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练路径(共9篇)
训练路径 篇1
体能训练是武警院校各项工作的基础和前提, 应该具备什么样的体质, 应该拥有哪些身体基本素质, 如何在体能训练中与武警实务技能相结合等等问题的出现, 将是武警院校体能训练工作开展的出发点。为此, 本文将从武警院校体能训练现状及问题出发, 探讨影响武警院校体能训练的各类因素, 并从课程的完善与改革中提出积极的建议, 以促进体能训练工作任务目标的有序完成。
一、当前武警院校体能训练的发展现状及特点
体能训练是武警院校提升学员战斗力的重要课程之一, 随着武警在处置突发事件中面临的特殊性, 专门的体能训练不仅有助于强化武警体质, 还能从身心发展上提升学员的适应能力。而在武警院校体能训练课程教学中, 还存在一些问题, 主要表现有:一是在课程安排上, 不同层次的院校存在不一, 且对于训练内容及学习科目也存在不同, 如第一学年以基础理论和体能训练为主, 第二、第三学年强化专业体能训练, 第四学年加大专业训练等;二是在体能训练内容上, 武警院校多以军体基础课程为主, 如理论课为体能训练概述、生理卫生与医务监督、生理学基础等, 实践课以基础训练如俯卧撑、单杠引体向上、100米跑等;专业体能训练有五公里越野、组合训练等。三是在体能师资结构不平衡, 对高学历、年轻化师资的引入不足;四是体能训练设施不健全, 多以常规体育活动场馆为主, 而对于综合训练场地相对不足。
二、探讨武警院校体能训练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在武警院校体能训练工作中, 抓住影响体能训练的相关因素, 并从中来探索积极有效的对策就显得尤为必要。其影响因素主要有:一是对于体能训练的认识存在偏差, 特别是在实际调查中, 相当一部分院校往往从“技术决定一切”思想上, 忽视体能训练在改善学员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积极作用, 一味强调武器装备的优劣。在对武警执勤及处理突发事件中, 体能训练是胜任工作的基本素质, 而当前武警院校学生中, 地方高中学生由于缺乏对体育锻炼的正确认识, 其自身体能素质亟待提升。二是缺乏相应的体能训练培训制度, 制度缺失是困扰当前武警院校体能训练的主要问题, 特别是部分院校在第三学年减少体能训练课程, 在课程结构与课时上忽视体能训练, 特别是对于“训多训少一个样、训好训差一个样”问题, 更应从管理制度的完善上来严格落实, 确保体能训练课程、课时的有序开展。三是对于培训内容系统化研究不够, 特别是缺乏专门性、系统性的课程内容设置, 从武警院校体能训练实践来看, 很多课程与训练内容设计较为单一, 缺乏相应理论支撑, 在训练方法及机能掌握上, 缺乏系统思维和智能训练, 无法从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物化学及人体解剖学、社会学、心理学等知识学科进行关联, 课程理论讲解和动作示范不充分、不规范, 作业讲评、会操考核流于形式, 难以从训练的持续性、循环性、专项性上增强学员的对抗能力。四是囿于现有的教学条件的限制, 体能训练工作目标落实不到位, 作为武警院校基础性课程, 体能训练学科在师资队伍建设上人才流失严重, 特别是高层次人才的引入困难, 高学历师资缺乏, 再加上现有教学条件及场馆建设方面等问题, 也给体能训练教学发展带来影响。
三、推进武警院校体能训练有序开展的路径和对策
随着体能训练理论和实践的不断深入, 对于制约当前武警院校体能训练的各类因素的分析与探讨, 从问题中来分析有效的发展路径, 科学定位, 整合资源, 引入人才, 转变理念, 从制度完善和课程改革中来获得新的发展。主要从以下几点着手:一是注重多元化体能训练的科学定位, 结合体能训练要求, 从课程性质、培养目标及学生的发展需要上, 融入多元化培训策略与思路, 多层次、多元化、多规格的完善课程教学体系, 加大高素质精英人才的引入, 从拓宽学员知识结构, 增强学生体能素质上, 增强体能训练的针对性。二是立足时代发展实际, 转变体能训练理念, 充分认识到体能训练在武警院校教育实践中的基础地位, 并从战略高度树立科学的体能训练理念, 抓业务、抓学习, 抓实践, 积极借鉴国外先进训练方法, 从开发学员身体潜能上增强学员的战斗力, 并能够结合体能训练实际, 融入训练关键点, 坚持急用先训、弱项多训、超强严训、全面整训原则, 促进学员体能训练的全面提升。三是改革现有体能训练体制, 健全体能训练系统性发展, 教育体制是实现教育改革与教育目标的关键, 对于武警院校在完善体能训练教学体系中, 应从教学目标、教学任务、教学方法上注重客观性、层次性和系统性。四是完善体能训练内容, 优化教学模式的专门性、针对性, 从训练内容和训练时间的搭配上, 创新体能训练模式, 面对现代技术条件下的体能训练要求, 在突出理论性、技术性基础上, 加大体能课与其他课程间的融合, 以拓展体能训练视野, 推进体能训练有序发展。
结语
武警院校体能训练工作的落实与提升, 还应该从资金投入与建设规划上, 为人才引入营造师资环境, 从系统理论学习和创新研究中增强训练的科学性, 为武警院校体能训练工作的全面转变提供基础保障。
摘要:武警院校是培养一线武警指挥官的主阵地, 担负着处置突发事件、维护国家安全的重要使命。本文将从武警职业性质和特点出发, 从体能训练的影响因素上来来探讨有效的发展路径, 并提出可行的训练对策。
关键词:武警院校,体能培训,现状,发展路径
参考文献
[1]张国钢.武警院校体能培训的现状与发展路径[D].北京体育大学, 2010.
[2]易建取, 储永红.武警边防院校军事体能训练的现状与对策[J].西昌学院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13 (03) .
训练路径 篇2
【关键词】小学生;语文课堂;写作训练
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写作能力,一直小学语文教学的重难点之一。小学语文教师也结合全国教改开展的契机,积极探索小学生语文写作训练的高效方式与方法,由于小学生身心成长需要与其学习时间的限制,依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开展小学生写作训练,依然是最佳的教学选择之一。
1小学语文课堂开展写作训练的积极作用
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开展写作训练,作为课堂教学的一个环节,通过教师的创新运用,能对小学生的语文知识学习起到较大的积极作用。
1.1及时消化当堂学习的语文知识
任何一课教学,都会有其重难点知识的学习与突破。这些重难点知识相对小学生而言,由于其人生阅历与其知识水平的限制,看似浅显的东西对他们而言却非常的难。教师根据内容的具体情况,创设写作的情境,让小学生运用其学到的知识,去开展写作训练,既能让他们在具体的语境中理解与掌握知识,也能把其他的相关语文知识复习性运用,使得小学生的语文知识得以不断地提升刷新。如在教学长春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的《爱心卡》表达内容时,教师就可以结合爱心的表达写作训练,把关于表达“爱”的方式、方法、语言与各种花、礼物等运用的知识,让小学生有着全面地了解,且会在写作中至少牢固地掌握一种。
1.2实现知识的运用提升
对小学生而言,知识的掌握与运用往往通过语文测试的形式开展,但针对语文知识的学习,却还是依靠传统的多读多记与多做练习的方式。写作虽然是必然的组成部分,但由于写作的量与指导的量少,直接造成了小学生作文写作能力提高缓慢。如在教学长春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秋天的味道》时,教师就可以根据课堂教学内容关于秋天各种典型特点性知识,让小学生结合个人的各种体验展开写作训练,一方面激活他们记忆中秋天的具体意象,让他们运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出来;另一方面让他们把课文中出现的关于秋天“味道”的词语运用上。在这种运用的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小学生写作的具体情况,作出问题典型分类的讲解,使小学生对自己写作知识性运用的错误、不当等作出反思性的提升。
2小学生语文课堂写作训练开展路径
教学实际中,小学生语文课堂写作训练,还只能作为语文教学的一个辅助性或展示性环节出现,且会因在不同的时段出现与不同内容的运用,会起到不同的教学促进作用。
2.1精彩片段仿写
仿写,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是最常用最简单且实效性强的写作训练手段。为了提高仿写的效果,教师一般选用比较精彩的课文片段让小学生练习。如在教学长春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的《紫色的小花》一文时,教师可以组织小学去仿写第五段的内容。主要去仿写针对植物拟人化的写作手法和对心理动态表达的方式。通过这种训练,教会小学生在今后的写作中,如何去表达个人的内心感受。由此,教师在组织仿写时,要掌握好两个原则:
第一,避免仿写内容的一般性。即一定要在本课教学与课文整体内容中,具有突出的特色,只要小学生积极地仿写,甚至抄写一遍都会有各种收获,如修辞方法的理解与运用,如一些新词或美好词语的学习与运用等。
第二,仿写题材类别尽量避免重复性。让小学生在多题材的仿写中,去掌握各种题材的特点,如记叙文、说明文等。
2.2情节创新性写作
所谓创新性即是原创性写作。即根据课文的某个细节,让小学生展开想象,写出具有情节丰满性的详细的独立主题写作。如在教学长春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的《母亲的账单》时,教师可以组织小学生据小彼得的账单中的任何一件帮助妈妈走的事情,展开原创性写作。既可以写做事的过程,做事的方法和技巧,做事的心得感受,以及对妈妈承诺的“报酬”的想象性消费等。由于小彼得为了妈妈做了几件小事,小学生们也就有着更多的选择,进而可以获得更多不同的原创写作,同时,也会让小学生在写作中把对生活的观察与内心的感受全面地展现出来。在写作中教师要注意把握两个“度”,一是,写作时间的长度,即不要花费太多的时间,只要写清楚过程即可;二是,写作的文字长度,一般控制的50字~100字之间,甚至更少点也行,关键是表述清楚即可。
2.3结尾想象性續写
这种结尾的续写,是一种发散性的写作,不同的学生站在不同角度,会有着不同的写作方向。同样是在教学《母亲的账单》时,让小学生展开小彼得和母亲之间的关系的续写,小学生就会有不同的方向,如小彼得无偿帮助妈妈做家务的续写;小彼得对妈妈对自己关爱的账单做记录,以准备将来长大报答妈妈的爱;小彼得的妈妈此后真的给小彼得帮助做家务的报酬,但要求他要合理消费等等。于是“一万个哈姆雷特”形式的续写结果也就产生了。但教师需要加强两个方面的续写指导:
其一,不要违背社会传统美德与法律法规。要以弘扬真善美为主,让小学生在对真善美的发现与理解中去践行。
其二,注意情节的合理性。即使有小学生受到网游、穿越类题材游戏或电视剧的影响,也要能在基本的合理的情况下,把各种想象来准确地进展。
3结语
小学生语文课堂写作训练,虽然相对于语文课堂教学是点缀性,但由于其对小学生能力的训练与知识运用的最大调动性,使得小学生受益匪浅。尤其小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会积极地推动他们养成良好的思考与写作习惯,进一步形成良性的学习循环。当然,在教学中,并不是所有的语文课文都适合开展写作,教师要注意选择性与教学适应性,同时,对写作的字数根据其学习阶段的规律作出不同的变化。
参考文献:
[1]朱瑛.对小学语文课堂“练笔热”的透视与反思[J].河北教育:教学版, 2011(6)
口语交际训练的路径与策略 篇3
一、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乐于说
课标指出:“教学活动主要应在具体的交际情境中进行……应努力选择贴近生活的话题,采用灵活的形式组织教学。”因此,我们要积极营造轻松活泼、民主平等的交际情境,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
以下为苏教版六下口语交际“毕业赠言”教学片段:
师:(播放《毕业歌》) 同学们,小学六年的学习生活即将结束。六年前,你们犹如一棵棵小树苗。在老师、父母的关心、呵护下,现已成长为一棵棵小树。你们在这里学到了知识,懂得了做人的道理,感受到了童年的快乐与幸福。此时此刻,老师首先祝贺你们即将圆满完成学习任务,同时也希望你们今后能更加发奋努力,用知识把自己的青春装扮得更加美丽。送你们一句话:“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学生鼓掌)
师:老师刚才送给同学们的话,其实就是———(板书:毕业赠言)
师:古人离别之际,总喜欢以诗相赠,像《别董大》《送元二使安西》《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赠汪伦》等。谁来背诵一下刚才提到的送别诗?
(学生背诵古诗)
师:如今我们送别或许无须再用诗句相赠了。同学们想一想,我们还可以用哪些方式写赠言呢?
生:写信、送卡片……
师:赠言是给别人留下的美好祝愿,它让人珍惜,使人难忘。此时此刻,你最想把赠言送给谁?说说自己的理由。(生说)
师:为了保存这一份美好的情感,老师建议大家拿起手中的笔,写下你们心中的美好赠言。写赠言时,首先要确定赠言对象,再认真考虑写什么样的赠言最合适,最后把它写下来。
(生书写赠言,教师巡视)
师:谁愿意把自己的赠言跟大家一起分享一下?
(生读赠言,师生点评)
在这个教学片段中,我首先通过播放《毕业歌》来渲染气氛,接着通过自己的“下水文”,引导学生将学习与生活实际有机结合。这样不仅很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训练了学生的说话能力,而且增进了师生之间、同学之间的情感。
二、利用文本,激励学生创造说
1.借助插图,激发想象。
“图画是鼓励学生说话的一种强有力的兴奋剂。”苏教版小语教材中的每篇课文都配有一幅或多幅色彩鲜艳、形象生动的插图。这些插图能唤起学生观察、联想和说话的兴趣。如,在《负荆请罪》一课第二幕的学习中,我引导学生借助课文插图,边读边想象两人当时不同的神态和心情。
师:刚才我们分角色朗读了二人的对话,现在谁能结合文中的插图以及圆括号里所描述的人物动作、神态和心情来说说自己的看法?
生1:我觉得廉颇应该是满面羞愧。这从图上可以看出来。
师:你的观察非常仔细,学习方法独到。
生2:我觉得廉颇还感到满心悔恨。
师:哦,具体说说看。
生2:因为文中说道,廉颇常常在别人面前侮辱蔺相如,现在他知道自己错了。
师:是吗?他错在哪儿?
生3:我从课前搜集的资料中得知,廉颇一心为了和蔺相如争位次、比高低,完全不把国家的利益放在心上,处处为难蔺相如。而蔺相如却深明大义。所以廉颇感到自己太不应该了。
师:说得真精彩!一个会学习的孩子,不光学书本知识,还会结合课外搜集的资料来理解文章内容。继续交流。
生4:从图上可以看出,蔺相如此时应该是很高兴的,因为他的脸上满是笑容。
师:你善于借鉴别人的长处,真棒!
师:蔺相如此时的高兴是不是因为他看到昔日威风的廉颇,今天终于向他屈服了,他感到解恨了呢?
生5:不是,是蔺相如为廉颇能了解他的心思而高兴。
师:说得非常好!蔺相如的心思是什么?
生5:想与廉颇友好相处,共同维护赵国的利益,让秦国无可乘之机。
(师点评总结)
在这段教学中,我首先让学生分角色去读廉颇与蔺相如的对话,接着引导学生结合插图想象二人的神态与心情,然后引导学生说说自己的看法,有效地进行了口语交际训练。
2.排演课本剧,激发兴趣。
排演课本剧作为一种综合性的语文实践活动,是锻炼学生口头语言表达能力的有效途径。以下是苏教版四下《公仪休拒收礼物》课本剧表演片段:
管家:公仪大人好!恭喜大人荣升鲁国宰相。
公仪休:谢了。请问来此所为何事?
管家:大人您整日为国事操劳,我家主人特地让小的给您送来两条鲤鱼,给大人补补身子。请大人笑纳。
公仪休:哦,谢谢你家大人的关心。但这鱼我不能收下,还请你家大人原谅!
管家:(脸露为难之色)大人,这……
公仪休:本来我是很喜欢吃鱼的,可是现在我对鱼过敏,一吃鱼就浑身起红疙瘩。所以务必请你转告你家大人,他的好意我心领了。
管家:(面露焦急之色)大人,您就收下吧,要不然,小的回去没法交差呀!
公仪休:(脸色严肃) 不必了。子明,送———客!
管家:(心有不甘)大人,收下吧,大人……
侍卫:(喝道)走!
管家:(无奈地摇摇头)唉!
子明:(疑惑)老师,您不是非常喜欢吃鱼的吗?今天之举是为何?
公仪休:子明啊,为师是喜欢吃鱼,但这鱼万万不能收哇!
子明:学生不明白,还请老师赐教。
公仪休:俗话说,拿人东西手软,吃人东西嘴短。如果我现在收了人家的鱼,那就得按人家的意思办事,这样难免要违犯国家法纪。如果我犯了法,成了罪人,还能有鱼吃吗?
子明:哦,学生明白了。原来他们送鱼是想让您将来为他们办事啊。
公仪休:是的,子明。我们不管在什么时候,都不能利用手中的权力去做一些违犯法纪的事。这也正是我对你的期望。
子明:学生定永生铭记。
从改编到排练再到表演,学生走进了人物的内心世界,进一步加深了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同时其言语表达能力也得到了进一步的锻炼。
三、走进生活,鼓励学生善于说
课标中指出:“语文课程是学生学习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为口语交际教学提供了源头活水。
上个学期,我带领学生做了一个综合实践课题“电动车的研究”。学生们围绕电动车的发展历史、类型、价格、环保问题以及前景等话题,展开了实践活动。学生有的上网搜索,有的采访老师,还有的到街上去采访,记录了大量的访谈资料。整个活动下来,学生感触很多。在成果展示课上,我引导学生就活动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以及收获谈一谈自己的感受。因为是亲身经历,所以学生个个畅所欲言,而且说得头头是道。
另外,我们还可以通过举办“小小辩论会”、带领学生到集市购物、到果园参观等各种社会实践活动,来拓宽学生交际的渠道,锻炼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训练路径 篇4
关键词: 高职院校 体育教学 拓展训练
自我国于1985年引入拓展训练以来,到目前已经有30年的时间,由于拓展训练的重要作用,在近几年得到比较广泛的推广。从训练项目对心智的影响和提升看,“拓展训练”可分为心理素质拓展训练、团队信任拓展训练、交流沟通拓展训练、创新思维拓展训练、合作能力拓展训练和竞争意识拓展训练。目前我国有各级各类高职院校1000多所、在校学生达到500万人以上,将拓展训练引入高职体育教学当中,不仅有利于提升高职学生的体育素质,而且对培养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样具有重要意义。在我国大力推进“人才强国”战略的历史条件下,高职院校要对体育教学引入拓展训练的重要作用有更深刻的认识,并积极创新拓展训练模式,最大限度地提升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职体育教学引入拓展训练的作用
1.有利于强化高职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对于高职学生来说,走向社会的时候,是否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至关重要。高职体育教学引入拓展训练,由于拓展训练更多的是强调积极的训练目标,因而可以采取模拟的方式对高职学生进行训练,使学生突破心理障碍,久而久之,高职学生就能更多地适应不同关系和不同环境,特别是通过对空中单杠、空中断桥等项目的训练,对于强化学生的自控能力更是至关重要的。
2.有利于强化高职学生的合作协作能力。由于目前高职学生普遍属于独立子女,这些高职学生的自我意识都比较强,缺乏合作协作能力,对今后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影响。将拓展训练引入高职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合作协作意识和能力,比如拓展训练项目“众志成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又如拓展训练项目“快速传球”,同样能够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同时也能够使学生在竞争中学会合作。
3.有利于强化高职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大众创新、万众创业已经成为时代潮流,对于高职学生来说,未来是否具有创新和创业能力,对于他们的发展至关重要,也是我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目标。将拓展训练引入高职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创业意识,比如拓展训练项目“电网”,学生必须通过自身的思考和实践才能完成任务,这有利于增强学生的自我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及创造性,使高职学生养成创新的习惯,对于未来发展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二、高职体育教学中拓展训练的创新路径
1.创新拓展训练理念。理念是行动的先导,要使拓展训练更好地引入高职体育教学中,首先必须创新拓展训练理念,着眼于提升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高职学生的创业与发展能力,牢固树立“就业与发展”理念,从过去的“就业为主”向“就业与发展”相结合的思维转变,高度重视体育教学中的拓展训练。各级各类高校要加强对体育教学中拓展训练的组织领导,高校领导要对此给予高度重视,对拓展训练项目进行全面、深入、系统的研究,同时还要在人力、物力、财力等诸多方面给予保障,为更好地开展拓展训练奠定基础。高职体育老师更要投入更多的精力研究拓展训练,从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健康心理、健壮身体“三个层面”出发,研究拓展训练项目,科学安排教学方案,增强教学效果。
2.加强拓展训练管理。尽管将拓展训练引入到高职体育教学中已经成为一种发展趋势,但由于拓展训练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危险性,这就需要在开展拓展训练的过程中高度重视管理工作,否则极易出现安全事故。各级各类高校在开展拓展训练的过程中,要成立专门的组织机构,负责高职体育教学中拓展训练的组织、沟通、协调、落实工作,建立比较完善的拓展训练制度,科学选择拓展训练项目,从高职学生自身实际以及未来发展需求出发,积极探讨拓展训练的好模式、好方法和好项目。高职院校要着力引进一批具有较强专业化、综合化、素质化的拓展训练人才,确保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的拓展训练更具科学性、规范性和实效性。
3.完善拓展训练模式。拓展训练项目较多,针对不同的群体要采取不同的训练模式。从高职院校及高职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必,应当结合高职院校、高职学生的特点,特别是要针对高职学生未来就业与发展出发,积极探索科学的拓展训练模式,使高职体育教学中拓展训练更具持久性。高职院校应当着眼于提升学生的创新发展、沟通交流、团队合作、社会适应等诸多能力,积极探索拓展训练模式,特别是要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科学编制高职体育教学中拓展训练的基本项目,使每名学生都得到锻炼。在此基础上,要根本不同学生的不同情况,编制一些具有一定难度的拓展训练教学方案,使学生有选择性地学习,这样既能够满足学生拓展训练的基本需求,又能够满足学生拓展训练的高级需求,进而使拓展训练更具科学性。
综上所述,拓展训练作为一种体育教学模式,已经越来越多地引入体育教学中,并且发挥了重要作用。对于高职院校来说,由于培养的是技能型人才,因而将拓展训练引入高职体育教学中,有利于强化高职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合作协作能力及创新创业能力。这就需要高职体育教学把拓展训练作为重要的教学模式,积极探索拓展训练的有效方式和方法,提升拓展训练的整体水平,推动高职体育教学改革和创新,最大限度地提升高职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朱丽娜.高职学生可持续发展职业能力培养的研究[J].全国商情,2013(22).
训练路径 篇5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文斌,男,1996年12月出生,身高1.85米,体重约70公斤,昌吉回族自治州回民中学学生。2010年4月开始从事运动训练,经过4年多业余训练,运动成绩从1.41米,提高到目前的2.06米。
(二)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比较法、预测法。
二、结果与分析
(一)文斌训练前后身体条件分析
由表1可以看出,文斌的身高偏低,体重偏大,但具有跟腱长和下肢修长、身体重心高等特点。他的腿长占身高的比例为:腿长116/身高185×100%等于62.7%。从选材的角度来看,跳高运动员要求身高、体轻、腿长等特点,这对克服人体重力,腾越更高的高度是有利的。但并不绝对,如世界跳高名将霍尔姆身高就明显偏低,但同样创造出优异的运动成绩。利用克托莱指数(体重/身高×1000)计算,目前文斌的这一指数为351,小于世界一流运动员,如世界优秀跳高运动员帕克林为376,索托马约尔为420,说明文斌的身体条件比较理想。从文斌参加训练前后的身体变化来看,体重控制较好,但身高增长不理想。
(二)文斌素质条件分析
由表2可以看出,文斌的速度指标和耐力指标相对较差,弹跳力指标与标准值持平,而力量指标差距较大。表明文斌的身体素质良好,弹跳力是文斌一大素质特点;力量基础较差,但具有可塑性。从其当前成绩与身体素质方面综合来看, 文斌基本具备了创造其最佳运动成绩的专项素质基础。但文斌力量弱的特点表明:加强力量训练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所在。
(三)基础训练情况分析
从文斌跳高训练伊始,训练中突出发展一般身体素质和专项技术的理念, 力争在基础训练阶段打下扎实的素质基础和技术基础,为今后高水平运动训练和文斌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首先,进行全面身体素质的训练,突出速度与爆发力的练习,尤其是速率练习。经过五年多的基础训练,身体素质得到大幅度提高,为专项训练奠定了坚实基础。其次,训练中依据青少年身体发育特点,尽力避免了大力量训练,防止肌肉僵化和拔苗助长。从而使文斌形成了速度好、肌肉弹性好而力量差的特点。第三,训练中注重专项技术的发展。训练中始终强调技术细节,精雕细刻,注重技术质量,逐渐培养“快速”的意识。最后,缓慢发展专项能力,从培养助跑节奏开始,逐渐向起跳、过杆过渡。紧紧围绕着不断发展快速助跑结合起跳这一环节,力求培养以较高的水平速度通过起跳转变为垂直速度的能力。
(四)运动成绩进展情况分析
由表3可以看出,文斌从2010年入校从事跳高训练至今,五年以来共参加过四次一般比赛, 两次大赛,比赛成绩和训练成绩逐年稳步提高。年提升幅度平均为12.5厘米,单年最大提升幅度为2011~2012年的19厘米;最小为2012~2013年的6厘米。可见,随着身体素质和专项技术的发展,其运动成绩稳步提高,且提高的幅度虽略有缩小的趋势,但缩小并不明显,表明仍具备进一步向上发展的巨大空间。
(五)文斌的心理素质分析
通过五年来各类比赛的实践检验,以及表3中文斌的训练成绩与比赛成绩分析可以看出,文斌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这得益于日常训练中,严格要求,从难从严,认真对待每次练习和试跳。适时采用模拟比赛的方法,进行强化训练,培养其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同时,明确其对今后目标的认识, 以此来激励运动员自信心的发展。从比赛发挥情况来看,其比赛成绩均明显好于训练成绩,说明其心理承受能力较强。
三、文斌未来发展预测
(一)身体素质优势与身体劣势
文斌的身体素质水平较高,并且有较大的发展潜力,主要表现在力量的可塑性和良好的弹跳力方面。从年龄上来看,文斌年仅17岁,有着向高水平发展的年龄优势。相关文献研究表明,创造男子跳高最好成绩的年龄一般在23~28岁之间。说明文斌在跳高所需的身体素质条件和年龄方面,具备较大的发展优势。其不利的一面主要表现在身高条件不够理想,1.85米的身高给以后的发展带来了一定影响,由于难以估算其今后的身高增长情况,因此,仅就目前情况和选材角度来讲, 文斌是一个较为理想的跳高人才。
(二)技术瑕疵为今后发展带来了不确定性
文斌的技术整体表现良好, 但在助跑上仍然存在较大问题,主要表现在助跑最后四步加速不够积极,重心起伏较大,助跑节奏不流畅,倒数第四步有明显的跳步现象。这为今后的发展留下了可能的空间,同时也留下了阴影,将成为今后技术训练的重点。但随着实践的推移和训练的推进,相信通过教练员与运动员的共同努力,其跳高技术会日臻完善,竞技水平和运动成绩会得到均衡的、较为理想的发展。
(三)良好的心理素质为优异的比赛成绩提供了可能
文斌良好的心理素质,以及对跳高运动的热爱,成为其今后训练、比赛的重要保障和动力。通过五年来比赛成绩与平时最好成绩的比较,其比赛成绩均高于训练最好成绩,说明文斌心理素质过硬,但也同时表明,其技术还不够稳定(平均成绩低于最好成绩6厘米为正常,两者愈接近反映技术愈稳定,提高成绩潜力愈大)。通过对2014年文斌参加的两次大赛与平时最好成绩进行比较(见表3),可以看出,两次比赛成绩与平时最好成绩分别相差4厘米和6厘米,说明尽管文斌的技术不够完善,但在比赛中基本发挥出了现有训练水平,表明其具有较强的比赛能力。
(四)未来成绩走向预估
依据跳高 成绩发展 预测公式 : 未来成绩 =Ha~Hb+Hc(其中Ha代表助跑摸高高度;Hb代表单脚站立单手摸高高度;Hc为运动员身高×0.628+0.658),对文斌未来的跳高成绩进行预测,其将来跳高成绩为2.32米。公式中Hb和Hc是不变量,Ha是可变量,Ha随助跑起跳能力的增强而增大。因此,随着训练水平的提高,文斌的Ha还有增大的可能,其跳高成绩还有可能超过2.32米的水平。
四、结论
第一,文斌的身体条件一般,但身体素质较好,速度、弹跳力和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其成功的保障,力量方面的可塑性,为未来的成绩提高留下了想象空间。
第二,助跑节奏不稳定,最后四步助跑速度不够是其技术上的主要问题,有待今后解决。
第三,依据成绩预测公式测算,结合文斌的现状进行分析,其未来的跳高成绩有望达到2.32米以上。
摘要:通过对文斌的基本身体条件、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历年来训练与比赛的最好成绩进行分析,发现其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力量不足,助跑节奏不强。在此基础上,运用跳高成绩预测公式对其未来发展进行测算,结果显示,文斌未来的跳高成绩有望达到2.32米以上水平,表明文斌是一个值得进一步培养的跳高人才。
低年级说写训练话题选择路径 篇6
一、亲近学生,探寻学生内心的表达话题
1.走进学生内心,想学生之想表达。
在教学中,很多时候教师按照自己的意愿去让学生说他们不愿意说的,久而久之,学生逐渐对说话失去了兴趣。因此,教师要常常抱着一颗童心与学生交流,所谓“亲其师,信其道”。有一次在与学生聊起动画片《喜羊羊与灰太狼》时,我随意说:“灰太狼真笨,每一次都捉不住羊,每次都失败,是不是倒霉死了?”
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有的学生说:“灰太狼不笨,它能想那么多主意来陷害喜羊羊它们,不知有多聪明。”还有学生说:“灰太狼失败了也没失去信心,我觉得它精神可嘉。”……
可见,学生只有与情节中的人物产 生共鸣 ,才能畅所欲言。
2.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促学生之能表达。
在教学中,教师要以学生的主动发展为本,善于鼓励学生,让学生树立自信心。
在人教版二年级上册《黄山奇石》的教学中,我抛出一个话题:你觉得像“天狗望月”“狮子抢球”“仙女弹琴”……它们会是怎样的模样呢?一个基础较差的学生小声地说:“‘仙女弹琴’就是从天上飞下来一位仙女,手里拿着琴坐在石盘上弹。”我摸着他的头说:“真不错,你会模仿写仙桃石的方法来说。大家表扬一下。”在学生的掌声中,他露出了笑容,感觉到老师提出的问题并不难,从而找到自信心,在后来的课堂中他总是积极举手回答问题。之后,我又让一位基础较好的学生具体地谈谈自己眼中的“仙女弹琴”的模样 ,她笑着说:“远远望去,那岩石在月光下如同一位美丽的仙女,坐在琴前轻轻地弹奏,我仿佛听见那动听的乐声,这就是著名的‘仙女弹琴’。”她精彩的表达,让我欣慰不已。
在表达时,学生只有得到赏识,才能淋漓尽致地发挥自己的水平。
二、亲近阅读,探寻文本里的表达话题
1.挖掘教材中的话题,进行说写训练。
在教学中,教师只有善于挖掘教材中表达训练的资源,才能激发起学生的表达愿望。因此,在备课前教师要精心研读文本,挖掘其中的表达话题,并预设多种话题,给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表达话题。
如人教版二年级上册《假如》一文,就蕴藏着丰富的说写训练素材。在学生初读课文后,我出示了几幅挂图,请学生分别用一两句话来说说:假如你有一支马良的神笔,准备为图中的人或动物做些什么?学生个个争着表达。有学生说:“假如我有一支马良的神笔,我要为小狗画上一大盘骨头,它就不会饿了。”有的说:“我要为小狗画一个温暖的窝,这样冬天它就不会被冻死了。”还有的学生说:“我要给盲人爷爷画一根拐杖,这样他就不会摔跤了……”在学生自豪地表达后,我又请学生闭上眼,大胆想象一下:如果此时你真的有这样一支神奇的笔,你最想干什么?学生就有了更丰富的想象空间,从看图说到想象说,从一句话到几句话,学生表达得也越来越具体,越来越生动了。
在表达时,学生只有贴近文本,表达才能更接地气。
2.丰富故事后的话题,指导说说写写。
低年级学生是非常喜欢听故事的,可有些故事往往没有明确写出结果,这就给学生留下了广阔的想象空间,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说写话题。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清澈的湖水》一文的结尾是:“她跨步上岸,四处张望,好像在寻找着什么。忽然,她眼睛一亮,飞快地向前跑去。”我问学生:“小洁向哪儿跑去,去干什么?刚刚那位往湖水里丢香蕉皮的小孩看见会怎么做?”学生的思维一下子活跃起来,他们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大部分学生都能猜出:“小洁把面包纸扔进垃圾桶,小孩能知错就改。”有的学生还补充道:“他们一起做了警示牌:请别把湖水弄脏,不要伤害小鱼……”在学生充分练说的基础上,我要求学生课后仔细思考、梳理课文内容,把故事续写完整。于是学生在“写”的训练中巩固了“说”的内容。
3.抓住角色中的话题,尝试练习说写。
低年级的课文都配有插图,而且内容一般都适合表演,这也恰恰迎合了儿童好表现的心理。教师要善于利用课文这一特点,引导学生在表演中提高说话水平,并练习写话。
如教学人教版一年级下册《夏夜多美》一文,当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一定的了解后,我出示了睡莲、蚂蚁、蜻蜓、萤火虫的头饰,要求小组长在表演前安排好角色,学生不仅要表演出课文中描写的动植物的动作和它们当时的心情,同时还要加上对话。小组成员马上活跃起来,争先恐后地交流着。结果,学生表演得十分投入,不仅演活了这些动植物,同时也扎扎实实地进行了口语练习,产生了精神满足感。演完后,我问学生:“今天,你变成了谁?你都做了什么?说了什么?”让学生回家尝试着写一写,比一比谁最能干,让他们在饱满的精神状态下写下表演的点点滴滴。
三、亲近活动,拓宽课外的表达话题
1.整合学科找话题,有意识来表达。
学科之间是相通的,教师应整合学科内容。作为语文教师,不应把眼光停留在语文教学中,而是应放远些,才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在一次体育活动课结束后,我向学生请教跳绳的方法。在这个话题的引导下,学生兴致盎然,争先恐后为我讲解。之后我又请学生把跳绳的方法写下来进行交流,学生就这样在无意识中接受了我有意识的安排。在一次美术活动课结束后,我询问学生是怎么画画的,学生非常乐意地为我解说着。这时,我便写出“先……接着……然后……最后……”这些关联词,让学生用上这些词把画画过程重新告诉我一遍,学生大都能简单地说出来。之后,我又让学生将美术课中画画的过程记入日记中,减少了学生为写日记而无从取材的烦恼。
2.联系生活晒话题,抓契机常表达。
家庭可以说是学生的第二课堂。很多家长也在为孩子不会写作而发愁,其实这需要教师与家长多沟通才行。教师可以建议家长与孩子多进行些“亲子活动”,让他们与孩子多交流,多参加些有意义的活动。
我们班有一位女生,她爸爸常会陪她一起做小实验,更可喜的是,当孩子做完实验后,家长还让孩子说说是怎么做的,结果如何,有什么收获。说完再让孩子写下来,并把实验品作为礼物赠送给孩子,真可谓用心良苦!其实,不管是教师还是家长,有时间静下心来,与孩子们一起做事、一起交流,会发现我们的孩子很聪明。
3.借助活动亮话题,建平台促表达。
为了让学生享受进一步学习的乐趣,促进学生各种能力的全面发展,我县、我校常常会举行一系列的活动,为提升学生的说写搭建平台,让学生在不断的磨炼中形成能力、快乐成长。像参加文艺节、演讲、作文比赛等活动,无不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如在学校举行“关爱他人从我做起”的演讲活动中,我鼓励每一个学生都要在父母指导下或查找资料写一份演讲稿,组织学生先在班级内演讲,然后再选拔出色的学生参加学校里的比赛。一听说是比赛,学生个个激情高涨,认真“备战”。尤其是班中的一名中等生,准备了五六百字的精彩演讲稿,并为大家生动且投入地演讲,博得了阵阵掌声,当然也被推荐参加校级演讲比赛了。在此过程中,学生准备充分,通过写、说、背、讲、比各个环节,表达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
训练路径 篇7
1、心理素质在游泳训练中的重要性
游泳训练的强度是很大的,而且里面的内容也比较复杂,对于学生而言,在水中训练,是有一定的恐惧之感的,如果不能解除学生的心理问题,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学生就不能继续参加训练,也不能提高学生的游泳技能,同时也不能保证学生在游泳的过程中的生命安全。所以,学生需要有一个强大的心理素质,就需要在游泳训练的时候对学生进行心理的培养,这样才能保证学生在训练的过程中,不会畏惧游泳和水,而且对于自身在训练的过程中的安全也有保障。所以,心理素质培养在游泳训练中起到的作用是重要的,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游泳技能。同时学生的心理素质过硬,能够提高学生在学习游泳技能的专注度,这对于学生的安全和掌握游泳技能十分的重要,也能保证学生学习游泳技能的效果更好,因此心理素质教学的训练在游泳训练中十分的重要,关系到学生的生命安全。
2、目前游泳训练中的心理素质培训现状
2.1、心理素质培训课程课时少
游泳重视的是实践,也就是说学生上游泳课的时候,主要是参加训练,因此,游泳训练成为重要的课程内容,但是很多学生在接受训练的过程中,会因为心理素质的问题,导致学习效果并不好,训练的成绩也不好,如果游泳训练没有奠定好基础,对专业学习游泳的学生未来的发展十分的不利。所以,这就需要老师在安排游泳训练的同时,也要保证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但是目前我国游泳训练中,心理素质培训的课程十分的少,即使有一定的安排,课程时间也很少或是很短,这样的教学效果并不好,也不能让学生得到一定的心理释放。所以,需要增加心理培训的课时。而且心里素质教学课时的安排,也要和游泳训练教学的次数成正比,不能忽视心理素质教育在游泳训练中起到的作用,只要经常为学生进行心理开导,就可以保证学生专注于游泳训练。所以应该增加心理素质教学的课时,这样才能保证在游泳训练之前或是之后及时的调整学生的心态。
2.2、心理素质培训内容过于单一
每个学生的心理状态和素质都是不同的,因此在培训学生的心理素质的时候,只使用单调的教学内容,不能让每一个学生都克服心理问题,这样不能有效的解决学生心理素质不高的情况。而且单一的心理培训内容,也容易让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对心理素质的培训课程厌倦,这样就会导致更多的学生在参加游泳训练的时候,训练的效果更不好。所以,要改变单一的心理培训的教学内容。目前主要的心理培训的课程的主要内容就是让学生能够放松心理,运用一定的心理暗示和老师的鼓励,但是并不能真正的解决心理素质不高的问题,所应该对心理素质培训内容进行改变。要结合现代最先进的心理培训教学内容,同时要保证自己的培训特色,而且一定要重视以人为本,注重学生对心理培训教学内容的想法,这样才能保真心理素质培养顺利进行。
2.3、心理素质培训方式不科学
学生的心理变化是多种多样的,也就说,统一的教学方法并不适合所有的学生,而不科学的心理素质训练方法,一而不能起到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作用,所以,一定要改变现有的心理素质培训和教学的方法。而对学生心理素质培训的主要方式就是通过不断的重复同样的动作,让学生形成习惯,而减少对该动作的恐惧,但是在遇到另外的一种训练动作的时候,学生仍然回产生恐惧,这就导致现有的心理素质培训的效果都是治标不治本。所以,应该形成一个更专业的,科学的心理素质培训方式,适合所有的学生,同时也能够引起学生的重视,不会引起学生的反感,从而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而且科学有效的心理培训教学方法,也是提高心理素质教学的重要方法,这样可以规范心理素质教学的过程,同时还可以保证学生能够真心的接受心理素质教学的培训。
2.4、没有专业的心理素质培训老师
游泳训练的过程中,所有的老师都是专业的游泳教练,对于训练学生游泳专业动作等都十分的严格,虽然老师在学习游泳的时候,也经历过需要面对心理恐惧的问题,但是很多人没有经过心理素质培训,而是通过自身的心理强大而解决的问题,从而提高了自己的游泳技能。所以这些训练老师并不是专业的心理素质培训老师,而学生需要有专业的心理素质培训老师,这样才能及时的纠正学生的心理问题。而且也只要专业的心理素质培训老师,才能采用正确的心理培训的方式。所以,专业的心理培训老师十分重要的,这样的老师有足够的经验和知识来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并且能够根据每个学生的心理问题,提出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所以有一个专业的心理素质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十分的重要。
3、游泳训练中心理素质培训的方法
3.1、心理培训需要因材施教
每一个学生的心理问题是不一样的,因此统一的心理培训方法是不适合所有的学生的,也不能顺利的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就更不能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因此需要根据学生的心理问题因材施教,也就是具体问题具体解决,这样才能真正的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学生对水或是游泳有心理障碍,首先要找到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原因,只有找到原因才能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比如学生以前有过溺水的情况,那么这种对水的恐惧就需要加强学生对水的熟悉感,然后才能解决让学生减少对水的恐惧,并且最终克服。而且根据学生的不同心理状态,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更容易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甚至能够彻底的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所以,因材施教是真正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改变学生对游泳训练的态度,这样也能够让学生快速的提高游泳水平,掌握游泳技能。
3.2、心理培训课程内容需要科学合理
心理培训课程是为了提高学生心理素质而开设的课程,所以开设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一定要科学合理,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施展不同的教学方法,也就是说,只有科学合理的心理素质教学内容,才能真正的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才能让学生克服心理障碍,完成游泳训练。不仅要通过加强学生对游泳训练的熟悉度,还要保证学生对游泳中接触的水也要喜爱,这样才能不断的克服学生的心理问题。而且由于每个学生的心理素质不同,心理问题也不同,所以应该根据学生的心理障碍而不断的设定合适的教学内容,由浅到深,由简单到复杂,这对于学生提高心理素质十分的重要。尤其是科学合理的安排教学内容,也能够保证教学内容更容易让学生接受,同时学生对游泳训练的感受也会逐渐的加强,不仅可以在心理逐渐的加强对游泳学习的渴望,也可以正确的理解游泳训练的目的,并且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训练之中。
3.3、让学生掌握放松心理的方法
学生在参加游泳训练的时候,除了肌肤感觉过凉会出现抽筋的情况以外,更多的是因为心理原因,紧张无助都会导致学生抽筋,这样就会导致学生在训练的时候有一定的危险,而想要提高学生的训练效率,首先要让学生学会放松心理,这样才能真正的接受游泳训练任务。所以,交给学生放松心理的方法十分的重要。老师可以让学生在开始游泳训练之前,进行深呼吸,然后再感觉紧张的时候,通过做简单的跳跃动作,或者是蹲起动作和四肢拉伸动作,这样不仅可以避免腿抽筋吗,还可以放松学生的心理。只要掌握了心理放松的办法,就能够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而且有效的掌握和使用放松心理的办法,也能够让学生在参加游泳训练的时候,主动的放松心情,放松心理和紧张的情绪,这样能够保证学生不畏惧游泳训练,同时还可以加强学生的心理素质,而且对于学生而言,学会心理放松的办法,也可以让学生更积极主动的参加游泳训练。
3.4、为学生提供可以放松心理的地方
学生在接受游泳训练的手,会因为心理素质不高而导致训练效果不好。很多学生不敢在人多的地方进行训练,但是游泳比赛是有人观看的,所以学生必须要克服这样的心理状态,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学生的游泳训练进行下去,因此,可以为这样的学生提供一个可以放松心理的地方,比如独立的换衣间,或是室内休闲运动地点,让学生自主运动的和休息的同时,放松自己的心理,然后让学生逐渐的适应人多的地方,最后能够习惯参加游泳训练,并且能后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所以,独立的空间可以让学生身心都放松,而有一个共用的安静的空间,可以让学生之间互相交流,互相帮助,这样学生之间都可以进行放松,并且互相鼓励,在参加游泳训练之间互相鼓励,让学生能够做好心理建设,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4、结束语
游泳训练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游泳技能,还可以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但是由于游泳训练强度十分的大,而且在训练的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危险和困难,因此更多的学生在游泳训练的时候,有一定的心理畏惧,甚至在训练结束,还会产生心理问题,所以这就需要做好学生的心理素质培训工作,让学生能够在紧张和畏惧的情况下缓解情绪,并且能够保证学生在放松的情况爱,不断的加强游泳训练,能够提高学生的游泳技能,同时保障生命的安全。
参考文献
[1]马振权.重视游泳训练中心理素质的培养[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02).
[2]王占臣.心理训练在儿童游泳教学中的运用研究——以“蛙泳教学”为例[J].陕西师范大学,2014(06).
[3]李昌军.少儿游泳训练中应注意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J].游泳,2010(07).
训练路径 篇8
关键词:初中体育教学,拓展训练,融入路径,教学改革
1 初中体育教学中拓展训练的实施现状分析
1 . 1 缺乏健全的课程体系, 没有明确的拓展训练课程目标
现阶段,开展拓展训练教学工作的中学仍然只占一小部分,且开展难度相对较大。传统体育课程主要包括常见的几种球类运动,且教学重点主要集中在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以及学生之间团结互助、勇于拼搏精神的培养上,很难达到拓展训练提高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目标。在这一背景下,教育部门积极推进中学体育教学开展拓展训练的工作,并组织编制多种拓展训练课程专用教材。但是从各中学拓展训练的实施情况来看,工作进展仍不乐观。多数中学在体育课程教学活动中涉及拓展训练的内容仍然较少,没有健全的拓展训练课程体系作为指导,教学工作计划性较差。由于初中体育课程引入拓展训练仍然处于探索阶段,对于拓展训练的目标仍不明确。虽然国内学者针对拓展训练展开的研究工作与日俱增,但是重点仍然是拓展训练工作开展的必要性以及可行性的研究,而很少进行初中体育教学拓展训练目标的界定。传统体育教学主要目标是教授学生相关体育知识及技能,而拓展训练的目标除此之外还包括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生存能力等方面的培养,具有更强更全面的目标性,对初中体育教学工作有着积极的指导作用。
1 . 2 缺乏拓展训练课程所需要的教学设施
传统体育课程主要在教室内以及校园运动场地开展,而拓展训练课程对于场地的需求还需要额外的野外训练场地。而对于一般的初中学校而言,拓展训练场地成为教学活动开展的重要难题。野外训练基地专业性较强,需要投入的财力较大,对学校财务造成一定的压力。部分开展拓展训练的初中由于受到经费及场地的限制,只能利用校园内的训练场地开展一些最普通的训练项目,拓展训练教学效果不佳。针对这种情况,可以考虑地区学校合资共建拓展训练基地的方式,缓解各学校的经济成本,同时可以保证拓展训练课程的有效开展。
1 . 3 拓展训练课程师资力量匮乏
拓展训练课程较传统的体育课程而言专业性较强,各项目对教师的专业素质要求较高,同时由于拓展训练项目自身的特点,要求教师在课程的管理、突发事件的处理方面的能力更强。我国初中体育课程融入拓展训练的时间还不长,课程体系建设、课程教学改革仍处于摸索阶段,还没有成熟的理论及实践模式作为参考。多数拓展训练课程教师都是由体育教师担任,虽然体育教师接受过专业的体育知识及技能的学习与实践,具有较强的体育教学能力,但是由于对拓展训练项目缺少一定的了解,很少接受专业的培训工作,所以很难实现有效的拓展训练教学。
1 . 4 对拓展训练重要性的认识不足
在我国应试教育环境的影响下,教育部门及教师更加重视学生的升学率,家长精力也集中于孩子学习成绩的提高上。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部分教师及家长认为体育课程是教学体系中可有可无的部分,甚至耽误学生的学习时间,不支持体育课程占用学生过多的时间,体育课被其他课程老师占用的情况较为普遍。相对于传统体育课程而言,拓展训练课程不仅对时间要求更多,危险系数也高于传统体育项目,风险性较高。鉴于这一点,很多学生家长不支持拓展训练项目,体育教师的积极性也难以提高。
2 初中体育教学融入拓展训练的积极作用
2 . 1 能有效满足初中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
在我国素质教育方针指导下,初中教育更加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教育目标。由于初中阶段是学生走向成熟的关键时期,是初中生情感意识以及价值观念培养最为重要的一个阶段。在这一时期,初中生经常会面临许多心理矛盾,产生较大的心理压力,容易导致心理问题的产生,所以对初中生进行引导式的教育有着极大的必要性。将拓展训练课程与初中生的身心特点相结合,重点进行心理健康的教育及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对于初中生的身心发展有着极大的帮助,对体育教学效果的提高作用较为明显。
2 . 2 推动初中体育教学改革的发展
很大一部分初中体育教学工作的重点就是使学生的体育测试成绩达标,课程的趣味性较低,教学模式较为单一,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受到很大抑制。再加上学校重视文化课程教学而忽视体育课程教学,对体育设施等投入较小,体育场地及器材较为缺乏,难以保证体育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随着素质教育工作的开展,各中学不断进行体育教学工作的改革,结合初中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在培养学生运动兴趣的前提下进行寓教于乐的体育教学活动。拓展训练摆脱传统教学模式,通过师生之间的互动,激发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身心素质的综合发展,符合体育教学改革的最终目标。
2 . 3 是对现代体育课程内容的重要补充
新课程标准要求不断进行体育教学的改革,但是传统的以教师为课堂中心,以体育知识与技能的教授为主要内容的体育教学仍然存在于多数中学体育课堂中。这种课程教学模式极大限制了学生的自由,与素质教育目标不一致。而在体育教学中引入拓展训练,学生成为体育课堂的中心,与教师进行探讨式学习。在拓展训练中,教师扮演的是引导者的作用,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体验式的教学方式,促进现代体育课程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
3 初中体育教学融入拓展训练的路径探讨
3 . 1 健全初中体育课程管理体系
健全的课程管理体系是初中体育教学活动顺利开展的必要前提,学校管理层要加深对拓展训练重要性的认识,不断完善课程管理体系,保证拓展训练教学活动有基本的制度保障。由于初中生身心发展还不成熟,部分拓展训练项目对初中生而言有一定的危险性,因此要根据学生年龄段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实施难度差别化的拓展训练项目,保证教学活动的循序渐进。每一堂拓展从训练课程都应该有相应的安全预案,在突发情况发生时能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
3 . 2 保证拓展训练所必要的场地及器材
拓展训练项目本身对场地及器材的要求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场地建设与器材的选择对拓展训练活动来说选择性较大。由于拓展训练项目灵活性较强,不一定需要室外场地,部分训练项目在室内也可进行,而所需要的器材替代性较强,传统体育课堂所用的器材大部分可以用来进行拓展训练。考虑到部分学校经济能力的限制,可以采取与校外拓展训练基地合作的方式,在训练基地淡季时开展训练项目,提高基地使用率,同时实现学校与训练基地的双赢。
3 . 3 提高拓展训练授课教师的综合素质
由于拓展训练项目的特殊性,要求授课教师掌握专业的拓展训练知识与技能,对拓展训练活动具有较强的指导能力与组织管理能力,面对各种突发事件时能够冷静处理,保证课程的顺利开展。因此,学校应该定期组织教师进行专门的拓展训练知识与技能培训活动,进行教师之间、学校之间、地区之间的经验交流与学习,实现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教师本身应该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突破传统体育教学模式的限制,最大限度利用学校提供的资源,进行教学方法的创新,提高体育教学效率。
4 结语
训练路径 篇9
一、把握教学需求, 优选训练方式, 增强朗读训练趣味性
在语文教学中, 教师应根据教材特点, 结合学生的阶段特点与学情, 围绕教学目标, 紧扣教学需求, 科学合理地设计朗读时间, 有针对性地进行朗读训练, 以达到朗读教学要求, 使每位学生能够运用普通话正确而流利地朗读课文, 使其通过朗读来感受与领悟文章。因此,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 教师应注意根据教学需求, 为学生提供朗读时间, 而不是仅仅依靠讲解来替代学生阅读与朗读实践, 剥夺学生亲身体验、探究感知与思考实践等机会与需求。如教师可围绕教材, 精设问题, 让学生带着问题自主朗读, 自主感悟。
其次, 教师还需结合教学实际, 灵活选用朗读形式, 以增强朗读趣味性。在小学语文教学中, 朗读形式多种多样, 如表演朗读、分角色朗读、老师示范、集体读、分组读、比赛读和配乐读等。每种朗读方式有着不同的适用范围与作用, 这就需要教师依照文章不同体裁、层次、难易程度等来选择朗读形式, 以达到朗读训练目标, 调动学生朗读积极性, 提高教学效率。
如教学《青蛙看海》一文时, 其教学目标是引导学生理解文本内容, 使其能有感情地、流利地、正确地分角色朗读课文, 领悟青蛙看海的不易, 明白只要脚踏实地、坚持不懈地努力, 就会到达理想的彼岸。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可利用多种朗读形式指导学生进行阅读学习, 理解课文内容。如学习1~3节时, 教师可呈现图片, 提问: (1) 小朋友, 你们看, 这只青蛙长期生活在湖面, 它很想看看海, 你们猜猜它此时在想什么呢?然后飞来了一只苍鹰, 给青蛙指明了一个方向, 猜猜他们会说什么呢?请翻开课本, 读读1~3节, 边读边想象苍鹰与青蛙对话的样子, 然后要求学生自由练习读。 (2) 他们说了什么呢?然后请两位学生分角色朗读, 其他学生边听边想:怎样才能让青蛙看到海?当学生思考回答后, 教师可继续引导学生朗读学习。提问: (1) “吸了口凉气”是什么样呢?请几位学生到讲台上表演。 (2) 为什么青蛙吸了口凉气呢?指名回答。 (3) 青蛙可以不登上这座山去看海吗?苍鹰是如何说的?指名读。学习4~12节时, 教师可让学生分角色读:青蛙是如何登上山顶的?并思考体会: (1) “是啊, ……我上不去。”读这句话时, 想想青蛙是怎样的心情? (2) “这有什么难的!”此时, 青蛙还像刚才那样失望吗?它现在心情如何?有谁愿意试一试?可让学生同桌之间练习读。然后教师扮演松鼠, 请一位学生与教师配合表演, 一级一级地往上跳, 并配乐朗读等。通过这样的朗读训练, 既可锻炼学生的朗读水平, 也可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内容, 学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明确训练目标, 注意指导层次, 提高朗读教学有效性
在小学语文朗读教学中, 教师应明确朗读训练目标, 即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流利而正确地朗读课文, 然后在教学目标统领下, 有层次地强化训练, 逐步实现教学目标。
第一, 循序渐进, 有步骤的训练。在小学语文教学中, 教师应把握学生的认知特点, 逐步开展朗读训练。首先, 朗读开始于认读, 即认读字词, 吐字清晰、读准字音, 为朗读扫除字词障碍, 实现正确的朗读目标。然后读文章, 流畅连贯, 理解文章内容。另外, 则是准确表达含义, 有感情地朗读。最后是内化知识, 积累语言知识。如教学《哪吒闹海》时, 教师可有步骤地训练, 如初读课文, 朗读指导: (1) 自由练习朗读课文, 利用拼音读准字音, 并读通课文。 (2) 在自由朗读的基础上, 教师可指名学生分自然段朗读, 而其他同学听与评价, 老师适时指导同学读准字音, 读通长句, 并注意正音。 (3) 课文初读时, 可借助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来理解词语, 标记不懂的词句; (4) 通读全文, 大致了解课文内容。其次, 细品文章, 自主阅读。 (1) 为什么哪吒要闹海?学生朗读后可获得答案。然后从学生回答中提炼词语:“称霸一方”、“兴风作浪”, 引导学生齐读, 并说说自己的理解。 (2) 哪吒是怎样闹海的? (引导学生自由朗读, 边读边思考, 并圈画出关键词语) 结果怎样?最后让学生对课文进行复述, 内化知识。
第二, 注意主次, 突出重点。在朗读训练中, 需要注意如下方面:首先, 突出文章重点词句、段落、篇目。对于不同文章, 有着不同朗读训练重点, 同时提高学生朗读能力的切入点与生长点也不尽相同。就算是同一篇文章, 每段中心不同, 情感不同, 重点语句不同。因此, 在朗读训练时, 教师应注意突出重点内容, 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重点, 提升语感, 为全篇理解奠定基础。
如学习《哪吒闹海》时, 首先, 教师可引导学生围绕“闹”字细品文本, 理解文章内容。其次, 以文本为依托, 突出文章内涵理解。在语文朗读中, 应以文本为依托, 开展多种阅读活动, 而不是单纯说教。因此,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 教师应将文本理解与朗读训练有机结合起来, 以帮助学生感悟文本。此外, 在朗读教学中, 教师还应注意学生个性化朗读。在朗读过程中, 感情是重要因素, 可促进学生与文本的有机融合, 实现学生与作者的共鸣。而这就需要学生个性化体验与感受, 从而表达自己的独特见解, 抒发真实情感。
(责任编辑:刘宝瑞)
2012.10 54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 教师应重视朗读训练, 把握教学需求, 优选训练方式, 增强朗读训练趣味性。明确训练目标, 注意指导层次, 提高朗读教学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