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协调

2024-05-13

网络协调(共9篇)

网络协调 篇1

1 物流信息网络协调机制

1.1 物流信息网络任务协调机理

现代物流朝着网络化、信息化和模块化的方向发展, 物流行业的不断发展使得内部分工逐渐深化, 随着物流业务的分工不断深化, 多数企业将自己的业务作为发展的重要项目, 结合了不同形式的合作方式促进自身业务的不断发展。企业之间互相合作共同开拓市场已成为物流业务的发展趋势, 而物流网络在业务推广中成为了新的模式, 利用网络范围内的资源整合、任务协调来完成。

物流网络任务协调主要是将企业的物流服务项目规划为网络资源, 以此实现工作任务的合理安排, 对网络中适合运用的资源进行规划, 以实现资源利用的有效配置, 并把网络资源结合于物流子任务, 在这种结合的形式下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以在互相配合的形势下完成物流任务。这说明, 物流网络任务协作在物流网络使用中意义重大, 以信息共享、信息系统、任务协作为主是物流网络正常运行的重要方式。

建立物流网络任务协调的模式, 需按照以下三个流程进行: (1) 把流任务划为子任务; (2) 以最佳的网络资源配合子任务的完成; (3) 对子任务实施检验集成。这种物流任务协调机理保障了物

3.2.2加强4M的管理

TQM的一个重要特点是“预防性”, 变“事后把关”为“事前预防”, 变管结果为管原因。在服务质量形成过程中, 影响物流企业服务质量的主要因素有:人 (Man, 全部员工) 、设备 (Machine, 所有设备) 、材料 (Material, 所有资源) 、方法 (Method, 作业方法和条件) , 简称为4M。物流企业为了提高服务质量, 应加强对四大因素的管理, 即4M管理, 具体做法如下:

人是四大因素中最重要的因素, 不论是设备的操作、检修、保养, 还是资源的验收把关, 以及作业方法的遵守和改进, 都依靠工人的智能和积极性, 因此, 应加强TQM思想和方法的宣传教育, 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 加强员工的技能训练。对于设备, 不仅要依据一定的标准进行定期的检修, 尽早发现设备运转的不良状态, 分析其原因, 采取适当的措施加以调整;还要进行预防性维护, 防患于未然。对于材料 (即服务过程中使用的所有资源) , 要加强验收检查, 改进保管方法, 避免材料的碰伤、变形和变质等。对于“作业方法”, 应该将最佳的作业方法予以标准化, 程序化, 形成书面文档, 并向员工彻底说明并要求其严格执行, 及早消除影响服务质量的隐患因素, 控制和提高服务质量。

3.2.3推行“5S”活动

“5S”活动, 是指对生产现场的各种状态不断地进行整理—整顿—清扫—清洁—素养的循环。物流企业在提高物流服务的过程中, 可以推行“5S”活动来提高工作效率, 提升服务质量, 具体做

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杜琳琳唐山市缸窑房产物业管理公司赵立鑫

流网络整体利益最大化, 而对物流任务进行分解使得每个物流子任务的完成所需要的资源需求门槛不高, 对物流资源的可选择性增加, 有利于产生有益的竞争环境和增强网络可靠性。

1.2 物流信息网络任务协调过程

物流网络的运行情况必须以客户的实际需要为主, 并结合物流任务形成的相关物流活动以及具体的运行情况, 主要涉及方面包括了服务、成本、效率、环境等, 这些对于物流任务的完成有影响。

(1) 任务分解物流网络中存在物流需求并承接物流任务的节点成为协调节点。物流节点在一般情况下是难以独立解决的物流项目, 需要寻找合作伙伴, 根据网络中物流资源的能力恰到好处地分解任务。任务分解过程中需要结合公共信息平台的作用, 这样可以时刻关注网络上的物流资源动态, 熟悉相关的工作绩效记载, 以便更加合理地分配物流任务;网络中能够担工作任务的物流业务节点在得到物流任务信息时能够积极组织协调节点进行交叉。

(2) 当子任务资源遇到对动态的环境或企业业务发生变化时, 企业可以把物流任务与物流资源相互结合起来运行。而物流网络则把物流任务不断分解, 以变成有效的物流组织来结束子任务。物流子任务结合物流资源能够让拥有物流资源的物流组织跟物流任法如下:

整理:是彻底把需要与不需要的人、事、物分开, 再将不需要的人、事、物加以处理, 以改善作业现场, 提高工作效率。

整顿:是把需要的人、事、物加以定量和定位, 对整理后需要的物品进行科学合理的布置和摆放, 明确数量, 并进行有效地标识, 以便在最有效的流程下完成作业。

清扫:把工作场所清扫干净, 设备异常时马上修理, 营造一个明快、舒畅的工作环境。

清洁:是对前三项 (3S) 的坚持与深入, 并将上面的3S实施的做法制度化、规范化, 经常保持工作环境处在美观状态。

素养:是“5S”活动的核心, 努力提高人员的素养, 培养每位成员养成良好的习惯, 并遵守规则做事。

物流企业将TQM的理念与方法引入到企业的质量管理中, 是物流企业服务质量获得控制、改进和提高的基础, 是物流企业开创品牌、开拓市场的支撑, 对促进企业整体的发展、增加竞争优势具有重大的意义, 是物流企业发展的一种新思路。

参考文献

[1]柴邦衡.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M].机械工业出版社.[2]王占祥.新编企业管理[M].电子工业出版社.

[3]陈其林.企业管理[M].机械工业出版社.务实现结合, 当物流任务资源匹配后, 可利用物流组织调整控制物流资源, 以很好地完成物流任务。

(3) 子任务集成物流网络的动态特性使企业在进行物流任务和集合时不能采用静态方法。研究时, 假定在物流任务分配时刻, 物流网络中的物流任务、物流资源以及物流组织常常会不断发生改变, 能将其当成任务分配的对象, 处理时需运用新型的算法。当物流任务在完成过程中, 物流网络会随即发生变动, 这就引起了物流任务、物流资源也随之变化, 这时需要企业运用不同的方式做进一步协调处理。

2 物流信息网络任务协调的实现

2.1 实现基础

2.1.1 信息系统集成

物流信息网络主要是利用资源之间的互相配合补充。其根本在于以物流任务为主, 以科学分配网络的各个要素、以完善组合, 形成有效的协同功能与结构, 这样能够促进放大系统功能得到最大发挥。集成涉及的内容包括系统运行环境的集成、信息的集成、应用功能的集成、技术方法的集成与人和组织的集成。

2.1.2 物流信息网络的模块集成

随着电子商务的广泛应用, 企业所面临的是不断追求个性化产品的客户、与日俱增的市场竞争环境。一旦企业把客户的满意度和公司的利润率看得同样重要时, 一种新的业务模式就会出现:根据细分客户群的需求提供最大价值的产品或服务。围绕着客户的需求, 在不同的环节进行合理分配, 如:生产、供应、销售等, 这样才能建立起客户为中心的商业运营模式。物流服务被模块化, 模块化的服务可以重复、交替地建立一系列职能、程序和服务版块, 通过物流网络中定义好的标准化“界面”来实现交互。模块之间、企业之间通过整体运作而获得的价值关联, 为提供物流服务模块的企业提供了一种新的成长机遇。

2.1.3 物流信息网络的集成特点

物流信息网络并不只是简单的信息集成, 其根本目的是为了实现信息交流下的信息共享。在物流信息网络运作过程中, 把顾客的需求信息贯彻到网络中每个成员企业及其运作的始末, 既要保证成员企业子目标与物流总体目标一致, 而且能使物流网络运行的效率大大提高。物流网络的优势是“无等级、无中心”的结构。“无等级、无中心”结构设计是采用网格理念, 可以彻底改变当前物流信息自上而下逐级下达, 然后自下而上实施反馈的信息流动方式, 实现了网状、多路由、可控制、多方式、端到端的有序流动。模块化结构保障物流网络功能实施。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 特别是SOA架构的中间件产品的出现, 模块化系统结构给IT系统建设带来更多的灵活性。物流网络中的节点是由模块组成, 模块可以不受组织结构的约束, 可以自由搭配, 按需组合成所需的网络结构。

2.2 适应网格环境的物流信息网络体系结构

(1) 网格与适应网格环境的物流信息网络目前最有影响的体系结构是五层沙漏结构和开放网格服务体系结构。OGSA立足于“五层沙漏结构”, 建立在Web Service技术上研制出的。服务为中主是OGSA最基本的思想, , 将整个网格看做网格服务的集合, 能够基于简单基本的服务形成更复杂、更高级、更抽象的服务。

(2) 适应网格环境的物流信息网格体系结构在物流信息网络的运行中积极运用网格技术实现了物流网络的资源的有效结合, 以此构建能满足网格环境的物流信息网络。而不断言研制连接整体网格的中间件和物流信息服务借口, 是促进网格资源有效分配利用的重要措施。

3 物流信息网络任务协调机制的评价

3.1 评价的意义

分析物流信息网络对物流管理者来说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同时也会对物流信息网络的开放、共享、互通提供一个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路。从网格性能的角度来分析网络结构不仅能从理论上探讨物流信息网络的可行性, 又能对物流信息网络的建设特别是针对中国物流行业中小企业信息化基础薄弱的现状指出了一条可行的技术路线。

3.2 绩效评价的程序

针对物流网络任务协调机制这一新型的运作模式来评价物流网络的绩效水平主要包括以下步骤:明确绩效评价目标;获取绩效评价信息;形成评价框架;设计关键绩效指标;确定评价标准;采用合适的评价方法做出判断。

3.3 物流信息网络评价方法

常用绩效综合评价方法是指对以多属性体系结构描述的对象系统做出全局性、整体性, 就是对评价对象的全体, 根据所给的条件, 采用一定的方法对每个评价对象赋予一个评价值, 再据此得出判断结论。绩效综合评价就是把反映评价对象的各项指标结合起来进行综合考评, 给出客观、公正和准确的综合评判。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评价模型, 物流网络绩效评价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问题, 只有从不同的角度来考评才能做到全面客观的评价。要使得现有方法理论很好地满足物流绩效评价工作的要求就必须结合物流网络的运作特点, 分析其对模型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刘韧.物流信息网络任务协调机制[M].北京: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9.

[2]王之泰.物流工程研究[M].北京: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04.

[3]青木昌彦, 安藤晴彦.模块时代—新产业结构的本质[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 2003.

[4]宋玉涛.集成化供应链绩效评价体系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 2005.

网络协调 篇2

关于印发《卫星网络申报协调与登记维护

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工信部无〔2017〕3号

各卫星操作单位:

为加强和规范卫星网络的申报、协调、登记、维护等各项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管理条例》、国际电信联盟《无线电规则》等相关法规和规定,制定《卫星网络申报协调与登记维护管理办法(试行)》。现予发布,自2017年3月1日起施行。

工业和信息化部

2017年1月3日

卫星网络申报协调与登记维护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和规范卫星网络的申报、协调、登记和维护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管理条例》、国际电信联盟(以下简称国际电联)《无线电规则》等相关法规和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的卫星网络,是指由卫星(包括人造卫星、飞船、空间站、深空探测器等航天器)及相应地球站组成的卫星无线电系统或卫星无线电系统的一部分。卫星网络资料是指卫星网络正常工作所涉及的无线电频率和空间轨道等相关信息的技术文件。

卫星网络根据申报使用方式的不同,可分为非规划频段卫星网络和规划频段卫星网络;根据卫星网络资料处理阶段的不同,可分为卫星网络的提前公布资料、协调资料和通知资料,以及规划频段PART A资料、PART B

—1—

资料等。

第三条 本办法适用于在国际电联《无线电规则》框架下,我国卫星操作单位通过工业和信息化部向国际电联申报卫星网络,以及相应开展的卫星网络协调、登记和维护等各项工作。

涉及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卫星网络的申报、协调、登记和维护事宜,根据内地与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间有关规定办理。

涉及地球站的协调与登记事宜,按照工业和信息化部有关规定办理。

涉及军事系统卫星网络相关事宜,按照军队有关规定办理。

第四条 拟使用卫星频率和轨道资源开展空间无线电业务的,应按照《无线电规则》和本办法要求,向国际电联申报卫星网络。涉及办理空间无线电台执照、组建卫星通信网、卫星发射、电信业务经营等的,还应依法取得相应行政许可。

第五条 投入使用卫星网络需履行国际电联规定的卫星网络申报、协调、登记以及维护等阶段的相关程序。

在卫星网络申报阶段,由卫星操作单位编制相关材料,通过工业和信息化部向国际电联报送提前公布资料、协调资料、规划频段PART A资料等,以及相应开展与之相关的资料补充、修改和澄清等工作。首次申报卫星网络的,由国际电联注册为中国的卫星操作单位。

在卫星网络协调阶段,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卫星操作单位就申报的卫星网络,开展与国内及相关国家的卫星网络和地面无线电业务的兼容共用技术磋商工作。

在卫星网络登记阶段,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将已履行申报、协调程序的卫星网络通知资料,以及相应的投入使用、履行相关行政程序所需的信息(行政应付努力信息)等报送国际电联,并通知国际电联将卫星网络资料相关信息登记进入频率总表(MIFR),以取得国际认可和保护地位。

在卫星网络的申报、协调、登记或投入使用后等阶段,根据卫星网络的使用计划或实际使用情况,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卫星操作单位开展相应的卫星网络维护工作,以保持卫星网络资料的有效性,提高卫星频率和轨道资源使用效率。

—2—

第二章 卫星网络的申报和国内协调

第六条 卫星操作单位应当具有法人资格,具备履行工业和信息化部和国际电联规定义务的能力,并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开展空间业务活动的条件。

第七条 卫星操作单位拟申报卫星网络的,应向工业和信息化部提交下列材料:

(一)申报文件,包括所申报的卫星网络的概况、主要参数、项目背景、使用用途、实施计划、频率协调方案和项目联系人。涉及委托关系的,还应提供相关证明文件。

(二)使用国际电联指定软件填报生成的《无线电规则》附录4和相关决议所列的电子版文件。

(三)卫星网络申报承诺书(见附件)。

(四)工业和信息化部要求的其他材料。首次申报卫星网络的,除上述材料外,还应提供:

(一)申报单位基本情况、单位负责人和联系人。

(二)法人资格证明。

(三)具有履行国际电联以及工业和信息化部规定的相关能力的证明材料(技术人员、管理人员情况和必要的设施、资金等相关情况的证明材料)。

上述信息如发生重大变化,卫星操作单位应当及时向工业和信息化部报送变更后的材料。

第八条 向国际电联申报的卫星网络应当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频率划分规定》等无线电管理规定的有关要求,并符合以下条件:

(一)申报的卫星网络特性符合国际电联《无线电规则》等有关规定。

(二)申报时间符合国际电联规定的时限要求;对于临时重大任务安排、短任务周期卫星等特殊卫星网络,在总体符合频率兼容的条件下,可适当放宽申报时限。

(三)涉及使用卫星业余无线电业务的,还应当符合国际业余无线电联盟有关技术规范和要求。

—3—

第九条 申报材料受理后,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召开国内协调会议,就频率兼容等问题征求国内其他相关卫星操作单位的意见。必要时,工业和信息化部可组织相关单位进行技术论证、专家咨询。经国内协调会议研究,工业和信息化部综合考虑相关卫星网络的申报顺序、卫星项目的立项论证情况以及我国卫星频率和轨道资源申报总体工作需要等因素,形成申报意见。

卫星网络申报后,申报单位应积极主动开展国内协调工作,被协调单位应予配合,相关协调要求应当合理可行。国内协调的完成情况是后续报送通知资料的重要依据。

第三章 卫星网络的国际协调

第十条 卫星操作单位在卫星网络提前公布资料、协调资料或PART A资料等报送国际电联后,应根据国际电联在国际频率信息通报(IFIC)中公布的协调清单和《无线电规则》有关要求,通过信函、电子邮件、电话会议、会谈等方式与相关国家的卫星网络和地面无线电业务开展协调。

第十一条 卫星网络协调可以通过主管部门开展,也可由卫星操作单位自主开展。主管部门间的协调会谈优先考虑涉及静止轨道卫星网络、实际在轨卫星、已批复工程计划、开展国际合作或者历次卫星操作单位间协调中遇有突出困难等的相关卫星网络的协调。

第十二条 应卫星操作单位要求,工业和信息化部可对卫星操作单位间的协调给予必要的指导。我国卫星操作单位与国外卫星操作单位间达成的协调协议应当符合我国无线电管理相关规定,有利于国家卫星频率和轨道资源整体利益,并不得损害国内第三方合法权益。卫星操作单位间所达成的协调协议,应当在协议签署后6个月内报告工业和信息化部。

第十三条 卫星操作单位应当在每年的10月前将下一年度的卫星网络国际协调计划报工业和信息化部。根据卫星网络协调的工作需要,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统筹安排下一年度主管部门间卫星网络国际协调会谈计划。

第十四条 对于规划频段的PART A资料,在完成必要的国际协调后,卫星操作单位应当通过工业和信息化部向国际电联提交PART B资料,并同

—4—

时提供协调情况说明。

第四章 卫星网络的登记

第十五条 卫星操作单位应当在卫星网络投入使用前,向工业和信息化部提交使用国际电联指定软件填报的《无线电规则》附录4所列通知资料,并提供与国内国际其他卫星网络及相关地面无线电业务协调完成情况的说明。通知资料可依据协调情况进行适当调整,但相关参数一般不得超出此前申报资料的范围。

第十六条 卫星操作单位按要求完成国内协调和必要的国际协调的,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向国际电联报送卫星网络通知资料,并履行相关的通知登记程序。

相关国际协调确实难以完成的,卫星操作单位应向工业和信息化部作出书面说明,工业和信息化部综合考虑国家卫星频率和轨道资源申报情况后仍可向国际电联报送通知资料。

第十七条 在卫星网络投入使用前,卫星操作单位应按有关要求通过工业和信息化部向国际电联报送行政应付努力信息,并提供卫星网络标识、航天器制造商、发射服务提供商等有关信息说明。

第十八条 卫星网络投入使用后,卫星操作单位应在规定期限内通过工业和信息化部向国际电联报送卫星网络投入使用信息,并说明卫星实际发射和接收频段与卫星网络资料的对应情况。

通过一颗卫星投入使用多个轨位卫星网络的,应按国际电联有关要求提供情况说明。

第五章 卫星网络的维护

第十九条 卫星操作单位应当按照有关要求,及时、准确、积极地开展卫星网络协调等信函处理工作。在信函处理工作中,卫星操作单位应草拟完整的信函处理意见并附上相关说明材料,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回复相关国家主管部门或国际电联。

—5—

第二十条 卫星操作单位应按有关要求,及时、准确处理国际电联频率信息通报。对其他国家申报的提前公布资料、协调资料、通知资料以及规划频段PART A、PART B资料等信息,卫星操作单位应就国外卫星网络对中方卫星网络的干扰情况、双方协调完成状态等信息进行分析并提出协调意见。

第二十一条 卫星操作单位每年可通过工业和信息化部向国际电联申请免费卫星网络资料,免除国际电联相关成本回收费用。工业和信息化部在综合考虑各单位所申报的卫星网络资料的公益性,以及投入使用的可能性、协调情况、成本回收金额等因素后,指定一份免费卫星网络资料,经公示无异议后履行国际电联的相关手续。免费卫星网络资料的申请应当在每年10月前向工业和信息化部提出。

第二十二条 卫星投入使用后应按卫星网络资料规定的参数范围及达成的协调协议开展工作。超出卫星网络资料参数范围的,应当向工业和信息化部报送卫星网络的修改资料或重新报送资料。

第二十三条 已投入使用的卫星网络拟暂停使用的,卫星操作单位应按规定时限通过工业和信息化部向国际电联申请暂停使用。恢复使用后,卫星操作单位应按规定时限报告工业和信息化部,并提供对相关卫星的发射接收能力的描述,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向国际电联报送重新投入使用信息。

第二十四条 对于已投入使用的卫星网络拟延长使用的,卫星操作单位应按规定时限在卫星网络使用期限届满前通过工业和信息化部向国际电联办理延期手续。

第二十五条 国内卫星操作单位之间拟利用卫星网络开展合作的,应符合国家卫星频率和轨道资源整体权益,不得损害国内其他卫星操作单位权益,并报告工业和信息化部。

卫星操作单位拟利用其他国家卫星网络设置使用我国空间无线电台的,应当完成与国内卫星网络的协调,并报告工业和信息化部;卫星操作单位拟通过其他国家空间无线电台使用我国卫星网络的,应当符合卫星测控站设置在我国境内或相关卫星操作由我国可控的条件,且不得损害国内其他卫星操作单位权益,并报告工业和信息化部。

第二十六条 在下列情况下,工业和信息化部可对卫星操作单位的相关

—6—

卫星网络资料的使用权进行调配:

(一)卫星操作单位间协商一致,调配使用后有助于提高频率使用效率,且不损害国内其他卫星操作单位权益的。

(二)国家重大工程任务需要,调配使用后符合国家卫星频率和轨道资源整体利益的。

受让的卫星操作单位应当确保对相关卫星网络的合理有效利用,并对原卫星操作单位因申报协调卫星网络产生的费用给予合理补偿。

第二十七条 根据国家卫星频率和轨道资源申报工作需要,工业和信息化部可组织相关单位申报卫星网络资料,并给予必要的指导。

第六章 附 则

第二十八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的,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予以约谈、通报并责令改正;卫星操作单位因自身原因不能合理有效利用卫星频率和轨道资源,造成资源长期闲置并导致国家权益损失的,或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工业和信息化部可收回其所申报的卫星网络资料并重新分配使用。

未经许可擅自使用或转让卫星频率的,由工业和信息化部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管理条例》给予处罚。

第二十九条 本办法由工业和信息化部解释。

第三十条 本办法自2017年3月1日起施行。

附件:卫星网络申报承诺书(略)

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网

http://

风貌协调?不,品质协调 篇3

为了“风貌协调”,在传统村落保护范围内,对既有“不协调”建筑采取拆除、降层、平改坡、立面整治等;在建设控制地带范围内对新建房屋的屋顶形式、高度、颜色、材料、工艺等进行严格的限制等,在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实践中是司空见惯的标准措施,为此而消耗的资源、造成的矛盾不知凡几。拆迁要补地,降层被抵制,刷墙谁出钱,平改坡后没地方晒粮食怎么解决……新建房子从哪儿弄小青砖、小黑瓦?仿古材料比普通建材要贵上好几倍,谁愿意?老匠人早就没有了,叫人怎么用原工艺盖房子?没有楼房就娶不了媳妇儿,新房只准盖两层根本就没法执行……村民甚至有怨言“不就是为了你们拍照好看?!”诸如此类的问题时常发生,大家都觉得“风貌协调”困难重重。我们是不是该回到事情的原点,风貌协调到底是什么意思?又是为了什么?应该怎么办?

什么是协调?

既然是“风貌”,理所当然的就是个“形式”的问题。一张照片拍出来,无论是专业人士还是普通游客,都能说出来“这几栋建筑不协调”。再进一步问,什么不协调?形制不协调,体量不协调,颜色不协调,材质不协调……大概是比较专业的回答了。好吧,就算形制、体量、颜色、材质都不协调,然而,为什么要协调呢?真的就是为了“拍照好看”?为此在墙面上刷涂料,好好的隔热门窗外面非要再套个木窗格,干净的白瓷砖墙也要凿掉贴上什么仿木的“饰面”……值得这么劳民伤财么?这不又是用一种粗制滥造去掩盖另一种粗制滥造么?回头想想,一百年前在村里盖的糅合了西洋风格的建筑,和老旧木房子差别那么大,今天怎么看起来也就协调、也要保护了呢?而新旧建筑无论是形制、体量、颜色、材质、工艺都完全不一样,可是仍然协调美观的例子几乎层出不穷,比如福斯特在法国尼姆加利艺术中心的扩建工程、妹岛和世在日本犬岛村子里的艺术实践等等,又该怎么评价呢?

仔细想想,也许正因为我们今天对“风貌协调”的理解比较简单机械,所以为了风貌协调而采取的措施也比较僵化、粗暴。粗略地说,大概有这么两个最主要的误区:

外在的皮相反倒成了重心

传统村落的核心价值本来是其蕴藏的文化的价值,传统村落的保护发展本来是个综合的文化事业,但是,一来文化的挖掘、保护和弘扬很难为短期的经济利益作出什么贡献,因此往往被放弃;二来文化这种东西虚无缥缈似乎没什么工作抓手、难见成效、无法考核,于是很少有人问津;三来就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传统村落发展的途径似乎被局限在旅游一道,对今天的游客而言,村落内在文化的吸引力远远比不上外貌漂亮与否。因此很自然地,传统村落的保护发展措施,往往就被简化和聚焦到对“颜值”的保护利用上,“美容”乃是当务之急。风貌协调不协调,当然也就成了非常受关注的问题。

协调并不意味着大家都要一个样

颜值高必定有好处,协调当然也是必须的,这是美学的基本要求。然而,尽管协调的方式可以说是“法无定法”,可是在传统村落中却也被压缩成一条,这就是:大家要尽量长得一样。于是,有些地方就要求“恢复清代风貌”,有些地方就要求“统一墙面颜色”,有些地方就要求“檐口高度一致”,甚至有些地方对新建农房而不是文物修缮也提出了“原形制、原材料、原工艺”的要求。这种观念虽然相当普遍,但恐怕有点简单化。

所谓“协调”,其实不协调

问题接着又来了。尽管“协调不协调”的判断多少有点主观色彩,可是我们看那么多的传统村落里,那些火柴盒子、白瓷砖房子、红砖裸露的房子,简直如美女脸上的疤痕,认为它们是“协调”的人,毕竟不会很多吧?是的,它们不协调。但是,仅仅是看起来不协调吗?到底是什么不协调呢?

文化内涵不协调

老祖宗们围绕选地方、建村子、盖房子、搞装修、摆陈设的一举一动,所举行的各种仪式、采用的建筑形制、使用的建筑材料、装饰图案等等,都被赋予了丰富的文化内涵。但是那些“不协调”的建筑,往往没什么讲究,没什么规矩。炫富比阔我就得盖得比邻居高,多占多盖我就要把阳台挑到巷道上。不超过划给我的宅基地就算好的了,要我退半尺给村子留点喘气的地方那是休想……房子成为动物般的巢穴,没有精神内核,没有文化追求,甚至也没有动物巢穴那样的淳朴自然,就这样盖出的房子,能和老祖宗们的协调?

nlc202309081252

生活追求不协调

老祖宗们盖的房子,当然有很多缺点,不适应现代生活。但是,他们的优点也是显而易见的,那就是对生活的追求比今人要自然、丰富、有趣些。今天的农房被来自西方的、城市的、工业时代的生活方式所侵蚀,所谓的“晴耕雨读”谁还记得?朝南的房子要给父母住,厢房一定要低矮些,谁在乎?有了客厅没了厅堂,天地君亲师的牌位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大电视,一家人在“客厅”里相顾无言地看电视或者玩手机……这样似是而非的“现代化”生活追求下盖出的房子,能和老祖宗们的协调?

营造质量不协调

老祖宗们盖房子,是要传至子子孙孙的,富贵人家自不必说,穷人家的一砖一瓦也是颇费心血,力所能及地认认真真谋划、修筑、雕造;那时的匠人,除了拿东家的钱活命,还有些许的自尊,要对得起自己的手艺和名声,很少马马虎虎地对付。现在呢?人无恒产必无恒心,胡乱比照镇上的县城的盖起个房子,比邻居的高点大点就行了;施工队呢,只要房主那儿糊弄得过去,能怎么省事就尽量怎么省事,反正就是挣那几个钱,要我多用点心,给个理由先?于是村子里除了粗制滥造,就是粗制滥造,这样盖出来的房子,能和老祖宗们的协调?

应该协调什么 ?

我们似乎可得出个初步的想法,风貌协调只是皮相上的问题,更关键的,应该是品质协调!

只要是传承了优秀的传统文化内涵,延续了优秀的营造智慧而建的房子,和老祖宗们所留存的就应该是协调的。打个多代同堂的比方,只要香火传承没有外来的异种(比如在传统村落里盖什么托斯卡纳风格的房子),每一代就应该有每一代的样子,在一起照样是和谐、协调的。如果非要强求外在形式的“相似”,岂不是有点一代不如一代的意思,那难道不是悲剧么?老祖宗们留了些精品让我们赞叹、保护,难道我们不能弄点什么出来,让后代赞叹、保护么?

然而村子里那些已有的丑陋建筑,不需要改造吗?当然!但是,改造就是刷白浆平改坡贴上装腔作势的“仿古构件”吗?村里新建的建筑,不需要控制吗?当然!但是,又是蛮横地要求“原形制、原材料、原工艺”吗?又或者更高级一点,要求从传统民居中抽取一些“符号”,按西方建筑学的那套搞点什么“拼贴、转译、变异、隐喻……”么?恐怕又只是在玩皮相小道罢了?说了半天的“品质”,又究竟是什么呢?在宅基地就那么巴掌大一块、传统工匠逐渐从生活中消失、了解乡村实际的设计师不足、现有市场难以吸引优秀设计师投入乡村的情况下,又该怎么实现品质的协调呢?

这,就是要我们共同努力的事情了。

网络协调 篇4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 一种新的舆论形式兴起, 即“网络舆论”, 它是指广大的网络用户通过互联网终端在论坛、聊天室、贴吧、博客等各种网络平台发表自己的意见, 吸收别人的观点, 提出建议, 进行批评等所形成的一种共同的、具有广泛代表性的想法。目前, 网络舆论已经成为人们表达愿望的一种最为有快速、有效的方式。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在不断地影响甚至改变着人们的工作方式、学习习惯、行为内容, 网络所反映的社情民意正以我们无法预计的速度主导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宗教、风俗习惯以及司法工作。法院审判是司法过程中最为重要的环节。网络舆论与法院审判工作之间的关系也是错综复杂。

一方面, 网络舆论对于监督法院的审判, 保证当事人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 保证司法公正, 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广州许霆案对此提供了有力证明。经审理, 法院一审判处许霆无期徒刑。判决宣告以后, 媒体及社会各界对此案争先发表自己的观点, 许多网民认为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的判决过重, 有点甚至认为许霆的

行为不构成犯罪。一时许霆成为全国热议的话题, 许霆案被炒得沸沸扬扬, 最终在二审中, 许霆被宣告判处有期徒刑五年。由此可见, 许霆案的审理过程中网络媒体的介入, 社会各界的关注, 社情民意的表达确实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 鉴于大多数网民对于问题所发表的意见, 并不是基于专业知识、且主观色彩浓厚, 随意性强, 这就使得网络舆论难免出现偏颇, 出现失误, 如果这一偏颇甚至错误的观点主导了司法审判, 势必会对当事人权利的维护, 司法公正的实现, 以及司法权威的树立造成巨大的冲击。

二、网络舆论与法院审判的冲突

(一) 网络舆论与法院审判冲突的表现

1. 影响法官的价值判断, 不利于司法公正地实现

网络舆论代表了公众对于某一事例的共同意见, 公众对于事件的看法总是从最感性的角度出发, 当某些热点案件出现时网络跟帖、谩骂、转发、扩散等便成为目前网络民意表达的主要形式, 并逐步汇聚成对这一案件的主流观点。“积土成山, 积水成渊。”这句话运用到目前网络舆论的传播可谓再适合不过, 当不真正的言论充斥舆论空间时, 就会使人认为这是真的;当有不同的声音出现时, 人们就会以为这种声音是不准确的, 偏离主流价值观的。法官作为社会群体中的一员, 其价值判断难免不会受到影响。如果价值判断稍有不慎, 司法判决必然会出现不公, 整个案件定会违背公平正义的原则, 不利于人们权利的维护, 更不利于司法公正的实现。[1]

2. 施压法院, 影响司法独立

网络社会使一些原本地方性、局部性的案件迅速上升为全国广泛关注的焦点案件。这些案件中出现的法律问题往往会被人们持续关注并不断进行评论, 甚至以此来攻击法官的形象, 部分人会主观臆断的认为案件的当事人与法院的司法工作人员有某种利害关系, 并认为这种关系直接影响到案件的审判工作。网民通过猜测性的评论给某些案件的当事人戴上有罪或无罪的舆论帽子, 对司法审判工作不断产生质疑, 具有倾向性的网络舆论的形成, 对法院的审判进行不断施压, 法院的往往会为了证明其公正廉洁的工作作风, 审判结果逐渐偏向民众的声音, 偏离司法公正的原则, 最终影响司法独立。[2]

3. 损害司法形象, 妨碍司法权威的树立

司法之所以具有公信力, 就是因为其通过独立、公开的审判, 塑造了良好的法官职业形象, 树立了司法权威。网路舆论在西方社会被称为继立法权、司法权、行政权之后的“第四种权力”。[3]它突出强调了媒体在现在社会中的作用。但是网络舆论所代表的多数人的意见, 并不是司法审判的标准。在某种程度上, 多数人的意见不一定就是民主的体现, 也可能会导致“多数人的暴政”, 苏格拉底之死就是对这种多数人暴政的具体体现。[4]言论自由必须在法律的许可范围内, 当网络舆论超越法律规定的方式对司法产生影响时, 就已经妨碍了司法权威的树立。

(二) 网络舆论与法院审判冲突的原因

1. 二者性质的不同

网民的言论大多是以伦理道德为出发点, 根据主观判断, 从自身的认知出发, 以道德捍卫者的角色, 对某些案件做出的合乎公众情绪, 却有悖于法理的价值判断。而法院的审判则是严格按照法定的程序, 以事实为依据, 以法律为准绳做出的运用法律思维和逻辑, 以居中裁判者的身份做出的司法判决。二者性质的不同, 在案件的处理上也会表现出不同的方式和结果。网络舆论照顾大多数人的情感, 从人的主观价值判断出发, 必然会做出符合大众心理的结果;法院审判要求法官必须克服情感因素的影响, 始终保持清新的头脑, 以实现司法正义。二者出发点不同, 因此难免会发生冲突。

2. 网络自身的虚拟性

网络世界具有很大的虚拟性, 虚假信息的漫延, 极端偏颇观点的侵入, “近朱者赤, 近墨者黑”似乎很确切的表明了网络环境对网络舆论形成的影响。网络的自由、开放为人们的言论提供了广阔的传播空间和有效平台, 但是弊端也随之而来, 在网络言论强大的交互性的带动下, 任何不可能的事都会成为可能。对于某些案件的随意猜测, 经过大范围的传播人们往往将原本不可能的事情认为是理所当然的。网民受偏颇观点的煽动, 很容易失去正确的判断力, 就会使得网络舆论逐渐沦为一种发表暴力言论的手段, 极大地左右着人们的思想观念, 当这一舆论一旦影响到司法领域, 就不免与司法审判发生冲突与碰撞。

3. 网民自律精神的匮乏

目前, 网络舆论的传播过于自由, 网民往往会基于自己内心的某种情感, 根据自己的喜好去发表一些情绪色彩浓厚的言论, 往往缺乏客观、理性的态度, 随意性强, 丧失了评论的客观性。这些评论经过互联网这一大众媒体的传播, 迅速汇集, 并不断渗透到其他网民的生活之中, 影响其主观判断。本来信息在传递的过程中就会发生量的或质的变化, 当这种变化了的舆论与法院的审判发生碰撞时, 冲突便成为必然。网民自律意识的匮乏, 虚假信息的泛滥, 都加剧了这一冲突的严重程度。

4. 法律制度不健全

网络舆论是公民言论自由地一种形式, 言论自由是宪法规定公民所享有的一项基本权利, 也是民主的具体体现。言论自由必须要范围内, 在法律允许的情况下进行, 否则就会妨碍他人权利的行使, 使自身丧失法律的保护。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 网民的日益增多, 以及网络言论的多元化发展, 导致网络言论方面的问题层出不穷, 但是现阶段, 我国对于网络言论方面的规定只是散见于某些部门法, 并没有一部完整的法律规范;再者, 由于法律本身滞后性、僵硬性的特点, 现存的法律规范已经不能及时应对网络迅速发展所带来的各种问题。因此, 网络舆论急需完善的法律来进行规制。

三、网络舆论与法院审判冲突协调机制的构建

(一) 增强网民法律意识

法律是社会规则的一种有效形式, 其本身具有很强的专业性, 只有具有充分的法律知识才能对其进行有效地理解和认识。但是就目前的形势而言, 我国网络人数众多, 相应的文化素质、道德涵养、法律水平, 思想觉悟也会参差不齐, 大多数网民的法律意识不强, 感情用事, 对某些事件发表一些不负责任的评论, 没有秉承公正理性的原则, 背离了基本的法律价值观。因此, 我们在不断提高全民思想道德素质的同时, 要不断的加强对公民法律意识的培养, 增强其社会责任感。

1. 在司法部门、政府的官网以及主流媒体的网页刊载一些实用性强、适用范围广泛的法律法规。

使法律法规不断渗透到网民的日常生活, 对社会大众进行法律知识的普及。

2. 开通网络互动平台。

加强网民与法律人员的互动及时解决网民面临的疑难问题, 以增强其对法律的信赖, 保证其用法律的思维去处理问题。

3. 开通网络公益法学课堂。

在课堂上介绍一些典型的案件, 有关法律从业的知识, 以及权益的保护, 相关民事、刑事的实务知识, 使得非法学人员也能够熟练掌握其内容, 正确行使自己的权利, 合理履行自己的义务。目前不少的律师、学者、老师已经开通了形式各样的网络法学公益课堂, 这对全民法学素养的提高具有很大的帮助。

这一系列措施的有效施行, 一方面可以提高网民的法律素质, 增强网络自律精神, 保持最基本的社会责任感, 秉承公正、客观的态度, 维持网络秩序;另一方面, 网络舆论对于法院审判的影响不断增强, 在客观上要求网络舆论必须保持充分的正当性与合理性, 依据法律和事实做出正确的判断, 促进司法审判的顺利进行, 以平衡网络舆论与法院审判二者之间的关系。

(二) 加强对案件公开审判的监督

1. 建立审判信息公开制度

网络舆论与法院审判关系的错综复杂, 依法进行审判信息的公开, 包括审判程序、裁判文书以及执行信息等, 能够有效的防止未审先判、先入为主观念的影响, 让案件审理回归到事实和法律的层面。通过审判公开, 让公众认识法庭, 从每一个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让事实和法律来决定案件审判过程和结果, 才能树立司法公信力。例如, 2013年12月31日, 北京法院审判信息网正式上线。[5]这对于加强舆论对于法院审判工作的监督, 保证司法更好的维护当事人的利益, 实现司法公正和社会正义, 以及积极、正确的引导网民树立正确的法律价值观都具有重要意义。同时, 也为日后我国法院审判形式的改革, 建立审判信息公开制度提供了向导, 能够有效的协调网络舆论与法院审判之间的冲突。

2. 建立网络庭审直播平台

审判的目的就是通过司法这一有力的手段来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利, 但是目前, 在我国一些法院中仍还存在庭审秩序混乱, 合议庭成员不认真履行职责的问题。这不仅不利于合法有效的审判的顺利进行, 而且也有损司法形象。2013年的李某某案件, 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就通过其官方微博, “京法网事”对其进行了微博直播。这就是网络舆论与法院审判有效协调的典范。但是微博直播只是网络庭审直播的一种方式, 我们有必要拓展更多的网络平台, 对法庭审判进行有效的监督, 让社会受众了解更多的裁判信息。网络庭审直播有助于大众及时的了解社会热点案件, 培养社会大众尊重依法办案, 尊重裁判结果, 监督司法行为, 树立良好的司法形象, 以及对于司法公信力的提高都具有积极的作用。

加强网络舆论对于审判的监督, 使司法在阳光下进行, 一方面有利于保障司法的公正, 维护当事人的权利, 另一方面有利于廉洁的工作作风形成, 保持良好的司法形象, 更好的协调二者的关系。

(三) 确立责任追究机制

1. 建立信息审核程序, 追究网民不法言论的责任

通过这一机制加强对于网络言论的审核和过滤, 追踪出现的不法言论, 并及时处理, 规范网络言论秩序。网络给公民提供了一个自由开放的言论传播空间, 同时, 也使得攻击和谩骂广泛存在。在网络言论强大的交互性的带动下, 任何不可能的事都会成为可能, 例如对于某些案件的随意猜测, 经过大范围的传播, 人们就会深信不疑, 导致“舆论审判”、“媒体审判”的现象频发。2013年9月9日公布的《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从法律层面对网络舆论的相关内容画下了红线, 通过厘清网络言论的边界, 确立了网络言论的责任追究机制, 为惩治利用网络实施诽谤等犯罪提供了明确的法律标尺。这一解释的出台对于进一步规范网络环境, 维护社会秩序, 提供了价值导向, 对于协调网络舆论与法院审判之间的关系都具有重要意义。如张家川微博少年因言涉罪案成为两高“转发500次”司法解释发布后的第一案。[6]

2. 严格法律程序, 追究法官裁判错误的责任

随着我国法治进程的不断加快, 我们在完善法制体系的, 规范诉讼程序的过程中, 冤假错案也伴随其中。因此, 我们必须加快建立法官责任追究机制, 依照法律和事实, 公平公正的裁判, 保证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严格法官的考核和评选机制, 减少错案发生。中央政法委出台的首个关于切实防止冤假错案的指导意见, 要求法官、检察官、人民警察在职责范围内对办案质量要终身负责, 并建立健全冤假错案的责任追究机制。[7]加快建立责任追究机制, 有助于规范网络言论, 为法院的审判提供有效的社情民意, 也有利于有利于保证公正司法, 防止程序违法和冤假错案的发生, 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四) 加快网络立法的进程

1. 加快网络监督方面的立法

通过制定有效的网络监督方面的法律规范, 来规制法院审判中的不合理因素, 监督法官的审判行为, 披露审判违法事实, 并对有关的网络言论进行有效监督, 规定相关责任, 这都有助于协调审判与舆论之间的冲突, 保证二者的平衡, 更好的维护人们的利益。

2. 建立网络审查方面的法律规范

网络社会自由泛滥, 必须通过有效的立法加以规范, 通过法律规定, 明确网络舆论审查的内容、程序和处罚力度。“没有一个国家能够仅仅依靠一部媒体法就能调节大众传媒与社会的所有关系。但是在一个缺乏法治传统、如今强调“以法律为准绳”的社会, 没有新闻法或媒体法, 要管理发展迅猛、影响广大的媒体, 难度就会越来越大。”目前, 我国仍未制定一部完整的互联网方面的法律法规, 对于网络言论更是缺乏有效的规制, 因此, 根据网络发展的新情况和新特点, 并结合目前我国网络言论的发展和法院审判工作的实际情况, 加快网络言论方面的立法的, 明确权利和义务的范围, 以及责任承担, 为网络言论的发展提供明确的法律保障, 最大限度地保护网民的表达权, 保证对舆论进行合理的引导、监督和管理, 促进司法公正, 维护人民权利, 完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协调网络舆论与司法审判之间的关系, 都是十分必要的。

(五) 建立有效的舆论引导机制

网络舆论与法院审判的冲突往往在于对典型热点案件处理意见不同而发生的。“陈永洲事件”无疑是网络舆论风口浪尖的典型代表, 当陈被长沙警方以涉嫌损害商业信誉罪跨省带走时, 舆论一片哗然, 呼吁警方“放人”的声音更是占据了各大媒体的标题位置。人们不断猜测该事件与警方存在着某种不可告人的内幕关系, 但是经事后调查, 陈永洲本人也亲口承认自己确实收了黑钱。因此, 事情的真相远不是人们所设想的那样。一般来说, 网民习惯于凭借其主观情感来品论案件, 往往会罔顾基本的法律事实, 背离基本的价值观, 容易混淆视听, 颠倒黑白。此后, 网络舆论作为一种媒体的监督方式, 在非理性思维的强力支配下沦为干预司法审判的一种手段。因此, 我们应当加强对于网络舆论的引导, 引导网民对案件事实进行正确的评判, 使其从感性认识转为理性认识, 使公众从无序化的参与转变为规范化的参与, 努力营造客观、公正、合理的舆论氛围, 以平衡网络舆论与法院审判二者之间的关系。

总之, 网络就是社会舆论的放大镜和集散地, 它已经成为全方位、多角度评论法院审判工作的重要载体和平台。因此, 加强对网络舆论的有效的监督和引导, 保证媒体言论与法院审判的良性互动, 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实现网络舆论与法院审判的共同目的———公平正义, 任重而道远。

摘要:网络舆论与法院审判从一开始就是一个对立统一体, 如何平衡二者之间的关系, 化解矛盾, 规避司法危机, 实现公平正义, 成为目前法治发展至关重要的问题。在现有的体制下, 应尽最大的努力去缓解二者之间的冲突, 寻求最有效的冲突协调机制。具体措施包括增强网民的法律意识, 加强对案件公开审判的监督, 确立责任追究机制, 加快网络立法的进程, 建立有效的舆论引导机制。

关键词:网络舆论,法院审判,冲突,协调机制

参考文献

[1]吕宁.网络舆论与法院审判的冲突与平衡[J].求索, 2010 (3) .

[2]丹宁勋爵.法律的正当程序[M].李克强, 杨百揆, 刘庸安译.北京:法律出版社, 2011:178.

[3]辰光.第四种权力:一个记者的暗访生涯[M].北京:中国画报出版社, 2010:94.

[4]刘新利选编, 纪念苏格拉底[M].刘新利, 纪敏华译.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9:120.

[5]北京:审判信息网上线提高司法公正[EB/OL].http://rmfyb.chinacourt.org/paper/images/2014-01/03/01/2014010301_pdf.pdf, 2014-1

[6]2013十大影响性诉讼[EB/OL].http://www.infzm.com/content/97369, 2014-1-9.

网络协调 篇5

能源安全与环境压力给电动汽车产业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一些国家的政府机构提出相应的战略规划来引导乘用车的电气化变革。例如,美国政府于2011年提出了“到2015年为止,插电式电动汽车的保有量将超过100万辆”的发展目标[1]。

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规划的合理与否,会直接影响电动汽车的推广,进而影响整个电动汽车产业链的发展。到目前为止,已有一些学者对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的规划理论进行了研究。文献[2]根据能量等效原则,建立了基于等负荷距分配法的集中与分散充电负荷的预测模型,并提出了充电基础设施选址定容和规划方案校核的策略。文献[3]提出用两步筛选法来确定电动汽车充电站的候选站址,并基于此构建了电动汽车充电站最优规划的数学模型。文献[4]基于Voronoi图和排队论的相关理论构建了电动汽车公共充电站布局的最优规划模型。文献[5]基于“集中充电,统一配送”的运营模式,构建了集中型充电站的定址分容模型。文献[6]构建了考虑车流信息与配电系统容量约束的充电站规划模型。文献[7]基于动态交通网络思想构建了硬时间窗约束下充电站布局规划的多目标优化模型。文献[8]以截获的交通流量最大、配电系统网损最小以及节点电压偏移最小为目标,建立了电动汽车充电站规划的多目标优化模型。文献[9]考虑到充电站布局、节点电价以及车主路径选择三者之间的相互影响,在电力网络和交通网络相互耦合的背景下发展了电动汽车公共充电站的最优规划模型。上述成果中,文献[2,3,4,5]基本上专注于电动汽车充电站的规划布局理论,较少涉及对交通网络的分析;文献[6,7,8,9]引入了交通流分析的相关理论,但其规划方法与模型还存在发展与完善的空间。此外,上述研究侧重于如何在计及配电系统容量约束的前提下进行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的规划,很少涉及与配电系统扩展规划的协调问题。文献[10]在这方面做了一些研究工作,但在构建协调规划模型时未涉及对交通流量的深入分析。

到目前为止,已有很多学者对配电系统规划的相关理论进行了探讨[11,12,13,14,15]。然而,电动汽车的广泛接入对配电系统规划提出了新的挑战。首先部署电动汽车充电网络,进而对配电系统进行升级改造是目前较为常用的一种两阶段规划方法,但该方法往往不能有效地实现对资源的最优配置。这样,如何进行配电系统与电动汽车充电网络的协调规划,就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重要问题。

在上述背景下,本文首先提出了基于节点充电需求的分散式充电桩规划策略,之后以投资成本和系统网损之和最小、快速充电站截获的交通流量最大为目标,构建了配电系统与电动汽车充电网络协调规划的多目标优化模型。在所构建模型中,引入基于用户平衡的交通配流模型对快速充电站截获的交通流量进行深入分析。为满足配电系统的辐射状约束,对遗传算法中的标准交叉和变异算子进行了修改,并采用快速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Ⅱ(NSGA-Ⅱ)求取所构建的多目标优化模型的非支配解。

1 充电基础设施的定容及其充电功率的确定

在电动汽车的成熟推广阶段,私家车成为电动汽车的发展重点,其能源补给一般以分散式的小功率家庭充电为主,并配以电池租赁和快速充电等辅助方式[16]。本文考虑的电动汽车在该阶段的能源补给方式为分散式充电桩和快速充电站两类。对于电池租赁方式,由于涉及电池标准化、电池所有权等一系列的问题,本文暂不考虑。

1.1 分散式充电桩

分散式充电桩作为电动汽车主要的能源补给方式,其布局的合理与否会直接影响电动汽车充电网络的充电服务水平。一般而言,配电系统每个节点所需配置的分散式充电桩数量可根据各节点的充电需求确定。

式中:ci和ni分别为配电系统节点i的充电频次需求和应配置的分散式充电桩数量;C为配电系统的总充电频次需求;β为选择分散式充电桩作为能源补给方式的比例;vi,t为时段t在配电系统节点i处于停放状态的电动汽车数量;ND为配电系统节点集合;T={1,2,…,24},为一天中的时段集合;γ为单个充电桩的日平均服务次数。

由分散式充电桩所引入的配电系统各节点各时段充电功率及其容量可分别根据式(3)和式(4)进行估算。

式中:;Pcpi,t和Pcp,maxi分别为由分散式充电桩引入的配电系统节点i在时段t的充电功率及其容量;h为由分散式充电桩作为电动汽车能源补给方式的平均充电时长;pcp为分散式充电桩的额定充电功率。

1.2 快速充电站

考虑到电池的退化问题,电动汽车车主一般会将分散式充电桩作为电能补充的主要方式。然而,车主不定期也会有快速充电的需求(例如在行驶途中发现电动汽车所剩电量不足以维持余下里程)。因此,利用快充设备进行电能补充就成为电动汽车能量补给的一种重要辅助方式。这里假定:(1)电动汽车的引入不会影响车主的出行特征;(2)各快速充电站待充电车辆的平均到达速率与该快速充电站截获的交通流量成正比。这样,快速充电站交通高峰时段待充电车辆的平均到达率(指单位时间内到达快速充电站接受充电服务的电动汽车数量)就可表示为:

式中:λk,t和λkRH分别为第k个快速充电站在时段t和交通高峰时段待充电车辆的平均到达率;ΩK为快速充电站的候选站址集合;fttrip为时段t的出行比例;fk,t为第k个快速充电站时段t截获的交通流量。

电动汽车的普及进程与充电服务水平是密不可分的。对于快速充电站来说,其充电服务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交通高峰时段车主的平均充电等待时间。因此,本文以交通高峰时段车主的平均充电等待时间不超过一定阈值为原则来配置各快速充电站的设备数量。这里假定:待充电车辆是按照先到者先接受服务的原则进行充电的;快速充电站待充电车辆的到达过程和充电服务时长可分别采用泊松分布和负指数分布来进行模拟[17]。基于这些假设并根据排队论中的M/M/s队列模型,快速充电站的定容问题可归结为如式(6)至式(10)所示的非线性整数规划问题。这里,M/M/s表示一类具有s个相同的服务台、到达过程服从泊松分布、接受服务时长服从负指数分布的队列模型。

式中:zk为第k个快速充电站所应配置的快充设备数量;WkRH和Wallowed分别为交通高峰时段接受充电服务的平均等待时间及其最大允许时间;ρkRH为交通高峰时段第k个快速充电站快充设备的平均使用率;P0,k为第k个快速充电站快充设备全部空闲的概率;μ为快充设备的平均服务率。

在该模型中,式(7)表示在交通高峰时段,电动汽车的平均充电等待时间不能超过设定阈值;式(8)至式(10)分别给出了WkRH,P0,k,ρkRH这3个参数的数学定义。

确定各快速充电站的设备数量之后,其各时段的充电功率及最大充电容量可分别根据式(11)和式(12)计算。

式中:PFCSk,t和PFCS,maxk分别为第k个快速充电站时段t的充电功率及其最大充电容量;pFCS为快充设备的额定充电功率;ρk,t为第k个快速充电站时段t的设备平均使用率。

2 配电系统与电动汽车充电网络协调规划的多目标优化模型

分散式充电桩的合理布局是电动汽车智能充电网络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由于分散式充电桩数量大、分布广的特点,要精确确定其最优位置是不切实际的。一种工程上较为实用的方法是根据1.1节提出的策略确定配电系统各节点应配置的分散式充电桩数量。本文运用该方法首先确定规划水平年分散式充电桩的布局方案,之后提出以投资成本和系统网损之和最小、快速充电站截获的交通流量最大为目标的配电系统与电动汽车充电网络协调规划的多目标优化模型。

2.1 最小化投资成本和系统网损

投资成本和系统网损是配电系统和电动汽车充电网络规划中所需考虑的重要经济指标。文献[14,15]对配电系统的扩展规划进行了深入研究,本文对其研究成果进行拓展,构建了配电系统与电动汽车充电网络协调规划的混合整数非线性规划模型。其数学描述为:

式中:πL,πS,πFCS分别为配电线路、变电站和快速充电站的资金回收系数[11];ΩDL为配电线路集合(包括现有线路和候选线路两类);ΩSR和ΩSE分别为可扩容的和不可扩容的现有变电站集合;ΩSC为候选变电站集合;Ωi为位于节点i的快速充电站集合;cLij为配电线路ij的建设成本(对于现有线路,该参数设置为0);cSCi和cSRi分别为变电站i的新建成本和扩容成本;cCH和cotherk分别为新建快速充电站涉及的可变成本中与快速充电站地理位置无关的分量(如成套快充设备的单价)和与快速充电站地理位置有关的分量(如土地使用成本);cFk为新建快速充电站的固定成本(如辅道建设成本和快速充电站进线成本);xij,ySCi,ySRi,uk分别为配电线路建设、变电站新建、变电站扩容和快速充电站建设的二进制决策变量;lij为配电线路ij的长度;cE和dannual分别为电能的平均价格和一年中的天数;gij和bij分别为配电线路ij的电导和电纳;Gij和Bij分别为节点导纳矩阵的实部和虚部;nL,nS,nFCS分别为配电线路、变电站和快速充电站的服务年限;ε为年利率;PSi,t和QSi,t分别为位于节点i的变电站时段t的有功和无功输出;PDi,t和QDi,t分别为配电系统节点i时段t的有功负荷和无功负荷;Pij,t和Qij,t分别为配电线路ij时段t传输的有功和无功功率;Ui,t和Uj,t分别为配电系统节点i和节点j时段t的电压幅值;θij,t为配电线路ij时段t两端的相角差;分别为不可扩容的现有变电站、可扩容的现有变电站和候选变电站的视在功率容量;为配电线路ij的视在功率容量;Umaxi和Umini分别为节点电压幅值的上、下限;nDS和nSub分别为配电系统的节点数和变电站数;zmax和zmin分别为快速充电站所允许配置的成套快充设备数量的上、下限。

上述模型中,式(14)表示的物理含义为投资成本和系统网损之和的年金,有四部分构成,分别为配电线路建设成本、变电站新建/扩容成本、快速充电站建设成本和系统网损成本;式(16)和式(17)为多时段交流潮流等式约束;式(18)至式(20)分别表示不可扩容的现有变电站、可扩容的现有变电站和新建变电站的变电容量约束;式(21)至式(23)描述了配电线路的传输功率容量约束;式(24)为配电系统节点电压的上下限约束;式(25)描述了配电系统作为辐射状网络应该满足的约束;式(26)给出了快速充电站所允许配置的设备数量约束。鉴于本文所针对的配电系统电压等级较低且为辐射状网络,因此在规划时就没有考虑N-1准则。事实上,在规划设计变电站母线所采用的接线形式时,往往会采用多分段或者适度联络的方式来提高系统可靠性,从而实现对变电站母线层级的N-1校核分析;该问题通常在更高电压等级的配电系统规划中予以考虑。

考虑到配电系统常规负荷和电动汽车充电负荷之间负荷特性的差异,这里采用了多时段交流潮流来较为精确地计算系统的网损。另外,通过引入“虚拟时段”t′来保证所规划系统的安全性。这里,“虚拟时段”指常规负荷和充电负荷同时取最大值的时段。由于两者负荷特性不同,二者的最大值一般不会同时发生。因此,“虚拟时段”表示一种极端负荷时段,其是对最大负荷时段这一传统概念的拓展。引入“虚拟时段”概念是为了保证极端情况下配电系统的节点电压水平和线路输送功率均满足设计要求。在式(16)至式(24)中,T′≡T∪{t′}。

2.2 最大化快速充电站截获的交通流量

为提高投资效益,促进电动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通常希望一个快速充电站可以为更多的电动汽车提供充电服务。鉴于此,本文将快速充电站每年截获的交通流量作为配电系统和电动汽车充电网络协调规划模型的另一个目标。这样,投资者就可以在年度投资成本和系统网损之和与快速充电站每年截获的交通流量之间进行权衡,以制定更为合理的规划方案。该数学模型[18]可描述为:

式中:NT为交通网络的节点集合;Qrs为连接乘用车出行的起点r和终点s(origin destination pair rs,下文简述为OD对rs)的路径集合;Trsq,annual为连接OD对rs的路径q每年承载的交通流量;τrsq为连接OD对rs的路径q上的交通流量能否被截获的决策变量,τrsq=1和τrsq=0分别表示该路径上的交通流量能和不能被截获;ΩKq为能够截获路径q上的交通流量的快速充电站集合;frsq,t为连接OD对rs的路径q上时段t的交通流量。

该模型中,式(27)表示的物理含义为最大化快速充电站每年截获的交通流量。式(28)表示路径q上至少有一座快速充电站,其交通流量才能被截获;式(29)给出了Tqrs,annual的数学定义,其中参数fqrs,t需通过对如式(30)至式(33)所示的基于用户平衡的交通配流模型[19]进行逐时段求解获取。

式中:ΩTL为交通网络的道路集合;xmn为路段mn上的交通流量;pmn(·)为路段阻抗函数;fqrs为连接OD对rs的路径q上的交通流量;qrs为OD对rs之间的交通流量;δrsmn,q为连接OD对rs的路径q是否包含路段mn的标志变量。

该模型中,式(30)为最小化所有路段阻抗函数的积分,其本身并没有直观的物理含义,利用它只是为了获取该模型的平衡解[19]。路段阻抗函数通常可描述为行驶时间与该路段承载的交通流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在本文的研究中,路段阻抗函数采用美国联邦公路管理局(BPR)于1964年提出的BPR函数,它被广泛运用于交通领域的分析[9],其形式为:

式中:t0mn和cmn分别为路段mn的自由流通行时间(该路段无其他车辆状态下的平均通行时间)和通行容量。

这样,式(30)就可以转化为:

在基于用户平衡的交通配流模型中,式(31)为交通流平衡约束,其物理含义为所有连接OD对rs的路径上的交通流量之和需等于该OD对之间的交通流量;式(32)给出了xmn的数学定义;式(33)是为了保证所求得的各路径上的交通流量在物理上是有意义的。该交通配流模型本质上属于非线性规划问题,因此可采用原—对偶内点法对其进行求解。之后,可按式(36)获取快速充电站k时段t截获的交通流量。

式中:δkrs,q为连接OD对rs的路径q上的交通流量能否被快速充电站k截获的标志变量。

3 求解策略

3.1 基于NSGA-Ⅱ的求解方法

本文提出的配电系统与电动汽车充电网络的协调规划模型包含最大化和最小化两种形式的子目标。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如式(37)所示的形式变换。

多目标优化问题的各个子目标往往不能同时达到最优点,即各目标之间是相互矛盾的。针对所提出的模型,快速充电站截获的交通流量的提高通常会增加投资成本,同时也会影响配电系统的网损。目前,一种较为常用的方法是获取多目标优化问题的非支配解。这样,决策者就可以在所获取的一系列优化方案之间进行权衡,根据工程实际筛选出最为合理的方案。采用带修改过交叉和变异算子的NSGA-Ⅱ[20]对所构建的多目标优化模型进行求解,具体流程如图1所示,采用的收敛判据为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第一,达到最大迭代次数(本文设定为200次);第二,非支配解在给定次数的连续迭代过程中未发生变化(本文设定为10次)。

在所构建的协调规划模型中,直接反映投资策略的决策变量为xij,ySCi,ySRi,uk和zk;其他辅助决策变量还包括WRHk,Ui,t,Uj,t,θij,t,Pij,t,Qij,t,PSi,t,QSi,t,fk,t和frsq。

3.2 交叉与变异算子的改进

上述协调规划模型的优化变量包含配电线路建设、变电站新建/扩容和快速充电站建设三部分。由于基本的交叉与变异算子不能确保配电线路的辐射状约束。为提高NSGA-Ⅱ搜索的有效性,这里对代表配电线路建设的编码段所采用的交叉与变异算子进行了特殊设计,以适合求解前文所构建的模型;而针对变电站新建/扩容以及快速充电站建设的编码段仍采用基本的交叉与变异算子,这里不再赘述。

3.2.1 代表配电线路建设的编码段所采用的交叉算子

该编码段采用的交叉算子的基本流程如下。

步骤1:将亲本P1和P2编码相同的部分直接遗传给子代,记为S。

步骤2:分别获取P1和S及P2和S的差集,分别记为C1和C2,然后将C1和C2所包含的基因混合并进行随机排序,所获得的基因集合记为C。

步骤3:根据式(25)和S包含的编码信息,确定还需增加的配电线路数量。

步骤4:从集合C中依次筛选基因位,如果筛选出来的基因位其解码信息代表增加线路,则根据图论的相关理论进行是否成环判断。如果筛选出来的基因位加入后不形成环,则将其加入S。

步骤5:重复步骤4,直到S中包含的线路数量满足式(25)的要求。

3.2.2 代表配电线路建设的编码段所采用的变异算子

该编码段采用的变异算子引入了支路交换的思想,其基本流程如下。

步骤1:对个体P随机新增一条线路。

步骤2:找出个体P中代表配电线路建设的编码段所形成的回路,并进行随机破环操作(避免步骤1中新增线路的删除)。

4 算例分析

4.1 测试系统

采用54节点配电系统和25节点交通网络的耦合系统来验证本文所提出的配电系统和电动汽车充电网络的协调规划模型。该54节点配电系统是一个含有50个负荷节点的15kV辐射状网络,其最大负荷时段的负荷水平(不包含充电负荷)和日负荷系数变化曲线分别见附录A表A1和图A1。它包括4个变电站(两个可扩容的现有变电站和两个候选变电站)和61条配电线路(17条现有线路和44条候选线路),具体拓扑结构及相关数据可参见文献[21]。该25节点交通网络的拓扑结构以及每条道路的长度可参见文献[18]。为方便起见,这里仅将两个系统的公共节点作为快速充电站的候选站址。需要指出,该假定并不是必须的,本文所提出的模型与求解方法同样适用于将其他节点作为快速充电站候选站址的情形。需要指出,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规划属于城市整体规划的一部分,二者理应相互协调,从而改善城市交通的运行效益,避免重复投资和减少资源浪费。这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在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规划过程中,通常较难全面获取城市整体规划所涉及的基础数据,而且城市规划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因此,在现阶段较难给出一个通用的数学模型来细致地描述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规划与城市整体规划的协调过程。工程实践中一种较为可行的方式是:在电动汽车快速充电站候选站址的优选过程中将城市整体规划的相关因素考虑进来,避免两者冲突,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实现电动汽车充电网络规划与城市整体规划的协调。

在本算例中,将规划期设定为5a,并假定该耦合系统代表的区域拥有一万个家庭。根据2009年BPR的统计结果将私家车的普及率设定为1.86辆/户[22]。电动汽车的渗透比例和平均充电频次(该参数为电动汽车在分散式充电桩和快速充电站进行电能补给的充电频次之和)分别设定为20%和0.65次/d。电压的允许偏差设定为±5%。配电线路的投资成本设定为4×105美元/km,变电站的新建/扩容费用以及电动汽车快速充电站的投资建设费用分别见附录A表A2和表A3。这里将任何长度不大于LrsShortest(1+δ)的、连接OD对rs的所有路径作为车主可能选择的候选路径集合,其中:LrsShortest为连接OD对rs的最短路径长度;δ为最短路径长度松弛系数,引入该系数主要是考虑到由于交通拥塞、道路状况等因素车主未必一定选择最短路径作为最终行使路线。基于此假定,应用J.Y.Yen于1971年提出的K-最短路算法[23]即可获取集合Qrs的所有元素。所采用的每个OD对rs之间在交通高峰时段的交通流量是通过对均匀分布U(10,60)进行随机抽样获取的。实际应用中,该数据可由历史统计数据代替。对于其他时段的交通流量数据可依据各时段车辆出行率的统计数据对高峰时段的数据进行按比例缩放获取。其他相关参数的设置见附录A表A4。由分散式充电桩和快速充电站所引入的充电负荷的确定过程详见附录B。

4.2 多目标优化结果

图2所示的11个非支配解是经过53次迭代获得的,其在处理器为英特尔酷睿TMi5-3320M、内存为4GB的笔记本电脑上的运行时间是742.57s。采用MATLAB自带的曲线拟合功能,可获取这些非支配解的帕累托前沿,如图2实线所示。从图2中,不难发现,随着快速充电站截获的交通流量的增加,投资成本与系统网损之和随之增加。其原因主要有:第一,交通繁忙路段,其周边的土地使用成本通常较高;第二,对于整个配电系统来说,以截获的交通流量最大为目标的快速充电站的规划方案往往不能保证配电系统网损的最小化。

4.3 最终方案的确定

给定帕累托前沿之后,投资者就可以根据工程实际,在各非支配解之间进行权衡,选择最为合理的方案。对于所研究的配电系统与电动汽车充电网络的协调规划问题,一种可行的选择标准是:给定快速充电站截获的交通流量的最小值(以确保为电动汽车提供的快充服务的便利程度不低于特定水平),选择年度投资成本和系统网损之和最小的方案。在本算例中,将截获的交通流量的最小值设定为7.0×107辆/a,这样就可以确定该问题的最终方案,如图2所示。值得注意的是,其他针对多目标优化问题的最终决策方法,如模糊决策[24]、纳什均衡[25],亦可被考虑应用于此,这里不再赘述。

按上述方法选定的最终方案其投资成本和系统网损之和为9.31×106美元/a,其中:配电线路成本为2.31×106美元/a;变电站成本为6.11×106美元/a;快速充电站成本为0.57×106美元/a;系统网损为0.32×106美元/a。快速充电站截获的交通流量为7.14×107辆/a,各电动汽车快速充电站在配电系统和交通网络中的位置及设备数量如表1所示。图3给出了该规划方案的拓扑结构。变电站S1,S2,S3,S4的规划容量分别为16.7,30.0,22.2,22.2MVA,其各时段的视在功率和负载率见附录A表A5。可知,变电站S1,S2,S3,S4在最大负荷时段的负载率分别为68.84%,64.28%,77.81%和77.15%。该规划方案典型日各时段的网损见附录A表A6。计算可知,该方案典型日的平均网损率为1.54%,最大负荷时段的网损率为1.85%。

注:4(7)表示该快速充电站在配电系统中的节点编号为4,在交通网络中的节点编号为(7),其他以此类推。

最终方案在虚拟时段各节点的电压水平和各配电线路(其线路序号与配电系统节点之间的映射关系见附录A表A7)传输的视在功率分别如图4和图5所示。可知,在极端情况下,该方案仍能保证配电系统的安全运行。需要指出,在建模过程中亦可将配电线路的选型考虑进来,这样能保证配电线路传输容量的有效利用。本文的研究工作侧重于配电系统和电动汽车充电网络的协调规划方法,在建模时没有把配电线路的优化选型问题包括进来。图5中有11条配电线路传输的视在功率为0,其原因为这些候选线路未被列入最终方案。

5 结语

布局合理的充电网络一方面可以加快电动汽车的推广,促进交通领域的绿色革命;另一方面还可以降低配电系统的投资成本和网损。在此背景下,本文对配电系统与电动汽车充电网络的协调规划问题进行了研究,在给出基于节点充电需求的分散式充电桩的规划策略的基础上,提出了以投资成本和系统网损之和最小、快速充电站截获的交通流量最大为目标的多目标优化模型。在所构建的模型中,引入交通配流和排队论的相关理论,分别对各快速充电站截获的交通流量和应配置的快充设备数量进行分析。采用所提出的方法可以获得一系列帕累托非支配解,方便规划人员或投资者根据工程实际在各非支配解之间进行权衡并选择最为合理的方案。

为本文所构建的配电系统与电动汽车充电网络协调规划模型提出更为详尽的充电负荷建模方法(包括计及不同地区充电同时率和用户充电行为差异的分散式充电桩负荷建模方法以及考虑快速充电站布局对交通配流影响的快速充电站负荷建模方法),从而更为细致地描述充电负荷的时空分布,是有待深入研究的重要问题。

网络协调 篇6

一、网络语言

( 一) 网络语言定义

网络语言是指产生并运用于网络的语言, 具有幽默、风趣、便捷等特征。网络语言是从网络中产生并主要应用于网络交流的一种语言, 包括中英文字母、标点、符号、拼音、图标 ( 图片) 和文字等多种组合。这些组合, 经网友们的创造, 在特定的网络媒介传播环境里表达着特殊的意义, 例如: MM———漂亮的女生、BT———变态、PMP———拍马屁、菜鸟———差劲的新手、286———落伍、OUT———老土、么么———亲亲等。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 网络语言在互联网媒介的传播中得到了飞速发展, 也对我们的日常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例如: 在近段时间非常流行的一句话: “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这句话其实是源自对英文的妙解, “friendship” ( 友谊) 可以拆分为“朋友+ 船”, 即“友谊的小船”; 而它既然是“船”, 就既能载人, 也能翻沉。在众多网友的发挥下, 由此衍生出了更多“翻船体”, 如亲情的火苗说灭就灭, 爱情的巨轮说沉就沉, 好好的姑娘说胖就胖, 青春的小鸟说飞就飞, 卡里的余额说没就没, 楼下的Wi Fi说关就关……。

( 二) 网络语言特点

1. 网络语言幽默风趣

网络语言来源于我们的日常生活, 而主要传播渠道为网络媒体, 其用词、语气不同于传统文化, 大都较为幽默诙谐。例如, “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这就网络流行语, 就将友谊破裂所带来的沉重消解, 而赋予其轻松、可爱、调笑的风格。由于网络是一个特殊的世界, 人们在网络交际时的话语方式常常是非正式的、轻松的, 所以, 卖萌装可爱、吐槽戏谑的言语方式就会喜闻乐见。在网络交往中, 人们需要用这种语言方式来弥合时间、空间和感情的距离, 以此来宣泄情绪, 改善关系。由此可见, 在网络交往中, 网络语言既能充当对话时的“润滑剂”, 也能拉近交流双方的心理距离。另外, 在现实的生活中, 人们适当地使用网络语言即能让信息传达得更加顺畅, 也能缓解紧张气氛, 维护日常的人际关系。例如: 一位著名大学的老师就说过: “在讲课过程中使用网络语言, 能让原本较为深奥枯燥的专业知识瞬间变得浅显易懂、妙趣横生。在讲解国际关系理论中“理想主义”与“现实主义”的区别时, 他就曾用到“理想很丰满, 现实很骨感”这句非常幽默风趣的流行语, 学生们听后, 不但明白了二者的关系, 也对老师的授课充满了兴趣”。正是由于网络语言的幽默风趣, 从网上到网下, 无论是年轻人还是老年人, 都有网络语言的热衷者, 因此, 网络语言流行速度极快。

2. 网络语言是时代特征的产物

网络语言虽然流行于网络, 但并非所有的流行语都出自网络, 也并非所有的网络语都能流行。网络语言是由当代人创造, 经当代人传播, 被当代人使用。因此, 具有强烈的时代感, 折射出当代人的生活状态和精神诉求。同时, 能在网络上和日常生活中流行的网络语言, 往往能生动而精准地反映当代人的心理状态, 如“宝宝心里苦, 但宝宝不说”“我也是醉了”“我内心几乎是崩溃的”。这些精炼的语句往往能生动而精准地反映当代人或是“有苦说不出”的难言之隐, 或是面对突发事件的难以置信, 或是无力改变现状的灰心丧气。网络语言的时代特征也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网络语言反映了当代人的生存状态。从使用网络语言的受众来看, 使用网络流行语最多的往往是青年学生和都市白领。通过网络语言, 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代这类人群在激烈竞争环境下的工作、学习、生活压力; 二是网络语言反映了当代人的心理诉求。网络流行语中产生的新名词, 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当代人的心理诉求, 这些词语或代表了一种当代的说法, 或解释了一个全新的概念。例如人们熟悉的“白富美”“高富帅”, 既可以是年轻人的择偶标准, 也可以是人们对自身的目标要求, 体现了当代人对美、对优秀、对全面发展的追求。

二、网络语言与传统文化的内在关系

( 一) 网络语言与传统文化的统一

网络语言有一大特点就是创新性, 但其创新性并没有脱离传统文化中原有的词汇, 而是在这些传统语言文化词汇的基础上, 经过网虫们的创新, 以新的形式新的内容展现在我们的面前。例如: “恐龙”一词原来是指一种在几千万年前就已经灭绝了的陆栖脊椎动物, 而现在经过网虫们的创造, “恐龙”特指长得难看的女子; “沙发”本指家具中的一种坐具, 而经过网虫们的创造, 现在指第一个回复帖子的人。其中, “恐龙”在网络上所指的含义及感情色彩与原来的意思相比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沙发”一词则只是在内容上发生了变化。从“恐龙”和“沙发”两个网络语言就可以看出, 网络语言是源于传统文化的, 是对传统文化的创新, 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传统文化。

通过具体的网络语言研究, 我们可以发现网络语言的创新实际上是在解构传统观念和传统文化, 而解构过程又是一个积极重构现代网络文化的过程。自由、宽松的网络文化氛围很容易创造出新的词语, 这在某种程度上, 是对传统文化的拓新, 进一步丰富了现代汉语词汇。另外, 从更大的层面来说, 由于网络能让五湖四海的人在不见面的世界里自由交流, 因此网络语言的创新和使用, 实际上也促进了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在某种程度上也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 二) 网络语言与传统文化的对立

网络语言在创造上和使用上都具有随意性, 这也反映出一些网民对于我国传统文化的不重视甚至是轻视的态度。这种现象, 对于我们继承和学习传统文化都是不利的。目前, 网络爱好者大部分人都是青少年, 由于网络语言的不规范容易误导语言初学者, 因此这对青少年的教育是非常不利的。从对网络语言的分析来看, 在某种意义上, 网络语言是对传统文化中汉语语法、语义的一种颠覆, 它使很多汉语词汇在原有含义的基础上又增添出了一些新的含义, 使汉语词汇中的歧义问题加重。此外, 大部分网络语言也不符合语法规范, 这对正规汉语语法的传播和教育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例如: “十动然拒”“人艰不拆”“累觉不爱”“喜大普奔”等网络语言, 从语言形式上看毫无语言文化的延续性, 从语言的含义上看表意含混, 都是硬性缩略、强行拼装的结果。再如腻害 ( 厉害) 、镁铝 ( 美女) , 菇凉 ( 姑娘) 等网络词语, 这些网络语词, 都不符合传统汉字、汉语词汇的规范用法, 这对传统汉语的规范化产生了很大的冲击和影响。因此, 当网络语言日益成了年轻一代的口头禅时, 很多教育工作者已经在为中国的语言文化和语言教学问题而担忧。在他们眼中, 网络语言已经严重冲击了中国的语言文化的发展。在我国传统的语言文化中, 诗歌、散文的地位是举足轻重的。曾有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内涵丰富、意存高远, 形象生动地表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高尚的精神风格。但是今日, 与网络语言的迅速发展相对立, 诗歌、散文的发展状况却面临着严峻的考验。优秀的传统难以继承发扬, 新兴的作品质素却在滑坡。

三、如何实现网络语言与传统文化的协调发展

网络语言的创新性、幽默性和传播性让我们看到了网民的创造力, 见证了网络文化的发展力。但随之而产生的各种问题也是我们不能忽视的, 网络语言还存在语言模糊化、碎片化、粗俗化的问题, 网络流行语中有一些词语粗鄙、不够文明文雅、存在社会歧视, 这非常不利于青少年的教育, 也不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这也是对传统文化的冲击。因此, 如何让网络语言健康有序的发展, 实现网络语言与传统文化的和谐统一, 是我们必须面对的, 也是需要我们进行积极探索的。

( 一) 坚持传统文化的主体地位

文化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灵魂和根, 任何民族和国家的文化, 都不可能抛弃自己民族的传统。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经过几千年的历史和文化积累, 传统文化就是我们的精神财富, 是需要我们代代相传的。面对网络语言的冲击, 我们要立足于传统文化的根基, 有选择的吸取网络语言为。如果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丢失了, 那么也就意味着这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中断了, 它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也随之丧失了。因此, 在网络语言迅猛发展的今天, 维护本民族的文化主体地位是非常重要的。

要想实现网络语言与传统文化的和谐统一, 使网络语言得以健康的发展, 就必须坚持传统文化的主体地位, 并通过传统文化来研究分析网络语言产生的原因、特征和冲击, 并积极探索网络语言与传统文化的内在联系, 努力实现网络语言与传统文化的融合。只有这样, 才能保障我国传统文化的根基, 并使得网络语言逐渐形成自己特色的文化系统, 促成网络语言健康、有序的发展。

要想维护好传统文化的主体地位, 社会各界必须多措并举, 新闻媒体应加大宣传力度, 全方位、多角度的弘扬传统文化; 教育部门应切实加强适应人群的传统文化教育, 全面规范语文的教学; 政府部门应多组织弘扬传统文化的主题活动, 让传统文化贴近群众。

( 二) 推动网络语言的健康发展

网络是新时代不可或缺的工具, 网络已成为我们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网络语言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 我们必须积极应对这一社会问题。网络语言是在网络时代产生的一种新的语言文化, 随着互联网络的日益普及, 这种语言形式在互联网媒介的传播中有了极快的发展, 已然成为一种新的流行风尚, 所以我们应正视网络语言的存在, 不能一味的排斥和压制, 应积极应对这一社会问题, 需要去伪存真, 做到“堵”与“疏”结合, “收”与“弃”兼顾, 使其走上规范化的轨道。同时, 我们也应看到网络语言与传统文化存在着内在的联系, 网络语言在某些方面是对传统文化精华的发扬光大, 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传统语言的发展。为促进网络语言的健康发展, 我们必须致力于网络语言的研究, 减少恶性网络用语对社会的影响, 努力实现网络语言与传统文化的和谐统一, 使得网络语言对我国的传统文化不断造成积极的影响。

另外, 为促进网络语言的健康发展, 我们应加大互联网络自身的规范化建设。目前, 我国在网络媒体的监管上相对宽松的, 这对网络语言的规范化建设非常不利。网络媒体作为网络语言应用环境的主战场, 有关部门切实加强对网络媒体的监管就显得至关重要。国家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强对网络媒体在语言文字使用上的监管, 通过监管使网络媒体在传播上逐渐向规范化靠拢, 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促进网络语言的健康发展。

四、结束语

网络协调 篇7

时延切换网络是指在通信网络中既存在时延,又存在切换特性。近几年来,国内外学者逐渐开始关注这两种因素并存的情形[1,2,3,4]。代表性的研究成果主要有:文献[3基于Lyapunov-Razumikhin方法,研究了联合连通拓扑和通信时延共存时一阶系统的协调算法。文献[4]针对一阶线性系统,根据时变时延的种类,建立了同时刻画时延和联合连通拓扑的混合模型,基于Lyapunov-Kraso vskii函数方法,给出了一致性的充分条件。对于编队卫星的协同控制问题,文献[5]分别设计了位置和姿态协同控制器,综合考虑了通信拓扑切换和通信时延存在的情况,通过选取公共Lyapunov函数的方法,证明了系统的稳定性,但该文献设计的协同控制器要求每个个体都知道领航者的信息。

本文针对一类由EL系统描述的机械系统,对通信时延和联合连通网络共存的情况进行了研究,设计了允许恒定时延和联合连通网络共存的控制器,证明了闭环系统的稳定性。

1 联合连通恒定时延网络中多EL系统问题描述

考虑n个个体组成的EL系统,动力学方程如下:

式中:i∈ℓ={1,2,⋯,n};qi∈ℜp为广义坐标向量;Mi(qi)∈ℜp×p为对称惯性矩阵;为科氏力和离心力矩阵;gi(qi)∈ℜp为重力矩阵;τi∈ℜp为施加的控制量。

假设系统中的通信时延T∈ℜ>0为常数,假设Mi(qi),和gi(qi)不能精确获得,其估计量分别为和ĝi(qi),同样定义辅助变量,其中,κ>0为常数,将辅助变量代入系统可得:

式中,。这里需要用到相邻个体的时延信息,定义

对于联合连通通信拓扑,在某些时刻可能会出现通信链路断开的情况,致使部分个体没有相邻的个体与之通信,处于孤立状态。为了描述这种情况,用Vη(t)表示在t时刻所有连通个体的集合,用Vι(t)表示孤立个体的集合。则有。这里考虑系统中无领航者的情形,对通信拓扑做出以下假设:

假设1:无向图Gρ在每个时间段[tk,tk+1)内都是联合连通的。

本文需要用到以下引理:

引理1令序列{ti,i=0,1,2,⋯}满足t0=0,。假设标量函数V(t):[0,+∞)→ℜ满足以下条件[6]:

(1)V(t)有界;

(2)V̇(t)可导,并且在每个区间[ti,ti+1)都为非负;

(3)在[0,+∞)上有界,即存在常数ξ,使得:

则可以得到,当t→+∞时,

2 联合连通恒定时延网络中多EL系统主要结论

在含有通信延迟的条件下,对联合连通网络中多EL系统设计分布式自适应控制器,如下:

式中:K∈ℜ>0;;i∈Vη(t)。可以得出:

假设参数估计误差为的动态方程为:

其中Γi为已知的正定矩阵。

注释1:在联合连通网络中,通信链路在某些时刻是可以断开的,所以在式(3)中,分别对连通个体和孤立个体设计不同控制算法,连通个体之间相互通信,状态差值作为输入量,而孤立个体将自身当前时刻状态与T时刻以前的状态差值作为输入。

将式(3)代入式(1),得:

式中i∈Vη(t)。

于是可以得到以下结论:

定理1如果通信网络满足假设1,同时存在网络通信时延T>0,则控制器(3)可以实现多EL系统(1)的一致性控制。

证明:构造共同Lyapunov函数,其中Vi(t)为:

注意到,这里V(t)中也不包含和网络切换相关的变量,所以V(t)是连续的。将V(t)分为两部分,V(t)=Vη(t)+Vι(t),其中,。分别对Vη(t)和Vι(t)求导,可得:

由于通信拓扑为无向图,即aij(t)=aji(t),所以可以证明:

所以可以得到:

对Vι(t)求导得:

所以,可以得到:

可以得到,于是根据引理1可知,,从而得到。由于通信拓扑的联合连通特性,可以得到。因此,可以得到:

若当t→∞时,Vη(t)为非空集合,这里对一致性结论进行进一步讨论。由前面的分析可知。假设任意孤立个体r在时刻tm(tm→+∞)和个体i(i∈Vη(t))连通,首先,qr(tm-T)=qr(tm),由qr(t)的连续性可知,存在一个足够小的常数ε>0,使得qr(tm-ε-T)→qr(tm-T),qr(tm)→qr(tm+ε),于是qr(tm+ε-T)→qr(tm+ε)。同时在tm+ε时刻,个体r与i连通,又可得到qr(tm+ε-T)→qi(tm+ε)。最后可以得到qr(tm)→qi(tm),同样可以得到

注释2:式(3)中,假设所有通信时延均为定值T,还可以将结果推广到不同时延的情况,设个体i向相邻个体传递信息的通信时延为Ti>0。此时,控制器为:

式中i∈Vη(t)。

类似于定理1,可构造Lyapunov函数,其中Vi(t)为:

接下来的证明过程和定理1的证明过程类似,这里不再赘述。

注释3:针对时延和联合连通拓扑存在时多EL系统的一致性控制问题,设计了一种新的算法,并运用共同Lyapunov函数方法证明了其稳定性。与文献[7]相比,本文算法的创新之处在于解决了含未知参数的非线性多EL系统在复杂网络环境下的一致性问题。本文采用了一种新思路,对孤立个体和连通个体分别设计形式不一样的控制器,并区别于文献[7]运用LMI方法证明思路,本文基于共同Lyapunov函数和无源性理论证明了算法的稳定性。与文献[6]对比,本文将连通切换拓扑下的一致性结果推广到了更为一般的联合连通网络,允许通信链路断开情况的发生,同时又考虑了时延的存在。

注释4:这里可将算法推广到含有时延的情况,设计控制器如下:

其中,γ>0为常数,在含有通信时延T时,分布式协调算法式(7)可使异构EL系统实现一致性。

3 仿真分析

为了验证控制器的有效性,设计数值仿真实验进行验证,假设存在4个二自由度机械臂,各机械臂动力学方程为:

假设θ=[a1,a2,a3,a4]T不可以精确获知,根据EL系统的性质,可得相应的Y(q,q̇)=[yij]∈ℜ2×4的表达式为:

通信拓扑在三个构型G1,G2和G3反复切换,如图1所示,其切换频率如图2所示,控制器采用式(3),其中,K=1.5,Λ=I4×4。仿真结果如图3~图6所示。各个机械臂的位置变化曲线如图3和图4所示,速度变化曲线如图5和图6所示。由图3和图4可知,各个机械臂在协调控制器作用下,位置状态趋于一致。由图5和图6可知,各个机械臂的速度最终收敛于零。即由仿真结果可知,系统实现了一致性。

4 结论

本文研究了一种通信时延和网络切换都存在于通信网络中的情况,针对最为一般的联合连通切换网络,考虑到某些个体在某些时间段处于和其他个体无通信的状态,针对孤立个体和连通个体分别设计协调控制律,连通个体将自身与邻居个体的状态差作为输入,而孤立个体将其自身目前状态与过去状态差作为输入。针对恒定时延设计了控制器,基于Lyapunov方法对系统的稳定性进行了证明,通过数值仿真实验验证了所设计控制器的有效性。

摘要:针对非线性EL系统中通信时延和网络切换并存的情形,在把网络化EL系统分为连通个体和孤立个体两种类型的控制架构中,分别对这两种个体设计不同的协调控制律,连通个体将自身与邻居个体的状态差作为输入,孤立个体将其自身目前状态与过去状态差作为输入。针对恒定时延网络设计控制器,基于共同Lyapunov方法对系统稳定性进行了证明。设计数值仿真实验,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关键词:协调控制,时延,联合连通,EL系统

参考文献

[1]CAO Y,YU W,REN W,et al.An overview of recent progress in the study of distributed multi-agent coordination[J].IEEE transactions on industrial informatics,2012,9(1):427-438.

[2]OLFATI-SABER R,MURRAY R M.Consensus problems in networks of agents with switching topology and time-delays[J].IEEE transactions on automatic control,2004,49(9):1520-1533.

[3]TIAN Y P,LIU C.Robust consensus of multi-agent systems with diverse input delays and asymmetric interconnection perturbations[J].Automatica,2009,45(5):1347-1353.

[4]MUNZ U,PAPACHRISTODOULOU A,ALLGOWER F.Delay robustness in consensus problems[J].Automatica,2010,46(5):1252-1265.

[5]PAPACHRISTODOULOU A,JADBABAIE A,MUNZ U.Effects of delay in multi-agent consensus and oscillator synchronization[J].IEEE transactions on automatic control,2010,55(6):1471-1477.

[6]MENG Z Y,REN W,CAO Y G,et al.Leaderless and leaderfollowing consensus with communication and input delays under a directed network topology[J].IEEE transactions on systems man and cybernetics,2011,41(1):75-88.

网络协调 篇8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的建成运营,原有单线运营管理模式、运输组织方法显现出不足,主要表现为网络条件下换乘站、线路间的互联制约,运能配置不均引起服务水平下降,而矛盾的焦点集中在换乘枢纽。因此针对网络化运营的需求和特点,制定以协调和自适应为特征的运营组织方案,网络协调的程度往往决定了系统整体运营效益的优劣。由于路网结构的复杂性及多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多线交汇的大型换乘枢纽、包含多个换乘节点的网络系统协调十分困难,不同协调方案的路网运营状况差异很大,目前尚无对应的评价理论体系和标准支撑。此外,协调表现的模糊性和内容的多样化,致使运营协调性的评价难度增大。笔者从协调性能分析入手,提取特征性要素,通过模糊评价以辨识符合实际需求,协调程度高的网络化运营方案。

1 协调性能体现

1) 网络综合协调性。

关注网络条件下,各条线路的运能与运量的匹配情况、服务水平、协调效率、资源共享等,从网络整体角度衡量协调的收益[1]。根据协调效用,寻求改善网络运营状况的要素和途径,为进一步提高运营协调性提供依据。

2) 客流组织的协调性。

要求在输送全网络乘客的基础上,兼顾服务质量。自乘客进入轨道交通车站始,至抵达目的地验票出站的整个过程,与客流的协调组织紧密相关。协调情况可以通过不同时段、特定点的客流特征量来反映。

3) 运营计划的协调性。

运营计划的协调是网络化运营协调的核心部分,重点是在各个特征时段内,建立多方向列车在换乘站的衔接,体现在衔接成功率、乘客节省等待时间等方面。为乘客创造良好的换乘条件,以提升现有运营条件下的服务水平,使客流在网络上的流动趋于平衡,避免列车满载率严重失衡。

4) 换乘站子系统协调性。

作为路网协调的关键,大部分协调通过换乘站的运营组织实现[2,3]。体现在2方面:①换乘站内列车、客流的运行效率,如快速集散能力;②换乘站硬件设施与运营组织协调的配合程度[4],如换乘过程连续性。

2 运营协调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运营协调评价需要综合多方面因素,并以此来衡量运营的质量和效率,归结于运营组织、换乘效率、客流组织、运营管理4个方面。由于不同类型的指标之间不具有同类可比性,因此划分3个层次,即:目标层—准则层—指标层,建立综合评价体系,见表1。

3 协调性的模糊综合评价

对于城轨交通路网的运营协调而言,涉及层次和内容的广泛性、协调表征的模糊性决定了评价不但要建立在计量测算的基础上,必须依托对各种复杂因素综观评判,保留部分指标的模糊性,使得评价结果更具客观性,因此选用模糊层次分析法(fuzzy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FAHP)。

按照指标体系的层次,记总目标“路网综合运营协调度”为A,分为m个准则Bi,即A={B1,B2,…,Bm}。式中:Bi内包含ni个指标,即Bi={Ui1, Ui2,…,Uin},作为2级评判因素集。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包括准则层相对于总目标层的权重集WB和指标层相对于准则层的权重集WU,即WB={b1,b2,…,bm};WU={w1,w2,…,wn}。建立评价标准集S=(sij)m×n和隶属函数,由指标的实际值建立模糊关系矩阵R,通过元素的两两比较构造模糊评判矩阵R=(rij)m×n。针对协调的3个指标层次,进行2层模糊评价,即指标层相对于准则层和准则层相对于总目标层的评价。指标层对准则层中,第i准则的模糊评价表示为

Ζi=WuRi=(w1,win)[ril1ri1nrini1rinin]=(zi1,zi2,zin)(1)

式中:i=1,2,…,n

准则层相对于目标层:

Vi=WBiRi=WBi[w1R1wmRm]=(v1,v2,vm)(2)

vi为对第i个准则的隶属度。

模糊判断矩阵R中,rij为第i个元素ui与第j个元素uj的相对重要性程度,采用1~9标度法,从最低层开始进行同层要素相对上层某要素的重要性比较,建立比较矩阵,由矩阵的最大特征值与特征向量得出每一个指标对其上层指标的隶属度。由于综合运营协调本身的复杂性以及认识上可能产生的片面性,构造的模糊判断矩阵可能不具有一致性,需进行一致性程度的检验[5],如不满足则需调整至符合为止。

运营协调评价指标体系中各项指标意义不同,表现形式也不同,表示对象的作用趋向也不一致,有的属于正向指标,如“等待时间节省”,有的属于逆向指标,如“未衔接的滞留乘客人数”,需做相应处理。

1)定性指标。

采取调查和专家访谈结合确定其隶属度,作为模糊因子保留的指标项,应用模糊数学相关理论,计算其相对于某一具有明确定量内涵的定性概念的隶属度。

2)定量指标。

量纲不同,如平均等待时间为“min”,可协调客流量为“万人·次/h”,单独处理。设定量指标在转化过程中属线性变化,正向指标按其强度依序确定隶属度,中间级第i项指标的隶属度为ri,j+1=xi-si,jsi,j+1-si,j;逆向指标按其强度逆序从小到大排列,值越小的指标强度越高,则ri,j+1=xi-si,jsi,j+1-si,jri,j=1-ri,j+1

根据取得的权重集和系统评价矩阵,构建评价模型,计算路网综合运营协调度的整体评价值:

V=C×WΤ(3)

式中:C为系统评价矩阵;WT为各指标要素归一化权重分配向量的转置。

4 实例分析

我国某城市轨道交通网络拥有8条线路,选取线网中心环线为协调基准线路,预设该线首站不同的上行、下行发车时间,应用网络运营协调辅助决策系统生成列车运力衔接方案[6],根据结果进行协调性的模糊综合评价。

4.1 评价指标计算

确定层次结构和全面评价指标集。因为各项指标不具有统一的价值体系和评价尺度,且来自不同层面,因此首先将评价指标无量纲化,计算其隶属度。根据评价价值的取得方法不同,分为3类:

1)可量化指标。

根据前述方法及结果统计,计算指标如表2所列。

本评价面向全网络的综合协调,故各项指标的核算均基于网络单位,如按换乘站单独计算,则转换为全网所有换乘站取均值;如对线路单独计算的,则转换为对所有线路整合取均值。此外,部分负效应指标,如平均换乘等待时间,做逆向处理后与其他指标一同参评。其中“衔接成功率”指标描述了换乘所有方向可建立衔接情况,由于协调原则规定“对任一换乘站不宜使列车同时到站”,“当线路间有2个及其以上的换乘站时,要求尽可能保证换乘站有1个方向(上行或下行)得到衔接”,控制为单向衔接后,衔接成功率为约50%,即代表衔接目的达到。因此该指标反映的协调性在于相对性。

2)可调查性指标。

如平均换乘走行时间,通过实际调查数据统计获得。其他可测评指标,如换乘方便性、换乘安全度、客运设备的适应性、信息化程度、信息共享度等,建立评价标准{好,较好,一般,差,较差},对应评价值E={1,0.8,0.6,0.4,0.2},通过现场检查及对提供的相关资料的核实,对换乘站、线路区间的相关设施进行法规符合性及其性能、应用程度的评价,将检查结果汇总分析,对不同换乘站的同类检查内容,应计算平均值,并作为相应指标的隶属度。

3)经验性评价指标。

属于宏观定性评价的指标,缺少具体的可量化测量工具,如运营组织灵活性、管理权责与法规标准等,根据相关管理者经验或专家评分,采用Delphi方法,按模糊数学隶属的原则进行指标取值的量化。

4.2 评价步骤

步骤1。对每一评价层进行单因素评价,汇总处理后得到指标评价值。为使各类指标符合统一的计算标准及辨识规则,变换为(0,1)范围的分值形式,得到系统各层评价矩阵。其中,运营组织与客流组织指标层的各项指标以定量指标为主,计算结果为O={0.508,0.683,0.55,0.323,0.85,0.653,0.876,0.286,0.67,0.73,0.57};P={0.36,0.56,0.24,0.43}。换乘效率与运营管理指标层多为定性指标,采用隶属度的测度方法使定性指标定量化。

步骤2。构造成对比较矩阵。根据1~9标度法,建立比较矩阵A={aij}n×n。准则层指标集对应的比较矩阵为{A0,Ag,Am,Af}。

步骤3。计算矩阵的最大特征值λmax与特征向量,并进行一致性检验:CI=(λmax-n)/(n-1);根据随机一致性指标RI计算比较矩阵的一致性比例:CR=CI/RI,若CR<0.1则达到一致性检验标准。当CR>0.1时,需要调整。计算指标的相对权重。

步骤4。经归一化处理得出每一指标对其上层指标的隶属度,即各层要素的相对权重。进行组合一致性检验:CR=j=1mwjCΙj/j=1mwjRΙj,其中wj为相邻上层指标的权重,m为上层指标的数量。当CR<0.1,达到组合一致性检验标准。根据相对权重,计算最低层指标相对于运营协调总目标的合成权重向量。评价因素子集(即一级指标{O,E,P,M})的权重为Z={0.476,0.288,0.155,0.081}。从综合指标的评价结果可见,与协调体现直接相关的平均等待时间、等待时间节约效益、可协调客流量的权重都较大,符合实际情况,两级指标的评价结果是一致的。各评价指标的合成权重如表3、表4所列。

步骤5。综合协调度的评价值。根据评价指标集组成的模糊矩阵与准则层的权重向量,代入系统评价模型,计算该城轨交通系统的路网运营协调度的综合评价值。一级指标的评价值为:Z={0.023,0.029,0.007,0.024};因此该方案的综合评价值:V=0.022 6。

由以上步骤,同理可对其他协调方案评价计算,如表5,综合比较评价结果,选择适当方案。

4.3 评价结果分析

对照评价结果,各方案对应路网整体协调状况较好,基本达到有效协调的要求,但仍有待进一步调整和优化:

1) 对网络化运营协调表现显著的几个要素,如可衔接列车数、衔接成功率、节约效益等评价值较高,平均换乘等待时间也达到时限要求,表明方案满足路网运营协调的需求。

2) 换乘效率指标集的评价值较高,如换乘站快速集散能力,反映了运营部门对换乘枢纽运营日渐重视,改善了换乘设施,使方便性和连续性有所提高。

3) 但也注意到,部分指标如换乘站协调均匀性、线路协调适应性的评价值不高,原因在于换乘站初建时对换乘条件考虑不足,建成后改造工程量大、施工困难,造成换乘不便,而网络化建设背景下,换乘枢纽设计得到优化,因而各个枢纽换乘效率差异,进而体现出协调适应性差别,可针对站型结构采取适当措施,改进换乘的方便性。

4) 难于控制和改进的是与客流组织有关的各项指标,协调收益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客流协调组织的有效性,这一环节受多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评价值普遍偏低。改善措施可考虑优化站内指示引导系统、信息辅助、控制客流流线以分隔交织客流等,提高乘客流动效率。

5) 营运管理的方法和实施途径也是网络化运营建设需要努力的方向,从分线管理过渡到各级协调一致运作,需一定时期的融合,如客运设备的更新配置、信息化的推广、资源共享的实现等,还包括完善的法规制度予以保障。

6) 综合评价值是对整体方案协调程度的概括性反映,就结果而言方案1评价值最高,但由于实际运营情况复杂,对协调方案的取舍还应结合换乘枢纽、线路等具体需求,针对各指标的评价值有侧重地选择。

5 结束语

运营组织协调性的评价是城轨交通网络化运营管理和系统效益提升的主要手段之一。由于协调本身的模糊性和复杂性,需要从多层次、多方面综合评估。结合模糊评价方法的网络综合协调评价体系,能够辅助管理人员对不同运营方案的网络整体协调性进行综观评判,并可从指标的评价值辨识相对侧重点,为管理人员提供科学的改进依据和决策支撑。网络化运营尚属较新领域,协调评价涉及内容繁杂,缺乏可遵循的标准规范体系,相关方法有待进一步探索。

摘要:运营协调性评价是衡量城轨交通网络系统运营组织效率的重要途径。从网络系统整体、客流、运营计划、换乘枢纽等多个方面分析影响协调性的关键要素,建立网络化运营综合协调的评价体系。应用模糊评价策略,针对指标类型及特点,对轨道交通网络实例利用系统生成的协调方案评判,分析不同运营条件下改善协调的途径。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协调,评价

参考文献

[1]郭其伟,朱瑜葱.城市轨道交通综合效益评价体系[J].长安大学学报,2003,20(3):63-65.

[2]覃煜,晏克非,赵童.铁路客运与市内公交衔接协调性的评价分析[J].武汉交通科技大学学报,2000,24(2):207-211.

[3]Vansteenwegen P,van Oudheusden D.Developingrailway timetables which guarantee a better service[J].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2006,173(1):337-350.

[4]Prabhat Shrivastava,Dhingra S L.Development ofcoordinated schedules using genetic algorithms[J].Journal of Transportation Engineering,2002,128(1):89-96.

[5]许树柏.实用决策方法—层次分析法原理[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88.

网络协调 篇9

制造业与物流业在长期发展实践中形成了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关联关系。一方面, 制造业发展离不开物流服务的支撑。在由原材料到半成品、最终到产成品的制造过程中, 物质资料所经历的时间和空间变换都属于物流活动, 物流已成为制造业运行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 物流服务离不开制造业的推动。制造活动是物流需求的重要来源, 缺少制造业释放需求的物流业将会失去服务对象, 离开制造业的苛刻需求会导致物流业失去创新和发展动力。加强制造业与物流业的沟通衔接和融合渗透, 是调整产业结构乃至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途径[1]。因此, 重视制造业与物流业的协调发展, 能够使得制造业专注于核心业务、降低物流费用、提高竞争力, 可以促进物流业优化资源整合、提升服务水平。

国内外已有很多学者关注制造业与物流业的联动关系, 形成了较丰富的理论成果, 研究工作大致分为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定性方面, Chikán分别从理论研究、工业界实践和人才培养三个角度, 探讨了生产和物流集成的必要性[2]。刘秉镰[1]、黄有方[3]等指出了我国制造业与物流业协调发展的现状及问题, 分析了两业联动的趋势和必要性, 并提出了协调国家两业发展的相应对策和建议。国内还有研究以具体省 (市) 为例, 如王晓艳[4]、段雅丽[5]等分析了安徽省和湖北省制造业与物流业融合发展的现状、制约因素以及发展思路。

而定量方面, Banaszak等通过构建物流运作优化模型来增强生产系统的柔性化[6]。Karageorgosa等在生产计划安排的基础上考虑物流服务的可得性和获取成本, 构造基于Agent合作流程来支持物流活动和生产计划的协同方法[7]。Jin等提出了一个混合整数规划模型, 用于解决汽车工业中生产排序和物流计划之间的协调集成问题[8]。还有文献综合运用各种经济学、管理学理论 (如博弈论、计量经济学、产业生态理论等) , 通过定量分析的手段, 对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的协调程度进行分析, 并提出促进两业融合发展的策略建议[4,9]。

以上相关工作, 尤其是国内研究, 大多从国家或地区整体制造业与物流业协调发展的宏观角度进行分析, 主要集中在阐述制造业与物流业协调发展的现状、问题、意义、对策等方面。而针对不同行业特征, 如何具体处理制造业与物流业之间的相互作用, 如何用工程的方法理清这两个行业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 如何平衡这两个行业合作中全局和个体的优化目标, 都是两业发展中至关重要而尚未解决的理论问题, 直接影响到制造业与物流业的顺利、协调发展。

本文选择以超网络理论作为新的研究视角, 从运作机理上定量刻画两业联动运作的内在逻辑, 架构结构对应的两个网络来分析制造业与物流业的相互作用, 将两业间的协调问题转化成由两个网络组成的超网络均衡问题。通过建立一个包括“原材料供应商、半成品加工商和产成品制造商”的体现制造流程与物流服务的超网络模型, 利用变分不等式探讨该超网络达到均衡的条件, 进而求得均衡状态下的制造规模、生产力以及物流服务水平, 并设计数值算例来分析制造业和物流业中关键因素间的相互影响, 对如何更好地促进制造业与物流业协调发展提供有益思考。

1 制造业与物流业的超网络模型描述

超网络乃是高于而又超于现存网络的网络、或者说是由网络组成的网络, 早期在计算机系统、遗传学、运输等领域, 就有学者使用“超网络”一词来泛指节点众多、网络中含有网络的系统, 特别把互联网认为是超网络。 首次将“超网络”概念应用于物流、产品交易领域的是美国学者Nagurney, 她通过考虑网络中各层市场成员的个体独立行为与其他成员决策的相互影响, 建立一套反映产品交易网络中生产商之间竞争状况、零售商之间竞争状况、终端市场上消费者购买行为的超网络结构模型[10]。近年来, 国内学者也开始越来越关注超网络问题。王众托对超网络的理论及其应用进行述评, 出版了国内关于超网络的第一本著作[11], 指出超网络模型可用来描述和表示网络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

制造业与物流业之间相互作用的体系具备以下超网络结构特征[11]:①多层级特征, 水平的同层级 (如多个制造商) 和垂直的各层级间 (如供应商与制造商) 都有连接;②流量的多维性, 有铁路、公路、水运和航空等多种物流调配方式, 且既有半成品的输送又产成品的输送;③多准则, 物流优化服务中既要考虑输送路径选择、又有运输方式的选择, 优化目标需要同时考虑时间、成本、需求满足率等;④拥塞性, 不仅物流服务中交通运输网络存在拥堵问题, 生产运作过程同样存在;⑤协调性, 全局优化和个体优化都需要均衡协调。

本文针对典型的制造流程, 首先构建一个包括I个原材料供应商、J个半成品加工商和K个产成品制造商的制造业网络 (如图1右部所示) 。在这个三层网络中既有不同层级间的纵向合作 (某供应商i将数量qij的原材料交给某加工商j进行加工, 经加工成数量qjk的半成品再送至某制造商k, 由其生成产成品) , 同时又存在同一层级关于诸如价格因素的横向竞争。之后构建一个与制造业相同结构的物流业网络 (如图1左部) , 其网络流是各制造流程所对应的物流服务水平 (如, 供应商i将原材料交给加工商j、加工商j将半成品送至制造商k过程中所面临的运输服务水平sijsjk) 。这样, 制造业与物流业之间的相互作用则可由图1所示的超网络模式描述:图中实线表示网络流, 虚线表示联动关系。模型中的各符号含义见表1。

鉴于两业联动关系的复杂, 对所建超网络模型作如下假设: ①各供应商提供的原材料、 各加工商生产出的半成品、 以及各制造商生产出的产成品是同品牌、 可替代、 无差别的产品, 以保证同层产品间的同质化和无区别性。②单位原材料被加工成单位半成品、 最终制造成单位产成品。 ③在“原材料→半成品→产成品”的制造流程及其物流服务中, 所涉上下游双方都需要承担构建物流水平成本和物流操作成本, 这体现上下层级间的共同合作。④同层供应商、加工商、制造商处于非合作的竞争状态, 它们都是有限理性的经济主体, 且均以最大化自身利润为优化目标。

2 制造业与物流业的超网络模型构建

本节先逐层分析“原材料供应商→半成品加工商→产成品制造商”的最优决策行为, 再给出整个超网络系统协调的均衡条件。

2.1 原材料供应商的行为分析

供应商i提供原材料给加工商j进行半成品加工, 这一行为中i所获的收益记为jpijqiji所应承担的成本包括提供数量qij的原材料供应成本、物流服务水平sij的构建成本、以物流服务水平sij供应qij数量原材料的物流操作成本。因此, 供应商i的优化利润目标函数可表达为:

maxjpijqij-jciji (sij) -jliji (qij, sij) -fi (jqij) s.t.qij0, sij0

若各成本函数都为连续可微的凸函数, 那么所有供应商的最优条件可以转化成求解最优的 (q*ij, s*ij) , 使其满足下面变分不等式:

ij[lijiqij+fiqij-pij] (qij-qij*) +ij[lijisij+cijisij] (sij-sij*) 0 (1)

2.2 半成品加工商的行为分析

加工商j提供半成品给制造商k进行产成品的生产制造, 这一行为中j所获的收益是kpjkqjkj所应承担的成本来自7个方面, 具体有:所涉制造流程中物流服务水平sijsjk的构建成本 (由于半成品加工商作为网络的中间层, 它们既从上游供应商获得原材料, 又为下游制造商提供半成品) 、以物流服务水平sij接收qij数量原材料的物流操作成本、以物流服务水平sjk提供qjk数量半成品的物流操作成本、提供qjk数量半成品的生产成本、生产力水平tj的构建成本以及从供应商那获得原材料的购买成本。且由假设②, 加工出的半成品数量不大于所购原材料数量。因此, 供应商j的优化利润目标函数可表达为:

maxkpjkqjk-icijj (sij) -ilijj (qij, sij) -kcjkj (sjk) -kljkj (qjk, sjk) -mj (iqij, tj) -cj (tj) -ipijqijs.t.iqijkqjkqij0, sij0, qjk0, sjk0, tj0

若各成本函数都为连续可微的凸函数, 利用拉格朗日乘子γj将流量守恒不等式放入目标函数, 则所有加工商的最优条件可转化成求解最优的 (q*ij, s*ij, q*jk, s*jk, t*j, γ*j) , 使其满足下面变分不等式:

ij[lijjqij+mjqij+pij-γj] (qij-qij*) +ij[lijjsij+cijjsij] (sij-sij*) +jk[ljkjqjk-pjk+γj] (qjk-qjk*) +jk[ljkjsjk+cjkjsjk] (sjk-sjk*) +j[mjtj+cjtj] (tj-tj*) +j[iqij-kqjk] (γj-γj*) 0 (2)

2.3 产成品制造商的行为分析

制造商k对半成品进行生产加工、 最终制造出产成品提供给需求市场, 这一行为中k所获的收益是pkdk, k所应承担的成本主要有: 与加工商交易中所涉物流服务水平sjk的构建成本、 以物流服务水平sjk接收qjk数量半成品的物流操作成本、 对qjk数量半成品加工的生产成本、 生产力水平tk的构建成本以及从加工商那获得半成品的购买成本。因此, 制造商k的优化利润目标函数可表达为:

maxpkdk-jcjkk (sjk) -jljkk (qjk, sjk) -mk (jqjk, tk) -ck (tk) -jpjkqjks.t.qjk0, sjk0, tk0

由于需求市场对产成品的需求量dk决策行为很难用一个目标最优来表述, 它们对于产成品的选择更多是从相互比较的角度来考虑, 故可借用交通网络均衡中的用户最优选择行为 (Wardrop准则) 进行分析[10,12], 存在以下关系:。此条件表明, 在均衡状态下, 若需求市场愿意为制造商k提供的产成品支付一定的价格 (p*k>0) , 则视产成品需求恰好等于供给; 否则, 需求市场不愿为产品支付费用, 视其需求很小, 至少小于供给。

若各成本函数都为连续可微的凸函数, 那么所有制造商的最优条件可转化成求解最优的 (q*jk, s*jk, t*k, p*k) , 使其满足下面的变分不等式:

jk[ljkkqjk+mkqjk+pjk] (qjk-qjk*) +jk[ljkksjk+cjkksjk] (sjk-sjk*) +k[mktk+cktk] (tk-tk*) +k[jqjk-dk] (pk-pk*) 0 (3)

3 模型求解及分析

制造业与物流业的协调发展达到均衡状态, 是指存在一组最优的{q*ij, q*jk, s*ij, s*jk, t*j, t*k, γ*j, p*k}满足变分不等式 (1) 、 (2) 、 (3) 之和, 具体推导过程省略, 详细证明参见文献[10]。对所构建超网络模型进行数值求解, 具体仿真算例中的成本和需求函数设置见表2。

将仿真算例中所设各成本和需求函数具体表达形式代入超网络均衡最优性条件, 应用MATLAB R2010b实现求解使用的Euler算法[10], 所有输入变量的初始值都设为10, 收敛条件是‖Xk-max{Xk-F (Xk) , 0}‖≤0.0001。花费约6秒、历经14545步迭代, 收敛效果如图2所示, 其良好的收敛性验证模型的有效性。并求得超网络模型的最优均衡解为: q*ij=0.0802; q*jk=0.0744; s*ij=0.0536; s*jk=0.0452; t*j=0.2947;t*k=0.2299; γ*j=0.0047; p*k=6.6013。

以下从制造业与物流业的整个超网络最优均衡条件入手, 对两业协调发展中关键因素的相互影响进行分析, 变化关系示例见图3。

①物流服务水平sij, sjk与制造加工量qij, qjk之间的关系

基于变分不等式 (1) 、 (2) 、 (3) , 结合表2中的算例函数设置, 有sij∝3sij-2qijsjk∝3sjk-2qjk, 可得sijqijsjkqjk之间呈同向变化趋势。这说明:一方面, 制造业网络中的产品加工量越大, 需要越高的物流服务水平来支撑;另一方面, 物流业网络中服务水平的提升, 能够增加制造业网络的运作效率 (如, 装卸运输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待加工产品量的增减) 。

②生产力tj, tk与制造加工总量iqij, jqjk间的关系

基于变分不等式 (2) 、 (3) , 结合表2中算例函数设置, 有tj-2 (iqij) 2/tj2+2tjtk- (jqjk) 2/tk2+2tk, 可得tjiqijtkjqjk之间呈同向变化趋势。这说明:一方面, 制造业网络中产品加工总量越大, 需要越高的生产力水平来承载;另一方面, 科技不断发展推动技术水平的革新, 促使制造业网络能够应对更多数量的产品交易、生产和加工。

③生产力水平tj, tk与物流服务水平sij, sjk之间的关系

基于以上分析, 结合传递性可推得生产力水平tjtk与物流服务水平sijsjk呈同向变化趋势。这说明: 一方面, 生产力水平低的制造商, 往往没有实力构建高水平的物流服务网络、大多将其物流集成外包给第三方物流来操作, 而生产力强的制造商通常有能力自建高效的物流服务网络; 另一方面, 物流操作是生产加工活动的重要环节, 物流服务能力是生产技术能力的一种具体体现, 其水平的高低自然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制造业的生产力。

④产成品加工量jqjk与交易价格pk之间的关系

基于变分不等式 (3) 和表2中的算例函数设置, 有pkjqjk+1.5pk-20可知pkjqjk之间呈反向变化关系。这说明: 一方面, 制造商提供产成品数量的减少, 会导致供不应求趋势, 使产成品在需求市场的价格增加。反之, 产成品供给量的增加某种程度上可能是制造业产业集群的结果, 当制造业集群到一定规模, 往往会形成价格竞争。另一方面, 由于同层竞争关系的存在, 某制造商提供产成品价格上升, 会导致需求转移, 而反之价格下降会带来需求的集聚, 这是价格影响供需关系的典型表现。

4 总结

本文运用超网络方法, 在形式化制造业和物流业相互影响关系的基础上, 构建基于生产流程的三层超网络模型 (原材料供应商→半成品加工商→产成品制造商) 。利用变分不等式分析模型中各层决策者利润最大的均衡条件, 并实现有效算法对仿真算例进行求解。实验证明, 物流业网络的服务水平会影响制造业网络, 而制造业网络中生产技术等关键因素反过来也会影响物流业网络, 即制造业和现代物流的发展是互动的、密不可分的。

该结论对于相关政策的制定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针对区域制造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工厂式、少品种大批量的流水线式、精益生产、敏捷制造柔性生产阶段, 政府可以推行鼓励或限制物流业发展的政策, 通过合理调节物流服务水平, 促进制造业发展, 反之亦然。从而推动现代物流业与制造业产业集群融合渗透、共同成长, 这将对国民经济的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未来研究中, 将分析同层产品供应的差异化属性及其带来的选择偏好对整个超网络均衡的影响, 也会尝试探讨突发事件情境下制造业与物流业的协调联动。

参考文献

[1]王茂林, 刘秉镰.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趋势[J].现代管理科学, 2009, (3) :59~61.

[2]Chikán A.Integration of production and logistics-in principle, in practice and in education[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Economics, 2001, 69 (2) :129~140.

[3]黄有方, 严伟.我国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的趋势及建议[J].上海海事大学学报, 2010, 31 (1) :1~6.

[4]王晓艳, 李道芳.安徽省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 2009, 23 (10) :158~160.

[5]段雅丽, 樊锐, 黎忠诚.湖北制造业与物流服务业协调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J].物流技术, 2009, 28 (9) :11~14.

[6]Banaszak Z A, et al.Logistics models in flexiblemanufacturing[J].Computers in Industry, 2000, 43 (3) :237~248.

[7]Karageorgosa A, et al.Agent-based optimization oflogistics and production planning[J].EngineeringApplications of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2003, 16 (4) :335~348.

[8]Jin M, et al.Integration of production sequencingand outbound logistics in the automotive industry[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Economics, 2008, 113 (2) :766~774.

[9]王珍珍, 陈功玉.制造业与物流业联动发展的竞合模型研究——基于产业生态系统的视角[J].经济与管理, 2009, 23 (7) :28~34.

[10]Nagurney A, Dong J, Zhang D.A supply chainnetwork equilibrium model[J].TransportationResearch Part E:Logistics and TransportationReview, 2002, 38 (5) :281~303.

[11]王志平, 王众托.超网络理论及其应用[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8.

上一篇: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下一篇:教材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