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路径

2024-07-21

主要路径(精选11篇)

主要路径 篇1

舰船水下辐射噪声主要分为三大类:机械噪声、螺旋桨噪声和水动力噪声。其在较低转速航行时的水下辐射噪声主要与机械设备产生的噪声关系密切, 而机械噪声主要来源于舰船内部的主机、辅机和轴系振动等, 它们工作状态下产生的振动通过隔振装置、基座传递至壳体结构上, 并极力其振动向周围水介质中辐射噪声。因此, 舰船船体结构不仅是振动能量的载体, 也是振动能量和声能量传递的主要通道。除了螺旋桨可以直接向周围水介质辐射噪声外, 其它噪声源都是通过舰船壳体辐射噪声。

在舰船振动噪声控制工程中, 获取噪声的频谱性质及传递变化情况是非常重要的工作, 这对于解决机械噪声源识别和主要传递路径的辨别意义重大。通过实船振动噪声综合测试试验获取的机械设备振动和噪声信号, 利用传递系数计算方法可得各机械设备至壳体的传递关系, 进而可以有效地估计实船各机械声源对水下辐射噪声的贡献百分比, 以及对其进行空间定位, 可用于指导实船减振降噪措施的正确实施和辅助水下噪声系统的声学设计和噪声预报。此外, 当机械设备出现故障时, 其声学特征一般会发生变化, 而机械设备正常工作状态下, 其振动由基座至船体的传递关系是清晰的、稳定的, 因此, 通过对机械噪声贡献分离方法的研究, 掌握各主要机械设备基座振动至传递的传递关系, 必将有助于对机器设备进行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 及时发现实船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机械故障, 确保机械设备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保证舰船航行过程中的安全系数。

基本原理

将机械设备产生的振动至水下辐射声这一传递过程看做一个运动传递, 该系统在设备工作时的激励力会产生一定的响应, 对于有阻尼系统来说, 在简谐激振力f (t) =ejωt的作用下其运动微分方程:

其中[M]、[C]和[K]分别为系统的质量矩阵、阻尼矩阵和刚度矩阵, 由于复数激励力和复数响应既是t的函数, 又是ω的函数, 因此, 令复数响应x (t) 和复数激励力f (t) 的之比为:

上式中, H (ω) 为频率响应函数, 体现的是输入输出线性系统中输入至输出端之间的传递关系, 其是系统的固有特性。

如果输入端没有噪声的干扰, 则可得理想状态下的频响函数:

但是在实际振动噪声测试工程中, 输入和输出信号均有可能存在外界噪声干扰的情况, 这将直接导致频响函数的估算结果。基于这一问题, 人们研究了很多去除噪声干扰的估算方法, 可是估算准确度与构建系统数学模型关系较大。因此, 构建多输入/输出数学模型时, 须在输入和输出端引入噪声, 如图1所示。

由于系统在输入和输出端均存在噪声的干扰, 从而H1、H2等估算方法的估计结果误差偏大, 因此, 采用整体最小二乘法进行估计。此时, 系统数学模型可以表示为:

估算误差:

依据瑞利分布原理, 从[J]的迹tr[J]最小化的解可得:

将上式的结构可以看作是输入端和输出端噪声的系统频响函数, 则传递系数矩阵[H]为上式最低阶数的特征向量。这种引入了噪声干扰的多输入/输出系统, 采用了基于最小二乘方法的频响函数估计方法, 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频响函数的计算准确度, 尤其是在特征频谱处的计算准确度, 使得估算误差很小的情况下, 比较准确地获取输入至输出端的传递关系。

仿真研究

对于一个采样频率、滤波频带和阶数等参数已知的Fir数字滤波器, 其信号通过特性可以确定, 即稳定的频率响应函数, 据此, 下面以几种不同参数的Fir数字滤波器为例, 采用上述方法分别给出计算结果。

仿真算例1:采样频率为1024Hz, 10阶低通滤波器, 截止频率为100Hz;理想信号为50Hz正弦信号, 初始相位为0, 叠加随机高斯白噪声, 信噪比3d B, 计算结果如图2所示, 由图可见, 估计得到的频率响应函数与真实值非常之接近, 在100Hz以下部分频点存在少许波动, 但是, 上下波动范围很小, 而在100Hz以上频带, 估计值与真实值基本一致, 说明在信噪比3d B条件下, 对于单输入单输出系统, 该方法可以很好地给出频率响应函数的估算结果。

图3给出了信噪比为-10d B条件下, 频率响应函数的理论值和估计值, 通过对比3d B和-10d B条件下的频率响应函数估计结果, 可以看出, 100Hz以内频带的频率响应函数估计值与真实值相差很小, 说明对于单输入单输出系统, 信噪比对频率响应函数的估计结果影响非常小。

仿真算例2:采样频率为1024Hz, 50阶带通滤波器, 通带为40Hz~60Hz;理想信号为50Hz正弦信号, 初始相位为0, 叠加随机高斯白噪声, 信噪比3d B。

图4给出了信噪比3d B条件下的频率响应函数估计结果, 由图4可见在滤波器通带范围的频率响应函数估计曲线与真实值趋势一致, 但是存在很多“毛刺”, 使得与真实值存在较大差别。

利用最小二乘法, 通过最小化误差的平方和寻找数据的最佳函数匹配, 去除曲线中异常峰值, 从而达到曲线优化的目的。图5给出了最小二乘拟合的频率响应函数, 由图5可见, 在滤波器通带范围曲线趋于平滑与真实值非常接近。

综上所述, 利用最小二乘法可以使得频率响应函数的估计精度得到极大提高, 尤其在峰值处估算误差更小。

应用研究

以某舰船1#电机组作为研究对象, 采用单独开启该设备的试验方式, 获得其振动—水下辐射噪声全面数据, 在众多机脚、基座、壳体和辐射噪声的测点中, 依据上述建立的测点优化方法, 选择某一基座振动测点, 附近壳体测点 (15#测点) 及水下辐射噪声数据信息, 采用传递系数计算方法进行计算, 给出计算结果。

(1) 1#电机组

图6和图7分别给出了基座至壳体和壳体至辐射噪声的分布传递系数计算结果, 通过对比1#电机整体传递系数计算结果与分步传递系数结果, 可以看出, 以辐射噪声频谱结构相似度大的壳体上振动测点作为中间层获得的分步估计整体传递系数, 与基座直接到辐射噪声的整体传递系数相差较小, 共有特征频率较多, 在这些特征频点上传递基本相同, 误差不超过2d B。

(2) 2#电机组

以7#壳体测点作为中间层, 计算基座—壳体和壳体至辐射噪声的分布传递系数如图4所示, 通过对比2#电机整体传递系数计算结果与分步传递系数结果, 可以看出, 分布估计得到的传递系数与整体获得的传递系数存在较大频谱相似度, 而且在特征频率上幅值相差不超过2d B。

综上所述, 选取设备对应的耐压壳体上的测点 (通常位于机械设备附近) 作为中间层进行传递系数分析是合理的。

小结

通过对基于频响函数的振动传递方法及研分布式和整体式传递系数的计算方法的研究, 并对某舰船1#和2#电机组的单独开启试验数据进行对比分析, 可以得到如下结论:

(1) 利用最小二乘法可以使得频率响应函数的估计精度得到极大提高, 尤其在峰值处估算误差更小;

(2) 在估算机械设备振动至声的传递系数时, 以船体作为中间层的分布式计算方法是可行的;

(3) 依据振动至声的传递关系, 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证振动信息完备性的同时简化了振动测点数量。

摘要:随着我国船舶工业的蓬勃快速发展, 舰船设计与建造工艺的日新月异, 使得国家对于舰船精品工程越来越重视, 舰船振动及由振动引起的噪声作为水声场中的关键技术指标而备受瞩目, 从而其振动噪声的测试工作也受到了广泛关注, 而如何正确选择与安装振动传感器及振动测点的优化设计, 是舰船振动测试中首先要考虑的问题。本文基于舰船机械设备振动能量的主要传递过程, 分别从设备和传递路径两方面讨论了振动测点的优化方案, 并依托某舰船码头系泊状态下的振动噪声综合测试试验, 开展1#和2#电机组的单独开启试验, 利用分布式传递系数方法和整体传递系数的方法分别计算1#和2#电机振动至声的传递系数, 研究结果表明, 利用设备某一基座与辐射噪声频谱结构的相似性可以减少舰船振动噪声综合测试试验中振动测点的布置数量, 从而实现机械设备主要传递路径的识别。

主要路径 篇2

**公司特种分公司 *华

共青团作为企业组织发展中的“后备力量”,一直发挥着中流砥柱的作用,是企业未来发展中不可或缺的力量。但随着近几年来,各级企业加快了改革发展的步伐,新时期下企业共青团开始面临着新的困难和挑战,一方面受人员精简、机构重组、组织兼并等因素的影响,企业共青团的力量在日益削弱;另一方面受经济冲击、思想波动、组织弱化等因素的干扰,企业共青团的地位在发生转变。面对当前处境,我们务必深刻认识共青团发展形势的复杂性和严峻性,要善于依靠和团结青年力量,提高青年队伍研判形势、参与重大问题决策的能力,进一步想办法、拿措施、出点子加强团组织的转型发展,善于从组织战略的高度,推动共青团的可持续发展。本人结合多年来从事团组织的岗位实践和工作经验,围绕“团组织如何应对挑战,实现转型升级”话题,从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出发,就以下三个方面谈谈看法:

一、国有企业团组织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一)团员队伍力量削弱,青年人才引进减少

当前国有行业受微利薄润、竞争激烈、行业成本高等外部因素的冲击,企业发展举步维艰,团员队伍中离职现象较为普遍,青年思想情绪波动大。再加之近几年来国有企业实行内部改革、管理流程再造,为了盘活现有的人力资源,企业因此减少了新分大学生的引进。同时还受企业“新陈代谢”较快的影响,许多青年面临超龄退团、转业转岗的情况,团员队伍力量明显减弱。

(二)团内活动处处受限,工作兼职化普遍

由于企业当前正处于困难时期、效益不佳,出于勤俭治企、过紧日子的考虑,目前各个单位正在逐年削减团内活动经费,导致团组织没有独立的经济来源,部分基层共青团开展组织生活完全依靠于自力更生,一些活动的开展几乎依附于行政、工会,能够自行性、针对性地开展青年活动的机会不多,团内活动处处受限,青年对组织的归属感和幸福感逐年减弱。再加之,当前随着人力资源的整合与优化,一些基层单位将团组织纳入到党群、行政科室,团干部身兼数职,团内工作有淡化的趋势。

(三)团组织发展艰难,转型力量单薄

在国有生产性企业行业中,由于工作性质的特殊性,存在着生产现场点多、线长、面广的特点,很多基层团组织分布在全国各地,造成团组织力量分散,能够集中凝聚团员青年的机会较少,团组织能够静下心来谋求发展、共谋未来的时间不多。如今企业为了早日脱离困境,将全部的工作重点放在了实现经营目标上,不仅淡化了团内工作,青年成长关怀也有边缘化态势,由于工作不受重视、团内力量单薄,因此团组织要实现转型发展尤为困难。

二、团组织实现转型发展的重要性

(一)团组织实现转型发展是企业立足市场、拓展业务的必然选择

众所周知,青年员工是企业发展的后备力量,与企业有着相辅相成的关系。在当下市场经济时代,企业之间的竞争就是人才、产品、科技、实力的竞争。一个企业要立足于市场经济浪潮中,必须拥有较强的核心竞争力,一方面表现在产品的质量、企业科

技的实力,另方面取决于企业员工的综合素质能力,换而言之企业的竞争实际也是人才的竞争。“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同样的道理,一个企业的成败兴衰主要取决于企业拥有人才的数量和质量,企业要实现持续、稳步发展,就必须创建一支知识文化水平高、业务技能强、善于思考、敢于创新的青年组织,所以团组织实现转型发展既是企业适应市场经济的必然选择,也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正确方法。

(二)团组织实现转型发展是凝聚青年队伍力量的有力手段 对于国有企业而言,结合当前的形势,助推团组织实现转型升级能够积极有效地带动团员青年共同参与企业管理,能够摆脱团组织单纯地依赖于行政党委扶持、只限于完成一般组织工作的现状,能够激发青年员工为企业未来发展献计献策的热情。往往而言,衡量团组织在企业生产中是否发挥了青年生力军的作用,除了以队伍和谐、组织发展状况作为衡量标尺外,团组织的贡献效能、工作业绩也是一个重要的标准,因此团组织实现转型发展不仅有利于提升企业团组织的工作水准、呈现青工队伍精神风貌的具体表现,对企业共青团提高吸引力和影响力具有深刻的意义,还有利于营造和谐的企业人文环境,促进干群之间的情感交流,提升青工对企业的认可度、幸福指数和归宿感。

(三)团组织实现转型发展是提升青工自身综合素质的组织保障

实现团组织的转型发展,不仅是直接提高青年员工科技文化知识、道德素质修养、业务水平能力的着实方法,还是引导青年员工立足岗位、成长成才、建功立业的有效途径。结合本单位当

前的发展形势,我公司正在努力打造特级总承包企业,企业需要培养和储备一大批高知识、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队伍,提高综合竞争力。而作为青年员工,一方面需要企业提供发展、施展能力、发挥水平的舞台和机会,另一方需要企业这所大课堂不断壮大自身力量、丰富人生阅历。企业只有通过加强青年员工学习,实现组织的升级转型,才能更好、更快、更有效地让广大青年职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让他们尽早地具备较强的组织能力、领导能力和服务能力,维持企业稳步发展。当然,企业的发展也离不开青年职工的努力,因此实现团组织的转型发展在企业改革发展中显得尤为重要。

三、实现团组织的转型发展的思考与对策

(一)构建“学习型”团组织,以转型升级为动力,筑牢发展之“基”

一是加强认识,转变观念。构建“学习型”团组织,并不是简单地看书读报、开班培训,一些团支部片面地认为能够开展党的知识理论、团的业务工作等内容的学习活动,就等于完成了“学习型”团组织的工作任务。然而在工作实践中往往我们发现,通过采用这样的载体构建“学习型”团组织不仅没有达到学习深造的效果,还会引起团员青年的反感和抵触。因此在构建“学习型”团组织工作上,我们首先要转变观念、加强认识,建立“终生学习、学以致用”的理念,要深入基层团支部了解青年团员“想学什么、要学什么”,并结合本单位岗位技术的薄弱环节和缺口,针对性、目的性地开展学习活动,让青年职工享受学习、快乐学习、乐于学习,实现由“我想学习”转变为“我要学习”。

二是重在落实,狠抓成效。能否实效性地构建“学习型”团组织,关键在于工作的落实程度。“学习型”团组织的构建,一方面需要建立严格的学习规章制度,拿出硬办法、强手腕督导青年职工静下心、沉住气开展学习,采取定期闭卷考试、知识答辩、学习抽查、技术实践考核等有力手段,实实在在地让青年职工重视学习,避免学习走过场、重形式、做样子的不良现象,充分用活培训资源;另一方面需要健全学习的激励机制,制定金点子、好办法促使青年快乐学习、勇于学习,采取学历深造、现金奖励、职称评定、岗位晋升等可靠载体,真真切切地让青年在学习的过程中树立信心、心存动力,激活学习有盼头、有希望、有成就的奋发热情,积极营造良好氛围。

(二)深化“创新型”团组织,以转型发展为保证,增强发展之“力”

一是创建“会经营”的青年队伍。按照当前企业“精确、精细、精益”的现代化管理理念,着力在青年中培养一批懂得成本控制和财务管理的精英队伍,在工作中引导他们落实坚持全面预算管理和以成本管理为核心的管控思路,帮助他们学会精心研究预算成本、科学制定目标成本和全过程管控实际成本的能力,助力他们养成真实反映收入与成本的经营习惯,为以后企业输送人才、建功立业做好提前的定向培养。

二是创建“懂技术”的青年队伍。科技创新、技术升级不仅是企业发展的命脉,更是青年职工立足岗位、培养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各级团组织要积极带动青年队伍参与到科技攻关、技术创新和工艺改进中,充分发挥组织模范带头作用,加强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新材料的推广应用,教育青年在岗位实践中落实好质量责任制、加强质量意识教育、注重过程控制、杜绝质量事故。通过自主开展“优质工程”创建活动,培养一支懂得信息化建设、科技研发、产能升级的青年专家队伍,为企业未来实现转型发展、资质升级储备人才。

三是创建“精管理”的青年队伍。岗位实践工作中,团组织要立足长远、放眼未来,利用借鉴同行业先进单位的有效做法,找准存在的瓶颈和短板,通过对标发力,不断消除短板,培养一支精通企业改革发展、推动内部运行模式、懂得优化资源配置、善于制定企业未来规划的青年队伍,要将推行简约管理、掌握人力资源、注重管理效率的职业化青年人才推荐到重要岗位上,为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后备力量。

(三)打造“服务型”团组织,以转型发展为基础,赋予发展之“源”

一是培养企业文化建设的接班人。团组织要紧紧围绕引导青年立志成才的终极目标,以政治文化阵地作为转型发展的入手点,发现和挖掘一批乐于奉献敢于担当、善于开展组织活动的青年人才,大胆将他们安排到党群岗位上,充分发挥他们的创造力和思考力,利用开展各项文娱活动,进一步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不断丰富和发展企业文化内涵。

二是培养维护队伍稳定的新力量。团组织不仅是促进企业与青年的“连心桥”,更是维护队伍稳定的中坚力量,因此共青团一方面要着重培养为职工办实事、办好事的青年干部,让青年在共青团的培养摇篮中树立敢为职工着想、乐为职工服务、愿为职工

明代皇权制度逆现代性的主要路径 篇3

我们民族走出中世纪却并非易事--表面上看,至迟到十六世纪,中国就具有相当规模的城市贸易、以及围绕于此而显出的走出中世纪的希望。但这希望并没有结出真正的果实,反而一次次衬托出中国迈向现代的步履之蹒跚。而我们回顾历史不难发现:正是从明代开始变本加厉的皇权专制,造就了社会文化的一系列"逆现代性"。

明代权力体制是皇权制度恶性化发展的典型

以往的明史研究多是对一个具体王朝兴衰原因的分析,其实明史的更大意义,在于鲜明昭示了那因为历史和文化的滋养而发展到极为完善坚固的专制权力制度,因为自身不可克服的内在规定性而腐溃、挣扎,直至走到生命尽头的过程。

一种大家耳熟能详的说法是:"中国封建社会内的商品经济的发展,已经孕育着资本主义的萌芽,如果没有外国资本主义的影响,中国也将缓慢地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如果历史上真有这样的好事当然值得庆幸,但很遗憾,我得出的结论却与之完全相反,即:明代为代表的中国皇权社会晚期形态所具有的一系列最主要特点,无不是与世界的现代化进程完全相逆的。所以如果探究现代化进程为什么不能在此时的中国开始、并取得有积极意义的成果,那么至少有六个方面值得关注。

第一位的,是专制权力制度日益趋于高度强化。

中国从秦始皇确立了"天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的原则以来,皇权专制始终是传统政治的核心;但另一方面,为了维持庞大宗法体系内的和谐与平衡,这个制度在其自我调整空间比较充裕的时候,又必须对过分专制化的趋向加以一定抑制,所以吴晗总结传统政体对君主权力的法定限制手段:"第一是议的制度,第二是封驳制度,第三是守法的传统,第四是台谏制度,第五是敬天法祖的信仰。"这些制度和名词的内容其实就是韦伯说的,在理性化方面取得进步的社会中,"合法的"统治权威必须是"非私人"的,它需要恪守统治规则和制度程序--换句通俗话说:皇上虽是万民万物的"圣上",但也得守一点"王法",不能总无法无天地由着私欲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所以在沦入生命末期以前,中国政体一方面始终保持皇权专制,另一方面却又建立了一整套相对于西方中世纪社会相当完备的制度;而这套制度的基本功能,就是大体维持着对皇权过分专制的制衡。

但如雅斯贝斯指出的:"一旦建立了独裁制,便不可能从内部把它消除。……这部机器几乎自动地保持它自己。"所以中国皇权制度对自身过分专制的自我抑制只能局限在很有限的范围内,即如吴晗又指出的:"皇权的防线是不存在的,虽然在理论上、在制度上,曾经有过一套以巩固皇权为目的的约束办法,但是,却没有绝对的约束力量。"因此其专制性不仅不可能从根本上铲除,相反会随着自身逻辑规定的方向而不断发展。

皇权制度进入发展后期以后,其专制化的趋向被极大强化了,而明代则是这一趋向的典型时期。这首先体现在最高统治者在制度建设上启用了一系列中国政治史上空前的措施,以便全力强化君权对从上到下整个社会系统的超强控制,比如:取消相权;大规模诛除一切异己;皇帝通过制定颁布《大诰》,将空前强烈的统治威慑灌输到社会每一角落,等等;而这种权力体系在明代一直延续,所以明代人认为本朝政治统治之严密到了骇人程度,以至任何力量都不足丝毫动摇君权的威势(见《焦氏笔乘》"犬牙相制"条)。

同时,统治权力的恶性膨胀越来越没有任何力量能够抑制。如《明史·刑法志》所说,明代将自古皇帝之"敕"(个人意志)高于国家之"律"(法律规范)的制度特征发展到极端。于是从皇帝到各级官吏都可以玩法律于股掌之上,用顾炎武的话来说就是"权乃移于法"。由于极其专横地铲除和窒息了任何新制度因素生长的可能以及传统的内在制衡,于是王朝仅存的出路要么是:被以暴易暴的农民战争推翻、并在旧的统治模式基础上开始新的王朝轮回,要么是被异族的入侵和统治取而代之,而这两者又都只能使新制度因素的孕育生成更成泡影。明代的结局恰是这两大悲剧的叠加。

明代专制权力体制下的社会整体性蜕变

权力体制的上述性质,不仅加剧社会核心部分自我毁灭和"逆现代"的趋势,而且在最广大的社会文化范围内启动同样的趋向,因此明代政治和社会文化的蜕变就是一种整体性的腐溃。下面具体来看:

明代专制权力作用于社会文化的第二个结果,是专制的空前强化在社会文化和国民政治心理的一切层面都产生强烈而广泛的"辐射效应"。

明代权力体制的不断专制化,使从上到下的每个阶层,都只能通过比以往更为自觉得多地依附于权力的方式才能够生存;而当这种态势成为普遍法则以后,就产生一系列重要的社会特征:首先是专制权力越来越畅达无阻地辐射和笼盖社会的各个层面和一切环节。其次是高度强化的专制趋向,因其在社会每一层面和环节的共振效应而像滚雪球一样迅速放大和扩散。例如从明初开始,连为皇帝修建宫室的工匠、为衙门当差的民丁,都千方百计借助皇权的威势而欺压更为贫弱的百姓、从他们身上搜刮财物;而万历时,矿监税监四出横征暴敛,由于权力利益的驱动,所以"地方奸民窜身为爪牙以万计"。再次,上述势态对全社会的有效支配,造就了整个民族的"权威主义"政治心理定势,即:虽然人人都痛切地受到专制权力的压迫,都深受贪官污吏敲骨吸髓之苦,但是人人又只能越来越依靠钻营和夤缘于专制权力,才能使自己相对于那些更为孱懦的下层群体来说,得以改变在权力面前极端卑微和饱受压迫的地位。在这种机制的驱动下,专制的毒质充塞了整个社会肌体,成为了一种恶性程度极高的"社会性格"(明代流氓文化恶性发展及其与国家权力的结合即是后果之一,详见拙文《明代流氓文化的恶性发展与专制政体的关系及其对国民心理的影响》,《社会学研究》今年2、3期连载)。

第三,社会伦理整体性的"黑洞化"。

明代权势阶层伦理的恶化程度不仅前所未有,而且其恶性化的趋势迅速扩散到整个社会。于是,鲸吞无厌、夤缘钻营、蝇营狗苟、巧取豪夺、恃强凌弱等等,成为社会普遍遵循的生存通则。明代人用"于今交道奸如鬼"之类的话来概括当时的世风,于是社会文化中任何可以作为社会进步资源的理性化和良性化的因素,都被无处不在的专制权力黑洞及其扩散到社会一切角落的贪欲所吞噬。比如明代中期人记述官吏贪污受贿规模在很短时间内的迅速膨胀:"吾幼年做秀才时,见亲识人家有事,则以几百钱谢兵马;今则大天平兑银子矣,大是可骇事!"又如在嘉靖时,通行的社会准则就已经是:"贿赂盛行,先朝犹暮夜之私,而今则白日之攫!大臣污则小臣悉效,京官贪则外臣无畏。"这说明,腐败已成为权力体制运行的基本动力,成为全社会的兴奋中枢,并由此使整个社会被一种疯狂的、兽性般的贪欲所笼盖无余。

明代社会的腐溃不仅有着很深的制度原因,而且更有着无处不在、高度活跃的驱动机制:在权力体制的作用下,社会中一切可能向积极方向发展的因素和希望最终都萎缩湮灭,而只剩下举世在恶性刺激下争相堕落这惟一的选择,因此明代社会的虚伪和腐败程度在整个中国传统社会中都最为突出。黑格尔指出:中世纪教会的腐败不是偶然的、不是只要遏制了某些私欲即可消除的;相反,它因源于制度原因而是一种必然的、根深蒂固的腐败,是不断地向一切社会空间弥漫扩散的死症,它注定到处孳生"权力欲、放纵淫佚、种种野蛮和卑鄙的腐败情形、伪善和欺骗"。明代不仅如此,并且更因专制权力的极端化而使其恶果有过之而无不及。

第四,高度强化的专制统治向调控机能全面废弛的"晚期专制"的过渡。明代中后期人时常评判:"近日国事,无内无外,无大无小,酿成一片虚泡世界,如蠹在树中,风起则摧耳!"但为什么在明代那样为了维系君权至上和统治集团私欲的超常膨胀而不惜任何代价的环境下,反而导致了痿痹如泥的"虚泡世界"?

原来,传统宗法社会比较稳定的运行,需要相对均衡地调节各个阶层的利益,这种机制被称为"王道",其内涵是:"王道"要以和谐运行整个宗法社会为价值指向,而不能孤注一掷、不择手段地仅以统治者私欲为目的;也就是说,在不突破君权至上的前提下,统治者也必须一定程度顾及"社会公正",其统治才具有合法性和长久维持的可能。但是到了明代,君权制度下原本很有限的公正性,完全被"超强权力转化为超大私利"的基本态势所吞噬瓦解,于是,一切法规准则、程序典章、道德规范,都成了权势者欺世谋私的手段;它们在百姓眼中,越来越因为其神圣外衣的千疮百孔之下显出其极丑鄙的本质而沦为笑柄(当时在百姓中流传有大量政治和伦理笑话),而作为支撑一个社会平稳运行的制度典章和伦理规范一旦沦入这样的境地,举世弃之如敝屣、转而蜂拥钻营一切逆规范性的利益机制,就是必然的。

于是明代中后期社会就成了这样的局面:一方面到处弥漫着空前强烈焦灼的贪婪和欲望,社会生活一切领域中明里暗里的"交易"都非常活跃;但另一方面,中枢体制中却呈现出腐尸一般的气象:比如皇帝可以几十年不上朝、不看奏章;没有油水的衙门大多都因为缺员而无法办公,而人们为了钻营或保住一个肥缺可以不惜一切手段,甚至使用诸如献出妻妾、不顾自己进士阁臣等高贵身份而争向皇帝献房中术等极无耻的手段。在这种状态下,任何良性意向的创意都因可能侵害权势者利益而被层层搁置和抵制;同样,能够传递真实信息的渠道都因为危害到权势者而被视为祸水并被阻绝绞杀,由此使层层叠加的欺骗蒙蔽积聚成为全社会性的巨大灾难,即如明代中期李东阳所说:"闾阎之情,郡县不得而知也;郡县之情,庙堂不得而知也。始于容隐,成于蒙蔽。容隐之端甚小,蒙蔽之祸甚深!……而事关内廷、贵戚者,动为掣肘,累岁经时,俱见遏罢。"

一九九八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马狄亚·森通过对专制体制中饥荒问题的研究说明:在民主制度中,真实的信息和反馈机制启动了那些可以消解制止灾难的有效手段;相反,古代帝国和现代极权主义国家所以容易受到饥荒等灾难的毁灭性打击,是由于在严重缺乏批评质疑、社会信息系统被权力垄断的政体中,了解真相是极少数人的特权。天长日久,不仅民众被泛滥的虚假信息所统治,而且政府也因社会信息系统的普遍误导而做出越来越重大的错误决策,从而使饥荒等灾难的后果被极大地扩大蔓延。明代全面废弛的"晚期专制统治"正具有这样的典型特征,而社会一旦坠入这种泥潭,则不论后人如何拼命自拔,都会因一切良性社会资源和机制早已被专制体制糜耗戕伐殆尽而无济于事的,崇祯时代就是这样的典型。

第五,权力制度下"伪商品经济"的特点、及其与现代商品法权制度的全面逆向化。

照流行的说法,明代嘉靖前后,中国已有规模较大的商品经济,其发展指向了近代文明。这个结论似乎有其理由,如太湖流域一些城镇手工业的兴盛、商业资本的活跃等。但是我以为,仅以一些局部的"萌芽"作为这一时期整个经济生活中的焦点是片面的,因为所有这些"萌芽"并不能孤立存在和发展,相反,明代"商品经济"只能置身于当时国家权力体制及其支配下的整个社会文化之中。因此,考察它们与权力体制间的关联,是把握当时经济形态的关键。而视点一旦落在这个症结就不难发现:曾在中国出现的所谓"资本主义萌芽"并非趋于现代经济法权意义上的"商品经济";相反,它是一种专制权力体制奴役下的"伪商品经济"!

中国皇权制度后期的显著特点,是专制权力的高度强化及其所导致的"权威主义"势能向全社会一切角落的强烈辐射和恶性膨胀,并以此为基础迫使一切阶层成为为满足权力阶层最大利益而存在的工具和牺牲。于是也就产生了一系列虽然具备了商品和市场交易的外壳,但却越来越悖逆于现代法权意义上"商品制度"的怪胎,如:皇权对于工商业阶层及其一切财产生杀予夺的"天然权力"发展到赤裸裸的程度;权力体制可以通过兴矿、贡赋、剧增赋税等名目,越来越加重对工商阶层的掠夺;更怵目的,是权力通过五花八门的方式并直接借助于"市场"以牟取暴利,如:利用国家的禁榷、禁止海外贸易和对专卖商品的垄断权而大肆走私、倒卖大宗专控商品的准卖配额;利用采办、进御、上供、采造、织造、采木等等专制体制征调占用巨额国民财富的特权,从中贪污瓜分,然后再通过市场转手抛售而凭空获得暴利;凭借权力占用通衢要道而开设皇店和权贵家店;开设"官店"以邀集商贾囤积货物;借官员特惠免税权挟带商船私货;偷逃国税,等等。由于明代统治权力与"市场"之间具有的非常密切联系、以及由此而来的巨大经济利益的强烈诱导,所以当时权力阶层中的人们为了争得更大的商业份额,竟邀集流氓彼此大打出手;仅一家权贵在京师开设的店舍甚至就有"千余区"的巨大规模;苏州等经济发达地区的士大夫们亦"多以货殖为急"。表面上看,商品经营的规模确是比前代扩大了许多,但其本质上却是越来越借重于权力的恶性膨胀、越来越"逆市场化"。

亚当·斯密说:"在从事商业的国家中,法律的力量总是足以保护地位最低下的国民。"而"伪商品经济"体制则完全相反:它越是发达热闹,也就越彻底地实现了孟德斯鸠所说的"没有贸易就产生抢劫";实现了权力对社会弱势群体压榨掠夺的极端化。所以在明代史料中,诸如"皇上欲黄金高于北斗,而不使百姓有糠粃斗升之储"、"穷天索产,罄地伐毛,尽宇宙间靡有留利"之类哀诉比比皆是。于是不论从社会政治层面,抑或社会经济层面来说,不但新制度因素孕育生长的可能性被完全阻绝,而且连维持传统社会所需的经济贸易活动,都最终败落雕敝。

第六,专制体制中"权威主义"对国民心理控制的深及骨髓。

现代国家在文化体制和国民群体中的心理基础,在于公民人格和公民权利意识的普遍养成,所以胡适说:"自由的国家不是一群奴隶所能建造起来的。"为了醒目地提出这个问题,我们举出一古一今两例略加比较。前者是明代小说《金瓶梅》描写身为媵妾的潘金莲在当众遭受西门庆侮辱和毒打之后,反倒加倍对施虐者谄媚效忠的情态:

西门庆至晚进入金莲房内来,那金莲把云鬟不整,花容倦淡,迎接进房,替他脱衣解带,侍候茶汤脚水,百般殷勤扶侍。到夜里枕席欢娱,屈身忍辱,无所不至,说道:"我的哥哥,这一家谁是疼你的?……惟有奴知道你的心,你知道奴的意,……我的俊冤家!你想起甚么来,中人的拖刀之技,你把心爱的人儿,这等下无情的挫折!常言道:家鸡打的团团转,野鸡打得贴天飞。你就把奴打死了,也只在(你)这屋里。"

这当然是对传统社会中臣妾们受虐狂心理的入骨刻划,可惜并非只在明代小说中才能读到这样的描述。比如资深的共产党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院长温济泽的夫人,在"文革"中与邓拓夫人丁一岚被关在一起,后来她曾转述丁一岚对自己在"文革"中家破人亡惨境的看法:

丁一岚大姐不是常说吗:"这母亲做错了事,打错了孩子,做孩子的你能要母亲怎么办呢?"中国有句老话叫"野鸡打得满天飞,家鸡打得团团转"。这野鸡你一打它,它就飞了,跑了。而家鸡就不同了,你怎么打,它还是在你周围团团转,离不开这个家,离不开你的小院……老温他们一生受过那么多苦,却常说无怨无悔,这种精神确实是好的,可问题应该往深里一步想,就是说,怎么才能让党让母亲别错打儿女。……这么错打不行。母亲本身你怎么才能做一个好母亲,应该多考虑这个问题,总结经验教训,根子究竟在什么地方?(99年11月26日《南方周末》)

"家鸡打的团团转,野鸡打得贴天飞"--永远自甘于围着主人"团团转"的"家鸡"的身份、自甘于随时可能落在头上的无端凌辱、自甘于横遭毒打之后反而只能加倍表示效忠和谄媚的境遇,这种植根于全民族亿万成员内心的臣民哲学和臣妾哲学,其产生固然不始于明代,却是从明代开始根深蒂固融入我们国民性的;是以明代权力制度的恶性膨胀为基础,越来越强悍地充塞了整个国民心理的。黄宗羲指出皇权专制化的结果,是普天下之士"跻之仆妾之间而以为当然";我们从明代社会中看到的也正是:人们由仆妾地位的自甘,固化为专制权力格局之下维持其生存和利益的基本心理机能。

人们会觉得:从《金瓶梅》到现代过去了四百年,其间外面世界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在我们这里,不仅人们对权势的恭顺没多少变化,而且连形容概括这种恭顺态度的辞语都还是一毫不改,这太不可思议了!但实际上,这种国民性的延续是一种基本的现实存在,所以真正应该吃惊的,倒是我们对之的茫然不觉。

明代权力制度的逆现代性留给后世的镜鉴

主要路径 篇4

1 高中生学习化学的主要障碍

1.1 学习过程不够专心,学习兴趣无法从一而终

虽然学习化学并没有上升到做学问那样至高的境界,但这并不意味着学习化学可以不采取严肃认真的态度。作为理科学科,要求我们学生所具备的能力之一就是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这些态度主要体现在日常实验室中的实验活动。不少学生都存在在实验室嬉笑打闹的现象,虽然说日常的简单小实验一般来说不会有太大的隐性危机,但这个并不是我们可以懈怠和不认真对待的借口。正相反,每一次在实验室中需要被完成的实验都是需要认真进行的,只要是被挑选出来进行实验的化学试剂,就一定有它出现的必要,一则是为了检验我们的专业知识能力,二则也是为了测试我们是否能够做到认真对待,如果在这种关键的时刻没有采取正确的态度,怎么能说学好化学呢?

1.2 化学试剂名称极其容易被搞混

二甲基烷烃、亚硝酸盐、亚硝酸钠等等诸如此类的化学试剂的名称不仅冗长而且生僻字也比较多,对于我们来说会造成比较大的难度。特别是在刚开始接触的阶段,熟练掌握这些化学试剂的念法并且写对它们的化学式对于初次正式接触化学的高一学生来说不是一件易事。同时,对于学到后期,化学试剂化学反应化学变化逐年递增,光是记清楚这些越来越多的化学变化就已经足够让人应接不暇了的高三学生也是十分头疼的一件事。

1.3 学生在学习后期阶段兴趣大减

任何学科都很难保证让人产生从一而终的兴趣度,除非具有极其强烈而又浓厚的兴趣作为基础,而显而易见的是,大多数的我们学习化学的初衷都是为了应付应试教育,也就是说,一开始就不具备热爱化学的前提作为日后的催化剂,即便存在几个学到后来真正爱上化学的个例,也不能说是极其热爱作为推进器,因此,我们在学习后期产生疲劳感也是可以理解的,当然,也有现象表明有学生是抱有“学着也无所谓”的态度一路支持到高考的,喜欢与否对他们来说已经早就没有了太大的分别。这样的心理作为潜性因素势必不能够作为长久的支持工具,也对化学学习会在一定程度上产生比较消极的影响和后果,可以这样说,这和最开始学习化学的目标也是南辕北辙的。

2 高中生化学学习障碍克服的主要路径

2.1 学会培养自己的兴趣点

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也是如此,倘若没有兴趣作为支撑点,学习对于我们来说也不过是味同嚼蜡。不仅会影响到我们的学习效果,对于最后的学习热情也不会产生任何积极影响。因此,基于学习化学的几个障碍点来看,最重要的解决方法之一就是努力培养自己学习化学的兴趣,当然,兴趣在很多程度上不是一朝一夕可以产生的,有的同学会在一开始接触化学的阶段就产生浓厚的兴趣,但在日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和难度的增加,曾经的热忱也会随风而去的,取而代之的是无休止的厌恶和排斥,因此,要学会发掘自己在化学学习的哪一个模块倾注的不由自主的心血最多,才能更好的找到学习上的突破点。

2.2 学会尽力去区分容易混淆的知识点和化学式

其实简单说来,造成学习兴趣不够浓厚的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学习的效果和成果不如自己预期的好,这就会影响到自己对于化学的热爱,认为付出和回报不成正比。而要想实现自己对于化学的重拾热爱,就要学会认清自己在化学学习方面存在的需要改进的地方,比如化学式记不住那就多背几遍,化学试剂的颜色容易弄混那就经常自己去辨别,这些做法都不是无用功,只是见效可能不会在短期内就显现,但只要长期的去坚持就一定会有成效,而一旦成效出来了,我相信我们对于化学的热爱一定会上升到另外一个高度。

3 结语

综上所述,化学学习在难度和复杂度上都是无可辩驳的,而正是这些因素造成我们学生在学习化学上遭遇到了不少拦路虎,有的甚至都丧失了学习的热情兴趣和信心,这些障碍的克服说难也绝对不简单,其实大部分还是基于自己的能力和信心,很多时候打败我们的不是学习路上的绊脚石,而是自己心底的不自信,只要我们心里认准了一定要学好化学攻克所有可能出现的难关,那在化学学习上就不会再有更深层次的问题出现,相反,这些勇气和信心还会帮助我们更好的学习和生活。

参考文献

[1]管耀武.高中生学习有机化学的障碍及其对策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5.

主要路径 篇5

关键词:企业培训;创新路径;障碍;改进策略

中图分类号: F27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10-2-2

0 引言

企业培训工作的开展是为了提高企业员工的整体综合素质,使其更好的为企业的经营发展服务,加大企业培训创新力度尤为重要。培训工作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是企业提高综合竞争力,实现创新发展的必要途径。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加剧,人才之间的竞争也日益严峻。企业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取得发展,必须加大培训创新力度,通过对员工开展教育培训工作,培养出一支精通技术、业务熟练、爱岗敬业的职工队伍,为企业的创新发展服务。但是目前很多企业由于受传统管理体制的影响,在开展员工培训工作时还面临着一些障碍。在这样的情况下,企业必须清楚的认识到培训工作开展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予以解决,以提高企业员工的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为企业在新时期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保障。

1 企业培训创新路径的主要障碍

1.1 认识上的偏差

制约企业培训工作效果提升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企业领导和员工在认识上的偏差,导致企业培训创新工作难以高效开展。这主要是由于市场竞争的加剧使得企业领导将几乎全部精力都放在了提升经济效益上,对于员工的教育管理缺乏足够的重视。再加上员工培训工作是一项系统性的、需要长时间才能看到效果的工作,导致很多领导人员由于急功近利而放弃了员工培训。同时,领导的不重视也就使得受训员工自身在认识上产生偏差,不愿意甚至抵触参加教育培训,不积极配合培训工作的开展,再加上缺乏对员工思想上的正确引导,导致培训效果严重下降。

1.2 组织机构的不完善

对于大部分企业来说,培训工作都是一种高成本支出、低成本回报的活动,并且很难看到实质性的经济效益,因此在培训组织机构建设方面投入的力度不足,多数企业仅仅是为整个企业设置有限的几个培训工作职位,而没有设立专门的员工培训部门,而且仅有的几个培训人员也大多是兼职,缺乏专业的员工培训经验和技巧,而且职责分配不明确,导致培训工作效果低下。另外,很多企业将培训工作看作是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任务,企业高层管理者、部门领导等没有发挥作用积极配合员工培训工作的开展,同样也不利于企业培训工作整体效率的提升。

1.3 培训制度的滞后性

一套完善的培训制度是企业培训创新路径的基础,也是培训工作规范进行的保障。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很多企业都没有形成一套完善的培训管理制度,主要表现在,第一,没有建立专门的培训部门,培训活动的组织开展存在较大的随意性,不能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科学的培训计划。第二,企业没有建立规范的培训工作流程和标准,包括培训方式、培训考核方法、评价反馈原则等,导致大部分员工参与培训是抱着“走过场”的心态,没有从根本上提起重视,严重削弱了企业培训的意义和价值。

1.4 受训员工接受能力有限

企业开展培训活动主要是为了通过教育、学习等方式来丰富员工的知识结构,提升员工的技能,从而达到改善受训员工工作绩效的目的。但是由于受训员工在性格特点、知识结构、学习能力、心理态度等各方面都存在差异,单一的培训方式并不能满足全体受训员工的需要。比如,部分员工在参与培训时存在严重的负面情绪,从心理上排斥培训活动,就很容易造成培训效果不明显,导致企业价值受损。总之,企业员工综合素质良莠不齐,培训前准备工作做得不足,员工对培训内容的接受能力不足,都会造成培训效率低下。

2 企业培训创新路径的改进策略

2.1 及时更新观念,正确认识企业培训

要想实现企业培训工作的创新,首先就需要企业领导及相关工作人员及时更新观念,提高对培训工作的重视,将培训工作落到实处。首先,企業要根据自身情况建立完善的培训组织机构,为培训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组织基础。企业领导要从根本上重视培训工作,并在制度、资金、人力、物力等方面予以支持。其次,企业要明确人才强企的科学发展观念,加强对现有员工的培训,致力于提高企业员工的整体素质和业务能力,进而使企业综合竞争力得到提高。 然后,企业要树立以人为本的培训理念,企业领导和管理者要在日常工作中注意观察员工,及时发现员工存在的不足及工作中面临的问题,进而根据不同部门、不同岗位的受训员工的实际需求,对知识、技能、理论、思想等不同类型的培训内容进行合理的分配和规划,有针对性的开展培训工作。同时,企业还要加强对员工思想上的引导,帮助员工树立正确的培训观念,积极配合培训工作的开展,在积极的心态和环境下员工对培训内容的接受能力也会相对提高。

2.2 完善培训管理体制

企业培训工作的创新发展不仅需要领导的重视以及相关工作人员观念的更新,更需要一套完善的培训管理制度作为保障。在当今时期,企业有必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一套科学的员工培训流程和标准,并选择合适的培训主体,比如配备专门的培训部门和培训技术人员,培训主体要掌握企业培训的基本方法和重要知识能力。其次,在培训对象的选择上,企业要针对每一阶层的工作人员当中选择那些综合素质较低、渴望学习、合乎条件的员工纳入到培训对象范围内。然后,在培训内容的设计上,企业要在开展培训之前做好需求分析工作,根据员工的具体需要有针对性的设计培训内容,有效避免空洞无味的填鸭式培训模式,使培训工作真正达到填补缺口、对症下药的效果。同时,在设计培训内容时要充分考虑受训员工岗位、特点、工作阶段等内容,进而科学的安排培训内容,选取合适的培训方法,以提高培训的有效性。

2.3 丰富企业培训方式

企业实现培训创新的一个重要途径就是进行培训方式的丰富和创新,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

第一,开展校企合作培训模式。企业通过与当地高等院校合作,可以聘请学校专业的教师来企业担任专门的培训人员,培训教师要深入企业人力资源内部,了解职工的实际需求,确定培训方式和培训内容,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培训活动,还可以开展多样化的培训课程,从而为企业培养出专业化的技能应用型人才。同时企业可以为学校的学生提供岗位实践的机会,帮助学生了解企业发展需要的技术和能力,进而帮助学生成长,毕业后直接进入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可以有效节约人才培养成本。

第二,内训与外训相结合。目前大部分企业开展培训工作的方式都是内部组织培训,即由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设计课程,由内部专业人员担任培训讲师开展培训工作。而外训则是企业外派员工到外界的企管培训公司或机构参加培训。根据目前内训为主的培训工作现状,企业要根据实际情况将内训與外训进行有效的结合,对于基层员工采取内训的方式效果更佳,而对于中高级人才则重点采取外训的方式,在选择外训机构时要注意其资质信誉、专业特长等是否符合要求,以满足企业培训需要。在当今社会发展时期,有条件的企业完全可以通过聘请外部专业人才担任培训讲师,或与外部培训机构合作的方式来完善自身的教育培训体系,完善人才培训模式的构建。

第三,远程教育培训。信息时代的到来使得网络成为了人们获取信息的一个重要方式,因此企业要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作用,有效拓展员工培训方式。比如利用现代信息网络的相关技术,对员工开展远程教育培训,不但可以有效降低培训的成本,同时还能够让受训员工结合自身的时间、需求进行培训课程的选择,有助于培训质量和效率的提升。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企业培训工作的创新发展受观念认识、组织机构、培训制度、受训员工接受能力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在当今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发展环境下,企业有必要排除障碍,加大力度进行培训工作的创新。要及时更新观念,正确认识企业培训工作;不断完善培训管理体制;同时还要建立校企合作、内训外训结合、远程教育等多种培训方式,以提高企业培训工作的有效性。

参 考 文 献

[1] 李国甫.创新国有企业党支部书记培训路径[J].钢铁文 化,2015(05).

[2] 黄经元,沈芳.完善企业培训体系提高企业培训质量的 对策和建议[J].职教论坛,2009(28).

[3] 刘玲,杨志.民营企业人力资源培训与开发中的问题及 对策[J].品牌(下半月),2015(04):149-150.

主要路径 篇6

一、重视白酒高端品牌资源的深度开发, 构建中国白酒奢侈品牌核心要素体系

检验一个品牌是否成为奢侈品牌, 就是看其能否具备奢侈品牌的核心要素, 因此构建中国白酒奢侈品牌核心要素体系应具体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1. 营销品牌的尊贵形象。

在营销字典里适合于大众化的便利原则不适合奢侈品, 即 (1) 不同于大众白酒品牌的运作规律, 中国白酒高端品牌要不断地设置消费壁垒, 拒大众消费者于千里之外, 使认识品牌的人与实际拥有品牌的人在数量上形成巨大反差, 通过限量销售维持高贵形象, 充分体现其作为准奢侈品牌的魅力所在。 (2) 为保持品牌的顶极地位, 还应在营销中杜绝“垂直延伸”。根据营销学者拉瓦克 (Lavack) 于1996年所做的研究实验中发现, 品牌向上或向下延伸导入市场后, 核心品牌的印象深度显示要比导入前来得低。这说明将品牌进行垂直延伸导入市场后, 将降低消费者对核心品牌的喜好度, 同时损及核心品牌名称的资产。中国白酒高端品牌占位顶级之后, 如果向下垂直延伸, 虽然可能扩大市场份额, 但一定会破坏顶级品牌的尊贵形象。 (3) 奢侈品不同于一般的高端产品, 不能随意采取多元化。在奢侈品这个领域运作名酒, 跨越两个行业进行品牌延伸, 将导致品牌个性模糊, 难以取得成功。

2. 营销品牌的时尚情调。

从世界上盛产奢侈品的国家如法国、美国的情况来看:历史、皇 (王) 权、文化和国力富强是奢侈品形成的资源基础。中国白酒产品历史悠久, 文化内涵非常丰富, 所以中国要打造世界级的白酒奢侈品牌, 不但要充分利用其得天独厚的品牌资源, 还需要对其注入独特的中国元素, 借助国际顶级设计师以中西贯通将人们对东方的感觉神秘化、时尚化、情感化。这样浓郁的中国情调较为容易引起国际时尚界的关注。例如“绝对伏特加”的广告和市场推广活动屡获大奖, 它不断采取富有创意而又高雅、幽默的方式诠释该品牌的核心价值:纯净、简单和完美, 且由于渗入了多种视觉艺术领域如时装、音乐与美术, 因此无论在任何领域中, 它都能凭借自己的品牌魅力吸引众多年轻富裕而忠实的追随者。

3. 营销品牌的文化底蕴。

奢侈品牌的产生与发展摆脱不了“品牌来源国效应”, 例如由于文艺复兴以后数百年来欧洲文明一直处于世界的主导地位, 时至今日全球的时尚中心仍在欧洲。因此国内社会各阶层公认的、带着深深文化烙印的顶级品牌奢侈品在消费者看来总是和欧洲印象联系在一起。由此, 可以借鉴这一思路, 确定推动中国白酒高端品牌走向世界、成长为奢侈品牌的突破口:伴随中国综合国力的进一步提升, 为强化中西之间文化的交流与认知, 中国饮食文化要率先走出去, 中国白酒作为中国菜肴的最佳伴侣, 也随之走上越来越多的西方人餐桌;在此基础上, 充分运用西方化思维搜集、保留奢侈元素, 赋予中国白酒高端品牌以奢侈品牌般尊贵的国际形象, 以东方独特的文化、历史和哲学理念吸引西方消费者, 使对东方文化了解有限的西方消费者也能够逐步认知、接受一些崭新并满足某种奢侈表象符号的中国白酒高端品牌。

二、在技术层面解决高端白酒口感辛辣的问题并改良

香型等化学特性, 使国内主要奢侈品消费人群对其建立新的品牌个性认知

中国白酒高端品牌虽然在国际上与洋酒相比目前处于劣势, 在国内的酒吧、夜店也遭遇洋酒的强力挑战, 但总体上国内各个阶层消费者对于中国白酒高端品牌的认可度仍比洋酒高得多, 这一点可以从市场销售情况得到印证, 这也表明在该领域内中国企业具有创建奢侈品牌的广泛市场基础和潜在力量。但要获得追求时尚的年青消费者群体的青睐, 还需要相关企业注入足够的资本和创新技术, 解决度数太高、口感辛辣等问题并对香型等化学特性进行有效的改良。同时, 将白酒中的某些香味成分减少, 使之能与饮料结合、勾兑起来成为休闲酒。目前中国白酒特别是浓香型白酒虽无色透明, 可一旦加入苏打水就会混浊, 因此需要逐步改进工艺, 做到可调可制, 使饮用方法适应国际化要求, 更符合年青人的消费心理和消费习惯, 用符合这个群体需求的产品定位来打造品牌。一旦国内年青的消费者及国外游客更多的、更频繁的在国内消费中国白酒高端品牌, 这个市场所提供的空间必将进一步提升。

总之, 在培养中国白酒高端品牌成为奢侈品牌的过程中, 所涉及到的与大众白酒品牌的区隔及传播的特殊性等都决定了它是一项精细化的、依靠实力而非短期炒作才能完成的营销工作, 对此务必有理性认识和可供选择的路径。

参考文献

[1]王爱民:奢侈品在中国的营销渠道改进浅析[R].科技创业月刊, 2009年10期

[2]童思宇:中国消费者改写了世界奢侈品消费规则[R].中国经贸, 2009年9期

主要路径 篇7

1前期研究阶段的主要环节与技术路径

为防止城乡建设用地统筹置换的盲目性, 前期的基础研究工作就显得尤为必要。结合调研分析, 把前期研究大致分为评价城镇土地集约利用程度、预测城镇建设用地需求、测度农村居民点整治增地潜力和综合评判置换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1.1城镇土地集约利用程度评价

城镇土地集约利用程度评价是城镇土地集约利用水平的重要判断, 是因地制宜开展城乡建设用地统筹置换的基本前提。如果城镇土地集约利用程度较低, 则应先通过城镇建设用地挖潜获得建设用地指标, 以满足现实发展需求。如果土地集约利用程度较高, 难以满足合理的建设用地需求, 则可以适度开展城乡建设用地统筹置换来满足建设用地需求, 以确保城镇用地增长, 防止盲目开展用地统筹置换导致的城镇用地低效扩张。具体评价时, 可从土地投入强度、使用强度和经济效益等方面, 建立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判定城镇土地集约利用程度。

1.2城镇建设用地需求预测

通过城镇建设用地需求预测了解城镇建设用地增长趋势, 为确定城乡建设用地统筹置换规模提供依据。如果未来的需求类型主要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公益性用地, 且需求量较小, 则可视情况直接采取征用的方式。若需求量较大, 且经营性用地需求占了较大比重, 整体需求量远高于上级下达的建设用地指标数量, 则可“适度开展统筹置换”。在操作时, 必须综合考虑城镇总体规划、发展战略规划和产业规划, 结合历年社会经济发展演变过程与土地利用现状, 多情景预测城镇建设用地阶段性需求量。做好建设用地预留规划, 并与土地利用规划相衔接。

1.3农村居民点整治增地潜力测度

农村地域系统是农村建设用地潜力挖掘的重要判断, 是开展城乡建设用地统筹置换实践的首要基础性工作。应当结合村域社会经济发展因素与土地利用情况, 合理计算农村居民点整治增地潜力。

1.4综合评判置换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综合用地需求与用地潜力, 并兼顾社会、经济、生态效益, 综合评判置换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从而指导城乡建设用地统筹置换实践工作的开展。如果城镇用地集约度高、未来用地需求大、农村居民点整治增地潜力可观, 则可在耕地总量不减、建设用地总量不增的情况下适度开展统筹置换, 并按具体情况制定实践顺序。

2规划与设计阶段的主要环节与技术路径

2.1村镇体系规划编制

如果尚未编制村镇体系规划, 则应先开展村镇体系规划, 然后开展统筹置换实践。通过编制村镇体系规划, 明确中心村镇发展格局, 为借助城乡建设用地统筹置换实现乡村空间优化提供科学参考。县域村镇体系规划应依据《县域村镇体系规划编制暂行办法》, 并结合上位规划和其他相关规划开展。

2.2置换实践的目标村域选取

置换实践必然需要选取目标村域开展居民点拆建和废弃宅基地复垦工作。基于村域的人口、居民点面积、意愿、能力等社会经济统计数据和农户问卷调查数据, 开展农村土地综合整治优先评价。

2.3可行性研究及详细规划设计

置换实践需要详尽的可行性研究及科学的规划设计, 而公众尤其是农户的参与尤为必要。该环节主要涉及农户意愿问卷调查技术和中心社区布局选址与规划设计技术。前者主要体现在如何基于抽样调查, 开展能细致反映农户意愿的问卷调查, 并经数据分析后将农户意愿充分考虑到规划设计方案中, 为置换模式选择、拆迁安置方案确定提供重要参考。后者主要体现在通过合适的方法评价确定中心社区的最合适布局区位, 甄选出最合适的规划与设计方案, 为中心社区建设规划的编制提供支撑。由于备选方案可能有多种, 可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 综合评价各方案的经济、社会、技术和生态等可行性, 为决策提供支撑。

3建设与整理阶段的主要环节与技术路径

建设与整理阶段既涉及工程技术, 又涉及土地管理、项目管理、安置补偿等方面, 是置换实践中最为复杂的阶段, 若有关规划、制度不完善, 也最容易产生问题和矛盾。该阶段主要包括拆旧村、建新村, 以及废弃宅基地整治复垦, 而过程监督与定期评估贯穿始终。

3.1拆旧村、建新村

这既涉及工程技术问题, 又涉及土地管理、项目管理、安置补偿等方面, 是置换实践中最复杂的一个环节。主要包括旧民宅拆除、新民居建设, 在节能减排、高效低碳的可持续发展导向下, 实现废旧建材综合利用尤为重要, 对于变废为宝、节本增效具有重要意义。

3.2废弃宅基地整治复垦

废弃宅基地整治增地是实现耕地不减少、坚守耕地红线的途径。废弃宅基地整治复垦, 必须结合相应的生态地理区划, 针对土壤类型的地带性差异, 在不同类型区开展针对性的研究, 着力研发废弃宅基地整治技术, 确保总体耕地面积不减少、新增耕地质量达标准。

3.3过程监督与定期评估

开展过程监督和定期评估是及时纠偏、保障置换实践顺利推进的必然要求。应建立和完善城乡建设用地统筹置换实践的过程监督机制, 对实施计划、阶段性目标等进行定期评估。由于牵涉城市与乡村, 其监督与评估机制、技术有别于传统的土地整理项目, 仍需开展针对性的机制与技术研究。

4指标置换阶段的主要环节与技术路径

指标在城乡、区域之间进行置换可理解为一个在已有机制、规划框架下的短暂的交易过程, 但考虑到其特殊性和重要性, 要把它作为一个单独的阶段。指标置换阶段的技术类需求较小, 需要在国家层面的土地管理制度上创新, 形成针对城乡土地统筹配置的新的制度安排, 特别是城乡一体化土地市场机制的完善。

参考文献

[1]刘黎明.土地资源学[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2011.

主要路径 篇8

集群首先是在生物学中出现, 它是指个体可能因为环境因素或行为的相互作用而引起并由此形成的群落。而产业集群则是指集中于一定区域内特定产业的众多具有分工合作关系的不同规模等级的企业及与其发展有关的各种机构、组织等行为主体, 通过纵横交错的网络关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空间积聚体, 代表着介于市场和等级制之间的一种新的空间经济组织形式。

对于我国来说, 产业集群是一个泊来的概念, 近年来在学术界受到广泛的研究和讨论。如仇保兴 ( (1999) 认为产业集群就是一群自主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小企业, 依据专业化分工和协作建立起来的组织, 这种组织的结构介于纯市场和层级两种组织之间, 它比市场稳定, 比层级灵活。袁红清等 (2002) 则从规模经济角度出发认为中小企业集群是产业集群的一种类型, 是指在某种产业领域内相互联系的、在地理位置上相对集中的中小企业和机构的集合体, 在可以不限定产权所属的条件下, 形成相互关联的企业群, 以发挥规模经济的效益。

国内外产业集群的实践表明, 产业集群是产业集聚、产城融合的助推器, 是区域经济增长的发动机。积极发展榨菜产业集群, 有利于吸引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 促进榨菜产业向集约化、规模化方向发展;有利于实现信息共享、资源互补, 提高投入产出率;有利于加快青菜头生产的标准化进程, 品牌化生产, 确保榨菜加工业企业的优质原材料需求;有利于加大科技投入, 促进技术创新, 提高榨菜生产的现代化、信息化水平, 提高榨菜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 提高榨菜的市场竞争力;有利于榨菜废水的集中处理, 保护和优化环境, 促进榨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1 涪陵榨菜产业集群的发展态势

榨菜是我国的特产, 为腌菜中的佳品, 具有鲜、香、脆、嫩的独特风味。榨菜生产遍及全国14个省、直辖市, 其中重庆涪陵产量居全国第一位, 行销日本、东南亚、欧美等10多个国家。截至2014年, 涪陵榨菜产业集群基本形成。

1.1 涪陵有国内当前最大的青菜头种植面积

2007年重庆和浙江地区青菜头产量就已经占整个行业产量的80%左右。2013年涪陵全区青菜头种植面积达4.71万hm2, 占全区耕地面积的45.9%;实现社会总产量 (不含上年早季鲜销) 133.6万t。基本形成了区域化布局, 标准化生产, 规模集中成片发展的基地产业带, 是全国最大的优质榨菜原料产区。

1.2 涪陵地区榨菜生产企业众多

改革开放以来, 涪陵各级部门审时度势, 积极制定产业发展政策, 确定产业发展目标, 抢抓商机, 大力开展“质量兴菜”工程, 利用丰富的民间资本, 因势利导, 发展榨菜加工业、流通业, 引导榨菜产业走上了工业化的发展轨道, 成功实现了生产经营从分散型向集约型转变, 成为全国榨菜产业的“霸主”。截止到2010年, 涪陵区域内的榨菜加工企业达到44家。

1.3 涪陵榨菜出口位居重庆市前列

2012年, 重庆市共出口榨菜产品1.59万t, 货值1460.8万美元。其中, 以涪陵区为代表的渝东9区县共出口榨菜1.29万t, 货值1009.32万美元, 占重庆市榨菜出口总量的80.75%, 是重庆榨菜产品的主产区。

1.4 涪陵形成了一批榨菜生产专业镇

涪陵的百胜镇是一个集青菜头种植和榨菜加工于一体的榨菜生产专业镇。百胜榨菜产业历经百年沧桑, 到2011年该镇榨菜企业和生产作坊就有55家, 其中重庆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7户, 涪陵区农业产业龙头企业15户。获重庆市著名商标14件, 国家绿色食品认证2个, 产品销售到全国各地。榨菜已是该镇农村经济中产销规模大、品牌知名度高、辐射带动能力强的传统支柱产业、优势产业。目前在涪陵像百胜这样的榨菜生产专业镇就有5个。

1.5 涪陵地区有国内实力较强的榨菜科研机构

1981年1月1日涪陵榨菜研究所成立, 是全国唯一融榨菜种质资源、榨菜育种、栽培、植物保护、土壤农化和贮藏加工研究与良种开发于一体的专业性榨菜研究机构。目前以涪陵榨菜研究所为主体的涪陵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有在职职工103人, 专业技术人员78人, 中高级以上职称34人, 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5人, 重庆市中青年突出贡献专家1人, 涪陵区科技拔尖人才7人, 重庆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专业委员2人。

1.6 涪陵榨菜品牌效应明显

涪陵鼓励企业开发新产品, 创造新品牌, 扩大知名度。经过长期努力, 涪陵全区共创榨菜品牌190个, 其中“乌江”、“辣妹子”获中国驰名商标和中国名牌产品称号。据统计, 涪陵榨菜自问世以来, 有14个品牌获国际金奖4次, 获国内质量奖90余次。由中国农业品牌研讨中心、农业部信息中心与浙江大学农业品牌研讨中心联合开展的“2012地舆象征品牌价值”认证中, “涪陵榨菜”地舆象征商标排行全国第二位, 品牌价值高达123.57亿元。

2 涪陵榨菜产业集群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2.1 榨菜产业集群后续发展乏力

产业集群化是20世纪50年代后全球经济发展的大趋势。然而, 当前涪陵的榨菜产业集群后续发展动力不足, 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关于榨菜产业集群规划, 不仅在国家层面没有, 在重庆市层面没有, 就是在涪陵区层面也没有;二是政府对榨菜产业集群发展只作宏观指导, 而种植面积多少、在哪里种, 全由农户、加工企业或榨菜专业合作社决定, 这就导致了青菜头价格低, 农户的利益难以保证, 从而使榨菜产业集群的可持续发展面临困境;三是涪陵地区包装、印刷、物流等相关产业发展速度较慢, 阻碍了涪陵榨菜产业集群的后续发展。

2.2 榨菜产业集群中的加工企业规模小且技术落后

集群中的龙头企业尤其是技术水平高、加工能力强的加工企业是集群利润的主要来源, 其发展水平和层次又体现了一个集群的发展程度。涪陵榨菜产业集群中的龙头企业不是很多, 大多数的榨菜加工企业规模都很小, 除了几个龙头企业外, 只有少部分榨菜加工企业的资产规模能够达到500~1000万元。而且许多榨菜加工企业的生产技术落后, 几乎没有什么精深加工, 产品的附加值较低。

2.3 榨菜产业布局分散

榨菜加工企业的选址多靠近原料基地, 致使榨菜产业布局分散。目前涪陵榨菜相关的企业分布在涪陵的近20个乡镇和街道, 生产集中度不高, 不利于实现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资源的最佳配置。

2.4 集群中的农业协会未能真正发挥其指导作用

农业协会, 特别是农业技术信息协会是农业产业集群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以农民为主体, 并由各方面的专业科技人员参与指导的社会非营利性团体, 其宗旨是收集、加工、整理农业科技、经营、市场等方面的信息, 为农民提供咨询、培训等服务。涪陵榨菜产业集群中的农业协会的数量较少, 且协会所拥有的技术专家能力有限, 一些疑难问题难以解决, 协会的作用没有完全发挥出来。

3 优化涪陵榨菜产业集群发展的路径选择

3.1 建立中国榨菜产业园区

产业园区在改善区域投资环境、引进外资、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经济等方面有着积极的示范、带动和辐射作用, 是经济腾飞的助推器。建议政府规划10~20km2的土地建设榨菜产业园区, 在这个园区里可以建设中国榨菜加工中心、中国榨菜质量检测基地、中国榨菜研发基地、中国榨菜教育培训基地、中国榨菜文化旅游博览基地、中国榨菜交易展示基地、中国榨菜有机原料生产基地等等。如具备条件还可以考虑把榨菜产业园区分为两个片区, 一个是青菜头种植片区, 用于引进大型的青菜头种植企业和青菜头种植大户;另外一个就是榨菜相关加工企业片区, 用于引进各种性质和各种类型的榨菜相关加工企业。

3.2 积极建立第三方物流系统

当前在涪陵区与榨菜产业相关的物流, 要么是依托各自为政的比较低端的物流个体户来来实施, 要么就是榨菜企业自行配送或是企业委托商家配送,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局面, 关键就是第三方物流系统没有建立起来。面对这种局面, 涪陵区可以借建设榨菜产业园区的契机, 在政府规划的基础上, 以企业运作为核心, 以产业园区为载体, 把第三方物流系统建立起来, 这样可以有效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综合服务质量、创新发展机制和服务模式, 从而不断提高涪陵区榨菜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3.3 实现营销化发展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榨菜不仅满足于消费者下饭、熬汤食用, 也广泛用于调味、保健等领域。如广东居民就有在烹饪的过程中使用榨菜产品替代鸡精、盐等调味料的举措。北方、西南地区居民有在日常主食中增加使用榨菜的习惯。还有的一些地方, 人们将榨菜用于醒酒、预防晕车、晕船等。为此要创新销售模式, 实行榨菜市场外延扩张, 这就要求我们要建立多层次、宽领域、长短渠道相结合的经销模式, 实施青菜头鲜销与成品榨菜“两轮驱动”战略, 加大开拓市经销力度, 使榨菜产品遍布大到沃尔玛、新玛特等国内外各大知名连锁超市和全国各级农贸市场, 小到城乡的便利店等零售终端, 提高榨菜销售网络覆盖的广度和深度, 切实解决榨菜产业发展中的市场给力难问题。

3.4 实行产业化发展

龙头企业的带动是实现榨菜产业化的关键, 在推进榨菜产业化的进程中培育龙头企业, 可以充分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对榨菜重点企业, 不仅要在资金、税费、用地、能源等方面给予优惠扶持, 还要采取特事特办、一事一议的办法帮助其解决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对榨菜生产基地和企业发展进行合理规划布局, 做到基地建设与企业发展相互对接, 实现订单生产, 形成菜农放心种植、加工, 企业安心生产的良好格局。另外还要根据当前榨菜的发展势头和实际情况, 鼓励成立榨菜行业协会、榨菜合作社等组织来开展榨菜种植、加工、销售、服务、学术交流等相关工作。

3.5 积极延伸榨菜产业链

一是要制定有利于青菜头鲜销的政策。二是要制定有利于榨菜酱油生产的政策。榨菜腌制液是榨菜生产加工过程的产物, 将其制成榨菜酱油在三峡库区已有上百年的历史, 目前榨菜腌制液富含氨基酸、维生素、糖、食盐等物质, 还有独特的菜香味, 深受消费者欢迎。

摘要:产业集群是产业集聚、产城融合的助推器, 是区域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在分析涪陵榨菜产业集群发展态势的基础上, 提出了当前涪陵榨菜产业集群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发展路径。

关键词:榨菜,产业集群,发展态势,路径选择

参考文献

主要路径 篇9

关键词:低碳经济,路径,政策,云南

低碳经济是人类社会面临日益加剧的全球气候变暖压力下提出的一种新的发展理念, 是通过更少的自然资源消耗和更少的环境污染获得更多的经济产出, 通过技术创新和应用替代化石能源消耗的经济增长模式。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一种发展新理念, 是一种发展新经济模式, 主要是依靠技术创新和政策措施, 通过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创造清洁生产机制, 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实施一场能源革命, 建立一种较少排放温室气体的经济发展模式, 从而减缓气候变化和促进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1 国内外低碳经济的发展现状

1.1 国际低碳经济的发展现状

低碳经济最早出现在英国政府于2003年发布的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 首次以政府文件的形式提出什么是低碳经济。英国政府宣布到2010年二氧化碳碳排放量在1990年水平上减少20%, 到2050年减少60%, 并将英国创建为低碳经济国。欧盟承诺到2020年将温室气体排放量在1990年基础上减少20%以上。2007年7月, 美国提出了《低碳经济法案》, 公布了题为《抓住能源机遇:创建低碳经济》的报告, 提出了创建低碳经济的10步计划。日本提出要利用能源和环境方面的高新技术, 引领全球并把日本打造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低碳社会”。除英国、日本、美国以外, 加拿大、法国、意大利等发达国家都在低碳发展方面做出了积极的努力。巴西、墨西哥、韩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也主动减排、限排, 低碳发展已成为国际社会的战略选择。

1.2 中国低碳经济的发展现状

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的重要阶段, 能源需求呈继续增长趋势, 在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方面面临着极大压力。2009年11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到2020年我国单位undefined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 并将其作为约束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2010年8月, 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式启动国家低碳省区和低碳城市试点工作, 首批试点包括广东、辽宁、湖北、陕西、云南5省和天津、重庆、深圳、厦门、杭州、南昌、贵阳、保定8市。

1.3 云南省低碳经济的发展现状

云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云南省低碳经济发展工作, 2009年2月27日出台的《关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定》, 明确提出加快发展低碳经济。2010年, 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组织编制了《云南省低碳发展规划纲要 (2011-2020) 》和《云南省低碳经济试点实施工作方案》, 作为指导全省低碳发展的重要依据。

2 云南低碳经济发展路径

2.1 云南发展低碳经济的现实基础

2.1.1 发展低碳经济的优势

首先, 云南具有丰富的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资源。云南是中国太阳能资源很丰富的地区, 全年日照率高达80%, 年均日照1000~2800h, 使云南对太阳能开发利用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是非常适宜应用和发展太阳能产业的地区。同时, 对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能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 石油制品、天然气、水电等高效、清洁的能源消费占比进一步提高, 云南的能源消费结构逐步呈现高效化、清洁化、低碳化的发展变化过程。其次, 云南具有良好的低碳产业发展基础。云南支柱产业中的烟草和旅游业属于碳排放较低的产业, 另外被列为云南“十大振兴产业”中的旅游、文化、商贸物流、总部经济、新能源、光电子、生物技术产业均属于碳排放强度较低的产业, 能够带动云南经济发展方式向低碳化转型。最后, 云南具有有利的低碳经济发展环境。云南省被列为国家低碳发展的试点省区, 将得到国家对低碳发展的相关政策支持, 对推动全省低碳经济起到关键的作用。

2.1.2 发展低碳经济的劣势

首先, 能源结构以煤为主, 能源利用效率低。云南能源消费结构中60%以上是煤炭消费, 各类涉碳能源中, 煤炭的占比最大达到65%以上, 煤炭消费排放的二氧化碳占70%以上, 云南传统能源资源禀赋现状使煤炭在今后相当一段时间内依然将成为支撑云南社会经济发展的基础能源。其次, 发展经济与控制碳排放总量矛盾突出。云南正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 重化工业的发展、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和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对能源的需求不断增长, 导致二氧化碳排放量日益增加。再次, 产业结构重型化、高碳化特征明显。第一、二、三产业在云南省GDP中所占比例由2001年的22%、43%、35%变化为2010年的15%、45%、40%, 产业结构虽有所优化, 但产业结构重型化、高碳化特征明显, 全市近60%的能源消费和80%的二氧化碳排放集中于第二产业。最后, 缺乏有效的低碳技术, 城市低碳化建设配套基础设施落后。云南低碳技术总体研发、应用水平较低, 缺乏国际领先的低碳技术, 对低碳发展不能形成有效的技术支撑。

此外, 云南城市空间结构不尽合理, 在“现代新云南建设”的大背景下, 城市空间结构受到严重冲击, 导致土地利用、城市功能、产业和人口布局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脱节, 城市交通供需失调, 不能形成有利于低碳发展的城市空间格局。

2.2 云南发展低碳经济的主要路径

2.2.1 促进能源结构低碳化

根据云南能源结构构成特点, 抓住国家能源产业布局调整的重大历史性机遇, 依托中缅油气管道建设工程, 提高油气资源在能源结构中的比重, 大力推进太阳能光伏发电、水力发电、风电等可再生能源的发展, 从整体上优化能源结构。首先, 促进高碳能源的低碳化利用。其次, 大力发展无碳和低碳能源。

2.2.2 推动产业发展低碳化

首先, 培育低碳型战略新兴产业。依托现有的产业基础, 积极抢占低碳发展制高点, 大力发展太阳能产业、光电子产业、生物及生物制药业、新能源产业、环保产业、先进装备制造业六大低能耗、低碳排放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其次, 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 重点围绕旅游和现代服务业, 把云南打造成全国“碳中和”旅游示范省, 以及我国面向东南亚与南亚的区域性商贸中心、国际陆港、金融中心、会展中心, 促进现代服务业整体规模和水平的提高。再次, 促进传统产业低碳化。推动产业升级与节能降耗的相互促进, 改造提升冶金、化工、建材等碳排放强度较高的传统产业。淘汰落后产能, 鼓励发展低能耗、低污染的先进生产能力。最后, 以现代农业园区为载体, 发展生态型、低碳型农业。开展农业节能减排, 推广农村新型清洁能源, 降低农业生产对化石能源的依赖。

2.2.3 推进城市建设低碳化

科学合理地进行土地开发利用和城市规划是建设低碳城市的第一步, 是促进城市具有蓬勃的经济活力、良好的生态环境、便捷的交通系统、适宜的绿色建筑、清洁的低碳能源以及健康的生活方式的前提。云南建筑领域应积极推广应用建筑节能材料、产品和技术, 普及太阳能建筑一体化、城市立体绿化, 有效控制和降低建筑领域的碳排放, 并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同时, 云南建立低碳化交通体系, 倡导和实施以公共交通为主导, 多种运输方式相衔接的交通模式, 以便有效削减城市道路交通的能源需求和温室气体排放。

2.2.4 倡导低碳生活、创建低碳社会

增强低碳意识, 倡导低碳生活方式, 推进低碳办公, 引导低碳消费理念, 消费品“碳标识”制度, 完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 创建低碳型社会。大力开展低碳宣传教育普及活动, 编制和发放低碳生活方式指南, 倡导公众在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等方面, 从传统的高碳模式向低碳模式转变, 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3 云南发展低碳经济的政策建议

3.1 建立组织管理体系

针对低碳经济的相关政策措施成立云南省低碳经济工作领导小组和领导小组办公室, 统筹指导云南低碳经济建设工作。同时将云南发展低碳经济中的工作目标和主要任务进行分解, 并落实到相关的各市级部门。除此之外, 建立与低碳发展要求相适应的监督督办及目标考核制度, 强化目标任务责任制, 确保低碳经济工作有序推进。

3.2 完善法规政策体系

根据云南省的实际情况, 在已有节能、减排政策法规基础上, 根据国际社会低碳经济发展的最新动态、国家及云南省相关方针政策, 颁布相应的配套法规。积极贯彻落实国家关于节能、新能源等方面的优惠政策, 研究制定促进云南省低碳经济发展的产业、价格和财税等政策和措施, 充分发挥政策的引导作用。依托云南省被列为国家低碳试点省区的有利条件, 积极推进云南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环境产权制度改革、投融资体制改革。

3.3 健全多渠道投融资体系

建立云南省发展点经济专项资金, 加大财政方面的投入, 用于云南省低碳能源、低碳产业、低碳城市、低碳社会和低碳试点5方面的低碳政策的落实和实施。同时引导和激励金融机构创新产品, 支持云南省低碳经济的发展。除此之外, 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 鼓励不同经济成分和各类投资主体以各种形式参与低碳经济发展, 推进市场化、产业化进程。

3.4 营造低碳社会氛围

加强政府的引导。将低碳经济纳入政府教育和培训计划中, 发挥政府在云南低碳经济建设中的引导作用。扩大宣传教育。利用新闻媒体、互联网、学校教育、各级政府宣传机构及其它社会公共平台, 多渠道、多形式开展低碳宣传教育。

参考文献

[1]庄贵阳.低碳经济:气候变化背景下中国的发展之路[M].北京:气象出版社, 2007.

[2]任力.国外发展低碳经济的政策及启示[J].发展研究, 2009 (2) :23-27.

[3]马驰, 王淑萍.浙江省制造业发展低碳经济的SWOT分析[J].经济论坛, 2009 (21) :81-82.

[4]余芳东.我国经济的国际地位和发展差距[J].调研世界, 2011 (3) :3-5.

主要路径 篇10

摘 要:自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新型城镇化”概念以来,新型城镇化成为理论界研究的一大热点。而工业区模式在中国城镇化推进中最具代表性。大力推行工业区经济模式也是东莞市快速推进城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重视工业区的转型升级,对助推东莞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并极具普适性示范效应。

关键词:新型城镇化;工业区转型;东莞

伴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深入,东莞在经历城镇化高速发展所带来的集聚效应的同时,也面临着众多方面的严重挑战,尤其是随着内外环境的变化和发展阶段的转换,东莞城镇化的质量和水平不高的问题也越发突出,亟待通过实施新型城镇化发展战略,来推动东莞的城镇化建设。其中重要的思路选择就是经济园区化、园区产业化、产业集群化,最终实现园区城镇化,而且是新型城镇化。 即工业区的转型升级,有利于助推新型城镇化建设,从而最终打造东莞城镇化的“升级版”。

1 东莞城镇化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东莞城市化在极短时间内获得超常规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问题。除以上“浅城镇化”或“半城镇化”等特征突出外,还存在以下四个方面的主要问题。[1]

一是土地资源匮乏与浪费并存,利用效率有待提高。东莞市约50%的陆地为山地和丘陵。适宜工业化城镇化开发的面积扣除必须保护的耕地和已有建设用地,可用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开发建设的土地资源更少。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年底,东莞市的建设用地规模为161.8万亩,其开发强度已经高达43.8%。有十几个镇街的土地开发强度则超过了50%。导致许多有潜力的新增项目和扩展项目用地需求无法满足。比如,就“工业区存在的问题”这一开放式设问的调查数据显示,认为工业区“土地饱和,土地审批難”的占10.6%。[2]在“您认为目前企业在工业区落户的难易程度如何?”的设问中,在502个工业区中,认为目前企业在工业区落户有困难的占了30.6%,这就说明企业要想在东莞的部分工业区落户存在一定的困难。说“不清楚”的占了17.4%,这也可以看出相关部门对工业区缺乏管理和规划,因为连企业在工业区内是否存在落户困难这一简单问题,也有将近两成的受访者表示不清楚。而认为容易和比较容易的占52%。

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有待提高。投资强度是衡量工业区土地利用率的重要标准,根据《东莞市土地利用年度计划量化考核办法》,原有建设用地单位投资强度每亩不得低于100万元人民币。新增建设用地单位投资强度每亩不得低于150万元人民币,且应当比上一年有所提高。而在关于“工业区投资强度”的设问中,共收回有效问卷85份。85个工业区的平均投资强度仅为78.9万元/亩。其中,投资强度最小的是石排镇的沙角工业区,其投资强度为0.6万元/亩。而投资强度最大的则是企石镇的上洞工业区,其投资强度为500万元/亩。

二是空间开发无序和空间结构失衡,功能空间分布不尽合理。由于该市处于经济社会转型期,社会管理尚不完善,各镇街政府干预资源配置、主导经济发展的意愿强烈,在有效推动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了空间开发无序和空间结构失衡等问题。如各镇区在相对封闭的体系中各自为政,忽视区域合作,相邻镇街之间的经济联系水平比较低;在竞争中追逐外源型增长,忽视内生型发展,经济发展后劲不足,创新能力薄弱;为“引凤”而大肆“筑巢”,导致不同层级的工业区泛滥,建设规模和标准远远超出实际需求,许多设施长期闲置;重经济建设,轻社会文化,忽略人的全面发展需求。上述现象严重威胁着该市的可持续发展。这些问题的产生有多方面原因,其中缺乏宏观空间规划和忽视区域开发适宜性是重要原因。尽管在2006年东莞市的规划管理就从市区237平方公里扩展到全市域2465平方公里,实现了全市域规划,但长期形成的历史问题无法在短时间内从根本上扭转。

三是社会事业发展不平衡,镇区之间、城乡之间公共服务水平还有较大差距。据我们对1991年至2009年东莞市各镇区GDP排名变化情况的统计表明:2009年排名最靠前的虎门的GDP达243.7582亿元,最未的洪梅为25.3003亿元,前者是后者的9.6倍。人均GDP的排名:2009年排名最靠前的长安达490631元,最未的望牛墩为63485元,前者是后者的7.7倍。地均GDP(万元/平方公里)的排名情况:2009年排名最靠前的莞城达94191.88万元/平方公里,最未的谢岗为3241.42万元/平方公里,前者是后者的29.1倍。

四是以加工贸易为主的经济结构创新能力较低,企业根植性不强。近年来,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和变化,以加工贸易为主的东莞经济遇到前所未有的困境,主要原因在于国际经济动荡导致外需急剧下降和国内各种生产要素成本持续上升的双重作用,加上东莞企业创新能力较低,因此受国际市场影响较大,同时国内市场竞争力也不足。外源性资本持续大规模收缩和转移,使得改革开放以来一直高速增长的东莞经济增速放缓。

2 以工业区的转型助推东莞的新型城镇化的路径选择

大力推行工业区经济模式也是东莞市快速推进城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作为新型城镇化的排头兵,工业区的发展对未来新型城镇化建设具有举足轻重的示范效应和带头作用。

一是资源集聚作用。随着工业区的建立、发展和壮大,工业区内的产业,从集中到集聚,并不断通过极化效应和扩散效应,有利地促进了地区经济的快速增长,从而在地区经济发展中起到了“增长极”的作用。比如,从工业区建成以来引进的项目来看,335份有效问卷(在502份问卷中,关于此问题的回答有167份的数据缺失)中可以看出,工业区自建成以来,共引进工业项目8176个。平均每个工业区引进24.4个。其中,引进工业项目仅一个的工业区有9个。引进最多的是茶山镇的横江工业区,共引进工业项目200个。工业区的聚集效应为整个城镇化发展和建设的带动作用将不可忽视。

二是企业孵化作用。随着工业区的建立,东莞的工业企业迅速增长。1978年,东莞工业企业1290家,1997年发展到16857家。而500个工业区(关于此问题的有效问卷是500份)现共有进驻企业14413家,占全市(1997年)的85.5% (关于该市的工业企业数量,作者曾多次电话咨询东莞市统计局及普查中心,包括在网上查找,均无最新数值)。平均每个工业区进驻的企业数为28.8家。工业区内企业数在20家以下的工业区就有290个,占我们调查的工业区(有效问卷500个)数的58.0%。进驻企业数最多的虎门镇大板地工业区,一个工业区拥有企业数多达276家。中小企业的成长和发展壮大无疑会解决更多的就业人口,为当地百姓融入城市生活提供更多选择。

三是技术渗透作用。工业区规模聚集能够使各种科技信息技术在产业链横向或者纵向上渗透,主要表现在:新技术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比如说新一代微电子技术向机械加工工业渗透,促进机械加工行业的高科技化、专业化和自动化;再者,新技术向关联性产业渗透,比如说电子信息通讯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相互融合,衍生出新一代的信息化系统;还有,新科技向社会其他领域的渗透,比如说文化、教育、体育、百姓生活等领域,从而为当地城镇化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

四是示范带动作用。工业区具有示范带动作用,在工业区内企业通过技术的改造升级、技术工业的改良和组织架构的优化等方面对企业外的其他企业有很强的提升带动作用,一是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工业区企业一旦在产品研发或者新技术利用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便会迅速引领市场发展的导向,从而促进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二是产业园区的优化发展也会在企业组织运行和体制管理改革方面成为现代企业改革的样板。[3]

五是外围辐射作用。工业区对外具有辐射功能,首先,产业园区的有很大的聚集效应优势,通过聚集效益来提升整个区域的市场竞争力,扩大市场范围;通过产业园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区域内基础设施的不断改造提升也能促进区域商业、交通、科技、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对周围城镇提供了更多的劳动就业机会,大大加深了周边地区城镇化的建设和辐射作用。[4]

参考文献:

[1]具体参见陈端计等主持的东莞市发改局重大课题《东莞市主体功能区规划研究》的相关阐述(东莞市发改局内部文件).

[2]为彻底摸清我市工业区的基本情况,总结工业区发展的成绩与问题,探寻工业区转型升级的路径,东莞理工学院社会发展研究院与东莞市对外贸易经济合作局合作进行了东莞市工业区摸底调查。问卷数据显示,截止2013年7月,东莞已建立起503个工业区.

[3]何尚汉.中国新型城镇化建设视野下高新区转型发展路径探索[J].改革与战略,2014(04):105-107.

[4]韩继坤.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与科技园区发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7.

基金项目:东莞市文化精品专项“以工业区的转型助推新型城镇化的路径研究”(20131021)。

主要路径 篇11

1 农村互联网发展现状

伴随着农村信息化的不断发展, 互联网发展在农村也在积极推进, 由于我国经济结构“二元化”发展, 城乡发展不平衡导致“数字鸿沟”正在不断扩大。截至2012年底, 互联网在城镇的普及率已达六成, 但在农村仅为23.7%, 城乡互联网普及率差距依然很大。我国农村网民规模为1.56亿, 占全国网民人数的27.6%, 而美国的农村互联网用户已经接近于城镇用户。我国是农业大国, 居住在农村的人口将近有7亿, 由此可见农村互联网是未来中国互联网发展的潜力所在。

农民作为农村信息化的主体, 普遍较低的文化水平不仅体现在信息化知识的匮乏, 对互联网的认知较浅, 而且相关普及培训工作难以系统性开展, 农民在互联网上的主要应用是交流沟通和网络娱乐。农村互联网是农村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发展程度影响着农村现代化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速度。在我国城镇, 互联网已经延伸到了整个社会的每一个角落, 不仅人们在生活和工作中都已经离不开了互联网, 而且整个社会的经济、文化、政治等方面的发展都受到了互联网发展的深刻影响。由于我国农村在经济、文化、政治等方面远远落后于城镇, 整体发展空间还很大, 将互联网深入延伸到整个农村社会中, 在提高农民收入、丰富农民文化生活, 完善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等经济、文化、政治建设方面具有积极主导作用。因此, 农村互联网发展对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作用和深远意义。

2 农村互联网发展主要制约的深入调查分析

近几年, 中央和地方政府对农村互联网建设的支持力度是相当大的, 2013年初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开展“宽带中国2013专项行动”, 在六个行动计划中就包含有“农村宽带普及计划”和“农村校通宽带计划”有关农村的两个专项行动计划。农村互联网在得到政府支持的同时, 各地的电信运营商和企业也都以各种方式来支持农村互联网建设不管是电信运营商独立投资建设或者是运营商与企业合资建设, 或者是其他投资建设方式, 都在积极推动着农村互联网的发展。但是现行的投资建设模式和机制还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之处, 市场主体投资建设和运营的驱动力不足以及农民有效需求的拉动力不足, 从而导致发展动力不足, 严重制约着农村互联网的发展。

2.1 对现行投资建设模式和机制对农村互联网发展制约情况的深入调查分析

2.1.1 基层政府投入力度不够。

资金是农村互联网发展的基础, 没有资金支持就无法进行互联网的基础设施建设, 没有基础设施就谈不上互联网的发展。虽然农村互联网发展已经引起了基层政府的重视, 但是并没有真正体会到农村互联网发展的深刻含义和深远意义。大多数农村地区以发展经济为首要任务, 政府把每年有限的财政预算资金几乎投入在了经济建设上, 对互联网建设的投入少之又少, 相比于各种媒体有关各个省市政府加大互联网建设铺天盖地的报道, 有关基层政府对于农村互联网建设大力度投入的报道寥寥无几, 见得更多的则是加大经济建设方面的报道, 在互联网建设和经济建设的选择上, 基层政府的领导一般都是选择了后者。由此可见, 基层政府领导缺乏正确的互联网建设意识, 不能为农村互联网发展提供准确导向, 制约着农村互联网的发展。

2.1.2 电信运营商投入不平衡。

电信运营商是指提供固定电话、移动电话和互联网接入的通信服务公司, 中国三大电信运营商分别是中国电信, 中国移动, 中国联通。电信运营商是互联网建设的主体, 他们掌握着互联网建设中的硬件、软件、人力以及技术等重要资源。电信运营商互联网基础设施上的投入每年都在不断增长, 但是受到农村地域广、地形复杂等诸多因素的影响, 在城镇的投入明显大于农村。电信运营商作为讲究以效益为主的企业, 农村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需要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高成本与低收益很难形成正比, 高收益的城镇成为了互联网建设的首选。电信运营商更多的是在某个区域有针对性地对农村互联网建设进行投入, 我们能看到的是电信运营商各分公司对自己管辖的农村区域进行选择性投入, 这样就形成了全国电信运营商在农村互联网投入发达地区多落后地区少的不平衡局面, 进一步扩大了农村互联网发展的差距。因此, 电信运营商的投入不平衡使农村互联网的“最后一公里”问题很难得到有效解决, 导致城乡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差距不断扩大, 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发展不平衡, 制约了我国农村互联网的可持续发展。

2.2 对现行运营管理模式和机制对农村互联网发展制约情况的深入调查分析

电信运营商伴随着政府“家电下乡”政策推出了一些优惠政策, 但是通过调查发现, 多数优惠政策都是捆绑式的, 缺少业务自由选择性, 很多农村地区的电信运营商在抛开“家电下乡”的时候则很少推出专门针对农村的优惠业务, 在自己业务管辖范围内, 城乡互联网业务和资费几乎是一样的, 即使有的地方推出了农村优惠业务, 但是农民在这些业务中并没有真正得到他们所需要的实惠。我国农村居民平均收入明显比城镇居民低很多, 在互联网普及方面支付能力不足, 农民没有足够的经济能力去上互联网。电信运营商在农村地区开设的能办理互联网业务的营业网点明显偏少, 尤其在偏远地区的乡镇连一个营业点都没有, 办理互联网业务还需要跑很远的地方, 给农民造成了极大不便, 这也成了一些农民离开互联网的原因之一。总之, 市场主体在农村市场这块资源阵地上缺乏合理而有效的投资建设和运营, 投入建设达不到预期收益, 不能对农村互联网建设形成强劲的驱动力。

2.3 对农民互联网需求和信息化知识技能缺乏对农村互联网发展制约情况的深入调查分析

在信息时代的今天, 互联网对农村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不管城镇还是农村, 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正是由于农村互联网的普及率和网络应用率低于城镇, 农村居民多于城镇居民, 因此互联网在农村地区具有更大的发展空间。随着现代化社会的发展与农民对新鲜事物的不断了解, 农村对互联网的需求在不断膨胀, 农民对互联网的需求甚至超过了城镇居民。在经济方面, 互联网为农业生产提供专业指导, 为农业销售提供了便捷渠道, 互联网带动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农民对收入的需求最能体现对互联网的需求。在文化方面, 互联网为农村提供了更多种类的娱乐方式, 为发扬农村传统文化提供了平台, 为提高农村整体科学文化水平提供了多元化学习方式。在政治方面, 互联网是农村了解国家大事和掌握社会主义法制最直接的渠道。虽然近几年农村对互联网的需求不断增大, 但是整体需求缺乏平衡性, 农村互联网应用需求大都体现在了娱乐性和社交性等方面上, 在信息获取方面也只是对农业中某一专业技术领域的简单需求, 在学习和教育等方面上的需求更是微乎其微。由此可见, 农村对互联网的需求在不断增长的同时呈现出了明显的不平衡性, 造成了整体需求的拉动力不足, 不能有效促进农村互联网的发展。

我国农村在学习观念、学习环境和教育水平等方面都远远落后于城镇, 农村网民的整体科学文化水平普遍较低。在农村地区, 上网人群以年轻的学生群体为主, 在学习能力最强的学生群体中, 多数人只是进行简单的娱乐、社交和浏览网页等, 能够真正深入了解信息化知识的人凤毛麟角, 那些学生群体之外的农民更是缺乏信息化知识。没有信息化知识作为基础, 农民便不能深入了解互联网, 更不会熟练地操作互联网, 就不会看到互联网为自己生活方式带来的便捷和生活质量的提高, 看不到优势所在就会使互联网在农村的普及和发展受到很大影响。

3 破解农村互联网发展主要制约的路径与对策研究

3.1 创建政府主导、以企业为主体的投资建设模式和机制

各级政府要为农村互联网的发展指明正确的道路, 健全农村互联网发展政策支持体系。首先, 相关部门要加强信息意识, 明确发展责任, 制定农村互联网长期发展规划, 并纳入当地农村经济发展规划中, 农村互联网建设程度列为干部年终考核项目。其次, 做好农村互联网发展预算, 将农村互联网建设资金落实到位, 专款专用不得挪用, 建立资金投入年终审核制度, 确立政府在农村互联网发展中的指导地位。

政府作为基础性投资建设的力量是很小的, 农村互联网的投资建设应该以企业为主体, 利用多方支持来增强建设力量和扩大发展范围。首先, 当地政府发挥自身的行政职能作用, 健全配套的激励机制, 出台相关文件积极引导企业合理投资建设农村互联网, 尤其对待运营商以外的企业投资进行正确指导不仅是对企业的一种负责, 也是对资金投入合理利用以及避免资源浪费的政策性管理。其次, 政府要为企业投资做好相应铺垫, 为企业在农村互联网发展投入建设方面提供最大优惠政策, 适当的时候可以开设一定的绿色通道, 让企业对投资充满信心。电信运营商在众多企业中充当着重要角色, 他们掌握着互联网技术和设备等重要资源, 比其他企业更加了解互联网市场的发展, 赋予他们适当的自由也是给农村互联网发展创造更广阔的空间。

3.2 创建政府补贴、农民完全或部分免费入网与使用的运营模式和机制

我国农民平均收入较低, 对互联网资费的支付能力有限, 甚至有些更为偏远地区的农民根本就无力支付上网费用。然而, 现在是市场经济, 如果没有经济效益, 电信运营商更不会再次进行深入发展。既要使农民上得起互联网, 又要使企业有收益, 那么针对所有地区的农村各级政府不能使用相同办法。首先, 在相对富裕的农村地区的互联网费用与服务允许与城镇无异。这些地区的农民的生活水平较高, 年收入也比较可观, 完全具有一定的费用支付能力。其次, 在不是很富裕的农村地区采取政府部分补贴, 农民部分支付入网和使用的费用。这些地区的农民的生活水平一般, 收入可以保障基本生活, 支付能力不是很强, 过高的入网和使用费用将农民挡在了互联网之外, 在经济社会下让企业为大量的农民用户去补贴上网是不现实的, 因此, 这些地区的农村适合由政府出资补贴, 根据当地经济水平划定补贴比例, 剩下部分由农民负担, 这样不仅可以减轻农民负担提高入网积极性, 而且也不损失企业的应有利益。再者, 相对贫困的农村地区采取农民免费入网和使用的措施。这些地区的农民生活水平较低, 他们更愿意把收入用来改善生活质量, 很难拿出更多的钱来使用互联网, 这就需要政府提供全额补贴或者由企业在不影响效益的范围内进行适当补贴, 免除农民上网的后顾之忧。

3.3 创建政府资助符合农村农民实际与特点的信息化知识、操作技能培训教育模式和机制

农民互联网意识薄弱, 大部分农民不太愿意自己出钱去专门学习信息化知识和技能, 再加上没有资金的支持, 农村信息化教育不可能长期开展, 由政府资助农民教育是最符合农村信息化教育实际情况的方法。

由于农民的年龄、学历、能力参差不齐, 因此农民信息化知识和技能培训不能按照普通的培训模式来进行, 也不能实施缺乏持续性的集中培训几次就完事的教育模式, 必须建立符合农村实际情况和特点的可持续的农民信息化知识和技能培训教育模式和机制。首先, 教育培训内容要通俗易懂。农民科学文化水平较低, 学术性与专业很强的教学很难被农民所接受, 建议找本地的具有一定专业技术水平的人员用简单易懂的语言和操作对农民进行培训, 甚至在需要的时候可以使用方言教学。其次,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 当今社会的信息量不断剧增, 我们无法把方方面面的信息化知识和技术全部教给农民。建议根据农民的实际需求分步分批分量地对农民进行培训。分步就是一步一步地把信息化知识和技能的基础由易到难地教会农民;分批就是按农民对互联网信息的兴趣进行分批培训, 例如, 对养殖的农民可以多进行有关养殖方面的信息化知识和技能培训, 对种粮食的农民可以进行种植, 防虫、销售等方面的信息化知识和技能培训;分量就是根据农民的学习能力进行培训, 愿意多学而能力又很强的人就多教, 不愿意学而能力又弱的人就少教, 不管学多学少最终以达到学会信息化知识和掌握互联网使用技能的目的。

总之, 农村互联网建设是新型农村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基础, 农村互联网必须与农业农村现代化、工业化和城镇化同步发展, 与城市协调发展。农村互联网建设与城市不同, 不能完全靠市场机制, 必须从农村农民实际出发, 对现行的建设发展模式和机制进行突破和创新。政府主导作用发挥和支持力度不够、不到位, 市场机制的缺失不能得到有效弥补, 缺少对投资建设的市场主体和农民的有效激励, 是加快农村互联网发展必须解决的根本性问题。

参考文献

[1]徐方.农村互联网应用现状与对策研究[J].科技创业月刊, 2012 (12) .

[2]赵月.大力发展农村互联网积极应对城乡数字鸿沟[J].农家科技, 2011 (S2) .

【主要路径】推荐阅读:

路径变化07-14

提升路径07-16

教改路径07-17

路径差异07-18

践行路径07-20

输电路径10-14

渗透路径10-16

探究路径10-18

重建路径05-13

影视路径05-17

上一篇:老年大学心理素质下一篇:小说四要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