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调保护(共12篇)
协调保护 篇1
1 中药专利保护与中药行政保护的区别
对知识产权的保护, 我国法律规定采取行政保护和司法保护的双轨制, 中药专利保护与中药行政保护都是对中药技术成果给予合法性的知识产权保护制度, 目的是为促进我国中药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中药产业化的发展, 两者在我国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中发挥着各自不同的作用。这两种保护的主要区别有以下几点。
1.1两种保护的权利性质不同专利权属于知识产权的范畴。
所谓知识产权是国际上广泛承认的一种特殊的、无形的财产所有权。专利保护就是通过对专利申请人授予专利权的形式给予保护, 专利权人享有该专利技术的独占权, 即专利权人有独占使用其专利权的权利, 并有限制或许可他人使用其专利权的权利。如果未经专利权人许可而使用其专利技术构成侵权行为, 专利权人有权制止侵权行为, 并有权要求侵权者赔偿其经济损失。
中药行政保护属于国家对特定生产企业的一种行政保护措施, 不具有法律上的专有权和财产权特征。对于中药品种保护来说, 同一保护品种受益人不只是一家, 它可以同时是两家以上的生产企业。也就是说, 《中药保护品种证书》持有者的权利是非独占性的, 并且对擅自仿制中药保护品种的处罚权归卫生行政部门所有。
专利权由于具有财产权的特性, 与普通财产所有权人一样, 专利权人有权决定他所拥有的专利权的命运, 诸如转让、赠与、放弃等, 而《中药保护品种证书》持有者的权利是不能自由进入商品流通领域进行买卖和转让的。
1.2 两种保护的法律效力不同
专利保护的法律依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 属于全国人大常委会正式通过的国家法律, 其保护方式是由专利局授予专利保护范围, 通过诉讼程序由法院判定是否侵权, 并由法院执行对侵权者的制裁。中药品种保护的依据是国务院制定的《中药品种保护条例》, 属于国家法规, 其保护方式是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管理, 采取行政保护措施。根据法律与法规矛盾时, 法规服从于法律的原则, 因此在法律效力上专利保护大于行政保护。
1.3 两种保护的客体范围不同
专利保护的客体包括了中药复方、单方制剂, 中药提取物及其制剂, 中药的制备方法或加工工艺, 中药的新用途等, 而且专利保护的药物产品可以是正式批准的药物品种, 也可以是正在研制中的未上市的药物。中药品种保护的客体只是列入国家药品标准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列入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标准的药物产品。
2 中药专利保护的优点与存在问题
世界各国对药品发明的保护主要采用专利保护。我国1985年的专利法, 出于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公众健康的需要, 对药品和用化学方法获得的物质不给予专利保护, 只保护药品的制造方法。制造方法的专利保护相对于产品专利保护要弱得多, 它并不禁止他人用不同的方法获得相同的产品, 因此方法专利保护只是一种相对保护, 只有产品专利保护才是绝对的、有效的保护方式。1993年我国修改了专利法, 开始给予药品发明专利保护, 使我国专利法与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的专利法相一致。其积极的作用是有利于我国引进发达国家先进的医药技术, 促进我国中药科技发展, 但在中药专利保护的实施中也还存在一定的问题。
2.1 中药专利保护的优点
(1) 中药专利保护属于法律保护, 是中药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形式, 专利权是一种排他的垄断权, 被侵权时权利人可寻求司法保护。 (2) 中药专利保护, 解决了创新技术的归属问题, 中药现代化的研究, 更重要的是可以促进和保护我国中药的自主研制与开发[1]。 (3) 中药的专利保护不仅在药物研究过程中能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 对药物研究开发市场也起着积极的竞争作用, 同时还能推动药物研究不断创新。
2.2 中药专利保护存在的问题
(1) 审批周期长。从中药发明专利申请的提出到最终授权或驳回, 平均需要将近三年的时间。保护期限相对于中药品种保护短。 (2) 保护要求高。现行专利制度要求发明和实用新型必须具备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2]。 (3) 侵权事实认定困难等问题。
3 中药行政保护的优点与存在的问题
目前涉及到中药知识产权行政保护的法规主要有1999年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布的《关于新药保护和技术转让的规定》和1992年国务院颁布的《中药品种保护条例》, 分别从科研成果和产品两个阶段对中药的自主知识产权进行了保护。通过新药证书和中药品种保护证书的形式, 确定了中药在研发和生产阶段的知识产权。目前大多数中药科研、生产单位都是利用这两部行政法规的规定来保护知识产权的。
3.1 中药行政保护的优点
(1) 审批较快。相对于专利保护来说, 提出申请时对技巧要求不高。一般来说无论是申请新药还是中药保护品种, 只要按申报要求向国务院药品监督部门提交相应的技术资料, 如符合条件, 即可获得批准。 (2) 保护要求低。相对中药专利的申报来说, 新药的申报和中药保护品种的申报门槛低。对于一项专利来说, 它需要同时具备新颖性、独创性和实用性, 而新药仅要求技术有所创新, 中药保护品种则仅要求疗效独特。 (3) 对于技术秘密的保护, 中药的行政保护要优于专利保护。我国专利法规定在专利局受理专利申请后需要在专利公报上公布专利说明书, 这就意味着技术秘密的公开。而申请新药和中药保护品种则不要求向社会公开技术资料, 可以有效地保护其技术秘密[3]。
3.2 中药行政保护存在的问题
(1) 中药行政保护在国际上得不到有效保护。不利于中药产品国际化。 (2) 排他性不高。同一品种可能有多家企业同时受到中药品种保护, 这对于中药知识产权的保护是不彻底的, 也不利于调动中药企业的创新积极性。 (3) 不明确认定知识产权, 对企业的公平竞争鼓励不够。 (4) 中药知识产权的行政保护不属于法律保护, 当发生侵权行为时只能寻求行政救助和保护。
4 中药专利保护与行政保护的协调性分析
4.1 中药专利保护与行政保护的关系
综上所述, 中药专利保护与中药行政保护各有利弊。在1993年之前, 专利法不能给予药品完备的保护, 行政保护则成为了中药知识产权的保护的主要方式, 对提高中药品种质量、保护企业合法权益, 推动中药规模化生产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现阶段, 从理论上看专利保护属于一种强保护, 行政保护属于弱保护;但从现实看, 企业对中药行政保护的选择则说明, 中药行政保护有适合中药发展的具体情况的一面, 是现行专利保护制度在中药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重要补充[4]。
为了保护广大中药研制和生产单位的积极性, 立足中国国情和中药的技术特点, 增加专利制度和行政保护制度的协调性, 从完善中药行政保护做起, 加强中药知识产权保护有关方面的法学研究, 完善相关立法, 建立一个比较完善的、各部门法之间协调一致的中药知识产权保护体系, 无疑是有着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4.2 修改中药品种保护条例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要对中药品种保护进行修改和完善, 使之尽量与专利保护协调。取消某些和专利保护制度冲突的条款, 例如第二条“申请专利的中药品种, 依照专利法的规定办理, 不适用本条例”, 除了列入国家药品标准的中药品种外, 还应当将获得发明专利的中药品种纳入其中, 并且在一段相当长的时间内, 逐渐过渡到专利中药品种上。重要的是, 中药品种保护的宗旨要从提高中药品种质量、维护中药企业利益, 转移到促进中医药现代化以及中药企业技术创新上来。
4.3 建立专利保护与行政保护之间的协调机构
建议专利审查部门和新药评审, 中药品种保护机构间应要加强联系, 可建立专利保护与行政保护之间的一个协调机构。新药评审、中药品种保护在审批时, 应把专利检索列为申报资料内容之一。专利审查部门在授权审查时, 也应把新药和已有药品的评审、生产情况作为新颖性审查的查询内容。这样使行政法规与专利法相互衔接更为紧密, 尽量减少冲突和重复保护。
4.4 构建中医药专有法律保护制度
从传统医药知识产权保护的国际规则来看, 进行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的专门立法是中医药发展的根本出路。只有通过构建适合中医药特点和规律的、有效的、可行的专有保护制度, 才能明确赋予中医药知识的理论体系、创新主体及法律权利, 才能真正的保护中医药传统知识, 推进中医药科技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杜瑞芳.传统医药的知识产权保护[M].人民法院出版社, 2004:164.
[2]杜瑞芳.传统医药的知识产权保护[M].人民法院出版社, 2004:164~165.
[3]古津贤.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M].天津人民出版社, 2007:100.
[4]杜瑞芳.传统医药的知识产权保护[M].人民法院出版社, 2004:166.
协调保护 篇2
博客:http://blog.sina.com.cn/u/2901946852 征稿邮箱:hblunwen@163.com
论我国知识产权保护统筹协调能力建设
《 人民论坛 》(2012年第8期)
【摘要】影响知识产权保护统筹协调能力的软件因素有组织因素、体制因素、制度因素、机制因素和文化因素,而硬件因素主要是信息平台。提升我国知识产权保护的统筹协调能力,应该着力于重组优化组织与体制、完善制度机制、加强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推进文化建设、建立考核评价制度等方面。
【关键词】知识产权保护 统筹协调能力 组织机制优化
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存在行政保护与司法保护双轨运行、行政保护分类归属各行政部门、属地管辖条块分割等特点。同时,知识产权案件具有自身属性:各种类之间相互牵连,侵权行为与结果较为分散,群体性多发性反复性较强等。这两个因素决定了知识产权保护统筹协调的必要性,也凸显了相关研究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由此,本文以《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贯彻落实、积极推进为背景,研究知识产权保护统筹协调能力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与理论价值。
知识产权保护统筹协调能力的影响因素
按照管理学理论,知识产权保护统筹协调能力问题的提出,表明知识产权保护主体之间还存在着行动目标的不一致性、行动方向的不一致性以及行动力度的非均衡性,在本质上将影响知识产权保护的效果与效益。总体而言,影响知识产权保护统筹协调能力的因素主要有软件因素与硬件因素。
影响知识产权保护统筹协调能力的软件因素。组织因素。处理相同性质事务的协同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自然协调,一种是人为协调。自然协调是主体基于自身存在与发展的需要与其他主体自然妥协的结果,而人为协调则是人工设计与构建的结果。知识产权保护是各级、各区域政府知识产权执法部门、司法机关等主体有意识的行为,尽管存在一定的自然协调因素,但主要还是人为协调,需要人为地构建组织来统筹协调知识产权保护的目标、方针、政策、措施等事务。制度因素。制度可以使各知识产权保护主体在共同规则制约下步调一致,协同作战。如果各主体所遵守的制度不统一、不协调甚至发生冲突,知识产权保护统筹协调能力就可能大打折扣。制度因素主要包括知识产权保护的长期规划、计划、行动方案、地方性法规和科技政策、投融资政策、技术与产品进出口政策、教育政策等相关政策。
体制因素。体制是指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在机制设置、领导隶属关系和管理权限划分等方面的体系、制度、方法、形式等的总称。知识产权保护管理的体制因素,包括知识产权各种类归属哪些政府部门和司法机关管辖,分散或集中程度如何,跨区域统筹协调机构的级别、职能以及与其他知识产权保护主体之间的权限划分等,都对知识产权保护统筹协调能力影响甚大。
机制因素。知识产权保护统筹协调的机制因素,包括政府知识产权保护部门之间的协作机制、保护部门与司法机关之间的协作机制、司法保护机关之间的协作机制、跨区域的协作机制等等。具体内容涵盖知识产权情况通报、执法协作、应急联动、议事会商、沟通对话和新闻发布等。
文化因素。文化是一个群体在一定时期内形成的思想、理念、行为、风俗、习惯以及由这个群体整体意识所辐射出来的一切活动。知识产权保护统筹协调中的文化因素既包括知识产权保护的大局意识和沟通协作行为,也包括各保护主体内工作人员的理念、素质、工作习惯等。作为一种“无形资产”,这些文化因素对知识产权保护统筹协调能力的影响往往更为深远。
影响知识产权保护统筹协调能力的硬件因素。影响知识产权保护统筹协调能力的硬件因素主要是交通、通讯、网络等物质条件,特别是知识产权保护信息平台,可以有效弥补因信息不畅造成的保护屏障,尽量在各部门、各区域之间保证信息资源的一致性,使知识产权保护工作趋向最佳的统筹协调状态,促进工作的顺利进行。
我国知识产权保护统筹协调能力现状分析
2000年,我国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就开始关注知识产权保护的协调问题。近几年来,知识产权保护统筹协调工作更是经历了组织机构逐渐建立,体制机制不断完善的发展过程。但总体而言,我国知识产权保护的统筹协调能力尚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组织方面。中央和地方已初步建立了知识产权保护统筹协调组织,但在国家层面,有些机构如全国整规办、保知办与知战办存在职能重叠,容易增加协调成本;而各地的统筹协调机构名称不同、职权与职能范围不同,则导致跨省域的知识产权保护统筹协调颇为不畅。制度方面。主要存在三方面不足:一是统筹协调组织机构的内部运转制度不健全、不统一,会议的召集与决策程序、会议决议的执行及监督、会议决议执行效果的考评纠错等制度没有建立健全;二是各省市区跨区域统筹协调制度没有真正建立起来;三是有关知识产权保护的全国性立法与地方性立法的统筹协调在更高层面上的备案审查制度没有建立起来。
体制方面。主要问题知识产权的管理、保护和协调体制不健全。我国知识产权保护采取的是多部门分别保护、一部门日常协调、临时机构总体统筹的体制。由于统筹协调的部门规格太低、职权太小,知识产权保护统筹协调能力往往较为薄弱。
机制方面。虽然我国已经在知识产权保护的行政部门之间、行政与司法机关之间、跨区域之间建立了若干统筹协调机制,但还限于局部的省市和县区,各种统筹协调机制之间也还需要“统筹协调”。
文化方面。知识产权保护统筹协调工作的有效开展有赖于人们高度重视知识产权的文化氛围。但我国知识产权制度建立时间不长,还难以准确把握个体利益和整体利益的协调,要在整个社会形成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更是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
此外,知识产权保护统筹协调的信息平台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相关信息的搜集、整理、上传、共享等功能还不完善,更不用说实现不同部门之间及时、全面地公开知识产权保护信息了。
对我国知识产权保护统筹协调能力建设的建议
知识产权保护统筹协调能力建设意在及时处理各方之间的利益冲突,通过相应的机制保证和实施评估,改进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提升知识产权保护的统筹协调能力,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重组优化知识产权保护统筹协调组织与体制。首先,要在以国家知识产权局为主导的“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工作部际联席会议”框架下,重组国家层面的知识产权保护统筹协调机构;其次,区域性、各省市区的统筹协调机构应该统一名称、统一职能,以便在省际之间、区域之间、部门之间强化统筹协调;再次,整合现有知识产权部门的职能,减少知识产权保护的协调成本,比如,将地理标志保护的三个部门(质监部门、农业部门、工商部门)、植物新品种保护的两个部门(农业部门、林业部门)各自归并到一个部门。
完善知识产权保护统筹协调的制度机制。其一,建立健全统筹协调机构的议事规则、决议执行的保障措施等内部制度,如知识产权保护统筹协调的决策制度、执行制度、决议执行监督制度、决策与执行反馈制度。其二,协调统一统筹协调的外部制度,包括制定全国性的长期规划和执行层面的计划,建立知识产权保护统筹协调制度的审查与备案制度,建立知识产权保护行动报备制度等。其三,加强统筹协调的机制建设,总结中南六省区、泛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和四个直辖市等区域知识产权保护合作机制的经验,建立常态化、规范化的区域间知识产权保护统筹协调机制。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应该加强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工作的统一规划和管理,建设全国统一的知识产权信息平台,支持建立各部门、各地方的信息子平台。一方面,要增加各部门、各区域网点设备,建设和更新知识产权数据库,逐步扩大知识产权信息搜索的支持范围。另一方面,要不断完善知识产权综合信息服务系统,使相关人员能够及时、高效、便利、低成本地获取各类知识产权信息资源。
推进知识产权保护统筹协调的文化建设。文化建设是知识产权保护统筹协调能力持续提升的重要动力源。应该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培训和宣传工作,使各部门各区域的党政领导干部、执法人员、管理人员和群众深刻认识到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摒弃知识产权保护不利于地方经济发展的落后观念,同时,要建设保护知识产权战略高层论坛等宣传平台和品牌,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知识产权保护文化氛围。
建立知识产权保护统筹协调能力的考核评价制度。没有考核评价,就难以有效推进知识产权保护统筹协调能力的建设。知识产权保护统筹协调的考核评价制度包括考核评价的主体、客体、指标体系、数据搜集与整理、数量模型以及考核评价效果等。当然,适当保持考核评价制度的开放性,有利于制度的修正完善。
此外,在知识产权保护统筹协调能力建设过程中,还应该特别强调三个问题:一是侧重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和司法保护间的衔接与协调;二是侧重重大知识产权案件的督办与统筹协调;三是侧重知识产权保护的指导检查和督导落实。
影视拍摄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篇3
【关键词】影视拍摄;环境保护;环境保护税;生态化
环境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基础,环境保护与生态平衡日益引起人们重视。影视拍摄对环境的影响因《无极》影视拍摄事件而得到广泛的关注,此后,人们在观看影视之余,也开始关注影视拍摄本身对环境的影响问题。
一、影视拍摄下的环保现状分析
(一)影视拍摄地的环境受到损坏
对于影视拍摄方而言,为了使影视剧作的景观更为美观和宏大,倾向于选择“坐落深山人未识”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而符合这一条件的景观大多属于生态保护区、历史文物保护区。这些地区要么物种丰富,自然资源多样,要么社会人文价值较高;而这些地区同样属于生态脆弱区。符合影视拍摄要求的、环境优美的地区,其资源大多是独特性、稀缺性和脆弱性的。
影视拍摄为达到其艺术效果,需要对景观进行“手术”,以实现“艺术源于现实,但又高于现实”的效果。问题的症结不在于影视拍摄使用自然或社会景观,而在于对这些景观的“手术”。比如,2002年电影《英雄》在九寨沟拍摄取景,导致树木遭受严重破坏;2004年张纪中版《神雕侠侣》严重损坏了需要200多万年才能形成的钙化堤;2006年《楚留香传奇》在新疆大墩烽燧遗址涂写遗址墙壁;2009年新版《水浒传》在郑州黄河湿地自然保护区随意践踏湿地,导致部分湿地硬化等。虽然最近几年影视拍摄对环境的破坏所有改善,但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二)影视拍摄的环评欠缺
2003年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区政府成立《无极》协拍组,2004年5月《无极》进驻香格里拉拍摄影视,同年6月离开;2005年《南风窗》记者报道这一环境破坏事件,但直到2006年4月国家建设部副部长对《无极》影视组严重拍摄生态环境提出严厉批评后,这件事才引起舆论广泛关注,之后才开始调查取证。
而以《无极》为代表的影视组之所以敢于如此行事,主要是因为我国当时的环评机制难以起到约束作用。根据当时《环境影响评估法》的规定,若有关建设单位未依法事前呈报环评文件,仅需要“责令停止建设,限期补办手续”。因此,“先建设,后环评”做法最严重的法律后果是停工并补办环评手续。影视拍摄涉及“建设”,因为拍摄活动需要搭建平台,布置场景。在实际的操作中,“先建设,后环评”成立影视拍摄活动的潜规则,地方政府对此也“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因为他们相信影视拍摄可以拉动影视旅游,影视拍摄的强大宣传作用可以让景区吸引更多游客,以促进地方旅游业的发展。
二、影视拍摄环保缺位的原因分析
(一)社会责任感的缺失
影视拍摄组选择优美景区的出发点是提升影视票房,或收视率,同时为了使拍摄地景观满足影视拍摄的需要,影视拍摄需要对环境进行一定的“手术”。由于影视拍摄更加关心自身的成本收益,不太关心环境和生态的保护,即缺乏社会责任感,环境的破坏也就在所难免,尤其对于生态比较脆弱的地区更是如此。在法律和社会监督如此薄弱的环境下,社会责任感更无从谈起。上文中提及的众多环境破坏现象从内因上来看,都是影视拍摄缺乏社会责任感的表现。
(二)环保监督机制的缺位
内因虽起决定作用,但外因的作用同样不可忽视。影视拍摄环境评估的空缺,一方面是地方政府对影视拍摄的“趋之若鹜”,为招引影视组到地方景区拍摄影视,而为其一路“开绿灯”,影视拍摄的环保监督因而成为一纸空文。另一方面是社会舆论监督的缺位,比如,2005年《南风窗》已经对《无极》环境破坏事件进行报道,而这一事件直到2006年才引起广泛关注。但从根本原因上来看,还是法律规范不到位导致的,即法律缺乏对影视拍摄破坏环境的严厉处罚,缺乏明晰的政府环境监管权利义务以及缺位后果的规定,缺乏社会舆论参与的明确途径。
三、环境保护税促进影视拍摄生态化
为加大经济活动中环境保护力度,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2014年我国对《环境保护法》进行重大修改,这有助于完善影视拍摄环保监督机制。该法加大了对环境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有助于增加影视拍摄环境破坏的违法成本,提升影视拍摄的环保积极性;地方政府对环境违法事件包庇的,主要负责人应引咎辞职,有助于促使地方政府更加积极地推动影视拍摄的生态化;环保组织可就环境破坏违法行为提起公益诉讼,这将大大增加影视拍摄环境违法行为的社会成本。影视拍摄环境违法的直接处罚成本,以及公益诉讼的社会成本,将促使影视拍摄组不得不更加关注影视拍摄中的环境保护。同时“互联网+”时代下主动的环境保护有助于提升影视拍摄的社会认可度,进而将社会责任感转化为经济收益。
影视拍摄对环境的“零破坏”无法实现,这就为环境保护税的实施留下了空间。一方面,最新的《环境保护法》提出,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征收环境保护税”;另一方面,环境保护税可以通过强制的手段为地方环境保护提供资金支持,为影视拍摄后的环境生态复原提供必要的资金。可以说新环保法为影视拍摄生态化提供了法律支撑,而环境保护税则可以促进影视拍摄和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总之,在“互联网+”时代下,影视拍摄组的社会责任感有助于提升其社会认可度,进而增加其经济收益;新环保法为各方在影视拍摄中的环保行动提供了保障和动力;环境保护税使环境保护有了资金支持,为影视拍摄和环境保护的协调发展提供了物质保障和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张镒.影视拍摄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科技和产业,2013,(6):86-88、105.
[2]赵晓耘.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立法完善—从影视剧组破坏生态环境事件引出的思考[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2):123-126.
[3]王灿发,于文轩.“圆明园铺膜事件”对环境影响评价法的拷问[J].中州学刊,2005,(5):85-88.
[4]彭本利,李爱年.新《环境保护法》的亮点、不足与展望[J].环境污染与防治,2015,(4):89-92、98.
[5]谢李娜.对我国开征环境保护税的思考[J].市场研究,2015,(4):13-14.
湿地保护与湿地协调发展关系探讨 篇4
关键词:湿地保护,湿地旅游,生态旅游
我国幅员辽阔有着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物产丰富, 但是近几年来工业发展的非常的迅速, 由于我国的工业发展比较晚, 在初期的对于资源的使用以及环境的污染非常的严重, 这样的状态大大的影响了人们的生活环境。人们深深的注意到环境的重要性, 知道想要人类更好的生存与发展就要不断地改变当前的环境问题。对于湿地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例子, 湿地的面积在不断的减少, 生态功能在不断地弱化, 如何保护湿地就是成为我们今天研究的一个重点, 湿地生态旅游大家并不陌生, 今天结合下面的一个例子展开了讨论, 能够更加具体的反应当前的状态。
1 目前我国基本情况
湿地在不断地减少, 对于环境来说是非常不好的, 在很多的地方深深地意识到了环境问题的严重性, 进行环境的进一步的保护。在这些区域进行珍贵物种的保护, 减少人类的破坏, 但是很明显的体现到力度不够用, 不够重, 这样就需要我们进行进一步的加大投入, 更多的开发生态项目。
2 湿地保护与生态旅游的关系
2.1 湿地保护与生态旅游和谐共生
生态环境是旅游资源开发与旅游经济发展的基础, 而旅游经济目标的实现又能为保护湿地资源提供资金保障。因此, 协调好旅游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的关系, 可在保护湿地生态系统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发挥湿地的旅游效益, 从而实现湿地资源永续利用和生态旅游持续发展“双赢”的目的。
2.2 生态旅游促进湿地生物保护
湿地型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良好, 景观及环境的美学价值、科学价值高, 为人们进行生态旅游提供了极佳的资源与环境。在保护的前提下, 自然保护区内开辟生态旅游景区, 可以对周围群众和旅游者进行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教育, 为湿地的珍稀濒危生物保护等寻求经济支撑, 增加保护和管理的力度。同时, 还能帮助当地群众就业和脱贫致富。
3 湿地生态旅游发展措施
3.1 发展湿地生态旅游的优势和机遇
发展湿地生态旅游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火红的翅碱蓬迎风斗浪, 红艳连天;植被类型保存完好的万顷苇海、碧波荡漾、风光旖旎;此外, 湿地为野生动物提供了良好的栖息、觅食和繁殖环境, 被称为观鸟的天堂。
人们在此能观察湿地鸟类的生态行为和植物的生长规律, 还能在一望无际、静谧荒美的芦苇荡中或“红地毯”横铺的海滩上观看草长莺飞、鸿翔鹤舞、水鸟飞鸣、鱼翔浅底的美景, 又可以参与采拾、垂钓、捕捞, 河味海鲜品尝等项目, 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和野趣雅致。此外, 交通设施的飞速发展, 极大地拉近了该湿地与国内各城市及世界各国之间的距离, 客源市场前景广阔。旅游者越来越多的选择亲近自然的生态旅游, 给城市发展生态旅游带来了新机遇。
3.2 湿地旅游的开发原则
3.2.1
以市场为导向, 开展绿色的生态游, 生态游是当前的重要的发展方向, 由于人们在快节奏都市生活使得大家更想亲近大自然, 应该做好市场的调查, 根据具体的需求进行深一步挖掘, 放眼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发展长期的经济效益。
3.2.2 慎重定位、瞄准方向。
无论是项目定位, 还是市场定位, 都必须有明确的方向, 包括确定开发的主导项目、开发规模、开发档次等, 必须慎重地瞄准方向, 才能使开发项目具有发展前途。
3.2.3 因地制宜、突出特色。
湿地都有自身的特性, 不同的湿地也是有很大的不同之处, 在我们开发的初期就要考察好, 根据实际的情况进行有特设的开发, 抓住自身的优点与主题, 这样市场经济的体制中才会更具有竞争力。今天的湿地发展更加地注重与自然风光相结合, 寻求一种和谐的状态, 从而更好的吸引游客, 有利于长期的发展。
3.2.4 选准起点、流动发展。
开发项目的过程中正确的选项是非常的关键, 一般初期都会选择见效益比较快容易管理, 对于自身的发展有利的方向, 这样有利于资金的回流, 对于一个项目初期如果做的非常的好就会大大的提升员工的积极性, 对于后期的发展起到很大的推动的作用, 对于比较难的项目可以采用后期慢慢的引入, 这样能很好的缓解压力。
3.2.5 量力而行、逐步推进。
开发湿地生态旅游产业要量力而行, 切忌盲目上马建设、铺摊, 应是逐步推进, 分期分步实施, 把旅游项目建设控制在市场和投资力度所允许的条件下。
3.2.6 开发与保护并举。
湿地生态旅游产业是对当地湿地资源和旅游资源的一种开发和利用。在开发利用资源的时候, 只有坚持环境保护与开发并举的原则, 才能实现资源与环境的和谐统一, 确保湿地可持续发展。
3.3 湿地生态旅游的发展措施
3.3.1 建立完善的规划制度。
长期以来相关部门的监管以及制度方面存在着很大的缺陷, 这样据导致了相关部门松懈, 以及无法可依的现象, 大大的增加了管理上的难度, 对于区域内的环境进行进一步的划分做到科学合理, 这样能够更有利的保护当地的特色以及方便游人。更好的利用好资源, 通过湿地资源带动当地经济。
3.3.2 重视社区参与湿地生态旅游。
这一点是非常的关键, 在我们的景区制定了一系列的行为规定如何的要求游人的行为, 但是监管以及维护工作远远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只有很好的带动景区的居住人口参与其中, 从每天生活中的小事做起, 把这些行为习惯宣传到人们中间, 这样取得效果会更好。站在管理者的角度一定要运营好相关的资源, 这样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3.3.3 加强专门人才培养与培训。
环境问题是在这几年刚刚被关注的, 在管理以及专业性人才方面比较匮乏, 这样的问题大大的影响了企业的发展, 通过人才的招聘已经很难满足当前的需求, 同时极易导致人员的流动, 最好的方式就是通过自身的人才的培养, 企业的员工对于企业都是非常的有感情, 会更好的为企业的发展而付出, 通过聘请专业讲师进行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授课, 这样能够更好的促进人才的成长, 同时要很好的调动员工的积极性, 任何工作的开展都提倡全员参与, 只有这样才会更好的带动企业的发展。人才的竞争将是今后一个相当长时期问题, 所以现阶段一定要好各个方面的工作。
结束语
协调保护 篇5
区域经济与环境保护如何协调发展
中国电镀网资讯:从表面和短期看,环境保护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消极作用。表现在一定时期内环境保护的目标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目标脱节,影响区域经济发展速度与效益。但从本质和长期看,环境保护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和谁对话? 白永秀,1955年生,陕西清涧人。中国工业经济学会常务副理事长,西北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西北大学城市与区域发展研究院院长、教授,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学重点学科带头人、博士生导师。为什么对话? 随着关中-天水经济区、西咸新区、长株潭城市群、成渝经济区等一系列区域发展战略规划的出台,我国已经步入了一个新的区域经济发展阶段。但目前有些区域的经济发展总体思路尚未真正摆脱传统模式,有些地区不顾环境资源承载能力,“铺摊子、上项目、要政策”的问题还比较突出。因此,在新的格局下统筹考虑区域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实现区域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协调共赢,是推进新一轮全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规划需要认真审度的问题。对话人 白永秀西北大学城市与区域发展研究院院长、教授 采访人 中国环境报记者 冯永强 肖颖 通讯员 肖成 点击一 焦点关注 区域经济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关键思路 环境保护与区域经济发展是对立统一的辨证关系,它们之间不仅是相互制约的,而且是相互促进的 记者:区域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究竟是一种什么关系? 白永秀:从理论上看,环境保护与区域经济发展是对立统一的辨证关系,它们之间不仅是相互制约的,而且是相互促进的。区域经济发展是维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物质条件与保障,而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区域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的基础。首先,二者是对立关系。非科学的区域经济发展会导致环境污染问题的产生与加剧,环境污染反过来又会制约区域经济发展。一般来说,在经济发展的起步阶段,区域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矛盾要大一些。这是因为一方面,由于人们认识的滞后性与利益的诱惑性,欠发达地区在经济发展中急于求成,会采取“以环境换增长的模式”;另一方面,由于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欠发达地区用于治理环境的经费不足。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处于工业化初期向中期过渡的加速发展阶段,这个阶段的特点是经济总量小而增长速度快。因此区域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巨大压力和环境问题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严重制约是我国大部分地区经济发展中面临的主要困难和突出矛盾。其次,二者是统一关系。环境的改善有助于区域经济的发展,而区域经济的发展则能为环境保护提供强有力的资金、技术与基础设施支持。一方面,良好的生态环境不但能降低区域经济发展成本,为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支持,而且越来越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与组成部分,通过新的产业形态(如生态产业、生态旅游业、环保产业)促进区域产业结构优化与区域经济发展质量提高。另一方面,区域经济发展不但是生态环境保护的物质基础,而且是生态环境良性循环的重要源泉与内容。从物质基础看,区域经济实力的增强,为环境保护提供更多的资金和技术支持;从源泉与内容看,合理的区域产业结构可以促进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改变气候,培育新的质量更高的环境。记者:环境保护对区域经济发展有什么重要作用? 白永秀:从表面和短期看,环境保护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消极作用。表现在一定时期内环境保护的目标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目标脱节,影响区域经济发展速度与效益。但从本质和长期看,环境保护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促进区域经济平稳较快持续发展。区域经济发展是以生态环境为基础的,良好的环境有利于区域经济发展。环境资源的多寡、优劣决定着区域经济活动的规模和速度。环境保护与环境生态化又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内容,决定着区域经济发展速度与质量。就环境保护而言,将环保产业与服务纳入区域产业的体系之内,将环保产业作为一种新的产业来经营,同样可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为国家和企业带来直接经济利益。就环境生态化而言,环境生态化会直接或间接衍生出一系列产业(绿化、卫生、文化产业),提供许多就业机会。推动区域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环境保护的结果必然衍生出一系列相关新型产业,促进区域产业结构优化,推动区域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比如,环保产业、生态产业、循环经济产业等。可以说环境保护是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助推器。降低区域经济发展的成本。环境保护使环境良性化,从短期看直接降低区域经济发展的成本,从长期看为区域经济持续发展提供动力支持。促进区域经济良性循环与运行。环境保护与培育能够吸纳和同化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废弃物,实现清洁生产,废物利用,支持人类新陈代谢和消费活动。良好的环境保护与培育,可以促进节约经济、循环经济发展,使区域经济实现良性运行。提高生活质量与提升人们的境界。良好的环境,可以满足人们的精神享受,提高生活质量,可以使人们心情轻松、精神愉快,有利于提高人体素质与思想境界,还可以使人们容易形成友好的相互关系,更有效地工作促进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点击二 焦点关注 破解区域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难题的政策体制 关键思路 树立3个理念,推进3个转变,完善政绩考核体制,体现环境政策的差异性 记者:当前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在环境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有哪些? 白永秀:首先,理念的短期化现象严重。为了短期经济发展,牺牲环境。缺乏以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发展的理念,未能正确处理“好”与“快”的关系。环境法制观念薄弱,未养成普遍遵守执行环保法律法规的习惯,钻空子行为严重。第二,“环境换增长”模式普遍存在。一些生态资源优势地区盲目追求GDP,引进资金,开矿办企业,在资源开发中走“先发展后治理”的道路。第三,环境保护机制不完善与不协调。环境管理机制体制落后,评价机制不健全,尤其是干部考评机制。表现在:经济指标是硬的,环境指标是软的;干部任期制的短期行为机制;协调机制不完善,部门之间缺乏通报与协调;合作机制方面,缺乏区域间的环境保护合作机制。第四,政策不健全或落实不到位。在产业的区域布局方面,考虑环境保护的因素不到位或研究不到位。在项目审批和区域产业发展中充分发挥环境影响评价的作用不到位,该叫停的项目很难叫停。节能减排力度不够,缺乏相应的配套政策。第五,发展不平衡。与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相适应,环境保护的力度与存在的问题不平衡。农村污染严重,旅游地区,尤其是适合登山的地区污染严重。记者:您认为,应该建立哪些政策体制来确保区域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白永秀:实行环境立国,是克服发展中环境瓶颈的必由之路,也是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坚定不移地走科学发展道路的必然要求。为此,应该要有3方面的考虑: 一是树立3个理念,推进3个转变。树立主动性环保理念,由被动性环境保护转变为主动性环境培育。发展生态环境产业,延长产业链,以生态环境产业为载体,影响与培育环境,促进环境生态化。树立回归自然界理念,由污染的“天-气-人-物-地”五位一体转变为去掉污染后的“天-人-地”一体化格局。本来世界是由“天-人-地”三者组成的一个和谐的完美体系。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在逐渐异化,由“天-人-地”三位一体到天人地相分离的“天-气(废气)-人-物(建筑物与废物)-地”五位一体。现在人类应重视自己的生存环境,去掉上下污染物,回复“天-人-地”一体化格局。树立以人为本的环境理念,由狭义环境保护转变为“人-资-环”一体化广义的环境保护体系。在纵向上,考虑“人-资-环”一体化,从各个环节进行保护;在横向上,既考虑环境保护,又考虑环境培育;在保护与开发的关系方面,在资源开发中保护环境,在环境保护与培育中开发资源。二是完善政府的政绩考核体系。没有保护环境的政绩观,就不可能产生保护环境的强有力的政治激励和约束。要设计科学合理便于操作的从地方到中央政府官员的考核体系,将环境保护(包括土地、大气、水、动植物等各类保护)环境的因素纳入其中。三是体现环境政策的区域差异性。中国不同区域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保护环境的政策也应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对于东部地区,应执行更为严格的环境保护标准;对于中西部,尤其是西部,则应注意区域经济发展与环境发展的关系。长期以来,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远远落后于东部地区,保持一定的增速对于缩小东西部差距是必要的,环境保护政策可以适当放宽,但环保底线决不能突破。记者:在区域发展中,城市和农村无论是在经济发展水平、人均收入,还是在人的素质、环境状况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在环境保护上也同样差别很大。您认为,这些差别表现在哪里?在区域发展中应该采取哪些措施来缩小城市和农村的差别? 白永秀:农村和城市的差别主要表现在:城市人和农村人对待环境保护的态度不同。城市中大部分人已经意识到了环境保护的重要,而且能主动参与环境保护。农村人中相当一部分人没有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参与环境保护的人更少。城市与农村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不同,因此环境保护的难点不同。城市工业和服务业部门是生产要素集中的生产模式,而农村农业部门则生产要素过于分散,增加了在生产过程控制环境污染的难度。城市与农村的生活方式不同,城市是一种集约式的生活方式,农村是一种粗放式的生活方式,因此环境保护的难度更大。城市与农村环境保护的组织化、专业化程度不同。城市环境保护有“五有”,即有专门组织、有系统制度、有专业队伍、有专门经费、有专用设施,而农村基本处于“五无”状态,即无组织、无制度、无队伍、无经费、无设施。城市与农村环境污染的发展趋势不同。农村环境污染的发展趋势更加严重,一方面,农村自身污染源不断拓宽;另一方面,城市人在双休日不断流向农村,加速农村的污染。城市与农村环保效果不同。由于对城市和农村的环保重视程度不同,采取的环保措施不同,获得的环保效果也就不同。当前农村的污染更加严重,环境保护的任务更加艰巨。尤其是城郊农村的污染。我认为,在区域发展中要缩小城市和农村的差别,应当采取以下三大措施: 加快农村城镇化步伐。采取“对不适宜生存和发展的农村移民搬迁、对适宜生存但没有发展潜力的农村由市场机制选择、对既适宜生存又有发展潜力的农村重点建设”的三位一体的新农村建设举措。培育农民的环境保护意识。改变农村人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培育城市和农村居民的环境意识,提高他们保护环境的自觉性。建立与完善农村环境保护和监督体系,尤其是垃圾处理体系。建立与健全农村垃圾收集与处理组织体系,配备专业人员。投入资金,完善农村垃圾收集与处理设施(垃圾桶、垃圾场)。健全环保监督组织,配备环保专职人员,制定有针对性的农村环保管理办法。点击三 焦点关注 关中-天水经济区和西咸新区如何实现可持续协调发展 关键思路 合理安排功能定位,注重产业转型,将产业与环境保护紧密结合起来 记者:以陕西省来讲,目前主推的有关中-天水经济区和西咸新区。这两个区域在发展过程中有没有受到环境问题的制约?未来的发展规划应该把握什么样的方向目标?应该采取哪些措施来实现可持续发展? 白永秀:这两个区域发展受到较为严重的环境问题制约。第一,环境压力已经很大。这两个区域都以陕西关中地区为主要依托,关中地区在历史发展中经过长期开发和较为密集的人类活动,环境负荷已极大,人与环境的矛盾凸显。第二,有限的土地资源构成了关中-天水经济区和西咸新区的限制。第三,这两个区域公民的素质还难以适应环境保护的要求。第四,周围环境压力加大。主要是指秦岭的污染与渭河的沉重负担。这两个区域在对陕西及其西部经济发展产生巨大影响的同时,将会对陕西及其西部的环境状况产生巨大影响。如果把握得好,将会促进陕西及其西部环境的良性循环。反之,会恶化环境状况。因此,要把握3个大方向: 为两个区域进行合理的功能定位。关中-天水经济区的定位已经十分明确,即“一高地四基地”。西咸新区的战略地位仍然在讨论中,我认为,应该把西咸新区建设成为人文关怀式的现代都市区、现代高端服务产业集聚区、国际化大都市的核心区。西咸新区的产业选择应该是发展现代高端服务业。将关中-天水经济区和西咸新区的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结合起来,在资源可承载和环境可负荷的范围内确定产业方向、发展产业。考虑产业整体布局和生态环境容纳能力,根据主体功能区规划,合理发展,避免重走东部地区走过的弯路。在产业规划理念上要重视4个转型:由“生产经济”向“服务经济”转型,重视服务产业;由“购物经济”向“休闲娱乐购物经济”转型(到购物场所休闲与娱乐,随机购物);由“利息经济”向“金融经济”转型。重视金融产业与资本市场的设计,起步就要考虑金融产业链如何延伸的问题,不是发展存贷业务,而是发展金融衍生业务,增加附加值,从而推动的“利息经济”向“金融产业与资本市场”转型;由“门票经济”向“文化旅游经济”转型。把旅游产业与文化产业相结合,把思想意识形态的文化与文化景点物质化、产业化,延长产业链,促进“门票经济”向“文化旅游产业”转型,把丰富的文物资源激活,促进旅游目的地品牌价值的充分兑现。如何实现关中-天水经济区和西咸新区可持续发展,我认为,主要采取四大措施: 制定一个区域发展与环境保护相统一的规划。这个规划应该把环境保护及其组织建设纳入经济发展中,把经济发展纳入环境保护中,并从组织机构上保证关中-天水经济区和西咸新区的环境保护落到实处。产业结构要有利于环境保护。在发展陕西特色的“富国产业”的基础上(装备制造业、高新技术),大力发展“富民产业”与“潜力”产业,这些产业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极小,既有利于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又有利于保护环境。对限制开发的农产品主产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分别实行农业发展优先和生态保护优先的绩效评价,不考核地区的生产总值、工业等指标。抓好两个区域周边的环境保护。关中的环境保护与生态发展,抓好“两河与一山”建设,即秦岭的环境保护、渭河与黄河的生态建设。
协调保护 篇6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全国广大农村地区应抓住机遇,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生态文明乡镇。本文将通过以我国东南部福建漳州芗城区芝山镇为例,探讨农村经济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问题。
1 农村经济发展中存在的环境污染问题
1.1 乡镇企业发展过快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
随着我国农村经济政策的进一步放宽,全国各地乡镇企业发展很快。以福建漳州芗城区芝山镇为例,2013年芝山镇预计实现规模工业产值214亿元;三产增加值69120万元,比增20%;财政收入78638万元(旧口径),比增6%;固定资产投资31.5亿元,比增12.5%;社会消费零售总额8.6亿元,比增33.89%;注册合同外资1792. 2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資2552万美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715元,比增17.2%[2]。可见,乡镇企业对农民脱贫致富和地方财政增收发挥了积极作用,乡镇企业正逐步成为我国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
然而,在发展乡镇企业过程中,如何注意保护好生态环境,是一个值得引起高度重视的问题。1.2 发展农业经济带来的环境污染
当前,农业经济仍是广大农村地区的支持产业,然而发展农业经济带来的化肥及畜禽养殖等污染也不容忽视的。据了解,福建九龙江流域两侧的发展农业经济带来的污染,已给下游城市人民饮水安全带来了一定安全隐患[3]。
2 发展农村循环经济解决问题
农村发展循环经济,重点是开发适合农村特点的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促进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提升农村的生产方式,增加农民收入[4]。
2.1 发展循环型生态农业经济
“十二五”将是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时期,中央明确提出,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
广大乡镇政府部门应以种养结合为基础,种养加一体化开发为重点,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为纽带,实现农业系统内物质循环利用,全程防控,减少污染。深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按照集约化、专业化、产业化、基地化和标准化现代农业要求,大力发展都市型生态农业(观光农业、体验农业、生态农业、教育农业),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积极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农产品的生产,扩大生产基地,有效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强度,改善种植业生态环境,提高农产品安全质量。
因地制宜,积极推广“粮-经-饲、牧-沼-果”等立体种养模式,配套与养殖规模相适应的粪便堆场、储液池、沼气池、厌氧池、好氧池容积及土地消纳面积,做到废弃物综合利用或废水综合治理达标排放,逐步减少无序化生猪规模化养殖,减轻农村环境污染压力,形成养殖—粪便处理—种植业利用的循环农业经济发展模式[6]。
2.2 发展循环型乡镇企业
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优化工业结构,调整工业布局,推进循环经济,加快推进乡镇工业园区的生态化改造。以新型工业化为导向,鼓励发展静脉产业;以清洁生产为重点,推动企业内部循环;以产业链建设为重点,推进园区内部循环;加速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抓好矿产资源、能源和水资源的节约和循环利用。
2.3 发展循环型现代服务业
树立绿色消费理念,推行政府绿色采购,倡导环境友好消费方式,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循环经济体系。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培育壮大现代物流业和加快地方文化产业的发展,全面开展生态旅游示范创建活动,带动第三产业整体向现代化转型,向生态化转型。通过不断拓展新领域,发展新业态,培育新热点,促进现代服务业发展提速、比重提高、水平提升。
此外,乡镇政府主管部门应强化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发展生态友好型农村经济。建设和发展农村经济要坚持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原则,进一步加强对乡镇企业发展工作的领导,调整发展方向,合理安排布局,对乡镇企业管理干部和从业人员进行环境保护和环境法制的宣传教育,强化环境意识;乡镇环境保护部门对本乡镇企业进行检查监督,及时制止乡镇企业非法占用和毁坏耕地,乱砍滥伐森林,任意污染生态的行为,对不服从监督,明知故犯,造成环境破坏的企业和个人,必须按照国家和地方的有关环境法规进行严肃认真处理。
这些在发展农村经济同时对加强乡镇地区生态环境保护也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 徐静、王干梅.发展乡镇企业必须注意保护农业生态环境. 贵州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2] 2013年度福建漳州芗城区芝山镇领导班子述职报告.
[3] 《福建省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九龙江流域水环境问题通报的函》(闽流域办【2013】7号)
文明施工与环境保护协调对策浅谈 篇7
关键词:文明施工,环境,保护
0 引言
城市地铁施工与城市环境保护的问题,是每个参加城市地铁施工企业都必须面临的问题,它关系到工程的施工质量好坏,企业的文化建设和企业的社会信誉。怎样做好城市地铁施工与环境保护问题的防治工作,我们在建设上海地铁M8线ⅤB合同段的过程中,重点做了5个方面的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 全员重视施工与环境保护
一般情况下,施工过程中的环境保护问题是施工单位容易忽视的问题,如果在施工前期没有对全体员工进行环境保护方面的教育,就很难保证在施工阶段不发生问题。根据我们以往城市施工工程项目的施工经验,环境保护执行得好坏与当地的民事纠纷有很大的必然联系,如果不重视,将给施工单位带来巨大损失,造成无休止的赔偿,影响施工的正常进行。所以我们在施工准备阶段就对全体员工进行施工与环境保护的专项教育,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当地的有关规定条例,使每一位参加施工的人员都清楚施工与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与企业的发展、效益息息相关。
2 施工与环境保护责任到人
项目经理部成立了施工环境保护领导小组,项目经理任组长,环境保护部负责管理施工现场的环境保护,并聘请当地环保部门的专家担任技术顾问,对施工人员进行环保意识教育和环保知识培训,明确本工程环保工作的目标和工作要点。
建立健全环境保护体系,使现场的施工技术人员都清楚自己的职责,对在施工过程中的任何与环保有关的问题负直接责任,谁污染谁治理,根据问题的大小与个人的经济利益挂钩,真正做到施工与环境保护人人有责。分工细致,责任明确,形成了有力的施工与环境保护管理体系。
3 在施工与环境保护问题上采取严加预防的措施为主
由于地铁工程的特殊性,在施工过程中经过的地带均为城市的交通密集区、城市居民生活区、大中院校教学区、大型体育场馆等,环境保护问题就更加复杂。
在施工准备阶段,就对施工现场周围的情况进行详细的调查,对环境保护问题做详细的调查分析,并邀请当地环境保护专家或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到施工现场指导,制定出符合施工现场条件和城市环境条件、切实可行的环境保护防治办法。施工前对基坑周围的建筑物和构筑物应进行有效的保护,确定重点保护对象,针对重点对象采取施工全过程中进行监控量测,保证重点保护对象在施工中的安全。施工中严格遵守环境保护防治办法,避免在施工中发生出现一个问题立即处理一个问题的情况,费时又低效,使环境保护问题得不到根本解决。坚持环境保护的“三同时”制度,确保施工环境保护问题得到有效的防治。
严格控制城市扬尘污染,严格控制施工机械设备的噪声,严格执行城市建设垃圾、工程渣土和泥浆集中堆放处置的规定,增加环境保护方面的设备投入,加强环境保护是施工过程中的重要工序的意识,精心组织施工。
4 施工与环境保护应进行综合治理
1)在上海地铁施工过程中,车站的开挖土方数量巨大,如果不进行精心组织,大量的土方外运和回运势必会影响工程进度,还会占用大量的土地资源,不利于环境保护。在施工前,我们对开挖土方顺序、阶段和数量进行了科学的分析研究,精心组织,充分利用开挖土方进行回填,减少土方外运和回运的次数和数量,减少环境污染。
2)地铁基坑降水采用深井降水工艺,根据施工进度,利用监测结果控制基坑内的水位,为了保护周围环境、管线及建筑物,遵循“按需降水”的原则,杜绝过量降水。适当时候应采取回灌法等措施。
3)在施工期间,造成大气环境污染的物质主要是粉尘,运输车辆二次扬尘,水泥搅拌桩污染等,采取主干道定期洒水车洒水和清扫、露天堆放的材料进行覆盖等措施。在施工中尽最大能力采用新技术、新工艺,缩短施工工期,确保达到环境保护的目标。
4)施工中加强运输、施工作业所使用车辆的保养和管理,确保所有作业机动车尾气检测合格,加强对施工机械、运输车辆的维修保养频度和次数,减少机械设备的故障率,减少烟度和颗粒物排放。
5)根据施工项目现场环境的实际情况,合理布置机械设备及运输车辆进出口,应安置在居民区域相对较远的方位。合理安排施工机械作业,高噪声作业尽可能安排在不影响周围居民及社会正常生活的时段下进行。高噪声设备安装降噪装置或在设备附近加设可移动的简易隔声屏,尽可能减少设备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6)施工现场的噪声应严格按照GB 12523-90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的规定执行。特殊时期应采取有效的措施控制环境污染。每年中、高考期间,必须按照规定时间进行施工,确保施工现场噪声污染控制在有效范围内。防止噪声影响居民、学校的生活和学习,以实际行动开展“绿色护考”。
5 施工与环境保护应规范操作
城市地铁的招标文件和设计文件中,对环境保护作了科学的防治设计,只要我们施工严格遵照设计文件,充分领会设计者的意图,按规范、技术要求落实施工、文明施工,环境保护就会有保障。对于设计中出现遗漏的地方,我们应一经发现,及时与业主、设计单位取得联系,采取有效的措施,减少环境污染。
6 结语
只有全体施工人员有了高度的思想意识,我们的环境保护工作才会做得更好。不同的工程项目有其具体的情况,也各有不同的防治方法,施工与环境保护防治的方法多种多样,我们想找到一个项目施工与环境保护科学结合的途径,通过这个途径,更好地保证工程施工与环境保护的协同,让地铁建设真正成为推动城市经济发展大动脉,为城市、社会、经济服务。在此,旨在提出方法,共同探讨、共同发展。
我公司针对城市地铁施工中环境保护问题主要做了这几个方面的工作,但却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我公司施工的上海地铁先后被评为“上海市文明工地”“上海市示范工地”“上海市地铁标准化管理达标工地”等,不但弘扬了企业的精神和企业的文化,还为企业的下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S].1998-11-29.
[2]国家环保总局.关于有效控制城市扬尘污染的通知[R].2001.
[3]上海市人大.上海市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条例[S].2007-11-14.
协调保护 篇8
随着现代新闻获取技术和新闻传播途径的不断发展, 新闻自由与公民个人隐私权的冲突日渐加剧。一方面, 新闻自由作为公民参与民主政治、了解社会生活、实现知情权的基本保证, 已被赋予了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的强大功能, 新闻媒介的触角延伸到社会的各个角落, 努力探知一切可以获得的信息。作为公民的个人隐私在新闻自由所追求的高度透明化面前已越来越无处躲藏, 常常会自觉或不自觉地曝露在社会公众面前。新闻自由已成为现代公民个人隐私权所面临的最大挑战。而另一方面, 随着人们对精神生活要求的不断提高, 为了获得“心灵的安宁和独处的权利”, 作为现代人格权重要内容的隐私权, 也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并且随着社会生活的日趋丰富和多样化, 可以作为“隐私”的范围也在不断扩充。在这种情况, 过度强调的隐私权保护就有可能阻碍新闻自由的正常行使, 从而使其无法发挥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的功能并最终造成对社会公共利益的侵害。因此, 如何最大限度地消解新闻自由与隐私权保护之间的冲突, 已成为摆在法律理论界和立法、司法界面前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新闻自由与隐私权保护的冲突
新闻自由与隐私权之间的冲突和矛盾可谓与生俱来、不可避免。隐私权由于其客体的隐密性, 对公众来说往往具有较大吸引力, 即具有人们通常所说的公众兴趣, 这与新闻从业人员所追求的新闻性也是一致的, 因此, 隐私权的保护总是与新闻作品的传播相矛盾、相冲突的。
(一) 滥用新闻自由对隐私权的侵犯
新闻侵害隐私权包括两种形式:一是新闻采访侵犯隐私权, 二是新闻报道侵犯隐私权。
新闻采访侵犯隐私权, 一般是指新闻单位及其工作人员为了获取新闻素材, 在未征得采访对象同意的情况下, 采用窃听、监视、私拆信件、窥视私人文件以及刺探等非法手段, 收集采访对象隐私的行为。由于这些行为违背了隐私的不可侵犯性, 因此, 只要非法收集、获悉他人隐私, 即构成侵权。
新闻报道侵犯隐私权, 是指新闻媒体违背当事人的意愿, 在新闻言词中公开披露与社会公共生活无关的个人信息、个人私事或个人领域, 造成当事人人格利益的损害的行为。新闻报道侵犯隐私权是滥用新闻自由侵犯隐私权的主要形式, 现实生活中发生的大部分涉及新闻自由与隐私权冲突的案件 (事件) 都属于这一类型。
(二) 隐私权保护对新闻自由的妨碍
隐私权作为一项基本人权已日渐深入人心, 在人们法制意识、个体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不断增强的今天, 过度行使隐私权或过度强调隐私权保护也必将对新闻自由的正常行使造成妨碍。
过度行使隐私权对新闻自由的妨碍, 是指隐私权的主体在应当接受调查采访、接受公众监督的情况下, 以隐私权保护为由拒绝公开其相关个人信息、私人活动和个人领域的情形。这种情况主要发生在一些涉及公众人物, 特别是政治人物的隐私采访、报道问题上。
过度强调隐私权保护对新闻自由的妨碍, 则主要是指国家立法、司法机关在立法、司法实践中未能平衡隐私权保护与新闻自由之间的利益取舍, 过分偏重于隐私权保护, 从而整体削弱民众新闻自由权利的情形。过度强调隐私权保护对新闻自由的妨碍, 在隐私权保护与新闻自由的冲突中, 表现得相对隐蔽, 同时再加上特定国家政治、经济、文化以及历史传统的影响, 常常不为民众所觉察, 但是其危害性极大。因为过度强调隐私权保护势必限制民主法治社会所必需的个人信息的公开和交流, 构成对自由交往、公共管理以及他人权利的妨碍, 进而影响到民主国家对社会公共事务的正常管理。
三、新闻自由与隐私权保护冲突的原因分析
(一) 两者的价值取向不同
新闻自由与隐私权虽然都是现代社会公民的基本权利, 但是两者的目标在一定范围内存在着明显的对立性。新闻自由制度的目的在于努力将最大量的社会信息向公众披露, 满足公民的知情权, 扩大公民信息视野, 促成对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的正常管理, 这就势必要侵入他人私人空间获取信息;而隐私权的功能则是要画出一个私人禁区, 以保护民众的个人生活安宁, 保持私生活秘密, 排斥他人对私人信息领域的侵犯, 进而达到维护个人最基本的人格独立、自由和尊严的目的。
(二) 现有法律规定的缺位
我国法律关于新闻自由与隐私权方面的规定, 存在着大量的空白和漏洞。其中最直接的一个问题就是对新闻自由的界限和隐私权的界限没有做出清晰的划分。新闻自由的自由范围只是以合法与违法进行原则性的界定, 也即只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 都可以充分行使新闻自由。而从隐私权的角度来看, 在我国目前的立法中, 尚未将其作为一项独立的人格权在国家基本法律中明确规定。虽然2005年修订的《妇女权益保障法》第42条中第一次明确使用了“隐私权”这一称谓, (1) 但是遗憾的是, 仍然没有从立法上给隐私权的范围作出一个明确的界定。
(三) 经济利益的驱动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经济利益的驱动更使得新闻自由与隐私权的冲突不断加剧。一方面, 新闻媒体和新闻从业人员作为市场的参与者, 为了招徕读者、扩大影响、迎合社会公众在知悉基本生活信息的需要, 努力挖掘各种人物, 特别是公众人物的隐私作为“卖点”;而另一方面, 从隐私权主体来讲, 越是被媒体所关注的公众人物, 他们对隐私的保护往往越加重视, 而其隐私权一旦被侵犯, 常常还伴随着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精神损失。
四、协调新闻自由与隐私权保护的原则
新闻自由与隐私权保护之间的矛盾是否真的无法调和?亚里士多德有言“各种善之间不应存在冲突”。如果我们承认个人权利的维护是一个民主国家的最终目标, 而所有其他权利都是为了维护这一最终目标而设置的, 那么, 在新闻自由和个人隐私的保护之间也就不应该存在着真正的冲突。 (2)
(一) 权利平等保障原则
新闻自由与隐私权作为现代文明社会公民的两项基本权利, 前者彰显着国家的政治民主, 后者体现着民众的自由与尊严, 二者的价值和意义都十分重大, 在正常情况下, 应该给予平等的保护, 不可偏废。既不可无视公民的隐私而过分强调新闻自由, 也不可过分扩大公民的隐私保护而阻碍新闻自由的正常行使。
(二) 公共利益优先原则
隐私权与新闻自由之间的冲突, 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公的利益与私的权利之间的矛盾。公共利益高于个人利益, 这已是国际社会的共识。一般情况下, 普通公民的个人情况对公共利益不会有多大的影响, 也并非必须为社会公众所知晓, 此时, 如果新闻媒体只是为了求新猎奇、哗众取宠而将私人隐私任意披露, 肯定是对隐私权的侵犯。但是, 在多层次、多样化的社会生活里, 所谓的个人私事和公共事务之间并不存在截然分明的界限。如果公民的隐私涉及公共利益, 公众的政治生活, 就不再是纯粹的个人私事, 而成为社会公共事务的一部分, 比如政治人物个人的道德品质可能直接影响其处理公共事务的态度和水平。因此, 对于涉及公共利益, 公众的政治生活的隐私, 社会公众就有权了解, 揭露和干预, 新闻媒介有权予以报道, 此时个人的隐私权就要让位于新闻自由。
(三) 尊重当事人意志原则
在普通情况下, 新闻采访和新闻报导涉及个人隐私问题时, 应当充分尊重当事人的意志自由, 在征得当事人同意的情况下进行, 不得以欺诈、胁迫等违法手段获取隐私。隐私权与公民的人格尊严也是紧密相联。对隐私公开, 特别是不适当的公开, 则会使个人并不愿为社会评价的事务, 受到社会公众的关注与评价, 因而可能直接伤害当事人的人格尊严。例如公开妇女受到性侵犯的事实, 被害妇女都会感到是再一次受到侮辱, 人格尊严受到了伤害。并且由于隐私一旦公开, 不可复原, 对当事人人格尊严造成的侵害即使补救也难有良好效果, 同时还可能会连带侵犯当事人的名誉权。
五、关于完善我国相关立法的几点建议
(一) 明确规定新闻自由与隐私权的法律地位, 清晰界
定二者的权利范围。制定专门的《新闻法》和《隐私权保护法》, 清晰界定二者的权利范围, 明确规定出新闻自由的禁区, 规定出隐私权的权利内容和受保护的隐私的具体判断标准。权利的界限清晰了, 发生冲突的情况自然就会得到有效的解决。
(二) 对公民的隐私权进行类型化保护
具体到隐私权保护方面的立法, 本文认为, 考虑到隐私权客体的“动态性”, 以及隐私权主体本身在社会性方面的差异, 应当在立法时对公民的隐私权区别对待, 进行类型化保护, 从而最大限度的做到新闻自由与隐私权保护的协调。
根据隐私权主体社会性方面的差异, 可以将隐私权主体分为:政治性公众人物、一般公众人物、普通民众和未成年人四类。
1、对政治性公众人物的隐私权保护
政治性公众人物因为他们身份的特殊性, 其个人生活同公众利益的联系最为密切, 其身体健康状况、教育背景、家庭财产、道德品质、生活作风等等很多涉及个人隐私的问题也直接关系到其能否较好地履行职务, 行使公共职权的问题。因此, 对政治性公众人物的隐私权保护, 应当优先适用公共利益优先原则, 在不泄露国家机密的前提下, 法律应当明确划定出其应该公开或可以公开的隐私范围, 以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在这个范围内新闻媒体可以充分地行使新闻自由权利对政治人物的私生活进行报道。
2、对一般公众人物的隐私权保护
社会公众所熟悉的人物, 他们所从事的活动一般与社会公共生活有关并构成了社会公共生活的一部分, 有些人甚至是出于利益考虑有意追求公众注意进而成为公众人物。由于这些人物通常凭借公众效应, 在名利等方面享受了较多的利益甚至是权利, 因此, 从权利义务相对等的原则来讲, 他们在个人隐私方面也应当承担相应的“容忍”义务。因此, 对一般性公众人物的隐私权保护, 法律可以对其隐私权客体范围进行模糊性处理, 或者只明确划定出其应受保护的隐私范围。
3、普通民众的隐私权保护
隐私权制度的基本出发点就是对普通民众的隐私予以保护。因此, 在立法上对普通民众的隐私要予以严格保护, 行使新闻自由等涉及公民隐私的权利时, 应严格遵循尊重当事人意志的原则, 只要公民认为新闻侵犯了或可能侵犯自己合法的权利和自由时, 他就有权拒绝接受采访、拒绝报道。除了在涉及社会公共利益、社会公共道德而有必要公开的隐私外, 对于其他涉及公民隐私的情况, 新闻自由应受到严格限制。
4、未成年人隐私权的保护
受文化传统和历史习惯的影响, 未成年人的隐私权保护问题在立法、司法实践中一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本文认为, 在法制文明充分发展的今天, 未成年人作为一类特殊的民事主体, 一方面在法律上其尚不具有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 另一方面在生理、心理上其尚未发育成熟。一旦其重要隐私泄漏, 对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发展所造成的危害往往十分严重, 而且难以进行有效弥补。为此, 对未成年人的隐私权保护, 在立法上应采取全面保护和严格保护的态度, 明确规定出未成年人可以接受新闻报导的隐私范围, 对于可能对未成年人造成不良影响的隐私问题, 一律禁止予以新闻采访和报道。而对于新闻媒体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对未成年人隐私进行采访和报道时, 也必须征得未成年人本人及其监护人的同意。■
参考文献
[1]在此之前, 我国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 (试行) 规定》、1993年8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名誉权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以及2001年2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等法律规定中均只使用“隐私”这一词语, 将隐私的保护问题置于名誉权的范围之内。
[2]《新闻自由和隐私权保护》, 杨钰, 《晋中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
[1]《人格权法》王利明, 杨立新, 姚辉编著, 法律出版社, 1997年第一版。
[2]《民法学》王利民主编, 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4年第一版。
[3]《民法学原理》 (上) 张俊浩主编,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00年第三版。
[4]《新闻自由与隐私权的法律保护》, 李莉、黄鹏, 《广西社会科学》2005年第9期
[5]《新闻自由和隐私权保护》, 杨钰, 《晋中学院学报》2008年第2期
[6]《新闻自由与公众人物隐私权保护》, 胡婧, 《广东海洋大学学报》2008年第2期
协调保护 篇9
关键词: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协调
一、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不协调的表现
在理论上, 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是辩证统一的。一方面, 经济发展可以促进环境保护。经济发展不但带来经济实力的增强, 为政府加大对环境保护的资金投入提供保证, 而且提高了稀缺资源利用率, 增进了资源配置的效率, 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换代, 从而实现对环境的保护;另一方面, 环境保护对经济发展有促进作用。良好的环境不但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 而且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带来直接和长远的经济效益。然而, 实际上二者的关系相当复杂。发达国家在上百年中逐步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 我国在比较短的时间内就集中暴露出来。
1.认识上的缺陷
无论是古典政治经济学、新古典政治经济学还是新增长理论, 都将生产看作要素投入的函数, 而生产要素之间的替代性问题则被忽视了。主流经济增长理论认为生产要素之间具有很强的替代性, 也就是说, 任何一种要素在生产函数中都近乎于非必需。这些理论都严重忽视了环境资源作为生产要素的不可替代性和环境资源对经济增长的巨大影响。有些学者认为经济发展必然会导致环境污染, 要发展经济就必须付出污染环境的代价。西方国家走的是“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 我国也不例外, 忽视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在政绩考核中主要看GDP指标, 忽视环境保护。
2.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对环境造成伤害
我国经济长期以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方式为主。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以高资源投入、高污染排放为特征, 不仅加剧了原来就存在的资源短缺状况, 而且使我国的生态环境更加恶化。2009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显示, 全国612个城市中, 空气质量达到三级标准以上的只有477个。第二次全国水土流失遥感调查报告显示, 我国水土流失面积已达356万平方公里, 土地沙漠化面积以每年2400平方公里的速度在扩展。我国的环境污染发展成本比世界平均水平高出6%左右, 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造成的损失占GDP的15%左右。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不仅在相当程度上抵消了当期“经济增长”, 而且对后续的“经济增长”也有难以估量的潜在阻滞作用。生态环境恶化所带来的潜在经济损失远远大于其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 将大大加重经济社会后续发展的成本。比如, 工业废水不经过处理或只是简单处理后就排进江河中, 不但使得在日后要花费更多的投入来治理, 而且污染会造成损害健康、缩短生命等恶果。
3.我国加快经济发展与提高环境保护效率面临困境
我国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不健全, 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不清晰、不协调, 管理部门之间职权不清, 法律原则性过强而可操作性差。我国GDP总量已居世界第二位, 但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国情没有改变。各方发展所需的资金总的来说是不足的。有限的资金绝大部分都用于经济发展和社会建设, 对环境保护的投入不足。环境保护投资具有投资大、周期长、收益低、见效慢的特点, 在市场经济逐利目标的驱使下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投资者, 都很难对环保产业产生投资欲望。环保产业无法完全依赖市场经济“看不见的手”的自发调节作用而发展。环保事业的发展也离不开技术进步。在我国, 科研成果转化难等问题也是影响环境保护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二、促进经济增长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措施
过去人们认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是对立的, 把两者割裂开来。现在人们已认识到人类发展与环境之间应该保持一种和谐关系, 而对赖以生存的环境的掠夺性开发最终必将影响到人类自身的发展。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已提出“包容性”增长的策略, 其中明确指出要寻求社会和经济协调发展。
1.树立科学发展观, 转变发展的理念, 加强环境保护教育和宣传力度, 提高全民环境保护意识
人类对环境保护的认识伴随着经济发展中环境资源问题的日益严重而逐渐深化, 并认识到必须转变发展理念。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就是这一转变的结果。胡锦涛指出:“一个国家坚持什么样的发展观, 对这个国家的发展会产生重大影响, 不同的发展观往往会导致不同的结果”。
科学发展观赋予发展更加丰富的内涵, 是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全面的发展观、协调的发展观, 它反对的是片面的发展、不计代价的发展、竭泽而渔式的发展。当前的环境问题, 根源在于人的思维、决策和行为的失误, 因此, 必须树立科学发展观, 才能真正改变原有的发展方式。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但这一国策还远不够深入人心, 原因就在于这方面的教育和宣传的力度不够。我们应通过各种宣传手段使广大人民群众意识到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对未来发展的重大影响, 在全社会倡导生态文明行为、节俭的风尚和绿色消费, 以合理的消费理念取代浪费、奢侈的消费。
2.加大对环境保护的资金投入, 发展环境科技
由于环境资源的公共品性质和环境污染的负外部性, 仅靠市场机制难以实现环境保护。政府必须通过公共财政加大对环境保护的投入力度, 对整个社会的环境保护起到引导、促进作用。除政府增加投入外, 还要通过各种政策措施调动社会各方面的资本投入环境保护, 推动污染治理的市场化、企业化运作, 提高环保资金使用效率。
环境问题的根源之一是技术落后。事实表明, 落后的科技水平导致落后的生产方式, 进而导致自然资源过度消耗, 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反之, 较高的科技水平, 提高了资源能源的利用率, 排放到环境中的污染物相对减少。所以, 环境保护必须依靠技术进步。比如, 生物工程技术、核技术等为环境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3.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发展循环经济, 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首先, 抓住两端, 以提高资源利用率为核心。根据我国的国情, 应在资源的输入端尽快转变高消耗、高污染的粗放型经济模式, 调整产业结构, 淘汰落后生产工艺和设备, 重点抓好节能、节材等工作;在输出端重视废弃物的回收利用, 做好资源的再生产和循环利用工作。
其次, 走以生态农业和环保产业为主导的经济发展道路。农村人口众多, 发展生态农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和保障市场农副产品供应问题。通过广泛施用农家肥, 在水库堰塘养鱼、家禽, 在村内村外栽种果树, 培育可食用菌类, 发展以绿色有机农副产品为主的生态型乡镇工业。在城市大力发展环保产业, 鼓励那些为环境污染防治、生态环境改善和自然资源保护提供设施和服务的行业的发展。
4.进一步完善环境保护政策法规体系, 严格落实环境保护法律法规
法制是建设生态文明的根本保障。近年来, 我国在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不断完善, 但也存在环境法律条文缺乏配套性、对环境违法行为惩处力度不够等不足。因此, 我们要加大环境立法步伐, 健全环境法规和标准体系, 对违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企业依法严格追究其法律责任, 并在经济上提高处罚标准, 在法律和制度上促进企业提高治污的积极性。
5.完善政府绩效评价机制、监督机制和对政府部门失职的惩处机制
政府管理在我国环境保护中起着引导、促进作用。必须改变原有的政绩观念和评价机制, 把环境保护和建设任务纳入政绩考核体系, 实施生态环境保护问责制, 增强政府贯彻环境保护国策的积极性。政府政绩考核如果没有监督机制作保证, 难以真实体现政府部门对环境保护的尽职程度和渎职程度, 所以, 必须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 不仅各级人大有效地监督各级政府, 还要建立群众对政绩考核的监督制度、社会舆论监督等。政绩考核内容公开透明, 监督机制才能充分发挥实效。对政府部门失职造成的环境污染责任, 也必须有健全的法律和制度政策的惩处机制。政府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 相互协调, 共同促进环境保护事业发展。
参考文献
[1]余江.资源约束、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理论与中国能源消费的经验[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0
[2]罗毅.2009中国环境质量报告[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10.
协调保护 篇10
森林资源与区域经济的发展有着密切联系, 只有合理开发和保护森林资源, 才能实现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比如云南省, 其森林资源比较丰富, 但是区域经济发展与东部地区的省份比相对比较落后, 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云南森林资源在开发、利用和保护过程中还存在不足之处, 仍需在实践中不断协调云南区域经济发展与森林资源保护之间的关系, 改进和创新区域经济发展策略。
2 森林资源保护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必要性
2.1 只有实现森林资源保护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才能满足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近年来, 我国经济迅速发展, 人民的生活水平大幅提高, 随之而来的是人口数量越来越多, 森林资源的消耗量也越来越大, 从云南地区经济发展的现状来看, 其经济发展整体水平并不高, 尽管森林资源比较丰富, 但是在开发过程中存在“杀鸡取卵”的现象, 再加上林业加工产业规模的迅速扩大, 对木材的需求量也更高, 导致云南森林资源的供给量逐年下滑, 森林资源供需矛盾越发明显, 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 就必须做好森林资源的保护工作, 实现云南森林资源保护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进而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2 只有实现森林资源保护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才能满足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求
云南位于我国的西南部, 其森林资源十分丰富。近几年, 随着国家社会经济建设的深入推进, 云南省的社会经济结构和消费结构也发生了变化, 人们在追求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质量提高的同时, 对森林资源的需求也更加复杂, 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 生态需求的增加, 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时代背景下, 云南森林资源遭到过度开发和利用, 自然生态面临的危机愈加明显, 每年发生水土流失、滑坡等自然灾害的数量越来越多, 对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了重大威胁。 (2) 经济需求增加。木材作为一种天然无污染的材料, 为人类提供了大量绿色、环保的经济产品,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涌入林业市场, 这虽然在一方面促进了云南社会经济的发展, 但是另一方面也加剧了森林资源紧缺的现状, 对云南社会的长久发展来说是非常不利的, 因此, 要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协调森林资源保护与区域经济的发展。
2.3 只有实现森林资源保护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才能满足人类社会消费结构转变的需求
近年来, 我国社会的生产和消费结构发生了重大转变, 人们的消费观念也随之变化, 更加注重对高质量生活的追求, 云南省作为我国森林资源集中的区域, 承担着改善湿地生态系统和维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职责, 森林资源具有净化空气、吸收粉尘、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的功能, 同时还能释放负氧离子, 兼具杀菌等保健功能, 对改善人们生活环境, 提高人们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由此可见, 只有实现森林资源保护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才能满足人类社会消费结构转变的需求。
3 森林资源保护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应坚持的原则
3.1 坚持遵循国家法律法规的原则
近几年, 我国政府越来越重视森林资源的保护, 并针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法规, 但是有些地区并没有将这些规章制度放在眼里, 一味追求经济的快速发展, 大量采伐林木, 这种做法显然是不科学的, 不仅不能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还会导致生态环境越来越差, 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造成严重威胁。云南地区在森林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中也存在一些不遵守法律法规的现象, 对此, 相关部门必须加强监管, 提高森林资源保护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 力求让所有森林资源开发者树立遵纪守法的意识。
3.2 坚持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协调发展的原则
做好森林资源的保护工作是云南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因此, 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 应当坚持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协调发展的原则, 正确处理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 对于森林资源来说, 眼前发展是一种短暂性的发展, 它是实现长远发展的必经之路, 但是如果过度重视眼前发展, 必定会影响到森林资源的长远发展, 当然, 如果只重视长远发展, 而不重视眼前发展, 也不可能实现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由此可见, 森林资源的保护是一项整体性、复杂性的工作, 在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 必须重视对森林资源的保护, 合理控制资源的开发利用度, 坚持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 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权利的原则。杜绝出现亡羊补牢、舍本逐末的现象。
3.3 坚持森林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同步进行的原则
长期以来, 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都是坚持“先开发、后治理”的原则, 这虽然在表面上满足了保护森林资源的要求, 但事实上并不是长久之道, 长期以往, 必定会导致森林资源的破坏, 对我国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危机, 云南省的森林资源储备量正呈现出逐步减少的趋势, 如果不及时采取治理和保护措施, 必定会对本省的经济发展造成影响, 因此, 在森林资源开发和利用的过程中, 必须制定合理的计划, 既要保证实现一定的经济效益, 同时也必须保证森林资源能很快恢复, 这样才能促进社会经济与森林保护的同步、协调发展。
4 森林资源保护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对策
4.1 建立健全森林资源保护与管理制度
要实现森林资源保护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目标, 首先必须有完善的林业管理法律法规作为保障, 我国各级政府应当完善森林资源保护与管理制度, 利用政策引导和法律法规来约束公民对森林资源保护的意识。其次, 必须加强管理, 将森林资源的开发利用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避免和减少乱砍滥伐现象的发生, 此外, 政府还必须完善与森林资源保护相关的投资和税收制度, 优化林农的利益结构, 杜绝短期投资行为的出现。
4.2 实行科学的林业建设政策
科学合理的林业建设政策应当建立在当地林业发展实际状况的基础上, 对于云南地区来说, 林业建设的科学政策应当具备二点: (1) 应限制森林资源的消耗量, 对采伐限额要有明确的限制, 尤其是在天然林木的采伐上; (2) 应当以提高森林覆盖率为基础, 将植树造林放在首位, 进一步扩大人工林的面积。
4.3 实施林业分类经营
根据云南森林资源主体功能的不同, 可将其划分为生态公益林和商品林, 生态公益林的主要经营目标是实现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而商品林主要是以实现最大的经济效益为目标。对于商品林来说, 应当采取集约经营的模式, 这样才能实现最大的经济效益;对于生态公益林来说, 则应当采取封山管护、杜绝采伐的管理模式, 以实现生态效益的最大化。
4.4 以产业体系建设带动生态体系建设, 实现生态建设产业化, 产业建设生态化
首先, 生态建设走产业化的发展道路是林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市场是社会分工的产物。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文化、体育、生态等新兴产业不断从传统产业中分化出来, 并不断市场化, 成为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动力。生态建设产业化则是这一分化过程的具体结果, 它不仅从第一产业中分化出来, 而且还涵盖了第二、第三产业, 改革开放以来, 传统家庭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 以家庭为单位的社会生产体系已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 农村劳动力不断向城市和其他产业转移, 这种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客观趋势决定了林业建设必然要由一家一户走向联合, 走向社会化、市场化经营的发展道路。其次, 生态建设产业化, 产业建设生态化是解决“三农”问题, 实现区域经济发展的科学之路。如云南省大姚县以其特殊的地形地貌和气候的多样性, 孕育了丰富的生物资源, 境内分布有种子植物136 科, 1148种, 产野生中药材580种, 而且有不少核桃、板栗、花椒等经济林木、野生食用菌、林菜等产品, 已为林产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只有以产业建设带动生态体系建设, 切实把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 才能实现区域经济的发展。
5 结语
森林资源保护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具有客观必要性, 只有处理好两者的关系, 才能满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以及消费结构转型的需求。在发展区域经济的过程中, 应当完善森林资源保护与管理制度、优化林业建设政策, 并对林业实行分类经营。从而更好更快地实现森林资源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根本目标。
参考文献
[1]赵晓丽.我国森林资源保护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探究[J].中华民居, 2014 (6) :133~133.
[2]桂金玉.我国森林资源保护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研究[D].湘潭:湘潭大学, 2009.
[3]王天榀.浅谈森林资源保护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J].魅力中国, 2014 (20) :51~51.
协调保护 篇11
关键词:区域经济;森林资源;策略;协调发展
引言:
目前,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越来越明显,国际经济竞争也越来越激烈,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逐渐深入,改革也逐渐见效,国民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着巨大的压力。森林资源是重要的经济、生态资源,同时也是经济发展和人类生存的重要基础。森林资源保护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保护森林资源能够改善区域的生态环境,并促进区域经济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中实现科学、可持续性地发展;区域经济的科学、可持续性发展又能够为森林资源的保护提供良好的经济、社会保障与支持。因此,要协调好森林资源保护和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研究造成两者不协调的深层次原因,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改进和调整,从而促进森林资源和区域经济能长期、稳定、健康、协调发展。
1.协调森林资源保护与区域经济发展必须要处理好的关系
森林资源是林地及其所生长的森林有机体的总称,包括林中和林下植物、林木资源、野生动物以及其他自然环境因子等资源,同时是生态环境的核心组成部分,也是重要的经济资源。其自身具有强大的天然更新与生态修复的功能,是大自然维持生态平衡的重要依托;而森林资源中的林木及其他资源,则是经济生产和人民生活的重要原料和经济物资。森林资源对于生态环境保护和区域经济发展都有重大的意义,所以在协调森林资源保护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关系的社会实践中,要注意处理好以下关系:
1.1 现实发展与长远发展的关系
现实发展与长远发展之间既存在着相互制约又有相互促进的矛盾关系。现实发展是长远发展的基础,如果过度重视现实发展则会对长远发展造成损害;长远发展又是现实发展的目标,然而如果过度期待长远发展也会制约和影响到现实的发展。所以,森林资源保护是一项长期又复杂的系统工程,一定要兼顾和和协调好现实发展与长远利益之间的关系。就要做到立足现实、兼顾长远,不但要重视现实发展,为长远发展储备和积蓄力量;又要对森林资源的开发和保护做出长期、科学合理的规划。
1.2 经济发展与森林资源保护的关系
森林资源保护是一项系统工程。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对于提高森林的覆盖率、增加森林资源的储备量、满足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需要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发展的初级阶段,物质资源消耗量相对较大,为了满足现时经济发展的需要而过度开发和利用森林资源、忽视了森林资源保护工作。这样下去,势必会引起一系列的生态环境和经济等问题。森林资源是重要的经济物资,务必要把握好“合理保护”和“有效利用”之间的“度”,应该在有效地保护森林资源的前提下进行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力求做到兼顾好资源恢复与经济发展,既不能重复“先破坏,后治理”的老路,也不會影响到经济的正常发展。
1.3 区域经济发展与整体环境的关系
区域经济的发展又是一种局部利益,有可能会对整体环境形成维护或者造成一定的伤害;整体环境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外部环境,在其发展过程中也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作用。所以协调好区域经济和整体环境之间的关系,不但要避免因重视区域经济发展而对整体环境造成的伤害,而且也要充分发挥区域的优势,为整体环境的保护工作做出积极的努力。这样才能使区域经济与其外部环境保护之间形成和谐稳定、互惠互利的关系。
3.协调森林资源保护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关策略
森林资源保护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存在密切关系,只有在确保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的前提下谋求区域的经济增长,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两者之间的协调发展。针对我国目前的情况来说,需要建立健全森林保护体系,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加大政府的资金投入,调整林区经济产业结构,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更加良好的生态环境。
3.1 建立健全森林资源保护体系
森林生态平衡系统本身就具备了自主更新和再生的能力。但是在现代人类文明社会里,人类在森林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过程中有着相当重要的影响;相对地,森林生态系统的自我更新及保护的能力则变得越来越弱。目前,我国森林资源总量不足、分布不均、质量不高、和结构不合理的问题比较明显,所以要在唤醒和促进森林生态系统的自我更新和保护能力以及维护森林生态系统自身的生态平衡的基础上,充分地发挥人在森林资源保护中的作用,构建和完善系统、科学、规范的森林资源保护体系,以确保森林资源保护工作的有序推进。
3.2有效发挥中央及地方政府作用
中央及地方政府在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和经济的繁荣和发展以及人民生活的幸福和安定方面背负有重大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森林资源保护和区域经济发展是政府履行自身职能和职责的重要内容,要充分发挥好中央及地方政府的行政力量,为协调森林资源保护和区域经济发展关系做出重要的努力。首先,要加大森林资源保护资金的投入,中央及地方政府应当合理地分担森林资源保护的成本,并拓展保护资金的来源渠道,构建一个以公共财政投入为主、多渠道融资为辅的林业投入保障体系,为森林资源的保护提供充足、稳定的资金保障。其次,要积极开展关于协调森林资源的保护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的宣传。因为意识是行动的先导,要想真正地实现森林资源保护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目的,就一定要促进人的观念意识的转变,让全社会都能够认识到这一重要性,并且能在具体的森林资源保护、开发和区域经济发展中付诸于实际行动。政府要利用好自己在信息资源、传播渠道等方面的优势,充分利用宣传媒体,把森林资源保护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关信息发散给人民群众,营造出一种保护森林资源、促进经济发展的良好氛围。
3.3 充分发展林业经济
林业经济是所在区域经济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协调森林资源的保护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矛盾的最佳切入点。所以要大力发展林区经济,对于促进所在区域经济和化解森林资源保护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有着积极的作用。
4.结语
总而言之,发展始终是人类社会追求的目标。森林资源是促进经济增长以及维护生态环境平衡的重要自然资源,因此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森林资源保护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明显,资源短缺与生态环境恶化情况也日益严重,甚至已经成为了阻碍经济发展、威胁人类生存的大问题。因此,有效协调资源利用、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显得至关重要。要做到结合实际,深入分析森林资源保护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中所遇到的具体情况和现实矛盾,找到协调两者关系的重要症结以及切入点,建立健全森林资源保护体系,发挥中央及地方政府作用,充分发展林业经济,为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幸福美满做出积极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祝列克,智信.森林可持续经营[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1.
协调保护 篇12
220kV及以上电网普遍存在环网[1],其三段式保护均具有方向性,保护整定必须同时考虑多条相邻前向线路和背侧线路保护之间的主/后备配合约束,当同一环路中方向保护配合关系为同段之间互相配合时,整定将出现“死锁”现象[2],各级保护整定值间难以实现协调配合。
为解决环网方向保护整定配合的“死锁”问题,要求选取一组整定起始点(称为断点),将所有“死锁”解开。由于整定起始点处保护定值不按配合整定,保护动作选择性难以得到保证[3],因此,希望整定起始点数目尽可能少,并将数目最少的整定起始点集合称为最小断点集。传统最小断点集搜索方法主要有:1)基于图论的研究方法[4,5],在获取全部简单回路基础上,通过布尔代数等方法获得可行的最小断点集;2)基于保护依赖函数的研究方法[6,7],根据主/后备配合依赖关系搜索可行的最小断点集;3)基于人工智能的研究方法[8,9],将最小断点集搜索描述为一个0-1整数规划问题进行求解。
最小断点集问题通常具有多组可行解,如何从中筛选出一个最优或较优的可行解是一个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从降低断点处保护无选择性动作对电网安全影响的角度出发,文献[10,11,12]提出将断点位置分布于重要保护[13,14]或枢纽变电站[15,16]的劣质可行解进行排除。实际上,保护整定配合起始点位置分布的不同还决定着其它位于非起始点处的各级保护间整定配合关系的优劣[17]。因此,本文在文献[10,11,12]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以110kV及以上电压等级环网中广泛使用的阶段式方向保护[18,19](距离保护和零序电流保护)间协调配合性能最佳为目标,给出一种最小断电集问题多组可行解的优选方法。
1 基本原理及实现方法
1.1 图的基本概念
(1)有向图
有向图是抽象的有向边和顶点的集合,可以用一个二元组G=(V,E)来描述。其中,G表示一个有向图,V={v1,v2,…,vn}表示有向图G中顶点的集合,E={e1,e2,…,em}表示有向图G中有向边的集合。
(2)邻接矩阵
用邻接矩阵A=(aij)n×n表示和存储有向图G。其中,对于任意顶点vi,vj∈V,若存在一条由顶点vi指向顶点vj的有向边,则aij取值为1,反之,aij取值为0。
(3)最长基本路径
在有向图G={V,E}中,由一组首尾相接的有向边组成的序列{e1,e2,…,ep},如果ek(k=1,2,…,p)是由顶点vk-1指向顶点vk的有向边,则称该序列为从起点v0到终点vp的一条路径。顶点不重复的路径称为基本路径。
一条基本路径所含有向边的数目,称为这条基本路径的长度。在顶点vi到顶点vj的全部基本路径中,长度最长的基本路径称为最长基本路径。
(4)有向无环图
在有向图中,一条起点和终点相同的路径称为回路,若一个有向图中没有回路,则该有向图称为有向无环图。对于一个有向无环图,可通过仿强Dijkstra搜索方法[20],搜索任意两个顶点间的最长基本路径。
1.2 概测度指标
设最小断点集问题有n组可行解,将其中的第k组可行解记为Bk={d1,d2,…,dm},k=1,2,...,n,dh表示该Bk的m个断点中的第h个断点,h=1,2,…,m。将最小断点集问题任一组可行解Bk选为最小断点集,并将该Bk中断点添加为保护整定配合的起始点,可解开环网方向保护整定配合的“死锁”,实现环网方向保护的整定计算。为评价最小断点集Bk条件下电网各级线路方向保护整体协调配合性能,如下定义测度指标T(Bk)。
其中,
式中:w表示电网中同段间相互配合的线路方向保护(距离III段或零序电流III段)的个数,其中位于保护整定配合起始点(最小断点和终端线路系统侧)处保护为w1个,位于非保护整定配合起始点处保护为(w-w1)个;L(i,j)表示与第j个起始点处保护按阶梯原则沿全部可能路径均实现逐级配合时,第i个非起点处同段方向保护动作时限包含的整定配合级差数,若该两个保护在动作时限上不存在逐级整定配合关系,则L(i,j)取值为0,L(i)表示与全部起始点处保护按阶梯原则沿全部可能路径均实现逐级配合时,第i个非起点处同段方向保护动作时限包含的整定配合级差数,i=1,2,…,w-w1,j=1,2,…,w1。
测度指标T(Bk)在通过阶梯原则保证电网各级方向保护选择性和灵敏性逐级配合的基础上,通过考察环网各级方向保护动作时限包含的整定配合级差数的总和,量化评价电网各级保护间的整体协调配合性能。即测度指标T(Bk)值越小,则该可行解Bk越有利于避免环网方向保护整定配合中可能出现的配合级数过多和动作时限过长问题,使电网各级方向保护获得更佳的速动性,因此,将测度指标T(Bk)最小的可行解Bk选为最小断点集。
1.3 算法步骤
本文基于环网方向保护协调配合的最小断点集选取方法实现步骤如下。
步骤一:电网各级保护间整定配合关系可用有向图进行描述[6]。以电网中同段间相互配合的线路方向保护(距离III段或零序电流III段)为顶点,以相邻保护间的整定配合关系为有向边,将上述方向保护间整定配合关系抽象为一个有向图G=(V,E),并用邻接矩阵A=(aij)w×w进行描述,w为方向保护的数量。当保护i是相邻线路保护j的远后备保护时,G中存在一条由顶点i指向顶点j的有向边,则A中元素aij取值为1,否则aij取值为0。
步骤二:设最小断点集问题有n组可行解,将其中第k组可行解Bk选为最小断点集时,评价电网各级线路方向保护整体协调配合性能的测度指标T(Bk)如下计算。
(1)将有向图G中的顶点分为起始点和非起始点两类。可行解Bk内断点以及终端线路系统侧方向保护对应的顶点均称为起始点,第j个起始点记为uj,j=1,2,...,w1,电网其余方向保护对应的顶点称为非起始点,第i个非起点记为vi,i=1,2,…,w-w1。
(2)取消Bk内断点处保护作为下一级线路保护远后备的整定配合关系。在邻接矩阵为A=(aij)w×w中,将起始点v1,v2,…,vm对应行的非0元素全部置0,即得到以最小断点集Bk为电网保护整定配合起点,解开环网方向保护整定配合的“死锁”时,描述电网各级方向保护间整定配合关系的有向图G'的邻接矩阵A'。
解开“死锁”后,有向图G'成为一个有向无环图。
(3)计算式(2)中的整定配合级差数L(i,j)和L(i),i=1,2,…,w-w1,j=1,2,…,w1。
当第i个非起点处保护与第j个起始点处的同段方向保护在动作时限上存在逐级整定配合关系时,该两个保护在动作时限上的整定配合级差数即为有向无环图G'中由非起始点vi到起始点uj的最长基本路径长度。因此,针对邻接矩阵A'对应的有向无环图G',采用仿强Dijkstra搜索方法,获取由非起始点vi到起始点uj的最长基本路径,将该最长基本路径的长度赋值给L(i,j)。当由非起始点vi到起始点uj的最长基本路径长度为∞时,表明该两个保护在动作时限上不存在逐级整定配合关系,则将L(i,j)取值为0。
获得某个非起始点vi到全部起始点uj(j=1,2,...,w1)的整定配合级差数L(i,j)后,按式(2)计算得到整定配合级差数L(i)。
(4)按式(1)计算测度指标T(Bk)。
步骤三:针对最小断点集问题的n组可行解,分别如上计算其测度指标T(Bk),k=1,2,…,n。若可行解Bk的测度指标T(Bk),k{1,2,...,n}满足下列条件,将其选择为最小断点集。
2 算例分析
系统接线及保护分布如图1所示。该环网共有14个同段间相互配合的保护(距离III段或零序电流III段),保护序号分别用阿拉伯数字1,2,…,14表示。以文献[8]给出最小断点集问题的6组可行解为例,验证本文方法的有效性。该6组可行解分别为:B1={1,4,9,12},B2={2,5,8,11},B3={1,3,9,12},B4={1,7,9,12},B5={2,5,8,10},B6={2,5,8,14}。
根据电网各级方向保护间整定配合关系,如下形成有向图G的邻接矩阵A=(aij)w×w,w=14。在图1中,保护1是下级线路保护5和6的远后备,a15和a16均取值为1,其余类同。
以第5组可行解B5={2,5,8,10}为例,计算其相应测度指标T(B5)。图1中没有终端线路,保护整定配合的起始点对应着该B5内断点处保护{2,5,8,10},非起始点对应着电网其余方向保护{1,3,4,6,7,9,11,1213,14}。
在邻接矩阵为A中,将上述起始点对应行的非0元素全部置为0,即得到当B5为最小断点集时,描述电网保护整定配合关系的有向图G'的邻接矩阵A'。
根据邻接矩阵A',计算式(2)中的整定配合级差数L(i,j)和L(i),i=1,3,4,6,7,9,11,12,13,14,j=2,5,8,10,进而按式(1)得到测度指标T(B5),结果如表1所示。
分别针对最小断点集问题的6组可行解,计算其测度指标T(Bk),k=1,2,…,n,结果如表2所示。
表2中,将测度指标最小的可行解B1选为最小断点集。与评价指标最高的可行解B2相比,可行解B1的评价指标降低22.7%,表明在最小断点集问题的多组可行解中,将测度指标最小的可行解B1选为保护整定配合的起始点,能有效避免环网方向保护整定计算中可能出现的保护配合级数过多和动作时限过长问题。
3 结论
针对最小断点集问题多组可行解的合理选取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保护协调配合性能的最小断点集选取方法,并给出了方法的基本原理和算法步骤。算例仿真表明,所提方法能够避免最小断点集选取不当引起的保护配合级数过多和动作时限过长问题,对快速切除电网短路故障和提高并列运行系统稳定性具有实际意义。
摘要:为实现环网方向保护整定配合起始点的合理选择,给出一种基于保护协调配合性能的最小断点集选取方法。该方法基于继电保护整定配合的阶梯原则,定义了评价环网各级阶段式方向保护整体协调配合性能的测度指标,通过测度指标定量评价最小断点集问题各组可行解的优劣性,进而实现最小断点集问题多组可行解的合理选取;同时给出了基于图论中最长基本路径概念的测度指标计算方法。算例仿真表明,所提方法能够避免最小断点集选取不当引起的保护配合级数过多和动作时限过长问题。