校实行封闭式管理,“新闻联播”是学生了解国事、天下事的窗口,由“封闭”变成“不封闭”,既消除了家长对孩子“坐井观天”的顾虑,又陶冶了学生的爱国情操。其二,看“新闻联播”同样是学习的一部分,它可以为同学们提供写作材料,也可以为思想品德考试的时事部分作积累。其三,看“新闻联播”还可以学讲普通话,主持人的普通话是学生学讲普通话的活教材。通过讨论对比,学生“看新闻联播不好”的想法不攻自破。顺理成章地,收看“新闻联播”成为学生学习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二、在班规班约中养成

立规矩对习惯养成来说具有重要作用。我发挥集体的力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每人都写上认为要立的几条班规,然后收集整理,集腋成文,形成符合班级特点的班规班约。例如班上许多学生来自乡村,将一些生活陋习带到了集体生活中。针对这些情况,班上制定了严格的行为规范:衣着整洁大方,不赤膊光身、坦胸露背,不穿拖鞋进教室;课间时,在教室和走廊上不大声喧哗、打闹;教室及走廊内要保持清洁,不乱涂、乱画、乱丢、乱倒;宿舍内务要整齐统一,不乱摆、乱放日常用品及床上用品,宿舍内地面保持清洁不潮湿,走廊无积水和乱扔垃圾现象;同学之间互相关心,互相尊重,不叫他人侮辱性外号,不说粗口;不在任何公共场所扔垃圾,等等。

但是,作为刚步入初中的学生,情绪波动比较大,单靠成文的班规是远远不够的,所以还必须在民主的基础上建立各项操作性强的制度来维护班规班约的权威性。譬如在进行特色教育“三个讲”(即讲礼仪、讲卫生、讲普通话)活动中,虽然班规明确要求大家在校必须讲普通话,但十多年讲方言的习惯,不是说改就能改得了的,与人交谈时一不小心方言就脱口而出,这就必须建立相应的制度来约束和监督学生。一开始班会讨论决定按学校规定实行扣操行分的方法,即每次不讲普通话的学生扣操行分一分。不久,从学生反馈上来的信息显示,讲普通话的人明显比以前多了,但还有一部分人不讲或有时不讲,怎么办?经班会讨论又决定:有不讲普通话者,除实行扣操行分一分的规定外,还要写一份“不讲普通话原因”的五百字“说明书”。如此,班内不讲普通话的现象方逐步杜绝,讲普通话的习惯也渐渐养成。

三、在实践活动中养成

中小学开设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基于学生的实践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综合应用学科知识的实践性课程。这种新型的课程形式核心是有效的实践过程,推动教育走向个性、体验和反思的内涵层面。

在担任班主任工作期间,我非常重视组织学生开展各类社会综合实践活动,如在重阳节那天,我带领班上的学生去阳明镇敬老院慰问孤寡老人。活动前我先对学生进行思想动员:“古人云‘百善孝为先’,说明孝亲敬老是人类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种最美好的道德。古人还说‘夫孝,德之本也’,就是说孝亲敬老是各种道德的基础。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是个礼仪之邦,孝亲敬老文化源远流长,自古就把子女、晚辈对父母、长辈感恩赡养、尊敬扶助,不仅作为责任和义务,而且积淀为中华民族的心理,成为人类美德和亲情的需要。希望同学们争做一个有孝心和爱心的人。”一番激励后,学生们在活动中表现得很踊跃。在敬老院,有的打扫房间卫生,有的洗衣服钉钮扣,有的陪老人聊天或是读报纸,有的为老人梳头剪指甲……等大家满载着老人们赞美、感激和殷殷祝福回到学校后,我趁热打铁对活动进行了总结:“同学们,孟子曾经说过‘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希望大家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真正为社会奉献自己的一点爱,多为社会弱势群体如那些孤寡老人和孤儿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将敬老爱幼作为一个好习惯保持下去!”从后来收集到的五十多篇学生活动总结与反思,以及多位家长的反馈来看,这次活动对促进学生养成“尊敬长辈、孝敬老人”的习惯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像这样,我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祭扫烈士陵园、去车站打扫卫生,号召毕业班的同学为学校种下纪念树,等等,这一系列活动让学生们既体验到合作之趣,又享受到付出之乐,还增进了学校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了学生们的社会责任感。

四、在言传身教中养成

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学校对学生的教育,靠教师去直接实施。教师是学生最直观、最权威的榜样,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可塑性、模仿性很强的初中学生有着直接的影响。记得在一次班会课上,我给学生讲了这么一件事:“昨天中午我在饭堂值日的时候看到了这样的一幕,地上有张5毛钱的人民币,排队打饭的学生一个紧挨一个从钱的旁边走过,可是就没有人俯下身子把钱捡起来。我就一直在想:现在的家庭富裕了,懂得珍惜对学生真的就过时了吗?”正当我振振有词感叹的时候,“最后怎么样了?老师,你把钱捡起来了吗?”学生的问话让我始料未及,没想到学生会这样突然发问,我心慌、脸红、后悔……此时,我知道在事实面前,任何华丽的语言都会显得苍白无力。

这节班会课后我进行了深刻的反思,醒悟到假如当时我做到了俯下身子把钱捡起来的话,我相信,这样的一个细微的动作所起的作用远远要比我上一节班会课好得多。从此以后,我坚持在教室走廊、责任区、学生宿舍,乃至学校任何公共地带,只要看到有纸屑、食品包装袋、瓜皮果壳之类的垃圾,总会毫不犹豫地弯下身将其捡起,扔到最近的垃圾箱里去。就这样,在我的影响下,班上绝大部分学生不仅养成了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还学会了无论走在校园的哪个地方,都会不由自主地将目光投向地面,凡是能捡起的垃圾无论有多脏都会想办法送到垃圾箱去。

由此,我深深体会到:在对学生实施养成教育时,我们教师一定要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良好行为习惯去影响学生,用自己的事业心、责任感、敬业精神去感染学生,真正做到以身示范。

大学生素质养成教育 篇12

职业素质是指从业者在一定生理和心理条件基础上,通过教育培训、职业实践、自我修炼等途径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职业活动中起决定性作用、相对稳定的基本品质。职业素质是适应于所有专业群的素质,主要包括职业态度、职业技能、职业习惯、职业情感等。

根据旅游行业对从业人员的特殊要求,本文提出旅游类学生核心职业素质的概念。旅游类学生核心职业素质是学生胜任不同旅游岗位所应具备的职业素质,它在不同旅游专业中具有可复制性和可推广性,具体包括以诚信服务为核心的职业态度、以微笑服务为核心的职业形象、以提高服务质量为核心的职业心理、以现代旅游企业需求为核心的职业能力等要素。

对旅游类学生核心职业素质及其养成教育进行理论探索和实践研究,对旅游类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校企深度合作的实现、学生高质量地就业和可持续发展,都具有比较深远的意义。

二、国外对于学生核心职业素质及其养成教育的研究现状

从国外的研究现状看,无论是欧美国家还是亚洲国家,近年来随着经济、技术飞速发展以及本土社会文化发展的需要,对职业教育的研究都有了更深层次的发展,主要的研究观点有:韩国的职业教育界认为,学生的职业素质应该包括专业能力和基础能力两个层面,并且强调基础能力教育应始于中小学教育,使这些能力深植于一个人的习惯之中,为以后的职业发展打下良好基础。这种基础能力主要包括逻辑思维能力、分析能力、系统思维能力、计算能力、合作能力、使用计算机能力等。美国职教界自20世纪90年代形成新的职业能力观,认为职业能力不再局限于具体岗位的专门知识与技能,而被视为多种能力和品质的综合体现。新职业能力观着眼于技术手段、生产模式的变动性和劳动者的职业流动性,要求具有收集、整理、使用信息和新技术的能力,以增强适应性和应变性,重视个人品质在职业活动中的作用,强调学习能力的培养,旨在为个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英国的BTEC教学模式其知识体系的设计是跨学科、跨领域的,强调课程内容的综合性,教学中不要求有针对性很强的教材,而是鼓励学生去查找资料,锻炼自学能力和对职业的综合认知能力。

针对职业素质的构成要素,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戴维·麦克利兰(David Mccleland)教授创建素质体系冰山模型,形象地将人员个体素质的不同表现表现划分为表面的(冰山以上部分)和深藏的(冰山以下)两部分,即显性素质和隐形素质。戴维认为,“冰山以上部分”是外在表现,是容易了解与测量的部分,相对而言也比较容易通过培训来改变和发展。而“冰山以下部分”包括社会角色、自我形象、特质和动机,是人内在的,难以测量的部分。

三、国内对于学生核心职业素质及其养成教育的研究现状

本文以“高职旅游、学生职业素质、教育”为关键词检索了相关博士、硕士毕业论文及期刊论文数据库近5年发表的论文,相关的成果很多。当前,关于高职学生职业素质培养教育的研究尚无博士论文,硕士论文主要有:周晓梅(2006)从高职旅游专业学生职业素质存在的问题出发,明确高职旅游专业学生应具备的职业素质:思想素质、文化素质、心理素质、能力素质和身体素质。结合旅游企业需求,创新高职旅游专业“店校联合,学-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韩颖(2009)从旅游企业用人需求入手,具体分析了旅游从业者的职业素质构成,导出了高职院校旅游类学生所应具备的职业素质,并从职业素质培养的质量保障入手,分析了进行职业素质评价的必要性和目前在此方面存在的不足,提出了新形势下的高职院校旅游类学生职业素质评价体系构建思路,以实例的形式对构建的步骤、方法进行了说明。

近几年来,高职学生职业素质培养教育研究成果在期刊论文方面成果颇多,主要有两类:一类是高职旅游类学生职业素质教育,一类是高职学生职业素质教育。归纳起来,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高职学生职业素质内涵与构成

对于高职学生职业素质的内涵,众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出发进行了界定。庞文渌(2007)指出职业素质是劳动者胜任某一职业所必须具备的综合素质,主要包括职业意识、职业道德、职业技能等。盖晓芬(2009)运用“冰山理论”分析,将职业素质分为显形素质和隐形素质。职业道德、职业精神和一个人的个性特征、动机、价值观等作为隐形素质,像潜在水面之下的冰山,深层次地影响着一个人的发展,更是决定一个人能否在某项事业上取得成功最重要的因素。谭满益,王磊等(2008)提出职业素质由拓展要素(团队协作与沟通、学习、创新能力),保障要素(人际交往、身心健康、思想道德),支撑要素(实践能力和专业知识)三大类要素构成。韩颖(2009)从不同角度对职业素质进行了分类,根据职业素质获得渠道的不同,职业素质包括了先天素质和后天素质;从构成要素的不同类别,职业素质主要包括思想政治素质、职业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专业技能素质、专业技术素质、身体心理素质;从构成要素识别的难易程度,职业素质的构成要素分为显性素质和隐性素质。

李晓梅(2007)明确提出了高职旅游专业学生的职业素质应该包括“在旅游服务过程中体现出的主动服务意识,良好的职业道德,良好的文化素质,娴熟的职业技能,良好的仪容仪态,灵活的应变能力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此种提法,从有形和无形两方面对旅游从业者的职业素质进行了概括,突出了职业道德、心理素质等隐性要素,较好地体现了旅游职业特点,但从职业发展能力培养的角度讲,还存在缺陷,还不能满足实际从业要求。

(二)高职旅游专业学生职业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

针对目前高职旅游专业学生职业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学者们从不同角度进行了分析研究。索生安(2012)指出了问题存在的方面:对职业素质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够、职业素质教育缺乏职业特色、职业素质教育实现手段单一。文章特别强调,高职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职业素质除了职业道德、通用的职业能力外,还包括旅游行业职业能力。由于旅游行业对从业人员综合素质要求较高,旅游管理专业职业素质教育更强调服务意识、礼仪礼貌、沟通技巧及身心素质等方面的内容。余平(2011)指出旅游专业学生在职业素质方面存在的问题:对旅游职业认识不到位,缺少职业意识和职业热情;缺少吃苦耐劳的精神,意志薄弱;缺少责任心和精益求精的态度;沟通能力和应变能力不强;团队精神和协作精神还比较欠缺等。

(三)高职旅游专业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的对策研究

针对高职旅游专业学生职业素质存在的问题,结合旅游市场及企业对人才需求的要求,学者们提出了一系列职业素质培养与教育的对策。索生安(2012)提出职业素质的培养应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并重,专业教学实践中,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形象等内容除了依托“两课”、就业指导、旅游礼仪等理论课程接受外,加强实践教学,可划分为团队意识培养实训、旅游礼仪实训、口才与沟通实训等模块实施。庞文渌(2007)具体阐述了职业意识、职业道德和职业技能培养的策略。朱海岳(2012)针对当前学生职业素质教育和产学合作教育的薄弱和难点问题,探索高职旅游类学生职业素质“工学并行养成模式”,提出并阐述了该模式的内涵、基本构成和实施对策。盖晓芬(2009)提出通过加强各类课程的建设、成立素质训练中心、强化校园文化感染等平台的构建,着重通过品德优化提升职业道德、专业深化提升职业知识、能力强化提升职业技能、仪表美化提升职业形象、文化熏陶提升职业精神,从而促进高职学生职业素质的完善和提升。

(四)对高职学生职业素质体系的构建及评价方法的研究

韩颖(2009)在评价内容的具体设计上:形成了基于行业和岗位需求的学生职业素质校内评价与校外评价相结合的实施方案,将旅游行业和岗位从业的具体要求作为素质评价的考核要素和依据,体现了高职教育工学结合的教学要求,实现了行业需要与学校教育过程的全方位融合。在评价环节设计上:以旅游职业素质的养成过程为线设计环环相扣的评价环节,形成贯穿整个学生在校过程的职业素质评价体系。以旅游消费者对旅游从业者的具体要求作为评价环节中的评价指标,突出了评价体系的职业特点和实用特点。

(五)对高职学生职业素质的养成教育的实践研究

针对高职学生职业素质养成教育的实践研究,还是研究的薄弱环节,大多还只是停留在对策、途径的理论探讨方面。对于高职院校而言,要根据行业企业对人才职业素质的要求,对学生开展切实的职业养成教育,落到实践的落脚点。例如,中央财经大学制定的《大学生职业素质培养体系实施方案》(试行),目的就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促进学校开展大学生职业素质培养,推动学生成长成才。在这个实施方案中,该学校制定了详尽的体系实施细则,主要涵盖了课程体系和集中强化训练内容,这部分内容又具体到细节,例如,每个年级的养成教育目的、教育内容和授课形式都是不同的。一年级侧重于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二年级侧重在人际交往与沟通协作能力,三年级侧重在团队建设能力。并且,各学院成立相应培训组织机构,全面负责本学院职业素质培养的各项工作。

四、高职旅游类学生核心职业素质研究的简评及展望

通过多种形式的深入调研发现,高职学生职业素质和职业基本素质的研究很多,但针对高职学生核心职业素质的研究,国内外却很少,再具体到高职旅游类学生核心职业素质及养成教育更是少儿又少。现有研究中,大多定位在职业素质教育的内涵分析,现状研究及职业素质教育培养途径等理论探索,具体落实到高职旅游类学生职业素质教育的实践操作层面上的却不多。

上一篇:文学·现实·人生下一篇:石膏固定术患者的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