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调路径

2024-05-25

协调路径(精选8篇)

协调路径 篇1

区域协调发展是指区域内各地域单元(子区域)和经济组分之间协和共生,自成一体,形成高效和高度有序化的整合,实现区域内各地域单元和经济组分的“一体化”运作与共同发展的区域(或区域合作组织)经济发展方式。当前区域协调发展的内涵至少应包括以下四方面的内容:(1)地区间人均生产总值差距保持在适度的范围内;(2)各地区的人民都能享受均等化的基本公共服务;(3)各地区的比较优势能够得到合理而有效的发挥;(4)各地区人与自然的关系处于协调和谐状态。

一、中国区域协调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中国区域协调发展中存在的问题,集中表现为人口、经济、资源环境在空间分布上的失衡。这种不平衡性又突出地反映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经济发展中的地区差距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但受多种因素影响,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呈现出不平衡态势,主要表现为东部沿海地区和中、西部落后地区间的差异。发展中国家区域经济差异程度一般采用经济指标来衡量,中国区域经济的不平衡性可以从以下三个指标中看出:

1. 东、中西部的人均GDP和GDP增长速度的差距。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建设重心转向沿海地区,造成了东部和中、西部地区间的经济发展差距。由表1可以看出,从1998-2005年,三大地区人均GDP绝对数差别甚大,中、西部远远落后于东部地区,而且这种状态持续数年,一直没有大的改观。从GDP的年增长速度来看,东部地区也基本上高于中、西部地区,这说明中国区域经济存在着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并且很难在短期内得以较好地解决。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1999-2006年)整理计算得出。

2. 东、中西部城镇居民收入水平的差距。

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东、中、西部城镇居民收入也存在差距。从表2可以看出,2000年,东、中、西部城镇居民人均年收入之比为1.38∶0.91∶1,2001年为1.39∶0.92∶1,2002年和2003年分别为1.40∶0.95∶1和1.47∶0.97∶1。2004年,东部地区城镇居民人均年收入为12 877.0元,中、西部地区分别为8 347.4元、8 334.0元,东、中、西部城镇居民人均年收入之比为1.55∶0.97∶1。可见,东、中、西部城镇居民的收入差距是逐年扩大的。

单位:元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1-2005年)。

3. 东、中、西部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的差距。

由表3可以看出,东、中西部的农村居民人均年收入都是呈增长趋势的,但东部农村居民的人均收入水平跟中、西、部农村居民人均年收入水平的差距在逐年扩大。2000年,东部的农村居民人均年收入比中、西部分别高出1 516.5元和1 992.8元;2005年,东部与中、西部的农村居民人均年收入水平差距分别扩大至1 763元和2 341元。

单位:元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1-2006年)。

4. 东、中、西部产业结构的差距。

东、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差距明显。从表4可以看出,2004年中、西部地区第一产业所占比重分别为17.27%和17.5%,明显高于东部地区;而第二、三产业所占比重却均低于东部地区。2005年也是如此:第一产业在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中占据较大比重,中、西部地区仍以经济效益差、投资回报率低的农业为主。产业结构的差异也拉大了东部与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差距。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5-2006年)。

以上经济指标说明,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的宏观背景下,区域经济发展呈现出明显的不平衡性。

(二)人类发展地区差距

从人类发展指标(HDI)看,中国也存在着地区发展差距。根据联合国UNDP(2002)计算,2000年中国的人类发展指数为0.726,已经在世界上属于中上等人类发展水平。从各地区看,1999年有5个西部地区的人类发展指数在0.650~0.500之间,属于下中等人类发展水平;有23个地区人类发展指数在0.800~0.650之间,属于上中等人类发展水平;上海、北京、天津3个直辖市的人类发展指数大于0.800,属于高人类发展水平。仅从人类发展指标来看,西部的5个地区还没有达到上中等人类发展水平,中、西部还有15个地区的人类发展指标在世界174个国家和地区的排位中居100位之后。

(三)社会发展地区差距

从社会发展指标看,无论是全国总体还是人均水平,中国社会发展水平已达到世界中等水平,少数沿海地区已达到世界高水平,但许多内陆地区仍处在世界低水平。东、中、西部地区各主要社会发展指标相对差距甚大。

二、区域协调的原则

(一)以人为本原则

过去许多地方一提到发展生产力,就单纯地看经济指标,而忽略了社会指标、人文指标和环境指标,甚至片面地将GDP当成发展的一切。但是,发展并不等同于增长,发展意味着整个社会的变革,即促进各种传统关系、传统思维方式、传统生产方式和传统生活方式朝着更为“现代”的方向转变的变革过程。

21世纪的发展问题,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发生了观念和战略的重大转变,即确立了科学发展观和新的发展战略。新的发展战略是以“人”为中心的发展战略,是以追求生活条件改善和生活质量提高为核心的发展战略,其目的是扩大人们的就业机会、增强人们的发展能力、发展机会,其手段是大力开发人力资源,保护民族文化多样性,实现可持续发展。新的发展战略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真正坚持以人为本,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和健康水平,切实尊重和保障广大公民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利。惟有这样,我们才能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因此,在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时,我们要坚持以人为本原则。

(二)政府主导原则

“累积性因果循环”理论认为,影响区域经济增长的因素主要有两个,即“回波效应”和“扩散效应”。其中,“回波效应”是指落后地区的劳动、资本、技术和资源等要素因受到发达地区较高收益率的吸引而向发达地区聚集的现象;“扩散效应”是指发达地区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后,由于产生聚集不经济效应而使资本、技术等要素为了寻找更高的边际效应,而向周围落后地区扩散并带动其发展的现象。中国在经济水平较低时采用区域非平衡的发展战略,使“回波效应”大于“扩散效应”,从而带来了东部地区经济的飞速发展。但在东部崛起的同时,中、西部地区特别是西部地区却形成了一个恶性的累积性因果循环,难以受到东部地区“扩散效应”的影响,其经济发展遇到了难以突破的瓶颈。这时,政策制度是一个突破地区恶性累积性因果循环的有效途径。

在东、中、西部区域经济发展中,市场在资源配置方面起着基础性作用,但市场的作用不是万能的,在那些经济主体行为具有严重负外部效应(如破坏资源、污染环境)的领域,在那些耗资巨大而回报率低、回收周期长的社会公共产品生产部门中,在垄断行业和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市场作用一旦失灵,必须由政府的作用去弥补,否则会降低资源配置效率。同时,受经济体制改革区域推进的影响,中国各区域的经济市场化程度不一。因此,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必须在尊重市场机制的条件下,发挥政府这一“有形的手”的主导作用,通过制定相关的政策制度,突破地区恶性累积性因果循环,使“扩散效应”大于“回波效应”;弥补市场机制的缺憾,建立良好的市场秩序和完善的市场网络,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

(三)统筹兼顾原则

统筹兼顾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并举,统筹中央和地方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在制定和实施协调发展战略的过程中,之所以要遵循统筹兼顾原则,是因为:

1. 统筹兼顾是转变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必然要求。

中国经济正处于上升期,目前仍呈现出高增长的趋势,但如果不从根本上改变“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难回圈、低效率”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快速发展将难以为继,更谈不上健康发展。要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就必须力求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进展。过去,为了解决温饱问题,我们强调的是物质生产资料的增长,相当多的人包括不少领导干部把经济增长等同于经济发展,但二者之间是有很大区别的:经济增长主要就速度而言,经济发展则要求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的统一。而实现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的根本方法只能是统筹兼顾。

2. 统筹兼顾是形成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宏观调控体系的重要保证。

市场机制基础性作用与政府宏观调控作用的有机结合是现代市场经济健康运行的必备前提,而宏观调控目标的实现要依托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国家经济发展计划、宏观经济政策等相互配合的宏观调控体系。不能做到、做好统筹兼顾,就不可能取得良好的宏观调控效果。

3. 统筹兼顾是有效缩小城乡、地区差距和居民收入差距,协调各方利益的根本方法。

在当前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发展和扶持的重点和难点是农村和中、西部贫困地区。中国目前已具备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东部帮带中、西部的能力,必须从规划、政策、法规、科技、资金、市场、体制等各方面统筹考虑,调整国民经济的结构,改善国民收入的结构,政策、资金适度向“三农”倾斜,向中、西部地区倾斜,向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等薄弱环节倾斜,确保改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4. 统筹兼顾是协调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客观需要。

近30年来,中国开放型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但是,开放型经济发展也还存在不少问题,其中相当突出的问题是一方面内需不足,另一方面庞大的贸易顺差和大量的外汇储备加剧了中国与部分国家尤其是美国之间的贸易摩擦,也加剧了人民币的升值压力。因此必须用全球战略眼光来筹划中国的长远发展问题,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在扩大内需的基础上,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5. 统筹兼顾是坚持以人为本,提高领导干部执政能力的基本要求。

对领导干部来讲,统筹兼顾体现在其统揽与筹划大局、兼顾与协调各种关系的能力上。这就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考评指标体系,始终把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统筹兼顾的执政能力。

三、实现区域协调的基本路径

(一)加快发展:

逐步缩小区域差距,以加快中、西部发展但不妨碍东部发展为主要战略目标

东部10省市工业化、现代化进程一直走在全国前列,10省面积不足全国总面积1/10,人口占全国人口总数的1/3,其生产总值却占国内生产总值的一半以上。在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同时,其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却相对缓慢,粗放式发展的负面效应正逐步显现。以“十五”为例,东部地区工业增加值占全国的份额由2000年的59.74%提高到2005年的61.84%,表明东部地区工业增长率快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东部地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占全国同类指标的份额,却从2000年的64.07%下降到2005年的44.08%,这表明东部工业在快速扩张的同时,按工业增加值计算的利润率不升反降。多年来的高投入、高消耗、重污染使东部地区一些城市与地区的土地、水等资源和环境容量已难负其重,因此,东部地区绝不能放慢发展,而应在以前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快促进结构优化升级,由过去主要依靠工业数量扩张向三次产业协调发展、提高产业层次转变,优先发展先进制造业、高技术产业和服务业,着力发展精加工产品和高端产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由过去主要依靠资金、物质的高投入支持发展,转向依靠科技进步、提升人力资本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使东部地区继续保持持续快速发展,继续发挥引领国家经济发展的引擎作用。

同时,我们还应该看到,要加快中西部发展,绝不能简单地采取“均贫富”、“抽肥补瘦”的办法来拉平,拉平的结果会导致区域间在新的水平上的不平衡。发展是第一要务。我们要求中央对中、西部给予太多的倾斜和“输血”也不太现实,中西部地区要缩小同东部的差距,惟有增强自身的“造血”能力,加快发展,力求达到比发达地区更快的发展速度。

(二)深化改革:

区域发展不协调是在改革中产生的,因此,应进一步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实现区域协调发展

改革的根本目的是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在维护法治的市场经济的前提下,造就每一个人都能全面发展的体制环境。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飞速增长,人民收入有了大幅度提高,但是与高速的经济发展相比,中国的社会发展相对滞后,就业压力不断加大,社会保障体系也存在着覆盖面小、保障水平低等问题,一些关系着广大群众切身利益的如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程度较低,特别是地区发展差距不断扩大,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通过深化改革来逐步解决。

新时期的改革,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改革观,坚持为经济主体和广大人民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同时也要强调对结果不平等进行矫正的分配调节,使社会成员能够普遍地分享改革成果,实现区域间的协调发展。具体来说,就是要打破行政性垄断和地区封锁,建立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逐步完善劳动力市场,消除各种阻碍劳动力合理流动的不合理制度,创造公平竞争的就业环境,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创造有利于就业的市场环境。此外,还要积极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财政税收体制改革等一系列改革。

(三)上下联动:

统筹区域协调,地方政府要跟中央政府保持一致,地方政府间要加强协调

从经济学角度看,区域政策的制定主要是为了效率和公平两个似乎相背的目标,无论是为了哪一个目标,政策的制定和实施都必然牵涉到既得利益和利益重新分配的问题。然而,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利益并不可能在每个经济环节上都是一致的,甚至有可能在某些问题上发生冲突,难以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所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要进行明确、合理的权责划分,无论从跨行政区的利益协调角度,还是从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角度,中央政府都需要承担更多的责任,应在区域经济合理化布局方面发挥更大作用,地方政府要跟中央政府保持一致。由于中国各地区的资源条件、社会和经济特点都具有较大差异,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和市场发育程度极不平衡,中央不可能像地方政府那样对各个地区的具体情况和特点了解得非常清楚。所以,在增强中央政府宏观调控能力的同时,还应当充分考虑到地方政府在区域层面自主调控的必要性,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的能动性和积极性。当然,这也需要有效的约束机制和调控手段来规范地方政府行为,不致使地方政府的经济权限产生“放大效应”以及变异行为,避免地方政府成为统一大市场和区域经济的建设者和维护者。另外,要强化中央政策的效力,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政治执行系统,规范政治执行行为,减少“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现象。

目前,地区产业结构趋同化现象越来越突出。地区产业结构趋同化主要表现为地区之间工业结构的相似程度呈现出不断提高的趋势。据统计,中国中部地区与东部地区工业结构的相似率达93.5%,中部与西部地区工业结构相似率高达97.9%。地区产业结构趋同现象既浪费了资源、物力和财力,造成能源和原材料的供给紧张,同时,也加剧了区域间的恶性竞争,极大地影响了宏观经济的发展。因此,在进行产业布局时,地方政府间要加强协调,各地要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选择那些有利于发挥自身比较优势的产业,从而尽量避免地区产业结构趋同化现象的深化,促进区域的协调发展。

摘要:促进和实现区域协调发展,不仅直接关系着中国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应坚持以人为本、政府主导和统筹兼顾的原则,在促进中国区域协调发展的过程中,以加快中西部发展而不妨碍东部发展为主要战略目标,进一步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

关键词:区域协调,原则,基本路径

参考文献

[1]林毅夫,蔡昉,李周.中国经济转轨时期的地区差距分析[J].经济研究,1998,(6).

[2]王绍光,胡鞍钢.中国:不平衡发展的政治经济学[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1999.

[3]陈秀山,徐瑛.我国地区差距的基本特征与完善转移支付制度[J].经济学动态,2004,(11).

[4]蔡昉,都阳.中国地区经济增长的趋同与差异[J].经济研究,2000,(10).

[5]王小鲁,樊纲.中国地区差距的变动趋势和影响因素[J].经济研究,2004,(1).

[6]中国社科院课题组.走向全面协调持续发展的中国社会[J].管理世界,2004,(1).

[7]胡乃武.统筹中国区域发展问题研究[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4,(1).

[8]李国平,范红忠.生产集中、人口分布与地区经济差异[J].经济研究,2003,(11).

协调路径 篇2

关键词 乡村 ;生态文明 ;乡村旅游 ;海口 ;发展路径

分类号 F590 Doi:10.12008/j.issn.1009-2196.2016.02.020

Harmonious Path of Rural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nd Rural Tourism Development——A case Study of Circumjacent Countryside of Haikou

CHEN Haiying1) ZENG Xiaohong2) HUANG Chongli3) KANG Youfa4)

(1 Tourism College, Hainan University, Haikou 570228, China;

2 Institute of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Information, CATAS, Haikou, Hainan 571101, China ;

3 Institute of Higher Education, Hainan University, Haikou, Hainan 570228, China;

4 Management Committee of Chengxi Campus, Hainan University, Haikou, Hainan 571101,China)

Abstract There is interactive relations between rural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nd rural tourism development. Based on the current circumstance of rural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nd rural tourism development and according to the development conditions of rural tourism in circumjacent countryside of Haikou, this paper aims at the harmonious and interactive development path between them. It proposes that the harmonious and interactive development between rural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nd rural tourism should be supported by the construction of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village, and multiple functions of rural tourism should be emphasized,such as economic development,culture promotion and service for people's livelihood. By the way of raising the local residents,consciousness of being main part, developing an overall plan of rural tourism, enhancing rural infrastructure,elevating the quality of tourism service and protecting cultural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carrying out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of rural tourism and propagating rural tourist products as well, the harmonious and interactive development between rural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and rural tourism will come true.

Keywords country ; ecological civilization ; rural tourism ; Haikou ; development path

1 问题的提出

生态文明是以尊重和维护自然为前提,以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为宗旨,以建立可持续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为内涵的人类文明的一种重要形态,其追求的是社会、经济、文化和生态和谐发展的一种理想状态。生态文明建设能解决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与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之间的矛盾,以及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生态服务需求,是科学发展观核心价值的集中体现和客观需要。建设生态文明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而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必然要求,其建设的好坏关系着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全局[1]。

生态文明村是乡村旅游发展的良好载体,也是生态文明建设一种具体表现形式。近年来,海口市区周边(以下简称“海口周边”)乡村地区立足自身生态环境的优势,在农村经济基础并不十分雄厚的情况下,从改善村容村貌村风入手,走出了一条独特的生态文明村建设与乡村旅游发展相互促进的道路;然而,由于多方面的原因,该区域的乡村旅游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也存在很多制约因素。有关调查发现,整体规划缺乏导致各村域乡村旅游发展处于“各自为战”的散乱状态,缺乏专业教育和培训导致社区参与服务水平较低,乡村旅游经济因缺乏配套产业支撑而难以形成系统化、规模化发展,开发经营户过于注重经济收益而忽视生态环境和公共资源保护,等等,是当前海口周边地区乡村旅游发展面临的一些突出问题。

nlc202309030830

本文拟从乡村生态文明建设与乡村旅游发展的关系入手,在分析海口周边地域生态文明村建设和乡村旅游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以乡村旅游促进该地域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以期为海南乡村生态文明建设与乡村旅游互动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提供一些有益启示。

2 海口周边乡村生态文明建设与乡村旅游发展状况

2.1 海口周边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现状

自2000年海南省政府有组织地开展生态文明村建设以来,海口周边乡村区域依靠实践中不断的摸索和总结,找到了一条既符合省情,又颇具特色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路。在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强有力的领导、推动下,在社会各界大力支持和广大农民群众积极参与下,海口周边的生态文明村建设从无到有,从点到面,从数量积累到质量提升,到2013年底,全市已有1 577个自然村建成了生态文明村,占全省自然村总数的74%[2]。生态文明村已经成为海口周边区域的一道亮丽风景。走进生态文明村,人们可看到新鲜欲滴的热带瓜果、古老苍劲的大榕树、椰林掩映的湖泊,优雅洁净的林荫小道,还有农家小院里嬉戏的家禽,等等;同时也能深刻感受到村民的纯朴热情与乡村独特的民俗风情和热带乡土文化。

2.2 海口周边生态文明村与乡村旅游的互动发展

生态文明建设是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具体体现在为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价值观基础、精神动力、衡量尺度和创新手段等方面[3]。现实中,乡村生态文明建设还能为乡村旅游发展创造良好的物质和文化环境。近年来,海口周边乡村以生态文明村建设为契机,积极投入人力、物力、财力改善乡村道路、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条件,整顿了乡村环境卫生,提高了村民的环保意识和审美品位,这些都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社会和文化环境基础。截至2014年底,海口市范围内以生态文明村建设为基础而建立的具有接待能力的特色乡村旅游点已达38个,年接待市民游客近百万人次,年旅游收入超过5 000万元。从发展格局来看,已初步形成了以美兰滨海休闲游、琼山红色和绿色生态游、秀英火山古村落探秘游、龙华历史文化游为代表的乡村旅游精品线路,集中反映了海南乡村旅游的风貌[4]。

与此同时,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也可成为推动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有效途径,具体体现为其开发的综合性与生态文明建设内容一致,其产品的“绿色性”可增强旅游者和开发经营者的生态意识,其消费的“自然性”利于促进产业经营与生态保护的协调发展等。除此外,旅游发展还能为乡村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对外展示和交流的“窗口”,积累必要的资金和人才,同时通过乡村休闲游憩环境的营造而促进村域生态环境质量的不断提升。例如,位于海口市三门坡镇的龙鳞村,自2008年以来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已初步建成以龙湖、特色民居、椰林、橡胶林、特色农家菜肴、地方土特产等自然和人文景观为载体,以田园观光、龙湖泛舟、湖边垂钓、棋牌娱乐、特色餐饮、闹公期等活动为内容的乡村生态休闲园地。2010年,该村游客接待量达1.2万人次,接待收入31.4万元;到了2014年,该村游客年接待量和旅游接待收入分别达到了3.8万人次和216万元,成为海南乡村旅游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功典范。乡村旅游的持续发展,不仅促进了该村产业结构加快向第三产业为主体转变的步伐,也极大地推动了其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水平。近几年来,经过政府、公司和村民的共同努力,以科学的乡村旅游发展理念为指导,以乡村旅游开发经营效益为重要依托,龙鳞村的交通、饮水、环卫等基础设施得到不断完善,乡村生态环境质量得以明显提升,村民的产业经营管理水平、生活质量及对外文化交流程度等也不断得到提高;而乡村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提升也进一步为该村乡村旅游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形象基础。

可以说,乡村生态文明建设与乡村旅游发展是紧密联系、相互依存的关系。海口周边乡村生态文明建设应该与乡村旅游发展相互依托、相互促进,充分利用多种有利条件,实现两者的协调互动发展。

3 海口周边乡村生态文明建设与乡村旅游协调发展路径

3.1 海口周边乡村旅游发展的条件

3.1.1 优越的自然环境

海南省是中国唯一的热带海岛型省份,有很强的生态和乡村旅游吸引力。海口市地处海南省北端,其周边乡村地域常年空气清新,有着美丽宜人的热带自然景观,包括阳光、沙滩、绿树、田园、奇峰、异岭、河流、湖泊等,使这里具备了乡村旅游发展的优越自然环境条件。

3.1.2 独特的人文环境

海南少数民族众多,风情各异,有独特的田园风光、民族风情、民俗文化和历史文化。海南岛因为长期孤悬海外,形成了独特的生态和人文环境,不仅风光优美,黎苗文化更是独特,多姿多彩的民族民俗风情、历史遗迹和丰富的地方性土特产品等,构成海南乡村旅游发展良好的人文环境。海口周边乡村区域有着独特的民俗风情和黎苗民族文化,船形屋、竹筒饭、山兰酒、黎锦、竹木器乐以及丰富多彩的黎苗工艺品等,也构成该区域旅游资源宝库中的一朵朵奇葩。

3.1.3 有利的政策条件

作为全国最大的经济特区,海南享有许多优惠的发展政策。作为全省国民经济的先导和支柱性产业,旅游业倍受海南各级政府的重视,在规划、投资、税收、用地、人才等诸多方面都对旅游业实行政策倾斜。海南省政府2008年4月正式提出了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的发展目标,为促进旅游业全面与国际接轨,正在努力建立符合国际惯例的旅游发展与管理的体制机制,同时对外实行以“免签证、零关税、放航权”为主要特点的、开放程度越来越高的旅游发展政策。

值得一提的是,《海南国际旅游岛规划发展纲要》已明确提出将热带乡村观光和休闲农业旅游作为推动海南旅游产业及农业现代化发展的新增长点及重要内容。为实现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战略相关要求,海南省农业厅也已提出在海南各地创建100个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示范基地的目标,并将争取相关部门在政策、投资、用地、税收、配套设施建设等方面给予支持和配合。此外,自2009年12月31日国务院颁布《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以来,海南省各项旅游相关产业发展不断升温,这些都为海口周边地域乡村旅游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nlc202309030830

3.2 海口周边乡村生态文明建设与乡村旅游协调发展途径

作为乡村自然和人文生态资源构成和分布具有较强整体性和协调性的地域单元,海口周边乡村区域应本着促进乡村生态文明建设与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人与自然的和谐、旅游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相协调的理念,探索本区域乡村生态文明建设与乡村旅游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

3.2.1 海口周边乡村生态文明建设与乡村旅游协调发展思路

乡村旅游应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要求在时间尺度上既要满足当代人旅游的需要,又不能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旅游需要的能力,在空间尺度上,既要提高旅游者的旅游质量,又要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既要协调保护环境、维持乡村“独特性”与旅游开发之间的矛盾,又要注重乡村资源、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的协调发展[5]。

鉴于此,考虑到海口周边乡村区域生态文明建设与乡村旅游发展的紧密关系,本区域乡村旅游的发展应以现有的生态文明村建设内容和成果为基础,从发展意识、科学规划、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质量提升等方面入手,加大乡村旅游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力度,坚持走可持续旅游发展之路;在重视乡村旅游的经济功能发挥,促使乡村旅游产品、产业开发从粗放型向精致型发展的同时,倡导发挥乡村旅游的文化促进和民生服务功能,通过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项目开发、环境建设和宣传引导,将海口周边乡村区域建成生产、生活、生态和人文等多维景观和谐共生的环城休闲游憩地带,实现乡村旅游与村域生态文明建设的互动双赢发展。

3.2.2 海口周边乡村生态文明建设与乡村旅游协调发展策略

(1)提高社区居民的主体发展意识

“生态”村建设旨在促成人与自然、人与资源的和谐,“文明”村建设旨在促成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当这四种“和谐”浑然一体时,社会主义和谐农村则会水到渠成[6]。村民是乡村旅游发展的主体,提高村民对生态文明与乡村旅游发展相互关系的认识,是海口周边乡村地域生态文明建设与乡村旅游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同时也有研究表明,政府等管理主体在制订实施乡村旅游政策方案的同时,鼓励社区居民通过合理参与方式与外来旅游开发商进行合作的意识和水平,不仅可有效提高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不同利益主体矛盾冲突的管理效果,还能增加当地社区社会发展资本的积累[7]。因此,在努力提高海口周边乡村居民生态文明意识的同时,加强培育其乡村旅游参与和合作发展意识势在必行。在这方面,应当发挥村委会、乡村专业合作社及模范经营户等的组织和引领作用:一方面,通过组织开办专题讲座和学习班等活动,学习和贯彻科学发展观,使村民摈弃落后的开发思想和理念,充分认识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及其与乡村旅游发展的密切关系;另一方面,通过政府、乡村旅游协会、研究机构等组织的支持和配合,在积极引进外来企业和资金进行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和特色项目建设的同时,加强对社区居民进行旅游服务、经营管理、生态环保等方面的教育培训,解决社区居民参与乡村旅游发展方面的信息不完全或不对称问题,促使居民在提高旅游参与意识、更新发展理念的同时,获得文化、环境和经营等素养的综合提升。

(2)制定乡村旅游整体发展规划

乡村旅游开发是一项系统工程,其规划必须先行。在这方面,应坚持以现代生态文明理念为指导,科学制定乡村旅游发展规划。具体来说,应站在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高度,积极探索符合所在地域特征的乡村旅游发展的新思路、新模式[8];以涵盖当地居民、开发经营者、行业专家等有关主体的对话协商机制建立为基础,制定体现实用性、预见性、保护性、协调性等特征的乡村旅游整体规划,在开发建设过程中,秉持“天人合一”、“人地和谐”的发展理念,以生态景观为基础、以特色文化为亮点、以绿色营销为手段,努力建构复合型乡村旅游产品体系,同时不断提升乡村旅游管理质量和服务水平,推进当地居民文化水平和文明素质的提升,从而有效发挥乡村旅游的经济、社会和文化促进功能,促进乡村社会、经济、文化、生态的协调持续发展。

笔者认为,海口周边乡村地域可在当前生态文明村落建设成果的基础上,进行科学合理的乡村旅游发展规划。规划中要坚持突出以下几点:一是要把乡村旅游纳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进行统一规划,结合本地区生态文明村建设规划、资源环境保护规划和现代农业发展规划等编制乡村旅游规划;二是乡村旅游开发必须因地制宜、贴近自然、突出地域和乡土文化特色,避免城镇化开发趋向,注重提升乡村生态文明的建设水平,在乡村旅游开发中注重人文景观与自然环境的和谐融合;三是注重加强配套设施的建设到位,避免乡村旅游开发过于低档化及重复建设,既使游客获得便利舒适的旅游体验,又能使社区居民在享受现代文明成果的同时,传承传统民族民俗文化。

(3)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是否配套完善,直接关系到乡村旅游开发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成败。在当前以政府为主导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中,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应以城乡一体化发展理念为指导,充分调动各方投资积极性,加大对乡村旅游道路、通讯、水电等基础设施建设。针对当前海口周边乡村区域基础设施不健全、配套服务设施建设不到位的问题,应当按照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思路,以乡村旅游项目开发为契机,在近年来本区域生态文明村建设的基础上,通过各项乡村旅游接待功能项目的建设,完善村域内外的基础和配套设施建设。具体来说,可采用政府补贴、企业投资建设、村企合作运营的方式,促进村内外道路、水电、污水垃圾处理、清洁能源、公共厕所、景点标识系统等设施的完善,同时建设农村宽带网、有线电视、卫生服务站等,不断优化乡村旅游发展的基础环境,同时为区域生态文明建设进一步提供良好的功能配套。

(4)提升旅游服务和管理质量

发展乡村旅游,首先要突出乡村特色,要注意与当地农民生产生活、民族风情、文化传承相结合,整合特色优势资源,打造丰富多彩的乡村旅游项目,从而提升乡村旅游的文化品位和服务质量。当前,海口周边地域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经营主体服务意识较弱、接待服务水平较低的问题较为突出。为此,政府和有关部门一方面应该制定统一标准,规定对乡村旅游接待点服务质量的基本要求,规范乡村旅游的经营管理,促使经营主体不断提升旅游接待服务质量。另一方面,应当以高水平的生态文明建设为目标,通过开设专门课程、举办专家讲座等多种方式,加强对村民的教育和培训,提高村民的旅游服务和经营管理意识,使村民充分认识到接待服务和管理水平是乡村旅游能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促使其改变过去那种散漫、自由、服务意识差等习惯,努力学习旅游接待服务的相关知识和技能,提高其整体的接待管理水平;并以此为基础,提升村落整体生态文明建设的管理水平。

nlc202309030830

(5)保护乡村民俗文化与生态环境

尽管不同乡村地域的自然和文化资源存在差异,但就本质属性而言,乡村旅游应具有乡村自然性与地区文化性的双重特性[9]。在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既要充分考虑到乡村旅游产品与形象的自然特性,尽可能减少人工行为对乡村原有生态环境的破坏;也应注重对乡村传统民俗文化的梳理、挖掘和展示,为游客提供丰富的乡土文化体验空间和内容。海口周边乡村地域在开发利用本地丰富乡村旅游资源的同时,应积极探索科学保护地域民族民俗文化以及进一步提升村域生态环境的有效途径。具体而言,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优美的热带田园风光、传统的农耕生活方式以及丰富多彩的建筑、饮食、节庆、祭祀等地方民俗文化,是本地域乡村旅游业所能吸引外地及附近城市游客的关键因素。因此在海口周边地域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应综合协调区域乡村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的关系,避免因盲目发展和低层次竞争造成的环境污染和资源破坏,坚持政府主导和农民主体相结合,坚持统一规划和因地制宜相结合,坚持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相结合,采取多种有效措施保护当地独特的自然环境与文化遗产,促进传统村落民俗文化的保护及乡村生态环境的改善。

(6)实施乡村旅游生态补偿

现实中,一些环境保护组织和个人往往会通过一些公益性的宣传、捐赠、劳动、培训等活动参与海口周边地域乡村生态文明建设和社区扶贫发展;同时,许多居民也常会通过自觉或非自觉的个体或集体行为进行当地乡村生态资源保护与环境建设(如护林防火、保护水源等)。尽管这些组织和个人开展上述活动不一定是以发展乡村旅游业为初衷,但其实施的乡村生态保护和建设活动过程往往会付出相关成本或损失相应利益,其行为既能促进海口周边地域乡村生态文明建设,也为该地域乡村旅游生态环境功能维护与提升做出了贡献,因此理应得到乡村旅游开发和经营者、游客等生态利益获得者和有关管理部门的合理补偿。

具体而言,对上述保护和建设者的补偿,一方面可依托当地政府或有关管理部门所设立的生态保护公共基金,结合其在乡村旅游资源保护和生态环境建设方面的要素投入情况,以资金或实物等形式对其生态环保行为进行对应经济价值的物质补偿。另一方面,可根据其对乡村旅游生态保护和建设的贡献情况,设置相应等级的荣誉称号等精神奖项并开展公开授奖活动;也可由乡村旅游经营者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其免费参加乡村旅游体验活动,等等。

(7)加强乡村旅游产品宣传

为增强海口周边地域乡村旅游产品的市场效应,除了应实施产品、价格、渠道和促销相结合的营销组合策略,通过媒体广告、人员促销、公共关系、互联网、节庆会展等多种方式进行乡村旅游产品推广之外,还应努力实现本地乡村旅游产品宣传营销模式的多样化,具体包括,①主题集中型:可针对专门的乡村旅游目标市场群体(观光型、度假型等),依托海南省及海口市的旅游目的地整体营销平台,推出本地域不同特色和体验内容的乡村旅游主题活动,分别采用专门的宣传主题来集中促销;②首脑推动型:借助2014年李克强总理来访本地并购买土特农产品而产生的“轰动效应”,与国家和地方主流媒体合作,加强本地生态文明村形象和乡村旅游特色商品的宣传促销;③部门协同型:本地乡村旅游开发管理部门除了应加强与其他政府部门的关系协调外,还要争取与不同部门合作,参与其在国内外的各种非旅游行业经贸交流活动,以形成多部门协同促销本地乡村旅游产品的格局;④区域联动型:要加强与邻近区域(如文昌、琼海、澄迈、定安等)的联系与合作,同周边若干个距离相近、线路相连、特色互补并具有共同客源市场的旅游目的地进行联合促销,以实现跨区域、互惠互利的旅游市场营销推广。

参考文献

[1] 徐玉明. 积极推进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J]. 中国农学通报,2009,25(2):287-290.

[2] 郑 峰,林志岩. 海口市统计年鉴[M]. 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4.

[3] 时嵩杰. 生态文明视角下我国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D]. 成都:成都理工大学,2014.

[4] 祝 勇.“后观光时代”:海口乡村旅游转型升级之路[N]. 海口晚报,2014-11-07(9A).

[5] 杨 朗. 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研究[D]. 长沙:中南大学,2009.

[6] 尹正江,李 颜. 生态文明村建设与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研究[J]. 价值工程,2009(2):8-10.

[7] Park D B, Lee K W, Choi H S, et al. Factors influencing socialcapital in rural tourism communities in South Korea[J]. Tourism Management, 2012, 33(6): 1 511-1 520.

[8] 蔡永海,孙 垚. 基于生态文明视角的乡村生态旅游对策——以四川省达州市为例[J]. 农村经济,2014(3):70-73.

[9] 蒙丽琴. 建立乡村旅游与民俗文化的良性互动机制研究[J]. 农业经济,2014(3):105-106.

协调路径 篇3

投资消费出口结构演变轨迹

改革开放以来, 广东经济持续较快增长, 内外需求大幅上升, 但内外需结构逐渐失衡, 消费率持续下降、出口依存度大幅上升, 经济增长的外部风险增加。近两年来受一系列扩内需、稳外需政策影响, 内需比重上升、出口比重下降, 内外需结构失衡的格局有所改善。

(一) 消费需求平稳扩大, 消费率持续下降

1.最终消费基数大, 增速稳, 对拉动经济增长起着第一拉动力的作用。2009年, 广东最终消费18584.03亿元, 比1978年增长142倍, 年均增长17.4%, 增幅慢于GDP名义增速1.3个百分点。其中, 居民消费占最终消费比重下滑, 2009年居民消费占最终消费比重为78.9%, 比1978年降低6.8个百分点;政府消费占比相应由1978年的14.3%提升到21.1%。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占大头, 但总体呈下降态势。分阶段看, 1979-1985年, 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71.9%, 1996-2000年降至39.2%。2001-2005年回升至54.4%, 2006-2009年又回落至43.0%。

2.消费率持续下降, 是内外需结构失衡的根本表现。改革开放初期, 广东消费率水平较高, 一度由1978年的67.0%上升到1980的69.8%。随后掉头一路下滑, 2008年降至最低值45.8%, 比1978年回落21.2个百分点。2009年广东积极落实“家电下乡”、“以旧换新”等一系列国家扩内需政策, 消费需求回升, 最终消费率略有反弹, 上升至47.1%, 比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

单位:%

(二) 投资需求急剧增长, 投资率先升后稳

1.资本形成总额大幅增加, 投资驱动型增长模式明显。2009年, 广东资本形成总额14948.95亿元, 是1978年的272倍, 年平均增速达19.8%, 增幅高于最终消费2.4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波动较大, 2006-2009年平均贡献率为39.2%, 其中2009年贡献率高达80.1%。投资主体多元化发展, 民间投资逐渐发展壮大, 但投资领域和范围仍较狭窄, 主要集中在批发和零售业、农林牧渔业、房地产业、住宿与饮食业、金融业等, 2009上述行业的民间投资总量均占该行业整体投资的70%以上。

2.投资率先升后稳, 波动较小。广东投资率走势基本呈“倒U”型, 符合国际经验。1993年以前, 投资率在小幅波动中稳步上升, 由1978年的28.2%上升至1993年的44.9%, 提高了16.7个百分点。随后逐渐下降并趋稳, 2008年降至33.3%, 比1993年最高值下降11.6个百分点;与1978年相比, 提高5.1个百分点。2009年, 随着重点项目建设进程加快, 固定资产投资保持较快增长, 资本形成率回升至37.9%, 比上年上升4.6个百分点。与不同年份不同收入分类国家投资率进行比较, 2001-2009年广东平均投资率36.0%, 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与2008年中等偏低收入国家平均水平持平。

单位:%

资料来源:《国际统计年鉴》。

(三) 出口需求大幅增长, 经济外向度和外部风险增加

1.对外开放步伐大步迈进, 国际贸易突飞猛进。出口总额由1978年的13.88亿美元扩张到2008年的4041.88亿美元, 2009年缩减至3589.56亿美元;平均每年增长19.6%, 增幅快过最终消费2.2个百分点。但广东外贸结构亟待提升, “前店后产”、“两头在外”的加工贸易所占比重较大, 2009年加工贸易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达62.2%, 使得广东经济受金融危机影响较大。

2.出口依存度显著上升。由1978年的12.6%大幅上升至1994年的93.7%, 提高81.1个百分点;随后小幅回落, 2001年降至65.6%;2002-2006开始新一轮上升, 2006年依存度为90.5%, 仅次于1994年最高水平;2007年微幅下调, 2008、2009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 外贸需求大幅缩水, 出口总额增速分别为9.4%和-11.5%, 出口依存度进一步降至76.3%和62.1%, 对经济增长造成较大冲击, 据测算, 2008年出口下滑拉低经济增速达3.4个百分点左右。

投资消费出口结构的数量关系

消费、投资和出口构成宏观经济恒等式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者之间存在一定的此消彼长关系。为准确把握投资消费和出口之间的关系, 采用格兰杰因果检验法对对1979-2009年投资率、消费率和出口依存度在5%显著性水平下进行因果检验, 初步结论有:

(一) 投资率与消费率之间不存在双向因果关系。因此, 投资与消费之间不存在挤占效应, 投资率偏高是消费率偏低的原因不成立。在储蓄大于投资的情况下, 不能简单通过降低投资率来换取消费率的上升, 投资的扩张只会缩小储蓄-投资缺口, 即缩小净流出, 而不会挤压消费。

(二) 出口依存度对消费率有单向因果关系, 消费率对出口依存度没有因果关系。这表明, 外需提高对最终消费占比起到了一定的抵消作用, 降低出口依存度可以提高消费率;反之, 最终消费率下降并不会引致外需占比的增加, 即出口扩大并不是缓解目前部分行业消费需求不足、产能过剩的结果, 解决产能过剩, 不能指望出口。

(三) 投资率对出口依存度存在单向因果关系, 出口依存度对投资率不存在因果关系。这表明, 在国内消费需求不足的情况下, 投资率上升所形成的产能加大了出口释放的压力。

内外需结构进一步调整面临的主要问题

虽然广东投资消费出口结构调整出现协调发展迹象, 但储蓄率偏高、消费需求不足、投资率偏高、外需质量和水平不高等问题仍然存在, 后危机时期还面临政策效应递减、传统发展模式未根本改变等新问题, 内外需结构调整出现反复的几率较大。

(一) 短期内高储蓄率仍将延续一段时期

高储蓄是内外需结构失衡的根本原因。根据宏观经济恒等式S=I+IX, 其中, S为储蓄, I为投资, IX为净流出, 储蓄是投资的来源。不同的经济增长阶段, 储蓄率不同。在经济起飞阶段, 储蓄率往往随着人均GDP的增长而提高, 为保证经济起飞所必须的大量投资提供了资金保障。但储蓄率过高, 导致消费不足, 同时高储蓄引致的高投资形成的产能加大了出口的压力, 一旦出口下滑, 产能过剩加重, 进一步导致设备闲置、产出水平下降。广东国民储蓄率 (总储蓄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 大幅上升, 由1978年的33.0%上升至2008年的54.2%, 提高了21.2个百分点 (见图2) , 远高于全球20%左右的平均储蓄率水平, 2009年略有回落, 为52.9%, 但仍处于较高水平, 高储蓄率大幅下降的条件还不成熟, 预计仍将会持续一段时间。

(二) 传统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未根本改变

长期以来, 以资源、环境、廉价劳动力为代价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主要依靠生产要素数量扩张, 自主研发和创新能力较弱, 是经济内外需结构失衡的重要内因。在片面追求总量和增速的政绩评估机制下, 往往认为多出口、多挣外汇好, 竟相出台各种优惠政策吸引外商投资, 出口创汇、招商引资成为重要手段, 使得资源配置不合理, 过多流向出口部门。这种惯性思维至今未得到彻底扭转, 在后经济危机时期, 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和高耗能产业加快回升, 投资和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将有所回升, 经济结构可能出现反复调整。

(三) 进一步提升城乡居民消费需求面临诸多制约

收入是影响居民消费的首要因素。随着居民收入水平大幅提高, 消费水平和能力显著提升。1979-2009年, 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和消费支出实际增速相关系数分别达0.9和0.85;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每提高1个百分点, 分别拉动消费支出增速平均提高0.93个百分点和1.05个百分点。但目前城乡居民消费需求进一步提升受到多重因素制约。

一是收入分配格局向政府、企业倾斜。居民收入增幅长期落后于经济发展增幅, 1979-2009年, 城乡居民收入增幅年均实际增长7.1%和6.9%, 增幅分别落后于GDP6.5个和6.7个百分点。劳动者报酬占生产总值比重下降, 2009年为45.2%, 比1978年下降15.4个百分点, 生产税净额和营业盈余占比分别提高11.4个和11.0个百分点。

二是居民收入差距扩大。市场经济下, 收入差距适当拉开有助于提高经济效率, 但收入差距过大, 不但降低居民平均消费倾向, 也有损于社会公平。2009年城镇居民最高、最低收入户的收入差距虽有所缩小但仍处于较高水平, 由上年的10.05倍缩小为9.49倍。根据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 收入差距的拉大, 使得居民的边际和平均消费倾向逐渐递减。改革开放以来, 城乡居民平均消费倾向分别由上个世纪80年代的90%和80%以上降至80%和70%左右。

三是人均储蓄率不高。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财富的不断积累, 城乡居民储蓄存款总额显著增加, 2009年末城乡居民人均储蓄存款余额为3.25万元, 与2000年相比, 年平均增长14.0%。但从流量看, 城乡居民人均年储蓄额占收入比例即人均储蓄率并不高, 分别由1978年的10%、20%上升到2009年的20%和30%左右, 远低于国民储蓄率20个百分点以上。

以上三点看似矛盾, 实则统一。正是在现有的收入水平上, 居民的消费潜力已经获得较大程度释放, 使得人均储蓄率并不高;正是不断扩大的收入分配差距和向企业、政府倾斜的收入分配格局, 使得城乡居民总储蓄存款余额迅速增加、国民储蓄率不断攀升。因此, 以降低居民储蓄率来提升居民消费能力的空间有限, 增加居民收入、改善收入分配格局、提高居民收入占比才是核心所在。

推动内外需协调拉动的几点建议

对不同地区, 不存在同一发展阶段均相同的特定比率。推动内外需协调拉动, 不是要调控达到某一个特点的比例, 而是在把握大的方向下, 更多的注重内部结构的改善与优化。结合投资消费出口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 推动内外需协调拉动的目标和路径为:降低国民储蓄率, 保持投资率稳定——缩小储蓄投资缺口, 适当降低出口率——提高最终消费率。具体措施有:

(一) 多举措改善社会民生, 以提高居民消费能力为经济发展的根本目的

增加工资和收入、降低收入分配差距特别是不合理的收入差距、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是降低国民储蓄率、提升居民消费倾向、消费结构和消费能力的根本途径和着眼点。初次分配中劳动者报酬归根由市场规律来决定, 通过劳动立法等手段设立最低工资标准, 往往是为了维护和保障低收入劳动者的基本权益, 引导收入形成正常增长机制。应在遵从市场经济规律的基础上, 下大力气解决因垄断资源、灰色收入等引起的不公平现象, 加大税收调节力度、降低中等收入人群的个人所得税税负水平, 加强再分配中社会保障、经常转移等形式, 缩小行业之间、阶层和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 调整政府、企业和个人的分配关系。大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完善公社会保障体系, 缓解居民对住房、就业、医疗、上学的后顾之忧。加快发展消费信贷市场, 推动信用消费的发展。目前国内将刺激消费的政策重点放在汽车、房地产、家电下乡等领域, 确实对扩大即期消费和稳定经济增长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刺激政策的效应可能出现递减, 加上目标群体局限于中高收入者, 对提高低收入者生活水平作用有限。下一步为保证政策效应继续发挥, 应更加注重提升中低收入者的生活水平和质量, 加大农产品补贴力度, 培育更多消费热点。

(二) 保持投资稳定增长, 重点突出投资结构优化

目前在出口需求难以恢复到金融危机前的高增速情况下, 适当扩大投资需求, 有助于稳定经济增长, 缓解储蓄投资缺口, 但要避免以扩内需、稳出口为由重复盲目上项目, 要从传统的投资增长模式中走出来。随着实体经济领域稳步恢复, 政府要从主导投资增长的反危机政策中逐渐退出, 让市场发挥主导资源配置的主导作用。重点是引导社会资金合理流动, 加大对先进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公共领域、环境保护、自主创新等领域的投资。打破市场垄断, 积极鼓励民间投资, 培育投资热点, 增强市场活力。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污染投资。

(三) 提升出口质量和水平, 增强经济抵御外部风险能力

短期内保持出口稳定增长, 适当降低出口依存度, 严控“两高一资”产品出口, 支持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和高效益产品的出口, 加大力度开拓东欧、东盟等新兴市场, 降低经济增长对传统出口市场的过度依赖。长期内要力促外贸转型升级, 积极推进国家级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 加大企业自主研发力度, 鼓励出口贸易企业加快对国外先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二次自主创新, 扩大出口的市场占有份额和话语权。创新招商方式和机制, 积极引导外资投向附加值高的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

参考文献

[1].国家发改委投资研究所.促进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发展的思路和对策研究摘篇之一.

[2].马建强.当前广东稳定出口的探讨.广东统计报告

[3].周敏倩.我国外需与内需对经济拉动的失衡探析.现代经济探讨.2009.4

协调路径 篇4

新兴产业是经济发展由要素驱动走向创新驱动的重要动力, 是解决资源环境约束的根本途径, 通过加快新兴产业的发展, 可以使我国抢占未来产业发展制高点, 同时新兴产业的发展能有效带动传统产业提高技术含量和附加值, 使传统产业逐步向产业链的高端迈进。另一方面, 传统产业仍然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 解决就业问题的基本渠道, 财政税收的主要来源, 尤其是传统优势产业对经济社会的支撑作用非常显著, 传统产业的升级换代是经济结构调整的重点内容。研究如何协调两者的未来发展模式, 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具有重大的意义。

1 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的途径

传统产业升级是指产业由低技术水平、低附加值状态向高技术、高附加值状态演进的趋势[1]。通常我们从以下四个方面考虑:

1.1 技术高新化。

技术高新化是指传统产业在改造升级的过程中, 不断吸收先进适用的高新技术, 改造落后的生产设备和生产工艺, 根据市场需求积极进行产品创新, 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传统产业技术高新化又呈现出如下两个鲜明的时代特征:一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的深度融合愈发明显, 成为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的重要动力。二是节能环保成为传统产业技术升级的必然方向。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 我国面临着能源资源生态环境的巨大压力。因此, 吸收使用节能环保技术, 实现生产过程和产品的绿色化成为传统产业升级的重要趋势。

1.2 制造业服务化。

制造业服务化指的是制造企业由仅仅提供物品或物品与附加服务, 向“物品—服务包”转变, 完整的“包”包括物品、服务、支持、自我服务和知识, 并且服务在整个“包”中居于主导地位, 是增加值的主要来源[2]。从以生产产品为中心逐步转向以提供服务为中心已成为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的重要方向。通过产品和服务的融合、企业相互提供生产性服务和服务性生产, 实现分散化资源的整合和各自核心竞争力的高度协同;通过延长产品的服务时间、提高产品的服务效率实现由传统的“多产多销”赢利模式向“少产多效”模式转变。

1.3 生产经营精益化。

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客户需求复杂多变的环境下, 不断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增强组织柔性是传统产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生产经营精益化就是把企业视作一个系统, 寻求系统中各个环节、各个部分间的协调、通畅、精化, 去除一切不必要的浪费, 从而使系统高效运转。日本的汽车制造业、台湾的代工企业的经验都表明, 生产经营精益化对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的重要意义。对于我国企业而言, 提高传统产品的设计质量和制造过程质量是实现生产经营精益化, 进而实现改造提升的重要内容。

1.4 投资外向化。

传统产业以劳动密集型行业为主, 由于土地、能源、原材料等要素瓶颈制约和用工成本上升, 以及环境保护、节能减排压力日趋增强等因素的影响, 部分行业加速向欠发达地区乃至境外转移已是大势所趋。就改造升级而言, 传统产业“走出去”具有两方面的意义。一是产业迁出区域实现了产业置换和发展模式升级, 二是带动了产业迁入地的转型升级, 欠发达地区通过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 加快了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 引进了较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 提高了资源使用效率。

2 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的相互作用

2.1 新兴产业对传统产业的提升带动作用。

2.1.1 技术溢出。

新兴产业对传统产业的提升带动作用首先体现在技术溢出效应上。在新兴产业的发展过程中, 高强度的技术创新是常态, 从而使得新技术不断涌现。通过为传统产业提供原材料和生产设备, 新技术得以迅速扩散, 可以有效提升传统产业的技术水平。同时, 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之间的人才流动有助于缄默知识的转移, 更提高了技术溢出的速度和效果。

2.1.2 产业联动。

新兴产业往往具有更长的产业链条和更宽广的产业面, 能够带动一系列产业共同发展。经过一段时间的政策扶持和发展, 新兴产业能够在未来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先导产业或支柱产业。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在发展的时间顺序上先后承接, 新兴产业继承传统产业, 并促进传统产业优化升级。

2.1.3 优化布局。

新兴产业有利于优化传统产业的空间布局。首先, 新兴产业发展过程中, 会带动为其提供生产、服务的传统产业向其集聚, 形成产业集群。同时, 在新兴产业的辐射作用下, 传统产业集群内部结构更加合理, 技术水平不断提升, 集群质量也得到明显改善。第二, 在新兴产业的发展过程中, 劳动密集型的传统产业, 如纺织、服装、制鞋、玩具、消费电子等产业, 总是从劳动力成本高的发达地区向劳动力成本低廉的落后地区转移。而作为技术、资金密集型的新兴产业, 则往往集聚于发达地区, 推动了区域层面产业空间布局的优化。

2.2 传统产业发展对新兴产业的支撑作用。

2.2.1 积累生产要素。

传统产业的发展, 为新兴产业提供了必需的资金、生产技术等关键生产要素。一些在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支柱作用并具有竞争力的优势传统产业在“做大做强”的同时, 主动契合技术和产业的重大变革, 通过投资、产业配套或直接兴办企业等多种方式, 向新兴产业输出资金、人才、技术等生产要素, 孕育、催生并进入战略性新兴产业。同时, 传统产业为开发新技术、新产业需要提供劳动手段和原材料, 如生产设备, 廉价的生产环节等, 有力的支持了新兴产业的发展。

2.2.2 提供市场需求。

新兴产业以提供生产设备、原材料、能源和技术等工业品为主要业务, 其主要的购买者是传统产业。因此, 发达的传统产业能够为新兴产业提供巨大的市场需求, 成为新兴产业成长的基石。从新兴产业自身的特点来看, 其前瞻性导致了产业化的压力和困难较大, 必需依托传统产业才能发展壮大。

2.2.3 形成产业基础。

许多新兴产业是在传统产业不断改造提升基础上形成的。传统产业对高新技术进行融合吸收, 用高新技术设备代替原有关键设备, 提高传统产品的功能和质量, 增强技术含量, 通过工艺升级、产品升级、功能升级等多种形式, 成为高新技术产业, 并使部分高新技术产业进一步转型成为新兴产业。

3 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协调发展的路径

根据相关国家和地区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协调发展的经验, 可以归纳三种发展模式。一是基于市场竞争的内生发展模式, 即在市场竞争机制的自发作用下, 推动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不断融合, 实现协调发展, 典型代表是欧美发达国家, 如英国为了应对目前的经济衰退, 启动了一项批量生产电动车、混合燃料车的“绿色振兴计划”[3]。二是基于政府推动的外生发展模式, 即在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的引导下, 通过政府的行政力量实现协调发展, 典型代表是韩国等新兴工业化国家。三是内生和外生相结合的发展模式, 即综合运用市场和行政两种力量, 实现协调发展, 我国的许多省份都采取这一模式。根据阶段特征与主导力量, 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协调发展的路径如下图所示 (图1) 。

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协调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传统产业支撑新兴产业发展阶段, 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阶段, 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融合发展阶段。每一阶段的主要任务、特征和动力又有所侧重。

4 促进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4.1 做好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协调发展的组织工作。

政府有关部门要各司其职, 各负其责, 加强协调, 密切配合, 形成推动传统产业新兴产业协调发展的合力。政府定期对协调发展情况进行评估, 对有关部门推进协调发展的重点工作任务及其成效适时开展督查。并着重做好:一是加强对新兴产业的前期研究。积极跟踪国际产业发展动向, 结合我国资源、人才、产业基础等方面现有和潜在的优势, 分析产业发展趋势。二是建立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协调发展评价体系, 不断调整和完善产业发展导向。三是不断完善产业政策。将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发展作为建立现代产业体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 积极引导, 重点扶持, 做好定位, 编制规划, 推进发展。

4.2 完善投融资体制与环境。

一是将促进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协调发展作为产业投资发展基金的重要投资方向。通过对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协调发展重大项目加以支持, 及时注入资金, 尽快形成产业优势, 有效地促进产业的更新与升级, 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同时对各类社会资本起到示范、引导和集合的作用, 引导社会资本在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间有序流动。二是做大做强产权交易中心。进一步完善产权交易中心的市场功能, 充分发挥产权交易中心配置各类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利用市场对产业要素进行重组, 优化产业结构, 促进协调发展。三是积极引入风险投资机构。吸引创业投资机构尤其是总部入驻, 充分发挥风险投资集聚社会资本和投资新兴产业的特点, 增强传统产业对新兴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

4.3 建设技术转移与服务平台。

进一步加强技术市场建设, 使其成为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间技术转移的重要途径。一是要推动技术市场从主要培育技术的卖方市场向更加注重以企业为主体的买方市场的转变, 推动技术市场向全面参与国内外技术转移的转变;二是发挥技术市场先导作用, 推动技术市场与其他要素市场的良性互动;三是整合技术市场中介服务资源, 提升技术市场服务水平;四是加强技术市场专业人才培养, 提高技术市场管理经营队伍素质。

4.4 推进产业联盟与行业协会建设。

产业联盟和行业协会是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协调发展的重要组织形式。通过联盟和行业协会, 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可以增强产业链合作、促进技术交流, 更好的实现技术知识转移、扩散和信息沟通。因此, 一方面要强化行业协会的功能, 合力推进行业服务平台、营销网络和品牌标准建设;另一方面支持企业与科研机构、中介组织建立多元化、紧密型的技术联盟和产业联盟。

4.5 资金与土地政策。

政府要统筹安排各部门现有工业类、科技类财政性资金, 加大整合力度建立统一的传统产业新兴产业协调发展专项资金, 重点支持产业布局调整、产业优化升级、重大产业项目投资、重大技术改造、自主创新、品牌创建、节约能源资源、减少污染排放和引进培育人才等。同时要加大财政投入力度, 支持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协调发展。落实土地要素资源保障。每年新增工业用地要保证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协调发展重点项目需要。要坚持节约集约利用土地, 通过土地整理和有效开发提高土地使用效率。加大土地批后监管, 认真清理长期闲置土地, 盘活土地存量, 鼓励企业建设多层标准厂房, 提高用地容积率。

4.6 人才政策。

一是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鼓励在科研院所、高校和企业引进新兴产业领域的国际级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物;有计划地引进一批新兴产业高端人才、紧缺人才和研发人才;着力吸引海外留学归国人员创业就业。二是加强人才培训, 尤其是加强对传统产业科技人员和经营管理人才的培训, 使其及时了解相关行业发展动态, 吸收新的技术知识和经营理念。

参考文献

[1]黎春秋, 熊勇清.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模式研究——基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外部效应的分析.中国科技论坛, 2011, 5 (5) :32-37.

[2]陈建国, 翁鲁敏.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五个导向[J].浙江经济, 2010, 6:46-47.

协调路径 篇5

城市规划为了实现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 确定一个城市的性质、规模、发展方向, 合理利用城市土地, 协调城市空间功能布局及进行各项建设的综合布局和全面安排。城市规划是建设城市和管理城市的基本依据, 是保证城市合理进行建设和城市土地合理开发利用及其正常经营活动的前提和基础, 是实现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的综合性手段。

我们要在总结土地资源利用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中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 吸取国内外土地资源利用和管理的经验, 结合我国土地资源利用的实际情况, 搞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虽然在依据规范方面侧重点不同, 规程及标准等方面不尽一致, 但从“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寸土地, 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出发, 两个规划必须充分进行协调和统一, 必须在规划用地指标和用地发展规模上协调一致。协调处理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城市规划的关系, 也是协调好持续发展与城市规划的关系。为使国民经济协调发展, 我们应总结以往实践经验, 做好新一轮的规划, 在实践中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实施办法, 使我们的国家按规划有条不紊地建设、发展。

一、改革传统的规划工作方式

为了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能够在保护国土资源尤其是耕地的同时, 确定出相对科学的用地结构以满足各部门对用地发展的要求, 就要在了解各部门和下级行政区域的用地特点和需求的基础上进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建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最好是采取上下结合的工作方式, 并且以从下到上为主。尤其是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用地特点, 如深圳市的土地利用无法同一个山区县 (市) 相比。最好在一定的规划原则指导下由乡级开始逐渐往上开展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使其符合实际情况, 促进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当然上级土地管理部门可以确定一些基本的规划原则制约下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如实现全国范围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等。这样, 不仅保护了耕地, 又符合实际情况, 同时又减少了同城市总体规划及其他规划的矛盾。当然, 城市规划也要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一些基本要求, 尽量少占耕地, 提高城市土地的使用效率。

“两规”不仅要上下结合, 而且要“左右结合”, 即在上下结合的同时, 还要考虑与部门规划的关系, 如同交通规划、农业规划、流域规划等的关系。

二、适当调整城市的空间格局

城市空间格局, 是在城市发展过程中人类的活动在城市空间中形成的物质和精神功能活动区的结构和内在联系体。确定新的城市空间格局, 是为了更好地满足人们多功能的现代生活的要求, 远远超出由勒·柯比西埃提出的居住、工作、交通和游憩等四大功能活动, 在新的用地制度下, 既要考虑到对城市功能的满足, 又要考虑到节约用地、尽量少占耕地的要求。特别是在土地有偿使用的制度下, 要重新调整城市的空间格局, 确定城市的空间格局要进行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的论证。在受地形、基本农田保护等条件限制的情况下, 可适当考虑分散集团式的布局。

如左下图所示, 作为一个建制镇, 城镇的周围大多为基本农田, 附近有四个农村居民点, 为了保护基本农田, 规划可以基本不采取“摊大饼”的形式扩大原有中心镇的范围, 而是采取分散集团的形式将四个农村居民点加以改造, 使其变为城镇用地, 这就是采取农村城市化的方式扩大城市的范围, 既扩大了城市的范围, 也保护了耕地, 促进了农村城市化, 城市与乡村有机结合, 改善了城市的环境。这正是田园城市理论的具体应用, 这种布局模式在大城市也不失为一种好的形式。城市采取何种布局形式, 要经综合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评价。

三、确定“两规”统一的用地统计标准

就用地统计标准而言, “两规”应采用统一的区域用地和城市用地标准, 有关部门须进一步研究和统一规范。建议做如下变动:

1.区域用地应该分为大、中、小三类用地。其中, 居民点及工矿用地应该划分为居民点用地、独立工矿用地和特殊用地三大类用地, 其中, 居民点用地可划分为城镇用地、集镇用地和农村居民点用地三个中类, 城镇用地又可划分为城市用地和建制镇用地两个小类。

2.正确区分区域用地和城市用地中的特殊用地。城市用地中的特殊用地包括军事用地、外事用地和保安用地, 区域用地中的特殊用地指城乡居民点以外的国防、名胜古迹、风景旅游点、墓地、陵园等用地。

3.区域用地中的交通用地不应该包括城市对外交通用地, 并且要增加管道运输这一项用地。

4.城市用地中的水域和其他用地应该细分为耕地、林地、牧草地、农村居民点用地、农村交通用地、水域和未利用土地, 使区域用地分类相互衔接。

四、建立基于3S技术的动态性空间规划体系

近年来, 地球信息科学在世界范围内兴起, 其主要包括地理信息系统 (GIS) 、遥感 (RS) 全球定位系统 (GPS) , 即通常所说的3S (GIS, RS, GPS) 技术。3S技术在土地利用规划与监测管理、城市规划管理、环境预测等方面日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基于3S技术的动态性空间规划体系是将国土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规划等有关空间的规划融为一体的综合规划体系, 通过利用3S技术为支撑, 建立系统统一的规范, 在统一采集数据的基础上建立系统数据库, 并建立统一的模型库和方法库, 对数据统一进行处理、综合、分析, 供有关部门查询, 并提供规划决策和管理服务, 对系统数据进行统一的定期更新, 使系统处于一个动态更新之中, 以适应城市与区域社会经济和环境的不断发展变化。这样, 就将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规划置身于统一的大系统中。可采用相互协调的基础数据、模型、规划决策手段, 并实现统一的管理。

五、改革现有的规划管理体制, 建立新的规划体系

我国大多数省市,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主要由土地管理局负责编制管理, 而城市整体规划由城市规划管理局或建设委员会负责编制管理, 一些部门往往想通过规划扩大部门的权限, 管理城市建设用地的权利较大、经济效益较高, 城市建设用地往往成为矛盾的焦点。建议各地区将土地利用规划和城市规划交由统一的机构管理。解决的方法主要有, 仿照深圳等城市模式将土地和城市规划部门合并, 成立国土规划局;省市县政府组织有关机构和专家成立规划委员会, 负责各种规划的编制和协调;仿照新加坡等国家, 规划委员会的主席由规划师等专家担任, 而不是由行政长官担任。

协调路径 篇6

关键词:高等学校,辅导员,角色,协调路径

一、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必要性

(一) 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 关系到学生的成长成才、学校的改革发展乃至国家的和谐昌盛, 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

(二) 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是国内外形势的迫切需要

目前, 国内外形势的变化, 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既带来机遇, 又带来挑战和压力。大学生易受各种西方文化观念和价值观的冲击。大学生思想和行为多样化的特点, 导致辅导员工作环境多样化和复杂化。

(三) 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是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保障

大学生是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 提高其思想政治素质, 是国家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和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保障, 而高校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 对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的角色认同困境

辅导员属于教师队伍, 也属于管理队伍, 在高校工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但仍然存在岗位认同、归属认同和发展认同三个方面的角色认同之困。

(一) 岗位认同之困

每提到高校教师, 人们的第一反应就是“你是教什么的?”“辅导员是个什么职业?”在社会公众心中, 辅导员很陌生。在高校内部, 很多人觉得“辅导员是低要求岗位, 人人可以干”, 导致辅导员在高校岗位中的认同感普遍较低。

(二) 归属认同之困

目前, 不少高校对于辅导员的管理是学工部和院系双重管理的模式, 辅导员在人事上划归各个学院直接管理, 日常工作安排及考核由学工部和校团委进行, 任用、选拔、提升、流动由学校组织部和人事处负责。这种多重管理的体制导致辅导员在组织上无归属感, 职责不清, 任务繁重。

(三) 发展认同之困

辅导员队伍存在着职业生涯迷茫的情况。很多辅导员在本岗位上少则十几年, 多则一辈子, 缺乏工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工作效率不高, 晋升空间有限。同时, 辅导员的激励机制不完善, 薪资水平与业务付出不成正比, 一方面导致辅导员队伍里出现一定程度的积贫积弱现象, 另一方面则导致辅导员队伍中优秀人才的流失。

三、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的角色专精困境

(一) 知识专精之困

目前, 辅导员的岗位职责对其专业知识提出了两个方面的要求:既要与所属学院学科专业相关, 服务于学生学习和就业指导, 又要具备较强的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功底, 以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但是目前辅导员队伍中同时具备学科功底和思政功底的优秀人才很少。

(二) 培训专精之困

目前高校新进辅导员往往缺乏系统的上岗培训和业务培训, 很多时候是通过老辅导员带新辅导员, 而辅导员琐事较多, 本身并未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和较好的传授方法。

(三) 科研专精之困

目前, 辅导员大部分时间用来处理日常性事务, 立足岗位而进行的科学总结和思考的时间很少, 对于辅导员科研成果的激励机制也很不足, 一方面影响了职称评定和薪酬待遇, 从而降低了工作积极性, 另一方面也无形中流失了高校管理工作实践所带来的案例研究价值。

四、高等学校辅导员角色困境的协调路径

(一) 管理路径

严格按照标准比例配备辅导员, 理清辅导员的岗位要求和工作职责, 合理安排工作量, 留出一定的科研时间和空间。各部门任务分配透明化, 直接考核所属事务, 不忽略辅导员所受理的来自各部门的工作量。

(二) 发展路径

明确辅导员职业生涯发展目标, 高校根据辅导员队伍的现状与各辅导员自身的条件, 指导辅导员制定职业生涯规划, 让辅导员走上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之路。

(三) 培训路径

辅导员要求有较高的思想素质、专业素养和职业技能, 高等学校可以邀请专家学者、全国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优秀辅导员代表来校进行讲座或专题培训。还可以组织校内优秀辅导员或某方面有突出成绩的辅导员互相交流探讨, 共同进步。在“引进来”的同时, 坚持“走出去”, 支持和派遣辅导员外出参加相关会议和研讨活动, 打开工作思路。

(四) 科研路径

高校辅导员处于教学管理的一线, 积累了很多教学管理中的实践经验和真实案例, 高等学校出台具体的鼓励性政策, 搭建科研平台, 加强相关科研部门与辅导员的科研互动联系, 进行科学研究的参与、思考和创作;搭建教学平台, 引导辅导员将理论与实践经验相结合, 鼓励辅导员开展教学活动;搭建实践平台, 立足工作实践进行各种技能比赛、优秀评选活动。

高等学校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的同时, 实地考察他们所处的角色困境, 并通过多重路径给予针对性的协调, 提升辅导员队伍在实际工作中的角色认同感和角色专精度, 使这支队伍朝着职业化、专精化的道路发展, 更好地服务于高校师生。

参考文献

[1]陈慧, 黄平.高校女性辅导员的角色冲突表现[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12 (S2) .

协调路径 篇7

医疗服务费用标准的制定是要以临床数据和临床路径为基础的, 所谓临床路径就是指针对某一疾病所采取的最佳治疗方案, 一般来讲, 临床路径的核心目标是实现“高治疗, 高效率, 低消费”的医疗, 通过合理, 准确的确定临床路径, 不但可以减少治疗时间, 降低患者痛苦, 还能够有效的降低医疗成本和药物成本, 同时满足医院, 患者双方的利益。国家有一系列关于临床路径的文件, 这类文件中临床路径的制定是以社会上医疗机构的平均医疗条件和医疗水平为基础的, 事实上, 医院可以根据自身条件和医疗水平为基础, 选取适合与自己医院标准的临床路径。同时, 各地单病种限价方案也是由国家相关部门发布的, 这也反应的是社会平均水平, 因此医院要在最大程度上降低自己的医疗收费, 尽可能获取更准确, 具体的单病种数据, 确定平均值后, 制定合理的医疗收费标准。对于公立医院而言, 医疗机构更应该完善自己的成本核算体系, 将科室成本转化为病种成本, 为单病种限价奠定基础。医院应该形成以服务为核心, 由医疗, 护理, 物价等部门相互协调的核算体系, 通过大容量的案例调查来归集项目, 进而计算出项目成本, 以项目成本为基础, 以病例为依据来划分不同并种并为之制定相应的诊疗方案, 最后根据项目收费标准测算病种的单位标准成本。

二、实行先发展带动后发展政策

疾病诊断相关分类 (DRGS) 是一个受诸多因素限制的复杂系统, 这些因素主要包括医疗条件, 诊断标准, 医疗编码条件, 疾病诊断分类标准, 病情审查形式, 医院水平以及医疗保障系统质量等等, 由于影响因素太多, 无法有效的实现一个统一的, 完善的, 高效的诊断相关分类系统。因此, 可以采用先发展带动后发展政策, 先在医疗水平比较高的地区实行病种付费政策, 待政策逐渐趋于完备之后, 再在医疗水平较低的地区实行, 实现先发展带动后发展。通常来讲, 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角度出发选取病种, 第一, 病情的常见度, 普及度;第二, 是否有并发症;第三, 是否有明确的治疗标准;第四, 是否有较大的处置差异;第五, 病情是否易于控制;第六, 愈后恢复是否良好, 第七, 医疗成本。选择病种的过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不可能仅靠一次将大量病种甚至全部病种选取出来。调查发现, 单病种付费试点大多集中在内科, 外科等一些病症并发症比较少, 医疗技术比较成熟的地方。一般来讲, 实施按病种付费的前期阶段, 医院都会组织相关专家对病症进行历史治疗分析和回顾性分析等, 合理的评价医疗难度并制定合理的医疗收费, 扣除一切不合理的收费项目, 并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利用先进的医学理念和完备的诊疗技术制定合理的病种质量管理标准。总体来讲, 前期阶段的主要过程为:首先制定统一的治疗标准, 确定治疗方法和疗效标准, 接着为患者制定诊疗计划, 确定患者每一阶段的住院安排和治疗进程, 确定临床路径。在治疗进程符合预定标准并且没有任何突发的并发症出现的前提下, 医生只需要以事先确定的临床路径为基础来进行临床诊疗。医院既要积极鼓励相关科室收治单病种病人, 又要加强单病种的管理力度和考核力度, 可以通过变动奖金的方式来全面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 实现管理力度的加强。单病种的收费环节要按照收费标准执行, 根据治愈率, 恢复情况等标准确定实际收费。单病种医疗收入大于相关标准的部分不应纳入科室中, 同样, 均次费用较高的, 也不应将超过标准的部分纳入科室。除此之外, 要尽量为病人安排少量的药物, 尽可能降低病患消费。

三、制定监控的体系, 督促病种付费制度的实行

社会大众最普遍的医疗需求就是寻求水平高, 质量高, 费用低, 服务好的就医条件, 其中水平和治疗是公民们最关心的两个因素。通过采用按临床路径来进行病种付费能够患者弥补专业技术信息缺乏和经济信息缺乏的劣势, 同时, 又能帮助患者了解病种诊疗过程, 实现医疗过程的全程公开, 尊重公民们在医疗上的参与权和知情权, 提高社会大众对医院的信任度和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由此可见, 按病种付费的政策对我国医疗技术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而该政策是否能成功实施, 关键在与政策监督体系是否完善。规范国家公立医院的收费行为是实行按病种付费政策的重要原因, 它能够实现医院对收费行为的合理化控制, 体现医疗行业的规范性, 发扬崇高医德, 尽可能的使患者受益, 改善医患关系。实行按病种付费政策, 不能仅仅拘泥于形式, 既要考虑医院的利益, 又要充分考虑患者, 实现医患的双受益。医院要提高对单病种限价的重视度, 使各位医疗人员都能深入了解执行单病种限价的重要影响和重要意义。政府部门要努力做好监督和管理工作, 尽量为医院提供条件, 倡导医院积极研究, 完善单病种限价体系, 减轻患者负担。另外, 我们要改变对公立医院的绩效评价思维, 坚持以内在建设为中心, 外在建设为辅助的发展体系, 形成医院的治疗监督系统。在对医院进行考核时, 要以服务人员, 治疗时间, 医疗费用和服务质量等因素为基础, 全面考核服务质量, 得出质量系数, 进而对医疗服务进行合理的考核与评价。最后, 要对医院进行合理补偿, 避免服务质量因服务手段减少而下降, 要对医疗费用进行妥善管理, 尤其是容易超出预估的那部分医疗费用, 包括进口材料, 特殊耗材等等。

综上所述, 按病种付费政策的实施必须要实现检查项目的统一化, 治疗手段的规范化, 治疗过程的公开化和治疗环节的合理化, 杜绝一切不合理收费, 在最大程度上减少医疗消费, 并尽可能的为患者提供更多的选择空间, 保证患者能根据自身需求和自身利益合理选择就医地点。

四、构建合理的谈判体系

2010年年初, 我国卫生部发布了关于公立医院改革的相关文件, 文件中明确的对公立医院提出了要合理制定医疗价格, 控制医疗消费的要求, 并使医院在满足均次消费的前提下, 通过有效谈判确定服务方式, 支付方式以及质量标准, 其中, 谈判双方由医院和医保公司组成。用户的支付方式和医院的收费方式两者是相互促进并相互影响的, 也就是说合理的收费方式要以合理的支付方式为基础的, 同样合理的支付方式也离不开合理的收费方式。医院服务方和医疗保险公司分别是医疗服务供方和需方的利益代表, 而不同的利益代表, 不同的经营理念和不同的经营制度都会引起一定的利益冲突, 同时医院和医保公司的谈判又不仅仅等同于一般的商品服务谈判, 它是在一定医疗保障的前提下, 在统一目标的基础上而进行的对医院和消费者双方的利益和权益的双重保障。由此可见, 建立医院与医保公司的谈判体系, 不仅要考虑医院和患者双方, 还要搭建合理的工作平台。尽可能地实现既有利于医疗费用控制和卫生资源合理配置, 保证公立医院公益性质的目标。

综上所述, 我们必须高度重视, 科学调整和制定卫生经济政策, 提高卫生资源的配置与使用效率, 努力实现保持卫生总费用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 改革措施和改革结果让老百姓得到实惠, 让医务人员受到鼓舞, 让卫生事业得到可持续健康发展, 为全面实现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做出贡献。

摘要:以医药卫生体制的全面改革为基础, 从医疗服务, 医疗价格和医疗时间等角度出发, 全面分析我国的医疗服务行为。从群众的角度出发, 寻找并分析医疗服务问题的根源, 争取在最大程度上降低医疗服务的消费并尽可能的提高医疗服务质量, 合理应对社会上普遍存在的“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降低医疗费用, 强化医疗控制水平是提高医疗质量的重要措施, 本文将从医保付费和医院收费方式协调问题出发, 探求实现二者协调共振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医保付费,医院收费,协调,谈判体系

参考文献

[1]郑大喜.按病种支付医疗保险费用与病种成本核算研究[J].医学与哲学, 2005, 26 (4) :54-56.

[2]刘瑜.对单病种限价医疗服务模式的思考[J].医学与社会, 2007, 20 (1) :60-61.

协调路径 篇8

关键词:“90”后大学生,知行协调,路径思考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和价值取向多元化的发展, 大学生在认知与行为方面存在不协调的现象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在新时代背景下成长的“90后”青少年即将成为高校学生的主要组成部分, 高校对这些“90后”大学生该如何开展思想品德教育, 是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一、“90”后大学生知行不协调的现状描述

1990年后出生的大学生群体身上显示了这个时代的鲜明特征:他们平均智商超过了以前的同龄人, 好奇心强, 接受新生事物能力强;内心世界从童年就开始变“老”, 更加懂得成人世界的规则;张扬自我个性, 极力表现与众不同, 相对比较缺乏团队忠诚感;对网络十分依赖, 受到大量信息的包围, 信息和知识丰富, 但缺失真正的偶像, 内心有时较为空虚;缺少理想和信仰, 功利欲望心强烈, 过分自我和追求个性, 自私且承受挫折能力弱[1]。总的来说, 呈现出自我意识觉醒了心理素质相对滞后, 思想上独立意识很强行为上独立自理能力不强的特点。突出表现在一方面, “90”后大学生普遍具有“个性至上”的观念, 独立与创新意识强。多元化的社会造就多元化的青年, 新时期的青年大学生见多识广, 他们有思想、有理想, 他们开放, 对人生价值、生活方式以及兴趣爱好各方面, 他们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独特的看法, 希望发挥自己的特点而并不是让大学把自己“改造”成某一个标准格式的大学生, 所以对于“个性”, 他们奉行“至上”, 并在学习生活中个性张扬, 特征鲜明突出, 有很强的独立与创新意识, 在对自己人生的感悟中都能认识到目标确定的重要性, 具有宏观的理想目标;另一方面, 这一群“90”后大学生对具体目标在具体行为中仍不太明确, 独立行为能力较弱, 普遍缺乏承受挫折的能力。如今很多的大学生都是曾经小学、中学里的佼佼者, 很多甚至是小学、中学老师的特殊关照对象。他们的成长过程中, 不论是物质上还是精神上都能得到尽可能的满足, 所以他们也很少经历挫折。进入大学后不可避免地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 心理出现落差, 在面对这些不如意时往往表现出急躁、焦虑、脆弱等现状。同时, 当突然要走到学业、社会的交接点时, 不少学生表现出迷茫。

可见, 在这群大学生的身上鲜明地展示着整体上个性张扬、思想认知积极与行为被压力和脆弱充斥的矛盾冲突, 影响着他们素质的全面提升。

二、“90”后大学生知行不协调的背景分析

由于时代大背景的不同, 使得每个时期的大学生的思想特点都打上了不同时代的烙印。1990年后出生的这一批大学生群体知行不协调现象突出也离不开其生活和成长环境的影响。

1.“黄金发展期”和“矛盾凸显期”并存的社会环境造就了“90”后大学生的多自强创新意识少艰苦奋斗行为

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经济快速发展,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 社会和谐、政治稳定的局面进一步得到巩固和发展。1990年后的我国经济一直处于快速平稳发展的阶段, 即“黄金发展期”。“黄金发展期”繁荣发展的社会环境中物质丰厚, 条件优越有利于大学生树立自强意识、创新意识。而从国内的发展环境和阶段性特征来说, 这一时期又是中国“矛盾凸显期”。“矛盾凸显期”意味着社会问题的叠加, 对社会起着削弱、腐蚀的作用, 带来一些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 如享乐主义、分配不公、社会腐败等矛盾的突出加之因为他们在物质生活方面来得容易不能在生活的经历中得到物质生产来之不易的体验, 易导致从小生活于这一环境下的“90”群体享受发展的成果而在生活中缺乏艰苦奋斗的行动。

2. 成长环境的网络化造就了“90”后大学生的知识信息丰富与目标方向迷失

由于网络的普及, “90后”这批大学生很小就开始接触网络, 从小练就了获取资讯的本领, 在网络中吸取了丰富的知识与信息。而另一方面, 由于网络所承载的信息良莠不齐, 各种不同的观点、不同的文化、不同的价值观, 甚至消极的、不健康的或反动的思想观点随时出现, 各种势力在网络领域的争斗也日趋激烈, 增加了大学生辨别真伪、善恶等的难度, 无疑对大学生的思想观点和精神世界产生着影响。同时网络的虚拟特性容易使得学生丧失现实感, 混淆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 逃避现实, 从而丧失目标、迷失方向。

3. 生长于如温室的家庭环境造就了“90”后大学生的强自我意识弱受挫能力

“90”后大学生基本都是独生子女, 是父母的“掌上明珠”, 衣食无忧, 呵护备至, 甚至于被娇惯、溺爱, 使得这个群体以个人和个性作为追求和推崇的目标, 自我意识很强, 张扬自我个性, 极力表现与众不同。同时也使他们依赖性强、心理承受能力脆弱, 缺乏受挫能力的锻炼。

三、“90”后大学生知行协调路径思考

面对这群特征鲜明的特殊教育对象, 高校思想品德教育要能真正有效地发挥其育人功能, 就需要充分掌握大学生的思想行为特点, 创新思想德育实践方式, 有针对性地辩证地对他们施加积极影响, 促使他们发挥自己的优势, 弥补自己的不足, 实现思想与行为的统一。

1. 尊重培养个性的同时, 给予规范性影响

新时期对大学生展开思想道德教育工作, 首先应当尊重他们的个性, 肯定他们的优点, 在全局把握育人工作的基础上局部范围内保护和鼓励学生个性的发展。“90”后大学生“个性张扬”的特点, 不能简单地看做是缺点, “90”后大学生接触新事物的能力更强, 勇于发出自己认为是正确的声音, 即使是与传统的思维不相符的, 我们也决不能一概而论加以否定和抹杀。在当今多元化的社会, 学习、研究等能力不再是判断一个人的唯一标准, 那么我们的大学就应当从社会的需求出发培养各式各样的人才, 这就要求大学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应当容纳更多的个性。但过分张扬个性和过于强调个人发展易形成过于以自我为中心, 很容易将人生的全部意义放在某个支点上, 因为一点小事受挫, 就会感觉人生毫无价值, 是不利于大学生培养健全的人格的。在这其中思想政治教育者必须把握一个度, 仔细分析其内在构成并对这些个性加以规范, 对有利于社会进步和工作开展及个人发展的个性越张扬越好, 对有害的个性必须限制和引导, 使新一代青年大学生实现个性张扬与规范性行为的统一, 成为一群个性鲜明却又符合社会思想道德所要求的接班人。

2. 引导确立目标的同时, 给予信息性影响

新时期许多大学生经常用“迷茫空虚”来形容自己的思想状况,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现象, 还是因为没有明确地确立自己的目标。通常了解中他们拥有的目标又大又空, 具体想要来努力为实现目标做点什么时却又不知所措, 无所适从。针对学生的这种目标困惑, 思想品德教育者应该引导学生确立有指导意义的目标。在目标确立中需要学生切实地考虑自己的追求、自己的现实、自己的环境去订立目标。但现在的大多数学生并不清楚自己的追求是什么, 不明白自己的现实是什么, 不清楚自己的环境是怎样。所以, 思想道德教育者就需要无论是在学生认识自我还是对环境的了解等多方面为学生给予具体、有用及预见性的信息支持, 引导学生探索真实的自己, 获得对环境的切实把握。从而促进他们积极向上的态度与方向明确的行为的统一。

3. 激发战胜挫折的同时, 给予实践性教育

新时期大学生面对困难挫折的脆弱主要还是在于初次走出温室般的家庭, 在习得独立过程中因各种冲突无法进行良好的自我调适而沉积为一种遭遇困难就退缩的惯性。思想道德教育者想要增强他们承受挫折的能力除了从认知上引导他们正确地看待挫折、从心理上舒缓挫折给他们带来的压力与忧虑之外必须让他们在实践中去面对、克服挫折。简单说, 就是只说而不亲身去体验战胜挫折的过程, 对承受挫折能力的提升作用不会很大。《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强调指出, “坚持知行统一, 积极开展道德实践活动, 把道德实践活动融入大学生学习生活之中。”[2]的确, 德育工作者应当在适当的时机、利用适当的方式来给每一位新时期大学生提供经受挫折磨炼的机会, 培养他们在逆境中成

参考文献

[1]莫玉华“.90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析[J].教育时空, 2008:147

[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Z].2004.

上一篇:三推进下一篇:支持性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