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大学情况

2024-06-14

老年大学情况(共11篇)

老年大学情况 篇1

**县老年大学办学情况汇报

**县老年大学创办于1993年,建校20年以来,学校始终坚持 “老有所学、增长知识,老有所乐、促进健康,老有所为、服务社会”的办学宗旨,努力把老年大学办成老同志增长知识的阵地,愉悦身心的乐园。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市委老干部局、市老年大学的关心指导下,县老年大学的办学条件不断改善,规模逐步扩大,组织和管理不断加强,教学水平和办学质量不断提高,现在注册学员已有584名,开设11个专业,18个班级,成为一所具有一定影响的、多学科、综合性的老年大学。学校先后被评为全省老年教育先进集体、全市老年教育先进集体,是省级全民健身示范点,蚌埠市精神文明先进单位。

一、领导高度重视,全力支持办学

老年大学的教育对象是老年人,老年人的依托和保障,是党和政府的重视、关心与支持。县委、县政府始终把老年教育事业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不惜财力物力人力,两次新建改建老年大学校舍,不断改善老年大学办学条件。2012年,政府投资700余万元,建筑面积5400平方米的县老年大学新楼建成,为老年大学创造了一流的办学硬件。在整个办学过程中,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经常深入学校,听取汇报,督促工作,帮助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每年县里都就老年大学工作召开专门会议,总结部署老年大学工作。县委常委、组织部长亲自任老年大学校长,指导老年大学工作。作为老年大学主管部门的县委老干部局更是倾全力打造进行老年大学,去年老年大学新楼投入使用后,局全体同志到老年大学现场办公,使学校新设施设备很快安装到位,学校教学步入正轨。

县政府每年安排财政预算计划时,都将县老年大学的办学经费作为专项列入财政预算,并随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和办学实际需要,逐年增加拨款指标。学校购置教学设备、举行重大活动

教育教学和学报编辑及宣传工作。为加强学校的管理与服务,从教育系统借调了一名有教育教学管理经验的中学校长负责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工作,聘请一名退休老教师专门负责学校的档案及图书管理工作。县委还任命两名退休老领导负责学校的行政管理工作。目前,我校共有专(兼)职管理和工作人员8名。

2.教学管理规范。我校制定了较为系统和完备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并能切合实际严格执行。从校长老师到学员都有自己的行为规范,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序进行。各项管理规定已汇编成册,有关制度都上墙,教师档案、学员档案等文书资料齐全,并能有效落实安全措施,各项工作已逐渐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管理轨道。

在加强制度化建设,科学管理教育教学工作的同时,我们还充公发挥学员自我管理意识,依靠学员中的骨干力量增强班级的凝聚力,由各班学员民主选举班长、副班长,切实发挥学员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作用。每学期都多次召开班长座谈会,发征求意见表,向学员征求意见建议,不断改进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

3.教师队伍优良。教师队伍是办好老年大学的重要支柱,其素质如何直接影响到学校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前途和发展。我们立足于县内一流的标准聘用教师,选聘有较好的专业知识,有较好的教学经验,有奉献精神,热爱教育工作的同志来校任教。目前,我校长期聘用的10名专职教师中有6人是县相关协会学会的主席或副主席,7人是市以上协会会员,8人有中级以上职称。这些老师都具有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他们能根据老同志学习和生活实际,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比如,书法老师XXX平易近人,耐心教学,方法灵活多样,讲理论授课与现场书法相结合,使学员易于理解,学得开心。舞蹈班老师XXX,虽然年轻,却是集创编、教学育人于一身的优秀教师,她编排的舞蹈动作,都针

组建了“夕阳红”艺术团,目前,艺术团内有舞蹈、时装表演、太极拳剑、腰鼓、合唱等七个表演队,每个队都有自己的拿手节目,艺术团随时可以组织起一台文艺演出。“夕阳红”艺术团已成为全县知名的活跃的文艺团体,送戏下乡、送表演进社区、进学校,**城乡到处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为了保证学校的文体活动场所,我们整合老干部活动室资源,规定只有老年大学学员、离休干部和退休县干才能到活动室活动,老干部活动室主任由老年大学办公室主任兼任,使老干部活动室成为实际上的老年大学活动室。现在,每周一次的卡拉OK演唱,每学期一次的全校性的文体比赛,每年一到两次的广场大型文体表演及教学成果展示,每年一度的迎新春文艺晚会,每年一度的庆重阳节书画展等活动已形成惯例。除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外,学校还应时开展了献爱心,为地震灾区捐款捐物,为广大市民写春联等活动,使学员们在学校学习生活和快乐而充实。

四、办学效果显著,社会影响广泛

1.学员整体素质提高,学校办学成果显著。广大学员通过在老年大学学习和活动不仅精神愉快、体质增强,而且还增长了知识、陶冶了情操,学有所得、学有所成。在去年的全国 据不完全统计,办学20年来,县老年大学师生创作的书画作品参加省、市、县美展的有千余幅作品。书画作品在国家和省市报刊发表的有30余幅,诗词作品200余首,相当一部分作品获了奖。参加县级以上文体展演、各类比赛获奖46次。有200多位学员被吸收为市级以上相关专业协会会员,其中国家级1人,省级38人,市级167人,并有多人获得相关荣誉称号。

2.社会效益显著,社会影响广泛。我们在练好内功,办好学校的同时,不忘积极组织引导学员服务社会,发挥余热。县老年大学夕阳红艺术团,十几年如一日,紧紧围绕党的中心工作和社会改革发展步伐,排演积极向上的节目,积极参加市、县文艺汇演、送戏下乡和慰问敬老院演出活动,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舞蹈班、太极拳班学员在各种晨练、晚练场所,义

老年大学情况 篇2

关键词:老年,口腔修复,生活质量

对于老年患者来说,身体各项功能均发生较大的改变,因此牙齿松动也是常见的现象。多数老年患者都会出现牙齿脱落情况,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老年患者口腔修复就是人们常说的镶牙,能够纠正牙齿缺失问题,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我院在2013年4月至2014年月间,对我院老年口腔修复状况进行讨论,并对口腔修复对老年患者的生活影响进行讨论。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间103例老年口腔修复患者,年龄平均(68±11)岁,男性53例,女性50例。103例患者中牙齿松动的患者为23例,牙齿缺失、缺损的患者61例,牙齿颌面磨损的患者37例,牙周病患者42例,少数患者存在两种以上的口腔问题。

1.2一般方法:

对所有患者的基本资料进行调查,了解患者的年龄、身体状况、牙齿状况。对所有牙齿损坏严重的患者进行X线检查,根据患者情况制定治疗方案。向所有患者宣传口腔卫生教育,维持治疗效果。

1.3 效果观察:

对所有患者治疗后的修复情况进行调查,同时对治疗前后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比较。生活质量分为高、中、低3个档次,采用以下两个指标进行评价:咀嚼情况、饮食情况、心理状况。饮食正常,咀嚼正常,心情愉悦为生活质量高;咀嚼基本无障碍,饮食情况尚可,心情良好者为生活质量一般(中);咀嚼障碍、饮食情况差,心情较差为生活质量差。

1.4 数据统计:

数据均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表示,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103例患者中采用固定义齿修复的为19例,活动义齿修复的为7例,咬抬高的患者14例。

患者治疗前后的生活质量比较:治疗前生活质量高的为34例,占比例的33%;生活质量一般的为43例,占比例的41.75%;生活质量差的为26例,占比例的25.25%。治疗后生活质量高的为73例,占比例的70.87%;生活质量一般的为22例,占比例的21.36%;生活质量差的为8例,占比例的7.77%,P<0.05,见表1。

注:P<0.01,χ2=30.5

3 讨论

老年人多数对口腔健康不重视,很少进行按时清洁和检查,加之老年患者身体功能逐渐退化,口腔组织不断改变,导致口腔问题日益增多。多数老年人都存在牙齿松动、缺失、牙周炎、垂直距离降低等等[1]。部分老年人会出现牙槽山嵴严重吸收、牙齿磨损严重、楔形缺损、咬紊乱等问题,此外,老年患者也会由于唾液腺分泌减少出现口腔黏膜疾病[2]。

由于老年患者口腔问题较为复杂,因此在修复治疗时要充分结合老年患者的口腔特点制定不同的修复方案。在老年患者口腔修复中应该遵循以下原则:(1)保留残根冠。保留残根冠能够有效保留患者牙槽骨,有助于老年患者牙齿远期修复[3]。在治疗的过程中对于无牙周炎、根冠炎的患者来说可以保留根冠,但是对于炎性反应严重的患者或根冠松动度>Ⅱ度的患者应该予以拔除根冠。(2)义齿选择。在修复治疗的过程中要根据患者不同的情况选择不同的义齿。通常选用活动义齿进行修复。活动的义齿方便患者摘戴,同时也方便患者进行清洁。若患者经济条件允许,则可以选择固定义齿种植,义齿选择应该尽量简洁,方便患者清洁[4]。(3)食物嵌顿。老年患者由于牙齿萎缩、牙体缺损、牙齿磨损严重等因素引起食物嵌顿,不仅影响患者进食质量,同时也会影响患者牙组织健康。因此在对义齿进行设计的过程中,要充分注意对防止嵌顿进行设计。在我院的调查结果中可以看出,多数患者均采取活动义齿修复,少数患者采取固定义齿修复,部分患者进行咬抬高治疗,治疗后,患者生活质量较比治疗前明显提升。

总的来说,对老年口腔修复过程中活动义齿是最主要的修复方式,在修复的过程中要重视对根冠保留的处理。同时在修复治疗的过程中也要重视老年患者日常口腔护理与治疗之间的联系,提升老年患者口腔修复的治疗效果[5]。在治疗中医师要充分结合患者自身特点选择治疗方式,同时还要结合患者自身的心理特点对患者进行日常保养以及指导教育,提升老年患者自我保健的意识,更好的维持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孔德让.老年口腔修复患者的临床治疗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1,16(31):116-117.

[2]张溪红.90例老年口腔修复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1,19(32):105-106.

[3]高俊聪.对老年人口腔修复情况的临床分析[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3,19(34):229-230.

[4]于婷.816例老年患者口腔修复情况的临床观察与分析[J].当代医学,2011,32(35):562-563.

老年斑透露健康情况 篇3

美国的一项调查还发现,演员和歌唱家面部老年斑的产生,比普通人要晚8~10年。研究人员推测这要归功于这些人面部肌肉活动更多。因而他们建议,可以每天嚼10分钟口香糖,或在进餐时细嚼慢咽,以改善面部血液循环和皮肤代谢,推迟老年斑的发生。

专家指出,虽不能将老年斑和人体衰老或疾病直接划等号,但整个人的健康状况确实会影响皮肤。从这个角度可以说,皮肤光洁的老人,身体比长寿斑的同龄人更健康。所以,合理饮食,少摄入脂肪,多吃富含维生秦E的食物,积极锻炼身体,都能预防老年斑。

一旦出现老年斑,可搽些维生素E霜或维A酸软膏以淡化色斑。中医古籍有记载称,将葱白皮带汁的一面敷贴在斑点部位,也能起到淡化作用。

老年公寓建设情况汇报 篇4

情 况 汇 报

****市老年公寓服务平台建设位于青龙路东段,由青云社区筹建运营,采取民办投资、政府扶持、福利资助等多渠道筹资建设,实行市场化有偿服务方式运作,是全市规模最大的老年福利机构建设项目。现将项目建设的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项目提出的背景

****市作为一个人口大市,按照国际通行标准,早在1994年就进入老龄化地区行列。人口老龄化的日趋加剧,家庭观念、家庭结构发生的变化,以及工作生活节奏的加快,对老年社会化服务需求日益广泛和迫切。针对这种状况,青云社区的前身东南关社区,根据上级关于加强养老失业的一系列方针政策,结合自身实际,决定在环境良好、交通便利的青云路东段,兴建一处服务功能齐全、设备配套完善,能满足不同需求的综合性、示范性、集居住、康复、餐饮、医疗、文化娱乐、健身于一体的社会化养老服务机构—****市老年公寓。一方面,为老年人颐养天年提供一个良好的服务平台,促进社会化养老事业的快速发展;另一方面,通过对外提供有偿服务,增加集体收入,营造发展的新亮点。在街道有关部门的协调指导下,该项目于2003年初步立项,先后被确定为“****市重点建设项目”、“泰安市老年福利服务 星光计划重点项目”。

二、项目建设情况

****老年公寓服务平台建设总占地面积36亩,总设计规模3万平方米,计划分两期实施。2004年7月一期工程动工,建设资金为单位自筹,主要建设老年公寓主楼和基础配套建设,于2006年建成使用,先后有256名老人入住,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满足社会化养老事业的发展需求,进一步解决农村“养老难”的问题,在党工委、办事处的协调和帮助下,经市发改局立项批复,于2008年2月又新上了二期工程,计划投资5800万元,完成总建筑面积1.4万平方米,新建康复综合楼和3号公寓楼,同时配套完善老年服务管理网络系统。其中康复综合楼计划投资3000余万元,总设计规模8300余平方米;3号公寓楼计划投资2760万元,建筑面积5800平方米。

为保障该项目的顺利实施,街道党工委、办事处把该项目列入全街道重点建设项目,积极采取措施,扶持引导青云社区搞好项目建设。一是加大协调力度,积极向上争取。抓住中央扩大内需、加大对基层投入的机遇,用足用好国家关于服务业建设项目的扶持政策,协调青云社区与发改部门积极对接,对上争取资金扶持。二是加强项目管理,规范建设程序。严格按照项目计划核定的建设规模、建设内容、建设标准、建设期限认真组织工程实施,并监督承建单位健全完善项目立项、用地、环评、节能、规划等各项建设手续,落 实工程招投标制、监理制、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领导责任制等管理制度,确保项目建设依法合规的顺利实施。三是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责任落实。坚持“一个项目、一套班子、一抓到底”的原则,成立了由街道分工领导为负责人、有关部门为成员的项目管理领导小组,具体负责项目的组织协调、管理监督,把责任落实到人头、量化到时间、具体到过程,形成了沟通顺畅、衔接严密、运转高效、保障有力的工作机制,为项目的迅速推进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证。

在有关部门、街道、社区的共同努力下,老年公寓服务平台建设顺利向前推进。目前,康复综合楼主体工程已完成,正在进行内外墙体装饰、完善配套工程,预计10月份竣工;3号公寓楼各项建设手续已基本办理完毕,预计9月份动工,2010年5月份建成投入使用。项目共完成投资2000万元,其中中央扶持100万元、省级配套100万元、县级配套100万元、自筹1700万元。项目全部建成后,可同时安置800名不同需求的老年人入住,增加就业岗位300余个;按平均床位费、服务费每年1.3万元计算,每年经济收入可达1000余万元,创利税520余万元,一是能进一步提升老年公寓的服务功能和服务水平,带动社会化养老事业和服务业的快速发展;二是能取得可观的经济收入,进一步加快社区集体经济发展步伐;三是能促进社会就业再就业,产生一举多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三、存在问题和下一步打算 当前,该项目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是资金问题。由于社会化养老服务机构投资大、标准高、见效慢,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而社会层面对兴办社会化养老服务机构的认识还不高,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造成项目融资较为困难,投资的渠道仅限于政府扶持、社区自筹,民间投资这一块还没有充分发动起来,对项目的持续健康发展带来一些困难。针对这个问题,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将进一步加大扶持引导力度,着重在对上争取资金,发动驻地企业、单位积极投资等方面下功夫,努力帮助公寓拓宽投资渠道,破解融资困难的“瓶颈”,切实保障老年公寓建设的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在抓好****市老年公寓服务平台建设、大力发展养老失业的同时,今年我们还重点从涉及群众的切身利益、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方面,筛选确定了几件为民办的实事,加大力度,强力推动,使民计民生得到了进一步的改善和保障。其中青云二中改扩建工程,根据学校实际对原建设规模进行了微调,总投资调整为1400万元,规划容纳48个教学班,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目前可行性报告、环评等前期手续已基本完成,学校原平房、危房已全部拆除,省调控资金已到位700万元;投资400万元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项目,目前主体工程已接近完成,预计10月份建成投入使用;投资170万元、总里程8.3公里的农村公路建设,现已完成马庄前-马庄后的建设任务,完成里程1.5公里,完成投资30万元,其他4条农村公路正在招投标,预计8月份全面建成 通车;投资120万元的西周河下游7村自来水工程,目前已铺设主管道3250米,预计8月底全面完工。大力发展农村卫生事业,全街道参加新型合作医疗的农民达到8.47万人,占街道农业人口的99.5%,突出抓好农村改厕工作,新建卫生厕所1950个、沼气池厕所68个,农村卫生水平明显提高。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实现较大突破,上半年新增就业再就业679人,占年计划的68%;完成企业养老保险扩面430人,提前超额完成任务;完成企业养老保险金征缴1390.6万元,占年计划的431%;完成医疗保险金征缴61.34万元,占年计划的56%。毫不放松地抓好了信访、社会治安、安全生产、计划生育等常规性工作,为经济发展创造了平安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下一步,我们将坚决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保增长、保稳定、保民生”的决策部署,按照“解放思想,创新超越”的要求,进一步加大改善民生的工作力度,在保证为民办的实事全面完成的基础上,再从群众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出发,确定一批新的民心工程,强化措施,狠抓落实,切实增加群众的经济收入,提高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加快和谐社会建设步伐,推动全街道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

宜宾市老年人口比重情况 篇5

1、宜宾市年龄构成数据显示:

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公布的我国老年人口比例为,60岁及以上人口占13.26%,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8.87%。在常住人口中,宜宾市60岁及以上人口达68.73万人,比例为15.37%,超过全国的13.26%;65岁及以上人口达47.2万人,比例为10.56%,超过全国的8.87%。

2、宜宾市老年人口比例增加有三个主要原因:

(1)是近十年来,生育率持续偏低,低年龄组人口比重降低,老年组人口比重相应上升;

(2)是大量青壮年外出务工,常住人口中,老年人口较多;

(3)是生活水平和医疗卫生条件改善,人均寿命延长。

按照国际划分的人口类型标准,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及以上人口比例达到或超过总人口数的10%,或者65岁及以上人口达到或超过总人口数的7%时,其人口即称为“老年型”人口,这样的社会即称为“老龄社会”。上述数据表明,宜宾市已步入“老龄化城市”。老年人口比例上升引起了宜宾市委、市政府及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随着老龄化趋势的加快,社会负担将加重,社会保障体系压力加大,势必要积极发展和推进老年人事业,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建立迫在眉睫。

3、宜宾市养老机制建立的现状:

为及早起步养老服务社会化,全力推进城镇养老机构建设,逐步实现社会养老事业有新发展。宜宾市政府已批准迁建市社会福利院,建成后将首先以满足供养全市“三五”孤老为基础,然后设立社会老人代表区、离退休干部修养区等,面向社会开放,以满足不同层次不同对象的社会服务需求。该市部分县已建成集福利院、敬老院、光荣院、救助站为一体的社会福利中心;翠屏区、宜宾县等地的社会福利中心已批准立项,正在加紧建设中。为积极吸纳社会资金兴办养老院,宜宾市出台了多项鼓励政策、措施。该市民办福利机构数量逐年增加,新一批老年公寓正在加紧建设中,完工后将服务于更多的老年群体。

老年维权和优待工作情况报告 篇6

县60周岁以上老人11841人,占总人口的15.9%,60-70周岁老人6403人,占老人总数的54.1%,70-80周岁老人4582人,占老人总数的38.7%,80-90周岁老人766人,占老人总数的6.5%,90周岁以上老人86人,占老龄人数0.7%,100周岁以上老人4人,残疾老人1200人,空巢老人30人,五保户老人374人。

二、主要措施

老龄问题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诸多领域,是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长治久安的一个重大社会问题。县委、县政府一直十分关注老龄事业的发展,把老龄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和发展规划。

(一)广泛宣传,使全社会的老龄意识和敬老意识明显增强。弘扬中华民族敬老养老的传统美德,体现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以德治国的重要内容。通过宣传开展评比表彰“百名孝星、好媳妇、好公婆”等主要教育活动,提高全社会的老龄意识和敬老意识。

(二)群策群力,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功能,落实老有所养。

1.落实五保供养政策。全374位“五保”老年人得到保吃、保穿、保住、保医、保葬。

2.实行优待制度。全县每年共为80周岁以上老年人发放高龄津贴56万余元,并为100周岁以上老年人发放每月200元的津贴。

3.走访慰问贫困老年人。每年慰问全县贫困老年人,为每户送去大米、挂面、食用油等。带去慰问品、慰问金的同时,也带去了党的关怀和温暖。

(三)加强老年人协会的建设和管理,扎实推进基层老龄工作。老年人协会是老龄工作的细胞,是各级党政组织联系老年人的桥梁和纽带。多年来,我县坚持把老龄工作的重点放在乡镇村(社区居委)切实加强老年人协会的制度化、规范化建设,使老年人协会的“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功能明显增强。据统计,我县已有基层老年协会13个。在组织形式上,村(居)级老年协会由村(居)书记或主任兼任老年人协会会长兼职专管,并由2—3人负责具体事务,并建立必要的工作制度,接受老年群众监督。做到老年人协会工作上下贯通,纵横交错,层层有人管,事事有人抓。

三、取得的成绩

社区服务中心老年人用药情况分析 篇7

1 材料与方法

1.1 数据来源

卡子湾社区中心2011年全年门诊处方数据920例, 其中含心血管疾病656例, 其中男344例, 占52.3%;女312例, 占47.7%。年龄60~84岁, 平均年龄69.5岁。统计并分析每张处方的病种和药物类别。

1.2 药物类别

分为西药 (包括钙拮抗剂、硝酸脂类、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调节血脂药, 以及利尿药、抗血小板聚集药) 、中成药复方制剂等。

2 结果

2.1 患病率情况

心血管疾病居老年人门诊患病率的首位, 为66.4%。心血管疾病性别和年龄组成 (表1) 。

2.2 社区医院临床诊断的心血管疾病 (表2) 。

2.3 药物类别使用情况 (表3) 。

2.4 心血管各类药物具体使用情况

CCB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是硝苯地平控释片, 占47.0%, 其次是苯磺酸氨氯地平片, 占25.3%, 而尼群地平、拉西地平、维拉帕米等却较少使用;β受体阻滞剂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是倍他乐克, 占46.1%, 其次为比索洛尔, 占23.1%。其他类别中, 根据使用频率由高到低排序, ACEI:赖诺普利 (40.9%) 、培哚普利 (27.3%) 、贝那普利 (18.2%) 、卡托普利 (9.1%) 、依那普利 (4.5%)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替米沙坦 (40.0%) 、厄贝沙坦 (32.0%) 、缬沙坦 (20.0%) 。调脂药:辛伐他汀 (45.5%) 、阿托伐他泞 (22.7%) 、氟伐他泞 (18.2%) ;中成药复方制剂中使用频率由高到低依次是速效救心丸、复方丹参滴丸 (各占20%) , 地奥心血康占15%、通心络、脉络宁、银杏口服液各占10%, 还有脑心通2.5%、生脉饮2.5%。其他治疗药物有硝酸异山梨酯、单硝酸异山梨酯、胺碘酮、地高辛等。

3 分析与讨论

老年人作为心血管疾病的高发人群, 与中青年人相比, 治疗方面存在其特殊性。许多老年人在其病情稳定时大多选择去社区医院就诊[1]。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加及肝肾功能的衰退, 会影响到药代动力学的各个方面, 比如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等方面均较一般人群减弱。结果造成药代动力学水平下降, 药物代谢能力衰减, 药物排泄功能减弱, 药物消除半衰期增加, 从而使很多药物在常规剂量甚至低于常规剂量时即可出现血液中药物浓度增加, 从而提高不良反应的发生率[2]。本项研究认为, 在社区老年人中, 心血管疾病患病率较高, 而在老年人群中, 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就是高血压。且高血压患者大多合并有冠心病。对于药物的应用目前仍以钙离子拮抗剂硝苯地平为主, 它降压效果好, 药效快, 是很多血压较高患者的首选, 但伴有心律失常的患者不宜使用[3]。ACEI类药物对多种类型的高血压有明显降压作用, 药物不良反应少, 如阿拉普利、贝那普利、卡托普利等, 但因药物价格问题, 造成中长效药物使用偏少。β受体阻滞药由于目前对其的研究评价较高[4], 目前使用情况较前明显增多, 次数较多的是倍他乐克, 因普奈洛尔突然停药可诱发多种疾病, 对于老年人不安全, 目前较少使用[5]。老年高血压首选CCB、ACEI作为一线用药, CCB有较好疗效。目前使用的CCB和ACEI的频率分列前2位。冠心病类药物使用情况, 目前一般均为联合用药, 多采用硝酸脂类、调节血脂药、抗血小板药联合使用, 并根据患者是否合并高血压等问题, 治疗合并症[6]。在我国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物中, 中成药复方制剂起到相当重要的作用[7], 由表3可以看出, 中成药在心血管用药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 速效救心丸和复方丹参滴丸用量最多。但在使用中成药的同时我们仍建议患者与西药联合使用[8]。在患有心血管疾病的老年人群中, 合并症与并存病的发生概率很高, 因此, 联合用药时之间的反应是心血管疾病治疗中值得关注的问题。

摘要:目的 了解本社区老年患者的用药现状、用药需求及联合用药情况等。方法 调查卡子湾社区中心2011年全年门诊处方数据920例, 其中含心血管疾病656例, 对其进行统计分析, 应用Excel软件统计分析。研究对象和内容:统计门诊处方数及门诊用药情况, 即药物品种、用药平均品种数、药物剂量、给药途径、联合用药及联合用药品种数、药物使用频度。结果 心血管疾病患病率以6070年龄段居多, 且男性高于女性, 病种多数为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心血管用药最多的是中成药复方制剂、硝酸脂类、阿司匹林类, 钙拮抗剂, 每次就诊处方联合用药品种数为3.1种, 老年患者针剂使用比例为22.1%, 中成药使用比例为66.4%。结论 老龄化社会老年人的健康问题不容忽视。心血管病用药尚未形成统一的认识和规范, 中成药是目前使用首选药物, 但疗效有待商榷, 西药方面缺乏统一的使用指导, 联合用药不理想。

关键词:心血管系统药物,门诊,处方,老年人

参考文献

[1]王蕾.1000例老年心血管患者的临床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 2010, 17 (11) :25-26.

[2]顾福灵.老年心血管病例的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 2008, 19 (3) :128.

[3]程蕴琳.老年人高血压的治疗原则[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2005, 24 (4) :259-260.

[4]方晗, 程晋芳, 倪国华, 等.冠心病患者静息心率达标情况及β-受体阻滞剂使用情况的现况调查[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2011, 27 (3) :190-192.

[5]Von Haehling S, Doehner W, Anker SD.Nutrition, metabolism, andthe complex pathophysiology of cachexia in chronic heart failure[J].Cardiovasc Res, 2007, 73 (2) :298.

[6]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慢性心力衰竭诊断治疗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07, 35 (12) :1076-1095.

[7]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导原则[S].2010.

老年大学情况 篇8

[关键词]老年人;体育锻炼;黑河地区

[作者简介]高延军(1975-),男,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与训练。

据有关资料显示:人类健康与长寿,60%取决于生活方式,即每日饮食是否适宜,体育锻炼是否适当,情绪是否良好与稳定等。其中,体育锻炼是促进健康长寿的重要因素。对于老年人,适宜的体育锻炼能使全身血气畅通,代谢旺盛,体质增强可调节和保持神经系统的正常机能,改善血液循环和增强各器官的功能;还能促进营养物质的吸收利用,延缓老化的进程,预防早衰。广泛开展老年人体育活动,是形势发展的需要和时代的要求,是使老年人健康长寿,安度晚年,减轻家庭和社会负担,为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黑河地区(包括孙吴、逊克、嫩江、北安)各种体育场所参加锻炼的老年人。

(二)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参加体育锻炼的动机。由表1可以看出,黑河地区老年人的健康意识很好,知道科学的体育锻炼具有良好的健身效果和延年益寿的功效,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已成为老年人们的共识。

老年人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存在差异,这说明老年人群非常关心自身的体质和健康状况,对参加体育活动有一定的认识和要求。调查资料还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老年人的健康意识不同,身体锻炼文化氛围也不同,政府部门需加强健康意识培养,营造锻炼文化氛围的宣传力度。老年人参加体育锻炼次数在5次以上的占62.23%(见表2),主要集中在城市,农村老年人锻炼次数在1-2次,而且少于30min,锻炼时间主要集中在晚上,早晨、其他时间出来锻炼的老年人集中在城市。从某种意义上讲,说明小城市老年人对锻炼的负荷量、强度、密度的认识不够。

(二)黑河地区老年人参加体育锻炼项目情况。黑河地区老年人经常参加的体育锻炼的主要项目归类有球类、地方戏(大秧歌、二人转)、长走、健身操(舞蹈)、健身器械类(见表3),所占百分比依次为21.89%、和18.09%、14.92%、4.86%、1.82%,项目分有跑步、武术(太极拳等)和健身气功,分别为12.82%、9.62%和5.78%。而技术性要求较强的游泳占比例最小,仅为1.81%(包括冬泳)。男性老年人偏爱太极拳、球类和长走运动,女性老年人则偏爱地方戏(大秧歌、二人转)、健身操(舞蹈);球类有乒乓球、台球、网球、太极柔力球、砂壶球等等。老年人选择项目进行健身锻炼,都应针对自身的生理特点、健康状况、锻炼目的以及个人兴趣加以综合考虑,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循序渐进,坚持不懈。

(三)参加体育锻炼的形式。从表4的调查结果显示,有88.5%的老年人喜欢在集体环境中锻炼身体,其氛围轻松自如,有心理上的归属感,扩展了老年人之间人际交往的范围。同时,在访问中笔者还了解到老年人更渴望通过指导站的形式进行锻炼,而这种形式实际上只占到22.0%,这说明实际情况还不能满足老年人的要求。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黑河地区老年人参加体育锻炼的目的和动机是为增进健康、防病治病,说明老年人的健身意识比较强。这一研究结果与国内一些学者的研究结论是一致的。

2.经常性地参加体育锻炼已成为大部分老年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周参加体育锻炼3~5次以上的老年人达到了87.8%,每次锻炼时间在30-60 min以上的老年人达到了87.7%。

3.老年人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场所是空地、公园等,以就近原则为主;在锻炼形式上,有88.5%的老年人选择了集体活动方式,这有利于老年人通过体育锻炼结识朋友,相互学习。

4.老年人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项目是散步、跑步、武术、健身操等,这些运动项目动作节奏缓慢,稳定性高,能够常年坚持,符合老年人的生理和心理特点。

(二)建议

1.充分发挥大众媒介的作用,重点宣传科学健身的重要性,提高老年人的健身意识,加强健身知识的普及,建立新的健身观念。

2.政府应加大对社区体育设施的投资力度,使老年人有一个良好的体育锻炼环境,提高老年人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3.利用现有资源,使黑河学院社会体育专业所培养的人才与黑河地区老年人体育发展的需求相结合。

4.建议有关部门定期组织老年人进行体质健康检查,及时了解老年人的体质状况,以便采取相应措施,有效地指导老年人的体育锻炼。

[参考文献]

[1]卢元镇.中国的老年健康与老年体育[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1999,(1).

[2]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主要数据公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2006-03-16.

[3]张余康.学会做老人[J].中老年保健,2003.

老年大学情况 篇9

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主任

吴玉韶(2012年7月10日)

新闻界的朋友们:

大家上午好!

首先,我代表全国老龄办,向新闻界的朋友们长期以来对老龄事业的关注和支持表示衷心感谢!

下面,我发布两条新闻。

一、关于今年“敬老月”活动的安排

二、关于2010年我国城乡老年人口状况追踪调查情况

经国家统计局批准,在民政部、全国老龄办指导和支持下,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组织实施了2010年中国城乡老年人口状况追踪调查。这是国家统计局批准的唯一的部门老年人状况科学调查,也是继2000年和2006年之后的第三次全国老年人口状况追踪调查。通过三次追踪调查,比较全面地反映了我国进入老龄化10年来老年人口基本状况、老年人养老保障和服务需求以及我国老龄工作的动态发展情况,还对比分析了我国城乡老年人口基本生活变化以及老年人养老保障和服务需求的变化趋势,这对研究了解我国老年人群体基本状况以及老年人群服务需求的变化状况,对党和政府制定老龄事业发展规划和老龄政策,推进老龄事业科学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以2010年12月1日0时为调查时点,调查通过与规模成正比的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在2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开展的,样本分布在160个市县(区)中640个乡镇街道的2000个村委会和社区居委会,共入户访问2万名老年人,获得有效总样本19986人。

追踪调查数据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相关汇总结果进行了加权处理,可以推论调查时点我国大陆地区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总体状况的估值。调查数据很丰富,主要数据已印发,我摘要发布主要数据和相关情况。

(一)我国城乡老年人群体基本状况

(一)老年人基本特征

男性占49.0%,女性占51.0%;随年龄增高,女性比例呈加大的趋势,80周岁及以上人口中,男性与女性比例为41.8:58.2。年龄结构,60-69岁低龄老人占56.2%,70-79岁中龄老人占32.0%,80周岁及以上高龄老人占11.8%。

(二)退休、在业与再就业状况

城镇老年人2.3%离休,72.1%退休,0.5%仍在工作,21.3%从未正规就业,其他3.8%;女性老年人从未正规就业的比男性高23个百分点。城镇再就业(含反聘)的占7.2%。农村有44.3%的老年人仍在干农活,务工、做生意的占8.6%。

(三)经济保障、收入和支出结构

社会养老保障(退休金、养老金)覆盖率,城镇84.7%,月平均退休金1527元;农村34.6%,月平均养老金为74元。城镇平均年收入17892元,农村平均年收入4756元。城镇平均年支出为15819元,其中个人承担的医药费1565元;农村平均年支出为4759元,其中个人承担的医药费378元。

(四)住房、居住意愿与环境

城镇老年人拥有自己产权住房的75.7%,属于子女的14.8%,租公房4.9%,租私房1.6%,其他占3.0%。农村拥有自己产权住房的为71.2%,属于子女的为26.5%,租公房0.2%,租私房0.4%,其他占1.8%。

城镇愿意与子女住在一起的38.8%,无所谓24.7%,不愿意的36.5%;农村分别为53.6%,21.5%,24.9%。

入住养老机构意愿方面,城镇11.3%愿意入住,自报个人(家庭)平均每月可承担费用1016元;农村为12.5%,可承担费用172元。

(五)社区服务与利用

城镇自报社区为老服务知晓、利用与设置需求情况,37.4%有上门护理服务,2%有过利用,22.8%认为需要;46.5%有上门看病服务,6%有过利用,31.8%认为需要。农村自报对社区为老服务知晓、利用与需求情况,9.9%有上门护理服务,3.2%有过利用,47.7%认为需要。

(六)居住安排和社会参与

独立居住比例呈上升趋势,城乡合计“空巢”老年人占49.3%,城镇 “空巢”老年人占54.0%,农村 “空巢”老年人占45.6%。

城镇72.7%和农村68.1%的老年人愿意参加社区组织的活动;城镇80.1%、农村72.8%对本地实施的优待政策表示满意。城镇61.9%、农村46.5%的老年人知道国家有老年法。

(七)健康状况、自理能力与照料需求

健康状况自评,城镇很差4.0%,较差15.1%,一般53.0%,较好23.2%,很好4.7%;农村很差6.0%,较差22.5%,一般50.5%,较好17.7%,很好3.3%。城乡日常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失能)的老年人1208万(6.8%),有部分自理困难2824万(15.9%)。其中,城镇失能438万(5.6%),自理困难971万(12.4%);农村失能775万(7.8%),自理困难1847万(18.6%)。认为自己日常生活需要照料的比例,城乡合计13.7%,其中79周岁及以下10.2%,80周岁及以上39.9%;城镇分别为12.8%,9.2%,39.9%;农村14.4%,11.0%,39.9%。

(八)医疗保障、健康风险与卫生保健服务

城镇享受各类医疗保障的有95.3%;农村享受各类医疗保障的有98.3%,其中符合新农合参保条件的老年人参保率为99.9%。

城乡15.7%的老年人一年内出现过跌倒,跌倒老人中的71.5%有不同程度受伤。我国有9.0%的老年人一年内发生过失禁情况,失禁人群中,只有不到四分之一使用辅助卫生用品。就医便利情况评估,城镇:方便74.3%,一般16.6%,不方便9.1%;农村:方便65.3%,一般19.4%,不方便15.3%。

(九)心理健康、幸福感与担忧

24.3%的城乡老年人不认为自己已经“老了”,城镇、农村分别为31%和19%。有16.5%的城镇和28.6%的农村老年人常常感到孤独。城镇感觉较幸福的占58.9%,差不多的37.5%,较不幸福的3.7%;对自己的生活满意的61.3%(非常满意的9.8%),一般的占29.6%,不满意的占9.1%(很不满意的4.1%)。农村感觉较幸福的占35.4%,差不多的55.7%,较不幸福的8.9%;对自己的生活满意的占46.4%(非常满意的6.7%),一般的占40.3%,不满意的占13.3%(很不满意的4.5%)。

(二)10年来我国老年人生活八大变化趋势

综合比较三次调查结果,我国进入老龄化10年来城乡老年人经济状况明显改善,精神文化生活水平总体向好,受教育水平有所提高,老年人口和老年人生活呈现出八大变化趋势,这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老年人共享发展成果的具体体现,也是我国全面重视老龄工作,大力发展老龄事业的重要成果。

1、老年人经济状况明显改善

扣除物价上涨因素,10年来城镇老年人年均收入增加了1.1倍;领取退休金的比例从69.1%上升到84.7%;国家连续提高企业退休职工养老金,城镇老年人得到基本养老保障。农村老年人年均总收入10年增长了1.5倍,其中年均公共转移性收入由60元增加到784元,增长12.1倍。城乡老年人认为收入大致够用的比例分别由58.5%和46.7%上升到61.7%

3和52.8%。

2、老年人医疗保障水平显著提升

10年来,城乡医疗保障制度覆盖面不断提升,农村从2000年的8.9%,到2006年的44.7%,而2010年已达98.3%,新农合基本实现全覆盖;城镇老年人享受基本医疗保障的比例达到95.3%,比2000年提高了40个百分点。

3、老年人社会参与水平提高

我国老年人的综合社会参与率超过81%。城镇老年人再就业率上升1.3个百分点;经常参加社区公益互助活动的老年人增加6.7个百分点。

农村老年人一直保持村委会选举的高参与率,达79.8%以上;近半数的老年人关心村务公开;老年人劳动和经济参与率从44.3%上升到52.8%。

4、老龄服务体系快速发展

多元化养老保障服务体系初步形成,老龄综合服务覆盖面从无到有快速发展,城镇上门护理服务增长3.9%,利用增长三分之一,需求增长83.9%;上门做家务服务增长近1倍,利用该服务增长4.8倍,需求增长2.9倍;老年饭桌或送餐服务增长7.9倍,利用增长88倍,需求增长5.1倍。农村上门护理服务增长1.75倍,利用增长3倍,需求增长1.24倍;上门做家务服务增长1.06倍,利用增长3倍,需求增长1倍。

5、居家养老意愿占据主流

调查显示,城乡大部分老年人拥有自己的住房,居住方式选择基本一致,大部分老年人愿意独立或与子女共同居住在环境熟悉的社区,居家养老的意愿始终占据主流。反观老年人居住养老机构的意愿,城镇老年人愿意住养老机构的比例10年间从18.6%降到11.3%,农村老年人则从14.4%下降到12.5%。在我国,居家养老是既符合传统习惯,又适应现实国情的主要养老方式。

6、空巢、独居老年人显著增加

2010年,城乡老年人平均子女数为3.2个,其中城市为2.7个,农村为3.6个,较2000年和2006年均显著减少。户均人数从2000年3.3人,2006年3.1人,下降到2010年2.9人。城乡空巢老年人占49.3%(其中独居9.7%,仅夫妻同住39.6%),较2006年增加8个百分点,较2000年的增幅达到10.4个百分点。10年来,城镇空巢老年人的比例由42.0%上升到54.0%,农村相对应地由37.9%上升到45.6%,增幅都相当明显。其中城镇独居老年人比例由7.4%上升到8.6%,农村从8.3%上升到10.6%;城镇仅夫妻同住老年人的比例由34.6%上升到45.4%,农村从29.6%上升到35.0%。空巢老人不断增多,是子女数减少、居住

4安排变化、住房市场化和人口流动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对社会养老服务特别是生活照料、精神慰籍提出了新的要求。

7、老年人心理健康水平有所提升

多数城镇老年人有幸福感,生活满意度呈上升势态。10年来,不认可自己“老了”的比例上升,城乡为14.8%、20.4%、24.3%,城镇从24.3%、26.3%到31%,农村从11.9%、14.5%到19%,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心态呈年轻化。孤独感呈明显下降趋势,城市为22.6%、18%到16.5%;农村为33.1%、30.9%到28.6%。

8、老年群体受教育水平明显提高

城乡老年人中未上过学的比例由52.8%下降到30%;接受过小学、初中、高中(中专)教育的比例,10年来分别增加了6.8、10.4和3.8个百分点;大专及以上增加1.7个百分点。这主要是得益于新进入老年阶段的低龄老年人受教育水平相对较高,对老年群体的整体受教育水平起到了拉升作用。

三次追踪调查数据表明,我国老年人整体保障、健康、参与水平不断提高,但仍然存在着老年人保障和收入水平较低,抵御风险能力弱;护理照料需求增长明显,照料服务资源短缺;健康风险因素多,医药负担仍沉重;居住安排更倾向于独立居住,家庭“空巢化”日趋严重等问题和挑战。

老年大学情况 篇10

关于老年人权益维护工作的情况汇报

县老龄办:

按照县老龄委《关于上报贯彻实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情况的通知》(*县老委„2011‟6号)文件要求,现将我局2008年至2010年开展老年人权益维护工作的情况汇报如下:

一、充分发挥法制宣传教育职能,努力营造尊老敬老的法制氛围

2008年至2010年,全县司法行政系统共开展涉及老年人的法律法规户外宣传活动9次,发放宣传资料17000份,举办专栏40余期等,在全社会营造了维护老年人合法权益的良好氛围。如:2010年4月**司法所在镇大礼堂举办了“**镇老体协暨人民调解培训会”,全体镇村干部,各村老协会会长、副会长、理事和部分会员近200人参加了培训会,会上司法所所长***重点对《四川省人民调解条例》、《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法》、《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有关条款进行了详细地解读。

二、充分发挥人民调解职能,调处化解涉老矛盾纠纷 2008年至2010年,全县各级人民调解委员会共排查调解各类纠纷近14000件,其中涉及老年人的赡养纠纷2200件、人身伤害纠纷850件,涉老纠纷调处率达97%以上。对

1出现涉及老年人赡养纠纷的家庭,要求家庭成员与老人签订《家庭赡养协议书》,赡养协议签订率达92%以上。如:2010年4月,**司法所接到**镇阳坪村74岁的温老汉来访,请求帮助解决儿女不尽赡养义务的纠纷。**司法所当即与村干部取得联系,通知相关人员到村调委会进行调解,在调解无果之后,**司法所按照法律程序为温老汉申请法律援助,代理为其起诉五个子女。法院判决生效后,老人每个月的赡养费和医疗费都已按时收到,生活也有了着落。

三、充分发挥法律服务职能,为老年人提供法律援助 2008年至2010年,我县法律援助中心办结各类老年人维权案件78件,其中赡养案件49件,道路交通事故等人身损害赔偿案件29件,为当事人挽回经济损失90余万元,有效保护了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如:2010年9月**镇松平村77岁的董**老人与儿子的赡养纠纷、2010年12月**镇永胜村66岁的陈**老人与儿子的赡养纠纷这两起案件,司法局依法为当事人提供了法律援助,受到指派的法律工作者不辞辛苦、兢兢业业地办案,既为老人争取到了赡养费维护了合法权益,又伸张了正义、警示教育了没很好尽孝道的年轻人,收到了很好的社会效果。

四、问题与建议

老年人权益维护工作是一个永恒的社会话题,事关社会的经济发展、和谐稳定、文明进步,当锲而不舍,长抓不懈。

2在今后工作中,我们要充分发挥司法行政职能,认真履行职责,不断改进工作中存在的不足,扎实有效地做老年人权益维护相关工作,为使老年人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和社会和谐稳定做出司法行政应有的贡献。

老年大学情况 篇11

摘 要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我国农村老年人生活状况已经引起全社会广泛关注。为了解农村老年人的生活状况,以便于更好地开展扶老助老活动,同时给政府提供改善农村老年人生活的决策依据,2009年7月6日至11日,笔者对地处四川省成都市城郊的安靖镇赛驰村不同类型家庭老年人生活现状的进行了实地调研,并在此基础上,对赛驰村老年人生活基本情况、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综合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 农村老年人 生活情况 调研

一、概述

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社会文明程度越高,经济状况越好,其老年人生活状况也越好。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老年人生活状况已经引起全社会的关注。为了解老年人生活状况,以便于更好地开展扶老助老活动,同时给政府提供改善老年人生活的决策依据,2009年7月6日至11日,笔者对地处四川省成都市城郊的安靖镇赛驰村不同类型家庭老年人生活现状的进行了实地调研。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第一:由于人们生活情况必然受所居住环境的影响,而且周遭的文化传统、经济发展状况等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日常起居、家庭地位和思想,所以该报告调查的是赛驰村范围内当前所居住的老年人生活情况,即包括本地人和外来人口;第二:由于赛驰村从1976年开始实行的严格的晚婚晚育政策和计划生育政策得到很好的落实,使得当地居民大多都是一个孩子,考虑到该村特殊的人口结构,该报告中的老年人界定为55岁以上的人。第三:为了更全面、深入的调查老年人真实的生活情况,同时也为了从侧面印证某些调查结果,从而使得调查结果更具真实性和说服力,笔者不仅采访了当地较多的老年人,同时也采访了以成年人群体为主体的多数村民,譬如经常调解村民纠纷的派出所执勤人员。第四:此次老年人生活状况的调查包括老年人经济收入与支出、闲暇时间的分配、宗教信仰、与子女感情及老年人医疗保障和养老问题六个方面。现将实地调查情况的剖析如下:

二、赛驰村老年人基本生活情况

(一)物质充裕,总体达到中上水平

老年人收入差别集中在房租、地租、存款、工资、退休金和子女负担,而老年人消费支出则差别不大。用当地大多数老年人自己的话来说是,“生活都可以,因为每年差不多都有五六千租金收入,而且老年人花费也不会特别多,有属于自己的房子住,消费主要用于饮食。”“平时不交吃、不交穿(指不像过去需要向国家缴公粮等食物和钱的年代),也就没有什么担心的事情。”

(二)精神富足,身心安逸

虽然当地老年人平时的娱乐活动就是坐在一起喝茶聊天、打牌下棋打麻将来打发时间。但是他们易满足,生性乐观,所以快乐、积极、风趣,精神良好,习惯了自己的生活方式,老年人精神空虚的很少,有的甚至充满活力。

(三)拥有良好的敬老爱老氛围,婆媳分家的极少

由于赛驰村从1976年开始实行的严格的晚婚晚育政策和计划生育政策得到很好的落实,使得当地居民大多都是一个孩子,所以基本上婆媳都是在一起生活。并且由于经济状况普遍良好,所以婆媳关系普遍较好。当地很多老年人表示“不担心养老问题,人基本上都是有孝心的,实在没有孝心的就不行了,但是一般的人都是尊敬老人的,每个人都会有老的时候,所以子女基本都还是普遍尊敬老人的。”

(四)老年人与子女互相包容,互相理解,感情普遍良好

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当地良好的经济状况,正如村民反映,“纠纷、矛盾多是因为鸡毛蒜皮的小事,有利益关系才会有冲突,真正大家生活水平都提高了,手里的钱比较充裕了,就基本没有吵架闹矛盾的了。”“过去困难年代父母与子女感情不好,这些年就好多了,因为时代好了,子女年轻时一般都是靠父母,父母五、六十岁也都还能赚钱,而且父母都把房子都给修起来了,况且子女成家后要上班,还要靠靠父母给他带孩子,所以孩子跟父母吵的、闹的特别少,除非儿女特别不孝的。”“我们这里都好,闹腾的少得很,那些无赖的要么跑出去了要么都发财了,也就不在乎给老人的那些钱。即便平日真的有矛盾,心里不舒服了,大家都忍忍就过了,大家都是一家人,不忍忍怎么行,当然要互相忍让。”

(五)文化水平较高,思想开放,有宗教信仰的人“百里挑一”。

据调查,当地村民的文化素养普遍比较高,思想开放。在被问到是否信佛教等宗教时他们表示:“哪个去信那些,我们什么都不信,就信共产党。”“我信科学我不信教,就是肚皮有点儿叫。如果国家穷,大家都去求神拜佛,国家就能富了吗?还是要靠社会的发展,要靠聪明人、靠知识掌起来。自然也有信的,但是特别少,毕竟每个人的想法都不一样。”“一个人他要劳动才得生存,有信基督教的,但很少,100个里面挑1个。也就是消磨时间,对于老年人也就是一个精神支柱。”此外,每家每户家里都供奉先人,这是当地传统。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部分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相比城里的老年人仍然比较贫乏。由于当地缺乏基本的文化娱乐场地和设施,也未建立老年人协会,加上老年人居住比较分散,建在村委大院的健身器材并未被有效利用,导致老年人文体娱乐活动没有保障,精神文化生活相对单调。赛驰村村委会大院里虽然设有老年人活动中心,但只是挂牌,还未投入使用,老年人集体活动这一块几乎是空白。

(二)尽管政府及村委已较多的关心老年人,但仍有少数老年人没有摆脱贫困,还存在各种问题,譬如有些特困老年人,尽管生活比较困难,但又不属低保对象,仅靠政府年终一次性救济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三)据为数不多的五保户老年人反映,他们不想到镇上的福利院去,因为那里不自由,和其他老年人也不认识,不像在自己家里有左邻右舍,所以不喜欢那里。有些为了自由自愿退出了五保户,当然这也只限于有能力独立生活的老人,但是那些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孤寡老人就只能无奈的选择镇上的敬老院。

(四)养老保险尚处萌芽阶段。调查中了解到,农村老年人普遍没有参加养老保险,仍以家庭养老为主,绝大多数老人的生活质量由子女的经济状况来决定。据村民反映,“一般农村都买不了保险,保险大多靠地租,每年只有几个名额,看租地的多少,每亩地一个名额,由于人多名额少,所以由被征用土地户的老年人抽签;上税多的人政府也给买保险,相当于补贴。也可自己买,55岁以上可办理。”

总之,买不了养老保险的有两种,一种是买不,一种是想买、也有能力买买不上。

(五)仍有部分老年患者由于经济拮据,因暂时缴不起自付费用,而无法及时就医。

四、建议

根据上述状况,笔者认为要想提高人的老年物质和精神文化生活,使农村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发展老年人教育,提高老年人口素质;适当开展文体活动;拓宽老年人的就业渠道,实现老年人的社会价值。

(二)加大政府对农村老年人的救济力度,盡可能多的为他们谋福利;

(三)政府及村委应尽量照顾到老年人的感受和需求,使其生活快乐。譬如不愿意到敬老院生活的孤寡老人,可定期由社区街邻轮流照看,由政府给自愿照看孤寡老人者一定补贴,若无人资源承担,可发挥干部的带头作用,由社区干部承担;

(四)健全养老保障体系,制定符合赛驰村的养老政策;

(五)提高农村老年人医疗报销比例。对暂时缴不起费用者可以采取延期还款、减免特殊照顾。

参考文献:

[1]卢国伟.关于发展基层老年文化的思考.龙岩市老龄办.2009.4.

[2]古金卓,袁石军.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调查的报告.中国网.2007.12.

[3]王慧青,冯舒婕,郑佳琪.敬老院中老人生活情况及其研究——调查报告.2009.4.

上一篇:年cctv七一晚会主持词下一篇:误用语文成语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