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大学心理素质

2024-07-21

老年大学心理素质(精选12篇)

老年大学心理素质 篇1

1 大学生心理素质建构的理论依据

人的素质结构划分, 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以下几种: (1) 二分法, 认为人的素质包括生理 (身体) 素质和心理素质; (2) 三层次说, 认为人的素质从低到高依次为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 (3) 五成分说, 按照德、智、体、美、劳五育, 将人的素质相应地划分为品德素质、智能素质、身体素质、审美素质和劳动技能素质或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文化素质、道德素质和思想政治素质。

以上分类虽然繁简不同, 但本质上都是从不同角度揭示人的素质结构内涵, 认为心理素质是素质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居于社会文化素质和生理素质之间, 起中介作用。

人的素质结构划分应坚持实用性、可行性与逻辑准确性的结合。而大学生心理素质应与素质和素质教育研究相联系。大学生心理素质结构研究实际上反映了心理学与教育学的结合, 是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所提出问题的回应。至于大学生的素质, 笔者认为主要包括生理素质、心理素质、人文科学素质和专业素质。

心理发展规律, 特别是心理发展的敏感期 (关键期) 及心理品质发展的先后顺序和发展速度都是心理素质教育和心理素质建构的理论基础。人的心理品质始终处于发展变化之中。大学生年龄一般在17~23岁之间, 属于成年初期 (或称青年早期, 18~35岁) 。这一阶段, 其思维方式由形式逻辑思维向辩证逻辑思维发展, 元认知也有进一步发展。虽然大学生的个性已在高中阶段基本形成, 但在大学阶段, 其个性会进一步发展, 自我意识迅速发展, 自我同一性得到确立, 进而促使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趋于稳定。大学生心理发展特点为其心理素质建构奠定了理论基础。

心理学研究对心理素质建构具有参考价值。心理学将心理现象大致分为4个层次: (1) 第一层次, 在社会关系体系中研究人的发展, 这些主要是社会心理学内容, 与社会科学交叉; (2) 第二层次, 研究个性结构, 如需要与动机、能力与态度的动力过程、行为的结构和动力过程、调节机制等; (3) 第三层次, 研究从感知到思维、情绪等心理过程; (4) 第四层次, 研究心理过程的生理机制。大学生心理素质建构主要与第二层次研究有关。

2 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涵义及其解读

2.1 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涵义

关于心理素质的涵义, 代表性观点主要有以下几种。

许燕[1]认为, 心理素质是以先天禀赋为基础, 在后天环境和教育作用下形成并发展起来的稳定的心理品质。这一定义说明了心理素质的本质, 但没有说明心理素质与单个心理品质之间的关系, 也没有强调心理素质与各种实践的关系。刘华山[2,3]认为, 心理素质是个性心理品质在生活实际中的综合表现。这一定义抓住了心理素质的核心内容及特征, 但这个定义中所说的生活实际比较笼统, 针对性不强。张大均[4]认为, 心理素质以生理素质为基础, 将外在获得的东西内化成稳定的、基本的和衍生性的并与社会适应性行为和创造性行为密切联系的心理品质。该定义强调心理素质与社会适应性行为和创造性行为的密切联系, 清楚地说明了心理素质的形成及其特性。这种观点固然有其合理性, 但是大学生心理发展有其年龄阶段特征, 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和心理素质结构侧重点应有所不同, 社会适应性行为与创造性行为并非对所有年龄段学生都同等重要。

综合上述几种看法, 笔者认为, 大学生心理素质是在生理素质的基础上, 并通过后天环境的影响和教育形成并发展的, 是与大学生学习、学术研究和生活实践密切联系的心理品质的综合表现。

基于上述对大学生心理素质涵义的界定, 结合学界已有理论认知, 笔者认为大学生心理素质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 相对稳定性与可发展性。心理素质是个人心理特质, 不是个别心理或行为表现, 更不是一时一地的心理与行为表现。因此, 具有相对稳定性。但是心理素质又始终处于发展中, 具有自我延伸发展特征。

(2) 综合性。对心理素质, 不应从简单的心理过程或心理特性角度加以研究, 不是简单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情感、意志及其特性, 而是个性心理品质在学习、工作和生活实践中的综合表现。

(3) 可评价性。心理素质对活动成效有影响, 因而具有社会评价意义。但某些个性心理品质, 如内向与外向, 一般不会对行为成效产生直接影响, 因此, 不应将其纳入心理素质之列。

(4) 基础性。心理素质不是大学生在特定领域中获得的某一专门知识和技能, 而是对大学生学习、生活、社会适应性和创造性等活动效果产生重要影响的心理品质的综合。

2.2 大学生心理素质与相关概念的关系

大学生心理素质与能力、人格特质、心理健康及创造力有密切关系, 但也存在差别。心理素质是多种心理品质的综合表现, 而能力和人格特质是心理素质的核心内容, 心理健康是良好心理素质的表现,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心理健康的必要条件。至于创造力, 它应成为大学生心理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2.3 大学生心理素质建构的要求与研究策略

大学生心理素质建构时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1) 应体现心理素质是个性心理品质的综合表现; (2) 应反映大学生在学习、研究和生活实践中应具备的基本心理素质; (3) 既考虑到大学生成长与发展的需要, 也应考虑到国家、社会和时代对大学生的要求; (4) 既要立足当前, 又要着眼未来, 强调未来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 (5) 应以学生心理品质发展年龄阶段特征和“最近发展区”为理论基础, 重点研究大学生心理素质。研究大学生心理素质建构时应遵循以下原则: (1) 遵循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原则, 以理论研究为指导, 以实验研究为手段; (2) 遵循研究指标多元化建模原则, 通过专家 (理论取向) 、用人单位及高校教师 (职业取向) 和学生 (个人取向) 等多层面指标, 确立心理素质模型的指标体系。

3 大学生心理健康预警机制的界定

大学生心理健康预警机制是大学生心理素质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 建立班级心理委员和心理协会, 制定定期联系制度, 并通过学校、家庭和社会共同预防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发生, 保证大学生心理健康、良性发展。

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预警机制, 首先要建立心理预警信息网络, 将现有资源按照一定方式组织并构建系统、完善、高效的体系。通过这个体系, 可以及时获得大学生心理状况的信息, 并对信息进行迅速处理。心理预警网络大体分为基层网络系统、高层网络系统和信息网络系统3部分。基层网络系统以班级为单位, 由学生干部了解全部学生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情况, 及时发现异常状况;高层网络系统负责了解全校学生的心理和思想状况, 协调学校范围内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进行基础性的心理健康知识宣传, 进行全体大学生心理普查与咨询工作, 从事心理教育内容研究;信息网络系统负责各个网络间心理健康信息的传递与沟通, 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行科学、系统及规范的管理, 并将其纳入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范筹。

4 大学生心理健康预警机制的功能

大学生心理健康预警机制主要有以下功能: (1) 预防。以发展性教育为内容模式, 培养大学生良好心理素质, 预防和减少大学生心理问题和不良行为的发生。 (2) 预警。以心理测量、心理健康情况分析和心理危机评估的方式, 实施大学生心理危机行为预警。 (3) 干预。以心理咨询辅导、心理危机干预的手段, 应对、排除和干预大学生的心理危机和极端行为, 并在必要时实施医疗转介。干预主要有以下方式: (1) 积极对大学生进行心理问题排查, 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档案, 根据大学生需求开展多种心理测查工作。定期总结带有群体性的问题, 及时向大学生工作系统和相关部门反馈, 为学校心理辅导、咨询和教育管理工作提供决策依据, 为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提供动态监测手段, 防范突出心理问题出现。 (2) 建立和健全学校、学院、班级、宿舍和学生5级大学生心理健康网, 确定各级负责人及其工作范围, 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解决, 防止重大突发事件发生。 (3) 对大学生心理危机进行追踪与反馈。大学生心理健康预警机制还应进一步发挥预防功能。教师和家长要密切配合, 给予大学生心理上的支持和各方面的关怀与帮助, 使其具备良好的生活态度, 同时宣传有助于保持心理健康的知识和方法, 提高其心理适应能力。在危机多发群体中, 要建立长期定时反馈机制, 对危机人群进行特殊照顾, 预防心理危机重发。

5 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预警机制的途径

5.1 健全制度, 优化管理, 构建心理健康预警机制

各高校应强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工作, 在高校逐渐构建课内与课外、教育与指导、咨询与自助相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加强心理健康预警机制的研究与总结, 借鉴有效经验, 总结并反思实践工作中的失误;积极推广有效工作模式, 建立科学、适用的心理健康预警机制。

5.2 加强心理健康预警机制队伍建设

建设一支以专职教师为骨干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工作队伍;加强教师培训, 不断提高其理论水平和服务技能;定期举办由辅导员、班主任参加的有关心理健康方面的培训, 帮助他们了解和掌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理论和操作技能, 增强其心理健康教育预警意识和对心理疾病、心理危机的预防能力;积极支持心理学教师参加校内外教研、科研活动, 调动他们从事心理健康研究与工作的积极性。

5.3 提供构建高校心理健康预警机制的必要条件

在人员、经费、场地和设施等方面加大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的支持力度, 建立专门的心理健康咨询与服务机构, 完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设施建设, 营造心理健康良性发展的文化氛围, 进一步确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保障机制。

5.4 营造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的文化氛围

预警机制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事前防御工作, 积极扩大心理健康教育宣传范围, 丰富心理健康教育宣传途径与形式, 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知识水平与心理承受能力。从大学生主体出发, 增强他们的心理素质和抗风险能力, 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根本所在。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素质,心理健康预警机制

参考文献

[1]许燕.大学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

[2]刘华山.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辅导[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3]刘华山.心理健康及其标准的再认识[M].西宁:青海人民出版社, 2007.

[4]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5.

老年大学心理素质 篇2

【关键词】心理健康;高校;大学生

随着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特别是我国社会进入到转型期的阶段,社会压力逐步增大,社会结构大幅调整,这些都使当前的大学生们在毕业之后,感到各种压力交织增大。致使有许多大学生会感到社会现实与学校学习生活反差太大,有了无所适从、茫然若失和倍感迷茫的心理反映。对于适应环境、管理成才、人际关系、交友恋爱和求职择业等现实问题没有一个良好的心理准备,心理困惑和矛盾会日益突出和递增。所以,这些社会现实与学校的巨大反差,都在进一步的考验学生的心理素质,为他们的心理健康和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标准。由于我国的大学生群体基数较大,这些心理健康问题也是关系到国家长远发展的重大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加以重视。在大学开设心理教育课也是加强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和心理素质健康的时代发展需求,更是当前高速发展的社会性要求和对高素质人才的需要。可以说,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健康有很大程度是要依赖于大学心理健康课程的质量,心理健康课程更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提高的重要保证和根本措施之一。同时,开设心理教育课也是高校保持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和必要的途径之一。在心理教育方面,许多高校都对心理教育课的形式和内容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分析,摸索出来了许多成功的案例和经验,并取得了一系列的可喜成果。但是我们也不得不清醒的认识到,心理教育也是一个新兴的学科,其内容、形式、教学方法和目标都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状态,并且在其中有许多的问题出现,使得心理教育的教育程度和目标都很难以量化的形式表现出来。其中出现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

1.当前大学开设心理教育课主要存在的几点问题

1.1心理教育课体系建设上存在的差距对学生学习心理学的影响

大学的心理教育课属于是大学德育教育的概念范畴,也是大学德育教育中的关键环节,这些也都被人们所共知和共识。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各高校开展这项工作时,由于所处的起点的不同,又因为没有统一的教学应用大纲,对心理教育课程的计划、实施、总结等的不统一,使得这门课程的教学质量并没有得到一个统一的规范,也使得这门课程只能由每个高校自行解决和安排,没有一个完整的教学目标和体系,因而在教学目标、教学组织实施、教学内容方法、教学评估机制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所以,相对于其他课程来说,这门课程缺少一个完整的、系统的教学体系。

1.2心理教育的师资力量薄弱对学生学习心理教育课的影响

心理学教育其实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才刚刚起步,各方面还不是很成熟。尤其在高校的师资力量等方面,专业课程教师的缺乏也严重影响心理学教育课程的成熟发展。现在在高校心理学教育的课堂上,任课的教师大多没有进行过心理学的正规培训,很多都是“自学成才”,还有一部分来源于兼职任教教师。有许多的教师在心理学课堂上表现出了一种自我认识能力不强的素质,有些教师则是一直都处于讲心理学教育课不专业的状态,这样的心理学教育课程是没有什么质量可言的。同时,在教师的心理学授课能力评估上,也没有一个健全的制度,许多相应政策没有制定或是不落实的现象还很严重。所以,师资力量的薄弱,使得大学的心理教育课质量难以保证,导致学生学习心理学方面提高缓慢。

2.心理健康教育课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每一个人都有成长的过程和潜力,而在心理学中,从事心理学的教育者必须得有一个成熟而又积极的心态和拥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也只有这样心理学的教育者才有信心在心理教育中去指导学生,并能使他们有信心和决心去解决生活和学习中所遇到的心理困扰。所以,心理学的最高宗旨和体现也可以说是助人者必自助。在心理学的课堂上,教师也应该树立一种以学生心理剖析为主的教学理念,只有分析和研究大学生的现实心理表现,才能更好的解决学生在实际学习生活中所遇到的困难和矛盾,才能引导学生克服心理瓶颈,积极提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大学生的自我意识比较强,所以,教师要尽量在课堂教学中营造一种轻松和谐的气氛,使学生在积极的心理教育课中,潜移默化的被引导和激励。教师还要在关键的环节,对学生的心理学研究进行指点,促进学生从问题和讨论中领悟心理学的道理,从而形成成熟心理反映能力和效果。

结语

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时代感和特征比任何一门大学的学科课程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时代的色彩,而在心理学的教材更新上却远远跟不上学生心理变化的节拍。因此,现代心理学教育应该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和教育知识范畴,与时俱进的开展好心理学教育课程,使心理健康课程达到最佳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王希永,田万生.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程[M].北京,20xx,32(3):130.

[2]王春娜,金鹏.建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课程体系探索[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xx.

老年大学心理素质 篇3

关键词:校园心理剧;心理健康;大学生

一、问题的提出

为了使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更有效,在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中,我们在坚持传统心理健康教育方式的同时,积极挖掘和探索校园心理剧的作用,通过编、导、演校园心理剧,把大学生遇到的心理问题和应受的心理健康教育融入一剧。寓教于剧、寓教于乐,对在校大学生进行全面的心理健康教育,引起了强烈共鸣,取得了良好教育效果。

二、校园心理剧及其特点

1.校园心理剧的内涵

心理剧由美国心理治疗专家莫雷诺所创,通过特殊的戏剧形式,让参加者扮演某种角色,以某种心理冲突情景下的自发表演为主,将心理冲突和情绪问题逐渐呈现在舞台上,以宣泄情绪,消除内心压力和自卑感,诱导出当事人的自觉性,增强其适应环境和克服危机的能力,促进自我成长。心理剧集戏剧、小品、心理治疗为一体,既能帮助当事人解决心理问题,又能让其他人获得心理的修复和改善。

校园心理剧是以心理剧的理论基础为依据,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把校园心理问题搜集归类,通过学生扮演当事人或由当事人自己借助舞台呈现各种典型心理问题,把学生在生活、学习中的心理冲突、烦恼、困惑,融入心理学的知识原理和技巧,在心理老师和全体演出人员以及观众的帮助下,学会如何正确处理心理问题,从而对全体学生进行心理辅导的一种心理健康教育方式。

2.校园心理剧的特点

校园心理剧常用的技术有角色互换、替身、中断行动、重演、旁白、雕塑、镜观、空椅子、独白、超现实场景等。校园心理剧的特点如下:①再创内心情境。心理剧犹如桥梁,可以让成员将内心世界与外在的现实连接互通,从而实现平衡与和谐。②尊重主角的现实性。允许主角从不同的角度或以某种方式重新经历某些事件或心境。主角能真切感受到该事件的影响,也让自己审视当时真实的情绪感受,帮助主角跳出过去的情结,将希望寄予现在与将来。③自发性。在当下、现时、当场触发人对新的情境做出适当反应,或对一个旧情境做出新的反应。④宣泄和顿悟。心理宣泄的作用在于它是情绪扩张和整合的一个指标。这些情绪必须被整合并表演出来,才能起到真正的治疗作用。⑤现实检验。心理剧团体成员提供了一个了解他人或自我的感受以及自己的行为可能造成什么后果的机会。⑥遭遇。成员和其他人一起演心理剧时,遭遇就会发生,且发生在此境此地,极大推动了成员的直接沟通和自我表露。⑦创造性。心理剧主要功能在于提升来访者对生活的创造性。创造性更多的是来源于每一次突发行为以及积极的尝试。

三、校园心理剧的独特作用

校园心理剧所激起的情感共鸣极为强烈,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教育效果。在心理辅导方面,校园心理剧在以下方面具有很好的作用。

1.认识自我

校园心理剧使学生反思自我,不断深化认识,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认识自我,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体验和感悟,让学生在解决心理问题的过程中表达自己的想法,也体会别人的感受,设身处地理解他人的同理心不断提高,对情绪和行为的自控和调节能力不断增强。

2.宣泄情绪

学生遇到挫折时常常不能及时宣泄负面情绪,校园心理剧为学生的不良情绪宣泄提供了安全条件,发泄自己的情绪,揭示内心深处的症结,在知情观众的协助及心理老师的指导下,当事人宣泄后,一定程度上平复了愤怒、焦虑、恐惧等情绪,避免了因负面情绪长期积累而出现更严重的问题。同时使学生学会了调控情绪的方法,学会更加理性地看待问题。

3.教育、辅导和治疗

因为演员来自学生,问题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不论是表演还是观看,都是引发相似感受的过程。校园心理剧的心理辅导效能高于个别咨询和治疗,突出表现为受益人群数量大、干预的整体效果好。校园心理剧的舞台是一个微型社会,学生们通过角色扮演,把自己的观念、行为表达出来。在此过程中,通过镜像技术让表演者在局外看到自己的行为方式对别人、自己、人际关系的影响。通过角色转换技术,让表演者学习他人的行为模式、处理问题的方法,改善个性中的不良倾向,建立健康的个性心理参照体系和行为模式,逐步形成健全人格。

4.激发潜能和创新意识

校园心理剧以情动人,不同于传统教育,既不耳提面命,也不抽象说教。校园心理剧引发学生积极探索自我,精心选择主题并创设情境,充满激情地创作、排练,对入剧的每个事件进行反思和处理,这是一个独特的自我教育和互相教育过程。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主动去感受、鉴赏和创造,大学生潜能被有效激发,其自主性和创造性被充分发挥出来,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参与激情也被大大激发,增强了感染力。因此,校园心理剧深受广大学生喜爱。

四、校园心理剧的实践模式探索

1.举办全院校园心理剧大赛

大赛前,组织者认真构思,确定比赛的主题和中心,积极宣传,广泛动员。组织广大学生积极编剧、演剧、排练。比赛中组织讨论,自助互助。比赛后,对参赛心理剧进行点评,评选优秀心理剧,表彰演出优秀的学生。之后由班级心理委员组织学生写观后感,进一步深化认识,上升到理性层面,并评选优秀观后感进行奖励,在宣传栏展览校园心理剧优秀观后感。

在河南工业贸易职业学院举办的校园心理剧大赛中,亮点频现,精彩纷呈。如《我的大学》《校园文化招新》《考试风云》再现了真实的大学校园场景,诙谐幽默的语言,搞笑夸张的表演,令人捧腹,发人深思。《助学金风波》《不屈的生命》《友情那么暖》《幸福在身边》《只因为爱》等都蕴含着深刻道理,浓缩了对人生的思考,体现了对亲情、友情、爱情、诚信、坚强的感悟,真实展现了大学生的心路历程和青春风采。

2.课堂教学穿插校园心理剧

在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中,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将校园心理剧运用其中。角色扮演的问题来源于大学校园生活。一般遵循“问题——讨论——选择——演绎”的模式。首先是问题的来源,任何一节心理课都是针对学生成长中的普遍问题和困惑。我们通过让学生反思自己困惑的方式,让他们把问题通过写或说的形式表达出来。当然,不同的学生会有共性的问题,也有个别问题,为了能够将典型的问题提取出来,我们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每组选出一个具有代表性的问题,将这个问题编制成一段心理剧,并将自己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和讨论结果即应对的方式渗透到心理剧里面。演完之后,表演者和观看者一起谈谈自己的感受和看法。与举办校园心理剧大赛相比,这种方法效果也不错,只不过受众面较小。

3.将校园心理剧纳入班级主题团日活动之中

我们对全院各班团支书和心理委员进行培训,让他们理解校园心理剧的内涵,认识到将校园心理剧纳入主题团日活动的重要作用。确定主题团日活动的主题后,由心理委员向全班传达心理剧排演的主题、要求和标准。为充分调动学生在主题团日活动中排演心理剧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我们在举办主题团日活动后,在全校进行评选,评选出先进班级和优秀心理剧,授予优秀班级流动红旗,对优秀心理剧的演员进行表彰和奖励。此举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加深了同学们之间的友谊,使班级主题团日活动更有意义。

总之,校园心理剧既源于学生日常生活,又高于生活;既丰富了大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又进行了心理健康教育,提升了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校园心理剧大赛给大学生提供了展现才华的平台,使大学生受到了心灵的洗礼,得以重新审视自我、认识自我、超越自我。校园心理剧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有效方法,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刘华.演戏能治病的“心理剧”[J].心理与健康,2005,(7).

[2]张海燕.心理剧在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中的应用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2004,(21).

[3]孙红,张辉,任霞.适宜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优良模式——心理剧[J].中国健康教育,2006,(11).

如何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 篇4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素质,校园文化

每年三月到五月,是大学生心理问题最严重的时期。在这期间,大学生应该特别注重自己的身心健康,不要让不良情绪干扰正常的学习活动。其实,造成心理不健康的原因有很多。首先是家庭原因,有的学生生活在偏远的山区,从小在艰苦的环境中长大,在最需要精神营养的时期就遇到人生的冰霜,幼小的心灵难以承受生命带来的打击,年纪轻轻便背上了沉重的心理包袱,有的学生家庭拮据,常年为经济愁眉不展,有的学生因父母丧失劳动力而无法供养家庭,全家举债维持生活。在这类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学生怎能有一颗健康的心灵呢?虽然有的农村学生家境相对宽裕一些,但由于常年生活在偏远的农村,思想落伍,思维单纯,当与城市纷繁复杂的思想相碰撞时,难免产生自卑孤独的心理。

其次是社会原因。现在的社会竞争非常激烈,学生从小开始就生活在激烈的竞争之中,从幼儿园、小学到中学,处处在竞争,时时在竞争。题海战术,彻夜复习准备考试,以分数竞争,以学习好坏论英雄,使学生背负巨大的心理压力,回到家后父母又无法理解他们的苦衷,久而久之,他们便背上沉重的心理压力。来到大学,一下子进入到新奇陌生的环境一时难以适应。那么大学校园究竟有哪些特点呢?

校园文化包括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两个部分。精神文化包括校风、教风、学风、校园活动等,而物质文化则包括教育设备设施及教学生活管理制度。校园文化指的是高尚的道德与精神塑造,利用校园活动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熏陶和感化。如我们在校园看到的活动,如围棋比赛、英语演讲比赛、英语角、乐队演奏、书法比赛、体育比赛、歌咏比赛等,为开展学校的第二课堂起到了很有效的烘托作用,让学生在上课之余,既学到了知识,又陶冶了情操,可谓好处多多,同时也让校园处在文明的氛围之中。有的同学通过这四年在学校的业余学习积累了丰富的课外知识,为将来走向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获得了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双丰收。

那么,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任务是什么呢?就是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深入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深入公民道德教育,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素质教育,重视和加强校风建设,培养良好的教风和学风,与德育、智育、体育结合起来,培养社会主义的合格接班人。

根据以上这些校园文化的特点,大学生应该按照时代发展要求适时地调整自己,从而更好地融入大学生活,开发自己的潜能,更好地服务社会。那么大学生如何才能保持一个健康的心态呢?首先,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遇到任何问题都不要退缩而要从容面对,这样久而久之就会持迎着问题而上,遇事不退缩而勇敢面对的态度,无论什么都不能阻挡大学生前进的步伐。再者,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要广泛阅读。广泛阅读是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和道德修养的有效手段,在广博的知识海洋中,有名人成长录,还有名人奋斗历史,这些都是同学们成长的动力和不竭的精神养料,促使并激励同学们茁壮成长。每天抽出一定的时间阅读,在提高文学修养的同时也提高了道德水平。同学们还可以记录下书中精彩部分,反复回味,收益无穷。如有可能记忆朗读名篇名段,这样坚持一段时间后一定会有收获。除此之外,还要参加社会活动。现代社会竞争激烈,节奏很快,如果不适应难免就会被淘汰,所以适当参加一些社会活动非常有必要。在业余时间可以做做家教,或到餐厅打工,清扫校园等,这些工作不仅仅能使同学们感到劳动的乐趣,还能帮其缓解学习压力和减轻家里负担。社会是一座大学堂,学生可以在其中锻炼并学会适应。

除了以上三点以外,还应该学会与同学之间的思想沟通,这是一条有效缓解心理压力的途径。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交往中,同学们之间难免产生摩擦或矛盾。如有一个班的两个同学因为占座位问题发生口角,长时间不说话,互相之间很仇视,影响了班集体的团结。班长为了缓和这两个同学的矛盾,把她们叫在一起谈心,其实她们之间没有什么解不开的疙瘩,最终消除了误会。还有两个同学因为打饭排队而闹起了矛盾,虽不在同一个宿舍,但见了面也是绕着走,如同陌生人。辅导员了解到这一情况后,担当起了桥梁,通过面对面的沟通化解她们心头的矛盾,最后双方互相道歉,握手言和,结在两人心中长时间的冰融化了,从此两个人渐渐接近,最后成了志趣相投的好朋友。想起当初这是多大的变化,老师看到这一切也喜在心里。可见沟通是非常重要的,在人与人的关系中起着重要的桥梁作用,人们通过相互之间的了解可以化解矛盾,其实这也是长久以来流传下来的一种有效的解决内心矛盾与冲突的手段,难怪国家与国家之间进行谈判来化解冲突,矛盾是通过协商可以解决的。

体育运动是缓解压力的有效手段。通过运动,身体可以处于最佳的状态,经常运动还可以使人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能够用一种宽容的姿态面对各种问题,时间久了还会产生一种良性的循环,心理保持在一种健康的水平。所以从大学时代起,要养成一个良好的运动习惯,在拥有健康体魄的同时拥有一颗健康的心灵。现在在年轻人中流行一种嚼口香糖运动,就是一种非常好的健康习惯,通过咀嚼,带动全身的运动,最重要的是它可以让人有一种幸福的感觉,一种美好的回忆,一种幸福的体验,它引起的兴奋能带来心理愉悦的享受,让心灵感受到美好的存在。

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定期咨询心理医生,现在各个高校都开设了心理选修课,有的还开设了心理门诊,可以帮助学生进行心理治疗,在学生最需要帮助的时候可以得到专业的帮助。

总之,无论采取哪种方法,只要坚持下去就能真正收到效果,而从年轻时代保持下来的习惯可以使人受益终身。大学生都应以一种健康的心态迎接未来的挑战。

参考文献

[1]高觉敷.西方近代心理学史.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2.

[2]许政援等.儿童发展心理学.吉林教育出版社, 1995.

大学生心理素质论文 篇5

无论是在学习还是在工作中,大家都写过论文,肯定对各类论文都很熟悉吧,论文是一种综合性的文体,通过论文可直接看出一个人的综合能力和专业基础。你所见过的论文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学生心理素质论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学生心理素质论文1

【摘要】实践证明,大学的心理教育课程能够很大程度上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所以,各高校要充分的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建设对于大学生心理素质养成的重要影响。

【关键词】心理健康;高校;大学生

随着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特别是我国社会进入到转型期的阶段,社会压力逐步增大,社会结构大幅调整,这些都使当前的大学生们在毕业之后,感到各种压力交织增大。致使有许多大学生会感到社会现实与学校学习生活反差太大,有了无所适从、茫然若失和倍感迷茫的心理反映。对于适应环境、管理成才、人际关系、交友恋爱和求职择业等现实问题没有一个良好的心理准备,心理困惑和矛盾会日益突出和递增。所以,这些社会现实与学校的巨大反差,都在进一步的考验学生的心理素质,为他们的心理健康和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标准。由于我国的大学生群体基数较大,这些心理健康问题也是关系到国家长远发展的重大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加以重视。在大学开设心理教育课也是加强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和心理素质健康的时代发展需求,更是当前高速发展的社会性要求和对高素质人才的需要。可以说,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健康有很大程度是要依赖于大学心理健康课程的质量,心理健康课程更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提高的重要保证和根本措施之一。同时,开设心理教育课也是高校保持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和必要的途径之一。在心理教育方面,许多高校都对心理教育课的形式和内容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分析,摸索出来了许多成功的案例和经验,并取得了一系列的可喜成果。但是我们也不得不清醒的认识到,心理教育也是一个新兴的学科,其内容、形式、教学方法和目标都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状态,并且在其中有许多的问题出现,使得心理教育的教育程度和目标都很难以量化的形式表现出来。其中出现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

1.当前大学开设心理教育课主要存在的几点问题

1.1心理教育课体系建设上存在的差距对学生学习心理学的影响

大学的心理教育课属于是大学德育教育的概念范畴,也是大学德育教育中的关键环节,这些也都被人们所共知和共识。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各高校开展这项工作时,由于所处的起点的不同,又因为没有统一的教学应用大纲,对心理教育课程的计划、实施、总结等的不统一,使得这门课程的教学质量并没有得到一个统一的规范,也使得这门课程只能由每个高校自行解决和安排,没有一个完整的教学目标和体系,因而在教学目标、教学组织实施、教学内容方法、教学评估机制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所以,相对于其他课程来说,这门课程缺少一个完整的、系统的教学体系。

1.2心理教育的师资力量薄弱对学生学习心理教育课的影响

心理学教育其实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才刚刚起步,各方面还不是很成熟。尤其在高校的师资力量等方面,专业课程教师的缺乏也严重影响心理学教育课程的成熟发展。现在在高校心理学教育的课堂上,任课的教师大多没有进行过心理学的正规培训,很多都是“自学成才”,还有一部分来源于兼职任教教师。有许多的教师在心理学课堂上表现出了一种自我认识能力不强的素质,有些教师则是一直都处于讲心理学教育课不专业的状态,这样的心理学教育课程是没有什么质量可言的。同时,在教师的心理学授课能力评估上,也没有一个健全的制度,许多相应政策没有制定或是不落实的现象还很严重。所以,师资力量的薄弱,使得大学的心理教育课质量难以保证,导致学生学习心理学方面提高缓慢。

2.心理健康教育课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每一个人都有成长的过程和潜力,而在心理学中,从事心理学的教育者必须得有一个成熟而又积极的心态和拥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也只有这样心理学的教育者才有信心在心理教育中去指导学生,并能使他们有信心和决心去解决生活和学习中所遇到的心理困扰。所以,心理学的最高宗旨和体现也可以说是助人者必自助。在心理学的课堂上,教师也应该树立一种以学生心理剖析为主的教学理念,只有分析和研究大学生的现实心理表现,才能更好的解决学生在实际学习生活中所遇到的困难和矛盾,才能引导学生克服心理瓶颈,积极提高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大学生的自我意识比较强,所以,教师要尽量在课堂教学中营造一种轻松和谐的气氛,使学生在积极的心理教育课中,潜移默化的被引导和激励。教师还要在关键的环节,对学生的心理学研究进行指点,促进学生从问题和讨论中领悟心理学的道理,从而形成成熟心理反映能力和效果。

结语

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时代感和特征比任何一门大学的学科课程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时代的色彩,而在心理学的教材更新上却远远跟不上学生心理变化的节拍。因此,现代心理学教育应该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和教育知识范畴,与时俱进的开展好心理学教育课程,使心理健康课程达到最佳的效果。

参考文献:

[1]王希永,田万生.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程[M].北京,20xx,32(3):130.[2]王春娜,金鹏.建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新课程体系探索[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xx.[3]王玲,郑雪.高师生心理健康教育实验研究[J].心理科学,20xx.

大学生心理素质论文2

摘要: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体系较为成熟, 但大学心理素质评价体系仍需完善。心理素质培养过程评价的难点是心理素质评价的制约因素之一。本文在心理素质研究基础上, 分析心理素质培养评价的难点, 针对评价难点提出对策, 为心理素质培养评价体系的完善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心理素质;评价;难点;对策;

近年来因心理素质水平较低引发的各类社会问题屡见不鲜, 心理素质正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心理素质是在先天遗传的基础上, 通过个体与社会环境的交互作用形成的, 在适应和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基本的、稳定的心理品质[1]。心理素质作为一种心理品质, 是一个逐渐养成的动态过程。心理素质养成的动态性就要求我们要对心理素质培养过程进行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比, 过程性评价较难。本文分析了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过程评价的难点并提出对策。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过程评价的难点

1.1 心理素质特点导致评价难

1.1.1 内隐性

心理素质是素质的成分之一, 具有内隐性的特点[2]。作为一种内在属性, 心理素质主要是通过人的活动及其结果表现出来的, 不能直接地被观察到。由于其具有内隐性特点, 无法直接对心理素质进行测量, 只能通过对心理素质的外在表现进行间接测量来推测心理素质发展水平。对个体外在表现进行评估首先要考虑个体的外在表现是否由其心理素质水平决定, 个体的外在表现是否受到客观情境的影响。对个体外在表现和心理素质的相关性方面, 缺乏相关的评估体系。这些方面导致了心理素质评价难。

1.1.2 可塑性和养成性

心理素质的可塑性是个体通过自身努力、接受教育和外部环境作用可以提高其心理素质。由于心理素质具有可塑性特点, 个体心理素质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会发生改变。心理素质的发展受部环境的变化, 有提高和下降两个方向。

心理素质的养成性指心理素质的养成是一个日积月累的内化过程, 在个体的成长中不断变化[3]。心理素质发展的不稳定性和养成性要求我们对心理素质的评价要进行动态评价。动态评价也称过程性评价, 动态评价需要对过程中的不同阶段进行评价, 因而难度较大。

1.2 多样化的培养导致评价难

高校对心理素质培养方案在培养原则和培养目的上是一致的, 培养方式上灵活多样。从培养内容看, 既有专业知识的培养也有非专业知识的培养;从培养方式看, 既有理论培养, 也有实践培养;从培养主体看, 既有学校培养, 也有单位培养;从培养理念看, 既有意志力为核心的培养理念, 也有挫折承受力为核心的培养理念。培养方法的多样性要求心理素质评价模式多样化, 为心理素质评价带来了难度。

1.3 评价体系有待完善

心理素质评价体系已较为完善, 而心理素质培养过程评价体系尚不成熟。心理素质培养过程周期较长, 对对人力、物力和财力消耗较大。高校心理素质评价体系也是参差参差不齐, 心理素质的不完善性也给心理素质培养过程评价增加了难度。

1.4 心理素质各项要素所占权重模糊

心理素是由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人格特征和认知特征等构成的具有基整体性、层次性和交互性的综合心理品质[4,5]。心理素质各项要素所占权重较为模糊, 导致对心理素质的测评以综合评价为主。综合测评能够测到大学生心理素质发展水平的综合状况, 而对大学生心理素质各个要素的测评不够清晰。模糊的心理素质各项要素所占权重加大了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过程的评价难度。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过程评价难点的对策

2.1 针对心理素质特点制定相应的评估方式

2.1.1 创造条件让个体暴露其心理素质水平

由于心理素质的潜隐性, 对心理素质的测量依赖于个体的外在表现。可以通过创造各种有利条件让个体充分暴露其外在表现, 通过外部表现评估其心理素质水平, 这样就降低了对心理素质进行评价的难度。

2.1.2 对心理素质进行动态评估

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发展水平受到环境和教育的交互影响, 在不同的阶段表现为不同的特点。这表明大学生心理素质发展是一个动态过程。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评估应是一个动态的形成性评估和静态终极性评估的结合。

2.2 界定心理素质各项要素所占比重

心理素质是由认知、个性和人际适应等维度构成的综合体, 心理素质各项要素的权重模糊就导致了难以对心理素质进行综合评价。因此, 界定心理素质各项权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清晰的心理素质各项要素所占的权重有利于对大学生心理素质进行更好的评价。结语

大学生心理素质评价体系的完善有利于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建立完善的心理素质评价体系, 离不开对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过程评价难点及对策的研究。摸清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过程评价的难点有利于寻求解决对策。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过程评价难点和对策的相关研究为素质教育的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 同时也应看到心理素质培养过程评价难点的存在。这些难点也推动着相关研究的深入。

参考文献

[1]王韬.大学生心理素质结构及其发展特点的研究[D].重庆:西南师范大学, 20xx:48.[2]赵琳.当代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理工大学, 20xx:8-10.[3]王淑敏, 张大均.关于心理素质训练评价标准的探讨[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xx, 5(3):54-55.[4]高野.中西医结合专业学生心理素质的构成——关于中西医结合专业学生心理素质培养的研究[J].中华中医药学刊, 20xx, 24(10):1837.[5]梁宁建, 殷芳.师范生心理素评价体系的研究[J].心理科学, 20xx, 23(3):315-317.[6]汤永明, 陈艳龙.学习者外、内向性格研究与英语教学对策[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 20xx, 7(1):86-87.

大学生心理素质论文3

引言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一些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1]并明确提出“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素质教育”[2]的指示。

高校担负着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光荣使命。高素质人才,不但要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体素质,也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心理素质是大学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据国内外医学专家、心理学专家研究认为:现实社会心理素质不高、心理学知识匮乏、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约占70%以上。由此可见,心理素质的培养和训练对于在校大学生的教育极为重要。但是长期以来,在大学教育中心理素质教育忽有忽无,极为薄弱,我们紧紧抓住了以大学生心理学全校性选修课的开设为切入点,开始了进一步向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的纵深研究。在此基础上,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与学生的访谈记录,以在校大学生为主体,开发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心理素质培养体系,即形成了以在校大学生为对象、以心理学选修课教育为主要途径、以心理协会和心理咨询中心等组织的培训和实践为辅助、以培养良好心理素质人才为目的的培养体系。

2.具体方法

2.1 建立以问题为导向,强调学生知识建构和智慧技能形成的教学内容体系。

2.1.1大学生心理学科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大学生心理学虽然只是近年来刚刚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但其发展速度很快,而且其在规范大学生心理,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指导大学生正确走出挫折方面做出的突出成绩同样不容忽视。

当前的大学教育中有了不容忽视的一席之地,但其内容却在界定过程中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对于大学生心理学内容界定所存在的问题,可以从概括和具体两个角度来进行阐述:

A.概括的主要问题

概括来说,现行大学生心理学课程的内容,存在 “三多三少”的现象,即:对大学生心理学概念、原理进行哲学式的阐述多,对大学生心理学概念、原理的操作性的阐述少;对一般意义的大学生心理现象进行描述的知识多,对具体出现的心理现象进行解释、诊断和控制的操作性知识少;要求学生对大学生心理学的概念、原理进行机械性的阐述多,要求学生运用心理学原理解决实践问题的技能训练少。

B.具体的四个问题

具体来说,存在以下四个方面的主要问题:

第一,理论无法真正引导实践。当前大学生心理学只是把所关心的转变为科学的语言形式,然后再用传统的研究方法进行处理。这实际上是使教材真正适用于教育教学活动,而不是使大学生心理学真正成为一门为大学生解决心理问题的实用性学科。

第二,缺乏统一的理论指导。当前大学生心理学很大程度与普通心理学相似,在目前的教学过程中,大学生心理学与思想道德修养也时常会有概念或认知上的混淆。

第三,侧重于讨论个别的心理现象,而不强调整体的心理特性。

第四,内容缺乏创新点。一方面,现行教材中的有些内容,对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解决没有实际的指导价值。另一方面,有一些紧密结合大学教育实践而进行的新的研究成果、新的心理学观念,没有被吸收进教材。

2.1.2解决方法及建议:

A、界定遵循的原则:

(1)根据大学教育目标决定大学生心理学内容体系的框架。

(2)内容的选择上遵循稳定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

此外,大学生心理学内容的界定还要遵循一些现实意义上的原则:实事求是的原则;针对性、前沿性、实效性的“三性”原则。

B、界定的实际操作:

一方面,要坚决删除现行教材中对大学生心理没有实际的指导价值的`内容;另一方面,要吸收那些与大学生心理密切相关的心理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如关于不良学习的研究、关于心理问题导致异端行为的研究等。

其次,要强化解决实际存在的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基本技能的训练,让大学生掌握解决心理学问题的技能技巧。

再次,大学生心理学应提供可能对大学生心理产生影响的、具有高度概括性心理学的背景知识。从而使大学生不仅仅对自身的心理问题有一个表象的认识,还要有一个深层次的认知,通过对深层次知识的把握,有助于大学生学会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不再重复出现同样的问题和同样的错误。

此外,必须打破以心理学的相关分支学科的理论为主线编写教材的“贯例”,消除教材中的“条块分割”现象,以教育、教学中出现的大学生心理问题为主线,将心理学的相关理论有机地组织起来,构建大学生心理学的内容结构。这可以使学生形成有关心理学教育、教学活动的完善认知结构。从微观方面的“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心理、学习心理、挫折心理、人际关系心理、恋爱心理和性心理以及职业选择心理和网络心理”到宏观的“高校校园文化心理”等一系列大学生心理问题入手,力求从大学生的人格、气质、性格、情绪调节等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并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普及、心理疾病的诊断与防治、心理咨询等方面进行初步的探讨。

C、对大学生心理学内容界定:

大学生心理学应该包括十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第二部分: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心理。

第三部分:大学生的学习心理。

第四部分:大学生的情绪及调节。

第五部分:大学生的挫折心理。

第六部分:大学生人格、气质与性格。

第七部分:大学生人际关系心理。

第八部分:大学生恋爱心理和性心理。

第九部分:大学生职业选择心理及调适。

第十部分:大学生的网络心理卫生。

第十一部分:高校校园文化心理。

第十二部分:大学生心理疾病的诊断与防治。

第十三部分:心理测验与大学生心理健康。

第十四部分:心理咨询与大学生的人生发展。

2.2 采用立体化、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提升学生应用心理学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大学生心理学是一门心理学类应用课程,在传授大学生心理学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培养大学生应用心理学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现大学生心理素质结构的优化以及心理健康水平的提升。

大学生心理学课程根据学生现实需要以模块方式进行教学,加强实践环节,以课堂讲授为主,辅之以小组活动、在线讨论、影片赏析、团体训练等多种方式,理论联系实际,引导学生变客体为主体,促进学生知识的内化和自我成长。

(1)答辩式研讨。

大学生答辩式研讨是教学的有效延伸和拓展,在老师的精心指导下,学生自选课题,自设问卷,面向学生调查,充分展示学生的创造力和对心理科学的浓厚兴趣。学生调研课题内容可包括生活状况、综合素质、恋爱问题、网络依赖、人际关系等多个方面,每一项调研都关乎学生实际,贴近生活,为广大学生了解身边群体提供了一个窗口。另外,可争取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课题组同学为全校辅导员、班主任宣讲调研结果,请学校领导亲临现场,实现学生给自己的老师上课。

(2)小组讨论与读书心得。引导学生积极开展自学讨论,充分利用网络、图书馆、阅览室的资源,实现“三个一”具体要求,即每位同学每学期阅读一本心理学书籍,撰写一篇心理学读书心得,参与一次心理学课外学术讨论活动。通过这些措施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以致用。小组讨论与读书心得等体验式教学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打破传统课程教学的固有模式,将课内与课外、教育与自助紧密结合,极大地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

(3)影片赏析。课程教学充分利用多媒体视频资源增强教学效果的直观性,《认识两性》、《生命过程》、《爱德华大夫》等心理类影片展映倍受同学们欢迎。这样,同学们不仅感性地了解了心理学和心理健康知识,而且更深刻、形象地认识了心理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神奇魅力。

(4)在线答疑、社区讨论、邮件互动。借助于大学生心理论坛平台,学生可以随时进行网上心理知识的学习、课件下载,一般心理测试以及适时心理咨询。这些可作为心理教育平台的延伸。此外,主讲教师还适时组织在线答疑、社区交流,集中大家的智慧实现心理教育的自助和互助,并以邮件方式随时回复学生提出的问题,解答学生存有的困惑。网络平台极大地拓展了心理教育空间,成为《大学生心理学》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

(5)专题讲座。《大学生心理学》主讲教师针对不同年级、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积极开展大学生心理学、心理健康教育以及生涯规划方面的专题讲座,不仅为广大同学介绍了心理学研究最新成果,丰富了课程学习内容,而且教给了学生识别、维护自我心理健康的技能技巧,为学生指明了方向,化解了问题。另外,还可以积极邀请校外专家学者来校做专题报告,就学生关心的热点问题进行答疑释惑。

(6)团体训练与拓展活动。针对学生在学习、生活、就业、人际关系、情感等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成长性问题,课程主讲教师适时开展专业的咨询与辅导。对于具有共性的问题积极开展团体训练,让学生在团体中获得同伴支持和理解,从而走出自我。此外,丰富多彩的心理素质拓展活动极大地提升了学生心理素质,通过人际关系训练、情绪识别与管理训练等活动,学生可深刻认识到自身存在的认知策略及思维方式,并予以积极调整完善。

(7)成长工作坊。为了让更多同学受益,作为大学生心理课堂的重要延展,利用展版、宣传栏开设“心理成长工作坊”专栏,专栏文章选取日常咨询和课堂讨论中具有典型意义的现象为主题,展开分析和辅导,以拓宽心理教育的受益面。如推出“心理辅导老师给新生的话”、“陷入困境的你孤立无援吗”、“朋友间能给予的,不仅仅是友谊”、“停止吧,一个人的战争”、“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放下包袱,轻装上阵”、“与微笑相伴成长”、“为了心灵的一片晴空”等专栏。

2.3 心理学协会培训提高

由于大学生心理学课时有限,对心理学感兴趣的学生会加入心理学协会,协会聘请心理学专业老师任指导老师。在协会中,经常举办各种活动,如大型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名家论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大型签名现场咨询活动、心理素质拓展训练活动、大型手语歌曲晚会、心理电影展播与赏析等系列活动,通过组织一系列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广泛宣传大学生心理健康知识,为学生建立增强心理素质、提高心理承受能力的平台,全方位的加强在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协会中,大家经常沟通,一起交流读书心得,探讨解决心理问题的方法,通过协会的培训,大学生的心理学知识逐步完善,视野逐步开阔,心理调适能力逐步增强,能很好地适应环境,能以积极乐观的心态对待生活。

2.4 心理咨询中心实践

心理咨询中心是由心理学专业老师担任、面向全校学生展开心理咨询活动的机构,主要针对有心理障碍和想提升心理素质的学生。老师们都有自己的科研课题和服务对象,对于心理学基础比较好、愿意参与科研和实践活动的学生,老师们可吸收一部分参与进来,利用心理学实验室做一些实验,提高学生的科研意识和动手能力。对特别优秀的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独立地做一些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在咨询中,学生可做老师的助手,包括预约、记录、整理档案等工作。结语

通过这几年的探索和实践,笔者已经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培养体系,从在校高年级学生和已经参加工作学生的反馈情况看,效果很好,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Z].中发[20xx]16号

大学生心理素质论文4

心理素质是以生理条件为基础的,将外在获得的刺激内化成稳定的、基本的、内隐的、具有基础衍生和发展功能的、并与人的适应行为和创造行为密切联系的心理品质[1]。时至今日,素质教育的理念已经深入到大学教育理念当中,素质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培养出有文化、有能力、有素质、有胆识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人才。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逻辑分析法,以体育专业大学生男女心理素质特点入手,针对大学生如何面对挫折和压力,引入体育课教学中对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的研究,并得出有针对性的开展体育课,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研究结果与分析

通过表一可以看出,体育专业男生和非体育专业男生在面对挫折和压力时,有着明显差异和不同,体育专业女生和非体育专业女生差异更明显,值得庆幸的是,调查中没有学生在面对压力和挫折时选择自暴自弃。大多数体育专业男生、女生和非体育专业男生对于参加体育运动后的感受是很愉快很舒畅,而40%非体育专业女生参加体育运动后无特殊感,甚至16%的人会感觉疲惫不舒服。通过表一和总结分析可以看出,体育专业的学生大部分认为,参加体育运动可以是心情舒畅,也就是说,通过体育运动是可以缓解大学生紧张的学习压力,释放心中的不快和阴霾,培养自己勇于面对、敢于担当的心理素质。相对来说,非体育专业大学生用体育运动舒缓压力的情况明显弱于体育专业,尤其是非体育专业的女同学们,那么,如何养成正确面对挫折、懂得释放压力的自我调节方法,也就成为了体育教师的重要任务。

二、体育课教学中如何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

1.有针对性安排教学内容。已有研究证明,整个身体素质结构中,各种素质的形成都要以个体的心理素质为中介和基础[2]。体育教学一直被视为大学生心理健康和心理素质教育的沿阵地,肩负着培养大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重任。那么在体育课教学中,应如何有针对性的、合理的安排体育教学内容,就成为大学生心理教育成功与否的关键。在体育课教学中,体育教师要通过几节课时间,通过同学们在体育课堂上的表现,大概掌握每位学生的体育课参与情况,包括积极性、热情度、认真度以及情感体验等,并针对男女生不同的体育兴趣爱好和生理特点,有针对性的设计教学组织形式,加上正确的教学手段,来实现通过体育课教学实现心理素质教育的目的。

2.合理的进行评价。在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对同学们体育运动参与情况的积极评价,往往能极大促进学生体育参与热情。大学生体育课堂,主要就是以室外体育运动和体育技能学习为主,在体育课教学过程中,往往会涉及到体育教师对学生某个动作或者某段时间表现作出评价,这个是时候,积极性的、鼓励性的评价会使学生有极大的满足感,即使面对教师提出来的缺点和不足,也能欣然接受,并从意识上去主动改进,长此以往,学生不仅能够形成积极进取的运动精神,也能学会如何面对和指出别人的不足,学会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的小技巧;反之,如果体育教师只是批评,甚至是谩骂,则会使学生渐渐失去信心,减少体育热情,严重则会导致学生不爱沟通交流,出现自卑自闭的严重问题。

3.体育教师参与体育社团建设。社团是大学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生活动的重要组织形式。体育社团作为大学校园社团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大学生参与热情最高的社团类型,如果体育教师能够参与社团发展和建设,甚至是社团活动内容和形式的制定,那么体育社团作用可能就不单单是一个体育活动社团,可能会成为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体育兴趣培养和提高大学生身体素质的综合性活动群体。当然,体育教师参与体育社团的深度和广度,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学校、体育教师、学校团委和社团负责人等部门和个人的充分协调和统筹安排。

三、心理素质理论与体育实践相结合体育教师作为整个体育教学的主导,在开展大学生体育课教学及其安排体育活动的过程中,必须要渗透既然作为相应心理素质的教育,因为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要从心理上塑造和完善个体,大学生体育课作为大学教育的重要重要组成部分,既承担着提高大学生体育运动技能和传授体育运动知识的责任,也肩负着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因此,在开展体育实践活动的同时,必须要把大学生心理素质的相关理论知识传授给同学们,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心理素质的基本构成及其影响心理因素,认识到体育课对健康心理素质的形成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懂得在适当的时候,运动体育运动的方式来舒缓自己的低落的情绪和紧张的生活学习压力,从思想上认可体育课对心理素质提升的积极作用。总之,因为体育课的实践性和运动性,使大学生体育课成为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前沿阵地,是大学生心理素质提升最直接、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参考文献:

[1]张大均.论人的心理素质[J].心理与行为研究,20xx.1(2):143-146.

[2]张大均主编.学校心理素质教育概论[M].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xx年,第65-66页.

大学生心理素质论文5

题目:网络境遇下大学生身心素质与个性心理对策研究

摘要:大学作为人生的一个重要阶段,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给大学生的生活、恋爱、学习以及择业等诸多方面存在着多重压力,在成长过程中难免遇到各种现实问题和人生挫折,如果大学生缺乏自我调控自己的能力,得不到周遍人群及时的心理疏导和关怀,进而不仅会影响到他们的身心健康,而且会出现各种不测的问题和严重后果。如今,大学生群体已经成为心理问题介入对象的重灾群体,因此,如何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开展情感教育拓展训练,打造大学生强健的身心素质,培养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人才日渐成为现实高等教育的一个主题。

关键词:人文关怀;心理疏导;情感教育

中国心理卫生协会于20xx年公布的关于大学生心理调查数据表明:有严重心理问题的大学生约占17.37%,有某种单一心理问题的大学生占44.9%,并且这一趋势还在不断持续上升,大学时期是人生最为美好阶段,大学时光总是给人带来无比的留恋和无尽的人生回忆,大学期间的个性心理也日间趋于成熟,与此同时,也是大学生心理上情感较为丰富,情绪多变化,人格相对不够稳定的时期。

对调查结果做横向质性分析,不难发现,当代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情绪化严重,遇事易兴奋,易暴怒,大学校园里可以经常举办各种文体活动,放松大学生的焦躁情绪,如果这种情绪得不到及时有效的干预,便会使大学生产生骄傲自满的心态。大学生从不成熟向成熟阶段的过渡,青春期极易产生兴奋冲动,遇事缺乏周全的思考,常常会有情绪失控行为。二是习惯性抑郁。大学阶段通常会感到来自多方面的压力而使得自身心理压力超负荷,比如学业压力、生活压力、就业压力等常常会使他们感受到外界压力而在学生内心产生抑郁的不良情绪,甚至会出现厌恶、痛苦、自卑,郁郁寡欢,觉得生活苦闷。三是嫉妒心强。高中阶段的佼佼者,自进入大学以后,遇到来自全国各地的才俊们之后,自己的失宠状态使自己陷于孤立,可能产生嫉妒的情绪,若不及时调整心态,会使大学生的人格变得尖酸刻薄。四是易焦虑。焦虑想必是每个大学生经常会有的情绪体验,如考前对自己信心不足,对考试结果过于担忧,生活中无法适当与人正确沟通,与同学相处产生误解和摩擦等都会使得他们产生心理焦虑,身处群英聚集的大学校园里,如果过于轻视自己的能力和作用,偏颇心态得不到有效的干预,同样会使他们产生心理问题或者社会问题。五是冷漠孤独。理想和现实之间的距离,对大学的期望值过高,会使得大学生感到落空,进而产生自暴自弃的心态,日间变得冷漠,得过且过,感情淡薄,外加大学生普遍都是远离家乡,远离父母和亲朋,对外界环境的陌生感,对家庭和父母的深深依恋,也同样会使他们感到孤寂,这些心理问题必须通过适当的心理拓展训练才能有效地解决。

目前,美国高校在大学生生理健康与心理健康干预教育方面处于领先地位,有一挡节目叫《生存者》,于20xx年被《时代》周刊评为最受欢迎电视节目,节目通过其巧妙的构思、独特的情节设计以及高超的拍摄手法,值得我们好好品读借鉴,而对于我国大学生的心理拓展训练来说,实为一部好教材,对我国各校正在开展的入学新生军训加入拓展训练项目的编排设计都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因为健康不仅仅是身体没有疾病或告别虚弱,而且精神层面的健康也同样重要,所以健康应包括以下四个方面: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状况良好和道德评价体系健康。因此,改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是当前我国高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和紧迫任务。

特别是对大一新生而言,经历了十几年寒窗苦读和紧张的高考,其社会适应能力显然会比其他高年级学生的自我调控能力逊色一些,好的一面是进入大学之后便对一切都充满了好奇和期待,都试图去努力地做大胆尝试,较为自信地解决实际问题,再加入学心理教育的介入,都会使新生在新环境下尽快适应新环境,充满自信地迎接人生新的阶段,然而,有些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偏差一些,原因就是能够进入高校学习的大学生大多都是高考分数较为理想的学生,自我学习能力和学习自觉性相对比较强,但是,他们的家庭经济条件和成长经历往往也不尽相同,同时又普遍都是从小就在父母的百般呵护下长大,特立独行的个性比较强,规范自己独立生活的自律性较差,在与同学相处过程中往往表现出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行为倾向,没有社会责任感和缺乏担当精神,自我约束上表现不佳,没有危机意识,对未来的人生走向缺少规划而且选择不够明确,在遇到困难时随即表现出的就是不知所措,有时会选择逃避现实。心理咨询网络平台的开通,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新的路径,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往往依赖心理健康资源,网络信息的内容涉及面广,丰富和拓展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视野,通过网络可以使各个心理健康教育主体形成一股教育合力,拓宽心理健康教育空间,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可以运用新多媒体技术,采用多样的信息呈现手段,使学生通过体验、感知心理变化情景来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网络世界是个虚拟社会,隐藏自己的真实身份去网上冲浪,可以使有心理疾病者通过网络平台毫无顾忌地倾诉,以达到心灵沟通和心理平衡,同时,网络社会又在某种程度上说存在着真实性,在虚拟空间里的人们反而更容易倾情流露其内心的真实想法,所以说,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网络比较准确地把握学生的心理动向,洞察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剖析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需要从多维度思考,比如家庭教育是否缺失、学校教育是否健全、社会因素以及大学生自身性格成因等因素做综合分析,家庭作为社会细胞往往承担着最基本的教化功能,家庭教育对学生个体产生的影响是深远的,家庭环境是个敏感而又重要的因素,如父母的知识和阅历、家庭经济收入以及住房面积等都会影响到孩子人格的健全,家庭的和谐氛围会直接影响学生人格的完整培育,诸多家庭因素都会在一定程度上给生活在这个特定环境中的大学生的思维和行为方式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国外的研究数据表明,在信息高速公路未开通之前,如果父母在家庭教育方面尊重了孩子的主体行为选择,并且鼓励和积极地去引导其思想的正确表达,并且耐心地听其倾诉,而且求同又忍异,以此方式为媒介将会为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沟通打开一扇开放的沟通桥梁,着往往使孩子们在追求自我认同的过程中有效地抑制和减少不良行为的发生,促进他们向健康化轨道发展。相反,如果父母教养方式是以娇纵子女的手段去溺爱,这往往和子女的沟通经常告别使用处罚和拒绝等手段去无条件满足,这只会给子女在社会适应能力磨练上产生的负面影响。此外,在大学生成长的过程中的心理健康问题往往容易受到网络负面信息的思想侵蚀,而且较少得到家长的关注,大多家长的主要精力都放在了注重孩子文化知识的提升上,这更容易导致孩子身心发展陷入不健全境地,扰乱了他们正常的社会化历练并且直接影响其日后的人生走向,笔者在韩国留学读博期间,以自己在国外的亲身经历对中韩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做了横向比较分析,韩国学生在高中阶段在课余时间外出打工的经历基本都有,而国内的孩子上大学之前的勤工俭学经历基本很少,甚至说是没有。

参考文献

[1]夏和国。吉登斯风险社会理论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xx.[2]钱广贵。中国传媒体制改革研究:从两分开到三分开[D].武汉大学,20xx.[3]常青伟。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渗透研究[D].苏州大学,20xx.

大学生心理素质论文6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推进,高校学生数量日益增多。针对数量众多的学生群体,高校需要创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然而,传统的消极心理学模式过分关注心理问题学生,很难照顾到普通同学的心理健康发展,而积极心理学的出现解决了这样一个难题。积极心理学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学生,重视人的积极潜能的开发。本研究探讨积极心理学课对大学生心理素质提升的新途径,服务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一、积极心理学的内涵

积极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新思潮,它利用心理学现有的研究方法,来研究人的积极方面,如美德、幸福等。“积极心理学之父”马丁·塞利格曼(Seligeman)认为:“积极心理学的最终目的就是使人们通过理解和建立积极的情感、满足及意义,而变得更幸福,而幸福就是要过愉快、充实和有意义的生活。”正如马丁·塞利格曼所言,积极心理学将研究的视角锁定在幸福的这三个方面进行,倡导用开放和欣赏的眼光研究每个普通人的积极情绪体验、积极人格和积极社会制度。在积极情绪体验方面,积极心理学家将主观幸福感、满意和满足、充实与快乐、希望与乐观等作为研究内容,并把主观幸福感作为个体积极体验的核心,同时也是生活的最高目标,把投入的生活(engaged life)看作是幸福的因素之一,即一种享受愉悦的心理状态。积极心理学家认为要过幸福的生活需要发挥自身的才能、兴趣和优点并将研究的重点放在了优点和美德上,即积极人格上。在制度的研究上,积极心理学家把主要的精力放在了学校和家庭方面,因为这不仅是个体形成积极人格的有效支撑,也是个体积极情绪体验的直接来源。

二、心理素质的基本内涵

个体在先天遗传的基础上,在所处环境的熏陶及所受教育的共同影响下,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心理状态和品质,并在认知、情感、意志、需要、爱好等品质上表现出相对稳定的特质,我们称这种心理状态和品质为心理素质。心理素质由智力素质(包括感知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创新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情绪素质(包括情感、意志)和个性心理素质(包括个性倾向、性格、气质、自我意识等)三方面构成,在人的综合素质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的优劣直接影响和制约着个体综合素质的发展。

三、积极心理学课提升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实证研究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研究以239 名自愿选修《幸福哲学:积极心理学》课程的大学一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年龄为17-20 岁之间。男女生分别为141 人和98 人,工科、理科和文科类学生分别为147 人、56 人和36 人。研究时间为期一学期,研究工具采用西南大学张大均、王滔编制的“大学生心理素质问卷”。

(二)研究过程

1.前测。在课程开始前,对研究对象团体实测“大学生心理素质问卷”,了解学生的心理素质水平。

2.实验方案设计。课题组根据95 后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结合积极心理学的研究理念,共设计了16 次累计32 学时的积极心理素质提升教育方案。方案采用知识讲解、积极心理训练、角色扮演、团队讨论、训练分享等形式,旨在拓宽学生积极心理知识面,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亲身体验及互动中完成自我的适应与成长,养成积极心理品质,提升心理素质,投入的生活。

3.方案实施。从《幸福哲学:积极心理学》开课之日开始,自愿选修本课程的学生进行了为期一学期的积极心理素质提升教育活动。每周一次,每次两个学时,1.5小时。

4.后测。课程结束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第二次心理测验,并与前测数据进行比较分析。

(三)研究资料处理:本研究采用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研究资料处理。

定量分析是指对心理测量表的数据分析,本研究中所有数据处理方式采用SPSS17.0 统计软件进行;定性分析是指对学生课程结束时的自我成长报告进行分析,看学生主观感受对参与训练的评价及自身的改变。

(四)结果

1.“大学生心理素质问卷”前后测量结果

本研究的目的是验证积极心理学课对大学生心理素质提升的实效。研究利用“大学生心理素质问卷”,对选修《幸福哲学:积极心理学》课的学生上课前、后心理素质各个维度及因素的变化进行了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参加《幸福哲学:积极心理学》课程的239 名同学,课程前后在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情绪特征、动力特征、个性特征方面的变化是显著的。即从数据分析上看积极心理学课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某些特质是起积极作用的。

2.学生自我成长报告分析

所有参加《幸福哲学:积极心理学》课程的学生在最后的自我成长报告中均反映出在积极心理学课中获得的收获与蜕变。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环境适应能力得到积极提升

“在积极心理学课上,我由一开始的被动参与到最后的主动参与,再到抢占每一次机会跟大家分享,每一步都渗透着成长的努力。走出积极心理学课,融入大学校园,感觉一切都是那样的和蔼可亲,不再是刚刚入学时的陌生和迷茫。突然发现,大学是那样的让我陶醉,大学生活是那样的让我期待,我会以积极的心态享受新环境赐予我的挑战和惊喜。”

(2)自我认识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积极心理学课为我提供了一种认识自我的新途径,从而可以看到更加积极向上的自我。进入大学后,看着身边的小伙伴们一个个多才多艺,而我最引以自豪的学习也不再是优势,我整日诚惶诚恐,不知所措。在积极心理学课上,通过活动的参与,尤其是“优势大转盘”活动,让我看到了我所不了解的优势,原来不起眼的我也有这样多的优点。于是,我学着课上老师教的方法,开始每一天的改变,说来也奇怪,我发现自己每一天都在变化。现在的我对自己是那样的充满信心,以一颗平常心对待生活中的得失和自我的成长,我不再把学习作为衡量自己的唯一指标,反而在学习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3)情绪调控能力得到积极改善

“积极心理学课教会了我很多情绪调节的方法,我认识到情绪是生活的必需品,心情愉快很重要,享受现在的生活并投入到生活中,让自己的青春发光比纠结于坏情绪重要得多。”

(4)获取积极沟通的方法

“每周一次90 分钟的积极心理学课是我与大家沟通交流的好机会,每次我都积极投入到活动分享中,与大家心与心的交流。在交流与沟通中,我们学会了理解与信任,增强了团队凝聚力。在团队中,我明白了奉献与付出的重要性,同时理解了大局意识的重要性。这让我在人际交往的路上阳光明媚。”

四、讨论

通过对“大学生心理素质问卷”的数据分析和对学生自我成长报告的分析可以看出,积极心理课在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某些维度和发展是起明显作用的。研究结果发现,经过15 次的积极心理素质提升方案的训练,学生最为显著的发展是在个性维度上,重点表现在动力特征、情绪特征和自我特征上。因为积极心理学倡导学生积极的人格特征、积极的情绪体验,作为一门课程通过知识讲授、角色扮演、素质拓展等方式使学生在课程中能获得积极的情绪和自我发展体验,进而能够在积极的氛围和团体中感受到温暖、信任,发展出敢于自我探索,积极悦纳自我的人格特征,这也与学生课后的自我成长报告相吻合。

在认知维度上,训练前后并未出现显著变化,但在反应性和实践性上发生了变化,原因可能是课程设计上需要学生在课堂上不断地配合并积极行动,这就无形中将学生认知维度上的反映性和实践性调动起来,进而促进其发展变化。大学生的适应性是心理素质维度中更容易受成长和发展环境影响的因子。积极心理学课虽然尽可能真实地提供学生生活的社会环境,但还是区别于真实地社会环境,因此学生的社会心理适应能力无法得到充分发挥。我们建议应建立学生心理素质提升训练的长效机制,除了保证课堂内外的活动外,还应该为学生提供应对真实学习生活的环境并在其中历练。

此外,有研究指出,文化环境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生活在其中的人们的情感反应及其表达方式。所以,我们认为,在提升大学生心理素质方面除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尽心思考外,还可以从文化的角度来建构,将大学生心理素质提升真正融合到校园文化活动的环境中,探索大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有效途径。

大学生心理素质论文7

1加强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意义

从人才可持续发展的高度看,心理素质的作用是极为重要的,对大学生进行心理素质教育能够满足其自身成长和发展的需要。人的一切心理活动都是大脑的机能。开发人的大脑潜能,对人的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等心理要素进行训练和提高,使学生了解知、情、意在人心理过程中的作用,可以学会有意识的优化个性心理品质。同时,通过加强心理素质培养和训练,让学生学会在纷繁复杂的生活、学习、工作过程中,调整自己的情绪,保持正常状态,对于大学生发展自我、开发智力、改善思维、提高创造力、适应社会有着基础作用。

2大学生主要心理问题及原因

2.1环境变化导致心理适应不良

在校大学生们离开父母进入集体生活,从熟悉的家到陌生的异地,许多领域都发生了根本的变化。首先,在学习方面的变化导致心理适应不良。不少学生在中学成绩很好,进大学后,发现山外有山,楼外有楼,自己不能在学习上强人一等,失去了学习的优越感;加上大学的学习方法与原来中学的学习方法有很大差异,使相当一部分学生不能很快适应这种变化,不能正确处理学习目标与学习现实的关系,产生巨大的心理落差,表现为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学习方法不当、对学习缺乏信心、没有兴趣等;也有部分学生由于录取的专业与原来的愿望不符,对现学专业不了解,造成情绪波动很大,较长时间不能调整过来。由此使他们处于心理冲突与痛苦之中,精神过度紧张,出现强迫、焦虑、郁闷、孤独、失眠等适应不良,以致影响到学习。

2.2人际关系复杂导致心理调适矛盾

进入青春期的大学生,处于特殊的身心发展期,一般会表现出特定群体的情绪特点:一是多样性,随着自我意识的不断发展,各种新需要的强度不断增加,具有自尊、自卑、自负等多样性的自我情感。二是冲动性,表现在对某一种情绪的体验尤其强烈、富有激情。随着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对各种事物都有些敏感,再加上精力旺盛,因此情绪一旦爆发就有些难控制;特别是在激情状态下,很容易感情用事。三是矛盾性,大学生情绪的外在表现和内心体验,并不总是一致的,在某些场合和特定问题上,有些大学生会隐藏、文饰和抑制真实情感;带有明显的波动性,时而情绪激动,时而消极情绪颓废。而大学生离开原来熟悉的朋友圈进入新的人际圈,远离家庭的呵护开始独自的寝室生活,这些变化都使大学生们特别是大一的新生面临着复杂的人际关系。一旦这些关系处理不好,就会使他们处于心理纠结之中,导致多种心理不适应接踵而来。

2.3情感挫折导致心理失落

大学生时期正值青春年少的恋爱季节,大学生活又为男女学生广泛接触提供了机会,因此大学恋爱已经成为高校一种普遍现象。但是,由于大学生自我调节、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对于婚姻与恋爱缺少正确的认识,往往是盲目寻求感情寄托或认为上大学没有谈过恋爱是一件很丢人的事,致使部分学生交友不慎而受到身心损害,或在交友失败后情绪低落而影响到学习与生活。由此而产生的心理问题也不少,如对失恋挫折的耐受力差,因失恋而悲观、堕落等等。

2.4就业压力带来心理问题

近几年来,高校扩招,大学毕业生增多;再加上社会竞争日益加剧、经济形势低迷使就业岗位减少,使大学生就业越来越困难;特别是一些不公平现象,比如在就业当中托关系走后门,使一些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找到了较好的工作,而那些成绩优秀的学生却因为种种原因无法就业或找不到满意工作,更使得一些大学生对自己的前途表现出忧虑,产生沮丧情绪,许多不良心理问题也随之产生。

3加强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对策

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良好心理素质,是一个既艰苦又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包括家庭、学校、社会多层次形成合力来共同教育和帮助。作为高等院校来讲,具体可以做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3.1创造良好校园文化环境

良好健康的校园文化是培养大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基础条件,直接关系到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在校园里如果充满高尚校风、丰富多彩文体活动,有着良好教学秩序、宽敞教室、卫生清洁食堂、温馨舒适宿舍等,不仅能美化学生的心灵,陶冶情操,而且可以激发大学生奋发向上。因此,创设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不但有利于大学生更好地学习和生活,而且也有助于缓解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心理压力。用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感染、熏陶、激励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提高心理素质,也是提高心理素质教育效果的重要条件之一。可以积极运用校园内外的各种媒体如广播、学报、校刊、网站等等,影响大学生健康成长。这方面的作用是潜移默化的作用。高校应充分利用这些文化传播媒体,广泛宣传和开展心理素质教育活动,介绍各种心理调节的方法,以唤起大学生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自觉要求,引导其主动开展自主性的心理素质教育。

3.2健全心理咨询机构、完善预警机制

高校应建立和健全心理咨询机构,推广专、兼职咨询员进行心理咨询工作。应定期定点地给大学生进行心理检测、咨询,对学生心理健康进行备案;针对学生共同关心、带有共性的心理问题举办系列讲座,开展心理沙龙、心理卫生协会等社团活动,设立心理咨询信箱,利用大众传媒手段和宣传阵地开展心理教育宣传等,以便及时了解和掌握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和异常倾向,努力给大学生创造一个能倾吐心声、发泄情绪的场所,从而有利于矫正大学生中可能有的心理问题,使其心理障碍能得到及时的疏导,从而防患于未然。在加强大学生的心理辅导与教育等措施基础上,高校还应建立预警干预机制,通过家庭、学校、社会各方形成合力,建立预警体系,完善心理危机预警与干预的组织结构,以便采取措施,预防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发生,减少危机发生的不良后果。

3.3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沟通网络

可以建立完善的校园心理素质沟通组织网络,即在高校学生心理健康咨询机构指导下,以学生辅导员、班主任等为联系纽带,建立班级心理健康联络网络,使大学生的心理活动、心理问题和心理疾病得以及早发现,及时有针对性解决,促进大学生学习及培养健康的身心。同时,可以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档案资料库,形成对学生心理问题、心理健康教育教学资源的基础配置。这样做既可以使学校对学生整体的心理素质状况进行及时、全面地掌握,同时也便于学生在学校心理健康沟通网络内对档案库的资料进行查阅而自我检查和评价。

3.4实现心理素质教育和各学科教育的融合首先应把心理素质教育渗透到大学生的基础学科的教学中去,根据课程的内容、特点、思想性及其内在的逻辑联系进行相关的教育;其次,可以把心理素质教育渗透到专业教学中去。通过专业知识的讲授,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培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专业技能、敬业精神和严谨求实的作风。特别要注意心理素质教育与德育教育相结合。心理健康教育为思想品德教育提供依据和前提,而正确的思想品德观念认识指导着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大学生能力的提高、道德品质的完善离不开正确的思想观念、健康的情感、坚强的意志等基本的心理因素。因此,加强心理素质教育是高校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在要求。当然心理学理论和方法的有效运用,也会有助于思想品德实践的充分发挥,从而更好地解决学生如何做人的问题。

3.5提高教师心理素质、发挥人格表率作用

加强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要充分注意教师及学校员工的人格表率作用,身教重于言教。学生的情绪、兴趣、情感、态度等心理状况与教师的表现紧密相关,教师的心理状态对学生产生暗示、示范和潜移默化的作用。所以,教师必须恪守师德,为人师表,切忌以消极的心态给学生以消极的影响。同时学校也要创造条件加强教师、辅导员等学校员工的心理修养,要定期或不定期对教师及辅导员等学校员工开设心理学知识方面的学习、培训,不断增强自身的心理素质。

大学生心理素质论文8

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和心理问题频发已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教育部规定的高校教育内容。然而,如何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的各种心理问题促进其健康成长,是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亟待解决但尚未解决的重要课题。基于心理素质培养的心理健康教育是以关注积极心理品质、注重潜能开发、着眼建设性和未来希望感塑造的本土化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它将关注点聚焦在人的健康幸福、积极进取、乐观开朗、勇敢创造等良好心理状态和积极心理品质方面,强调“标本兼治”,即解决心理问题与培养健全心理素质相结合。因此,以心理素质培养的心理健康教育理念为指导,建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与教学体系,对于解决我国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治标不治本”的问题,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的本土化建设,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性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的问题分析

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起步较晚,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初步确立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主导作用,从课程的实施现状来看,存在以下几个主要问题:

(一)课程目标重补救预防轻发展促进

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的课程目标主要是预防和解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让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知识和技能,心理问题的解决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最终目标。这样的课程目标导致了不少大学生只知道应该怎样避免负面情绪却不知道该如何提升自己的积极情感体验能力;只知道悲观、自卑、嫉妒等各种不良人格是怎样形成的却不知道怎样去发展诸如乐观、自信、宽容等积极的人格品质。

(二)课程内容重学科专业性轻实际应用性

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是陈述心理健康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一般围绕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学习心理、个性心理、人际交往心理、恋爱与性心理、择业心理等内容展开,比较忽视学科在具体生活领域的应用,缺乏教育载体的深度发掘。比如:体育运动对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艺术在大学生情感心理教育方面有重要的作用、学生宿舍文化建设在促进大学生和谐人际关系进而促进心理健康方面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等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该充分利用多样化教育载体,增强课程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课程模式单一实施途径简单

目前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模式主要是学科课程模式,基本上按健康心理学的知识逻辑来组织课程体系,很少兼顾学生的心理逻辑,课程模式缺乏灵活性且比较单一。课程实施途径主要有专题心理知识讲座、心理健康活动以及心理咨询,课程实施途径相对简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无论是课程模式还是课程实施,都应该从系统发展观的角度出发,以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和自我潜能的开发为教育目的,建构科学有效的课程模式和实施途径。

二、基于心理素质培养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的特征健全的心理素质是个体心理健康的内源性条件,心理素质对心理健康水平具有重要的直接效应和调节效应,健全心理素质的形成是个体维护心理健康和解决心理问题的关键。基于心理素质培养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以培养大学生健全的心理素质作为课程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这样做既能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也能培养学生成为更加积极、乐观、幸福、进取的个体。该课程体系将综合多个学科,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和有效手段,其基本特征如下:

(一)发展与适应并重的课程目标设置

发展与适应并重是指该课程是基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积极心理品质为首要目标的课程理念。基于心理素质培养的心理健康教育秉承积极心理学对人性持积极评价的取向,重心是重视人和社会的积极因素的教育功能。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观认为,人人都有积极的心理潜能,都有自我向上的成长能力。基于心理素质培养的心理健康教育将重点放在培养学生内在积极心理品质和开发心理潜能上。因此,基于心理素质培养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的课程目标既应指导学生积极适应又应有利于促进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和良好适应能力的发展。

(二)综合化的课程内容构建

综合化的课程内容是指一切与大学生有关的学习工作、生活娱乐以及社会实践都可以整合成为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形成和发展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即生活即课程的大课程观。基于心理素质培养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倡全方位、全过程、全面渗透、全员参与的途径,形成以学校分管领导为统领,以专业心理教师为核心,以班主任为骨干,以学科教师为生力军,以宿管员和同伴为社会支持力量,以正向校园文化、社会环境和媒体宣传为积极氛围的心理健康教育立体网络。基于心理素质培养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重视学校教育与社会活动的有机结合、课堂讲授与课外实践的有机结合以及自我教育与同伴互动的有机结合。

(三)自主参与的课程组织形式

基于心理素质培养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的一切教育活动都以激发、调动大学生自主参与、自主体验、自主感悟为核心,形成围绕心理健康和积极心理品质的自我教育活动。实践活动是个体心理品质形成的主要形式。依据文化历史活动理论,从心理发生的角度分析认为,心理品质是主体依托实践共同体,通过实践活动内化外部刺激而形成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不是灌输课,而是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体验课程,教师应该真正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感悟、体验与操作。因此,该课程体系非常重视大学生通过自主参与实践活动来培养积极心理品质,特别强调课程的情景性、参与性、互动性和体验性。

三、基于心理素质培养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构成。

根据理论探索和实践尝试,我们认为基于心理素质培养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的构成包括表1所示的几个部分:

(一)专题训练课程

专题训练课程是基于“明理导行”的原理,让学生转变观念,提升认识,了解和掌握维护心理健康的方法与技术。专题训练课有两种实施途径,分别为专家讲座和心理训练(心理教育课)。专家讲座课一般由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专家讲授,受众面比较广,使大学生深入了解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并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专家讲座的缺陷是难以实施具体的行为操作,学生的自我体验和感悟成长较少。心理训练(心理教育课)是由心理老师根据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发展需要,以学科课程的方式,围绕大学生成长中的各种心理健康主题开展的课堂训练或团体辅导。心理教育课让大学生亲身参与,共同交流,可以帮助大学生解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心理问题或者领悟形成一些积极的心理品质。

(二)实践活动课程

实践活动课程是基于技能形成、心理素质提高的实践训练活动课程。基于心理素质培养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重视实践活动在培养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方面的重要作用。大学生可以通过实践活动课潜移默化地形成健全的心理素质。借鉴国内外实践经验,实践活动课主要采用如下形式开展:(1)营销活动。以市场竞争实践的方式来促进学生心理健康。

实施方法是邀请营销专业的老师参与到该课程中,让学生运用各种营销手段和技巧来消除或缓解某些心理障碍(如社交恐惧)达到维护心理健康之目的。(2)媒体设计。让学生设计心理健康主题方面的多媒体作品,并参与竞赛。邀请对心理健康教育感兴趣的新媒体专业的老师参与该课程,在课程中向学生提供心理健康主题方面的信息以及校园的心理健康服务资源。(3)自我超越训练。自我超越训练可以培养健全的心理素质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强化大学生的团队合作与竞争意识,增进团队参与意识和责任心,为大学生未来的幸福人生奠定基础。(4)健康运动对学生心理健康有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体育运动教育不仅促进学生身体技能发展,而且有益于学生社会技能、自尊、亲社会倾向以及学业成绩和认知能力的发展。

(三)艺术陶冶课程

艺术陶冶课程指利用艺术的审美心理教育功能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艺术的审美心理教育主要指个体通过艺术欣赏和实践,获得真、善、美的熏陶和感染,在潜移默化的作用下,引起个体的思想、情感、理想、追求发生深刻的变化,引导个体正确地认识生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艺术陶冶课程的具体实施途径包括以下内容:(1)音乐心理调节。音乐不仅能治疗心理问题,也能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音乐能渗透到人们灵魂的深处,激起大学生积极乐观的情感,使其形成积极的心理品质。(2)舞蹈心理教育。舞蹈可以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进而提高其心理素质水平。舞蹈不仅是身体的展现,也可以治愈心理创伤。舞蹈心理教育致力于将舞蹈的治疗功能和教育功能充分发挥出来。这种课程要求学生编排具有情感愈合功能或者积极情绪体验功能的舞蹈。(3)美术心理教育。美术心理教育是一种情感教育,它通过美的事物来调动主体的各种心理功能,升华情感,使其通过丰富的内心体验,在情感上产生共鸣,从而促进自身内在的协调发展以及自身与外在环境良好共生关系的建立。美术教育也是张扬个性、表达自我的一种有效形式,有利于促进自尊、自信和个性成长。(4)影视观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最忌讳强制、说教和指责,尤其要讲究分寸。电影艺术非常重视人物情感的宣扬和抑制,这使电影的情感心理教育功能成为可能并富有实效。影视观赏一定要在观看影片后进行有指导的分享交流。(5)校园心理剧。校园心理剧是利用舞台创设的生活情景,通过行为表达的方法和技术,重现生活情景中的心理冲突,使心理问题和心理过程表现出来,促使观众和演员产生新的领悟、体验新的情绪从而改变行为的一种综合性和表达性的心理干预活动。校园心理剧使参与学生的情感得到宣泄和梳理,认知结构发生变化,使参与学生自己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建立起新的行为模式,引导学生探索现实社会,完善自我。校园心理剧以其独具魅力的原创性、互动性、生动性和启发性等特点,对大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心理影响和人格影响,提高他们自我帮助和帮助他人的心理健康意识。

(四)微环境文化课程

大学生生活的微环境对其心理问题的预防以及心理素质的提高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大学生学习生活中交往最多的人就是微环境中的同学,比如宿舍同学、班级同学等,因此宿舍环境和班级环境对大学生有非常重要的影响:(1)宿舍文化心理塑造。宿舍是大学生生活的主要场所。和谐的大学生宿舍人际关系可以让宿舍成员获得一种归宿感,可以更深刻地体会到自身的价值,从而激发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大学生的心理成长。(2)班级文化心理建设。班级是大学生相互交往的重要组织形式。大学生与班级成员交往比较多,班级的文化氛围对大学生的心理和行为影响很大。良好的班级氛围可以给大学生提供一种认同感和归属感。班级同学的情感支持对大学生保持心理健康有非常大的帮助。为了预防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以及提高其心理素质,学校应该营造良好的班级文化氛围,建立积极的班级人际关系,培养大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团队协同合作精神。通过组织班级活动营造良好的班级文化氛围。

老年大学心理素质 篇6

[关键词]大学学报;编辑;心理素质

[作者单位]公艳艳,陕西广播电视大学。

近年来,大学学报质量呈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编辑人才的流失。编辑人才流失,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编辑工作者长期处在亚健康的生理和心理状态下,对编辑工作缺乏认同感。因此,提升大学学报编辑心理素质,尤其是采用多元化的辅助机制,来解决这一问题,为大学学报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显得尤为重要。

一、影响学报编辑心理健康的因素

1.客观因素。首先,是工作性质。大学学报不同于社会上发行的一般刊物,对内容的准确性有着特别高的要求。学报编辑在工作的过程中,必须保持高度的精神集中。同时,为了确保期刊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出版,学报编辑常常需要加班加点。因此,在巨大的工作压力下,学报编辑难免会产生各种心理不适,如果不及时调整,便可能产生严重的心理问题。其次,工作待遇。学报编辑在高校体制内属于教辅人员,或是行政人员编制。一些资深的编辑工作者,即便评上了高级职称,但是在待遇上和普通的科研人员仍旧有很大的区别,并且,这些编辑的日常工作量往往远高于一般的科研人员。在付出和收益不成正比的情况下,学报编辑存在一定程度的心理失衡是可以理解的。同时,由于尴尬的编制身份,学报编辑不同于高校教师,他们所受到的关注和尊重是比较少的。再次,人际关系。编辑工作涉及的环节很多,需要接触的人也很多。哪怕是优秀的编辑工作者,在人际关系的处理上也往往会遇到问题,若不及时解决,容易产生纠结,甚至引发抑郁、焦虑等心理健康问题。

2.主观认知。首先,是文化责任感缺失。在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击下,社会上充斥着低俗的拜金主义思潮。一些青年编辑工作者,由于家庭、生活和社会评价等方面的压力,在自我认知上出现了一些问题,一旦在工作中遇到一些挫折,便容易产生消极和低落的情绪。其次,职业心理。学报期刊编辑的质量要求远远高于一般的期刊。一些编辑工作者,对于自己的工作,近乎苛刻,一旦出现一些瑕疵,往往会产生很严重的内疚感。

二、大学学报编辑心理素质提升机制

由上可知,编辑心理健康问题是一个由多因素共同作用而形成的问题。不同的人,其在心理问题上的表现也是不同的,因此,采取单一的措施,难以起到良好的心理辅导效果。因而,建议采取多元化的心理辅导机制,以全面提升编辑工作者的心理素质,帮助他们抵御不良的心理倾向,从而更好地投入工作,为学报和学术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具体而言:

1.创造良好的编辑工作文化环境。根据马斯洛心理需求理论,仅仅满足人的物质需求是不够的。当前的编辑工作者,一般都具有很高的学历,有着很高的精神追求。因此,仅仅采用提高物质的手段,不足以弥补他们在精神上渴望得到重视和关注的落差。学报编辑,虽然不直接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但是,在科研活动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应当得到应有的尊重。高校在编辑工作者的管理上,应当充分重视编辑工作者的主体意识。在一些学术问题上,应当听取编辑工作者的意见,让编辑工作者有一定的话语权。

近年来,学界呼吁制定编辑版权制度,以体现编辑的劳动价值。的确,在当前体制下,编辑长期处于幕后,编辑工作甚至被视为是一种机械性工作而处于边缘地带。无论对于编辑工作者,还是编辑工作而言,这都是不客观的。事实上,编辑工作者所要面临的问题,远远要比作者复杂得多。一篇高质量的学术论文,如果没有编辑工作者的严格把关,是不可能和读者见面的,也就不会产生广泛的社会影响。因此,尽快建立编辑版权制度,公平对待编辑的劳动价值是解决编辑心理问题的重要保障。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高度紧张的状态下,更容易造成失误。因此,应当尽可能地为编辑工作者营造一个良好的、充满文化的工作氛围。例如,改善工作环境,让编辑工作者在闲暇之余,可以放松心情,陶冶情操。此外,在遇到一些审稿差错时,尽可能采取平和的态度进行沟通、交流,尽可能减少编辑工作者的心理压力。正所谓“有容乃大”,无论是对于作品,还是对于编辑工作者,都应该采取“容”的态度,让编辑工作者有更大的空间去发挥自己的才能。

2.完善编辑工作激励机制。根据泰勒管理理论,有效的激励可以缓解一个人的疲劳感和倦怠感。因此,在解决编辑工作者心理问题上,应当采取适当的激励措施以激发编辑工作者的热情。一是改变薪酬给付机制。从当前所采取的薪酬机制来看,学报编辑工作者的收入和劳动付出是非常不成比例的。因此,建议高校应当充分考虑到编辑工作的特殊性,能够根据编辑工作的实际工作量来支付报酬。二是建立编辑发展机制。对于青年编辑工作者,学校应当大力扶持:一方面要帮助解决青年编辑的生活问题;另一方面应当给青年编辑更大的发展空间,例如提供必要的业务培训以及学历晋升机会等。三是建立多元的评价机制。学报编辑是学校科研队伍的组成部分,在科研成果的取得上,应当得到应有的肯定。此外,在稿件选用上,学校应当充分尊重编辑的意见,充分给予编辑独立的工作空间,减少编辑工作者的心理压力。

3.加强编辑工作者心理健康辅导。心理问题,不同于生理疾病,其没有明确的表征,很难被人察觉和发现。因此,必须加强编辑工作者的心理健康教育,帮助他们在思想上重视心理问题。此外,编辑工作者应当学会自我调适。一是正确对待自己的工作。在编辑工作中,出现差错是难免的事情,不要苛求自己不犯错,若出现小问题,不要过分自责。二是要加强自身的修养,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人的发展是需要时间和过程的,急于求成必然会造成适得其反的效果。尤其是青年编辑工作者,应当正确意识到工作中可能会出现的问题,要有预先的心理准备。在遇到问题时,应当保持乐观、冷静的心态,积极和领导、同事沟通,努力解决问题,而不是选择消极的逃避或是自暴自弃。三是要选择适当的宣泄方式。作为编辑工作者,应当在工作之余,选择一些有益的体育活动或是其他文体活动。通过这些正确的途径才能释放心中的压力。四是要有明确的职业规划。编辑工作的确是寂寞的、甚至枯燥的,但是,对于一个热爱此项工作的人而言,这些问题都不是问题。作为一个青年工作者,应当深思自己是否热爱此项工作,是否有决心一生从事此项工作。只有在此基础上,才能够有足够的毅力去完成此项工作,有足够的勇气去克服工作中出现的困难。

总而言之,编辑工作者的心理健康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作为学校应当给予编辑工作者必要的物质保障和积极的心理辅助。作为个人,编辑应当正确认识编辑工作的艰苦性,树立正确的职业意识。

参考文献

[1]桂林. 数学学术期刊青年编辑心理压力的调适[J].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

[2]王粤华. 高校学报编辑人员心理健康探析[J].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5).

[3]王粤华,呼格,霍瑞珍. 高校学报编辑人员心理健康的调查分析[J]. 职业时空,2009(12).

大学生心理素质影响因素研究 篇7

随着大学生慢慢的接触大学、社会, 大学生会对大学、社会有一定感知能力, 并且会逐渐地去适应, 在这个适应的过程中, 就形成了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与大学生生活的外界环境、内部环境-个体因素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是各种因素的综合表现。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对其能否适应学校的生活, 能否适应社会的要求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如何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不仅是一个重要问题, 也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问题。然而, 影响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因素也有很多。

二、影响大学生心理素质状况的因素

(一) 外部因素

1、社会环境的影响

(1) 社会竞争的压力。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科技的进步, 社会行业的不断增加, 国家对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多。而且, 大学生入学率在逐渐增加, 社会培养出来的人才也越来越多。但是, 有很多高校盲目扩招, 使得招生人数的增长远远高于就业机会的增加, 所以使大学生面临越来越多的压力。比如, 很多单位在招聘人才时优先考虑社会有经验的人才, 而不愿意接纳刚刚就业的大学生, 就是有些单位愿意接纳应届毕业生, 但是都会选择一些名牌大学的学生进行培养。因此, 这对当前大学生来说无疑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国家刚刚恢复高考制度时, 对大学生培养实行的是“订单培养式”, 很多大学生在进入高校之前已经有就业单位接纳, 而现在实行的是“双向选择”方式, 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 很多时候是单位选择学生, 而不是学生选择单位, 这样, 使大学生的“天子骄子”的优越感备受冲击, 还有很多单位在招聘人才时的不正之风等都使大学生感到很迷茫和失落, 这失落感很容易导致大学生产生心理方面的问题。

(2) 信息矛盾引起的认知问题。信息矛盾引起的认知问题错误会导致大学生心理障碍的产生。随着网络时代的不断推进, 网络信息鱼龙混杂, 有对大学生有激励性的信息, 但是也有很多对大学生身心健康不利的信息。大学生正值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 现在大学生几乎有70%左右拥有电脑, 所以在接触有利信息的同时, 也会接触地很多不良信息, 而由于大学生自我约束力还比较薄弱, 老师又很少直接参与大学生业余生活的指导, 这使得大学生很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诱惑, 从而使很多大学生沉迷于网络, 而不思进取, 但是这又使得大学生感觉到很矛盾, 觉得自己整天无所事事, 不思进取, 感到自责, 但又不能自控, 这种自我心理的矛盾和冲突得不到及时解决, 就会产生心理障碍或问题。

2、家庭环境的影响

(1) 父母期望的压力。在当今社会, 父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现象普遍存在。为了子女升学, 诸如考入大学、考取硕士研究生、能够出国深造、甚至考取博士研究生, 许多家长可谓是煞费苦心, 不惜一切代价。这种父母的殷切期望, 在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同时, 也无形中给进入大学的学生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这种长期的、无形的压力, 很容易给大学生带来心理问题。

(2) 家庭条件的压力。虽然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 全民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都有所提高, 但是现在城乡差别还比较大。因此, 由于家庭条件不同, 在高校中, 学生家庭收入悬殊问题也比较严重。尽管高校学生都不愿意被别人认为是“贫困生”, 但是他们却无法逃避这样的事实:从吃穿和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与来自大城市的学生有很大差别, 他们为了使自己能够在学习、生活中能够尽量赶上大城市的同学, 他们除了努力学习以赶上、甚至超越大城市同学的之外, 为了能够负担起高额的学费和生活费, 因此很多学生还要在课余时间进行勤工俭学, 这样, 这些家庭贫困的学生承受的心理负担远远超过了别的大学生, 从而很容易导致大学生心理不平衡, 影响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

3、校园环境的影响

(1) 生活环境的压力。生活环境的压力也容易导致大学生心理素质发生问题。大学生从中学时代进入大学时代, 很多同学是有原来的在父母照顾下生活转为个人独立的、集体式的生活。大学生步入大学之后, 其面临的校园环境发生了质的变化, 大学生为了适应新的校园环境, 其心理也会慢慢地进行调整。和父母生活在一起时, 很多生活方面的问题都有父母帮忙解决, 甚至学习方面的问题父母也会帮上很多忙, 而进入大学以后, 这些学生开始和同学一块生活, 这就要求既要独自解决生活方面的问题, 又要求学生有无私奉献的精神。但是, 由于现在很多大学生都是独生子女, 所以很多孩子因为缺少父母的帮助而缺乏自理能力和过不惯集体生活, 特别是刚进入大学的学生, 很多事情感到无所适从, 又不知道和同学进行交流, 因此而感到孤独和寂寞, 长时间的压抑和焦虑很容易产生心理问题。

(2) 学习环境的压力。很多同学进入大学校门之后, 学习环境和方式都有很大变化。原来是在老师指导下一步一步进行学习, 老师让学习什么就学习什么, 并且大部分同学都很认真地学习;而考入大学后, 学习知识很多是靠自觉学习, 老师上完课之后, 很少再直接指导学生应该如何如何学习。由于学习环境的变化, 很多学生感到迷茫, 不知道该学习什么, 该如何学习, 慢慢的会失去自信, 觉得自己一无是处。此外, 在大学校园里面, 竞争的内容不仅仅是学习成绩, 还有独立能力、社交能力、组织能力、文体特长等各个方面。原来的学习能手, 进入大学之后在社交方面变成了一名“呆子”。这使得很多学生都会产生很大的心理落差, 从而导致大学生对自己的能力进行整体的否定。学习环境的压力导致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产生。

(二) 内在因素———个体因素

1、个人情感的压力。个人情感的压力在大学生中间比较常见, 是一个棘手的问题。从目前我国情况来看, 我国大学生正值青年时期, 对感情问题比较敏感, 他们渴望与异性交往, 渴望得到异性的友谊甚至爱情。很多大学生在恋爱问题上只是凭感觉, 很少考虑家庭条件、生活背景、生活习惯、地域问题的差异。在确定男女朋友之前, 很少征求父母的同意, 但时间长久了会感觉两者差异和分歧太多, 对恋爱对象过分依赖, 稍有波折就痛苦万分。由于家庭条件和生活习惯的不同, 大学生在恋爱过程中很可能出现很多问题, 当双方出现无法调和的矛盾时, 一方很可能会提出终结感情, 另一方由于没有心理准备和心理调节能力较弱, 很容易情绪波动较大, 很难从恋爱失败的阴影中走出来, 这将严重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有些大学生, 在最初恋爱时, 而不是因为爱本身才进行恋爱, 就是为了弥补内心的无聊和空虚, 很多大学生是看到同学都在恋爱, 自己也想找一个陪自己的“同伴”才进行恋爱, 没有把最终走入婚姻的殿堂作为恋爱的最终目的, 这种恋爱动机是不单纯的, 是没有责任感的表现。还有少部分大学生为了表现出自己的“与众不同”、显示出自己的所谓“魅力”, 同时会和很多异性“恋爱”, 这样最终会伤害到与之“恋爱”的很多异性, 也会伤害的自己。由此可见, 大学生感情问题也是影响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一个重要因素。

2、人际关系的压力。如果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处理不好, 会导致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累积, 从而影响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大学生生活环境属于人员密集型场所。因此, 在大学校园里大学生会面临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 特别是和同学之间的人际关系。由于很多同学来自于不同的地域、家庭, 同学之间的生活习惯、价值观念、人生观念很不相同, 这就会使同学之间的人际关系产生很大的摩擦和冲突, 这样导致同学之间交往受阻。也有很多同学觉得在同学中间找不到自己的知己而感到苦恼, 这样, 就会出现很多人际关系焦虑, 从而产生心理问题。人际关系压力普遍存在于大学生中间, 如若处理不好, 会产生一连串的问题。

三、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状况的对策

(一) 提升外界环境因素

1、开展职业生涯规划, 开设就业指导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就是为了让大学生明确自己来大学的目的。只有确立了学习的目标, 大学生才能有针对性地去获取知识。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不仅使大学生在大学期间积累丰富的职业知识, 而且为其毕业后的就业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增强大学生就业时的自信心, 提升大学生毕业就业时的心理素质, 为大学生就业做好准备工作。

开设《就业指导课》是解开大学生就业“迷雾”的重要手段。很多大学毕业生在毕业之际, 感到就业很迷茫、无助, 造成其心理问题。要解决这个问题, 可以从大一开始开设就业指导课。《就业指导课》主要是指导大学生的就业工作, 《就业指导课》不仅可以使学生及时了解国家的一些就业相关的指导文件, 而且可以使学生认识到现在的就业现状。国家每年的就业情况都在不停的发生变化, 使学生每年了解就业的相关情况, 可使大学生根据不断变化的就业形势, 补充自己的知识, 可以使大学生在毕业之前做好就业的准备, 增强大学生自身的竞争力, 减少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生, 提升大学生的心理素质。

2、树立良好的家庭氛围。家庭环境是大学生成长的第一摇篮, 树立良好的家庭氛围, 是提升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关键一环。虽然大学生上大学期间离开了家庭, 但是大学期间, 仍与家庭保持着密切的联系, 而且家庭是大学生强力的后备支持。现在的很多大学生都是独生子女, 娇惯的比较多, 而且这些大学生的心理素质都比较差。树立良好的家庭氛围, 可以有效的提升大学生的心理素质。首先, 家长要多鼓励自己的孩子, 不能溺爱他们。其次, 家长要多支持子女参加暑假、寒假的社会实践, 增强他们的独立能力。最后, 家长要多与自己的子女沟通, 及时了解他们的情况, 做得好的要表扬, 做错的一定要严厉批评。总之, 通过家长对子女的鼓励、支持与沟通, 树立良好的家庭氛围, 有助于大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

3、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的建设是提升大学生心理素质的重要环节。校园文化是大学生生活的精神世界, 校园文化的建设有利于培养高素质的大学生。大学生校园文化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的精神世界, 有助于提高其心理素质。一方面在大学校园里, 学校可以针对不同的学生群体 (比如:不同的专业、不同的生源地等) 开展校园艺术活动, 增强大学生不同群体之间的沟通, 增强校园文化的氛围, 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另一方面可以利用大学校园的校园网络来加强校园文化的建设, 从而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综上所述, 校园文化的建设可以有力地提升大学生心理素质。

(二) 加强大学生自身建设

1、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辅导。现在的大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 在家里几乎都受到父母的溺爱, 缺乏独立能力与外界交往的能力。他们踏入大学校园的大门, 面临着种种问题, 当处理不好这些问题时, 就容易产生心理问题, 影响其心理素质的提高。学校一方面可以通过开设大学生心理与健康课程来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可以从大一开始开设, 让大学生了解大学生活中可能会遇到的心理问题, 从而避免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发送, 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另一方面, 学校可以通过建立心理咨询室来引导大学生。建立大学生心理咨询室, 可以使学生及时咨询心理问题, 引导大学生从心理误区中“走出来”, 缓解大学生心理压力。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辅导, 在一定程度上能减少突发性的大学生心理问题, 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

2、开展校园活动, 增加学生的交流。校园活动是大学生的第二课堂, 是加强大学生自身建设的外在补充, 也是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有益补充。首先, 学校可以经常开展校园活动 (如组织各类知识竞赛、文体活动、班级集体活动等) , 能锻炼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其自信心的培养和大学生对大学生活的适应性, 对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有一定的帮助;第二, 学校经常开展校园活动, 可以增加学生交流的机会, 从而使大学生多交朋友, 开阔心胸, 有问题可以跟朋友及时交流, 减少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发生, 有助于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

参考文献

[1]张璇.民办高校学生心理素质状况调查研究[A].2011年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年会暨北京高校心理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研讨会论文汇编, 2012.

[2]张春燕.苏中地区高职院校优化体育教师素质的研究[D].苏州大学, 2010.

[3]何会宁.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的大学生研究[D].西南大学, 2011.

老年大学心理素质 篇8

为了使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更有效, 在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中, 我们在坚持传统心理健康教育方式的同时, 积极挖掘和探索校园心理剧的作用, 通过编、导、演校园心理剧, 把大学生遇到的心理问题和应受的心理健康教育融入一剧。寓教于剧、寓教于乐, 对在校大学生进行全面的心理健康教育, 引起了强烈共鸣, 取得了良好教育效果。

二、校园心理剧及其特点

1. 校园心理剧的内涵

心理剧由美国心理治疗专家莫雷诺所创, 通过特殊的戏剧形式, 让参加者扮演某种角色, 以某种心理冲突情景下的自发表演为主, 将心理冲突和情绪问题逐渐呈现在舞台上, 以宣泄情绪, 消除内心压力和自卑感, 诱导出当事人的自觉性, 增强其适应环境和克服危机的能力, 促进自我成长。心理剧集戏剧、小品、心理治疗为一体, 既能帮助当事人解决心理问题, 又能让其他人获得心理的修复和改善。

校园心理剧是以心理剧的理论基础为依据, 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 把校园心理问题搜集归类, 通过学生扮演当事人或由当事人自己借助舞台呈现各种典型心理问题, 把学生在生活、学习中的心理冲突、烦恼、困惑, 融入心理学的知识原理和技巧, 在心理老师和全体演出人员以及观众的帮助下, 学会如何正确处理心理问题, 从而对全体学生进行心理辅导的一种心理健康教育方式。

2. 校园心理剧的特点

校园心理剧常用的技术有角色互换、替身、中断行动、重演、旁白、雕塑、镜观、空椅子、独白、超现实场景等。校园心理剧的特点如下: (1) 再创内心情境。心理剧犹如桥梁, 可以让成员将内心世界与外在的现实连接互通, 从而实现平衡与和谐。 (2) 尊重主角的现实性。允许主角从不同的角度或以某种方式重新经历某些事件或心境。主角能真切感受到该事件的影响, 也让自己审视当时真实的情绪感受, 帮助主角跳出过去的情结, 将希望寄予现在与将来。 (3) 自发性。在当下、现时、当场触发人对新的情境做出适当反应, 或对一个旧情境做出新的反应。 (4) 宣泄和顿悟。心理宣泄的作用在于它是情绪扩张和整合的一个指标。这些情绪必须被整合并表演出来, 才能起到真正的治疗作用。 (5) 现实检验。心理剧团体成员提供了一个了解他人或自我的感受以及自己的行为可能造成什么后果的机会。 (6) 遭遇。成员和其他人一起演心理剧时, 遭遇就会发生, 且发生在此境此地, 极大推动了成员的直接沟通和自我表露。 (7) 创造性。心理剧主要功能在于提升来访者对生活的创造性。创造性更多的是来源于每一次突发行为以及积极的尝试。

三、校园心理剧的独特作用

校园心理剧所激起的情感共鸣极为强烈, 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教育效果。在心理辅导方面, 校园心理剧在以下方面具有很好的作用。

1. 认识自我

校园心理剧使学生反思自我, 不断深化认识, 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认识自我, 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体验和感悟, 让学生在解决心理问题的过程中表达自己的想法, 也体会别人的感受, 设身处地理解他人的同理心不断提高, 对情绪和行为的自控和调节能力不断增强。

2. 宣泄情绪

学生遇到挫折时常常不能及时宣泄负面情绪, 校园心理剧为学生的不良情绪宣泄提供了安全条件, 发泄自己的情绪, 揭示内心深处的症结, 在知情观众的协助及心理老师的指导下, 当事人宣泄后, 一定程度上平复了愤怒、焦虑、恐惧等情绪, 避免了因负面情绪长期积累而出现更严重的问题。同时使学生学会了调控情绪的方法, 学会更加理性地看待问题。

3. 教育、辅导和治疗

因为演员来自学生, 问题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不论是表演还是观看, 都是引发相似感受的过程。校园心理剧的心理辅导效能高于个别咨询和治疗, 突出表现为受益人群数量大、干预的整体效果好。校园心理剧的舞台是一个微型社会, 学生们通过角色扮演, 把自己的观念、行为表达出来。在此过程中, 通过镜像技术让表演者在局外看到自己的行为方式对别人、自己、人际关系的影响。通过角色转换技术, 让表演者学习他人的行为模式、处理问题的方法, 改善个性中的不良倾向, 建立健康的个性心理参照体系和行为模式, 逐步形成健全人格。

4. 激发潜能和创新意识

校园心理剧以情动人, 不同于传统教育, 既不耳提面命, 也不抽象说教。校园心理剧引发学生积极探索自我, 精心选择主题并创设情境, 充满激情地创作、排练, 对入剧的每个事件进行反思和处理, 这是一个独特的自我教育和互相教育过程。在此过程中, 引导学生主动去感受、鉴赏和创造, 大学生潜能被有效激发, 其自主性和创造性被充分发挥出来, 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参与激情也被大大激发, 增强了感染力。因此, 校园心理剧深受广大学生喜爱。

四、校园心理剧的实践模式探索

1. 举办全院校园心理剧大赛

大赛前, 组织者认真构思, 确定比赛的主题和中心, 积极宣传, 广泛动员。组织广大学生积极编剧、演剧、排练。比赛中组织讨论, 自助互助。比赛后, 对参赛心理剧进行点评, 评选优秀心理剧, 表彰演出优秀的学生。之后由班级心理委员组织学生写观后感, 进一步深化认识, 上升到理性层面, 并评选优秀观后感进行奖励, 在宣传栏展览校园心理剧优秀观后感。

在河南工业贸易职业学院举办的校园心理剧大赛中, 亮点频现, 精彩纷呈。如《我的大学》《校园文化招新》《考试风云》再现了真实的大学校园场景, 诙谐幽默的语言, 搞笑夸张的表演, 令人捧腹, 发人深思。《助学金风波》《不屈的生命》《友情那么暖》《幸福在身边》《只因为爱》等都蕴含着深刻道理, 浓缩了对人生的思考, 体现了对亲情、友情、爱情、诚信、坚强的感悟, 真实展现了大学生的心路历程和青春风采。

2. 课堂教学穿插校园心理剧

在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中, 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 将校园心理剧运用其中。角色扮演的问题来源于大学校园生活。一般遵循“问题———讨论———选择———演绎”的模式。首先是问题的来源, 任何一节心理课都是针对学生成长中的普遍问题和困惑。我们通过让学生反思自己困惑的方式, 让他们把问题通过写或说的形式表达出来。当然, 不同的学生会有共性的问题, 也有个别问题, 为了能够将典型的问题提取出来, 我们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 每组选出一个具有代表性的问题, 将这个问题编制成一段心理剧, 并将自己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和讨论结果即应对的方式渗透到心理剧里面。演完之后, 表演者和观看者一起谈谈自己的感受和看法。与举办校园心理剧大赛相比, 这种方法效果也不错, 只不过受众面较小。

3. 将校园心理剧纳入班级主题团日活动之中

我们对全院各班团支书和心理委员进行培训, 让他们理解校园心理剧的内涵, 认识到将校园心理剧纳入主题团日活动的重要作用。确定主题团日活动的主题后, 由心理委员向全班传达心理剧排演的主题、要求和标准。为充分调动学生在主题团日活动中排演心理剧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我们在举办主题团日活动后, 在全校进行评选, 评选出先进班级和优秀心理剧, 授予优秀班级流动红旗, 对优秀心理剧的演员进行表彰和奖励。此举增强了班级的凝聚力, 加深了同学们之间的友谊, 使班级主题团日活动更有意义。

总之, 校园心理剧既源于学生日常生活, 又高于生活;既丰富了大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 又进行了心理健康教育, 提升了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校园心理剧大赛给大学生提供了展现才华的平台, 使大学生受到了心灵的洗礼, 得以重新审视自我、认识自我、超越自我。校园心理剧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一种有效方法, 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刘华.演戏能治病的“心理剧”[J].心理与健康, 2005, (7) .

[2]张海燕.心理剧在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中的应用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 2004, (21) .

浅议大学生职业心理素质培养 篇9

关键词:大学生,职业心理素质,培养

近年来,随着高校的扩招,毕业生数量剧增。从2000—2009年毕业生的人数在不到10年的时间内增长6倍,增长率是500%。2010年总共有630万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依然不容乐观。与之形成对照的是,目前许多用人单位却总是招不到理想的人才,造成这一矛盾的根源之一就是大学生职业心理素质不够强,满足不了社会用人单位的要求。因此,开展对大学生职业心理素质的研究显得很有必要。它有利于高校进行职业素质教育,培养合格的人才,加强大学生职业心理素质这方面的培养有利于学生成才立业,实现成功就业。

职业心理素质是人的一般心理素质在个体的职业活动中的具体表现。职业心理素质结构概括为两个基本部分,一是个体的职业意识,主要包括职业需要与动机、职业价值观、职业道德等成分;二是职业技能,包括知识系统和技能结构等组成部分。职业心理素质是职业素质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指认知、意志态度等方面的素质 (非智力因素) 。目前企业等社会用人单位在招聘选拔人才时的必要条件之一就是大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及职业能力。

目前,许多用人单位把非智力型职业心理素质作为招聘选才的重要标准。例如,日本索尼公司在选择员工时注重五大标准中的要求之一就是:员工有很好的心理素质,与个人能力相比,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 (合作) 精神更受重视。

对于专业性比较强的毕业生,除了要求具备扎实的基本专业知识外,对于他们的学习能力、工作能力、适应环境的能力等,企业在面试的时候都会作为重要的方面进行考察。对于专业特征不明显的毕业生,像营销类的人才,主要是考察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等。许多用人单位,尤其是大中型企业单位,在招聘中,尤其注重应聘人员的团队合作的意识,以在工作中互相协作更好地实现组织目标、促进企业的发展。

一、当前大学生普遍存在的职业心理素质

(一)综合权衡的能力不强,难以适应企业文化。

(二)应变能力差。习惯于按部就班的工作方式,不能够根据工作岗位的工作特点灵活对待工作,非常程式化,不灵活,不善创新。

(三)思维方式过于理论化。在思维方式上,理论化特点明显,且常常带个人专业的思维习惯,缺少现实性,常常招致失败或导致冲突。

(四)工作缺乏主动性。工作任务不能主动承担,与企业中不少岗位职责要求相比,目标任务相对笼统而模糊,需要员工根据职位的要求,主动去观察问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开拓解决,而非消极被动地等待。

(五)不注意批评方式。在向别人提出批评时,不够注意表达的方式方法,致使良好的建议往往不能被别人心悦诚服的接受。

(六)竞争心理过度。看重个人自身的实力的提高,与同事和外界交流少,把竞争绝对化,只有竞争没有合作,不会合作。

(七)缺少与他人的情感沟通。仅仅关心工作,对工作之外的人或事一概不关心,与同事缺乏情感沟通,个人缺乏归属感,组织凝聚力不强。

(八)主角意识过强。在工作中只想当主角不愿当配角,结果是为争当主角而产生内耗,发生矛盾。不仅主角当不了,而且目标任务无法完成。

(九)功利主义、实用主义思想严重。

(十)进取精神缺失。大学生们热衷于到沿海发达地区,到大城市,到外资与合资企业中去,不太愿意问津不发达地区,不太愿意问津清贫的职业。如果大学毕业生把期望值下调,面向中小城市,面向农村,面向生产第一线,面向基层,定能避免求职不断碰壁的情况,找到自己的用武之地。

(十一)专业思想不牢固,职业意向不专一。许多大学生“考证”时,看重的是证书的市场效应,只是为了增加竞争的筹码和被录用的机会。有些去考证的学生全然不顾考证是否影响正常学业,是否有利于构造个人的合理的知识结构,是否有利于个人综合素质的完善。

二、重点培养大学生职业心理素质

具体要从积极心态、抗挫折能力、健全人格、交流能力、成功心理五个方面培养。

(一)培养积极心态

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指出,通过控制情绪可以改变生活,情绪时时处处渗透在人们的生活心态中,影响着人们行为的效果。培养良好心态的办法有以下几点。

1. 悦纳自己。

自己接受先天的不足 (如容貌不佳等) ,发展自己的潜力,欣赏自己的优点,达到心理上的平衡。

2. 克服消极情绪。

能够正确地调整自己的心态,是一种重要的能力,称为“情商”,在心理素质中比智商更起决定作用。

(二)抗挫折能力的培养

大学生会遇到来自各个方面各种各样的挫折,在做错事被批评或谴责中能保持正常的心态,认真地分析对待所有的事情,对于培养良好的职业心理素质大有益处。

1. 要敢于接受磨难。

自古雄才多磨难,遭受挫折虽然使人感到烦恼、痛苦,但是它也可以激发人的进取心,促使人努力去改变境遇,在克服挫折中磨练意志和性格。

2. 注重及时调整目标。

要为自己树立明确的奋斗目标,但因为不够科学或情况的变化而脱离实际,导致难以实现的目标,使自己心理上感到受到了挫折,就要及时调整目标,高了要降下来再分段实施,偏了要正过来,再去努力。

3. 学会释放正负能量。

受到了赞扬和表彰等产生的是正能量,能使人心情愉悦,增强信心;而工作有损失,实验遭遇到失败,挨了批评或处分等时,产生的则是负能量,会使人感到急躁或郁闷。对于负能量要想办法释放出来。总之,以使自己轻松快乐起来为目的,但要注意时间、场合和地点,不能有破坏性的行为和造成不良的影响。

4. 学会心理升华。

心理升华能使感情和需要向更高层次发展。当一个人受到某种挫折时,从情感和需要上升华,能达到心理上的平衡,催人上进,促使人走向成功。

5. 学会自我安慰。

当遇到挫折时,需要有“先退一步,海阔天空”的心态,以解脱或减轻自己的烦恼,求得心理上的平衡。

6. 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

不论是成功或失败,都要把事情看得淡一些,特别是个人的一些利益。

7. 学会自我反省。

当遇到挫折时,冷静客观地反思,敢于肯定自己的成绩,也敢于批评自己的错误,承认自己的不足,找出问题的原因和解决的办法。“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

(三)健全人格的塑造

健全人格是建立在个人对自己正确认识和评价的基础上的。可以说,一个人正确认识自己,接受自己的程度,决定着他的适应社会能力,是职业心理素质最重要的综合标志。

1. 要主动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事业成功的重要基础。

2. 要主动参与社会性活动。

社会性活动对培养人的健康心理,提高多方面的职业素质水平都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3. 要正确评价自己。

人贵有自知之明,对自己要客观评价,既知道长处要发扬,也知道短处要设法避短。

4. 要有自信心。

自信是职业获得成功的必备素质,没有自信将一事无成。

5. 要学会超越孤独。

大学生必须学会把自己从孤独中解放出来,融入到开放的气氛中去,用真诚和热情去与人交往,去关心外界的事物。

(四)交往能力的培养

正常的人际交往和良好的人际关系,更是职业心理所必备的基本素质,也是事业成功的重要保证。

1. 要有积极交往的意识。

包括群众意识、开放意识、参与意识、合作意识等。

2. 要有良好的交往道德。

包括为人善良、正直、真诚、负责、守信、重感情、重友谊、自尊自重、互相帮助等。

3. 要掌握交往的要领。

如会赞美别人、能宽容大度、会说服别人、会尊重别人、会拒绝议论涉及隐私方面的问题等。

4. 要有人际适应能力。

包括与不同背景、不同性格、不同气质、不同爱好、不同能力的人交往的能力;逐步学会积极适应不同的人际环境,既不孤傲清高,又不随波逐流。

(五)成功心理的培养

在人的职业生涯中,有成功,也有失败,但要认识到失败者不是因为摔倒而失败,而是因为摔倒不再爬起来才失败。

1. 要有追求成功的心理。

需求心理是人的最基本的心理特征。如果只希望成功而不去努力追求,成功还是渺茫的。

2. 要有敢为心理。

要成功必须敢为,要主动地培养自己敢做敢为,克服困难,承受挫折的耐力和坚忍不拔的进取心。

3. 要有成功的进取心理。

不甘落后,争求上进,合理竞争,力求取胜是良好的职业心理素质的重要特征。

4. 要有成功的自信心理。

相信自己的能力和自己确定的目标一定会实现,并努力为之坚持不懈的奋斗直到成功。

5. 要有成功的创造性思维。

成功的核心在于创造性思维,其关键是创造性突破,而不是过去的重复和再现。要培养学生敢于突发奇想,打破常规,主动接受新的思想和观念。

参考文献

[1]吉飞.高职院校职业素质教育有效途径探讨[J].教育与职业, 2009, (8) .

[2]张大均, 余林.职业心理素质及培训[J].重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综合版) , 2003, (4) .

[3]陈社育.大学生职业心理辅导[M].北京:北京出版社, 2003.

浅论当代高校大学生心理素质 篇10

1.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

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状况总体来说是好的, 他们基本符合心理健康的标准, 但是也有部分学生自身心理发展不成熟, 认识问题和自我调节的能力还不强。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自我认知障碍。 大学生在自我意识完善过程中, 有时不能客观地认识和评价自我, 出现自我认知偏差, 甚至造成自我认知障碍。 他们迫切要求深入了解自己和发展自己, 经常把自己分为现实的“自我”和理想的“自我”, 当理想和现实发生冲突时, 他们往往找不到自我。 自我评价能力增强, 表现出较明显的独立性、 自主性和自信心。 他们自信自己的知识和能力水平, 十分重视维护自己的名誉, 更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和理解。 一旦自尊心、虚荣心得不到满足, 自我评价能力就明显下降。 (2) 情绪障碍。 一个人长期处于消极情绪的状态下, 或处于激烈的情绪状态下, 就会造成情绪障碍。 在这种情况下, 正常的心理和生理活动会受到影响, 出现很多异常心理和行为, 若不及时采取各种调适措施, 就可能引发严重后果。 比如会出现烦恼, 焦虑、抑郁、暴躁、冷漠等情绪。 大学生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 他们的情绪容易产生较大波动而表现出两极性, 既可能在短时间内从高度的振奋变得十分消沉, 又可能从冷漠突然转为狂热, 乃至造成消极后果。 这种情况常使一些大学生陷入理智与情感的矛盾和冲突之中, 从而感到十分苦恼。 (3) 学习障碍。 学习是动物和人所共有的心理现象, 有两类行为: 1注意力不集中;2考试焦虑与怯场。 大学生在学校还是要以学习为主, 每年因为心理问题导致学业问题的大学生不在少数。

2.案例分析

记得那是我第一次当班主任, 2013年9月1日上午, 跟学生约定下午2:30在教学楼的212教室召开新生见面会, 虽然事前掌握了班上每个同学的情况, 也针对各种学生制定了一些教育策略, 但仍然怀着忐忑的心情走进了新生2013级药学一班的教室。

首先我介绍和总结了自己的经历, 告诉大家大学生活不同于高中, 它是一种责任、一种奋斗, 更是一种通向梦想的阶梯。 要求大家坚持自主学习, 不轻易耽误一节课, 不轻易放过一个问题, 不为别的, 只为自己的梦。 然后开始班会主题“代理班干部选举”, 鼓励大家踊跃报名, 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 为将来更好地走上社会, 抓住一切可以提升自己能力的机会。 班长的竞选比较激烈, 5位同学同时参与竞聘, 大家纷纷讲很期待在大学期间能够服务同学, 能力得到锻炼。 综合同学的表现, 思索再三, 选择了××同学当代理班长, 他在军训期间的表现没有让大家失望, 处处以身作则, 虽然也是刚入校的新生, 但已表现出了极大的工作热忱, 能够急同学之所急, 想同学之所想, 能力得到广大同学的一致认可。 后来一位同学的电话让我不禁深思:机会面前人人平等, 大家从开始的忐忑到熟知, 对班级同学已经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根据药学院学工办的要求, 要求重新选择新的班干部, 包括班长。 选举方式是公开竞选, 公开竞选班干部是可以更好地为班级服务, 也能让大家选举出自己心目中满意的班级形象。 于是召开了新学期第二次主题班会“公开竞选九大班委”, 仍然是班长竞聘比较激烈, 四位同学摩拳擦掌, 台上同学将自己当班委的想法及为同学作贡献的决心表达得很清晰, 有的还引用了名人的格言作为自己的结束语, 每位同学都做了竞聘演说, 代理班长慷慨陈词, 不知道是对自己很有信心还是没有准备好, 投票结果不是很理想, 以落选而告终, 这让我很意外。当时看到这位同学心理有落差, 想找机会再跟他好好沟通一下。 班会后接到这位同学的电话, 讲之前班长投票存在同学拉票, 自己没有当上班长, 心里失落, 感叹自己的不公平待遇。 通过长时间的交谈, 该同学看到了别的同学的优点和自己的不足, 表示仍然会尽自己的能力为班级出力、为同学做事, 向班长学习, 向优点学习, 克服自己的不足。经过这件事情之后, 我跟班长之间进行了面对面交谈, 从侧面了解事情的经过, 班长后来的成绩也让大家有目共睹, 中秋晚会的策划, 让大家度过一个没有家人胜似家人的夜晚;集体出游, 让大家领略大自然别样风光;校运会的赛前动员, 让大家体会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快乐。 两位同学共同经历事情后由最初的不理解化干戈为玉帛, 学院篮球比赛两人配合默契, 慢慢变成好兄弟。不仅如此, 班级的团队协作能力也得到大大提高, 虽然名次不高, 但之间的同学谊、兄弟情让大家收获很多。

3.如何提高当代大学生心理素质

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学习是大学生的主要任务, 有了学习兴趣就能够自觉地投入浩瀚的知识海洋里遨游, 拼命地吸取新知识, 发展多方面的能力, 提高自身素质, 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2) 保持乐观的情绪和良好的心境, 大学生应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愉快开朗的心境, 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 遇到悲伤和忧愁的事情要学会自我调节, 适度地表达和控制情绪, 做到胜不骄、败不馁、喜不狂、忧不绝。 (3) 积极参与学院、学校组织的社团活动, 在业余时间通过参加社团活动, 丰富自己的课外生活, 结识更多朋友, 开阔自己的视野, 也更好地锻炼自己的交际交往能力。 (4) 主动与学校的心理咨询师沟通。 学校心理咨询是增进学生心理健康、优化心理素质的重要途径, 也是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心理咨询可以指导学生减轻内心矛盾和冲突, 排解心中忧难, 开发身心潜能, 还能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把握自己, 有效地适应外界环境。

综上所述, 随着独生子女群的“90后”大学生接连迈进大学校园, 他们崇尚自我、唯我独尊的思想不再是极个别情况, 经不起挫折、心理不健全的学生逐渐多起来。 如何引导学生发展健康健全的心理素质, 是高校教师特别是高校班主任或辅导员以后工作的努力方向。

参考文献

浅谈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 篇11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意义;策略

心理素质教育是一项专业性、科学性很强的系统工程,它旨在通过多种途径对人的心理实施有计划、有目的的积极影响,从而达到心理素质的全面优化。心理素质教育要做到真正的科学有效,研究教育对象的心理发展规律,全面了解大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准确地把握大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是关键,只有深入、全面、准确地把握大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才能制订科学的教育目标,确定有效的教育方式,选择有针对性的教育内容,使心理教育落到实处,发挥作用,真正达到促进大学生心理素质发展的目标。

一、心理素质教育在当代教育观中的地位及作用

1.心理素质教育为当代教育观提供了理论指导

从现代心理学的角度看,所谓素质指的是以人的先天禀赋为基础,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相对稳定的身心组织的要素、结构及其质量水平。心理素质教育就是要不断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使学生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品质。心理素质是学生最基础的素质,也可以说是基本素质的核心。个体的健康及理想、信念、兴趣、能力等身心特征不仅是素质的具体体现,也是形成良好思想道德品质、获取科学文化知识和劳动技能的根本。因此,心理素质教育是塑造学生健康的心灵和强健的体魄的一个重要环节。

2.心理素质教育为当代教育观提供了有效的途径方法

实施素质教育是当前高校教育的热点问题。转变教育观念、改革考试制度、进行课程教材改革、提高教育者素质等都是必不可少的重要途径。但应当注意的是,在塑造大学生良好的个性特征及健康的体魄方面,心理素质教育为我们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和方法。心理素质教育指明了学生身心发展的一个个关键时期,提示教育者应当怎样做和不应当怎样做,使教育者的教育教学活动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二、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意义

1.心理素质教育是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现代意义上的健康不仅仅是生理上的健康,也包括心理上的健康。心理健康是现代人才的必备条件和基本要求。素质教育要求把大学生培养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既有优良的思想政治素质,又具有过硬的科学文化本领,既有强健的体魄,又有健全的心智。这就对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心理素质是人的整体素质结构的核心,是其他各种素质的基础。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是高校德育教育得以实现的基础与桥梁,只有加强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确保高校德育内容的完整性,才能进一步实现高校德育方法的科学性和效果的有效性。

2.心理素质教育是大学生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内在需要

大学时代是人的一生中心理变化最激烈的时期。这一时期形成的价值观念、经验阅历对今后人生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大学生从家庭进入社会,各种角色的变化使大学生在扩大了自己社交范围的同时,也增强了对自己、对他人和对社会的认识和了解,进而形成了自己的整体价值观及对事物认知的新的思维方式。因此,健全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意义就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大学生以思想政治素质为主的整体综合素质,帮助他们逐步走向成熟与独立。

三、培养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方法

1.加强大学生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工作

作为指导大学生健康成长、排除成长道路上的障碍、增进心理健康发展的事业,心理素质教育最早出现在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大学校园。在美国,几乎所有的大学都设有心理卫生、心理咨询等机构。目前,心理咨询在我国大学教育中已得到迅猛的发展,成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应针对大二、大三这一发展阶段大学生容易出现的心理问题进行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除日常的心理咨询和心理教育外,还可以开展各种形式的心理训练活动,如敏感性训练、情感适应训练等,以增强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以及责任心和自信心,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2.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解决大学生的实际问题

根据大学生在发展阶段容易产生的人际交往、学习问题、情感问题、贫困等问题,进行系列专题讲座、案例讲解和具体引导,使大学生能正确地认识和对待这些问题,及时调适自己的心态,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端正学习态度,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和就业观。高校教师,尤其是班主任、辅导员既要教育学生、引导学生,又要关心学生、帮助学生;既要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又要关心人、办实事,以情感人。要深入了解学生,实时服务学生,为学生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帮助大学生处理好学习、成才、交友等方面的具体问题。

四、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的主要策略

1.强化教师的现代化教学水平

强化教师现代化教学水平,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策略。现代教育技术真正发挥作用,必须依靠教师,形成一支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具有较高业务能力的教师队伍。教师队伍的现代化正是教育技术现代化的根本。比如:要想让多媒体服务于课堂教学,教师首先要熟练掌握多媒体的基本知识和操作技能,才能在课堂上游刃有余地用好多媒体,使课堂生动有趣。为了让教师熟练地掌握各种教育技术设备的使用,学校要组织教师进行培训。如多媒体使用培训,对大屏幕的控制、电脑的切换使用、课件的正常演示等做了详细讲解,使每位教师都能充分利用先进的教学设备,为提高课堂效率提供了很好的保障。

2.更新教师的教学观念

由于长期受陈旧教育观念的影响,教师的教育观念、教育机制、教育结构、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等还在旧的教育观念中徘徊。面对新的形势,我们不能再徘徊,必须摆脱陈旧的教育观念的束缚,尽快树立现代教育观念。

3.开展更多校园活动

积极组织学生参加校园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是高校学生心理素质发展的重要措施。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活动,对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可以为大学生提供展示自我、认识自我、锻炼自我的平台,有利于学生之间的相互沟通和了解,促使大学生保持一种充实、愉悦的心境,形成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提高大学生人际交往和团队合作的能力。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是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的重要途径。大学生通过社会实践,可以与社会保持良好的接触,了解现状,增长知识,锻炼意志,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现实社会结合起来,从而使自己的心理、意识和情感更符合实际,保持心理平衡,促进自身心理素质的提高。因此,高校应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积极向上的学术、科技、体育、艺术和娱乐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可以通过举办校园文化艺术节、文明寝室评比、争创先进班集体及团支部、“三下乡”社会实践、“西部计划”等活动,丰富大学生的业余生活和社会实践内容,为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创造良好的群体环境和心理氛围。

总之,开展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不仅是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大学生自身成长与发展的迫切需要。虽然影响高校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因素来自于社会、家庭、学校以及学生个体等多方面,但是作为大学生生活和学习的主要场所,高校理应担负起培养大学生健康心理的重任,切实有效地普及和实施大学生心理素质教育,促进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发展和提高。

参考文献:

[1]黄巧香.加强心理素质教育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发展[J].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4).

[2]傅金芝.现代心理学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4).

谈大学生就业心理素质的培养 篇12

一、高校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的必要性

高校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摇篮, 高校培养出来的人才, 不仅要有真才实学, 更应该具有合格的心理素质。健康的心理是健全人格的保障。健康的心理素质才是一个合格人才的关键所在。那么, 针对现时代大学生的特点, 加强高校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了。现在的大学生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 多数没有经过物质上的艰苦生活, 在父母双亲, 甚至的父母的父母四位长辈的关爱下成长起来, 他们的心理素质显得格外脆弱和不成熟。在一下几个方面存在诸多不足之处:

(1) 没有明确的生活目标, 缺乏上进心

很多大学生没有明确的生活目标。高中阶段学习的主要目的是以考大学为主, 考上大学后, 就没有了明确的生活目标, 不知道为什么而学习, 为什么而生活了。在对大学生所做的心理素质问卷调查中, 甚至有一部分同学在回答:“你是为什么而学习?”这个问题时, 都选择:为父母。生活目标的不明确, 导致大部分同学缺乏学习的主动性, 没有上进心和积极性。针对这一问题, 应该从高校新生入学教育入手开展工作, 为高校新生明确他们的生活目标。尽管佛教上说:人来世间是一趟苦难之旅。那么, 作为一个在共产党领导下成长起来的大学生, 我们更应该让自己的人生变得更丰富, 更美满。尽管人生的道路上充满了各种苦难与困苦, 但是如何在其中找寻一条快乐之路才是我们人生最大目标。明白了这个道理, 在人生的道路上, 面对挫折与困难就不会那么为难, 以致失去生活的动力和信心。

(2) 缺乏责任感, 没有是非观念

中国正经历着社会的转型期,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 中国的社会问题也凸显出来。当代大学生的责任感不强, 态度冷漠, 没有爱心等问题也成为了大众的热议话题。针对这一现象, 不仅仅是从对学生的教育入手, 更应该加强与学生家长的沟通, 从一个教育工作者的角度出发, 联合社会力量, 从社会、家庭、学校等几个方面入手, 教育学生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事业观、爱情观。让真、善、美的东西在中华大地上开花生根, 让假、恶、丑的东西成为过街老鼠, 人人喊打。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使学生们肩负起建设祖国的责任来。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存在于社会中, 不仅是为了个人, 你也是一个群体的成员, 要为家庭, 为自身乃至为将来的家庭妻儿负责。

(3) 缺乏自信心, 自控能力较差

很多大学生不能接受挫折, 在一点困难面前就畏首畏尾, 不知进取, 缺乏自信心。认为自己没有能力, 把没有能力挂在嘴边, 推脱甚至放弃自己的责任与义务。并且自我控制能力也较差, 不能严格要求自己, 所以社会上出现了啃老族、月光族等等新“异”族。针对这一问题, 我们这些从事教育的工作者应该经常在教育教学过程中, 加强对同学们的挫折教育, 让同学们明白, 挫折是暂时的, 克服困难战胜困难是最终目标。只要你心中动力不竭、信心不懈, 十年后你再后头看看你自己, 你将会感谢时间对你的塑造。

二、高校大学生就业心理素质培养

针对上述大学生存在的诸多心理素质的问题, 我们给出了相应的建议与指导, 那么, 高校毕业生就业心理素质的培养应该如何进行呢?

(1) 大学生就业意识的培养

转变大学毕业生由国家统一分配的观念, 树立大学生自主创业的观念。大学生应该明确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也属于再就业行列, 不要挑肥拣瘦, 以至于高不成低不就。明确就业是完成大学学业的后续部分, 就业的选择不仅是去国家机关, 也应该可以是社会上的任何企事业单位, 甚至是乡镇企业。另外, 大学生更应该响应国家的号召, 将自己的青春与热情投入到广阔的祖国大西部去, 在那个国家和人民更需要的地方, 发挥自己的光和热。除此之外, 大学生还可以自主创业, 大学毕业生卖豆腐、大学生养猪等等先进事迹, 都对大学生创业给出了活生生的例子。

(2) 加强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

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 应该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多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和场合。加强学生就业能力的培养, 提高学生们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创业与就业一样, 都不是什么简单的过程, 更不是停留在说教的层面上。这个过程中的艰难, 是需要强大的心理素质做基础, 培养学生能力的同时, 还有培养学生的挫折承受力。所以不仅要培养学生的能力, 还有培养学生们的管理能力, 适应能力等等。在教育过程中, 尽最大努力减少学生与社会的脱节差距。

(3) 加强大学生就业的后续教学

在帮助大学生走入社会后, 一方面, 帮助他们就业, 参加社会建设中去, 另一方面, 还要加强与毕业生们的联系, 了解他们的动向, 在适当的时间给予他们各个方面的支持与帮助。真正为社会培养出合格的高素质人才。

总之, 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等问题在高校教育中显得极其重要。针对当下高校毕业生心理素质普遍较差、社会上就业机会竞争相对激烈等特点, 本文从分析问题出发, 给出了大学生就业心理素质培养的几点建议, 希望能够对大学生在心理上素质的养成上有所指点, 促使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早日养成, 真正帮助大学生适应社会的需要, 成为真正的合格人才, 报效国家, 服务社会。

参考文献

[1]宋尚桂:《对我国学校心理教育工作的思考》, 《济南大学学报》, 2003, 3。

上一篇:级配设计下一篇:主要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